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人文地理的特点

人文地理的特点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2-27 14:40:55

人文地理的特点

人文地理的特点例1

水彩画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种,与油画、国画、版画等相比虽有其局限性,但也有着其他画种不可比拟的特点,且鉴于水彩画目前在我国特殊的生存现状所带来的巨大的发展潜力,可以说水彩画与其他画种比较,具有创新的优越性。

水彩是以水为媒介的画种,其最吸引人和独具魅力之处就在于画者对其特性的驾驭。正如19世纪的英国著名艺术评论家拉斯金所说:“水彩在画家的处理下,水滴和它的明快性质所形成的幻想与造化,溅泼的痕迹、凝结的色块以及斑斑的粒状,虽然对画面表现没有什么意义,但由它偶然产生的梦境似的造化、清新的趣味、明丽的色调与松柔的感觉,是其他材料所没有的。”试想,流淌的水、透明的色,水色交融的偶然性,并由此而产生轻快、流畅、透明、滋润等艺术情趣,本身就已极具变化与梦幻色彩,自然也是创新的着眼点所在。

在中国,水彩画是最为大众化的画种之一,其常规工具材料相对简单且价格低廉,许多人都可以试上一试,这成就了水彩画庞大的人才储备梯队。而且,因为水彩的便捷性,许多从事油画、版画等画种的画家也可兼攻水彩,如此一来,他们不仅扩展了水彩艺术的创作队伍,也为水彩画带来了其他画种一些可以被借鉴和吸收的技法技巧,从数量和质量上都给予了水彩画以创新支持。同时,水彩画虽然在我国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由于前人对于其研习不够深刻,因此,水彩画从技法到内容都仍然具有非常广阔的研究、创新与发展的空间。

二、我国博大的人文与地理因素给水彩画提供了创新的素材与方向

中国人口众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流露出浓郁的东方传统“人情味”,为水彩画创作提供了虽平凡却又永恒的生活场景素材。美国设计家普罗斯曾说:“人们总以为设计有三维:美学、技术和经济,然而更重要是第四维:人性。”纵观人类历史,“人”永远是艺术作品中经典的主角,人性的表达对于艺术作品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水彩艺术也不例外。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写实主义大师安德鲁·怀斯,就是这样一位描绘平凡生活、表达朴素情感的水彩画家。在我们身边,每天都会发生许多不经意却令普通人回味无穷的生活场景,这些来源于生活的场景为许多普通人所熟悉,存在着巨大的挖掘潜力,是水彩画取之不尽的创作、创新源泉。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大量的有形文化遗产为水彩画提供了创新资料。有形文化遗产是指伴随人类发展历史流传下来的物质性资料,包括文物、器具、典籍以及与之相关的劳动工具、手工制品等。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跨度留给后人无数形象的风流人物,还有作为当时文化与工业发展标志的各种器物,这些被时空赋予了神秘色彩和丰富底蕴的有形文化遗产,为水彩画提供了丰富的人物与器物资料。这些资料经过水彩画者精心提炼,凸显出绘画内容的历史感、厚重感与知识感,集中体现水彩画者的绘画技艺与文化素养。

地方民间戏曲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伴随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劳动产生的,具有不同的特色。京剧中的生、旦、净、末、丑五个行当,从服装到人物造型都各有特色、一目了然;东北二人转也将北方人朴素、幽默的个性表现得淋漓尽致;苏州评弹的服装、人物造型等,都和其唱腔配合得天衣无缝,这些都是地方民间文化为水彩画所提供的绝佳绘画内容。当独具慧眼的水彩画家从自己的角度将其诠释成水彩艺术的形式时,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

我国多民族的特点为水彩画提供了个性化的创新方向。试看,中国幅员辽阔,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发展历史、风俗人情与文化沉积,如果将这些都纳入水彩画创新的范围之内,必然能改变水彩画那千人一面的题材形式,可喜的是,近年来,一些水彩画家已开始做民族化题材的水彩创作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而在民族风格、服装饰品以及民族舞蹈等方面,还有许多其他的民族尚未被开发,这对水彩艺术来说都是创新的源头和动力。 转贴于

广袤的地理空间为水彩画创新提供了多元化的风景素材信息。我国地域辽阔,当北方还是瑞雪飘飘时,南方已是春暖花开,东边海浪银滩,西边却是疾风戈壁。漫长的边境线与海岸线内,三山五岳让水彩画家深深向往,以黄河、长江为代表的水系孕育出许多不朽的名作。北方的土房白桦、牛马羊群,南方的粉墙黛瓦、小桥流水,西部的白肚手巾、黄土高坡,还有东部沿海美丽惠安女点缀的渔家生活等,这些空间上丰富的地理信息都是水彩画家的另一视角。

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水彩创新提供了抽象思维资料,开拓了水彩画创新观念。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歌、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技能等)和文化空间,其范围包括: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含戏曲、音乐、舞蹈、曲艺、杂技等);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另外,还有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这些抽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在启迪着我们的创造性思维,并可通过发掘在头脑中形成的印象最后体现在水彩画中。

三、水彩画技法和肌理语言的丰富性给予创新无限的想象空间

水彩画因为其工具材料的特殊性,再加上在新技法技巧和综合材料的开发、运用方面创造出了丰富多变、耐人寻味的技法和肌理语言,在艺术语言形式上让人产生无限的联想,给水彩画的创新带来技艺层面上的无限可能。

在现代水彩画中,对水的特殊性的把握是主要的、能动的,可说是水赋予了水彩画的生命与活力,水色交融,可以达到千变万化的效果,富于神秘感和偶然趣味。通过水色自然流淌,利用水的流向给画面造成一种或急或缓的动感;或控制水色在画中的沉渍,形成周边斑斑驳驳、形态多姿多彩的水印痕迹,画面因此平添了生动、斑斓之美;又或让水与色相互渗化,产生出生动浑然的效果,让作品充满流畅舒展、自然柔美、润泽和谐的艺术情趣;还可用水冲洗、滴洒画面,产生扑朔迷离、神秘变幻的艺术效果,冲洗还可使画面层次分明、厚重有力。以上的水色运用只可无穷意会,不可悉数言传,这实为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

中国传统绘画历来讲究“笔法”,水彩画与中国画多有相通之处,“笔法”创新可谓重要。首先,笔型就有扁圆、宽窄及粗细之分,不同的运笔也造就了风格各异的气韵:运笔刚健有力则洒脱自然,运笔柔软平和则抒情画意;笔势也有藏与露、急与缓、密与疏、统一与凌乱之分,具有很强意味的形式美感。英国水彩画家透纳的作品笔势生动、气势磅薄,充分体现了笔势的艺术魅力。而控制用笔的轻重缓急和节奏律动,做到集形、气、力、情等因素于一体倾注于画面,就可达到兼容并蓄、变化自如的感人效果。作为当代中国水彩画家,在笔法上多下功夫也是非常必要的。

肌理之美是水彩画的独特风格的重要部分,肌理本身形成的形式美感,不仅有相对独立的审美意义,而且如果将各种肌理纹样作为一种视觉信息转化成绘画语言,兼而传情达意,还将会丰富和提高绘画艺术的表现力。画家通过多种手段,使用各种工具材料创造出特异的、幻觉的、力量的、冲动的、材质感的各种各样的水彩画技法肌理,作为一种创新手段,拓展了水彩的艺术语言形式,增强了水彩的表现力,使水彩艺术以一种多元面貌充满活力地不断向前发展。当代许多水彩画家除了运用传统的技法外,在水彩创作中还引进了新材料、符号语汇,充分关注色彩、材质、造型自身的表现性和直观性。例如用纸,除水彩纸外,他们还采用宣纸、绘图纸、素描纸、卡纸、新闻纸、牛皮纸、棉布和处理过的板材等来作画,靠各种“纸材”表面的肌理而产生特殊表现效果;在用笔上,除了专业的水彩笔外,中国画的毛笔、水粉笔、油画笔、马克笔、底纹笔、油漆刷、海绵、棉球、丝瓜瓤、卫生纸、竹枝木棍、各种薄片、自制笔甚至手指等,都可以根据画面的不同需要作为“笔”。此外,还可以在水彩颜料里混入浆糊、胶水、酒精、松节油、蛋清剂状物,也可以根据需要在画面上撒水、沙子、盐、糖、锯末等,材料不同,就形成许多新的肌理形状,产生更多的艺术格调。从技法与肌理层面上看,水彩画的制作过程能带给人无限的想象,水彩画创新的前景也将变得无限可能。

参考文献:

[1]郭因. 中国绘画美学史稿[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1.

人文地理的特点例2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238-02

前言:陕西省位于我国大陆北部黄河中上游地区,是我国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在地理环境中,陕西省也存在着气候差异大、地形差异明显,人口构成复杂等特点,这些都造成了陕西文化和而不同,多元并存的特点。这也表明对陕西文化的人文地理学视野的研究有着独特的现实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对人文地理学视野简介的基础上,对陕北、陕南民歌进行比较,以期对陕西多元文化进行较为深入的了解,形成人文地理学观念。

一、人文地理学简述

人文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学科,兴起于19实际中后期,是以“人地关系”——人类社会和自然地理的空间关系为核心的学科,着重于研究人文地理环境的空间结构等地理特征,并且进一步探究这些地理特征对于人文现象的影响。从源头上看,人文地理学是由德国人李德尔在他的《地理学——地理对人类素质和历史的关系》一书中率先提出,日后得到后人的不断补充与完善,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逐渐形成完整的体系与学科理念。如今,作为一项比较成熟的学科,对于人类文化空间变迁的探究有着重要意义[1]。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聚居的国家,在地理上,由于幅员辽阔,具有多种地貌特征,并且跨越六个温度带,形成了不同地区不同的地貌与气候特征;在人口分布上看,我国人口一大特点就是大杂居小聚居,多民族共同发展。这些地理与人文因素的交织,共同构成了我国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在人文地理环境下对我国文化进行探索,能够得出跨域历史学时间线索的空间变化,时间与空间的交融,使我们对文化的认知进一步加深。

在人文地理学视野下对陕北、陕南民歌进行比较,不仅能够加深我们对陕西民间文化的了解,对陕西民歌的发展有更深刻的认知,还能够使我们对传统文化的探索积累更多的经验,更好的探索我国传统文化。下文笔者将选取陕北、陕南不同地理环境下对民歌产生不同影响进行比较。

二、人文地理学视野下陕北、陕南民歌的比较

1.不同地域条件下民歌的不同表现

陕西省位于中国大陆北部黄河中上游区域,地理气候差异较大,由北向南依次排布着陕北高原气候、关中平原气候以及巴蜀气候等,依托在这里的民歌也随之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陕北民歌在形式特点上呈现出雄奇、悲壮、质朴的美,在内容上则大胆的吟咏爱情,与中原地区形成鲜明而强烈的对比;而陕南民歌则呈现出悠扬、婉转、清丽的音乐个性,并且涉及面广、细,可以找到生活中的多种方式,温柔细腻多于雄浑质朴。

陕北与陕南的民歌特点,与两地不同的地理环境有着紧密联系。陕北位于黄河流于,黄土高原沟峦梁壑凹凸不平的地貌特征很明显的与陕北信天游形成了机构上的对称,雄浑的特点,与黄河流域正统的文化精神也有着内部的传承;陕南地区位于长江流域,整体上山清水秀,既有山谷丘陵又有平川盆地,在感情的抒发上也自然的走向了温柔多情的方向,有一定江南水性的默默柔情感[2]。

2.人口迁徙与分布带来的民歌的不同表现

人口迁徙将影响到民歌的审美等已经是毋庸质疑的了。在陕北地区位于长城脚下,一直是战乱的集中区,人口迁徙也相对频繁,形成了不同血缘、人种的重组与交融。直到元代以后,陕北人才开始稳定的学汉语说汉话,过上了定居生活,但这种稳定之下,是汉、匈奴、鲜卑、羌等多种民族血液的融合,表现在陕北民歌中则是音乐审美以粗犷、雄浑为旨,带有冥想的少数民族特色;在表现形式上,出现了歌舞的结合。陕北人们的生活环境差,但受到少数民族豪放、开朗个性的影响,展现出热爱自由、以优美的音乐与苦难的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的特点。受到少数民族歌曲的影响,多元的文化相结合与改造,形成了陕北民歌独特的特点。除了因战争等因素带来的人口迁徙交融,还有因商贸因素造成的迁徙与文化的传播,“走西口”的出现,不仅沟通了各地商务,还进行了文化的传播,最为明显的就是出现了信天游。

陕南地区位于秦岭南麓,南部与四川相接,长期受到巴蜀文化、氏羌文化的影响,已经为陕南的民歌打下了一定的文化基础,自明清以来,关中、湖北、四川有多次大量移民,又一次推动了陕南民歌的大发展,陕南文化受到了秦、楚、羌、蜀等多元文化的哺育,以更为兼容的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在陕南的民歌中,有与《凤阳花鼓》非常相似的曲调,就是这种原因形成的[3]。

3.方言对民歌的影响

陕北、陕南地域的不同,带来了两地同地不同调的特点,方言的差距,也会对当地民歌产生不同的影响。陕北话接近山西,有着浓厚的鼻音,在传承北方语系的基础上又有着自身明显的特点;陕南化接近川北、粤西属于南方语系。语系特点的不同造成了民歌的差异:陕北民歌喜用叠字,增强歌词的亲切感,并且注重歌词的音律美、节奏美,陕南民歌受到多种方言的影响,有着多姿多彩的音乐语言和风格的特点。陕北与陕南方言的不同,实际上也是受到地理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地域交流产生的不同语言效果。

三、结论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不同人文地理环境对陕北、陕南民歌产生了不同的影响,近年来,陕西民歌能够走入人文地理学者眼中,是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与多元化的文化特色,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对于陕北、陕南民歌的人文地理学角度的研究,对于我国民间文化的多角度研究做出了榜样,对日后空间(地理)、时间(历史)交叉研究有着特殊意义。

参考文献: 

[1]刘育林、常炜炜.陕北民歌:异彩纷呈的绝唱[J].艺术界,2002,92-94. 

人文地理的特点例3

新课标全国卷Ⅰ、Ⅱ已使用8年,新课标全国卷Ⅰ适用于河南、河北、山西、江西、陕西;新课标全国卷Ⅱ适用于青海、、甘肃、贵州、内蒙、新疆、宁夏、吉林、黑龙江、云南、广西、辽宁、海南。单独命题的北京卷是第6年使用,天津卷是第7年,重庆卷则是第10年使用,北京卷、天津卷、重庆卷只适用于各自地区。

1.试卷结构(表1)

2.知识能力

说明:“四项能力”要求分别为A表示获取和解读信息;B表示调动和运用知识;C表示描述和阐释事物;D表示论证和探讨问题。

自然地理与地图(表2)

人文地理(表3)

区域地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表4)

选做部分(表5)

3.热点情景

统计梳理(表6)

解读分析

2015年全国及京津渝五套试卷突出关注重大社会热点,时代、生活气息浓郁。

热点共性:①素材选取多为重大社会议题,如城市问题,资源、能源问题;②近期社会热点,如高铁出海、中非合作、路带建设、京津冀一体化、电子商务等着重考查;③极端天气中的台风、沙尘暴问题连续、多地出现,显示其成为天气、气候这一主干知识的重要素材,应引起重视。以上共性,显示高考命题对社会热点并不回避,而是主动挖掘命题素材,体现高考命题选材鲜活的一面。

热点差异:①全国卷Ⅰ对热点考查以隐形考查为主,如城市问题、水源问题、工程建设,此特点与2014年一脉相承,需引起重视;②京津卷热点多选本地重大热点事件,有较强的地域性特点,如北京的重大会议、活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等;③重庆卷对国际议题关注较多。

4.图表呈现

三年五套图表类型及数量统计(说明:复合图拆分统计、去重合计)(表7)

选图、用图规律、趋势解读(表8)

深度剖析、引领教学

纵观近三年、横比此五套试卷,全国卷Ⅰ在选图、用图上具有鲜明的特色,成熟度高。鉴于2016年起绝大多数省区将采用全国卷,深度剖析其选图、用图规律,具有极大参考价值。

(1)新颖景观图开篇。切合社会热点、考查背后原理成为趋势。如2014年选取太阳能电站景观图,2015年选取城市雨水花园景观图。

(2)区域选图重特色。如2014年选取新疆吐鲁番附近区域、错那湖附近区域、中东沙特区域,2015年选取纽芬兰岛、美国大盐湖、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这些区域要么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色,要么区域的事物有较大变化,均可提供丰富的命题素材。

(3)光照图淡化。以置于区域图中结合经纬网等信息考查为主。

(4)图表信息挖掘深。2015年全国卷Ⅰ在用图数量、方式上具有一个区别其它区域的鲜明特色,即选择题一图均是三问(最后一题,题量所限除外)。其它则多一问、两问。一图三问,考查的角度、内容更多,对图表信息挖掘更深入。如图1城市雨水花园结构图,分别考查了目的、作用、功能等;图2纽芬兰甘德机场图则考查了区位及变化原因,并跳脱开去考查了地球运动知识。图3渤海年均气温图考查了海冰的厚度、资源分布及开发等内容。这要求在迎考复习中,对于图示的判读练习不可浅尝辄止,要尽可能深入、全面地挖掘图表信息,这也是高考命题区分度的要求。

二、总体特点

1.依纲靠标,紧扣主干,自然人文人地协调

从五套高考试题考点统计来看,考点主要集中分布在自然地理与地图、人文地理、区域地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没有离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紧扣主干知识。全国卷Ⅰ、Ⅱ、天津卷涉及地球和地图内容。全国卷Ⅰ继续弱化地球运动知识的考查,而其它四套试题中均涉及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难度设计高低不一,天津卷和重庆卷难度较高,但整体趋向难度降低。对于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内容考查的比例,全国卷Ⅰ的选择题是36∶8,综合题是40∶16,整体是76∶24,自然地理内容是人文地理内容的三倍多。全国卷Ⅱ的选择题是28∶16,综合题大致是28∶28,整体是56∶44,自然地理内容比人文地理内容稍多。北京卷的选择题是24∶20,综合题是14∶42,整体是38∶62,人文地理内容是自然地理内容的近两倍。天津卷的选择题是32∶12,综合题是17∶49,整体是49∶51,基本均衡。重庆卷的选择题是20∶28,综合题是25∶27,整体是45∶55,人文地理内容多于自然地理内容。综上所述,全国卷Ⅰ、Ⅱ自然地理内容多于人文地理内容,北京、天津、重庆卷人文地理内容多于自然地理内容。

2.彰显特色,以点带面,学科主线不偏不倚

综合性。地理所研究的对象或现象不是孤立的、片面的,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构成地理环境的综合性,即整体性。如自然地理要素有气候、地形、水文、土壤、植被等,人文地理要素有资源、能源、农业、工业、交通运输、城市、人口等,整个体系是一个内在联系完整的有规律的综合体。一种要素的变化会影响其它要素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整个景观的变化,而任何一个要素和部分的发展变化也要受到整体的制约。这一特征在综合题中体现尤为明显。如全国卷Ⅰ36题,考查大盐湖盛产卤虫的原因,又分析卤虫产业的发展,并提出了对卤虫捕捞业的展望。

区域性。地理综合体千差万别,地理学科的内容离不开各个具体的区域,任何区域都有自己的特征,区域和区域之间存在着地理环境及经济结构的地域差异,表现出无可替代的区域特征。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就是研究不同范围、不同层次的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的,学习地理时,要从区域性出发,突出地区和国家的主要特征,综合某地区的各自然地理要素和经济人文方面特点,与其它地区相比较而显示其特性。全国卷Ⅱ36题选定区域是非洲尼日利亚,考查了铁路网特点及作用、布局特点、沿海气候及其对铁路建设的影响、铁路建设对我国工业部门的影响等。

空间性。地理所研究的对象和现象都具有一定的存在空间,且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空间是一个具有长、宽、高的三维空间,空间性指空间位置、空间分布、空间联系三个不同而又有联系的概念。培养空间想象力是学习地理极重要的方面。学习一个区域,首先要了解这个区域的空间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政治地理与经济地理位置;继而弄清地区内部地理事物如地形、河流、湖泊、气温、降水、植被等的空间分布及其原因,以及经济资源、工业部门、主要农林牧产品、交通运输线的空间分布规律及配置原因。

动态性。现存的地理事物是过去发展的结果和未来发展的起点,应随时留心它的时空变化。分析比较各区域地理环境的异同并放到一定的空间中研究,是地理学习的思维特点。如全国卷Ⅰ10~11题,考查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变化,推测淤积和侵蚀的先后顺序和黄河流域降水、入海年径流量、植被覆盖率、农业灌溉面积等变化。

试题用自然和人文两条腿走路,充分体现了人地关系这一主线,深刻落实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不偏不倚。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如全国卷Ⅰ37题青藏高原冻土层对铁路建设、运营的影响及对策;43题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徒步旅游可能遭遇的风险;北京卷36题崇礼作为雪上项目主赛场的气候条件、张家口发展新能源的地理条件;天津卷13题南方丝绸之路选线的影响因素。

3.关注社会,稳中求新,生活有用终身发展

地理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到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能力。高考试题更是引导师生关注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关注社会热点,联系生活体验,反映时代特征,彰显人文关怀,这是地理学科价值的最终体现。如“一带一路” 国家战略,天津卷13题以“南方丝绸之路”为载体考查交通运输选线的影响因素,铁路、公路建设对我国西南地区的积极影响及地震次生灾害的成因;北京卷40题选取丝绸之路上尼罗河沿岸和我国南疆的绿洲农业,考查农作物的分布及其优势自然条件。如“京津冀一体化”,北京卷36题以北京与河北张家口为依托,考查交通运输的变化及其影响、产业合作与发展(葡萄酒),共办赛事(冬奥会)、区际联系(能源调整)。天津卷12题围绕“合作”分别考查古都的分布及形成基础、河北钢铁工业调整的目的、天津旅游发展的条件。再如北京卷6~8题取材APEC会议期间的放假旅游,考查景区门票优惠政策的影响、旅游资源多样性分析和放假期间各地的地理现象;11题以“城市牵挂”切入考查武汉人口迁移的流向和地域差异,给人感觉生活就在身边。全国卷Ⅰ1~3题考查“雨水花园”的结构和功能,全国卷Ⅰ、Ⅱ的选做题考查旅游、灾害和环境保护,更体现出人文关怀以及对生活和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应用。

三、教学启示

解读全国及京津渝五套试卷,可见如下特点非常突出:一是内容上回归区域的趋势加强;二是图表考查深度增加;三是以景观图为载体,重视其背后原理的探究;四是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社会热点成为命题的重要情景;五是复杂的或局部的光照图等已基本不再考查。这种命题规律、趋势,对今后的教与学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师生应适应这种变化,顺应这种潮流。

1.回归区域

从五套试卷的统计看,区域图占绝对比重,且有进一步增强的趋势,而统计图、等值线图、光照图等趋于减少。图表是载体,区域图增多意味着对区域的关注增多,也表明高考命题的趋势是进一步重视将自然、人文地理及可持续发展知识落实到具体区域中考查。

重点区域重点研究

(1)重点区域及选取标准。从全国及京津渝5套试卷看,所考查区域多为常见的重点区域,如全国卷的美国西部地区(大盐湖)、北大西洋海域、青藏地区、北非西海岸地区、美国五大湖区域、河套平原地区,京津卷的京津地区,重庆卷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等,这些区域都是历年考查的重点。

解读以上区域,可见高考命题对于区域选择有两个特点较为突出:一是所选区域地理要素集中,便于综合考查;二是所选区域地理环境独特,便于深入考查。进一步具体分析可发现高大的山地、典型的河湖、复杂的海域、独特的岛屿是命题人青睐的重中之重。

(2)区域复习方法及策略。首先是整合。即要梳理考查过的重点区域,分析其考查方式。以此为依据,推及哪些区域可能考查、如何考查,又如何应对。对于已经考查的区域,还有哪些点是没有考查而将会考查的。梳理、整合是为做到胸有成竹,而不是见招拆招,疲于应对。

其次是解剖。可能考查的区域众多,不能一一兼顾,故需择其最典型的区域进行深入解剖式复习,在“透”字上做文章。

关注区域特色地理事物

区域的特色农产品、独特生物等是区域地理环境的反映,是命题的重要抓手。以全国卷为例,从2013年尼罗河的鲈鱼、西南地区的速生桉,到2014年科隆岛上的企鹅、鼠蜥,到2015年大盐湖的卤虫等,即为体现。

宏观上不割裂自然、人文及可持续发展的联系,注重以区域为载体,整合式复习。把自然、人文及可持续发展的地理知识、原理放到区域中去运用、检验,回归地理学科区域性的本质属性。具体上,对重点区域要进行小切口、精研究(所选区域要小、要典型,研究要深、要透)的解剖式复习,对区域要吃透、挖深。

2.深挖图表

作为选拔性考试,高考为提高试题区分度,在图表考查上呈现出拓广度、挖深度的特点。这要求在日常教、学、练中,不迷信成品题的权威,不止步于对一图一题的理解,不满足于对题目的正确解答。对高质量的图表,多站在更高的高度上,跳脱出原题设定的试题情景,进一步挖掘试题信息及可能的命题方向,方能跳出题海、决胜高考。

2014年全国卷Ⅰ的太阳能电站、Ⅱ的握手楼,2015年全国卷Ⅰ的城市雨水花园、青藏铁路热棒等均为景观图。这些新颖的地理景观,要么深刻反映当地自然、人文地理环境特点,要么背后隐藏着地理原理,是地理环境、地理原理的直观体现、映照,是地理命题的重要抓手、切入点。在教与学中,要善于寻找、剖析此类景观,探寻其反映的地理特征、蕴含的地理原理、规律等,学会运用所学去迁移解读。

3.关注重大热点

从五套试卷看,高铁出海、中非合作、一带一路、重要会议等,多卷多次考查。这些事关国际民生的重大热点,深刻反映人类对自然的改造、生产生活的发展、变化等,为高考命题提供了丰富的情景。

对热点的关注,一要注意科学筛选,选取与地理学科特点(区域性、系统性、边缘性)紧密相关,能深刻反映区域自然、人文、可持续发展特征的重大热点。二要注意以地理眼去审视、剖析热点。不可过多关注热点本身,应以热点为切入点,将热点落实到具体区域中,剖析区域的自然、人文特征,明晰热点事件、现象发生的背景、成因、影响及应对措施等。将书外之热点与书中之原理紧密结合。

4.淡化复杂光照图判读

人文地理的特点例4

本节教材体现了以下几条课程标准要求(见表1)。

二、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运用图文资料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本区是黑色人种的故乡;知道本区主要的地形、气候分布特征,掌握分析某地气候特征的方法,认识本区以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的形成原因、危害及面临的人口、粮食、干旱和荒漠化问题,探讨解决措施。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读图,利用各方面资料经过小组讨论、分析,找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范围,分析总结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综合评价撒哈拉以南非洲对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自然资源;认识非洲人口增长过快与粮食增长不相适应而导致人们乱砍滥伐造成环境恶化,理解人口、粮食与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区初级产品经济的分析,对学生进行平等互利、相互合作、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教育;通过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具体表现和内在成因的分析,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意识。

三、教材分析

虽然从地区分布上看,撒哈拉以南非洲与北非山水相连,但本区与北非的地理特征不完全相同,因此本节通过“黑种人的故乡”、“快速发展的经济”和“人口、粮食与环境”三个专题,以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为主线,突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文地理特征,将自然地理知识穿插糅合到各专题内容中,让自然地理特征为分析人文地理特征服务,体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不同区域要素,达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同时,这样编排符合学生思维递进规律,既丰富了教学活动,又实现了认知需要,利于学生对本区特征的整体把握,加深对本区地理特征的认识,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巩固学习区域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第一部分“黑种人的故乡”。由四段正文、六幅(组)图、一个阅读材料和两个“活动”组成,主要介绍本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自然景观等自然地理状况和居民、风俗、文化习惯等人文地理内容。

教材首先利用第一段正文结合图8.24“撒哈拉以南非洲在世界的位置”介绍本区的地理位置,依托图8.26“撒哈拉以南非洲”点明本区“大部分地处热带,地形以高原为主”的自然特点,并通过图8.26引导学生分析本区详细的地理位置、地形区分布及不同的自然景观,意在激起学生探究本区的兴趣,另一方面为后面通过“活动”认识非洲传统民居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做好铺垫。第二段正文点明本区居民以黑种人为主,是“黑种人的故乡”,呼应标题,并通过图8.25“黑种人的故乡”形成直观的感知。第三、四段正文介绍本区灿烂的历史文明及文化艺术,利用图8.27“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文化”三幅照片形成直观感知,用阅读材料“非洲黑种人的传统鼓声”了解其风俗习惯,开阔学生视野。两个“活动”围绕“撒哈拉以南非洲传统民居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这一主题展开,依托图8.28“恩贾梅纳多年平均各月气温与降水量”认识本区面积最大的热带草原气候特点,结合图8.29“茅草屋”进一步分析气候与传统民居的关系,是对正文内容的拓展。

第二部分“快速发展的经济”。由四段正文、三幅图、一个阅读材料和四个“活动”组成,主要介绍本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及初级产品经济特点,突出这种经济特点的形成原因、危害及解决措施等内容。

教材第一段正文点明本区是“资源的宝库”,结合图8.30“撒哈拉以南非洲主要矿产资源和经济作物的分布”引导学生认识本区主要矿产资源、经济作物及分布,为后面分析本区快速发展的经济做铺垫。第二段正文结合图8.31“本区主要进出口产品示意”说明本区经济特点、成因及危害,第三、四段正文及阅读材料“充满希望的土地”则分析本区改变初级产品经济的举措及经济快速发展的事实,呼应标题。本组“活动”是对正文内容的巩固,以加纳为案例,四个“活动”围绕“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努力摆脱全球‘原料仓库’境遇的原因”这一主题展开,进一步认识本区以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及其危害,探讨改变这种状况的措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第三部分“人口、粮食与环境”。由三段正文、两幅(组)图和一个“活动”组成,通过人口、粮食与环境的关系,介绍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目的是使学生认识目前本区面临的严重人口问题、粮食问题、环境问题,理清这些问题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形成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和环境观。

教材第一段正文说明本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的事实,并通过图8.33“2005―2010年撒哈拉以南非洲部分国家的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进行验证。第二段正文说明本区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和农牧业生产技术落后及热带草原地区的旱灾导致粮食短缺,并利用图8.34“热带草原地区的旱灾与饥荒”的两幅照片形成直观感知。第三段正文则进一步说明本区面临的“人口增长对粮食需求增加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加剧土地荒漠化生态环境恶化”这一严峻问题,让学生理清人口、粮食和环境间的关联性。这部分“活动”是对第三段正文的拓展,围绕“撒哈拉以南非洲面临的人地关系问题”展开,引导学生分析填写协调本区人地关系建议的“金字塔”,让学生认识解决本区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的途径和措施,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本节教材知识网络如图1。

四、活动建议

本节教材安排三组活动共计7道题目,内容既涉及对教材知识的复习与巩固,也有对教材知识的延伸与拓展,既重视对教材知识的运用,又重视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人文地理的特点例5

2.地形特点应该从地形组成(主要地形类型)、地形分布、延伸方向、地势特点等方面来学习。如学生通过对东南亚地图的分析可以得出,中南半岛上的山脉、河流大多由北向南延伸,具有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

3.人文环境常从人口、经济、城市、宗教、文化、艺术、风俗习惯等方面分析。人文环境要素的学习可以通过了解当地的人文故事、观察教材图片等方式,进而分析判断得出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特点。

二、解释地理事物的成因

地理事物的成因是地理教学的难点和关键点。在区域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掌握第三个点———Why(为什么),即解释地理事物的成因。要告诉学生从影响该地理事物形成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首先,了解地理事物的差异性、因果关系,判断区域地理地形、气候的类型和特征。然后,确定其相应的水文、植被、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以及自然地理特征对主要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分析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如学习“东南亚”一课时,首先,了解其纬度位置在10°S~25°N之间,地处热带,进而判断其主要的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气候。其次,通过中南半岛上“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形特点分析其河流流向,再从河流流向分析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的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最后,进一步分析得出:东南亚特殊的地形、地质和气候环境、人文环境造就了丰富的物产,使东南亚成为世界主要的稻米产区和热带作物的主要产地。

人文地理的特点例6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5)01-0048-03

收稿日期:2014-12-19

作者简介:王红芳(1973―),湖北工程学院图书馆馆员;李雪霞(1979―),湖北工程学院图书馆助理馆员。

*本文为湖北工程学院科学研究基金课题“基于Google云消息框架的个性化图书馆信息推送服务”的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523。

地方高校是指隶属省级人民政府、位于地级中心城市并由省市共同投资建设的普通本科院校,其主要职责是面向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地方经济急需的应用型人才,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当前,特色办学已经成为地方高校普遍推崇的一种办学理念,其宗旨在于地方高校要遵循办学历史,寻求办学优势,打造核心竞争力,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服务地方经济,在专业设置、学科建设和培养模式等方面实施特色办学。地方高校图书馆作为地方高校教学与科研的重要服务机构,能否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努力构建与本校特色相适应的馆藏资源,是成功实施特色办学的信息资源保障。[1]

1 湖北地方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现状调查与分析

1.1 现状调查

笔者通过访问湖北省10所地方高校图书馆网站,调查了特色数据库的建设情况,结果显示,仅有6所高校图书馆网站主页上设置了专门的“特色数据库”栏目,其中三峡大学图书馆建设了比较完善的特色数据库,包括三峡大学文库、水利水电、武陵地区资源库、工程移民专题库、三峡濒危植物库、专业课课件库、本校国际论文统计、读者资源共享库等11个专题,具有很鲜明的学科特色、本校特色和地方特色;湖北医药学院图书馆建立了麻醉学、解剖学和护理学三个学科特色的数据库,具有较明显的学科特色;湖北民族学院建立了土家族研究网和学位论文数据库,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和本校特色;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图书馆建立了新能源汽车和学位论文特色数据库,具有一定的学科特色和本校特色;湖北文理学院建立了文化襄阳和博士教授信息服务平台,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和本校特色。尽管湖北科技学院图书馆建立了唐诗、宋词、成语词典特色数据库栏目,但没有实质性的建设内容。其余4所地方高校图书馆在图书馆的主页上没有建立专门的地方特色数据库栏目,在特色数据库建设方面明显滞后于其他地方高校图书馆。以下是湖北地方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数据库调查情况(见表1)。

1.2 现状分析

表1的调查结果表明,建立并提供了特色数据库服务的只有5所地方高校,所占比例仅为50%。其中,三峡大学图书馆在特色数据库建设工作方面成绩尤为显著。另外4所高校图书馆尽管也建立了特色数据库,但不够全面,仅仅偏重于特色数据库的某个方面,不能为读者提供比较全面的特色资源服务。调查中笔者还发现,尚有5所高校还没有开展特色数据库的建设工作,占总比例的50%。由此可见,湖北地方高校图书馆的特色数据库建设情况很不乐观,呈现明显的滞后。另外,调查中,笔者分别从本校特色、学科特色和地方文化特色三个方面统计了10所地方高校图书馆的建设情况,发现只有4所高校建立了具有本校特色的数据库,占总比例的40%,有4所高校建立了具有涉及本校学科特色的数据库,占总比例的40%,仅有3所高校建立了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数据库,占总比例的30%。因此,研究如何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构建与本校学科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特色馆藏数据库,是地方高校图书馆在发展中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2 特色馆藏数据库建设原则与内容

2.1 基本原则

王红芳,李雪霞:地方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数据库建设探析

王红芳,李雪霞:地方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数据库建设探析

2.1.1 遵循学校办学特色原则。地方高校的主要职责是面向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地方经济急需的应用型人才,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和特殊的地位。[2]因此,每一所地方高校在学科设置、地域文化等方面应具有自己独特的办学特色。通过多年的办学,地方高校在专业设置方面进行了多次优化与重组,通过专业结构调整,强化优势学科和建设重点学科,在适应地方经济和文化发展等方面均呈现出了各自的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增强自身竞争力,发挥办学优势,凸显办学特色,培育重点学科与特色学科,已经成为很多地方高校特色普遍推崇的一种办学理念。[3]图书馆必须根据本校的学科专业设置确定自身的馆藏定位,以专业特色为依据,以原始收藏为基础,构建具有院校特色的藏书体系,为本校特色办学、特色发展和特色创新创造条件。如三峡大学图书馆依托地处世界水电之都的地方优势和学校在水电学科方面的学科优势,建立了水利水电、武陵地区资源库、工程移民专题库、三峡濒危植物等地方馆藏。湖北工程学院图书馆可以利用本校在“农业资源与环境”和“植物学”学科方面的优势,建立农业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的特色数据库。由此可见,遵循学校的办学特色是影响图书馆确立特色馆藏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2.1.2 遵循地域文化特色原则。地方高校的发展通常要与学校所在地的地域特点和经济发展需求密切联系起来。其办学出发点、学科专业的设置、未来发展趋势很大程度上受当地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4]一方面,为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服务社会,地方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应该设立与地方经济密切相关的专业;另一方面,为得到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支持,地方高校在科研选题上会更多地涉及与地方经济相关的项目。图书馆作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资源收藏范围和重点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这一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与地方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学科专业文献,体现地方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地理、重要人物事件、风土人情及民间习俗等方面内容的地方文献,就成为地方高校图书馆的特色资源和重点收藏的对象。[5]因此,民族地区图书馆应该以收藏本民族特色文献为重点。如湖北民族学院图书馆建立了土家族研究网,涉及民族宗教、民族语言、民族史志以及地方志和民族古籍。湖北文理学院建立的文化襄阳特色数据库,涉及三国历史时期的政治、文化和风土人情。因此,充分考虑地方高校所在地的地域特点及需求,是确立特色馆藏的另一基本原则。

2.1.3 遵循本馆发展的实际状况。学校和地域的差异,导致各图书馆的软硬件实力各不相同。地方高校图书馆在购书经费、馆藏数量和质量、计算机设备和技术、办馆理念、人员素质、图书馆制度建设和管理、图书馆文化氛围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地方高校图书馆应立足本馆实际确立自己的特色馆藏。[6]如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图书馆自建新能源汽车特色数据库,符合本校“立足绿色能源、发展绿色交通”的办学特色理念。因此,立足本馆发展实际,是建设特色馆藏不可忽视的又一重要因素。

2.1.4 遵循由点及面、分层建设原则。地方高校图书馆由于资金有限,在学科资源的建设和开发方面明显滞后于国内重点高校图书馆。为此,地方高校图书馆应根据学校定位、学科发展和专业结构,围绕学校的重点学科和特色专业,首先确立2―3个能体现本校学科特色的项目进行重点建设,同时协调好与其他培育学科的平衡发展,注重加强数字化资源的建设、整合和深层次开发。在建设过程中,对本校的重点学科、重点平台、重点项目所涉及的学科资源要优先建设,重点扶持。建设时要寻求相关部门的支持,依托本校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和相关院系,采取分层次、点面结合的建设模式,建立院系联系机制和考核机制,循序渐进,稳步推进。此外,还应设置特色资源学科专人负责制,由专门的学科馆员和院系学科带头人负责某个学科特色数据库的建设工作。

2.2 特色馆藏资源的建设内容

对于特色馆藏建设,图书馆除了要重视传统纸质资源建设外,还应该依托网络数字化平台,加强特色馆藏的数字化与合作化建设,将实体资源和虚拟资源有效结合起来,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特色馆藏的共享。[7]在特色馆藏资源的建设内容方面,地方高校图书馆可从本校学科特色、所处位置的地域文化特色和本校个性化特色三个方面着手建设。

2.2.1 建设学科特色资源。学科特色是指与本校某重点学科、重点项目、重点平台和重点实验室有较密切关系,能体现本校办学特色或具有交叉学科和前沿学科特色的资源。[8]如湖北工程学院图书馆可根据省重点学科的设置加强农业资源与环境、材料科学与工程、工学工程和教育学几个学科特色资源的建设。同时,还可以与本校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和相关院系建立合作机制,对重点学科建设和重点项目急需的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建设。

2.2.2 建设地方文化特色资源。由于地方高校地处地级中心城市,所在位置具有一定的地域和历史人文特色,因此建设与地方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密切相关的资源,是凸显地方文化特色的主要手段之一。在建设地方文化特色资源时,地方高校图书馆尤其要和当地的公共图书馆、地方志办公室、文化馆和档案馆建立联系与沟通,寻求支持;也可拜访一些地方名人和专家学者,收集或复制他们手中的珍贵资料。如湖北工程学院可以立足“中华孝文化”这一品牌,建立具有独立孝文化研究特色的资源数据库,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孝文化学术研究机构提供研究资料和交流平台。

2.2.3 建设个性化特色资源。个性化特色是指他馆、他校所不具备或只有少数图书馆具备的特色馆藏。图书馆可以通过开发、整理,将本校老师公开出版的著作、科技论文,以及课件等资料建成本校教师文库;或将本馆收藏的古籍建成特色文库,形成有别于他馆的特色资源;也可以将本校学生的优秀毕业论文整理成学位论文数据库。此外,可以将本校各级精品课程项目的资源进行深层次的开发与集成,搭建网络课程特色数据库教学共享平台,为实现本校立体化教学提供全面的服务。

3 结语

特色办学是当前地方高校普遍推崇的一种办学理念。地方高校图书馆应该充分发挥本馆资源优势,立足本校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在考虑学校所在地的地域文化需求和本馆发展实际的基础上,按照分层次、点面结合的方式,对学科特色资源、地方文化特色资源,以及个性化特色资源进行有效的建设,为实现特色办学提供有效的信息资源保障。

参考文献:

[1] 李 文.特色办学模式下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研究[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1):138-139.

[2] 杨 红.图书馆特色馆藏的构建与特色服务方式[J].实用医药杂志,2012 (7): 665-666.

[3] 呼 群. 论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 (11): 150-153.

[4] 杨 慧.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现状问题与建议――山东省高校图书馆为例[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2 (2):45-48.

[5] 龙柳亭.浅述广州图书馆多元文化馆的特色服务[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4 (4): 176-180.

[6] 王伟利.农业高校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对策[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0 (5):75-76.

人文地理的特点例7

关键词:

地域文化;广告设计;特点比较

所谓地域风格,指在同一时间、空间内,各个民族文化交融的集合。它是在特定地理环境下循序渐进积累并沉淀的独特的传统风俗、习性、观念。因此,某一地域的设计作品可以通过图案、色彩、文字等视觉元素作为载体来体现本地区的风格特点,组成特异的标签和符号。

1地域风格的成因

如果把地域文化风格特点标签化,那么基于该地域群体受到当地气候环境、地理位置、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影响,会逐渐形成自身独特的衣着特征、建筑艺术风格以及审美观念,久而久之便打上了强烈的标志性地方烙印,最终成为能够代表这一特定区域的专有符号,从而形成“地方性特征”,再通过某种手段的媒介或载体进行传播。总的来说,地域文化的内涵的构成包括三个方面,即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哲学层面。具体而言,物质层面的文化主要指特定地区群体的语言、饮食、建筑、服饰、器物等;制度层面包括特定地域人们的风俗、礼仪、制度、法律、宗教、艺术等;而哲学层面的文化则指特地域人们的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群体内在精神等等。上述三方面的内涵所表达的是两个鲜明的特性,即“地方性”和“民族性”。

2地域风格的特点

地理位置与人文底蕴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地域文化形成的要素。地域文化必定是历经历史长河逐步自然形成的过程,是局限的地理环境和当地社会文化文明程度密切嵌合的结果,因此具有传承性和稳定性。基于这种特殊的形成机制,有学者这样评价和定义“:造成了地域文化发展中表现较强的形态上的稳定性、历史发展上的传承性和文化外观上的独特性”。诚然,地域文化的精髓和魅力就是其别具一格的独特性,而当今的艺术设计要求的趋势,如广告设计就是展示其设计的独特魅力。它的基础和底蕴就是来自设计者自身特质与文化的发掘和体现。同时,更要把握住地域文化的精髓和本质,只有这样才能在设计语言和表现形式上淋漓尽致、恰到好处地展现其特征。做到现代与地域传统、个性与共性的完美结合。用现代技术的绿叶衬托出地域特性的红花。下面以长江附近流域地区和黄河附近流域地区为例,说明地域性广告设计风格的特点:

2.1中国长江流域广告设计特点

以中国长江流域地区为例,长江属于中国南方,常年气候温暖湿润,四季青山绿水,科技工业都很发达,文化底蕴丰厚,文人墨客不胜枚举,接人待物温文尔雅,做事认真细致……这种南方优雅恬静的气质使得设计者必须精致并且注重细节的完美,在色彩运用方面应以清新素雅的色彩为主基调。传统的南方艺术色彩运用中通常用以柔和的淡灰色系、冷色系,对比度反差较小的色彩为主。在色调运用上喜欢协调统一、含蓄柔和,反差不大的视觉效果。色彩往往以一二种为主。设计风格素雅柔美,体现文人墨客的审美风格。并以地域性青山绿水、植被花草作为点缀。以杭州市的平面设计海报用色为例,它们常常表现为纯度低、中明度、低对比、冷色调的用色趋势风格。而设计的背景色通常以冷色作为主色调,如淡蓝色、淡绿色、黑色、淡紫色等等。图像色彩与主色调尽量协调统一,色差对比温和。动物又以小鸟、鱼、虾等小型动物为主,对于每一处细小的地方都追求精美细腻,注重细节,充分展现出该地域的历史传统观念和文化特征。

2.2中国黄河流域地区广告设计特点

相对于长江,我国北方尤其是黄河流域传承了几千年古代文明半坡文化,它们世世代代以其农业自然经济为基础的生活,那里四季分明、早晚温差大、冬季寒冷、气候干燥,民风淳朴憨厚,性格直爽、热情、粗犷。与江南有着截然不同的风土人情,从而形成了该地域独特的风俗与人文特征。由于地处高原,温差大,冬季寒冷,这种气候环境决定了该地域广告设计风格在色彩方面多表现为高纯度的原色,高对比度,色彩效果明快、欢乐、温暖和高彩度。偏好热烈的暖色系、饱和度高的原色等的色彩,反映并符合这一地区的豪爽奔放的地域性格、地理特点和文化审美特征。设计版面常常呈现出欣欣向荣、朝气蓬勃的意境,图形的创意上一般以高大茂盛的植物为元素进行提炼。其整体风格大气、浑厚、恢宏。表现手法上以图形写实及大面积的色彩填充和色彩对比,给人以朴实、厚重、热烈的感觉。在色彩选择上常常强调和突出高对比的色彩,对于原色的运用较南方稍高,色彩追求强烈的视觉效应。这些色彩的选择是地域文化通过色彩这个平面设计的媒介将地方特色表达的一种方式。其中,高纯度的红色、绿色、黄色、黑色、是海报的主要色彩。图像色彩本身对比热烈、明快、鲜艳,与背景色对比视觉效果强烈。西安的平面设计海报图形创意画面简洁,给人以出线条处理的感觉,充分体现粗犷的地域特征。

3广告设计的表现手法

3.1图案立意

对于图案立意的原则是整体风格遵循地域本土文化的特点为主,同时运用现代设计技术并兼顾时代审美取向为辅,三者合一,形成多维一体的地域性、原创性和时代性完美嵚合的设计语言表达方式。具体而言,有代表性地域文化内涵的图案、图形、图像元素是区域文化的基础组成部分,具有特质性。其特异性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以及符合大众审美取向的构思相结合,形成独树一帜的、具有地域特征的、符合现代人们审美观点的、理想的广告设计风格。

3.2色彩选择

色彩是最能形象反映特定地域群体的民风面貌,是最为直观的地域审美文化载体。因此,从色彩设计的角度而言,基本色调的定位一定能够从中诠释出该地域传统风俗和文化的一种融合体语言,从而使设计符合这一地域群体的消费审美观念。

3.3表现形式

人文地理的特点例8

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地理(主要是高中地理上册部分),包括宇宙、大气、海洋、陆地等,主要属于理科内容。特别是其中的地球运动及时间计算、太阳高度角、各种日照图以及气候、洋流、各种等值线图等内容,具有鲜明的理科特点,需要较多的逻辑思维。学习时,应该采用偏重理科的学习方法,强调理解重于记忆,以会用为目的,侧重于对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理解运用,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平时还应多做练习,重视解题思路,特别要多画图,以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

高中地理中的人文地理(主要是高中地理下册和选修教材一)和区域地理(选修教材二),主要属于文科内容,适合采用偏重文科的学习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非常重要。学习时要多看书,熟悉和掌握知识要点;会看书,把握教材的脉络和主要思想、观点;还要多思多想,善于总结,形成自己的看法。学习人文地理侧重于观点、方法的运用,结合实际进行评价与反思。

二、图文结合,易学好记

地理学习离不开地图,必须重视地图,识图、用图也是地理学科最重要的基本技能。高中地理教材中有着丰富多彩的各种类型的插图,与文字配合,使教材内容的呈现更加直观、形象、生动。学习时,不论是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地理,都要重视图的学习和运用,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才能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掌握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地理规律和原理,使地理易懂易学、好记好用。

例如,“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内容,必须结合“二分二至日全球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图像来学习,才能阐述清楚,理解透彻,遇到相关知识的试题时才能灵活运用,顺利解答,脱离了地图是难以弄懂和解答这类问题的。又如,“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内容,结合“世界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图”和“上海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展图”学习,使我们比较容易地理解城市化的概念,记住城市化的三个主要标志。

地图是地理知识的载体和学习地理最重要的工具,运用地图记忆地理知识是最准确、最牢固、最有效的记忆方法。地理内容纷繁复杂,但几乎所有的地理知识都源于它在相关图上的位置。学习时要做到看书与看图相结合,将地理知识逐一在图上查找落实,熟记;平时要多看地图(还可以填图、绘图),“图不离手”(每次看几分钟也行),把地图印在脑子里,并能在图上再现知识。这样,当我们解答地理问题时,头脑中就能浮现出一幅形象、清晰的地图:“地球运动”,“大气分层”,“山河分布”,“洋流流向”,“国家位置”,“铁路干线”,“工业中心”……于是,我们就可以从中准确而有效地提取需要的信息,从容作答。有的同学可能会认为,看图太费时间,不如看书来得快。殊不知落实到图上的知识印象深刻,经久难忘,便于运用,避免了死记硬背文字造成的多次重复耗时,枯燥无味,知识容易张冠李戴等弊病。因而从整体效果上看,图文结合实际耗时并不多,效果却很明显。同学们学习地理,应该养成读图用图的习惯,培养读图用图的能力,只要胸有成“图”,定能事半功倍。

三、知识联系,融会贯通

高中地理的学科特点主要可概括为以下几个特点:

(1)学习的侧重点是掌握“有什么规律?”“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初中地理更多的是学习“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样的事物”“有什么特点”等问题,因此不可避免的涉及大量的记忆性的内容,因此其学习方法的侧重点就是解决怎样科学地、高效地记忆这些地理事实材料。而高中地理侧重解决的是地理事物的规律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通过探究这些规律的形成原因来为形成人类的相应对策服务。也就是说,应侧重于通过多因素的综合分析、归纳那些繁杂的地理事实材料,从中推导出一些规律,从本质上掌握其成因,最后形成人类生产生活的相应对策。可见,高中地理的学法核心是理解而非记忆,是应用而非记忆。

(2)无论自然地理或是人文地理都表现为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的显著特点,几乎所有的地理问题都跟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学习地理必须紧扣这条主线。

(3)许多地理问题都有知识与能力的跨学科特点。自然地理部分主要与数学、物理、生物学科联系较多,人文地理主要与政治联系较多。对于我们面临的高考大综合考试意义尤其重大。

(4)我们知道,高中地理是建立在初中区域地理基础之上的,初中地理中区域的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地理要素,往往是高中系统地理,特别是人文地理的基础。因此,具备必要的初中地理知识是学好高中地理的保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同学的初中地理知识已经淡忘,影响到高中地理的学习,因而有必要在高中地理的学习过程中适当复习一些初中地理的知识。

四、小结:高中地理学习方法的基本原则和一般规律介绍

1.哪些内容应成为学习的重点内容

(1)地理基本概念。①能说明某种特点地理现象的特定概念。如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低气压、高气压、地球的自转、公转等;②反映某种地理事物类别的特定概念(对这类概念特别要注意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分析)。

(2)地理基本规律与基本原理。地理事物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成因分析。

(3)地理基本技能。如等值线的分析应用、各类经济图表的绘制与判读、各种地理示意图的绘制与判读、图文转换与图图转换能力等等。

(4)地理内容的文字逻辑表达能力。

(5)收集、整理地理资料的能力。

2.怎样高效地掌握上述学习重点内容

人文地理的特点例9

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7)04-0097-03

饮食文化的范畴非常广,关于“吃”的一切都可以包括在内,它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始终。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所表现出来的吃的内容、吃的方式、吃所体现的内涵都是不同的,这就构成了各自不同的饮食文化。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饮食文化也是通过语言来承载。饮食的词汇很丰富,比如食源食品类、食具类、饮食动作类、饮食礼仪类等,饮食类词汇往往更能反映地域的自然地理及社会历史文化特征。饮食类词汇中有很多是方言词汇,方言词汇和地方文化更是密不可分,最能体现地方特色。本文将通过分析具有承德地方特色的饮食词汇来探讨其中体现的地方文化。

一、承德特色饮食词反映承德的自然地理环境

饮食文化的特性之一就是客观性,即饮食文化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始终受到具体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自然地理环境对一个地域饮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自然地理环境决定农作物的类别,从而影响到食物的种类、饮食特点、食物制作和烹调方法等;或者反过来说,地域食物的种类、饮食特点、食物制作等反映了当地的地理环境特征。

(一)具有地方特色的食物种类和饮食与地理环境关系密切

饮食文化的最基本的属性是物质层面,即吃喝的“东西”本身,概括为野果野菜类、主食菜肴类、酒茶饮料类三大类,这三类食用饮用品与地理环境息息相关。

承德地处东北、华北自然地理区域的交汇处,与其它他区相比,冬季严寒漫长。由于地形和气候等原因,承德野生资源丰富。崔海明在概括承德自然环境时说:“承德市位于河北省的北部,地处燕山山脉的东北段,地质结构属于燕山地槽和内蒙古高原的地质过渡带,境内多山、水系密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相对高差约为1400米,全区丘陵山地约占80%,高原约占12%。总面积5261.7万亩,森林覆盖率31.9%。特殊的地理环境使该地区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产品资源,野菜资源也十分丰富。”这种独特的自然环境,影响了承德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尤其对所饮食的对象有最直接的影响,从而形成了承德饮食文化的一部分。

承德人常常采集野果野菜来食用。采食野菜、野果在古人的饮食结构中占有重要位置,比如《诗经》中描述了众多的农作物、野菜、野食等。现在虽然不用靠此维持生命,但这种生活方式相沿成习,居住在偏僻山^的人仍保留着先人采集野果野菜的习惯。承德的野菜野果资源非常丰富,比如刺柳、山丁子、酸姑、刺玛果、托盘儿、鸥粒、带黄、山大黄、蘑菇、苦力芽、哈拉海、蕨菜、黄花菜等。每到春夏之际,人们就到山上去采集野果野菜,或直接食用,或经过简单加工将其制成美味佳肴。这些野果野菜是承德多丘陵山地、地形复杂的产物,比如刺柳生命力很强,具有抗旱、抗风沙、耐盐碱、耐贫瘠等特点;山大黄学名酸模,分布在围场坝上和海拔千米以上的山间潮湿、肥沃的地方。

承德特色的面食包括莜面做的诸如猫耳朵、莜面鱼子、莜面窝子、二代王等,荞面做的、拨面,粘面(大黄米磨的面)做的黏糕、驴打滚儿、粘米粥等,小米面玉米面做的发糕、散状儿、烙糕、窝窝头、酸粥等。莜面属于北方尤其是坝上地区常吃的食物。莜麦喜寒凉,耐干旱,生长期短。

承德本地的酒茶饮料中,酒类饮品有酒、大黄米酒等,茶水类饮品有露露杏仁露、杏仁霜、沙棘汁、金莲花茶、山丁子茶、玫瑰花茶等。这些酒茶的原料马奶、大黄米、杏仁、沙棘、金莲花、山丁子、刺玛果等,均是承德本地产物,是承德的自然地理环境下的产物。

我国北方的饮食特点是“咸”,这也与物产和气候有关,北方气候寒冷,菜相对比较少,所以就多放盐,使其偏咸。

(二)食物制作和烹调方法影射出了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

承德无霜期短,冬季比较漫长寒冷,本地蔬菜品种和数量都相对关内要少,冬天缺少新鲜蔬菜,所以承德人的习惯是在蔬菜旺产季节储备大量菜以备冬春两季食用。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食物制作方式,即干、腌、冻的方式,用来充当承德在寒冬时节的蔬菜。

干菜即把菜晾干了储藏的菜,如干白菜、豆角丝、葫芦条、瓜条(角瓜搜的条)、蘑菇、黄花等。

腌菜有两种,一种是酸菜、一种是咸菜。最具特色的便是用白菜或疙瘩白腌制的酸菜,这是过去承德人冬天的当家菜。咸菜种类很多,不可缺少的是腌制的芥菜疙瘩,其他的如葱叶、芹菜、胡萝卜、白菜、鬼子姜、黄瓜、尖椒等腌制咸菜。

承德冷冻食品也是该区域饮食文化的一大特色,如冻肉、冻豆包、冻年糕、冻水果、冻豆腐、冻豆角、冻野菜等。

可见,承德的饮食,源自于当地物产资源,而当地物产是气候、土地的特定产物。

二、承德特色饮食词汇反映了承德的社会历史文化特征

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环境对饮食文化都有很大的影响,反过来说,饮食文化中也蕴藏着丰富的社会历史和民族文化。

(一)承德特色饮食词汇蕴蓄着满族文化特色

文化传播对饮食方言词汇有很大影响,人口迁移会推动文化的传播,而文化的传播交流会促使新词的产生。在清代满族人统治时期,承德成为全国第二个政治中心,满族在文化上有权威影响。很多满族人定居到承德,所以承德留下了很多满族的习俗,而饮食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支。承德地区的饮食在主食上表现出来的满族特色比如小米面饽饽、棒子面饽饽、粘豆包、粘糕、二代王、酸粥等。具有满族特色的菜肴比如八碟八碗、酸菜、猪皮冻等。这些都是满族饮食文化的充分体现,并被继承下来。其中,粘豆包、酸菜、萨琪玛等特色饮食,对其他民族的饮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主食方面,满族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喜欢吃粘食,粘食的特点是比较抗饿,有利于人们在寒冷的天气里更长时间地进行户外活动,如粘豆包、烙粘糕饼、撒年糕、驴打滚等。粘豆包是一种源于满族的食品,是承德尤其是围场、丰宁人冬季餐桌不可或缺的主角。粘豆包一般是在冬季开始的时候制作,尤其是过阴历年前要蒸大量的粘豆包放入户外的缸中保存,以备年前年后食用。粘豆包是赠送远方亲友的理想食物,每当蒸豆包时,互赠豆包已成为当地人的一种习俗。粘豆包不但营养均衡,更包涵了古老的文化传承,是粗粮细作的先河。

满族饮食的另一个特点是喜欢吃杂粮面食,如小米面饽饽、玉米面发糕、二代王等。饽饽是满族特色食品,清代即成为宫廷主食,满族的饽饽历史悠久,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御膳“栗子面窝窝头”,也称小窝头。夏天食用一种解暑食品“酸粥”,是用发酵后的玉米面制成的,味道与酸奶相同,酸爽可口又解暑。

八碟八碗起源于满族,原为满族正宗桌席。现一般在招待新亲或年节请客习惯吃八碟八碗或八碟一个火锅。八碟一般四凉四热,八碗通常是蒸菜,一般有蒸大块碗肉或白片肉、丸子、豆泡或豆丝、海带丝、葫芦条或瓜条、豆角丝、鱼等。酸菜是满族寒冬时节的主要素菜,是塞罕坝满族人在漫长冬季的主菜,白片肉、酸菜、血肠下铜火锅,风味鲜美、独特。猪皮冻是满族传统风味菜肴,为满族在中国烹任史上发明之一。在副食上还喜欢自制豆腐、酱,以备平时作菜待人和节日、喜庆、祭祀之用。

马奶酒是蒙古族牧民将马奶发酵后酿造的一种味美可口的饮料,俗称酸马奶。大黄米酒是满族传统饮料之一。

有些形容词也是满语的遗留,如:哈喇(形容东西受潮变质了,如:瓜子有点儿哈喇味了,不能吃了),乌了巴图(指水的温度不冷不热,来自满语的音译,即满语“温水”的意思)。

(二)承德特色饮食词汇反映了承德人“朴实、聪慧、热情、豪爽”的性格特点

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环境对饮食文化都有深刻的影响。在人类的早期,狩猎和采食野菜野果是古人主要的饮食来源。之后随着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早已经摆脱了原始的生存方式,但是狩猎和采食野果野菜却作为传统一直延续至今。清代时承德围场就是皇帝专门狩猎的地方,现在打猎被禁止了,但是纯天然野菜成为近些年越碓绞芑队的大众菜品,这也体现了承德人淳朴的个性。

承德人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制作腌菜、干菜、冻菜,以备漫长的冬季食用,充分体现了承德人的聪慧和实在。饮食用具制作也体现了这一点,如水葫芦(成熟的葫芦劈两半,晒干后用来舀水,也称水瓢)、盖顶(用高粱杆编的剪成圆形的用来盖缸或盆的盖子)等。

承德特色的火锅、八碟八碗、平泉羊汤等都具有“热气腾腾”的特点,也反映了承德人的饱满的热情。每年一到腊月,农村家家户户都蒸粘豆包、撒年糕、摊煎饼、做豆腐、走油(炸肉、炸丸子、炸豆泡)等,走亲访友时就互赠这些“年货食品”,凸显了承德人的友善与好客。

八碟八碗,碟是实实在在的大碟,碗是深深大大的高碗,与满人的豪爽相匹配,过去北方多在婚宴、满月宴吃到八碟八碗。承德农村直到现在还有这样的传统,每年一到腊月,家家户户都蒸几大锅粘豆包,基本都杀猪、杀鸡、宰羊,把肉、豆包都储藏在大缸里,以备正腊月尽情食用,充分展现了承德人朴实、传统的性格特点。

承德还有一些特色饮食类器具词汇,也是承德人豪爽、粗犷、大大咧咧的性格特点的体现。比如:烙糕锅子(摊烙糕的工具)、碗架子(放置碗碟的器具)、筷笼子(放置筷子的器具)、床子(压的器具)、锅篦子(用来担在锅上的蒸或赘闪傅钠骶撸、浅子(用柳条或别的东西编的比较浅的用来盛东西的器具)等,这些词都以“子”为后缀,而不是以“儿”为后缀,证明了承德人属于“豪放”派。

表示“吃”的动作的词也展现出了承德人的豪放,如:“逮”,本是“抓住”的意思,用来指狼吞虎咽地吃,如“那小子吃饭大口逮”;“撸吃”本是“收拾、打”的意思,用来比喻吃饭狼虎、快,如“他3分钟就把一大碗面条撸吃光了”。

三、结语

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地方特色饮食类词汇往往更能反映地域的自然地理及社会历史文化特征。承德特色饮食类词汇,具有承德地方特色的食物种类和饮食特点以及干、腌、冻的食物制作方式源自于承德所处的地理环境,即承德地多丘陵山地,地形比较复杂,无霜期短,冬季比较漫长寒冷。承德特色饮食类词汇还蕴含着丰富的承德社会历史和民族文化,一方面充分体现了满族文化特色,另一方面反映了承德人“朴实、聪慧、热情、豪爽”的性格特点。

人文地理的特点例10

中图分类号:B089 文献标识码:A

大卫・罗伊的文章《过程思想与心理治疗间对话的价值》[1]巧妙地阐释了过程思想与心理治疗在诸多方面的对话,并说明了两者之间的对话互有裨益。本文试图通过怀特海关于现实本质的哲学洞见来确证沙利文的心理治疗的人际理论的某些关键特征,从而对过程思想与心理治疗的对话有所贡献。在阐述其对动能的理解时,沙利文写道:“在所有的哲学家之中,怀特海将宇宙视作一个机体,很显然,我们可以将活的机体视为特定的动能。”之后,他引用《过程与实在》中的内容详细说明了其观点[2]102。虽然怀特海并未特别关注心理学这一学科,但是我们发现,在怀特海的作品中有很多深刻的见解在很大程度上与沙利文的临床观察结果一致[3]。正如沙利文自己曾指出的那样,怀特海的过程思想可以为当代精神治疗提供一个协调一致的理论基础[4]。

一、关于理论的起源

哲学家时常会迷失在假设性观点的迷宫中,与此不同,心理治疗师必须接触具体的个体。为了治疗病人,心理治疗师必须依靠关于自我和人格的可操作模型。这一理论框架需要关注健康正常的个体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假设和理论母体,同时也要有判断和评估良好人际关系模型的标准。例如,指引弗洛伊德的开创性工作的模型就深受牛顿物理学,特别是赫尔曼・冯・亥姆霍兹的研究的影响。这一倾向使得弗洛伊德能够类比地将人类视作蒸汽机,这样其中的有限能量无疑在这封闭的系统中得到了诠释。弗洛伊德理论中常见词汇如“阻抗”、“压抑”、“置换”等,清楚地显示了其理论基础。

遵照经典力学原理,弗洛伊德强调个体的独立性并且强调直接接触对于解释人类行为的必要性。随后,克拉克・麦克斯威尔的场理论彻底变革了物理学的机械观念,该理论指出,即使物体相互间没有直接接触,作用与反作用在一个既定的电能场中也会发生。与此类似,参照麦克斯威尔的发现,沙利文通过重点强调关系和相互依靠的概念彻底挑战了弗洛伊德本能驱力理论的基础。

沙利文不主张将个体人格视为如独立的、离散的实体那样的研究客体,而是认为人格只有在与他人的关系中才能显现自身。这些他人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人或者现实人的人格化象征,如一个小孩的梦境或其想象中的角色。然而,认为个体人格可以在“真空”中讨论可能导致怀特海界定的“误置的精确之谬误”。对于怀特海和沙利文而言,人格只能是一个关系性的词汇。用沙利文的话来说,“人格是在重复发生的人际情境中的相对稳定的人际关系模式”[2]110。对于这些可观察模式(即人格)的研究构成了心理治疗职业的本质。

如果人格是一个关系,那么我们还应该精确研究什么与此相关。对此话题的讨论将揭示沙利文的基本假设在多大程度上与弗洛伊德的假设相冲突。为了更加充分地解释人类行为,沙利文认为有必要将他称之为弗洛伊德的“机械主义”概念换成他的“动能”的概念。对此,他界定为“相对持久的能量转换模式,这一模式在机体作为生活的机体的过程中体现其特点”[2]103。根据他的模型,人格被视为一个动态的活的有机体,它由很多相互作用的动能和次动能组成,这些动能在身份的重复性模式中得以显示。人类机体不是一个有着长期自我认同的、固定的、静止的物体,而是一个正在进行中的动态关系,它是一个由处于连续的流动或变化状态之中的一些成分动能所组成的。因为在长时间的模式中会有相似性,所以个人身份的意识是被保存的, 尽管总是以一种相似的方式保存。

所有对于个体的全面认识都必须包含其动能和次动能的范畴,这些构成了个体的生活模式。沙利文写道:“对任何生命个体的考察都必须包含三个终极因素:它与必需的环境媒介的共同存在;它的组织;以及它的功能性活动。”[2]98通过强调这种三层次的方法,即坚持心理治疗应该借鉴来自社会心理学和心理生物学的洞见,沙利文的理论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弗洛伊德。很明显,当有人扩展了人格所存在的母体时,对于临床实践会产生非常显著的延伸意义。咨询师不仅需要将个体病人视为操作性的生物组织,同时必须要理解此人的环境媒介,这包括作为功能性活动的发生对象的其他人,以及特定文化(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个体对于世界的感知模式)。最后,在心理治疗中,咨询师与病人一起,必须尝试在以上三个方面表现出来的全部关系上达成共识[5]19-25。

熟悉怀特海形而上学的人可能会对于沙利文的观点感觉很熟悉。通过自己的研究,沙利文同样认识到了怀特海所宣称的关于实体本质的基本观点,并将其构建成一个适用于心理咨询的切实可行的人格理论。沙利文的理论可以用怀特海的概念性术语(比如合生、现实实有、社群以及联接等)来阐述表达。本质上而言,在对人类个体的概念化方面,沙利文和怀特海一样,拒绝基于一个“物质形态论”的人格模型,并且坚持强调过程的动态性特征。另外,通过强调人格是其构成关系的综合,并且在一个既定的能量场中,人格受人际间力量的影响,沙利文是在用心理学术语来表达在怀特海关于“外延性连续体”讨论中的观点。

读到沙利文关于人类个体的三个维度的理解时,怀特海主义者也许会立即想到《生成中的宗教》中一个类似的论述。怀特海指出,当个体有意识地意识到三个相互联系的概念的合流时,宗教性自我意识开始出现,这三个概念指:关于个体对自己的价值的概念;关于世界上不同个体彼此间价值的概念;关于主观世界的价值的概念,其中主观世界是从其构成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中衍生出来的共同体,且该共同体对于每一构成个体的存在都是必要的[6]。

这一思想和表达模式上的相似性不仅反映了怀特海和沙利文在思想上的相似性,同时也在更深的层次上表明了他们共有的对于人类的相似认识。在谈到身体时,沙利文使用动能和次动能的相互作用来阐释;而怀特海则表述为“身体是由各种经验中心所构成,这些经验中心在表达自身时相互影响”[7]32。

同时也要指出沙利文关于自我系统和选择性忽略的观念与怀特海的另外两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它们都是基于这样的预设:当前瞬间包含着其所有的过去。对于怀特海和沙利文而言,当下总是寻求价值最大程度的实现,这些价值可以从这一现实世界的可获得数据中得到。

对怀特海“现实世界”的意义更全面地理解,有助于我们将母体置于机体形成安全操作的背景中,从而更好地理解母体。受其主观目标的控制,自然地遵循历史性路径,这些路径指向先前的满足并且避免价值实现的最小化或琐碎化。沙利文对于怀特海模型的赞同可以从他在阐释机体如何对其过去数据进行反应时常会在“摄入”这一词汇[2]28,76-77,141中体现出来。另外,沙利文关于无意识或者选择性忽略的概念,表现出他对于怀特海消极摄入这一概念的创造性临床应用。

沙利文和怀特海都对经验采取一种动态的观点,不同的是,怀特海选择关注微观世界的水平这一领域,这引发了他的机体哲学;而沙利文致力于研究人类经验这一特定领域,这催生了其精神治疗的人际理论。由此,我们可以将沙利文的理论解读为怀特海存在论的子集,或与此相反,将其视为怀特海理论中内隐表达内容的具体化。

二、关于人格发展

沙利文与弗洛伊德在理论上的一个本质区别就是对于人格发展的看法。同时,在沙利文思想与怀特海机体哲学中所表现的感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这一部分将简要描述沙利文的人格发展阶段观点,同时探讨从其作品中搜集出的与怀特海机体哲学相关的观点。两位思想家都明确否定存在能够在持续的转变过程中保持不变的“物质自我”这一观点。为了呈现他们的发展性洞察,我们需要一种能够真正表现他们观点的动态性特点的语言与风格。

缘于其对于精神分裂症的研究,沙利文不仅逐渐摈弃了弗洛伊德将性能量作为人格发展的唯一动因的强调,也摒弃了弗氏对于人格发展阶段的观点。在沙利文看来,对于个体人格形成起重要作用的是人际关系而不是性能量的流动,并且进一步超越了弗洛伊德所预见的有局限性的时间框架。沙利文将个体发展的第一个关键期命名为幼儿期,它从出生开始持续到清晰表达能力的出现。在这一过程中,特别考虑到这是自我系统的开端,因此婴儿与母亲的关系非常重要。接下来的阶段是儿童期,这一时期持续到儿童表现出超越最直接的父母和子女关系而去寻找其他儿童作为玩伴的需要。少年期阶段的特点是需要在同龄群体中寻求更广泛的关系,这一阶段接着支配着人格发展,其持续时间是个体在学校的最初几年直到(并包括)个体出现对于自身性别一致性的最初意识这段时间。第四个阶段是青春期,分为前青春期、青春期早期以及青春期后期三个次级范畴。

与其动态性观点一致,沙利文相信,人格从来都不是固定的,而且会受到与新的人际环境相关的改变的影响。他认为,以上列出的四个阶段中确立的模式对于人格动能如何与环境相连以及机体作为一个整体如何加工数据有显著的影响。有时我们无法协调这些阶段,或者不能以一种积极的方式去经历每一阶段所界定的特定人际维度,这是由于精神病学调查材料所限。

在个体发展阶段的跨度方面,怀特海与沙利文也存在着一致。沙利文认为正常人际发展的基本过程一直持续到20岁末甚至30岁初。同样的,怀特海在1916年向英国数学委员会所作的会长演说上提到了这样两种观察:“我们要记住,自我发展是有价值的智力增长,并且自我发展大多发生于16岁到30岁之间,”并且“重点不是个体18岁时是怎样的,而是个体在那之后成长成什么样的最重要”[8]1。

尽管大多数哲学家通常都熟悉怀特海教育哲学所拥护的浪漫、精确以及概括阶段理论,但很少有人认为怀氏是一个发展论者。在第一部分中我们发现了怀特海与沙利文在理论起源上的相似点,怀特海关于人格发展的图式也与沙利文相似,这在怀特海的作品中有着充分的证据。

与沙利文一样,怀特海强调人际关系在人的整个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与其本体论的关注点相一致,怀特海对于将所有的环境因素都整合到一起的需要非常敏感。从文本上看,其发展的具体阶段(怀特海可能倾向于称之为“节律性周期”)遵循以下的结构:幼儿期、青春期、青年期、特定的自我超越、平和。这些结构与沙利文的发展阶段在特征上很相似。根据怀特海的观点,在这些周期内都伴随有浪漫、精确以及概括三个阶段。

最后的两个周期称为“特定的自我超越”以及“平和”,这反映了人格在很大程度上包含了构成它的全部关系。怀特海指出,青年人“特别容易受到那种关于‘平和’的幻象的影响,那是灵魂诸活动的和谐,自有着超越任何个人满足的理想目标”[9]371。尽管青年也许“易受幻象影响”,获取它则要花费些时间,这就是为何怀特海看上去强调中间阶段。对于特定人或物的爱使青年超越了当下的自我关注,同时反映了其自我超越过程的开端,怀特海说“个人之爱的这一方面就是为了自私的幸福而执意坚持一种条件,这没有超越人格”[9]373。

对于怀特海而言,个体能够争取的终极完满状态反映了沙利文为成熟的适应良好的成人所预想的理想和目标。从这一角度,怀特海定义了“平和”并且指出:

“它造成意识兴趣更加宽广的范围,扩大注意的领域。因此平和是最大程度地自我控制――这种程度过大以至于‘自我’消失,兴趣转化为比个性更为广泛的协调行为……这是防止狭隘的屏障”[9]368。

通过这些过渡周期发展出的人格并不是一个物质性“自我”,而是一个动态的“联结”或“样式”,它不断地合并经验,同时逐渐地扩展其对于构成它的关系性因素的意识觉察和反应。对于这一扩展有贡献的不仅有身体机体的生理成长和个体的人际关系的成长,而且还包括自我系统的动能。沙利文认为这一动能受到安全需要的驱动,而怀特海通过强调在既定联结中美学价值的实现而对此动能进行了讨论。

到目前为止,关于人格发展的讨论几乎全部聚焦于理想状态,此状态假定每个人都能成为一个健康成熟的成人并能够实现平和的愿景。为了提供一个更为平衡的有关人的真实发展方式的描述,有必要对前述内容进行拓展。而达到此目的的一种做法就是去检验语言在沙利文和怀特海思想中的作用,而这一做法这也将有助于理解被阻滞的发展的这一话题。

三、关于语言的作用

除了列出其理论中人格发展的各个阶段,沙利文同样提到了人类感知和评估他们的经验的三种“思维”模式。沙利文给出了这三种模式的希腊文中对应名称的词形变化,这有助于理解这三种模式。三种模式分别是:原型态,字面而言是处于第一位的意思;偶合态,表示一种并排的顺序或安排;综合模式,表示按顺序放在一起。

原型模式描述的是婴儿首次遇到随机的模糊刺激,它不连贯而且没有逻辑或者理智。婴儿以一系列互不相连的瞬时状态的方式摄入世界,在这些状态中没有自我与他人或者自我与世界的直接区别。

偶合模式使得儿童能够构造一些联结,但是这些联结通常是无序的并且缺少任何的逻辑基础。“在此之后所以因此之故”的推理代表着一种偶合态推理模式,同样,游戏“躲猫猫”背后的滑稽元素,就是利用了在这个阶段儿童缺少那种皮亚杰称为“客体永久性的概念”这一特点。

综合模式使儿童能够开始对世界以及构成世界的关系形成现实的理解。尽管每个对应模式都倾向于支配儿童发展的顺序性阶段,但是无论从哪方面讲他们之间并不相互排斥。在后继的发展阶段中,思维的两个原始模式可能会再次出现,并且影响个体在压力、疲乏、精神疾病或者梦境时期的推理过程。

沙利文认为,语言对于理解这三种思维模式是如何工作的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他的作品中,“语言”这一词汇用来表达社会化过程所必需的一系列的符号生成活动。沙利文指出,对于语言的掌握使得儿童可以对一个健康的自我概念内的各种相互冲突的人格化身进行融合[2]172-189。

除了具有交流的作用,语言也可以起到防御的作用。随着儿童不受约束的好奇心开始接触世界,焦虑的来源威胁着要对这种好奇心进行缩减。根据沙利文的观点,语言通过隐瞒和扭曲对于现实的感知而将焦虑尽可能地最小化,由此保护了自我系统。儿童能够迅速习得何时和怎样使用这一防御姿态。

在描述一个在经验的综合模式中运转的过程时,沙利文对于这种人际现象作了讨论。被他称为“一致性确认”的这个过程,使个体能够通过别人的一致看法而证实其观点,进而支持他们的感觉、感知或者关系。在相对无焦虑的人际背景中,“健康”个体能够用一种与事物的模式相一致的方式表达自己。而在焦虑水平较高的环境中(这种焦虑可能来自当前环境也可能来自这种环境所唤起的痛苦记忆),一些人发现很有必要进入沙利文称为“偶合态扭曲”的状态中,在此状态中,自我系统对现实进行某种程度的扭曲从而抵消焦虑。临床现象“移情”代表了偶合态扭曲的一个情形,以至于病人倾向于将治疗师视为他们记忆中的人。

个体对于综合模式的正当使用可以显著提高其沟通的有效性并能提升人际关系,而偶合态扭曲导致个体误解经验的真正本质,并能妨碍健康的生活。因此在沙利文看来,精神病治疗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找出并清除这种偶合态扭曲。

同样,对于怀特海而言,语言对于理解人类经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他将语言视为“表达的系统化”,并宣称“毫无疑问,在所有表达思想的方式中语言是最重要的”[7]48。尽管他没有具体地谈到经验的原型、偶合以及综合模式,但在其关于智力过程的第一周期的叙述中反映出了相同的顺序模式,这一周期包括了“从获得知觉能力到习得语言,从习得语言到分类思想以及敏锐的知觉”[8]31。

怀特海对于语言的本质和功能的探索,开始于他的《思维方式》中名为《创造性灵感》的讲演的核心内容以及构成其作品《符号主义》的几篇讲稿。与其存在论关注点相一致,怀特海在前面的讲稿中将语言的功能描述为个体过去和现在的联结。语言对经验之流的片段进行组织并使其能够被理解。怀特海将对语言的掌握视为自我身份和理解的关键元素,他写道:“《圣经》第六日的记录应该这样写:上帝给人以语言,他们便成了灵魂。”[7]57

因为语言在调节人际表达形式时具有社交功能,所以对于沙利文和怀特海而言,语言所扮演的角色是精确的。从心理学的视角而言,个体越充分地表达和理解塑造人际话语的操作性因素,个体越有可能意识到构成人格母体的因果维度。正如对于事物的命名代表着儿童的首次归类行为和在社会习俗下的分享能力一样,对于塑造个体经验的因素的命名是迈向理解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个体思想和行为的第一步。通过阐释在个体人格发展过程中语言的重要性,沙利文和怀特海不仅表明了他们在多大程度上抓住了这一重要心理治疗学洞见,同时也阐释了他们如何将这一见解融入他们关于人的动态性观点中。

四、关于治疗实践

在《精神治疗访谈》[5]19-25中,沙利文列出了他认为的精神治疗的四个阶段:开端、勘察、详细询问以及干预(或终止)。在这四个人际阶段中,治疗师通过尽可能地了解来访者的过去以及来访者与他人的联系模式从而进入来访者的世界。基于在咨询中获得的语言或者非语言信息,咨询师必须不断地测试各种各样的关于访客症状的真正本质,才能帮助病人更好地适应他或她的世界。

在怀特海的术语中,精神治疗访谈代表的是治疗师的控制性尝试,治疗师通过尽可能地理解来访者的现实世界从而帮助来访者。从这一角度,治疗师可以与来访者分享一个替代性主观目标,或者帮助来访者意识到消极摄入可能是针对病人经验的拒绝性因素。尽管将沙利文和怀特海的观点完全地对等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说:因为咨询师的视野很少被阻碍了病人观察世界能力的偶合态扭曲所阻碍,所以怀特海的哲学和沙利文的心理学为对抗和治疗来访者焦虑的源头提供了相同的临床方法。

沙利文对于精神治疗的贡献之一就是拓宽了人格理论讨论的理论界限,他突破了弗洛伊德的心灵内部领域而进入到了人际关系的领域。本文不仅试图表明怀特海与沙利文之间的诸多共通点,同时也尝试说明怀特海机体哲学对于现行人格发展理论的宝贵理论贡献。通过进一步探索被两位思想家视为人格塑造场所的拓展型关系母体,治疗师和理论家或能得到一个关于他们的学科的更加全面和充分的认识。

继沙利文的开创性工作之后,人格理论构建开始广泛基于这样的假设:人格本质上是一个关系性的概念。在当论家的著名作品中,人际力量在塑造人格中的首要性被作为一个重要的基本假设,这些理论家包括温尼科特、罗伊沃尔德、费尔贝恩以及科胡特等[10-11]。他们的作品与沙利文的作品一样,阐释了怀特海的哲学洞见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融入和指导当代临床心理咨询实践。

[参考文献]

[1] David Roy. The Value of the Dialogue between Process Thought and Psychotherapy[J].Process Studies,14:158-174.

[2] Harry Stack Sullivan.The Interpersonal Theory of Psychiatry[M].New York:W.W.Norton Company, Inc.,1953.

[3] Percy Hughes.Is Whitehead’s Psychology Adequate? In P.A. Schlipp(ED).The Philosophy of Alfred North Whitehead[M].New York: Tudor Publishing Company,1951:275-299.

[4] Harry Stack Sullivan.Personal Psychopathology:Early Formulations[M].New York:W.W.Norton and Company,Inc.,1972.

[5] Harry Stack Sullivan.The Psychiatric Interview[M].New York: W. W. Norton and Company,Inc.,1954.

[6] Alfred North Whitehead.Religion in the Making[M].New York: New American Library,1974:59.

[7] Alfred North Whitehead.Modes of Thought[M].New York: Macmillan,1938.

[8] Alfred North Whitehead.The Aims of Education and Other Essays[M].New York:Free Press,1985.

人文地理的特点例11

在记叙文中,写人作文占有重要地位。写人的目的,就是通过具体事例,主要表现人物的性格、精神、品质。写人作文的类型一般有一事写人、几事写人两种。一事写人就是通过一件事来反映人物的精神品质;几事写人就是通过几件事(一般是二或三件事)来反映人物的一个精神品质或多个品质。因此,写人的作文,应通过对事件的具体描述和对人物的外表(外貌、神情、动作、语言)、内心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着重刻画人物在事件中是怎样体现自己的精神品质的。

写人作文的基本写法:

1、①介绍人物及人物外貌。

②直接描写人物外貌,带出要写的人物及其品质。

2、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有详有略地写清人物在事情中的表现。(若是几事写人的,重点事例要放在前头写,具体写;次要的事例后面写,略写。)

3、①总结全文,点明人物品质。

②照应开头,自我勉励。

(说明:开头、结尾的①与①相对应,②与②相

对应。下同。)

二、记事作文

记事作文与写人作文一样,在记叙文中占有重要地位。记事的目的,一般是通过具体描述的事情,表现事情的教育意义或蕴涵的思想感情。记事的作文,应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着重描述事情的具体过程,注意事情发展中人物的外表和心理描写,从中揭示事情的教育意义。

记事作文的基本写法:

1、①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

②抓住作文要求,开门见山点明要写的事情。

2、重点具体叙述事情的经过,注意对人物的描写。

3、①交代事情的结局。

②照应开头或揭示中心。

三、写景作文

写景,就是对自然景象、建筑工艺等景物的描写。描写景物,要有条理,就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或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或从整体到部分,或从部分到整体,或按游览景物的线路,或按景物的类别,或按观察点的变换顺序等依次观察,有条理地描写。因此,我们进行写景作文时,要交代观景的时间、地点,尤其要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具体地、细致地、有条理地描写,同时注意景物的动态和静态,恰当地进行合理想象,表达出自己对景物的思想感情。

写景作文的基本写法:

1、①交代观景的时间、地点。

②总写景物的特点或感受。

2、有条理、有重点地描写景物的特点。

3、①总结全文,抒发感情。

②照应开头或题目。

四、状物作文

状物,一般是指对动植物和物品的描写。状物作文,分以物写物、借物喻人(理)两种。对以物写物的作文,应抓住物的形状、构造、功用、特点、抓住人对物的情感关系,进行细致地描写,着重表达出你喜爱的思想感情或物带给你的帮助;对借物(一般是植物居多)喻人(理)的作文,应着重抓住物的生长环境、生长特点等进行具体描写,并从中联想到人、联想到物所蕴涵的道理。在状物的过程中,可以进行一定的合理想象,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状物作文的基本写法:

1、开门见山交代要写的事物。

2、比较详细描写事物的形状、特点或构造。

3、具体叙述人和物的关系。

4、总结全文,照应开头或抒情结尾。

借物喻人(理)作文的基本写法:

1、开门见山交代要写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