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诗歌的文体特点

诗歌的文体特点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7-24 09:24:17

诗歌的文体特点

诗歌的文体特点例1

1.诗歌教W要体现三个特点

要想对以往的诗歌教学有所创新,诗歌教学就要体现以下三个特点:

深入性。以诗歌教学为出发点,穿越传统课堂,打破只教一本教材的局面,由教学辐射到诗歌文化,再辐射到语文教育,走上内涵发展之路。

全面性。由课堂延伸到学校的多个角落。我们提出“文化”的理念就是要全方位打造学校诗歌教学。从课堂教学的研究出发,注重延伸到学校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包括校本教材的开发、诗意校园的建设、教师队伍的文化建设、学生传统文化的积累等,打造独特的诗歌文化气质,共同培育学校精神。

多元性。民族性是诗歌文化的本质属性。当今世界各国文化并存,这就要求我们的诗歌文化建设要有开放的视野、融合的意识,贯通中西诗歌文化,进而建设我们特有的诗歌文化。

2.诗歌教学要明确阶段任务

研读课标,明确要求。在研究伊始,我们首先带领教师认真学习课标,了解每个年段课标的不同要求:一、二年级――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三、四年级――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五、六年级――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在此基础上,明确阶段目标的不同要求,整理出其逐渐提高发展的脉络。

研读文体,建立知识、能力体系。有内涵的诗歌教学要求我们必须对诗歌这种文体及特点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学习,我们走进诗歌,对诗歌这种文体所蕴含的知识、培养的能力进行了研究与讨论,建立起诗歌教学的知识、能力体系。

研读教材,分解目标。在研读课标的基础上,我们对人教版十二册课本中的诗歌进行了统计,并结合教材特点,进行了目标分解,细化到每课书。例如:五年级《七律・长征》要完成:了解七律这种律诗的基本知识――1、2、4、6、8句押韵;全诗分为首联、颈联、颔联、尾联;颈联与颔联运用对仗写法等;运用展开想象、联系上下文及时代背景等方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挖掘诗歌教学的深度

1.体会优美意境

古典诗词的精粹在于其意境含蓄而隽永。字面上的美词绝句也是因其意境而生。因此,不深入体会诗歌的意境,就难以理解诗歌内涵,把握诗歌的主题,领略诗歌的魅力。

2.品味精妙写法

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体会修辞方法外,还要关注诗歌的表现形式,如托物言志、抒情、描写、用典等,这些高超的手法和各具特色的表现形式,蕴含着古人的智慧与才情。

3.传播诗歌知识

结合教学向学生介绍诗歌知识。如:绝句的特点;五言诗、七言诗分类;宋词的特点;元曲的分类等,在教师的指导下,把知识由点构成线,由线构成面,串线成网,形成对诗歌知识的初步认识。

4.掌握学习诗歌的基本方法

学习诗歌时,要引导学生按着解诗题、知作者、明诗意、入诗境、悟诗情、诵诗文的方式来进行,长期坚持,形成自读古诗的能力。

5.感受中华文化

诗歌中处处有文化,如茶文化、花文化、竹文化、酒文化、瓷文化、生态文化等,要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6.了解中华历史

诗歌记载着历史。诗歌的发展伴随着中国历史的发展,了解诗歌,就是走进几千年中华历史,感受时代的风采。

诗歌的文体特点例2

诗歌是一种基本的文学体裁,大体分为现代诗歌和古典诗歌两种,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教师过于注重古典诗歌教学,忽视现代诗歌教学,导致现代诗歌日益不受学生重视。本文主要分析了现代诗歌教学现状,进而分析了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策略,希望对于初中现代诗歌语文教学有所帮助。

一、现代诗歌教学现状

1.重朗读形式,轻吟诵感情。

随着教学改革的进行,现代诗歌教学形式明显多样化,现代诗歌朗诵包含以下几种形式:老师范读、学生朗读、分组朗读和跟着录音朗读等。然而,这些朗读只是一种形式化朗读,只为了让学生对诗歌有所熟悉,缺乏情感、缺乏思考,并非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情感。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学生对诗歌进行反复诵读,不断琢磨其中诗歌的意思,自然会对诗歌所表达的意思有所了解。初中课堂上诗歌教学以老师引领为主,首先,教师应该对诗歌有正确认识,教师要清楚简单的朗读和带有情感的吟诵所带来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教师应该带领学生进行“声情并茂”吟诵,逐句琢磨,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韵律美,在抑扬顿挫的诵读声中体会诗歌的情感和意境,从而提高初中生在审美层面的感知能力和鉴赏能力。

2.填鸭式教学,学生难以进入诗境。

教师对于现代诗歌的讲解,往往过于注重现代诗歌的主题思想,而忽视艺术本身的魅力,为了帮助学生应对考试,有些教师甚至要求学生背诵现代诗歌的主题思想,但是没有带领学生深切体会现代诗歌的特有魅力。有时受到时间的限制,教师在讲解现代诗歌时,只走一个简单的过程,首先要求学生朗诵,然后为学生讲解中心思想,可能在考试中出现的现代诗歌,教师会要求学生背诵。学生按照教师的安排进行现代诗歌的学习,并不是发自内心地想要体会现代诗歌中所展现出来的独特魅力和诗人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样的教学方法在本质上仍属于“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没有摆脱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教师和学生分别扮演“施教者”和“受教者”的角色,教师将现代诗歌的相关知识、修辞手法、主题思想等全部倾倒给学生,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学生需要将这些信息全部记住,而不是体会到。这种教学方法忽视了诗歌本身的文学特征,破坏了现代诗歌的特有魅力。

二、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策略

1.带领学生反复吟诵,让学生读出诗中情感。

反复诵读是学习现代诗歌的重要途径,但是对于诗歌的诵读并不能按照统一的朗诵模式进行朗诵。每首现代诗歌都有独特的韵律和节奏,所展现的思想情感各不相同,有的积极奋进,有的表达身处逆境的无助,所以在读不同的现代诗歌时,要掌握不同方法。教师在进行现代诗歌教学时,应该依据每首诗的具体特点采取不同教学策略,在诵读前后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让学生带有思考地诵读课文。首先,诵读诗歌时要注意语音,只有正确读出每个字的读音,才可以准确把握诗歌的韵律美。再者教师在带领学生诵读诗歌时,要通过语调展现丰富的情感。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诵读何其芳的《秋天》时,教给学生要用较为舒缓的节奏,让学生边诵读边思考,读完一句,在脑海中想象这句诗歌中所展现的画面,感受诗歌的画面美,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意境美,在学生诵读结束之后,教师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体会诗歌的整体意境,在脑海中形成诗歌的整体画面,反复体会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诗歌。

2.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在现代诗歌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感悟语言美、意境美,通过联想的方法体会现代诗歌的艺术魅力,摆脱传统教学的弊端。意境想象是学习现代诗歌的重要方法,学生只有大胆想象才有可能感受到诗人在现代诗歌中所寄托的感情,现代诗歌往往是由作者在特定的环境中,将独特的思想感情通过优美的文字的形式展现出来,但是现代诗歌表达感情往往不是直接的,作者或将情感寄托在诗歌中的某一意向上,或者是隐藏在某句诗歌之中。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冰心先生的《纸船――寄母亲》时,要让学生感受感受诗歌中的这种意境美,作者叠一只小船,实则是将自己比作那只小船,小船在风雨中飘摇,历经艰辛万苦终于抵达母亲的梦乡,作者用一只小船表达对于母亲的思念之情。如果学生可以准确把握诗歌中的意向,则学生自然可以体会到作者所展现的生活图景和内心情感。

3.重视学生的个性化解读,打破程式化教学。

每首诗都有包含独特的思想感情和特色化的表达方式,因此,教师要注重每首诗的教学细节,针对每首诗歌的特点采取不同教学方法,打破现代诗歌的程式化教学。教师除了要带领学生体会每首现代诗歌的意境美和思想感情之外,还要让学生感悟到不同诗人的写作特点,从多个角度体会语文的魅力。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时要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对于意向的灵活运用,这首诗里的意向是复杂的,甚至有些意向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教师在上课之前,要用图片形式让学生看到这些意向的特点,有助于学生把握诗歌的情感方向。学生在大体把握诗歌中意向所带有的情感特色之后,更容易在脑海中形成诗歌中意向的画面,更容易进入诗中场景,很容易有身临其境之感,有助于体会诗歌中的意境美和感受到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4.为学生布置写作任务,沉淀学生的情感。

学生学习诗歌的最终目的并不是感受诗歌的各种美,学生学习诗歌的最终目的是要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对于美的把握能力,不仅如此,学生学习现代诗歌的一个主要作用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诗歌之后,要及时为学生布置一些写作任务,让学生学会对于学习的知识灵活运用。让学生学习并掌握现代诗歌,有助于为现代诗歌培养新的人才,引导学生发现诗歌中的美,进而创作优美的诗歌。只有可以自行创作现代诗歌,学生才可以切实感受到现代诗歌的语言特点和写作特点。学生进行诗歌写作的前提是要有充足的诗歌知识积累,教师要培养学生背诵现代诗歌的习惯,学生要背诵和掌握各种现代诗歌,只有有了充足的积累,学生才可能创作出优秀的现代诗歌。

现代诗歌是新时代的一种新鲜的语言形式,要为现代诗歌培养新的创作人才,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对学生潜力的挖掘,激发学生创作欲望。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大胆写作,特别是要鼓励学生敢于将写作的诗歌拿给别人阅读,只有经过不同人的阅读,每一个人都发表意见,作者反复揣摩修改,才可能创作出优秀的现代诗歌作品。

诗歌的文体特点例3

1.重朗读形式,轻吟诵感情。

随着教学改革的进行,现代诗歌教学形式明显多样化,现代诗歌朗诵包含以下几种形式:老师范读、学生朗读、分组朗读和跟着录音朗读等。然而,这些朗读只是一种形式化朗读,只为了让学生对诗歌有所熟悉,缺乏情感、缺乏思考,并非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情感。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学生对诗歌进行反复诵读,不断琢磨其中诗歌的意思,自然会对诗歌所表达的意思有所了解。初中课堂上诗歌教学以老师引领为主,首先,教师应该对诗歌有正确认识,教师要清楚简单的朗读和带有情感的吟诵所带来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教师应该带领学生进行“声情并茂”吟诵,逐句琢磨,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韵律美,在抑扬顿挫的诵读声中体会诗歌的情感和意境,从而提高初中生在审美层面的感知能力和鉴赏能力。

2.填鸭式教学,学生难以进入诗境。

教师对于现代诗歌的讲解,往往过于注重现代诗歌的主题思想,而忽视艺术本身的魅力,为了帮助学生应对考试,有些教师甚至要求学生背诵现代诗歌的主题思想,但是没有带领学生深切体会现代诗歌的特有魅力。有时受到时间的限制,教师在讲解现代诗歌时,只走一个简单的过程,首先要求学生朗诵,然后为学生讲解中心思想,可能在考试中出现的现代诗歌,教师会要求学生背诵。学生按照教师的安排进行现代诗歌的学习,并不是发自内心地想要体会现代诗歌中所展现出来的独特魅力和诗人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样的教学方法在本质上仍属于“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没有摆脱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教师和学生分别扮演“施教者”和“受教者”的角色,教师将现代诗歌的相关知识、修辞手法、主题思想等全部倾倒给学生,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学生需要将这些信息全部记住,而不是体会到。这种教学方法忽视了诗歌本身的文学特征,破坏了现代诗歌的特有魅力。

二、初中语文现代诗歌教学策略

1.带领学生反复吟诵,让学生读出诗中情感。

反复诵读是学习现代诗歌的重要途径,但是对于诗歌的诵读并不能按照统一的朗诵模式进行朗诵。每首现代诗歌都有独特的韵律和节奏,所展现的思想情感各不相同,有的积极奋进,有的表达身处逆境的无助,所以在读不同的现代诗歌时,要掌握不同方法。教师在进行现代诗歌教学时,应该依据每首诗的具体特点采取不同教学策略,在诵读前后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让学生带有思考地诵读课文。首先,诵读诗歌时要注意语音,只有正确读出每个字的读音,才可以准确把握诗歌的韵律美。再者教师在带领学生诵读诗歌时,要通过语调展现丰富的情感。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诵读何其芳的《秋天》时,教给学生要用较为舒缓的节奏,让学生边诵读边思考,读完一句,在脑海中想象这句诗歌中所展现的画面,感受诗歌的画面美,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意境美,在学生诵读结束之后,教师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体会诗歌的整体意境,在脑海中形成诗歌的整体画面,反复体会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诗歌。

2.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在现代诗歌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感悟语言美、意境美,通过联想的方法体会现代诗歌的艺术魅力,摆脱传统教学的弊端。意境想象是学习现代诗歌的重要方法,学生只有大胆想象才有可能感受到诗人在现代诗歌中所寄托的感情,现代诗歌往往是由作者在特定的环境中,将独特的思想感情通过优美的文字的形式展现出来,但是现代诗歌表达感情往往不是直接的,作者或将情感寄托在诗歌中的某一意向上,或者是隐藏在某句诗歌之中。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冰心先生的《纸船――寄母亲》时,要让学生感受感受诗歌中的这种意境美,作者叠一只小船,实则是将自己比作那只小船,小船在风雨中飘摇,历经艰辛万苦终于抵达母亲的梦乡,作者用一只小船表达对于母亲的思念之情。如果学生可以准确把握诗歌中的意向,则学生自然可以体会到作者所展现的生活图景和内心情感。

3.重视学生的个性化解读,打破程式化教学。

每首诗都有包含独特的思想感情和特色化的表达方式,因此,教师要注重每首诗的教学细节,针对每首诗歌的特点采取不同教学方法,打破现代诗歌的程式化教学。教师除了要带领学生体会每首现代诗歌的意境美和思想感情之外,还要让学生感悟到不同诗人的写作特点,从多个角度体会语文的魅力。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时要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对于意向的灵活运用,这首诗里的意向是复杂的,甚至有些意向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教师在上课之前,要用图片形式让学生看到这些意向的特点,有助于学生把握诗歌的情感方向。学生在大体把握诗歌中意向所带有的情感特色之后,更容易在脑海中形成诗歌中意向的画面,更容易进入诗中场景,很容易有身临其境之感,有助于体会诗歌中的意境美和感受到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诗歌的文体特点例4

澳大利亚女诗人朱迪思•赖特(Judith Wright, 1915-2000)不仅在诗歌创作方面成绩斐然,而且在诗歌理论方面也颇有建树。面对诗歌的萧条,赖特认为,把诗歌引入教学计划不但没有达到增加读者的效果,反而适得其反。她在收录于《应景集》(Because I was Invited, 1975)和《继续演讲》(Going on Talking, 1992)两本论文集的多篇论文中直接而尖锐地指出了诗歌教育存在的根本性问题,即:诗歌教学违背了诗歌的本质。那么,赖特究竟有怎样的诗歌观?教育部门为何该对诗歌读者群的减少负责?诗歌教育到底出了什么差错? 她又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方案?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首先探究下赖特对诗歌的理解。

在赖特看来,诗歌是一门自给自足、源于情感、 蕴涵情感、传达情感、激感的交流艺术。在《诗歌教学》(“The Teaching of Poetry”)一文中指出,诗歌是一种创造,自给自足的艺术;它就是存在,没有任何社会教化作用。诗歌不是用来教导、劝说和解释的。正如阿奇博德•麦克利什(Archibald Macleish)《诗艺》(“Ars Poetica”)一诗中所写的,“诗没有意义/存在而已”,赖特也认为诗歌不是通过意义而存在。她认为,诗歌的手段、意象的运用和联系,都是为了创造一个有机整体(诗歌本身也是意象)。诗歌的创作过程如同语言的产生过程,不是一个解析的过程,而是一个合成的过程,意义和意象不断地向外延伸,创造出新的事物。虽然诗歌由文字构成,但它不同于这些文字,且高于一切文字总和。

赖特在《诗歌意味着什么?》(“What Does Poetry Mean?”)一文开宗明义:

任何一首好诗不只是陈述的集合,或一序列论据、叙事(散文或许这样)。它是有着紧如鼓的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和它的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就如 同有机体与它的肌肤紧密结合一样。好诗以整体感而非构成它的句子作用于对诗歌敏感的读者。

就赖特而言,往往诗人自己都不知道诗歌如何行事;诗歌能自行选择形式、控制手段。这与诗歌的第二个特点有关。

诗由情生这个道理古今中外都一样。晋代大文豪陆机在《文赋》中写道,“诗缘情而绮靡”,即:“诗由情生,因而美好。”赖特也说,诗歌缘于只有情感触及、理性无法触及的深层的无意识。诗歌因其缘情而具有丰富的情感内涵:

它【好诗】不是简单地尝试传递知识或信息,也不是陈述诗人的经历。诗本身是一种特殊的体验,与现实隔离的抽象体验;是情感的、非理性的象征形式。(“What does Poetry Mean?”)

关于诗歌是否表达个人情感的问题,也早已不是新的话题了。与艾略特所持的“诗不是放纵感情,而是逃避感情”的观点不同,赖特认为诗人与雕塑家、作曲家一样,都是出于对诗歌的热爱才进行创作,以此抒发促使其创作的原动力情感。

诗歌不仅通过其内在联系传达情感,还能唤醒读者的情感。赖特在《诗歌意味着什么?》一文中指出,人的内心情感世界复杂多变,但大多处于无意识状态,只有情感积聚到一定强度时人们才能言说,比如喜欢、讨厌、害怕等等。而且,可言说的情感高峰也往往是多种情绪交织出现的。在特定的环境和外部条件影响下,某种情感可进入意识层面,成为当时的情感主旋律。对她而言,诗歌语言的形状、声音、质地,节奏、韵律、谐音、中顿、重复的运用,都是为了激起读者心中类似或相同的体会感受和情感经验,引起共鸣。

情感成为诗人与读者之间沟通交流的纽带。《诗人的读者怎么了?》(What Has Happened to the Poet’s Audience?)一文中,赖特说,诗人写诗与宁愿读一百遍诗歌也不读非韵文的“自愿读者”进行交流。“自愿读者”因为喜欢诗歌而读诗,从诗歌中得到乐趣和享受。他们对诗人和诗歌的生存至关重要。如果读者能对诗歌整体作出反应,就完满了,这也是诗歌想要实现的。然而,这种读者的数量相当少。她认为诗歌与读者的交流失败,问题不是出在诗歌本身,而是出在读者身上。那么,读者怎么了呢?

教育界权威认为把诗歌引入教学大纲对诗歌和学生都好,能增加诗歌的自由读者。但赖特认为学校的强制学习引起了儿童对诗歌的反感,导致读者数量的减少。诗歌在学校的境遇究竟如何呢?首先,赖特认为绝大多数诗歌老师不是真正的诗歌爱好者,亦或自己根本不喜欢,却因职业需要假装喜欢,亦或毫无诗歌创作才华。然而,师资问题还不是最关键的问题。在赖特看来,学校的诗歌教学一直走的是一条错误的道路;或者把诗歌当作传播或加强某种思想的话语,或者把它作为分析的材料、考试的内容。在教学中,教师过于强调诗歌的意义,却忽视了诗歌的灵魂――情感。笔者认为赖特把这种现象归结于作者意图谬误和语言谬误两个原因。

《诗歌教学》一文中,赖特提出,诗人总被认为通过交际性语言表达个人经历及其人生观、价值观,试图劝说、教导读者。因此,评论家和教师们认为有必要了解诗人的生平,挖掘和分析其所受的文学影响、时代影响以及这些影响在作品中的反映。对于赖特来说,作者的生平是外在事实,本身可能有趣,但与诗歌的存在、影响等无关紧要,只是增加了对诗人的了解而已。

赖特认为,当教学重点放在寻找作者要说明什么时,教师就会求助于解释明显的语言成分。呈现在课堂的诗不过是作为细察和批评目标的范本而已,它被无情地肢解,什么这是明喻啊,那是暗喻啊,这里有含混那里有双关。诗被细察,被分析,难点处口述解释,“重点部分”得记牢背熟。语言分析后,作者巧妙地暗含在诗歌中的意义就被认为找到了。此外,教师对似乎挥着解剖刀剖析诗歌的现代文学评论家的依赖也恶化了肢解诗歌的趋势。

赖特在多篇文章中表达她如下的观点,即:诗歌课堂里,注意力停留在对作品思想性的思考上的现象源于人们对语言的错误认识。每个人的生活都不离开语言,人们总以为自己很了解语言了,其实不然。诗歌的素材是语言,而人们对语言的认识和使用局限于它的交际性用法上。赖特认为人们对语言有着根本性的误解,因为语言有两种用法。一种是交际性或话语性用法(the discursive and communicative use),另一种是形成性或创造性用法(formulative or creative use)。交际性用法用于教导、告知、解释、劝告与说服,创造性用法用于想象、传达感情(convey not communicate)。

《诗歌教学》文末,赖特总结说,第一种是人们习以为常的用法,也是教育系统采用的手段;语言的创造则几乎毫无地位。所有语言建构要么传达事实,要么传播价值观的假想导致人们对诗歌是想象性创造这一现实视而不见。

作者意图谬误和语言谬误导致了赖特在《为何不废除诗歌》(Why Not Do Away with Verse)中指出的一般“教法”:1.通过对诗歌释义把它变成非韵文陈述;2.进行暗喻、明喻、意象的语言分析以发掘诗歌隐含的意义;3.介绍诗人的生平;4.名人对诗歌的评论。这些教法使得诗歌完全被非韵文替代了。

非韵文是教育界的声音,而考试制度加剧了诗歌非韵文化的趋势。赖特把解释和考试看作诗歌的灾难。初衷良好的诗歌鉴赏课变成了填鸭式教育,孩子只学习了别人怎么评价诗歌。只要考试存在,教的重点也就不会放在诗的“娱情性”(enjoyability)上。作为沉闷乏味的考试科目,诗歌成了字谜游戏;学生要做的就是在空格处填上考官期待的解释或诗词引用。铺天盖地的解释再加上考试阻碍了孩子自己的判断,还令他们误以为学了那些评论解释就等于了解该诗的一切。

诗歌教育的失败,归根结底是因为现代教育的实证化和功利化。“科学-实证”取向的教育研究把复杂现象或过程分解成为若干因素或独立的几个部分,造成“只见树木,不见树林”, 只见死的,不见活的。赖特认为,对诗歌的解析恰恰违背了诗歌是个各部分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有机整体。对诗歌各孤立的语言成分的分析不能替代对诗歌整体的体会和感受。

在赖特眼里,现代教育的本质是发现问题、思考和解决问题,注重的只是知识和价值的传授。诗歌的研究和教学热衷于对诗歌释义。诗歌成了“本可以用散文讲清楚,却被诗人变成了复杂晦涩的表达意思的方式”。把诗歌当成一系列话语层面的句子,等于在否定它是蕴涵情感、抒感的自成一体的表现艺术(“The Poem as Art” 21)。诗歌的灵魂是情感,而理性是无法触及情感的。诗歌本身和诗歌教育风马牛不相及。诗歌的理性化教育导致情感被忽略、被压制,学生也被教育得越来越远离直觉、情感。这个恶果是赖特最不能容忍的。

尽管赖特对当时的诗歌教育提出严厉的批评,但总的来说她还是赞同把诗歌引入教育的做法。赖特在《诗歌在教育中的角色》(“The Role of Poetry in Education”)中申明,应该从小就给予孩子接触和发现诗歌的机会。尽管“很多孩子能直接对诗歌作出回应”(“What Has Happened to the Poet's Audience?”) ,她坦承,有的诗确实不是孩子一开始就喜欢或在意的。但通过学校学习,孩子有机会接触到那些诗,它们可能最终成为他们一生中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另外,有的诗也一定要花很大的精力才能欣赏。为了帮助学校培养一个她希望的对诗歌感兴趣、有反应,能享受诗歌并能无意识创作诗歌的读者群,她提出了三条建议:

1.应该加强学生语言方面的知识。她在《诗歌在教育中的地位》中谈到,学校教育没有引导学生领悟何为语言,它的显著历史,它对人们行为的影响;也没有引导学生深入洞察散文和诗歌、陈述和艺术之间的区别。教师若不给儿童指明这点相当于教地理前没有纠正地球是方的这一错误概念。因此,英语课必须从词语谈起,探讨它们的历史、起源、特性、美感等,使儿童熟知词语的两种用途。当孩子能感受到语言交际性之外的的创造性和感官性时,他们已经半只脚跨进诗歌了。

2.被选入课堂的诗歌也需调整。目前教学大纲上的诗歌主要存在的问题是:⑴与学生生活的相关性很小;⑵反复使用湮没于评论性文章的诗歌。这两个问题造成学生不能对诗歌作出自然的反应,无法发掘和选择自己喜欢的诗,创作性思维也被抹煞。赖特认为学习那些描写儿童熟知的事物、韵律节奏优美、能给孩子带来享受的诗歌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欣赏语言的声音和节奏感是区别诗歌与散文、交际与艺术的第一步。诗歌课应该让孩子感受到诗歌是令人愉悦的声音。琅琅上口、悦耳动听的儿歌有助于学生理解文字不仅能传递事实,还能作为艺术素材唤起感受。

3.赖特提出诗歌教育应该变被动为主动,积极调动学生的参与能动性。她在《诗歌在教育中的角色》文末质疑,为什么要强迫儿童被动地接受别人的诗评?为什么不鼓励他们自己玩文字,体会文字的质地、声音和节奏?只要复苏孩子制造声音的乐趣,诗歌就已经赢得了他们。这样,他们会更加意识到诗歌的潜质和能量,于是会尊重诗歌本身,甚至会享受诗歌课。

赖特系统全面地阐述了诗歌的本质,并由表及里地分析了学校诗歌教育的问题。面对只重思想、忽视情感的教育现状,赖特反复强调情感感受的重要性。但处理情感与思想的关系上,赖特本人也有矛盾之处。首先,在诗歌创作方面,她在《诗歌与大学》中指出,古往今来的发明发现和伟大艺术都是诗性与理性共同作用的结果。诗人之所以伟大不是因为他只有诗性,而是因其兼具诗性想象和理性思维的能力。前文所述,赖特一直强调诗歌是情感的产物。笔者不禁要问,诗歌到底是情感的产物,还是以诗性为主、理性为辅有机结合的产物呢?

其次,在诗歌欣赏方面,赖特认为诗歌是完整的艺术,坚决反对理性分析诗歌。作为整体的文学作品究竟能分析吗?按赖特的说法,诗歌是蕴涵、表达情感的方式,但是,表达是通过文字这种公共媒体进行的。既然是媒体,作者在选词造句、决定抑扬顿挫时,本身就在分析。此外,要欣赏一首诗,用澳大利亚另一位诗人罗伯特•菲茨杰拉德(Robert Fitzgerald)的话说,“首先得理解文字,而理解文字就得运用理性。”文学作品能否分析这个问题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文学课该怎么上。在主张分析的文学老师和反对分析的赖特之间存在一道巨大的鸿沟。孰是孰非?能否用创造性写作课或者演绎课程完全替代传统的文学课程呢?面对我国文学爱好者大量减少,我国的教学方法也出了什么差错吗?文学课教材是否该作修改了呢?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

[注:本论文受澳中理事会资助,特表感谢!]

参考文献:

[1]Fitzgerald, Robert. The Elements of Poetry [M]. St Lucia:U of Queensland P,1963.

[2]Wright, Judith. Foreword. A Human Pattern: Selected Poems [M].1990.Watson Bay, NSW: Imprint, 1996.

[3]Wright, Judith."Poem As Art." [A]Going on Talking [M]. Springwood: Butterfly Books, 1992. 17-21.

[4]Wright, Judith. "Poetry and Universities."[A] Beca-use I was Invited [M]. Melbourne: Oxford UP, 1975. 35-41.

诗歌的文体特点例5

引言

罗伯特・弗罗斯特由鞋匠、教师再到农场主的生活经历,不仅为其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而且还为他在诗歌作品中阐释自己的生态理念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结合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诗歌作品,分析其中蕴含的生态理念,既有利于挖掘诗作的文学价值,又利于探讨生态文学的作用。罗伯特・弗罗斯特是美国诗歌史上最受人们尊崇的诗人之一,作为一位诗人,弗罗斯特已经无愧于“非官方的桂冠诗人”的称号。他的生命和诗歌创作与新英格兰地区的大自然紧密联系。即使在近百岁高龄,弗罗斯特仍能用颤抖且模糊的声音,充满激情地诵读自己的诗歌。本文结合笔者对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的阅读感悟,反思生态文学的相关问题,并以“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中的生态理念对当代生态文学的影响”为切入点分析其诗作中生态理念的核心内容,阐释生态理念对当代文学创作及研究的具体影响。

一、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中的生态理念

罗伯特・弗罗斯特的生态理念是指在其诗歌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与“生态”理念相关问题的思考。包括罗伯特・弗罗斯特在诗歌作品中表现出以“生态整体”观念对各种问题的思考以及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理解阐释。

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中的生态理念与问题的分析主要涉及到以下内容――诗歌、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其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中生态理念的重点表现内容,诗歌作品的创作则是再现诗人生态理念的具体媒介。因此,探讨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中生态理念问题应该从诗歌、人及其与自然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

第一,诗歌与人的关系。这是我们探讨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中的生态理念的基础。这里所说的“人”既包括作者,又包括读者,以及诗歌作品中提到的人物。特别是诗歌涉及到的人物言行更能体现作者的生态理念,这里提到的作品则专指“诗歌”这种文学体裁。

第二,诗歌与自然的关系。这是指探讨罗伯特・弗罗斯特如何通过诗歌这种文学体裁来表现自己对自然的思考。包括在诗歌创作过程中的选材、以及作者对所选素材的思考。

第三,诗歌作品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是在诗歌作品中,诗作所提到的人物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例如,诗作所涉及到的人物对自然界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也涉及到对自然美景的欣赏等。

我们以具体诗作来分析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中对人、诗歌与自然关系的表现。下边的诗句节选自《最后一片牧草地》:有一片被叫作偏远牧场的草地/我们再也不会去那儿收割牧草/或者说这是农舍里的一次谈话/说那片草场与割草人的缘分已尽。这下该是野花难得的机会/它们可以不再怕割草机和犁耕……

虽然节选部分很短,但是从这些诗句中却可以看出:弗罗斯特对人与自然及其关系的思考形象而生动地描述在了诗歌之中。在这一片最后的牧草地上,作者提出这样的生态问题――牧草过度地收割和牧场被过度地开垦,这也是他把题目拟定为《最后一片牧草地》的用意所在――让人们关注这片净土,关注生态环境。题目的设置不仅揭示了这里的牧场出现的问题,而且也向读者深化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将要影响到人类的生活。在描写环境现状后,作者又提出一个问题――如何恢复这些遭到破坏的生态环境?当人们不再到这最后的牧场收割牧草,那里将还原为野花的天堂,人类不再涉足其中将使野花获得难得的生长机遇。所以说,分析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中的生态理念一定要结合具体作品,体现了对诗歌、人与自然三者关系的再现。

其次,各类机器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既提高了人类的工作效率,同时加剧了生态危机的出现。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伴随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而变本加厉,这在作者的诗作中也得到了具体的描述。例如《城中小溪》中,作者首先描绘了人类在小溪边修建城市后的景象,一座新建的城市边上有一座作者熟悉的农舍,虽然它与城市中整齐统一的规划显得极不协调,但是这座农舍却成了作者寻找那条小溪的坐标。于是诗人这样写道:可是那条小溪呢?那条手臂一样环抱着农舍的小溪呢?/我问,作为一个熟悉那小溪的人。在这首诗作中,城市建筑象征着人类物质文明发展的程度,“农舍”和“小溪”作为原始的存在状态则是生态文明的象征。而一次次地追问则代表着作者对生态问题与物质文明关系的具体思考,在这首诗作里把城市建设与原始的农舍和小溪进行并列、对比,我们得出结论――物质文明所谓的“高度发展”加剧了生态危机的出现,同时在文学领域中开始对这种危机给予高度的关注。

再次,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中的生态系统观念。弗罗斯特的诗歌客观而形象地再现了对生态问题的系统性思考。系统性的思考既包括作者对良好生态环境与人类生活关系的向往,也包括作者对生态环境恶化与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之间的思考。如前文提到的《最后一片牧草地》和《城中小溪》两首诗作都集中反映了这一理念。此外,《最后一片牧草地》与《雪夜林边小立》这两首小诗有近似之处,作者在文中写道:林中万籁俱寂,了无回声/只有柔风轻拂,雪花飘落。这首诗虽然很短,但它写出生态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这样优美的生态环境,不仅可以为人类提供舒适的栖息地,而且它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类精神上的压力,为人类提供审美享受。

综上所述,罗伯特・弗罗斯特在诗歌中体现出的对生态问题的关注集中表现在地域性特点上。有学者这样评价他:“诗歌描写大量地集中于美国新英格兰地区,也浓墨于该地区的乡村生活,从不同的角度去体现该地区的乡村人们的思想与意识,从而浓缩和创造了具有该地区特点与特性的田园诗歌,形成了弗罗斯特诗歌典型的田园艺术特点。”也正是因为这种田园的特点才使其诗歌中的生态视角更引人注目。

二、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文学影响分析

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中的生态理念对当代生态文学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在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创作伊始,他并没有明确提出“生态文学”的概念,也未对相关理论问题有过清晰的定义。但他诗歌作品中的生态理念却促进了“生态文学”的萌芽,以及对生态核心理论指导下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正是由于弗罗斯特诗歌中关注的生态理念为后世“生态文学”的产生提供了参考依据与现实根基。

其次,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为后世生态文学理念下的文学创作提供了经验。文学也是人学,文学作品的内容要涉及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是生态问题所涉及到的自然与文学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都是文学创作者应该重点思考的社会问题。在另一个层面上,生态文学的创作与其他文学作品的创作一样,都会在这一过程中涉及到选材、主题表现和作者创作理念的选择。正如罗伯特・弗罗斯特的生态主义诗歌中所反映的主题,作者一定要针对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题材,表现与人类生活相关的生态主题,并且在此基础上系统化地阐明生态观点,才能使更多的读者了解到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意识到生态文学的重要价值,才能使读者与作者一起系统化地思考如何面对发展中的生态问题。

生态趋势与文学创作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不仅需要作者在创作选材上细细考量,而且也需要作者在作品主题的层面上进行深化,尤其是作者对生态问题的系统性思考更是我们应该借鉴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创作的核心所在。正因如此,才使其诗作呈现出生态美学特有的交融性审美特征,强调了人与自然的交融,从而使他的诗作成为了生态美学研究的样本。

再次,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中生态理念对当代生态文学的影响还表现在文学理论的相关研究中。即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中生态理念对当代的影响可以从两个基础层面进行分析――即具体的文学创作研究(特别是生态文学的相关创作)和文学理论的研究。前者是实践,后者是理论。只有把实践与理论结合起来,才能全面地分析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中生态理念对当代文学的全部影响。对于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中生态理念及其相关问题的探讨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在这里不能详尽分析它对文学理论研究的影响,但是在知网上以“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时,其搜索结果显示为1,146条。这个数字足以证明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及其生态理念对当代文学理论研究的影响。

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诗歌核心在于将浪漫主义情怀与现代派诗歌完美地融合,并深化了生态主义内涵。他不依托照搬前人的成功之作,也没有沿袭古老的欧洲诗歌传统,而是通过自己的思想深度和辛勤的写作实践,直至最终找到了一条既适应本土文化又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生态主义诗歌创作之路。弗罗斯特在其诗歌作品中形象而客观地诠释了他的生态理念,而分析其诗歌理念,既是挖掘其作品文学价值的最佳途径,也是我们深入理解其诗歌意蕴的最好方法。特别是对弗罗斯特诗作中生态观念对后世的影响的分析,更能证明其诗作的时代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杨竹芬.弗罗斯特诗歌中的生态主义探析[J]作家评论,2012(12).

[2]朱兰花.罗・弗罗斯特抒情诗选[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2.

诗歌的文体特点例6

我们都知道对于诗歌鉴赏可以用“披文入情,知人论世,感悟妙语”来概括。但是,对于古代文化知识储备极少、能力还比较缺乏的高中生而言,未免过于抽象和模糊,何况诗歌的语言凝练、含蓄、跳跃、以少蕴多,意境的深邃、形象的不确定性,的确让学生普遍感到棘手,可以说,在诗歌鉴赏中,大多学生都吃尽了“苦头”。“诗歌鉴赏”题的考查,是《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也是《考试说明》的明确规定,每一年的高考都设计有诗歌鉴赏题。而每年高考此题得分都是普遍在3至5分。在每一次的复习中,学生一直都对诗歌鉴赏感到无从着手。下面我根据自己在高考复习中的一些体会,浅析诗歌鉴赏方法的突破点。

一、抓住诗歌的本质

《毛诗・大序》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毋庸质疑,诗歌的本质就是“诗言志”。即诗歌就是作者为了表达某种情感或某种观点而抒写的一种“文章”。因此在鉴赏诗歌时一定要把握一个字“志”,即“情感”!而诗歌赏析的难点也是把握诗歌中的情感,然而,我认为诗歌赏析的切入点恰恰就是去挖掘诗歌中表现情感的蛛丝马迹。因为任何诗人的情感抒发都是有迹可寻的,其途径不外乎两种:一为直接抒情,二为间接抒情。我们只要循着这两种方式,以特定的技巧与方法去寻找,就容易找到赏析的切入点。

二、抓住高考试题设计的特点

高考试题的设计基本是围绕“意象”、“意境”、“情感”、“手法”来设计的!而不管怎样设计题目,其实都离不开“景”与“情”,也就是说用什么景抒发什么情或思想,景(意境)有什么特点,景与情有什么内在的关系(手法)。我们抓住了这些命题的特点后,在复习诗歌鉴赏的时候就有了方向,有了目标。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就要紧紧地围绕诗歌的“意象”、“意境”、“情感”、“手法”来理解分析诗歌。

三、抓住诗歌的“四大内容”

我这里所说的“四大内容”是指“写了什么景”、“这些景的特点是怎样的”、“抒发了什么情感”、“运用了怎样的手法”。因此在鉴赏每一首诗歌时一定要弄清这四个方面的内容,这样说可以应对所有的高考题目。

1.以景物为中心,初步理解诗歌意境与情感

所谓意象,就是凝聚作者情感的具体形象,说得浅显点就是诗歌中的景物或人物。这些意象是诗歌内容依托的主体,也是作者抒情的载体。作者就是利用这些感性的具体的形象来传情达意。而由于历史文化的积淀与传承,诗词中的某些意象在长期运用过程中被赋予了特定的含义。像“月亮”这意象就约定俗成地当作“思乡”“思亲”的代名词。像“夕阳、残阳、斜阳、日暮”就含有“伤感、凄清”的情感倾向。《文心雕龙》中提到的“神与象通”正是此意。所以读懂诗歌意象的深层内涵也就抓住了诗歌情感的关键。艾略特也曾讲过:“表情达意的唯一方式便是找出意象,即一组意象,一个情境。这些诉诸感性经验的外在意象出现时,该特别情意也就随之给唤引出来了。”所以,意象是留给我们赏析诗歌的首要突破点。因此在抓意象的时候,首先要抓住景物的特点。那么如何抓住呢?我想主要是要抓住诗歌中描写景物的词语,一般要把握好修饰景物的词语――形容词、动词、数量词。

如李洞诗《绣岭宫词》“野棠开尽飘香玉”一句,所写的景物是“棠”,那“棠”有什么特点呢?那就要抓住“野”、“开尽”、“飘香”等修饰语,通过理解这些修饰语,我们可以懂得“棠”特点:野外的海棠花开尽凋零、飘落的花瓣如香玉般。而后再结合诗歌意象特定的蕴涵,我们也可以明白了此句诗写了花凋零后的荒凉,从而体会到了此时作者的情感是“悲愁”这个方向,为鉴赏此诗提供了很好的基调。

再如李白诗《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这两句写了“月”,用“入”和“流”两个动词来写,让我们懂得“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也让我们体会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入妙。

再如杜甫诗《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诗中的“细”“微”“危”“独”形象的写出了景物特征,即岸上的小草在微风中飘摆,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孤独地停泊在月夜的江面上。从而懂得“月夜孤舟,微风阵阵,寂静和孤独笼罩着一切”,进一步揭示了诗人漂泊的孤清处境。

因此,把握诗歌的景物特点是理解诗歌的“中心点”,只有抓住这个“中心点”,才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与情感。

2.以“情点”为基点,进上步理解诗歌的情感

所谓的“情点”是指诗歌中能够体现作者或诗中主人公的情感的地方。也就是说,在鉴赏诗歌时要找出表现情感的字词和诗句。直接抒情的诗歌中必有一些能集中、鲜明反映诗人情感的字词和诗句。这些字词是作者情感的浓缩和概括。抓住了它们也就抓住了情感。如:“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中的“愁”,“月落乌啼霜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中的“愁”,“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中的“愁”与“泪”,“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中的“怆然”与“涕下”,“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中的“谈笑”,这些字词正是直接表现作者情感的地方,也正好是整篇诗词的情感脉络。再如李洞诗《绣岭宫词》“犹唱与开元太平曲”一句就是此诗的“情点”,抓住此句,就可以明白作者是借古讽今,希望社会“太平”,从而揭示当时危机重重的社会现实。

3.以手法为“妙点”,深一层了解诗歌的情感与艺术特色

古诗常用一些表现手法和修辞方法来表达情感、体现思想,如寓情于景、寓理于景、借景抒情、象征、联想等表现手法,及比喻、夸张、拟人、对偶、借代、衬托、反衬等修辞方法,因此鉴赏古诗要从“手法”这个“妙点”来分析诗中所用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诗歌的文体特点例7

一、现代诗歌中蕴含的音乐性

现代诗歌多采用自由体的表现形式,与古代诗歌相比,无论是节奏、语言、结构,还是篇章和体裁,都发生了突出的变化,现代诗歌突破了文言文的禁锢,采用了口语化的表达方法,结构、语言十分灵活,韵律与节奏更加多样,呈现出了散文化的特征。现代诗歌的创作门槛较低,这为现代诗歌的繁荣提供了条件,现代诗歌的创作不再讲究高深的创作技巧,节奏与韵律也不再泾渭分明,在创作时,诗人不需要精通平仄、四声、韵脚,现代诗歌的创作成为作者的语言呓语,除了需要“分行”之外,现代诗歌语言与散文、小说的语言并无显著区别,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诗歌的创作行列,现代诗歌的创作成为大众化的语言活动。现代诗歌的音乐性,与民歌之间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民歌语言通俗、平白、顺口、押韵,语言讲究,朗朗上口,而诗歌则强调咏唱和朗诵,文本短小,语言字数有着突出的限制,可以在有限的字数中发挥出最大的效能,让语言具备穿透力和冲击力。诗人们可以应用各种语言进行表达,包括口语、俚语、西方文字等,也融合了现实主义、自由主义、象征主义、抽象主义、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呈现出自由、灵动的一面,衍生出了现代派、新月派、朦胧派、先锋派、学院派等派别。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全诗共计7节,每节有4行,每行共计6—8个字,诗句结构有变化,单行灵活,节与节之间前后相连,这些都构成了诗歌的音乐美,给人一种视觉上的流动之感。“轻轻的”在诗歌中反复出现,将作者的情感、神态传神地表达出来,勾起了读者的想象。

二、现代诗歌音乐性的发展道路

现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已经走过百年,在彻底打破传统古诗的规范上,构建起了新的秩序与规范,我们可以根据现代诗其他文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差异,探索出现代诗歌音乐性的发展趋势。1.现代诗歌与其他文体的差异现代诗歌与散文不同,从文体功能上看,虽然均以抒情为主,但是在文本形式和文体特点上,都有着显著的差异,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结构松散、段落分别,而诗意、语意、文思则是蕴含在散文的段落与语言中。与之相比,诗歌节奏突出、结构紧凑、诗意凝练,与散文具有内质的差异。诗歌与小说之间,也有着巨大的差别,小说虽然也会传情达意,但是主要从对情节、故事、人物、活动的描写来达到目的,小说语言丰富,与人们的生活语言十分接近,篇章与结构则具有故事性。诗歌这类文体,有着独特性的特征,是人类情感的高度浓缩,高度讲究语言艺术,无限含蓄、高度和谐,强调虚拟性与及物性之间的完美结合,现代诗歌的语言既依靠抒情和表达需求,也可以直接来描述物象,在押韵、平仄与节奏的构成下,诗歌产生了一种悦耳的音乐效果,这种音乐效果,又进一步强化了诗歌的情感抒发,更加具有艺术感染力。2.诗歌音乐性的发展趋势新诗的发展已经走过了一个世纪的历程,实践证实,但凡是优秀的现代诗歌作品,都有着显著的音乐性特征,如舒婷的《致橡树》、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戴望舒的《雨巷》等,这些诗歌朗朗上口、意象清晰,因此,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当然,我们强调现代诗歌的音乐性,并非要求现代诗歌回归旧体诗的押韵与平仄中,而是要适应新诗的发展特点,突破旧体诗的禁锢,创设现代化的节奏规范与诗歌韵律,就如同《致橡树》《再别康桥》《雨巷》等优秀的现代诗歌作品一样,突破传统的审美特点,严格遵循“诗”的特征,在语言构筑、诗体构思上,都再三斟酌,从诗和诗情的思维上驾驭语言。

三、结语

现代诗歌的音乐性,不仅表现在外在的艺术形式上,也表现在内在本质方面,诗歌与音乐之间是表里相连的,音乐性的存在让现代诗歌艺术更加丰满,为诗歌赋予了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的特征。如今,现代诗歌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新的历史时代,各类新思维、新理念渗透到了现代诗歌的创作中,为现代诗歌的创作赋予了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黄钢.新诗的音乐性要求[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0(2).

[2]何麟.浅谈中国诗歌的内在音乐性[J].情感读本,2014(11).

诗歌的文体特点例8

一、中小学教材中唐宋诗歌选编情况

中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民族更是诗的国度,《诗经》开辟“诗言情,诗言志”诗歌精神,到孔子诗论中的“诗可以兴,诗可以观,诗可以群,诗可以怨”的文化精神,以及诗歌给我们呈现的画面美、意境美、艺术美,诗歌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构成了一个绚丽多彩的艺术世界。

唐诗是诗歌史上的巅峰时代,从汉魏诗歌风骨形成,齐梁声律成熟和发展,以及唐代大一统鼎盛的时代风貌,造就了盛唐诗歌的独特气象,称之为“盛唐气象”。

宋学的发展、古文的复兴,宋词占领了士大夫的情感空间,宋代诗歌发展为以说理为主,呈现诗歌的理性时代。

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的诗歌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经典,集中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文体特色,体现了古代优秀诗人的写作特色。这些经典诗词代表当时诗词创作的最高成就,也代表了诗人创作的最高成就。小学阶段课内选编古典诗歌55首,初中阶段课内共30首,课外60首,共145首古典诗歌,唐代诗歌71首,宋代诗歌20首,其他诗歌54首,唐宋诗占据古典诗歌教学的最重要部分。中小学选编唐宋诗歌情况如下:

古典诗歌传递民族精神、古代文化和审美意境,是中小学生审美教育、文化教育和情感教育不可或缺的源泉。本文旨在研究唐宋诗歌的内在特点和规律,基于人教版中小学教材选诗进行论述并运用到具体的教学中,把握重点,突破难点,使古典诗歌教学有章可循。

二、盛唐气象诗歌的艺术特征

诗歌史上的“盛唐气象”由南宋文学批评家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提出,盛唐时代是一个繁盛的时代,朝气蓬勃、旋律青春、思考深沉和精神积极的盛唐之音,“盛唐气象”在唐代时代精神下的蓬勃气象,盛唐诗歌体现出饱满的感情、丰富的想象,浑厚的艺术形象。盛唐诗歌的艺术特征如下:

1.托喻寄兴,唐诗承续《诗经》“比兴”的诗歌传统,在诗歌中寄托某种精神品质或政治追求,追求理想的浪漫主义气质。(1)通过历史人物兴寄,李白诗歌《行路难》“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表达他希望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870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孟浩然通过写洞庭湖壮阔的气势,诗人借垂钓者和船寄托舟楫济时的愿望,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希望进取却无人引荐的心情。(2)通过自然事物寄托。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借冰心玉壶表明心志。白居易《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不屈的精神和顽强的生命力。

2.意境的构建,盛唐诗歌善于通过意象构建一定的诗歌意境,由此表达某种情境,“意”是内在抽象的心声情感,“象”是外在具体的物象,意象中融入诗人的主观情感,达到物我合一的境界,由此形成画面,传递作者的情感。

李白诗歌中“月”的意象,“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月亮”是思乡之情的意象,“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此中“月”表达的是思念的意象,“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表达的是理想的化身。诗人通过月亮的具体物象,表达自己的内心深刻的情感,化无形为有形,把无可触摸的感情转化为可感可知的艺术形象。

3.盛唐诗歌追求“直寻”“妙悟”。正如《沧浪诗话》中所说: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盛唐诸公透彻之悟,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

通过想象的思维方式,达到浑厚的境界,所以说:“唐人尚意兴,而理在其中”。杜甫的《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描绘了泰山雄奇壮丽的景色,抒发了要勇攀高峰的雄心壮志,自然而然,无迹可求。杜甫诗歌《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随时写景句,却蕴含了细腻的哲思。孟浩然的《春晓》“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自然地流露出惆怅之情。

4.盛唐诗歌还讲究字句的锤炼,字字铿锵有力,尽显骨力和神韵。王湾《次北固山下》“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平”“阔”“正”“悬”字字有力铿锵,“平”“阔”写出了春江水涨,水面开阔的壮阔景象,“正”“悬”写出了风平浪静,大江直流的壮观气势。“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生”“入”赋予大自然景象人格化的情感,写出了一轮红日挣破黑暗冉冉升起的奇观,江上的春意打破寒冬的生命力。这种积极乐观的情感,进取的时代精神,在字句中尽显神韵,充分体现诗人的情感,更代表积极的时代精神,这就是盛唐诗歌的力量和魅力。

三、宋诗的理性形成及其艺术特征

宋诗与盛极一时的唐诗相比艺术特征泾渭分明,决定宋诗迥异于唐诗的重要因素,便是理学时代赋予它的一种理性精神。

a90

1.宋诗的理性形成原因:(1)盛唐诗歌在“诗缘情”各体兼备并达到极致,浪漫积极的精神完美地呈现在诗歌中,有认识历史人生的怀古咏史诗,对离别达观的赠别诗,有追求人生价值执著的边塞诗,对重视个体存在意义的咏物言志,甚至表达坎坷失意的咏怀诗,山水田园诗。在艺术表现方面也是大放异彩,从“寄兴”手法到“意境”的构建,从“直寻”“妙悟”的创作方式到字句的神韵,和谐的音律使唐诗造诣达到不可逾越的高度,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到:“盖文体通行已久,染指遂多,自成习套,虽豪杰之士,亦难于出新意,故循而作他体以自脱,一切问题所以始盛中衰者,皆由此也。”(2)唐诗之后,宋词的涌现占据了文人最为内心的情感世界,浓郁的爱情、真挚的友情、思乡之情等各种情怀都淋漓尽致地体现在宋词之中。宋代诗歌如何承续唐诗又能另辟蹊径,探求新的题材并有所突破是摆在宋代诗人面前需要解决的问题。(3)由于宋代积贫积弱、内忧外患,因此宋代文人都有一种“忧患兴邦”的精神内质,他们更加关注国家、社会的发展,在思想上追求儒学复兴和理学构建,更加强调内在的自律精神和崇高的思想内质,这种“理学”精神直接影响到美学、文学的范畴。宋学家周敦颐还提到“文以载道”①的文艺理论,朱熹更是直接提出:“道者,文之根本;文者,道之枝叶。”②的文学主张,“道”、“文”关系乃本末关系,所以宋代诗人倾向于把内心世界,对事物的认识用直白说理的方式表达出来,这就是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提到的宋人“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由上所述,宋代诗歌探寻了以说理为主的艺术形式。 10e4

2.宋代说理诗的艺术特征:(1)情、景、理融为一体。“诗中的哲理都来自诗人对生活的体验,对社会的认识,对事物的观察,甚至是血和泪的结晶,因而诗歌中的哲理不能是一本正经的训示,抽象空洞的说教,而是包含着激情,飞腾着想象,洋溢着趣味,活跃着鲜明具体的形象,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③,如苏轼《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通过写荷与菊的景物,说明孤高的精神品质。如《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把西湖明丽的景致和变幻的情韵,以及诗人强调的纯净、自然内在美融为一体。如《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把庐山的侧峰横岭、参差交错、气象万千的景象景致与诗人宽阔的心胸,以及全面认识事物的领悟融为一体,达到情、景、理的完美融合。

(2)叙事说理,通过对某种事件的叙述,在这个事件中体现了一定的生活、社会的哲理。如杨万里的《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行人下岭这样一件事情,把人生道理说得明白浅显。如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通过古人做学问的事件,说明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永远是肤浅的,要真正理解书中的道理必须亲自实践的深刻道理。

(3)借物说理,通过某些事物的特征,说明深刻的哲理。朱熹《观书有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借活水不断地从源头流来,说明读书也要有源头活水,这样才能终有所获。陆游《游山西村》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借山路的曲折说明人生道路艰难曲折但总会有转机的人生道理。

由此可知,诗歌发展到宋代,由于诗歌发展的内在规律,以及宋代的时代精神和文人的理学精神,使宋代诗歌呈现以“说理”为主的时代特征。基于上述原因,宋代诗歌以理性的光辉呈现在世人面前,与“唐诗”一样,成为诗歌史上的两朵奇葩。

四、唐宋诗的教学策略

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对古典诗词作品进行鉴赏和评价,可以激发学生阅读古典诗词的兴趣,培养学生鉴赏古典诗词的基本能力。学生通过把握诗词的艺术形式,从中体验审美情感,进而启迪人文智慧,完善思想道德。

唐宋诗歌占据中小学诗歌教学的最重要部分,其蕴含深刻、语言凝练,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通过对唐宋诗歌形成及其艺术特征的分析,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具体的诗歌作品类别和表现手法的不同而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以下几种方法可供参考:

1.规律探究法。唐宋诗歌在题材、创作方法、艺术表现手法等各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要根据各自不同的特点,选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唐代诗歌,讲究情致意境,所以在具体教学中也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知人论世,体会诗人的情感。宋代诗歌以说理为主,主要以把握其中的说理方式和哲学道理为要领。

2.比较分析法。可以通过对比阅读的方式,让学生自己领悟唐宋诗歌呈现的不同特征,比如,同是吟咏庐山,唐人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宋代诗人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李白写出了庐山的神韵和气势,以及自己壮志湍飞的情怀,而苏轼却冷静思考,从全面的角度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特点。

综上所述,在中小学诗歌教学中,唐宋诗歌是古典诗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只有突破、把握唐代诗歌和宋代诗歌分别具有不同的诗歌风格和艺术特征,在具体的教学中运用唐宋诗的不同规律进行比较阅读,才能更好地指导教学,把握诗歌的意蕴。

注释:

①周敦颐.《通书》第二十八《文辞》[M]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②黎靖德.朱子语类:卷一三九[M].北京:中华书局.

③杨守国.苏轼诗歌的哲性智慧摭论[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25(2):54.

参考文献:

[1]林庚.唐诗综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葛晓音.唐诗宋词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钱钟书.宋诗选注[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4][清]彭定求編.全唐诗[M].中华书局,1960.

[5]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郭绍虞.沧浪诗话校笺[M].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

[7]王国维.人间词话[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诗歌的文体特点例9

诚如Savory所言,诗歌是一种运用语言,令人的各种官能感觉产生幻想的艺术,诗人精心选择、刻意安排语言,通过其意义、声音、节奏、韵律,明确集中地表达、反映生活,抒感。通过诗歌这一特殊的文学形式,诗人仅在数行之内,有时直抒胸臆,有时曲折婉转,传达自己的喜怒哀乐、爱恨情愁。在诗中,有节奏,是音乐的节奏;有情感,是丰沛的情感;有大量的修辞手法的运用,却常常摒弃传统的构词;有瑰丽的想象,缺乏诗人的诗意也许就难以体察。一位诗人自己就曾这样描述诗歌:并非玫瑰,却有玫瑰的芬芳;并非天空,却有天空的光芒;并非小鸟,却有小鸟的飞翔;并非大海,却有大海的潮浪;并非某一人,却是每一人所见所听所感所想。诗歌的节奏、韵律、情感和想象力决定了这一文学形式的独特性。然而,同样面对缪斯女神赋予的灵感,一个英国人、一个德国人、一个希腊人,不会用同样的方式来表现,这就带来了诗歌翻译这一问题。诗歌因其艺术特点,深深植根于诗人所处的本土文化,不同的文化孕育了截然不同的诗歌,使其即使能为读者激赏,却不易为译者复制。

很多翻译家本身就是诗人,这些文学创作者对诗歌的种种特点有切身的体会,在诗歌翻译的过程中遇到了诸多困难,他们从自己个人的经验出发,对诗歌翻译的可能性持怀疑态度。在大多数情况下,诗歌翻译的困难主要是由原诗和译诗两种语言之间的语言差异导致的,这种语言差异也是诗歌翻译过程中最大的一个障碍。Barnstone曾清楚地表明,语言差异干扰了翻译,尤其是诗歌翻译的完美准确。他分析认为,语言差异,包括语音、语义、语法的差异加大了诗歌翻译的难度,妨碍了诗歌翻译的完美准确。两种语言表达的语义有时仅能部分覆盖,而不同语言的语音和语法更是几乎不可能有完全统一的特点,因此要在词汇和语句上找到完全对等的内容是极其困难的。以中国古典诗歌为例,汉语的语音倾向于采用重复以达到强调重点,进而带来美感的效果。比如说,汉语传统的一个部分就是使用叠词,这样的使用在汉语中非常自然。而在英语中,儿童儿歌使用叠词固然无可厚非,但在诗歌中使用这一技巧,并不足取。词人李清照在其夫死后所做的《声声慢》是一个绝佳的例子。这首词的第一句使用了七组叠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而在英语译文中重复这些叠词并不一定适当。此外,这七组叠词其中三组的韵母都是/i/,汉语里的这一音节轻而易举地就可以把词人落寞、孤寂、凄清的感受传达给读者。而译者要在另一种语言中找到与这些语音对等的内容已绝非易事,即使费尽千辛万苦找到了,他们能否在读者身上达到同样的效果也是值得怀疑的。因此,原文的这一语言特点不可避免地在译文中丧失掉了。至于语义,众所周知,汉语中大量双关语的使用,是这一语言的魅力之一。在李商隐的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丝”与“思”同音,诗人借此委婉地表达了对爱人绵绵无尽的相思之情。毫无疑问,要在其他语言中找到一个具有同样功能的词何其困难。而与其他语言相比,汉语语法较少结构的限制,显得更为灵活多变。比如,汉语句子中的主语是单数还是复数,对其他句子成分并没有影响。汉语中没有指明“数”这一要求,诗人也就不用为这些细节多加考虑。英文译者就没有这么幸运了,英文名词的词尾变化迫使英译者必须要对主语的单复数穷根究底。此外,汉语句子中可以省略主语和动词,词性可以自由转换,汉语动词没有时态的表征,这些都常使译者翻译时感到棘手。以杜甫名作《兵车行》的开头五句为例,语言的语法差异增加了英译的难度。“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诗的第三行,只有三个名词、一个副词和一个介词,却没有一个动词,这样结构的句子绝不可能出现在英语语法中。因此无论怎样,译者都无法避免借助某个或某些动词来完成翻译。有人可能会认为第四行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译成英语的,但汉语原文中缺乏“数”的明确表示,又带来了不同的理解。而第五行的语序,其真实意义并非如原文所表达,尘埃看不见咸阳桥,而是尘埃使人们看不见咸阳桥。汉语句法的灵活多变会使英译有完全不同的语序,译者必须作出改变,加入句法结构以完善翻译。通过对以上汉语诗作的分析,不难发现,无论是汉语句子的语序,还是仅仅某个词的复制,都绝非易事。当然,把这归咎于译者的拙劣是不公平的,因为每个译者已经皓首穷经来反复推敲最好最恰当的对等译文了,这完全是由于各种语言之间的在语音、词义和语法上的差异造成的。

诗歌与其他任何一种文学形式的不同,就在于诗歌是受到形式、韵律、步格和节奏等严格规则制约的,人们常把诗比作音乐的语言,就是因为诗歌和音乐一样也有节奏和韵律,把一种语言的诗体学特点完全复制到另一种共通性甚少的语言中去是很难的。某些历史悠久的民族有其独一无二的诗歌形式,比如日本的俳句,中国的绝句和律诗。中国的绝句和律诗严格限制每首四句或八句,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有严格的平仄和押韵定规。而大多数英文诗作则通常只有不同的步格,并没有如此严格的定规。中国古诗,尤其是律诗的另一独特和固定形式是对偶,这种诗歌格律较严,每首八句,三四两句、五六两句要对偶。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形容词对形容词,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数词对数词,副词对副词,历来被认为是对偶工整的典范。此外,诗体学的特点还以音调和音节的变化为基础。所有的汉语音节分为平声和仄声两类,对偶的要求除了内容、词性、传说、历史和地理的典故要分别相配和对称以外,平声仄声音节也要求相互匹配。这在中国古诗中十分普遍,而在英语的语音体系中则并无平声仄声之分,因此汉语的这一艺术特点就很难“移植”到英语中。其实英语诗歌中也存在类似现象,尽管英语的语言体系中不存在词性、节奏等方面的对偶,但绝不意味着英诗中翻译就是轻而易举的事。英诗也有其独特的诗体学特点,如头韵,抑扬、扬抑、抑抑扬、扬抑抑四种步格和一音步、二音步、三音步、四音步、五音步、六音步、七音步和八音步等各种音步。这些步格变化的安排是以英语语言的音节有重读和非重读的区分为基础的。而汉字都为单音节,无重读非重读之分,也就很难传达英诗原文的节奏之美了。诗歌在节奏、步格和韵律上所受的限制决定了诗歌的独特性。正如刘重德在《文学翻译十讲》中所总结的:诗歌要求语言的精炼,艺术构思的清新和风格的独特。换言之,诗要形美、音美和意美。但各语言的诗歌总有属于其自身的特殊形式和定规,正由于此,要在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诗歌翻译中,做到这些诗歌特点的毫无缺失,是极端困难。

诗歌的语言特点和独特形式已经不易复制了,但诗歌最难译的部分还是在于它的神韵和味道。著名的德国语言学家Baron Wilhelm von Humboldt的名言,“所有的翻译似乎都只是在试图解决一个不能解决的问题”无疑揭示了诗歌翻译的实质。正如思果所指出的:“诗有韵、律、体裁、意象(images)、情感等等,没有诗人的敏感就体会不到,再要把体会得到的这些优美之点,用另外一种不同的文字表达出来,简直是作弄译者。”王以铸也在《论诗之不可译DD兼论译诗问题》中指出:“诗歌的神韵、意境或说得通俗些,它的味道(英语似可译为flavour),即诗之所以为诗的东西,在很大程度上有机地溶化在诗人写诗时使用的语言之中,这是无法通过另一种语言(或方言)来表达的。”也就是说,诗歌的神韵、意境或味道与诗歌使用的语言是紧密相连,并深深植根于这种语言之中的。不同的语言自有其各自的味道,在翻译的过程中,原文的味道和神韵也就自然丧失掉了。王以铸曾通过荷马史诗的例子来说明这一点,荷马史诗的味道是同古希腊语一种特定的方言的特点联系着的,各自不同的希腊方言适用于不同的文体,调换一下方言味道就不行了,你想译成另一国文字还能保持原来的味道吗?王以铸更进一步认为:“即使译者准确无误地体会了诗人的意思并且把它充分表达出来了;就是说,一切都讲明白了,但读者并不能因此而得到读原诗时所应得到的享受。诗所以为诗的东西不见了!”

除了不同语言的差异、诗歌的特点和神韵,不同国家的当地环境、社会习俗、文化背景和历史宗教也各不相同,这些可概括为文化差异。诗歌翻译的最大困难其实是找到不同语言之间的文化对等。文化,是人类生存的一个基本方面,是某一团体特定的,通常代代传承的一整套生活方式。即使是使用同一语言的人们,由于文化因素的差异,他们对同一事物的理解也可能完全不同。作为记录人类历史,表达人类思想的工具,各语言有其各自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每种语言必定有只属于使用这一语言的民族所特有的东西,通常是植根于其自身的文化之中的,这是语言最有魅力的部分,但不同文化的复杂性也成为不同民族之间理解的最大障碍,并且也成为翻译,特别是诗歌翻译中最复杂的问题。王维在《相思》一诗中有句:“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在中国,红豆又名“相思豆”,是爱人之间爱情相思的信物,中国读者可以立即感受到诗人传达的意境。而对这种红豆一无所知,其所在国又并无这一植物的读者来说,他们也许会对诗人劝诫大家多多采撷感到不解。此外,某些地名、人名、节日因为附有特殊的文化含意,即使译文成功地向读者传达了信息,也很难在对这些历史文化背景知之甚少的读者脑海中引发相同的联想和美学的感知。因此,文化的差异使得完全成功的,真正意义上的翻译即使并非不可能,也是极其困难的。

诗歌的某些精彩微妙之处只可能存在于某一语言,因为这些精彩微妙之处是与这一语言的本身特点所联系,并由其创造的。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诗歌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和神韵,进一步加深了诗歌翻译的难度。此外,不同的文化特点又为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诗歌翻译制造了障碍。与某一语言相联系的不同的语言特性、诗歌这种文学形式本身固有的特点、各种语言的诗歌不同的神韵、意境和味道,以及文化的差异确实很难转换到另一语言之中。但也正是这种困难,为众多学者、翻译家和理论学家带来了带着镣铐起舞的乐趣,令他们孜孜以求地在几乎不可能中寻找些微可能性,并且这种乐趣和寻找还将长久地持续下去。

参考文献

[1] Barnstone, Willis. The Poetics of Translation[M].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1993.

[2] Sayory, Theodore. The Art of Translation[M].London: Jonathan Cape, 1968.

[3] 刘重德.文学翻译十讲[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5.

诗歌的文体特点例10

古典诗歌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对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在积极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充分发挥古典诗歌的积极作用,不断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

1初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情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1教材内容陈旧、落后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古典诗歌一般分布在第六单元和第七单元,是一个独立的古文单元,与现代文学教学相分离,而且古典诗歌具有晦涩、难懂的特点,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语文教学的质量不高[1]。另外,古典诗歌在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较少,一个学期仅仅学习十篇古典诗歌,不能让学生全面把握古诗歌的内涵,没有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得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不足,语文综合素质较低。

1.2不重视情感教育

目前,由于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许多初中生把升入重点高中作为学习的目标,一味强调考试成绩,忽视了自身语文素养的提升,导致语文教学的效果不明显。而且,古典诗歌教学只在语文教材中占有极小的部分,许多学生主要通过考前突击的方式,回顾一下可能考到的内容,没有正确理解古典诗歌的深层内涵,使得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不高。

1.3没有适当进行人文关怀

由于应试教育的压力,许多教师往往带有功利性的色彩,开展教学活动,从而导致教育质量的较差。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一些初中语文教师过度重视语文的工具性,忽视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没有深入讲解古典诗歌的内涵和意蕴,未能让寻死寻活充分感受传统优秀的文化的独特魅力,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语文综合书素养较低。

1.4教学方法不合理

在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下,许多教师一味强调自身的主导作用,没有正确认识到学生的参与作用,未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2]。而且,许多初中语文教师主要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要求学生背诵、记忆古典诗歌中的名句,没有带领消火栓深入分析古典诗歌的意境、情感,致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兴趣不足。

2初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渗透情感教育的具体措施

2.1明确教学方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古典诗歌的内容丰富、意境繁多、感情深厚,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出,在语文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识水平,合理制定教学目标,明确古典诗歌教学的方向,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古典诗歌教学的效果,以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在古典诗歌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师需要让学生了解古典诗歌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掌握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诗歌的不同风格特征、代表人物以及代表作品等,以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为古典诗歌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3]。同时,初中语文教师应该详细讲解古典诗歌的题材和流派,让学生理解不同题材、不同流派的基本特征和主要特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2.2通过反复诵读,加深学生的体会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古典诗歌教学过程中,通过反复诵读的方式,让学生充分感受诗歌的语言美、韵律美,仔细揣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3营造教学氛围,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古典诗歌具有言浅意深的特点,许多学生在学习时可能会觉得晦涩难懂,所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积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古典诗歌的语言特点和意境特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2.4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思想感情

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充分感受诗歌的意境,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所以,在古典诗歌教学活动中,初中语文教师可以根据诗歌的具体内容,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充分体会、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4]。

3总结

总而言之,作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典诗歌教学不仅仅担任着弘扬传统优秀文化的重担,而且具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的作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应该重视古典诗歌教学的重要意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开展古典诗歌教学活动,不断提高古典诗歌教学的质量,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天日.初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中的情感教育[D].渤海大学,2014.

诗歌的文体特点例11

一、诗歌的定义。

诗歌是最早产生的一种文学体裁。它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感情,丰富的想象,高度集中的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诗,原来是配乐来唱的,所以也称“诗歌”,后演变成脱离音乐的一种文学体裁。

二、诗歌的特点。

诗歌是与小说、散文、戏剧并列着的一种文体,其主要特点是:

(1)诗歌的内容是社会生活最集中的反映。

(2)诗歌有丰富的感情和想象,善于从感情上打动读者。

(3)诗歌的语言凝练形象,音调和谐,节奏鲜明。

(4)诗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中国的旧体诗、词、曲的一句就是一行)。

三、古代诗歌的分类: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1.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

①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②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③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④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2.从诗歌的题材可分为:①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古代有些诗人由于不满现实,常寄情于山水,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然风景平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类诗常将要抒发的情感寄寓在后描写的景物之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寓情于景。其风格清新自然。②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③即事感怀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等。④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⑤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

四、怎样阅读和鉴赏古代诗歌:在多年的职高语文教学中,我发现多数学生对古代诗歌只停留在在阅读和表面理解上,真正让他们体会诗人的写诗意境和诗词蕴含的深层含义还有一定的难度,为此,我在不断学习和总结基础上,归纳出古诗鉴赏大致步骤:

【第一步】先看一下诗歌是哪一类。

抒情诗(写景抒情,借古感怀,托物言志)如果是写景抒情诗主要把握景和情的关系;借古感怀诗,一般要把握古和今的关系,可以以古喻今,也可以古讽今;托物言志诗主要领悟物和志的关系,借何物显何志,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反复诵读,明白诗意。

通过读诗,读作者,读写作背景,读题目,弄清每句诗的大体意思,从整体上把握诗的内容。

【第三步】找诗的中心,即作者要抒的情,要表达的志。(一般到诗词的后半部分去找)

【第四步】体会诗歌的意境。

看诗词的前半部分,想一想,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什么画面,这些画面有什么特点,对诗歌的中心有什么作用(这实际是景情相融,就是把握意境)。

这一步做到四必看:

①必看题目(题目常常是诗眼,或中心事件,有助于了解诗的内容);

②必看作者(知人论世,了解作者风格);

③必看注释

④必看名句。

【第五步】品味诗歌的语言。

诗歌的语言,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抓诗眼

诗眼往往指一首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或一句话,处在诗的关键位置。好的诗眼能使全诗游龙飞动,熠熠生辉。

②赏炼字

我国古代诗歌历来重视语言的锤炼。

动词、形容词是叙事写景、状物抒情的关键字,是锤炼字眼的重要对象。

古人还注意炼数词和副词。

③析语法

诗歌语言常有语句跳跃、词语活用、句式倒装、成分省略等现象,具有独特的表达效果。

④品风格

诗歌的语言往往因作家生活的时代背景、生活经历、感情气质、艺术素养不同,而在创作中体现出各自不同的特色,反映在诗词中就形成不同的语言风格。辨析语言风格,要注意不同流派及其代表诗人的特点,整体把握诗歌。如豪放派的气势豪迈,意境雄浑;婉约派的清丽含蓄,婉转缠绵;杜甫的沉郁顿挫,李白的清新飘逸;要了解各种题材所体现的不同风格,如山水诗的清新幽美,含蓄隽永;田园诗的冲淡朴实,恬静闲适;边塞诗的悲凉慷慨,雄壮高亢。

【第六步】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包括修辞手法的运用、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的赏析)

诗歌的表现手法:

①虚写和实写

虚写,不是状写眼前的实景,而是写想象中的景象。实写,恰好与之相反。

②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又称“直接描写”,就是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方面进行的直接描写。(也叫实写)

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是指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

③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情,就是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通过对某些事物、某个问题等的叙述、描写或议论,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感情,就是间接抒情。)

④情景交融

指文艺作品中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结合得很紧密。景中含情,情中含景,是诗歌常用的手法。

情景交融包括寓情于景和借景抒情。

作用:在阅读中可以让文章充满诗情画意,行文流畅。

⑤托物言志和托物寓意

简单地说,托物言志,就是借助具体外物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志愿。托物寓意,就是将思想隐含在具体的外物之中。

⑥象征

借助于特定具体的事物,寄寓某种精神品质或抽象事理。

⑦夸张

故意言过其实,对客观的人,事物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⑧比喻

通过两类不同事物的相似点,用乙事物来比甲事物。

⑨对比

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