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通货膨胀带来的好处

通货膨胀带来的好处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1-17 14:46:54
通货膨胀带来的好处例1

理性认知通货膨胀

《投资与合作》:在很多人看来,通货膨胀很可怕,你是如何看待通货膨胀的?

滕泰:通货膨胀确实很可怕,因为历史上很多国家都因为通货膨胀造成了社会的动乱和政府的,百姓也因为物价飞涨而苦不堪言,人们对于恶性通货膨胀所带来的后果非常恐惧。但我之所以说中国不用过分恐惧通货膨胀,是因为中国的宏观经济环境本身可以用一个词概括——过剩经济,其特征在于产品过剩。100多年前的德国或者解放前的旧中国所经历的恶性通货膨胀发生在短缺经济的情况下,钞票发行过多,加之物资短缺,必然导致物价飞涨,所以才会出现人们无法忍受的百分之几百、上千的通货膨胀率。但自1996年、特别是2000年以来,中国国内所生产的大部分制造品都处于过剩状态,都怕卖不出去,没人会考虑涨价的问题。因此说,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对通货膨胀谈虎色变,这种态度就有些过了,属于非理性恐惧。

《投资与合作》:你认为原材料上涨、劳动力成本上涨会不会直接导致通货膨胀?

滕泰:这一轮物价的上涨主要是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一定会带来通货膨胀压力,但这种通货膨胀压力与大家想象中的并不一样。有些人说工资涨了物价就会涨,这其实是一种错觉,工资涨20%时不会带来物价上涨20%。原材料的上涨可能会推动下游消费品的价格上涨,但不会是等比例的上涨。比如石油价格上涨20%,而下游的诸如手机等产品的价格只会受到0.3%甚至更少的影响。此外,所有的制造业只占CPI的三分之一,另外三分之一分别是食品业和服务业。根据我们的数据分析,原材料价格上涨20%,对于中国CPI的影响只有0.3个百分点。

《投资与合作》:你的依据是什么?

滕泰:石油是垄断竞争的产业,基本上由石油输出国组织(Organization of the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OPEC)等巨头控制,因此涨价很容易。但是,消费者手中的手机想涨价就不是一家生产商能决定的,因为如果竞争对手不涨价,那么率先涨价的手机制造商必然先死掉。所以即使原材料已经涨价了,手机的价格也都被生产商压制着尽量不涨价,这时的生产商就要想办法消耗掉这部分成本。假设说从石油到手机需要经过10个产业链环节,而在其中一个环节,以石油炼乙烯的过程为例,其中包括石油成本、人工成本、地租成本、资金成本等,那么石油的成本可能只占乙烯生产成本的50%,如果石油价格上涨20%,乙烯成本只会上涨10%,如此传导到最终的手机生产商,手机成本的上涨幅度会非常小。产业链越长,成本消耗能力越强。

《投资与合作》:你认为什么样的通货膨胀水平才是适度的?

滕泰:当前,中国经济正在经过“刘易斯拐点”,东部地区“民工荒”现象屡见不鲜,低端劳动力成本随着供给的减少在长期内逐步抬升将是大势所趋,我们测算得出未来几年中国劳动力成本的趋势性上涨每年将贡献约2%的CPI 增速。在此基础上考虑到中国经济仍然处于较快增长阶段,5%以下的通货膨胀水平都是可以接受的,低于或者接近2%的CPI 水而说明经济存在通货紧缩的隐忧。虽然可能在老百姓看来物价没有上涨是好事,但是经济低迷会造成失业率上升,同样不是好事,因此需要采取扩张性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加以应对。所以说,小幅度的价格上涨会造成消费的旺盛以及生产制造的旺盛,会让经济较高速度增长,这样企业与员工才会挣得越多。事实上,当前中国国内经济深受需求不足的困扰,包括工业产品在内的更广领域的价格水平仍在下降,不仅无需过度担忧食品价格短期反弹或者全球流动性放松造成输入性通货膨胀的风险,反而应当及时出手防止通货紧缩的蔓延。

《投资与合作》:如果通货紧缩有可能会蔓延,在这种情况下应当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措施?

滕泰:宽松的货币政策无疑是应对通货紧缩的首要手段。今年以来,央行分别两次下调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但是却并未达到显著刺激信贷规模的作用,1-8月企业部门新增中长期贷款同比大幅下降22.8%。新增信贷增长乏力影响货币派生,而外汇占款的持续负增长则直接影响经济体中基础货币的投放。

今年以来中国外贸顺差、海外直接投资增速减缓、企业结汇减少导致作为货币派生主要渠道的新增外汇占款大幅下降,1-8月累计新增外汇占款仅相当于去年同期的10%,8月份负增长174亿美元更是大幅低于市场预期,这在很大程度上对冲了央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效力。基础货币断流和货币派生受阻直接造成M1、M2增速持续徘徊于有数据统计以来的最低水平,对中国经济复苏进程造成了严重阻碍。在宏观经济未现好转、国内通货膨胀可控的环境下,决策层在“预调微调”基础上进一步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刻不容缓。

通货膨胀还有多远

《投资与合作》:9月中国CPI重返“1时代”,而这主要是因为食品价格,但由于食品价格波动较大,你认为食品价格会不会在短期内导致通货膨胀?

滕泰:我认为不会在短期内导致通货膨胀,虽然中国有食品的通货膨胀,但同时也存在工业品通货紧缩,所以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食品在统计局CPI核算中的权重大概在30%左右,其中比重最高、波动幅度最大的猪肉价格对整体CPI读数的影响举足轻重,可以说猪肉价格的波动对于通货膨胀率的波动有着直接的关系。历史数据表明,中国典型的“猪周期”持续时间约为3年,这也符合“猪价上涨-能繁母猪补栏-配种-产仔-仔猪生长-生猪集中出栏-猪价回落-能繁母猪淘汰”的正常养殖周期。

《投资与合作》:你预计下一轮通货膨胀高峰会在什么时候出现?

滕泰:我们认为始于2010年4月的本轮猪价周期将于明年年中见底。9 月数据显示猪价短期反弹乏力,由于明年春节时间较晚,预计今年年内猪价难以出现显著回升。依据传统的周期规律,猪价将在明年下半年逐步攀升,并于2014 年年中达到又一轮高点,若遭遇疫病等供给冲击,彼时猪肉价格可能还会上涨。因此,预计中国物价指数将在2013 年中期开始企稳回升,并可能在2014 年中期迎来下一次通货膨胀高点。

《投资与合作》:除了猪肉价格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之外,大宗农产品会不会带来通货膨胀的压力?

滕泰:大宗农产品不会构成太大的通货膨胀压力。中国小麦、大米、玉米等主要粮食品种自给率较高,受海外市场波动影响较小,价格主要取决于国内供给,今年秋粮有望实现历史性的连续9 年增产,供给形势稳定,预计未来粮食价格仍将平稳运行。

《投资与合作》:与2007年的通货膨胀相比,本轮通货膨胀的推动因素是什么?两轮通货膨胀有什么不同之处?

滕泰:2007年的通货膨胀也是食品拉动的通货膨胀,当时猪肉价格疯狂上涨,属于全面通货膨胀,不仅有食品通货膨胀,也有资产泡沫。物价上涨,然后又出现了资产价格膨胀,而工业品销售旺盛,并没有出现通货紧缩。而自2010年到2011年的这一轮通货膨胀同样是食品通货膨胀,但背景不同,在新一轮的通货膨胀中出现了工业品通货紧缩、资产价格下跌。所以在2007年采取全面紧缩是比较正确的应对方式。但新一轮的通货膨胀中在工业品通货紧缩的情况下无法采用紧缩货币的方式处理,否则经济会越来越糟糕。两轮通货膨胀的区别不在于通货膨胀本身,而在于通货膨胀的结构。

《投资与合作》:全面通货膨胀会不会出现?

滕泰:全面通货膨胀不会在中国出现,在过剩经济的情况之下,工业品的价格很难飞涨起来。电脑、电视、汽车的价格上涨一倍是绝对不可能的,这些工业品的价格只能越来越低。随着科技的发展,工业产能只能越来越旺盛,没有人能够炒得起工业品的价格。如果有谁想把价格抬得太高,其他的生产厂商就一定会加班生产出更多产品来压低价格。不过,食品价格的通货膨胀是无法避免的,这是周期性变化。

QE3影响甚微

《投资与合作》:不少学者认为,QE3将刺激投资者风险偏好,大量资金将涌向股票和石油等风险偏高的领域,推动市场价格上涨,最终传导至中国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使得中国通货膨胀压力加大。你怎么看待QE3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滕泰:美联储近期出台的QE3对美国很有必要,这既可以投入更多的美钞来拯救美国经济,又可以将成本转嫁到其他国家,预计未来一年内,美元投放量还会持续增加。但在美联储推出QE3的同时,再次激起了很多人对于“输入性通货膨胀”的担忧,事实上大洋彼岸的货币宽松对中国物价的影响微乎其微,输入性通货膨胀在中国被夸大了。

《投资与合作》:为什么你认为QE3不会带来输入性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带来的好处例2

中图分类号:F2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03-0130-02

通货膨胀之于我国有很大的消极影响,但是由于我国通货膨胀与西方通货膨胀有相近之处,所以我国改革传统会计模式时,借鉴西方各国的改革经验也未尝不可。当下,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为了在一定程度上恢复真实而又有效的会计信息,我国企业要充分理解“通货膨胀”的含义、影响,并采取一些过渡性较强的局部改进措施。从而是我国经济向着一个稳健的方向发展,逐步实现经济的腾飞。

一、通货膨胀的含义

通货膨胀是一个经济学问题,简单来说就是货币发行量过多,商品的生产量与货币的发行量比例失调。在通货膨胀时期市场上所有社会商品和劳动的平均价格水平持续升高。单位货币能买到的商品量及劳务量持续下降。就现在社会而言,人们根据通货膨胀的程度及带来的影响不同,将其划分为三种情况:温和型通货膨胀、剧烈型通货膨胀以及恶性型通货膨胀。

中国古代有两种类型的货币,一种是金银,具有真实的价值,另一种则是本身没有价值的纸质货币。在不兑现的纸币本位制条件下,本身没有价值的纸质货币能不限量地发行,正是因为这种“不限量”,使通货膨胀悄无声息地袭来。导致通货膨胀在我国横行的原因有很多,如拉动内需,刺激消费,降低利率,经济结构失调等,但最主要的却只有一个,那就是政府盲目提高的货币供应量。

二、通货膨胀之于社会的消极影响

(一)通货膨胀对社会经济生活的调节

与物价相对稳定的时期相比,在通货膨胀期间,商品和劳务价格水平波动幅度较大,各企业不能准确的掌握各种商品的价格走势,经常会由于一些错误的判断而造成生产量、经营方法、价格标注上的失误,从而削弱了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商品的价格与各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物价上涨在一定时期内会给企业带来不菲的盈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价格就无法真实地反映出经营效果,价格也就逐渐丧失了灵敏、快速调节生产的能力。

(二)通货膨胀对经济秩序的影响

通货膨胀会影响社会经济及各行各业的正常运转。在我们赖以生存的社会中,计量商品与劳务的价值工具是货币。维持经济正常运转,企业正常生产的基础也是货币。这是否说明货币供应量越多越好呢?通过西方国家的金融风暴我们也可以了解到答案是否定的。如果货币供应量不以产品供应量为依据,则会造成经济秩序运转异常,经济运行混乱。受影响最大的是一些事业单位有固定收入的工作人员,比如医生、教师等。通货膨胀还能使本国出口公司的输出竞争力在国际上处于弱势。由于货币流通量增多,物价上涨,企业更倾向于在国外以较低的价格购买商品,而后在国内以高价售出。长此以往,本国经济将日渐恶化。

(三)通货膨胀对人们需求的改变

通货膨胀与泡沫经济和投机产业相关联,泡沫经济是一种虚假的繁荣,且不推动社会经济的增长,而投机产业,则是以投机为手段,以攫取暴利为目的。泡沫经济和投机产业是通货膨胀造成的的必然效应,同时,二者又会进一步加剧通货膨胀的扩张。在通货膨胀时期,纸币供应量越来越多,但其价值却日渐降低,货币持有者由于担心货币持续贬值,便会盲目地将纸质货币转换为需要抑或是不需要的商品。若是不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也许纸币就不能作为计价工具在市面上流通了。原始社会的“物物交换”可能会再一次出现在21世纪的今天。

三、我国企业应对通货膨胀的会计对策研究

(一)加快会计型人才的培养及观念创新

现代化的企业在顺应时代的步伐深入地改革其制度的同时,各企业在我国资本市场同样得到充分的发展,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也将从局限走向开阔,投资者必定会成为其中之一。大学是培养时代人才的摇篮,所以大学的会计专业应进行有选择性的扩招,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审核。我国传统会计理念的基础是假设。这些假设是为了使财务会计理论具有通用性,在某些常出现的经济问题上得以套用。但是现实中,很多经济问题则不能在传统的假设中寻找答案。比如通货膨胀,在传统的理念中根本没有这个概念。20世纪70年代以来,通货膨胀现象波及世界大多数国家,使传统理念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更加摇摇欲坠。为了保证在通货膨胀状态下使企业正常运转,就必须持续得到精度高的会计信息,所以企业要勇于创新,而不是只墨守成规的套用。

(二)完善各企业的结算制度

即为了削弱通货膨胀带来的影响,逐渐消除企业债务链。在当下,由于没有特殊规定,所以企业与企业之间可以互相借贷,借款的一方成为债务人,另一方称为债权人,一般观念中,债权人占有主动权,可是在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交易中,则是债务人拥有主动权。债务人通过各种办法尽量拖欠债务,将借来的资金进行各种投资,尽量以最晚的时间支付其债权人。此种机制是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为了解决这类问题,经济学家提出“企业交易中介结算体制”。该体制使企业与企业间的交易变为企业与国家中介机构的交易,这种中介结算体制使企业没有空隙投机取巧,从而扼杀了债务链的产生基础。

(三)充分利用我国现行会计制度

通货膨胀带来的好处例3

现在,人们一旦提到通货膨胀脑子里浮现的就是cpi和存款利率。我国已经连续七个月cpi跑赢同期银行定期存款利率,这就意味着居民的储蓄是负收益,钱放在银行是贬值的,但是换角度思考,通货膨胀真的没有好处吗。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区分不同的主体和不同的情况。

首先,从居民个人角度,通货膨胀意味着购买力的下降,这无疑是有害的。居民的钱不再值钱,财产缩水,在当前cpi下,年前存1000到了年末就会损失实际购买力125元。这就是说,不仅我们的现金购买力在不断下降 ,银行存款也是在逐渐奔向废纸状态。但是通货膨胀对于不同居民的影响是不同的,这是由于恩格尔系数和价格弹性共同造成的。恩格尔系数代表家庭食品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高意味着生活水平低。价格弹性则是指商品价格变动对于商品需求量的影响。很显然食品的价格弹性几乎没有,而高档耐用品的价格弹性很高。这样我们就明白了,生活水平高的人,食品支出比例很小,以食品价格上涨为主要表现的通货膨胀对于这些群体影响非常小。而那些生活在贫困线周围的人,食品价格上涨对于他们来说则是雪上加霜。而我国的社会保障水平低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对于这部分人的影响无疑是极其巨大的。国家控制通货膨胀只能是利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配合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控制m2的供应量,给经济降温。但是经济同样存在滞涨的风险,这些手段也就不是万能的了,而我国目前经济刚刚开始回升,随着国家打压房地产过快发展将会影响整条产业链,对于我们保8的目标会有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期待央行收紧货币的可能性不大。因此无论从当下还是未来考虑,解决低收入人群生活问题,应对通货膨胀最好的方式还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加国家转移支付的力度。

其次,我们思考通货膨胀对于一般企业的影响。通货膨胀下表现为社会供给充足,资产价格、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快。适度的通货膨胀对于企业来是有好处的。可以带来企业资产价格的上升,为企业扩大生产增加利润提供动因,通胀下股市的高扬也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资本更好的促进发展。但是当通货膨胀到了一定地步就是造成供严重大于求,导致产品滞销,甚至恶性价格竞争,影响企业利润和国民经济的安全运行。

再者,我们思考一下通货膨胀对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影响。我认为适度的通货膨胀对于银行是有好处的。银行的高负债经营的特点,存贷款利率差可以平抑通货膨胀率。同时资产价格上涨,经济繁荣增长,社会信贷需求巨大银行的获利就会更多。并且通货膨胀会促使企业加快资金的周转速度从而带动银行的资金流通速度,由此可以更好的发挥货币的乘数效应,银行的账面资产就会不断增加。但是,一旦通货膨胀严重,银行信贷风险就会增大,威胁其资产安全。同时,随着居民对于通货膨胀的理解深刻程度增加和通胀预期不断持续,居民就会减少储蓄转而投向短期货币市场或者长期债券市场。极端情况下会出现货币挤兑集中,这样就会威胁到银行的生存。综上所述,我认为站在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基础上是乐于看到适度通货膨胀的发生的。

通货膨胀带来的好处例4

关键词:通货膨胀;货币;经济增长;预期

一、通货膨胀的内涵

对于通货膨胀的定义各国经济学家众说纷纭,尚未形成统一意见。上世纪50年代以来,经济学界对通货膨胀的定义大致可以分成两派:“货币派”和“物价派”。“货币派”强调通货膨胀发生的原因,认为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超过实际需要量时就发生了通货膨胀;“物价派”又叫“成本推动论派”,侧重通货膨胀造成的结果,认为通货膨胀是指一般物价水平持续性的普遍上升的过程。主张各自观点的西方经济学家形成了各自的定义:货币派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定义:“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货币数量变动直接影响国民生产总值。所谓的货币现象是指实际经济是内在稳定的,货币供给增长可以使它变得不稳定,通货膨胀率完全由货币供给增长率决定,而且只有在货币数量比产量增长得更快时才会发生”,“无论何时何地的通货膨胀总是个货币现象”。“物价派”主要以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为代表,如斯蒂格利茨,曼昆萨缪尔森都以价格上涨来对通货膨胀进行了定义。如新古典综合派代表保罗萨缪尔森阐明通货膨胀是物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的普遍上升的时期。通货膨胀意味着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

二、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

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仲大军教授认为: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前些年里我国实施过度的重商主义发展战略。这种发展战略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可以动员全球的资源涌到中国来,坏处是中国的资源和国民财富大量廉价流失,发展的结果被外人所利用。

中国社科院的金融学专家李杨指出,通货膨胀的特点是流动性过剩,源自内在经济机制失衡。过剩,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基本含义就是失衡。在货币流通失衡的情况下,有些人感觉钱太多有些人感觉钱太少。一种更加普遍更加符合教科书定义的观点是,通货膨胀属于成本推动型结构性通胀。所谓结构性通货膨胀,就是说不是货币普遍贬值,而是一部分商品大幅度涨价;成本推动型的含义,就是商品涨价不是因为市场需求出现异常增长,而是因为商品成本现意外增加。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长夏斌也是主张成本推动论。

而第二第三产业的成本提高主要是初级产业以粮食为龙头的食品价格上涨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的为重要因素。粮食价格的上涨,已经成为影响2008年价格总水平上涨的主要因素。2008年粮食价格上涨较2007年仍继续:第一,全球粮食供需仍较紧张。导致国际市场粮油价格的上涨,这是对我国粮食价格上涨将继续产生直接影响。第二,近两年我国粮食虽然增产,但工业用粮也大幅增加。从目前的粮食供求关系上看,我国粮食供给还没有达到明显供大于求的宽松状态,仅仅是偏紧状态下的供求平衡,而且在粮食供求的结构、时间和空间上还存在一定的不平衡。特别是南方产粮大省遭遇50年一遇的雪灾,将影响夏粮产量。根据国内外粮食供求的变化情况分析,国内粮食供求仍然处于紧平衡状况。

三、通货膨胀的对策思考

第一,采取紧缩型的货币政策,通过减少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来减少总需求,降低物价水平;提高利率,收缩信贷,缩紧银根,减少市场的流动性;提高贴现率提高准备金率和减少信贷总额;同时,现阶段人民币升值预期比较大,热钱会想方设法进入中国,如果热钱的流入只是套利,损失的只是汇率。那么对于货币需求没有影响。但是如果热钱涌向房地产等行业,就会增加货币流通速度,拉动货币需求。我国政府要么继续加强资本管制,防止热钱涌入;要么加快人民币汇率改革,让其快速回归均衡汇率。否则,货币政策会失效。

第二,稳定对通货膨胀的预期。通货膨胀最大的危害就是通货膨胀预期。从今年年初到现在的房地产销售情况,跟1988年和1989年时发生的严重滞销类似。当时的通货膨胀率很高,企业里的存货增加,但是商店里面没人买东西。这是由通货膨胀预期所导致的。当时人们预期通货膨胀会来,就把货囤着等涨价。现在房地产市场上卖方的观望有些类似于当年的情况,卖方对通胀有预期,对政策调整有预期,所以囤房不卖,买方也在观望政策,形成了滞销。当然,房地产还有其他方面的情况,包括前几年投资增长太快,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对于房地产领域的通胀预期,只能慢慢地进行调整。政策方面要坚决,政策的反复会把通货膨胀预期培养成货币政策最顽强的敌人。

第三,高度关注农产品价格,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粮价是百价之首,我国的物价问题,说到底还是粮食问题。因此,我国粮食、猪肉等农产品减产、涨价问题不可小视。目前,不仅全社会对粮食的需求在明显增加,全球粮食供需缺口也在日益扩大。这种情况十分明确地给了我们一个信号,即今年我国粮食供给和粮食市场必须谨慎地应对国际大环境和国内小环境的各种挑战。2007年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良好势头。同时,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切实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不脱销不断档,努力实现主要农产品市场价格不大涨大落,要贯彻落实往年的支农、惠农政策,对农产品的有效供给进行宏观调控。此前,财政部部长谢旭人也指出,2008年将动用财政政策抑制通胀,对于生产成本中农资价格的过快增长,政府将加大补贴投资力度进行调控,形成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良性互动机制。

第四,消除民众对通货膨胀的恐惧心理,防止此次通胀从结构型通货膨胀演变成全面通货膨胀。我国虽然现阶段是结构性通货膨胀,但食品价格上涨引起企业生产成本的上升,随着产能过剩的现象逐步消失,一般消费品的价格必然因生产成本上升而上涨,而这又会带来物价的全面上涨。所以,现阶段存在由结构性通货膨胀转变为全面通货膨胀的可能。实行稳健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能保持我国经济稳中求进,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新普.治理当前通货膨胀的思考.上海城市管理学院.2008

[2]易宪.通货膨胀威胁中国经济[J],董事会.2008.1

[3]周其仁.毫不含糊的反对通货膨胀[J],金融博览,2008.2

通货膨胀带来的好处例5

一、通货膨胀的内涵

对于通货膨胀的定义各国经济学家众说纷纭,尚未形成统一意见。上世纪50年代以来,经济学界对通货膨胀的定义大致可以分成两派:“货币派”和“物价派”。“货币派”强调通货膨胀发生的原因,认为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超过实际需要量时就发生了通货膨胀;“物价派”又叫“成本推动论派”,侧重通货膨胀造成的结果,认为通货膨胀是指一般物价水平持续性的普遍上升的过程。主张各自观点的西方经济学家形成了各自的定义:货币派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定义:“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货币数量变动直接影响国民生产总值。所谓的货币现象是指实际经济是内在稳定的,货币供给增长可以使它变得不稳定,通货膨胀率完全由货币供给增长率决定,而且只有在货币数量比产量增长得更快时才会发生”,“无论何时何地的通货膨胀总是个货币现象”。“物价派”主要以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为代表,如斯蒂格利茨,曼昆萨缪尔森都以价格上涨来对通货膨胀进行了定义。如新古典综合派代表保罗萨缪尔森阐明通货膨胀是物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的普遍上升的时期。通货膨胀意味着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

二、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

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仲大军教授认为: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前些年里我国实施过度的重商主义发展战略。这种发展战略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可以动员全球的资源涌到中国来,坏处是中国的资源和国民财富大量廉价流失,发展的结果被外人所利用。

中国社科院的金融学专家李杨指出,通货膨胀的特点是流动性过剩,源自内在经济机制失衡。过剩,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基本含义就是失衡。在货币流通失衡的情况下,有些人感觉钱太多有些人感觉钱太少。一种更加普遍更加符合教科书定义的观点是,通货膨胀属于成本推动型结构性通胀。所谓结构性通货膨胀,就是说不是货币普遍贬值,而是一部分商品大幅度涨价;成本推动型的含义,就是商品涨价不是因为市场需求出现异常增长,而是因为商品成本现意外增加。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长夏斌也是主张成本推动论。

而第二第三产业的成本提高主要是初级产业以粮食为龙头的食品价格上涨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的为重要因素。粮食价格的上涨,已经成为影响2008年价格总水平上涨的主要因素。2008年粮食价格上涨较2007年仍继续:第一,全球粮食供需仍较紧张。导致国际市场粮油价格的上涨,这是对我国粮食价格上涨将继续产生直接影响。第二,近两年我国粮食虽然增产,但工业用粮也大幅增加。

从目前的粮食供求关系上看,我国粮食供给还没有达到明显供大于求的宽松状态,仅仅是偏紧状态下的供求平衡,而且在粮食供求的结构、时间和空间上还存在一定的不平衡。特别是南方产粮大省遭遇50年一遇的雪灾,将影响夏粮产量。根据国内外粮食供求的变化情况分析,国内粮食供求仍然处于紧平衡状况。

三、通货膨胀的对策思考

第一,采取紧缩型的货币政策,通过减少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来减少总需求,降低物价水平;提高利率,收缩信贷,缩紧银根,减少市场的流动性;提高贴现率提高准备金率和减少信贷总额;同时,现阶段人民币升值预期比较大,热钱会想方设法进入中国,如果热钱的流入只是套利,损失的只是汇率。那么对于货币需求没有影响。但是如果热钱涌向房地产等行业,就会增加货币流通速度,拉动货币需求。我国政府要么继续加强资本管制,防止热钱涌入;要么加快人民币汇率改革,让其快速回归均衡汇率。否则,货币政策会失效。

第二,稳定对通货膨胀的预期。通货膨胀最大的危害就是通货膨胀预期。从今年年初到现在的房地产销售情况,跟1988年和1989年时发生的严重滞销类似。当时的通货膨胀率很高,企业里的存货增加,但是商店里面没人买东西。这是由通货膨胀预期所导致的。当时人们预期通货膨胀会来,就把货囤着等涨价。现在房地产市场上卖方的观望有些类似于当年的情况,卖方对通胀有预期,对政策调整有预期,所以囤房不卖,买方也在观望政策,形成了滞销。当然,房地产还有其他方面的情况,包括前几年投资增长太快,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对于房地产领域的通胀预期,只能慢慢地进行调整。政策方面要坚决,政策的反复会把通货膨胀预期培养成货币政策最顽强的敌人。

第三,高度关注农产品价格,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粮价是百价之首,我国的物价问题,说到底还是粮食问题。因此,我国粮食、猪肉等农产品减产、涨价问题不可小视。目前,不仅全社会对粮食的需求在明显增加,全球粮食供需缺口也在日益扩大。这种情况十分明确地给了我们一个信号,即今年我国粮食供给和粮食市场必须谨慎地应对国际大环境和国内小环境的各种挑战。2007年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进一步巩固和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良好势头。同时,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切实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不脱销不断档,努力实现主要农产品市场价格不大涨大落,要贯彻落实往年的支农、惠农政策,对农产品的有效供给进行宏观调控。此前,财政部部长谢旭人也指出,2008年将动用财政政策抑制通胀,对于生产成本中农资价格的过快增长,政府将加大补贴投资力度进行调控,形成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良性互动机制。

第四,消除民众对通货膨胀的恐惧心理,防止此次通胀从结构型通货膨胀演变成全面通货膨胀。我国虽然现阶段是结构性通货膨胀,但食品价格上涨引起企业生产成本的上升,随着产能过剩的现象逐步消失,一般消费品的价格必然因生产成本上升而上涨,而这又会带来物价的全面上涨。所以,现阶段存在由结构性通货膨胀转变为全面通货膨胀的可能。实行稳健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能保持我国经济稳中求进,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新普.治理当前通货膨胀的思考.上海城市管理学院.2008

[2]易宪.通货膨胀威胁中国经济[J],董事会.2008.1

[3]周其仁.毫不含糊的反对通货膨胀[J],金融博览,2008.2

通货膨胀带来的好处例6

一、引言

通货膨胀和失业问题不仅是宏观经济学的两个基本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政治问题、一个国际问题。如何同时实现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一直都是各个国家、政府所研究和希望解决的。长期以来,各国政府都以不断追求物价平稳和就业充分为其目标,我国政府自然也不例外,如何更好地利用经济政策调整居高不下的通货膨胀率以及日益膨胀的就业压力,这正是身处于新时期的我们所需要思考的。在我国,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存在于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这就意味着,在我国经济运行的过程中,就算是出现了通货膨胀、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等情形,也无法有效带动就业人员数量较快速地增长。所以,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物价总水平、不断扩大就业,并坚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才能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相关理论

(一)通货膨胀的定义

在宏观经济学中,如果一个经济体中的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普遍持续上涨,并能保持较长的一段时间。我们就可以认为这个经济体正在经历着通货膨胀。

(二)失业的经济学解释

我们现在所常说的失业率通常是指:劳动力中虽然目前尚未找到工作,但是却仍在不断努力寻找,没有放弃的人数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一般来说,失业率的波动变化也体现了就业情况的波动变化。

(三)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Phillips Curve),是一条体现负相关关系的曲线,我们常常用它来表示存在于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的交替关系。他是由新西兰籍著名经济学家威廉・菲利普斯于1958年在《1861~1957年英国失业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的关系》一文中最早提出。

从目前研究成果来看,菲利普斯曲线是对通货膨胀以及失业率这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的一种直观表述。通过研究该曲线,我们可以发现替代关系是存在于两者之间的主要关系。换而言之,高的失业率会带来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反过来说,低通货膨胀率也可能会导致高失业率,这两者之间必然会存在某一种情况,想要同时实现充分就业和无通货膨胀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菲利普斯曲线无疑是我们分析解决问题的一个十分有效的工具。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分析实际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这两者的关系,恰当地选择、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寻求一个平衡点,继而形成社会可以接受的通货膨胀和失业率之间的最好组合。

三、实证研究

(一)数据分析

由于2016年的数据尚不完整,故本文选择1996年~2015年这二十年的数据作为研究对象,数据来自国泰安数据CSMAR服务中心)。

由于,我们通常使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又CPI=现期物价水平P1/基期物价水平P0*100%,而通货膨胀率=(现期物价水平P1-基期物价水平P0)/基期物价水平P0*100%,故此处我们直接用每年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减去100,可以得到每年的通货膨胀率。

如图一所示,反映的是1996年~2015年这二十年间,我国城镇登记的失业率、通货膨胀率的变化折线图。从图中我们可以发现,从总体趋势来说,城镇登记失业率曲线较为平坦,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呈上升趋势,但波动并不明显。而通货膨胀率的波动就明显可见了,从1996年~1999年先是迅速下降,随后一直在震荡波动,但是总体仍然呈现出上升趋势。

如图二所示,表明了在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其实从图中显示出的关系较为混乱,随着失业率增加,十九世纪末期,通货膨胀率呈现出大幅下降趋势,到了二十世纪初期,下降幅度逐步变缓,呈现了传统的菲利普曲线相符的负相关关系。但近年来,随着城镇登记失业率的不断增加,通货膨胀率从总体上来说,是在不断上升的,这就与魍车姆评普斯曲线不相符了。

但需要指出的是,总体来说,这二十年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与传统的菲利普曲线并不完全相符,因为根据理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应当是因呈现负相关关系的。图中并没有完美的呈现出这种负相关关系,这是由于通货膨胀率还会受到国家政策,社会习俗,个人期望等诸多因素影响,具体问题下文会进行进一步探讨。

(二)菲利普斯曲线在中国的可行性

通过解读菲利普斯曲线我们可以发现,它所阐明的是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一种负相关的关系,即二者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原则。换而言之,高失业率会对应着低通货膨胀率,反过来,低通货膨胀率也可能会导致高失业率,这两者之间无法同时共存,必然只会出现某一种情况,想要同时实现充分就业和无通货膨胀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如何寻找出一个适宜的平衡点,以尽最大努力将失业与通货膨胀之和降到最低,这便是世界各国政府都在着手思考的。

对于菲利普斯曲线是否在我国现实经济生活中真正存在的问题,学术界争论不休,总结来说大致分为赞成、反对、中立这三种不同的观点:

一是坚持菲利普斯曲线在中国当前经济形态中是确实存在的。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以中国经济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的时间序列数据来证明它们之间的关系;但这一学派中也有人认为,虽然借用回归方程,证明了通货膨胀与失业率这两者的关系同菲利普斯曲线的拟合程度很高,其R2近乎于1。但是因为虚拟变量地过度使用,R2的数值也许会失真,结论难免会显得很牵强;

二是认为菲利普斯曲线根本不适用于中国经济现状,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们,通常会着重强调货币学和理性预期学,并通过肯定这两种学派来否定菲利普斯曲线的存在。正如图二所示,我国近十年的数据确实无法使用菲利普斯曲线来解释;

三是认为菲利普斯曲线对于中国经济的现状研究可有可无,并不存在什么所谓的规律。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常常会拿国际经验作为比较,以此为依据,说明在我国当前的研究水平下,菲利普斯曲线到底是不是存在仍是未解之谜。

总而言之,我们不能对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直接予以套用,但这并不影响我们根据菲利普斯曲线的理念,从我国经济发展实际出发进行扬弃发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通过对通货膨胀和失业现象进行量化分析,找出两者之间联系,掌握处理解决规律,寻找出理论与现实最优的结合。

四、平衡处理通货膨胀与就业关系的对策探究

从上文分析不难得出结论:菲利普斯曲线并不能解释中国经济的特性,它所揭示的“通货膨胀与失业现象有相对稳定的负相关关系”并不能很好地反映当前我国经济的发展现状。笔者认为,根据我国现实经济状况来看,通过适当的增加投入、不断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促进集约型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等综合治理措施的实施,都能够很好地抑制通货膨胀并促进就业率增长。

(一)促进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努力构建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模式大多是依靠投资拉动的,而这种模式却存在着诸多弊端。甚至可以说,当前的通货膨胀预期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投资过热所导致的;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快速发展,促消费是重中之重。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政府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并正在着手改变仅仅依靠投资的单一经济模式,转而注重依靠提升消费水平,促进内需这一经济模式上了,希望可以努力构建投资、消费双驱动的新型经济增长模式。这也是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必经之路。

(二)促进经济稳定增长,严控食品价格

“名以食为天”,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们的粮食价格几乎翻了十倍之多。正由于当前食品价格上涨过快,制定财政政策时应当有所针对性,特别是应对粮食的通货膨胀,政策上更应该进一步予以倾斜引导。

这就要求一方面补贴城市中的消费者,提升他们的消费能力;另一方面补贴种粮农民,从种子、农药、工具等生产要素上进行补贴,提升他们种粮积极性,实现产量提升。这样一来,不但可以解决粮食价格过快上涨带来的压力,又能够提升种粮农民收入,解决农民就业难得问题,进而提升其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反过来进一步拉动消费需求的增加。

(三)制定针对性措施以解决就业问题

就业问题主要分为长期和短期两个方面,从长期来看,针对国企改制等改革措施所带来的体制性失业,做好富余劳动力的安置工作为重中之重,这就需要企业致力于促进重新就业,不断坚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以确保社会稳定为首要位置;针对产业结构升级带来的结构性失业,要求企业对职工开展培训,不断提升其技能和素质,同时建立职工再就业培训机构,不断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引导下岗职工合理流动;针对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与岗位需要不相符合导致的就业困难,要调整教育结构,特别是要在基础教育上下功夫,在搞好职业培训上下功夫,清除大学生就业的制度障碍和政策壁垒,消除大学生“眼高手低”的心态,尽可能避免“毕业即失业”的现象。

综上所述,我国经济增长和失业之间的关系有其自身特点,并不完全体现菲利普斯曲线的相关特性。在我国,通货膨胀与失业率现象之间并无稳定的负相关关系,所以,要想合理破解当前面临的经济问题,就要有意识地运用货币和财政政策,并借鉴菲利普斯曲线的合理理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中国特有的经济事实与就业实际,实事求是,走符合中国国情的路,定量定性分析通货膨胀问题和失业现象,在掌握其规律性的基础上从二者之间寻得恰当的平衡点,形成社会可承受的最优组合,制定完善的治理方案,努力解决现实难题。

参考文献

[1]苏芳,赵昕东.中国长期、短期通货膨胀不确定性与通货膨胀的关系[J].经济评论,2009,05:12-17+59.

[2]张鹤,张代强,姚远,张鹏.货币政策透明度与反通货膨胀[J].经济研究,2009,07:55-64.

[3]王少平,谭本艳.中国的核心通货膨胀率及其动态调整行为[J].世界经济,2009,11:13-22.

[4]范志勇.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含x、甄别和反通货膨胀政策:一个文献研究[J].世界经济,2010,01:123-140.

[5]李永宁.通货膨胀预期形成、锚定:基于消费者和经济学家预期的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10,04:9-19+124.

[6]李颖,林景润,高铁梅.我国通货膨胀、通货膨胀预期与货币政策的非对称分析[J].金融研究,2010,12:16-29.

[7]侯成琪,龚六堂.核心通货膨胀理论综述[J].经济学(季刊),2013,02:549-576.

[8]陈刚.通货膨胀的社会福利成本――以居民幸福感为度量衡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13,02:60-73.

通货膨胀带来的好处例7

随着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增加,处理好对外直接投资结构对于控制国内通货膨胀也有重要意义。从投资区域来看,2008年中国对外直接用于亚洲的资金占到总资金的78%,其中用于香港的投资占到总投资的69%,因为从距离上而言,对外直接投资倾向于投资比邻的区域。从信息对称程度而言,中国对于这些区域掌握的信息相对更充分,法律法规方面的限制也相应较少。2008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中非洲居于第二,这主要是基于政治和人道主义援助方面考虑。所以综合而言,在对外直接投资决策时以上方面因素的考虑会强于通货膨胀率的考虑。实证结果根据之前建立的VAR模型和数据,利用Eviews6.0得出结果:CPI的变动受到前两期滞后的影响,前一期的影响为正,前两期的影响为负。这主要表明物价的变动在一期内存在惯性,惯性系数为0.646377,因为物价上涨可能在一期内产生物价上涨预期,从而推动物价继续上涨。但前两期的物价上涨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这种预期,这种抵消系数为-0.273023,说明对于通货膨胀的预期形成受到近期的影响大于远期。所以,要控制通货膨胀预期就必须采取强硬措施防止物价短期内过快上涨。前一期FDI上升1%会引起本期物价上升0.123%。前两期FDI上升1%会引起本期物价上升0.014%。这两个系数反映了输入性通货膨胀的作用强度。2009年FDI总额为900.3亿美元,占GDP不到2%,对比而言,来自外商投资的输入性通货膨胀强度相当大,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由于FDI流入了资本市场,产生了巨大的杠杆作用,引起了通货膨胀的改变。所以,控制好FDI的流向,对于治理通货膨胀具有重要意义。对外直接投资与通货膨胀存在负相关关系。前一期对外直接投资上升1%,通货膨胀下降0.014%,前两期对外直接投资上升1%,通货膨胀下降0.011%。从规模上而言,2008年的OFDI占GDP仍不足2%,量的控制相对容易。但是,在OFDI达到一定规模时,它产生的投资收益可能对国内通货膨胀起到加剧作用。所以,在注重量的扩张的同时,应该把握好质的提升。

第二列可知,一期内通过膨胀的上升可能导致FDI的下降,通货膨胀上升1%,FDI将下降0.9%。前二期通货膨胀上升1%,引起本期FDI上升0.28%。综合而言,较高的通货膨胀降低了实际利率,不利于引进外资。FDI也存在滞后性,前一期滞后系数为0.901153,前二期滞后为-0.261963。根据第一列的分析,在国内出现通货膨胀时,应该对于FDI进行控制,防止FDI与CPI同时产生滞后影响加剧通胀,引起危机。对外直接投资于外商投资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产生这种情况并非由于两者存在相互替代作用,而是由于对外直接投资增加可能是由于境外投资收益率上涨,按照资本趋利性,相应流入境内的资本就会下降。由表3第三列可知,前一期通货膨胀上升1%,对外直接投资增长2.72%。前两期通货膨胀上涨1%,对外直接投资下降2.97%。综合而言,两期内,通货膨胀的上升会引起对外直接投资的下降,因为通货膨胀上升可能引起国内名义利率上升,以保证实际利率为正,所以造成对外直接投资的机会成本上升。前一期FDI上升1%,对外直接投资上升0.7%,前两期FDI上升1%,对外直接投资下降1.7%。总的而言,两期内,FDI与OFDI存在负相关性,这也是由资本的趋利性和国内外投资环境变化导致。与之前不同的是,OFDI存在两期负的滞后性,滞后系数分别为-0.579859和-0.261057。这可能是由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处于起步阶段,受到投资行业、投资地域等政策的限制。另外,也存在一些国家担心垄断和贸易侵略而采取相应贸易保护的手段。

7至9期影响为正,之后趋于0。再次证明近期通货膨胀对于形成通胀预期具有重要作用,并加剧通货膨胀的影响。第2图表示FDI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前3期为正,并逐渐上升,3至5期也为正,但影响减弱,6至8期几乎无影响,8至10期出现小幅正向影响。FDI对通货膨胀前3期正的影响可以理解为FDI的流入导致了国内流动性过剩从而出现通货膨胀。8至10期出现的小幅正向影响可能是由于FDI产生了投资溢出效应。第3图表示对外直接投资对于通货膨胀的影响前5期一直为负,并呈现小U型,在第3期时负的影响达到最大。由此可以验证,通过增加对外直接投资规模可以控制通货膨胀,并且这种效果具有一定的持续性。第4图表示通货膨胀对FDI的影响前3期为正,3至5期为负,呈现小U型;5至8期为正,先增加再减小,之后趋于0。前3期正的影响可能是由于通货膨胀带来了通货膨胀预期,引起实际利率下降,从而刺激了投资。第5图表示FDI的滞后影响前4期内为正,之后为正,并接近0。说明FDI的变动具有惯性。第7图表示通货膨胀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前2期为正,第3期为负,并且负的影响大于正的影响,之后趋于0。第8图表示对外直接投资存在滞后影响,前2期为负,并逐渐下降,3至6期为正,正的影响先上升后下降,之后趋于0。出现以上情况的原因是通货膨胀使得货币贬值,境内资本出于保值需求会增加对外直接投资,同时对外直接投资增加到一定规模后会受到相应的限制。

FDI与通货膨胀经检验发现FDI变动是通货膨胀变动的Granger原因,因为FDI的增加会增加国内的流动性,同时政府也会增加与FDI的配套投资,形成财政赤字。为了弥补赤字,只有增加货币发行量。这两方面都加剧了通货膨胀。模型结果表明,前一期FDI上升1%会引起本期物价上升0.123%。中国目前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FDI的流入会导致货币发行量的增加,但FDI相对于GDP和货币存量而言规模很小,这些由FDI引起的货币增发量并不足以产生0.123的效果,并且还存在投资的溢出效应,使得产出增加,对通货膨胀起到抑制作用。所以,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这些FDI并没有直接流入生产领域,而是通过不同的手段流入资本市场,参与投机活动,从而推高了国内通货膨胀率。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FDI对国内经济特别是对货币发行量的影响存在直接作用,但实际利率和通货膨胀率对FDI的影响并不明显,FDI中存在较大一部分投机性资本。而这些资本对推高通货膨胀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所以,要抑制通货膨胀,就应该对FDI的流向进行严格监测,保证尽可能地流入实体经济领域。同时,控制政府对FDI的配套投资的规模,减少财政支出。OFDI与通货膨胀理论上OFDI增加,短期内国际收支中资本项目顺差下降,国内通货膨胀下降,长期而言,投资收益增加,国际收支资本项目顺差上升,通货膨胀上升。但实证检验发现对外直接投资与通货膨胀之间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原因可能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较小,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并不显著。模型结果表明,前一期对外直接投资上升1%,通货膨胀下降0.014%;前两期对外直接投资上升1%,通货膨胀下降0.011%。所以,要增加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才能降低通货膨胀率。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得出,对外直接投资对通货膨胀在10期以内都没有表现出正的滞后影响,主要原因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还处于起步阶段,投资收益相对较少,有的甚至出现亏损,有盈利的也用于了再投资。所以,对于国内通货膨胀的正影响还没有表现出来。当然,对外投资收益与国内通胀并不存在完全的取舍,我们可以考虑直接投资国内稀缺的或者存在劣势的产业,最终收益不光以货币的形式还要以产品和技术形式回流,降低国内通货膨胀压力的同时,带来新的经济增长动力。

作者:赵妍 黄巍巍 单位: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10级本科生

通货膨胀带来的好处例8

一、我国企业面临通货膨胀的近况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5年8月13日公布的数据,7月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同比达到5.8%。对消费影响最直接的是,猪肉、蔬菜等消费品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专家认为,我国存在通货膨胀的风险。通货膨胀一般是由于需求拉动和成本推进两个因素引起的,但在通货膨胀恶化的时期,需求和成本两个会共同作用,形成螺旋形通货膨胀,这时人们容易形成恐慌心理,造成通货膨胀难以在短期内抑制。对于企业来说,最现实的问题就是,面对步步逼近的通货膨胀,该用什么样的策略应对,以减少损失,渡过难关。在通货膨胀时期,企业加强流动资金的管理显得格外重要。在物价不断上涨时,企业的经营风险加大,银行贷款的风险也随之上升,国家紧缩银根,即使是财务状况较好的企业也很难贷到款。此时,因为应付款项在不断贬值,在不影响企业信用的前提下,应尽量推迟应付款项的支付,越迟支付对企业越有利。由于货币性资产在不断贬值,而进货成本在不断上涨,应尽快把货币资产转换为生产物资,以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当企业应对通货膨胀时,很容易将通货膨胀造成的损失转移到下游企业,然后下游企业继续转移,这样企业无休止的转移行为将导致市场价格一轮又一轮排浪式上涨,这将对国家的宏观调控造成障碍。总之,如果通货膨胀到来,它对企业生产和经营带来的影响将是普遍性的,此时企业需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积极应对,切莫产生恐慌心理,因为对通货膨胀的恐慌其实比通货膨胀本身更加可怕。

二、在通货膨胀环境下公司理财的对策

1.合理确定现金持有量

一般来说,企业持有现金主要是满足三个方面需要:预防性需要、交易性需要和投机性需要。发生通货膨胀时,现金作为流动资产,其购买能力会下降,如果企业在此时持有大量现金,肯定会因货币贬值而遭受损失。但是,在通货膨胀时期,企业对现金的需求量却增加了。这是因为,通货膨胀使得货币的供应量小于需求量,在货币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如果企业持有的现金量不足,不仅难以支持日常生产开支,错失良好的购买机会,还会因无钱付款问题影响到企业的信誉和品牌。因此,通货膨胀时期企业将会遇到许多未知因素,如果持有的现金不足将会影响到企业的生产与经营,更严重的还会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因此,企业必须要持有一定数量的现金来应付各种不确定问题。为了应对通货膨胀,企业现金管理目标首先是根据生产经营需要合理确定现金持有量,然后才能考虑因通货膨胀带来的购买力损失问题。

2.合理确定存货数量

存货对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所起到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在通货膨胀时期。为了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企业最基本的目标是及时供应在生产经营中企业所必需的存货。而储存一定数量的存货,会发生存货的存储成本、磨损成本以及存货占用资金的机会成本等,所以,一般来看,企业应该尽量减少持有的存货数量。在通货膨胀时期,首先,企业应充分考虑通货膨胀对存货的影响,合理确定持有存货数量。其次,通货膨胀时期国家一般会采取通货紧缩的政策,受政策的影响,在消费、出口、投资等各方面对企业产品的需求量会大大减少。因此,企业不宜储存过多数量的存货,应结合自身情况权衡利弊,合理持有适当数量的存货。此外,不管是否发生通货膨胀,企业在销售产品时应尽可能地与客户签订长期购货合同,这样可以降低因物价上涨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3.尽快收回应收账款

作为货币性资产,在通货膨胀期,应收账款会因货币购买力下降而给企业带来损失,而且前面也分析了,在通货膨胀时企业对资金的需求量会大大增加,企业本身资金会很紧张,企业间的资金也很紧张,这时,很难收回应收账款,出现坏账的概率增大。因此,为了应对通货膨胀,企业应指派专人催收应收账款,设定更严格的信用标准,并且要缩短信用期间,采取种种有效措施尽快回收应收账款,将其转化成为现金,以避免遭受不必要的坏账损失。

4.科学调整长期投资策略

投资有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之分。短期投资,即是持有时间不超过1年(含)并能随时变现的投资,包括股票投资、债券投资、基金投资等,短期投资流动性仅次于现金,一般可以被认为是现金的暂时形式,变现能力很强。因此,对于短期投资来说,其受通货膨胀的影响微乎其微。在经济结构稳定下,通货膨胀率的提高对短期投资的影响很小,短期投资就不需要考虑通货膨胀的影响。但是对于长期投资,就必须充分考虑通货膨胀的影响。长期投资是指持有时间超过1年并且不能够随时变现的投资,包括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券投资、其他长期债权投资等。发生通货膨胀时,通胀率的突发性较强,肯定会对企业的长期投资决策产生严重影响,如果企业能够准确地预测通胀率,会对企业的长期投资决策产生重要意义。因此,企业在长期投资决策时,必须充分考虑通货膨胀的影响,并应根据其产生影响及时调整长期投资策略,以免造成更大的投资失误和损失。

5.采取有效方法减少税赋负担

如前所述,发生通货膨胀时,企业会出现表面上盈利实际亏损的现象,而这时企业应计税的所得额却实实在在的增加了。为了减少损失,企业应采取有效方法减少应负担的税赋。这些有效方法包括:一是加速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费,也可以缩短折旧期限,增加时期内的成本开支;二是采用后进先出法使用存货;三是对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四是对未收回的应收账款计提更多的坏账准备。当然,企业在采取以上方法时,应该及时将采取方法告知税务部门,加强沟通联系,争取在税务部门的认可下实现企业会计政策的变更,依法实现降低负担税赋的目的,从而尽量降低因通货膨胀带来的损失。

参考文献

通货膨胀带来的好处例9

中图分类号:F8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8)07-0039-04

一、引言

通货膨胀最初是指流通中货币量超过实际需要量所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而在现代经济学中则指整体物价水平持续性普遍上升。可见,通货膨胀概念的定义必须体现因果关系的有机统一,通货膨胀的起因在于货币供给过多,结果则表现为物价上涨,没有物价上涨的货币供给过多不属于通货膨胀,没有货币供给过多的物价上涨也不属于通货膨胀。另外,通货膨胀一般指商品和服务的货币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上涨,而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价格上涨并不是通货膨胀,尽管金融资产价格上涨常常和通货膨胀相伴出现。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我国2008年2、3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均突破8%,涨幅创12年来新高,使我国的通胀压力越来越大。同时,次债危机的冲击使得美国货币短缺现象严重,美联储不得不在通胀高企的环境下多次大幅降息,进一步加大了全球通胀压力。无论是国内物价指数连创新高,还是国际大宗商品再度走强,都在传递着同样的信息,即全球范围内的通货膨胀正愈演愈烈。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规避通货膨胀的压力,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就成了投资者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通货膨胀与股市关系的理论研究

正如弗里德曼所言,通货膨胀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货币现象。通货膨胀作为经济领域中的重要系统性风险,其变动会影响到整个金融市场价格的变化。所以,通货膨胀是影响证券市场以及股票价格的一个重要经济因素。而其对证券市场的影响比较复杂,它既有刺激证券市场的作用,又有压抑证券市场的功效。可以预见,未来一段时间里世界范围内的通货膨胀将会保持在温和与偏高的水平上。所以,其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不容忽视。

迄今为止,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有关通货膨胀与证券市场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的问题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并没有哪一种理论能够获得理论界的普遍认同。

著名经济学家费雪(Fisher)1930年首先提出,资产的名义收益率与通货膨胀呈正相关关系,而实际收益率与物价指数无关。金融理论家丹辛(Danthine) 和唐纳森(Donaldson)通过区分货币部门和实际产出引起的通货膨胀,论证了股票能够在前一种情况下成为有效的保值品,后一种情况下则不能。古德哈特(Goodhart)也认为,因为股票是对实物或实际的资产的要求权,所以股票名义回报应该跟通货膨胀同向共变。这一观点目前依然可在一些国家找到佐证。例如:印度股市自2002年10月以来孟买证交所敏感30指数(Sensex30)由2949点上涨至15000点,其通货膨胀率也达到7%,俄罗斯2006年CPI上升8%,其股市也随之上涨了7倍,日本股市的日经平均指数自其1989年历史最高点38915点下跌以来,经历了十多年的漫漫熊途,目前仍然在16000点徘徊,而日本经济也一直处于通货紧缩状态。

与此相反,又有许多经济学家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股票实际收益与通货膨胀更经常表现为负相关。如博迪(Bodie)、纳尔逊(Nelson)、法玛(Fama)、林特纳(Lintner)、施沃特(Schwert)等对1970年代美国大通胀下股市的表现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整体上“无论对于不可预见的高通胀还是可预见的高通胀,股票都是一种回报不良的投资产品。”萨默斯(Summers)、柯恩(Cohn)等人的研究也证实了实际股权回报和通货膨胀的反向共变关系。莫迪格利安尼(Modigliani)与柯恩在1979年的分析中认为投资者在给公司资产估值时,会因通货膨胀幻觉而导致错误的估值。该理论表明:一旦全球性高通胀成为事实,股票应该是被回避的一种投资产品,尤其是在通胀突破原有的周期上限加速上升时。

另外,司派若(Spyrou)2004年在对发展中国家的新兴股票市场实证分析中还发现,与大多数的发达股票市场不同,新兴股票市场收益与通货膨胀的负相关关系并不显著,有些地区甚至显示为正相关。新兴市场较成熟市场对于通胀上升有着更大的承受力,这可能是因为新兴市场的有效性还较差,因此短期通胀对新兴市场的杀伤力不大,但是一旦这种通胀长期化或者演变为恶性通胀,新兴市场的下跌往往要超过成熟市场的调整幅度。

中国现代意义上的证券市场发展较晚,从1990年上海证交所成立至今不过18年的历史,因而对我国股票收益率与通货膨胀相关性进行深入研究的学者也较少。较早的实证研究如靳云汇在1998年对我国股票价格和通货膨胀的分析,他认为二者是负相关,赵兴球在1999年进一步指出中国股票收益与通货膨胀呈显著的负相关,产出与股票收益正相关,但控制了产出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之后,股票收益与通货膨胀的关系消失。刘金全、王风云、刚猛、陈金贤(2004)等学者研究的结果也支持了假设理论或通货膨胀幻觉理论。

三、通货膨胀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

由于我国国情和证券市场的特殊性,通货膨胀对证券市场尤其是个股的影响,是不太确定的,有时甚至会同时产生相反方向的影响。

(1)1990年至1992年,宏观经济发展处于通货膨胀初期,上海和深圳股市出现两涨行情(沪市最高至1558点),通货膨胀与股市行情同向运行即呈正相关。

(2)1993年至1994年,中国宏观经济发展处于高通胀阶段,上海和深圳股市行情呈下降趋势,1994年7月,沪市跌至325点,通货膨胀与股市行情反向运行即呈负相关。

(3)1994年至1996年初,宏观经济发展处于通货膨胀的下滑阶段,上海和深圳股市也处于反弹后的下滑之中,通货膨胀与股市行情同向运行即呈正相关。

(4)1996年至1999年,宏观经济发展处于通胀连续下滑探底的阶段,出现通货紧缩态势,上海和深圳股市开始连续高涨(沪市创出1756点历史新高),通货膨胀与股市行情反向运行即呈负相关。

(5)2000年至2001年6月,宏观经济发展处于通胀的底部回升阶段,通货紧缩开始出现,上海和深圳股市又出现了一轮屡创新高的暴涨行情(沪市创出2245点历史新高),通货膨胀与股市周期同向运行即呈正相关。

(6)2001年7月至2006年9月,宏观经济发展仍处于通货膨胀底部回升阶段,通货紧缩问题突出,同期上海和深圳股市大幅下跌,通胀率与股市行情反向运行即呈负相关。

(7)2006年10月至2007年10月,宏观经济发展处于通货膨胀逐步上升阶段,通胀问题日益明显,同期上海和深圳股市大幅上升,通胀率与股市行情同向运行即呈正相关。

(8)2007年11月至2008年3月,宏观经济发展处于高通货膨胀阶段,同期上海和深圳股市大幅回落,通胀率与股市行情反向运行即负相关。

对我国通货膨胀与股市收益率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后发现,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证券市场仍然属于新兴市场,由于股市发展不太规范且供给弹性较小,居民的购买力相对强大,个人投资者的行为优势可以决定股票的走势,并且对相对温和的货币政策并不敏感,但过高的通胀率会导致过紧的货币政策,进而出现资金溢出,因此,在股票实际收益率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上与西方大多数的发达市场是有所不同的,二者之间并没有完全对应的走势:在通胀水平较高时,股市实际收益率与通胀水平呈显著的负相关;而在通胀水平温和时,股市实际收益率与通胀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

四、通胀上升阶段的证券投资策略

投资者应该充分意识到通货膨胀所衍生的投资机会,以规避通货膨胀的压力,实现资本的保值与增值。无论在美国还是日本,股票都是最能抵御通货膨胀的工具。1980―2004年,美国股市股票的名义收益率为13.53%,扣除通货膨胀实际收益率为9.47%;债券名义收益率为9.57%,扣除通货膨胀实际收益率为5.66%,股票随着美国实业经济的增长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美国、日本等国在通货膨胀年代的成功经验很值得我国借鉴。所以,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通货膨胀,把握好通货膨胀带来的股市投资机会。

1.高度重视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分析。一要密切关注国家出台的财政与货币政策等宏观调控措施,根据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把握股市的投资机会。二要密切关注整体物价水平的变动,分析商品价格变化对上市公司生产成本的影响,从而准确把握股票价格的变化趋势。三要重点关注上游大宗商品和下游受益于消费需求增强的行业,较为准确的分析其内在联系。四要关注成本控制能力较强的行业和公司的股票,尤其是劳动力成本控制,注意规避非必需消费品中自身定价能力较弱的消费品企业的股票市场。

2.充分把握不同阶段的投资机遇。一是准确判断通货膨胀的性质,温和的通涨有利于企业盈利并推动股价上涨,而恶性的通涨使得货币的购买力大幅度下降,不利于股市向上发展。二是分析不同通胀阶段的预期,在通胀最初阶段,投资者对于未来的通涨发展没有正确的预期,股价具有较大上涨空间,随着通涨的加剧,投资者不断修正预期,而股价的上涨空间迅速缩减。

3.正确选择投资品种。第一类是初加工产品原料和具有垄断地位饿股票。原材料等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以及维持在高位可能会持续更长,如农业、林业板块,而拥有垄断资源的公司有较强的价格操纵能力,这类股票比较明显地集中在有色金属、能源板块等。第二类是以粮食为带动的相关板块。通货膨胀发生时,首先上涨的就是粮食价格,因此,粮食价格会维持在相对高位水平,而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生产企业将从中受惠,比如化肥行业和农药行业等。所以,要高度关注农业收益板块中的投资机会,包括农业种植和技术、化肥农药和农机等。第三类是公用事业类股票,如水电煤气和公共交通等。在通货膨胀下,公用事业的价格会逐步提高,能够导致这些板块的个股有相应的表现。第四类是日用商品流通零售类板块。通胀预期与消费者的抢购会带动商品流通零售业业绩的增长,其股票市场则显现出稳定而持续的增长态势。

参考文献:

[1]武幼辉.通胀上行股市受益[N].证券时报,2007-06-19.

[2]刘自敏.我国历次通货膨胀的比较分析[J].董事会,2008,(1).

[3]靳云汇等.中国股票市场与国民经济关系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1998,(3).

[4]刘金全等.资产收益率与通货膨胀率关联性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4,(1).

[5]Irving Fisher.The Theory of Interest [M].New York:Mcmillan,1930.

[6]Spyrou.Are Stocks a Good Hedge against Inflation? [J].Evidence from Emerging Markets,2004.

Study on Securities Investment Strategy under Inflation

NIE Feng

通货膨胀带来的好处例10

通货膨胀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其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供远小于求)。纸币、含金量低的铸币、信用货币,过度发行都会导致通胀。对一个国家经济而言,经济增长、通货膨胀还有失业率是最为关心的三点。其中大国最为关心的是经济增长;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通货膨胀。

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我国通货膨胀率逐月攀升,到2011年7月达到了6.5%高位,创37个月以来新高,8月份以及9月份通货膨胀率仍处于6%以上的高位,处于一个严重通胀的阶段。通货膨胀率的居高不下已经影响到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并开始冲击实体经济,在此背景下,深入研究通货膨胀率上升的原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通货膨胀率攀升原因分析

1、流动性过剩

我国流通中的货币量依然偏松,根据央行的统计2011年6月新增贷款高达6339亿元,上半年新增贷款累积4.2万亿元。6月广义货币M2增速达15.9%远高于名义GDP增速,总量升至78万亿元,我国货币超发高达40多万亿。流动性过剩的另外一个原因在于美国持续的量化宽松政策,由于目前我国人民币对美元处于一个持续上升的通道,导致大量的美元涌入国内,截止2011年6月我国外汇储备高达3万多亿美元,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热钱",由此导致大量的外汇占款,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我国流动性过剩的局面。

2、积极的财政政策

目前我国实施的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实施赤字政策,通过发行国债来增加可用于开支的收入。为了应对2008年爆发的世界金融危机,我国实施了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国家通过发行国债、实施赤字政策等手段筹集了大量的资金进行投资,由此拉开了我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基建运动。但是单纯依靠投资拉动的GDP增长,虽然实现经济的短期增长,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通货膨胀,导致通货膨胀率的上涨。

3、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维持在高位

铁矿石、原油、大豆等大宗物质的高位运行给我国通货膨胀率的上涨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数据显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而铁矿石的价格近些年来一直处于上升通道,从而2009年到2010年短短一年,铁矿石价格就上涨了一倍。同样大豆价格以及原油价格都从经济危机最为严重的谷底价格大幅上升,成为导致我国通货膨胀的输入性因素。

4、房地产泡沫严重

十几年来我国房地产业一直处于一个快速上升的阶段,房地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但是与此同时房地产行业成为"支柱产业"的风险正在加剧,房地产行业投资额占GDP的比重逐年加大,房价收入比日益高企,我国部分城市的房价收入比甚至超过了日本房地产泡沫化最为严重的时期,房地产怕泡沫严重导致大量的流动性涌入房地产行业,由此带动水泥、钢铁等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从而导致通货膨胀率上涨。

二、降低通货膨胀率对策分析

1、加快人民币汇率自由化进程

首先,人民币升值可以在降低进口价格的同时提高出口价格,从而使出口量减少、进口量增加,减少贸易顺差,消除由此带来的"流动性输入",最终使通胀压力得到有效缓解;其次,人民币升值使得进口大宗商品的实际成本价格下降,必然带动国内其他相关产品的相应降价,从而对输入型通胀也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2、货币政策

一是公开市场操作,即央行通过卖出各种有价证券,收回市面上过剩的流动性;二是进一步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尽管目前我国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已经达到了21.5%的历史性高位,但是依然还有进一步上调的空间;三是利率政策,要进一步提高银行存款利率,彻底改变目前国内实际利率为负的局面,鉴于贷款利率已经处于高位,可暂不作调整,即采用非对称的利率调整政策。

3、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指中央为了实现宏观经济目标,使经济达到平稳向前发展的目的,而综合运用政府支出、税收、国债等工具调控经济运行,进而影响宏观经济发展的方针与措施的总和。尤其是对于某些过热产业要在财政政策上加以限制,从而降低通货膨胀率。

4、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

一方面控制总需求;另一方面增加总供给,二者不可偏废。世界各国对社会总需求的调控,主要是通过紧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当然,在控制需求的同时,商品的有效供给也要适当增加,比如通过降低成本以及减少消耗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提高投人产出比。

综上所述,针对我国通货膨胀率日渐高企的不利局面,政府应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果断采取包括货币手段、财政手段以及行政手段等一揽子措施。另外宏观调控政策要实现抑制物价和稳定增长的双重目标,就要改变2011年前三季度单纯用收紧银根的办法来抑制通胀的调控措施,要通过增加供给来抑制通胀,特别是实现生产和需求之间的供需衔接。只有如才能有效控制通货膨胀率的进一步上涨,从而为经济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人民银行统计司2010年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R].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2]叶为金.关注影响全年通货膨胀率上涨的新涨价因素[J].中国财政,2010,(10).

[3]金砾.影响我国通货膨胀各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分析[J].中国证券期货,2010,(10).

[4]卢宇荣,蔡佩伦.我国当前通货膨胀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基于2008年以来国家的货币政策[J].金融教育研究,2011,(6).

[5]廖沁.中国通货膨胀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市场,2011,(1).

通货膨胀带来的好处例11

一、通货膨胀的会计处理

1.通货膨胀的会计处理

对于传统的财务会计计量模式来说,通货膨胀对其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即资产的计价和收益的确定。其中,资产的计价尤为突出。因为资产的计价还影响着资产的转移价值的确认。资产转移价值表现为成本的分摊和费用的确认。因此,资产计价模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影响了收益的确定。

3.通货膨胀的会计模式比较

通货膨胀下的会计模式主要可以分为三种——一般物价水平会计模式、现行成本会计模式以及现行成本/不变购买力会计模式。其中一般物价水平会计模式也被称为不变购买力水平会计。它是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然后讲物价指数带来的变动融入会计报表中加以调整各项数据。用这种方式来消除通货膨胀和物价水平变动的影响。而现行成本会计模式则是以资产的即时成本作为计量基础。随着计价基础的变化,其区别于一般物价水平会计模式,也被称为现时重置成本会计。这两种方法由于过于绝对和单一,都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弊端。至于现行成本/不变购买力会计模式,则是综合了前两者的优点,集大成于一体。不但要改变计量基础,还要对计量单位加以调整,同时还要考虑购买力和价值变动等因素,所以相对理想和全面。

二、通货膨胀对财务活动的影响

1.通货膨胀对财务业绩的影响

通货膨胀会带来物价水平的变动,因此其对财务业绩势必会造成不小的影响。在产品定位、资产计价、利润率计算等各个方面都会有所体现。在通货膨胀下,市场上会出现物价飞涨,因此货币已经不能够准确的反应企业的价值和资产结构。传统会计中的成本计量法就变得脱离实际。同时,非货币资产的确认和计量一不小心就会与其市场价值不符,造成资产评估偏离正确方向。通货膨胀下的资金需求剧增,企业资金周转率降低,阻碍企业健康发展。

2.通货膨胀对财务理论的影响

没有稳定的货币计量作为基础,财务会计理论很难建立。通货膨胀下的货币价值稳定性差,无法给财务会计理论的而建立提供合理的前提。同时企业的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会在不稳定的货币计量下变得相去甚远。也就使会计信息失去了其原有的作用。更糟的是,通货膨胀发生时,收入会虚高,成本会不知觉的被降低,使得企业利润剧增,从而影响报表使用者的决策。

3.通货膨胀对财务决策的影响

财务报表存在的目的就是让报表使用者真实准确的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而在通货膨胀下,财务数据与物品的真实价值有很大的差距,公允价值与报表数据的“距离”也就成为了报表使用者不能准确掌握信息作出决策的“罪魁祸首”。

三、通货膨胀下财务报表的分析

1.以资本保全为前提

在通货膨胀下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做判断的时候,应该以资本保全为基础。因为在这个时候的盈利能力容易被虚高,报表使用人无法“拨开迷雾见青天”。因此,将资本保全作为判断企业盈利能力的前提显得尤为必要。资本保全是指企业在每个会计期间的损益计算值所确定的某项资本的补偿量,也就是企业只有在保持了某种资本的完整补偿之后,才能确认所获得的利润。采用资本保全作为计价基础,就可以保障企业在通货膨胀下各项业务在不同时期的财务指标具有可利用性。

2.需要重点的调整项目

在通货膨胀下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时,应该注意重点观察调整固定资产折旧和存货的相关数据。其中,在通货膨胀下对固定资产折旧如果采取原先的计量方法,不经不能真实地反应固定资产的现值,即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的变动,从而影响报表真实性。在此时,报表使用者可以按照这样的公式进行调整,确定折旧额:实际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

对于存货这样的资产类科目,涉及了很多利益相关人,因此其数据的真实与否是很多人关心的重点。在会计处理上,可以考虑使用后进先出法来计算销售成本。而物价变动指数也可以成为报表使用者的调整手段。

四、减轻通货膨胀影响财务报表的方法

1.政策的选择

在重点调整项目(即固定资产折旧和存货)上,不同的政策的选择常常会带来不同的效果。在进行固定资产折旧时,加速折旧法会带来更好的效果。在固定资产使用年期的前期,大比例提取,然后再逐年递减。这样比较符合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变动情况,也方便企业规避风险。至于存货的计量,大多企业则已经意识到使用后进先出法来减少虚增利润的现象。存货采用后进先出可以使得收入和成本的结转相符合,避免通货膨胀下企业的虚盈实亏。因为存货虽为资产,却一时不能变现,一时就不能真正的看做是利润收入。因此,后进先出法的应用,杜绝了物价上涨带来的存货价值扭曲。

2.报表的折算

在境外企业遭受通货膨胀时,处理其经营财务报表时,为了真实反映特定物价水平变动的影响,可以用成本法重新描述境外公司企业的财务报表。其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对该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重述。其中,资产负债表的重述通常采用一般物价指数法,而利润表的调整一般用到的是一般物价变动法。然后以重述后的财务报表为基础,进行进一步的核算。当然,当境外的通货膨胀停止时,重述也及可以相应的喊停了。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