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财税服务市场前景

财税服务市场前景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9-03 15:19:07

财税服务市场前景

财税服务市场前景例1

0引言

对于税制改革来说,营改增正是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规范市场的重要措施。据有关部门调查显示,2016年5月至如今,我国大部分企业仍然处于营改增过渡阶段,企业财务管理仍面临着挑战,一些财务管理存在漏洞的企业,在营改增税制实施之际,负面影响非常明显。因此,企业如何正确看待营改增,怎样才能够更好适应营改增,是当今企业重点关注的问题。

1营改增概述

1.1营改增的主要内容

从营改增本质上看,营改增就是税种的变化,在没有实行营改增前,我国企业都是以营业税为主,但在全面推行营改增后,营业税就转变成为了增值税。增值税就是对企业产品或服务中增值部分征税,从而避免重复纳税问题。营改增全面实施以来,对企业财务管理既是挑战,也是发展机遇。简单而言,如果企业能够快速适应营改增,那么企业将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否则对企业财务管理与日常经营会产生巨大影响。从营改增实施至今,营改增对企业财务影响较大,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如果没有适应增值税税制,那么企业在市场中发展将变得尤为困难。例如在广告行业中,营改增没有全面推广之前,广告公司的营业税税率为5%,但在营改增实施之后其税率大约在3%左右,可见营改增从长远方向看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税种改革制度。

1.2推广营改增的重要意义

从短期来说,营改增是一把双刃剑。但从长期战略发展来说,营改增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归纳起来,实施营改增有以三点意义。

1.3调整产业结构

营业税主要是对营业额全额征税,存在税负严重、重复征收等问题,对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不利。但在营改增之后,由于国家加大了对第三产业的扶持力度,从而减少企业的税负,能够有效推动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再者,营改增只对增值部分交税,如果企业在生产中耗费严重,即提高增值部分,将会相应缴纳更多的税负。可见,营改增能够直接推动企业产业升级。

1.4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在征收营业税的情况下,企业出口过程中不会出现退税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劳务与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我国作为出口大国,如果出口成本无法控制,势必会降低我国出口贸易竞争力。然而在营改增之后,我国税制与国际税制接轨,在此背景下,能够有效突出我国出口贸易的价格优势,从而提高我国出口企业的竞争力,推动我国出口贸易发展。

1.5与市场经济相匹配

我国市场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税种制度作为市场经济的基础,也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为了推动我国社会经济长期发展,通过营改增降低税率,推动企业转型,能够更好的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从而稳固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率。

2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对于企业财务管理来说,企业财务管理已经熟悉了营业税运营模式,但在营改增背景下,如果企业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势必会进一步扩大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问题与漏洞。笔者认为,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税负影响

在营改增背景下,对企业财务管理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税负变更。单纯从税负角度分析,营改增对两种纳税人是极大的利好:第一,营改增在试点期间,就是以小规模纳税人为主,将原来营业税的5%,降到2%左右;另一种就是一般纳税人,企业原来不能抵扣的税额的现代服务,会随着我国营改增全面推行,从而提高了能够抵扣的进项税额,并且发生的运输费能够用于支出抵扣的进项税额,抵扣比例也有所增加,从之前的7%转到11%。从行业角度分析,营改增对不同行业的影响也有所差异,例如对于交通运输行业来说,由于交通行业固定资产相对较多,能够抵扣的税负自然也就增加,单税率会从原来的3%转变为当今的11%,所以税负变化幅度不会产生太大波动。但从实际征收情况分析,还有很多企业仍存在一定的税负下降,使得下降期间与企业间的差异相对比较明显。再者,由于一些主要成本为劳务,并且具有很多费用抵扣的资产行业来说,税负也会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很多企业税负不降反升。在改革中,必须要对企业部分效益进行考虑,并对税率进行适当的调整。此外,也可充分利用政府出台的福利政策,及时申请对某个项目的财政补助,从而提高企业净利润,避免出现税负不降反升的问题。

2.2对会计核算的影响

营改增对企业最大的影响就是财务管理影响,也就是对企业会计核算产生影响。第一,营改增将营业税转变为增值税,对会计核算也发生了一定影响。由于营业税不存在销项税与进项税等,账务处理相对比较简单和直观,现金流动直接作为收入入账,相应的成本核算也不需涉及税金问题。但在营改增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入账原则与方法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例如在服务行业中,在营改增实施之后,需要根据一定的税率扣除销项税,而成本计算也变得更加复杂,需要融入进项税相关内容。与此同时,销项税税额与进项税额需要通过“应交税金”科目开展计算,当期的应纳税额等于当期销项税额减去进项税额。但是在营业税核算背景下,税收能够直接通过收入额计算。由此可见,从会计核算层面看,当营业税改增值税之后,其相关的收入、成本、税金核算也都呈现出较大的变化,企业财务管理必须做相应的的调整。再者,我国营改增正式推广工作已经将近一年时间,很多企业由于过渡情况不同,造成核算中存在很大的差异。由于营改增并非一次性全面推广,而是采用先试点再推广的模式,这对一些跨区域经营的企业合作带来了一定困难。很多跨地区经营的企业需要在根据不同的增值税项目进行税种计算与衔接,在此过程中会形成很多的矛盾,从而提高了会计核算难度。与此同时,由于营改增在我国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对于不同的混业经营企业来说,会因为经营项目不同,税负核算不同,无法核算各类业务明细,要求企业根据税率较高的税种进行核算。现如今,由于很多服务类企业都属于混合经营性质,特别是对中小企业而言,为了能够降低税负,需要尽可能的对不同税种业务开展划分核算,从而大大提高了会计核算难度。

2.3发票管理影响

营改增之后,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也将面临着改革,由于发票种类的变化,对发票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营业税税制下,服务企业只需要开具服务业的专用发票即可,实施增值税由于存在进项税与销项税的影响,因此,在发票管理中需要进行细分。第一,由于增值税发票会区别小规模纳税人与一般纳税人,对于小规模纳税人来说,只需要采用一种普通发票,其中发票管理与营业税制之前基本统一。对于一般纳税人而言,则分为专用发票与普通发票两种,通过对使用范围进行区分,并根据税务部门专有规定。从而实现增值税税收抵扣,发票如果使用不当会承担法律风险。第二,增值税的发票要比普通发票限额要低一些,通常情况下,在认定增值税的主体为一般纳税人情况下,则发票的限额只在10万左右,远远低于服务业务限额水平。如果企业想要申请大额发票,需要经过较长的时间,这会对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带来较大影响。

3缓解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影响的有效措施

营改增作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从长远看,营改增对企业长期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基于此,笔者针对当今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提出三点建议:

3.1充分利用营改增契机,强化纳税筹划

营改增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财税商机,对于小规模纳税人来说,税率直接从5%降低到3%。但对于一般纳税人来说,则需要利用新税政策所提供的各种优势,并通过结合各项纳税主体的实际应用情况,通过挖掘更多的客户资源与定制最优税收政策得以实现。其主要表现在:(1)一般纳税人通过充分挖掘客户资源实现税负转嫁,由于增值税的征税范围会涉及到流通环节,纳税主体通过流通环节实现税负转嫁的目的,从而降低企业税收支出。例如增值税可以通过进项税抵扣,在流通环节中,客户会获得增值税进项发票并通过抵扣降低税务成本。可见,一般纳税人能够通过营改增的相应契机获得更多客户。(2)通过加强营改增政策研究,拓展客户资源。新政策中规定,经过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商务部批准的经营融资租赁业务的纳税主体,通过提供增值税税负超过3%有形动产融资租赁服务,从而获得增值税的相关优惠,降低纳税主体的税务负担。可以说,营改增作为当今市场中主流税制,在过渡阶段必然会有较大的优惠空间,企业要加强对营改增的研究,将会有助于降低企业税负。

3.2改善企业账务处理流程

在企业财务账务处理等层面上,企业必须根据营改增相应政策,对企业财务情况进行区分,改善账务处理流程,在税务筹划等层面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改变并维护企业的基本利益。如果企业实施跨区域经营,首先要构建一个整体的财务管理体系,并根据营改增相应的要求开展业务,以获得更多的税收支持,总体来说,无论是现阶段减少税收,还是不断增加企业业务都是如此,在后期阶段由于税制完善能够极大的降低税收不公平现象。通过对增值税计算,基于增值税专用发票取得、增值税汇算清缴方法与时间等,优化相应的业务流程,保障企业财务管理的有效性。

3.3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提高内部管理质量

在营改增大背景下,企业必须加强对财务内部控制,通过对市场经济进行分析,反思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加强内部监督与管理,保障财务管理制度的有效性。特别是对于票据管理工作,可以说,营改增环境下票据即是资金,账务处理程序必须要遵循税收筹划层面上的工作需求,并制定与完善营改增相关的财务制度,保障制度的落实程度,从而缓解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3.4构建动态的财务管理制度

企业发展必须立足于市场,市场环境风云莫测,很多企业也是因为无法掌握市场的实际情况,导致财务管理风险相应增加。基于此,营改增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企业要对市场进行全面分析,并通过开展市场调研,分析市场的实际发展情况,最终降低企业财务管理风险与企业经营风险。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当务之急,通过对外部市场的分析、内部控制加强,保障财务管理制度顺势而为,通过动态化管理保障企业财务管理的有效性,逐步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实现营改增的平稳过渡。

4结语

总而言之,营改增正式推广时日虽短,企业财务管理依然处于营改增过渡阶段,为了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质量,降低企业财务风险,企业必须根据从市场面、政策面、内部控制面等多层面制定更完善的财务管理模式,以更好的实现营改增的平稳过渡,逐步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孙艳.浅析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J].财经界(学术版),2013,(6):154-155.

[2]吴丹彤,李学东,丁建伟.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企业的影响[J].会计之友,2012,(8):111-113.

[3]康娜.“营改增”新阶段下企业减负增效的研究[J].会计之友,2014,(12):117-119.

[4]尹旭.浅谈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以及加强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3,(13):144-145.

财税服务市场前景例2

关键词:

营改增;企业财务管理;影响;分析

0引言

对于税制改革来说,营改增正是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规范市场的重要措施。据有关部门调查显示,2016年5月至如今,我国大部分企业仍然处于营改增过渡阶段,企业财务管理仍面临着挑战,一些财务管理存在漏洞的企业,在营改增税制实施之际,负面影响非常明显。因此,企业如何正确看待营改增,怎样才能够更好适应营改增,是当今企业重点关注的问题。

1营改增概述

1.1营改增的主要内容

从营改增本质上看,营改增就是税种的变化,在没有实行营改增前,我国企业都是以营业税为主,但在全面推行营改增后,营业税就转变成为了增值税。增值税就是对企业产品或服务中增值部分征税,从而避免重复纳税问题。营改增全面实施以来,对企业财务管理既是挑战,也是发展机遇。简单而言,如果企业能够快速适应营改增,那么企业将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否则对企业财务管理与日常经营会产生巨大影响。从营改增实施至今,营改增对企业财务影响较大,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如果没有适应增值税税制,那么企业在市场中发展将变得尤为困难。例如在广告行业中,营改增没有全面推广之前,广告公司的营业税税率为5%,但在营改增实施之后其税率大约在3%左右,可见营改增从长远方向看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税种改革制度。

1.2推广营改增的重要意义

从短期来说,营改增是一把双刃剑。但从长期战略发展来说,营改增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归纳起来,实施营改增有以三点意义。

1.3调整产业结构

营业税主要是对营业额全额征税,存在税负严重、重复征收等问题,对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不利。但在营改增之后,由于国家加大了对第三产业的扶持力度,从而减少企业的税负,能够有效推动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再者,营改增只对增值部分交税,如果企业在生产中耗费严重,即提高增值部分,将会相应缴纳更多的税负。可见,营改增能够直接推动企业产业升级。

1.4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在征收营业税的情况下,企业出口过程中不会出现退税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劳务与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我国作为出口大国,如果出口成本无法控制,势必会降低我国出口贸易竞争力。然而在营改增之后,我国税制与国际税制接轨,在此背景下,能够有效突出我国出口贸易的价格优势,从而提高我国出口企业的竞争力,推动我国出口贸易发展。

1.5与市场经济相匹配

我国市场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税种制度作为市场经济的基础,也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为了推动我国社会经济长期发展,通过营改增降低税率,推动企业转型,能够更好的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从而稳固我国国民经济增长率。

2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对于企业财务管理来说,企业财务管理已经熟悉了营业税运营模式,但在营改增背景下,如果企业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势必会进一步扩大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问题与漏洞。笔者认为,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税负影响

在营改增背景下,对企业财务管理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税负变更。单纯从税负角度分析,营改增对两种纳税人是极大的利好:第一,营改增在试点期间,就是以小规模纳税人为主,将原来营业税的5%,降到2%左右;另一种就是一般纳税人,企业原来不能抵扣的税额的现代服务,会随着我国营改增全面推行,从而提高了能够抵扣的进项税额,并且发生的运输费能够用于支出抵扣的进项税额,抵扣比例也有所增加,从之前的7%转到11%。从行业角度分析,营改增对不同行业的影响也有所差异,例如对于交通运输行业来说,由于交通行业固定资产相对较多,能够抵扣的税负自然也就增加,单税率会从原来的3%转变为当今的11%,所以税负变化幅度不会产生太大波动。但从实际征收情况分析,还有很多企业仍存在一定的税负下降,使得下降期间与企业间的差异相对比较明显。再者,由于一些主要成本为劳务,并且具有很多费用抵扣的资产行业来说,税负也会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很多企业税负不降反升。在改革中,必须要对企业部分效益进行考虑,并对税率进行适当的调整。此外,也可充分利用政府出台的福利政策,及时申请对某个项目的财政补助,从而提高企业净利润,避免出现税负不降反升的问题。

2.2对会计核算的影响

营改增对企业最大的影响就是财务管理影响,也就是对企业会计核算产生影响。第一,营改增将营业税转变为增值税,对会计核算也发生了一定影响。由于营业税不存在销项税与进项税等,账务处理相对比较简单和直观,现金流动直接作为收入入账,相应的成本核算也不需涉及税金问题。但在营改增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入账原则与方法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例如在服务行业中,在营改增实施之后,需要根据一定的税率扣除销项税,而成本计算也变得更加复杂,需要融入进项税相关内容。与此同时,销项税税额与进项税额需要通过“应交税金”科目开展计算,当期的应纳税额等于当期销项税额减去进项税额。但是在营业税核算背景下,税收能够直接通过收入额计算。由此可见,从会计核算层面看,当营业税改增值税之后,其相关的收入、成本、税金核算也都呈现出较大的变化,企业财务管理必须做相应的的调整。再者,我国营改增正式推广工作已经将近一年时间,很多企业由于过渡情况不同,造成核算中存在很大的差异。由于营改增并非一次性全面推广,而是采用先试点再推广的模式,这对一些跨区域经营的企业合作带来了一定困难。很多跨地区经营的企业需要在根据不同的增值税项目进行税种计算与衔接,在此过程中会形成很多的矛盾,从而提高了会计核算难度。与此同时,由于营改增在我国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对于不同的混业经营企业来说,会因为经营项目不同,税负核算不同,无法核算各类业务明细,要求企业根据税率较高的税种进行核算。现如今,由于很多服务类企业都属于混合经营性质,特别是对中小企业而言,为了能够降低税负,需要尽可能的对不同税种业务开展划分核算,从而大大提高了会计核算难度。

2.3发票管理影响

营改增之后,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也将面临着改革,由于发票种类的变化,对发票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营业税税制下,服务企业只需要开具服务业的专用发票即可,实施增值税由于存在进项税与销项税的影响,因此,在发票管理中需要进行细分。第一,由于增值税发票会区别小规模纳税人与一般纳税人,对于小规模纳税人来说,只需要采用一种普通发票,其中发票管理与营业税制之前基本统一。对于一般纳税人而言,则分为专用发票与普通发票两种,通过对使用范围进行区分,并根据税务部门专有规定。从而实现增值税税收抵扣,发票如果使用不当会承担法律风险。第二,增值税的发票要比普通发票限额要低一些,通常情况下,在认定增值税的主体为一般纳税人情况下,则发票的限额只在10万左右,远远低于服务业务限额水平。如果企业想要申请大额发票,需要经过较长的时间,这会对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带来较大影响。

3缓解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影响的有效措施

营改增作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从长远看,营改增对企业长期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基于此,笔者针对当今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提出三点建议:

3.1充分利用营改增契机,强化纳税筹划

营改增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财税商机,对于小规模纳税人来说,税率直接从5%降低到3%。但对于一般纳税人来说,则需要利用新税政策所提供的各种优势,并通过结合各项纳税主体的实际应用情况,通过挖掘更多的客户资源与定制最优税收政策得以实现。其主要表现在:(1)一般纳税人通过充分挖掘客户资源实现税负转嫁,由于增值税的征税范围会涉及到流通环节,纳税主体通过流通环节实现税负转嫁的目的,从而降低企业税收支出。例如增值税可以通过进项税抵扣,在流通环节中,客户会获得增值税进项发票并通过抵扣降低税务成本。可见,一般纳税人能够通过营改增的相应契机获得更多客户。(2)通过加强营改增政策研究,拓展客户资源。新政策中规定,经过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商务部批准的经营融资租赁业务的纳税主体,通过提供增值税税负超过3%有形动产融资租赁服务,从而获得增值税的相关优惠,降低纳税主体的税务负担。可以说,营改增作为当今市场中主流税制,在过渡阶段必然会有较大的优惠空间,企业要加强对营改增的研究,将会有助于降低企业税负。

3.2改善企业账务处理流程

在企业财务账务处理等层面上,企业必须根据营改增相应政策,对企业财务情况进行区分,改善账务处理流程,在税务筹划等层面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改变并维护企业的基本利益。如果企业实施跨区域经营,首先要构建一个整体的财务管理体系,并根据营改增相应的要求开展业务,以获得更多的税收支持,总体来说,无论是现阶段减少税收,还是不断增加企业业务都是如此,在后期阶段由于税制完善能够极大的降低税收不公平现象。通过对增值税计算,基于增值税专用发票取得、增值税汇算清缴方法与时间等,优化相应的业务流程,保障企业财务管理的有效性。

3.3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提高内部管理质量

在营改增大背景下,企业必须加强对财务内部控制,通过对市场经济进行分析,反思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加强内部监督与管理,保障财务管理制度的有效性。特别是对于票据管理工作,可以说,营改增环境下票据即是资金,账务处理程序必须要遵循税收筹划层面上的工作需求,并制定与完善营改增相关的财务制度,保障制度的落实程度,从而缓解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3.4构建动态的财务管理制度

企业发展必须立足于市场,市场环境风云莫测,很多企业也是因为无法掌握市场的实际情况,导致财务管理风险相应增加。基于此,营改增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企业要对市场进行全面分析,并通过开展市场调研,分析市场的实际发展情况,最终降低企业财务管理风险与企业经营风险。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当务之急,通过对外部市场的分析、内部控制加强,保障财务管理制度顺势而为,通过动态化管理保障企业财务管理的有效性,逐步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实现营改增的平稳过渡。

4结语

总而言之,营改增正式推广时日虽短,企业财务管理依然处于营改增过渡阶段,为了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质量,降低企业财务风险,企业必须根据从市场面、政策面、内部控制面等多层面制定更完善的财务管理模式,以更好的实现营改增的平稳过渡,逐步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孙艳.浅析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J].财经界(学术版),2013,(6):154-155.

[2]吴丹彤,李学东,丁建伟.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企业的影响[J].会计之友,2012,(8):111-113.

[3]康娜.“营改增”新阶段下企业减负增效的研究[J].会计之友,2014,(12):117-119.

[4]尹旭.浅谈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以及加强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3,(13):144-145.

财税服务市场前景例3

一、公共财政的相关问题

汤教授认为尽管公共财政的相关内容存在诸多方面争议,但是总体看,公共财政具有其道理,个人赞同这个提法。

十六届三中全会对于税制改革和财政体制有特定的论述。该论述要求分步实习税制改革,并具体提出了实施分步税制改革的八项具体要求。十六届三中全会对于财政体制改革的要求,包括完善分税制的财政体制、国家预算、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以及整个财政制度。

汤教授认为,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原则,从理论上讲,是以市场失效和社会经济全面、持续健康发展为标准。因此,只有那些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领域,政府和公共财政应当介入。由此,导出公共财政的介入领域范围。

(一)公共财政的特征和应当介入的领域

公共财政的含义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和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建立的财政收支活动新的机制和新的体制,是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体制。公共财政的基本点包括:

(1)弥补市场失灵的财政;

(2)公共财政提供一视同仁的服务;

(3)非营利性的财政;

(4)法制化的财政。

公共财政涉足于公共领域。从一般的角度讲,公共领域是市场失灵的领域,包括:

(1)第一个层次:国家安全、公共秩序与法律、公共工程与支出、公共服务;

(2)第二层次:经济的外部性、垄断、分配不公、经济波动、信息不完善等;这两个领域都是公共服务应当介入的领域,也是公共财政应当涉足的领域。

(3)从特殊的角度来看,应当联系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看。从市场发育的角度来看,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需要介入的领域更多,某些私人资本在一些领域无法介入。由经济发展导致的市场失灵领域成为公共财政的第三层次。

(4)我国特有的国情:地域广阔、城乡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公有制经济比重大,改制改组的难度较大,必须政府介入。我国的经济发展国情构成我国公共财政的第四个层次。

(5)另外,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的要求,我国的公共财政的范围还涉及到宏观调控领域。

(二)公共财政的职能和机制

财政的范围由政府的只能决定,同时这两者以一定条件下经济体制为前提。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包括政治、社会、文化教育和经济管理管理职能。基本职能直接配置资源和间接调控私人配置资源的能力。具体表现为,提高市场资源配置的能力、稳定经济的能力,维护公平的能力,拉拢经济体制的能力完善经济发展的能力,完善经济体制的能力、法制的能力,对外宣传的能力等八项。政府的这些职能规定着财政职能运行的方向,规范着财政职能的范围。十六届三中全会对政府职能的暂行定位,反映在财政领域就是建立公共财政和公共服务性财政。财政职能包括,资源配置,收入公平分配职能和稳定社会发展的职能。除了这些传统职能之外,对应政府的职能的转换,财政职能也有了新的表现形式。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框架体系的构建。

公共财政框架体系至少包括:进一步完善部门预算制度;构建完善的政府采购制度;建立完善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进一步完善票款分离、收支两条线的支出管理制度;进一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完善宏观调控的协调机制;实行权责化的政府会计;建立政府管理信息制度。

关于税收和公共财政关系有三种观点。

第一,建立和规范以税收收入为主,以辅助化收入为辅的财政体系。税收收入是基本内容,制度化收费处于辅助地位。采购成为新的金融工具。公共财政应当以税收为主要的手段。因此,公共财政改革以税制改革为基础,其中税费改革是关键和难点。

第二,在市场经济中,在总体上税收制度应当保持较高中性,它对配置资源非常重要。保持税收的中性要求依法治税。税收制度也成为财政制度的中心。

第三,在公共财政下,政府收入来源于社会的公共收入。政府提供的是个人难以提供的公共服务,这种服务要求与之相对应的无需偿还的财政收入,即税收。税收成为公众取得公共服务的对价。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是公共收入的基本甚至唯一的形式。此外,还应当考虑公共财政和纳税人的权利之间的关系。公共财政的直接来源是公众提供的税金,因此公共财政应当保障纳税人的正当权利。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利本身就是公共财政的目的。

二、 当前分步实施税制改革的几个想法

(一)税收理论能否成为税制改革的依据

1、应当把中国税制改革放到加入世贸组织下,放到世界性税制改革背景下分析。

关于世界性税制的改革的理论依据和中国税制改革的背景。世界税制改革有三大理论依据:公平课税论、最优课税论和财政交换论。对于该三项理论能否成为税制改革的理论依据有肯定和否定两种观点。汤教授认为应当结合我国的国情进行分析后区分性借鉴。

关于公平课税理论。公平课税理论主要根据收益原则和课税能力原则。理想的公平课税理论主要根据综合所得概念,宽税基。既要强调横向公平,又要强调纵向公平。税收公平和税收中性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我国进行税制改革应当以公平税负理论为依据。但存在一定问题。税费加上无法统计的制度外收费大约占30%。因此,应当结合我国的国情,进行合理的借鉴。

关于比较有分歧的最优课税理论。汤教授应当承认其在世界税制改革中发挥过的重大作用。公共选择理论和最优课

税理论是获得诺贝尔奖两种财政税收理论。其中强调的最优商品课税、最优所得课税、以及最优商品课税和最优所得课税的最优搭配值得我们思考。尽管该理论中的很多假定并不存在或者有一些前提,但是这种思路给我们很大启发。比如,应当注意到产品的需求弹性和税率的关系。对于需求弹性较小的应当征收较高税率。这些思路应当值得我们思考。 再如,最低边际税率和最高边际税率都应当低一点,应当选择合理区间,这样一个视角具有其价值意义。应当注意税率的调整和效率的关系。此外,维克里较早提出中性税收的思想,尽可能减少纳税人的税收负担。汤教授认为,把税收的公平原则、效率原则等细化一下,可能就推断出最优课税理论。我国《个人所得税法》中个人所得的最高边际税率过高。一方面导致劳动者的逃税动机,另外这样的边际税率在实际中很少得到运用。因此,最优税收理论在某些方面可以借鉴。

关于财政交换论。财政交换论和法制已经宪法经济学联系较为紧密。中心问题是如何约束不良政府行为。政府从公民哪里获得财产应当如何限制?汤教授主张通过重新确立一套经济和政治活动的宪法法制,对政府权力实施宪法上的约束。税收设计属于宪法问题,税制改革应当属于立宪性问题。税收法定原则等是这种思想的体现。主张应当约束预算和平常所讲的政府权利来源于宪法,保障公民的权利等理论是一致的。政府的财政权利来源于宪法,立宪原则还涉及到许多公共财政思路:公债、预算、政府采购、转移支付等。汤教授在此问题上的看法是,财政交换理论的核心——贯彻税收法定主义有其道理。

2、关于中国税制改革的背景,汤教授还从经济全球化态势和十六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更可以看出我国税制改革的紧迫性。国际层面上的税制改革应当考虑到税收竞争和税收协调问题、居民管辖权原则和来源地管辖权原则问题等。我国进行税制改革过程中应当看到我国税制和世贸组织基本原则不相符合的地方。除此之外,我国税制改革还应当考虑如何按照国际惯例经济贸易区域化、国际税收协调等对国际税收产生影响,并最终如何和国际进行接轨,怎样和国际减税浪潮协调。

另外,汤教授认为现今倡导的税制改革并非新一轮税制改革,而应当是94年税制改革的后续部分。

(二)关于现行税制改革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1、关于加快增值税暂行试点工作。

中央已经在东北八个行业进行增值税转移试点工作。对当年新增加的机器设备中所包含的税进行试点,范围并不是很大。汤教授认为,不应当因为局部过热而延迟增值税试点工作。目前投资过热有结构性原因。因此,既然主要的行业都已经试点了,其他的行业应当改革。另外,试点的时间不宜过长,应当向全国较快推开。可以借鉴很多国家的做法。采取分步到位办法。其中,关于小规模纳税人的税率应当进一步降低。

2、关于两法合并问题。

两法合并工作已经展开。其中,关于两法的名称,主导意见仍然采用《企业所得税法》的名称,但在条文表达中体现法人所得税的精神。但也有有人提出一步到位,汤教授在此问题上的看法是,现行企业所得税界定纳税人的关键是实行独立经济核算,其弊端日益显露。因此,尽量与会计制度保持一致,以减少纳税人和税务机关纳税和征税的成本。其中关于企业所得税的税率问题,大体的倾向是在25%左右。

3、加快消费税的调整问题。

前段时间,官方对奢侈品征收消费税进行辟谣。汤教授认为,消费税应当加快调整步伐。选择性强是消费税的特征。消费税和现在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因此,应当完善消费税,适当提高消费税基。对于某些环境污染严重的,资源稀却性的,国家垄断性的,资源不再生的,倾向于适当提高一些税率。对于破坏环境等的,也应当提高一些税率。对于小汽车,老百姓都认为高档的消费品等并且具有一定财政意义的,可以适当扩大税基。对于化妆品等应当作出不同的调整。对于某些高消费有人主张开征消费税。在营业税基础上加征消费税。

财税服务市场前景例4

Abstract:ProfessorTangfirstpointedoutthatheinascholarlyresearch''''sexperience,namelythefiscallevyisclosewiththelegalsciencerelation.Therefore,hethoughtthatthefiscallevythefundamentalresearchmustcontactwiththelegalscienceresearch.And,economistWuJinglianandjuristJiangPingcollaboratestheShanghaiEconomicsinstitutewhichfounds,isapioneerwhoandexampleexploresthisbothunion.

keyword:Publicfinance;Taxreform;Fiscallevy

引言

汤教授的讲话分为两个部分:第一,关于公共财政的基本理论,包括公共财政的特征、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的阵容及其实行机制、公共财政框架完善以及税收在公共财政中的地位等问题。第二,基于税收在公共财政中的重要地位,当前分布实施税制改革应当注意的问题。

一、公共财政的相关问题

汤教授认为尽管公共财政的相关内容存在诸多方面争议,但是总体看,公共财政具有其道理,个人赞同这个提法。

十六届三中全会对于税制改革和财政体制有特定的论述。该论述要求分步实习税制改革,并具体提出了实施分步税制改革的八项具体要求。十六届三中全会对于财政体制改革的要求,包括完善分税制的财政体制、国家预算、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以及整个财政制度。

汤教授认为,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原则,从理论上讲,是以市场失效和社会经济全面、持续健康发展为标准。因此,只有那些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领域,政府和公共财政应当介入。由此,导出公共财政的介入领域范围。

(一)公共财政的特征和应当介入的领域

公共财政的含义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和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建立的财政收支活动新的机制和新的体制,是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体制。公共财政的基本点包括:(1)弥补市场失灵的财政;(2)公共财政提供一视同仁的服务;(3)非营利性的财政;(4)法制化的财政。

公共财政涉足于公共领域。从一般的角度讲,公共领域是市场失灵的领域,包括;(1)第一个层次:国家安全、公共秩序与法律、公共工程与支出、公共服务;(2)第二层次:经济的外部性、垄断、分配不公、经济波动、信息不完善等;这两个领域都是公共服务应当介入的领域,也是公共财政应当涉足的领域。(3)从特殊的角度来看,应当联系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看。从市场发育的角度来看,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需要介入的领域更多,某些私人资本在一些领域无法介入。由经济发展导致的市场失灵领域成为公共财政的第三层次。(4)我国特有的国情:地域广阔、城乡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公有制经济比重大,改制改组的难度较大,必须政府介入。我国的经济发展国情构成我国公共财政的第四个层次。(5)另外,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的要求,我国的公共财政的范围还涉及到宏观调控领域。

(二)公共财政的职能和机制

财政的范围由政府的只能决定,同时这两者以一定条件下经济体制为前提。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包括政治、社会、文化教育和经济管理管理职能。基本职能直接配置资源和间接调控私人配置资源的能力。具体表现为,提高市场资源配置的能力、稳定经济的能力,维护公平的能力,拉拢经济体制的能力完善经济发展的能力,完善经济体制的能力、法制的能力,对外宣传的能力等八项。政府的这些职能规定着财政职能运行的方向,规范着财政职能的范围。十六届三中全会对政府职能的暂行定位,反映在财政领域就是建立公共财政和公共服务性财政。财政职能包括,资源配置,收入公平分配职能和稳定社会发展的职能。除了这些传统职能之外,对应政府的职能的转换,财政职能也有了新的表现形式。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框架体系的构建。

公共财政框架体系至少包括:进一步完善部门预算制度;构建完善的政府采购制度;建立完善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进一步完善票款分离、收支两条线的支出管理制度;进一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完善宏观调控的协调机制;实行权责化的政府会计;建立政府管理信息制度。

关于税收和公共财政关系有三种观点。第一,建立和规范以税收收入为主,以辅助化收入为辅的财政体系。税收收入是基本内容,制度化收费处于辅助地位。采购成为新的金融工具。公共财政应当以税收为主要的手段。因此,公共财政改革以税制改革为基础,其中税费改革是关键和难点。第二,在市场经济中,在总体上税收制度应当保持较高中性,它对配置资源非常重要。保持税收的中性要求依法治税。税收制度也成为财政制度的中心。第三,在公共财政下,政府收入来源于社会的公共收入。政府提供的是个人难以提供的公共服务,这种服务要求与之相对应的无需偿还的财政收入,即税收。税收成为公众取得公共服务的对价。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是公共收入的基本甚至唯一的形式。此外,还应当考虑公共财政和纳税人的权利之间的关系。公共财政的直接来源是公众提供的税金,因此公共财政应当保障纳税人的正当权利。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利本身就是公共财政的目的。

二、当前分步实施税制改革的几个想法

(一)税收理论能否成为税制改革的依据

1、应当把中国税制改革放到加入世贸组织下,放到世界性税制改革背景下分析。

关于世界性税制的改革的理论依据和中国税制改革的背景。世界税制改革有三大理论依据:公平课税论、最优课税论和财政交换论。对于该三项理论能否成为税制改革的理论依据有肯定和否定两种观点。汤教授认为应当结合我国的国情进行分析后区分性借鉴。

关于公平课税理论。公平课税理论主要根据收益原则和课税能力原则。理想的公平课税理论主要根据综合所得概念,宽税基。既要强调横向公平,又要强调纵向公平。税收公平和税收中性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我国进行税制改革应当以公平税负理论为依据。但存在一定问题。税费加上无法统计的制度外收费大约占30%。因此,应当结合我国的国情,进行合理的借鉴。

关于比较有分歧的最优课税理论。汤教授应当承认其在世界税制改革中发挥过的重大作用。公共选择理论和最优课税理论是获得诺贝尔奖两种财政税收理论。其中强调的最优商品课税、最优所得课税、以及最优商品课税和最优所得课税的最优搭配值得我们思考。尽管该理论中的很多假定并不存在或者有一些前提,但是这种思路给我们很大启发。比如,应当注意到产品的需求弹性和税率的关系。对于需求弹性较小的应当征收较高税率。这些思路应当值得我们思考。再如,最低边际税率和最高边际税率都应当低一点,应当选择合理区间,这样一个视角具有其价值意义。应当注意税率的调整和效率的关系。此外,维克里较早提出中性税收的思想,尽可能减少纳税人的税收负担。汤教授认为,把税收的公平原则、效率原则等细化一下,可能就推断出最优课税理论。我国《个人所得税法》中个人所得的最高边际税率过高。一方面导致劳动者的逃税动机,另外这样的边际税率在实际中很少得到运用。因此,最优税收理论在某些方面可以借鉴。

关于财政交换论。财政交换论和法制已经宪法经济学联系较为紧密。中心问题是如何约束不良政府行为。政府从公民哪里获得财产应当如何限制?汤教授主张通过重新确立一套经济和政治活动的宪法法制,对政府权力实施宪法上的约束。税收设计属于宪法问题,税制改革应当属于立宪性问题。税收法定原则等是这种思想的体现。主张应当约束预算和平常所讲的政府权利来源于宪法,保障公民的权利等理论是一致的。政府的财政权利来源于宪法,立宪原则还涉及到许多公共财政思路:公债、预算、政府采购、转移支付等。汤教授在此问题上的看法是,财政交换理论的核心——贯彻税收法定主义有其道理。

2、关于中国税制改革的背景,汤教授还从经济全球化态势和十六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更可以看出我国税制改革的紧迫性。国际层面上的税制改革应当考虑到税收竞争和税收协调问题、居民管辖权原则和来源地管辖权原则问题等。我国进行税制改革过程中应当看到我国税制和世贸组织基本原则不相符合的地方。除此之外,我国税制改革还应当考虑如何按照国际惯例经济贸易区域化、国际税收协调等对国际税收产生影响,并最终如何和国际进行接轨,怎样和国际减税浪潮协调。

另外,汤教授认为现今倡导的税制改革并非新一轮税制改革,而应当是94年税制改革的后续部分。

(二)关于现行税制改革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1、关于加快增值税暂行试点工作。中央已经在东北八个行业进行增值税转移试点工作。对当年新增加的机器设备中所包含的税进行试点,范围并不是很大。汤教授认为,不应当因为局部过热而延迟增值税试点工作。目前投资过热有结构性原因。因此,既然主要的行业都已经试点了,其他的行业应当改革。另外,试点的时间不宜过长,应当向全国较快推开。可以借鉴很多国家的做法。采取分步到位办法。其中,关于小规模纳税人的税率应当进一步降低。

2、关于两法合并问题。两法合并工作已经展开。其中,关于两法的名称,主导意见仍然采用《企业所得税法》的名称,但在条文表达中体现法人所得税的精神。但也有有人提出一步到位,汤教授在此问题上的看法是,现行企业所得税界定纳税人的关键是实行独立经济核算,其弊端日益显露。因此,尽量与会计制度保持一致,以减少纳税人和税务机关纳税和征税的成本。其中关于企业所得税的税率问题,大体的倾向是在25%左右。

财税服务市场前景例5

一、公共财政的相关问题

汤教授认为尽管公共财政的相关 内容 存在诸多方面争议,但是总体看,公共财政具有其道理,个人赞同这个提法。

十六届三中全会对于税制改革和财政体制有特定的论述。该论述要求分步实习税制改革,并具体提出了实施分步税制改革的八项具体要求。十六届三中全会对于财政体制改革的要求,包括完善分税制的财政体制、国家预算、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以及整个财政制度。

汤教授认为,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原则,从理论上讲,是以市场失效和 社会 经济全面、持续健康 发展 为标准。因此,只有那些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领域,政府和公共财政应当介入。由此,导出公共财政的介入领域范围。

(一)公共财政的特征和应当介入的领域

公共财政的含义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和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建立的财政收支活动新的机制和新的体制,是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体制。公共财政的基本点包括:(1)弥补市场失灵的财政;(2)公共财政提供一视同仁的服务;(3)非营利性的财政;(4)法制化的财政。

公共财政涉足于公共领域。从一般的角度讲,公共领域是市场失灵的领域,包括;(1)第一个层次:国家安全、公共秩序与 法律 、公共工程与支出、公共服务;(2)第二层次:经济的外部性、垄断、分配不公、经济波动、信息不完善等;这两个领域都是公共服务应当介入的领域,也是公共财政应当涉足的领域。(3)从特殊的角度来看,应当联系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看。从市场发育的角度来看,发展 中国 家比发达国家需要介入的领域更多,某些私人资本在一些领域无法介入。由经济发展导致的市场失灵领域成为公共财政的第三层次。(4)我国特有的国情:地域广阔、城乡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公有制经济比重大,改制改组的难度较大,必须政府介入。我国的经济发展国情构成我国公共财政的第四个层次。(5)另外,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的要求,我国的公共财政的范围还涉及到宏观调控领域。

(二)公共财政的职能和机制

财政的范围由政府的只能决定,同时这两者以一定条件下经济体制为前提。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包括 政治 、社会、文化 教育 和经济管理管理职能。基本职能直接配置资源和间接调控私人配置资源的能力。具体表现为,提高市场资源配置的能力、稳定经济的能力,维护公平的能力,拉拢经济体制的能力完善经济发展的能力,完善经济体制的能力、法制的能力,对外宣传的能力等八项。政府的这些职能规定着财政职能运行的方向,规范着财政职能的范围。十六届三中全会对政府职能的暂行定位,反映在财政领域就是建立公共财政和公共服务性财政。财政职能包括,资源配置,收入公平分配职能和稳定社会发展的职能。除了这些传统职能之外,对应政府的职能的转换,财政职能也有了新的表现形式。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框架体系的构建。

公共财政框架体系至少包括:进一步完善部门预算制度;构建完善的政府采购制度;建立完善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进一步完善票款分离、收支两条线的支出管理制度;进一步推进 农村 税费改革;完善宏观调控的协调机制;实行权责化的政府 会计 ;建立政府管理信息制度。

关于税收和公共财政关系有三种观点。第一,建立和规范以税收收入为主,以辅助化收入为辅的财政体系。税收收入是基本内容,制度化收费处于辅助地位。采购成为新的 金融 工具。公共财政应当以税收为主要的手段。因此,公共财政改革以税制改革为基础,其中税费改革是关键和难点。第二,在市场经济中,在总体上税收制度应当保持较高中性,它对配置资源非常重要。保持税收的中性要求依法治税。税收制度也成为财政制度的中心。第三,在公共财政下,政府收入来源于社会的公共收入。政府提供的是个人难以提供的公共服务,这种服务要求与之相对应的无需偿还的财政收入,即税收。税收成为公众取得公共服务的对价。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是公共收入的基本甚至唯一的形式。此外,还应当考虑公共财政和纳税人的权利之间的关系。公共财政的直接来源是公众提供的税金,因此公共财政应当保障纳税人的正当权利。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利本身就是公共财政的目的。

二、 当前分步实施税制改革的几个想法

(一)税收理论能否成为税制改革的依据

1、应当把中国税制改革放到加入世贸组织下,放到世界性税制改革背景下 分析 。

关于世界性税制的改革的理论依据和中国税制改革的背景。世界税制改革有三大理论依据:公平课税论、最优课税论和财政交换论。对于该三项理论能否成为税制改革的理论依据有肯定和否定两种观点。汤教授认为应当结合我国的国情进行分析后区分性借鉴。

关于公平课税理论。公平课税理论主要根据收益原则和课税能力原则。理想的公平课税理论主要根据综合所得概念,宽税基。既要强调横向公平,又要强调纵向公平。税收公平和税收中性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我国进行税制改革应当以公平税负理论为依据。但存在一定问题。税费加上无法统计的制度外收费大约占30%。因此,应当结合我国的国情,进行合理的借鉴。

关于比较有分歧的最优课税 理论 。汤教授应当承认其在世界税制改革中发挥过的重大作用。公共选择理论和最优课税理论是获得诺贝尔奖两种财政税收理论。其中强调的最优商品课税、最优所得课税、以及最优商品课税和最优所得课税的最优搭配值得我们思考。尽管该理论中的很多假定并不存在或者有一些前提,但是这种思路给我们很大启发。比如,应当注意到产品的需求弹性和税率的关系。对于需求弹性较小的应当征收较高税率。这些思路应当值得我们思考。再如,最低边际税率和最高边际税率都应当低一点,应当选择合理区间,这样一个视角具有其价值意义。应当注意税率的调整和效率的关系。此外,维克里较早提出中性税收的思想,尽可能减少纳税人的税收负担。汤教授认为,把税收的公平原则、效率原则等细化一下,可能就推断出最优课税理论。我国《个人所得税法》中个人所得的最高边际税率过高。一方面导致劳动者的逃税动机,另外这样的边际税率在实际中很少得到运用。因此,最优税收理论在某些方面可以借鉴。

关于财政交换论。财政交换论和法制已经宪法 经济 学联系较为紧密。中心 问题 是如何约束不良政府行为。政府从公民哪里获得财产应当如何限制?汤教授主张通过重新确立一套经济和 政治 活动的宪法法制,对政府权力实施宪法上的约束。税收设计属于宪法问题,税制改革应当属于立宪性问题。税收法定原则等是这种思想的体现。主张应当约束预算和平常所讲的政府权利来源于宪法,保障公民的权利等理论是一致的。政府的财政权利来源于宪法,立宪原则还涉及到许多公共财政思路:公债、预算、政府采购、转移支付等。汤教授在此问题上的看法是,财政交换理论的核心——贯彻税收法定主义有其道理。

2、关于 中国 税制改革的背景,汤教授还从经济全球化态势和十六届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 背景下进行了 分析 。他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更可以看出我国税制改革的紧迫性。国际层面上的税制改革应当考虑到税收竞争和税收协调问题、居民管辖权原则和来源地管辖权原则问题等。我国进行税制改革过程中应当看到我国税制和世贸组织基本原则不相符合的地方。除此之外,我国税制改革还应当考虑如何按照国际惯例经济贸易区域化、国际税收协调等对国际税收产生 影响 ,并最终如何和国际进行接轨,怎样和国际减税浪潮协调。

另外,汤教授认为现今倡导的税制改革并非新一轮税制改革,而应当是94年税制改革的后续部分。

(二)关于现行税制改革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1、关于加快增值税暂行试点工作。中央已经在东北八个行业进行增值税转移试点工作。对当年新增加的机器设备中所包含的税进行试点,范围并不是很大。汤教授认为,不应当因为局部过热而延迟增值税试点工作。 目前 投资过热有结构性原因。因此,既然主要的行业都已经试点了,其他的行业应当改革。另外,试点的时间不宜过长,应当向全国较快推开。可以借鉴很多国家的做法。采取分步到位办法。其中,关于小规模纳税人的税率应当进一步降低。

2、关于两法合并问题。两法合并工作已经展开。其中,关于两法的名称,主导意见仍然采用《 企业 所得税法》的名称,但在条文表达中体现法人所得税的精神。但也有有人提出一步到位,汤教授在此问题上的看法是,现行企业所得税界定纳税人的关键是实行独立经济核算,其弊端日益显露。因此,尽量与 会计 制度保持一致,以减少纳税人和税务机关纳税和征税的成本。其中关于企业所得税的税率问题,大体的倾向是在25%左右。

财税服务市场前景例6

把握行业趋势,巩固企业服务市场地位。目前,市场上对此次收购事件褒贬不一:正面观点认为收购后双方的业务得到有效互补,可进一步提升双方在职场领域的盈利能力和市场份额;反面观点则主要集中在收购溢价过高以及对LinkedIn未来发展的担心等方面。但我们认为,作为一家科技巨头公司的重要布局,此次事件是企业级服务市场的催化剂,它反应了微软对行业的重视以及对行业趋势的判断:正如微软CEO Satya Nadella所说,本次交易是全球领先的职场云与全球领先的职场网络的结合,通过对LinkedIn的收购,微软旨在加固其在企业级服务市场的领导地位。

打通职场网络,优化企业服务能力。通过此次收购,我们发现企业级服务市场的行业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业务层面,通过打通企业云平台与职场人士之间的网络连接,为企业服务引入社交元素,更好地帮助职场人士获取动态信息,协助企业拓展销售模式以及加深企业对员工的认知、优化企业运行效率等;2)技术层面,结合企业云平台的数据与职场社交数据,补强数据库数据来源,通过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进一步提升信息流和广告投放的精准性。

重点关注

科技巨头在企业服务领域的强势布局体现着其对行业的重视,也从侧面反映了行业的发展前景。我们看好符合中国企业服务市场现状并凭借各自禀赋积极布局的相关上市公司,建议重点关注:

丰东股份(002530.SZ):公司通过收购方欣科技,切入企业纳税服务行业。方欣科技专注于财税服务领域18年,并作为核心供应商承建了国家金税三期工程的纳税服务系统。依托金税三期工程,公司凭借财税云服务平台承载财税申报等服务,为企业用户提供多种财税增值服务。

*ST明胶(000606.SZ):公司通过收购神州易桥,进军企业级财税SaaS服务领域。神州易桥的核心产品为财税大管家,基于财税大管家公司可为企业用户提供包括财务管理、财税申报在内的企业财税综合解决方案及技术开发服务。

财税服务市场前景例7

中图分类号:F81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01-0067-03

一、哈尔滨市财源的基本状况

随着“十二五”的深入实施,哈尔滨市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哈尔滨地区生产总值与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税收收入稳步增长,财政一般预算总收入、税收收入随着GDP规模扩大而增加,综合经济实力明显提高,详见表1、图1。

二、哈尔滨市财源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哈尔滨市政府在促进财源建设上采取了众多措施:制定哈尔滨市区县(市)财源建设资金管理办法和考核评比实施细则;大力推进重点产业项目、产业园区等财源项目建设;加大财源建设资金投入力度;大力支持和推进招商引资;制定财源建设激励机制等,尤其是2012年确定的财源建设重点推进项目和工作要点更是对哈市财源建设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但哈市财源现状和财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依然不可忽视。

综合表现为:尽管财政收入年增幅达19.71%,但对比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其收入规模和增速都比较靠后,财源规模相对较小;近年来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GDP比重保持在6.1%左右,整体占比偏低;县(市)级地方财政总体规模太小,但财政收入增幅远高于区级收入增幅,且差距越来越大,区县(市)级财源问题较为突出;从行业构成来看,哈市财政来源的支柱仍是传统行业,新兴、高科技行业发展较慢,高创税型行业比重低;哈药集团、哈航集团、电站集团等财源骨干企业税收增长幅度小,创税能力弱;哈尔滨市的主要财源仍是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非公有经济的财源贡献很弱;加上在建设过程中工业园区产业集中度不高,资金、土地等要素的制约,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小,新项目对财源增长的拉动力不强以及招商引资水平低,引进项目结构不合理等都是当前哈市财源建设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促进哈尔滨市财源建设的一般对策分析

财源是财政收入的源泉,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财源建设是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份,直接影响着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哈尔滨市做好地方财源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完善财源框架,优化地方税收收入结构

地方税主体税种是地方税收收入的主要来源,为地方履行政府职能提供比较稳定的资金。完善财源框架,就应从优化地方税收收入结构开始做起。一方面应调整税源的税种结构。实现税收增长,提高哈市企业的盈利水平,保持企业所得税的增收创收能力;适当扩大营业税的征收范围,将一些与营业税性质相近的基金、收费改征营业税;进一步挖掘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的税收空间,尤其是要大力发展以契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为代表的小税种,逐步培育不动产税(物业税)等支柱性税源,构建合理的税种结构体系,奠定财源建设基础。另一方面要优化税收收入的产业结构。改变哈尔滨市依靠传统产业税收为主的局面,将地方未来的税收收入重点向服务业转移。一要提高农业的专业化,发展现代农业,保持现有税源。二是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开拓新兴第三产业税收为核心的财源体系,为未来壮大地方财力提供重要支撑。

(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财政汲取力

当前哈尔滨正大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因而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传统产业仍然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其中装备制造、食品、医药、石化四大产业在哈尔滨市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应作为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重点。首先要加快技术革新,通过大力推广产学研相结合模式,引导企业建立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加强与国内外大企业的战略合作,积极引进高新技术,加快消化、吸收 和再创新,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其次是要加强管理,加大对鼓励企业技术改造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发展特色产业集群,优化传统产业布局,优化配置资源,完善企业自主创新的相关配套政策。 推进以哈飞集团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增强其核心竞争力;促进食品产业集群发展,依托哈尔滨秋林食品有限公司、哈尔滨裕昌食品有限公司等传统特色企业大力发展食品行业;此外,医药产业是哈尔滨市重点培育的支柱产业,应保持其现有的规模优势;大力支持哈尔滨市石化行业发展,进一步提高其产业增加值,打造骨干财源。再次要积极实施名牌战略,通过提高质量、提升档次,不断扩大企业产品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中的覆盖面,积极开发满足城市多样化需求的名优产品,努力研制国际市场需求的技术型产品。切实提高哈市传统产业增加值,打造骨干财源。

(三)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新财源

现代服务业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此外对服务业征收的营业税是属于地方税的,因而充分发挥现代服务业对推动产业升级的支撑作用和增加财政收入的积极效益。现代服务业是黑龙江省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发展现代服务业首先要立足实际,作为省会城市的哈尔滨,要充分利用好区位优势和区域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金融、保险、证券、房地产、会展、中介、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积极扶持律师、会计师、审计师事务所以及会调查、评估、计算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同时要继续注重北国风光特色旅游,大力发展冰雪产业。其次要采用多重发展模式,加强跨区合作。依托哈市制造业优势,大力发展生产业,促进产业融合;依据自身区域特色,建立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区;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力度,吸引更多FDI进入。此外要着眼于市场格局,引导企业与东北地区乃至全国的服务业企业加强合作,吸收它们的先进经营理念、管理水平、人才培养、品牌策略、技术力量等,增强哈尔滨现代服务企业规模和品牌知名度,提高竞争力。

(四)培育县域经济,拓展县域财源

县域经济是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是全市实现跨越发展的潜力和动力所在,也为财源建设开辟了新前景。发展县域经济,一方面以工业化为突破口,优化企业结构,扩宽财源渠道。对于资本实力强、经营效益好、拥有品牌或独特优势产品的中型企业,要加快资产重组步伐,实现低成本扩张,壮大企业经营规模。对于产品市场前景好、企业经营机制好、管理基础好的小微企业,要努力培育其成为在产品和技术结构上小而优、小而特、小而专、小而新的“小巨人”企业。同时构筑快捷灵通的网络信息平台,培养企业管理新型人才和农村技术人才,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实施“富民强县”战略、全面提升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实力。另一方面要发挥地方优势,培育经济增长点,发展特色财源。一是充分发挥农业资源比较优势,结合本地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的实际,通过转变传统农业发展模式,改变种植模式、加工转化、包装改造、优质销售服务、提高科技含量来展示自己的特色,树立县域品牌,提高农业的增值创收能力。二是要开发旅游资源,寻找财源突破点。目前哈尔滨的县级旅游收入在财政收入的比重是微乎其微,部分县基本没有这个领域的收入。各县在旅游先天资源并不丰富的条件下,应通过推广特色农业产品、农家乐文化来大力发展餐饮住宿、旅游交通、文化娱乐等产业,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形成带动经济发展的综合产业,不断为县级财政增加收入补充血液。

(五)实施园区项目模式培育,扩大税基

首先要科学定位,合理布局。园区项目应定位于园区的可持续发展,立足当前实际,放眼长远发展,把园区规划与发展哈大齐工业走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相结合,以园区为载体推动产业在区域空间内合理分布集聚发展,从而促进区域财源空间分布优化。其次要引导、支持企业向园区集聚。确定主导产业、重点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形成相互关联的产业集群和集聚优势,有关部门要为符合产业发展的入园工业企业和项目的审批开辟“绿色通道”。 再次是加大支持力度,完善园区配套服务。加大对园区投资项目的扶持力度,市里应安排一定比例的专项资金用于扶持重点园区发展,并极力争取尽可能多的国家、省项目资金。在税收上给予适当优惠,对申请银行贷款的企业优先提供融资担保,尤其是要解决园区土地问题。加快园区路网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整合资源,并支持废物利用企业入园。集中必要财力、物力,调动各方面发展园区经济的积极性,形成新的财源增长点。

(六)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创新管理机制

科学的评价体系应以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思想观念为指导,在财源建设当中,一要摒弃传统理财重收轻支,重经济建设、轻公共服务,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利益的理念,建设绿色财源考核评价机制,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上而不是盲目攀比数字指标。二要健全财源建设考评各项制度,细化评价指标。对各区县、各部门财源建设工作的开展情况、指标完成情况等进行考核评比,建立目标责任制、通报和督办检查制、奖惩制,加强对财源建设工作的跟踪和监管,保证财源项目建设任务顺利开展。三要运用科学先进的征收管理手段,加强税源管理,优化服务机制。在税源监管工作中引入高科技的信息网络技术,全面推广和应用专业软件,实现重点税源监管软件、计划快报软件和统计报表软件的全方位覆盖。管好存量税源,强化对社会关注的重点行业的征管;挖掘潜在税源,加强对税源流动性和可变性较大的行业的税收征管;堵塞流失税源,加强监控,实现应收尽收。在纳税服务上,建立起以纳税人自主申报纳税为基础,以信息化为支撑,优化服务、规范执法、科学管理,减少纳税成本。此外要完善财政预算体系和财政监督力度,深化财政支出管理,开源与节流并重,逐步规范财政资金支出的范围和比例,强化财政对宏观经济的调控职能。

参考文献:

[1] 刘尚希,等.县乡财源建设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0(50):2-13.

财税服务市场前景例8

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培养要求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运用资产评估理论与方法完成资产评估工作的能力;

3.具备从事产权登记、产权界定、清产核资、绩效评价等资产管理工作的能力;

4.掌握资产评估基本理论和方法;

5.掌握资产评估准则;

6.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

7.了解资产评估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

8.了解机电设备、建筑工程相关技术知识。

资产评估与管理专业就业方向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毕业生可参加各级政府的公务员考试,进入政府资产管理部门、土地管理部门、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等从事资产管理及财务税收工作。毕业生可到各类资产评估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税务事务所以及咨询机构就业,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和提高,通过“全国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取得执业资格,就业前景较好。毕业生可到企事业单位、金融证券投资公司、房地产开发机构、典当拍卖机构从事资产评估与管理及财务税收、企业管理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贸易、房地产、其他行业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 金融/投资/证券;

2 房地产;

3 其他行业;

4 互联网/电子商务;

5 新能源;

6 专业服务(咨询、人力资源、财会);

7 建筑/建材/工程;

8 贸易/进出口。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财务经理、财务总监、物业管理等工作,大致如下:

1 财务经理;

2 财务总监;

3 物业管理;

4 经理风控总监;

5 财务主管;

6 投资经理;

财税服务市场前景例9

一、因地制宜,找准经济增长点,培植和壮大财源,努力开创财源建设新局面

把握财源建设,一定要因地制宜,结合实施,找准项目,大胆进取,办一个成一个,办一批成一批;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低到高,循序渐进,重点走好深加工产业,最终形成产业优势,实现地方税收,发挥规模效益。

1、以市场为导向,依托优势资源,壮大支柱财源。自然资源丰富,是我县的一大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是我县加快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加强财源建设的必由之路。因此,要大力调整财源结构,培育好三大支柱财源。一是发展壮大以酒、茶、食品工业。继续保持我县九阡酒稳定增长,要立足提高质量和大批量生产,巩固和拓宽市场,走向全国。二是发展以水泥为主的建材工业。建材工业生产所需的能源、原材料,我县极为丰富,应加快水泥和新型建材的发展步伐。三是发展以电、煤为主的能源工业。依托现有天然优势,发展电力事业、开发煤炭,做到电、煤并举,协调发展,电、煤综合开发。使之上速度、上规模、上水平,为财政增收作出保障。

2、加快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培植补充财源。对发展非国有经济采取在政治上给地位、政策上给优惠、权益上给保护、经营上给方便,在“三个有利于”的前提下,尽量为个体、私营上给予方便,在“三个有利于”的前提下,尽量为个体、私营经济创造一个极为宽松的生存环境和极大的发展空间;并依照全县经济的生产力布局,在产业、行业上给予积极引导,鼓励个体、私人兴办生产型、开发型、科技型、外向型、服务型企业。从各方面积极支持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加强横向联系,规范内部管理,推进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能力,促使其尽快上水平、上规模、上档次,加快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步伐,为地方财政提供补充财源。

3、抓乡镇建设,培育财源建设的载体。我们要按照我县经济布局的总体要求,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各尽其能,大力招商引资,积极鼓励投资者来乡镇投资开发,对到乡镇投资的税费给予优惠,供水、供电、通讯给予优先保证,注册登记给予方便,注册资本给予从宽,以推动我县财源建设的快速发展,成为新起财源。

4、发展特色经济,开辟特色财源。要因地制宜,依托优势资源,集中力量在一段时间内,按照确定的目标,实施重点突破,尽快形成经济效益和适度规模效益,并逐步培育成优势产业或支柱产业。我县特色经济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重点突破:

一是大力发展旅游业,我县有着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有瑶人山国家森林公园、都柳江风景名胜区、中和瀑布、塘州“仙人桥”、九阡“晴雨石”、姑鲁“产蛋石”、都江古城、羊福崖墓等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地质景观。特别是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水族人民创造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水书”、“端节”、“卯节”等水族文化和民族节日历史悠久,形成了水族古朴迷离的民俗民风,流传着许多动人的故事传说、民歌、舞蹈、民间工艺等,具有很高的研究、旅游开发价值,是省南线少数民族风情旅游精品线之一。“两高”修通后,我县通讯、交通已大大改善,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优越的外部条件,旅游业正面临着一个大发展的良好时机。通过多方筹资,要加快我县都柳江风景名胜区、瑶人山国家森林公园、月亮山、芒勇湖景区等旅游景点的建设。尽快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我县新的支柱产业。同时,要加大旅游商品的开发力度,大力开发独具特色的旅游商品。

二是大力发展特种养殖业。我县有丰富的草地资源和广阔的湖泊,发展特种养殖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这既是富民项目,又是能壮大财源的项目,我们要充分利用我县荒山、荒坡、荒水、大力发展以山珍野味为主的特种养殖业,因地区实宜而养殖,要使我县的山珍野味能成规模、成批量,这就是加大科技投入,进行品种改良,提高出栏率和商品率。

三是抓好项目实施,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要充分发挥资金的杠杆引导作用,着重抓好项目审定和组织项目实施。对项目论证要以专家的意见为主。项目实施要按实际进度、工作量拨款;做好“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按审批的实施方案执行,确保覆盖到农户,要加强项目跟踪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成立资金审计调查小组,加强项目资金审计,确保项目发挥效益。

5、抓好农业产业化,培养后续财源。我县农业比重大,农业人口多,农业资源丰富。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看,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是我县进入新时展战略目标最现实、最具潜力的经济增长点。推进农业产业化,我们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抓基地,按照规模经营、特色农业的要求,大力发展特优产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好,人好我早,大搞多种经营基地建设。二是抓龙头,围绕农村经济产业化,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国营、集体、个体一起上。三是抓市场,按照政府培育市场、市场引导农民的经营思想,狠抓商品市场建设,以产品集散地为基地,根据商品流向、交通条件和市场需求,采取政府规划、多方出资、股份合作等办法,县乡联手、乡镇联手、部门联手、内外联手,建设畜禽、水产、蔬菜、林果、粮油等专业市场。与此同时,依托市场建立一支“买全国”、“卖全国”的流通大军和职业购销队伍,促进大批农民进入流通领域。四是抓服务,按照“小政府,大服务”的原则,以专业技术部门为依托,以乡村集体经济组织为基础,以农民自办服务实体为主体,建立多成份、多层次、多形式的服务网络。

二、强化预算,加强征管,确保税收应收尽收

1、强化预算管理,维护法律的严肃性,任何人不得随意更改,突破预算,乱开支出口子。财政支出水平和标准必须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不能超前,支出的增长不能高于收入的增长。要综合平衡,调整结构,有保有压,用好、用活现有财力,千方百计保证各项基本支出需要。

财税服务市场前景例10

本专业培养既具有必要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实践能力,能够“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上手快”,具备资产评估与管理的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综合素质和职业岗位能力,并初步具备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能将科技成果或宏伟蓝图转化为生产力,具有健全的心理品质和健康体魄, 爱岗敬业的高素质高技能的专门人才。

资产评估专业就业前景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尤其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和生产要素市场的发育,使资产转让和资产重组等各种形式的产权交易日益频繁,资产评估行业这种为市场经济服务的中介机构因此应运而生且蓬勃发展,在市场经济建设和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需要,我国资产评估专业人员远不能适应经济建设与发展的需要。因此,本专业具有良好的就业与发展前景。

资产评估专业就业方向

(1)毕业生可参加各级政府的公务员考试,进入政府资产管理部门、土地管理部门、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等从事资产管理及财务税收工作。

财税服务市场前景例11

一、前言

营改增政策于2012年开始实施,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产业融合与税收制度改革。政策实行后,制度不断完善,实施中对于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对财务管理理念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结合营改增背景,以企业财务管理为研究对象,从营改增概述,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营改增背景下企业如何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开展财务管理工作,对营改增背景下的企业财务管理展开了简要论述。

二、营改增概述

营改增是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简称,利用增值税抵扣机制,保障纳税人的利益避免重复征税,以此减轻企业税收负担而进行的结构性税收改革。在“十二五”时期作为重大的税制改革,对于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涉及的众多行业中已经推广到全国范围内。从改革现状来看,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税收负担大为减轻,推动了各行业的发展,从而实现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但在现实中仍然存在与大多数情况相反的现象,部分企业税收负担反而加重了。

三、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一)对企业费用的影响

在营改增未实行之前,企业的营业税与各种支付的费用都可以看做是一种成本费用,在交税前进行扣除处理。实行营改增政策之后,在各种营业费用中,在增值税中对进项税额是可以抵扣的,作为进项税额的那部分不在成本费用范畴之内。而且增值税出现之后,营业税相关的费用会减少,成本费用总额也就减少了。

(二)对资产与成本的影响

对企业征收的增值税依据企业规模、营业额而定。在营改增的影响下,对于资产与成本而言存在一定差距。对于一般纳税企业来说,实行营改增政策之后,在资产成本事项中并没有体现出进项税,所以降低了资产成本的标准。[1]对于小规模的纳税企业来说,资产成本不会受到增值税的制约影响,进项税也不会被抵扣。基于这样的背景,财务管理的相关事项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三)对客户接受服务价格的影响

流转税是众多税务费用中的一种,在实行营改增之后流转税受到了影响,进而影响到客户对于服务价格的接受能力。在没有实行营改增之前,服务价格普遍较低,这是由于缺乏用于抵扣的进项税,营改增之后有了可以用于抵扣的进项税,服务价格也随之提高,纳税额得到了相应的降低。每个企业的服务价格会有稍许的变动,财务管理也会有一定的变化。

(四)对利润与所得税的影响

营改增政策的出台总体上来说是一种税收优惠政策,在税收方面税率降低,这就意味着企业所缴纳的税收减少,营业额会相应地增加。对一般纳税企业来说资产成本下降,费用也会随之下降,利润与所得税相应增加,营业税费用与成本费用减少,而进项税额却有所增加,利润增加,所得税也会随之增加。但总体上来说,实行营改增之后利润与所得税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从中也可以看出企业的发展运营情况。

四、在营改增背景下的企业财务管理应对对策

(一)创造良好的纳税环境

地方税务局在实行营改增之后负责收缴企业营业税,增值税的征收还是由国家税务局负责。纳税环境关系着企业的发展,影响到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营造良好的纳税环境有利于加强财务管理,在安全的环境下开展财务管理工作。为此企业需要与地方、国家相关工作单位机构保持良好密切的联系,时刻关注纳税信息,树立遵纪守法的意识,树立主人翁意识,积极按时交税,不偷税、漏税。[2]

(二)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管理能力

财务人员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人才资源,其素质、知识技能关系着财务工作处理的有效性。在日常的财务管理工作中,非常有必要通过培训来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不仅能够提高其税收管理能力,而且能够适应营改增之后对财务管理工作开展的需要。第一需要定期对税务管理方面的知识展开培训,使其了解到更多的管理知识,对税收业务与管理流程有着更加全面的了解。另外,还需要通过税收政策等制度提高其职业道德素养,通过严格的相关标准对工作人员的财务管理工作加以制约规范。[3]

(三)合理的税收筹划

对于增值税来说,在实行营改增之后消费者被赋予了转嫁对象的角色,企业税收负担得到了减少,提高了竞争力。为达到这些目的,非常有必要在财务管理中对税收进行合理的筹划。应先结合不同特征对纳税对象加以区分,将增值税中的应该缴纳的税额计算出来,另外对纳税对象的申请也要根据应该缴纳税额的具体数量而定,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时刻关注税收信息,了解每年的税收事项有什么变化,做好充足的准备。

五、结语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营改增背景下的财务管理工作展开了论述。第一部分对营改增进行了简单的论述,第二部分对在营改增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受到了哪些影响展开论述,这些影响是企业在进行日常财务管理中尤其要注意规避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会制约企业的发展。第三部分对在营改增背景下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如何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展开了论述,这部分介绍的对策在具体的应用实施中还应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总而言之,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要与营改增政策相适应,积极发挥其政策的有效作用,规避不良影响,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促进企业的发展。

(作者单位为陕西广电网络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城固县支公司)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