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创新人才培养政策

创新人才培养政策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2-08 17:15:14

创新人才培养政策

创新人才培养政策例1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038(2013)02-0054-05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培养创新人才,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中心工作。2012年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要一年,教育部确定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以提高质量为主题,把人才培养作为提高质量的首要工作。各高校以落实《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和《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为重要契机,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和机制。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提升了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科学水平。但从总体上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重专业技能培养、轻思想道德素质养成的现象还较普遍存在,思想政治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尚需进一步巩同和加强。

一、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

1 创新培养教育机制

为强化创新人才培养,各高校根据办学特色和学科特点创新教育模式。国内部分一流综合大学创建了专门学院进行试点,如北京大学2001年成立元培学院,浙江大学2005年成立竺可桢学院,南京大学2006年成立了匡亚明学院等。同时也有一些知名高校创建专项培育机构,突出办学特色,如清华大学1998年起建立数理基础科学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年创办了高等工程学院,中国人民大学2003年建立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建立了经济学荣誉学士实验班。中央财经大学2009年实施未来经济学家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等。这些探索无论涉及基础学科还是应用学科,都强化了教学革新和科研训练,形成了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模式多样、竞相发展、相互借鉴和特色鲜明的总体格局。

2 深化教学内容改革

教学内容是人才培养的依托,只有不断创新教学内容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北京大学元培学院秉持“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加强基础学科教学内容,夯实人才知识基础,加强了通识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南京大学在2009级本科生中实施“三三制”模式,即“三个培养阶段”,将本科四年划分为大类培养、专业培养和多元培养三个阶段;“三条发展路径”,在本科专业教育后可以在专业学术类、跨专业学术类和就业创业类三条路径中选择。这些教学内容的调整伴随着人才培养理念的演进,也丰富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3 加强科研素质培养

科研能力是目前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内容,也是公认的创新人才的核心素质。为此,清华大学优化生源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充分调动国内外学术资源,发挥校内几十个部级和省部级实验室和研究基地资源,鼓励师生开展原创性学术研究,特别是针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研究。着力加强了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的培养水平。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针对本科生的培养特点,大胆借鉴发达国家较为成熟的优秀人才培养机制,构建一套完整的荣誉学士培养训练机制,单独编制班级,通过难度较高的课程训练以及课上课下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学术活动,发掘学生的学术潜质,引领学生进入学术前沿,为学生今后在国内外继续攻渎更高级学位以及创造性地从事相关专业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目前。国内各知名高校都无一例外地大力加强学生科研能力锻炼,这已经成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共识。

4 突出实践能力锻炼

实践环节是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社会领域解决实际问题,促进专业知识转变为专业技能的关键阶段,也是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必经之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就提出培养创新人才的着力点应该是科学基础、人文素养、工程实践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协调发展,突出了专业领域中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和突出地位。中央财经大学也将创新创业能力训练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强调创新创业能力即实践能力在个体知识、能力结构中处于统摄和综合其他诸元素的核心地位。总之,当前各高校的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具有突出的实践特色,更加鲜明地强调人才培养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导向。

应该看到,围绕专业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创新人才,是大学应对社会发展需求的有力回应。是大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也是新阶段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前进方向。但是,创新人才不仅应该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还应该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所谓,“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可现实情况是思想政治教育已经被贴上“失效”、“无力”、“失语”等标签,在高校整体工作格局中处于“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的尴尬境地,这直接导致了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不足和投入不够等现象,也使思想政治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这项重要工作中难以占有一席之地,创新人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缺乏科学化教育,损伤了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品质和效果。

二、在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广义上包括分布于第一课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和第二、三课堂的学生工作,是提升个体思想水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的主要教育手段,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中不可或缺。同志指出:“在科技领域取得成就。不仅要有丰富的科技知识、创新的思维能力、顽强的拼搏毅力,还要有高尚的思想品格。我国许多老一辈科学家就既取得了重大创新成果,又为我们树立了崇高精神榜样。”可见,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对创新人才成长具有重要意义,思想政治教育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具有重大价值。“在各种类型的价值形态中,最普遍、最实用的是根据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体的不同划分为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

1 社会价值:提供方向,整合力量,净化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是其实现社会职能而产生的社会作用和意义。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为大学生提供创新的方向。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是政治教育要解决的核心问题。高校可以通过思想引导和政治工作。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团结大学生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升为国家崛起和民族复兴的自觉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解决创新的方向问题。”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起到激励大学生攻坚克难的整合作用。成长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奋斗的过程不能孤军奋战。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和工作要经受国际化竞争和挑战,更需要时时处处学习合作与共赢。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化解隔膜,促进团结,推动合作。同时在大学生遇到成长瓶颈时,积极的沟通和思想引导能够给予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力量,激励他们继续前行。第三,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净化校风学风,为创新人才的成长塑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创新人才的成长需要良好的环境。思想政治教育能够通过引导、激励、规范等手段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尤其是积极推动优良校风学风的形成,为创新人才成长提供诚信、上进、开放、包容的良好环境。

2 个体价值:焕发精神,塑造人格,优化品行

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价值是社会价值的基础,离开个体价值,社会价值就会变得空洞无物。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能够焕发大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动力。我们考察杰出人才的成长过程就会发现,他们不仅具有极强的创造力,更拥有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即创新活动的精神动力。专业教育能够解决能力问题,但不能解决精神动力问题,这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建设性作用。主要是通过思想教育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水平、思维能力,引起主动思考,激发探索精神。其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塑造创新人才所需要的创新人格。创新人格是价值观、世界观和方法论等众多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往往表现为责任感、好奇心、求知欲、想象力以及奋斗精神等。思想政治教育能够通过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掌握科学的方法论,促进人格养成。第三,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优化大学生的道德品行。高校道德教育能够培养大学生自察自省的道德意识,不断提升道德修养。言行相符、知行合一,而长期良好品行的积淀将进一步促进创新人格的固化。

3 现实需要:“90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的迫切要求

在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下。社会结构日趋复杂,思想文化呈现多元态势,高等学府也难以成为自我封闭的“净土”,社会对大学以及大学生个体的影响极为深刻,在开放环境中成长发展的“90后”大学生比以往任何一代青年都面临更多的选择与挑战,也更容易陷于迷茫与困惑。因此,“90后”大学生更加需要思想引导、政治教育和道德规范。

林崇德认为,“在创新人才的心理学研究中,需要重视创新或创造性的三要素,即创造性思维(智力因素)、创造性人格(非智力因素)和创造性社会背景(环境因素)。”川在创新人才培养的整体工作中,教学科研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智力因素)起着主导性作用。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发现思想政治教育则可以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必需的环境因素,以及创新人才所需具备的创新精神、创新人格等非智力因素。所以,无论是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角度,还是从促进“90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立场出发,我们都应该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中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工作思路和载体平台,促进“90后”大学生成长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三、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策略

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隐含了两个命题,一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以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新定位为统领进行自我革新。因此,在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因素,看似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地扩张”,其实是新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内在张力增大和范式嬗变的必然结果,也是符合规律的大学人才培养活动的必然要求。所以,随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势介入”,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也将发生一系列重要变化,包括:培养理念更加包容,创新人才“才”的提升将与“人”的成长齐头并进:培养团队来源更加广泛,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将与专业教师甚至校外实践导师协同培养;课程体系更加开放,启发思想的思政课将与精于一业的专业课合力并举;培养场域更加广阔,第一课堂的教学科研将与第二、三课堂的主题活动相得益彰。

1 创新理念:让思想政治教育回归创新人才成长的本真生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人文关怀与科学精神高度融合的工作,但是“思想政治工作如果过分地强化对人的管理功能,这种管理功能的工具理性越是‘科学’和完备,就越会使人的对象化得到加剧。使人与自己的本性越来越疏远和分离。”因此,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要回归大学生的“真实”校园生活,还原个体“成长”所处环境的本真面貌。亦即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敏锐性把握大学生关注的政治话题。引导大学生的理性成长:学生工作部门要以饱满的人文情怀切实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困惑、心理波动及其与校同环境的融合,回应大学生的核心关切,保证大学生的创新性人格具备优良的外部发育环境:有条件的高校要逐步引进和培养一支稳定的专业心理学教师团队,扩充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延展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开展深度辅导和一对一的咨询,积极开展创新人格培养机制的学理研究与实践探索,对大学生开展普遍的创新型人格教育,为他们成才奠定稳定的心态成长基础。这样能有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专业性,增强其与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中教育科研活动的交叉性、共融性和互益性。

2 善用团队:让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充分参与创新人才培养全过程

要改变目前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由专业教师独挑大梁的局面,以制度保障思政课教师尤其是学生工作队伍全程参与目标设计、过程培养和日常管理等环节,积极发挥两支队伍在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等方面的传统优势。形成创新人才教育引导的高效集成力量。如西安交通大学已经设立8个本科生书院,突出跨学科和全面发展理念,拥有一批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具有丰富经验的学生工作人员,突出学生自主管理和学生活动在人才培养中的特殊作用,形成了常任导师、学业导师、兼职导师三支队伍在各个层面发挥着育人作用的全新格局。这就弥补了创新人才培养仅突出科研学术素质的缺陷,实现了高校创新人才培育工作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覆盖。

3 开放课堂:让思想政治理论课奠定创新人才成长的思想和认知基础

创新人才培养政策例2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6-112-0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政府的重要决策,也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高职院校具有辐射广大农村地区的区位特征和地域优势,其与地方经济发展有密切联系,《2012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显示2011年全国涉农高职学校达到343所,占高职学校总数的27%,在服务“三农”、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引领作用。涉农类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三类人才,即农业科技人才,农村经营管理人才,传承农村传统文化和本土文化的人才。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让农民真正脱贫致富的核心是农产品能否顺利通过流通领域向消费领域过渡,因此,加大培养农村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人才是目前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涉农经贸人才培养的现状

高职涉农经贸人才:本课题是指高职经贸类专业(市场营销、连锁经营管理、物流管理、商务经纪与、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等)按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要求培养的人才,指在农业与农村、农产品与农资,农业产业化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社等单位中从事营销、对外贸易、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经济管理等工作及独立从事农产品经纪与活动。毕业后主要在农村流通领域就业的这一群体。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国家一般课题“基于工学结合的新农村高职经贸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课题组于2011年就高职经贸类专业涉农人才培养的现状在全国的高职院校中进行了抽样调查。抽样调查347所高职院校,在这347所被调查的高职院校中,只有31所开设了涉农经贸类专业,仅占了8.93%。而在这31所高职学院中,其专业又主要分布在农林牧渔大类。虽然开设财经大类专业的学校很多,所占比例高达77.5%,但开设涉农经贸类专业很少,所占比例不到1%。全国供销系统院校“浙江经贸职院”、“广西经贸职院”、“安徽财贸职院”等以及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这类以培养农村流通领域人才为主的院校来说,开设与农业有关知识课程的专业也就只有连锁经营管理(生鲜食品连锁方向)、商务经纪与(农产品经纪人方向)、市场营销(农产品营销方向)和物流管理(农产品物流方向)等寥寥几个专业,且年报考人数都不多。而在农林牧渔大类中开设了涉农经贸类专业的28所高职院校,每个专业通常也只开设了1-2门营销课程。涉农经贸类专业布点最多的是种子生产与经营、绿色食品生产与经营和兽药生产与营销等三个专业,但也仅有4.03%、1.73%、1.15%。涉农专业大部分还是集中在农业生产技术与工艺上。

二、高职涉农经贸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一)新农村建设教育内容缺失,认识不足

在农村,还是受传统观念影响深刻,家长和教师都希望学生能够考上好的大学,离开农村这“贫困”的地方,去城市里发展。越是农村的学生对涉农专业越敏感,对报考涉农专业越有顾虑。据了解,中国农大农村户籍学生比例一直维持在三分之一左右,而2011年下降为28.26%,比2010年减少了5.98个百分点,近十年来首次跌破三成。不仅是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北京农学院等多家农业类院校中,近年来农村生源比例也持续下滑,出现农村学生生源减少现象。

因为在很多农村学生看来,考大学是为了跳出农村,所以许多农村考生对就读涉农专业并不“感冒”。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人们还只是把与农业有关的工作和低级的苦力劳动相结合,认为农业只是劳动型产业;去农村工作的待遇没有在城市的好;与农业相关的工作不能给学生提供更高的发展空间等。这使得教育内容充满了城市性和远离农村性,考上大学的学生不愿意选择涉农专业,更不会再回到农村,而没有考上大学的学生也不愿务农。

(二)涉农经贸专业办学基础薄弱、经验不足、办学影响力欠缺

首先,由于历史沿革,使某些高职院校不能准确把握职业教育的性质,仍沿袭普通高等教育办学模式和思路,将高职办成本科的压缩型和中专的放大型。一些高职院校在涉农经贸类专业设置、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评价上,向本科院校看齐,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缺乏创新,地方特色不突出,与农业生产经营与管理实际相脱离。其次,高职涉农经贸类专业在专业师资、实验实训条件、设施设备数量等方面未达到一般专业建设的基本标准要求。涉农经贸专业教学内容缺少针对性,管理上操作粗放,服务水平低,宣传工作不到位,造成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益低下,也影响了办学权威性的树立。

(三)国家资助和免学费政策有待完善

自2009年起,全国中职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实行免费教育。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资助标准是国家助学金主要资助受助学生的生活费开支,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500元,免学费资助标准1600元。从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资助标准来看力度并不很大。但即便是这样,高职院校还没有实施涉农专业免学费政策。经过搜索了解到的最新消息是从2012年秋季开学起,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高职涉农专业学生也将可以免交学费。但并没有明确涉农经贸类专业的学生是否可以免交学费。

(四)鼓励毕业生到农村就业相关的配套机制尚未完善

到城乡基层一线工作,既能实现就业,又能得到锻炼,是大学生就业的大方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2009]3号文件的第一条就是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为鼓励高校毕业生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市社区建设和应征入伍,国务院《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提出实行四项具体鼓励政策:第一,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就业补贴政策;第二,学费和助学贷款代偿政策;第三,选聘招录优惠政策;第四,继续实施和完善面向基层就业的专门项目,扩大项目范围。由此可以看出,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农村就业政策方向是很明确的,但相关的配套机制还有待完善。目前,鼓励到农村就业的岗位局限于基层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数量有限,且农产品流通领域没有提及。

三、高职涉农经贸人才培养的制度创新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经贸类涉农人才培养现行制度无法满足需要,存在不同程度上的缺陷。因此,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各项制度,促进经贸类涉农人才的开发建设。

(一)创新高职经贸类专业涉农人才开发培养机制

1 培养涉农经贸人才,要充分发挥高等职业教育的主力军作用,优化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推动人才培养结构战略性调整。对于涉农经贸类专业来说,必须主动适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特点,采取定向就业招生、专项奖学金等方式,牢固树立依托行业办学、服务行业办学的理念,把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作为衡量办学成效的重要标准,把教书育人和服务“三农”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毕业生在行业中的集聚度,为农村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农产品流通人才。

2 政府在实施人才强农战略过程中,也必须坚持农业职业教育和涉农人才培养的公益性定位。教育培养费用应该卣政府部分或全部买单,以增强学农的吸引力。采取开放式办学,降低门槛,让更多的人有接受涉农经贸专业教育的机会。为农民进行相关技术培训和指导,全面提高农民网络技术、商务技术、营销管理技术和现代农业知识水平,培养大量从事农产品流通的人才。不断创新涉农经贸人才培养模式,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加快知识更新培训,注重实践培养锻炼,促使涉农经贸人才热爱农村、业务过硬、服务农民。

(二)完善高职经贸类专业涉农人才管理使用机制

1 市、县、乡各级政府与当地高职院校可成立涉农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开展工作,对涉农经贸人才的选拔、表彰、培训教育等工作通盘考虑,定期召开协调会议,分析、研究、总结工作情况,解决问题。改进人才的选拔使用,对优秀人才坚持用当适任,把人才的素质能力与岗位的实际需求结合起来,建立科学的竞争择优机制,力争把每个优秀人才都放到最合适的岗位;坚持用当尽才,做到培养与使用相结合、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推动涉农经贸人才下基层,真正让高职涉农经贸专业毕业生创业有机会、干事有平台、发展有前途。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广泛宣传农村流通领域的农产品流通大户、致富能人、农产品经纪人的典型事迹、先进经验和成果,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推动作用,设立人才奖励基金,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年终进行表彰奖励。

2 健全信息管理网络,完善涉农经贸专业毕业生的建档造册、走访联系、交心座谈、领导挂点等制度,定期考核,动态管理,使涉农经贸人才管理工作有章可循,逐步走上制度化轨道。通过定期开展农产品流通经纪人协会活动,加强农村流通人才相互之间的联系和交流,促使农村流通人才自我管理机制的形成,为农村流通人才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发挥更大作用提供平台。

(三)建立健全资金投入、方法配套、法律约束等保障机制

保障机制是保障人才培养运行高效有序的一系列措施。政府的调控作用必不可少。为了保证涉农经贸人才培养顺利而有效地进行,必须从组织管理、资金投入、方法配套、法律约束等方面建立健全保障机制。

1 强化涉农经贸人才的资金投入制度。政府作为我国人才开发中起主导作用的一方,需要不断强化宏观调控能力,加大政府投入。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保证资金能落到实处,真正为建设新农村流通人才队伍提供资金。把涉农经贸人才培养纳入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投人的总体规划,在保证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资金的同时,保证农产品流通人才队伍建设的资金投入。

2 加大农村信息投入。涉农经贸人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而要利用和开发这些人才资源,国家应制定和提供各种有利于涉农经贸人才开发的政策和信息,促使人才资源在动态中实现合理配置和发展。通过建立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平台,加强农产品市场的预测监测、收集和分析等信息处理能力,及时区内区外农产品需求、价格、数量、时间等市场信息,提升农村信息化应用水平,引导和方便农副产品销售。

涉农经贸人才培养机制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农业职业教育体制的健全,通过加强教育立法,建立多元投人体系,注重现代化管理,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等等,为建立涉农经贸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提供有效保障。

四、高职涉农经贸人才培养的政策思考

支持涉农经贸人才培养,还需要一系列政策配套。

(一)开展适用于农村的教育体系

1 要制定出台政策解决涉农经贸专业学生的招生和就业问题。通过政府减免学费或学校设立特别助学金等措施,鼓励和吸引优秀青年学生报考涉农经贸专业。同时采取定向委培、定点培养、定单培养等形式,帮助涉农经贸专业毕业生到为农服务岗位工作。定向委培,即政府出台政策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定向招用涉农经贸专业毕业生。定点培养,即根据地方政府和涉农企业单位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特定的或规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主动地走出校门,走到生产第一线上门进行教育培训或指导服务。定单培养,根据地方政府、村镇企事业单位和农村经济部门的特殊需求,发挥职业技术教育短、平、快的优势而进行的针对性和时间性较强的培养方式,及时满足用人单位对农产品流通人才的迫切需求。

2 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完善教育机制。通过搭建农产品流通服务技术平台,从专业特色、课程建设、技术服务、实践教学、科学研究、就业创业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对接,实现了服务“三农”工作与涉农经贸人才培养工作的有机融合。

(二)选择适于涉农经贸人才开发培养的创业之道

创业致富是很多涉农专业毕业生的希望。据调查,涉农经贸专业的毕业生创业成功率最高。涉农经贸专业实用性强,自主创业有着更多的便利条件,涉农经贸类专业的毕业生所学专业更适合创业。创业需要投入,投入要有资金,刚毕业或毕业不久想创业的毕业生,缺乏创业资金就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即使是有一定的经济条件创业的毕业生,随着事业的发展,资金筹集仍很重要。政府虽然出台了诸多关于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但这些政策到基层很难兑现,因此,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要增强刚性,增强透明度。

政府应该把涉农经贸专业毕业生创业纳入当地政府发展经济的规划之中统筹安排,制定一些有利于涉农专业毕业生回乡创业致富的优惠政策。主要面向大学毕业生创办经济实体给予税收、用地等方面的支持和补贴。省级以上政府应出台鼓励金融机构发放抵押贷款的政策意见和制定支持个体私营企业融资的若干政策。

创新人才培养政策例3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8-113-03

党的十报告提出了“美丽中国”的蓝图愿景,报告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当前,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是我们实现上述愿景蓝图必须面对的严峻现实,能熟练掌握和综合运用环境资源法律及政策的专业人才需求缺口巨大。传统模式下培养的纯理论、唯书本的旧式法学学生很多存在着“笔不能写,口不能言,进入实践层面手足无措”的弊端。与建设“美丽中国”蓝图愿景的环境法律人才需求相适应,培养“坐下来能写、站起来能说、出门能协调”的“三能型”高素质的务实创新型环境资源法律政策专门化综合人才的模式创新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一、环境资源法律政策“三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一)呼应并践行党的十“美丽中国”战略规划

党的十报告首次强调建设“美丽中国”,并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突出地位,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尤其强调了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中生态文明的融入。在实现“美丽中国”宏伟景愿的过程中,还需要相应的环境资源法律政策专门性综合型人才助力。当前,国内环保人才需求呈现“井喷”状态,实现“美丽中国”宏伟景愿人才培养必须跟上,高等学校应加大相关方面的师资投入和资金投入,尽快弥补环保类专门性综合型人才缺口。同时,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只有高度重视学生实践环节和创新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才可能更好地培养专门性综合型应用人才。党的十八报告同时指出,高等教育要“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环境资源法律政策专门性综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创新呼应并践行了党的十“美丽中国”战略规划。

(二)契合国家“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和地方、学校的新时期教育发展规划

在指导思想上,国家“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要求必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大力推进人才培养结构的调整,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重要举措:一是加快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二是扩大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规模;三是建立人才培养与供给结构调整机制。重庆市也提出了“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加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供给”的教育目标。西南政法大学的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则采取的是“1+4”的编制模式,即一个总规划,四个分规划。一个总规划是《西南政法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年)》,四个分规划分别是学科与专业建设发展规划、科研发展规划、师资队伍建设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规划。其中的《西南政法大学“十二五”人才培养规划》明确提出:要全面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施人才培养品牌战略;实施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大力开发实践教学体系;全面推进考试改革和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环境资源法律政策专门性综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无疑在三个层面回应了国家、地方和学校“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的上述要求,极具战略意义。

(三)实现教改、科研成果与司法实践、社会实践需要的结合,适应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解决社会实践问题的创新机制与方法的迫切需要

环境资源法律政策专门性综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项目的实施将开辟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新途径,并通过这一过程形成有一定社会影响的教改成果和一个极具科研创新能力的教改团队。环境资源法律政策专门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项目的开展将实现科研、教学和社会的有机结合,使科研更好地对社会制度建构产生积极的影响,使课堂教学、理论教学能培养具有社会适应力和竞争力的人才,契合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原则和方向,为环境法治建设的人才输送、环境司法实践的人才贮备提供培养模式的创新机制和方法,努力打造西部地区和国家的环境资源法律政策专门性综合型人才培养的教育培训中心和智囊中心。

二、环境资源法律政策“三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特殊性、目标及主要内容

(一)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三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与传统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有重大区别

传统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诸多误区和弊端:譬如重理论而轻实际,导致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脱节;人才培养同质化倾向突出;重知识轻能力,忽视解决社会问题能力需要,忽视了学生毕业走向社会若干年后“社会反映”的最客观有效的评价机制等。环境问题的特殊性、环境纠纷处理的科学技术性以及环境问题的解决与经济发展微妙、复杂的关系等因素决定了环境资源法学学科不能按照一般法学学科的培养方式来培养人才,必须有自己的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本项目的开展意在培养“坐下来能写、站起来能说、出门能协调”的“三能型”高素质的务实创新性法律专业人才,全力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运用多学科知识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能力。本项目的开展将转变观念,依照社会评价的指导思想与办学理念,构建新型的人才培养质量体系,并同时打造一支与之相适应的创新师资团队。

(二)环境资源法律政策“三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目标

法学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如何正确处理这两者的关系,需要全面考量法学教育的层次、现时社会及未来发展对法学教育的需求等诸多因素。传统的法学教学从方式到资源都显得比较陈旧,这就需要我们进行大胆的突破和创新。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将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转变产生积极的影响,形成培养“坐下来能写、站起来能说、出门能协调”的“三能型”高素质的务实创新性法律专业人才的法学教育创新模式,培养学生分析社会问题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项目的开展还将形成一支全新教育理念和和熟练运用创新育人模式的教学创新团队。实现教学中传统的知识教学模式的转变,实现从知识教学向能力和素质教学的转换,实现课堂教学与社会问题相结合,让学生通过直面社会问题培养自己的思想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在社会责任感的支配下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与素养,成为高素质的务实创新性法律专业人才。

(三)环境资源法律政策“三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主要内容

法学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法学院培养的学生必须能够适应司法实践的要求。环境资源法律政策专门性综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实行模块化教学。为了更精细、专业地培养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专业人才,课堂教学内容将按主题分解为数个模块,如污染防治法律政策、自然资源法律政策、生态保护法律政策、国际环境法律政策、能源法律政策、气候变化应对法律政策、环境危机应对法律政策。第二,课程体系和课堂教学的优化。在原有教学课程的基础上,针对环境资源法律政策专门性综合型人才培养,可以考虑开设关联学科课程,如环境学、环境经济学、环境社会学、环境政策学等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知识结构上法学学科和其他关联学科的结合;在课堂教学的优化方面,应加强课堂讲授内容的设计,持以法律法规为中心、共识性观点为基础、最新研究成果为补充的原则,尽可能地提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度。各篇、章、节涉及的必须研读的法律、法规,应提前向学生布置,并按照课程考核要求,不定期组织随堂测试。第三。教学过程和考核方式的再造。环境资源法律政策专门性综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将贯彻课堂内和课堂外相结合、校内和校外相结合、国内和国外相结合、法学专业知识和其他专业知识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原则,将讲授和团队实践模拟练习进行结合,并推行考试考核的常态化和综合化,将平时小测验、论文写作、读书笔记、案列分析、团队作业等方面的分数作为期末总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测试成绩按照课程考核规定作为平时成绩的评定范围。需要学生阅读的相关文献资料,由任课教师根据讲授内容需要予以列示。

环境资源法律政策专门性综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作为全新的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其培养的侧重点在于:督促学生养成持续学习习惯;训练学生掌握科学、系统的思维方法;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强化学生实际操作技能;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并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新模式将探索问题导向型、法律和政策融合型、多学科综合型的环境资源法律政策专门性综合型人才的新型培养培训模式和体系,从传统的对学生学习结果导向的流程管理转向全过程管理:开展学生实践部门实训及调研项目,计划每年寒暑假分批次组织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全国典型地区针对不同的环境资源法律政策问题展开调研和实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利用西南政法大学与地方基层环境司法、环境行政部门的良好合作关系,通过与环境法庭、行政部门、环境公司、环保社会服务机构合作的方式,建立多个、多类型的教学实习基地,分批次派驻学生学习实践。此外,系统加强学生实践部门实训及调研:有计划分批次地每年组织学生在全国典型地区针对不同的环境资源法律政策问题展开调研和实训;与此同时,加强建设模拟实务教学中心,通过教师和实务部门专业人员共同合作的方法,将实务界的工作方法和实践经验带进课堂,实现课堂内和课堂外学习的结合;校内学习和校外实践的结合,培养“坐下来能写、站起来能说、出门能协调”的“三能型”高素质的务实创新型法律专业人才,全面创新环境资源法律政策专门性综合型人才和师资创新团队的培养模式。

三、环境资源法律政策“三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意义和主要解决的问题

(一)在环境资源法律政策“三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过程中尝试为环境问题突出、环境法治相对落后现状的改观提供有力支撑

我国环境问题突出、环境法治相对落后,相关问题已经日益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问题的解决急需大量的环境资源法律政策专门性综合型人才,譬如近来全国多地新建环境保护法庭、环境公益诉讼的开展等都离不开环境资源法律政策专门性综合型人才的培养和输送。由于环境资源法学学科具有公共政策性极强的特殊性,具备其相关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专门性综合型人才是改变环境问题突出、环境法治相对落后现状的重要支撑。环境资源纠纷及其他相关问题的解决既对环境资源法学科和专门创新人才提出要求,反过来也往往会成为新的环境法律和政策诞生的起点,环境资源法律政策专门性综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项目的开展将对相关问题的双向解决提供有力的支撑。

创新人才培养政策例4

三大区域科技创新人才政策比较

苏南地区以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为代表的5个城市在江苏省是经济发展最快的。相比较苏中和苏北地区,苏南地区的政策制定响应速度较快,政策体系较为完备,对高层次人才作了严格的界定,引进的条件更加明确和细化,不仅市一级层面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各个区都根据自己的发展态势和特点,在全区的主导产业上联合人事局及高校出台人才引进政策的具体条款,针对性更强。苏南地区善于利用高等学校的科研资源力量,更有利于产学研一体化建设;同时,苏南地区善于利用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科教城、大学科技园等作为创新创业载体,为人才引进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注重对高端服务业领军人才、科教领军人才、海外领军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注重创新团队的建设,在制定人才优惠政策中更加注重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考虑得更加全面和细致,包括引进人才子女的中、高考加分等。苏中地区的政策措施规定不如苏南的细致,但条件较为宽松,将创新、创业项目分开,并对创业人才的扶持力度大于创新人才,能够紧密结合城市发展的特点,突出技能型人才和工业人才的发展。在出台的政策中,以工作业绩为主要的奖励依据,而不受学历、职称、身份、资历的束缚,并出台了留学回国人员和高技能人员的奖励办法,针对由市外和国外引进市区的中型以上优势工业企业的关键人才进行资金补助,并且出台了人才引进专项资金的管理办法,从资金使用、管理、考核与评价、监督与检查方面完善了人才引进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用于人才引进的支出更加严谨。苏北地区总体来说在人才引进条件方面的政策多于人才扶持方面的政策,在人才扶持的力度上较苏南地区有一定的差距。相比苏中利用工业企业的优势,苏北地区在政策制定中更加重视技能型实用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农业方面重点培训农艺、园艺、畜牧渔业、农机机械等产业中技术要求较高的适用人才,积极开发农村乡土人才。由于苏北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因此坚持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相结合,发挥企业引才主体作用的同时拓宽引才渠道,充分调动发改委、劳保局、科技局等相关单位的积极性,将引进人才的任务强制化,注重人才会议联席制度,注重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通过建立表彰和批评机制推进人才引进工作的力度。由于历史原因,苏北地区难以留住人才,因此以淮安为代表的城市创造性地提出了“柔性引才”机制,实现人才与生产要素、工作岗位的最佳结合,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对于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在盘活现有人才的基础上广泛吸引外来人才。

江苏省科技创新人才政策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创新人才培养政策例5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09.018

News Education Reform Path under the Guidance of National Policy

PENG Guanglin

(College of Literature and Journalism, Jishou University, Jishou, Hu'nan 416000)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policy interpretation journalism education reform started in journalism education reform policy clear direction, based on the analysis and reflection of current problems of journalism education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possible path of Journalism Education Reform and the scientific method.

Key words news education; professional reform; talent training

随着新闻传播事业的快速发展,传统新闻教育已经难以适应新闻传播行业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与新要求,实施新闻教育改革已经成为了所有新闻传播院系必须正视的工作任务。新闻教育到底该如何改革,应该怎样改革是全体新闻教育工作必须研究思考的重要问题。在我国,任何改革方案的制定与实施都必须坚持国家政策导向,这是确保改革项目健康有序推进的根本前提,新闻教育改革也不例外。因此,本文主要从新闻教育改革的有关政策解读着手,在明确新闻教育改革政策方向的基础上,剖析和反思当前我国新闻教育存在的问题,以此探寻我国新闻教育改革的可行路径与科学方法。

1 我国新闻教育改革的政策框架与导向

推进高等教育改革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中心任务。近些年来,国家制定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政策,试图以此推进高等教育改革。新闻教育改革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整个国家教育改革政策指引下运行,而且也在专门的新闻改革政策指引下推进。大体政策框架如下:

第一、国家高等教育质量提升政策。2012年3月,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文件,该文件明确指出:高等院校应深刻认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既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总体背景,也是我国新闻教育改革的重要依据。第二、新闻教育改革专项政策。2013年6月,教育部、联合出台《关于加强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教高〔2013〕7号),强调“新闻传播院系培养学生全媒体业务技能,强化实践,全面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对新闻教育改革的重点提出了明确要求。此后,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和教育厅都纷纷启动了新闻单位与新闻院系联合人才培养工作,旨在培养高质量新闻传播人才。第三、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政策。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015]36号),文件要求高等院校强化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这是对全国所有高等教育专业提出根本性要求,也是我国新闻专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虽然以上教育改革政策的侧重点都各有不同,但其精神内核具有高度一致性,即所有高等院校和本科专业都要加强学生专业实践技能培养,这是当前新闻专业改革的基本背景与主要导向。

2 我国高校新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上可知,当前我国新闻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向是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加强校企人才联合培养,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以此全面提高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质量。但实际上,当前我国新闻传播专业实践教学仍然存在较多问题,大体情况如下:

(1)课程结构不合理。无论是老牌的新闻传播专业还是新兴的新闻传播专业,课程设置不多不少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课程门数和课时总数过多。目前很多高校新闻学专业学生所修课程门数都在40门(学校公共课和通识教育课除外)以上,存在着一种泛而不精的现象。①(2)专业技能课程比例不高。新闻学专业是一直以来是一个应用型专业,但专业技能课程所占比例仍然不高。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新闻学专业实验教学课时只占课时总数的15%左右,②专业技能课程不仅开设门数不够,而且开课课时也严重不够。(3)新兴的专业技能课程缺失。目前我国许多高校的新闻学专业基本上还是以传统新闻学课程为主,网络传播与新媒体传播类课程开设不到位,基本上只有一门“网络新闻学”或“新媒体概论”作为代表,其他新媒体传播实务课程仍然空缺,远远落后于新闻传播行业发展的实际要求。

(2)实践教学师资紧张。新闻学专业是一个文科应用型专业,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而这是需要以拥有优良的实践教学师资为前提的,这是我国新闻教育的基本共识。但实际上,实践教学师资紧张的问题在大多数高校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在我国新闻传播院系,既具有新闻实践工作经历,也具有新闻专业理论学习基础的“双师型”教师比例仍然不到30%,③导致部分专业技能课程无法正常开设或者根本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这在一定的程度上严重影响了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也不符合国家新闻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

(3)人才培养模式仍然陈旧。人才培养的质量除了取决于优秀的师资队伍、科学的课程体系和高质量的专业教学平台之外,在根本上取决于人才培养模式。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相反,落后的人才培养模式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在我国,新闻院系都充分认识到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性,但是,由于主客观原因,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阻碍重重,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在不根本上导致了人才培养模式的陈旧。部分高校仍然采用汉语言文学等传统文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行,没有在根本上建立开放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没有合理开发和利用校外实践教学平台和资源,仍然采用“封闭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致使人才培养质量难以提高。

3 我国高校新闻教育改革的主要路径

当前我国新闻教育改革的政策导向是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新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也是体现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但实际上,新闻实践能力的培养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培养方案、师资队伍、课程体系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等多方面着手。

3.1 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是改革当前我国新闻传播教育模式的必然要求。在强化实践能力培养的语境下,我国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主要存在两个着力点:

第一,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依据是新的新闻传播业态对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产生了新的要求。而这个要求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媒介融合发展对新闻传播人才提出了新的专业技能要求,需要培养能够在泛媒体行业从事传播策划、内容生产、渠道运营、产品营销等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第二,文化产业发展拓宽了新闻传播人才就业门路。新闻学专业已经不能局限在为新闻媒体培养人才,可以从事相关文化产业和自主创业,所以需要培养具有一定产业思维和创业能力的人才。

第二,切实做好人才培养规格定位。原有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过于宽泛,“专业性”体现不够。因此,体现“专业性”是本次修订人才培养规格的着力点,具体规格设定如下:(1)具备基本的新闻内容生产能力,具体涵盖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摄像)等专业技能。(2)具备良好的媒介技术应用能力,能够熟练运用各种媒介技术和平台传播新闻信息的专业技能。(3)具有较好的媒体传播策划能力,能够根据各种实际情况需要独立策划和组织实施传播活动。(4)具有良好的媒体经营管理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组织开展媒介经营管理工作,具有基本的创业能力。

3.2 优化课程体系建设

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基础。要改变当前我国新闻专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合理现象,应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增加新媒体传播类技能课程。在原有传统新闻传播类技能课程基础上增开“新媒体编辑”、“新媒体传播策划”、“数字期刊编辑”、“新媒体产业经营与管理”等新兴的专业技能课程。第二、提高专业技能教学课程比例。在适当删减部分理论课程基础上增加专业技能课程门数和课时,保证专业技能课程教学时间。第三、增加专业相关创业引导课程。开设“传媒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传媒产业经典个案评析”等与传媒产业经营管理类课程,以培养学生创业创新与经营管理能力。

3.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利用新闻院系与新闻单位人才交流政策,鼓励青年教师前往新闻单位挂职和进修,提高专业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和实践教学水平。对积极主动参加专业技能培训的教师给予奖励,还可以利用人才交流政策,采取“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吸收媒体业务骨干来校兼职,促进“双师型”教师培养,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在源头上预防“因人设课”的固有弊病,从根本上解决“该开的课没人开,不该开的课重复开”问题,保证学生能够学到应该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3.4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在当前语境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新闻教育改革的要点,也是新闻教育改革的难点。结合当前我国教育政策和传播行业发展实际,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改革应该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第一、立足于“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政策,依托学校平台和社会资源,建立一批符合人才培养实际需要的创业孵化基地。第二、立足于“以赛促学”的人才培养理念,实施“以赛促学”工程,把竞赛参与纳入学生专业学习评价体系之中,督促学生在校期间积极参与各级各类专业竞赛项目,全面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学了有用”和“学了能用”。第三、探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路径。大多数新闻院系都建立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基地,但真正把校企合作落到实处的比较少,未能实现预期效益。因此,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还必须从把构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改革重点。

基金项目:2012年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闻传播类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和吉首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2012JSUJGA20)

注释

创新人才培养政策例6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3(a)-0209-01

1 深化产学研合作,提高人才创新创业能力的意义

创新创业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精神、创新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是在实际工作或生活中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开创新领域能力或潜质的人才。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具有踏实的求实精神,能够不畏困难,勇于探索,追求真理,具有持之以恒的钻研精神的可塑造人才。

产学研合作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又一新的培养机制,是适应时展要求的培养方式。是把学校和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的教育环境、资源和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校、企业和科研单位的作用,将学校的以课堂讲授知识为主的教育转化成通过企业实践和实习的生产及科研实践有机的联系起来的教育模式。一方面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知识的交叉学习,有利于学校教育积极主动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服务,有利于企业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的实践基地,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另一方面通过产学研合作,带动高等学校、企业和科研单位共同为社会创造学术价值与经济价值,实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对于缓解就业压力、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有着重要的作用。

2 深化产学研合作,提高人才创新创业能力的对策

在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下,越来越多的城市提出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口号,将提高人才创新能力作为未来城市发展的长期战略,以齐齐哈尔市为例,探讨政府、企业和高校在培养创新型人才队伍中的作用,为齐齐哈尔市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献计献策。

2.1 加强官产学研合作力度,加大创新创业人才扶持力度

创新创业需要资金管理、市场的支持,政府要加大财政支出,扩大教育投入在政府财政支出中的比例。政府提高财政支出加大教育投入,增加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经费,既提高高等院校学生创新素质,同时创新型人才生产的创新成果大大提高产品竞争力,产品所得的销售收入,增加了企业利润,GDP总值增加,同时也会增加政府财政支出,这是一个回路循环。随着教育经费的支出高校可以获得更多的资金用于培养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政府还可以设立高校创业教育专项基金,社会企业为大学生创业出资献策,通过企业和校友捐赠增加创业经费。

同时政府要高度重视和落实人才开发投入的相关政策及规定。加大政策支持和宣传,使创新创业人才及时了解相关的政策法规和扶持政策。通过出台一些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享受贷款优惠政策等,要提高政府行政服务水平,为大学生创业和民营企业成立专门服务的部门。政府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与交流,整合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2.2 加大院校的培养力度,深化实施教学改革,建立多层次课程体系

学科建设要打破传统学科教育,突出特色学科,发展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学科设置应该突出重点,着重现实问题。创新型人才应该是个性自由、全面发展的人才,这就要求在课程设置上,建立广泛的课程体系,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修跨专业、跨学科课程。同时边理论边实践,通过模拟和到企业实习对学生开展创新创业的集中有效的培养培训。在民办高校的实训基地和企业,把握真实的工作程序和环节,使学生能够亲身体会到创新在工作中的乐趣和重要性,使他们的精神动力化为实际操作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强化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学会思考,让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以非常规的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调动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创新精神。

2.3 开展校企合作,加大实习基地建设力度,建立灵活多样的实训体系

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有力条件,使其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以新型的培养模式进行人才的创新创业型教育。与企业深度沟通,加强交流,完善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使学生能够参与企业运营,同时学校应该在相应教学平台基础上,增加学生自主研究探索平台,为学生自发组织成立创新小组,寻找课题进行创新实践活动提供帮助。

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不仅包括民办高校,而且还应将企业思维纳入培养模式制定中,建立有效符合企业、社会需要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应当高度合作,例如在办学、教学、就业、发展等方面进行广泛的交流合作,确保培养的创新创业人才能够与社会需求接轨。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始终注意工学交替、校企合作。

2.4 增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要注重校企双方合作,而且也要优化教师队伍的构成,使企业中有经验有经历的创新创业人才能够走上讲台亲身为学生传授经验。目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在数量上明显不足,而且知识结构也不能满足创新创业教育的要求。因此,高校应加强创业团队的师资队伍建设,通过校内培养与外聘相结合切实有效地加强创业师资队伍建设。虽然我国不少高校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但讲授的教师大都缺乏创业经历和实践经验,这在教学中制约了教学水平的提升,更重要的是这也会制约创业教育课程的发展。为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可以采取举办创业课程的讲座、培训、竞赛等,以达到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和提高的作用,将不断提高教师在教学研究与创业实践教育的水平。

参考文献

创新人才培养政策例7

(一)充分认识创新型人才培养在当前河南省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2017年1月16日,河南省省长陈润儿在省第十二届人代会第七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深入推进改革创新,提高创新供给能力,着力培育一批创新引领型人才,培育引进一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创新团队。这充分说明了在当下中原经济区和“一带一路”建设中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视和迫切需求。科技创新力量和人口文化素质代表着一个地区的软实力。对于发展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不强而人力资源丰富的河南省来说,培养创新型人才不仅能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也是破解当前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难题的关键,更是提升一亿河南人文明素质、增强河南区域凝聚力和吸引力的重要途径。

(二)树立强烈的人才培养强省和科技创新强省的意识

在从农业大省向科技强省转变的过程中,科技创新型人才发挥着关键作用,为达到这一目标,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根本出路。引进人才固然可以解决人才短缺的燃眉之急,但必须认识到,对于经济欠发达而在待遇方面难有竞争优势的河南来说,不仅很难引进高端亟需人才,还可能造成本地人才的流失。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河南人才短缺问题,应聚焦省内最具创新实力和最有发展潜力的人才,予以重点扶持,打造一支本土化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

(三)推进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培养的制度建设

建设有利于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成长的相关制度,是保障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有效开发的关键。目前,我国仍在沿用管理党政干部的制度来管理科研人员,一些鼓励创新的制度成果被党政人事管理制度所抵消。为此,在推进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制度建设中,首要的是建立有利于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成长的人事管理制度;其次要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集聚机制,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成长提供“加速器”。

(四)借鉴发达地区和先进省区在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经验

鉴于河南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科技和人才支撑基础差、创新能力不强等不足之处,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就应该虚心向先进地区学习,借鉴他们在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成功经验。通过借鉴先进地区和周边省区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力争探索出一条适合河南自身特点的人才培养之路。

二、河南省创新型人才队伍培养的对策建议

(一)创新和完善人才政策体系,促进形成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

与发达地区相比,河南省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政策体系建设的完善程度和创新程度方面都处于落后状态。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一直处于追赶状态,这对于缩小区域差距作用不大。因此,只有制定出具有竞争力、激励性强的人才政策,才能吸引外来人才、激活现有人才。要创新高层次人才使用及分配等核心创新人才政策;加强相关政策法规的配套支持;提升人才公共服务水平,构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全方位的服务体系;要加强人才市场建设,建立健全人才流动机制。

(二)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制度建设,为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良好的机制要得以健康发展离不开配套的制度保障,有了政策方面的支持和导向作用之后必须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通过转换科技投入机制、人才引进和用人机制、创新型人才激励机制,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科学合理、富有活力、更有效率的科技体制和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机制,形成政府支持引导,市场配置资源,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三大培养主体协同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格局,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三)以科技创新型企业为主体,抓好创新型人才培养

科技创新型企业是创新型人才队伍培养的重要主体之一,为了发挥科技型企业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主体的作用,除了从政策税收等方面加大对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之外,各级政府还要根据企业的不同类型、规模和科技实力,有针对性地予以指导和支持。对于科技创新型民营企业和中小型创新企业,政府要通过设立专门周转基金加大对这些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人才的扶持。对于那些已经有明确科技创新项目和人才培养计划但资金不足的企业,除了要给予一定资金支持外,还要由政府出面担保以畅通金融支持渠道,以促进这些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另外,要抓住承接产业转移和建设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有利时机,高起点地引进和打造一批科技含量高、技术实力强的企业。

(四)发挥高校在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抓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

高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最重要的主体,为了发挥河南高校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主体的作用,河南省各高校要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核心,根据国内外经济、科技形势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找准各自的办学定位,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发掘有潜质的培养对象,采取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培养出适合河南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

(五)探索政产学研密切合作的新模式,发挥力量协同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

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是进行科技创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三大主体,要想培养出更多适合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类创新型人才,除了发挥它们各自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的应有作用外,需要加强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联系,积极探索三方合作的新模式。河南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比如,有的地方政府与地方院校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积极开展校地、校企合作,加强政产学研对接工作。通过校地、校企各方资源的优化组合,达到提升本地科技创新能力和促进本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的。

(六) 加大力度,多元投入,加大对高层次创新人才资源开发的投资力度

加大财政投入,是做好人才工作的重要支撑。发达地区的经验表明: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大、回报最高的投入。因此,欠发达地区要树立人才投入收益最大化的观念,逐年提高发展性投入用于人才资源开发的比例,为人才优先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同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建立人才开发基金,强化研发投入,建立以政府引导、用人单位为主、社会力量补充的多元化投入体系。“人才优先”,要在科研经费的投入上,改变“重物不重人”的经费使用方式,保证人力资本投入增长快于物质资本投入增长。

(七)将加大对中青年科技人才的扶持力度作为实施创新型人才培养政策的着力点

创新人才培养政策例8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6-0077-03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的发展进程和规模已经是衡量一个地区或者国家综合竞争力强弱的重要指标。文化产业是新兴的产业,它在起步成长阶段迫切需要政策的扶持、指导和推动。从2000年,在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第一次在中央正式文件中正式使用了“文化产业”这一概念,到国务院2009年颁布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首次将文化产业明确为国家战略性产业,再到2012年2月15日,《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正式提出要进一步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出版、移动多媒体、动漫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诸多政策无不体现了国家对快速发展文化产业的高度重视程度。在今后的发展中,文化产业必将迎来大的发展,在这期间,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中有着重要意义。文化艺术与高科技手段的融合是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重要特点,它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非凡的创意能力,因此,人才是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关于人才的政策在鼓励和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中,起到了核心价值的作用。我国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上,与发达国家相差很远,起步较晚,在人才政策上必然会出现不少问题,必然显现出人才政策上的诸多问题,包括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人才界定问题、人才标准,以及人才从选择到培养体系再到管理的一系列政策导向问题,更重要的还包括人才政策的落实甚至人才立法领域相关的研究,因此,文化产业人才政策的完善是相关政策的基石,是保证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

一、我国文化产业人才政策与现状

从我国十七届六中全会确定文化产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伊始,始终在关注人才的扶持与相关的政策,地方的人才政策更是层出不穷,包括人才引进、培养和各种人才激励机制。解读《“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可以看到,一方面国家对政策的落实做了相关的指导。如,2009年文化部部长蔡武在国庆新闻中心举行的新闻会上表示,文化部要健全文化产业人才引进政策,大胆地引进海外留学人员中各类文化产业方面的专才,放手使用人才。另一方面,各地区根据地区特点也陆续制定出台了相关具体落实的政策。如,2012年,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公布《北京市人才引进公开招聘管理办法》,规范了全市人才引进公开招聘工作,确定了可引进人才的7类重点产业领域,例如:生产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文化创业产业等等。与此同时,用人单位也提出了相关对策,比如在聘用或者劳动合同期限内,可以设定期限在一年以内的使用考察期,为招聘人选在京期间工作生活便利,试用期间可直接办理《北京市工作居住证》。这些政策在具体落实上具体明确,起到了吸引人才,激发潜在价值的作用。再如,义乌文交会、苏州创博会等面向青年设计人才征集优秀创意作品的活动,这一活动是文化部、财政部文化产业创业创意人才扶持计划的一个部分,活动召开现场推介会或拍卖活动,举办青年设计师研讨班,加强著作权登记保护,为青年设计师提供展示推介机会与交流平台,同时,作品入展人员将入选文化部文化产业创业创意人才库。《“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不仅是一种经济共识更是一种政治共识,表明了国家对文化产业政策的稳健和加强态度,不同以往的政策中只是对人才的简单描述,计划中明确了要强化人才支撑,对人才培训的内容更加明确,提出了对文化产业高素质管理人才的培养,以及教育培训机构的建设和完善和对高校开设文化产业相关专业的鼓励,诸多的政策对于提高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培养文化产业国际化人才起到强有力的政策导向作用。

在近几年的发展中,文化产业各领域存在人才短缺和各种不成熟的问题,人才已经成为促进产业良性发展的普遍共识,拿国外文化产业发达国家(伦敦、纽约、东京)来说,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口的比例都要超过10%,而北京、上海等地的创意产业从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口的比例还不到千分之一,由此可知人才缺口巨大,即使是目前正在从事文化产业的人员,也有相当数量的人员正处于经验不足和学习的阶段。以北京的动漫产业为例,动漫教育机构层出不穷,培养的动漫人员逐年递增,但仍然不能完全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尤其是合格的人才缺口仍然很大。

二、文化产业人才类型与范围

人才政策的制定和落实要根据文化产业人才类型的不同而不同,由于文化产业的范围很广范,这就带来不同领域的人才需求重点不同,相应政策也会复杂多种多样。根据《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有十种文化产业基本业态:新闻出版发行、广播电影电视服务、文化艺术服务、文化信息传输服务、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工艺美术品生产、文化产品的辅助生产、文化用品的生产、文化专用设备生产。每种业态又包括众多的行业和服务类别,这需要相应政策的制定要根据每种业态的特性而形成一定的差异。

目前,文化产业人才以缺少将创意产业链贯穿起来的人才为主,创意经理人也严重匮乏,这类经理人因该是深谙创意的同时具备经营管理能力,创意经理人应该在创意概念到设计制作再到产品生产以及营销各个阶段都能发挥应有的价值。台湾著名漫画家蔡志忠曾说过,他在十五岁到二十岁这期间画了二百本书,虽然他个人赚的钱比台湾一个卡通公司赚的利润都要多,但是他最擅长的还是画画。在他看来,将文化创意产业三个词分开,就是一个成功的文化创意产业工作者的重要要素:要具备文化、具备创意,还要具备将文化和创意产业化的能力,而具备这种能力的人才在国内还比较稀少和短缺。通过深入分析文化产业的结构我们发现,文化创意型人才的匮乏与文化产业人才的整体需求难以满足相比较,前者才是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根据生产过程中产业依托重心的不同可以将文化产业大致划分为文化经营产业、文化制作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三种类型。相比于文化制作产业、文化经营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具有高知识性、高附加值和强融合性等特征因而处于产业的高端层次。

三、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政策的问题

我国人才政策从国家层面做了宏观的指导,也有部分的具体方向,但仍然存在不完善的地方,这是由于文化产业在我国刚刚起步,文化市场机制的不完善带来人才政策上的缺失,需要初步调整完善,使之更符合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也更符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分析其原因主要因为:(1)相当多数的人对文化产业的属性和规律没有完全把握或完全没有把握,对文化创意产业更是知之甚少,聊近乎无。文化产业理念和知识技能的匮乏,不少成员存在知识结构不合理、视野不够宽广、缺乏学科规范等问题,做表面文章多,在知识储备上难摆脱偏见成见,严重阻碍了对人才的考量、使用与管理。(2)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整体的创意环境。无论是专门人才还是全民的原创意识都严重匮乏。(3)培养和发掘文化产业人才的机制尚不成熟,虽然从1999年文化部就开始建立研究基地、2004年教育部开始增设文化产业学科教育,但是,教学科研的收效都不能满足发展需要,教学仍然处在经验积累和调整阶段,重理论而轻实践。据介绍2011年初,泰豪集团旗下的动漫企业需要在江西招聘近百名员工,于是委托专业人力资源公司承办此事。招聘人员跑遍了江西所有开设动漫专业的本科高校,通过面试的应届毕业生约有300人。但是,通过上机测试发现,这些本科大四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居然还不如泰豪动漫学院大专三年级的学生,最终勉强录用了不到30人。虽然之前遇到的创意人才储备技术很大,但是缺乏真正从中脱颖而出的人才,高端实战型人才就更少。

四、文化创意产业人才政策的几点建议

1.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界定问题。明确文化产业的人才界定问题才能制定出确实可行的人才政策。从文化产业整个产业的价值链利润贡献值来看,前端的内容创意利润率为45%,中间的内容制作和内容复制分别为10%和5%,后端的交易服务为40%,而我国过去文化产业的发展重点主要集中在中间环节。因此,未来的政策应着眼于如何推动从中间环节走到产业链的前后端环节。比如,如何鼓励内容原创、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和利用,如何加强品牌建设、提升服务,怎样鼓励文化消费等。根据文化产业整体价值链的不同环节,包括:文化项目的策划、文化产品的原创、产品的开发、生产、传播和消费等,在这个链条上需要各种各样的文化产业人才,如,策划人员、创意人员、营销人员、传媒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等等。这就要求针对每一种人才的特殊性建立相应的培养方式、标准和体系,这也就为学科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2.建立文化创意人才的综合培养体系。文化产业未来发展的新趋势是“融合与跨界”,在“融合与跨界”发展中,需要培养大量有创造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与文化产业相适应的文化创意人才培养体系,总体上看,人才培养比较分散,依然存在培养目标模糊、课题设置不合理、教育形式单一、教育层次不明等问题。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既要注重纵向的结合,也要关注横向的“融合与跨界”。目前,我国文化创意人才培养依然和市场需求脱节,教学方式不符合文化创意人才特点。虽然很多学校都设立文化产业的相关专业,并没有很好地去研究文化产业的特质和文化人才的市场。在教学环节,虽然学生对文化产业的理论知识掌握较好,但是缺乏实践应用能力,所以存在重视理论知识、缺乏动手实践操作的倾向。文化创意走向市场,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模式,这是文化创意人才培养不可缺的要素,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著名学者理查・佛罗里达在《创意阶层的崛起》一书中认为,创意阶层的核心由来自“从事科学和工程学、建筑与设计、教育、艺术、音乐和娱乐的人们”构成,除了这个核心,创意阶层还包括“更广泛的群体,即在商业和金融、法律、保健,以及相关领域的创造性专业人才。这些人从事复杂问题的解决,而这包括许多独立的判断,需要高水平的教育和技能资本”。由此可知,创意人才将是跨越行业和领域的,只有综合的培养体系才能造就这样的人才。

3.文化产业人才的激励措施与政策。好的人才激励措施不仅可以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潜力,还能鼓励和充实后备人才。首先是通过合理的激励措施积极开发本地人才资源;其次是通过制定一系列的人才政策,吸纳各方面的外来人才,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人力资源的保障,这也包括“海归”人才,他们既熟悉本土的文化和社会经济环境,又了解海外的文化和经济模式,具备领导和管理经验;再次是全民文化素养的培育,把创新、创意、设计、艺术融入到各个阶段的教育中;最后,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政策,对优秀的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和个人提供有效的资金支持或者专业指导。总之,人力资源是文化产业良性发展的核心,人才的培养、吸纳和人才的鼓励及管理机制的健全才能根本上保障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4.文化产业人才的法制建设。文化产业人才法制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文化立国,文化强国”,为产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法制环境。通过立法落实文化产业人才的各项措施,才能具体指导和规范人才的一系列工作,包括人才的选拔、培养、使用、引进、管理评价等;才能形成产业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保护各类人才的合法权益。这方面,我国人才立法的内容还不是很完备,尤其是新兴的文化产业这一领域,在法律法规中仍没有完善的体系,内容也较为粗糙,无法满足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目前我国大部分文创方面的人才立法仍然属于规范性政策文件或相关地方主管部门的规章制度。一些规定或内容不够具体,缺乏可操作性,比如版权人包括艺术品和出版经济人这样的行业急需要依靠法律法规来规范约束其中介行为。

文化产业的发展繁荣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引导,更离不开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建立完善,它是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保证,更是产业进入良性循环的前提,因此,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与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永祥.创意产业对城市品牌竞争力的影响及城市品牌营销对策[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硕士论文,2009.

[2]刘妮丽,郑洁.2020年文化产业从业者将达280万人[N].北京商报,2010-09-13.

[3]黄芳,纪富贵.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07).

[4]中国科学报[N].2012-03-16(B3).

[5]向勇.中国科学报[N].2012-06-04.

[6]陈莫,纪宏,李洪雷,谢增毅.我国人才法制建设的现状与发展研究[DB/OL].人民网,2009-09-21.

[7]魏军.城市创意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研究[D].复旦大学硕士论文,2008.

[8]曾伟.我国创意产业的产业化发展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论文,2009.

[9]刘永祥.创意产业对城市品牌竞争力的影响及城市品牌营销对策[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硕士论文,2009.

创新人才培养政策例9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0.047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社会与企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高校来说,尤其是职业类院校,建立与理论教学相一致的集实习、实训、实验、生产、培训、操作、创业、研究为一体的实践平台,不仅可以最大地发挥平台的作用,节约大笔资金,对人才培养的质量也会大有裨益。基于这样的人才培养理念,各高职院校纷纷建立了产教融合实践平台、科技园或创业孵化园等类似的实践平台。本文以产教融合实践平台的发展、建设、管理和运营为中心,对多元培养主体参与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

1基于产教融合实践平台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现状与问题

当前部分高职院校建立了大学科技园、产教融合实践平台、创业孵化园,各自之间的功能差异稍有不同,为论述方便本文统一称之为产教融合实践平台。与以往小打小闹式的校企合作相比,产教融合实践平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确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合作企业数量增多,合作程度加深,合作的内涵丰富,合作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不过,也要看到在创新创业教育的新要求下,基于产教融合实践平台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这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理念滞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是系统性的、过程性的、创造性人才培养活动。在这个过程中高校领导、管理者、教师、企业人员、政府人员等相关培养主体都需要一种新的思想理念。当前在实际人才培养过程中,个别领导理念滞后,教师理念和教学方式方法单一、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意义认识不足,都成为了制约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思想障碍。

(2)双创型人才的培养主体单一。当前人才培养的主体是高校。有些人认为,高校理所当然是人才培养的主体,这一点并不否认。但是由于社会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很高,这就要求高校、企业、家庭、社会、政府等多种人才培养主体参与其中,发挥各自的优势作用,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和国家要求的创新创业型人才来。当然,高校在这个过程中要发挥主导性主动作用是不能退却的。

(3)双创型人才培养的平台的功能效用发挥不足。产教融合实践平台的功能效用是指存在于产教融合实践平台中物理空间、物质资源、企业岗位、人才资源和与产教融合实践平台相关的政策制度机制没有发挥出最大的功能效用。这与产教融合实践平台发展程度还不够完善不够成熟有关。由于产教融合实践平台对入园的企业有各种各样的条件限制,入驻的大型的企业或国际著名的企业不多,这样就造成了学生可利用资源岗位不足,产教融合践平台物理空间闲置浪费。还有就是产教融合实践平台中的创业企业与社会企业关系不连贯,大学生创业企业忙于生存,忙于找市场,对社会企业存在生疏畏惧感;社会企业也看不起大学生创业企业,也是无暇顾及。这样双方可以互相联系互相利用的资源限制浪费了。

(4)双创型人才实践平台功能定位有待进一步完善。产教融合实践平台目前对创新创业型人才实践平台的定位不是十分清楚,教师培训缺少理想的企业和项目,学生实习提供的岗位数量不足、岗位质量简单、企业方导师动力不足、创业导师参与指导积极性不高、创业导师参与创业的利益不明确,这都对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构成了制约。

(5)产教融合实践平台资源有待进一步挖掘和整合。

2产教融合实践平台创业实践载体的构建

2.1产教融合实践平台中构建创业孵化区域让大学生直接参与创业

产教融合实践平台是高校综合性的多功能服务载体,在产教融合实践平台内建设创业园、创业区或者创业孵化室,是解决大学生创业的直接途径。当前高校内许多大学生在政府、高校、社会的创新创业大背景下也勇敢的做一名“创客”,实现自己的梦想。

2.2依托园中企业为想创业的学生提供创业实习见习和兼职岗位

有些学生想创业,但是迫于资金、项目、团队等因素的限制,或者对创业存在一种学习和观望的态度,那么产教融合实践平台内的社会性质企业和本校创业企业就为学生们提供了参观学习的机会。

2.3依托产教融合实践平台为学生开展工学交替,为教师开展交流培训搭建了平台

早期学生参加工学交替,需要上课教师到校外奔波利用各种人脉资源为学生寻找工学交替的平台。很多企业不愿意接收学生工学交替,原因是学生生产的产品会产生瑕疵或者产品不合格,这为企业造成了较大的生产成本。而政府对于接收学生工学交替也没有政策性说法,所以企业的兴趣不大。服务行业的企业多是要求学生拓展业务的工学交替。外出工学交替,对学校、班主任和任课老师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安全问题,学生外出实习(有的可能到其他城市工学交替)管理上、安全上、服务上如果不到位,就很有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问题。现在在产教融合实践平台内就可以让学生工学交替,大大减少了教学成本和安全隐患,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现了“多赢”。另外,对于需要锻炼、培训的教师来说也方便了这一过程。

2.4依托产教融合实践平台搭建其他辅实践载体

由于创业行为本身是一种综合性能力运用行为,要求创业者也要具备多种能力和素质。为了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和素养的学生就需要外在多种精神素养、价值观念和能力措施的塑造和植入。一是身体素质与心理健康拓展中心。创业者要想创业身心都必须健康是前提。二是建立创新创业研究中心,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指导和智力支持。三是建立咖啡吧创客空间,方便学生与各界人士会客交流和创业思想碰撞。四是与外界沟通交流平台。产教融合实践平台最后就是为创业者提供数据信息、政策咨询、法务税务知识、社保政策等各种政策信息服务平台。这种平台定期组织政府或社会人员即可解决。

3多元培养主体参与双创教学活动的路径依赖

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需要高校、企业、政府、行业、家庭、社会等多种培养主体参与培养活动。但是,多元主体培养理念并不是要求大家具有相同的职责,相同的责任,而是各有主次,各有偏重,发挥并利用各自的优势资源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3.1高校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高校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最重要主体。基于产教融合实践平台范围内,高校自身可以开展多种多样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我们以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为例对该校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做出分析。

首先,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教学是完全必要的,改校在大二第一学期开设创业理论课。创新创业理论教学的课程有公共必修课2门,选修课4门。各学院结合专业课程设置创新创业课程若干门。这样就保证了通识创业课与专业课创业课实现了结合。学生学习创新创业理论课是基础,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更是必要。为此,我校专门制定创新创业发展战略,建立了“一区两园三地”,在实践上全力保障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其次,产教融合实践平台内建立大学生身心健康素质拓展中心。拓展中心在风景秀丽的河边,有攀岩、独木桥、高空丝网等提炼学生胆量的心理素质的建设设施。拓展中心按照社会化管理模式,聘请社会企业教师为学生开展身形塑造课程服务。拓展中心不仅塑造了学生的提醒,关键是提升了学生的耐力、胆识、勇气和协作精神。这些精神素养对于创业者来说是完全有必要的。

再次,利用产教融合实践平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机制。(1)招聘社会与专业建设相关或是有利于创新创业教学的企业直接入驻产教融合实践平台。目前与我校专业相关的企业有广告摄影类企业、物流企业、电子商务企业等50多家。企业入驻产教融合实践平台解决了项目研发、教师培训、学生工学交替、学生实训等多种实践教学工作,让学生直接感受到了企业文化,感受到了创新创业精神。(2)产教融合实践平台直接扶持大学生创业。学校为想创业的学生提供5000平米的大学生创业园,成立创业管理与服务中心,创业园定期聘请企业家、社会精英、杰出校友为创业大学生开展业服务。在扶持政策上,减免学生房租费用,免除学生物业管理费、水费、服务费,学校最大限度支持大学生创业。创业园做到了让学生在创业中学会创业,让市场决定成败,即使失败了也可以为未来创业播下火种。(3)产教融合实践平台中建立各类研发中心,如光伏中心、服装研究中心、吴商文化研究中心等。研发中心的作用是为创新创业提供动力支持,创新创业成果的展示也会激发学生的创意热情,为项目研究注入新的思维。

最后,产教融合实践平台中举办各类论坛、研讨会、培训、沙龙等活动,为创新创业实践教育提供智力支持和文化氛围。

3.2政府的多样化参与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

政府与高校之间的关系是多层多样的,从行政上看,有上下级隶属关系外,也有政府高校之间的平行关系、交叉的关系。从教学上看,也有指导关系、合作关系、命令关系、管理关系和协调关系等等。政府对教育的支持、引导、支配与合作的方式是多样化的。随着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要求的提高,政府与高校之间的关系也是越来越复杂紧密。就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方式作用来看,政府可以发挥多种多样的作用方式。

3.2.1创新创业政策的支持

这是政府通过颁布政策,让政策发挥创新创业的促进、指导和推动作用。当前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相继出台了促进社会和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政策,各项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大学生创业的激情。不过,从实际创业政策运行政策来看,有些补贴申请条件要求较高,限制很多,政策成了一纸空文。

3.2.2政府的人才信息支持

与创业相关的法律知识、税务政策、保险保障信息需要向广大的学生传授普及。这需要政府有关的专家人才定期到高校为创业者提供这方面的法务、税务、保险等传播服务。

3.2.3政府资金资源支持

政府的资金支持通过包括就创业困难补助、开业补贴、创业补贴、房租补贴、吸纳人员就业补贴等直接资金补贴等形式开展服务。政府还可以通过调控手段把社会闲置资源、场地、厂房提供给大学生开展创业。

3.2.4政府创业培训与创业大赛活动的支持

目前政府部门主要是省市创业指导服务部门通过培训的方式,促进大学生提高创业的能力。培训的课时为60课时,通过培训的学生可以拿到国家承认的《大学生创业资格证书》,拿到此证后参加创业将享受到国家的相关补贴。在某些高校还可以冲抵2学分的成绩。另外,政府通过举办各类创新创业大赛的方式,既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奖励的创业基金也部分地解决了学生创业资金不足的问题。

3.2.5政府高新区与高校产教融合实践平台的对接合作支持

园对园合作,或者“两园共建”也是政府支持高校产业园、大学生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建设发展的重要方式。产教融合实践平台的企业发展成熟壮大后可以进入政府举办的高新区,继续发展;高新区的企业也可以入驻产教融合实践平台,为创业教学提供各类所需要的资源、人员、资金支持。

总之,政府对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无论在宏观政策上还是微观的事物上都可以发挥其独特作用。高校应积极主动与政府合作,通过合作、共建、共赢的方式实现人才质量的提高。

3.3企业多样化参与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

除高校外,企业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参与方。近年来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越来越深入。国家形势、社会形势、高校形势的发展需要校企之间有着更加深入紧密地的开展合作。企业可以凭借产教育平台通过以下方式途径参与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活动中来。

3.3.1企业的研发中心可为教学提供观摩和案例

企业的实验中心或研发中心是企业保持竞争力的核心,是企业的命根子。一般说来企业可能顾及到知识产权问题或竞争力问题,可能不愿把研发中心设在高校。实际上高校在研发的人才资源上有很大的优势。企业在产品研发上可以实行保密措施,与高校、教师或学生签订保密协议,或者拿出小部分新资源新产品用于教学即可,最大目的是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3.3.2实习实训基地的共建与使用

校企共建创业实习实训基地可以为教师提供学习培训的场所,为学生直接参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了平台。创业实训基地建设校方可(免费)提供校内运营场地,企业方可提供创业实训项目和运营资金支持,与校方共同建设创业实训基地、开展创业实训服务。根据人才培养需求,创业实训基地内部可再规划多个功能区:分享交流区、创业实训区、创业苗圃区、成果展示区、创业服务区等。学生参加设置于产教融合实践平台内创业实训基地活动积累了创业经验,增强了对企业经营理念、服务理念的认识,为未来自己创业进行了知识储备。

3.3.3企业项目的管理与拓展

企业的项目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参与创业尝试,第一种是可以让学生参与项目的研究、生产、管理、推广、服务或销售,这个过程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企业的生产过程、销售过程和创业实际需要的能力;第二种方式是直接把项目、产品、服务交给学生来做,学生自己拓展业务,在创业过程中,直接“做老板”接受市场检验。第三种方式是学生出项目,以学生自主创业为主导,企业与之合作,进行帮扶式引导,帮助大学生企业成长。

3.3.4企业岗位的感知与体验

在企业里,企业岗位由于受到较多情况影响,有时会出现空缺,需要一定的人员进行弥补,而学校学生也需要实际岗位进行锻炼、学习、体会和感知。企业的岗位为学生的实习锻炼、提高能力提供了平台。所以工学交替、顶岗实习成为企业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创业感知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现代学徒制”成为高职类人才培养的重要创新方式。在顶岗实习期间,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会感知度都大大提高。

3.3.5企业精英的培训与讲座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杰出企业家的身上都有某种人类拼搏奋斗的品质,没有一个人会随随便便的成功,所以成功人士走过的道路,成功人士的所作所为和他的心路历程,必然感染和激励着青年学生们为着自己的奋斗目标和理想去拼搏。所以创业典范、企业家、杰出校友、名人大家都责任把他们对创业的感悟、认知、心得传授给学生。比如,新东方总裁俞敏洪的创业故事确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大学生去自主创业去开拓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当然,杰出人物的资源是稀缺,学校的讲座费也是杯水车薪,他们也不可能到每个学校去开展培训、宣鳌⒔沧和沟通交流。可以借鉴的做法就是政府出资、联系协调或高校联合建立创业当讲堂、创业论坛、创业培训或讲座平台对真正想创业的学生定期举办一些活动。苏州国际教育园管理委员会的这种做法就值得肯定。

总之,基于产教融合实践平台的校企深度合作应专注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通过创新创业课程、创业实训基地和创业精益孵化三个方向开展合作,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切实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4完善多元主体参与双创人才培养机制合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建立以产教融合实践平台为平台多元创新创业教育主体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不断地建设和完善体制机制,全力打造集生产、实践、合作、培训、创业、研发、管理和服务的综合平台。

完善和创新产教融合实践平台管理和服务机制,打造人才培养的综合服务体系。如果把产教融合实践平台比作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一艘航母,那么这艘航母上的组织机构和武器装备应该与之相匹配。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素养的高质量人才就得在体制机制上、管理上、服务上、资源配置上、配套设施上大胆尝试,不断完善功能提高效益。要引进优质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内部单元协同创新,既要发挥各自优势,又要有机联动,不能彼此孤立,把内部机构组织协调起来,实现1+1大于2的效益。

借鉴国内外建设经验打造国际化产教融合实践平台,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不竭动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无论创新创业还是创新创业教育西方国家比我国开展的要早,西方国家在这方面的措施办法具有一定的可借鉴性。中国台湾早在上世纪80年代高校中也建立了具有创培大学生创业意识的育成中心,在这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的建设经验。我国大学产教融合实践平台在自身建设过程中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结合我们的实际创新创业教育情况,尝试打造具有国际化趋势的国际化平台的现代产教融合实践平台。

整合与综合利用多种资源打造培养双创人才的资源与信息服务中心。高校产教融合实践平台涉及到的资源类型多种多样,从资源的存在形式看有资金资源、资产资源、信息资源、项目资源、岗位资源、人才资源等等;从资金来源的类型看,有学校资源、学生资源、企业资源、社会资源和政府资源等,产教融合实践平台对资源的管理任务就是挖掘资源、整合资源、管理资源和有效地配置资源,使各种资源发挥出最大的功能效用,最终目的就是为实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服务。

5结论

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非一般性质的人才培养,也不同于普通类型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所以从政府、到社会、行业企业、再到家庭、学校和学生都要积极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来。

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需要建设好综合性实践服务平台。当前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是一种综合性、系统性、过程性工程。我们在理念上已经与时代要求基本保持了一致,但是我们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如何协调好各方关系,如何利用好各种资源发挥资源的效能将是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此外,产教融合实践平台有效的运行机制和高质量的管理服务水平有利于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创业型人才。高校产教融合实践平台要建立完备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运行机制,起点要高,尽量与知名企业、大型企业或跨国企业合作,挖掘合作点,提高合作平台发挥平台的资源集成优势,为人才培养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产教融合实践平台进入校园还是比较新鲜的事物,是对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大胆尝试,尽管有一定的成效,但是人才培养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产教融合实践平台的建设发展要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探索,敢于尝试,为人才培养做出特殊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Z].国发〔2015〕32号.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Z].[2015]36号.

[3]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Z].教办〔2010〕3号,教育部网站.

创新人才培养政策例10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09)07-0056-03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新时期地方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发展战略研究”(批准号:08YB168)

[作者简介]肖红伟,宜春学院招生办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江西宜春336000)

一、创业型人才的内涵特征

对创业型人才的理解,首先要正确认识“创业”的涵义。关于“创业”的定义,我国学术界有许多不同的概述。比如:

1 罗天虎教授提出:创业是指社会上的个人或群体,为了改变现状,造福后人,依靠自己的力量创造财富的艰苦奋斗过程。创业具有开拓性、自主性、功利性三个特征。

2 罗伯特・赫里斯、迈克尔・彼得斯提出:创业就是通过奉献必要的时间和努力,承担相应的经济、心理和社会风险,并得到最终的货币报酬、个人满足和自主性的,创造出有价值的新东西的过程。简单地说,创业就是创造新东西的过程,并承担风险和得到回报。

3 台湾中山大学专家刘常勇提出:创业是指创业者依照自己的想法及努力工作来创造一个新企业,包括新公司的成立、组织中新单位的成立,以及提供新产品或新服务,以实现创业者的理想。创业本身是一种无中生有的历程。

4 复旦大学郁义鸿教授提出:创业是一个发现与捕获机会并由此创造新颖产品或服务和实现其潜在价值的过程。

从以上可以看出,人们对创业的理解有各种各样,但概括起来有以下共同点:创业是一种开拓性的活动;创业是一种创造性的创新活动;创业是有风险并要自己承担风险的活动;创业是一种创造价值并努力实现价值的过程。

当然,上述几种观点主要是从经济学意义来研究“创业”,也就是指创办企业的过程。笔者认为“创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上理解的“创业”是专指人们在经济领域创办企业的过程,而广义上理解的“创业”,是指创业者创立事业的过程,不仅创办企业,而且在各行各业中创立事业的过程都可指“创业”。

创业是指在各行各业的个人或团队为了开辟事业创造价值、敢于承担风险的开拓性活动。从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创业有几层涵义:一是创业可以在各行各业各个领域中进行;二是创业要创立事业,要有强烈的事业心;三是创业要创造新的价值,是一种创新活动;四是创业要敢于承担各种风险,要不怕挫折;五是创业要有勇气,是一种开拓性的活动。

由此可见,创业并不仅仅限于创办企业,虽然创办企业是一种典型的创业,但创业的概念比创办企业的内涵更丰富。从理论上来看,创业既包括创办企业,也包括开创新的事业,还包括在各行各业中创造价值敢于承担风险的开拓性活动。因此,创业人才也不仅仅是指企业的创办人,而应是包括企业创办人在内,在各行各业中开创新事业、创造新价值、敢于承担风险、创造性的工作的人,他们可能是老板,也可能是员工;可能是公务员,也可能是老师、医生、科学家等。岗位创业与岗位创新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相同的地方,二者在本质上都是创新的,所不同的是前者指在工作岗位上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开创新领域、敢于承担风险、创立事业的过程。比如:自己想成立一个新部门去开拓新的市场,没有稳定的经济收入。而后者是指在组织安排的工作岗位上出主意、想办法、富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但自己不承担多大的风险,有稳定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

在对“创业”的涵义了解后,我们就不难理解“创业型人才”的内涵。这里要区分“创业型人才”与“创业人才”的联系与区别。创业型人才不等同于创业人才,创业人才是指已经在从事创业的人,而创业型人才是潜在的创业人才,他们具有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具备了一定创业知识与创业技能,能够发现创业机遇并有勇气敢于承担风险去抓住机遇的人,而不管其目前在不在创业或将来会不会创业。

创业型人才的主要特征有:(1)眼光敏锐,善于发现机会、把握机会;(2)具有冒险精神,敢于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3)百折不挠,具有摆脱困难和战胜困难的能力;(4)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5)有创新的能力;(6)有创业的激情。

二、创业型人才培养策略

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大系统工程。这个系统主要由学校教育内部系统(包括幼儿园、小学、中学、各级大中专学校等)、学校教育外部系统(包括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二大系统来组成。创业型人才的形成,离不开这二个系统的合力。在以往的教育发展中,这二个系统之间往往脱节,通常处于一种相互封闭的孤立的系统状态,系统之间、各组织之间缺乏有效的人力、物力、财力、知识、信息等的交流、沟通与合作,往往造成各种资源的浪费与紧缺矛盾现象,资源的配置使用效率不高,甚至系统人员之间相互埋怨指责,力量相互抵消。在今天这样一个飞速变化的时代,各管理系统之间的协调、沟通与合作,形成一种合力,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显得重要。青少年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将是新世纪教育的主题,也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各级学校要把青少年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作为一个重要发展目标。要培养创业型人才,需要进行全方位的战略转型,需要实施创业型人才的培养策略:

(一)转变教育理念,提高对创业教育的认识

1 培养创业型人才的重要意义。在我国,每年都有大批青年劳动者充实到各行业的一线和二线,成为各行各业的劳动技术和管理力量的生力军,在他们的生命潜能中能否具有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关系到各行各业的繁荣兴旺,关系到各行各业的创新竞争力,关系到国家民族的未来。在当今时代,着力培养和打造我国青年人的创业能力,培养创业型人才,有着深远的意义。这不仅是减轻我国劳动力就业压力的一个战略举措,而且是振兴我国各行各业的需要,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是我国参与全球经济竞争与合作的需要,更是青年一代健康成长成材、高扬生命价值的发展需要。

2 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长期以来,我国各级学校偏重理论知识的被动学习和掌握,轻视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轻视开拓能力和做人做事方式方法的实训和操练,从而迷失了各级学校的个性和办学特点。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除了知识、技能领域外,还应包括自信心、爱心、积极的人生态度、坚

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品质、敢闯敢干的精神等。这样的目标应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以全面素质打造为目的,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二是以人为本,高扬人的主体性,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三是以学生的创造性才能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鼓励学生冒险和开拓进取,培养学生的事业心和开拓能力,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各级学校应根据人才市场的需要,以人才市场为导向,将人才培养目标按总目标、各阶段目标进行细化定位,各级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要衔接,体现“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善创新、能创业、有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

3 采用开放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所谓“开放式”,是指各级学校实行开门办学。一是对外开放,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与沟通,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为学校培养人才服务;二是学校内部开放,加强部门之间、员工之间、师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形成合力,资源共享;三是要转变“课堂”的观念,除了教室的课堂外,校内外的大自然、图书馆、博物馆、演出舞台、企业参观见习等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锻炼的“课堂”。长期以来,我国各级学校实行的是封闭式办学指导思想,具体的教育行为也多是采用“闭门造车”式的人才培养方式,这种脱离社会实际的封闭的学生培养模式,难以培养出人才市场需要的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人才。

(二)整合各级大中专学校校内外资源,构建创业教育的实现机制

1 设立专门教育机构,开设系统化和层次化的创业教育课程。我国各级大中专学校承担了培养千千万万劳动大军的重任。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大多数大中专学校并没有实施创业教育,这也是导致我国创业型人才欠缺的一个重要原因。要培养大批的创业型人才,各级大中专学校必须大力加强创业教育。创业教育的实施和创业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一个精干而专业的教育教学管理系统,学校要按照“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团结协作,各显特色”的工作原则,构建科学合理、运转协调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为创业型人才培养提供组织保障与环境条件。学校的创业教育,担负着创业意识的培养、创业知识的传授、创业技能的训练这三大重任。我国各级大中专学校要完成这三大任务,必须进行课程改革,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不同年级学生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让创业教育课程普及化、系统化和层次化。

2 整合校内外社会资源,建立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当前,我国大中专学生创业最感困难的是缺少创业资金和缺乏创业经验和能力。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难题,各级大中专学校要整合资源,巧借外力,大力创办学校科技创业园区,为学生学习创业提供实践平台。与此同时,大中专学校还要加大与当地政府经济开发区、创业园区的沟通与合作,建立大学生创业实践平台,让校内外创业园区成为大学生创业的“孵化器”,并制定在校师生科技转让和创业的激励政策,成立相应的师生创业服务指导机构,建立产、学、研一体化教育模式,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与场所,建立创业实训基地。

3 培养创业型师资,营造校内创业文化。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关键。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自身的思想素质、业务水平、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对人才培养的素质具有决定性影响。一般来讲,创业教育模式所培养的是创新型人才,它在客观上需要具有创新创业型教师。大中专学校必须尽力创造条件,采取多种方式,使教师得到深造和实践,通过教学、科研、实习和技术开发、企业挂职锻炼、产学研合作、创办高新技术企业等形式,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创业教育教师。与此同时,还可聘请社会上成功的创业人士进校作兼职创业导师。

创业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创业文化,学校要有一种浓厚的创业文化,才能有效地促进大中专学生的创业意识,像温州大学、浙江万里学院就有一种较为浓厚的创业文化,在这种文化的薰陶下不少学生成为创业型人才。各级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大力建设创业文化,宣传创业光荣,树立创业典型,不断提高广大师生对创业文化及创业型人才培养重要性的认识,削弱那种认为稳定的工作比充满风险的创业更可取的传统文化影响,向学生倡导敢于冒险、勇于创业的价值观念,让创业文化植根于学校文化中。

(三)优化校外环境,发挥政府和社会的力量

创业型人才的形成与发展,光靠学校的力量远远不够,还需要全社会力量的大力支持。地方政府对创业型人才的培养需要采取以下几个策略:

1 进一步完善政策,大力营造社会创业氛围。近几年来,党和政府大力倡导全民创业、建设和谐社会,并制定了鼓励创业的许多优惠政策,各级地方政府也相应地出台了创业政策。在青年创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地方政府在创业政策服务方面要做好三件事:一是为帮助青年更好地了解创业政策,把各级政府推出的一些诸如减免税收、创业援助、创业贷款、社会保障、青年见习岗位等方面政策进行收集整理,汇编成册,免费发放给青年;二是为帮助青年更好地运用政策,通过举办创业形式分析会、报告会、创业政策讲解课等形式,帮助青年理解创业政策、运用创业政策;三是要优化社会创业环境,制订和完善市场竞争规则,规范公务员工作行为,对扰乱市场发展的违法乱纪行为给予有力打击等。同时,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大力营造以创业为荣以及“八荣八耻”为主题的社会氛围和文化环境。

2 给予有力支持,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为帮助青年学生缓解创业筹资压力,顺利迈出创业的第一步,光靠大中专学校设立一定的创业基金远远不够,各级政府要加大对青年学生创业资金的扶持力度。地方政府可采取类似发达国家的政府、社会、银行三条渠道争取专项基金和贷款的做法,可设立一定资金规模的“青年创业基金”。还可以在实践中探索出三种筹资方式:一是由政府或企业学校担保贴息贷款。二是信用担保贷款,就是将学校评选出的青年创业号、青年创业之星以及向社会举荐优秀大学毕业生等作为无形资产担保贷款。三是由政府组织设立科技创业园区,还可以将政府高新开发区作为创业园区,为大中专学生创业提供实践平台和“孵化台”,并减免创业科技园场地租金、加盟费和保证金,降低学生创业门槛。四是对大中专学生创业行为大力支持,降低市场准入条件,减少公司注册资金,减免学生到工商、税务等部门办证的相关费用。

3 以人为本,完善青年创业服务体系。地方政府要注重从基础环节人手,逐步强化和完善六项服务:一是提供创业信息服务。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传媒,创业项目,提供创业信息咨询。二是建立创业项目经理负责制。组织若干名专职创业指导老师,具体指导,跟踪服务。三是建立“青年创业超市”。就是把青年创业行动的项目、信息、政策、资金以及服务等内容整合在一起,实行资源共享,供创业青年选择。四是成立法律援助中心,为青年学生创业提供法律咨询和维权服务。五是建立青年就业创业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青年学生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六是制定政策,激励各级企事业单位积极接纳青年到本单位参观和实习,努力实现全社会资源共享,调动社会一切积极因素,为青年健康成长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服务。

参考文献:

[1]罗天虎,创业学教程[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创新人才培养政策例11

人才资源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才是先进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只有人才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各方面英才不断涌现,才能使生产力中固有的因素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才能创造出更加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造福于民。因此,开发好人才资源,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体现,必须结合辽宁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实际,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实施人才强省战略。 

一、辽宁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中的工作重点 

(一)抓住培养环节。培养是基础,健全人才培养教育机制,围绕支柱产业和重点行业对人才的要求,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二)抓住引进环节。引进是重点,完善人才、之力、项目相结合的柔性引进机制,围绕振兴老工业基地的重大项目、积聚国内外优秀人才和智力。 

(三)抓住使用环节。使用是关键,健全人才配置和激励机制,围绕营造人才环境,完善政策体系,加强人才市场建设,留住、用好人才,充分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辽宁科技人才资源现状分析 

(一)辽宁人才市场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人才开发力度进一步加大 

目前,辽宁省已经形成了以中国沈阳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为龙头,区、县(市)人才市场为依托,专业和行业职业介绍机构为基础的市场体系。 

(二)辽宁人才资源优势明显 

第一,教育优势明显。省内汇集百余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具备完善的义务教育体系,不仅本身积聚了一大批人才,而且也是具有规模优势的人才培养基地。第二,科技优势明显。拥有国家和省、市级科研机构,科研体系完整,拥有各类科技人员近两万人。一些重要领域的研发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并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构筑了科技人才资源优势。第三,环境优势明显。中央关于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为辽宁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同时为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环境对人才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三、辽宁科技人才政策分析研究 

人才政策的有效性首先要建立在对人才现有需求层次的准确判断基础上;其次,政策应准确的反应当今所急需人才的核心需求;再次,随着人才结构的变化,人才的核心需求也会变化。人才政策应与之相匹配进行动态调整,才能使这侧的效用得以发挥。 

(一)福利性政策是要满足人才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创造稳定的物质环境,即对基本生活方面的满足,如解决住房、户口、子女就学等问题; 以及与工作相关的待遇, 包括工资薪酬、一次性补贴、社会保险等。科技人才比较关注的是户口、直系亲属的就业就学问题,有些科技人才甚至可以为家属、子女牺牲部分学术前途。鉴于此,当前人才政策大都考虑到这方面的问题。科技人员福利性需求的物质基础是良好的住房条件。不同类型人才吸引的侧重和形式在住房福利上均有差别。根据经济发展需要,要为不同类型的人才提供有差别的住房福利。住房福利吸引的重点是创业人才和学科带头人, 尤其对学科带头人给予优厚的待遇。 

福利性政策对不同类型的人才存在偏好,政策力度有差异,这也反映了对不同类型及层次人才的需求,体现了与当地经济结构、经济发展状况紧密结合的特征。 

(二)发展性政策是以促进人才发展为目的,为使人才社会价值最大化而提供的激励措施,具体表现在创业门槛、成果转化奖励、职称评级、人力资本存量投资等。 

1、创业门槛 

人才在创业初期大都会遇到资金筹集的困难,创业门槛是其考虑发展方向的重要因素之一。现行人才政策对创业门槛的优惠对象主要是科技人员和留学人员,对科技人员侧重于注册资金分期缴付和首次出资额的限制,对留学人员的政策集中在最低注册资金额。 

2、成果转化奖励 

科技成果转化中科技人员发挥着重要作用,欲使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持续运作,必须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现行的成果转化奖励政策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不同的成果转化方式下对主要贡献人予以一定比例的奖励;二是科技人员从事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所获的收益,再投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免征个人所得税或者给予补助;三是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工作中业绩突出者, 可破格评定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3、职称职务评定 

职称职务评定关系到科技人才的切身利益,对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有较强的激励作用。各地均将职称职务评定作为吸引人才的重要手段,主要体现在对科技人才的职称评定和申请门槛放低。一方面,对留学人员评聘职称职务限制较小;另一方面,对高科技企业中业绩突出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可不受学历、任职时间等限制,破格评聘中、高级职务。 

4、人力资本存量投资 

科技人才注重长远发展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追求专业知识的积累、技能的提升。人力资本存量投资是指通过人力资本投资来增加蕴藏于被投资者身上的各种知识和技能的总量,在人才政策中主要体现为培训及培养政策。而各地区的人才政策在人才培训及培养方面供给相对较少,有限的政策表现在对尖端人才的培养培训、鼓励产学研合作等,受用范围较小,步伐较慢,其政策空间尚大。 

四、科技人才政策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 辽宁省出台了一系列培养、引进、使用科技人才等方面的政策措施, 在加强宏观管理, 为科技人才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也必须看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 辽宁省科技人才政策环境建设的工作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主观认识存在差距。一是未树立人才观念 

一些职能部门没有把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提升至议事日程, 在人才的培养、选拔、使用上缺乏全局意识;部分单位和部门视人才为己所有,限制人才流动,造成人才学非所用, 严重浪费人才资源。二是未树立责任意识。部分领导干部党政一把手,亲自抓科技生产,对人才资源的思想认识不足。面对激烈的人才竞争, 缺乏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三是未树立政策法制观念。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惯性影响, 一些地方和部门的领导对科技人才建设依然按经验办事, 力度不大,措施不力。 

(二)管理体制受到制约 

现行管理体制不顺,导致科技人才管理部门职能交叉重叠, 评价标准不规范,科技人员晋职、评优、获奖等方面搞论资排辈、平衡照顾、重文凭学历, 忽视科技人员的实际能力和贡献大小;习惯于按计划经济的模式和办法管理科技人员;激励不够, 约束不力, 政府职能部门对人才资源的总量、专业、布局结构调整仍然依靠行政手段。 

(三)管理机制不够健全 

近些年来, 虽然在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人才管理创新机制上作探索, 但还不系统、不规范,培养上缺乏计划性,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还没有形成一个长远规划,对科技人才队伍的结构调整、素质提高缺乏通盘考虑和宏观调控的手段。 

(四)人才立法相对滞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科技人才政策环境建设,最终要走上法制化的轨道。辽宁省对于有关科技人才的知识产权保护、规范人才流动、人才市场建设、继续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政策乃至法规建设, 由于有关方面联系配合不够, 认识看法不一致, 滞后于形势的发展。加之一些单位和部门抓科技人才政策的落实不到位, 奖惩不逗硬,使一些已出台的科技人才政策产生不了应有的效力, 科技人才的权益和单位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 

五、结合辽宁实际,营造符合区域特性的人文环境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营造和谐育人环境 

在人才的教育上,要敢于打破传统思维定势,树立大教育观念,以前瞻的眼光、超常的举措培养人才,建立以发展为主导的人才培育机制,形成多元化培养格局,确保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高素质人才,为社会的不断发展积蓄后劲,要实现培养方式的三个转变:由零散型向集中型转变,不断加强人才培养的计划性,各行业可以对人才培训实施统一组织,使人才培训形成规模效应;由单一型向综合型转变,既注重培养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更要重视专业素质的培养;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一方面要舍得把眼前用得顺手、发展潜力大的人才送学深造,一方面要充分借助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教学力量雄厚的优势,借助社会力量办学,为部队建设培养人才。 

解决的方法是在进一步强化学院阵地建设,充分发挥其培训主渠道作用的同时,按照“纵向抓延伸、横向求拓展、国内挖潜力、国外建基地”的思路,拓宽培训渠道。以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需要的高层次人才。 

(二)建设充满活力的人才引进政策 

在引进人才方面,要解放观念,采取积极措施,放宽人才身份限制,提倡重能力,重潜力的人才引进政策;规范人才引进程序,实施民主科学,高效的人才引进政策。取消人才计划审批的烦琐手续,建立引进人才绿色工作证制度,对急需人才,简化手续,随来随办;对特殊人才,打破常规,特事特办。营造人才来去自由的软性人才政策。 

(三)完善充分利用人才的人才使用政策 

为各类人才提供机遇、搭建平台,才能使人才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发展环境,人才“能量”才能可持续释放。首先是要把人才放在创业前沿。制定相应政策,支持和鼓励高学历者成为创业主体,积极引导一批社会精英人物和科技领军人物领头闯市场、创大业。其次是注重给人才以合适岗位。只有合理使用人才,人才的专长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