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多元智能理论教学

多元智能理论教学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8-29 09:18:55

多元智能理论教学

多元智能理论教学例1

2.多元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指的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或文化环境下,个体独自解决问题、创造价值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指的是针对某一特定目标,找到通往这一目标正确的路线。该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在1983年提出,加德纳认为,人的智能是全面的,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智能组合体,并且每个人都至少有八种智能,包括语言智能、逻辑智能、节奏智能、运动智能、空间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然观察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这一理论为传统教学模式变革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切入点,并随着多元智能学校的成功开办,被世界各国的教育工作者认可和接受。依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一位学生都是多种智能有机组合的整体,因其不同的组合方式让每一位学生的智能各具特色。这些智能在学生的身上有强势和弱势的体现,但每一方面都有无限发展的潜力,因此,学校里不应该存在所谓的“差生”,每一位学生都是独一无二个体。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掘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挖掘学生的潜力,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

3.多元智能理论与初中地理教学的关系

3.1多元智能理论与地理教学目标的关系初中地理教学的课程标准具有多样性,因而在地理教学中应依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析,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就初中地理课程《中国的疆域》为例,该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学会辨别中国的疆域图,并能够在空白地图上标注我国的重要邻国、海峡、岛屿。针对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将课程标准分为学习中国疆域图和借助疆域图辨别位置,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锻炼学生的空间智能、自然观察的智能、语言智能以及逻辑智能。

3.2多元智能理论与初中地理教学内容的关系针对地理学科“借助中国地图辨别我国的地理位置和特点”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可以从培养学生的自然观察智能、空间智能、语言智能和逻辑智能等多方面智能。比如对于地理教材上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图、相关文字说明以及课后的活动题,学生应该把位置图的学习作为重点,总结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特点。

4.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初中地理教学

4.1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初中地理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基础的地理知识,并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而不是单纯以应试为目的。教师应充分了解传统教育的不足和缺点,运用多元教学理论,不断革新教学观念,从根本上转变自己的学生观、评价观和教学观,有意识地从多元智能的角度主动了解学生,认识学生和关心学生,寻找学生的优势,依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不断调整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对学生的评价。在教学中,教师应以地理学科特点为基础,拟定不同的教学方式,配合学生的智力组合特点,寻求适合学生的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多元智能理论教学例2

初中地理教学的课程标准具有多样性,因而在地理教学中应依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析,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就初中地理课程《中国的疆域》为例,该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学会辨别中国的疆域图,并能够在空白地图上标注我国的重要邻国、海峡、岛屿。针对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将课程标准分为学习中国疆域图和借助疆域图辨别位置,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锻炼学生的空间智能、自然观察的智能、语言智能以及逻辑智能。

1.2多元智能理论与初中地理教学内容的关系

针对地理学科“借助中国地图辨别我国的地理位置和特点”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可以从培养学生的自然观察智能、空间智能、语言智能和逻辑智能等多方面智能。比如对于地理教材上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图、相关文字说明以及课后的活动题,学生应该把位置图的学习作为重点,总结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特点。

2.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初中地理教学

2.1树立新的教学理念

初中地理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基础的地理知识,并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而不是单纯以应试为目的。教师应充分了解传统教育的不足和缺点,运用多元教学理论,不断革新教学观念,从根本上转变自己的学生观、评价观和教学观,有意识地从多元智能的角度主动了解学生,认识学生和关心学生,寻找学生的优势,依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不断调整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对学生的评价。在教学中,教师应以地理学科特点为基础,拟定不同的教学方式,配合学生的智力组合特点,寻求适合学生的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2.2丰富教学方法和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认识到学生思想的多样性和看待问题的多角度性,但其认知过程仍以具象思维为主。因而,教师在教学中应认识到每个学生的发展水平、智力结构是不同的,将教学设计多样化,把抽象的知识具象化,充分运用各种信息技术,动态化、多样化地展现地理信息,营造地理学习的氛围,记录并展示学生学习的成果,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创新思想,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找到学习并理解地理知识的不同途径。例如,教师在坚守麦哲伦航海时,由于大部分学生对世界地图了解程度不够,这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或地球仪,动态展示麦哲伦航海时的航线,或者是组织小组竞赛,询问航海的起点和终点,从而让学生理解麦哲伦航海对证明地球是球体这一结论的重要性。

2.3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师可以开展各种与地理知识有关的兴趣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能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例如,教师可以制作我国各行政区的模板,组织学生进行拼图比赛;可以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组织活动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家乡的特征、自然环境、地方特色,将学习和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还可以安排学生组成小组介绍我国的各省的地理常识。

多元智能理论教学例3

新课标要求实施素质教育,为了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各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出现,如情境化教学、主体性发展以及研究性学习等。当前教育事业比较关注的是如何发展学生的智能优势,挖掘学生的智能潜力,最终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多元化的情境化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理论从本质上可以诠释素质教育的内涵,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对于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克服厌恶学习英语的情绪,培育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有巨大作用。

一、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

多元智能理论也被叫做多元智力理论,它是由美国的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一种关于智力的新理论。过去传统的智力理论存在两大派别:一是心理计量学派,这个学派认为,通过因素分析找出个体在智力活动中表现的差异决定因素;二是信息加工学派,这个学派用信息加工构成成分或单元来了解和刻画个体的智力。这两派虽然对智力研究的角度不同,但他们都认为,智力是以语言能力和数理一逻辑能力为核心的、以整合的方式存在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可以通过智力测验测验出来的。

美国的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在反驳传统智力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智力多元论的观点。在1983年的《智力的结构:多元智能理论》一书中,加德纳把智力定义为“是在某种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某种产品所需要的能力”。他认为,一方面,智力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另一方面,智力不是以整合的方式存在而是以相互独立的方式存在的。

智力是在某种文人环境的价值标准之下,个体用以解决问题与生产创造所需的能力。智力内涵中所包括的多元,加德纳认为有:言语―语言智能(linguistic intelligence),音乐―节奏智能(musical intelligence),逻辑―数理智能(logical-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视觉―空间智能(visual-spatial intelligence),身体―运动智能(bodily-kinesthetic intelligence),自知―内省智能( intelligence),交往―人际关系智能(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自然观察者智能(naturalist intelligence)等。

霍华德・加德纳认为人的智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不断发展的,是可以经过后天培育的,并且经过合理的培养,人的许多方面都可以达到比较理想的水平。这就要求教师平等地看待每一位学生,要能够看到学生们的多种智能,要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是有开发潜力的。过去教师看到学生一般都是单一颜色,只关注到学习好的学生,而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看待学生要用多种颜色,要关注到每一个学生。

二、多元智能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多元化的情境化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理论不仅从本质上能够诠释素质教育的内涵,而且在英语教学中,对于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克服厌恶学习英语的情绪,培育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都有巨大的作用。由此可见,多元智能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1.多元化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各种智能

过去英语教师上课常常采用“词汇―语法”单纯的教学方式,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主体性的地位,而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如果学生英语根基不太好的话,会随着英语难度的提升逐渐出现厌恶情绪。究其根本原因在于,课堂教学没能够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没能够激发出来。课堂教学的情境设计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败。而多元化情境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因此,教师需要运用多元化情境导入的教学方法。英语课堂教学可以从学生喜欢的情境入手,比如说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一些故事,从这些故事入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或者可以设计一些直观的动画以及一些音乐等。这些的教学情境的导入能够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发学生各种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终可以使他们能够全身心投入到愉快的英语课堂中来。

美国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认为人具有视觉―空间智能(visual-spatial intelligence)。英语课堂上从一些直观的动画(录像和课件)入手, 把直观的画面和丰富的画面情境运用到教学过程中来,这正式利用了人的视觉―空间智能(visual-spatial intelligence)。这种教学情境的设计不仅可以调动学生们的感觉器官的功能,而且可以引发学生们的情感因素,促使他们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来,对英语课堂学习的作用是巨大的。柏拉图说过:“通过愉悦的心灵来教导学生学习,则可能更确切的发现每个人的才能倾向”。多元化的情境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对于英语课堂教学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2.运用词汇音乐,开发学生们的音乐―节奏智能

音乐―节奏智能是美国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在《智力的结构:多元智能理论》一书中所谈到的人的一项重要职能。柏拉图曾经说过:“节奏和和声蕴藏于灵魂深处,并在那里掌握着最强有力的支配权,滋润身心。”实践已经证明,利用词汇音乐能够开发人的音乐―节奏智能,进而调动人的其它职能,并且可以更加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言语能力。

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播放词汇音乐不仅可以放松学生们的心情,而且能够使他们集中能力学习词汇,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英语是一种语言,众所周知,语言学习是比较枯燥的,如何才能够变枯燥的课堂习为活跃的课堂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引入一些音乐,让学生在一边听音乐的过程中,一边学习词汇。由词汇音乐开始,学生们会逐渐地产生理解词汇的愿望,这种愿望就会迫使他们主动地查询词典,久而久之就会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和兴趣。

3.运用合作式教学法,开发学生们的各种智能

新课标要求实行素质教育,这就要求需要改变过去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主体地位的角色,要把课堂的主体角色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参与课堂教学的活动中学习知识和开发各种能力。合作式教学法正是这种角色转变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合作式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差异把学生组成不同的小组,并制定出学习的目标,通过小组活动和共同的学习、讨论和交流,最终使小组中的每一位学生都能达到学习的目标。这种教师方法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的人际关系以及彼此合作的智能。

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特点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比如说针对教材中的对话和不同的人物,教师可以让组成的每一个小组自行安排自己小组成员各自所要扮演的角色以及整个扮演活动的策划和组织等。教师需要对学生们的角色扮演要不时地给予肯定和奖励。这种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能够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通过角色扮演,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们的策划能力、合作能力以及组织能力等。

合作式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改变了过去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主体的地位,实现了把课堂的主体角色还给学生,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整个课堂的教学活动中。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开发学生们的多元智能,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们的合作精神和创造性思维。

三、小结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多元化的情境化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践已经证明这种理论不仅可以从本质上诠释素质教育的内涵,而且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对于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克服厌恶学习英语的情绪,培育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有巨大作用。在多元化智能理论的视阈下,英语教师应该转变自己的角色,要能够从本质上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在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多元化情境导入、运用词汇音乐和合作式教学等方式来开发学生们的多元智能,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以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刘萍,谢书山.多元智能理论与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视听说自主学习[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6).

[2]戴琳.“个性化”与“协作化”结合的任务型外语教学方式探索――以多元智能理论分析为中心[J].教育探索,2009(09).

多元智能理论教学例4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职教育的发展是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的,在教学管理中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深化改革教学管理制度,构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和完善各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及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规范,从而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知识技能,为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对多元智能理论的理解与认识

多元智能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霍华德·加德纳于1983年提出的。它系统地论述了一种全新的人类智能结构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它认为人类的智力是多元的,我们的孩子每个人都具有九种智能,即: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和生命存在智能。多元智能理论让我们能够更全面地看待学生,更深入地挖掘每个孩子的潜能。wWW.133229.Com几年来,“多元智能理论”在国内流行甚广,一些教育专家称之为“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有的课程改革专家把其当成指导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新理论”。它为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性,为教师的个性化教学创造了条件。

多元智能理论主张评价学生应该从多元角度去评价,发现学生的智能所长,通过适当的教育强化其长处,促进各种智能协调发展,达到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目的。加德纳认为,每个人的智能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表现出来,多元智能理论的精髓不在于提出人们有多少项智能,而在于指出了人与人潜能的差异性与多样性。他把智能定义为“智能是在某种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于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产生及创造出某种产品所需要的能力。”他认为,一方面,智能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另一方面,智能不是以整合的方式存在,而是以相互独立的方式存在。多元智能理论从新的角度阐述和分析了智力在个体身上的存在方式及发展潜力,对学生的智力发展、教师的育人以及教育教学的管理有着直接影响,并在教育界引起广泛关注,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二应用多元智能理论,尊重学生个性,建构合理的评价系统

多元智能理论提出对于学生的智力发展,应根据学生个性发展进行教育,这样,有利于学生多元智能的培养。加德纳认为,人的多元智能的发展水平的高低关键在于开发。他强调,帮助每一个人彻底地开发他们的潜在能力,需要建立一种教育体系,能够以精神的方法来描述每个人智能的演变。学校的教育是开发智能的教育,其宗旨应是开发学生的多种智能,并帮助发现其智能的特点和业余爱好,促进其发展。

人类拥有多种智能,每一种智能在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中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如果仅凭一、两种智能,是不能快速、有效地解决现实问题的。为此,我院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强调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技能培养为方向,适时调整课程,迎合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技能的掌握和应用,加快成长。在课程改革中适时修订各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课程基本要求,整合教学内容,遵循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适应经济发展需求的办学特色,及时将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补充到教学内容中,保持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先进性。为突出高职办学特色,构建教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体系,从岗位需求人才知识结构的角度出发,侧重对学生技术能力的培养,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教学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为了将多元智能理论渗透到教学管理中,在教学质量监控中,坚持以教学过程各类教学环节为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各类教学检查为手段,使教学管理符合教学规律,在探索、发现、认识规律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体现教学规律的要求,建立健全系统的教学管理制度。

三依据多元智能理论,完善各教学环节标准,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只有通过真正领域(即社会承认其价值的学科)中的活动,才能最佳地发展和促进人类的认知能力”。对教育而言,其对象是人,而多元智能理论提到的八个智能和对人的发展智能功能,在教学管理中得到充分体现。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是管理者根据高职院校的特点和教学任务,依据教学客观规律,按照一定的目标、原则、程序和方法,对教学工作进行科学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过程,是整个学院教学工作的核心,教学管理工作如同纵横交错的网络,需要高素质、高水平管理队伍做保障,充分、有效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提高管理效率。高职教学管理队伍水平的高低,是实现教学管理科学化、现代化的关键,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必须建立一支“敬业精神好、文化层次高、综合素质优、业务水平强”的管理队伍,对教育事业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较强的事业心,有现代化管理知识,有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观察力,在教育教学中起指导作用。他们既有判断、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是善于管理的实干家,能较好地掌握教育教学的内在规律,熟悉教师和学生的特点,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能将多元智能理论充分运用到教学管理中,在管理过程中遇到问题能够具备自我反省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多元智能理论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地学习,在实践中学会科学管理,并从经验管理的模式中解放出来。由于教学管理各环节互相关联,互相影响,这一切都要求教学管理人员发挥“人际关系智能”互相协作和沟通。

总之,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只有积极探索多元智能理论,充分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深入理解多元智能理论,才能诠释多元智能理论后就要重新定位教育目标,力求培养学生的八种智能,尽量开发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建立信心,有天生我才必有用,行行出状元的思想。与此同时,教师要善待每一个学生,不能挖苦学生,不能讽刺学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参考文献

[1]钟祖荣、伍芳辉.多元智能理论解读[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

多元智能理论教学例5

任何一个外语教师的外语教学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体现一定的语言观。课程改革以来,这方面取得长足进步,认为语言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手段之一;语言不仅是社会现象,也是社会行为;语言与思维是人脑两种不同的功能,他们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落后的外语教育理论、机械的教学方式,脱离学生实际的内容,违背了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成为提升学生综合语言素养的障碍。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倡导更新教师语言观,整合先进的语言教育理论引领英语课堂教学,采用贴近学生实际多维互动对话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语言习得理论认知教材

教材是英语知识和技能的载体,是英语教学过程中的核心要素。只有用习得理论认知教材,才能更好地整合教学要素,才能充分发挥系统功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1、教学设计要对教材开发加工

教材是教育专家根据国情和国际情况编写的,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专家、学者编写的教材普遍倾向于科学性,往往缺少人文性。教材不一定完全适合于本校、本地的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风格。教师必须运用语言习得理论认知教材,开发教材,创设有情有意有趣的教学情境,更符合学生胃口,让学生与情境互动获更多的情境体验。

2、语言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

英语教育是一种外语教学。外语教学是一种复杂的跨语言、跨文化、跨社会的交际活动,必须以语言习得理论(Language Acquisiton Theory)为指导。语言习得理论最有影响的人是美国加州大学的Krashen教授,他提出的语言输入假设(Input Hypothesis)对外语学习具有指导意义。人们习得语言的过程需要理解信息,即接受“可理解输入”。可理解性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和关键因素。他把可理解性输入定义为“i+1”,其中i代表学习者当前的语言知识或能力承担。1表示语言输入中只包含一个或少量的新知识点。学习者接触适合于自己能力水平的语言输入应该是“i+1”。如果学生平时积累得太少,输入量就不足于产生输出,学生就无法形成自然流畅的语言表达。这是教师教学设计必须要认真思考的。

3、语言输出是语言习得的重要途径

针对Krashen的“输入假设”,Swain提出了“输出假设”(output Hypothesis)她认为语言理解和语言产出是两种载然不同的两种语言技巧,语言产出能力只能通过促使语言学习者产出语言的活动——语言输出,而用所学的语言进行口头或书面表达这一活动才能有效习得。

Swain在她的输出理论中指出,语言输入仅仅使语言学习者习得语言理论能力,而语言输出即产出能力包含大量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技能,这些技能单纯靠语言输入是获取不到的。因而语言产出的能力应以接受语言输入培养起来的语言理解能力为前提和基础,然后通过积极的、创造性的、大量的语言输出实践形成的。

“语言输入假设”和“语言输出假设”是语言习得理论的重要内容,经过语言教育实践者的实践检验,形成语言教育的共识,成为指导我们教学设计的理论。当然仅有这两点理论还是不够的,“两种假设”也只是解决了部分问题。

4、“习得理论”对教学分析启示

根据语言习得理论,我们在处理教材进行教学设计时要获得有效或高效的效果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教材新知识最难处理的是有限性和可理解性。因为只有教学内容在可理解时语言习得才可能发生。如果学习者无法理解输入或太多的信息,那会是一种无效输入,即使引领学习者注意,也很难对它进行进一步加工,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

2)教材内容输入的多样性与足够性。信息时代要更多地借用媒体与网络手段。这需要教师思考相关知识的联系,输入足够的可接受信息,输入方式的多样化、多渠道。语言学习需要大量的知识积累,包括跨学科知识积累,正如前面所述外语教学是跨语言、跨文化、跨社会的交际活动。

二、多元智能理论认知学生

认知学生可以有多种途径,多元智能理论是全面认知学生,又有助于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假说是每个人在学习和使用概念、技能上存在着天生的优势和偏好差异。他证明了每个人有八种以上智能。只要潜能开发得当,都有可能获得成功。

1、言语—语言智能:有效地运用口语和书面语言的思维能力;

2、数学—逻辑智能:有效进行计算、逻辑推理、科学分析的思维能力;

3、音乐—节奏智能:对音质、音量、旋律、节奏等具有敏感性、具有成功运用这些要素的思维能力;

4、身体—动觉智能:运用整个身体或部分身体解决问题或创造产品的思维能力;

5、视觉—空间智能: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外部空间世界模式,并能运用这个模式和思维能力;

6、交往—交流智能:理解他人,并善于处理自己与他人的思维能力;

多元智能理论教学例6

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得以顺利执行下去的依据或者准绳,教学设计的有针对性将大大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反之,一个不科学、不合理的教学设计,其在教学过程中必将影响课堂教学. 所以,对教学设计进行重点研究对教师而言是百益无一害.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设计有效性呢. 我们知道,影响教学设计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理论掌握程度以及自身的专业知识储备等. 其中,教学理念非常重要. 当然,一种教学理念的形成,并不是我们空想而出或者闭门造车,其需要我们接受一定的教育理论,并且在不断实践中加以锤炼才能形成. 本文笔者在所接触到的众多教育理论中,选取多元智能理论,希望通过自己的理解与实践,能够给广大的读者或者同行们带来一点启示或借鉴之处.

一、多元智能理论追述

加德纳在其所著的《智力的结构》(1983)一书中提出:每个人都有七项智能,即语言智能、音乐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 现分别介绍如下. 其中,语言智能是有效地利用门头或书面语言的才能. 语言智力发达的人对词义特别敏感,擅长表达和交流. 音乐智能是指感知、欣赏和创作音乐的才能,很多人对乐曲、旋律,节奏等特别敏感,有很强的鉴赏音乐的能力. 数理逻辑智能是指有效利用数字和逻辑推理的才能. 这种智力主要用来处理物质世界中的数量关系,数理逻辑智力特别发达的人对数字特别敏感,具有强烈的探索欲望. 一般来说,科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统计学家、逻辑学家等具有较高的数理逻辑智能. 空间智能是指准确感知视觉空间世界的才能. 空间智力特别发达的人对线条、形状,色彩等特别敏感,空间想象力丰富,只要看一眼,脑子中就能想象出这一物体的形状. 身体运动智能是指善于运用身体来表达内心感受的能力. 人际交往智能是察觉并区分他人的情绪、意图、动机的才能. 有很多人表现出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善解人意,对他人的心思、面部表情、动作领会很快,能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思考并理解问题. 自我认识智能也叫自省的智力,主要是指接近自己内在生活情感的才能,是有关人的内心世界的认知. 1996年,加德纳在七种智能的基础上又提出了第八种智能,即自然观察者智能. 这是指观察自然界中的各种形态,对物体进行辨认和分类,能够洞察自然的才能. 了解与掌握上述内容,对于我们教师提高教学设计的针对性、有效性及准确性非常有利. 因为,知己才能百战百胜,只有充分了解我们的教学对象,我们才能在教学设计上有的放矢.

二、多元智能理论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的设计

加德纳认为多元智能理论只是揭示人所拥有的很小一部分的潜在智慧,换句话讲人类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具备这些智慧潜能. 当我为其创造一个合适的平台或者机会,每一个正常人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因此,这给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上带来很好的启示作用. 我们老师要加强对教学设计上注重学生多元智能发展的关注.例如,有老师通过此理论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内容中加以实践. 其在《找规律》一课的教学目标上进行如下的设计: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存在着许许多多有规律的事物,能给我们的生活以美的享受,学数学是一件有趣的事.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主动地找到简单图形的变化规律,并能根据规律对给定的图形或实物进行有规律放置和描绘,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数学能力;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通过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运用操作、观察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合作意识和观察推理能力. 可以看出,这位教师的设计非常注重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 那么,我们同样可以在其他内容中加以效仿. 问题的关键,我们必须要立足于学生的发展,立足于对学生的了解,立足于多元智能理论的理解与吸收.

(二)课堂活动的设计

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因此必须设计出一些有利于师生互动的活动. 通过教师所设计的课堂活动,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传递,学生完成知识与技能的学习. 活动有效的完成能够让学生扩大知识与技能的储备量,有利于后续学习兴趣的持续. 我们知道,设计一种活动必定依据某种活动的设计思维,这是有效活动设计的前提. 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更需要对学生的思维活动的培养与训练. 本文笔者认为在知识的理解上,尤其要关注学生思维个性化训练. 小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低年级的学生尤为突出,且同一年龄段学生思维能力的水平也是不同的. 为此,我们在思维活动设计上要立足于学生对概念的语言解释上,帮助其对知识加以内化. 另一方面要注重学生对新知识的迁移以及演化作为对知识的推论. 正如加德纳所倡导的“为思维而教”,有效地贯彻“为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而教”.

综上所述,依据多元智能理论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设计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要敢于摒弃以教代学的传统思维,要进行活动任务的生活化,活动教学的情境化,突出数学思维的培养,给予学生成功感.

【参考文献】

多元智能理论教学例7

二、职业教育中英语教学现状及问题

1.职业学校中普通存在的现象英语教师师资力量薄弱、师资队伍不稳定;英语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同,教学计划不完善,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对教学的硬件投入不多,设备陈旧、简陋、落后;不积极派教师出去进修学习,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等等。这些现象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职业院校英语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制约着职业教育中英语教学的发展。2.教材不能适应学生的层次和水平职业教育的主要生源分为两种:一是职业高中毕业生及技校出来的学生;二是高考落榜者。前者经过初中三年的英语学习,英语基础较差,对英语没有学习兴趣;后者经过初高中六年的英语学习,并且参加过高考,英语基础要稍好些。所以考生知识层次和结构各不相同,有的差别很大,如果全部用一套教材对教学与教学效果难免会产生不良影响。3.教学方面大部分教师还在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课占用大量的时间来讲单词、语法、课文,教师成为课堂的主体。还有一部分教师过度依赖教材,没有认真地去拓展知识面,没有给学生一种全新的接受知识的环境,没有很好地去研究知识的内涵和传授方法和手段。教师的传统、单一的授课模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的潜力无法得到有效挖掘。4.学生自身情况由于职业学校的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差,对英语没有兴趣,所以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也不能很好地去思考,只是仅仅依赖老师上课教授的内容,自己也不花时间和力气去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没有上进心、对知识没有一颗渴求心。这样的局面必然导致英语教学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如果不抓紧改变这种状况,后果不堪设想。

多元智能理论教学例8

加德纳在其所著的《智力的结构》(1983)一书中提出:每个人都有七项智能,即语言智能、音乐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 现分别介绍如下. 其中,语言智能是有效地利用门头或书面语言的才能. 语言智力发达的人对词义特别敏感,擅长表达和交流. 音乐智能是指感知、欣赏和创作音乐的才能,很多人对乐曲、旋律,节奏等特别敏感,有很强的鉴赏音乐的能力. 数理逻辑智能是指有效利用数字和逻辑推理的才能. 这种智力主要用来处理物质世界中的数量关系,数理逻辑智力特别发达的人对数字特别敏感,具有强烈的探索欲望. 一般来说,科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统计学家、逻辑学家等具有较高的数理逻辑智能. 空间智能是指准确感知视觉空间世界的才能. 空间智力特别发达的人对线条、形状,色彩等特别敏感,空间想象力丰富,只要看一眼,脑子中就能想象出这一物体的形状. 身体运动智能是指善于运用身体来表达内心感受的能力. 人际交往智能是察觉并区分他人的情绪、意图、动机的才能. 有很多人表现出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善解人意,对他人的心思、面部表情、动作领会很快,能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思考并理解问题. 自我认识智能也叫自省的智力,主要是指接近自己内在生活情感的才能,是有关人的内心世界的认知. 1996年,加德纳在七种智能的基础上又提出了第八种智能,即自然观察者智能. 这是指观察自然界中的各种形态,对物体进行辨认和分类,能够洞察自然的才能. 了解与掌握上述内容,对于我们教师提高教学设计的针对性、有效性及准确性非常有利. 因为,知己才能百战百胜,只有充分了解我们的教学对象,我们才能在教学设计上有的放矢.

二、多元智能理论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的设计

加德纳认为多元智能理论只是揭示人所拥有的很小一部分的潜在智慧,换句话讲人类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具备这些智慧潜能. 当我为其创造一个合适的平台或者机会,每一个正常人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因此,这给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上带来很好的启示作用. 我们老师要加强对教学设计上注重学生多元智能发展的关注.例如,有老师通过此理论在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内容中加以实践. 其在《找规律》一课的教学目标上进行如下的设计:让学生初步感知生活中存在着许许多多有规律的事物,能给我们的生活以美的享受,学数学是一件有趣的事.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主动地找到简单图形的变化规律,并能根据规律对给定的图形或实物进行有规律放置和描绘,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数学能力;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通过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运用操作、观察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合作意识和观察推理能力. 可以看出,这位教师的设计非常注重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 那么,我们同样可以在其他内容中加以效仿. 问题的关键,我们必须要立足于学生的发展,立足于对学生的了解,立足于多元智能理论的理解与吸收.

多元智能理论教学例9

“多元智能理论”(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于1983年提出。他认为人类的智力是多元的,包含了九种基本智力: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视察智力和存在智力[1]。教育的主要目的不只是在于知识的传授,更是在于发掘并指引这些智力的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要求教育要面向每一个学生,使其“多元智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多元智能理论向传统评估学生能力的观念提出挑战,对当前西方许多国家教育改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2]。近几年来,这一理论在我国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对于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3]。

一、利用多元化学习环境激发学生潜能

研究表明,人类在出生之前就已具有各种智能发展的基础。加德纳认为遗传基因对智能可达到的程度可能有一个最高值。在现实生活中,人的智能要逼近这个极限的可能性很小。然而,如果我们能多为学生提供有利于某种智能发展的条件,那么几乎每个人都能在那一种智能的发展上取得一定的效果。

基于以上理念,“多元智能理论”在教育活动中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重视学生的多种潜在智能训练,大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环境,通过情境教学、模拟教学、技能操作等方式,有意识地营造一个立体多维的实践氛围,提供给学生一个激发创造性的环境,进而提高学生的多元智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运用丰富的课程内容和多样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多元智能

反思我国的职教科学教育课程设计,不难发现,课程结构过于单调,课程内容过于局限,教学模式过于统一,评价方式过于僵化,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教学中必然出现一些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进行多元智能教学,既可以从教学的内容上着手,也可以从教学手段或媒体应用方面去考虑。为促进学生对学习对象的“理解”,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科学课程应该是生活性的、游戏性的和综合性的。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中,我们应该关注那些能引发青少年多个智能领域得到发展的内容。课程内容选择的前提是判断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没有需要和兴趣就没有儿童的发展,需要可以产生兴趣,但兴趣并不限于直接的需要。兴趣可以通过培养产生,并且可以发展为爱好。因此,小学教育课程内容选择,应重视区分儿童的一时兴趣和他的长期需要,培养儿童对解决问题的兴趣。

实践教学手段因学科特点可以多种多样,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动起来,多角度参与教学之中[4]。教师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让多媒体实践教学广泛应用起来,学生在调动多种感官的同时,强化了直观性,也进行了多种思维和想象,进而提高了各种智能[5]。

三、运用多元评价促进发展性评价观的形成

过去人们大多将语言和数学逻辑智能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大部分智能测试都建立在这一基础上。多元智能理论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必须要从多元的角度进行。除了自我评价外,他人的评价同样十分有意义。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教师评价的权威性倾向较重,实际上,评价并不是教师的专利。学生之间的互评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同伴的肯定与认可有时会比教师的肯定更有效。要让每个学生都有自我评价的机会,让他们在反思职教会学习和学会管理学习。

加德纳认为:每个学生在不同程度上拥有着上述九种基本智力,这九种智力代表了每个人不同的潜能。学生个体之间的智力差异是由于九种智力之间的不同组合所致,学生与生俱来就各不相同,在心理与智力水平上有着各自的风格与强项,每个学生都能在教师有效的教育下得到充分的发展,在智能发展上不存在失败的学生[1]。

多元智能理论,要求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形成新的学生评价观:评价不仅仅是为了检查学习的水平状况,更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评价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的;评价要具有个性特征,尊重和体现每个学生的差异,激发主体精神[6]。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以往对学生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从评价内容上,注重从多元智能的各个方面对他们给予综合的、全面的评价;从评价方式上,要有意识地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观察学生的活动内容、活动方式、活动范围等,并从学生的行为、语言、表情等发现学生发展的现状和倾向,帮助学生“扬长避短”。认真地对待学生的个别差异正是多元智力理论的核心。

职教科学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创新实践的积极性,备加关注那些爱幻想、爱标新立异、有独特见解的学生,充分挖掘其“异想天开”中的合理因素,通过激励评价,启发学生智慧,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使他们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将职教科学教学由传授知识转变到注重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促使学生由维持性的学习转变为创新性的学习。

参考文献:

[1](美)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M].中国:新华出版社

[2]纪红军.多元智能理论对我国素质教育的启示[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3]宋梅.“多元智能”教育理论对课程改革的启示[J].职业技术(下半月)

多元智能理论教学例10

加德纳超越了传统智力理论所依据的两个基本假设,即第一,人类的认知是一元的;第二,人类的智力是可以测量的。传统的智力理论认为智力是在标准化测试中所得到的成绩。智能被视作是固定的、静态的实体,是天生的,伴随人的一生。

加德纳的智能理论,智能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或社会中,解决问题或创造具有某种产品的能力,超越了传统智能观念仅仅把使用语言和做数学题的能力作为构成智力的元素的误区,从而使智力得以走出书本和学校,而与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相联系。

2、多元智能理论

(1)言语/语言智能。言语/语言智能是指用语言进行思维,有效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文字表达自己的想法和了解他人的能力。这种智能通常表现在诗人、作家、主持人、演讲者以及政治家等人身上。

(2)逻辑/数学智能。逻辑/数学智能是指能够将物体量化、对命题和假设进行思考和推理,有效运用数字和逻辑推理的能力。这种智能常常与科学思维或归纳推理联系在一起。数学家、会计师、计算机程序员、科学家、律师以及研究人员都代表性地展现出了逻辑/数学智能。

(3)视觉/空间智能。视觉/空间智能是指利用视觉信息和三维空间的方式来进行思维的能力,以及对色彩、形状、空间位置等要素准确感受和表达的能力。航海家、飞行员、建筑师、制图师、画家、雕塑家通常表现出极高地视觉/空间智能。

(4)身体/运动智能。身体/运动智能是指灵活地操纵物体、调整身体,善于运用身体来表达想法和感觉和改造事物、创造产品的能力。演员、运动员、舞蹈演员、外科医生和发明家都就有较高的身体/运动智能。

(5)音乐/韵律智能。音乐/韵律智能是指对音调、音色、旋律和节奏进行敏锐识别、运用和表达的能力。歌唱家、作曲家、乐器演奏家、指挥家等人表现出高度发达的音乐智能。

(6)人际交往智能。人际交往智能是指善于理解别人,是以感知和区别他人情绪、动机、意向的能力为基础的,包括在小组里与他人合作和运用语言或非语言手段与他人沟通的能力。我们可以在顾问、成功的教师、政治家、社会工作者身上看到这种智能。

(7)自我认识智能。指个体善于准确自我感知,认识、洞察和反省自身,并以此来指导和调整自己行为的能力。心理学家、哲学家和睿智的老者是具有高度自我认识智能的典型人物。

(8)自然观察智能。多元智能理论是针对传统智能一元化理论提出的,他认为智力并非像我们以往认为的那样是以语言能力和数学逻辑能力为核心、以整合方式存在的一种智力,而是彼此相互独立、以多元方式存在的一组智力。按加德纳的说法,每个人的智力=智能都是由10种互相联系却又各自独立的多种能力组合而成。根据该理论,每个学生都拥有自己具有优势的智力领域和智力类型,传统仅以语言文字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来评价学生的优与差的理论是不正确的,因此学校里不存在所谓的“差生”,只是由于单一评价标准才出现了这一错误的名词。

读了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身为一线教师的我感触颇深,我觉得应该从下几个方面转变我们的观念,对我们的教育教学做一些改变。

一、树立乐观的学生观,进行因材施教

应该针对不同学生和不同智力特点进行“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即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不仅应该根据不同的教育教学对象而有所不同,而且还应该根据不同的教育教学领域而有所不同。对学生的评价应该从智力的各个方面、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在多种不同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情景下进行,并以此为依据选择和设计适宜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我们对学生的评价确实成为促进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的有效手段。

二、展示多方面智力领域,促进全面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教学例11

“进一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满足全体学生的终生发展需求”是物理新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放眼世界范围内的理科课程改革,其主要的心理学基础是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一方面是物理新课程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也是中学物理教育的价值追求,它为中学物理教学研究提供了许多有益的

启示。

一、多元智能理论简介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多年研究建立和发展了多元智能理论。他在1983年出版的《智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人类有七种智能类型:语言言语智能、音乐节奏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1995年和1999年他又分别补充了自然观察者智能及存在智能,出于严谨的科学态度,加德纳并没有把存在智能加入他的智能清单。他说:“我发现这个现象太复杂,与其他智能的距离太大,以至于我们不得不审慎考虑,至少现在是这样。至多,我乐意半开玩笑地称存在智能为‘二分之一智能’。”

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不同程度地拥有上述几种智能,智能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了个体的智能差异,在现实中体现的就是每个学生在不同的方面拥有的特长。依据多元智能的教育理念,追求“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物理教学可以以智能为目的进行教学,物理教学可以以智能为手段进行教学。

二、物理教学开发多元智能

1.语言言语智能

物理语言是学习物理概念,原理的基本工具之一。学生通过用物理术语和非术语解释物理现象,讨论物理问题,陈述物理知识,撰写物理方面的小论文。借助于语言智能学习物理,既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又发展其语言智能。

2.数理逻辑智能

牛顿说:“大自然追求的是一本用数学语言所写的巨著,他追求的是一个精确的,完全用数学表示的定律。”数学渗透在物理的各个方面,从解答计算题、问答题以及实验中采集和分析数据,到用数学语言描述、推理、论证物理概念、原理甚至是物理理论的建立发展。经过严密的推理,精确的实验,我们建立概念,概括规律,形成物理理论,深化物理研究。一直以来物理学主要培养学生的数理逻辑智能。

3.自然观察智能

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观察同样的运动却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原因是二者观察的深度不同。我们可以加强物理实验教学,实验中要求学生动手、动脑,边看边听边记,指导学生观察什么,怎样观察(是听,是看,是感受,在看、听和操作时想到了什么?),培养科学观察方法,总结观察事物的规律。当然,不只是观察记录实验现象能力,还包括对自然界物理现象的观察感受。

4.视觉空间智能

高中物理“电磁学”中好多内容都是以“上”“下”“里”“外”

“左”“右”等空间概念为基础的;学生通过画物体受力图、运动过程分析图、规范的光路图、电路图、螺线管线圈绕法和磁场、电场分布图以及知识小结的思维导图或框架图等发展该项智能。物理课程中还有大量的图像,反映清晰的物理过程,开辟新的解题途径,提供简洁的解题思路,包含着丰富的内容。

5.身体动觉智能

学生主要通过动手操作实验、设计制作科技作品、触摸等涉及身体运动的形式学习物理时发展该智能。例如,学习“动量定理”后设计“鸡蛋撞地球”的小装置;学生列队起立下蹲模拟“波的传播”等。

6.音乐节奏智能

中学物理中的音乐节奏智能主要包括在振动、声和波的内容学习。另外,可以尝试在物理教学中插入背景音乐唤起学生的思维。

7.人际交流智能

新课程的理念简述为“自主、合作、探究”。学生通过生生协作、师生合作探究学习知识与技能,发展人际关系智能。

8.自知自省智能

学生从事物理学习需设置并实现目标,有效经营管理时间及其他资源,通过对学习情况、课堂讨论、合作实验、模具制作等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培养学生自知自省的智能。

例如,“电感、电容对电流的影响”的教学设计,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发展目标如下:

导入:用录音机播放一段轻音乐(音乐节奏智能),展示录音机内部构造及三种电子元件:电阻、电容和电感。(自然观察智能)

思考:电阻对电流有阻碍作用,电感和电容对电流有什么影响?(数理逻辑智能)

学生自己设计电路研究,学生板演电路设计图(视觉空间智能)

交流与讨论设计思路与方法,修改成图示电路。(人际交流智能)

学生利用器材连接实物,动手实验,观察现象,总结规律。(身体动觉智能)

小结:学生小结(语言言语智能),板书设计(视觉空间智能)

每个学生具有不同的智能光谱。新课程背景下的物理教学一方面要充分发展学生的优势智能,另一方面要重视学生弱势智能的挖掘和补偿,使学生的多元智能得到全面发展。

三、多元智能指导物理教学

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智能既可以是教学的内容,又可以是与教学内容沟通的手段或媒体。物理教学活动应尽可能根据学生的多元智能创造多种学习形式。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教育对象的不同,设计基于不同优势智能的教学策略,使学生能更好地利用熟悉的“理解物理的方式”去了解和掌握学习内容。例如,《全反射》可用的导入:

1.语言言语智能为优势智能的导入

开普勒虽然没有找到正确的折射定律表达式,但通过实验发现了全反射定律,他是这样思考的:令GG′为玻璃与空气的分界面,如图所示,光线从玻璃上方的空气由各个方向都经O点进入玻璃,这些光线必将组成夹角为2×42°=84°的锥形MOM′。他进一步设想,如果从玻璃中有一束光∑射向界面,其入射角大于42°,则到达O点后,既不能进入空气,也不能进入MOM′锥形区域,必定反射为∑′。开普勒的论证方法很巧妙,他利用光的可逆性,从反面倒推,得出结论,这是科学论证中常用的一种很有说服力的方法。

2.数理逻辑智能为优势智能的导入

复习n=■,思考当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入射角与折射角关系;现增大入射角至90°,折射角如何变化;若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入射角与折射角关系;现增大入射角至90°,折射角如何变化,有什么问题出现?

3.视觉空间智能为优势智能的导入

复习n=■,学生画光线从空气射入水中的光路图;增大入射角至90°,折射光线变化;画光线从水射入空气的光路图;增大入射角至90°,折射光线如何变化,发现了什么?

4.身体动觉智能为优势智能的导入

给学生一支激光笔,一块半圆玻璃砖,让学生演示光的折射,观察现象(基本光路如下图);入射角逐渐增大,观察现象。

5.自然观察智能为优势智能的导入

回忆在游泳时,戴着防水眼镜从水下观察水上景物的情景。

6.多元的切入方式

好比一间屋子提供了几扇窗,不同的人可以选择不同的入口,进入房间之后,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最擅长的途径去探索房间的奥妙。我们把“全反射”同文字、数学公式、图像、身体感觉、个人经验以及自然界联系起来,现在我们再回到文字或数学的表达式上去,我们对它的理解会比只从定义、公式上去理解要清楚得多。

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