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9-03 15:18:58

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例1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1-0040-02

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在“十一五”期间获得了很大的成就,然而目前我国农村仍旧存在接近两亿的富余劳动力。如何面对如此庞大的富余劳动力,进行有效的转移和转型,相关职业教育必不可少,且具有特别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伴随我国现代化工业迅猛发展,农村劳动生产率急剧提升,农业生产现代化进程逐步提速,农村发展新形势的转变正在形成,依靠现代化分工基础的社会化大生产逐渐替代了原来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小农经济,众多的农村人口产生了职业分化,这种职业的分化促使这些人不再从事农业生产,进入第二和第三产业就业。

数字庞大的农村劳动力是潜在资源,可这一潜在资源整体文化素质低下是目前的现状,不容忽视。我国农村劳动力中一半以上人口初中以下文化,高中及以下文化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他们的平均受教育程度仅为6.66年,刚刚超过小学毕业水平。这样低素质的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带来了如下问题和障碍:转移劳动力数量大于需求,整体文化水平低,不适应市场需求;转移无序,盲目流动等。所以,不管是着眼当下还是展望未来,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整体素质是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根本措施。目前主要是通过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来实现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根本目标。

二、职业教育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功能与作用

第一职业教育是联系自然状态中人与现代职业社会的纽带与桥梁,不仅促进劳动者职业化发展,而且还能有效地促进社会经济增长。现代社会经济需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还是农民脱贫致富愿望的体现,它反映这两方面需求。职业教育是提高劳动力素质最有效的途径。

第二职业教育利用专业知识教学和职业技能培训,来提升人的技能与智能,将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劳动者具有专业技术和劳动技能是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关键,故而不论是提供劳动力的地区还是吸纳劳动力的地区,都必须依靠职业教育来培养、培训转移者所缺乏的基本劳动技能。

第三职业教育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必然选择。职业教育应是终身教育,它贯穿于个人职业发展的全过程,它通过横纵联系全方面提供给劳动者多种类,多层次的枝叶教育和培训。

三、发展职业教育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对策

(一)转变传统农村教育观念

明确农村职业教育的目的:为发展农业经济服务和为发展非农经济服务。经过职业教育可给农民提供多种技能,让他们整体素质得到提高,不但有利于尽快转入城市适应新工作,还有利于留守农村的劳动力提高技术发展农业。

1.通过严抓九年义务教育来改变传统教育观。保证农村适龄儿童、少年的入学率,保证九年义务教育得到真正落实,夯实教育基础。

2.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引导农民树立终身教育观念。通过多渠道完善该系统不断构筑教育平台,开创由学历教育向终身素质教育全面过渡的新格局。

(二)把握规律,突出职业教育特点

职业教育指各级各类职业学校教育和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包括从业前、转业、学徒、在岗、转岗及其他职业性培训等等。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作用能降低劳动力转移规模与速度上的差异,满足产业结构和技术层级的要求。

1.坚持学历教育与中短期职业培训相结合。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要突出短期培训、技能培训,提高投入产出效益;要坚持转移前培训和转移后培训并重,实施终身教育。

2.要进行灵活多样的专业培训。劳动力市场需求不是一成不变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培训教育必须跟上这种变化的形势,培养出满足市场的专门人才。一方面,以推动工业化进程需求培训机械技术、微机技术、汽车行业、电子产业等领域的骨干。另一方面,按照劳动力转移的行业主要分布积极开发面向第二、三产业为主的培训专业及项目,比如餐饮、美容保健、家政、旅游、家电维修等行业的职业技能培训。

3.扎实做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以各级农村教育培训体系为核心,为农村培养大批高中初级技术人才,让农村转移劳动力运用学到的专业知识、科学技术为农业生产做出积极贡献。

4.树立职业教育的品牌形象。品牌效应现在是市场竞争的有效法宝,积极树立品牌效应才能不同于他人,才能打造属于自己生存发展的道路。职业培训学校要加强师资队伍水平,提升教学质量和成效,积极开发设置特色专业和特色培训项目,灵活创新教学机制,要建立特色鲜明、适应市场的学校。例:陕西省明确推出的五大品牌:“米脂家政”、“杨凌农科”、“秦巴茶艺”、“蓝田厨师”、“渭北技工”,就在全国小有名气了。各地都在力创自己的品牌,抢占市场先机,扩大自己的影响。

(三)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政策

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方可保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平稳过渡,而职业教育需切实可行的教育政策扶持。

1.合理运用资金,保障职业教育投入。多年以来,投入职业教育的资金比重在我国教育行业投入中偏低,所以,国家好各级政府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确保各层次教育的协调发展;同时还要合理运用有限资金,提高教育投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加大对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投入具有更为显著的边际效益。因此,在教育投入上应通过制定对经济不发达地区倾斜的政策,重点加强职业教育投资,改善办学条件。

2.加强城乡之间教育政策的沟通。因为我国实行严格的城乡户籍管理制度有着很长的时间,劳动力无法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在子女入学教育等系列问题上,转移到城市的农村劳动力子女存在着较大的障碍,仍旧无法与城市孩子享受平等的教育权。所以,各级政府应该将流动人口从体制外纳入到体制内,纳入到城市社会整体制度创新的框架中,增加他们对城市社会生活的参与。与此同时完善健全劳动力市场体系,降低农村劳动力市场准入门槛,变换为文化技术知识控制,将职业学校毕业这一条件作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城市准入”的重要条件,把岗位职业技能培训作为企业招工招聘的前提。

参考文献

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例2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

近几年来,随着农村改革力度的加大、农村教育水平的提高、农民思想的改变,现代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有了一定改善。然而就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城乡差距、贫富差距的拉大,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困难。具体来讲,我国目前的农村劳动力现状如下:

1、我国目前农村劳动力现状

(1) 年龄结构。我国目前的农村劳动力以20-50岁青壮年为主,比例可占到总量的70%。另外,50岁以上的占到五分之一,而20岁以下的劳动人口仅仅占到3%。因此可知,农村劳动力的年龄结构较合理,可以说在我国农村存在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2)教育结构。农村教育结构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质量的重要指标。数据显示在我国约有60%的农村劳动力中为初中教育水平,小学及以下的约占到30%,而高中、大学及以上的仅仅占到不足10%。这组数据充分表明,相比于城市,农村劳动力仍然以小学初中文化为主,教育结构仍然存在着很大的问题。(3)就业分布结构。分析农村主要劳动力的就业走向,可以看出,主要停留在所在村的周边县城工作的农民占到农村总劳动力的60%,而能走出外市打工就业的农民仅仅占到40%。其中,外出打工的农民工主要流向广东等一些较发达、且就业岗位充足的地区。(4)就业方向结构。数据显示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方向的发展正在呈现多元化发展的形势。从事农业与非农业的农民比例约为3:7,其中,在从事非农业的劳动力中,主要以建筑行业、制造业以及批发零售业为主,各自约占到40%、20%和30%。

2、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呈现的形势

分析以上的数据结果,我们不难看出,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呈现的形势主要可以概括为:

(1)劳动力数量巨大。相比与城市人口数量,农村人口数的增长速度是比较快的,因此每年都有大量的劳动力产生,但由于农村教育结构的不合理,导致教育水平跟不上,因此有很大一部分的劳动力无法向城市转移。然而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业科技水平的发展以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业对于劳动力的需求在下降。这样一来,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就被闲置,成为剩余劳动力,长此以往,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压力和转移就更加成为难题。(2)每年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涌入,也给城市的就业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巨大,导致城市对新劳动力的接受程度下降,从而造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困难。(3)农村劳动力素质问题。由于农村教育资源的匮乏,导致农村劳动力的教育水平较为低下,其文化程度、劳动技能、整体素质、就业竞争力和市场适应性相比于城市劳动力差距都很大,而教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就业方向。(4)户籍政策所带来的问题是农村劳动力就业稳定性差。二元城乡结构使得农村劳动力在城市无法享受到相同的福利待遇,因此大多数农民工缺乏长期居于城市就业的信心,而农村社会保障体制也同样不健全,因此土地便成了农民的唯一社会保障和养老保险。于是便导致农村劳动力流动性较大。数据显示在同一企业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农民工数量仅占到总数量的40%。

二、影响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因素分析

1、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中的经济结构和经济规模都是影响就业特别是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方面。改革开放几十年以来,虽然有一些新兴工厂的建立能够吸纳一些农民工就业人群,但是由于生产力的布局不合理,导致这部分人群就业的不稳定性,造成了再一次的失业出现。另外,土地的分配使用和管理体系都不够完善,造成在农村的农业、非农业的就业环境都不够理想、不够稳定,因此就业问题也得不到长久改善。

另外,经济因素对于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影响还体现在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之上,在经济发展情况不同的地区,农民进城打工的促成因素以及其从事的行业都存在着巨大差别。例如,在我国相对发达的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原因是家庭所拥有的可经营土地面积的减少以及其对于土地的依赖性有所下降,并且进城之后所从事的行业领域为较复杂的体力劳动;而在我国的一些欠发达地区,农民进城就业的促成因素则主要是由于家庭成员过多造成家庭人均收入过低、家庭剩余劳动力过多以及教育医疗等因素的制约,而其进城之后从从事的工作也集中为较为简单的劳动,并且依然在收入方面没有大的改善。

2、政策因素

在二元城乡结构的背景之下,我国正在努力推进城市化进程。这样的政策环境给农村劳动力就业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农村剩余劳动量每年都在以庞大的数字在增加,而城市化的进程却脚步缓慢,因此农村户口和非农户口之间的转换仍然是农村劳动力人口向城市转移的巨大屏障。

封闭的地方政策是限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最大屏障。我国目前的贫富差距和地方差距已经越来越明显,京津、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高新科技的快速进步带动了这些地区的高端就业岗位的人才缺失,而这些地区也出台了一些相应的针对地段就业岗位的政策,如对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人员数量的限制、农民工从事行业领域的限制等。

3、中小型企业发展

中小型企业吸纳劳动力能力较强,尽管我国目前正在大力扶持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并且其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中小型企业的自身特点恰恰是其发展过程中的缺陷。由于其数量众多、分布广的特点,造成中小企业较为分散,并且由于不同地区差异性的存在,加之地方政府不同的管理特点,造成中小型企业形成了地区分布分散、发展模式分散的特点,因此很难形成规模经济。在这样的形势下,大量中小企业就将被淘汰,进而产生更多的失业,这对于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转移又是一个巨大的问题。因此,在大力扶持发展中小型企业的同时,也要看到其内外部环境存在的威胁因素,只有解决了其发展的瓶颈问题,中小企业才能成为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重要渠道。

4、农村劳动力素质

劳动力素质低下一直是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中的重要方面,数据显示,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高中及以上教育水平仅仅占到15%左右,而城市人口中拥有高中及以上学历占到城市总人口的80%以上。除了教育水平问题,农村劳动力所接受的专业技术培训也十分欠缺,因此,文化水平低下以及相关领域技术培训的匮乏使得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较低,则导致大部分的剩余劳动力都滞留在了农村持续进行农业生产活动,只有那些少部分的接受过高等文化教育以及技术培训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了城市。除此之外,劳动者素质还影响着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速度和规模,如果转移的劳动力是高素质群体,则会减少城市人口对于转移人口的抵触情绪,使得农村转移劳动力更好的适应城市工作生活,以降低管理成本。

三、增加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对策与建议

1、发展乡村经济,拓宽就业空间

首先,发展乡村经济一直都是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空间、解决其就业问题的根本措施,只有从源头解决了经济发展问题,才能更好的带动就业,解决农村劳动力供需矛盾。发展乡村经济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乡镇政府应该合理地对土地资源进行规划与分配,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农业生产力,同时,推动乡村的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使得乡村经济结构与劳动力分配更加合理。第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建设,进行合理的农村区域规划,通过建设绿色农村来拉动需求,以带动就业,同时为劳动力提供更好的就业生活环境。第三,推动乡镇企业向集约型经营方式转变,继续完善集体经济,实现规模经济,带动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发展。

2、政策调整,缓解就业压力,创造宽松的就业环境

宽松的政策环境对于农村劳动力在本地就业、外出务工还是进入乡镇企业自主创业,都是基本的条件,因此,中央政府以及各级地方政府应该结合不同阶段的经济发展情况以及实时的社会环境推出不同的政策来为农村劳动力创造宽松的就业环境,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还要根据现实情况随时进行调整。例如在我国目前的二元城乡结构的背景之下,农村劳动力的农转非问题是制约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的主要因素,因此政府应适当调整农转非政策,制定有利于农村户口城市化的政策,以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开发为重点,对于失去土地或者不拥有土地的农民,提高社保福利,减少劳动力对于集体经济的压力,同时引导优秀的外出务工人员回归乡镇企业创业,努力挖掘新农村的投资热点和经济增长新方式,以改善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环境。

3、推进制度创新,改进就业模式

目前我国的农村劳动力就业安置方式仍然主要以政府为主。因此,制度创新的首要任务就是经济制度创新,应该将劳动力就业安置方式向依靠市场方向引导,转变农村劳动力就业观念,使市场成为支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要力量。首先,要实行社区股份制改革,本着产权明晰、权责分明的原则,将集体资产落到个人,建立完善市场机制,同时对乡镇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加强完善乡镇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从而促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其次,完善就业机制、推进就业制度改革也是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例如,首先可以在用工制度方面进行改革,通过改变以往农村劳动力依靠组织找工作的依赖性,转为凭自身能力和努力竞争上岗的就业制度,使得农村劳动力能够更加自觉主动的提高自身素质。

4、将中小企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

从我国目前的经济体制结构以及农村劳动力的教育技术水平来看,大中型城市吸收农村劳动力的难度仍然存在。首先,国有企业的内部改革造成一部分的下岗无业人员,这部分人口主要集中于大中型城市,而每年的高校毕业生又会形成新增劳动力,这些剩余劳动力已经为城市人口就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农村劳动力相较城市人口,就更加难以就业。而在我国小城镇中,中小企业数量众多、且分布较广,国有企业数量较为少,因此若将小城镇发展和中小企业的振兴相结合,则可以极大地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中小企业的企业规模并不大,业务结构通常较为简单,因此对于劳动者素质要求不高,对其所需技能的培训也较为容易,因此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充分发展中小企业,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同时为小城镇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5、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城乡第三产业

产业结构调整中一个重要的课题就是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是一种用来满足人民精神需求的产业,虽然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壮大受到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制约,但是仍然可以通过一些宏观调控的手段来刺激第三产业的发展,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大力发展农村金融、信息、科技等生产业。支持商贸企业及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合作组织发展农资连锁经营,推行农资信用销售。面向农村居民生活需要,积极发展通讯、文化、餐饮、旅游、娱乐等生活业,丰富服务产品类型,扩大服务供给,提高服务质量,满足和方便农民多样化的生活需求。适应农村人口老龄化和居住方式变化,积极发展农村养老服务和社区服务业。

6、增加对农村人力资本投入,提高劳动者素质

(1)给予农村人口素质教育和技术培训一定的财政支持,增加教育资金投入,建立希望小学,实现九年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并给予过度贫困的家庭一定的生活补助、给予直接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人群一定的教育补助。同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教会农村的新生劳动力一些直接实用的技能知识,让他们能够更好的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通过教育水平、技能水平的提高,来实现劳动力的就业和再就业。(2)要发挥乡村周边城镇、以及中心城市各大高校的影响作用,形成高校、职业教育学校的辐射作用,建立城乡之间的教育联系,将农村劳动力中具有发展潜力的人群直接引向这些教育机构,并且在学校中建立志愿者组织,下派到各个乡镇进行义务性的支教活动,派送教育资料等等,真正形成一条城乡教育链条,带动农村教育水平的提高。(3)在技能方面,对于那部分想要直接掌握实用技能的劳动群体,设立劳动技能培训机构,并形成城乡劳动力市场体系一体化,每年直接向城市输送专业技能人才,并给予稳定的工作环境和收入。不仅可以直接向城市提供一些用人单位所需的技能对口的专业性人才,满足企业的生产需要,同时相比于高等教育投资大大的减少了财政支出的压力。

【参考文献】

[1] 徐元明,刘远.农村财产制度改革与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构建,江海学刊,2011.06.

[2] 周天勇.中国就业、再就业与劳动力转移的趋势和出路,财经问题研究,1999.11.

[3] 张建武.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制约因素和对策,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05.

[4] 袁守启.中国未来20年的劳动力就业与流动,中国人力资源开发,1999.11.

[5] 钟甫宁.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估计,农业经济问题,1995.09.

[6] 刘志成.关于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外部环境因素分析及主要对策,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04.

[7] 郭飞,夏建军,余欣.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出国与就业:2011.24.

[8] 杨舟.制约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与对策,长江大学学报(农学卷),2006.4.

[9] 陈曦.农业劳动力非农化与经济增长.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

[10] 陈晓华,张红宇.中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就业.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12.

[11] 蔡防.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城乡就业问题与对策.社会科学文献出皈社,2002.

[12] Scott Rozelle,Li Guo,M inggao Shen, AmeliaHughart,JohnGiles. Leaving China's Farms:Survey Results of New Paths and Re-maiming Hurdles to Rural Migration. The China Quarterly.1999,June:367-393.

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例3

引 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高等教育教学创新的不断优化,使得中国的高度技术人才以及高等专业人才数量得到了全面提高,加之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大学生就业与创业能力提高,但是由于大学生劳动价值观的教育理念以及教学课程安排不科学,使得大学生缺乏对劳动价值的正确认知,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以及职业规划,无法实现对大学生的整体就业效果的提高,降低了高校的大学教育综合质量。

一、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方向多样,缺乏自身的职业规划

由于社会经济的不断完善以及经济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使得现代大学生可以选择多样化的就业方向,尤其是可以选择与专业学习相契合的多种工作类型,同时由于大学生对自身的职业规划缺乏必要的认识,使得大学生对自身的职业认知以及职业选择往往是自身的实际能力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导致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下降。

(二)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盛行,就业心理浮躁

由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社会意识中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价值观念盛行,加之大学生接触到社会生活的机会少,加剧了大学生对岗位要求更多的偏向于待遇以及工作环境,同时大学生对基层岗位的接受程度不高,导致大学生眼高手低、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况普遍发生,进而导致了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浮躁以及就业技能缺少,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规划。

(三)岗位职责意识弱,专业技能掌握不牢固

由于大学教育的开放性与自主性,使得大学生在大学学习过程中对专业基础技能以及理论知识掌握不够牢固,对自身的职业定位不清晰以及岗位责任意识弱,直接导致了大学生在进入工作环节中难以直接胜任工作要求或是岗位上工作积极性不高,一方面影响了企业的内部管理,另一方面影响了大学生的职业素养的提高,降低了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能力。

二、健全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念的措施创新

(一)加强大学生劳动价值课程设计,提高学生的职业认知与规划能力

应该积极加强大学生劳动价值课程的设计,提高在大学课程学习中的职业规划教育以及职业认知教育,进而提高大学生对自身素质认识以及职业规划,提高学生在岗位选择与岗位认知中的综合意识。在劳动价值观培训课程选择上应该具有现实操作性,明确在课程教育中的教学任务以及考核目标,提高学生对职业意识以及劳动价值观念的认知。

(二)加强学生劳动价值教育理念,提高大学教师队伍质量

学校应该积极加强对劳动价值教育理念的引进,培养学生的现代经济环境中的劳动价值理念,尤其是应该积极帮助学生完成对正确劳动价值取向与自身职业规划相结合的认知,同时提高大学教师队伍建设,大学教师的职能规划能力,尤其是职业技能能力,提高教师在课程讲授中的质量以及有效性,提高大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正确劳动价值观念的形成。

(三)强化岗位意识教育,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培训市场化

学校在进行大学生专业建设时,应该积极做好对大学生岗位意识的培训,尤其是应该立足于市场环境对专业技能以及专业理念的要求,提高在大学教育中的市场适应能力,可以显著的提高大学生对自身的岗位专业意识的认识,提高大学生专业技能的市场对应度,只有将大学教育与市场需求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做好大学生的综合职业教育。

(四)加强学生劳动心理教育,降低学生的个人主义与享乐主义意识

大学教育尤其应该关注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应该积极进行大学生集体心理教育以及特殊心理疏导教育,一方面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建设,同时积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降低大学生对个人主义以及享乐主义的追求,提高学生对岗位奉献意识以及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意识,进而提高大学生对工作态度以及工作定位的认识,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

(五)整合学校资源,扩展大学生的就业选择与途径,加强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教育,促进学生价值体系的全面与完善

学校应该积极做好大学资源的整合,一方面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建立的合作关系,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大学校友网络,促进对高校自身的就业体系建设,帮助大学生扩展就业选择,同时加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提高在高校职业教育以及职业定位的市场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好大学生的职场适应能力以及岗位定位能力。同时加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尤其是应该提高学生对社会各行各业的工作以及各社会阶层的认同与尊重,提高大学生对职业的认知能力以及职业尊重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劳动价值观念,实现整个价值体系的完善。

结束语

当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现代大学教育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应该做好对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念的认知,重点做好大学生的职业规划以及职业技能的培训工作,提高大学生对岗位要求以及岗位责任的认识,加强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市场适应能力建设,扩展大学生的职业选择途径,优化大学劳动价值体系教育建设,只有降低大学生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劳动意识,才能真正做好大学生的职业教育,也才能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

参考文献:

[1]曾兰《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存在的偏误及对策》[J]商品与质量 科教与法 2011

[2]杜启文《当代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2016

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例4

作者简介:刘文杰(1986-),男,河南开封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教育与职业教育。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管理学青年课题“我国‘技工荒’问题及对策研究”(编号:11CGL067),主持人:王雁琳。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5)16-0010-05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发展的加快,技能型人才在劳动力市场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进入新世纪以后,这种技能型人才的供给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即我国技能人才总量和结构问题使技能人才短缺问题逐渐凸显,因此“技工荒”的说法便应运而生。“技工荒”的本质是技能短缺,它隐含了我国在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的问题。本文力图通过找出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与技能短缺的关联性,从劳动力市场供给与需求的角度加以分析,梳理出我国技能短缺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应对之策,以期对破解当前我国技能短缺问题有所帮助。

一、我国技能短缺问题的实质及现实表征

技能短缺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现象,其突出变现为技能劳动力的短缺,即在一定时间内某个地域的技能型人才不能满足当地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空缺。事实上,技能短缺是伴随着科学与技术的进步以及产品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而产生的,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因为理想情况下的劳动力市场均衡状态是不存在的,短期内局部地区发生的技能短缺也是符合经济规律的。但是,如果技能短缺现象长期存在且涉及范围广泛并严重影响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那么就必须予以重视。根据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可以发现,企业的劳动力市场从空间上来看可以划分为内部劳动力市场和外部劳动力市场两种类型,因此与之相对应的技能短缺也可以分为内部技能短缺(internal skill shortages)与外部技能短缺(external skill shortages)。内部技能短缺指的是单个企业内的技能需求与该企业员工之间的技能供给关系;外部技能短缺指的是外部劳动力市场中总体的技能关系,它表现所有企业的技能总需求与劳动力市场中员工技能的总供给关系。本文主要探讨外部劳动力市场的技能短缺问题。

技能短缺问题在全世界是一个普遍问题,不但发展中国家会存在,诸如美国、英国、德国和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也会存在。就当前我国而言,技能短缺一方面表现为数量短缺,即技能供给的数量低于市场的需求数量;另一方面表现为结构短缺,即技能供给的结构和类型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中国劳动科学研究所的《2010-2020年我国技能劳动者需求预测研究报告》指出,目前全国技能劳动者总需求量约为11577.3万人,短缺927.4万人;高技能人才需求为3067.1万人,短缺为105.8万人。该预测研究报告还指出,我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将面临三大矛盾:一是总量矛盾突出;二是结构性矛盾突出;三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技能劳动者需求结构和形态特征不断变化[1]。通过上述数据可以发现,当前我国已经面临着严重的技能短缺问题,这种技能短缺不仅广泛而持久地存在,而且涉及到了技能人才的不同层次。此外,我国劳动力市场中技能人才的供求态势不均衡,一方面是某些企业单位找不到合适的劳动者,另一方面是相当一部分劳动者无业可求,这种结构性失业问题更加反映出我国当前技能短缺问题的严峻性。因此,探讨我国技能短缺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出相应的解决之策,对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提升国家经济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技能短缺问题的原因分析

造成我国当前技能短缺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它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下面笔者将从劳动力技能的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加以分析。

(一)从供给角度看

1.学校职业教育中企业参与性不足。在我国技能供给的提供渠道中,面向职业人才培养的学校职业教育是当前我国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最主要和最根本方式。然而,当前我国的学校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却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学校所培养的人才不能够满足企业和社会的需要,而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在学校职业教育中的参与性不足。学校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普通教育不同,有其鲜明的企业、行业特点。可以说,学校职业教育就是面向行业、企业的教育。从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来看,我国学校职业教育经历了两个完全不同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在1985年至1998年。中共中央1985年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要大力调整中等教育结构。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要充分调动各部门、企事业单位的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办职业技术教育的局面,这是我国第一次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走行业、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力量联合办学的路子。1996年颁布的《职业教育法》中也规定企业可以单独举办或者联合举办职业学校。由此看出,此时行业企业在学校办学中具有指导性地位,企业与学校的联系十分紧密,学校能够按照企业的实际需求培养出适合企业的人才。第二阶段是1998年至今。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国务院相继颁布了《关于撤并部门所属学校管理体制的决定》(1998)、《关于进一步调整国务院部门(单位)所属学校管理体制和布局结构的决定》(1999)等文件,通过这一时期的调整和改革,数百所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的管理体制进行了调整并划归为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管理。由于职业院校脱离了原有的企业依托,大都按普通的人才培养规律办学,职业院校的行业特色逐渐淡化,这直接导致了职业院校所培养的人才不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从而引发了技能型人才内在的技能短缺。

2.企业激励机制的缺乏。企业激励机制的缺乏是引发我国技能短缺的又一原因。由于企业培训外部性的存在,导致了企业培训投资的积极性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技能投资不仅使自身的收益增加,而且也会为投资者以外的其他利益主体带来某种利益。这是因为大多数企业培训都带有公共物品的性质,使技能投资产生私人收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外部收益。由于投资者不可能获得技能投资的全部收益,这必然导致技能的投资水平低于社会期望水平。第二是普遍存在的“搭便车”现象。当劳动者所接受的技能具有较为广泛的迁移性时,那么一所企业的培训投入很有可能被另一所企业通过“挖人”的形式所获取,即迁移性培训的成本由投资者承担,而收益往往由投资者和非投资者分享。因此,理性的企业通常不愿意投资迁移性的技能培训,因为劳动力的流动性使它们难以确定是否可以获得培训收益。除此之外,企业经济的环境也会影响企业的培训动机。在经济前景预期较好的条件下,企业有较强的培训动机并能够积极主动开展相关培训,而在经济前景预期不良的条件下,企业往往会对培训犹豫不决,并通常将培训投入作为削减的首要目标。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企业培训的外部性和企业培训的短期主义行为是造成企业培训不足的主要原因,这也造成了当前我国技能型人才供给的短缺。

(二)从需求角度看

1.个人“学术至上”的传统观念与职业教育投资收益的低回报。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职业教育在社会观念中所处的位置将会直接影响到人们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当前,我国儒家思想文化中“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强调脑力劳动而鄙视体力劳动的传统观念一直存在,社会中普遍流行着“重学术而轻技能”的现象。加之我国当前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教育发展水平不高等原因,人们缺乏对现代职业教育全面的、深刻的认识,更加维护了固有的传统观念[2]。社会普遍认为职业教育是“低层次教育”的错误认识导致大多数人从内心不愿意接受职业教育,从而引发了个人技能需求的下降。但是,传统观念并不是影响个人技能需求的最主要因素,个人的技能需求最终还取决于技能是否能够带来积极的收益。有研究表明,接受职高、中专教育的群体平均收入为17287.2元,大大低于同层次接受普通高中教育群体的平均收入21672.8元,仅略高于第一层次接受初中教育群体的平均收入15808.5元;接受专科高职教育的群体平均收入为22707.6元,仅高出低一层次接受普通高中教育群体的平均收入21672.8元的4%,较高一层次接受大学本科教育群体的平均收入30700.9元低出36%。[3]此外,个人职业教育投资的积极性还取决于职业教育就业市场的预期前景。由于当前我国学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所培养的人才并不能与市场需求相适应,加大了投资风险,也影响了个人投资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同时,不同技能水平劳动力间的收入差距过小,使技能投资不能产生相应的收益,也削弱了人们进一步投资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积极性。

2.企业低成本优势策略的选择。我国技能短缺问题的产生不仅在于个人对技能需求的不足,还表现在企业对技能的需求缺乏积极性,这主要是由于企业所采取的低成本优势策略所导致的。在企业竞争中,有两种竞争形式,即低成本优势和差异性优势。在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程度超过质量的情况下,企业可以通过低成本策略获得竞争优势,这种策略对技能的需求较低,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以提高竞争力。如果消费者对质量的敏感程度超过价格,企业就必须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才能赢得市场,此时就需要对劳动力有较高的技能水平。企业要获取低成本优势,相对比较简单,只需提供低附加值和低质量的产出即可,对技能劳动力的要求较低。而要获取差异性优势,则需要提供高附加值和高质量的产出,对技能的需求水平也较高。对企业来说,尽管提高劳动力技能水平以提高企业生产率符合企业的长远需要,但是技能供给的不足提高了劳动力成本价格且对劳动力的培训需要较长的周期,同时也存在着一定风险。因此,以粗放型经济发展为主要模式的我国企业多倾向于选择降低成本获得最大化利润。在短期内,更是如此。当越来越多的企业不得不采取低技能、低质量的市场策略进行市场竞争时,就降低了对技能的需求。这造成了两方面后果:一方面是对外部劳动力市场的技能供给产生了消极影响;另一方面,这种技能需求不足也削弱了企业投资培训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加剧了技能短缺[4]。这也就是所谓的低技能均衡(low skills equilibrium)状态。当前我国技能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在于由技能供给不足而引发的技能需求不足,因此,改变企业技能需求不足的现状同样尤为重要。

三、我国技能短缺问题的解决之策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当前我国面临的技能短缺普遍表现为技能供给不能有效地满足经济增长的需要,而技能供给的相对不足又是由前期的需求不足产生的。可以说,我国当前的技能短缺问题不仅是一个技能供给不足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技能需求不足的问题。如果仅仅依靠加大技能供给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面临的技能短缺问题的。因为在技能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个人会缺乏参与技能培训的积极性,这必然会影响技能供给的扩张。因此,只有通过改善技能供给和技能需求两个方面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当前面临的技能短缺问题。为此,学校职业教育应从实现校企深度融合入手,企业培训应从完善企业培训制度入手,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一)学校职业教育:实现校企深度融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明确指出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但是在实际过程中,校企合作的整体水平并不高并呈现“学校热,企业冷”的不均局面。学校与企业作为两个独立的利益主体,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所追求的目标是不一样的。职业院校是以培养高素质技能技术人才为己任,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在校企合作中具有较高的积极性;而企业是生产经营的主体,谋求的是用最小的成本使利益最大化,因此,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5]。相关调查显示,企业担心自身利益无法得到保障是影响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最主要原因。纵观我国学校职业教育的治理结构现状,不难看出,我国学校职业教育的领导体制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职业院校普遍采取了政府部门的“双轨制构架”,即党群系统和行政系统,职业院校的治理结构依然建立在传统的科层组织之上。所以,当前职业院校的治理结构满足了政府的价值需求,而未能满足企业对学校的价值需求,企业作为利益相关者仍无法深层次参与到学校的治理当中。学校职业教育这种“行政为体,企业为用”的合作方式遏制了校企合作的深层次开展,其结果必然是将政府视为首要利益相关者而弱化了企业在利益相关者中应有的地位。

就学校职业教育而言,解决我国技能短缺问题的关键在于实现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治理(common governance),实现我国劳动力市场技能供给与需求的平衡。在外部治理结构方面,应从法律上进一步明确学校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关系,为企业参与职业学校办学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关键在于鼓励行业协会和企业在职业院校中的治理作用,实现学校与企业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平等地位。形成政府、行业企业与学校多元主体,各利益相关者在职业院校组织生态内外和谐相处的治理结构[6]。在内部治理结构方面,应组建政校企合作发展的理事会或董事会。理事会或董事会应以充分吸纳政府领导、企事业单位领导、企业一线技术专家、社会各界代表组成。由理事会或董事会负责审定学校章程,制定发展目标、实施方案,争取社会各界力量对职业院校办学进行支持[7]。只有实施校企深度融合,才能满足社会不断变换的劳动力技能需求,培养出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劳动者,从而有效地推动技能供给。

(二)企业培训:完善相关培训制度

作为利益相关者的企业在职业教育中具有双重地位:从经营者角度来看,它是劳动力的需求者;从企业培训角度来看,它又是劳动力的供给者。由于我国当前的技能短缺问题既是一个技能供给不足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技能需求不足的问题。因此,企业应该在技能需求和技能供给两方面发挥作用。

1.企业在技能需求方面发挥作用。首先,企业应加强自身的技能需求,改善技能投资环境。通过上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企业所采取的低成本优势策略弱化了企业对技能的真实需求,从而产生出一种信息传递,即对劳动力市场上技能劳动力的需求降低。因此,如果要提高企业的技能需求,就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更多企业改变原有的产品市场策略。即必须将教育培训政策与产业政策结合起来,全面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增加高技能的工作岗位才能使企业摆脱低技能均衡。总之,提高企业需求的关键在于刺激革新、提高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从而刺激企业对技能的需求。其次,还应完善资格证书制度,刺激企业和个人的技能需求。在劳动力市场上普遍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全,对企业来说,在搜寻合适劳动者相关信息的时候会产生非常高的搜寻成本。根据筛选理论可以得知,降低这种成本的有效方式是在求职过程中依靠信号(资格证书)来判别。该理论的假设是人的能力与其资格是正相关的,即能力越高可以获得的资格越高,反之亦然。实践表明,通过建立资格证书制度可以大幅度地降低企业的搜寻成本,从而为更多地吸纳高技能人才,增加企业技能需求创造良好环境[8]。

2.企业在技能供给方面发挥作用。不难看出,我国企业技能培训不足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培训投资的积极性,这主要是由两方面因素造成的:一是相关法律法规中缺乏对企业培训义务的明确要求,只是“鼓励”而并没有实质性的要求,因此造成了企业对培训不负责任的态度。二是在现有的企业培训中各企业间缺乏相互信任和合作的基础,导致了培训的非系统化,增加了技能培训的风险。可以说,在缺乏相应制度规范下各利益相关者客观上存在难以避免的利益冲突。因此,政府需要通过制度激励来激发企业和个人的培训投资。如依据国外的成功经验实施培训税制度。培训税实质是一种税收补偿制度,基本原则是“谁受益,谁负担”。政府依靠自身的公共权力通过向所有企业征收一定额度的培训税,然后向开展企业培训的企业进行税收补偿来调动企业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从而解决技能供给成本与收益不对称的问题[9]。培训税的实施将有助于避免各企业之间因缺乏信任和合作而产生的技能培训风险,从而改善技能投资环境。

纵观我国当前面临的技能短缺问题,它是学校职业教育培养失衡与企业培训乏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对两者之间的关系需做进一步认识,应首先明确学校职业教育是一种系统的职业教育方式,它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最根本措施。但是学校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不能够也不可能完全适应个人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因为知识经济时代下的知识是高度分化与深度融合的,这带动了技术技能的不断发展变化。可以说学校职业教育的发展只能培养符合当前社会需要且具有潜在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并不能培养终身适用的技能型人才。其次,还应明确企业培训是一种即时的、单向的、专项性的职业教育方式,它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终身性。科学的不断发展对技术技能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个人接受的学校教育并不能满足终身职业发展的需求,然而企业培训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手段来满足个人未来职业发展的需求,从而弥补学校职业教育的不足。由此可以看出,学校职业教育与企业培训在促进劳动者职业生涯发展方面是相互衔接、紧密沟通的,两者共同构成了劳动者成长发展的路径,并不存在重复和对立。反观在我国技能短缺问题的认识上,普遍存在着一种片面认识,即多数学者将技能短缺归结为学校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问题,而忽略了企业培训在技能短缺问题上应履行的职责,导致我国技能短缺问题长期悬而未决。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破解我国面临的技能短缺问题,应从对学校职业教育的关注逐步过渡至对学校职业教育与企业培训问题两方面的探讨,从更为宏观的视角审视技能短缺问题。一言以蔽之,实现学校职业教育与企业培训的共同治理才是改变我国技能短缺问题的根本途径。

参考文献:

[1]朱志敏.技能人才短缺状况为何难以改变[J].中国人才,2013(7).

[2]骆习群.关于职业教育地位的四点认识[J].职教通讯,2003(12).

[3]职业教育与国民经济发展关系研究课题组.城镇就业与失业关系调查报告――职业教育与收入及失业关系[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5(8).

[4][8][9]王雁琳.政府和市场的博弈――英国技能短缺问题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102-105,260-266.

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例5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1)08-0078-05

一、问题的提出

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向城镇与非农产业的有序转移,既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规律,也是顺利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传统农业部门中大量处于“就业不足”或“隐性失业”状态的劳动力如果长期滞留,不仅严重制约着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与农村经济的增长,给农村的和谐稳定带来重大隐患,同时还会造成农村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影响农村居民整体文化素质的提升。而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我国的西南边陲,属于典型的农业大省(区),农业比重大,农村人口多。据统计,“截至2009年底,广西全区常住人口总数为4 856万人,其中市镇人口约为1 904万,占总人口数的39.20%;乡村人口约为2 952万,占总人口数的60.80%。”[1]并且由于广西自身地貌特征的限制,能够用于增加种植的土地并不多[2],广西人多地少、人地关系紧张的矛盾非常明显。与此同时,伴随着土地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稳步提高,土地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将会逐渐减弱[3],而对人口资源的“挤压”则会进一步增强,广西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任务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仍将非常艰巨①。

当前,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与转移②主要受到包括以户籍制度为代表的“制度”与以劳动力自身人力资本存量③不足为主要表现形式的“非制度”两方面因素的制约。但是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最近几年,“制度”因素的影响正渐趋弱化,而“非制度”的影响却日益突出(林绍珍,2007;武立文,2007),因此国内理论界对于人力资本积累与劳动力转移关系的研究开始增多,农村劳动力自身的人力资本存量对其转移所发挥的重要影响作用也已经为学者们所共识(李中华,2006;程伟,2007;陶久钦,2008)。虽然广西对于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逐年加大,但是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与水平仍然偏低,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存量严重不足,使其无法满足城镇现代生产部门对劳动者素质与技能的需要和要求,从而直接影响了其转移的规模与质量。因此,本文以我国“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为背景,着重关注广西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非制度”问题,从理论上阐明农村劳动力自身人力资本存量的提升对其转移的促进作用,为政府加大教育投入特别是职业教育投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理论支撑,并力争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广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广西经济社会的发展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实行以及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持续推进,使农村生产力得到根本解放,同时伴随着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户籍制度限制人口自由迁徙作用的逐渐弱化,农村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向城镇第二、三产业流动与聚集。总体而言,广西农村劳动力转移所经历的发展阶段与全国其他省份基本相同,即:1979―1988年的二次启动期,1989―1991年的缓慢转移期,1992―1996年的加速转移期,以及2002年至今的稳定发展期[4]。目前,广西跨县以上转移就业的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已达近八百万人。虽然广西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题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可是农村之中仍然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形势依然严峻。韦伊净、谭荣毅(2009)采用“最适劳动投入法”对广西农村剩余劳动力存量进行测算后得出:“在1990年到2006年的17年中,广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存量经历了先降后升的变化过程,2006年广西农村劳动力的总数量为2 380.33万人,剩余劳动力的存量达到659.98万人。”[2]随着广西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业科技进步与应用程度的稳步提升必将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持续提高,资本、技术等要素对农业生产人员的替代作用会越来越强,农业部门继续释放大量剩余劳动力的趋势不可避免[5](P2),如何促使农村劳动力能够既好又快地向城镇与非农产业转移仍将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三、广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特点与问题

(一)农村劳动力以向区(省)外的劳务输出为主要转移方式

总体上看,广西仍然属于我国的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基础薄弱,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从而导致区(省)内非农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不足,同时广西山多田少④,农村经济的增长相对缓慢,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并不理想,因此广西是我国典型的劳动力输出型大省之一,农村劳动力向区(省)外的跨省流动就业成为其转移的主要方式。广西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五号)文件显示:“2006年,广西外出从业人员中,在乡外县内从业的劳动力占7.7%,在县外市内从业的劳动力占8.9%,在市外省内从业的劳动力占8.2%,去省外从业的劳动力则占到75.2%。”虽然广西农村劳动力向区(省)外的大规模转移对缓解当地农村就业压力,增加农村家庭收入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劳动力资源特别是人才资源的持续流出不仅使流入地能够“免费”分享到宝贵的“人口红利”,还有可能造成广西与发达地区之间差距的持续拉大[6]。而且随着广东等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将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资本对劳动的替代也将日益增强,因此当地第二、三产业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会逐渐提高,而工业部门对一般劳动力的需求却会逐渐回落,这必将对广西农村劳动力的区(省)外转移带来一定影响。

(二)农村教育发展落后导致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存量偏低

虽然中央和自治区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广西农村教育的发展,但是农村教育投入不足以及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局面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扭转,2008年广西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8.7年,大部分劳动力还处于初中及以下水平,农村人力资本存量偏低的问题非常突出[7]。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点:首先,当前农村教育投资的体制和农村教育经费的责任负担机制不够合理,导致基础薄弱的县乡基层财政不足以承担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所需要的巨额经费支出[8](P19),从而不可避免地导致农村基础教育投资短缺问题的发生;其次,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与农村居民的家庭收入以及对人力资本的教育投资程度都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9](P34),长期以来广西农村经济的发展较为薄弱,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村居民投资教育的能力与意愿;最后,广西的“老、少、边、山、穷”地区较多,自然环境相对封闭,再加上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长期影响,使得农业人口的思想观念比较保守[10],对教育投资与培训的认识存在着很大的偏差与不足,一方面认为接受教育就是为了考上大学,而经济的贫困则会使其不愿意负担投资高中阶段教育所可能产生的一系列“沉没成本”[11](P74),另一方面他们又容易受到短期经济利益的驱使而放弃学业,外出从事廉价体力劳动。正是由于上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使得广西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文化素质与知识技能普遍偏低,人力资本存量明显不足⑤。

(三)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不具有稳定性与可持续性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城乡劳动力受教育机会的不均等,农村劳动力与城镇劳动力相比,在人力资本的投资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从而使其呈现出很强的异质性[12](P5),因此当前农村劳动力在向城镇的转移过程中不仅会受到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一系列“制度”的束缚,同时还会受到城镇居民对其产生的源于城乡居民文化程度和经济实力等方面差距的心理歧视以及转移劳动力由于自身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欠缺而无法满足城镇生产生活需要等“非制度”的影响,这也使得他们同城镇居民在现代生产部门进行择业、就业与创业竞争时始终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在与城镇社会的融合过程中出现了诸多的复杂问题。农村劳动力由于无法突破自身的“低素质屏障”,从而极大制约了他们在城镇之中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不仅使其能够选择的就业渠道相对狭窄,通常只能在城镇的非正规部门寻求就业,从事简单体力劳动获得低水平的收入报酬,而且当经济出现一定程度的波动时,又会迫使他们返回农村,形成较大规模的“回流”。以广西为例,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9月至2009年初,外出从业的广西农民工返乡数量就以每月10万人的速度逐月递增[12](P35),而到2009年4月,当时仍然有130多万名农民工无法继续上岗就业。由此可见,当前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非常容易受到外在因素变化的影响,并且具有典型的“两栖式”迁移特征。

四、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投资水平对其转移的影响分析

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之后所能享有的收入报酬高低与获得就业机会的概率大小通常是决定他们转移行为是否发生以及转移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因此下面我们将从收入和就业这两方面来分析以教育培训为核心的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所产生的影响。从收入方面看,人力资本理论的代表人物雅各布・明塞尔(Jacob Mincer)在吸收借鉴亚当・斯密“补偿原理”的基础上,从教育投资角度对劳动者收入的决定及分配问题进行研究后认为,学校教育、职业培训以及工作经验积累等方面所形成的人力资本差异是导致不同劳动者收入差别的最重要原因,并通过以补偿性因素为中心建立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模型来说明人力资本投资与个人收入之间的关系,指出不同种类的职业与工作,对劳动者的知识与技能所提出的要求各不相同,因而需要不同程度的人力资本投资量,但耗费在人力资本投资上(例如培训)的时间也就意味着所得收入的延期,所以在理性的选择被做出时,个人终生挣得收入的贴现值是均等化的[13](P52)。因此,对人力资本投资量越大的个体,其年收入(工资水平)通常会越高,而这种收入上的差别则是对人们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所付出成本的一种补偿[13](P68)。此外,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认为工资由劳动的供给价格与需求价格两个方面所共同决定,在对影响劳动供给价格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时指出,在诸多不同种类的工群(group of workers)中,其各自的条件与因素将支配劳动的供给价格,但是每一种劳动的供给价格必然有“同培养、训练和维持有效率的劳动的精力所用的成本保持密切关系的趋势”[14](P204-205)。现实生活中我们同样也不难发现,凡是对劳动者文化知识与专业技能要求越高的工作岗位,其工资水平一般也就越高;劳动者作为理性经济人在选择工作时,自己接受教育培训所付出的“成本”通常也是对其可能的工资报酬进行“预期”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同时,马歇尔还指出:“如有某种变化给予一代工人以优厚的报酬和发展他们才能的机会,则它将增进他们所能给予他们子女的那些物质和道德的利益。”[14](P231)因此基于国内劳动力市场存在严重分割以及诸多歧视性政策等不利条件,农村转移劳动力自身教育资本存量的提升不仅对于其自身,而且对于他们的后代而言,在破除诸多障碍进入更高工资水平的一级劳动力市场并最终完成向城镇的转移等问题上都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1](P43)。从就业方面看,无论是人力资本理论将教育作为一种通过增进劳动者生产知识与技能从而使劳动生产率得以提高的有效手段(即教育的生产力功能),还是教育筛选假说所认为的受教育水平仅仅是为雇主选择能力较高的雇员提供筛选信号的一种工具(即教育的筛选功能),都指明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能够使劳动者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当然,较高的受教育水平使劳动者面临失业的风险降低也被人们看成是教育在劳动力市场中的主要收益之一[13](P291),人力资本较高的劳动者对现代社会不断更新的知识技术有着较强的学习能力,并且善于提升自己的经营管理水平,从而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因此将更容易适应城镇就业环境的变化[8](P16),经济波动对其的影响也相对较弱。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与产业结构的持续升级,行业的“准入门槛”将日益严格,企业对劳动者的能力素质要求会越来越高,没有经过特定职业技能训练的劳动者获得稳定工作与较高报酬的几率必将越来越小,而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存量偏低也正是导致当前大量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质量不高与一些现代生产企业高技能人才短缺矛盾出现的最根本原因。

五、提升人力资本存量促进广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建议

(一)加大对广西落后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政策倾斜力度

由于地理环境、经济基础以及历史积淀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广西的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如百色、河池等石山地区的经济发展严重落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普遍偏低⑥,经济发展水平的滞后不仅使当地财政无法保障对基础教育经费投入的有效供给,而且农村家庭对子女进行教育投资的能力也明显不足。同时,这些地区虽然人口密度相对较低,但是自然环境与耕作条件却比较恶劣,土地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极为有限,使得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任务也非常艰巨⑦。因此中央与省级政府应该加大对广西东西两翼及贫困山区农村教育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严格规定其中专门用于农村基础教育的支出比例,并且确保形成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不仅要对这些地区的贫困家庭学生实行学杂费减免制度,而且有必要给予他们一定的生活补助。此外,还应建立健全农村教师的定期进修与培训制度,并实施广西教育师范类院校毕业生到“老、少、边、山、穷”地区从事教育服务的激励机制,如对其在助学贷款的减免、后续教育深造以及未来就业等方面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等。

(二)构建针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职业教育补偿机制

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具有进入门槛低、实践应用强、覆盖范围广、受益时间长等特点。通过对农村转移劳动力进行职业教育不仅能使其获得更高的工资收入与更好的就业前景,同时还能满足企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日益增长的用工需求。因此,广西在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工作的同时,还必须加快职业教育的发展,努力探索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互补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体系,并且基于广西农村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现状,应该将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对农村转移劳动力实施教育补偿的主要方式[10]。具体而言,坚持培养与培训并举的原则[15](P36),通过构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职业教育政策扶持机制,加大对农村户籍学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经费资助与补偿,并为他们创造畅通的升学渠道和良好的就业环境,通过各种渠道与方式在全社会对职业教育进行大力宣传,以此改变人们对其所存有的误区与偏见,同时拓宽职业教育的投融资渠道,以“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为突破口创新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校企深度融合与一体化进程,从根本上破解职业教育的发展瓶颈,为农村劳动力的“教育路径转移”提供切实保障。除此之外,还可借鉴区域经济学中的正反梯度开发理论,对广西农村人力资源进行开发[16],使对职业教育的投资能够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三)加快广西农村经济发展,拓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就业渠道

农村劳动力长期的跨区域流动转移就业,必将带来农村人力资本的巨大流失,从而对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又会直接影响到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教育投资程度[9](P34),这点从张嫘、方天(2009)的研究中也得到证实:在影响人力资本积累的各因素中,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与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等经济条件因素对农村人力资本积累水平的影响始终居于首位(广西颇为显著)[17]。而且随着东部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进行转移以及广西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再过度依赖区(省)外转移的方式来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问题已不切合实际,因此今后应该按照区(省)外异地转移与区(省)内就地转移并重的思路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流向进行有序调整与引导[6]。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广西在大力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建设的同时,还应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重视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挖掘农村内部的就业空间,打造兼具核心竞争优势和当地资源特色的乡镇企业产业集群。并且通过积极引导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为其提供资金支持以及创业培训与指导服务,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及相关服务业从而延伸产业链条,在税收征管、投融资担保方面给予乡镇企业更多的政策优惠等系列措施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长足发展,进而为农村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提供切实保障。

注释:

①广西2009年的乡村人口比重,仅次于的76.20%、贵州的70.11%、甘肃的67.35%、云南的66.00%、河南的62.30%和四川的61.30%,居于全国第7位(《中国统计年鉴2010》)。

②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渠道主要有两个:一是通过参军、考学等制度安排下的渠道进入城镇;二是农村人口向城镇的劳务输出等制度外的转移。本文的研究主要针对通过后一种方式进行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展开。

③人力资本存量主要包括“教育资本存量”与“健康资本存量”两个方面,本文所涉及的论述侧重于劳动者通过接受知识与技能训练所形成的“教育资本存量”。

④“七山二水一分田”是对广西土地状况的形象概括与描述。

⑤广西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五号)显示:在2006年广西农村外出从业的劳动力中,文盲占0.3%;小学文化程度占17.8%;初中文化程度占72.9%;高中文化程度占7.7%;大专和以上文化程度占1.3%。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者所占比例仅为9.0%。

⑥以河池为例,2009年的人均生产总值仅有9 992元,为全区平均水平的63%。而当年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3 183元也只相当于同期全区平均水平的80%。

⑦据2010年《广西统计年鉴》,截至2009年末,河池、百色的乡村人口比重为67.96%和67.95%,分别居于广西的第一位与第二位。

参考文献:

[1]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2010广西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2]韦伊净,谭荣毅.关于广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的实证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S1):94-97.

[3]魏振香.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选择及其思考[J].山东社会科学,2007,(12):98-99.

[4]陈禄青.广西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0,(5):16-18.

[5]林绍珍.农村人力资本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与对策探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6]樊正强,黄彪虎,梁耀积.广西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研究[J].特区经济,2009,(10):192-194.

[7]吴定伟,李金祥,韦双琳.广西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民收入的经济学浅析[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1,(2):52-55.

[8]程伟.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对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分析[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9]杨真.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问题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10]石东阳.广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思考[J].创新,2009,(1):72-75.

[11]韩秀华.中国二元教育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12]韦伊净.广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13]明塞尔.人力资本研究[M].张凤林,译.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14]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下卷)[M].陈良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例6

据我所知,各级政府及教育部门也一直很重视这个问题的解决。重庆、广东、辽宁、陕西、安徽等省、市,都已经或正在着手解决代课教师问题。但是,由于代课教师问题的形成极为复杂,它的解决不是教育部门可以独立解决的。它的解决涉及人事部门的编制问题、财政部门的经费问题、人事与劳动保障部门的养老金问题,还涉及各级政府教育投入如何分摊的问题。除此之外,还涉及农村基础教育师资补充机制问题、人事聘用制度改革问题。目前,社会及媒体过于关注问题的揭露,我们期待公众、媒体的焦点能放在可行性解决方案的讨论上。而要获得可行性的方案,我们必须要清楚问题解决的理路,为此必须明确如下问题:(1)代课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究竟是什么?(2)问题解决的目标是什么?(3)问题存在的根源是什么?(4)问题解决的关键点是什么?(5)问题解决应本着什么样的指导原则?(6)问题解决的路径是什么?

二、代课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及目标

代课教师为什么要清退或转正?清退和转正可以解决什么问题?清退和转正解决了代课教师所有的问题了吗?要回答这些问题,首先要清楚的是“代课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因为这关乎我们进行问题解决的目标。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清楚为什么会存在代课教师;其次,要明白代课教师的存在解决了什么问题;最后,也要了解代课教师的存在又导致了什么样的问题产生。

1.为什么会存在代课教师

中国要成为民富国强的国家,要从大国迈向强国,这是全国人民的期盼,更是国家的长远战略。要实现这个战略,需要国民素质的普遍提高,这需依托于教育。目前,普及义务教育是国家的既定方针,但是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农村及边远地区师资长期缺乏,教育投入也远远不够,各地政府要承担起义务教育的重任,在早期不得不聘请大量的民办教师。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由于政策的原因,民办教师逐渐退出舞台,但却出现了代课教师这一特殊的群体。出于财政的考虑,代课教师也就成为了许多地方政府一种现实的选择。

2.代课教师的存在解决了什么问题

由上可见,代课教师的存在,帮助地方政府在有限的财政资源下承担起了国家赋予的义务教育的重担;使得一些原本办不了学校的地方有了学校,使得一些原本接受不了义务教育的孩子有了书读。因此,代课教师在一定程度上为国家义务教育的普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相对于他们的付出,整个社会对他们的回报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尊重这一事实,尊重他们在特定条件下为中国教育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改革开放30年来,国家经济如此迅速地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如此迅速地提高,毋庸置疑的是,这与整个国家的国民素质的提高是分不开的。而这一切的背后,也流淌着代课教师的汗水与心血。

3.代课教师的存在又导致了什么问题产生

不可否认的是,代课教师的存在也导致了许多新的问题产生。比如,代课教师整体水平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代课教师薪资过低,很多地方不为其缴纳社会保险,有违反《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的嫌疑;在代课教师聘用和转正过程中,缺乏规范性管理,在某些地方甚至还存在权钱交易和腐败问题;大量违规的操作,导致了教育领域中的不公,并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由于缺乏相应的政策,导致代课教师经常面临被辞退或被清退的困扰,以致长期缺乏职业安全感;代课教师被辞退或达到退休年龄后,由于社会保险长期被忽略,加上整个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不健全、救济制度的不完善,从而导致“老无所养”“病无所医”“生活贫苦”等诸多社会问题的产生。

由此可见,代课教师问题是中国教育领域中诸多问题中的一个。与代课教师相关的诸多问题的存在,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必将影响中国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的开展,最终会影响到许多地方孩子的受教育水平。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代课教师的存在本身不是问题,因为代课教师的存在是在特定时空条件下应运而生的。因此,代课教师问题不是简单的清退和转正的问题,清退和转正都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代课教师这一群体所存在的问题应该是:如何使他们的身份合法化?如何提高他们的收入?如何规范招聘与管理的程序?如何杜绝各种不公现象?如何提升他们的素质?如何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完善他们的社会保障体系,以解决他们的养老、医疗和救济等问题?如何解决离岗代课教师目前所面临的窘境?

如果我们认为代课教师的存在影响到了中国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并把代课教师视作毒瘤加以清除、辞退,那么我们选择解决的问题就错了。问题选错了,目标自然就偏离了。那么,无论各地政府采取何种措施,都难以真正解决问题。因为,代课教师存在的土壤还存在――在农村教育师资的补充机制不够完善和地方财政资源无法保障基础教育的情况下,对代课教师进行全部清退或转正,那么老的“代课教师”可能不存在,而新的“代课教师”可能又会产生。而相伴随的问题必然仍会出现。

三、代课教师问题的根源

如上所述,代课教师整体水平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但是,代课教师的使用是一种权宜的选择,是现实条件下作出的理性选择。既然使用了代课教师,自然需要接受这一现实――相对于正式的教师群体,代课教师群体的总体素质略低。但对于师资空缺并无好的方法加以补充这一事实,代课教师依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中国农村师资补充机制得不到质的发展时,禁止代课教师的使用是不理性的决策。

除了师资水平的问题之外,代课教师薪资过低、社会保障体系缺位、聘用和转正不规范、违反《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等问题,根源在于以下两点。

一是,针对代课教师,国家长期缺乏清晰的、规范的管理政策。截至目前,国家针对代课教师除了要“禁止使用”和“逐步清退”等几个相关的政策之外,几乎没有出台任何政策或法规以规范代课教师的聘用与管理、明确他们的薪资支付、解决他们的社会保障,更没有相应的培训、转正与清退机制。由于政策的缺位,导致代课教师在岗时工资水平过低、社会保险缺位、在岗培训难以保障,甚至职业安全感都无法保证,时常面临清退、合法权益被侵犯等困境;而被辞退或退休后,无法得到合理的补偿,养老、医疗等问题都无法得到解决。

二是,地方政府财政资源不充分是造就中国代课教师问题的长期存在并难以在全国范围内有效解决的根本原因。目前,县乡级财政普遍吃紧,但承担的责任却很大。代课教师问题的解决,无论采取何种措施,都需要中央政府或省级政府划拨出一笔预算,专项用于代课教师问题的解决。如果将“代课教师问题”解决的责任继续抛给县、乡一级的地方政府,那么“代课教师问题”无论如何解决,都很难获得好的效果。

四、代课教师问题解决的关键点

由以上分析可知,代课教师问题要解决,关键在于以下两点。

1.制定统一政策以规范管理。针对在岗代课教师如何转正及管理,离岗代课教师如何进行经济补偿及补交养老保险,要制定出统一规范的政策。只有通过法律、法规的规范和约束,才能保障代课教师获得合理的薪资收入,才能确保其养老、医疗、失业救济等合法权益得到维护,才能促进其稳定有序的进入与退出,才能确保各项程序公平公正。

2.各级政府要合理分摊费用。针对代课教师的诸多问题,无论选择何种手段、路径,中央政府及省级政府都不应当额外增加县乡级财政的负担。尤其是对于西部不发达省份,中央财政要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目前,将问题解决的责任尤其是财政投入方面的责任压给县、乡级地方政府,是不利于问题解决的。

五、代课教师问题解决的路径

基于上述的分析,我们认为,现阶段代课教师问题的解决至少要分三步走。

第一步,要依据《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在岗代课教师最基本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事实上,“代课教师问题”解决的关键既不是“是否转正”,也不是“增加薪资”,而是如何利用相关法律保障代课教师的合法权益。因此,政府要解决代课教师问题,首要的就是利用《劳动合同法》保障代课教师的合法权益,让他们能安心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第二步,要尽快制订《中小学在岗代课教师解决办法》,并据此解决在岗代课教师的出路及管理问题。在办法中,要根据教师在岗时间、是否具有教师资格证、是否通过考核且胜任教育教学岗位等条件进行分类处理,确保所有代课教师都能得到公平妥善的对待。

第三步,长期而言,国家要尽快完善当前的人事聘用制度,在中小学努力推行教师聘任制。可利用教师聘任制补充师资,以“聘用教师”替代“代课教师”来解决学校的师资缺乏问题。“聘任教师”与“代课教师”的区别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聘用教师要有教师资格证,并达到规定学历;二是要同工同酬;三是经过二期合同后,考核合格,符合条件,应该录用为正式教师。但是,当前在一些地区,教师聘用制推行起来仍然有困难。因此,新聘代课教师还可能在一定时期内存在。所以,在逐步推行教师聘任制的同时,也要制订出《中小学代课教师聘用与管理办法》,以规范今后代课教师的录用、培训、考核、薪酬、辞退等操作程序,使代课教师的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或完善有关政策,规范代课教师的录用、培训、考核、薪酬、转正与解聘的操作程序,使代课教师问题的解决能有法可依。因此,农村代课教师问题解决的基本原则就是依法执政、依章办事。

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例7

本文系国家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资助项目“农村已婚女性生存现状及差异比较――基于苏北地区的实证分析”(编号:GJ0826)的阶段性成果,在何军副教授的指导下完成

中图分类号:C924文献标识码:A

当前,我国农村女性生存状况及发展问题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研究课题。目前,农村女性的生存现状问题得到了广大国内外学者的关注,针对农村女性生存现状的各个具体方面进行深层剖析,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一、农村女性劳动力生存状况

在对农村女性劳动力生存状况研究方面,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一直以来都是备受政策制定者和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农村女性劳动力主要分为流动者和留守者两类。

农村女性流动到城市以后,其主体意识和权力意识开始发育,获得了更多的自和发展空间。在社会化过程中,她们不断更新着自己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逐步融入城市的主流,但不可避免地也面临着边缘化问题。姜秀花(2003)在研究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问题时指出,女性尤其是未婚女性边缘人心态更突出。被城市排斥和排斥农村的双重排斥使农村流动妇女,尤其是分散在城市从事务工经商活动的农村妇女,形成了强烈的边缘人心态。她们多是以自组织的方式出来,散落在城市的一隅,脱离了农村原有的社会组织和血地缘保护,但又被排斥在城市的社会组织系统、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之外,成为组织边缘人和社会生活边缘人。农村女性劳动力的边缘化生存现状主要表现在:就业渠道与就业形式非正式化、职业角色边缘化、生存身份的边缘化、社会保障边缘化、社会地位边缘化、婚姻与情感边缘化(陆福兴,2007)。

农村女性来到城市后,受过去职业习惯的影响,特别是缺少与城市劳动市场相适应的技能和工作经验的积累,约有一半的流动妇女没有工作,只是在家料理家务或照顾孩子,即使有工作的也主要局限在个体商业、生产运输业和服务行业,职业层次较流出前虽有一定的上移,但仍处于工资收入比较低、缺乏福利保障和职业发展潜力有限的工作领域(叶文振,2005)。

学者们对农村留守妇女生存现状的研究中都倾向认为劳动强度高、精神负担重和缺乏安全感是压在“留守妇女”心头的“三座山”。肖慧欣(2007)认为,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的不健全使得外出务工的人员绝大多数为男性,而他们的妻子只能留守在家乡。留守女性肩负着家庭的重任,扮演了多种本应由夫妻双方共同扮演的角色,她们承受着双重负担,为社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由于农村留守妇女的社会角色多重,劳动强度更大,留守妇女生理、心理问题突出,身心健康令人堪忧。在生理与心理双重压力下,农村留守妇女大多数幸福感不强(周庆行等,2007)。

作为半流动家庭,留守妇女的婚姻问题一直以来也得到了广泛关注。丈夫外出打工后,留守妇女身心疲惫,夫妻沟通减少,导致婚姻危机,离婚现象增多(罗忆源,2004)。

二、农村女性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

伴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日益严峻。与此同时,我们应当注意到农村妇女文化层次低于平均水平的事实,这就使得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妇女的就业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因此,有效开拓农村女性剩余劳动力就业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我国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规模不断加大,但转移数量依然落后于农村男性。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行业主要集中于工业、商业、饮食和服务业,因为这些行业都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且对劳动力的体力、专业技能和素质要求不高。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以年轻女性为主,以25岁为转折点,随着年龄增大,转移困难加大。农村女性劳动力就业及转移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农村女性劳动力整体文化素质不能适应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的需要;农村中老年妇女大量滞留农村不利于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社会保障制度缺失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不利于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王东平等,2009)。

在转移农村女性剩余劳动力对策方面主要有:加强农村妇女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农村女性劳动力素质,同时创造有利于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的社会环境(侯俊香,2004);注重导向性宣传,促进观念转变,充分发挥政府、妇联、各种媒体的宣传导向性作用,通过各种渠道的宣传和新型就业观念的培训,促进农村女性劳动力就业观念的转变(刘霞,2007);顺应市场基本规律和运作特点开发就业岗位,多渠道、多形式促进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就业。如,通过培训单位和用工企业结合的模式、中介公司和媒体联手的方式来增加女性劳动力的转移量(刘霞,2009);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农业市场化的各个环节中寻求吸纳农村妇女的就业渠道,加快小城镇建设,挖掘小城镇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潜力(黄芳,2007)。

三、农村女性教育问题

农村教育是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村女性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措施,同时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农村女性教育是农村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发展目标相结合的战略思想,农村女性教育水平的提高是实现农村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

王兆锋等(2007)以湖北省农村女性社会地位调查数据为基本研究资料,分析了现阶段农村家庭对子女教育投资倾向性、变化趋势以及对农村女性教育地位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农村家庭对子女教育投资具有较强性别偏好,农村女性教育地位受到客观条件的阻碍,尤其是家庭和父母的因素。农村家庭中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投资存在明显的性别偏好,这种重视程度的差异也必将影响农村女性教育机会和能够接受教育的程度,从而造成农村男女两性教育地位的不平等局面。

陈慧平(2007)指出,发展农村女性教育应注重系统性,她分析了发展农村女性教育的系统环境、系统结构、系统要素,并针对不同情况,提出了应注意的问题和对策。

郑曦(2006)提出,通过大力发展农村女性职业教育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论述了非政府组织在推进农村女性职业教育、提高农村女性素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如将性别意识培训融入农村女性职业教育,为广大农村女性提供专业咨询和就业技能培训,加强文化技术培训,提高农村女性的整体素质以及提供小额贷款来帮助农村女性发展农业生产等,同时还提出了如何推进农村女性职业教育的具体对策和建议,主张注重农村女性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沟通,调整优化从业结构,充分发挥农村女性的优势潜力来提高农村女性教育水平。

龚继红(2007)主张注重显性和隐性制度的安排,在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的同时,建立一整套完善的法律制度,从女童开始,狠抓基础教育,严格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同时也要注重建立多层次、多途径的教育模式,实施终身教育战略。

四、农村女性权益问题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村建设的关注,农村妇女权益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关心。农村妇女仍是现实社会中最大的弱势群体,她们的民主政治权利、婚姻家庭权益、健康权保障等问题需要特别关注。

农村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农村女性包括参政在内的各方面积极参与,农村女性参政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参与意识强,当选比例低;在村庄政治中女性明显处于配角地位;农村女性参政议政的综合素质还不适应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要求。同时,传统观念、女性在家庭中的经济地位、女性的参政意识、女性的受教育程度和妇女组织的作用都是影响农村女性参政的重要因素,走出农村女性的参政困境关键在于提高农村女性参政意识,建立健全农村女性干部的选拔、任用、监督机制,提高农村女性干部的素质等(时树菁,2008)。

农村妇女在婚姻家庭中的地位,往往与其在婚姻家庭中享有的权利是一致的。王彩芳(2007)在对农村妇女婚姻自、生育权、家庭事务决策权、财产权等农村女性家庭地位权利的调查中发现,农村妇女在婚姻家庭中实际享有的权利与国家法律规定的距离还比较远,男女不平等现象在农村地区的婚姻家庭中仍然广泛存在,农村妇女在家庭生活的许多方面还是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提高农村妇女的婚姻家庭地位主要在于提高其文化知识水平,培养权利意识,加强宣传和维权服务,唤起和维护她们的权利意识。

在农村女性健康权研究方面,新型医疗合作制度的实施改善了农村女性的医疗状况,但它在实施过程中却表现出农村女性高参合率、低就诊率的矛盾现象。这是农村中社会性别问题的存在所致,具体表现为三点:农村女性自愿参合的积极性并不高,“大病统筹”下导致农村女性的各种杂病小病被忽视,农村女性地位较低导致对自己身体状况的忽视。因此,应将性别意识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设计、执行和评估的全过程,有步骤地将“大病统筹”模式过渡到“小病统筹”,为农村妇女建立健康档案,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保健意识(王财玉,2009)。

五、主要结论与思考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以及女性地位的逐步上升,关于农村女性生存状况的研究已逐步深入,这是一个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过程。尽管当前研究已经对农村女性生存现状给予了足够重视,但仍然存在一些有待完善的地方。

1、相关研究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上述已有的文献研究成果表明,我国农村女性生存现状包括就业状况、收入水平、文化程度、医疗条件、社会保障、健康状况、家庭地位、政治参与、土地权利等广泛而丰富的内容。但当前的研究并没有系统而全面地研究农村妇女的生存现状,只是对其生存现状的某个或者多个方面进行零散、局部的研究。

2、区域间的对比研究比较缺乏。目前已有的研究,多是针对某个地区的农村女性的生存现状进行分析探讨,没有从区域发展的角度对比分析农村妇女生存现状的差异及原因。

因此,通过实地调研和比较分析,全面而系统地研究农村女性生存现状,揭示农村女性生存现状的差异及其原因,在今后的研究中有待加强。

(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姜秀花.社会转型期农村流动妇女的发展与限制[J].理论学刊,2003.3.

[2]陆福兴,刘宁.边缘化生存:农村女性融入城市面临的困境[N].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7.4.

[3]叶文振,葛学凤,叶妍.流动妇女的职业发展及其影响因素――以厦门市流动人口为例[J].人口研究,2005.1.

[4]肖慧欣,王卫平.农村留守妇女生存现状对妇女社会工作的启示[J].社会科学论坛,2007.10.

[5]周庆行,曾智,聂增梅.农村留守妇女调查――来自重庆市的调查[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7.1.

[6]罗忆源.半流动家庭中留守妇女的家庭和婚姻状况探析[J].理论月刊,2004.4.

[7]王东平,彭建强,闫振.中国农村女性劳动力就业及转移状况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28.

[8]侯俊香,牛习昌.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的障碍和出路[J].经济论坛,2004.2.

[9]刘霞.提高素质,促进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J].中国成人教育,2007.5.

[10]黄芳.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妇女就业问题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1.4.

[11]王兆锋,钟涨宝,俞红.家庭教育投资对农村女性教育地位影响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07.22.

[12]陈慧平.发展农村女性教育应注重系统性[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7.1.

[13]郑曦,杨宏.发展农村女性职业教育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成人教育,2007.4.

[14]龚继红,钟涨宝.构建和谐社会与农村女性教育问题探析[J].成人教育,2007.8.

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例8

在职业教育发展进程中,在不同的外部环境下,可能出现多种不同的发展导向。例如以供给为导向还是以需求为导向,在需求导向中是以个人需求为导向还是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这既是一个重大理论课题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科学合理地选择发展机制,关系到职业教育在新时期能否有效发挥其促进经济发展和劳动就业的社会作用的问题。一个更加鲜明的主张是当今中国职业教育要走以就业为导向的发展道路,这一主张的现实依据是什么?理论依据是什么?本文拟对这一问题作初步的探讨。

一、职业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

(一)就业是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进一步强调了职业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提出了“十五”期间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和任务,职业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职业教育发展还面临着一些不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如对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办学条件较差、教学质量不够高、外部政策环境有待改善等。归结起来,职业教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临着劳动市场和教育资源两大制约。在诸多的不利条件和制约因素中,劳动市场的制约是近年来出现的新问题。突破这一难点,其他问题也就相对容易解决,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突破,即使有办学的积极性,也具备了相当的办学条件,职业教育发展仍然会走下坡路。一些好的民办学校,虽然所处的环境并不优越,办学条件一般,但由于贴近市场、抓住需求,就业出路畅通,发展就进入了良性循环;相反,少数公办学校甚至是重点学校,不适应劳动力市场的竞争环境,最终陷入困境,甚至改作普通中学。调查显示,初中毕业生读名牌职业学校的第一位原因就是就业有保障;相反,许多不报到的考生,理由主要是感到就业前景不佳或就业质量不高。所谓就业质量可以通过三个层次的就业来表述;最低层次的生存型就业,中间层次的适应型就业和较高层次的发展型就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的配置、竞争优势的形成不是由计划驱动的,而是由市场来导向,具体地说,职业教育资源的配置是由劳动力市场引导的,学校只有在劳动市场提供相关、优质、高效的服务,才能通过竞争赢得自己的地位。

要突破就业的“瓶颈”必须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对就业这一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要有足够的认识,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就业都将面临着城乡的双重压力,处于就业总量与结构彼此围绕,新生劳动力与失业人员相互交织的严峻形势,这是我国劳动就业的基本国情,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客观环境。二是对与职业教育相关的劳动力市场需求及其变化趋势要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和掌握,这是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前提条件。三是要逐渐探索和形成一套适应劳动力市场条件下的职业教育运作机制。

牢牢把握住这三个问题,就抓住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牛鼻子”,就会使职业学校在十分广阔的劳动市场中,包括城市和农村、传统和新兴、正规和非正规就业领域赢得更多的发展空间。

(二)面向劳动市场的改革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增长息息相关。从20世纪80年代初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需要的家庭经营人才,到乡镇企业崛起对第二产业人才的呼唤;从20世纪90年代城市第三产业扩展急需的服务业人才,到农业产业化对产供销人才的全方位需求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直到21世纪初加人世界贸易组织,我国要发展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迫切需要现代制造业高技能劳动者。职业教育一直伴随着经济发展带动的就业增长和劳动结构的不断优化而发展变化。

同样,职业教育的重大改革也与劳动就业制度的不断创新休戚与共。20世纪80年代初,就业压力和财政状况不容许再兴办大量由国家“统包统分”的职业学校,所以新兴的城市职业高中和短期大学,从一开始就在新的就业改革政策引导下进入了市场。20世纪80年代中期,部分农业中专学校率先举办培养“新农民”的“不包分配班”,开创了毕业生就业改革的先河,90年代初,国家推行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这一改革随之扩大到其他职业教育院校。直到1997年,国家教委、国家计委联合下发《关于中等专业学校招生并轨改革的意见》,职业教育才最终脱离计划经济下,的毕业生包分配就业制度,全面进入市场经济下的劳动市场就业。2002年召开的第四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力争在‘十五’期间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进一步明确了劳动市场对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作用。

中共中央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实行学历证书与培训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的要求。1994年,劳动部、人事部颁发《职业资格证书规定》,对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做出总体部署。1996年颁布的《职业教育法》也对此进行了法律规定。建立和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不仅加快了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培育,同时也为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实现接轨创造了条件。事实证明,职业学校实施这一制度,积极开展职业资格技能鉴定工作,有力推动了教学领域的改革,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改进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1996午,劳动部又发出了《关于进行劳动预备制度试点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完善了劳动就业制度,对广大青年普遍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提出了明确要求。2002年,国务院《决定》又提出“大力推行劳动预备制度,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度”,“完善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同年,劳动部、教育部、人事部作出了《关于进一步推动职业学校实施职业资格制度的意见》,为职业教育与劳动市场接轨铺平了道路。

(三)世界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类似问题与对策

经济全球化造成了经济运行环境越来越富有竞争性,改变着劳动和劳动组织的属性。

在创造出新的就业机会的同时,也增加了劳动者的脆弱性。《1998—1999世界就业报告》估计,全世界30亿劳动者中,有25%—30%属于不充分就业,失业者达1.4亿。这一环境使职业教育面临着适应迅速和持续变化的劳动力市场需求的挑战。世界职业教育界的应对主要是:首先,突出了职业教育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强调了就业需求在职业教育中的位置。1999年第二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副总干事科林·鲍尔提出:“培养富有成效的灵活的劳动力对迎接21世纪的竞争至关重要。每个国家不论经济发展状况如何,必须努力革新其国家的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计划,以解决下一世纪的就业问题”。其次,把提高学习者就业能力和改进职业教育与劳动市场的结合,作为改革的重要措施。第二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大会《建议书》指出:“技术与职业教育必须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改革:提高灵活性,注意培养革新和提高效益需求的技能;针对不断变化的劳动力市场来安排培训;对已就业者和失业者以及处境不利的人群进行培训和再培训”。1999年欧盟在《中东欧职业教育与培讥——关键指标》报告中的三项建议之一也是从劳动市场反馈的角度看职业教育的改革,建议提出:“青年高失业率表明,劳动力需求的疲软和技能错位。在这种情况下,要继续实行课程的现代化改革和努力使职业教育培训紧密结合劳动力市场”。第三是职业教育更加贴近行业企业内部劳动市场需求。众所周知的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成功典范,如,美国职业院校的合作教育,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英国、法国的“三明治”校企合作课程,韩国初级学院的顾客导向的教育(CE)以及“订单”培养等,其实质就是以企业内部劳动市场为导向,有的放矢地培养人才。

二、就业为导向的理论依据

(一)劳动市场是规划职业教育发展的出发点

一个国家职业教育制度不仅取决于该国的教育制度,更大程度上还取决于该国的劳动就业制度。我国《职业教育法》的立法依据不但有《教育法》,还有《劳动法》。劳动市场对职业教育在某种意义上讲具有决定性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体系的从属性。职业教育体系的主要特征是由劳动市场体系决定的。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宽窄是由社会劳动分工的专门化程度决定的,教育层次也是由社会人才结构决定的,职业教育采取学校式还是校企合作式办学模式也同样是由企业内部劳动市场和外部劳动市场的不同比重决定的。例如,德国以企业内部力量为主培养技术工人,而较少依赖外部劳动市场,劳动分工严细,人才培养的专业化程度高,更受产业界认可;而北美行业企业更加依赖外部劳动市场,劳动市场的专业分工不甚严细,人才培养重通用能力,劳动力流动性更强。但是,无论哪种职业教育模式,总是能够与劳动市场紧密结合,并形成良性互动。世界公认的职业教育体系,从规划看能够以本国劳动市场的需求为出发点,从发展过程看与劳动市场形成互动,从结果看人才培养结构与社会人才结构大体相当。

第二,需求的决定性。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类型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从根本上讲,是由社会人力资源的需求结构决定的,前者对后者的适应,才会实现职业教育真正的质量和效益。职业教育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的更新与劳动内容的更新和劳动组织的变化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一个完善的劳动市场能够准确地反映经济、社会对各种人才的需求结构及变化趋势,包括各类人才的知识、能力结构,职业教育的发展及体系的调整必须以此为依据。职业教育各个专业和培训项目的此消彼长,要根据劳动市场的供求信号,即劳动工资的变化而变化。因为,工资的增降往往指明了就业的增长点和消退点。

第三,政策的导向性。劳动就业政策历来是职业教育的社会驱动力,它也影响着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就业政策设定了就业的“门槛”,规定了职业岗位资格,不仅对劳动者提出了基本要求,而且对用人单位也提出了必要的条件。这些政策不仅保护了劳动者的权益,也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力资源。例如20世纪70年代末期,大批下乡知识青年返城时,所实行的子女顶替父母岗位的政策对缓解当时社会的就业压力起到一定作用,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就业准人政策和必要的培训,造成劳动者能力低下和就业转岗能力较差,所以这项政策不利于职业教育和就业问题的长远发展。又如我国正在落实劳动准入制度,这就要求职校生就业前普遍要获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因此学校在进行专业和课程设置时,必须同国家职业分类和职业资格标准相适应,这必将对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就业是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发展的结合点

职业教育如何服务经济社会?《决定》提出:“职业教育要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为推进西部大开发服务”。这四个服务,反映了现实的要求也反映了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四个服务可分为对经济社会服务和为个人的服务,在为经济社会服务中又可以分为直接服务和间接服务。职业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是通过培养劳动力和吸收劳动力而发生的。职业教育为经济社会的直接服务是有限的,其主要是通过受教育者的就业,而间接为经济社会服务的;为个人服务也必须通过受教育者的就业、再就业及提高就业质量来体现。因此,为促进就业、再就业服务就成为了四个服务的核心,成为其他三个服务的前提条件。

职业教育可以通过推广科研成果、校办产业、咨询服务直接为经济社会服务,但是进行这些活动的目的仍然是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最终还是要落实到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或创业)率和就业质量上来。既然就业是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结合点,职业学校就必须抓住这个结合点不放,要抓好这个结合点,就必须找准经济的增长点,尤其是地方经济增长点。目前国有企业、大城市、传统工业对劳动力的吸纳潜力已很有限,职业教育应调整专业设置,扩大服务面向,积极发展面向地方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服务三农的专业与培训项目。

(三)就业是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的平衡点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无疑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是全面的、多样化。同样,职业教育关系着个人的生存、发展,所以个人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也是多种多样、不断变化的。中国职业教育的先驱黄炎培先生曾明确提出:“职业教育的目的: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其中前两条强调的就是职业教育的个人需求。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人的发展越来越得到更多的关注,正如《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所指出的:“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给经济界提供人才,它不是把人作为经济工具而是作为发展的对象加以对待”。现实生活中,由于个人需求的主观性和社会需求的客观性,两者往往并不完全一致。因此,职业教育到底应向社会需求还是个人需求倾斜,历来是学者争论的焦点,也是政策制定者和计划者的两难选择。尽管在职业教育发达国家,两种不同的倾斜都存在,但都不能简单地照搬。

我们认为,无论个人需求还是社会需求都只能通过就业来实现。从共同的效果出发,我们就在这两种需求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点,这个平衡点就是能否顺利就业、较好地就业。

有关专家在对湖南、辽宁、河北、四川的农村职业教育进行调查时发现:初中毕业生读职高的原因主要是希望早就业,而不是像普高那样期望能多学文化知识或得到更多的深造机会,这深刻地反映了现阶段个人对职业教育需求的主流。

当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相冲突时,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就必须了解市场信息,把握市场需求,通过成功的就业来达到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平衡。目前学生就业的愿望仍然是数量有限的大企业、大公司,职业学校应当加强职业指导,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开展创业教育,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小城镇、农村就业或自主创业。长期以来,职业学校在文化课和专业课的课时比例、理论和实践课的比例、专业口径的宽窄上始终在寻求平衡,其实合理的平衡标准就是能否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注:上表为2000年对辽宁的海城、昌图、阜新三县(市)的288名初中毕业生进行的调查。

广西浦北县一职校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个人愿望,将毕业生的服务面向定位于农村和乡镇企业,使毕业生就业率达 90%以上,就业者年均收入在 1.2万元以上,并不低于当地城市居民收入水平。该校回乡务农的2500名毕业生多数成为科技种养专业户,2002年10月,广西农工党在对该县初中毕业生调研中发现,在被调查的585名学生中,毕业生愿读职高的占67.15%,读普高的占 15.7%,读技校的占6.4%。这一调查结果显示了当地职业教育的强大的吸引力。2002年该校在校生达2096人,颇具规模,相反该校也曾经以满足学生个人需求为主,专业和课程设置仅追“热门”,忽视社会需求,结果造成就业困难,学校的发展也受到影响。

(四)就业与教育政策的组合是职教宏观政策的基本特点

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存在的紧密的内在联系,使得成功的职业教育宏观决策多数是劳动就业与教育政策的组合。表现之一是形成政策合力,如,20世纪80年代初的“先培训、后就业”政策,就使教育部门与劳动部门的相关政策相得益彰。表现之二是两种政策相互促进对方的事业发展,如,劳动部门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积极的劳动市场政策;教育部门把就业准人政策作为自身发展的社会推动力。表现之三是职业教育部门把劳动部门的一个重要政策目标——就业率,作为评价院校办学效益的第一指标。表现之四是政策扶持目标对象有较大的重合度,如,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劳动部门疏通转移渠道,教育部门提供转移培训;对城市失业职工,劳动部门提供资金购买教育部门提供的再就业培训。表现之五是一些国家如英国、澳大利亚将教育部与劳动部进行合并,从政策协调的角度实行部门整合。表现之六是职业资格证书与职业教育学历证书的组合,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也要求并一般同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综上所述,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方向,无论从现实需要还是发展规律看,都是我国职业教育在今后相当长的历史阶段的合理选择。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的提出,针对了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抓住了职业教育改革的“牛鼻子”,必将带动职业教育的全局发展,推动职业教育的全面改革。这一选择对职业教育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国务院《决定》,加快自身改革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对就业问题的关注标志我国战略重心转移.领导决策信息,2003年第4期.

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例9

关键词 职业院校 人事劳资 管理 创新发展

职业院校人事关系及劳资管理涉及工资福利待遇、职称晋升评聘、离退休人员管理、人才引进、公开招考、绩效考核等方面,不仅业务种类繁多且与教职工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同时,职业院校的财政拨款事业单位性质又决定了其人事劳资管理工作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人事政策。如何适应政策框架、全面精准认知职业院校人事劳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适时创新管理水平,从而促进职业教育事业健康、和谐发展,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人事劳资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劳资管理技术手段过于陈旧

当前,大多数职业院校人事劳资管理观念较为保守、形式稍显陈旧、工作方式缺乏创新,所运用的系统及软件的可操作性及共享性不高,甚至会出现部门间各类数据不兼容、安全性较低等问题,难以很好地适应新的管理机制。

(二)劳资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劳资管理工作作为一项综合性、复杂性工程,必须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然而,当前许多职业院校没有给予劳资工作应有的重视,协同系统的管理体系和制度不够健全,劳资政策解读形式和内容较为单一和古板,且专业术语堆积、深奥难懂,政策宣传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既易产生误读,也容易影响工作情绪。

(三)劳资人员专业素养不高

职业院校通常在招聘专业教师时,都会有较高的学历、专业以及技能等级要求,但对于劳资人员的选聘则门槛较低,大多时候是内部富余人员调剂而来,工作人员大多不具备劳资管理专业背景和从业经验,且劳资管理人员更换和调动频繁,时常会出现专业不对口的情况,只能满足于完成日常性的工作及事务,很难在工作中有所创新。

二、人事劳资管理工作创新发展的建议

(一)创新管理手段,全面提高工作效率

1.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劳资管理工作中需要处理大量复杂的数据信息,以往的人工计算不仅效率低下,且易出现错误,而利用大数据技术,使用相关计算机软件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准确处理各类数据,还能实现对数据进行分析预测,做出更有效的工作规划,以不断开展针对性的工作改进,保证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2.大力建设数字化校园。建设数字化校园,开发人事信息管理综合系统,实现教职工相关信息和各种人事劳资手续办理流程的统一管理,通过网上业务流程可以对人事信息进行数据管理、维护、共享、交换,实现资源共享,简化办理流程,在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确保各部门、各种数据的权威性和准确性,大幅提升人事劳资管理的整体水平。

3.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等平台。做好政策传达和解读,是劳资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教职工只有真正了解了人事劳资政策,才会真正认同劳资管理者的管理。积极利用网络、新媒体等平台,采用微信公众号、服务号、朋友圈、校园QQ群等接地气的传播方式,用教职工喜闻乐见的方式加强劳资政策的宣传力度和覆盖范围,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创新管理制度,着力提高服务水平

1.建章立制,规范流程。通过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的劳资管理制度,根据人员专业特长合理流动,真正建立起一种使人奋斗、催人创新的竞争机制,以充分调动教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同时还应进一步探索劳资管理形式改革、分配制度与劳动力市场价位接轨等新思路、新办法、新措施等,更大限度发挥人事劳资管理的作用,提高服务水平。

2.严守政策,坚持原则。劳资管理工作本身就是一项政策性较强的工作,且职业院校一般属于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更应注重遵守相关政策,严格按原则办事。因此,在处理各种工作事项及问题时,劳资管理人员需要认真遵照工作相关的政策及文件精神等,深刻理解其内涵,不可,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教职工,使每个人都能享受应有的权利。

3.加强沟通,和谐运转。只有各个部件的正常运行才能保证一台机器高效运转,职业院校劳资管理工作亦是如此。所有部门均需紧密配合,如数据要及时上报,信息要实时共享,劳资管理部门对所有信息材料加工整合后,工作才能有条不紊。劳资管理人员亦是连接领导与职工之间的桥梁,需及时传达各种信息及决策。因此,劳资管理过程中需要加强沟通、协调各种关系,实现上下联动,信息互通,确保劳资管理工作高效运转。

(三)创新人员管理,大力提升整体素质

劳资管理者的工作能力直接影响了劳资管理工作的展开和效率,优秀的劳资管理人员能够运用恰当的手段来统筹管理单位内的全部劳动力资源,并且能够合理地更新管理技术、配置管理要素、使用管理资源、激励干部职工。

首先,要提升政治素质。劳资管理与职工利益密切相关,因而劳资管理人员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操守,遵守相关的职业标准以及政策法规,还要接受其他部门和职工的监督,做到公正透明。

其次,要具备创新精神。身处于新旧事物迅速发展更迭的时代,管理者必须要能迅速地接收新事物,并且敢于开拓创新,要善于在劳资管理中合理分配管理、技术、信息、人力资本等要素,使劳资管理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三,要提高专业素养。鉴于劳资管理的复杂程度,管理者必须具备相当的专业能力,能够处理一定难度的问题并能妥善解决。因此,在选聘劳资管理人员时,需要适当提高门槛,应有明确的专业要求,挑选出具备较强综合能力的专业人才。职业院校也需重视劳资管理人员的职后培养,应有计划地为劳资管理人员安排相应的培训课程及进修学习的机会,帮助其不断提高工作技能和综合素质,促进工作质量的有效提升。

职业院校人事劳资管理工作作为一项兼具重要性与复杂性的工作,伴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及社会产业结构的不断分化和细化,其发展创新需要主动顺应时代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必须严格学习和把控相关政策,掌握科学的管理思路和方法,同时,更需要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及配合,以切实保障教职工切身利益,推动职业教育健康、稳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莉霞.浅谈高校人事劳资管理的创新发展[J].人力资源管理,2014.01.

[2] 李红梅.浅谈当前高校劳资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8.

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例10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城市化、工业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外来务工人员日益成为推动南京市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外来务工人员的工伤保险却存在诸多的问题,影响了外来务工人员的身心健康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何保障外来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使他们在工伤发生时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以保证其最大限度的恢复生产力,成为南京市工伤保险工作的当务之急。笔者通过对南京市主城区外来务工人员工伤保险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试图提出完善南京市工伤保险的政策建议。

1、调查方法

为了解南京市外来务工人员工伤保险现状,本调查随机选择秦淮、白下、玄武、建邺等4个区作为南京市主城区的代表,采用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问卷涉及外来务工人员基本情况、安全生产情况、政策听说情况和外来务工人员对工伤保险改革的建议等4个方面内容。本调查共发出问卷320份,实际回收问卷320份,有效问卷率100%。

2、南京市外来务工人员工伤保险现状

2.1基本情况

南京市主城区外来务工人员总体素质不高,受教育程度普遍为初中(43.1%),其次是高中(22.5%)、小学(18.8%),这也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他们的收入处于中等或偏下水平,调查显示,接近60%的外来务工人员月收入在1500元以下。其中包括8.1%的人收入低于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850元)。在务工形式来看,被企业(单位)招用在固定岗位就业的人数占总人数的55.2%,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或灵活就业)的人数占总人数的44.8%。

2.2安全生产情况

一是工作安全状况、保障措施较好。南京市主城区外来务工人员的安全生产情况总体较好,绝大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对自己目前工作的安全状况及安全保障措施还是比较满意的。这主要与外来务工人员从事的职业有关,大部分被访者都是从事第三产业的劳动者,工作本身的安全性好、工伤事故发生少。二是安全培训。《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要“对劳动者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但是在被调查者中,接受过安全教育和培训仅占到总人数的51.2%,还有近1/2的人没有接受过任何形式的安全教育和培训,这远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在调查中还了解到,接受过健康安全教育和培训的人员基本上是从事企事业单位的保安、门卫等相对安全职业的人员,而从事建筑、安装等存在重大安全隐患职业的外来务工人员并没有接受相应的安全教育。三是健康检查和安全保障措施。根据国家《职业病防治法》,劳动者享有获得职业健康检查的权利。而在调查中,只有1/2左右的人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在接受调查的人员中,80.63%的被调查人员表示对自己目前工作的安全保障措施满意或比较满意,13.12%的人表示对目前的安全保障措施不太满意,只有6.25%的人对目前的安全保障措施不满意。四是疲劳加班。南京市多数外来务工人员工作状态相对较好。1/2以上(60.9%)的被调查人员表示,多数情况下他们不需要在极度疲劳的情况下还必须加班工作,33.8%的人则表示,有时候即使已经极度疲劳,还是要加班工作,这部分人主要分布在餐饮行业等服务业,他们在生意淡季时清闲,但是在旺季就要加班加点。

2.3对工伤保险政策的了解及实施情况

一是外来务工人员对工伤保险相关政策知之甚少。调查结果显示,在《工伤保险条例》、“农民工平安计划”、《南京市工伤保险实施办法》《南京市建筑业农民工优先参加工伤保险办法》等几项与南京市外来务工人员切身相关的工伤保险政策中,有1/2的外来务工人员一项政策都没听说过,还有32%人只听说过其中1项。而法律意识薄弱,将直接影响他们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二是工伤保障责任的承担问题。41.56%的被调查者认为工伤保障的责任应由单位承担,20%的人认为应由单位和政府共同承担,12.5%的人认为工伤保障责任应该由政府、单位和个人3方共担。三是工伤保险率。在320名被调查者中只有19.69%的人参加了工伤保险,而另外79.69%的人没有参加工伤保险,工伤保险的参保率很低。在未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有21.77%的人是没有与用人的单位签劳动合同,13.28%的人虽然签了劳动合同,但合同中并没有有关工伤保险的相关条款,值得注意的是,还有包括3.76%不知道工伤保险、不知道办理途径等,因为对工伤保险缺乏了解而没有办理。

3、存在的问题

调查结果反映了南京市主城区外来务工人员工伤保险现状中存在着突出问题:一是工伤保险参保率低;二是外来务工人员法律知识欠缺,工伤保险维权意识和能力差;三是用人单位安全培训不到位。因此,应完善南京市外来务工人员工伤保险制度。

4、对策

4.1扩大工伤保险覆盖范围

虽然国家规定各类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都必须按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但由于外来务工人员流动性大、对工资待遇要求比较短视等原因,南京市外来务工人员工伤保险参保率很低。因此,必须强化政府在工伤保险工作层面上的监督和规范职能采取各种强制甚至惩罚措施,强制雇主为雇员办理工伤保险,防止出现用人单位在工伤保险方面的逃保、漏保现象。

4.2强化工伤保险法制宣传,加强法制教育

只有具备熟悉工伤保险法律常识,劳动者才有意识和能力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此,劳动保障部门应加大工伤保险法制宣传力度,在社会群众,尤其是外来务工人员群体中进行广泛宣传,工会等部门也有责任协助进行培训外来务工人员工伤保险相关知识,使其与雇主签订劳动或劳务合同时知道要求雇之为自己办理工伤保险[1,2]。

4.3加强职业安全健康教育

工伤预防能大大降低工伤事故的发生率,进而减少工伤康复和补偿的压力,降低工伤保险基金的支出。同时,积极预防也减轻了劳动者的恐慌和压力,使其持续有效地进行生产工作,减少了因工伤事故和职业病而导致生产停止而带来的损失[3,4]。政府应监督用人单位健康安全教育情况,强制其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和宣传。

5参考文献

[1]许素睿.我国农民工工伤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9(4):59-62.

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例1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到2010年,我国同龄人口的高等教育入学率要从现在的9%提高到15%左右”,使我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阶段过渡发展到“大众化”发展的阶段,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国对高等教育进行扩招的改革。但近几年随着毕业人数的增加,大学生就业难,大学生失业的现象也屡见不鲜,特别是今年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大部分企业为了节约成本,都在实施裁员策略,据国家权威机构预测,2009年大学毕业生失业的人数会达到200多万,这无疑对今年的大学毕业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影响。于是,很多人开始斥责高校扩招制度,认为它是引起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最大问题, 因此,正确理解高校扩招与高校毕业就业压力的关系提到了日程上来。

一、理论分析:扩招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根据市场供需均衡的原理,在原有的劳动力市场条件下,劳动力供给基本上与劳动力需求均衡,那么在其他条件相同时,高等教育劳动力L的供给S应与受高等教育者工资W成正比,而高等教育劳动力的需求D与受高等教育者的工资W成反比,如图1。

随着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不断增大,投放到劳动力市场的受高等教育的劳动力增多,使得原有的均衡状态失衡,如图2,供给曲线右移,均衡点也随之改变,这样,就产生了两种对高校毕业生不利的情况:其一由于提供的毕业生人数的增加,使得工资水平没有随着接受教育的程度上升,反而下降了,即由W下降到W1;其二是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劳动力供给者不愿接受降低了的工资水平而退出现有的劳动力市场,即失业(L1-L的部分就是扩招后的失业人数)。与此同时,在高校扩招引起劳动力供给曲线变化的同时,受高等教育劳动力的需求曲线也会产生变化,随着工资的下降,需求会增大,需求曲线也向右移,最后,在工资W2处供需达到了新的均衡状态,即市场出清时的状态,失业现象消除。

二、现实分析:高校扩招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关系

1.我国高校发展水平还远远不够

高校扩招深层缘由是“教育优先”、“科技兴国”的战略实施,以及我国对宏观经济的拉动作用和大众对高等教育的渴求。通过与世界各国大学生入学率的比较(表一),可以看出我国推行扩招政策时,我国大学生人数是远远不够的,离大众化标准还相差甚远,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需要相比,大学生不是多了而是少了。美国学者马丁特罗(Martin Trow)把高等教育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即精英阶段、大众化阶段和普及化阶段。他认为这三个阶段的标志分别是入学人数占适龄人口的比例低于15%、达到15-50%和超过50%。我国目前人力资源开发不足,人才状况不适应国际竞争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高新技术及懂得世界贸易规则的金融、管理、贸易、信息、法律、会计等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供不应求,高素质的技术工人也远不能满足需求,因此,还必须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2.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并不是高校扩招引起的

有人认为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仍低,如果高校大规模扩招,大学毕业生过多,会引发就业压力问题,进而影响社会稳定。的确高校扩招后大量毕业生等待就业,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人才市场造成了压力。但是就业压力是一个社会问题,任何国家都存在,它主要与一个国家就业需求状况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国家经济政策失调有关。即使不培养大学生,也会有失业存在,而且是低素质的失业。就若干发达国家的情况看,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大学生失业率之间并无显著相关。战后英国、美国等许多国家高等教育规模一直持续增长,而毕业生失业率并未同步增长。

在我国,大学毕业生的饱和性失业是不存在的,目前存在的大学生就业不畅现象,只是一种虚假的饱和。事实上,失业是受多种因素制约和影响的,与高等教育的发展并无显著关系。大学毕业生中一部分人的失业,一是由于高校专业设置问题。学校的专业结构与社会需求结构错位,学校没有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多技能、高素质的人才,造成结构性失业。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就业方式,应当是就业者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而不是职业岗位适应就业者的要求;二是社会对此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忽视了积极的引导,造成了战略性失业;三是毕业生择业期望值过高,用人单位存在人才高消费的心理,从而造成了选择性失业;四是占据性失业。即相当数量的工作岗位为不合格者所占据,一方面在职者素质不佳,一方面大学毕业生又找不到工作;五是相关政策改革迟缓,造成政策性失业,如人口流动政策和户籍管理等制度上的障碍问题,更有学历文凭、就业岗位和工资待遇相联系的毕业生就业政策束缚的问题。

3.扩招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就业压力

如果从扩招的本质分析,我们会发现,扩招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除能延缓即时的就业压力外,还能为社会创造出新的就业机会,这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直接创造就业机会,因为教育本身及所带动的相关产业如建材、建筑、制造、服务等,这些都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二是间接创造就业机会,即大学生不仅是就业机会的消费者,也是就业机会的创造者。走上社会后,他们通过自己的创业活动如兴办事业,往往可以为社会创造出大量的就业机会,且人才培养质量愈高,这种创造就业机会的概率也就愈大,其中那些原本可能沦为弱势的群体,也可以通过学习,扩大知识面,提高就业竞争力,拓展就业选择范围。

三、扩招后劳动力市场存在的问题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学生(供方)和企业(需方)本身都应该是理性的,劳动力市场就会达到市场出清的现象,然而正是由于劳动力市场结构存在着缺陷,或者信息不对称等问题阻碍了供需双方的理性分析和选择。因此,我们应该反思一下现有劳动力体制和政策所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第一,从劳动力供给来看,专业结构不合理。即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脱节,出现结构性就业障碍。目前的就业市场情况可以充分证明,并不是整个人才市场出现了人才饱和,而是有的部门人才过剩,有的部门却高薪聘不到合适的人选。这主要是由于高等教育输出的人才与社会所需人才专业不协调造成的,只有让高校真正走向市场,根据市场信号来调节专业和人才结构的培养,才能真正形成从人才培养到市场需求,而人才需求又促进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

第二,劳动力市场的相应机制不完善,信息不顺畅,顺应扩招的改革措施不到位。在既定条件下,国家有时进行一定的政策性调整也可以创造出就业机会,如果国家可以这样做而没有这样做,也会造成的一部分人失业。扩招后毕业生人数的突增不可避免的冲击着原有的就业市场,而原有的就业分配制度、人事制度、与毕业生就业相关的各种政策、法规、社会保障制度,劳动力市场、信息渠道等变革迟缓,尤其是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激励政策不到位,如便利的贷款政策、优惠的税收政策等。

第三,从劳动力需求来看,没有充分的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吸收高校毕业生,尤其是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还不够。中小企业具有灵活、创新性强等特点,是吸收大量高校毕业生的主要源泉,但目前来看,没有足够的措施来支持和保障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四、建立科学有序的劳动力市场

1.改善劳动力供给

(1)努力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知识和综合能力的集中表现,它包括学生专业知识、实践动手能力、思想道德、事业心、责任感、社会工作能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传统的教育模式轻视实践和创新,使学生不能及时获取市场信息,不懂得根据社会需要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延缓了知识向社会生产力转化的过程。因此,必须尽快地建立起新的素质教育模式,构建培养创新型、竞争型、开放型和通用型人才等多种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2)转变就业观念

首先是转变高校的就业观念。学校应加大就业工作力度,充分利用生产实习、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机会,同社会用人单位广泛接触,并加大投入完善就业措施,建立毕业生就业网络,为毕业生广开就业渠道。其次是转变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合理确定择业期望值。毕业生对当前的就业形势一定要有个清醒的认识,适应市场经济的形势和规律,做到“自主择业、竞争上岗、就业渠道多元化、自主创业”。

(3)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调整专业、学科、层次和布局结构

人才市场(社会)对大学毕业生需求状况表明:高校的专业设置与大学毕业生就业成功率的高低有着密切的关系,合理的专业设置使人才资源按社会的需求得到更加有效的配置,使人才适销对路,可以减少人才市场的结构性矛盾,从而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单位,应时刻关注国家经济发展的宏观政策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动向,根据国家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的需求,来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其次,高校要对不断变化的市场进行研究、分析和预测,依据市场需求及变化改造和调整学科、专业设置以及课程设置等,做到人才的培养适应市场需要,从而确定自己的办学模式、办学层次、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注意建立合理的办学结构、层次结构、专业结构和课程结构。

2.完善劳动力市场运行机制

(1)建立扩大竞争的劳动力市场机制

竞争的劳动力市场是指劳动者之间为就业岗位和工资待遇而竞争;雇主之间为招聘合格劳动力尤其是高素质的人才而竞争;劳动者同雇主之间围绕劳动条件、特别是工资报酬展开竞争。这些竞争以市场主体的平等性为基础,通过供求双方的相互选择和工资杠杆调节作用来实施。扩招后的劳动力市场就应该在更深更广泛的领域实行竞争、发挥竞争优势。首先,尽快制定和完善用人竞争机制,使毕业生能在公平、公开、公正的条件下通过竞聘就业,减少暗箱操作,政府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毕业生就业的公平竞争性,使人才资源通过劳动力市场达到最优的配置和合理的流动。其次,可以建立常设性的大学生就业市场,为高校毕业生提供长年性的全方位服务,不仅要对应届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和机会,而且还要对未就业的历届毕业生开展就业指导,组织活动以及档案、户籍管理等工作。

(2)建立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机制

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是指市场作用范围覆盖全社会,既不允许各种市场分割,也不允许其它市场机制的干扰。在市场建设规划上,统一合理布局安排;在市场规则秩序上统一原则和基准;在劳动力市场同其它因素市场关系上,衔接配套,协调运行。其次,企业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联接、贯通,劳动力既可以从社会流入企业,也能由企业流向社会。劳动力在利益机制导向下,通过生产开发和产业实现就业,城乡就业差别趋于缩小,劳动力跨地区的流动也不受限制。更重要的是,劳动力市场信息不受限制地在企业之间、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传播,引导劳动力资源的供求和流动。

(3)建立科学有序的劳动力市场机制

劳动力市场的科学有序运行由两方面的基本规定来保证,一方面要依据市场机制正常地发挥作用,建立在价值规律基础上的供求、竞争、工资三大机制交织着发生动态连锁关系,完成对市场的内在调节过程;另一方面又依据国家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保证和规范市场行为。根据这一原则,首先,增强对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预测,指导高校在招生人数、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层次等方面的工作。其次,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测评机构,给劳动力供需双方提供一个公正客观的评价是当务之急。一方面是供方(学生)能对自己的未来职业有个较为准确的定位,另一方面使需方对所需职位人员的要求有一个较为明确的界定,避免出现目前的人才高消费现象。最后,还要通过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规范各种类型的人才市场,使人才市场配置法制化。

3.拉动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

根据供需模型,我们可以看出,为了使劳动力市场保持均衡状态,随着劳动力供给的增多,必须扩大对受高等教育劳动力的需求,使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围绕均衡工资上下波动。首先,政府必须大力发展经济,扩大内需,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开拓新的就业岗位,尤其要大力发展技术密集、知识含量高、附加价值大的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其次,通过政策、税收等,创造良好环境,鼓励用人单位积极接纳毕业生,对新增加的就业岗位,要优先录用符合相应资格条件的高校毕业生;消除政策壁垒,取消限制高校毕业生合理流动的政策规定;制定相关政策,对毕业生采取小额贴息贷款、设立风险基金参与投入等激励机制,并给予不同程度的免税政策,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利用减免教育贷款、经费补贴等经济杠杆,引导毕业生走向西部地区、艰苦行业及基层单位和国有中小企业。最后,加强校企全面合作,建立毕业生就业基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是生产和销售“人才产品”的“工厂”,用人单位是购买和使用“人才产品”的“直接客户”,供需双方既有共同的利益也有完全合作的愿望,按照社会需求培养合格人才是高校的目标。就业基地的建立,为毕业生实现实际意义上的就业创造了条件。

总之,扩招是我国当前形势下应该也是必须实施的重要举措之一,为了顺应知识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趋势,我们还得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立刻建立和完善扩大竞争、统一开放和科学有序的劳动力市场机制,使丰富的人力资本发挥出巨大的潜力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斯蒂格利茨.经济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曾坤生.经济全球化与中国高等教育产业发展[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3]闫广芬,苌庆辉.高校扩招的政策过程分析[J].高校教育管理,2008,(3):5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