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人体工程学的发展

人体工程学的发展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2-03 16:56:54

人体工程学的发展

人体工程学的发展例1

一、构建工程管理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性

(一)工程管理专业的特点要求必须建立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工程管理专业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其实践教学对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尽管近些年来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相关理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完善并得到高校的重视,业界的专家学者也对该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体系等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但现有实践教学模式等诸多理论难以解决与行业发展的矛盾。在教学实践的操作性方面缺乏创新性,难以符合建筑业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发展的岗位要求。因此,迫切要求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与行业的紧密结合和创新,以满足建筑业市场发展新要求。工程管理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则是适合行业发展要求的一种极好方式,我们认为,工程管理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能够紧跟建筑业行业的发展的趋势,结合高等工程教育与行业发展不相衔接的突出问题,确立培养“复合型”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目标,强调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专业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等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为建筑企业培养具有较高职业综合能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二)工程管理专业的发展的要求建立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随着我国房地产产业的飞速发展,对项目管理人才的需求日趋强烈。而与房地产业飞速发展的现实相比,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仍显落后,可以说仍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表现在:实践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实践教学的基础相对薄弱,专业软件、硬件建设仍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上述问题解决得如何,直接关系着今后工程管理专业的发展,工程管理专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引起我们的关注。工程管理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既需要完善的专业知识理论体系保证,更需要与行业要求相契合的实践教学体系支撑。而工程管理专业自身的实践性、应用性的专业特点,更加突出了建立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性。实践教学是工程管理专业发展的关键,是影响项目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因此,工程管理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既可完善工程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又符合工程管理专业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构建工程管理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理念

(一)能力本位理念。工程管理专业所培养的是具有管理学、经济学、土木工程技术、建设工程法律、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等专业知识,能在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管理人才,这就决定了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学生的职业能力的训练就显得非常重要,必须强调“能力本位”理念,其宗旨和办学理念围绕实现专业人才的职业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加强工程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增加实践教学内容,构建工程管理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具有较高综合职业能力的专业人才的重要任务。学生职业能力发展对于其就业以及未来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是提高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综合职业能力的非常重要的途径。

(二)需求导向理念。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的在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工程管理专业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要坚持以和工程建设的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理念。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主要服务于工程建设领域,而工程建设领域的发展十分迅猛的新形势,必然要求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要与时俱进,要紧密结合行业和市场的发展需要。工程管理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就是为了更好地培养符合工程建设行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学生,缩短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与现有学生的职业能力差距,更好地推动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就业率。

(三)整体理念。我们认为,任何专业的实践教学都不能是单一的,工程管理专业更是如此。由于工程项目具有适用性、耐久性、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协调性等特性,因此要求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娴熟的动手技能以及宽泛的管理能力,也就要求工程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活动不能停留于理论课程的实践操作训练以及简单零散的实训上,而是应该有包括课堂实践、实验课程、课程设计、专业实训、校外见习、毕业实习、顶岗实训等诸多环节在内的一系列教学活动,形成有机的整体。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必须强调实践教学各环节的整体性和连贯性。实践教学应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完善实践教学活动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环环相扣,突出实践教学内容的综合效用和整体性。

(四)协同理念。这是因为,工程管理专业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各个层次和各个环节的教学活动,离不开“协同”,需要学校各有关职能部门的大力协同,需要学校与教育主管部门、与有关行业协会、企业等大力协同。只有在学校内、外部多方协同的作用下,立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才能够得以实现。协同理念的具体运用不仅是工程管理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基本核心思想,同时也是构建工程管理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最基本原则,更是工程管理专业深化校、企、政多方协作的根本方式。

三、工程管理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根据我院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和改革的实践,我们感到,工程管理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按照“三个维度”构建“三位一体”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核心内容包括“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方式、职业能力培养”三个方面。

(一)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内容是根据工程建设行业对人才的具体需求,按照相关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设计具体的工作任务,结合课程内容来进行实践教学活动。学生的实践内容主要由“岗位认知岗位基础能力职业能力核心技能创业能力”等构成,是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核心部分。

实践教学内容包括实验教学、实训教学、实践教学以及顶岗实习等各个环节的所有实践教学活动。实验教学是工程管理实践教学的基础,通过课程实验等校内专业实验的方式,重在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实训教学包括校内实训和校外的实训基地的教学活动等,重在培养学生的专项实践能力;实践教学是在实验教学和实训教学成果基础上进行的综合性的实践性教学活动,重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运用能力;顶岗实习是学生毕业前所进行的一项综合性实践教学活动,是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应用于实际的重要环节,也是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的基础。在此过程中重在锻炼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使学生成为具有较高职业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的优秀人才。

(二)实践教学方式。实践教学方式是指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和实际情况,采用实验、实训、模拟、仿真、见习等多种实验实践技术、方法和手段,即实践教学内容实施的具体开展方式和途径。重在训练学生探寻工程项目管理的能力、实务管控能力、综合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方式主要通过校内实验、校内外实训、校企政多方合作的方式,层层深入,不断推进,是实践教学内容的具体实现形式。

校内实验是工程管理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的基础内容和最初环节。学生通过校内的课程设计以及专业实验,进行专业实验教学活动。重在利用新技术、新设备,为学生创造更为生动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专业认知度。

校内外实训是指针对工程管理专业的技能要求,开展专项的实践操作训练。重在充分利用校内的实训室和实训基地以及校外的实践教学基地,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实践教学,以巩固学生专业课的学习效果。

校企政合作,是指学习与企业、政府等部门基于人才的培养而建立起来的学生培养模式,因为是在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实践的基础上开展的,因此重在培养学生专业综合能力。校企政合作要突出学校的主导作用,发挥政府的协调作用,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共享多方资源,深化实践教学内容,强化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进而推动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就业率。

(三)职业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是衡量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加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更重要的是,大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可引导大学生朝着奋斗目标提高能力;另一方面大学生在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中能逐渐发现自己的优势所在,这对于合理定位工作岗位和职业生涯,实现自我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具备较高的职业能力的学生才能适应当今工程建设领域对于人才的要求。

在大学一、二年级,通过在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为接下来实践教学活动的展开打下基础;在大学三年级,通过校内外的实训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专业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完成实践专项操作内容,具备一定的工程项目管理的实践能力;在大学四年级,开展实践综合教学内容,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工程管理专业综合实践能力,将之前在校内实验室和实训基地所学习到的专项实践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提高其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提高。通过顶岗实习方式,结合自身的工作岗位,撰写毕业论文,把所有的知识综合运用,为就业打下基础,成为具有较高职业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优秀工程管理专业人才。

四、结语

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是支撑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得以实现和应用的重要保证。工程管理专业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为解决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的供求矛盾的瓶颈问题,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和建议,对进一步完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推动工程管理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人体工程学的发展例2

中图分类号 G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3-0057-02

食品工业是生命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大量专业基础知识扎实、专业技能过硬的食品工程技术人才。随着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食品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食品企业间的竞争实质就是食品人才的竞争。目前开设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高等院校将近有200所,纵观各高校的课程设置,均存在“重科学、轻工程”的现象,导致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脱节,故构建基于强化工程能力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是一项十分紧迫而艰巨的任务[1-6]。

1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现状

1.1 工程基础课设置偏少

工程基础课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而开设的工程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相关课程,其任务是为学习专业发展课和实践课打下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坚实基础。为了强化工程能力的培养质量,使学生具有适应工程科学迅速发展的能力,高等学校都十分重视加强工程基础课程的教学,选派经验丰富、水平较高的教师担任工程基础课教学工作。目前,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工程基础必修课程设置中,主要设置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物理和机械制图等课程,工程基础选修课程基本未设置相关强化和提高课程,这就导致学生工程基础知识薄弱,工程基本技能欠缺,在后续专业课程学习上后劲不足。

1.2 工程专业发展课设置不足

工程专业发展课是在工程基础课的基础上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而设置的工程专门知识和专门技能的相关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工程专业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工程技术和发展趋势,培养分析解决本专业范围内一般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当前,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发展必修课程设置中,主要设置了食品工程原理、食品机械与设备,设置食品工厂设计作为选修课,这就导致学生的工程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不扎实,工程能力未得到严格和充分的训练,毕业后难以适应社会用人单位的需求。

1.3 工程实践环节课程设置偏弱

工程实践教学环节是在工程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基础上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专业训练和锻炼学生实践能力而设置的教学环节,其任务是使学生将所学理论和技能应用于实际,以满足社会对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众多开设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高校都非常重视实践教学环节,但是主要侧重在食品分析与检测、食品加工与贮藏等课程实习上,在机械设计、食品工程设计和食品工厂设计上比较弱化,造成毕业生难以根据食品生产工艺方案,进行生产线的设计与设备配置;难以对食品生产过程与装备提出改造与革新方案,提高食品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缺乏设备成套化、过程自动控制设计方面的人才;因食品技术研究人员不具备食品工程方面的知识,导致其研究成果无法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2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工程能力课程体系的构建

2.1 构建目标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面向食品产业发展需要,构建既强化食品工程能力,又不弱化食品科学知识的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优化课程体系,使学生毕业后能在食品工程领域从事食品厂房平面设计、食品车间设计、工艺设计、工程设计、设备选型与配置等工作。

2.2 构建原则

2.2.1 工程能力培养课程体系系统完善。一个专业所设置的课程应相互间分工与配合,构成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高等学校课程体系主要反映在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课与实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比例关系上。食品工程能力的课程体系包括工程基础必修课、工程基础选修课、工程专业发展必修课、工程专业发展选修课和实践教学环节涉及课程等,这些课程间要形成工程知识的连贯性与系统性,应注意课程间的衔接,保证工程能力培养课程体系的系统完善。

2.2.2 既要强化工程能力,又不弱化科学知识。工程能力是食品类人才综合能力的组成要素之一,其核心内容是解决工程问题,需要运用多学科、多层次的综合知识、技术手段和实践经验。在解决工程问题过程中较多强调知识的交叉和综合,注重实践性和直观判断力的运用。科学知识是食品类人才的必备知识,是工程能力的基础。因此,在构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工程能力课程体系时,要做到既强化工程能力,又不弱化科学知识。

2.2.3 适应产业发展需求。食品是社会稳定的基础,食品工业是生命工业。近年来,食品工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目前正朝着规模化、产业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食品类人才需求量大。食品类专业人才是推动我国食品工业发展的核心力量,为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食品类专业肩负着培养食品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重任。因此,在构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工程能力课程体系时必须了解食品行业发展概况,食品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使培养出的食品类专业技术人才能迅速适应食品产业发展的需求,为食品工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2.3 课程体系设置

课程体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付诸实践的桥梁。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工程能力课程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受教育者的工程知识、工程能力和工程素质,因此工程能力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工程教育的核心问题。根据食品类人才工程能力的培养目标与要求,相应地构建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工程能力课程体系(表1)。

由表1可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工程能力课程体系由5个板块组成,即学科基础必修课、学科基础选修课、专业发展必修课、专业发展选修课和实践教学环节。各板块均有对应的课程设置,充分体现了工程能力培养体系的系统完整,使学生工程能力得到充分和严格的训练,强化学生的工程能力,使其能适应产业发展需要,从而实现了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有效对接。

3 参考文献

[1] 黄业传.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9,26(2):34-36.

[2] 张剑,李梦琴,冯勤,等.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07,6(6):50-52.

[3] 李昌文,景建洲,纵伟,等.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工程设计能力培养研究与探索[J].中国轻工教育,2011(1):58-59.

人体工程学的发展例3

随着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高新技术与新兴工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市场经济竞争的日益激烈,都需要不断创新化工技术,而创新的基础就是人才。因此,21世纪需要大量德才兼备的、具备扎实专业基础知识的、具有较强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化工专业技术人才[1,2]。为适应国家经济、科技、文化和社会发展对各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要,落实《东南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我院不断进行本科生培养方案的研究修订工作,制定了科学合理的研究型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指导思想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科基础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为社会发展培养大批复合型与创新型高级人才,我院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研究型、复合型、多样化”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2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的制定原则

2.1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从事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生产管理和科学研究等工作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2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原则

课程设置方面: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协调发展、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协调发展、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协调发展,体现“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能力”的特色,形成理、工、文、管结合的、符合研究型大学办学特色的课程体系。

课程内容方面:优化知识结构,重整内容体系,减少重复交叉,注重传统课程与前沿知识的结合,拓展专业方向。使学生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工程技术基础、较强的实践能力、良好的人文、艺术修养和社会科学基础。

实践教学环节方面:打破原来各自独立的课程实验和实践体系,按照能力培养要求构造四年完整的实验和实践环节培养体系,做到英语、计算机、实践环节四年不断线。

学时安排方面:压缩理论教学课时,使学生具有主动学习、创新意识培养的空间。

3 科学合理的“平台-模块”课程体系的构建

3.1 “平台-模块”课程体系的组成

为了进一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通过构建“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由通识教育基础、学科基础、专业基础、专业选修、集中实践等5个平台组成,且每个平台均包括多个具有特色的模块。

3.2 “平台-模块”课程体系的特色

通识教育基础平台由数理素质系列课程、外语、计算机系列课程、思想政治系列课程、人文社科类课程、环境和经济系列课程、体能素质课程6个模块组成,主要包括比较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体育和工具技能性课程(数学、外语、物理、计算机等),涵盖了本科教育中主要的公共课和基础课,体现“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协调发展”的育人理念,突出“厚基础”特色。

学科基础平台主要包括大类学科基础课、大类学科实验系列课、电子与机械等相关学科课程等3个模块组成。它的设置体现了“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协调发展”的育人理念,突出了“厚基础、重实践”特色。专业基础平台分为专业主干课程、专业实验系列课程2个模块。它的特点是“打通公共基础、拓宽学科平台、凝练专业主干课程”,充分体现了“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协调发展”的育人理念,突出了“宽口径、重实践”特色。

专业方向课程以模块形式进行组合,形成了适应不同培养方向的、有特色的柔性专业选修平台。本专业设立精细化工和高分子材料化工2个方向,共同开设了化学化工进展(研讨)和精细有机合成2门专业必修课。此外精细化工方向设置了4门选修课程。专业选修平台课程设置的特点是“增加选修比重,注重个性培养、符合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以课程模块的多样化组合满足学生个性的多元化发展,给学生更大的自由选课空间,实现不同专业方向的人才分流培养,有利于缩短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距离,从而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充分体现专业教育和个性教育人才培养的专业特征和个性要求的结合。

集中实践平台主要包括实践教学环节和创新实践2个模块。实践教学环节模块打破原来各自独立的课程实验和实践体系,按照能力培养要求构造四年完整的实验和实践环节的培养体系,主要包括:英语强化训练——化学化工文献、计算机综合课程设计——工程数学及计算机实践、认识实习——化工工艺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既充实了短学期实践训练内容,又增强了相关课程教学的实践训练,真正提高学生工程训练的效果。创新模块包括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和综合素质教育需要而设置的课程(社会实践、文化素质教育实践)以及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而获得的课外研学学分,满足个性化教育的要求。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我院配备专门教师开设化学实验竞赛培训课程,64~80学时(2~2.5学分),在本专业大学二年级选拔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学生集中培训化学实验理论及技能,为每两年举办一次的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打基础;配备专门教师开设化工原理大奖赛培训课程,32~48学时(1~1.5学分),选拔学有余力、动手及创新能力强的学生集中培训,为每年华东理工大学主办的化工原理大奖赛选拔参赛学生。开设化学化工实验竞赛培训课程,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综合能力,检验各方面综合教学的成果;另一方面对获奖学生给予相应学分的认定及一定的奖励,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其今后继续深造或就业打下良好基础。集中实践平台课程的设置充分体现了“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协调发展”的育人理念,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突出“重实践、强能力”特色。

4 结语

为了培养“高层次、研究型、复合型、多样化”高素质创新人才,围绕“四个协调发展”的育人理念,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强能力”的原则,确立了“打牢专业基础、协调主干课程、拓展方向训练、丰富实践环节”的课程体系建设目标,构建了主要由通识教育基础、学科基础、专业基础、专业选修、集中实践5个不同层次、但又相互联系、逐层递进的“平台-模块”课程体系,研制了科学合理的研究型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

人体工程学的发展例4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确定了“科学发展观”这一新的发展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逐步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在这一转型过程中,尊重到理解的进一步体现、个性到追求的进一步演化、素质到能力的进一步提升、管理到服务的进一步转变已经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热点、焦点、重点和着眼点,以人为本的理念逐渐形成。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明确工作目标,制定工作导向,掌握工作过程,研究工作方法,保障工作运行,考核工作成果,完善工作机制等内容已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管理体系的内容组成。

根据以上观点,高校学生工作管理体系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应由五个部分组成,即目标导向体系、过程控制体系、基本保障体系、监督考核体系和评价完善体系。如下图:

学生工作管理体系结构图

一、目标导向体系

目标导向体系是学生工作管理体系中的核心部分,主要定位学生工作的内容、方针和政策,使过程控制体系明确学生工作的目标和方向,在管理体系中起到了引导的作用。目标导向体系中应存在六种机制,分别为人才培养机制、学习促进机制、激励创新机制、竞争发展机制、文化拓展机制和就业引导机制。

1.人才培养机制

人才培养机制意在构建灵活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善高校中的学分制度,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根据个人的特点和兴趣有针对性地开设一些课程,如选修课和辅修课,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增加学生的人生阅历。除此之外,适时开展各项文体活动,通过学生参与、组织和策划各种大型活动,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舞台,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彰显,追求得到满足。

2.学习促进机制

通过开展各种学习经验交流会、考研说明动员会、考级考证宣讲会等各种形式和内容的活动,使学生明确自己在大学中的学习内容、方向和意义,把握学习过程中的方法和技巧,从根本解决学生学习内驱力的问题,让学生自主自立地去学习,减少由于学生缺少目标或者学习方法不当,导致厌学弃学的现象,尽可能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交流的环境。

3.激励创新机制

激励创新机制意在通过开展学科竞赛、创业大赛、技能比赛、社会实践等各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能够得到充分的运用,让学生的个人想法和理念得到充分的展示,让学生从活动中充分的体会到知识的价值,让学生从活动中充分的理解创新的意义,通过活动的过程与结果以及学生的思考与实践,从根本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求知的欲望,激励和引导学生为了不断完善自我而学习。

4.竞争发展机制

通过制定各种评优、评奖、评先进的制度,开展相应的各项活动,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过程,使某些方面突出的优秀学生得到认可和尊重,实现他们的自身价值,同时也使他们以及其他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积极加强自身建设,通过正确的引导使他们具备竞争意识,在学习生活和思想政治两个方面不断发展自我和提高自我。

5.文化拓展机制

通过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文化交流讲座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如邀请社会成功人士以及知名校友重返校园进行讲学,讲述他们的求学经历和创业过程,以及他们在这个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心得与体会等等,使学生在思想根源和文化层次上得到进一步净化和提高,充分理解知识对于人生的意义,充分了解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充分掌握应对困难与挑战的技巧,充分领会学校对学生的用心良苦,使学生工作逐渐得到社会以及学生更多的关注、理解和认可,促使学生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开展下去。

6.就业引导机制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当前的学生工作不仅要落实和配合学校的各项教学制度及安排,把握好工作中的每个育人环节,更要承担起学生未来就业的种种压力。从学生入学到毕业之前,逐步使学生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了解社会的人才需求层次,提前让学生认识到目前社会就业的压力,使学生学习有着一定的方向性和主动性,以就业为导向,增强学生学习内驱力,促进学生工作稳定快速的发展。

二、过程控制体系

过程控制体系是学生工作管理体系中的主要部分,主要解决学生工作如何开展的问题,是管理体系中的具体实践环节,在学生工作中起到了推动进程的作用。过程控制体系主要分为四部分内容,也可以总结为“四点结合”,即教师与辅导员工作的结合、管理与服务意识的结合、理性与感性教育的结合、创新与发展思路的结合。搞好这四个结合,创新是根本要求,也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内在要求。发展必须以人为本,必须全面、协调、可持续。创新和发展,不可分割,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创新是手段,发展是目的,相辅相成,没有创新,没有新事物对旧事物的辩证否定,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创新是指向发展的,是为发展服务的,是实现发展这一目的的有效手段,一切脱离发展,不讲发展的创新,都是没有意义的,因此,高校的学生工作要做到创新与发展的有机结合。

三、基本保障体系

高校基本保障体系主要由保障机构建设、保障制度建设、保障理论依托三个部分组成。

做好高校的学生工作,构建科学有效的基本保障体系至关重要,必须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构建,在构建过程中,要注意方向的正确性,操控的权威性,运行的有效性。

四、监督考核体系

监督考核体系主要包括监督考核机构的组建以及监督考核制度的确立。监督考核机构主要包括过程监督小组和绩效考核小组,分别负责学生工作过程的监督以及学生工作绩效的考核。监督考核制度的确立方面,要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好以人为本的原则,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工作过程以及结果都要围绕学生开展。

五、评价完善体系

评价完善体系主要是由专家评议组根据科学的评价指标,分析学生工作的实践过程和绩效成果,找出体系运行过程中的疏漏,及时研究并制定解决方案,不断完善高校学生工作的管理体系。同时,挖掘学生工作中的创新点,思考学生工作的新模式,找准定位,重新进行目标导向,使学生工作的管理体系不断进行良性循环,最终实现学生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田建国.关于高校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考.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6,(4).

[2]沈振德. 试论科学发展观对高校学生工作的指导. 教育探索,2007,(8).

人体工程学的发展例5

工程管理是科学、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注重自然科学、工程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以及管理科学的交叉与融合,具有符合性、技术综合性和应用性等特点。独立学院转型发展中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教学体系要突出应用型、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工程生产实践相结合以及培养全方面发展的人,培养社会需要的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

一、独立学院转型发展中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教学体系的特点

(一)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教学体系要突出应用性。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教学知识结构要突出应用性,要紧紧围绕实际工程建设的需要,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各方面进行筹划,构建与设计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教学体系,使学生夯实基础性知识、熟练掌握各种理论、并能熟练运用到实际。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教学体系要更加注重应用性知识的传授,注重学生知识应用性的培养,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定位为“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

(二)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教学体系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教学体系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培养工程中,突出知识理论的应用性、针对性、相对独立性和模块化,不仅有“厚基础、款专业、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要求,更加突出“能施工、懂经济、重合同、会管理”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教学体系要突出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培养,同时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教学体系要与工程生产实践相结合。独立学院转型发展中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要打破传统的自我封闭式的教学模式,要加强学生与工程生产实践的结合,把工程生产的实际需要作为培养目标,利用独立学院转型发展的优势和国家的扶持,加强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将工程管理知识和理论熟练的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四)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教学体系要培养全方面发展的人。独立学院转型发展中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教学体系除了要加强学生专业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外,还要注重学生的全方面发展。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高度的责任心和道德品质,全方面的提高工程管理应用型人才的能力,为社会源源不断的输送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推动工程管理行业的发展。

二、建立独立学院转型发展中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教学体系的途径

(一)明确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独立学院要明确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根据独立学院自身的特点和工程管理专业的发展前景,制定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通过独立学院与企业的合作,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机会,搭建工程管理专业的实习平台,注重学生的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培养,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优化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堂教学体系。工程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应用型极强的专业,科学合理的课程教学体系建设是保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础。因此,独立学院要根据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综合考虑没门课程的知识内容和结构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教学顺序,提高学生对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的掌握,加强实践课程和实训机会,培养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三)加大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训基地建设。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都是要运用到实际操作中的,所以,独立学院要加大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训基地建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一方面,独立学院要增加实训课程所占的比重,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加强“硬件”和“软件”的建设。另一方面,独立学院要加强与校外企业的合作力度,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多地实训机会,使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加强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师队伍建设。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教学体系要拥有一支专业的教师队伍,首先,应提高担任实验、实习、课设等实践教学工作的教师学历水平和职称层次,并定期指派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拓宽教师的行业视野,提高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学校要经常组织新老教师的交流会,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通过科研项目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此外,独立院校可以邀请具有丰富经验的企业工程管理技术人员来讲座,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三、结语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小康社会的发展要求,独立学院转型发展中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教学体系的建设越来越重要,因此,独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教学体系建设可以通过明确培养目标、优化课堂教学体系、加大实训基地建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体系,提高独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能力。

参考文献

[1] 苗毓海.工程管理专业建立有效实践教学体系的探讨[J].经济研究导报,2013,18(32):133-135.

人体工程学的发展例6

Countermeasure Study about Discipline Specialty Setting and Adjustment of Local 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

Zhang Ning, Wang Jing(Office of Academic Affair, Yanshan University, Qinhuangdao, 066004, China)

Abstract: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discipline specialty structure of local 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 is very important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and society. How 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industrial economy, establish a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system of discipline specialty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and society, gradually form a new normal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between local universities and regional economy, has become the direction of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local 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hrough analysis of the basic orientation of the local 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discipline specialty setting and adjustment of local 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cluding the docking mechanism of discipline specialty and industrial, mechanism of active adaptability of curriculum and engineering education certification mechanism.

Key words: Local higher engineering education; Layout; Discipline specialty; Setting; Adjustment; Countermeasure study

高等工程教育学科专业的设置与调整反映社会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同时也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供所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因此,高等工程教育学科专业结构的优化对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地方高等工程教育的专业设置与调整对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更加明显。然而,相较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地方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培养的工程技术人才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如何主动适应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建立科学合理的工程教育学科专业体系,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形成与区域协同发展的新常态,已成为地方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

一、地方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现状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始于新中国成立初期,为适应当时国家工业发展的需求,完全采用苏联的精英教育模式,基本上偏重于培养重工业专业化工程技术人才。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新兴工业化道路的确立,高等工程教育发展迅速,尤其是地方高等工程教育,无论是院校规模还是在校生规模都得到迅猛发展,在高等工程教育体系中所占比例在90%以上,高等工程教育由精英教育逐步向大众化教育发展。进入21世界,随着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产业结构的深刻变革和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社会对工程技术人才的知识技术结构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发展,使得相应产业与行业需要大量具有创新性和交叉学科知识背景的专业工程技术人才。

目前,在生源数量稳定增长、工程技术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加的同时,却存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企业招不到人的矛盾现象,尤其是地方院校及所在区域更为普遍。究其原因,一是地方高等工程教育虽然在规模上都在迅速扩张,但受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影响,教育质量参差不齐,高水平的地方高等工程院校较少,整体水平较低,培养的工程技术人才质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二是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的影响,高等工程院校学科与专业基本按照国家规定的学科与专业目录设置并由国家统一调整,且必须经过国家审批、按国家计划招生办学,尤其是地方高等院校,一般没有自,学科专业的设置对社会需求变化的反应较慢,缺乏对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动适应性,学科专业调整的滞后性导致培养的人才结构上难以满足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的需要。可见,地方高等工程教育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改革,必须要从规模式发展向内涵建设式发展转变,必须利用区域经济发展的平台优势,抓准机遇,增强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意识,加强学科专业的建设与结构优化,寻求自身发展的内生动力,逐步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016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6年要“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加快长江经济带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也特别提出,“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基础,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为引领,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带,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从国家的发展战略不难看出,未来我国将更加注重区域的统筹协调发展,既注重区域间的统筹协调,也注重区域内的统筹协调,这无疑为地方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如何抓准机遇与区域经济形成互动式协同发展的新常态是目前地方高等工程教育发展中面临的新挑战。

二、地方高等工程教育办学的基本定位及发展趋势

从历史发展观看,地方高等工程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地方高等工程教育的任务是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所需的工程类专业技术人才,地方高等工程教育的“地方性”决定了其必须要立足于区域经济社会,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工程技术类人才的需求为依据制定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并以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为主要服务方向,与地方政府、企业共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积极为地方的产业经济发展服务。可见,地方高等工程教育最根本的任务就是面向地方、服务地方,在服务区域社会的过程中也提升了自身的水平与能力,这也是地方高等工程院校自身发展的内生动力。

地方高等工程教育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根据地方人才市场的需求,增设地方产业发展急需的新专业,淘汰不符合社会需要的旧专业,着力办好品牌专业,利用地方产业资源优势在校内外建立长期的实验与实习基地,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建立校企联合的人才培养机制,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并根据地方产业结构变迁、社会人才需求和创新科技发展的转变调整专业结构,将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转化为对高等工程教育的需求。因此,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建立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与产业结构调整对接耦合的学科专业设置与调整机制、不断优化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地方高等工程教育创新发展的可行路径。

三、地方高等工程教育学科专业设置与调整对策

(一)建立学科专业与区域重点产业对接耦合机制

区域重点产业是支撑或引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型、经济成果转化起决定性作用的行业领域。地方高等工程教育要实现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就必须主动适应区域重点产业的发展,以区域重点产业发展为导向,建设和发展与区域重点产业有一定相关性的学科专业,尤其是对区域重点产业创新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学科专业要加强建设和投入力度,挖掘发展潜力,通过内生性、相关性、融合性等方式的变革,将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并向与区域重点产业相关联的学科专业倾斜,逐步形成强势学科专业与区域重点产业协同发展的新常态。建立与区域重点产业对接耦合的学科专业设置与调整机制是构建地方高等工程教育主动适应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机制的核心内容,从根本上确保了相关学科专业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适应力,同时也为相关学科专业的发展寻求资源优势。地方高等工程院校与国家重点院校相比教育资源相对匮乏、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且较为紧缺,以区域重点产业发展为导向,建立与区域重点产业对接耦合的学科专业设置与调整机制有利于地方高等工程院校利用区域重点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集中优势资源打造强势学科,以相对较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程度的产出,逐步形成以强势学科带动其他学科建立网络拓扑型的学科专业与区域产业对接发展的全新模式,提高学科专业对产业发展动态变化的适应性。

(二)制定专业发展的长期规划,增设区域产业特需学科专业

地方高等工程教育体系中不同高校所设置的学科专业是不同的,为避免区域内各高校学科专业发展的趋同性,地方政府应根据区域产业的特点、结构分布与发展趋势,按类别、按结构、按层次制定区域高等工程教育学科专业的发展规划。为进一步实现学科专业与区域产业的对接耦合,应根据区域产业的分布,在产业核心区域设置和培育与产业相关的学科专业,根据产业发展的需求,确定学科专业的层次结构,并根据产业发展的趋势,动态规划学科专业的建设与发展目标。此外,任何区域都会因地理特征和历史文化传承的特殊性而衍生出具有区域特色的独有产业,或者为了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引入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些产业可能规模不大,但对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彰显区域特色和错位发展空间优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地方高等工程教育学科专业发展规划中要增设区域产业特需学科专业。鉴于区域特色产业发展规模不大、人才需求量不多但对专业化程度要求高的特点,在特需学科专业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要保证学科专业的小口径和对产业需求适应性强的特点,使人才培养数量与特色产业人才需求数量平衡、人才培养质量与特色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吻合,并逐步提高特需专业人才的培养层次,打造高精尖的特需专业人才,推动特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建立课程体系与产业需求对接机制

学科专业的才培养周期相较于经济社会需求变化的滞后性确实是学科专业结构调整难以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键所在,但人才培养的客观规律决定了学科专业教育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学科专业的经常性调整也会影响人才培养计划的有效实施和人才培养的质量,会造成教学的混乱。因此,在进行地方高等工程教育学科专业的设置与调整时要把握好尺度、控制好节奏,处理好稳定与发展的辩证关系。课程体系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核心内容,不同的学科专业都有其特定的课程体系。因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还在于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否符合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地方高等工程教育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建立与产业需求相对应的课程体系。为充分发挥地方高等工程教育对区域经济社会的服务职能,地方高等工程教育应根据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内生需求建立与产业需求对接的学科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与调整机制,通过课程体系与产业需求的对接,加大专业教育的灵活性,提高课程体系与产业知识结构的拟合度,加强课程内容与产业知识技能的相关性,形成课程体系自主调整机制,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以及人才培养方案对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主动适应性,逐步形成学科专业与区域产业经济纵深对接协同发展的有效机制。

(四)推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机制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专业认证机构针对高等院校开设的工程类专业实施的专门性认证,旨在为相关工程技术人才进入工业界从业提供预备教育质量保证,其主要目标是促进工程教育与工业界的联系,增强工程教育人才培养对产业发展的适应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现已发展成为国际通用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制度,具有完整的认证标准和完善的指标体系,体现了以产出为导向和持续改进的理念,这与以产业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的学科专业设置和调整的内在要求相一致。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包含行业协会和专家在内的外部第三方作为评价的主体,因行业协会和专家有别于高校自身和政府机构,且对区域产业发展的脉络和趋势最为了解,使得评价的结果更加客观且对持续改进的方向具有指导性作用,地方高等工程院校将对于产业发展情况较为了解的区域产业联合会和行业专家引入到学科专业的评价过程中,有利于地方高等工程院校对自身学科专业的发展水平和存在的问题有清晰明了的认识,认证的标准和指标也为地方高等工程专业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地方高等工程院校可以参照指标体系针对自身学科专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详尽的持续改进方案,逐步提高地方高等工程教育学科专业对区域产业发展的适应性。

参考文献:

[1] 顾志良.地方高校本科人才培养定位研究的经济学视角[J].辽宁教育研究,2007(10):81- 83.

[2] 包榕.地方高校专业设置的原则与措施[J].中国高教研究,2008(1):54- 55.

[3] 杨治平.中美高校学科专业调整机制比较[J].大学(学术版),2011(5):81- 85.

[4] 胡赤弟.论区域高等教育中学科―专业―产业链的构建[J].教育研究,2009(6):83- 88.

人体工程学的发展例7

中图分类号:F822.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0-0-02

一、引言

金融工程兴起于上个世纪中期的西方发达国家[1],它涉及了数学,经济学,风险规避和数据收集统计等多种学科知识,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全球金融发展的浪潮,金融工程以其独具特色的思维和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也极大地促进了我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金融工程推动了我国市场的改革,并且增强了金融市场的风险防范能力,此外为金融市场提供了新颖的管理技术和思维变革,对于我国金融市场的持续良好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作为一个新兴事物,金融工程在我国的发展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体制的不完善,监管的不成熟,综合人才的缺乏等都制约着我国金融市场未来的发展,所以应当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研究探讨,并且寻找合适的对策对其进行全面的改进和完善,从而保证金融工程继续健康发展。

二、金融工程在我国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体制不完善

金融工程作为新兴事物,还未能适应国内市场传统的发展模式,缺乏完善的金融体制,而我国大部分企业其经营模式还不能完全适应近年来市场的变革,在自由竞争和市场创新等方面都缺少活力,对于常规风险的规避也不够全面,这也进一步导致金融工程缺乏完善的体制。不仅使得金融工程内部建设受到影响,而且不利于其适应外部市场,在资金流通,金融创新等方面效率低下。而且目前我国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无法为金融工程提供稳定的发展环境,也不利于其建设体制的建立。除此之外,由于缺乏完善的金融工程体制,在各项事宜的规划建设中都无法协调配合,缺少科W合理的制度体系,不利于金融市场的秩序建设,极大地影响了我国金融工程的发展。

2.技术较落后

金融工程是结合了数学,经济学等多方面学科的综合体系,不仅需要精密的数字收集处理,而且需要对市场经济的敏锐观察和合理分析,同时还需要对潜在风险有及时发现和规避的能力,这对金融工程的技术层面提出来越来越高的要求。因金融工程在我国发展时间较短,缺少扎实的技术基础,此外,在网络信息化瞬息万变的今天,还需要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来对数据进行及时处理和保存,对网络中的金融贸易进行安全高效的处理。而我国金融工程在技术方面存在较大欠缺,不仅没有扎实的技术基础,缺乏丰富的金融工程建设经验,而且网络化程度较低,使得金融工程的发展受到限制,安全也得不到保障。

3.监管不到位

目前,我国对金融工程的监管还缺少明确的界限,一般只针对资金证券,银行业务等进行监管[2],而对金融工程建设中的具体工作安排和金融主体的发展方向都没有科学合理的监管系统。另外监管过程中责任落实不到位,监管方式也比较陈旧,不能适应市场的发展,而且监管主体没有科学合理的监管体系,往往只是对金融工程建设中的常规事物进行简单监督,而没有很好地监管各项工作的进行程度。导致不能及时发现金融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出现的问题,往往只是进行简单批评而没有有效的补救措施。此外,监管主体本身也缺乏监督,这就使得监管工作中会出现违反规定的行为,影响金融工程发展。所以,由于监管主体自身缺乏监督,以及监管方法等的陈旧,导致我国金融工程缺乏完善的监管体制,制约其发展。

4.缺乏专业人才

金融工程属于近年来的新兴事物,人才培养模式不完善,而且培养时间段,导致人才基数小,与此同时,金融工程综合了多个学科的知识,对相关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需要懂得精密的数学计算,还要具备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此外,对于经济学的了解和统筹安排工作的能力也必不可少,除了专业知识扎实之外,金融工程工作压力较大,工作强度也比较高,需要从业人员有较强的抗压能力,并且具有崇高的职业素质,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但是目前,我国金融工程人才的培养还有所不足,缺乏掌握全面知识的优秀人才,大部分从业人员往往只精通于经济学理论,而对数学建模和投资规划等并不熟练。由于专业高素质人才的缺乏,阻碍了我国金融工程的发展。

三、金融工程在我国发展的有效措施

1.完善金融工程体制

金融工程的发展是一项复杂而耗时的工作,必须有完善科学的体制进行支撑,从发展方向的确定,到具体工作的统筹安排,人物任务分配责任落实以及工作过程监督控制,都需要以科学的体制为基础。所以应当以我国金融市场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对现有的金融工程体制进行改革,一方面,应当处理好金融工程同国内市场发展的关系,使金融工程的发展顺应市场潮流的同时,发挥自己独特的经营方式和先进的技术理念,为市场注入新鲜血液,达到互利共赢的发展目的。另一方面,应当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使得金融工程的发展有科学条例作为支撑,最终形成稳定合理的金融工程体制。此外,还应当完善风险补偿体制[3],当金融工程建设中出现危险并且造成损失时,可以及时对受损人员和机构进行补偿,加强金融工程的稳定性。

2.开发先进金融工程技术

金融工程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先进技术的支持,但是目前我国金融工程发展模式比较陈旧,网络信息化程度也较低,降低了其核心竞争力。所以,应当注重金融工程的信息化建设,提高电子技术在数据收集处理和风险防范评估,经济市场观察和工作统筹安排中的运用,使金融工程向着金融信息工程方向转变,真正提高金融工程建设技术。另外可以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的便捷,加强各金融工程主体之间的沟通交流,发现网络金融工程业务,不仅更加方便快捷,而且很好地节约资源。与此同时,应当积极学习国外发达国家金融工程建设的先进技术,借鉴其科学的建设模式,加快金融工程在网络信息平台的发展,同时加强电子信息技术在金融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3.完善金融工程监管体系

金融工程作为新兴事物,缺少科学的体制和先进的建设方法,必然存在一定的风险,所以应当完善金融工程监管体系,提高其防范风险的能力,对金融工程建设中的问题能及时发现并纠正,保证其能健康良好地发展。一方面应当建立精密的风险防范体系,结合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和数学模型,在观察市场的基础上,对潜在风险进行评估,当有问题出现时便可以及时处理。同时提升监管水平,结合经济方法和行政管理手段,对金融工程进行多角度,高水平监管。另一方面应当金融工程建设工作中的任务合理分配,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当出现问题的时候可以快速找到问题源头进行补救,同时也可以激励相关人员认真工作。此外应当增强各部门之间的合作程度,对及时交流监管情况,对工作现状进行认真讨论和分析,群策群力,实施全面监管,从而保证金融工程健康发展。

4.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专业高素质人才是金融工程发展的核心,由于其综合了多个学科,对相关人才的要求很好,所以应当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吸引一大批具有扎的专业知识基础和崇高职业素养的优秀人才投身于金融工程建设。一方面应当对现有的相关人员进行培养,例如定期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建立合适的考核制度,对表现较好的人员进行适当的奖励;定期举办专题讲座,邀请专家进行金融问题深度剖析等。另一方面,应当加大引进优秀人才的力度,可以从国外挖掘具有优秀能力的专业人才,或者与国内高等院校进行联合培养[4],改革传统的培育模式,将金融理论与相关实习结合,吸引优秀毕业生投身于金融工程建设。从而扩大金融工程队伍,通过优秀人才提高建设水平,创新建设方法,改进建设模式,促进我国金融工程的进一步发展。

四、结语

近年来,我国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并且处于市场转型的关键时期,而金融工程作为新兴事物,以其独具特色的思维和技术,促进了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并且增强了金融市场的风险防范能力,也为金融市场提供了新颖的管理技术和思维变革,对于我国金融市场的持续良好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我国金融工程存在的体制不完善,监管体系不成熟,高素质人才缺乏,技术陈旧,网络化程度较低等问题,应当给予重视并合理解决,可以通过完善金融工程主体体制,学习先进建设技术,大力引进人才等措施进行改进。相信通过改进完善,我国金融工程能够得到更健康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关朝.浅议金融工程在我国发展的现状及完善措施[J].现代商业,2017(3):100-101.

人体工程学的发展例8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2-0075-02

随着我国测绘技术和现代电子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工程测量技术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大变革,目前已逐渐拓展到现代的“3S”技术,即全球性卫星具体定位GP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摄影测量与遥感RS技术、数字化测绘、激光雷达以及地面测量等各种先进技术。工程测量技术不断与其他多类学科技术的渗透、融合,其应用领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工程测量的手段、方法和理论产生了深刻的变化。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测绘技术实用型人才的核心阵地,肩负着培养工程测量技术人才的重要使命。200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2010年教育部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强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此,如何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工程测量专业人才,高职院校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 现代工程测量技术发展现状及人才需求

当代的测绘创新技术发展迅速,逐渐进入数字化、信息化的测绘时代。在现今阶段,现代化工程测量技术的领域在进一步扩展,正朝着测量数据采集和处理的自动化、实时化和测量过程控制智能化以及测量成果的数字化方向发展。

1.现代工程测量技术发展现状

第一,工程测量施工中实施的放样测量技术。如今,高新技术全站仪在大型的项目工程施工放样测量中起到关键的作用,放样措施通常运用全站仪的坐标方法进行放样测量。高新技术全站仪具备的高性能自动跟踪与远程实际遥测操作帮助施工在实际测量及动态测算上实现高效的施工操作。此外,在工程施工测量过程中,通常会运用到很多专用的施工检测仪器。

第二,大比例尺的数字测图技术与城市化信息系统的构建。在工程建设的设计以及施工中,需要比例尺较大的地形图。因此,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在工程测量中成为一项比较普遍的测绘工作。目前,全站仪、计算机测图软件的快速发展,使地面地形图测绘技术逐渐转向于数字测图技术。全站仪以及便携机、PDA连接,都是使用屏幕显示进行点位,实地现场进行编码,通过编辑生成数字地图。同时,随着全数字摄影测量的快速发展,摄影测量成图也逐渐向自动化与数字化转变,引发了摄影测量技术的革命性变革。

第三,工程的控制测量技术。工程的控制测量已作为各项项目工程选用测量施工实施的基本准则。现代化的空间定位技术尤其是GPS技术的快速发展进步,推广出了一种创新型的控制验测技术方法,推动工程的平面控制验测发生创新变革。在实际的工程线路测量过程中,普遍应用了GPS进行快速定位及RTK高新技术实施线路工程控制测量。现阶段,全站仪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工程施工测角及测距操作的精度,且可实施自动识别、全面跟踪及精准目标方向检测。同时,应用全站仪设置工程的以控制网及导线网为主要措施的展开项目工程施工控制测量。

第四,工程测量中应用的变形监测技术。工程的变形监测技术即施工工程的建筑物及其引发的地表发生变形的监测。现阶段的GPS技术是工程的变形检测技术施工操作的关键方法,已普遍应用在矿山开采中的施工地表、工程项目桥梁、施工的坝顶及滑坡的变形监测中。在其实施的变形监测中,新型的自动高精度全站仪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2.工程测量技术发展的人才需求

第一,系统掌握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如通晓控制测量、地形测量、工程测量、数字化测图等基础测

绘知识,掌握GPS、GIS和RS等新技术,了解现代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状况与前景。

第二,具备良好的基本工程测量技能。工程测量技术是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掌握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各种工程测量仪器以及计算机操作和使用能力、熟练使用各种测量数据处理软件及数字化成图软件能力、基本的数据分析能力以及较强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和工程测量生产组织管理能力等。

第三,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工程测量技术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注重对人才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使其逐渐形成职业意识和准则。

二 高职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高职院校要培养适合现代社会需求的工程测量技术人才,必须探索合适的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其首要任务是需要确定其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1.高职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按照社会对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的基本要求,结合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与测绘行业需要,高职院校需要重新确定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高职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控制测量、地形测绘、工程施工测量、变形监测和测绘信息处理等能力,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适应工程测量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高职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为切入点,结合区域经济对测绘高端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分析测绘职业岗位(群)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确定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为核心的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即知识结构:包括文化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术知识、专业拓展知识等;能力结构:包括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和专业拓展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等;素质结构:包括思想道德素质、职业素质、业务素质、身心素质、科学.与人文素质等。

2.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目前,高职院校大力推行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结合现代工程测量技术发展现状及人才需求,我国高职院校与企业开始共同探索构建适合工学结合的要求、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如河南某职业技术学院构建了“两轮顶岗”、“项目教学、任务驱动”、“两个系统设计”课程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式;重庆某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项目导向、师生参与、实践育人、校企双赢”人才培养机制,实施“1导向、1载体、1依托、1机制”的“项目导向”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陕西某职业技术学院创新“三岗并举、六方对接”人才模式,推行“六阶段、双柔性”教学组织模式等。可见,我国高职院校对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有益探索,体现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特点。同时,高职院校探索建立的以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为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实现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奠定一定的基础。

三 构建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保障体系

高职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需要健全保障体系,如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工程测量技术”系统化的课程体系、以项目培养能力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等。

1.基于工作过程的“工程测量技术”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为了保障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需以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培养目标为前提,基于专业岗位工作过程,结合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依据基本技能、专业岗位技能、综合实践技能和职业拓展能力的培养要求,探索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工程测量技术”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该课程体系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切入点,进行课程结构和教学设计。即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理念,通过分析典型工作岗位、教学项目开发研讨,明确“工程测量技术”课程目标,将工作任务设计为多种学习情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课程群,采取“过程考核+综合实训考核”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最终实现“工程测量技术”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2.以项目培养能力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

在工程测量技术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工程测量技术”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教学内容,逐步形成以项目培养能力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有效地提高了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以项目培养能力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即高职学院与企业合作,根据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职业岗位(群)的任职需要,按照课程总体设计思路,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将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归纳,并转化为具体的实训项目和任务,创建真实的岗位训练,在课堂实习和综合实训过程中加以实施。

此外,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中的顺利实施,不仅要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和以项目培养能力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同时在校企合作、教学团队、实训条件管理制度和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还要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和评价体系,如高职院校要特别重视现代化的实训条件建设,包括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和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要特别重视双师队伍建设,全面保障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

四 结束语

高职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处在不断探索与实践中。本文基于工程测量技术发展现状及人才需求,结合高职院校大力推行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对高职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初步探讨,对探索构建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以及实施保障机制等提出了基本设想。

参考文献

人体工程学的发展例9

我国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发源于著名工科院校的信息技术类专业和力学专业,进而逐渐形成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育,后来,一些医学院校在医学物理和医用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相继开展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育,于是在我国基本上形成了这样两种类型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上述两类院校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建设发展模式各具侧重,遵循了共同的学科基础,在培养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的应用层面上有显著特点。相对来说,工科院校的生物医学工程培养模式注重工程技术的开发和功能拓展,医科院校则注重医学与工程结合、工程技术在医学中的综合应用。

1.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发展思路

生物医学工程是一种交叉学科,交叉的学科基础及其融合的紧密程度决定了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发展水平,交叉的学科发展推动着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发展,并且使得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研究领域变得十分广泛,而且处在不断发展之中。

1.1 学科发展轨迹

在中国,基于电子信息工程发展而来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主要包括生物医学仪器、生物医学信号检测与处理、生物医学信息计算分析、生物医学成像及图像处理分析、生物医学系统建模与仿真、临床治疗与康复的工程优化方法、手术规划图像仿真以及图像导引手术及放疗优化等;有基于力学发展而来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主要包括生物流体力学、生物固体力学、运动生物力学、计算生物力学和微观尺度的细胞生物力学等;基于化学材料工程发展而来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主要包括生物材料学、组织工程与人工器官、物理因子的生物化学效应等。

1.2 学科发展特点

作为交叉学科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其发展的关键在于交叉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构建一种良好的交叉结构,对推动交叉学科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对于生物医学工程这样的交叉学科的描述有一个形象的说法:交叉学科如同在不同学科之间建立起连接桥梁,如果在河两岸没有坚实的基础,桥是无法建立好的,对于生物医学工程这样一座建立在两个不同学科之间的桥来说,它的发展要求具有坚实的交叉学科基础和交叉学科紧密融合深度。那么在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构建良好的交叉结构,需要选取具有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撑的主干学科进行交叉,凝练学科方向,不能大而全,过于宽泛。

目前,医学仪器和医学成像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和发展前景,应该成为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重点发展方向。医学仪器和医学成像设备能有力推动医疗产业的发展。医疗仪器和医学成像设备是现代医疗器械产业中的主流产品,在产业发展中起着主导和引领作用。其发展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经济技术实力与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产业化驱动也是学科发展的一种动力,也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基于医疗卫生健康事业的需求和生命科学发展的大趋势,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应大力促进医学仪器和医学成像方法的学科建设,从而提升整个学科的发展水平。

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建设离不开一流的学术研究和学术成果的应用。一流的学术研究不但能提升学科的发展水平,而且能开拓学科纵深发展,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而增强学科服务社会发展的能力。学术研究的前瞻性和创新性将确保学科建设的发展动力和趋势以及学科发展的活力。

交叉学科往往具有不同程度的可替代性。可替代性程度越高,交叉学科存在的必要性就越小。如何减小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可替代性的程度是需要深入思考的,是需要提升学科的特异性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的学术研究主要包括应用理论研究和理论应用研究,应用理论研究主要涉及生物医学工程领域所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开展新理论、新方法的研究。理论应用研究主要涉及生物医学工程领域所需要解决的科学和技术问题,借助理工科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应用理论研究是理论驱动型的学术研究,理论应用研究是应用驱动型的学术研究。理论驱动型和应用驱动型是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学术研究的两种主要模式。理工科大学具有良好的理论创新基础和强大的交叉的学科背景,开展理论驱动型研究具有自身优势。医学院校具有丰富的医学资源,面临着大量需要应用理工知识解决的医学问题,开展应用驱动型研究,将很好地实现与医学的应用融合,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力推进医学的进步与发展。各自的学术优势将有利于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特色发展,从而增强其不可替代的程度,实现学科可持续创新发展。

1.3 学科体系

作为一级学科的生物医学工程,包含学科的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且该体系离不开所交叉的学科的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的支撑,此外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既要有学科自身的特色,又要具有可持续发展和一定程度上的不可替代性,这样学科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要面向医疗卫生、生物科学所涉及的重大、重要技术理论问题及基础应用开展学术研究。实现良好的学术研究定位,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

2.大数据时代的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发展

守正创新是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发展的必由之路,人类已进入大数据时代,所谓大数据(bigdata),或称海量数据,是指由于数据容量太庞大和数据来源过于复杂,无法在一定时间内用常规工具软件对其内容进行获取、管理、存储、检索、共享、传输、挖掘和分析处理的数据集。大数据具有“4V”特征:①数据容量(volume)大;②数据种类(variety)多,常常具有不同的数据类型和数据来源;③动态变化快,如各种动态数据,非平稳数据,时效性要求高;④科学价值(value)大,尽管目前利用率低,却常常蕴藏着新知识和重要特征价值或具有重要预测价值。大数据是需要新的分析处理模式才能挖掘分析出其蕴藏的重要特征信息[6。

人体生老病死的生命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涌现的生物医学大数据发生源,这种源源不断的生物医学大数据的检测、处理与分析,将给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模式识别、人工智能、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的发展将带动大数据处理技术的进步。生物医学大数据广泛涉及人类医疗卫生健康相关的各个领域:临床医疗、基础医学、公共卫生、医药研发、临床工程、心里、行为与情绪、人类遗传学与组学、基因和蛋白质组学、远程医疗、健康网络信息等,可谓包罗万象,纷繁复杂。生物医学大数据中蕴藏了种种有科学价值的信息,研究有效的大数据挖掘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对生物医学大数据进行关联和融合计算分析,充分挖掘生物医学大数据中的信息关联和特征关联和数据空间映射关联,既能为疾病的预防、发生发展、诊断和治疗康复提供系统化的全新的认识,有利于深入疾病机理研究分析,开展个性化诊疗。还可以通过整合系统生物学与临床数据,更准确地预测个体患病风险和预后,有针对性地实施预防和治疗。

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所面临的生物医学大数据主要包括多模态医学影像数据、多种类医学信号数据以及基因和蛋白质组学的生物信息数据。生物医学大数据在生物医学工程学科领域内有着广泛深远的应用前景,从三个方面应用将推动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的发展。

(1)开展多模态影像大数据计算分析。医学影像学科的发展从早期看得到,到看得清,目前的看得准,未来的趋势是看得早。只有看得准和看得早才有利于临床早期干预,提高治疗预期。医学影像大数据计算分析在影像诊断、手术计划、图像导引、远程医疗和病程跟踪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建立新的医学影像大数据计算分析模型和数值计算方法,挖掘多模态影像数据的特征数据和特征关联,将会提供强有力的影像诊断分析手段,极大地推动影像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和科学价值。

(2)开展多种类医学信号大数据计算分析。医学信号大多直接产生于生理和病理过程中的信号,能在不同层面上表达生理和病理相关机制特征。融合多种医学信号的大数据计算分析,能对生理病理过程进行更好更全面的阐释,不仅能深入了解生理病理的状态特征和过程特征,而且能实现个体健康监测和管理。可以很好地开展回顾性研究和前瞻性研究,推进系统化的医学应用研究。实现强大的多种医学信号数据的特征挖掘及特征关联计算分析。大数据挖掘能够增加准确度和发现弱关联的能力,能更好地认识生理病理现象和本质。

(3)开展基因和蛋白质组学的生物信息大数据计算分析。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系统生物学和比较基因组学的不断发展涌现了海量的需要计算分析的生物信息数据,已进入计算系统生物学的时代。开展生物信息大数据计算分析,可以拓展组学研究及不同组学间的关联研究。从环境交互、个体生活方式、心里行为等暴露组学,至细胞分子水平上的基因组学、表观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基因蛋白质调控网络,再到人类健康和疾病状态的表型组学等不同层面不同方向上实现大规模的关联计算分析,可以全面阐述生命过程机制,挖掘生命过程特征及关联特征。

人体工程学的发展例10

一 现代工程测量技术发展现状及人才需求

当代的测绘创新技术发展迅速,逐渐进入数字化、信息化的测绘时代。在现今阶段,现代化工程测量技术的领域在进一步扩展,正朝着测量数据采集和处理的自动化、实时化和测量过程控制智能化以及测量成果的数字化方向发展。

1.现代工程测量技术发展现状

第一,工程测量施工中实施的放样测量技术。如今,高新技术全站仪在大型的项目工程施工放样测量中起到关键的作用,放样措施通常运用全站仪的坐标方法进行放样测量。高新技术全站仪具备的高性能自动跟踪与远程实际遥测操作帮助施工在实际测量及动态测算上实现高效的施工操作。此外,在工程施工测量过程中,通常会运用到很多专用的施工检测仪器。

第二,大比例尺的数字测图技术与城市化信息系统的构建。在工程建设的设计以及施工中,需要比例尺较大的地形图。因此,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在工程测量中成为一项比较普遍的测绘工作。目前,全站仪、计算机测图软件的快速发展,使地面地形图测绘技术逐渐转向于数字测图技术。全站仪以及便携机、PDA连接,都是使用屏幕显示进行点位,实地现场进行编码,通过编辑生成数字地图。同时,随着全数字摄影测量的快速发展,摄影测量成图也逐渐向自动化与数字化转变,引发了摄影测量技术的革命性变革。

第三,工程的控制测量技术。工程的控制测量已作为各项项目工程选用测量施工实施的基本准则。现代化的空间定位技术尤其是GPS技术的快速发展进步,推广出了一种创新型的控制验测技术方法,推动工程的平面控制验测发生创新变革。在实际的工程线路测量过程中,普遍应用了GPS进行快速定位及RTK高新技术实施线路工程控制测量。现阶段,全站仪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工程施工测角及测距操作的精度,且可实施自动识别、全面跟踪及精准目标方向检测。同时,应用全站仪设置工程的以控制网及导线网为主要措施的展开项目工程施工控制测量。

第四,工程测量中应用的变形监测技术。工程的变形监测技术即施工工程的建筑物及其引发的地表发生变形的监测。现阶段的GPS技术是工程的变形检测技术施工操作的关键方法,已普遍应用在矿山开采中的施工地表、工程项目桥梁、施工的坝顶及滑坡的变形监测中。在其实施的变形监测中,新型的自动高精度全站仪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2.工程测量技术发展的人才需求

第一,系统掌握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如通晓控制测量、地形测量、工程测量、数字化测图等基础测

绘知识,掌握GPS、GIS和RS等新技术,了解现代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状况与前景。

第二,具备良好的基本工程测量技能。工程测量技术是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掌握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各种工程测量仪器以及计算机操作和使用能力、熟练使用各种测量数据处理软件及数字化成图软件能力、基本的数据分析能力以及较强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和工程测量生产组织管理能力等。

第三,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工程测量技术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注重对人才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使其逐渐形成职业意识和准则。

二 高职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高职院校要培养适合现代社会需求的工程测量技术人才,必须探索合适的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其首要任务是需要确定其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1.高职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按照社会对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的基本要求,结合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与测绘行业需要,高职院校需要重新确定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高职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控制测量、地形测绘、工程施工测量、变形监测和测绘信息处理等能力,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适应工程测量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高职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为切入点,结合区域经济对测绘高端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分析测绘职业岗位(群)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确定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为核心的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即知识结构:包括文化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术知识、专业拓展知识等;能力结构:包括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和专业拓展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等;素质结构:包括思想道德素质、职业素质、业务素质、身心素质、科学.与人文素质等。

2.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目前,高职院校大力推行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结合现代工程测量技术发展现状及人才需求,我国高职院校与企业开始共同探索构建适合工学结合的要求、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如河南某职业技术学院构建了“两轮顶岗”、“项目教学、任务驱动”、“两个系统设计”课程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式;重庆某职业技术学院建 立了“项目导向、师生参与、实践育人、校企双赢”人才培养机制,实施“1导向、1载体、1依托、1机制”的“项目导向”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陕西某职业技术学院创新“三岗并举、六方对接”人才模式,推行“六阶段、双柔性”教学组织模式等。可见,我国高职院校对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有益探索,体现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特点。同时,高职院校探索建立的以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为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实现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奠定一定的基础。

三 构建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保障体系

高职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需要健全保障体系,如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工程测量技术”系统化的课程体系、以项目培养能力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等。

1.基于工作过程的“工程测量技术”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为了保障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需以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培养目标为前提,基于专业岗位工作过程,结合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依据基本技能、专业岗位技能、综合实践技能和职业拓展能力的培养要求,探索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工程测量技术”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该课程体系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切入点,进行课程结构和教学设计。即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理念,通过分析典型工作岗位、教学项目开发研讨,明确“工程测量技术”课程目标,将工作任务设计为多种学习情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课程群,采取“过程考核+综合实训考核”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最终实现“工程测量技术”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2.以项目培养能力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

在工程测量技术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工程测量技术”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将职业资格标准融入教学内容,逐步形成以项目培养能力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有效地提高了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以项目培养能力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即高职学院与企业合作,根据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职业岗位(群)的任职需要,按照课程总体设计思路,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将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归纳,并转化为具体的实训项目和任务,创建真实的岗位训练,在课堂实习和综合实训过程中加以实施。

此外,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中的顺利实施,不仅要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和以项目培养能力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同时在校企合作、教学团队、实训条件管理制度和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还要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和评价体系,如高职院校要特别重视现代化的实训条件建设,包括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和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要特别重视双师队伍建设,全面保障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

四 结束语

高职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处在不断探索与实践中。本文基于工程测量技术发展现状及人才需求,结合高职院校大力推行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对高职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初步探讨,对探索构建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以及实施保障机制等提出了基本设想。

参考文献

人体工程学的发展例11

2.“新工业革命”与教育革命的关系。显然,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无法回避新工业革命的影响和挑战,教育革命与新工业革命之间的关系是辩证与统一的关系。实际上,无论是杰里米里夫金,还是胡迪利普森和梅尔巴摩曼,在阐述新工业革命成功的必要条件时,都论述了新工业革命的发展对教育变革提出了内在要求。2011年,杰里米里夫金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一书中,专门用了一章的篇幅(第8章)阐述“教育要面向第三次革命”,指出知识型员工成为核心竞争资源,任何一次工业革命都是对劳动力的解放,与此同时又提高了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他认为“除非我们能改变我们的世界观和行为,否则,第三次工业革命就会夭折”。2012年,彼得马什在他的著作《新工业革命》中提出了“制造业中人的问题”。同样是在2012年,克里斯安德森在《创客:新工业革命》中集中关注的是在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大潮中涌现的“创客运动”,提出了新工业革命中创新模式的重要变革和人的创造潜能的发挥与聚集问题。2013年,胡迪利普森和梅尔芭库曼则在《3D打印:从想象到现实》一书中,以“教室里的工厂”为题(第9章),明确指出“3D打印颠覆传统教育方式”。2013年以来,“新工业革命时代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这一重要议题引起了国内外一些有识之士的关注与重视,周宏宇认为教育必须进行全方位的转变,包括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30]。徐莉从教育视角对新工业革命的本质内涵进行审视,认为“人本特征”是新工业革命的最为根本和核心的本质内涵,人的改变是变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又是变革能否成功的核心条件[31]。周洋考察了工业革命与英国教育兴衰之间的关系,认为“教育国家主义的兴起已经无法让英国弥补早工业化后期形成的教育弱势”[32]。滕珺将新工业革命与中国教育现代化相关联,阐释了“三个面向”教育思想的新时代内涵[33]。因此,我们认为,教育变革特别是工程教育变革,是“新工业革命”的重要内涵之一。

二、新工业革命的发展对工程教育的影响与挑战

对工程教育而言,“坚持内涵发展,全面提高质量”是目前国家改革与发展的大政方针,面向未来的工程教育发展方向和路径选择,则需要我们从适应新工业革命的视域加以全面的考察与深化研究。近几年来,随着国际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战略规划与行动计划的陆续颁布与实施,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成为业界研究讨论与实践探索的一个焦点[34][35]。新工业革命的到来与发展,对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对工程教育的质量与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回答“工程教育如何面对新工业革命的发展与挑战”这一重大问题,首先要认识新工业革命对工程教育的影响和挑战。

1.工程教育外部环境的变化。工程教育起源于国防建设和产业发展的需求,产业发展的水平和质量与工程教育的水平和质量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因此,工程教育体系是在产学结合———与工业革命、产业体系发展的互动与融合过程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科学与技术、市场与经济、社会与文化等多层次因素及它们之间的交叉与互动,构成了动态、复杂的工程教育的外部环境。在新工业革命时代,工程教育外部环境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这些重要的变化将集中突出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技术变革范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现在的技术变革模式已不同于过去,技术融合成为当前技术突破和创新的一个重要趋势。技术革命的重大突破会以某一项技术为基础推进技术体系的变革,进而产生工业革命和产业引领。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例,尽管信息技术已经存在并发展了很多年,但在这一轮新工业革命中,信息技术呈现出与工业、社会管理深度结合的显著特征。从技术角度来看,这次新工业革命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多技术多学科融合产生的技术上的变革。以3D打印为例,3D产业链上游包括材料技术、控制技术、光机电技术、软件技术,中游立足于信息技术的数字化平台,下游则涉及国防科技工业、航空航天、汽车摩配、家电电子、医疗卫生、文化创意等行业,其发展将会深刻影响先进制造业、工业设计业、生产业、文化创意业、电子商务业及制造业信息化工程[36]。(2)工程创新模式的变革与协同创新的导向性。新工业革命的到来与发展,使创新模式呈现出多元化和系统化发展趋势,并将进一步推动由科技推动型创新、市场拉动型创新向设计驱动型创新的创新模式演进。创新模式的演化,本质上是创新过程知识组合结构的演化,科技推动型创新本质上是科学、技术、工程知识发展推动的创新;市场拉动型创新是科学技术知识与市场知识双轮驱动的创新;设计驱动型创新是科技知识、市场知识和社会文化知识三轮驱动的创新模式[37]。与此同时,在新工业革命时代,需要通过重大“平台创新”与持续“微创新”有机结合,全面推进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应用创新、管理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集成、协同与良性互动,才能真正实现有效创新驱动的产业升级,逐步形成产业高技术、产品高附加值、全球市场高占有率的战略产业运作体系。创新模式的演进历史体现了创新知识谱不断扩张的过程,而集成创新与协同创新进一步体现了工程与工程实践的系统性,都对工程教育体系的变革与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3)产业变革范式的重大改变———产业融合,将改变现有的产业分工与体系格局。工业的发展史表明,当今产业变革的一个重要变化趋势是产业融合创新与发展,新工业革命的产生与发展会进一步加剧这种变化。产业之间的界限开始变得模糊,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互联网公司与传统企业、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正在深化发展,企业的兼并重组与跨界经营也日益普遍。(4)人力资源需求结构产生重大变化。新工业革命的核心要素是高技术的劳动力,在以数字化与智能化制造为基础的新工业体系中,一线的蓝领工人会越来越少,需要大量的人进行编程,或者操纵数字化和智能化设备。比如,近几年,美国制造业中的普通劳动力数量下降,而受教育程度高的劳动力群体大幅增加。因此,新工业革命推动劳动力与就业需求结构产生重大变化,需要大批新型工业化人才。上述工程教育外部环境的重大变化,将对工程教育产生的重大影响,我们可以将其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1)影响和改变工程专业的设置。现代工程教育体系就是在不断适应工业革命、产业发展环境与要求的过程中建立与发展起来的,新工业革命到来要求工程教育在更广泛深入的产学合作中改革与发展,世界各国也在大力推动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这些新兴产业的崛起与发展,需要工程教育的专业设置与其相适应,势必影响和改变工程专业的设置。产业的转型升级与新产业形态的产生,产业发展模式的改变,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日益广泛与深化,“大科学”、“大工程”的发展势必要改变与重组工程教育发展的学科基础和知识体系,需要工程教育的专业体系进行动态优化和适时调整。(2)改变工程实践环境和工程训练模式。新工业革命时代,技术与工程创新速度加快,新技术的应用引发工艺技术、系统流程、生产方式、管理模式与商业模式的变革,进而进一步深刻改变工程实践的性质和工程教育模式。以制造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制造模式与生产方式变革为例,基于创客模式的社会化创新完全改变了原有产品的设计模式———消费者深度参与设计;而3D打印以“机器生产机器”与“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合一”的模式,完全颠覆了传统的产品生产方式,在产品设计、复杂和特殊产品生产、个性化服务等方面已显示其独特优势。这些新的技术与模式正在重新定义“制造”和“生产”。因此,工程实践与工程训练的模式将受到重大影响,需要跟上产业发展变革的步伐。(3)影响和改变工程教育的要素和范式。工程教育环境的复杂变化,创新模式的持续演进,对工程教育范式的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工业革命的发展相适应,工程教育范式的发展可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①技术范式阶段。与科技驱动型创新模式的第一阶段技术驱动型创新模式阶段同步发展,形成于工业发展初期,鼎盛至20世纪50年代。其形成是为了适应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初期的简单生产和工艺创新的需要,师徒制传承方式成为工程技术教育的主要模式,注重工艺技术在工艺创新中的作用,推进了技术拉动型创新模式发展。但是随着工业经济时代的飞速发展,工业创新和产品创新竞争日趋激烈,院校式工程教育模式开始萌芽和涌现,推进了工程学科体系和课程体系的持续丰富,并催生了本科、硕士和博士不同阶段的工程教育层次结构。工程教育技术范式重视工程实践,强调技术应用和实践操作,以培养现场工程师为主要目标。②科学范式阶段。与科学驱动型创新模式阶段同步发展,主导时期为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以美国为代表,研究型大学承担起了通过知识生产推进知识流通和知识消费的重要使命,并确立了工科课程划分的若干基本方针,创立了工科的学科体系。科学范式的主要特点是高度重视数学和科学,强调工程科学和理论分析,工程师的培养模式与科学家的培养模式趋于雷同,工程甚至被认为是科学的应用分支。③工程范式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兴起工程教育体系再造、改革和回归工程实践的浪潮,工程教育范式发展到工程范式阶段。工程范式源于非科技型元素在创新过程中的作用不断得到提升与挖掘、对工程教育体系的深刻反思和对工程变革的积极回应。随着社会发展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全球化、新技术革命的深远影响和可持续发展观的树立,社会需求的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出现,产品创新竞争日益激烈,在科学范式下培养的工程师已经很难应付技术、市场、文化等融合产生的复杂性问题,培养兼具卓越技术、广博知识、适应团队合作,且具有系统性思维的工程师已经成为产业升级和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工程范式的回归与发展,重新诠释并体现了“科技以人为本,工程造福人类”的工程教育理念[37]。以MIT主导的CDIO工程教育改革为例,被认为是是回归与推进工程范式发展的典型代表,开创了开放式、重实践、综合性的新型工程教育模式。CDIO理念高度重视文化、市场、科技等不同来源的知识在创新实践中的重要作用,以产品的构思、设计、实现和运营等全环节生命周期管理为抓手,重新梳理了工程教育课程体系,在构思和设计阶段强化了文化、市场和科技等知识要素在产品创新中的运用,在实现和运营阶段又传承了科技知识在实现产品功能方面的支撑作用。也就是重视构思、设计、实现和运营过程中工程师知识能力素质图谱的重构,从工程教育课程理念、课程计划、课程实现和学习评价模式等各方面提高学习过程的开放性,重视创造力的培养和发挥。新工业革命的来临与发展,工程范式面临进一步发展和深化,需要积极回应大数据、大科学、大工程、大产业的产生与发展,进一步适应新工业体系与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变———智能、生态、和谐、合作、共享与可持续发展。

2.工程教育体系的不适应。工程的本质属性、工程系统环境的复杂变化及其相互作用,决定了创新模式的演变和工程教育范式的演进,工业革命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也是工程与工程教育发展价值观与模式发生变化的过程。在知识经济、新工业革命时代,创新竞争日趋激烈,创新知识不仅需要科学技术领域的学科交叉,更需要市场研究、社会文化等社科人文学科的知识融合,知识需求图谱明显拓展,创新素质和能力要求也显著提升,这些因素和需求,将要求和导致工程教育范式、教育体系进一步变革———在适应工业与社会发展模式变革中转型升级。现行的工程教育体系是在传统工业化过程中建立与发展起来的,与传统的工业化的技术体系、工程实践模式、生产方式相一致,批量化、流程化和标准化等特征显著,无法适应新工业革命时代对工程人才培养的高素质、多样化、个性化和创新性的要求。因此,现行的工程教育体系弊端日益凸现:人才培养理念陈旧,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人才培养的规格与质量不清晰,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针对性,人才培养模式缺乏特色,实践教育模式与工程实践脱节,不能适应与满足新工业革命和社会转型升级发展的需要,需要全方位的变革。结合对我国工程教育现状的分析[38][39],现行工程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和不适应,主要表现如下:(1)教育思想观念陈旧。表现在工程人才培养体系的顶层设计、教育理念、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及其总体思路等方面,没有与全球工程创新、工程教育范式演进同步发展,也与国家战略需要结合不够紧密。尽管我国为适应全球性工程教育体系再造、回归工程实践改革浪潮,从2010年开始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当前工程教育理念发生了明显转向,出现了开始向注重创新实践的工程范式回归的良好态势,但是从课程体系设置、课程教学、实践教学和学生评价等环节来看,工程人才的培养模式基本趋同,工程教育改革的效果还不明显。以当前工程教育的课程体系为例,还基本上处于传统组织模式阶段,缺乏适应现代工程特点的变化。比如,基础课与相当部分的专业基础课还是按照科学教育的理念组织的,主要考虑学科体系的完整性,没有按照工程的需要加以重组;专业课主要以还原论为基础,缺乏工程的系统思维和综合思维;课程体系改革和课程内容的更新重组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学科定义、设计理念、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方面,都有待于根据工程的特点进行深化改革。(2)人才培养制度和模式单一。具体体现在人才培养结构、层次体系不够完善,传统学科相对齐全,交叉学科、新兴学科发展不足,与新兴产业崛起、经济结构转型、增长方式转变以及产业结构内部优化升级的发展趋势还存在较大距离,缺乏快速响应调整机制。在我国现有的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和层次结构中,代表传统工业的工程专业规模较大,而对应于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能源工业、现代服务业等优先发展产业的专业结构尚未形成。与此同时,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清晰,技术工程师、系统工程师和研究型工程师的培养体系还未形成,高层次、高技能、创新型工程人才缺乏。因此,工程人才的结构、规格和质量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3)知识体系与教学体系的不适应。新工业革命时代的到来,大数据、大科学、大工程开始崛起,不仅工程技术知识面临大量更新,一些传统的经济、管理、法律理论或知识也面临失效与革新。这尤其表现在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空间科学、生物与生命科学、海洋与能源科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及其交叉学科领域。因此,工程教育知识体系面临多方面、多层次的更新与创新,要求工程教育的学科基础、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适应这种新变化。比如,在机械、材料、信息技术等工程学科的教学体系中,缺乏与3D打印技术相关的课程与实践环节,还停留在部分学生的课外兴趣研究层面。另外,教学体系的设计与运行还未实现与现代工程教育范式变革的同步。正如一些学者在分析“卓越计划”的发展现状时指出的那样,现有课程设置、课程教学和学生评价环节的改革还需加大力度推进:在课程设置方面,知识、素质和能力培养的目标不匹配,知识结构偏重于基础科学知识的教学,而人文、社会、经济、管理等方面知识的课程偏弱,素质能力的针对性课程比例明显偏低;在课程教学方面,教师、教室、教材的“三教式”传统教学模式依旧是主流,课程语言定式化,研究型教学、数字化教学、网络化教学等较薄弱,实践训练碎片化,制约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创造性潜能的发掘,影响到构思、设计、实现、运营等系统性实践思维的构建;在学习评价方面,书面考试依旧是教学结果评价的主要形式,教学过程的评价手段单一,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进一步影响到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敏捷回应。(4)人才培养平台薄弱。教学平台、科研平台、创新实践平台和校园文化平台等平台对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的支持欠缺。在教学方面,研究型教学、数字化教学、个性化教学、国际化教学等方面的平台支撑有限;在创新实践方面,主要表现为课内课外结合、教学科研结合、校内校外结合、国内国外结合等方面不够紧密,尤其是工程实践训练的欠缺,使得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不强,缺乏对现代工程所必须具备的有关管理、经济、社会等方面知识的了解,以及参与现代工程的领导、决策、协调、控制的初步能力和管理素质。在校园文化方面,还需要真正形成“敢为人先,鼓励成功,协作创新,允许失败”的创新文化氛围。(5)社会创新氛围和环境欠缺,协同和创新机制薄弱。一方面,在社会传统文化与价值观中,还缺乏崇尚科技创新与工程创新,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等因素,专业选择也存在“逃离工科”的现象,这些势必成为影响创新型工程人才的发掘、培养和成长的不利因素。另一方面,新工业革命环境下,以核物理、空间、信息、生物、新材料、系能源等为代表的新工业体系的崛起和快速发展,其显著特点是科学与技术一体化、科技与产业一体化、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强调工程教育范式与教育体系系统性、实践性、创新性的一体化、社会化、国际化和多样性的统一和协调,工程教育的转型与发展是一个改革、协同与创新的复杂社会系统工程。因此,面向新工业革命的现代工程人才培养,需要多学科教育、多模式教育和多元化培养,同时需要政府、学校和社会多方面、多层次的协同,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目标才能实现[40]。

3.国际竞争的挑战———发达国家工程教育适应新工业革命的改革探索。从实践的维度和国际动向进行审视,为主动应对新工业革命的挑战,2009年以来,发达国家都纷纷提出与实施自己的新工业革命与社会发展战略,这些战略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各国的发展战略无不涉及新兴产业人才开发与教育的重大改革。以下动向表明我国工程教育还面临来自国际竞争的挑战:美国出台的“重塑制造业”即“再工业化”的战略行动计划,重要目标之一是“建立一个具有国际竞争性和创新型的教育体系,使其人才在应对日益加深的知识密集型经济时代做好准备”。美国政府正在有组织、有计划地“调动在互联网世界成长起来的下一代年轻人参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积极性与创造力”。美国政府认为,美国的高中和大学都需要开始培养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人才,课程安排也需要把重点转移到前沿信息、纳米技术、生物科技、地球科学、生态学、系统理论以及各种职业技能,包括制造和销售可再生能源技术,将建筑转化成小型的发电厂,安装氢气和其他存储技术,搭建智能公共事业网,制造使用氢燃料电池的交通工具,建立绿色物流网络等。如俄亥俄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的学校开始试验新的课程表,学生的作文题目包括“智能电网将如何改变你的人生和你未来的职业”。在圣安东尼奥市的总体规划中提出,在新得克萨斯农业机械大学校园旁边建设第三次工业革命科技园,这样就能让大学各个部门的研究精英和研发第三次工业革命技术和应用软件的公司携手合作。欧盟一直在努力寻找新一轮技术革命的突破口,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开发力度。欧盟“2020年可持续与包容性智能发展战略”中有一项促进智能增长的创意即“创新联盟”、“青年人流动”和“欧洲数字化”。其中“创新联盟”的具体措施包括改善企业创新条件,启动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创新伙伴关系”和“知识伙伴关系”等。“青年人流动”包括整合并扩大欧盟的流动性计划、大学和研究者计划,启动青年就业框架政策等。日本提出的旨在遏制经济衰退实现新的增长的“2020新成长战略”中,其2020年人才战略目标是实现各类学术成果要以达到世界最高水平为目标。而其主要途径是在高等教育方面,完善奖学金制度,保证大学教育质量,完善和强化研究生教育,培养对未来挑战充满信心、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大显身手的人才。鼓励大学与国际接轨,积极接纳留学生。进一步挖掘教育方面的需求,推动职业教育。把握与迎接新工业革命,关键是要培养出适应新工业革命需要的各类优秀人才。

三、我国工程教育应对“新工业革命”挑战的对策

1.转变工程教育的理念与指导思想。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新工业革命给全球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与挑战,工程教育是受影响与冲击最大的教育领域,最大挑战之一是如何打造适应新工业革命、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工程教育体系。工程教育改革的讨论与探索实践进行了多年[42]~[45],但现在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还需要置于“新工业革命”这一新视域或坐标系中加以考量。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那样,新工业革命时代,不仅需要“具备驾驭数字化和智能化设备的人才,以及能研发出更加智能的、生命的、个性的新材料、新设备等高端创新人才”,还特别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分享、和谐”[46]。新工业革命的发展目标是建立生态和谐、绿色低碳、合作共赢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其发展观凸显“人的价值”和人才的“全人内涵”。也就是说,新工业革命需要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创新型人才,需要具有全球视野与全球思维,兼具工程伦理意识、创新意识、合作意识、发展意识和服务意识,具有更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这就需要工程教育要进一步发现与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升为核心,以“大教育”观、“大工程”观和“大教学”观[47]统领工程教育与人才培养的理念与指导思想,改变长期以来那种“批量化、标准化、固定化”的人才培养理念与模式,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定制培养。因此,工程教育必须突破专业教育与技能教育局限性,强化科学与人文素养的融合与平衡,真正做到知识、素质与能力三位一体。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工业革命的本质最终表现为一场“人的革命”、教育的革命,特别是工程教育的革命。

2.人才培养目标的细分与定位。新工业革命背景下,首先需要提升人才培养目标:要与新工业革命需要的个性化、创新型人才需求相适应,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创新型人才,使他们具有信息化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能够将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人类价值紧密结合;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跨学科的知识背景、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和与他人分享的意识;具有健康的身心;具有亲近自然、热爱社会的素养。其次,迫切需要改变当前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单一、规格不清晰的问题,构建面向不同目标的分类、层次化的人才培养体系[48]。高等工程教育可以探索按工程科学家、研发型工程师、系统工程师、现场工程师,以及优秀的工程管理与服务型工程师等类型实施分类培养。

3.工程教育体制与机制改革。为适应新工业革命的发展,要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核心,进行教育体制和机制的变革,特别是要抓住制度创新这个重点[49]。比如,在政府与学校的关系上,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需要协调与平衡;在评价机制上,需要打破单一的学校评价模式,形成学校评价、家庭评价和社会评价的多元化评价机制;学校需要拥有更多的办学自,招生体制也将发生重大变革,形成灵活自主的人才选拔机制;学习者拥有更多的机会;加快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构建具有更深层次的社会参与的现代大学治理结构。

4.专业知识体系的拓展与深化。随着新工业革命的发展,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日益显著,大量的新技术、新知识不断涌现,创新体系与能力建设的范式与模式也发生了重大改变[50],不仅伴随着科技的创新发展,也改变了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模式,还促进了商业模式与管理的变革,知识的呈现方式也发生了改变。这实际上意味着包括工程学科、经济学科与管理学科等在内的许多学科知识日趋陈旧甚至过时,工程教育的知识体系面临重组与优化。因此,人才培养计划与课程体系面临如何及时反映新技术、新学科的新发展以及学科知识之间的交叉与融合,这是当前我们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

5.人才培养模式变革。保罗麦基里曾指出,“迎接第三次工业革命,政府应该注重教育而非规划未来”。我们说,重视教育本身就是规划未来、赢得未来的最重要基础。新工业革命在使我们面临重大挑战的同时,也为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战略机遇,而当下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是能否抓住这一战略机遇的重要抓手。在新的发展环境下,工程教育领域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特别注重“三个面向”———面向新工业革命、面向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与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机结合与互动,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51][52],打造动态、开放、合作、互动和协同的育人共同体和一体化教育生态系统。

6.工程教育实践育人体系的构建。作为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工业革命的发展和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型,要求构建面向创新人才培养的新型实践育人体系与运作平台,这一平台融教学平台、科研平台、校园文化平台与社会实践平台于一体,能够整合学校与社会两种教育资源、教学与科研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做到与科学技术发展前沿零距离、与产业发展和实践前沿零距离,将校内的科研基地与实验室向企业或研究机构延伸,实现创新人才培养要素与资源的有机结合与互动,在开放、竞争、合作、互动与共享的实践环境中发掘、培养和造就创新型人才[53]。7.教学模式的变革。新工业革命使教育教学模式面临许多挑战,新工业革命对教育的重要影响之一在于通过互联网平台与电子教育业务模式形成了全球化的教学环境和学习环境,在此环境下,交互式网络学习平台(如MOOC)、微课堂、反转式课堂、游戏化学习、虚拟社区与现实课堂一体化等新兴教学模式的不断涌现[54][55],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时间和空间分布,可实现超时空的学习和互动。因此,新工业革命背景下的教学模式会发生许多革新性的变化,教、学、管都要适应探究式教学、研究性教学、互动式教学和数字化网络化教学的需要。这就要求:(1)教学需要注重从学科中心、教师中心、课程中心向学习者中心、自主学习中心、资源整合中心转变,注重从固定的、短期的、封闭的学校教育转向动态的、终身的、开放的教育。(2)教师角色与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大教学观”,完成角色多元化的根本性转变,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的知识传授者,而应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领者、促进者与服务者,以及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3)学习观与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树立“大学习观”,能充分利用日益丰富和先进的教学技术与资源拓展学习的时空观,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适应课堂学习、在线学习、网络课堂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多种学习模式,能在开放、全球化、探究与实践的环境中锻炼与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合作精神、协作能力与创新能力。

四、工程教育变革的核心与本质

处在新工业革命背景与新发展环境下的工程教育的变革与发展,既面临变革的重大挑战,又面临发展的难得机遇。其变革与发展的核心和实质,就是建立面向新工业革命与人类社会新发展模式的新的工程教育体系,培养兼具可持续发展与社会责任意识、全球视野与人文情怀、合作共享与协调发展的多样化、高素质创新型人才[56]。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中国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既要走全球开放、共享与国际化的道路,同时又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中国特色意识,坚持践行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适应中国改革与发展的社会需要,在改革中弘扬优秀的文化教育传统与精神,才能不至于在全球化与新工业革命时代迷失方向。为此,面对新工业革命的挑战,我们需要进一步全面、系统地审视工程教育的技术、管理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以“大发展观”、“大教育观”谋划和统领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从顶层设计到日常的教学管理、从教育理念的转变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从机制与体制的变革到教学模式的改革、从知识体系的重组到教学方法的创新等,进行全方位的、系统化的变革和创新。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