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商业银行如何管理信用风险

商业银行如何管理信用风险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1-10 15:06:20

商业银行如何管理信用风险

商业银行如何管理信用风险例1

信用风险是源于信用活动和交易对手遭受损失的不确定性。目前我国银行正处于内外交困的阶段。一方面入世后面临着外部的竞争,使银行不得不考虑如何提高自己的实力,如何在纷纭复杂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商业银行自身的体制问题,造成了大量的坏账呆账,过高的不良资产已经成为影响银行正常运营的巨大障碍,并且也影响到我国整个金融业的安全与稳定。因此提高银行的竞争力已经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发展刻不容缓的问题,而国外银行不断完善的先进信用风险管理技术是提高银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这给我国商业银行如何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带来一定的启示。

一、信用风险管理技术的研究意义

1.信用风险内涵

信用风险是金融市场上一种最古老的风险。具体来说,信用风险是指在金融交易中交易对手或债务发行人违约或信用质量发生变化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从狭义上来讲,信用风险一般是指借款人到期不能或不愿履行还本付息协议,致使银行等金融机构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它实际上是一种违约风险。从广义上讲,信用风险是指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对银行信用的影响,使银行等金融机构在经营活动中遭受损失或获取额外收益的一种可能性。

2.信用风险管理的概念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是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它是运用一种管理工具和技术,对授信过程中存在的各类债务人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进行预测、监督和控制,通过贯彻执行银行发展战略,实现风险和收益配比最优化的过程。银行对信用风险的有效管理是全面风险管理和银行长期发展的关键因素。

二、信用风险管理技术在我国商业银行中的应用

通过现状调查的相关内容,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我国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技术方面一般采取的是定性的方法。对于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信用风险管理体制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去完善,具体如下:

1.建立完善的内部公司治理结构

我国商业银行应在以下方面优化内部公司治理结构:逐步调整和优化股权结构,降低国有股权份额,引导具有现代银行管理经验的国际战略投资者参股;优化董事会结构,真正发挥董事会的决策功能;构建有效的长期的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强信息披露制度,扩大信息披露的范围,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

2.建立完善的商业银行内部信用评级体系

针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评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国商业银行应从评级标准、评级方法等基础环节人手,积极借鉴国外同行业先进的评级思想技术,并与国内同行业进行数据共享与合作开发评级参数,同时参考外部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对内部评定结果进行修正,增加评级结果的前瞻性,制定出一套符合新资本协议要求并能提升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内部评级体系。

3.建立信用风险基础数据库

信用风险量化模型需要诸如企业违约概率、违约贷款的回收率、评级转移矩阵等时间序列资料,但由于我国大多数银行开展信用管理的时间不长,相关数据积累不足,同时数据源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也存在诸多问题。这方面的工作明显落后,严重制约了现代信用风险量化模型在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应用。因此要建立和完善客户基础数据库,为信用风险评估的顺利开展和信用管理结果的检验打下良好的基础。这里可以借鉴西欧部分国家的经验,国内商业银行还可以采取合作开发的方式突破数据源的障碍。

4.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推行与改革风险经理制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虽然我国商业银行也在向客户和职能两个方向设计的矩阵型管理体制转变,但是改革还不到位,风险管理部门之间职能交叉的情况较为严重,没有发挥矩阵型管理体制在进行风险控制方面的优势,同时也影响了我国风险经理制的推行效果。我国商业银行在近几年才开始推行风险经理制,包括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在内的多家商业银行都在推行风险经理制,但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经理制与国外同业尚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尽快完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将职能风险经理从客户经理、业务风险经理中分离出来,培养自己的职能风险专家。

5.注重信用文化的建设

我国银行在控制风险时一般局限于将信用审批集中于高层或信用委员会。然而,银行全体成员都应具有风险意识,而且对银行的风险容忍度有共同的认识。这对有效防范信用风险是至关重要的。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和金融业开放程度的提高,国内银行业面临着参与国际竞争的严峻考验。因此,借鉴国际上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经验并开发适合自身特点的信用风险量化管理模型、强化信用风险管理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而言是十分必要的,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要求。

三、结论

信用风险管理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既需要理论的支持,又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实践。通过对国际上先进的风险计量模型,以及《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最新理念的分析和学习,我们提出发展国内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技术的相关建议,为今后国内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提供一个大致的发展方向和基本思路。由于国内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基础的薄弱性,健全建立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不能以偏盖全,也不能生搬硬套,必须切实将科学的方法、理论与我国的现实结合,以健全组织管理结构人事制度为手段,以开发实用性风险计量模型和方法为核心,以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为平台,来实现我国商业银行运营模式优化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的综合提高。

参考文献:

商业银行如何管理信用风险例2

一、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

目前我国形成了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由若干全国性、区域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及部分政策性银行一起组成的银行体系。银行业,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不高,银行面临着巨大的信用风险:不良贷款额巨大、资本充足率偏低、信贷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虽然这些问题通过了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剥离、发行特种国债、实现上市等手段得到了改善,但信用风险的管理仍旧没有得到本质上的改变。当前,我国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信用风险管理的组织机构不健全。在我国商业银行中,负责信用风险管理的主要是贷款部门的信贷员,这远远不能满足实际信用风险管理的需要。

2.信用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目前我国部分商业银行贷款的审批与发放主要凭借个人主观判断,无论是贷前调查还是贷时审查,都缺少科学而完整的客观评价,且缺乏完善的贷后检查机制。贷款资金发放后,银行极少就企业对贷款资金的使用状况及企业的重大经营管理决策等进行检查、监督和参与。

3.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和手段落后。我国商业银行在进行企业信用分析时,采用定性方法者较多,缺乏系统科学的定量分析。对企业信用等级评定也主要是由各个银行自己进行,主观性强。另外,我国商业银行电子化管理起步较晚,很多银行缺少关于企业详尽完整信息的数据库。

二、提高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径

1.资本有效配置。随着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不断发展,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是资本能否足够应对风险而不被风险所侵蚀,这同时也是监管当局最关心的问题。为了避免银行资本不足而设置的资本充足率指标是对银行自有资本的硬性约束,同时也制约了银行无限扩大杠杆作用的冲动。假设在资本充足率达标的前提下,能够根据业务发展需要进行有效的资本配置,从而节约资本,增加收益,就能成为提高薪用风险管理的有效途径之一。

2.战略、偏好、架构、过程和文化的统一。风险管理的战略是指导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全局的计划和策略,无论战略如何表述,都必须清晰地指明承担什么样的风险、承担的风险水平、预期的风险调整后的收益。风险偏好则是风险管理战略的具体表现。在承担风险的水平与收益期望对风险容忍水平一致的前提下,它体现了银行总体及各个业务部门承担风险的性质和水平。而这些战略和偏好的组合能否成为指导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行为的指南与管理组织架构设计和运作是否得当息息相关。管理的架构一定要服从风险管理战略的需要,合理的架构设计和运作必定是涵盖了风险管理的全过程。包括识别、度量、监控在内的风险管理过程要保证所有的信用风险都被有效管理,不留“死角”。

3.风险管理工具的综合运用。如果说风险管理战略、偏好、架构、过程和文化的统一为强大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功能提供了制度保证,那么各种风险管理工具是实现强大管理功能的技术保证。风险管理过程的不同阶段运用不同的风险管理工具,这就决定了风险管理效率的整体不取决于任何先进的风险管理工具的单独运用,而是所有风险管理工具综合运用的结果。

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1.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由保守型向进取型转变,由单纯控制信用风险转变为零为运用信用风险。越来越多的银行界人士认识到,信用风险是与商业银行贷款及各种投资业务、表外业务共存的金融风险,商业银行无法回避。放弃风险同时也意味着放弃可能获得的收益。随着商业银行业务经营范围逐渐拓展,其面临的信用风险广度和深度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于更加巨大的信用风险,应该摒弃保守的回避和分散策略,采取更加积极的、富有进取型的管理手段来管理信用风险,以在可以接受的信用风险暴露水平下,实现风险调整收益率最大化。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重视信用风险管理的银行将在长期内获得越来越多的收益。

2.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从内部控制发展到外部交易。随着国际大型商业银行有关信用风险管理观念的转变,信用风险管理手段和工具也发生了变化。除了采用传统的管理手段,如严格的授信标准、规范的贷款条件、要求提供抵押等内部措施进行信用风险管理外,商业银行还通过各种交易对手进行交易来实现对信用风险的管理,如采取资产证券化、信用衍生工具等新方法来管理信用风险。从发展趋势看,它们将逐渐取代传统方式而成为商业银行重要的风险管理工具。

3.商业银行从单纯的信用风险管理向全面风险管理转变。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和各种金融创新的出现,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不再表现为单一的、独立的金融风险,而是日益与市场风险交织在一起、信用风险暴露和交易对手的违约都会受到市场风险的深刻影响,商业银行的很多损失是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客观上要求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和市场风险管理日益结合。因此,商业银行应该更加重视市场风险与信用风险的综合模型,努力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其他各种风险纳入到同一体系。根据全部业务的相关性对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进入全面风险管理阶段。

参考文献:

[1]邹新月: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特征及其变化趋势,技术经济,2002(7)

商业银行如何管理信用风险例3

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制度是现代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起源于97年巴塞尔委员会起草的核心监管原则,06年银监会出台的《非现场监管(试行)》第一次引入声誉风险的概念 ,09年金融危机之后巴塞尔委员会出台的《新资本协议框架完善建议》又一次将其引入第二支柱 。我国正式确立银行声誉风险管理制度是09年8月出台的《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其中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董事会声誉风险管理政策的制定;二是银行声誉风险管理机制、办法、相关制度和要求的制定;三是对声誉事件的应对措施。该指引与其他风险管理规范共同构成了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

二、声誉风险事件的构成要件

《指引》将风险事件定义为引发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的相关行为或事件过于简单。国内大多数银行业务覆盖全国,包括股票、基金、保险等各个领域,若任何影响到其声誉的事件都将进行声誉管理不免混乱,商业银行风险事件应该满足如下要件:

事件本身必须真实。网络时代使信息的传播效率极高,其中同样包括虚假信息。虽然虚假信息会对商业银行的声誉造成影响,但其影响随着真相的公布毕竟会很快失去作用,虽然也涉及到对银行声誉的维护,但不至于产生危机,同时制造虚假信息本身也面临严重惩处。

事件造成的影响必须具有严重危害性。商业银行有大量的分支机构和业务人员,在日常经营中面对的客户千变万化,因此出现纠纷难以避免,对于普通纠纷一般并不能对银行的信誉构成威胁,所以更多的应该考虑如何避免纠纷再发生,只有事件足以影响银行的正常经营才应该将其纳入风险管理的范畴。

事件造成的负面影响评价应来自于客户。《指引》将负面评价的来源确定为利益相关方过于宽泛,利益相关方相互之间的利益可能存在冲突:银行员工千方百计销售理财产品提高收入,贷款企业希望能从银行尽量多的贷到资金,而客户则希望存款或投资尽量安全。客户是银行资金的主要来源,因此也只有客户对银行的评价是银行声誉好坏的核心标准。

三、声誉风险管理行为的法律性质

银行声誉风险管理属于事后管理。商业银行是金融机构中对风险监管最为严格的机构,仅目前生效的就有《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操作风险指引》、《市场风险指引》等多部规范,声誉风险与其他风险管理的不同在于其应对的是影响声誉的具体事件,实质上就是风险事件发生后如何减少或消除其影响。

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属于银行内部风险管理。虽然《指引》第七至十款规定了银监会在声誉风险监管中的职能,但事件直接损害的是银行的利益,事件本身也与银行有关,因此最终还是必须依靠银行解决;进一步讲,外部监管一般必须有具体的标准,对于孤立的事件监管部门很难具体确定干预措施,一旦干预不当还可能造成更加不利的后果。

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重在对事件处理程序的管理。声誉风险管理的目的在于减少声誉事件的损失,声誉风险处理必须因事而异,因此有关管理规定重点是保证风险处理顺利有序:首先必须公开,在最大程度上消除利益相关者的疑虑;其次是公正,应该由银监会对处理过程进行监督,保护客户的权益;三是效率,促进事件最快解决避免影响扩大。

四、声誉事件管理内容的法律性质

声誉事件一旦发生,就不再是孤立的事件,其所造成的影响将超乎事件本身而扩展到对整个银行乃至整个行业的信誉维护,因此,对声誉事件的管理内容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对声誉事件的直接处理。对银行声誉受损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银行本身的信用出现问题,虽然此情况在国外经常发生,但我国银行以国家信用为后盾,因此更多的是个别损害客户利益的纠纷。很多银行遇到客户投诉后采取的是不理不睬的消极态度,这既源于银行垄断型国企的地位,也与声誉事件预防机制缺失有关,在此情况下银行应与客户积极沟通并合理进行经济补偿,以防止纠纷扩大。

对声誉事件对其他客户产生负面影响的管理。声誉事件发生后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控制其影响:一方面如上文所述应该尽快让事件得到解决防止进一步恶化,另一方面则应该尽量控制其传播的范围。声誉事件属于临时报告事项,因此一旦发生,披露再所难免,但是笔者以为与信用危机不同,对损害客户的披露应该控制范围,因为这种情况下信息披露造成银行整体信誉下降不利于对其他客户利益的维护。

对其他银行、银监会、社会媒体的关系管理。银行业声誉事件与其他领域声誉发生问题的鲜明区别是银行之间的杠杆效应,一家银行出现问题,整个行业都会被波及,因此当声誉事件难以控制,就需要银行之间共同协调解决危机;而银监会作为监管机构是银行业的信用后盾,当声誉事件过于严重,银监会应该有允许银行破产的准备;社会媒体在危机中亦起到导向的作用,因此,对涉及银行声誉的相关事件,媒体报道应该持谨慎态度。

五、银行声誉事件处理的权力配置性质

商业银行如何管理信用风险例4

中图分类号:F83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392(2007)01-0041-02

一、商业银行利率风险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一)对利率风险信息披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即使在利率管制时代,来源于中央银行政策的利率风险就已经存在(邵伏军,2004)受金融严格管制、预算软约束和金融市场发育迟缓的限制,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几乎是空白,商业银行缺乏利率风险对稳健经营的重要性认识,利率风险管理观念淡薄。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转轨利率风险已是实实在在影响到金融机构的利差收入和资产质量(栗建平,2004;杜崇东,2005),虽然监管当局通过信息提示、在《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中设定利率风险衡量指标等方式不断要求商业银行注意利率风险管理,但对利率风险的信息披露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商业银行对利率风险信息披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二)利率风险敏感度指标未能反映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

如前所述,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试行)在市场风险框架内仅给出了利率风险敏感度指标来反映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是一种典型的持续期分析方法。从理论上看,持续期模型暗含的重要假设是在利率发生变动时收益曲线是平行移动的,也就是说没有考虑收益曲线的扭曲及斜率的变化所引起的现金流的变化 (存款户提前取出定期存款,或者借款者加速还款等),未能反映在同一时间区间内的不同利率水平间的关系的变化所导致的基差点风险;持续期模型只能精确地衡量利率的微小幅变动(增减1个基本点)对贷款或证券市场价格的影响。一旦利率发生较大的变动(如增减200个基本点),该模型对贷款或证券价格的变化的预测会产生一定的误差1。持续期模型假定贷款利率或债券利率在一开始就是固定的且在到期之前保持不变。然而事实上许多债券和贷款都采取浮动利率的形式。一般而言,浮动利率资产的持续期指的是从购买资产日起到重新定价时间的时间间隔。规模较小的银行的负债主要为储蓄存款,部分储蓄存款可能没有固定的到期日或隐含期权。活期帐户的资金周转并不频繁,由于没有明确的到期日,在计算它的持续期时向题就产生了,而核心存款的微小变化对持续期会带来较大的影响,标准的持续期分析隐含的假设意味着它末充分考虑期权风险。

利率风险敏感度指标仅考虑了利率平行上升200点的情形,这对于传统商业银行资产负债头寸是合适的,利率上升会引起商业银行净值的下降。若考虑到国债远期交易、利率互换交易和期货交易等衍生工具及某些利率金融产品的隐含期权特性,利率的平行上升是不够的,利率的下降同样会对它们的价值产生较大的影响。进一步说,利率变化的幅度的设定过于粗糙,没有考虑利率的小幅变动如50点、100点和重大变动如300点时商业银行价值的变化。

(三)缺乏可操作的指导性利率风险信息披露规范

虽然银监会在《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试行)中明确地说明了用利率敏感度指标来解释利率风险,除上文所论及的没有考虑业务范围和复杂程度的差异外,对于商业银行如何识别不同性质的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中所隐含的利率风险没有明确的指导性原则和可操作的方法,利率风险度量模型的使用、利率风险控制 (如风险限额)、利率风险管理等也同样缺乏管理性文件和指导准则,也就不存在规范的利率风险信息披露规则。这方面美国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对于不同的商业银行应根据其业务的特点制定详细的利率风险指导规范。

(四)对转轨时期的利率风险管理研究不足

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所提出的《利率风险管理与监管原则》仅是一个一般性的指导性框架,是基于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利率风险管理实践,而我国尚处于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包括管制风险、转轨风险和市场风险,而管制利率风险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具有被动性,缺乏公认的市场基准收益率曲线。在利率风险信息披露的框架中,如何反映这种特殊性和差异性,做到一般性原则和中国国情相结合,是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

二、提高商业银行利率风险信息披露的措施

(一)提高对利率风险信息披露重要性的认识

商业银行应加强有关利率风险知识的宣传和普及的培训,尤其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充分认识到市场利率与管制利率并存情况下利率风险的表现形式、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利率风险来源的变化以及利率风险对商业银行利差收入、非利差收入及经济价值、资本金的影响等,使管理层和员工认识到利率风险信息披露的重要性。

(二)加强研究,为有效的利率风险信息披露奠定科学的理论基础

监管机构、商业银行及研究机构应加强对转轨时期利率风险管理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如何有效管理管制利率风险;如何在货币市场不完善的条件下更科学地构造基准收益率曲线,从而使市场利率风险的管理有效和规范;转轨时期的利率变化具有体制转换的特征,在利率风险信息批露中如何反映等,从而为有效的利率风险信息披露奠定科学的理论基础。

(三)完善利率风险敏感度指标

首先,利率风险敏感度指标应反映利率上升和下降两种利率变动的方向,揭示利率变化对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的影响;其次,不仅要考虑利率较大幅度变动(如200个基本点)利差收入及经济价值的变化,也要考虑利率发生小幅度(如27个基本点、50个基本点、100个基本点等)变动时利差收入及经济价值的变化;第三,利率风险披露中应包含商业银行所运用的衍生金融工具的种类、头寸及其作用,部分揭示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管理能力和风格。

(四)制定统一的利率风险披露框架

根据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在原有利率风险管理指标的基础上,扩展反映利率风险的指标,形成统一的披露框架。按照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原则性框架,以《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中的利率敏感度为基础,到期日、期限、重新定价、基点价值、利率冲击结果等均应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信息披露基本框架的组成部分,具体内容包括:一是期限长短是影响利率变化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在利率风险信息披露中,资产、负债和表外的到期日和期限作为基础信息应予以批露。二是 以重新定价日为标准的期限分析方法简单易行,对不同规模商业银行都适用,可粗略反映利率水平发生变化时商业银行利差收入的变化。三是 持续期缺口分析反映在利率发生微小变动时商业银行资产、负债和净值的变化,考虑到利率类金融产品的复杂化,要增加利率变动的方向和幅度。四是 静态模拟分析反映在利率发生较大变动(一般为300点)时商业银行资产、负债和净值的变化,不仅能够考虑利率水平变动的利率风险,而且能够分析收益曲线风险、基点差风险、期权风险和利率较大幅度变化时所产生的冲击,进而揭示商业银行管理层的风险偏好。从国外商业银行利率风险信息披露的情况看,静态模拟分析替代持续期分析逐步成为核心指标。动态模拟分析详尽地构造出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预期变化和利率变动的未来路径。例如,构造银行改变其执行的利率战略(如存款)、银行客户的行为(如储蓄账户的提款行为)、银行本来可能会经营的一系列业务(新贷款及其它交易)。运用上述假想的未来经营活动和再投资战略,推测预期现金流,估算动态收入和经济价值,最重要的是反映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风格和能力。五是对于特定的资产项目和负债项目要设立单个指标反映其利率敏感性。如国债、金融债和资产支持证券,要计算其基点价值和有效持续期;而对于期限较长的不同类型的贷款如10年期以上的住房抵押贷款,要考虑提前偿付特性等等。同时要对如何处理行为到期日与合同到期日不同的头寸(如抵押贷款和抵押相关的证券、无固定到期日的存款如活期储蓄存款和通知存款)予以说明。六是对利率衍生工具和利率风险衡量的方法予以特别说明。

(五)制定不同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信息批露的程序和指导性文件

商业银行如何管理信用风险例5

关键词:我国;银行;经济资本管理

一、前言

金融业界对经济资本这个概念并不陌生,但一直困惑于如何将这个概念与金融实务紧密联系起来。自经济资本概念提出伊始,学者和实务工作者就一直在探索如何使这个概念具有实际可操作性,如何超越定性的层面,定量地、具体化地度量经济资本,以及如何利用各种经济资本指标来深化金融企业的业绩管理。这些努力总结起来,其实质就是如何实施经济资本管理工作。

经济资本指用于承担业务风险或购买外来收益的股东投资总额。经济资本=风险资本+商誉。如果没有购买外来收益计划,经济资本和风险资本的差别可以忽略。而风险资本是指抵补一定时间段内,给定置信区间内资产和其他头寸价值的潜在损失金额,即指能够令损失超过资本的概率小于一定水平的资本要求。在现代商业银行监管框架下,资本能力大小决定了银行的规模增长能力、风险抵御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银行机构开展经济资本管理,可以量化内部每个业务单元和每个业务环节在获得经营收益过程中所承受的风险大小,可以实现对利润的风险调整和对客户的风险定价,进而使绩效评价和经营战略更为科学。

二、银行经济资本管理在中国

2004年6月26日,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公布了以完善资本充足率框架为主要内容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并于2006年底在十国集团国家正式实施。中国政府为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设定的最后期限为:拥有大量海外业务的大型中国银行须在2010年前实施。2007年2月27日中国银监会《中国银行业实施新资本协议指导意见》规定:“银行经批准可以申请暂缓实施新资本协议,但不得迟于2013年。”同时,中国银监会督促大型国内银行,按照新资本协议规定的高级内部评级体系,开发最复杂的信用风险计量模型;要求中小银行借鉴新协议所代表的先进风险管理技术和经验,逐步朝先进的风险管理模式靠拢。

新资本协议提出的信用风险的初级和高级内部评级法都要求有5年的违约概率数据,高级内部评级法还要求有7年的违约损失率和违约风险暴露数据。因此,国内银行最迟需要从2008年1月开始收集数据或者推迟使用高级内部评级法,或者从开始收集数据起7年后再使用该方法。今日,国内银行执行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号角已经吹响。

管理风险的能力是银行的核心能力,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其实质体现了对银行风险管理的要求,新资本协议要求精确计量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新资本协议对银行的资本结构、风险状况、资本充足状况等信息披露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如何依照新巴塞尔协议的要求,识别金融风险,利用金融风险技术建立风险模型,难确计量与完整披露银行的风险,如何以“资本约束下盈利能力最大化”为目标,实现流程银行等管理激变,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如何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贯穿风险控制意识和风险管理,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于引人经济资本分配和管理模式。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采用经济资本分配和管理模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建立以经济增加值和经济资本回报率为核心的绩效考核体系,识别和计量经营过程中的风险水平,从而用经济资本定量表示全行总体、各业务品种、各分支机构在获得经营收益过程中所承受的风险水平,实现对利润的风险调整、对客户的风险定价,使绩效评价和利率定价更为科学,进而提升自己的风险管理能力,优化业务结构和区域结构,适应资本监管要求。目前在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还达不到监管要求的情况下,实施经济资本管理,建立资本制约机制,可以有效地引导和约束风险资产的增长,确保风险的增长与资本的增长相协调,稳定提高资本充足率水平。

三、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的作用

1.经济资本管理体系的引入是银行经营管理模式发生根本性转变的表现。经济资本管理体系的引入、运用以及相应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能够促进银行管理模式由传统的粗放式、外延式向集约式、内涵式转变。

2.经济资本是银行实施战略管理的基础手段。全面计量和监控风险状态是银行实施战略化管理、赢得市场竞争优势的基础手段。当经济资本总量接近或超过监管资本时,银行应通过某种途径补充资本金、控制其风险承担行为,否则其安全性将在战略上受到威胁。

3.经济资本是银行开展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全面风险管理是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其关键环节在于风险的量化、分解、监测以及应对策略。经济资本通过对非预期损失的计算和预测,直接反映银行的风险全貌,同时,经济资本的配置能够实现银行资本与风险的匹配。

4.经济资本是银行内部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在经济资本配置的基础上,通过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率指标对银行的各分支机构、产品线和业务线的评价,考察了其盈利能力,又充分考虑了该盈利能力背后承担的风险。

5.经济资本管理的实施为银行市场营销提供指引。银行决策者判断不同业务和产品的市场进退标准是经济资本回报的大小。银行应保留和发展较大资本回报的业务和产品,否则应予收缩或退出市场。

四、如何建立现代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体系

根据我国商业银行现阶段的具体特点,建立现代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体系需要考虑和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尽快建立和完善经济资本配置程序

商业银行应综合考虑股东、经营管理层、监管当局等不同角色对资本管理的要求,从以下几个方面逐步建立和完善经济资本配置程序:第一,评价银行总体风险承受能力。银行的董事会须综合考虑监管当局规定、股东收益和经营中承担的风险,并对所需资本的总体水平做出评估;银行的经营管理层须就其风险偏好所要采用的风险结构做出决定。第二,合理配置资本资源。银行根据既定的资本总量和资本回报要求,运用限额管理、组合管理以及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率目标管理等手段,将资本在各个分支机构、产品线和业务线等不同层面进行有效配置。第三,最优化可用资本。在风险结构和预计的资本需要量一定的情况下,银行需要平衡监管资本与经济资本之间的关系,运用内部风险资本模型度量最优化可用资本水平,确保可用资本与规划资本需要一致,并使资本成本达到最优。第四,衡量资本使用和收益。银行在持续经营前提下计算实际资本收益,当环境变化、业务超过原定目标或原定目标无法完成时,银行有必要对资本计划进行适当的调整。

(二)加快研究制定经济资本管理配套制度

经济资本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必须运用到银行所有业务流程中,并使之充分发挥决策支持作用。在当前条件下,我国商业银行应坚持制度与系统“同步推进、配套建设、逐步完善”的原则。一方面,要加强宣传和培训力度,促进银行经营管理理念的转变和提升;另一方面,要加快研究、制定和出台一整套经济资本分配管理办法,从而更全面、更扎实、更有效地推进经济资本管理体系建设。

(三)明确经济资本计量范围

依据内部风险资本模型计量的经济资本应与监管当局要求的监管资本保持总体平衡,商业银行应分别计量相应经济资本抵御以上三种风险。

(四)合理选取经济资本计量和配置方法

商业银行的经济资本计量和配置方法主要有三种:资产波动法、收入波动法和系数法。这些方法的复杂程度不同,技术上也各有优劣。从各国银行的实践看,资产波动法正在成为普遍接受的计量和配置经济资本的方式。

(五)建立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率评价体系

国际先进银行主要采用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率综合考核银行的盈利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该指标不仅能够将银行的收益和风险直接挂钩、有机结合,充分体现经营目标和绩效考核的内在统一,还能够促进银行建立良好的内部激励和约束机制,也能够激励银行自觉地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风险,在审慎经营的前提下拓展业务、创造利润,实现风险调整后的资本收益率最大化,从而实现为股东创造最大价值的经营目标。

(六)加强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国外银行的先进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有资产负债管理系统、资金转移定价系统、财务集中管理系统、内部评级系统等。这些管理信息系统不仅可以处理银行内部的资本配置问题,还可以对账面收益水平进行调整,得到风险调整后的收益状况,从而真实反映银行资本是否实现增值目标以及股东价值最大化目标。

参考文献:

[1]银强.引进经济资本管理手段实施全面风险管理[J],广西农村金融研究,2005,(01)

[2]单增建.运用经济资本提高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J],新金融,2005,(06)

[3]单增建.用经济资本理念提升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5,(06)

[4]宋常,丁卫.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核心技术——RAROC[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02)

商业银行如何管理信用风险例6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A

信贷风险,主要是指银行贷放出去的款项,借款人到期不能偿还而形成逾期、呆滞或呆账,使银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信贷风险管理是当前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如何准确把握和有效防化信贷风险,确保金融安全,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在强化信贷风险管理,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上做了大量艰苦卓绝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信贷资产质量明显提高。然而,由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与金融产权制度改革、经营管理的授权操作与内控自律制度建设的严重不协调,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信贷风险控制理念和行为偏差,以致信贷资产不良率还处于高位运行。在金融不断对外开放的今天,如何加强信贷风险的管理便成了银行能否提高竞争力的关键。

一、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状

自中国银行率先在香港上市以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除农行外,先后完成了股份制改革,成功实现了海内外公开上市,资产规模不断扩大,银行净利润逐年递增,呈现出极好的发展态势。国有四大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市场的主体,对整个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起着关键作用。然而,其庞大的不良资产始终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成为阻碍其未来发展的潜在因素。通过表1我们可以看出,除农业银行外,另外三大银行从2004年起无论在不良资产额还是在不良资产率上都大大地降低,信贷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然而,通过进一步的研究我们发现,不良资产率的下降是通过两个途径实现的:一是减少分子,即减少不良资产额;二是扩大分母,即增加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而减少不良资产额的实现又主要是靠国家的贡献,国家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注资扶持,把本应该由银行自身解决的问题变成了国家的负担。银行在获得国家的资助后为获得更多的利润而进一步扩大贷款额,如中国农业银行的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逐年递增,可不良资产率始终处于高位。由此可见,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率的下降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国家的帮助下实现的。从短期看,它达到了银监会的财务指标,但从长期看这种做法不可取。(表1)

二、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形成原因

并不是说银行零风险就是对银行最有利的结果。如果单从银行的安全性原则上考虑,不进行任何信贷业务便没有任何的信贷风险,可这并不符合商业银行的盈利性原则,无法使银行继续生存下去。因此,无论对于哪个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都是必然存在的。总的来说,信贷风险的形成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来自银行自身方面的原因。长效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是各类银行组织保持长期成功的关键,在西方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比较成熟,尤其在信用风险分析定量研究中不断地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并向前发展。但是相比之下,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只是刚刚起步,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不健全,特别是作为核心的信用风险分析和度量仍处于传统的比例分析阶段,远不能满足商业银行对资产安全性测度的要求。

(二)来自企业方面的因素。由于我国的信贷业务主要还是面向企业,个人信贷的业务比例比较小。因此,本文讨论的主要还是关于企业方面的因素。企业在其贷款申请材料中有可能故意隐瞒甚至谎报其投资项目的风险信息,以获得企业所需要的贷款,这么做很可能使得银行的贷款投向风险很高的项目。而商业银行若不能力争获取详尽的资料、及时的信息,就不能排除或尽量减少贷款决策潜伏的风险,使其造成信贷损失。

(三)其他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转变、产业政策结构的调整、政府干预,等等。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动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状况,如果企业经营不善,则直接影响到其资金的周转,也将无力偿还银行的借款。政府干预行业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出于本位主义的角度片面地追求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争贷款、争投资、争项目,运用各种手段乃至是行政手段来寻求银行的信贷支持,银行被迫执行“行政贷款”、“条子贷款”,这些贷款往往无法收回形成滞账、呆账,甚至在银行依法追缴贷款的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不同程度地存在地方保护主义,干涉司法程序,导致银行贷款无法追回。

三、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

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贷款风险识别系统,是指利用各种风险识别手段,对贷款作定性分析。

2、贷款风险量化分析系统,是指对每笔贷款风险度的大小进行确定。这是信贷风险管理的最为关键的步骤。对各种无异常贷款的风险进行量化分析,可以参考“巴塞尔协议”提出的风险权重的计算标准或《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资本成分和资产风险权数暂时规定》,以及《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暂行监管指标》中关于贷款风险权重等项比例指标的规定。尽管这些规定是针对资本充足性而言,但对贷款风险量化分析亦有参考价值。资本充足率为资本总额与加权风险资产总额的比率,其公式为:

资本充足率=资本总额/加权风险资产总额=资本总额/∑{i类资产(表内资产与表外资产等值之和)×相应的风险权重}

表外项目的资产等值=表外项目金额×信用换算系数

同时,要利用风险估计的各种手段,对贷款风险随时进行估计和监测,随时掌握风险发生的动向。

3、贷款风险预警系统,是指通过借款人财务报表资料来获取信息,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4、贷款风险处理系统,是指以贷款风险量化分析和预警系统为依据,针对各种贷款风险,采取预防、回避、分散、抑制、转移等手段,使贷款风险降到最低程度。

(作者单位:桂林工学院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春峰等.基于神经网络技术的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9(9).

[2]周小和.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控制[J].浙江学刊.2004(1).

商业银行如何管理信用风险例7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3-0-01

现代银行属于信息密集型行业,在这个信息发达的大数据时代,银行之间的竞争也愈演愈激烈,九十年代末期,商业银行看准时机,推出来电子银行服务,经过了二三十年不断的探索和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就,在这个金融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的时代中,商业银行的电子银行开始转变发展模式,提出了更加多样,个人风格的业务。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电子业务的客户数量越来越多,电子银行相关的风险管理问题备受关注。

一、电子银行的概述

(一)电子银行的概念

2006年3月,《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将电子银行业务定义为:“银行业金融机构利用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的通信通道或开放的公众网络以及专用网络,向客户提供的银行服务”。

(二)电子银行业务的特点

1.高度数字化。高度数字化是电子银行业务在大数据时代最与众不同的特征,同样也是电子银行业务与传统银行业务最基础最本质的不一样。电子银行业务通过借助计算机的终端和互联网的结合,以开放的网络作为数据传输的基础,减少了传统银行业务的人工费用,极大地减少了银行的成本。

2.灵活度高。由于电子银行业务上一个特征高度数字化,所以电子银行业务基本不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在全球范围内,只要在互联网的覆盖下,客户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可以选择多种形式的服务方式。

3.平均成本降低。电子银行的信息化系统的成本虽然很高,但是承载范围内提供服务的边际成本几乎没有,所以这就导致了电子银行业务的平均成本会随着业务量的增加不断的减少。

二、风险类别

金融市场中银行经营业务可能面临的风险有流动性风险(liquidity risk)、利率风险(interest risk)、信用风险(credit risk)和市场风险(market risk)。除此之外,还有金融市场特有的风险,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SBC)的有关规定认为电子银行业务所面临的主要风险有操作风险、信誉风险、法律风险和信息技术风险。

(一)操作风险

商业银行的电子银行业务的操作风险主要出现在商业银行自身操作系统的安全性和客户是否在使用电子银行业务是对风险防御解决掌控的把握程度。主要表F为三种形式:

1.安全性风险。互联网黑客可通过病毒、内部员工利用自身的便利如访问权限,造成客户的信息盗取、更改、伪造,还可提取客户的存款,让银行承受巨大的损失。

2.系统设计和维护的风险。指的是电子银行自身能力不够,其研发使用的系统存在大量漏洞,导致风险系数增加。

3.客户使用不当的风险。客户因操作不当可能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盗取客户的资料。或者因为知道客户资料然后通过某些手段取走资金,让客户和银行蒙受意想不到的意外损失。

(二)信誉风险

信誉风险指的是当客户在办理不同的商业银行的电子银行业务时,因为提示不够明确,操作太复杂等多种原因,不能满足客户要求,最后让客户甚至公众对银行产生不好的的看法,甚至是对商业银行的电子银行业务产生不相信,最后不选择办理电子银行业务,从而可能让银行遭受产生不同的损失的风险。

(三)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指的是关于电子银行业务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或者在某些方面规定不够明确,当电子银行业务交易发生纠纷时,可能导致当事人无法确定的分清自己的责任,或者交易无效。另一方面则指银行本身未能严格要求自己遵守有关的法律法规、行业规章制度最终导致银行遭受损失的风险。

(四)信息技术风险

信息技术分险则是指因为自然或人为原因、技术的不成熟以及监管力度不够导致在信息技术在电子银行业务实践的时候给银行造成损失的风险。

三、如何管理风险

有效识别风险后,我们可以有针对性的改善和提高商业银行电子业务风险预防、控制、管理等各个方面的能力。

(一)加强内部风险控制

电子银行业务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需要针对它的特点去建立一套完整并且有效的内部风险控制体系,从而防止一些潜在的风险威胁,使商业银行电子业务顺利的进行。开始,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应该建立统一规范的部门业务流程和规章制度;然后,明确规定每个部门和每个员工的职责,提高整个业务的效率,降低衔接处的风险;最后,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教育,提高相关人员的风险意识,建立奖惩制度,从内部提高电子银行业务整体的安全性,降低风险。

(二)增加法律规范

电子银行业务的正确发展离不开相关法律法规的监管,健全的法律法规可以约束不法分子的违法行为并对其进行相应的惩罚。不断完善和改进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大对金融犯罪的打击力度,不断地提高风险管理意识。

(三)加强信息披露和客户风险意识培养

商业银行应拓展信息披露渠道比如手机银行客户端、微信等,从而能够保证客户在正常情况下能够及时的知道银行近期的各种讯息和重要通知,避免因为信息不能及时通知给顾客而给顾客或银行带来风险损失。此外,通过各种披露渠道可对客户或者潜在客户进行安全意识培养,提高客户的风险识别能力和自我保护的意识,从而有效的提高避免风险的效率,减少风险对客户和银行的损失。

(四)加强操作的监控管理

监控管理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三部分,在事前依据制定好的安全操作规范,严格控制操作权限和审批权限,对职权外的操作需提交申请,审批通过后才能进行操作。在事中通过设置摄像头和录音系统等记录交易过程,利用程序监控操作内容并记录操作日志。在事后由更高级别的业务人员对其操作内容进行复核审查。通过操作监管努力保证交易的正确性、完整性、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工商银行教育部与电子银行部.工商银行电子银行业务培训教材:第二版.2011.

[2] BSBC.Risk Management for Electronic Banking and Electronic Money Activities.March,1998.

商业银行如何管理信用风险例8

[7] 王石,李玉忱,刘乃丽,等.在属性级别上处理噪声数据的数据清洗算法[J].计算机工程,2005(9):86?87.

[8] KAMBER M.数据挖掘概念与技术[M].2版.范明,孟小峰,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9] 焦鹏,王新政,谢鹏远.基于属性选择法的朴素贝叶斯分类器性能改进[J].电讯技术,2013(3):329?333.

[10] 朱元波.一种数据挖掘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电子科技,2013(3):99?101.

[11] 周牒岚,陈琳,向华.数据挖掘算法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11,34(20):75?78.

商业银行如何管理信用风险例9

商业银行风险是银行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由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实际收益和资本、信誉等蒙受损失。按照《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要求,商业银行要建立与本行业务性质、规模和复杂程度相适应的、完善的、可靠的市场风险管理体系,体系的核心是市场风险的识别、计量和监测。商业银行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

1.道德风险。道德在银行也算风险吗?答案是肯定的。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维方式、期望价值都产生了深刻的变化。我们既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管理办法、理念等,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带进了一些不健康的东西,而且这些东西传染性强、发展快。我们的传统文化、道德观念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一旦道德观念这座大堤决口,后果不堪设想。我国金融系统发生的大案要案背后是人们思想觉悟、道德水准下降的必然结果。

2.操作风险。银行的内控机制和各项法律、法规管理规定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银行最大的风险是操作风险。它能使内部控制机制及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失灵,这种状态一旦发生可能会因欺诈、舞弊、失误、未能及时应对而导致银行财务损失。如银行一般工作人员、中高级管理人员违背吸业道德、违规操作等因素所带来的后果是灾难性的。

3.市场风险。我国银行监管界权威人示指出:防范市场风险,就是要注意防范银行创新业务中蕴藏的风险。从‘’风险是否可控,成本是否可算,信息披露是否充分”三方面进行严格管控。我们高兴的看到越来越多的金融界人士对风险的认知、研究都在逐步加深,因为风险管理,无论是在风险来源和性质上、还是在风险管理技术上,都变得越来越复杂。所以,要求我们在风险的识别、衡量和控制上的反应更加迅速。

4.信用风险。银行的主要业务活动是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信誉对存款人、贷款人、借款人都是要遵守的。回顾过去银行在“信用”这个问题上受到的巨大损失,针对借款人利用各种办法、手段恶意偷逃银行债务,银行行之有效的办法较少。现阶段信用问题仍在困扰着银行,有些好企业、好项目特别是高科技项目和人们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产品因为没有抵押物,没有银行授信而不能得到金融支持,很多好的产品、项目“胎死腹中”。银行有钱不敢向企业发放,企业有好项目贷不到款,互相没有信用,恶性循环严重。

5.利率风险。央行行长周小川曾评述:前两年,商业银行在低利率时期认购大量曾被认为是优质资产的长期债券,而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这些长期债券出现大幅下跌,这给商业银行造成相当大的损失。周小川特别强调,过去利率是国家定的,如果现在商业银行还认为是国家定的,所以利率变化引起的任何亏损都是国家引起的,这种认识就太旧了、太老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自己也要预估风险。其实金融界的高级管理人员对利率的风险程度早有一定的认识,只是深度不够而已。

从上面情况可以看出,风险管理能力在现阶段的银行业就是核心能力。

二、商业银行风险成因

1.负债经营。商业银行以货币资金为经营对象,高负债是最大的显著特点。与一般企业相比银行的资本金在总资产中的占比很低,杠杆作用明显,商业银行的营运资金主要是吸收存款,它想增加资产规模只能通过增加负债来进。它的这个特点符合其经营货币的特殊性质,商业银行高负债经营不可避免的带来高风险。同时,银行为高收益寻找高成本资金,自然也加剧了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

2.管理水准低。商业银行管理水平直接制约它的盈利水准,管理能力决定生存发展。商业银行管理主要包括:人力资源、会计结算、信贷、内控体系。其中人力资源管理相当重要,它是一切政策工作行为的发动者,任何政策的制定、实施都是由人来完成的。因此,商业银行应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很多金融案件人为因素占主导作用,同银行忽视职业道德教育有较大关系。所以,操作风险可能成为第一大风险。一个经营稳健,业务发展快,有实力的银行必须重视管理水平的提高。

3.竞争。银行作为企业,竞争是不能避免的。竞争是一把双刃剑,它能促进银行努力开发新产品快速发展,它也能诱惑银行对事物的本质认识不清,违背客观规律,导致风险的发生。

三、商业银行风险防范对策

1.加强银行内控机制建设。中国银监会在2004年连续发了《银行内部控制评价试行办法》和《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两份文件,并在今年初正式实施。这对商业银行加强内控机制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商业银行内控机制,首先,要确保各项规章制度得到真正的贯彻执行,要分层次建立和完善内控系统,同时还应当充分认识,准确计量,持续监测风险的类别。其次,银行各部门、岗位和人员都要按章操作,认真执行制度,不允许一个人独立完成一个交易活动的全过程而不受制约,更不允许缺少程序或逆程序运作。要在各项业务中实施再监督防线,建立全方位的内部控制机制。

商业银行如何管理信用风险例10

    商业银行风险是银行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由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实际收益和资本、信誉等蒙受损失。按照《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要求,商业银行要建立与本行业务性质、规模和复杂程度相适应的、完善的、可靠的市场风险管理体系,体系的核心是市场风险的识别、计量和监测。商业银行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

    1.道德风险。道德在银行也算风险吗?答案是肯定的。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维方式、期望价值都产生了深刻的变化。我们既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管理办法、理念等,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带进了一些不健康的东西,而且这些东西传染性强、发展快。我们的传统文化、道德观念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一旦道德观念这座大堤决口,后果不堪设想。我国金融系统发生的大案要案背后是人们思想觉悟、道德水准下降的必然结果。

    2.操作风险。银行的内控机制和各项法律、法规管理规定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银行最大的风险是操作风险。它能使内部控制机制及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失灵,这种状态一旦发生可能会因欺诈、舞弊、失误、未能及时应对而导致银行财务损失。如银行一般工作人员、中高级管理人员违背吸业道德、违规操作等因素所带来的后果是灾难性的。

    3.市场风险。我国银行监管界权威人示指出:防范市场风险,就是要注意防范银行创新业务中蕴藏的风险。从‘’风险是否可控,成本是否可算,信息披露是否充分”三方面进行严格管控。我们高兴的看到越来越多的金融界人士对风险的认知、研究都在逐步加深,因为风险管理,无论是在风险来源和性质上、还是在风险管理技术上,都变得越来越复杂。所以,要求我们在风险的识别、衡量和控制上的反应更加迅速。

    4.信用风险。银行的主要业务活动是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信誉对存款人、贷款人、借款人都是要遵守的。回顾过去银行在“信用”这个问题上受到的巨大损失,针对借款人利用各种办法、手段恶意偷逃银行债务,银行行之有效的办法较少。现阶段信用问题仍在困扰着银行,有些好企业、好项目特别是高科技项目和人们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产品因为没有抵押物,没有银行授信而不能得到金融支持,很多好的产品、项目“胎死腹中”。银行有钱不敢向企业发放,企业有好项目贷不到款,互相没有信用,恶性循环严重。

    5.利率风险。央行行长周小川曾评述:前两年,商业银行在低利率时期认购大量曾被认为是优质资产的长期债券,而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这些长期债券出现大幅下跌,这给商业银行造成相当大的损失。周小川特别强调,过去利率是国家定的,如果现在商业银行还认为是国家定的,所以利率变化引起的任何亏损都是国家引起的,这种认识就太旧了、太老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自己也要预估风险。其实金融界的高级管理人员对利率的风险程度早有一定的认识,只是深度不够而已。

    从上面情况可以看出,风险管理能力在现阶段的银行业就是核心能力。

    二、商业银行风险成因

    1.负债经营。商业银行以货币资金为经营对象,高负债是最大的显著特点。与一般企业相比银行的资本金在总资产中的占比很低,杠杆作用明显,商业银行的营运资金主要是吸收存款,它想增加资产规模只能通过增加负债来进。它的这个特点符合其经营货币的特殊性质,商业银行高负债经营不可避免的带来高风险。同时,银行为高收益寻找高成本资金,自然也加剧了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

    2.管理水准低。商业银行管理水平直接制约它的盈利水准,管理能力决定生存发展。商业银行管理主要包括:人力资源、会计结算、信贷、内控体系。其中人力资源管理相当重要,它是一切政策工作行为的发动者,任何政策的制定、实施都是由人来完成的。因此,商业银行应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很多金融案件人为因素占主导作用,同银行忽视职业道德教育有较大关系。所以,操作风险可能成为第一大风险。一个经营稳健,业务发展快,有实力的银行必须重视管理水平的提高。

    3.竞争。银行作为企业,竞争是不能避免的。竞争是一把双刃剑,它能促进银行努力开发新产品快速发展,它也能诱惑银行对事物的本质认识不清,违背客观规律,导致风险的发生。

    三、商业银行风险防范对策

    1.加强银行内控机制建设。中国银监会在2004年连续发了《银行内部控制评价试行办法》和《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指引》两份文件,并在今年初正式实施。这对商业银行加强内控机制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商业银行内控机制,首先,要确保各项规章制度得到真正的贯彻执行,要分层次建立和完善内控系统,同时还应当充分认识,准确计量,持续监测风险的类别。其次,银行各部门、岗位和人员都要按章操作,认真执行制度,不允许一个人独立完成一个交易活动的全过程而不受制约,更不允许缺少程序或逆程序运作。要在各项业务中实施再监督防线,建立全方位的内部控制机制。

商业银行如何管理信用风险例11

[2]曹晓燕.小微企业不良贷款分析及化解信贷风险措施研究[J].金融经济,2015(6):142-143.

[3]宋磊,江凯.2015.企业担保链风险传染评估分析及建议[J].海南金融,2015(12):62-65,81.

[4]胡道勇,何正全.中小企业动产抵押融资研究[J].经济论坛,2011(4):35-37.

[5]吕可.银保合作信用保证保险产品创新的国际经验借鉴[J].财政监督,2013(23):74-77.

[6]王宇晨,王媛媛.信用保证保险助力中小企业融资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时代金融,2014(3):344-34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