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体育课教案

体育课教案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9-10 15:10:27

体育课教案

体育课教案例1

 

目前写教案的方法,由于受格式限制,每次都要复许多固定的内容,浪费不少时间。写好教案的根本目的是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是写给自己看的,自己用的。因此,只要便于完整,科学地积累教学经睑,符合简练实用的原则,什么样的路子都可以试一试。在教改实践中,可采用文字式教材教案,根据单元教材和教学进度表,编写教材时,把每节课的开始部分、结束部分及器材场地等去掉,留下基本部分,使人们看就知是上什么教材、什么任务和采用的教学方法,这样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群众体育活动、业余训练工作的开展。相反,写教案很细,课的每一环节都写得很具体,在课上教师如果把自己注意力的大部分放在教案的回忆上,完全沉浸在教案中的回忆,那么,他的讲解肯定是不生动的,毫无感情的,这种讲解是不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在课前,教师要花费许多时间来写些每课相同的部分。加上课前器材准备工作,教师把许多时间放在编写教案和器材场地上,就不能更好地把许多时间放在钻研教材教法和业务学习上,时间长了,枯燥无味,最后连教案也不想写了,因为有许多的课课相同的。使用简明扼要的文字式教案,可为教师节省许多宝贵的时间,使教师能把更多的时间用于进行理论学习,更新教学方法,体育锻炼和实标,保证教师为完成繁重任务必须具备的时间、能力和精力。改革中小学校现行的体育备课方式,把体育教师从繁锁的模式教案的框框中解放出来,寻求简明实用的教案形式,让教师有较多的时间来学习知识技能,钻研教材教法,加强实际备课和进行体育科学研究活动,这是广大体育教师的共同心愿。下面试举两次课简明教案示例。

1. 耐久跑

耐久跑是周期性的大强度运动项目,能培养持久奔跑能力和速度耐力。它要求运动者的中抠神经系统具备较高的机能稳定性,心血管机能与运动机能相适应。经过长时间实际锻炼,心脏功能、呼吸功能得到提高。在冬冷夏热和疲劳的耐久跑练习中还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长期体育课上坚持耐久跑是体育教学中一项必须长久贯彻的方针。下面设计出一份简明扼要的文字式教案,可为教师节省许多宝贵的时间,使教师能把更多的时间用于进行理论学习,更新教学方法,体育锻炼和实标,保证教师为完成繁重任务必须具备的时间、能力和精力。

(一) 动作名称:途中跑(15分钟)

(二) 教学任务;改进途中跑技术,发展速度耐力。

(三) 教学重点:途中跑。

(四) 教学难点:保持速度、保持姿势。

(五) 教学要求:途中跑步伐均匀、轻松、动作协调。

(六) 教学六法:1、原地摆臂和呼吸配合练习。2、高抬腿跑20米转入中速跑30x3一5次。3、后澄跑20米转入中速跑30x3一5次。4、小步跑20米转入中速跑30×3一5次。5、重复跑:中等速度,速度均匀。男100米x3次,女100米x2次。

(七) 易犯缺点:后蹬不直,造成坐着跑,前摆腿时,大腿抬不高。

(八) 教学组织:1、成体操队形站立,做原地摆臂动作练习,2、做行进间跑的辅助练习时,成六路纵队站立,每组一个人一起做练习。

此教案抓住耐久跑教学中的关键点,不失教学重点,又具备极大的灵活性,教师在备课记要点上花费的时间将非常的少,利于教师对教学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也利于师生之间的沟通,增进师生感情,增强学生体育课学习兴趣。但此教案非常考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随机应变能力,对教师的要求较高。

2. 趣味篮球课教学

篮球运动是在快速、激烈、对抗的情况下进行的一项综合性体育活动。其具有竞争性强、趣味性浓等特点,深受广大中学生的喜爱。它能全面锻炼身体,主要是发展学生的跑、跳、投等基本活动能力,提高灵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和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团结合作等优良品质。想要打好篮球,传运球是最基本的。如果按部就班地教学,有的学生就减少了篮球兴趣,特别是女学生。。。有的传、运球没学好就急着想打比赛。但使用一些特别的手段就会使学生对传运球也感兴趣。下面就介绍以下几种趣味运球教学法。

2.1运球互指

在一块长、宽各5米左右的篮球场上或者平地上,里面站三至四人,每人一球。在此场内运球,运球的同时去击拍别人的球:

(1)球被别人拍掉或被逼出场外。

(2)球自拍停止或中途没拍到球。

出现以上两种情况的学生,就离开场地,由场外的学生补进,继续游戏。如果班上学生多,可多划几个场地。此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运球兴趣,在游戏中提高运球、控球、护球的水平,学生乐此不疲。

2.2一人运两球(接力)

利用半个篮球场,运球迎面接力。一人左右手同时各运一球,从起点一直至终点。球若被运丢,则拾回从丢球处理继续。。若一手推,一手运球则从起点开始,重来一次。

此游戏对培养学生左右手运、控球能力有着极大的帮助。

2.3运传抢游戏

利用篮球场,游戏内与之平行1米处划一线为禁区(只许接球队员在内,其余任何人不许进)如右图,每队人数4―7人左右。游戏开始,在中圈跳球,获球的队通过运球和传球组织进攻,设法将球给本队的接球员,接球员接到球后,该队就得1分。同时守队则积极组织防守.努力断抢,利用运球和传球转守为攻。在规定的时间内,以得分多者为胜。规则:

(1)不得推、拉、打、摔对方队员。不得持球跑。否则,算犯规。在就近罚界外球。

(2)球出界外,由对方在出界地点发界外球(不能直接传球给接球员)

(3)双方争球或同时击球出界,应在中因跳球。

(4)接球员出界接球或接球后出界则不得分,应发界外球。

(5)一队得分后,应由另一队在端线发界外球(接球员此时不得干扰球)。

此游戏是在学习了运球,并介绍了传球或初步学习了传接球后运用运传球组织比赛。它对学生掌握运传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

2.4躲闪运球

在半个篮球场上进行。分成2组,一组在内4~7人,半场内每人一球进行运球,一组共三个球,把这三球滚或抛入圈中,击里面的人腰部以下,被击中或运球停止则出来,加入击球行列,至都被击中为止,换组进去继续进行。

此游戏在运球基本掌握下才能进行,主要是锻炼学生的视野和灵活性,提高控球能力。

以上四法可根据场地器材的具体情况,自行调整场地的大小和球的多少等进行。尤其对刚学篮球或篮球水平不在同一起点的学生一起学习的情况下运用,不仅可使刚开始接触篮球的学生兴趣盎然,而且对于篮球技术有一定水平的学生也不失其兴趣而得以提高。

耐久跑与趣味篮球课教学在实践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上课的主动性提高了不少,教师的备课时间骤减,但教学质量却有增无减,所以,此教学教案可以说是成功的。

教案的设计应该具备以下特点:

1.抓住重点 2.体现目标 3.尊重学生要求 4.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

5.简明扼要

参考文献

[1]王莉.现代教育教学探索 [J],2009,(4).

体育课教案例2

 

目前写教案的方法,由于受格式限制,每次都要复许多固定的内容,浪费不少时间。写好教案的根本目的是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是写给自己看的,自己用的。因此,只要便于完整,科学地积累教学经睑,符合简练实用的原则,什么样的路子都可以试一试。在教改实践中,可采用文字式教材教案,根据单元教材和教学进度表,编写教材时,把每节课的开始部分、结束部分及器材场地等去掉,留下基本部分,使人们看就知是上什么教材、什么任务和采用的教学方法,这样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群众体育活动、业余训练工作的开展。相反,写教案很细,课的每一环节都写得很具体,在课上教师如果把自己注意力的大部分放在教案的回忆上,完全沉浸在教案中的回忆,那么,他的讲解肯定是不生动的,毫无感情的,这种讲解是不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在课前,教师要花费许多时间来写些每课相同的部分。加上课前器材准备工作,教师把许多时间放在编写教案和器材场地上,就不能更好地把许多时间放在钻研教材教法和业务学习上,时间长了,枯燥无味,最后连教案也不想写了,因为有许多的课课相同的。使用简明扼要的文字式教案,可为教师节省许多宝贵的时间,使教师能把更多的时间用于进行理论学习,更新教学方法,体育锻炼和实标,保证教师为完成繁重任务必须具备的时间、能力和精力。改革中小学校现行的体育备课方式,把体育教师从繁锁的模式教案的框框中解放出来,寻求简明实用的教案形式,让教师有较多的时间来学习知识技能,钻研教材教法,加强实际备课和进行体育科学研究活动,这是广大体育教师的共同心愿。下面试举两次课简明教案示例。

1. 耐久跑

耐久跑是周期性的大强度运动项目,能培养持久奔跑能力和速度耐力。它要求运动者的中抠神经系统具备较高的机能稳定性,心血管机能与运动机能相适应。经过长时间实际锻炼,心脏功能、呼吸功能得到提高。在冬冷夏热和疲劳的耐久跑练习中还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长期体育课上坚持耐久跑是体育教学中一项必须长久贯彻的方针。下面设计出一份简明扼要的文字式教案,可为教师节省许多宝贵的时间,使教师能把更多的时间用于进行理论学习,更新教学方法,体育锻炼和实标,保证教师为完成繁重任务必须具备的时间、能力和精力。

(一) 动作名称:途中跑(15分钟)

(二) 教学任务;改进途中跑技术,发展速度耐力。

(三) 教学重点:途中跑。

(四) 教学难点:保持速度、保持姿势。

(五) 教学要求:途中跑步伐均匀、轻松、动作协调。

(六) 教学六法:1、原地摆臂和呼吸配合练习。2、高抬腿跑20米转入中速跑30x3一5次。3、后澄跑20米转入中速跑30x3一5次。4、小步跑20米转入中速跑30×3一5次。5、重复跑:中等速度,速度均匀。男100米x3次,女100米x2次。

(七) 易犯缺点:后蹬不直,造成坐着跑,前摆腿时,大腿抬不高。

(八) 教学组织:1、成体操队形站立,做原地摆臂动作练习,2、做行进间跑的辅助练习时,成六路纵队站立,每组一个人一起做练习。

此教案抓住耐久跑教学中的关键点,不失教学重点,又具备极大的灵活性,教师在备课记要点上花费的时间将非常的少,利于教师对教学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也利于师生之间的沟通,增进师生感情,增强学生体育课学习兴趣。但此教案非常考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随机应变能力,对教师的要求较高。

2. 趣味篮球课教学

篮球运动是在快速、激烈、对抗的情况下进行的一项综合性体育活动。其具有竞争性强、趣味性浓等特点,深受广大中学生的喜爱。它能全面锻炼身体,主要是发展学生的跑、跳、投等基本活动能力,提高灵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和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团结合作等优良品质。想要打好篮球,传运球是最基本的。如果按部就班地教学,有的学生就减少了篮球兴趣,特别是女学生。。。有的传、运球没学好就急着想打比赛。但使用一些特别的手段就会使学生对传运球也感兴趣。下面就介绍以下几种趣味运球教学法。

2.1运球互指

在一块长、宽各5米左右的篮球场上或者平地上,里面站三至四人,每人一球。在此场内运球,运球的同时去击拍别人的球:

(1)球被别人拍掉或被逼出场外。

(2)球自拍停止或中途没拍到球。

出现以上两种情况的学生,就离开场地,由场外的学生补进,继续游戏。如果班上学生多,可多划几个场地。此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运球兴趣,在游戏中提高运球、控球、护球的水平,学生乐此不疲。

2.2一人运两球(接力)

利用半个篮球场,运球迎面接力。一人左右手同时各运一球,从起点一直至终点。球若被运丢,则拾回从丢球处理继续。。若一手推,一手运球则从起点开始,重来一次。

此游戏对培养学生左右手运、控球能力有着极大的帮助。

2.3运传抢游戏

利用篮球场,游戏内与之平行1米处划一线为禁区(只许接球队员在内,其余任何人不许进)如右图,每队人数4―7人左右。游戏开始,在中圈跳球,获球的队通过运球和传球组织进攻,设法将球给本队的接球员,接球员接到球后,该队就得1分。同时守队则积极组织防守.努力断抢,利用运球和传球转守为攻。在规定的时间内,以得分多者为胜。规则:

(1)不得推、拉、打、摔对方队员。不得持球跑。否则,算犯规。在就近罚界外球。

(2)球出界外,由对方在出界地点发界外球(不能直接传球给接球员)

(3)双方争球或同时击球出界,应在中因跳球。

(4)接球员出界接球或接球后出界则不得分,应发界外球。

(5)一队得分后,应由另一队在端线发界外球(接球员此时不得干扰球)。

此游戏是在学习了运球,并介绍了传球或初步学习了传接球后运用运传球组织比赛。它对学生掌握运传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

2.4躲闪运球

在半个篮球场上进行。分成2组,一组在内4~7人,半场内每人一球进行运球,一组共三个球,把这三球滚或抛入圈中,击里面的人腰部以下,被击中或运球停止则出来,加入击球行列,至都被击中为止,换组进去继续进行。

此游戏在运球基本掌握下才能进行,主要是锻炼学生的视野和灵活性,提高控球能力。

以上四法可根据场地器材的具体情况,自行调整场地的大小和球的多少等进行。尤其对刚学篮球或篮球水平不在同一起点的学生一起学习的情况下运用,不仅可使刚开始接触篮球的学生兴趣盎然,而且对于篮球技术有一定水平的学生也不失其兴趣而得以提高。

耐久跑与趣味篮球课教学在实践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上课的主动性提高了不少,教师的备课时间骤减,但教学质量却有增无减,所以,此教学教案可以说是成功的。

教案的设计应该具备以下特点:

1.抓住重点 2.体现目标 3.尊重学生要求 4.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

5.简明扼要

参考文献

[1]王莉.现代教育教学探索 [J],2009,(4).

体育课教案例3

首先看教学思想是否符合现代教学论;其次看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确定是否有利于全体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第三看教学过程是否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技能的形成、潜能的开发和提高;第四看教学设计是否体现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第五看教学方法是否重视“主体意识、情感意识、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 的培养。

二、对小学体育课堂“三维目标”达成情况的评价

评价“知识与技能”,首先要对学生学习动机进行评价;其次要对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情况进行评价。对“过程与方法”的评价,首先,体育课堂应保证学生体育学习的过程应该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其次,体育课堂要保证学生体育学习的过程是充满观察、尝试、实践、合作、思维与交流的丰富多彩的活动。第三,体育课堂要保证自主实践、合作交流是学生体育学习的重要方式。第四,体育课堂要保证学生学习体育的过程应当是富有个性、多样化学习的过程。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主要看是否营造出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否创设广泛参与交流、合作、探索的空间。

1、 研究意义:

目前,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大多不会为衣食发愁,他们对健康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伴随着素质教育,健康标准也逐步完善。但一些标准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

1.1 传统的体育课堂评价,比较注重与运动有关的身体素质,而不太重视与健康有关的身体素质的评价。

1.2 部分体育课堂出现了应试化现象。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一些体育课出现了测试标准要测什么就教什么的倾向。

2、研究目的: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展开了“对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研究,建立比较科学合理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促进教师以“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学生形态机能的全面协调发展、学生身体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为教学目标,使学生成为既有丰富的知识,又有健康体魄,同时又具有高尚人格的主体性的一代新人。

3、研究方法:

3.1 个案分析法

以某班某一个学生为研究对象,搜集其基本情况,对学生的各方面的资料加以缜密的分析,诊断其问题行为的原因,找出产生问题的症结。

3.2 对比、归纳法

通过在连个平行班中开展对比实验,然后对两个班学生体育学习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总结。

4、结论与建议:

通过研究,笔者结合实际,整理总结出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评价方法,具体评价办法如下:

4.1、对课堂的总体评价

4.1.1 教学思想----符合现代教学论。学校教育要通过开放式的问题、情境、活动,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经验、体验、问题或想法进行多方交流,充分调动在教与学双边互动过程中的学生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以促进每个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和提高生活实践能力,全面的发展。

4.1.2 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有利于全体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也就是说要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选那些最基本、能被小学生所接受、理解、难易适度、最能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行为动作、技巧作为教学内容。

4.1.3 教学过程----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技能的形成、潜能的开发和提高。教学过程尽可能情境化,这样可引起学生及兴趣,激发他们向未知领域不断探索。情境教学要通过创设生动、活泼、愉快、 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让学生身临其境,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形成乐学、爱学、会学的学风。

4.1.4 教学设计----体现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每个学生都是发展的人。教师要加强课内外沟通、学科间渗透的教育意识,追求在宽松、愉快的活动氛围中构建新知。保证学生参与活动时心情舒畅,投入程度高。

4.1.5 教学方法----重视“主体意识、情感意识、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 的培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调动他们的主体意识。在学习和生活中努力发现每个同学身上的闪光点,给学创造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让学生感觉到自我的人生价值,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主体意识。在日常教学中既要始终贯彻真、善、美的教育,教会学生正确理解真、善、美的概念,又要强调理性参与和合作,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4.2 对“三维目标”达成情况的评价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课堂教学要实现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种要求体现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那么如何评价体育课三维目标的达成情况呢?下面谈谈笔者的初浅建议。

4.2.1 对“知识与技能”的评价:

实施新课改并非要改变知识在课堂教学中的核心地位,反而,对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把知识的形成过程放在教学的首位,使学生经历真正的认知过程,获得具有生命力的有用的知识,掌握具有迁移的生动活泼的知识结构。那么,如何评价小学体育课上知识的教学呢?笔者认为:

首先,要对学生学习动机进行评价。体育学习动机是形成体育能力的关键,要使学生明确体育运动不仅对身体有益,而且对心理和智力也有益。

其次,要对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情况进行评价。自我评价是自我教育的一种方法。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如果一位学生缺乏必要的自我评价能力,他在练习中只会机械重复、死练硬套。产生错误时,不仅辨别不清,甚至有可能由于一再重复导致技术的错误定型。有自我评价能力的学生,根据练习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去寻找解决或改正的线索与办法,能更快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对技术规格及练习的讲评,提供判别标准,明确练习要求,以此培养学生形成自我评价能力。

4.2.2 对“过程与方法”的评价:

从本质上来说,学生的体育学习过程是一个自主构建对体育知识理解的过程。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主动的参与者,他们带着自己原有的知识背景、活动经验和理解走进学习活动,并通过自主活动去建构对体育的理解。在此活动过程之中,获得经验、对经验进行分析与理解以及对活动过程、活动方式的反思都十分重要。在评价时应关注以下方面:

首先,学生体育学习的过程应该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在来到学校之前,他们已经拥有了一定的日常生活经验。而随着学生的成长,他们从学校里所获得的经验会比在学校外日常生活中所获得的经验更多、也更重要。一般说来,学生在学习时往往会将学习与客观事物的实际相结合,尤其会把学习和自己周围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进行学习,这不仅由于体育有应用广泛的特性,还因为学生的体育学习总是喜欢和实际相结合,这才能达到学会体育、学好体育的目的。

其次,学生体育学习的过程应是充满观察、尝试、实践、合作、思维与交流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学习体育,是由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体育教育发展的要求所决定的。体育课上,教师应通过布置情境,提供必要的材料和器材,让学生自由尝试、思考、再尝试和再思考,自己认识事物、发现问题并在这一过程得到身心的锻炼,而不应是被动地听教师指挥。教师的作用是使课堂成为共同进行活动的一个中心,以便通过这种活动使学生体育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第三,自主实践、合作交流是学生体育学习的重要方式。好体育课堂的标志是能够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组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主动从事体育活动,并在学生需要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帮助。教学中要体现知识发展的阶段性,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教学方式应多样化、合理化。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让学生经历主动“做体育”的过程。

第四,学生学习体育的过程应当是富有个性、多样化学习的过程。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其认知水平、认知风格存在差异,并且处于同一发展阶段的不同学生在认知水平、认知风格上也存在差异。但差异性没有绝对意义上的优和劣,因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背景、家庭环境,所以,我们不能要求所有学生都是一个思维模式。因为没有差异就意味着没有发展。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多地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别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以改变自己在认知方式上的单一性,促进自身发展。

4.2.3 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

随着教育重心转移向学生的发展后,情感与态度指标更显出它重要的意义。积极的情感与态度会增加学生对体育学习的投入和学好体育的信心,使学生更深的体验到体育的魅力和学习兴趣。而消极的情感与态度会在学生心理蒙上一层阴影,让学生对体育近而远之。积极的情感与态度能积极影响学生以后的工作态度与价值取向,消极的情感与态度对学生的工作态度与价值取向会造成不利的影响。所以,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培养,促进学生良好体育素养的养成。进行教学评价时应关注:

体育课教案例4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9-143-001

笔者在体育课教案检查和与一些教师交流中发现,很多体育教师的教案是为了完成任务疲于应付,甚至有些脱离教材、脱离学生实际的“搬家”式的教案,如抄教案、直接采用旧教案等,上课与教案是两码事。这样的备课于学生无益,教师费力。教案是教师在授课前准备的教学方案,它集中体现了教师执教的观念、思路,也反映了教师对教材和学生的把握程度及课堂教学的艺术。写好教案既是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也在相当程度上体现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本、以发展为本,教案也势必是以学生为中心、发展为本的新教案。我们教师要尽快从目前备课流于形式的误区中解脱出来,把精力放在研究教材上,放在研究学生上,放在研究创新教学方法上,变应付型教案为实用性新课改教案。

一、教案的编写应该贵在实用,力求创新

新课改的推行,我们应该用新的理念来编写新的教案。备课是为了上课,写教案是为了方便教学,写的教案应实用,以创新为目的。传统的教案是以教定学,《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我们以学定教,依据教材教标准。这就使教学的空间无限扩大,使我们的教学观念发生质的变化,因此,我们在写教案时,应紧紧围绕怎样发展学生,如何创新施教?设想学情新变化,设计学法新练习,设计教学新思路。

写教案时要注意以下五点:

1.要注重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

实施新课改,教师心中要有学生,要注意把方便让给学生,以学定教,以学路定教路,以学法定教法。学生使用的学习资料,不只是体育课本,必须在内容选择、活动设计上充分体现新课程的新理念,努力突出学习活动的自主性、探究性、开放性和创造性。要着力引领学生培养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而不是引导学生机械训练。例如教授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男生)、原地双手胸前投篮(女生),开始时我设计学生讨论“运用篮球能做哪些传球?”接着学生两人一组尝试篮球的各种传球练习,教师引导男生单手肩上传球、女生双手胸前传球传的高一点,逐渐过渡到投篮动作,学生通过尝试练习,自己总结出投篮动作要领。

2.要注意写实践创新

在备课时应注意设计如何让学生动手动脑的活动,设计出让学生动起来的方式,设计出张扬学生个性的活动内容;写教案还要写出特色来,内容要写的与众不同,形式要写的新颖活泼,注意引发和张扬学生的个性,注意写出授课的个性特色来。例如在每节课主教材学习最后,我都给不同学生设有自由发挥和实践创新的时间和空间,引导不同学生实践动作和自由发挥练习。

3.要注意写情境

把激发学习兴趣放在第一位,因此,在备课时要设计一些有趣的教学情境,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案中应多准备一些体育器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研究学习,合作学习。比如课前教师创设情境,摆放四个体操凳,课的开始,教师提出问题:“利用体操凳可以做哪些练习?请各组设计练习,合作进行准备活动。”然后学生分组讨论、实践。

4.要注意设计几个主教材的探究性问题,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预习在体育学科尤为重要,体育与其他学科不同,课堂教学一般都在室外,空间大,同时上课班级多,噪音大,学生注意力易分散,难以专心听讲,携带课本上课也不方便,所以检查学生课前预习课本知识的情况非常必要,也可以充分发挥新课程课本的作用。

5.要注意写总结反思

在设计教案时,必须留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可留3分钟左右的时间,指导学生对本课学习内容、学习活动进行总结反思。可设计问题:想一想,本课学习了哪些内容,主要探究了哪些问题?通过本课学习得到哪些启示,还有哪些疑问?教案中还要留有可变的空间,一份教案需要在不同的班、不同的学生中被多次重复使用,教案就应该有可变的空间,就应该在课堂教学实践后不断的得到改变与完善,课上有了灵感或好主意课后可以补充。吃一堑长一智,积一招学一巧,一课一得,及时总结。日积月累,就可以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体育课教案例5

1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方案的研究

1.1我国5套体育教育专业本科

课程方案的培养目标的发展分析研究各高校对人才培养的目标能够反映出各高校对于人才的培养期望以及培养方向。同样,若要有效地研究人才培养的课程方案,第1步必须从培养目标入手,因为培养目标会影响整个课程体系的构建以及发展。同时,对培养目标的分析研究更有助于完善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的培养体系。在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在不同时期的不同需求,我国于1980年、1986年、1991年、1997年和2003年颁布了5套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的教育计划。众所周知,培养目标是要紧密联系国家和社会需求的。因此,我们先从5套教育计划的培养目标入手,分析其演变规律,发现社会对于体育教育人才的需求走向,并为3所高校培养目标比较研究提供借鉴。由表1可以看出,1980年我国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教育计划的培养目标中,将管理场地设备的工作能力也归入了培养体育教育人才的最终目标之中,目标较为模糊但可以看出,较为针对性地培养中等学校体育教育人才;在1986年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教育计划中,其目标则更加清晰和有针对性,即培养中等学校的体育教师,并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首次出现在培养目标之中;1991年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中,首次将“科研能力”归入其中,可以看出,在这个时期内社会对体育教育人才拥有较高的科研水平是较为迫切的。同时,可以看出,社会对体育教育人才素质培养的要求愈来愈高;1997年的培养目标则更加具体,即具体到“体育教育的专门人才”,并且对体育教育人才科研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可以看出社会发展对体育教育人才科学素养的渴望;在2003年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方案的培养目标中可以看出,社会对于体育教育人才的渴望不仅仅存在于学校教育之中,更需要社会生活之中,体育教育人才不仅要服务于学生,更要服务于社会大众,并将“体育教育专门人才”改为“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总体来看,培养目标从“掌握三基的专门人才”到“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及社会指导的复合型人才”的转变路线中看出,我国社会需求由体育教师优秀的“知识、理论、素养”水平到“教学、实践、指导”能力的转变。

1.23所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

程方案培养目标的比较分析由前面的分析我们看到,国家、社会对体育教育人才的需求从“知识、理论、素养”到“教学、实践、指导”能力的转变,并且更是需要多元化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各高校的培养目标在各具特色的情况下,也应紧紧围绕国家社会的需求。那么,3所高校对体育教育人才的培养是怎样的呢?由表2可以看出,3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培养目标都紧密地围绕国家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都努力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多元化的体育教育人才。但是,在3所院校培养目标紧密围绕国家社会需求的同时,又各具特色。首先,在运动技能方面,北京师范大学提出了“一强两能”的运动技能要求,而北京体育大学和首都体育学院则对运动技能的要求较为淡化,而更加强调的是“教育技能”;其次,北京体育大学对体育教育人才的最终培养目标是从事各项体育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而北京师范大学对于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则是体育教育的高级专门人才,首都体育学院则更加具体,即多能一专的中小学体育师资。

1.33所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

程方案培养要求的比较分析各院校对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所制定的培养要求是对培养目标的进一步解释,也能更清楚地反映该校该专业的培养特色,也使得该校该专业的目标人才更加清晰化。当然,在后期的发展演变中,培养要求改为培养规格,“规格”一词的提出,也是在新时期下对体育教育人才的更高要求。在我国第5套课程方案的培养规格中,除了对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思想品德、英语、计算机水平以及体育教学、训练、科研能力外,更加入了“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及锻炼的意识”一条,首次将“健康”一词引入培养规格之中。那么,3所院校的培养规格又是如何呢?由表3可以看出,3所院校在对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的思想品德、理论知识、科研能力、对政策方针的把握能力、英语与计算机水平方面都做出了一定的要求。但可以看出,北京师范大学更加注重学生理论知识以及科研能力的要求,而北京体育大学则对学生在教学训练所必备的讲解、示范、保护帮助、分析纠正错误、组织、制定相关文件的技能与方法方面较为注重,而首都体育学院对学生的培养规格中,加入了“拥有健康的意识以及增进身心健康的手段方法”一条,这也与我国第5套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方案的培养规格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

2结论与建议

2.1结论

2.1.1在我国5套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方案培养目标的研究分析中看到,我国对体育教育人才的期望在从“知识、理论、素养”水平向“教学、实践、指导”能力方面的转变,国家、社会更需求教学、训练以及社会指导能力较强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2.1.2通过对3所院校课程方案培养目标的比较可以看出,3所院校的培养目标都努力围绕国家社会的需求,但在“运动技能”与“教学技能”方面以及最终达到的人才培养目标方面是各具特色的。

2.1.3通过对我国第5套课程方案的培养规格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第5套课程方案的培养规格更加注重学生“健康教育意识、能力”的要求,而对3所院校培养规格的比较中可以看到,3所院校在科研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健康教育能力方面的要求是不同的,但在基本理论知识、思想品德、教育政策方针的把握能力以及英语计算机水平方面都做出了较高的要求。

2.2建议

体育课教案例6

中小学体育课程正常课量设置一般为每周16至18节,部分学校体育课量设置每周超过20节甚至更多,平均每天三到四节课。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师用书》里,一份体育课标准教案的字数基本在1000字左右,再加上专设的表格、图示、图形,完成这样一份体育课教案至少需要一到两节课的时间,如果每节体育课都按照这样的样本教案去上课,教师的工作强度非常大,也无法长期坚持。因此,体育课教案的编写就需要改革,即繁简结合,这样既突出重点,又照顾全面,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才能发挥更好的效率。

一、体育课教案的繁写

所谓体育课教案繁写即体育课程标准教案,一般分为以下几方面:

1.开始部分

这里面包含课的目标,课堂常规,准备活动,教材选用等。

2.中心部分

主要包含课的顺序,时间分配,课的内容,重点难点,各项活动的运动负荷,活动注意事项,教师的指导与练习方法等。

3.结束部分

主要是放松活动,小结讲评本课;器材准备,全课密度,基本部分密度等。

以上三个部分里,教师在编写教案时,每一项都要写出详细内容,这里只举一个小例子:开始部分里有一项是准备活动,体现在教案中时,要求教师写出准备活动(如徒手操)有几节,每一节的名称及每一动作的名称,为何设计这几节以及每一节的负荷等;在负荷里又包含了次数和时间等。

在中心部分里,学生的练习队列,活动队形都要用图示表现在教案里;再细的话,所要学习运动项目的身体运动轨迹,也应用体育运动术语及图形线条显示在教案中。

理论上讲,体育教案按这样标准要求编写,教师严格按照教案去上课,确实能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同时也能起到体育课标准示范作用,特别是对刚走上体育教师岗位又缺乏经验的青年教师来讲很有必要。但是,对于有了一定时期体育教学经历和经验的教师来说,每节体育课教案都要如此繁琐去编写的话,既不现实,也很难做到。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教师除了教案编写以外,还有许多其它的东西要写,比如教学进度、教学计划、听课记录、课后小结及各类总结等。更重要的是体育教师因职业特殊性,除文字教案备课外,各体育项目的身体运动训练不可或缺,这也是体育教师备课的另一重要内容。由此可见,中小学体育教师在每天三四节的课量后再去编写以上如此繁琐的标准教案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有繁有简科学合理地编写体育教案势在必行。

二、体育课教案的简写

体育教师在具备一定的教学经历取得一定教学经验以后,为了更好更有效地促进提高教学效率,教案除了部分按标准编写外,一部分应该从简编写。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教科书里,教学内容大体分成了几类,第一类:身体形态,基本体操,走跑、跳跃、投掷类游戏;第二类:技巧与器械练习,球类游戏,角力游戏;第三类:韵律游戏,武术系列;第四类:体育基础常识。在这些项目中,我们很难说哪些重要,哪些不重要,这要结合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情况而定。适合本学校体育设施实际便于开展的体育项目,我们备课时可以从繁编写;而不太符合本学校现状但又应该了解和掌握的体育项目,我们可以从简编写教案。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又照顾到全面,避免了死搬教条,提高了课堂效率。如何简写体育教案呢?笔者以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1.直入主题省去细节

在体育教案的开始部分里,只写出课的目标,准备活动名称即可;至于队列,师生互致问候,准备活动做什么,做多少节,做多长时间,每一节操的运动术语,体育教学常规里都有规定,除有特殊情况,基本变化不大,可以省去。

2.图示省略

在体育教案中心部分里,标准教案要求对学生队列,所做运动项目的身体活动轨迹都标出图示,这很费时费力,且在有些项目上作用不大,教案简编时可以省去这些图示。

3.中心部分的简化

体育教案编写的大部分内容在中心部分,特别是对所要学习的某项运动动作分层次分重点地作详细描述,在简编体育教案时,这些可以基本省去,只写出项目重点和难点,指导与练习所采用的方法即可。

4.结束部分

在结束部分里,主要是放松练习要做的运动项目,简编教案时只写运动名称,而不再对该运动项目作细致分析;至于本课内容小结,评比教学效果,课后小记等亦可省略。关于课后小记,不是每课必写,而应在一个教学单元结束后,或者某项运动的学习有新意有突破并认为有必要时才去写出心得体会即课后记。这样在教案结束部分编写时,只需几十字就行。

体育课教案例7

随着世界性的知识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高速发展,电脑的应用已日渐普及,已逐渐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必须用品。为了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效果,实现办公自动化,更新教案编写的方式,我们研究了“万达奇”体育教案编写速成软件。

该软件的编程是根据体育教学大纲中的体育教学内容,按照不同的运动项目进行科学的、合理的逻辑分类,并依据体育教学的一般原理和规律,对体育教学中最基本的、最常用的运动项目的动作要领、教学步骤、教学方法、要求、难点、重点、预防与纠正错误等进行了整理和归纳。体育教师在编写教案时,可根据体育课的任务,教学内容,学生情况,场地器材情况等需要,进行自由选择,随机组合。我们在研制该程序时除了注意教案编写的一般化和规范化的同时,还给特殊教学内容的输入留有空间,为体育教师教学个性的发挥提供条件。

该软件具有方便、规范、高效和个性化的特点。适用于大、中、小学不同级别的体育教师。

该软件的研制成功极大的方便了体育教师编写教案的过程,节省了劳动时间和精力,消除了许多由于大量重复无效工作给体育教师带来的负担和烦恼,极大地解放了劳动力,提高工作效率,使体育教师们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用到培养学生素质和能力上去,从而有效的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万达奇体育健康课教案编辑软件》的诞生是体育教案编写的一次思想和技术的革命。

《奥运学堂》紧紧抓住“奥林匹克教育”这一主题,以奥林匹克运动三大体系十二主题为主线,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奥林匹克运动生动地展现了出来。通过精炼的文字和上千幅图片,系统的介绍了奥林匹克的由来,及其思想体系、组织体系、活动体系。图片展现了古奥运的场景,阐述了奥林匹克文化与精神,介绍了国际奥委会的组织机构与运营、现代夏季奥运会与冬季奥运会所取得的成就,同时叙述了我国与奥运会的不解之缘。从中不仅仅是人们体会到奥林匹克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可全面系统了解到奥运知识。

产品特点:系统全面、图文并茂、操作简便、可读性强,课用于powerpoint和电子读物。

定价:198元/套

邮购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西路11号首都体育学院

邮编:100088

体育课教案例8

“生成性”教案设计应首先着眼于学生主体所具有的兴趣爱好、身体素质、技能水平等状况,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和实际需要,促进学生“怎样有效的学”,重点解决学生“学什么”“怎样学”“学到何种程度”“用什么方式更有效”,改变空洞的、抽象的、模糊的教学任务,使教案中的教学任务更有针对性、操作性和评价性,动态地把握教学目标。

二、生成性价值的隐性把握

教师要充分掌握教学对象的学力水平,预先假设学生掌握技术动作的困难之处和兴奋之处,充分运用体验性、过程性的表述方式来体现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充分把握课程目标的生成性,尤其涉及具有挑战意义的教学环节,在兴奋之处要积极引导,调动学生参与热情,发挥语言艺术,运用赏识性词语和诸如挥拳、击掌等肢体语言来表达对学生的认同,使师生在互动融洽的氛围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升课程的生成性价值;同时也要在困难之处反复揣摩,激励和引导学生运用智慧力量,通过反复练习和训练,或者适当降低标准,让学生啃下“硬骨头”,并充分“消化”运动过程中挫折和痛苦之后能够体验到体育学习的快乐,并依此升华体育课的生成性价值。

三、预设必要的“弹性区间”

体育课堂是由学生、教师、教学内容和体育教学环境组成的动态生成的生态系统,教案设计再全面、再具体、再细致和再巧妙也不可能预测到课程的所有变化,因此弹性化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体育课堂教学不同于其他课程教学,场地空间大、互动交往和沟通频繁,并存在着场地、器材及学生实际起点差异性大等不确定性问题。因此体育课教案实质上是一种“动态、预设性”指导方案。体育教学过程中,不同的学生状况是有差异性的,因此教案要考虑学生的发展与成长的差异,这样的教案将有利于在教师、学生与体育课堂之间形成一种特殊的张力。实践证明:弹性化有助于学生的即兴发挥和创造,有利于师生的良性、可持续的互动,可以保证学生的活动时间和空间,从根本上解决“厌学”体育课现状。

四、“兴奋点”的生成

体育课教案例9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体育课堂应该还学生以主人翁的角色,教师只是知识的引导者,应该把课堂交给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通过交流的方式来让学生学习新知。只有教师改变教学方式,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被调动起来。

一、有效资源生成教学及其意义

有效资源,应该是以课堂学习材料为载体,强调通过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作用来促进学生自主建构知识,发展体育能力,促进教师成长的教学。主要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

二、在有效资源生成教学中巧妙运用延时评价

针对学生的具体学习表现,不随意否定学生的动作与回答,延缓评判,积极关注,耐心等待学生思维的结果,巧妙引导。

例如,原地双手向前掷实心球是水平四阶段学生必修内容,但在学练过程中学生普遍认为是由上肢力量决定投掷成绩的。其实作为体育老师都知道投掷项目是自下而上依次协调发力的,可是学生在练习中一旦手持重物就会把动作要领都忘记了,无论教师怎样反复讲解、示范、提示都无济于事,并且有几个上肢力量特别出色的学生一下就达到优秀,这样使其他学生原来的思想更加根深蒂固。所以在小垫子上练习时生成了一个帮助,就是在一个学生练习时另一个学生托住练习者后背,使其充分后仰形成背拉弓,当练习者要做身体鞭打动作时帮助者在后面轻轻推一把,就这样通过生成帮助,使学生的动作更加完善,再把前后的成绩进行比较有了很大进步,当然学生也完全理解了原地双手向前掷实心球的基本要领。

三、在有效资源生成教学中运用学生学过的其他学科知识纠正错误

错误也是一种可以有效利用的课程资源。教师心中不仅要有课前预设,更要关注课堂上出现的种种意外,以开放的心态积极地加以分析和取舍,对浅显的,点化提升;对偏离的,拨正航向;对有效的,深化升华;对错误的,引导否定;对无关的,予以弃置;对具有重要价值的信息,合理地挖掘蕴藏其中的潜在教学价值,从而为每一个学生投身学习活动、主动建构知识铺设条件,为课堂上师生在教与学过程中的创造性的发挥打下基础。因此,机智地将课堂上的错误事实转化为探究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实现错误背后的创新价值,这也是新课程的崭新教育理念。

四、在有效资源生成教学中合理使用空闲资源

体育课教案例10

二、实施原则

1、教育性、科学性、趣味性原则。课外文体活动要坚持育人的宗旨,遵循教育规律和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寓学于乐,寓炼于乐。

2、全面性原则。课外文体活动要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与新课程改革相结合,与中小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工作有机结合。课外文体活动的内容与形式要丰富多彩,能够满足不同特长、不同兴趣、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促进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审美素质的全面提高,并形成在普及与提高的基础上良性发展的局面。

3、坚持自主自愿与积极引导相结合原则。在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文体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鼓励、引导是必要的,同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权和自主活动权,在组织活动时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讨论、组织、操作、交流和评价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4、坚持校内校外相结合原则。应以校内教育为主阵地,充分发挥校外教育的独特功能,促进校内校外的有机结合,密切配合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努力创建良好的课外教育环境。

5、坚持安全第一原则。在课外文体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要制定出安全措施、应急措施和防范措施,避免和防上意外事故的发生。但也要防止以怕出事故为由不积极开展活动的倾向。

三、实施范围

全县所有中、小学校

四、实施目标与方法

1、在义务教育阶段,各学校以实施教育部“体育、艺术2+1项目”(详见《学校体艺卫生与艺术教育工作资料汇编》——宁波市教育局体卫艺处20*年2月)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主要内容,确保每个学生能够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具有一项艺术特长。在开齐开足体育和艺术课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课外体育和艺术活动,满足全体学生个性发展和多样化的活动需求。在高中段学校,要保证学生的休息和睡眠时间,开齐开足所有课程,每天必须有课间操和学生晨间锻炼时间,每周安排一定时间的文体活动。

2、各校要根据本《实施方案》精神和浙江省“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示范县评选细则”(见附件1),制定本校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规划,明确目标、落实责任,确立本校1-2项体艺特色,每周教学日中2-3天安排有课外体育活动和1-2天安排有课外艺术活动,做到时间、场地、内容、学生、指导教师“五落实”。提倡学校或部分年段试行大课间活动,确保每天课外文体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

3、学校在积极创建体育特色学校、艺术特色学校、体育业余训练点及体艺特色项目学校的同时应建立各类体育、艺术社团和兴趣小组,制定学校、班级的文体活动制度,坚持每年举办一次全校体育运动会(或体育节)和一次全校性文化艺术节,每月举行一次单项性文体活动和竞赛。组织课外文体活动要覆盖全体学生,全校学生“体育、艺术2+1项目”的合格率达85%以上,良好率达50%以上,优秀率达15%以上。县教育局每年举办一次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和棋类比赛,隔年举办篮球、乒乓球赛,两年一届教育系统艺术节活动,按年初竞赛计划组织各类文体单项活动和竞赛。

4、各学校要落实相应的体艺经费,大力改善体育、艺术活动的场地设施和设备,提高全体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和有关指导教师文体活动的组织和指导水平,确保学校文体活动的正常开展。同时,积极整合和充分挖掘本地校外文体单位的设施和师资力量,建立稳定的专项课外文体活动训练点,定期开展活动,推动中小学课外文体活动形成规模、提高水平。

5、结合课外文体活动的开展,积极做好课题研究工作。要注重校本教研工作,把学校的研究项目与本校活动开展结合起来,引导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实验研究,不断推动活动的深入开展。

6、建立评比表彰制度。县教育局开展中小学课外文体活动工程示范校和先进个人评比活动并予表彰,各学校也要开展相应的考核和评比表彰活动。

五、保障机制

1、为加强对中小学课外文体活动工作的领导,县教育局成立由陈乃青同志为组长,邱争光同志为副组长,徐祖存、陆振明、陈加盛、潘永毅、戴争先、仇兴龙、舒敏芳、翁珍英同志为成员的*县中小学课外文体活动工程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并开展实施全市中小学课外文体活动工作,同时明确各科室职责(见附件2)。

2、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要切实加强中小学课外文体活动工程的领导和管理。各校要成立由校长为组长的学生课外文体活动领导小组,明确分工,责任到人,要充分认识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的重要性,把开展这项活动作为推进素质教育、活跃学生课余生活、培养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3、扩大宣传,营造氛围。各校要高度重视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广播、校园网、黑板报、橱窗及晨会、班会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宣传,让全校教师、学生、家长深刻领会实施这一工程的重要意义。要充分利用大型体育、艺术活动等载体,广泛宣传文体活动的进展情况和实施成果,从而营造有利于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开展、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氛围。

体育课教案例11

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的实验让体育教学充满了无限生机。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的渗入体育课堂,使体育教师的教育观、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也使得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学习的创造性有了更广阔的施展场所。新课程改革下的体育课堂教学是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以更为开放的教学形式来体现的。在教学中树立全面发展的质量观、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民主合作的教学观和优质高效的效益观,把教学转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上,转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学习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意识、健康心理、创造才能,使其品尝体育运动的乐趣,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懂体育、会体育、爱体育,这是新课程改革下对体育教师的基本要求。要做到这些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学生的体能发展,更要重视学生的情感、心理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快乐,从而让学生喜欢体育课,主动参与体育活动。

教学情境: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大多数学生对“耐久跑”这个项目有心理障碍。如何才能做到不需要教师过多的说服动员,学生就能发自内心地产生学习愿望,并自觉、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呢?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想办法、改方法。有一次电视体育节目正在播放在云南举行的“国际七星越野比赛”,比赛的方法就是以小团队为基础共同完成不同形式跑的比赛,比赛的规则是在最短时间内全部完成并最先到达终点者为胜方。看了这个体育节目,我深受启发:运动员为了完成任务,必须相互合作,相互帮助,以强带弱,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任务。我校校园宽广,地势变化大,完全可以参照国际七星越野赛的方式来进行中长距离跑的练习。新课标要求课堂教学充满活力,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积极倡导教师努力挖掘校内外的体育课程资源,发展校本教材。这不正是一次有意义的尝试机会吗?于是我多次在校园的各个角落进行观察,找寻适合学生练习耐久跑的合理路线,并绘制了简单的校园平面图,确定了10个不同的点,要求学生按照图上规定的顺序完成10段距离的“寻宝比赛”。

本课教学内容“团队定向越野跑”采取单元教学形式,共四个课次。学生学习目标为:第一,通过团队定向越野跑,发展学生的奔跑能力和体能;第二,以小团队为单位,通过识图、寻宝的合作过程完成10个点的路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第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体验成功的乐趣。

怎样才能让学生自觉、积极地参与比赛呢?关键是要找到学生的兴奋点。要找到学生的兴奋点就要从学生感兴趣的方面出发,以此激励他们去自觉、积极地参与。运动兴趣是坚持锻炼的前提。孩子是天真活泼的,他们需要的是成功带给他们的快乐。在设计教学时,我发现,学生的兴奋点是享受成功的快乐,而这个成功的体现方式又是孩子们从来没有见过的,所以他们会对其产生新奇感。

上课了,我大声地告诉孩子们:有人在校园内的10个地方藏了10种宝物,并有十个同学分别守护在旁边。这时,我故意停下来观察学生的反应。“哇……”大声惊呼后就是短暂的寂静,而后马上就是叽叽喳喳的询问声:“老师,是什么宝物?”“老师,宝物在什么地方?”看见学生的兴趣来了,我用我的手势让学生停下来,学生马上安静下来,都瞪大了眼睛看着我,急切地想知道答案。“宝物在10个地方,这十个地点就绘制在我手里的几张藏宝图上,如果你们想找到这10个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位置图。“给我们看看行吗?”“”好,每个小组一张,现在你们可以一起研究研究。”于是我发给了八个小组各一张图(图上的标号顺序各不相同)。孩子们拿到了图,兴奋极了,马上把图铺在地上进行研究,他们有的蹲在地上,有的跪在地上,有的趴在地上,无论是怎样的姿态,目的都是在聚精会神地找寻图上的目标,并认真地相互讨论着。看着孩子们可爱的样子,我心里乐开了花。我预计孩子们大体看懂了图,就大声地问:“想不想知道怎样才能看懂图,找到宝物?”孩子们又安静下来,都期待我告诉他们。我这时却不急,反而给他们讲起故事来:“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组织了四个人到巴西去参加一次国际越野比赛,这种比赛是以团队形式进行的,只给了运动员一张当地的路线图,要求他们按照图上的标识去完成小组越野比赛。你们想知道在三十几支队伍中他们最后获得了第几名吗?”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回答:“当然是第一名啦。”我笑着告诉他们:“我国的运动员最后只获得了最后一名。”“啊!”学生们都瞪大了眼睛,因为这个答案完全出乎他们的意料。“为什么?”“那你们来分析一下我国的运动员为什么只获得了这种名次?”同学们三三两两地激烈讨论起来。孩子们是聪明的,有说是因为运动员不熟悉地形,有的说一定是他们不团结,有的说一定是他们跑得太慢了……看着孩子们完全进入了情境,我告诉他们:“你们今天就来体验一下这种比赛,用手中的图去完成寻宝任务,等你们最后回到这儿的时候就能知道答案了,好吗?”孩子们可兴奋了,都跃跃欲试。我告诉了他们比赛规则:“以现在的小组为单位,看懂手中的图,按上面的顺序去寻宝,每到一个地方,那儿有一名守宝的同学会在你们小组每人的手臂上盖上一个图章,盖章的顺序必须完全按照你们小组图上的顺序,找完10个点并完全返回的,就算成功。”“哇,在手臂上盖章……”孩子们可兴奋了,因为他们怎么也想不到还有这么新奇的玩法。而点上盖章的学生早已到指定的地方藏好了。“老师还给你们加一条比赛的规则,就是每到一个点时必须是小组全部同时到达,才能在手臂上盖章。”这一条规则是此次比赛最重要的,这就需要小组成员团结帮助,以强扶弱,而教师并不需要像进行思想工作一样对学生进行团结合作教育。“你们每个小组都有跑得不快的同学,为了做到规则规定的这一点,你们想想该怎么办?”小组的同学马上又讨论起来,那场景热闹极了。一声令响,比赛开始,各个小组开始拿着图在校园里寻宝了。这时候,教师的任务只是到各个点观察一下,在路途中给他们鼓励。说实话,设计这堂课时只是为了让学生在进行中长距离跑时以兴趣来减轻疲劳,我真的没想到,课堂中的一幕幕让我很受感动。有一个小组的一名同学在上楼梯时不小心摔倒了,为了小组的利益,他翻身爬起,坚持比赛,小组的同学也非常关心他,扶着他参加完比赛;有一个小组从一开始就手牵手跑,为的就是在每到达一个“藏宝点”时都是同时到达,并能够就这样到达终点;还有些小组是跑得快的牵着跑得慢的同学跑……团结合作的精神在这儿得到了充分体现,孩子们的态度、情感在这儿得到表现。10个点构成的约4600米距离对八年级的孩子来说还是有点长,我还担心孩子们不能坚持下来。但我的担心真的是多余的,他们每找到一个点、每盖一个章在手臂上时那高兴劲就别提了,完全把累抛在了脑后,下一个目标又是对他们最大的诱惑。二十五分钟左右,一个个小组陆续回到了出发点,我一一和孩子们击掌庆贺,而孩子们都争相把衣袖挽得高高的,炫耀似地露出手臂上的各种不同的图案章。这份成功的快乐是他们用团结、智慧、汗水换来的。我趁机问他们:“我国运动员为什么取得了最后一名,你们找到答案了吗?”“我知道!”“我找到答案了!”孩子们七嘴八舌地抢着回答,兴奋劲还留在他们的脸上……孩子们通过亲身的体验,已经明白了团队越野跑要成功最关键的因素是团队的合作和团结。

反思

新一轮课程改革是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的是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注重的是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教学方式的改进,师生共同建立起平等、民主、教学相长的教学关系,使教与学的重心不仅仅放在获取知识上,还重视学会学习、掌握学习方法上。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是学生的学,将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性学习。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学生不再是知识的接收器,而是自主学习的探索者。这种探究学习具有集体合作的特点,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之间相互启发、帮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自主、探究、创新的学习方式,要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本节课我首先给学生创设了探究的神秘感,激起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并利用一张图让学生去寻宝,让学生相互帮助、自主学习,为学生搭建了探究学习的平台,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使其勇于探索、实践,并在实践中意识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品尝了体育运动的乐趣。其实,只要放手让他们去做,他们同样会做得很好,甚至比教师都出色。

体育教学中应把学生的活动作为教学变革的重心,使课堂教学呈现一种活泼的开放局面。这种开放局面就如同本课那样,教师给学生创设宽松、和谐、平等、充满活力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地表现自我,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向自我挑战,并具有一定的冒险精神。本课利用学生非常熟悉的校园资源,利用校园中不同的地形进行越野跑,是对新课标的一个重要尝试,也是学生主体的一种反映。体育新课程标准第三个理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体育教学的设计要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体现。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才能得到发挥,体育学习能力才能得到提高,学生才能敢于向自己挑战,不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体育课程标准还提出“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这一新的理念,也说明了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要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因为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活动,激发学生去想、去看、去练、去比。本课学生的运动兴趣来源于比赛的神秘感,来源于新奇的盖章形式,来源于小组的协同作战。有了这么多的兴趣,学生不向往吗?不去积极参与练习吗?

体育课堂上合作学习,是体育教师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竞赛、游戏等教学行为大都需要合作。在教学中,我们不应该仅仅把合作精神与能力的培养停留在合作的表现形式上,而应该利用合作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与人合作的能力上。本课的合作目标非常明确,就是需要以小组的团队精神共同寻找图上的10个藏宝点。为了完成任务,学生必须共同看图找点,相互携手前进,才可能以最快的时间完成任务。合作学习从学生主体的认识出发,巧妙地运用了生生之间的互动,把大量课堂时间留给了学生,使他们有机会相互切磋,相互帮助。由此看来,课堂上许多原先由教师完成的工作现在就可以由学习小组来完成,教师真正成了学生学习过程的促进者。学生由于主体性得到了体现,自然会产生求知和探究的欲望,会把学习当作乐事,最终进入学会、会学和乐学的境地,使得体育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真正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重视学生的需要、情感、心理,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让学生喜欢体育课,主动参与体育活动。这样,教师才能教得舒心,学生学得开心,教师和学生都能在自主的活动中去锻炼、去体会、去获得。

【参考文献】:

【1】《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10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