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

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9-01 09:19:31

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

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例1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在10多年前被提出后,规模迅速扩大。随之而来的管理问题也日益突出。而人们对此仍然采用传统大众旅游管理的方式进行管理。由此,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使生态旅游陷入困境。香格里拉腹地迪庆州中甸县作为在我省较早开展区域生态旅游的地区,也同样显示了这个问题。全县客增长速度所料不及,而管理问题也日益增多。例如虎跳先开发后规划的现实,碧塔海景区双线进入的矛盾和碧塔海水面行船的争论,以及门票收入分配的问题等。这些现象所蕴涵的,其实是生态旅游的组织体制、开发及环保等综合管理问题。而传统大众旅游管理对此束手无策。由于生态旅游与传统大众旅游在性质上的差别,以及传统大众旅游管理已不适应生态旅游的现实,更鉴于生态旅游资源及环境具有脆弱性和管理失误造成损坏的不可修复性,有必要构建生旅游管理体系,以适应生态旅游的发展。特别是在生态旅游作为一个区域的支柱产业加以发展的今天,生态旅游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试图从生态游的性质和般管理理论出发,以中甸县的生态旅游为范例,用系统的方法在理论上构建生态旅游管理系统框架,并部模拟应用,以期在理论上和实践中抛砖引玉,引起有关专家深入研究这一问题。生态旅游管理的概念当个区域把旅业确立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时,旅游业必须是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是否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取决于旅游方式。生态旅游作为另一种新的旅游方式,是实现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而生态旅游管理则是实现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保证。所谓生态旅游管理,就是对生态旅游活动的管理。即对生态旅游活动的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生态旅游活动是指生态旅游系统各因素及因素之间相互关系运动的表现。生态旅游活动可概括为以下七个主要内容:

1.旅游活动:游客以观赏自然景观为目的的旅游过程。

2.保护活动:保护生态旅游资源及环境,以防止其变异的活动。

3.开发活动:开发生态旅游资源的活动。

4.服务活动:指在旅游活动过程中为游客提供相应服务的活动,包括提供住宿,餐饮,旅行,导游,翻译,游览娱乐,购物等服务的活动。

5.行政活动:指为规范旅游活动使其有序的政府管理机构的活动。

6.营销活动:指为招揽游客或推销生态旅游产品而开展的活动。

7.管理活动:即对生态旅游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等管理职能的执行过程。其实,一切涉及生态旅游的活动都属生态旅游活动的范畴。生态旅游与传统大众旅游相比较,具有三大特征,即:保护旅游资源及环境;谋富旅游地社区居民;从而所开展的各项活动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形成整体。这些特征反映了生态旅游的本质。并使得生态旅游管理与传统的大众旅游管理也呈现出本质的差别。事实上,传统的大众旅游管理在本质上是企业管理与行政管理的综合运用。这种管理模式把景区作为一个企业或是社会福利机构(例如城市公园),在开发管理上尽其所能寸土寸金。在组织管理上,一包了之,收取承包费。这种管理模式对于城市景区或人工景区而言,或许行之有效。但对于生态旅游来说,却是灾难性的。而遗憾的是,碧塔海景区的游船项却是采用这种方式管理的。生态旅游管理既不是离散的单元管理,也不是行业管理,而是系统管理,是微观管理景区,景点及服务机构的管理)与客观管理(行业管理)的系统结合。因此生态旅游管理的模式必定是系统模式,即生态旅游管理系统。作为管理系统,既要强调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功能,以及各分之间的内在有机联系,更要强调系统的整体性。生态旅游管理系统的整体性首先表现在管理范围上。生态旅游管理不以一个景区或一个服务机构,或者是这些管理点的简单集合作为管理范围。因为它将割裂生态旅游活动各内容之间的内在有机联系,从而降低管理效率,甚至造成管理失效。生态旅游管理的范围是生态旅游区域。对于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区域来说更是如此。生态旅游区域一般有两种划分,一种是行政区域,如中甸县生态旅游区。另一种是自然生态地域,如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对生态旅管理来说,以第二种区域划分作为管理范围更合理。因为它体现了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而作为世界地理一大奇观的长虎跳峡介于两行政区之间,使管理造成困难。但很遗憾,现实是人们只认可行政区域。生态旅游管理系统框架构建态旅游地往往是一些自然生态系统保存较为原始,很少被人类活动涉及的地域,和保存有较为独特的民族及宗教文化习俗的区域。者说,正是因为这种特点,才使这种区域成为生态旅游胜地。但另一方面,这种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区域居民的生存方式主要依靠传统产业,如传统农业,牧业和林木业。而传统产业对自然界的无度索取,不但毁坏自然生态系统,还将使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无以为继,并危害流域下游。旅游业的兴起为这种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产业支持。迪庆州中甸县正是具备上述特征的典型的生态旅游胜地。雪山,峡谷,五花草甸,高原湖泊及森林等较为原始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独具特色的藏传佛教以及东巴文化发祥地,是中甸县以藏族为主的各族人民的骄傲。但世代居住于此的中甸人民仍未摆脱贫困。特别是天然林禁伐之后他们翘首以盼旅游业能带来新的生机,并把它确立为区域的支柱产业。因此我们所构建的生态旅游管理系统必须以区域为出发点,并以实现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最终保证区域的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事实上,以区域为出发点,不仅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生态旅游管理系统整体性的要求。而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也是生态旅游管理的系统目标。出发点与目标之间相联系的是生态旅游活动。由此形成一条由发点到目标相连贯的主线。这条主线是生态旅游概念的象描述和总体概括,因此它是构建生态旅游管理系统的逻辑基础。在生态旅游管理中,被管理的因素众多,且关系复杂。因此管理必须有一定中心,以便抓住重点,突出重点,从而把握生态旅游管理的关键。生态旅游的性质决定了生态旅游管理必须以游客为中心,必须以保护为中心,必须以发展为中心。因为,参与生态旅游活动的因素繁多,在这些因素中,游客是决定性的因素。没有游客就不能开展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其他活动都是围绕游客的旅游活动展开的。游客是生态旅游区的财富。游客是生态旅游的上帝。因此,生态旅游管理必须以游客为中心。生态旅游资源和环境是游客旅游的目标和对象,也是旅游地社区居民生存的条件。事实上,它们是生态旅游的客观基础。保护这种客观基础,是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和必然求,也是旅游地社区居民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和必然要求。因此生态旅游管理也必须以保护生态旅游资源及环境为中心,即以保护为中心。生态旅游管理的目标是实现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区域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发展是区域开展生态旅游活动78的核心,因此生态旅游管理还必须以发展为中心。这就是生态旅游性质决定的生态旅游管理的三个中心,同时也是构建生态旅游管理系统的逻辑要求。构建生态旅游管理系统的逻辑基础和逻辑要求是构建生态旅游管理系统的逻辑前提。生态旅游管理系统的构建将以主线为基础,围绕三个中心展开。构建的框架模式运用系统观念和系统方法研究生态旅游管理,必须明确系统状况,辨明系统及各子系统的性质,功能及地位,阐述其相互关系,从而构建系构,并对其进行系统分析。系统按其性质分为功能系统和分析系统两类。功能系统是指具备实现系统目标功能的系统。分析系统是指描述,解释要素集合关系的系统。生态旅游管理系统是一个功能系统,其系统目标是实现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实质上是指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其表现是指空间上的规模扩张、时间上的延续和指标上的递增。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动态变化过程。它总是由低级向高级,由局部向整体,由要素向系统优化演进,这一发展演化过程具有阶段性和层次性。生态旅游管理系统,以其管理观念、管理结构、管理方法和管理运行形成系统功能,以保证系统目标的实现。生态旅游管理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它由五个子系统构成:即管理目标子系统、管理对象子系统和组织管理子系统、开发管理子系统以及环保管理子系统。其中管理目标管理对象子系统是分析系统。其他三个子系统是功能系统。管理目标子系统作为分析系统是各功能系统的系统目标集合的系统描述。管理对象子系统是被管理要素集合的系统描述。通过系统描述,解释系统要素,阐明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结构,从而正确地把握有关生态旅游管理的基本概念。三个功能系统是以主线为基础,围绕三个管理中心展开的,按不同管理类别划分的管理职能的集合。所形成的系统功能以实现子系统目标的方式,来保证生态旅游管理大系统目标的实现。生态旅游管理系统的结构形如一个三角金字塔,塔中心为主线串三个管理中心由下至上贯穿全塔,塔底为管理对象子系统,塔尖为管理目标子系统,塔的三面由三个功能系统环中心线封闭。以强调功能系统之间的广泛联系。中甸县的生态旅游,近几年发展很快,管理滞后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试图套用现成的管理模式解决管理问题却不实际。事实上,中甸县现在的管理问题还不在于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落后,而首先是管理观念的问题。对生态旅游管理系统构架模式认的意义就在于领导者和管理者对管理问题要树立系统的观念,并在决策和管理运作中贯彻这种观念,以提高管理效率或减少因管理失误造成的损失。特别是对于像中甸县这样生态旅游刚兴起的区域,这种认识就更有意义。管理对象系统的分析管理对象系统作为一个分析系统,主要是阐述作为管对象各要素的内容,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所形成的结构,以便解决生态旅游管理是管理什么的问题。管理对象系统从静态看,其要素包括三类,即人、文化(精神)、物。第一类是指生态旅游区域中与生态旅游有关的全体人员。包括游客、旅游从业人员、管理人员和社区居民。这些人的个体以某种方式集合表现出群体特征或依附于一定机构形成组织。第二类指生态旅游区域中具有特色的民族民俗文化和宗教文化。例如独特的民族生活方式及民俗和宗教精神及仪式等。第三类是指生态旅游区域中与生态旅游有关的客观存在。包括自然存在物和人工存在物。自然存在物主要是指自然生态系统,由它形成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及环境自然景观)。人工存在物主要指建筑、设施、道路等。除此之外还包括第二类的物化体,如民族服饰、宗教信仰等。第二类及第三类的人工存在物形成人文生态旅游资源(人文景观)。管理对象各要素综合表现为景区(点),并依其主体显示区以自然生态资源为主体,松赞林寺景区以宗教文化资源为主体,藏民家访(一种旅游形式)以民族民俗资源为主体。从动态看,管理对象系统的各要素及要素之间关系的运动形成生态旅游活动。因此管理对象系统分为两个子系统,即对象动态子系统和对象静态子系统。对象动态子系统是生态旅游活动的系统描述。对象静态子系统是要素及要素关系的系统描述。事实上对象静态子系统的运动形态就是对象动态子系统,而对象动态子系统的静止形态就是对象静态子系统。在生态旅游管理系统中,管理对象系统其实有两个表现。一是底部的管理对象系统,二是从底到顶的生态旅游活动。事实上,前者是对象静态子系统,后者是对象动态子系统。生态旅游管理系统的这种结构表述,更体现了系统的整体性和系统各部分之间有机联系。换句话说,管理对象系统的各要素及要素之间的关系,以生态旅游活动的形式直接影响和79决定着管理目标。这也说明,生态旅游管理系统是一个社会系统。生态旅游管理的社会系性质,反映了系统的复杂性管理难度。同时也提醒我们,在确定管理目标时,必须考虑相关者的态度。功能系统的综合分析从理的系统理论来说,一般的管理功能系统,由管理的五个职能形成子系统。如果我们仅从不同管理类别(例如组织管理、开发管理、环保管理)进行相应的功能系统分析,无疑会得到某些有益的启示或形成一些有效的管理手段。而这正是传统大众旅游管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但对生态旅游管理系统来说,不仅要重视各功能系统的系统分析(由于篇幅所限,不展开其系统分析),更强调各功能系统的整合性分析。而各功能系统的整合性,是生态旅游管理系统整体性的表现和要求。事实上,前述的生态旅游管理框架结构所强调的正是这一点。对开发管理和环保管理而言,首要的管理问题是决策问题(管理就是决策)。例如,开不开发,开发到什么程度,怎样开发以及从环保政策的角度看准不准开发,怎样保护等。似乎两者水火不容,但开发是生态旅游的生命,而环保是生态旅游可持续的根本。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不仅要在思想上强调保护性开发的观念,也要应用管理模式中确立环境与开发的综合决策模式。这种综合决策模式,既是一个原则也是一种方法。作为原则,它指环境状态对开发有否决权,任何景区(点)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去换取旅游增长或社区发展,不能用当前的发展去损害未来的发展,更不能以局部的发展去损害全局的发展。作为方法,它是指环境承载力和环境容量是开发程度的技术限度。开发就其程度来说,可划分为零开发(即原生状态)、保护性开发(对环境状态有控制的开发)、完全开发(事实上是人工系统)、掠夺式开发(完全不顾环境后果的开发)。生态旅游的开发是保护性开发。开发就其方式来说,分为两种,一是为游客观赏方便而进行的建造,例如解决可进入性问题或建造食宿设施。二是扩展景观或增加旅游项目。对于生态旅游,不同的开发方式应制定不同的政策和标准。因为不同的开发方式对环境状态的影响不同,对旅游的作用也不同。开发就其目的来说也有两个,一是经济效益,二是社区发。如果仅就开发管理子系统来说,这种目的性也是合理的。但如果考虑环保管理的目标,这种目的的实现程度也必须不突破环境的技术标准为限。碧塔海水面的开发利用是说明环境与开发综合决策模式的最好例子。碧塔海水面的开发是指在水面上行船其功用有两种,一是作为交通使南线西线沟通,形成旅游环线。二是开发游船项目,增加游览内容(实际此项目已在运行)。由此引发争论,形成三种观点。一种是禁止行船,认为行船影响水质,长此已往会使湖水变异。二是可开交通船,认为有必要沟通南线西线,由于船只少,对水质影响较小。三是开发游船项目,认为这是碧塔海的重要项目。第一种观点纯粹是从环境出发的。第三种观点纯粹从旅游出发。第二种介于两者之间。事实上,如果以环境和开发综合决策模式来解决这个问题,这种争论也就没有必要。在方法上,以水质的背景值为标准,查明水体自净能力,计算环境容量,进行行船的环境影响评价,确定环境承载量。以便决定是否开发或开发方式。如果一条船都会引起水质变异,则否决此项目。由此可见,环境和开发综合决策模式是正确处理环保管理与开发管理关系的科学手段。事实上,这种决策模式的实质是把开发决策建立在环境科学的基础上。但是环境与开发综合决策模式的应用和实施取决于组织管理模式,或者说,组织管理模式是环境与开发综合决策模式落实的保证。因此,景区(点)的应用管理模式是由组织管理模式和环境与开发综合决策模式两者构成。组织管理模式景区(点)的组织机构是生态旅游组织系统中最重要的内容,其组织管理也是生态旅游管理系统中组织管理子系统的重要内容。景区(点)组织管理的核心是管理体制。因为各种管理问题、管理矛盾都与管理体制有关。中甸县生态旅游管理的现实也说明这一点。但是认为在短期内从根本上完全理顺管理体制也不现实。本文从实际出发,回避尖锐的体制矛盾,提出两种景区(点)的组织管理模式构架,以适应不同特征的生态旅游资源及环境。并以环境和开发综合决策模式与管理原则来实现对景区(点)的管理,从而达成生态旅游管理系统的目标。管理委员会制适用管理委员会制的景区(点)有以下特征:

第一,环境特征:景区以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为主体(或是自然保护区),并且生态环境较脆弱,可开发性低,一但造成损害则不可恢复(碧塔海就于这类景区)。

第二,权属特征:在产权关系上,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主要为国家所有。但管理权分散在政府的一些职能部门,例如80林业部门,环保部门,消防部门,旅游部门,及社区的行政机构,如乡(镇)政府。

第三,体制特征:各部门关系交叉,各自为政,在管理中追逐部门的经济利益,而不愿真正负起生态旅游管理责任。

第四,开发的目的特征:不以盈利为目的。以有限开发为手段,获取资金用于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实现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利用。以此相适应的管委会模式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组织特征:前述的政府职能部门派员参加管委会(包括旅游地社区的乡镇政府人员)。

第二,责任特征:参与管委会的人员既对管委会负责,也对所派出的职能部门负责。

第三,权限特征:只有管理权、监督权,没有开发权。但有开发建议权和按照环境与开发综合决策模式的要求提交建议开发报告,由上一级对开发进行决策。

第四,财务特征:税后收入除用于管委会运行费用和开发投资外,其余用于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剩余部分上交财政,不足部分由财政拨付。由上述特征可知,管委会并不只是个称谓,而是以景区(点)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性质和特征为基础所形成的景区(点)的组织管理体制。公司制公司制模式就是把景区

(点)作为一个企业进行管理。适用公司制的景区有以下特征:

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例2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在10多年前被提出后,规模迅速扩大。随之而来的管理问题也日益突出。而人们对此仍然采用传统大众旅游管理的方式进行管理。由此,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使生态旅游陷入困境。香格里拉腹地迪庆州中甸县作为在我省较早开展区域生态旅游的地区,也同样显示了这个问题。全县客增长速度所料不及,而管理问题也日益增多。例如虎跳先开发后规划的现实,碧塔海景区双线进入的矛盾和碧塔海水面行船的争论,以及门票收入分配的问题等。这些现象所蕴涵的,其实是生态旅游的组织体制、开发及环保等综合管理问题。而传统大众旅游管理对此束手无策。由于生态旅游与传统大众旅游在性质上的差别,以及传统大众旅游管理已不适应生态旅游的现实,更鉴于生态旅游资源及环境具有脆弱性和管理失误造成损坏的不可修复性,有必要构建生旅游管理体系,以适应生态旅游的发展。特别是在生态旅游作为一个区域的支柱产业加以发展的今天,生态旅游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试图从生态游的性质和般管理理论出发,以中甸县的生态旅游为范例,用系统的方法在理论上构建生态旅游管理系统框架,并部模拟应用,以期在理论上和实践中抛砖引玉,引起有关专家深入研究这一问题。生态旅游管理的概念当个区域把旅业确立为区域社会 经济 发展的支柱性产业时,旅游业必须是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是否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取决于旅游方式。生态旅游作为另一种新的旅游方式,是实现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而生态旅游管理则是实现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保证。所谓生态旅游管理,就是对生态旅游活动的管理。即对生态旅游活动的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生态旅游活动是指生态旅游系统各因素及因素之间相互关系运动的表现。生态旅游活动可概括为以下七个主要内容:

1.旅游活动:游客以观赏自然景观为目的的旅游过程。

2.保护活动:保护生态旅游资源及环境,以防止其变异的活动。

3.开发活动:开发生态旅游资源的活动。

4.服务活动:指在旅游活动过程中为游客提供相应服务的活动,包括提供住宿,餐饮,旅行,导游,翻译,游览娱乐,购物等服务的活动。

5.行政活动:指为规范旅游活动使其有序的政府管理机构的活动。

6.营销活动:指为招揽游客或推销生态旅游产品而开展的活动。

7.管理活动:即对生态旅游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等管理职能的执行过程。其实,一切涉及生态旅游的活动都属生态旅游活动的范畴。生态旅游与传统大众旅游相比较,具有三大特征,即:保护旅游资源及环境;谋富旅游地社区居民;从而所开展的各项活动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形成整体。这些特征反映了生态旅游的本质。并使得生态旅游管理与传统的大众旅游管理也呈现出本质的差别。事实上,传统的大众旅游管理在本质上是 企业 管理与行政管理的综合运用。这种管理模式把景区作为一个企业或是社会福利机构(例如城市公园),在开发管理上尽其所能寸土寸金。在组织管理上,一包了之,收取承包费。这种管理模式对于城市景区或人工景区而言,或许行之有效。但对于生态旅游来说,却是灾难性的。而遗憾的是,碧塔海景区的游船项却是采用这种方式管理的。生态旅游管理既不是离散的单元管理,也不是行业管理,而是系统管理,是微观管理景区,景点及服务机构的管理)与客观管理(行业管理)的系统结合。因此生态旅游管理的模式必定是系统模式,即生态旅游管理系统。作为管理系统,既要强调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功能,以及各分之间的内在有机联系,更要强调系统的整体性。生态旅游管理系统的整体性首先表现在管理范围上。生态旅游管理不以一个景区或一个服务机构,或者是这些管理点的简单集合作为管理范围。因为它将割裂生态旅游活动各内容之间的内在有机联系,从而降低管理效率,甚至造成管理失效。生态旅游管理的范围是生态旅游区域。对于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区域来说更是如此。生态旅游区域一般有两种划分,一种是行政区域,如中甸县生态旅游区。另一种是自然生态地域,如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对生态旅管理来说,以第二种区域划分作为管理范围更合理。因为它体现了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而作为世界地理一大奇观的长虎跳峡介于两行政区之间,使管理造成困难。但很遗憾,现实是人们只认可行政区域。生态旅游管理系统框架构建态旅游地往往是一些自然生态系统保存较为原始,很少被人类活动涉及的地域,和保存有较为独特的民族及宗教文化习俗的区域。者说,正是因为这种特点,才使这种区域成为生态旅游胜地。但另一方面,这种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区域居民的生存方式主要依靠传统产业,如传统农业,牧业和林木业。而传统产业对自然界的无度索取,不但毁坏自然生态系统,还将使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无以为继,并危害流域下游。旅游业的兴起为这种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产业支持。迪庆州中甸县正是具备上述特征的典型的生态旅游胜地。雪山,峡谷,五花草甸,高原湖泊及森林等较为原始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独具特色的藏传佛教以及东巴文化发祥地,是中甸县以藏族为主的各族人民的骄傲。但世代居住于此的中甸人民仍未摆脱贫困。特别是天然林禁伐之后他们翘首以盼旅游业能带来新的生机,并把它确立为区域的支柱产业。因此我们所构建的生态旅游管理系统必须以区域为出发点,并以实现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最终保证区域的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事实上,以区域为出发点,不仅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生态旅游管理系统整体性的要求。而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也是生态旅游管理的系统目标。出发点与目标之间相联系的是生态旅游活动。由此形成一条由发点到目标相连贯的主线。这条主线是生态旅游概念的象描述和总体概括,因此它是构建生态旅游管理系统的逻辑基础。在生态旅游管理中,被管理的因素众多,且关系复杂。因此管理必须有一定中心,以便抓住重点,突出重点,从而把握生态旅游管理的关键。生态旅游的性质决定了生态旅游管理必须以游客为中心,必须以保护为中心,必须以发展为中心。因为,参与生态旅游活动的因素繁多,在这些因素中,游客是决定性的因素。没有游客就不能开展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其他活动都是围绕游客的旅游活动展开的。游客是生态旅游区的财富。游客是生态旅游的上帝。因此,生态旅游管理必须以游客为中心。生态旅游资源和环境是游客旅游的目标和对象,也是旅游地社区居民生存的条件。事实上,它们是生态旅游的客观基础。保护这种客观基础,是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和必然求,也是旅游地社区居民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和必然要求。因此生态旅游管理也必须以保护生态旅游资源及环境为中心,即以保护为中心。生态旅游管理的目标是实现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区域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发展是区域开展生态旅游活动78的核心,因此生态旅游管理还必须以发展为中心。这就是生态旅游性质决定的生态旅游管理的三个中心,同时也是构建生态旅游管理系统的逻辑要求。构建生态旅游管理系统的逻辑基础和逻辑要求是构建生态旅游管理系统的逻辑前提。生态旅游管理系统的构建将以主线为基础,围绕三个中心展开。构建的框架模式运用系统观念和系统方法研究生态旅游管理,必须明确系统状况,辨明系统及各子系统的性质,功能及地位,阐述其相互关系,从而构建系构,并对其进行系统分析。系统按其性质分为功能系统和分析系统两类。功能系统是指具备实现系统目标功能的系统。分析系统是指描述,解释要素集合关系的系统。生态旅游管理系统是一个功能系统,其系统目标是实现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实质上是指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其表现是指空间上的规模扩张、时间上的延续和指标上的递增。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动态变化过程。它总是由低级向高级,由局部向整体,由要素向系统优化演进,这一发展演化过程具有阶段性和层次性。生态旅游管理系统,以其管理观念、管理结构、管理方法和管理运行形成系统功能,以保证系统目标的实现。生态旅游管理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它由五个子系统构成:即管理目标子系统、管理对象子系统和组织管理子系统、开发管理子系统以及环保管理子系统。其中管理目标管理对象子系统是分析系统。其他三个子系统是功能系统。管理目标子系统作为分析系统是各功能系统的系统目标集合的系统描述。管理对象子系统是被管理要素集合的系统描述。通过系统描述,解释系统要素,阐明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结构,从而正确地把握有关生态旅游管理的基本概念。三个功能系统是以主线为基础,围绕三个管理中心展开的,按不同管理类别划分的管理职能的集合。所形成的系统功能以实现子系统目标的方式,来保证生态旅游管理大系统目标的实现。生态旅游管理系统的结构形如一个三角金字塔,塔中心为主线串三个管理中心由下至上贯穿全塔,塔底为管理对象子系统,塔尖为管理目标子系统,塔的三面由三个功能系统环中心线封闭。以强调功能系统之间的广泛联系。中甸县的生态旅游,近几年发展很快,管理滞后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试图套用现成的管理模式解决管理问题却不实际。事实上,中甸县现在的管理问题还不在于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落后,而首先是管理观念的问题。对生态旅游管理系统构架模式认的意义就在于领导者和管理者对管理问题要树立系统的观念,并在决策和管理运作中贯彻这种观念,以提高管理效率或减少因管理失误造成的损失。特别是对于像中甸县这样生态旅游刚兴起的区域,这种认识就更有意义。管理对象系统的分析管理对象系统作为一个分析系统,主要是阐述作为管对象各要素的内容,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所形成的结构,以便解决生态旅游管理是管理什么的问题。管理对象系统从静态看,其要素包括三类,即人、文化(精神)、物。第一类是指生态旅游区域中与生态旅游有关的全体人员。包括游客、旅游从业人员、管理人员和社区居民。这些人的个体以某种方式集合表现出群体特征或依附于一定机构形成组织。第二类指生态旅游区域中具有特色的民族民俗文化和宗教文化。例如独特的民族生活方式及民俗和宗教精神及仪式等。第三类是指生态旅游区域中与生态旅游有关的客观存在。包括自然存在物和人工存在物。自然存在物主要是指自然生态系统,由它形成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及环境自然景观)。人工存在物主要指建筑、设施、道路等。除此之外还包括第二类的物化体,如民族服饰、等。第二类及第三类的人工存在物形生态旅游资源(人文景观)。管理对象各要素综合表现为景区(点),并依其主体显示区以自然生态资源为主体,松赞林寺景区以宗教文化资源为主体,藏民家访(一种旅游形式)以民族民俗资源为主体。从动态看,管理对象系统的各要素及要素之间关系的运动形成生态旅游活动。因此管理对象系统分为两个子系统,即对象动态子系统和对象静态子系统。对象动态子系统是生态旅游活动的系统描述。对象静态子系统是要素及要素关系的系统描述。事实上对象静态子系统的运动形态就是对象动态子系统,而对象动态子系统的静止形态就是对象静态子系统。在生态旅游管理系统中,管理对象系统其实有两个表现。一是底部的管理对象系统,二是从底到顶的生态旅游活动。事实上,前者是对象静态子系统,后者是对象动态子系统。生态旅游管理系统的这种结构表述,更体现了系统的整体性和系统各部分之间有机联系。换句话说,管理对象系统的各要素及要素之间的关系,以生态旅游活动的形式直接影响和79决定着管理目标。这也说明,生态旅游管理系统是一个社会系统。生态旅游管理的社会系性质,反映了系统的复杂性管理难度。同时也提醒我们,在确定管理目标时,必须考虑相关者的态度。功能系统的综合分析从理的系统理论来说,一般的管理功能系统,由管理的五个职能形成子系统。如果我们仅从不同管理类别(例如组织管理、开发管理、环保管理)进行相应的功能系统分析,无疑会得到某些有益的启示或形成一些有效的管理手段。而这正是传统大众旅游管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但对生态旅游管理系统来说,不仅要重视各功能系统的系统分析(由于篇幅所限,不展开其系统分析),更强调各功能系统的整合性分析。而各功能系统的整合性,是生态旅游管理系统整体性的表现和要求。事实上,前述的生态旅游管理框架结构所强调的正是这一点。对开发管理和环保管理而言,首要的管理问题是决策问题(管理就是决策)。例如,开不开发,开发到什么程度,怎样开发以及从环保政策的角度看准不准开发,怎样保护等。似乎两者水火不容,但开发是生态旅游的生命,而环保是生态旅游可持续的根本。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不仅要在思想上强调保护性开发的观念,也要应用管理模式中确立环境与开发的综合决策模式。这种综合决策模式,既是一个原则也是一种方法。作为原则,它指环境状态对开发有否决权,任何景区(点)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去换取旅游增长或社区发展,不能用当前的发展去损害未来的发展,更不能以局部的发展去损害全局的发展。作为方法,它是指环境承载力和环境容量是开发程度的技术限度。开发就其程度来说,可划分为零开发(即原生状态)、保护性开发(对环境状态有控制的开发)、完全开发(事实上是人工系统)、掠夺式开发(完全不顾环境后果的开发)。生态旅游的开发是保护性开发。开发就其方式来说,分为两种,一是为游客观赏方便而进行的建造,例如解决可进入性问题或建造食宿设施。二是扩展景观或增加旅游项目。对于生态旅游,不同的开发方式应制定不同的政策和标准。因为不同的开发方式对环境状态的影响不同,对旅游的作用也不同。开发就其目的来说也有两个,一是经济效益,二是社区发。如果仅就开发管理子系统来说,这种目的性也是合理的。但如果考虑环保管理的目标,这种目的的实现程度也必须不突破环境的技术标准为限。碧塔海水面的开发利用是说明环境与开发综合决策模式的最好例子。碧塔海水面的开发是指在水面上行船其功用有两种,一是作为 交通 使南线西线沟通,形成旅游环线。二是开发游船项目,增加游览内容(实际此项目已在运行)。由此引发争论,形成三种观点。一种是禁止行船,认为行船影响水质,长此已往会使湖水变异。二是可开交通船,认为有必要沟通南线西线,由于船只少,对水质影响较小。三是开发游船项目,认为这是碧塔海的重要项目。第一种观点纯粹是从环境出发的。第三种观点纯粹从旅游出发。第二种介于两者之间。事实上,如果以环境和开发综合决策模式来解决这个问题,这种争论也就没有必要。在方法上,以水质的背景值为标准,查明水体自净能力, 计算 环境容量,进行行船的环境影响评价,确定环境承载量。以便决定是否开发或开发方式。如果一条船都会引起水质变异,则否决此项目。由此可见,环境和开发综合决策模式是正确处理环保管理与开发管理关系的 科学 手段。事实上,这种决策模式的实质是把开发决策建立在环境科学的基础上。但是环境与开发综合决策模式的应用和实施取决于组织管理模式,或者说,组织管理模式是环境与开发综合决策模式落实的保证。因此,景区(点)的应用管理模式是由组织管理模式和环境与开发综合决策模式两者构成。组织管理模式景区(点)的组织机构是生态旅游组织系统中最重要的内容,其组织管理也是生态旅游管理系统中组织管理子系统的重要内容。景区(点)组织管理的核心是管理体制。因为各种管理问题、管理矛盾都与管理体制有关。中甸县生态旅游管理的现实也说明这一点。但是认为在短期内从根本上完全理顺管理体制也不现实。本文从实际出发,回避尖锐的体制矛盾,提出两种景区(点)的组织管理模式构架,以适应不同特征的生态旅游资源及环境。并以环境和开发综合决策模式与管理原则来实现对景区(点)的管理,从而达成生态旅游管理系统的目标。管理委员会制适用管理委员会制的景区(点)有以下特征:

第一,环境特征:景区以 自然 生态 旅游 资源为主体(或是自然保护区),并且生态环境较脆弱,可开发性低,一但造成损害则不可恢复(碧塔海就于这类景区)。

第二,权属特征:在产权关系上,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主要为国家所有。但管理权分散在政府的一些职能部门,例如80林业部门,环保部门,消防部门,旅游部门,及社区的行政机构,如乡(镇)政府。

第三,体制特征:各部门关系交叉,各自为政,在管理中追逐部门的 经济 利益,而不愿真正负起生态旅游管理责任。

第四,开发的目的特征:不以盈利为目的。以有限开发为手段,获取资金用于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实现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利用。以此相适应的管委会模式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组织特征:前述的政府职能部门派员参加管委会(包括旅游地社区的乡镇政府人员)。

第二,责任特征:参与管委会的人员既对管委会负责,也对所派出的职能部门负责。

第三,权限特征:只有管理权、监督权,没有开发权。但有开发建议权和按照环境与开发综合决策模式的要求提交建议开发报告,由上一级对开发进行决策。

第四,财务特征:税后收入除用于管委会运行费用和开发投资外,其余用于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剩余部分上交财政,不足部分由财政拨付。由上述特征可知,管委会并不只是个称谓,而是以景区(点)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性质和特征为基础所形成的景区(点)的组织管理体制。公司制公司制模式就是把景区

(点)作为一个 企业 进行管理。适用公司制的景区有以下特征:

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例3

中图分类号:F59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旅游资源的分类

按旅游资源的特点,可将目前旅游城镇的旅游资源开发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1)风景名胜区。这一类型是建立在旅游城镇有可开发的风景旅游资源、有一定的区位优势的基础上。该类小城镇自然景观质量高,环境条件优越,人为破坏因素极少,布局和谐,气候迷人,借景空间范围广阔。如大邑县西岭镇的西岭雪山风景名胜区和都江堰市龙池镇的龙池国家森林公园,都以绝妙的雪景吸引游客。这类旅游城镇都视自然旅游资源为其宝藏,在建设中充分体现旅游业的发展要求,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条件,以此带动小城镇经济的发展。

(2)旅游古镇。小城镇必须具有悠久的历史,主要是有保存完整且独具特色的古式建筑,有淳朴的民风民俗,有可供开发的传统手工艺品的充满地方风味的传统小吃,展示历史文化风貌,体验传统生活方式,从而对游客产生特有的吸引力。如龙泉驿区的洛带镇定位为距离大都市最近的古镇,以“中国西部客家第一镇”的地位展现“湖广填四川”这一客家移民史。这类旅游小城镇旅游资源一般具有独特性,开发中必须找准古镇旅游产品和旅游客源市场的定位,避免盲目开发。

(3)城郊“乡村旅游”基地。这类乡村旅游活动在四川表现为“农家乐”的形式,区位条件优越,其所属的乡村田园风光优美,是城市居民对回归大自然的理想场所。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内容,还有各种农副产品的采摘体验,丰富多彩的传统民间节庆活动,乡村旅游开发形式灵活,市场前景广阔,但是旅游产品开发粗放,有待进一步提高,形成精品特色。

(4)旅游观光点或民俗村寨。其旅游特色集民族生活习俗、民族文化和民族建筑于一体,极具诗情画意。开发这类小城镇旅游,既有利于外界了解民族生活状况,又有利于小城镇增强开放思想和意识,促进经济发展,摆脱贫困落后的面貌。如阿坝州理县米亚罗镇的米亚罗民族风情区,不仅能让游客沐浴在优美的山水风景中,而且还能目睹极富艺术价值的传统风格建筑和体验当地神奇的藏羌民族文化和浓郁的民俗风情,令人流连忘返。

二、城镇旅游的特征

一般认为,旅游小城镇是指以开发当地具有价值的自然或人文景观或在此基础上开展旅游服务的小城镇。旅游小城镇具有一般小城镇所不具备的特征:

(1)经济特征――旅游是支撑产业

从国民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旅游小城镇以旅游业为支柱型产业,旅游业对于小镇经济具有强大的带动作用,通过“住、购、食、娱”等元素的建设,来促进小镇经济的发展。

(2)规模特征――精致是一种美

“精致是一种美”主要是体现在旅游小城镇的规模特征上。旅游小城镇由于其面积有限,并不追求规模宏伟或者建筑华丽,而是专注于在合宜的尺度内构建旅游吸引物。

(3)文化特征――文化是形象符号

旅游小城镇所拥有的特殊文化,能转化为旅游小城镇独特的形象特征。徽州地区的众多古村落就是文化生成小镇形象符号的典型代表。徽州当地徽文化所特有的谨慎、保守,体现在建筑上就转化为“高墙小窗”、“马头墙”等特征,而这些建筑特征最终成为代表徽州地区众多古村落的形象符号,让游客产生一种“见到小窗、马头墙就是到了徽州”的感受,“小窗”、“马头墙”也就成为徽州古村落的形象符号。

(4)商业特征――消费是经济业态

旅游小城镇发展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而经济发展依靠的就是游客在当地的消费。不论是古镇游,还是生态小镇游,都鼓励人们慢下来、住下来、轻松下来。在这个过程中,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所起到的都是引导消费的过程,吸引人们通过消费去释放、去体会一种和平时不同的生活方式。

三、基于资源的旅游小城镇开发

目前,许多小城镇具有古镇、风景、生态环境、民族风情旅游和革命胜地等优势资源,无论哪种都依托于存在长久吸引力的资源禀赋,自然、人文景观引人入胜,直接吸引游客参观和游览的兴趣。对于这种资源型小城镇开发利用的方式应当:开发利用特色旅游资源要有新的理念;要突出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推出精品;要突出重点,在旅游整体布局上合理整合;要挖掘资源特色内涵,加强整体促销,扩大旅游市场份额;瞄准目标市场,确定开发重点,优化产业结构;要强化旅游商品意识,提高旅游商品档次。但不同类型的旅游小城镇,其支撑小城镇的外部环境和资源不同,因此出现了不同的资源和环境组合,主要有以下几种:

(1)历史文化型小城镇:或是保存了一些文物古迹,或是能较完整地体现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但都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是不可复制的历史瑰宝。古镇旅游资源的开发要放在区域大背景中,加强对历史文化资源的调查工作,从各个层次加强对古镇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遵循保留式开发原则,加强对古镇保护措施的落实,有效调控古镇环境承载力。

(2)风景型小城镇:名副其实的山水城镇,自然景观质量高,环境条件优越,人为破坏因素少,气候宜人,布局和谐,借景空间广阔。协调好风景资源各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有效保护风景资源和旅游环境,深度开发风景旅游产品。如广西桂林阳朔就是城在山光水色中。

(3)生态型小城镇:生态类小城镇应当加强对自然生态、人文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保持自然生态环境的原生性、连续性、生物多样性,推进传统社区向生态型社区的转型。如浙江省著名的海岛渔业集镇――大陈镇就是优美的海上森林公园。

(4)乡村度假型小城镇:生态环境良好,有一定的旅游资源基础,客源市场较大,主要有民俗旅游、采摘旅游、乡俗节庆旅游等形式。度假设施开发充分尊重和利用原有资源和环境,加强对城镇旅游景观和环境的保护力度,深度开发度假旅游资源,增加文化内涵,提高游客参与性。如江苏省无锡市的阳山镇就是都市边的世外桃源。

(5)名人圣地型小城镇:小城镇因历史上名人的诞生成长、学习工作或其他联系闻名于世,逐渐成为旅游开发的热点地区之一。如之于韶山冲、孙中山之于中山翠亭村等,已经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旅游小城镇。

四、基于周边旅游依托的小城镇开发

该类小城镇通常为远离旅游中心城市的著名风景区重要门户和游客主通道,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开展旅游接待工作,主要分为接待基地型小城镇、会议会展型小城镇。小城镇本身缺乏具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但它具有优美整洁的城镇环境景观和得体的建筑景观,往往成为旅游接待地。

然而,在旅游服务型小城镇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目前大多数旅游服务类小城镇旅游要素的开发缺乏系列化、深化、特色化和品牌化;小城镇旅游服务功能还不完善,交通体系不完善、基础设施不完备、旅游购物和订票等设施不完善、旅游接待体系的等级结构不合理;城镇景观杂乱,远不能满足旅游的需求。

因此,为了实现依托型旅游小城镇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发展,宜采取以下几点:

(1)充分开发各种特色要素。包括特色餐饮、特色住宿、特色旅游商品和特色交通。旅游要素的特色化开发、系列化开发、深层次开发和品牌化开发;

(2)完善城镇服务功能体系。主要提高旅游商品购物、旅游订票、旅游住宿、等服务设施的便捷性;完善交通体系,形成快速而便捷的交通体系网络;加强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

(3)加强城镇景观建设,形成良好的景观风貌。包括开展城镇的绿化、美化活动,形成良好的城市风貌;保护城镇环境,控制污染;全面整治不合理、不和谐的建筑和景观。

(4)提高旅游从业者素质。提高旅游服务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小城镇与外界以及小城镇与所服务的景区之间的交通联系的便捷性,形成较为完善的交通体系和服务网络体系。

(5)加强小城镇中居民的旅游观念教育。

五、综合型旅游小城镇的开发模式

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例4

1荒漠旅游资源的价值

风景园林规划与计设目前对荒漠旅游资源的认识主要是从地理学、生态学的角度提出其特征,以定性评价为主,本文主要是从经济、产业的角度认识荒漠旅游资源的特征和价值,提出荒漠旅游资源是以荒漠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为载体、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可以为旅游开发利用、并可以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自然和人文资源,包括具有典型性、观赏性、探险性和科学考察价值的沙漠、戈壁、风蚀地貌等奇特地貌资源、特有的旱生动植物资源、湮没于荒漠之中的古迹遗址资源、荒漠地区独特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从旅游开发的角度揭示荒漠旅游资源的本质特征,建立荒漠旅游资源的价值观,提出荒漠旅游资源具有经济性、效用性、稀缺性,具有价值的本质属性,并以旅游资源价值的定量化、货币化评价为导向,构建荒漠旅游资源的价值体系,认为荒漠旅游资源的价值包括其本体价值(存在价值、观赏价值、游憩价值、康体价值、科考价值、教育价值)、利用价值(开发价值、产业价值)和附属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选择价值、遗产价值),从而变废为宝,发挥荒漠资源在旅游开发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荒漠旅游资源资本化的含义

本文提出要建立一种以价值为导向的荒漠旅游资源开发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荒漠旅游资源资本化,在国家政策和法律允许的前提下,将荒漠旅游资源作为一种资本形态,与货币资本、实物资本、人力资本等一起投人到旅游开发活动中,进行市场化的开发、经营、运作和管理,从而带来良好的经济收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使荒漠旅游资源实现价值的增值,而资源的所有者也从中获得经营收益。

荒漠旅游资源资本化是“自然资本论”思想的集中体现和实际应用,强调了旅游资源的价值性和收益性,提出荒漠旅游资源不仅具有价值,而且可以带来价值的增值,主张荒漠旅游资源的“有偿使用、合理收益”,反对忽视荒漠资源价值而导致的低效利用或过度开发,从而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开发管理水平,实现荒漠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荒漠旅游资源资本化的功能

3.1有利于荒摸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本文从对荒漠旅游资源本身的认识和深人研究人手,从“旅游资源资本化”的角度建立了荒漠旅游资源的价值体系,强调了荒漠旅游资源的价值性,有力地驳斥了以“旅游资源无价论”为借口对荒漠资源进行掠夺性、破坏性开发的行为;并通过明确荒漠旅游资源的所有权、经营权、管理监督权的权限和内容,明确了在荒漠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国家、政府、投资者、社区居民等各利益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建立了一种积极的、动态的、发展的保护机制,以实现荒漠旅游资源利用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利用。

3.2有利于解决荒溪旅游开发中的瓶颈问题

资源利用问题和资金投人问题是制约荒漠旅游开发的瓶颈,而究其根本都是由于对荒漠旅游资源的本质特征和开发价值缺少全面、系统的认识。“旅游资源资本化”建立了新的荒漠旅游资源的价值体系和利用机制,有利于实现荒漠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拓宽荒漠旅游发展的融资渠道。一方面,强调市场在荒漠旅游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要求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发出受消费者喜爱的旅游产品,提高荒漠旅游资源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建立稳定高效的投资环境、灵活有序的经营制度,可以广泛吸引最有效率的货币资本和人力资本投人到荒漠旅游资源的开发中来,充裕的资金可以使荒漠旅游资源得到及时、高水平的开发,而不会因为资金不足等问题贻误了最佳的旅游开发时机,或是低水平开发、工程粗糙、造成对旅游资源的破坏,从而使荒漠旅游业发展进人充满活力、公平竞争、不断优化的良性发展轨道。

3.3有利于探索荒漠地区人居环境建设发展的新途径

实践证明,很多偏僻地区获得奇迹般的发展正是得益于具有某种特殊的旅游资源。荒漠旅游资源资本化的理念和方法,突破了传统意义上对荒漠旅游资源价值的认识,创新了荒漠旅游资源的利用体制和发展思路,将荒漠旅游资源的潜在价值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有利于缓解荒漠地区的经济压力,从人地关系角度探索荒漠地区人居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新途径,从而带动荒漠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景观生态的改善和人居环境的优化。

荒漠旅游资源资本化的动力机制

通过对荒漠旅游资源资本化的内部属性和外部条件进行深人分析,提出荒漠旅游资源具有资本的本质特征—价值性、收益性和存量性,符合资本的内在规定J性,可以将荒漠旅游资源作为一种资本形态投人到旅游经济活动中,而要实现其资本化,则需要以明晰的产权关系、广泛的融资渠道、市场化的开发运营作为支撑条件。

提出荒漠旅游资源资本化的实现途径,揭示荒漠旅游资本的循环机制(图1),从旅游资源到旅游资本将带来价值的增值,增值部分将再投人到旅游开发和生态保护中。

可以建立荒漠旅游资源所有权、经营权、管理权三权分离的体制,采取租赁经营、买断经营、股份经营、上市经营、仪)T合营等模式,通过经营权的租赁、转让、人股等方式,创新荒漠旅游资源的开发机制,拓宽融资渠道,广泛吸引各种社会资本投入,实现荒漠旅游资源的市场化开发和运营。

荒漠旅游资源资本化的模式

1荒漠旅游资源资本化的模式

根据荒漠旅游资源的特点和条件,提出荒漠旅游资源资本化的模式:荒漠原生态旅游模式、人造主题公园旅游模式、荒漠文化旅游模式、生态改造旅游模式等,对每种模式的特点、优势、适用条件、开发要求等进行深人分析。

1.1荒漠原生态旅游模式

要求荒漠自然资源本身具有很高的观赏性和独特性,吸引力较强,如荒漠地貌资源雄浑壮丽、荒漠植物稀奇独特,这种模式要求能够深人挖掘荒漠资源的独特魅力,打造具有差异性的旅游产品,对资金投人要求不高,主要是旅游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

1.2人适主题公园模式

利用荒漠独特的资源环境,结合人造景观的建设,打造独具特色、与众不同主题公园,如拉斯维加斯、镇北堡影视城,这种模式要求对开发主题有明确的定位、有大量的开发资本投人、有完善的交通和基础设施。

1.3荒漠文化旅游模式

利用荒漠原始、质朴的文化资源开展文化旅游,这种模式要求荒漠文化具有较高的品味和唯一性,能够把内在文化优势转化外显产品优势,对产品开发方法和旅游从业人员要求较高。

1.4生态改造旅游模式

利用新型的科学技术进行荒漠生态改造,打造荒漠生态改造示范工程,形成一种特殊的荒漠旅游产品,如荒漠“集水造绿”,这种模式要求具有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大量的资本投人,具有一定的长期性。

2建立荒漠旅游资本价值与利用模式的SEM模型

本文认为,荒漠旅游资本的价值与利用模式之间存在着多个原因、多个结果的对应关系,但荒漠旅游资本的价值和开发模式均不能准确、直接的量度〔潜变量),所以需要用多个指标(外显量)去间接的测量这些潜变量。拟构建荒漠旅游资本价值评价因子与利用模式对应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SEM),将二者之间多维的、模糊的关系定量化。

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例5

中图分类号:F592

红色旅游作为国内重要的旅游形式受到了各级政府关注,并在很多地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但一个地区的红色旅游开发的社会经济效益则受到了地区综合经济发展水平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国内大多数经济欠发达且红色旅游资源市场认知度较低地区的红色旅游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文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为例,通过对该地区红色旅游发展的分析,提出建议,以期为地区经济发展及红色旅游资源市场认知度较低地区的红色旅游发展提供相应的借鉴。

一、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基础理论

1.旅游资源开发

从广义角度来看,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是旅游资源开发的一种特殊形态,应具有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品开发的一般性特征,且应符合旅游需求发展变化的趋势。吴殿廷等(2007)的研究中指出旅游旅游产品是旅游资源的综合利用并提供给旅游者的旅游吸引物与服务的组合,即旅游目的地向游客提供一次旅游活动所需要的各种服务的总和。同时该研究还指出,目前的旅游开发存在广义狭义的两种观点,狭义的观点强调对旅游资源的发掘和改善,其目的是提高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广义的观点认为,旅游开发是一种对区域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系统开发模式。

在关于旅游资源开发原则的相关研究中,罗清(2008)指出应注重四方面的内容,一要注重开发与保护间的关系,兼顾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以及旅游开发的生态可持续性;二是注意协调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及生态环境间的关系;三是要考虑到旅游开发所具有的综合性特征;四是要注重游客体验性。而在刘红梅(2012)的研究中则强调了旅游开发过程中的文化原则、美观原则、旅游目的地营销、特色原则、保持原创原则及注重形象原则。

马进甫(2006)提出红色旅游资源的本质在于,对当代人具有旅游吸引力并具备了旅游开发价值的革命历史遗存,具体特征分为以下六点:第一,红色旅游资源具有独特的政治功能;第二,中国的红色旅游是世界的战争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红色旅游资源的存在形式“非实物化”;第四,红色旅游资源的存在形态优化;第五,红色旅游资源是独立性和整体性的统一;第六,红色旅游资源的地域跨行政区域化。

基于上述基础研究的结果,包含红色旅游开发在内的旅游资源开发是一种综合开发的模式,同时考虑到本文所关注的经济发展水平及红色旅游资源认知度均处于较低水平的地区更需要在红色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重视其综合性特征,并遵循旅游开发的一般性原则。

2.红色旅游

红色旅游作为一种特殊形态的旅游开发模式,具有其特殊性。在李宗尧、高舜礼等(2002)的研究中将红色旅游定义为“以革命老区、革命根据地为依托,同时对能有较大教育意义的旅游方式定义为红色旅游”。而在随后的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则明确提出红色旅游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建设时期树立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游览活动”。

目前对于红色旅游资源的分类方法主要有5种。本文采取第一种分类方式。第一,阶段分类法,根据中国革命经历的不同发展阶段及其独有的年代特征,按时间的先后分为:新民主主义时期(1921-1927);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红军长征时期(1934-1936);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第二,国家标准分类法,即分为建筑设施类、人文活动类、革命遗址和遗迹类。第三,地区分类法。第四,目的分类法。第五,资源属性分类法。

通过上述对红色旅游相关资料的整理可以看出,红色旅游作为我国特有的旅游形态不仅具有一般形态的旅游活动所具有的功能及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在精神层面的教育意义。对此,在卢丽刚(2007)的研究中总结了红色旅游的特点,并在后续的研究中逐渐形成了共识。首先,红色旅游是中国特色的旅游产品,其产生及发展离不开中国革命这一特殊的历史“政治背景”,红色旅游资源所蕴含的丰富的革命精神,革命历史对于中外游客来说都是绝无仅有的。其次,红色旅游是革命精神教育活动,是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结合的有效方式,是丰富的精神文明建设。第三,红色旅游具有特殊性与地域性特征。其本质是依托所在地特殊的革命文化遗迹类的旅游资源,对于红色资源的开发应该根据其作为革命圣地和纪念地这一特殊情况,开发特殊旅游产品。第四,红色旅游资源具有丰富性特征。特定的历史年代当中全国各地都在进行着各种形式的革命运动,因此在全国各地都有着自己地方特色的红色旅游资源。最后,红色旅游资源层次的高品位性,其思想层面的价值远远高于其物质价值,红色旅游资源的评级与资源所代表的历史事件的重要性成正比。

此外,目前国内的红色旅游开发模式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以观光活动为主的传统模式。第二类是注重休闲娱乐的体验式开发。第三类是观光与体验并重的混合开发模式。除此以外,在针对具体案例分析的研究中学者们也考虑到了不同地区红色旅游发展的特点阐述了特定地区红色旅游开发的模式。如黄三生(2009)的研究中指出红色旅游在发展过程中区域合作的必要性。卢丽刚(2007)在京九铁路沿线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中强调了品牌的树立的必要性。由此可以看出,红色旅游作为特殊的旅游开发形态在遵循旅游开发的一般性原则的基础上应考虑到红色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以及地区红色旅游资源、经济发展水平等客观因素的影响。

二、延边红色旅游发展现状及问题

1.延边州红色旅游发展现状

延边地区红色历史沿革,1907年8月,日本侵略军入侵延边地区,从此延边地区成为朝鲜族抵抗日本侵略点的重要战场;1920年6月4日-7日,北路督军府府长崔镇东率领联合抗日队伍,开展日光山、凤梧洞战役,从此开启了延边地区的抗日武装活动;1920年10月,“珲春事件”日本派2万正规军入侵延边地区;在抗日战争期间延边人民先后发动了“5.30暴动”“8.1吉敦暴动”抗日活动,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抗战队伍逐渐壮大;在解放战争期间,延边革命根据地起到了巩固后方的重要作用。

从旅游产业发展来看,延边地区的经济较发达,消费水平较高。旅游产业依托于长白山的旅游发展,缺乏其他的有竞争力的旅游吸引物,季节性明显,人口流动性大。区位方面位于我国东北边境地区,与朝鲜相接壤,同时与少数民族的联系更加密切,因此适合对其背后的红色文化进行进一步的挖掘整理。本地的红色旅游资源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由于历史原因,延边地区的红色旅游与朝鲜族的历史是相互依存,朝鲜族的烈士占吉林省烈士的41%。

但由于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客观条件的限制,目前延边地区仍处于红色旅游发展的初期阶段。但随着近几年地区政府对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视、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交通环境改善等客观条件的变化,为延边地区红色旅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从延边地区的区域特征及红色旅游资源情况来看,延边地区朝鲜族在国内的一个主要聚居地区,有着丰富的抗战历史和爱国主义情怀的地区。目前延边州红色旅游资源数量较多,有100多处红色旅游景点,包括省级重点保护文物6处,州级重点保护文物17处,省级德育教育基地2处,州级德育教育基地3处。目前延边地区的县市均保存了众多的红色旅游资源,其类型涵盖了重要机构及党组织所在地遗址、历史人物故居、活动、殉难地遗址及烈士墓、纪念碑、陵园三大类(具体数量及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延边州红色旅游资源分布表

类型

所在地

重要机构及党组织所在地遗址

历史人物故居、活动、殉难地遗址

烈士墓、纪念碑、陵园

延吉市

64

5

68

龙井市

19

7

102

和龙市

38

1

79

珲春市

24

50

图们市

5

4

49

敦化市

17

1

38

汪清县

22

9

91

安图县

20

4

39

资料来源:韩顺兰等编著.《延边革命遗址》(2009)

表2 延边地区重要红色旅游资源概况

级别

名称

所在地

省级德育教育基地

延边革命烈士陵园

延吉

延边历史博物馆

延吉

州级德育教育基地

纪念馆

延吉

陈翰章烈士纪念碑

敦化

龙井日本伪间岛省总领事馆

龙井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

大荒沟抗日根据地

珲春

车厂子抗日游击根据地

和龙

王隅沟抗日游击根据地

龙井

龙井日本伪间岛省总领事馆

龙井

腰营沟抗日游击根据地

汪清

马村抗日游击根据地

汪清

州级重点文物保护

烟筒砬子抗日根据地

珲春

梨树沟抗日根据地

珲春

苏联烈士纪念塔

图们

山抗日游击根据地

安图

六号屯战迹地

敦化

哈尔巴岭战迹地

敦化

敦化革命烈士纪念塔

敦化

陈翰章烈士纪念碑

敦化

渔良村抗日游击根据地

和龙

八道沟抗日游击根据地

龙井

三道沟抗日游击根据地

龙井

老头沟万人坑遗址

龙井

罗子沟抗日游击根据地

汪清

汪清第五区苏维埃政府遗址

汪清

资料来源:延边统计年鉴(2012)

通过对延边州历史沿革以及红色旅游资源的整理可以看出,延边地区的红色旅游资源有着较长的历史背景,红色旅游资源产生的时间跨度长,在地理分布上呈现出空间分布广且多分散于山地地区的特征。同时整体红色旅游资源类型相对单一,历史事件模糊,属于静态旅游资源。

2.延边州红色旅游发展主要问题

通过对相关理论及延边州红色旅游资源现状的整理可以看出,目前延边州内的红色旅游开发处在初级阶段,主要的旅游形态以参观遗址遗迹、故居等静态的旅游活动为主。其主要问题体现在如下几大方面。

首先,延边州的红色旅游与其他旅游形式相比红色旅游的开发过程中受到的重视程度较低,缺乏相关的政策支持和宣传推广。其次,在产品的开发方面存在开发项目相对单一,同时遗址遗迹与历史事件的挂靠缺乏统一的规范,历史沿革较模糊,各个旅游景点之间的联系性不强的问题,单个景区的影响力不够。第三,在实际的市场运作过程当中则存在缺乏专业劳动力的问题。延边地区的朝鲜族劳务输出较多,且旅游行业需要大量有素质的劳动力。但是延边地区缺乏有与旅游相关的专业劳动力,目前旅游整体的服务人员服务技能、水平较低。最后,从市场开发的角度来看,延边地区虽然拥有大量的红色旅游资源,但是红色旅游资源的品质相对较差,同时没有形成完善的市场环境,市场上缺乏以红色旅游为主或者与红色旅游相结合的旅游产品,在日常生活当中也很少有组织或者社会自发的红色旅游的社会活动。

三、延边地区发展红色旅游的建议

在结合红色旅游开发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考虑到延边州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未来延边州红色旅游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可从旅游产业和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两大方面入手,具体内容如下。

在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方面,第一应该进行产业联动,整合地区旅游资源与本地其他旅游项目相结合。旅游开发的综合性特征可通过产业内部整合的方式,对州内红色旅游资源寻找其相通点,丰富产品内涵。并与州内其他的旅游形式相结合在进行其他旅游项目过程中穿插如抗战生活体验等与红色旅游相关活动,丰富红色旅游产品内容。其次,在增加红色旅游产品多样性方面出发,在开发延边州红色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增强红色旅游活动的参与性,体验性,通过举办各种纪念活动增加其市场影响力。第二,发挥政府在旅游开发当中的作用,在开发同时加强保护文物力度,并进一步的挖掘地区的资源。并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红色旅游发展。并通过改善改善地区基础设施,增强景区可进入性等方面对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提供支持。最后,考虑到红色旅游所具有教育性特征,可将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与大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利用学校实践活动促进地区红色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提升景区的生存能力。

在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方面,首先应进一步挖掘旅游资源背后文化。形成有地方特色主题旅游线路或者旅游项目,利用延边地区民族和党的关系处理,民族融合,文化上的相互借鉴为文化背景,同时与当下实时相结合。

其次,根据景区特点选择不同开发方式。红色旅游开发独特性原则要求在开发过程中,对于博物馆类型的景区应该以教育形式为主,着重于讲解方面,面对在校学生、政府部门的爱国主义学习为主。而遗址遗迹类的产品则应该以保护为主,并发展与之相关的产业增加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对于根据地类的景区,则以增加游客的参与性为主,可以依托当地居民的风土人情和地方特色,发展相关的服务类旅游设施。

在人力资源培养方面,考虑到红色旅游是以实物为载体来反应其背后所蕴含的革命精神和民族精神这一特征,应通过专业讲解员培训提升红色旅游的教育性及品质。

四、结论

本文以延边州红色旅游开发为例针对经济欠发达且红色旅游认知度较低地区的红色旅游发展进行了相应的探讨。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延边州在其红色旅游资源综合开发过程中存在的诸如,资源类型单一导致的产品类型单一、市场运作不足、政府部门重视程度不足等问题,能够反映出众多红色旅游资源认知度较低的地区在发展红色旅游过程中所遇到的困境。

基于对延边州红色旅游资源综合开发过程中具体问题的认识,本文从旅游产业综合发展及红色旅游资源综合开发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由于本文仅选取了延边州作为研究对象,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后续研究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

参考文献

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例6

乡村旅游是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改革与建设,和乡村缓慢的改变进程相互对比作用下产生的,从本质上来讲,乡村旅游是与都市旅游相对应的旅游方式,是以各种具有乡村背景的旅游形式,以乡村田园、乡村生活、乡村文化、乡村节奏、农家餐饮等为旅游特色,以农业及农村特色资源为旅游资源开发的旅游产品。

乡村旅游的内涵及特征

旅游资源的乡村性。从我国旅游的发展策略来看,乡村旅游资源是指都市之外,包括郊区、城镇、及农村地区,但是不包含乡村题材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地。乡村旅游的最大特征就是提供以乡村景观、村庄生活、农耕农具、农家餐饮等为主要旅游资源的旅游产品,具体来讲,既包括乡村耕织生活,又包括乡村水土资源,乡村旅游的乡村资源化是都市中缺少的生活影像,是都市生活无法弥补的生活资源,乡村旅游的资源与都市的资源相比,具有自然化、天人化、手工化,人类的改造及设计活动较低,资源保持着原有的面貌。

旅游资源的文化性。从乡村本身来看,乡村并不具有旅游资源的文化性特征,真正包含文化的是乡村生活与民俗,乡村生活融入了特定的人群在特定条件下的生活文化,这些生活习惯与特征没有受到工业化进程的变革而变化,是一种悠久的民风民俗的传承,是关于道理与伦理、价值观与世界观的真实继承。是原始的、古朴的、自然的、真实的人性与生活,尤其在当今经济发展的形势下,乡村旅游资源的文化性与特色性更加突出。因此,乡村旅游资源的文化性是宝贵的,是在新型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中急需包容与理解的。

旅游生态的自然化。从土地格局来看,乡村偏离都市,受其工业化污染影响较小,乡村从事传统农业较多,较为完整的保留了农村耕织的生活习惯,保持了乡村的生态平衡与生态发展。乡村旅游建设就是建立在开发与保护乡村旅游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为游客提供人与自然亲密接触的生活环境。因此,旅游生态的自然化是乡村旅游的灵魂,是乡村旅游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旅游生活的体验性。乡村旅游产品最具吸引的特征就是具有体验性,使得游客能够远离城市喧嚣,体验乡村质朴生活、能够在小憩之中感受生活气息,能够在传统之中体验原味生活。因此,乡村旅游提供旅游生活的深入体验是深度开发乡村旅游,将生活融入旅游的具体体现。

苏州环太湖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苏州环太湖地区乡村旅游自然条件与交通条件。从旅游地理划分来看,苏州地处华东旅游经济区,空间结构复杂,周边区域山水旅游资源众多,同时处于长江三角洲旅游景区,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品多元化与多样化特征突出,最重要的是苏州处于环太湖旅游圈,使得苏州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产品开发优势。与此同时,苏州交通便利,是江苏通往浙江及上海的必由之路,沪宁高速、沪宁铁路横贯东西全境。苏嘉杭高速公路沟通了沿江高速、沪杭高速、沪宁高速及沪苏浙皖高速公路,对苏州旅游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更为苏州环太湖地区乡村旅游经济的开发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苏州环太湖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苏州西部环太湖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生态环境,该地区自然风光景色宜人,生态环境适宜居住,并且文化底蕴深厚。比如太湖地区的人文旅游资源共计48种,是现有旅游资源的71%,尤其苏州环太湖乡村旅游区远离闹市区,受工业进程化污染少,城市规模化扩张影响少,乡村旅游景区树木葱郁、景色静怡、风光奇异、古街别致、古桥含蕴、古村落炊烟袅袅、古民居风情并茂,同时与湿地资源相连,是苏州环太湖乡村旅游发展最好的旅游胜地。苏州环太湖地区乡村旅游的地理位置优势更为明显,其处于沪宁杭大都市圈的中心,同时又是长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之一,在整合无锡、苏州、上海旅游产业资源方面具有较强的区域优势和挖掘潜力。苏州环太湖地区交通条件便利,是众多国道、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的枢纽之一。

苏州环太湖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劣势。城市发展进程的加速与公路交通的建设,一方面促进了苏州环太湖地区乡村经济的繁荣,另一方面由于建设需要,影响着乡村生态环境的变化,尤其随着城市的发展所造成的工业废污水与重金属含量超标等污染物的排放,致使苏州环太湖水系的污染与富营养化现象日趋严重,一方面破坏了苏州环太湖地区优美的自然风光,另一方面不利于苏州环太湖地区旅游景区的开发与保护。同时过度的旅游活动与景区接受旅游强度和旅游资源环境的保护之间产生的不协调与不平衡,致使苏州环太湖乡村旅游景区产生的废物废水废气无法受到妥善处理,再加上苏州环太湖地区乡村旅游景区建设及废物处理能力有限、技术落后等,使得苏州环太湖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隐患。

区域合作模式下的苏州环太湖地区乡村旅游发展及策略

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例7

一、引言

我国对旅游资源质量等级的评价依据是《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和“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通过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等项目进行评价,根据对旅游资源单体的评价,得出了该单体旅游资源共有综合因子评价赋分值。目前学界研究的重点都是知名度高、评分赋值大的“特品”旅游资源及旅游目的地开发,对不属于传统观念中“优质”旅游资源及目的地的开发与保护研究较少。然而,一个普遍的事实是我国众多的地方政府出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多重目的而正在积极进行旅游开发。那些相对来说旅游资源价值较低、尚未被开发或只是“浅开发”的旅游目的地开发对缓解珍稀自然、文化遗产遭受的旅游压力,丰富旅游产品品种,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服务,保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研究现状概述

随着对旅游目的地开发和演变规律研究的深入,旅游资源次优区研究也得到了学界的重视。国内主要研究成果是“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及其相关研究。许春晓在我国较早提出“旅游资源非优区”概念,探讨其演变规律和开发策略,指出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补偿类型、性质、突变概念和依附式开发理论,以期指导区域旅游业开发。罗艳菊对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的影响因素、非优区的优化机制及理论依据等进行研究,提出开发的盈利模式。唐文跃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主要特征和开发的优弱势,探讨了非优区旅游开发的一般规律,提出了非优区旅游发展道路。隆学文讨论了旅游非优区的概念和开发非优区旅游资源的意义,从资源区位、经济区位、客源区位、交通区位、文化区位、认知区位等角度分析了旅游非优区的区位特征。李东和以合肥市为例说明实施旅游业空间拓展战略是旅游资源非优大城市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彭华从需求驱动角度研究城市郊区与周边小城镇的旅游开发成功之道。……但现有研究成果均未涉及旅游资源次优区内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分布不均衡、丰欠程度不一、价值禀赋不等这些现象。

国外相关研究主要是对旅游地的生命周期现象的研究,如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研究旅游地演化过程、预测旅游地的发展和指导旅游地的市场营销、规划提供了理论框架。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巴特勒根据产品周期理论,提出旅游地演化经过6个阶段,即探索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或复苏阶段。Chris Ryan对巴特勒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进行完善,指出发掘当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对目的地复兴的作用,以及在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热衷寻求“新的”、“未开发的”旅游目的地的情况下,缺乏“名气”也可成为旅游目的地的成功开发和促销亮点。

本文认为旅游开发的重要基础是拥有优质或较为优秀的旅游资源。“非”在汉语中主要是否定的意思,而“次”在汉语中则含有差于、第二的意思。参考经济学,“次优”的含义是未达最佳标准的,不最理想的,不最适宜的,不最满意的,因此本文使用“旅游资源次优区”的提法是较为合适的。

三、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概念和特征

许春晓将旅游资源非优区定义为“在特定地区内,没有部级和世界级的知名风景名胜区,缺少骨干旅游景点,并且旅游景点的丰度和密度均不够,难于形成优秀旅游产品的现象”。按旅游资源的成因及属性,马耀峰等将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型。自然旅游资源是构成自然环境的主体要素,是地貌、气象、水体和生物中具有旅游吸引力的部分,从根本上说是属于大自然的产物;而人文旅游资源是由人类活动所产生,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的一切事物。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在特定地域内的分布是不均等的,存在优弱丰疏的差异。由于区位条件和历史发展轨迹的不同,存在这样一大批自然旅游资源禀赋优势比较明显而人文旅游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如我国西部很多贫困地区,长期交通不便,区内工业发展缓慢,人文遗址遗迹较少,但自然生态资源保存良好,这是其发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

根据旅游资源的特征和属性,本文将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定义为,在特定的区域内,由于地理区位、经济区位等条件所限和社会历史文化发展轨迹不同,拥有较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而人文旅游资源特征不明显、优势不突出,暂时难以形成特色旅游形象及产品的现象。

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是一个相对概念,具有相对性、普遍存在性和可演变性的特征。随着当地经济、旅游业的发展,交通条件的改善,在科学的旅游规划导引下,凭借区内自然旅游资源优势,整合、创新区域文化旅游资源,经过成功的旅游形象塑造和旅游营销,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也可成为旅游资源优质区。

旅游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人类对地理空间选择、经历和体验的过程,旅游目的地形象能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旅游决策和行为选择。对于正待开发或已在开发中的旅游资源次优区来说,更需要以真实、独特、充满感召力的旅游形象驱动目的地旅游的发展。区域文脉、地脉是区域自然基础、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积淀本质特征的高度概括,它鲜明地展现了区域旅游的特色,旅游形象也会因区域文化差异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中普遍面临的难题是区域文化旅游资源匮乏和特色不鲜明,难以塑造具有地域特色、深刻人文内涵的旅游形象和旅游产品。文化资源具有延续性、动态性、可创造性、非独占性的特点。Mommaas Hans从增强地点的身份、吸引力和市场地位,进行革新和创意,为文化多样性和文化民族主义探讨了文化产业集群策略,对文化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如基于工业遗址改造利用而兴起的北京798艺术区,现已成为京城令人瞩目的新旅游吸引物。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可通过对区域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创新,结合当今旅游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汲取外来优秀文化元素,通过文化产业集群达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形成地域旅游文化特色和竞争力,将其融合进区域旅游形象塑造、旅游产品设计和旅游发展之中,进行卓有成效的旅游营销,并逐步向旅游资源优质区演进。

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例8

1问题的提出与研究价值

《2011-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发,红色旅游发展进入了新时期,在开发模式上更强调融合的共生发展。客观上,特定区域的旅游资源具有多样性,旅游开发总表现着综合性。从红色旅游开发实践来看,与绿色旅游、古色旅游、蓝色旅游等结合发展的成功例子很多。从空间层面来理解红色旅游共生发展,是指红色旅游空间单元之间及其与其他旅游类型空间单元之间的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换与共享,产生正向综合效应的空间关系。然而,当前不少红色旅游区与其他旅游区结合不紧密,红色旅游共生发展的空间特征还远未达到浑然一体、相得益彰的境界。优化红色旅游与各类旅游形式融合发展的空间组织,促使红色旅游共生发展、提升综合效益,已经成为革命老区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努力方向,理论结合实际的深入研究十分必要。

旅游地理学十分关注旅游空间特征的归纳。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旅游土地利用问题的研究就是基于旅游空间特征的,渐渐发展成系统的旅游地理学理论体系。城市旅游发展的空间规律探索,如休假者向城市外部旅行时形成的扩展范围问题(Christaller,1964),城市旅游发展对城市滨水区的再开发影响(Gospodini,2001);区域旅游业空间结构探索,如基于复杂性理论对新西兰旅游空间结构的探讨(Zahra,Ryan,2007);旅游企业空间结构研究,如住宿业的空间结构(Cornelissen,2005);我国学者旅游空间特征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成就包括:旅游资源空间结构与旅游区划研究,分析旅游发展条件的差异性得到区划结果,其后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的系统分析,发现空间局限,致力解决问题(章锦河,赵勇,2004),如西安市旅游资源空间结构(赵现红,等,2005)。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的研究,突出对A级景区空间结构的分析,探索区域旅游业发展的空间组织方案,如北京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毛小岗,等,2011),福建3A级以上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及其影响因素(黄远水,等,2010)。旅游流空间结构研究,找寻旅游行为的空间规律,如城市旅游流的空间结构(丁正山,2004);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研究,致力构建旅游系统空间结构模型、探究空间形态、揭示演化机理、提出优化方案,如旅游目的地区域、旅游区、节点、区内路径、人口通道和客源地市场等6要素空间结构的研究(黄金火,吴必虎,,2005),旅游城市的空间形态特征(王晨,2012),都市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演化机理(吴国清,2008),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的演化模式(陈志军,2008),旅游空间结构优化方案的研究(卞显红,王苏洁,2002)。旅游空间共生研究,从旅游景区群落的概念,并从水平、垂直、集群结构3个方面探讨了旅游景区群落空间结构的优化问题(方世敏,廖珍杰,2009)。从共生理论的视角,探讨了古村落的共生演化模式,提出了居住主导型、保护主导型和开发主导型3种过渡模式(冯淑华,2013)。国内外旅游空间特征研究成果丰富,从区域差异描述落实区划起步,到空间结构的形成机理揭示谋划优化方案,愈益深入精细。但是,空间结构特征描述表现出矛盾的状态,多元地理要素的空间特征采用质性描述,单一地理要素的空间特征则量化表现,在处理复杂要素构成的研究对象的空间结构特征时,显得方法缺失。

红色旅游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共生发展,结合当地的所有资源,通过融合路径,创造新业态,形成综合效益。长株潭地区的红色旅游发展基础好、条件好,最主要的是与红色旅游资源相伴而生,有大量的“绿色”“古色”旅游资源,它们在空间上交互渗透,在开发过程中共组共存,在业态发育中共生共荣。从根基上讲,红色旅游共生发展的空间特征,是一个多种旅游资源融合开发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现实的应用问题。本研究的目的是基于已有研究基础,寻求一套多元主体空间特征描述方案,并就长株潭红色旅游共生发展做出空间特征的描述,探索共生发展的空间规律。

2研究思路与设计

2.1研究思路

考察红色旅游的共生发展的空间特征,事实上是考察已经开发的红色旅游区与各种旅游资源融合开发的空间特征,采用集聚水平和联系水平指标描述很合适。基于人文地理学对集聚水平、联系水平的测算研究成果,结合红色旅游共生发展的实际,引入景区的密度权数和品质权数,定义质量集聚度指数,来测算旅游区各种发展要素在空间上的集中程度;采用主体之间的连接程度以及通达程度的β指数、γ指数、通达性指数来测算联系水平,勾画主体之间的内部联系,形成一套多元主体空间特征的描述方案。在此基础上进行特征值的比较,全面解释红色旅游共生发展的空间特征,并提出理性发展的思路。

2.2研究设计

2.2.1集聚水平的测定方案

旅游业空间集聚是产生共生能量,促进旅游共生发展的空间组织形式。借鉴最邻近点指数,构建旅游区之间集聚水平的测定方案。最邻近点指数是实际最邻近距离与理论最邻近距离之比,即R=r1/rE。其中,r1表示旅游区之间的平均距离,即每个旅游区与其最近旅游区之间的距离相加后除以n的值;rE为理论最邻近距离,即当区域中的点状分布为随机型时,其理论上的最邻近距离可用公式表示为:rE=1/2n/A,其中,A为区域面积,n为旅游区的数量。R=1表示点状事物的分布为随机型,R1则趋于均匀分布;R=0表示完全集中。

最邻近指数的测算,不考虑测算点的规模、级别及其影响力大小,只能表征测算点的空间集聚状况。在大尺度空间范围内测定旅游景观的空间集聚状况,测算点以旅游区为单位测算最邻近指数比较合适,但是旅游区是一个拥有数量不等的景点集合的空间组织单元,旅游区将景点有效地组织为开发单元。作为一个红色旅游区,不仅包含多个景点,而且包含红色、绿色、古色、蓝色等多种类型的景点,形成红色旅游的共生开发组织单元,旅游区的规模、影响力不同,对集聚水平的贡献存在明显差距。为客观反映这种特定的空间特征,需要改进最邻近指数的计算方案。

首先,建立旅游区密度权数。就是对旅游区内的景点密集度,也就是规模实施评分,按照得分来确定测算点的数量。旅游区密度权数的赋值范围为1分~10分,以旅游区内景点密集度为评分依据,综合旅游区面积和景点数量获得最终得分。具体评分规则为:以平方千米为单位,即旅游区内每平方千米景点数为1~2个得1分;3~4个得2分;5~6个得3分;7~8个得4分;9~10个得5分;11~12个得6分;13~14个得7分;15~16个得8分;17~18个得9分;大于等于19个得10分;面积不足1平方千米的旅游区视为旅游点,以其景点的实际个数计算。

采用最邻近指数计算得出旅游区在地理空间上集中程度。

其次,建立旅游区品质权数(P)。旅游区品质综合考虑旅游区的地位等级及市场影响力,适当兼顾旅游区的知名度。采用景区质量等级、部级景区名誉等表征景区等级水平,以百度指数来衡定旅游区的市场影响力,设定旅游区品质权数的赋值范围为1分~10分。具体评分规则为:百度指数为(含)前20%且为国家4A级及以上旅游区得8分~10分;百度指数为前 20%~50%(含50%)且为国家3A级及以上旅游区得5分~7分,拥有部级景区荣誉可以适度上浮;百度指数为前50%~70%(含70%)且旅游区拥有等级荣誉的得3分~4分,拥有部级景区荣誉的可得5分;百度指数处在后20%,根据旅游区的荣誉等级可以得1分~4分,拥有部级景区荣誉的新旅游区,考虑其发展势头可得5分。

再次,定义质量集聚度(Z),质量集聚度定义为区域内旅游区品质权数的均值与同区域根据密度权数计算出来的最邻近指数的倒数的乘积,公式表示为:z=p―・1/R,它反映了一定区域内旅游区在空间上的质量集聚效应,值越大,区域中旅游区质量越高,越集中;值越小,质量越低,越趋于均匀分布。

2.2.2联系水平的测定方案

旅游区之间联系的紧密、方便程度影响旅游区之间物质、信息及能量的传递,是红色旅游共生发展空间特征的另一重要维度。从尺度关联的视角,从县域间、县域内、区域3个层面立体呈现红色旅游共生发展的联系水平。

借鉴β指数、γ指数,构建联系水平的测定方案。β指数测量的是网络连接性,其公式为:β=L/P;式中:L表示交通网中边的数量,即两节点间的直接连接数目,P表示交通网中顶点的数量,即节点数。一般来讲,β的范围处于0~3之间,在这个范围内,β值越大,表明网络的连接性就越好。γ指数用于反映区域交通网络中交通线路的连通发达程度。具体的方法是度量网络中各节点之间的连线的观察数和连线的最大限度数目的比率,公式为:γ=L/3(P-2);式中:L、P(同β指数公式中意义)。γ指数的变化范围为0~1,γ取下限0,表示网络中无连线,即各节点毫不相连; γ取上限1,则表示网络中每一节点都同其他节点有连线,即网络最大连通。

连接度的测算,分析了两节点间有无连线,即有无交通线连接;没有考虑两节点之间转移的难易程度。在现实的情况中,两地之间因其连接的交通线的类型、等级和数量的不同,转移的难易程度也不同,因此,需要改进连接度的测算方案。

首先,建立通达性权数。即对连接两节点不同类型、不同等级的交通线进行通达性赋值。考虑到速度是影响通达性的关键因素,因此,把交通线的限速作为衡量交通线通达性的指标。把速度v作为标准1,即限速为v的交通线的通达性权数为1,那么限速为v1的交通线通达性权数为v1/v;限速为v2的交通线通达性权数为v2/v;以此类推。

其次,定义通达性指数(T)。通达性指数反映的是区域网络中,两节点之间连通的难易程度,通过β指数的计算公式改良而来,具体是度量赋值后节点之间所有连线的总和与节点数之间的比率,公式为:

T=vv・n1+v1v・n2+v2v・n3+v3v・n4+……P

式中:T代表通达性指数;v为作为基准的速度;n1表示限速为v的交通线的总观察数;v1/v表示限速为v1的交通线通达性权数,n2则表示限速v1的交通线的总观察数;v2/v表示限速为v2的交通线通达性权数,n3则表示限速为v2的交通线的总观察数;以此类推;P表示交通网中的节点数。T指数的变化范围为0,3・vmaxv,如果网络中无连线,即各节点毫不相连,则T取下限0;如果网络中每一节点都有3条限速最大的交通线与其他节点相连,即网络最大通达性时,T取上限3・vmaxv;在这个范围内,T值越大,代表网络通达性越好。

2.3研究区域的基本特征

长株潭地区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建设形成数量众多的旅游区。到2013年底,长株潭A级旅游区(点)58个,占湖南A级旅游区(点)总数的25.2%,其中4A级及以上区(点)高达28个;

2013年,长株潭三市旅游总收入为1352.5亿元,占湖南省旅游总收入的50.42%

长沙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tjgb/szgb/201403/t20140314_108090.htm;株洲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tjgb/szgb/201404/t20140403_108611.htm;湘潭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tjgb/szgb/201404/t20140403_108623.htm;湖南省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tjgb/glgb/201403/t20140317_108101.htm.

,是湖南旅游发展的高水平区域。长株潭地区是湖南省内名人故居、革命历史纪念地及各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的集中分布区,形成以韶山故居、花明楼刘少奇故居和乌石故居为依托的旅游“红三角”,红色旅游达到较高水平,其中韶山2013年接待旅游者达1050万人次,旅游收入26.94亿元

湘潭・韶山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tjgb/xqgb/xtgb/201406/t20140613_110101.htm.

。长株潭地区旅游资源多元性突出,大量“绿色”“古色”旅游资源与红色旅游资源相伴而生,形成了旅游共生发展的基础条件,具体表现在:一是空间分布交互渗透,没有纯粹的红色、绿色、古色旅游资源分布区,空间上交错分布,使旅游区各具特色;二是开发过程共组共存,组合开发特色鲜明,已开发的旅游区,都是多种类型的旅游资源综合开发的旅游产品,所形成的旅游目的地,红、绿、古组合开发,区域旅游线路注意多种资源特色叠加组合;三是业态发育共生共荣,红色旅游区表现出红色旅游资源主导旅游业发展的特征,各种业态在旅游者的消费活动拉动下发育起来。长株潭地区红色旅游区,满足“六要素”需求的各类实体业态全面发展,网上导购、网上预定等虚拟业态,也伴随着新技术革命发展起来。总之,长株潭地区红色旅游发展水平高,各类旅游资源丰富,在发展中共生共融,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2.4数据来源及其处理

(1) 确定计算单元。本文以已开发的旅游区为基本计算单元。从湖南省旅游局、长株潭三市的政府相关网站中查询已开发旅游区的名称、位置,详细查找旅游区内旅游资源的种类和数量,甄别红色、绿色和古色旅游资源,整理统计。确定为本文研究对象的旅游区名录(见表1)。

当仅仅考虑红色旅游资源时,则为红色旅游区;考虑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时,则有“红绿融合”“红古融合”和“红绿古融合”3种视角下的旅游共生发展类型。

红色旅游区长沙:宁乡县:花明楼景区、沩山风景名胜区、云山学校;浏阳市:故里旅游区、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谭嗣同故居;长沙县:纪念馆、黄兴故居、徐特立故居、李故居、田汉故居、许光达故居;长沙市区:岳麓山・橘子洲旅游区、李富春故居、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湖南自修大学旧址、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湖南烈士公园、雷锋纪念馆。湘潭:韶山市:故居景区、滴水洞景区、清溪景区;湘潭县:乌石红色旅游区;湘乡市:东山书院、陈赓故居、谭政故居、黄公略故居;湘潭市区:秋瑾故居。株洲:醴陵市:陈明仁故居、李立三故居;攸县:酒埠江风景区;茶陵县: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旧址、茶陵县革命纪念馆;炎陵县:霞阳旅游区、大院旅游区、策源风景区、水口红色旅游区。

绿色旅游区长沙:宁乡县:沩山风景名胜区、灰汤温泉;浏阳市: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古风洞景区、达浒象形风景区;长沙县:石燕湖、长沙生态动物园、影珠山森林公园;长沙市区:黑糜峰国家森林公园、千龙湖国家湿地公园、长沙世界之窗、湖南省植物园、长沙海底世界、岳麓山・橘子洲旅游区。湘潭:韶山市:韶峰景区、黑石寨景区、狮山景区、银河景区;湘潭县:花石景区、泛白石文化生态旅游区、隐山湖湘文化源生态旅游区、河口现代农业观光休闲景区、石鼓自然山水民俗文化景区;湘乡市:东台山国家森林公园、水府旅游区。株洲:醴陵市:仙岳森林公园;攸县:酒埠江风景区;茶陵县:云阳山国家森林公园、东阳湖旅游区、月到岩风景区、八团卧龙风景区、湖里湿地;炎陵县:神农谷国家森林公园、霞阳旅游区、大院旅游区、策源风景区;株洲县:大京风景区;株洲市区:白马龙旅游区、仙庚风景区。

古色旅游区长沙:宁乡县:沩山风景名胜区、回龙山旅游区;浏阳市: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道吾山风景区、中国花炮文化博物馆、浏阳文庙;长沙市区:铜官窑遗址、靖港古镇、黑糜峰国家森林公园、天心阁、铁炉寺、岳麓山・橘子洲旅游区、长沙市博物馆、贾谊故居、湖南省博物馆、开福寺、长沙简牍博物馆。湘潭:韶山市:银河景区;湘潭县:花石景区、历史古镇洛口区、泛白石文化生态旅游区,隐山湖湘文化源生态旅游区;湘乡市:湘乡文庙、壶天古村、东台山国家森林公园;湘潭市区:齐白石纪念馆、陶公山。株洲:醴陵市:渌江书院、云岩寺、仙岳森林公园、沩山古窑村、冷水包公庙;攸县:酒埠江风景区;茶陵县:江书院、云阳山国家森林公园、月到岩风景区;炎陵县:炎帝陵旅游区;株洲县:湘山寺、空灵岸、古镇朱亭;株洲市区:仙庚风景区。

注:当旅游区内红色旅游资源占主导地位时,则为红色旅游区;综合性旅游区在“红”“绿”“古”三栏中都会出现;在计算时,则有“红红融合”“红绿融合”“红古融合”“红绿古融合”4种红色旅游共生发展类型。

(2) 旅游区之间距离测量。通过Google Earth软件,并辅以1∶800000比例的长株潭行政区划图,找到旅游区在地图上的位置,测量旅游区之间的实际最邻近距离。考虑到统一的测量标准,实际最邻近距离测量的是旅游区几何中心之间的直线距离。

(3) 计算品质权数。

整理长株潭旅游区的百度指数、景区质量等级和部级景区评定情况表,按照品质权数赋值原则处理。再运用品质权数的均值与最近邻指数倒数相乘,得到质量集聚度。

(4) 测算空间联系水平。长株潭之间的交通联系方式主要是公路系统,无论是旅行社团队运营还是自驾游人群,都是依靠公路进入旅游区,选取公路连接状况作为联系水平的基本计算基础数据源,是可行方案。具体数据结合长株潭市交通图,得到交通网络图,其中,县域间的测量以县级行政单位为节点;县域内和区域层面的测算以旅游区为节点,再根据节点和连接线情况,计算出长株潭区域的β指数、γ指数以及通达性指数。通达性指数的计算首先要对不同等级的公路进行赋值,本研究将公路划分为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道4个等级,依据不同等级公路的限速,以省道速度60km/h作为标准1,高速公路速度120km/h通达性权数为2,国道速度80km/h通达性权数为1.33,县道速度40km/h通达性权数为0.67;其次,给出通达性指数(T)的具体公式为:T=(2G+1.33g+S+0.67X)/P;式中:G表示节点间高速公路的总观察数,g表示节点间国道的总观察数,S表示节点间省道的总观察数,X表示节点间县道的总观察数,P表示交通网络中的节点数。T指数的变化范围为0~6,如果网络中无连线,即各节点毫不相连,则T取下限0;如果网络中每一节点都有3条高速公路与其他节点相连,即网络最大通达性时,T取上限6;在这个范围内,T值越大,代表网络通达性越好。

3长株潭红色旅游共生发展的空间特征测定

3.1集聚水平

3.1.1最邻近指数

从长株潭红色旅游区的视角计算,实际最邻近距离为4.89km,小于理论最近邻距离6.67km,因此最邻近指数为0.73,小于1,表现为集聚型。长株潭各地红色旅游区的最近邻指数、“红绿融合”“红古融合”“红绿古融合”的最近邻指数如下表(见表2)。

由表2中数据可得,旅游区的空间分布基本遵循共生主体越多,其空间分布的集聚程度就越高的规律。长株潭地区红色旅游区与其他类型旅游区在空间上的集聚分布,有利于红色旅游共生发展集聚效应的产生,从而获得较高的共生能量。

长株潭3市县域旅游区大部分都呈集聚型分布,也基本遵循红色旅游共生主体越多其空间集聚程度越高的规律(见表3)。其中浏阳市、韶山市红色旅游区之间的集聚程度较高,有利于其红色旅游区之间的共生发展;“红绿古融合”旅游区的分布,宁乡县、长沙县、湘潭县、炎陵县的集聚程度较高,为其红色旅游区与其他类型旅游区之间的共生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3.1.2质量集聚度

根据设定的标准,整理得到长株潭旅游区品质权数均值表(见表4)。

从表4可以得出,长沙的旅游区的品质水平明显高于湘潭和株洲,古色旅游区的品质水平最高,这与长沙历史文化名城的称号相呼应;而湘潭的旅游区的品质水平除了绿色旅游区的略低于株洲外,其他都高于株洲。从长株潭整体的品质水平来看,各类旅游区的品质水平均值都处在3~4之间,说明虽然长株潭地区有品质很高的旅游区,但是平均品质水平还有待提高。

将品质权数均值对应与最近邻指数倒数相乘,整理得到质量集聚度(见表5)。

由表5可得知,长株潭地区“红绿古融合”旅游区的质量集聚度大于“红绿融合”“红古融合”旅游区,而单独红色旅游区的质量集聚度低于前3者,说明共生主体越多,其质量集聚度越高。基本遵循该规律的还有湘潭市、宁乡县、长沙县、湘潭县、炎陵县、攸县、醴陵市。其中长沙市区、宁乡县、韶山市、浏阳市的质量集聚度相对较高,能产生较大的质量集聚效应和较强的共生能量,有利于该区域红色旅游共生发展。

3.2空间联系水平

3.2.1连接度分析

β指数、γ指数。首先分析县域之间,得出β=L/P=2.07;γ=L/3(P-2)=0.79,可见,长株潭县域之间的交通网络的连接度属于中等偏上水平。然后,将主要的旅游区抽象为节点,旅游区之间的交通线抽象为连线,各行政区域旅游区之间的连接度见下表(见表6)。

由表6可见,长株潭地区旅游区的连接度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说明各旅游区之间的连通水平较高,有利于旅游区之间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流。但是很多县域旅游区连接度处于中等或中等偏下水平,旅游区之间联系不够紧密,将影响红色旅游共生发展。

3.2.2通达性指数

根据通达性指数T的公式和计算法则,县域之间:G=19,g=12,S=12,X=1,得出T=4.44。该值反映出长株潭交通网络的通达性较好,游客在县域之间的转移较方便,但是与最大值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见表7)。

由表7可得知,长株潭地区旅游区之间的通达性均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从整理的交通线总观察数来看,省道和县乡公路占多数,高等级的公路较少。这不利于旅游区之间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流,对红色旅游共生发展产生一定的阻碍,故其交通营运能力有待提高。

X轴代表质量集聚度,Y轴代表通达性指数,表5和表7作为数据来源,以质量集聚度均值和通达性指数均值作为XY轴的交点,再根据数据进行描点。将第一象限通达性指数和质量集聚度都较高的区域命名为双优区,通达性指数较高的第二象限称为联系优势区,二者都较低的第三象限为双低区,质量集聚度较高的第四象限称为质量优势区。

由图1可得知,就单独的红色旅游区而言,只有两点分布在共生优势区中,其他3个象限中都有分布且较为分散;“红绿融合”和“红古融合”在4个象限中都有分布,其中“红绿融合”分布在共生优势区及XY轴交点附近的点较多,而“红古融合”较为分散,且分布在双低区的点较多,说明整体而言“红绿融合”较“红古融合”更具有共生优势;“红绿古融合”点的分布较前两者而言更为集中,分布在共生优势区的点比较多,其他点大多在XY轴交点附近,说明其共生优势更为明显。总体而言,长株潭红色旅游共生发展主体越多,其共生优势越为明显。

4结论与贡献

4.1结论

通过对红色旅游共生发展空间特征值测量方案的改进,对长株潭旅游区的基础数据进行处理后,计算了其红色旅游共生多元主体的集聚水平和联系水平,得到其空间特征:

(1) 共生发展提升集聚水平。从研究结果来看,红色与绿色、古色多类特色旅游区融合共生的区域,集聚程度相对较高,基本遵循旅游共生主体越多,集中程度越高的规律。

(2) 质量集聚水映共生发展优势。质量集聚度受旅游区空间分布和平均品质水平的共同影响,多数情况下,长株潭红色旅游共生发展表现出“红绿古融合”旅游区质量集聚度最大的特点;质量集聚水平越高,其共生发展优势将越明显。

(3) 连接度和通达性影响产业集聚发展。旅游区层面,连接度和通达性均处于较低的水平,这是限制旅游区集聚区域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因素。

(4) 共生发展优势具有综合性。结合集聚水平和联系水平考察,共生发展主体越多,其共生优势越明显。而旅游区的质量集聚度可以通过旅游区建设来提高,空间距离则可以通过加强旅游区之间的连接度和通达性来缩小,以此促进长株潭红色旅游实现更好的共生发展。

4.2主要贡献与局限

本文的主要贡献是对集聚水平和联系水平的测算方法进行了改良。在集聚水平测算中,建立旅游区的密度权数和品质权数,用以减小旅游区的规模、影响力不同对集聚水平的贡献不同的影响;在联系水平的测算中,建立了不同限速的交通线的通达性权数,改良了交通线连接度的计算公式,得到了通达性指数,可以作为分析节点之间转移难易程度的指标。运用改良的方案,对长株潭红色旅游共生发展这一多元主体的空间特征进行了分析,丰富了这一领域的实证研究成果。

多元主体的空间特征研究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本文只是对其描述方案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还需要更多学者从不同的方面对多元主体空间特征研究添砖加瓦。多元主体空间特征的影响因素、演进机制等问题都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5对策建议

5.1突出优势资源打造旅游区主体功能

旅游区不仅包含多个景点,还可能包含红色、绿色、古色、蓝色等多种类型的景点。但是一个旅游区内不同类型的旅游景点的数量和地位不同,在发展过程中,旅游区要关注景点类型优势,突出优势资源打造主体功能,其他类型资源作为有益补充,相得益彰。

5.2加强建设宣传提升旅游区品质水平

质量集聚水平是旅游区空间分布和品质水平的综合体现。由于旅游区地理空间上的不可移动性,旅游区的品质水平成为影响质量集聚度的关键因素。品质水平主要受旅游区地位等级和市场影响力的影响,在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加强旅游区建设,提高其等级水平;不断加大宣传营销力度,提高其市场影响力,从而提高旅游区的品质水平,进而提高质量集聚度,突出共生发展优势。

5.3注重旅游道路建设便捷旅游交通体系

立体高速交通体系连接了城市和经济发达村镇,但是进入旅游区的公路级别较低,致使旅游区交通网络的连接度和通达性都处于较低的水平。注重旅游景区与高速立体交通网络连接线的建设,加快旅游道路的提质,就是旅游区联系水平提升的“最后一公里”工程。注重旅游区之间专用快速旅游公路的建设,为受交通条件限制但资源开发潜力大的旅游区提供与其他旅游区共生发展的机会。

5.4促成要素集聚铸造和谐旅游共生关系

旅游消费具有综合性特点,旅游目的地形成过程就是一个旅游服务的配套发展过程,各种现代服务业要素的集中分布,既是旅游产业系统效益形成的方式,也是人民群众满意的基础。从红色旅游的发展要求来看,与区域内和区域周边的各种旅游资源结合发展,形成共生发展态势,既是客观规律的要求,也是发展效益的表现。长株潭红色旅游共生发展,就是要充分利用红色旅游资源与其他类型旅游资源交融集聚的特点,形成“红绿古”多元融合态势,拉动“食住行游购娱”全面发展,铸造和谐共生的产业体系。

5.5形成共生发展示范带动相关区域发展

根据红色旅游共生发展的空间优势,遴选共生发展基础好潜力大的旅游区,优先发展形成示范,带动整个区域旅游业的共生集聚,有利于旅游业的全面发展。从长株潭区域的情况来看,可以优先将韶山市、宁乡县、炎陵县建设成红色旅游共生发展示范区。韶山市外部交通有高速公路、省道等,内部环景区公路也全线开通,交通条件好;旅游资源丰富,红色旅游资源知名度极高,已经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宁乡县应加快交通网络建设,借助旅游区高质量集聚度的优势,以花明楼刘少奇故居、灰汤温泉、沩山风景名胜区等高知名度旅游区吸引游客,形成示范区效应。炎陵县的旅游区质量集聚度和交通条件较好,以炎帝文化和神农谷绿色旅游资源为特色,形成红绿融合的共生发展示范区。

参考文献:

[1]卞显红,王苏洁.旅游地旅游空间结构的分析及其优化研究――以江苏常州市为例[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4):3540.

[2]陈志军.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演化模式分析――以江西省为例[J].旅游学刊,2008(11):3541.

[3]冯淑华.基于共生理论的古村落共生演化模式探讨[J].经济地理,2013(11):155162.

[4]丁正山.城市旅游流的空间结构与集散研究――以南京、苏州、徐州国内旅游为例[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4.

[5]方世敏,廖珍杰.长株潭旅游景区群落空间关系及其结构优化[J].经济地理,2009(2):342347.

[6]黄金火,吴必虎.区域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的模式与优化――以西安地区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05(1):116126.

[7]黄远水,陈钢华,伍弦.福建省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研究――基于国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的统计分析[J].经济地理,2010(7):11951199.

[8]毛小岗,宋金平,于伟.北京市A级旅游景区空间结构及其演化[J].经济地理,2011(8):13811386.

[9]王晨.旅游城市空间形态研究――以绩溪县城为例[D].安徽:安徽建筑工业学院,2012.

[10]吴国清.都市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演化的网络化机理[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11]章锦河,赵勇.皖南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1):99103,108.

[12]赵现红,吴丽霞,马耀峰.西安市旅游资源空间结构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115119.

[13]Christaller W(1964).Some considerations of tourism location in Europe:The peripheral regionsunderdeveloped countriesrecreation areas[J].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12(1),95105.

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例9

宗教文化一直作为人类独有的人文旅游资源,目前,已成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日益凸显其重要性。自古以来,宗教旅游以求法、朝拜等为目的,属于一种特定层次的旅游活动存在。某些宗教圣地已不再仅仅属于宗教活动的场所,其历史文化价值更是给人生活习俗以及思想意识带去了深刻的影响,同时其博大精深的文化以及丰富多姿的文物古迹以及宗教的景观建筑也在深深地吸引着各个层次的游客。因此,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宗教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能促进当地宗教旅游事业的发展,更能促进其他旅游形式的快速发展。目前,宗教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受到国家和地区的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开发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问题被显现出来,要想科学合理的对宗教旅游资源进行开发,除了在保护原有的宗教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必须对宗教的旅游资源有更深一步的了解。

一、宗教旅游资源的概况

宗教教义中经常会有一些规律性的活动仪式,这一形式无不给人们带去一种新奇感和神秘感,从而引起人们对其的观赏欲望,为旅游界所利用,由此产生的各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促成旅游业务的开展。宗教旅游资源作为威化旅游资源的重要分支,用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旅游者。且具有以下特征:

(一)从宗教旅游资源本身来看

宗教本身具有神秘玄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特征:(1)神秘、玄奇的境界。这是宗教旅游资源最为突出的特点,同时也是区别于其他旅游资源的根本。宗教的源于对超人间、超自然、超现实力量的信仰与膜拜。从宗教的仪式、活动、设施以及哪些丰富多彩的神话传说等,都富有超现实的神秘感。(2)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宗教一直是人类历史上古老而普遍的文化现象。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以及丰富的内涵。宗教旅游资源的形成是结合当时政治、社会文化、经济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结果,长久的积淀才有得以形成现存的具有文化底蕴的宗教旅游资源。因此,说它们不但具有宗教内涵,更具有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一) 从宗教旅游价值来看

宗教旅游资源本身的特征决定了它的旅游价值:(1)宗教价值。宗教旅游圣地对于信徒而言,是朝圣、朝拜的神圣地界。时至目前,宗教场所的依旧正常的开展宗活动,这实质上是对信徒的一种强有力的吸引。对于普通游客而言,其价值主要体现在其浓厚的宗教氛围以及教义的哲理性上,它包含着一些人们乐于接受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如自我约束、积极行善等为人处事的哲理。(2)社会历史文化价值。宗教的文化主要靠具有深厚历史文化价值的宗教旅游资源来体现,宗教文化同样也是我国传统文化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人们把这种宗教的教旅游资源当作是宗教的产物来看,并把她们当作一种具有重要历史文物价值的人文景观来欣赏。(3)景观审美价值。宗教旅游场所一直因其建筑、环境以及宗教艺术品等艺术魅力来吸引着游客,无论是对信徒还是一般游客都具有很高的景观审美价值。

二、宗教旅游资源开发原则

由于宗教旅游资源多方面的旅游价值以及鲜明的特色,在旅游业的发展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宗教旅游资源作为人类独具的人文旅游资源,除了鲜明的宗教特征以外,还具有历史文物资源的所有特征。加之宗教问题一般都具有群众性、长期性、民族性以及国际性等特点,因此其开发过程尤其复杂,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也即是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现实中的宗教问题及宗教现象,对于所有涉及宗教的问题都要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切实以国家相关宗教法律法规为原则,正确贯彻宗教政策方针,尊重宗教信徒以及宗教组织的宗教感情,在保护他们应有的合权益的同时,还要防止一些伪宗教、非法宗教等因素借宗教旅游资源的开发之名参与进来;用科学的方式方法进行综合论证、分析,不能盲目更不能想当然的去操作。

(二)历史性和效益性原则:宗教旅游资源大多具有丰厚的文化财富和历史文化遗产,因此,在开发过程中必须先就该资源具有的宗教影响范围以及信仰地位高低进行综合判定;对宗教旅游资源场所尽量以提升文化品味为目标,并尽量保持原有形态、风格、结构等历史特征。宗教旅游资源不但要求保持原有的历史文化特征,对经济效益以及环境效益的追求是宗教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经济程序。

(三)综合原则:综合性主要针对宗教旅游资源内容的开发方面,应保持旅游资源内容、方式的多层次性以及丰富性,满足各层次、各类旅游者的不同需求,但切记无中生有。综合考虑的问题还很多,因此一定要把旅游资源当作一项复杂的工程来认真对待。

三、宗教旅游资源开发的几条建议

结合我国目前宗教旅游资源的现状以及开发原则,给宗教旅游资源开发以下几条建议:(1)充分评价、认识宗教旅游资源,开发能够体现出宗教特色的旅游产品.(2)加强管理,避免宗教文化的迷信化,同时要充分挖掘宗教文化的内涵(3)管理部门除了考虑旅游自身带来收入以外,更应考虑其长久可持续的发展,切忌过于商业化。(4)保护与开发并举,也即是通过一些重建或修缮尽量保持原有历史文化的原貌,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创新景点的开发,适应现代旅游者的需求。不仅保护了宗教文化的原有资源,而且又发展了新的旅游业。

总而言之,在开发宗教旅游时,必须注重旅游资源特色的挖掘,加强与宗教部门之间的合作,使旅游业与宗教之间实现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 范斌,郑贺.足球边路进攻战术的探讨[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6,27(2).

[2] 罗福源.我国宗教旅游资源及开发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4(1).

[3] 沈祖祥.《旅游宗教文化》[M],旅游教育出版社,2000年.

[4] 王德刚.《旅游开发学》[M],山东大学出版社,1998年.

[5] 候冲.宗教生态旅游与21世纪人类文明[J].思想战线,2000(5).

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例10

城乡交错带因其具有综合功能优势、区位优势、资源环境优势及旺盛的客源市场需求优势,使其成为诸多大中型城市旅游开发的理想之地。但现实中的城乡交错带旅游产品开发存在着不少问题亟待解决,如旅游产品开发层次低,缺乏核心竞争力;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管理不规范;政府对城乡交错带旅游管理制度不健全,呈现模糊化管理;景区开发与村民间利益争执等。

二、相关理论基础

(一)城乡交错带旅游产品概念及特征

1、城乡交错带旅游产品概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扩展,在城市与乡村间出现了一个明显的过渡性、动态性、多元性地带,即“城乡交错带”。城市城建区与周围乡村城镇的交接区域称城乡交错带。从旅游者的角度看,旅游产品是旅游者花费了一定的时间精力及费用所换取的一种体验经历。综合上述概念,本文认为城乡交错带旅游产品指在城乡交错带这一特定范围内,旅游业通过对这一特定区域内的旅游资源进行开发,设计出满足旅游者的旅游吸引物及服务的统一体。

2、城乡交错带旅游产品的特征

城乡交错带独有的区位性决定了城乡交错带旅游产品的如下特征:

(1)过渡性。城乡交错带内部,由于城乡间的彼消此长,旅游产品从城市到乡村逐渐呈现出过渡演变的独特景观。

(2)动态性。随着不断扩展的城市空间,城乡交错带表现周期性非均衡推进规律。内部诸要素间互相渗透、互相融合,使旅游产品在功能、结构、层次上展现复杂趋势。

(3)多元化。城乡交错带是城市与乡村相互作用最频繁,人口变动最剧烈及其空间选择行为最复杂的地带,使多种旅游景观形态并存于此,且同种景观内部形态的构成要素也呈现多元格局。

(4)新事物的滋生地。城乡交错带动态性、多元化等特征,使城乡要素高度聚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价值流等快速融合,易于新兴产业的产生,以促进城乡交错带的经济发展。

(二)城乡交错带旅游产品开发原则及类型

1、城乡交错带旅游产品开发原则

城乡交错带便利的交通、齐全的配套设施、巨大的客源市场潜力,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较低的土地租金等优势,使其极易成为旅游开发经营者的首选地。因此有许多旅游开发项目如:主题公园、度假村、森林公园、观光农业园等景观集中分布在这一特殊地带。城乡交错带旅游产品需依照如下原则进行建设:

(1)区域性原则。城乡交错带旅游产品的开发应充分把握其地域性,适当定位个性化旅游产品,确定鲜明独特的旅游主体形象。

(2)持续性原则。旅游资源开发应基于旅游环境容量来确定开发方式,以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尽而保持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及生态可持续发展。

(3)协调性原则。城乡交错带旅游开发要符合城市旅游的整体规划,其内部旅游项目间要相互融合,避免资源浪费、重复性建设等。

(4)市场导向原则。依据市场需求来设计城乡交错带旅游产品,实现旅游产品衍生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

2、城乡交错带旅游产品开发类型

城乡交错带资源、区位、客源等优势决定建设旅游产品类型即:

(1)观光旅游产品:名胜古迹观光、自然风景观光、主题公园等。

(2)替代性旅游产品:生态旅游产品、摄影旅游产品、社区旅游产品等。

(3)度假享受性旅游产品:野营山地、休闲娱乐、海滨温泉、游泳、钓鱼、高尔夫、美食等。

(4)运动刺激性旅游产品:探险、冰雪、球赛、登山、漂流等。

(5)会展性旅游产品:商务旅游产品、会议旅游产品、奖励旅游产品、公共关系旅游产品、购物旅游产品。

(6)业务旅游产品:农业观光、农业采摘旅游产品、科学考察等。

三、郑州市城乡交错带旅游产品开发现状

(一)郑州市城乡交错带旅游产品开发优势

1、优越的区位条件,丰富的客源市场

郑州西南部是山地丘陵,北临黄河,东靠黄河冲积扇平原,其独特的区位优势使郑州周边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因独特的区位空间及地形地貌,而形成了“河洛文化”。有全国通枢纽及区域性商贸中心之称的郑州,拥有频繁的客流量;郑州是河南的政治、经济、金融、文化中心,其学术文化、会展、信息、经济等大型活动交流频繁,形成大量的潜在客流。

2、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产品规模化

郑州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历史古迹、文物遗址众多,人文景观较丰富,早在 3500 多年前,先后有夏、商、管、郑等国曾在此建都,五代、宋、金、元、明、清 8 代建州,遗留下来的文物古迹有商代城墙遗址及大河村原始落遗址。母亲河为郑州附近供给充足的水流,形成了中北部难得一见的湿地滩涂景观与水乡农业景观;农业旅游资源丰富,有1990 多种植物形成郑州独特的观赏产品,有月季、荷花、蜜桃、樱桃、葡萄等,利于发展农业观光旅游。城乡交错带景观丰富,拥有森林草地、农田果园、河流水库、山地村庄、民俗文化等人文自然景观,构成了以河、古、花、果为主要特色的旅游资源,是发展郑州城乡交错带旅游的资源基础。

3、便捷的交通条件,服务设施逐步完善

郑州交通道路状况好、方便快捷,通往各地级市的道路,呈辐射状展开;拥有相对齐全的配套设施,为游客运动健身、娱乐休闲等需求提供的环境设施也趋于齐全;郑州市居民需求的户外旅游场所在距郑州30公里的范围内,少数拥有优质旅游资源的景区在较远的地区,但都在围绕郑州市区距离 1.5小时内的车程范围,交通相对便捷。

(二)郑州市城乡交错带旅游产品现状

1、城乡交错带旅游服务体系不健全

郑州城乡交错带基础设施不齐全,通往郊区的部分道路不便利,抵达郊区的车辆也少。市区主干道指向郊区的标志交通指示牌不清晰,导致来郊区的游客不清楚路线。部分景区的景观道路缺乏整修,基础设施陈旧简陋等,致使游客对景区的印象极差,重游率极低。如黄河风景区,重点景观指示不清楚且景区内服务人员又少,致使不少游客不知景观的具置在哪;还有些公益性景区,没有卫生间、歇息的石等设施,甚至有些游乐设施简陋,存在安全隐患。

2、旅游产品品牌意识低,核心竞争力缺乏

由于对郑州郊区旅游资源的认识不到位及对旅游市场的需求定位模糊,因此交错带的旅游资源开发不能满足市民对交错带的项目需求。当前对城乡交错带旅游资源缺乏正确认知,即较低的旅游产品品质,贫乏的生态文化特色。人文资源粗狂开发,蕴含较少的文化内涵;生态资源掠夺开发,导致环境破坏,景区建筑化,农家乐城市化等。很多景区旅游休闲娱乐项目少、且陈旧老套,难以吸引市民重复性游玩。如郑州郊区的富景生态园与丰乐农庄的旅游项目相似度极高。

3、城乡交错带经营不规范

城乡交错带景区管理缺乏统一性。景区收益主要靠门票,部分景区环境卫生脏乱,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没有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没有协调好景区发展与环境效益及社会效益间的关系,难以做到可持续发展。景区内有较多小商贩,存在乱收费现象且服务水平低下。部分经营者没有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不是提升旅游产品的质量与服务水平,而是采取不正当恶性竞争,致使游客对旅游地整体印象极差。如郑州国家森林公园,在一个园区门口见贴有通知,由于拆迁,其它园已搬走了,现只剩此一家游乐园,;再向前走,就看到另一通知,有人恶意散布其它园区搬走,纯属谣言;森林公园内不当恶性竞争,致使游客对景区产生极差印象。

4、城乡交错带管理效率低

旅游是政府主导的综合产业,与许多部门相关,但又不归属于某一具体部门,权责不明,对于存在的问题,没有直属机构做出决定。管理主体混淆、多头化,导致极低的执行率。由于城乡交错带是乡村向城市的过渡性区域,更没有明确的所属关系,更容易形成多头化管理。

四、郑州市城乡交错带旅游产品开发建议

(一)开发构思

1、旅游产品开发目标及指导思想

结合郑州市城乡交错带地理区位、资源特征及市场需求特征,概括郑州市城乡交错带旅游产品开发目标:

(1)实现游客需求多样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既要满足观光、野炊、垂钓、采摘等基本层次的游览观光需求,也要满足温泉浴、农事参与体验等较高层次的休闲体验需求,更要满足高尔夫球、科研考察、商务会议等专业层次的旅游消费需求。

(2)促进旅游产业融合。提高城乡交错带旅游者信息食住行游娱购等服务水平。促使旅游业融入到周边的工业、农业、商业,发展会展游、工业游、农业游等。

(3)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制定城乡交错带景区管理规范,以当地资源为基础,扬长避短,规划功能分区,引领发展方向。

(4)发展城乡交错带旅游成为公益性旅游景区,突出城乡交错带旅游的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使其成为市民重游率极高的休闲旅游场所。

2、旅游产品特色定位

本文通过对郑州市城乡交错带的景观特征、植被覆盖、地势特点、水体分布、土地利用等基本情况进行考察及对当地居民旅游行为特征的调查进行分析,笔者认为在发展城乡交错带旅游产品时,应结合资源特征,发挥各分区优势,并把传统的观光旅游产品融入新型旅游产品,实现产品与市场空间组合的多层次开发。开发满足当地居民对城乡交错带旅游产品的特色定位:休闲气息浓、康体要求高、娱乐项目多。

3、旅游产品开发构架

根据郑州市城乡交错带旅游资源类型及其空间格局,依据城市与旅游业空间拓展的客观规律,郑州城乡交错带旅游产品开发以沿黄河生态文化旅游区、农业观光休闲旅游区及郑东新区现代城市风貌游览区三大板块作为重点建设方向,把城乡交错带打造成为供市民休闲娱乐健身的生态文化场所。

(二)发展郑州市城乡交错带旅游产品开发路径

1、加强旅游产品开发创新

对城乡交错带资源进行统筹整合,全方位、多层次认识旅游资源,根据资源与区位特点,针对不同的客源市场,以特色资源为基础打造不同的旅游地主题形象,确定旅游产品开发的序列、层次及程度,以期提供不同的旅游产品。利用区域资源优势,设计独特新颖旅游产品,如惠济区黄河文化最为突出,二七区的休闲农业发展较好,管城区的主题公园等。针对人文类旅游项目,需挖掘当地特色文化。在此基础上景区内要多开展娱乐参与性体验项目与活动类休闲体验项目,加强产品的持续创新,突出产品的休闲性、娱乐性、养生性、康体性及自然生态性的特点,吸引当地居民重复性来郊区休闲观光。城乡交错带旅游主体多是家庭、情侣、亲朋好友、企业等,因此旅游产品应趋向内容多元化,项目功能多样化;因此城乡交错带应趋于开发诸如野炊烧烤、骑马射箭、垂钓划船等旅游项目,使其向功能多、品味高发展。

2、建造景区环境持续发展

市民选择去郊区运动健身、娱乐休闲,优先考虑休闲空间的舒适度及整体环境的休闲氛围;在生态野趣环境中呼吸新鲜空气,感受大自然和谐清净的自然魅力。在景区建设中,应遵循景观生态学理论及可持续发展规律,避免景区建筑城市化,应少改造,使人工建筑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在绿化不达标的地方种植植被,保护物种多样性,并制定相关环保措施,提高游客环保意识,规范游客环保行为。处理好垃圾回收工作,保持环境清洁,做好生态环境可持续与景区发展的关系。

3、完善旅游服务体系

巩固交错带旅游景区内交通建设,做好景区间交通路线的连接、区域资源整合,完善交错带旅游接待设施。在景区出入口及游客集散地,建设停车场,景区内道路主要以步行道为主,为游客提供环保型代步车服务,尽量减少机动车辆在景区内通行。景区内景点引领标志牌要一目了然,方便游客游览。在景区内适当位置建设餐厅、商店等便民服务区,以完善公共娱乐设施、康乐健身活动设施及公共娱乐设施等接待设施。

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例11

中图分类号:F5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1-29 -02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世代传承、引人入胜,形成了具有鲜明特征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在世界民俗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的一席。当世界各国将自然风光旅游推向人文生态旅游的高层次旅游经济趋势时,我们应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民俗文化资源,结合丰富而广阔的自然生态资源,进行全面的系统规划,形成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民俗旅游,并注重人文生态旅游的整体开发和可持续发展,使我国的民俗旅游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一、民俗旅游的特征分析

民俗是“民间风俗”的简称 ,广泛的含义是:一个民族流行于民间的全部风俗习惯,具有世代相习的传统文化现象。所谓民俗旅游,可以理解为: 以一国或一个地区的民俗事象和民俗活动为旅游资源,结合民族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资源,为满足旅游者开阔知识视野,促进人类相互了解和认识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我国的民俗旅游从总体上分析,一般具备下述特征:

(一)区域性特征

由于我国自然环境的复杂多样,造成了风俗习惯在不同的地域内,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一般所谓“风土人情”,是将“风土”指为自然环境,是地方特有的风俗习惯和土地、山川、气候、特产等的总称。而“人情”则泛指社会生活习惯。各地自然环境不同,特定的生产、生活条件也不同,产生的风俗也各有差异。“十里不同风 , 百里不同俗”“入国先问禁 ,入境先问俗”都是指风俗的地区差异。各地居民的居住民俗、饮食民俗、服饰民俗、婚姻民俗以及人生礼仪民俗,都具有鲜明的地区特色。由此而展开的旅游活动 ,个性突出,形态鲜异,感染强烈,极具吸引力。

(二)民族性特征

由于各民族历史发展过程的不同,居住的自然环境及生活条件的差异,在物质生活方式和文化生活方式上都有自己的爱好和禁忌 ,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历史、经济、文化和心理状态 ,客观上构成了民族差异的特征。我国56个兄弟民族的民俗文化,无论具体到哪一个兄弟民族,其具体的民俗文化同样各有特色,或者说, 存在着整体民俗文化下的个体之间的差异。这些差异,也就是它的民族性体现。反映我国各兄弟民族的民俗旅游活动的民族性特征,其内容十分丰富,文化欣赏价值极高,若再渗入各民族地区的特色自然生态环境文化,形成内容丰富、形态完善、品位高尚的人文生态旅游经济,并推向世界各国的旅游观光人士,既可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民族文化,又可使世界人民更深入地了解我中华民族56个兄弟民族热爱和平、勤劳勇敢、团结奋斗的民族精神和风貌。

(三)传承性特征

民俗旅游的传承性是指风俗在不同的社会发展中所表现的动态形式。风俗就是泛指历代相沿,积久而成的风尚、习俗,因而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习惯性。正是如此,才构成了各民族、各地区的民族性格、特点和不同的风貌。中华民族的每一个兄弟民族,在祖国的每一块土地上,经过祖祖辈辈的繁衍生息,将自己民族文化历代传承下来,在巩固自己本民族的优秀民俗文化传承的同时,又吸纳其他兄弟民族的先进的民俗文化,在不断地发展,向高度文明的现代社会传承式迈进。没有各民族的民俗文化的传承,就不可能有民族文化的特色和民俗旅游经济的开发 没有各民族地区的传承性民俗旅游经济的发展,就没有整个中华民族的民俗旅游经济的形成。

(四)社会性特征

民俗旅游的社会性是指人们在共同的生活中所形成的风俗习惯,即“约定俗成”。这种风俗习惯有时保留在几个村寨或一个民族中,有时可能涉及几个民族地区甚至广泛地传播于全国。具有这种民族社会性的民俗旅游经济可以从各民族地区的民族族情和风情出发,进行社会性的经济、文化、贸易和科学技术的多方面交往与合作,将民族经济和社会经济通过民俗旅游经济的推动,走向共同的繁荣富强。

二、旅游的文化性决定了民俗旅游的文化特质

民俗旅游是民俗与旅游的结缘,是以民俗事象为主体内容的旅游活动。民俗与旅游历来就有不可分割、血肉相连的密切关系,我们从中外古今旅行家的大量游记中,可以追索到两者结合的渊源。如在《马可・波罗游记》《徐霞客旅记》等古代著名游记中,就有许多对当时各地民俗事象的记述和分析。观风察俗、考察民间文化艺术历来就是旅行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旅游属于文化旅游的范围 ,旅游所具有的文化特性在民俗旅游中均有体现。

(一)民俗旅游给人以文化享受

旅游是以享受为主的人类文化生活。物质享受虽是旅游的一个基本内容 ,而精神享受(或文化享受)则是旅游更为重要的特点。国外游客来到中国,品尝到中国菜的色、香、味 ,固然满足了“物欲”,但更重要的是使国外游客得到一种文化享受:品尝中国的烹饪艺术作品,欣赏中国的饮食文化。民俗旅游的内容能够时时、处处给人以文化的享受 ,它使旅游者在潜移默化中享受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独特的文化。

(二)民俗文化是旅游的重要资源

旅游和旅游业赖以生存的旅游资源和文化有着密切关系。旅游资源主要包括两大类: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不属于文化的范畴,是大自然的造化。人文景观则是以其丰富的文化内容来吸引众多的旅游者。人文景观既包括文物古迹、各类博物馆、当代建筑工程 ,也包括民俗文化等内容。我国是有五千年文字历史的文明古国 ,又是有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 ,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是我国的特点。由于历史悠久,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产生了与这个时期相适应的风俗习惯,传流至今便成为当代蔚为壮观、丰富多彩的民俗事象。由于民族众多,每个民族又都有其独特的风俗习惯 ,完全可以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奇的特点。

(三)旅游服务是民族文化的具体体现

旅游服务既包括提供必要的生活服务设施,也包括服务人员和导游的服务活动。服务人员和导游是直接与旅游者接触的人员,他们本身的言谈举止表现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素养。他们既要了解一般的国际交往礼仪,以达到与旅游者沟通的目的;又要熟知本国风俗礼仪,为旅游者展现本国文化。

三、做好宣传策划,实现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宣传对旅游业是至关重要的,是民俗旅游开发中不可忽视的因素。民俗旅游尤其需要重视宣传。由于民俗所具有的民族性、地域性特征 ,使当地民俗不易为外人所知 ,有些民俗事象也很难被外人理解。因此 ,宣传和介绍民俗是搞好民俗旅游的首要任务。

旅游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关于人口、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相互协调的一种战略思想。其核心是既考虑当前经济发展中对资源的需要,又为未来社会的发展提出了战略要求,民俗旅游发展实质上是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化,也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主要应包括以下内容:

首先,稳步扩大的客源市场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其次,应完善民俗旅游的基础设施。从当前来看,民俗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大都处在山区或边远地区,交通、信息相对闭塞,经济欠发达。这些地区要开发民俗旅游,就必须加强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其别是邮电、电力、交通、旅店等。扩大综合接待能力,做到“进得去,散得开,出得来”。基础设施建设要突出原始朴素、自然的民俗意境,既满足旅游者需要,又保护民俗文化的自然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民俗旅游就可持续发展。

第三,民俗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民俗旅游是在特定地域形成的。民俗旅游发展必须依赖于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民俗旅游资源是人类自身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但它的变异特性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有可能随着民俗文化环境的变迁而变迁,甚至因民俗环境的破坏而毁灭。民俗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就可以使民俗旅游得到可持续发展。保护和开发总是相对存在,又是相对矛盾的。有丰富的资源,自然利于开发,而开发不当,就会使资源受破坏而枯竭。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就是在利用与保护问题上寻求一致和平衡。民俗旅游资源的利用应建立在科学研究之上,进行适度的开发和利用,使之与旅游地的民俗文化环境、物质环境、社会环境相适应。

第四,营造良好的民俗文化环境氛围是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保证。要加强民俗文化的宣传,树立民俗文化品牌意识,树立起良好的旅游形象,以使人们认识和理解民俗文化,参与民俗旅游活动。还要注重民俗礼仪、恪守民俗风尚。维护好民俗旅游地的社会治安环境,加强对宾馆、旅行社、商品市场、娱乐场所的管理,规范其经营,打破地区、行业分割,加强旅游各部门协调运作,共同对外促销,实现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