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身体素质优势

身体素质优势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12-31 10:49:17

身体素质优势

身体素质优势例1

为促进高等教育更好地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高等学校应当对社会发展做出积极有效的反应。而中国的高等教育又到了一个历史性的关键的时刻,这一关键时刻的关键就是提高质量。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形势下,社会的发展对高校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应当树立协调发展的观念,以实现和谐创新。本文拟就综合性大学依托自身的综合性办学优势,围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实现和谐创新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努力形成发展综合性大学的办学特色的先进理念

教育要主动地全面适应社会发展,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形势下,高等学校必须要解决形成和发展特色这一核心问题。就综合性大学来说,主要体现在要倡导和强化以下几种思想观念:

1.科学定位自身多学科融合的综合优势的意识

综合性大学要认识到自身是多学科有机融合的大学,主要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1)多学科性,即具有多个具有一定程度的内在联系的学科;(2)科学研究性,即教学与科研良性互动;(3)基础性,即教学和研究侧重于基础科学。

2.发展综合办学特色的思想

综合性大学要充分发挥区位经济优势、政治优势、区域文化优势等外部环境以及在多学科的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直接服务社会等内部环境方面的综合办学优势,形成在以上方面发展自己特色的意识。

3.树立质量保障观念

综合性大学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着力提高办学水平,尤其是人才培养质量,对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教育教学方法及其影响进行改革,并积极创新有利于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4.建立、健全综合性大学和社会良性互动机制的意识

在国家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宏观指导下,依法自主办学,运用自身优势建立和健全内部发展和外部监控相协调的机制。

二、积极探索办学过程中挖掘和发挥特色的有效途径

在21世纪这一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是经济与社会的中心,而办学特色是大学在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选择,因而,大学必须通过发展特色来实现在社会发展中的和谐创新。大学的特色是学校自身从办学历史、客观环境、主观环境等三个方面内在生发出来的,为此,综合性大学要充分发挥自身在办学历史中的区位经济优势、政治优势、区域文化优势等外部环境以及在多学科的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直接服务社会等内部环境方面的综合办学优势,形成和发展以上各方面的特色。具体说来,可从以下途径进行探索:

1.发挥多学科的综合智力资源优势

大学最主要的优势是智力资源丰富并集中,综合性大学有一支庞大的高水平的多学科的教师群体与科研队伍。综合的人才结构,才能尽可能地发挥综合智力资源优势,从而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和对社会发展起主导作用,具体说来:

(1)依托学科专业群,大力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综合性大学可探索形成以基础学科专业为支撑,以应用学科专业为主体,以交叉性、边缘性、前沿性、综合性学科专业为新的增长点的结构模式和发展态势,形成纹理渗透、理工结合,多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协调发展的格局和机制。积极推进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让学生充分利用学校的综合性特点和学科专业资源优势,构建文理渗透、理工结合的知识结构,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特点,因材施教,努力促进学生知识、素质和能力相协调,大力提高培养质量。

(2)运用高水平的多学科的科研队伍,提高直接服务社会的

能力

①兴办或支持知识型企业。根据国外以及国内的经验,大学成为高科技园区的中心一般是由兴办知识型企业开始的。综合性大学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积极运用高水平的多学科的科研队伍,通过技术作价入股等方式兴办或支持知识型企业,以此来壮大经济实力和提高社会地位。②参与政府组织的科学研究活动,起到智囊团和资政育人的作用。综合性大学要充分运用多学科的智力资源丰富、集中的优势,积极参与政府组织的科学研究活动,扮好智囊团的角色和起到资政育人的作用,以赢得政府的认同和社会的支持。通过自身的智力优势来争取学校发展的有利的外部空间。

(3)依托学科专业群,发展有特色的校园文化

综合性大学要在不断加强校园规划和硬件建设的同时,依托学科专业的综合优势,形成先进的文化建设理念,优化育人环境工作,着力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大力加强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建设。具体说来,①要着力营造学术氛围,如通过大力支持师生组织开展学术活动,举办一系列高规格、高水平的大型学术活动,开设文化素质教育自修课和讲座等形式。②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艺术活动和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为学生提供了自我展示和锻炼的舞台和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③着力引导和营造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校园文化氛围。如,通过构建学生自己进行理论学习与实践、道德实践、国防教育、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大舞台等方式来实现。总之,要促进校园文化的体系化、学术化、规范化发展。

2.依托办学历史中的区位经济优势、政治优势或区域文化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

综合性大学要依托办学历史中的区位经济优势、政治优势或区域文化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

(1)综合性大学所属地区,大都有自身的区位经济优势

在办学过程中,综合性大学紧密切实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和直接服务社会等方面都会形成自己的特色,要努力发展在区域经济这一客观环境基础上形成的特色。

(2)较多的综合性大学在办学过程中有独特的政治优势,要积极将其转化为办学资源优势

首先,要抓住历史机遇,高起点办学,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其次,要转化为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学校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不断开拓进取的坚定信念和勇气。再次,要将优势转化为奋发图强的精神和传统,为学校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的内在动力。最后,要将优势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为学校推动和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3)我国不同的地区,都有独特的区域文化

综合性大学要充分运用所在地的区域文化优势,加强以热爱祖国、学校、家乡、爱亲人为主要内容的对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人格教育。同时,利用区域文化优势为校园文化的建设提供外部文化环境。

3.依托学科专业的综合性优势,促进文化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深层次推进素质教育

大学应当体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渗透。在高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初衷是加强对大学生的文学、史学、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化品位、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相对而言,综合性大学具有学科专业的综合性优势,可更好地开展文化素质教育,能较好地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交融。综合性大学应当树立素质质量观――21世纪需要的包括知识、能力在内的,具有人文素养与科学素质、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质量观,依托自身优势促进文化素质教育和

专业教育的融合,深层次推进素质教育,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具体而言,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将文化素质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中,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开设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并作为公共基础课程纳入各专业教学计划中。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内容和形式要力求多样,应当既有囊括古今中外众多学科领域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大型综合课”,又要有与各专业密切相关的课程,还要有对学科知识进行高度浓缩

的专题报告。综合性大学可通过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综合多学科专业的知识,对学生进行真善美的教育,给学生思想和思维方法的深刻启迪,实现文理贯通和理工结合。

(2)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搭建和提升各类实践教育平台,积极建立形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生实践教学体系,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学生的实习基地有机

地结合起来。

(3)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实现形式,如设立创新创业基金等,积极探索文化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这两者的有机结合。

高等教育是在与政府、市场的矛盾统一之中发展起来的。高等教育虽然要对抗市场,但更多的是依靠市场。因此,高校的发展必须在政府与市场统一中发展。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综合性大学要充分运用自身的综合办学优势,主动、全面地适应时代对高等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挖掘和发展自己的特色,不断推进教育创新,努力达到在社会发展中实现和谐创新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周远清.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J].中国大学教学,2011(11):5-7.

[2]潘懋元.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协调发展[J].复旦教育论坛,2005(3):16-17.

[3]潘懋元.中国高等教育的定位、特色和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05(12):4-5.

[4]李德仁.综合性大学与大学教育的综合性[J].中国高教研究,2000(4):3-5.

[5]潘懋元.高等教育将走进社会中心[A].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C].上海高教研究,1998(8):1-3.

[6]储召生.办学特色:大学的必然选择[Z].中国教育报,2003(4):7-27.

身体素质优势例2

文章编号1008-5807(2011)05-111-02

一、前言

现代网球运动比赛中体能起着巨大的作用。身体素质作为隔网对抗项群竞技能力的一项重要因素,其原因是身体素质不仅是掌握各项技、战术的基础,而且是比赛中运用和完成战术的前提。目前从身体、心理和网球各项技术对网球竞技能力和比赛成绩影响的研究比较多,运用深层次的各项指标对网球竞技能力和比赛成绩影响的研究尚不多见。本研究以浙江大学生男子高水平网球队员为研究对象,运用灰色理论分析身体素质各项指标对比赛成绩影响的优劣,为提高网球运动成绩构建科学的训练体系提供参考。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浙江大学现役男子网球高水平运动队6名队员。浙江大学男子网球高水平运动队,自1989年第一届全国大学生网球联赛以来一直保持着团体冠军的荣誉。故浙江大学男子网球高水平运动队队员可以代表我国大学生网球高水平队员。6名队员基本信息见表1。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网球运动体能特征与比赛成绩相关的文献,确定本研究的分析方法。

2、建立身体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依据网球运动的体能特征,确定本研究的身体素质评价指标体系。

3、指标测试法 按各身体素质指标的测试方法、要求,对其进行测试;及运动员相互间比赛成绩的净胜局率。其结果见表2。

4、灰色关联分析法

灰色关联分析法是对系统动态变化过程的量化分析,是根据序列曲线几何形状的相似程度来判断其联系是否紧密,曲线越接近,相应序列之间的关联度就越大,反之就越小。由于灰色关联分析是按变化趋势作分析,因而对样本量的大小没有太高的要求,分析时也不需要典型的分布规律,而且分析的结果一般与定性分析相吻合,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5、评价法

测试出每名运动员的专项身体素质并给予专业的评价。

6、系统分析法

系统分析法是把要解决的问题作为一个系统,对系统要素进行综合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方案。

三、结果与分析

(一)优劣势分析依据

本文优劣势分析是依据灰色关联分析理论中优势分析的方法,其原理是:一般关联分析的参考序列只有一个,当参考序列和比较序列都不止一个时,这种关联分析就叫做优势分析。优势分析称参考序列为母序列(或母因素),比较序列为子序列(或子因素),由母序列与子序列构成关联矩阵。通过关联矩阵分析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找出优势因素和非优势因素。根据关联度矩阵r中各行、各列关联度大小,可以判断子序列与母序列的关系,分析哪些因素是主要影响因素,哪些是次要影响因素。主要影响因素称之为优势因素,影响最小因素称之为劣势因素。

1、 确定参考序列和比较序列以及无量纲化处理

参考序列:净胜局率[X0];

比较序列:上肢力量卧推次数[X1]、腰腹力量仰卧起个数[X2]、下肢力量深蹲[X3]、速度耐力米字跑[X4]、持久耐力12分跑[X5]。

依据参考序列和比较序列的指标数据,经均值化的无量纲化统计处理,其结果见表3。

2、计算差序列的两极最大差与最小差值

求差序列:记:0i=|X0i-Xi|,i=1,2.... m。求两极最大差值与最小差值,记:,见表4。

3、计算关联系数

依据关联系数计算公式: 其中,p为分辨系数,0

4、计算关联度和权重值

因为关联系数是比较数列与参考数列在各个时刻(即曲线中的各点)的关联程度值,所以它的数不止一个,而信息过于分散不便于进行整体性比较。因此将各个时刻(即曲线中的各点)的关联系数集中为一个值,即求其平均值,作为比较数列与参考数列间关联程度的数量表示。依据归一化计算公式: 计算权重值。见表6。

由表6看出,比较序列关联与参考序列的关联程度的排序是: X1X2X3X4X5,X1最优,权重值20.45%, X5最劣,权重值19.43%。既对应的身体素质指标排序是:上肢力量卧卧推(kg)腰腹力量60秒仰卧起下肢力量深蹲(kg)速度耐力米字跑(秒)持久耐力12分跑。

(二)分析

依据表6中关联度值,可看出5项身体素质指标与得净胜局率的关联度都超过0.6,说明5项身体素质指标与净胜局率的关系紧密,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上肢力量,腰腹力量次之,持久耐力影响最小。

1、上肢力量分析

上肢力量是反映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击球速度和发球速度指标,上肢力量大体现运动员有能力把球打的更快,更有进攻性。依据表6中的关联度大小,上肢力量影响最大。参见表2和表1中可以看出,运动员陈卅的上肢力量最好,比赛成绩也最好。

2、腰腹力量分析

依据表6中关联度大小,腰腹力量与比赛成绩的关联度次之,说明腰腹力量的强弱对比赛的影响也很大。要打好网球,达成脚、腿、腰、肩背、手臂的协调发力至关重要。打网球主要是用身体再发力,而腰腹力量影响到了网球的各个技术配合。参见表2,6号运动员同样拥有很好的腰腹力量,这与腰腹力量好的人各项技术配合较好的定性相符合。

3、下肢力量分析

网球运动员击球时挥拍动作的力量是由下半身开始的,是从下肢经由腰部再经躯干传至上半身并传至上肢的肩膀、手臂及手腕、手指。通过上述的分析,下肢力量对比赛的影响仅次与上肢力量和腰腹力量,下肢力量深蹲的测试体现个运动员在场上奔跑后急停后的平衡,也影响到网球运动员底线进攻的球速,一般拥有好的腿部力量的运动员奔跑能力和底线技术较好。参见表2与表1,3号运动员顾晨拥有最好的下肢力量。

4、速度耐力分析

速度耐力米字跑,体现了网球场上的步伐能力,这是网球运动员应具备的身体素质。

5、持久耐力

持久耐力体现了运动员的持久奔跑能力,拥有好的持久耐力可以跟对手进行长时间的拉锯战。这只有在运动员其他身体素质都相对不占优势的时候,持久耐力对网球竞技水平才会起一定决定作用。

四、结论

1、项身体素质指标与得净胜局率的关联度都超过0.6,说明5项身体素质指标与比赛成绩的关系紧密。

2、名运动员的各项身体素质与循环比赛结果的关联度分析,上肢力量影响最大,腰腹力量次之,持久耐力12分跑影响最小。

参考文献:

身体素质优势例3

1.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研究法。查阅有关运动训练的文献资料,借鉴其研究结果及有关理论,结合运动训练实践中的体会进行分析研究。

2.分析与讨论

2.1足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技术化优势的分析

2.1.1身体素质训练技术化的综合与整体训练优势。训练的效果是综合而整体的。并且素质训练的技术化设计有利于提高运动员的智力水平。它使运动员在承受较大身体训练负荷的同时,要求其在完成技术动作的效果方面也应达到相应的要求,因而智力因素对完成身体训练活动的作用得到加强。这就必然地要求运动员在身体素质训练过程中将注意力更加集中指向当前的训练活动,进行积极的观察、记忆、想象和思维活动,从而使智力水平得到发展,并更好地服务于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同时,素质训练的技术化设计也大大丰富了训练内容,避免了身体素质训练的单调乏味,这尤其对激发青少年运动员进行身体素质训练的热情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1.2加强技术的熟练性与稳固性的运用优势。足素质训练的技术化设计使运动员在承受较大身体负荷的条件下学习和掌握动作技术,使得完成技术动作所需要的身体素质得到发展提高,完成有关技术动作的体能储备得到加强。从而这不仅有利于动作技术的尽快掌握、形成正确而巩固的技术动力定型,而且也有利于提高运动员持续反复地完成技术动作的熟练性与准

确性的能力。

2.1.3身体素质训练动态适应性原则的运用优势。足球运动员的身体训练水平最终是以完成比赛活动的能力而体现的。因此,提高运动员所获身体素质对完成比赛中的各种足球技、战术活动的适应性,即素质向足球专项转移的有效性,对有效地进行足球运动员素质训练、提高竞技水平显得相当重要。有关运动训练理论表明,肌肉功率含有专项定向适应性训练因素的特征,即运动素质训练手段的生物力学特征如动作幅度、速度、方向、负荷及重点区等,应与专项动作技术的生物力学特征相适应,两者之间越适应,运动素质的训练效果向专项转移的效率越高。身体素质训练的技术化设计正是注重了所采用的素质训练手段的生物力学特征尽可能与专项技术的特点相适应,使两者之间建立起积极的互融、互补、互促、互利关系,从而有利于使身体素质的训练效果尽快向专项技术有效的转移。

2.1.4机能储备理论的运用优势。维・陆・科连别尔提出了机能储备理论。它是指运动员在体力和技术上具备大大超过比赛所需能力水平,最终使运动员机能旺盛时期与大赛相吻合,即达到机能有余的水平。根据这一理论,完成技术所需要的身体素质应先于技术的发展,即身体素质超前,使完成技术所需要的体能储备加强,那么完成技术即具备了良好的物质基础。素质训练的技术化设计也正是基于这一训练理论的考虑,以足球专项技术的主要生物力学特征为依据设计训练的方法与手段进行身体素质训练,从而使素质训练首先建立在优先发展与完成足球专项技术密切相关的身体素质的基础上。因此,足球运动员素质训练的技术化设计使运动员体能储备的加强带有明显的足球专项技术的特点,这就为足球专项技术的尽快掌握与有效地运用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2.1.5延缓转化原理的运用优势。现代足球比赛身体对抗激烈、攻防时空间相当紧迫的特点决定了力量与速度是足球运动员重要的身体素质。而足球运动员快速的奔跑速度与动作速度,首先是以良好的爆发力及速度力量为基础的。因此,通过力量训练可有效的发展速度素质。通过力量训练并转化到移动速度中去,往往是在力量训练的负荷减小后才表现出来,这种现象叫延缓转化。运用“延缓转化”原理并将此类转化与专项技术结合起来训练,使足球运动员在各种结合球的变向、变速、高速推进或快速回追中感到力贯全身,轻松而富有弹性,并产生有力的变向、变速与向前感,这就是延缓转化的效果优势。

2.2足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技术化实施特点

2.2.1运用优势痕迹效应原理的身体素质――技术组合训练。在足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中,将素质与技术进行组合训练,在训练安排上力求使素质练习手段的设计与专项技术动作结构基本相同,其动作要素也有共同点。当运动员完成素质练习后,大脑中产生较深的有关练习特点的痕迹,这时马上与专项技术练习相结合,原有的痕迹被激活,使前一个刺激对后一个练习产生积极的痕迹效应,并与新的刺激――技术建立新的暂时联系,从而使己有的神经联系扩大,对学习新技能产生积极的影响。例如,采用跳起空中头顶球技术的练习内容与手段来发展运动员的弹跳力。

2.2.2与专项供能特点相一致的身体素质技术化训练。现代足球比赛,运动员全场总跑距高达8706-14274m,快速冲跑近200次左右,同时还要完成大量爆发性动作,因此有氧与无氧代谢混合供能,但主要以有氧代谢供能是足球运动员完成比赛活动的身体供能特点。以足球技术训练的内容与手段达到发展有氧与无氧能力的训练目的,可使足球运动员身体供能的能力定向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有氧与无氧训练的专项效率。身体素质训练中,应将技术练习的持续时间、练习距离作为提高有氧代谢能力的要求;将快速、重复的多次数作为发展无氧代谢能力的要求,进行循序渐进的训练。

2.2.3与专项身体活动特点相一致的身体素质技术化训练。在运动训练活动中,运动员以什么训练方式获得运动技能或身体素质,他就以什么方式来体现这种训练的效益。根据实战对抗的需要,经常伴随着有球状态的身体重心的频繁变化和调整、各种跑动距离长短不一、快慢速度交错且无固定方向是足球运动员身体活动的主要特点。因此,在身体素质训练中,应尽可能考虑采用与足球运动员身体活动的特点较相吻合的身体训练方式,而以完成足球技术训练内容的方法来实现身体素质训练的任务。例如,采用各种对抗形式的、连续地变向运球躲闪、摆脱的技术训练方法发展灵敏素质。显然,由此而获得发展的身体素质与技术有很强的整体亲和力,这对于实战条件下运动员身体训练水平的有效表达,提高完成比赛技术动作的实效性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小结

1)足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技术化设计可达多种训练目的,对获得较大的综合训练效益与较佳的训练整体效果有着积极的意义。

2)足球技术与身体素质同在一个结合体内,具有互促、互利、互补的关系。身体素质训练技术化设计有利于使足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与技术训练结构合理化,大大提高了两者之间的互融亲和力,使身体素质与技术同步而协调地发展,对加强完成技术动作所需要的体能储备,促进技术的尽快掌握与完善,提高训练的实效性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3)在足球训练中应着重从技术动作结构及技术的主要生物力学特征、运动员身体活动特点和完成比赛活动的身体供能特点等方面入手来进行身体素质训练的技术化设计。

参考文献:

[1]过家兴,等.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79.150-202.

[2]俞樟炎.田径项目的身体训练[J].田径,1999.9.

身体素质优势例4

近些年来,学生体质健康呈现逐渐下降的状态,本文通过对颍上一中高中全体在校学生的体育测试数据的分析,比较研究学生体质下降的问题,同时全面、仔细、具体的掌握我校高中生的身体素质状况。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学生的身体素质并探讨其身体的发育规律,为未来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为学校提供信息和参考,让家庭、学校、社会及时了解学生的身体健康。

二、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颍上一中2015年参加身体素质测试的全体高中学生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章10篇,对文章进行了认真研读,从而为本文奠定了理论基础。

2.测验法

测试活动以班级为单位,数据分析以年级为单位。按照2015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对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学生进行测验评分。[1]

3.数理统计法

运用数据处理软件对测验数据进行统计。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50米测试成绩比较

从50M跑成绩测验结果比较来看,三个年级的优秀率呈上升趋势,高一年级男女生平均优秀率为11.9,高二年级男女生平均优秀率为10.45,高三年级男女生平均优秀率为15.15。不及格率中,高一年级男女平均不及格率为11.7,高二年级男女生平均不及格率为30.52,下降幅度最大说明高二年级的整体速度素质最差,说明女生身体素质下降最为严重。

(二)耐力素质数据比较

分析得高三的测试优秀率最低,特别是高三女生的耐力素质,这反映出高中女生缺乏经常的体育锻炼的意识(表2)。

(三)爆发力素质比较

高一高二高三年级成绩测验结果比较来看,高中阶段,高一男女平均优秀率为7.15,高二年级平均优秀率为11.15,高三年级平均优秀率为11.5,优秀率呈上升趋势,成绩的不及格率也起伏不大。但是在成绩为良好的学生中,高一年级平均率为44.7,高二年级28.65,高三年级14.4,呈下降趋势。成绩为及格的平均率为:高一29.35,高二50.7,高三67.4,呈上升趋势,说明大批学生的柔韧性素质由良好下降为及格,高中学生的柔韧素质是:整体下降的发展趋势。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中考体育测试对高一年级学生的身体素质影响较大。

2.学习和生活压力对学生身体素质的主要影响。

3.体育课课时少、学时短,体育教学任务无法完成。

4.学校由于安全问题将体育课活动大打折扣。

5.我省现行高考制度,对于体育成绩方面要求的匮乏。

(二)建议

1.应该加大师资力量的投入,增加课时

身体素质优势例5

一、敏锐与细心,是女性领导特有的性别优势。由于生理上的差别,女性天生比男性敏感,因而具有细致的观察力。她们往往比男性富于情感,直观能力强,有一种天生的感觉力,对事物的观察力更为细致、敏锐和准确,能感受到男性所不能感受的东西。延伸到工作环境中,使得女性领导具有敏锐和细心的优势。这一优势,使女性领导能更多地了解体察下情,敏锐地发现群众和部下的情绪变化,及时觉察工作中的失误;这一优势,使女性领导更注重细致准确地把握工作动态,在财务和行政管理中实施比较精确的量化管理;这一优势,还使女性领导的工作方法更加细腻,处理问题比较耐心,能从大局、全局和长远去谋划政务问题。

二、关爱与理解,是女性领导独具的情感优势。女性具有先天性的积极的母亲性格,她们性情温和、谦恭庄重、平易近人,慈爱恩惠,善于理解人、体贴人。她们的专制思想少,暴躁脾气少,善于听取意见,策略灵活,作风民主。这种性格体现在领导工作中,其影响力远远超过单纯依靠权力和命令等方式进行的领导。女性领导更注重情感的投入、更关注下属的需求和期望,更能理解、关心和体贴下属,从而能够用情感的正效应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工作氛围,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化解组织中存在的冲突、防范危机和风险的发生,培育组织成员对组织的归属感。

三、柔韧与坚强,是女性领导超凡的品格优势。自阶级社会以来,长期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文化传统,使女性处于被动的、从属的社会地位,而这恰恰完善了她们柔韧和坚强的品格。她们达观坚忍,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毅力,比男性更能勇敢地面对灾难、痛苦和挫折。对于事业,她们更能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努力求索。她们兢兢业业工作、扎扎实实做事、勤勤奋奋谋政,这种独特的品质,影响和感染着身边的同事、下属为着共同的事业奋斗、进取。

四、沟通与协调,是女性领导先天的能力优势。善于言辞,沟通能力强,有丰富的情感以及对他人情感的感知力,是女性先天的能力。女性领导在沟通风格、协调艺术、把握对手的方法上表现得比男性更“进退自如、委婉求全。”她们具有沟通的本能,协调的天赋,懂得如何巧妙运用语言艺术和身体艺术等独特的沟通协调技巧来处理组织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化解各种矛盾。在工作交流中,女性领导所表现出来的往往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平等的身份与他人沟通交流,从而拉近和下属的距离,增强下属对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协调合作上,女性领导常常能通过劝导、教育等一系列人性化的手段,缓和组织中的矛盾,平衡各方面的利益,激发他人的合作心理,调动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整个组织的工作效率。

可见,女性特有的性别特征、心理素质、自身品质,使她们在工作上具有男性不可比拟的优势,具有男性领导无法替代的作用。这些优势,体现在领导活动中,凸现了女性领导特有的领导魅力:具有更细的观察力、更浓的亲和力、更强的凝聚力、更大的感召力。

拥有优势只是女性领导走向社会、寻求成功的基本条件,只有经历各种艰苦的磨砺,不断加强自我修炼,真正把握优势,全面提升品位,才是造就成功的根本。

一、培植心理强势,是造就成功的基石。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女性在政坛上的跋涉要比男性艰辛沉重的多。女性纵横驰骋于政治舞台,势必要比男性付出更多的心智和精力。面对这样的情况,作为女性领导,更要扫除心理障碍,摒弃自卑思想,努力增强自信。要走出依赖、顺从、被动的阴影,追求独立的人格品位,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待工作,在统筹、规划、决策等管理活动中不唯书、不唯上、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独立运作,逐步使自己趋向自信、自立、自强。要克服优柔寡断的思维模式,相信自己的能力,增强主体意识,在具体的工作中勇敢地开拓前进,实现由个体的自我向社会的自我转变。要树立超越一般功利目标之上的价值观,这除了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矢志不移地坚毅奋斗外,更要充分认识到,妇女参政是妇女解放的最高目标之一。要立志高远,胸怀全局,以极高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参政从政,以辉煌的政绩回应人们对女干部的审视和疑惑。软弱不应该是女性的属性,较强的自信心和独立的工作能力应当成为女性领导获得工作绩效的基本要素。

身体素质优势例6

中图分类号:G8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6)01-0140-03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课题选取国家女子铅球集训队、北京体育大学女子铅球投掷队和河北省、辽宁省、山东省、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5个地方体工大队的女子铅球投掷队,运动成绩达一级以上的女子铅球运动员31人147次正式比赛成绩以及对应的专项身体素质测验结果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研究法 广泛查阅与本课题有关的教育理论、体育理论、运动训练学理论等方面的文献。

1.2.2 专家访谈法 对全国著名教练员7人,专家教授8人采用面谈、电话访问。

1.2.3 数理统计法 利用SPSS11.0数理统计软件在计算机上对收集的原始数据进行整理,并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分层回归和逐步多元回归,建立两个等级女子铅球运动成绩与专项身体素质指标的多元回归方程:设计检查与评定的标准;并对其进行有效性检验。

1.2.4 优势分析法 多元回归分析法对模型依赖性较强,无法在多元回归模型衍生出的不同子模型中使相对重要性指标保持恒定不变,并且受样本的大小和输入自变量的先后顺序所影响。

1.2.5 问卷调查法 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访问投掷高级教练员、教授,在训投掷运动员的基础上,先后设计专家问卷、铅球高级教练员和从事投掷教学训练的教授问卷,共收集了31人147次运动成绩所对应的专项身体素质指标数据,其中一级72次,健将及国际健将的75次。回收的间卷采用奇数一偶数裂半法进行分半相关检验.相关系数只R=0.876,说明问卷的信度高,各变量的内部一致性结构合理,可以进行下面的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影响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成绩的专顷身体素质指标主成份分析和因子分析 本课题通过对影响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成绩的专项身体素质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得到因子载荷较大的3个主因子,使具有共性内含的指标归为一个主因子,根据其内在特征并结合铅球投掷专项理论知识进行因子命名(表2)。

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最大力量因子对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成绩影响最大,其次是专门投掷训练因子和专项速度力量因子,因此我国优秀女子铅球运动员要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就要在保证最大力量的前提下,不断提高专项速度,同时加强专门的投掷练习。

2.2评定指标的筛选

身体素质优势例7

1 引言

生产与运作战略是生产与运作管理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指有效地利用企业的关键资源,以支持企业的竞争战略以及企业的总体战略的一项长期的战略规划。其目的是为了支持和完成企业的总体战略目标服务,是根据总体战略的目标规划,整合企业的内外部资源,以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最低的生产成本、最合理的生产流程来完成所要达到的目标。相比较起来,传统的企业的生产与运作管理并未从战略的高度来考虑生产与运作管理问题,但是在今天,由于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管理也越来越复杂,使得企业需要更多的去考虑怎样生产出适合消费者的产品,怎么合理的去安排生产,怎么样从自己的竞争优势中找出自己具备的竞争能力,以使自己的生产成本达到最低,从而更好的与别人进行竞争。因此,在现代企业的生产与运作战略中,分析那些是构成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寻找出企业本身的竞争优势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事情。

2 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因素分析

生产与运作战略成功的关键是要明确组成本企业的竞争因素是什么?同时也需要了解每个竞争要素的选择后果,以作出必要的权衡。对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研究分析后发现影响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概括起来有以下这几个方面:生产管理成本、质量、柔性、时间、服务以及现在越来越受到重视的环保。

2.1 生产管理成本

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最主要的一个要素就是企业能够在一切的生产管理活动中获得比同行业企业更低的生产管理成本。低成本战略也是企业所要追求的一项生产与运作战略,因为价格是最能影响顾客购买欲望的因素,很显然,在质量、功能相同的条件下,顾客将更加愿意选择价格较低的产品或者服务。如果一个企业的生产运作成本越低,企业在价格上就越有竞争优势。而怎样从生产运作过程中寻找出企业能获得低成本竞争优势来呢?可以从企业的生产价值链中来寻找,根据企业自身的条件,从企业购买原料,储存入库,投入使用,生产,产出入库保存,运输,以及销售,这几个生产环节中找到企业自身存在的可以比同行业企业更低的生产成本环节,从而利用这一个或几个方面的优势环节与其他企业展开竞争,利用低成本的战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胜利。除了从生产价值链中寻找竞争优势以外,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利用一些生产运作管理模型来帮助企业管理生产运作过程,使得整个企业的生产运作过程达到最优的状态,从而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这类的管理模型具体有:MRPII(ERP)模型以及JIT的准时生产模型。但这两种模型从根本上说也是从企业的生产价值链种寻找出能很好的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的模型。

2.2 产品的质量

身体素质优势例8

二、运用互补理论来诠释“课课练”的身体素质构成因素

“课课练”是在体育课中用来发展身体素质,增强学生体质的一种良好手段。它由一个或几个对发展身体素质有效的简单易行的动作练习所组成[2]。课课练研究的内容很多,如时机的安排、方法的设计、内容的组合、运动量的施加等等。本文仅针对内容的组合与主教材的“互补性”进行理论阐述。互补理论可针对课课练内容的安排与主教材进行相互弥补和综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课课练内容,追求课课练效果的最优化可进行一定的诠释。互补理论的两个方面――平衡补偿和非衡补偿,从辩证的角度来看,是共性与个案的关系,最终结果却是一样的,都是通过补偿原理,安排合适的课课练内容,从而使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得到提高。

(一)平衡补偿原理在课课练中的运用

均衡发展理论是通过与教学内容主要发展的身体素质相比较,研究弱势因素,进而针对性的安排课课练,调节和控制身体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体育教学中,“平衡补偿原理”的运用是通过提高弱势素质、加强身体素质的方式。这是实践中常见的一种补偿方式,简而言之,就是发展与主教材相异的身体素质内容。基于“双子模型”的“扬长”与“补短”原理,通过对课课练教学方法进行整合和优化来达到最佳,从整体上把握学生身体素质各项指标的综合作用和效应,确立适宜学生发展,“平衡”教学内容所要传授的运动能力的“课课练”结构。所以在安排课课练内容时,要考虑到单项素质发展和身体全面锻炼的关系,因为“课课练”是以发展某项身体素质为主的,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安排时须与主教材很好地结合起来。例如跨越式跳高课,为了发展学生的弹跳能力,可以适当的进行负重练习,以增强肌肉的力量达到增强学生弹跳力的目的。但是一般负重练习缺乏一定的速率,所以安排课课练的时候就不能单纯的只考虑腿部力量的发展,而应结合主教材内容――跨越式跳高,要兼顾发展力量速度素质,即可以将单纯的负重练习改为轻量的负重快速练习,来保证动作的幅度和频率。平衡补偿原理要求课课练练习方法的组合要适合主教材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补充和完善主教材的“缺陷”,弥补学生完成动作技能所需的身体素质要求,从而“以点带面”,促进学生身体的全面发展。

(二)非衡补偿原理在课课练教学中的运用

非衡结构补偿理论是通过对教学内容中主要发展的身体素质的优势因素研究,重点安排与之相适应的优势因素,从而达到对弱势因素进行弥补和补偿,以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非衡补偿,是指优势能力弥补某些能力发展不足的方式。例如跨越式跳高的教学内容,基于弹跳好,腿部力量较强等身体素质对学习此动作有高效的弥补和补偿的结果,这种补偿得益于身体素质对于教学内容的放大和辐射的效果,即使某些学生身高不高,或者动作掌握不是很精细,也可通过高度发展的优势因素补偿相对欠缺的因素,而掌握主要教学内容,从而促进身体素质水平的全面发展。所以在安排课课练内容时,可以考虑安排发展学生弹跳力和腿部力量的练习,为主教材―跨越式跳高的学习奠定身体素质基础,弥补学生在其他素质方面的不足。

三、课课练内容与动作技能形成的互补性的运用

从增强体质出发,身体素质“课课练”除在课的准备部分和基本部分后段安排外,有的还安排在主教材练习的同时进行。这样的组织教学,虽然学生的练习密度和生理负荷量增大了,但于学生对新授教材技术的掌握,却是一个很大的干扰。因为学生学习新动作的初期,神经联系尚处于泛化阶段,与此同时,强加进一些强度很大的身体素质练习,会使大脑皮层中枢神经的兴奋一纵即逝[3]。课课练是为了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水平,而身体素质水平是更好的掌握动作技能、形成运动技能的基础,两者环环相扣,共同发展,这一点符合均衡发展理论。在课堂教学中,不能一味的追求身体素质目标,而忽视了技能教学的发展。在考虑到身体素质与教学内容的互补性的同时,也要兼顾课课练与动作技能形成的互补性。仍以跨越式跳高为例,如果是新授课,在主教材前过多的进行腿部力量或弹跳性的素质练习,势必会干扰学生学习新的技术动作。基于均衡发展原理,辅助练习的课课练安排可进行一些柔韧素质练习,小运动量的跳跃练习,“补偿”将要学习的技术动作需要的准备活动;如果是复习课,在学生比较熟练的掌握了技术动作的前提下,课课练的内容可以适当加大,补偿“拔高”阶段需要的热身活动。

四、结论

根据互补理论,在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互补性的课课练,以达到相应的补偿,促进学习的良性循环。互补理论把非横理论和均衡理论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为安排课课练内容以提高身体素质水平、掌握动作技能提供了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身体素质优势例9

本文作者:魏国旗工作单位:吉林省白城师范学院

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培养高素质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优势

我国的高等院校在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无论是政策上还是专业上,都为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提供了最佳环境。下文中笔者将结合相关文件《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中的有关内容,对高效社会体育专业在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上的优势问题进行分析。培养方案的优势。社会体育专业的基本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就是为社会输送专业的社会体育的指导人员,不仅能够有效的指导群众的体育健身活动,还能够协助有关人员进行相关的管理,积极的推动我国的社区体育事业的发展,具体来说,该专业所培养的人员应该具备以下几种能力:(1)锻炼身体的能力;(2)一定的运动能力;(3)创新管理能力;(4)组织协作能力;(5)全面保健能力;(6)实践操作能力;(7)应急问题处理能力。具备了以上七种能力,就能够很好的指导群众的健身和体育保健活动,并且能够积极的在实践中结合实际情况,灵活的制定体育锻炼计划,以及参与相关的社区管理活动等。因此,在社会体育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其培养目标和目的与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基本工资内容和要求是一致的,这也就充分的体现了社会体育专业在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上的方案优势。2.2高水平师资的优势。高等院校的体育专业从教师的基本构成来看,相对于其他的单位和结构无疑是更加的可靠和雄厚的,高等体育院校配备有专业的高素质的体育人才,并且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在这一一种高素质、高学历、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的环境下,培养出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无疑也是更加的优秀和全面的。学生学习训练环境和条件的优势。高等院校在基础设施方面的优势也是不言而喻的,对于重视实践和锻炼的体育专业来说,拥有较为专业的训练场地和设施,对于学生的专业能力的学习和培养会起到非常好的促进作用。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的百分之七十左右的专业的体育场地都位于高等体育院校中,充分显示了高校体育设施和资源的优越性。体育专业同其他专业的最大的区别在于必须要通过不断的实践和锻炼,才能将理论与实际技能结合起来,并且只有在各种活动中不断的调整和完善,才能丰富经验,因此,高等院校的社会体育专业在基础设施和条件上的优势无疑有利于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

积极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和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社会体育指导员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对于我国的体育事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其面对的直接的对象群体是普通大众,也就直接影响着最广大的群体的体育观念。因此,在对高等院校的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进行教学时,应该加强对其正确的思想观念的培养,积极引导其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和道德水平的提高,只有这样在从事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过程中,才能传达正确的体育理念。培养高素质体育指导员应具备的理论知识。社会体育指导员是社会体育的组织者,更是社会体育的指导者,担负着向大众传授相关的体育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重任。这就要求社会体育专业要适时转变教学观念,强化学科建设,适应社会发展,重视社会体育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教育,改变过去重技术、轻理论的观点,在增强学生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学生的能力开发,加强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的教学,把他们培养成为具备高素质能从事社会体育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高素质社会体育指导员应具备的技术能力。我国幅员辽阔,因地理、气候、人文、风俗习惯、爱好等条件各异,直接导致群众社会体育需求呈现多样化,群众体育项目种类繁多,这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具备的体育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体育专业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调整课程,适时进行课改,及时调整和设置选修课,进一步加强学生的专业技术和技能训练,以各类活动赛事为载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增强实践能力,提高专业技能。同时,充分发挥实习基地的作用,让学生将所学运用到实践中,以专业学习带实践,实践促专业学习。综上所述,全民健身计划的不断实施,为社会体育专业提了良好供的发展机遇。社会体育专业应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师资和教学优势,不断转变传统教学思想,改革传统教学模式,适应社会需要,加强专业建设,以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体育指导员为己任,按照《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的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计划,为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社会体育指导员。上文中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对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教育与体育教学指导员培养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希望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身体素质优势例10

现代体育科学及体育心理学研究证明,人的运动潜力是身体、技术和心理素质的有机结合,运动员的动作、战术是在心理活动的支配下完成的,心理素质的优劣直接影响其战术水平的发挥。篮球运动是一项身体接触比较多、攻和守直接对抗、而且对抗性又比较强的集体性运动,具有激烈性、复杂性、对抗性、多边性、集体性等运动特点。[1]因此,需要篮球运动员不仅要具备充足的体力、娴熟的技术战略,在情况复杂多变的情况下,更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目前,高校大学生篮球比赛比比皆是,而大学生属于年轻的一类运动员,身体素质优越,战术也可在训练中较易获得,但心理素质相对较低且不稳定,因此,大学生篮球比赛中培养其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尤为重要。

1 优势心理素质在大学生篮球运动员比赛中发挥的功能

高校大学生在进行篮球比赛过程中,会消耗较多的体力、精力和心理能量,如果心理素质不行,即便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技能战术,也很难在激烈的比赛中取得良好的成绩。[2]因此,在实际能力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最后比赛往往都是心理因素起决定作用,优势心理在比赛中具有重要作用。

(1)加强自身调控能力,包括思维、情绪、行为的调控。在比赛过程中适度的紧张有利于技术战术的良好发挥,但大学生在比赛过程中会出现过度紧张的状态,导致情绪失控、思维混乱,从而引起行为的失控。若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就可以及时调整情绪心态,表现出最佳竞技状态,在场上正常甚至超常发挥。(2)提高适应性。在训练中或比赛前对比赛进行模拟训练,在面对不同的篮球场地、器材、裁判、观众等干扰因素,或是裁判的误判、观众的哗然,可以保持平静心态,淡然面对,发挥出良好的战术水平。(3)强化与对手进行心理战术的能力。大学生篮球比赛中,大部分运动员的身体、技术和战术水平相当,这时候就要考验双方的心理素质能力,采用心里麻痹(保持低调)和心理消耗(消耗对手心理能量)的心理战术,往往在比赛中能出奇制胜。因此,心理素质的优劣在比赛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2 大学生篮球运动员的优势心理素质培养策略

大学生篮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培养与训练是指针对在比赛中易出现的心理因素,有意识有计划的对运动员心理结构和心理过程施加影响,使运动员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顽强的意志品质、优良的个性品质,提高自我战斗力,表现出良好的竞技状态,以提高运动和比赛的效率。[3]

2.1 一般心理素质训练

一般心理素质训练包括注意力、意志、放松、自我暗示、想象等五项基本的训练。一是注意力训练。通过选取一项目标物(如篮球),通过仔细观察、回忆、再观察、再回忆的过程,训练提高集中注意力的能力。二是意志训练。在运动训练中通过激发运动员的动机、增加训练难度、进行对抗训练和惩罚训练的方法进行意志品质的提升训练。三是放松训练。通过语言暗示、环境塑造、深呼吸等方法消除比赛中的紧张情绪。四是自我暗示训练。适当的给与自己心理暗示的肯定,如罚球运动员可暗示自己一定要放松,结果不重要。五是想象训练。在思想上完成动作的过程,如想象一次成功的篮下持球突破技术过程(上步、突破、起跳、腾空、投篮、落地)的一整套动作过程,通过反复念动训练,提高意念和行动的一致性。

2.2 赛前心理训练

赛前心理训练是比赛前较短的时期内,使运动员达到最佳竞技状态的训练过程,主要通过模拟训练和情绪控制训练来进行。一是模拟训练。针对对手特点进行针对性训练,了解对手(特别是自己防守的对方队员)的特点、擅长的战术、进攻路线及战术特点,在比赛中坐到知己知彼。同时针对在比赛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利或被动状况进行训练和适应,在比赛中不受观众各种形式的呼喊、加油声、喝倒彩等行为的干扰,在受到裁判错判误判的情况下也能保持平静的情绪,继续完成比赛。二是情绪控制训练。通过看电视、听音乐、组织户外活动等各种放松形式克服运动员赛前紧张和不良情绪,保证比赛的心理能量和体能。

2.3 赛中心理调节

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的自我调整最为重要。运动员应将心理训练中学到的方法应用于比赛中,对自己的心理状态进行良好的自我调整,保证战术水平的正常发挥。教练员在比赛过程应审时度势,注意运动员的心理变化,有预见性的进行暂停、换人、变换打法等方式,调整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发挥最优水平。队友之间可以通过欢呼、拍手、拥抱等行为来进行相互鼓励、相互促进。

2.4 赛后心理恢复

赛后心理恢复在整个大学生篮球比赛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整个球队能否提高水平、打好接下去每一场球赛的关键。通过赛后总结会,认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正确对待比赛中的失误,乃至胜负,胜不骄、败不馁,满怀信心的投入到下一场比赛中去。

3 结论和建议

大学生篮球运动员心理训练是当代篮球运动发展的需要,通过对运动员心理活动施加影响,提高运动员运动心理品质,为训练和比赛中身体、技术战术的正常乃至超长发挥奠定基础。大学生篮球运动员的优势心理训练是一个长期、系统教育过程,应在遵循自愿的前提下,重视个体差异,根据环境的变化,有重点、有针对、有区别的进行专业化训练,使优势心理与身体、技术、战术有机结合,相互促进,使大学生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发挥出良好的竞技水平。

【参考文献】

身体素质优势例11

图书馆作为高校育人的主要窗口,具有课堂教学无法替代的作用和优势。因此,充分发挥图书馆优势,配合学校搞好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已成为高校图书馆的一项重要职能。

一、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概念和内涵

人文素质教育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应具有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人文精神,人文社科知识包括哲学、伦理学、社会学、语言学、文学、历史、艺术等学科领域的知识,人文精神指的是人类创造的价值和理想,人的现实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如何做人,包括对生命价值、生命意义、理想、道德、情感等精神生活的追求,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探索。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指大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用以充实自己、陶冶心灵,提高各种知识水平,然后内化为学生自身的人格、修养、气质,使之成为自身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的教育。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文素质教育和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教育、智力业务素质教育、身体健康教育同是高等教育的有机结合体,这四者之间既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互相渗透,又有各自的功能和使命:德育重在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智育重在开发智力、传授业务知识和技能,体育重在造就大学生强健的体魄,而人文素质教育则重在加强大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和教育,使其文化知识和水平不断提高,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吸收,从而提高其文化底蕴。人文素质教育涉及面广,如启迪智慧、开发潜能、调动精神、激励意志、规范行为、维护心理健康、协调人际关系等,这是任何一门学科所无法涵盖的,是课堂教育不可能完成的,其教育功能在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因此,它是不可缺少的。

二、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能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全社会共同培育起一种强大的民族精神以增强我们的精神力量。在校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通过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可以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对世界、对民族、对社会和对个人的理性认识,从而大大增强大学生的精神力量,推动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形成。

2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人类为争取自身的生存、发展和自由,以真善美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不断追求自身解放的一种自觉的文化精神。人文精神强调的是追求运用知识时的良知、责任感和价值观。通过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不断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青年学生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环节。

3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社会文明发展的需要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要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全面实现、精神文明不断升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就需要树立崇高的理想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需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的社会风气。高校应从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人手,使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成为具有较高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文化水平、民主法制观念、敬业和奉献精神等的高素质人才。

三、图书馆在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中的作用

人文素质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高校图书馆是学校文献信息中心,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理应成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

首先,高校图书馆具有丰富的馆藏资源,为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其次,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引导大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使学生们通过对优秀书刊的阅读,受到人文知识的感染和熏陶,进而升华为人文精神;第三,高校图书馆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丰富的文献资源、先进的服务设施、现代化的服务手段和高素质的人才,密切配合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全面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图书馆开展的虽然是无声教育,但却是在校大学生必不可少的一种教育手段,大学生走进图书馆,自由地翱翔在知识的海洋里,对陶冶他们的情操、培养他们的智力、开拓他们的视野,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四、图书馆开展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l高度重视人文素质教育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重要的教科研辅助单位,其办馆宗旨和原则必须符合学校教育的总体方针和任务。图书馆要提高认识,转变人才观念,增强时代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认识到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实际出发,针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充分利用馆藏优势、环境优势、人才优势和各种基础条件,提高工作人员人文素质教育意识,以读者为中心,紧紧围绕人文素质教育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各项工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创造条件。

2优化和调整馆藏结构

图书馆藏书是图书馆一切工作的基础,许多高校受重专业轻基础、重理工轻人文、重技术轻素质等观念的影响,馆藏文献信息资源大都偏重于以满足专业教学和科研需求为主,人文社科类文献资料相对不足,这样的馆藏文献信息资源结构,与当前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需求很不适应,必须优化和调整。高校图书馆在注重收藏与教学科研有关的专业文献的同时,对哲学、文学、艺术、历史、伦理、美学等方面的文献要进行合理的补充和强化,选购一些历史、民族文化教育、价值观与道德观教育之类的书刊文献,使馆藏文献信息资源既能满足专业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需求,又能适应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需要。

3认真做好导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