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小型景观设计案例

小型景观设计案例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8-25 09:10:29

小型景观设计案例

小型景观设计案例例1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是园林专业的主干课程,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于该门课程的学习存在一定的困难。特别是职业学校的学生,由于本身文化基础和学习能力较差,在设计类课程的学习中常常遇到各种问题,比如学生的空间感和现场感不足,所以在空间场地布局时常常不合理,对于各园林要素的体量、大小、比例等缺乏客观认识,只能凭主观的想象和推测来进行大概的设计。很多学校也安排了专业实习课进行实地采风。这种直观、具象的学习对于学生的空间感和现场感大有裨益,但是统筹安排麻烦,不能随时进行,也受到经费和天气的限制等,为此需要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提高教学质量,而园林景观模型是一个很好的辅助和补充。

园林景观模型是二维平面图纸的三维体现,它可以清晰直观地表达出平面布局、空间关系、色彩质感、比例尺度等平面图纸无法直观表达的内容。同时可以看出地形塑造和交通流线等的合理性,因此对于设计方案的理解和调整有很好的辅助作用。采用模型进行辅助设计具有如下优点:

1.可用来制作园林景观模型的材料选择面很大

对于学生而言,卡纸、KT板、吹塑板、木板等都是常用的模型材料。这些材料在制作时操作较为方便,同时费用也较为经济,对场地的要求也不高,在教室中即可进行,因此对于教学来说可以根据需要随时随地进行,十分便利。

2.模型对于园林空间和体量的还原度较高

工作模型对于质感、色彩的展现有所限制,但是对于各个空间和各园林要素的体量展现还是很全面和直观的,而空间关系和体量尺度是学生设计时最难把握的,所以在教学中随堂进行对于学生的空间感的提升很有好处。

3.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学生而言,在还没有完全地掌握设计方法和技巧时,大量的图纸对其来说是比较抽象和枯燥的,但当加入模型教学后,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大幅提升,学习效率也显著提高。同时模型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看到自己的设计作品,从而发现一些在图纸上难以自行发现的问题,进行作品的修改和完善。因此模型很好地加强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主动学习的能力,同时也减轻了教师改图的负担。

二、园林景观模型的概念和特点

1.园林景观模型概念

园林景观模型是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一种重要表现手段,通过对于设计场景等比例缩小而展现的实际场景,直观地表达设计效果和思想。对于公园景观设计、街头绿地设计、居住区绿地设计、公共空间绿地设计、专用场地绿地设计等各类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具有独特的三维空间表现能力,对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的理念、功能、结构、形态、材料、构造、细部大样等的思考过程和成果展示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2.园林景观模型的类型和特点

园林景观模型类型很多,按照用途分,一般分为工作模型和展示模型两种。工作模型是在设计过程中辅助构思的重要手段。通常对于工艺的精细度要求不高,主要以体块模型为主,表现出构筑物或设计要素的体量、结构关系来思考空间结构关系、比例尺度问题等。而展示模型不同于工作模型,它是以具体设计完成的图纸为依据,依据比例缩小而制作的反映设计实际效果的模型,对于制作的工艺和精细程度要求比较高,色彩和肌理的表达也要比较到位,主要用于最终设计成果的直观展示。展示模型和工作模型是设计师不同阶段不同需求的产物。

三、园林景观模型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对竖向设计的辅助

竖向设计是学生设计课学习的基础,也是难点。地形塑造对于整个园林设计而言是骨架,是基础。然而学生在图纸上标出的标高和等高线很少能够在脑海中有相对应的实际地形地貌。山体的高度是否合适?地形的高程分布是否合理?山体的体量大小是否合适?地形的塑造是否符合交通的布置和功能的开展?这些问题都很难用语言和平面图纸清楚地表达出来,所以就需要用地形模型进行辅助学习。地形模型无需做出构筑物和绿化,只需根据等高线做出山体及根据标高呈现出高差,把整个竖向地形呈现出来,来考察体量和高度的关系是否匹配,是否利于接下来的平面布局的安排,从而做到“相地合宜,构园得体”。

2.对场地布局和空间结构的辅助

学生经过学习都知道根据甲方要求和场地现状进行功能分区和总体布局,然后再根据功能分区和总体布局进行场地要素布局。但是在具体的设计要素布局过程中,各个设计要素间的空间结构关系,各设计要素的体量、比例、功能关系等都是很关键却又难把握的几个问题。因为大部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限,特别是大场景的整体空间想象能力更是不足,所以整个设计和场地环境及建筑间的空间关系是很复杂也很难通过平面图纸直接看出来的,此时如应用体块模型则可很直观形象地体现各设计要素间的空间、体量关系,便于发现场地布局设计中的问题,有利于调整设计要素布局到最佳。

3.对交通流线设置的辅助

小型景观设计案例例2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20-120-02

在教学过程中园林设计方案通常主要是通过平面图、立面图、透视图等图纸来表达设计意图,表现设计方案,收到一定效果。但在实践教学中,笔者发现有很多缺陷,诸如,很多学生对于园林布局缺乏空间想象力,对地形、各景物的体量大小、比例及色彩等缺乏客观的认识,只能凭主观的想象和推测来进行景物布局,尤其是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一味地让他们通过图纸来掌握园林设计的方法是不现实的。为此,在教学改革的浪潮中笔者尝试应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用模型来表达园林设计方案,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的参与学习积极性很高,学生能够通过模型制作可以将自己的设计意图及想法很好的表达出来。

1 园林模型制作的方法及特点

1.1 材料的选择范围广 首先在教学中模型制作材料的选择范围是非常广泛的,可以让学生自己根据构园要素去搜集所需材料,如:模型基座可以是泡沫板、木板、塑料板等,也可以用沙盘做基座;园林建筑可以用我们生活中的很多废弃材料来制作,譬如用过的一次性筷子、雪糕棍,废弃的纸盒、饮料瓶等,也可以用竹子、树枝等植物材料制作;园林小品也可采用泡沫板、插花花泥、橡皮泥等材料来制作;园林植物可以用海绵、泡沫板及干的插花用的花泥来制作,也可直接在室外采集园林植物的枝条来表现。

1.2 制作方法简单易掌握 园林模型的制作方法很简单,我们生活中很多材料,通过按比例缩放的方法将各个构园要素组合在一起,将立体的园林空间表达出来,对学生来说比较感兴趣,也容易掌握。如我们在对居住区绿地设计这一单元的教学中居住小区中心小游园设计就用模型制作的手段来进行教学,其教学效果很显著。

首先让学生进行小游园的初步规划设计并确定方案,这是模型制作的前提。确定小游园布局形式,建筑风格、地形、园林小品、植物等的布置,将方案绘制在图纸上。

其次是基座的制作。用废弃的泡沫板来做基座(其上的园林建筑小品及园林植物都很容易固定),将设计方案描绘在泡沫板上。

第三是园林要素的制作及其固定方法。根据图纸比例尺寸依次制作各个构园要素并将其固定在基座上。水体根据描绘的范围及水体深度用切挖法完成,然后涂上颜料,地形用堆砌的方法来完成,根据地形设计要求,将水体切挖出来的泡沫堆砌用胶粘在一起而成。园林建筑小品的制作,根据设计意图,用自己身边的很多废弃材料通过改变材料一些特性然后组合设计,将建筑比例、色彩、材料等表达出来,如花架的制作,可用一次性筷子根据设计按比例截成小段固定绑扎完成,或结合其他如雪糕棍或牙签制作等也可用较匀称的树枝或者竹子截成小段通过绑扎完成。再如园椅可用硬纸盒或KT板制作,然后将建筑小品固定在基座上。树木、花卉、绿篱及草坪的制作,园林树木、花卉、绿地都可以用海绵、泡沫板及插花用的花泥来制作树冠部分,并根据树木颜色涂以颜料,用牙签或小木条制作树干,组合固定在基座上,也可以直接采集园林中叶片较小的树木的小侧枝条根据比例制作,其效果更为逼真。假山置石可以用泡沫板制作。

第四是草坪的制作。草坪可以直接在泡沫板上涂以绿色或者用揉碎的花泥均匀的洒落在泡沫板上,也可用苔藓铺在泡沫板上来表现草坪。

1.3 可直观表达设计方案 学生通过将各个构园要素模型组合在一起,以立体的园林空间组合来直观的将自己的设计方案呈现出来,利于分析其设计是否合理、构思是否新颖等。

2 模型制作的重要意义

2.1 培养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及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一味让学生通过手工制图或计算机绘图来表达设计方案是比较枯燥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随之而降低,对于专业的兴趣也日渐消减。通过模型表达设计方案对于学生来说是充满新鲜感的,能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在收集材料及查阅资料的过程中积极参与,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带着问题去学习更有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

2.2 加强学生对园林设计理论知识的理解及应用 园林模型不但可以表现园林各组成要素单体的形象、色彩及质感,更能直观的表现出园林的空间布局、景观的群体形象及各景物之间的比例尺度。通过模型制作,可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园林设计的相关理论知识,如园林建筑小品设计时,首先通过模型可以将建筑小品的体量、结构、质感和色彩直观地展现出来。其次,建筑小品与其他构园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也能很好的体现出来,通过应用进而加深对园林设计理论的理解。

2.3 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模型制作可以让学生增强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园林模型中各个构园要素由学生自己设计并将其通过手工制作出来,然后按照设计构图将其固定在基座上,通过这一系列繁琐的工序,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同时也能够锻炼他们的组织能力。

2.4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在各个构园要素的制作中,材料的收集,模型的设计制作,学生能够主动去探索,充分的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大胆创新。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其中学生在完成园林景墙设计与制作时,材料选择非常之广泛,如用泡沫板、竹子、花泥、硬纸板等来制作完成,景墙的设计艺术效果非常好,再与其他的构园要素组合在一起,形成了非常有文化气息和底蕴的园林景观。应用类似于手工课这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可以唤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5 增强学生团队协作意识 在模型制作教学过程中最好分小组学习。要求各小组通过分工合作的方式完成模型的制作,如绘图技能好的可以完成基座上描图的任务,好动的可以让其根据设计方案收集制作各构园要素材料的任务,动手能力强的完成园林建筑小品制作的任务等等。这样可以营造一种工作氛围,使每个成员都有一种归属感,有助于提高团队成员的协作意识和工作效率,在这种团队合作的学习过程中增进了同学之间友谊。同时通过团队之间的竞争培养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

3 结语

模型制作是园林设计的一种表现手法。在教学中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最主要的是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了,真正实现了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教学理念,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通过这种教学手段可以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充分体现了教学改革的理念。

参考文献

[1]谢洋,朱文琰.模型制作辅助园林设计[J].建筑科学,2008(19):102.

[2]彭敏,刘卫星.现代园林教学开设园林模型设计制作课程的探讨[J].湖北林业科技,2001,2:32-33.

小型景观设计案例例3

引言

2%左右的设计费用, 直接影响 70%以上的建造成本, 对开发利润的间接影响更是不可估量……

提要

一、成本控制理念 1、核心原则 2、微笑曲线 3、成本策划 二、规划设计阶段成本控制 三、建筑方案阶段成本控制 四、施工图阶段成本控制 五、景观设计阶段成本控制 六、绿色建筑与成本控制

一、成本控制理念

成本控制理念----核心原则

从某项目的卡拉麦里金石材门头说起……

成本控制理念----核心原则

思考:“苹果”手机的缺点是什么?

成本控制理念----核心原则

产品与作品的区别? 向制造业学习!

成本控制理念----核心原则

向龙湖学习!

成本控制理念----核心原则

“客户体验”

是衡量成本控制是否合理的最核心原则!

成本控制理念----微笑曲线

台湾宏碁的微笑曲线带给我们的启示

成本控制理念----微笑曲线

小区规划—建筑方案—施工图—景观设计—室内设计

树立“全过程”设计成本控制理念

成本控制理念----成本策划

质量

进度

成本

思考: 如何协调成本与质量之间的矛盾?

成本控制理念----成本策划

成本控制理念----成本策划

成本控制理念----成本策划

品质

成本策划 = 性价比 =

成本

二、规划设计阶段成本控制

规划设计阶段成本控制

1、开发时序 思考:如何将首期开发成本最小化? (建筑高度、建造速度、停车配套指标与初期投入……)

财务成本也和规划设计密切相关!

规划设计阶段成本控制

2、停车指标(机动车) 思考:地下机动车单车位面积指标?(35平方米?能否更低?) 单层or双层? 公建配套停车指标如何满足?地下or地上? ……

地下车库建筑面积约为地上建筑面积的25%左右, 必须高度重视、深入研究、严格控制!!!

规划设计阶段成本控制

2、停车指标(非机动车) 思考:地下非机动车单车位面积指标?(1.5平方米?能否更低?) 能否采用机械式? 能否采用地面式?是否存在配置超标?

非机动车库设计严重浪费!大有潜力可挖!

规划设计阶段成本控制

3、公建配套 思考:小区变设置数量是否达到极限? 物管用房如何设置最合理?与后期物管成本是否关联?

物业管理也和规划设计密切相关!

规划设计阶段成本控制

4、交通组织 思考:小区出入口数量与成本的关系?消防通道与成本的关系?

规划设计阶段成本控制

5、场地竖向 思考:土方量控制如何做到最优化? 6、综合管线 思考:市政管线有无成本控制的空间?(BIM研究…)

7、小区景观 思考:周边自然资源(河流)有无利用价值?

8、建筑高度 思考:住宅经济

高度、层数是多少?(9层、11层、18层、80米…) ……

规划设计阶段成本控制

前至拿地策划, 后至物业管理, 均与规划成本控制密切相关!

三、建筑方案阶段成本控制

建筑方案阶段成本控制 土方平衡:

场地高程设计应考虑场地的土方基本平衡。

土方开挖+外运的单价一般在25-50元/m3

建筑方案阶段成本控制 设备用房规划:

设备用房(水泵房、配电房、煤气调压站、控制中心)等配套设施的位置 能使得各种管线的铺设长度最短。

建筑方案阶段成本控制 建筑层数控制:

建筑层数会影响结构体系的经济性,也会影响设备的配置要求,规划中应 尽量避免尴尬的层数。

7层要设电梯 12层要设两部电梯 19层要设剪刀梯 6层底部架空要注意“顶层入户离地小于16米” 80米的高度控制 ……

建筑方案阶段成本控制 建筑方案的结构合理性:

确定建筑方案时,要尽可能从结构设计方面考虑建造成本,尽可能减小建 筑专业的不合理布置带来的结构设计成本的增加。同时兼顾结构类型的选 择,分别评估平面、竖向等各方向的复杂程度,不选择不规则或非常不规 则的建筑方案。

建筑方案阶段成本控制 建筑体型控制:

重视效果与成本的平衡,体型不宜过分复杂,体型系数不宜过大。

体型系数大,结构 造价相应增加; 体型系数大,节能 设计要求高,增加 保温成本; 体型系数大,意味 外表面面积大,装 饰面大,增加装饰 成本。

建筑方案阶段成本控制 建筑层高控制:

在确定层高时,应综合市场取向,产品自身的定位,选择合适的层高。

层高每增加0.1m造价增加该层造价的3-5% ; 剪刀梯当层高大于3150时要增加休息平台,增加公摊面积。

建筑方案阶段成本控制 开窗面积控制:

在门窗的设计中,在必须满足通风及采光要求的同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 窗地比(外墙门窗面积与建筑面积比)。

外维护结构影响建 筑能耗最大的是窗; 窗的造价远远大于 墙体; 窗的保温性能提高 一级往往造价的提 升很多(同种材质 的窗); 窗的面积越大带来 遮阳卷帘的面积也 越大。

建筑方案阶段成本控制 底层架空层控制:

架空层为不可售面积,应合理控制; 架空层高度应选择合适的高度,控制结构成本; 应尽量通过上部户型的结构合理性与结构方案 的优化改善架空层的通透感,不宜采用结构转换。

100米高层,底部为4m 左右高的架空层,单方 面积含钢量提高2kg左 右。

建筑方案阶段成本控制 顶部构架控制:

建筑顶部的构架应适宜,不宜为了造型盲目加高。

100米高层,顶部为 3m高的构架,单方 面积含钢量提高2kg 左右。

建筑方案阶段成本控制 地下

停车库:

单车面积指标,根据不同的项目定位确定柱网尺寸,严格控制超大车位; 设备用房应尽量设置在无法布置车位的位置; 地下室轮廓线应平直方正,一定要避免无用的面积出现; 行车道尽量避免单侧停车,应采用双侧停车; 避免布置平行或斜向车位; 设备用房的面积应严格控制; 人防口部设施应布置在不影响停车的地方; 车库的埋深与覆土应仔细推敲,尽量避免打抗拔桩; 消防车道的布置尽量影响较少的地下室柱跨。

建筑方案阶段成本控制 材料部品的选择:

必须在成本预算的范围内选择材料。对于今后住户会更改的部位应采用便 宜的材料,只需满足规范要求即可。住户有可能敲掉得墙土建不要砌筑。

建筑方案阶段成本控制 合理控制赠送的面积:

只有赠送面积产生的溢价大于所送面积的建安成本时,赠送的面积才会产 生直接的价值。

建筑方案阶段成本控制

建筑立面 建筑造型(风格选取、细部大样…)、饰面材料、部品部件……

建筑方案阶段成本控制

建筑立面 建筑造型、饰面材料(文化砖、仿石涂料、涂料…)、部品部件……

建筑方案阶段成本控制

建筑立面 建筑造型、饰面材料、部品部件(幕墙、栏板、扶手、百叶…)……

四、施工图阶段成本控制

施工图设计阶段成本控制 建筑设备管井的设置:

尽量减少管线入户的长度; 管井的面积控制到够用即可;(电井尺寸研究:母线槽与普通电缆…) 管井位置尽量设置在不影响视觉感受的位置,减少管井外的美化装修。

施工图设计阶段成本控制 毛坯交付用房内部墙体优化:

毛坯交付的住宅对部分后期住户有可能改动的隔墙在土建工程中可以不砌, 减少投入与后期浪费。

施工图设计阶段成本控制 节能计算:

应多方案比较,选择综合造价较低的方案。(扬州别墅Low-E玻璃案例)

施工图设计阶段成本控制 建筑构造做法优化:

建筑构造应综合考虑材料价格与施工费用、周期,选择合适的构造做法。

施工图设计阶段成本控制 精装住宅与土建的紧密配合:

在土建施工前,一定要完成施工图,以便及时修改土建施工图,避免现场 返工,造成浪费。

施工图设计阶段成本控制 结构设计

前置把控,是结构成本控制的核心所在; 桩型与基础,是关注重点; 合理控制,考虑施工可靠性;

机电设计

思考:暖通与建筑层高; 强弱电与物业管理; 给排水与市政管线;

……

专项设计

幕墙、智能化……

五、景观设计阶段成本控制

景观设计阶段成本控制

1、软硬景比例 思考:合理的软硬景比例应该是多少?10%硬景有木有?严控!

景观设计阶段成本控制

草坪比

例(软景面积) 75%-95%

草坪面积越大越节约初始投入成本(后期维护成本加大)

景观设计阶段成本控制

硬景比例(面积)≤20% 别墅≤12%

6-18层≤15%

高层≤20%

景观设计阶段成本控制

硬景成本控制 硬景比例(造价)≤40% 土方、管线、道路、园建

避免挡土墙

景观设计阶段成本控制

硬景成本控制 土方、管线、道路、园建

景观道路设计留有余地,主要是雨污水管线和供电管线。 道路增加一个井,增加1500-3000元,管线较多时道路不能 压实,需要配钢筋,长期产生隐患,增加成本。

景观设计阶段成本控制

硬景成本控制 土方、管线、道路、园建

消防

占用面积最小, 与道路或硬质场地尽量重合, 明确消防通道和消防登高面。

景观设计阶段成本控制

硬景成本控制 土方、管线、道路、园建 控制石材——砖:石=8:2 减少小块铺贴, 减少人工成本, 提高工程质量。

景观设计阶段成本控制

硬景成本控制 土方、管线、道路、园建

构筑物比例(造价?面积?)≤0.3%

只做必要的亭廊构架

景观设计阶段成本控制

硬景成本控制 土方、管线、道路、园建

减少园建 减少类似车库廊架 减少悬挑性结构

景观设计阶段成本控制

硬景成本控制 土方、管线、道路、园建

少做花坛 尽量减少弧形线脚

景观设计阶段成本控制

硬景成本控制 土方、管线、道路、园建 围墙 非主要界面采用真石漆 高度根据项目情况确定 铁艺应采用常用规格钢材

景观设计阶段成本控制

硬景成本控制 土方、管线、道路、园建 景石

控制数量 主要节点花岗岩,黄蜡石, 次要节点桐庐石等

景观设计阶段成本控制

2、水景 思考:楼盘定位与水景的关系?长江黄河洞庭湖有木有?

严控!

景观设计阶段成本控制

水景比例(面积)≤1% 水景成本控制

小水景烘托气氛

思考: 景观大湖是否增加成本?

景观设计阶段成本控制

3、苗木 思考:名贵树种就代表高端形象么?加拿利海枣有木有?严控!

哭泣的加拿利海枣

景观设计阶段成本控制

3、苗木 思考:苗木中什么成本最高?“麦浪滚滚”有木有?

严控!

景观设计阶段成本控制

苗木成本控制 大乔木≤5% 注重层次,尽量少选用大规格的乔木 常绿和落叶的比例4:6

景观设计阶段成本控制

苗木成本控制 灌木 限定空间,增加绿化层次 灌木边缘用毛球,中间部分,尽量少用

六、绿色建筑与成本控制

绿色建筑与成本控制

从设计阶段植入绿色理念,在建筑的建设阶

段、运营阶段节约成本,从而实现全寿命期

的成本控制和优化。

绿色建筑与成本控制

龙城文化产业城绿色设计

1、室外、室内风环境模拟 ① 为景观提

供设计依据

② 为建筑朝向、位置提供指导意见

③ 寻找最佳开窗位置 ④ 为室内隔断分布提供指导意见

2、室外、室内采光模拟 ① 找到项目采光不利点,寻找解决方案 ② 为室外绿植布置提供设计依据 ③ 为中庭位置、大小提供设计依据 ④ 为幕墙设计提供设计依据

绿色建筑与成本控制

龙城文化产业城绿色设计

3、建筑能耗模拟 ① 为项目提供空调选型能耗比选 ② 不同围护结构、照明系统能耗分析 ③ 中庭设计对能耗影响分析

4、其他

小型景观设计案例例4

1 《计算机园林景观动画》实战演练教学法的内涵

以理论教学为基础,模块教学为主导,案例教学为手段、项目综合实战演练为考核标准,技能培训为核心的一种新教学模式。其宗旨是理论知识坚持“实用”和“够用”的原则,努力培养学生实战能力和创新能力。其做法是打破传统教学按理论体系划分章节、理论和实例结合的教学模式,以《计算机园林景观动画》知识体系为主线确定案例模块。

2 《计算机园林景观动画》教学案例模块的划分

2.1 基础知识模块 ①标准几何体和扩展几何体建模: 方凳、餐桌、沙发、衣柜、足球、电视机、电冰箱,项链、手镯等物品的制做,主要练习3ds max建模方法和工具的使用,同时了解材质的制做方法。②复合物体建模: 园桌、园凳、山体、草地、罗马柱、窗帘等物品的制做,主要练习3ds max建模方法和工具的使用,同时了解材质的制做方法。③二维物体转三维物体建模:立体文字、花池、花坛、窗户、各种异形物体制做,主要练习3ds max建模方法和工具的使用,同时了解材质贴图的使用。④三维物体修改建模:可编辑网格和可编辑多边形高级建。⑤材质与贴图:金属材质、墙面材质、水面材质、玻璃材质、多维子物体材质、自发光材质、混合材质的制做;位图、漫反射、不透明、光线跟踪等贴图参数设置。⑥灯光:室内灯光和室外灯光设置。⑦摄像机的设置:目标摄像机和自由摄像机的设置。⑧动画设置和渲染: 多诺米骨牌、天体运动、红旗飘飘、炸弹爆炸、喷泵、烟花、漫游、角色动画实例,主要学习关键帧动画、逐帧动画、路径约束动画、粒子动画和角色动画的制做。

2.2 技能训练模块 ①园林构件:园林建筑、园路、园林小品、雕塑、植物等制做。②园林景观动画设置。

2.3 综合实战演练模块 ①校园景观模型制做。②校园景观动画渲染输出。

3 《计算机园林景观动画》实战演练教学法的要求

①理论教学不要单独进行,而是要穿插在实例教学的过程中,真正做到理论和实例相结合。避免单纯枯燥的理论学习,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②教学必须在电脑机房进行,使用多媒体上课系统,边讲边练,提高教学效果。③在综合案例教学之前,根据学生能力的强弱进行均衡分组,按班级人数分为4人小组,选定组长,由组长领取学习任务,负责安排小组的工作,先集体座谈讨论设计方案、制做流程、分工及时间分配。然后进行设计制做,按小组提交效果图或景观动画视频。这样一个完整实战演练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④考核可分笔试和上机实战演练二部分组成。笔试占40%,在期末考试时进行;实战演练占60%,在实战课上进行。

4 《计算机园林景观动画》实战演练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计算机园林景观动画》实战演练教学法的实施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基础知识模块训练阶段(介绍3ds max/PS软件体系和操作方法),第二阶段为技能模块训练阶段(为演示和演练阶段),第三阶段为综合实战演练阶段(综合练习和成绩考核阶段)。一个完整的园林景观动画案例实战演练教学过程,包括:AutoCAD下进行园林景观绿化方案的设计,3ds max下进行场景建模,制做材质、打灯光和摄像机,设置动画,PS后期图片处理或AE视频处理。园林景观绿化方案 ,由小组商量选择题目或老师给定题目,根据园林专业课所学知识,手绘设计方案后,再转绘成电子版AtoCAD文件,检查修改无误后,交老师审检,通过后进入下一个环节,进行园林景观动画设计。老师在此过程中巡回指导,不发表过多的意见,只对同学在设计制做过程中遇到问题随时进行解答和解释,这时候给同学们讲理论,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率,印象也最深。

5 实施《计算机园林景观动画》实战演练教学法注意几个问题

第一,遵循教师为主导与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构成的双向活动。教师不应是简单的知识的传递者、灌输者,而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化者。第二,坚持理论“实用”和“够用”的原则,把握理论的切入时机。结合实战演练过程来讲解理论,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打破单一讲授理论的模式。选择在学生迫切需要理解实践过程中所产生问题的原因时,再插入理论知识的讲解。第三,评价体系标准化,评价内容多元化。

6 总结

职业教育的方向是培养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型人才,提倡“教、学、练”一体化,将教育的核心由原来的重理论、轻实践,向着重视技能教育、职业教育方向转变。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做人、做事能力、学会团队合作精神。《计算机园林景观动画》实战演练教学法,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国内外职业教育的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了《计算机园林景观动画》实战演练教学新模式。

小型景观设计案例例5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Study of Organization Mode Design of Case

Teaching in Western Economics Course

YANG Jing

(College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211167)

Abstract The introduction of case teaching in western economics course can make students have better economic thinking way. Using three kinds of organization types of case teaching: case teaching of knowledge background, case teaching of theory explanation and case teaching of theory application, this paper explored the organization mode of case teaching from points of the goal setting of case teaching, case design, organiz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case teaching, the effect evaluation.

Key words western economics; case teaching; organization mode

0 引言

西方经济学是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二百多年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一般抽象和概括。它所涉及的原理,定律和理论,是对现代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系统反映和描述,是其它相关专业经济理论精华的浓缩,它集实证理论分析和规范理论分析为一体。所以,学习西方经济学,不仅是规范学生学习和运用现代经济学理论的标准用语的基础课,也不仅是服务于以后专业经济学理论学习的工具课,而是致力于培养学生具有现代经济思维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作为一门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稀缺资源配置问题的课程,在我国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愈发凸显出它的战略意义。①然而由于该门课程包含较多的抽象概念和数学模型,理论晦涩、抽象并复杂,需要借助大量的数学公式、图表和图形加以分析和论证,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许多学生都是死记硬背这些理论的结论,但仍然觉得生涩难懂,不明白这些理论的内涵及其应用价值。②针对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学界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广泛的讨论。案例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以经济生活中真实的情境与事件为题材,将晦涩的理论以生动、鲜活的事件展现在学生面前,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

现有关于案例教学方法的研究中,从经济学思维方式培养角度探讨相关案例教学方法的研究比较匮乏。③所谓经济学思维方式,就是经济学者研究将经济现象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早在100多年前,新古典经济学派代表人物马歇尔(Alfred Marshall)就说过,经济学是一个发现的过程――一种思维方式,而不是“具体的真理本身”。近半个世纪后,凯恩斯又进一步肯定了经济学是一种方法,而不是教条。案例教学凭借其灵活和生动的案例背景,将学生带入模拟现实的情境中,更容易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学习的积极性,适合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思维方式。

1 案例教学的组织类型

案例教学(Case Study)最早于1870年由当时担任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的克里斯托弗郎道尔教授创立,是一种培养高素质、实用型和创新能力强的管理人才的教学方法。克里斯托弗郎道尔在他的《合同法案例》书中指出“……有效地掌握这些原理的最快和最好的,如果不是唯一的途径,就是学习那些包含着这些原理的判例。”案例教学并没有统一固定的模式,较为灵活。④根据教学内容,西方经济学的案例教学组织类型可以大致归纳为以下几种:

1.1 背景知识型案例教学

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每一种经济学理论出现的背后都有其相关的背景。能够对整个西方经济学的发展脉络有更为清晰的把握。例如在向学生讲授微观经济学的效用理论时,经济学家是如何从基数效用论发展到序数效用论的背景介绍。给学生举例对某人来说,一个苹果的效用是5,一个香蕉的效用是6。这种逻辑的背后是效用是可衡量的。然后就会有学生提出质疑,效用的界定是人的主观感受和评价,为什么是可以衡量的呢?然后顺着学生的质疑,指出经济学家就提出了序数效用论。尽管效用没有办法准备的衡量,但是偏好是可以比较的。对于喜好的东西可以进行排序。有了这样的背景介绍,学生对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会有更清晰的把握。又如学生在学习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理论时,就必须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世界经济危机在讲授时给学生进行介绍。否则,学生很难理解“凯恩斯革命”的意义。因此,在讲授这类知识点的时候,需要对相关理论的背景知识进行相应的案例设计与介绍。

1.2 理论阐释型案例教学

目的是通过案例让学生加深对该原理或理论的理解。在讲授边际成本概念的时候发现学生对边际的概念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举个小的案例,提问学生“为什么当今社会的社会财富增长速度要比以前快得多?为什么比尔盖茨会那么有钱?为什么以前没有出现过‘比尔盖茨’?”然后就会引起学生们的激烈讨论。这样的现象就可以用边际成本的概念来解释。由于软件类的产品边际成本几乎为零,只要规模不断扩大,利润的增长就相比传统产业要快出很多倍。所以,财富的积累速度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又如在宏观经济学中GDP核算的概念讲解时,学生不太容易理解进入核算的项目。合适的小案例讨论能够让学生更加清楚GDP的核算范围。“为什么从公司债券得到的利息应计入GDP?而人们从政府得到的公债利息不计入GDP?”“为什么人们在金融市场的投资如购买股票和债权在经济学领域不能成为投资?”学生对这两个问题的讨论使得对GDP和投资概念的理解更为深刻准确。经济学上所讲的投资是增加或替换资本资产的指出,即购买新厂房、设备和存货的行为,而金融证券交易活动不是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并不产生真正的价值,只是一种产权转移活动,因此不属于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行为,不能计入GDP。

1.3 理论应用型案例教学

目的是提升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培养对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该种案例教学对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综合性要求较高,比较适用于课程大部分内容已经掌握阶段。例如在讲授完宏观经济学的AD-AS模型和IS-LM模型后,让学生结合当前的国内经济形势来讨论目前我国采取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依据和可能产生的效果。学生根据自己的掌握和理解进行积极的讨论,更加深了对经济学理论的认识。

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辅助以不同的案例教学类型,那么究竟该构建怎样的案例教学模式才适合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实际呢?

2 案例教学模式的基本构成

2.1 理论基础⑤

(1)迁移理论。莱文(Levin)的迁移假设理论认为,当一个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提出和检验一系列的假设,形成一套解决问题的思考顺序和假设范围。⑥(2)格式塔学习理论。韦特默认为,学校学习的目的,把掌握到的知识对比到社会情景中。通过机械记忆习得的内容,只能被用于非常具体的情境中去,即应用于类似于最初学习时的情境中去;只有通过顿悟理解的内容才能成为学生知识技能的一部分,随时可用于任何情境中的类似的问题上去。⑦(3)情景认知理论。该理论认为只有当学习发生有意义的情境中时,学习才是有效的。情景为学习提供组织框架,而内容则决定学习的真实性。知识及其对情境的索引是镶嵌在环境中的。⑧

2.2 案例教学目标

通过对真实事件的剖析和对具体情境的推断,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是通过具体案例分析道抽象理论归纳,并从抽象理论知识演绎到真实情景,锻炼学习者的逻辑分析的思维能力。⑨学习西方经济学的根本在于对经济分析方法和工具的掌握,如果不具备基本的经济分析能力和对经济现象本质的洞察能力,便不能进入经济学大门,也很难说其余非经济学专业的学生有什么本质的差别。⑩

案例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设计与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通过对具体的典型案例分析和解剖还原一个理论本来的事实依据,从而使得理论变得鲜活,便于学生理解与记忆。

2.3 操作程序

2.3.1 案例设计

案例设计是案例教学成败的关键。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设计与选择合适的案例,并按照学习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方式,在课堂授课过程中提高学生参与案例学习讨论的积极主动性。案例选择方面需要遵循四个标准:一是针对性。所谓针对性是指案例的选择与所学知识点的高度吻合。二是典型性。案例的选择必须具有示范作用,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现象,不能是过于特殊的个案。三是启发性。好的案例要启发的思考。因此,设计好的案例问题是学生思维的起点。四是亲近性。案例的选择最好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事件,并且尽可能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靠近,符合当代大学生的情感特征和认知特点,才更容易引发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思考,促进参与案例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

2.3.2 组织实施过程设计

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教学准备阶段:此阶段由教师完成案例的设计选择与任务设计工作。第二阶段案例分析阶段:可以采取授课过程的穿插案例思考和即时讨论与课前准备分小组讨论两种方式。对学生知识综合能力要求较低的背景知识型案例和理论阐释型案例,比较适合采用授课过程穿插的方式来进行案例讨论。而对于综合运用能力要求较高的理论应用型案例更适合采取教师提前布置案例背景、学生课后讨论并准备、课中进行讨论结果展示的方式来进行。第三阶段学结。学生对自身案例学习的效果进行总结,对所学知识点进行反思,加深理解,在理论应用型案例讨论结束后撰写案例分析报告。

2.4 效果评价

教学效果的评价可分为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由于案例教学更多地是启发学生的思考和培养创新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很难完全进行量化或单一地进行评估。因此,案例教学效果的评价可以采取以定性评价为主,定量评价为辅,以评语和客观题目测评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

3 结论与讨论

当前普遍存在学生对西方经济学课程的学习缺乏足够的兴趣的现象,关键原因在于传统的理论授课方式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经济学,无法培养出学生对日常经济生活的经济学思维方式。案例教学方法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很好的思路。通过对背景知识型案例、理论阐释型案例和理论应用型案例的讲授与讨论,让学生真正开动脑筋,参与到经济学的学习当中。当然,案例教学的组织模型需要在不断地摸索和实践中推进,如何恰当有效地将案例与理论讲授穿插在一起,需要不断地尝试和探索。更为重要的是对西方经济学教学案例的选择与设计,进一步建立与完善案例库是将案例教学引入西方经济学课堂的基础。

注释

① 王艳霞.经济学案例教学方法探析[J].科教文汇,2014.1:44-45.

② 邢丽娟.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改革研究[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3.4:46-49.

③⑩蒙丹,姚书杰.基于能力培养的案例教学目标设定及实现路径――以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为例[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校报,2013.26(3):109-111.

④ 李梅华.地方高校经济学专业《宏观经济学》案例教学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9.7:308-309.

⑤⑨王源.创业教育中的案例教学模式[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27(3):114-116.

小型景观设计案例例6

1景观方案设计

景观方案设计是混凝土景观护栏设计的基础[3]。每一公路项目的路线走廊带必会经过一个或多个不同的行政区域,而每一行政区域都有其独特的自然及人文文化。景观方案设计主要分两步进行,一是对沿线自然、人文景观的调查;二是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选取2~3个重点文件元素进行剖析,确定设计主题,从而选定景观的设计元素。

1.1沿线自然、人文景观调查

对项目所经区域的历史渊源进行内业调查,通过实地考查、走访、询问等方式对项目所经区域的自然、人文文化进行外业调查,并对每一文化的起源及所孕育的含义进行分析,结合项目建设目的,最终选择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景观点作为景观设计主题。以河南某高速公路为例,经调查,项目所经区域的自然、人文景观主要有:国花牡丹、龙门山色、马寺钟声、白云山景、关林古柏、邙山古墓。通过对随机的100个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的人员进行询问调查,最终选取国花牡丹和龙门山色作为重点文化作为设计主题。

1.2重点文化剖析

在上述设计主题确定后,对重点文化进行剖析,并进一步采用抽象、联想、形象思维等方法将重点文化提炼为景观元素加工修饰,用简洁、流畅、抽象的线条将设计元素予以体现。仍以上述河南某高速公路以龙门山色为例:龙门石窟是典型的隋唐时期佛像造型风格,佛像是通过在山体挖洞形成,造型整体圆润丰满,神态安详、服饰轻薄飘逸。造像艺术一开始就融入了对本民族审美意识和形式的悟性与强烈追求,使石窟艺术呈现出了中国化、世俗化的趋势。与像密不可分的,是预示平安的莲花座与念珠。⑴莲花座——如护栏一路看来犹如一瓣瓣莲花,佛教意味浓重,保佑着行人的安全(见图1)。

2护栏结构的设计

护栏结构的设计首要的是满足安全性的需求[4],因此,需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选择护栏的防撞等级;二是选取合理的护栏结构形式,并确定墙体的结构尺寸,从而有效减小车辆碰撞护栏事故的严重程度及大型车的碰撞翻越,提高行车的安全性。

2.1护栏防撞等级的选择

护栏防撞等级的选择在满足标准规范要求的基础上,主要考虑交通流组成特点及路侧危险度等级的大小。首先根据交通流组成特点,选择第85%位的车重所对应的车型为防护代表车型[5],并进一步得出碰撞条件。以图3为例,85%车重所对应的车型为14t,因此,碰撞条件为质量14t,碰撞速度80km/h,碰撞角度20o。其次,以路侧边坡的坡高和坡度作为基准值,然后通过坡脚状态和可能引发二次事故的严重程度对其进行修正,得出路侧危险程度,并选择相应的防撞等级。最后,将上述两种条件确定的护栏防撞等级做对比,选择高等级为最终的护栏防撞等级。

2.2护栏墙体结构尺寸

护栏墙体结构尺寸设计主要包括迎撞面角度、护栏高度及阻爬坎厚度。2.2.1迎撞面角度针对不同迎撞面夹角的护栏结构数值模拟和大量资料调研分析表明,NJ型护栏(新泽西护栏)结构的双坡面断面形状应该是一种“最优”坡面型式,但是其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在一定的碰撞条件下,失控车辆会爬上、越过或外倾翻过护栏;二是当车速、车重、碰撞角度等满足一定条件时,失控车辆会在护栏内侧翻车。基于上述问题,护栏迎撞面角度可以选择NJ型护栏的双坡面断面,但需对其存在的两个问题进行改进。针对NJ型护栏存在的第一个问题,采用护栏加高的方法。但是单纯采用护栏加高,又往往造成车辆内翻事故概率的提高,因此,护栏加高即要防止车辆越出,同时又不提高车辆内翻的概率,这就需要在加高护栏的同时控制车辆爬高。为控制车体的爬高,在护栏顶端的迎撞面上加设阻爬坎。2.2.2护栏高度护栏高度设计主要是为了防范重心较高的大型车辆的外倾覆,而对于小车,因其重心高度较低,一般不会出现向外倾覆翻出护栏的情况,其护栏高度计算的倾覆示意图如图4所示。为了防止车辆发生向外倾覆,要求车体重心不能越过护栏上方的平衡位置,最极端的情况是当车辆重心达到护栏上方位置时,车辆的动能为零,即在此时车辆的动能完全转化为车辆爬升的重力势能,能量方程如下式:2.2.3阻爬坎厚度对阻爬坎厚度W的确定,选择的标准是既要护栏能够对车辆进行平滑导向,又要车体在碰撞过程中的加速度尽可能的小。以往课题中针对不同厚度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车体的姿态在厚度W<7.5cm时导向都较平滑,并且当W=5.0cm时,车辆对纵向和横向的加速度控制的最好。因此综合考虑,最终选择防爬坎的厚度W=5.0cm。综上,混凝土护栏结构可选择如图5的形式。

3景观元素与护栏结构相结合

护栏结构与景观设计图案选定后,采用镂空、浅浮雕等手段将景观设计图案融入护栏结构中。在两者相结合时,应注意以下两点[6]:⑴景观设计图案沿护栏延伸方向的宽度不宜过宽,一般以不超过1.6m为宜,以便保证景观图案两侧墙体部分的强度要求。⑵景观设计图案的顶部与护栏顶部的距离,应满足护栏上端横梁的强度要求。上述河南省某高速公路为例,景观护栏设计成果如图6所示。

小型景观设计案例例7

青岛城市轨道交通R3线是线网规划“一环四线”组成部分,是通往董家口经济区的轨道交通快线,贯穿整个青岛西海岸新区,线路起自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嘉陵江路站,经由经济技术开发区、灵山卫影视文化产业区、新区中心区、古镇口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园区、董家口经济区五个片区,线路所经片区规划人口密集,形成了黄岛区(西海岸新区)各组团间及黄岛区与青岛主城区和红岛经济区间的主要客流走廊。线路全长70.14km,其中地下线18.32km,高架线49.28km,地面线2.54km。设车站22座,其中地下站8座,高架站13座。本线高架桥梁长达50km,是典型的规划引导型线路,其景观美学设计要求比较突出。青岛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胜地,对城市建筑的景观性要求较高,因此研究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梁景观美学设计意义重大。

2 轨道交通高架桥梁的景观美学

美学是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出发,以艺术作为主要对象,研究美、丑、崇高等审美范畴和人的审美意识、美感经验,以及美的创造、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表现在客观的事物带给人感官美的享受。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梁的审美,是以一个实实在在、功能性极强、结构全部外裸、各组成部分功能明确的结构实体作为审美客体,人们通过对高架桥梁的感受、知觉、表象等心理认知,启发联想,激发美的感受。高架桥梁的审美内容主要包括功能结构合理、视觉结构美观、整体环境协调等方面。

高架桥梁结构不同于其他的建筑结构,它的三维空间特点全部在人的视觉之内,没有隔断和装饰。远看时,看到的是高架桥梁与环境的整体形象;近看时,特别是走到桥下时,可能由于净空低而感到压抑,或者由于跨度小、桥墩数量多而感到零乱,也可能觉得桥梁、桥墩的造型优美,比例协调而舒畅。因此,高架桥梁结构在保证稳固的基础上,造型必须虚实相宜,线条简洁流畅,体量均匀,对比协调,受力明晰,赋予高架桥梁生机与活力。

因此,在美观服从于功能的前提下,要将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梁建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必须力求研究好高架桥梁的每一个元素。这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本文仅从人体视觉分析梁型、桥墩、桥高、桥梁跨度、桥高与跨度的比例关系、桥梁美化与周边的整体协调等方面,重点研究轨道交通高架桥梁自身的结构形式和景观美学设计。

3 轨道交通高架桥梁的特点及其景观设计应考虑的因素

城市高架桥梁一般位于城市交通走廊,位置显要,在为人们提供方便快捷交通的同时,对城市景观及拥堵的城市空间有着强烈的压迫和割裂作用,因此桥梁的景观问题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高架桥梁景观问题是现代交通对环境提出的新问题,并已经发展为一门新型学科。但桥梁景观问题至今仍没有一个系统的解决方案。这是因为桥梁作为城市的生命线工程,与其它建筑比较起来,其景观设计涉及的因素较多。

这一点在轨道交通高架桥梁工程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与一般城市道路高架相比,由于轨道交通高架桥梁对结构刚度的要求明显高于城市道路高架桥,这就使得在满足强度条件的前提下,桥墩的最小截面尺寸要大于相应的道路高架桥;同时由于轨道交通高架桥梁桥面较窄,因此桥墩截面尺寸的变化范围相对较小,这一切都导致了轨道交通高架桥梁在桥梁景观的处理上难度较大。通过以往的设计经验并结合本工程设计实践,本文认为桥梁景观设计中应充分考虑以下因素,并综合这些因素确定一个好的设计方案。

3.1桥梁自身的功能需求

由于轨道交通轨道结构大都采用无缝线路,当梁体与钢轨之间有相对温差或相对竖向变形时,都会引起钢轨的附加应力,研究表明尤其对于简支桥梁结构,当桥墩的线刚度小于一定的数值时,由于桥墩变形引起的钢轨附加应力将对行车安全造成影响,甚至出现钢轨破坏的严重问题,因此地铁设计规范明确了桥墩的最小线刚度要求。

3.2桥梁空间和场所精神的营造

桥梁空间是具有明显秩序感的城市空间,即按几何形态学原理进行布局的流动性空间构成。所以桥梁空间的韵律感是其最明显的特点,就像音乐一样,不同的节拍和韵律给人的感受不同,这就是场所精神。优美的旋律才能打动人,而良好的桥梁空间秩序才能形成有冲击力的场所精神。从宏观的空间关系及周边环境的变化来推敲桥跨的比例和变化,使整个桥梁在与周边城市空间及环境相适应的节奏和空间序列中协调共生,从而形成和谐而极具生命张力的场所精神。

桥梁的建设是和环境景观、绿化处理紧密结合的,这一点在国外已经得到了充分重视,表现在高架桥梁的桥下绿化带一般都比较宽,从而以较大范围的绿化来淡化桥梁对城市空间的不利影响。

3.3桥梁合理的建筑尺度和细部刻画

桥梁因其自身结构特点往往是粗线条的,细部缺失,尺度感差。而人作为在城市生活的主体,对高架桥梁的观察一般是以正常视角来看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考虑桥梁的整体的宏观旋律和节奏的同时,必须注重建筑尺度和细部的刻画。在设计中根据人体尺度及视觉要求来平衡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注重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力求实现统一、均衡,使桥梁在具有宏大气魄的同时,又具有温暖而和谐的亲和力。

3.4桥梁的材质和色彩

材质和色彩虽然是依附于大的建筑空间和细部尺度的表皮,但它们却是给人直接印象的重要元素,材质和色彩犹如人的衣着,合理的搭配则会显得得体,与建筑空间相得益彰,形成完整而优美的景观效果。

4 青岛城市轨道交通R3线高架桥梁景观美学设计

4.1 标准梁构造形式及景观设计

梁部结构设计应构造简单,便于施工架设,目前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梁中常用的截面形式主要有单箱单室箱梁、组合箱梁、U梁等几种形式。根据以上分析,本线初步确定以下几个方案进行综合比选研究。

4.1.1单线U梁并置方案

方案简述:桥梁上部结构采用两片单线U梁并置形式,U梁高1.8m,梁体内、外侧腹板均采用流线弧形外观,断面如图1所示:

图1 单线U梁断面图

方案优点:建筑高度低,U型梁比箱梁建筑高度低1.5m左右,有利于上跨立交;结构受力需要的主梁上翼缘可兼做检修及旅客紧急疏散通道,下部空间可布置通信、信号、电力电缆等管线,截面利用率高;采用分片预制,对吊装设备起吊能力要求低,可采用小型架桥机桥上运架,也可采用桥下运输、整孔吊装的架设方法,运架方式灵活;降噪效果好,对比其他箱形梁,U梁腹板具有阻隔轮轨噪音的作用,U梁没有列车振动引起的箱梁体内的混响噪音;U梁为开口断面,方便后期维修检查。

方案缺点:横向刚度相对较弱,动力特性稍差,但仍可满足规范要求;在渡线区段及较大跨度节点桥处,需转换梁型;墩顶盖梁横向尺寸较大,需施加预应力。

4.1.2组合箱梁方案

方案简述:桥梁上部结构采用组合箱梁截面形式,箱梁高1.8m,箱梁腹板采用斜腹板,组合箱梁断面如图2所示:

图2 组合箱梁断面图

方案优点:组合箱梁,受力清晰,施工工艺成熟;采用分片预制,对吊装设备起吊能力要求低,可采用小型架桥机桥上运架,也可采用桥下运输、整孔吊装的架设方法,运架方式灵活。

方案缺点:结构整体刚度较弱,行车动力条件稍差;受跨越能力限制,跨越较大的城市道路及河流处又要变为整体箱梁;后期桥面板、横隔板的浇筑工作量较大;桥面设置挡板及声屏障后,体量较大,侧向视野阻挡较严重;梁高较低,箱梁内部空间狭窄,不方便后期的维修检查。

4.1.3单箱单室箱梁方案

方案简述:桥梁上部结构采用单箱单室箱梁截面形式,梁高1.8m,箱梁腹板采用斜腹板,单箱单室箱梁断面如图3所示:

图3 单箱单室箱梁断面图

方案优点:单箱单室箱梁截面结构整体性好,刚度大,徐变上拱小,结构动力性能好;跨越能力强,适应跨路口的需要;适应性好,可方便的用于区间曲线、渡线段。

方案缺点:梁体自重较大,运架设备的要求较高;桥面设置挡板及声屏障后,体量较大,侧向视野阻挡较严重;梁高较低,箱梁内部空间狭窄,不方便后期维修检查。

4.1.4综合比选

标准梁综合比较表 表1

梁型

比较项目 单线U 梁 组合箱梁 单箱单室箱梁

景观 景观好 景观差 景观一般

对带配线线路适应性 较差 好 好

力学性能 开口薄壁截面,抗扭性能略差 横向整体性略差 整体刚度好,结构动力性能好

适宜施工方法 预制架设、现浇施工 预制架设、现浇施工 预制架设、现浇施工

与车站衔接适应性 对侧式车站、岛式车站均适用 对侧式车站、岛式车站均适用 仅适用侧式车站

预制梁运输 整孔架设,桥上桥下均可运输 整孔架设,桥上桥下均可运输 整孔架设,桥上运输

噪声与振动 噪声小,腹板可起到部分声屏障作用、振动小 箱体共鸣噪声较小、振动小 箱体共鸣噪声较大、振动小

综合分析,以上三个方案各有优缺点,均为可行方案。但结合线路沿线区域规划、周边环境及景观效果等因素综合考虑,本工程高架桥梁推荐采用景观效果好,降噪明显的单线U梁并置方案。

4.2 墩柱景观美学设计

桥墩作为高架桥梁的承重结构,是高架桥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轨道交通桥梁,由于所处位置的特殊和大范围连续布置,使得其极易进入人们的视线,成为关注的重点。本线高架区间贯穿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多个功能板块,结合桥梁上部结构断面形式以及沿线周边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本工程主要构思以下三种墩形方案。

圆端形截面T形墩 矩形截面T形墩 矩形截面Y形墩

图4 墩柱方案综合比选图

由于城市有限的用地和复杂的环境,桥墩多应做的精巧,体量不应过大。桥墩形状可以采用矩形、正方形、圆形等多种形式的横截面。在横截面面积相等的情况下,圆形桥墩对视线的通透性影响最小,其次是正方形桥墩,矩形桥墩在不同视角方向对视线通透性有不同程度的遮挡,并且程度大于前两者。

圆端形截面墩柱与梁部流线形外观协调性好,建成后整体景观效果好。矩形截面墩柱线条流畅,棱角分明,受力较好。矩形截面墩柱,墩顶采用“Y”形,墩顶盖梁可按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减少了预应力钢束张拉,施工简单,施工速度快,但此墩形适应墩高的能力较差。综合分析,本线高架桥梁推荐采用景观效果好的圆端形截面墩柱,在直线段设置凹槽。

4.3 高架桥梁跨度景观美学设计

4.3.1人的视觉特点分析

视觉特性是分析景观问题的出发点,是景观与环境设计的依据,在道路空间中,不同用路者的视觉特性是不同的。人的视线特点:人眼的水平视角为30°~40°( 正常中央视角区域),人眼的余光视角可达150°左右,但是超过正常视角以外的两侧余光视角范围内,人眼辨认物体形状的能力减弱而只能凭感觉去感知物体的大致外轮廓。人眼的垂直视角在-15°~60°左右,当俯角超过60°时辨认物体形状的能力迅速减弱。

人在室外由远及近地观察物体时,在远处,看到的是物体的整体比例关系,这是对物体的外轮廓判定。当人走近物体时,随着视线的拉近,逐渐看到物体的细部构造,对整体比例关系起限定作用的约束元素发挥作用,也就是说,近处看到的是物体细部构成的尺度关系,即物体构成的比例划分,这是对物体的细节尺度判定。

对于桥梁而言,当从较远距离观察时,视觉就侧重于桥梁跨度与高度之间的整体外轮廓比例关系;当从较近距离观察时,视线焦点主要集中在桥梁的构配件尺度方面。

4.3.2高架桥梁标准跨径研究

本工程高架线路较长,标准梁跨的数量较多。标准跨径应结合结构类型、施工方法、技术经济及桥梁美观等方面综合考虑。跨径过小导致桥墩过多,既影响景观,又影响施工速度;跨径过大,梁高的增加将较为明显,同时施工难度也相应增大。根据目前国内外轨道交通桥梁建设经验,标准梁跨度基本在25~35m之间,具体应根据城市桥梁建设环境综合分析。本线以1km桥长为研究对象,对25m、30m、35m三种跨度的技术经济指标进行了综合比选, 单从材料指标的角度分析,30m跨度较为经济合理,因此,本线推荐30m跨度为高架桥梁的基本跨径。

4.3.3高架桥梁整体比例关系景观美学研究

根据青岛轨道交通高架桥设计的工程实践,标准梁的经济跨度为30m,因此本文分析中以30m作为桥梁整体比例关系研究的基本依据。

一般认为,具有黄金分割比(1:1.618)的长方形是比例最优美的。在工程实践中,对于由桥墩和桥身实体框定的空间而言,一般不可能获得如此理想的高宽比,常见的是(1:2.3)的比例,经过人们的认知实践,公认为也是比例匀称的。在上述均方根比例关系的基础上,需要对桥梁整体比例关系进行修正――桥高的修正。

修正的原因:在实际环境中,桥梁在视野中所占的比例随着视线距离的增大而减少,而地表地貌的变化所占视野比例增大,地表地貌的变化对桥梁的外轮廓有着修饰和修改的作用。人距离桥梁越远,对于桥梁的高跨比例判定能力越低。人近距离观察桥梁时,由于桥梁对人视线角度的遮挡,空间视线的切割影响 压抑感的主要控制因素是桥梁高度和梁底板面的宽度。在保证了将桥梁在近距离范围内对人的心理压抑感减小到最小之后,需要对所得的高跨比例做一个适当的调整,使之尽可能的与实际现场观感效果接近。

图5 墩高小于10m时视觉效果分析

由上面的分析可知,当墩高在lOm以下时,不论是由桥墩与桥身实体框定的空间的比例还是此中最佳水平视角方位内的部分,比例都欠佳,过于扁平。而且,此时在正常视距上(道路边缘),人眼对桥身的仰视视角在12°~17°,占据了垂直视野中正中的主要部分,显得较为压抑。较明显,因此会对人的视觉心理产生压抑感。

当墩高在10 ~14m附近时,对视觉效果压抑的影响比较不明显,当桥高低于这个范围时,对人的视线有明显的压抑作用,而当桥高高于这个范围时,对于减轻视线压抑的作用并不明显,相反由实体框定的空间具有理想的高宽比,但最佳水平视角范围内的空间显瘦高,且此时墩高又过高,从而给人以不稳定的感觉。

桥梁高跨比例为1:2.5时,桥孔的整体比例显得比较舒展,桥高与跨度的比例也和我们一般的视觉习惯相吻合。在外形的稳定感及造型的美观之间取得了平衡,比较符合人的视觉习惯,如图6所示:

图6 桥梁整体比例适宜的实景照片

桥梁的高度太低的时候会对视线有明显的遮挡,同时人的视觉心理也会有非常强烈的压抑感,如图7所示:

图7 桥梁高度太低的实景照片

在跨度相同的情况下,桥梁的高度过高,会给人以不稳定的感觉。采用接近正方形的1:1.4的比例明显不如采用工艺设计中广泛使用的1:2.5给人的稳定感强。如图8所示:

图8 桥梁高度过高的实景照片

综合分析,从高架桥梁景观美学角度分析,本工程建议高架桥梁高跨比例为1:2.5。

4.4 高架桥梁美化与周边环境整体协调的美学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梁的整体环境景观与绿化处理是紧密结合的,要体现高架桥梁的设计功能与美观,只有与环境协调、相融,才能体现出建筑的美。

首先是桥墩的绿化,桥墩绿化可以使桥梁产生与周围的环境共生的互动关系,其处理方式包括在墩身种植爬藤植物,在桥底和墩柱周围铺植草坪、花池、绿化带,并种植喜阴的绿色植物,在有条件的地段,结合墩柱设计竖向的花槽或者竖向的片状绿化,提高桥梁的绿化覆盖程度。然后是桥梁周围环境的绿化,在桥梁周围设置一定范围的绿化隔离带或更大面积的绿色草坪,使桥梁的景观有更加优美的背景环境作衬托,从而提高桥梁的景观欣赏指数,达到优化桥梁景观设计的目的。考虑再细致些,有条件时可以对梁身细部优化处理,包括桥梁构配件的尺度对于周围环境的影响处理。在满足桥梁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可对桥梁的构配件细部进行更加细致的构思,并加以装饰手法的运用,以提高桥梁细节的可观赏性,从而达到对桥梁的优化效果。

最终的景观设计目标要求高架桥梁自然和谐的融入背景环境, 使得乘坐轨道交通的乘客可以感受轨道交通的快捷便利, 而周边的居民、行人、司机等感受不到高架桥梁带来的干扰与困扰。

小型景观设计案例例8

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不管是室内设计、建筑设计或景观设计,表现的方式有两种:图纸和模型。相对于图纸,模型更能形象立体的表现空间。在环境艺术设计师的创作活动中,空间构思能力和造型设计能力是最重要的素质体现。

现在,很多院校的环艺教学中,教师注重的是手头表现的培养,学生的设计作业就只能停留在图纸阶段,利用一些所谓的符号去表达自己的想法,没有考虑设计空间中人的感受。没有从体量、空间尺度上推敲构思,只是追求一些表面化的图面效果,就易导致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脱节,尺度与比例失调,实际效果与图纸效果不相符。

所以,模型制作在环艺设计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模型是依照空间的形状与结构,按比例制作成的立体效果,它可以表现平面预想效果图中无法表现的三维空间关系。学生可以通过模型制作正确掌握空间的基本设计内容、比例模型的尺度与材料的表现力。

1.促进学生对材料的认识及对施工工艺的了解

在模型制作中,常用的材料有卡纸、KT板、PVC板、泡沫板、有机玻璃、木材、金属等等。我们在选择的时候,应该考虑颜色、质感、构造方式能否和空间样式相得益彰,要综合比较,多角度分析和研究,最终确定适合的材料。但是,光有好的材料仍然是不够的,还要求模型的制作工艺要精准、严谨。做工好的模型不仅能使方案得到真实准确的体现,而且还具有技术的美感。很多学生方案设计很好,材料也选得到位,但是由于做工不好,预期效果大打折扣。所以,模型制作的材料与工艺和设计是密切相关的。这其实和场地施工是一样的道理。

2.强化学生的看图识图能力

因为环艺专业的主干课程:室内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制作的基本依据是设计图,例如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等。这些设计图就是环艺设计师特有的视觉语言,这种语言是由各种具有不同代表意义的图形符号所构成。通过由设计图纸到模型实物这一过程,可以强化学生的看图识图能力。

2.提高学生对比例的目测与缩放能力

设计室内、建筑、景观模型,需要掌握模型与设计图之间的比例关系。制作模型要用目测来比较大小,并按照大小比例关系确认类似的形体,它突破了传统教学中“纸上谈兵”的比例目测与缩放之局限,使学生在亲自动手的实践中得到基本技能的训练。

3.培养学生空间理解与想象能力

室内、建筑、景观模型的设计制作,必须借助于空间想象与创意,将平面纸上的形象,用立体的展现手法反映出来。因而室内、建筑、景观模型的设计制作对学生空间理解与想象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

4.培育学生耐心细致,团结互助的工作态度

室内、建筑、景观模型的设计制作过程,是一个艰苦,有序和较为复杂的综合劳动工作过程,要求学生具有认真,细致,勤劳,持之以恒,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既要有艺术和美学头脑,又要掌握动手制作的技能,要善于进行创造性工作,又善于群体协作,共同配合。

小型景观设计案例例9

 

《园林规划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美学、文学、植物、工程技术、生态等多种学科内容,是园林专业的重点课程。对于一个初学设计的高职高专的学生来说,在最初接触时由于基础知识不完整、不牢固以及对设计的陌生,在设计中往往会感到无从下手。因此,笔者备感在教学中加强设计的前中后期工作的重要性。从小型绿地设计入手,局部加大深度以培养设计兴趣和信心。一个设计过程大致可以分为设计前期(调查)、中期(构思及设计)、后期(点评)三个阶段。应针对每个阶段的特点提出不同的设计工作及相应的表达深度,要求学生掌握一套基本的设计步骤及方法,训练学生能充分表现其现有的设计水平,培养其正确的学习方法及态度。 

加强小型休闲绿地设计前期工作 

大型校园、广场、公园等设计相对复杂,高职高专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实践能力,选择规模相对较小的小型休闲绿地等进行强化训练,同样有利于就业,如小型休闲绿地设计。在我院风景园林系2007风景园林1班和2班《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中布置了小型校园主题园设计,在方案构思之前,进行了下列相关的前期工作。 

(一)理论讲解 

在教学内容上,为体现高职教育特点,强调“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在设计前首先着重讲解与本次设计相关的校园主题园的设计指导思想和原则、方法步骤。要明确服务对象、活动方式和内容及对周围环境的要求,满足不同使用功能对环境的要求,使整体设计更趋于合理化,进行环境分析及分析图绘制的理论讲解。强调按照园林规划设计的一般程序进行,完成整个设计任务。 

其次讲解校园主题园设计要点及注意事项。如何突出主题、创造特色是讲解重点。通过讲解如何挖掘校园人文资源文化,梳理校园特色资源,通过小中见大的表现手法建设富有特色的校园绿地环境。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充分考虑不同人的不同需求,在空间处理上要注意动观、静观、群游与独处兼顾,使人都可以在园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空间类型。合理组织游览路线,注意园路形式的变化以及用园路进行造景;如何从细节上进行造景等。 

(二)现场教学 

在理论讲解完毕并布置实训任务后,组织学生到相关主题园进行调查与测绘,从环境入手分析场地。从对主题园的周围环境的分析、主题及功能区的分析到出入口的选择、道路系统的布置、建筑小品的设置、植物种植设计,最后到学生提交测绘分析报告等一系列工作完成,强化了学生的感性认识。 

(三)观摩教学 

案例教学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对于技能难于操作的内容,采用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提出案例问题,在各学生小组限定的时间内充分讨论,提出合理的论证方案。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展示2~3个不同的设计方案,并结合任务内容等相关知识,对每个方案的设计立意、布局、表现效果给予相关的说明。既让学生明白了该类型绿地的设计要点,又引导学生对不同方案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积极主动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活跃了课堂气氛。将传统的单一教学变成师生间的互动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水平,对教师的业务素质也有较高的要求,促进了教师个人能力的不断提高。 

优秀设计方案引入教学在教学中通过“梅兰菊竹”主题园方案的观摩,把优秀园林方案实例引入课堂,把复杂的问题具体化,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把理性的问题感性化,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良好的方案设计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在观摩交流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创造疑问(比如多方案优化选择)与学生互动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励并锻炼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这种教学形式小型化、灵活化、感性化对于学生建立设计分析概念以及掌握实用型设计技术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以前学生的设计方案展示教学通过对以前学生的设计方案的整理归档管理,在教学中展示以前学生的设计方案并复习,以提高学生的设计信心。 

重视小型休闲绿地设计的构思过程 

(一)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学生在课堂上首先学到的是想象能力和合作的经验,明确教育的目标是放松对正图、对设计成果的要求,而将评价标准定在考查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等诸方面的进步上,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教师应努力帮助学生意识到他们自己的思想火花,学生将部分聪慧的想法结合起来,再以有序的方法表达出来,逐渐形成他们自己的经验,这样学生将变得更加自信于他们自己在专业上的未来发展。 

例如,某学生的“聚博园”景观方案设计,构思中结合了校园绿地设计原则和先天的景观资源。设计中采用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风格,秉承“自然的,生态的,和谐的,休闲的”思路,将原有的地形经过人工改造后,将绿地最终创造成灵活多变、景色自然、人与自然相和谐的校园滨水休闲绿地。如“读书廊”、“学子亭”、叠水等,营造校园景观的可识别性。学生在实际设计中逐渐成熟,正像绿地设计主题所显示的:“莘莘学子路,绿色伴你行”。 

(二)丰富的课外阅读资料 

园林设计与文学创作非常相似,写文章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之说,搞园林设计同样应重视课外阅读,以拓宽知识视野,增加信息量。园林作品、园林文章阅读得多,素材积累到一定程度,园林作品设计起来就得心应手,也相应地陶冶了自身的园林修养。为体现素质教育中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合理有效地利用图书和网络资源进行主动学习。 

(三)强化园林绿地种植设计 

园林绿地设计包括地形设计、建筑设计、园路设计、种植设计及园林小品设计等。种植设计相对专业性、综合性不强,高职学生植物学、树木学知识又丰富,基础扎实,应强化学习,可完成植物配置这种相对单一设计,有利于将来的就业。 

例如,在小型校园主题园设计中,有一位学生是这样构思的:总体布局在一条主要水系的基础上展开,以组团为单位,设计不同风格的水景园林,以主要水系和道路为主线,景观贯穿其中。本绿地最大的特色在于四季有景。春季景色有“望春台”、“一剪梅林”、“知春园”、“春雨轩”等。夏季有“荷塘月色”、“金牛浮水”等。秋季主要以植物景色为主,主要观叶树种有枫香、紫叶李、银杏等。冬季也有腊梅的香味弥漫其中。夏季在植物配置上采用再生乔木如桂花、香樟等。另外,还采用充满亚热带风情的棕榈科植物为基调,营造充满南国特色的亚热带海滨情调,突出了夏日阳光棕榈园这一景点主题。春季观赏植物有二乔玉兰、紫藤、红花继木、金钟花、迎春花、紫荆等。 

(四)注重一对一改图 

实行一对一的指导交流,教师评价每个学生的课程作业,通过互动式的教育,在改图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实践技能;改图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学生设计图的看法,指出有哪些不足,哪些好;二是询问学生有哪些内容还不理解,同时考考他们已掌握了哪些理论,是否已切实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三是对有些信心不足的学生及时引导,通过反复讲解理论,说明其制图的优缺点,同时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强化设计的评析与互动交流 

根据学生在方案独立构思中暴露出来的知识与能力的缺陷分析,并通过点评,使学生掌握此次方案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一)说图 

教师点评与学生互评相结合,开拓学生的视野。学生方案交流展示,重在加深学生对该次方案设计的把握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采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主分析的形式展开交流。重在引导和鼓励学生大胆交流,最后给予总结。针对同等水平高职生的方案设计,选择2~3个学生做的方案进行分析,学生更易于接受,更易于理解,也更感兴趣。说自己的图、说别人的图,加深对该次方案设计的把握,提出修改意见。 

(二)组织研讨会 

小型景观设计案例例10

1概述

住宅景观通常包括硬景(园路、水景、景观平台、室外儿童游乐区域、中心广场和造型小品等)和软景(乔木、灌木、地被和草皮植物),不仅仅能塑造良好的小区生活环境,也是开发商宣传营销的重要资本[1]。如何节约成本,合理控制开发过程中的景观工程造价,首先要了解景观工程造价的组成。本文以一个中档住宅小区造价指标分析进行说明。从以上数据看,硬景和软景各占半壁江山,从成本控制的角度应以硬景的土建部分和软景的乔木部分作为首要控制的重点:硬景的土建部分主要由水景和大面积铺装面构成,控制的核心在于适当的水景布置和大面积铺装面材料的档次等;软景的主要控制方向则是大型乔木的树种选择、数量布置、规格选用等。本文拟从项目开发流程的角度,将景观成本控制的重心融合在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招标采购、现场施工、结算等不同阶段来进行说明。

2方案及施工图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

景观工程成本控制的重点阶段为方案及施工图设计阶段。设计方案的不同思路对工程成本的影响达70%以上,设计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后期建设的工期和成本[2]。方案设计主要控制方向应为软硬景比例、造型小品的数量和平面布置、绿化工程中灌木、地被、草皮和大乔木的比例。景观成本控制重心在于设计方案的前期策划,必须做好充足的调研和讨论,确定正确的定位,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2.1方案规划阶段

规划阶段的产品定位决定了景观风格。在已限定好计划的目标成本下,设计首先应解决好空间及功能布局,其中基本的功能需求及场地现有矛盾是需要解决的重点。“园林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如果不妥善考虑场地现有资源条件,任凭设计师或天马行空的想法,或照抄其他楼盘设计,必将面临大量对现有场地的调整,产生大量无效成本,不可能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3]。基此,特别需要注意以下5点:(1)示范区和居住区采用不同建造标准达到重点突出的同时兼顾成本,示范区和居住区建设标准的不同势在必行。以业内公认的龙湖地产景观工程为例:示范区以创造观赏性和情景性的主题为主,不考虑小区居民的生活使用功能。在园林构成上以软景为主,绿化可占到全区面积的70%以上。示范区的景观特点是密植的多层绿化,以大乔木、高密度的灌木、小乔和部品小景与时令花卉相结合,打造完美的观赏风景,其造价为非示范区2~3倍。目前各大地产普遍采用此模式,示范区景观工程造价指标常常达到1000元/m2以上。(2)合理控制软硬景、水景比例从以往景观工程造价单方经济指标的分析来看,硬景造价指标往往高于软景造价指标,通常比例为55∶45左右。因此,根据常规经验结合项目情况合理分配软硬景比例十分重要。当软景、硬景和水景比例为6∶3∶1时,景观成本比较合理。水景仅可作为画龙点睛,烘托景观的效果和品位运用,如考虑建造成本、后期物业的维护和使用成本角度出发则不可大量使用。(3)控制大乔木使用,加强草坪与灌木的搭配层次大规格乔木普遍单价在万元甚至十万元以上,为有效控制成本应从合理地使用大规格乔木做起,大乔在示范区和主入口等重点区域作为点睛之笔使用。其它地区应加草皮、地被和中小型乔木、灌木的层次搭配,尽量利用场地的高差加上不同种类的灌木,营造出赏心悦目的层次空间,同时因草皮、地被和灌木单方成本造价较低,又可以有效降低成本。(4)合理分配成本景观工程通常分为“中心区域和大面区域”两级结构,主入口、中心景观、轴线景观节点作为中心区域,其它景观节点根据空间大小和服务半径,分散布置为大面区域。重要的景观节点、主入口、示范区一般占整个景观项目面积在30%以内而能体现出整个景观工程70%的效果,为保证楼盘的品质在这些核心位置需要加大成本投入,甚至可以使用一些高档材料来提升品质。而占项目70%的其他一般大面区域则应适当控制成本[4]。(5)注意不同产品类型的景观规划方案区别景观设计方案需要高度重视建筑物的空间布置和用地条件。高层住宅楼间距大,可作为重点布置一些核心景观节点并配合布置大量绿地,重点突出,层次分明。低层的住宅和别墅类项目往往建筑密度大,楼间距小,则配上行道树和小绿篱等普通树种即可。对于有天然水域或者山坡地等比较复杂的地形,景观方案设计一定要取长补短、善加利用。一个优秀的设计方案应做到尽量利用并融合原生态的地质情况辅助加以适当的人造景观,在低成本的基础上表现出不俗的效果。

2.2施工图设计阶段

在扩初图纸出来后,应尽快按照图纸进行工程量测算,将测算成果与限额目标成本进行比对。如有突破,应在进行成本分析后提出具体合理化意见,并根据该意见进行调整。调整的方向可偏重于景观工程的硬景部分的工程量占比的多少及相应使用的主材档次是否合理;软景部分的主要大乔木是否过多过大,树种档次是否过高等等。景观材料不分贵贱,好的设计不过分追求材料的档次而在于能够合理巧妙地组合应用。尽量多采用具有本地特色的景观材料,少用进口或昂贵的材料,注意做好层次与颜色搭配,廉价的材料也能达到优秀的设计效果。2.2.1材料的选择(1)石材石材厚度的选择花岗岩在人行道铺地、墙面、楼梯梯面时一般选用20mm厚;在用于花池、泳池、景墙压顶、楼梯踏面一般选用30mm厚;在用于车行道一般选用35mm~40mm厚。石材供应地选择尽量选择当地的景观石材,可以在成本控制和景观特色上达到双赢的效果。(2)木材铺地一般选用30mm~50mm厚,常用的木材种类有以下几种:①菠萝格,价格在12000元/m3左右;②加拿大红雪松,价格在7000元/m3左右;③芬兰木,价格在5000元/m3左右;④俄罗斯樟子松,价格在3000元/m3左右。前两种属于天然防腐木,后两种需进行人工防腐处理,在进行设计时应根据使用环境的情况综合进行比较后再选定使用何种木材。(3)新型材料的选用科学的进步日新月异,景观材料也不断推陈出新。新型材料相对传统材料拥有更好的性价比,为了更好地利用新型材料,应该对材料市场长期保持关注。2.2.2构造做法在一些大面积的铺装上常用的构造做法上应注意结合场地实际情况确定做法,尽量按照原有地形资源来进行设计,利用场地历史痕迹来营造原生态的场地效果,可大量节约成本,同时达到良好的景观效果。按标准模数设计不随心所欲的设计材料规格,尽量采用工厂加工标准模数来降低施工材料损耗。以石材为例:30cm、60cm、90cm模数为最经济的出材模数,损耗最低。同时现场施工应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合理的利用边角材料。园区道路设计应从使用便利和降低成本的角度出发,不宜为了效果弯曲绕路,否则将在施工时造成材料损耗和人工费用过高同时也可能导致后期业主不按路线直接踩踏绿化,物业养护困难。2.2.3软景植物的选择(1)通常大乔木占总苗木造价超过60%,因此首先应重视大乔木的选择方案;(2)苗木成本分配重点顺序一般按下列顺序:主景树—普通树—小乔—大灌—中、小球灌—地被—草皮;(3)主景植物可以从大中型乔、灌、地被、攀沿、草皮中选择,主要选择的标准为“低成本、绿量大、易栽易活”等因素,应注意:没有廉价的植物,只有难看的搭配;(4)部分小区可以取消“行道树”概念,改以植物群落布置,树种可以采用大量普通或者“偏冠”乔灌木组合栽植,从而达到降低成本而又不影响大局效果。

3招投标及采购阶段的成本控制

在此阶段应对施工单位的报价加大审核力度,合理定价,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投标方式确定施工单位。硬景平面和立面的铺装材料具有品种、规格不一、效果不同、产地繁多等特点,相同或类似的材料市场价格有相当大的偏差。另外各投标施工单位进货途径、运费、利润等均有不同,可能导致投标报价五花八门,从而影响评标结果,对目标成本的有效控制造成困难[5]。因此景观工程中大量采用部分主要材料甲方供贷的方式,从而达到有效降低成本、控制材料质量及保证外观效果的目的。即使采用甲供,仍有许多地方需要注意。如同规格的大乔木可能市场价格差异巨大,这主要原因为大乔木十分注重树型,大乔木经常作为主景树,要求树形优美,冠幅大,能马上出效果,故不能单单以乔木的胸径、高度简单定价。因此对甲方采购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般采购队伍应由设计、成本、工程专业人员共同参加,才能避免单纯从片面指标考虑买回断头树等影响效果情况,提高甲供材料的性价比。如采用乙供,则招标清单必须约定清楚具体的规格参数以及规格变更综合单价的调整方式,同时应在招标合同文件中对违约处罚条款进行明确规定。目前相当多的地产商如中庚、泰禾等自身已有建设苗圃基地,对景观工程中常用的批量同规格乔灌木进行种植。市场上差一两个规格乔木的单价相差较大,而这些规格差往往只需要一到两年的生长期,以2016年第一期福州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信息[6]上的价格为例说明。同样树种不同的规格价格相差极大,以小叶榄仁为例,只需要两三年的生长期就能让苗木价格提升几倍,所以从长远开发的角度,建设一个适当规模的苗圃基地可以大幅有效降低成本,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

4项目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

施工阶段是设计实现的过程,重点在于合理有效控制现场签证和变更的发生,避免产生无效成本。对于设计变更应有严格的批审程序。设计变更的意向需经过造价成本部门的评估后报批并经过内部审批后实施。应注意审批时效,在保证施工进度的前提下有效控制成本。应特别警惕变更引起施工单位借机进行恶意索赔,造价成本人员应对施工现场情况了如指掌,不能被施工单位牵着鼻子走。鼓励施工单位发挥出主观能动性,利用他们丰富的施工经验对设计成果提出优化和改进[7]。如果确实有产生效益可以予以分成奖励,这样才能充分调动施工单位的积极性参与到成本控制中来。但同时要注意是否存在偷工减料的行为,如果造成工程质量事故则得不偿失。除了设计变更以外,对现场变化原因引起的签证要严格控制,尤其要把对土方工程等现场签证的审核要作为重点。

5项目结算阶段的成本控制

项目完成后,施工单位开始呈报结算。在结算审核中由于景观绿化工程的特殊性,应特别注意竣工现场实景与设计图纸的对照复核,现场实景可能与图纸有部分出入,应判断是否满足合同要求,未达到合同标准的严格按合同违约条款处罚。在实际工作中,绿化项目的数量和规格是容易产生纠纷的重灾区,应予以高度重视。完成结算后需尽快整理分析出各种成本技术经济指标,与目标成本进行比对,总结得失,为后期其它新项目的成本测算提供重要参考指标。

6总结

景观工程的成本控制是一个全面系统的管理过程,它贯穿于整个项目的建设周期中,以设计阶段为重点,招采及施工阶段为辅助。成本部门必须抓住成本控制的重心介入,在建设标准的定位、设计方案的制定,在施工图设计中做好优化建议反馈,在招采、施工阶段中严格控制目标成本的实现,才能完善成本控制。

参考文献

[1]孙学刚.SW房地产公司项目成本控制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6.

[2]李恒.浅谈景观工程成本管理与控制[J].河南建材,2009(5).

[3]高亚杰.住宅景观工程成本管控[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22).

[4]时昌安.明源地产:房地产景观成本管理浅析———合理投入实现产品高溢价[Z].明源地产研究院专栏,2012(2).

[5]孙震,孙湖燕.房地产小区园林景观营建成本的控制[J].南方农业(园林花卉版),2009,3(3):54-57.

小型景观设计案例例11

风景园林模型制作原本属于工艺制作的范畴,但由于从设计意图到实物模型的转换过程中,涉及到园林形态、比例、色彩、材料、空间、结构等造型因素的变化。通过模型制作,突破二维平面表现手法的局限性,在三维空间造型上对设计进行推敲、修正,体会设计的形体、光影、结构布局、构成等,进行细部推敲、分析与设计构思的完善,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动手能力、树立空间想象力的作用。

1.2风景园林模型分类

根据用途和制作工艺,模型有两种分类方法。一种是按其表现形式和最终用途,一般可分为方案模型和展示模型。方案模型又称“工作模型”或者“构思模型”,主要用于设计过程中的分析现状及周边环境、推敲设计构思、探讨多方案的可能性、论证方案可行性等环节。展示模型也称“实体模型”,用于模拟设计外观及展示成果使用;另一种是按制作模型的材料进行分类,风景园林模型常用的主要有纸板模型、聚苯模型、木模型、石膏模型、铁丝模型,以及由多种材料组合而成的模型。

1.3模型制作在风景园林设计教学中的意义

(1)培养学生从二维走向三维的空间思维能力

模型设计制作是依据学生的设计思路和设计图纸来实践练习的。设计图是风景园林设计师表达思路的语言,主要体现在如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透视图等图纸上。设计图由各种具有不同代表意义的图形符号所构成,并体现在二维图形中。通过由设计图纸到模型实物制作这一过程,既强化了学生的看图识图能力,又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使之从二维图形走向三维空间。

(2)培养学生理性思考与视觉思考相融合的思维能力

模型作为实体的存在,可以使学生方便地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细部对设计方案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推敲,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理性思考与美学思考得到有效的交融,有利于提高其综合思考的能力。此外,模型制作要求美学与功能设计有机统一,这种灵活的设计方式为教师的教学也提供了方便,以便于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设计思路和思维水平。

(3)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与实践能力

从工作模型的推敲到展示模型的制作,作为一个较完整的设计过程可以模拟从风景园林方案构思到施工前的过程,学生可以深入体验方案分析—方案建立—方案推敲—方案深化—方案实施的全过程及设计阶段的关联性,从而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模型制作需要一套完整的制作方法和完善的制作流程,以便于提高模型的完成度,在此过程中,可以使学生建立合作意识,从而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

2模型制作在风景园林设计教学中现存问题

2.1风景园林设计教学现存问题综述

关于风景园林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少学者和教师都有所论述。现归纳普遍问题如下:从课程体系设置层面看,①教育观念和课程体系设置缺乏及时更新,表现为某些课程的设置上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各课程教学环节中的脱节。②综合性课程设计和现场教学等实践教学环节亟待加强。③“课外素质教育体系不够健全,课外学习在一些方面缺乏课堂的知识补充和完善、缺少教学内容的延伸、自学能力锻炼。基于上述原因,设置风景园林专业的各校都在积极准备和提出新的风景园林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形成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内容。从人才培养层面看,①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重方案设计技能而轻工程知识,导致本科毕业生不论是在专业知识方面还是在社会工作能力上都需要有一个再培养和训练的过程,才能真正独立工作。②设计教育重“形式”而轻实践,忽视必要的逻辑思维和理性思维,导致学生热衷于讨论缺乏建造技术支撑的“概念”、“构思”,而对风景园林设计师职业产生误解。

2.2模型制作在风景园林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模型制作的内涵较为狭窄实践技能的培养是当前我国风景园林教学体系中最为薄弱的环节,风景园林设计教学一般仅停留在方案完成阶段,缺少园林工程与技能的讲授并阐述其与设计的联系。在国外的风景园林教学中,学校把从方案到施工实现的知识作为培养学生的基本内容,如美国的罗德岛设计学院(RhodeIslandSchoolofDesign)通过技术与材料(Technology&MaterialsI,T&MII,T&MIII)3部分课程,使学生购买材料进行建造,从而实现自己的方案。(2)模型制作的表现单一模型制作在风景园林设计教学中通常仅作为设计阶段的辅助和补充。在风景园林设计教学中,通常方案构思是教学的主要内容,这个阶段模型制作主要侧重表现设计内容,目的是对培养学生空间概念,而不强调制作材料和制作技巧。因此对于模型表现的其他方面必然有所忽略。(3)模型制作的操作简单模型制作在风景园林设计教学中以手工操作为主,辅以简单机械操作,较为复杂的模型会使学生畏而不前甚至在设计中摒弃较为复杂的设计内容,手工操作同时还带来了意义较少的重复劳动,进而影响了学生的制作热情和教学效率。

3风景园林设计教学中模型制作的强化与拓展

3.1统筹安排,渐成体系

应从风景园林设计教学体系的全局出发,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强调模型制作的意义,并合理安排其内容与深度,来满足各年级风景园林设计教学的需要,使学生在学习中循序渐进。以笔者所在的北方工业大学为例,风景园林专业设计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其中一年级的设计初步课程在贾东教授负责的《同源同理同步的建筑学类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研究》的指导下,强化模型教学,从纸板、石膏、木、聚苯、铁丝等五种基本材料的认知出发,使学生了解材料及指代材料特性,对空间进行认知、体验和构成设计,达到空间认知的教学目的。该课程改革后确立了模型制作在整个设计教学中的核心地位,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①。二年级、三年级乃至四年级,也根据课程体系对模型制作做了一定的规定。

3.2因地制宜,区分对待

在形成模型教学体系的基础上,应从风景园林设计教学的具体内容出发,根据设计课程内容来制定模型制作内容和要求。目前,风景园林专业主要设置在建筑类、农林类、艺术类和综合类高校,由于设置风景园林专业的高校的学术背景不同,具体课程设置和风景园林设计教学内容的安排必然会有所偏重、有所差异。但风景园林设计教学的基本程序总体上都是由项目分析、资料搜集、案例研究、设计立意、方案构思、多方案比较、方案调整、方案表达等几个阶段组成,来达到专业技能训练和人才培养的目的。甚至可将上述程序总结为三个阶段。如在案例研究中,仅对相关案例进行资料梳理和现场调研,甚至图纸抄绘,学生难以建立起完整的逻辑思路和全面的印象,如果在本阶段引入案例模型制作环节,则可以加深对案例的认知。如笔者所带设计课程中曾使学生对经典案例北海濠濮间进行资料收集、测绘,并制作模型,模型制作使他们对所讲授内容、测绘成果进行了巩固和再认识,而仅做资料收集则无法到达这种效果。

3.3内外结合,贯穿延续

重视课外教学的作用,在课外教学延续和拓展风景园林设计教学内容,通过各种设计竞赛、名师讲座、社团活动、社会实践以及实习实训环节,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强化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和竞争力。模型制作可以将课堂内外有机结合在一起。利用课外活动,以模型制作为切入点,延伸课堂教学到这些活动中去。如两位笔者所带二年级文化景观与遗产保护课程介绍了古建筑的基本知识,同时利用大学生科技活动,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制作实体模型,使之理论与实践水平都得到了提高。

3.4善借于物,提高效率

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缩短模型制作中意义较少的重复性工作,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如激光测绘、3D扫描技术、数控设备如数控雕刻机、单片机、3D打印技术等发展迅速,大大提高了模型的制作精度和美观程度,同时声、光、电等技术的引入,也扩大了模型制作的内容。这在风景园林模型制作中尤为重要,以地形建模为例,风景园林设计中的等高线相对而言比较复杂,手工制作很难达到满意的精度和外观,如果使用数控机床对等高线进行切割,就大幅度缩小了模型制作的时间。又如假山模型的制作,使用3D扫描技术结合3D打印技术可以使学生有更多时间去推敲假山设计而不是过度专注模型制作本身。

4.风景园林模型教学的几点思考

4.1开设模型课程

宜建立与风景园林设计教学体系相适应的模型制作体系,统筹安排各设计课程模型制作的内容和所占课程比例,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宜在低年级开设模型制作课程,系统地有针对性地普及模型制作方法,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2构建课外模型教学体系构建

构建课外的模型教学体系,宜将课外与课内贯穿联系,形成“两翼并重,两渠相融”的模式,加强课堂与课外之间的联系,使课外与课内模型教学内容互不重复、互不冲突、互为补充,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