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德育实施途径

德育实施途径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8-21 09:25:50

德育实施途径

德育实施途径例1

德育的途径和方法是由德育的任务、内容等方面因素决定的。由于小学德育的任务、内容是多方面的,因此,进行小学德育就有多种途径和方法。

一、小学德育实施的途径

小学德育的途径主要有思想品德课和其他各门文化课教学、班主任工作、校会和班会、少先队活动、各种课外校外活动等。以下介绍几个最主要的方面。

1.思想品德课

这是向小学生比较系统地进行直接和专门德育的一门课程,是我们学校教育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小学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形式。在一些地方,小学思想品德课的内容已经组合进了社会课,但是它的任务仍然是使小学生初步具有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立志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为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初步的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中,思想品德课有着其他途径所不能代替的独特作用。小学的思想品德课,不能讲成中学或大学的政治课,要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用小学生容易懂的语言,结合具体实例讲清道理;也可以让学生讨论某些现象和行为,明辨是非,掌握正确的价值观念。

2.其他各科教学

学校以教学为主,学生在学校大部分时间是上文化课。因此通过思想品德课之外的其他各科教学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最经常的、最基本的途径。

教学本身具有教育性。小学各科教材都是根据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编写的,它具有丰富的思想教育的内容。小学各科教学是为学生学习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打基础的。同时也只有掌握了基础知识才能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所以,学科教学和思想品德教育是紧密相关的。但是由于各科教学内容不同,因而它们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的意义和作用也就不同。

语文课的许多内容思想性都很强,通过分析课文中事物和人物的是非、善恶、美丑,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受到思想品德的感染和教育。音乐、美术课通过艺术形象使学生受到美好道德情操的熏陶。历史、地理课是教育学生热爱祖国、人民的好教材。算术、自然课可以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教育。

3.校会、班会和少先队活动

校会是指全校性的大会,是对全体学生进行教育的一种途径。有定期的和不定期的。如开学典礼,在开学初举行,一般是向全校师生报告本学期的工作计划,对学生提出要求,使学生明确本学期的任务,激励他们在思想和学业上努力上进。又如结业典礼,在期末进行,欢送毕业同学,总结一学期的工作,表彰“三好”学生,号召同学向“三好”学生学习。还有国庆节、六一儿童节等重大节日,也是通过校会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班会则是比校会更经常和更有针对性的集体教育形式。德育活动应当成为班会计划的核心组成部分。

少先队组织是少年儿童自己的组织。少先队的队会是小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形式。学生在少先队及其活动中,根据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推选出自己的领导人,学习过健康向上的民主生活。他们在辅导员的指导下,学习自己管理自己,并组织各种有教育意义的活动。由于少先队活动是学生自己组织的,可以更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要求,受到学生的欢迎,可以吸引更多学生参加。学校德育应当重视发挥少先队的德育作用,使学生在自己组织的实际活动中受到各方面的教育。

二、小学德育实施的方法

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是为了实现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和内容所采取的措施和手段。思想品德教育中始终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教育方法:一种是以说服教育为主,以理服人,正面启发引导和注意实际锻炼的方法;另一种是以压服为主,搞强迫命令,以力服人的教育方法。我们要进行真正的德育,就只能采用说服为主的教育方法,绝不能运用压服的方法。

小学德育的方法主要包括说服教育、榜样示范、实际锻炼、表扬和批评、奖励和惩罚等。

1.情感陶冶

情感陶冶法是指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到道德情感与心灵的熏陶、教育的一种教育方法。如果说讲授、谈话、讨论等是一种明示的德育方法的话,陶冶则是一种暗示的德育方法。陶冶法的基本理论基础是环境与人的发展的相互作用。一般说来陶冶法有“陶情”和“冶性”两方面的作用机制。陶情是一种与认知活动相互联系的情感和情趣的化育过程;冶性则指与情感联系的认知上的进步乃至人格上的提升。陶冶的过程是陶情与冶性两个过程的统一。因而在道德教育过程中陶冶的方法主要侧重于情感的陶冶,但其作用当然也不止于情感的培育。

情感陶冶法的具体实施途径一般是三个方面:教师的师爱、环境陶冶、艺术陶冶。陶冶法的关键是要设置具有隐性教育意义的教育情境。情感陶冶法广泛应用于德育过程之中。陶冶法的长处是教育意向和教育内容寓于生动形象、趣味盎然的环境与活动之中,教育过程具有情感与认知高度统一的特点,易于发动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想象和理解能力等等。陶冶法的短处是它不能在短时间内传授明确和大量的知识信息,所以,陶冶法须与其他教育方法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最大的教育功效。

2.榜样示范

榜样示范教育法是以别人的好思想、好品德、好行为去影响、教育学生的一种方法。榜样人格具体、生动、形象,对学生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易于为学生所领会和模仿。特别是小学生,他们的心理特点之一就是特别希望找到具体的值得尊敬的英雄模范人物,去学习,去模仿,所以教育意义更大。运用榜样教育学生,要选好典型,使典型本身有教育意义,切合学生的实际。

一般常选用的榜样有革命导师、英雄模范人物、历史上伟大人物、科学家、艺术家以及文艺作品中的典型形象以及教师和家长。

3.实际锻炼

实际锻炼是形成和巩固学生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最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是让学生通过参加各种活动和交往受到实际的锻炼,从而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达到知行统一、言行一致的目的。

学生参加实际锻炼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学习活动、各种劳动、社会活动、参观访问、各种有益的竞赛活动等。

4.奖励与惩罚

奖励与惩罚(含表扬与批评),是小学德育不可或缺的教育方法。

德育实施途径例2

从广义上讲,所谓青少年养成教育,就是通过学校、社会、家庭等多方面、多渠道的协同教育和影响,使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青少年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养成教育的核心是习惯教育,养成教育强调由自发向自觉的渐进。加强青少年的养成教育,是提高中华民族文化和道德素质的迫切需要,也是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一、德育过程的内涵

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就是实现社会道德规范向受教育者主体的转化,以实现人的价值,而后再外化为道德行为。德育过程的基本趋势是依据发展的规律和道德价值的追求,去限定素质发展的方向,并使道德品质逐渐由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由多方面的变化到成熟。德育过程的结果就是人的社会化、阶级化、人格化,形成一个人的社会特质。德育过程实质上是给学生建立起受教育者所要求的实际关系的过程。从根本上说,德育就是通过对人的启迪与内化,提高人的素质,使其形成良好的道德境界。

二、青少年的心理特点

少年期以前的时期(即12岁以前),是真正的幼稚期或儿童期。这一时期的人更多地依靠成人的照顾、爱护,他们的独立性和自觉性都比较低。少年期或从儿童期向青年期过渡的一个时期(过渡期)的青少年,处于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状态,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并存的时期。这一时期是青少年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形成的时期,是世界观萌芽的时期,是开始以道德信念和理想来指导自己的行为的时期。这就需要教育者循序渐进地、积极地引导,以促进青少年养成教育的良性发展。

三、成功开展青少年养成教育的五个基本点

(一)引导

引导在青少年养成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德育过程的积极因素,是青少年养成教育的必然要求。引导青少年养成教育,除要遵循德育的原则(说服教育原则,摆事实、讲道理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实践性原则)之外,还要遵循普遍性原则、针对性原则、适度性原则等。

1.普遍性原则。普遍性原则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要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引导,切不可受“唯智论”的片面影响,只注意到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也要注意到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二是指要尽量把“引导”渗入青少年的道德品质形成的各个方面,贯穿到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等方面的每一个基本要素,从而使知、情、意、行四个要素统一,促进青少年的养成教育。

2.针对性原则。针对性原则也包括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要针对养成教育的对象——青少年。人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这就要求教育者必须针对青少年特有的心理特征,实施积极的引导。二是要针对教育对象的个别差异性。人发展到一定阶段,会有共同的显著特征,但人与人之间又存在着明显的个性差异。开展养成教育,一定要针对这种个别差异性,做到普遍关注下的个别引导。

3.适度性原则。少年的第一个社会化任务是谋求独立,在此过程中,他们开始抵抗儿童时期不愿执行的那些任务要求,当教育者限制他们的独立性,不重视他们的兴趣、态度和意见时,他们会表现出具有强烈的自尊心。道德信念、道德理想的形成以及世界观的萌芽、自我意识的发展等心理特征,都要求教育者在引导青少年养成教育时,必须掌握适度原则,避免他们产生逆反心理。

(二)协同

理想的德育应该在全社会形成“做人为本”的共识,建立起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 的德育网络系统,使多种力量形成时空交叉影响的德育优势力量。这里的“协同”指的是德育网络中各要素的协同与一致。

1.德育网络系统分析。青少年的德育网络系统应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是校内德育网络系统,即由课堂教学系统、课下活动系统、校园环境系统和班级教育系统组成的联系网络。二是校外德育网络系统,即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系统。这是一个为有效实施德育在学校、家庭、社会多种德育途径之间结成的一种“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组织体系。校内德育网络系统能够充分体现教育者的意志和道德价值取向,而校外德育网络系统是校内德育网络系统的有效补充。

2.德育网络系统各因素功能上的互补。学校、家庭、社会在教育方法、教育内容、教育途径上各具特色,既不能相互替代,又各有优势和不足。学校教育主要是通过认识——理性和规章制度、纪律来实现的。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对青少年的教育影响有着显著的特点:奠基性、先入性、亲情性、可信性、权威性、有效性、灵活性、针对性、渗透性、感染性、长期性、持续性、随意性、局限性。社会教育影响主要包括社会宣传、社会舆论、社会风尚、社会活动、人际交往、社会环境和邻里环境等,这就决定了社会教育的广泛性、多样性、复杂性和自主性。

3.协同教育的重要性。有许多家长在教育子女时,往往以自己的不正确的生活经验告诫自己的子女“不要相信任何人”“不要轻易帮助别人”等。这样的家庭教育对孩子良好品行的养成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学校的道德教育效果也会在父母的不良“经验教育”中毁于一旦。德育网络系统中各种因素的不协同,就会让受教育者无所适从,德育效果得不到强化,不利于养成教育的成功。

(三)活动

养成教育应该重视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品德,让青少年在日常活动中体验、感受道德的力量。活动在青少年养成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青少年在活动中可以学到很多优秀的道德品质。同时,他们的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在活动中得到检验和矫正,这样,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实际感受,从而深信自己所了解的行为规范是正确的、合理的,这些活动和行为才会变成他们的品德特征。例如:如果青少年只从理性上认识到劳动的好处和意义,没有亲身体验到劳动的作用,没有感受到劳动后的欢乐,没有经历真正的劳动,那么热爱劳动的品质只能是空的。总之,任何良好的品德都是在教育者为受教育者组织的多种多样的活动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所以养成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说教上,更重要的是组织青少年亲身参加实践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受教育。

(四)自律

养成教育归根到底还是要靠学生的自我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不教之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青少年学生不可能永远接受教师的教育和指导,他们终究要长大,终究要离开教师的引导,因此,尽可能地让青少年独立生活,使他们时刻能够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不断完善自我,使他们在自警、自诚、自励的“道德长跑”中养成良好的德性,这是养成教育成功的捷径。

(五)评价

养成教育的评价是养成教育成功的重要部分,关系到青少年在养成教育中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的形成,关系到青少年养成教育的定型化。青少年接受的道德教育,往往只限于奖励和惩罚,先是物质上的,后发展为精神上的,德育的价值在他们身上带有一定的功利性。随着个体身心的发展,道德价值的享用功能得以深化和发展,并由此产生一种道德发展、人格完善的根本动力。对青少年道德发展的正确评价会成为青少年养成教育的强化,从而使他们乐于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稳固的动力定型。

现阶段,我国在道德评价上存在着一些问题。学校更重视学生的成绩、学生的智力发展,而对学生的人格成长和德性养成不太重视。这样不利于青少年良好习惯的形成,对养成教育的成功也具有一定的破坏作用。

参考文献:

[1]成有信.教育学原理[M].郑州:大象出版社,1993.

德育实施途径例3

和谐、丰富的环境创设是举办德育工作的基础方法,小朋友一天的生活及每项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是举办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结合多项教育资源是举办德育工作的基本方法。经由幼儿园、家庭与社区的一起努力,不仅小朋友们会有可喜的变化,在他们的督促和提醒下,家长们也会受到有力的成长,时刻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以此来提高各个家庭的文明程度,从而提高幼儿园德育工作的成效。

一、幼儿园实施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德育是教育中最古老的话题之一,历来被人们关注,尤其是在素质教育成为主旋律的今天,德育更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国,作为“孩子越来越难教”的境况下,德育教育更是迫在眉睫。幼儿期是人生的启蒙期,是塑造健康人格和形成良好道德素质的重要时期。但是从当前独生子女所处的家庭环境看,道德熏陶和教育不容乐观,众星捧月的地位,家长重智轻德的教育观,使我们的孩子从小便养成了“以我为中心”的任性、骄傲等道德意识和行为。大部分独生子女在一定程度上都具有不良个性和品质,如:脾气大、人性固执、听不得批评、打人、不懂礼貌、遇到困难爱哭等等。因此,在幼儿园的教育中加强德育教育更显的十分重要。要让幼儿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培养幼儿从小尊敬老人、回报父母的感恩之心。由于独生子女所处的环境不同,好多孩子只知道接受爱,不知道还需要回报爱自己的人,我们幼儿园要通过讲故事、学儿歌等方式让幼儿明白,爱是相互的在得到别人的关爱时应该学会回报。

二、幼儿园实施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1、每时每刻进行教育,寓道德教育于生活各个环节中

(1)晨间活动:让值日生提前来园,为小朋友们整理桌椅、给自然角的植物浇浇水、然后迎接小朋友。让幼儿学习礼貌用语,增强文明意识。

(2)课问活动:教育孩子要相互关心、照顾小一点的孩子,帮助他们复习课上所学的内容;要学会谦让,好玩的玩具大家一起玩。

(3)进餐时间:进餐时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吃饭时不掉米粒、不剩饭菜,不乱扔残渣,对幼儿进行爱惜粮食的教育,吃完后能自觉地将餐具收拾好,让幼儿克服“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的不良习惯。

(4)午睡时间:教育幼儿睡前将脱下的衣服叠整齐放在固定的位置,能保持正确的睡觉姿势,并迅速入睡。

(5)离园活动:要求幼儿不追逐、不吵闹,将自己的东西整理好,等父母来接。同时,利用家长接送孩子的时间与家长及时沟通,了解幼儿在家表现情况,同时把幼儿在同情况及时反馈给家长,和家长共商对策,促进巩固幼儿道德观的形成。

2、强化家园沟通与交流

家庭是幼儿道德观念获得的重要场所,传统道德文化教育更多地存在于家庭之中。因此,幼儿园首先要建立家园沟通互动机制,积极与家长做好交流与沟通工作,利用面谈、电话、家长会、家长讲座和家长委员会等多种途径与形式,及时向家长反映幼儿在园的道德发展情况,并了解幼儿在家的道德表现。教师还可以利用家长园地向家长介绍正确的家教方法,避免传统道德文化中的不科学成分在幼儿家庭产生不利的影响。

3、积极鼓励家长以身作则

实践表明幼儿身上表现出来的问题,其根源可能在家长。如有的家长平时很注意教育自己的孩子不浪费粮食、不随地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等,可自己却做不到,经常被孩子看到并指出,这样就会对孩子造成一种大人不诚信、要求自己和别人不统一的坏印象,孩子们也就会怀疑道德本身是否拥有统一的标准,这是道德教育最大的偏差。所以,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家长首先要做到、做好,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为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与水平,幼儿园可以举办专门的家长学校,定期请幼教专家与经验丰富的教师开办讲座,鼓励家长学习和运用正确的家教方法。

4、随机举行教育实践活动

举行“五小好公民”道德教育活动,对小朋友来说,不能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我们根据小朋友的年龄特点、兴趣特长,决定从小朋友身边的小事情做起。比如在班级活动时,爱惜桌子凳子、玩具、书画等,启发小朋友与玩具、书画成为朋友,比赛谁做得最好;在户外实践时,引导小朋友看见地上有纸屑和果皮能够自动自发地拣起来,扔进垃圾桶里,看见花园里的花要浇水了,就能给花浇水。每次实践后,我们都着重于讨论活动的意义和成果,鼓励小朋友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通过激励与赞赏,增加了孩子们爱惜公物、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5、多利用游戏的形式开展品德教育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也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在游戏中进行品德教育,更符合幼儿特点,幼儿更易接受。如通过在“交通公园”游戏中,扮演交警、司机、行人等角色,幼儿可以很快学会遵守交通规则;在“超市乐乐购”游戏中,幼儿可以学习等待、谦让与分享;在体育游戏中,幼儿可以学习合作、互助,养成坚强的意志品质。

6、鼓励家长为小朋友创造接触社会的各种机会,来培养小朋友成为合格的小公民

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并不是我们每时每刻都能做得到的,好比在社区、在公共场所就力所不能及了,此时家长的作用就变得非常重要了。我们鼓励家长带小朋友们走出家门,到社区、到公共场所,去关心老人、照顾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为他们做些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情;在马路上教育小朋友遵守交通规则,成为一个“环保小卫士”。

总之,作为幼儿教师应该从多方面着手,注重幼儿的德育教育。只有这样,在孩子将来的成长路上,才能少一些遗憾,让我们与家长携起手来,为孩子铺就一条健康的成长之路。

参考文献:

德育实施途径例4

关键词:医德教育 实施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7-0000-01

学生管理工作不只是单纯的管理工作,它是涵盖了行政管理与思想教育、外部引导与内在养成、阶段开展与全程进行、主体施力与全员参与的系统工程,这个工程庞大而繁杂。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辅导员工作的中心和主要内容,也是学生管理工作能否扎实有效进行的关键。

思想政治教育不能空谈理论,泛泛地讲些大道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不能脱离高校的专业实际,必须将二者紧密结合起来,才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对医学生来讲,专业思想和职业素质就是医德。也就是说,要把医德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衡量思政教育成效的重要指标。

对高等医学职业教育而言,培养适应基层需要,能够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具有全面综合素质的高技能应用性人才,是最基本的教育目标。为此,我们应从职业理想、职业品质、职业技能三方面逐步改进、完善医德教育,将医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相互渗透,逐渐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提升人才社会竞争力。

一、树立职业理想是医德教育的切入点

职业理想是人生对未来职业的向往和追求,帮助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职业理想是医德教育的切入点和核心内容。明确的职业理想的树立,是建立在对所学专业现状及前景全面、系统、清晰认识的基础之上。对此,要让学生明白现在学这个专业将来能干什么工作,能有多大的发展空间,才能促使他们明确自己的职业理想。在思政教育过程中,我们就医学专业的特点、我校人才培养目标及社会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状况进行逐一剖析,细化明确,使大家都能够看到、体会到,再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制定自己的目标。我们在医德教育中十分重视对古代著名医家从医目的、职业理想的解读和挖掘,其中最典型的如张仲景在《伤寒论・序》中提到:“上疗君亲之疾,下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身”,这里面既包含个人价值的实现,又包含社会责任的担当。每个人都渴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树立正确、坚定的职业理想是实现个人价值的前提,从实现个人价值的角度进行医德教育易于为学生所接受,能被学生接受并付诸实践的医德教育才是有效的医德教育。

我们从实现学生个人价值的角度,通过以下途径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理想:

(1)引导学生主动了解就业形势,树立新的奋斗目标。如果说之前的努力是为了考上大学,那么现在的任务就是为了以后的就业和职业发展。

(2)鼓励学生虚心请教师兄师姐、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圈,完成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3)启发学生开始自我和职业的探索,树立职业规划意识。通过职业测评等工具全面客观地探索自己,思考有哪些职业与自己所读的课程、专业相吻合,通过互联网、报刊杂志和访谈等渠道进一步了解这些职业。

二、培养职业品质是医德教育的着力点

职业品质是在职业行为、工作作风方面表现出来的思想、认识、态度和品质。对于医学院校学生来讲,职业品质突出表现在医德、医风上。医德教育要紧密结合专业实际,以培养、提高职业品质为根本点和着力点。对此,我们主要从解读当前社会对医务人员基本素质的要求入手,探讨医疗活动中行为、心理现象及其认识方法,研究医患关系的现状及应对措施,逐渐培养学生的医学人文精神。医学人文精神是医学生职业品质的核心,它能够帮助医学生自觉地、主动地适应医学模式的转换,完善知识和能力结构,更好地适应医学发展和医疗实践需要。职业品质表现在专业学习上,就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踏踏实实、厚积薄发的治学态度;表现在医疗活动中,就是能够清晰、准确、有效地进行医患沟通,保持恰当、和谐的医患关系,维护庄重、严整的作风形象。我们通过解读一系列临床案例,将正面的典型作为大家学习的榜样,将反面的典型作为大家引以为戒的警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思考,逐渐培养提升职业品质。

我们从塑造学生医学人文精神的角度,通过以下途径培养学生的职业品质:

(1)注重医学生身心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全面提升医学生的职业素质。身心素质体现在足够的体力、敏捷的动作、持久的耐力、广泛的兴趣、健康的情绪、良好的气质、成熟的性格和坚强的意志。人文素质体现在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尤其重要,包括获取信息的能力、调适应变能力、知识更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管理能力。

(2)注重医疗语言的规范使用和医患沟通的语言艺术。了解和掌握医疗语言的分类、医疗语言的作用、医疗语言的规律、医患沟通的语言艺术,对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注重医疗活动中医患双方所表现出的不同的心理和行为对整个医疗活动的影响。作为医疗活动的主体,医务人员要主动掌握医疗活动的性质和特点,剖析各种行为现象的心理背景,协调医疗活动中的人际关系,自觉约束自己的医疗行为,促进医疗质量的提高。

(4)注重医患关系的研究和剖析。研究医患关系的模型,剖析医患冲突的原因,探讨医患关系的和谐之道,对改善目前的医患关系、建立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的医患关系,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提升职业技能是医德教育的落脚点

通过医德教育,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培养优良的职业品质,而职业理想和职业品质需要以职业技能的形式在职业活动中体现出来。也就是说,医德医风体现于医疗活动中,医德教育的成效也体现于临床实践中。对于医学生来说,职业技能涵盖的内容很广,既包括临床实践能力,也包括理论知识水平,甚至也包括医德医风。因为良好的医德医风有助于医疗活动的顺利开展。教学活动是培养和提升职业技能的主要途径,但是教学活动是分专业、分学科进行的,学生必须把分散的学科知识综合运用才能形成自己的职业技能,而这种能力恰恰是学生所欠缺的。辅导员所要做的,就是引导和启发学生主动整理自己的技能清单,将分散的学科知识系统化、综合化,结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从业资格标准,逐步补充完善自己的职业技能体系。

我们从结合专业学习开展课外活动入手,逐渐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构建技能体系。

(1)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是医学专业教学的主体。对学生管理工作者来说,结合专业课程设置和专业培养目标,配合任课教师,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贴近专业学习的课外活动,不但能够巩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且还是进行医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形式。

德育实施途径例5

【基金项目】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科研项目(思政专项)。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044-02

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问题引起了我党的高度重视,在党的十报告中,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升到重要的战略地位,首次被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之中。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生力军,除了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外,生态道德素质的养成至关重要。如何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对高校德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高校生态德育的必要性

1.生态德育是高校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德育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生态价值观。生态价值观是人与自然价值问题的根本观点,科学的生态价值观是把整个生物圈乃至整个宇宙看成是一个生态系统,认为系统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而人类在追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同时必须做到与和谐共生。大学生是未来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在大学生中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整体主义生态价值观,并逐渐形成适应生态文明的生态世界观、生态人生观和生态价值观对国家和人类的进步非常重要。

2.生态德育是高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举措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是进行道德教育,传统德育多是从“人类中心主义”出发,强调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而生态德育提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点,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一种突破,也是对传统德育精神的丰富、发展和升华,它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大学生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的人才资源和生力军,除了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具备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外,最重要的是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特别是在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阶段,具有良好的生态文明观念、具备妥善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能力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3.生态德育是高校传播生态文明的有效方式

高校不仅是传播知识的和学术研究的场所,更是传承、发扬和创造先进文化思想的殿堂,应该以其特有的影响力去感染社会、引领文化、教育大众。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应该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和思想觉悟,践行生态文明生活和生产方式,并在社会中发挥榜样作用,以点带面传播生态文明,引导大众自觉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全民族的生态文明素养,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上的综合竞争力,逐步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

4.生态德育是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共识,而实施可持续发展必须用多种方式来规范人们的行为,生态德育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生态德育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核心,高校实施生态文明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环保公德意识,同时对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积极推动社会文化向生态文明的变革和演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国内高校生态德育的问题

高校对生态德育的认识不到位,大部分学校多是强调专业教育,没有把生态德育作为大学生必备素质列入培养目标。一些高校重视校园环境和基础硬件设施的建设,却忽视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有的高校在生态道德教育方面流于形式,仅开展一些即兴活动,缺乏目标长远而系统的教育规划。这些不全面生态道德教育,造成学生在生态价值取向的认同上缺乏一致性,反映在学校生态道德教育与社会环境相脱离、与学生心理需求相脱节等方面。

2.高校生态德育课程内容不系统、不规范

当下高校生态道德教育课程的内容十分零散,教学方法比较单一。生态德育课程大多依托相关专业开展,且多是一些专题教育,还未形成完整的体系。有的公共基础必修课,例如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课等,虽然涉及生态德育的相关内容,但教学形式较为陈旧,多以单向的、独白式的、由教师到学生的简单线性教学过程为主,缺少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加之期末考核形式化,最终使德育退缩到单纯的认知领域,造成高校德育的机械化和概念化,使生态道德教育缺乏应有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导致生态道德知识不能很好地内化为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外化为自己的日常生态行为习惯。

3.高校生态德育教材师资匮乏

在师资方面,承担生态德育教育的大多数是相关专业的教师、辅导员,相关专业教师有自己的研究方向,没有精力专门做生态德育方面的研究和教育工作,而辅导员大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生态环境知识和伦理的培训,对生态道德教育没有深刻的理解,且往往流动性较大。在教材方面,我国还没有专门针对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教材,相关教育内容多在生物、环境工程等学科的教材中有所涉及,且往往侧重于知识层面,并没上升到道德教育层面,不能达到树立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的责任感和义务感的目的。

4.高校生态德育课外实践少支撑

一是高校生态德育课堂教育与课外实践不连贯。高校开设环境保护类选修课,主要以渗透教学的方式向大学生实施生态道德,但均是理论教育,并未根据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学生缺乏生态德育体验,难以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发自内心的去热爱和探索自然。二是高校生态校园文化活动和相关社会实践活动并未成为校园主流,没有形成全员参与氛围。目前,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中的生态道德教育活动大都由社团、学院自行组织,学校重视程度不高,无法形成校园主流,所以学生参与面相对较小,不能达到高校生态德育的目的。

5.高校生态德育校外途径未建立

高校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课堂教育、学生校园文化活动均在校园内进行,相关实践活动没有与外界信息和资源进行合理整合,没有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同实际的生活、社会实践或科学研究相结合,缺乏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方面的实践教育和技能训练,难于让学生在自身发展中切身体会生态环境保护的必要性,树立生态文明的责任感,体验生态道德践行者的成就感。

三、国内高校生态德育的实施途径

1.构建生态德育课程体系,纳入德育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培养学生树立良好道德素养的重要任务,生态德育必须首先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和主渠道优势,采取多层次、多渠道的教育方式,构建高效生态德育的课堂模式。一是注意在“两课”教学中增补生态道德教育的相关内容, 将生态伦理教育渗透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中,并在考察中体现。例如在法律基础课中讲解环境保护法的内容和现实意义;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补充生态道德的教育内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中着重讲解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等。二是通过开设公共必修课和选修课,向学生系统地普及生态环境的基础知识,使学生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普遍性,唤起学生的生态责任感,鼓励学生为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作出努力。三是引导其他专业教师主动把生态保护意识渗透到各类专业课的教学中,向学生灌输正面的生态伦理、科技伦理知识,使学生具备正确的生态自然观、生态价值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2.整合校内外生态实践活动,突出实践育人

除了课堂教育外,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态校园文化活动,使大学生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在体验中加强对生态道德的理解和感悟,进一步认识和认同生态德育的教育内容、产生生态责任感。例如,聘请著名生态学、环境科学专家作相关专题讲座;组织学生观看视频资料、进行实地参观等活动,引导学生对我国现阶段重大环境问题进行关注和学习,提高环境教育的参与性;引导学生组建相关学生社团进行生态文明宣传活动,形成良好的生态校园文化教育氛围,在唤起民众环保意识的同时,让大学生切身感受生态道德教育的意义和责任;利用党团活动、社会实践等形式,抓住地球日、世界环境日、无烟日等时间节点,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在学生群体中普及生态知识等。

3.建设“绿色大学”,注重潜移默化

从生态系统观的角度来看,一个学校就是一个生态子系统,大学校园是整个社会系统的微型体现,是最容易感染大学生的环境因素之一。建设生态绿色校园,人人关注环境保护、节水节电、关爱他人,形成可以让所有学生都能耳濡目染的外环境,引发其争当“生态人”的热情和干劲,是生态德育最为直观、易于接受的方式。

4.利用科研优势,创建理论支撑

高校在理论的探索方面有着良好的优势,鼓励相关教师进行生态文明等相关问题的研究,或者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科技创新,把理论研究成果以咨询报告或者科技作品的形式反馈于社会,直接推进生态文明进程。同时,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科研的过程中,学生也可以直接体验创造生态文化的过程,切身感受社会对于生态文化的认同程度,促进生态德育观的形成与发展。此外,组织学生开展深入一线农村、厂矿的环境教育调研活动, 在调研报告的形成过程中,让大学生认同生态价值观和践行生态文明行为。

5.联动外部力量,提供补充教育

拓展生态道德教育的维度,充分挖掘环境保护、环境教育与家庭生活、社区活动以及地区发展的相关联系, 努力与家庭、社区等联合开展校外的生态德育实践活动,由一维的学校教育向多维的综合实践演进,形成适宜大学生成长的德育生态链和生态区,使学生在探索自身与自然、社会的平衡中,形成生态道德信念、培养生态道德情感、确立生态道德原则。

参考文献:

[1]王世民,李泊,周磊,李峻峰.论学校生态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J].江西社会科学,2003,(12):223-225.

[2]王世民,丰平.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刍议[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6(04):125-128.

[3]侯彦杰,张海英.当代大学生生态价值观的确立与培育[J].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0,18(02):103-105.

德育实施途径例6

幼儿园的道德教育属于有目的性的塑造幼儿心灵的教学活动,幼儿教育属于基础教育,因此在幼儿教育中加入道德教育能够在心灵深处留下深深的烙印。幼儿时期的心灵非常纯洁,不管是好的教育还是不好的教育影响,都会逐渐形成幼儿的思想观点,作为基础教育机构幼儿园,一定要努力探寻新的道德教育方式,培养幼儿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提升幼儿的道德教育质量。

一、道德教育重要性

很多的家长认为幼儿教育就是帮忙看孩子,因此对于幼儿们在幼儿园学到的知识并不十分的关心,这种想法是十分错误的。幼儿教育是幼儿重要的启蒙教育阶段,因此必须要加强幼儿教育中的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是必要的想到的需要,能够有组织的把系统的道德影响规范人们的生活实践。幼儿园的道德教育能够让幼儿学会做人的道理,一方面对于幼儿个人的发展会产生积极影响,也跟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我国的道德教育主要是起源于孔子,如今我国的于丹教授写出的《论语心得》也能够让我们对于传统的道德教育进行学习和传承。现代社会中各种道德失效现象随处可见,都是因为道德教育不到位才发生的,因此加强幼儿教育的道德教育非常重要。

二、幼儿教育中的道德教育现状

(1)道德教育变成了强行灌输。人们总是认为道德是可以教会的,在一定程度上没有把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位置放在同一水平线上,违反了道德和道德教育的本身精神,不是传授为什么要这样做,而是给幼儿们传授你们应该这样做、必须这样做,强调了教师在德育教育中的地位,幼儿被动的接受教师的要求,那么一旦脱离了教师的管理范围,和诺可能会导致道德要求的崩塌。教的是无法直接的进行教学的,强硬的灌输道德教育会引起幼儿的逆反心理,走出学校就恢复现状,这样的道德教育起不到任何的约束作用。

(2)把道德教育当成改造。对于幼儿来说,童年的快乐是最让吸引他们的,玩具永远是孩子们游戏的主角,但是在教师针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过程中,教师更多的是想要改造孩子,把孩子们改造成为一个有素质的个体,这种一厢情愿的改造方式是难以让幼儿接受的,违背幼儿游戏的天性,最终也无法提升道德教育的质量。

(3)道德教育是练习。教室作为教育者,习惯性的把各种纪律强加给幼儿,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很少有幼儿能够用教室灌输的道德认识来全面的自觉知道自己的行为,因此幼儿只知道不能乱跑乱跳、不能够乱扔垃圾、不能够跟小朋友吵架,但是却不明白乱跑乱跳、不乱扔垃圾等行为带来的一系列后果,教师只是单纯的把问题制定出了各种“不允许”做的行为,带有和强的管理倾向,失去了幼儿教育的引导作用,忽视了行为规范的训练,让幼儿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三、幼儿园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1)时时刻刻进行道德教育。在幼儿教育中渗透道德教育,要重视引导而不是一味的强硬要求,要在幼儿的生活中时时刻刻的进行道德教育引导,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例如说进行晨间活动时,可以让值日生提前来到幼儿园为小朋友们整理n桌班等,给花花草草浇水,迎接小朋友入学。教师要引导幼儿在玩耍过程中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要学会谦让,有好玩的玩具要共同分享。中午进餐过程中,要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吃饭习惯,吃饭之前先洗手,要不留剩菜剩饭、爱惜粮食,吃完饭后自觉把餐具收拾好。下午放学不能够追逐打闹,要把自己的东西整理好等待家长来接自己放学。在放学之后教师可以利用家长来接送的时间跟家长及时的沟通,把孩子的表现情况反馈给家长,巩固幼儿园的道德教育质量。

(2)随时随地进行道德教育。幼儿受到年龄的限制,对于理论性的知识理解记忆并不深刻,因此教师要在日常生活中从常规的教育入手,随时随地的在生活中通过实践进行道德教育。教师要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幼儿的衣食住行中去。使用生活中的案例来指导孩子哪些是应该做的,哪些是不应该做的,引导孩子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说有一些孩子在刚进入幼儿园时比较自私任性,那么针对这种孩子的情况就需要各个击破,跟孩子们一起来分析寻找解决办法,教师可以给孩子们讲述《孔融让梨》的故事,在孩子们心中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让孩子们能够互相理解谦让,和睦相处。

(3)快乐教育。幼儿的学习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因此教师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提升幼儿的学习兴趣,使用有趣的游戏来开展道德教育得到的效果会事半功倍。例如说教师跟孩子们玩角色扮演,教师当售票员,孩子们当乘客,教师指导学生热情揭掉乘客,让孩子们学会遵守公共秩序,通过形象的游戏,能够让幼儿接受文明礼貌的教育。有目的性的游戏能够成为幼儿品德教育的独特教学方式。

道德教育是幼教工作人员能够给予孩子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因此要从生活中渗透到的教育,充分利用日常生活元素进行道德教育,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德育实施途径例7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6-351-01

在中学的德育工作中,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中起着尤为关键的作用,而正确处理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和关系,强调学生主体地位,注重班级文化营造、加强情感沟通交流,注意方式方法选择,对于提高德育工作效果具有重要意义。那么班主任如何加强德育工作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环节抓起。

一、营造规范的制度文化氛围

无规矩不成方圆,班级制度文化作为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班级文化的有效保障,更开展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手段。在德育工作中,通过制度文化建设,制订符合本班特色、符合人性的班纪班规,可以激励学生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形成道德自律。要在广泛征求学生们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和完善班级班规,设立班规执行情况通报和奖惩制度,建立品德分加减制度,对班级近段时间的集体、个人表现做总结,在班级墙上张贴品德分加减情况,对表现较好的学生予以表扬奖励,对少数违纪的同学加以处罚。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制度的导向作用,使德育工作的方法更多样化。

二、重视道德修养,培养良好的意志品格

把一定的社会道德转化为个体的道德,关键是个体自身的道德修养。它是个体对自己进行自我观察、自我调控。核心问题是形成一定的自制力。“自制”,在我国传统的道德教育中是道德修养的必由之路。

当今学校德育要培养学生的自制力,就要改进教师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民主教育和自主教育。比如老师在教育学生如何正确控制自己的情感时,就教给他们一些心理发泄方法:1、当自己受到表扬和奖励时,要控制过分激动的情绪,一方面可以给同学、老师讲自己的感受,让大家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另一方面想想自己的不足及继续前进的目标。2、当个人受到批评后,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如拖地、擦玻璃、整理学习用具等积极行为方式来表示认错、吸取教训等。3、别人给自己提意见和建议时,要以虚心的态度表示:“谢谢您的提醒”,“我一定认真考虑您的意见”等。4、当个人受到委屈时,不要用哭、吵、闹等方式来发泄,而是采用受小委屈时可以“瞪一眼”;受大委屈后可以大喊一声“我讨厌你”;受一般委屈就用摆事实、讲道理的办法来求得心理平衡。注重抓住社会实践锻炼,让学生在艰苦条件下通过磨练增强意志,提高自制力。

三、当好“心理医生”,因人施教

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能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

每个学生的素质、才能、知识、个性和兴趣等都是有差异的。由于受不同的家庭、社会影响,对某一具体问题、具体事物也有着不同的看法,这就要求班主任教师深入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朋友,熟悉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及时了解学生中间存在的问题,区别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的形式,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做思想政治工作,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班主任抓德育工作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握学生思想脉搏,对症下药,把“心理医生”的工作做好、做活、做细,达到因人施教的目的和效果。

班主任帮助后进生不能急于求成,对暂时后进的学生要注意尊重和爱护他们,要苦口婆心、循循善诱,教育学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达到教育目的。对后进生,不仅要指出他们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寻找和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鼓励其进步。如本班一同学有一次因与别人打架而使班级失去了学校的“流动红旗”,拖了班级的“后腿”,同学们都责备他。我没有训斥,而是帮助他总结教训,提高认识,并指出了努力方向。最后,我真挚地对他说:“你因打架而影响了班级荣誉,拖了后腿,我知道你心里也很难过。不过,我从你的眼神中发现,你是憋足了劲,要为班级争回荣誉。”我接着问他:“你敢不敢向全班同学保证?”回答是肯定的,效果也是理想的。班主任教育学生,要把良好的愿望和正确的德育方法结合起来,特别要遵循心理规律,注重心理辅导,通过教育、疏导、启示,使学生的思想问题得到解决。

德育实施途径例8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8-0281-02

历史课程自产生以来就被赋予了德育宣导的功能,它以史实为据的教学内容,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教育素材,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渗透、感染和熏陶作用,在实施德育教育中有着诸多的优势。历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把握住德育的目标,对教材中的德育因素进行发展,将德育很好地渗透到教学中去,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但是,在以应试教育为主导的教育环境下,历史学科教学自然地偏向了知识教学,历史教师在面对升学考试的压力时不愿过多地关注品德教育。新课程改革之后,应试教育的情况虽然有所缓解,但是素质教育要想真正取代应试教育,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本文拟就如何提高历史课程中德育效果,从实施意义和途径予以阐述。而要提高历史课程的德育实效,首先我们得弄清历史课程中德育的基本的特性。

一、历史课程中德育教育的基本的特性

历史课程中的德育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它主要是将道德价值观渗透进历史学科知识教学当中,较自然地将德育因素与历史知识融合在一起,实施隐形的道德教育,是一种相对间接的道德教育。它具体表现为以下特征。

1.间接性。历史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智力水平,同时还可以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基础。历史课程有着许多的道德元素,如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的道德品格以及古今中外的道德故事等,往往能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以间接的方式传递给学生,从而促进学生的品德发展[1]。

2.隐蔽性。历史课程中德育的价值内容一般都隐蔽于历史知识内容里面,如布鲁诺等历史人物呈现的真理观,革命先烈、英雄人物的世界观、人生观,历史课程里边还有许多的道德故事等,这些道德价值内容的传授和学习一般都呈隐蔽性,它散见于历史课程的学习过程中。

3.渗透性。历史课程德育功能具有极强的渗透性,教师在历史知识教学中帮助学生发现真理,提高学生的智慧和理性能力,同时通过言传身教和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文物古迹等课外活动,对学生的品德产生潜移默化影响,使学生在学习历史课程的过程中,往往是不自觉地接受了道德价值的影响,形成渗透。

二、历史课程中德育的实践意蕴

历史课程中德育所具有的间接性、隐蔽性和渗透性特征,体现出历史课程独特的德育意义,从而成为学校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的补充。因此,历史课程中的德育教育具有一种独特的实践意蕴,对于道德教育使命的达成发挥着特殊的、有价值的影响。其实践意蕴主要有如下方面。

1.历史课程德育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补充。学校专门的思想德育教育往往比较“强调道德知识的传授,倾向于进行知识化、灌输化的道德教育”[2]。这样的道德教育方式违背了德育的基本原则,“束缚了受教育者的主动参与和主体建构”[3]。历史课程中的德育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摆脱这种道德知识灌输的风险,它通过间接的、潜移默化的、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的德育影响着学生的品德。因为,中学历史教科书提供的大量的历史人物的道德形象,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生动材料。如史学家司马迁惨受腐刑而忍辱负重,谱下历史巨作《史记》;李时珍用毕生的经历,尝遍百草,终于完成《本草纲目》;谭嗣同在变法失败面对捕杀以血酬国的抉择;邓世昌在军舰中弹沉没后舍弃逃生以死殉国的壮举;等等。这些鲜活的例子,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爱国主义情操的最好教材。因此,中学历史课程中利用这些道德元素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2.历史课程教学是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主要阵地。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激发爱国热情,是历史教育最突出的德育功能。通过历史课程德育渗透,历史课程可以向学生传达求真、求实、求美以及全球史观、人生意义等的价值观,同时还可以在“求善”方面给学生塑造健康的人格、道德、智慧和理性。历史课程中的很多历史人物如孙中山、华盛顿等,其道德品格是学生天然的道德榜样,历史课程中的很多隐性的价值因素,将对学生的德育产生巨大的影响。

三、历史课程中德育的实施途径

历史课程在德育方面显示出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根据历史课程的目标、内容和学习方法的特殊性,我们在历史课程中实施德育,主要有以下种途径。

1.在历史教学中结合三维目标,进行德育渗透。赫尔巴特特别强调:道德教育是……教学工作的核心目标[4]。历史新课程标准认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作为课程的核心目标,在历史教学中居于最重要的地位。它与课程的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之间也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历史新课程的三个目标是层次递进的、相互联系的统一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依赖于其他两个目标的实现。因此,从学习目标的角度出发,历史教师应该以品德教育作为学生学习的基本导向,在知识传授、智力培养的同时,挖掘历史课程及校本课程中的品德教育资源,以实现教育的总体目标。例如:在学习长征一课时,教师不是对这一事件再进行浓墨重彩的描述,而是由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搜集资料,课上进行讨论,师生共同挖掘隐藏在这一事件深层的教育因素,把重点放在分析红军长征胜利的原因上。通过这一活动,同学们深切感受到党的正确的路线与政策、广大红军将士体现出的精神、人民群众的支持等因素促成了红军长征的胜利。自然而然的从心里产生了对红军和党的崇敬,达到了较好的教育目的。

2.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进行情感体验。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可以说,道德知识的教育,如果离开了学生的内心体验,就成了一堆无用的废料,教育就成了空洞的说教。因为,过去的一切,不可能重演,后人也无法亲自体验,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改变,很多曾经感动过一代人的英雄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对现在的中学生来说变得遥远既而陌生。而要使他们真正理解、接受、领悟古人的情感和观念,最好的办法就是创设历史情境,拉近学生和历史的距离,让学生在一个生动、逼真的历史情境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思想的升华。例如:在上《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这一课时,在组织课堂教学中,播放影片《南京梦魇》,其中南京大屠杀的相关片断,把学生带回1937年12月那个充满血腥暴力、恐怖紧张的场景。当这段影片播放完毕后,学生们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眼里充满了震惊和愤怒,双拳紧握,恨不得冲上去同残暴的日军搏斗。在这种氛围中,大家对日本的所作所为表现出极大的愤慨,可以看出同学们的心灵受到了震撼。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们不仅牢记了日本侵华的历史,更自觉地把历史与现实联系,增强他们关注祖国命运和民族前途,为祖国发展努力学习的责任感。由此可见,情感体验在道德价值内化的过程中起着催化和强化的作用。

3.在历史教学中利用人物来进行情感教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国古代教育家历来重视榜样教育,孔子常举尧、舜、周公等人作为榜样,教育弟子们“见贤思齐”。因此,利用杰出历史人物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用他们的高尚品德去熏陶学生,必然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可以引起学生的情感升华,这正是历史教学中进行道德情感教育的长处和优势。我们可利用历史人物挫折而奋起的事迹,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如:屈原放逐,乃赋《离骚》;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经“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最终灭吴;从这些历史人物的成败得失,可以让学生知道谦虚谨慎、艰苦创业、积极进取、坚毅果断、为人真诚等是多么可贵的品质。还可利用杰出历史人物的名言、名句,从不同角度展示这些历史人物的崇高思想和道德风貌,这些名言、名句不仅概括了他们的道德观念,而且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例如孔子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的“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亚里士多德的“吾爱我师,吾更爱真理”;康德的“人非工具”;等等,都是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生动材料。

4.把历史事件同现实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从中得到感悟。历史知识如果不能与现实结合起来,那么它往往会被误认为是遥远的、飘渺的,是无用的。历史学家克罗齐说过“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5]在历史教学中,道德渗透必须以时代的眼光客观、公正地评述历史,引导学生正确分析现实社会,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困惑和疑难,从而做到时代感和历史感的交融。比如,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人权的思想观念在部分学生中有一定市场,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以《人权宣言》为例,结合列宁关于“最民主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无非是镇压无产阶级的机器”[6]的论述及相关史实和西方国家民主人权的真正现状,撕破所谓“民主政治”的外衣:《人权宣言》中宣扬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是以财产的不平等代替出身的不平等,而不是人的真正平等,使学生认识到资产阶级标榜的所谓民主、平等、博爱是具有阶级性和虚伪性的。

综合看来,历史课程中的德育渗透有着良好的条件,课程资料丰富,形式生动多样,完全有条件成为我们德育工作的主阵地,这也就对我们新时期的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历史学科教师应利用好本学科特点,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肩负起开放、多元的学校德育使命。

参考文献:

[1]檀传宝.德育原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93.

[2]高德胜.知性教育及其超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1-23.

[3]叶飞.论道德教育中反道德现象的发生机制[J].高等教育研究,2008,(8).

德育实施途径例9

品德,即道德品质。它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规范在个人身上的体现和凝结,是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关系的一系列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较稳定的特征和倾向。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它是在长期反复的道德行为中形成的习惯。这种行为习惯一经形成,往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不做大的努力,就很难改变。一个人的品德修养对成才、塑造完美人格乃至建功立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中小学品德教育的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任何一种良好品德的形成都是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下,通过各种因素的协调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学生不良品德的矫正与良好品德的培养是一个统一过程的两方面,在二者之间既没“空白区”,也没“中间地带”。品德教育的关键是要遵循道德情感的基本特征,即“两极性、感染性、情境性”,尽可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教学实践中找准品德教育的切入点。经过几年对班主任工作的摸索,我认为教师自身的崇高人格、精心营造的良好班风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是品德教育的三个有效途径。

一、用崇高的人格铸就品德教育的榜样

任何教育艺术都是教育者创造性的劳动,都是教育者人性美、人情美的表现,都是教师心灵美的流露。没有了这种美,任何教育技巧都失去了感染力。而教师的人格是在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下产生的。汉代韩婴在《韩诗外传》中说:“智如泉涌,行可以为表仪者,人师也。”也就是说,教师须德才兼备,智慧如泉水喷涌,道德、言行可以作别人的榜样。教师人格完美、品德高尚,对学生会产生很强的感染和熏陶,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到真善美、假恶丑,思想情操和道德修养也得到提高和升华。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要使学生具备良好的素质,班主任首先要做到,在教育中不断完善人格,主动把一切不利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以高尚人格在学生心目中塑造一座永不消失的丰碑,从而真正做到“以素养培养素质,以人格培养人格。”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教师有责任守住这一片道德的净土,以确保莘莘学子不被世俗污染。作为一名教师,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作为班主任更要有历史的使命感。因此,我们要自觉抵御来自社会的各种诱惑,守住心灵的宁静,慎言慎行,始终保持高尚的人格,在大事小节上都成为学生行为的规范和道德的楷模。

1.班主任在爱岗敬业上做学生的表率,忠于职守,全心全意地工作,在遵纪守法上做学生的榜样,言必信,不欺哄学生,不夸夸其谈,不朝令夕改;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越是恶劣的天气,越是特殊的日子,越要做到表率。因为你的言行就是他们的榜样。如,我与学生一起组织并参加拔河比赛,一起练习广播体操,与学生同甘共苦,遵章守纪,惜时守信。在广播操比赛的准备阶段,我和学生们一起锻炼,不怕风刮天寒,一丝不苟地做好每一节动作,结果使参与的所有项目都取得了好成绩。试想想,一个班主任,上课迟到,班会迟到,又怎么去批评教育迟到的学生呢?我们要求学生文明礼貌、团结守纪、友爱进步,而我们却语言粗俗、马虎随便,不关心学生的喜怒哀乐,这怎么能培养学生的爱心呢?

2.班主任要终身学习,积累渊博的知识。一个谈吐高雅、幽默风趣的教师很容易成为学生的偶像,从而产生巨大的推动力。作为教师,如果只局限于自己所学的专业领域,显然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因此,教师应该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完善自己,跟上时代的步伐。加强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争取做学生心目中的“百事通”和“万能教”,从而赢得学生的信赖和崇敬。全国优秀班主任金熙寅的专著《班主任书简》,成为年轻班主任的指路明灯。牛顿说:“我之所以比别人看得高看得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因此,不断学习专家的先进经验,总结提高自己的育人水平,可以使我们更专业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贴近学生生活,赢得学生的尊重与爱戴。

二、用良好的班风营造品德教育的土壤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而班风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极大的影响。优良的班风是班级的灵魂,是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土壤。而学生品德是一种个体现象,它必须服从于社会舆论,服从于学校和班级的整体规范。团结友爱、勤奋好学的班风会引导学生向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会自觉遵守纪律,真诚友爱,勤奋踏实,积极向上,即使个别品德有瑕疵的学生,也会羞于消沉,耻于懒惰,从而会形成正向的“随波逐流”,所谓“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比如,我班的顾正中同学,来自于单亲家庭,从小缺少父爱和家庭的温暖,对别人心存敌意,看待问题偏激。如何让这样的学生在班级的熔炉中感化,我采取了以下做法:(1)改变简单粗暴的强制方式,对他多进行心理上的疏导,帮助引导学生分析自己行为的不合理之处,并懂得换位思考,知道自己行为的危害性,从而自觉地改变自己。并告诉他改变也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从而树立改变自己不良行为的信心和决心。(2)在其改变的过程中,出现的闪光点,要给予鼓励与表扬。最重要的是老师要做到一视同仁,对全班进行教育时,要特别照顾这类学生的感受,不要过分强调他们的特殊,在全班营造一种平等的行为准则,鼓励大家朝着这个共同的目标奋进,在这样的氛围中,像顾正中这样的同学也会自觉地加入其中,从而改变自己“另类”的形象。

三、用丰富多彩的活动提升品德教育的效果

品德教育不仅要有深刻的、生动感人的说服、劝导、谈话等形式,而且有必要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实践证明,在中小学有计划地组织开展一些融知识性、思想性和趣味性为一体的活动,组织一些参观、访问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同样可以进行品德教育,比如讲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能激发起学生的同情心,可以安排一次郊游活动,家乡美丽的山山水水能激发起学生的热爱家乡之情。经常召开主题班会,介绍各种模范人物的成功事迹。如斯蒂芬・霍金在全身瘫痪的情况下坚持工作、艰苦探索,成为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物理学家;聋哑演员邰丽华在无声的世界里顽强进取,成就了《千手观音》,被称为最美的舞者;盲人演员杨光身残志坚,在星光大道的舞台上大放异彩,被誉为光明的使者。通过榜样的力量激励学生,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苦难和逆境往往是一笔财富,“不经风雨,焉见彩虹。”从他们的人生经历中汲取强大的精神力量。这比任何形式的说教效果都要好得多。这就是说,班主任要善于从实际出发,选择多种开端为“突破口”,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让他们在实践中汲取丰富的“复合维生素”,提高品德教育的效果。

当然,品德教育还受到学生天赋、才能、性格的制约,使教育艺术呈现个性化的特征,同时还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多方的通力协作。因此,任何时候教育艺术都不能机械地搬用,只有深深扎根在自己的现实土地上,从自己的教育实际出发,进行艰苦的创造和辛勤的耕耘,才能培育出独具风姿的德育艺术之花。

参考文献:

德育实施途径例10

一、学校的教育

马克思曾说过:“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交往的一切人的发展。”学校的领导、全体教师职工,都要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通过种种渠道,采取种种措施,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聋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必须遵守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一分析、处理问题的原则。以理解、尊重为基础,以爱心为出发点,理解就是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心理实际和生活实际。作为一名教师即使学生犯了错误,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也应尊重学生的人格,谆谆教导才能取得教育的效应,一味的训斥,只能促成学生的逆反心理的产生,更不能用挖苦、讽刺伤学生的心。

另外,作为教师应坚持表扬激励为主,点燃闪光点。法国教育家费雷曾说过:“学生某一方面的成功,会促进其他方面的成功。”再如我班上有一位学生,刚来时,非常自卑。也许是大舌头的原因,他讲话很不清楚,许多正常同龄伙伴嘲笑他,至使他越来越不愿开口说话,于是,在教学和生活中,我想尽办法来调动他的学习积极性。在一次语训课中,他背完一首儿歌之后,我对他说:“你说的‘话’老师能听懂,而且,老师觉得你已经说的很不错了,现在你能再背一遍吗?”这位学生不仅本节课表现得非常认真,而且关键是他从此有了自信心,学习的积极性大大的提高了。在班上组织的儿歌比赛中,他表现得最积极。作为教师应抓住学生获得成功的契机,帮助寻找自己的心理支撑,相信“我会”、“我行”,增强自尊、自强意识,在成功的兴奋和快乐中,在平等温暖的氛围里激进发展、提高。

二、家庭的配合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补充。作为家长,应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更注重平常生活中的良好生活行为和习惯的督促和养成,由于家庭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家长与子女间有着不可替代的亲情和血缘关系,由于语言障碍,家长与之交流困难,容易使聋生在感情上和家长疏远导致心理不良,家长对聋生的教育难度加大,使聋生假期里失去有效的家庭教育,极易受社会上不良品行影响,冲击了聋校德育工作的效果。因此,作为学校,一方面,应指导家长学习手语,开展家庭教育。另一方面,要十分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学生在家表现。而作为家长,一方面,应督促学生严格执行学校的规章制度;另一方面,及时反馈学生在家的异常,与哪些人交往等。在这点上,我班上邢婉婷的家长做得比较好,邢婉婷5岁来我校读一年级,不仅学习成绩出色,而且在文艺方面表现突出,曾代表学校参加全国、全省的文艺比赛,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加上人也长得漂亮,故此,就有些同学暗地里写情书给她。她回家告诉她的妈妈,妈妈在这个问题上处理得非常好,她一方面通过和老师的联系,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另一方面,她亲自找孩子谈心。从而让孩子的思想慢慢地顺利的从这件事中过渡。

家庭是教育的摇篮,一个人的思想、信念和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前几年,我校一名小学生得到了中残联捐赠的助听器,可是不小心弄丢了。学校老师和同学们都认真积极帮她找,后来,就有学生反应,说看到了五(2)班的苏源昊同学捡到了一个助听器,我立即跑去找他,在同学的盘问下,他承认了,说放在家里去了。于是,我叫他明天带来交给老师,他也答应了,谁知第二天,他对我说,助听器找不到了。我怕他是想藏起来,于是我又对他说:“你拿来以后,老师会表扬你的,再说,拾到东西要交给老师,这样,才是一个好学生。”他点点头,说再回家找找。第二天,他同样又对我说:“没有了,找不到了。我忘了放在哪里了。”我只好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打了一个电话给他的父亲,让他家长帮忙在家找找,他爸爸很爽快地答应了。第二天,他爸爸来电话说,助听器找到了,他是费了很大的力气才找到的。原来,那天,苏源昊捡到助听器后,出于好奇,就戴在自己耳朵上玩玩,他听不见,以为助听器是坏的,就扔在了马路边上的草丛里,而他的父亲知道真相后,连夜赶到扔助听器的地方,找了近1个小时才找到。他说,他不能让他的孩子从小养成爱说谎的习惯,要端正他的思想,必须认真对待他犯的每一个错误。我被这位父亲的行为所感动,同时,我也想,如果我们孩子的家长都能有一个这样的心态去对待孩子,那么,还有什么不能解决的德育问题呢?

三、社会的参与

开展聋校的德育教育光依靠学校和家庭的力量是不够的。学校要在发挥德育工作主导作用的同时,还应积极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德育工作的管理。我校与我市一所大学爱心社常有联系,经常组织活动,目的是让我们的残疾学生在与正常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形成一种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品质。

德育实施途径例11

一、德育导师制的含义

德育导师制是把学校的德育目标、德育任务分配给所有班主任、所有任课教师、所有家长,通过整合多种资源、动员各方力量,以“学生成长为关注焦点”,建立“全员育人、育人全面”的体制。在学校教育方面,使全校教师在育人的同时,既管教又管导,形成整体合作、优化班级管理的教师群体,用良好的职业精神、道德风范、业务素质,去影响教育学生;在家庭教育方面,使家长成为学生的德育第一责任人,关注学生成长。

二、德育导师制的指导思想

以教育理论为指针,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关于职业教育系列文件精神,积极探索全员育人的新形式、新方法、新特色。遵循年龄特点、身心发展规律、家庭教育背景及思想品行形成的规律,加强针对性,注重实效性,提高教育性。充分突出“三个需要”与“四个结合”。“三个需要”即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适应社区文明发展的需要;适应学校持续发展的需要。“四结合”即把教育和时代要求结合起来;把教育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实现教育的生活化、人文化;把教育和体验结合起来,实现教育的亲人化、生活化;把教育和自主创造结合起来,实现教育的创新化、特色化。

三、德育导师制的实施办法

德育导师制要建立健全一整套制度,如导师评价制度、导师考核制度、规范建档制度、谈心与汇报制度、特殊案例会诊制度等,在此基础上具体实行。

按照“德育导师制”的要求,每名导师带3~5名学生,每周至少与学生谈心一次,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在学习时间、学习方法等方面帮助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及时与各科教师联系,弄清学生的兴趣爱好、课堂表现、知识结构等。有效地舒缓学生心理压力、预防学生成长和交际中出现的发展性问题,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开发学生潜能。

形成“结对”程序。受教育的学生名单由各班主任推荐、德育处批准后确立。德育处将每一位学生按照经济困难型、学业困难型、家庭变故型、行为习惯随意型、心理状态失衡型进行分类,并有侧重点、有针对性地向学校推荐一位教师担任导师。原则上导师在指导本届学生期间保持相对稳定。

建立指导学生成长的档案,记录所带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闪光点和不足点,对症下药,制订学生的改进和发展目标并指导其完成;每月与学生家长联系一次,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帮助和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建立导师工作记录,记录师生活动的全过程。

健全学生跟踪档案。导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每一位学生建立个人档案。应对学生本人及其家庭状况,包括家庭的结构(单亲、重组、挂靠的作为重点)、父母的文化程度。将家庭的教育方法、父母的工作状况以及学生的表现记录在案,制定出符合学生发展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并指导其完成。

建立“会诊”制。辅导员每月组织本班教师诊断学生,提出问题,找准方法,落实措施。对学生学科上的不平衡、思想上的不稳定、交往上的不恰当等问题各抒己见,取长补短,班主任做好各方面的协调工作,政教处每月召开导师碰头会了解情况,个别谈话与写信。

四、实施德育导师制的形式

个别谈话与写信;集体谈话;听课与上课表现;看作业并布置任务。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举行各种活动:比赛、游戏、演讲、辩论会、表演、唱歌等;家访或电访;设立读书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大课间活动,注重学生的德育体验。

五、德育导师制的保障措施

1.德育导师履行相关职责,应接受学校师德领导小组的德考核。

2.德育导师考核既要坚持标准,更要注重其先进性、示范性、指导性。考核结果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等。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导师,给予表彰和奖励。

3.每学期召开一次德育导师工作会议,交流带教经验。

六、实施德育导师制的意义与前景展望

德育导师制的实施充分注意到传统德育教育中的弊端,使学生回归到一个动态的活生生的人文世界,而不是一个抽象的、以僵死凝固的知性逻辑为基础的、纯粹科学的“客观世界”,体验着“活着”的“意义”,并通过“生活”不断揭示“生活世界”的“意义”。

德育导师制的实施促进了教育的合作。导师们关注到每个学生思想和心理的细微变化,并以学生的朋友、顾问身份作为其成长的指导者。主要体现在师生之间、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和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合作。导师对学生各方面的严格要求,绝对避免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强制学生服从。倾向于内心的自动的流露,情感的投入,对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审美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健全的人格等方面与都起到了推动作用。

德育导师制的实施,实现了全员育人新局面。“德育导师制”充分挖掘了教育群体的潜在力量,改变过去辅导员孤军作战的、单一的德育模式,由于课任教师与家长的加入,扩大了教育者的范围,加大了教育力度,增强了教育的时效性、针对性。

德育导师制的实施,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增强教师神圣的使命感和无上的荣誉感,使教师真正成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因此教育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得以顺利实现。

总之,德育导师制承袭和发扬中国教育的优良传统,保证教师真正为人师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圆满完成教育任务,推动学校多出人才、多出名师,谱写德育工作新的篇章。

参考文献:

[1]程正方.现代管理心理学(第3版)[J].心理学系列教材,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