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实践教学的特点

实践教学的特点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8-25 09:10:12

实践教学的特点

实践教学的特点例1

随着时代的发展,艺术在人类社会中的功能愈加明显与全面。艺术院校的大学生肩负传承人类文明、传播人类文化,传播美、创造美的重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力军,他们是最敏感、最活跃的一部分知识分子,其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由于艺术的创造性较强,他们较少受陈腐观念的束缚,因为经常外出体验生活、采风等艺术实践,他们对社会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反应更快,也更易接受新事物、新思想。作为高校艺术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认清我们所处的时代,明确我们的任务和职责,用正确的思想科学的理论教育我们的学生,使他们认识到在当代中国艺术要体现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也客观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要注重时效性,帮助他们牢固树立与时俱进的时代意识。

从对艺术专业学生思想状况的剖析来看,应该从大学生要关心时代、 关心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出发,强调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科学性和时代性。艺术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还在于启发和提高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将来职业的崇高和神圣,帮助他们树立起建设祖国、服务时代和人民的共同理想,增强使命感和责任心。

2 、艺术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必须依据学生的专业特点而显示差异性

目前,艺术院校的专业主要包括美术、音乐、舞蹈、表演艺术等,艺术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应该以学生专业的艺术实践为主导,同时注意实践方式、内容、形式的丰富多彩;应该根据学生所学的专业不同而设计实践教学的内容,例如:美术学院可以依据美术专业特色,组织学生深入社会采风写生、体验生活,可以去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也可以去刚刚摆脱贫困的地区,还可以去尚未摆脱贫困的地区。可以请老百姓当模特画人物速写,其中的亲和交流的程度不言而喻。这种社会艺术实践既具体,又直观,是艺术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一种良好载体,不少学生谈起社会实践的体会都认为:在课堂上听老师讲我国“人口众多、底子薄、水平低、不平衡”和“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了令世人注目的伟大的成就”时缺乏感性认识,经过深入社会、综合分析和辨证思考,加深了对我国国情、党和国家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同时也加深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原理的掌握;又譬如,音乐系常常进行合唱演出,上百个这样的同学站在一起,互相之间的竞争也是较强烈的。譬如,谁担任领唱、哪些同学唱高声部(通常学生认为高声部可以表现自己漂亮的音色),甚至排队型时,哪些人站在前排,哪些人站在中间等等,这些都会成为学生们非常敏感的问题。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在组建合唱队开始就提出“建立融洽和谐的合唱集体”,要求学生了解合唱艺术的起源和发展历史,使学生认识到合唱艺术的显著特点是它的“群体性” 和“音乐呈块状结构立体进行”,认识到合唱是一项集体艺术,是由集体共同创造的音响来进行歌曲的内容表达和艺术形象塑造的,它所追求的是“合” 而不是“个”。个人的声音再美也得服从集体,融于集体,不然就是杂音。各声部之间不合,再好也是乱的。同样,合唱队与指挥、与伴奏不合,都不是成功的合唱。为达到艺术上的合作,必须要求学生在行为上首先和谐,使学生深知以集体为重的重要性。审美教育与德育渗透相结合在艺术院校体现得尤为明显。例如在合唱队组织活动中,选择一首好的歌曲,以生动的音乐形象让学生在情感、思想上发生共鸣,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教育,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歌词中挖掘歌曲的思想内涵,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进取心,并引导他们在时而生动委婉、时而激昂奋进的旋律中体会人间美好的亲情、友情和爱心,感受音乐的美,产生联想,引起共鸣,培养高层次的情感,提高审美情趣。

艺术的传世之作是有震撼力的,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以黄河为背景,讴歌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业绩,表现了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面貌,成为一部划时代的音乐史诗,给人民群众以巨大鼓舞。这是艺术作品与时代精神结合的典范,因而千古传唱。此外 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岳飞、文天祥,他们的美德及其作品《满江红》、《过零丁洋》,千百年来为人民所传颂,一直影响着我们。在实践教学中,可以通过这些经典剧目的重现,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艺术教育之中,无论从艺术教育的过程来看,还是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效应来看,都是课堂教学难以比拟的,让学生感受到:“我们形成了我们自己,同时也形成了我们的材料” 。

3、“ 思政课”实践教学与专业技能提高相结合

艺术院校学生极其重要的一门必修课是接受审美教育。审美教育主要有理论教育和艺术实践两种形式。对艺术院校学生而言,通过自我实践和社会实践,能够提高审美情趣,积累审美意识,形成良好的审美心境,提高审美素质和创作能力。古今中外不少美学论著都认为:“美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长期以来,对美感的概念虽仍有争论,但有一点是很清楚的:认为美的根源在于实践,“美感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美感的产生依赖于人类的实践”,这早已成为富有哲理的最基本的美学原理。美感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形态,但从认识阶段和认识的深度来说,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美感既有感性认识又有理性认识,而且它们都包含审美活动的明显特征,如审美活动中的直观、感知等感性认识特征和联想、品味、感悟、思维、综合分析等理性认识特征。对艺术工作者来说,具有这些认识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参加实践是培养和提高这些能力的重要途径。例如通过组织学生参观乡村和厂矿、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现代化气息浓郁的大都市,是学生饱览了我国大自然的秀美景色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开拓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充分感受了自然美和社会美,陶冶了情操,促进了审美能力的提高。

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可充分利用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和寒暑假期等多种渠道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特别是那些生动活泼的艺术实践不仅为他们提高专业技能提供了契机和舞台,也使得参与者能够在实践中体验、揣摩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中所学到的原理,从而潜移默化地内化为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4、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努力创新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

艺术院校的学生与其他院校的学生相比,他们追求浪漫、时尚,对因循守旧,有着与生俱来的厌恶。有种说法“调皮捣蛋的孩子适合学艺术”这话虽偏颇,但体现了学艺术的人首先要有敏感的特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艺术院校的教师也应注重新颖、活泼的教学方式。

首先,在实践教学内容安排中,教师可以打破常规,构建生活化的教育内容,贴近、关注学生的个体生命和现实生活,把体现社会要求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联系起来,构成适合学生特点和实际的教育内容系列

其次,应重视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讨论课、辩论赛、表演课等实践活动需要宽松自由的、个性化的学习情境,这要求教师给学生创造大量发现学习、研究学习、自主学习的机会;重视、尊重每一个学生,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对于哪怕是脱离常规、显得有些荒唐的想法,教师也应该给予爱护和引导;同时还应该在班级中造成一种重视创见、互相鼓励、乐于倾听和接受别人发言的氛围,即造成全班学生互相尊重人格、尊重别人的创新表现、互相交流、互相鼓励的气氛,使他们学习的内在动机和求知欲望得到诱发和补偿、开拓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使之得到充分发挥。

实践教学的特点例2

高校经济管理学科具有自然科学特点进而具有技术性特征,决定了高校经济管理学科技术性内容实践教学可以在实验室模拟进行(当然也可以在社会生产活动中进行),因为这些技术性内容可以在实验室人为复制。与此同时,高校经济管理学科具有人文社会科学性质,决定了高校经济管理学科除了可以在实验室模拟进行技术性内容实践教学外还必须开展只能在现实社会中而不能在实验室里进行的人文社会性内容(主要是指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和基于这种关系而建立的各种社会机制架构)实践教学(旨在让学生对人文社会性内容进行感悟与认知),因为高校经济管理学科人文社会性内容无法人为准确复制,如果勉强进行,则只能将人文社会性内容进行机械的和形式上的复制,而其中的核心内容则很可能被。因此,高校经济管理实践教学总体上包括实验室模拟真实的实践教学与社会完全真实的实践教学。

2具体特征

相较于高校经济管理理论教学而言,高校经济管理实践教学具有以下具体特征:

2.1综合性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高校经济管理实践教学本身在教学内容与形式上是综合性的,同时高校经济管理实践教学对人的培养也是综合性的和全面的。高校经济管理实践教学既重视学生经济管理操作技能、经济管理职业能力和经济管理创业能力的培养,也关注学生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学习方法、行为模式和健全人格的培养。

2.2开放性高校经济管理实践教学提供了开放的教学环境、开放的教学队伍、开放的教学形式、开放的教学目标、开放的教学内容、开放的教学过程、开放的考核评价方式等,学生面对的不是概念化的、模式化的经济管理理论结论,而是生动活泼、千变万化的经济管理现实生活,学生接受的是生动现实的经济管理实践教学,这种身临其境的开放式的经济管理实践教学具有经济管理理论教学无法替代的功能。此外,高校经济管理实践教学之开放性还体现在高校经济管理实践教学管理搞活,即减少对经济管理实验实践时间、内容、人员等方面限制,尽可能做到根据学生需求灵活安排,满足学生经济管理实验实践训练需要。

2.3情境性高校经济管理实践教学主要包括现场教学与模拟教学。在现场教学中,高校经济管理实践教学在实际的工作场所进行,包括安排学习者到实际经济管理工作岗位顶岗实习,参与到真实经济管理职业角色中去。在模拟教学中,高校经济管理实践教学尽量将经济管理实践教学内容选取贴近现实经济管理问题情境,创设与经济管理专业就业岗位(群)真实情境相一致的职业情境。无论是在现场教学中还是在模拟教学中,高校经济管理实践教学之情景性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学生养成一些重要观念和良好行为习惯以及体验某些不易言传的经验和应变方法,进而养成适应社会需求的经济管理综合职业能力。

实践教学的特点例3

【作者简介】郭丽娜,1979年出生,河北师范大学电子系毕业,1999年从教至今,现任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中学教师,主教信息技术学科

2005年,我校被确定为河北省农村远程教育试点工程学校。我校达到模式三标准,实现了宽带上网。国家远程教育项目的实施,为农村学校教育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转变了我们的教育理念,开阔了我们的知识视野,优化了我们的课堂教学手段,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发展。

教学光盘播放系统是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实施的最基本的模式,由电视机、DVD播放机和成套教学资源光盘组成,节约教学成本,使用难度低。光盘有哪些特点,如何在教学中具体运用,不同教师适合选用哪些光盘,是发挥光盘作用的关键。我在教学中通过运用实践获得以下认识。

小班模拟教学光盘

小班教学的光盘资源是根据农村中小学的教学需求,由教育专家和优秀教师专门为农村学校制作的。光盘覆盖了教材中的绝大部分的教学内容,按每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单元来制作,覆盖了主题的课堂教学环节,每节课片长大约在25分钟左右。

其运用可以分为:

供教师备课参考 小班模拟教学光盘是新课堂的典型示范,教师通过观看小班模拟课堂教学实录,可以准确确定课堂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借鉴光盘教师的教学方法及教学设计。

同步课堂教学 小班模拟教学光盘的重要作用是用于课堂教学,光盘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师可以完全不需要备课,在适当的时候根据光盘创设的情景来组织学生活动,也可以参考光盘中的教学设计,由教师和光盘交替授课,也可以节选使用,补充资源不足,优化课堂教学课程。

学生自学 接受能力强的班级或学生,可以利用小班模拟教学光盘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课前用于学生预习,课后用于学生复习,分层教学的个别指导。

在操作上:

1.可以连续播放,自主学习。光盘教师主导教学,学生利用光盘自主学习,播放时可暂停,教师只作简单解释,适合年长的教师或复习巩固课型。

2.可以间断播放,同步教学。播放光盘时由光盘教师讲解,学生成为光盘中学生的一员,完成光盘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暂停播放时,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进行讲解、点拨,对光盘教学补充、延伸,学生完成光盘教师布置的学习实践活动,教师进行评价、指导、反馈,并检查学习效果,帮助学生理解光盘教学内容。一般采用顺序或节选播放形式,适时进行角色转换,紧扣光盘进行教学设计,利用光盘辅助教学,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互动电子课堂教学光盘

互动电子课堂教学光盘简称仿真课件,将教学内容分为几个板块,课件采用菜单模块结构,运用动画实录形式制作,具有简单的交互功能。就语文光盘为例,分为 “课文欣赏、生字学习、课堂练习、展示区”四个板块,其中:

1.课文欣赏板块采用图文结构的形式,配合简单动画。包括配音朗读,用于代替教师进行课文标准化范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情景欣赏、感情朗读和练习背诵,主要作用是帮助学生学习普通话。

2.生字学习板块包括拼音、字义、组词、笔顺、偏旁、结构、笔画,用于识字教学,提高生字学习兴趣,降低记忆难度,帮助学生学习生字,提高生字学习效率。

3.课堂练习板块以语文基础知识为主要内容,练习形式灵活,界面对话友好,并设计有反馈答案,激励化的评价。

4.展示区安排有“小知识”、“文体介绍”、“同步阅读”、“阅读训练”等内容,能够开阔学生视野,丰富课程资源,锻炼阅读能力。解决了阅读训练素材收集难的问题,教师可以根据训练点,补充设计一定训练题型,借助阅读材料,安排学生“听说读写”,进行字词句段篇的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互动电子课堂教学光盘不需要花时间和精力制作课件,利用电视、DVD就能实现多媒体辅助教学功能,但教师要读懂课件,依据课件流程进行教学设计。

多媒体教学资源光盘

多媒体教学资源光盘包括“教学课件”和“电子教案及说明”等板块,采用菜单模块结构,具有较复杂的交互功能。“教学课件”以多媒体为载体,突出情景创设,提供了与课程内容紧密结构的视频、动画、声音等素材及丰富的直观感知材料,解决教师收集教学素材困难的问题。“电子教案及说明”突出对教师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作用,每课时提供相应的电子教案,安排教学流程,对课件使用做了说明。“电子教案及说明”主要用于教师备课参考,指导教师备课,帮助教师理解新课程教学观念,确定新课程教学目标,掌握新课堂教学结构,学习新课程教学方法,熟悉电子课件操作流程。观看“电子教案及说明”是使用好光盘的第一步。“教学课件”课堂教学结构完整,流程清晰,资源丰富,交互简单,使用方便,可以优化课堂结构,丰富课程资源,引领教师树立新观念,理解新课程,走进新课堂,掌握新方法,实现教师角色转换。

在教学中:

1.可以把多媒体教学资源光盘当成教学设计成品,可以全程使用。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补充材料和实践活动,将光盘的教学流程内化为自己的教学过程。

2.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选择使用部分视频、音频等光盘素材作为教学资源的一部分,补充教学资源不足,配合其他媒体,进行优化组合,实现组合运用。教师在使用素材时,要将光盘资源与其他教学资源进行整合,进行个性化教学设计,创新运用。

在使用光盘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

1.正确处理光盘技术的应用和内容之间的关系。不能为用光盘而用光盘,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是最重要的,针对重点难点问题,针对教学评估和检查,针对扩展学生知识等,一定要有一个目标,然后用教学活动去检查这个目标。

2.要用好光盘,要和新课改结合起来。要关注学生,把自己放到一个设计者、指导者和帮助者的位置,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为学生创设一个情景让学生参与进来。

3.光盘是辅助教学手段,要紧扣教学目标任务进行选择,以教师为主导,创新使用,不要依赖光盘代替教学,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要单纯模仿光盘中的孩子们,要通过实践活动来鼓励我们农村的学生和城里的孩子一样分享知识。

随着教师水平的提高,教育投入的加强,教育手段的更新,教师要不断学习和研究,顺应改革,适应形式,把握机遇,不断丰富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促进发展。让我们一起努力,共同进步吧!

实践教学的特点例4

【论文摘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为农村中小学校配备了信息化教学设备和优质教学资源。如何管好、用好这批教育资源,充分发挥效益,是各方面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该文通过实践探索,总结出教学光盘播放系统的特点和运用技巧以及需要注意的地方。

2005年,我校被确定为河北省农村远程教育试点工程学校。我校达到模式三标准,实现了宽带上网。国家远程教育项目的实施,为农村学校教育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转变了我们的教育理念,开阔了我们的知识视野,优化了我们的课堂教学手段,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发展。

教学光盘播放系统是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实施的最基本的模式,由电视机、DVD播放机和成套教学资源光盘组成,节约教学成本,使用难度低。光盘有哪些特点,如何在教学中具体运用,不同教师适合选用哪些光盘,是发挥光盘作用的关键。我在教学中通过运用实践获得以下认识。

小班模拟教学光盘

小班教学的光盘资源是根据农村中小学的教学需求,由教育专家和优秀教师专门为农村学校制作的。光盘覆盖了教材中的绝大部分的教学内容,按每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单元来制作,覆盖了主题的课堂教学环节,每节课片长大约在25分钟左右。

其运用可以分为:

供教师备课参考 小班模拟教学光盘是新课堂的典型示范,教师通过观看小班模拟课堂教学实录,可以准确确定课堂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借鉴光盘教师的教学方法及教学设计。

同步课堂教学 小班模拟教学光盘的重要作用是用于课堂教学,光盘教学过程就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师可以完全不需要备课,在适当的时候根据光盘创设的情景来组织学生活动,也可以参考光盘中的教学设计,由教师和光盘交替授课,也可以节选使用,补充资源不足,优化课堂教学课程。

学生自学 接受能力强的班级或学生,可以利用小班模拟教学光盘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课前用于学生预习,课后用于学生复习,分层教学的个别指导。

在操作上:

1.可以连续播放,自主学习。光盘教师主导教学,学生利用光盘自主学习,播放时可暂停,教师只作简单解释,适合年长的教师或复习巩固课型。

2.可以间断播放,同步教学。播放光盘时由光盘教师讲解,学生成为光盘中学生的一员,完成光盘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暂停播放时,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进行讲解、点拨,对光盘教学补充、延伸,学生完成光盘教师布置的学习实践活动,教师进行评价、指导、反馈,并检查学习效果,帮助学生理解光盘教学内容。一般采用顺序或节选播放形式,适时进行角色转换,紧扣光盘进行教学设计,利用光盘辅助教学,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互动电子课堂教学光盘

互动电子课堂教学光盘简称仿真课件,将教学内容分为几个板块,课件采用菜单模块结构,运用动画实录形式制作,具有简单的交互功能。就语文光盘为例,分为 “课文欣赏、生字学习、课堂练习、展示区”四个板块,其中:

1.课文欣赏板块采用图文结构的形式,配合简单动画。包括配音朗读,用于代替教师进行课文标准化范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情景欣赏、感情朗读和练习背诵,主要作用是帮助学生学习普通话。

2.生字学习板块包括拼音、字义、组词、笔顺、偏旁、结构、笔画,用于识字教学,提高生字学习兴趣,降低记忆难度,帮助学生学习生字,提高生字学习效率。

3.课堂练习板块以语文基础知识为主要内容,练习形式灵活,界面对话友好,并设计有反馈答案,激励化的评价。

4.展示区安排有“小知识”、“文体介绍”、“同步阅读”、“阅读训练”等内容,能够开阔学生视野,丰富课程资源,锻炼阅读能力。解决了阅读训练素材收集难的问题,教师可以根据训练点,补充设计一定训练题型,借助阅读材料,安排学生“听说读写”,进行字词句段篇的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互动电子课堂教学光盘不需要花时间和精力制作课件,利用电视、DVD就能实现多媒体辅助教学功能,但教师要读懂课件,依据课件流程进行教学设计。 "

多媒体教学资源光盘

多媒体教学资源光盘包括“教学课件”和“电子教案及说明”等板块,采用菜单模块结构,具有较复杂的交互功能。“教学课件”以多媒体为载体,突出情景创设,提供了与课程内容紧密结构的视频、动画、声音等素材及丰富的直观感知材料,解决教师收集教学素材困难的问题。“电子教案及说明”突出对教师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作用,每课时提供相应的电子教案,安排教学流程,对课件使用做了说明。“电子教案及说明”主要用于教师备课参考,指导教师备课,帮助教师理解新课程教学观念,确定新课程教学目标,掌握新课堂教学结构,学习新课程教学方法,熟悉电子课件操作流程。观看“电子教案及说明”是使用好光盘的第一步。“教学课件”课堂教学结构完整,流程清晰,资源丰富,交互简单,使用方便,可以优化课堂结构,丰富课程资源,引领教师树立新观念,理解新课程,走进新课堂,掌握新方法,实现教师角色转换。

在教学中:

1.可以把多媒体教学资源光盘当成教学设计成品,可以全程使用。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补充材料和实践活动,将光盘的教学流程内化为自己的教学过程。

2.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选择使用部分视频、音频等光盘素材作为教学资源的一部分,补充教学资源不足,配合其他媒体,进行优化组合,实现组合运用。教师在使用素材时,要将光盘资源与其他教学资源进行整合,进行个性化教学设计,创新运用。

在使用光盘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

1.正确处理光盘技术的应用和内容之间的关系。不能为用光盘而用光盘,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是最重要的,针对重点难点问题,针对教学评估和检查,针对扩展学生知识等,一定要有一个目标,然后用教学活动去检查这个目标。

2.要用好光盘,要和新课改结合起来。要关注学生,把自己放到一个设计者、指导者和帮助者的位置,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为学生创设一个情景让学生参与进来。

实践教学的特点例5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14-0000-01

The Multimedia Features and Applications in Teaching Practice

Song Ping

(Hefei University,Hefei230022,China)

Abstract:With advances in technology,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is constantly evolving.With the deepening reform of teaching and school conditions of the optimization,multimedia teaching as a new teaching methods are widely applied to various schools teaching activities.

Multimedia technology is a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based on modern teaching methods,has replaced the traditional blackboard and chalk-style hand-teaching,which students interested in enhancing and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teaching has a positive role.

Keywords:Multimedia teaching;Characteristics;Teaching practice;

Multimedia applications

随着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普及,多媒体教学的特点和优势也在逐渐的显露出来,教学活动是教育的主体,因此,教学活动的成果好坏,直接影响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多媒体教学的广泛运用,使得我国的教育水平在不断提高。本文将简要分析一下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特点,以及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一、多媒体教学的特点和优势分析

(一)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和直观。传统的课堂只能提供静态的文字和图片,即使有教师的讲解,学生也无法直观的了解所学习的内容,无论教师怎样努力的讲解,学生对于抽象的知识只能停留在想象的阶段,因此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人的认知是有一定的选择性,客观存在的事物多种多样,在一定的时期内,人们总是选择其中的少数,作为直觉对象,并且能够从大背景中分离出来,对他们作出反应。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这样一个选择的过程,所以,仅仅依靠教师的粉笔和讲解,很难使学生把知识从抽象的大背景中分离出来。而多媒体技术,就能够把这些抽象的知识赋予具体的表达方式,把那些看不见摸不到的数学概念,物理化学上的宏观实体和微观粒子结构,采用多媒体技术,用图片和声音,进行具体和直观的描述,加上鲜艳的颜色、动听的声音,使原本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化起来,引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开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过程中轻松掌握知识,这是常规教学法无法比拟的优势。

(二)信息容量扩大,课时容量扩大。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出现,扩大了传统课堂的容量,它能够通过多媒体技术,将丰富的内容用直观的图形和影响表达出来,从多方面、多层次去表达同一个内容,这就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微观和宏观进行有机的结合,在抽象和具体之间进行交替,能够彻底将知识进行分解并传递,化繁琐为简单,减少信息在学生大脑中的加工和转换时间,缩短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传统教学方式,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也就无法进行信息的大量扩充,而多媒体教学手段则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多媒体教学手段具有信息容量大,传授速度快的特点,能够帮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接受比传统课堂多很多的信息,利用所节省的时间,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增强。同时,多媒体技术中包含了很多书本上不具备的知识,在对书本知识进行丰富和补充的同时,也扩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使整个教学内容更加充实和完整,有助于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更加符合新时期信息型综合素质人才的标准。

(三)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实践能力。由于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上课之前教师已经做好了各种与上课内容相关的教学课件,在课堂上,就省去了大量书写板书的时间,把节省的时间用来演示不同的课件,这为教师的讲课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有利于教师实施新的教学方法,多媒体把文字,图片和声音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直观,形象地把枯燥的课堂变得有声有色,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就能够获取大量的信息,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当前教学模式所提倡的是“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教师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清楚的展示出各种真实的事件,使学生真切的体会到各种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有助于学生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做出判断,在提高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方面,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多媒体教学手段在现代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一)处理好多媒体与传统教学的关系。多媒体是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衍生出的一种辅助教学的工具,因此,它不可能脱离传统教学而独立存在,因此,在进行多媒体教程的编制时,要正确处理其与传统教学的关系,有时很简单的知识点,写在黑板上,并不比幻灯片的效率差,而且要给学生充分的记录和思考时间,保证学生能够对知识点进行记忆,课时是有限的,要做到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理想的学习效果,就要把多媒体和传统板书的优势结合起来,扬长避短,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二)重视学习效果,避免喧宾夺主。多媒体的使用,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更好、更高的学习效果。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教师要能够分清主次,不宜做过多过于花俏的画面,这样在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被这些丰富的画面所吸引,而无法专注于知识,往往使得学习效果适得其反。因此,采用多媒体技术时,要紧紧抓住主题,不能本末倒置,喧宾夺主。

三、总结:

可见,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广泛应用,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学习材料,为教师提供了更加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师应正确认识多媒体的作用,制作出符合课堂要求及教学目标的课件,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越性、科学性及实用性,提高课堂效率、保障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洁来.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质量[J].文教资料,2005,7

[2]周兴华.运用多媒体教学增强思想品德课堂活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0,5

[3]姚建丹.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数学课堂实效[J].都市家教,2010,6

[4]张雅男.浅谈多媒体技术及多媒体教学的特点[J].硅谷,2009,2

实践教学的特点例6

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我国正在建立新的高等学校分类体系,高校将实行分类管理,越来越多的高校将向应用型学校转变。而应用型高校教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就是实践教学。这些年来,随着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在高等学校逐步推行,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越来越被广泛认识和重视。

在高校众多的专业中,经济类专业由于办学成本低、社会需求大、适应性强等因素成为我国大学覆盖面最广的专业之一。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经济学门类下设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和经济与贸易4个专业类,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等17种专业。这些经济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具有与其它专业不同的特点。

一、经济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特点

(一)落实困难

与工科类教学的实践活动相比, 经济类专业的实践活动落实相对困难,这是因为其实践活动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工科的实践大多需要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无论在校内实验还是校外厂矿企业的实训,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直接接触其以后的工作内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而经济类专业的实践很多需要进入经济管理部门,财政专业的学生能大批在财政局或税务局实习吗?金融专业的学生能直接接触银行实际业务吗?经济类专业的某些实践活动是难以成批进行的,更因为实习部门出于保密等等原因难以让学生接触核心业务。那么该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就只能部分实现。

(二)量化衡量难度大

工科类专业主要研究的是科学现象,应用性强,其实践教学以验证性实验方式为主。例如,工科类专业的很多实验就是按照课本中既定的方案、步骤,来验证实验结果与课本结论的一致性。若发现实验结果与课本中有不同,就可以据此判断实验操作错误,所以工科类的实践活动可以直接用量化指标来衡量。

经济类专业研究的内容是社会现象,鉴于社会活动的复杂性,其实践教学的方式也多种多样,有:验证性(演示性)实验,如国际贸易中商业发票、提单等的规范填写;设计性实验,如在模拟商业银行中,学生通过设计银行产品的定价方案掌握定价模式和策略的运用;体验性实验,如模拟炒汇炒股贵金属交易,学生利用虚拟资金作为本金,在模拟的外汇、股票、贵金属大盘上进行操作,掌握交易的规则,实践交易策略。经济专业学科的特殊性导致其实践教学的结果没有固定统一的答案,对实践教学的考核更注重过程,考核方法多是定性考核,缺乏并且不容易进行定量考核,不利于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三)毕业论文质量不高

毕业论文是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大学阶段所学理论与实践知识的一个综合检验。经济类专业学生往往缺乏进入机构、企业实习的机会,难以获取第一手的数据资料。毕业论文大多选择模拟课题研究,即使进行应用课题的研究很多数据资料也是查找文献,并非亲自调查实践获得,毕业论文与社会实际严重脱节。加上毕业论文大多安排在大学的最后一年进行,与学生的考研、考证和工作实习重叠在一起。在当前就业、升学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学生普遍对毕业论文不重视,抄袭、突击、敷衍的现象比比皆是。而学校、教师出于学生就业的考虑,不断放松毕业论文要求,降低论文答辩门槛,更是助长了毕业论文走过场的问题,影响了整个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经济类专业实践教学的发展趋势及建议

(一)自主创业实践教学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日趋大众化,学生的就业问题是摆在众多高校面前的一道难题。自2007年起,随着就业情况的不理想,就有许多大学生选择参加《全国青年创新商业人才培养工程》来实现就业。近几年,政府、社会陆续出台了许多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而且经济类专业学生在自主创业方面还具有学科优势,这就使得经济类专业的实践教学越来越趋于自主创业。

如何实施自主创业的实践教学呢?一是开展大学生创业计划、项目和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型创业比赛。结合大学生年轻、接受新知识快、有创业精神,但是缺乏社会经验和商业实践、容易盲目乐观等特点,学校应针对具体的创业实践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和指导。二是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和课余进行创业实践。比如鼓励学生利用课余开网店,在企业打工,在单位实习,学校根据学生的创业实践情况给予相应的实践学分。当学生完成学业正式进入社会后,之前的种种实践已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了机构企业运行、市场运作的很多知识,从而使其尽快地适应实际工作。即使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也可以利用之前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自主创业。

(二)企业化实践教学

人才的培养应该是面向市场的,要了解企业的需求,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相关技能的教授,这其间企业的参与不可或缺。大学是知识生产和创造的社会组织,企业是知识应用且市场化的社会组织,两者的合作有着天然的合理性。高校开展实践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能为社会所用,也就是满足社会和企业的人才需要。为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高校经济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勇于改革和创新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通过校企互动、产学互动建立紧跟企业需求的经济类人才动态培养模式,既强化学生参与企业实际工作的能力,毕业论文的撰写才能言之有物,又能培养出适应能力强、创新型、复合型和高素质的经济类人才。

实践教学的特点例7

一、想象的概述

想象(Imagination)是指在头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形象性和新颖性是想象活动的基本特点。想象不仅可以创造人们未曾知觉过的事物的形象,还可以创造现实中不可能存在的事物的形象。因此,想象是一种借助语言为工具、以知识经验为中介的高级认知活动。

想象有多种分类方式。按照想象活动是否有目的性,可以分为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按照想象活动的新颖程度,可以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后者的创造性水平更高。

想象与思维的发展具有密切联系。一方面,思维的间接性、概括性是想象的基础,这种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是想象系统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另一方面,想象的发展可以为思维提供丰富的素材,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儿童的创造性。

二、学龄初期儿童想象发展的特点

学龄初期的儿童,其想象的发展整体处于过渡状态。即,由学前期占主导地位的无意想象、再造想象、脱离现实性的想象,向学龄中后期(初高中)的有意想象、创造想象、趋于现实的想象过渡。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增加。儿童进入学校之后,在教学的影响下,须按照教学目标的指引产生符合要求的想象。如:在作文课中,儿童要围绕作文的主题进行构思;在绘画中,按照特定的要求进行构图设计。

2、想象的创造性水平提升。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想象,仍和学前儿童类似,集中体现在模仿和简单再现,很少有创造性成分。随着年龄的增长,伴随着生活经验的丰富、言语能力及思维水平的提高,小学中高年级儿童的创造性想象逐渐发展起来。他们能够依据已有的经验,对已经获得的表象作出真正的具有创造性的改造,从而产生相应的创造性成果。

余强等人通过研究小学生在绘画中对物体动态的表现方式,来反映不同年级儿童创造水平的差异。实验结果显示,88﹪的一年级儿童选择“画在纸面上端”来表现“飞机飞得很高”,而86﹪的四年级儿童选择“以云衬托”的表现方式。 转贴于

3、想象的概括性提高。这与思维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发展密切相关。低年级儿童不管是再造想象还是创造想象都具有很大的具体性、直观性。研究表明:小学一二年级儿童在朗读或讲述的时候,经常需要图画或具体形象作支柱,否则描述或想象任务情景就会感到困难。而较高年级的儿童已经较少地利用实物来想象。

尽管小学时期儿童想象的概括性、逻辑性都有所发展,但应当明确的是:这种发展仍是低水平的。根据皮亚杰的思维发展理论,该阶段的儿童,处于前运算思维阶段。即,仍不能完全脱离具体表象进行抽象的符号化思维。因而,在整个小学时期,儿童想象的复杂性、概括性、逻辑性的整体水平还是不高的。

4、想象的完整、精确性进一步完善。随着儿童记忆力的发展、生活经验的不断丰富,其想象的完整性也不断提高。同时,儿童对想象的精确程度要求也日益提高。他们不仅企图完整地表现客体,而且力图正确地表现。

5、想象更加趋于现实。学前期的儿童由于知觉经验的匮乏,其想象总是脱离现实性,习惯将事物加以夸张或缩小;随着年纪的增长,儿童的想象也逐渐向现实主义发展。如,低年级的儿童,与学前儿童类似,主要喜欢童话故事、神仙故事,但他们逐渐明确这些故事的虚构性;而中高年级的儿童对这些童话故事的喜爱逐渐降低,代之以更富有现实性的结构复杂的文学作品。

三、对教育实践的指导意义

根据学龄初期儿童想象发展的上述特点,可以看出儿童想象的发展与其生活经验、思维发展水平、教育方式密切相关。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活动中,要采用合理科学的策略,积极引导儿童想象的发展。

1、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想象活动是在生活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因而,学校可以通过开展音乐、美术、话剧等艺术活动,组织学生观摩种植、饲养等农艺园艺过程,制作模型等手工活动,丰富儿童的知识经验,积累大量的表象素材,从而激发儿童想象的积极性,有助于其想象活动的进行。

2、注重言语能力的培养。言语能力与思维的发展密切相关,它不仅能促进思维的发展,同时还可以为想象提供丰富的表象材料。老师可以通过引领学生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来扩大儿童表象素材的积累;鼓励儿童阅读科幻故事、探险故事,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在具体的学科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改写、续写等作文练习强化培养儿童的想象力。

参考文献:

[1] 朱智贤:《儿童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 丁祖荫:《儿童发展心理学》山东教育出版社.

实践教学的特点例8

概念是人们在感觉、知觉和表象有效积累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形成的,所以概念给人们的感觉是抽象的。但是概念并非凭空产生的,离开了感觉、知觉和表象的有效积累,人们也就无法科学、有效地建构概念,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初中物理概念教学应该是感性的。

(1)观察和实验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观察和实验也是学习物理、探索物理的基本方法。观察和实验会给学习者带来许多生活经验以外的直接经验和感性体验,为科学地建构概念积累宝贵素材,所以强调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感性特点符合物理学科的特点。

(2)媒体与软件

考虑到某些物理对象和实验对条件、成本、可看性、可重复性等的具体要求,物理教学中可以选用一些图片、动画、音视频和仿真实验室(如国内的仿真物理实验室、美国的鳄鱼夹仿真物理实验室等)加以辅助教学。例如在探究“热运动与温度的关系”时,不妨调用一下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模拟动画;再如在讨论“声音的三要素”时,可以调用一下示波器仿真软件,对各种声源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又如在进行有关“电路”方面的习题教学时,不妨运用仿真物理电学实验室加以动态演示,科学、合理地应用媒体和软件可以有效增强物理教学的感性特点,以促进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科学建构。

(3)问题与情境

众所周知,物理问题并不是凭空产生的,都是有其现实根源的。合理地设置物理问题与情境,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自己的身边,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积极而有效的思维。例如在讨论力的作用的相互性特点时,教师不妨设置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假如你站立在一个绝对光滑的冰冻的湖面上,如何才能顺利地返回岸边?(参考答案:脱去鞋子向前扔出去,你会沿相反的方向退回岸边)我们在教学中,每每会激发出许多学生的奇思妙想。当然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关键是要注意如何积极、及时地加以运用,努力避免机械地就事论事,了然无趣的概念教学。

2.渐进性特点

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弄清了一点后,再进行相应的教学。”的确,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他们或多或少地带着一些“先验经验”,这些先验经验是概念教学的起点,它们也常被称作“前概念”。学生的前概念大多是零散的、肤浅的、片面的、甚至还是错误的,有的是学习物理前形成的,有的是在学习物理过程中形成的,有待于在教学中不断地加以甄别、矫正、完善和巩固、强化,逐步地趋近于科学的物理概念。

前概念中有许多积极的元素,值得我们在物理教学中加以发现和利用。例如教学中可以借助学生对水流、水压的认识,逐步建立起电流和电压的概念;将小车在不同路面的分界线上发生偏转的原因类比光的折射原因。

前概念中也不乏错误的元素,值得教师予以关注和警惕。例如许多学生常认为“白雾”是水蒸气、物体远离平面镜成像变小、没有力就不运动……如果教师漠视学生头脑中与科学认识相异的这些前概念,经过一段时间,学生对该物理概念的理解很容易会退回到原有的水平,以至于在新的问题情境下连连出错。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不要简单地求全责备,要更多地反思和改进教学的不足,要让他们知道科学家在探索物理世界时,也经常受到一些前概念的干扰,例如他们曾把对宏观现象的理解简单地映射到微观领域,以至于对光本性的认识、黑体辐射的认识出现过错误。

3.严谨性特点

许多初中物理概念虽谈不上严密,但都很严谨。例如在力臂和功的概念表述上,学生稍不留神就会犯错。这一严谨性特点同样地体现对许多物理规律的表述上。如对于光的反射定律的表述,应该是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而不可以说成是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再如在描述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时,应该说重力与质量成正比,而不可以说成是质量与重力成正比。这些都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加以关注,并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同时为学生提供必要练习和及时的诊断反馈。

4.系统性特点

任何概念的学习都不是孤立的,都要和其他概念发生联系,概念与概念的联系就形成了命题,而命题是知识意义的最小单元。从这个意义上讲,概念教学还应该体现系统性特点。

概念图模拟学习者认知结构的层次性,并以层级结构组织知识,有利于学习者把握新知识的“同化点”,从而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发生。同时,概念图将知识以图形的方式表示,增强了信息的回忆和识别,为基于语言的理解提供了很好的辅助和补充,大大降低了语言通道的认知负荷,从而加速了学习者思维的发生。为此,笔者一直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积极地尝试着基于概念图的物理概念教学,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在初中物理概念教学中,积极地引入并运用概念图建立、梳理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不仅可以突出概念教学的系统性特点,同时也有利于打破传统的概念教学过于孤立化、线性化的倾向,从而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与深度,发展学生对概念的自主建构能力,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实践教学的特点例9

【摘要】笔者根据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环境的特点,结合会计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提出了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发展趋势及具体方案。

 

【关键词】会计学专业 实践教学 改革

 

会计既是一门专业,又是一种职业,会计的专业教学要为学生将来从事会计职业而服务。因此,在会计教育中强调实践教学,符合会计职业特点的要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会计学专业的主要培养目标,高校会计学专业一直致力于实践教学的研究和探索,相继开设了模拟试验、课程实习、业务实习等实践环节的课程,且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社会对会计教育所传授的知识及技能的要求有了很大的变化。

第一,随着企业信息化的深入进行,企业的会计信息要与其他信息进行整合,这就使原有的会计实验赖以存在的实验环境发生了变化。

第二,从最近几年用人单位对会计毕业生的录用标准来看,用人单位已不满足学生只会简单的借贷记账工作,要求学生除了能够熟练应对日常工作以外,还要能够根据一定的会计理论处理日常工作以外的其他工作,如对会计报表的分析、财会制度的设计、成本管理系统的设计等工作。

第三,虽然会计学专业已经开设一系列实践环节的课程,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从近几年的授课情况来看,仍然存在一些缺陷,如:会计实践系列课程内容没有考虑系统性和完整性;由于经费等原因,教学手段和方法没有紧跟会计环境变化而调整;由于实际工作单位财务部门工作环境的限制,业务实习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预期效果等。因此,会计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必须不断进行革新,因为只有通过加强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才能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培养社会所需的合格会计人才,满足社会的需要。科学设置会计实践课程体系,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是高等院校会计教学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一、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会计学专业同其他专业相比有其独特性。关于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建设,各高校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从对国内重点财经大学等高校会计学专业调研结果及网上查阅的文献资料来看,国内会计专业实践环节的课程目前主要包括校内模拟实验和校外实习两部分。大部分院校模拟企业会计工作环境建立会计模拟实验室,在学生完成一定的会计课程的基础上,由教师提供模拟实验教材,集中进行实验。国外一些院校采取问题授课方法,先讲授理论知识,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继而解决问题,并要撰写报告。近年来,随着会计学类专业人才数量的增加,用人单位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各高校都比较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增加了对实践教学的投入。但是,由于各高校的实际情况和经济实力不同,实践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缺乏系统性研究,因此多数高校的会计实践课程停留在模拟实验上,没有形成科学体系。

 

二、趋势分析

为了满足社会的要求,提供社会所需的会计人才,高校今后的教学改革趋势可概括为:科学构建实践课程体系,不但教会学生记账、算账和报账的基本技能,而且提高学生参与企业管理决策的能力,发挥会计的管理职能;由于会计学专业的课程之间具有协调性和系统性,有的课程内容具有时效性,实践课程的内容,必须以整体性、协调性和有效性为原则进行构建。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保证实践教学质量,要对学生和指导教师建立严格的考核指标体系。没有好的指导老师,就没有好的学生,可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指导教师的实践经验,也是至关重要的。引导学生自学就是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自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条件,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主观创造能力,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其素质。

 

三、解决方案

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研究主要包括构建科学的实践环节课程体系、编制与会计改革步伐一致的教材及修订教学大纲、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师资队伍素质、设计有效的考核指标体系和培养学生素质等6方面的内容。

(一)构建科学的实践课程体系

从最近几年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来看,其需要的是理论+技能型人才。笔者认为,根据近几年的调查和研究结果,结合大学本科会计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在现有的实践课程体系基础上,可从以下四个层次构建实践课程体系。

1.基本技能训练层次,主要指的是操作性实验层次。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并且加强实验能力的训练,起到巩固和深入的作用。

2.主动学习训练层次,即设计性实验。目的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把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践更为紧密地结合起来,设计的结果可以证明理论的正确性。

3.融会贯通技能训练层次,其目标是让学生到实际单位实习,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为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4.研究能力的培养层次,即研究探索性实验教学。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能力。

 

(二)以整体性、协调性和有效性为原则,编制实践课程教学大纲及教材

1.整体性: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是会计学专业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作为贯穿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始终的会计实践活动,其教学内容应从整体性进行考虑安排,以避免重复,提高效率。

2.协调性:在设计实践内容上,协调好各门课程的关系,使实践内容能将各门课程联系起来。

3.有效性:随着会计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及我国会计准则、制度的不断推新与修订,会计的理论教学内容也在不断地更新。因此,会计学的实践教学内容也要符合时代要求,不断进行调整,保持有效性。

(三)针对不同的实践课程,构建与之相匹配的教学方法、体系

由于实践环节课程的教学目的、要求、内容不一样,应针对不同的课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目前常用的教学方法有:案例教学、研讨会、课堂教授、模拟练习、演示、指导性自学、实践、问题教学等。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应针对每一门实践课程的不同内容设计一套教学方法体系。

(四)提高教师队伍本身的能力和素质

要想培养出高水平的学生,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必须有一支训练有素的教师队伍,这也是教学改革得以推行的必要条件。在教学改革中,教师是改革的先行者,也是领导者,教师队伍素质和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学改革的成败,因此必须首先提高教师队伍的能力和素质。要提高教师队伍本身的能力和素质,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给教师压力,让他们有紧迫感和

--> 危机感,使他们自觉地学习新知识,跟上时展的步伐。对个别不思进取、无所事事、学生反映极差的教师,不能姑息迁就,否则将影响教学改革的整个大局。当然,高校要保证给教师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条件,如:准备充足的技术资料、配备必要的实验条件、派出进修学习、聘请学者来校讲课培训、定期开展教学研讨与讲座等。总之,为了保证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就必须采用各种方法培养一支相对稳定、业务素质高、工作能力强的教师队伍。

(五)构建考核体系

由于社会大环境的要求,大三、大四学生一般会忙于考研、找工作,而会计学实践课程大部分分布在此阶段。鉴于这种情况,必须建立严格的考核指标体系,采用“文件夹”控制法,才能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考核过程包括实践过程和结果两方面,为学生建立考核文件夹档案,以规范的评价指标体系为标准,记录实践过程和结果。

(六)引导学生自学,注重对学生素质的培养

对于大学生的培养,不能只按照学生掌握了教师所讲授内容的多少这一个标准来衡量,重要的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素质。另外,在学时有限的情况下,教师也不可能做到在课堂上讲解得面面俱到,应引导学生自学一些内容。

由于会计理论和实践类方面的书籍种类繁多,可选定几本作为课后自学教材。一般在课堂上着重讲解会计概念、原理及分析方法,而对于理论的应用,可采取按课程单元和实验相结合的形式布置给学生。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安排学生利用假期进行社会调查。

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探索改革就是逐步完善事物的过程。任何事物的改革都需要经历试点摸索、总结经验、修正完善、全面推行的过程,决不能急于求成、操之过急,把改革看得过于简单。同时,不也能搞花架子,片面地以为修改一下教学或考核方式、课堂上讲授一点新知识、能进行出一两个新实验就自认为是改革,更不能全盘照搬、照抄别人的经验。他人的做法只能借鉴,具体怎么去做,应当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首先,要摸清各方面的情况,初步制订出可实施的改革方案;然后,逐步进行改革尝试,如果发现问题应及时改正并调整方案,使方案更趋合理和完善。对那些条件还不具备的环节应暂缓改革,努力完善条件后,再开始着手推进改革。

教学改革没有终点。随着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更深层次的问题将会逐渐显露出来,还会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这就需要人们展开探索,总结经验、教训,以丰富和发展有实际意义的教育理论。

 

【主要参考文献】

实践教学的特点例10

1实验教学改革

l.1实验课程的设置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2001-2006年之间是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36学时)的一部分,占其中的4学时,实验项目2个。实验内容较少,教学方式单学生缺乏足够的实验训练,不能充分掌握实验技能,在后续的实践及科研中感到比较吃力。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加深学生对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的认识,2007年开始将“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独立成为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共16学时,1学分。

1.2修订教学内容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是微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具有突出的专业特点,实验内容的选择要做到既能培养学生微生物学的基本操作技能,又要兼顾微生物在环境工程实践中的应用。例如,培养基的制备、器皿及培养基的灭菌、显微镜的操作、微生物的染色及观察、微生物的培养及分离等实验内容是必不可少的,这些都是微生物实验最基本的操作,学生必须扎实掌握,但在实验微生物种类的选择上也要照顾到环境工程中的重要微生物,比如普通生物学中较少涉及环境工程微生物中比较重要的藻类、原生动物和微型后生动物等,本人自2007年起,对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不断完善,及时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加大实验知识和实验技术的传授,同时将教师的科研项目引入实验教学。将实验项目拓展到8个,并出版校内讲义《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技术》,作为实验指导教材;2011年9月,将实验教学内容进一步修改完善,出版了校内讲义《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技术》(修订版),将环境工程微生物实验项目增加到10个,并增加综合性实验项目;设计了“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内容、实验项目、学时数和实验类别等。

1.3改变教学方式

改变以往简单的学生实验、编写报告的教学方法,将实验教学贯穿到实验准备、实验过程、编写报告、实验考试等全过程。

传统的实验课程教学方法是由实验教师帮助学生完成很大一部分准备工作,学生只是按教师的讲解和实验手册的步骤进行操作。我们在环境工程微生物实验教学中,要求学生提前预习实验指导书并写出预习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仪器、材料、步骤等),做到对所做实验心中有数。实验过程中从准备实验器材、配置试剂到实验结束每一步都由学生自己动手,教师只起到辅助、监督和示范作用。每个实验都设置有相关思考题,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行实验,实验课程中进行讨论、验证或课后进一步查找资料来解决这些疑问。

1.4改革教学手段

微生物个体微小,学生对它的感性认识不多,这使许多有关微生物的概念变得抽象、难以理解。在实验教学中,有目的地引入视频实验教学等多媒体教学方法,可以增加实验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采用视频教学短片,向学生展示基本的实验操作,以及相关实验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生产或科研中的应用,通过屏幕清晰形象准确地展现每一个步骤,如无菌操作技术,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技术,消毒灭菌技术,斜面、液体、平板接种培养方法等。采用多媒体进行实验教学,具有形象、生动、信息量大的优点,结合教师在实验过程中的讲授和示范,使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实验操作技巧,实验操作更加规范。因此,我们建立了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网站,制作了环境工程微生物实验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建立了环境工程微生物图库,完成了课程试题库建设,该网站成为适合学生自学的网络平台。

1.5有效的考核和评价方式

建立了一套有效的考核方法。实验课程考试方式是综合考核(实验+闭卷考试),实验主要考核项目有预习情况、操作情况、数据的记录及处理、实验报告的质量等,该部分占考核成绩的70%。闭卷考试主要考核实验涉及到的知识点及操作关键点,该部分占30%。

2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实践的特点

2.1让学生参与实验准备的全过程

实验室的前期准备工作很重要,工作量要比实验课程多许多。让学生参与到前期准备工作中,不但要认真预习实验内容,还要准备实验所需的材料。实验课分组进行,每组实验结束后,做好后续整理工作,比如微生物生长量的测定和生长曲线绘制实验,测试完毕要将实验菌种和器材进行灭菌后清洗,然后每组分别准备出下一个实验自己小组所需的器材,要对培养皿、试管、镊子等消毒灭菌,配置各种试剂,这个过程使学生学习到完整的微生物实验操作技术。

2.2及时更新实验教学内容

微生物学和环境科学知识的更新推动着环境工程微生物学不断向前发展,实验技术和方法也在不断改进。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现代生物技术如基因重组、PCR技术也在环境工程得到应用,但是传统的实验教学对这些实验技术在环境工程中运用很少涉及,为了紧跟时代和学科发展的步伐,让学生熟悉和掌握学科前沿新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我们及时更新实验内容,将分子生物学的部分内容写进教材,如2011年进行实验教材的改编时,将电泳、凝胶成像、PCR基因扩增等实验引入到实验教学中。

2.3增强不同实验间的连贯性

过去实验内容多为孤立、连贯性不强的项目,各实验之间的内容重复较多,学生难以系统地把握微生物学实验,对此,我们调整了实验内容,将原来独立设置的实验内容整合到一起,形成具有一定连续性的实验体系,比如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实验一)培养出的微生物可进行观察细菌的形态结构和染色练习(实验二),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化(实验三)后的微生物进行数量和大小测定(实验四)以及生长曲线的测定(实验五)。在这个环环相扣的实验体系中,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系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并使之形成一种良好的思维惯性,对学生在日后的学习或工作中的创造,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2.4结合多媒体实验教学、更直观展现实验内容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中的各种微生物需要在光学显微镜甚至电子显微镜下放大才能看到。由于环境样品中微生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应用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不便于更好地展示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动态变化过程,针对这点我们在多媒体课件中放入大量宏观及微观图片,并建立了污水处理指示性微生物图库,从而更直观更丰富的反应微生物的形态特征,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实验知识。

2.5增加创新性实验项目,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高等学校实验室是“知识创新的源头,人才培养的基地”。增加本科生科技创新实验项目,是为了有效利用和挖掘实验室资源条件,充分发挥实验室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吸引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实验室参加实验,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活跃学生的第二课堂,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巩固专业知识,提高其动手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为日后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奠定较为坚实的基础。创新性实验项目把实验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在教师有限的启发引导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项目选题、实验设计、项目实施、结果处理、项目报告评审等均由学生解决。创新性实验的目的是进一步培养设计实验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所以在实验项目的安排原则上不做范围的限制,只要是实验室条件满足就予以安排,创新性实验结束后指导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实验,找出成功或者不足之处,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提高。如2013年我校的科技创新项目:微生物处理高氯酸盐的研究、利用餐厨垃圾发酵废液培养产油微生物及其油脂提取技术的研究和餐厨垃圾与玉米秸轩混合干式厌氧发酵产沼气工艺参数优化试验研究等;2010年的科技创新项目:2-MIB降解菌的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复合生物填料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研究和体育馆有害微生物研究。每个项目由3-5名本科生,1名指导教师组成。学生自由组织,编写项目申请书,提交申请,申请通过后实验室提供场地和实验材料,项目完成后进行答辩验收,验收由3-5名评委进行,优秀的项目可以获得一定的奖励。

2.6完善的考核手段

合理的考核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能起到积极的督促作用。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对实验技能不够重视的倾向,他们在实验中不认真操作,基本技能掌握不好,但却可以写出很好的实验报告。为克服这种不良倾向,我们在本课程中建立了一套有效的考核手段,除了实验操作+实验报告成绩(占70%),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还增加了闭卷考试(占30%),将实验中的重要内容或者操作的关键点灵活转化为试题的形式进一步进行考核,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实验关键点的掌握。

3实验教学改革的成效

通过对实验内容的不断改进,实验教学环节的优化以及考核评价体系的优化,减少了重复操作,丰富了实验内容,提高了实验效率,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的了解,拓宽了他们的视野,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实验技能,增强了科研意识及专业信心,通过实验环节和考核方式的改革,培养了学生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2007年至2012年,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进行了5年,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连续3年来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在本科教学网评中排名前10%。2010-2011年,“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成为校第五批优秀课程建设项目,2012年11月,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项目被评为我校第十届实验技术成果奖二等奖。为了配合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出版了2本配套讲义和1本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分别是《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技术》(2007版和2011版,校内讲义)和《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4结语

实践教学的特点例11

一、微课教学模式及其特点

微课教学模式的基本形式是音频或视频。在它的课堂切入点上,非常讲究精细化,每一节课的课堂容量并不是很大,一般讲课时间是在10――20分钟之间,在有限的时间内比较注重教学的高效化和优质化,而且在具体的学习方法上也较为多样性和灵活性,课堂问题的核心也较为集中,一般是以网络在线教学为主进行的。微课教学的特点如下:

1.课堂教学时间短

微课教学模式的核心是教学视频,通过视频来将教学内容进行贯穿讲解,按照学生的课堂学习规律,学生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的时间一般是在10分钟左右,一旦超出这个时间,学生就很难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正是基于此,微课的课堂教学时间一般都设定在5――8分钟,不能超出10分钟,而传统的课堂教学时间则是以45分钟为标准,相比来说,微课教学的课堂时间短的很多[1]。

2.教学内容不多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整个课堂讲解的内容是教材的设定为主的,而且也会不同程度的参照45分钟这个既定时间。但是,微课教学模式的内容设定突出的特点就是短小精悍,实际教学内容并不是很多,但是,教学的主题和要点却面面俱到,可以围绕某一知识点来进行针对性教学,将其中的难点和重点透彻讲解。

3.资源容量非常小

上述提到,微课教学模式的核心是视频,它的教学内容注重的是简单精炼,不掺杂过多的无价值内容,因此,它的资源所占容量就会小很多,按照标准的课程教学来算的话,基本上容量是在几十兆左右。既然它是以视频为核心的,那么它的视频格式也必然会有很多种,并且在播放上也都支持在线播放,因此,它的视频播放格式也大多是以流媒体格式为主的,例如常见的rmvb和flv等等。在课堂提供的学习平台上,学生可以在线观看微课视频,从中学习知识,而且这种视频也可以直接下载,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观看。

二、微课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即课前、课中以及课后。首先,课前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在课前将视频提供在平台上,让学生事前明晓学习任务和目标;其次,课中阶段。这一阶段是以教师和学生互动为主的,学生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对其中的重难点和教师进行互动解决;第三,课后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以巩固复习为主,课堂学习结束之后要对内容进行回顾,进行相应的实践和练习[2]。

上述是对三个主要阶段的阐述,细化来讲,微课教学又包含有五个环节,以“文档制作”为例进行分析。

1.选题设计环节

在office学习过程中,由于它所包含的功能过多,学生在学习时会遇到很多难点,这些难点也是比较细节化的,例如我们常说的“页眉”、“页脚”、“自动生成目录”等等,这些细节性问题虽然并不是很难掌握,但是很多学生会容易混淆,难以做到熟练,这就需要教师在选题设计时有所侧重点,注重细节强化。

2.教学设计

教师要改变之前课堂教学理念,把传统的以教师作为课堂中心的模式改变为以学生为课堂中心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转变自身角色,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起到教学辅助的作用,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计算机教学中的难点问题[3]。

3.素材课件

“文档制作”属于是计算机最基本的一项上机技能,在微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教学视频结合PPT课件的形式,将其中的教学要点予以明确和详细讲解,尽量在有限的讲解时间内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对于“文档制作”中容易忽略的点进行重点多次讲解,加深学生印象。

4.学生反馈和教师点评

在上一环节结束之后,教师还要注重和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和疑问之处,并在相互交流过程中予以解决处理,这样不仅可以巩固学生所学到的知识,起到温故作用,而且教师也可以真实了解到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以便于更准确的制定下一步教学策略,调整教学方法,保证教学效果的良好[4]。“文档制作”难度不是很大,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结束后,给学生更多实践操作的机会,例如可以给学生布置这方面相关的上机训练作业,以起到巩固学生学习的作用。

5.反思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