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SCI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包装技术趋势

包装技术趋势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8-23 09:18:32

包装技术趋势

包装技术趋势例1

中国的食品包装机械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成为机械工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国内食品加工的大部分包装工作,尤其是较复杂的包装过程基本还是人工操作,从而极可能对被包装产品造成污染,这种状况急需得到改变。目前国家加大力度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食品包装设备也正在逐步纳入食品质量安全准入体系中,对食品包装机械行业是个实现产业升级的良好契机。现代食品包装机械汇集了多种学科最先进的技术,具有高效率、高精度、高自动化和高柔性的特点,并正向智能化、集成化方向发展,其中的基础组成部分之一是气动技术。

气动技术,全称气压传动与控制技术,是生产过程自动化和机械化的最有效手段之一,具有高速高效、清洁安全、低成本、易维护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轻工机械领域中。在食品包装及生产过程中也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奶粉充填包装机、酸奶塑杯成型灌装封切机、饮料啤酒灌装机、果冻充填包装机、饼干和面包包装机、薯片充填包装机、灌酱机、肉类包装机等均有大量使用,可以缩短加工辅助时间,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充分发挥设备的高效性能。

但由于食品包装机械必须要符合食品机械安全的相关要求和规定,而且工作现场环境一般又较为复杂苛刻,如果使用了不适当的气动元件,往往会出现不正常现象;而现代的食品包装机械,通常是集机械、电气、液压、气动等于一体的设备,组成设备的各部分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其中任何一部分发生故障均会影响其他部分的正常工作,大型食品包装设备内有成千上万只元器件,故障的检查、维修难一向是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因此,在食品包装机械中的气动设计与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1 气动技术在食品包装机械中的应用

在食品生产中,不同的生产区对卫生有不同要求,欧洲的EN 1672-2 标准将食品加工机械的环境定义为三个工作区,分别为食品区、飞溅区和非食品区。根据不同的区域,所需要使用的气动技术及产品也不尽相同。

(1)在食品区和飞溅区,气动技术主要用于分配、装瓶、成形、灌装、配剂、密封等装置中。由于气动元件需要直接或间接与主要生产原料接触,为了防止产生对最终产品产生污染的可能性,其材质应为无毒、无吸收性、耐腐蚀的不锈钢 ;如果使用铝合金,则应具有一定抗腐蚀能力、无毒性、无吸收性 ;元件内部所使用的橡胶制品如密封件等应符合相应的卫生要求,在工作环境中应具有耐热、耐酸碱、耐油的稳定性,可接受正常清洗和消毒,不溶解,无毒性、无吸收性,不得有影响产品的气味;工作空气过滤装置应保证不得使5μm以上的尘埃通过;结构及表面应平滑、耐久、易于清洁并达到良好的洗净效果。尽管飞溅区的设计需要和食品区域相似,但材料要求可酌情降低,同时必须保证该设计对食物产品无负面影响。

在这两种环境中应用典型的气动产品有不锈钢气缸、洁净型气缸、易清洗阀岛、不锈钢气源处理元件等。而其中最具有代表意义的,是洁净型气缸,具有自排水功能,所以液体可以直接流掉,还可进行反复清洗,具有可替换性,甚至连安装件也都采用标准件,安装维修都极为方便。

(2)在非食品区域,气动技术主要用于封袋、包装、贴标、检测、加盖等装置中。尽管这个区域的气动元件不需要接触生产原料,但通常仍然需要具有标准化、易清洗、智能环保、结构紧凑等特点。由于现在的食品包装设备要求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更多的功能,因此对于气动元件的尺寸也要求越来越紧凑、集成、模块化;此外,先进的食品包装设备普遍采用由过滤器、减压阀和不供油的阀、气缸等组成的无给油气动系统。这种系统在元件需要处预先封入脂,无需油雾器,可长时间工作而不需补充脂,可降低油耗、改善环境、成本低、维修方便、性能稳定。

2 气动技术在食品包装机械中的应用发展趋势

随着食品加工工艺的日益提高,食品包装的自动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目前,食品包装机械的研发正朝着高速、多功能化及控制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工业机器人、微电子、电脑、智能型和图像传感技术等将会得到越来越广泛应用,而应用于食品包装机械气动技术的智能化、网络化也就将成为必然。

这些智能化、网络化的高新气动技术已经在一些西方国家得到了开发和应用,实现了食品包装机械进一步智能化,通过对这些技术的了解和研究吸收,国内食品包装机械的水平也有望得到提升和发展,减少食品加工过程中的人为或机器差错,确保食品机械的可靠运行,实现安全生产和清洁生产,实现食品包装过程的连续化生产,早日与国际接轨。

包装技术趋势例2

如今,产品检测行业在很大程度上受消费者对新食品类型和新包装形式需求这两方面影响。例如,由于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忙碌,消费者们总是在外四处奔波,因而他们现在更喜欢体积较小的包装,以便轻松随身携带食物。这些趋势促使制造商们制造各种新颖的包装,力求在超市货架上脱颖而出,吸引购物者的注意力,这一趋势使精确的产品检测更加重要。因为对传统的产品检测系统而言,要在复杂的食品和包装形式中检测出并清除污染物是比较困难的。

此外,技术的进步也为产品检测能力做出了贡献。先进的双能技术是X射线检测的最新技术,称为材料识别技术或MDX。此项技术最初用于安全应用场合,提高了传统X射线检测系统的能力,能够检测并排除无机污染物,例如玻璃碎片和石块,而这些在之前是无法检测出来的。MDX能够根据化学成分来辨别材料,因此在不同密度或高速运行下是非常有价值的,例如多种质感的食品,如坚果、沙拉、燕麦、糖果及其他类似食品。

当前,传统瘦肉含量测量方法的准确度已无法满足市场对更高的食品质量的要求。先进的x射线检测技术DEXA,除了能对加工产品和成品内的污染物进行检测外,还可以提供综合肉类检测,如对肉制品的脂肪含量进行分析。与传统的肉制品检测方法相比,DEXA(双能X射线)能够对输送带上的每份包装或散装肉制品进行检测,并计算出瘦肉的百分比,从而更好地保护肉制品加工商和制造商的利益。显然,与传统瘦肉含量测量方法相比,DEXA技术不需要如采样、脂肪提取、脂肪称重等步骤,从而更加高效。

检测技术在食品饮料及医药生产中的应用

产品检测在生产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其能够帮助制造商们维护品牌形象,并使他们达到国际安全准则和规定的要求,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够保护消费者不受劣质产品的伤害。X射线是产品检测中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自上世纪90年代初期即被食品制造商和制药商们所用。X射线在检测有形异物方面表现出色,因而能确保食品和药品的安全。除了异物检测之外,x射线系统还能进行其他各种在线检查,例如测量质量、计件、识别缺失或损坏的产品。

各行业都有自己特定的规范和标准供制造商们遵守,同时又提供了生产和检测过程方面的指南,以便制造商们确定用于集成生产线的系统,以及集成的位置。这些标准包括用作制药行业规范的《优良制造标准》,以及《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HACCP分析还能识别生产线中的潜在污染点和危险,通过指示生产检测系统的最佳布置点来预先避免发生污染。以密度复杂的产品――即食餐为例,它可能会造成模糊的检测画面,从而加大了异物检测的难度。因此,食品制造商们应投入一种能够根据化学成分辨别材料的系统。这对检测密度等级复杂的预包装产品,如坚果、袋装沙拉以及其他类似产品而言是非常有用的。

检测技术可以满足食品饮料及医药行业的不同需求

食品、饮料和药品生产企业都必须遵守法规,以保证在每一个阶段的生产和供应链流程中产品的安全性,保障消费者的利益,并在产品召回的事件中,实现仔细审查。全球安全法规根据其应用而有不同侧重点,主要是取决于产品质量差异的风险。例如,食品制造商专注于一些质量隐患,包括污染物的鉴别,在加工过程中以及产品损耗,并确保正确的重量和品质,从而避免代价高昂的产品召回。药品生产企业则集中于原料、成分制备过程中的潜在危害。

X9线技术可以帮助食品、饮料及药品制造商识别和清除异物,测量质量和监测填充量,以确保产品数量、质量的一致性。

对食品和饮料行业的制造商们而言,异物检测和剔除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因为这可以防止发生成本高昂的产品召回事件,并避免公司声誉受损。因此,X射线能帮助制造商们实现这一目标。此外,制造商们还能利用x射线检测品质和监控料位,以确保分量符合要求。分装过量会导致消费者摄入超出推荐量的产品,从而可能造成伤害。同样,确保分量符合要求能避免产品出现分量不足,从而事先避免消费者产生不满。对制药行业来说,根据GMP的规定,其包装药物中必须配有说明书,制造商们可采用x射线技术检测全部产品,确保在产品出厂前均放置有说明书。

人们对于采用X射线检测的安全性还存在一些顾虑。世界卫生组织做的一些研究中表明,这些顾虑是毫无根据的,因为X射线检查的辐射水平极低,并且不损害食品中的营养元素,事实上,它保障消费者免受劣质及污染食品所带来的风险。

在投入一个产品检测系统之前有多项因素需要考虑,包括产品性质、尺寸、包装方式以及需要符合的特定行业标准。例如,瓶装饮料在产品检测过程中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因为玻璃比其他包装材料易碎,制造商们需要采用诸如x射线之类产品检测技术,这些技术可以扫描出玻璃瓶和玻璃罐中无法被以往系统检测出的“隐藏”斑点。

在行业标准方面,HACCP可提供分析,帮助食品制造商们识别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危害的地方,并制定对应的程序用于减轻风险,使食品制造商们能够防患于未然。因此,食品制造商们应遵守HACCP的规定,并选择相应的检测系统。产品系统还应提供检测和去除异物污染、称重等一体化服务,以确保产品质量,帮助制造商们符合国内和国际法规的要求,以及零售商所制定标准。

通过高端的检测技术加速中国与国际市场接轨

作为全球最大的食品和药品生产国,中国有责任保证食品和药品制造商们遵守国际安全法规的规定,以使其他国家保持对中国出口产品的信心。

伴随出口法规不断地收紧,食品制造商们的安全法规意识也有所增强。目前,随着全球范围内对食品安全的更加重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代表正和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就提高中国食品出口的质量展开商讨。对于制药行业,中国将继续严格GMP以及行业法规的要求,从而为制药商们提供标准化的过程、文档编制和检测。

为进一步加速食品和药品行业的发展,同时又避免对产品安全造成破坏,中国需要进一步严格食品和药品相关标准和法规,与国际标准接轨。此外,中国还需要制定并进一步落实食品和药品标准和法规,赶追西方国家步伐。

未来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当今,食品和饮料行业受消费者需求的影响比较大。比如说,消费者们更加注重健康,并且要求所购产品的成分全透明化,这一趋势促使制造商们提品的完全可追溯性,并推动制造商的产品有更详细的标签,以提供完整的可追溯性。

包装技术趋势例3

中图分类号:J21

商品的包装设计是一种产品信息的传播手段,如何将我们所要表达的信息,通过一定的包装工艺传达给最广泛的消费者,这就是包装工艺的意义所在。经过了原始包装、传统包装的发展阶段,随着工业化社会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包装工艺进入了现代包装工艺的发展阶段。文章将对现代包装工艺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一、现代包装工艺发展的推动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外国的先进技术和思想不断的冲击着我国市场,我国也在不断的改变过去通过廉价劳动力制造好货价廉的状态,包装产业也在不断的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现代产品不仅需要具有实用性和可靠性,文化性和创造性等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包装工艺已经将大量的人文因素纳入产业发展的趋势中。

传统的设计仅局限于美术设计思想的范畴内,随着创新性成为时展的主流思想,包装设计不再局限于某一领域范围内,而应该不断的引入新的科学技术,主流学科与边缘学科不断的融合,通过想象、创新,推动包装设计发散独特的闪光点。

大众的消费观念不断的改变,也是推动包装工艺不断发展的一大要素。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在各个领域内大行其道,因此人们也在不断地关注包装设计的可持续发展,包括环境问题等要素也被纳入包装工艺产业。

二、现代包装工艺的发展趋势

(一)人性化发展趋势

首先在进行产品包装时,要考虑便捷性的追求,根据不同的产品的性质,设计方便消费者使用的包装形式。通过包装设计的便捷性使消费者加深对商家的印象,提高消费者的消费欲望。

其次,通过创新性设计,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不仅要满足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更要让消费者感受到包装的创意新颖、设计唯美。

最后,包装设计将更多的人文因素纳入其中,由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社会沟通往往通过高度电子好的现代通讯进行,这种沟通方式使人们在情感上的关怀和体贴越来越淡薄。针对消费者的这一心理,包装设计不仅要具有创新性,也可以将“怀旧”、“乡土自然”等因素纳入设计范畴,这无疑也是一种与过去的亲密沟通,增加人文关怀的因素。

(二)个性化发展趋势

包装设计是面向广大消费群体的,但是包装设计同样需要突出个性化,消费者处于一定的文化背景之下,要使消费者对自己的产品产生认同感,包装设计就不能缺乏文化内涵。一个国家、一个区域都有自身独特的文化个性,在进行包装设计时一定要考虑文化个性的因素,具有民族性的包装文化才能吸引更多的消费人群。从现代中国的包装设计作品上看,越来越多的“中国风”元素在包装设计中体现,这种设计容易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从视觉和情感上得到双重满足。

(三)环保设计趋势

现代包装设计朝着绿色包装发展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环境保护问题已经是全世界够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因此在市场竞争中率先认识到环保设计的重要性,就在包装设计领域获得先机。绿色环保的理念在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从产品确定到流通销售以及废弃物处理整个流程都要做到绿色环保,因此新的绿色包装设计环境已经形成。

(四)风格化趋势

如果与其他产品的包装存在雷同或者相似,就无法使消费者产生深刻的印象。只有具有独特风格的包装设计才能体现产品的独特内涵。包装设计应该体现出产品的独特性,在创意上形成独特的风格,表现出产品所具有的生命力,通过各种元素的整合,使具有独特风格的因素与共性因素协调一致。我国包装的设计还没有规范化,设计队伍还处在形成阶段。对国际先进的包装业,还需要进一步的了解,对国内市场客观的把握,这有利于设计水平的提高。

(五)可持续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及精神需求主导地位的日渐凸显,包装行业也迅速发展起来,受此影响,技术与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趋势露出了新的势头。在持续的市场中,包装机械企业必须加快对关键设备及关键技术的开发与研发,多年来,全球食品包装机械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增长,当前,食品加工与包装机械行业的发展将呈现出可持续、安全和灵活性的总体趋势。

长久以来,可持续早已不只是一个时髦口号。有效地利用资源,被越来越多的企业视为竞争和效益的优势。当然,技术供应商也在致力为此提供解决方案。近年来,包装技术领域在资源消耗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减低水消耗、有效循环利用保证正能量平衡,采用高能效优化机械设备,降低包装材料的原材料。

三、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包装设计可以说是人类文明的体现之一,从保护商品的效用到现代视觉享受和心理需求的功能,现代包装工艺的作用已经不容小觑。对材料、工艺、加工技术等的综合性了解,是一个设计人员必备的常识。然而,目前我国许多设计人员对这些方面还不够熟悉,许多设计只是纸面上的东西,实施起来还会出现许多问题。面向未来,我们应该不断的从民族文化中寻求更多创新思维,使我国的包装工艺发生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艺中.现代包装设计的文化观[J].包装世界,2000(5).

包装技术趋势例4

药品是一种特殊商品,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其在流通过程中易受到湿度、光照、微生物污染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分解作用,致使药效降低。所以为保证药品的药效,延缓药品变质过程,发挥药品的价值,必须要选用适宜的包装。合格的药品包装应该具有稳定、轻便、规格适宜等特点,能满足相应的药品流通、贮存等各环节要求。药品包装材料是实现药品流通、应用等环节的基础。随着我国药品市场管理日趋完善,对于非处方药与处方药的包装材料提出更高的要求。国家相关部门也针对药品包装材料颁布一系列管理办法。所以了解当前药品包装材料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对于科学研发与开发药品包装材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药品包装材料现状

(1)玻璃包装。玻璃具有较为稳定、阻隔性优良、便于消毒等优点,能够很好地发挥保护药品的作用。玻璃也被大量应用于药品的容器包装制作中。比较常见的有输液瓶、口服液瓶等。玻璃的透明性,利于人们观察玻璃容器中药液分量。玻璃材料具有众多优点同时,也具有一些缺点:易破碎、比重大、不便于携带等。

(2)塑料包装。塑料在目前药品包装材料中应用范围最为广泛,其具有一定韧性、质量轻、加工简易、成本低廉等众多优点,尤其其具有可塑性强的特点,能够被加工成多种形状与规格的产品,而且可以与其他包装材料复合制成新的复合包装材料。

(3)金属包装。药品直接包装中应用最多的是金属材料,其中最常见的是铝材。铝材质地美观,具有一定的金属光泽与防潮性能。铝材同时具有印刷性好、易于开封、遮光、质量轻便等优点。经过合理加工处理的铝箔具有良好的验证性,易于与其他材料复合制成综合性能优的包装材料。在药品包装中,其应用方式主要包括:铝塑泡罩包装、与塑料复合制成袋式包装等。2我国药品包装的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药品包装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

(1)高阻隔包装。高阻隔包装材料,顾名思义该材料具有优良的阻隔性能,可以阻止气体、光线等进入材料包装,最大程度地保证药品的药效。高阻隔材料已经在日本与欧洲得到普遍运用。但是鉴于我国经济发展情况与发展趋势,高阻隔包装材料研究发展比较缓慢。但是其表现出的高优良性能,仍可被纳入我国药品包装材料发展趋势之一。

(2)少计量包装。大剂量包装的药品不利于患者服用适宜剂量的药品。而且不利于携带。少剂量包装利于配药,且具有准确计量的作用。少剂量包装常用于一次性包装。其保证了一次用量包装的准确性,同时也利于复合材料的开发与灭菌包装技术的研发。

(3)智能材料。智能材料是指可感知环境,并作出一定响应活动的材料。它是新世纪材料,充满科幻色彩。众多科技工作者对智能材料表达出非常浓厚的兴趣。智能材料俨然成为各国争相研究并开发的一种新型材料。智能材料可与其他领域先进技术相结合,利于提高药品质量。智能材料的优势不仅仅体现在延长药品保质期,其优势可能延伸至药品质量自检、提醒患者吃药等方面。

(4)抗菌自洁净材料。俗话说,病从口入。发挥治疗作用的药品的包装材料携带的病菌将会对患者健康产生极大的影响。虽然药品各个生产环节都需要遵循一些环境要求,但是任何药品的生产与包装环境都不可能是无菌环境。此外,还会有一些药品,在开封后不能被立即用完,而是会被多次使用。启封会降低药品包装材料的密封性。所以任何环节都存在药品被微生物感染的几率。针对此情况,保证药品的安全性,研发具有抗菌自净功能药品包装材料变得非常重要。目前,已有通过在多种基体中复合抗菌剂进而得到抗菌自净材料。但是此项研究处于起步阶段,仍存在众多不稳定性与未知数,所以针对此类药品包装材料,需要进行更进一步的开发与研究。

(5)纳米包装。纳米技术改变了众多行业,当然其对药品包装材料也产生了长远影响。纳米包装完全颠覆了传统的包装技术,其赋予分子更高的特性。例如纳米抗菌包装等已经成为药品包装材料开发的新材料。随着我国药品生产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非软袋包装的生产水平也在不断提升。非软袋包装技术的引入,将改变我国目前塑料瓶与玻璃瓶输液产品占据主导地位的现象。

结语

包装技术趋势例5

1 复合软包装材料的背景技术

复合软包装材料主要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饮料等产品包装,国内近几年一种保持迅猛发展态势。复合软包装材料所能采用的现有的基材种类繁多,常用的基材有:高密度、中密度和低密度聚乙烯薄膜(HDPE、MDPE、LDPE)、拉伸和未拉伸聚丙烯薄膜(BOPP、CPP)、聚酯薄膜(PET)、聚氯乙烯薄膜(PVC)、聚偏二氯乙烯薄膜(PVCC)、尼龙膜(NY)等[1]。并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复合包装袋的功能型要求越来越高,例如,需要软包装袋具有防尘、防污、防潮、阻隔水汽、阻隔光、耐高温等性能,同时,许多现代包装技术,例如,真空包装、气体置换包装、封入脱氧剂包装、干燥食品包装、无菌填充包装、蒸煮包装、液体热充填包装等,这些性能需求和包装技术都与复合软包装材料的开发应用密切相关,复合软包装材料是近代包装工程学科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向。本文通过专利技术分析对复合软包装材料技术进行了简单梳理和概括。

2 数据采集说明

复合软包装材料的专利申请情况大都以软包装袋或复合包装袋来体现,而在国际专利分类表中,涉及到以使用材料为特点的袋的专利技术为B65D30/02,另外,复合软包装材料大都为复合层状产品,其还有可能涉及到B32B27的分类号下,本文中采集的数据是在B65D30/02,B32B27分类号下进行检索、收集和整理的,辅助结合检索的关键词有软包装,复合,多层,包装袋等,并且排出了复合工艺、方法和复合机等单独涉及方法和设备的专利。其中,数据库采用的是中国专利摘要数据库CNABS、德温特摘要数据库DWPI,数据采集的范围截止到2014年5月之前,最终检索到相关中文和外文专利申请共3003篇。

3 复合软包装材料的全球专利申请量趋势分析

图1为复合软包装材料全球专利申请趋势图。由图可见,检索到的关于用于软包装袋的复合软包装材料的专利最早出现在1971年,至1999年后持续呈增长趋势,并在2011年达到最大申请量。同时,从图1中也可看出1999年至2011年的申请量的增长速率平缓,而至2011年后呈下降趋势,下降速率相对较大。究其原因,这可能与人们对复合软包装袋的需求量存在较大关系。有数据的显示,包装领域塑料的用量占塑料总用量的25%-70%,以塑料工业发达的美国、日本和德国为例,截止2010年底,包装用塑料占塑料总消费份额的27.2%、32.8%和27.2%,我国塑料包装占塑料消费比例的25%[2]。

复合软包装材料的研究起步虽早,但是发展速度缓慢,在2002年与2011之间的申请量一直处于220至350之间浮动,从上面数据可以看出,在这段期间复合软包装材料的研究已趋于平稳,应该属于复合软包装材料技术成熟期,而在2011年后申请量急剧下降。这可能是因为复合软包装材料是主要基材是塑料材料,而塑料材料来源于石油,并且大部分的复合软包装材料废弃后都存在环境污染的问题,而近几年来,人们对未来能源短缺的问题以及对绿色环保技术问题也越来越重视,在复合软包装材料技术上已到了需要技术突破的瓶颈期。

4 全球专利申请产出国和主要申请人分布情况

通过对检索到的专利文献的国别进行统计分析(如图2所示),排名靠前的国家依次为日本、中国和美国,并且日本的申请量较中国和美国多,而中国与美国申请量相当。日本在复合软包装材料这方面的研发比较活跃,就其原因可能是复合软包装材料大多用于食品、医用、电子产品、饮料类液体产品等领域,而日本对食品的保鲜性、药品的安全性、电子产品的使用寿命等要求都较高较严格,因此,对生活中使用的食品类包装的保质、保鲜、保风味的要求,对电子产品类包装的防静电等要求,对医用包装的安全、防菌等要求,等等各类软包装袋的要求都较多较高,由此机促使了日本在复合软包装材料方面的研究。

进一步地,通过对主要申请人进行统计分析(如图3所示),发现主要申请人都集中在大日本印刷和日本凸版印刷的日本企业,其次是美国的杜邦公司,而排在前十名的没有中国企业、中国个人或中国的高校及科研院所,通过图3中主要申请人分布情况可以确定,图2中所示出的中国的申请总量虽多,但大多数在中国的申请可能有很多是日本和美国的申请人在中国申请。进一步地,图3所示的主要申请人的专利申请量分布中没有代表性的中国企业申请人或中国高校及科研院所申请人,中国在复合软包装材料方面的技术研究较之其他国家可能还处于较落后的状态。

5 结语

本文通过对复合软包装材料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情况进行分析,从全球申请量及申请发展趋势以及专利申请产出国申请人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对目前复合软包装材料的专利申请情况及其技术分布情况做了简要概述。

包装技术趋势例6

中图分类号:J523.5 文献标识码:A

Method of Information Digitization Re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Fashion Trend

CHENG Wei1,CHENG Zhi-li2

人类的艺术活动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一定的艺术形式与其时代的科技发展有着直接联系,随着电脑技术的发展,人类迈向一个全新的信息化、数字化高度发达的时代,数字技术被运用到设计领域后,极大地拓展了艺术设计的创作空间,以其强大的功能带给人们更多的便捷。在数字化时代,服装艺术设计在艺术理论的指导下需要和数码科技结合;传统的平面化的服装款式设计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具有空间感和立体感的视幻图案形式的追求,用计算机技术创作具有空间美感的效果图是服装行业的必然趋势。

运用计算机数字语言的表现形式来实现创新服装艺术设计,根据流行趋势的主题与创意需要,在电脑中直接生成各种极富创意的视觉形象,将其与面料相关的图形、摄影照片、标志、字体、肌理等数码资料输入到电脑中,然后运用各种应用软件对其进行各种特技处理,以产生创意独特、令人惊奇的画面效果,实现同款不同风格的快速设计反映,为服装生产企业提供最直接最清晰最实用的流行指导。视觉艺术受到现代技术的浸润,数码空间艺术是高科技艺术,是信息社会网络社会高度综合的数字化新艺术,它代表的是数字化时代一种新型艺术形式,使视觉艺术变得更为多元化,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是人类生活的一种必然。然而,由于数字化服装流行趋势在国内运用时间较短,范围仅局限于行业内部,对其尚未有比较正式和系统化的研究,所以对电脑辅助的现代服装设计流行趋势预测信息数字化再现手段的探讨具有理论研究价值与实用意义。

一、服装流行信息数字化再现领域的研究现状

当代社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观念变革,服装设计作为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个设计大类,其设计思维与设计方法必然产生相应的更新。在服装行业内部,不管官方组织,还是服装企业和服装爱好者,都充分认识到把握流行趋势信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而大多数专业人士对于流行趋势仍然是一知半解,尤其是如何从一大堆流行信息中筛选信息,并将其整理、归纳,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应用,成了一个困扰的问题,而将流行趋势预测通过数字手段和计算机技术的再现就更是一大难题。与此同时,各种行业内部的流行趋势预测也是如此频繁,令人眼花缭乱也应接不暇。首先是纺织服装材料的生产商和面料生产商,包括国际羊毛局,美国棉花公司等;其次是巴黎高级时装设计师以自己或其所属公司的名义举行的时装会;再就是各种面料和时装展会,如巴黎“第一视觉”面料展,德国法兰克福国际时装面料展等。此外还有一些专门进行流行预测的机构,如国际流行色协会、日本流行色协会, Colour Box, Fashion Intelligenee等。然而对于所有的时装厂商来说,究竟自己生产的服装能否被消费者接受,能否收回前期投入的成本以及获取利润,是最关心的问题,也是最没有把握的问题。流行影响着消费者的好恶与取舍,也就在同时影响着服装企业的根本利益,因此流行预测对企业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服装流行趋势预测信息数字化再现手段的运用,是将抽象的、分散的流行趋势与具体的服装元素充分结合后,通过数字手段和计算机技术创作出具有空间美感的效果图,为服装行业人士提供系统的直观的服装流行趋势参照,并受到越来越多的服装企业及服装爱好者欢迎。如今的时代是一个热衷于用图形和图像表达信息的时代,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化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以自身不可比拟的优势,影响着每个人的工作、学习、生活、行动、思想观念。随着艺术设计对新技术的需求不断出现,计算机业发展水平较高的欧美发达国家,运用计算机图形学和数字化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开发出了一些很优秀和著名的艺术设计软件,如:Photoshop,Core1Draw,3DMAX,MAYA、AutoCAD、Softlmage、Flash、Painter、1llustrator,等等。这些软件已经超越了国界,在全球每个国家广泛使用于艺术设计当中。我们可以把他们分为两大类:通用软件和专业软件。常用的通用软件主要包括Photoshop,Core1Draw,3DMAX、AutoCAD、1lusrtator等。这些软件适用于各个专业的艺术设计,如字体设计、标志设计、包装设计、CI设计、广告设计、服装效果图设计、织物图案设计等。这些软件的特点是:功能强大、涉及图形图像处理面广、对图形图像处理效果较好。常用的专业软件主要有:Flash、Painter、服装CAD、纺织CAD等。如:Flash图像,采用了“流”技术,广泛用于网页特效、网上广告、动画设计等。由于这些软件是专为相关专业设计的,不但设计方法符合专业的要求,而且这些专业软件中还有大量的专业图库,比如,在服装款式设计CAD中,就有许多现成的人体造型、服装配饰、面料图案等;服装设计人员应用这些软件可快速完成相关设计,大大提高服装设计效率。

二、流行趋势信息数字化再现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1.信息数字化再现的研究思路

服装流行趋势预测数字化再现在组织结构、形态、手段上与传统服装流行趋势预测有着极大的不同,在实际运过程中存在着不合理性因素,所以要找到合理、正确、高效的设计及表现方法,使得现代服装流行趋势预测信息在遵循一般预测设计程序规律的同时,通过数字手段和计算机技术创作具有空间美感的效果图,将抽象的、分散的流行趋势与具体的服装元素充分结合,使服装流行趋势预测的过程尽可能的在可视性的操作模式下完成。将设计灵感来源可视化,构思表达可视化,简化构思程序,合理利用资源,缩短设计周期。为服装行业人士提供系统的直观的服装流行趋势参照信息,指导企业建立服装流行趋势预测系统。

2.信息数字化再现的研究方法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几点:第一,通过各种专业渠道,调查收集国内当年的服装图片资料及造成一定社会影响的服装流行信息和资料并进行整理,深入了解流行趋势预测数字化再现的创作背景,对服装流行元素产生、发展和现状等自然状况做比较真实准确和详细的介绍。第二,借助数码技术进行创造性思维的拓展,采集大量服装图片资料,分析纺织服装行业中对于服装设计流行预测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运用电脑技术进行流行预测,实现本土化与现代设计的结合。第三,通过各种常见服装流行元素,对其进行数据化的归纳、分析和整理,以此获得影响服装造型变化的重要元素数据,并对这些元素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将元素进行重组,利用数码技术设计出对企业生产有指导性作用的服装款式。第四,针对国内服装行业忽视流行趋势预测的状况,在研究服装流行信息的基础上,将传统的艺术表现手法与电脑图像处理技术结合,创造出适合于服装工业审美特征的单色或多色交融的新形象。第五,通过计算机软件的功能运用,并结合空间表现手法的指导,进行款式的设计与比较,为流行趋势预测数字化再现手段提供设计实践思路。

通过对国际权威流行趋势信息进行整理,可以确定流行趋势预测的可行性和准确性,然而对于大部分服装企业来说,对流行的研究并不是他们的特长,他们需要更多的细节,并非几大主题加上几张电脑拼凑的图片和时装效果图和一些华而不实的文字。一般来说,企业也没有精力去进行深入广泛的流行调研,并且要从众多抽象的流行信息中提取有用信息应用于自己的产品开发更是难上加难,这就须要专业的流行趋势预测人员来为企业进行专业化的服务。服装流行趋势预测数字化再现手段的研究,是专业人员将采集后的流行趋势,根据不同的市场细分化后,通过数字手段和计算机技术创作具有空间美感的效果图,并用最简单明了的图片形式表达给读者的一种最直接最实用的流行趋势报告表现手段。

三、计算机辅助信息数字化服装设计的优越性

包装技术趋势例7

1、技术革命与包装设计

不同时期的商品包装设计具有深刻的时代印记,研究社会变迁过程中包装设计的风格和基本特征,可以勾画出包装设计的发展趋势,对和谐社会的包装设计具有借鉴意义。包装设计按照历史演变可分为四个时期:原始包装萌芽期、古代包装、近代包装、现代包装。在萌芽时期,只是出现了一种包装的意识,并无加工行为。在古代阶段,包装经历了很长的时期,伴随着文明发展与生产力提高,为了便于贸易和运输,人们生产制造出了如木制、陶制、金属器皿、漆器这样的包装容器和材料。在这个时期,包装材料、技术、造型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在近代包装时期,由于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以及工业革命,玻璃瓶、金属罐等新型包装出现,并且包装设计、包装装潢也更加重要,各种包装实现了大批量生产,包装技术也产生了质的飞跃。20世纪后,经济全球化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包装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格局,包装的材料、形式、技术有了更大的可能性,包装设计也走入了一片更为广阔的天地。20世纪90年代左右,数码设计艺术作为一门新的设计形式在设计领域出现,从而让包装设计实现了一次质的飞跃。数码设计艺术的出现成为了传统包装和现代包装的一个重要的分水岭,它作为一种创作手段,使得传统艺术得到继承与发展。在进行包装设计时,首先是对包装的视觉传达效果进行创意构思,其次对结构形态有充分而全面的把握,再次对包装的整体效果进行辅助设计,运用计算机技术将平面化的视觉语言转化成二维或者三维空间,从而达到独特的视觉效果。数码设计艺术具有独特的创作魅力,它可以很好地传达创意构思和再现艺术家的设计思想,为包装设计的表达和创作提供形象化的手段。因此把现代设计思想与数码设计艺术相互结合,才能设计出符合人们审美诉求的优秀的数码艺术作品。

2、技术与艺术相融合的优缺点分析

优点:数码设计艺术的出现是时展的产物,符合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一方面它能准确、快速地实现设计目标;另一方面运用合理、有效、快捷的设计方法和技术,在满足时展需要的同时结合产品本身性能特点,从而进行创意设计。传统风格的包装设计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主要体现传统的文化要素,因此在进行设计创作时需要充分研究与探寻与之相关联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主要以:书法、国画、年画、雕刻、刺绣以及脸谱等为主。而在数码设计艺术的推动下,使得这些传统文化要素的获得更加的方便、快捷。目前在包装设计的过程当中,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运用数码艺术设计进行制作相对于传统设计具有很多优势,例如:①在设计过程当中其创意空间更加开阔与灵活;②能准确传达商品信息和简易、完美的表现产品特质;③与传统包装形式相比较,设计图纸的形成较为简单同时更加精确、易懂,产品包装的表现效果更加多样化;④简化了包装过程中材料的使用以及相应的设备;⑤易于修改,可以根据设计要求改变图像的大小、颜色、特效等;⑥系列设计生成和存储方便且容易;⑦在字体设计上能设计出具有现代感的字体,设计出各种变体美术字,极具时代感;⑧丰富了包装的造型与结构,造型更加独特,结构更为合理,如组合式、提携式、异形式等;⑨数码设计艺术是一个共享的平台,具有丰富的资源,可以借鉴前人留下来的艺术资源,并在其基础上进行再设计等,从而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缺点:数码设计艺术的出现一方面有效地推动了包装设计的发展,提高了设计效率,使得包装造型更加独特,装潢更加多样与美观,但同时也存在诸多弊端。①现代包装设计借助于计算机技术,使得易于成型与制作,因此注重量而忽视质,追求个人利益,过度进行包装,浪费现象严重;②传统包装设计能很好地诠释包装浓厚的文化内涵和意境,同时能很好地体现地域、民族文化特征,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而数码设计艺术方便了现代包装设计制作过程,形成了批量生产,包装设计更加注重量,对于包装所体现的文化内涵较之以往相对减少;③传统包装注重与大自然相互融合的审美意象,利用纯天然的包装材料。如竹、木、芦苇叶、茶叶等,追求一种返璞归真的意境。数码设计艺术的出现,使得纸质包装材料更为受欢迎,造成了材料使用的局限性;④现代包装设计依赖于计算机网络,而传统包装主要靠人工来进行制作,因此在数字化时代,人们思维更敏捷,但是动手能力相对减弱,其多依赖于计算机来完成。

二、技术推动艺术的发展——包装设计发展趋势

继承与创新是设计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设计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创造性活动,它作为媒介,使得不同地域、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产生共鸣。进入信息化社会的设计文化,首先面对的是设计对象的变化,大量与信息有关的新产品开始涌现,而传统产品中的信息含量不断增大,计算机使大部分产品智能化,使产品更接近于人,这也成为了当今设计领域文化形态的新的设计准则。包装设计同样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审美诉求和对历史文化的认识。由于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改变,相对于过去粗放型的包装,人们更加感受到产品设计与自然相互和谐的重要性,因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包装设计、注入情感的人性化包装设计和融入高科技手段的包装设计成为未来包装的主要发展趋势。

1、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包装设计

包装设计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当今社会的发展要求相互适应,同时这一理念得到了包装界人士的普遍认可,并应用于不同的学科领域。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要求不断地提高人民的物质财富,另一方面还需要提高人民的文化财富和精神财富。因而数码设计艺术能够使高技术与高情感达到一种平衡,有利于实现包装设计的绿色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人们开始慢慢的意识到过去的包装设计形式过于粗放,包装污染、资源浪费现象严重,而从长远的发展角度看,实现包装设计的可持续发展才是其唯一正确的发展道路。因而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是设计师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在设计过程中要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出发点,科学的进行设计、使用和处理包装,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保理念。要与以往那种不顾自然资源、环境保护与人类健康的设计思想相抵抗,不断地引导人们走持续、文明以及和谐的绿色发展道路。数码设计艺术存在于现今的文化当中,作为一种载体,它具有传承文化的历史使命。这个载体不仅使艺术与科技巧妙地融合,而且也将传统与未来联系了起来,这对于包装设计中的绿色包装概念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2、注入情感的人性化包装设计

人性化包装设计的目的在于不仅能够迎合人们的普遍心理,同时也非常重视产品包装的个人创造。在设计过程当中要充分考虑产品与人之间相互交流的关系,巧妙的将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转化为类似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断地寻求功能与形式的最大统一。在设计过程当中注重人性化设计,一方面迎合了人类微妙的心理活动规律,提高设计效率,刺激消费者的购买行动;另一方面提倡人性化设计可以给予产品情感和生命,能够使人在使用过程中得到快乐,并且产生依恋感。这已经成为包装设计发展的主要趋势,并且融入到设计的各个领域,满足人的需要,服务于人。在包装设计时既要注重其外形的简洁大方、时尚美观、材料的新颖、特殊和环保,同时也不能忽略人性化设计,时刻保持着设计与人的情感之间的共鸣。注入情感的人性化包装设计不仅从功能、美观到创新,还是从安全、实用到环保,都要注重人性化,力图通过不同的视觉元素,引起人们的关注,从而得到人们的认同。人性化包装设计不仅给人们传递不同的情感、思想和文化,而且也将包装设计升华到更高的精神领域。

3、融入高科技手段的包装设计

包装设计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地积累、演变和前进着的过程,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根据自身所需创作了许多形式多样的包装,同时包装也影响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在数码设计艺术的推动下,包装设计表现出了科技化和高精度化的设计趋势。科技化趋势主要表现在防伪技术上,目前由于缺乏行业规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在中国大陆抄袭现象日益严重。不良厂家以名牌产品包装为基础,稍作变化来以假乱真,从而获益。为了加强其防伪性能,在设计过程当中通过改进印刷工艺、提升印刷技术,使用正品校验封印、浮雕和全息图像等技术,使得假冒伪劣者无法模仿或者模仿不逼真而被人们识别出来,维护自身合法利益。也可使用特殊的包装用纸、特殊颜料等包装工艺,在保证产品视觉感的同时,为消费者提供安全保证。在数码设计艺术的推动下,包装设计也表现出了高精度化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产品信息更加的详细准确以及产品设计中结构形态的精确描述与表现。

包装技术趋势例8

电子行业的发展,并非仅仅是原有需求的简单修复,还受到了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的拉动。从产业成长阶段来看,产业发展正从中低端产品进口替代、出口替代步入中高端产品进口替代、出口替代的过程。技术、创新将逐渐取展趋势。

一、电子元器件封装技术发展趋势

未来集成电路技术,无论是其芯片面积、特征尺寸和芯片所包含的晶体管数,还是其发展轨迹与IC封装,发展趋势都是芯片的规模越来越大,而面积越来越小;封装的体积越来越小,功能却越来越强;厚度越来越薄,引线间距在不断缩小,引线数却越来越多,并且从两侧引脚到四周引脚,最后到底面引脚;封装的成本越来越低,而封装的性能与可靠性越来越高,单位的封装面积、体积上的IC密度越来越高,线宽越来越细,并且由单芯片封装方向向多芯片的封装方向发展。

先进的封装技术可以推动更低功耗、更高性能、更小形状因子和更低成本的产品的发展。晶圆级芯片尺寸封装(WCSP)的应用范围正在不断的扩展,分立器件、无源器件、存储器和RF的比例在不断的提高。随着引脚数目和芯片尺寸的增加,板级的可靠性将成为一大挑战。系统封装(SIP)已经开始集成逻辑电路、MEMS 器件以及特定应用电路。MEMS应用覆盖了物理、惯性、光学、RF和生物医学等领域,这些应用需要使用不同种类的封装,比如晶圆级封装、过模封装、开腔封装和一些特殊类型的密闭封装。而使用TSV的三维封装技术能为MEMS器件与其他芯片之间的叠层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晶圆级封装与TSV的结合能获得更小的填充因子,并且还能应用到包括光学、微流体和电学开关器件等领域。

二、大功率真空微波管仍然是发展重点

迄今为止,虽然SIC等大功率半导体器件取得了空前的发展,但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大功率真空微波器件技术仍然先进装备使用的首选。其原因除了目前大功率半导体器件还不能适应高温、高可靠性、高电压的大功率微波(毫米波)应用外,在新材料和先进工艺的支持下, 真空微波管发展空间还很大。

综合对国内外大功率真空微波管的相关文献的研究,要提升大功率真空微波器件的性能可以通过如下几种途径:

1)改进行波管的部件。通过改进常规行波管内在的部件,包括行波管内的阴极。改善阴极的研究包括非热阴极和热阴极两方面,研究新的涂覆材料是重点。为了能延长阴极的寿命与提高电流的密度,可以通过评估场发射阴极阵列(冷阴极)的实用性来实现。

2)改进冷却技术。通过改进射频部件的冷却技术(尤其是螺旋线管)。改进行波管的冷却能明显提高其功率,研究人员采用金刚石膜覆盖的夹持杆来替代螺旋线行波管中的常规型夹持杆,因为这种杆具有很好的导热性。

3)改进电子束的聚焦能力。聚焦问题一直都是管子设计与制造的关键技术,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导致部分能量消耗在射频的结构上(被它吸收了),从而使得管子的效率降低。目前正在研究开发一些更强、更可靠的磁性材料,能够将能量的损失减到最小,从而提高行波管的效率。

4)开发新技术。开发固态器件集成与行波管技术,形成微波功率模块器件。微波功率模块是用作放大器的毫米波单片集成电路、用一个电子功率调制器和于功率放大的螺旋线行波管等几种技术结合在一起。这些技术的结合有效的保证了各项技术的最佳效用;微波(毫米波)的单片集成电路作为频率放大器,而行波管只用作功率放大器。

三、电子元器件设计的可靠性分析

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定的时间内和规定的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可靠性所反映的是装备在无故障情况下持续工作的能力,是体现装备持续执行作战任务的极限能力的重要指标,同时还是装备技术能力以及装备水平的重要体现。可靠性通常可以分为任务可靠性和基本可靠性。

任务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定的任务剖面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基本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规定的时间内,无故障工作的能力。基本可靠性反映产品对维修资源的要求,统计基本可靠性值时,应统计产品的所有工作时间和所有的关联故障。

四、保护元器件的发展趋势

保护元器件主要分为三种过压、过流和过温元器件,下面着重分析这三种保护元器件的发展趋势。

过压保护器件用于保护后续电路免受甩负载或瞬间高压的破坏,常用的过压保护器件有压敏电阻、瞬态电压抑制器、静电抑制器和放电管等。过压元器件在今后的发展中应当采用ESD抑制器,这样可提高相应的时间。降低湘位电压,同时还能增高电流浪涌承受能力。今后的发展中还应采用陶瓷气体放电管,这能有效增强二级现压的保护。

过流元器件主要有一次性熔断器、自恢复熔断器、熔断电阻和断路器等,其中,最重要的过流保护器件是熔断器,也叫保险丝。其发展趋势是需要增强元器件的灵敏度,同时降低环境对其的影响,无论是在寒冬和炎热的夏天能取得一样的效果。同时提高过流元器件的安全性和耐久性也是发展的趋势。

过温元器件主要有热敏电阻、温度开关和温度熔断器等。在电源设计中经常使用NTC热敏电阻型浪涌抑制器作过温保护,因为其抑制浪涌电流的能力与普通电阻相当,但在电阻上的功耗则可降低几十到上百倍。过温元器件在今后的发展中应当增加NTC热敏电阻上工作电流。

包装技术趋势例9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力发展节约型产业、实现经济结构转型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新任务,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包装行业发展提供了发展思路,同时基于“互联网+”行动的实施印刷由过去的粗狂型发展模式转化为个性化、精品化的方向。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印刷业的总产值仍然很低。基于社会对印刷行业的新要求,要求印刷技术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以此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1印刷的概述

印刷(Printing,Graphic Arts,Graphic Communications)是把文字、图画、照片等原稿经制版、施墨、加压等工序,使油墨转移到纸张、织品、皮革等材料表面上,批量复制原稿内容的技术。简单意义上说,印刷是使用印版或其他方式将原稿上的图文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工艺技术,也可以理解为使用模拟或数字的图像载体将呈色剂/色料(如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复制过程。

印刷技术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其代表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现存最早文献和最早的中国雕版印刷实物是在公元600年,即唐朝初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印刷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比较广泛,可以说各行各业都离不开印刷,总体来看印刷技术主要包括:平版印刷、凸版印刷(含柔版工艺)、凹版印刷、丝网印刷和数字印刷并存的结局。一般来说胶印工艺在我国印刷历史中的时间比较长,而且其因制作成本低廉,而受到实践的广泛应用,但是其具有高耗能的缺点,不利于我国当前大力发展节约型资源的经济发展要求。柔性印刷则兼具了许多印刷工艺的优点,柔性印刷在印刷的时候具有印刷压力小,印迹清晰的特点,尤其是印刷对象的广泛性,其不仅能够适应高质量的纸板,而且还适应于质量低劣的纸板,但是其版材比较贵,因此制造成本相对比较高,尤其是不适合小批量的生产;凹印工艺具有很强的印刷层次感,因此在印刷的过程中印刷墨色很容易干,因此凹印工艺适用于家居装饰产品,比如适用于实地印刷等等,基于该印刷技术不易产生印刷色差,因此其适合与大宗的印刷产品;丝印工艺顾名思义其印版是丝网结构的,通过刮刀的作用使液体的油墨透过网版图文版面的网孔后,渗透而移印在产品上,从而形成印刷的图文,其最大特点就是印刷墨层厚实,适合于印刷大面积的实地或线条版面的产品,但是,其产品复制的精度不如胶印、凹印或柔印工艺。凹印是印版耐印率最高的一种印刷工艺,其印刷速度也较快,产品复制的精度比较高;数码印刷是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产物,是当前印刷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数码印刷能够满足个性化印刷业务的需求,其主要是通过计算机将印刷产品直接印刷到各种制材中,数码印刷技术的应用对于传统印刷技术是一种突破,改变了传统印刷的落后工艺,满足了“互联网+”行动实施的要求。尤其是云技术的发展,带动了“云”印刷技术的发展,可以说大量的个性化印刷需求推动了云印刷技术的应用。与传统印刷方式相比,云印刷能够实现个性化定制、随时下单、快速交货,由于采用网络技术从而优化生产环节,降低了生产成本,可以有效的为客户节省纸张成本。

2印刷技术的发展现状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印刷技术得到创新性的发展,从2006年~2011年全球前12大印刷市场的图表来看,中国已经取代德国和英国成为第三大印刷市场。但是随着技术创新变革的发展,我国印刷技术的发展所取得成绩相比国外先进国家而言还有很大的差距:

2.1我国印刷技术取得的成绩

印刷业在我国的历史发展比较长,因此我国印刷技术相对比较成熟,我国的印刷技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首先是我国数字印刷技术越来越完善。数字印刷实际上就是通过电脑通过打印装置,直接进行在线印刷的一种新兴印刷工艺,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数字印刷已经由简单的彩色打印机,向数字专用印刷机方向发展,印刷材料也由专用的打印纸向包装印刷材料方向转变,印刷幅面由传统的小规格向大幅面方向发展,从而较好地避免了打样与印刷不同工艺之间存在的误差,使包装印刷工艺水平也得到较好的提高。比如现在应用比较广泛的3D印刷技术(见图1);其次印刷设备的性能越来越完善。以半自动化和自动化的设备为例我们在2009年开发出数字压痕机,在接下来的两年中其在国内市场合计销售不超过10台,而2011年销售已超过50台,且之后销售量每年都在以翻番的速度快速提升;最后印刷技术一体化技术应用。D ICO w eb 机上制版商用轮转机特色: 无需印版一次影像成像便可不断重复印刷:模块化设计,可以多元化组合: 简单更换滚筒套和滚筒. 便能印刷一系列不同形式的尺寸和产品. 优点: 操作概念简单,只须很少人手. 综合式的数字印前流程。

图1:3D立体打印

图2:轮转印刷机

2.2我国印刷技术所存在的缺陷

(1)我国印刷技术没有实现绿色化。以凹版印刷为例,凹版印刷占包装印刷主导地位,因其承印材料范围广、印品质量高、高技术含量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烟、酒等行业的包装印刷,并与多项特种工艺相组合而被广泛应用于防伪商标、钞票、邮票等有价证券的印刷,产品与老百姓的生活密不可分,凹印呈现出较强的生命力。但凹版印刷的VOCs的排放严重污染着环境,需要从源头的印刷油墨及胶粘剂水性化、版材的生产制造、印刷生产中的过程控制、凹印设备改造、末端治理中回收装置一体化等方面提出技术问题并积极提出解决方案。

(2)产品性能结构不合理。纵观我国印刷设备的整体现状,目前存在高端设备缺乏、低端设备过剩的问题,这种局面只能会造成印刷行业出现结果不合理的现象,严重影响印刷行业的健康发展。

(3)混合印刷技术应用水平不高。混合印刷技术是未来印刷技术发展的趋势之一,国外先进国家的混合印刷技术已经非常的成熟,但是我国的混合印刷技术还不成熟,尤其是缺乏一个完整的印刷数字生产链。另外我国相关方面的人才也不足,人才不足直接会导致印刷企业发展受到较大的影响。但是当前的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人才也无法满足此类需要。因此需要国家、高职院校以及企业共同建立共享机制,满足这方面人才的要求。

3我国印刷技术的发展趋势

基于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印刷包装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要求,结合当前国内外印刷技术的发展现状,我国印刷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呈现出以下趋势:

3.1高度自动化

自动化是融合“互联网+”战略的具体体现,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很多新型的印刷设备已经具备了技术的自动化处理,比如电脑自动技术控制、无轴技术以及光纤传导技术等等。传统的印刷企业车间由于印刷纸张原理材质的问题导致在印刷的时候因为受到环境潮湿的因素而导致印刷工作受到影响,因此印刷厂房除湿机的应用则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实现了对厂房温度的自动控制,当厂房内的湿度以及温度超过预定的温度之后,该设备就会自动停机,同样当实际湿度低于预定的设备之后,该设备就会自动开机,实现了对印刷流程的自动控制。由于该设备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印刷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2联动化

印刷技术的高端技术带动了印刷设备工作流程的联动化,联动化主要是以模块化、流水化的运行模式进行。尤其是数码技术的发展带动了印刷技术的联动化,实现了印前、印刷、印后各个环节的综合,比如为解决数码印刷后期的连接工作需要,MBO digital 所有规格的印后模块均可以流畅地直接整合到同一个生产流程中,可直接同数码印刷设备连线生产或者连接一个开卷单元离线生产,产品更加符合客户的实际需求,可为客户提供创新高效的完美解决方案。

3.3智能化

智能化是印刷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也是现代数码技术发展的主要象征,智能化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发展而产生的,其打破了传统的以手工运行为主的模式,实现了无需制版就可以印刷的工作需要。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我国印刷智能化技术发展的劣势,即食品智能包装有待开发,其结果直接会影响到食品的安全。

3.4绿色环保

坚持绿色发展。绿色环保是“十三五”期间印刷业的工作重点之一。我们要努力达到国家倡导的生产过程的绿色认证标准,在促进印刷业节能降耗,发展绿色环保经济上下功夫。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全面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大力发展废气、废水和印刷固体废弃物的循环综合利用。印刷技术的绿色环保发展趋势主要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印刷设计方面呈现环保理念,很多印刷企业在设计时强化外在的东西,而忽视了环保的理念,结果导致出现过度污染,为此当前的印刷设计体现了环保的理念,在设计创意的时候呈现了以满足客户需求、降低环境污染的特点;二是体现在印刷过程中,我们知道传统的因素过程容易产生各种形式的废液,这些废液对环境的污染是巨大的,因此基于环保任务的要求,绿色技术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是加大对废液的回收力度,另一方面是提高加强技术创新,积极采取先进的辅料,生产出较为先进的油墨,实现油墨结构的环保化。

结语

随着我国“互联网+”行动的实施,印刷技术通过与互联网技术的结合,促进了印刷技术的快速发展,因此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构建节能型产业的背景下,如何实现印刷技术与现代技术的结合,借助我国现有传统印刷基础条件,实现更合理的数字印刷体系的构建,为企业创造出更大的利益,是我们必须要关注也必须要解决的课题。这就要求每一个从业者贡献自己的精力,致力于更高效、品质更高的印刷技术研发中去,真正让我国成为印刷强国。

参考文献

[1]邓桂芳.聚焦包装印刷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商机[J].印刷质量与标准化,2014,11期.

[2]薛金萍.苍南软包装行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专访苍南县印刷包装行业协会秘书长陈后强先生[J].今日印刷,2014,06期.

包装技术趋势例10

文章编号:1005-913X(2016)09-0003-04

日本是中国的邻国,是最早引进中国茶叶的国家,拥有悠久的饮茶文化,是世界上主要的茶叶消费国之一。中日茶叶贸易往来已久,建立了良好的茶叶贸易伙伴关系,日本一直是中国主要的茶叶出口市场,多年来中国茶叶在日本茶叶进口中一直位于第一位。在2001年后,由于日本茶叶技术贸易壁垒增加,特别是2006年日本正式开始实施的《食品中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简称《肯定列表制度》),对中国茶叶出口日本造成了影响。

本文采用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tandardInternationalTrade Classification,简称:SITC)和联合国贸易数据库UN Comtrade数据。国际贸易标准分类中,茶叶被分为两种:绿茶(未发酵)和红茶(发酵或者部分发酵)。根据包装情况,绿茶和红茶又分为大包装和小包装(含量不超过3公斤)。本文中中国指中国大陆,不包含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

一、日本历年对茶叶进口实施的技术性贸易保护措施的概况

1992年10月日本法令,茶叶中农药残留量限量标准数为15项。1993年日本实施的有关茶叶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数在上年基础上新增9项。2001年5月日本颁布新标准,茶叶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已达76项。2002年初日本采取了类似原产地的保护措施,提高对出口到日本茶叶中农药残留的指标要求。2003年5月日本通过新的《食品卫生法》,设限农药增加到121种。2005年6月日本正式《食品中农药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涉及茶叶农药共251种。2006年3月日本公布《肯定列表》标准,把检验项目增加到279项,实行“暂定标准”和“一律标准”。2007年6月日本厚生劳动省根据食品卫生法,修订了杀虫技术及兽药的残留标准,用“全茶”检测法代替过去一直采用的“茶汤法”,同时在进口茶饮料时,实施茶饮料原产地标识制,以苛刻的条约严格限制日本向中国茶叶的进口。2012年3月0329第2号通报,对茶叶农药残留标准进行更高的要求。2012年12月日本突然对中国出口茶叶进行了两项极为严苛的农药残留标准检测,而这两项标准在日本并没有相应标准,甚至都没有列入年度检测计划。

二、日本对茶叶进口实施的技术性贸易保护的法规

(一)《食品卫生法》的规定

《食品卫生法》是日本确保食品安全与健康的基础法律,涉及食品生产、加工、运输、出售以及进口产品申报等各项内容,对食品容器、添加剂、加工设备乃至包装都有明确的规定。《食品卫生法》为日本对于茶叶实施技术性贸易保护措施提供了法律上的依据。《食品卫生法》制定了“暂定标准”(也就是食品中临时最大允许残留限量标准)、“一律标准”(在该标准水平下残留物不太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和制定豁免物质名单(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的物质)。

《食品卫生法》第11条第三款的内容为:“任何食品,只要含有‘农药取缔法’中规定的农药活性原料,或含有‘确保饲料安全及品质改善法律’中规定的饲料添加剂,或含有‘药事法’中规定的兽药(包括由活性成分发生化学变化而产生物质,但不包括经厚生劳动省确定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的任何物质(豁免物质)),并且其含量超过厚生劳动省在听取药事和食品安全委员会的意见后确定不会对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的水平(一律标准),就不得生产、进口、加工、使用、制备或者为销售而存储,但食品中已建立最高残留限量标准的化学物质除外”。

(二)《食品中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的规定

《食品中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其中涉及茶叶的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分为茶、未发酵和发酵茶三类,其限量标准分别为茶42项、未发酵茶218项和发酵茶217项,共有276项。肯定列表制度要求食品中农业化学品含量不得超过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对于未制定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的农业化学品,其在食品中的含量不得超过“一律标准”(Uniform Limitl,即0.01 mg/kg。“一律标准”是“肯定列表制度”的核心,也是其与原有管理制度的根本差别所在。

《肯定列表制度》与茶叶有关的266种化学品中,包括杀虫剂122种,杀螨剂14种,杀菌剂51种,除草剂50种,植物生长调节剂8种,杀线虫剂3种,杀鼠剂3种和15种禁用化学品;其中采用CAC标准(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标准)的3种,Fc标准(国际标准)81种,MRLs标准(最大残留限量标准)71种,OTR标准(基于其他信息制定的标准)57种,TRY标准(根据提供的残留数据制定的标准)1种以及WHL标准(日本国家登记许可标准)38种。

与茶叶有关251种可用化学品中,化学品残留限量标准值:~10mg/kg:41个;最大的残留限量值为50mg/kg。

《肯定列表制度》中限量标准剧增,而“一律标准”即日本政府确定的对身体健康不会产生负面影响的限值,0.01ppm实际上就是目前使用的一些检测方法的最低检出限值,也就等于要求这些项目不得检出,因此一律标准大大增加了检测项目,增加了茶叶厂商出口茶叶到日本的成本,如果茶叶不符合限量标准,就无法进入日本市场。

三、日本对茶叶进口实施的技术性贸易保护的措施

(一)行政性检查制度

日本对进口食品的行政性检查分为自主检查、监视检查和命令检查三种形式。命令检查是日本厚生劳动省对进口食品的最为严厉苛刻的检查措施。被实施命令检查的货物需批批检验,命令检查的费用由企业自主承担,在检测合格之前不允许办理通关手续。自主检查最为宽松,它是由进口商自己选择送检的产品至日本官方规定的检验机构。监控检查是一种抽查措施,根据上年监控结果制定,实施监控检查会影响货物的通关速度,随着抽查比例的加大,货物所需要的通关时间会成倍增加,出口商面临的风险就会加剧。同时日本政府还规定对重复检查出违规货物的某类产品上升到命令检查。命令检查会对出口产品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一旦对某种货物实施命令检查,这种货物必须经过逐批检查后获得检验报告后才能人关。日本政府进一步规定对于命令检查类货物一旦在检查出违规货物后的60批次中又查出超过5%的违规货物,此类货物就上升到“禁止进口”,这对于出口国和出口商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

(二)食品认证制度

日本食品认证体系最重要的是日本有机农业标准(Japanese Agriculture Standard,简称JAS),是日本农林水产省对食品农产品最高级别的认证。JAS认证采用第三者认证制度贯穿认证全程,2002年日本实施的《日本农业标准》规定所有出口到日本的有机产品和原料必须遵从日本农业标准,取得JAS认证。这种认证对于出口有机茶的企业来说,意味着必须符合日本的标准,才能获得认证,才能进入日本市场,为了获得认证,必须改进技术、更换设备等,增加了出口企业的成本,如果不能取得认证,就无法进入日本市场。

(三)改变检测方法

2007年6月日本厚生劳动省根据食品卫生法,修订了杀虫技术及兽药的残留标准,用“全茶”检测法代替过去一直采用的“茶汤法”。由于相当部分农药不溶于水所以茶汤检测法检出的农残含量远小于实际茶叶中的农残含量。

《肯定列表制度》规定茶的浸取方法分为两种:一种是使用热水,一种是使用有机溶液。由于农业化学品在有机溶剂的溶解度要远远大于在热水中的溶解度所以有机溶剂方法检测结果中农药的残留值远远高于热水方法。日本可以灵活采用对于自己实施贸易保护有利的检测方法,禁止进口被判定为不符合农药残留标准的茶叶。

四、日本针对中国茶叶进口实施的特定的技术性贸易保护

日本厚生劳动省自2006年8月9日起陆续对中国产乌龙茶、绿茶开始实施命令检查(批批检查),检查项目为三唑磷,超过0.05mg/kg即为超标。

2012年6月21日,日本厚生劳动省根据进口监测结果,决定解除对中国产乌龙茶中三唑磷项目的命令检查,改为实施进口抽检比例为30%的强化监控检查。

2012年8月20日,日本厚生劳动省医药食品局食品安全部对食品、添加剂等规格标准进行补充修订,其中茶叶中除草剂苄嘧磺隆的限量由0.02ppm修订为一律基准(0.01ppm),杀虫剂三唑磷的限量由0.05ppm修订为一律基准(0.01ppm),自2013年2月20日起实施。

2012年12月日本突然对中国出口茶叶进行了两项极为严苛的农药残留标准检测,而这两项标准在日本并没有相应标准,甚至都没有列入年度检测计划。根据中国TBT研究中心的数据,2013年被日本扣留的24批茶叶中18批是因为被检测出氟虫腈超标,4批是因为被检测出苯胺灵超标。

五、日本技术性贸易保护措施对中日茶叶贸易的影响

日本对于茶叶实施的技术性贸易保护措施对于中日茶叶贸易在短期内负面影响效果显著:一方面,日本方面实施的农药残留最高标准越来越严苛,中国出口的茶叶如果不符合规定,商品将被扣留或者直接禁止进口进入日本,日本从中国进口的茶叶数量明显减少;另一方面,日本审查增加意味着中国茶叶厂商要增加检验成本以及相关的其他费用,同时中国茶叶厂商必须改进产品、提高技术水平,从而达到日本的茶叶标准,这就增加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中国茶叶的销售价格,削弱了中国茶叶的价格优势。从长期来看,随着中国国家茶叶标准的不断提高和中国茶叶厂商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日本技术贸易壁垒对中日茶叶贸易的负面影响将逐渐减弱。

(一)日本从中国进口茶叶的数量减少

日本进口中国茶叶的数量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2005年日本进口中国茶叶的数量为3.52万吨,2014年只有1.67万吨,还不到2005年的一半。从数量上看,中国茶叶在日本的市场份额也呈下降趋势。日本从中国进口的数量占日本茶叶进口数量的百分比从2005年的68.47%降到2014年的50.62%,下降了17.85%。

日本进口中国小包装绿茶的数量呈现下降趋势。从数量上看,中国小包装绿茶在日本的市场份额也呈下降趋势。2005年日本进口中国小包装绿茶的数量为0.11万吨,2014年只有0.037万吨,只占2005年的35%。

日本进口中国大包装绿茶的数量呈现下降趋势。2005年日本进口中国大包装绿茶的数量为1.36万吨,2014年只有0.31万吨,只占2005年的23%。从数量上看,中国大包装绿茶在日本的市场份额也呈下降趋势。2005年日本从中国进口大包装绿茶的数量占日本大包装绿茶进口数量的百分比从2005年的9~07%降到2014年的81.76%,下降了1~31%。

日本进口中国小包装红茶的数量呈现下降趋势。2005年日本进口中国小包装红茶的数量为2611吨,2014年只有875吨,只占2005年的34%。从数量上看,中国小包装红茶在日本的市场份额也呈下降趋势。2005年日本从中国进口小包装红茶的数量占日本小包装红茶进口数量的百分比从2005年的55.04%降到2014年的36.07%,下降了18.97%。

日本进口中国大包红茶的数量呈现下降趋势。2005年日本进口中国大包装红茶的数量为1.79万吨,2014年只有1.24万吨,占2005年的69%。从数量上看,中国大包装红茶在日本的市场份额也呈下降趋势。2005年日本从中国进口大包装红茶的数量占日本大包装红茶进口数量的百分比从2005年的57.07%降到2014年的47.54%,下降了9.53%。

根据中国TBT研究中心的数据,仅2013年就有24批中国茶叶因为农药残留超标被日本扣留,其中乌龙茶为22批,绿茶为2批。

(二)日本从中国进口茶叶的金额减少

日本进口中国茶叶的金额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2005年日本进口中国茶叶的金额为9901万美元,2014年为7860万美元,比2005年减少了21%。从金额上看,中国茶叶在日本的市场份额也呈下降趋势。日本从中国进口的金额占日本茶叶进口金额的百分比从2005年的54.62%降到2014年的4143%,下降了13.19%。

日本进口中国小包装绿茶的数量呈现下降趋势。2005年日本进口中国小包装绿茶的金额为243.8万美元,2014年为170.7万美元,比2005年减少了近30%。

日本进口中国大包装绿茶的金额呈现下降趋势。2005年日本进口中国大包装绿茶的金额为3450.2万美元,2014年为1392.2万美元,比2005年减少了近60%。从金额上看,中国大包装绿茶在日本的市场份额也呈下降趋势。日本从中国进口大包装绿茶的金额占日本大包装绿茶进口金额的百分比从2005年的93.28%降到2014年的72.04%,下降了21.24%。

日本进口中国小包装红茶的金额呈现下降趋势。2005年日本进口中国小包装红茶的金额为902.4万美元,2014年为765.7万美元,比2005年减少了15%。从金额上看,中国小包装红茶在日本的市场份额也呈下降趋势。日本从中国进口小包装红茶的金额占日本小包装红茶进口金额的百分比从2005年的20.03%降到2014年的17.11%,下降了2.92%。

从金额上看,中国大包装红茶在日本的市场份额呈下降趋势。日本从中国进口大包装红茶的金额占日本大包装红茶进口金额的百分比从2005年的53.99%降到2014年的44.75%,下降了9.24%。

(三)中国茶叶的价格优势降低

中国的茶叶厂商要突破日本对茶叶实施的技术贸易壁垒,只能增加人力、设备和研发先进技术从而提高茶叶质量,并且为了符合日本的标准法规,对产品进行更为严格的出口检验。因此生产成本、检验成本及相关的其他费用的增加导致中国茶叶被迫在日本市场提高销售价格,这样中国茶叶的价格优势就降低了。

从2005年到2014年,无论是日本从中国进口茶叶平均单价还是日本从中国进口小包装绿茶单价、日本从中国进口大包装绿茶单价、日本从中国进口小包装红茶单价、日本从中国进口大包装红茶单价都不断上涨。虽然价格上涨是多个因素的综合结果,但是日本实施的茶叶技术贸易壁垒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因素。

日本从中国进口茶叶平均单价2005年为每公斤2.81美元,2014年为每公斤4.71美元,上涨了67.62%。日本从中国进口小包装绿茶单价2005年为每公斤2.33美元,2014年为每公斤4.63美元,上涨了98.71%。日本从中国进口大包装绿茶单价2005年为每公斤2.54美元,2014年为每公斤4.47美元,上涨了75.98%。日本从中国进口小包装红茶单价2005年为每公斤3.46美元,2014年为每公斤8.74美元,上涨了152.60%。日本从中国进口大包装红茶单价2005年为每公斤2.96美元,2014年为每公斤4.49美元,上涨了51.69%。

(四)中国茶叶出口安全标准和出口质量进一步提升

不仅仅是日本对于中国茶叶实施技术贸易壁垒,欧盟、美国等也对中国茶叶实施技术贸易壁垒。为了突破这些技术贸易壁垒,中国政府和茶叶厂商都在不断努力。从长期效果来看,进口国实施的技术性贸易保护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茶叶产品质量的提高、茶叶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茶叶行业标准体系的健全。

包装技术趋势例11

1、引言

近年来,我国烟草行业采取了一系列的战略措施来应对加入WTO后面临的挑战,同时对各烟草品牌进行了大规模的整合。目前,烟草企业更加注重烟包的设计和印刷,这就导致烟包设计与印刷行业之间竞争加剧。企业必须不断挖掘新技术、创造新工艺来适应烟草行业的发展趋势。本文首先详细介绍了烟包设计与烟包印刷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烟包设计与烟包印刷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2、烟包设计技要点与烟包印刷要求

2.1 烟包设计应遵循相应的法律法规。烟包设计过程中会涉及到专利权、版权及环境保护等问题。本人目前所在企业拥有烟草包装及印刷工艺研究方面诸多专利,分别有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专利等。因此,在烟包设计之前,要与客户协商好并就知识产权问题签订协议。

2.2 烟包设计与印刷要在符合一般规律的前提下,突显个性。烟包的设计一般包括两种类型:已有产品的改进和全新品牌的设计。在进行设计时,首先要符合一般规律,其次要凸显创新点。一味的模仿不会又长远的发展。只有稳中求新,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2.3 烟包设计与印刷明确客户要求,尽量满足客户的意愿,包括对设计风格、印刷技术及印刷材料等的应用。在商品标志、含量说明等方面也要尽量达到客户要求。如果是长期的合作关系,还应了解客户的长远发展战略。

2.4 在烟包设计与印刷时要注重烟包档次,切忌过度包装。为提高产品的品牌价值,一定程度的市场包装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如果片面地追求豪华的包装,而不顾消费者的偏好,忽略商品的内在价值,常常会适得其反,达不到期望的效果。

2.5 在烟包设计与印刷的过程中要注意环境保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来规范烟草行业的发展,其中环保要求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企业为了达到环保要求就必须不断挖掘新技术和新工艺,包括新材料的使用。

2.6 烟包设计要与烟包印刷工艺相结合。烟包设计是烟包行业的基础,独特的设计不仅能够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更是一种美的享受。但是,烟包设计的效果最终需要通过印刷来体现。两者紧密结合。因此,一个成功的烟包设计师必然需要对烟包印刷工艺有全面的了解。

3、烟包设计与烟包印刷的发展趋势

烟包设计与烟包印刷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设计上的革新、印刷工艺、纸张的运用、油墨的多样化运用、防伪技术的运用、各种材质的运用、品牌历史文化的挖掘等方面。具体来讲,其发展趋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烟包设计与印刷要融入烟草品牌的文化内涵

烟包的设计理念需要不断地创新,根据市场的发展趋势看,个性化、创新化的烟包设计与印刷将有更加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只有创新的才是世界的。”作为烟包设计师,需要在深入了解烟草品牌文化内涵的基础上,通过较为艺术的手法将其内涵表现出来,让他成为符合大众审美观念、有独特个性的作品。具体来说,在表现形式上,除了要处理好烟包的色彩、图案、文字等细节外,还需要把握好烟包的整体设计效果,将烟包设计的局部细节完美地体现在烟包的整体设计中去。可以在烟包设计中体现地方文化特色。

3.2 烟包设计与印刷要符合烟草品牌的长远营销策略和文化传播的要求

当前,全国各省市烟草公司之间的竞争集中在品牌的竞争上,烟包作为品牌长期营销战略的外在体现,无疑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起着举足轻重的视觉作用。因此,在烟包设计时,要求突破以往的设计理念,在色彩和印刷工艺及印刷材料上突破创新,并与品牌的长远战略和文化传播要求相协调。烟草的品牌战略主要包括产品设计前期的品牌评估、品牌文化内涵建设、品牌长期的实施规划等内容。烟包设计是品牌长期实施规划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元素,它代表了品牌的形象,在品牌的长期规划和品牌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烟包的设计与印刷要依托烟草的品牌,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设计的前期准备阶段认真地和相关的人员做好沟通工作,明确烟草品牌的价值,把握烟草品牌的文化内涵。另外,要考虑品牌的持续发展,与客户建立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为下一步的品牌提升做准备。

3.3 烟包设计与烟包印刷要充分考虑市场的需求

与国外的烟草市场相比,我国的烟包设计与印刷在烟草制造成本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我国烟草行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因此,近年来,我国烟草行业不断借鉴国外烟草行业发展的经验。比如说,在烟包的设计上更加“简约化”。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烟草消费群体结构复杂,因此与国外有较大的差别。其中,高档烟草一直都追求精致、豪华,这种现象将继续存在。烟包设计师要在准确把握烟草产品市场定位的基础上,挖掘出适应市场需求的设计。

3.4 烟包设计与印刷要灵活地运用各种印刷材料和印刷技术。

在我国,烟包作为一种独特的包装产品,其印刷工艺水平是国内印刷最高水平的体现。当前烟包印刷的发展趋势是将胶印、烫印、网印、等各种印刷方式进行组合,然后运用在同烟包印刷上,这也更加体现了烟包设计师的设计才能。选择合适的纸张不仅关系到烟包制造的成本,同时也影响着烟草品牌的树立,纸张的选择必须与烟草的档次相匹配。烟包组合工艺需要根据不同加工工艺和各种印刷技术的特点,最大化发挥各自的优势,来提升烟包印刷的质量。

3.5 烟包设计要注重外观的新颖及实用性

在我国,由于受到烟草包装规格的限制,烟包软包一般采用G D X1包装,硬包大多采用G D X2和F K等包装。但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烟包的结构设计仍然需要创新。现有市场上也出现了个性化和创新性的包装。比如说:软包硬化在高档产品上就有应用。因此,烟包设计师应该根据不同品牌的产品进行结构设计。

3.6 烟包的设计与印刷要应用防伪技术

假冒伪劣香烟不仅侵犯到品牌所有人的专利权,更会危害到消费者的健康,因此应加以重视。目前,烟包设计上使用的防伪技术包括激光化全息防伪技术、重离子防伪技术、纹理防伪技术、水印防伪技术等。烟包设计师应全面掌握最新的防伪技术,熟练地应用于烟包设计。

3.7 烟包设计与烟包印刷要注重绿色环保

烟草行业的企业为有效提升自己的良好健康形象,在降低烟草所含危害物质的同时,也要将“绿色环保”的理念贯穿在烟包设计与印刷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绿色设计与包装将是烟草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4、结论

烟包设计与印刷除了要注意以上的设计要点和印刷要求外,还要不断了解国内外烟草行业的现状,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在烟包设计与包装上面要不断吸收新的设计理念,突破原有的思维方式,与国际烟包设计印刷接轨,更好的服务于国内烟草行业。

参考文献

[1]王琪、张岩,香烟包装设计技要[J].包装工程,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