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探索性研究的特点

探索性研究的特点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9-10 15:10:21

探索性研究的特点

探索性研究的特点例1

1.分析石油地质研究中沉积特征并研究其规律首先,将松辽盆地梁家楼砂体作为研究案例展开系统化分析与阐述,一九六三年,在深入探明挖掘吉林油田时,发现纯44#井的沙四段含有大量油砂岩,此砂岩最显著特点是呈块状并且厚,同时生存于深灰泥岩层中,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探明技术与砂体成因也有更深入的了解与认知,便于后期勘探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深入研究梁家楼砂体特征后,对此地区的沉积构造展开分析,了解其岩心结构及沉积构造形成原因,针对不同阶段的沉积构造现象进行客观、准确诠释,同时加大力度探索未知现象,尽管对不同阶段的沉积形成原因有不同认知,不过基于整体来讲是在积极探索与发现一系列规律。基于历史角度看,深化分析与系统总结沉积特征后,可反映出不同阶段人们对沉积构造形成原因的一种认知,同时可采用层序理论对其分析,也就是从河道带状砂岩发展为坡折带、透镜体与缓坡浊积扇,最终形成低位扇,对其架构规律进行不间断分析与研究;从最初的沉积的构造特征总结发展为沉积的构造特征研究、沉积形态特征分析,最终探寻其成因规律。

2.分析石油地质研究中构造特征并研究其规律对吉林凹陷带及断裂背斜构造形成原因的总结与认知是最典型的一个案例。在成因认知期间,尽管对断裂背斜构造特征描述相同,不过究其形成规律,在动力学与动力学制方面的探究与分析始终没有停止过。目前专家对背斜构造成因持有多种观点,具体包括:拱张形成背斜、逆牵引形成背斜、边界断层形成背斜,或因断层而生成的花状结构与调节结构及反转结构。尽管这些观点还存有一定的阶段性与孤立性,不过可以看出专家认知高度在不断提升,比如伸展形成盆地、被动形成裂谷等多种类型地质,构造特征的总结由最初的外力慢慢演变为内力,由最初的几何学探索慢慢演变为运动学与动力学,从最基本的特征探索演变为内在规律探索。

3.分析石油地质研究中油藏特征并研究其规律在石油地质探索与研究过程中始终围绕油藏的分布特征与分布规律而展开。比如很多专家一直在深入研究吉林油气的分布特征,从最初的“五忽”的分布特征慢慢演化为环状分布、复式聚集分布等,从特征演变可以发现,人们油气分布特征的认识从最初的样式分析演化为成因分析,由最初的控制要素分析演化为各要素关联性分析,由最初的表面特征分析演化为内在规律分析等。在规律方面,从最初的复式聚集、成藏组合体逐渐发展为油气系统与背斜控藏。在最早油藏理论中,研究切入点是成藏的分布要素,对其分布特征进行详细描述,比如油气复式聚集带、源控论等。随着石油地质理论日益成熟及探明工作取得一定成就时,才意识到油藏特征与油藏规律存有很大差异,并且,油藏特征主要由油藏规律所决定,要想探究与认知油藏规律,就要对成藏所有要素关联的作用及方式展开深入研究,基于此实施定量与动态分析。

二、科学认识规律的主要方法

在明确研究方向与研究思路后,就要调整及优化工作方法,也就是明确方法论。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因为在研究石油地质时会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所以需要考虑很多因素。由此可以看出,石油地质研究学者要具备全局性逻辑思维,利用整体来探索局部。参考与学习具有代表性的石油地质研究案例,对不同层次的石油地质及地址单元展开深入研究与分析,探寻其规律,进而实现一点带面的整体效果。诚然,要想寻找最具有代表性的实践案例就需要形成整体、完整的印象,基于此来实现以点带面的最终效果。综上而言,在探索与研究吉林石油的凹陷组合体时,研究专家需要对梁家楼地区存有的研究因素及地质简单进行深入研究,并且将具有较高影响力的油气盆地作为代表性案例,进而确保科学理论研究通过以点带面达到整体效果。

探索性研究的特点例2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阜阳师范学院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研究专项(2011FSZJ01)

1 问题提出

按照Super的生涯发展观点,15―25岁是人生的职业探索阶段,这个时期的主要任务包括了解职业信息、选择职业生涯方案、决定职业以及开始工作,大学生正处于这样一种探索阶段,此时的职业生涯探索对其整个人生的生涯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但由于我国教育体制的影响,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意识并不强,而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危机的到来,促使许多大学生开始逐步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从而进行一些职业生涯探索和尝试。但在此过程中,由于个体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以及由探索本身带来的动荡、不安、怀疑、努力、试探与不确定,大学生常常会出现抑郁或焦虑的情绪,显得无所适从。

考虑到样本的特殊性对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的影响,本研究选取职业目标有限、教育教学方式统一的高等师范院校学生作为被试群体。期待发现高师院校学生的职业生涯探索的独特性,从而帮助师范类学生尽可能地减少职业生涯探索过程的盲目性,理性做出职业决策,顺利择业就业。

2 研究方法

2.1被试

从阜阳师范学院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进行抽样,包括大学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和四年级的理科、文科、艺术体育科学生。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1023份,回收率85.3%,经过筛选和统计整理,保留有效问卷965份,有效率94.3%。

2.2研究工具

采用由曲可佳(2009)编制的《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问卷》,该问卷共39题,包括五个维度:即自我探索、环境探索、自我-环境匹配、探索信念、探索意向。其中自我探索指个体对于自我内部特征,如人格特征、价值观、兴趣和能力的了解和评价;环境探索,是指个体对于不同职业的性质、内容和前景等各方面职业信息的了解和认识;自我-环境匹配度探索指个体在了解自我特征的基础上,寻找与自我特征、需要和能力相匹配的职业发展方向;探索意向指个体对于职业生涯探索所持有的态度中具有主动倾向的动机;探索信念指个体对于职业生涯探索意义和价值所持有的一种认知。

问卷采用5点式计分方式,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计算各维度项目的平均分作为各维度的得分,各维度均分之和为维度总分,分数越高表明个体的探索程度越高。各维度内α系数在0.78-0.91之间。本次研究中五个维度α系数依次分别为:0.78、0.84、0.83、0.91、0.79。

3 结果与分析

3.1 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问卷的信度、效度检验

3.1.1《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问卷》信度分析

对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和分半信度进行了检验,结果见表1-1。由表1-1可以看出,《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问卷》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71-0.83之间,且总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9,表明该问卷具有较高的同质性,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3.1.2《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问卷》效度分析

根据心理测验理论,一个问卷的总分与各分问卷之间的相关系数可以作为衡量问卷的内容效度指标。本研究的内容效度见表1-2. 由表1-2结果可以看出,该问卷总分与5个维度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呈非常显著水平,这表明《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问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

3.2高师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的特点

3.2.1高师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的总体特征

根据高师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分析,高师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且发展不平衡。从各分量表的得分来看,探索信念得分最高,其次是自我探索维度、环境探索、自我与环境匹配探索、探索意向。此三个分量表的平均分差异非常显著。且从各个维度的配对T检验的结果发现,各维度均分差异显著。同时,从数据中还可以看到,探索信念的标准差较小,离散程度低,而探索意向的标准差较大,离散程度高。

3.2.2高师学生职业生涯探索的年级和性别差异

以年级和性别为自变量,职业生涯探索各维度为因变量进行多元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年级主效应显著,F(15,2877)=8.037,P

3.2.3师范类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的专业差异

以专业为自变量,以职业生涯探索各维度为因变量进行多元方差分析。结果发现,专业主效应显著,F(10,1912)=1.93,P

2 右上角的字母代表存在显著差异的组别:a=文史专业;b=理科专业;c=艺术体育专业

3.2.4城乡与是否独生子女师范类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的比较

以不同生源地(农村、乡镇、县城和城市)和是否独生子女为自变量,以职业生涯探索各维度为因变量,进行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生源地的主效应显著,F(15,2865)=2.432,P

4 讨论与分析

4.1师范类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的整体特点

从整体上看,师范类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探索各维度得分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说明师范类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探索水平整体较好,但有待进一步提高。其中最高得分25分,最低分11分,标准差为2.45,表现出较大的个体差异。

另外,研究发现在职业生涯探索的五个维度上,师范类大学生的探索信念的得分最高,说明师范类大学生对于职业生涯探索意义和价值持有积极认知,在访谈中我们也发现大多数的师范类大学生认为有必要进行职业生涯探索,且职业生涯探索对其求职择业和未来发展都有积极意义。

4.2师范类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的年级

从年级的角度来看,师范类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探索在不同年级间变化明显,总体上师范类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水平随年级的升高逐渐降低。大四学生的职业生涯探索水平显著低于大一、大二和大三。经过进一步比较年级与年级之间的差异(见表4-4),可以看出师范类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的5个维度在年级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但各维度的发展趋势又有所不同。出现这种现象究其原因可能与不同年级的学生心理特点有关。刚上大学的大一新生对大学生活充满了信心与期待也充满了困惑,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大学生活学习的未知性是导致大一学生职业生涯探索水平较高的原因。进入大二后,大学生逐渐适应了大学的学习生活的环境、方式,因此对外界环境的探索动机降低,而此时又处于对职业生涯目标的探索期,此阶段的探索任务在于发展职业兴趣、确立职业价值观,这些任务的完成都与了解自我特征密切联系,因此到了大二,更多的高师学生开始关注自我探索。值得注意的是大二也是专业课开始的时期,这时但由于对专业的认识还很不够,对职业与未来发展的思考也很不清晰,因此环境探索及探索信念和意向的得分都不高。而到了大三,许多学生对专业已经有比较多的了解,职业目标逐渐明确,因此又重新开始思考专业、前途、发展和自我的关系,同时开始为实现职业目标而进行针对性的准备。因此,大三学生的职业生涯探索水平有所起伏,尤其是在环境探索和自我与环境的匹配度上探索水平起伏明显。

4.3师范类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的性别差异

研究发现,在环境探索和探索信念上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女生得分高于男生,而自我探索、匹配度探索和探索意向上不存在性别差异。说明师范类大学女生认为职业生涯探索更有意义和价值且在职业信息的搜索上表现更突出。这与国内部分研究不太一致,李亚真(2005)、王辉(2008)发现在生涯探索上大学男生比女生更成熟。究其原因可能与师范类院校的特点有直接关系,师范院校女多男少,女大学生少了一些性别自卑感,也多了一些竞争机会,尤其是在兼职或某些专业实习方面实力更强,因此在环境探索上表现的比男生更积极。而严峻的就业压力更容易使女生产生危机意识,因此表现出高于同年级男生的探索信念。而在其他维度上性别差异不显著,这与陈欣怡(2000)的研究结论一致,她发现不同性别的大学三、四年级学生在生涯探索方面没有显著差异。本研究推断这可能与日趋变化的男女两性的性别角色态度观有关,双性化的性别角色态度观已逐渐进入中国社会和家庭,同时由于高学历女性所承担的双重社会角色将给她们带来更大的生涯发展压力,因此高师女生表现得更积极也是可以理解的。

4.4师范类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的专业差异

在职业生涯探索的五个维度上,不同专业的师范类大学生均存在显著差异,但差异(除了自我探索外)主要集中在文科与理科师范类大学生之间。文科师范类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探索显著高于理科生。这主要与文科专业性质和择业范围较宽广有关,理工科的学习负担较重,相比较而言,文科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要更多,对职业生涯的思考和行为也更多,因此其职业生涯探索水平要更高。

探索性研究的特点例3

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 研究性学习以问题探索形式为主,让学生追溯与体验知识的发生过程,培养对问题的兴趣与生成意识,掌握对探究方法的选择与运用,从而学会质疑、学会探究、学会学习. 研究性学习具有目的性、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渗透于学生的所有学科、所有活动之中的,当然它也应渗透于数学学科与数学学习活动之中. 数学的高度抽象和应用的广泛,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极为广阔的空间.

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概念

数学研究性学习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数学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数学教师的指导下,从数学问题以及其他学科或实践生活出现的问题中选择并确定研究性课题,运用类似于数学科学研究的思想与方法去获取和应用数学知识,从而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培养科学精神,发展科研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 可见,数学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积极的学习活动过程,是学生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亲自去发现、提出、探究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学习方式,是以学生动手动脑主动探索实践和相互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的学习研究活动. 它的功能在于能营造一个使学生勇于探索争论和相互鼓励的良好氛围,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

数学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数学研究性学习既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学生数学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它既有研究性学习的一般特点,又有着受数学学科特点所决定的突出的特点.

1. 较高的抽象性

数学是最抽象的科学,是抽象思维的产物,以脍炙人口的哥尼斯堡七桥问题为例.

在17世纪的东普鲁士小城镇哥尼斯堡有一条小河流经市中心,河中有小岛A和D,河上有七座桥连接着这两个小岛及河两岸B和C(见图1),居民经常沿河过桥散步,于是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一个人能否每座桥恰好通过一次(无重复无遗漏),回到出发点.

图1

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众市民反复试验均未成功. 于是有人写信给当时在彼得堡科学院的数学教授欧拉,请他帮忙解决. 欧拉并没有亲自去桥上走走试试,而是将问题抽象化处理:把两个岛和河两岸抽象成四个点A、B、C、D,将七座桥抽象为七条线,于是问题等价地转化为能否一笔画出图2所示的图形,使问题得以顺利解决.

图2

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天我们的中学生的动手实践水平远远高于17世纪哥尼斯堡的市民,我们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是要学生感悟到欧拉那样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2. 广阔的开放性

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点就是开放性. 数学科学体系本身是开放的,学生的思维活动也是开放性的,数学研究性学习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开放式的思维和封闭式的表达相结合的数学特点. 很多开放性问题可以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但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绝不仅仅是问题的开放,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思维的批判性,培养学生开放性的数学思维及开放性的数学观念.

3. 深刻的探究性

数学是具有创新意识的知识主体,知识主体培养创新意识的潜能需要探究性学习的方式来开发.因此,探究性是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核心. 数学正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对未知领域的不断探索中形成和发展的. 学生进行数学研究性学习,探究、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获得探究过程的体验与探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发展其创造性思维.

数学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依据

1. 建构主义理论

按照建构主义的观点,数学学习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以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 另外,由于数学的高度抽象性,更要求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对实际数学活动的操作、交流、反省等一系列的研究过程来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只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与体验才能建立起对数学知识的真正理解力,才能学好数学和提高数学能力.

2. 再创造教学理论

荷兰著名的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教授提出的再创造教学理论能很好地解释数学研究性学习的作用. 这个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也就是说数学教育不能简单地把数学知识传授给学生,而要把数学教学当成一个活动过程,使学生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按自己的经验和理解把前人已创造的数学知识进行重新创造. 当学生处于一个积极创造的状态时,他就能通过研究获得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创造能力.

3. 问题解决理论

思维始于问题,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通过解决问题学习数学,早已成为当代各国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指导性思想. 数学研究性学习把问题解决作为一种数学活动,并且把它落实到数学课程中,使学生在数学课程中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从而达到数学知识、数学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步增长的目的.

数学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1)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情感体验.

(2)培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发展学生独立研究和合作学习的精神.

(4)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科学道德.

(5)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提高数学实践的能力.

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

案例:(1)提出问题,创设情景. 一只蚂蚁沿着长方体表面爬行,已知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a,BC=b,BB1=c,并且a>b>c>0,试讨论蚂蚁沿着长方体的表面从A到C1什么时候路线最短,并求最短路线的长.

(2)自主探究与合作讨论. 教师让学生拿出课上自制的符合条件的长方体模型,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自主探索,并让学生以学习小组展开讨论,交流实验成果,每组选出代表,提出猜想,验证猜想,上台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学生们也通过讨论达成共识,这时教师可适时点评,对取得成功的学习小组给予表扬鼓励.

(3)推广发展,深入探究. 在此基础上提出两道讨论题,看哪个小组做得最快.

①正三棱柱ABC-A1B1C1各棱长均等于2,M是AA1的中点,N为BC的中点,试求蚂蚁在柱体表面点M爬到点N的最短距离.

探索性研究的特点例4

二、可证实研究方式

实证主义是19世纪中叶法国哲学家孔德首创的一种科学哲学。孔德始终倡导“以被观察到的事实为基础”的实证精神。实在、确定和实证是实证精神的要素。实证主义能够向人们提供精确和有用的知识,是一种超出了任何神学和形而上学的新理论。自从近代孔德提出证实原则以来,在马赫主义批判基础上,做了一定的改动,直到卡尔纳普之集才终于基本完善,如今都是以它作为判别科学的重要准则和尺度,也成为当今心理科学丈量的标尺。人的心理行为活动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非实证性。然而很长时间以来心理学研究却长期以来被实证标准所垄断,非实证性的心理学研究地位问题经常受到人们的怀疑与批评。近些年来受科学哲学中后实证主义思潮的影响,西方一些心理学家开始反思与质疑实证研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认为实证研究标准作为科学的一种标志已经证明并不成功,心理学研究需要从这种根深蒂固的实证主义传统中解放出来。科学心理学研究对于心理学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帮助,但是它把心理现象限制在了经验范畴之内,然而就是该原则将无法考察、检验的心理的特殊之外,将情感、智慧、善良、爱等理性元素阻挡在探索视野以外了。

三、实验方法技术支持

要想使心理学理论具有科学的性质,那么采用科学的试验方法是完善心理学理论必不可少的条件。只有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才能使得探索过程与结论更具真实性与说服力。西方心理学理论的建立是以科学的理论基础为先决条件,秉承以客观事实来说服他人,运用自然科学的分析方法,来建立完善心理学理论这一体系。在西方,一个严谨的科学家在发表进行心理学研究的过程中,最为注重的就是使用的探索方式是否先进可靠,探索之前力气能有一个完善的试验进行流程,以及对探索结果始终保持客观怀疑的态度。他们在进行探索的过程中首先确立的是试验的方式,然后再寻找能够满足试验方法的探索人物。如果探索的人物与试验的方法不具针对性,那么这样的探索人物是不会进行的。心理学的各个流派,在进行探索的过程都是采用的这样一种模式,都已结果客观事实为探索过程的唯一准则。受到试验手段的限制,心理学理论的完善在很大的程度上依赖于在进行探索的过程中能否找到合适的探索对象,客观事实的探索准则给心理学理论的完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后来的学者在进行先辈结果研究时带来了可验证性。科学心理学主要采取以下实验方法:(1)观察法:在自然情景(观察者不知道)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和记录,然后对所做记录进行分析,发现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优点:保持资料的客观性和真实性。(2)测验法:使用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做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3)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称为实验法。变量控制,自变量:实验者控制的刺激条件或实验条件。因变量(反应变量):实验者所要测定和研究的行为和心理活动。是实验者要研究的真正对象。控制变量:实验中除自变量外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两种场景下的实验:自然实验:现场实验,在实际生活中,由实验者创设或改变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些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实验室实验法:在实验条件严格控制下,借助专门的实验设备,引起和记录被试的心理现象。有局限性。(4)调查法: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以此分析,推测群体的态度和心理特征的研究方法。分问卷法和谈话法。

四、绝对分离主客体关系

采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探索的主体是人,而探索的目标则是物。物的特性是自然存在的,然而人对物的研究往往都是停留在物的表象,很难对其内在的性质进行周密的探索,这样不能形成探索过程人与物的统一,使得探索过程不能真正地具有客观性和说服力。这种探索方式就是笛卡尔在探索过程中提出的“镜像隐喻”。笛卡尔认为可以将人类的内心看作是一面镜子。人们感知这个世界主要的方式便是依赖于这面镜子。笛卡尔的“镜像隐喻”理论基础认为人通过镜像感知这个世界,并且认为人才是世界的主体。人们在感知世界的同时一直都是作为世界的主体存在的,人控制感自身感知的世界。就以这一理论来看,人类本身与世界是两个独立的点,这中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在心里学探索过程中,采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式,探索人员要尝试着与被研究的主体分离开来,探索人员要时刻提醒自己处在一个客观事实的探索者位置。传统意义上的心理学探索方式主要依靠探索人员内的自我反省,变成了现在的通过科学的研究方式进行验证;探索的主体有探索者针对自身的探索变成了对客观事物进行探索;探索者与他们探索的事物构成一个分隔的主体,保证了心理学理论完善过程的客观性与说服力。由上述提到的内容可以看出,心理学探索过程中将探索方法的确立摆在探索过程的第一步,将探索者与探索的对象进行分离,对于保证心理学理论完善过成的真实性与客观性具有重要意义,这一创举也为完善心理学理论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探索性研究的特点例5

摘 要:借鉴社会创业过程整合模型,结合我国大学生社会创业理论与实践的特点,对大学生社会创业的过程阶段、影响因素以及过程

>> 大学生无形资产带来社会效益关键因素的探索性研究 对农村家庭培养大学生成本的探索性研究 信息技术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整合的探索性实践 网店经营者创业胜任力模型的探索性研究 大学生团队探索性学习效果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探讨 大学物理实验改革的探索性研究 探索性创新\开发性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的整合研究模型及理论假设 高职院校学生实习计划的探索性研究 求职者对网络招聘网站的用户体验:基于浙江省大学生求职者的探索性研究 大学生学校归属感自制问卷的探索性因素和验证性因素分析 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的社会资源整合及实现过程 家族企业契约治理模型、模式选择与演变规律的探索性研究 转型时期中国创业家胜任素质的探索性研究 大学课程考核改革探索性研究 大学新生英语学习策略探索性研究 来华留学生交际顾虑的探索性研究 数学教学中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的研究 高校学生创新动机影响因素的探索性研究 谈学生探索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立足源头――培养学生的探索性思维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6〕曾建国.大学生社会创业动机结构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12):33-36.

〔7〕党佳娜,魏凤.创业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06):139-141.

〔8〕林海,张燕,严中华.社会创业机会识别与开发框架模型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01):36-37.

探索性研究的特点例6

一、重视过程:让“规律”探索自然行进

“探索规律”的教学,自然是以“规律”探索的过程为基本立足点和出发点。精心设计探索活动,引领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充分经历规律的探索与发现过程,无疑便成为“探索规律”的关键性一步。

1.整体感知,猜测规律

“规律”的得来,离不开对大量、丰富素材与数据的分析与研究。课始,林老师简要揭示了“周点”“面积”“内点”之后,便以周点为8,面积为4,内点为1的长方形为例,进行了巧妙变化――“如果面积改变,内点、周点的数量会不会改变?”“如果面积变回4,内点、周点会变回来吗?”一边追问,一边结合着钉子板上直观的图形及对应的数据进行对比、观察、分析。这一过程,我认为用意有三:一是让学生整体感知“内点”“周点”和“面积”三个变量之间的紧密关系,为接下来的深入探索提供了思维模型;二是让学生感受到所要研究问题的复杂性,为接下来的分类研究创造机会;三是唤起探究欲望,激发探究兴趣。

2.分步研究,探索规律

面对复杂的问题,既要有整体思想,全面认识,更要有分步研究、层层深入的意识和能力。林老师让学生感受到了问题研究的复杂性之后,便巧妙破解难题,分步推进。“我们先来讨论周点改变,会不会影响面积?”引导学生围绕内点为1,探讨周点和面积之间的关系。此过程,学生四人为一组,每组至少在练习纸上画了三个多边形,并进行了数据记录和分析,各个小组均顺利得到了:S=n÷2。然后,教师进一步提出新的问题:“如果内点为2,它们又会有怎样的关系呢?”学生又以两人为一小组进行了探究。整个探究过程,教师高度放手,从研究素材的生成,到研究数据的观察与分析,再到研究结论的总结与表达,全部由学生来独立完成,科学有序,民主高效。

3.及时对比,总结规律

规律探索,离不开对大量素材和数据的研究与分析。在研究与分析的过程中,有一重要的方法,那便是对比。通过对比,便于寻找异同,发现规律,深刻认识。在林老师的课上,她多次引导学生对数据和得到的结论进行对比分析,不断将规律认识引向深入。特别是每组汇报时,林老师都在黑板上记录下他们总结的关系式,无形间既默默强化了规律,又让学生在对比中感受到了研究者不同、研究素材不同、研究过程和表达方式不同,但却得到了相同的“规律”。在变与不变中感受“规律”的必然性,通用性,体会到了数学研究的无穷魅力。

4.充分验证,强化规律

任何研究结论,都要在充分验证之后才会被进一步认可,特别是运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到的“规律”,更需要引导学生充分验证。林老师在放手让学生分别探索了内点为1、内点为2多边形面积与周点的关系之后,引导学生对所得到的结论进行了及时验证。这样一来,既让学生对所发现的“规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与理解,又让学生经历了完整的科学探究之旅,培养了学生科学、严谨的研究态度和研究精神。

二、关注方法:让“规律”探索科学有序

“探索规律”的教学,是以规律探索为素材,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经历探索过程,感受探索乐趣,积累探索经验的活动。在这样的过程中,离不开科学、有效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的发现、总结与运用,自然也成为了“探索活动”教学的重任之一。

1.过程中自悟

好多有效的研究方法,都是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自然而然发现并总结出来的。学生的探索活动,也必然会生成和积累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方法,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充分关注并为其积极创造条件。林老师在课中,多次适时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方法。当学生探索完内点为1的多边形周点和面积之间的关系后,林老师及时追问:“大家觉得哪一组的记录比较容易发现规律?”此语,问得妙!一箭双雕!她既是在引发比较,又是在引出一种有效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这一过程,唤起了学生对研究方法的关注,更在培养学生一种善于观察、勤于反思、重视方法的意识与能力。

2.互助中共悟

真正有意义的合作学习,不应仅仅是学习团队对知识的习得,而是还应在发现的过程中善于及时反思,总结经验,修正方法。在林老师的课上,她为学生创造了多次合作学习的机会,从4人合作探索内点为1的多边形周点和面积之间的关系,到2人合作探索内点为2的多边形周点和面积之间的关系,再到全班合作验证结论。在合作中,教师适时以问题引领学生进行方法总结与梳理,不断让学生在规律总结的过程中感悟方法,积累经验。

3.必要时点拨

儿童由于年龄小,研究经验不足,因此,一些必要的研究方法有时需要教师及时予以点拨。林老师在学生的研究过程中,结合研究进程,及时对研究方法进行了归纳与总结。不管是“列表找规律”“用字母表示关系式”还是“假设―验证”等,都在适当时机,对学生的研究方法及时予以点拨、归纳,让学生在规律探索的过程中,不断关注方法、重视方法、完善方法。这样,让规律教学不再是仅仅为了得到规律的教学,而是让其承载了更多育人功能,很好地渗透了研究精神与研究方法的培养。

三、训练思维:让“规律”探索超越规律

语文教学,常以“明线”和“暗线”两种视角进行课文分析。我认为,数学教学同样也存在这样两条线索,即学习活动的行进过程为“明线”,思维训练的巧妙渗透为“暗线”。本课中,思维训练虽不是“探索规律”的基本环节和主要任务,但它却作为贯穿整个活动的“暗线”一直存在。在林老师的教学中,她结合探索进程,及时巧妙地予以了关注和渗透,让规律探索超越了“规律”。

1.归纳与类比

林老师的课中,4人合作探索内点为1的多边形周点和面积之间的关系,2人合作探索内点为2的多边形周点和面积之间的关系,这两个环节,都是先研究实例,得出数据,再在数据中提取规律,思维方式是归纳推理。到了内点为0、3、4、5……多边形周点和面积之间的关系的探索过程,却是先猜想多边形面积与周点数量之间的关系,再分组用实例验证是不是存在这样的规律,思维方式是类比推理。两种推理方式的运用,既确保了顺利、及时得到结论,又巧妙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2.比较与分类

比较是确定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或同一个对象在不同时间条件下的相同与不同点的思维方法。本课中,教师多次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发现规律。从周点相同(都为8)时,两个图形面积和内点数量的比较,到学生记录数据方式的比较;从发现内点为2的多边形周点和面积之间的关系时“为什么画出的图不一样,得到的关系式却都是一样”的比较,到最后分排验证规律后的整体比较,等等,时时引导学生在比较中发现规律,加深认识,训练思维。课始,引导学生感受“内点”“周点”和“面积”三个变量时,由于变量多,关系复杂,不便于研究,教师及时对研究对象进行了分类(内点为1时多边形周点和面积之间的关系,内点为2时多边形周点和面积之间的关系,内点为3、4、5……时多边形周点和面积之间的关系),既确保了研究活动的顺利有序进行,又渗透了分类思想。

3.抽象与概括

探索性研究的特点例7

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09CJY006)。

作者简介:李剑力(1971- ),男,河南确山人,管理学博士,河南行政学院经济管理学部副教授,主要从事创新、创业管理与企业成长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10)03-0105-05 收稿日期:2010-03-12

一、引言

动荡复杂环境条件下,企业要成功变革,又要保持已有优势,就必须不断创新,在充分利用现有能力的同时不断探索新能力。探索性创新和开发性创新恰好适应了这一要求,从更基本的行为适应方式上体现了创新活动特征及其绩效来源。它们与企业的事前战略目标更密切相关,更多地体现出对现有知识和资源的驾驭,以及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战略主动适应性(He et al,2004)。

然而,这两种创新性质不同且具有明显的绩效差异,其间往往存在着一个张力(torison)关系,在许多方面呈现竞争态势(Bonnet et al,2003)。在一定条件下,二者也可以取得平衡与协调(JansoH et al,2005),并促进企业绩效(He et al,2004),但这还缺乏广泛的实证支持。随着研究的深化,如何平衡二者关系以更好地促进绩效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然而,目前已有研究由于忽略了一些关键影响因素的考察,从而不能有效地解释两种创新方式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机制。事实上,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组织活动,具有高度的情景依赖特征。所以,剖析特定情景条件下什么样的创新方式及其平衡性更有助于提升企业绩效,也许能够更生动地解释多彩的创新实践。

二、探索性创新与开发性创新之间的竞争关系及其平衡

1、探索性创新与开发性创新的提出

探索性和开发性创新是基于探索与开发理论视角对创新进行的研究。基于March(1991)等人的研究,Bermor等(2003)按照当前知识或技术路径的偏离(或接近)程度和现有客户/市场细分偏离程度这两个维度,提出开发性创新和探索性创新的概念,并指出它们是两种重要的不同创新方式。探索性创新(exploratory innovation)是依靠新知识或者脱离既有知识来为企业提供新的设计、创造新的市场、开辟新的分销渠道,目的是要迎合正在形成中的市场和顾客,类似于激进式创新。与此相反,开发性创新(exploitative innova-tion)是在既有知识的基础上提高企业的既有技能、过程和结构,目的是要满足既有市场和顾客,类似于渐进式创新。

2、探索性创新与开发性创新之间的竞争关系及其权衡

由于性质不同,在许多情况下,探索性与开发性创新之间往往会呈现相互竞争的关系。在相同的条件下,探索和开发活动都具有重复自我强化的性质(March,1991)。也就是说。进行探索性创新容易获得新的机会,由于它在可能散布的范围上较宽,因此会促进搜寻更新的主意、进行更多的探索,这样容易落人失败陷阱。与此相比,开发性创新更容易获得成功,巩固已有成果,由此会促进在同一途径上或领域内的更多开发,这样容易落入成功陷阱。在March(1991)看来,尽管探索和开发对组织适应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两者之间的关系却难以协调,它们在资源、注意力和组织模式等多个方面呈互相竞争的态势。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探索性创新与开发性创新是组织行为连续统一体的两个端点。

不过,Gupta等(2006)对March的观点提出质疑,认为这两种创新之间也并非完全是相互排斥和不可协调的。例如,组织可以利用外部资源等缓解它们对稀缺资源的竞争压力。它们二者不一定是组织行为的一体两端,而是两个不同维度,可以交叉(orthogonal)共存。因此,要回答探索性与开发性创新是统一体的两端还是两个不同维度,这要看分析的层次。一般而言,在同一个领域或单元内,由于资源稀缺,探索性与开发性创新往往可能是一体的两端,呈现排斥关系;但是,在关系松散的不同领域或规模较大的单位里,二者则更可能是一体的两个维度,呈共存互容关系。

然而,对于组织而言,一个基本的问题就是,既要有足够的开发以保证当前的生存能力,也要有足够的探索来保证未来的生存能力。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困境。这种两难选择就是对探索性和开发性创新的权衡过程。

三、基于权变视角的理论模型构建与假设提出

1、研究问题与理论模型构建

首先,已有研究对探索性和开发性创新与绩效关系的作用机制认识仍然不足,研究结论之间存在着不一致性。一些研究表明,两种创新方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性。如He等(2004)发现两种创新可以取得平衡,共同促进企业绩效,不平衡不利于绩效的提高,但Bierly等发现两种创新之间的平衡对绩效影响并不显著,其不平衡对绩效的负面影响也并不显著(Jansen,2005)。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不同的创新方式选择(探索性创新vs开发性创新)及其平衡如何影响企业绩效。

其次,作为组织行为适应的重要方式,探索性和开发性创新就是在环境不确定性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对它们的选择与权衡就是企业对环境不确定性程度所作出的一种反应。环境不确定性来源于外部环境,同时也与决策者的能力和知识相关。不同的决策者对环境不确定性感知的程度如何,与企业要不要创新以及如何创新有很大关系。因此,在不确定性环境下,哪种创新方式更有助于企业绩效的提高,两种创新方式的平衡是否更有利于提升绩效,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

第三,无论探索性创新还是开发性创新,都是在一定资源条件下进行的。虽然二者之间存在着资源竞争关系,但企业可以利用一些外部资源等缓解竞争压力,从而实现二者的平衡(Gupta et al,2006)。然而,在目前不多的针对探索性和开发性创新与绩效关系的研究中,学者们忽略了资源条件和角色的考察,以至于所揭示的两种创新方式及其平衡对绩效的作用机制并不是很清晰。

cyert等曾指出,组织内部往往存在着一些冗余资源(slack),企业可以利用冗余资源来应对环境变化的冲击。不同的冗余资源在组织运营中发挥的作用也不相同(Tan et al,2003)。因此,冗余资源的充分挖掘和利用。为缓解探索性和开发性创新之间的资源竞争,以更好地协调二者关系并促进绩效提供了一个新启示。冗余资源的水平和利用状况可能是影响两种创新方式与企业绩效关系的一个重要调节因素。基于此,本文提出第三个研究问题:在特定的冗余资源条件

下,哪一种创新方式更有利于促进绩效?两种创新方式能否取得协调与平衡并促进绩效?

第四,创新方式选择与组织结构特征密切相联系。March(1991)也曾指出,探索和开发除了在资源方面形成竞争外,还需要不同的心智模式和组织结构与之相匹配。因此,从组织结构特性相匹配角度考察两种创新与绩效的关系,将更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两种创新方式选择与绩效关系作用机理的认识。另外,研究也表明,组织结构具有多维度特性,而且不同的组织结构与不同创新密切相联系。因此,什么样的组织结构特性与这两种创新方式匹配可以更好地促进企业绩效,这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第四个问题。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立足企业行为层面,力图揭示探索性和开发性创新两种方式及其平衡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关系;同时,把环境不确定性、冗余资源、组织结构特性等权变影响因素纳入到创新与绩效关系的考察当中,并分析它们的权变调节影响作用,以更深入挖掘两种创新方式在不同匹配条件下的绩效水平。图1反映了本文所要研究的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其中,四类假设分别对应着四个研究问题及其相关研究内容,从而形成本文的基本研究框架。

2、理论假设推导

开发性创新是对既有的知识、技能、设计、产品和服务进行挖掘、改进和提高,随着企业经验的积累,其活动的规模和效率就大大提高,为企业带来稳定回报并且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体现出来,风险性相对较低;探索性创新是对新事物的发现和尝试,能够为企业另辟蹊径,带来新的赢利和发展机会,其回报虽然具有较高的风险性,实现较慢,但它是着眼于未来,将为企业带来更高的收益与回报(Benner et al,2003)。可以说,这两种创新活动是从不同的方面促进了企业绩效。因此,从长期发展来看,它们对任何企业来说都是必需的。如果二者关系协调,就能从整体上获取良好绩效。但国外研究表明,探索性和开发性创新两种方式间的平衡是否能够有效促进绩数,结论并不一致(Jansen,2005),还缺乏广泛的实证支持。因此,本文借鉴He等(2004)的研究,提出以下互补性假设:

H1a:探索性创新和开发性创新与企业绩效均正相关。

H1b:探索性创新和开发性创新之间的平衡与企业绩效正相关。

H1c:探索性创新和开发性创新之间的不平衡与企业绩效负相关。

基于Jansen等(2005)的研究,环境不确定性是环境动态性(dynamism)和环境竞争性(competitiveness)的一个组合,而且,它们对创新活动及其绩效的影响可能是不同的。当环境动态性较低时,由于市场需求变动和技术发展缓慢,企业面临的多是结构性问题,可以利用原有的知识、技术、方法和政策来解决它,通过开发性创新就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的规模和效率。此时,过多的探索性创新可能会“多此一举”,形成不必要“浪费”,不利于企业当前绩效的提高;而当环境动态性较高时,市场需求和技术变化迅速,若企业一味地固守于对既有知识和产品的开发,而不能及时探寻先机,就很容易形成核心能力僵化,被先进的技术或新的市场所淘汰(March,1991)。所以,无论是市场需求还是技术发展变化,随着环境动态性程度的提高,它们都会使得企业当前的技术、方法、产品和服务等迅速落伍(Ahuja et al,2001)。因此,企业需要不断探索发展出新能力。所以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2a:环境动态性在探索性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之间发挥正向调节影响。

H2b:环境动态性在开发性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之间发挥负向调节影响。

如果一个行业中竞争者较少,竞争不激烈,企业通过探索性创新所获得的新机会都可能成为新的绩效增长点,并且可以保持相对较长时间的先入优势,获得超额利润。事实上,大多数行业内部的竞争都比较激烈。在较高的竞争性环境中,若不能对探索性创新所获取的成果进行快速开发,探索成果就会被竞争者迅速模仿和扩散(Levinthal et al,1993)。这样,企业就浪费了探索性创新所花费的时间和资源。而开发性创新往往将组织的资源、注意力和行动集中在特定的方案上,进行不断改进和提高。其结果可能是,随着在这方面的经验积累,组织培养出核心能力,绩效也越来越好(Block et al,1993)。所以说,企业及时地通过开发性创新巩固了已有的创新成果,使探索回来的新机会转化为竞争优势,进而带来绩效的持续改进。因此,提出以下假设:

H2c:环境竞争性在开发性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之间发挥正向调节影响。

H2d:环境竞争性在探索性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之间发挥负向调节影响。

由上可知,环境不确定性给企业带来的既有威胁也有新机会,造成了企业既要探索又要开发的双重压力。所以,企业需要协调好二者关系。既要通过探索性创新不断把握新机会,一直走在竞争对手的前面;同时,还要通过开发性创新迅速对探索的成果进行发展和深化,从而充分享有探索带来的利益。因此,本文假设如下:

H2e:高不确定性环境下,探索性和开发性创新的平衡将更有利于促进企业绩效。

企业的成长与发展过程是一个各种生产要素的动态组合过程,伴随着时间发展或企业学习,生产要素总可能产生剩余(Penrose,1959)。又由于存在着组织决策的有限理性和经理们的权力行为,所以,冗余资源(orgnizational slack),即“一种过量的、能自由使用的资源(以缓冲组织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总是普遍存在于组织活动当中(Nohria et al,1996)。尽管冗余资源具有一定的负面作用,但只要管理得当,给以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它是可以起到较大积极作用的。

研究表明,不同的冗余资源对创新或者企业绩效的影响具有很大差异性。根据资源是否被组织的生产过程所吸收,冗余资源可区分为未吸收冗余和已吸收冗余。搜索理论研究表明,在冗余搜索的过程中,由于未吸收冗余在当前还没有投入到使用中,较容易被搜索到和识别出来,并重新配置到其他方面使用,所以,它能够较容易地被投入到开发性创新或探索性创新当中去;而已吸收冗余已被生产过程所吸收,具有较低的管理可判别性,很难识别,而且具有很大的“黏性”,不易重新配置(Tan et al,2003);即使是重新配置,由于许多资源具有不可分性,也只是在既定领域内比较容易被挖掘和充分利用。另外,当企业拥有较多的未吸收冗余资源时,就可能承受得起昂贵的创新和失败;当拥有较多的已吸收冗余资源时,企业内部管理控制就会相对宽松,从而为当前领域的创新项目提供较大空间(Nohria et al,1996)。因此,本文认为,较多的未吸收冗余不但有利于促进开发性创新,还有利手促进探索性创新增进绩效。而对于已吸收冗余而言,由于存在着在发现与利用上的困难,以及其数量有限性,可能更有利于开发性创新而不利于探索性创新。换句话说,两种不同性质的冗余资源在两种创新方式与绩效关系之

间可以发挥不同的调节作用。所以,假设如下:

H3a:未吸收冗余在探索性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之间发挥正向调节影响。

H3b:未吸收冗余在开发性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之间发挥正向调节影响。

H3c:已吸收冗余在探索性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之间发挥负向调节影响。

H3d:已吸收冗余在开发性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之间发挥正向调节影响。

March(1991)曾指出,探索和开发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活动,对组织的有限资源形成了竞争关系。也就是说,在资源约束条件下,探索性和开发性创新之间的关系很难协调与平衡。然而,冗余资源的重要作用恰恰在于,为企业试验一些新的战略和创新项目提供有力支持,尤其在资源约束的环境中,更是十分难得(Nohria et al,1996)。所以说,当企业能够拥有较多的冗余资源,或者能够充分挖掘和利用冗余资源时,就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或缓解两种创新活动之间的资源竞争压力,为平衡二者关系提供相对宽松的环境,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绩效。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H3e:企业拥有两种冗余资源较多情况下,更有利于探索性创新和开发性创新之间的平衡,并促进绩效的提高。

组织结构是一种关系协调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能否选择创新、怎样创新以及创新能否成功。它具有多维度特性,而且不同的组织结构特性具有不同的功能作用。基于Jansen等(2005)的研究,本文从分权化、正式化和联通性三个维度来分析组织结构特性对探索性和开发性创新及其平衡与绩效关系的影响。

组织分权化(decentralization)是指整个组织中决策权力的委托数量和组织成员参与决策的程度。组织通过分权可以实施系列创新活动。其中,分权化可以允许不同观点共存和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一个富有各自知识源泉的内部网络(Hage et al,1967),促进对现有知识的整合和利用,有利于开发性创新;分权化还增加了对特别问题作出可能反应的范围,支持了探索性学习(McGrath,2001)。内部成员相互间以及企业内外部之间的信息沟通与交流可以有效促进探索性创新。因此,提出假设:

H4a:组织分权化在开发性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之间发挥正向调节影响。

H4b:组织分权化在探索性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之间发挥正向调节影响。

组织正式化(formalization)是指组织使用规则和程序描述行为的程度。通过正式化,组织可以把最好的实践变成行为法典,以更有效地开发和利用现有知识和机会,并加快它的扩散。因此,正式化增进了开发性创新,加快对当前产品、服务、过程等的改进和提升。然而,高度正式化的组织结构限制了组织成员的活动范围和决策自由,所以当知识的整合和创新扩展到组织整体乃至组织外部时,其缺陷就会暴露无遗(Arad el al,1997),不利于探索性创新。所以,假设如下:

H4c:组织正式化在开发性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之间发挥正向调节影响。

H4d:组织正式化在探索性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之间发挥负向调节影响。

组织联通性(connectedness)是指员工之间跨部门的正式和非正式联系,或者说是组织内部的社会联系紧密度。这种社会联系作为一种治理机制,促进了知识的交换(Nahapiet etal,1998)。然而,无论是探索性创新还是开发性创新,都离不开广泛和深入的知识交流。研究表明,不同部门和个人之间的充分交流,可以相互带来新的知识和信息,有利于组织进行探索性创新;紧密联系的网络使得个人能够形成深层次的知识结构,去精炼现有的业务、产品和过程(Rowley et al,2000),促进开发性创新。因此,提出以下假设:

H4e:组织联通性在开发性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之间发挥正向调节影响。

H4f:组织联通性在探索性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之间发挥正向调节影响。

为提升绩效,完成探索性和开发性创新的不同战略目标,组织单位需要利用不同的协调机制(Tushman et a1,1996)。由以上分析,若把这些可能相互矛盾的组织结构特性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拥有了不同的组织协调机制,企业就能够二元性地行事,即同时追求探索性和开发性创新活动。以响应外部环境变化。因此,提出以下假设:

H4g:组织的分权化、正式化和联通性相互作用特征越明显,企业越能够通过探索性和开发性创新的平衡互动促进绩效。

四、讨论与启示

西方发达国家背景下对这两种创新方式及其平衡性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还缺乏中国情景的实证证据。我国学者钟竞等(2007)、李忆等(2008)、李剑力(2009)曾作过此方面研究,但其考察角度单一,忽略了资源和组织结构的角色作用。本文基于March(1991)关于探索与开发两种活动在资源和组织模式等方面会形成竞争关系的论断,把冗余资源和组织结构特性引入创新与绩效关系分析框架,构建了一个多要素互动的整合研究模型,从多个角度考察了两种创新方式选择的权变影响因素及其效果。其主要贡献有三:(1)基于要素互动的行为适应视角,探讨了两种创新方式选择与绩效的作用关系,更清晰地展示了企业行为层面的创新适应新图景,有助于进一步深化探索与开发理论视角下的创新研究成果。(2)将冗余资源纳入创新方式与绩效关系的分析框架并探讨了其调节作用,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带来新的研究结果。(3)将有助于理解和揭示持续竞争优势的形成机制。持续竞争优势源于动态能力,而动态能力的核心要义在于在有效开发既有能力的同时还能够不断地探索新能力。因此,本研究有助于从较微观层面揭示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

五、结论与展望

探索性研究的特点例8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893X(2012)01−0003−04

发展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全面提高技术和装备水平,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发展名牌战略,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关键是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现代化的创新创业型人才。中南大学根据社会需求、学科发展、专业布局特色,结合“大材料学科研究性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国家重点教改项目,提出“资源-冶金-材料-应用”的链式大材料学科理念和以此为背景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依托深厚的校园文化积淀营造出一种注重过程、宽容失败、敢为人先、勇于探索的校园文化氛围,建设了一支促进研究性学习的创新型师资队伍,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研究性学习过程管理机制和鼓励探索实践的保障机制。以资源共享为出发点,立足学科群体优势,构筑起一个跨学科的大材料本科人才成长与科学研究相互促进的开放式综合平台,实施连续一贯的研究思维熏陶,推进层次递进的科研实践过程,创建了以“学科文化-创新实践-制度保障”的“三位一体”的立体化实践训练体系,提出了“三导—三练—三动”的研究性学习模式,形成了以大学科为基础的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新体系,并进行了实践。通过不断交叉发展和共享建设,大材料学科群现已建成7门国家精品课程,6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个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部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人才培养特色专业,1位国家教学名师,1位省级教学名师,1个国家教学团队。2005~2010年间,大学科的本科生公开发表科研论文368篇,获国家和省级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和创新创业竞赛9项 ,“升华杯”创业计划竞赛及科技作品竞赛50项,数学建模和大学生英语等各种学科竞赛国家国际级44人次,省级16人次项,参与申请专利12项。

一、立足共享,凸显优势,树立“资源-冶金-材料-应用”的大学科理念

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自然资源不断消耗,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条件,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与资源紧密相关的材料学科应该结合资源、提取、应用来统筹发展,与相关学科更广泛的交叉融合。发展中的材料学科,要求的人才应具备深厚的和宽广的知识储备、强大的工程实践与设计和创新能力、宽广的国际化视野、强烈的资源观和环保意识、科学的思辨方式,因此,需要在更大的学科背景下、开放的学习环境中,采用科学和个性化的培育模式。

中南大学拥有从资源到制备加工等完整的优势学科体系,学科内涵关联递进,经50多年的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和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南大学特色的大材料学科群。该学科群拥有5个国家重点学科、4个国家重点(工程、国防)实验室和国家工程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2个国家创新群体,以此为基础,形成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平台。作为首席科学家单位,学科群联合承担了6项“973”重大基础性研究项目,促进了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打破了教学与科研的条块分割局面,将科研与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实现科研反哺教学、带动教学的新风气。以大学科为背景,构筑互为交叉的学科基础,建立大的教育与训练平台,通过大师的引导和大项目的支撑,将学习自交给学生,以多元多向的交流与互动,培养具有大视野、大思维、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大材料类杰出人才。在大学科理念指导下,以“资源-冶金-材料-应用”为主线,对“矿物加工工程”“有色金属冶金”“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等5个国家重点学科进行整体规划、设计,结合课程体系、实践实训、拓展训练、综合素质、非智力因素等,开展多方位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改革,培养视野开阔、基础宽厚、个性鲜明、乐于探索、勇于创新,具有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团队协作意识的大材料创新人才。

二、宽容失败,鼓励探索,营造“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人才成长氛围

大材料学科群拥有8位院士、109位博导、156位教授的强大师资队伍和大量国家及省部级教学、科研成果,对学生有极大的示范作用。实施本科生学业成长导师制,引导学生尽早接触专业信息和了解学科前沿,更好融入学术团队和培养探索精神,帮助学生建立学业规划和选择专业及课程,使学生从入学起就有引导、有指导、有鼓励、有关注,减少盲目性,提高适应性,促进素质养成。近年来,学校积极营造鼓励创新的校园文化,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为人先、不怕失败的拼搏精神,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打造坚实的湖湘文化精神基础,发挥学生社区、学生公寓、网络虚拟群体等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营造“心忧天下、敢为人先、乐于探索、勇于创新”的学科人文精神,形成极具感染的学科文化魅力和促进研究性学习的人才成长氛围。

树立“参与过程的成长即成果”的理念,开展特色品牌活动,营造敢于钻研勇于探索的学术和创新氛围,重视实践、实训,强调过程参与,容许失败。通过读书活动、知识竞赛、名家论坛、开放论坛、网上论坛等,利用教学和研究成果展示和交流平台,形成开明、活泼、合理、自由、民主的学术环境。通过院士及大师上讲台,开设学科前沿、尖端技术和科学研究方法等课程和讲座,拓宽学生视野,激发研究兴趣。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研究和实践活动,引领学生 “以探索为乐、以求知为乐,以创新为乐”,培养学生的首创精神与创业素质。

利用第二课堂和社会教育资源,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德育和素质教育,增强社会责任意识。依托团中央委托学校建设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线” 等10余个网站开展多主题网上交流和教育活动,充分利用高校网络德育系统和德育示范基地开展有效的德育工作。大力扶持和鼓励学术科技创新型社团和兴趣爱好型社团。确立“服务社会、增强责任、全面发展”的主题思想,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开展以“三下乡”和“四进社区”为主要形式的多种多样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设立专项经费,建立考核制度,对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进行量与质的考核。

将体验多种学习经历、感受不同文化氛围作为本科生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手段。针对材料学科不断与相关学科的渗透与交叉的特点,利用学科门类多、学科性公司多以及国际交往频繁的优势,对学生提出了体验不同学习经历、感受不同文化氛围的要求,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开阔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产学研早期结合感受创新氛围、企业公司顶岗历练体验创业过程。通过校际、国际交流、聘请国外教师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感受不同文化、领略不同思维特征。三年来,已选派200多名学生赴美国普度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里兹大学、芬兰罗瓦涅米技术学院、挪威科技大学进行学习,每学年邀请国外专家到大材料学科开办讲座超过50次。根据课题情况,鼓励学生到学科性公司实习或勤工俭学,以增强学生在不同研究群体的经历。鼓励学生辅修管理或经济类的课程,鼓励学生通过网络学习国外学校的课程,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体验更大范围的学科背景、文化蕴含和教育特点。

三、注重过程,激励创新,建立“认识—探索—创新”的研究性学习体系

研究性学习具有内容的开放性,过程的自主性,方式的多元性等特点。中南大学依据自身的特色和培养理念,以强化探索实践和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以营造氛围和提供手段为途径,以个性化培养和团队精神为内涵,以兴趣驱动和参与体验为基调,以自主选题和自行实验为核心,提出了“名家引导、问题引导、课题引导”“思辨训练、探究训练、拓展训练”“兴趣驱动、研讨促动、多元互动”的“三导—三练—三动”研究性学习模式。通过名家引领、课题导入、问题探索和课题解析,激发本科生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以参与科学研究为切入点,进行思维、认知、分析、辩识能力的训练。在大学科背景中,进行贯通式的拓展训练,在实际创新创业环境中,进行多层次的探究训练。通过自主选择专业、课程、教师和课题,形成学习的兴趣驱动力,通过各种类型的学术活动和社团活动,进行不同主题的研讨,达到多元互动和学术提升。与此同时,不断完善“重参与、重过程、重成长”的评价制度,改变以往重分数、重结果的评价方法,以实践训练、思维拓展、了解社会和奉献社会为导向,建立注重过程的学习实践评价体系,突出“过程完整、时间保证、训练系统”,强调参与、重视程序、强化过程、淡化结果、激励创新。

以“循序渐进提高基本能力、引导求知激发探索兴趣、成果转化及应用激励实战体验”为出发点,构筑“层次递进的训练平台、激发兴趣的探索平台、拓展能力的实战平台”三大功能互补的实践平台。利用中南大学大材料学科群的资源优势和学科建设的优势,整合国家和部省级重点实验室资源和学科性公司的资源,构筑培养学生基本素质的训练平台和进行科研开发和创新创业实战训练的平台,为学生提供研究、设计、模拟、创造和实训的自由探索空间,把学生直接置于科研开发-成果转化-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的创新创业环境中,通过“教科产”的有机结合,使教育与科技活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紧密结合。

利用“训练—探索—实战”贯通式条件保障,进行“认识—实践—创新”层次递进的训练。发挥大材料学科的整合优势,建立实训平台全面开放制度,设立创新基金,推动教学资源开放共享,实现实践平台的高效利用。三年来,大材料学科先后投入8000万元用于实验室建设,以学科群为整体统筹规划,将平台按功能划分为相应的功能区,拥有的5000余台套设备均向本科生开放,保障了研究性学习和探索实践,每学年约4000大材料学科学生受益于资源的开放共享。大学科群共有的探索平台,为建立四年不断线的必修实践课程体系和层次递进的基本能力养成实践体系提供了资源保障。低年级采用引导型训练模式,开设新生课程,通过研讨式教学使学生了解所从事领域的概念、前沿、进展以及研究方法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高年级采用研究型训练模式,邀请行业知名专家开设“企业案例分析”等课程,综合了解行业的技术发展现状,结合承担的国家及省部科研课题进行科研探索和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着重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相关知识,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

以“大学科—教学学院—指导教师—实践项目”为主线,建立大材料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长效机制。一是成立大材料学科创新人才培养领导小组和专家顾问组,负责建章立制和组织协调,旨在加强大材料学科群中各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平台建设,提高培养质量等。二是建立大学科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组织机构,鼓励跨学科组成团队,组织跨学科探索研究,以项目组为研究核心,各学院成立执行指导小组,负责指导和实施研究性学习。三是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项目制度,结合国家和社会在学校设立的项目,建立国家、企业、学校、学院四级创新创业资助体系,形成创新实践、创业实践、社会调查、科学研究四种创新创业实践类型。四是开放教师科研课题,联合大材料学科群各课题组,设立面向本科生的勤工俭学岗位,提供更多的参加科研和生产的机会。五是利用学科性公司作为学生产学研早期结合的主要载体,吸纳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将单一封闭的学校教育置于开放环境之中,使教学内涵、手段直接与现代生产相匹配,形成动态的、开放的、与现场同步的创新能力培养的平台。六是通过“双参三联合”, “定单式培养”等方式,使企业参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学生提早参加企业的相关研发活动。通过课题组与学生双向选择、学生交叉组队自主立项等措施,形成了各种参与科研的形式和多样化的研究性学习团队,实现科学研究与学生培养的有机结合。

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参入科研活动。一是学校顶层设计自由探索项目,供学生选择,通过答辩,确定是否立项资助;二是学生提出研究计划,自组研究团队,经学校或学院评审后给予立项资助;三是通过双向选择以助研形式参与老师的课题。三年来,大材料学科提供514项科研课题供学生开放研修,近700名学生获得了“中南大学本科生自由探索计划项目”“大学生创新教育行动计划”“大学生创新创业启航行动计划”“米塔尔创新创业奖”立项资助计划的支持,每年约有750名学生通过自愿选择参与科研,300人次学生参与交叉科研课题的研究,C/C复合材料、生物冶金、高性能铝合金、铜合金和镁合金等国家重大项目吸纳了200多名本科生参与研究。

四、和而不同,彰显特色,有效实施大材料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大材料人才观的理念,贯彻“和而不同,彰显特色”的思路,以资源-冶金-材料-应用为学科主线,按照“卓越性、创新性、个性化、国际化” 的原则,构建大材料学科的柔性培养方案。新培养方案设置通式教育、学科教育、专业教育和个性培养四类课程平台,压缩总学分的同时将选修课比例提高到35%左右、实践环节学分达到30%以上,设置了8学分以上的课外研学学分。大材料学科内各专业课程对大材料学科的学生100%开放选修,保障大材料学科各专业的交叉融合,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以“促进开放选学、交叉学科基础、突出专业特色、贯通素质养成”为目标,构筑融合大材料特色的弹性课程体系。大材料学科低年级各专业的学生有相同的学科基础课,一年级课程全部打通,高年级学生有各具特色的专业课,针对大学科群的发展开设前沿讲座课和专题讲座课、学术研讨等。通过“开放实验、开放课程、开放课题”的三开放促进研究性学习,使学生在开放选学中强化学科基础和深化专业知识,在交叉选修中拓宽视野和养成素质。

在校期间,学生有2次跨大类和大类内选专业的机会,还有3次自主选择教学进程、学习课程和授课老师、毕业出口的专业方向的机会,最大限度把学习的自交给学生。鼓励学生在大学科跨专业选修课程和开展探索实践,修满其他专业10个必修课学分和10个选修课学分可以获得相应专业的辅修证书,修满50个其他专业的学分(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可以获得双学位。为满足学生对学习的更高层次的需求,采取成立教改班小班上课和采取一对一指导的方式,进行因材施教和大信息量教学,加深基础课程和加大选修门类。经1~2年的集中强化基础后,在导师指导下逐步进入相应的研究团队,在学习中探究,在探究中学习,强化其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开展大学科为背景的创新人才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能力培养新模式研究与实践,在大材料学科学生中,已经形成了自觉学习、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的研究性学习氛围。在这种氛围的熏陶下,在大材料学科的立体化实践体系的训练中,学生创新思维、实践动手、交流合作等能力不断提高。对本科生全开放的学科群“训练-探索-实战”的立体化实践平台,每年可接受约4000名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和科研基本能力训练、探索研究和创新创业体验。教授们的科研团队参与指导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每年吸引大量的本科生组成研究性学习团队进行科研探索。大材料学科所有学生通过参与大型综合实验和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某个专题的研究,经历“实验方案制定-实验研究-材料制备和检测-数据分析与整理-论文撰写”等全过程实践,得到全方位训练。冶金工程专业0202班的刘芳洋同学,一年级进入理科教改班学习,二年级开始参加科研实践活动,三年级进入到刘业翔院士的科研团队开展研究训练。刘院士亲自为其制定了学习和研究计划,让其参与薄膜太阳能电池材料的开创性工作,进行实验平台的搭建和一系列探索性实验,体验从方案制定、可行性分析、设备选型论证、实验室建设等的独立工作经历。他和老师一起搭建了湖南地区第1套太阳电池光电性能测试系统,建成一套超高真空溅射与蒸发系统和用于薄膜材料电学性质测量的霍尔效应测试系统,现已发表了6篇高水平的科研论文,参加3项专利的申报。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0502班周立斌同学和0402班的高冠华同学,从大二开始进入国家973首席科学家邱冠周教授的科研团队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参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撰写出的英语论文被“JournalofPhysicalChemistry C(SCI,影响因子为4.0)”录用。郭学益教授指导的学生创新创业团队,结合湖南省的经济特色与生态问题,以“橘子油提取及应用于‘白色污染’泡沫塑料回收利用”为题进行创业设计,2006年获得湖南省第二届“挑战杯”大学生计划创业竞赛金奖和最佳创意奖、第五届“挑战杯”飞利浦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和优秀团队奖、第三届中国青年创业项目洽谈会暨科技创业成果博览会铜奖。

参考文献:

[1]宋保维,崔景元. 结合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J].中国高教研究,2006(1):32-33.

[2]张存库,田小平,陈梅,等. 基于第二课堂建设的大学生素质教育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7(10):90-91.

[3]吕改玲,蔡琼. 大学的学科群建设与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07(10):46-49.

[4]眭依凡.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兼谈美国著名大学的成功经验[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3-9.

[5]刘凡本.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透视[J].2002年“全球化教育改革”专刊.

[6]钟梅,周杭霞.英国密德萨斯大学的团体协作能力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2):94-96.

[7]崔改梅.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战平台[J].教育探索,2006(11):28-29.

探索性研究的特点例9

二、研究综述

(一)国外有关研究

目前在国外幼儿探索研究中,早期的心理学家将行为主义学派思想应用于研究中,因此他们的研究便主要侧重于引发机体探索的动机,而达尔文学派则认为:探索更多的是由生物体本身的适应所引起的;美国生态学理论中也提到:儿童探索是学习生存的生物适应行为,是种系基因的倾向性引导婴儿很早就冒险离开父母亲,去获得生存所需要的知识。吉布森(Gibson.E.J.,1988)研究中主要趋向于分析婴儿的探索与知觉之间的关系问题,其研究认为:新生儿具有先天的内在探索外界的好奇心,其可通过各种方法或者途径去探索周围环境并主动积极的获取信息资源。可知度(affordance)成了婴儿探索的动力,并提出促进婴儿探索发展的原因就在于“全方位的观察”。可以看出吉布森强调儿童通过知觉的主动探索获得知识。农尼利和莱蒙德(Nunnally.J.C.Lemond.J.C.,1973)提出了孩子对陌生刺激的探索过程:刚开始时进行全方位的探索—视觉研究—对物体的身体操作和控制—以游戏为主要形式的娱乐性探索出现(当陌生刺激变得熟悉时)—寻找更多的能引发探索的刺激。无论幼儿在何时碰到陌生的刺激都会重复这个过程。

(二)国内有关研究

国内对幼儿探索的系统研究尚不多见,非常零散,更多注重的是实际性操作。目前,上海市六所二期课程改革的实验基地幼儿园,如芷江中路幼儿园等开展了幼儿园“探索型主题活动”—幼儿园围绕着一个主题,进行自主观察,探索周围现象和事物,教师适时、适度予以支持和引导的一种系列活动;上海市青浦区晨星幼儿园开展的《区域活动材料提供与幼儿探索—提供材料,增强小班幼儿区域活动中探索的研究》,实验得出最大程度地激发幼儿探索的材料具有以下特点:形似性、隐秘性、宽广选择的可能性、有操作障碍、新奇性、有物理变化;南京师范大学“田野课程”提出了“培养自主,鼓励探索”,主张幼儿是在进入、深入现场和情景中探索知识,建构知识的。

三、概念界定

幼儿探索: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亲自从事实际的探索活动,循着科学研究的流向去思索和操作,他们探索到的决不仅仅是表层的知识,而是科学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精神,并能将探索到的这种方法和精神内化到自己的认知和品德结构中去,成为他人格中活生生的具有生命力的东西。

四、研究目标

本研究在澄清“探索”的定义,并对“探索”与“探索”的关系作出分析的基础上,对3~岁幼儿在科学教育中出现探索情况及教师指导情况进行观察研究,以期获得第一手的实证性资料,对其作初步的描述性研究。

五、研究内容

本文重点探索了初中语文情境教学的实践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归纳为以下几点:

1、面向每一位学生

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认清每个学生的优势,开发其潜能,培养其特长,使每位学生都能够开发其潜力,让所有学生能够走上不同的成才之路,成长为不同层次、不同规格的有用人才。新的教学理念设计应体现学科的实用性,而且让学生在探索行为过程中锻炼自身的能力和激发学习兴趣。梳理我国目前幼儿科学教育中探索行为研究实践现状,并将通过多种教育形式与之进行有效的相结,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激发其创造性和主动性,让我们的科学课堂在探索中不断的升华。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科学教育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习相应的书本知识(教学内容),还应该利用教育模式及教学内容来开发学生智力,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做到“探索生活奥秘”——生活启情,图画生情,音乐抒情,语言燃情,想象悟情,以此达到促进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对科学教育保持较高的兴趣。

3、强化探索性

在探索性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引导和鼓励幼儿自主地发现和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收集和分析资料,得出结论并进行表达与分享活动,培养幼儿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培养幼儿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幼儿在开放性学习的环境下,围绕探索主题,利用多种有效手段,通过多种途径主动获取信息,整理与归纳信息处理口,判断和识别信息的价值,加工处理信息,学习了恰当利用信息的能力。

4、倡导实用性

在新课程观念的指导下,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更为“丰富”,“过程”将越来越繁琐,更需要幼儿充分发挥其探索意识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因此,我们开展“以境促学”——媒体促学,故事促学,角色促学,以此来引导幼儿积极的开展探索行为,让科学教育不再枯燥、无趣,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及解决学习难题的能力。

5、营造趣味性

兴趣也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内驱力。为此,作为启发学生思维,训练学生能力,发展学生个性的科学教育探索行为研究,其通过设计形式多样教学模式,力求借助于多种感官参与下的学习过程,以达到在兴趣驱使下的问题探索与创新的过程。

6、适时反思探索性学习活动

当前教学活动中普遍存在着幼儿有活动,但无激情;有思维,但无智慧;有探索,但无创新;有回答,但无质疑的现象。在家长、幼儿园和媒体都以不同的形式催促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匆忙成长的儿童也就成为压力下的儿童。这些问题的存在是教师对探索性学习活动的认识不够到位,同时双主关系摆得不到位,没有给幼儿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幼儿对探索缺乏兴趣。因此,教师要培养幼儿对探索的兴趣,充分发挥幼儿探索问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轻松愉快的良好学习心理氛围中,自主探索,发现规律,学会知识,同时,让幼儿在探索中体验成功。

六、研究过程

(一)研究对象

研究者选择***市******幼儿园作为研究场所,该幼儿园是事业单位所属的中型幼儿园,在教学设施和软环境方面都处于中上等水平,以科研兴园为管理理念,幼儿园大部分教师都具有一级职称,幼儿园本身很重视教师的素质培养,能很好地领会探索性学习活动的内涵与特点,具有较强的指导能力。

(二)研究方法

在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注重搜集、查阅文献资料,边实践边探索边总结,确保研究取得实效。

1.调查分析法。对***市几所不同类型的幼儿园的领导和教师进行访谈,其中访谈内容如下:对探索性学习活动的认识;探索性学习活动中遇到的问题;体验的探索性学习活动的价值在何处;探索性学习活动中幼儿的反应;现存探索性学习活动的弊端;用什么方法可以改进教师在探索性学习活动中如何指导幼儿?等等。重点探讨幼儿园探索性学习活动教师的指导策略问题,了解他们对探索性学习活动的教师角色及指导策略的理解。

2.文献研究法。在课题研究中注重搜集、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资料和研究方法,了解相关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就幼儿科学教育中的探索行为现状与课堂教学模式相结合理念的理论与实践、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梳理、归纳、分析和研究。

3.案例分析法。以****幼儿园探索性学习活动的具体教学活动为研究案例,在此基础上总结探索活动中的教师指导策略。全部案例都来自教师的科学教学教案,其中有值得倡导的内容,也有通过反面教材提出批评和建议的内容,使论文更具实用性。幼儿园教师的第一手教学资料为本研究提供鲜活的佐证,教师的各项原始资料包括教师的教案、活动档案、活动结果分析等都是本研究的重要资料来源。

4.经验总结法。对在实验教学中搜集的材料全面完整地进行归纳、提炼,进行认真分析提炼,总结得出幼儿科学教育中的探索行为与创设教学模式相结合的规律,试图找出一些优化教学设计、提高幼儿科学教育中的探索行为有效性的方法和策略。

(三)研究步骤

(一)探索阶段(主要工作)

1、课题准备。参与课题研究的老师一起讨论课题研究背景,提出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在幼儿科学教育中的探索行为研究中情境创设困惑,以及学生学习兴趣和激情低落等问题,确定可以研究方向。

2、研究前的准备。所以课题组成员总结以前的失败经历,讨论课题研究的方法,确定以“课堂教学情境创设”这个突破口,研究幼儿科学教育中开发探索行为中存在的问题。

3、制定设施方案。课题组成员完成课题立项并制订课题实施方案;实验教师写出学期计划,制定阶段性目标。然后课题组根据讨论意见,对课题方案进行“细化”、“实化”的修改。

(二)实施阶段(主要工作)

1、确定幼儿科学教育中的探索行为研究中的内容点,实施“以境引情、以境促学、以境启思”的情境创设的方式方法来启发学生的探索行为。

2、每一个课题实验老师每学期要上四到六节实验汇报课,课前要提交教学计划、教学内容,课后要汇报教学总结。

3、组织课题组教师写研究论文和优秀学生习作发表。

4、阶段小结,安排下一阶段研究计划。

(三)结题阶段(主要工作)

1、组织教师参加课题组实验老师的课题观摩课,课后组织老师讨论,对课题研究如何向纵深发展的问题进行深入地讨论。

2、总结课题研究资料,收集各研究老师的研究材料。总编成课题研究成果集。

3、申请专家组对课题进行验收,做好结题工作。

七、课题研究条件分析

探索性研究的特点例10

1. 运用生活实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兴趣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创设情境,通过提出一些与课本知识有关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能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发起学习的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创设问题与疑问是探究式教学的起点,也是探究式教学的一个基本特征。

2. 通过做实验、提出实验问题,创设手脑并用的活动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1)通过实验创设。实验是进行探究的灵魂。很多物理现象,如果补充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去试一试,可以激活探究欲望,使学生体验到物理过程的内在美,如讲声现象时,设置这样一道题:给灌开水时,发出声音的音调是逐渐升高还是逐渐降低?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结论:音调升高。然后教师又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实验能顺应学生的“好奇、好动、好玩、好胜”的心理,大大刺激学生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实验问题创设情境。实验问题情境的设置,不仅在于实验问题本身,更重要的是知识背景的铺垫以及铺垫的技巧。只有当问题情境与学生原有任知结构紧密相联,并相互作用时,实验现象、探索规律,才能转化为知识和能力。

二、课堂教学思维开放和能力培养

探究式学习是通过发现问题,研究探索,从而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学习形式。探究式学习关注的不仅仅是问题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结果的过程,关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和途径。因此,实施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必须具有思维开放特征,所有问题应启迪学生充分思考,必须给予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探究式学习,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应根据学科特点和具体教学内容,努力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三、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实践是探究式学习的灵魂。

实施初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必须加强实践探索活动,让学生围绕研究的问题,在实验、观察、统计、读书、查阅资料、搜集信息、访问、调查、分析现象和数据等大量实践、探索活动中,丰富感性认识,训练、提高实践能力。加强实践探索活动,一是要组织做好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对于“杠杆的平衡条件是什么”“平面镜成像有何特点”等问题,我们都不先公开结论,而是指导学生在做好实验的基础上,分析归纳得出结论。二是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三是要重视引导学生掌握查阅资料、搜集信息、调查访问等方法。

四、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

探索性研究的特点例11

数学研究性学习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在基础性、拓展性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的和现实的问题的一种有意义的主动学习,是以学生动手动脑主动探索实践和相互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的学习研究活动。它能营造一个使学生勇于探索争论和相互学习鼓励的良好氛围,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数学研究性学习更加关注学习过程。用于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材料应是建立在学生现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能够激起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体现数学研究的思想方法和应用价值,有利于营造广阔的思维活动空间,使学生的思路越走越宽、思维空间越来越大的一种研究性材料。教师不仅要提供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材料,而且应鼓励学生通过思考、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概括出问题,甚至可以通过日常生活情景提出数学问题,进而提炼成研究性学习的材料。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问题的研究者和解决者,是主角,而教师则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给予帮助,起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不仅关心学习的结果,而且关注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学生获得了哪些发展,并且特别注意学生有哪些创造性的见解,同时对学生的情感变化也应予以注意。为了使评价能够真实可靠,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就要充分尊重学生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以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既要有定量的评价,又要有定性的评价。

一、关于研究性学习的相关内容的分析

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不告诉学生最后结论,由学生经过自己的探索和自主性研究学习,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总结自身学习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得出问题结论的过程,它是一种学生获得新知识和培养创新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的特点是开放性、探索性和实践性.开放性是说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空间是很广泛开阔的,学习使用的手段和考虑方式的选择只要是合适的都可以采用,师生关系是很灵活的等方面.探索性是指研究性学习不同于一般的学习方式,是通过教师指定或者学生自己确定的问题,然后由学生去分析问题,探索问题和得出结论的方式.实践性是指学生要注重把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注重学习与现代科技和社会发展的最新动态联系起来,因此研究性学习必须要置身于实际生活中来探究问题,发现其中的实质性问题.

二、数学教学中倡导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首先,研究性学习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能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的主导作用转变为主体作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现实的数学教学给学生的感觉是枯燥无味,使学生产生严重的厌学情绪。为了完成教材内容的教学和应付考试,教师“不厌其烦”地讲,学生“不厌其烦”地练,学生没有一点主动性。而研究性学习能唤醒学生的探索欲,增强学习的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其次,研究性学习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探究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研究性教学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实际生活中,观察、讨论、猜想,以及在人际交往中学会交流,学生的知识就会由少变多,能力也就会由弱变强。同时,能使自己的认识结构得到创新,能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真正地贯彻了素质教育。最后,研究学习也称为发现学习,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问题是这种学习方式的核心,能否提出对学生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的问题并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关键。事实上,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科学家的探索过程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研究性学习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

三、数学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它能营造一个使学生勇于探索争论和相互学习鼓励的良好氛围,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数学研究性学习更加关注学习过程。

(一)开放性

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在确定课题后,通过媒体、网络、书刊等渠道,收集信息,加以筛选,开展社会调研,选用合理的研究方法,得出自己的结论,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它的最大特点是教学的开放性。用于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材料应是建立在学生现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能够激起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体现数学研究的思想方法和应用价值,有利于营造广阔的思维活动空间,使学生的思路越走越宽,思维的空间越来越大的一种研究性材料。①教学内容是开放的。代数、几何、算法和概率,学生感兴趣的题目且有一定的可行性,都可作为研究课题。②教学空间是开放的。强调理论联系体验实际活动,走出校门社会实践;实地勘察取证、收集信息等等。③学习方法、思维方式是开放的。针对不同目标,综合运用多门学科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④收集信息的渠道是开放的。在从课本获取信息过程中,还要擅长从相关著作、讲座、因特网、人际交流等渠道中获取信息。⑤师生关系是开放的。学生在研究中始终处于主动的地位,教师扮演着知道者、合作者、服务者的角色。

(二)探究性

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习的内容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确定的研究课题:学习的方式是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探求结论的自主学习的过程。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学生获得了哪些发展,并且特别注意学生有哪些创造性的见解。为了使评价能够真实可靠,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要充分尊重学生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以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既要有定量的评价也要有定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