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1-12 15:00:53
序论:速发表网结合其深厚的文秘经验,特别为您筛选了11篇关于生命科学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创资料,欢迎随时与我们的客服老师联系,希望您能从中汲取灵感和知识!
重视生命科学史的教育价值是时代的呼唤。《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简称《标准》)提出“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 ”、“ 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基本理念。在课程目标中也明确提出,“获得生物学基础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知道生物科学和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和成就,知道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在实施建议的教学建议部分中,第七个专题“注重生物科学史的学习”中举实例突出强调了“科学是一个发展的过程”。 并特别说明“对于《标准》中没有列出的其他生物科学史实也应注意引用”。
一.生命科学史的重要价值
1.生命科学史揭示了自然科学的本质
生命科学史揭示了自然科学的本质,同时显示了产生每个知识点的科学过程。例如,20世纪初,萨顿和鲍维里在孟德尔遗传学以及19世纪末在染色体的变化、体细胞与生殖细胞的分裂等方面的成果上,提出了染色体学说,即(孟德尔所说的)遗传因子可能就在染色体上。但是当时拿不出证据证明他们的观点。直到1910年,摩尔根通过一系列实验发现,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才证明了萨顿、鲍维里的假说。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这一知识点的形成过程,可以看到科学过程的步骤。生命科学也是在自我更正的过程中积累和进步的。
2.生命科学史是前人探究生物学知识的科学过程史
每一个知识点的产生过程,就是一个探究的过程。生命科学史就是前人探究生物学知识的科学过程史,生命科学史中蕴涵了知识与过程的统一。(过程中包含着思维方式,如好奇心、求知欲、质疑、推理等;过程中包含着研究方法。)创造科学知识的科学家,哪一个不具备广博的知识呢?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汇集了许多不同学科背景科学家的智慧,显示出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仅有沃森和克里克的知识也是办不到的。知识和过程是自然科学的两个维度,二者是统一的,不能割裂开来。
3.生命科学史展示了人们的合作过程
生命科学史展示了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有相同研究方向的人们之间和有不同研究方向的人们之间的合作。DNA双螺旋结构的问世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这个事实表明从事不同学科研究的人,掌握的知识和技术是不同的,而且不同学科背景的人带来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尤其是玻尔、德尔布吕克和薛定谔的思想为遗传学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他们的思想极大地影响了沃森和克里克),他们的合作为解决问题提供了不同的思路,他们在解决问题中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同时共享了研究成果。
4.生命科学史展示了成功的实验与选择合适的实验对象是分不开的
孟德尔选择了豌豆;摩尔根选择了果蝇;细胞学说的创始人施旺选用具有相似于植物细胞壁的动物脊索细胞和软骨细胞;贝尔登和鲍维里在研究细胞分裂时,选择了马蛔虫细胞;悉尼·布雷内、罗伯特·霍维茨和约翰·苏尔斯顿(这三人是2002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得者)最终选择了线虫来探索“程序性细胞死亡”的奥秘;科学家选择了拟南芥作为植物遗传研究的模式植物。
以上事例说明了选择合适的研究对象对解决问题非常关键。这些事实给予我们的启示是:在高中生物新课程中的探究教学中,也涉及选择探究对象的问题,要解决好探究问题,必须先选择好探究对象。
二.生命科学史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1.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科学就是客观地研究事物。如实地认识客观规律,符合逻辑地得出正确结论。所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就是科学的态度。在生物科学史的教学中,介绍科学家们客观地观察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特性,踏踏实实地做好生物试验,实事求是地分析观察和实验结果的科学态度,能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榜样,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科学品质的核心。科学精神就是敢于怀疑、敢于求真、敢于创新。科学的每一次进步,都是对过去的一次革命,它总是要突破以往的窠臼,达到一个新的起点。创新是科学进步的内在动力。创新必需有勇敢的精神作基础,要敢于怀疑现有的观点,敢于冒险,敢于克服困难,敢于接受失败的考验,敢于抵制世俗的偏见和环境的压力,坚韧不拔地追求真理。纵观生物科学的历史可以看到,是科学家们的不断创新才有生物科学的不断进步。因此,在生物科学史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们的创新精神,有助于学生科学精神的形成。
二、生命科学专业人才的培养迫切需要重视人文道德素质教育
1.生命科学领域辉煌的成就及其对人类的贡献。生命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的本质、特征和规律,以及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20世纪下半叶以来,人类在生命科学及其应用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巨大成就:1978年,英国培育出了世界上第一个试管婴儿,引发了世人的普遍关注;1985年,人类实现了对DNA碱基配对测序的自动化,标志着人类生命科学技术的进一步成熟;1997年,克隆羊多莉出世,使得克隆人开始变得可能;1998年,科学家成功分离出了人体胚胎干细胞,使人类生命科学技术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1999-2001年,科学家们成功地从成年人体内分离出干细胞,并找到了培养方法,使得人体脏器的再生不再是梦;2001年,人类基因组序列草图发表,表明生命科学技术开始向解读人类生命天书的方向挺进;2004年,人类基因组序列图正式完成并公布,其精确度高于99%,进一步宣示了人类生命科学技术的辉煌[2]。生命科学在解决食品、疾病和健康等问题上已经并将继续发挥重大的作用。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生命科学研究及其技术进展为未来人类解决可再生能源、可再生的生物材料等方面还将做出重要的贡献。生命科学对人类的影响越来越大,正如美国一位科学家所说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个科学领域在为人类谋福利和在基本知识的积累上有像目前生命科学那样的广阔前景[3]。在某种意义上,生命科学领域科学家或者专业人才正在扮演着上帝的角色:他们不仅通过器官移植改变了某些器质性疾病无法治愈的窘境,还通过转基因技术创造出自然界原本没有的物种。
2.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可能带给人类困惑和灾难。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生命科学技术的进步也是如此。人类发展的历史已经不止一次地证明: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科学技术越发展,它的正负作用也都越来越大[4]。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健康、富庶和便利,但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困惑、问题甚至灾难,生命科学技术正在对人类伦理和法理学带来新的挑战。例如,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HGP)对生命科学的研究和生物产业的发展以及揭开生命之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将为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影响。在不久的将来,医学很有可能依照每个人的基因特点对因下药。但人类基因组研究也对社会伦理和法律问题带来了冲击,基因技术滥用很可能会对人类造成巨大的威胁,通过基因技术制造怪物将破坏人类原有的生态平衡,克隆动物对生物多样性产生威胁,一些动物的天性将会被人为的改变。基因技术一旦被滥用,人类的伦理和法律就会变得苍白无力甚至不复存在。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生命科技犯罪已经受到相关领域学者的关注。生命科技犯罪是指利用现代生命科学技术所实施的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或者可能产生严重危害生命社会关系等重大后果的一系列行为及与其他生命科学技术的利用有关的各种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的总称,例如制造基因武器或生物病毒等。生命科技犯罪作为现代生命科学技术的滥用,严重背离了生命科技发展本应造福于人类社会的基本宗旨。以器官移植技术的发展为例,器官移植技术的发展使某些疾病的医治成为可能,带给了类健康和长寿,但同时引发的人体器官买卖等问题又使人类面临很多困境。
3.加强生命科学领域专业人才的人文道德素质教育意义重大。生命科学研究的动力来自于多方面的价值目标,包括学术价值目标、经济价值目标、道德价值目标、美学价值目标等。道德价值目标是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价值目标之一。历史告诉我们,科学工作者只有明确其科研道德价值,以造福人民为己任,以维护和增进人类的和谐发展为导向,其工作才能真正造福于人类。因此,专业人才的科学良心事关重大,因为他们所具有的特殊的知识背景使其在知识领域中具有权威性,因此他们更需要具备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这种责任感将促使其对研究成果的应用所带来或者可能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后果进行客观的评价,一旦意识到专业研究成果会对人类及其生存环境造成不可逆的破坏,就应当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如上文所述,生命科学的确已经带给人类很多的隐患和威胁,而掌握生命科学技术的专业人本身的科学和人文素质会对此产生重大的影响。目前我国综合性大学多数都有生命科学专业,生命科学领域专业人才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培养生命科学专业人才过程中注重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科学观,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增强利用所学知识技能服务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生命科学研究高度发展的时代就显得更加重要。
三、如何在生命科学专业课教学中渗透人文道德素质教育
生命学科虽然被归属于理科范畴,似乎不具备人文色彩,但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生命科学研究的终极目的,从这点出发,生命科学是具有人文色彩的,随着人类对生命科学现象、原理的深入研究,人文色彩在这一领域必将越来越得到彰显。下面笔者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生命科学专业课教学中渗透人文道德素质教育。
1.提高专业教师的人文道德素质,运用教师人格的力量感染学生。所谓人格是人的能力特征和品德特征的总和。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具有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甚至是终生的。俄国著名的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依据,任何章程和纲领,任何人为的管理机构,无论他们设想得多么精巧,都不能代替人格在教育中的作用。没有教师给学生以个人的直接影响,深入到学生品格中的真正教育是不可能的。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会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促进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所以,教师在教学和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用人格魅力去感召学生。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教师是不是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是不是以高度的责任心对待自己的教育和科研事业,教师能不能为科学献身,有没有对科学的极大的热情、独到的见解与创新的思想,敢不敢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向陈旧的学说挑战,其实大学生看得很清楚。教师的学识、为人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作为大学专业教师,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文道德素质。
2.充分发挥科学家的典型事迹和科学史的作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道德观。生命科学史不仅包含着科学家的天才智慧,更为感人的是科学家们严谨的科学态度,坚忍不拔、追求真理的精神以及高尚的社会责任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著名科学家对青年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在课程内容中穿插一些科学发现的历史,向学生揭示自然奥秘是如何被揭开的过程,会极大地鼓励学生从事科学的热情,帮助他们树立高尚的科学道德,锻炼正确的思维方法。爱因斯坦在纪念居里夫人时说过: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伟大的科学家对青年的无限魅力是我们进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教育的宝贵教材。在生命科学的发展史上,涌现出的许多著名科学家,他们不仅创造了造福于人类的科学成就,而且他们的崇高思想、高尚品质、求实精神也教育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青霉素的发现者弗莱明,孟德尔、摩尔根在经典遗传学上的贡献,我国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和酵母丙氨酸转运核糖核酸,袁隆平两系杂交水稻法这些典型史实和典型人物,处处体现出对人的价值的重视、对社会和谐发展的追求。由此激励学生学习科学家们的科学探索精神,以科学家在创造伟大业绩中所表现的人格力量为榜样,确立为人类而奋斗、为真理而献身的崇高品德,追求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完美结合。
环境科学,是一门研究环境的物理、化学、生物三个部分的学科。环境科学所研究的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是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人类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及其能量的总体。而社会环境是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人工环境。
一、环境对生命科学的影响
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已经取得迅速发展。在经济高速发展之际,环境的变化愈来愈引起广大公众的关注。人与环境,就像鱼和水一样密不可分。环境创造了人类,人类依存于环境,受其影响,不断与其相适应;人类通过自身的生产活动不断改造环境,使人与自然更和谐。生活环境对人类的生存和健康意义重大,适宜的生活环境可以促进人类健康长寿。反之,如果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各种有害物质处理不当,使环境受到破坏,将损害人类健康,威胁子孙后代。
(一)环境对人体健康有直接影响。环境污染物主要来自工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废水、废气、废渣,包括城市垃圾等。在人体内存在的元素中,除碳、氢、氧、氮能形成各种体内的有机物质外,其他元素都各以一定的化学形态和结构形成各种生物配合体、功能蛋白质、酶等而存在于人体组织中,或作为组成人体结构的材料,或作为血氧运输的载体,或作为酶的激活剂,或作为体液中电解质平衡的调节剂,或作为人体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的通讯员。这些元素协同作用,共同完成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所以,自然环境遭到破坏,直接影响到人体的健康,破坏元素之间的协调和控制,人体失去平衡就会诱发各类疾病。
(二)自然环境是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的。环境变化是由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和社会的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所引起的。因此,必须研究污染物在环境中物理、化学的变化过程,在生态系统中迁移转化的机理,以及进入生物体后发生的各种作用,包括致畸作用、致突变作用和致癌作用。这就需要我们有丰富的生命科学理论知识作为基础,深刻了解细胞的形态结构与新陈代谢,以及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死亡、癌变,及遗传变异的相关机理。
(三)人文环境突出了人类对生命科学的掌握和控制。生命科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和发展阶段,各大师都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观点和理论,例如达尔文的选择论、分子遗传学说等。时至今日,各学科的科学工作者都已从掌握的生命程式中找到各自所涉及科学的一些规律的认知。科学工作者对生命科学这一学科的认识和研究直接引导着人类向前发展。
二、环境科学与人类活动同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
环境为人类提供生存条件(包括提供发展经济的物质资源)。人类通过生产和消费活动,不断影响环境的质量。人类生产和消费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迁移、转化过程是异常复杂的,但必须使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同输出之间保持相对平衡。这个平衡包括两项内容:
一是排入环境的废弃物不能超过环境自净能力,以免造成环境污染,损害环境质量,这就要求我们利用生命科学的知识提高环境的自净能力。
二是从环境中获取的可更新资源不能超过它的再生增殖能力,从环境中获取的不可更新资源要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有关社会经济的决策必须考虑生态学的要求,以求得人类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加强环境保护,重视生命科学
(一)切实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人类健康与环境的质量有密切关系,因此我们要切实保护环境,政府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环保政策,增强环保工作的制度性和建设性。人们应该从自身做起,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促进人类健康发展。
(二)着手净化社会环境以求稳定和谐社会。这个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最近几十年全球的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很自然地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生命科学的研究中,当然最主要的就是自动化技术,我们可以看到近些年来,各国在研究生命科学的时候大量应用自动化技术,并且自动化技术在生命科学的研究中越来越重要。人类要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充分利用计算机成果,帮助生命科学的研究和推动其发展的进程。
(三)提倡尊重科学兼以敬畏可贵的生命。坚持科学发展观是推动生命科学发展的必经之路。对于生命,每个人都应对其充分尊重和敬畏。生命的意义不仅是生物存在的特征,生命赋予生物的不是简单的一条命而已,更多的是深刻理解生命本身存在的意义。基于科学的前提之下,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培养优秀的创新人才方是推动生命科学领域不断前进和进步的上策。
综上所述,环境科学与生命科学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生命科学的发展能丰富环境科学知识,有利于环境保护,同时,环境科学也能为生物的存活提供保障。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通常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要方式,在客观上形成了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因此课堂中几乎看不到猜想、实验、观察、推断等学生亲身体验的实践探究活动。教师应从学生好表现、求参与的心理需要出发,尽可能多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改变以往那种让学生跟在自己后面亦步亦趋的习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例如:教学“有余数除法”时,上课一开始,有位教师就投影出示“为了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学校把红、黄、蓝、橙、白、灰六种太阳帽按顺序发给全校学生。”接着告诉学生:只要你报出第几个学生,老师就马上告诉你,他的帽子是什么颜色。学生将信将疑,跃跃欲试。学生所报的数,教师次次猜中,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心。这时告诉大家:学习了“有余数除法”,你们就会知道其中的奥秘了。这样学生整堂课都怀着极大的兴趣投入了学习。
二、变教师讲述为学生操作
课堂中鼓励人人动手、人人操作,通过自己摆一摆、拼一拼、量一量的活动去发现规律,通过动手、动脑、动口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不但掌握了学习数学的方法,而且能加深理解,学以致用,有很大善处。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首先让学生通过剪一剪、拼一拼,获得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关系;其次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展开讨论,他们在实践中轻松地掌握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学生通过直观操作,不仅提高了实践能力,而且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
因此,我认为数学课堂必须让学生得到动手操作的机会,不但要把实践操作活动作为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的一种方法,也要挖掘表象隐含的智能因素,利用它发展知识,使学生手、口、眼、脑进行立体化互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是创新的源泉,我们应该彻底改变旧的教学模式,从小培养学生“试一试”的精神,使学生敢于尝试、善于尝试。
三、变个人学习为合作交流
合作学习作为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和补充,已经被教师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之中,这也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
1.营造适合学生合作学习的环境。
“以知识为本”的课堂教学,注重的是“知识的灌输”或是“知识的移植”,客观上造成了一种沉闷、压抑而非合作化的环境。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注重的是学生在感受和参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学生是具有丰富个性的学习者,不同学科的学习规律也有所不同,并非在任何教学条件下,合作学习都是最佳的教学组织形式。但流畅、和谐、默契、尊重、信任的学习环境,却是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的“共性”。
2.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时间
合作学习是建立在学生个体合作需要基础上的,在学生个体解决某个数学问题遇到障碍、苦思而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有价值,才有成效。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课为了追求合作气氛,或是一味追求求异思维,教师呈现问题情境后,不留给学生片刻思考时间,就立刻宣布“下面开始小组合作学习”,这样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问题,更谈不上自己的独立方案,容易造成要么组内优生一言堂,要么使讨论流于形式,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
3.精心设计合作学习中的问题
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动脑、主动探究数学知识,有利于集体研究、促进合作学习;不提出过于简单、不假思索就能解决的问题。问题过于简单,学生张口就会,看起来气氛活跃,久而久之,学生容易形成思维惰性,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如教学“梯形面积”时,可组织学生量一量、画一画、拼一拼,然后利用两个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提出:“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发现了什么?”如果学生回答有困难,再设计以下问题:
(1)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与梯形的上、下底有什么关系?
(2)平行四边形的高与梯形的高有什么关系?
(3)每个梯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前不久有幸参加了全国教育名家精品课例展示交流会,历时两个整天的回忆,听了窦桂梅、盛新峰等四位教育名家的展示课和专题讲座,领略到了名家的教学风采,受到了心灵的启迪。现在就窦桂梅老师的一节课和她的讲座中我的一些收获和体会与大家交流汇报。
窦桂梅的这节《我的爸爸叫焦尼》是一届绘本语文课。书中以图画为主体,配以简单的文字,述说了一个感人的小故事。故事的主人公狄姆是一个离异家庭的孩子,她不能经常见到爸爸焦尼,然而只要能和爸爸在一起,每一分钟都是珍惜的、快乐的。
他告诉电影院的伯伯、热狗店的阿姨、比萨店的邻居、图书馆的姐姐、车站的人,告诉所有人他身边的就是他爸爸。“这是我爸爸,他叫焦尼!”简单的表达,在不同的场景中先后出现五次。窦桂梅通过让学生场景再现、体会着表述,一遍一遍地引导,最终使学生们从一开始的“枯燥无味”逐渐体会到小主人公的不同感情,让学生们知道用简单的语言同样表达丰富动人的情感,进而引导学生大胆主动地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使学生从中感受并真实地理解母语的丰富。
在这个环节中,窦桂梅教师对学生个性化解读尊重很值得我们借鉴:她在课堂上说道:“你想怎样表现就怎样表现,我们就来得出属于自己的滋味好不好?再比如,她课堂上交给苏俄生质疑的方法:“你们看我刚才提问题的时候,从课题到文章的字句以至课文的内容,只要有疑问,就可以提出。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是学习的科学态度。”再比如,教师提醒学生注意交际技巧:“你得评价呀,说说人家答的怎么样?”“握握手,说声谢谢。”窦桂梅认为教育是由细节组成的,教学细节最能体现一位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教育是由细节组成的,教学细节最能体现一位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而对教学细节的思考则是衡量一个教师专业素养底蕴是否深厚的标志。
听了这节课,让我知道了好的课堂是行云流水、余音绕梁、是高山仰止,是美的享受,是心灵的触动。
要和大家汇报交流的第二方面内容是:窦桂梅老师的讲座《回到教育的原点》。讲座长达两个小时,会场热气冲天,却亚鸦雀无声。大家都被窦桂梅的语言魅力、崭新的教育理念,不凡的教育生涯而折服!内容很多很多,提炼出几点自认为有价值更贴切我们课堂教学的和大家交流交流。
第一,我在窦老师的讲座中提炼出了一些精彩语录和大家分享:1. 大国小语;2. 先出彩,后说话;3. 作文是做人的过程;4. 别只读人家的书,而不想自己的事;5. 现在的教育是培养“愤青”的教育;6. 简单的表达,丰富的感动。
窦老师在报告的开始就提到:小学语文教学,要以母语为主要研究对象,阐述了现在“大国小语”、“拿母语不当回事”、“中国人不注重中国文化”等严重畸形的社会现象。 她还幽默地说:“等咱中国强大了,全叫老外考中文四六级!文言文太简单,全用毛笔答题,这是便宜他们,惹急了一人一把刀一个龟壳,刻甲骨文!论文题目就叫:论三个代表!到了考听力的时候全用周杰伦的歌,《双节棍》听两遍,《台》只能听一遍。告诉他们这是中国人说话最正常的速度!阅读理解全是是政府工作报告,口试要求唱京剧,实验就考包粽子。”
作者简介:杨俊中(1963-),男,河南漯河人,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党委书记,主要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309(2009)04-0005-04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是生态文明第一次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被载入党的纲领性文件。生态文明写入十七大报告,既是我国多年来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取得成果的总结。也是对人与自然关系所取得最重要认识成果的继承和发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一环。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和特点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现代社会文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它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强调在产业发展、经济增长的进程中,尽最大可能积极主动地节约自然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从历史发展来看,生态文明也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迄今为止人类文明发展的最高阶段。从内涵上看,生态文明应该包括3个基本要素:一是生态意识文明,是指人们对待生态问题的科学的、进步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价值取向:二是生态法制文明,是指人们对待生态问题的一种进步的制度形态,包括生态法律、制度和规范;三是生态行为文明,是指在一定的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法制的支配和约束下,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注重清洁生产,加强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持续繁荣的各种活动。
(二)生态文明的特点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而生态文明也着眼于人与自然全面发展、和谐共生、持续繁荣。生态文明强调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必须树立人与自然的平等观,关注社会、经济、自然系统的整体利益,关注资源、环境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承载能力,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具有3个特点:一是整体性。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人与自然都是一个整体系统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建设不能单纯考虑经济、资源、环境中的某一方面,应该以系统论的方法全面、综合地考虑生态文明的建设问题。二是和谐性。生态文明注重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其核心内容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荣,因此,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必须树立人类、环境、社会三个子系统各自内部协调发展的前提下共同发展的理念。三是可持续性。生态文明是以生态系统为中心,以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为对象,以各个系统相互协调共生为基础,以系统整体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因此,生态文明必然具有可持续性的特点。
二、生态文明在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生态文明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十七大报告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报告在强调经济发展、政治进步、文化繁荣、改善民生等工作的同时,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就第一次旗帜鲜明地把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放在了同样的高度,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项必然要求。
(二)生态文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而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由此可见,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只有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才会不断提高民众的资源节约意识、环境保护意识,才能不断促进节能减排工作和环境治理工程,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基石
十七大报告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作为小康社会的子系统,几种文明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基石。人类历史上因片面追求经济、社会发展而忽视生态环境保护所造成的灾难不胜枚举,古玛雅文明、美苏尔文明都曾在人类社会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却都又因为资源的枯竭和生态的破坏而烟消云散。国家环保局副局长潘越创造性地指出:“生态文明应成为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基础。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都离不开生态文明。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精神享受和政治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不可逆转的生存危机。”
三、生态文明建设中需要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一)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
自然界有其千百年来默默遵循的规律,中国儒家提出人们要遵循自然客观规律,强调农民要“生产以时”。统治者要“勿夺农时”。马克思说:“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恩格斯也说:“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人类只有认识自然规律、遵循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自然才会向着有利于人类社会的方向发展,否则,人类就会受到自然的报复。因此,我们在改造自然、发展经济和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一定要正确地认识和理解自然规律,科学地处理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之间的关系。
(二)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是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1987年,挪威
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在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自工业革命以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日新月异,在人们享受工业革命成果的同时,也承受着因疯狂追求当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而酿成的恶果,诸如资源枯竭、环境恶化、气候异常等。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也印证了科学发展观虽然以发展为第一要义,但却决不是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发展,而要在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中寻找一个最佳的契合点。
(三)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
国内学者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中,肯定了布伦特兰夫人的定义,同时提出“可持续发展还必须是既满足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需求又未损害别的地区或国家人群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这就使可持续发展理论融入了权衡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内容。十多年前,淮河下游居民饱受河水污染之害,都是因为中上游个别地方为了自己的局部利益而忽视了全流域人民整体利益;如今,沙尘暴灾害日益频繁,也是因为个别区域为了经济指标而疯狂破坏森林,使人类失去了森林的庇护。这些灾害的发生都是由于为了局部利益而放弃整体利益的短视行为造成的。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因此,在经济建设与生态治理中要充分考虑“自然――社会”大系统的整体利益,决不能顾此失彼、因小失大。
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加强生态道德,营造建设生态文明的良好氛围
首先,要开展生态知识教育。生态文明知识亦即生态环境知识,不仅包括符合环保要求的生产、生活常识,也包括生态环境的科技知识和法律知识。生态文明知识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底蕴和重要的智力支持,加强生态知识教育,培育生态文明意识是在全社会形成生态道德观念的重要一环,生态知识教育要渗透到从儿童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要完善目前的学校德育课程体系,将生态教育的内容融合进德育课程体系和校园管理活动中,通过建设生态校园、生态社区等活动,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道德观。
其次。要培养公众的生态文明意识,并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生态文明氛围。生态文明意识应当包括生态忧患意识、生态责任意识、生态道德意识和生态法律意识。培养生态文明意识,除了不可或缺的教育活动外,还要运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新闻传媒在全社会积极营造“保护生态环境、倡导文明新风”的生态文明氛围,要让生态文明进学校、进社区、进街道、进家庭。
(二)完善生态法制,形成建设生态文明的约束机制
完善生态法制建设,重点在于加强环境立法工作,完善生态法规体系。针对目前资源浪费、环境污染情况,国家应加强环境立法研究。制定环境立法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立法工作。中央要进一步指导和监督环境保护的法制建设,要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的地方法备案制度,逐步实现生态建设工作能够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生态法规体系的建设中要建立环境保护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定期评价和修订制度,对不适应形势需要的法律、法规进行修改或废止。
法律规范作为一种硬约束,是以其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要体现生态法制的约束力,就要提高相关部门的生态执法能力。生态执法难在执法力量弱、取证难、执行难,针对这些情况,应该加强对环境保护执法机关执法能力的建设,包括增强环境保护系统内部的执法力量,提高工作人员执法水平。通过多种措施来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真正实现生态法规的硬约束能力。
(三)促进生态科技,满足建设生态文明的技术需要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然而,科学技术也是一柄双刃剑。正当人类为经济的飞速增长沾沾自喜时。却不知不觉地步人了生态恶化困境。氟利昂可以作为致冷剂,但散逸的氟利昂会破坏大气中的臭氧层,使人们逐渐失去了臭氧层的庇护;含磷洗涤剂的发明可以节约大量制造肥皂的油脂,但却容易导致水源浪费和水体磷污染。进入新世纪后,人类逐渐认识到生态科技对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无汞电池、无氟冰箱、太阳能汽车、可降解塑料等立足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新科技、新产品不断推出。正如恩格斯所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而现在资源日渐紧缺、环境不断恶化的状况正急待一场生态科学技术革命。为此,国家要加大对各种生态型科技的支持力度,并以是否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作为衡量新科技价值的重要指标,通过加强生态科技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四)发展生态经济。确保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环节
增强企业的生态责任意识,推动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工业企业是造成当前环境污染的主要对象。增强企业的生态责任意识是发展生态经济的重点。各级政府和环境保护部门要加强对企业的引导和管理,逐步培养企业的生态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从而使企业在生态文明意识的影响下自觉做到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国家要在企业中倡导循环生产和生态科技,使其尽可能多的节约自然资源、规范生产过程并生产对环境无害的绿色产品,对一些规模较小、产品单一、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企业逐步实行关停并转,进而推动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
合理利用土地。倡导生态农业。针对不合自然规律的围湖造田、毁林开荒以及土地退化、土壤侵蚀等情况,国家应加强土地利用的监管力度,既要防止城市工业无节制地侵占基本农田,又要避免不合理地围湖造田和毁林开荒,要制定符合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土地开发、利用规划,以保证生态和经济的平衡和共赢。各地要大力研发生态技术,推广现代生态农业。要根据土地特点,发展复合型农业。尽量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鼓励使用有机肥料和生物治虫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现代化、产业化水平;开发绿色农业,条件合适的还可以发展生态观光农业,最大程度地实现生态农业的价值。
一、创设情境,激发最佳兴趣
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我们转变课堂学习方式,变“以讲台为中心”为“以学习小组为中心”,变“重学习结果”为“重学习过程”。如:在《种子里有什么》一课的教学中老师通过种子发芽生长的动画展示,为激发学生探究种子的奥秘,创设情境;在《呼吸》一课的教学中授课老师在新授前让学生做呼吸和憋气的动作,让学生感受呼吸,从而自然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希望了解“为什么呼吸,用什么呼吸,怎样呼吸”的欲望。这样在教学实践中,试图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感受到学习科学的快乐。
二、准备充分,提高实验效果
《种子里有什么》一课的授课老师除精心准备了用水浸泡的种子、牙签、盘子等实验器材,还对实验要求和实验预设进行充分的预测,对学生在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做了相应的准备,使得学生在进行“打开种子的实验”时能顺利进行,在实验过程中由于三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动手能力相对较弱,老师还身临每小组进行指导,及时纠正实验操作不正确的学生,使他们能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并记录自己的实验结果。《呼吸》一课的授课老师也同样进行了充分的准备,让学生通过简单的器材进行怎样呼吸的实验,浅显易懂,及时释疑。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课程,要让学生在实验中探究未知,获取科学知识,老师就必须有针对性地准备实验,而实验前的准备往往决定了实验效果的好坏。
三、巧妙设计,利用二手材料
《呼吸》一课的授课老师通过精心安排,巧妙设计,在学生学习困难的时候,把握时机,准确出示二手材料,释疑解惑,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调查学生对呼吸的前概念的理解时,很多学生无法准确说出呼吸系统有哪些器官,答案五花八门,在学生一头雾水之时,老师及时拿出人体器官图让学生观察,了解呼吸系统的器官,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及时纠正了学生的错误知识。再比如:在教学“呼吸时胸腔和腹腔的变化”时,学生由于实验、亲身感受的误解,发生了分歧,老师除了进行点拨,还出示人呼吸的录像及时化解了学生的分歧。在讲到“膈”这个器官的时候,老师出示了人体模型,并将“肺”取下,让学生直观认识器官“膈”,并了解了“膈”的作用。这些二手材料的精心准备和及时呈现对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知识起到了重要作用。由此可见,在科学课的教学中老师能正确利用二手材料进行授课也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有些实验无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或操作效果不佳的情况下,二手材料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二手材料的选择和呈现时机也要准确把握才行。
此外,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如:说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少!你想象力非常丰富!真聪明!等等,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
“太累了。”这是很多老师的共识,特别是所谓的主课老师。我校,班主任一天要有十几个小时在学校待着,上课、备课,接受培训,还要管理班级事务。
“现在的老师真不好当。”教育部门虽然制定了一系列制度,不以考试为唯一标准。但如今学校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严,几乎每个学校都制定了很多的量化考核目标。还要搞评比,排名次,实行诫勉谈话,末位淘汰,甚至转岗、下岗等。
在中考、高考的指挥棒下,学生不得不拼命学习,导致教学中生命意义的缺失,这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背道而驰。
教育工作者要真诚地关爱学生,耐心地教育学生,基于学生生命,顺遂生命,成就生命。各级政府要从教育为本出发,切实提高教师政治、经济待遇。
二、实施“三动五自”,构建和谐课堂,为学生减负
如何构建和谐教育的数学课堂,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提高师生的生命质量呢?笔者在对十几年的数学教学实践与反思中,总结出“三动五自”课堂教学,就是构建和谐课堂的一种重要途径。
所谓三动,即教师情动、学生的主动、师生(生生)互动。情动侧重学习的内在动力和外在的效果,主动侧重学习的态度,互动侧重学习的形式。有教师的情动才有学生主动,有学生的主动才有学生的互动;五自就是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自主合作、自主展示、自主拓展、自主评价(自主包含个体、群体)学习的一种方式。
这种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他们互相学习,互相修改作业,互相讲解,互相欣赏,互相包容,互相信任,互相关心,形成了积极互助的良好氛围。他们有着共同的信念、目标,每个同学在集体中都有很强的归属感、互惠感、分享感、责任感和义务感。为了集体的利益,每个人都能积极学习、探究、合作,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共同分享学习的体验和成果。通过团队配合,学生学会了齐心协力地做事,问题就变得比较容易解决。通过和谐合作,他们在知、情、意、行等方面更加融洽。在合作学习共同体中,教师充当“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顾问”和“参与者”等多种角色,与学生互相交融、互相进步、互相促进,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情感共同体。
三、开展“表扬卡”伴我成长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愉悦
在每个学生的内心深处,都渴望得到表扬。在倡导赏识教育的今天,体现以正面引导为主的德育管理思想,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激情,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使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中乐于学习。自2008年以来,笔者在学校推行“表扬卡”制度。现在通过这种草根式的教育实践和研究,表扬卡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凸显,它多方渗透、全员参与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大德育运行格局,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影响。下面就表扬卡伴我成长活动作阐释。
1.“表扬卡”的制作
所谓“表扬卡”,是指我校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用来记录学生在成长历程中获得表扬,激励学生不断进取的一种载体,是用简短的语言文字或附有精彩图片制作成的纸质卡片。
大多数学生都有收藏卡片的习惯,因此,“表扬卡”要精心制作。根据表扬卡的不同用途,大致分为以下几种:(1)手写型。(2)打印型。(3)图案型。(4)胸卡型。(附打印与手写结合的表扬卡)
2.“表扬卡”的发放
(1)发放人员:政教处、年级部、班主任、科任教师、学生、家长。
(2)发放方式:①班主任根据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的突出表现或学生的阶段综合素质表现,将卡“奖励”给学生。②任课教师发给学生。③政教处、年级部发放:通过个人申报,班级统计、推荐,报年级部备案,政教处发放。④学生互赠。⑤家长鼓励。
(3)发放原则:及时性原则、全面性原则、激励性原则、公平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
3.作用
(1)表扬卡成了学生《成长记录袋》里重要的资料。
(2)表扬卡的及时性、多角度性弥补了“三好生”评价制度的不足。
据相关调查显示,全国大学生自杀的总数每年都在增加,从2002年27起,到2004年的69起,2005年的116起,2006年的130多起,增速叫人担忧。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委员会副主任马建青在2012年11月的某次会议上称:据教育部统计,中国大学生的自杀率为1/10万~2/10万,虽比发达国家的低,但自杀总人数却不容小觑。至于那些有自杀念头的学生比例更惊人,竟然达到13%之多。高校大学生由于就业问题、情感问题、学业问题或家庭问题等在心理上积聚了太多压力和不良情绪,如果这些压力与不良情绪长时间得不到释放与化解,那么就很容易以自杀、杀人的极端方式结束或缓解自己的痛苦,或者“今日有酒今朝醉”、嬉戏人生。出现如此摧毁自己生命,践踏他人生命,虚度挥霍生命现象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学生缺乏科学健康的生命观念,缺少对生死问题的思考,以及对生命价值的体验。面对如此堪忧的现状,高校德育必须深思生命教育的迫切性,反思已授受的教育内容与生命教育应有的科学内容之间的差距,从严峻的现实出发,切实落实科学的生命教育。
2.高校生命教育的基础性作用。
生命是教育的灵魂,只有关注生命,教育才更能彰显出其感染力。没有生命教育,学生个体的生命存在就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个体生命的潜能的实现、需要的满足就得不到有效的关注,个体生命的多样性与独特性就得不到足够的尊重,精神的空虚与意义的虚无都不能为高校德育的其他方面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生命教育统筹兼顾了生命教育的三个层次的内容,而且有效地协调了三者之间的关系,只有通过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生命教育,才能使学生做到灵魂与肉体的统一,生理与心理的统一,进而达到个体生命整体和谐发展基础上的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二何以需要:科学发展观是高校生命教育的价值旨归
1.生命教育的目标导向:以人为本,全面发展。
高校必须从学生的个体生命出发,启发学生保护自我的生命意识,培养学生实现生命价值的情感,锻炼学生自我求存的能力。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诸多关系中,从个体性出发的以人为本的生命教育应积极引导学生尽可能地利用有利的人力资源、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满足个体生命成长的需要,提升个体生命发展的质量。其次,从社会性的角度看,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从其现实性来说的。高校学生的确拥有其独具特色的个性,但也无法抹去其身上实际存在的社会性。以人为出发点的生命教育也是重视学生社会性的教育。它应该把学生放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中,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能够厘清自己与自然、他人、社会、国家的相互关系,明晰奉献、劳动才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方式,也让学生能够在社会人的生活世界中领略到社会生命的真善美,感悟到生命的社会责任与义务,激发其实现生命的社会价值的内在动力。
2.生命教育的内容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
首先是生死观教育。当前不管是高校德育,还是日渐成熟的大学生,面对生死问题或是讳莫如深,或是一笑置之。哲学认为任何生命物质都有其产生、发展、消亡的历史过程,没有哪一种生命物质可以违背自然发展的规律,摆脱死亡的必然性。西方知名学者马斯洛在其理论中也指出生存需要是人最基本的需要,趋利避害,好生勿死是人的本能。“人怎样认识生命,理解生命,怎样对待生命,直接关系到人对生命意义的追求”。高校的生命教育亦是如此,要从根部———生死观教育开始,教导学生重生轻死、尊重怜惜生命,为其他方面的教育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其次是生存能力教育。比起生命意识与观念的形成,生存能力的培养更具有现实性和紧迫性。生存能力教育最基本的就是要教会学生一些必需的求生方法,让学生在危难中有逃生求存的本领。生命教育应当旨在引导学生用心思考自己的生命方向,提高自己的生命规划能力。生存能力教育在生命教育体系中起着中间桥梁的作用,它连接着最基础层次的生死观教育与高级层次的生命价值教育,是生命教育最直接现实的体现。最后是生命价值教育。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生命教育,是指高校通过生命教育,引导学生明确自己是生命的主体,体悟生命的涵义,活出生命的价值,不仅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提升生命的自我价值,还要让学生发现自身对他人,对社会的巨大价值。高校的生命教育不仅要教育学生怜惜自身生命,爱护别人生命,尊重所有生命,也要帮助学生探寻生命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不仅要有观念型的生死教育,能力型的生存教育,更要有价值型的生命教育,生命价值教育是生命教育的灵魂所在。
3.生命教育的方法指导:统筹兼顾。
生命教育可以说是一个关系复杂的教育工程,其中存在着生命教育的授课内容与授课形式的关系,生命教育中各不同内容之间的关系,生命教育现状与发展前景的关系,生命教育实效性与时效性的关系等诸多复杂的关系问题,因而生命教育运用统筹兼顾分析法,就是既要全面规划生命教育的内容,又要兼顾生命教育的形式、方法;既要重视理论研究,又要紧抓实际行动;既要厘清生命教育各层次内容,又要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既要注重生命教育的实际成效,又要把握生命教育的时间尺度;既要密切关注生命教育的实施现状,又要精心设计生命教育的未来发展。对待生命教育,高校需要有总览全局的宏大目光,又要有兼顾各方的精细睿智,只有真正地把统筹兼顾当作开展生命教育的根本指导方法,高校的生命教育才能长足发展。
三何以实现:高校生命教育体系的路径建构
1.攻于生命教育的理论研究,完善德育体系。
以科学发展观为视角,探讨高校的生命教育内容,以人为本的生命教育,饱含着新时代的道德尺度、制度原则,关注人本身,尊重人的存在,尊崇人的价值,是对高校德育内容的完善与补充。高校作为思想最为活跃的地方,有条件也有必要加强对生命教育的理论研究,对于“何为生命教育?生命教育的取向与内容有哪些?生命价值的评价标准与尺度是什么?生命教育的哲学之源在哪里?”等一系列问题,高校都可以精心研究,努力形成一套深刻的生命教育理论体系,为实际开展生命教育提供理论指导。
党的报告明确指出:“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作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高校作为生态文明观教育的主阵地,积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对于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生态文明观与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的内涵
关于生态文明观,至今尚未有统一的定义。例如,有的学者认为生态文明观是人们不断反思生态环境问题而形成的理性认识;还有的学者认为生态文明观是人们关于人、自然和社会三者关系的理性认知;还有的学者认为生态文明观就是人们关于生态文明的一系列观点总和。综合众多学者关于生态文明观的论述,笔者认为生态文明观是人们不断反思生态环境问题后形成的关于生态文明的一系列观点的总和,其核心是人、自然和社会三者关系的理性认知。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是指高校对大学生开展以生态文明为核心内容的思想教育,进而促使大学生积极弘扬并践行正确的生态文明观。
二、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融入思修课的意义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融入思修课能够有效促使大学生形成、弘扬并践行正确的生态文明观。1.提升保护环境的生态文明道德素质。目前,一些大学生存在生态文明道德缺失的现象。比如,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一些大学生便容易放松对自我的道德约束,乱丢垃圾、随地吐痰的现象时有发生。2.增强保护生态的生态文明法治素养。总书记明确指出:“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因此,高校将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融入思修课,整合思修课法治教育的相关内容,并积极开展生态文明法治观教育,能够有效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法治观教育,切实增强大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法治素养。3.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态文明消费观念。当前,一些大学生存在盲目消费、过度消费、超前消费等不良的消费现象,进而对我国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巨大压力。在大学生正确消费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高校将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融入思修课,并积极开展生态文明消费观教育,能够及时纠正大学生的不良消费观念,进而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态文明消费观念。4.树立敬畏自然、珍爱生命的理念。当前,一些大学生知道保护环境很重要,但没有从生命健康角度去审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因此,高校将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融入思修课,并积极开展生态文明生命观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敬畏自然、珍爱生命的理念。5.树立知行合一的生态文明实践观念。当前,一些大学生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知行不合一的现象。例如,一些大学生仅仅是在生态文明实践周、生态文明志愿服务活动等个别时期积极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当中,但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却忽视了生态文明实践。在这种情形下,高校将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融入思修课,并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实践观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知行合一的生态文明实践观念,进而激励大学生投入生态文明实践中。6.树立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同等重要的价值理念。在过去,我国一些地方存在只重视经济发展,而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现象,因此导致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进而给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严重影响。如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价值理念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价值支撑。因此,高校将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融入思修课,并积极开展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能够有效帮助大学生确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价值理念,进而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协同共生。7.确立为建设美丽中国而奋斗终生的人生追求。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建设“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的美丽中国已经成为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奋斗的目标。然而,建设美丽中国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靠一代又一代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者为之付出辛勤劳动。因此,高校将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融入思修课,并积极开展生态文明人生观教育,能够有效帮助大学生确立为建设美丽中国而奋斗终生的人生追求,进而为建设美丽中国培养有理想、有担当、有追求的生态文明建设者。
课堂教学活动是面对着不同个性的生命体,它又是充满活力的生成的过程。教学活动正是“静态预设”在课堂中“动态生成”的过程。重新认识课堂,也就是在重新认识教师和学生生活的舞台和空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可见,课堂教学预设是必要的,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计划性和效率性,在这种设计中,是教师对课程的创新和开发过程,它需要教师的再加工,既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又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对学生而言,即需要预设性发展,也需要生成性发展,它是个性的张扬,心灵的共鸣,思维的共振。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想驾驭课堂,只有拥有最先进的理论和认识能力,才能得心应手,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应学生而动、应情境而变,课堂才能焕发勃勃生机,显现真正的活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教学预设就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反映教师的教。它集中体现教师的理念、智慧、机智和经验等要素。课堂生成是伴随着课程改革派生出来的崭新理念,它是在一个个生命体鲜活的活动过程创造出来的教育资源。课堂上,学生是否都各尽所能,感到踏实和满足;学生是否对后继的学习更有信心,感到轻松,是衡量生成的标准。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因生成而精彩。如果没有课堂生成,学生的主体性将无法体现,学生的数学探究活动就不是真实的,从而无法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虽然我们对课堂进行了预设,但是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及多种因素之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按照预定的轨道进行。那么,该怎样转变意识理念,关注课堂的预设与学生的生成。
一、尊重学生的生成,给学生的生成营造氛围
如果每次学生有了创造的火花,有了有价值的生成,而教师给他的则是失望和不能满足的信息,学生的主动、积极思维就会被磨灭,这样对学生的培养显然也是一句空话。所以,在教学中,当学生有了火花生成时,不要被这种火花电倒,采取积极的鼓励态度,如果学生的这种火花在课堂上无法进行研究或展开的,则留到课余或其他条件成熟时再研究,而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全程参与和关注,不要简单的布置学生下课之后再研究,然后就不了了之,学生由于受到年龄、心理方面的影响,不可能会再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一次机会也就这样消失了。要让学生有这样的感觉:无论是在课堂上能研究的还是不能研究的,只要是我提出来的而且是有价值的,老师都会很重视,而且会和我一起想办法创造条件去进行研究。时间一久,学生的智慧潜能会火山爆发般的吐露出来。这时不让学生去自主研究也不行了。
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我是这样进行预设的:想一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哪些条件有关?同学们有过预习并经过思考,纷纷发言:“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底有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底边的高有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斜边有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相邻的两条边的夹角有关。”由于前三个问题我都有预设,而第四个问题超出了我的预设。尽管有些胡思乱想,但我认为学生提出的新问题很有价值,因此改变了原来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就这几个问题进行探究,找出其中的规律,并举出生活的实例来验证。结果,学生探索热情高涨,对平等四边形的面积的内容掌握的更为牢固。
二、在“预设”中给生成留足空间
在教学中,预设是必要的,因为教学首先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但同时这种预设是有弹性的、有留白的预设。因为教学过程本身是一个动态的建构的过程,这些由学生的原有经验、知识结构、个性等多方面的复杂性与差异性决定的,因此,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情况,从而使整个预设留有更大的包容度和自由度,给生成留足空间。
例如:我在教学《小数加减法》时,课前发现班中大部分同学在平时的购物中已经有计算小数加减法的生活经验,有一小部分同学已经初步知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于是,我果断地将原先教材安排的小步子教学进行了整合。采取了开放式的教学:在课开始时,我出示纸尺子让学生观察长度并用米做单位表示长度(两位小数),而后撕掉一部分让学生说说剩下多少米?学生自己解决了这道一般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小数减法题。我又让学生把式子中的长度用厘米作单位来表示,从而比较整数加减法与小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相同计数单位对齐)。接着让学生想在小数加减法的计算中还会有什么特殊的情况,编成题自己解决。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学生通过思考交流生成出了所有的特殊情况(结果末尾有0的,需要借位的,整数减小数)。反馈时,让学生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再通过老师的追问学生自主地归纳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学生你一言我一语,相互启发,互相指导,互相渗透。一节课就学会了原来需要3节课来解决的内容。
三、及时调整预设,为生成腾出空间
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有时,由于教师没有预见到学生的个别生成,所以一旦学生提出来之后,没有及时调整好自己的预设,而是匆匆的予以否定掉,当然,这有教师临时应变上的能力不足,同时也是平时训练中没有重视学生的生成的体现,只有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有这种意识了,在课堂实践中也好好的做了,遇到超出预设的现象也会合理的去处理了给学生腾出空间,为学生生成提供条件,鼓励学生生成。
例如:教学“角的认识”时,我提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关于角你知道些什么?这下可好,学生说羊角、牛角、尺的尖尖角、甚至于人民币中的角,样样都有。这正是学生认识的生活中的角,教师要耐心等待,多加鼓励,巧妙引导。教师可以启发,数学中的角与刚才说的生活中的角有所不同,请你画出一个你认为的角。学生在画角的过程中,充分显露思维水平,互相启发、交流、逐步完善。只要教师能很好地把握教材,有足够的教学机智,给学生留有空间,就可能将问题变成新的教学资源。
总之,对课堂的预设是很有必要的,而且还要尽可能使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情况,使课堂教学沿着预设的轨道前进。但教学过程是随机生成的,学生的学习情况经常与预设有些差距。此时,教师应运用教学机智改变原来的教学方案以适应学生,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师生在互动的教学过程中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