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SCI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纺织服装教育

纺织服装教育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0-17 09:24:19

纺织服装教育

纺织服装教育例1

实践导向的高职教学模式

“纺织专业共建共享创新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的探索和实践”项目是“政校企合作共建实践平台”成功实施的代表项目。依托此项目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建成了在区域和行业有影响、特色鲜明、示范作用明显的纺织专业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建设秉承“政校企合作共建”的理念,将实训基地建设成了“五体系、多维复合”的就业创业实训基地,实现了实训基地“服务社会、开放共享”的建设目标。

“政校企合作共建”是指实训基地建设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在基地建设中的作用,采用争取市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省教育厅实训基地建设经费,采用企业参与实训基地建设,通过项目合作形式获得建设经费等方式,有效解决了实训基地建设的经费问题,为学生创新训练和教师项目研究提供优质资源。

依托实训基地,可将实践教学内容分为基本技能、专项技能、综合技能和岗位技能训练四大模块,并以相关课程作为依托和支撑,创建“大平台+专项训练+综合训练+顶岗训练”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训基地已成为中国纺织服装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全国纺织印染助剂培训基地,充分发挥了在行业、产业中的作用。

着重兴趣培养的情景教学模式

纺织服装教育例2

人才是建设纺织强国的第一资源。2012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的《建设纺织强国纲要(2011 — 2020年)》中就指出:“建设纺织强国的决定性力量将是高素质人才,而不是廉价劳动力。”

教育肩负着培养人才、振兴行业的重要使命。而开展纺织行业教育奖励工作,是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是科教兴纺的具体体现。倪阳生表示,对优秀教师、学生和教学成果进行奖励,充分体现了行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发展氛围,对于充分调动和发挥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加快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将产生积极影响。

多年来,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坚持立足行业实际,紧密围绕我国建设纺织强国的发展目标,积极为行业教育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搭建优质平台。如实施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参与部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全面推动和促进职业院校的发展,加强培训工作和继续教育,努力搭建产学研用联盟,持续主办各层次学生技能大赛,同时组织开展教学成果评审、纺织之光教师奖和学生奖评审、纺织之光教育奖的宣传推广工作等,在行业内树立了一批教书育人的典范,具有较高的行业影响力。据了解,截至2012年纺织之光教育奖共评选出优秀学生567名,优秀教师76名。

源于行业,回报行业

经过10多年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但前进中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市场化、平面化、项目化生存已然成为很多高校发展的缩影。在此背景下,如何专注于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对于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线教师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对此,倪阳生指出,教育改革是个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不断的实践和总结,这其中教师的职业素养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当下浮躁的社会大环境下,广大教师需要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专心于教学改革,与时俱进,以德治教,以身立教。

源于行业,回报行业。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自成立以来得到了业内众多优秀企业和企业家的支持,而基金会也努力让获得的每一笔捐赠款项实现其行业价值,真正实现回报行业、服务社会的初衷。与科技类项目相比,教育工作需要长期的投入和精力,且可能无法在短期内产生看得见的经济效益,但毋庸置疑的是,开发利用人力资源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最大潜力。目前教育学会关于人才培养和教育的工作主要围绕“质量”二字展开,希望这些工作能在用人单位“开花结果”,实现人才与企业的良性互动与和谐发展,进而促进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目前,纺织之光教育奖在国内纺织类高等院校中已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学生和老师也因获此荣誉而备感荣耀。据悉,2013年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将协同纺织之光科技教育基金会启动对曾获纺织之光学生奖学生的追踪回访,以及时有效地帮助行业掌握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为了解整个纺织服装行业就业市场的基本行情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教育兴业,任重道远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各国的教育面对许多共同的难题,不同的教育体系之间需要相互交流,取长避短,倪阳生强调纺织行业的教育也应国际化。近年来,国内外纺织类院校间互动频繁,特别是在服装、新材料、技术纺织品等领域形成了良好的教学与科研合作氛围,为我国培养具有国际化意识和胸怀以及国际一流的知识结构,视野和能力达到国际化水准的行业人才提供了很多借鉴。

教育需要不断探索,与时俱进。针对目前行业内较为突出的就业供需矛盾,倪阳生呼吁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应该给予更多的理解。对于初入职场的毕业生来说,学习和积累是第一要务,切勿好高骛远;而作为用人单位来说,要给予毕业生更多的发展机会和良好的成长土壤,培养人才,留住人才。

2013年教育奖走访重点解读

教学成果奖的申报项目代表了当前我国纺织行业教育战线上教育工作者教学研究和实践的发展水平,目前该奖项采用本科教育和职业教育隔年申报制,其中,2012年教学成果的申报主要面向职业教育院校。经奖励评审委员会审定,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批准,2012年纺织之光教学成果奖授奖项目共82项,成果覆盖面广,其中:教学成果一等奖12项;教学成果二等奖23项;教学成果三等奖47项。

与本科教育不尽相同,职业教育更加强调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其对老师的要求也有所区别,“双师型”即兼具讲师与工程师特点的教学工作者更受欢迎。

据介绍,2013年“纺织之光”教育奖的走访重点将集中在教学成果的宣传上,走访的院校包括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扬州职业大学、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和山东科技职业学院等 6 所职业院校。通过加大教学成果的宣传力度,倪阳生期望能为纺织高校的交流提供平台,以更好地为纺织院校的教育教学研究服务,鼓励教学工作者特别是一线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活动,共同为促进纺织行业的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而努力。

链接

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简介

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以下简称“教育学会”)成立于1992年,是经教育部批准,民政部登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由全国纺织行业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自愿组成的学术性、非营利性、全国性的社会团体。有团体会员150个。

教育学会以服务和自律为宗旨,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努力为基层服务,是纺织企事业单位、学校和政府之间的桥梁。该会下设 4 个分会(分支机构):高等教育分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中等职业教育分会和职工教育分会;内设 4 个部门:秘书处、学术培训部、咨询联络部和教材编辑出版部。

自成立以来,教育学会组织健全,坚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做好调查研究,了解纺织服装教育的现状,提出行业教育发展规划的建议,行业教育的信息;

对纺织服装教育新建专业、新建学校提供咨询建议,接受委托对纺织服装专业进行研究、咨询、评估和服务;

同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力量创办各类实体,开展联合办学、开办公司等;

组建和指导纺织服装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工作,组织教材编写规划的制定和教材编写、出版工作;

帮助企业建立现代企业教育制度,组织各类、各层次教育交流活动,组织开展各类人员培训及继续教育;

开展有关教育理论的研究,提高各个层次教育的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为基层工作提供服务,为有关领导部门提出建议;

纺织服装教育例3

爱岗敬业,关心员工,乐于奉献

陈桂林同志长期在科研一线工作,踏实认真,兢兢业业。平均每天的工作时间在12至16个小时,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使得自己的身体患有颈椎病、痛风等多种疾病,但他没有任何抱怨,依然忘我地开展自己热爱的科研工作。陈桂林廉洁自律,从不利用岗位权力和科研工作的便利为自己谋利益。陈桂林作为院长,时刻关心员工,爱护员工,帮助员工是他十来年来的一贯作风。同时,陈桂林不忘帮助别人,助人为乐,他每年将二十多万的稿费全部无偿资助贫困大学生,已向东华大学捐赠价值11.9万的教材、个人出资支持西安工程大学办毕业生作品展演等等。他凭借着一颗爱心,在推动行业发展的同时,回报社会。

陈桂林自参加工作以来,立足本职,开拓进取,锐意创新,工作认真负责。严格要求自己,不管是生活上还是工作上,始终具有饱满的政治热情和认真的学习态度。

促进行业发展和技术转型升级

陈桂林积极投身于纺织服装行业的科研工作中,以其自身特有的敬业与创新精神忘我工作,在三维人体扫描、3D可视缝合设计、3D试衣技术、3D打印、纺织服装新技术方面取得了多项科技成果,显著地促进了行业的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

透现散斑三维人体扫描技术填补了我国高科技领域的一项空白,使我国在国际三维人体扫描领域占有了一席之地。该技术应用在服装行业,每年可以为服装企业节省成本千万以上的成本。

精准的立裁人台是我国提高设计开发高级成衣和高级时装立裁技术的瓶颈,更成为了制约行业发展一个重要原因。研究院成立研发小组,在研发精准立裁人台的过程中,经过团队成员反复探讨,研发人员以国内立裁人台的应用状况为着眼点,对人台制作企业进行了实地考察,系统地分析了国内人台在造型、制作、材料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经过反复尝试和不懈努力,第一套具有独立自主产权的中国精准立裁人台数据系统终于宣告研制成功。显著提升了我国纺织服装科技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

无纸创画也称无纸化进行绘画创作,是指在不需要纸张进行绘画绘图创作的一种工作和学习方式,无纸创画需要借助磁感应触控技术和矢量压力传感绘画技术来实现。在陈桂林的带领下,广东省时尚服装研究院成功研发磁感应触控技术和矢量压力传感绘画技术、原迹绘图显真技术等。该项目的成功研发,打破了日本垄断的格局。

克服困难,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

科研成果的转化长期以来是一个难题,原因包括缺少资金、周期长、风险大、责任大等,许多成果、专利鉴定后就没有了下文。陈桂林面对多方的不理解、怀疑、反对,坚定地走这条布满荆棘的道路。没有中试平台,想方设法建设一个中试平台;不懂生产设备和制备流程工艺,向合作单位技术工人不耻下问;不懂营销和管理,自己一边学习探索,一边挖掘经营人才。面对转化工作的挑战、艰苦和困难,他勇于担当,不怕失败。经过努力,终于成功走出一条产学研相互促进、协同发展之路。

传统纺织服装教育的信息化变革

随着网络技术的更为普及,教育信息化为推动纺织服装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发挥了重要作用。陈桂林认为:“信息化教学将是未来教育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传统纺织教育必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变革才能得到创新发展”。陈桂林和他带领的团队,正在牵头多项纺织服装教育信息化领域的国际、国家标准的起草制定工作。这标志着我国的纺织服装教育信息化标准化建设已经走在国际前列,这其中浸透着陈桂林和他带领团队的心血。陈桂林认为信息化对传统纺织教育的变革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信息化改变传统教学方式。随着数字化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纸质教材早已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发展需求。为了满足信息化时代对于教育的新要求,“双向教材”应运而生。

2.信息化营造教育发展新模式。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设施及校园网络在纺织服装院校中得到普及,促进了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丰富了教学资源和智力资源的共享与传播。

3.智慧校园成为发展趋势。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智慧校园,成为教育信息化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智慧校园是智慧化的校园工作、学习和生活一体化环境,它以各种应用服务系统为载体,将教学、科研、管理和校园生活进行充分了融合。

4.创新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训。为了适应培养现代化纺织服装人才的需要,更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陈桂林带领6个科研小组,31名技术人员,历时近3年时间成功研发。拥有远程遥控技术、自动传动技术、扩展传输技术、即时教学评价等多项专利技术……理实一体服装专业教学实训机的设计更符合服装实训室立体空间,更适宜师生活动环境,更吻合现代校园审美需求。

陈桂林认为,纺织服装教育的信息化是谋求纺织服装教育跨越发展的不可或缺的支撑,应“大力推进纺织服装教育信息化,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教育技术手段与新型教学方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在他的推动下,纺织服装教育信息化为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促进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发展

纺织服装教育例4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中国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任务,在提倡全社会节约和高效利用各种资源的前提下,高校服装设计教育的产学研合作模式需要高校、企业、政府三方的积极配合,紧紧围绕资源节约和循环再利用的关键技术与企业发展相结合,调整服装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服装文化创意产业、加强服装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共建节约型社会。高校、企业和政府是合作的三个主体,资金、技术和最终产品是合作的三个基本要素。产学研合作模式是美国赫尔曼・施耐德教授1906年在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学提出,并在实践的合作教育中产生的,最成功的例子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硅谷模式,我国直到1995年11月的“全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大会”召开后,才开始得到真正关注。

1 服装产业的科研创新能力不足

我国服装产业多年来走的是粗放式经营的经济发展之路,用于经济发展的资源消耗严重浪费,2012年仅上半年87家服装公司库存服装价值达732亿元,大量的产业资源被无效利用和浪费。《“十二五”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实施方案》指出“节能减排”是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升级与转型的方向,是纺织服装产业落实建设节约型社会责任的重点,更是服装设计教育的产学研合作的发展方向。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服装协会会长杜钰洲提出:“中国的土地资源、水资源、纤维资源的日益紧张,环境的制约、全球化的风险,这一切都迫使中国纺织工业可持续快速发展必须要以降低物质消耗为主,向主要依靠科技创新、自主品牌发展、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和管理科学的转变方向调整,由粗放型的产业向创新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转变。”1912年经济学家J・A・熊彼特最早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创新”是企业家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之中,从而实现经济发展的动态性和循环性。而我国企业科研创新能力明显不足,企业研发人员占全国研发人员仅为25%,美国为80%。上世纪90年代,外贸出口的优惠政策使我国国营大型服装企业多以承接国外订单出口加工外贸服装为主,造成多年来我国服装企业设计力量薄弱,不积极主动开展技术研发活动,更缺少科研创新和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的能力。

2 高校要积极与服装产业紧密合作

2.1 高校产学研合作要鼓励学生参与到企业生产和市场经营实践

高校服装设计教育产学研合作鼓励教师更加深入服装企业内部了解产业升级和转型需求及未来发展方向,为更好的理论教学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培养服装产业真正需要的人才。服装设计教学要根据建立节约型社会的服装产业发展需求制定人才培养的规划,坚持生态美学的理论指导思想,从学校的自身师资与科研优势出发,调整课程结构,使学生能够参与到企业生产和市场经营实践中。日本文化服装学院、法国高级时装公会学校等很多国际服装院校,大多课程是设在工作室或实习车间里,学生对理论既能有深刻的理解,又锻炼提高了实践操作技能。

2.2 依托高校的科研力量实现服装产业的科技创新

高校服装设计教育产学研合作鼓励教师和学生依托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工程、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合作项目,成立科研工作室或设计工作室、或直接参与到服装企业的产品设计、生产和经营中去,紧密围绕着地方服装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在服装产业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区域创新中做出贡献。

我国纺织服装产业设备陈旧导致能耗高、碳排放高,造成水环境、大气环境和生态环境严重污染;工艺技术水平低、产品性能质量指数不达标,在国际市场上中国纺织服装产品遭遇的反倾销调查、绿色技术壁垒和碳关税壁垒始终不断,服装产业亟需升级与转型。纺织行业每排放1吨废水,就能污染20吨水体,且污染物大多是难降解的染料、助剂和有毒有害的重金属、甲醛、卤化物等。2012年11月19日,环境保护部公布了新的《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将于2013年1月1日开始执行。与现在实行的1992年颁布的标准相比,新标准中各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均明显下调,并增加了总氮、总磷、可吸附有机卤素等指标。武汉纺织大学拥有“新型纺织材料绿色加工及其功能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纺织印染清洁生产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9个省级重点研究基地。在循环经济(特别是苎麻生态产业园)、水处理、纺织新型纤维材料、功能性面料、印染清洁生产、纺织服装数字化、新型纺织设备、服装数字化等方面的大批科研创新成果广泛应用,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 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

美国1963年和1968年分别通过了《职业教育法案》和《职业教育法修正案》,规定企业有法律义务向职业教育投资。在我国的产学研合作过程中,政府对校企双方的经费投入和补偿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各级政府也要尽快完善现有的政策法律体系,出台法规,明确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政府、企业、学校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同时制定相关的激励与惩罚措施,提高企业参与的热情。

2012年东华大学将与上海市、长宁区共同打造“环东华时尚创意产业集聚区”,这个聚集区将为上海产业转型,构建高端服装设计产业,进而将上海发展成为时尚之都、品牌之都。2012年北京服装设计学院和北京市政府共建的中关村科学城第四批签约项目,是集“创新人才培养、创意项目孵化、时尚创意企业聚集、国际国内时尚创意文化交流合作为一体”的创新产业园区,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唯一的服饰时尚设计产业项目。2013年晋江市人民政府与东华大学、北京服装学院、武汉纺织大学等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纺织服装的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等方面建立校地合作关系,共同研究与审定重大战略合作项目,分析国际纺织鞋服行业态势,交流纺织鞋服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对晋江市纺织鞋服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创新、重点工程项目等提供决策咨询、评估、论证等服务;同时还联合招收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设立师资的专业进修、企业人才的短期培训、非全日制学历或学位教育、实训与联合培养基地。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社会再生产的生产、流通、消费环节中,通过健全管理机制、调整产业结构、科研技术创新、思想教育宣传等手段,提倡全社会节约和高效利用各种资源的可持续性社会发展模式。因此我国政府更应大力贯彻落实政策,提供高校与企业良好的学科研发环境,搭建产学研合作的平台,利用学校的师资优势、科研优势,切实的解决生产和营销中的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纺织服装教育例5

在教学研究与改革创新方面,杨建成协助建立校企合作办学机制,帮助学生在企业实现“零距离实践”。近几年,杨建成在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先后取得教改省部级成果 5 项,其中“以现代纺织机械设计工作室为平台校企合作培养创新型设计工程师”项目荣获2011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纺织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在实验室建设方面,2009年杨建成主要参与申报成功了“中央与地方共建纺织机械及自动化重点实验室”,由于表现突出,该实验室被评为天津市高校“十一五”综合投资学科建设实验室“新型纺织机械装备及机电一体化技术实验室”;2011年,杨建成参与申报成功了天津市2011“纺织工艺与装备”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纺织机械设计及自动化平台”。此外,他还于2011年作为主要参与者申报成功了首届机械工程学院卓越工程师班,并担任该班班主任,积极为行业发展培养卓越工程师。

在科研方面,杨建成同样硕果累累,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申报国家发明专利31项,其中已授权12项,并且主要参与了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碳纤维多层角联机织装备及技术研发”等重点项目。

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副教授杨昆目前主要从事纺织工程专业(针织与针织服装方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他同时也是中国纺织工程学会针织专业委员会经编分会委员。

从教多年来,杨昆教授坚持教学研究的改革与创新,主持和参加了多项各级教研教改项目,其中主持完成了市级教研项目(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 项,主持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教改项目 1 项、校级教改项目 1 项,参加校级教改项目 1 项。作为针织系主任,他积极组织参加了“卓越工程师”实验班的申报和建设,并做好2011级实验班的教学计划制定和教学组织工作。在教学方面,杨昆参加了“针织学”天津市级和部级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主讲了经编的部分课程并配合课程负责人承担了部分教学(网络)资源的制作和整理工作;此外,还积极参加“针织学(双语)课程”精品课程的申报工作。

基于多年的钻研,杨昆发表了多篇关于教研教改的论文,并在指导学生活动中取得了一些成果,其中与宋广礼老师等共同研制的专业教学课件 ——《针织学》课件获得了国家教育部主持的课件大赛的理工组三等奖。近年来,杨昆积极参加建材建设工作,参加编写了“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针织物组织与产品设计》等专著。

作为系主任,杨昆积极带领全系教师做好教学管理工作,协助专业带头人做好“针织学”部级教学团队的建设工作。认真做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制定培养方案和计划,组织老教师对其进行“传帮带”,并在教学安排上制定相应的措施,以使他们尽早承担相应的工作。

周永凯教授,工学博士,现任北京服装学院纺织材料和纺织品设计学科带头人,教务处处长,长期从事纺织(服装)专业教学、科研及教育管理工作,尤其在纺织(服装)材料、服装工效学和轻化工程等领域的教学和科研方面,多次承担国家科委、原纺织部、北京市教委等科研和教研项目。

周永凯教授自2003年起开始从事教学管理工作,至今主持教务处工作已有 8 年。在此期间,周永凯带领教务处同仁大胆创新,深化改革,实现了教学管理的科学化与规范化,使教务处的管理和服务工作迈上了新台阶。虽然肩负着繁重的教务管理任务,但是在教书育人方面,周永凯教授从未给自己“减负”。他充分利用行政工作之外的时间,甚至牺牲周末时间,为学生授课。自2006年至今,已有 5 届近30名研究生师承他的门下。近几年,他还组织编写了《现代大学教学设计与案例》等教研成果专著和发表多篇教研论文。

科研方面,他带领本学科硕士点硕士生导师通过与行业联合开发项目,承接重大科研项目;与研究机构和企业联合,承担横向科研项目;充分利用本科生科学研究训练计划项目经费开展科研。作为纺织材料和纺织品设计学科带头人,他带领科研团队承担和参与包括省部级以上项目20多项,横向研究开发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 50多篇,其中有10余篇被SCI、EI、ISTP收录;编写(包括翻译)科技学术著作10余部。他本人在纺织材料的结构、加工与性能表征,服装舒适性与评价,汉麻植物的综合利用,高强阻燃抗熔融聚酰胺纤维及其开发与应用等学术领域也有诸多建树。

几分耕耘,几分收获。2008年,周永凯作为“汉麻秆芯粘胶纤维生产技术”项目主要参加人荣获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同年,荣获北京市教育教学研究成果二等奖;2009年,荣获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教育教学研究成果二等奖,被北京市教育工会评为首都教育先锋管理创新个人;2011年,荣获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教育教学研究成果二等奖。

李晓慧教授,1993年获得天津工业大学(天津纺织工学院)技术经济专业硕士学位,自此就开始了她在北京服装学院的教师职业生涯,目前担任北服商学院院长一职。任教以来,她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从事本科生、硕士生培养工作,并承担了一系列教改及科研项目,曾被评为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北京高校青年骨干教师等称号。

纺织服装教育例6

关键词: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探索与实践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s;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long—term mechanism;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7—0242—02

0 引言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的探索创新是高职院校建设发展中的重大课题,不断提升学校服务社会能力,实现校企同频共振、合作双赢是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中的重要内容。学院紧紧围绕行业企业的需要和地方经济建设的需求提供主动的、有成效的服务,激发了企业与学校合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校企深度合作,互利共赢的目标。

1 南通纺院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及其实践

1.1 “四共享”合作机制下的“五融合”模式 现代纺织技术专业是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的传统优势专业,该专业创新性地探索实施了“四共享”校企合作机制下的“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取得明显成效。所谓“四共享”,是指学校与企业之间,形成人才共享、设备共享、技术共享、成果共享。在“四共享”校企合作机制下,校企双方人员互派、职务互兼。通过构筑“四共享”校企合作机制,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过程的“五融合”,即教学场所与生产车间的融合、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的融合、教师与师傅的融合、学生与徒弟的融合、学生作业与实际产品的融合。

在具体实践中,学院与纺织行业龙头企业—江苏大生集团实施“校企联盟行动”,开展“四共享”合作。学院专业教授受聘担任大生集团“企业院士工作站”研究员,并聘请一批骨干教师担任企业的车间主任、技术顾问。大生集团的专业拔尖人才受聘担任学院的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由此培育了一支专业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的“现代纺织技术专业教学团队”,该团队被评为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在合作过程中,校企双方在纺织新材料应用、功能性纺织品开发等方面全面合作,联合申报了12个省、市级科技研发项目,合作开发了“高吸水、高吸湿、超柔然混纺弱捻纱”等3款新产品,2项获得江苏省纺织技术创新奖、2项分获“纺织之光”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并联合申报科技专利4项,2项专利技术实现了产业化。

纺织服装教育例7

随着中国成功叩开WTO大门,正逐步复苏的中国纺织业如同装载了强大推进器,融入世界纺织经济的进程进一步加快,同时由于近年国内房地产业购销两旺发展迅速,带动了家用纺织品消费需求,丰富了中国纺织终端产品的品种,使中国纺织业一扫前些年由于技术落后消费不旺陷入停滞不前的阴霾,阵痛过后,中国纺织业的经济结构正朝更加合理、更加融入世界纺织经济的方向发展。在2001年“中国三大纺织品(服装、家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结构为68∶22∶10”①P1,目前正朝先进发达国家三大纺织品各占30%的比例发展。中国纺织业的强劲增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使我们必须再次思考传统染织设计教育如何进行教育改革以适应新世纪中国纺织业的发展对染织设计人才的需求。

1、中国当代染织设计教育的现状:

中国的现代染织设计教育由庞薰琴、雷圭元、沈福文、陈之佛等巨匠亲手创立中起步,并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为中国纺织工业的振兴与发展培养了大量染织设计人才,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前,染织设计教育伴随中国纺织工业的发展而步入其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代,这个时期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苏州丝绸工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等院校的染织设计专业蓬勃发展,毕业生受到产业界的欢迎而供不应求。随着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的步伐,计划经济时代先天不足的中国纺织工业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发展形势急转直下很快雄风不在,其间接影响是80年代中期以来,染织设计教育伴随着纺织业的高速发展后进入长期的调整期,“八十年代中期以后,情况起了很大变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纺织印染产品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的需求。”②P52。这一时期染织设计教育由于毕业生就业不畅而导致生源问题,全国艺术院校中染织设计专业被新兴的服装设计专业挤压,甚至关停并转。目前硕果仅存的院校屈指可数。

当前的我国高校染织设计教育令人担忧:首先由于一段时期以来的纺织品行业的不景气造成一些院校(艺术类与工科类)染织专业学生的招生困难与就业问题,因而使得一些院校对染织专业系科进行了重组,一般情况是染织专业从属于热门的“服装设计专业”形成染织服装专业,由于新兴家纺行业在中国的迅速崛起,服装、装饰、产业三分天下的局面将在不久的将来很快地确立。这对当前的染织设计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目前高校染织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和教育机制实际上已经不适应当前中国家纺行业的迅速发展而导致的对纺织品设计人才的迫切需求,当前高校染织设计专业的教育模式仍较陈旧,与八十年代并无太多变化,相反生源素质在“扩招”之后以大不如以前,其教学目标仍以平面图案设计为主,培养纺织品图案设计师,在纺织品设计:“织物设计”、“图案设计”、“造型设计”三个层面中重视图案设计,而忽略纺织品织物设计(纺织品织物设计一般是我国工科院校中独立的专业)与产品造型设计教育,因而培养出的学生虽具有较强的图案设计能力,但由于对纺织品纤维、染色、织物设计、纺织品产品造型设计等缺乏足够的知识。他们对纺织品整体把握的能力较差,无法全面地借助纺织品纤维、织物特征表达织物之美。也无法根据纺织品最终产品造型特点完美表达纺织品的图案之美。

2、染织设计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

纺织业新一轮的发展浪潮,必将产生对具备现代设计思想的新一代染织设计人才的巨大需求,实际上这种现象正在逐步显现:广东、浙江、江苏等省的民营印染企业高薪招聘染织设计人才,对高级设计人才甚至不惜开出十万年薪。“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和数字化生存方式的出现必将给我们的设计理念、设计方式带来巨大的革命,传统的设计理念,设计方式所构成的教育方式急待改革和重新定位”③P53染织设计专业应如何调整办学思路和教学方向,培养具备全面艺术素质:图案设计、纺织品造型设计(服装设计;家纺设计)又有织物设计能力的新一代纺织品设计人才,应对我国纺织业发展的要求,促进我国纺织业向国际水平迈进,是我国染织设计教育界的新课题。

多年来印、染、织、绣各专业分工明确各自为阵,是国内纺织业生产流水线上几乎不相关的专业,分工极细。这种苏联式的专才培养方式,的确在新中国经济建设初期,纺织业各专业人才奇缺的情况下,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但此种人才培养已不适应当代中国纺织经济发展的需要。专业分工过细使纺织业各类专业人才的知识面过于狭窄,对相关专业知之甚少,不利于相关专业的连接与交叉。因而这类专才在实践中通常都忠实于自己的专业,很难在实践中有所创新。专业交叉与碰撞是创新的重要方法,而我们所培养的“染织设计师”实际上是专注于平面图形设计的“图案设计师”,对纺织品的印、染、织、绣等纯技术层面仅限于了解而涉及不深,因而设计师不能直接参与面料产品的设计开发,仅是为现成的面料提供“花样”。国内纺织行业现行的面料设计开发的一般模式为:面料的组织结构设计、面料染整设计等工作由专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完成,图案设计师负责面料的图案与色彩设计。国内的实际情况也一般如此,搞面料的不懂“图案、色彩”,搞花样的不懂面料的“产品设计”。这种染织设计的弊端是没有一位“总设计师”全面把握纺织品的设计方向,因此最终生产出的纺织产品其设计风格往往是混杂的、凌乱的;而非整体的、统一的、协调的风格。试想,未来十年我们的这种染织设计方式如何应对西方纺织产品的强劲冲击。

高校染织设计专业应根据目前及未来纺织业发展需要,打通文理科,使艺术院校与工科院校的染织专业互通有无,即艺术院校染织专业应当充实织物设计教学,完善产品造型设计教学,同时应加强对新兴家纺设计的研究,对染织设计专业重新定位,使之能更好地适应目前中国纺织行业空前发展的需求。而工科院校染织专业充实美术、图案设计教学,增加产品造型设计教学。这样染织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便可以被大大拓宽,他们能掌握从织物设计到图案设计再到产品设计的全面纺织品设计知识和能力。设想如果一位染织设计师精通花样设计的同时又通晓织物组织设计、面料染整设计,事实上,其一人便能完成面料设计开发的全部过程,那么染织设计师就可以这样去工作,全面考虑织物组织结构、花样、色彩、染整的搭配与组合,把纺织品面料设计总体上作为一件流行艺术作品来设计开发。使染织设计把织物设计、图案设计和产品造型设计整体上作为艺术设计工作。

同时我们所培养的新一代纺织品设计师仅具备较全面的专业素养仍是不够的,还应加上一门重要的主干课程“市场营销”,以培养学生具有CI企业形象策划,品牌策略及市场调查与拓展等全面能力。使我们新一代染织设计师在具备较全面专业素养的同时又有纺织品市场营销能力。这样既培养了各方面能力又能拓展学生未来的就业空间。“设计教育说到底是发展人的智慧与创造精神的创新教育”④P44,通过这种以创新为宗旨的对染织设计专业重新定位和课程结构的调整与改革,我们一定能够培养出符合中国纺织业继续发展所急需的新一代以国际水平为目标的高级染织设计师。

3、结语:

“今天占世界纤维加工能力四分之一强的中国不再只是纺织服装初级产品的制造工厂,产品开发和创新正成为我国纺织工业从大国向强国历史性转变的推动力”⑤P3。在中国纺织经济融入世界纺织经济的进程中,中国染织设计教育界肩负重任,培养既有高水平艺术设计创新能力,又具备独立打样制作技术能力的染织设计师是中国染织设计教育的发展方向,长期以来,我国的纺织品面料设计一直是同时走两条不同的路:工科院校的面料产品工程设计与艺术院校的染织设计,几乎互不搭界,都有各自完整的学术体系。现在应该共同携起手来,使两种设计教育方式优势互补,培养具备既有“面料组织设计打样”、“染整工艺设计”的独立工作能力,又有高水平“图案与色彩”“产品造型(服装设计、家纺设计)”设计能力和对“流行时尚”高度敏锐的艺术设计人才。原有染织设计教育体系已不能适应当代中国纺织业发展的需要,应进行与时俱进的变革,通过对旧有染织教育的结构性改革,使我们的染织设计人才的素质得以全面发展和提升,使未来染织设计师的设计“自由度”空前提高和拓展,把纺织品设计以一种崭新的“艺术设计”的方法当作艺术作品来设计,来进行艺术表现。以这种新的设计方式来设计开发新型纺织品面料,冲破了我国纺织品设计的固有思维定势,势必对我国染织设计与纺织品面料设计教育带来设计观念上的冲击。使我们真正地以“艺术设计”的方式来设计纺织品,更快地追赶当今国际纺织品流行时尚,为中国纺织品行业的发展提供“中国原创”的染织设计。

参考文献:

①杨东辉.中国家用纺织品设计与创新[C].《第二届中国家用纺织品设计与开发论坛论文集》,6/2002

②胡国瑞.从叠石桥印花布花样设计市场看染织美术设计的新机制[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6/2002

纺织服装教育例8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东华大学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上海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1000-615X

国内刊号:31-1013/G4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5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纺织服装教育例9

当前我国职业学校纺织教育令人担忧:首先由于一段时期以来的纺织品行业的不景气造成一些职校染织专业学生的招生困难与就业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由于现代行业、企业生产方式的升级换代,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要求。

一、模式陈旧,纺织教育陷入尴尬局面

当前职业学校纺织设计专业的教育模式仍较陈旧,在纺织品设计的三个层面中重视图案设计,而忽略纺织品织物设与产品造型设计教育,因而培养出的学生虽具有较强的图案设计能力,但由于对纺织品纤维、染色、织物设计、纺织品产品造型设计等缺乏足够的知识。他们对纺织品整体把握的能力较差,无法全面地借助纺织品纤维、织物特征表达织物之美。也无法根据纺织品最终产品造型特点完美表达纺织品的图案之美。

目前纺织专业的人才培养存在这两方面的矛盾:企业急需高素质能适应现代化生产的产业工人和知识技能全面的复合型人才,而学校培养的学生,重理论轻技能,知识单一,缺乏创业、创新意识。在教学中课程特色不突出,各门课程自成体系,缺乏整合,造成知识单一,理论和实践脱节;培养的专业面过窄,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专业实践环节薄弱,不能和行业企业接轨;课程结构及内容单调,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主动性的发挥;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技术实践,专业技能训练不全面,新技术的教学与应用滞后。

二、思考改革,定会使办学焕发新春

1.确立新的教育质量观。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上给予高度的重视,要培养多元化和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要使学生在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的同时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创业能力。

2.确定培养目标。纺织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强的综合学科。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应针对职业岗位对人才需求,要使培养的学生掌握服装专业各项工艺技术技能成为高级技工而不是单纯的车工。纺织企业对人才需求结构主要有生产管理类、业务操作类和设计辅助类。要从培养管理能力、设计能力和持续发展方面来考虑,否则纺织专业学生的就业压力就越来越大,专业的发展将越来越难。

3.改革教学模式。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多是各科相互分离,缺乏课程的横向交融,理论与实践类课程过分注重教学的独立性,这样无助于理论知识、专业技能与社会生产实践、社会需要相适应。

4.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主要专业课程应采取边讲、边动手练习的教学方法,打破课堂常规。所开课程,如服装设计、结构设计、工艺制作等课程应紧密围绕生产实际进行,可结合产品开发有针对性地教学。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专业技能也得到了训练。

5.落实项目教学。项目教学包括模拟产品开发、跟单练习、企业顶岗实习。按照具体项目对学生在校期间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及技术技能进行训练。跟单练习和企业顶岗实习可以使学生掌握服装生产、经营等各方面的整体运作知识,提高自己独立创业必备的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实现与社会的接轨。

6.贯彻校企结合。校企结合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学生通过在校办工厂生产,可以将学到的基本技能与商品化生产相结合起来进行实践锻炼,既提高了综合能力,又加强了对企业经营、创业方面的了解,强化了的技术技能,缩短了从学校到企业较长的适应过渡期。

纺织服装教育例10

由于设计与特定社会的物质生产与科学技术的联系,使得设计本身具有自然科学客观性特征,然而设计与特定社会的政治、文化、艺术之间所存在的显而易见的关系,又使得设计在另一方面有着特殊的意识形态色彩。教育目标是设计艺术教育者的基本出发点,是人们判断学生质量和评价教学发展水平的依据。因此,有必要在进行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明确纺织美术设计专业教学的内容和重点。我国的设计艺术教育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有着多年的发展,现设计专业师资、设计理论研究,设计教育的基础都较为薄弱。特别是在纺织美术这一块。在这样的情况和条件下,各设计院系针对自己的具体情况制定出适应社会需求人才的教学目标计划,培养和提高学生设计艺术的综合素质。我认为:根据国家经济发展对设计人才的需要和超前的需求,在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方面,吸收国外成熟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课程结构,并主要可以着重从设计艺术能力方法和培养学生设计个性、设计精神等几个方面来开展教学工作,努力缩短与国际水平之间的差距。例如纺织专业设计教学在课程设置中可加强与工艺生产的结合,强调实践能力培养。到具体的工业流程中熟悉生产的过程与意匠的结合,这样就能提高学生的感知力与创造力。将设计专业技法巧妙的运用到工艺生产中,将绘制设计图案色彩精准的表达出来,最终达到产品与设计的完美结合。纺织美术设计领域是与自然科学人文联系在一起的,因为设计艺术与工艺生产营销传播,大众消费、艺术鉴赏等等审美课题的关系相当错综复杂,而且还存在着利益分配问题,这都是与人有关的。这些不仅要求美术设计师有较强的设计评价和设计能力,而且必须具有判断和多种表达能力。逐步了解和掌握多科的智慧及社会经济发展规律。

2倡导“绿色设计”融入教育教学之中

加入WTO以后,中国纺织业直接加入经济全球化的激烈竞争当中。”绿色壁垒”就是美国与欧盟等国采取众多技术壁垒中的主要措施之一。所谓“绿色壁垒”是指在国家贸易中,世界各国为防止破坏生态环境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我国每年都约有数十亿美元的出口商品受到“绿色壁垒”的不利影响。绿色壁垒已成为目前影响中国纺织出口贸易的最大问题。当今发达国家纺织生产主要定位于生态纺织,投入大量的资金研究和开发绿色纺织产品。并且制定出严格的和强制性的技术标准。生态环保纺织品的标准是以减少纺织品加工、印染过程中有害物质的使用避免给人类健康、环境安全造成危害。具体来说,无公害污染的纤维面料是指利用天然彩色棉纤维、彩色兔毛纤维、麻纤维等织出来的面料纺织品。那么“绿色”纺织品首先是“绿色的设计”。“绿色的设计”应包括:对原料的选择设计、加工制造与生产过程的设计、包装运输与市场销售的设计、使用纤维以及废弃处理设计,这些都综合在优化的技术、经济、生态环境等方面,都有整体性、综合性和优化性的特点。在纺织品设计生产、服务等方面的管理都要以系统化加以具体分析并加以实施,在有序的生产中达到整体的“绿色”。“绿色”设计理念应体现在服装设计的理念上。它是在自然主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并糅合了正逐渐在世界悄然流行的生态学现象:珍视自然资源,强调人类物质材料的充分利用。现有的服装设计产品都体现出“从自然中生成的,返还给自然”以及“回归自然,反扑归真”的主题思想。

随着时尚的变化,并且出现了不同的表现形式:(1)八十年代的表现形式为简约主义,这是对当时“巴洛克”、“罗可可”过度沿袭复古的叛逆。其代表人物为日本设计师川保久玲和英国设计师维安韦斯特伍德,他们在设计中运用单纯简约的设计语言,反对铺张,强调节约,废材的再利用,重视服装的机能、功能性与效益性,屏弃装饰性,反对捕杀野生动物。(2)九十年代的表现形式为环保主义,各国都十分注重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在英国、美国以及日本等国,都相继开发出不少的新型纤维,并且利用生态遗传技术,培育出彩色生态棉花,生态羊毛以及各种无公害污染、有利于人类健康并可再生利用的纤维材料等。如“木版装”、“金属装”以及“纸材装”仍然启迪着当今服装设计师的灵感。(3)自然主义——返朴归真,回归自然是当今服装设计的主题潮流。提倡自然无人工雕琢的时尚氛围,运用海洋、田园、森林、泥土、冰川、民间、原始的自然色创造出古典与流行以及更具有个性化的服饰风格,这成为各国服装设计师有目共识并为之奋斗的目标。现代社会美术教育必须先行,要求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教育的发展促使纺织美术教育的目的和观念的转变,也影响到纺织美术教学的内容,教学方法和研究方法。倡导“绿色设计”的课题,把握前沿的科学动态,制定教学计划,遵循追求教育设计的理论方法,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教师自己的教学观念、经验、风格,将“绿色设计”的新内容融入教学课程中,如:染织图案设计的范围推广,实用性很强,让学生了解染织工艺,染料的性能等等,工艺流程并用自己设计的纹饰图案与自然色彩相结合,根据不同的工艺制作进行实验性的模拟创造性思考,考虑绿色、环保、审美多重因素。由此可见,“绿色”设计代表二十一世纪美好、健康、和谐、安定的世界性文化潮流。这种清新、轻松朴素的时尚风格,诣在创造一种无污染有益人类健康的生态环境。这种具有无限生命力,符合未来发展的主流文化,影响了世界服装潮流的演变,也必将会引发一场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的深层次革命。

纺织服装教育例11

“从全球纺织产业链来看,我国当前的研发设计环节最为薄弱,制约我国纺织产业向产业链高端迈进。而研发设计环节,最需要的是人才。要想有效推进纺织转型升级,人才必须先行。”陈桂林指出,人才的培养,不是一个行业、一所院校所能实现的,需要全社会资源的整合,产学研一体化。肩跨服装、教育、策划为一身的陈桂林深知人才的难得,所以他投身教育,立志办学。广西科技职业学院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也是他为作为纺织人所奋斗的舞台。“只有培养出专业的人才。对接时尚,引领创新,才能把我国传统纺织业打造成为具有高附加值的时尚产业。”

一切都是为了人才,好学的陈桂林不断完善、超越着自己。他用实力和能力塑造了一个新时代的新青年,自强而奋进。先后发表了《服装品牌双翼论》、《服装品牌模式创新与模式设计》、《大数据助推产业升级》等六十余篇论文;出版了《服装品质控制与质量管理》、《品牌服装营销》、《数字化服装设计》等23本;主编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服装设计制作竞赛推荐教材丛书》、服装企业岗位培训教材丛书》、《高职高专课程创新“十二五”规划教材丛书》、《国际时尚流行服装设计丛书》等一百多本教材图书。这些教材图书的出版为丰富和完善服装专业教材,引领时尚设计,助力设计人才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陈桂林透露,今后他还将会联合企业、国内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建立研发设计机构、设计联盟等多种形式的技术创新组织,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机制。

多年来,陈桂林始终扎根教育,不断为纺织培养人才而努力着。由他编写的服装教材大胆精简理论推导,果断摒弃陈旧内容,及时反映新知识、新技术,以与企业接轨为突破口,以专业知识为核心内容,力求取之于工,用之于学,均已成为同类书中的畅销书。

不仅如此,陈桂林还每年把十多万的稿费全部无偿资助贫困大学生,目前已向东华大学捐赠价值11.9万的教材,并个人出资支持西安工程大学办毕业生作品展演等。凭借着一颗爱心,他用实际行动助推着行业的发展,回报着社会。

潜心研究 为行业发展提供智力资源

今年,陈桂林带领团队先后完成了两项国务院委托重点课题《服装职业院校创业教育研究开发》和《服装职业教育模式创新研究开发》。其中,《服装营销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研究》是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研究规划的重点课题。

鉴于陈桂林在行业的卓越业绩,陈桂林受聘为商业服务业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修订工作委员会委员、商业服务业和纺织服装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修订专家委员会专家。在此期间,他带领团队深入深圳200多家服装企业进行调研,并完成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织的国家职业大典的修订任务。先后主持了服装营销师、服装陈列师、服装促销员、服饰色彩咨询师、服装跟单员、时尚买手、纺织品营销师职业能力等标准的起草。其中,《服装陈列师职业能力标准》荣获2011年中国服务业科技创新奖三等奖。

成立研究院 推进学生装绿色发展

近年来,“毒校服”、“问题校服”事件频频爆出,任国家三令五申仍屡禁不止。2013年光上海地区,就接连发生了两起,什么时候才能让孩子们穿上放心的校服,不仅让家长揪心着,也让陈桂林头疼着。“做生意是为了钱,但有些钱不能昧着良心赚的,‘毒校服’真不该出现在孩子们身上,这个问题必须要从解决。”为了建立全国统一的学生装流通标准,还校园一份绿色,陈桂林奔走疾呼,2013年他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出差、调研,送材料、报审批。

殊不知,陈桂林和学生装原本是没有一点关联的。“一次偶然机会,教育部主管学生装工作的领导找到我谈话,认为我是纺织出身,又常跑教育,再加上中国轻工纺织产业联盟秘书长的身份,很适合做学生装的工作。”陈桂林回忆道。就是这么一份简单的信任,他毅然接下了这份责任。因为他始终坚信:还孩子一份绿色是纺织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上海校服事件,也是全国校服行业的一个缩影。从国家层面上讲,到目前为止缺乏全国性学生装流通规范标准和学生装管理办法,造成各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没有政策和标准可依;其次没有建立全国学生装生产流通的准入制度和现有学生装国家标准与行业或地方标准,质询混乱,互相推诿。”陈桂林表示,当务之际,是迫切建立全国学生装流通规范标准和学生装生产企业的准入制度,才能有力打击“毒校服”事件。

值得欣慰的是,在陈桂林的指导下,学生装的绿色、健康发展得到了稳步推进,目前正在组建国内首家学生装研究院和全国学生装技术流通服务标准化工作组。

跨界整合 助推产业时尚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