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法

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法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1-26 15:28:40

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法

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法例1

应用型本科确实本身包含的内容很多:如应用型本科的涵义,如何建设应用型本科,应用型本科的特点等等,作为一个普通教师,我在参看一些文献之后,比较赞同陈小虎在“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理念及其路径选择”中的提法:该提法认为:近年来,参照国外的分类和结合我国的实际,大家对我国的高等教育分为研究生教育(硕士、博士)、本科教育与高职高专教育三大层次和将高等学校分为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我们称为教学应用型)和职业技能型四种类型基本上有了一个统一的认识。而教学应用型高校则着重承担面向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主要致力于社会现实问题和生产实践问题的研究与探讨,主要从事将高新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而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但文献没有提出应用型本科与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区别,因此,我认为他的提法还不够完善,这只是应用型本科的基本要求,即应用型本科的立足点,应用型本科还要注意与高职院校相区别,在关于应用型本科的基本特征的探讨中,厦门大学史秋衡教授的研究还是比较全面的,即价值取向体现行业性,设置目标体现应用性,课程设置体现复合性,培养过程体现实践性,但我觉得和高职院校的区别在于,还要体现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不能完全就是技术工人,更重要的是能举一反三,有着熟悉基本功的中,高层管理人员,这样才能突显应用型本科的特色。所以应用型本科办学我的看法是:以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起点,在教学过程中以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提高为准绳,以期为社会培养更多出色的中、高层管理人员。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地方本科高校培养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指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人才,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主要从事一线工作的技术或专业人才,他们主要是掌握和应用知识,而非发明和创造新知。这是刘耕在《中国高教研究》(2006.5)中提出的“务实致用:对地方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与跨国企业的合作越来越多,我们发现这也需要更高水平的人才来满足市场和客户的需要,因此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的根本要求中除了掌握专业的技能,还必须懂得创新和跨领域合作。要完成这个目标,就要从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和实施来具体展开,在这方面蔡敬民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战略思考”中,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看法,即需要加强应用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实习基地的建设。因此我们发现课程设置也需要随着社会的变化和需要做相应调整,如旅游专业,前些年小语种导游,比较吃香,但最近中日关系紧张,现在学日语和做日语导游的都相对减少,所以我们的课程设置和培养计划都要进行相关调整,而学金融的学生却日益增加,所以我们也要调整最新的需要。即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改变课程计划和设置,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目标驱动的人才培养机制。

三、目标驱动的教学方法创新

在人才培养目标驱动的情况下,具体教学方法的创新也与课程性质有关,接下来我将从旅游与酒店实践教学的角度进行分析:

旅游管理专业中,《现场导游》是该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该课程主要分为导游讲解、回答问题和导游人员的基本素质三大模块,我在教学课程中,主要采用了下列教学方法。

(一)示范法

在播放湖南省导游资格证考试示范光碟后,要学生注意听每篇导游词的语言、语音和语调,特别要从景点讲解导游员的角度,提醒学生该注意的事项,如结构完整,信息准确,方法恰当,讲解生动,紧扣主题与背景结合。此外我还会自己亲身给学生做示范讲解,并且会把自己去景点听当地导游的内容加进去,让学生在导游词创造上下功夫,力争在讲解内容上有所突破,这种示范教学法的应用使得学生一方面达到最基本的考试要求,另外一方面还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提高导游讲解能力打下基础。

(二)激励法

我会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讲解,当然在分组的过程中,也是按照学生将要选择备考的景点进行分组,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和团队的一致性,当然在这个团队中也会要求有具体分工,如有人负责导游词的撰写,有人负责ppt的制作,有人负责最后的讲解等等,当然最后还要评出,本组最优秀的个人,最后还要评出最优秀的团队,当然还会兑现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这样就能激励其他同学继续努力,迎头赶上。

(三)案例法

为了让学生的应变能力有所提高,我在实际教学中应用了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分析游客带团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游客证件丢失、游客走失、漏接和误接等等,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关键方法:首先反复审题,找出问题的性质,其次分析问题,与谁相关,主要是地陪还是全陪,最后组织语言,理顺思路,表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启发法

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方面,我会通过介绍教材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从中认识到导游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如敬岗爱业,要遵守一定的职业道德,不能套汇,炒汇等等,让学生举一反三,无论从外在形象还是内在素质都要符合导游人员的礼仪规范,在穿着方面要得体大方,表情自然,仪态大方,符合导游人员的形象气质美。

教学方法,是针对总体的教学走向。它是在一个教学阶段贯彻终始、我们要坚持的教学理念、对学生的要求。他是不能随意更改的。他是一个老师独有的手段与特色。但是,技巧与技能,是我们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根据所遇到的情况在不断调整中改善教学效果的手段。这对于方法是一种完善。如果一定要说两者的区别,就是,一个是总纲领,一个是装帧、边幅。技巧和技能可以博采众长,但一定要确定属于自己的教学目标与模式,每个老师对学生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导致方法方针不尽相同。这个,是不能依葫芦画瓢的。要注意。因此我在教学中会将教学方法与技巧结合起来,如在示范教学法中,我就会配以情感影响的技巧,让学生更加生动地体会到实地导游的精彩;在激励教学法中我就会配以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的技巧,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获得成功的喜悦;在案例教学法中,我就会配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技巧,而且会根据每个学生自身的知识构成差异来因材施教;在启发式教学中,我会配以图片、文章和视频等技巧让学生对导游的形象逐渐清晰和具体化。

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法例2

酒店管理是指对酒店的经营和管理,是以管理学的一般原理为基础的一门独特的综合性管理学科。根据酒店管理自身的规律,《酒店管理》课程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酒店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具体的管理工作内容,相比其他课程而言,显得更枯燥,学生更难理解。为了让学生学好这门课程,更好、更快地适应未来酒店业的工作,教师在讲授时应既注重酒店管理理论的系统性和严密性,又注重酒店管理的实践性和创新性,这样才能培养实用型人才。

一、传统的教学方法

(1)结构完善的教学过程。为了保证酒店管理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严密性,确保教学质量,结构完善的教学过程是必不可少的。

在每一章节学习之前,向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包括基础知识目标和基本技能目标。基础知识目标是学生通过学习要了解、掌握、理解的知识内容,讲授时可以通过案例教学、启发教学、对比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突破重点和难点。基本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根据酒店管理相关案例折射的系列问题分析、思考酒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找出更好、更切合实际的解决办法,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除正常的课堂讲授外,要注重相关的知识链接,介绍成功酒店集团的经营管理经验,拓展学生的视野;要广泛引用相关案例,提出问题,通过分析、讨论,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通过管理方面的寓言故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小故事中明白大道理。

每章节课程完成时,先让学生进行小结,回顾所学知识,加深印象,同时锻炼学生的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作业的布置分为两类:一是基础知识思考题,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的掌握;二是基本操作技能题,帮助学生更深一步思考所学知识。这类题目大多是根据所学的管理知识,要求学生结合当地某酒店的管理现状谈谈该酒店管理中的存在的问题或上网查阅相关资料思考一些管理方法的利弊等。最后布置学生应预习的后续内容,同时提出预习要求,为下次课程作准备。

(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为适应课堂教学需要,专门制作了与课程相配的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使学生更快获得最新的知识信息,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保持和有效运用。

(3)技能操作和带薪实习相结合的学习方法。酒店管理课程的实践性很强,技能操作训练是不可少的。如激发学生创造性的体验式教学,结合酒店管理某些环节让学生模拟服务人员和顾客进行操作演练,其他学生观摩。之后教师组织学生根据所学的酒店管理知识对演练过程展开讨论、总结,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对课程、对未来职业的热诚和兴趣,甚至还可能引发出一些有价值的、有趣的、具有独造性的提高酒店管理的理念,培养出高品质的专业管理人才。同时利用假期适当安排学生到当地各大酒店带薪实习,通过实习,学生既能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联系起来,又可以学习、借鉴各大酒店的管理经验。

二、人性化的教学方法

现在的中职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较差,学习兴趣不高。《酒店管理》更多讲授的是各岗位的的业务范围、工作职责、服务程序、服务质量标准及应该具有的工作技能和知识,内容枯燥,如果教学方法单调,学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

市场经济下的职业教育,应该是培养社会需要、适销对路的人才。酒店管理要以人为本,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为了让学生今后更好地适应酒店的工作,做好酒店管理工作,除了向学生传授书本上的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在教学中使用人性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书本之外的、酒店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1)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酒店行业的工作,除培养学生仪容仪表、礼仪礼貌、语言交际能力、应变能力、服务技能和服务技巧等基本服务素质和基础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组织、经营、指挥、培训能力外,还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具体操作训练中,不仅让学生动手,还要让学生动脑,勇于创新,从实践中找到更好的操作方法和管理方法。如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酒店各个部门的岗位设置、设施设备管理及各部门管理要点,我们的实训教室是根据授课内容不断变化的,并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根据前厅部、客房部、餐饮部、人事部等各部门的特点对实训教室进行装扮、设计,模拟设置工作岗位、人员配备、工作安排、设施设备管理办法等,各小组说明设计的原因及好处,之后组织学生讨论哪个小组的设计安排最好。或设计某张宾客使用的卡片、表格时,分组完成,各组比较,选出最好的解决办法或设计方案。这样既锻炼了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2)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观看余世维、易钟等名家讲的酒店管理方面的碟片,尤其是余博士讲的《宾客期望的酒店管理》,站在宾客角度来讲酒店管理,加上他的演讲风格生动、幽默,案例多,学生非常喜欢看。通过观看,学生可以了解各大酒店好的管理方法,开拓学生的视野。为了加深学生印象,看完后让学生互相交流一下观后感,谈谈印象最深的案例是哪个,让学生设想如果自己是酒店的管理人员,遇到类似情况会采用哪种方法,选择的原因是什么……这样不仅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还教会了学生在不同的管理风格中作选择,明确自己选择的原因。

(3)培养学生酒店行业所需的素质和能力。面对即将从事的酒店业,学生应将酒店员工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在学习、生活中慢慢树立,养成习惯,为今后的就业奠定基础。

①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为了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要求学生应注重自身形象,讲究仪容仪表、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善于微笑,能适时微笑服务。加强学生礼仪教育,将服务工作中的“三轻”即走路轻、说话轻、动作轻应用在生活中,主动礼让他人。正确使用礼貌七声:即欢迎声、问候声、敬语声、致谢声、道歉声、回答声、送客声。锻炼学生察言观色的能力,做到四勤,即眼勤、口勤、脚勤、手勤。培养学生养成做事用心的态度,做好细小工作,注重细节。为了理论联系实践,教师还应经常组织学生作为志愿者参加学校和校外的各项会议、活动,为参会者做好服务工作,以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

②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一方面酒店员工在付出劳动和知识之外还需要付出情感劳动,为客人服务时要保持彬彬有礼、微笑、热情的态度,使客人产生宾至如归感。同时,酒店产品生产和消费的同步性,决定了员工的情感表现对客人的感知和满意度有重要影响,这要求员工在工作中应随时准备为客人提供优质服务。另一方面酒店行业是一个工作时间长、工作压力大的职业,酒店基层员工工作大多是重复单调的体力劳动,劳动强度大,如果酒店制度管理缺乏情感色彩,惩罚措施多于奖励激励,员工会在心理上产生一种紧迫和受管制感。由于客人素质参差不齐,当挑剔的客人对服务员横加指责时,服务员也必须保持温和有礼的态度。随时提供优质服务和巨大工作压力的矛盾要求员工的忍耐性要好。没有良好的承受挫折能力和适应性是很难在酒店行业里大有作为的,更不可能成为优秀的管理干部。因此,教师不仅要在教学过程中模拟场景锻炼学生的自控能力,更要在学习生活中锻炼学生的自控能力。

③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酒店业有一个原则:“100-1=0”。在整个服务中,个别员工的不负责任会把全体员工辛勤工作的成果一笔勾销,让客人对酒店的印象大打折扣。同时,员工在为客人提供优质服务时,需要部门内部以及部门之间的良好沟通和协作,所以团队协作在服务行业中尤为重要。为了培养学生协作精神,应经常开展一些以班组为单位的集体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也可成立各种兴趣爱好团体等。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管理能力,可每10名学生为一个班组,管理班级一个月,月末总结管理情况,分享管理经验,使学生将所学管理知识应用在班级管理中。

④在教学中体现情感管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指出,任何人都有被尊重、被肯定的需要,尊重和信任员工是情感管理的基础。为了让学生学会情感管理,教师要以身作则,尊重和肯定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意见,肯定学生的成绩,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沟通。教师要对学生充满热情,以情感人,用心、用情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并善于与学生沟通,以培养学生与他人沟通的能力。

总之,通过传统教学法和“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教学方法,能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具备酒店基本服务与管理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从而使他们成长为以技能水平为目的的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温晓婷.现代酒店知识与管理II管理人员必读[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2.

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法例3

引言:

人类社会已迈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发展的核心在于创新。而创新能否实现的核心问题取决于人,取决于人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每个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重要课题。在这种大背景下,研究和践行陶行知创造教育理论,把职业技术院校建成学生“创造教育”学习的第一场所,建立与社会生活实际密切配合的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发挥职教语文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的独特优势,这些对于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区域创新型城市的建立均具有很大的必要性。笔者及课题组的成员,在职教语文教学中践行陶行知创造教育理论,经过大量的研究和实验,总结出如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方法。

一、树立陶行知创造教育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中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20世纪初提出了创造教育理论。这主要是针对当时的教育弊端所提出的。创造教育思想内容主要是注重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创造意识和创造思想,注重培养学生“别出心裁”的能力,使学生成为“至真至善至美”的活人。而达到这样目标的途径就要让学生去做,在做中学,要行动起来,解放学生手、嘴、脚、大脑,解放学生的时间和空间。只有通过做,才会发现困难,困难解决了,新价值才能产生,而想办法解决困难的过程就是创造的过程,这一思想对于占据中国教育半壁江山的职业教育有很大的借鉴价值和意义。首先从职业教育培养的目标而言,培养的是能够从事于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实践性人才,而不是具备丰富理论知识的科研人员。这就强调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动手能力的重要性。同时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必须是适应时代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人,如果不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很容易被淘汰。其次,针对职业教育的对象而言,职校生形象思维优于抽象思维,能较快地获取经验性和策略性的知识,而对陈述性的理论知识却相对排斥。所以学习中应该以感性认识、行动把握为主,也就是“做”很重要。最后从职业教育的现状而言,我国职业教育的教育方法仍未摆脱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重讲有余实践不足,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同时功利性较强,过分强调职业技能的培养,忽略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所以严重排挤语文等人文素质的软科学严重排挤。这也与职教语文教学存在众多弊端进而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有重大关系,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学生的后续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因此职教语文教师应该秉承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理论,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以生活为内容,让学生灵性地学习语文

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他强调只有以生活为内容的教育,才是真正的创造教育,也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出学生的聪明才智。他进而指出“语文即生活”,语文教学应该生活化。只要善于挖掘,就会发现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教学资源,如果能够很好地取舍,引入课堂,学生喜闻乐见,教师也会教学轻松,师生在一种和谐共生的氛围中完成教学目标,容易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那种脱离学生、脱离生活、脱离社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符合职校生的智能类型,在教学中必然会举步维艰,教师痛苦,学生沉闷。那么如何把生活和语文相联系,实行语文教学生活化呢?笔者有如下建议:

语文教学生活化,强调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的内容,进行生活教育,让学生明白“生活和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陶行知语)。

长期以来,传统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脱离生活,脱离社会,脱离实际,致使语文学习成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这就更谈不上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培养了。因此,语文教学应该摆脱“三脱离”,实现“三贴近”,即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实际和贴近社会,把生活充分引入到课堂中,用生活诠释语文,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学习理解生活,目的是更好地懂得生活,将来更好地改造生活,成为生活的主人和创造者。

1.观察生活。善于观察生活是热爱生活的人具备的能力之一,所以语文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生活的能力。在教材中,有的课文所写的内容或对象经常是学生们在生活中再熟悉不过的事物或现象,但学生因为平时不善于观察,所以对此在内心并未存在相关的知识架构,造成对文章的深入理解的障碍。如果老师去讲,学生们不屑去听。所以教师应该以此为契机指导学生学会细心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相关现象。如学习季羡林的《清塘荷韵》一文时,笔者就要求学生熟读课文,不过多讲解,然后要求学生去观察不同时期荷花生长的过程和形态,甚至要求学生把不同时期荷花的形态画下来,进而思考荷花在人们生活中的用途。学生们积极参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攻自破,同时还衍生出很多新知识。 转贴于

2.再现生活。职业教育的教学应该以情境教学为主,这是建立在“建构优先”的教育哲学基础之上。在情境教学中,学生是基于行动、生成和建构意义的“学”,学生是主动存在的,而教师是基于支持、激励和咨询意义的“教”,教师是反应存在。所以在语文教学中真实再现课文内容,使学生如临其境,有助于促进学生获得对一个知识领域的生成性理解,事半功倍。如学习《氓》《雷雨》《祝福》等文章时,笔者要求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倾情演绎。学生们认真研读课本,反复讨论,揣摩不同人物的心理和角色定位,这个过程便深入理解了课文。同时,学生们思维活跃,紧跟时代,演绎了现代版的《氓》,把文中的生活和现代生活进行了比较再现,效果很好。

3.体验生活。这里的体验即为“有目标的活动”,即行动、做。“通过行动来学习”是陶行知的创造教育理论实施的方法,也是现代职业教育教学关注的一面。教师把课文内容形象展现给学生之后,要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思维的元认知,进一步加深体验和感悟。如学习毕淑敏的《提醒幸福》一文,笔者把课文中描写的幸福瞬间结合学生的实际做成幻灯片,让学生们体会到自己每天生活在幸福和爱中,应该学会珍惜,学会热爱生活。同时要求学生给爱自己的人做一件事,让别人感到幸福。这样学生明白了“生活即语文”,提高了生活的觉悟,拓展了创新思维。

语文教学生活化,不仅克服了语文教学中只重语言智能的弊端,而且优化了教学过程,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教学中来,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这样,有利于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三、改革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职业教育的教学所涉及的教学方法,应该有所创新,由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传统方法向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等转换,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特别注重学生创造个性的发展。这也是陶行知创造教育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陶行知反对偏重书本知识、偏重主观研究、没有发明的心理教育,注重体验教学法,侧重培养学生独立思想的能力,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能想。通过实践,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扮演组织者、协调人的角色,勤于提供帮助、咨询,在课堂上流汗的应该是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教学以师生及生生互动的合作行动为方式,以强调学生自我构建的行动过程为学习过程,以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整合后形成的实践能力为评价标准,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和创新性人才。

如学习《世间最美的坟墓》一文,第一步,笔者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给以分析、评价和质疑。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谈出了不同的见解。如有一部分学生认为这篇文章简短而有内涵,有一部分学生则认为此文很普通,甚至在用词上存在不妥之处。第二步,笔者并没有忽略学生的看法,而是以此为契机,让学生分组展开辩论,通过精彩的唇枪舌剑,学生们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达成了共识。第三步,教师针对辩论多元评价,同时给以明确的指导,把此次课的重点和精华知识巧妙地融入其中。第四步,就文章主题,结合社会现实,谈谈自己对美的认识,从而树立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第五步,请一位同学以导游的身份带领大家观瞻墓地,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课堂上给大家建构了一次生动感人的旅游历程。同学们重新回归课文,也加深了对文章主题的理解。这样,通过师生多种形式的互动,学生不仅开阔了思路,展示了思维的灵活性,并表现出一种探求知识的欲望。对于学生碰撞出的思想火花,教师要从正面给以肯定和启迪,培养学生善于质疑、善于否定的思想品质,从而不断创新。

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法例4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3-0154-02

为了保障土木工程事业可以有源源不断的人才得以应用,各大高校一直在对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进行改革与调整。土力学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性知识,该学科贯穿在整个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实际施工有着指导性作用。通过对高校土力学教学进行研究,我们可以发现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并没有对土力学教学进行改革,教学方法凸显出一定的陈旧性,使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受到严重阻碍,因此设有土木工程专业的高校,应对土力学教学进行反思,找出其中的缺点和弊端,通过革新教学方法,提升该学科的教学质量。

一、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

创新从表面上看意思较为简单,就是对传统的突破与革新,但对创新进行深究可知,创新可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并且包含多个层级。一般可将创新细化为三个层级:(1)首次创新;(2)集成创新;(3)学习理解后再创新。由于创新存在层级上的划分,因此创新人才也相应地产生分类,并且与划分的层级相适配。在实际生活中,可以进行第一种创新的人才并不多,大多局限于学术层面,而后两种则比较多见,具有一定的应用性。就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来看,其创新应更加侧重于实际的应用,通过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方式,让学生在步入工作岗位后发挥一定的作用。而站在应用型人才的角度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土木工程专业中创新型人才的几个基本特征。

(一)具有良好的理论基础

理论可以指导实践,缺乏理论支持的实践活动在科学性以及合理性上都存在不足,严重影响实际工作的进行。因此,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在进行课程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树立稳扎稳打的意识,对课上教授的所有理论知识进行全面掌握,理解和吃透每一个知识点,为今后的实际工作做好准备。

(二)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理论与实践是不可分割的两部分。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偏重任何一方都会造成教育教学方面的缺失,不利于学生个人能力的提升。在进行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做好课堂教学外,还会组织学生进行大量的实践性活动,让学生通过观摩、实习等方式对未来将要进行的工作有个全面的了解,同时在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在教育改革的要求下,现代学生实践课程的展开要更加地具有针对性,符合学生的发展情况,让他们在实践课程中得到更多的收获。

(三)具有较为全面的综合素质

素质教育在我国已经推广了一段时间,目前已经形成良好的发展势头,对学生的成长起到积极的作用。高校教学在进行的过程中,一直朝着素质教育的方向迈进。为了达成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都进行了改革。就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而言,在对其素质进行提升的过程中,应在创新能力、开放思维、团队合作等方面下功夫,并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这些素质的培养,制订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并将这些方案融入日常教学,使学生在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让其素质得到潜移默化的培养。

二、土力学课程概述

土力学课程是学生学习土木工程专业接触较晚的一门学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涉及的理论内容较多,但内容较松散,学术性不强,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在直观方面并没有可以让学生观察或者接触的具体工作,使得学生在实践方面难有收获。因此,土力学一直是学生较难掌握的一门学科。

土力学属于专业课程范畴,既有基础性又有专业性,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从这两个特性出发,进行合理把握,以便提升课堂授课质量。土力学教材的最突出特点是内容较为松散,其对土木工程的多个方面都有涉及,且研究对象以及提出假设等数量众多,内容差异大。不仅如此,土力学在授课过程中并没有单纯地应用本学科内容,其还应用到一些关联学科的内容,如数学、力学等,如果学生在之前的专业课程中没有学好,在学习土力学时往往会比较吃力。

值得注意的是,土力学对学生专业知识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缺乏土力学的支持,学生之后的学习将困难重重,并且通过土力学教学的进行可以对学生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进行处理,让学生距离创新应用型人才更进一步。

三、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土力学教学方法

(一)强化基础教学

土力学与其他学科相比,在内容体系安排上稍差,存在内容松散的特点,要想对土力学进行整体性的把握,十分困难。因此,土力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授课的过程中,要从基础入手,让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有效掌握,以降低学生学习土力学的难度。具体来说,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土力学的框架进行明确,让学生围绕土力学研究方向、涉及核心问题以及土力学主要理论等学习。并且,在进行章节教学时,教师要搞好最后的总结教学,让学生对每一章的知识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

(二)鼓励学生思考

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前提之一,是学生要进行主动的思考。只有让大脑充分地转动起来,对课堂上的学习内容进行不断探究与分析,才能避免学生思维的僵化以及学习的被动。在土力学教学过程中,由于学习内容相对较难,且教师忽视对学生的启发与引导,绝大多数学生不具有主动学习的意识。鉴于此,土力学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参与学习,对所学知识进行思考。首先,教师要在教学规划中,制定课堂上可能应用到的启发性问题,设定教学基本流程,在教学的过程中按照流程向学生发问,进行小组探讨,最后就结果进行表述,由教师给予点评。教师一定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单纯地依靠教材,应适当地加入一些实证,进行针对性分析,这样才能让学生思维得到更好的发散。其次,教师要了解学生对土力学的看法和认识,听取学生给予的意见,合理改革教学方式和调整教学内容,让学生体会被重视、被尊重的感觉,进而强化学生课堂主体的意识。

(三)创造实践机会

研究证明,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之间有着密切关系。土力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授课的过程中,应充分地利用实践教学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土力学实践课程一般在学校提供的实验室中进行,但由于学校教学条件不足,这方面常常受限。所以高校要在最大限度内对实验室进行完善,设立综合性实验基地,或者与企业建立联系让学生获得实习机会。教师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应把握两个关键点:一是放学生自由,让学生独立、不受限制地自主进行土力学实验或者实习活动;二是给予学生辅导,教师放手不是绝对性的,其放弃的是对学生的控制力,但要肩负起对学生辅导的职能,时刻关注学生的实践情况,给予一定的辅导或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使学生获得启发。

(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不同的专业在职业素养方面具有很大的不同,土木工程专业培养出的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只有在职业素养的支持下,学生在步入工作岗位后才能进行合理创新。具体来说,在土力学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1)矫正学生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应用正确的方式进行学习,在探究学习和自主学习中有所提升。学生只有具备上述能力,才能在离开校园后继续吸收相关专业知识,紧跟行业发展需求,时刻保持专业上的先进性。(2)巧用教材假设培养学生能力。土力学教材中有很多假设性的东西,教学过程中也经常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将解决问题的工作交给学生,不在课堂中直接给出推导过程和具体答案,而是让学生在自己或与小组成员探究问题答案。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不再畏惧问题解决,并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思维得到有效激发,更易形成创新能力。

四、结束语

创新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其不仅对各行各业的发展进行指引,同时也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只有提升现代高校毕业生的创新精神才能让其在工作岗位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对实际工作形成有益促进,因此,土力学相关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让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所提升,进而成为现代社会急需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法例5

1.全球化对法律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目前,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一些新型社会关系以及新的社会问题不断涌现,比如各种地区性经济合作组织或国际性多边经济贸易体系的成员国之间形成的全新关系;全球市场下,跨国公司与其母国、东道国等之间涉及保护、管理、规制等社会关系;人工授精、克隆等新科学技术的应用所引发的新问题以及全球变暖、跨国环境污染等。这些新的社会关系以及新的社会问题亟需新的实务型法律人才,即具备国际化法律职业能力的专业人才。所谓的国际化,就是要求法律人才不仅要通晓国际法律知识,并提高外语水平,特别是利用外语进行法律交流的能力,而且还要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法律规则和法律背后的法律意识、法律精神和法律价值,以及与之相联系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道德、伦理和传统等背景。

2.“卓越计划”为法律人才设定的基本要求。2011年12月,教育部与中央政法委员会联合出台了《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对高校法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思路,即培养造就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法律人才。具体来看,就是要求各高校厚基础、宽口径,强化法律职业伦理教育、强化法律实务技能培养,从而提高学生运用法学与其他学科知识方法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促进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深度衔接,使学生具有宽广、扎实的法学知识体系,如政治、经济、社会学等社会科学知识,一定的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知识,一定的计算机、外语等辅知识,成为应用型、复合型的法律人才。

3.区域经济发展对法律人才培养的需求。高校发展不仅仅在于理论突破与科研创新,还取决于市场对其培养人才的认同度。尤其是对于地方高校的法学专业来说,要依托区域经济与社会环境生存,因此必须有效利用当地经济、社会、法治环境为自身创造有利条件。如果忽视区域经济与社会对法律人才的实际需求而闭门造车,就必然导致其毕业生因无法符合市场需要而就业无门。同时,地方高校在法律人才培养定位时,还应结合自身特色,取长补短。以我校法学专业为例,在人才培养方面,一方面应结合我校在林学等专业的优势,侧重培养环境资源保护法领域的专门法律人才;另一方面,结合我省区域发展特色,即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亟待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劳资纠纷日益增多、农村土地问题等实际问题,可着重培养企业法律顾问、农民权益保护、劳动仲裁等方面的专门法律人才。

二、地方高校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育理念的滞后性。虽然近年来法律实践教学改革备受关注,但总体来看,多数地方高校的法律教学仍以应试教育为指导,忽视法律职业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缺乏创造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教育理念的滞后性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不合理与教学模式僵化两方面。首先,在课程设置方面多数院校仍以理论教学为主体,而实践教学课时甚少。并且虽然开设了诸如“司考实务”等课程,但教学中往往也并不注重实务,反而以考试为导向,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正如海南大学校长谭世贵所说:“如果片面地认为通过司法考试就是法学教育的根本目的,这给法学教育带来的影响将是灾难性的。”[2] 其次,在应试教育的理念下,课堂讲授仍是主要的教育模式,教师在课堂上更关注学生是否牢记唯一的考试答案,而忽视其思考、 推理及实践等能力的培养。在这种“说教”式教育模式下,学生难以形成自己的观点,甚至不知道“真理”具有多样性,最终丧失深入学习的兴趣。可见,以应试为导向的培养模式偏离了法律人才的培养目标。

2.传统实践教学流于形式。传统的法学实践教学主要包括“模拟法庭”、“法律诊所”、“毕业实习”等几种形式。虽然目前大多数地方高校法学专业均设有上述实践环节,但往往只是迫于形势或单纯为拼凑学时,缺乏科学系统的设置,故其实践效果有待商榷。比如“模拟法庭”中,让学生去“饰演”法官、律师、当事人等角色,模拟整个诉讼过程,以使学生了解基本程序。但是这种模拟活动的缺陷正在于“模拟”。教师与学生往往刻意选择一些典型案例,为了追求效果反复演练,最后呈现的其实就是一场按部就班的教学表演。再如“法律诊所”形式,即学生在教师监督下到社区从事法律援助等实务工作,以培训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以及职业伦理观念。这种方式本可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并能通过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帮助,使学生获得职业成就感与服务社会的责任感。但是实际上,由于师资力量缺乏或经费不足等原因,这种实践形式在地方往往很难顺畅推广,成效不尽如人意。“毕业实习”亦是如此。实习的目的本是希望学生通过深入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等司法实践第一线,在导师指导下直接参与处理案件。但同样受到学时、经费、实习基地容量等因素限制,以及缺少有效的成绩评价机制,学生参与程度总体有限,且易流于形式。

3.实践教学水平有待提高。列宁曾经说过:“学校的真正的性质和方向并不是由地方组织和良好愿望决定,不由学生委员会的决议决定,也不由教学大纲等决定,而是由教学人员决定的。”[3] 可见,教师在法律实践教育乃至整个教育活动中的主导地位。甚至可以说,作为教育中的主要责任者,地方高校应用型法学人才培养的成败,便取决于是否拥有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法学教师。现阶段地方高校的法学教师在实践教学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对实践教育不够重视,仍以理论教学为主或将理论与实践割裂开,使得理论缺乏深度,实践缺乏高度;自身实践经验不足,部分教师甚至未亲自参与过法律实务工作,只能照本宣科,实践教学内容较为空洞;欠缺对实践教学的深入研究,不能满足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需要,导致实践教学效果较差,等等。这些问题都使法学实践教育的质量大打折扣。

三、地方高校实务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1.深入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建立“高校与司法实务部门联合培养”机制。首先,学校应深化课程体系改革,设置理论与实践课程相结合的体系。开放型的理论课程体系,即打破专业壁垒,让学生掌握更广阔的知识体系。实务型的实践课程体系,包括法律诊所、律师实务、社区法务、模拟法庭等多种形式,全面培养学生的法律职业技能。其次,学校应与法院、检察院等司法实务部门合作,建立“高校与司法实务部门联合培养”机制。即学校选聘具有丰富法律实务经验的法官、检察官、律师等司法实务部门工作人员进课堂,为学生讲解经典案例和司法实务,定期进行专题讲座或直接指导学生模拟法庭等法律实践课程,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拓宽学生视野。

2.建立科学有效的实践教学成绩评价机制。地方高校法学专业应建立科学的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成绩评价机制,提高学生对实践教学活动的主观重视度。“实践教学目标的实践性、内容的开放性、形式的多样性、活动对象的社会性等特点决定了法学本科实践教学考核体系的构建应遵循多样化的原则。”[4]这种多样化不仅仅体现在考试形式方面,还包括考核指标和考核主体等多方面。首先,打破传统考试的固定模式,更注重实践过程。即将实践教学期间学生的持续表现作为一个整体过程来考查,更全面客观地反映实践教学的效果。其次,考核指标的多样化。实践教学的目的是为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乃至社交能力,因此不能单凭学生的理论掌握程度或实践中的表现进行考核,而应将学生的参与程度、主动性、积极性等多项指标都纳入到考核体系中。再次,考核主体的多元化。在每一阶段的实践教学结束后从指导老师、校外指导人员、当事人,以及同组其他同学等处获得对学生的评价,以使评价体系更全面。

3.鼓励法学专业教师积极参加法律实践,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所谓“双师型”教师,是指兼有教师资格和法律职业资格并实际从事法律实务的老师,这种教师兼具理论和实务的工作经验,能够把传授法律知识和培养职业能力较好地结合起来,有助于提高教学的实效性[5]。目前,大部分法学教师是从校门到校门,虽具有法学理论功底,但是直接从事法律实务的机会较少,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为适应应用型、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的需要,法学教师应调动自主意识,积极主动参加各种法律实务工作,诸如诉讼、法律咨询与宣讲,送法下乡等,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以“身教”为学生示范。从学校角度而言,应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科学规划,定期选派教师出外进修学习,参加国内外交流活动,以及到司法机关挂职锻炼,督励教师提升实践教学的能力。此外,国家及地方政府也应尽快出台“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标准,帮助高校组建真正高水平的“双师型”法学教师队伍,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实务型法律人才。

参考文献:

[1] 胡亚球.对中国法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与重构[J].法学评论,1999,(1):129.

[2] 谭世贵.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的改革与协调[J].法治论坛,2008,(2):28.

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法例6

二、高职院校创业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问题剖析

根据国家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和国家政策对创业的大力支持,目前国内大多数高等院校已经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许多高职院校也如火如荼的探索创业教育新模式,积极开始创业课程、举办创业活动。但在创业课程体系方面,高职院校仍面临着众多急需解决的问题。

2.1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各不相谋

从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和课堂教学,高职院校的创业教学和专业教学存在严重脱节,犹如“楚河汉界”互不干涉、互不融合。首先,高职各专业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并未考虑与创业教育的融合。一些院校仅将《就业指导》、《现代礼仪》等课程等同于创业教育的课程;一些院校虽独立开始了创业课程,但只针对少许学生开设如SYB创业培训班等形式的选修课程。其次,两者的教学目标毫无交集。多数高职院校认为,专业教育是以培养专业人才为目标,而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为目标,两者之间没有契合点[1]。况且,两种教育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然有异。专业教育着重突出实操实训,而创业教育则更多的以课堂的理论授课为主。

2.2创业教育课程内容结构不合理

总体来说,我国高职院校开设的创业教育课程呈现出孤立、零散的现象,缺乏完整的课程结构。因为大部分院校都是采用第二课堂的形式开设相关创业讲座、论坛或是创业计划大赛等;有些高职院校以第一课堂的形式开设创业课程,大多都是选修课程或是一门创业类必修课程,并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创业教育课程群。

2.3创业教育实践活动有限

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学生能具备创业精神、创业能力并能独立完成创业项目的

时代所需的人才。能力的提升来源于实践,因而学校的创业教育的重点应在于创业实践活动,但这正是学校创业教育的瓶颈之处[2]。首先,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高职创业教育课程仍以理论授课为主,忽视了学生创业体验对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其次,参加创业计划大赛和在校内开设店铺等已成为高职创业教育实践活动的首选模式。显然,真正的创业要比以上两种形式要复杂得多,单纯地运用这些方式是无法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第三,创业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老师本身创业经验有些欠缺,甚至也没有相关的企业工作经验,很难有效的对学生的创业实践展开指导。而大部分企业家受聘担任创业教育的专家,也一般只是开设讲座,对真正的创业实践活动的指导性不大。

2.4创业教育师资配置匮乏

由于高职创业教育的起步较晚,师资力量的不足已成为高职创业教发展的一大难题。当前高职院校承担创业教育的教师主要由两大类构成,一部分是从其他教学岗位转过来承担创业教育的教师,一部分是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老师。这两类教师最为突出的不足之处在于均没有创业方面的实践经验或企业在职经历,因此在创业教育培养中也很难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往往容易陷入“纸上谈兵”的困境。

三、高职院校创业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教学方法的创新

3.1高职院校创业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原则

课程设置是高职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主要载体,因为其最终影响到创业教育对象的素质、知识和能力水平。从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将创业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体系有效融合。如针对我校医疗设备应用技术专业可以加强技术创业思想的渗透,而针对药学专业学生可以加强智力创业思想的渗透;同时可以通过专业课程与创业课程的交叉融合,培养高职学生的创业意识和扩展学生的创业类知识面。第二、将创业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恰当分配。不仅应加强创业课程的实践环节比重,同时也可将创业教育的实践环节与专业的实践教学相结合。

3.2高职院校创业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内容设置

高职院校创业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内容设置应紧紧围绕着课程目标。而创业教育的课程目标是提高高职学生创业的综合素质,其核心是开发学生的创业潜能,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3]。因此,高职创业教育的目标体系可分为树立创业意识、掌握创业知识、提高创业能力三大方面。而与之相对应的创业教育内容体系应包括:创新创业通识课程、创新创业专业课程和创新创业实践课程。

创新创业通识课程: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提升学生的创业心理品质为主而开设的相关课程。由于创新创业意识是学生创业的强大内在驱动力,因此开设创业意识类课程可以使学生初步认识创新创业的基本概论和接触创新创业的相关实践活动,从而发展学生的创业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增强学生的创业信心。根据学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可开设《创业学概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创新创业理论》、《创业文化》等相关课程,让学生能真正全面的了解创业的意义;创业心理品质决定着创业者的创业成功与否,因为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总是要面临着各种心理压力,并应承受和调节各类压力,所以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是创业者必备的心理素质。创业课程的开设必须锻炼学生的创业心理品质,为他们的实践创业做好心理准备,因此相关课程可开设《创业心理学》、《创业伦理学》等。创新创业通识课程可以是面向全校学生的公共必修课和选修课,同时也可以通过创业模拟或实践活动来实施。

创新创业专业课程:主要以培养学生掌握与创业有关的法律、财税、管理等各种专业知识,为他们能应对今后的创业实践活动奠定基础。创新创业专业课程可开设《创业管理学》、《创业财务》、《创业法律》、《市场营销》、《项目运作与管理》、《团队建设与沟通》等课程。创新创业专业课程应突出与各专业课程体系的有效融合,因为创新创业专业课程既需单独开设创业教育课程,也应该渗透于各专业的专业课程教学。

创新创业实践课程:主要以培养和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而创新创业能力不可能通过创新创业理论知识教育就能完全掌握,更多的需要在创新创业的实践过程中完善、发展和提高[4]。因此,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应突破理论、课堂甚至学校的局限性,主要通过“创业感悟”、“创业实践”等形式来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其主要课程模式可以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举办创新创业活动。如创业讲座、创业论坛等,通过与成功企业家的面对面交流,使学生在“创业感悟“中总结成功经验。二、组织各类相关竞赛。如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挑战杯”、“专业技能竞赛”等项目,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三、创建创业实践平台。通过产学研的项目,为学生建立实践活动平台,指导学生开展小微项目创业,以此来锻炼和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

3.3高职院校创业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保障措施

1.加强创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创新创业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在高职创业教育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于高职“创业双师”教师过于匮乏,导致创业课程主要以理论授课为主。因此,高职创新教育的突破口是需要打造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和创业实践型教师,从而改变依靠学生管理人员、就业指导人员和管理专业教师的现状。在师资建设方面,学校可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教师进行创业实践,选派教师参加创业培训;同时可以引进和聘请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企业家或工商、银行类单位的专业人士兼职指导学生的创业实践工作。

2.加快创业教育管理机构的建设

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法例7

1 当前高职院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

(1)目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观念落后。部分高职院校还没有从根本上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缺乏足够的认识,缺乏现代的办学理念。

(2)高职课程体系不能及时适应市场及岗位变化。部分专业和课程设置不能及时适应市场需求;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缺乏创新,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缺乏自己的办学特色;师资力量薄弱,难以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3)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够科学、实用。部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单一、滞后;应用型创新人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职业素养薄弱,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存在一定的差距。

2 高职院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意义

高职院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用人单位发展及高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1)社会发展的需要。知识经济快速发展,新时代对人才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把知识运用于实践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实践能力被社会和企业广泛认可。只有具备较强综合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创新人才才能更快更好地融入社会。

(2)用人单位发展的需要。处在社会转型期,企业对人才需求不再只看重其学历、毕业院校等,而是更看重人才的应用创新能力,即能否迅速为企业带来生产力。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需要一大批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3)高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高职学生只有具备足够的应用与创新能力,才能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才能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并通过就业获得经济收入、社会认可及自我价值的实现。

3 高职院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策略与方法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不足之处,基于高职学生就业需要,探索和研究高职教育中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对策与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3.1 以现代市场需求为导向,确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应以现代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实现就业为最终目标。首先,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内涵发展为主,推崇“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教育观。面对当前就业竞争的日益加剧,高职院校必须以就业为导向,把握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办学方向,准确把握市场对高技能人才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具体要求,真正做到从行业实际需求出发,科学合理定位,培养具备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其次,要树立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教学质量观和创新教育观,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例如我院探索出了校企融合、工学结合的“五同”科学人才培养模式,使人才培养和人才使用融为一体,突出了我院的办学特色。

3.2 推进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更新,探索“立体化”教学模式

首先,高职院校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设置与内容安排,并根据市场与岗位需求不断的调整与更新。缩减一些理论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增加一些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不管是理论体系还是实践体系,均以应用为主旨,以能力为核心,突出职业性,以保证高职课程体系能快速适应职业结构与岗位的不断变化,所培养的人才能够适应未来岗位的发展需求。其次,在教学实践中探索“立体化”教学模式,使知识点、能力点与思想教育要点相结合,给学生以“立体”感,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得到充分的调动。通过教学设计,整合教学资源,运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任务驱动和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旨在更好的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3.3 加强实践技能培训,兼具人文精神渗透

技能培训对培养和锤炼应用型创新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上,首先,高职院校要建立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实习实训基地,校企共建产学研基地,“把学校直接办到企业去”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设条件。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方法,并将理论知识学习、专业技能培训与职业意识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其次,建设校园文化,提升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整体素质。通过人文社科类课程教育和“第二课堂”的相关活动,注重素质教育,改善学生的思维方式及综合能力,加强文化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加强学生的职业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此提升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综合素质。

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法例8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3(a)-0206-02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多定位为高级技能、应用型人才。社会的发展在需要大批技能型人才的同时,更需要人才具有一定创新性即创新技能型人才。创新技能型人才是指具有专业知识和通用知识的,同时具有精湛的专业技能、强烈的创新欲望和较好的创新能力,并能创造出既有创意又有一定社会价值的新产品的人才。

加强高职院校创新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是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重要举措。高职院校不应只重视学生的专业知识与应用技能的学习,更应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的培养。

加大创新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力度,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职业技能,逐步形成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成为了高职院校的使命。

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辽宁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5―2020)》等有关文件的指引下,结合该校办学条件、办学特色以及办学阶段,广泛开展了“教师教学方法改革认定工作”。通过教学方法改革认定工作的开展,大力促进了教师的教学研究及科学研究,提高了教师的授课能力和教学质量,增强了学生的主动探索和合作创新意识,推动了该校创新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1 教学方法应用的现状

科学的课程体系需要良好的运行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果,这就对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高职教育中,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虽然广受诟病,却依然存在。目前,大部分教师能够认识到教学方法必须性和必要性,但诸如“项目化教学、启发式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大多都停留在口号阶段,在传统课程教学中实践起来困难重重,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职业教育发展现状认知、课程体系本身、师资条件、教学条件等等。

2 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结构性失业”的局面成为职业教育的突出问题,如就业竞争力不强、行业企业满意度不高、层次结构定位不准确、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多种问题,归结到底就是职业教育目前人才培养质量不能适应现代经济发展要求,不能适应社会人才需求。所以,该校以教学方法改革为突破口,推动创新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在调研的过程中,该校教师发现以师生研讨式为主的教学方法深受学生喜欢,学生可以分组讨论、集体总结,共同分享,大家在讨论中分享心得与知识,包括知识的进一步拓展与加深。互动式讲授法、根据学生兴趣和需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的方法,同样受到学生的追捧。笔者的调查研究发现,学生更多的期待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兴趣和需要、内容难易、专业特点等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师从讲授为主向导学为主的转变,促进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探索和合作创新转变,为推动创新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做好准备。

3 教学方法改革推动创新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

欲培养创新技术技能型人才,需要校园文化、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科学的课程体系、合适的教学内容、配套的考核评价方法、创新团队建设、创新平台建设、科技竞赛等方面共同配合。笔者就从教学方法改革方面来谈谈,培养创新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性。

3.1 教学方法改革敦促教学内容整合

按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设计时教学内容以知识的系统性作为逻辑主线,岗位工作任务不能有机地融入教学内容,使得教学内容强调了“高等性”,弱化了“职业性”。培养创新技术技能型人才,无论是课程体系还是课程本身都必须隐涵典型的“工学结合”的特征,其实施的关键在于依据“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

3.2 教学方法改革促进教师教学素质提高

教学方法改革交流会、观摩教学、教研活动、改革认证听课的系列工作,使教师认识到该校教学方法改革势在必行。通过教学方法改革实践,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授课能力、学术研究能力的提高。备课时,教师需要广泛查阅收集资料、设计大量前沿性的研究问题,迫使教师全面、深入地进行学习、准备与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随时都会面对学生提出的不同层次的问题,这些压力也在某种程度成为教师学术研究的动力;授课后,教师需总结整理,有利于教师不断积累、凝练学术成果,提升教学素质。为打造创新型教师队伍建立良好的机制和环境。

3.3 教学方法改革推动教学模式转变

教学方法改革让学生的“学”占据主要的教学时间,让学生的学、练、操作等成为其主要的学习方法。为了满足学生学习和实验的基地需求,校企合作基地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由于校企合作处于“学校热、企业冷”、缺乏互利共赢的实质性合作项目等现状,我们可以在教学方法改革认证工作的推动下,以国家政策和市场经济为杠杆,适时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进而加大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也可以依托特色专业群创办“校中企”或“创新合作基地”等创新型组织,为教育与社会需求一体化搭建平台,进而满足教学改革的需要。

3.4 教学方法改革驱动考核方式创新

教学方法改革使教学内容从知识的系统性逻辑主线转变为项目化、案例式、模块化等教学内容,迫使考核应更加注重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因此,在考核过程中为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的评定,教师应从考核方式、考核内容、考核形式和考核标准4个方面进行转变。考核方式由期末终结性考核向过程性考核转变,以便更加客观地反映出学生知识运用与实践能力的水平;考核内容由理论知识为主(试卷)向职业技能为主(实践)转变,注重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考核;考核形式由闭卷考试向半开卷、完全开卷考试转变,更加体现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开放性特点;考核标准由标准答案向综合评价转变,努力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4 结语

教学方法改革虽是教学改革中一个小的切口,但它可以实现教师课堂角色、学生学习观念、教学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考核评价方式等转变。只有在教学改革的道路上大胆尝试、不断创新,培养出大批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背景的创新技术技能型人才指日可待。与此同时,作为高职院校,如何挖掘、利用学院的教育资源培养更好更多的创新型高技能人才,为区域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提供更大的人才支撑、智力支持和知识贡献也是我们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和培养创新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动力。

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法例9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4-0138-03

经典创新理论TRIZ(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的创始人G. S. Altshuller通过对250万个专利的研究分析,根据创新程度不同,将技术创新划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用行业内熟知的常识来解决常规设计问题;第二层次是用行业内已知方法来解决问题,给现有系统功能带来一定的提高;第三层次是用其他领域的知识来解决本行业的问题,让系统功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善。以上三个层次的创新都是采用已有的技术,通过合理应用解决现实问题,这种技术应用的创新大约占了95%的设计工作。第四和第五层次的创新需要重大的技术和理论突破,总量不超过5%[1]。

一、技术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层次性

1.不同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差异性描述。行业和企业需要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技术创新人才。一般情况下,第四和第五个层次的创新型人才主要应由研究型大学培养;第三个层次的创新型人才主要应由工程型大学培养;第一和第二个层次的创新型人才主要应由技术型大学培养。其中第一到第三层次的技术创新人才只是在应用知识的宽度和深度、能力和效果上存在不同,在实际技术工作中界限相对模糊,可以认为是不同层次的同一种类型。不同层次的技术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在培养目标定位、培养侧重、技术岗位执业能力的差异见表1,三个层次的技术应用创新人才在责任、技术能力和素质上存在一定的梯度。因此,其职业定位和培养的侧重点存在不同。

2.不同层次创新型人才共同特质描述。虽然三个层次的技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存在着上述差异,但本质上都是属于同一种类型,具有如下共同特质:(1)从事工程技术类工作,涉及了设计、技术实现、运行的全过程岗位领域。(2)理解技术基础知识和经验,包括技术原理和技术实现过程,特别是在不同特例或环境下对知识的应用能力,能有步骤的在全生命周期技术领域中解决相关的技术问题。(3)由于大多数工作是在集体环境中完成,团队合作与沟通交流(书面、口头和聆听)能力极为重要。(4)具有系统思维、技术推理和实践的能力,有一定的批判精神。(5)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标准。

二、基于“技术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课程设计方法

在大学阶段,“技术应用创新型人才”是通过有针对性的课程训练出来的。根据针对三个层次的创新型人才的共同特质和差异性描述,要达到培养的效果,课程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核心知识的选择与组织。核心知识的选择应该面向工程技术工作。由于一般情况下,产品、系统或工程技术工作本身就是多种技术的集成,因此知识也相对综合化。表2为支持技术应用创新的核心知识内容,一般包括理论工具、基础技术概念和技术实现三个方面。对于上述第一到第三个层次的技术应用创新人才,对核心知识掌握和理解的深度和宽度由低到高,侧重不同。在课程中这些核心知识需要按技术逻辑和认知逻辑进行合理的组织,根据课程目标,区分知识的优先次序,有利于各种知识的融合。

2.贯彻技术推理和系统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关键策略包括设计和分析。根据当前的状态,确定性能和制约条件,然后展开目的―实现途径的关系。这需要在理解核心知识与经验的基础上,重点训练技术推理能力和系统思维模式。其中系统思维包括:整体思维,明确系统的界限和相互作用,确定主次与重点以及解决问题时的妥协、判断和平衡等。

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法例10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据教育部和有关统计,目前我国有615所高校开设法学专业,包括985工程高校、211工程高校、地方高校等。虽然各高校的办学层次不同,但在法学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上是趋同的,即培养应用型高级法律人才。这种人才培养的同质性完全忽略了不同高校的有差异的培养能力,使毕业生千人一面,毫无学校特质、个人特质,造成法律人才的供需矛盾突出。连续四年法学专业的就业率位于倒数十名之列。要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地方性工科院校应结合自身优势,对培养目标、核心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形式等进行个性化的研究,以实现应用型创新法律人才的培养。

一、找准目标定位

地方普通本科院校法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与重点高校的法律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其培养的法学本科生更多的是面向基层,服务于地方,如基层公检法,律所,企业,社区,司法所等。根据统计数字,目前全国大约有5千万家企业,但只有4万家聘请了法律顾问,企业中的法务人员的数量也严重不足。地方高校的法学教育思路应及时予以调整,逐渐从通识教育转向职业教育,根据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制定培养方案,培养出符合国家需要、人民需要、合格的法律人才。

安徽省的一些省属高校已认识到这一问题,如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法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已调整为“培养系统掌握法学知识,熟悉我国法律、法规和党的相关政策,有良好的政治素质与道德修养,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法律服务部门以及建筑业从事法律工作的专门人才”, 删除了高级二字,突出了服务地方基层需要。安徽工程大学在制定法学专业培养方案时,着眼于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将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深厚的法学专业知识功底,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达到较高的外语水平,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能在国家立法机关、审判机关、司法行政机关、仲裁机构、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为实现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在优化课程体系,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法学理论的同时,还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职业训练,以便掌握实践操作的技能。如协作沟通技能,法律分析和推理能力技能,协商和争端解决技能等。法律辩论赛,模拟法庭,法律诊所是锻炼学生法律应用能力的重要的实践环节。法律辩论赛让学生在准确理解辩题的基础上收集组织辩论材料,发表自己的观点反驳他人的观点,这是一种法律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体协作能力、快速反应能力的综合训练。在模拟法庭中,学生直接接触真实的案例,根据不同的角色分工模拟案件的审判过程,象法官一样判案,向律师一样为当事人辩护。在诉讼中具体分析案情,收集证据,撰写法律文书,真正培养学生从事法律职业的能力。在法律诊所中学生能在老师指导下具体承办真实的案件,锻炼学生的实务能力。

二、优化课程体系

目前各高校基本上都按照教育部法学本科指导委员会设立的16门法学核心课程确定法学专业课程体系,这种全国整齐划一的课程体系约束了各法学院自身特色的发挥,也忽略了社会对各类法律人才的需求,所以,要实现法学专业的办学特色,各地方高校应根据本校特定的培养目标确定合适的理论课程体系。

在确定课程体系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突出地方院校法学教育的实践性和职业性。法学专业不同于其他专业之处在于它极强的实践性,法学教育不仅应当向学生传授系统、精深的书本知识,更应当培养和锻炼其运用知识参与实践的能力。法律人才的培养不能脱离社会现实,要把抽象的法学理论、制度与具体的社会生活联系起来,防止脱离社会的封闭的人才培养。且地方法律院校培养的学生主要是从事法律职业辅助工作,需要更多的实务经验和技能。

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法例1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5(b)-0009-02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国内外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于企业来说将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很多企业都将把电子商务当作其发展经营的重要手段。电子商务的发展带动了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需要一大批既掌握市场营销、企业经营与管理等商务知识,又能熟悉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高素质高技能电子商务人才。然而专业人才短缺已成为我国发展电子商务的瓶颈之一。

我国的电子商务专业教育基本上还处于起步阶段,体系性的、有权威影响力的教育和培养模式还没有形成。我国目前培养出来的电子商务人才不能满足电子商务的发展。因此,如何让电子商务教育更好地适应电子商务的发展成为受广泛关注的重要课题。与发达国家相比较,国内的电子商务专业教育基本上处于刚刚发展阶段,更没有形成系统性和权威影响力的教育方式和培养模式。

高等院校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应针对电子商务岗位及岗位群,在分析岗位工作任务和岗位职业能力的基础上,确定专业培养目标,进而提出人才规格要求,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采用以专业技能培养为核心、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突出体现“紧贴市场需求、紧贴岗位要求”的电子商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由此可以将电子商务专业培养目标划分成商务和技术两大方向,使其在市场需求和岗位要求中更具有针对性,为达到此目标,需要着重解决专业知识结构、实践教学体系、明确专业培养的目标定位、职业能力培养等四方面的创新:

1 专业知识结构的创新设置

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是在特定的专业架构下,相关知识在学生认知结构中所积淀的层次与比例关系。从目前的情况看,基本职业能力和综合专业能力是构建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主体部分。

1.1 电子商务的基本职业能力

高等院校的电子商务教育既要重基础,也要重方向,二者比例要适度,不能仅强调专业性、技术性而忽视基础性。基础课的教学目标定位要准确,要真正体现其专业的基础性,把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相融合,转化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如电子交易、物流信息管理、网络采购和电子商务安全管理、网络营销、网页制作、网络商务信息处理等方面知识。

1.2 电子商务的综合专业能力

综合专业能力的培养是对知识的整合,在技术与商务的相互渗透中形成整体性观念。一方面是要注重技术与商务知识的相互渗透与综合,重视两者的相互沟通和转化,使学生学会用综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另一方面是要注重技术与商务的侧重比例,结合高等院校实际,其教学工作应围绕商务和技术两个方向展开,以此为中心思想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如商务方向的综合能力培养应着重体现在网络采购与营销以及网络编辑管理等方面,而技术方向的综合能力培养应着重体现在网站规划与建设以及网站安全管理等方面。

1.3 综合素质能力

除应具备以上专业能力外,素质能力的培养对最终形成完整电子商务专业架构同样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包括社会素质和心理素质。

(1)社会素质

社会素质对后天引导个人成才方面将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高等院校在培养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社会素质时,要注重纠正学生在专业课程与公共课程中的不平衡倾向,避免因这种倾向造成知识的偏差、人格的移位。同时还要努力培养学生对专业的社会地位和价值定位有更深地认识,为专业应用服务于社会奠定基础。

(2)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与人的认知能力的培养有一定关系,因此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方面应该通过对职业内涵的深刻理解来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创建良好的职业氛围,促使学生构建积极的良好心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不断塑造自我。

2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主要手段,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

1)构建多种实践模式。为使实践教学时数与理论教学时数达到1:1,实践教学可采用认识实训、教学实训、综合实训、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多种模式,真正体现工学结合。2)细化教学实训项目。以专业培养目标为依据,细化教学实训项目,使其与专业理论教学相吻合,形成完整统一体。可实施的实训项目如计算机基本操作实训、网页设计实训、数据库基础与应用设计实训、电子商务网站技术实训,网络营销实训、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实训、网站建设与网站维护管理实训、网上金融与电子支付实训、电子商务安全技术实训、市场调查实训、电子商务综合实训等。3)完善毕业设计环节。学生可单独或小组完成一份毕业设计报告,毕业设计形式包括市场调查、网页设计、创业计划、网站推广与策划等,进一步提升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4)努力增加顶岗实习机会。顶岗实习是综合性的实践环节,通过教学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素质各方面得到比较全面的、综合性的锻炼和提高。安排到工商企业从事一线工作。熟悉企业营销活动的具体运作,充分印证所学知识,提高分析与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专业培养目标。5)突出实践教学考核地位。强调实践教学考核在课程考核中的重要地位,尤其是课内实践应成为课程考核的重要组成。

3 明确专业培养的目标定位

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分类繁多,除了要掌握完整的基础知识体系外,还要根据市场的需求来进行具体行业的专业定位,最终要做到“基础+核心+特色”三者为一体的课程知识体系,在这种教学体系引导下,既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理论知识的吸收效率。

电子商务作为新兴领域,没有明确的职业岗位群,不能清晰地界定电子商务培养目标,大多采用简单的“网络信息技术+商务”的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既不能进行专业的系统开发、维护与管理,又不能专业的开展网络营销、电子贸易、企业管理,既不适合新型电子商务企业,又不适合传统企业;既不适于制造企业、流通企业等领域需求。这种万能式的培养目标导致学生任何一方面都不能精通,是导致毕业生就业率低、适应性差的直接原因。

高等学校培养人才是以为社会服务为目的,首先应明确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方向,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专业定位。目前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主要分为以下几类:一是IT领域中的技术人员,他们是电子商务系统的开发者,对于网络技术、计算机方面的知识都十分了解;二是综合管理类人才,他们是企业的决策者,也是电子商务的核心层,应熟悉企业经营管理、成本效益分析等管理知识;三是商务类人才,他们对电子商务的具体应用极为熟悉,由于电子商务是一个综合性学科,所以对他们进行跨学科知识的补充尤为重要。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学校应该将电子商务专业定位在商务型人才的培养上。原因有以下几点:(1)对于技术型人才的培养,计算机学院同样也可以做到,这就体现不出电子商务专业的特点和优势;(2)对于综合管理类人才,企业绝不会让一个刚刚踏入社会的应届毕业生担当企业决策者的角色;(3)由于电子商务刚刚兴起,企业目前最短缺的就是应用型人才,即商务类人才。

4 职业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

高等教育更应该注重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方面的素质,在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引导下,加之科学合理的知识体系,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知识创新、职业生存等方面的职业能力会逐步地体现与形成。

4.1 知识创新能力

教师主导与学生自学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运用知识能力的关键,是让学生更多地融入实践。既要针对专业特点、职业特点、岗位特点开展实践活动,如在相关电子商务公司或部门顶岗实习、进行电子商务软件的仿真模拟操作等;同时作为老师,又要引导和鼓励学生把实践融入在一点一滴的生活当中,将日常生活实践技能融入到教学和课下的交流,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实现知识与能力的交融。在职业素质、职业技能的培养过程中,强调学生的个性和潜能挖掘,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要创新,敢于突破常规思考问题。同时改革教学方法,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也是当务之急。在教学设计中,可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将教学内容分解为一个个任务,在教师不预设解决方案的情况下,可先由学生自主思考解决任务的途径,教师起引导作用,指导学生对不同的解决方案和思路进行分析和评价。

4.2 职业生存能力

高等院校在培养人才时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技能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具备很强的就业竞争力。“多证书”制度是很好的改革模式,在取得毕业证的同时获得多个职业资格证书,把职业资格鉴定与培训适当纳入教学内容,职业资格鉴定旨在为学生提供就业准入的通行证,但需选择社会和行业有较高认同度的认证,如电子商务师国家职业资格考试。以实验实训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把实践性教学和职业技能培养贯穿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

5 结语

总之,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电子商务及电子商务专业也逐渐的发展起来,培养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成为发展的关键。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的工程,需要建立一个合理的、完善的、高效的培养体系。应从专业知识结构设置、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明确核心课程体系等方面,对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创新,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能力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上,应摒弃传统陈旧、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注重实践教学,为高等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探索出一条新的途径,突破电子商务人才培养面临的瓶颈,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具有较强电子商务应用、学习、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这样电子商务在我国才能持续高效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