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音乐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音乐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0-13 09:17:34

音乐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音乐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例1

' 在普通高等院校,大学生们普及音乐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学校音乐公共课。音乐公共课的开设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积极的意义。前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对于在全国大学生中进行音乐普及教育的问题非常重视,早在1998年就大力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并身体力行,多次为大学生进行音乐普及讲座。除此以外,国家相关,比如说教育部、文化部等也多次发文落实,定期进行检查。经过上下一道的努力,高校音乐普及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一、普通高等院校音乐公共课教学发展现状

虽然说,近年来高校音乐课公共教学发展势头良好,但也存在者不足。问题的主要方面是高校音乐公共课没有统一的规范和要求。因为受制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虽然在实际教学中老师们有着很大的创新空间和自主性,但是仍然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封闭性和自主性。具体而言,高等院校音乐公共课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目标不清,认识不明,对于音乐公共课的教学认知,和重视程度不够。这导致音乐公共课在部分高校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更有甚者,完全没有开设音乐公共课程。二是,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单一,课程的设置相对来说也比较简单。据我们目前了解到情况来看,高校音乐公共课形同摆设,比较重视理论的传授,而不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具体来说,没有很好的结合高校学生的个性。在教学实践中,音乐公共课老师通常局限于课本,不够创兴,开放性也不够。三是,高校音乐公共教学课堂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并不完善,没有充分挖掘出学生的在创造方面的能力。老师们没有认识到学生们在进入高校之前,对音乐的学习程度是不一样的。在教学当中,如果不充分了解学生的特质,而以一种粗暴的方式进行灌输,那么高校音乐公共课的目标就会难以完成,造成教与学的脱节。

二、高校音乐公共课的发展趋势

高校音乐课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要向素质教育方向发展,这就必须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找准教学的目标和教学的方向。第二,要增加实践环节,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拓展教学的内涵和教学的空间,同时还要合理的、科学的设置高校音乐公共课的课程,要把赏析类、技能类、和理论的课程进进行统一的安排。第三,要特别注意高校音乐课教材的选取,要注意和本地区的实际结合起来,同时要充分引入多媒等辅教学力量,优化高校音乐公共课课程的结构;第四,音乐课教学的目的,不要以考试为目的,而因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爱好为目的。所以在高校音乐课教育的时候,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些兴趣。

三、高校音乐公共课教育策略思考

通过对高校音乐公共课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研究,对高校音乐公共的教育有以下思考:

(一)要特别注重高校音乐公共课教育

不但要配专业的老师,还要为老师们提供研究的平台,成立研究室,研究高校音乐公共课教学。要提高老师们对音乐课教学的认识,让他们把心思花在这上面,心无旁骛的专心对公共进行研究、探讨,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们对音乐公共课的兴趣,逃课、应付考试等现象才会减少。

(二)要选择符合校情和学生特点的教材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大多民族数都是能歌善舞,他们不但生活习性不同,而且加油特色鲜明的艺术形式,歌和舞就是其中最显著的代表。像苗族、洞族、藏族等聚居地区的高校,在教材的选用上,可以更多的注重与当地民族音乐舞蹈的内容。还可以充分的组织活动,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去,感受音乐的魅力,理解音乐的内涵。也只有增加学生的参与性和互动性,老师的教学才会事半功倍,学生的兴趣才会被激发,公共课音乐教学的意义才会存在的意义。

(三) 运用科技手段加强互动

科学技术不但是生产力,而且促使人们的联系更加紧密。互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今天,高校音乐公共课的教师可以通过科技手段,倾听学生的声音。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出现,以及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使用,学生和老师可以很好的利用现代科技进行交流。老师可以把课件挂在网上供学生下载学习,也可以向学生推荐好的音乐作品,学生可以再网上向老师请教问题,把自己创作的作品放在网上。在这种良性互动中,促使老师改进教学方法,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注重基础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的结合

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音乐公共课的教育也是如此。音乐公共课的理论课的作用在于丰富学生的综合知识面,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它包括了乐理知识、乐感训练、视唱练耳、音乐欣赏等内容。音乐理论课的目的是在于培养学生的理论修养和音乐鉴别力。但这还不够,还要加强音乐公共课的实践教育。在实践教育的工程中,学生的创造力、创新力将得到的极大的提高。鼓励学生求异、求新,勤于创新的思维,提高善于创新的能力,高校公共音乐课教师要认真讲授,严格把关。

四、结语

贝多芬在一次谈话中说到:音乐是一切智慧,是一切哲学的更高启示。音乐对于人的教化作用,最主要作用于人的意识、智慧、和心灵。我们如果不在乎音乐的教育,那我们的教育不完整的。不完整的教育则会导致学生的综合可持续发展。社会对我们的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音乐能力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

音乐公共课进入大学校园,是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生文化艺术修养、培养学生健康的艺术趣味、塑造学生完美人格的需要。因此音乐公共课承担着重要的使命,必须管理好音乐公共课,对其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要进行合理的设置,并且积极探索更好的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倾听学生的声音与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非音乐专业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为创造全面发展的高水平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音乐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例2

“多元文化”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初出现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思想在教育乃至愈来愈多的领域中得到认同,影响也愈来愈广泛。到了20世纪后半叶,特别是临近世纪之交,“多元文化”概念的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扩大,并以各种方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如文化、哲学、政治、经济等。开展多元文化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为支撑的音乐教育开始出现在世界大中小学,成为当今世界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我国的学前音乐教育应该把握这一时代的发展趋势,体现出多元文化教育思想,建立起多元文化学前音乐教育的体系。

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

多元文化教育观自20世纪20年代末起开始形成,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全世界音乐教育的共识。加拿大著名音乐教育家埃略特(Elliott)说:“如果音乐存在于各种各样的文化中,那么音乐本来就是多元文化的,如果音乐本来是多文化的.那么音乐教育从根本上应该是多文化的。”

音乐是人类文化整体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音乐是其所存在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的文化产物,并不断从它所根植的“文化环境”中汲取营养以求发展。作为音乐文化大家庭中的音乐教育,从它产生起就伴随着音乐文化,并以文化的特性、文化的身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规律存在的。音乐教育如果离开了文化的范畴,音乐作品就难以得到深刻的感受和阐释,难以表达出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活力,同时也会使自身的发展失去本源性的根据和动力。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一种放眼世界的文化教育,它承认多种文化存在的合理性和审美价值。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目的是使儿童认识并认可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从而能在多种文化的社会中懂得音乐、欣赏音乐。它包含了许多概念和指导性原则。它强调全球性的视野,接受广泛的多样化的音乐。它摒除民族音乐文化的优劣论。自20世纪以来,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呈现出两种趋于汇合的态势,一种是发达国家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发展,一种是发展中国家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意识的兴起。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反欧洲中心主义的价值基础上,以民主和平等的理念将非西方音乐文化遗产纳入教育体系中,以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音乐文化为教学内容。其内容具有双重特点,即地方音乐文化和全球音乐文化,体现的是“弘扬民族音乐文化”与“理解多元文化”两个理念。

“弘扬民族音乐文化”这一理念在提倡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今天越来越被赋予突出的时代意义。1995年第六届全国国民音乐教育研讨会提出了开展“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口号。在此意义上讲,“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理念正是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中国国情下的最好诠释。

“理解多元文化”这一理念表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赖于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在强调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同时,也应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地区和民族的音乐文化。马歇尔・麦克卢汉对当今世界所作的“地球村”的比喻已家喻户晓,这个比喻也表明了当今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存在着各具特色的多种文化环境、频繁的跨文化交流状况,以及树立一种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的紧迫性。这也正是多元文化音乐教育需将树立一种跨文化的、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意识作为自身目标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在学前音乐教育中体现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思想

1.时展的趋势

学前音乐教育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面对现代音乐教育的文化问题,我们不得不深思我国目前音乐教育改革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我们应该不失时机地把自己放在全球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视野中,本着“多元共存、对等吸收、彼此互惠”的原则,与世界各民族音乐共同发展。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在对音乐教育的审美体验、创造性发展、社会交往、文化传承等四种价值认知的基础上,构架出五个终极目标,第五条就是“尊重艺术,理解多元文化”。十条基本理念中的第八条为“弘扬民族音乐”,第九条为“理解多元文化”。

在学前教育的改革中,我们应该考虑这样的问题:如果我们过于强调舶来的早期教育思想,结果将会怎样?我们在学习其他民族文化的时候怎样来保护自己的文化?我们应该发展怎样的学前教育课程?所以,在学前音乐教育中,我们也同样需要考虑多元文化的因素。

2.符合儿童音乐心理的发展

多元文化学前音乐教育是符合儿童音乐心理发展规律的。在学前期进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让儿童接触、了解并欣赏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音乐文化,必然牵涉到音乐风格和音乐偏好的问题。众所周知,音乐风格是音乐元素之一,每一地区的音乐都有一定的音乐风格。音乐偏好则是欣赏者根据以往的经验以及当下的身心状况等因素交互作用所作出的瞬间选择。在所有音乐元素中,音乐风格是最能影响音乐偏好的(LeBlanc,1981),因此要使儿童能够欣赏不同文化的音乐,就一定要考虑他们音乐偏好的最佳形成期。有很多研究表明,对音乐风格的偏好会随着年龄的递增而递减。如May(1985)的研究发现年长的学生显示出对所有音乐风格较少的偏好反应。在较早的研究中,Greer,Dorow,and Randall(1974)发现从托儿所到六年级的孩子中对流行音乐偏好的递增和对非摇滚音乐的递减,其中包括在古典、传统音乐偏好上的递减。在较近期的研究中,LeBlanc,Sims,Siivola,and obert(1996),Hargreaves,Comber,and Colley’s(1995)也发现对于流行和严肃的音乐风格的偏好都会随着年龄的递增而递减。因此,在学前期,让儿童接触更多的多元文化音乐有助于儿童了解和接受多元的音乐风格,形成良好的音乐偏好。

三、多元文化学前音乐教育的实施

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我国学前音乐教育应考虑以下几点:

1.音乐活动应体现多元文化的内容联系

在现有的幼儿园课程改革中已经有了体现多元文化的实践,如《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第五条:“初步接触多元文化,能够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的美,萌发审美情趣。”但是在具体的音乐教育活动中,课程内容和多元文化常常被分成两个部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分。因此,将多元文化的理念融入音乐教育课程内容中,在音乐活动中体现多元文化的理念,需要作出更大的努力。

2.中西文化都要在学前音乐教育中得到体现

(1)重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

展望国外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我们发现,与国情相关的具有民族特征的音乐种类,不约而同地成为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侧重点。虽然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内容是多元化的,但是民族音乐在音乐教学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因此,在我国多元文化学前音乐教育中应重视民族音乐。

(2)传扬世界音乐文化

欧洲传统经典音乐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欧洲经典音乐是了解西方文化的途径之一,对于儿童音乐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价值,因此从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角度来看,打破欧洲中心论并不是要抛弃欧洲经典音乐,而是要告诉儿童欧洲音乐不是唯一高尚的,世界上还有许多音乐都是非常有文化价值的。就欧洲经典音乐本身而言,它也应包括在多元文化中。欧洲经典音乐应是多元文化学前音乐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此外,诸如北美地区(北美土著音乐、美国黑人音乐、美国英裔音乐),拉美地区(拉美各族裔音乐),欧洲地区(欧洲民间传统音乐),南部非洲地区(南部非洲音乐),中东地区(阿拉伯人音乐、犹太人音乐),南亚地区(印度音乐),东亚地区(中国音乐、日本音乐等),东南亚地区(越南、老挝、泰国、柬埔寨、印度尼西亚的音乐)等地区音乐也应该在学前音乐教育中得以体现。

3.多元文化学前音乐教育顺利实施的保障

音乐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例3

本世纪初以来,著名音乐教育体系和教学方法的产生与传播,对世界音乐教育教学产生了重大影响。从这些音乐教学模式的共性来看,我们可以看出现代音乐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有以下特征。

1.整合发展,交叉互动

多种著名的音乐教学法体系相继创立并推广普及,它们之间虽然有自己的独特教学形式,但往往带有密切相关的衣钵传承。比如奥尔夫的体态律动教学,就是受到了达尔克罗兹的体态律动学的启发,最终吸收发展而来的。同时他还吸收了柯达伊教学法的精华,从儿童生理发育规律入手,按照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及其认识规律进行教学、教材编写等活动。从辩证法角度来看,任何一种音乐教学法不可能解决教学中的所有问题。为此,各种音乐教学法体系都在努力完善自身,正是这种自我完善导致了不同教学法之间寻求互补,走向融合的趋势。

2.强调即兴创造能力

这些音乐教学模式既各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又相互交融混合,它们中确实存在着这样的一个主题——即兴创造。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素质教育也是满足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目标,是时展的要求。“达尔克罗兹认为,音乐学习应遵循这样的过程:听——动作——感受(情感体验)——感觉——分析——读谱——写谱——即兴创造——表演。在这个过程中,即兴创造包括在每一次循环中。”③奥尔夫的教学模式可以表述为:探索—模仿—即兴—创造。这些模式的共同特征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注重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这是未来音乐教学模式发展的趋势之一。

3.多元化、本土化趋势

目前各发达国家音乐教育,基本一致认为音乐教育教学必须融合多元文化与本土文化。美国《国家标准》所规定的九项音乐学习领域中特别包括“理解世界各类音乐”;日本的音乐教育就较好地融合了东、西方文化。我国在引进这些先进的音乐教育教学体系后,的确促进了我国音乐教育的发展。我们要从中获得启迪,结合中国实际,创造出我们适用的教学模式。我国的音乐教育者们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如:奥尔夫节奏教学、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学结合我国的锣鼓经来培养节奏感;柯达伊的手势教学、铃木的母语教学结合我国的民间音乐对学生进行音准合唱训练等。20世纪音乐教育所体现出来的多元化趋势,是值得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们深思的。

二、建模原则

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浪潮此起彼伏。21世纪现代化音乐教育要以前瞻性、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对音乐教学模式进行研究,才能使音乐教育的目标得以实现。

转贴于 1.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当代教学模式的共同特征。反映到教学模式的发展中,就导致了由教师中心教学模式向师生合作、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模式的发展变化。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的教育是“传承式”的,不同于西方的“建构式”,即:教师提供原则,学生自主构建。如何将这两种教学模式有机结合起来,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的智能,是我国音乐教育工作者在建立音乐教学模式时应该注意的。

2.理论依据趋向多元化

随着现代心理学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学模式灵感来自心理学或者运用心理学的某些成果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随着心理学和生物化学等研究的不断深入,将越来越清晰地阐明人类的心理(特别是大脑)在学习时发生的过程,从而科学地设计符合人类心理机制的教学模式。比如美国科尔曼的儿童创造性音乐教学实验,就是以现代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的,并获得了很大的成功。除此之外,当代音乐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还有信息论、社会学、美学、工艺学、管理学等,呈现出多元化、融合化的趋势。这些将对音乐教学模式科学性的增强带来深远的影响。

3.多样化开放式发展

上世纪50年代后,国内外出现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不同的音乐教学模式相互借鉴、竞争、交叉融合,发挥着各自特有的功能,为音乐教学实践提供了选择音乐教学模式的广阔空间。这种开放式的音乐教学模式将打破教与学的时空界限,与生活的各方面纵横相联系。只有不断更新、吸收新信息和新经验,才能真正使音乐教学模式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综上所述,各国情况不同,在各自教育改革中的具体教学模式也是千差万别。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都要从各国的历史现状出发,适应社会和人发展的趋势。因此,音乐教学模式的建立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它的发展与运用应该有广泛的空间,“用系统、结构和功能等观点研究已有的或尚待开发的各种音乐教学过程或方法,将理论和实践结合为一体,从而形成一个系统的、多样化相统一的音乐教学策略体系,使其成为易于音乐教师直接掌握、运用或参考的‘教学数据库’,为音乐教师提供设计和实施教学的参照系统。”④

注释:

①曹理等著.音乐学科教育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第283页.

音乐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例4

我国的声乐教学主要分为民族唱法、通俗唱法以及美声唱法三大类型,通过不同的特色和风格特征将音乐以不同的演唱形式表现出来。而对于传统声乐教学来说,教学方式主要是通过学习一些基础的乐理知识,另外再增加一些关于对美声以及吐纳的练习,以确保声乐学习的专业学生能够在对基础乐理知识的认识和了解上更好地学习演唱方法和技巧。虽然说,声乐教学在整个音乐教育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但是就整体的声乐教学来说,在声乐教学中的目的、方法以及教学评价上还应该有所改善,以提出合理的实施途径,从而使得声乐教学的整体模式更加规范化。在当今音乐发展现状下,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因此,对于拓展声乐流行唱法的教学与实践,已经是目前高校声乐教学的必然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的高校声乐流行唱法教学,所应用的方法是为学生提供类似小型演唱台、音响设备,让学生以现场模拟演唱的形式进行练习,老师则在一旁对学生演唱的技巧与吐纳方式进行专业角度的指正,学生们通过教师的指点进行反复练习以此来提升个人的演唱能力。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使学生从直观上感受到声音的变化,同时教育者和学生又可以轻松地度过课堂时光,所以,这种模式已经被全国各地几乎所有从事音乐教育的高校所采用。不可否认,这样的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我国高校对音乐人才的培训力度,可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由于学生长时间接受这样的教学方式,会造成在正式演唱时,出现紧张感以及依赖指导老师的现象,这就极大地减低了学生们的整体演唱水平,并且该教学方法无法发挥出流行唱法的表演性,在舞台上缺少即兴以及与观众的互动性,只是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唱功上,降低了整体的表演效果。流行唱法需要表演性和现场即兴的配合,从而将音乐的感觉深入到观众的内心深处,如果只是注意演唱功底,就完全发挥不出流行唱法的重要意义,所以在高校声乐流行唱法的教育中,应多采用符合实际现场演唱的教学模式,从而让音乐人才真正地在艺术方面得到提高。

二、声乐教学引进流行唱法的简单概述

现代人们对于音乐的追求有所不同,因此,声乐的发展和教学模式也要引入全新的模式,将流行唱法引进声乐教学中将成为声乐教学的一大特色。流行唱法在声乐教学中也称为通俗唱法,通过以自然甜美的声音以及细腻真实的感情而将音乐更好地去表达情感,流行音乐在音乐风格中广受广大青年的喜爱。声乐教学中的流行唱法主要将音乐、形体、表演、舞蹈等元素,融为一体的综合性声乐表演艺术。然而声乐教学中引入流行唱法的教学模式仍旧存在一定的弊端和不足。首先,教学目标的不明确,因为通俗唱法更接近于现代化,所以在教学目标上存在着模糊不清的状况,很多专业学习声乐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并不明确学习的根本目的,从而只懂得盲目学习。因此,在声乐教学引进流行唱法首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使得专业学习声乐的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明确学习的任务,从而能够更好地合理安排学习计划,以学习到更好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专业水平,满足市场需求; 其次,在教学观念上要有所创新。作为声乐教学中的流行唱法,在演唱教学观念上,要与时俱进,广泛吸取其他各个方面的知识点,从而能够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有所创新,使得声乐教学中的流行唱法能够在不断的创新与改进中获得新鲜血液,以满足和适应我国流行唱法的新观念,符合现代人对于音乐的追求;最后,在教学选曲上要灵活,传统声乐教学模式选的曲目陈旧而缺乏新意,不利于专业的声乐学习者跟随社会潮流,使得学生的学习曲目仅仅只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曲目上,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选择教学曲目要灵活,跟随社会潮流,符合当今社会的风气,使得学生在学习声乐的基础理论上能够紧随社会潮流,从而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声乐教学引进流行唱法是当今社会的一种必要趋势,对传统的声乐教学进行一定的改进和完善,使得声乐的流行趋势更加符合当今的社会需求,使得人们在紧张的工作忙碌之余,能够听到更多关于流行音乐的曲谱,从而缓解工作压力,提高我国声乐教学在社会中的实际地位。

三、声乐教学引进流行唱法的实践与意义

音乐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例5

【中图分类号】G420

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新形势下,更好的认识和分析军队音乐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现状,可以进一步为军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利用和发挥军队音乐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经验。

一、 国外研究现状

据查阅的文献资料,外国还没有对于此类课题的相关研究,但对于音乐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还是有一定的研究。

公元三世纪,雅典学者朗吉弩斯在他的名著《论崇高》中就曾指出:"音乐有一种惊人的力量,能够表达强烈的情感"。古希腊学者则认为音乐可以让人勇敢、积极而谦和,令人轻松和愉快。很多西方国家的音乐教育者都认为:"音乐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为了社会的发展进步"。20世纪伟大的小提琴家胡迪?梅纽因则提倡用来提高儿童的思想道德素质,同时指出:"只要孩子们获得更多的艺术教育,整个社会的犯罪现象就会减少"。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在影响青年人心灵的手段中,音乐占着重要地位,音乐是思维有力的源泉,没有音乐,就不可能有合乎要求的智力发展。对于艺术,特别是音乐,道德是其灵魂,是其存在的意义。"

对于外军来说,关于军队音乐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研究暂时还没有涉及,但对于军队文化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则可以查阅到相关的一些资料,在此简单做以介绍,以达到借鉴思考之目的。

美军主要通过牧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时掌握官兵的思想动态,"他们的文化娱乐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宣传本国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宣传军人的道德行为、部队的历史传统与,组织开展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和体育比赛,其主要活动方式是:电影、电视、演出、舞会、音乐会、电台、广播、报刊、图书、展览等。"[1]日军也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为了提高精神教育的效果,充分利用电化教学手段和传播媒介,将教育内容通过电影、电视、报刊或编成文艺节目进行宣传教育,以吸引广大官兵的兴趣。有的部队还通过举办歌曲会、音乐会、歌谣大会等形式进行教育,寓精神教育于娱乐之中。"[2]苏军则主要是在基层部队和军队院校设立俱乐部,俱乐部负责成员的主要职责为:"对部队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形势宣传教育,培养军人的美学情趣,宣传优秀的现代和古代文学艺术作品,发展各种形式的军人业余创作,组织合唱队、乐队、戏剧队、舞蹈队、造型艺术小组、摄影组、文学组、体育组等。"[3]

从以上资料显示,从本质上看,外军都将军队文化工作(其中也包括音乐文化),作为对官兵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但具体详实的对于军队音乐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的论述、著作和成果还比较缺乏,没有一个比较完善和系统的体系。

二、 国内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关于"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研究已初具规模。2007年,由陈万柏、张耀灿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一书中提出:"文化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载体,具有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渗透力,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面。发掘和利用文化中的教育因素,能够充分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同时,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渗透到文化建设中去,通过文化建设过程感染人、教育人。"[4]

但是关于"音乐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研究目前还不多,专门研究音乐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且已经出版的书籍尚且没有。在中国知网上搜索关键词为"音乐+文化"的相关文章有998篇,但搜索关键词为"音乐+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相关文章仅有6篇。

再细化到"军队音乐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研究在目前来说更是凤毛麟角,严格意义上专门研究军队音乐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书籍尚且没有,涉及到"军队文化"和"军队音乐文化"的书目前仅有一本,即由何静、秦宗仓、张军等主编的蓝天出版社出版的《军队文化导论》,其中第三章为"军队音乐文化"。目前在中国知网上搜索关键词为"军队+音乐+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相关文章为0篇。

总的来看,关于文化、音乐文化、各种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相关研究很多,这些研究成果既为军队音乐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的纵深推进奠定了一定基础、提供了重要平台,也为将来的研究提供了较大空间。但是涉及军队音乐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的专著还没有,博士或硕士学位论文、期刊论文也基本没有,只有研究方向相近的几篇硕士论文,比如我校2009级毕业研究生撰写的硕士学位论文《军旅文艺作品在部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大连理工大学的陈肖东撰写的硕士学位论文《论音乐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四川大学的孙小川撰写的硕士学位论文《军营音乐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延边大学的李洋撰写的硕士学位论文《论军营文化及其德育功能》和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陈惠斌撰写的硕士学位论文《论军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艺术渗透》,因此,在这一领域,还有大量的理论和应用问题亟需进一步探讨,研究空间较大,因此本课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开创性和创新性。

三、发展趋势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与军队音乐文化关系密切,不可分割。文化既构成了外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宏观和微观环境,又以其核心价值意识内化于思想政治教育深层,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军营环境中形成了一种良性互动的关系。目前军队理论界关于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成果颇丰,比较全面,但系统地研究军队音乐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著作还不多见,真正深入研究该问题的学术成果更少。因此,从音乐文化的角度探索军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无疑具有重大深刻的现实意义和广阔深远的研究前景。除此之外,当今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因此,深入的、专门研究作为先进军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军队音乐文化,充分发挥其在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专业性、开创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刘刚,翟吉华,花永庆.外军政治工作概论[M].北京:海洋出版社,1988:187

[2]国防大学训练部.军队政治工作理论学习指南[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1987:73-74

[3]段忠桥.当代国外社会思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

[4]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53

参考文献

[1]刘刚,翟吉华,花永庆.外军政治工作概论[M].北京:海洋出版社,1988:187

音乐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例6

一、引言

学前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中重要的一个专业,有着独特的专业特点,幼儿教师在幼儿性格培养和启蒙教育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前教育培养的幼教人才,不仅仅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学前教育知识基础,还要具有良好的实际操作能力。音乐课是学前教育中一项重要的课程,要想提高音乐课程教学效果就必须构建多维内涵的音乐课程体系。

二、现阶学前教育音乐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学前教育音乐课程蓬勃的发展,但是尚未形成准确的定位现状不容乐观。我国学前教育音乐课程主要是受西方音乐学的影响,忽视了学前教育的中国文化部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学前教育音乐课程的定位。我国学前教育的音乐课堂对文化基础这一方面并不重视,只有构建起良好的人文基础才能实现学前教育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学前教育音乐课程的安排也不是十分的合理。我国音乐理论并不是十分的完善,我国主要是模仿西方的音乐理论,缺少母语文化。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历史,内容丰富多彩,学前教育音乐课程要加大对中华文化的重视,塑造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课程。最后,在音乐课程的定位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现阶段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针和政策促进学前教育这个专业的发展,只有加大学前教育音乐课程的多为内涵的构建才能顺应时代的潮流。

三、学前教育音乐课程的教学目标

随着社会对学前教育人才需求量的不断增大,学前教育也在迅速的发展。面临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学前教育的目标定位也要有所调整。第一,学前教育音乐课程要不断的提升学生的音乐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从而熟练的掌握从事学前教育所需的基本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教学的基本技能。第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想象力。通过多元化的学习能够全面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最后,让学生将音乐感悟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充分的了解音乐的实际内涵,最终实现音乐和生活实际的统一。教育工作者不仅仅要有音乐审美能力还要有音乐的创造性,音乐教育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

四、构建多维内涵的学前教育音乐课程

多维内涵的学前教育音乐课程,就是构建具有多元化、多方面的丰富多方面丰富多彩的音乐课程,促进中国学前教育音课程向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如何构建学前教育多维内涵的音乐课程是当前许多教育专家研究的重要内容。学前教育的音乐课程与传统的音乐教学有所不同。学前教育的音乐课程不仅仅要了解其他国家的音乐知识,还要融入中国的本土音乐文化。

(一)融入中国的音乐文化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在学前教育的音乐课程与中国文化融合在一起,一方面你能够弘扬我国民族的文化,另一方面,也能为学前教育音乐课程的准确定位。我们只有掌握和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的精髓,才能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整体音乐素质,提高我国的软实力,也能让学生对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我国的学前教育应该以中华民族文化为基点,将民族文化与音乐教学融合到一起,在课程安排上增加一些民歌和传统戏曲,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的母语素质,促进学生综合全面的发展。

(二)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持续发展随着新教育改革的推进,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学生为主,提高学生的适应性,满足社会需求的主要方向。学前教育的就业岗位主要是幼儿园和托幼机构,因此,学前教育学生的培养应该满足专业的实际需要。学前教育的音乐课程要以终生教育为原则,促进学生养成持续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三)结合世界多元音乐文化全球化是世界发展的一个不可以改变的趋势,音乐教育也不能离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因此,就必须与世界多元化文化结合在一起。世界多元化的文化不仅仅能够丰富我国的学前教育的音乐课程,还能开阔学生的眼界,让学生形成一种包容的态度。

(四)与信息化结合起来当今世界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信息化促进了世界的多元化。信息化也给教育界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因此,学前教育音乐课程就必须与信息化结合起来。通过将音乐课程与信息化结合在一起能够展现出新的活力。现在各个高校都在充分的利用了信息化的便利条件,不断的变革教学模式与教学的内容。学前教育音乐课程的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建立一个沟通的网络平台,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教师可以在网络上解答学生的一些问题,视频、音频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音乐的内涵,更加真切的感受音乐的魅力。信息化为学前教育课程的多维化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它彻底的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音乐教学的限制,大大的提高了音乐教学的局限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五、结束语

总之,学前教育的音乐课程不同于其他专业的音乐课程,应该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对音乐认知和学习的多维化。学前教育的音乐课程的多维化的构建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不仅仅要让学生学习一些基本的知识理论和音乐的专业技能,还要不断的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音乐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例7

1.音乐理论照本宣科

受学校教育环境、音乐氛围、教学措施的约束,很多音乐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过于传统。在音乐教学过程中,音乐课堂缺乏互动性,缺乏学生与音乐教师之间的密切沟通。如果一直采用这种教学方式,音乐课就会成为普通学科理论教学课,很难培养出音乐方面的创新型人才,学生对课堂上所学音乐无法产生情感共鸣,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厌学情绪,最终导致音乐教育水平低下。

2.音乐课不受重视

为了符合教育发展改革的方向,农村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高中也开设了音乐课程。然而,这些学校更加注重学生的成绩和高考通过率,音乐课或者其他艺术课不被重视,没有人愿意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导致音乐学科成为附属科目,很多时候要为数学、英文等主科让路。

二、高中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音乐的情感价值是其他学科不具备的、独特的,音乐学习具有学生的情感培养、气质培养、人格塑造方面的优势。高中阶段是一个人成熟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学生的情感、思维、个性以及自我意识逐渐成熟,形成自己的思维与价值观。因此,高中音乐教育可以充分激活学生的内心情感,引发学生身体内部的联动反应,使消极的情绪得到宣泄和释放,从而促进健全人格的塑造。

三、高中音乐教育的创新发展策略

1.创新音乐教材

传统音乐教育教材缺乏对高中学生音乐水平的定位,不适合高中生使用。目前,以高中学生音乐素养提高为导向的应用教材并不多,无法满足高中音乐教学的培养目标。鉴于中国高中的现状,学校主管部门应组织一线音乐教师就教学现状研发教材,以免造成分散的、低层次的、滥竽充数的教材流通。

2.利用先进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利用新媒体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将信息技术和音乐教学进行有效组合,可以拓宽学生获取音乐知识的渠道,将学生带入一个全新的音乐世界。因此,教师可以采用新媒体技术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学生在练习发声时,发生部位和技巧很难掌握,通过新媒体技术,可以查找到海量的教育方法、图像、视频、音频等信息,这种立体学习方式的教学效果更好。

3.以学生为主导,提升学生音乐素养

音乐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例8

多元文化教育理念起源于美国,旨在通过多元化的教育内容和手段确保人类不同群体间关系的协调,从而推动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对于世界人类文明的建设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目前,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不断发展,并逐渐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体系中,使得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成为了音乐教育的重要趋势和方向。面对我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实施较为落后的现状,音乐教育的发展要求我国音乐教学必须与时俱进,深化探索研究、加强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实施,以确保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教学实施的有效性。对此,本文主要针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具体实施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一、我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现状

随着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作为现代世界音乐教育教学的核心理念和必然趋势,给音乐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向。目前,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实施已成为现代音乐教育发展的核心趋势和关键理念,并在世界各个国家音乐教育中得到了广泛普及和推广。但就我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实施的现状来看,我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在普通高等院校中的研究和实践尚较为少见,许多院校和教师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教学体制及课程建设等方面的不足严重阻碍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发展,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实施推广的进程十分缓慢。

二、影响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因素

目前,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实施作为音乐教育发展的核心方向,受到了我国相关教育部门及广大院校的高度重视,并不断扩大倡导力度、深化实施推广。但针对我国目前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发展的实际现状来分析,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课程并未得到充分实施,各项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迫切要求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实施。这就需要必须明确造成我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滞后的原因,从而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目前多元文化音乐教育面临的困难。

(一)历史因素

我国近现代音乐教育体系多以西方音乐教学模式为核心,在结合西方音乐教学理论和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活动。这就使得我国本土化音乐教育很容易忽视自身优秀的传统文化,难以形成民族化特色音乐教育文化,从而严重阻碍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发展。

(二)教育体制内部因素

目前,造成我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滞后的根本的原因在于我国音乐教育体制内部存在诸多复杂的不断因素,严重制约着我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实施和发展。据相关调查显示,音乐教育体制内部的不完善主要表现在教师重视学术研究、忽略教学活动的开展,不能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同时,过于严谨、安于现状,不能与时俱进改革教学体制。

(三)师资因素

教师是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核心力量,对于促进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推广有着重要作用。这就要求必须具有一批先进的师资队伍,以确保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质量水平和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然而,目前我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教师资源素质水平较低,不能满足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发展的需要。

(四)教材及音响资料等因素

教材和音像资料是教学活动实施的主要依据和基础性工具。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实施就必须要求具备丰富充足的教材和音响资料,以确保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目前,我国有关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教材的编写仍处于起步阶段,教材及音响资料都十分欠缺,从根本上限制着我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实施发展。

三、我国进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要求

在充分认识到影响我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实施因素的基础上,我国现代教育教学体制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实施也提出了新的挑战。针对我国进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要求,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简要分析。

(一)必须深化认知,确立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

近年来,音乐文化认知训练的缺乏是我国音乐教育教学存在的重大问题,使得文化交流缺乏对跨文化意识能力的培养,直接造成了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实施受阻。受西方音乐教育理论的影响,我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民族化特征严重缺失,使得音乐教育固步自封,难以对多元文化进行有效融合,严重制约着我国高等音乐教育和国民音乐教育的发展。这就使得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实施要求必须深化对多元文化的认识,确立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从而促进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发展。

(二)必须立足本土,建设民族音乐课程体系

音乐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在不同的地区和民族中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化特色,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当地人民的生活习俗和文化。因此,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也必须在结合本土民族音乐的基础上对其他音乐文化进行融合,建立起民族音乐课程教学体系。

(三)必须重视素质教育,明确音乐教育的目的

在现代教学体制下,素质教学作为我国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核心理念,对于音乐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已成为音乐教育的必然趋势。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实施过程中,必须明确音乐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重视学生素质教育。

(四)必须兼容并蓄,学习外来优秀音乐和先进教育模式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重要特征在于通过多元文化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知识水平。目前,我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正处于起步阶段,教学模式和方法相对局限,更需要在保存自身特色的同时兼容并蓄,不断吸收外来优秀音乐,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模式,从而促进我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发展。

四、我国多元文化教育实施的战略分析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现代音乐教育的重大理念转变,也是我国音乐教育发展的热点问题。在现代教育教学体制下,我国音乐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也成为了音乐教育发展的一大难题。面对我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发展的诸多阻碍,必须在充分结合我国教育教学体制特色的基础上,适应现代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理念的需要,大力推进我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实施。对此,本文就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具体实施,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战略对策。

(一)建立完善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课程体制

课程是学校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实施中,课程体制建设是音乐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实施的重点在于通过音乐教育课程的高度融合,丰富音乐教育教学内容,以促进学生多元化综合音乐文化水平的提高。因此,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课程体制的建立完善需要对音乐教学课程进行有效融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基本乐理课

基础乐理课是高校音乐教育教学的基础性课程,其与视唱练耳课程的有效结合共同构成了音乐教育教学的乐理与试唱课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乐理与试唱课程多用于非音乐专业学生的选修学习,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但目前,我国音乐课程教学沿用的基本以及专业音乐教育的教材教法,均相对简单,表现出了明显的肤浅化。这就需要将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与这些基本乐科的教学充分结合在一起。在基础乐理与视唱练耳的教学中,可以将中国音乐理论的内容纳入教学中。同时,基础乐理与视唱练耳作为理论与实践课程,应相互结合、补充,促进对学生的多重乐感的培养。

2.音乐史论课

全面综合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观强调在提高大学生音乐艺术素质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完善学生的健康人格,培养学生的整合创新、融会贯通、跨越转换等多种能力。因此,在音乐史论课程中,应重视研究、认真践行多元文化教育的理念。在具体实施中,普通高校可在原有的中国音乐史、外国音乐史、中外音乐名作鉴赏等课程中加入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内容;中外音乐名作鉴赏课可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给大学生以视觉、听觉、感觉、心灵上全方位的震撼。

(二)不断丰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资源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资源的丰富是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活动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对教学质量提高有着关键作用。因此,为促进我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实施,必须不断丰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资源。

1.翻译、编写多元文化音乐教科书

教科书是解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遇问题的关键,能够有效提高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水平与质量。因此,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与当代中国大学生的特点,编写切实可行的普通高校多元文化音乐教科书势在必行。普通高校多元文化音乐教科书的编写应在国内外权威的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呈现出我国普通高校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立足点与定位,体现出教育者对课程实施的规划与设计,并根据学生接受多元文化音乐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编排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达到该课程最佳的教学目标。同时,也需要相关领域专家和学者的支持和指导,以强化教材在教学实施中的可操作性。

2.选择正宗的音响音像资料

任何一种音乐都是在它特有的社会文化语境中产生、存在、发展的,这就要求我们应在原本的社会文化语境中学习不同的异文化音乐,以保证其音乐文化的正宗性。因此,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实施要求必须运用现代化高科技的教学手段,选择正宗性的音响音像资料。这就要求教师应尽可能地选择民族化特征突出、并未经过加工改编的音响音像资料。同时,积极引导、启发大学生充分地融入不同的社会语境,学习不同的音乐文化,并深入自然和生活,强化对多元音乐文化的体会和感悟。

3.充分应用音乐网络资源

随着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音乐网络资源也逐渐深化到音乐教育中,成为了音乐课程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目标在于开拓学生音乐文化视野,以适应现代社会多元文化的全球化发展。因此,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实施要求必须充分应用音乐网络资源,促进学生多地域化的交流和沟通,将网络作为关键媒介,推进学生多元文化音乐的学习。

(三)加强改革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教学方法

1.理论课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是对学生基础知识水平的提高,其教学方法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具体很强的单一性和枯燥性的特点,往往是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所面临的一大难题。因此,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实施必须改革传统理论教学方法,主要强调教学方式的低起点、大容量、多角度和多元化。将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以不同的、新颖的形式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要积极创设良好的音乐学习情境并引导学生在参与协作中激发创造性。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学习方法确保普通高校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高质量实施。

2.实践课教学方法

作为重要的艺术学科之一,音乐教育对于课程实践教学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实施必须将实践教学作为教学活动实施的重中之重,让学生参与到多元化音乐表演中,获得更直观的音乐体会和感悟。实践体验课作为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一种课程类型,并不仅仅局限于音乐技能、艺术实践等专门的实践性课程。要求教师应鼓励学生参加世界多元音乐文化的实践体验,以获得理论教学难以替代的感性认识,进一步加深大学生对世界不同民族、不同地域音乐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四)完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作为课程教学的核心,其自身综合素质水平直接决定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教学的开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其教学内容涉及世界各民族、各地区不同的音乐文化。这就要求必须建设高素质高水平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师资队伍,以促进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实施。因此,加强在职音乐教师的培训,开设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教师培训班,为任课教师进行短期进修。

参考文献

[1]蔡麟.普通高校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几点浅析[J].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09(02)

[2]吴琼.普通高校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探索与研究[J]. 教育与职业. 2011(24)

[3]郜锋.对我国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思考[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2)

[4]李劲松.反思与对话——评《21世纪主潮——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J]. 艺术教育. 2008(01)

[5]舒畅.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在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中的体现[J].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1)

音乐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例9

在“互联网+”时代下,出现了SPOC课程、微课、TED演讲课程、太空课程等新课程概念,越来越多的学校运用了云端课程,逐步使用远程资源,进而实现数据化教学。随着“互联网+”被纳入到国家战略,互联网正以空前的速度席卷而来。“互联网+”打破了权威对知识的垄断,使得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每个人都可以创造知识、共享知识、获取和使用知识,摧毁了传统守旧的教育生态,正逐步重塑一个开放的新的教育生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实现了PPT+课堂交互的班班通课堂,到通过物联网+自动化的自动化课堂,再到今天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由教育云平台引领下的智慧课堂。传统幼儿音乐教学模式固定,教学效率低下,对于幼儿音乐教育启蒙的益处有限,将互联网技术充分并合理地应用在幼儿音乐教学中,不仅可以较大程度地丰富幼儿音乐教学的内容,更是使得幼儿音乐教学的形式更加多样化,充分引起幼儿对于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加深对于幼儿音乐方面的启蒙。作为一线教师,如何将课堂教学资源有效的整合,实现“互联网+”时代下幼儿音乐教学。

一、国内研究现状和趋势

在我们国家,因为大多数儿童和家长关于音乐教育的概念薄弱,所以对“互联网+”时代下幼儿的音乐教育也不怎么了解,甚至对于此还存在很多误区。

(一)“互联网+”音乐教学没有落实到实处因为在幼儿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大多数老师的音乐教学模式仍然老旧,没有主动适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在课堂实践教学上,依旧是保守老套的,没有利用互联网来突出音乐教学的特点。王海艳曾写过说音乐是我国民族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应该要加强对音乐艺术的传播,音乐教育要从小抓起。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更要如此。

(二)“互联网+”音乐教学实施分析在幼儿时期,保证在课堂上实行一些游戏活动是必要的,音乐游戏能够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音乐,并且能够使幼儿很快的投入音乐课堂里面。田中女士发明的彩色音符教学法对于幼儿学习音乐来说是一种很好的体验,在集体教学时能够帮助幼儿迅速的投入音乐世界,这个游戏可以结合互联网,让幼儿能够更好的听辨单音,音程并且全身心的沉浸在音乐世界中,发明创造出属于自己的音乐动作。

音乐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例10

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我国文化呈现出多样性的发展趋势,教育部门不断地进行教育教学方法改革以便更好地适应快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对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有重要作用,教育相关部门要对音乐教学方法深入研究,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潮流和步伐,当前艺术教育的主要工作就是大力发展中小学音乐教育工作。

一、中学音乐教育改革的作用

中学音乐教育要从传统的应试教育转变成素质教育,确保孩子通过对音乐的学习,整体的素质得到提高,性情得到陶冶,音乐兴趣得到培养。音乐教学对实现跨世纪建设人才培养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是提高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在提升学生全面素质方面作用无可替代。所以要加快中学音乐教育改革,快速实现由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以促进音乐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突出音乐教学的作用,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价值。信息化和全球化对人才的要求标准越来越高,对于创新型人才和全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学校作为创新型人才培训的最主要阵地,对于培养优秀素质的人才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培养全面发展人才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对音乐教学进行素质教育改革,确保学生能够更加有效地学习到音乐知识,开发学生的音乐天赋,培养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最终促进学生的整体素质全面的提高。

二、中学音乐教育未来发展前景

未来的中学音乐教育前景主要向大众化、综合化、多元化方向发展,音乐教学的内容将会更加丰富,方法更加灵活,设备更加先进,真正地实现设定的各项教学目标。

1.大众化发展是未来中学音乐教育的必由之路。教育部门相关文件明确指出,中学音乐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开展音乐教学活动,高度重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提高学生参与音乐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把音乐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作为工作的重点,实现重在参与的大众化音乐教学模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对于综合型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只要学习成绩好,以后就能找到好的工作的传统观念已经不符合时代的要求。新时期教学目标是努力让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我国素质教育的开展。

2.多元化是未来中学音乐教学的主要趋势。弘扬民族音乐,对国外优秀的音乐作品进行学习理解是未来中学音乐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努力培养学生的多元化价值观,对世界优秀的音乐文化进行深入的学习,采用中西方结合的教学方式,走博采众长的多元化道路,通过教育活动使学生对东西方音乐差异性和多样性进行了解认识,保障学生在差异和多样性的环境中能够更加有效地学习和欣赏各国的优秀的音乐作品。初中音乐教育多元化具有动态性和广泛性的特点,广泛性主要指音乐的教学内容既包括现代音乐又含有古典音乐;既有西方传统音乐也有非西方音乐;既有现代文明音乐,也有远古的部落音乐。在授课过程中教师既要分析不同时间地区音乐之间的差异,又要寻找各个地区音乐之间的共同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实行多元化的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的困难和阻力,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身水平,对教学方法不断创新,实现多元化初中音乐教学的目标。

3.初中音乐运用综合化手段进行教学。“综合素质教育”最初是由美国教育学者提出的,它是一种综合的音乐教学模式,通过音乐的构成因素对学生进行一体化教育,有效地弥补传统单一方式授课存在的授课内容不联系,所教授的知识跳跃性较大等弊端。综合性教学将音乐赏析、音乐表演等融入音乐课程,可使学生接受到较为完整的音乐授课过程。综合性教学过程除了包括专业的音乐知识以为,还涉及许多非专业的知识,将数学、语文、英语等学科与音乐课程教授进行贯通,并购买相应的多媒体播放设备,以便于学生更好地学习相关知识。综合性教学由于初步开展,还需要教师积极的进行实践,对教学方式不断地总结创新。

在素质教育如火如荼的开展过程中,初中音乐教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音乐教学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充分地运用大众化、多元化、综合化等先进教学方法,帮助初中学生更好地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表演技巧,既了解我国优秀的音乐文化,又要熟悉国外著名的音乐作品,不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审美力。音乐教师围绕教育体制改革为中心,对教学观念和教育思想及时调整,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一步地改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鄢燕.浅谈中学音乐教育的发展与趋势[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07).

音乐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例11

关键词:

音乐教育;观念;转向

0引言

21世纪以来,世界的多元化音乐文化开始呈现出了融合化的趋势和走向,不同地域和国家的音乐教育也发生了实时地改变,同时也逐渐地改变教育观念,展现出了不一样的音乐教学走向。在本世纪之前的一段时间里,西方对其他地域的音乐文化存在着强大的抵触心理,认为欧洲的王室传统音乐文化是世界音乐的核心,也是音乐的最高艺术展示。这个阶段的西方音乐教育,所选择的音乐文化主体几乎完全是本地域的音乐文化,长期对其他地域文化存在歧视的心理。在时代的发展中,很大一部分西方学者认识到了这种想法的不足之处,开始尝试着接触其他国家的音乐,如美国的爵士乐和流行音乐,并迅速发现了这些音乐内容中的优秀部分,将其与西方本身的音乐风格进行了实时地交流和融合,所产生的音乐形式更加悠美。发展到20世纪后期,已然形成了专业的国外音乐教育课程体系,西方国家彻底打破了一家独大的思想,认真地反思自身音乐文化的不足之处,广泛地与国外音乐进行交流。现如今,除了西方国家之外,其他国家也纷纷创新了音乐教育的方式,将更多的国外音乐实时地引入到国内的音乐教育体系当中,并充分汲取其中的优秀内容,有效推进着音乐教育的进程[1]。

1音乐教育观念转向的必要性

在传统的音乐教育中,各个国家都保持了集中发展国内优秀音乐文化的观念,对于其他国家的文化,则不予太多的接触,对于其的引进,几乎没有丝毫可能性。中国的音乐教育也是如此,长期保持着对国内音乐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而对国外的音乐文化,一直保留在基础的碰触上,不会将其引入音乐教育的体系中。同时,由于我国的地域范围相当宽广,因而音乐文化的种类和内容也是多种多样的。而音乐教育的开展,仅仅择取了部分的民族音乐文化,虽然也起到了一定的音乐教育作用,但是在整体上仍然有很大的欠缺,无法将全部的民族文化优秀内容完全地继承下来,导致很多音乐文化处于被忘却的状态。我国对于音乐教育的开展,采取的主导形式是校园音乐教育,所选用的音乐教材,在内容上主要涉及了对一些音乐作品的介绍,缺少对音乐文化历史的描述,使得受教育者虽然能够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和技能,但是并不能将更多的音乐文化和音乐内涵继承下来,所形成的音乐特色十分有限,民族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严重缺乏。因此,可以看出,中国的音乐教育体系并不完整,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有着很大的疏漏,不利于优秀音乐文化的进一步继承和发扬。此外,世界音乐文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已然较为明显,科学地参与到其中,不仅仅有利于整体音乐教育效益的提升,还能够加快世界音乐融合交流的步伐,使得我国的音乐特色更加完善,给予受教育者一种全新的时代感。为此,音乐教育观念有必要进行实时地转向,以适应当前时代音乐文化融合的需求[2]。

2音乐教育意识的转向

2.1开放性

新时期的音乐教育,不能再向西方的传统音乐体系一样,盲目遵从欧洲音乐风格,严重抵制其他地域内的音乐文化,这样的音乐教育体系不仅仅是极其不完善的,同时还存在许多的音乐文化禁锢感,会使得音乐教育极为不全面,难以应对时代的音乐发展需求。在世界多元音乐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音乐教育也需要进行多方面的转向,首先是教育主体的选择上,应当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不能再固步自封,这样会使得本地域内的音乐与其他国家产生较大的文化发展差距,而且必将被新时代的世界音乐走向所替代。在实际的音乐教育中,教育者应当广泛地引进国外音乐文化,汲取其中的优秀部分,使国内的音乐特色更加鲜明,能够得到人们的认可和尊重。同时,开放性指的是面向世界的音乐文化,而国内的音乐文化也属于新时期音乐的范畴,因而,音乐教育需要高度尊重国内的优秀音乐文化,在引进国外音乐文化的同时,将国内文化实时地传播出去,以推进两者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促使新时期的音乐教育体系更加完善,所形成的音乐艺术具有更多的世界音乐特色,从而得到其他国家民众的认可和推崇[3]。

2.2超前性

音乐教育意识,除了要具有较高水平的开放性之外,还应当具有一定意义上的超前性。虽然现如今的世界音乐文化,并没有实现完全的一体化发展,但是已然呈现出较为明确的融合发展趋势。为了迎合这样的音乐发展状况,国内的教育者在开展音乐教育的时候,需要具有一定的超前意识,即将音乐教育的思路和主体选择设定为世界音乐文化,而不是单独的民族文化。此外,开展世界音乐文化教育,教育者应当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不仅要在音乐教育文化主体上具有超前意识,还必须完善当前的音乐教育体系,开展多层次的音乐教育内容。比如,在结合国外优秀文化的前提下,开展音乐教育,需要采取中西结合的教育方式,而传统的教育设施仅仅能供国内音乐文化教育使用,因而也需要实时地引入国外音乐教育设施,使得现有的教育体系更加完善和科学。

2.3切实性

在民族音乐教育的历史发展中,很大一部分优秀音乐文化被遗弃,其中的原因主要在于传统的音乐教育缺乏一定的切实性,仅仅在表面上开展了音乐形式教育,对于受教育者的影响也只会存在于一时,缺乏长远的效益。同时,一直以来,国内的音乐教材设置,主要是以各种音乐作品为主,缺乏对音乐文化的渲染和阐述,使得受教育者具有高超的音乐演奏技巧,但是在音乐的文化知识层面,却有了相当大的缺陷。新时代的音乐教育,在世界音乐文化的冲击下,需要完全地继承和发扬民族音乐中的优秀成分。因而,更加需要发挥音乐教育的切实性,完全地将音乐内容进行实时地继承,使得国内的音乐特色呈现出鲜明的旗帜,从而在世界音乐文化的交流中彰显出深层次的文化韵味[4]。

3音乐教育思想的转向

3.1现代化

我国的音乐教育教育思想,一直是以音乐的知识及技能教育为主,并不曾注重深层次的音乐文化内涵,也没有要求教育者实时地开展音乐文化活动。在这样的状况下,国内的音乐教育长期处于相对较为落后的发展状态,而且很难得到全面地革新。随着现代化的到来,我国的教育体系受到了广泛地冲击,很多教育内容都有了很大的改观,相应地,音乐教育也需要进行科学地完善和调整,而对其的改善,需要优先改变音乐教育思想。因此,伴随现代化各项事业的有效开展,音乐教育需要较好地适应这一趋势,对教育体系进行创新,使其具有较高的现代化特色,满足当代人的音乐追求。

3.2多样化

音乐教育思想的转变,促使音乐教育体系发生了较大地变化,在课程的设置上,音乐教育者除了要继续开展国内优秀音乐文化课程之外,还应当设置其他方面的多样音乐文化课程,比如对流行音乐、西方乐器、美国爵士乐等,都应该设置相应的教学课程。当代的世界音乐文化,已然凸显出了较高的融合思想,为了配合它的进程,音乐教育者需要实时地完善现有的音乐教学体系,将更多的国外音乐文化引入到国内的教育中,从而对现代人的音乐思想发展产生最为直观的作用,使人们深切地认识到世界音乐文化的不同色彩,提高对音乐文化的感知,促使创新出来的音乐作品,具有较高的时代特色,能够被新时代的人群所认可和推崇[5]。

3.3信息化

在世界音乐文化教育的前提下,不同国家的音乐文化在开展相互的音乐借鉴活动中,难免会出现各个方面的问题或不足之处,需要与该种音乐形式的主体进行实质地交流,才能够加以科学地更正。因此,当代的音乐教育十分推崇信息化发展,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基础,开展相应的音乐文化教育。这样所形成的音乐教育形式,也愈加完善,能够直接影响到受教育者的音乐学习心态,使他们掌握到更为广泛的音乐内容。同时,当前时代下的很多音乐教育活动,都蕴含着显著的信息教育特色,很大一部分都建立在信息技术上,不仅提高了音乐教育活动开展的有效性,而且拓宽了音乐教育活动的开展方向,对于音乐教育质量的提升有着较高的推动作用。因此,新时期的音乐教育思想转变,必然要伴随着信息化的发展。

4新时期音乐观念转向的意义

在很多人的思想观念里,并不认同音乐教育观念的转向,要求依旧保持原有的音乐教育形式,推崇民族音乐特色,认为不应该把国外的音乐特色引入进来,使得现有的音乐产生了较大的改观,很多内容上已然不再保有传统的音乐特色。这种想法是十分片面的,国内音乐文化的融合性发展,是世界音乐文化的必然走向,新时期的音乐教育观念转向,主要是为了较好地适应世界音乐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在音乐教育观念获得了一定层次上的改观后,我国的音乐形式和音乐教育主体,将会发生相当大的变化,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单一民族音乐教育。同时,也给新时期的音乐教育提供了方向,拓宽了发展的渠道,使得现有音乐教育体系更加完善和科学。并且也对音乐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层次的促进作用,能够带动现阶段的音乐教育形成全新的音乐走向,推动国内音乐的风格朝向国际化发展,从而更好地发扬传承出去[6]。

5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时代的迅速发展中,我国的音乐教育已然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为了较好地适应世界音乐文化的融合性发展,其教育的观念也应该形成全新的转向。音乐教育者要在音乐教育思想和意识上,不断加以创新,推动音乐教育产生更高的教育效益,使得国内的音乐卡组体系更加完善。

作者:沈贺 单位:河南警察学院基础部

参考文献:

[1]许远伟.音乐教师的职业素养与教育价值探析———评《守望音乐教育》[J].中国教育学刊,2016(04).

[2]宋楠楠.音乐教育对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6(10).

[3]于海萍.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J].高考(综合版),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