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初中语文教学措施

初中语文教学措施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9-01 09:19:14

初中语文教学措施

初中语文教学措施例1

一、教师要提高认识和改变教学观念

1.树立大作文观念。语文是无用之大用,其作为基础学科对于其他的学科起到最基本的支撑作用,作文也是如此,是关系到学生一生发展的大事业。因此,教师不能光是着眼于技巧性的灌输和为了提高升学考试成绩,只做一些应付考试的题目,而是要树立更大的作文观念,从培养和夯实学生的文学底气和文化素养入手,全面培养他们的人文素质,让他们多读书、读好书,不仅能起到“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综合素质培养效果,还能在深层次上锻炼他们写作的能力、意识和技巧,综合效益非常显著。

2.加强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培养。打铁还需自身硬,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部分,如果语文教师自身的素质不高,则其教学立意和相关的职业技能方法也不可能达到一定高度。因此,教师自身应该具有良好的品格、较高的人文素养,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心智和道德修养,让学生成为心胸开阔、思想深沉、心中有爱的人。学生心怀大爱,才可能写出有灵性、有感情的作文,而不是干巴巴的官样文章和应试八股文。

二、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相结合

阅读与写作关系密不可分,因此要做好衔接和融合工作,这样才能互相促进,为整个语文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1.加强对名篇名作的阅读,从中汲取营养。无论是哪个版本的语文教材,绝大多数文章都是经过历史考验、大家公认的名篇佳作,因此对这些文章要精读、多读。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根据写作教学的需求,主动对接阅读中的资源优势,以练笔、课堂精讲等方式来剖析名篇佳作的种种可圈可点之处。比如,朱自清对父子感情的细节描绘,鲁迅杂文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批判等。只有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这些范文蕴含的丰富情感和深邃思想,才能让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并习得更多的技巧、词汇等写作要素,才能写出更高水平的作文来。

2.做好精读和泛读的结合工作。课文选篇毕竟有限,还有更多的名篇佳作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入选教材,因此,教师要鼓励大家多选一些文章进行精读,并大量泛读,以接触更多佳作的思想内涵、社会价值、语言特点,从而打开学生的阅读视野,点燃学生阅读名著名篇的欲望。

三、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

笔者在教学中深切感受到,很多教师对学生作文的评价单一、流于形式,很多就是在作文上写几个字,而没有通过口头表扬批评、深刻分析优点缺点等方式来多元评价。要增强对学生作文的评价力度,让学生真正能够学有所长。

1.要以正面评价为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最宝贵的,只要还有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再差的学生也有学好、教好的一天,因此,要多看学生作文中的优点,以正面评价为主,而不是一味地打击批评。当然,也要将错别字多,语句不通顺,记叙、议论不太条理等毛病指出来,让他们真正体验到学和写的快乐。

2.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学生作文的进步。每个学生都是不一样的,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评价学生,而不是用一根线来划,“堵死”了一部分学生的路。因此,要根据学生各种练笔、习作的发展来评价他们,从而让他们始终保持写作的热情和信心,不怕写作文,愿意写作文,这样写下去定然能有收获和进步。

初中作文不仅是衡量学生语文素质和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尺度,甚至关系到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因此,教师要担起责任,采取多种措施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初中语文教学措施例2

“学讲计划”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实施,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并投入使用到课堂学习中来。这其中包括:自学、问学、互学、教学以及悟学这五种学习方法的习得。“学讲计划”在课程实际中有效地改善了传统语文“教”与“学”的分离状态,给语文教学课堂带来新的形式并帮助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学讲计划在施行的过程中需要班内分小组形式的配合。在互相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主,进行合理的小组划分,学生在进行探讨的同时互相沟通交流想法。对于学讲计划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益的措施研究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希望实现更好的中学语文教育模式。

一、学讲计划课程内容安排应具备一定的探讨价值

学讲计划的实施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学生的交流合作达到观点传达整体提升的目的,意在培养和锻炼学生的通力协作能力以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内容安排的时候注意探讨问题的设置,以及设计好的问题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是否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并方便学生的交流探讨,不可随意而为之。例如:在人教版初中九年级课文《我的叔叔于勒》的课程进行前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地课前知识预习,在课文预习这一基本要求得到满足以后,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学生按照自然作为分为四个人一个小组,对于教师在PPT上放映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例如:1.《我的叔叔于勒》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2.文章中间一个有几个故事人物,并总结画出人物关系图。3.这篇课文主要写了那位人物?他的性格有什么特征?等等问题的探讨,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相关教学方法探讨

1.灵活的学讲计划实行。

在课堂内容的讲解中通常情况下都是教师口述为主学生回答问题或是提问疑难点为辅,这与学讲计划所提倡的学生为主的理念背道而驰。学讲计划影响下的初中语文教育可以多开展学生为学生授课,教师重点点评的方式进行语文课业学习。学生做语文课堂的“小先生”,促使学生提高对于语文科目学习的积极性。教师提前一周告知讲课学生所需讲解的课程,让其在课余时间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在学生进行授课过程中教师尽量不要发表自己的看法影响学生讲课思路,待学生做完课程讲解时教师在对其进行教导,并告知知识重要点的查找方法。当然对于积极优秀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比如“最佳小教师”名号以及学习用品的奖励。经过多次的授课练习,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对于语文课程的喜爱程度会有所提升。

2.尊重学生的语言表达。

初中语文教育教学大纲的安排应该足够的切合教育实际,教师不能为了赶课程进度一味的要求学生跟上自己的节奏和步骤进行语文课程学习。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语文知识的灵活性是其他学科所不具有的。在语文课程的教学讨论时期教师一点要为学生留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问题讨论。例如在课文《春》的讲解中,教师可以将课文欣赏作为主要的问题设置作为学生讨论的对象。教师可留足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主的感受优美语言的魅力,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也可以进行写作模仿等。

三、逻辑思维能力提升方面

初中教育正是学生学习习惯与思维模式养成的时候,良好的学习习惯与逻辑思维模式会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对学生有一定的帮助促进作用。新的教育改革提到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建立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至关重要,学讲计划要最大程度的贴近学生实际,进行课改要求下的“交流展示”与“质疑拓展”工作。在课堂提问中教师要让每一个划分小组进行问题回答,然后对其对答内容进行进一步的补充,引导学生建立思维、思路、思考习惯,在知识传达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逻辑思维模式与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中学生的学习成长不仅有赖于物质的资源的补充,还需要有足够的语文知识熏陶,江苏地区有效落实学讲计划有助于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在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锻炼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的养成。学讲计划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促进作用更是不言而喻的。广大的教师团队应该在教学实际中参照有效地学讲计划方式进行课程内容讲解,帮助学生实现更好的知识文化学习。

参考文献:

[1]张允鹏.“学讲计划”教学理念指导下的语文课堂教学策略[J].才智,2014,33:110.

[2]陈曦.以学讲计划为抓手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12:27-28.

初中语文教学措施例3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问题;高进措施

1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初中语文教学普遍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

传统的语文教育十分强调对于教材知识的讲解和传达。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教师备课,讲解和教学目标的设定都依赖于教材的内容。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授忽视了语文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对课本的文化知识掌握十分熟练,但是长久以往,学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学习语文,人文精神的缺失不利于学生的价值观以及人生观的形成,同时,机械的知识点的学习使得本来十分精彩的语文课程变得枯燥,学生为了学习语文而学习语文,难以提起对语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培养。人文精神是语文学科的核心精神,新课标要求初中语文教学应当注重对学生人文价值的灌输与培养,以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传统的语文教育方式有待提升。

1.2初中语文教学缺乏有效的互动:

教学活动是一个交互的过程,因此师生之间的互动是初中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环节。通过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笔者发现,不少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都缺乏与学生的互动与交流,例如,教师在课堂上一味按照教案讲述课本内容,对于所有知识点都按照自己的节奏进行讲述,很少对学生进行启发式地提问,课堂气氛十分地沉闷。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直是课堂的中心,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知识任务式的学习。师生之间缺乏互动与交流使学生无法及时地表达自身的想法,教师也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程度,这样一来不但抑制了学生开拓思路,也影响了教师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判断。

1.3传统初中语文教学缺乏创新: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新课标的不断推广,初中语文教学越来越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作为教授的主体也一直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永远是讲台下听课的角色。教育改革倡导新型的教学理念,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生缺乏对语文知识自主的探索的过程,因此独立学习的能力下降,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有所下降。

2改进初中语文教学现状的措施探究

2.1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在语文教学中积极倡导人文精神:

改进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当改变教学的思路,端正教学目标,将人文精神融入到初中语文教学中。不少初中语文教师对于语文教学的理解存在着偏差,因此对于教学的认识不够深刻,认为初中语文教学仅仅局限于对初中语文课本的学习。还有不少的教师擅长于针对课本讲课却缺乏对学生的人文价值影响。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对语文课程的理解,在教学中不断融入人文精神,将灌输人文价值提高学生的修养纳入教学目标。

2.2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及时帮助学生改进学习:

教师在教育工作中的职责不仅仅是对教学内容的传达,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也十分地重要。教师应当重视与学生的及时互动与交流,以及时发现学生在学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提供必要的帮助。例如,教师在课堂讲解过程中应当注意抛出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这对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都十分有利;教师也应当在课上时刻关注学生对于知识点学习的反馈,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提出教学疑问,这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提问做出回答,在课堂上就可以解决学生的问题。

2.3教师应当创新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文创新能力:

要改善传统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当创新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文创新能力。例如,教师应当向学生灌输生活中处处是语文的思想,不要将语文课堂局限在课堂中,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体验语文、穿心语文。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多多阅读优质的课外读物,关注新闻报道和优秀文章,语文知识不仅仅存在于课本中,生活中有很多优秀的读物和文章都是语文学习的对象,以此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提高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语文创新能力。

总之,语文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的耐心引导。语文教学索然有一定的模式和教材,但是教师应当提升自身对于语文学科的认识,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创新能力,通过学习语文全面提高个人的文化修养。

作者:曾丽琴 单位: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滨江校区

参考文献

初中语文教学措施例4

中图分类号:G420;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2-0033-01

近年来,为了改革初中语文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很多教育专家提出了一些教学改革模式方案,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而新课标关于中学语文教学的理念是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够倡导积极科学的学习方式,能够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让语文教学的课程更加有活力。因此,教师应通过语文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在开放创新中体验学习语文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做到学以致用。本文针对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僵化。虽然素质教育的口号已经喊了很多年,但一些教师还是在素质教育的掩盖下进行着应试教育。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有些教师不思进取,不能把主要精力用在教学研究上;另一方面是因为学校评价教师的方法不科学,还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能力的标准,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不能把素质教育的成果作为评价教师的标准。(2)写作教学僵化。学生的写作应该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因为只有通过观察生活才能写出有血有肉的文章,才能写出灵魂。但现在的作文教学方式是让学生去模仿优秀的作文,这样会使学生只会重复别人的观点,导致文思枯竭,失去了写作的源泉,使写作建立在无本之木、空阁楼台之上。(3)教学内容僵化。语文教学不同于自然学科,语文教学需要更多的人文气息,要与时代相结合。现在的语文课本有些文章固然经典,但很多已经与时代脱节,这需要通过课外阅读来补充新鲜知识。但很多家长和教师只鼓励学生购买学习资料,不鼓励学生看课外书,甚至对学生看课外书进行限制,怕耽误学习不能考取更高的分数,这无异于杀鸡取卵,扼杀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二、初中语文教学的改进措施

语文的课本教学固然重要,但对课本内容的拓展和延伸同样重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广泛挖掘课程教学资源,不但要把国内外流传千古的名篇佳作让学生背诵理解,还要把反映当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可以博览群书,丰富视野。(1)教学方法要生动灵活。初中语文教学不但要从“本本”出发,还要让学生通过接触其他材料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并通过大量的阅读实践和对感性材料的理性思考,才能更好地掌握语文学习的规律。比如学习《登岳阳楼》时,不但要让学生能够熟练背诵诗文内容,还要让学生通过其他书籍、图片、视频等让他们了解岳阳楼的前世今生,领略祖国的自然风光和文化古迹,达到既掌握课本知识又提高语文素养的效果。再如,在讲杜甫的《春望》时,可以让学生看看徐州当年在日本铁蹄下沦陷的视频影像,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到作者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心理感受,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爱国热情。(2)教会学生科学的写作方法。在写作教学中,要更新教学理念,不能把写作教学作为考试分数的工具,要把写作当作终身的习惯和乐趣。写作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写作的“源”,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要让学生文思泉涌,而不是让学生抓耳挠腮。这就要求教师要把学生训练为有思考的人,而不是机械背诵的机器。如何能培养学生写作的“源”呢?归根结底还是要多参加社会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生活,再加上必要的写作技巧,当然如果能借助一些工具书就更好了。这样,就把学生感到恐惧的应试教育转变为培养学生的兴趣,写作由被动变成了主动,当然也就能做到文思源涌、下笔如有神了。(3)教学内容要开放。教学内容不能局限于课本知识,学生就算能把课本倒背如流也不会考出很好的成绩。这需要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除了课本的知识点外,还要更多地阅读诗词歌赋、时文美文,让他们在阅读中理解感悟、细细品味,在感悟中理解作者的意图,自然而然就记住了内容。另外,要让学生把握时代的脉搏,养成主动接受事物感悟生活的习惯,在生活中多听多看多观察,因为生活是学习语文的第一源泉,是学生学习理性知识的原动力。在参加社会实践的同时,还要多读书、读好书,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例如,学校可以开展“百日诵读”活动,要求学生每天阅读,养成良好的习惯,每天把阅读的视频和照片发到微信平台或QQ平台,让老师和其他的学生监督。同时,教师也要在适当的时间让学生互谈读书心得,防止部分学生作弊。这样,通过如火如荼的读书活动,可以培养出学生的阅读习惯,让读书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情。同时,学生在读书中积累了大量的感性材料,再经过大脑的加工制作,写文章时就不会出现假、大、空的现象,写出的东西能够体现出学生的真情实感,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自然也就提高了。

三、结束语

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创新是永无止境的,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地总结和完善。但不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方向是正确的,教师都应大胆尝试,以苦作乐,通过示范课、公开课等磨炼意志,增强对教学改革的信心。

参考文献:

初中语文教学措施例5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所有这些问题,都是急需期待解决的。基础教育纲要中指出:教育教学必须增强其实效性、有效性。这也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和教师实践探索的主要方向。笔者粗浅的认为,要想我们的初中语文教学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益,教师就必须务实地做好最起码的各项教学工作,汲取并采取先进的教学策略来优化课堂教学。本文笔者就增强初中语文教学实效性,谈谈自己的粗浅做法:

一、精细化备课,保障课堂的实效性

要想使课堂教学取得实效,首要条件就是备课必须有效,实施精致化备课。我们的教学是为了每个孩子都能有所获、有所进步,因此在备课时,我们除了备好常规的事项外,关键是要做好“因材施备”的工作。因为同样的课文,面对不同的学生,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必然不同,因此在备课过程中,应了解清楚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知结构、学习水平、动机意志等,同时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对文字蕴含的思想、情感、价值观等有准确的把握,并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思考;做好各种预设和生成的应对准备,尤其是如何随机应变的处理一些“意外惊喜”等等。

二、坚持要求师生共同做好预习工作,确保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未卜先知”是圣人,此类人“微乎其微”。所以,对于我们师生来说,在平时的教和学中,就必须做好相应的“提前量”,即预习工作,在导学时“打有准备之仗”。对此,一是教师可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如“不动笔墨不读书”,并通过课堂反馈提高预习质量;二是教师应针对导学的课文,模仿“洋思模式”给学生布置预习提纲,比如熟读、朗读课文等;三是有布置必有检查,督促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

三、营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多元环境

(一)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些都说明兴趣在推动人出色地完成学习和工作任务中的重要作用。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潜能,这些潜能只有在适当的情境中才能发挥出来。要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就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兴趣之上。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在教学《春》这篇写景散文时,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用彩色笔在纸片上根据自己的想象和感悟,分组绘制“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并教给学生使用投影仪的基本方法,由小组派代表当场放映“作品”,进行交流、评判。再让他们学习朱自清老先生笔下的“春”和他们所描绘的“春”的区别,促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参与学习活动。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

(二)开展多种学习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展示和提升

开展多种学习活动,有利于学生的全员和全程参与,对增强语文教学的实效具有强烈的推动作用。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因人因地制宜,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思路,对传统语文课堂教学设计进行重设,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新颖的教学活动,促进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活动中。如课前交流、组织探究性学习活动、排演课本剧、角色朗读等。

四、布置多元作业,延续和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教师可布置适当适量的、学生也乐于接受的作业,从而有效地巩固学生在课中的习得。

如果课后教师不布置适当的作业,让他们来“温故”,学生的习得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

因此,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布置多元化的作业,如学完朱自清的《春》一文后,教师可布置这样的作业:可以配乐朗诵录入磁带,要求学生仿写最后三段的句式,积累描写春天的诗歌,朗读《春》并与《匆匆》的语言特点作比较。通过这样多元化的作业,既可以开发学生学习潜能,又能拓展学生语文思维训练的外延。同时,教师通过留给学生新颖多元的,学生也乐意完成的作业,这样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就会比较高,通过这种多元的作业还可让学生在审美熏陶中展现个性,在欢愉的情绪下实现语文能力素养的良性发展。

初中语文教学措施例6

在初中教育教学中,语文教学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师为了达到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提出的要求,在教学中应用了创新的教学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从整体教学情况分析来看,其中还存在着一些误区,这些误区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课堂教学效率降低,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语文教学中的误区是当前初中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1.教师的教学观念还比较落后,实际教学的效果没有达到预期标准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其教学观念比较落后,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是固定的,刻板的程式化教学方式,这样就导致语文教学流于形式,无法取得实际的教学效果,教师开展语文教学的目标无法达成。有些教师在实际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只是使用一种方式来进行教学,没有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而选择合适的方法,从而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逐渐地失去兴趣,课堂的教学效率明显降低。

2.教师采用粗放式教学方法,没有将引导工作落实到位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是粗放式的教学方法,其中最常见的误区就是教师没有做好引导工作。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只是为了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而进行教学工作,并没有真正的领会到开展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更没有对语文知识的美感以及其素养进行了解,这样的情况就导致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从而导致教学效率较低[1]。另外,教师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忽视了不同学生对知识理解以及掌握能力不同的因素,所以教师并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计划性、分层次的教学,这样就导致语文教学效率不高。

3.教学策略不科学,师生之间缺乏交流

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采用的教学策略不科学,而且教师也没有和学生之间进行交流,此种情况就导致教师对学生并不了解,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久而久之,学生对语文知识学习的兴趣逐渐降低。

二、解决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具体措施

1.转变教学观念,激发学生的个体主动性

近些年来,我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新课程标准对各阶段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并在教学中吸取先进的教学观念,丰富自身的观念。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此同时,还应该正视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进而开展层次性教学,这样可以满足不同个性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求,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推动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2]。

2.改进教学设计,开展多元化的教学策略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教学目标,并采用枯燥、单一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现状对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有着不利的影响,鉴于此种情况,教师应该改进教学设计,采用多元化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进而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培养。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重视的是“教”,忽视了学生的“学”,在改进教学设计的时候,教师应将“学”放在首位,进而应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以此来提高教学效率。比如说,教师在讲解《猫》这一课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先用多媒体来播放一些和猫有关的视频,当学生看到非常可爱的猫之后,就会对课文产生兴趣,在这之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有感情的阅读文章[3]。

3.完善教学评价

初中的思想还不够成熟,对很多事物的理解虽然有着自己的想法,但有些想法可能是错误的,在这个时候,若是教师不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错误的想法一旦在学生的脑海中根深蒂固,再想将其改变就十分困难。因此,教师应该提高对评价工作的重视程度,通过有效的评价,对学生进行适当的鼓励,使其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态,与此同时,教师通过评价工作,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教育教学中,语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教师想要将中华文化传承下去,就应该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提高自身教学水平,采用先进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进而解决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教学工作更好地开展。

参考文献:

初中语文教学措施例7

在以往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提倡的都是“独白式”的教学模式,所以由“独白式”的教学措施转化为“对话型”的教学措施并不是十分容易。新课改中支出,阅读作为学生、教师与文本之间进行对话的一种主要的表现形式,更是一种不同思想进行交流与碰撞的过程。学生能够在这一过程中充分调动自己的内在积极性,拓宽自己的思维。所以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引入对话型的阅读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素养,引导学生深入的思考问题和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逐渐的强化自己的对话意识,使得对话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的方式。

1.对话型阅读的分类

1.1教师同文本之间的对话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往往是教师一个人进行独白。这样使得学生没有了话语权和主动权而被物化。在“对话型”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变成了精神对话的关系,都占据了主导地位。且学生能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其次,教师应当首先聆听文本,对文本产生自己的理解和认知,从而更好的与学生进行理解层面的交流,便于对话的展开。

1.2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

阅读作为一个具有个性化的行为,学生的阅读理解不应由教师自己的分析所取代。学生应积极地与文本产生接触,进一步感知问题,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所以,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走形式,而是给予学生充足的学习时间去感悟课文,激发学生在情感上的体验,同时可以给予学生一些简单高效的阅读方法。

1.3教师和学生之间关于课文的对话

在教师和学生进行对话的过程中,平等比喻要观察整个的对话过程。双方能够平静的传达自己对于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并进行交流,且要善于去聆听对方的思想,感受其内涵,积极地去探讨发现理解上的不同和偏差,并及时的做出补充。在互相交流探讨的过程当中,学生往往较为稚嫩,这就要气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和帮助启发。

1.4学生之间进行的关于课文的交流

学生之间交流的过程是彼此的情感碰撞的过程,通过交流探讨,能够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在这一过程当中,学生及时提出问题的人也是解决问题的人,能够愉悦的接收新的建议,不断地丰富自我。既是讲授者同时也是倾听者,学生能够各取所需,相互接纳,体现了真正语文教学的价值。

2.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实施对话型阅读教学的策略措施

2.1营造轻松的氛围,创建融洽的情景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实施对话型的阅读教学模式需要民主和公平的环境,否则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多多与同学进行交流和沟通,从各种方面让学生能够敞开心扉,融入至对话中来。学号语文的关键所在就是让学生产生兴趣,只有有了兴趣才可以进一步的激起学生的沟通欲望。

2.2设立一定的话题来调动学生对话的热情

在初中语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对话的展开往往会围绕着一定的话题。良好的话题能够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促进了对话的顺利开展和进行。教师话题的设置不应该过于繁琐,应少但精准,且要充分的注意到相关知识点的融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且好的话题要具有一定的涵盖性、生活性以及层次性等等。教师在选择的过程中要偏向学生的心理特征,保证每个同学都能够参与其中。

2.3提倡个性阅读,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

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一个个性化的行为,这说明了阅读教学的本质。各个学生之间存在着生活和个性上的差异,所以在阅读同一文章时也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和观点。教育的本质就在于要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综合素质,最大程度的开发每位同学的潜能,机会均等。所以在教学之前,教师应了解和适应他们的差异和各自的发展水平。

在阅读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应有意识的去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模式。第一,教师应充分考虑到每位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并从这一特点出发来设立教学的总目标,使语文的阅读能够适应每个人的发展需求。第二,教师应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独体的感受和见解,留给学生独立和足够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对学生进行及时的鼓励和引导,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来接纳不同的见解和声音。

2.4注重聆听,推进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

在对话型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扮演一个温柔的聆听者,用自己宽广的胸怀来包容学生不同的声音和感悟。且教师应努力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为学生指明阅读过程中的方向,指引学生走进文章的深处。

3.结束语

对话型阅读教学作为新时代中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和理念,很好的顺应的时代的发展潮流和教育改革的一大趋势。这种教学模式能够丰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知识储备,且一定程度的能够拓宽学生的思考模式和创新思维,为成为未来创新型的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在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对话型阅读教学研究的还不是那么的深刻。在教学的过程中,怎样才能够开展正确的对话并没有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现如今所有的探讨分析以及提出的建议都是努力使这一教学模式变得更加的完善,且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教师应格外注重自身与学生以及文本之间的联系,认识到对话阅读和阅读教学之间的内在联系,努力完善对话型的教学,实现师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依平.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时间管理指导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0(5):107-108

初中语文教学措施例8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作为组成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极具促进作用。故而,语文教学最基本的目标即提高学生阅读效率与质量,更需要语文教师予以高度重视,采取合理高效的措施来实现目标。

一、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较低

当前,部分初中语文教师教育理念落后,一味按既往教学经验或方法进行教学,过于追崇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甚至认为当前尚不能落实素质教育。究其根本,在于教育最终目标即学生能力考查,由于教育的应试化特征,使得教师普遍倚重传统教学,希望由此带动升学率,而将阅读能力培养视作形式化工程。正是语文教师存在这种消极思想,他们常常轻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即便有专门开设阅读能力培训课,也多是流于形式,并无实际效果。

(二)阅读效率低下

虽然,语文教育者对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相当重视,并积极探索高效合理的实施方法,也赞成教育部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但始终受限于教学方式滞后的影响,无法有效提高学生阅读效率。一方面是语文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比较落后,不利于激发学生阅读活力与兴趣;另一方面则是学生的问题,由于初中生尚处于生理、心理发展期,其渴望以有趣新颖的学习手段探索语文世界,因此,若教师不懂创新且未能洞察其学习特征等,必定会造成教学效果不理想的结局。

二、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阅读教学的措施

(一)拓展阅读教学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既要围绕教材开展,也要不断超越教材内容,以免教学被局限于教材中,造成教学内容沉闷死板,限制阅读课堂有效教学。例如,讲解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古词时,教师可根据座位对学生进行分组,要求各组成员课后收集关于“月亮”的诗词,再向全班学生展示各组组员均喜欢欣赏的诗词。通过展示让学生整合这些咏月诗词,将其制成精美的咏月诗集。这里收集诗词的过程即学生自主阅读过程;而亲自制作诗集则能调动其阅读积极性、主动性,使其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为课余时间讨论观摩提供条件,实现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

(二)创设问题情境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应加强学生探究阅读意识的培养,即语文教师制定阅读教学计划时,应合理设计课堂教学问题情境,通过问题使学生积极参与阅读学习,进而不断拓展其阅读思维,并激发其强烈的探究兴趣,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例如,教学《醉翁亭记》一文时,教师可在词句分析过程中,向学生提出问题:一般情况下人背着东西赶路,累了必须要休息;但若并未背负重物,那必定会被美景吸引不禁放声歌唱。然而,这首词中却有“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一说,这是为什么呢?是否需要更换行者与负者的情况才会合理呢?通过质疑诱发学生探索兴趣,引导其深入研究课文,从而快速找出答案,即:行者与负者均是受醉翁亭美景的感染吸引,才会造成两者间情况完全颠倒的现象。

(三)深入挖掘教材

根据新课改要求,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必须以教材为核心,即教学重点在于教材内容。教师掌握教材的程度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阅读效率,若教师对课文内涵掌握不全面,必定会不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教学前教师必须深入挖掘教材,尽量熟悉课文包括其中心思想、篇章脉路、写作手法、风格特征等,并要赋予其自己的理解。然后在教学中配合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音像资料将课文生动地展示出来,以便学生直观形象地了解课文写作方法、人物设定等内容。

例如,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教师先以多媒体播放《童年》,使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紧接着引导学生大致了解课文,知道本文是鲁迅先生童年片段的再现。这时教师再介绍作者鲁迅先生,让学生更进一步认识鲁迅先生。最后再进行课文阅读,发现并提出课文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寻找答案。而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概括学生普遍遇到的问题,助其理清课文脉络,深刻理解文章,进而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另外,也可根据文章让学生完成:请同学们找出课文中作者分别描写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发生了哪些事情?并限定任务完成时间,比一比在既定时间内谁能更准确、快速地找出答案。这样一来,既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竞争意识,还能促进其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从上文的分析可知,教育旨在提高被教育对象的知识水平,促进其未来发展等。因此,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高效课堂构建的作用非常重要,语文教育者必须积极探索有效教学手段,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不断丰富现有教学模式,充分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和效率,并增强学生语文知识水平和阅读能力,以此实现高效阅读教学目标,为学生将来发展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初中语文教学措施例9

初中语文教师应当深入研究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对教学效率低下的现状进行分析,结合教学实际采取改进措施,更好地推动语文教学工作开展,本文将作简要论述。

一、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当前,许多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工作还受应试理念的影响,教学素质化程度和生动性不高,主要表现为4个方面。

1.教学趣味性不足。课堂教学所运用的信息量较少,大多数时候以教师的口头讲解为主,没有能够在课堂上展示生动丰富的信息,无法对学生形成强大的吸引力,导致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枯燥乏味,严重制约了教学的趣味性。

2.教学互动性不足。有些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完全以自己的讲解为主,较少兼顾到学生的参与,甚至一节课从头讲到尾,只注重了知识点的传授,没有能够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能力发展,与素质教育的要求背道而驰,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3.教学兼容性不足。初中语文教学应当立足学生实际状况,部分教师在教学中采取简单化的方式制定教学要求,全体学生按照同样的标准组织教学,优秀生和学困生的学习目标要求甚至一样,违背了学生的差异性,导致教学工作出现首尾难以兼顾的状况。

4.教学拓展性不足。部分语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仅仅着眼于课堂环节,对课外时间与空间的运用缺乏研究,没有能够与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结合起来,也没有能够与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结合起来,导致语文课外活动出现空白,浪费了教学资源。

二、有效改变初中语文教学现状的措施

针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每一位教师都要做有心人,通过扎实细致的教学研究来寻找问题解决的方法路径。笔者在教学工作中,主要从以下4个方面着手对语文教学工作进行改革,实现教学成效的提升。

1.以信息手段辅助提高教学趣味性。教学趣味性程度对学生学习兴趣影响较大,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信息,需要通过拓展补充的方式进行完善,让语文课堂呈现出更加丰富的信息量,可以弥补学生视听感知方面的不足,让学生在学习中身临其境。多媒体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的普及,为这方面工作的开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广大教师要充分发挥信息手段的作业,从互联网中搜集与教学工作相关的内容,包括图像文字以及视频等等,通过自主创作的方式制作成多媒体课件,与教学设计紧密结合,在课堂中有效运用,让学生能够从课件的演示中获得更多的生动信息,从而为教学理解深度的拓展奠定基础。无论是说明文教学中的课件演示,还是散文教学中的情境营造,多媒体手段可以有效增强教学趣味性,给学生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

2.以自主探究模式提高教学互动性。初中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具有强烈的探究欲望,这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息息相关,广大教师要重视发掘这一方面的特点,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自主探究为主,鼓励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极思考,要求学生勇于表达自己在学习中的理解,在和他人的讨论研究中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学习成果,从而达到集中大家智慧提高学习完善程度的目标,而且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笔者的每一节语文课的教学中,都认真对照教学目标要求设置思考题,每一道思考题都有着明确的指向性,与教学目标中的重点难点实现了有机融合,思考题对学生的思维有着明显的启迪作用,每一个学习小组对照思考题进行合作探究的过程,也是突破教学重点难点的过程,学生的高度参与为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提供了有力保障。

3.以分层目标落实提高教学兼容性。初中生在语文学习中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因为多种因素的制约,这样的差异性在短时期内还难以彻底消除,因此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充分兼顾到这一点,较为科学严谨的方法是制定分层目标,以此为抓手提高教学的兼容性。笔者在教学中分别设置了ABC三种不同难度的目标,整个教学活动严格对照梯度目标进行,无论是教学提问的难度还是作业布置的难度,以及考试考核的难度,都与学生的分层目标结合起来,保证学生能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得到全面发展。实践证明,分层目标对推动语音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教师的教学活动具有更强的指向性,学生的学习畏难情绪得到有效缓解,整个教学工作有效提升了整体成效。

4.以课外活动开展提高教学拓展性。在立足课堂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每一位教师都要重视课外活动的拓展,既可以立足课堂进行延伸,也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调整,使语文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与学生的能力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笔者针对课堂教学中学生出现的难点问题,在课外组织专门的研究活动,例如怎样学好文言文,怎样开展细节描写,怎样把握好文章的结构,通过这样的专题研究帮助学生解决难点,实现了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和积极补充。另外,笔者还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采风活动,观赏美丽的田园风光,听先进人物讲述他们的故事,增加生动的写作素材,以及开展现场作文指导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有效提高了语文教学活动的拓展程度。

三、结束语

针对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许多不足,语文教师要认真思考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综合着力推动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应德领.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之我见[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05)

[2]唐燕.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四忌[J].才智, 2010(18)

初中语文教学措施例10

初中语文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成长十分重要,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是很多教师和学者们关注的问题之一。语文教师在工作过程中要不断的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正确认识到课堂的教学目的,才能够提高课堂的教课效率。

一、突出教学的人文性

语文科目同其他科目相比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两者相统一的特点,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中要突出其丰富的内涵,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能够体会到语文科目中的吸引力。但是在传统的教学中很多语文教师都忽视了学科内人文性的内容,只是将语文课程当作是一种工具性的科目进行教授,将语文知识变成为学生提高分数的课程来教授,片面追求语文课程的工具性特点。虽然这种方式能够快速的、显著的提高学生的语文考试成绩,但是对学生的长期发展是不利的,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很难产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对学习目标十分模糊。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强调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利用语文课程知识面广、浅显易懂、趣味性强等多种有利优势,充分向学生展现语文课程的魅力。如果在语文课堂上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进行有效的结合,那么学生就会在提高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增强自身的人文素养,还能够达到新课标要求的标准,实现教学目的。

二、强调学生的自主性

新课改要求,教师不仅仅要利用课堂时间教授自己所需要教授的知识,还要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其开展自主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很多老师在初期都到很困惑,对这种打破常规的教学方式很不习惯,在课堂上不能够很好的控制授课时间,且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时候不知道怎么进行指导。这就导致一些语文课堂上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的时候,往往都是乱哄哄的,没有纪律性,虽然很多学生都在对学习知识进行讨论,但是讨论内容天马行空,甚至跟授课内容不搭边,即使对授课内容进行谈论,但是基本都只停留在知识表面层次,很难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这种现象大大的浪费了课堂的时间,达不到教学目的。这就要求老师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时候要进行积极的引导工作,帮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

三、激发学生的探索性

在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时候,可以给学生实施探索性的学习方式,就语文学科来说,探索性的学习方式主要表现在老师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激发学生对所学课文进行深层次的探索,不断挖掘文章中深层次的内容和含义。这种探索性和科学研究的探索是不同的,要讲究科学性和规律性,如果学生对文章的探索性十分随意,那么收到的效果将会大大折扣,浪费学习时间和精力。因此,老师在激发学生探索性学习的时候,如果不注重优化和整合,那么很容易出现开放无度和天马行空的局面。探索性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和老师在学习文章的时候,同文章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和沟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明确正确的学习目标

新课标要求,初中语文课堂上老师要帮助学生明确正确的学习目标,不仅仅是在授课之前将本堂课的学习目标告诉学生,还要帮助学生将分析学习目标,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所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是一堂语文课能够完成的关键所在,引导着学生课堂的学习走向,影响这老师授课的中心。因此,老师在授课之前,要帮助学生理解这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怎样围绕着这个学习开展学习活动。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每堂课程的学习目标,老师在设定学习目标的时候,不能够将目标设定的太复杂、太含蓄、太抽象,要通过简洁的语言和通俗易懂的文字表达一堂课的学习目标。

五、培养学生的学习情趣

学习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兴趣,能够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在课余时间也能学习语文知识。初中语文知识涉及的面很广,古今中外、天文地理都包含在内,如果这些知识都依靠课堂的时间进行学习,那是远远不够的。老师要通过课堂有限的时间,不断优化课堂内容,使用一些趣味性强的教学方式,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使教师授课更加流畅、顺利。

六、总结

初中语文教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能够帮助教师更好的完成教学目的,达到教学标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课堂知识,提高学习能力;能够帮助学校培养全面性和社会需要的人才。同时,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课堂的教学效率的研究,仍需要广大教师和学生进行深入的探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对教学水平的要求,各种新措施、新教法将会不断涌现,为更好的培养学生能力提供有力措施。

【参考文献】

[1]李修艳.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如何开展教学改革[J].上海教育科研,2012(1)

[2]唐明亮.初探新课标体系下初中语文课“参与-发展”[D].山东师范大学,2012

初中语文教学措施例11

关键词:语文教学;倾听能力;措施

一、情景再现,培养学生倾听的兴趣

在语文课堂上,学生面对新的学习内容所产生的迷惑,或者面对新教师,或者面对新的学习环境,教师需要对学生的非言语(肢体动作、神态表情等)行为进行分析并获取有用信息,认清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了解程度,善于对教学进行情境设计,让学生能够进入语文学习之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创造力得到发展。例如,在讲授《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一内容时,教师要利用情境再现的方式,让学生对鲁达刚猛的形象和见义勇为的高尚品质进行深刻理解,会有自己不同的见解。有的学生认为,虽然鲁达是一位掌管刑律的提辖,但是实际上却是一个真正的法盲,这个故事这样的结局是不合理的,鲁提辖应该利用法律的武器,对恶霸郑屠进行严惩,从而使金氏父女的正义得到伸张;有的学生却对这种观点持反对态度。为了将真相彻底弄明白,教师让学生阅读《水浒传》的相关内容,并让学生对“鲁达对金翠莲被骗事件的处理过程”为主题进行讨论和思考,学生通过激烈的辩论,最后得出结论:鲁达拳打镇关西是当时黑暗社会的必然发展趋势,面对好人遭殃和恶人当道的社会背景,只能像鲁达这样利用法律以外的手段解决问题,为民除害,但是在当前的社会形势下,这种解决方法是不允许的。

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方法,教师使学生对小说的理解有了更高层次,对社会科学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提高,对学生的思想也有启迪作用,让他们知道文学是一个时期的产物,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又培养了学生倾听的兴趣,让学生的注意力变得集中,让学习变得更有趣味,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

二、师生之间互动,培养学生倾听的技巧

在语文课上,从学生的语言中就可以看出他们的情绪和情感。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抓住这一要点,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下去学习,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的倾听技巧进行培养。

克鲁普斯卡娅说过一句话:“很多时候,学生并不会观察,换言之,可以认为他们的耳朵不是用来收听的,眼睛也不是用来观看的,教师的任务就是教学生们如何去听,如何去看”,倾听虽说很无聊,但是如果有一点游戏的成分,那么学生的兴趣就会立刻被激发出来。比如“猫捉老鼠”,其实就是让学生找不同,但是换了这个名字,学生的感觉就不一样了,就有兴趣了。总而言之,教师要做一个有责任的人,教会学生如何更好地倾听。

三、注重师生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倾听思维

倾听的重点在于“心”。教师在倾听的时候,一方面要从外部观察,以此倾听学生的内心;另一方面对于学生没有展现出来的,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引导。教师在“听心”的过程中要将学生引入积极的思维之中,这同时也是语文学习的核心。

比如在学习朱自清的《春》这篇文章时,我问学生:“说说哪个同学朗读得好?”

某学生:我认为,A同学读得好,他的声音洪亮,但是稍微有点不足之处,“星星”这两个字要是轻声读效果会更好。

某学生说:D同学也读得很好,如果读的时候有点感情就更好了。

某学生说:我认为他们读得都很好,但是缺少对文章想要表达的情感把握,所以读的时候有些生硬。

通过学生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方式,既可以引发学生对于问题的思考,也可以将学生引入到问题的思考之中,以此取得实际效果。

四、用心去倾听,让语文课堂变得高效

教学对象是一个整体,在教学设计之初,就需要把握这个整体,只是由于学生存在差异性和教学开放性,这些因素使得教学课堂变得复杂。为此,教师的倾听已经不是按照预设展开,而是需要教师从实际出发,发掘学生可以利用的地方,灵活地生成教学计划,让教学变得更灵性,从而让语文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善于倾听,要有足够的耐心倾听。教师只有善于倾听学生的想法,才能发现意想不到的地方。每一个学生都会有良好的倾听习惯,从而让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倾听是一项很重要的能力,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培养学生倾听的能力既重要也必要,这不仅是对学生语文学习的促进,同时也是对他们个人能力的提升。教师要担负起这个责任和义务,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体。语文教学是对学生素质的一种培养,倾听的能力就是学习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倾听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