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SCI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文化产业区域现状

文化产业区域现状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1-06 10:58:55

文化产业区域现状

文化产业区域现状例1

一、引言

新常态下,国民旅游需求的增长与国家发展的需求相吻合,旅游业的战略地位日渐凸显,旅游发展战略价值的到广泛认可和关注。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将从根本上改善旅游发展环境,激发旅游发展动力,推进“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秦巴山脉地区历来是自然灾害频发,基础设施薄弱,生态环境脆弱,贫困人口集中地区,是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主战场中涉及省份最多的片区,在五大发展理念的引导下,该区域将成为影响中国整体发展的重大功能区域。而秦巴山脉所覆盖区域的西宁、西安、郑州、重庆等城市又是“一带一路”规划所提及的重要节点城市。因此,在“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与全域旅游强劲势头下秦巴山脉地区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秦巴山脉河南片区能否把握该机遇为中原崛起贡献力量,将取决于正确的战略选择和发展战略的制定。

二、秦巴山脉河南片区概况

秦巴山脉地处我国地理中心区域,共覆盖了甘肃、陕西、河南、湖北、四川、重庆等地的20多个区市地区,该区生态价值突出,是国家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水源涵养区,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被确定为生态功能区保育区。而河南片区是秦巴山脉生态功能区的重要组成成分,涵盖河南洛阳市、平顶山市、三门峡市和南阳市四个省辖市属的17个县(区、市),包括:洛阳的栾川县、嵩县、汝阳县、宜阳县、洛宁县,平顶山的鲁山县、叶县,三门峡的陕州区、卢氏县、灵宝县,南阳的卧龙、南召县、镇平县、方城县、内乡县、淅川县和西峡县等。

从社会概况来看:秦巴山脉河南片区所覆盖的4个直辖市属17个县(区、市)总人口为1100万,占秦巴山脉地区总人口的19%,占河南总人口的11%。该区域面积近40000km2,占河南省总面积的24%。秦巴山脉河南片区是典型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人口89万、贫困村1270个,占河南省贫困人口的16%。该区域城镇化率较低,秦巴山脉河南片区4个省辖市内的城镇化率均低于河南省约10个百分点,低于全国约20个百分点。秦巴山脉河南片区交通等基础设施落后,人口基数大,贫困人口多,脱贫任务艰巨。

从经济概况来看:首先就产业结构而言,秦巴山脉河南片区17个县(区、市)的三次产业已经初步完善,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为468.58亿元、1512.65亿元、1014.32亿元,分别占全省增加值的11.3%、8.5%、8.0%。就秦巴山脉河南片区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情况而言,以第二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最高,第三产业发展相对缓慢,三次产业比重不尽合理,经济发展以第二产业拉动为主。17个县的GDP超过全国的仅有4个,其中以灵宝市为最高,超过全省的有6个,即该片区70%以上的县(区、市)人均生产总值都低于全省平均值。2015年各县(区、市)三次产业增加值及GDP如表所示。

从生态环境状况来看:秦巴山脉河南片区“强生态环境”特征突出,该区域以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处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度地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生态环境良好。区域内森林覆盖率高,达到51%,占整个秦巴山脉地区的10%,区域内有部级森林公园10个,部级自然保护区6个,国家地质公园3个。

从旅游发展状况来看:秦巴山脉河南片区不仅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而且资源品味极高,以历史文化价值尤为突出,有遗址遗迹类资源543处(如南阳西峡恐龙遗迹园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3处(医圣张仲景祭祀等)。该区域文化底蕴深厚,融汇了以郑州为代表的中原黄河文化,以武汉为代表的荆楚文化,以西安市为代表的西北秦文化以及以商洛、汉中、安康为代表的巴蜀文化,四大文化在此处融汇贯通、交相辉映。

秦巴山脉河南片区旅游资源种类齐全、数量众多,17个县(区、市)共7230个单体资源,涵盖了8个主类,其中部分旅游资源级别较高(世界文化遗产1处、世界地质公园1处、世界生物圈保护区1处、省级88处),以平顶山鲁山县旅游资源数量最为众多,且以自然旅游资源居多,单体种类中以地文资源尤多。

三、基于区域发展空间均衡模型的秦巴山脉河南片区主体功能区定位

区域发展空间均衡模型是指,由经济发展状态(Di1)、社会发展状态(Di2)和生态发展状态(Di3)构成的综合发展状态的人均水平值(Di)在标识区域(Ri)内大体趋于相等。即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区域可能由于社会或生态环境良好,而并不比经济发展水平高但社会和生态环境不佳的区域综合发展状态的人均水平值低。

实现区域空间均衡发展的必备条件是:区域内各影响因素能够最大限度地在空间内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根据这一模型形成的不同主题功能区可以实现各主体功能区的经济、社会、人口、生态环境各要素的适时转换,从而实现区域各空间综合发展状态的均衡和谐。

设区域Ri和区域Rj的人口总量为Pi和Pj,则区域发展空间均衡模型就是:

其中,Di、Dj、Pi、Pj分别表示区域i和区域j综合发展状态的人均水平值和当地人口总量;m=1,2,3...;Di1和Dj1是经济发展效益;Di2或Dj2是社会发展效益;Di3或Dj3是生态环境效益,该模型追求区域i和区域j的综合发展水平相当。

全域旅游的理念是,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而主体功能区的划分依据也是在打破现有行政区划的情况下,旨在促进区域分工,实现优势互补,缓解资源环境矛盾,两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全域旅游”所追求的,不再停留在旅游人次的增长上,而是旅游质量的提升,追求的是旅游对人们生活品质提升的意义,追求的是旅游在人们新财富革命中的价值。因此,在此基础上对区域空间均衡模型进行改良,加入旅游要素,以期在全域旅游的视角下,打破各县区间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的“小而全”的发展所带来的恶性竞争和无序开发,为秦巴山脉河南片区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得到新的区域空间均衡模型,即:

四、基于区域空间均衡模型的战略制定

区域空间均衡模型的提出是为了能够通过区域间各种要素的自由流动以及合理分配实现区域均衡发展的目标,与全域旅游“全要素、全行业、全过程、全方位、全时空、全社会、全部门、全游客”的“八全”理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此在全域旅游理念引领下,划分不同主体功能区,依据区域空间均衡模型,结合秦巴山脉河南片区的实际地理区位,实现该区域的均衡可持续发展。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域。

秦巴山脉河南片区的17个县(区、市)的平均综合发展状态的人均水平值为0.035,低于该值的县(区、市)为洛宁县、宜阳县、嵩县、汝阳县、鲁山、叶县、卧龙区、镇平县、方城县、淅川县。从行政区划与地理区位上来看,该10个县全部位于秦巴山脉河南片区的东半部分。从各指标情况来看,这10个县(区、市)均属于人口较多,经济发展状态相对落后的区域。高于平均综合发展状态人均水平值的县(区、市)有7个,为栾川、陕州区、灵宝市、卢氏县、南召县、内乡及西峡县。

从主体功能区定位来看,洛宁县、宜阳县、汝阳县、卧龙区、镇平县、方城县、淅川县以及平顶山的鲁山、叶县属于重点开发区,应积极推进该区域的工业化进程,适度集中人口、产业,形成产业聚集态势;充分挖掘区内生态与旅游资源优势,深度挖掘资源特色与文化品位,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旅游产品;践行全域旅游理念,该区域一直以来是重要的农业区域,应采取旅游+农业的模式,形成产业全域,加快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形成服务全域,创新旅游活动,形成天天有民俗、月月有节庆的时间全域;另外,该区域人口较多,应适当控制人口增长,加强教育体制建设,提高居民文化素质,培养知识型人才。

伏牛山主脉所经过的栾川,嵩县以及西峡、南召地区是拥有着最高的生态价值和旅游资源潜力的地区,该区域从生态涵养角度来看,是重要的生态调节地区,因此该区域的主体功能区定位为生态保护区(限制开发区)。该区域的发展战略是基于优越的生态条件及特色地域文化,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主,适度发展文化旅游及水经济产业,限制其他生产建设活动,保障该地区的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

灵宝、陕州区、卢氏县以及内乡县以应为优化开发区。该区域经济势能良好,环境承载力较高,经济基础好,地理位置优越,位于陇海铁路南缘(洛阳-三门峡-豫陕界段)。该区域的发展战略是充分发挥良好的经济和区位优势,摆脱以往单纯以第二产业拉动的路径依赖,实现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充分利用现代产业技术与现代网络技术融合发展模式(互联网+),以旅游+的思维融合一、二、三产业,优化该区域产业结构,抓住国家规划倾斜机遇,促进该区域健康持续发展。

五、结语

本文创新性的以全域旅游的视角改良了区域空间均衡模型,考虑到该区域旅游资源丰富,生态涵养作用突出,在原来的区域空间模型基础上加入了旅游因素,由于旅游业素来有“无烟产业”之称,旅游因素的加入使得秦巴山脉河南片区的发展战略能够更加符合绿色循环发展理念。通过对秦巴山脉河南片区17个县(区、市)社会、经济、生态、旅游发展状况的分别测算,得出各个区域的综合发展状态的人均水平值,辅以主体功能区划的方式抓住各区域的核心使命,结合各区域实际的地理区位属性,以生B保护、可持续发展为理念指引,将17个县(区、市)分别归类划分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生态保护区(限制开发区)等,从而制定符合各个区域实际情况的发展战略。

文章的局限之处在于在选取社会、经济、生态、旅游发展状况的指标时由于县(区、市)数据资料的不齐全,指标因子相对单一,若能够得到更加充分的数据资源,则可得出更具有科学性的结论。

参考文献:

[1]中国工程院.中国工程院关于呈报协同推进秦巴山区生态主体功能区建设和扶贫开发工作建议的报告[R].北京:中国工程院,2016.

[2]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工程院.中国工程院“秦巴山脉绿色循环发展战略研究”会议资料[Z].洛阳,2016.

[3]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工业与信息化政策资料汇编[Z].郑州: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2015.

[4]邓文英,邓玲.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优化国土空间开发研究――基于空间均衡模型[J].经济问题探索,2015,(10):68-72.

[5]常海鹏.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刍议[J].经济视野,2016,(8):252-253.

[6]厉新建,张凌云,崔莉.全域旅游: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的理念创新――以北京为例[J].人文地理,2013,131(3):130-135.

文化产业区域现状例2

文化产业培育地形图的战略思维是在全国及大部分地区文化产业空间发展结构不合理的基础上提出的。发展文化产业,保证文化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需要对现有各地区的文化资源进行全面深入的调研,在充分考虑行业依存性及地理区位优势的基础上,确定并输出文化产业培育地形图。

一、现阶段我国文化产业空间结构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文化产业空间结构不平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城乡的不平衡,二是区域的不平衡。

1、城乡结构不平衡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各部门主要分布在城市,并且集中在几个文化大省、市。农村发展文化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专业人才匮乏,消费动力不足等原因影响了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进程,致使农村和城市的文化产业发展存在明显差距。近年来,国家开始重视农村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相继实施了乡镇综合文化建设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一系列文化工程,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但整体上,城乡文化发展不平衡尚无根本改观。2011年,全国文化事业费392.62亿元,县及县以下文化机构文化事业费187.12亿元,文化投入逐渐向农村倾斜。从文化产业各部门的具体情况看,2011年,主要服务于农村的1539家县图书馆图书总藏量11823.34万册,仅占全国图书馆总藏量的16.9%;全年新购藏量550.10万册,占13.8%;全国拥有县文化馆1669个,乡镇文化站34139个,县级剧团数为6034个,县级艺术表现机构数1343个,县级文物业机构数4352个。2011年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说明国家在促进文化权益均等化方面努力的成效显著。

2、区域结构不平衡

我国幅员辽阔,但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这其中既有自然环境条件的限制,也有历史残留因素的影响。总体来说,经济发展水平由东到西呈现梯度递减状态,文化产业在我国的地域分布上也有类似特征。笔者应用Geoda i.9.5软件,利用中国各省份有关文化产业就业人数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从全国范围看,文化产业集聚带有地区性倾向。北京、广东、河南和山东呈现明显的文化产业集聚特征,拥有全国最大的文化产业规模,如图1中深色区域所示。浙江、江苏、辽宁和湖北也表现出很强的集聚趋势,其文化产业规模相比其他地区优势较大,如图1中浅灰色区域所示。文化产业发展在中国表现为往中部和东部沿海地区集聚的形态,总体上呈现出四核的集聚模式。相比较,我国其他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还没有形成规模化发展趋势,主要原因是中西部地区文化投入水平较低。近年来,东部地区财政对文化投入占全国将近一半,中西部地区财政对文化投入之和才占到全国一半的格局基本未发生变化。

二、构筑文化产业培育地形图的逻辑思路

针对我国文化产业培育空间布局不尽合理的现状,本文提出构筑文化产业培育地形图的逻辑思路,具体如图2所示。

1、对现有文化资源的调研

中国每个地区文化资源的自然禀赋和历史沉淀情况不同,有些地区的地理位置好、交通便利、经济发达,文化资源建设和积累充足,文化资源的自然禀赋相对丰厚,更有利于文化企业的挖掘和利用。另外,一些地区由于本身的历史发展悠久,在历史的长河中演绎了很多众人知晓的故事和传说,也沉积下来一些带有历史印记的文物和艺术文化资源。这些为打造文化产品和塑造文化品牌提供了一些文化产品的生命原型,并使文化产品更加富有精神内涵和文化魅力。各个地区的文化资源也因此具有了不同的风格和发展优势,呈现出相异的发展潜力。所以,构筑文化产业培育逻辑图的第一步即是对中国各个地理区域的文化资源进行空间和时间的调研,认真考查各地区文化资源已被开发和未被开况,论证各个地区文化资源开发的潜力,以及后续开发的方向,在理论上保证文化产业培育的合理性。

2、分析各地理区域的区位优势,确定优势文化产业

在对现有文化资源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各地理区域的区位优势和确定优势文化产业,对构筑文化产业培育地形图至关重要。对各地理区域区位优势的考查应包含对各地理区域的交通状况、各地理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各地理区域的自然气候状况和各地理区域的人口状况等方面。对各地理区域交通状况的考查应涉及对各地理区域的交通便利性、可到达性、到达速度和频率的分析,这些交通状况要素直接决定了该地理区域的文化产品输入和输出的路径和出口问题,会影响文化产业在该地理区域集聚的范围和深度。对各地理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考查应涉及该地理区域的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人均消费支出水平,该地区与其他相邻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和该地理区域经济发展主要的依托产业或项目情况等。各地理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不仅影响文化产业在各地理区域的形成规模,也影响以该地区为作用点的文化产业发展的向外辐射范围。对各地理区域的自然气候状况的考查应主要涉及各地理区域的气候条件,如湿度和温度等。气候条件虽然对文化产业发展的直接影响并不明显,但好的气候条件可以聚集人气和商气,从而间接影响文化产业的聚集程度。对各地理区域人口状况的考查应涉及各地理区域的人口基数、人口密度、人口结构和人员素质情况等。人口基数会直接影响到文化消费的总量,人口密度会影响各产业集聚区位的形成和市场方向,人口结构中不同消费者的选择偏好会影响到文化产业发展的结构选择和文化产品内容的开发。

对各地理区域区位优势分析的目的是确定各地理区域的优势文化产业,或可以作为优势文化产业的内容。所有这些工作只有建立在我国现有的文化产业集聚模式,以及现实社会中各文化行业之间依存度理论解释的基础上,才是合理和可靠的。

3、文化产业空间布局的形成

在分析各地理区域的区位优势,确定各地理区域优势文化产业的基础上,形成文化产业空间布局的理论模型。其指导思想是避免文化产业地理区位上的以及文化产业内部的组织同构,尽量杜绝对稀有文化资源的重复开发和利用所造成的极大浪费。此时的文化产业空间布局理论模型还只是最初的一种逻辑构建,还要经过反复论证、检验和修改,以达到真正的可以指导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方针。论证的各方应既包括政府工作人员,也含有文化企业、行业、相关文化产业、文化教育工作的相关人员,理论上要尽量接近合理,实践上要着实可行,使操作易于进行。

4、空间集聚地形图的输出

工作的最后一项任务即是空间集聚地形图的输出,用于指导各文化产业主体进行有意义的空间集聚,达到资源配置效益最优化。地形图只是一个战略性的指导文件,若要增强此项工作的实际可操作性,还要辅以相应的解释和执行条款,以及各种常规性问题的处理办法和意见,同时包括突发性事件的应对措施,并且整个逻辑过程到最后成果的输出都是动态的、可调整的,会随时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自身条件的限制进行微调,以适应变化的需要。

三、湖北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布局战略

1、理论模型

湖北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应根据“两圈一带”总体战略要求,构建“一核先导、三点支撑、三带牵动、四版集成”的复合立体结构,形成区域联动、产业集聚、集约增长、协调发展的省域空间布局。

“一核先导”是指以“武汉·中国文谷”为文化创意核心功能区,形成多个文化创意和文化科技类型的园区功能组合。“三点支撑”指“一主两副”省域中心城市武汉、襄阳、宜昌。确立武汉在全省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龙头地位,把武汉建成部级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和全国重要文化产品物流中心,发挥核心增长极功能。后两者则分别建成促进鄂西北、鄂西南地区文化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打造增长新引擎,增强内生新动力,促进向创意产业一创意经济一创意城市方向发展。“四版集成”是指依照湖北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和总体原则,在详尽调查分析湖北各地区地理区位特征和优势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形成湖北文化产业空间布局的理论模型。其指导思想是避免文化产业地理区位上的以及文化产业内部的组织同构,尽量杜绝对稀有文化资源的重复开发和利用所造成的极大浪费。经过相关各方论证和修改,本文提出湖北文化产业四版地图如图3所示。

2、“四版”文化产业发展思路

全省共分为四大版块(即图3中所标示的不同颜色部分),应发展各具特色的优势文化产业。

(1)鄂西片区。由恩施、神农架、十堰和宜昌组成的鄂西片区,以拥有民族民俗文化、传统民间艺术和丰富的原生态自然资源而著称,每年吸引大批旅游者前去赏悦和体验,大大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并使传统戏剧、舞蹈、音乐和技艺等见诸于世。因此,应依托这些地区的传统优势,积极打造鄂西片区的生态文化旅游概念和项目,大力发展旅游演出业,把传统艺术发扬光大,带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

(2)鄂中地带。襄阳、荆门、荆州和随州近年来出土和馆藏了大量宝贵的文物资源,时间最早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内容包括各类铜器、甲骨文、青花瓷器、画像砖、古代绘画、灯具艺术品、编钟等古代乐器等,涉及门类广泛、数量众多,级别较高,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同时,这些地区也积极地参与部分文物和艺术品的高端仿制,在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把艺术精品通过二次创作和创意推向市场。因此,应着力引导和继续发展以这四个地区构成的鄂中地带的艺术品业,支持鄂中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

(3)鄂东核芯。武汉、天门、仙桃、潜江和鄂州处于湖北东部地区的内核部位,而武汉则坐落在内核之芯。武汉作为湖北政治和经济中心,吸引了众多的传统和新兴文化企业集聚在此,优先发展和壮大了一些产业门类,并涌现出众多优秀的文化产品,享誉全国。天门、仙桃、潜江和鄂州虽然弱小,但因其毗邻武汉独特的地理位置,可以辅助武汉进行新兴文化产业的开发与创作。近几年,武汉的诸如艺术表演、电影等一些传统文化产业逐渐向转移,而一些高科技文化产业正在进驻武汉,并具有良好的发展势头,如动漫、网络文化业。因此,应重点支持鄂东核芯这一地区的新兴产业业态的形成和发展,鼓励科技和创意渗透,培育一批有竞争实力的文化创意企业,树立品牌。

(4)鄂东环区。黄冈、黄石、咸宁和孝感位于湖北省东部,在地理区位上呈现出环形特征。目前的状态是,各地区独具特色,产业关联度小,没有突出的优势产业。

四、湖北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1、建设演出产业联盟

重点建设武汉城市圈演出联盟、鄂西圈演出院线、湘鄂赣演出联盟等,吸引全省主要艺术院团、演出中介和演出场所自愿加盟,打造演艺剧目创作生产、营销推介、演出场所等完整的产业链,促进全省演出市场网络体系的形成。引导演出场所向城市文化艺术中心、城市特色街区、城市游憩商业街区等集聚,提高演艺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和市场影响力。依托网络,开辟“荆楚演艺在线”,及时演艺资讯,搭建信息共享平台。

2、积极扶植原创动漫产业

积极扶植具有荆楚文化及湖北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原创动漫产业,以中国光谷创意基地、洪山创意中心为支撑,以动漫产业链的全面拓展为导向,加大动漫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和投入,重点打造一批精品动漫出版物,培育新媒体动漫,实现动漫内容的跨平台共享,降低内容制作和产品推广成本。

3、大力发展娱乐性演艺和群众性游艺娱乐业

对娱乐性演艺和群众性游艺娱乐业实行规范管理,积极鼓励内容健康、形式多样的娱乐项目和活动,并对高雅文化、特色文化娱乐项目进行重点扶持。引导和营造休闲娱乐氛围,整合商业休闲、旅游休闲等城市各类休闲资源,提高群众参与娱乐性演艺和游艺娱乐项目的积极性,支持娱乐演艺业和群众性游艺娱乐业的健康发展。

4、统筹开发文化旅游业

充分依托湖北省现有的红色、矿产和生态旅游资源,结合楚文化、三国文化、土苗文化等优势文化资源,打造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旅游产品,并做好宣传和推介工作,树立湖北文化形象。鼓励将文艺表演、传统民俗活动、民间文化艺术以及各种物质文化载体等充分融入旅游线路中,使文化旅游和文化产业项目融合协调发展,为湖北文化产业的发展找到新的突破口。

5、推进文化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建设

鼓励各市州突出地域特色,实行错位发展,依托各地优势文化企业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并充分发挥园区对创意设计企业的培育、集聚、示范和推动作用,加强文化与科技融合,为创意设计企业搭建优质服务平台,培育具有竞争力的品牌园区、品牌产品、品牌企业,促进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M].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2.

文化产业区域现状例3

泛珠区域包括有广东、广西、湖南、江西、四川、福建、云南、贵州、海南九个省区,一个直辖市重庆,以及两个特区香港、澳门,整体面积约20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21%,总人口(除港澳)超过4.8个亿,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强,以GDP衡量的经济总量为60,381亿多(2005),占全国的30.5%多。虽然泛珠区域内经济总量在国内有着较大的比例,区域整体发展较快,平均增长幅度都超过全国平均,但区域内各个省区的经济状况,包括总量和结构等方面都很不平衡。

一、泛珠地区经济发展状况

泛珠地区包括了我国东南和西南等省区市,地域具有广泛性,其经济发展状况差别很大,各省、市的产业结构差异性明显,有着明显的梯度差异,从而在泛珠区域内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产业空间结构。传统上泛珠区域(除港澳)内可以划分为3个层次,区域内的香港和澳门处于后工业化阶段,第三产业占据绝对的优势;广东、福建正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时期,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海南第二产业,在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最小,第一和第三产业则较为发达;广西和湖南第二产业虽然绝对数较大,但在生产总值的构成中较低;其他省市由于近年经济发展较快,工业化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基本处于同一个水平上。因此,整体来看,泛珠地区的产业结构体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与全国相比,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较高,其平均比重为40.6(除港澳),高于同期全国水平的39.4(除港澳),工业化水平则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9),第一产业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6)。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5),单位:亿元

二、泛珠区域内第三产业结构与发展状况的聚类分析

第三产业以服务业为主,服务业的发展状况与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所处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实践表明,在经济结构转变进程中,服务业在整个经济中的地位和比重一般都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地上升,成为驱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服务业可以划分为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对比传统服务业,现代服务业是在工业化比较发达的阶段产生的,主要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化管理理念发展起来的、信息和知识相对密集的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相比,更突出了高科技知识与技术密集的特点。

现代服务业一方面具有传统服务业吸收大量劳动力,缓解就业压力的作用外,其它作用还突出表现为,提升国民经济素质和运行质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现代服务业主要为第一、二产业提供中间服务,包括现代通信服务、电子商务、信息服务、现代金融服务等专业服务,现代服务业的建立对于推动第一、二产业的发展,提升其产业竞争力,调整产业结构有着积极的作用,而且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承接产业转移,实现跨越发展的有效途径。

目前,我国正面临着制造业从东部沿海向内部转移的历史时机。在泛珠区域内,各个省区间也是如此,正如20世纪80年代和20世纪90年代,香港地区制造业向广东,尤其是珠三角地区的转移为该地区制造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且伴随制造业体系的建立,现代服务业也较为完备。当前,客观存在的制造业转移趋势,泛珠区域内其它次发达地区如何顺利承接产业转移成为能否抓住历史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而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日益紧密的关系则成为顺利承接产业转移的一项重要条件,尤其是现代服务业“高人力资本含量、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价值”的“三高”,以及“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方式”的“三新”特征对产业的引入和发展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

在此,本文对泛珠区域内地省区间第三产业中现代服务业进行考察,采用多变量统计分析工具,对区域内不同省区进行聚类分析,以探究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第三产业结构,尤其现代服务业之间的差异性。考察的方式首先对金融业、物流仓储业、商品流通和房地产进行分别聚类分析,然后进行合并整体分析。从而一方面考察服务业各分行业的发展状况,又能对服务业整体状况进行统计测量。并且,在统计分析中,对统计变量进行了转换,由绝对数转换为人均相对数,从而统一数据的标准,增强分析的可靠性。

1.以人均GDP和人均金融业为变量

注:其中1~10,分别代表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以下同

2.以人均GDP和人均金融、物流仓储、商品流通和房地产为变量

其他以人均GDP和人均物流仓储为变量,以人均GDP和人均商品流通为变量和以人均GDP和人均房地产为变量的聚类分析结果与以上结果一致,此处不再列出。

分行业和综合的聚类分析表明,泛珠区域内各个省区的第三产业的分行业与整体发育状况具有一致性,其中,福建、广东、贵州、云南分别各为一类;而其他省区合为一类,在这一类中,广西、江西和四川则更为相似,即行业发育状况和整体结构都具有较强的相似性。

三、泛珠区域内第三产业与产业转移的分析

产业结构高度化过程是指经济发展或产业结构重点由第一产业逐次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的过程,标志着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和发展的阶段与方向。产业结构高度化过程一般体现为: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占优势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占优势的方向演进;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优势向资本密集型、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由低附加值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发展;由加工工业初级产品制造占优势向中间产品制造和最终产品制造占优势方向发展。

但在一定时期和一定区域内,通过服务业,尤其是对制造业具有支撑服务作用的现代服务业的适当先行发展,对于区域内制造业转移有着积极的承接作用。在泛珠区域内,制造业的转移已经成为现实的趋势所向,在承接地选择上,与制造业有关的服务业的发展状况将成为影响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尤其随着物流的发展,泛珠内部省份之间距离运输成本和通讯成本的影响将进一步降低,因而,其他因素尤其是对制造业起支撑作用的现代服务业状况就成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同时,在依托服务业基础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要注意结合所在区域优势、资源禀赋,以及发展规划,选择发展能够符合实际需要、产业政策等的主导工业产业,形成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支柱产业,进而发挥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扩散效应,支撑整个经济的增长,实现产业结构持续动态升级更迭,进而实现工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协调互动发展。

参考文献:

[1]吕政: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和对策[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5)

[2]《中国统计年鉴》(2005)

[3]张树林:现代服务业集聚效应分析[J].北方经贸,2006,(6)

[4]江小涓:中国服务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文化产业区域现状例4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255(2014)03-0022-04

作为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代表之一,英国著名学者大卫・哈维(David・Harvey)从资本主义地理学的角度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理论,比如,资本积累、资本主义的“不平衡的地理发展理论”。哈维的空间区域经济思想立足于空间视角和地理学理论,研究在全球化背景下,区域的资本积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子化”过程以及资本的流动与国家政治以及金融机构之间“相互纠缠”的复杂关系。哈维的区域理论对安徽省建设皖江城市带经济区有着重要的启示。

一 哈维的空间区域经济理论

哈维继承了古典区位理论(以冯・屠能、阿尔弗雷德・韦伯、廖什和艾萨德为代表),在《资本的限制》、《资本的空间》、《都市体验》等书中阐述了空间经济思想。即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总是伴随着位置的转换,形成一种互相交叉的空间运动形式;这些空间运动由于受到路程阻力的限制,经济活动会通过减少路程阻力来实现在空间的聚集;空间运动相互作用之下的交换过程会导致劳动在领土和空间的分离(比如城乡差异);这种分离过程(“即使不考虑资源禀赋和物理可能性”)也导致了资本

主义不均衡的地理发展;资本家受竞争的驱使努力在空间结构中需求竞争优势,推动利润的空间位置转移。对个别资本家来说,在一定情况下,区域优势和技术优势所发挥的作用具有相似性和可替代性。[1]78从货物和服务的时空转换过程,可以看出哈维的空间经济思想是围绕空间位置转移进程而开展的。

(一)区域经济存在于不均衡的地理环境

哈维认为,全球化趋势是当今世界必然的发展趋势,它推动了资本主义活动永无止境的地理扩张,资本主义活动永远表现出不均衡状态。与古典区位理论致力于探求确立“资本主义的地理学景观中确立空间平衡”不同,哈维则认为资本积累过程具有永恒扩张性和对实现平衡趋势的永恒破坏性。哈维质疑古典区位理论的“经济理性”假设(根据生产地的径向距离确定“货物的空间范围”,以此来定义市场价格)。哈维认为,该理论忽视了商业资本家对货物的空间流动性所发挥的作用。中世纪商人因为受本地束缚或者高昂的成本影响,变成行商,推动货物实现空间的流动,利用竞争优势和技术优势便可在资本主义的空间活动中实现永恒的不稳定状态。因此哈维认为,“资本主义生产、交

换、分配和消费的地理学景象永远不会处于平衡状态”。[1]79鉴于这种不平衡的状态,哈维更看重空间经济中的竞争,空间体系内的竞争是一种最初因位置的唯一性带来的排斥性而产生的垄断竞争,比如依附于土地私有制之上的垄断权力。“竞争的结果导致垄断或寡头独占”, 资本家通常通过资本大规模集中和保护技术优势两种方式构建和保护其垄断权力,一方面利用大规模的资本集中,运用规模经济和市场地位等手段谋求主导地位,另一方面设置专利权、许可法和知识产权保护等保护技术,因此在一定情况下,垄断权力会导致“资本主义地理学惰性和经济停滞”,会阻碍通过竞争获取利润推动空间发展的趋势。

(二)区域经济体表现为资本主义活动中的不稳定的稳定状态

资本主义活动的地理学景观充满矛盾和紧张,一方面表现为较强的变动性。“竞争和垄断、集中与分散、固定与变动、动力与惰性、以及各种不同范围的经济活动之间的紧张状态,无一例外都产生于资本的无限积累在时间和空间中的分子化过程中。而且这些紧张状态被牢牢的固定在资本主义体系普遍的扩张逻辑及资本的无限积累和永不休止的获取利润占据主导地位的逻辑之中。[1]83另一方面,这种矛盾和紧张也可能产生相对稳定的状态,即区域经济体。西德尔・波拉德认为区域性发展是英国经济发展的经济特征,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强调工业生产区域,佩鲁强调增长极,保罗・克鲁格曼强调“自组织”区域经济体。他们已经看到,区域组织是认识资本积累的结果和条件。哈维认为,区域经济体是资本主义活动地理学景观内部矛盾所反映的相对稳定的地理学结构,它“在一定时期内能够与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实现了某种程度的结构性一致”[1]83,这种结构一致性主要是指经济体内部资本家与雇佣者之间的政治和宗教关系、人们的文化价值信仰、区域内部的治理体系和阶级联盟等方面的一致性。

(三)国家制度安排对区域经济发挥中枢作用

区域性经济作为“一种基本的权力的领土逻辑”,伴随着资本积累在时间和空间“分子化”过程不断发展。权力的领土逻辑(国家政治因素)和区域性是如何联系的?哈维认为,一方面,区域性发挥关键性作用必须要依靠自身在资本积累的时空运动过程中产生的领土逻辑,“领土国家经常屈服于内部一些占主导地位的区域性利益或利益联盟”,而且这些区域的转移和扩展是“资本无限积累过程中的被动革命”。[1]87比如英国,美国区域迁移,中国的珠江三角洲和上海。另一方面,国家通过政策和行动来管理区域经济体的差异和推动力,把它作为获取权力渠道。比如,法国塞纳省省长奥斯曼在1853年重修巴黎市政街道时,通过监理管理机构和控制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方向,进行资本积累方面的基本制度改革来改变区域性推动力。[2]当区域建设的分子化过程溢出了政治国家的边界时会产生什么后果?会形成超国家的行政机构,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或者南方共同市场。进一步形成地区间的规则来规制资本流动的分子化过程。当国家区域经济体的剩余资本在一个国家内部的任何地方都找不到盈利性投资的时候,可能会导致地缘政治冲突,也可能借助金融机构破坏国家政权。当然这时政治国家必须付出很大努力来掌控分子化流动,以使其在国内外发挥作用,“必要时采取帝国主义行为”。[1]88

哈维的空间经济区域理论建立在全球趋势推动地理范围永无止境的时空变化观念下,在此过程中,“政治上领土重组过程中,空间关系的不断变化正是权力的领土逻辑和权力的资本逻辑相互作用的关键点”。[1]82区域经济体(产生于资本积累的分子化过程)内部和相互之间的区域间竞争和专业化成为资本主义运转的基本特征。这种空间区域经济理论更加强调全球范围的生产要素在时空范围的转移和扩展,包括货物和服务的运输与贸易,劳动要素的迁移,技术和组织方式的创新等。该理论也强调区域经济的相对稳定特征,认为相对稳定是资本主义充满矛盾的社会中的特殊状况,为了建立区域内的相对稳定,必须要塑造区域经济体内的结构一致性。当然国家制度安排(作为资本主义的“权力领土逻辑”)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关键的中介作用,前者既要顺从区域发展,又依赖区域经济来获取统治的合法性。

二 哈维的空间区域经济理论对

安徽皖江城市带发展的启示

近年来,国家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提升为国家战略,欲把该区域建设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皖江城市带”地处长江经济带上,是连接东西部的纽带,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哈维的空间区域经济理论能为安徽省做好连接长江沿岸东西部城市,实现产业转移带来哪些启示呢?

(一)优先发展金融服务业,促进资本的自由流动

在哈维看来,任何社会形态发展都必须要经历资本积累。为了实现资本积累,需要排除的首要障碍就是原始资本不足。为此,就要通过国家机构来建设相应的信贷体系,构建坚固的“国家-金融”节(所谓“国家-金融”节就是指国家和金融权力的融合点,是信贷体系的核心)。[3]安徽省可以积极利用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契机,发挥地理接近中国最发达的经济区域的优势,积极借鉴上海金融领域改革创新的有益成果。积极建设金融服务设施,保证该区域的资金自由流动,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同时使这种决定作用控制在对经济发展周期性波动的认识基础之上。

(二)优化投资结构,调整产业结构

哈维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地理发展状况的正常表现,符合地区发展的规律。因而,不同的地区,投资环境以及产业结构模式也是不同的。投资结构,是指一定规模投资的各组成部分间的联系方式和构成比例,它可以通过国民经济中的部门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地区结构等表现出来。实现投资结构的合理化,就是要实现投资在部门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地区结构等方面的协调运行,以谋求社会供求结构的相互适应。[4]当前安徽产业结构偏重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发展较慢,产业结构处于较低层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比较滞后。[5]因此,皖江城市带应该实施不均衡的发展战略,借助临近长江三角洲的区位溢出效应,努力成为安徽崛起的先行者。同时该区域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第三产业投资比重在国民产业结构投资中的占比。皖江城市带在巩固已有资源性产业的同时,必须构建以中高技术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以此带动现代服务业发展,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快速扩大就业,实现安徽省“强省富民”的目标,这是皖江城市带产业发展并带动安徽崛起的历史责任。

(三)加快交通和通讯建设,缩短时空差距

根据哈维的看法,从减少货物和服务贸易等要素的流通时间入手,能够有效实现空间集聚,推进资本利润自由流动。运输和通讯产业领域的创新在极大改变空间条件的同时,也会制造资本主义内部的不稳定状态。这也与马克思所认为的“用时间消灭空间”相吻合。马克思说过,“资本一方面要力求摧毁交往即交换的一切地方限制,夺得整个地球作为它的市场,另一方面,它又力求用时间去消灭空间,就是说,把商品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所花费的时间缩减到最低限度 ”。[6]从安徽皖江城市带的整体交通状况来看,由于受特殊的地理环境影响,长江沿岸的交通东中西部差距较大,安徽西部沿江城市,比如安庆,交通辐射面较窄。交通能力的限制,明显在时间上拉大了安徽西部沿江城市与中东部城市的差距。因此,皖江城市带地区应继续加强交通网络的建设和通讯设施建设,缩小沿江城市发展的时空差距。

(四)加强文化建设,实现区域经济结构的一致性

哈维认为,区域经济体的相对稳定状态的关键因素在于实现区域内部“结构的一致性”,即实现区域内部人们之间文化价值和的一致,以及人们对区域治理规则的认同度的统一。皖江文化作为安徽三大文化圈(淮河文化,新安文化,皖江文化)之一,是凝聚该区域人文精神,塑造地区形象的支柱性产业。“目前,皖江城市带 20 多个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势头强劲,文化产业集群发展趋势日益显现,已初步形成了新闻出版业、广电服务业、文化艺术服务业、娱乐业、文化旅游、文化产业创造等在内的比较齐全的文化产业体系”。[7]要想建设好皖江城市带,就必须着力发挥安徽沿江文化特色,以合肥和芜湖文化圈为核心,打造安徽沿江文化产业发展走廊,并发挥文化产业的空间集聚效应,提升沿江文化的水准和品味。

此外,在国家政策方面和对外交往方面做好国家顶层规划,加强区域之间的协调。哈维认为,区域性是一种权力领土逻辑,又是资本积累的结果。国家如何处理顶层设计和基层管理的关系,对皖江城市带的发展至关重要。一方面,皖江城市带建设能够带动本地区经济发展,实现中国沿江东西部产业的有序转移[8],这符合国家实现公平以及“共同富裕”的共同目标;另一方面,近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开始放缓,中国需要新的经济增长极,来稳定社会经济,保护政党统治的合法性。因此,国家应该积极研究皖江城市带的建设发展方案,从全球化背景下,为皖江城市带制定最佳的实施方案和提供正确的指导,做好顶层设计工作。同时为该地区的金融服务、交通通讯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做好协调工作,不仅协调好市际之间的关系,比如把巢湖部分地区划归合肥、芜湖等城市,而且要协调好省际、国际之间的交往与合作。改善区内投资环境,增强资本流动的向心力和吸引力,加速试验区内部与国际资本的流动速度,激活试验区区域经济发展的活力,这样才能更宏大、更长远、更合理地推动皖江城市带建设。

参考文献:

[1]大卫・哈维.新帝国主义[M].初立忠,沈晓雷,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

[2]大卫・哈维.巴黎城记:现代性之都的诞生[M].黄煜文,译. 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10-115.

[3]大卫・哈维.资本之谜――人人需要知道的资本主义真相[M].陈静,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51.

[4]任碧云.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发展需求结构的调整和优化[J].理论与现代化,2010(6):39.

[5]倪虹,等.加快皖江城市带的发展[J].城市发展研究,2008(2):2.

[6]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33.

[7]疏任华. 皖江城市带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空间布局与发展模式研究[J].合肥学院学报,2012(9):4.

[8]程必定. 产业转移“区域粘性”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战略思路[J].华东经济管理,2010(4):24-27.

David Harvey’s Theory of Uneven Geographical Development 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the Construction on Wanjiang City Belt

ZHANG Ji-long

文化产业区域现状例5

 

1区域发展总体规划简介

区域规划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为解决经济、资源、环境之间矛盾以及协调区域之间关系而采取的一种重要的政府干预手段[1]。它是对一个区域比较长远而全面的发展构想,是对其国民经济建设和土地利用的更高层次的战略部署,是描绘区域未来建设的蓝图。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规划工作取得长足进步,以大城市为中心的京津唐地区规划,以城镇为核心的市域规划,跨省区规划等类型多样、时空尺度不同的规划互补递进,区位论、中心地理论、梯度发展理论等引入,使规划内容不断充实,遥感地信机助制图等现代科技手段的使用,带来了规划手段与方法的不断推陈出新,日新月异。学术领域更是百家齐放。

2区域发展总体规划主要内容

总体规划涉及自然、经济、社会、工农商业等多领域和部门,因此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又由于各地区的自然资源、产业历史基础与现状不尽相同,甚至相差甚远,或者区位条件与经济体制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规划从而表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然而万变不离其宗。世界上各个地区无论发达富裕的城市地区还是贫穷落后的边远山区,其总体规划主要内容都遵循大体相近的几个方面。论文参考,分析。

2.1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包括战略依据、战略目标、战略方针、战略重点、战略措施等内容。区域发展战略既有经济发展战略,即经济总体发展战略和部门的、行业的发展战略,也有空间的开发战略。制定区域经济总体发展战略通常把区域发展的指导思想,远景目标和分阶段的目标,产业结构,主导产业,人口控制指标,一、二、三产业大体的就业结构,实施战略的措施或对策作为研究的重点。经济部门发展战略主要是规划区域适宜发展的重点部门,大体确定主导产业部门的远景发展目标,明确主导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系,提出企业集团的组建和各部门的重点建设项目。空间开发战略着重研究区域开发方式,土地利用结构和产业布局、城镇布局的总体蓝图。

2.2工农业生产的布局规划

区域产业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区域产业布局规划的重点习惯上放在工农业产业布局规划上。合理配置资源,优化地域经济空间结构,科学布局生产力,是区域规划的核心内容。区域规划要对规划区域的产业结构、工农业生产的特点、地区分布状况进行系统地调查研究。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对照当地生产发展的条件,揭示产业发展的矛盾和问题,确定重点发展的产业部门和行业,以及重点的发展区域。论文参考,分析。规划中要大体确定主导产业部门的远景发展目标,根据产业链的关系和地域分工状况,明确与主导产业直接相关部门发展的可能性。有时对新开发的生产基地、重点发展的生产项目,特别是企业集团、骨干企业,要选址定点,并安排好生产的地域组合。有时对原有生产基地的调整、对原有企业的迁徙要作出调整和迁徙的布局规划。区域规划中往往需要对工农业生产基地中的重点建设项目作出安排,处理好城乡用地关系,搞好工农业生产的结合。与工农业生产发展紧密相关的土地利用、交通运输和大型水利设施建设项目,也常常在工农业生产布局规划中一并研究,统筹安排。2.3城镇体系和乡村居民点体系规划

城镇体系和乡村居民点体系是社会生产力和人口在地域空间组合的具体反映。城镇体系规划是区域生产力综合布局的进一步深化和协调各项专业规划的重要环节。由于农村居民点比较分散,点多面广,故区域规划多数只编制城镇体系规划。论文参考,分析。研究城镇体系演变过程,现状特征,预测城镇化发展水平,研究区域城镇化的道路是编制城镇体系规划的基础。城镇体系规划的基本内容包括:

(1)拟定区域城镇化目标和政策;

(2)确定规划区的城镇发展战略和总体布局;

(3)原则确定各主要城镇的性质和方向,明确城镇之间的合理分工与经济联系;

(4)原则确定城镇体系规模结构,各阶段主要城镇的人口发展规模、用地规模;

(5)确定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各级中心城镇的分布,新城镇出现的可能性及其分布;

(6)提出重点发展的城镇地区或重点发展的城镇,以及重点城镇近期建设规划建议。论文参考,分析。

(7)必要的基础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建设规划建议。

2.4基础设施规划

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赖以正常进行的必要的物质条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具有先导性、基础性、公用性等特点。基础设施对生产力和城镇的发展与空间布局有重要影响,应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或者超前发展。基础设施大体上可以分为生产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两大类。生产性基础设施是为生产力系统的运行直接提供条件的设施,包括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供水、排水、供电、供热、供气、仓储设施等。社会性基础设施是为生产力系统运行间接提供条件的设施,又称为社会服务事业或福利事业设施,包括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商业、金融、贸易、旅游、园林、绿化等设施。

区域基础设施规划要在对各种基础设施发展过程及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预测未来对各种基础设施的需求量,确定各种设施的数量、等级、规模、建设工程项目及空间分布。

2.5土地利用规划

准确确定土地利用方向,组织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对各类用地在空间上实行优化组合并在时间上实行优化组合的科学安排,是实现区域战略目标,提高土地生产力的重要保证。

土地利用规划应在土地资源调查、土地质量评价基础上,以达到区域最佳预期目标的目的,对土地利用现状加以评价,并确定土地利用结构及其空间布局。

区域规划中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容,主要是:

(1)土地资源调查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2)土地质量评价;

(3)土地利用需求量预测;

(4)未来各类用地布局和农业用地、园林用地、林业用地、牧业用地、城乡建设用地、特殊用地等各类型用地分区规划;

(5)土地资源整治、保护规划。

2.6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

广义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生产环境和生活居住环境,狭义的环境仅指自然环境而言。过去的区域规划着重于狭义的环境治理和保护,但近50年来,对环境已多作广义的理解。论文参考,分析。

区域规划中自然环境的治理和保护规划的基本内容是:

(1)分析环境诸要素的现状特征;

(2)揭示整个区域环境和各个环境要素状态的存在问题。

(3)根据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远景目标,预测环境状况,制定区域近期和远期环境保护规划目标,包括环境污染控制目标和自然生态保护目标。

(4)拟定一系列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包括大气保护,地表水和地下水保护,土壤植被保护和被毁土地的恢复,绿化体系的形成,卫生防疫条件的改善,防噪声、防电磁震荡、防热污染,动物界的保护,景观的保持与改善等措施。

2.7区域发展政策

区域政策可以看作是为实现区域战略目标而设计的一系列政策手段的总和。政策手段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影响企业布局区位的政策,属于微观政策范畴,如补贴政策、区位控制和产业支持政策等;另一类是影响区域人民收入与地区投资的政策,属于宏观政策范畴,可用以调整区域问题。它在不同的区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如关税、汇率等。区域规划的区域发展政策研究,侧重于微观政策研究,并且要注意区域政策与国家其它政策相互协调一致,避免彼此间的矛盾。

区域政策的主要内容有:

(1)劳动力政策。包括流动政策和就地转移政策等,既要防止后进地区人才流失,又要区内劳动力从劳动生产率低的行业转向高的行业。

(2)资金政策。包括财政手段(如补贴和税收)、改善企业金融状况和行政控制等,诱导资金投向。

(3)企业区位控制政策。如通过税收和企业开发许可证制度,促使工业的发展符合总体规划的要求。论文参考,分析。

(4)产业政策。通过产业政策,促进新企业的创建和小企业的成长,促进技术革新,发展经济开发区。

3区域发展总体规划分析逻辑研究

规划摘要。

具体说来,规划基础线索包含人口、城镇、社会事业、基础设施、资源环境基础、区域分工、比较研究、领导思路、市场潜力、适宜性评价等方面。人口现状主要包括人口总数、年龄结构、地域分布、产业分布、非农人口数量。城镇现状主要包括城镇职能、规模和城市化水平。社会事业主要包括教育机构与设施体系与布局、科学研究的配套建设、文化卫生机构的层次与等级。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海陆空多方位立体化交通和商业服务业设施、供水电气热工程、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场所。资源环境基础主要包括土地、水、工业矿产、森林、旅游、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指标调控。区域分工主要是区域基于区位、资源基础与地域战略选择的一种发展定位。比较研究是本区域与国内外相似条件的区域横向与纵向比较分析,既包括向历史上曾经繁荣或者现在蓬勃发展的区域学习经验,也不乏从走向衰落的区域汲取教训。市场潜力是对与本区域经济联系密切的地域现状、未来走向、宏观与微观市场调节作用多要素的综合考量。适宜性评价是对一定时期规划工作完成程度与产生效果进行把握与修正的不可或缺环节。领导思路是规划工作的集体智慧总结与指引方向,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规划变化分析线索是对规划基础线索中各个方面指标的未来一定时间段内(5年、20年或者更长的规划预期)动态演进态势的勾勒与描绘。在某些大政方针与规划思想指导下,如国内的“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 、“发展是硬道理”[2] ,国外的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兴起于西方校园社会的以环境保护为核心的“小即是美”思潮[3],调整产业发展,建立相应的新产业链条与产业园区,进而影响人口的劳动就业与迁移集聚,也同时推动着城镇规模与职能的不同程度的分化与变异。社会事业、基础设施、资源环境不可避免地做出适应性的响应。

规划影响后果线索是对上述线索中各个指标体系的明细与确定,每一方面都有各自的控制规划。如区域总体发展战略包括战略定位、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部署、战略措施等多层次阐释。战略定位主要是在更大地域范围内本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做出的总体合理性展望,如建设某经济圈内科技含量较高的加工制造业基地,某沿海带重要的海滨农家乐示范区,某省市区中高档居住区。战略目标层次性强,可以分为总目标、阶段目标以及产业与相关目标体系。战略部署根据区域功能、产业与人口的现实需要,按照放大结构效应、优势互补、整合资源的原则,做出构建分城区带、组团式、条带状的空间格局分配。战略措施,就是把比较抽象的战略目标、战略方针进一步具体化,通常包括实施战略的相应的组织机构、资源分配、资金政策、劳动政策、产业政策以及经济发展的控制、激励、协调等手段。产业调整基于产业发展详细设计有条不紊地逐步进行。产业调整的目标,增加居民与政府财政收入都会在此得以体现。社会事业、基础设施、资源环境对应不同的未来规划与解决方案。

图1 区域发展总体规划的主要线索与分析逻辑

Fig.1 The mainclues and analytic construction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total planning

4小结

区域规划是一个区域比较长远而全面的发展构想,是描绘区域未来经济建设的蓝图。区域规划的主要任务是,根据规划区域的发展条件,从其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出发,明确规划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总体建设,包括土地利用、城镇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环境保护等方面作出总体部署,对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的建设项目进行统筹安排,并提出实施政策。区域规划的目的是发挥区域的整体优势,达

到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促使区域社会经济快速、稳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雯.我国区域规划的编制与实施的若干问题[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9,(2):141-147

[2]陈栋生.论区域协调发展[J].工业技术经济,2005,(2):1-6

文化产业区域现状例6

     关键词:特色产业簇群;城市群;空间结构;

    优化 

    human geography vol.25.no.5 2010/10城市群健康持续协调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乃至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导力量[1-3]。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有利于降低发展成本,实现共赢;有利于特色产业簇群的形成与发展壮大,产生“1+1>2”的效果;有利于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实现城乡良性互动。特色产业簇群是城市群区域比较优势资源(特色资源)得以合理利用的集中体现,是城市群区域空间结构优化的基础。根据生产关系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理,城市群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是经济协调发展,而经济的协调发展首先表现为产业协调发展,即城市群区域协调发展是以城市群区域内各城市的产业协调发展为基础。产业协调发展不仅要求产业结构合理,而且要求城市群区域内各城市就同一产业或相近的几个产业能够分工合作,合理布局,形成密切的产业联系。因此,基于特色产业簇群视角的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1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依据

    产业簇群理论。产业簇群又叫产业集群,它是指相关产业形成地理上的集中性,包括上下游产业的制造商,互补性产品的制造商,专业化基础设施的供应商,以及相关机构(政府、大学、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

    图1某城市群特色产业簇群示意

    fig.1 the schematic diagram of characteristics industrialcluster in one urban agglomeration由图1可以看出,某城市群的四个主导产业簇群为:金融商务服务(银行、基金、债券、保险);权力部门(政府机构、贸易协会、经济组织);旅游业(宾馆饭店、旅游景点、娱乐场所);创造性制造业(研发机构、高新技术产业、传统产业的改造)。除此之外,还分布着一系列相关产业簇群,对四个主导产业簇群起着加固作用。其中,四个产业簇群间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其间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并通过创造性制造业、金融商务、旅游业等特色产业簇群与全球产业链链接,从而对区域乃至世界经济发展产生一定影响[4]。

    层域理论。地理学家和社会学家对地理空间的认识过程为:场所(place)空间(space)层域(scale)。howitt(1998)认为scale和环境、空间、区位等一样,是地理整体(geographical totalities)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地理整体的一个动力因素,而不简单是地理关系的产物。他强调scale不仅仅是简单的自然分类,认为scale除开包括尺度(size)(如county,province,continent)、层次(level)(如local,regional,national)这两个一般意义之外,尤其重要的是关系(relation)[5]。正是不同尺度和不同层次的要素相互混合纠葛,才形成了我们的社会生活以及本文要探讨的特色产业簇群、城市群空间结构等问题。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城市不是孤立的空间实体,要维持城市正常运转,城市内部、城市与城市、城市和区域之间总在不断地进行着人流、物流、能量流、信息流和生态流的交换。空间相互作用把空间上彼此分离的城市整合为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体,并形成空间尺度不一的城市群区域。

    城市群区域的城市内部、城市之间、城乡之间产业分工合理有序,城市群空间结构才能处于优化状态,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生态学理论。生态学认为,互利共生是两物种相互有利的共居关系,彼此间有着直接的营养物质的交流,相互依赖,相互依存,双方获利。协同进化是指在物种进化过程中,一个物种的性状作为对另一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而后一物种性状的本身又作为前一物种性状的反应而进化的现象[6]。城市群空间结构与特色产业簇群之间就是一种互利共生、协同进化的关系。城市群空间结构合理有序,有利于不同尺度、不同层域的特色产业簇群的形成和发展,继而促进城市群区域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城市群区域人口容量逐步提高,城市群人口数量不断增长;不同尺度、不同层域特色产业簇群的形成发展,使城市群区域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各种比较优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产业布局科学合理,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从而使其空间响应———城市群空间结构更加优化;同时,还可以使“三废”排放减少(或实现零排放)、“三废”处理率提高,污染在源头得以治理,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反之,将形成城市群区域经济社会人口环境与空间结构之间的恶性循环。因此,我们要通过不同尺度、不同层域的特色产业簇群的培育发展推进城市群空间结构不断优化;促进城市群区域产业布局科学合理,使城市群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够不断适应自然生态环境演变规律,最终实现特色产业簇群与城市群空间结构之间的互利共生、协同进化目标(图2)。

    图2特色产业簇群与城市群空间结构之间的互利共赢机制fig.2 symbiosis mechanism between the characteristics indus-trial cluster and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urban agglomeration48human geography vol.25.no.5 2010/102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过程根据上述理论,城市群特色产业簇群形成大致经历以下四个阶段:①单个企业发展阶段(企业层面)。工业化初级阶段,工业产品供不应求,企业形成主要依据各个地点的资源情况和交通状况等,企业空间分布呈比较均匀的散点状。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村办企业的快速发展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②产业簇群发展阶段(小城镇层面)。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工业产品供应不断增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发展规模由小变大,以规模效益取胜于市场。与此同时,上下游产品衔接、相关企业合作加强,产业发展进入簇群阶段。即,企业不断向城镇工业园区集聚。由于园区基础设施配套,中介服务完善,上下游以及旁侧产业有机整合,簇群效益大为提高。③城市特色产业簇群阶段(城市层面)。特色产业簇群形成于城市比较优势资源(特色资源)基础之上,各城市资源环境条件、原有经济基础、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有着很大差异。不同城市的同一产业簇群效益存在很大差异。因此,根据城市比较优势资源,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簇群将使城市产生比较竞争优势,产生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环境效益。城市特色产业簇群是城市地域范围内包括小城镇层面产业簇群整合的结果。城市地域范围内分工合理促使城市特色产业簇群形成,城市特色产业簇群的形成发展是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象征。④城市群特色产业簇群阶段(城市群层面)。城市群特色产业簇群是城市群区域比较优势资源(特色资源)得以合理利用的集中体现。特色产业簇群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不同的城市群区域其资源条件、经济基础、科技水平、社会文化习俗等资源要素有着很大差异,适宜于发展不同产业,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簇群。城市群区域比较优势资源作为生产要素存在或者作为消费者偏好可以为企业提供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要素和较稳定的广阔市场,通过市场对资源要素优化配置逐渐形成特色产业,特色产业的上下游产业和旁侧产业相互衔接,便形成同类产业的不断集聚。簇群效应将引导研发、中介服务等机构的不断加入,将进一步提高簇群效益,特色产业簇群逐步形成。

    因此,城市群特色产业簇群是城市群区域各城市分工合作、协同发展的结果,也是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的集中体现[7](表1,图3)。上述四个阶段既是产业发展的一个升华过程,也是城市群区域空间结构不断优化的过程,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图3城市群特色产业簇群与空间结构优化关系fig.3 relation between the characteristics industrial cluster andspati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of urban agglomeration3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重组模式根据城市群特色产业簇群影响范围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全球尺度、国家尺度、区域尺度等3种“廊道组团网络化”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组合模式。

    (1)全球尺度。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以纽约、伦敦、东京等为金融中心、创新中心的全球尺度的城市群特色产业簇群随之形成,并通过信息、交通等快速通道与世界各地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直接影响着世界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全球尺度的“廊道组团网络化”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模式逐步形成(图4)[1]。

    (2)国家尺度。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与全球经济接轨的不断深入,以北京—天津、上海—杭州—南京、香港—澳门—广州等为金融中心、研发中心、创造性制造业中心的国家尺度的城市群特色产业簇群逐步形成。其间通过交通信息等快速通道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环境的49郭荣朝,苗长虹:基于特色产业簇群的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研究human geography vol.25.no.5 2010/10可持续发展,国家尺度的“廊道组团网络化模式”已经显现(图5)[8]。

    (3)区域尺度。因时空条件差异,城市群特色产业簇群发展水平差异,使区域尺度范围内的“廊道组团网络化”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模式形成三个变种。①“带状廊道组团网络化”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组合模式。城市群特色产业簇群发展初期阶段的平原地区(或山区),基础设施建设使复合通道地带(交通走廊、信息通道等组合而成)生产要素流动集聚增强,城市群特色产业簇群首先在复合通道地带形成,并呈现出带状廊道组团网络化城市群空间优化组合模式(图6-a)。②“放射状廊道组团网络化”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组合模式。城市群特色产业簇群成长阶段的平原地区(或多条谷地相互交叉的山区),随着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进一步加强,由带状复合通道逐步演化为放射状复合通道,城市群生产要素整合范围进一步扩大,整合深度进一步增强,城市群特色产业簇群进一步发展,放射状廊道组团网络化城市群空间优化组合模式逐步形成(图6-b)。③“同心圆状廊道组团网络化”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组合模式。城市群特色产业簇群成熟阶段的平原地区,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进一步完善,城市群区域范围内的生产要素完全整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城市群特色产业簇群也进入稳定发展时期,其空间响应为“同心圆状廊道组团网络化”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组合模图4"廊道组团网络化"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模式(全球尺度)fig.4 mode of corridor group network of urban agglomeration(world scale)图5“廊道组团网络化”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模式示意图(国家尺度)fig.5 mode of corridor group network of chinese urban agglomeration(national scale)50human geography vol.25.no.5 2010/10式(图6-c)[9]。

    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在充分了解城市群区域内部各类资源要素状况和外部环境条件的基础上,科学分析预测产品的市场需求趋势,才能明确城市群区域比较优势资源,继而通过特色产业簇群培育推动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通过城市群空间结构不断优化来促进特色产业簇群发展壮大,最终使特色产业簇群与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进入良性互动状态,使特色产业簇群发展达到最佳效果,使人为主动的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更加符合经济社会环境演进规律,更接近“理想状态”。

    图6“廊道组团网络化”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模式(区域尺度)fig.6 mode of corridor group network of chinese urbanagglomeration(regional scale)4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路径4.1思想观念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率先发展、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思想观念、企业或企业集团组织及其行为[10]、行政因素[11]等社会文化对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变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只有通过创新思想观念、创新社会文化,才能克服社会历史文化制约。创新思想观念需要破除一切地方利益、地方保护等旧的思维方式和做法的束缚,形成与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要求相吻合的新思维、新观念。思想观念开放,人才云集,城市,尤其是核心城市成为创新源地,城市群区域各城市之间分工协作,促进城市群特色产业簇群形成并发展壮大,推动城市群空间结构不断优化。同时,还可以通过思想观念创新,带动管理方法、政策制度、发展机制等一系列创新,协调解决好城市群特色产业簇群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将有利于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有利于城市群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否则,城市群不仅无法形成,而且由于城市处于衰落阶段,人才流失,思想观念受到束缚,人们的行为禁锢于某种思维范式,形成僵化教条,使产业发展失去诸多机遇,严重制约着空间结构优化的有序推进。

    4.2市场一体化建设

    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我国城市群区域计划经济体制烙印很深,逐步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各种隐含或变相、甚至是政府明文规定的地方保护,对企业发展危害极大。实现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就是要打破行政区域界限,以市场机制为基础,按照要素流动和利益相关的客观要求,不断形成特色产业簇群,实现城市群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的优化整合,并产生要素集聚规模效应。在这一过程中,市场将发挥主要作用,地方政府应侧重于规划引导、优化环境,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公共物品的建设管理与保护。市场一体化建设就是要通过市场竞争机制优化城市群区域资源配置、优化城市群空间结构,实现多赢局面:①淡化行政区经济,突出各自产业特色,实现优势互补。根据城市群区域各城市的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通过产业横向联合和纵向优化重组,实现互通有无,重点是通过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形成产业簇群,产生规模效应,通过产业升级形成品牌效应。②克服体制障碍,按照市场主导、政府推动原则通过具体的协议和条约,实现城市群区域各城市之间的紧密合作。③突破“囚徒困境”。城市群区域各城市人民政府应根据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制定相应细则,惩罚地方保护,激励相互协作,屏弃地方保护主义。通过协作改变现有的以行政版图为主导的“中心—次中心……次中心—中心”的经济格局,建立以经济为主导的“中心—次中心……次中心—中心”的城市群经济社会环境发展新格局[12]。

    4.3城乡统筹发展

    “城与乡,不能截然分开;城与乡,同等重要;城与乡,应当有机结合在一起”(芒福德)[13]。城市与乡村在思想理念、产业发展、建筑景观、生态文化等方面有着重要区别,51郭荣朝,苗长虹:基于特色产业簇群的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研究性很强。乡村是城市原材料的供应地、二三产业产品销售市场、人力资源的输送地、生态环境保护的屏障,城市是乡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火车头”、产品深加工的集聚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场所、农业现代化技术设备的支撑点。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内涵就是强化城乡互动,实现城乡双赢。城乡互动,在微观层面上就是要加强城乡工业、农业和服务业之间的对接和交流,以推进农村工业化、农业产化为关键;在宏观层面上就是通过城乡政策调整,构建和完善城乡统一的户籍、财政、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体系。城乡统筹发展,使城乡基础设施统一建设、城乡信息共享、城乡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利用。城乡统筹发展使城市群区域基础设施、劳动力资源、自然资源、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实现有效对接,城乡间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生态流等生产要素流动畅通无阻,城市群比较优势得以凸现,城市群特色产业簇群形成发展壮大,城市群空间结构得到不断优化。

    4.4特色产业簇群培育

    特色产业簇群形成发展是城市群区域空间结构优化的重要方式。①根据城市群区域比较优势资源(特色资源)培育特色产业簇群。要围绕城市群区域的比较优势资源(特色资源)发展壮大相关主导产业,拉长产业链条,围绕特色产业链条使城市群区域各城市之间形成合理分工,形成有相关配套产业支撑的特色产业簇群。即城市群区域内各城市就同一产业或相近的几个产业能够分工合作,形成密切的产业联系。②改善影响特色产业簇群发展的要素条件。城市群区域核心城市与一般城市、城市与乡村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空间集聚能力也存在着较大差异,因此,各城市应从改善要素条件入手,通过市场机制打造城市群区域特色产业簇群。③加强城市群区域各城市之间的协作与联动发展。城市群区域各城市政府应对本区域的比较优势资源进行梳理,通过城市群区域各城市之间的规划与协调,实现城市之间的错位发展和互补发展,避免盲目发展与重复投资,并从构建城市群特色产业簇群的高度出发,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和利用,达到城市群区域产业协调发展、合作发展的共赢目标。

    5结语与讨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三点结论:①层域理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生态学理论,尤其是产业簇群理论为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②特色产业簇群的形成发展使城市群区域比较优势资源(特色资源)得以充分合理利用,是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的基础。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有利于降低发展成本,有利于区域内资金、人才、科技、信息、生态等产业要素统一配置,有利于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有利于特色产业簇群的形成与发展。特色产业簇群形成发展与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二者之间相互促进,互利共赢。

    ③根据城市群特色产业簇群影响空间范围和发展阶段的差异,可形成全球尺度、国家尺度和区域尺度三种廊道组团网络化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模式,其中区域尺度包括带状、放射状和同心圆状三种廊道组团网络化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模式。④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路径包括:思想观念创新,市场一体化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特色产业簇群培育等。为此,我们必须及时构建城市群区域联动协作机制,消除行政区经济束缚,加快城市群区域各城市间快速通道网络建设,加速人流、物流、资金流、能量流、信息流和生态流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才能不断形成发展壮大城市群特色产业簇群,促进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增强城市群综合竞争能力,提高城市群在国家乃至全球经济发展事务中的地位,推动城市群区域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顾朝林.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发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9-27.

    [2]苗长虹.城市群作为国家战略:效率与公平的双赢[j].人文地理,2005,20(5):13-19.

    [3]linda canina,cathy a enz,jeffrey s harrison.agglomeration ef-fects and strategic orientations:evidence from the u.s.lodging in-dustry[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5,48(4):565-581.

    [4]尹继佐.世界城市与创新城市[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28-29.

    [5]howitt.endogeneous growth theory[m].cambridge:m.i.t.press,1998.56-57.

    [6]李博.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08-110.

    [7]夏维力,李博.群效应—从产业集群到城市群[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53-61.

    [8]guo rongchao,miao changhong,li xuexin,etc.eco-spatialstructure of urban agglomeration[j].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2007,17(1):28-33.

    [9]薛东前,王传胜.城市群演化的空间过程及土地利用优化配置[j].地理科学进展,2002,21(2):95-102.

    [10]朱英明,于念文.沪宁杭城市密集区城市流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2002,(1):31-33.

文化产业区域现状例7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文化领域的广泛利用,文化产业已成为当前理论界公认的朝阳产业,并逐渐成为各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地方经济支柱性产业。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加强以文化为核心的“软实力”竞争,已成为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在这一大的时代趋势作用下,文化产业日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社会转型期,加强区域经济与文化产业之间的关联和良性互动,将会有效地促进经济社会多个领域和层次的发展。

1区域经济与文化产业的关联性

1.1区域经济决定着文化产业的发展

(1) 区域经济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对文化产业来说,其产生和发展的源动力不但来自于产业本身,还与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求直接相关,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更多的人才供应和人才支撑,无论是人才的质量还是人才的数量,都应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状态相适应。反过来,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模式也为文化产业的存在与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1]。因此,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同时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参与其中,这些人才将最终遍及到区域经济的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等领域。可见,区域经济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没有区域内的产业链条,文化产业就无从生发。

(2)区域经济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构成要素。文化产业的主体是教育产业,教育质量的提高需要通过办学质量、教学质量、学生的质量等反应出来。对教育产业来说,要想获得充分的发展和进步,充足的生源、有“实战”经验的教师以及先进的教育教学设备、设施是必要的也是基本的要素,而这些要素的实现,需要区域经济的支持和提供。这是因为,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教学硬件的落实要依靠足够的资金做保障。只有具有一定的甚至是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才能保证教师的工资待遇,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也只有获得了资金方面的支持,才能在教学计划实施的过程中,购置教育教学所需的设备与实验器材,提高学生实践课程的学习质量。

1.2区域经济发展依赖文化产业

(1)文化产业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潜在要素。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既需要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又需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社会转型期,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正从以发展经济为中心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转移。与这一全新要求相适应,文化产业能够完成对人的职业技能与人文素质的同时培育,传统的人与人之间相对立、人与自然之间的主宰与被主宰的关系将会被改变,取而代之的是相互协调统一、和谐相处的状态。

(2)文化产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环节。从发达国家文化产业与工业化相互关系的历史进程中不难看出:文化产业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服务,教育要为区域内的企业培养掌握前沿技术、具有高素质的劳动者,为区域经济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培养适应“广义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因此,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提高综合国力与获得竞争能力的理想途径。而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正处于关键的转型期,工业化的进程正在进行之中,文化产业应该成为教育产业的“升级版”。因此,随着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和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必将给文化产业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2区域经济与文化产业之间的相互背离

2.1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

我国的文化产业并非具备真正意义上的“高等”的意味,这是因为,当前的文化产业只是在职业高中、技校、中专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化产业还难以进入高等教育的行列,只能算作高级教育而已。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经历过文化产业之后,并不存在后续的可以继续深造学习的机会,这一点与普通高等教育有了明显的区分。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快速,社会生产的方式正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的方向转化,社会对劳动者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因此,有必要发展更高层次的教育,提供更加多样化的文化产品,改革落后的文化管理体制机制,推动文化产业创新,改变文化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的状况,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2企业参文化产业的意愿不足

在我国,文化产业在部分地区还处于“编外”的地位,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地方经济的主要参与者(企业),在对待文化产业的问题上,还是以普通高等院校为“正统”的文化基地,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区域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一种气氛――文化产业并未成为社会经济的必要组成部分。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参文化产业的意愿明显不足。而对文化产业来说,要培养出高素质、高质量、掌握一定技术的人才,缺少了企业的参与是极难实现的,文化产业的过程也将使不完整的。在世界范围内,成功的文化产业的开展都已经将企业的参与看做是教育中的必然环节。可是在我国当前情况下,文化产业的发展却在企业这一参与者问题上缺少必要的投入,受教育者不但在学习期间难以与企业“衔接”,即便是在实习期间,与企业之间的接触也是十分有限的。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企业不愿接收实习学生,有的只是让实习学生完成技术含量低的工作,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难以得到培养和锻炼。

2.3文化产业模式滞后

在我国,拿从事文化产业的主体――学校来说,其原始的资金投入和软、硬件的积累并不充分,加之地方财政和区域内的企业对文化产业的积极性并不高,文化产业模式相对滞后,致使对教师进行培训与再教育的机会也就相对较少,无论是授课方式和授课思维,都还按照传统的单一型的灌输式,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这对培养高素质的高等职业学生来说是极为不利的。能否通过有效的手段解决当前文化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为关系到这一教育模式存在的关键所在。

3实现区域经济与文化产业的良性互动,促进经济的均衡发展

3.1发展区域经济,为文化产业提供物质基础

从根本上讲,文化产业的出现和发展,都是在区域经济的基础上才最终形成的。因此,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对文化产业的生成、培育、发展和转型升级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首先要发展区域经济,将区域经济的发展纳入到国民经济的发展背景中去,使文化产业能够和区域经济之间形成良性发展的态势。与此同时,还应最大限度地改善区域内的社会经济环境,使区域经济在发展模式上能够向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在区域经济雄厚的物力与财力的支持下,实现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3.2依据区域经济定位文化产业

要想获得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其首要任务便是“有的放矢”,在产业结构方面依据区域经济定位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中除了要依据本地区的产业结构状况设置外,还要有预见性地对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化的趋势进行预测,使其设置具有前瞻性,使人才的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劳动力需求结构的变化趋势。但是,可以预见的是,区域产业结构是动态性的,无论快慢,任何一个地区的经济结构都在进行不断调整。这种并非固定不变的状态,要求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应该随着国民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演变。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区域产业的发展规律,促使新部门、新方向的产生,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3.3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合作

在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和探索,校企合作已经成为文化产业的战略发展模式,已经被纳入到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规划之中,这对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规范专业设置,促进人才的培养与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相适应,是十分有效的。其具体操作模式为:以社会人才市场与学生就业需求为导向,对区域内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重点预测,形成依托企业进行联合办学的机制,与区域内的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多种途径改善文化产业的教师资源,形成“学有所教、教有所用”的良性教学模式。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是开放性的,只有面向社会,广泛吸收社会中的各种力量,才能使文化产业不至于成为象牙之塔,完成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形成相互促进、良性互动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3.4提高从业者的整体素质

对文化产业来说,要想实现区域经济与文化产业的良性互动,促进教育与经济的均衡发展,就必须要提高行业队伍的整体素质。通过精神激励增强从业人员工作的紧迫感和成就感,比如可以通过岗位培训、岗位轮换的方式提高素质;也可以针对具有不同特质、不同要求的人员进行岗位培训,丰富其理论知识,强化其实践经验和实际工作经验,提高其质量;对于在理论基础或者实战方面经验丰富的人员进行互动研讨,促进他们之间的信息交流;通过物质激励提高待遇,以此来吸引优秀的人才参与到文化产业的行列中来,通过加大文化产业的资金投入,提高工作的积极性、主体性和创造性。

4结束语

在我国当前情况下,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结构中的重要一环。发展文化产业,使之能够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实现良性的互动,与落实我国的“十二五”规划和教育发展纲要直接相关,适应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了终身教育理念。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着力文化创新,既是区域经济战略性调整和升级的应有之义,也是社会转型的必然要求。尤其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发展文化产业,不但能够优化人口的就业结构,还能深度地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更为根本的是最终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姜燕. 发展高等职业教育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12-13.

[2]Gao Xin.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J].Land and Resourse in Adult Education,2001(2):7-8.

文化产业区域现状例8

中图分类号: F253 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随着物流的蓬勃发展与产业化的逐步确立,人们越来越加关注物流。区域物流作为促进区域增长极形成、区域产业集聚的核心“催化剂”,更多的反映为区域经济中物流的地位、作用和对经济的贡献,以及本地区各种物流形态高效协调发展的要点和规律,它是物流的宏观的、综合的、多次面的总体反映。区域物流竞争力是区域竞争力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科学的评价区域物流竞争力则要能够反映出区域经济中物流产业对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力、对于其他产业的关联程度、与其他区域之间能量交流的大小这几个关键指标,最终的区域物流竞争力反映的是一个区域依靠物流产业对其各产业之间优化配置资源的整合能力。

二、模型概述

依据国内外现有竞争力评价模型,以传统区域经济理论、比较经济学理论、区域竞争力理论为指导,本文提出区域物流竞争力评价的理论模型主要由物流企业竞争力、要素状况、需求状况、产业供应链竞争力、政府作用、环境、输入输出能力七个要素构成,其中前六个要素以“物流企业竞争力”为“极化核心”构成一个区域闭环(Closed-loop),闭环内各要素互相作用,各自具备其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并纵横交织成网状;另外,由于区域物流产业的特殊性,单独以区域闭环来评价其竞争力是不完整的,每个闭环都依靠其输入输出功能与其他区域闭环相连接并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力的大小也是该区域物流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完全的区域物流竞争力模型就像由一个个钻石菱形连接而成的一张网,故称之为“网状钻石模型”(Reticulate-diamond Model)。

三、相关因素的理论解释

对“网状钻石模型”的各指标要素的理论解释如下:

1. 物流企业竞争力

区域物流竞争力虽然是一个宏观的概念,但其构成基础是一个个微观个体,依据“增长极”理论,“物流企业”群构成了区域闭环内的“增长极”,形成推进型产业,带动区域产业链共同增长。依据波特的竞争理论,企业的管理受到环境的制约,因此能够适应本区域的具体环境的管理有利于增强区域竞争力。企业不断改进技术,实施创新,在需求状况的引导下并不断推进新的需求产生,受到要素状况的制约而不断的优化配置各要素资源,最终实现区域内产业的有效整合,极大程度的提高稀缺资源的利用效率。

2. 要素状况

依据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和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学说(H-O理论),区域的要素状况对区域物流竞争力来说是作用的指向目标。波特的竞争理论认为,“每个国家都有经济发展所必须的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等。一个国家的生产要素禀赋对其国家产业的竞争力会产生重要影响,生产要素对于竞争力的重要性不在于其继承性而在于创造性。因此,对于区域竞争力来讲,单纯的配置资源生产要素不如高效率地利用生产要素。”物流竞争力的形成就在于其是否能对区域内的要素状况作出合理的优化配置,而物流的本身就是在高效率的使用这些生产要素。

3. 需求状况

波特认为,区域内需求的构成在以下三个方面对区域竞争力产生重要影响。第一,需求的细分结构,即多样化的需求分布。市场的细分有助于企业形成有效的竞争战略,并发挥规模经济的作用,市场细分有助于企业集中优势,取得局部优势,对国家也是如此。第二,成熟的购买者,他们会对企业产生压力,迫使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的质量标准,努力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第三,预示性买方需求,如果国内买方需求预示了其他国家的买方需求,这意味着国内买方需求向企业提供了关于未来买方广泛需求的早期信号,这不仅有利于开发新产品和新市场,而且有利于培养国内成熟的消费者。区域内物流需求状况则决定了物流企业的发展,并通过对其它要素的影响共同制约“增长极”的作用,需求状况影响着“增长极”的形成速度和规模,在区域物流竞争力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4. 产业供应链竞争力。

区域物流的一大特点就是能够带动产业链的经济发展,其理论根据就是产业间的关联性,这种关联性通过物流的流动方向、速度和大小得以外化。根据集聚经济理论,该区域内竞争力在“物流企业竞争力”上形成“极点”得到极化,极化后则在“产业供应链”上集聚,通过上下游产业的密切合作,竞争力不断扩张,产生集聚效应。这种集聚效应的强弱还受到其他要素的影响,最终形成区域物流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5. 环境竞争力。

借鉴我国的“弓弦理论”模型,环境竞争力可分为硬环境竞争力和软环境竞争力两部分。

硬环境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金融竞争力+人力竞争力+信息竞争力+区位竞争力

软环境竞争力=秩序竞争力+文化竞争力+制度竞争力+管理竞争力+开放竞争力

一方面,环境竞争力依靠政府作用、企业与产业链等要素共同提供;另一方面环境竞争力又影响制约着其他各要素的发展。根据区位论、空间结构论、地域综合体等理论,环境竞争力在于提供一种融合力,为区域体协调发展提供环境支持,并凝结成区域体的共同特征与核心文化内涵,提升区域物流竞争力的发展高度与可持续性发展的空间。

6. 政府作用

政府作用主要通过宏观调控政策来体现,如制定经济政策、税收、财政补贴、教育、投资、控制资本市场、指定主产标准与竞争条例等。依据波特的竞争理论,认为政府作用是辅助因素,但根据我国基本国情与经济制度,政府的作用绝对不能弱化,在区域物流竞争力中,政府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7. 输入输出能力

区域物流竞争力反映着区域之间的能量交换,这种能量交换的程度取决于该区域的输入输出能力。依据比较优势理论、累积因果循环理论、“核心――”模式理论,输入输出能力以其协调区域间资源的能力、区域边界的模糊化、区位优势的发挥、与其它经济区域的关联度等功能作用于前六个要素组成的区域闭环,对于整体系统功能起到放大作用,构成区域物流竞争力的放大系数部分。

模型构建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特色,基础理论体现发展中国家经济特点,修正了西方竞争力理论中认为政府作用仅是辅助要素、倡导自由市场经济的观点,强化了政府宏观调控的计划指导作用,这是符合我国经济发展实际的。同时突出区域物流产业特点,评价全面,突破了以往仅针对区域谈区域的片面观点,从区域内部产业的关联性扩展到区域间的产业关联性,评价更加全面,更加真实的反映了一个区域的物流竞争力的大小,并反映出一个区域的产业布局状况。模型构成要素微宏观结合,结构合理,以微观物流企业为极化点,强调微观主体的“增长极”效应,并把微观主体放在宏观环境中去辩证的考察,研究其内在的联系与规律,微宏观的有效结合构成了区域物流竞争力的评价体系,结构科学、合理,评价客观、准确。

“网状钻石模型”能够正确评价区域物流发展状况,为区域物流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客观分析区域竞争优势,制定相关产业策略;引导投资导向,带动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形成。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军需科技学院物流系

参考文献:

[1]姜华.区域经济竞争力研究理论辨析[J].改革与理论,2003,11:59-61.

[2]梁世华.区域竞争力的指标体系研究[D].硕士论文,2006,7:78-80.

[3]王连月.区域竟争力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硕士论文,辽宁工程技术大学,1999.

[4]韩国元.区域竞争力分析评价与提升对策研究[D].硕士论文,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

[5]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156-163.

文化产业区域现状例9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s economic construction, especially after joining the WTO,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construction are gradually to the globalization process, regional marketing and enterprise market influence of relations is also more and more close, although there is a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but, for they object is a customer, in this paper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are discussed.

Keywords; Regional marketing; Enterprise marketing; The relation and distinction between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市场营销是企业经营活动的职责之一,它是一种企业活动,也是一种社会经济活动。一方面,市场营销将产品和劳务从生产方引导到消费方,满足顾客需求同时实现公司利益;另一方面,市场营销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满足社会和人类的需求,实现社会目标。本文针对区域市场营销和企业市场营销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一、区域市场营销与企业市场营销关系

区域市场营销就是以某一区域为基本单位进行市场经济营销活动,然而,企业市场营销则是以生产要素所组织的区域内更小范围的市场经济行为。后者包含在前者的范围之内,所以,二者的关系十分紧密。首先,区域市场营销是该区域内所有企业市场营销的总和,这就意味着,该区域内的企业如果营销成功显著,则直接会大幅度的提升区域的整体营销成绩,因此,如果有多加知名企业在同一区域内,对该区域的发展十分有利。反之,其效果则是非常的令人失望。其次,区域市场营销行为对区域内企业市场营销具有影响作用。该区域内的市场经营方式往往会受到该区域的限制,企业在制定经营模式和营销策略的时候,势必会将当地的实际情况作为重要参考因素,因此,做出的营销策略也会在大体上与区域市场营销想类似。另外,该区域内各个企业的营销水平和能力的高低,也是会对区域的整体营销能力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可以说是决定因素。一个区域市场营销水平和营销能力的评定是以该地区的人力资源状况、社会文化资源状况、政策资源状况、经济资源状况作为标准,而这些资源

的优劣程度有直接与区域内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有关。例如,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明显高于西北地区,这就是因为当地的资源、地理位置等优势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这些优势综合起来就促成了该地区的整体优势所在。

二、区域市场营销与企业市场营销的区别

(一)营销产品差异

尽管二者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但是,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1.营销产品差异。区域市场营销的产品具有明显的系统性,而企业的市场营销相对的比较独立。前者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整体产品和具体产品。整体展品就是指的区域自身,其凭借着当地的地理以及文化资源,吸引外部的开发商来进行投资,从而创造出区域效益,而具体产品则是该地区内的各种具体产品,可以是具体的实物,也可以是一项服务。而企业的市场营销对象更为具体,就是其生产的产品。而企业的经营范围往往也会受到区域营销的影响。另外,前者受到所在地区的限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企业市场营销则是可以到任何地方。产品比较具体,运输也是非常方便,但是,区域营销的产品大多数是不能离开当地的。区域市场营销无法为消费者提供复制产品,而企业市场营销则能够提供完全相同的产品。在区域市场营销中,由于产品本身具有天然的差异性(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等是无法复制和更改的事实),不可能通过技术达到对这些产品的复制,任何一个区域都将无法提供给消费者以完全相同状况的营销产品。而企业市场营销则能够通过机器生产为消费者提供完全无差别的产品。第四,区域营销产品不具有排他性,企业市场营销产品具有排他性。一般来说,区域营销的产品因为它的地域性、系统性可以实现多次营销,可以被多个消费者同时消费,而企业市场营销则因为产品的现实性、有形性只能被一个消费者所拥有。第五,区域营销产品的流程比企业市场营销产品的流程更为复杂。由于区域营销对象是一个系统,是整体,因而相比于一般的具体产品而言具有难度和复杂度。因为具体的产品在营销时可以让消费者进行体验消费,而对区域营销产品而言,由于其产品的构成复杂而难于在短时间内被了解。

(二)营销主体差异。

在区域营销上,营销主体并不是单一的某一个人,而是区域政府、区域联盟,自然这一区域所代表的也不是某一个个人的利益。但是区域营销却需要私人机构和各部门机关的支持,区域营销政府或者区域联盟必须在与各个部门的合作中实现营销目的。

(三)营销定价差异。

区域营销中,区域消费者与区域营销主体之间的营销关系并不是瞬时完成,而往往需要几十年或者几百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因而无法用现金为区域市场营销定价,也不能用现金作为衡量区域市场营销利益获得的唯一依据,因为不能否认存在由于区域文化效应所带来的附加值增加的情况,而这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历时价值增长。在企业营销中情况则恰恰相反,因为企业和顾客之间的关系就是商品和现金的交换,营销的是否成功和收益的大小完全在瞬时的交易中能够得到显现。

三、小结

任何企业的生产以及销售活动都不可能独立与任何区域之外,所以,都会受到其所在区域的影响,为了谋取更多的利润,在选择企业的地址时,就应该充分的考虑当地的区域市场影响优势有哪些,选择最适合的区域进行投资生产活动,将区域市场影响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市场营销优势。这样,区域市场营销的优势可以为区域内的企业市场营销提供便利,使其在优质资源配置中获得最大化利润;作为区域内的企业,当企业营销获得效益后也会提升区域市场营销效益。区域市场营销与企业市场营销二者之间是相互影响。

区域市场营是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必然产物和必经之路,是区域专业化的必然结果。区域营销要取得成效,就必须综合区域文化因素、地理因素、资源因素制定符合本区域内的市场营销战略方案。

参考文献:

[1] 艾言,陈华.区域市场营销,一线城市逐个击破[J].中国制衣,2010,08

[2] 罗增泉.新形势下南方航空的市场营销策略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1,23

[3] 陈旭军.琥珀•金茶:创造客户价值 回归营销原点——跨越现有竞争边界,开创全新茶叶市场[J].茶世界,2009,12

文化产业区域现状例10

外贸区域结构是指外贸活动所涉及的地区的空间分布与组合的状态,可分为外贸内部区域结构和外贸外部区域结构。外贸内部区域结构是指外贸行业(通常包括进出口公司和企业)在一个地域(通常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的存在、组合和发展的状态。对于国内区域结构的研究自然需要对区域进行划分和定义,依据经济发展水平与地理位置的结合度将全国分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包括京、津、辽、冀、鲁、苏、沪、浙、闽、粤、桂、琼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部地区包括晋、蒙、吉、黑、皖、赣、豫、鄂、湘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西部地区包括渝、川、黔、云、藏、陕、甘、宁、青、新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本文选取的数据是2000年~2009年十年的中国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货物进出口总额数据。由于2000年~2009年货物贸易占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绝大部分比重,故本文并未将服务贸易列为分析的参考。外贸内部区域结构问题本身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以上区域划分存在不合理之处,选取的数据也不一定能够充分表明事实的情况和特点,故本文在这些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以下将从区域结构状况和区域结构的影响两个方面来对我国外贸内部区域结构进行分析。

一、我国外贸内部区域结构现状

外贸内部区域结构是指外贸行业在一个地域范围内的存在、组合和发展的状态。本文研究的我国外贸内部区域结构指的是在我国大陆范围内经营进出口业务的公司和企业在区域分布、区域组合和发展的状态。

我国外贸的发达地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而针对东部地区内部来说,外贸行业主要分布在环渤海湾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泛珠江三角洲地区。对于东部地区的外贸集中区域来说,每个子区域的情况也各不相同。环渤海外贸规模分布不平衡,内陆城市外贸水平弱势明显,沿海港口城市欠缺带动力,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总体横向发展相对迟缓,作为我国传统的原材料及重型制造业基地,环渤海内部各地多以能源原材料和重化工为支柱产业,外贸出口相对滞后。长江三角洲地区外贸民营企业日渐壮大,小商品经济蓬勃发展,对国际市场变化反应敏捷,出口产品种类、层次的不断扩展带动商品结构逐渐优化,所辖城市在出口市场和产品分布上更具多样性,多元化优势显著。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珠三角是我国早期参与国际分工的重点地区,其顺应“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外贸战略和毗邻香港的地缘优势,使得当地产品供应、加工、装配能力迅猛发展,形成了以电子资讯产业为支柱的外向型经济,在承接了香港、台湾制造业的转移后,上下游产业链条衔接更加紧密,外贸出口导向特征明显。

在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中更多的是具体的某一城市或某一经济技术开发区推动了外贸的发展,我国的外贸百强市和边境贸易城市也都具有这一特点。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外贸发展两极分化突出。西部沿边地区在贸易兴边的政策导向下部分省市外贸总额实现跨越式增长,由边境小额贸易单一形式向多种贸易方式并行转变,资源型产品的长期主导地位向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倾斜,由初期的纯贸易行为发展到投资建厂,涉及范围包括石油、纺织、机电、建材、食品加工等众多领域。由于政府长期以来实行限制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企业发展的宏观调控政策,中部地区一些省市的冶金、化工、能源出口企业受其影响出口规模不断下滑;但是由于劳动力资源充裕,具有企业偏好的投资环境与低营运成本,劳动密集型的出口企业在中部地区持续快速增长。

外贸的区域集中化特点不仅表现为分布集中在东部地区,更是表现在三大区域内部都有较小规模的外贸行业集聚。随着产业分工的不断细化和大型经济城市的带动,三大地区一个个以中心城市为龙头的外贸行业集群正在形成和成熟,构成了这一时期我国外贸发展的支撑;而在区域内部,外贸在原料供给、生产、物流、销售这些环节的在地域上分工的细化和专业化的提高使得区域内部各成员的彼此联系更加紧密,进一步加强了集聚效应。

除了外贸区域集中化发展的趋势之外,外贸的发展在空间上也表现出了由东部地区向中部和西部地区扩散的趋势。有关研究表明,我国出口贸易在2005年前后,开始出现了明显的“西进和北上”趋势。具体的表现为东部地区越来越多的劳动密集型和加工制造业的外贸企业和公司开始依据自身情况将自己产品的工业生产或是再加工环节向其他两大地区,或是直接交由其他公司代工生产,自己在东部地区的本部则转向工业调控中心或是技术研发中心。中部地区劳动密集型出口增长迅速,西部地区边境贸易和加工出口型贸易齐头并进。但是这种扩散的趋势还远远不能抵消外贸的区域集中化趋势,因此集中化的趋势是外贸区域发展的主流趋势。

我国外贸内部区域结构问题是一个动态的问题,因此需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和分析。2009年以前的三大区域的年外贸总额同比增长率都大于0,即三大区域的年外贸总额在持续增长。在2005年以后,东部地区大多位于其他两大地区下方,说明东部地区的外贸增速已经开始放缓,而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则是基本呈现出了连续的高增长态势。2008年以后三大区域的外贸总额增长幅度开始回落,甚至在2009年以后出现同比负增长的情况,这是由于2008年经济危机对外贸的滞后影响开始显现出来。而2009年东部地区外贸总额的同比下降幅度要低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而同时期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外贸依存度要远低于东部地区,东部地区受经济外来影响大,故东部地区的外贸行业自身素质、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要远高于其他地区。

商务部近期的《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1年春季)》认为,2010年中国外贸实现了恢复性快速增长,进出口已经恢复到危机前水平并再创历史新高,中国进出口贸易总体保持快速增长势头,结构进一步优化,平衡状况进一步改善,为“十一五”外贸发展规划目标的胜利完成画上圆满句号。在这样的整体趋势下,东部地区的外贸将会平稳增长,而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外贸与东部地区相比则具有更大的增长潜力和发展后劲。

从外贸规模的地区分布看,东部地区占据了外国对外贸易的主导地位,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力极其有限;外贸在区域范围内的集中化趋势使得我国的外贸区域结构更加趋于明晰;从各地区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趋势上看,这种区域力量的对比的不平衡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很难发生改变。以上三点说明了我国外贸的内部区域结构是不合理的。

二、外贸内部区域结构对我国经济产生的影响

(一)广泛分布的外贸公司和企业扩大了我国的进口和出口市场,有力的促进了我国进出口的不断增长,为实现我国由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的转变奠定了基础,提高了市场经济的活力,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和提高就业率也有很大的贡献,行业竞争的不断扩大对于提高外贸行业自身素质也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广泛分布的外贸公司和企业使得我国外贸相同同行业、相同产品的竞争日益激烈,也存在着重复和过度建设的情况,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不合理的竞争策略如价格竞争会对我国外贸行业造成损害。

(二)外贸公司和企业的区位选择大多基于对要素成本和发展环境的考量,外贸内部区域不平衡正是外贸公司和企业自主区位选择的结果,这种选择有利于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实现资源充分利用和优化配置。但是从整体上看,外贸内部区域的不平衡状况和这种不平衡状况的变化趋势不利于缩小我国逐渐扩大的地区发展差距。由于外贸分布的集中,原材料、劳动力、资本和人才等要素会流入外贸区位较好的地区,而其他地区的外贸发展相对趋于不利地位,外贸对于不同地区的经济增长贡献会有很大不同,这会使不同地区的财政收入、基础设施建设和居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增大。

(三)在外贸区域的集中化趋势下,我国形成了外贸区域行业集群,在其自身经济、技术、人员素质、市场资源、环境政策等优势的带动下,区域外贸正不断由比较优势转为竞争优势,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物流业和相关配套产业的不断完善和成熟,产业分工进一步细化,我国外贸行业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也越来越强。这种极具外向型特征的区域经济也提高我国利用外资的水平和规模,使得我国的国民经济的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经济受外来因素的影响会越来越大,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很大,不利于国民经济的高质量、高效益增长。一旦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出现了较为不利的因素,经济的就会产生较大幅度的波动,不利于金融与经济的稳定,也不利于社会和谐与稳定。

外贸内部区域空间表现出来的扩散特点,有助于把东部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式带到中部、西部地区,有助于推动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化进程,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中国逐渐扩大的地区收入差距。但也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在扩散的过程中相关的规划和监管措施的不到位,不可避免会占用中、西部地区的越来越少的土地资源,会加剧这些地区的自然环境恶化的趋势。

(四)在我国三大地区表现出来的增长率和增长趋势的差异,反映了我国外贸行业在三大地区的力量对比,由于我国经济的增长长期以来由外需拉动,东部地区外贸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即使增长的趋势在放缓,但随着发展水平的提高,仍会对我国经济增长构成升力。虽然中、西部地区有很高的潜在增长能力,但是要发展为实实在在的增长能力,具有东部地区一样外贸实力和水平尚需时日,但不可否认的是,中、西部地区外贸的发展将会有力促进这些地区的经济增长。

充分认识到我国外贸内部区域结构的现状及其产生的影响,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优化。笔者将基于此进一步做出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张贡生.改革以来我国区域经济板块的划分及其走势[J].湖南社会科学,2008(2).

[2]程启智,汪剑平.区域经济非平衡发展表现形式、根源与分析框架[J].江西社会科学,2009(10).

文化产业区域现状例11

本课题受华北理工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资助(项目编号:X2013049)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一、区域经济发展状况

一个区域内的经济发展状况是衡量是否规划建设城市综合体的重要标准,业内说法,一个城市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年,就具备了发展城市综合体的初步条件,区域内经济的发展状况决定着这个区域内消费者的购买能力。在对项目进行功能定位时,应通过数据调查、实地调研等方法对区域内的经济发展状况有一个全面的、正确的估计。根据调查情况对项目的体量、面积、建筑结构等要素合理规划,为项目的成功进行奠定基础。万达近三年在全国范围内规划并建设了30多个城市综合体,虽然是对同一模式的快速复制,但是万达广场主要分布在我国沿海地区和东部经济发达的一、二线城市以及立足“两个70%”的定位(广场内70%的商家适合70%的消费人群),也阐释了项目规划对于区域内经济发展状况这一条件的重度依赖。反观曾被福布斯网站评为“全球最大购物中心”、被美国《新闻周刊》评为“世界新七大奇观”的东莞“华南Mall”,因其区域位置不在一线城市核心商圈,而且消费者的消费力不强,但是在项目的规划过程中规划建筑面积119万平方米,其中规划商业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最终因为消费能力和区域规划的不同步,使得目前的“新华南Mall”已将购物功能大大弱化,经营效果未达到预期效果。通过两个不同案例的对比,可以看出一个区域内的经济发展状况在项目的功能定位中占着很大的比重。

二、区域产业差异化

在不同的区域内产业存在着差异性,城市的市中心大多侧重于商业;景色宜人地区侧重于居住休闲;商务聚集地区主要是写字楼和办公场所。以商业功能为核心模式的上海五角场,通过引入大型品牌商家,以商业为引擎,五角场被打造成上海市的城市副中心。

五角场商业区总体上分为南部、中部和北部三个区域。其中北部地区依托江湾新城,将在交通主干道内侧设广场型商业,重点发展社区型商业,中部区域将以江湾体育场――大学城公共活动中心为核心,新开辟一条长约800米欧洲建筑风格的步行街,主要发展知识型的服务业,以满足科研开发、中介服务和娱乐休闲需要,南部以五角场环岛为中心,呈“一圈五线”的星状布局,规划为市级商业中心。北京首都时代广场,因为前期未考虑周边大悦城等商场的竞争威胁和西城区金融街扩容等定位的失误,导致最终经过调整,将时代广场改作金融总部写字楼。试想如果在功能定位的过程中充分考虑项目周边规划情况,在项目开发伊始正确的将项目定位为以写字楼为主的综合体相信会比现在的时代广场情况更好。

三、城市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