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SCI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大众文化的审美特征

大众文化的审美特征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9-03 15:19:15

大众文化的审美特征

大众文化的审美特征例1

大众文化在21世纪初的影响无疑是全方位的和整体性的,它不仅影响着每个领域,而且也使得每个领域都越来越发生着深刻的影响。从生产和消费的角度看,文化也经历着生产—传播—消费三个阶段,大众文化也是如此。在这个过程中,人的积极参与或者消极接受无疑对大众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具有决定的作用。尤其是在高等教育中,人的因素尤其是大学生的因素无疑对大众文化的接受与影响具有着重要的和深远的影响。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意识发展,日常生活审美化成为大众文化日益突出的特点。无论是衣食住行,广告传媒,还是影视网络,美的因素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无论美是人们生活的内容,还是人们生活的手段;无论美是目的还是过程,它不仅冲击着人们的视觉和听觉,更影响着人们的心灵。相应地,美育应该被人们所重视。然而就是在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高等教育领域,美育却被人们忽视了。毫不夸张地说,在功利主义的教育模式下美育已经远离了教育者的视野,而大学生作为审美主体的地位也随之失落了。而功利主义恰恰是大众文化的特征,因此在大众文化的背景下来讨论大学生的审美主体特征,是非常有意义的。

1 大学生审美主体的地位日益明显

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无论从学科设置的角度看,还是对初等教育到中等教育实际情况的分析,没有与美育无关的。但是正因为美育渗透在各个阶段和各个学科中,在高等教育前面没有专门的独立学科承担这个任务,再加上应试教育体制的消极影响,就使得高等教育的美育任务尤为突出。而实际上,我国的高等教育是非常追求学术化、专业化、职业化、标准化的,这就使得美育成为高等教育的“鸡肋”。另一方面,随着大众文化的飞速发展,审美越来越成为大学生重要的生活内容,他们作为审美主体的地位与认知主体相比也越来越重要了。

作为一个主体性存在的人,有各种不同的身份,审美主体就是人多种身份中的一种,大学生也不例外。在生活和学习中,大学生总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进行不同的活动,这就意味着他们要不断变换着自己的身份以适应自己所选择的活动的需要。在课堂上、考场上、和教材面前,他们自然是认知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体,这也是他们身份的最重要的证明。然而“最重要”不等于“唯一”,除此以外,当代大学生还有一个重要的主体身份—审美主体。

一个人若要取得审美主体的身份,不仅要有一定的主体条件,还要有具有一定审美属性的对象,并在一定的审美实践中得到验证。一方面高等教育为大学生成为审美主体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知识准备和较为深厚的文化修养准备,另一方面大众文化为大学生提供了无限的审美对象,这就使得大学生在作为审美主体成为一种很自然的事情。谁能说他们坐在电影院跟着演员学习口语交际呢?自然你也不能说他们在听流行音乐是为了应付考试。

2 大学生审美自觉性提高

在高等教育中,大学生的审美自觉性是非常明显的,尤其是在大众文化的背景下表现得更为突出。

首先大学生的审美自觉性表现为审美追求自觉。一方面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接受者在大众文化中有着非常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审美接受者也往往通过审美实践来实现自身的价值,关于这一点大学生自然是比中小学生自觉得多。另一方面,在理性、制度、秩序的影响下,大学生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往往是被动的,在智育、德育领域内他们与教师与学校之间往往无法实现真正的民主与平等的关系。然而,在审美领域内无论审美主体文化素养和社会地位有何差距,在审美对象面前他们也只有凭借感性与想象来把握它们,这种平等的关系,也使得大学生可以比较轻松的实现自己的价值。因此在选择活动领域的时候,他们在选择审美的机会就要大一些。毕竟选择参加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的大学生要比选择待在实验室里的人要更多、更快乐。

其次大学生的审美自觉性还表现为审美鉴赏与传媒自觉。随着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到来,加上大学生的个人空间相对要比以往宽松许多,他们更需要通过审美的实践活动来充实自己和提高自己的境界。从视觉上和听觉上,大众传媒为他们提供了无限的审美对象,他们也会在审对象的同时看到自身审美能力的增长。他们不仅仅是从影视作品、广告传媒、门户网站那里获取一种审美体验,更重要的是将自己的审美经验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甚至自己成为审美生产者。于是他们可以争相装扮自己的博客或者QQ空间,还可以在大学生社团里开展COSPLAY、街舞比赛、歌咏比赛,当然还自己可以拉赞助,自己做广告……由此来积极培养自己富有个性又健康高尚的审美趣味,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3 大学生在大众文化背景下的审美误区

虽然大学生作为审美主体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并且他们的审美自觉性也在日益提高,但是大众文化对大学生们的审美实践活动也有一些消极影响。具体地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择文化快餐,远离艺术经典。由于大众文化的“新陈代谢”速度非常快,大学生作为受众常常没有时间与精力去执着于某一种审美现象,只有在大众传媒的影响下随之而更换自己的审美习惯。至于那些需要更多的精力与时间来进行审美观照的艺术经典,只好束之高阁了。

(2)审美能力片面发展。审美能力是由感觉力、知觉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情感力、思维力等构成的一种综合能力。而在大众传媒的影响下,审美对象往往是视觉的,听觉的,或者视觉加听觉的,这就决定着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往往停留在审美感觉和审美知觉上,而对于审美想象力与审美思维力是相对欠缺的。这种不平衡最终会影响大学生片面发展的。

(3)审美功利性明显。大众文化为很多艺术的发生与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使它们都得到了大众的认可,但是艺术本身是超越功利的,这又与大众文化的功利性相矛盾,而这却是共生的。大学生在审美实践中难免也受此影响,将艺术与技术相混淆,或者将有形的和无形的市场看作审美的前提。

诚然,大众文化的发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其中鱼龙混杂的现象也非常多,人们的评论也是喜忧参半,但这正是它自身的特点,毕竟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与必然趋势。大学生处在大众文化空前繁荣的时代,虽然在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传统文化的矛盾中面临着许多选择和疑惑,但是他们毕竟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过程中确立了自己作为审美主体的地位,随着审美自觉性和审美能力的提高,必然会解放自己的思想,克服大众文化的消极影响,在构建属于自己的精神大厦中起到主力军的作用。

参考文献

大众文化的审美特征例2

基于西方大众文化影响、渗透下逐步发展起来的中国大众文化,其又立足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而且还可以做到与当代中国其他文化形态并存。根据对其特点进行分析,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中国大众文化包容西方大众文化,而且将西方大众文化当成其重要的文化资源;二是传统的中国民间通俗文化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提供给中国大众文化;三是中国大众文化利用与改造精英文化,在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两者之间做到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有相当一部分经典的精英文化作品凭借相应的加工改造之后则发展成为大众文化的有机构成部分;四是主流文化运用于渗透中国大众文化。大众文化作品将国家的法律法规、社会道德规范等隐含其间,从而导致大众在文化娱乐的过程当中还可以对相应思想道德教育获得。大众审美文化的出现使得文化更好的走向大众,从精英、贵族中走向普通老百姓中,使文化的享有权转向多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数人,这也是符合我国主流文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要求。

大众文化已成为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当中不可或缺文化现象构成,其拥有的作用于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艺术家所处的社会文化语境产生艺术,决定了艺术家的创作动机应该是从民众中产生,欣赏与使用的过程则是“回到群众中去”的一个完整审美过程。

二、从技术走向艺术

技术与艺术的首场创造性革命来自于包豪斯设计学院的尝试,近一个世纪过去了,包豪斯所创立的设计理念为后世奠定了理论基础与实践的科学方法。进入21世纪后,设计与艺术结合的愈来愈紧密,在民众的生活中扮演这重要角色,它不仅完成了对批量机械化产品转型,同时引导并启发着大众对于生活美得思考和理念。当工业化脚步迈入陶瓷艺术领域,使得现代陶瓷艺术逐渐失去了往日手工制造,相对地,人性化、艺术化的设计更加受到人们的青睐,这是一场来自于设计艺术的自我革新,与科学技术发展与制造工艺关系甚微。

从当前的陶瓷艺术发展的现状不难看出,陶瓷批量化的生产已经渐渐使人们审美疲劳,相反,大众更加喜欢形式考究、注重欣赏陶瓷艺术人工性、手工艺的本质。陶瓷艺术的这种转性变化看似突然,实则必然。早在20世纪70年代,西方学者就提出,由于当前高科技、高机械化和电子时代的来临,人们在享受这种便利的同时,往往使用需求与生活情感需求相失衡。奈斯比特在《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方向》中写道:“无论何处都需要补偿性的高情感。我们的社会里高技术越多,我们就越希望创造高情感环境,用技术的软性一面来平衡硬性的一面。”在这里奈斯比特所指的“高情感”即是符合艺术美的生态设计和符合手工艺术之美的艺术之美。而当前备受推崇的“创意手工陶瓷”则是此类具备高情感设计的代表,创意手工陶瓷脱离了当前机械化生产的模式,进入了小批量个性化设计领域,更加注重汲取手工艺造物的情感特点,使其具备设计与工艺的双重艺术美。

三、从地域走向国际

任何文化只要有历史,就会有传统。这种文化传统包含着深厚的民族心理、道德风俗以及社会意识形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民族文化间的交流日益加深,中国陶瓷艺术也逐渐展现出国际化的创作特征。

我们谈到陶瓷艺术创作设计中,已趋向于国际化设计的品相。首先在造型上选取西方日用瓷设计之长,其次,在装饰设计上,将西方设计理念和部分元素符号与中国传统纹样相结合,有着较高的审美趣味。企业需要推广品牌,出口外贸需要符合对象国大众审美习惯,这是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同时民族间的文化交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流促使现代设计朝向多元化、人性化、艺术化的方向发展也是现代设计的大趋势和必然。

陶瓷艺术从地域走向国际的另一个因素便是传播媒介的扩大,拉近了中外艺术的距离。改革开放后,中外导演学者筹划并只做了许多有关中国陶瓷艺术的纪录片,其中卓有影响的有董浩珉《瓷路》和央视跨国打造的纪录片《china 瓷》等。《瓷路》摄制组辗转欧亚两地,在世界范围内探索中国古代陶瓷的影子,在中外陶瓷艺术爱好者中产生了巨大的反响。此外,《china 瓷》这部纪录片联合了英国大英博物馆、英国瑰丽维多利亚与艾博特博物馆与中国国家博物馆一道,设计组从中国外销瓷为主线,足迹踏遍欧亚8个国家和重要港口,此次纪录片在摄制和交流活动中无不体现出陶瓷艺术国际化合作的特征。此外,在现代陶瓷交流活动中,一些针对外贸的企业针对自身产品特色与出口国人文特点等拍摄了大量的宣传片投放于外文网站,对于促进企业进步与世界陶瓷文化交流具有双重意义。以陶瓷为创作动机的电视剧电影的制作也是陶瓷艺术国际化的重要媒介之一,例如热播的电视剧《大瓷商》和《剩女的代价》都是以陶瓷艺术为剧情主体,不仅在大陆范围内深受喜爱,在台湾地区、韩国、新加坡等南亚地区亦有较高的收视率,这种软性文化输出,将中国陶瓷的风貌潜移默化的带给观众,使得中国陶瓷国际化的影响力更加深入人心。

四、从传统图像提升到当代创作

(一)重构扩大了中国传统图像语言

传统图像包括纹样、图腾符号、民间美术以及具有民族审美特质的具象画面或艺术语言。中国历朝的图像内容都有所不同,或有创新发展,或有倾向性探索,作为一门开放性学科,有着自身的发展格局,但总体而言,传统图像语言总是与中国民族的审美意识形态息息相关的。现代陶瓷艺术创作在画面装饰中,注重突破传统,在把握图像基本构成原理上将传统的图像符号进行拆分重构,从而形成了现代陶瓷艺术创作装饰的新风貌。例如学院派代表陶艺家秦锡麟的作品,在图案运用上不拘一格,善于提取中国传统图案中的经典样式进行分割,且以手工胎质泥性特点构成独特的点面装饰,具有强烈的民族装饰意味和艺术美感。

(二)二是将传统图像综合为民族艺术符号运用到创作中

从文化学层面而言,中国传统图像并不仅仅作为一种具象的可识符号为传承的,它更多是作为一种民族心理与审美自觉共同作为中国文化体系的一部分,构建成为完整的民族文化体系。在中国传统图像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亦有着其严密的科学步骤和意象考究。现代陶瓷艺术创作并不仅仅依靠有形的图像语言为创作元素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艺术家逐渐从图像中去寻找中国文化脉络的本源,将图像符号演化为一种民族精神的自觉,从更深层次探源陶瓷艺术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例如景德镇乐天创意集市中某仕女茶具装饰中,作者选取了中国仕女这一传统形象,但从具体的形态设计上,突出了现代、趣味的艺术特征。

参考文献:

大众文化的审美特征例3

一、当代审美文化中的感观化特征

“审美文化”的出现表明了当代人们对孤立地研究“纯美”的不满,表现出一种新的当代诉求。“立足于日常生活世界而对发生于每个人周围的各种泛审美活动加以观照,凸显具体审美活动的文化维度及其意义。”[1]

分析当代审美文化的基本特征,我们应从不同的研究角度进行:从文化属性及品格上分析,我们强调的是当代审美文化的当代性、批判性和反美学特征;但是从当代文化转型的背景分析,我们却强调当代审美文化的精神性特征(展现了当代社会生活日益表面化、感性化的总体情态);从后现代的文化视点分析,当代审美文化又呈现出精英文化消解、文化艺术作品创作中的平面化、游戏化、重视传播的商业化等复杂的特征,新特征的形成有着哲学、社会心理、宗教、经济及科技等深层次的原因。

“当代审美文化正在从过去传统的功利性向通俗娱乐性方面转变,人们也开始更多地接受以轻松娱乐方式为代表的审美文化。”[2]随着人的欲望和需要的逐渐增加,一种具有大众性和娱乐性的感观文化充斥着社会的每个角落,从服装、饮食、旅游、影视等各个方面都体现了当代审美文化的感观化日益明显的趋势。在开放的环境当中,在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当中,不再需要政治、教育、道德等来约束自己,而是更加重视人的感觉过程,追求让自己潜在的激情、想象等本质力量释放出来,来达到人类内心禁锢思想的解放,形成了一种新的感观形式。另外,媒体、信息技术和消费社会对当代文化的影响直接促使了这种特征的发展,本文主要谈当今影视界中视觉大片中所体现的当代审美文化的感观化特征。

二、视觉大片在当代审美文化中的感观化特征

(一)宏大场景与夸大叙事

“今天我们的生活空间的确充满了为满足感官愉悦和情绪体验而制作出来的审美形象。”[3]近期引起视觉革命的《阿凡达》《爱丽丝梦游仙境》等影片,在国内影院掀起了轩然大波,它们不管是从剧情还是从场面上,都带来了超强的感观享受,《阿凡达》更是让人们带上了3D眼镜,它们有个共同的特点即场景的宏大和夸大的叙事,为了追求逼真震撼的视觉听觉效果,电影中的人物都被安排在气势逼人、无比虚幻的环境当中:在《阿凡达》中,潘多拉星球的场景和细节,从纳美人到各种动植物,将人们带入了迷人的魔幻世界,似雨林,又有海底的飘逸,许多画面都充满了乌托邦的美妙,加之强烈的景深效果,把观众带到了一个无边无际的梦幻仙境,还有影片中的在空中飘浮的山脉,整个看起来宏大不可思议,延伸了观众的视点,观众也随之惊呼,受到这种夸张宏大的场景的震撼。

在《阿凡达》给人们带来了震撼的感观效果之后,《爱丽丝梦游仙境》紧随其后,似乎抓住了现代人对感观愉悦的享受和追求,试图让观众一饱眼福。这部影片的主要亮点也在于宏大场景的描述上:精致的细节以及身临其境般的梦幻场景,加之丰富的色彩,每一个场景都能给观众带来视觉震撼。再者,在描述整个故事的过程中,夸张的叙事手法也给影片的感观效果加分不少,由于故事情节的需要,影片中爱丽丝一会儿变大一会儿变小,夸大了原始电影的叙事效果,让整个画面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中,时不时地让观众眼前一亮,特别是当超大的银幕上只出现了爱丽丝一个主体人物时,其大小甚至是真实人物的好几倍,观众不得不受到眼球上和心理上的冲击,迎合了当代人追求刺激享受的心理特征,也符合当今视觉大片侧重追求影片感观效果的趋势。

总的来说,宏大的场景与夸大的叙事方式给当今影片,特别是科幻片以广阔的市场,在厌倦了中规中矩的传统影片叙事的时候让人们眼前一亮,感观的刺激和及时的享乐让在消费社会重压下的人们得到片刻的释放和宣泄,这种宏大场景与夸大叙事带给观众的感观感受,是当代审美文化感观化特征的一种重要表现方式。

(二)虚幻与现实结合

当现代生活受到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想冲击的时候,传统的意识形态受到极大冲击,对固有信念的不信任感更加明显,现代人们不再盲目地追求虚幻而宁可多活在当下,对当下经济发展中产生的现实世界更加信任,因此,当今视觉大片势必产生了这种迎合当代心理的特征,即虚幻与现实的结合。导演们不敢也不想与现代人们的意识形态形成对抗,而做出了积极的配合状态。

在好的科幻作品当中,导演往往能将虚幻与现实结合到一个比较和谐的程度,如《阿凡达》中的纳美人以及在潘多拉星球上的植物、动物等,在这个完全虚幻想象的世界中,它们既跟地球上所能见到的人或事物有一定联系,又令人耳目一新,每一次转身,每一次出人意料的出场让观众瞠目结舌。同时,当人们沉浸在潘多拉的世界当中的时候,影片会马上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将观众从梦幻、虚幻中带到现实当中,让观众感觉这一切虚幻的世界都是现代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可以实现的产物,并不会让观众理解为导演没有依据的自我想象。《爱丽丝梦游仙境》也是采用相同的方式,虚幻与现实结合,在尽情描述虚幻的世界的同时又不忘定期把观众带回现实,让观众无比投入梦幻的时候能够与现实世界有个缓冲的过程,达到理性与感性的同时思考。影片中的现实部分不仅很好地贯穿了整个故事,更重要的是这一部分的加入,让剧情变得合情合理,更加有利于观众的梦境参与,达到虚幻与现实的良好结合。

感观化的这一特征也具体说明了当代审美文化的特点,因为审美文化本身就是一种介于感性、理性和神性之间的表意或象征体系,它与纯粹的感性文化(比如感性狂欢)以及纯粹的理性文化(比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道德、法律)和纯粹的神性文化(如神学、宗教)都有区别。审美文化是一种交织着感性、理性和神性的文化,正因为如此,审美文化总是与特定历史时期的宗教、政治、哲学、道德、科学、经济等文化领域纠缠在一起的。当代经济社会产生各种思想交织的审美文化,当代的审美文化必然产生这种感观性的虚幻与现实结合的特征。

(三)新媒介与现代技术推波助澜

在现代影片超强感观感受实现的过程当中,现代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新媒介的发达为其提供了实现的可能,也是属于当代视觉大片的一大亮点,可以说是现代科技成就了现代人的梦幻追求,并将成为各个领域的强大支柱。首先是3D电影技术,3D电影技术实在是一个专业的造梦机器,它所提供的三维视野更容易模仿人的视觉空间,从而更能模糊现实与虚幻之间的清晰度。于是人们沉醉于一种我们主观能渗透的、与现实世界截然不同的虚幻世界,它纵容了人类的自恋回归,也达到了人类短暂逃避现实的可能。

2006年,斯皮尔伯格在一次跟张艺谋的电视对话中,预言未来的电影会越来越像主题公园的历险,是一种全身心、很投入的体验。现在的《阿凡达》《爱丽丝梦游仙境》等电影似乎已经达到了这种“未来”,《阿凡达》在技术层面上将电影的造梦能力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达到了质的飞跃。在电影领域里,技术永远是一马当先的,以前的电影往往用技术来达到在影片中锦上添花的效果,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提升,在优秀的影片中,在一次次觉得不可思议的精湛的影视制作技术中,导演的目的已经不仅仅是吸引观众的眼球,而更将技术作为提升叙事的媒介,让电影达到技术与艺术的统一。

其次是现代影院的投影技术试图将3D影片以一种最完美的方式呈现给观众,带给观众更强的视觉震撼,出现了3D眼镜,特别是IMAX屏幕的发展并还在继续,以迎合现代人追求强烈的感观感受的这一强劲趋势,人们随着这股热流趋之若鹜,具有这种先进的现代影视技术的某些城市甚至给自己带来了丰富的附加值以及可观的收益。

三、感观化与现代消费社会以及背后的文化焦虑

消费社会的社会背景给感观化带来了足够的展示平台,不管是消费社会还是商业动机,与其说商业操控了消费者,毋宁说是消费者选择和鼓励了商业,因为我们不可能忽视审美文化、消费文化这种文化与文明发展的内在可能与人性发展的普遍需要之间的关系。丹尼尔•贝尔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中指出: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到了“消费社会”阶段,与之相适应,出现了追求感观愉悦的大众享乐主义意识形态,它注重游玩、娱乐、炫耀和快乐,在这种享乐至上的大众文化中,图像文化或视觉观念登上了统治地位。

这种对感观化以及视觉文化追求的如火如荼,有一种试图用“仿像”或“幻境”的奢华面代替现实文本阐述的强劲趋势。《爱丽丝梦游仙境》的蒂姆将卡罗尔的小说文本改编成电影文本,丰富了小说文本在视觉形象上的匮乏,但也同时面临一个严重的风险:电影只是一个承载梦幻的机器,电影文本并不等同于梦本身。《华盛顿邮报》的迈克尔•德达对影片有这样的评价,“只通过蒂姆的哥特式景观去了解《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就是一种纵容视觉奇观压倒小说文字里的语义的复杂性和有趣的文字游戏。”倘若蒂姆所制造的梦境与小说文本所构建的梦境有所出入,也就是说如果小说文本在读者脑中的梦境先入为主并与影片中的梦境相差甚远的话,那么观众不仅无法获得进入梦境的愉悦,甚至会认为现实世界更为真实、清晰,反而会排斥梦境,觉得影片沉闷、乏味。在《阿凡达》气势如虹地确立3D电影技术的技术标准的同时,我们也要对这种追求现代感观效果的电影的技术化、具象化保持一种必要的谨慎,在享受视觉梦幻的同时,不要忘记原始的造梦工具――文字,不要因此丧失一个允许天马行空、没有禁忌束缚的幻想世界。

再者,在审美文化大众化的当今,这种带有明显现代特征的媒体化生活和消费性艺术至少在可以预期的未来仍将是现代人文化生活的重要方式,加之在科技与市场的互动关系中不断注入的高新技术含量将使它变得越来越新颖怡人。但是在这种趋势当中,为了使我们的大众审美文化变得更加成熟,我们是否应该更加注重协调日常感性体验与理性价值维度之间的平衡?即在越来越注重日常生活的感性体验追求的过程中不能舍弃对理性价值维度的意义的重视,不仅要解放审美愉悦的“欢乐性”而且要提升理性精神的升华,从而制衡生活的表面化、虚无化、感观化等带来的无深度审美模式,要在世俗的文化氛围和生活化的审美环境当中,跳出日趋严峻的“欲望陷阱”“反省缺失”和“欢乐空洞”状况,实现人类真正的审美解放。

[参考文献]

[1] 傅守祥.大众文化审美化:从纯审美到泛审美的范式转换[J].天府新论,2006(06).

大众文化的审美特征例4

2喜剧的审美流变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闲暇时间的增多等多方面使得大众文化在中国大陆生根、发展、壮大。进入新世纪,大众文化更加广泛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如果说在大多数人处于无文化生存状态的时代,艺术只属于上层社会的精英与权力阶层的话,那么现在正统的高级的艺术正走向民间,走向普罗大众的日常生活。一方面,在中西文化大潮冲击下的中国民众,对于文化的消费涌起迫切的渴望;反过来,大众文化又成为亿万人形成自己道德和伦理观念的主要资源。

当前的大众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随着现代技术的日益发展和社会生活的不断变换,大众文化的形式还将不断衍生。我个人比较赞同潘知常对大众文化的分类。即它大体可以分为广播电视中的大众文化、报刊书籍中的大众文化、日常生活中的大众文化三类。广播电视中的大众文化包括因电子媒介产生出的大众文化(比如录像、影碟、CD, MTV、广告、卡通、电视剧、娱乐节目、体育节目、好莱坞影片等等)、本身也成为大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电子媒介(例如电视,就既是传播媒介,又是大众文化)、与电子媒介密切相关的主持人、策划人、制作人、撰稿人以及明星、追星、包装、炒作等现象。报刊书籍中的大众文化大体包括武侠小说、言情小一说、流行散文、畅销书、时尚专栏随笔、漫画、波普艺术等。日常生活中的大众文化则包括趣味、形象、行为、物品、语言、坏境六个方面。

那么在后现代都市,这种下移的普及化的大众文化呈现的是一种怎样的审美特征,又影响了人们怎样的审美趣味变化呢? 在众多探讨大众文化的文章或论著中,新时期大众文化特点被概括为商品性、流行性、产业性、娱乐性、普及性、模式化、大众性、技术性、平面性、复制性、新潮性、日常生活性、广泛性、多样性、通俗性、渗透性等众多显著特征。其中,笔者认为,大众性、商品性、娱乐性应被看作其区别于精英文化最本质特性,也是从审美视角来看最应该引起重视的文化特征。大众性是大众文化的最突出的特征。大众文化是从大众中来,回到大众中去的。首先,大众文化是大众的生活、思想、情感、心理的反映。大众文化直接从大众日常生活中获得来源,离开了大众日常生活,大众文化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次,大众是大众文化的直接消费者、接受者。在人类历史上没有哪一种文化像大众文化那样为各个阶级、不同年龄、不同领域的大众所广泛接受。为了实现和大众的直接沟通,适应大众的文化口味,大众文化采取了通俗化、趣味化的思维模式和艺术处理手法,从而能够为大众直接接受。

大众文化的审美特征例5

[中图分类号]I207.4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2)7-0041-03

近年来,“中国风”流行歌曲在当代流行文化中引领着流行歌坛。不少学者专家或对其音乐形式、或对其歌词意境、或对其文化意义等不同角度和层面进行了研究。但是,从美学角度,分析该类歌曲则少有涉足。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其为何受观众青睐,及对我国青少年审美教育有何积极意义等。因此,本文试以审美文化、接受美学为理论视角。从接受者层面浅谈“中国风”流行歌曲的审美特征、成功的原因及其对青少年审美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中国风”流行歌曲与当代审美文化

1.“中国风”流行歌曲的内涵

“中国风”流行歌曲,指新世纪以来,在现代大众文化观念下,以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元素为基本素材而创作的新型流行歌曲。它借用了音符的形式,传达出五千年的传统文化精髓,是中华传统文化在新时期的体现。该类歌曲既因为在形式或内容上含有中国传统文化因素,又因为有周杰伦、王力宏等一批大众所喜欢的歌星的倾情演绎,有像方文山等这样有着扎实国学基础的词人的不断创新,使其在中国歌坛上蔚然而成“中国风”。

2.“中国风”流行歌曲体现了当代审美文化的感性化、形式化、消费化特征。

当代审美文化建立在现代文化系统,尤其是艺术文化系统不断发展和日趋完善基础上,是当代文明和文化日益审美化、日益贴近人类真实生存状态的产物。“中国风”流行歌曲具有审美文化感性化、形式化、消费化的特征,

首先,“中国风”流行歌曲体现了当代审美文化的感性化特征。随着人的需要和审美要求的普遍高涨,以及物质文化形态的极大丰富,感性文化氛围正在逐步形成。“中国风”流行歌曲的创造与宣传过程中,受众被主动或被动的进入流行歌曲文化领域,实际上便进入了一个审美文化领域,歌词、旋律等呈现了最基本的审美元素。审美主体凭借着感官,在不同接受心理的影响下,在整个审美关照过程中,将他们种种心理因素诸如情感、想象、理解等渗入其中,感受歌曲的美。

其次,“中国风”流行歌曲体现了当代审美文化的形式化特征。当代审美文化形式特征表现为展示性、直观性、造型性与流行性等,“中国风”流行歌曲作为时下最受听众欢迎的流行文化之一,本身就具有当代审美文化的形式化特征。突出表现在MV诠释歌曲方面,其通过动态的呈现歌曲意境,一方面,适应了人们在当代生活中,更加崇尚和迷恋文化传播中美的“形象”或影像的心理;另一方面适应了当代人视觉解放的要求,它以丰富多彩的文化图式和形象,为人们提供了无数新的视觉对象。

再次,“中国风”流行歌曲体现当代审美文化的消费化特征。审美文化的消费性,指的是审美主体在生活过程和生活方式上对审美文化产品的直接使用和占有。它促使艺术和审美从过去那种特定的神圣文化圈中走出来,更加贴近大众的生存状态。“中国风”流行歌曲不仅在歌坛独领,也进入了时下各种领域的商业圈,利用商业化的运作模式,使其成为一种时尚。

这股时尚的“中国风”为何会受到大众如此大的支持呢?从接受美学上看来是因其实现了接受者与作品视域的高度融合。

二、从接受美学角度分析“中国风”流行歌曲成功的原因

接受美学认为,“视域”意味着诠释者在前见基础上视野范围的可能性及限制。诠释者与文本具有各自的特定视域,理解的过程,具体到某一诠释之中,就是诠释者从自己特定视域出发去解读文本,在某种思维性沟通中产生一种诠释者的自身视域与文本的视域相融合,而生成新的文本意义的过程。

这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他的完成和三个部分密切相关。第一,接受者的前见,即:阐释者在理解文本之前已经存在于头脑中的意识结构;第二,接受者的期待视域,即:指接受者在进入接受过程之前,根据自身的阅读经验和审美趣味等,对于文学接受课题的预先估计与期盼;第三,意义诠释的当下性(特定历时性与共时汇点)即:艺术作品不是一个自在存在的客体,而是一种具有自身特性的“未完成之物”,在一次次现时性中实现着真理性的某种发生与某种意义的生成。这三个部分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渗透,交互进行,在深度上层层递进的关系。

第一,“中国风”流行歌曲利用了接受者前见,初步实现视域融合。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期熏陶,培养了绝大多数受众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富有民族风格的“中国风”吹来,把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征的诗词、意象、意境等动态地呈现,唤起了受过传统文化熏陶,同时在现代文明中左冲右突的人们普遍的情感共鸣。

其次,极富美感地运用爱情这个永恒话题。爱情流行歌曲是大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贴近人们的生活,拉近了音乐与人的距离。“中国风”流行歌曲,作为时下最为贴近中国大众的音乐文化,自然离不开爱情主题的流行歌曲。例如:《发如雪》、《长恨歌》等在词境上都以爱为主题。

再次,歌曲前期的猛烈造势不容忽视。“中国风”歌曲,采用了现代商业社会的宣传模式。全方位明星包装,对歌曲的买点进行放大宣传,有时甚至运用炒作手段,进行这类歌曲的前期造势,让歌星与歌曲努力进入接受者的视野,人为形成他们的前见。

大众文化的审美特征例6

电影的导演为了使影片的影视效果达到最优异的程度,最大程度吸引观众,他们会借用电影音乐的手段来达到这一效果。作曲家通过对影片情节和主题的把握,根据电影导演的创作意图并结合自己的理解作曲,来展现电影的独特性。电影音乐既保持了音乐本身的艺术性,又突破了音乐本身的审美。

一、电影音乐的审美特征

作为电影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电影音乐,它在电影中占据着绝对的优势,被赋予了深刻的使命。这一特征也就决定了电影音乐既具有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又具有电影的审美艺术特征。具体体现在:音乐的抒情性、表达性、表演性等;电影的蒙太奇性、画面性、交流性等。这种特殊的审美也就奠定了电影和音乐的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审美风格。

(一)电影音乐的审美定位

电影音乐的审美定位是电影音乐审美特征的最基本的特征,也是其他审美特征的前提。为此要想清楚地了解电音音乐的审美定位就有必要清楚一下内容:首先,电影音乐的审美属性就像我们之前提到的,电影音乐既具有音乐艺术的审美特征又具有电影的审美艺术特征。这个特殊的电影音乐审美属性也就决定了我们必须要重视电影音乐。其次,电影音乐的审美地位。电影是一门综合型性极强的艺术表现形式,尽展各种艺术的技巧,最终形成完整综合意义上的审美艺术。电影音乐和电影的结合可以看做是音乐和美术这两大艺术科目的结合,视听一体化的形成。电影音乐已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电影附属品,可有可无,而是一种必需品。电影音乐的加入给画面以渲染,参与电影情节,赋予特殊意境。因此我们说电影音乐无论是在音乐界还是在影视界都有着重要的审美地位,不容忽视。再次电影音乐的审美形态。例如《黄土地》中民族化纯嗓音的原生态歌唱手法配合西洋器乐美声的唱法,正可谓是中西一体化,尽管众说纷纭,但其中的优劣也是大众所耳听的,是值得肯定的。因此对于电影音乐的审美形态的掌握还是很有必要的。

(二)电影音乐的审美关联性

纯音乐展现的是音乐本身的美好,不存在与其他艺术形式的融合。而加入电影的电影音乐就不仅仅是传达某种听觉上的情趣,它还在引起观众的视觉冲击力,引起观众的想象力,进而唤起人们对电影主题的认知和对人生的思考,以实现一种完整意义上的电影艺术审美的表达。音乐和电影在同一界面出现时,电影音乐的烘托和渲染使得电影画面和情节所表达的更加真实、亲切,获得观众的一致认同。人们根据电影画面和音乐的有机结合,一边观看画面,一边欣赏音乐,使得观众置身于电影氛围之中,尽情感受电影和音乐带来的美妙感。当音乐和电影同时出现时,观众还会很不自觉,情不自禁地把电影和音乐融合,自然地进行想象,加深对电影情节的理解和感受。例如电影《美丽人生》的音乐的出现把观众一次又一次地带入父爱的伟大之中,同时给人生深重的启迪。

(三)电影音乐的审美形态具有多样性

电影音乐的审美形态具有多样性,不管是声乐还是器乐,不管是外国的异国情调还是本国的民族音乐,只要被恰当的应用,融合电影人物和情节就会被赋予感彩,有了人的情感,打动观众。例如《恋爱通告》中古色古香的中国风——古筝曲,刘亦菲朴素的面容不失清纯,一曲古筝配以蝴蝶蹁跹,便使观众随着情节的跳动舞动思绪。再如电影《英雄》的配乐《风》,日本鼓的应用结合中国传统艺术的打法,使得音乐听起来动感十足,大有一种杀气在其间,撼动人的心弦,使人心绪不宁,随着英雄的心随之波动。

(四)电影音乐的审美指向性

电影音乐是为电影服务的,有一定的目的性,或烘托渲染气氛,或深化主题,或展现人物的心理。作为衬托电影的电影音乐很有必要完成电影的情感,或紧张,或欣喜等,也就是因为这种电影音乐的审美指向性,也就必须保持音乐和画面的一致。例如电影《与狼共舞》中,狼的叫喊打破原生文明的结束,同时也引发了观众对现代文明的深刻思考和反思,引人对未来的重新审视。

(五)电影音乐的乐段组合性

正如我们所了解的,电影是画面和声音的完美结合,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听觉和视觉上的享受。在电影中,电影音乐在众多声音影像中显得就极为重要了,电影音乐的一个重要价值就是它在电影的表现形式中具有时间的不连续性和不连贯性,也就意味着电影音乐的出现形式是间断的。随着电影情节和画面的变更,电影音乐也会随之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说,电影音乐是电影画面和情节的附属品或者可以称之为从属于电影情节和画面,受其制约。这也就决定了电影音乐是由诸多音乐的乐段组合而成的,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些乐段组合并不是随机或者杂乱成章的,而是紧密遵循电影情节和画面的内容、长短等方面来组合的,可以说这种组合有很大的人为因素和个人情感。

(六)电影音乐的审美效应产生的吸引力巨大

大众文化的审美特征例7

中图分类号:J0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21101(2014)01010104

收稿日期:2013-09-10

基金项目:淮南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邳州农民画象征性研究”(2012WK49)资助

作者简介:马筱(1978 - ),女,安徽砀山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美术教育与动画创作。

On symbolic space of Pizhou peasant painting from the aesthetic perspective

MA Xiao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Huainan Normal University, Huainan, Anhui 232001,China)

Abstract: Having profound folk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Chinese people, the language patterns of Pizhou peasant paintings display and interpret to us the shaping art and its symbolic space and how to concrete the traditional folk culture and its connotations into visual shape. They have both utility functions of beautifying life and transmitting messages and aesthetic meanings of displaying the spiritual and emotional needs. This paper, by taking "aesthetics" as its focus, expounds the symbolic aesthetic space of Pizhou peasant paintings.

Key words:Pizhou peasant painting; symbolism; aesthetics

“‘农民画’在中国历来是一个约定俗成的称谓,后来有人称它为‘现代民间绘画’”[1]。邳州农民画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1955起就有以壁画形式出现的初期作品,从时间上看应是最早的农民画之一)。 20世纪80年代以来,邳州农民画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这一时期的邳州农民画:充分展示乡土气息和人的原初质朴性、天真和生命力,承袭了古老的民间传统艺术基因,把民间刺绣、剪刻纸、彩陶、汉画像石等传统艺术元素融进农民画卷里。邳州作为下邳县旧址,悠久的历史文化,赋予了这一地区民众的审美意识:具有对真善美的认识与追求的标准,促成了地域性的文化心理,决定了他们的艺术是民众日常生活的美化与象征。邳州农民画作为一种精神表象活动,具有自发性、群众性和传承性。我们知道“在农民的精神世界里所蕴藏着的智慧是无穷的,他们自有其审美的传统,一旦引发出来确要刮目相看”[2]。而社会审美力量根植于社会实践,并且影响和支配人的行为和人的社会审美心理。因此处于相同地域的人们经过长期的潜移默化,将演变成一种支配大多数民众的牢固的审美“观念”,并以习俗、传统和文化等形式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邳州农民画经历了近六十年的发展,在造型与装饰的审美意识、功能涵义的拓展和延伸等诸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作品来看,邳州农民画不仅具有极为丰富的造型形式,更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意蕴。

一、祈福求吉的象征审美共性

中国悠久的农耕经济产生了与此相应的农耕文化。靠天吃饭的农耕经济,使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六畜繁盛、五谷丰登成为人们共同的向往;四世同堂、合家和顺、夫妻和美、人寿年丰则成为民众普遍的祈盼;勤劳善良的中国农民在憧憬与向往的过程中不断地创造出悠久的文化和艺术,共同的愿望,共同的追求,必然形成共同的审美标准;这也造就了象征性是中国民间审美文化的显著特点。农民画这种俚俗文化就是在上述思想环境中发展起来,它的“俗”恰是民众之所爱。邳州农民画美在世俗,美在追求,美在表达了普通民众的共同愿望和理想,美在表达了普通劳动群体共同的心声,也正是这种共同积淀成农民画的审美共性。

从邳州农民画中可看到,在表达大众的共同情感愿望方面,农民画的选材多取具有象征内涵的动植物形象:如象征爱情的鱼和鸳鸯,象征幸福的蝴蝶,象征吉祥的龙凤,象征长寿的桃子,象征多子的石榴等等。王克莉本文所用图片,均为笔者收集、拍摄于邳州文体局、博物馆和农民画作者家中。的《喜床》可谓是象征性审美的典范:从帐幔上的“龙凤呈祥”到床围的 “莲生子”(一个娃儿手托红莲骑鱼而乐)、“鸳鸯戏水”纹样,都是祈福求吉的,并有寓意夫妇和美、祈望早生贵子的含义(见图1)。邳州农民画中这样的例子随手可得。比如蝙蝠与钱币组合叫“福在眼前”,鞭炮和花瓶并置叫“竹报平安”或“岁岁平安”。凡此种种,约定俗成是民众的一种审美共识,都在隐喻祥和与美满。而为了使作品中的形象和寓意更加完美,农民画家们可以让鸟的冠和尾化为朵朵盛开的鲜花,鱼尾可以变成孔雀的尾巴,他们还可以让两只眼睛象比目鱼那样长到头的同一侧面上。如此的表现方式,乍看好象不合理,但是,受过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人们,在审视这些农民画时,却无需任何的逻辑思维,便可以从中领悟到它的审美寓意。鉴于此我们认为,邳州农民画的审美意蕴不是纯粹的艺术审美创造,而是假借艺术创造来表达民众对生活的那种渴望实在的、执着的、功利的目的方式。在其审美意蕴中较为突出地体现了一种艺术发生时期的造物观念与生活原型的意义,最实际功利地体现了对人的生命价值的追求,是一种对现实的补偿和对理想的抚慰。农民画家们在自娱自乐中创造着艺术,又在艺术中实现了自我心理调节。可以说农民画是艺术与人生紧密结合的产物。而从人们的审美情感来说,邳州农民画反映了民众对美好理想的追求。

农民画是广大民众的艺术,大众性是农民画的根本,它根植于生活,凝聚着普通民众的生活观和艺术观,折射出人民向往幸福、如意、长寿和富裕的美好愿望,以及喜爱圆满、完整的审美心理。古今往来,向往追求吉祥,希望万事万物向有利于自身的方向发展,是任何民族,任何文化都具备的共同心理。由于人类有着共同的趋利心理,因此,人们便对事物做出有利于自身的解释,或赋予有利于自身的特性。农民画所体现的祈福求吉的涵义,便是这种趋利心理的表现。农民画家们把造型生动、灵捷、活泼、有趣的物象,经过巧妙构想,营造出舒展夸张、姿态含蓄、喻意深邃的具有丰富思想内涵的美术形象,从而揭示出具有象征吉祥、幸福、如意、欢乐、吉庆、和谐、美满的民俗风情,达到寓情灵动的艺术境界。在邳州农民画中,对头鸟、并蒂莲、双蝴蝶、鱼戏莲、鹊登梅等成双配对吉祥如意的例子比比皆是,这是邳州农民画寓意象征的审美共性。不言而喻,它是言志,也是祝福,更是人民大众祈福心理的流露。综而论之,邳州农民画的审美共性为――祈福求吉、追求美满、期待团圆、乐观进取。

图1《喜床 》 王克莉

二、真善美一体的象征审美创造

张道一先生认为,中国人传统的观念中,美与好、祥、善是分不开的[3]。而对民间艺术审美观念而言,审美是合目的性的,功利性的。吕品田先生对此有论述,他说:“在民间文化观念中,善的观念也就是美的观念,合目的性的事物也就是美的对象。”[4]邳州农民画“红红绿绿,图个吉利”的设色观念就是传统的民间文化观念导致的审美观念使然,吉利是合目的的,是善的,从而也是美的周聪的《迎新娘》,这种题材的画面内容描述的是丰收富足、欢乐美满、吉祥喜庆的内容(见图2)。当面对婚礼喜庆场面的画面时,人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表面欢乐的热闹气氛,还有在丰富多彩的婚礼仪式中体验到的、隐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各种愿望、情感、情绪以及相应的吉祥观念。当询问农民画家的创作时,他们大多回答“好看呗”,“这样好”,“这样吉祥”,却很少用“美”来表达。其实“好看”、“好”、“吉祥”就是美,就是美与善,美与吉祥,美与好的统一体。

图2 《迎新娘 》周聪

(一)邳州农民画中的美与善

在邳州农民画中,处处洋溢着民众对吉祥、幸福的祈求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民众也总是用善的形式来表达或寄托对美的追求,因而求吉、趋利、避害的象征功利意愿像一根红线一直贯穿在邳州农民画的审美愿望之中。总的来说,邳州农民画中对美的评价、判断常常就是对善的肯定,在这里美和善是完美统一的。

“善”虽然没有也不可能有绝对的、统一的标准,但它无论在什么时代都应是反映社会进步的愿望和要求,并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善”是邳州农民画重要的特性。这首先表现在它是民众对吉祥幸福的渴求和对生命繁荣的期盼。求善的审美观念往往使民众把现实生活中的人生的要求和生命的需要作为自己的审美理想,以自身的功利意愿和要求作为审美判断和审美选择的标准,将征服客观世界、改造自然和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和理想诉诸审美形式。这与中国传统审美思想的向善求真是一脉承传的。凸显在邳州农民画里就是:构图均衡、饱满;造型完整、意象;色彩鲜艳、明朗;气氛热烈、生动;这些形式特征“所表达的福禄寿喜,祥和平安,富贵康宁的人生理想,从属于‘善’的范畴”[5]。它所凝结的“善”的内容也决定了象征符号的运用。农民画家通过象征的意愿取其美好的形象,把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善意祈求通过农民画这种载体转换成“善”的力量。这种在观念上趋利避害的功利追求方式,通过恰当的审美形式表达出来,使参与者或受众群体的功利意愿得到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从而获得一种自我肯定,使合目的性的审美想象转化为自我力量对象化的美。由此我们认为:邳州农民画对美的认识是一种功利性的象征观念的审美思想,是从主体的心灵出发,以主体的内在要求为主线,将人生的切实需要转化为审美形式的体现。

(二)邳州农民画中的美与真

邳州农民画不仅仅是一种观念意义和感性审美形式的存在,同时还具有情感内容。邳州农民画具有的情感内容是显而易见的,如:有描绘迎亲的锣鼓,打枣的欢歌,赶会的热闹,串亲的兴奋,新年的喧闹,丰收的喜悦……,等等。邳州著名的农民画家王艳创作的《过大年》(见图3),该幅作品以乡村的街道为背景,描绘了农村过新年的热闹场景。画面突出描绘了舞狮子、放鞭炮、载歌载舞的形象,主要描绘了人们热闹祥和的形态,人、物、景的绘画线条流畅,画面中的人物众多,其神态、动作各异。色彩的使用上着重使用了大红、黄、绿、蓝、粉红、白几种颜色,搭配合理。整幅画面看起来生动、形象、喜庆,较好体现了 作品“过大年”的含义。这是劳动者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邳州农民画并不以“创造”为目的,却创作出了最真诚、最自由的美。于是,越单纯,手法越简洁,美的流露,自然也就越轻松流畅。清新活泼、神奇的创造正是出自于这些随时随地的无拘无束的想象之中。这就是农民画!这就是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和土地终日相亲的农民们的心声!所以对少有理论支撑的邳州农民所画出的这一幅幅图画,更可视为他们心灵深处的真挚歌声。对此国画大师李可染曾这样点评邳县农民画:“画家画画用技巧,农民画画用感情。”[6]一句话点出了邳州农民画的特征和实质。邳州农民画的这种真情实感的流露既是一种情感的真实、真诚、纯真,也是一种风格的质朴、率真,张道一先生把这一特征归结为“真”[7]。这种真实的情感是一种审美情感,农民画在唤起人们纯真情感的同时,也唤起了人们的美感,这种美感也是真诚的,而不是矫揉造作、无病或哗众取宠的,这种“真”不见得是一种现实生活的真,那些表现了民众的理想、向往和意愿的趋吉避凶、五谷丰登、风调雨顺、人丁兴旺等的吉祥象征内容也是一种情感的真诚。当然,也只有这种“真”才会具备“美”和“善”的特征。

图3 《过大年》 王艳

邳州农民画的审美功能与其说是民众审美观念的体现,毋宁说是民众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表述。在这种审美想像中,主体的愿望和理想得到了精神性、意念性的满足,从而使自我得以肯定,精神得到抚慰。农民画的精神性的功利目的和审美判断振奋鼓舞了广大的民众,使他们时刻以达观向上、理智现实的态度面对人生、面对生活;当然,这种精神的功利性民众也有着清晰的认识,是人们唯我的、能动的充满理性色彩的审美创适,这种审美创造是民众对生活的美好追求的一种替代性的补足和实现。总之,邳州农民画艺术,说到底它是一种观念性、主观性的事物,是民众的精神需求和审美意识的一种物化,一种寄托,是民间审美心理传统根深蒂固的一种传承,但同时它自身又以审美客体的属性诱发、强化着民众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培养、训练着他们某种特定的审美心理图式和审美价值标准。

参考文献:

[1]左汉中,李小山.中国现代美术全集――农民画[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8:3.

[2]张道一,廉小春.美在民间[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87.223.

[3]唐家路.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M].北京: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87.

[4]吕品田.中国民间美术观念[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2:143.

大众文化的审美特征例8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3-0181-01

广告更多地体现出经济价值还是艺术价值?众说纷纭,至今尚无明确定论。但广告以美观形象、多种艺术手段来传播经济信息(公益广告除外)已经成为传递审美信息的重要手段。广告活动的目的不是为了审美,但广告具有不可替代的审美价值,广告表现出来的审美价值已经逐渐被受众接受和认同。深刻认识、研究广告的审美价值,并将广告的审美价值与传统意义上的审美价值进行分析和比较,可以使广告审美艺术在广告活动中的作用和地位更加明确,并能准确把握广告审美艺术的走向和趋势。

一、广告审美艺术的特殊性与局限性

(一)广告审美艺术的特殊性

广告创作的艺术性,是受广告的功能所制约的。它所表现出来的艺术审美价值,应该是为其信息传达的功能服务的,这种艺术性与纯艺术上的绘画、音乐、舞蹈以及摄影等诸方面是有本质区别的。广告的审美价值决不能脱离其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它必须牢牢扎根在广告所传播的物质产品的真实性之中。否则,不管具有什么样的审美特性,都只能是空中楼阁、雾里花朵,毫无价值可言。

(二)广告审美艺术的局限性

在广告活动中,广告的使用价值也受到广告审美价值的严重制约和限制。因为,广告是联系商品与消费者的桥梁,广告的作用就在于沟通、交流。为实现这种沟通和交流,不仅要靠广告所宣传的产品的使用价值及其真实性,还要依赖广告本身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靠它们去吸引或打动受众,引发他们的共鸣和认同。只有这样才能说服受众,达到预期的广告目标和广告目的。

国际著名的广告大师威廉・伯恩巴克(William・Bernbach)曾说,“怎么说”(广告表现力)比“说什么”(广告信息)更重要。他解释道:“如果你没有吸引力让人来看你的这则广告,那么,不管你在广告中说了什么,你都是在浪费金钱!”。从这种意义上讲,广告的审美价值对使用价值有时还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任何忽视、抹杀广告审美价值、只考虑广告使用价值的倾向都是非科学的,也有碍广告事业的向前发展。

二、广告审美艺术形式的特征

(一)广告审美艺术形式的“多元性”特征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广告的创意手法和制作手段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也促使了广告的审美价值呈现出多元性,使广告在多个角度和多个层面上都展示了风格不一的审美特征。从“名牌现象”到“明星效应”再到广告模特、广告歌曲、广告影视等等,取材多样,争奇斗妍。

至于商品广告为了使作品生动活泼而运用音乐、摄影、诗词、影视以及说唱等多种艺术手段,则更体现了广告审美艺术性的多元性特征。

一方面,它们是广告内容的重要组成,另一方面,广告又赋予音乐、摄影、诗词、影视以及说唱更丰富的审美风格,甚至衍生出全新的格式。例如,在广告中一些优美的歌曲或优美的短语经常会很快地传播到大街小巷当中去,有的甚至已经成为经典名曲或者是运用在各种场合的固定短语。

(二)广告审美艺术形式的“个性美”特征

由于广告的商业性和传播性,它所体现的审美艺术又具有鲜明的“个性美”特征,即广告推崇“个性美”而忌讳“大众美”。商业广告作品除了同绘画、音乐、文学等艺术作品一样讲究文案的优美、旋律的和谐和画面的精彩之外,更注重广告本身给受众留下的深刻印象。因为广告人意识到要想使顾客中意你的产品,当务之急是要在广告中制造某种或某些差异,让你的产品在众多竞争对手中显得有“个性”,以“个性美”来吸引和打动受众,以达到有效传达产品信息的目的。

总之,广告审美在形式上具有多元性特征,但是就具体的广告作品而言,它又具有“个性美”特征,这种“个性美”在广告审美价值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性和不可模仿性。

三、结束语

大众文化的审美特征例9

西方现代美学的出现是与核心家庭和资产阶级作为社会支配阶级的时代特点相关的。美国文化批评家杰姆逊在《后现代主义与消费社会》一文中曾说:“现代主义美学在某方面与独特的自我和私人身份、独特的人格和个性的概念根本相连,这些概念可望产生出它自身独特的、无以雷同的风格。”这种与个体性关联的西方现代美学将审美活动与认识活动、道德实践活动严格分开,并把它从周围世界中独立出来,这样就形成了西方现代美学的重要特征:审美自律(aestheticautonomy)、为艺术而艺术(artforart’ssake)或审美无利害性(disinterestedness)。自王国维开始经朱光潜一直到现在,这种对审美现代性的追求也一直构成了中国现代美学努力的一个方向。应该说,这种审美现代性的追求对于中国当代美学来说也是极具意义的。然而,事实是残酷的,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信息化过程,使得中国在还没有完成这种审美现代性追求时就被拉入了一种与国际接轨的消费社会审美景观之中。消费社会的莅临,就使得我们有必要重新对时代主流审美特征进行一下定位。

对时代的审美定位意味着的是对整个社会多数人即大众群体的审美活动特征的定位。借助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化的浪潮,中国的市场经济得到了纵深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大发展,人们收入的增多,一个庞大的大众群体业已形成。市场经济一方面使个体从集体的认同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又使个体迅速地转化为大众。这种缺乏现代性思想启蒙的个体,他们没有经过主体性/个体性的充分发展就迅速汇入了大众群体。这一特征,决定了当代大众文化的特点。大众作为具有一定经济地位(中产阶层)和文化水准(尤其推崇小资情调)的消费型群体,他们对商品的消费已经不再仅仅是满足实用的需要,而且也要求这些商品体现他们的审美情趣。所以,整个社会的商品(包括文化产品)生产为适应这种大众消费品味就呈现为一种审美化倾向。这种商品的审美化倾向就使得整个社会进入了一个泛审美时代。泛审美可以说是对当今时代的一种审美定位。

泛审美指的是审美不再局限于少数知识精英们的活动范围进入了广泛的社会领域,包括商品生产领域、消费领域和日常生活领域等。这是一种审美活动的泛化。只是,缺乏现代性审美眼光熏陶的大众不可能具有杰姆逊说的“独特的自我和私人身份、独特的人格和个性”,他们的审美情趣更多的是经由文化产业的一种运作形式——媒介文化塑造起来的,他们自身所标榜的个人情调也只不过是一种错觉罢了。

泛审美时代的审美特征

泛审美时代的审美特征与现代性美学的一个最明显区别就是利害性对审美活动的介入。我们可以简单地从审美对象(即消费商品)和审美主体(即大众群体)两个概念来看一下泛审美时代的利害性审美特征。

这种利害性表现在审美对象上就主要体现为形式化法则、虚拟性法则和欲望叙事性法则在审美对象上的运用。首先是形式化法则。消费社会的绝大多数商品都极为注重产品的设计和包装,它们通过诱人的线条、抢眼的色彩等花哨的形式和迎合大众精神要求的内容营造了一个个引人瞩目的消费文本。作为大众的消费者正是在对这种外表形式的迷恋中选择自己的产品。形式化法则的运用,使得审美性与实用性紧密相连。其次是虚拟性法则。虚拟一个情感氛围是商品消费的重要促销手段。消费文本的内容情感、形式情感和冷暖色调等都经由生产程序制造出来,迎合着脆弱而多愁善感的现代都市人。这一点在流行歌曲里体现得尤为明显,我们与其说歌手在倾情于音乐不如说他们在演戏,而当你被他们的表演感动时,你也就完成了对自我情感的虚拟历程。正由于人的情感虚拟需求的持续性,维持了消费社会中生产与消费的二元抵消模式。虚拟性法则的运用,使得审美对象的情感表现性衰微。再次是欲望化叙事法则。消费社会的商品超越了现有的道德准则,它追逐的是一种表达的快乐,强化的是观赏的效果,给大众群体提供了一幅感性满足的全景图画。而大众欲望的满足期待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市场需求,生产和消费在这里完成了市场价值规律的经典之例。流行歌曲里的情爱追逐,各种刊物的明星剧照,影视节目的半裸镜头,广告台词的性影射、小说叙事的描写等都对欲望化场景进行了强有力的表达。欲望叙事法则的运用,使得审美性与生理性紧密关联。利害性表现在审美主体上就体现为审美个性的丧失、审美意蕴的削平、审美情感的式微等方面。审美个性的丧失,使得杰姆逊所说的的“自身独特的、无以雷同的风格”已经不再具有。中国大众群体由于没有经历审美现代性的洗礼,在消费社会中,他们的审美趣味更多地是由媒介文化决定的。电视、报刊、杂志、广告牌等媒介文化的无孔不入使得大众的审美趣味更多地跟着这些媒介文化在转动而失去了自我的决策力。媒体的炒作和包装使得本来一般的商品也得到了大众的青睐。审美意蕴的削平使得传统的美学深度模式不再具有。泛审美时代的消费品不同于传统美学领域的艺术品,它在展现自己的感性形式的同时,主要是用于消费者占有和消费的。这种时效性使得商品自身的审美性以及大众对商品审美性的注重只可能流于表面。这种表层的审美性必然带来审美深度意蕴的削平。审美情感的式微使得传统意义上的“高峰体验”不再具有。在传统的审美情感满足中,移情冲动可以让心灵得以持久净化,抽象冲动则让心灵得以安定和永恒。而大众情感在商品消费中注重的只是片刻的欢娱。消费商品的平面模式使情感很容易进入也很轻易走出,呈现为一种瞬间化的情感倾注。

泛审美时代,审美性与实用性、生理性、媒介文化、消费文化的紧密相连,使得审美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较为纯粹的活动了,时代特色已经使它成为了一种极具功利性的混合行为。

当代美学的使命

大众文化的审美特征例10

图形是平面设计最具活力的一大要素,它可以形象表现设计设计的主题和创意,图形又包括插画、注册商标和画面轮廓三大要素。首先插画是一种人人都看得明白的世界性语言,它用独特的视觉艺术语言传播信息,具有具体化、形象化和直接化的特点。插画在符合设计主题的前提下,设计师尽可能的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设计出具有个性和诉求力的图形语言。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插画的个性并不是简单地追求图形的奇特,需要明确的是简洁明快的图形才能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才能有助于公众对设计的理解和认识。其次是商标,商标能够代表平面设计的主体,也就是说它是商品或者企业的可靠象征,公众看到设计中的商标,也就明确的商品或者企业的大致情况。平面设计中的商标造型要简单却不失个性,要给公众深刻的印象,进而才能开拓和巩固商品的市场。最后是图形中的轮廓线,轮廓线是设计的边缘线框,它界定的设计版面的空间,控制公众的视野范围。轮廓线的合理使用,不仅能增加广告版面的美感,还能锁定公众视线于设计主题,增加设计的视觉冲击力。轮廓线有直线、斜线、曲线和图案边饰纹样等形式,设计者要根据设计的主题和策略选择适当的轮廓线。轮廓线是为设计主题服务的,不能因为轮廓线的原因影响设计的整体效果。

2.文字

文字是平面设计最简单又是最复杂的一个要素,简单在于所有人都知道文字是什么,复杂在于不是所有人都知道平面设计中的文字是什么。文字的设计要简洁且有创意,要能够吸引公众视线,更要能说服公众。平面设计中的文字部分包括标题、正文、广告语三个方面。标题一般说明了设计的主题,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标题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设计的吸引力。一方面,设计者要运用文学手法总结出生动想象且概括力强的标题,另一方面,设计者也要注意标题要选取恰当的字体,要有配合图形的版面编排。正文部分是对设计主题的详细解读,正文的内容要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生动贴切的表达,使公众能够从心底信任设计的内容。广告语又称标语,是为了宣传产品并能吸引公众注意的宣传语,广告语追求押韵顺口、易读好记,更要体现企业的精神或是商品的特征。

3.色彩

公众看平面设计时,是通过色彩找到第一感觉的,因为色彩在作品中具有特设的诉求力,不同的色彩带来的影响力不同。一般来说,鲜艳和谐的色彩对公众有较好的吸引力,而陈旧昏暗的色彩会被公众误认为是旧的设计,不会引起注意。色彩不是单独存在的,它同图形、文字一起共同体现设计的理念,美化设计的版面。设计师在选取色彩的时候,既要考虑远、近、大、小的的视觉变化规律,也要考虑到与欣赏习惯、当地环境的适应,使设计更富于美感。

二、平面设计的审美特征

1.秩序美

平面设计对象在形式固定下的具体化和形象化就是其秩序美的变现,这是三大构成要素独立呈现和相互配合下展现的。这种秩序美能瞬间吸引人眼球,让人感到舒适平衡。

2.感染力

平面设计的感染力是评价设计优劣的关键,一份好的设计作品就是要有强大的感染力,给人产生深刻的印象,以富有感染力的视觉审美瞬间吸引人目光,并传递该设计的主题。设计师在设计构成中,要借助三大构成要素,突出设计主题,在视觉上给人以冲击,以此带来强大的感染力。3.艺术作用性平面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宣传商品或者企业等,拿商品来说好了,平面设计视觉效果再好,如果公众看到设计以后没有购买该商品的欲望,说明公众并不认可这份设计,那这个设计也就失去了其艺术作用性。因此设计师们应该要充满考虑市场发展需要,让设计产品在富有个性美感的同时,能经得起市场考验,达到商品推销目的,这也是平面设计生存的意义所在。

三、平面设计图形要素的审美特征

图形是平面设计的主体部分,也是公众欣赏的主要部分。平面设计中图形的使用能够减少设计的枯燥性,使人们在审美的过程中获得愉悦感,所以图形的审美特征对平面设计十分重要。图形的象征性是其最重要的审美特征之一,这种象征主要通过图形中的标志来体现。标志设计是表现特定内容的抽象画识别符号,按照功能划分,标志设计包括安全标志、企业标志、政府机构标志等。标志设计一般有两个要求:首先标志图形要通过平衡对称等原理表现出形式美,其次标志图形要通过色彩和图形的搭配营造出一种意境美。这里说一下华为logo中图形的含义,华为标识图形保持了对称的结构,聚焦底部的核心,并加入了光影元素使之显得更为和谐,表明华为旨在构建和谐的商业环境,并且以积极进取的心态,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发展理念。图形中除了标志图形外,还通过一些基本元素表现设计的象征性。任何图形都是点、线、面的排列组合,不同的组合方式形成了不同的图形形式。点是几何意义上最小的图形单位,没有大小,也没有形状和方向,因此从审美的角度讲点给人的感觉就是简单直接。线是由无数个点组成,有方向和形状,表现形式更为多样。线又分为直线和曲线,直线的审美特征在于简单直接,曲线则以其独有的转角勾勒出一种典雅柔和之美。任何图形离不开线条的使用,设计者通过改变线条的长度和弯曲度设计出不同质感的图形,从而能够直接传播设计的相关信息。平面设计通过图形的这些审美特征传达产品的信息,从审美的角度满足消费者的乐趣,同时图形中蕴含的深层次的意义与价值,又赋予了图形的社会功能化,象征了公众的身份和品味。

四、平面设计文字要素的审美特征

平面设计的目的就是要将其设立理念、设计主题这些信息传递给人们,而文字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恰恰正是传递信息的最佳载体,使设计更具有说服力。平面设计的文字审美特征主要通过两个方面体现,一个是文字的语言美,一个是文字的书法美。文字的语言美是指运用文学修辞手法,使语言具有强大的穿透力,能够渗透人心,打动欣赏者。营造文字的语言美,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第一,修辞并用,追求音韵美。修辞手法的运用可以为语言增光添色,如比喻可使语言形象生动,夸张可使语言灵气飞扬。第二,整散结合,追求参差美。整散结合是指排比句、对偶句的使用,这些可以加强语势,强化感染力,营造语言的对称美的平衡美。第三,倾注真情,追求内在美。文字不需要华丽富华,质朴的语言更能抒真情,写实意,打动公众。第四,引用经典,追求文采美。设计中如果加入某些典故,既能增加设计的文化底蕴内涵,又必能引起共鸣。平面设计中加入书法这一艺术形式,使文字更具民族特征。传统的书法是通过文字的横竖撇捺表达感情的,而现代平面设计中文字的书法美主要是通过字体、色彩以及文字与图形的组合展现出整体美感,字体和色彩的结合营造一种新奇独特的艺术美,而文字与图形的结合能够突出主题,使设计具有立体美。另外,现代平面设计对书法的运用,主要是利用书法的艺术特征将文字浓缩为图形的形式,更清楚形象的表现设计内容。因此,书法这一艺术是是掺和其他元素共同体现文字的审美特征。

大众文化的审美特征例11

西方现代美学的出现是与核心家庭和资产阶级作为社会支配阶级的时代特点相关的。美国文化批评家杰姆逊在《后现代主义与消费社会》一文中曾说:“现代主义美学在某方面与独特的自我和私人身份、独特的人格和个性的概念根本相连,这些概念可望产生出它自身独特的、无以雷同的风格。”这种与个体性关联的西方现代美学将审美活动与认识活动、道德实践活动严格分开,并把它从周围世界中独立出来,这样就形成了西方现代美学的重要特征:审美自律(aesthetic autonomy)、为艺术而艺术(art for art’s sake)或审美无利害性(disinterestedness)。自王国维开始经朱光潜一直到现在,这种对审美现代性的追求也一直构成了中国现代美学努力的一个方向。应该说,这种审美现代性的追求对于中国当代美学来说也是极具意义的。然而,事实是残酷的,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信息化过程,使得中国在还没有完成这种审美现代性追求时就被拉入了一种与国际接轨的消费社会审美景观之中。消费社会的莅临,就使得我们有必要重新对时代主流审美特征进行一下定位。

对时代的审美定位意味着的是对整个社会多数人即大众群体的审美活动特征的定位。借助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化的浪潮,中国的市场经济得到了纵深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大发展,人们收入的增多,一个庞大的大众群体业已形成。市场经济一方面使个体从集体的认同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又使个体迅速地转化为大众。这种缺乏现代性思想启蒙的个体,他们没有经过主体性/个体性的充分发展就迅速汇入了大众群体。这一特征,决定了当代大众文化的特点。大众作为具有一定经济地位(中产阶层)和文化水准(尤其推崇小资情调)的消费型群体,他们对商品的消费已经不再仅仅是满足实用的需要,而且也要求这些商品体现他们的审美情趣。所以,整个社会的商品(包括文化产品)生产为适应这种大众消费品味就呈现为一种审美化倾向。这种商品的审美化倾向就使得整个社会进入了一个泛审美时代。泛审美可以说是对当今时代的一种审美定位。

泛审美指的是审美不再局限于少数知识精英们的活动范围进入了广泛的社会领域,包括商品生产领域、消费领域和日常生活领域等。这是一种审美活动的泛化。只是,缺乏现代性审美眼光熏陶的大众不可能具有杰姆逊说的“独特的自我和私人身份、独特的人格和个性”,他们的审美情趣更多的是经由文化产业的一种运作形式——媒介文化塑造起来的,他们自身所标榜的个人情调也只不过是一种错觉罢了。

泛审美时代的审美特征

泛审美时代的审美特征与现代性美学的一个最明显区别就是利害性对审美活动的介入。我们可以简单地从审美对象(即消费商品)和审美主体(即大众群体)两个概念来看一下泛审美时代的利害性审美特征。

这种利害性表现在审美对象上就主要体现为形式化法则、虚拟性法则和欲望叙事性法则在审美对象上的运用。首先是形式化法则。消费社会的绝大多数商品都极为注重产品的设计和包装,它们通过诱人的线条、抢眼的色彩等花哨的形式和迎合大众精神要求的内容营造了一个个引人瞩目的消费文本。作为大众的消费者正是在对这种外表形式的迷恋中选择自己的产品。形式化法则的运用,使得审美性与实用性紧密相连。其次是虚拟性法则。虚拟一个情感氛围是商品消费的重要促销手段。消费文本的内容情感、形式情感和冷暖色调等都经由生产程序制造出来,迎合着脆弱而多愁善感的现代都市人。这一点在流行歌曲里体现得尤为明显,我们与其说歌手在倾情于音乐不如说他们在演戏,而当你被他们的表演感动时,你也就完成了对自我情感的虚拟历程。正由于人的情感虚拟需求的持续性,维持了消费社会中生产与消费的二元抵消模式。虚拟性法则的运用,使得审美对象的情感表现性衰微。再次是欲望化叙事法则。消费社会的商品超越了现有的道德准则,它追逐的是一种表达的快乐,强化的是观赏的效果,给大众群体提供了一幅感性满足的全景图画。而大众欲望的满足期待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市场需求,生产和消费在这里完成了市场价值规律的经典之例。流行歌曲里的情爱追逐,各种刊物的明星剧照,影视节目的半裸镜头,广告台词的性影射、小说叙事的性爱描写等都对欲望化场景进行了强有力的表达。欲望叙事法则的运用,使得审美性与生理性紧密关联。

利害性表现在审美主体上就体现为审美个性的丧失、审美意蕴的削平、审美情感的式微等方面。审美个性的丧失,使得杰姆逊所说的的“自身独特的、无以雷同的风格”已经不再具有。中国大众群体由于没有经历审美现代性的洗礼,在消费社会中,他们的审美趣味更多地是由媒介文化决定的。电视、报刊、杂志、广告牌等媒介文化的无孔不入使得大众的审美趣味更多地跟着这些媒介文化在转动而失去了自我的决策力。媒体的炒作和包装使得本来一般的商品也得到了大众的青睐。审美意蕴的削平使得传统的美学深度模式不再具有。泛审美时代的消费品不同于传统美学领域的艺术品,它在展现自己的感性形式的同时,主要是用于消费者占有和消费的。这种时效性使得商品自身的审美性以及大众对商品审美性的注重只可能流于表面。这种表层的审美性必然带来审美深度意蕴的削平。审美情感的式微使得传统意义上的“高峰体验”不再具有。在传统的审美情感满足中,移情冲动可以让心灵得以持久净化,抽象冲动则让心灵得以安定和永恒。而大众情感在商品消费中注重的只是片刻的欢娱。消费商品的平面模式使情感很容易进入也很轻易走出,呈现为一种瞬间化的情感倾注。

泛审美时代,审美性与实用性、生理性、媒介文化、消费文化的紧密相连,使得审美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较为纯粹的活动了,时代特色已经使它成为了一种极具功利性的混合行为。

当代美学的使命

消费社会的这种审美转向,引起了当代美学研究者的极大关注。就中国目前流行的美学流派来说,多数也是建立在对这种审美景观的反思上的。如超越美学、生命美学等就是试图用个体生命性和文化性来抵抗这种审美主体个性的丧失、审美意蕴的削平和审美情感的式微;和谐美学、生态美学则想在消费社会中重建一种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生态和谐;文化研究美学则想在深入审美现象及其背后的经济、政治等因素的研究的同时,对当代审美文化提出相应的宏观性措施。而商品美学、广告美学、科技美学、医学美学等应用美学的滋生更是直接面对时代的泛审美现象而出现的。所以,要辨认采用何种美学策略更符合时代的泛审美转向,就必须对消费社会出现的审美景观带来的积极和消极意义有种清醒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