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城乡一体化的内涵

城乡一体化的内涵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2-19 15:22:55

城乡一体化的内涵

城乡一体化的内涵例1

城镇化这一发展路径,需要特有的规划学科支撑。城乡规划这一科目,整合起了建筑学、人居环境特有的学科、风景园林这一科目,创设了特有的学科群。这一新颖的学科群,带有开放的倾向。伴随教育的延展,要延展现有的科目构架,逐渐创设出新颖门类。实践表征出:城乡规划学这一级学科,应当结合社会的发展不断的更新和创新。

一、一级学科建设的必要价值

(一)现有的建设状态

城乡建设这样的多年实践,在建筑工程这一科目以外,折射了独立学科特有的建设价值。城乡规划这一范畴内的学会、学术范畴的多样刊物、一级这个层级内的行业学会,都带有城乡规划特有的执业注册。教育部认可这一范畴内,还涵盖了预设的指导委员会、城乡规划关联的评估主体。城乡规划这一范畴的研究所、创设出来的地方杂志、既有的出版机构,都在逐年递增着。

(二)从业队伍的延展

城乡规划特有的从业队伍,也凸显出递增的总倾向,形成了带有独立特性的新体系。统计数值表征出:这一行业既有的从业人员,递增了十几万人。去年年底,多个层级的事务所、预设的代表处、设计范畴内的工作室,已经获取了可用的资质。城乡规划师这一特有的职务,经由多年发展,已经构建出了职业资格这一机制。城市规划学会,是特有的一级学会,经由登记,被划归成科协成员。

(三)创设带有特色的路径

城乡规划学建设成为一级学科,是综合模式特有的新要求,也是城镇化这一必备趋势。近些年,伴随经济的延展、城镇原有规模的递增,现有的各类城乡,都需要专门范畴内的建设人才。因此,培育出带有综合倾向的新人才,关涉着各个层级的持续发展,也关涉着综合态势下的建设安全。为此,城乡规划这一科目,作为特有的一级学科,很好的化解了现有的制约困境,助推实践及调研的延展。近两年促动城乡统筹,增添区域稳定。

二、复杂的建设路径

(一)涵盖多个城市建设层面

城乡规划这一科目,被划归成一级科目。因此,细分出来的二级学科,应涵盖特有的区域发展、城乡预设的规划设计、社区住房特有的规划设计、历史遗产预设的保护规划、生态环境的管控及保护、细化的规划管控。

第一,区域预设的发展规划,涵盖了如下层级:区域发展特有的政策战略、规划这一范畴的城镇化。预设的调研内涵,涵盖了如下分支:某一区段发展、区域以内的城乡统筹、城乡特有的经济学、预设的土地规划、城镇化特有的本源理论、预设的发展对策。

第二,住房及社区预设的规划,涵盖了如下层级:区段内的住房政策、房地产这一范畴内的规划、社区特有的建构计划。预设的调研内涵,可以分出:城区区段内的住房管控政策、住区开发及关涉的房产开发、社区的管控及接续建设。

第三,历史遗产预设的保护计划,涵盖了如下层级:城乡特有的历史延展规划、历史文化这一范畴的保护计划。调研的预设内容,可以分出:城市特有的建设历程、历史延展的本源原理、历史及文化延展的规划保护、乡镇特有的遗产保护。

第四,城乡特有的建设管控,涵盖了如下层级:城乡这一范畴的建设,以及接续的管理路径。这一范畴的主体内涵,涵盖了关涉安全防灾的特有计划、城市区段内的管控及建设、关涉管理的预设法规、乡村区段内的管控及建设。

(二)应对着不断变化的外部条件――如现有的气候变化

城乡规划是关涉生态环境的预设规划,涵盖了如下层级:城乡特有的生态计划、城乡这一范畴的安全防灾。调研预设的内涵,可以分出:城乡范畴内的生态理论、乡村现有的保护规划、社会架构下的基础设施、工程建构的预设规划。城乡预设的设计规划,涵盖了如下层级:城市预设的规划原理及路径、城市及乡村可用的规划。预设的调研内涵,涵盖了如下分支:城市特有的设计计划、城乡规划这一范畴的本源原理、城市及乡村预设的规划路径、城乡景观特有的建设路径。

随着气候的不断变化变化,城乡规划要有特有的侧重点,不断更新生态的管控及保护。近些年,由于注重城区建设及关联的乡镇建设,忽视掉了生态管控及保护,这就造成偏多的气候难题。为应对这一状态,城乡规划既有的分支,就要涵盖气候的考量。

三、城乡规划原有的观念更替

城乡规划特有的根本理论,带有系统化的特性,以及普遍的特性;这样的理论,是城市延展这一历程中的认知形态。城乡规划带有复杂特性,以及综合特性,关涉着不同范畴内的价值根基。因此,规划关涉的本源理论,也可分出多个层级,带有丰富性。具体而言,这一理论根基,整合起了自然科学、关涉的社会科学、带有人文特性的多样艺术。

城乡特有的空间延展,涵盖了固有的发展规律、城区预设的空间组织、城区以内的土地利用、城市关联的环境描画。如本源理论,主要明晰城市特有的发展状态、演变及更替的总规律。经由这一层级的多样理论,可以明晰实践对象独有的更替规律。它涵盖着经济这一范畴的、政治及交通这一范畴的子系统。

城乡规划关涉的观念更替,涵盖了预设的规划属性、规划特有的技术及路径。城乡规划细分出来的根本内容、城市空间关涉的组织内容,都被涵盖进这一范畴。通常而言,这一范畴的概要内涵,是规划依循的总构架、潜藏着的演进关联、操作路径下的技术解释。人居环境特有的科目,构建出学科群。带有开放特性的体系构架,还会吸纳更多分支。

结束语

经过多年发展,城乡规划这一科目,已经形成规模偏大的支撑架构;这样的体系,是学科建构的本源保证。最近几年,城乡规划学这一科目,被列为特有的一级科目后,渐渐累积完善。。城乡规划成为一级学科后,需要不断的更新与创新,与时俱进,解决不同时期城乡发展呈现的不同问题。研究及并构建不断更新和创新新的学科体系,这样的目标,已经形成惯常的共识。

参考文献:

城乡一体化的内涵例2

Abstract:Through the study of changchun city ecological its big black mountain area location and summari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analysis, put forward its development of villages and towns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improvement of regional ecological macro background, combined with "much starker choices-and graver consequences-in" period to enter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new urbanization transition stage of development, put forward its new village urbanization path selection model of exploration, namely the ecological urbanization mode, "in situ urbanization" - "the urbanization" as the core of the model, the special tourism new town - the dominant mode based on industry. After its village and town planning, on the premise of "ecology" and further put forward 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ecological planning strategy for the combination of different stages in the villages and towns planning, then points out that the new type of urbanization to comprehensively promote the space structure,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 comprehensive ecological transformation of structure, system and culture really realize ecological new town.

Key words:ecological headwater ; new urbanization ; the urbanization path ; the ecological urbanization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6)-10-53(5)

引言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首次将“美丽中国”纳入五年计划,进一步明确了“十三五”期间应贯彻落实品质提升的理念,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1]。随着内外部环境和条件的深刻变化,“十三五”时期,城镇化必须进入以提升质量为主的转型发展新阶段。

以《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为纲,目前,我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新型城镇化的各种有效途径和模式。然而,能否找到一种新型城镇化路径,来解决土地与发展、生态与发展之矛盾。作者将视角选择在位于城市郊区生态涵养区这一城镇化发展矛盾多发区,试图寻找一条基于生态观的城镇化路径。基于生态观的空间规划应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基本规律,兼顾经济发展规律,通过生态调查、生态判断、生态反馈等规划设计方法和规划对策,对生态环境发展进行预测、评价和控制,构建各种功能流、物质流、能量流能够安全、有序流动的村镇空间格局,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和社会、生态损失最小,使得作用在村镇土地之上的自然、经济、社会三大生态系统得到健康、可持续发展,实现新型城镇化目标。

1 研究区综述

1.1 研究区区位

长春市生态涵养区主要指长春市东南部大黑山脉区域,包括新立城水库水源涵养区、石头口门水库水源涵养区、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及大黑山脉腹地范围其他自然资源在内的生态涵养区(见图1)。大黑山脉是长白山余脉,横贯吉林省中部,植被丰富,覆盖茂密的树林,有优越的自然生态资源基础条件,是长春市以及吉林省中部地区整个生态系统的物质源和能量源,也是该区域生态系统保持稳定的基因库与能量库。另一方面,分析东北地区水系分布及水资源特点可以看出,长春市的水源主要来自于松花江流域,主要水源地也分布在大黑山脉沿线,因此,对大黑山脉及其南及东南部水体环境进行保护,既是对长春市水资源安全进行保证的重要战略。另外,对大黑山脉沿线生态环境、植被加强保护,也是长春市生态战略的必然选择(见图2)。

1.2 研究区发展现状分析

1.2.1 生态安全格局现状分析

长春市大黑山脉生态涵养区生态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农田、居民点、度假村和城市建设用地不断蚕食现有的自然环境用地,使得大黑山脉生态涵养区呈现人工化斑块包围自然斑块的发展状况,同时由于各级对外交通以及城乡道路的进一步分割,使得整个涵养区呈现生态破碎化、人工化发展趋势,整个涵养区生态系统的连续性和整体性破坏严重。

涵养区林地主要是以水源涵养林、特别是人工林为主。森林生态质量为中级,人工林面积较大,但存在林相单一,植物群落结构简单、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处于法定保护区(如水源涵养林地、森林公园)内的植被相对较好,而在法定保护区地区,局部地段植被破坏严重,对涵养区生态系统循环和动态平衡具有重要调节作用的植被,正在受到各种人为活动侵蚀。甚至在一些法定保护区的,同时存在因矿产资源的开采带来的对植被进行破坏的现象。农田占涵养区土地面积比例较大。涵养区农业多数是农户自家小片耕种,机械化率较低,效益较低,造成劳动生产率较低。耕地类型主要是旱地,水田较少,而且部分耕地位于坡地,部分坡地坡度大于 15 度,不仅影响生态环境质量,从而进一步构成对水库污染的威胁。

1.2.2 村镇发展现状分析

涵养区内含净月镇、玉潭镇、新立湖镇(见图3)、永兴街道、劝农山镇(见图4)等小城镇及所辖多个乡村,随着人类活动强度加大,乡镇发展,建设用地不断增加,整个涵养区呈现人工化斑块侵蚀自然斑块的趋势,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的景观破碎化程度越来越高,涵养区作为长春城区发展的重要生态屏障的生态功能面临挑战。

村镇产业主要包括农业、林业、少量工业及休闲旅游业。耕地以分散的小片自留地为主,生态涵养区具有发展休闲旅游业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涵养区生态休闲旅游、民俗旅游和观光农业生态旅游等形式休闲游发展迅速。度假村、农家乐、采摘园等类型用地不断增加,无序扩张,造成对森林植被的侵蚀与分割。但是,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还属于粗放式扩张的阶段,在旅游服务产品的特色、服务水平、卫生标准,以及从业人员的培训、营销方式、管理模式等方面,都亟待提高。旅游用地及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垃圾、废水等对环境的破坏在加重,所以需要对环境容量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政策对环境进行保护。

2 基于“生态观”的涵养区村镇新型城镇化模式选择

2.1 生态城镇化模式

涵养区村镇作为区域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城市提供生态屏障、维系区域生态平衡的功能。长期以来,乡村建设用地低效蔓延导致生态空间破碎化,“低、小散”的乡村工业污染严重,极大地破坏了乡村的自然生态系统,加剧了乡村地区人地关系的恶化。“十三五”期间,涵养区村镇规划需本着“集约发展”的理念,通过划定村镇各类功能性空间,严格控制村镇建设规模,推动村镇用地的高效与集约利用;本着“区域融合”的理念,加强村镇生态系统与周边生态功能板块的联系,融入区域生态网络的大格局中;本着“绿色发展”的理念,引导循环型工业、生态旅游和有机农业等资源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构建村镇生态产业体系;本着“低碳生活”的理念,完善乡村沼气工程、污水净化系统的建设,通过建设“乡村文化绿道”,将村镇整合进区域休闲网络,整合配置城乡公交网和村镇公共设施[2]。

新型城镇化要把生态建设融入城镇建设之中,以智能城镇、绿色城镇、低碳城镇,环保城镇为主要核心内容。在新型城镇的建设中要注意经济产业的发展要做到集中布局,节约城镇土地用地,智能城镇主要体现在对现代科技的运用,例如“三网融合”、”4G”概念、城市污水智能化处理系统等。建设成一个高科技信息化的智能城镇。绿色城镇建设就是在新型城镇建设的时候要使绿色农业、绿色食品业、绿色城市环境等,使绿色覆盖整个新型城镇。低碳城镇建设就是在新型城镇建设过程中要遵循能源消耗最低、废弃物排放最少、循环综合利用的原则。

2.2 “就地城镇化”――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模式

“十三五”时期,我国城乡发展进入转型提升期,为乡村城镇化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多挑战,乡村转型的特点正从以往“经济增长导向”向“离土不离乡”的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关注规划中“乡村性”的培育和影响,着力解决“半城市化”问题,实现“人”的深度城镇化。2013年,在谈及城镇化时将农村城镇化提升到与城市城镇化同样的高度,认为城镇化的健康发展,需要有高度发达的农村支撑[3]。

在传统的城镇化模式下,农民和生产资料由乡村向城市及发达地区转移。随着乡村经济的发展,农民不再盲目地向大中城市迁移,而是在原居住地以中心村或小城镇为依托,实现就业创业,生产增收。同时,政府不断完善公共设施、发展社会公共事业、提升农民素质、改变其生活方式,逐步形成新城镇,实现就地非农就业和就地市民化,即“就地城镇化”。就地城镇化是降低城镇化建设成本的最佳选择,是预防和治理“城市病”的重要抓手。就地城镇化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就地城镇化是城乡一体的城镇化,城乡一体是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就地城镇化既是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趋势,也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手段。城乡二元结构使农村地区不能公平共享现代化的发展成果,造成城乡差距的不断扩大,推进农村的就地城镇化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其次,就地城镇化能够实现“人的城镇化”,“人的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核心。在传统城镇化模式下,地方政府往往进行“摊大饼”式的城市扩张,而对公共设施、公共服务以及社会事业等关注不够,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就地城镇化则是在经济发展、公共设施和社会事业等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才形成城镇,这就避免了工作岗位与人口、公共服务与需求等不匹配现象的出现,有利于实现“人的城镇化”。最后,就地城镇化是工农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工农协调发展是就地城镇化的重要保障。就地城镇化是建立在农业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的基础上的,农村就地城镇化还必须要有产业支撑,只有发展农村工业才能促进稳定就业,“乐业”才能“安居”,实现就地城镇化必须首先实现工农协调发展。所以,城乡一体化、人的城镇化和工农协调发展是就地城镇化的基本要义[4]。

2.3 特色旅游新型城镇模式――基于产业主导的模式

涵养区村镇区位条件优越,位于大城市近郊,城镇化道路选择可以大城市为中心建设旅游新型城镇。涵养区村镇通过建设长春市近郊旅游休闲区,打造成旅游休闲度假的目的地,形成旅游城镇发展模式。打造特色旅游小镇的中心思想是要有独具的特色,就是将现有的城镇转化成独具特色的新型城镇,要注重融入民族风情的元素。同时,旅游景区由“点状经营”向“区域发展”升级,树立“大品牌”、“大景区”理念。长春市乡村旅游发展应克服目前景区点状分散经营的缺陷,扩大单一景区的发展规模与运营项目,形成以核心景区为支撑的乡村旅游集聚区,或者多景区联动集群发展,逐步实现由“点状经营”向“区域发展”的升级,形成区域性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和大品牌共享,这样既有利于强化景区品牌,同时可以实现区域联动发展和产业联动融合,形成具有区域性支撑和引领效应的“大品牌”、“大景区”。特色旅游城镇的发展模式,不单单是简单的旅游,还要有一定的基础性产业支撑。形成特色旅游城镇和基础产业相互支撑,使新型城镇化得到良性循环发展[5]。

3 基于“生态观”的涵养区村镇规划策略

3.1 优先进行涵养区生态系统规划

以生态保护为区域发展的前提,对涵养区生态系统进行整体规划。涵养区作为长春的生态屏障和水源保护地,主要任务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对山体、森林、湖泊、湿地、农田、林网、人工绿地等自然斑块进行有效保护,尤其对花卉基地、风景名胜区、休闲公园等绿色斑块进行保护。提高生态绿地系统多样性,使不同类型绿色生态斑快形成生态涵养区综合生态系统。 加强对涵养区交通道路、江河岸线、大中型水库、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水土流失易发区的生态公益林建设。处于特殊生态区域背景下的涵养区应以大面积生态基质为载体,让城市、城镇、乡村、建筑等人工斑块镶嵌其中,形成在自然生态基质中镶嵌人类活动空间的用地布局。

建立城乡空间发展与生态资源保护平衡发展新的思路,建立以生态资源保护为出发点的土地使用的模式,提出划区保护的生态保护模式。将生态涵养区划分为核心保护区、保护区以及生态敏感区。核心保护区是指现有的法定保护区域,包括新立城水库、净月潭风景名胜区、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等,该保护区域要求除了必要的科研设施外,禁止其他开发建设,现有村屯、居民点可以结合生态规划与土地调整逐步外迁;保护区指法定保护区,现有天然林、天然次生林、人工林等对维育本区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作用的植被生长良好的地区,保护区应加强生态脆弱地段的植被恢复,并且禁止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建设;敏感区指区域内现有的耕地、荒地、矿山废弃地等人为活动强度较大和水土流失严重的生态脆弱区,该区内的开发建设必须合理确定建设强度、规模。

3.2 生态理论与方法在村镇规划不同阶段的结合

在正确认识人与生物、自然、环境等关系的生态观基础上,对城乡空间生态和谐的未来状态趋势进行预测,并提出保持该趋势发展的空间建设措施和对策,包括生态效率、生态活力和生态稳定等三大目标导向,目标导向的确立是对城乡生态系统辨识和规划途径初步确定的过程。

在要素分析方面,主要针对空间建设的土地资源进行分析,不仅对使用性质、相互关系和面积大小等进行调控,更重要的是把士地资源看作是自然立体构成的三维复合体,对士地资源的物质改造是人类活动价值的体现。它突破了传统城乡土地及空间利用模式,在空间规划中体现土地内在的生态潜能与生态价值。

在规划目标、空间形态设计和空间建设等各个规划程序中,充分体现动态系统控制、系统关联等生态控制理念。

规划编制程序包括:生态调查、生态评价、生态反馈、生态补偿、生态分区、结合生态工程的规划等,试图将各种生态因素和循序渐进的规划方法加以实现或趋近规划目标。

4 结语

新型城镇化要全面着力推进空间结构、产业结构、制度与文化结构的全面生态化转型,真正实现新型城镇的生态化。新型城镇化要把生态理论与方法融入城镇规划与建设之中,以生态参与规划的编制、实施及管理的全过程。在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与规划建设中,注重生态、“人的城镇化”、产业选择与文化、信息化融入。建设符合新时期适于人居的智能城镇、绿色城镇、低碳城镇。

参考文献:

[1]谢霏,吴蓉,李志刚.“十三五”时期乡村规划的发展与变革[J].规划师,2016(3).

[2] 肖红娟.珠江三角洲地区乡村转型及规划策略研究 [J].现代城市研究,2013(6):41-45.

城乡一体化的内涵例3

中图分类号:F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2)04-0113-04

“十二五”规划纲要确立了推进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目标,吹响了我国农村向城镇化发展全面进军的冲锋号。而在当今信息时代,城镇化建设的目标定位必须将信息化作为其主体内涵,推进它的途径抉择也必须是信息化发展的路子。由此在当前我国城乡间存在严重数字鸿沟的情况下,通过数字化成长引领农村城镇化发展就成了必然的战略抉择,非如此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农村在各方面相对落后的面貌。

一、当今时代城镇化的本质内涵是信息化,推进城镇化的目标是构建信息化的城镇

在以信息经济为主导的时代大环境下,所谓城镇化就是以信息化、知识化为本质内涵的城市化。正如美国著名经济与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所指出的,“信息时代引入了一种新都市形式,即信息化城市。”按照他的信息经济理论,信息时代的城市和城镇的特性应该是:其一是建立在知识基础之上的,其二是围绕网络组织起来,其三是部分地由流动的空间组成的。他所说的这样的城市、城镇,不是以往概念上的仅以一种形式而存在,而主要表现为一个社会经济运作的信息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以网络为特征的信息流动空间取代了原来的城市地域空间。由此,推进城镇化的目标,就是要构建以知识经济为内涵、围绕网络形式组织起来的社会经济结构,亦即信息化的城市结构模式。具体到当前我国农村推进城镇化的要求,就是除让一部分农民进城工作而转为大中城市的居民外,大部分农民要就地向县城或附近城镇聚集,来建设以上所说以信息化为主体支撑的,并与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相结合起来的小型化的城镇群体。例如江苏省张家港那样的城镇群体,除其结构规模小于大中城市外,其构成模式基本是按照信息化的小城市样式,以知识、数字、科技为内在支撑、围绕数字网络形式组织起来的。又如河南省新乡县的刘庄、龙泉镇和小冀镇京华社区,它们在通过数字化成长之路使农村向城镇化发展方面,做了许多积极的探索,为我国广大农村面向城镇化发展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二、“鸿沟”阻碍农村面向城镇化发展,数字化成长是跨越它的必由之路

(一)我国城乡间存在严重阻碍农村面向城镇化发展的数字鸿沟

城乡数字鸿沟是指农村居民同城市居民间在拥有信息技术、信息能力和开发利用信息资源方面存在的差距。根据国家有关信息部门在四年前的调查,我国农村信息技术综合指数仅为城市的35%,其中城市居民固定电话普及率是农村居民的162%,移动电话普及率是农村的2.5倍,城市居民家庭计算机拥有量是农村的16倍,城市网民普及率是农村网民普及率的6.5倍。这种城乡数字鸿沟,是城乡间在技术、知识、经济、社会等多层面上存在信息差异的综合反映。从技术层面看,它是信息通信技术不均衡扩散在城乡间引发的技术鸿沟;从知识层面上看,它是城乡间在获取和利用信息、知识方面存在巨大差距而表现的知识鸿沟;从经济层面看,它是城乡经济水平的不平衡在网络经济发展中所反映出的经济鸿沟,并能够导致城乡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这种由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应用的差异引发的城乡在技术层面、知识层面、经济层面、社会层面所形成的多层面的“鸿沟”,在很大程度上隔断和割裂开了城乡间的信息沟通和经济联系,显示出了乡村与城市间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上存在的巨大差距及其形成差距的根本动因,严重阻碍了农村面向城镇化发展的步伐。

(二)数字化成长是农村跨越“鸿沟”、面向城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对作为不同主体之间信息差异的数字鸿沟的填补、消除,必然要求通过数字技术的发展和数字含量的繁衍增殖来实现,即必然要求通过数字化成长的方式来实现。而数字化作为信息化的内涵体现,实现它的技术与量能的增长又必须建立在信息化发展的基础上。这就是说,只有通过信息化发展搭建数字化成长之桥,才能够使农村得以用之来跨越城乡间的数字鸿沟而实现城镇化发展。另从信息化作为城镇化本质内涵的界定看,它也必然导致农村推进城镇化的途径抉择也只能是走信息化发展的道路。这是因为在此情况下,一方面,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差距主要表现为信息化的差异,信息化的差异只能通过信息化发展的方式来消除;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这种信息差异又是造成整个城乡间一切差距的根本原因之所在。由于城乡间对信息、知识获取和利用条件、能力在很大程度上的不对称,就造成了其在经济发展、文化进步以至人们的收入、消费上的巨大差距。因此,从根源上消除整个城乡差别也就必须通过信息化发展的途径。

三、推进农村数字化成长、跨越城乡数字鸿沟应采取的战略举措

(一)要把信息化发展放在整个农村经济建设的首要地位来抓

城乡一体化的内涵例4

据现阶段规划体系来看,既有宏观,又有微观,两者之间又存在中观的系统。既有综合性,又有专业性,这些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规划在不同地域、不同行业内起着重要的作用。实现国家的城市化(或城镇化)的快速增长必须重视城乡结合地带的有序控制和科学规划,变无序的混乱、自发状态为有序的合理组织状态[1]。

1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内涵与外延

内涵与外延是刻画概念的2个方面。内涵是本质,外延是范围。城乡一体化是针对城乡结合部,即城乡交融或城乡连接的地带。这是一个带有较为模糊性的地域范围,它是冲破行政界限而因城与乡内在联系形成的模糊地域(地带)。因而它的外延也必然是不确定的,确定的是内部关联度较强的分野。因此,城乡结合部,既不同于城市总体规划的郊区规划范畴,因为郊区规划是被动式的辅助性规划;也不同于乡村规划,因为乡村规划面对的对象是乡村内部地域。按照区域规划的某些理论,也很难明确地解决城乡结合部的具体问题。如人口布局、劳动力布局、流动人口管理、产业布局、交通设施、仓储设施等方面[2]。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今天,因各种流动的不断加强,承担这些流动的载体建设客观上要求科学预测与规划。笔者将城乡一体化规划的概念拟定为:对城乡结合部具有一定内在关联的城乡交融地域上各种物质与精神要素进行系统安排称之为城乡一体化规划。

2过去处理城乡结合部问题的途径与弊端

一般而言,区域规划是对一定地区范围内进行科技、经济、资源、社会、基础设施协调发展的总体规划。但在实际操作中,并未对城乡结合部地区(或地带)进行专题研究。如果将城乡一体化规划纳入进去就会对区域规划的内容起到补充完善的作用。对各级城镇体系规划而言,如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以及镇(乡)域村镇体系规划,是依照行政区划的体制而划定地域范围,并未针对城乡结合部地区(地带)做出明确性的展开研究。因为过去的规划序列层次缺乏这一现实及长远来看都非常重要的规划类型,所以给予城乡一体化规划明确的地位须早提上议事日程。如果不将城乡一体化规划成为独立的研究课题,则不利于规划的完整与系统性的建立,造成实践中的规划空白点产生及矛盾的解决滞后等问题会更加突出。一般而言,传统及现实规划中城镇体系规划是针对市县域内各种聚落群体的空间组织部署。但实际应用上仅侧重在对市县域集政治、经济、文化等中心为一体的市区(或县城)的性质、规模及发展方向的宏观论证与规划,而对近郊卫星镇并未能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如总体规划中的郊区规划,只是以服务于市区(或县域)为主要任务,而没有从“融合”、“一体”的角度刻画城乡结合部的深刻内涵与外延。对于绝大多数的城乡结合部,都存在着人口流动与管理、产业布局确定、发展方向定位性的预测、基础设施的需求量等诸多的问题,而且与传统行政意义上的区域规划相比,其更具有活跃、动态、变动等因素。在规划的宏观安排上及战略的选择上具有极大的变化特点。为此,如不进行总体上的科学合理部署,一方面可能产生滞后的结果,另一方面可能产生阻碍城区的进一步发展或影响市区(县城)的发展。同时,对农村地域的推动也将不利。

可以预见,城乡结合部的区域类型在国家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今天,必以其强大的活力而为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挥重大的作用,应该及时有效地给以足够的重视,并及早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3城乡一体化规划在规划序列中地位的认识

城乡一体化规划由于其规划的对象与一般的规划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因此它作为一门独立的专项规划是明确的。但共性的存在又使其必须在规划序列中占有一定的位置。一是它的规划对象是一种区域(地域)。这就决定了它属于一种区域规划的类型。但又由于规划对象的范围确定性差,而模糊性强,在界定规划对象(即一定范围内的区域)时,首先要做的工作便是界定规划对象的范围,这需要引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做前导性工作。因此,它就不同于行政意义上的省域、市域、县域、镇域、乡域等区域规划,也不等同于因自然因素所制定的某些江河流域专题规划。因此,也决定了该项规划的先决条件是划定城乡结合部的范围,因此,与传统规划程序有别。二是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各种物质与精神因素与广义上的区域规划总体上一致,但由于该区域的要素流动性较强,是一个各项要素均活跃的区域,因此它应该在理论指导和方法论指导方面有自身的需求[3],这可以进一步地探索与研究。三是基于上述2方面的认识,可以设想,城乡一体化规划应该说是一种区域规划的变种。因此,它应属于区域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

4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内容与方法

规划内容:规划范围的界定、规划的依据、规划的指导思想、规划的期限、规划所采用的理论与技术方法简介、城乡结合部的现状调查及研究、城乡结合的宏观区域环境分析、城乡结合部的总体发展战略、城乡一体化规划(经济发展规划、社会发展规划、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基础设施综合规划、居民点体系规划(等级规模结构规划、职能分工结构规划、空间地域结构规划)、措施的操作建议、可行性的分析与研究)[4]。城乡结合部的宏观区位分析图、城乡结合部的规划范围界定图、城乡结合部区域现状评价图、城乡结合部发展方向方案图、城乡一体化规划总图、城乡一体化规划专项规划图、(经济(产业)发展与布局图、人口和劳动力发展与布局图、环境评价及控制图、资源可持续利用意向图、居民点(聚落)体系规划图、城乡结合部基础设施布局图)。

规划方法:在系统分析总原则下采取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定位分析、定时分析(纵向与横向、定性与定量、定位与模糊、近期与远期、宏观与微观、现实与理想、总体与阶段)。

5参考文献

[1] 王洪跃,张雄.湖北省城乡一体化评价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0(6):397-398.

城乡一体化的内涵例5

1.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城乡景观文化营造也不断呈现出新的态势。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城镇化率已达52.6%,进一步促进了城乡在空间、时间上的联系,但我国拥有几千年的农耕文明,相应地形成了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村落景观文化。在当前快速城镇化的进程中,由于缺乏对区域内城乡景观文化的整体研究,再加上经济效益的驱使,一些存在几百甚至上千年的村落空间连同其景观文化正在逐渐被城市“蚕食”。

在快速城镇化的推动下,尤其是在城乡统筹、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统筹考虑城乡景观文化的统筹营造,成为城乡规划、景观设计以及相关部门不容忽视的战略问题。

2.景观与景观文化

2.1 景观文化

景观文化本质上也是一种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来,国内外出现了很多关于研究景观文化的理论文章,但作为一个开放性的文化体系,景观文化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一个明确、统一并被广泛认可的概念与诠释。沈福煦先生在《中国景观文化论》中指出,景观文化除包含大量的艺术文化内容以外,还具有更多的社会文化属性,与社会伦理、意识形态、、生活习俗及价值观念等有关。中国的景观积淀着中国文化,形成一种独特的人文地理性质[1]。

2.2 人、景观与景观文化

人与景观文化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从人类与自然发展的视角而言,人类在改造自然营造景观的同时创造了景观文化,反之,景观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又影响了人类营造景观的行为,两者在发展中相互制约,在制约中相互促进。

景观文化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价值观念在景观营造过程中的物化表现,集中体现在所获得的技能、景观以及在营建景观过程中所蕴含的文化意识。同时,景观的受众受到景观所传达的文化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影响,在受到熏陶的同时,逐渐被这种“景观文化”所同化。从这个角度来分析,人与景观文化的互动包含两个基本过程,即景观的营建过程和景观的使用过程,但在两个过程中人类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在景观文化营建过程中,人类不断的熟悉景观材料,掌握营造技艺,使之不断满足自身需求,完美呈现价值观念、等文化内涵,也就是景观文化的创造过程;另外一方面,在景观使用过程中,景观文化所体现的深刻内涵又反作用于受众,影响其行为模式、思维方式,进而影响其社会观、价值观,使得景观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3 景观文化的统筹营造

3.1 尊重自然,现代呈现---人文的关怀

景观是人类与自然长期相互作用的物质产物及精神载体,体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生活方式,是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历史见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一直以它特有的朴实、宁静、和谐的意境存储在人们的记忆深处。

从人类与景观文化关系的角度来看,景观设计与景观文化都离不开人的参与,是以“人”为核心的,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现代城乡景观文化的营造从物质和精神层面都要以人为核心,体现人文关怀,景观设计的内容和形式应能被人感知、理解和接受。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文关怀是城乡景观文化统筹营造中最本质的要求。

特定的景观符号和设计手法是传统景观艺术的重要文化载体和艺术表现形式,也是一定区域内独特的历史文脉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重要基础。伴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亦使得现代城乡景观的表现形式不断更新,极大的丰富了现代景观设计的语汇。

3.2 追寻历史,发展内涵---文化的延续

景观是城乡空间独特美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建筑、街道、山脉、丘陵、森林、农田等,在自然环境和人文背景下共同构筑了城乡空间的视觉主体。历史文化是城乡空间独特景观文化的源泉,在城乡景观文化的统筹规划中,积极从历史文化中汲取养料,不仅能促进景观文化的发展,创新景观设计的手法,丰富城乡景观文化的深刻内涵,而且也是对区域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城乡空间景观特色的重要呈现。

但在现代城乡空间景观文化统筹规划中应辩证的看待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综合考虑各方面制约因素,这就意味着在城乡空间景观文化统筹构建中,不仅要追溯区域文化、传承历史,而且要在传统城乡空间景观文化中注入新的活力,赋予其新时代的内涵与形式,使得城乡景观文化的历史记忆在创新中发展、在创新中延续。

3.3 多元共生,城乡统筹---廊道的营造

人类在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同时,人类的活动亦使得自然景观分割开来,景观的流动功能受到严重阻碍,也使得不同区域景观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被隔离开来。因此,加强孤立景观斑块之间以及斑块与种源之间的联系,促进景观文化的相互交流、融合与发展成为当前景观文化统筹营造中的重要课题。

国外关于廊道的理论研究经历了雏形、绿色廊道、遗产廊道三个阶段。遗产廊道(heritage corridors)是一个与绿色廊道相对应的概念,是拥有特殊文化资源集合的线性景观[4]。遗产廊道在强调遗产的历史文化价值的同时,作为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区域化趋势和“绿道”思想结合的产物,还整合了遗产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使之成为集文化性、生态性与经济性相统一的景观文化的线性“综合体”。

4.结语

城乡景观文化的统筹营造,是运用现代景观设计手法,将景观文化融于景观规划、设计、营建的全过程,烘托景观的文化氛围,在景观中体现传统的地域文化,让景观文化的受众感受到当时当地独特的文化内涵。景观作为城城乡空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提供物质上的使用功能的同时,也给人们以精神上的享受、文化上的熏陶。因此,在城乡景观文化统筹营造中,在加强、改善和优化景观空间的使用功能的同时,又要在梳理传统景观文化的基础上,注入时展新的活力,保持景观文化的人文关怀、历史文脉以及厚重的精神内涵。

参考文献:

[1]沈福煦.中国景观文化论[J].南方建筑,2001(1).

[2]麦克哈格著,芮经纬译.设计结合自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

[3]李和平,肖竞.我国文化景观的类型及其构成要素分析[J].中国园林,2009(2).

[4]俞孔坚.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5]李伟,俞孔坚,李迪华. 遗产廊道与京杭大运河整体保护的理论框架. 城市问题,2004(1).

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城镇化背景下城乡景观文化共生研究---以河北省为例》(项目编号:HB12SH035)。

城乡一体化的内涵例6

中图分类号: G322 文献标识码: A

0 引言

2013年9月13日至14日,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科学划分功能区域、加快建设五大功能区的意见》。渝东北地区被划为生态涵养发展区,这个以三峡库区为主的区域,面临着新的发展要求。除了要实现生态涵养的要求,更有要实现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库区社会和谐稳定的要求。渝东北生态涵养区各区县都迅速提出了各自的生态涵养发展的思路与规划,但是总体仍然是发展战略性规划,产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与环保要求居多。而区县相对较小的地理空间,需要更具体的空间落地规划和实施指导,不能够简单照搬重庆直辖市全域主体功能区划分的方式来落实规划意图,而要探索以实施导向的区县生态涵养规划编制思路,引导规划有效实施。本文结合万州区生态涵养发展规划编制的探索来进行分析。

1、渝东北生态涵养区的背景与要求

1.1背景

重庆首次将全域划分为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五大功能区”,并根据各自定位,在产业布局、人口分布、生态建设等方面作出了调整。五个功能区域在更大的空间格局和区域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以更好地推动重庆大都市区的发展和建设;划分生态涵养发展区和生态保护发展区,是为了正确处理加快发展与保护生态的关系;明确各区域功能定位、发展重点和发展方向,目的是强化五大区域联动,更好地突出整体性、互补性和联动性,实现全市一盘棋发展,引导形成主体功能明确、板块之间联动、资源配置优化、整体效能提升的区域一体化发展格局。在五个功能区域划分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考核机制,充分发挥考核评价的引导和激励作用。

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包含11个区县,以万州为核心,包括1个大城市(万州),10个中小城市,196个小城镇,面积约3.39万平方公里。截止2011年底,该区域户籍人口为1096万人,常住人口为833万人,城镇人口为325万人,城镇化率为39.02%,城镇人口占全市比重20.24%。该区域地区生产总值为1723.56亿元,占全市域比重17.03%。该区域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农产品主产区,长江流域重要生态屏障和长江上游特色经济走廊,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和特色资源加工基地。需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引导人口相对聚集和超载人口梯度转移,着力涵养保护好三峡库区的青山绿水,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1.2要求

在五大功能区的划分中,也对渝东北生态涵养区提出了以下重点要求:

一是把万州作为重点开发区加快建设,发展特色产业集群,承接周边地区人口转移,建成三峡库区经济中心,带动形成万(州)开(县)云(阳)特色产业板块。

二是增强梁平县、丰都县、垫江县、忠县、开县等国家农产品主产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县城及市级特色工业园区开发,构建农产品特色经济板块。

三是增强城口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等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县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因地制宜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产业,构建特色旅游经济带。

四是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培育壮大有资源依托、环保水平高、吸纳就业多的特色优势产业,重点发展特色资源加工、机械加工、轻纺食品、生物医药、清洁能源、商贸物流等。严格控制并逐步淘汰落后产业。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人文旅游,加快建成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把旅游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

2 万州生态涵养发展规划编制的探索

2.1万州生态涵养发展的基础

万州是重庆第二大城市,地处三峡库区腹心。目前该流域内蕴藏着全国1/3的水资源和3/5的水能资源,拥有全国1/2的内河通航里程,是我国水资源配置的战略水源地、实施能源战略的主要基地、珍稀水生生物的天然宝库、连接东中西部的“黄金水道”和改善我国北方生态与环境的重要支撑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万州区幅员面积3457平方公里,境内山丘起伏,最高点海拔1760米,最低点海拔120米,中山、低山、丘陵面积占90%以上,少平坝和台地,且零星散布。境内河流、溪涧切割深,落差大,呈枝状分布,均属长江水系。境内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共13条,溪沟93条,总水域面积为108.66平方公里。在不计基本农田的因素下,万州全区适宜建设用地约为 71.1平方公里,较适宜建设用地约为 475.1 平方公里。万州适合进行城市建设用地的承载力约为190万人左右。通过GIS分析,得出铁峰山、方斗山、七曜山以及长江沿线是低安全格局区域,是保障生态安全的最基本保障,是城市发展建设中不可逾越的生态底线,需要重点保护和严格限制。

2.2万州生态涵养发展的总体思路与空间布局

规划到2020年基本形成生态涵养发展的总体格局,功能区划清晰,发展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对主要森林、水源、景区、生物多样性保护较好,形成重点生态涵养保护区域的新发展态势。形成以中心城区及各镇乡的合理城镇体系结构,新农村聚居点为主的乡村居住空间体系,人口分布更加科学,城乡低碳绿色建设和宜居水平大幅提升。基本建成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体系。社会事业更加发展,文化内涵更加浓郁,实现“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全区生态涵养发展形成“一核、两轴、多点”的重点开发空间格局,形成四带五片保育与涵养的生态保护空间格局,总体形成开发与保护有机结合,城乡空间一体的生态涵养发展的新空间结构。

一核 ―― 中心城区

两轴 ――长江和318国道两条重点发展轴线

多点 ―― 41个镇乡小城镇和若干乡村聚居区、特色产业项目、旅游、能源基地,围绕各中心,与生态环境有机融合的点状网络结构

生态保护空间格局:

四带――长江及沿线、铁峰山脉、方斗山脉、七曜山脉等四片重点生态保障区

五片――甘宁龙沙武陵片、分水李河片、白羊太安片、龙驹罗田白土片、余家后山片等五片主要集中生态保育发展片区

图1开发空间格局规划图

2.3万州生态涵养发展功能区类型与空间布局

在全区生态安全格局分析基础上,按照不同国土空间所承担发展与涵养方面的不同特点与职责,宜建则建,宜养则养,将全区国土空间划定为城市建设区、城镇建设区、乡村聚居区、农业保养区、生态保障区五类功能区域,对各类分区进行诠释、定义,在不同功能区综合落实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和产业空间布局规划的主要要求,实现“五规合一”协同。

城市建设区以城市综合发展为主,促进产业和社会事业充分发展,引导区域人口集聚,是最主要的城市生产生活空间。

城镇建设区以城镇特色发展为主,优化空间布局,缓解生境压力,促进人口集聚,适度发展第二产业和商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是主要的城镇生活空间。

乡村聚居区以农村人口聚居为主,新建与改造相结合,节约资源能源,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可适当发展乡村旅游等第三产业,是主要的农村生活空间。

农业保养区以发展生态农业为主,引导人口有序转移,主要发展特色农业、观光休闲等产业,是主要的农业性生产空间

生态保障区以生态涵养为主,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适当发展旅游度假等第三产业,是主要的生态空间。

2.4镇乡生态涵养涵养发展的引导与管控

对全区53个镇乡街道的国土空间结合其具体情况科学划定功能区域,分别明确各区引导建设内容与禁止建设内容,既要充分发挥各镇乡资源优势,又要落实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部分镇乡街道拥有前述5类功能区,部分也只拥有其中的几种。各镇乡街道规划以发展规划图、生态涵养管控(负面清单)图及发展管控说明(表)进行表达,如下图案例。

图2龙沙镇生态涵养规划图

2.5规划的实施与运用

本规划探索实施的路径。规划提出经政协协商,党委政府审议,人大审批后实施,严格执行,不得随意调整或突破。对禁止性要求等要重点监督。原则上3年修编一次,修编前对实施情况应进行评估。具体建设时还应按照土地利用、城乡规划建设、环境保护等规划的要求,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及程序进行。

要求各镇乡街道要加强规划的实施,在招商引资、项目选址等活动时要对照本规划,作为宏观指导要求。在城市规划、小城镇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规划进行动态调整时,要以本规划作为中观指导依据。项目审批时,要以本规划作为具体的审批规划依据。

同时也要加强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制度设计与实施。探索完善生态涵养发展指标评价体系。

3 实施导向的区县生态涵养发展规划方法与思路

万州生态涵养发展规划的编制,在以下实施导向的重点编制思路与方法探索,为直辖市区县主体功能区规划向实施层面探索提供了有益的支撑。

3.1多规协同的规划

生态涵养发展是区县域发展思路的调整,空间布局的优化。而传统的城乡建设规划、国土规划、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等各自引导着发展和项目实施。为了生态涵养发展规划意图的落实,就必须要协同各大规划的重点要求,协调各大规划在空间落地等方面的一些矛盾,在新的生态涵养发展思路下形成新战略、新布局,同时又探索把生态涵养规划的要求,反转到城乡建设规划、国土规划等传统法定规划的更新落实,实现动态的有机融合状态。

3.2生态规划要点把控

生态涵养发展规划中“生态”是重点。而各规划中涉及到的生态要素众多,规划综合时既要考虑实现产业转型、城乡空间布局优化、生态环境保护等重大内容,更要重点关注关键生态要素的管控,主要有水源地及相关区域,集中林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等,石漠化、地灾点等生态修复区域。规划既要加强保护,也要通过人为的建设,形成更优的生态空间结构和发展应用模式。

3.3镇乡生态规划的管控

镇乡是规划实施的重要单元。当区县城成为发展的重点区域,项目的建设、生产运行有较严格的控制。而镇乡成为生态涵养的重要空间,一是镇乡小城镇发展中容易忽视环境类基础设施建设,也是环境污染小企业的重点集聚地,人居环境较差。二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不注重对生态意义重要的资源保护,部分农业、畜禽养殖等造成面源污染。本次规划强化将各区域层面规划意图、法规要求结合镇乡实际情况,细化到每个镇乡街道空间,重点强调了生态管控的要素与要求,并以镇乡领导、管理者容易懂,便于使用的图表方式来表达,明白每块国土空间适合干什么,不能干什么,运用于发展战略布局、招商引资等工作情况,大大增强实用性。

3.4 GIS的空间规划叠加与分析

在规划技术方法上,加强了GIS的空间规划叠加与分析技术的应用。首先是GIS技术对全域生态本底进行分析,重点对山脉、水系、森林和需要控制的景源、地灾点进行分析,结合地形坡度等进行分析,综合评判生态安全格局,成为规划研究的基础。再者对各大规划(如城规、国土、交通、环保等)的要求分解并转化为空间发展布局或管控要素线,进行综合叠加来推导方案,并与生态基础分析叠加评估,增强了规划的科学性。

3.5非法定规划的实施应用探索

城乡一体化的内涵例7

Key words: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way; content and method

中图分类号: TU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前言

我国规划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得以重视,在自身行业的发展中已日益形成了庞大的独特体系。而且,随着发展的需求,规划系统不断地补充与完善,业已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体系。据现阶段规划体系来看,既有宏观,又有微观,两者之间又存在中观的系统。既有综合性,又有专业性,这些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规划在不同地域、不同行业内起着重要的作用 [1]。一、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内涵与外延内涵与外延是刻画概念的2个方面。内涵是本质,外延是范围。城乡一体化是针对城乡结合部,即城乡交融或城乡连接的地带。这是一个带有较为模糊性的地域范围,它是冲破行政界限而因城与乡内在联系形成的模糊地域(地带)。因而它的外延也必然是不确定的,确定的是内部关联度较强的分野。因此,城乡结合部,既不同于城市总体规划的郊区规划范畴,因为郊区规划是被动式的辅规划;也不同于乡村规划,因为乡村规划面对的对象是乡村内部地域。按照区域规划的某些理论,也很难明确地解决城乡结合部的具体问题。如人口布局、劳动力布局、流动人口管理、产业布局、交通设施、仓储设施等方面[2]。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今天,因各种流动的不断加强,承担这些流动的载体建设客观上要求科学预测与规划。笔者将城乡一体化规划的概念拟定为:对城乡结合部具有一定内在关联的城乡交融地域上各种物质与精神要素进行系统安排称之为城乡一体化规划。

二、过去处理城乡结合部问题的途径与弊端一般而言,区域规划是对一定地区范围内进行科技、经济、资源、社会、基础设施协调发展的总体规划。但在实际操作中,并未对城乡结合部地区(或地带)进行专题研究。如果将城乡一体化规划纳入进去就会对区域规划的内容起到补充完善的作用。对各级城镇体系规划而言,如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以及镇(乡)域村镇体系规划,是依照行政区划的体制而划定地域范围,并未针对城乡结合部地区(地带)做出明确性的展开研究。因为过去的规划序列层次缺乏这一现实及长远来看都非常重要的规划类型,所以给予城乡一体化规划明确的地位须早提上议事日程。如果不将城乡一体化规划成为独立的研究课题,则不利于规划的完整与系统性的建立,造成实践中的规划空白点产生及矛盾的解决滞后等问题会更加突出。一般而言,传统及现实规划中城镇体系规划是针对市县域内各种聚落群体的空间组织部署。但实际应用上仅侧重在对市县域集政治、经济、文化等中心为一体的市区(或县城)的性质、规模及发展方向的宏观论证与规划,而对近郊卫星镇并未能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如总体规划中的郊区规划,只是以服务于市区(或县域)为主要任务,而没有从“融合”、“一体”的角度刻画城乡结合部的深刻内涵与外延。对于绝大多数的城乡结合部,都存在着人口流动与管理、产业布局确定、发展方向定位性的预测、基础设施的需求量等诸多的问题,而且与传统行政意义上的区域规划相比,其更具有活跃、动态、变动等因素。在规划的宏观安排上及战略的选择上具有极大的变化特点。为此,如不进行总体上的科学合理部署,一方面可能产生滞后的结果,另一方面可能产生阻碍城区的进一步发展或影响市区(县城)的发展。同时,对农村地域的推动也将不利。 可以预见,城乡结合部的区域类型在国家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今天,必以其强大的活力而为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挥重大的作用,应该及时有效地给以足够的重视,并及早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反思过去种种规划类型,可以得出一些基本的认识。

(一)认识之一

一般而言,区域规划是对一定地区范围内进行科技、经济、资源、社会、基础设施协调发展的总体规划。但在实际操作中,并未对城乡结合部地区(或地带)进行专题研究。如果将城乡一体化规划纳入进去就会对区域规划的内容起到补充完善的作用。

(二)认识之二

对各级城镇体系规划而言,如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以及镇(乡)域村镇体系规划,是依照行政区划的体制而划定地域范围,也未针对城乡结合部地区(地带)作以明确性的展开研究。

(三)认识之三

既然过去的规划序列层次缺乏这一现实及长远来看都非常重要的规划类型。那么给予城乡一体化规划明确的地位便是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的时候了。

(四)认识之四

如果不将城乡一体化规划成为独立的研究课题,则不利于规划的完整与系统性的建立。造成实践中的规划空白点产生及矛盾的解决滞后等问题会更加突出。

上述四点认识在笔者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中感受最深。

城乡一体化的内涵例8

1 新型城镇化的概念

“新型城镇化”一词最早是伴随着党的十六大。新型工业化。战略提出,已有10余年。战略提出,主要是依托产业融合推动城乡一体化[1]。然而,中国百姓熟知新型城镇化是在党的十八大,特别是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正式提出。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及其将之确立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动力和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之后,才越来越受到各行业和学界人士的关注。

新型城镇化是在城镇化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的,其在人口集聚、非农产业扩大、城镇空间扩张和城镇观念意识转化等方面与传统的城镇化概念并无显著差异[2]。但实际上,在实现这种过程的内涵、目标、内容与方式上是有所区别的,因为各行业、领域的针对性和研究的侧重点不同。新型城镇化至今尚无统一和明确的定义。所谓的新型城镇化是以民生、可持续发展和质量为内涵,以追求平等、幸福、转型、绿色、健康和集约为核心目标,以实现区域统筹与协调一体、产业升级与低碳转型、生态文明和集约高效、制度改革和体制创新为重点内容的崭新的城镇化过程。推行新型城镇化是为了:(1)积极应对国内外政治、经济发展的新形势;(2)弥补长期以来高速城镇化带来的弊端和损失;(3)最大限度地将改革开放成果惠及广大人民;(4)促进未来中国城乡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 新型城镇化存在的认知误区分析

新型城镇化作为我国新一轮城乡建设和转型时期的重要指导性战略,对经济、社会、体制制度和城乡建设诸多方面具有深远的意义,其内涵伴随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和实践成果的落实将得到不断丰富[3]。但是,受既有国情和利益分配方式、现状发展模式以及未来众多不确定因素的潜在影响,新型城镇化在城镇实践过程中极有可能出现若干误区,其可预见性误区可概括为以下六点(表1)。

3 推行新型城镇化四类规划策略

对于国内城乡规划学界而言,“新型城镇化”虽然广为熟知,但一方面长期在局部范围或地区试行,另一方面常局限在城乡建设环节。随着新型城镇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成为本届政府执政的重要理念,“新型城镇化”的涵盖范围持续扩大,其要求城乡规划学界必须积极探索新时期推行新型城镇化的新策略[4]。规划策略的实施必须以各地阶段性的发展路径为保障。中国幅员辽阔,城镇经济社会发展的地域差异显著。在从传统城镇化向新型城镇化转变的过程中,各地应秉承。评估现实差距-树立可行性目标-确立重点行动计划。的系统化思路,逐步实现基于内涵维度的发展方式转变、基于目标维度的发展方向确立和基于内容维度的实施安排。以发展路径为基础,针对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实际情况,新时期城乡规划领域推行新型城镇化应采取以下四类策略。

3.1 “区域协调、城乡统筹与一体化”的统筹协调策略

统筹协调策略涵盖区域与城乡两个层次。从区域上说,大体包含4个空间地域层次的协调与统筹:(1)以大多数现状城镇中心城区为核心的规划区或都市区范围;(2)较为明确的市域范围;(3)跨行政界限的城市圈、城市群范围;(4)更大尺度的都市连绵带和经济区范围,在此区域内统筹更多的针对宏观政策、重大设施、产业布局、生态安全等方面。而对于城乡一体化层面,则较为微观地注重与城乡居民相关的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道路交通与市政基础设施布局、就业水平及环境质量保障等方面。

3.2 “三产三低三提升、三业三化三集中”的转型升级策略

所谓转型,一是向低碳绿色转型,二是向规模集中转型。低碳绿色即要求农业、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实行“低排放、低污染和低能耗”。规模集中即倡导农业向规模经营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现代服务业向城镇各级中心集中。所谓升级,一方面指农业效率提升、工业低碳水平提升和现代服务业服务质量提升;另一方面指农业现代化、工业集群化和现代服务业规模化协同升级。

3.3 “资源节约集约、环境友好安全”的生态文明策略

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是国家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5]。其中,资源节约即强化现有资源的节约保护和集约利用,依托新技术大力开发新能源、新材料。积极推进废物回收再利用工程。环境友好即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建立和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加强城镇环境质量(包括大气质量和水环境质量)监测,因地制宜、适度提高有污染企业准人门槛和处罚力度。此外,以现代技术为依托,积极推进城镇绿色建筑改造,打造绿色社区、绿色街区和绿色城镇;科学合理布局城镇空间,尽可能多地利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解决城镇采光和通风问题以减少环境干预也是生态文明的重要方面。

3.4 “集聚增长、混合利用、紧凑开发”的集聚紧凑策略

集聚紧凑策略包含三层含义,所谓集聚增长即推动产业集群化集聚、空间园区化集聚、重点在各级城镇中心集聚。所谓混合利用即提倡各项功能混合使用,从而降低远距离、钟摆式交通出行。而紧凑开发指依托公共交通导向实现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土地利用。三者相互作用,互为条件,互为因果。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型城镇化”是以追求民生、可持续发展和质量为内涵,以平等、幸福、转型、绿色、健康和集约为核心目标,以区域统筹与协调一体、产业升级与低碳转型、生态文明和集约高效、制度改革和体制创新为重点内容的崭新城镇化过程。新型城镇化是中国未来较长时期内城乡发展与建设的关键指导战略,理清新型城镇化概念与内涵、树立切实可行的新型城镇化目标、梳理重点内容并结合规划策略统一部署,同时及时纠正认知误区十分必要,也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李程骅.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新型城镇化战略[j].求是,2012(14):35-37.

[2]谢扬.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j].红旗文稿,2008(10).

城乡一体化的内涵例9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顺应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而提出的重要战略,是我国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举措,如何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继承和发展传统乡村文化,将成为重要的时代课题。

中国乡村文化发源于传统农耕社会,中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认为:中国社会是乡村性的,中国文化是土地里长出来的。乡土社会的特征就是经济活动附着在土地上,形成一个超级稳定的乡土社会结构。乡村文化作为一种民俗文化,其传承发展主要凭借着乡村社会的世代相袭。我国乡村社会目前正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城镇化正在加速前进的过程中。城镇化是解决农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举措,但城镇化也同时缩小和破坏了中国乡村的整体规模。作为乡村文化的载体,乡村文化的发展将受到严重的制约。市场化对乡村的改造和乡村文化的侵蚀显示出城镇化对乡村社会的巨大冲击。乡村文化与其传统生活方式是不可分割的,传统生活方式是乡村文化产生流变的根源。随着乡村形态的改变,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及其村落相对封闭性状态等都在不断发生变化,其中承载的传统乡村文化也在逐渐消亡。城镇化快速发展使中国乡村文化逐渐失去赖以生存的自然与文化生态环境,大量乡镇和村庄开始衰败消失,城镇化的生产生活方式流行蔓延侵蚀着乡村文化的价值内涵,最终导致乡村文化的生存空间全面萎缩。城市文化在不断消解着乡村文化的内在价值,影响着乡村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社会改革带动了乡村的经济发展,但同时也破坏了乡村文化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首次提出“二元经济结构”这一概念,“二元经济结构”主要是指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工业和技术落后的传统农业同时并存的经济结构。“二元经济结构”则是相当稳定和界限非常清晰的城乡社会格局。在“二元经济结构”下,中国乡村和城市之间处于一种断裂状态。因为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和根深蒂固,乡村经济发展落后导致了对乡村文化的整体性否定,使乡村文化处于一种被严重边缘化的地位。乡村和城市不仅仅是简单的地域概念,其中城市化的价值取向更占有有利地位,城市文化以绝对优势凌驾在乡村文化之上。乡村文化价值因此受到轻视,甚至被扭曲和否定,这进一步扩大了既有的城乡差异的范围。以城市文化为标准对乡村文化进行改造就获得了合法性基础,结果导致了乡村文化的整体性衰败,并逐渐被城市文化所同化。在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下,中国农村劳动力由边际生产力低的地区向边际生产力高的地方转移。人口流动使农民和土地根深蒂固的联系开始逐渐消失,乡村文化与风俗习惯也随之发生剧烈变化。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乡村文化资源中有许多优秀的文化传统,民间工艺和地方戏曲等都与乡村特定的生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节庆仪式也与农业生产节律相一致。传统文化活动逐渐衰减,乡土秩序随着生活方式的变迁而改变,与乡村劳作相联系的民间文化的不到有效传承。长期城乡二元分立导致中国乡村文化趋于畸形化发展,致使乡村文化认同感的疏离,从而导致乡村文化走向衰落。

我国目前正步入快速城镇化时期,在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文化走产业化发展道路是必然和理性的选择,是乡村文化得以传承与发展的现实路径。其中,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文化产业的优势产业,也必然是乡村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乡村旅游是城市资源与乡村资源的一种互动和共享,城市居民以旅游方式进入乡村的行为带动了包括经济、技术、资金、人员、设施、以及思想、文化等一系列资源在城乡之间的交换。乡村旅游开发的首要工作是要正确认识和把握乡村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并且将其附着于一定的旅游元素的载体之上,载体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使其在旅游消费经济的语境下重现出来。这种文化价值的提炼和再现,要根据原有的乡村地域文化特征,使一种迥异于城市拥挤与充满人造环境的生活方式得以社会再现。在旅游体验中,人们表面在消费的是乡村文化元素自身具备的形式和功能,实际则更关注的是附着其上的文化内涵和生活理念,这甚至成了驱动乡村旅游的核心动力,旅游地则借由消费内含了丰富地方意象的服务和物质商品而消费地方文化。人们在亲自体验乡村劳作的过程中,逐渐地了解传统乡村农业生产方式并且对其有着真实的体会,通过这一方式,乡村文化的价值内涵融入当今都市人的生活中,形成了一种新的生活价值理念。(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1] 周金良,高艳娟,等.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与战略路径[J].唯实,2014,(6):67-70

[2] 王太斌.乡村文化建设与保护研究[D].郑州:中原工学院,2012:17-19.

[3] 周军.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乡村文化的变迁及其构建问题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2.

[4] 孙庆忠。离土中国与乡村文化的处境[J].江海学刊,2009,(3):137

[5] 李佳。乡土文化变局与乡村文化再生产[J].中国农村观察,2012,(4):71-73.

城乡一体化的内涵例10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导致了城乡不协调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乡差距越来越大,社会矛盾也越来越突出。目前关于城乡协调发展的研究已有很多进展。夏安桃2003)对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的内涵、目标、动力机制、模式、制约因素、措施对策进行了研究综述,试图为城乡协调发展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1];姜太碧2005)探讨了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内涵和动力,内涵包括:城乡制度统筹、城乡要素统筹和城乡关系统筹。动力因素主要表现为三种模式:自上而下型、自下而上型和自上自下混合型[2];孙文久等2011)在对现阶段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动力机制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制度框架重新确立、城乡产业协调发展、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以及劳动力转移等方面的改革思路[3];汪寅(2009)从实现城市统一制度、建立城乡共赢机制、建立城乡一体化市场、统筹城乡产业结构等方面探讨了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城市化路径选择[4];赵保佑2008)探讨了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国际经验与启示,包括:政府是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的主体,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村工业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中的基础作用,重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 [5]。

总的来说,目前基于主体功能区研究城乡协调发展的文献并不多。主体功能区建设是基于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将特定区域确定为特定主体功能定位类型的一种空间单元,每种空间单元根据自身资源禀赋都有一种主体功能。主体功能区的功能分类模式打破了以往行政区划的城乡分隔模式,有利于实现城乡统一协调发展和资源优化配置。因此,主体功能区建设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一种理论创新。

二、主体功能区与城乡协调发展

城乡一体化的内涵例11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13-041-03

城乡一体化是发展中国家向中等发达国家跨越的一道难题。重庆市九龙坡区如何解读城乡一体化,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制度创新为重点,打破城乡分割二元结构的思想观念,冲破体制机制障碍,统筹规划,实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赶超战略,建设全新九龙坡,是当前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议题。

1城乡一体化概念、内涵及标准

城乡一体化是指城乡之间通过资源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相互协作,优势互补,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的过程。也是缩小、消灭城乡差距,实现城乡融合、同步发展的城市化过程。城乡一体化发展本质是谋求城市与乡村共赢,一体化的基本内容包括:发展战略一体化、经济发展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社会保障一体化、城乡管理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环境生态建设一体化、利益分配合理化等。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城市化良性推进过程,包括以下四大内涵:(1)城市化首先是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城市产业工人增加、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2)城市化的经济内涵。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由从事较低效率的第一产业转向进入城市从事较高效率的第二、三产业的过程,是经济实力提高的过程。(3)城市化的社会内涵。城市化是广大农村居民向城市集中,参与工业化并分享工业化成果的过程。(4)城市化的空间内涵。城市化是一个城市物质、技术、人才、文化及制度文明向广大农村渗透、传播、拓展的过程,是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产业现代化的城乡一体发展过程。城乡一体化有三条衡量标准:(1)经济标准,城乡产业效率差距不断缩小并趋于一致。(2)社会标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并趋于一致。(3)制度标准,城乡居民享受公共服务水平差距不断缩小并趋于一致。可见,城乡一体化的本质是高质量的城市化,它是统筹考虑城市与农村发展的需要、优势互补、协调发展、谋求城市与乡村共赢的新型城市化之路。

2九龙坡区城乡一体化建设背景

(1)20世纪60—80年代,欧美发达国家及日本、韩国先后走上了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城乡一体的城市化发展快车道。(2)21世纪初,沿海发达地区及成都等地就城乡一体化发展进行了尝试和探索,如何打破城乡分割二元结构、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成为热点、难点问题。(3)“十一五”规划建设之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推进之年,重庆直辖10年之际,时任总书记寄语重庆“把重庆加快建成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九龙坡区为重庆市委、市府实施“城乡统筹发展综合改革”先行试验区。

3九龙坡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3.1有利条件

(1)具备了统筹城乡一体发展的综合实力;(2)具备了统筹城乡一体发展的产业基础;(3)拥有良好的区位发展优势;(4)进行了统筹城乡一体发展的有益探索。

3.2制约因素

3.2.1思想认识不到位部分领导在城乡一体化认识上还存在三大误区:(1)城乡一体化就是城乡一样化;(2)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消灭农村,消灭农民;(3)城乡一体化就是搞农村基础设施建设。3.2.2发展规划欠统筹现有的规划是以城市为主体的规划,城乡分割二元机构特征明显,农村规划是规划学的空白,没有涵盖广大农村,即表现为:基础设施滞后,土地市场无主体,公共产品缺乏,产业布局不合理,生态环境保护不力。3.2.3体制机制不健全体制机制二元结构障碍制约城乡统筹一体发展。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制度设计造成的,其中最大的难题在于农村土地分散经营,流转不畅;最突出的问题是目前农民增收主要依靠劳动力,且稳定性较差;最紧缺的要素在于市场主体,农村地区缺乏市场主体,导致各类要素不能充分流动,发展活力不强;最现实的差距在于公共服务,农村地区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资源配置薄弱,公共产品供给远远比不上城市,农民生活环境不容乐观。

4推进九龙坡城乡统筹一体发展的对策

4.1以先行试点为契机,探索综合改革经验

积极争取成为部级统筹城乡综合改革试验区,精心编制试点方案。按照“科学规划、强化基础、做大产业、创新制度、一体发展”的思路,创新统筹城乡一体发展的体制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进程,着力提高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综合实力。坚持“五个突破”:(1)从重点地区突破,以华岩、西彭、白市驿为试点镇,沿华福路、白彭路实施主城西进,建设西部新城现代产业经济核心区,推进东西两翼互动发展,打造统筹城乡一体发展试验区,努力建成重庆“1小时经济圈”重要增长极。(2)从产业发展突破,以园区经济、镇域经济、绿色庭园经济为重点,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和推进农业现代化,建立以新型工业、都市农业、会展节会、物流配送等为主的都市经济产业体系,辐射带动全市产业发展。(3)从社会保障突破,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为重点,探索建立城乡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制。(4)从公共服务突破,以扩大农村公共服务产品和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着力构建新型公共财政体制。(5)从体制机制突破,以农民变市民、财政金融制度、社会管理体制、行政管理体制等改革为重点,积极探索建立城乡统筹发展的制度体系,为全市统筹城乡一体发展创造经验。

4.2以统筹规划为前提,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按照重庆主城区总体规划要求,精心编制《九龙坡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总体规划》,同步编制城乡统筹的新农村绿地、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土地利用等专项规划,修编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形成城乡统筹的规划体系。

4.3以制度创新为重点,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格局

统筹城乡一体发展最大的制约是户籍制度,最突出的问题是土地制度,最现实的差距是社会保障,因此必须要在制度上突破,才能确保统筹城乡一体发展试点取得成功。4.3.1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打破农民变市民的户籍障碍,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体系,促进农民由就业性转移向居住性转移转变,实现农民市民化。4.3.2加快推进有利于农村土地流转的土地制度改革按照总量不变、占补平衡原则,合理调剂区域建设用地指标。探索建立农村承包地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办法,促进农村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实施“新居工程”、享受廉租住房、自主购房补贴等办法,鼓励农民进入城镇或农村新型社区居住。探索农村土地经营权和土地附着物物权化抵押贷款信贷模式。引导村集体经济组织组建新型农村产业经济组织和专业合作社,逐步实现企业向园区(基地)集中、人口向新型社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4.3.3加快推进城乡全覆盖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加快建立以覆盖城乡的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完善农民变市民参加养老保险制度,保障城乡居民基本生活。4.3.4加快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的管理体制改革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深化卫生体制改革,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实施卫生“五大体系”建设。4.3.5加快推进促进农村资本市场活跃的财政金融制度改革深化公共财政制度改革,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分配合理的公共财政制度。强化财政预算硬约束,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形成财政投入“城乡统筹、向乡倾斜”的稳定增长保障机制。完善区镇财政分配体制,强化激励型转移支付机制。建立控制使用土地补偿机制,对镇村社实施控制使用的耕地、生态保护建设,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偿。建立土地收益支农机制,将土地出让金的大部分用于农村公共服务项目的资本金补助。推进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切实加大对农村地区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积极探索建立适应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型信用机制,探索建立农业保险体系和农业灾害风险转移分摊机制。改善投资环境,拓宽投融资渠道,努力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

4.4以解决“三农”问题为主线,培育农村市场主体

统筹城乡发展主要需解决好“三农”问题,以农民增收为重点,培育农村市场主体,建立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的长效机制。同时,需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增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能力,形成以工促农、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1)鼓励工业集中发展,积极搭建产业发展载体。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促进一、三产业融合。加快建设农科城和农业科技企业总部基地,做强花卉、水果、蔬菜等特色主导产业。加快转变传统农业模式,发展壮大生态旅游休闲业。大力发展节会经济,提供区域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力发展园区经济,着力搭建新型工业产业载体。(2)加快发展四大主导产业,不断增强工业反哺农业的能力。做强汽车摩托车、机电设备制造、材料加工业、电子产业,大力发展石墨烯、生物制药等战略新兴产业,培育区域战略支柱产业,全面提升九龙坡区高新技术产业、现代产业产业体系建设。通过二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为工业反哺农业创造充分的物质条件。(3)规范农村土地流转,成立村级“土地流转中心”。(4)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化模式,建立起产权明晰、责权明确、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按股分配的集体资产经营管理新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