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城市商业银行发展趋势

城市商业银行发展趋势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9-08 09:29:30

城市商业银行发展趋势

城市商业银行发展趋势例1

自1995年7月全国第一家城市商业银行――深圳城市合作银行成立以来,城商行已经历了十三年的发展历程。当初,城商行大多是由城市信用社、城市内农村信用社及金融服务社合并而来。其成立之初的主要发展目标是保支付、防挤兑、稳过渡,经营活动被严格限制在所在城市。然而,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银行改革的不断提速,城商行也面临着银行业改革与开放大潮的机遇与冲击。

近年来,单一城市制经营模式在某些规模较大、业务范围较广的中心城市商业银行的负面效应日益显现,所以跨区域经营似乎成为了城商行新的发展模式与趋势。2006年8月9日,北京银行正式宣布该行天津分行筹建申请正式获得中国银监会批准,该行是继上海银行之后第二家获得跨区域经营资格的城商行,同时该行也成为全国第一家在两大直辖市同时拥有分支机构的城商行。其实,仔细看看不难发现,目前实践跨区域经营的城商行都坐落在经济发达、实力雄厚的中心城市或直辖市。但是,我国大部分城商行都分布在广袤的二线城市,那么,联合重组、跨区域经营这种适合大银行的固有模式应该成为这些中小规模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吗?

二、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业现状

在成立城商行之前,大多数中心城市都拥有数十家城市信用社,而其中大多数都经营不善,面临不良资产严重、管理混乱、风险失控等问题,处于破产边缘。可以说,城商行是在一个烂摊子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自出生以来就具有先天不足的劣势,成立之初的主要任务也在于防范和化解风险,而非规模和地域扩张。

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城商行在不断壮大的同时,自身积聚的风险也在不断扩大,面对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乃至外资银行的前后夹击,城市商业银行业的整体经营状况不容乐观。2004年8月,在首届全国城商行董事长培训班上,唐双宁提出城商行改造的时间表,并对全国城商行进行六个档次的分类。自此,城市商业银行业的发展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关注。进而,其改革速度开始加大,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截至2006年末,全国城商行资产总额为2.57万亿元,较1999年末增长364%;负债总额为2.45万亿元,增长362%;2006年一年,全国城商行实现利润136亿元,资本充足率达8.48%,不良贷款率降至4.8%。在2006年度英国《银行家》杂志公布的全球1,000家大银行排名中,有9家城商行成功入围。

虽然城商行成立伊始就确立了服务地方经济、服务城市居民、服务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提出要成为社区银行、市民银行的发展方向,一些城商行在这些方面确实也形成了一定特色。但总体上看,城商行的发展仍存在战略定位不清晰、摇摆不定的问题。所以,论及城商行的改革策略,首先要根据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资产规模等指标将全国所有的城商行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可以与国有银行及股份制商业银行相媲美的中心城市商业银行,它们资产规模雄厚,拥有大量经营跨地区甚至跨国界业务的企业客户;另一类是大量的处于相对劣势地位的中小型城商行,规模虽小但能准确了解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将全部城商行按资产规模划分为三类:资产规模在200亿元以上的,划为大型城商行。其中,北京银行和上海银行资产超过2,000亿接近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的标准,也可将其归为超大城商行;资产规模在100亿元~200亿元之间的,划为中型城商行;资产规模在100亿元以下的,划为小型城商行。针对不同类型的城商行,我们应该采取不同的改革策略,以达到双赢的效果。

三、大型城市商业银行的跨区域经营策略

城商行成立之初,经营活动就被限制在所在城市。然而,随着某些城商行经营范围的扩大和领域的延伸,加之当地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商行的业务种类也已大大超越仅仅满足当地经济的要求,单一城市制经营模式已经成为这些大型城商行进一步发展的障碍,跨区域经营势在必行。

1、地域限制不利于大型城商行分散风险。对于某些经济较发达地区而言,其往往拥有较多大型的公司企业,这些公司的业务经营绝非仅仅局限在单一城市中,大多是跨地区甚至是跨国界的。城商行本着利益驱动的原则,也会主动争取将这些大型企业纳入自己的客户范围。同时,企业跨地区开展经营活动,必然要求商业银行能够按照企业的地理布局为其提供存贷款和资金清算等服务。在当前全国统一的信用体系尚不是非常完善的情况下,银行更多依靠企业业务所在地的分支机构搜集企业的信用资料。但如果城商行不准在异地开设分支机构,必然造成城商行在异地信息获取上处于劣势地位,而长期信息不对称会隐含较大的信用风险和道德风险。这是许多大型城商行迫切需要解决的燃眉之急,也成为了推动这一类大型城商行跨区域经营的重要动力。

2、地域限制不利于城商行业务发展。伴随地区经济一体化和金融一体化的发展以及企业的做大做强,资金的跨区域流动日益频繁。不论是资金的流入抑或流出,都需要一个结算渠道。但城商行的单一城市经营制使资金的跨区流动和结算超出了其自身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使其自己不得不“主动”放弃一些优质客户,从而造成城商行客户的大量流失。这也是“许多企业在规模较小时与当地城商行的关系非常好,而一旦这些企业做大,实现跨地区经营,往往就会与城商行分道扬镳”现象的最好解释。此外,客户对银行服务和产品的要求也日益多元化,需要城商行能够跨区域为其提供金融服务。在大力鼓励商业银行开展中间业务的今天,就银行卡的发放来说,城商行的异地无网点也成为了他们获取这一中间业务收入的障碍。再加之诸多条件的限制,城商行拓展业务的成本无法得到有效的分摊,使其对产品创新往往也感到力不从心。

3、地域限制不利于创造公平竞争的金融环境。对于一部分大型城商行来说,当初对城商行的服务定位已经远远超越了它现在的发展现状和客户群。定位和实际运作水平的差异使这些大型城商行处于一个较为尴尬的境地。另外,随着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外资银行最终将与中资银行享受平等的国民待遇。如果这些资本实力雄厚的大型城商行还不实现跨区域经营,它将处于一种“内外夹击”的境况之下。一方面国有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纷纷加大对中心城市分支机构的倾斜力度;另一方面外资银行也在通过抢夺高端客户等方式慢慢蚕食发达地区中心城市的市场。这就必然造成在单一城市从事经营活动的城商行,只能继续眼睁睁看着当地市场份额的丧失,却又无法向外地开拓市场。显然,这不利于创造公平竞争的金融环境。

四、中小型城市商业银行服务中小企业的经营策略

作为规模较大的城商行,如上文所述,可以采取与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抗衡的规模化发展道路。但是对于广大小规模、区域经营的城商行来说,趋利避害、抓住机遇、化解威胁,走社区银行发展道路,无疑是一个最好的选择。在2006年度中国盈利最好的37家城商行中(资产利润率大于0.8%),其中有宁波、杭州和南京等大型银行(资产规模在500亿元以上),但更多的却是乌海、稠州、南充和新乡等小型银行(资产规模在100亿元以下)。这从一个侧面说明,社区银行仍然是、也完全可以是一种盈利性很高且具有长期稳定性的商业模型,规模扩张上市、“捆绑”重组并非中国城市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唯一模式。

城市商业银行发展趋势例2

一、互联网发展对城市商业银行的挑战

在现如今互联网发展的环境下,城市商业银行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遇,同时其也受到了巨大的挑战,如果不能有效的做好应对措施,那么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堪忧。总的来说,其挑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银行的地位开始下降

从银行产生之处至今,其一直在世界范围内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现代互联网的发展正在降低银行的实体地位。从本质上来说,风险的根源在于新金融势力凭借平台的优势垄断了客户的“三流”信息,银行对客户信息获取的渠道被技术性阻断,从而无法针对客户快速变化的金融需求有针对性进行创新。另外,一大片互联网电商的出现不断冲击着城市商业银行的地位。其中尤以阿里、腾讯、苏宁的表现最为突出。

(二)银行传统的优势逐渐丧失

一直以来,银行的优势主要集中在银行在政策红利、资金成本、信用成本和作业成本四个方面,这也是商业银行在发展中比较突出的方面,但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的金融工具为各个主体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平等的竞争环境和平台,也就是银行传统的优势正在面临被蚕食的风险。

(三)银行的业务正受到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冲击。

互联网对城市商业银行的冲击主要变现在两个个方面:首先是客户的冲击。阿里巴巴、淘宝本身就有大量的客户,这些客户既包含他们平台上的电商,也包含网购用户,这些客户是阿里集团做互联网金融的基础,而传统银行即使转型做互联网也没有一个具备这样的优势。

其次是生活方式的冲击,电子商务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智能手机也伴随着我们穿行于大街小巷,时时刻刻为我们进行网络社交服务。消费者的习惯就是市场,就是互联网金融的基础。面对这样的变化,银行已经不能够满足未来客户需求,现在人们更喜欢的是足不出户,一切事情在网上完成,互联网金融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在这强大的互联网金融面前,传统金融靠改变盈利模式、调整业务结构、改变客户基础、改善服务水平、建立和引入新的信息管理系统等并不完全有效。现在需要的是全新的模式,而非旧有模式的延伸。

二、商业银行在互联网环境下发展的空间

前面已经提到过,面对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商业银行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积极开拓新的发展空间是商业银行运用好互联网金融发展自身的有力保障。

(一)积极开展电商平台业务

城市商业银行在总的发展来看,具有先天性的优势,可以说开展电商平台业务是其继续发挥自身优势的保障,因为城市商业银行具有庞大的资金支持,同时在结算、信贷等方面的优势极为明显。但是,还应当看到商业银行在这方面还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在战略定位、竞争定位等方面还要有些创新。

(二)城市商业银行要利用好新金融力

就要求在发展业务的过程中,城市银行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的力量,和最新的金融力量进行互动,做好彼此之间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众所周知,金融机构所起到的融通功能在于流动性转换和信用风险管理。银行凭借资金优势在流动性方面做得比较好,而新金融势力凭借信息优势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着潜力。这就是两者进行合作互补的基础。

三、城市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环境下的未来发展

从上论述可以看出,在信息化的时代,商业银行应当突破传统银行发展的模式,将自身放置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潮流之中,利用好现代科技和互联网金融环境。其未来发展,笔者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顶层设计,再造业务流程

商业银行应从自身组织结构的顶层设计开始,对各项业务流程进行再造和重构,建立便捷、快速、高效的互联网金融新形象。一是以业务电子化、网络化为手段重构服务体系,组织架构实现扁平化,加强沟通效率;二是简化业务操作流程,减少用户申请到审批的各项中间环节。

(二)整合相应资源,打造平台经济

整合内外部资源,面向客户需求,打造产品、服务、场景一体化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可以选择搭建网上商城,或者与电商、物流等拥有一定客户资源的企业合作,实现客户流量的导入。在服务方面,打通物理网点、自助设备、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不同服务渠道,形成渠道优势。在产品方面,除实现线下产品线上化外,更加大力开发推出面向互联网客户的金融产品,形成一站式、多层次、全方位的产品销售平台。通过互联网技术整合各类商业场景,打造融合生产、消费、生活、投资、娱乐等全方位的平台,增强用户与商业银行的粘性。

(三)构建多方合作渠道,借力发力

商业银行应寻求与各类机构开展合作,拓宽渠道,共同打造互联网金融生态圈。积极与电商、第三方支付合作,开发金融产品,借助其平台宣传推广自身品牌;积极探索与电信运营商和手机厂商的合作,实现营销前移,将自身金融产品和服务与手机捆绑,达到与客户的深度连结;与实体商户合作,快速获取各类应用场景;与金融同业合作,研发各类适合互联网特点的金融产品。

(四)探索体质创新,实现专业化运作

打破传统商业银行的体制机制约束,建立起与互联网金融发展相适应的专业化经营组织架构。商业银行可探索考虑成立专门的互联网公司或者事业部,建立与互联网企业可比的薪酬激励、人才引进与产品创新体制,在该体系内实现互联网化的专业运作。同时,建立相应的客户体验团队,帮助科技开发人员充分理解用户需求,有助于完善产品各项功能,力争在产品研发阶段就做到以用户为中心。此外,与互联网企业相仿,建立快速补偿和风险容忍机制。通过上述体制改革与创新,重构与传统商业银行不同的日常经营运作模式,提高市场化程度。

参考文献:

[1]余晓娜.直接融资发展背景下商业银行业务与发展转型[D].浙江大学2016

城市商业银行发展趋势例3

一、引言

盈利性是商业银行所有经营管理活动的中心动力,而盈利能力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延续以及金融市场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全面提升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已成为我国各大银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加速,各地区的城市商业银行也不断发展起来。而金融业作为一种生产业,对区域经济存在较强的依赖性,因此,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竞争优势也存在一定的区域性。相比东部地区,西部城市商业银行生存的金融环境比较落后,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切实提升西部城市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无论对商业银行本身还是对当地区域经济发展都有重要意义。从另一个角度出发,如何合理地考察西部城市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是学术界值得深思的问题。

二、研究方法与变量选取

1.研究方法

本文以西部几家城市商业银行为例来比较分析西部城市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考虑到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可能随时间发生变化,因此选用几家商业银行跨时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来研究。因子分析可以通过计算样本指标的综合得分,从而对样本内各个主体按得分大小进行排序,达到定量比较样本各主体某种属性的综合能力的效果。但是,一般的因子分析只局限于对横截面数据进行定量分析,而不能研究带有时间序列的面板数据。多变量时间序列方差分量分析(简称MTV模型)可以利用面板数据对综合得分进行测算,其基本形式就是因子分析的时间序列化。为此,本文尝试采用这种方法进行实证分析。

多变量时间序列方差分量分析是一种提取面板数据变量的公因子,然后通过各因子的得分矩阵得到这些因子的表达式,最后代入变量值计算综合总分的一种分析方法。多变量时间序列方差分量分析的目的在于简化整个变量系统,以尽量少的综合变量来反映尽量多的指标信息,即尽可能降低变量的维数。对商业银行而言,假设有m个变量共同反映银行的盈利能力,分别为x1,x2,…,xm,可采用如下模型来表示:

其中,aij表示第j个公因子对第i个指标的影响程度,即第i个指标在第j个公因子中所占的权重,若aij的绝对值越大,则表明指标xi对fj的依赖程2.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城市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往往难以由单个指标来反映,其指标体系比较复杂,因此对其进行衡量时必须合理选择,以充分反映盈利能力指标所包含的信息量。目前,国内对城市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定量分析主要采用财务方面的指标,如资产总额、资产收益率、资本利润率、存贷比例等。国内也有不少学者直接采用资产收益率和资本利润率这两个指标来衡量城市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笔者认为,单从资产和资本两个方面不能全面解释城市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而城市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至少应从资产规模、资本、成本、资产质量、管理水平等5个方面体现。结合以往研究经验,本文选取资产总额、资产收益率、资产周转率、资本利润率、人均创利率、存贷比例、不良贷款率、成本收入比率共8个指标综合衡量城市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

这里,资产总额反映了城市商业银行的总体规模;资产收益率是城市商业银行净利润与总资产的比率,反映了单位资产的利润创造率;资产流动比率是流动性资产与流动性负债之比,反映了资产流动水平;资本利润率是净利润与资本总额的比率,反映了城市商业银行对资本的运用能力;人均创利率是利润总额与银行员工人数之比,反映了城市商业银行的劳动效益。存贷比例是贷款总额与存款总额之比,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银行的流动能力;不良贷款率是不良贷款与总贷款余额之比,反映了城市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和风险防控能力;成本收入比率是营业费用与营业收入之比,反映了城市商业银行的成本获利能力。

本文选取成都银行、重庆银行、西安银行、宁夏银行、桂林市银行、包商银行和富滇银行共7家城市商业银行为样本,时间跨度为2008年~2012年。上述变量涉及指标的所有数据来自历年各家城市商业银行的年报。

三、实证分析

1.指标的发展趋势分析

在对西部7家城市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进行测度前,首先对反映盈利能力的变量指标进行趋势分析。

(1)资产收益率

大部分城市商业银行的资产收益率都有稳中求进的态势,说明西部地区有部分城市商业银行的单位资产转化为利润的水平不断提升。但也有部分商业银行呈下降态势,尤其是富滇银行,2008年资产收益率为2.98,普遍高于其他商业银行,但2009年明显下降,2009年之后资产收益率虽出现好转,但回升仍然比较乏力。

(2)资本利润率

2008年~2012年西部7家城市商业银行的资本利润率现状仍如表1所示。从7家城市商业银行的资本利润率的发展趋势可知,5年间除重庆银行和桂林市银行两家城市商业银行资本利润率能保持稳步提升之外,其余5家商业银行的资本利润率均出现了一定幅度下滑,这表明西部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正走向弱极,这不利于吸引更多股权投资。其中包商银行基本呈下降态势;有3家银行虽然后几年有回升趋势,但回升力度很小;宁夏银行则从2009年出现好转,回升趋势较为可观。

(3)不良贷款率

从表2可知,大部分城市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都有呈现一定的下降趋势,这表明西部地区大部分城市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得到了有效控制,也显示了西部地区有不少城市商业银行已具备了较强的风险防控能力。唯一不同的是,包商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却出现一定程度的上升态势,但上升幅度也基本在约束范围之内。总体而言,西部这些城市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能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2010年之后不良贷款率都能控制在1.5%以内。

(4)成本收入比率

2008年~2012年5年间西部7家城市商业银行成本收入比率的变化趋势仍如表2所示。从7家城市商业银行的成本收入比率的发展趋势可知,除富滇银行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外,其余6家城市商业银行基本趋稳。一般而言,成本收入比率应低于45%,而5年间6家城市商业银行的成本收入比率基本控制在40%以内,富滇银行从2011年起也控制在45%以内,这说明西部城市商业银行的单位成本投入整体处于良好水平。

(5)其余部分指标

2.西部7家城市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实证分析

由于以上变量单位不尽一致,为消除量纲,首先对所有变量进行标准化处理,标准化公式为:Xij=(xij-)/σj,其中,为xij按时间序列计算的平均值,σj为标准差。限于篇幅,标准化数值不一一列出。根据标准化变量提取公因子,计算可得,前两个公因子f1、f2的方差贡献λ1、λ2分别为53.06%和32.27%,累计方差贡献就已达到85.33%,因此两个公因子就可以解释原变量提供的绝大部分信息。

对因子矩阵进行旋转,发现公因子f1上资产流通比率X3、资本利润率X4、存贷比例X6、不良贷款率X7和成本收入比率X8的载荷量较高,而这些变量主要反映了城市商业银行的资本盈利能力和资本质量水平,因此该公因子可命名为资本盈利和质量水平因子;公因子f2上资本总额X1、资产收益率X2和人均创利率X5的载荷量较高,而这些变量主要反映了城市商业银行的规模盈利能力,因此该公因子可命名为规模盈利和劳动效益能力因子。

计算各个因子的得分函数,具体如下:

得到各家城市商业银行的综合得分向量。然后,对各综合得分向量内的元素求平均值,得到各家城市商业银行2008年~2012年盈利能力的综合得分值。最后,根据各家城市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综合得分值大小进行排序,结果见表4。

从表4可知,重庆银行的盈利能力在7家城市商业银行中排名第一,其次为成都银行和包商银行。从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来看,重庆银行的资本利润率、流通比率、资产规模都较高,且不良贷款率较低,而前面分析得到,资本盈利和质量水平因子的方差贡献值最大,综合考虑,重庆银行的盈利能力相对最高。成都银行的资产规模无疑是7家城市商业银行中最高的,且资本利润率和流通比率都处于中上水平,成本收入比和不良贷款率也都较低,综合考虑,重庆银行的盈利能力排名第二。

7家城市商业银行中盈利能力排名后三位的分别是桂林市银行、宁夏银行和富滇银行。以富滇银行为例,其资本利润率和资产收益率在5年期间波动幅度是7家城市商业银行中最高的,且2009年以后这两个指标在7家城市商业银行中基本排在末位,表明富滇银行在资本资产创造盈利方面相对最为薄弱。此外,发现富滇银行的成本收入比率和不良贷款率基本是7家城市商业银行中最高的,这表明富滇银行的成本投入获利能力和资产质量都比较低。综合考虑,富滇银行的盈利能力在7家城市商业银行中排在末位。

四、结论

本文采用多变量时间序列方差分量分析方法,定量研究了西部地区7家城市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并对这些银行的盈利能力进行比较。实证结果表明,西部7家城市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存在较大差异,而且这种差异性不仅表现在资产资本收益能力、资产质量等的绝对水平,还表现在盈利的趋势上。相对而言,重庆银行的盈利能力是7家城市商业银行中最高的,而宁夏银行、富滇银行的盈利能力在7家城市商业银行中排名相对靠后。盈利能力排名靠后的城市商业银行应努力寻找自身的薄弱之处,扬长避短,不断发挥自身的特色优势,并借鉴其他盈利能力较强的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经验,争取不断完善自身的各项能力。

参考文献:

城市商业银行发展趋势例4

一、引言

随着金融改革的逐步深入,各大商业银行的作用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作为商业银行中的新兴力量,城市商业银行与农村商业银行在资金融通与服务地方经济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因城市商业银行与农村商业银行成立的时间相对较短、规模较小、发展局限较多,二者的经营效率较低,综合竞争实力较弱。鉴于此,本文从区域视角出发,立足江苏经济的发展实际,以城市商业银行与农村商业银行作为研究对象,运用DEA模型对二者的经营效率进行测度与分析,结合发展现状分析其差异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更好地推动江苏省的城市商业银行与农村商业银行更加快速、健康、和谐地发展,进而提升江苏各类商业银行的综合竞争实力。

二、江苏省城市商业银行与农村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测度与分析

(一)样本选择与指标选取

经营效率主要是指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对比关系,本文探究的经营效率是城市商业银行与农村商业银行的各项投入与综合产出之间的一种分析,常见的效率分析有技术效率、规模效率、配置效率等,本文结合江苏省城市商业银行与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实际,主要对规模效率与配置效率进行测度与分析。基于江苏省各家商业银行的综合运营状况,本文共选择10家商业银行,分别为5家城市商业银行(北京银行、江苏银行、南京银行、苏州银行、江苏长江商业银行),5家农村商业银行(南通农商行、江南农商行、淮海农商行、盐城农商行、无锡农商行)。数据以2012~2014年10家商业银行的财务数据为基础,数据来源于江苏金融年鉴、各大商业银行的网站和各家商业银行的财务报告。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测度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参数法和非参数法两种,本文结合各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和实际考量的需求,选择非参数法中的DEA方法作为银行效率的主要衡量方法。在进行规模效率与配置效率的测度之前,首先需要确定投入与产出指标,结合城市商业银行与农村商业银行的业务特点,本文确定的投入指标为实收资本、工资及福利,产出指标为贷款、存款、存入和拆放同业。具体见表1所示。

(二)规模效率的测度与分析

按照前面定义的投入与产出指标和10家商业银行的财务数据,利用DEAP2.1软件,对城市商业银行与农村商业银行的规模效率进行测度,效率值见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江苏省城市商业银行与农村商业银行的规模效率值整体呈上升的趋势,城市商业银行的效率值普遍高于农村商业银行的效率值,二者之间有缩小倾向,反映出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水平相对较好,农村商业银行仍大力进行改革,进而推动规模效率的全面提高,不断提升规模经济的综合效益。

从城市商业银行的规模效率来看:各商业银行的效率均值整体在0.95左右,银行之间的效率差异依然较大。规模效率最高的是北京银行,效率值为0.968,这与其规模较大、运营时间较长、大胆改革创新紧密相关,高效率值也是北京银行综合实力的一种体现,更是北京银行融入竞争、参与国际金融合作与分工的一种体现;南京银行的规模效率位列第二,为0.961,比北京银行低0.007,充分彰显出南京银行在江苏省的综合发展实力,也说明南京银行因地制宜地进行业务的优化与重组,努力提升银行规模效益,银行的整体效率得到提升;江苏银行第三、苏州银行第四,二者的效率值差0.001,这说明两家商业银行的发展的差异相对较小,二者的实力相当,二者在规模扩大与规模经济实现的层面发展程度相对适中,二者较高的规模效率也是营业网点所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一种实力印证;江苏长江商业银行的效率最低,主要因为其成立时间较短、网点覆盖范围较低、业务的系统性与综合性程度较低。综合而言,江苏各城市商业银行之间发展依然有差距,未来需要结合自身需求进行改革,不断提升各大商业银行综合实力,全面推动各大城市商业银行的和谐发展。

从农村商业银行的规模效率来看:农村商业银行的规模效率基本比城市商业银行的效率低,数值方面大都低于0.95,各大农村商业银行效率之间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不同地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江南农商行的规模效率最高,效率值为0.955,这既是常州经济发展水平的一种印证,也是江南农商行规模大、发展快、改革新的一种成果证明,江南农商行的网点分布是江苏各大农村商业银行之最,目前网点为223家;无锡农商行的规模效率第二,数值为0.949,这与无锡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农商行业务针对性强、服务综合化水平高等因素紧密相连,也是无锡地区商业银行经济发展实力的一种体现;南通农商行第三,这与其苏中地区的有利地位位置和沿海的优势发展区位密不可分,也是南通地区银行改革与发展的一种佐证;淮海农商行第四、盐城农商行第五,一方面因二者位于苏北地区,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另一方面因二者的成立时间相对较短、发展局限相对较多,未来需要充分立足于苏北的发展重心,大力推动农商行经济实力的全面提升。

(三)配置效率的测度与分析

按照前面定义的投入与产出指标和10家商业银行的财务数据,利用DEAP2.1软件,对城市商业银行与农村商业银行的配置效率进行测度,效率值见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江苏省城市商业银行与农村商业银行的配置效率值整体呈上升的趋势,配置效率值比规模效率值略低,城市商业银行的配置效率高于农村商业银行的配置效率,二者之间的差距有所缩小,反映出商业银行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正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改革,大力推动综合效益的全面提升。

从城市商业银行的配置效率来看:各城市商业银行之间配置效率整体呈现上升趋势,银行之间效率差异明显,充分体现出不同的发展水平对商业银行配置效率的影响。北京银行的配置效率最高,效率值0.954,与规模效率的排序一样,较高的效率值充分说明北京银行雄厚的实力、飞速的发展和各项改革的一种综合成果,同时也体现出北京银行的综合运营现状以及北京银行在各大城市商业银行的地位与作用。南京银行的配置第二,效率值为0.944,比北京银行低0.1,这与南京银行的上市时间较短、改革的步伐相对缓慢、创新的力度与程度稍显欠缺等因素相关,同时也是南京银行与北京银行发展实力的一种差距,也反映出南京银行需要改革创新缩短差距。江苏银行的配置效率值第三,为0.942,这是江苏银行综合实力的一种体现,也是江苏银行大力进行改革与创新一种印证,更是江苏银行在省内综合发展现状的一种佐证。苏州银行的效率值第四,主要与其地域性的限制、发展的局限等因素相关,未来通过优化资源配置,苏州银行的经营效率会得到全面的提升。江苏长江商业银行的配置效率最低,主要因其成立时间短、规模小、发展相对缓慢,也是江苏长江商业银行综合发展水平的一种体现。

城市商业银行发展趋势例5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11-0161-02

一、引言

随着金融改革的逐步深入,各大商业银行的作用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作为商业银行中的新兴力量,城市商业银行与农村商业银行在资金融通与服务地方经济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因城市商业银行与农村商业银行成立的时间相对较短、规模较小、发展局限较多,二者的经营效率较低,综合竞争实力较弱。鉴于此,本文从区域视角出发,立足江苏经济的发展实际,以城市商业银行与农村商业银行作为研究对象,运用DEA模型对二者的经营效率进行测度与分析,结合发展现状分析其差异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更好地推动江苏省的城市商业银行与农村商业银行更加快速、健康、和谐地发展,进而提升江苏各类商业银行的综合竞争实力。

二、江苏省城市商业银行与农村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测度与分析

(一)样本选择与指标选取

经营效率主要是指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对比关系,本文探究的经营效率是城市商业银行与农村商业银行的各项投入与综合产出之间的一种分析,常见的效率分析有技术效率、规模效率、配置效率等,本文结合江苏省城市商业银行与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实际,主要对规模效率与配置效率进行测度与分析。基于江苏省各家商业银行的综合运营状况,本文共选择10家商业银行,分别为5家城市商业银行(北京银行、江苏银行、南京银行、苏州银行、江苏长江商业银行),5家农村商业银行(南通农商行、江南农商行、淮海农商行、盐城农商行、无锡农商行)。数据以2012~2014年10家商业银行的财务数据为基础,数据来源于江苏金融年鉴、各大商业银行的网站和各家商业银行的财务报告。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的测度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参数法和非参数法两种,本文结合各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和实际考量的需求,选择非参数法中的DEA方法作为银行效率的主要衡量方法。在进行规模效率与配置效率的测度之前,首先需要确定投入与产出指标,结合城市商业银行与农村商业银行的业务特点,本文确定的投入指标为实收资本、工资及福利,产出指标为贷款、存款、存入和拆放同业。具体见表1所示。

(二)规模效率的测度与分析

按照前面定义的投入与产出指标和10家商业银行的财务数据,利用DEAP2.1软件,对城市商业银行与农村商业银行的规模效率进行测度,效率值见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江苏省城市商业银行与农村商业银行的规模效率值整体呈上升的趋势,城市商业银行的效率值普遍高于农村商业银行的效率值,二者之间有缩小倾向,反映出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水平相对较好,农村商业银行仍大力进行改革,进而推动规模效率的全面提高,不断提升规模经济的综合效益。

从城市商业银行的规模效率来看:各商业银行的效率均值整体在0.95左右,银行之间的效率差异依然较大。规模效率最高的是北京银行,效率值为0.968,这与其规模较大、运营时间较长、大胆改革创新紧密相关,高效率值也是北京银行综合实力的一种体现,更是北京银行融入竞争、参与国际金融合作与分工的一种体现;南京银行的规模效率位列第二,为0.961,比北京银行低0.007,充分彰显出南京银行在江苏省的综合发展实力,也说明南京银行因地制宜地进行业务的优化与重组,努力提升银行规模效益,银行的整体效率得到提升;江苏银行第三、苏州银行第四,二者的效率值差0.001,这说明两家商业银行的发展的差异相对较小,二者的实力相当,二者在规模扩大与规模经济实现的层面发展程度相对适中,二者较高的规模效率也是营业网点所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一种实力印证;江苏长江商业银行的效率最低,主要因为其成立时间较短、网点覆盖范围较低、业务的系统性与综合性程度较低。综合而言,江苏各城市商业银行之间发展依然有差距,未来需要结合自身需求进行改革,不断提升各大商业银行综合实力,全面推动各大城市商业银行的和谐发展。

从农村商业银行的规模效率来看:农村商业银行的规模效率基本比城市商业银行的效率低,数值方面大都低于0.95,各大农村商业银行效率之间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不同地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江南农商行的规模效率最高,效率值为0.955,这既是常州经济发展水平的一种印证,也是江南农商行规模大、发展快、改革新的一种成果证明,江南农商行的网点分布是江苏各大农村商业银行之最,目前网点为223家;无锡农商行的规模效率第二,数值为0.949,这与无锡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农商行业务针对性强、服务综合化水平高等因素紧密相连,也是无锡地区商业银行经济发展实力的一种体现;南通农商行第三,这与其苏中地区的有利地位位置和沿海的优势发展区位密不可分,也是南通地区银行改革与发展的一种佐证;淮海农商行第四、盐城农商行第五,一方面因二者位于苏北地区,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另一方面因二者的成立时间相对较短、发展局限相对较多,未来需要充分立足于苏北的发展重心,大力推动农商行经济实力的全面提升。

(三)配置效率的测度与分析

按照前面定义的投入与产出指标和10家商业银行的财务数据,利用DEAP2.1软件,对城市商业银行与农村商业银行的配置效率进行测度,效率值见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江苏省城市商业银行与农村商业银行的配置效率值整体呈上升的趋势,配置效率值比规模效率值略低,城市商业银行的配置效率高于农村商业银行的配置效率,二者之间的差距有所缩小,反映出商业银行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正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改革,大力推动综合效益的全面提升。

从城市商业银行的配置效率来看:各城市商业银行之间配置效率整体呈现上升趋势,银行之间效率差异明显,充分体现出不同的发展水平对商业银行配置效率的影响。北京银行的配置效率最高,效率值0.954,与规模效率的排序一样,较高的效率值充分说明北京银行雄厚的实力、飞速的发展和各项改革的一种综合成果,同时也体现出北京银行的综合运营现状以及北京银行在各大城市商业银行的地位与作用。南京银行的配置第二,效率值为0.944,比北京银行低0.1,这与南京银行的上市时间较短、改革的步伐相对缓慢、创新的力度与程度稍显欠缺等因素相关,同时也是南京银行与北京银行发展实力的一种差距,也反映出南京银行需要改革创新缩短差距。江苏银行的配置效率值第三,为0.942,这是江苏银行综合实力的一种体现,也是江苏银行大力进行改革与创新一种印证,更是江苏银行在省内综合发展现状的一种佐证。苏州银行的效率值第四,主要与其地域性的限制、发展的局限等因素相关,未来通过优化资源配置,苏州银行的经营效率会得到全面的提升。江苏长江商业银行的配置效率最低,主要因其成立时间短、规模小、发展相对缓慢,也是江苏长江商业银行综合发展水平的一种体现。

从农村商业银行的配置效率来看:各大农村商业银行的配置效率在0.94左右,银行之间的配置效率有差异,但差距有缩小的趋势。无锡农商行的配置效率最高,效率值为0.948,这既是无锡地区发达的经济发展水平的一种体现,也是无锡农商行大胆进行改革创新、不断优化现有规模、推动结构调整,实现规模效益与配置效率的双赢。江南农村商业银行的配置效率第二,为0.946,比无锡农商行低0.002,这充分说明江南农商行的发展水平较高,各项资源的综合利用率较高,规模的扩大与效益的提升基本同步,农商行的综合经营绩效较高。南通农商行的配置效率值第三,这是苏中地区发展水平的一种体现,苏中地区经济发展相对适中、各项改革与创新的步伐相对适中,南通在苏中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较好,因此南通农商行在资源平衡与资源配置方面相对较好,配置效率较高。淮海农商行的配置效率第四、盐城农商行的配置效率第五,主要是因为苏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也是苏北与苏中、苏南地区差距的一种体现,未来可以通过协调各种力量、平衡区域发展、调控经济社会等因素,推动苏北地区的全面发展,进而推动苏北地区商业银行的全面进步。

三、结论与建议

本文应用DEA模型对江苏的10家商业银行的规模效率与配置效率进行测度与分析。研究发现:城市商业银行与农村商业银行的规模效率与配置效率整体呈现上升的趋势,规模效率普遍高于规模效率,城市商业银行的效率值普遍高于技术效率值,二者之间的效率差异有缩小的趋势。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江苏的城市商业银行与农村商业银行需要更多地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提升经营效率,努力缩小二者之间的效率差异,具体而言:首先,城市商业银行立足现有优势,加大技术投入与金融创新,大力推动经营效率的提高,作为城市商业银行,需要结合发展规划,将经济结构转型、资本市场发展与互联网发展需求紧密融合,将自身发展与行业实际相衔接,将已有优势与发展局限相统筹,多种方式相结合,努力提升规模经济、提高经济效益,大力推动经营效率的提升;其次,农村商业银行要基于农村的发展需求,立足地域特色,将推动三农发展与自身效益提高相关联,将区位优势与发展规划相依托,充分权衡农村的各项需求,不断挖掘自身的新的增长点,不断推动综合绩效的全面提升;再次,推动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城市商业银行与农村商业银行之间的协调效应,通过各因素之间的关联性与联动作用,推动城市商业银行与农村商业银行配置效率与规模效率的快速提高。最后,平衡农村与城市的发展,不断推动二者的协调统一发展,将二者的发展需求与区域发展相衔接,结合毗邻上海自贸区的经济优势,大力推动经济、行业的全面发展,为城商行与农商行经营效率的提升做好各项准备,同时着力克服自身缺陷,不断提升城商行与农商行的综合竞争实力,真正推动江苏地区商业银行综合水平与竞争实力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 Emili Grifell Tajie. The comparative efficiency performance of small and large US commercial banks in the pre-and post-deregulation eras[J]. Applied Economics, 2006, 27(11):1069~1079.

[2] Woerqi. Cost and technical change: Effects from bank deregulation[J]. Journal of Productivity Analysis, 2008, 4(1-2):9~34.

[3] J・B・Berkweizi. Deregulation and productivity decline: the case of Spanish savings banks[J].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2009, 40(6):1281~1303.

[4] Esman and Uphoff. Efficiency and technical change for Spanish banks[J]. Applied Financial Economics, 2013,8(3): 289~300.

[5] 方 燕,白先华.中国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分析-三阶段DEA之应用[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6):41~46.

[6] 魏 慨,胡旭微.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评价体系研究[J].经营与管理,2013(2):91~94.

[7] 杜 玲.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分析[J].管理观察,2014 (12):70~72.

城市商业银行发展趋势例6

关键词:创新;公司治理结构;市场定位

城市商业银行是中国银行业中数量最多平均规模最小的银行群体,在近些年依托改革、立足创新,实现了自身的快速发展与壮大。但处在当前新的历史时期,城市商业银行不仅要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与困难,还要面对国内大银行及外资银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这对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当前市场状况和自身特点分析,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将呈现市场化、多元化、资本化和国际化等趋势。无论从发展机遇,还是从挑战与压力看,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前景将十分广阔。但只有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才能缩小差距,形成唯我独具的经营优势与特色,走出一条既符合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特点,又逐步与国际接轨的跨区域发展之路。本文拟着眼于银行未来发展,谈谈城市商业银行的创新策略。

一、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独立董事、外部监事制度指引》是公司治理的国际一般准则与我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和中国特色,对城市商业银行深化体制改革、加快制度创新,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进一步完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各经营管理层的议事制度和决策制度。进一步细化、明确股东、董事、监事和经营管理人员的权利、义务,充分发挥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的功能作用;根据发展需要,对董事会、监事会成员进行适当的、必要的结构调整,聘请会计、法律、审计、管理方面专家作为独立董事;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尤其要着手建立、健全经营管理层的长期激励和约束机制。

2.逐步调整和优化股权结构。一是抓住机遇增资扩股,通过定向募集一部分法人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入股,吸收更多的中小投资者,实现股权结构多元化、分散化,并采取措施进一步保护中小股东利益,防止形成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间的不平等关系;二是引进新的国际战略投资者,逐步实现股权机构国际化,从上海、南京、西安等地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实践看,效果非常明显,不仅可以引入境外资金,更重要的是引入国际上先进的银行管理技术、经营理念。

3.逐步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社会认知程度。信息披露制度是衡量公司治理水平的重要标准,一方面要逐步扩大信息披露的数量,包括财务会计信息、审计和非财务会计信息;另一方面逐步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主要体现在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和相关性。

二、强化市场定位和客户战略

城市商业银行“立足地方”、“立足中小企业”、“立足市民”的市场定位和客户战略,为城市商业银行在与股份制银行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但与我国金融业的改革、创新,即入世后面临的挑战与要求相比,与更好地满足城市居民和中小企业不断提高的金融服务需求相比,城市商业银行在集中优势资源,确立目标市场,尤其是在突出特色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上,还有个不断深化和提高的过程。

1.提高对服务中小企业重要性的认识,突出中小企业银行特色。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中,虽然可能导致风险扩大,但同时也给自身发展带来良好机遇。首先从服务对称性看,同样作为中小企业的城市商业银行,应该进一步提高对“服务中小企业”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对中小企业服务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产业结构变化看,在目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随着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深入,中小企业在经济总量中占比将不断上升,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将日渐凸现,城市商业银行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自身必然会随着这个群体的增长而增长。当然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也会伴随着风险,需要牢牢把握经营方向,充分发挥城市商业银行对当地经济情况比较熟悉的优势,对不同中小企业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通过主动为他们度身量制金融新品,有效控制风险,降低风险。

2.创立与市民联系的“绿色通道”,突出市民银行特色。市民银行是指拥有健全服务网络,以有力技术支撑为手段,以创新金融工具为载体,以一揽子代收费、代支付项目为核心,能持续创造出贴近市民日常生活的金融新品、与广大市民有极强亲和力的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要集中优势资源,创新与市民生活相关的金融产品,进一步彰显市民银行特色.一是创建“绿色通道”,在监管部门支持下,调整网点布局,健全服务网络,力争用有形、无形的服务网络在各个层面、各个方面都贴近市民、服务百姓;二是针对城市居民消费结构和收入分配变化趋势,进一步细分市场,结合市场消费热点,在个人住房、汽车、教育、旅游等消费信贷领域,以及在银行卡和为个人提供多元化、差别化服务方面加大创新力度,实现具有城市商业银行特征、特点和特长的个人金融的品牌服务、系列服务、规范服务。

3.发挥自身优势,坚持正确的市场定位。根据自身特点与优势,按正确的市场定位制定发展战略,必须要有适合自身特点与优势的发展战略目标,战略目标要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共性就是应当坚持稳健经营、持续发展;个性就是牢牢植根于“地方建设、中小企业、市民”的市场定位,从而细分市场、选定自身客户战略,形成比较优势。从长远目标看,城市商业银行应有步骤、有目标地支持地方经济、支持中小企业、服务市民,在“小”、“精”、“专”、“新”、“特”方面做文章,使之真正成为中小企业和市民的银行。

三、强化管理创新,努力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

1.构筑适合自身经营需要、符合自身发展要求的经营管理体制。体制创新从根本上决定了金融创新的发展空间,决定了金融创新的活跃程度和发展绩效,决策迅速、机制灵活,是城市商业银行的自身特点之一。面对激烈竞争,城市商业银行应建立一套与创新活动匹配、具有快速反应能力的创新体制,使业务与管理模式创新,在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之间建立一种网络化的管理模式,使现有的规划、程序标准有自由创新的空间;根据潜在业务发展需要,增加有利于促进金融创新的部门设置,如成立创新中心、金融工程研发中心等机构,专门负责金融市场监测,制定创新规划,把握需求趋势,及时推出金融新品,促进业务开发。

2.构建风险管理体制,增强风险控制能力。(1)在发展中不断强化“质量优先”理念,真正把提高资产质量、降低信贷风险提到关乎金融安全与稳定、关乎城市商业银行存亡兴衰,关乎广大存款人和全体股东利益的高度来认识,并在这一理念指导下,切实追求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2)构建科学的风险管理体系,建立起对主要业务流程进行跟踪,并涵盖风险控制、信用、市场、操作、营销等各方面的风险管理体系,实施全面的风险报告、评价、检测制度,推动整个城市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内控能力再上台阶;(3)严格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管理制度的全面实施,加强信贷管理,加大对存量不良资产的回收、盘活、处置力度,积极探索压缩不良资产的新方式、新途径、新办法,与此同时,更要防止不良资产增量的产生,不断优化信贷结构,切实提高资产质量。

四、不断推进人力资源开发与配置方式创新

银行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的经营管理、技术人才和员工队伍,是推进城市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的成败。

1.推进人才战略,加快人才培养。根据发展趋势,创新城市商业银行

人事制度,有重点的选拔一批敢于创新、勇于创新、能够在未来竞争中带领城市商业银行大展宏图、引领城市商业银行的航向与时俱进的领军者;有重点的引进一批业务精、经验足、能力强、素质高的管理者;有重点地引进一批精通金融政策法规、精通金融产品创新、精通金融电子化研发的专业性技术人才;有重点的培养一批善于捕捉市场机遇、善于发现市场需求信息、善于维护客户关系的营销人才。通过多种培训方式,结合发展创新的需要,有针对性的对决策、管理、操作等不同层次员工开展各类业务培训、技能培训通过多种方式强化员工素质培训,建设学习型银行,形成浓郁创新氛围,倡导创新、鼓励创新、实现创新。

2.建立科学的人才资源管理体系,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要推行薪酬改革,建立起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商业银行薪酬体系与分配机制,实现待遇留人;将员工的个人成长与城市商业银行的自身发展紧密联合在一起,实现事业留人;通过丰富的企业文化与精神理念,充分承认与肯定员工的自我价值,实现感情留人。

面对经济全球化浪潮,面对金融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态势,城市商业银行经过不断创新发展思路,不断创新发展机制,不断创新发展模式,努力发挥比较优势,着力创造经营特色,一定能够走出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城市商业银行创新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唐旭.中国商业银行展望[J].国际金融研究,2007,03:15-16

城市商业银行发展趋势例7

一、引言

城市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特殊的促进作用。树立正确的市场定位,不仅对城商行未来的发展提供指导性的方针建议,而且可以进一步推动金融市场的竞争效率。对整个社会而言,城商行是活跃经济、完善我国企业所有制的有力推动力量;对于客户而言,城商行为中小企业和城市居民提供便利服务。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Al Ries和Jack Trout(1969)最早提出市场定位理论,企业应根据目标市场上同类产品竞争现状,根据顾客对该类产品的重视程度或特殊需求,为本企业产品塑造强有力的、与众不同的鲜明个性,并将其形象生动地传递给顾客,求得顾客认同。国外的研究证明,规模不能决定成败,中小银行的发展不一定不如大银行。中小银行如果根据自身的特点及所处的外部环境,充分利用所拥有的优势,选取适当的经营策略,并进行有效的管理,一样可以经营的很成功。

(二)国内文献综述

目前城商行正处在战略转型时期,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明确自身市场定位十分关键。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和评价城商行市场定位的内、外部因素,进而利用自身独有资源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发挥自身优势,形成城商行独有的市场定位。

二、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市场分析

(一)内部优势

经营灵活自主性强。相较于国有商业银行,城商行无论是在经营方针战略上,还是在用人制度上,都体现其自主性和灵活性。因此,城商行灵活高效的机制、强有力的市场创新能力与渗透能力以及与客户关系对等的体制优势就成为其参与市场竞争的最有力的砝码。

(二)内部劣势

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城商行从成立之初起,就受政府主导建立起来阻碍市场经营规则,导致严重的利益冲突和矛盾。产品单一缺乏创新、业务狭窄。城商行现处在发展初期,金融产品单一,创新匮乏常常处于被动模仿的境地,使其流失了大量优质客户。银行从业人员缺乏。高素质的从业人员是银行发展的基础。因此,城市商业银行无疑会面对着优秀员工流失的问题。

(三)外部威胁

随着货币政策变化、利率市场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外资银行全面进入、监管政策调整以及市场竞争环境日趋激烈等新情况和新问题的出现,城商行不仅面临着银行体系内部挑战,还面临着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在业务上“同质同构”的挑战。

注:数据来源于银监会统计图表。

四大国有银行机构规模大,组织网络覆盖范围具有全国性。因而,相较于其他银行特别是城市商业银行,其在机构网点的数量和地域延伸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金融年鉴》。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城商行应立足于地方,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加强与地方中小微企业的互动关系,建立稳定的银企关系,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其“小银行优势”;实行差异化市场地位,为城市居民提供个性化服务;加强产品创新,积极拓展中间业务。

城市商业银行发展趋势例8

JEL分类号:G21 中图分类号:F832.3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428(2012)06-0101-04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快速发展的时期。受益于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城市商业银行抢抓机遇,积极有为,业务规模、资产质量、盈利能力和风险指标均有了很大程度的增长和改善。南京银行、宁波银行、北京银行等3家城商行于2007年率先登陆资本市场,上海银行、杭州银行等规模相对较大的城商行也紧随其后,布点全国,力争上市,走上了向综合性大中型银行发展的道路。但是,总体上看,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参差不齐,彼此间差距较大。绝大多数城商行目前仍处于原始扩张阶段,发展过程中速度和规模冲动较大、方式粗放、同质化竞争趋势明显等问题也逐步凸显,发展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面临挑战。笔者认为,在日益复杂的经济金融环境下,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亟需转型。开展差异化的特色经营。

一、特色经营之必要

(一)从城商行发展历史和现实来看,特色化经营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城市商业银行是20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为防范和化解城信社累积的金融风险而改造组成的“服务地方、服务中小、服务市民”的地方性银行。成立之初大都背负沉重的历史包袱,起步晚,底子薄,基础差,目标市场也仅局限于当地城市。经过十多年发展虽得到了较快成长。但在我国银行体系中仍处于相对弱小的层级。截至2010年末,全国147家城市商业银行总资产为78525.6亿元,仅占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8.3%,为大型商业银行(指工、农、中、建、交5家行)的17.1%,股份制商业银行的52.8%;净资产4822.3亿元。仅占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8.3%,为大型商业银行的16.9%。股份制商业银行的59.1%,而盈利能力则相差更大。大部分城市商业银行还只提供传统的银行产品,资本实力、风险管控能力和金融服务能力远不能与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相比。这就决定了城市商业银行只能走一条有别于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差异化特色经营之路。同时,从近年来一些城商行跑马圈地、求大求全的同质化扩张情况来看,传统优势逐步丧失,业务发展“靠能人、拼关系、傍大户”的粗放现象逐步显现,潜在风险不断累积,各类案件时有发生,资本补充面临高压,舆论焦点频频关注,已严重影响其发展的可持续性,亟需回归差异化的特色经营之路。

(二)从外部经济环境来看,特色化经营是大势所趋和机遇所在

1、金融脱媒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影响。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企业直接融资比例会不断提高,相反对银行信贷这一间接融资模式的需求会日渐下降。这将对以存贷款业务为核心的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带来巨大挑战,迫使商业银行必须转型。在这一过程中,大中型企业的“脱媒”现象会更明显和迅速。而受制于资本市场的准入条件,小微企业“金融脱媒”的趋势会相对较小、较缓。同时在利率市场化改革逐步深入的刺激下,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资源的争夺也日益加强。在此背景下,城市商业银行更应加快转型,重拾优势,走差异化的特色经营之路。

2、后危机时代监管强化的影响。金融危机以后,国际上对银行业的监管要求日益增强。目前,巴塞尔委员会已研究推出了“巴塞尔协议”。对此,我国也提出了相关落实和推进政策,强化了对银行业的宏观审慎监管和微观审慎监管。这些监管政策,对资本约束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使得原有通过风险资产堆积扩张规模的发展模式面临更严格的考验,这对资本补充能力较弱的城市商业银行的影响会更大,使其迫切需要调整战略。走一条低资本消耗的特色经营之路。

3、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已提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并将不断推动这一战略的实施。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必将打破原有产业格局。促使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和升级,使得客户对银行金融服务的需求趋于多元化、个性化和综合化。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在这个过程中,也必将催生差异化的金融需求,加快促进银行业经营模式的转型,每个银行都将面临这个问题。这也就需要城市商业银行科学审视自身优势和市场需求,寻找两者最佳契合点,挖深挖透,形成经营特色。

(三)从国内外实践经验来看,特色化经营是保持市场竞争力的“源头活水”

从全球金融最为发达的美国来看,其银行业经历了几轮发展一倒闭一重组一扩张的循环洗牌,期间激烈的市场争夺战也从未停止,其中类似于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社区银行虽然也有过大量倒闭、整合的时期,但是至今仍在美国银行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如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尽管雷曼破产,美林被出售以及AIG被接管,但极大部分社区银行最大程度地缓冲了危机的冲击,究其原因,关键依赖于差异化的经营方针和保守的经营理念。在于其通过准确定位客户群,找准细分市场,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开展贴身服务,形成了独有的经营特色,不盲目追求规模和速度。从国内城商行近年来的实践来看,诸如台州市商业银行、包商银行等城商行通过专注于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和小额信贷业务,形成了独有的经营特色和竞争优势,赢得了市场的认同,业务发展速度和盈利能力也超过了同业平均水平。可见,要想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金融市场上获得主动权。只有独辟蹊径,开拓一条特色经营之路。

城市商业银行发展趋势例9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0)08-0062-04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0.08.14

进入后金融危机时期,在银行监管尤其是资本监管日趋严格、经济周期性波动加剧、经济转型加快推进,以及多层次银行体系逐步建立的大背景下,城市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城商行”)只有找准定位,明确方向,与国有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实施差异化竞争,并形成自身特色,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取胜。但从目前来看,在监管政策、银行业体系等外部宏观环境因素,以及股权结构、绩效考核制度、战略定位等内部微观环境因素的制约下,城商行大多缺乏特色,定位和发展方向同质化现象严重。本文在对城商行实现差异化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制约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差异化发展是城商行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

在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定位和服务高度同质化的大环境下,小而全、无差异的发展道路虽然可以令城商行在短期内实现快速发展、迅速做大规模,并获得不错的收益,但从长期来看,随着我国多层次银行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金字塔式客户结构和市场分层的逐步形成,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将是城商行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1]。

(一)城商行走差异化发展之路是我国构建多层次银行体系的现实需要

从国外情况来看,一个由不同规模、不同定位和服务对象,以及不同特色的各类银行组成的多层次银行体系,既是一国银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一国经济中不同主体对金融服务差异化需求的结果。目前,我国银行业在规模角度已形成由大型、中型和小型银行组成的多样化银行体系,但从市场定位和服务对象角度来看,多层次、多样化的银行体系尚未成形。尤其是除农村金融机构外,大多数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服务对象和发展模式高度趋同,从而造成大中型客户金融服务竞争过度,小微型客户金融服务供应不足;金融资源向大中城市集聚,农村金融服务薄弱等现实问题。因此,完善多层次、多样化的银行体系,尤其是进一步强化和大力发展服务于中小企业和“三农”的银行机构,将是我国银行业下一步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在此过程中,对于城商行而言,针对自身特点和比较优势,确定一条不同于大型银行的差异化发展道路,既是未来发展的需要,也是适应多层次银行体系的现实选择。

(二)差异化发展是城商行适应日趋严格的监管约束和资本约束的必然选择

金融危机后,世界各国明显加强了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强化资本监管是其中的重点。以我国为例,银监会先是将大型银行和中小银行的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从8%分别提高至11%和10%[2];此后,又提高了发行次级债补充资本的门槛,并进一步强调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情况的动态监管和反周期监管,资本监管要求大幅提高。加之近年来国内商业银行的持续快速发展,尤其是2009年的信贷大投放,包括城商行在内的国内商业银行面临的资本约束和瓶颈日益凸现,原有的做大规模、依赖存贷利差的发展模式受到冲击。特别是对城商行而言,资本补充难题更为突出,必须尽快改变现实中追求大客户、大项目的高资本消耗发展方式,转变发展模式,提高单位资本的使用效率和产能。唯有此,才能解决传统发展模式下存在的业绩波动、资本约束和发展的不稳定问题,这就要求城商行从大型银行的老路转向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道路。

(三)城商行实现差异化发展是经济转型和银行业发展模式转变的最终结果

表面上看,2008年金融危机是对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更深层次上却是对原有经济发展模式的冲击,加剧了我国经济转型的紧迫性。长期来看,我国经济发展将从投资和出口拉动型转向消费推动型,经济发展速度也将由超常规转向稳定适度;短期来看,危机时期超常规的经济刺激政策将逐步转向正常化,超常规的货币投放、固定资产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等也将趋于稳定,建立在此基础上的信贷大投放格局将发生实质性改变。商业银行大放贷、大发展的模式将难以维系,商业银行必须转向中小企业、高科技、新能源等新的经济增长点,寻求发展空间。规模实力较小的城商行更需要先行一步,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此外,经济转型带来的将是银行业发展模式的转变,特别是利率市场化后存贷利差逐步缩小,传统吃利差的发展模式受到挑战,这也要求商业银行尤其是定价能力相对较弱的城商行尽快调整业务结构,转变发展模式,形成特色,实现差异化发展。

二、城商行实现差异化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理论上讲,城商行是最有条件,也最容易实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的商业银行,但现实情况并不乐观。除少数规模较小的城商行坚持并深化“服务中小”的市场定位,在中小企业服务方面形成特色,走出一条不同于其它银行的道路;大多数城商行偏离了服务中小的市场定位,片面追求“小而全”,走上与大型银行高度同质化的发展道路,传统优势逐渐丧失,市场竞争力缺乏。究其原因,就在于内外部六大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一)外部环境因素

1.银行业“大而不倒”规律。由于银行的业务活动涉及经济运行的方方面面,银行的破产倒闭往往会对经济和社会稳定产生巨大冲击。正因为此,各国政府在对待银行倒闭问题上通常持谨慎态度,特别是对大型银行一般不会轻易让其破产,这就是银行业有名的“大而不倒”规律。此次金融危机中,美联储“对陷入困境的大型银行施以援手,对同样苦苦挣扎的中小银行却袖手旁观”的做法,无疑将进一步强化人们对“大而不倒”的认同。出于相同的考虑,规模较小的城商行同样具有做大规模寻求政府隐性支持的冲动,体现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就是热衷于做大项目、抢大客户,快速做大规模。

2.“歧视性”监管政策。不完善、带有“歧视性”的差异化监管政策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中小银行的定位和发展道路。通常情况下,监管机构会对商业银行业务资格的获得和市场准入设置一系列标准,其中很重要的一项指标就是资产规模。要想取得某些业务资格和市场准入,商业银行必须达到一定规模,这必然会加剧商业银行做大规模的冲动。以城商行跨区域发展为例,城商行必须达到银监会规定的规模才有可能获得跨区域发展的资格,定位和业务是否有特色等问题则不属于准入指标的内容。此外,对中小企业业务缺乏针对性和差别化的监管措施也使得城商行开展中小企业业务的积极性受到影响,比如银监会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核销、中小企业贷款的不良率等方面的相关规定与大企业的要求基本完全一致。出于资产质量考核以及投入产出的考虑,城商行自然倾向于做大企业,从而加剧国内商业银行定位的趋同。

3.不完善的银行体系。从资产规模、经营地域和所有制性质角度来看,我国已初步建立起涵盖各种类型、多样化的银行体系。但从定位和服务对象角度来看,则显得相对单一,差异性、层次性并不明显。除农村金融机构和少数城商行外,大多数商业银行的经营地域和规模差异显著,但在定位和服务对象上并无实质性区别,这种定位单一、高度同质化的银行体系不可避免影响到城商行的定位和发展道路。出于生存和做大规模的考虑,城商行只能努力做到“小而全”,与大型银行展开直接和正面竞争,并最终导致其在定位、产品和服务上的差异化逐渐丧失,整个银行体系中的商业银行大多以“相同面孔”示人。

(二)银行内部因素

1.地方政府的干预。随着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的不断完善,地方政府对城商行的直接干预问题已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规范和解决。但地方政府对城商行高管人员任免的干预和控制仍较为突出,造成城商行高管人员在短期内的频繁变动,高管人员的任期变得不确定。在任期短期化的情况下,这些高管人员显然没有动力花费大量精力和资源用于城商行长期特色和竞争力的培育,而更愿意将资源和精力用在短期见效快的经营管理活动上。体现在现实中,就是短期内对做大规模贡献大的那些业务和产品受到重视,与大型银行争抢大客户、大项目。由此来看,地方政府的干预对城商行定位和发展的影响程度要远远超过其他各种因素[3]。

2.不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绩效考核好比交通指挥棒,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可以引导和激励商业银行沿着正确的方向快速前行,而不科学、不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则恰好相反。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商业银行的绩效考核制度主要包括规模指标、质量指标和盈利指标等三方面的指标,又以规模指标为主,基本不涉及特色培育、竞争优势等方面的内容。城商行也不例外,在这样的绩效考核制度下,各分支行必然将精力放在那些能迅速增加规模和盈利的业务和客户身上。大客户、大项目成为各类商业银行争抢的对象,各商业银行在定位和服务对象上的差异也就不明显了。

3.战略定位摇摆不定。城商行未能实现与其它商业银行的差异化发展,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战略定位的不明确。城商行在其成立伊始就确立了“服务地方、服务市民、服务中小”的定位。但长期以来,城商行并未能坚持并深化这一定位,而是呈现出摇摆不定。定位的摇摆不定使得城商行原有比较优势和特色逐渐丧失,并最终走上大型银行的老路。某种意义上说,城商行实现差异化发展的首要任务是明确战略定位,实现定位的差异化。只有差异化的定位才能实现差异化发展的格局。

三、城商行实现差异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基于本文第二部分的分析,中央银行、监管机构、地方政府以及城商行等各有关方面应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入手,解决影响城商行实现差异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引导和促使城商行实施差别定位,打造与自身情况相适应的业务特色和竞争优势,最终实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

(一)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完善银行业运行环境

针对我国银行业存在的“大而不倒”规律以及城商行千方百计做大规模以寻求政府隐性保护的现实,中央银行应尽快建立覆盖国内各类商业银行的存款保险制度,并根据不同银行的风险状况实施差别化的存款保险费率,以消除大型国有银行享有的政府隐性支持的政策红利。通过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将通常情况下只有大型银行才可能享有的政府隐性支持转化为所有银行都享有的存款保险支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城商行做大规模的冲动,使其更加专注于培育业务特色和提升竞争力[4]。

进一步完善银行业现有的差异化监管政策,对专注于中小企业、三农金融等业务的城商行给予监管倾斜,对此类业务领域实施差异化的监管要求和监管措施。在城商行的市场准入问题上,改变目前过于强调资产规模的准入指标体系,转向以风险为核心、对整体经营管理情况进行全面、综合评价的做法,并对具有业务特色的城商行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以鼓励城商行寻求差异化发展。从培育多元化、多层次银行体系视角入手,从政策和监管层面对不同类型商业银行,尤其是以城商行为主体的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方向和战略定位给予适当规划和引导。通过性质界定、经营区域划分、差别税收政策等制度安排,促使各类商业银行逐步摆脱同质化的发展道路。

(二)优化股权结构,减少地方政府干预

针对因地方政府的干预而造成城商行高管人员任期不确定,进而导致城商行发展的短期化问题,应从三方面加以改进:一是进一步优化城商行的股权结构,降低地方财政的持股比例,适当引入民营资本,通过股权结构的多元化实现对财政大股东的制衡。二是地方政府进一步转变职能,从行政管理者角色转变为股东出资人角色,更多地从出资人的角度行使股东应有的权利,减少对城商行经营管理活动尤其是高管人员任免的直接干预;同时,城商行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将地方政府对城商行的管理和诉求通过公司治理平台加以体现。三是适时引入战略投资者,促使公司治理的优化,在股东大会和董事会中形成战略投资者对财政股东的有效制衡;通过战略投资者的引入进一步培育城商行的公司治理文化,促使公司治理各方进一步转变观念,找准定位,既充分行使权力,不越位,又切实承担职责,不缺位。

(三)明确战略定位,建立健全战略管理体系

城商行发展的同质化从根本上而言源自其战略定位的缺失和战略管理体系的缺乏。因此,明确战略定位,并建立健全战略管理体系,是城商行实现差异化发展的前提,具体主要有以下两点。

1.明确战略定位,找准发展方向,形成发展特色。从目前来看,可以从以下四方面明确定位并寻找潜在特色领域:一是从当地经济金融发展特色或区位优势入手,开发特色产品或服务;二是依托大股东资源,形成与其他银行的差异化竞争和特色发展,如平安银行利用平安集团的综合化经营平台向客户提供综合化金融服务,昆仑银行依托中石油资源开展相关业务等;三是从目前相对比较薄弱的金融服务领域寻找商机,如小企业金融服务、农村信贷等;四是开发新产品,形成先发优势,如包商银行开展的小微贷款业务等。

2.建立健全战略管理体系。针对长期以来战略管理薄弱的现实,城商行应考虑设立相应的部门专门行使战略管理职能,该部门应直接向董事会负责,可以是独立的部门,也可以与董事会办公室或发展研究部门合二为一。按照城商行确定的战略定位和方向,战略管理部门负责拟定未来发展战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战略目标的实现。很关键的一点是要赋予战略管理部门战略评价和考核职能,通过战略管理部门职能的发挥,将银行的总战略和战略目标以发展规划的形式得以体现,并分解落实到各业务条线的分规划中,逐步建立起总战略与分战略、五年规划与年度计划相结合,涵盖战略研究、战略规划、战略控制和评价反馈的完善的战略管理体系。此外,通过加强战略研究和战略控制与评价,进一步提升董事会的战略决策水平,强化董事会的战略管理职能。

(四)打造业务专长,培育核心竞争力

从业务发展角度来看,城商行实现差异化发展的关键和核心举措是根据自身比较优势打造业务专长、培育业务特色,进而形成核心竞争力,具体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做强传统优势领域,培育差异化竞争优势。围绕中小企业服务、市民服务等传统优势领域,进一步加大投入,建立专业化的人才队伍和专门的业务流程;探索建立专业化的运作模式,开发针对性的特色产品,着力解决现有产品种类少、还款方式不够灵活、差异性不够等问题,突出方便性、灵活性和及时性,建立起多样化、覆盖客户各方面需求的产品体系,培育业务品牌;在服务功能完备的同时形成与大型银行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2.实施业务流程再造,提高运行效率。城商行在对特色业务实施专业化经营的同时,还需对原有业务流程进行再造。按照以客户为中心、提高运行效率的总体原则,将原有的总行与支行之间、总行不同部门之间相对分割的块状业务流程,转变为垂直化、集约化的、条状业务流程。与之同时,通过在条线内配置专业化经营人才和管理人才,提高整个业务条线的专业化运作水平和效率,并有效降低来自于行政管理条线的干扰。

3.做深做透区域市场,形成区域竞争优势。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开发相适应的金融产品,形成比较优势和自身特色;对区域市场实施细分,推出差别化的服务方案,建立起全方位、与区域内各细分市场完全对接的营销和服务体系;实施组织架构改革,建立扁平化、高效率、立足区域市场的组织体系和业务流程,提高在区域市场的反应速度和服务效率,做深做透区域市场,并在该区域内形成竞争优势。

(五)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实现做大规模与做出特色的统一

城商行战略定位的落实、业务特色的培育和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进而实现差异化发展,既是一项持续性工作,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经营管理体制、机制和制度的不完善,尤其是绩效考核制度,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城商行差异化发展的进程,甚至于使其走上相反的道路。因此,建立科学、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和制度是城商行实现差异化发展的重要保障。

针对目前大多数城商行对分支机构的绩效考核制度侧重于规模、速度和盈利指标的现状,应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将特色业务培育、特色业务的增长以及特色业务对利润的贡献等指标纳入考核指标体系,激励分支机构在做大规模的同时形成业务特色。同时,为了解决分支机构过于追求短期发展而忽视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现状,适时引入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率指标,降低分支机构不顾风险的盲目扩张冲动,并通过将风险因素引入考核,平滑银行的发展波动和大起大落的业绩周期,实现短期发展与长期发展的统一。

对高级管理人员和关键人员的不完善的考核奖励制度是造成城商行追求规模胜过追求特色、追求短期业绩胜过追求长期发展的重要原因。对此,在传统的针对短期业绩的考核奖励制度基础上,引入与长期业绩挂钩的股权激励、延期支付等长期激励机制。通过将薪酬奖励与银行的长期业绩表现挂钩,促使高级管理人员和关键人员克服经营管理行为的短期化,促使其关注并将资源和精力投向“培育业务特色”、“塑造竞争优势”等对银行短期业绩贡献不大但却是银行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的领域,实现银行长期发展与短期发展、做大规模与做出特色的协调统一。

(六)实施有区别的资源投入政策,强化科技和人才对差异化发展的支撑

资源不足,尤其是人才缺乏和科技落后是城商行实现差异化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也是城商行未来发展面临的主要制肘。为此,城商行需要进一步加大资源投入,并实施有区别的资源投入政策。一是围绕战略定位,加大对特色业务的资源倾斜力度,比如为确保分支机构开发和培育特色业务的积极性,在发展初期给予一定的考核保护期或者补贴;为尽快开辟市场,将营销费用向特色业务领域倾斜等;通过资源倾斜政策,将有限资源集中于城商行实现差异化发展的关键领域――特色业务,促使该类业务的快速发展。二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尤其是特色业务领域的专业人才,并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进一步完善培训体系,通过业务能手带教、与国外先进同业或国内外研究机构共同培养、外派同业锻炼等方式,在银行内部建立起一支与未来业务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相适应的专业化人才队伍。三是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对现有核心业务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和对经营管理的支撑能力,尤其是对创新的支撑;根据已有和潜在业务特色,开发相适应的业务系统,提高运行效率。

参考文献:

[1]张朝晖.城商行应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道路[N].中国证券报,2010-04-02.

[2]高晨.银监会明确资本红线大行资本充足率底线为11%[N].京华时报,2009-12-07.

[3]张吉光.城商行公司治理:从“形似”走向“神至”[J].当代金融家,2010(6):61-63.

[4]张吉光.存款保险推出恰逢其时[N].中国经济导报,2004-06-19.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of the City commercial bank’s achieving differentiation development

ZHANG Ji-guang

城市商业银行发展趋势例10

城市商业银行是中国银行业中数量最多平均规模最小的银行群体,在近些年依托改革、立足创新,实现了自身的快速发展与壮大。但处在当前新的历史时期,城市商业银行不仅要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与困难,还要面对国内大银行及外资银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这对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当前市场状况和自身特点分析,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将呈现市场化、多元化、资本化和国际化等趋势。无论从发展机遇,还是从挑战与压力看,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前景将十分广阔。但只有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才能缩小差距,形成唯我独具的经营优势与特色,走出一条既符合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特点,又逐步与国际接轨的跨区域发展之路。本文拟着眼于银行未来发展,谈谈城市商业银行的创新策略。

一、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独立董事、外部监事制度指引》是公司治理的国际一般准则与我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和中国特色,对城市商业银行深化体制改革、加快制度创新,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进一步完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各经营管理层的议事制度和决策制度。进一步细化、明确股东、董事、监事和经营管理人员的权利、义务,充分发挥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的功能作用;根据发展需要,对董事会、监事会成员进行适当的、必要的结构调整,聘请会计、法律、审计、管理方面专家作为独立董事;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尤其要着手建立、健全经营管理层的长期激励和约束机制。

2.逐步调整和优化股权结构。一是抓住机遇增资扩股,通过定向募集一部分法人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入股,吸收更多的中小投资者,实现股权结构多元化、分散化,并采取措施进一步保护中小股东利益,防止形成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间的不平等关系;二是引进新的国际战略投资者,逐步实现股权机构国际化,从上海、南京、西安等地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实践看,效果非常明显,不仅可以引入境外资金,更重要的是引入国际上先进的银行管理技术、经营理念。

3.逐步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社会认知程度。信息披露制度是衡量公司治理水平的重要标准,一方面要逐步扩大信息披露的数量,包括财务会计信息、审计和非财务会计信息;另一方面逐步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主要体现在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和相关性。

二、强化市场定位和客户战略

城市商业银行“立足地方”、“立足中小企业”、“立足市民”的市场定位和客户战略,为城市商业银行在与股份制银行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但与我国金融业的改革、创新,即入世后面临的挑战与要求相比,与更好地满足城市居民和中小企业不断提高的金融服务需求相比,城市商业银行在集中优势资源,确立目标市场,尤其是在突出特色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上,还有个不断深化和提高的过程。

1.提高对服务中小企业重要性的认识,突出中小企业银行特色。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中,虽然可能导致风险扩大,但同时也给自身发展带来良好机遇。首先从服务对称性看,同样作为中小企业的城市商业银行,应该进一步提高对“服务中小企业”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对中小企业服务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产业结构变化看,在目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随着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深入,中小企业在经济总量中占比将不断上升,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将日渐凸现,城市商业银行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自身必然会随着这个群体的增长而增长。当然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也会伴随着风险,需要牢牢把握经营方向,充分发挥城市商业银行对当地经济情况比较熟悉的优势,对不同中小企业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通过主动为他们度身量制金融新品,有效控制风险,降低风险。2.创立与市民联系的“绿色通道”,突出市民银行特色。市民银行是指拥有健全服务网络,以有力技术支撑为手段,以创新金融工具为载体,以一揽子代收费、代支付项目为核心,能持续创造出贴近市民日常生活的金融新品、与广大市民有极强亲和力的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要集中优势资源,创新与市民生活相关的金融产品,进一步彰显市民银行特色.一是创建“绿色通道”,在监管部门支持下,调整网点布局,健全服务网络,力争用有形、无形的服务网络在各个层面、各个方面都贴近市民、服务百姓;二是针对城市居民消费结构和收入分配变化趋势,进一步细分市场,结合市场消费热点,在个人住房、汽车、教育、旅游等消费信贷领域,以及在银行卡和为个人提供多元化、差别化服务方面加大创新力度,实现具有城市商业银行特征、特点和特长的个人金融的品牌服务、系列服务、规范服务。

3.发挥自身优势,坚持正确的市场定位。根据自身特点与优势,按正确的市场定位制定发展战略,必须要有适合自身特点与优势的发展战略目标,战略目标要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共性就是应当坚持稳健经营、持续发展;个性就是牢牢植根于“地方建设、中小企业、市民”的市场定位,从而细分市场、选定自身客户战略,形成比较优势。从长远目标看,城市商业银行应有步骤、有目标地支持地方经济、支持中小企业、服务市民,在“小”、“精”、“专”、“新”、“特”方面做文章,使之真正成为中小企业和市民的银行。

三、强化管理创新,努力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

1.构筑适合自身经营需要、符合自身发展要求的经营管理体制。体制创新从根本上决定了金融创新的发展空间,决定了金融创新的活跃程度和发展绩效,决策迅速、机制灵活,是城市商业银行的自身特点之一。面对激烈竞争,城市商业银行应建立一套与创新活动匹配、具有快速反应能力的创新体制,使业务与管理模式创新,在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之间建立一种网络化的管理模式,使现有的规划、程序标准有自由创新的空间;根据潜在业务发展需要,增加有利于促进金融创新的部门设置,如成立创新中心、金融工程研发中心等机构,专门负责金融市场监测,制定创新规划,把握需求趋势,及时推出金融新品,促进业务开发。

2.构建风险管理体制,增强风险控制能力。(1)在发展中不断强化“质量优先”理念,真正把提高资产质量、降低信贷风险提到关乎金融安全与稳定、关乎城市商业银行存亡兴衰,关乎广大存款人和全体股东利益的高度来认识,并在这一理念指导下,切实追求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2)构建科学的风险管理体系,建立起对主要业务流程进行跟踪,并涵盖风险控制、信用、市场、操作、营销等各方面的风险管理体系,实施全面的风险报告、评价、检测制度,推动整个城市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内控能力再上台阶;(3)严格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管理制度的全面实施,加强信贷管理,加大对存量不良资产的回收、盘活、处置力度,积极探索压缩不良资产的新方式、新途径、新办法,与此同时,更要防止不良资产增量的产生,不断优化信贷结构,切实提高资产质量。

四、不断推进人力资源开发与配置方式创新

银行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的经营管理、技术人才和员工队伍,是推进城市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的成败。

1.推进人才战略,加快人才培养。根据发展趋势,创新城市商业银行

人事制度,有重点的选拔一批敢于创新、勇于创新、能够在未来竞争中带领城市商业银行大展宏图、引领城市商业银行的航向与时俱进的领军者;有重点的引进一批业务精、经验足、能力强、素质高的管理者;有重点地引进一批精通金融政策法规、精通金融产品创新、精通金融电子化研发的专业性技术人才;有重点的培养一批善于捕捉市场机遇、善于发现市场需求信息、善于维护客户关系的营销人才。通过多种培训方式,结合发展创新的需要,有针对性的对决策、管理、操作等不同层次员工开展各类业务培训、技能培训通过多种方式强化员工素质培训,建设学习型银行,形成浓郁创新氛围,倡导创新、鼓励创新、实现创新。

2.建立科学的人才资源管理体系,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要推行薪酬改革,建立起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商业银行薪酬体系与分配机制,实现待遇留人;将员工的个人成长与城市商业银行的自身发展紧密联合在一起,实现事业留人;通过丰富的企业文化与精神理念,充分承认与肯定员工的自我价值,实现感情留人。

面对经济全球化浪潮,面对金融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态势,城市商业银行经过不断创新发展思路,不断创新发展机制,不断创新发展模式,努力发挥比较优势,着力创造经营特色,一定能够走出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城市商业银行创新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城市商业银行发展趋势例11

城市商业银行是中国银行业中数量最多平均规模最小的银行群体,在近些年依托改革、立足创新,实现了自身的快速发展与壮大。但处在当前新的历史时期,城市商业银行不仅要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与困难,还要面对国内大银行及外资银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这对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当前市场状况和自身特点分析,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将呈现市场化、多元化、资本化和国际化等趋势。无论从发展机遇,还是从挑战与压力看,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前景将十分广阔。但只有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才能缩小差距,形成唯我独具的经营优势与特色,走出一条既符合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特点,又逐步与国际接轨的跨区域发展之路。本文拟着眼于银行未来发展,谈谈城市商业银行的创新策略。

一、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独立董事、外部监事制度指引》是公司治理的国际一般准则与我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和中国特色,对城市商业银行深化体制改革、加快制度创新,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进一步完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各经营管理层的议事制度和决策制度。进一步细化、明确股东、董事、监事和经营管理人员的权利、义务,充分发挥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的功能作用;根据发展需要,对董事会、监事会成员进行适当的、必要的结构调整,聘请会计、法律、审计、管理方面专家作为独立董事;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尤其要着手建立、健全经营管理层的长期激励和约束机制。

2.逐步调整和优化股权结构。一是抓住机遇增资扩股,通过定向募集一部分法人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入股,吸收更多的中小投资者,实现股权结构多元化、分散化,并采取措施进一步保护中小股东利益,防止形成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间的不平等关系;二是引进新的国际战略投资者,逐步实现股权机构国际化,从上海、南京、西安等地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实践看,效果非常明显,不仅可以引入境外资金,更重要的是引入国际上先进的银行管理技术、经营理念。

3.逐步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社会认知程度。信息披露制度是衡量公司治理水平的重要标准,一方面要逐步扩大信息披露的数量,包括财务会计信息、审计和非财务会计信息;另一方面逐步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主要体现在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和相关性。

二、强化市场定位和客户战略

城市商业银行“立足地方”、“立足中小企业”、“立足市民”的市场定位和客户战略,为城市商业银行在与股份制银行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但与我国金融业的改革、创新,即入世后面临的挑战与要求相比,与更好地满足城市居民和中小企业不断提高的金融服务需求相比,城市商业银行在集中优势资源,确立目标市场,尤其是在突出特色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上,还有个不断深化和提高的过程。

1.提高对服务中小企业重要性的认识,突出中小企业银行特色。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中,虽然可能导致风险扩大,但同时也给自身发展带来良好机遇。首先从服务对称性看,同样作为中小企业的城市商业银行,应该进一步提高对“服务中小企业”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对中小企业服务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产业结构变化看,在目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随着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深入,中小企业在经济总量中占比将不断上升,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将日渐凸现,城市商业银行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自身必然会随着这个群体的增长而增长。当然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也会伴随着风险,需要牢牢把握经营方向,充分发挥城市商业银行对当地经济情况比较熟悉的优势,对不同中小企业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通过主动为他们度身量制金融新品,有效控制风险,降低风险。2.创立与市民联系的“绿色通道”,突出市民银行特色。市民银行是指拥有健全服务网络,以有力技术支撑为手段,以创新金融工具为载体,以一揽子代收费、代支付项目为核心,能持续创造出贴近市民日常生活的金融新品、与广大市民有极强亲和力的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要集中优势资源,创新与市民生活相关的金融产品,进一步彰显市民银行特色.一是创建“绿色通道”,在监管部门支持下,调整网点布局,健全服务网络,力争用有形、无形的服务网络在各个层面、各个方面都贴近市民、服务百姓;二是针对城市居民消费结构和收入分配变化趋势,进一步细分市场,结合市场消费热点,在个人住房、汽车、教育、旅游等消费信贷领域,以及在银行卡和为个人提供多元化、差别化服务方面加大创新力度,实现具有城市商业银行特征、特点和特长的个人金融的品牌服务、系列服务、规范服务。

3.发挥自身优势,坚持正确的市场定位。根据自身特点与优势,按正确的市场定位制定发展战略,必须要有适合自身特点与优势的发展战略目标,战略目标要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共性就是应当坚持稳健经营、持续发展;个性就是牢牢植根于“地方建设、中小企业、市民”的市场定位,从而细分市场、选定自身客户战略,形成比较优势。从长远目标看,城市商业银行应有步骤、有目标地支持地方经济、支持中小企业、服务市民,在“小”、“精”、“专”、“新”、“特”方面做文章,使之真正成为中小企业和市民的银行。

三、强化管理创新,努力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

1.构筑适合自身经营需要、符合自身发展要求的经营管理体制。体制创新从根本上决定了金融创新的发展空间,决定了金融创新的活跃程度和发展绩效,决策迅速、机制灵活,是城市商业银行的自身特点之一。面对激烈竞争,城市商业银行应建立一套与创新活动匹配、具有快速反应能力的创新体制,使业务与管理模式创新,在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之间建立一种网络化的管理模式,使现有的规划、程序标准有自由创新的空间;根据潜在业务发展需要,增加有利于促进金融创新的部门设置,如成立创新中心、金融工程研发中心等机构,专门负责金融市场监测,制定创新规划,把握需求趋势,及时推出金融新品,促进业务开发。

2.构建风险管理体制,增强风险控制能力。(1)在发展中不断强化“质量优先”理念,真正把提高资产质量、降低信贷风险提到关乎金融安全与稳定、关乎城市商业银行存亡兴衰,关乎广大存款人和全体股东利益的高度来认识,并在这一理念指导下,切实追求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2)构建科学的风险管理体系,建立起对主要业务流程进行跟踪,并涵盖风险控制、信用、市场、操作、营销等各方面的风险管理体系,实施全面的风险报告、评价、检测制度,推动整个城市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内控能力再上台阶;(3)严格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管理制度的全面实施,加强信贷管理,加大对存量不良资产的回收、盘活、处置力度,积极探索压缩不良资产的新方式、新途径、新办法,与此同时,更要防止不良资产增量的产生,不断优化信贷结构,切实提高资产质量。

四、不断推进人力资源开发与配置方式创新

银行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的经营管理、技术人才和员工队伍,是推进城市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的成败。

1.推进人才战略,加快人才培养。根据发展趋势,创新城市商业银行

人事制度,有重点的选拔一批敢于创新、勇于创新、能够在未来竞争中带领城市商业银行大展宏图、引领城市商业银行的航向与时俱进的领军者;有重点的引进一批业务精、经验足、能力强、素质高的管理者;有重点地引进一批精通金融政策法规、精通金融产品创新、精通金融电子化研发的专业性技术人才;有重点的培养一批善于捕捉市场机遇、善于发现市场需求信息、善于维护客户关系的营销人才。通过多种培训方式,结合发展创新的需要,有针对性的对决策、管理、操作等不同层次员工开展各类业务培训、技能培训通过多种方式强化员工素质培训,建设学习型银行,形成浓郁创新氛围,倡导创新、鼓励创新、实现创新。

2.建立科学的人才资源管理体系,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要推行薪酬改革,建立起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商业银行薪酬体系与分配机制,实现待遇留人;将员工的个人成长与城市商业银行的自身发展紧密联合在一起,实现事业留人;通过丰富的企业文化与精神理念,充分承认与肯定员工的自我价值,实现感情留人。

面对经济全球化浪潮,面对金融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态势,城市商业银行经过不断创新发展思路,不断创新发展机制,不断创新发展模式,努力发挥比较优势,着力创造经营特色,一定能够走出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城市商业银行创新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