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文化创意产业的背景

文化创意产业的背景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1-15 15:00:40

文化创意产业的背景

文化创意产业的背景例1

动漫产业,可以说是文化创意产业中的核心业态,且涵盖行业最多,涉及到电影、音乐、艺术、文学、设计、软件等多个学科多种领域,其综合性、多行业交叉性,决定了动漫行业参与者需要具备更广泛的行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也决定了动漫行业的复杂性和高密集性。纵观整个国内动漫行业,起步较早的当属河南地区,其人口较多,是动漫产业受众最多的省份之一,其省内动漫95%分布在郑州市。据统计,2013年河南省内与动漫产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约180多家,相关从业人员约2万多名,包括个体和组织,整体实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近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并在政策和资源上予以支持,先后组建成立了河南动漫协会、河南省动漫基地、河南省动漫园区等,河南省各地区也涌现出一批较为知名的动漫企业和出色的动漫行业人才,为整个河南乃至中国动漫产业输入了新鲜血液。从前几年河南动漫协会的相关文件得知,河南省培育出的一批原创漫画及动画片产量和知名度大幅提升,在国内外颇具一定影响的精品动漫品牌有大家熟知的漫画家杨尚君所创作的动漫形象“小樱桃”;屡次获奖的“小破孩”等;河南省第一部率先在中央电视台影视少儿频道播出的三维动画系列片、出自河南天乐动画公司的“独脚乐园”、上海世博会授权的唯一一部剧情类动画片、出自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的《少林海宝》……除此之外,河南动漫衍生产品随着动漫品牌的提升而不断推陈出新,种类已达三千多个,目前已远销全国各地,甚至包括阿联酋、马来西亚、越南、韩国、泰国、柬埔寨等10多个国外地区。但相比于其他省份和地区,如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浙江省等地,河南动漫产业还是存在一定差距,发展动力不足,产业发展上仍有一定弊端,如何利用河南本土的特色资源和差异化优势,促进河南动漫产业深入快速发展、壮大,是当下需重点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二、河南动漫产业的发展优劣势

1、河南动漫产业的发展优势1)政府及相关部门共同构成的顶层政策推动及导向2000年以来,河南省政府及相关部门在动漫产业方向的持续关注和鼓励扶持力度空前,效果显著,行业发展快速。通过列举,我们可以一窥河南省近年来所出台的一系列相关政策动作和扶持措施。2008年,从这一年开始的资金扶持政策有很多,如以郑州为例,郑州市每年计划拨出5000万元扶持资金,专款专项扶持和推动动漫产业的发展和进步。这些扶持资金额度将以以下政策标准落实:首播点动漫类型企业奖励最高额度中央电视台二维动画片1000元/分钟300万元三维动画片2000元/分钟地方电视台二维动画片2000元/分钟500万元三维动画片4000元/分钟除此之外,河南省《关于扶持动漫创意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不仅对省内企业提出优惠措施,更多外省驻入企业给予扶持。如从外省进入河南省内的动漫企业,可以在办公场地、制作生产、技术服务、手续办理、纳税等方面进行补贴和“绿卡”服务……这些政策措施无论体现在硬件资源,还是人力财力的补贴上,都无可否认地成为了河南动漫产业发展的基础保障和加速器。2)本土历史悠久,特色文化资源丰富河南,古“中原”,五千年中华璀璨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从远古时期、商周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时期、明清时期,再到近现代,地大物博的河南留下了大量不可替代的地域文化资源和历史文明古迹。翻开河南省志,商文化、河洛文化、东周文化、西周文化、宋陈文化、汉文化、三国文化、宋文化、龙文化等……还有诸多具有河南省本土地域鲜明特色的文化形式,如石窟艺术、嵩山少林、朱仙镇木版年画、豫剧唱腔、黄帝故里、罗山皮影等以及诸如《花木兰》等风靡国际、脍炙人口的经典故事原型,这些文化资源生于河南、扎根于河南,犹如河南大地里的“富矿”,为河南动漫产业的资源挖掘、文化继承、技术对接、产业开发、精品创造、地域弘扬等提供了丰富而深厚的文化内涵、原创基础和鲜活的多样表现形式。3)产业人才资源储备以人口大省著称的河南,近年来培育了一批较为出色的动漫行业人才,他们分布在动漫产业的各个岗位上,包括策划、动画制作、技术合成、动漫编剧以及推广人才,其中也有人创立了自己的动漫公司。除此之外,自2000年起,河南省郑州市大部分大专学院及本科高校都陆续开设动漫专业,培养专业的高技能动漫人才,如郑州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河南工业大学等,为河南动漫产业的后续人才资源储备和不断输入提供了基础保障。

2、河南动漫产业的发展劣势纵观河南动漫产业的发展,首先,缺乏原创性的河南动漫难以独树一帜。这是最突出、也是最常谈到的问题。由于长期受到国外发达国家动画的影响,河南动漫内容和形式上都多多少少存在相似成分,能够代表河南本土特色文化和艺术的很少。其次,动漫产业链不完善,河南省多数动漫企业更多地注重收视率和产量,忽视了动漫衍生品(如食品、日常用品、文具、服装、玩具等)和品牌的推广投入,间接导致动漫产业链的业态残缺。再加上扶持政策上的“撒胡椒面儿”模式,导致产业链业态单一。第三,动漫高层创意人才匮乏。省外扶持政策持续加码,而河南动漫的“试跑阶段”和规模气候的未形成,让本地优秀的动漫人才更多倾向选择北上广一些待遇更好,机制更成熟,平台更具发展潜力的环境。

三、如何推动河南动漫产业更好发展

1、政策扶持需转型升级求突破拿郑州来说,文化产业培育时间较长,动漫企业经历了成长期、成熟期,如今面临发展阵痛期。所以,面对大趋势和发展要求,转型升级是越来越商业模式的动漫发展的唯一出路,而与其相配套的政策扶持也应相应升级,而不单单是以往的优惠措施。比如,发现、挖掘出发展潜能较大的好苗子、好品牌,可以在其项目运营资金补贴、全程跟踪帮扶、问题介入商讨、打造一流品牌等方面进行一些尝试,一个巨头代表出来后,带动整个产业链的逐步完善。除此之外,政策针对的对象也应从原来的“宽泛全民”转为“领头羊”、“精品项目”,门槛设立,从而让优秀的更优秀,强大的更强,也让市场更有竞争力。

2、动漫“内容为王+技术撑腰+运营求异”变方向河南动漫文化资源的开发和挖掘需有计划,有针对性。相关部门可介入开展招标等形式,选择更优质的企业、更优秀的人才、更好的技术来参与动漫的制作。以文化创意产业为背景的动漫产业,必须遵循的核心原则之一就是“内容为王”,创新力强、想象力丰富、创意点足。动漫的内质就是要创造出常规电视电影及平面无法实现的情景画面,通过故事的勾勒而逐渐显现出一个富有吸引力的形象。技术是动漫产业的核心要素,设立动漫企业孵化器,建设动漫研发中心,开通动漫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投入动漫产学研平台等都是动漫产业技术突围求发展的重点。借鉴外地,比如杭州,近年来其逐渐抛开传统的动漫发展模式,开始尝试与台湾掘金动漫产业联手;比如湖南,以大家广为熟知的蓝猫为代表,原创动漫节目生产总量和动漫产业总产值不断冲刺,并逐渐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动漫产业链,以绝对性优势领跑中部。市场推广方面,河南动漫产业可以考虑“动漫+互联网”创新互动模式,线上将动漫作品及衍生产品进行推广和营销等。

3、创意研发人才的并举输动力河南动漫企业在本土校企合作上可以做一些尝试,共同研发动漫产品,还可以由企业在学校中设立专项奖学金,一方面奖励人才,一方面提高知名度。除此之外,河南动漫行业专业人士表示,本土缺的不是动漫制作的人员,而是可以进行动漫研发、内容创意、市场营销和管理等方面的人才,所以在这方面人才的培养上,学校需更多地了解行业的发展现状和研究教学的策略。

文化创意产业的背景例2

在这样的产业背景下,我国政府也迅速注意到这一经济和产业趋势,一时之间,各大报刊媒体都可以见到“创意产业”这热词、热搜,因为文化创意产业经济与传统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相比,土地、能源消耗小、对环境破坏程度小,精神情感满足度高、经济产出高,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这种强调自主创新为主导、精神智慧为创造力新的经济方式极大地刺激了人们的视觉神经和对经济结构调整转型的期望。

民间手工艺融入文化创意产业的可行性

在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关概念中,可以提炼出“文化性”、“创意性”、“产业化”这三组关键词,其中,文化性是其创意思维和产业开发的创意资源和文化资本。在这方面,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五十六个丰富的民族资源、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拥有极其丰富的文化资源,因此,基于“文化性”的文化创意产业被许多专家学者认为是次中国经济崛起、民族文化价值复兴的新契机。

在众多文化资源中,民间传统手工艺是其中最为丰富多样,且涉及面较宽、转化力较强的种,并且与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特征也最为契合。一方面,民间手工艺有着鲜明的地域性、历史特征和人文内涵,甚至就是当地地域文化、民族特色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民间手工艺往往依赖于民间艺人的才华或是其家族传承的技术观念,承载着他们几十年甚至千百年的记忆情感。因此,这与大机器生产而成的工业制成品和依靠数字技术设计制作而成的现代科技产品相比,更多了丰富的精神情感,这对于许多现代都市人来说,正是他们所需要用来填补空虚和冷漠心理的认知和体验之物。

江西民间手工艺创新开发的意义

江西地域广阔,历史悠久,吴、越、楚文化交融共生,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文化生态和地域特征,也滋养了大量如: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和传统瓷窑作坊营造技艺、万载花炮制作技艺、铅山连四纸制作技艺、瑞昌剪纸和竹编、歙砚制作技艺、金星砚制作技艺、萍乡烟花制作技艺等有着较高文化传承价值、艺术审美价值和经济开发价值的民间手工艺术。然而,尽管数量众多,也有少数知名度较高的项目,但是其整体影响力却较为薄弱,形成产业化的项目较少,尤其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有很多项目由于生存土壤的丧失和老艺人的去世,且无法或是没有机会融入到现代市场经济中,呈现出难以为继、衰退消失的境地,甚是可惜。在这现实背景下,把江西民间手工艺与现代资本结合,通过多元化的市场营销手段,将其纳入到文化创意产业中进行有效的创新开发,形成有影响力的产品链和产业群,有利于促进民间手工业在产品开发、工艺改进、产业结构、营销管理方式等方面的调整;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稳定;还有利于刺激旅游经济的发展,对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有着极大的助益。

1.加快创意产品开发

在不改变其地域文化属性的基础上,将现代审美理念和设计系统参与到民间手工艺产品的设计制作中,丰富拓展民间手工艺产品的表现题材,加快产品翻新周期,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从工艺、材料和技术上适应现代生产节奏的速度,并从内容和形式上适应现代目标购买受众的消费需要和现代城市环境生活的文化背景。

2.借助新媒体传播推广

民间手工艺可以借助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发展,通过影像技术、电子产品、网络影视、动漫软件等媒介和技术手段多角度、多渠道地进行宣传和推广,以提高市场的关注度和受众的参与度,也为民间手工艺产品和企业的跨界延伸拓展可能性。

文化创意产业的背景例3

1平面媒体的新转型

大家习惯把杂志、报纸、图书、平面宣传广告等,以纸质材质为媒介、二维静止的设计样式定义为平面媒体,这应该说是传统的平面媒体定义。这个传统定义,一方面只是根据纸质媒介,局限了平面媒体的表现形式,二是仅仅依据二维平面的概念,把平面与动态、互联网等划定了不同。其实,动态互联网每个展现出来的页面,无论从设计元素的文字、图片,还是整体的构图和版式编排,都是一个个平面滚动产生的综合体。创意文化的今天,思想首先要创新,观念要与时俱进。当今平面媒体应该定义为以信息传媒为基础,以观者的视觉感受和心理感官为依据,二维和三维结合的当代新媒体形式。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视觉效果的崇尚,数码技术随之异军突起,除了传统平面媒介,现代数码技术也积极的使用在影视作品、游戏创作以及网页设计等,平面媒体就要抓住视觉和数码这个转型的有力武器。从2000年以后,从全球范围看,互联网媒体的飞速发展,传统媒体的停滞与固守,使得之前优势的平面媒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力度和挑战压力,纸材比网络多需的树木、印刷等利用资源,让很多人开始思虑平面媒体的方式,开始预计其前景的困难重重与不容乐观。尽管传统平面媒体存在资源利用和发展滞后的问题,但是并不意味着平面媒体会退出人民生活的舞台,社会人群结构中还是有一部分人群对平面媒体存在认同和一定的需求。并不是社会全体都在用电脑和手机看新闻、读小说、看广告,有些人群还是习惯于看传统的纸质报刊,书还是捧在手上才有一定的质感,逛街购物时宣传册比网络更实用和方便。创意文化产业中平面媒体的与其他媒体的整合,这个趋势是不可避免的,现在的传媒应该是一个跨媒体的时代。平面的媒体与电影电视的立体媒体,以及网络媒体,三者可以成为一个综合结构的平台。例如中央电视台就立志发展这种跨媒体的传媒方式,他们把各个电视频道、《中国电视报》、电视台网站,相关动态和静态的节目、广告的发行制作,都包涵于一体,建筑了一个新传媒时代的跨媒体平台。

2平面媒体人才的转型

(1)平面媒体人才思维观念的转型。创意文化产业中的平面媒体要适应时代潮流,解放思想,不要再拘泥于之前纯粹单一的平面制作,把自己的平面优势转向视觉的传达方式,积极迎合现代年轻人的兴趣品味,创造多元化和各个不同年龄层次的消费者,要让自己适应现在平面、音频、视频、网络、移动综合的新传媒特点。平面传媒人才要学会利用自身的优势和品牌,拓展经营范围,例如传统杂志有很大的消费市场,电子的杂志在网络中几乎是照搬纸质杂志,并未体现音频、视频和平面的交织运用。传统书籍除了有考究的版面编排,也十分重视书中插图和配图的绘制,而现在的电子书籍几乎没有图片的内容,满篇幅的文字也让阅读的读者少了图片的感染力度。平面媒体人才要学会结合创意文化产业的模式,提供更丰富的创意、创新的平面传媒作品。现在人的审美需求是多元的,每一个平面产品都应该是受众的选择品,既然是选择品,那么就应该注重受众的个性选择需求。在信息网络化和一体化的今天,平面媒体要在坚持真实客观全面的基础上,谁取得内容和风格上的独特个性,谁就赢得了市场的成功。平面媒体要明确自己的定位,针对受众的不同信息需求,细选最有价值的信息和精品,做最好设计内容的生产者和传播者。每个平面媒体方式可以在不同平台上打造自身的精彩之处,来细分受众市场。平面媒体人才要突破纸质形式,建立数字互动平台,跟上时代技术传播的特点,把传统平面媒体的传播方式和内容,改进为互联网时代大众需求的时效高、革新快、有直接使用价值的媒介。并且增加平面媒体产品的亲和力,平面媒体人才换个位置思索下受众需要什么样的产品,使得平面媒体作品成为关怀大众内心需求和精神满足的服务者。(2)平面媒体人才教育模式的转型。现代教育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性质和内容,已经发生了重大的改革,教育应该是知识生产和实践的过程,真正地平面设计教育内涵应该表现为创意思维养成、视觉敏锐感受力、品格追求与表现能力。创意思维应该成为平面媒体人才培养的核心,文化向前看,创新向前走。现在平面媒体设计作品的原创性缺失,设计作品同质化,主要原因就是基于创意思维培训的缺失。平面媒体人才应该以培养和开拓创意思维能力为中心,以掌握各种思维方式和设计观念为基本要求,学会更加全面和立体的观察角度和方法,开辟新的视觉语言和创作思路。这有助于平面媒体人才养成一定创新和改革的精神,进而提高自身的审美素养和设计追求。平面媒体人才首先要学会从生活中得到创意灵感和元素语言,另外要加强各方面的艺术修养,从传统文化、人文科学、社会哲学等多方面建筑知识的结构。学会融合东西方文化、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从生活中每个细节中寻求创意思维的训练内容,培养既有独特性又兼具广度性的创意思维方法。设计元素都是来源于生活,我们对生活中的事物早已有了固定的印象和感知,因此现在平面媒体作品从主题表达到设计表现都出现了同质化的问题,观众的审美也相对产生疲劳和厌倦的形势,问题就出在设计者创意思维的雷同,放映出相关培训的缺失。(3)平面媒体人才坚持传统文化的方法要转型。创意文化产业的名词虽然来源于西方国家,但是中国的创意文化产业要想在国内立足,平面媒体的新发展,必须与传统文化深深结合。传统文化的力量是不可抗拒的,传统文化势必要贯穿中国创意文化产业和平面媒体的始终,它具有的创造性意识和精神也能带动传统的革新和延伸。通过世界各国发展创意文化产业和平面媒体的实战经验发现,各国都很注重从自身传统文化中找寻创意的资源和灵感,并且创新。传统文化在媒体中的出现,能增加人们对于作品的认同感。传统元素本身包含着中国固有的审美价值观念,对于建立我们具有鲜明民族个性的现代传媒风格体系有重要意义。不论作品风格如何,艺术表现形式如何,平面传媒一定要具有民族性,具有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这样的作品才是有生命力的作品,才能体现中华民族固有的文化内涵,才不会被世界文化所遗忘。

文化创意产业的背景例4

[6]叶喜冰.从“纸上谈兵”到“实践先导”——看现代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实训教学[J].装饰,2009(2).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backdrop design thinking talents and Employment

Zhang Ai-zhong

文化创意产业的背景例5

0 前言

创意产业以其高知识性、高附加值、强融合性的特点,被认为是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朝阳产业”。近年来,海南创意产业得到了加快发展,创意产业日益成为海南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依托独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海南省“长流文化创意园区”、“呀偌达文化旅游区”、“陵水智慧村”、“三亚创意新城”、“海南国际创意港”等一批发展形态多样、各具特色的文化创意聚集区正逐步形成。而黎族在数千年发展进程中,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无疑是建设海南创意产业的一大亮点,其发展愈来愈受到世人的关注。然而当前对黎族文化艺术还仅限于其外在静止状态的层面,而未能真正挖掘黎族艺术自身在当代社会中的生命力,使其具备在当代社会生长的持续力。在海南创意产业背景下,黎族文化究竟应该如何相时而动,同时又要依托现代产品形式,融合现代技术,进行创造性转化。从而实现黎族文化艺术与当代产品的巧妙结合,借当代产品之行,寄黎族文化艺术之神,从而使得黎族艺术借助新的载体传承延续,也使得我省当代的产品提升民族文化特色,使得双方相得益彰。

1 海南创意产业与黎族文化的关系

1.1 创意产业的内涵

1998年,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首次对创意产业进行了定义,提出创意产业主要是“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国际上比较通行的叫法是创意产业,主要受英国影响。我国上海采用了英国的叫法,北京、台湾和香港采用文化创意产业的提法。但是以上定义都有一个不足,即没有揭示艺术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地位与作用。对文化创意产业或创意产业的内涵应做出如下概括:依靠个人的知识、智慧、技能、灵感、天赋,通过科技与艺术这两大手段,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重构、嫁接和提升并与其它产业融合生产出具有文化艺术元素的高附加值的产品与服务,以满足人类感性需要和理性精神需求的产业。

创意产业的独特魅力就在于,它颠倒了传统的价值增值和产业划分标准,将“创新”引入生产函数,以高新的数字网络技术融合到传统产业中,创造出新的价值增值源泉。创意产业是通过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作为创意手段,它在内容与形式上集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于一身,是迄今人类产业的最高级形式,是人类的“朝阳产业”。

1.2 海南创意产业背景下是黎族文化转型的有利条件

1.2.1 独特的天然资源

海南岛上近120万黎族人民,主要集居在海岛的中南部,他们所集聚的中南部,是海南岛旅游资源最为丰富而奇特的地区。黎族地区终年摄入的热量较多,全年平均气温高,降雨量多,水资源丰富,强光、高温、多雨结合,构成黎族地区独特的自然条件。海南中南部极富特色的山地旅游、温泉旅游,热带雨林的绿色旅游、森林旅游,都全在黎族人民集居的地区。今日三亚市新开发和建成的南山、亚龙湾、天涯海角等著名的旅游区,从古至今都是黎族人民劳动、生活的栖息之地,与黎族有着历史的渊源关系。在海南创意产业背景下,黎族地区无不仅凭着其优越的自然条件,优美的环境和舒适的气候可聚集来大量的创意人才。创意产业的载体是人,黎族文化创新艺术设计是否能发展关键在于是否能吸引创意产业从业者,如:艺术家、文化人、设计师、工艺师及各种才能的自由职业者。优美环境有利于激发对黎族文化进行艺术设计创作灵感。

1.2.2 丰富的民族文化特色

黎族在海南岛这方热土上,积淀了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逐步形成自己璀璨而独特的文化,具有很高的观赏和实用价值。黎族文化主要表现为:比如黎族古老的纹身文化历经数千年,是黎族一笔机器宝贵的文化遗产,至今仍为学者所关注。黎族文身被人类学者誉为“人体上的敦煌壁画”,见过黎族纹身文化的人会经久难忘。而这些刻在血肉之躯上的由不同纹样的因素而构成的图案,它包含着对生命的祈求,对幸福的盼望,对灾难的回避,对青春美丽的展示,也是黎族妇女人人追求的荣誉。又如黎族的纺织文化,其先民掌握纺织文化伊始,至今可以上溯到4000年前。世人称赞的黎锦,在黎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中堪称一绝其深邃的内涵,丰富的内容,奇妙的技艺,无穷的魅力,闪耀着黎族人民的智慧之光。黎族的纺织文化,经纺织革新家黄道婆的总结和传播,在我国纺织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写下了厚重的一笔。在海南创意产业的大发展背景下,而丰富独特的黎族文化是不乏可进行创新的艺术设计元素。可以通过创意手段对黎族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元素进行艺术设计,使之赋予新的附加值,以实现自主开发具有黎族文化特色品牌形象。例如可举办一些定期具有特色的黎族文化“黎族文化艺术展览”、“黎锦设计大赛”等,这不仅可以挖掘出具有特色的黎族文化元素,而且还通过创新改造黎族文化艺术以满足每年来海南旅游的大批愿意尝试创新产品的国内外高端的游客的需求。

1.3 海南创意产业的发展为黎族文化的挖掘和艺术设计提供崭新平台

海南创意产业的发展为黎族文化的挖掘和艺术设计提供了良好的大环境,为黎族文化的创新设计、自主品牌提供了崭新的平台。具体表现为:海南创意产业为黎族文化的艺术设计建立了政策保障系统,海南正逐渐形成一批发展形态多样、各其特色文化的创意产业聚集区,如海南省“长流文化创意园区”、“呀偌达文化旅游区”、“陵水智慧村”、“三亚创意新城”、“海南国际创意港”等都是经过创新手段的创意文化产业区。这些为黎族文化的艺术设计不仅提供了一定的人才技术资源和很好的学习以及创意源泉,而且提供了黎族文化艺术设计展示、营销的平台,使其被群众认可,为黎族文化创意园的发展提供可能。

2 海南创意产业背景下黎族文化现状分析

2011年8月,海南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支持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个政策》。在政策的推动下,海南创意文化产业发展迅猛。海南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海南文化产业人数10.16万人,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43.26亿元,占海南GDP的2.11%,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4.75%。虽然总量不大,但我们可以看出,海南创意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而黎族地区的地理环境优势和悠久的历史文化都与海南创意产业建设有着密切的关联,可以说黎族文化艺术设计是海南创意产业建设的重要组成内容,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它具有不容忽视和低估的重要性。但是,目前黎族文化在艺术设计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如下几个方面:

对于黎族文化艺术设计认识不足,对其发展不够重视。据知某地的一处黎族聚居区文化园内认为将一座座二至三层的小楼红瓦粉黛,外墙表面粉刷绘制几幅黎族的传统图案,就是对了黎族文化的传统建筑的艺术创新。要明白,无论是干栏式或是船形屋建筑,黎族从来没有也无法将绘制的图案表现在墙面上,谷仓更不可能在屋顶上。对黎族文化艺术设计应该建立在正确的黎族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而不是随意篡改。

本土人才的匮乏。一方面,在海南的创意产业领域,非常缺乏既懂文化属性又懂市场属性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黎族的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很多文化产品也具有相当的艺术水准,但是却十分缺乏市场的运作和推广,而没有实现艺术作品市场价值的最大化。笔者曾参加一次黎族文化园设计中标评审会,来自全省选送的设计图样,令黎族领导和评审专家们大跌眼镜,最后除评出一个二等奖外,其他奖均空缺。

黎族文化展示内容单调,缺乏创新性。据笔者不完全调查,海南已经开放、正在建或准备建的黎族文化园项目至少有十个以上,而多数项目面貌雷同,展示内容相似,有的甚至连名称都相同,大体都是利用本地的自然风光,有黎族男女服装、竹竿舞的表演等,文化内涵和设施简单单调、规模小,缺少黎族支系和地域特色和创新性,没有认识到黎族文化艺术设计的有利条件和独特优势。无法吸引来自国内外的不同游客的的眼球,以及对新鲜创新文化的需求。

3 海南创意产业背景下黎族文化艺术设计的策略与发展

依托海南创意产业的发展优势,对黎族文化由救济式保护向开发式发展转变。要想很好地保护好黎族文化,单纯靠将其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够的,单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对其加以传承是很狭窄的一条路径。创意产业的兴起和发展不仅开创了一个新的产业类型,同时它也催生了人们从传统审美和传统艺术创作中去找寻灵感、题材和资源。黎族文化就有了被市场、艺术创作、消费群体重拾的可能。海南创意产业的发展优势不单纯是一种成熟商品经济的优势、完善创意产品的市场优势,它实际上己经为黎族传统文化与艺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为我省乃至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传统手工艺)建立动态、长效、可持续保护机制开辟了新的路径。基于黎族文化自身的艺术设计和其他发展现状,整合文化创意产业体系,对黎族文化的发展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策略:

3.1 以完善的规划和政策推进黎族文化艺术设计的发展

要大力发展黎族文化艺术设计,必须为其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高效的政策支持机制、高技术的基础设施、相互接驳的产业链条,建立起一个高度市场化的交易平台。虽然黎族文化产业体系已经初步成形,但是因为目前的诸多不完善以及产业系统的市场化程度不够高,所以还存在着对其发展的争议性,因此发展黎族文化艺术设计,可以借鉴先进城市的经验和做法,建立健全的组织领导,成立黎族文化艺术设计协会。根据黎族文化发展现状,制定有特征、有区别的、针对性的、有重点的建立发展规划和行动纲领,统筹、协调和指导黎族文化艺术设计的发展。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并按职责分工加强对黎族文虎相关艺术设计行业管理和企业服务工作。此外,还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鼓励、支持和引导黎族文化艺术设计基地建设、公众创办艺术设计企业、加研发投入、扩大艺术设计消费和政府采购、培养和引进艺术设计人才等。

3.2 吸引和培养高层次的黎族文化艺术设计创意人才

黎族文化艺术设计关键在人才。人才是黎族文化艺术设计的一大瓶颈,创新设计人才匮乏,制约着黎族文化艺术设计的发展。抓住多区域合作的培养新兴机遇,利用海南省建设国际旅游岛的优势条件以及凭借黎族文化独特的优美的自然环境,吸引创意产业的领军人物,大力和引进传媒人、策划人、出版人、设计人、广告人、经纪人等创意人才,特别是多媒体设计人才、会展设计人才、广告设计人才、文化经纪人、游戏产业人才。加快培养本土文化优秀创意人才,大力引进国内外创意高端人才,建立人才引进、选聘、使用、培训及待遇机制,培育创意产业领军人物。通过教育、培养等途径,使传统文化工艺人与新培养的创意设计人才、文化市场运作人才等有机组合,培养和造就具有本土文化背景、具有民族传统技艺和现代设计创意设计理念的独特的人才,为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队伍支撑是当务之急。

3.3 走产业化道路,创立民族品牌

创意产业的发展一个核心就是创新,可以说没有创新就没有创意产业。海南创意产业背景下,形成一批布局合理、各具特色的创意产业园和创意产业基地。如果把黎族文化纳入海南创意产业的体系,并整合利用海南创意产业下文化、娱乐、会展、旅游、科技、信息等资源对黎锦、创作工艺等加以改进和完善。例如,黎锦传统的、无分工的、完全靠手工操作的劳作方式可以通过现代产业的生产工艺流程和生产所代替,甚至可以机器的批量生产代替原始的手工创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能停留在为了保护而保护的层面,而是要通过某种路径,对传统文化进行行之有效的自主开发。要想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抓住创新发展的契机,主动设计无疑是创新发展的首要之举,特别是产品的功能和外观设计上迫切需要进行再设计。可通过会议、节庆、旅游,以及模特、时装、设计、鲜美等大赛活动的方式将其展示,以实现建立若干个品牌优势、竞争力强、市场前景好、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黎族文化创意企业集团。在保持黎族文化、艺术内涵的前提下,这样的产业化创新为黎族文化的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

4 结束语

创意产业作为新兴朝阳产业,客观上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但从海南创意产业的特点及其发展现状来看,我省黎族文化艺术设计正处于向自主品牌设计的内销模式转型,关键是改进黎族文化艺术设计观念和发展理念,向创意新设计、创新制造的自主品牌推进。加上国家在政策上宏观的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海南黎族文化艺术设计有望快速进入新的繁荣时期。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把对黎族文化的发展同推动和完善具有海南特色的创意产业的发展之间架起一道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使二者相互借鉴、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鲍铭莹.创意产业背景下民间传统手工艺的发展[D].中国美术学院,2009(5).

[2]陈立浩.“黎族研究”与国际旅游岛建设[J].琼州学院,2010(8).

[3]焦勇勤.把握国家文化发展战略 建立黎族文化生态保护区 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C]//国家战略与国际旅游岛建设理论研讨会文集.2009(9).

[4]洪传国.对海南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考[J].国际旅游岛文化产业研究,2010(3).

[5]吴珏.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海南民俗文化开发之路:体验设计[D].海南大学旅游学院,2011(7).

[6]阎跟齐,张一平.国际旅游岛建设必须尊重黎族社会历史和文化风俗[J].国际旅游岛民俗与人文环境研究,2012(6).

[7]林开耀.加速实施《中国黎学》方案 让黎族文化产品走向世界[J].国际旅游岛民俗与人文环境研究,2012(6).

[8]张士兴.浅谈国际旅游岛建设与创意文化产业发展[J].2010年当代海南论坛文集,2010.

[9]王元.试论海南黎族地区的保护性旅游开发[D].东南大学建筑学院,2008(4).

文化创意产业的背景例6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1-0055-03

当今世界,文化创意产业增长势头强劲,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的成长投下了阴影,人们开始为全球经济的前景感到忧虑,中国也受到全球经济的影响。虽然中国经济高速成长的大趋势不可能逆转,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一个相对平缓时期的预期已经相当清楚,但是,近期股市的持续低迷、通货膨胀、成本提高的趋势都让不少人对于一定时期的经济状况有并非十分乐观的估计。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来探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凸显竞争力优势

(一)经济危机下文化创意产业逆势增长

精神消费与物质消费总体持平衡状态,但在特殊时期会表现为非均衡状态。尤其在经济高速增长之后的调整萧条时期,人们的物质消费会抑制,而精神消费会膨胀。人们需要通过娱乐来缓解精神压力,需要通过对现实的反思与生活方式的反思来调整心态,通过文化艺术对未来的描述来增加希望、增强信心,文化娱乐可以给经济震荡中的人们一种精神的安顿、慰藉与希望。虽然经济萧条也会带来文化投资的压缩,但同样会促进成本低但内容更富创意的产品大量涌现,从而降低文化消费门槛,增强对民众文化消费的吸引力。而且,从文化艺术生产的角度来看,经济危机和萧条时期可以激发出更为丰富的内容灵感与形式创新。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或萧条时期,往往正是文化特别是文化产业得以发展繁荣的机遇期。考察美国、日本和韩国所经历的经济危机,不难看出文化创意产业在经济萧条时期的独特作用。美国在1929―1933年经济萧条时,好莱坞反而加速发展;2008年的经济衰退虽然使美国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平面媒体产业受到重创,但大型影视娱乐集团却能够利用集团化经营的优势化解金融危机的冲击波,2008年美国电影市场票房收入与上年基本持平,2009年更出现逆势上升。日本和韩国在亚洲金融危机后,将文化创意产业立为本国21世纪的基本方针政策,实现了从出口拉动经济发展向“自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也成为了文化产业的实力大国。

(二)文化创意产业在经济危机时具有一定的拉动经济的引擎作用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服务业的新样板,具有拉动经济效应的作用。首先,文化创意产业自身的发展就是服务业重要的组成部分,比如,在金融危机的环境下,我国2009年的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超过GDP6个百分点;其次,在服务业样板当中,文化创意产业不仅自身具有高附加价值,同时它还能够拉动规模消费的高端服务业,比如,上海世博会就会给我国经济带来非常大的拉动作用。同时内容产业在经济危机时期具有非常重要的优势,可以拉动信息服务、制造业,等等。

(三)文化产业是我们国家扩大内需的新路径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具有本土文化魅力、本土消费优势的经济门类,其市场水平与区域内群体的日常生活方式有着直接的、密切的关系。其这一特点说明在经济困难时期,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有利于刺激经济、拉动内需。对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扶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所带来的效应将十分显著。因为其根本是创新。文化创意产业本身适应人们生活方式,但是它也创造人们新的生活,创造持续的需求。比如,现在推出的3D电影,这里面的创新和丰富给我们带来很多的消费;移动的娱乐,无边界的娱乐方式就是文化创意产业在创造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而创造新的生活方式的同时必然会创造新的需求;还有作为娱乐的体育产业也能通过会展拉动消费,等等。

二、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一)经济危机下对文化创意产业资金投入的减弱

一方面,由于经济前景的相对不明朗,会造成地方政府在民生等问题上的投入持续加大,投入文化产业的速度就会降低。而另一方面,由于文化创意产业投入的收益不是短期能够看到的,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的投入和持续的积累才可能有所回报,因此,在经济发展顺利、预期良好的情况下,人们可以有耐心做较为长线的投入。但如果预期不理想,人们就会在这方面缩减自己的投入。这些都会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持续发展造成冲击。

(二)“纽扣现象”阻碍文化产业发展

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虽然文化创意产业的有效需求高速增长、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但是由于缺乏创新,中国企业的产品很难赋予品牌以真正的生命力。生产企业多集中在加工复制环节,普遍存在上游原创不足、中游生产集约化程度不高、下游市场营销能力不强的问题,因而处于价值链末端。就如实体经济中不少“中国制造”的特点:为国外做贴牌加工,出口的是类似纽扣这样的小零件,高附加值被国外挣取,这种现象被称作文化产业的“纽扣现象”。在世界金融危机下,由于国际文化市场需求减少、文化产业外贸受制约、出口萎缩,文化产业“纽扣”现象带来的危机更加凸显。

(三)产业趋同现象明显

在国家大力鼓励发展创意产业的各种优惠条件下,国内大部分城市都将发展创意产业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列入“十一五”规划。但也出现了一些地方不顾自身的特色和实际情况,盲目发展的情况,这最终必将导致各地区的创意产业结构严重趋同和恶性竞争。例如,很多内陆城市在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时,往往以创意产业较为发达的东部沿海城市为参照,也将动漫、游戏、设计等作为主导文化创意产业,盲目跟风,不注重挖掘自身比较优势和特色,使历经千辛万苦发展的创意产业根本无创意可言。

(四)缺乏创意人才队伍

首先,我国工业设计人才短缺的情况并没有缓解。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毕业生无法完全满足企业的需求,这是因为我国设计教育忽略了设计教育与实践的结合。其次,学生毕业后,从事产品设计工作的很少。这是由于多数中国企业还不是很重视产品设计,学生在企业中没有自己的位置。事实上,除了为数不多的中国企业开始郑重其事地将设计写入公司战略外,更多的中国企业对此还是不以为然。“设计就是美化外观”这种观念依然在中国盛行。特别是一些企业热衷于拿来主义,将国外的成功设计只进行简单模仿便推出相应产品,显示出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这样的产品显然十分缺乏内涵。因此,表面上看,中外企业设计上的差距是在产品外观上,但真正的差距应该是在企业的文化内涵上。最后,从工业设计专业公司来看,普遍规模小,整个行业基本处于散乱经营状态,且设计产品偏于低端,缺乏具有世界影响的设计公司和设计师。

(五)一些文化产品的价值导向错误

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服务于精神需求的生产形式,具有多方面的功能:既要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的需求,还有引导社会价值的责任和义务。文化产业通过自身产品传递给大众的价值追求和评判标准,会影响大众的价值取向,进而影响社会的价值标准。因此,文化产业自身的价值倾向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的价值评价体系和社会道德体系。而当今一些文化产业的企业却把一味地迎合消费者、追求经济利益的增长作为根本目标,把一些庸俗的甚至是错误的价值导向传递给大众。比如,网络游戏,一些网络游戏宣扬的暴力、血腥、仇杀和迷信等观念,对人生观和世界观尚不成熟的青少年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由网络游戏直接或间接导致的社会问题日益增加,青少年暴力和偷窃事件不断增加。娱乐本是人们休闲的一种方式,是人们放松自己、舒缓压力的途径,但错误的社会导向,却反映出了一些文化产业企业的社会责任的缺失。而在经济危机时,这些错误的价值导向将对社会的和谐发展带来更加恶劣的影响。

三、促进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发挥文化创意产业的引擎作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

我国传统经济主要是资源型经济,主要靠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实现经济增长,靠创新实现经济增长的比例较小,然而这种经济增长方式的弊端很明显,我国人均资源都比较低,因此很多地区开始出现资源耗竭的现象。而创新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因此,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可以改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依靠创意实现我国经济的增长。特别在经济危机时期,可以发挥文化创意产业的引擎作用。

第一,文化产业会成为信息技术产业的引擎。比如,所有的IT产品和数字娱乐设备都可以与文化产业结合,“娱乐无边界”就是利用信息技术发展娱乐产业,打造人们全新生活方式,让人们在随时随地的娱乐当中来感受技术和文化娱乐。

第二,利用文化创意产业提升地产价值。这需要从产业化角度去思考文化与地产的结合,包括思考怎样通过文化地产、教育地产、旅游地产拉动规模消费,拉动旅游,要有一个完善整体设计,来提升这种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我们要完善综合商业配套,包括用文化产业来促进这种商业地产的价值。比如,可以打造高端的地产项目,主题公园真正做好的话就是高端项目之一。

第三,利用文化创意产业拉动制造业。我国制造业提升附加价值的空间就是跟文化创意产业的结合。比如,玩具制造业,可以通过文化创意形成玩具的品牌来推动玩具业的发展,还可以通过工业设计、家具设计、电子设计、大型设计等创意来提升制造业的发展。

(二)政府积极的扶持与引导

文化创意产品生产的初始成本较高,投资期较长,而且文化创意产业主要是依赖非物质形态的文化与智力资源,所以,文化创意产业要充分实现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必须要有政府的扶持和引导。而且这还和文化产业所具有的特殊意识形态属性有关,尤其在经济萧条时期,国民的信心与凝聚力是保持社会稳定大局、实现经济恢复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政府的积极引导与有力扶持,繁荣文化艺术,提供丰富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往往会具有满足精神需求、凝聚人心、增强信心、共渡时艰的显著效益。

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向英国等发达国家学习,从开始的投融资到最后产品的销售都给予政策支持。第一,积极引导创意产业发展。比如,规划创意产业发展的方向;创建创意产业园区,塑造合理的产业链,促使创意产业集聚,发挥规模经济效应。第二,给创意产业一个融资平台,引导创意产业吸纳更多投资,让创意产业与金融机构等联系更密切。而在经济萧条时期,针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资金瓶颈,政府应出台政策,有目的、有重点地实施资金支持,在经费上确保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如降低新兴文化创意企业贷款利率或进行政府贴息,支持小型文化创意企业发展;把担保和再担保机制协调起来;建立文化创意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并按照市场化的资本运作方式,带动社会资金共同对文化创意产业项目进行股权投资,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文化产业的发展。第三,为了让创意得到充分发展,政策限制应该减少,放宽政策,给予宽松的自由发展的环境;建立相关的行业协会,经常性讨论和研究创意产业的发展,这些在经济危机时期都是非常重要的。

(三)培养创新精神与创新文化

文化创新决定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创新表征着文化创新的水平。文化创意产业是个人的创造性活动借助于一定的载体实现一定的经济目的,或者说是将创造性思维变成创意产品并最终进行市场交易而形成的一种产业形态。因此,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来源于创新。只有大力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文化,构建起创意产业发展的内在的质的要素,才能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首先,培养全民的创新意识。从思想意识方面鼓励群众多创新,多点子,少模仿。这就需要我们教育模式的改革要跟上,不能仅仅是应试教育,应该多鼓励学生创新,这是一种从小培养的创新意识,也是我们现在的基础教育所缺乏的。其次,注重培养创意专业人才。不仅需要创意产业链上游的设计人才、创意策划人、建筑师等,而且需要创意产业链下游的管理人员与市场营销人员。这里可以借鉴美英等发达国家的经验,有关部门和机构推出或筹备创意人才培训项目,培养一批有创新思维、善于运用先进技术、能够设计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原创作品的创意人才。但专业人才的培养应注意几点:第一,不仅要培养新型的创意人才,还要努力让现有创新人才充分发挥其专长。我们在培训新的创意人才的同时,应注意让现有的创意人才学习先进的创意技能和先进技术;第二,给创意人才宽松的环境,让他们能够自由发挥;第三,学习国外培训内容与过程,借“外脑”培养国内本土创意型人才。

(四)各地应因地制宜开发与整合文化资源

首先,各地应以自身经济发展水平为基础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经济基础水平参差不齐。虽然现在我国掀起了一股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热潮,一些大城市,如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猛,但其他地方应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来发展,不能盲目跟风。如果自身的经济基础差,连基本生活条件都得不到满足,大谈创意产业也是空中楼阁。

其次,各地方要根据自身的文化风俗来发展有特色的创意。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民俗风情、民间文化异彩纷呈。剪纸、年画、皮影、木偶、砖雕、器皿、面具、玩具、民居、刺绣、服饰、饮食、建筑、古迹、文物等民间文化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堪称世界之最,这些在中国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了不同风格的风俗文化,既是文化财富,也是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关键在于各地政府如何整合开发,并充分利用文化产业化运作方式,通过文化创意产业提供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高品位、高质量和高科技含量的文化产品与服务,来提升各地的竞争力,并在全球竞争中彰显我国文化的精神价值。如果仅仅是简单地把别人的一整套模式搬过来使用,就没有任何创意可言了。

而另一方面,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地应清醒认识到中国的文化资源不再为中国文化产业所独有,国际化的生产方式使传统上对物质资源的争夺转变文化资源的争夺,这在客观上限制了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对中国文化资源的利用程度,强化了文化资源的有限性。正如美国迪斯尼公司利用中国巾帼英雄花木兰的素材拍摄动画大片《花木兰》,融合了大量中国古典文化材料,将一张“中国牌”打向世界市场。因此,在经济危机下,各地应意识到文化资源的宝贵性,也做到天下资源,为我所用,并整合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资源特色,形成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并在竞争中不断壮大自己。

(五)正确认识文化创意产业的真正价值

毋庸置疑,作为市场经济的“细胞”,企业的首要目标是赚取更多的经济利益,对于利润的追逐永远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和目标。但是文化产业产品与其他产业相比具有特殊性,它不仅能够被人们消费,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经常也会反过来主宰人们的生活,影响人们行为选择的方向。

而另一方面,从国家层面上来说,与制造业、化工业等传统产业相比,文化创意产业其实质应该是一种新的经济理念或产业范式,其真正内涵不仅仅是让人们通过将文化商品化去获取直接的经济利益,其对于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负有深刻的文化责任。文化创意产业对于人类过去的意义在于保护和开发人类的文明成果和文化资源,使其成为人类继续发展的动力和重要资源;对于现在的意义在于丰富人类的生活,提高人们的生存质量,建构和谐繁荣的文化生态,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结构的升级;对于未来的意义在于,培养具有广泛人文关怀和良好精神风貌的新人,尽可能地减少对于自然资源的开采掠夺,依托日益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创意精神,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

因此,我国文化创意产业企业要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念,特别在经济萧条时期,使生产出来的产品能够起到良好的社会价值观导向作用,慰藉人们的精神,积极吸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美德作为自己的价值选择的基础,努力做到优先实现产品的社会效益,这是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虽然全球金融危机给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挑战,但世界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也为我国的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机遇。因为现在国外市场萧条,使得一些平庸的产品被挡在大门外,一些低小散的生产单位将在这次洗牌中逐步被淘汰,真正抗风险能力强的是有自主品牌的产品,反而能逆势而上。因此,只要我们审时度势,及时研究并做出规划,应对措施得力,再加上改革开放30年来夯实的牢固物质基础,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就会逆势而上,经济危机时期也会成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迅速崛起、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机遇期。

参考文献:

[1] 金融危机冲击下的美国文化产业[EB/OL].,2009-04-28.

[2] 文化产业在经济萧条时期的独特作用[EB/OL].,2009-01-20.

[3] 陈少峰.文化产业在提升经济中的引擎作用[EB/OL].省略/chanye/chanye/2010-01-13/85711263373181.html, 2010-01-13.

[4] 孙薇,郑海.文化创意产业:应对危机的可行之路[J].新西部,2009,(12).

[5] 王蔚.形者神质,和谐共生――试析文化与文化产业的关系[J].东岳论丛,2006,(5).

[6] 夏春秋.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哲学思考[J].求索,2006,(10).

文化创意产业的背景例7

一、旅游明信片

随着人类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进步,旅游业应运而生,且迅速发展壮大,其中派生出的旅游明信片,则很好地反映出了旅游景区等地的风景名胜、著名景点、风土人情、地域文化等内容,也蕴含了地域的原生态文化和特色,成为人们广结朋友、交流感情、传递信息、互通文化的一种有效工具。

二、城市明信片

过去,明信片行业有这样一句话:印一年吃两年。这几年,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速度加快,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一大批景观标志纷纷建成,国外来宾对我国的城市建设驻足留连,赞叹不绝。许多游客在欣赏新景观的同时,遗憾不了解旧中国的人文景观。为了重现当年沧桑,展示今朝新颜,上海邮政结合上海地区的百年变迁,设计开发制作了《上海百年变迁》明信片,用明信片这一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向世人展示了申城百年变迁的过程。这套明信片时代感强,地方特色浓,对比感强烈,采用彩色、黑白对照,旧貌、新颜相连一体,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冒险家的乐园”、“外滩金融街”、“人民大道”、“跑马厅”、“南京路步行街”、“十里洋场”等图景,形象而突出地表现了申城百年的巨变,对游人了解上海以及中国的今天和过去,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三、企业明信片

在加快开发制作“城市名片”的同时,邮政局将目光瞄准了企业,与企业“强强联手”,不断开发制作“企业名片”。

上海邮政与太平洋保险公司合作开发的“太平盛世”系列保险礼仪明信片,集贺年、收藏、保险、兑奖于一身,明信片含有邮资,购买者可直接邮寄给亲友表示问候、祝贺等,实寄明信片的收信人签名后,即成为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个人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被保险人。这套明信片推出后,很受欢迎。上海邮政还与上海慈善基金会联合开发了慈善有奖系列明信片。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倡导见义勇为的时代精神,上海邮政积极筹划,与有关部门联系,取得了首次以上海市花白玉兰为专用邮资图案的使用权,并在较短时间内成功地开发制作了新中国首套“见义勇为”明信片,这套公益性邮资明信片经国家邮政局特批,具有国家统一编号。现在明信片已成为宣传社会公益事业的新载体,起到了弘扬社会新风的积极作用。

四、校园创意明信片

校园是人们接受知识、继承文化的圣地,在当今这个文化创意产业盛行的时代,校园明信片则成为开发与发展明信片业务的另一广阔市场。学生大多来自祖国各地,远离父母、亲属、朋友和同学,他们需要经常与自己的亲人、朋友进行情感的传递和沟通,适当的情感宣泄和个性的张扬是非常必要的,而明信片则成为学生们展现创意、沟通情感的最佳选择。

五、个性化明信片

个性化的立体折叠金属明信片也是当今明信片的发展趋势之一,它既可以展示独特的风格,又可反映不俗的品味,并逐步成为人们购买和收藏的鉴赏品之一。

文化创意产业的背景例8

一、引文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已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文化创意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分支,产业融合度高,创新意识强,对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作用。近几年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大量创意产业园区的兴建加快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步伐。但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导致了文化创意资源的大量浪费。大数据技术作为互联网的最新发展,已被应用到很多行业中去。本文试图从大数据的视角,为解决文化创意产业资源整合提供一些思路。

二、文化创意产业资源整合中存在的问题

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各地都在加大文化投入,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但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创意产业园区是当前各地发展创意产业的最佳模式,但很多产业园区定位不清,管理能力欠佳,园区的开发建设缺少综合规划和明确的产业发展方向,很多产业园区是借创意产业之名来进行写字楼开发。创意产业的初衷就是要培育中小企业,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达到“百花齐放”的局面,纵观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历程,中小企业在各种商业竞争之下丧失了最后的净土。

与发达国家的文化创意产业相比,我国的创意产业还没有形成完整高效的文化创意产业链。产业内各种资源的整合,使不同企业之间相互配合形成一定的产业链,才能为整个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

三、文化创意产业资源的“大数据化”

继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后,大数据成为信息和互联网行业的研究热点。大数据就是从各种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中,快速获取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大数据有四个特点:一是数据总量大,目前大数据的最小单位一般被认为是TB数量级,;二是数据类型多,包括了结构化、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数据;三是数据的价值密度很低;四是数据产生和处理的速度非常快。

文化创意产业最显著的特征是强调个人的创造力,这种创造力激发了新的产品和市场需求,冲破了传统资源的硬约束,将各种资源转化为资本经营。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是创意,即人的创造力,当创造力成为主导资源时,资源的内涵和外延得到了更广更深的拓展,一座古朴落后的古城、一则简单的民间传说等均成为了有用的资源。

当人的创造力成为主导生产要素时,文化创意产业资源的来源和渠道扩宽了,资源的种类和数量变得异常庞大,而在众多的资源中如何寻找有价值的信息以及如何充分实现人的创造力成了最为关键的环节,而大数据技术恰好满足的以上的需求,大数据的核心就是从各种各样的数据中快速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因此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到文化创意产业资源的整合中既是基于二者本身的特性又是基于现实的需求。

四、基于产业链视角的大数据平台的构建

文化创意产业链需要抓住的主要环节包括:内容、渠道、媒体、需求,其中媒体和渠道的作用对于创意产业而言的重要性要大于其他传统行业,创意产业的价值必须依赖全方位的渠道才能完整传递。厉无畏认为创意产业的基本价值链主要有内容创意、生产制造、营销推广、分销渠道和消费者等主要环节。要实现文化创意产业某一行业资源的整合只需要将该行业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资源充分利用即可。基于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价值链,首先应构建产业链实现的基础性大数据平台,基础性大数据平台的构建主要是为完整的创意产业价值链的形成提供基础性支撑,其功能主要包括知识产权咨询,人力资源服务,金融服务,网络信息及基础设施等。在基础性大数据平台的基础上构建基于行业的产业价值链的产业链大数据平台,其主要功能是对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进行整合,包括内容创意、生产制造、营销推广、分销渠道和消费者等。通过产业链大数据平台实现各个环节资源的整合和调动,从而实现行业资源的整合。

五、基于产业关联视角的大数据平台系统的构建

基于产业价值链视角的大数据平台的构建只是实现了对某一文化创意行业资源的整合。然而文化创意产业位居所有传统产业的高端,具有较强的产业关联性,是产业融合度较高的产业,因此要想充分整合文化创意产业资源,应基于产业关联的视角进一步构建大数据平台系统。大数据平台系统的构建是基于产业关联即各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其主要功能是统筹资源在各个行业之间的分配。

六、结语

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发展中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文化创意产业资源存在大量的浪费现象。基于文化创意产业资源的特性和大数据技术的特征,本文对从大数据的角度为解决资源整合问题提供了思路:首先基于产业链的角度构建文化创意产业某一子行业的大数据平台,该平台的构建解决了这一子行业的资源整合问题;然后基于产业关联的角度构建了覆盖多个行业的大数据平台系统,该系统的构建从社会整体的角度解决了资源整合问题。

参考文献:

[1]周松峰.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现状与前瞻[J].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12,02.

文化创意产业的背景例9

[3]荣翠琴,张勇,都静.基于大数据驱动的特色资源服务平台建设[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5,(04).

[4]于鹃.数据仓库与大数据融合的探讨[J].电信科学,2015,(03).

[5]陈丹红.辽宁旅游产业集群的系统架构与发展战略研究[J].商业时代,2009,36:102-104.

[6]唐晓云.用大数据把握旅游管理部门宏观调控的主动权[J].旅游学刊,2014,(10).

[7]于桐.当前旅游管理中的问题及优化策略研究[J].中国商贸,2011,(08).

[8]郝索.外国旅游管理体制比较研究及对我国旅游业改制的启示[J].人文杂志,2001,(03).

[9]金卫东.智慧旅游与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J].旅游学刊,2012,(02).

[10]TIRUNILLAI?熏S?鸦TELLIS?熏GJ.Mining Marketing Meaning from Online Chatter?押Strategic Brand Analysis of Big Data Using 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穴JMR?雪.51?熏4?熏 463-479?熏Aug.2014.ISSN?押00222437.

文化创意产业的背景例10

1.专业教学计划改革与相关措施的制定

产品设计专业方向教学体系的实施必须先整合现有课程内容,将相互关联课程内容合并,基础课程压缩在第一和第二个学年中,从而建立本专业方向的基础平台。

2.专业教学大纲的修订

教学大纲作为专业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在教学方面应以实际案例教学与设计竞赛教学贯穿始终,同时将设计竞赛引入教学,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主要以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背景下的实际课题作为产品设计的实践内容。

3.实践工作室教学管理模式

实践工作室教学管理模式以开放型为主,是提高产品设计水平的重要环节,教学与社会实践联系,在教学过程中,将产学研与课程教学融为一体,将教学环境与企业环境完全对接,建立具有企业运行模式又与专业教学紧密结合的环境。

二、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的建设

依据吉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文化大省和文化强省的发展战略目标,紧紧抓住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充分利用我省各种文化和经济资源的优势,优化全省各类文化创意产业资源的布局和配置,试图构建适应吉林省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特点的文化创意产业体系。同时,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措施,保障我省文化创意产业艺术设计人才教育又好又快发展,不断提高设计创意产业对相关行业的聚合关联效应,培养民办高校产品设计人才,使吉林省的文化创意产业真正成为拉动我省经济发展和实现文化繁荣的支柱产业。将带有历史性产业建筑更新设计改造成集产、学、研为一体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设计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基地。

文化创意产业的背景例11

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地位的逐渐确立,市场经济对各行各业的影响逐渐增大。在这样的商业化背景下,小说创作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各样的影响,这种影响有积极的一面,正如肖向东所认为的,“商业化背景下小说的创作具有积极作用,对促进小说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再如葛红兵认为的,“没有商业化的背景,小说就不可能找到它的读者,我们应该看到随着社会商业化的提高,随着小说创作和出版市场化的程度的提高,丰富了小说的发展,商业化对小说起到了促进作用的。” 但商业化背景对小说创作的负面影响也较大,如知名学者汪涌豪所说的:“经过商业化冲击的文学放弃了崇高和责任,是背离文学的。” 商业化背景对中国小说创作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这种影响究竟对中国小说的发展是否有利?目前已成为众多学者讨论研究的课题。本文就商业化背景对小说创作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商业化背景对小说创作的积极作用

在商业化背景下,小说创作发生了悄然的改变,相当程度上出现了商业化的倾向。而小说创作的商业化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小说的发展,它丰富了小说的认识范畴,从长远来看,商业化背景下的小说创作会更加有利于小说的多元化发展,它对小说创作的积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直接推动了小说创作的发展。商业化背景下,由于市场运作方式进入到小说生产领域,同时形成了对小说创作起明显制约作用的读者消费市场,所以相应产生了适应于这种运作方式及消费市场的小说作品。例如,商场上的瞬息万变,一起一落,能够使作家从商业的角度来观察和体验瞬息万变的社会生活,让他们所创作出来的作品更加贴近生活,反映生活的实际,丰富小说的内容,增加小说的审美趣味,从而促进小说的发展,著名作家余秋雨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人物;二是充分扩展了小说创作的张力。商业化背景下作家的创作根据市场的需求来进行,通过作家自身对小说内容、形式等各方面的调控,来寻求最大限度的满足读者各个方面的审美需要,充分扩展了小说创作的张力;三是促使小说创作多元化发展,达到文艺繁荣。商业化背景下的小说创作能够根据市场的价值规律来进行多元化的创作,使小说创作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下实现价值,从而能够促进小说家更加努力地创作出深受广大读者欢迎的作品,使小说创作大发展大繁荣,例如流行性的当代小说、电视剧的大量兴起就是很好的例子;四是商业化背景可以增加作家的收入,从而提高作家的创作热情。例如,我国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最开始就是通过小说创作来获取一些经济利益以帮助自己度过生活中的难关,并以此作为创作的动力的。

二、商业化背景对小说创作的消极影响

随着商业化浪潮的翻滚,激起了人们对物质利益的渴求,人们开始一切为了“钱”,同样,读者对小说的审美观念也发生着悄然改变。商业化背景对小说创作的消极影响也越来越凸显出来,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品倾向于经济利益。由于读者的审美观念受到冲击,在商业化背景下小说创作开始向一个极端道路走下去,那就是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创作。为了赢得短期的经济利益,小说创作抛弃了原有的崇高和责任意识,追求金钱成为小说创作的主流。比如许多小说创作者为了达到更高的经济收入,想方设法力争使自己的作品进入畅销书排行榜。这都是商业化背景下小说创作者追求利益的结果。二是小说对拜金主义、商业原则等各方面的认同和屈服,从而致使一部分的小说家开始放弃了自己应有的使命感、责任感、人格精神,出现了道德滑坡的现象和信念危机。三是由于现今对小说的优劣区分完全取决于是否在商业上取得了成功,致使一些格调不高的庸俗小说由于发行量大、利润大、经济效益好而大行其道。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商业化背景下,小说创作深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带有强烈的功利性和休闲娱乐等特征。一般来讲,小说本质上是一种精神产品,它具有提高大众思想境界和把握知识的作用,它不仅仅只有娱乐休闲的功能,也不只是小说家们获取利益的手段。因此,小说创作者即小说家们要十分警惕商业化给小说创作带来的负面影响,多注意发挥商业化背景对小说创作的积极作用,正确处理好小说的社会效果、审美效应和经济效益三者的关系,调整好创作心态,以创作出既有经济价值又具有文学价值的独特性的小说。

参考文献:

[1]陈晓明,张颐武.市场化时代:文学的困境与可能性[J].大家.2003(3)

[2]杨烽.论当前文学商业化的倾向[J].江汉论坛.1993(02)

[3]肖向东.文学商业化思潮浅议.黄冈师范学院学报,1999,(05).

[4]周溶泉.论当今文学的俗化与商品化.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02).

[5]陈元龙,赵淑珍.媚俗:文学创作的一个误区.人文杂志,1999,(0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