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经营技术论文

经营技术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9-28 21:50:31

经营技术论文

经营技术论文例1

1景德镇市香榧分布和优良类型

景德镇市3个乡(镇)均有香榧自然分布,有天然生长的香榧(古树)355株,其中有300年以上并且胸径在40cm以上的30株,胸径在30cm以上的有90株,生长发育良好,结实量多。这说明景德镇市具有香榧生长发育的良好立地条件和品种优质的优良类型,为今后进一步开发香榧优良种质资源提供了基础,为进一步研究香榧优良类型的形态、生长发育规律、生长环境提供充分的条件。

景德镇市位于江西省的东北部,全市有林业用地面积35.47万公顷,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气候多样,植物种类繁多。野生和散生香榧遍布全市山区各乡(镇、村),是种植香榧得天独厚的好地方。我所近几年来应用香榧培育技术,已培育优质(播种)苗4.5万株,嫁接苗3.6万株,为景德镇市发展香榧提供了种苗基础。

2景德镇市发展香榧经营策略

2.1加强宏观指导、发扬资源优势

景德镇市委、市政府对香榧发展非常重视,“香榧种质资源开发利用”已列入国家星火计划项目,省、市领导在考察香榧育苗培育基地时作了指示:“香榧发展市场潜力大,开发价值高,要在现有规模上,加大科技投入,把香榧作为一个产业抓,发展为全省香榧示范基地,为林业经济增长点作贡献”。政府部门要对香榧资源发展规模进行宏观调控,对市场需求情况进行预测预报,主动搞好资源的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经济效益。林业部门应根据市场体系建设和深化流通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充分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经济特征、栽培技术等条件,与区域经济紧密结合起来,有组织、有选择地搞好香榧培育基地的发展规划。要搞好信息流通,认清发展形势,扬长避短,有组织、有计划地建设香榧培育基地,做到发展与市场供需基本保持平衡,防止盲目发展,造成浪费。

2.2香榧经营策略

2.2.1选择优良品种。发展香榧选择品种是关键。景德镇市地区有2个优良品种:细榧、和尚榧,应尽快发展这2个优良品种。要根据香榧的生态特性,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湿润的立地布局培育基地,以目前已经确定的2个优良品种作为主要的选择繁育对象,并继续调查和发掘优良类型和单株。调查、分析香榧优良类型和单株的生长环境,以研究香榧生长发育的最佳生态环境。

2.2.2营造模式。必须将立体结构与层次经营相结合,要采取企业+农户、股分制合作经营等多种责、权、利结合又明晰的经营体制,稳步推进、持续发展香榧产业。如2004年,景德镇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以技术入股与香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组建股分制公司,聘请徐鸿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为技术指导,2004~2005年播种(条播)繁苗1.5万株,平均苗高22.6cm,产苗15万株/hm2;2006年,在总结以往经验基础上播种育苗技术又上了新台阶,采用洒播、叶面追肥、浇水渗药(防治小苗立枯病等其他病虫害)等技术又繁育苗木3万株,平均苗高28cm(一年生苗最高为42cm),产苗22.5万株/hm2。

2.2.3基地的选择与建设。按照规模经营的要求,每片基地要相对集中连片,并有一定的面积,使基地建成后都能形成规模。要严格按工程管理强化集约经营,并建立一套由可行性报告、立项、规划设计、作业实施方案、检查和验收到建立技术档案等方面内容组成的科学管理体系,集中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重点投入,做到造一片,成林一片。

2.2.4关于投资机制。发展香榧仅靠政府投入是远远不够的,要建立一种国有、集体、私营、股份制、内资、外资等多元投入相结合的发展机制。政府要提供优惠政策、良好的投资环境和高效廉洁的审批管理程序来吸引投资者。要着力抓好科研成果在生产实践中的转化应用,防止生产大而无当,使这些环节紧密相连,良性互动;要充分利用高科技和信息“高速公路”以优质产品占领市场,使景德镇香榧产业化走上高速发展之路。

3香榧培育技术

3.1种子采收与催芽技术

3.1.1采种。育苗用的香榧种子,一般采用细榧或和尚榧的种子,其发芽率高,出苗较整齐。种子要在生长健壮的成年母树上采收,育苗用的种子必须充分成熟,在9月下旬、10上旬当假种皮由青绿色转为黄绿色,开裂露出种子,并有少量种子开始脱落时采收。一般每4kg榧蒲可出种子1kg左右(1kg种子约420粒)。细榧的当年发芽率在92%以上,和尚榧可达85%以上。

种蒲采回后,堆放在阴凉通风处(堆厚不超过20cm,以防止发热腐烂),堆放5~7d,以利于种子与假种皮分离。当假种皮微紫色时,剥去假种皮,取出种子进行播种前处理。

3.1.2催芽。成熟种子胚胎未发育完全,须用湿沙贮藏,完成生理后熟,并达到催芽的目的。选朝南向阳地,挖15~25cm左右土坑,先铺上5cm左右的清水河沙,然后用1层(5cm厚)种子1层(3~5cm厚)湿沙(用手捏沙能成团,手松开时沙团稍经触动即散)相间层积贮藏催芽。堆高35cm左右,上层沙可厚一些,防止种子外露,并起保湿作用,天气干燥时要经常洒水,保持沙子的湿润,发芽率在92%以上。

3.1.3采穗。香榧枝条分延长枝、侧枝、结果母枝、结果枝、萌芽枝等5种。为了使嫁接苗生长有力且早实早丰,在选优基础上,应在树冠中上部选用一年生侧枝或带一年生三叉枝的二年生侧枝做接穗,具体视砧木粗度而定。穗条一般随采随用,若在阴凉处把穗条基部置于湿沙中可保存30d左右。

3.2苗木繁育技术

3.2.1砧苗培育。具体内容如下:

3.2.1.1播种。育苗的圃地应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疏松、排灌水方便、pH值在5.5~6.5的沙质土壤上。10月上、中旬整地,要施足有机肥,施入腐熟栏肥15t/hm2或腐熟菜饼4.5t/hm2。东西向作高床,床宽1.2m,床面要平整,步道深浅要一致,纵向开沟条播。播前需用托布津800倍液或硫酸亚铁进行土壤消毒。一般分冬(12月至翌年1月)和春(3月上、中旬)二期播种,行距30~35cm,株距8~10cm,种子胚根向下放在播种沟内,播种量为发芽种子750~900kg/hm2,上覆1层细肥土,厚度为种子横径3倍,约1.5cm左右,上盖稻草等物,用于保湿和防止表土板结。3.2.1.2管理。主要是遮荫、浇水、除草、施肥和病虫害防治。播种后,4月下旬至5月上旬幼苗陆续出土。幼苗紫红色,极脆嫩,幼根肉质黄白色,分布浅。香榧苗怕日灼,揭去盖草后,要及时搭棚遮荫。荫棚高1.8m(有利于圃地和护理),透光度40%左右。香榧苗怕旱需水,尤其在盛夏要视干旱情况适时浇水。要及时松土、除草、施肥,第1年除草要用手拔,次年可轻锄浅削,以避免碰断苗木和伤动根系,肥料一般用10%左右的淡人粪尿,施2~3次。梅雨季节幼苗易发生根腐病,发现病株须拔除销毁,病株松土后用1%的硫酸亚铁溶液喷洒,可防止病情蔓延。当年生苗高15~30cm,地径0.3~0.4cm,可产苗15.0~22.5万株/hm2,留床培养2~3年后,可嫁接或定植造林。

3.2.1.3病虫害防治。香榧苗期主要病害有猝倒病、根腐病和叶枯病,害虫主要为蚯蚓、地老虎、蛴螬、蜘蛛和蚜虫等。发生猝倒病可用0.5∶0.5∶100或1∶1∶100倍半量和等量波尔多液喷雾进行防治,每隔7~10d喷施1次,连续3~5次,效果良好;发生根腐病可用多菌灵或托布津1∶500倍溶液进行防治,每隔5~7d防治1次,连续3次,可抑制病害扩散蔓延,但也要及时拔病株就地烧毁。发现蚯蚓、地老虎、蛴螬为害,可用呋喃丹挖条撒施于苗床上防治地下害虫,蜘蛛、蚜虫可用敌敌畏、乐果类农药喷杀防治。

3.2.2嫁接。具体内容如下:

3.2.2.1接穗采集。在12月至翌年2月,选生长健壮、结实性能好、盛产期的母树,在树冠的中上部剪取生长粗壮、顶芽饱满的一年生侧枝作接穗,要求长15cm以上、粗0.4cm以上,同时采集5%左右的优良雄树接穗,要求花期相遇、花蕾较大、单枝花蕾数多、花枝比例高、年度间变化小、花期长的优良雄株,作造林时配置的授粉雄树苗用。接穗采后要保湿,可用湿毛巾或湿苔藓包裹,长时间贮藏用湿沙露头埋藏于荫凉处,并上盖苔藓。

3.2.2.2嫁接时间与方法。苗木嫁接的时间一般为2月中旬至3月下旬。方法有挖骨皮接、劈接、切接等。常采用劈接法:当树液开始流动而皮层尚难剥离时嫁接,接穗与砧木的粗度要大致相同或接穗略小于砧木。接前略挖去苗木基部土壤,在离根颈5~8cm处截断,再在砧木横截面中央垂直下切一刀,深2.5~3.0cm;抹去接穗下端2/3的叶片,把接穗基部两侧相对各削1刀成楔形,斜面长2.5~3.0cm,与砧木下切长度相一致;用左手大拇指轻轻掰开砧木切口,对齐一边插入接穗,然后用塑料薄膜带将砧木断面和接口严密绑扎,保证接口不露白、不进水,用黄心土将接苗培成馒头状,覆没接穗2/3,只露出梢头。

3.2.2.3接后管理。嫁接后,大田育苗的仍须搭棚遮荫,到9~10月高温过去、天气凉爽后拆去荫棚,拨开培土,露出接口。接穗抽出的新梢幼嫩,过长倒伏时需用小竹竿逐株支撑扶正,基部抽出的萌蘖需及时抹去。培育2年后,嫁接苗高50cm以上,可出圃造林。

4参考文献

[1]万小金,吴晓明,程小东.香榧采穗圃营建技术[J].江西林业科技,2006(3)32-36.

[2]王向阳,修丽丽.香榧的营养和功能成分综述[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5,26(2):20-22.

[3]汪兆炎,黄元照,李忠泉.黟县香榧速生丰产技术探讨[J].安徽林业科技,1997,23(3)20-21.

[4]黎章矩,程晓建,戴文圣,等.浙江香榧生产历史、现状与发展[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4,21(4):471-474.

[5]徐石华,钱觉寿.香榧早产高产技术[J]新农村,2003,(3)10-11.

[6]徐小彪,李卫华,蔡祖国.香榧的发展前景与栽培利用[J].江西园艺,2004(6):49-50.

经营技术论文例2

建立桃园必须根据当地的地形、气候、交通条件等选择园地。桃树在坡地、平地、河滩地都能栽种,但最好选择阳光充足、地势高燥、土层深厚、土质疏松、风沙较小、水源充足、排水通畅的地块建立桃园。

平地建园要注意地下水位不能过高(不浅于1m)。如果土层下面有粘紧的板结层或僵石层,要先深翻打通。涝洼地不能种桃,桃树耐盐性差,含盐量超过0.14%对桃树的生长有害。因此,盐碱重的地段应先改良,再建园。土壤的酸碱度以中性、微酸性或微碱性为好。在砾石地上建园时,如果砾石层厚而土层薄(土层不足30cm),要先做去石增土工作。漏水漏肥严重的粗沙地,要先掺良。坡地光照充足,通气良好,果实色泽美观,含糖量高,较耐贮运。但坡地栽桃树要避开积聚冷空气的洼地,否则花期易遭霜冻。

桃鲜、嫩、柔、软,不耐贮运,桃园应建在距城市和消费地点较近,交通运输方便的地段,以减少运输环节的损失。

在成年桃园里补栽桃树或在刚刚砍伐不久的桃园里紧接着再次栽植桃树,常表现为生长衰弱,产量低,或出现流胶、溃疡病等病害,严重的甚至在桃树生长几年后突然死亡。这就是重茬问题或被称为再植病。桃树连作时生长不良,因此应避免老桃园重茬栽桃。桃树再植病的发病原因至今尚未完全查清,但相关研究证明,以下几个因素是引起再植病害的主要原因。桃树根、叶、枝条等器官中都含有根皮苷,老桃树的根皮苷在土壤中被水解后,生成氢氰酸和苯甲醛,造成对幼年桃树的危害。另外,土壤中的细菌也可能参与了这一过程,真菌和线虫也可能是引起桃树再植病的原因之一。桃树再植病的发生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由单因子所引起,也可能是由多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

如必须在老桃园栽植,首先应清除剩枝残根(包括一些细根在内),使用熏蒸剂消毒;或先种植其他作物2~3年,以有效消除重茬危害;或采取错坑、挖大坑、换土、晾坑等措施,以减少其不良影响。克服桃树再植病的最有效的方法是使用抗性砧木。扁桃和桃杂交的砧木品种,对桃树再植病的抵抗能力较强,栽培品种嫁接到这一砧木上后,在连续栽过两茬的桃园里进行栽种,树体生长表现良好,产量也不受影响。

2栽植方式

桃树为小乔木,自然生长时并不高大,可适当密植。但桃树生长旺,枝叶多,而且具有极喜光的特性,栽植过密时易落花落果、滋生病虫、果实着色不良、树冠内枝条易于衰亡而造成顶部结果、内部光秃的不良后果,因此过分密植对生产有不利影响。适宜的栽植方式要根据地势、气候、土壤、品种特性及管理方式等因素而定。目前生产上采用的有如下几种栽植方式:

2.1正方形栽植株距与行距相等,如4m×4m、5m×5m、6m×6m等。这种栽植方式光照分布均匀,有利于树冠的生长。

2.2长方形栽植株距小,行距大,如2m×5m、3m×5m、4m×5m、4m×6m等。这种栽植方式成形后行间受光条件好,便于行间操作,单位面积上株数多,密度大,早期丰产,是今后桃树栽植的发展趋势。

2.3双行带状栽植两个窄行,一个宽行。窄行的株行距可用4m×5m、5m×5m等;宽行的行距可用6m或7m。

山地果园一般为等高线栽植。坡度小于15°可采用倾斜地栽植。山地果园光线好,可适当密植。

3采收

3.1采前的准备桃采收前应先进行估产,根据产量做好采收的各种准备,如采果篮子、果筐或果箱、运输工具以及劳动力安排等。产量估计应根据栽培品种、上年产量、当年留果数量,典型树测定再推算全园产量。加工桃设计到加工辅料、空罐和劳动力的安排等,因此加工桃基地的估产显得更为重要。

3.2采收的时期桃果实的色泽、风味、品质等主要是果实在树上发育过程中形成,采后几乎不会因后熟而增进。因而过早的采收,果实的风味品质、外观色泽均差,产量也低。采收过晚则落果数增加,特别是采前落果较重的品种,如冈山500号、迎庆等,采摘时造成的伤果也多,果实不耐运输,糖分降低,风味变差。因此必须根据品种特性、用途、市场远近等情况适时采收。

目前生产上将桃的成熟分为下述几等;①七成熟。白桃品种果实底色变为绿色,黄桃品种底色呈绿中带黄。果面基本平整,果实较硬,毛茸较密。②八成熟。果皮的绿色大部退去,白桃呈绿色或乳白色,黄桃大部分为黄色。果面丰满,果实稍硬,毛茸变稀,着色品种阳面已经着色,果实固有的风味开始出现。③九成熟。果皮的绿色基本退尽,白桃呈乳白色,黄桃呈黄或橙黄色。果面丰满光洁,毛茸稀,果肉有弹性,充分表现品种的固有风味,着色的品种充分着色。④十成熟。果皮无残留绿色,溶质品种果肉柔软、汁液多、皮易剥离,稍压伤出现破裂或流汁。不溶质品种果肉弹性下降,硬肉品种及离核品种果肉开始发绵或粉质。此时鲜食口味最佳。

一般离市场较近的鲜桃,宜在8~9成熟时采收。市场远需长途运输,可在7~8成熟时采收。溶质桃宜适当早采收,尤其是软溶质品种更需早收,以减少运输途中的损耗。用于加工的不溶质桃可在8~9成熟时采收,此时采收的果实,加工成品色泽好,风味好,加工利用率也较高。

经营技术论文例3

1园地选择

建立桃园必须根据当地的地形、气候、交通条件等选择园地。桃树在坡地、平地、河滩地都能栽种,但最好选择阳光充足、地势高燥、土层深厚、土质疏松、风沙较小、水源充足、排水通畅的地块建立桃园。

平地建园要注意地下水位不能过高(不浅于1m)。如果土层下面有粘紧的板结层或僵石层,要先深翻打通。涝洼地不能种桃,桃树耐盐性差,含盐量超过0.14%对桃树的生长有害。因此,盐碱重的地段应先改良,再建园。土壤的酸碱度以中性、微酸性或微碱性为好。在砾石地上建园时,如果砾石层厚而土层薄(土层不足30cm),要先做去石增土工作。漏水漏肥严重的粗沙地,要先掺良。坡地光照充足,通气良好,果实色泽美观,含糖量高,较耐贮运。但坡地栽桃树要避开积聚冷空气的洼地,否则花期易遭霜冻。

桃鲜、嫩、柔、软,不耐贮运,桃园应建在距城市和消费地点较近,交通运输方便的地段,以减少运输环节的损失。

在成年桃园里补栽桃树或在刚刚砍伐不久的桃园里紧接着再次栽植桃树,常表现为生长衰弱,产量低,或出现流胶、溃疡病等病害,严重的甚至在桃树生长几年后突然死亡。这就是重茬问题或被称为再植病。桃树连作时生长不良,因此应避免老桃园重茬栽桃。桃树再植病的发病原因至今尚未完全查清,但相关研究证明,以下几个因素是引起再植病害的主要原因。桃树根、叶、枝条等器官中都含有根皮苷,老桃树的根皮苷在土壤中被水解后,生成氢氰酸和苯甲醛,造成对幼年桃树的危害。另外,土壤中的细菌也可能参与了这一过程,真菌和线虫也可能是引起桃树再植病的原因之一。桃树再植病的发生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由单因子所引起,也可能是由多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

如必须在老桃园栽植,首先应清除剩枝残根(包括一些细根在内),使用熏蒸剂消毒;或先种植其他作物2~3年,以有效消除重茬危害;或采取错坑、挖大坑、换土、晾坑等措施,以减少其不良影响。克服桃树再植病的最有效的方法是使用抗性砧木。扁桃和桃杂交的砧木品种,对桃树再植病的抵抗能力较强,栽培品种嫁接到这一砧木上后,在连续栽过两茬的桃园里进行栽种,树体生长表现良好,产量也不受影响。

2栽植方式

桃树为小乔木,自然生长时并不高大,可适当密植。但桃树生长旺,枝叶多,而且具有极喜光的特性,栽植过密时易落花落果、滋生病虫、果实着色不良、树冠内枝条易于衰亡而造成顶部结果、内部光秃的不良后果,因此过分密植对生产有不利影响。适宜的栽植方式要根据地势、气候、土壤、品种特性及管理方式等因素而定。目前生产上采用的有如下几种栽植方式:

2.1正方形栽植株距与行距相等,如4m×4m、5m×5m、6m×6m等。这种栽植方式光照分布均匀,有利于树冠的生长。

2.2长方形栽植株距小,行距大,如2m×5m、3m×5m、4m×5m、4m×6m等。这种栽植方式成形后行间受光条件好,便于行间操作,单位面积上株数多,密度大,早期丰产,是今后桃树栽植的发展趋势。

2.3双行带状栽植两个窄行,一个宽行。窄行的株行距可用4m×5m、5m×5m等;宽行的行距可用6m或7m。

山地果园一般为等高线栽植。坡度小于15°可采用倾斜地栽植。山地果园光线好,可适当密植。

3采收

3.1采前的准备桃采收前应先进行估产,根据产量做好采收的各种准备,如采果篮子、果筐或果箱、运输工具以及劳动力安排等。产量估计应根据栽培品种、上年产量、当年留果数量,典型树测定再推算全园产量。加工桃设计到加工辅料、空罐和劳动力的安排等,因此加工桃基地的估产显得更为重要。

3.2采收的时期桃果实的色泽、风味、品质等主要是果实在树上发育过程中形成,采后几乎不会因后熟而增进。因而过早的采收,果实的风味品质、外观色泽均差,产量也低。采收过晚则落果数增加,特别是采前落果较重的品种,如冈山500号、迎庆等,采摘时造成的伤果也多,果实不耐运输,糖分降低,风味变差。因此必须根据品种特性、用途、市场远近等情况适时采收。

目前生产上将桃的成熟分为下述几等;①七成熟。白桃品种果实底色变为绿色,黄桃品种底色呈绿中带黄。果面基本平整,果实较硬,毛茸较密。②八成熟。果皮的绿色大部退去,白桃呈绿色或乳白色,黄桃大部分为黄色。果面丰满,果实稍硬,毛茸变稀,着色品种阳面已经着色,果实固有的风味开始出现。③九成熟。果皮的绿色基本退尽,白桃呈乳白色,黄桃呈黄或橙黄色。果面丰满光洁,毛茸稀,果肉有弹性,充分表现品种的固有风味,着色的品种充分着色。④十成熟。果皮无残留绿色,溶质品种果肉柔软、汁液多、皮易剥离,稍压伤出现破裂或流汁。不溶质品种果肉弹性下降,硬肉品种及离核品种果肉开始发绵或粉质。此时鲜食口味最佳。

经营技术论文例4

跨国经营是指企业以母国为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建立子公司或分支机构,并以此展开的跨越国界以赢利为目的的生产经营活动。本文以此为基础分析了传统跨国经营的理论,然后从政府和民营企业两个角度分别论述了怎样构建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支撑体系。

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指导理论

传统跨国公司理论

传统跨国公司理论大多建立在企业拥有一定竞争优势的基础上,如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资源配置理论,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和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等,这些理论模型都认为利润驱动是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最基本动机,且通常将海外子公司视为“海外市场进入者”或者是“母公司专有技术转移的接受者”,并认为企业的专有优势只存在于母公司,只有母公司才是知识发展与扩散的承担者,对外投资的企业必须拥有超过当地企业的独特优势。由于在海外经营会比国内经营发生更多的额外成本,因此,如果一家外国企业各方面的条件与本地企业一样的话,那么它在进入外国市场后就会处于不利的位置,或根本无利可图。传统跨国经营理论在指导跨国公司经营活动的发展,加强对跨国公司的管理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但该理论也存在缺陷,主要表现在这些理论始终以美国、西欧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以垄断优势作为企业跨国经营活动的条件,而对发展中国家企业跨国经营的解释受到限制,因此正受到大量实证分析的挑战。

现代跨国公司理论

现代跨国公司理论认为,企业决定到海外去投资,不是为了利用他们现有的竞争优势,相反,他们是为了弥补劣势,去获得竞争中所必需的知识和技术。这是因为,开展跨国经营的企业首先可以获得技术外溢的好处,技术外溢又带来了尾随优势和干中学效应。技术外溢在优势企业与劣势企业间是非对称的、单向的过程,即追随者从领先者处得益的过程;尾随优势是指缺乏优势企业与优势企业存在较大的技术差距时,前者可能会从当前的生产技术及正在从事的研发活动中获得更多好处;干中学的效应是指落后国家或行业不用经过专门的研究与开发,而在技术外溢的过程中边干边学就可以获得先进的技术。技术外溢与技术创新不同,技术外溢不需要大量的投资和研究,且可以发生在行业间,因为许多行业虽然生产的产品不同,但使用的很多要素都是相同的,当某一行业提高要素使用率的时候,通过尾随优势和干中学效应也将受益于其他行业。技术外溢包括国内技术外溢和国际技术外溢,并且国内技术外溢比国际技术外溢快得多。事实上,技术的溢出和扩散效应对经济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这种溢出和扩散效应随着地理距离的扩大,作用呈下降趋势。因此,Fosfuri和Motta(1999)指出,没有技术优势的企业通常也会选择对外直接投资,原因是由于缺乏优势的企业通过开展跨国经营可靠近技术领先者而便于学习和获得领先者的技术,从而提升其长期的竞争优势与盈利能力。大量实证研究也证明了现代跨国公司理论的观点。2003年的数据显示,除香港、澳门以外的地区,我国对外投资额排在前3位的国家依次为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而近年来对欧盟的投资也稳步上升。相对于当地企业来说,我国投资企业在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均缺乏竞争优势。另有学者在对我国企业在英国的投资动机进行调查后发现,母公司长期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被列为企业在英国投资的首要动机,市场扩张和获得海外市场、技术信息也成为主要动机。而降低成本和获得较高的利润已不是现阶段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的主要动机。这表明了企业对外投资的目的不是利用其现有的自身优势去谋求利润或者其他资源,而是为了弥补劣势去获得竞争中所必需的知识和技术。

目前,从我国的国情和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来看,民营企业国际竞争力普遍较低,不具备利用技术、管理、R&D、规模等竞争优势进行对外投资条件。因此,以海默等为代表的传统跨国公司理论不能指导我国民营企业的跨国经营。其原因在以下三方面:第一,民营企业平均生产规模普遍较小,缺乏规模优势;第二,民营企业普遍技术水平较低,R&D投入严重不足,缺乏核心技术优势;第三,管理方式落后,企业决策呈现出经验性、随意性和独断性,缺乏管理优势。因此,民营企业的现实条件决定了现代跨国公司理论是其进行跨国经营的理论支持。我国应大力支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优势的民营企业,在母国技术外溢比较大的产业部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以获得先进技术,这些产业部门包括低污染、低耗能产业,新技术、新设备、生物技术、新能源产业以及空间利用和第三产业。

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支持体系

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政策支持

政府在制定相关扶持政策时,应为民营企业创造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环境,给予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同等的待遇和社会支持。政府应为民营企业建立国际信息搜寻网络,利用政府的驻外机构,针对民营企业所需的市场、技术、人才、政策信息,搜集所在国相关资料,反馈给国内市场;在社会化服务方面,国家应鼓励相关部门和相关组织成立专门为民营企业服务的机构,针对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给予指导和解决,增强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能力;政府应在税收等方面给予从事跨国经营的民营企业一些政策上的倾斜和优惠,以支持他们更多的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同时,政府应参照发达国家制定的扶持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政策措施,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尽快建立与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相配套的金融与保险体制,设立专门的海外投资保险机构,为民营企业的跨国经营提供有力的保障,促进民营企业的海外经营活动。

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理念支持

民营企业要树立跨国经营的理念,应认识到跨国经营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获取国际竞争力并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且应意识到企业国际化不只是简单的地域扩充,还包括企业管理和技术能力的国际化。应清醒地认识到企业国际化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应实事求是,从自身实际出发,科学确定国际化的时间、合理设计国际化的路径。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自己的竞争优势,培养在全球范围内整合各种资源的能力。

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战略支持

民营企业要在国际市场上求得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的问题在于其是否能形成并保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为此,民营企业需要构建基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跨国经营战略。首先,要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民营企业要明晰产权,并建立和创新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以及监督机制,建立科学的企业治理结构和制度安排,坚定不移地走民主决策、科学管理的发展之路。其次,要加强管理创新,不断地提高民营企业的管理水平。民营企业在早期的发展中,由于受限于特定的环境与体制,其经营活动不规范,同时,市场与客观经济环境一直处于发展变化之中,民营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胜出,也必须要通过不断地创新来调整、提升管理水准,以支持企业日益纷繁复杂的经营活动。再次,要加强科技创新,创建独特并富有创新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而以创新为龙头的企业文化的形成为挖掘企业核心竞争力建立了必要的内部环境和基础。跨国公司的发展历史表明,创新是维持企业在同行业领先地位的关键,企业只有在技术、营销和管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创新,才能适应新的形势需要。因而,民营企业应坚持走科技创新之路,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及时针对自身技术力量薄弱的实际情况,瞄准国内外高新技术发展态势,实行技工、技贸相结合,依靠所在地高校及相关科研院所的技术优势,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最后,要提高民营企业产品质量的价值保障。价值保障是一种有效过程,它要求企业在不断降低成本的同时,保证其产品或服务的价值不受影响。只有产品质量的价值保障提高了,才能改善民营企业管理、降低生产经营成本。

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策略支持

Michael E•Porter的价值链理论指出,企业创造的价值来自于企业价值链上某些特定价值活动,这些真正创造价值的经营活动,就是企业价值链的“战略环节”。企业把握了这些关键环节,也就控制了整个价值链。我国民营企业大多是典型的后发展型企业,在进入国际市场的初期没有能力像大型跨国公司那样创造企业的全球价值网,其现实的选择就是根据企业已有的能力系统和外部环境选择价值链上的一两个关键战略环节作为其突破口,以集中资源,建立相对竞争优势。

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人才支持

在新的形势下,民营企业实现跨国经营,尤其需要人才的支持,没有足够的人才支持,走出国门不可设想。这里所说的支撑民营企业走出国门的人才主要是指具备开发能力、开拓能力、既忠诚又爱国的人才。我国多数民营企业不能获得更快发展,首先在于缺乏这类人才。因此,民营企业要有一种紧迫感,应尽快采取措施,搞好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一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确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把人力资源的开发放在企业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二是制定出跨国经营的人才开发战略,包括稳定和壮大人才队伍、提高人员素质、优化人才结构、增强员工的积极性等;三要创新民营企业用人制度,积极探索适应国际人才竞争的选人、用人机制,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选择企业需要的人才。

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方式支持

民营企业由于受资金和规模的限制,营销环节一般比较薄弱,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跨国经营活动的发展。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传统的销售行业、金融行业、物流配送行业以及其他相关行业与互联网技术更为紧密地结合了起来,这也为民营企业跨国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民营企业应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充分利用互联网的资源优势,降低营销成本和采购成本。电子商务对民营企业跨国经营有极大的适用性,可以为企业节省经营费用,减少中间商的盘剥,提供更多的出口贸易机会,减少中间环节,提高效率,节约交易时间,弥补信息不足。另外,还可以充分发挥其善于对市场变化作出快速反应的优势,发展个性化营销,既按照消费者的要求进行小批量试制,又可生产出与众不同的商品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消费。

参考文献:

经营技术论文例5

跨国经营是指企业以母国为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建立子公司或分支机构,并以此展开的跨越国界以赢利为目的的生产经营活动。本文以此为基础分析了传统跨国经营的理论,然后从政府和民营企业两个角度分别论述了怎样构建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支撑体系。

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指导理论

传统跨国公司理论

传统跨国公司理论大多建立在企业拥有一定竞争优势的基础上,如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资源配置理论,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和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等,这些理论模型都认为利润驱动是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最基本动机,且通常将海外子公司视为“海外市场进入者”或者是“母公司专有技术转移的接受者”,并认为企业的专有优势只存在于母公司,只有母公司才是知识发展与扩散的承担者,对外投资的企业必须拥有超过当地企业的独特优势。由于在海外经营会比国内经营发生更多的额外成本,因此,如果一家外国企业各方面的条件与本地企业一样的话,那么它在进入外国市场后就会处于不利的位置,或根本无利可图。传统跨国经营理论在指导跨国公司经营活动的发展,加强对跨国公司的管理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但该理论也存在缺陷,主要表现在这些理论始终以美国、西欧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以垄断优势作为企业跨国经营活动的条件,而对发展中国家企业跨国经营的解释受到限制,因此正受到大量实证分析的挑战。

现代跨国公司理论

现代跨国公司理论认为,企业决定到海外去投资,不是为了利用他们现有的竞争优势,相反,他们是为了弥补劣势,去获得竞争中所必需的知识和技术。这是因为,开展跨国经营的企业首先可以获得技术外溢的好处,技术外溢又带来了尾随优势和干中学效应。技术外溢在优势企业与劣势企业间是非对称的、单向的过程,即追随者从领先者处得益的过程;尾随优势是指缺乏优势企业与优势企业存在较大的技术差距时,前者可能会从当前的生产技术及正在从事的研发活动中获得更多好处;干中学的效应是指落后国家或行业不用经过专门的研究与开发,而在技术外溢的过程中边干边学就可以获得先进的技术。技术外溢与技术创新不同,技术外溢不需要大量的投资和研究,且可以发生在行业间,因为许多行业虽然生产的产品不同,但使用的很多要素都是相同的,当某一行业提高要素使用率的时候,通过尾随优势和干中学效应也将受益于其他行业。技术外溢包括国内技术外溢和国际技术外溢,并且国内技术外溢比国际技术外溢快得多。事实上,技术的溢出和扩散效应对经济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这种溢出和扩散效应随着地理距离的扩大,作用呈下降趋势。因此,Fosfuri和Motta(1999)指出,没有技术优势的企业通常也会选择对外直接投资,原因是由于缺乏优势的企业通过开展跨国经营可靠近技术领先者而便于学习和获得领先者的技术,从而提升其长期的竞争优势与盈利能力。大量实证研究也证明了现代跨国公司理论的观点。2003年的数据显示,除香港、澳门以外的地区,我国对外投资额排在前3位的国家依次为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而近年来对欧盟的投资也稳步上升。相对于当地企业来说,我国投资企业在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均缺乏竞争优势。另有学者在对我国企业在英国的投资动机进行调查后发现,母公司长期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被列为企业在英国投资的首要动机,市场扩张和获得海外市场、技术信息也成为主要动机。而降低成本和获得较高的利润已不是现阶段我国企业海外投资的主要动机。这表明了企业对外投资的目的不是利用其现有的自身优势去谋求利润或者其他资源,而是为了弥补劣势去获得竞争中所必需的知识和技术。

目前,从我国的国情和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来看,民营企业国际竞争力普遍较低,不具备利用技术、管理、R&D、规模等竞争优势进行对外投资条件。因此,以海默等为代表的传统跨国公司理论不能指导我国民营企业的跨国经营。其原因在以下三方面:第一,民营企业平均生产规模普遍较小,缺乏规模优势;第二,民营企业普遍技术水平较低,R&D投入严重不足,缺乏核心技术优势;第三,管理方式落后,企业决策呈现出经验性、随意性和独断性,缺乏管理优势。因此,民营企业的现实条件决定了现代跨国公司理论是其进行跨国经营的理论支持。我国应大力支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优势的民营企业,在母国技术外溢比较大的产业部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以获得先进技术,这些产业部门包括低污染、低耗能产业,新技术、新设备、生物技术、新能源产业以及空间利用和第三产业。

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支持体系

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政策支持

政府在制定相关扶持政策时,应为民营企业创造公平、公开、公正的竞争环境,给予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同等的待遇和社会支持。政府应为民营企业建立国际信息搜寻网络,利用政府的驻外机构,针对民营企业所需的市场、技术、人才、政策信息,搜集所在国相关资料,反馈给国内市场;在社会化服务方面,国家应鼓励相关部门和相关组织成立专门为民营企业服务的机构,针对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给予指导和解决,增强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能力;政府应在税收等方面给予从事跨国经营的民营企业一些政策上的倾斜和优惠,以支持他们更多的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同时,政府应参照发达国家制定的扶持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政策措施,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尽快建立与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相配套的金融与保险体制,设立专门的海外投资保险机构,为民营企业的跨国经营提供有力的保障,促进民营企业的海外经营活动。

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理念支持

民营企业要树立跨国经营的理念,应认识到跨国经营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获取国际竞争力并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且应意识到企业国际化不只是简单的地域扩充,还包括企业管理和技术能力的国际化。应清醒地认识到企业国际化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应实事求是,从自身实际出发,科学确定国际化的时间、合理设计国际化的路径。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自己的竞争优势,培养在全球范围内整合各种资源的能力。

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战略支持

民营企业要在国际市场上求得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的问题在于其是否能形成并保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为此,民营企业需要构建基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跨国经营战略。首先,要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民营企业要明晰产权,并建立和创新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以及监督机制,建立科学的企业治理结构和制度安排,坚定不移地走民主决策、科学管理的发展之路。其次,要加强管理创新,不断地提高民营企业的管理水平。民营企业在早期的发展中,由于受限于特定的环境与体制,其经营活动不规范,同时,市场与客观经济环境一直处于发展变化之中,民营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胜出,也必须要通过不断地创新来调整、提升管理水准,以支持企业日益纷繁复杂的经营活动。再次,要加强科技创新,创建独特并富有创新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而以创新为龙头的企业文化的形成为挖掘企业核心竞争力建立了必要的内部环境和基础。跨国公司的发展历史表明,创新是维持企业在同行业领先地位的关键,企业只有在技术、营销和管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创新,才能适应新的形势需要。因而,民营企业应坚持走科技创新之路,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及时针对自身技术力量薄弱的实际情况,瞄准国内外高新技术发展态势,实行技工、技贸相结合,依靠所在地高校及相关科研院所的技术优势,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最后,要提高民营企业产品质量的价值保障。价值保障是一种有效过程,它要求企业在不断降低成本的同时,保证其产品或服务的价值不受影响。只有产品质量的价值保障提高了,才能改善民营企业管理、降低生产经营成本。

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策略支持

Michael EPorter的价值链理论指出,企业创造的价值来自于企业价值链上某些特定价值活动,这些真正创造价值的经营活动,就是企业价值链的“战略环节”。企业把握了这些关键环节,也就控制了整个价值链。我国民营企业大多是典型的后发展型企业,在进入国际市场的初期没有能力像大型跨国公司那样创造企业的全球价值网,其现实的选择就是根据企业已有的能力系统和外部环境选择价值链上的一两个关键战略环节作为其突破口,以集中资源,建立相对竞争优势。

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人才支持

在新的形势下,民营企业实现跨国经营,尤其需要人才的支持,没有足够的人才支持,走出国门不可设想。这里所说的支撑民营企业走出国门的人才主要是指具备开发能力、开拓能力、既忠诚又爱国的人才。我国多数民营企业不能获得更快发展,首先在于缺乏这类人才。因此,民营企业要有一种紧迫感,应尽快采取措施,搞好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一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确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把人力资源的开发放在企业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二是制定出跨国经营的人才开发战略,包括稳定和壮大人才队伍、提高人员素质、优化人才结构、增强员工的积极性等;三要创新民营企业用人制度,积极探索适应国际人才竞争的选人、用人机制,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选择企业需要的人才。

民营企业跨国经营的方式支持

民营企业由于受资金和规模的限制,营销环节一般比较薄弱,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跨国经营活动的发展。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传统的销售行业、金融行业、物流配送行业以及其他相关行业与互联网技术更为紧密地结合了起来,这也为民营企业跨国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民营企业应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充分利用互联网的资源优势,降低营销成本和采购成本。电子商务对民营企业跨国经营有极大的适用性,可以为企业节省经营费用,减少中间商的盘剥,提供更多的出口贸易机会,减少中间环节,提高效率,节约交易时间,弥补信息不足。另外,还可以充分发挥其善于对市场变化作出快速反应的优势,发展个性化营销,既按照消费者的要求进行小批量试制,又可生产出与众不同的商品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消费。

参考文献

经营技术论文例6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及知识经济的到来,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一场全球性的科学技术革命。企业的竞争、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较量,日益集中地表现为科学技术的竞争,创新已成为知识经济的时代特征。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是不可能持续发展。而创新的核心是无形资产的创新。在现实的经济环境之下,不同行业的无形资产强度是不一样的,尤其在信息技术行业与非信息技术行业之间,其差别是显而易见的。那么不同行业之间的企业无形资产跟绩效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呢?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

一、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西方研究者对无形资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既有理论方面的,又有实证方面的。理论研究包括无形资产创造企业价值的动因分析理论、无形资产的作用和评价指标、无形资产的分类及相互关系、无形资产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披露等等。实证研究包括无形资产,尤其是研究开发,对企业创造价值的影响;无形资产信息披露状况对证券交易深度、投资者收益的影响;等等。近几十年来,国外关于无形资产的研究开始集中于无形资产的价值相关性问题以及无形资产对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影响。大量研究的结论表明无形资产企业经营绩效有很强的相关性。

(二)国内文献国内关于无形资产的研究开始于20个世纪90年代初期,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无形资产的性质、内容、确认、计价、核算及信息披露等问题,主要采取规范研究方法。2001年上海财经大学的薛云奎、王志台开始采用实证研究方法研究我国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和研究开发支出的信息披露状况,以及其对企业盈利的影响和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影响。自此之后,国内学者开始用实证研究方法对无形资产展开研究,相关实证分析比较深入的王化成等(2004)、邵红霞和方军雄(2006)、王娟娟和梅良勇(2007)等的研究成果。他们对有关无形资产对企业生产经营的业绩影响和有关无形资产信息的价值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无形资产对企业的经营绩效有显著的正的影响。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对于无形资产的行业分布而言,信息技术行业与非信息技术行业的无形资产强度是不同的。一般而言,信息技术行业的无形资产强度要高于非信息技术行业,并且无形资产对企业的经营绩效也是不同的,尤其无形资产构成成分中技术类无形资产。所以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如下假设:

H:信息技术行业与非信息技术行业中无形资产对企业的经营绩效存在显著性差异

(二)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为了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尽量消除异常样本对研究结论的影响,根据以下标准对原始样本进行筛选:第一,剔除截至2008年12月30日在沪深两市已经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的公司。第二,剔除没有无形资产或者无形资产数额为0的公司(依据我国2001年以后的会计规则,会计主体可以根据经济、技术的发展状况对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这样有一部分样本公司对其拥有的无形资产计提全额减值准备,故出现了部分样本公司年度报告的资产负债表中该项目的数额为0的现象的样本公司)。第三,剔除ST类和PT类上市公司,这些公司或处于财务状况异常的情况,或者已连续亏损两年以上,若将其纳入研究样本将影响研究结论。第四,剔除数据缺损的样本。除特殊说明外,财务数据和2005年至2008年市场交易数据则来CSMAR数据库。本文采用SPSS 13.0for windows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三)变量的选取本文选取的变量包括被解释变量、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1)被解释变量。按照统一标准编制、客观衡量企业经营绩效的指标主要有: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利润、净利润等。其中,主营业务利润是企业主体经营活动成果的体现;营业利润是主营业务利润扣除企业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等之后的经营成果;净利润是营业利润扣除企业所得税之后的经营成果。但营业利润则能全面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绩效。因此,参照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选用反映企业经营活动业绩的变量营业利润作为衡量无形资产对企业经营绩效所起作用的变量。(2)解释变量。为了本文的研究需要,本文把商誉作为无形资产的一部分,即无形资产=无形资产净额+商誉。(3)控制变量。控制变量包括如下三个变量:第一,盈利的时间序列性,分别用Yt+n和Yt+n控制时间序列性对绩效指标的影响;第二,净资产倍率,以样本公司t年12月31日的市值与账面净值的比表示,用于控制企业风险和成长性的潜在影响;第三,企业规模,用于控制企业规模对经营业绩的影响。相关变量的表示符号以及具体的定义如(表1)所示。

(四)模型构建参照Abody,Barth&Kasznik(1999)在研究英国上市公司固定资产的重估价值和企业未来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Abody&Lev(1998)在检验无形资产的价值相关性、薛云奎等(2001)检验无形资产对企业经营活动所起的作用以及王化成等(2005)在检验无形资产对企业未来经营利润所使用的研究方法的基础之上,采用如下回归模型1做为本文的研究模型。此外,由于绝对量与增量的研究意义并不一致,两者存在经济意义上的实质性差异,因此构建模型2来按行业研究当期增加的无形资产对未来营业利润增量的影响。

三、实证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本文进行了无形资产行业分布和变量的描述陛统计。(1)无形资产行业分布的描述性统计。(表2)是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无形资产行业分布情况的描述性统计结果,采用了独立样本的均值T检验对其均值差异进行了检验;采用了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对其中位数差异进行了检验。从(表2)可知,无论是信息技术行业还是非信息技术行业,其均值是逐年递增的(信息技术行业从2005年的40221632元增长到2008年的598662021元;非信息技术行业从2005年的87771615元增长到2008年的425535730元),并且信息技术行业的增长幅度要高于非信息技术行业。2005年与2006年信息技术行业与非信息技术行业之间的均值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是2007年、2008年及总体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由于样本均值容易受到异常值的影响,所以同时给出了样本的中位数比较。可以看出,除了2006年信息技术行业的中位数稍微有点下降以外,总体趋势是逐年递增的(信息技术行业从

2005年的16262253元增长到2008年30585698元,非信息技术行业从2005年的33128018元增长到2008年的64557371元)。同时,无论是从年度分布还是整体,

信息技术行业与非信息技术行业的无形资产的中位数分布均存在显著的差异。综上所述,无形资产的行业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这就为在下文关于无形资产按行业研究其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提供了现实依据。(2)相关变量及其增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从(表3)中可以看到:无形资产无论是是均值、中位数,信息技术行业与非信息技术行业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同时同固定资产的比较来看,无形资产无论是均值还是中位数比固定资产都要小得多,无形资产的标准差相对于固定资产来说则显然较小,这就说明上市公司之间的无形资产差异并不像固定资产那么大。

(二)相关性分析(表4)是无形资产变量及其增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可以发现:(1)无形资产变量的相关性分析。从PandA可知,在信息技术企业与非信息技术企业之间,信息技术企业的无形资产与固定资产的差异相对非信息技术企业而言,显然要小得多。无形资产和固定资产存量与当期和未来的营业利润存量正相关。对于信息技术行业,无形资产存量与营业利润显著正相关,在未来第二年其相关系数达到最大,在未来第三年开始下降,这就说明无形资产与营业利润的相关性是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而对于非信息技术行业,无形资产与营业利润的相关陛在当年最大,以后各年逐年递减,到了未来第三年其相关性就不显著了。同时也发现,无论是信息技术行业还是非信息技术行业,无形资产与营业利润的相关系数要比固定资产与营业利润的相关系数小得多。(2)无形资产增量相关性分析。从Panel B可知,对于信息技术行业,当期无形资产的增量与当期及未来第一期的营业利润增量显现出负相关的关系,但是效果并不显著;与第三期是显著的负相关;而到第四期就显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对非信息技术行业,当期无形资产增量与当期、未来第一及第二期的营业利润增量显现出显著的正相关;与第三其负相关,但是效果并不显著。综上所述,相关分析的相关系数在信息技术行业与非信息技术行业之间恰好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与信息技术行业和非信息技术行业的行业特征所决定的。

(三)模型1的回归分析尽管相关性分析表显示了无形资产与营业利润的相关关系,但是由于没有控制其他因素可能产生的影响,因此还不能就此作出无形资产对营业利润影响程度的判断。只有运用多元回归分析对各种可能的干扰因素加以控制,进行进一步的检验,才能得到可靠的结果。由于篇幅的限制,在(表5)中没有具体的给VIF(方差-膨胀因子)的值,但是在回归分析的过程中,VIF的值均在2以内;这就说明回归方程中不存在多重共线性的影响。从上表的回归结果来看,对于信息技术行业,无形资产对企业营业利润有负向的影响,但是效果并不显著;而对非信息技术行业,无形资产对营业利润在当年以及未来第一、第二年有正向的影响,但是效果并不显著,可是到了第三年就是显著的负相关。而固定资产对于营业利润,无论是信息技术行业还是非信息技术行业,都有显著的正的影响。

经营技术论文例7

    近几年来,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我国企业创新能力离发达国家创新所具有的现代化水平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尤其是企业缺乏一个完整的创新体系,没有建立起一个有效的企业创新系统运行机制,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关键是软件设施,即企业制度—公司治理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举措。

    根据掌握的文献看,学术界有关从公司治理视角研究企业技术创新尚不多见。对其进行研究散见于各类技术创新和公司治理的研究中,因此,本文先对公司治理内涵进行剖析,然后将公司治理中的因素和企业技术创新相关性进行文献综述。

1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最早的概念源于西方。其英文原文(corporate governance)国内也翻译成“法人治理结构”、“公司治理结构”、“公司治理机制”等,也有海外华人译为“公司督导机制”,这些概念的含义并无根本差异,意思是一致的。

    大多数学者认为,公司治理是关于公司所有权(即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配置的制度性安排。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公司治理首先表现为一系列规定了公司利益相关者的成文或有形的行为规则与程序。decd在《公司治理原则》中指出:“公司治理明确规定了公司的各个参与者的责任和权利分布,诸如董事会、经理层、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并且清楚地说明了决策公司事务时所应遵循的规则和程序”。这种制度安排规定了股东、董事会和经理层等利益相关者的地位和职能,以及其行使职能的合法途径,包括:董事会必须代表以股东为核心的利益相关者监督经理人员,并负责向股东等利益相关者披露经营状况,经理人员在董事会领导下负责具体经营,不能违背股东利益等。由此可见,公司治理中3个重要的因数是:股东、董事会和经营者。

2公司治理与技术创新关系

    tylecote和conesa从美国、德国、英国和法国的经验数据中发现公司治理对企业技术创新是具有高度的决定性作用,并且指出各国公司治理模式的差异性与部门专业化优势存在很强的相关性。但是tylecote和conesa的研究是基于简单的数据处理和定性分析得到的,这种理论分析远没有形成系统化的方法,存在着大量的问题需要进行后续处理。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人们对美英公司治理模式和德日公司治理模式对于企业经营行为影响的优劣一直争论不休,直到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以及日本在整个20世纪90年代的停滞,似乎表明了英美模式是较优的。我国学者华锦阳(2002),通过分析公司治理对技术创新产生的各方面影响,指出公司治理作为一种制度框架,对企业的技术活动具有根本性的决定传用。并指出只有对公司治理的重要性有足够认识.并将其变革纳人与技术创新协调进行的轨道,才能推动技术创新,进而推进国企改革进程和企业绩效的提高。而徐金发和刘翌(2002)认为企业治理结构与技术创新密切相关,企业经营者持股水平的提高、具有强烈支持企业创新意愿的机构投资者的引人、董事会规模的缩小、外部董事数量的增加、董事会专业委员会的设立以及董事长与总经理的职责分离都有助于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水平。

3公司治理因素与技术创新综述

    本文通过公司治理中3个重要因素:股东、董事会和经营者,对技术创新的影响进行简要的综述。

3. 1所有权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1)所有权属性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所有权属性是指企业所有者是公有还是私有,目前理论界的普遍接受的观点是私人股相比于国有股更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margolis (1999)通过对美国能源产业r&d投人的研究发现,由于该产业中r&d投资主要来源于政府,造成该产业中技术创新的所有权模糊,以致技术创新投资的长期低回报。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企业私有化更加能够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同时可以减少政府对企业的控制权,增加私人股份,对技术创新有促进作用(madden和savage,1999)。因为,私人投资的r&d比政府投资的r&d于企业技术创新的相关性更强(liddle,1997 )。从我国国有企业所有制发展来看,经历了由国家控股的国有制形式到国家和私人集体控股和私人控股的股份制形式。但很多企业的产权还是不明晰,虽然我国政府多年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但收效不大,产权结构的一体化还是重要原因,因为高度集中于政府的所有权形式,使企业自身的创新收益权和创新资源自配权未得到明确界定,导致企业动力的不定(刘三林等,2000和夏冬,2003)。产权优化(包括所有权结构调整)和产权激励是解决国有企业技术创新动力缺乏的重要举措(张旭升,1998和萧延高,2001)。

    (2)股权结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股权结构表现为大股东持股水平和经营者持股水平。股东和经营者对企业技术创新收益的关注重点不一样。经营者关注于公司的短期收益,不愿意进行r邑d投人,而股东关注于企业的长期投资收益。因为技术创新的高风险会给经理带来工作的不安全感,经理人的收入与公司业绩密切相关,而这不同于股东,股东可以通过不同的股票组合降低自身承担的风险(baysinger } kosnik和turk) 1995)。根据委托理论,当所有这和经营者利益目标更趋于一致时,管理层会提高对技术创新活动的支持。反之,股东和经营者之间不适当的关系将导致企业短视行为,将对技术创新产生限制作用。大股东可以通过监督经营者的行为,限制管理层牺牲股东利益,谋取自身利益的行为,来增强市场运行的有效性(shlerifer和vishny,1996)。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对企业技术创新行为有正面影响(hosono, tomiyama和miyagawa, 2004 )。但,在不同的国家影响力并不一样。i,ee和o’neil(2003)通过对美国和日本不同行业(汽车、化工、通信、计算机、电子、制药和能源)公司的研究发现,由于文化和治理模式不同,所有权结构与企业技术性创新之间的关系在美国和日本的公司中有所不同,在美国公司中,股权集中度与研销比正相关,但在日本公司中,股权集中度与研销比没有关系。

3. 2经营者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在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众多因素中,最高管理层(即经营者)是技术创新强有力的支持中的一个最要的因素(na-kahara,1997)。企业家的具体工具是创新,即他们借以利用变化作为一种新的实业和一项新的服务机会的手段(德鲁克,1989)。但是任何创新活动都是有风险的,在一项有关企业引人新产品的实证研究显示,成功的概念小于20%(crowford,1997)。同时,经营者具有风险偏好性,这对企业技术创新产生着关键的影响作用(daniel, 2000)。如果经营者属于风险厌恶者,则会减少高风险性的技术创新投人( hill和sne11,1988)。在一定条件下,经营者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不仅取决于其胆识以及掌握的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对经营者的激励。根据委托理论,经营者与所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越一致,经营者就越有动力为企业长期价值最大化努力工作,从而会提高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因此,对经营者的激励机制势必会影响其技术创新动力和创新能力,进而影响对技术创新类型的选择(杨建君,2007)。设计和实施对经营者的激励机制,促使经营者与所有者的目标尽可能一致是保证经营者努力工作的关键,也是企业治理结构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hoffman和hegarty,1993)。激励经营者可以通过提高经营者持股水平来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徐金发、刘翌,2002)o zahra等学者(2000)对中等规模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实证研究发现,经营者的持股比例与企业技术创新显著相关。

    从经营者自身的角度出发,经营者的工作能力会影响其对技术创新类型的选择,经营者杰出的工作能力和对技术创新机会的敏锐嗅觉对企业的产品创新非常重要(夏冬,2003)。经营者的工作态度与产品创新正相关(gary,1998)。

    综上所述,企业家的创新决定是创新动力、创新能力和创新权利的综合反映,而创新能力的发挥又受到创新动力和权力的影响(杨建君,2002)。

3. 3羞事会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1)董事会规模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将董事会规模分为小规模和大规模。董事会规模的扩大表现为有不同背景、经历以及专业知识的人士进人董事会(judge et al. , 1992) o董事会规模的大小会对技术创新产生不同的影响,目前理论界有3种观点:①根据理论和组织行为学理论对于一定规模的公司而言,过大的董事会能发挥最大的功效。因为董事会规模的扩大,会使实现企业技术创新所必需的专业技术知识、管理知识以及财务知识等在董事会能不更好地实现互补,有利于在技术创新决策过程中吸收不同的意见,减少企业技术创新风险。② yermack(1996)和zahara(2000)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董事会规模与企业技术绩效及创新活动是负相关性。相对于规模较小的董事会来说,规模相对较大的董事会通常是更多样化,更容易发生争论和没有凝聚力,规模相对较小的董事会可能更容易应对飞速变化的环境(lipton和lorsch,1992)。他们还指出董事会通过监控能力发挥作用,随着董事会规模的增大而增大,但由此带来的成本超过了其所带来的收益,比如:缓慢的决策制定速度和对分享风险的偏离。董事会规模的扩大还会使董事会产生搭便车的动机,这种情况在技术创新项目成败对董事实际损益影响并不大的条件下更为明显。董事会规模缩小有利于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刘翌,2002)。③董事会的规模与技术创新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yermack, 1996),及当董事会规模扩大时,对技术创新水平不断增加,当董事会达到一定规模后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最高,随后,随着董事会规模的扩大。企业技术创新呈下降趋势。

    (2)董事会结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根据董事会人员是否在企业任职的情况,董事会结构分为内部董事与外部董事。内部的董事是指在企业内担任一定职位的董事。外部董事是指不在企业任职的董事,他们与公司无潜在的利益冲突,也成为独立董事.2001年,证监会《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的通知,通知规定上市公司在2002年6月30日前,董事会成员中应当至少包括2名独立董事;在2003年6月30前,上市公司董事会成员中应当至少包括三分之一独立董事。至此,我国上市公司正式引人独立董事制度。外部董事数量的增加,董事会专业委员会的设立有利于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刘翌,2000)o john &.zahra(1991)认为,企业总是在不确定的环境中运营,通过引人与外部环境相联系的董事,企业可以有效地处理这种不确定性,帮助公司在很大程度上化解面临的各种危机,增加企业组织的生存可能性,配置更多的资源于创新活动和创造有利于技术创新的社会关系。

    (3)两职合一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领导权结构指的是董事和总经理的两职合一的问题。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是现代企业制度的特点。wright etal. (1996)认为,问题的存在导致经营者主要关心个人财富、职位安全、权力威望以及个人效用最大化,因而会严重影响和削弱他们对创新的追求。董事和经营者的目标不一致,就会导致公司在重大决策时产生利益冲突(morris,1964)。如果通过对经营者实行股权、股票期权以及其他与当期业绩挂钩的激励机制安排可以使经营者与所有者的利益保持一致,可有效提高经营者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jensen and meckling,1976)。如果总经理担任董事长,他对技术创新的态度直接影响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的选择(杨建君,2002)。所以董事长与总经理的两职合一有助于企业技术创新和经营绩效的提高(zahara et al. ,2000)。

经营技术论文例8

【关键词】

理工科大学;市场营销;培养方案,教学实践

市场营销专业本科教育在国外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大约有近百年的历史,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已经比较成熟。而我国市场营销专业教育,整体上起步较晚,东部沿海地区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西部地区受经济发展和教育理念相对落后等因素影响,在20世纪90年中后期才开始起步。经历了将近三十年的专业发展里程,市场营销专业近两年成为最受中国大学喜爱的本科专业之一,全国有838所大学开设该专业,以71.87%占比位居排行榜第三位。与此同时,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出现“供过于求”现象。2014年10月教育部公布15个难就业专业,市场营销成“重灾区”。随着企业产品技术的不断升级,当前传统营销模式向电子商务的转型,传统意义上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已很难满足新形势发展的要求,高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亟须创新。

一、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1.市场营销毕业生人数已“供过于求”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727万人,相比2013年699万毕业生增长28万人次,再创历史新高,被冠以“更难就业季”称号。在经济充满挑战的大环境下,由于“市场营销”专业热度增加,相应地开设该专业的高校增多,每年都在增加的市场营销的毕业生人数,使得2014年市场营销的毕业人数“供过于求”。

2.现有的培养计划模式与社会经济发展脱节

近年来人才市场的需求状况显示,传统的营销教学存在“学与用脱节”的问题。大量毕业生特别是营销管理类学生难以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究其原因不是数量过剩,而是毕业生的规格和质量不能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在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规格定位、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等方面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营销管理人才的需求,难以实现真正的校企对接,导致社会需求巨大并不断剧增但大量毕业生找不到对口就业岗位的矛盾与尴尬局面。

3.复合型人才培养对教学资源配置与整合地提出了更高要求

调查发现,许多理科学校对文科实验室的投资与建设投入不足,没有好设施,难以发挥实验教学在市场营销专业建设中的作用,也有一些学校虽然硬件设施良好,但由于软件支持体系不足,硬件的作用难以发挥。而随着高新技术企业大发展,急需培养一批懂技术、懂管理、懂市场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因此,现有的教学资源将无法满足培养需求,对学校的教学资源的配置与整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以工程技术为基础的专业教学模式需要更多的创新实践

目前,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设置基本上是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仍然没有脱离知识学科性、系统性、完整性的窠臼。理论课程设置多于实践课程,而实践课程缺乏特色,职业能力的培养与考核力度不大,教学内容陈旧。而以工程技术为基础的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模式,合理的实践体系设计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应建立更多的创新实践。

5.面向高新技术、高端装备企业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匮乏

目前,我国高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主导力量为综合型及财经类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市场营销及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在理科和工程技术相关学科方面缺乏优势。因此,此类人才在商贸类企业具有优势,但无法很好满足并适应高新技术企业对营销人才的需求。

6.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全球化经营急需复合型专业人才

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国际化的步伐不断加快,世界范围内大规模经济结构调整正在兴起,经济资源跨国流动的势头更加强劲。企业产业链协同发展趋势凸显。同时,随着各地区工业强省战略的实施,高新技术企业迅速发展,急需一批懂技术、懂管理、懂市场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7.传统营销模式转型,为新型专业人才预留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由于移动互联网的影响正迅速地向经济、社会、文化的各领域进行广泛的渗透扩散,全球已纷纷行动起来积极抢占此新兴竞争制高点。同时“十二五”正是我国经济社会加快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这一历史性机遇,企业必须淘汰缺乏技术支撑的低层次营销人才,招募有网络技术和电子商务运营能力的营销人才,借力移动互联网,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LT大学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设计

LT大学是甘肃省一所工科为主的二本院校。学校的办学目标是“一流工科,坚实理科,特色文科”。经济管理学院现有工商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等7个本科专业。市场营销专业创建于1994年,2010年开始特设市场营销基地班(机电产品营销管理方向),2012年开始增设市场营销(高端装备营销管理方向)。

1.人才定制,专业化培养定位

结合理工科院校的学科特色,将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于:具备坚实的管理、市场营销、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等方面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受到系统的工程技术和专业技能训练,能从事机械产品和高端装备市场营销、运营管理、设计、制造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2.素质教育,实践创新双项结合

本专业人才要求培养以综合素质教育为核心,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为重点,要求学生通过系统的市场营销、工商管理、机械制造基础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学习,受到营销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机械制造技术所必需的装备、工艺知识,具备从事高端装备和机械产品市场营销、运营管理、设计、制造等方面工作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毕业生应获得以下方面的知识与能力: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和系统的机械制造基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现代制造技术发展领域中的工艺方法、工艺装备、计算机应用等知识,掌握市场营销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以及分析和解决营销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3.体系构建,搭建高效课程模式

(1)建立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教学体系。

市场营销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专门人才。围绕这个目标,我们在构建理论教学体系时,突出了应用性课程在整个教学中的地位,坚持了以应用为主同时兼顾理论的基本原则,形成了一整套既具特色又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科学而严谨的理论教学体系。本专业理论教学分为四大模块:通识教学、学科基础、工业技术、专业课程。其中,学科基础课包括: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市场营销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国际贸易、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技术基础课程包括:金属工艺学、工程力学、机械制造技术、机械制造装备先进技术等;专业课程包括:市场调查与预测、消费者行为学、广告学、商务谈判、企业营销策划、销售管理等。

(2)建立与人才培养能力要求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补充、印证和检验形式,是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应既体现市场营销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的目标,又体现市场营销专业(高端装备营销管理方向)实践性、操作性和应用性特点。要求做到:建立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设计相应的课程单元;整合实践教学资源,优化实践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实践能力;推广仿真教学、情景模拟教学、拓展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实践教学环节包括统计软件实习、ERP沙盘模拟、营销软件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同时开设市场营销策划实训、商务谈判模拟等创新实践课程,定期开展市场营销策划大赛,创业计划大赛等活动,强化学生的营销实践能力。

4.方法创新,深化教学改革

以市场营销省级、消费行为校级精品课建设为核心,深入展开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启动精品课视频共享建设,实现部分课程教学内容网络辅助教学。通过多媒体课件大赛,提升多媒体课件质量,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通过教学研究项目,推进专业课教学改革,在教学中注重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的结合,综合运用“案例教学”“问题教学”“讨论式教学”“研究式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等方式,使教学内容丰富而不单调,教学过程生动而不枯燥,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引入市场热点问题研讨和计算机模拟教学(营销模拟软件)等方式,就市场营销的关键环节进行演练,通过组织专业特色活动以及校外实习,促使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实际应用能力。

三、LT大学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成果总结与展望

LT大学自1994年创办市场营销专业,经过20年的积极探索,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从学科特点出发,以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转变传统教学理念,重视实践性思维开发训练,以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为导向,围绕一个中心即“培养营销专业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两个方向“日用消费品营销和工业品营销”、三个层次即“初始岗位销售能力培养;高级岗位策划能力培养、提升岗位综合能力培养”、四个基本点即“观念、战略、策略、管理”营销框架体系,构建并优化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迄今为止,LT大学累计培养900余名有工程技术背景的营销专业人才。依据武汉大学邱均平教授的专业排名,LT大学市场营销在全国540所开此专业的院校排名62名。在甘肃省排名第二。本专业就业率连续两年达到100%,成为LT大学十大就业品牌专业。依据跟踪调查,毕业生80%以上在工业品营销领域工作。毕业生在3~5年晋升部门主管或区域市场经理的比例明显高于同期同层次大学的同类专业毕业生。LT大学市场营销专业近期建设目标遵照“控制规模,凝练特色、强化师资、凸显优势”的发展思路,凸显工程技术背景,以培养营销工程师为目标定位,以职业能力培养和提升为导向,以专业主干课程为突破口,优化具有本学科特色课内外实践体系,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专业素养,实现本专业课堂教学从“知识传授型”向“能力培养型”的转变。我们将进一步打造市场营销和工程技术复合型专业优势,力争在2至3年内建设成为省级特色专业,并朝部级重点专业方向努力。

作者:梁青玉 王子萱 刘田钰 单位:兰州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经营技术论文例9

020105 金融 专 (0073)银行信贷管理学 (0072)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 (0041)基础会计学 (0060)财政学

020107 保险 专     (0041)基础会计学 (0060)财政学

020203 会计 专 (0157)管理会计(一) (0146)中国税制 (0155)中级财务会计 (0041)基础会计学 (0144)企业管理概论

020206 房地产经营与管理 专 (0168)房地产经济学   (0174)建筑工程概论

020207 市场营销 专 (0058)市场营销学 (0179)谈判与推销技巧 (0178)市场调查与预测 (0177)消费心理学 (0041)基础会计学 (0144)企业管理概论

020211 饭店管理 专 (0202)饭店前厅与客房管理 (0203)饭店服务 (0189)旅游与饭店会计 (0193)饭店管理概论 (0201)饭店餐饮管理

030112 法律 专 (5679)宪法学 (0247)国际法 (0245)刑法学 (0260)刑事诉讼法学 (5677)法理学

030403 公安管理 专

040101 学前教育 专 (0394)幼儿园课程 (0384)学前心理学 (0385)学前卫生学 (0413)现代教育技术 (0387)幼儿园组织与管理 (0396)学前儿童美术教育 (0383)学前教育学

050102 秘书 专 (0854)现代汉语基础 (0058)市场营销学 (0315)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0510)秘书实务 (0040)法学概论 (0144)企业管理概论 (0034)社会学概论

050114 汉语言文学 专 (0535)现代汉语 (0530)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 (0506)写作(一) (0532)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

050207 英语 专 (0595)英语阅读(一) (0831)英语语法 (0522)英语国家概况 (0795)综合英语(二)

050208 日语 专 (6042)日语写作 (0605)基础日语(一) (0608)日本国概况 (0843)日语阅读(一) (9001)日语翻译基础

050212 阿拉伯语 专 (6755)阿拉伯语综合技能(二) (6756)阿拉伯语语法 (6762)英语综合语言技能

050405 室内设计 专 (0708)装饰材料与构造 (0688)设计概论 (0707)建筑设计基础 (0712)建筑工程定额预算 (0706)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

050406 视觉传达设计 专 (0688)设计概论 (0714)插画技法   (0716)印刷工艺

080306 机电一体化工程 专 (2183)机械制图(一) (2234)电子技术基础(一) (2185)机械设计基础 (2205)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080604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专 (2302)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9050)电力工程项目管理 (2271)电机学 (9049)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2275)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 (9036)电气测量 (2273)电子技术基础(二) (2151)工程制图

080706 通信技术 专 (2362)通信新技术 (2344)数字电路 (2354)信号与系统 (2275)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 (2361)通信技术基础

080801 房屋建筑工程 专 (2391)工程力学(二) (2393)结构力学(一) (2394)房屋建筑学 (2386)土木工程制图 (0170)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 (2389)建筑材料

081201 化工工艺 专 (2173)无机化学(二) (2489)化工设计概论 (9901)化工制图 (3146)化工原理(二) (2175)分析化学(一) (9043)化工安全技术 (9044)化工工艺概论

082207 计算机信息管理 专 (2316)计算机应用技术 (2384)计算机原理 (2141)计算机网络技术 (0041)基础会计学 (2382)管理信息系统

100701 护理学 专 (2997)护理学基础 (3179)生物化学(三) (3000)营养学 (2864)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 (2899)生理学

100803 中药学 专 (3038)中药化学 (3035)有机化学(四) (3040)中药鉴定学 (2976)医古文(一)(3042)中药炮制学 (3037)药用植物学 (3044)中药药剂学

100903 药学与药品营销 专   (7950)药学导论   (7956)药事法规

100905 中医推拿按摩 专 (2940)中医骨伤科学 (6102)腧穴学 (2973)中医诊断学(一) (2975)方剂学(一)

020106 金融 本 (0058)市场营销学 (0054)管理学原理 (0078)银行会计学 (0053)对外经济管理概论

020108 保险 本 (0058)市场营销学 (0054)管理学原理   (0053)对外经济管理概论

020115 经济学 本 (0139)西方经济学 (0141)发展经济学   (0140)国际经济学

020216 电子商务 本 (0996)电子商务法概论 (0908)网络营销与策划 (0898)互联网软件应用与开发 (0994)数量方法(二) (0913)电子商务与金融

020202 工商企业管理 本 (0185)商品流通概论 (0151)企业经营战略 (0058)市场营销学 (0054)管理学原理 (0150)金融理论与实务 (0141)发展经济学 (0153)质量管理(一) (0152)组织行为学

020204 会计 本 (0058)市场营销学 (0150)金融理论与实务 (0160)审计学 (0158)资产评估

020208 市场营销 本 (0185)商品流通概论 (0150)金融理论与实务 (0184)市场营销策划 (0183)消费经济学

020210 旅游管理 本 (0188)旅游心理学 (0198)旅游企业投资与管理 (0191)旅行社经营与管理 (0152)组织行为学

020224 房地产经营与管理 本 (0179)谈判与推销技巧 (0972)房地产项目评估 (0054)管理学原理 (6570)房地产营销学 (2382)管理信息系统 (9022)城市地理学

020226 商务管理 本 (0947)国际商务管理学 (0937)政府、政策与经济学 (0184)市场营销策划 (0938)组织行为学(二)

020229 物流管理 本     (0041)基础会计学

020230 公共事业管理 本 (0318)公共政策 (3335)公共管理学 (3331)公共事业管理 (0040)法学概论

020273 经济信息管理 本 (4225)经济预测方法概论 (3350)社会研究方法 (2141)计算机网络技术 (0155)中级财务会计 (2599)应用数理统计

030106 法律 本 (0249)国际私法 (0264)中国法律思想史 (0246)国际经济法概论 (0258)保险法 (0167)劳动法 (0226)知识产权法 (0233)税法

030108 律师 本 (0247)国际法 (0224)律师执业概论 (0246)国际经济法概论 (0926)司法鉴定概论 (0226)知识产权法

030203 社会工作与管理 本 (0285)中国福利思想 (0279)团体社会工作 (0284)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 (0283)社会行政 (0287)发展社会学 (0286)福利经济学 (0310)中国社会思想史

030302 行政管理学 本 (0318)公共政策 (0315)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0277)行政管理学 (0317)国家公务员制度 (0923)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 (0034)社会学概论

030401 公安管理 本

040102 学前教育 本 (0398)学前教育原理 (0399)学前游戏论 (0402)学前教育史 (0467)课程与教学论

040105 教育技术 本 (0440)教育传播研究方法 (0413)现代教育技术 (0441)多媒体教学系统 (0431)教学设计 (0436)计算机辅助教育

040107 教育管理 本 (0452)教育统计与测量 (0455)教育管理心理学 (0445)中外教育管理史 (0450)教育评估和督导 (0453)教育法学

040110 心理健康教育 本 (5626)变态心理学(一) (6058)学校心理学 (5622)临床心理学 (2114)发展心理学

040112 小学教育 本 (3301)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 (0284)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 (0472)比较教育 (3329)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3330)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040202 思想政治教育 本 (047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0480)中国传统道德 (0482)人生哲学 (0479)当代资本主义 (0481)现代科学技术与当代社会

040302 体育教育 本 (0499)体育游戏 (0498)体育统计学 (9019)体育概论 (0502)体育管理学

050104 秘书学 本 (0523)中国秘书史 (0107)现代管理学 (0524)文书学 (0527)中外秘书比较 (0511)档案管理学 (0525)公文选读

050105 汉语言文学 本 (0037)美学 (9002)九十年代小说 (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 (9006)宋词演变研究

050113 中国语言文学教育 本 (0037)美学 (6764)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策略 (0538)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

050201 英语 本 (0087)英语翻译 (0840)第二外语(日语) (0832)英语词汇学 (0604)英美文学选读

050202 日语 本 (0535)现代汉语 (0609)高级日语(一) (0610)高级日语(二) (0845)第二外语(英语) (0612)日本文学选读

050408 音乐教育 本 (0735)音乐教育学 (0733)音乐分析与创作 (0732)简明配器法 (0730)中外音乐史 (9011)歌曲写作

050410 美术教育 本 (0745)中国画论 (0742)美术技法理论 (0747)美术教育学 (0746)美育概论 (9007)色彩构成 (9008)艺术美学

050433 视觉传达设计 本 (5544)现代设计史 (5549)视觉传达设计概论 (9008)艺术美学

060102 历史教育 本 (0773)世界现(当)代史专题 (0772)世界近代史新体系 (0775)历史教育学 (0767)中学历史教学法

070102 数学教育 本 (2008)拓扑学基础 (2009)抽象代数 (2011)复变函数论 (2010)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一) (2012)实变与泛函分析初步 (2002)数学分析(二)

070302 化学教育 本 (2054)中级无机化学 (2059)化学教育学 (2056)仪器分析(一) (2058)化工基础

080105 石油工程 本 (6347)渗流力学 (2163)油层物理 (1135)油藏工程 (2167)钻井工程

080307 机电一体化工程 本 (2245)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2243)计算机软件基础(一) (2200)现代设计方法 (2238)模拟、数字及电力电子技术

080708 计算机通信工程 本   (2326)操作系统   (2364)数据通信原理

080806 建筑工程 本 (2439)结构力学(二) ( )项目策划与设计 (2275)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 (0174)建筑工程概论 (2442)钢结构 (2446)建筑设备 (2460)工程质量与进度控制

082202 管理工程 本 (2633)现代制造系统 ( )工效学 (2628)管理经济学 (2626)现代企业管理(二) (2629)基础工业工程 (0152)组织行为学

082206 工业工程 本 (2825)机械基础 (2243)计算机软件基础(一) (2187)电工与电子技术 (2897)企业经营战略与市场营销 (2629)基础工业工程

082208 计算机信息管理 本 (2378)信息资源管理 (2375)运筹学基础 (2384)计算机原理 (2628)管理经济学 (4741)计算机网络原理 (2323)操作系统概论

082218 电子政务 本 (3342)电子政务案例分析 (0315)当代中国政治制度(3335)公共管理学 (3344)信息与网络安全管理 (4741)计算机网络原理

090102 农学 本 (2634)生物化学(二) (2679)种子学 (2662)植物生理学 (2680)农产品加工

090115 园林 本 (7897)园林测量 (7899)园林建筑设计 (2662)植物生理学 (7900)园林植物养护与管理

090202 林学 本 (3231)水土保持学 (4214)林业GIS (4216)森林规划与设计 (2754)林木育种学

090403 畜牧兽医 本 (9004)草地学 (2799)兽医临床医学 (2798)畜牧微生物学 (2793)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

100702 护理学 本 (3202)内科护理学(二) (3200)预防医学(二) (3201)护理学导论 (3004)社区护理学(一)

100802 中药学 本 (3053)中药制剂分析 (3047)分析化学(二) (3049)数理统计 (3044)中药药剂学 (2895)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基础

经营技术论文例10

21世纪是品牌经济主导市场发展趋向的时代,随着出版业市场化、产业化步伐的不断加快①,在我国,科技期刊已经迈入了一个个性化、品牌化出版的时代,而且其品牌驱动作用和品牌效应更加突出。所以,借鉴国外知名品牌期刊的经验,充分认识科技期刊品牌的价值,将期刊的经营模式从产品经营转变为品牌经营,建立品牌经营的理念,制定品牌化出版的发展战略,是摆在科技期刊经营者面前一个重要的课题②-④。

一、我国科技期刊品牌化建设状况与影响因素

1、期刊学术质量对品牌建设的影响

科技期刊的办刊质量直接关系到期刊的生存与发展。而影响科技期刊办刊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其中稿源是科技期刊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据相关文献⑤报道在我国当前的科技期刊所发表的论文中,其中能够达到国际首创水平的论文仅仅占所有的4.5%;而在国内属于首创的论文则仅占13.4%;这表明在我国科技期刊中发表的论文大部分的质量很难与国际高水平论文比较。在我国,SCI收录的我国95种科技期刊中,其中影响因子在1以上的期刊有11种,其中影响因子在2以上的期刊有2种⑥。这表明我国科技期刊虽然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但真正具有国际期刊品牌影响的期刊却凤毛麟角。对期刊意味着“生命”,其质量,特别是学术质量和研究论文的创新性是期刊品牌建设的核心。这就要求加强期刊的学术策划和组稿,注重跟踪国家重点科研攻关课题,并充分发挥科技期刊编委会中在各领域具有学术带头人的作用,调动编委策划组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开辟“绿色通道”、“快审通道”对具有国际首创或国内首创性论到快审快登,限时发表,提高创新成果的首报率,扩大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权威性。

审稿工作则是科技期刊进行质量控制的关键步骤,严格的审稿能保障科技期刊办刊水平。校对是根据原稿核对校样,纠正其中的差错,提出相关的问题,以保证出版物质量的工作,为科技期刊把握好最后一道工序。这就需要编校人员通过培训提高基本的理论修养,进行扎实的专业训练,开阔知识视野,并培养广阔的阅读兴趣和科学的学习方法⑦。

2、科技期刊品牌建设的人才因素

在科技期刊品牌培育和品牌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有一支认真、负责且有专业化水平的作者队伍、编辑队伍及经营管理队伍,这样才能保证科技期刊的内容质量,而期刊的质量正是一个期刊品牌的立足点。在众多人才中,编辑队伍则是决定期刊成败的关键,这主要是由于编辑可以从专业知识深度和广度对期刊所发表文章进行把握⑧。编辑队伍的专业化与学者化,要求编辑不仅是某一专业的学者,还应是一位编辑学的学者。在国内外,科技期刊通常都是需要非期刊内部的相关领域专业人士组成的编委和审稿队伍,他们是科技期刊学术治理机构和学术决策组织的重要形式,而这支编委和审稿队伍的组建及其管理对于经营好科技期刊,提高期刊质量均有着重要的作用。高层次化、国际化的编委和审稿人员有助于期刊吸收国外优质稿件,加快稿源的国际化;另外,还可以提高科技期刊品牌凝聚力和影响力,同时,这些专家也为期刊品牌培育发挥着“品牌载体”功能和“形象代言人”的作用,提高科技期刊品牌效应,吸引更多的国内外读者。实践证明,国内外著名品牌科技期刊无不凝聚着相关学科众多著名学科带头人和专家⑨。综上所述,聘请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担任期刊的编委对于提升期刊品牌影响力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在我国科技期刊的编委中拥有“两院”院士及外籍院士占7.5%,博士生导师占48.2%;这说明在这些科技期刊编委会中凝聚了大量相关学科的高水平学科带头人⑩。除了科技期刊品牌的创建受上述因素影响外,还需要期刊管理人员具有超前、高度的战略观念,善于经营和管理,具有信息资源、专家资源、学术资源和学科的独特优势,还需要对现如今的科学技术有着独到理解,这样才能在一定的高度上为期刊发展制定经营策略。

3、科技期刊品牌形象培育与品牌营销

在科技期刊的品牌建设过程中,科技期刊品牌形象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在构成期刊品牌的要素中,科技期刊品牌营销宣传是品牌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期刊的质量、特色、权威性和影响力是科技期刊品牌形象形成的核心要素;特别是科技期刊品牌形象培育及营销,这是期刊品牌培育的重要内容。如近年来内地学者在Science、Nature等国际上知名的期刊发表的学术论文数量呈上升趋势,这就说明在Science、Nature等国际上知名的期刊上已经被内地学者视为一种学术荣誉、水平和地位的象征⑾。这主要是由于科技工作者对期刊品牌的心理评价首先来自标志、内在品质、整体形象、自身文化、外在风格,只有在封面设计、期刊的标识设计、背景色调设计、栏目的设计与选择等方面给读者和作者以视觉上的差异化效果,从而抓住读者和作者的视线。品牌科技期刊不仅仅要有设计上的吸引力,还必须具有与期刊品牌相匹配的品牌信誉,在读者和作者心目中树立起公平、公正、严格、负责的品牌形象,这是维护期刊品牌忠诚度的法宝,也是保持期刊品牌魅力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要保持科技期刊品牌形象的稳定性,让读者和作者对品牌期刊持续保持良好的看法或印象。良好的品牌形象还需要策划人员进行宣传,使其在广大读者和作者中扩大知名度,将期刊普及度增加,提升和体现期刊品牌的溢价能力。具体可以通过主办和参与国内外学术会议、展览会、学术论坛可有效地提高期刊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但是据统计⑿,我国的科技期刊在各种会议营销活动中出现的频次还比较低,而在国际性的会议营销活动中就更少见。这就直接导致期刊经营收入依赖国内纸版期刊发行收入、版面费、审稿费等传统期刊的盈利模式,还没有真正体现出品牌溢价价值。

二、我国科技期刊品牌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1、科技期刊品牌建设意识不强

在目前我国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实践中,有一些期刊缺乏品牌建设意识,无品牌标识,大部分没有组织参与国际期刊展会宣传。这就要求广大科技期刊从业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行品牌建设,提高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出版质量,从思想上树立品牌战略意识,构建期刊品牌识别系统,转变观念,树立期刊品牌的自我品牌,向着标准化、数字化、网络化、国际化、市场化的方向发展。

2、科技期刊品牌国际化程度低

一个国家出版的学术期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学术发展水平和学术影响力,它是科技传播交流和研究成果存在的主要载体。而我国科技期刊在国际上的影响还是非常有限的,尚缺乏像Science、Nature这样的真正具有国际影响的著名国际品牌科技期刊。相关文献报道⒀我国科技期刊中国外学者投稿量仅占全年收稿总数的0.26%,而且在国际上被引用最多的期刊亦未超过5000,影响因子仅为2.0,与引用为32万的Science杂志比起来,还有较大差距。针对目前存在的现状及问题,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策略。即按照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规律,革除目前众多科技期刊中小、散、乱的结构性弊端;建立起自己的学术期刊检索数据库体系,进行品牌化经营,建立自己的科技和社科文献品牌体系;通过期刊风格的定位,内容的整合创新,建立自己的学术期刊评价国际话语权;同时利用网站提高期刊的学术影响力,经营知名度,找到品牌建立的路径。选准目标,重点打造,择优扶持,构筑自己核心竞争力⒁-⒃。

3、科技期刊品牌维护与管理不到位

目前,在我国科技期刊品牌建设中缺乏有效的维护与管理,未能将其纳入期刊品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主要是由于缺乏科技期刊品牌评价标准和评价机制,缺乏国家层面的“科技期刊品牌”发展规划,而且有些学科期刊方向与内容严重交叉重复。另外,政策导向和学术评价体系偏颇。这就要求调整学术评价体系和政策导向上的偏颇现象,实施正确的政策导向,倡导创新性论文;并在人才和科技成果评价机制方面给予倾斜和引导。

4、科技期刊品牌营销推广力度不够

目前我国科技期刊品牌的营销和推广仅仅局限于期刊编辑部层面,缺乏有效的营销策略。这就要注重期刊品牌形象策划宣传,特别是期刊形象识别的培育和塑造;实施期刊名牌战略工程,是推进我国科技期刊品牌化建设的重要措施;足够的资金支持是成就期刊品牌建设和培育的前提,特别是在期刊品牌形成的初期,应加大扶持力度⒄;而且还需要在国家层面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

参考文献

①孙德华,《WTO进程中科技期刊品牌经营的战略思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4(5):504-509

②陈勇智,《对〈学会〉杂志品牌化经营的探索》[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2):279-281

③王领全、李德强,《科技期刊的品牌化发展与经营策略》[J].《天津科技》,2008(2):93-95

④马智、赵建逸,《科技期刊品牌化发展的战略思考》[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7(4):263-236

⑤于晓庆,《科技期刊品牌建设与发展策略》[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2):195-197

⑥金东,《论科技期刊的营销意识与营销方法》[J].《编辑学报》,2011(3):241-243

⑦刘远颖、刘培一,《论学术期刊核心竞争力的提升》[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7(2):191-194

⑧⒂王粤华,《浅论科技期刊品牌的树立》[J].《职业时空》,2010(10):56-57

⑨陈其宏,《测绘期刊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现代测绘》,2011(5):62-63

⑩王应宽,《中国科技期刊的品牌化发展与经营策略》[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5(3):285-290

⑾袁桂清、蔡丽枫,《中外医药卫生科技期刊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8(3):340-345

⑿⒃赵恒煜,《综合性科技期刊品牌化路径探析》[J].《广东科技》,2012(2):50-51

⒀周华清,《品牌——国内学术期刊发展的突围策略》[J].《出版科学》,2011(3):62-67

⒁张玉琳、毛蜀、张昊 等,《期刊网站的口碑效应》[J].《编辑学报》,2010(6):527-529

经营技术论文例11

>>2013年10月河南自考真题

>>2013年10月河南自考答案

2013年10月河南自考科目(自学考试各个专业的考试科目不同,具体点击查看:自学考试科目)

专业 层次 学制 主要课程 音乐教育 专科 两年 大学语文、基础乐理、视唱练耳、基础声乐、基础和声、合唱与指挥基础、基础钢琴、艺术概论、民族民间音乐、音乐欣赏、中学音乐教学法、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基础钢琴实践、基础声乐实践、 本科 两年 英语(二)、中外音乐史、中外音乐欣赏、和声学、音乐作品分析、歌曲写作、音乐教育学、音乐美学、简明配器法、歌曲钢琴伴奏、声乐实践、歌曲钢琴伴奏、声乐实践、歌曲钢琴伴奏实践、视唱练耳实践、毕业论文 经济法 专科 两年 大学语文、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公司法、经济法概论、刑法学、合同法、税法、国际经济法概论、劳动法、计算机基础、人力资源管理 本科 两年 英语(二)、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学、国家赔偿法、经济法学原理、企业与公司法、行政法学、劳动法、金融法概论、房地产法、环境法学、税法原理、行政诉讼法、财务管理学(辅修) 市场营销 专科 两年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高等数学(一)、基础会计学、经济法概论(财经类)、大学语文(专)、国民经济统计概论、消费心理学、谈判与推销技巧、企业管理概论、公共关系学、广告学(一)、市场营销学、市场调查与预测、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 本科 两年 英语(二)、高等数学(二)、市场营销策划、金融理论与实务、商品流通概论、消费经济学、国际商务谈判、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企业会计学、国际市场营销学、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含实践) 公共关系 本科 两年 人际关系学、公共关系口才、现代谈判学、公共关系案例、国际公共关系、公关政策、企业文化、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领导科学、人力资源管理(一)、现代资源管理(一)、广告运作策略 行政管理 专科 两年 大学语文(专)、政治学概论、法学概论、现代管理学、行政管理学、市政学、人力资源管理(一)、公文写作与处理、管理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社会研究方法、秘书工作 、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 本科 两年 英语(二)、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西方政治制度、公共政策、领导科学、国家公务员制度、行政组织理论、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社会学概论、中国行政史、中国文化概论、普通逻辑、财务管理学、秘书学概论、企业管理概论 汉语言文学 专科 两年 文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二)、外国文学作品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写作等 本科 两年 美学、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二)、外国文学史、语言学概论、英语(二)、两门选修课、毕业论文 涉外秘书学 专科 两年 英语(一)、大学语文(专)、公共关系、外国秘书工作概况、涉外秘书实务、涉外法概要、 本科 两年 英语(二)、中外文学作品导读、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经济法概论、秘书语言研究、公关礼仪、交际语言学、国际商务谈判、中外秘书比较、口译与听力等 对外汉语 本科 两年 现代汉语、实用英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外国文化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英语表达与沟通(实践环节)毕业论文等 英语翻译 专科 两年 英语写作基础、综合英语(一二)、英语阅读(一)、英语国家概况、英语笔译基础、初级英语笔译、初级英语口译、英语听力 本科 两年 中级笔译、高级笔译、中级口译、同声传译、英汉语言文化比较、第二外语(日/ 法)、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毕业论文 日语 专科 两年 基础日语(一二)、日语语法、日本国概况、日语阅读(一二)、经贸日语、日语听力、日语口语 本科 两年 高级日语(一二)、日语句法篇章法、日本文学选读、日汉翻译、第二外语(英/法)、现代汉语、计算机应用基础、日语口译与听力、毕业论文 英语 专科 两年 综合英语(一二)、英语阅读(一二)、英语写作基础、英语国家概况、英语听力,口语等 本科 两年 英语写作、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英语翻译、经贸知识英语、口译与听力、二外(日语)等 外贸英语 专科 两年 综合英语(一二)、英语阅读(一)、英语写作基础、英语国家概况、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英语听力、口语、外贸英语阅读等 本科 两年 英语写作、高级英语、英美文学选读、英语翻译、经贸知识英语、外贸口译与听力、二外(日语)等 公共事业管理 专科 两年 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社会学概论、管理学原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公共关系、社会调查与方法、行政管理学、文教事业管理、计划生育管理、秘书学概论、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等 本科 两年 英语(二)、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公共事业管理、公共经济学、非政府组织管理、行政法学、人力资源管理(一)、管理信息系统、毕业论文等 工商企业管理 专科 两年 计算机应用基础、基础会计学、经济法概论、国民经济统计概论、企业管理概论、生产与作业管理、市场营销学、中国税制、企业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经济法(辅修)、民法学(辅修); 本科 两年 英语(二)、高等数学、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国际贸易管理与实务、管理学原理、财务管理、金融理论与实务、企业经营战略、组织行为学、质量原理、企业管理咨询、合同法(辅修)、行政法学(辅修)。 国际贸易 专科 两年 高等数学、法律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英语、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国际商法、中国对外贸易、WTO知识概论、市场营销学等 本科 两年 国际市场营销学、世界市场行情、国际商务谈判、企业会计学、国际运输与保险、西方经济学、外国经贸知识选读、涉外经济法、经贸知识英语等 金融管理 专科 两年 证券投资分析、保险学原理、银行会计学、商业银行业务与管理、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经济法概论、基础会计学、管理学原理等 本科 两年 管理会计实务、国际财务管理、公司法律制度研究、英语(二)、电子商务概论、组织行为学、风险管理、高级财务管理、审计学、政府政策与经济学等 会计(电算化) 专科 两年 英语(一)、大学语文、高等数学(一)、基础会计学、国民经济统计概论、数据库及应用、财政与金融、会计电算化、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本科 两年 高等数学(二)、、英语(二)、数据结构、审计学、管理学原理、通用财务软件、计算机网络基础、财务报表分析(一)、金融理论与实务、高级财务软件、操作系统。加考课程: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学、成本会计、基础会计学、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人力资源管理 专科 两年 管理学原理、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学、人力资源经济学、企业劳动工资管理、劳动就业论、社会保障、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公共关系学、应用文写作等 本科 两年 企业战略管理、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人力资源培训、人事测评理论与方法、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绩效管理、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理论与策略、管理信息系统等 文化事业管理 专科 两年 英语(一)、写作、中国文化概论、文化管理学、文化行政学、文化政策与法规、文化经济学、文化策划与营销、艺术概论、社会学概论、民间文学、计算机 文化产业 本科 两年 英语(二)、中国文化导论、文化产业与管理、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文化市场与营销、外国文化导论、媒介经营与管理、文化服务与贸易 经济信息管理 专科 两年 高等数学、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经济信息导论、计算机信息基础、信息经济学等 本科 两年 英语(二)、应用数学、中级财务会计、计算机网络技术、社会研究方法、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数据库及应用、电子商务概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应用数理统计、经济预测方法。 游戏软件开发技术 专科 两年 英语(一)、高等数学、计算机游戏概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游戏作品赏析、计算机网络技术、游戏软件开发基础、市场营销、动画设计基础等 本科 两年 英语(二)、游戏创意与设计概论、可视化程序设计、艺术设计基础、多媒体应用技术、DirectX、Java语言程序设计、游戏开发流程与引擎原理、游戏架构导论、软件工程、游戏心理学等 电子商务 专科 两年 电子商务英语、经济学(二)、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基础、市场营销(三)、基础会计学、市场信息学、国际贸易实务(三)、电子商务概论、商务交流(二)、网页设计与制作、互联网软件应用与开发、电子商务案例分析、综合作业 本科 两年 英语(二)、数量方法(二)、电子商务法概论、电子商务与金融、电子商务网站设计原理、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互联网数据库、网络营销与策划、电子商务安全导论、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商法(二) 信息技术教育 本科 两年 英语(二)、物理(工)、数据库原理、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与通信、计算机系统结构、软件工程、数值分析、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辅助教育、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字逻辑、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与实践研究 计算机及应用 专科 两年 大学语文、高等数学、英语(一)、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计算机应用技术、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导论、计算机组成原理、微型计算机及其接口技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操作系统概论、数据库及其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 本科 两年 英语(二)、高等数学、物理(工)、离散数学、操作系统、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电子政务 专科 两年 行政管理学、公文写作与处理、公共事业管理、行政法学、经济管理概论、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电子政务概论、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应用技术 本科 两年 英语(二)、公共管理学、电子政务理论与技术、政府经济学、信息化理论与实践、网站建设与管理、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电子政务案例分析、信息与网络安全管理 电子技术 专科 两年 英语 (一)、电工原理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线性电子电路、非线性电子电路、数字电路、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电子测量、音响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 及应用 、办公自动化 设备、 电子工程 本科 两年 英语(二)、高等数学(工本) 、物理(工)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工程经济、信号与系统、计算机软件基础(二)、数字信号处理、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自动控制理论(二)、声视频技术 服装设计 专科 两年 构成艺术、服装工艺、服装结构设计、服装款式设计、服装纸样设计、服装市场营销等 本科 两年 服装设计、服装纸样设计、服装图形设计、服装计算机辅助设计、服装立体剪裁、展示工艺、企业形象设计、服装饰品设计等 数控技术 专科 两年 机械设计基础、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数控编程与操作、CAD/CAM、电工学等 本科 两年 模拟数字及电力电子技术、传感器与监测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机床数控原理、CAD/CAM软件应用、模具与现代加工技术等 视觉传达设计 专科 两年 构成艺术、插图艺术设计、包装结构与包装装潢设计、平面广告设计、机构形象设计( VI )、商品摄影、POP与DM广告设计等 本科 两年 书籍装帧设计、包装工艺与设计、创意网页设计、影视广告、方案与脚本、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展示设计、家具设计 动漫设计 专科 两年 构成艺术、字体设计、动画基础、动画运动、电脑图像设计、动画概论 本科 两年 漫画设计、动画场景设计、动画分镜头、二维动画制作、三维动画制作动画特效合成、动画创作 生物技术 专科 两年 普通生物学、食品分析与检验、发酵工艺学、生物制药技术、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工程、基因工程、酶学、病毒学、现代生物技术导论等 生物工程 本科 两年 英语、工程制图、化工原理、生物工艺学、微生物遗传与育种、生化工程、生物制药学、生化分离工程、高等数学等 食品工程 专科 两年 基础化学、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工艺学、食品分析 本科 两年 食品工程原理、食品营养、食品加工技术、酿造食品加工、食品法规、食品包装与设计、农产品储藏运销学、计算机应用基础 景观园林 本科 两年 英语、园林工程制图、园林艺术原理、景观生态学、园林建筑学、园林CAD、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学、3DMAX、园林植物保护学、园林美学 新闻 专科 两年 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汉语基础、社会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新闻学概论、中国新闻事业史、新闻采访写作、报纸编辑、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广告学、新闻心理学 本科 两年 英语(二)、新闻评论写作、新闻摄影、外国新闻事业史、中外新闻作品研究、传播学概论、公共关系学、新闻事业管理、文学概论 应用心理学 专科 两年 大学语文、实验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心理测量、普通心理学(含实践)、计算机应用基础(含实践) 本科 两年 英语(二)、认知心理、心理学研究方法、心理学史、变态心理学、学习心理学、心理咨询原理与技术(含实践)、学校心理学、心理诊断、行为改变技术(含实践) 小学教育 专科 两年 大学语文、教育原理、科学技术社会、小学教育心理学、小学科学教育、小学教育科学研究、小学语文教学论、小学数学教学论、小学班主任、素质教育导论 本科 两年 英语(二)、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课程与教学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中外教育简史、中小学教育管理、比较教育、小学艺术教育、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中小学教育信息技术、学校管理心理学、教学设计、德育原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毕业实习、毕业论文 学前教育学 专科 两年 学前教育学、学前发展心理学、学前卫生学、儿童文学、学前教育心理学、幼儿园组织与管理、学前儿童数学教育、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科学技术社会 本科 两年 英语(二)、教育学原理、学前游戏论、幼儿园课程论、学前比较教育、中外学前教育史、幼儿园活动设计、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家庭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本科 两年 英语(二)、教学设计、教育电视系统、教育电视节目制作、计算机辅助教育、多媒体教学系统、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教与学的基础原理、教育传播方法研究、教育电声系统及软件制作、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论、 教育管理 本科 两年 英语(二)、教育管理原理、教育评估与督导、教育经济学、教育统计与测量、教育法学、教育预测与规划、中外教育管理史、管理心理学、高等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