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高校教育知识与能力

高校教育知识与能力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7-18 09:36:29

高校教育知识与能力

高校教育知识与能力例1

论文关键词: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

知识产权教育为我国知识经济的构建和发展承担着重要使命,这不仅表现在知识产权教育能够促进人们现有思维方式的变革,实现知识经济的人才要求,而且它能为知识经济发展提供助推力…。随着世界进入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时代,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温家宝总理于2004年6月指出:“世界未来的竞争就是知识产权的竞争。”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主要竞争手段,是企业乃至国家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也是科技研发的风向标。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科技工作者、管理者,是发明创造的潜在力量,是实现经济腾飞的主力军,是知识产权的生产者。高校是培养人才,普及教育的主要基地,也是知识产权创造、管理、保护和运用的重要主体。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可以培养、激发广大师生创新意识和创造热情,树立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培养知识产权的应用能力。高校知识产普及权教育不仅是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需要,而且也是当代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需要。

本文将对高校的知识产权普及教育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不足,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旨在增强广大师生的知识产权意识并激发他们智力创造热情,提高其知识产权的实际应用能力,促使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更好地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从而促进国家科技和制度创新,增强竞争力。

1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现状

知识产权是指法律赋予智慧成果所有人对其特定的创造性智力成果,在一定限期内享有的专有权利。它具有无形性、专有性、地域性及时间性的特征。一个国家知识产权的创造和占有量最终仍取决于这个国家的教育水平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而如何提高自主知识产权的获得、保护、管理和运用的能力,就在于知识产权教育的普及。

1.1国外高校知识产权普及现状

在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德、英、日等国家,高校均开设“知识产权教育”课程普及知识产权知识。美国、日本是世界上知识产权强国,也是最重视知识产权普及教育的先驱者。美国所实施的“2061”教育创新计划重点强调了高校知识产权教育要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来抓,要求学生了解科技进步的价值及其局限性,掌握包括法律在内的社会科学常识,运用知识和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个人与社会的问题等。日本是世界上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最为成功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比较重视知识产权教育的国家。早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就已经把知识产权教育列人高等教育内容。2002年7月,由日本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会议制定的《知识产权战略大纲》中将高校知识产权教育提高到国家发展战略的宏观高度。

1.2国内高校知识产权普及现状

我国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人民大学,至今也有20多年的历史,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尤其是近年来,我国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得到了国家和高校高度关注,先后成立了中国高校知识产权研究会和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在一些高校还成立了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由于现阶段,我国中、小学知识产权的启蒙教育基本上为空白,学生在进人大学之前基本上没有知识产权方面的知识。目前,我国高校除了法律类和法学类学生必须上知识产权课题以外,多数高校只将知识产权课作为选修课开设。

不过,与知识产权强国相比,我国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仍然处于摸索阶段,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与需要继续探索与解决的问题。据调查,多数大学生认为自己有必要掌握知识产权法律知识,对学习知识产权法律知识有强烈的愿望,但他们获取知识产权知识的主渠道却是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广大师生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及知识产权相关知识都还比较缺乏,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在知识产权教育普及没有跟得上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知识产权师资力量匮乏

知识产权教育师资匮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知识产权教育的师资数量不足;二是教师缺乏专业知识背景和实际教学经验。据统计,目前我国已经建立知识产权学院的十多所高校中知识产权专业教师总数不足500人,其中受过系统知识产权教育或有过海外知识产权学习经历的教师数量更少。目前知识产权专业教师队伍中,理论研究能力相对较强,具备熟练处理知识产权事务的实践能力的教师非常少。在未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学院高校的教学机构中,专职从事知识产权教学的人员多则十几人,少则几个人。高校师资严重缺乏很难担负起知识产权普及的重任。

2.2知识产权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不合理

目前,多数院校没有把大学生在大学阶段接受知识产权教育纳入教学计划,非法学专业学生的知识产权教育几近空白,仅仅是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一章,部分教师对其内容或者一带而过,或者干脆删节。少数知识产权教育基础比较好的院校开设了知识产权或涉及知识产权内容的选修课,如《知识产权概论》、《法律基础》等,但教学方法上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案例教学为辅,缺少实践教学环节。在授课过程中大多偏重于法理教育而缺少实务技能教育,教育方法单一,缺乏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性来设计其教育的特色内容与方法,从而难以系统提升学生对知识产权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2.3高校对大学生的知识产权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许多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领导对知识产权教育的层次性认识不足,没有将知识产权教育放在应有的高度。据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高校学生中接受过知识产权有关教育的不足总人数的5%。超过70%以上的高校未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教学机构,而且既未设置知识产权教学必修课程,也未设置选修课程。

3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的对策和措施

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是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客观要求,其有利发挥高校“教育、科研、创新”功能。大学生:圮其是理工科高校的学生都是将来各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的技术研发骨干力量,而他们在知识产权方面知识和意识的将直接影响我国科学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2004年,教育部、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知识产权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育部表示要在高校普及知识产权教育,增强知识产权意识。加强知识产权普及教育的问题,应重点解决好以下几点:

3.1高校树立知识产权普及教育观念

知识产权意识淡漠是导致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实施力度不够的重要原因,要全面推进大学的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必须重视大学教育理念,也就是说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的关键,首先应解决思想认识层面上的问题,即高校领导和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知识产权教育的重要性,把高校知识产权教育放到高校工作的重要位置。要确定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如同普及外语、计算机教育一样,并将知识产权教育纳入正规的教学体系,将知识产权课程纳入高校教学大纲,列为学生的必修课,使每一个大学生在校期间都掌握相应的知识产权知识,从而学会运用知识产权制度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成果和尊重别人的知识产权成果。另一方面,成五捌墟的教研室或研究机构,制定具体的教学力案,明确学校知识产权教育方面的发展方向以及工作部署,安排落实有关的教学教材和课程设置。

3.2加强师资力量

师资是教学的主体,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开展高校知识产权教学活动,提升教学质量的保证。师资短缺问题可以从三方面解决:一是自主培养;选派本校有一定基础又具有其他学科背景的教师或知识产权管理人员进行知识产权系统培训,整合到知识产权专职教师队伍中来二是引进人才;引进一批具有跨学科背景的高素质教学人才,将精通经济学、法学、科技等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吸引到知识产权教师队伍中来。三是外聘兼职教师;聘请优秀的知识产权律师、人、法官以及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人员兼职授课或在学校开办专题讲座,弥补专职教师实践能力较弱的缺陷。

3.3拓宽知识产权教育渠道和丰富教学内容

拓宽知识产权教育渠道主要有以下3种途径:一是通过知识产权法选修课;二是校内外专家以专题讲座或系列讲座的形式讲授知识产权的知识和前沿动态;三是通过校园展板、条幅、宣传小册、校园广播以及网络等媒体并配合国内有关部门的宣传活动,向学生普及与宣传知识产权方面的基本知识。在教学内容上有点有面,点面结合,可以案例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演讲课和讨论课相结合、多媒体教学、模拟法庭等多种形式丰富教学内容。

3.4知识产权教育融入专业教育

将知识产权普及教育贯穿到专业教育中,从而实现教学手段的融合。也就是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性来设计教育的特色内容与方法。如对于工科学生,可重点介绍专利保护与利用方面的知识,对于文科学生,侧重有关专利管理、商标和著作权保护方面的知识;根据不同的专业侧重的知识产权知识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开设知识产权课程有利于达到知识产权普及教育的目的,提高大学生的知识产权竞争意识和发明创造的积极性。如:联系学生的专业特点,介绍本专业中如何申请专利、如何进行专利信息检索等。

3.5将知识产权教育纳入教学体系

高校把知识产权教育纳入正规的教学体系,是推进知识产权普及教育的必要措施。借鉴发达国家知识产权普及教育的经验,建议具备条件的高等院校应开设知识产权必修课或选修课,面向全校学生系统传授知识产权知识。同时,深入开展知识产权教育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规范教学大纲,以及编写高水平的教材。知识产权教育的教学大纲和教应以著作权、专利、商标等法律关系为主线,对不同权利的主体、客体和内容等进行系统介绍。北京大学陈章美等教授建议把知识产权基本理论作为大学公共课的一部分,以必修课的方式列入教学计划。

高校教育知识与能力例2

论文关键词: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

知识产权教育为我国知识经济的构建和发展承担着重要使命,这不仅表现在知识产权教育能够促进人们现有思维方式的变革,实现知识经济的人才要求,而且它能为知识经济发展提供助推力…。随着世界进入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时代,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温家宝总理于2004年6月指出:“世界未来的竞争就是知识产权的竞争。”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主要竞争手段,是企业乃至国家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也是科技研发的风向标。wWw.133229.cOm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科技工作者、管理者,是发明创造的潜在力量,是实现经济腾飞的主力军,是知识产权的生产者。高校是培养人才,普及教育的主要基地,也是知识产权创造、管理、保护和运用的重要主体。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可以培养、激发广大师生创新意识和创造热情,树立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培养知识产权的应用能力。高校知识产普及权教育不仅是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需要,而且也是当代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需要。

本文将对高校的知识产权普及教育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不足,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旨在增强广大师生的知识产权意识并激发他们智力创造热情,提高其知识产权的实际应用能力,促使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更好地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从而促进国家科技和制度创新,增强竞争力。

1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现状

知识产权是指法律赋予智慧成果所有人对其特定的创造性智力成果,在一定限期内享有的专有权利。它具有无形性、专有性、地域性及时间性的特征。一个国家知识产权的创造和占有量最终仍取决于这个国家的教育水平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而如何提高自主知识产权的获得、保护、管理和运用的能力,就在于知识产权教育的普及。

1.1国外高校知识产权普及现状

在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德、英、日等国家,高校均开设“知识产权教育”课程普及知识产权知识。美国、日本是世界上知识产权强国,也是最重视知识产权普及教育的先驱者。美国所实施的“2061”教育创新计划重点强调了高校知识产权教育要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来抓,要求学生了解科技进步的价值及其局限性,掌握包括法律在内的社会科学常识,运用知识和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个人与社会的问题等。日本是世界上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最为成功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比较重视知识产权教育的国家。早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就已经把知识产权教育列人高等教育内容。2002年7月,由日本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会议制定的《知识产权战略大纲》中将高校知识产权教育提高到国家发展战略的宏观高度。

1.2国内高校知识产权普及现状

我国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人民大学,至今也有20多年的历史,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尤其是近年来,我国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得到了国家和高校高度关注,先后成立了中国高校知识产权研究会和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在一些高校还成立了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由于现阶段,我国中、小学知识产权的启蒙教育基本上为空白,学生在进人大学之前基本上没有知识产权方面的知识。目前,我国高校除了法律类和法学类学生必须上知识产权课题以外,多数高校只将知识产权课作为选修课开设。

不过,与知识产权强国相比,我国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仍然处于摸索阶段,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与需要继续探索与解决的问题。据调查,多数大学生认为自己有必要掌握知识产权法律知识,对学习知识产权法律知识有强烈的愿望,但他们获取知识产权知识的主渠道却是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广大师生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及知识产权相关知识都还比较缺乏,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在知识产权教育普及没有跟得上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知识产权师资力量匮乏

知识产权教育师资匮乏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知识产权教育的师资数量不足;二是教师缺乏专业知识背景和实际教学经验。据统计,目前我国已经建立知识产权学院的十多所高校中知识产权专业教师总数不足500人,其中受过系统知识产权教育或有过海外知识产权学习经历的教师数量更少。目前知识产权专业教师队伍中,理论研究能力相对较强,具备熟练处理知识产权事务的实践能力的教师非常少。在未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学院高校的教学机构中,专职从事知识产权教学的人员多则十几人,少则几个人。高校师资严重缺乏很难担负起知识产权普及的重任。

2.2知识产权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不合理

目前,多数院校没有把大学生在大学阶段接受知识产权教育纳入教学计划,非法学专业学生的知识产权教育几近空白,仅仅是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一章,部分教师对其内容或者一带而过,或者干脆删节。少数知识产权教育基础比较好的院校开设了知识产权或涉及知识产权内容的选修课,如《知识产权概论》、《法律基础》等,但教学方法上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案例教学为辅,缺少实践教学环节。在授课过程中大多偏重于法理教育而缺少实务技能教育,教育方法单一,缺乏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性来设计其教育的特色内容与方法,从而难以系统提升学生对知识产权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2.3高校对大学生的知识产权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许多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领导对知识产权教育的层次性认识不足,没有将知识产权教育放在应有的高度。据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高校学生中接受过知识产权有关教育的不足总人数的5%。超过70%以上的高校未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教学机构,而且既未设置知识产权教学必修课程,也未设置选修课程。

3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的对策和措施

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是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客观要求,其有利发挥高校“教育、科研、创新”功能。大学生:圮其是理工科高校的学生都是将来各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的技术研发骨干力量,而他们在知识产权方面知识和意识的将直接影响我国科学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2004年,教育部、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知识产权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育部表示要在高校普及知识产权教育,增强知识产权意识。加强知识产权普及教育的问题,应重点解决好以下几点:

3.1高校树立知识产权普及教育观念

知识产权意识淡漠是导致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实施力度不够的重要原因,要全面推进大学的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必须重视大学教育理念,也就是说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的关键,首先应解决思想认识层面上的问题,即高校领导和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知识产权教育的重要性,把高校知识产权教育放到高校工作的重要位置。要确定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如同普及外语、计算机教育一样,并将知识产权教育纳入正规的教学体系,将知识产权课程纳入高校教学大纲,列为学生的必修课,使每一个大学生在校期间都掌握相应的知识产权知识,从而学会运用知识产权制度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成果和尊重别人的知识产权成果。另一方面,成五捌墟的教研室或研究机构,制定具体的教学力案,明确学校知识产权教育方面的发展方向以及工作部署,安排落实有关的教学教材和课程设置。

3.2加强师资力量

师资是教学的主体,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开展高校知识产权教学活动,提升教学质量的保证。师资短缺问题可以从三方面解决:一是自主培养;选派本校有一定基础又具有其他学科背景的教师或知识产权管理人员进行知识产权系统培训,整合到知识产权专职教师队伍中来二是引进人才;引进一批具有跨学科背景的高素质教学人才,将精通经济学、法学、科技等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吸引到知识产权教师队伍中来。三是外聘兼职教师;聘请优秀的知识产权律师、人、法官以及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人员兼职授课或在学校开办专题讲座,弥补专职教师实践能力较弱的缺陷。

3.3拓宽知识产权教育渠道和丰富教学内容

拓宽知识产权教育渠道主要有以下3种途径:一是通过知识产权法选修课;二是校内外专家以专题讲座或系列讲座的形式讲授知识产权的知识和前沿动态;三是通过校园展板、条幅、宣传小册、校园广播以及网络等媒体并配合国内有关部门的宣传活动,向学生普及与宣传知识产权方面的基本知识。在教学内容上有点有面,点面结合,可以案例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演讲课和讨论课相结合、多媒体教学、模拟法庭等多种形式丰富教学内容。

3.4知识产权教育融入专业教育

将知识产权普及教育贯穿到专业教育中,从而实现教学手段的融合。也就是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性来设计教育的特色内容与方法。如对于工科学生,可重点介绍专利保护与利用方面的知识,对于文科学生,侧重有关专利管理、商标和著作权保护方面的知识;根据不同的专业侧重的知识产权知识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开设知识产权课程有利于达到知识产权普及教育的目的,提高大学生的知识产权竞争意识和发明创造的积极性。如:联系学生的专业特点,介绍本专业中如何申请专利、如何进行专利信息检索等。

3.5将知识产权教育纳入教学体系

高校把知识产权教育纳入正规的教学体系,是推进知识产权普及教育的必要措施。借鉴发达国家知识产权普及教育的经验,建议具备条件的高等院校应开设知识产权必修课或选修课,面向全校学生系统传授知识产权知识。同时,深入开展知识产权教育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规范教学大纲,以及编写高水平的教材。知识产权教育的教学大纲和教应以著作权、专利、商标等法律关系为主线,对不同权利的主体、客体和内容等进行系统介绍。北京大学陈章美等教授建议把知识产权基本理论作为大学公共课的一部分,以必修课的方式列入教学计划。

高校教育知识与能力例3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简称“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是以培养幼儿园教师为目标的具有特定职业导向的职业教育。幼儿园教师是一类较为特殊的教师,他们不仅担负着传授幼儿文化知识与生活技能的责任,而且还是幼儿参与体育学习与锻炼的指导老师,心系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幼儿园教师掌握相应的体育知识与技能,是保证其科学指导幼儿身体锻炼的必然要求。该文以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其需要掌握的体育知识与技能为主要切入点,结合其体育教学内容的现状,提出其体育教学内容改革的整体思路。

1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所需体育知识与能力构成

1.1体育与健康基础理论知识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无论从自身身心发展需要,还是职业发展的要求,掌握一定的体育与健康基础理论知识,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了解、熟悉体育与健康基础理论知识包括:一是体育与运动文化有关的知识,如田径、篮球、排球、运动会等项目的文化知识,竞赛规则、体育欣赏等;二是体育与健康有关的知识,包括健身安全知识、科学锻炼方法等。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体育与健康基础理论知识学习过程中,要注重知识的基础性与实用性,多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理解相应的知识,重视知识的实践应用。

1.2体育运动技术实践能力

体育运动技术实践能力包括各运动项目的专项运动技术、动作原理等,如,田径、篮球、健美操、武术等运动技术与动作原理。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主要从事幼儿教育工作,而幼儿体育活动的内容主要以游戏、简单的操类动作、跑步等活动为主。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掌握的运动技术实践能力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发展身体素质的体育技能,如,跑步、跳跃、游戏、基本体操等;二是拓展性的运动技术技能,主要包括健美操、啦啦操、球类运动等。由于幼儿只能从事十分简单的体育运动技术技能,所以,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掌握的运动技术水平要求可以不高,但是尽可能宽泛,这样有助于教师组织与指导幼儿参加不同类型的体育活动。此外,由于幼儿主要以模仿为主,也要求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指导体育活动的过程中能够进行简单的示范。

1.3体育教学组织能力

体育教学能力是指按照体育教学的程序与技术要求进行体育教学活动的能力,其核心能力要素主要包括:体育教学设计、体育教学组织、体育教学计划制定、运动技术的讲解与示范、体育教学评价、动作保护与帮助的基本方法等。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组织与指导幼儿体育活动过程中,同样存在体育教学现象,如,各种操类动作的教学,跑步、跳跃动作的组织与示范等。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虽然不要求同专业的体育教师一样具备高水准的体育教学能力,但在活动组织过程中,同样需要具备一些相应的体育教学能力,这些能力包括教学设计能力、教学组织能力、观察、指导与帮助能力、口令能力、示范能力、语言组织能力等,这些基本的教学能力的掌握是其指导幼儿体育活动与锻炼必备的基础。

2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体育教学内容的现状

2.1体育理论知识缺乏系统性与整体性

调查表明,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每学年开设体育理论课在4学时以下的占调查总数的40%,4~8学时的占调查总数的45%,8课时以上的占调查总数的15%[1]。可见,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体育理论知识学习较为欠缺。同时,在调查中发现,尽管很多教师说有理论课,但实际却很少有独立设置的理论课,大部分理论知识的学习主要穿插在运动技能教学过程中。此外,理论知识教学的内容主要是运动项目知识的介绍,很少有针性地对体育健身知识、锻炼方法的教学,足见其理论知识缺乏系统性与整体性,难以保障其全面的体育与健康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

2.2运动技能教学内容缺乏职业导向性与发展性

教学内容是否合理是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就目前而言,很多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运动技能教学的内容仍旧是传统的田径、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传统体育项目。宏观引领与理念指导的缺乏,是导致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仍采用传统的体育课程标准组织体育教学内容的重要原因。因而针对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体操类、游戏类、基本身体活动等体育教学内容,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难以得到实质性的体现。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体育教学内容缺乏职业导向性与发展性,难以提高其学生所需的运动技能,影响其人才培养的质量。

2.3体育教学与活动组织能力提升环节的缺失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不仅需要掌握相应的体育知识与技能,而且通过学习要掌握体育教与学的过程,形成相应的会教、会学的能力。目前的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体育教学内容中根本没有安排体育教法或学法实践的内容,教学的组织形式仍旧是很单纯的传统教学方式,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与运动技能,根本不重视学生体育教学与活动组织能力的提升与发展。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体育教学与活动组织能力提升与发展的缺失,会不断地影响其实践能力的提高,阻碍幼儿体育活动的开展。

3职业导向下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体育教学内容改革的整体设计

教学内容是指各门学科定的事实、观点、原理、问题以及其处理方式,它是学习的对象,它源于社会文化,并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2]。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注意内容的基础性,贴近社会生活,与学生和学校教育的特点相适应[3]。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不同于一般的普通大学生,他们学习体育不仅是满足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而且是其职业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他们不仅要学会相应的体育知识与技能,还要学会应用所学的体育知识与技能,其体育教学内容要形成体育理论模块、运动技能模块、技能实践模块为主体的内容结构。

3.1体育理论模块要“重基础,显应用”,联系实际设计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理论知识,有助于其更好地理解体育与健康的关系,更好地运用体育知识参与健身和运动,也是其科学指导幼儿体育活动与锻炼不可或缺的基础知识。因此,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体育理论知识的掌握要着重体现“学与用”的结合,主要包括幼儿身心发展知识、体育运动与健身知识、体育文化与体育欣赏、运动项目知识等。理论知识的学习采用多种途径和方式,如,幼儿身心发展知识、体育文化与体育欣赏、体育运动与健康知识等,可开设相应的理论课,使学生全面地了解与熟悉;运动项目知识的介绍,可以穿插在运动技能教学过程中,更易于加深学生的理解与掌握。

3.2运动技能模块要“扬共性,顾个性”,有重点地设计运动技能教学内容

基于职业要求与自身发展,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运动技能的发展要体现出自身的特点,其运动技能教学内容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发展身体素质类,主要包括跑、跳、投、基本体操、体育游戏等发展学生体能、协调、平衡等身体素质。这类技能是所有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运动技能,它是组织与指导幼儿体育活动必备的基础性技能。二是拓展运动技能类,包括健美操、啦啦操、形体、球类等运动技能。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加强和提升自身的运动技能,每个学生都应该熟悉2项及以上的拓展运动技能,有助于指导发展较好的幼儿的运动技能学习。

3.3技能实践模块要“强自主,促发展”,在实践中设计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技能实践模块的内容主要包括体育教学教法、体育活动策划与组织、体育游戏创编、体育健身指导等。这些内容的学习要立足在实践中学与用,充分体现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岗位的操作性。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技能实践模块内容不仅要在发展身体素质类课程内容中体现,也要在拓展运动技能类课程中体现,要穿插在运动技能学习与练习的过程中进行。如在进行基本体操教学时,可以组织学生自学、自教,以及进行队形创编,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与发展性。此外,由于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未来面对的对象是幼儿,在技能实践模块中需要加强情景与情境的设计,以及现场教学实习与实践等教学内容,确保掌握的教学、组织技能等,适应幼儿教学的特点。

4结语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所需体育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与普通学生“质”的区别,使其所掌握的体育基础理论知识、运动技术技能,以及体育教学与活动组织能力要凸显其职业导向性与发展性。重基础,显应用,联系实际设计体育理论教学内容;扬共性,顾个性,有重点地设计运动技能教学内容;强自主,促发展,在实践中设计技能实践内容,是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体育教学内容改革的主要方向。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体育教学内容改革要以发展学生的身体健康与职业技能同步提高为核心基础,确保学生健康成长与成才。

参考文献

[1]李晓波.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体育教学的调查分析[J].新西部:理论版,2015(1):45.

[2]涂涛,瞿堃,刘革平.教育技术应用教程[M].重庆出版社,2006.

高校教育知识与能力例4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基本职能。高校要实现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教师的教学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表现在规模扩张方面,与此相适应.

二、教育变革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新要求

    首先,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新的《教育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明确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作为教育改革的中心任务,各高校也围绕这个中心任务积极推进高校的教育改革实践。其次,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同时,教育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方面所引起的教育变革对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教学研究与创新能力。

    高校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主要是指教学实践过程中研究和寻找最有效教学方法的能力。当前教育改革在不断深人,并且对什么是最有效教学模式还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这表明了教学实践探索的不确定性,表明了教学研究能力是高校教师必须不断加强的核心能力,也显示了高校教师在这方面有较大的创造空间。教学研究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只有通过持续的教学创新,教师才能在不断变革的环境中有效地把握高校的教学活 (二)信息素养与教学实施能力。

    信息膨胀是当今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在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下高校教师应该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现代教学实施能力不仅包括教师的讲解能力和答疑能力,而且重视其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基于问题学习和合作学习等现代教学实施能力。课堂多媒体技术是提高课堂信息容量,延伸高校教师教学实施能力的有力工具。熟练地掌握多媒体教学技术是提高高校教师信息素养和改善教学实施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知识灌输是传统高校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在知识更新越来越快的今天,学生在学校学习时所获得的知识可是最新的,但当他们步入社会时,这些知识需要适度地更新才能发挥作用,而他们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所受的培养使他们知识更新的能力不足。因此,改变旧有模式,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是新的教学环境下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反映。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要求高校教师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放在第一位,而把简单的知识传授放在第二位,从而能够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出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教育变革下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改善途径

    教育改革及教育环境的变化不仅要求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具有传统教学模式及环境下的基本要素,而且提出了更新的要求。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改善与提高包含两个方面的内涵,即教学能力的基本要素仍然需要继续改善,特别是我国高校大规模扩张以来,大量新任及年轻教师的加人使这方面的任务也更为紧迫。此外,各层次教师都存在发展和提高教育变革条件下教学能力新要素的问题。

    (一)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

    教学及人才培养是高校的基本职能,智力的高度集中又使科学研究成为高校的核心职能。两种职能并不冲突。最新的前沿知识可以大大改善课堂教学的知识结构,使学生能够了解学科领域的最新知识进展,发展创新思维的能力。科学研究本身具有探索性,在教学的交流过程中,高校教师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获得新的灵感。但在我国高校,这两个方面往往相互脱节。改变这种状况,一是将教学与科研的结合作为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的重要标准;二是鼓励拥有更丰富成果的教授从事更多的教学活动。

(二)提高教学研究及创新的动力。

    高校的学术研究方面还存在一种趋向,即重科学研究、轻教学研究。一些人认为科学研究是对未知领域新知识的探索,需要积极的科学精神,科学活动所获得的新的知识是一种真实的财富,能够有效提高学校的声誉,而教学研究不过是现有工具和方法的组合而已。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教学作为高校教育的基本活动,需要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技能来提高教学的质量。因此,必须强化对教学研究和创新活动的鼓励,把它们提高到与科学研究同等地位对待。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媒介。

    多媒体教学自新世纪在各高校推广以来,硬件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多媒体教室在整个教室所占比例大幅度提高,甚至有些学校实现了完全的教室多媒体化。但与此相对应,高校教师的多媒体教学能力仍然存在较不足,设施利用程度也不高,突出的现象是仅仅将屏幕作为黑板的代用品。改进的途径是加强高校教师多媒体授课的培训,使高校教师能够熟练地制作影像等课件。

    (四)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强化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旧的“传授一接受”教学模式中学生是被动的知识“容器”,缺乏主动思考的意识,更谈不上创新思维和自主思维的锻炼,从而影响了他们终身学习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适宜的教学互动形式,可以引导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过程,促进他们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思考,通过知识“传递一思维一判断性接受一反馈”的良性过程,使他们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也获得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动。

 

二、教育变革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新要求

    首先,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新的《教育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明确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作为教育改革的中心任务,各高校也围绕这个中心任务积极推进高校的教育改革实践。其次,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同时,教育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方面所引起的教育变革对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教学研究与创新能力。

    高校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主要是指教学实践过程中研究和寻找最有效教学方法的能力。当前教育改革在不断深人,并且对什么是最有效教学模式还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这表明了教学实践探索的不确定性,表明了教学研究能力是高校教师必须不断加强的核心能力,也显示了高校教师在这方面有较大的创造空间。教学研究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只有通过持续的教学创新,教师才能在不断变革的环境中有效地把握高校的教学活动。

 

 (一)教学研究与创新能力。

    高校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主要是指教学实践过程中研究和寻找最有效教学方法的能力。当前教育改革在不断深人,并且对什么是最有效教学模式还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这表明了教学实践探索的不确定性,表明了教学研究能力是高校教师必须不断加强的核心能力,也显示了高校教师在这方面有较大的创造空间。教学研究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只有通过持续的教学创新,教师才能在不断变革的环境中有效地把握高校的教学活动。

(二)信息素养与教学实施能力。

    信息膨胀是当今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在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下高校教师应该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现代教学实施能力不仅包括教师的讲解能力和答疑能力,而且重视其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基于问题学习和合作学习等现代教学实施能力。课堂多媒体技术是提高课堂信息容量,延伸高校教师教学实施能力的有力工具。熟练地掌握多媒体教学技术是提高高校教师信息素养和改善教学实施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知识灌输是传统高校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在知识更新越来越快的今天,学生在学校学习时所获得的知识可是最新的,但当他们步入社会时,这些知识需要适度地更新才能发挥作用,而他们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所受的培养使他们知识更新的能力不足。因此,改变旧有模式,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是新的教学环境下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反映。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要求高校教师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放在第一位,而把简单的知识传授放在第二位,从而能够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出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教育变革下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改善途径

    教育改革及教育环境的变化不仅要求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具有传统教学模式及环境下的基本要素,而且提出了更新的要求。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改善与提高包含两个方面的内涵,即教学能力的基本要素仍然需要继续改善,特别是我国高校大规模扩张以来,大量新任及年轻教师的加人使这方面的任务也更为紧迫。此外,各层次教师都存在发展和提高教育变革条件下教学能力新要素的问题。

    (一)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

    教学及人才培养是高校的基本职能,智力的高度集中又使科学研究成为高校的核心职能。两种职能并不冲突。最新的前沿知识可以大大改善课堂教学的知识结构,使学生能够了解学科领域的最新知识进展,发展创新思维的能力。科学研究本身具有探索性,在教学的交流过程中,高校教师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获得新的灵感。但在我国高校,这两个方面往往相互脱节。改变这种状况,一是将教学与科研的结合作为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的重要标准;二是鼓励拥有更丰富成果的教授从事更多的教学活动。

(二)提高教学研究及创新的动力。

    高校的学术研究方面还存在一种趋向,即重科学研究、轻教学研究。一些人认为科学研究是对未知领域新知识的探索,需要积极的科学精神,科学活动所获得的新的知识是一种真实的财富,能够有效提高学校的声誉,而教学研究不过是现有工具和方法的组合而已。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教学作为高校教育的基本活动,需要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技能来提高教学的质量。因此,必须强化对教学研究和创新活动的鼓励,把它们提高到与科学研究同等地位对待。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媒介。

高校教育知识与能力例5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基本职能。高校要实现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教师的教学能力具有举足轻重的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表现在规模扩张方面,与此相适应.

二、教育变革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新要求

首先,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新的《教育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明确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作为教育改革的中心任务,各高校也围绕这个中心任务积极推进高校的教育改革实践。其次,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同时,教育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方面所引起的教育变革对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教学研究与创新能力。

高校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主要是指教学实践过程中研究和寻找最有效教学方法的能力。当前教育改革在不断深人,并且对什么是最有效教学模式还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这表明了教学实践探索的不确定性,表明了教学研究能力是高校教师必须不断加强的核心能力,也显示了高校教师在这方面有较大的创造空间。教学研究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只有通过持续的教学创新,教师才能在不断变革的环境中有效地把握高校的教学活 (二)信息素养与教学实施能力。

信息膨胀是当今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在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下高校教师应该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现代教学实施能力不仅包括教师的讲解能力和答疑能力,而且重视其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基于问题学习和合作学习等现代教学实施能力。课堂多媒体技术是提高课堂信息容量,延伸高校教师教学实施能力的有力工具。熟练地掌握多媒体教学技术是提高高校教师信息素养和改善教学实施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知识灌输是传统高校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在知识更新越来越快的今天,学生在学校学习时所获得的知识可是最新的,但当他们步入社会时,这些知识需要适度地更新才能发挥作用,而他们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所受的培养使他们知识更新的能力不足。因此,改变旧有模式,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是新的教学环境下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反映。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要求高校教师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放在第一位,而把简单的知识传授放在第二位,从而能够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出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教育变革下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改善途径

教育改革及教育环境的变化不仅要求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具有传统教学模式及环境下的基本要素,而且提出了更新的要求。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改善与提高包含两个方面的内涵,即教学能力的基本要素仍然需要继续改善,特别是我国高校大规模扩张以来,大量新任及年轻教师的加人使这方面的任务也更为紧迫。此外,各层次教师都存在发展和提高教育变革条件下教学能力新要素的问题。

(一)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

教学及人才培养是高校的基本职能,智力的高度集中又使科学研究成为高校的核心职能。两种职能并不冲突。最新的前沿知识可以大大改善课堂教学的知识结构,使学生能够了解学科领域的最新知识进展,发展创新思维的能力。科学研究本身具有探索性,在教学的交流过程中,高校教师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获得新的灵感。但在我国高校,这两个方面往往相互脱节。改变这种状况,一是将教学与科研的结合作为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的重要标准;二是鼓励拥有更丰富成果的教授从事更多的教学活动。

(二)提高教学研究及创新的动力。

高校的学术研究方面还存在一种趋向,即重科学研究、轻教学研究。一些人认为科学研究是对未知领域新知识的探索,需要积极的科学精神,科学活动所获得的新的知识是一种真实的财富,能够有效提高学校的声誉,而教学研究不过是现有工具和方法的组合而已。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教学作为高校教育的基本活动,需要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技能来提高教学的质量。因此,必须强化对教学研究和创新活动的鼓励,把它们提高到与科学研究同等地位对待。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媒介。

多媒体教学自新世纪在各高校推广以来,硬件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多媒体教室在整个教室所占比例大幅度提高,甚至有些学校实现了完全的教室多媒体化。但与此相对应,高校教师的多媒体教学能力仍然存在较不足,设施利用程度也不高,突出的现象是仅仅将屏幕作为黑板的代用品。改进的途径是加强高校教师多媒体授课的培训,使高校教师能够熟练地制作影像等课件。

(四)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强化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旧的“传授一接受”教学模式中学生是被动的知识“容器”,缺乏主动思考的意识,更谈不上创新思维和自主思维的锻炼,从而影响了他们终身学习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适宜的教学互动形式,可以引导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过程,促进他们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思考,通过知识“传递一思维一判断性接受一反馈”的良性过程,使他们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也获得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动。

二、教育变革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新要求

首先,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期,新的《教育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明确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作为教育改革的中心任务,各高校也围绕这个中心任务积极推进高校的教育改革实践。其次,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同时,教育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方面所引起的教育变革对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教学研究与创新能力。

高校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主要是指教学实践过程中研究和寻找最有效教学方法的能力。当前教育改革在不断深人,并且对什么是最有效教学模式还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这表明了教学实践探索的不确定性,表明了教学研究能力是高校教师必须不断加强的核心能力,也显示了高校教师在这方面有较大的创造空间。教学研究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只有通过持续的教学创新,教师才能在不断变革的环境中有效地把握高校的教学活动。

(一)教学研究与创新能力。

高校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主要是指教学实践过程中研究和寻找最有效教学方法的能力。当前教育改革在不断深人,并且对什么是最有效教学模式还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这表明了教学实践探索的不确定性,表明了教学研究能力是高校教师必须不断加强的核心能力,也显示了高校教师在这方面有较大的创造空间。教学研究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只有通过持续的教学创新,教师才能在不断变革的环境中有效地把握高校的教学活动。

(二)信息素养与教学实施能力。

信息膨胀是当今社会的主要特征之一。在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下高校教师应该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现代教学实施能力不仅包括教师的讲解能力和答疑能力,而且重视其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下基于问题学习和合作学习等现代教学实施能力。课堂多媒体技术是提高课堂信息容量,延伸高校教师教学实施能力的有力工具。熟练地掌握多媒体教学技术是提高高校教师信息素养和改善教学实施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知识灌输是传统高校教学模式的主要特征。在知识更新越来越快的今天,学生在学校学习时所获得的知识可是最新的,但当他们步入社会时,这些知识需要适度地更新才能发挥作用,而他们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所受的培养使他们知识更新的能力不足。因此,改变旧有模式,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是新的教学环境下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反映。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要求高校教师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放在第一位,而把简单的知识传授放在第二位,从而能够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出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教育变革下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改善途径

教育改革及教育环境的变化不仅要求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具有传统教学模式及环境下的基本要素,而且提出了更新的要求。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改善与提高包含两个方面的内涵,即教学能力的基本要素仍然需要继续改善,特别是我国高校大规模扩张以来,大量新任及年轻教师的加人使这方面的任务也更为紧迫。此外,各层次教师都存在发展和提高教育变革条件下教学能力新要素的问题。

(一)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

教学及人才培养是高校的基本职能,智力的高度集中又使科学研究成为高校的核心职能。两种职能并不冲突。最新的前沿知识可以大大改善课堂教学的知识结构,使学生能够了解学科领域的最新知识进展,发展创新思维的能力。科学研究本身具有探索性,在教学的交流过程中,高校教师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获得新的灵感。但在我国高校,这两个方面往往相互脱节。改变这种状况,一是将教学与科研的结合作为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的重要标准;二是鼓励拥有更丰富成果的教授从事更多的教学活动。

(二)提高教学研究及创新的动力。

高校的学术研究方面还存在一种趋向,即重科学研究、轻教学研究。一些人认为科学研究是对未知领域新知识的探索,需要积极的科学精神,科学活动所获得的新的知识是一种真实的财富,能够有效提高学校的声誉,而教学研究不过是现有工具和方法的组合而已。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教学作为高校教育的基本活动,需要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技能来提高教学的质量。因此,必须强化对教学研究和创新活动的鼓励,把它们提高到与科学研究同等地位对待。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媒介。

高校教育知识与能力例6

自1999年1月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发起制定《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大专院校合并升本促进了我国地方本科院校的快速成长。新建的地方本科院校合并升本以来面临着教育理念、培养定位的变化,其角色转变势必促使学校培养目标逐渐从“专才”过渡到“通才”,改变以往教育为传授单一的技能向注重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培养的转变。深化教育的教化功能,重视和加强教育陶冶人格的功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识教育理念作为本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博学与精专相统一的个性化素质教育”理念,体现道德人格、知识智力、实践能力平衡发展的教育思想,贯彻“有教无类、教学相长”的传统精神,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培养具有现代精神和国际精神的高素质的学生。

一、地方本科院校通识教育实施的紧迫性

(一)社会发展、知识快速更新的社会背景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知识体系日益膨胀,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大量涌现,许多学科之间已经失去严格的界限,新科技上的增长点、技术上的重•125•大发明、理论上的重大突破,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学科的转移与渗透之中。因此,仅仅掌握自己专业领域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打破专业局限,注重各领域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这要求学生具备宽厚、扎实的社会交往、语言表达、分析解决问题、价值判断、审美等多方面的技能。哈佛大学明确指出大学毕业意味着学生的智力应该发展到相当的程度:①具备清晰而有效地思考和写作的能力;②对自然、社会和人文有批判的判断,合理的选择;③了解世界主要文化;④能做出富有智慧的判断,合理的选择;⑤掌握一定的主修领域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数据。简而言之,社会呼唤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施通识教育是地方院校不能回避的问题。

(二)高校专业培养与市场需求相脱节要求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化,原有职业的深度、广度发生深刻变革,职业能力的更新周期缩短,职业的稳定性减弱,新职业产生速度已经远远超过高校专业设置速度,专业完全对口的岗位越来越少,就业问题成为国家、社会关注的焦点。大学生就业难不仅让高校专业课“失色”,也让一些大学生萌生了“读书无用”的消极情绪,他们渴望提高自己的综合实力。另外,在高校大扩招中,不少学校选择办学成本低的专业作为扩大招生的突破口,一些专业设置泛滥,有一些专业在市场上根本就没有需求。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脱节已成为高校必须正视的问题,在新形势下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逐渐提高,在选拔人才时不再只注重专业和成绩。因此,地方本科院校通过实施通识教育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分析判断能力及良好的经营管理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等,破除读书无用论,是弥补此缺陷的正确途径。

(三)学生个人全面发展,追求自由完美个体的需要要求通识教育的顺利开展

从根本意义上讲,教育能促进人自由、全面、和谐发展,改善人的生存状态,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满足人的多重需要,从而使人获得完美幸福的人生。所以,大学教育的目的不是单一技术的贩售,而是心灵的刺激与拓展、见识的广博与洞明,是希望通过贯通的知识、长远的眼光、博雅的精神的文明教育来培养经济社会健全的公民,从而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人的全面发展可以被认为是受教育者在道德、智力、情感等方面达到全面发展。通识教育就是培养这些“特殊”能力的有效平台,它突出了对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等知识领域的“通”,从而达到“识”,成为一个有见识的“完整的人”。

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实行通识教育面临的困境

(一)学校重视程度有限

地方本科院校属于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模式,学校的财政主要来源于地方政府的投入,上级财政部门对地方本科院校财政投入有限,办学资源与实力较弱。而且前期由于刚升本,学校面临各方面的调整与改革,改革阻力大、效率低,占用较大的人力、物力,因此,地方本科院校通识教育只能停留于起步模仿和借鉴阶段,没有形成自己的体系,普遍的做法是由教务处管理,老师们自行申报课程让学生选,达到一定人数后方能开课。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相应的管理激励制度,学校在公选课课程设置上随意性很大,基本流于形式。

(二)师资水平薄弱

师资力量本是一个学校最核心的竞争力资源,是学校的资源宝库、学生的知识源泉,是推行通识教育的强大力量。然而,这却是地方本科院校的短板,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因学校的地理位置较偏、学校的办学模式单一、教师待遇福利缺乏竞争力、学生的质量较一般等无法吸引优秀人才。师资储备和水平上的欠缺及激励制度的真空化使学校无法承担通识教育各课程,现有的公选课课程设置较单一,任课老师新建化,经验不足,无法很好地胜任教学,课堂吸引力缺乏,导致学生对推行通识教育的公选课缺乏兴趣,普遍为了学分而上课,喜欢选易过、上课轻松的课程,远远达不到教育的目的,通识教育失去生长发展的优良环境。

(三)生源质量不尽如人意

生源质量关系到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学校的地理位置、硬软件等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考生填报志愿,使得地方本科院校备受冷落,缺乏吸引力,录取分数低。招收的学生刚从高考的指挥棒中走出来,很少关心历史事件、漠视社会现象、缺乏情感、对社会和人生没有正确的认识。学生是教育的受体,其自制力差、贪玩不爱学习、缺乏对知识的渴求欲等缺陷未改变将直接影响通识教育的实施。

(四)校园文化活动未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校园文化活动是促进大学生个体发展的重要途径,为广大学生提供了自我教育、培养个人能力、开拓知识面、挖掘潜能、发展个人爱好和特长的平台,突破了课堂教学限制、拓展了大学生成长空间,是学生走向社会前的历练途径。地方本科院校也通过发文响应国家号召开展了各种活动,如各种竞赛、社会实践、文学社团等加强学生素质。但是,大多大学校园文化活动常常陷入“两极分化”的尴尬境地,一部分学生在社团实践中表现得非常突出,而另一部分学生则与校园文化活动基本绝缘;同时大多大学校园文化活动常常流于形式,这其中有学生能力的因素,但更多的是院校老师和领导并未重视对这些活动的指导、关注,忽视其中的教育意义,以致从最初的宣传到之后的组织再到最后的总结都没能投入足够的人力和物力,没能尽可能地挖掘学生潜力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如何调整校园文化建设思路,调动最广大学生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发挥校园文化在通识教育工作中的作用是一大难点。

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实行通识教育发展对策

(一)学校重视,制定相应激励政策,加强通识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地方本科院校的通识教育起点晚,经验不足,学校更应该引起重视,统筹规划全校通识教育,加强对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协调、安排、管理,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体系,如可考虑由学校牵头,在教务处设置通识教育科专门负责通识教育工作,行使如下权利及义务:一是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鼓励有特长有才华的老师申报通识教育课程,同时对受学生欢迎的课程老师进行合理形式的表彰。使广大教师认识到从事通识教育教学的重要性,并投入更多的精力于通识教育的教学中。二是加强通识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负责组织通识教育老师的培训、与其它院校进行交流。通识教育实施的效果与教师的关系极为密切,学校可以通过从各二级院系抽出本领域的骨干教师,聘请校外专家、学者、一线突出工作人员的方式组建“通识教育师资库”,设置科学的课程体系。使学生通过通识教育教学不仅学到本课程的知识,而且还学到相关学科的内容;不仅培养了认知能力还培养了情感,形成良好的品质,增强审美能力,提升审美情操,和谐发展身心。三是完善学生对通识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的建立,督促教师高度重视教学工作,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寓学习于兴趣之中;善于启发、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作用;积极提倡“实用教育观”和“创新教育观”以高水平的教学保证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学校高度重视,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是通识教育深入人心、老师愿意教、学生乐于学的前提。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和考核要求,让学生真正学有所成,而非为了学分流于形式

通识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知识、文化素养和身心健康的合格社会公民。因而,课程设置必须做到科学、全面、合理,更多关注科目间的内在联系和科目的实用性、现实性,应遵循如下原则:一是少而精的原则。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并不是将各类知识铺天盖地向学生兜售,学生无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而应选择能代表学科核心内容的课程,教给他们把握该学科的主体精神,让他们了解主要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培养持续发展的基础。二是开放性的原则。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分类过细、专业设置过窄、教育功利性较强,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出现创造力弱化、个性发展片面、学科视野有限、专业知识面不广、社会适应性不强等问题。培养出的人才不能满足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识教育作为专业教育的补充应为学生实现各自可持续发展提供知识和能力基础,因此课程设置不该一味去适应社会的需要,赶时髦,而应充分考虑个人的全面发展。三是渗透熏陶的原则。这涵盖文理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校园人文环境的熏陶,课上课下衔接、巩固,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因而老师对通识教育的考核评价必须依据全方位、多途径的原则。通识教育课程应全面考查学生的素质,考查内容应包含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知识的能力、实践中表现出的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合作精神等,注重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及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只有科学、合理设置好通识教育课程和考核体系才能使通识教育达到较好的效果,让学生真正学有所成,而非为了学分流于形式。

(三)加强学生对通识教育的理性认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驱,教育理念是教育实践的基础和先导。长期以来学生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形成了被动的学习方式,又由于认知的局限性导致了大学生存在错误的理念——学校即是专业技能培养的地方,严重缺乏主动学习专业以外知识的意识,这就要求学校帮助学生更新思想观念,通过全体教职工全面动员和宣传让学生尽早认识到社会严峻的就业形势、市场的需求、教育的本质理念等,加强通识教育理念对他们的吸引力,扫除思想障碍和疑惑,让他们自觉重视自身的发展。只有发挥了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通识教育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努力实现通识教育途径的多样化

学校实现通识教育的方式除了可在通识教育课程上下工夫之外,还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讲座、课外活动、校园软环境和从事教育工作的老师形成合力等多种途径,以提高通识教育质量。毕竟地方本科高校的师资力量有限,学生的接受能力有待加强,通识教育无法达到理想的“广度”。

1.利用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加强通识教育

相对于较为枯燥单调的理论学习,学生对开展的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表现出更大的兴趣。学校需通过加强社会实践活动渗透通识教育,让通识教育不仅仅停留在课堂上,这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学校通过对学生社团的建设,充分发挥学生组织的主导作用,引导他们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启迪思维,同时还可以增强学生间的人际交往和团队协作能力,让学生获得适应社会的技能和进一步发展所需的知识。比如义务献血、支教、义工服务等各类志愿服务可培养学生的爱心、责任感;又如实习、兼职的平台可磨练学生的意志、提高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事实也表明在校期间的各种社会实践对发展学生的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十分有益。因此,学校应多提供平台,尽可能为学生创造志愿服务、实习、兼职等机会。

2.注重隐性环境对通识教育的作用

通识教育与一般的知识传授和能力的培养不一样,其中很大部分是一种养成教育,不能仅仅依靠书本知识,要投入力量积极营造隐性环境。隐形环境的实质是学生在学校情境中无意识地获得学习经验,是内隐的非特定心理反应发生作用的教育影响因素。它强调的是学校软环境对学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以提升人文素养和文化品位。学校一方面应尽可能营造特色校园文化,加强宿舍文化、校风、校训、制度建设,积极改善校园人文环境;另一方面也要提高每位教师的自身修养和素质,要求老师通过言传身教对学生起到引导和感染的作用。学生生活在良好的氛围中,能耳濡目染,其人生追求、价值取向和思想道德将在无形中得到提高。

3.发挥高校辅导员在日常教育中融入通识教育的作用

普通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辅导员作为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应重视在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中创新工作方法,借助多媒体技术、信息网络等方式及时、形象地使学生了解世界各地发生的事件,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知识,渗透通识教育。对学生进行启发式的教育,启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学会怎样学习,使之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引导。另外,辅导员还应加强对第二课堂活动的策划和指导,通过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创新活动方式、建全考核奖励机制等措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度。

作者:钟春梅 邓余振 黄鑫云 煌 单位:龙岩学院

参考文献:

[1]沈文钦.近代英国博雅教育及其古典渊源——概念史的视角[D].北京:北京大学,2008.

高校教育知识与能力例7

正如评论家马蒂森·克罗(MattisonCrowe)所说“知识管理的能力将变得日益重要”。那么,何谓“知识管理”?作为一个源于工商企业界的概念,知识管理是公司的一个正式、规范的流程,通过这个流程首先推断公司所拥有的何种信息能够对公司其他人有所裨益,然后设法使公司上下能够方便地获得该信息。尽管实践中不同组织机构采用的模式不同,但通常都包括:创建最佳实践的信息库、在公司客户服务人员和产品制造人员之间建立信息沟通网络、建立正式的流程以保障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获得的经验教训能够传授给执行相似任务的同事。

知识管理是一套系统的观念和方法,其作用在于能帮助组织提高工作效率,获取效益。知识管理产生效能的原理在于通过促进知识的再使用和知识的创新,引入更高效的工作方式,实现提高效益的目的。其作用方式就是通过促进知识的共享扩大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而共享需要交流,因此建立知识交流体系是知识管理的重要特征。

二、知识管理应用于高校质量工程建设的理论基础

知识管理的实质是形成一种全新的资源,并在一定的平台上,将这种资源通过成员之间的共享被利用到组织管理的各个方面,从而有效提高原有知识的价值,再结合反馈形成新的知识,实现一种良性循环,发挥持续的作用。

高校质量工程建设是国家为促进高等教育质量提高而启动的一项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为“高校质量工程建设”,它由教育部与财政部共同推动,随后,各省市与之相应,从2007年起陆陆续续启动了由省市教育厅与财政厅共同推动的省市级质量工程建设,比如安徽省2008年以省教育厅财政厅联合下发的《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为标志,启动了省级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建设。它具体由示范高等院校、特色专业、示范专业、优秀教学团队、教坛新秀、实验实训示范中心、教学研究项目、教学成果奖、数字图书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教学名师、精品课程等项目组成。

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既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需要,也是办好让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需要,更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人才培养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需要;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战略决策和部署的重要举措,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等院校来说,质量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事关学校的长远发展,需要全校上下齐心协力、通力合作,各部门共同努力,整合资源,形成合力。

笔者认为知识管理能够在高校的质量工程建设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高等院校是以知识创造与应用为特征的组织,知识是其形成单位竞争力的关键资源,教育本身也是一项知识密集型活动,质量工程建设中的许多项目开发建设的宗旨就在于知识的整合与共享,比如示范高等院校、特色专业、示范专业、实验实训示范中心、数字图书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精品课程等,其宗旨就在于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这种情况下,知识管理作为一种方法正好适应了质量工程建设的需要。在有意识地将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储存起来以提高高校的总体知识存量的基础上,同时让教师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获取相关知识并利用这些知识进行创新活动,最终达到提高高校竞争力的目的等方面,知识管理与高校质量工程建设目标是一致的。

三、知识管理应用于高校质量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高校作为全社会知识的发源地,是一个知识资源聚集的场所,高校的重要职能之一——服务社会,就是要求高校将其丰富的知识资源转化为生产力,高校质量工程建设的根本目的也正是促进高校提高办学质量,更好地服务社会。而且这一目标不是某一个或者两个高校的一枝独秀,而是遍地开花,使高等院校都能很好地履行服务社会的职责。

目前,在高校的知识共享中存在的问题是:由于自我保护以及其他方面,甚至文化、心理方面的原因,人们(包括单个的教师个体与作为整体的院校)很多时候对自己的知识技能采取保守的态度,拒绝与他人共享,这就形成了院校与院校之间、院校内教师之间信息与知识的孤岛,这种现象尤其存在于同区域、同学科领域内,于是大量优质的知识资源无法因共享获得价值的提升,造成组织效能的低下和资源的浪费。

这样,如果不能有效借助知识管理,高校质量工程建设就可能出现如下现象:

其一,在院校内部,由于缺少共享,个别教师(尤其是专业带头人、学科负责人等科研能手)独占了重要信息或知识,就可能因其“跳槽”,使学校蒙受损失;或者因为保守,使优质资源不能让其他人分享,从而影响整体水平的提高;或因教师的退休而导致学校教学质量方面的知识资源自然消失。

其二,在院校之间,尤其是同省、市内,因为竞争的存在,而相互保守自己的知识与经验,在师资、图书、设施、制度等方面进行封闭,形成院校之间实力水平的差距,不利于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从而从本质上违背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建设的初衷。

质量工程建设的目的就是要链接信息或知识孤岛,创造新的知识交流系统,使其成为学校乃至整个高等教育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而这也正是知识管理的目标。所以,高等院校要大胆转变观念,在质量工程建设中引入知识管理理念。

四、知识管理在高校质量工程建设中的具体应用

知识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目前在企业界知识管理应用较广泛,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然而高校与企业性质不同,所以,高校质量工程建设并不能照搬企业知识管理的模式,而应当结合高等教育自身的特点加以应用。

(一)高校质量工程建设中应用知识管理的内容

高校质量工程建设中知识管理的内容包括三方面:教师个人才能、院校内部知识和院校外部知识。

1.教师个人才能

所有的教育教学工作离不开教师,作为非常个性化的活动,教育教学与教师个人情况联系紧密,也就是教师的个人才能在教育教学中作用突出。所谓教师个人才能主要是指教师综合素质中那些与教学活动密切相关的能力与素质。教师在长期的工作中通过学习、培训、反思,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经验,这些知识经验很多时候非常宝贵,应该促进其在学校内部交流,以此来提高整个教师队伍的工作效率和教学水平,是高等院校知识管理的重心。高校应当建立相关机制,既帮助教师将内隐知识固化外显,实现个体的成长;又通过提供平台,实现教师团队知识经验的交流共享,从而将教师的个人才能融入学校文化而长久地发扬下去,不会因为人员的流动而流失。

2.院校内部知识

一个学校的构成包括若干组成成分,如技术、文化、观念等等,高校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是学校内部各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知识资源不仅存在于一线教师之间,也存在于教师队伍与学校其他人员之间、教学机构与其他机构之间。

因此,一方面,知识管理可以推动教师之间的知识交流,促使教师创新,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另一方面,通过学校的内部管理,学校可以实现各教育要素形成合力,如促进教育队伍所有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知识经验的共享,对出现的教育难题实现最高效的解决。

3.院校外部知识

任何高校的发展都离不开对社会环境的依赖和对其他院校的学习借鉴,示范院校建设的目的就是带动更多院校追求高质量。在与外界的信息交流中,学校采集了大量的、有价值的知识信息,这些外部资讯来源可以向学校提供最新的、有价值的信息。知识管理能将有价值的知识直接引入学校,而无需自行研制开发,从而节省人力与物力资源。学校还能在知识的再利用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创新,形成新的知识经验,进一步增进知识资产的价值。

(二)高校质量工程建设中应用知识管理的策略

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核心任务就是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实现院校之间、教师之间的知识交流。实现这一交流的知识管理策略是:编纂和共享。

1.知识编纂

知识编纂就是将分散的个体(包括单个的教师个体与作为整体的院校)拥有的零散知识,加以集中、归纳,变成共享的知识,存入学校资料库。这个过程中大量零散的知识信息,必须经过必要的整理、拣选,选取有价值的、实用的知识。需要注意的是知识编纂是一个始终动态的工作,需要持续地进行。

2.知识共享

以质量工程中的精品课程项目建设为例,其开发建设的宗旨就在于优质教学资源的,也就是说某教师或教师团队开发出的省级精品课程通过特定的平台,其影响不再局限于一所院校,而是扩展到全省同类高校,甚至更广泛的范围,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知识的共享。

(三)高校质量工程建设中应用知识管理的步骤对教师、院校的知识管理应从低层逐步做起。

1.教研室小范围的知识管理

在学校里,每位教师都会归入不同的教研室,对于教研室而言,每一位教师都有其独特的教学方法,这正是教研室这一组织的知识资源所在。这里知识管理的关键就在于将每位教师的专属“本领”转化为组织内所有教师都有的知识,实现整个教研室教学质量的提高。

高校教育知识与能力例8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9-0199-02

一、普通本科院校与通识教育

当今知识经济时代需要高素质创新人才队伍做保证,而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世界各国高校的重要任务。一流重点大学开展通识教育着眼于此,量大面广的普通本科院校也应如此。“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当今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美国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在2010年第四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专题演讲中指出:“目前中国大学本科教育缺乏跨学科的广度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而这有赖于发挥通识教育的作用。”[1]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与专门教育(Specialized education)相对。在当今大学本科的培养方案中,一般都把低年级的课程定位于通识教育计划而将高年级的课程定位于“主修专业”计划。事实上,通识教育的目标包括有效的思考能力、有效的沟通能力、作出恰当的判断能力、对价值的认知能力,最早在1945年的“哈佛红皮书”中就已经奠定。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通识教育研究与实践得到了较快发展,通识教育的研究学者对通识教育的概念、理念、目标、特征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在对通识教育概念与内涵的诠释上存在两种倾向,第一种倾向是盲目拔高其功能,把解决现行教育偏差与弊端的重任寄托于通识教育,过分夸大通识教育的作用,不断提升通识教育的层次;第二种倾向是过分降低其作用,把大学低年级基础课等同于通识教育课程。两种诠释都存在偏颇,高难度目标使人力、物力、财力到管理水平等都一般的普通本科院校望而却步,认为开展通识教育是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事情。低位基础型目标,把通识教育目标寄托于大学低年级基础课课程难以引起普通本科院校的重视,使得通识教育的地位和“命运”就像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大学德育那样,“说起来重要,忙起来次要,干起来不要”[2]。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高等教育沿袭前苏联专业教育模式,长期实践结果造成我国高等教育存在过分注重专业化的倾向,很多研究型高校通过高等教育办学模式改革努力扭转这种倾向,其中引进通识教育就是其强有力措施之一。从北京大学的“元培计划”,南京大学的“匡亚明学院”,复旦大学的“复旦学院”到中山大学的“博雅学院”等都是为了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 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定位。然而普通本科院校从人力、物力、财力到管理水平,综合实力很难与研究型大学相比,加之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目标是否达到、接受通识教育毕业生优势短时期无法显现,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对普通本科院校的统领示范效应未能出现。

普通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的办学指导思想,使其把较多精力投在培养学生实际问题解决能力上,冷眼旁观相对远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这个中心的包括通识教育在内的教育理论。

二、普通本科院校开展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通识教育是要培养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完整的人,这正是大学的一种理念,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社会需要某一专业领域的专精型人才,更需要有社会责任感的、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我国普通高等学校要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学科基本理论,获得专业基本训练,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要实现该目标,强调“做事”的专业教育必须加强,而关注“做人”的通识教育也绝不能忽视。

长期以来,研究人员对于通识教育概念内涵的盲目拔高或者过低定位都无助于紧扣“应用”的普通高校开展通识教育,然而,不可否认,“育人”始终都是任何类型高校的第一任务,提高高等学校“育人”质量需要重视通识教育研究与实践,普通本科院校当然不能例外。

普通本科院校为了实现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强调“学以致用”避免“眼高手低”是有道理的。但本科大学生在校学习只有短短四、五年时间,在这有限的时间内,高等学校不可能教给或教会学生毕业进入社会所需的全部知识和能力,此时,有效思考、有效沟通、作出恰当判断的能力等通识教育目标将起到关键作用。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近期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确定的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高职高专培养面向岗位的应用型技能人才,而普通本科院校要培养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在大学本科四、五年很有限的时光中要完成“做事”教育又不能偏废“做人”教育确实不易,这需要平衡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采取恰当的通识教育策略。

三、普通本科院校开展通识教育策略探讨

虽然普通高校开展通识教育存在一定困难和制约因素,但“育人”和“创新人才”是当今社会赋予高校的职责。加强和改进普通高等院校通识教育教学实践策略,通过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和加强人文素质修养的“基本知识、技能、态度”教育,逐步实现补缺、纠偏,摆脱狭隘与浅薄,由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统一渐及整合、贯通,由知识的统摄渐臻智慧的领悟[3]。

高校教育知识与能力例9

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有力地推动着教育领域的变革和发展。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国家建设者的历史重任。在“十二五规划”实施的历史新时期,需要有一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要求高等学校紧紧围绕培养创新型人才进行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改革。

1 高等学校教师应具备的创新素质

在新的历史时期,高等学校担负着推进信息化建设,培养国家需要的创新型人才的历史重任。实施创新教育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新型人才的关键,建设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师资的队伍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保证。从创新教育的角度出发,对高等学校创新型教师具备素质提出以下要求:

首先,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献身教育的历史使命感。教育事业是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发展的事业,创新是教育发展的灵魂。培养具有理论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管理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离不开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这就要求高校教师不但要有创新知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能力。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忠诚祖国教育事业观念,是高校教师兢业工作,勇于探索,积极进取,自觉培养创新精神的强大动力和力量源泉。

其次,要勇于创新、敢于创新和能够创新。高等学校实施创新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根本要求。高校教师只有具有了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才能在自己所从事教学活动中不墨守成规,不因循守旧,才能求新、求异、求好,才能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同时,高校教师要养成多种思维方法,不使自己的思维定势在演绎与归纳形式逻辑思维的单一模式。如果教师思维模式僵化、单一,缺乏创造性思维,就不可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只有不断创新,探索教育规律和教学方法,才能不断提高教育的教学质量,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

再次,要创造新理论、新方法、新手段。高校教师开展教育创造性活动包括开拓新知、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创造新的教学方法、手段。教育随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发展,并具有多学科知识融合特点,教育过程是不断发展和创新的过程。高等学校教师应在掌握扎实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宽泛的文化知识基础上,结合国家建设发展和教学实践,创造新的理论。在掌握基本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前提下,创造性地运用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设计教学内容的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教学情景的应变与调控能力等,这样才能推陈出新,有效开展教育创造性活动。

2 高等学校创新教育的原则

以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提高我国创新能力为目的,建立与其相适应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和教育实践活动的创新教育体系,是高等学校教育转型和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高等教育要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作为最根本的任务,强调教与学的双向交流,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入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既要学到知识,又学会探索。因此,高等学校在实施和开展创新教育中要准确把握其要意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提倡和激励他们做学习的主人,及时肯定学生的求异思维,改变习惯于用已有的知识解决现存的各种问题的维持性学习模式为创新性学习模式,使学生以主人的姿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二是 “在创新中求统一”。高等学校的教育对象都具有较为扎实的基础知识,应针对不同学生和不同专业,把教和学的创新有机地统一起来,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有机地统一起来,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有机地统一起来。重点培养他们运用知识科学认识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三是师生平等。高等学校教师要树立与学生平等的观念,营造一种宽松、和谐、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善于在这种氛围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使每个学生都有自由地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挖掘他们的创新潜能,并有效促进其创新思维才能的发展。四是在开放的环境中探索。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制定的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组织教学,构建自主、开放、探讨的学习方式,交给他们一些富有探索性的实践任务,给予开展探索性活动的广阔时空,不断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使理论和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五是鼓励质疑。高等学校教师应具备与学生探讨和争论问题的勇气,鼓励培养他们质疑、问难的能力,激发其创新思维。生疑,是思维的开端和创新的基础。“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3 高等学校创新教育的实现路径

首先,要按照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要求,着眼提高教育质量,更新教育质量的观念。只有结合社会需求,科学确定新的教育质量观念,才会高度重视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才会真正认识到,没有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就是没有培养出能够适应未来信息化建设的合格人才,就是高等学校教育的重大失误。

其次,注重拓宽知识面和培养创新能力。一是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拓宽知识面之间,注重拓宽知识面。我国的信息化建设,不仅要求建设者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而且应具有宽厚的基础知识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因此,高等学校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应加大拓宽学生知识层面的力度,使其形成灵活的知识结构,提高知识整合的能力,为提高创新能力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在传授知识和培养创新能力之间,注重培养创新能力。高等学校应改变人才培养的导向,变革传统的高等学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既从掌握知识的多少来衡量教育质量,也要特别注意从能力和素质的角度衡量教育质量。破除读死书、死读书的教育倾向;培养勤于思考,善于质疑,敢于提问,能于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素质人才,使教育培训不再是机械训练和应付考试的枯燥过程。

第三,营造平等、民主的良好教学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改变“一言堂,满堂灌”教学方式,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掌握现成的理论,更要引导其懂得这些结论是如何获得的。要使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努力去发现新的理论;在了解现成结论的同时,又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去突破现成的结论。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突破传统的教育方法,营造民主平等的良好教学氛围,开设内容广泛的讲座,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善于与学生展开争论,为学生创造良好地学习研究条件。允许根据自身发展的需求自由选择课程,引导他们用科学的批判态度参与教学活动。只有这样,学生的创新潜能才能被充分开发出来,高等学校才能培养出适应信息化建设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建设人才。

参考文献

高校教育知识与能力例10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226-02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驱动之下,我国新增加了一批新建本科院校。所谓新建本科院校,主要是指在我国高等教育实行跨越式发展、实现大众化的背景下,一批高职高专或成人高校通过合并、重组或独立升格而来的普通本科院校。新建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大众化教育和满足人们对高等教育不同需求等方面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一、教师教育科研素养的基本内涵

目前,人们关于教育科研的定义有不同的表述形式。教育科研手册定义:是以教育科学理论为武器,以教育领域中发生的现象为对象,以探索教育规律为目的的创造性的认识活动。在中国学生管理大辞典中的定义:运用科学的方法,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教育领域中的宏观和微观的现象和问题进行研究,旨在揭示教育规律,指导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工作的开展。综合以上对素养、教育科研的分析,笔者也赞同大众化的观点,认为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的教育科研素养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科研意识、科研知识、科研能力和科研道德。

二、科研素养是新建本科院校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

科研素养在教师综合能力体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它对实现新建本科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1.教师科研素养对于学校的好处。从一定意义上讲,科研工作水平是一所学校的教师水平、人才质量和学校地位的反映。新建本科院校要想能够进一步的发展,就要有可持续发展的内部机制,这种内部机制就是教师的发展。大学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和素养是学校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如今高等院校开展科研已成为培养高层次人才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所以从学校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新建本科院校理应加强科研。

2.科研素养对于学生的好处。教师把科研成果运用到教学中去,学生得到的是科学的、有创新性的、前沿的知识。教师从事科研的心得体会,能使他们更好地指导学生如何学习,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善于思考和分析问题,与时俱进,成为知识与技能并重的高素质的高校大学生。

3.科研素养对于教师的好处。知识的大量涌现、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以及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对高校教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学研究成为大学教师不可或缺的专业素质。教师只有通过科学研究,才能长期保持创新活力,把握本学科的国内外发展趋势,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

相比其他重点院校的教师,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群体的特性、教育的对象、经历的教育过程、所处的教育环境等都有很大差异,因而其教育科研的特性、需要具备的教育科研素养必然与其他教师有一定的差异。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的科研素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1.科研意识。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从事教育科研,首先应该具有教育科研的意识。据初步调查,新建本科院校中年轻教师偏多,工作时间不长,教师的任务决不只是教学。新建本科院校教师自身必须树立“教师是研究者”理念,意识到自己就是研究主体本身。

2.科研知识。科研知识是指新建本科院校教师开展教育科研必须具备的学科知识,既包括进行教育科研所应具备的专门知识,也包括教师所从事专业教学工作所需掌握的专业知识,以及与教育科研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①教育科研专门知识。笔者通过与部分新建本科院校的老师交谈发现,大部分老师对教育科研方法方面的知识了解的很少,有些老师根本没学过教育科研方法方面的课程,对于统计学方面的知识了解的更少。大部分老师都认为教育科研方法方面知识的缺乏是制约他们进行科研的瓶颈。②学科专业知识。教师学科知识的深厚、广博程度将深刻地影响到教师的科研行为。新建本科院校中年轻教师的比重较大,教师的学历层次较低。很多老师可能几年前充当了某些课程的学习者,而几年后却是某些课程的讲授者。对于他们来说学科专业知识还处于相对薄弱和正在积累和丰富的阶段。③相关学科知识。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从事教育科研,除需要掌握教育科研专门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相应的教育学科以及心理学、社会学、哲学、伦理学、美学等其他学科知识,才能实现各科知识间的相互移植,才能开阔自己的研究视角,取得科研的实效。

3.科研能力。科研能力,主要体现为研究者在相关领域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有所发明和创造的能力。而教育科研能力是指其自觉运用教育科研知识对本学科教育教学领域中的某些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探索,揭示其普遍规律的一种能力。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的科研能力主要体现为下面几个方面:①发现问题能力。确定研究问题是教育科研的第一步,能否在实践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并把它作为科研课题就成为关键一环。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才有可能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有目的地去研究,在研究中总结经验,并将经验提升为理论,再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内化为自身的观念和行为。②信息处理能力。信息处理包括对信息的获取、识别、分类、编码,也包括对信息的分析、评估,以及利用信息做出决策、解决问题等。③教育反思能力。反思就是要对教育习惯保持警觉。学术领域中有许多看似不容质疑的东西,实际上是未经追问、也有可能经不起追问的,在教育领域更是如此。④文字表达能力。教育科学研究要求研究者把经过潜心研究得出的新认识、新思想、新办法等诉诸文字,通过教育科研报告或教育科研论文、著作等形式表达出来,从而更好地发挥教育科研成果的作用。

4.科研道德。教育科研道德主要是指在进行教育科研的过程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的教育科研道德,主要指教师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应具备职业道德素养。坚持真理,勇于奉献;实事求是,严谨治学;尊重别人,发扬民主;批判继承,勇于创新。教育科研也是如此。

进行科研是新建本科院校教师继教学之后又一个重要能力,也是新建本科院校建设和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每个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师都应认识到科研的重要性、注重科研知识的积累、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并遵守良好的科研道德规范,以期达到教学和科研双丰收。

参考文献:

[1]庄建东.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5.

[2]施良方、崔允榔.教育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温寒江.师资培训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高校教育知识与能力例11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10)05-0097-03

Abstract:The paper explicits purpose of PE curriculum reform, and discuss how to develop teaching ability of PE teachers from angle of curriculum reform. It proposed that as a PE teacher should have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curriculum reform. They need own those teaching abilities, such as the ability to control materials, organization of teaching ability, interdisciplinary learning ability, ability to process information, education, teaching and research capacity.

Key words: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teaching ability

体育教学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时代赋予高校体育教师更高的要求,他们的工作直接与民族强壮、国家强盛相关。作为教育活动的实施者,作为课程改革的主力军,高校体育教师肩负着促使国家选的高层次人才健康学习、健康工作、健康生活的重任,他们的教学能力如果不能适应新课改要求,就会在新课改中出现诸多理论的和实践层面的问题。因此认真研究课程改革视野下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目的

高校担负着培养适应当代社会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历史重任。体育课程是寓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教育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课程改革是整个高等教育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每一时期的课程改革都要与社会环境、国家需求、学校、学生实际相适应。没有任何一种课程模式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所有阶段,因此课程改革既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它既是社会发展的象征,也是促进社会发展的手段。因为社会处于不同的发展时期,对人才的要求也不同。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是高校培养新型人才的指导思想,也是课程的改革的指导思想。

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于2002年实施(部分高校施行),2003年全面推行,标志着我国普通高校已迈向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纲要》中体育课程的目的、任务不再仅仅是“增强体质与提高运动技能”,而是突出健康目的,明确学生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方面能力的发展培养,要求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促进生理、心理全面发展和具有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形成体育习惯[1]。由此可见,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要体现教学目标和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和多样化,建立以经济为中心的社会主义课程改革模式,培养具有健壮的体魄、高超的智能、良好的心理因素、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协作精神的人才。从而真正起到推动科学技术进步,提高民族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作用,使我国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更加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学校教育要“建立健康第一”的思想,这就要求高校体育教育要把体育锻炼和健康教育联合起来,通过体育课程改革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才能的目标,使学生养成终生体育的习惯,为我国在未来国际经济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培养出更多高素质人才。

2 体育教师教学能力概述

教师教学能力又称为教师职业能力,是指从事教师职业所必须具备的特殊能力。教学能力是教师驾驭有关知识和技能顺利完成教学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可见教学能力与有关的知识、技能是分不开的,教师必须有合理的知识和技能结构,才能有较高的教学能力。体育教学能力是指以一定的生理(身体素质)和心理(个人职业价值取向)为支持条件,以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为必要条件,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完善,逐步提高并能外显的能动的心理特征。它在具体学科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殊能力(专业能力),除了包括一般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之外,还有自己的职业特点。它包括了体育教学认知能力和体育操作能力两个方面的内容。

3 课程改革对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要求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是高校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程教学是传授和学习体育知识、技能, 增进学生体质健康,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重要途径, 也是贯彻高等教育思想, 实施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实现体育教学“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的重要过程。高校体育教师是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主力军, 是影响体育课程改革实施的重要因素。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关键在教师。”“课程的改革实际上是教师观念与教育方式的改革,没有教师自身的主动适应与变化发展,课程变革是不可能实施和成功的。教学是一件非常复杂和困难的事情,它需要独特的能力和结构。”[2]课程改革的实施,对教师是一种严峻的挑战,为了应对这种挑战,教师必须更新、提高自己的体育教学认知能力和体育操作能力,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3.1 课程改革要求高校体育教师具有驾驭教材能力

驾驭教材能力是指体育教师善于根据新课程标准及学生实际情况自行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确定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熟悉教材,了解教学内容、任务与目的,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及具体的教学环境进行相应的教学。

传统教学重体育知识技能的传授,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课程改革下体育教学的最大特点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即通过体育知识技能的教授,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潜能,以实现促进学生发展的功效和育人的功效。传统的体育课课程资源,大多受教材内容所限定,教师给学生教什么,各个年级的教材里都有明确的规定。不少教师对体育教学只是知其然,不问所以然,体育教学完全被当做了一种具体操作,一种单纯的身体活动[3]。而课程改革给了教师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的空间,教师除了对传统的资源进行移植、创新,改革外,还要对能发展学生身心健康的课外资源加以开发、整合和利用。在体育课程的改革发展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已经不再仅仅限于充当课堂上教材与知识的传播者,而是一个主动的研究者、引导者、参与者、协调者。课程改革要求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应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作为学习参与者。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性受到重视,同时教师的引导性也得到了加强。就如《学会生存》中描述的“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责之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由于在不同地方,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教学条件下所能实现的课程目标不同。即使是教学材料提供了教学目标,教师仍必须决定哪些目标最适合于他的学生[4]。所以,高校体育教师只有具有驾驭教材的能力,才不会被教材牵着鼻子走,才不会照本宣科,才能更好地实施教学活动,不再把学生当成是知识接收的容器,而是能因材施教,在学生的学习与探索过程中,能不断引导学生进行思维与研究,寻找适合学生的最优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从而让学生“爱上体育课”,使高校体育课程因为有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而充满生机。

3.2 课程改革要求高校体育教师具有组织教学能力

组织教学能力是体育教师最基本的业务能力,是教师能力素质的主要方面,教师组织能力的好与差,直接影响课的效果。

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示范、讲解, 倾向于“结构化”、“封闭式”掌控方式教学形式,以知识授受为主,使学生习惯于顺从,处于被动地接受教育的状态,虽然课堂井然有序,这样的方式对于学生的管理较为有效,但给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却很少, 学生被动地完成学习任务,不利于学生人格的发展。课程改革在继承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的基础上,增加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尽可能地表现出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其核心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不是自发地进行,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帮助和指导。“教师本人必须学会选择,学会选择教育的内容、教育的时机,选择教育的途径和方法”[5],这就要求教师对新课程标准、教材通透理解、熟练掌握,并在此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重新组织。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情感的体验和创新品质的培养,采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等方式,在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前提下,对其进行指导和管理。课改要求体育教师能设计最佳的教学方案,准确传授知识、技能、技巧,引导学生完成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掌握真正的方法和步骤。课改视野下体育教学的多样性、变动性要求体育教师不再做一个高高在上的管理者、领导者、操纵者,而只能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就要求高校体育教师必须具有组织教学的能力。

因为体育竞赛是推动群体活动的重要手段,对体育教学也起着促进作用。因此,高校体育教师也要能组织、开展群众性的竞赛活动,以提高自己的竞赛知识、竞赛编排的能力,适应课程改革后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要求。

3.3 课程改革要求高校体育教师具有跨学科学习能力

重视跨学科知识的渗透和跨学科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一个趋势。社会的进步使体育科学已经超越了传统的教育学和医学保健理论的范畴,日益成为综合现代医学、物理学、生物学、化学、社会人文科学、电子技术和生命科学的一门学科,不仅有自然科学的知识,还有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因此,高校体育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广博的综合性知识。课程改革使高校体育教学载体呈现多样化的特征,一方面教学内容的综合化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发展前景。高校体育教师要学会在教学中应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并把先进的教学手段与教学内容整合起来,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跨学科学习的能力。

任何教育教学能力的呈现,都需要合理的知识结构为基础,缺乏任何一类知识,都对各种能力的发挥产生限制。由此,对于体育教师而言,不但要明确自身知识的缺失,更要找到完善知识结构体系的途径和方法,从而促进各种能力的提升。因为文化素养和教学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所以,只有不断改善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才能更快地提高教学能力。因此,高校体育教师不应固守于本学科领域,闭门造车,而应有锐意进取的勇气去涉足其他学科,拓宽视野,吸取有创造价值的知识成果。

课程改革要求高校体育教育使学生掌握体育健康的科学知识,具有坚强、机智、灵活的心理素质,具有自我学习、知识更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这就要求高校体育教师不断学习和扩大本学科知识面及体育边缘学科的知识面,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体系;“一专多能”,在精通本专业基础之上,必须博学、“统揽”相关学科,以获得更先进的技术知识、方法和技能,提高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这样可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身心方面的要求,成为学生敬重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楷模。耶鲁大学谢菲尔德科学院院长R•H•奇坦顿曾说:“真正的科学教师, 必须永远是一个学生, 不仅要熟悉过去的东西, 而且要永远解释自然表现出来的迹象保持敏锐性, 敏捷地抓住机会去增加人类的知识, 扩展他所选择的科学的领域” [6]。如高校体育教师加强教育学、心理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数学、理论力学、体育多元统计分析等领域知识的学习和研究,就既可开阔思路,丰富科研的方法、手段,又可为获取新知识铺平道路。在新的课改形势下,跨学科知识越发凸现出对本体知识作用发挥的重要性。因此,课程改革视野下的高校体育教师要具有跨学科学习的能力,并能对知识体系合理运用,积极地将知识渗透到体育的教学与训练中去。

3.4 课程改革要求高校体育教师具有处理信息的能力

信息能力是指对各种信息技术的理解、掌握和应用,对信息的获取、评价、组织以及批判性地分析与使用的能力。

随着教育改革的浪潮与教学科技的发展,教学己迈入一个新纪元,面对自由、开放、多元与知识经济时代,现代教师不仅必须娴熟教学原则,更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才有达到有效的教学。”[7]在现代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学方法的运用是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的。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如各种音像制品、影碟、影带、投影、多媒体电脑、教学软件以及网络上的远程资源来满足学生的多重选择。无论是备课时的资料收集,还是课中的课件演示,或是课后的总结评价,以及日常的运动资料、数据管理,只要高校体育教师掌握了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应用的基本知识;常用软件工具的基本操作;信息检索的主要策略与技巧,那么就可以使自己的工作事半功倍,更有成效。具有信息能力还可以使教师能够进行信息的应用与创新,能够自觉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活动,还能充分考虑到受教育群体的特征,使体育课程与科技发展的轨迹协调并进。通过实践―总结―评价―修正―实践,让高校体育教育更有成效。

3.5 课程改革要求高校体育教师具有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是体育专业教师的必备素质,是体育教师从事本职工作的基础,是教师专业素质和水平的体现。高校体育教师的工作性质和内容决定了从事体育教学与科研是其主要任务,因而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的优劣也成为衡量他们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同时,也关系到教学的成效如何。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使体育教师大多忙于教学,倦于读书;偏重经验,轻视理论,研究被认为是专家们的“专利”, 一些体育教师一般都是等到快评职称的时候才开始进行科研活动,这使得我国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远远不能适应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课改要求高校体育教学除了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理论知识外,也要教会学生掌握各种身体练习和运动技能,因此,高校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十分重要。科研能力对高校体育教师来说也非常重要,因为科研能力强的体育教师能在实际的教学和训练中,用研究的眼光去仔细观察、辨析、探索各种现象和问题,找出规律性的理论与方法,从而指导教学实践,提高教学与训练的质量。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做一个“研究者”,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并通过科学研究的途径发现问题,及时反思纠正,善于总结经验,并把经验运用于实践,以提高自己的教学科研能力。课改视野下的高校体育教师不应只是教育研究对象、原始资料的提供者和教育成果的推广者,还应该成为教育科研的参与者和实施者。具有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是高校体育教师提高自身素质,适应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证,更是课程改革对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要求。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课程总是随着一定社会的发展而处于一种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没有一种适应所有社会发展阶段的固定不变的课程模式。因此课程改革既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它既是社会发展的象征,也是促进社会发展的手段。高等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是时展的要求,是根据社会需要,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挖掘学生的潜力而进行的。《纲要》的颁布是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课程目标体系的构建为高校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提供了广大的空间,同时也给体育教师的工作带来了活力和要求。体育教师仅靠传统的教学行为方式教学已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只有具有驾驭教材的能力,组织教学的能力,跨学科学习的能力,拥有处理信息能力,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善于在总结过往经验的基础上,寻找到具有规律性的,有指导意义的教学理论和方法,并能将理论和实践统一,才能适应课程改革,提高高校体育的教学水平,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4.2 建议

因为课程体系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动态的、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因此培养和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应贯彻于教师一生之中。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重视教师的培训工作,培养和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的途径很多,可以采取进修、参加培训及函授学习、自学、同行交流等,切实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注意教学能力培养应在掌握和提高动作技术过程中进行,掌握技术是能力培养的前提,能力培养则是把技术充分运用到实际的具体体现。只有提高了能力,才能提高教学水平。此外还应定期对体育教师的业务能力进行考核,建立科学的竞争激励机制,通过鞭策和奖励提升体育教师的整体素质,以适应课改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子莲鹰,高炳乾,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谈体育教师队伍建设[J].考试周刊 ,2008(49).

[2] Gary D. Borich.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M]. The fifth edition. Merill Prentice Hal, 2004: 3

[3] 江少平.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理性思考[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4,20(4):51-52.

[4] [美]Charlotte Danielson.张新立译.教学框架――一个新教学体系的作用[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