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概念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概念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8-20 14:40:03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概念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概念例1

做为一名基层小学教师,我们常说的低龄段儿童往往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统称,年龄范围大致是6~12岁之间。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初期,身心发育不成熟、认知水平有限几乎是这个年龄阶段学生的共同特点。另外,处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往往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这点往往会成为各科教师针对这部分学生制定教学计划时的重要参考依据。

(二)视觉思维的概念及其应用于低龄段儿童音乐教学活动中的优势

1.视觉思维的概念

视觉思维又被称为视知觉,目前来说尚属较为新颖的概念。视觉思维概念的提出终结了多年以来西方将感性与理性置于对立面的思想误区。视觉思维一直以来是一个不太明确的概念,有不少知名学者曾做过这方面的研究,但一直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直到20纪,通过阿恩海姆的研究,视觉思维的概念才得以明确。概念指出一切知觉都包含着思维,一切推理中都包含着直觉,一切观测中都包含着创造。视觉思维概念的创始人阿恩海姆认为,视觉思维在人类认识活动中是最有效的,其同样具备思维的理性功能,跟一切思维活动有更紧密的联系。视觉思维应用于当前学校教育体系中时,往往被我们理解为较为直观、最早以视觉信息的形式传递给我们的知识体现形式。

2.视觉思维应用于低龄段儿童音乐教学活动中的优势

近年来,随着经济与教育水平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育设施在我国基层学校的配备情况已经相对完善,各科教师大多也在逐渐尝试将教学内容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呈现出来。做为基层音乐教师,我们自然也可以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活动中去。当然,由于音乐教学在教学内容与方法的选择上灵活性要明显高于其他科目,这是我们科目的优势,因此,我们不仅可以将教学内容以普通课件的形式体现出来,还可以将与音乐相关的多种艺术形式以多媒体为载体,展现在学生面前,在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的同时,有效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二、科学合理的音乐教学活动对学生的积极影响

(一)優质的音乐本身就可有效产调节学生情绪

相信不少人会有这样的经历,在我们情绪不稳定时,会选择通过听音乐的方式来进行自我调节,而效果也比较明显,低龄儿童由于受身心发育水平的限制,其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差,遇事容易引起情绪起伏,若此时可以听几曲舒缓悠扬的音乐,相信对孩子情绪的稳定以及心理状态的调整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据知名学者的研究发现,通过科学合理的音乐学习过程,可有效开发学生的记忆力。另外,音乐学习对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学习能力有着一定的要求,因此,学生往往会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会掌握到更好的学习方法。因此我们说,适当的音乐学习对儿童学习能力的培养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

(二)通过音乐学习能够改善孩子自我封闭的性格,陶冶性情

音乐教学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人际交往的过程,整个教学活动可以说是由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接触与沟通组成的,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多使用小组合格教学法这类可有效增加与他人交流机会的教学方法,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另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心理状态,选择以不同的音乐形式宣泄不良情绪,因此,科学合理的音乐教学以及教师对学生及时、正确的心理疏导,可有效改善学生自我封闭的性格,陶冶性情。

三、利用音乐教学活动中常见的视觉思维表现形式开启学生的音乐创想之旅

(一)运用线条图形谱把握音乐要素

音的高低、长短、节奏、旋律、音色以及音的强弱是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其中节奏和旋律是所有要素中最为重要也是最为基本的。而线条图谱可以将不同音符的时值和音高以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感受乐曲本身的节奏和旋律。

(二)运用符号图形谱听辨曲式结构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概念例2

素质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而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它对儿童的认知、情感、个性及社会性等方面协调发展具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重视音乐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培养高质量、高水平建设人才的切实有效措施。

1.素质教育和音乐教育的概念及关联

1.1 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

1.2 音乐教育。

音乐教育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以音乐艺术为媒介,以审美为核心的一种教育活动。它是艺术教育,属于审美教育的范畴。广义的音乐教育是指一切通过教授与学习音乐知识、技能来建造或改变学生的审美意识,陶冶学生的情操,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活动。狭义的音乐教育是指学校中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音乐教育。

1.3 儿童音乐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具有教育目标的一致性。

在音乐教育过程中,除了向学生传授必要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外,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情感,使他们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成为道德美好、情操高尚、心灵纯洁的人。这说明音乐教育的目标与素质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育人”。美育教育即是审美教育,美育也是人类自身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把人们作为整体进行全身心塑造的途径。美育教育对提高整个民族素质及人才质量极为重要。马克思主义认为“没有审美活动的发展,个性的和谐发展是不可能”。从这种意义上讲:‘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尽管我们学校教育中的所有过程都和美育有关,但只有在艺术教育中,审美因索才能最鲜明、最生动、最集中的体现出来,其中音乐教育尤为重要。儿童的音乐教育其重要任务应该是培养学生健康的音乐爱好,养成文明的欣赏习惯和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培养成有修养,有道德,有欣赏品位的听众。因此,从这个意义出发,儿童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教育目标是具有一致性的。

2.儿童音乐教育对素质教育的促进作用

儿童音乐教育作为儿童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促进儿童的认知、情感、个性及社会等方面全面协调发展。

2.1 儿童音乐教育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

音乐是一种抽象的艺术,它需要感知、记忆和概念化的过程。布鲁纳曾经把儿童从环境中理解和处理信息的方式描述为三种:一是通过活动和操作;二是通过组织感觉(听觉、动觉和视觉)和想象;三是通过词和符号。而音乐活动正能够为儿童提供使用这三种认知方式的机会。

2.1.1 音乐教育促进儿童感知能力的发展。

音乐是一种听觉的艺术。音乐活动主要是借助听觉器官来进行的,音乐认识活动也必须建立在听觉感知的基础上。因此,音乐教育对儿童认知发展的促进作用首先表现在能促进感知能力,特别是听觉感知能力的发展。儿童听觉的发展先于视觉,学前阶段的儿童已经有了对音乐最初的感知体验,不同音乐中的不同音色、织体、节奏、风格会刺激他们的音乐听觉和动觉,为他们日后的音乐学习和音乐兴趣的培养建立基础。更多地为儿童提供各种音乐活动的机会和环境,并有意识地引导儿童进行听觉的感知和分辨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1.2 音乐教育促进儿童记忆能力的发展。

听觉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涉及听觉感知、听觉辨别、听觉注意力,更表现在听觉记忆能力方面。音乐是在时间的流动中展开音乐形象、深化音乐表达内容的,因此,任何音乐的表演、欣赏或创作活动,都不可能脱离对音乐表象的记忆、再认和再现。伟大的作曲家贝多芬之所以能在双耳失灵后创作《第九交响曲》,正式因为在他头脑中储存这大量的听觉表象。这些听觉表象为音乐家的创作做了充分的准备。众多的研究表明,学前期是培养听觉能力的最佳期,儿童的音乐学习和体验能使他们在这种活动中增强听觉的敏感性、发展听觉感知和记忆表象的能力。

2.1.3 音乐教育促进儿童想象、联想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音乐教育对儿童认知发展的促进作用,还表现在能发展儿童的想象、联想和思维能力。想象是由表象深入发展而形成的一种较高级的心理现象,它与感知、记忆表象、思维等认识过程共同构成了一个人完整的心理过程。正如音乐活动离不开记忆表象一样,音乐活动也往往离不开想象和联想,它是儿童沉浸于音乐活动之中并获得快乐的重要表现之一。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当儿童在欣赏富有感染力、表现力的音乐作品时,往往会情不自禁地陶醉于充分乐趣的想象活动之中,对音乐产生一定的共鸣。

音乐教育还能促进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心理学中根据思维发展水平及凭借内容的不同把思维概括为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概念思维三种形式,而音乐教育与他们都有一定的联系。首先,直觉行动思维与儿童的实际动作是直接联系的,儿童在模仿成人的歌唱或做身体动作的过程中是边动作边思考,直至完全学会的。儿童还能在此基础上逐渐积累起初步的概括能力、判断能力,如分辨音乐的风格、性质,知道这首歌曲或乐曲是活泼的还是宁静的,是快乐的还是忧伤的;能对不同风格、体裁和情绪性质的乐曲作比较,进行分类,初步建立起音乐与音乐之间关系的体验等等。这些形象思维所包含的判断、分类、概括、推理等一般认识活动的能力,都能在音乐教育的活动中得到发展和提高。

2.2 音乐教育促进儿童情感、意志的发展。

2.2.1 音乐教育促进儿童的情况发展。

音乐是通过旋律、音响等手段来表现人类最为细腻的心理活动和感情波动的艺术。音乐艺术的最大特点在于以情动人、以情感人,正如音乐家斯特拉文斯基所言,音乐就是情感,没有情感就没有音乐。因此,通过音乐促进儿童情感的发展,就成为音乐本身应有的题中之义。音乐,既能够帮助儿童明确建构自己的感情,也能帮助儿童与自己的感情沟通,并与他人的感情沟通。一首好的音乐作品,一次成功的音乐教育活动,都能使儿童产生对音乐的情感共鸣,培养和激发起儿童良好的情绪情感。

2.2.2 音乐教育促进儿童的意志发展。

意志是人根据一定的目的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激发、维持、抑制等调节的一种心理过程。音乐教育也具有促进儿童意志品质得到发展的潜力。因为,音乐教育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实践活动,无论是学习歌唱还是乐器演奏,都需要有一定的音乐技能的学习。对于儿童,特别是初学音乐的儿童来说,没有坚持不懈的刻苦精神和克服困难的勇气、意志,是无法达到一定目标的。正如铃木镇一创建的儿童音乐教育体系强调坚持不懈的大量练习一样,其看重的教育价值不在技能的习得和娴熟,而在锻炼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2.2.3 音乐教育促进儿童的个性发展。

音乐教育活动对儿童个性发展的促进作用,首先表现为能促进儿童积极的个性意识倾向性的发展。所谓个性意识倾向性,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它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等。音乐作为一种与儿童关系最为密切的艺术形式,其丰富的音响、鲜明的节奏、动听的音调能让他们直接体验到快乐,从而培养其对音乐的兴趣。儿童在教师提供和创设的自由、宽松、信息量大且充满创造氛围的环境中,其参与活动的态度主动而积极,兴趣也由直接向材料本身的短暂兴趣而逐渐发展演变为稳定和持久的兴趣。在这类学习活动中,儿童不仅获得了认知、情感和音乐操作技能等方面的发展,享受并获得了快乐的体验,同时更促发了儿童对人和事务的积极态度的初步形成,而这种积极态度、探究精神、创造精神及自信心等在适当的条件下又发展成为积极人生态度的重要基础。

音乐教育活动对儿童的个性发展的促进作用,还表现为能促进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所谓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的感觉,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包括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与他人的关系等等。在音乐教育活动过程中,儿童对音乐的感受和表现正需要儿童能有意识的认识到自己的活动状况,有意识的调控自己的身体动作与音乐协调一致。随着儿童活动范围的扩大,他们逐渐开始意识到自身与他人的区别,会在比较的过程中产生简单的自我评价,特别是他们参与集体的音乐活动,他们会逐渐产生日益明显的探索行为、相互比较的倾向,迅速发展其自尊心。

2.2.4 音乐教育促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音乐不仅能给儿童提供美感和创造性发展的机会,而且也能提供儿童发展社会性的机会。儿童的音乐教育能够为儿童提供大量的人际关系和合作交流的机会,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交往观念和交往技能。通过集体形式的音乐活动,如合唱、合奏、集体舞等要求高度协作的音乐表演形式,儿童不仅能够懂得只有齐心协力、共同合作才能演唱、演奏出优美动听的歌曲和音乐,而且更能够体验到集体协作的快乐,逐渐学会理解、尊重、接纳和欣赏他人。

3.儿童音乐教育如何更好地促进儿童素质教育的发展

3.1 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教育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让学生沐浴在浓郁的、丰富多彩的艺术文化氛围之中,同时也要为儿童提供展示才艺的机会。老师可以让儿童表演音乐,即让儿童通过游戏、律动等形式欣赏音乐、表现音乐,而且要做与别人不同的动作。例如:在欣赏《两只老虎》时,让儿童扮演老虎,边听音乐边做游戏,加深了儿童对音乐形象的理解。组织儿童参加社区、村社的音乐或者其它艺术活动,组织学龄儿童参加校内外的各种音乐文化交流活动和比赛,展示学校艺术教育水平,同时也带动整个学校的艺术热情。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教育活动不但提高了儿童的鉴赏能力,而且提高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等。

3.2 构建良好的家庭音乐教育环境。

音乐教育属于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音乐教育就是重视艺术教育,一个良好的环境不仅要有好的音乐氛围,更要有好的艺术气氛。家庭环境对儿童音乐智能的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小时候因学习困难被认为是“”,由于学校不肯接受他,小爱因斯坦只好待在家里。爱因斯坦的母亲每天总要花上几个小时弹钢琴,时间久了爱因斯坦也喜欢上了弹钢琴。在妈妈的教育下,小爱因斯坦很轻松地学会了弹钢琴,并带动了其它学科的学习兴趣。因此要把艺术熏陶教育放在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由于儿童的生理以及心理特点决定了,儿童的音乐教育环境与成年人的音乐教育环境不同,教育方式也不一样,儿童的音乐教育可以通过图片、实物、文字等方式向学生传播优秀的音乐文化,家庭的环境、校园的环境,人文艺术的氛围,对儿童就产生一种示范,一种教化,一种熏陶,一种强大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家庭中根据儿童的年龄段播放相关的音乐教育乐曲,这种春风化雨的过程往往是一种不自觉的过程,实现了无声与有声教育相结合的作用。

3.3 建设合理的儿童音乐教育师资队伍。

应当根据儿童音乐教育的培养计划和儿童的实际需求,逐步建立一支学科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以此扭转师生比例严重失衡的状况,改变教师上课的随意性,提高音乐教育的整体教学水平。当前,很多中小学严重缺乏音乐等艺术学科的教育师资,很多音乐教师都是语文、数学等知识学科的教师兼任,因此,缺乏把握音乐教育特点的能力,使通过加强音乐教育促进素质教育发展的效果大打折扣。

3.4 充分挖掘社会公共音乐教育资源。

充分利用社会公共音乐教育资源,是丰富儿童音乐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学校的音乐教育资源总是有限的,而社会的公共艺术设施和演出团体却一般利用率不高,这种资源的浪费是十分可惜的.随着经济、社会、文化建设的现代化,各地多种多样的公共艺术教育设施也相继建成.这些都为学校音乐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但是,要使公共文化艺术设施更好地发挥其音乐教育功能,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加强与上述文化艺术部门的合作,主动把它们纳入学校音乐教育的总体规划之中,使之能更适合于学校音乐教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黄瑾.《学前儿童音乐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 吴跃跃.《新版音乐教学论》[M].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概念例3

论文摘 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自己下一代的教育也由浅入深探索到了新的领域,音乐教育的也从少部分人的了解开始进入大众的眼里。音乐教育对儿童情绪智力的培养,有着很积极的作用,它能够进一步的开发儿童的智力,增加儿童的记忆力,培养儿童良好的习惯,控制情绪的方法,对开发右脑有很大作用。本文主要讲述我国和外国的音乐教育,以及音乐教育对儿童情绪智力无可替代的作用,音乐教育对儿童情绪智力的发展有良好的效果,还能通过自我激励来影响自身。总之,一个合理的音乐教育能够成就一个孩子辉煌的未来。

一、什么是儿童的情绪智力

情绪智力最早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心理学的概念,而在人才交流市场,它也被通俗的称为“情绪智商”,在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中,这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也无可质疑的成为很多大企业看重的一个方面。人类自诞生依赖一直未曾停下对智力的探索,20世纪初人们以IQ来衡量一个人的智力发展状况,也是衡量人才的标准,已经应用了近一百年,应用很普遍。20世纪80年代左右,美国教育学家加特纳提出推行“多元智能的研究”的儿童教育计划,他鲜明的指出IQ思维存在很大的单一性和缺陷。他认为人的智慧与力是多种多样的,教育对儿童最主要的作用是帮助他们开发自己的智力和潜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领域,并因此获得满足感和成功。这就是情绪智力的萌芽,加特纳之后,美国心理学家塞洛维与梅林继续完善了该理论,创造性的提出了情绪智力这个概念,而真正起轰动响应,是在戈尔曼著作了《情绪智力》这一书之后。此后,情绪智力成为了大众了解的范畴。

二、音乐教育对儿童情绪智力的影响

(一)音乐哲学的影响

1、审美论。审美论主要是将音乐教育变为审美教育,当代比较有影响力的是雷默的审美哲学,他提出首先音乐教育,就是将每个人对音乐与生俱来的艺术感染力与反映力开发出来。审美论能将儿童的感觉与思维相连,培养儿童的主观感应。每个人都需要空气,主观感应就是你的感觉,没有感觉是不能想象的,一个良好的主观感应,有利于儿童培养情绪智力中自我勉励的养成。艺术教育要给人良好的感觉,与他人共享这中意识,就要首先是审美教育。

2、功能论。音乐就应该有音乐的作用,而不是仅仅像审美论说的为了艺术而艺术,就像儿童常儿歌能开心,能培养良好的性格。功能论说明音乐教育不仅仅是音乐,它的价值在与责任教育,合作教育,健康感教育,对道德的教育。

3、美育论。主要观点通过审美教育来养成健康和全面的人格。美育论里认为审美教育不仅是教育的手段,还是教育的目地。我国早在几千年前,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人格教育就该在“乐”中培养出。儿童的情绪智力培养同样也离不开“乐”的观点。美育论作用于感情,培养儿童的知情谊能力,美育的目标是全面塑造。

现在在我国提倡德智体全面发展,美育被确定为我的教育方针之一,是我国培养人才的主要方式之一,承担着培养人道德教育,创造能力和完美人格的责任。

(二)音乐美学的影响。音乐美学是美学的一个分支,同时也是音乐的类别。《美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美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出现。

美学研究的是“情”,也就是研究感性认识,也是由此产生了美学。德国音乐家舒巴特第一次使用了音乐美学这一概念,他发表了《音乐美学的思想》首次说了这一概念,音乐美学有较大影响是在19世纪以后汉斯力克的《论音乐的美》等一大批著作的出现。

美就是是事物的一种特质,能使人的感性和理性都感觉愉悦和快乐。在美学里,真善美始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审美中,不能缺少的,一个是审美主体,一个是审美对象。儿童通过音乐教育养成良好的审美观,养成真善美的美好品德,合理的培养情绪智力。音乐教育通过选择合理的审美对象,让儿童认识美的本质,比如儿歌对儿童有很大影响。

(三)音乐教育的引导作用。音乐教育对儿童的教育,也可以通过对儿歌进行分析。

1、通过歌词。儿歌一般都有着美好的词句,以儿童的实际生活为范本,表现了儿童特有的思想以及生活。例如《找朋友》就是表现了礼貌待人的高尚品质,还形象的描述了找朋友的过程,对儿童的行为有着良好的引导活动。

2、通过旋律节奏。欢快的儿歌节奏,感染儿童的欢快的氛围,这些节奏对儿童从开始时被动的感知情绪的变化到主动的认识自身的情绪的变化,对自己的情绪能进行合理的管理以及对自我激励起着强化的作用。

三、合理的音乐教育

(一)我国的音乐教育发展。我国在鸦片战争时最早接触到现代音乐教育,1842年在香港成立的逊学堂首次开设音乐课,揭开了中国现代音乐教育的序幕。此后,我国音乐家教育进入自由发展时期。1906年,中华民国成立,首任教育部长蔡元培改变了音乐课处于随意课的地位,改为了必修课。之后,学校音乐教育渐渐兴盛。

在三四十年代,我的教育制度得到了较大的完善,音乐教育也受到重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学习苏联模式,教育制度慢慢走上正轨,音乐教育获得进一步的发展,现在我国教育一步步深化教育改革,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音乐教育重新备受重视,学校也加强音乐教育,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有积极的作用。

(二)音乐语言的运用,营造和谐音乐氛围。学校明确把“建设和教育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儿童提供活动与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作为教育原则之一。所以,教师要多营造激发儿童音乐兴趣的环境,同时利用儿童好奇、好玩的特点,把音乐教育的环节趣味化。教师还要注意给让儿童感兴趣的内容,这样便于识记,促进儿童记忆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概念例4

一、音乐心理学概述

音乐心理现象是人们在音乐活动中较为熟悉的音乐现象,每个音乐活动参与者都能够获得亲身体验与经历。音乐心理本质及其发展不同于其他心理现象,音乐心理现象依托于人类心理学,属于人类心理不断发展过程中,到特殊阶段的产物,属于一种较为特殊的心理现象。音乐心理基于一般心理现象,在音乐意识产生、发生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进化。音乐心理并非与生俱来,需要在实际的音乐活动与教育中,在大脑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慢慢形成具有个性特点的音乐意识和心理过程。成长阶段不断的学习与接受的过程,也是音乐心理形成的过程。从婴幼儿时期到成年再到老年,经历了发生、发展与衰退的整个过程。

二、音乐心理学在儿童教育中的应用

(一)儿童音乐接受能力的发展

提升音乐听力是提升儿童音乐接受能力的基础与前提,相对来说是最为重要的部分。部分儿童不能把音唱准,大多数人会从唱的方面找原因,认为是五音不全,其实应该是儿童听觉方面的问题。生理研究表明,12岁之前人的听力能够在合理培养下提升。因此需要在儿童阶段重视对儿童的听力培养,奠定音乐能力发展的基础,儿童音乐听觉能力包括:音乐要素听辨能力、整体音乐形象听辨能力以及内心音乐听觉能力这三个部分。音乐要素听辨能力包括节奏、旋律、和声与音色等。听觉能力需要循序渐进、慢慢培养。对音乐要素的听辨是提升音乐能力的基础。整体音乐形象听辨能力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把握音乐情绪,领悟音乐内涵。这种听辨力需要基于音乐要素听辨能力而发展;二是曲式结构的听辨力。曲式结构是分析音乐层次、条理、章节的关键;三是音乐体裁听辨力。如舞曲、进行曲、交响诗等体裁的听辨。内心音乐听觉能力也叫做内心听觉想象能力,基于此获得音乐体验。儿童音乐教学,需要契合儿童音乐接受的心理特点展开,依托音乐音响,在音乐活动中提升儿童的音乐听力。

(二)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儿童审美能力

音乐是一门艺术,它能让人体验美、感受美和创造美,且能愉悦身心。儿童音乐教学主要是培养儿童的音乐欣赏能力,及音响的感受与辨别能力,且深化儿童的情感体验,培养儿童注意力、记忆力和审美能力。音乐教学包括这几个部分:一是音乐乐曲欣赏。其主要教学目的是培养儿童的音响辨别能力(节奏、力度、音高、音色等)及感受能力。另外,还培养儿童的创造力。二是歌曲演唱。运用发音器官,表达与再现歌曲的音调、节奏与旋律能力的培养,以及演唱技巧的掌握、歌曲内涵的把握等。三是乐器演奏教学。主要是乐器演奏技巧的教学。四是乐理知识教学。乐理知识学习包括音乐知识、音乐概念、五线谱识别、音乐简谱学习等,掌握识谱、用谱的技巧,为今后独立学唱、演奏歌曲奠定基础。

三、基于儿童心理特点改进音乐教育策略

(一)践行以人为本,促进儿童自主参与

儿童音乐教学,应该凸显出儿童的主体地位。在实际的音乐教学过程中,将儿童作为教学的主体,基于儿童的认知水平、身心发展规律,以儿童发展为导向,实施多元化、针对性、开放式的儿童音乐教学模式,以此促进儿童自主参与、发散思维、互动合作,在儿童真正的自主学习实践中,强化学习能力,掌握音乐知识、技能与方法,提升音乐素养。

(二)结合舞蹈元素,提升儿童学习兴趣

音乐与舞蹈本是一体,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蹈是音乐的外在表现形式。若想要儿童更加深刻的学习、领悟音乐,更好的创造音乐,那么可以将音乐与舞蹈结合起来展开综合学习。儿童年龄小,活泼好动,可塑性强,将音乐教学与律动表演结合起来,激发儿童的创造力、想象力,在创造性表演中,诠释幼儿对音乐的理解,如此能够提升儿童的学习兴趣,也能强化儿童综合能力。

(三)运用技术手段,创设丰富教学情境

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进步给与教育工作很多便利。音乐教学中,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等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感受音乐的律动和魅力。如《春天在哪里》歌曲的教学,播放繁花似锦的春天幻灯片,及叽叽喳喳鸟语花香的音乐录音,让儿童感受鲜活的生命和真实的春天气息。如此,在置身其间中,儿童加深了对歌曲的感悟。

(四)培养创造思维,强化儿童音乐素养

音乐是一门艺术学科,在感受、体验和创造音乐时,能够激活人的思维,让人在想象和联想中发现美和创造美。音乐心理学理念为,基于儿童的音乐心理发展特点,需要在儿童阶段重视对儿童创造力的培养,从这些方面出发:一是培养儿童的创造兴趣。兴趣是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的前提,兴趣不能凭空产生,需要依托一定的环境、内容而产生。由此需要基于儿童音乐心理特点,营造和谐的环境,组织趣味活动,给与儿童创造的时间与空间,让儿童在兴趣导向下,思维自由发散,获得创造成功的愉悦感。二是强化儿童创造性思维。需要将儿童的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结合起来,还需要重视对儿童直觉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等思维的培养,运用开放式、活动式、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促进儿童个性发展,培养儿童创造性思维。三是创造性表现力的培养。儿童创造力培养以后,还需要儿童能够将其表现出来,如此才能体现出创造性的作用。音乐新课标中也重点提出了“表现”这一项内容,在音乐表现中凸显出儿童的创造性。包括这些内容:创造意识、独特个性、合作能力、知识基础、协调能力等。知识与技能是创造性表现能力提升的基础,如此需要引导儿童重视知识与技能学习,加大力度培养儿童创造性。

四、结语

结合文章叙述了解到,音乐心理是后天形成的,且可以培养。儿童音乐教学中,需要基于儿童音乐心理特点及其发展规律,采取科学、合理的音乐教育策略,通过融入多学科元素,践行以儿童为本,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重视对儿童创造性思维与能力的培养,以此在音乐教育中,真正实现感染人、培养人和塑造人的目标,实现音乐教育价值的最大化,为儿童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蒋伟伟.浅述音乐心理学在音乐教学活动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5,(16).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概念例5

一、音乐心理学概述

音乐心理现象是人们在音乐活动中较为熟悉的音乐现象,每个音乐活动参与者都能够获得亲身体验与经历。音乐心理本质及其发展不同于其他心理现象,音乐心理现象依托于人类心理学,属于人类心理不断发展过程中,到特殊阶段的产物,属于一种较为特殊的心理现象。音乐心理基于一般心理现象,在音乐意识产生、发生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进化。音乐心理并非与生俱来,需要在实际的音乐活动与教育中,在大脑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慢慢形成具有个性特点的音乐意识和心理过程。成长阶段不断的学习与接受的过程,也是音乐心理形成的过程。从婴幼儿时期到成年再到老年,经历了发生、发展与衰退的整个过程。

二、音乐心理学在儿童教育中的应用

(一)儿童音乐接受能力的发展

提升音乐听力是提升儿童音乐接受能力的基础与前提,相对来说是最为重要的部分。部分儿童不能把音唱准,大多数人会从唱的方面找原因,认为是五音不全,其实应该是儿童听觉方面的问题。生理研究表明,12岁之前人的听力能够在合理培养下提升。因此需要在儿童阶段重视对儿童的听力培养,奠定音乐能力发展的基础,儿童音乐听觉能力包括:音乐要素听辨能力、整体音乐形象听辨能力以及内心音乐听觉能力这三个部分。音乐要素听辨能力包括节奏、旋律、和声与音色等。听觉能力需要循序渐进、慢慢培养。对音乐要素的听辨是提升音乐能力的基础。整体音乐形象听辨能力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把握音乐情绪,领悟音乐内涵。这种听辨力需要基于音乐要素听辨能力而发展;二是曲式结构的听辨力。曲式结构是分析音乐层次、条理、章节的关键;三是音乐体裁听辨力。如舞曲、进行曲、交响诗等体裁的听辨。内心音乐听觉能力也叫做内心听觉想象能力,基于此获得音乐体验。儿童音乐教学,需要契合儿童音乐接受的心理特点展开,依托音乐音响,在音乐活动中提升儿童的音乐听力。

(二)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儿童审美能力

音乐是一门艺术,它能让人体验美、感受美和创造美,且能愉悦身心。儿童音乐教学主要是培养儿童的音乐欣赏能力,及音响的感受与辨别能力,且深化儿童的情感体验,培养儿童注意力、记忆力和审美能力。音乐教学包括这几个部分:一是音乐乐曲欣赏。其主要教学目的是培养儿童的音响辨别能力(节奏、力度、音高、音色等)及感受能力。另外,还培养儿童的创造力。二是歌曲演唱。运用发音器官,表达与再现歌曲的音调、节奏与旋律能力的培养,以及演唱技巧的掌握、歌曲内涵的把握等。三是乐器演奏教学。主要是乐器演奏技巧的教学。四是乐理知识教学。乐理知识学习包括音乐知识、音乐概念、五线谱识别、音乐简谱学习等,掌握识谱、用谱的技巧,为今后独立学唱、演奏歌曲奠定基础。

三、基于儿童心理特点改进音乐教育策略

(一)践行以人为本,促进儿童自主参与

儿童音乐教学,应该凸显出儿童的主体地位。在实际的音乐教学过程中,将儿童作为教学的主体,基于儿童的认知水平、身心发展规律,以儿童发展为导向,实施多元化、针对性、开放式的儿童音乐教学模式,以此促进儿童自主参与、发散思维、互动合作,在儿童真正的自主学习实践中,强化学习能力,掌握音乐知识、技能与方法,提升音乐素养。

(二)结合舞蹈元素,提升儿童学习兴趣

音乐与舞蹈本是一体,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蹈是音乐的外在表现形式。若想要儿童更加深刻的学习、领悟音乐,更好的创造音乐,那么可以将音乐与舞蹈结合起来展开综合学习。儿童年龄小,活泼好动,可塑性强,将音乐教学与律动表演结合起来,激发儿童的创造力、想象力,在创造性表演中,诠释幼儿对音乐的理解,如此能够提升儿童的学习兴趣,也能强化儿童综合能力。

(三)运用技术手段,创设丰富教学情境

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进步给与教育工作很多便利。音乐教学中,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等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感受音乐的律动和魅力。如《春天在哪里》歌曲的教学,播放繁花似锦的春天幻灯片,及叽叽喳喳鸟语花香的音乐录音,让儿童感受鲜活的生命和真实的春天气息。如此,在置身其间中,儿童加深了对歌曲的感悟。

(四)培养创造思维,强化儿童音乐素养

音乐是一门艺术学科,在感受、体验和创造音乐时,能够激活人的思维,让人在想象和联想中发现美和创造美。音乐心理学理念为,基于儿童的音乐心理发展特点,需要在儿童阶段重视对儿童创造力的培养,从这些方面出发:一是培养儿童的创造兴趣。兴趣是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的前提,兴趣不能凭空产生,需要依托一定的环境、内容而产生。由此需要基于儿童音乐心理特点,营造和谐的环境,组织趣味活动,给与儿童创造的时间与空间,让儿童在兴趣导向下,思维自由发散,获得创造成功的愉悦感。二是强化儿童创造性思维。需要将儿童的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结合起来,还需要重视对儿童直觉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等思维的培养,运用开放式、活动式、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促进儿童个性发展,培养儿童创造性思维。三是创造性表现力的培养。儿童创造力培养以后,还需要儿童能够将其表现出来,如此才能体现出创造性的作用。音乐新课标中也重点提出了“表现”这一项内容,在音乐表现中凸显出儿童的创造性。包括这些内容:创造意识、独特个性、合作能力、知识基础、协调能力等。知识与技能是创造性表现能力提升的基础,如此需要引导儿童重视知识与技能学习,加大力度培养儿童创造性。

四、结语

结合文章叙述了解到,音乐心理是后天形成的,且可以培养。儿童音乐教学中,需要基于儿童音乐心理特点及其发展规律,采取科学、合理的音乐教育策略,通过融入多学科元素,践行以儿童为本,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重视对儿童创造性思维与能力的培养,以此在音乐教育中,真正实现感染人、培养人和塑造人的目标,实现音乐教育价值的最大化,为儿童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概念例6

(一)戈登在音乐能力倾向的定义解释

戈登先生对于音乐能力倾向的定义是经过了漫长的时期,为了进一步解释音乐能力倾向的定义,围绕着音乐能力倾向与音乐成就,遗传环境和分布及发展做出了相关解释,同时认为音乐能力倾向不是独立存在的,和后天的音乐训练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1.音乐能力倾向与音乐成就之间的关系:

埃德温•戈登的理论认为:“儿童在大约9岁时,音乐环境是无法影响其音乐才能倾向水平,即便是非常该质量的教育也不例外。”由此可见,在音乐教育中,音乐能力不是可否培养的问题,而是要抓紧急早培养的问题,事实上,埃德温•戈登对儿童的音乐能力的测试就依据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对其有针对性的进行音乐上的训练培养,其在训练过程中更发展了其教学理论中注重对儿童音乐能力培养的倾向研究。如1979年的《初级音乐听想测验》(简称PMMA)、1982年的《中级音乐音乐听想测验》(简称IMMA)、1989年的《奥迪:了解和分析您的孩子的音乐潜能的游戏》(简称Audie)测验等。戈登认为,音乐能力倾向与音乐成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音乐成就是对人在音乐中获得的知识的一种衡量,也即时常所讲的音乐成绩,它是在人的音乐资质所允许的范围内取得成就的一种衡量。一般而言,音乐成就高其音乐能力倾向的表现必然突出,但音乐能力倾向高并不能代表其音乐的成就高,这是不能化为等号的。所以戈登在对音乐能力的定义上特此做了说明阐释其定义与音乐成就之间区别。通过对音乐能力倾向测验来测知个体音乐能力倾向的同时,对学生个体建立艺术成长记录袋,便能更准确的预测其未来音乐成就的功绩。所以,对于音乐能力倾向与音乐成就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把音乐能力倾向看作是一种内在的可能性,即是一种隐含在个体内部的一种能力倾向,音乐成就则为一种外在的实际表现。即通过专业的音乐的训练成为的一种外在的表现性。同时借助这种有效的科学的音乐能力倾向测验的结果,通过正确的教育手段可以更充分地挖掘到学生音乐能力倾向的高低,从而获得更高的音乐成就。

2.音乐能力倾向与遗传和环境的关系:

音乐能力倾向一部分是来自于与生俱来的遗传基因,但遗传基因并不能成为其音乐才能的主导因素,音乐能力倾向的高低并非仅仅是依赖于遗传基因。在对于培养音乐能力倾向的问题上,许多著名的音乐心理学家都曾对人的音乐能力认识的问题上提出自己的见解,他们认为音乐能力倾向的高低有“先天”和“后天”两大派,“先天”说认为音乐能力是天生的,是不能培养的,“后天”说认为学生只要有适当的音乐教育,任何人都能够获得很高的音乐才能。事实上,二者都有些偏颇,我们应当以一种正确的认识来看待这两大观点,首先,音乐的才能的形成离不开遗传的因素,但是后天的教育与环境因素对音乐能力倾向的高低能起到主导作用。戈登先生指出“我想澄清的是,虽然我说过音乐能力倾向是先天的,但没有证据表明它是遗传的,这意味着儿童音乐能力的高低无法根据其先辈加以预测。”他认为,遗传因素并不能完全决定儿童的音乐能力的高低,儿童需要借助与后天合适的音乐环境对其产生的音乐上的影响,其音乐的能力倾向才能朝着他们出生时的程度上升或者持平。但是,假如,没有后天适当的环境影响,儿童的音乐能力可能会不断下降。因此,在这笔者认为应对儿童及早的进行正确的音乐教育。

3.音乐能力倾向的分布和发展:

每个人与生俱来都具备某种程度或水平的音乐能力倾向。这是戈登先生对儿童实验研究得出的结果:“绝大多数儿童都具有中等程度的音乐能力倾向,只有少数儿童会呈现出非常高或非常低的音乐能力倾向。”综合所有的音乐能力倾向测验得出结论,在戈登先生的所有数据中显示,大约有三分之二的人音乐能力倾向居中,余下的人音乐能力倾向或高或低,只有极少的人具备非常高或非常低的音乐能力倾向。在这里笔者认为要更多的去关注儿童音乐能力倾向的高低,对于天才儿童要积极的用正确的教学方式培养儿童的音乐才能,得以让其在音乐领域中有更好的发展。对于音乐能力较低的儿童,不应采取放弃的态度,也应积极的找到一个合适正确的方法进行后天的音乐培养,使其有较好的音乐才能上的提高。作为一名音乐教学工作者,要试图根据每位儿童不同的音乐才能倾向的情况对其采用“因材施教”的政策,鼓励每位儿童学习音乐,培养其音乐才能,在原有音乐才能倾向高低的基础之上加以后天对其进行音乐的才能培养。戈登先生的音乐能力倾向测量表明,音乐能力倾向的高低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可发展和改变的,戈登先生非常重视儿童早期的非正式环境对音乐能力倾向发展的作用和意义。他认为儿童出生时的潜力和早期的环境影响,如接触音乐,是决定儿童音乐能力倾向的重要因素。若能对其尽早的进行音乐上的熏陶,是决定其音乐才能是否有能力的至关因素,但却不能否定的是后天的音乐环境也十分重要。实验证明,对儿童尽早的听钢琴的旋律,可形成“固定耳”模式(指能直接听出那个音的绝对音位,音高观念明确,不因调的改变而更换唱名。)这也是一种音乐能力倾向的体现。由此可见,儿童早期接触音乐对其音乐才能倾向的影响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其后,随着戈登先生对音乐能力倾向的研究越来越充分的肯定,对音乐能力倾向也有了最新定义,他把其更简洁而高度的概括为:“音乐能力倾向是学习音乐的潜能。音乐成就是习得的音乐。”音乐能力可以通过音乐学习的潜能提升,音乐成就是在音乐潜能学习的基础上,对音乐学习成效的一种展现方式。

(二)音乐能力倾向的基础理论

戈登先生认为,音乐能力倾向的基础是一种被称之为“听想”(audiation)的特性,这也是戈登先生音乐教学理论研究的核心内容。“听想”这个术语在最初学者们对其有不同的看法,但都不可否认的是音乐能力基本上取决与一个人的聆听、理解,并对当下不存在的声音进行回想和预测的能力。因此,“听想”这个术语就被翻译为“音乐表象”和“音乐听觉”等,但都不能很好的诠释戈登的想要说明的意思,只有后来真正的被翻译为“听想”,才更好的诠释了戈登先生音乐教学理论的核心理念。在戈登看来,一个人在没有接受任何音乐教育的情况下所具备的这种能力的程度,就是音乐能力倾向。实际上,戈登在其论述中经常将音乐能力倾向与音乐听想交替使用。在这里需要对音乐“听想”这个概念加以阐释说明,在2011年6月,戈登先生对其音乐“听想”概念做了最新的说明:“声音本身不是音乐。声音通过听想才能成为音乐。当音乐家在大脑中对刚刚听到或过去某个时候听到的音乐的声音进行同化和类化时,听想就发生了。当他们在读谱、作曲或即兴创作时,在脑中对曾经听过,未曾听过的,熟悉的或不熟悉的声音进行同化和理解时,听想也会发生,声音在发出的那一刻被听到,听觉感知便会发生。只有对声音进行听觉的感知之后,声音才会变成音乐,才会被听想。听是去感知,而聆听是去听想。”“听想”作为戈登音乐能力倾向的核心理论,对其实际的音乐教学理论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教师可通过对儿童各自不同的音乐“听想”的高低水平,对儿童进行聆听、模仿、思考与创造的能力培养。聆听作为接触音乐的第一步,聆听什么样的作品就显得至关重要,对音乐教育工作者而言,笔者认为在聆听音乐时,最初必须是具有鲜明情感选择性的音乐作品,这样才能在儿童刚接触音乐时,即对音乐情绪具有敏锐地感受能力。刚开始接触音乐时,儿童对音乐的感受力是很模糊和粗糙的。但聆听音乐时所产生的对音乐感受的整体性,却是音乐整体能力结构发展的关键,这里所说的音乐整体能力结构也就是音乐认知能力,音乐能力倾向的发展。因此,戈登先生过度的关注儿童音乐能力的发展与培养,将其音乐理论研究重点放在儿童的身上,通过早期的正确的音乐能力的训练来指导音乐教师培养儿童音乐教育的正确的教学模式。

(三)音乐能力倾向的维度

对于音乐能力倾向的发展也是经过了漫长的岁月,早在戈登之前,就有相关的学着对其音乐能力倾向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在其理解上,长期以来一直都存在完形理论(欧洲学者指定测验的基础“格式塔”(Gestalt)理论)与原子观点(美国学者所持的是“原子”哲学)两种对立的看法。“格式塔”理论者认为音乐才能具有一元特性,或具有整体性(即与一般智力在很大程度上是共同的,)因而音乐才能应该以整体性来评定。而持“原子”哲学观点的美国学者则试图识别音乐才能中相互不同的许多方面(所有这些观念必然与总体音乐才能有关),以形成各自独立的评定。但事实上,许多测验的作者属于折中派。因此,不会孤立的采用某一种测验来定性其结论。

(四)音乐能力倾向测验

戈登先生的音乐能力倾向至发展以来就受到广泛关注,戈登先生也将自己的理论应用到脑神经科学上,从生理学及心理学的角度去解释自己的理论研究,并在《儿童音乐学习理论》一书中阐述了关于音乐能力倾向的理论依据。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戈登先生主持编织了多套音乐能力倾向测验工具,主要分为稳定期音乐能力倾向测验和发展期音乐能力倾向测验。如:稳定期音乐能力倾向测验包括:1965年《音乐能力倾向测验》(MAP),这也是戈登先生的第一套音乐你呢公里倾向测验,主要进行的是对音调,节奏和音乐敏感度的测试。1989年《高级音乐听想测验》(AMMA)测试人群主要针对的是高中及大学音乐专业和非音乐专业学生对其进行音调和节奏测验。发展期音乐能力倾向测验包括:1979年《初级音乐听想测验》(PMMA),1982年《中级音乐听想测验》(IMMA),1989年《奥迪:了解和分析您的孩子的音乐潜能的游戏》(Audie)。除此之外,戈登先生还主持编织了与乐器教学以及音乐即兴创作相关的测验,如:1984年《乐器音色偏好测验》,对家长、学生及老师在选择乐器上提供帮助。1996年《和声即兴创作准备度测验》,1998年《节奏即兴准备度测验》为教师评价学生、提供个别化的教学提供客观手段。这两个测验被看作是戈登先生的关于音乐测验领域的最新重要成就。

二、戈登音乐教学理论研究的意义

第一,在研究内容上,关注核心理论,将儿童音乐能力倾向的研究放在首位,以“听想”理论作为能力倾向的核心基础,探讨了理论基础及其价值意义。第二,在研究方法上,重视实证研究。通过实验,调查,统计等科学研究方法,数据验证戈登音乐能力倾向测验工具的有效性、戈登音乐教学理论对学生音乐能力倾向的发展的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其在跨文化背景下运用的适切性。第三,在研究类型上,注重应用研究。大量的国外音乐教育工作者注重将戈登音乐教学理论与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教学改革实践紧密结合,借鉴该理论并运用于中小学音乐课程实践教学中,并关注到其教学理论对不同国家音乐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以及对不同国家音乐教学实践的价值与局限。最为主要的是为儿童音乐学习提供了科学依据。戈登的教学理论将科学的研究方法引入到音乐教学研究中,是其对音乐教学理论的最大贡献之一。从此,学校音乐教育的成效,可以通过一定数据的测量和评价来体现。音乐测验的结果,不仅仅是为了发现和甄别具有音乐天赋的儿童,更为重要的是去了解儿童音乐方面的个别差异,有针对性的去儿童实施音乐培养。同时,在音乐教育上,我国更注重的是理论层面上的研究,对音乐教育的测量和评价是当前音乐教育研究中的薄弱环节,而戈登在音乐测验方面所做的贡献是迄今为止无人能超越的,对与戈登先生带来的世界上音乐教学理论巨大的影响,对与我国有借鉴,引进和研究的重要意义,有助于我国对儿童音乐的培养,对儿童提供学习音乐的科学一句,也为我国编织适合国情需要的音乐测验的工具,改变音乐教学上的弊端。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概念例7

一、发展儿童音乐读写能力的意义

美好的音乐自古以来都被认为是陶冶人类情操的最好方式之一。音乐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2011版义务教育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持久兴趣,涵养美感,和谐身心,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学习并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拓展文化视野,发展音乐听觉与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形成基本的音乐素养。。。。。。”学生不仅要掌握演唱和演奏的初步技能,还要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学会识谱和记谱,并在实践活动中能够运用乐谱。乐谱是音乐教与学的重要工具,随着学生音乐学习程度的加深,如果他没有读谱的能力,他将很难继续学习。特别是当学生离开学校后,走向社会,他将很难再自我学习,融入到社会音乐生活中。乐谱是记录和表达音乐思想的工具,掌握了识谱能力才能更准确地理解音乐当中包含的思想情感。乐谱也是培养、发展学生音乐能力的重要媒介,无论学生喜欢歌唱、演奏,或是欣赏、创作,他们想去更好的发展自己的兴趣,就必须要通过乐谱这个媒介。读谱和记谱,能够让学生积累更多的音乐经验。因此,音乐读写能力是中小学生非常重要的音乐基本技能,儿童掌握了识谱和记谱技能,能够接触到更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同时,能够深化音乐体验,提高音乐欣赏能力。让儿童能够掌握自我学习、自我创作的能力,达到儿童热爱音乐的目的,是为儿童终生学习奠定的一个重要基础。

二、我国6-12岁儿童音乐读写能力现状分析

从我国1923年颁布的中国音乐教育第一部较为完善的音乐课程纲要--《小学音乐课程纲要》,到1932年颁布的《部颁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一直到2011版《义务教育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我国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经历了10次改革,每次制定的课程标准或者教学大纲中,都对识谱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如1932年颁布的《部颁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中的识谱教学内容要求为:“乐谱的认识(限于谱表、音符、休止符、调号、音阶、音程及普通应用的强、弱、快、慢、省略等的各种记号的认识)”。由听唱向视唱转化。曲谱用五线谱,非万不得已,不用简谱。可采用“固定唱名法”,但因师资缺乏的缘故,仍可用“非固定唱名法”4。1979年颁布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中对识谱教学的要求是“小学一至四年级学习简谱为主,五年级根据条件学习五线谱。教唱歌谱是应用视唱法,低年级可用听唱法过渡”5。但由于各种原因,目前我国6-12岁儿童的音乐读写能力令人堪忧。学生读谱能力普遍较弱,大多数学生基本不具备记谱能力。

(一)师资条件限制

1.城乡差异我国目前大多数农村学校并没有配备音乐专业毕业的音乐教师,很多都是其他课程老师兼任音乐课教师。因为能力所限,教师本身也不识谱,根本无法开展音乐读写教学,大多数都是通过播放音乐让学会听着学会音乐。城市相对情况要好些,大多数学校配备专业的音乐教师,但有些学校只有一个音乐教师,班级数众多,专业的音乐老师只能教高段学生,低、中段学生还是由其他老师兼任,因此这些学校的音乐读写教学也不容乐观,也处于基本不识谱状态。好在城市里学生课外的学习机会较多,很多学生在课外学习乐器或歌唱,使得识谱能力有所加强。即使在师资条件较好的学校,也会由于教师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的影响,而让学生的音乐读写能力产生很大的差异。2.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的影响(1)教学方法过于呆板,磨灭了学生的兴趣大多数老师都是以教师弹琴、学生跟唱来学习识谱的方式开展教学,并未在识谱教学的方法上下太多功夫。因此,导致教学方式呆板,学生乏味无趣,渐渐丧失学习兴趣。(2)单纯将音乐读写教学孤立,脱离开其他教学内容有些教师十分重视音乐读写教学,将音乐读写教学当做一项枯燥的知识和技能来训练,并未和其他丰富的音乐活动结合在一起,致使学生像学习文化课一样学习音乐读写知识,并不能从中感受到音乐的美和乐趣。这样做反而让学生学习兴趣淡漠,能力也得不到好的提升。

(二)现代音乐传播方式对音乐读写教学的影响

音乐的传播方式,历经了口头传播--乐谱传播--广播传播--电子传播及网络传播几个阶段。传播方式越来越倾向于以直观、便捷的方式呈现。特别是现在的网络媒介,速度传输之快,覆盖面之广,使所有人都能够通过视听相结合的方式欣赏到丰富的音乐。即使不识谱,也能通过视听来学习歌曲,学生更乐于接受这种学习方式,从而削弱了对音乐读写能力提升的需求。针对这些现状,我们急需一种教学方法来推动音乐读写能力教学,柯达伊教学法在儿童音乐读写能力的培养上有其独到之处,且成效显著。下文,将从柯达伊的音乐读写能力培养理念和该教学法在儿童音乐读写能力培养上的应用两方面进行介绍。

三、“从声音到符号”--柯达伊的音乐读写能力培养理念

柯达伊十分重视儿童读写能力的培养,他认为音乐的读写是基本的知识技能,可以帮助儿童去更好地理解音乐,接触更多的优秀作品。学校应该让每个儿童掌握音乐读写能力,让每个人都具有通往音乐领域的钥匙。他建立了系统的音乐读写、听觉、视唱训练,并编写了大量视唱读谱教材用于训练。他的音乐读写能力培养理念主要如下:

(一)从声音到符号,从实践到理论

乐谱的读写学习不是为了学谱而学谱,单纯机械式的把学谱做为单一目标,把读谱变成枯燥、乏味的操练来进行教学,只会让学生丧失学习兴趣。“柯达伊强调音乐读写的教学过程要基于听觉的感受和歌唱,建议首先感受曲调、音程、和弦等,再提出音乐要素的现象和理论概念。用语言讲解音阶的音程关系是枯燥的理论,而通过唱、听再和概念联系起来,可以促进理解和听觉能力的发展”6。音乐读写应该是先实践,先进行听力培养,再去认识音乐符号,学习抽象理论。音乐是听觉艺术而不是视觉艺术,听觉经验先于读谱经验,将极其有助于儿童视唱技能的发展。

(二)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安排教学内容,从易到难

柯达伊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的教学原则是,在教学上根据儿童的认识规律,从儿童的实际程度与能力水平出发,进行教学安排。教学将需要学习的内容拆散成儿童能力范围内的部分,不集中地让学生面对大量困难,使儿童有足够的能力去掌握,进而保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音乐的热爱。他将五线谱教学拆分成节奏谱和字母谱教学,先分开掌握节奏和音高这音乐两大要素,等到学生具备一定的能力后再使用五线谱读谱。柯达伊的这番苦心很好的保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打下良好的音乐基础。

(三)以首调唱名法做为教学的重要手段

首调唱名法最初在英国使用,为英国的合唱做出了重要贡献。首调唱名法中,调式音级有着固定不变的唱名,唱名表明了每个音级在调式中的功能和作用。固定的唱名使每个音级位置相对固定下来,更易于调式感的确立以及调式各音级关系的感知。柯达伊采用首调唱名法作为他的教学体系的重要手段。

(四)丰富而科学的教材是儿童读写能力培养的重要保障

柯达伊为各年龄阶段的学生编写了大量的、具有高艺术水准的视唱读谱教材,这也是柯达伊教育体系的突出特点之一。体现了他对儿童听觉能力、视唱能力和音乐读写能力的重视。这些教材选材丰富,根据学习内容和目标循序渐进,成为儿童音乐读写能力培养的重要保障。

四、柯达伊教学方法在6-12岁儿童音乐读写能力培养上的应用

柯达伊采用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为自己的教育思想服务,在音乐读写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柯达伊非常谨慎的根据教育目标和儿童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方法。

(一)从首调唱名法到固定唱名法

首调唱名法在柯达伊教育体系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它的作用前面已经叙述。但在掌握了首调唱名法之后,需学习固定唱名法,因为器乐学习以及无调性作品的学习,需使用固定唱名法。柯达伊在教学的开始阶段,将五线谱的节奏和旋律音高拆分开,用节奏读法和字母谱来进行节奏和音高训练,在熟练掌握了节奏和音与音之间的音高关系后,再使用首调唱名法视唱完整的五线谱,最后学习固定唱名法。这种从易到难,逐步递进的方式,让初学者能够更加顺利的掌握节奏和音准,建立调式感,最终掌握掌握固定唱名法。节奏是音乐的基石,旋律的骨架。柯达伊教学法以节奏教学导入音乐的读写。柯达伊教学中采用法国艾米里-约瑟夫契夫的“节奏读音体系”进行节奏训练,各种时值的节奏都有一个相对应的读法,比如:切分节奏“”读作“titati”,十六分音符“”读作“tiritiri”,这种节奏读法使节奏具有可读性,节奏时值符号化,经过反复训练,使节奏读音、与节奏符号和相对应的时值之间建立稳定的联系,形成节奏记忆,有助于儿童准确有效地掌握节奏。字母谱的使用对于初学者读谱起到了过渡和辅助作用。字母谱使用各个音级唱名的辅音开头,一看到字母就知道所要唱的音名,让初学阶段儿童在未熟悉五线谱的各音级名称之前,能先练习各个音级之间的音高。这种结合节奏的字母谱,让儿童对所要演唱的音名和节奏一目了然,便于学生掌握音准和节奏,增强学习的自信心,为后面完整的五线谱读谱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手势在音乐读写教学中的应用

手势教学是柯达伊教学法的一大特色,使用手势进行教学有许多优点,比如:1.使抽象的音高概念形象化。利用手势教学主要是形象的帮助儿童理解首调唱名体系中各个音级之间的高低关系,通过手势的空间位置和运动方向,使儿童从视觉上感知各音之间的空间距离,理解音高的概念。2.使师生之间更具有默契,互动更好。在手势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教师随时变化的手势进行歌唱,注意力高度集中,教师也要对学生的歌唱及时进行反馈,是否准确,并用表情或手势进行暗示。这种互动性的教学,让课堂更具趣味性,师生间的情感与默契度也会随之提高。手势教学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对儿童的音乐能力提高有所帮助:1.培养儿童的内心听觉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用手势表示出一个个乐句,儿童根据手势唱出音高。或者在课堂上教师打出学生已经掌握的熟悉的曲子,让学生来说出曲子的名称。这些方法都对培养儿童的内心听觉能力有所帮助。2.使用手势进行二声部训练,提高学生的多声部歌唱能力教师可以用双手手势表示两个声部不同的音高,进行二声部训练。可以是音程练习,也可以是二声部旋律练习。使用手势进行二声部训练时不需要看谱,不需要听钢琴,更有利于儿童演唱时互相倾听另一个声部的声音,达到声部间的和谐。3.利用手势进行转调练习,培养学生利用手势进行转调练习,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学生能一目了然的看到转调后的音高关系。

(三)音乐书写、听写能力的培养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概念例8

柯达伊的基本音乐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以民族音乐为基础的音乐教学。他认为,简练、淳朴、富有生活情趣的民间歌曲可以作为最好的音乐教材,而且可以引导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继承民族传统的思想感情和意识。(2)把歌唱作为学校音乐教育的主要手段而实施。在柯达伊的意识中,参与才可以获得体验,学生只有参与到艺术实践中才能够获得音乐的体验感受,对于青少年的音乐体验,没有比自己的歌唱来得更直接了。通过歌唱的方式实现音乐教育,是柯达伊最主要的教学思想。(3)提倡和推行儿童的自然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独立,不强迫学生做他们不喜欢的事情。在音乐教学中不能按部就班地照着教材实施教学,可以打破音乐知识的固有结构体系,实施灵活、创新的教学方法。尊重规律也不拘泥于教材规律,这是柯达伊提倡的自然发展理念的核心思想。

在歌唱实现音乐教育的普及理念指导下,我国也出现了类似匈牙利的那种无处不在的艺术气氛。公园里、各种休闲餐厅里到处都有音乐的声音,街头也有艺术家的身影。室外环境下的音乐会、舞会等,都又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生活中有音乐,音乐中有生活,人们随处都沐浴在歌唱中,音乐随时都跟随着人们,音乐伴随着人们的生长,装点着人们的生活。

柯达伊的音乐教育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音乐是为所有人准备的,所有的儿童都应该接受音乐教育;儿童的音乐教育应该从学前期开始,幼儿期是音乐训练的关键期;教师可以设计适合幼儿特点的音乐教育方法;音乐教育要促进儿童对音乐创造性反应能力的发展;学习使用正规乐器,要等儿童的音乐技能和理解能力充分发展以后开始;教师要进行适合全体儿童的音乐指导。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概念例9

音乐教育是国民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没有音乐的文化是不完整的文化,没有音乐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柏拉图曾说:“受过某种良好音乐教育的人,可以敏捷地看出艺术作品和自然界事物的丑陋,很正常地加以厌恶,但看到美的东西,它就会赞赏它们,很快乐地把它们吸收到心灵作为滋养,因而性格也变得高尚优美。”音乐教育作为一门学科已越来越受到重视,1994年3月美国还经过立法通过《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中首次将艺术(音乐、视觉艺术、戏剧和舞蹈)增列为美国基础教育的核心学科。

当今世界各个不同的国家因政治制度、文化历史背景、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差异,音乐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也各不相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教育体系和教育模式。最典型的是美国,它在不同时期总是出台相应的政策和制度来确保音乐教育的开展。上世纪50年代末起,美国开始了音乐教育课程基础的研究,推动了音乐课程的改革,当然它的课程改革和开发基本属于研究与发展推广模式。其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课程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课程的目标模式

目标模式是20世纪60年代末由美国地方教育行政机构确立的一种应用于音乐教育的课程设计体系,这种课程模式萌使于博比特,发展于泰勒。

目标模式的音乐教育课程以布鲁姆等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为理论框架,以教育目标为核心和基本原则,整个教育过程是围绕目标进行课程内容选择、设计、实施和评价的教育模式。基本宗旨是根据社会需求和专业自身的特点来制定教育目标,然后按教育目标塑造教育对象。提出音乐教育目标的认知、情感和操作技能三大领域分类。

典型的课程设计模式为“目的目标―内容选择―内容组织―评价”,其关键在于要把大目标分为特定的、外显可测、可分层分类的行为目标,以便于操作和评价。这种教育目标与传统的相比,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1)是一种行为化、操作化的目标:表现在陈述目标的语言是一种行为化的语言,能反映出儿童操作的方式,而不是惯常所用的“了解、理解、掌握”等一类心理活动的模糊描述。使用行为、操作的动词,不仅能够通过外显可察的表现来反映,同时更能使音乐教育的出发点、组织实施和评价更确切到位。(2)能体现目标的层次性。不仅以认知、情感和操作技能这三类不同心理活动领域为分类标准,同时在目标体系中也体现出层次性,分别体现在总目标、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和具体行为目标四个层次上,这样使儿童音乐教育的目标有远到近,由宏观到具体,从不同的层次构建一个完整的体系。

这种教育模式对课程中属于人的难以预测和控制的因素是不太重视的,若音乐教育的目标仅局限于用操作动词描述的范围,就意味着音乐教育质量的高低由音乐技能及知识传授的多少、好坏决定。

此外,这种模式忽视了发挥教育对象的主体性作用。目标模式虽然注意到了技能的掌握及知识的获得这两个过程,但却把社会价值和规范的确立、思想体系的形成这两个过程忽略了,致使学生无法从作为权威的固定知识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获得理性的自主的能力。

二、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课程的过程模式

过程模式是强调学习者动态的一种教学模式,把课程开发作为教育对象探索、发现并获得经验的过程,着眼点放在教育对象的“音乐兴趣、自由积极的探索和创造精神、自主的存在和发展所必需的时间和空间、积极的社会情感和审美情感的养成”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狭隘的、行为主义的羁绊,充分发挥了音乐陶冶人的性情,启迪人的精神和智慧的作用。

在音乐教育中,过程模式强调课程设计的中心环节是儿童,强调以儿童为标准。教师不是去塑造和改变儿童的行为,只是为儿童创造学习音乐的环境,让儿童主动地探索、发现音乐,并在此过程中逐渐丰富经验和发展能力;教师不是考虑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而是为儿童制造、设计进行音乐探究的可能和条件,让儿童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例如,美国的萨蒂丝.科尔曼(satis coleman)1918年开始,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教育学院林肯学校所进行的“儿童创造性音乐教学”实验,是将过程模式应用于儿童音乐教育的早期典范。她认为,儿童天生带有热爱和探索音乐的倾向,只是这种自然的倾向,由于后天非自然的强化和训练,大多无法存活。由此她设计了一套乐器制作、即兴表演、唱歌跳舞和音乐创作为内容,以儿童自我创造活动为目的和方法的音乐课程方案,让儿童在自然音乐环境中探索学习。从最原始的音乐活动起步来体验音乐发展的历程。

过程模式强调儿童在教学过程中的发展,不仅仅着眼于事先预期的目标,这种教学模式在音乐教育课程中的运用,能更全面地在动态的教育过程中控制影响音乐教育的各个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目标模式的不足。

但是,过程目标模式的价值取向注意以“儿童”为中心,带有一定的理想性的色彩,难以在课程实践中开展,也不利于教师掌握和运用,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

三、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课程的螺旋形模式

19世纪60年代,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课程设计理论逐渐成为课程设计的主流思想。“螺旋形”课程设计模式就是以儿童的思维方式相符合的形式,尽可能地将学科的基本结构置于课程的中心地位,并随着年级的升高,使学科的基本结构不断拓展和加深。它是以布鲁纳的学科结构课程思想理论为基础,用螺旋上升的环状序列来表示对学科的认识过程,而且每个环节中的学科结构都是不变的。一方面体现了学科的基本结构,另一方面分解了学科基本结构在认识水平上的层次和程度。教育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去发现学科中存在的这种基本结构,进而理解事物的相互关系。

其中“曼哈顿维尔音乐课程计划”,它是螺旋性课程模式的具体应用。它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是由美国国家教育总署资助的音乐教育课程研究项目。该项目哲学基础是:真正的教育并非是关于事物的学习,而是在事物中体验,如果音乐本身包括了表达、交流、创造和意义,那么音乐教育过程就意味着让儿童到音乐活动中去体会表达交流和创造经验,去探索、发现音乐的意义所在;其教育心理学基础是: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基本结构,教育的机制就是帮助学生去发现学科中存在的这种基本结构①。

曼哈顿维尔音乐课程螺旋形模式,主要是为学龄前至低年级儿童编制的,它主要集中于音乐声音的活动,围绕音乐的基本要素来设置教学内容和目标,不是单纯的行为目标,而是包括认知目标、情感目标、技能目标和审美目标四个方面;②教学方法与过程模式类似,让幼儿在音乐课上积极主动的发现和探索;从自由探索、引导探索、即兴创作、有计划地即兴创作和强化作用五个环节展开教学。

这种课程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有助于幼儿音乐能力的提高。但是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幼儿学习的知识是片面的,缺乏一定的系统性。

四、综合音乐感的课程模式

综合音乐感是20世纪6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音乐教育流派。1965年4月,当代音乐研究项目在伊里诺伊的西北大学召开的研讨会,把当代音乐计划的重点拓展为广泛综合的教育内容,提出ComprehensiveMusicianship(简称CM)概念,我国译为“综合音乐感”,又称综合音乐素质,在实践中产生并成为有较大影响的教育体系。

所谓音乐感,就是能够正确地理解音乐,并能把这些理解和感受充分表达出来的能力。“综合音乐感”课程思想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音乐诸要素的综合:音高、时值、音强和音色是各种风格音乐所共有的基本构成要素,音乐感的培养是建立在这些基本构成要素的基础之上,并不断深化的过程;(2)音乐时间活动的综合;(3)教学内容的综合:采用丰富多样的音乐材料,各国、各民族、各个历史时期的各种风格音乐,不管是大师的名著,还是民间音乐,不管是古典音乐,还是现代音乐,都会充分利用,以此丰富幼儿的体验,加深他们对音乐的理解。

它的课程强调以儿童为主体,教师引导儿童主动地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不断发掘、发展儿童潜在的创造能力。它把听觉作为探索的主要工具,通过教学活动训练,发展幼儿多方面的能力,并从中体验获得探索的意义和乐趣。

这种教学法不强求一定的技术或学习方法,而强调音乐教学是综合性的,音乐的各方面是相互联系并综合而成的一个整体。

实际上,“综合音乐感”课程体系借鉴了“要素主义课程”、“进步教育运动”、“社会中心课程”的合理因素,是“学科中心”、“儿童中心”和“社会中心”三种课程模式的相互融合。

五、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课程

20世纪,多元文化主义是美国教育讨论最多的议题之一。多元文化课程的真正起因是1972年第92届美国联邦大会上公共法的颁布。其中有一条款强调:在一个多民族的社会中,国家是由不同民族的人构成的。要深刻理解本民族遗产及本国其他民族遗产,对形成一个更和谐、更富有爱国情感及风险的平民社会,所具有的贡献及其意义;同时,在国家教育机构学习的所有人都应有机会学习本民族文化遗产的特色及本国其他民族文化遗产的贡献③。此法促进了多元文化教育。

美国的多元文化主义音乐教育观念的缘起和发展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原因:(1)对20世纪初以来世界民族音乐调查研究形成的文化价值相对论的产生的共识;(2)60年代以来美国民权运动的冲击,以及《民权法》对少数民族接受平等教育的肯定;(3)大批非欧洲移民在美国定居,不同的文化背景对音乐教材内容提出了多样性的要求;(4)全球经济一体化要求教育内容扩展到文化的国际视野中;(5)美国音乐教育界做出的不懈努力。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于批判地思考世界各种不同的音乐,有助于形成一种全球性的视野。强调的是音乐与其他艺术学科、非艺术学科的结合,提倡关联、整合的课程观念。其中力度和影响最大的是“DBME”(Discipline-Based Music Education)―“基于多学科的音乐教育”,DBME包含四个方面:创作(Production,指广义的音乐艺术活动)、即兴、作曲和表演。“创作”不是十分贴切的译词,Production在这里包含着所有参与性质的过程和结果)、美学、历史和评论,音乐是DBME的核心。音乐课程内容涵盖了非洲、亚洲、巴西、墨西哥、美国本土的传统音乐等。DBME本身不是课程,它关注的主要是教学的观念、方法和多学科模式的教师培训④。

以上是美国学前音乐教育课程模式的转变,从中我们不难发现:(1)虽然在不同的时期出现了不同的课程模式,但是都是立足于当时音乐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不断改进学前音乐教育的状况而进行的;(2)对音乐教育的性质与价值认识也不断深化,并提高了音乐课程在整个学科中的地位,由音乐课程模式的演变不难看出,音乐不断从作为单一的、孤立的、非核心的学科逐步转变为与其他学科综合的、核心的学科;(3)对于音乐的学习从开始的关注知识和技能,逐渐过渡到重视儿童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

总体而言,美国学前音乐教育课程是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过程,其课程模式不是单一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呈现出多样化、综合化、实用化、现代化和个性化的趋势。

通过对美国的学前音乐教育课程模式发展脉络的整理,获得以下几点启示。

1.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课程模式。

学前音乐教育课程本身是没有对与错的,虽然我们在分析的时候发现各种课程模式都有其利弊,但是这也说明在不同的背景下产生的课程模式的侧重点各不相同而已,就好像没有用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一样。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以前的课程模式就不好,现在的课程模式就是最好。实际上,这些课程模式本身是前后相继的。因此,我们只有明确我们的学前音乐教育需要什么,而不是简单照搬国外的课程模式,这样才能找出更适合我们需要的课程模式,或者是更适合我国学前音乐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前音乐教育的发展。

2.我们要提高音乐在教育中的地位。

我们要充分重视学前音乐教育的重要价值。我国的教育模式,音乐一直是作为副科,音乐教育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严重忽视了音乐在教育中的价值。而加德纳提出了人的智能,其中之一就是音乐智能。因此,我们要重新认识学前音乐教育的重要性,让它充分发挥其优势作用。

3.重视科学的、发展的幼儿音乐教育评价。

我国目前幼儿音乐教育评价很少,幼儿园几乎没有做这样的工作。即使有评价,也是通过看老师的音乐教学活动进行的,体现的是“评教学评幼儿”的模式,目的在于通过教学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发展。

注释:

①许卓娅.学前儿童音乐教育[M].人民出版社,1996:75.

②黄虹.引入音乐概念学习建构普通音乐教育课程模式[J].中国音乐教育,1998(3).

③刘沛.美国学校音乐课程和教材的思想基础及形态[J].中国音乐,2003,1.

④刘沛.美国学校音乐课程和教材的思想基础及形态[J].中国音乐,2003,1.

参考文献:

[1][美]马克.管建华,译.当代音乐教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

[2]桂勤.多元社会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历史背景与哲学基础的探寻[J].中国音乐,1995.3.

[3]许卓娅.学前儿童音乐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4]黄虹.引入音乐概念学习建构普通音乐教育课程模式[J].中国音乐教育,1998(3).

[5]管建华.21世纪中国音乐教育面临的挑战:课程改革与文化[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1999(3).

[6]尹爱青.外国儿童音乐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7]孟凡玉.20世纪美国课程改革与音乐教育的发展[J].中国音乐学,2001(2).

[8]严仲连.当代国外课程改革与发展[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2).

[9]黄瑾.学前儿童音乐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0]刘沛.美国学校音乐课程和教材的思想基础及形态[J].中国音乐,2003(1).

[11]马学斌.布鲁纳课程理论的人本主义转向探析[J].云梦学刊,2003(3).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概念例10

儿童初学钢琴尽管浅易,但却是万丈高楼的根基,因此,当一个孩子初次坐在钢琴前提起一只手弹奏一个乐句或两小乐句的小曲时,就已经接触到钢琴艺术的大部分原则与原理。在这个意义上,初学并不构成降低教师水平的理由。那么,应该注意哪些方法技巧才能把学生学琴的道路引向正确的方向?这是本文将要论述的重点问题。

一、儿童钢琴教育工作者应具有前瞻性

现在,家长让孩子学琴都是以开发智力和素质教育为前提,那么是不是在钢琴前弹几首曲子就开发了智力呢?很多老师在给初学的学生上课时都将着眼点放在手指的运动上,把曲子完成就觉得是教会了。其实,作为儿童钢琴教育工作者首先应具有前瞻性,教师要从长远的角度去训练学生、教导学生,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而不是追求立竿见影式的教学。

首先,教师应重视对儿童感官协调能力的培养。心理学家认为,所谓聪明,无非就是反应快、接受能力强、理解力强。这些能力需要多种感觉器官同时产生反应,互相配合、协调运动才能迅速提高。而学习钢琴,除了身体的肌筋运动外,必须把感官的各个系统视觉、听觉、触觉、运动觉、平衡觉协调起来(见图1)。长期投入这种综合性训练的人,他的神经细胞就会经常处于兴奋状态,刺激增长,他们的反应力就会优于别人,整体能力也会随之提高。这也是为什么学习钢琴可以开发智力的关键点。

其次,在学琴初期,教师应该给家长灌输正确的学琴观念。对儿童进行钢琴教学是由教师——家长——学生三个环节构成。在儿童漫长的学琴道路上,家长的正确观念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家长通常有以下几种典型现象:家长代替太多,理应由孩子自己努力去做的事却由家长代劳了;因急于求成而对孩子过分施压,这种情况容易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采取完全不过问的方式。在学琴初期,家长都是满怀好奇与神秘,但这种兴奋瞬息即逝,伴之而来的是艰苦和漫长的陪学、陪练。这个持之以恒的过程让很多家长焦急、苦恼,不知所措。因此,教师必须一开始就给家长树立几个正确的观念:1.学习钢琴是长期的行为,贵在坚持;2.学习钢琴,家长不只是投资金钱就万事大吉,更重要的是投资精力和时间;3.学习钢琴,家长应担负起提示、启发、协助的工作。

家长与教师的配合,主要落实在孩子上课以外全部练习的辅导中。学龄前的幼儿接受钢琴启蒙教学,就像刚刚学走路时一样,需要父母的帮助。现在有不少家长已经认识到辅导的重要性,从孩子学琴起,就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跟着孩子一起学。当年龄幼小的孩子刚刚开始学习钢琴时,家长要先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练琴习惯,比如,开始练琴前先要洗干净双手,修剪好指甲,检查琴凳与脚垫的高度、位置,为孩子安置合适的灯光做好练琴的各种准备工作,使孩子努力做到一旦上琴便专心致志,直到完成练习要求。幼儿学琴出于智力和能力上的原因,家长可以帮着记一记教师上课的要求,尽早有步骤地培养孩子独立练琴的能力。家长要帮助孩子安排每天的练琴内容、练习重点、练习目标,切不可简单地规定弹多少,否则充其量只有量的变化,不会有质的提高。家长要在孩子练习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与教师沟通,研究具体解决的办法。

掌握儿童的心理变化,因材施教,也是一名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很多钢琴教师经常为了一些个体心理差异的孩子、顽皮的孩子、精神不集中的孩子而烦恼,这就需要我们细致分析孩子在不同年龄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特征(见图2)。学龄前儿童的认知水平是以不自觉性发展,以具体形象为概括;而学龄儿童的认知水平向自觉性发展,以具体形象为主要形式向抽象概括过渡。作为教师一定要了解不同年龄儿童的智力差距,深入了解儿童的爱好,努力探索儿童音乐感知等能力如何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展,引领儿童的喜怒哀乐。

二、教师对儿童钢琴课技术性问题的表述

教师应该如何把抽象的钢琴技术问题和教学中所使用的基本概念、术语教给孩子呢?教师应该运用具有启发性的教学语言,它包括教育性、趣味性、逻辑性、形象性,并通过声情并茂的表述把无形的概念转化为有形实体。

初学钢琴必须注意几个重要的技术问题:放松、读谱、敏锐的听觉。

1.放松

放松对于初学儿童是很抽象的概念。放松是针对紧张而言的,要让孩子懂得放松首先要消除心理紧张和肌体紧张。笔者运用了能动就能松的原理,让孩子做两个放松辅助练习。放松操:先介绍弹琴时要联系到的关节,包括手指的三个关节、掌关节、手腕、手肘、肩膀、脖子、腰。这九个位置的松弛度,在整个弹琴的运动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如落下的落臂练习:让小孩的两手自然放松地垂于身旁,不要有主动的动作,由家长拿着两只手,把它渐渐提起,直到一定高度(最好超过肩高),前后左右轻轻地摇,在孩子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放掉,让其完全松弛坠落下来。在这个过程要注意手臂的活动不能主动地上举与坠落,手臂在家长的协助下要被动地进行活动。

2.读谱

熟练地认识五线谱对幼儿学习钢琴是一个重要关口。读谱训练与基础训练同步入手,脑、眼、手、耳全面训练对开发智力、增强独立学习能力是很有帮助的。对于刚开始学琴的小孩而言,头脑、思想难免处于非常集中甚至是紧张的状态,在这期间教师要让孩子用记忆的方法像学认字那样学认音,侧重帮助家长辅导孩子识谱(制作识谱卡)和帮助纠正在孩子识谱中最容易出现的错误。除了要注意五线谱的线间关系,还包括谱号、调号、指法、临时升降号等,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在初学期间,让孩子眼睛看着谱子,手指自己去找琴键,一时找不准由耳朵帮忙纠正。读谱不能完全依靠理性的判断,更多需要依靠的是条件反射,所以初学时应该进行“大运动量”的视谱训练,目的在于不断有新的信息通过感官协调系统:视觉—脑—触觉(平衡觉和运动觉)的路线,从而使这个感官协调系统更熟练、迅速地配合,训练好准确的键盘位置感。

3.敏锐的听觉

敏锐的听觉是辨别触键正确与否的导师,如何触键主要靠听觉来分别。从学琴的第一天起,就要树立一个明确的学琴原则:所有的触键技术、方法,都是为了发出好的、正确的、高质量的声音。听觉与技术两者的关系是:听觉是主导方向、指明目标,技术提供手段。正确的触键动作发出的声音一定是好的,好的声音一定是正确触键弹出来的。在学习触键技术中涉及到的触键准备动作、触键主要动作部位、各个部位的协调、重量的运作、用力与放松等动作要领方法时,都要与对声音的倾听和辨别相结合。要在学会技术动作的同时,懂得什么声音是正确的。教师要多示范、讲解,树立正确的声音听觉,培养学生拥有一双灵敏辨别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的耳朵。

三、在教学中注重对儿童音乐感的培养

所谓音乐感,简单地说就是对音乐的感受力、想象力和表现力。一个孩子的演奏具有较强的音乐感,指的是他对旋律、节奏、和声、力度等有较强的表现力,对于作品的音乐形象产生丰富的想象力,并通过自己的演奏把这些感受的想象力表达出来去感染别人。音乐感的培养是一个从小就应着眼的重要课题,在学习各种基本技术的同时仍要启发孩子主动表现音乐。

儿童钢琴音乐作品既有标题音乐,也有非标题音乐。由于标题音乐具有明确的曲名,给儿童提供了联想和想象的具体范围,只要稍加讲解和启发,儿童就比较容易理解它所表达的主要内容、情绪和意境。如《汤普森现代钢琴教程》《布格缪勒钢琴进阶二十五首》以及其他常见的钢琴初级教材中,很多都采用了具体的标题,使学生很容易产生明确、生动的音乐联想。但非标题音乐,对于儿童来说,联想和想象起来困难要大一些。联想和想象非标题音乐,首先依赖于学生对音乐语言已有的感受和反应,同时也要从乐曲本身所标明的音乐表情记号、速度力度标记,以及乐曲采用的节拍、织体、和声等方面去理解。

在初级钢琴教材中常见的非标题音乐作品有《小奏鸣曲》《回旋曲》《变奏曲》等,曲名只说明了乐曲的形式、类别,力度、速度标记,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但只要教师给予一定的教学指导,就会让学接近音乐所要表达的含义。以《小奏鸣曲》为例,教师在教授曲目之前就应告诉学生奏鸣曲式的基本含义:一般是三个乐章,第一乐章一般是快板或小快板,主题往往比较欢快、热烈,也可以是优美、流畅而明快的,而副题和主题在性格上应该有所不同。第二乐章一般是慢板或行板,旋律优美歌唱或宁静沉思。第三乐章则是比第一乐章更快的快板。如果学生弄清了这些一般规律,再结合乐曲中其他演奏标记,就容易产生正确的联想和想象。联想和想象是丰富、加深审美体验的心理过程,在儿童钢琴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联想和想象,使学生的审美体验得到拓展和深化。

四、传授儿童科学的练琴方法

教师除了教琴外,还应告诉学生科学的练琴方法。对于儿童练琴的安排,一般应坚持以下原则:

1.将练琴时间固定安排在学生精力充沛的时候,有利于集中注意力,保证质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2.2—5周岁左右的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一般在20分钟左右,故每次练习时间安排20—30分钟为宜,每天安排两至三次。3.每次练琴要有明确的要求,具体的目标,不要简单规定弹几遍,弹几个小时,要有质有量。4.坚持天天练琴不间断,从中可以培养孩子的毅力和品质。

结语

对于儿童钢琴的教学而言,教师的着眼点必须站在高处,要为长期的钢琴学习培养好的习惯,打好坚实的基础,树立正确的学琴观念,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这些都是儿童钢琴教学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编辑部编.怎样提高钢琴演奏水平.华乐出版社,2003.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概念例11

儿童初学钢琴尽管浅易,但却是万丈高楼的根基,因此,当一个孩子初次坐在钢琴前提起一只手弹奏一个乐句或两小乐句的小曲时,就已经接触到钢琴艺术的大部分原则与原理。在这个意义上,初学并不构成降低教师水平的理由。那么,应该注意哪些方法技巧才能把学生学琴的道路引向正确的方向?这是本文将要论述的重点问题。

一、儿童钢琴教育工作者应具有前瞻性

现在,家长让孩子学琴都是以开发智力和素质教育为前提, 那么是不是在钢琴前弹几首曲子就开发了智力呢? 很多老师在给初学的学生上课时都将着眼点放在手指的运动上,把曲子完成就觉得是教会了。其实,作为儿童钢琴教育工作者首先应具有前瞻性,教师要从长远的角度去训练学生、教导学生,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而不是追求立竿见影式的教学。

首先,教师应重视对儿童感官协调能力的培养。心理学家认为,所谓聪明,无非就是反应快、接受能力强、理解力强。这些能力需要多种感觉器官同时产生反应,互相配合、协调运动才能迅速提高。而学习钢琴,除了身体的肌筋运动外,必须把感官的各个系统视觉、听觉、触觉、运动觉、平衡觉协调起来(见图1)。长期投入这种综合性训练的人,他的神经细胞就会经常处于兴奋状态,刺激增长,他们的反应力就会优于别人,整体能力也会随之提高。这也是为什么学习钢琴可以开发智力的关键点。

其次,在学琴初期,教师应该给家长灌输正确的学琴观念。对儿童进行钢琴教学是由教师——家长——学生三个环节构成。在儿童漫长的学琴道路上,家长的正确观念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家长通常有以下几种典型现象:家长代替太多,理应由孩子自己努力去做的事却由家长代劳了;因急于求成而对孩子过分施压,这种情况容易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采取完全不过问的方式。在学琴初期,家长都是满怀好奇与神秘 ,但这种兴奋瞬息即逝,伴之而来的是艰苦和漫长的陪学、陪练。这个持之以恒的过程让很多家长焦急、苦恼,不知所措。因此,教师必须一开始就给家长树立几个正确的观念:1.学习钢琴是长期的行为,贵在坚持; 2.学习钢琴,家长不只是投资金钱就万事大吉,更重要的是投资精力和时间;3.学习钢琴,家长应担负起提示、启发、协助的工作。

家长与教师的配合,主要落实在孩子上课以外全部练习的辅导中。学龄前的幼儿接受钢琴启蒙教学,就像刚刚学走路时一样,需要父母的帮助。现在有不少家长已经认识到辅导的重要性,从孩子学琴起,就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跟着孩子一起学。当年龄幼小的孩子刚刚开始学习钢琴时,家长要先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练琴习惯,比如,开始练琴前先要洗干净双手,修剪好指甲,检查琴凳与脚垫的高度、位置,为孩子安置合适的灯光做好练琴的各种准备工作,使孩子努力做到一旦上琴便专心致志,直到完成练习要求。幼儿学琴出于智力和能力上的原因,家长可以帮着记一记教师上课的要求,尽早有步骤地培养孩子独立练琴的能力。家长要帮助孩子安排每天的练琴内容、练习重点、练习目标,切不可简单地规定弹多少,否则充其量只有量的变化,不会有质的提高。家长要在孩子练习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与教师沟通,研究具体解决的办法。

掌握儿童的心理变化,因材施教,也是一名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很多钢琴教师经常为了一些个体心理差异的孩子、顽皮的孩子、精神不集中的孩子而烦恼,这就需要我们细致分析孩子在不同年龄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特征(见图2)。学龄前儿童的认知水平是以不自觉性发展,以具体形象为概括;而学龄儿童的认知水平向自觉性发展,以具体形象为主要形式向抽象概括过渡。作为教师一定要了解不同年龄儿童的智力差距,深入了解儿童的爱好,努力探索儿童音乐感知等能力如何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展,引领儿童的喜怒哀乐。

二、教师对儿童钢琴课技术性问题的表述

教师应该如何把抽象的钢琴技术问题和教学中所使用的基本概念、术语教给孩子呢?教师应该运用具有启发性的教学语言,它包括教育性、趣味性、逻辑性、形象性,并通过声情并茂的表述把无形的概念转化为有形实体。

初学钢琴必须注意几个重要的技术问题:放松、读谱、敏锐的听觉。

1.放松

放松对于初学儿童是很抽象的概念。放松是针对紧张而言的,要让孩子懂得放松首先要消除心理紧张和肌体紧张。笔者运用了能动就能松的原理,让孩子做两个放松辅助练习。放松操:先介绍弹琴时要联系到的关节,包括手指的三个关节、掌关节、手腕、手肘、肩膀、脖子、腰。这九个位置的松弛度,在整个弹琴的运动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如落下的落臂练习:让小孩的两手自然放松地垂于身旁,不要有主动的动作,由家长拿着两只手,把它渐渐提起,直到一定高度(最好超过肩高),前后左右轻轻地摇,在孩子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放掉,让其完全松弛坠落下来。在这个过程要注意手臂的活动不能主动地上举与坠落,手臂在家长的协助下要被动地进行活动。

2.读谱

熟练地认识五线谱对幼儿学习钢琴是一个重要关口。读谱训练与基础训练同步入手,脑、眼、手、耳全面训练对开发智力、增强独立学习能力是很有帮助的。对于刚开始学琴的小孩而言,头脑、思想难免处于非常集中甚至是紧张的状态,在这期间教师要让孩子用记忆的方法像学认字那样学认音,侧重帮助家长辅导孩子识谱(制作识谱卡)和帮助纠正在孩子识谱中最容易出现的错误。除了要注意五线谱的线间关系,还包括谱号、调号、指法、临时升降号等,这些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在初学期间,让孩子眼睛看着谱子,手指自己去找琴键,一时找不准由耳朵帮忙纠正。读谱不能完全依靠理性的判断,更多需要依靠的是条件反射,所以初学时应该进行“大运动量”的视谱训练,目的在于不断有新的信息通过感官协调系统:视觉—脑—触觉(平衡觉和运动觉)的路线,从而使这个感官协调系统更熟练、迅速地配合,训练好准确的键盘位置感。

3.敏锐的听觉

敏锐的听觉是辨别触键正确与否的导师,如何触键主要靠听觉来分别。从学琴的第一天起,就要树立一个明确的学琴原则:所有的触键技术、方法,都是为了发出好的、正确的、高质量的声音。听觉与技术两者的关系是:听觉是主导方向、指明目标,技术提供手段。正确的触键动作发出的声音一定是好的,好的声音一定是正确触键弹出来的。在学习触键技术中涉及到的触键准备动作、触键主要动作部位、各个部位的协调、重量的运作、用力与放松等动作要领方法时,都要与对声音的倾听和辨别相结合。要在学会技术动作的同时,懂得什么声音是正确的。教师要多示范、讲解,树立正确的声音听觉,培养学生拥有一双灵敏辨别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的耳朵。

三、在教学中注重对儿童音乐感的培养

所谓音乐感,简单地说就是对音乐的感受力、想象力和表现力。一个孩子的演奏具有较强的音乐感,指的是他对旋律、节奏、和声、力度等有较强的表现力,对于作品的音乐形象产生丰富的想象力,并通过自己的演奏把这些感受的想象力表达出来去感染别人。音乐感的培养是一个从小就应着眼的重要课题,在学习各种基本技术的同时仍要启发孩子主动表现音乐。

儿童钢琴音乐作品既有标题音乐,也有非标题音乐。由于标题音乐具有明确的曲名,给儿童提供了联想和想象的具体范围,只要稍加讲解和启发,儿童就比较容易理解它所表达的主要内容、情绪和意境。如《汤普森现代钢琴教程》《布格缪勒钢琴进阶二十五首》以及其他常见的钢琴初级教材中,很多都采用了具体的标题,使学生很容易产生明确、生动的音乐联想。但非标题音乐,对于儿童来说,联想和想象起来困难要大一些。联想和想象非标题音乐,首先依赖于学生对音乐语言已有的感受和反应,同时也要从乐曲本身所标明的音乐表情记号、速度力度标记,以及乐曲采用的节拍、织体、和声等方面去理解。

在初级钢琴教材中常见的非标题音乐作品有《小奏鸣曲》《回旋曲》《变奏曲》等,曲名只说明了乐曲的形式、类别,力度、速度标记,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但只要教师给予一定的教学指导,就会让学接近音乐所要表达的含义。以《小奏鸣曲》为例,教师在教授曲目之前就应告诉学生奏鸣曲式的基本含义:一般是三个乐章,第一乐章一般是快板或小快板,主题往往比较欢快、热烈,也可以是优美、流畅而明快的,而副题和主题在性格上应该有所不同。第二乐章一般是慢板或行板,旋律优美歌唱或宁静沉思。第三乐章则是比第一乐章更快的快板。如果学生弄清了这些一般规律,再结合乐曲中其他演奏标记,就容易产生正确的联想和想象。联想和想象是丰富、加深审美体验的心理过程,在儿童钢琴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联想和想象,使学生的审美体验得到拓展和深化。

四、传授儿童科学的练琴方法

教师除了教琴外,还应告诉学生科学的练琴方法。对于儿童练琴的安排,一般应坚持以下原则:

1.将练琴时间固定安排在学生精力充沛的时候,有利于集中注意力,保证质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2.2—5周岁左右的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一般在20分钟左右,故每次练习时间安排20—30分钟为宜,每天安排两至三次。3.每次练琴要有明确的要求,具体的目标,不要简单规定弹几遍,弹几个小时,要有质有量。4.坚持天天练琴不间断,从中可以培养孩子的毅力和品质。

结语

对于儿童钢琴的教学而言,教师的着眼点必须站在高处,要为长期的钢琴学习培养好的习惯,打好坚实的基础,树立正确的学琴观念,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这些都是儿童钢琴教学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编辑部编.怎样提高钢琴演奏水平.华乐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