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人工智能对教育的价值

人工智能对教育的价值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3-22 14:50:26

人工智能对教育的价值

人工智能对教育的价值例1

1 美术教育的生理功能训练价值

这诉求和体现的是,学习者经过美术教育的教育训练,可以让自己的身体机能获得有效成长和运动灵活。其一,促进人的左右脑均衡发展。其二,促进眼、、脑、手三位一体的协调运动。美术教育的生理功能训练价值,既奠定了它的科学工程性意义,又揭示了美术教育学科的科学严谨性。

科学研究认为,人的左右脑,有各自的分工和职责。不同的学科运行方式,对左右脑潜质的激活、开发、有不同的作用。为了让人的创造力得到最大可能的发挥,科学研究主张,要让左右脑获得同时的、均衡的开发与发展。并认为涉及形体、空间、画面和想象的美术学科,对促进右脑的开发和发展有帮助。这样,作为学校训练科目的美术、同语文、数学等科目一道,分别起着促进左右脑均衡发展的作用。同时,美术教育在对训练人的眼,脑,手协调一致的工作上,也有独到的功效。仅以速写为例,要想把一个动态的人物速写画好,必须在观察上要准、脑筋反应要快、动手要迅速。长期训练,就可以做到三位一体地协调工作了。

从美术教育的生理功能训练价值内涵知道,美术教育,是科学殿堂的重要一员。所以,美术教育的篥划和实施,都应科学、准确、高效地进行。

2 美术教育的成长才智培养价值

这诉求和体现的是,在学习者接受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可以获得一系列的促进自己成长和进步的知识、品质、方法和能力等支持性资源。

其一,美术教育促进人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整合发展。美术中的绘画观察力训练、色彩记忆力训练、创作的想像力、思维力、抽象力训练等,能很好地发展学习者的智力。同时,美术的绘画色彩训练、雕塑、陶艺等动手操作训练等,都对激发和培养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成就动机、积极的情感态度、持之以恒的意志力和乐观亮色的个性等非智力因素,也极有效果。所以,美术教育对促成学习者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有重要的整合作用。而且,只有当人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得到了和谐的培养与发展,才会是一个健康和富有创造力的人。

其二,美术教育给学习者提供系统的学科常识、知识及其体系。比如,要能读懂中国传统山水画、古希腊艺术,以及诸多现代美术作品,必须要拥有美术的系统知识。所以,这也就要求,美术教育必须是系统的、正规的文化传播行为。

其三,美术教育让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有效开发和培养起积极而饱满的情感,以及有勇于创造前进的不屈意志力。从美术学习者的吃苦耐劳品质中,是能充分地认知美术教育的这一特殊功能和价值。

其四,美术教育让学习者拥有一些有助于自我人生奋斗目标实现的方法和手段。这一方面,是体现在为人们实现生活奋斗目标而提供方法和手段的支持。如美术文化供给个人求职、旅行、出场风格形成、气质培养等方面的方法支持。另一方面,是体现为提供创造、传播、享受美术作品的学科专业化方法和手段的支持。在绘画域,会经常听到人们讲:“不在乎画什么,重要的是怎么画。”“怎么画”,表明了画家对于绘画方法的重视和探索。的确,人类的所有实践活动及其活动的水平,都涉及方法问题。有无方法和方法优劣与否,都是制约实践成功的重要因素。通常讲,某人完成某项工作的能力强,实际上就是指他运用知识手段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水平较高。作为美术学习者能否有效地将自己的观念、心灵情感予以艺术性的视觉转换实现,就看他对美术方法的探索、获取程度如何。之所以在中国表现花卉、蔬果、禽鸟等题材,工笔、写意、工兼写等不同的表现方法,就是因为中国花鸟画家们长期探索花鸟画表现方式的结果。因此,美术教育者,既要系统地为学习者提供创造美术作品的方法及方法系统,又要注重予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确立积极的探索独有美术表现方法的意识与自信心,发展思考能力与独索研究能力,努力发掘宜我美术创造的潜能。不同的教育价值观念将形成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方法,又将影响学生对于方法的独立研究、探索的能力形成。所以,美术教育是要有美术教育思想的支持,才会成功和卓尔不群。当然,美术教育价值体系中提供的学科方法,也不仅限于美术创造的方法,它还包括美术文化模式建构与变迁、美术作品欣赏、美术批评、美术文化传播等方面的方法。

人工智能对教育的价值例2

一、高职英语教学为什么要注重人文素质教育

1.高职学校忽视人文素质教育的现象

“当前在职业技术教育领域存在着技术主义和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一些高等职业院校单纯注重学生操作技能的训练,片面强调专业技能的培养,仅仅满足于让学生获得从事某个职业所需的实际知识和技能。”尤其,当前很多高职学校在技能大赛的主导下,部分学生甚至不惜长期停课集训,为了在技能大赛中摘金夺银,为校争光。对于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健全心理以及较强的创新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人文素质教育则重视不够,对学生的人文知识教育、人文精神培养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人文素质教育有所不足。由此,高职学校英语教学普遍存在评价机制单一和机械的问题,过分强调学生的知识体系,重结果、重成绩,忽略英语的人文性特点,忽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考查。一般学期末考试以书本内容的死记硬背为主,高职学生同样参加大学英语四、六级这种标准化的语言技能考试,无法测出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交际能力,不能反映出学生德行高低、心理健康程度等。学生也只是为了考试而努力,在语言素养提高的同时,人文素养却日渐缺失。

2.英语学科“工具性”的特点

英语虽然被定义为交流工具。然而,这只认识了语言的部分本质。事实上,语言虽然是人们表达、交流、思维的工具,但这种工具不同于存在客观世界的其他工具,其他工具是身外之物,而语言却是人赖以生存的内在工具,是人生命的一部分。语言的运用和思想的形成与表达是同步发生的,体现人性以及人的观点、情感、认知能力和做事能力。从学科特点来看,英语是一门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关注英语学科的人文性,在教学中就不会将全部注意力放在语言技能训练上,而是在发展语言技能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性的表述能力,使句子充满内涵和情感的思想表述,就不会只追求课堂上那表面上的“热闹”,而是注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心灵交流、碰撞、质疑和探究,不会把往日的“满堂灌”翻版为今日的“满堂看”,即把讲稿做成PPT就是所谓的“教学手段的改革”。

3.“多元智能理论”的影响

美国学者加德纳将智能定义为“解决问题的能力或是在各个文化背景中创作该文化所重视的作品的能力”。后来又将智能的定义简述为“人处理信息和制作产品的能力”。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能由八个要素构成:(1)语言塞尔特语言能力;(2)逻辑―数学智能;(3)视觉―空间智能;(4)身体―运动智能;(5)音乐智能;(6)人际关系智能;(7)内省智能;(8)自然观察智能。加德纳进一步指出:(1)这八种智能既独立存在又共同起作用;(2)各种智能都同等重要;(3)每一种的智能组合都不同于其他人;(4)如果承认个体智能差异,教育会更有成效。由此我们认为,培训听、说、读、写、译技能的教学目标不能完全概括英语教育的内涵。只机械地训练技能而不同时发展智能的教育教学是不到位的,也不能学会用英语思维以真正用所学语言进行深层次沟通。

二、如何评价高职英语教学的人文素质教育

1.对学生语言知识的评价

语言知识是形成思想、气质、修养的基础,英语知识的长期积累可以形成个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评价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运用、语言内容、思想性等多方面。评价学生语言知识要考查学生掌握、运用这些知识的情况及学习和分析、思考的能力。同时,应重视考查学生学习过程中是否具有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对英语课程的态度,良好的学习风气可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2.对学生人文行为的评价

人文行为是学生人文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做人、做事、处世中通过言谈举止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和风格。课堂教学中学生与教师、同学的互动与交流中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沟通风格、生活态度、话语表达和行为等。学生人文行为的评价包括学生的道德修养、行为修养和活动能力等三方面。

3.对学生人文精神的评价

人文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英语教学人文素质教育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人文意识和人文精神,使之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高职学校学生人文精神的评价应包括两方面,即人文思想和价值观。人文思想评价要考查学生是否具有崇高的理想和进取精神,对价值观的评价观测注重学生是否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以及是否可以做出符合社会的价值判断。

三、高职学校英语教学人文素质教育评价应注意的问题

1.结合学生课后的实际表现

学生日常行为表现往往更能准确体现个人的素质修养,特别是一些细微的事情,是衡量学生人文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结合学生课后的作业上交的时间、作业质量以及观察学生课后的言行。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体验人生、感悟文化,培养人文情怀,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提高人文素质。

2.多种评价互相补充

由于评价体系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难以预料和把握的影响,评价结果不一定全面、准确、真实。因此,要结合学生自评与同学互评,避免单一的评价模式。同时,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征求学生自身意见,达到沟通思想的效果。体现评价是一种人文关怀,引导学生健康向上的价值观、人生观和进取精神。

3.评价指标避免僵化

评价指标是评价成功的关键,它不仅是评价的主要依据,也蕴含着教育的价值观,可对学生起引导和规范作用。人文素质教育是动态、连续的过程,是潜移默化的过程,努力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列入评价的对象和范围,使学生的知识技能与兴趣、情绪、意志力等健康人格层面协调发展。因此,评价过程中杜绝以静止的僵化的观点看问题,以学生一时一事的表现轻率地断定学生的终身发展。

人工智能对教育的价值例3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知识的更新日趋加快,知识总量每三到五年就要翻一番,为了适应时展的需要,人们必须学会认知、学会学习。因此,如何提高知识的传输效率、提高学习效果成为教育所关注的焦点。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呈现多媒体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特征的教育技术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强调运用各种现代化教育手段,创设教学情景,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扩大教学规模。实践证明,在某种程度上,它确实实现了其初衷,很多人对其大唱赞歌,极加美化。但我们有必要对多媒体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教育技术做出辩证的思考。

一、对多媒体化发展的教育技术的辩证思考

多媒体通常是指日常生活中的多媒体计算机和与之相关的多媒体课件等。它具有超文本、超媒体功能,而且还可以使文字、声音、图象等一并显示,具有化动静、化虚实、化快慢、化大小并且存储员大、交互性强、信息呈现方式灵活多变等特点。因此有人认为多媒体将取代教育技术领域的幻灯、投影、录像、电视、粉笔、黑板等其它媒体,并且多媒体教学将成为未来教育发展方向等等。多媒体真的那样神奇吗?真的就是“万能”的教学机器吗?回答应该是否定的。

(一)多媒体仅仅是一种,而非多种媒体组合而成的全能媒体

我们认为,每种媒体都有其各自的长处,对某种特定的教学或学习有效,不存在一种人人适用、处处适用的全能媒体。所以,媒体的有效与否要看特定的教学情景和学习对象等,各种媒体教育有其各自的特点和独特的功能,在教学中,应互相补充,取长补短。我国开展多媒体教学仅有几年的时间,正因为对多媒体教学认识的偏差,把其看成是教育现代化的一种标志,所以各单位纷纷申请巨额资金,购置多媒体教学系统,装配多媒体教室,出现了多媒体“热”的怪现象,而且目前这种现象有蔓延的趋势。对此,我们认为,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本无可厚非,没有必要的硬件设备做后盾,要搞好多媒体教学是不可能的。但有的地方购置了设备后,对其倍加珍惜,在教学中根本不舍得使用,平时用布一蒙,仅作为参观、观摩和迎评的样品,这样不仅严重浪费了资源,而且也阻碍了多媒体进入课堂。

(二)硬件和软件能否同步发展,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综观全国上下,可以说,真正适合多媒体课堂教学的课件可谓凤毛麟角,已编制出的课件绝大部分是一种课本搬家的形式。另外,商家为了赢利而编制的课件因缺乏学科专家、教育专家的参与,所以根本不适合课堂教学。同时,由于多媒体涌人教育领域速度太快,使大多数教师没有充分的思想和技术准备,而课堂教学目前仍是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在已编制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不符合课堂教学,而教师又不能自行制作合适的教学课件的情况下,多媒体不是空有躯壳吗?如此,又如何实现它的作用呢?最后,正像有些学者所担心的那样:既便我们实现了多媒体教学,在教学中也发挥了巨大的优势,学习效率成倍提高,学习效果显著,为获取知识而疲惫不堪的痛苦消失了,别的痛苦是否会来补充呢?我们认为,教育应是促进入全面发展的教育,并非单纯的知识灌输,知识的丰富并不等于人格的完善,在现实生活中,具有丰富知识而人格不完善的人不胜枚举。因此,即使有了多媒体的帮助,使人们获取知识变得容易,我们也应该对多媒体的利弊作出必要的反思。

二、应多关注基于信息技术的网络教育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使用信息网络为主要传播工具的网络教育,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这有其必然的原因。

(一)网上信息资源具有丰富性和再生性

因为任何国家、任何行业、任何阶层的任何人都可以在网上信息,都可以在彼此免费的情况下获得别人的信息,相应的,他们也要无偿地为他人提供资源,所以网上各种信息应有尽有。其信息容旦之庞大、呈现形式之多样、涵盖范围之广是人们难以用数字表达的。而且,网上信息的增减与内容的刷新依据主题的变更和事件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从而再生新的信息。

(二)网上信息的交流具有自由性和开放性

任何人都可能根据自己的意愿,去说或做几乎任何希望的事情,与世界各地任何上网的人联络,自由访问各种信息资源。网上不同主题的电子公告牌、新闻组和电子论坛向任何感兴趣的人开放,无论任何观点、任何思想、任何文化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的位置。这正体现了网络的创建者和用户普遍认同的道德规范和信条:进入计算机网络应该是无限制的,所有网上信息应该是开放的、自由的,网络不受任何权力机构的限制。

(三)网上人们的交流具有平等性和民主性

众所周知,传统的人与人的交流最大障碍在于人的差异性,往往难以克服现实的社会地位的悬殊、生活质量的差异和文化层次的高低这样一些障碍。而在网络空间,人们完全可以不考虑自己的社会地位、家庭背景、经济收入、、种族肤色等现实社会无法回避的矛盾,进行一些相对单纯的、非功利性质的精神交流,也可以就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交流双方不会产生心理上的负担。因为人们的交流除去了各种社会暗示和物质表象,只有无差别的比特流以共同的特征表达着人们内心深藏的气质,这使相距遥远的人们,丢掉传统的偏见,更加心平气和、心安理得地与他人交流。

三、有必要关注并积极思考智能化现象

智能化是教育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也是其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要求。对人工智能的研究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在NOTO有关AET研究项目所着重研究的八个问题中,有四项都与人工智能有关,即:任务分析与专家系统、个别指导策略与学习者控制、学生模型建构与错误诊断、微世界与问题求解等。

之所以产生人工智能热,是因为其“拟人”的特点与功能所致,即智能机器能够执行与人类智能有关的功能,如判断、推理、证明、识别、感知、理解、设计、思考、规划、学习与问题求解等思维活动。并且在语言处理、自动走理证明、智能数据检索系统、视觉系统、问题求解、人工智能方法和程序语言以及自动程序设计等方面获得相当程度的发展。特别提出的是专家系统,它是一个智能计算机程序系统,它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根据某个领域一个或多个人类专家提供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推理和判断,模拟人类专家的决策过程,以解决需要专家解决的复杂问题。这样,学生就可以直接与专家系统进行“咨询对话”,向其提出问题并得到学生希望的解答。于是有人重新提出“教师将被取代、学生可以自己学习、学校将要消亡”的论调。分析一下这种论调,一方面显露出教师在某些职能作用发挥上存在的缺陷与不足:但另一方面这是一种“技术至上”的偏向表现。

四、在都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树立恰当的教育技术观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呈现多媒体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教育技术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效率;丰富学习内容、开阔知识领域;节约师资力量、交流教学经验;加速普及教育、发展成人教育;进一步促进教育改革等,但它也确实已经和将要给教育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因噎废食”。实现由我们的特殊国情和时代背景所决定的现代教育技术的跳跃式发展,积极推进教育技术的进步和教育技术的普及应当是我们的当务之急。关键的问题是,我们应该树立恰当的教育技术观。

(一)树立恰当的教育技术的结构观。我们知道,技术由外向内是由工具手段、方法技能和智慧经验三大要素所构成的。教育技术从结构层次上来看就应该由教育工具手段、教育方法技能和教育智慧经验三大要素由外向内有机整合而成。其中,教育智慧经验和教育方法技能处于内隐层,教育工具手段处于外显层。前者是一种无形的、非物质性的而又客观存在的技术,是在人们的社会实践中起到实实在在作用的技术。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技术的作用并不亚于外显的物质性的技术,更不能被后者所取代。

我们认为,教育技术离不开外显的工具手段,但归根结底更离不开人掌握的智慧经验和方法技能,正如知识经济的外在表现是高新技术,而内在核心却是高素质的人才一样,教育技术的核心归根结底是掌握教育技术核心层的人,人对教育技术起最终的导向作用,决定着教育技术的发展方向。因此,第教育技术结构的把握应把对人的理解放在首位,而现实中出现的对教育技术结构的错误理解是导致人们“重”某些方面”、“轻”某些方面的主要原因。

(二)树立恰当的教育技术的价值观。回顾教育技术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教育技术价值观经历了从人文主义的教育技术价值观到科学主义的教育技术价值观的转变。从哲学意义上讲,人文主义的教育技术价值观以价值理性为依据,重视教育技术的人文价值;科学主义的教育技术价值观以工具理性为依据,重视教育技术的科学价值。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不难发现,纯粹价值理性的思变和无为以及工具理性的失衡和异化。

目前,人们对教育技术只看到其物化层面的强大优势,如多媒体化、网络化、智能化、交互化和虚拟现实等,忽略了教育技术的人文价值,结果导致了教育不再注重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和价值,忽视了学生第完美和健全人性的追求,从而造成学生品德、人格、情感教育的荒疏和缺乏。如上所述的教育技术带来的负面效应就是很好的印证。我们认为,教育技术的价值观应该实现科学主义的教育技术价值观和人文主义的教育技术价值观的有机整合。

人工智能对教育的价值例4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教师必须具备更加丰富的知识,多角度考虑教学问题,创设能吸引学生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模式,更好地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为了适应教育发展,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从“十五”规划的教育课题中,已经开始运用“多元智能”教育理念,指导和加强学生进行“多元智能”训练。通过“多元智能”训练和教育评价,打破过去对学生进行单一智能的传统评价方式,从多角度培养和评价学生能力,促成学生全方位发展,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真谛。面对“应试教育”占主导的今天,运用“多元智能”理论,指导教育教学,对学生的个体发展、教师的道德修养和教育全面改革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根据美国哈佛大学霍华德·加德纳(Howard.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论:“只要一个没有先天不足或后天大脑受损的人来说,一般都具有语言智能(linguistic intelligence)、逻辑——数学智能(logical-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空间智能(spatial intelligence )、身体——运动智能(bodily-kinesthitic intelligence)、音乐智能(musical intelligence)、人际关系智能(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 )和自然观察者智能(naturalist intelligence )”。平时,由于受到单一智能评价理论的影响,人们很少从人的八种智能方面考察一个人是否在某方面更加优秀,这样葬送了大量可造的人才。在现实生活中,人的能力体现会有显性与隐性两种。即有些人在某一方面的智能表现得比较突出,而其它方面智能却表现不那么突出。但如果运用“多元智能”理论评价一个人的智能时,会发现有些人看来在某一方面并不是“天才”,表现也很一般,但通过一定的引导和强化后,会发现此方面却有很大的潜能,甚至是此方面的“专才”。很显然,今天的学校教育中能引入“多元智能”教育理论,将会给“应试教育”带来颠覆性的影响。在我们的实际调查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比如:“优秀生”与“后进生”的真正差别在哪里? 怎么把学生分成不同的类别?怎样的学生才真正有培养价值?……等等,都会得到全新的答案。其实,现在给学生分成优劣和不同的等级,更多参照了学生的应试成绩,却基本忽略了学生本身潜在的智能,忽略了学生发展的长处,忽略了每一位学生都可能成为 “专才”的可能。这无论对全民教育还是精英教育,都给国家和民族造成特大的损失。为此,特地对教师拥有“多元智能”观念下的师德修养作为探讨,谈谈“多元智能”理论对教师师德修养中教育公平意识、社会平等观念、学习习惯、工作职责、身心发展与自我评价等方面所产生的良性影响。

一、 有利于促进教师达成教育公平意识

社会是世俗的。当人们面对一些问题、做一些事情时,难免会被人情、关系等一系列的社会因素所左右,从而影响到自己的工作、学习、态度和判断力。作为教师,尽管给世人冠上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但面对世俗的社会,或多或少都受到个人情感态度的影响,表现出个人的喜好或厌恶。面对同样的情况,不同的教师对同一样的学生会表现出不同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同一个教师对不同的学生也会表现出不同的热情与冷漠,甚至有时对自己不太喜欢的学生,会采取不公平、不正确的评价或手段,并造成一些无意识的“伤害”。如果把教师作为一般的社会个体,教师也是社会的人,有自己的情感态度,有属于自己个性化的行为和判断,出现“过错”情况是很正常的,也是无可指责的。但从教师的社会职业特点上看,这里不应该的。作为教师,必须更好的完善自己,在世俗中给自己留下一块净土,争取做到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当教师引进“多元智能”教育理论,拥有“多元智能”观念之后,教师会掌握系统的“多元智能”评价方法,通过对自身的智能认知和训练之后所得到的自身潜能开发体验,引入到学生的培养与评价之中。面对学生需要培养和评价之时,会更多地考虑一些问题:一是教育公平对学生的智能发展是否有影响?面对学生,教师会从自己感知需求和智能挖掘的体验中公平公正培养与评价对自己的影响迁移到学生的公平公正培养与评价之上。尽管面对的是一群参差不齐的学生,尽管一些学生的学科成绩不那么理想,表现不令人满意,但教师会从“多元智能”评价的角度,重新评定自己的学生,重新找到适合不同学生发展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重新评价自己的教学效果,最终给予学生更为公平、公正的教育,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二是教育公平对学生生理与心理成熟是否有影响?青少年学生正处在身心逐步成熟的关键时期,环境中有太多的诱惑、自身的发展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面临着大量急需尽快探索和思考的问题,都需要教师做出指导和加以疏通。青少年时期也是学生自我认识和改造的关键时期,需要教师的宽容与呵护,渴望长辈公平的评价与激励。如果教师拥有“多元智能”观念,教师会更关心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的成熟,给予学生更多正确引导和公平激励,让学生获得更多的自信和更好的发展。三是教育公平对学生成才是否有影响?社会的倾向和评判常常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才”。拥有“多元智能”观念的教师会发现自己身边到处都有“人才”,都需要做适当的指导和启发,做出合理的评价,挖潜学生的潜能。只要自己努力,都可以把学生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四是公平对学生的社会角色是否有影响?学生的道德养成很大程度取决于外部环境对其的影响。当学生面对一个公平、公正的世界,他们会自主地感受到什么是荣耻,什么是美丑,会体验到社会、集体和家庭的温暖,会相信自己,也会学会相信别人。因此,拥有“多元智能”观念的教师,会更好地营造出公平、公正的学习环境,会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公平教育和评价能给学生带来多大的影响,会给学生投去更多信任目光。学生也会在教师的关怀和信任目光中,拾起自尊,融入社会,扬起生活的风帆,驶向成功的彼岸。

二、 有利于教师形成平等的生活观念

人的平等主要体现在对自己平等和对他人的平等。一个具有平等生活意识的人,对于自己,不论在任何场合都能表现出应有的自信。对他人,无论在任何情况都能表现出应有的宽容、合理判定和理智思考,可以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以五斗米而折腰”和“小事面前糊涂、原则问题清楚”。对工作,都能明白自己的社会角色,表现为工作认真负责,具有奉献精神,成为环境的主人。结果是工作效率高,工作环境和谐。也许由于传统的思维方式作怪,很多教师常被日常的环境所左右,无法带着欣赏和批判态度生活。遇到领导,无所适从。遇到权威,一切服从。缺乏必要的个性、自尊和自信。当教师引进“多元智能”理论,拥有“多元智能”观念之后,教师会从自身的角度考虑,思考自己的智能水平,明白自己的特长和不足,找到自己该有的个性、自尊和自信。面对领导,会从社会分工不同上考虑,只是各自承担和完成不同的社会职责而异。面对权威,会带着批判的态度,迎合和汲取适合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扬弃不愿接受的东西。面对工作,会想方设法做到最好。尽管自己缺乏某方面的能力,但能很合理地评价自己,学会协调,通过协调更好地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面对工作环境,会做到在同事面前尊重同事,在领导面前学会思索,在学生面前更具亲和力。表现为多几分谦虚,少几分自以为是,多几分优雅,少几分骄横无理。让自己和谐地处身于社会生活之中,成为生活的主人。

三、 有利于教师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也许由于职业或个人阅历不同,人的学习常常带有一定的职业倾向,进而遗失本来的“天分”。但我们每个人仍能隐隐约约地感觉到自己的学习空间是多么广阔!作为教师,这是一种知识更新最快,需要通过不断学习、大量实践才能满足教学需求的职业。但是,如今不少教师常有这种想法:只要自己承担的教材内容吃透了,书教好了,学生的分数上去了,自己学习不学习都没多大关系。其实不然,作为一位好老师,在教好书的同时,还必须进行更多的教学研究和探索。通过教学研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断改进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比如教师的继续教育,尽管国家花了一定的财力,强调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并希望通过教师不断参加各种各样的理论与能力培训,更新知识和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技能,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其实,很多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都流于形式。讲课的教师水平不高,听课的教师的学习态度不热情,最后完成的效果也不令人满意,难于达到培训的真正目的。当教师引进“多元智能”教育理论,拥有“多元智能”观念之后,教师能形成强烈的自主学习“逼迫感”。认识到学生的能力具有多样性和可造性,学生可能是某方面已经接近自己,甚至超越自己。为了保持“为人之师”的优势,逼迫自己进一步认识自己,发现自己,重新唤醒学习兴趣,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

四、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履行工作职责

教师的工作职责主要是“教书育人”。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传授知识,运用丰富的情感感染学生,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教师职业特点要求教师不但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信息处理的能力,还要有规范的言行举止,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当教师引进“多元智能”教育理论,拥有“多元智能”观念之后,教师会进一步地认识到教师职业的特性,更加重视自己职业操守,更好地规范自己的工作和行为,展示自己的个性和能力,吸引和引导学生发挥个体的智能优势。尽管现在的教育评价体制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当教师明白自己身边正围着一群需要引导和挖潜的可造之才时,教师会更加用心工作,鼓足干劲,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更好地“教书育人”。

五、 有利于呵护教师的健康身心

社会的飞速发展,给人带来了强大的心理和精神压力,教师也不例外。特别是随着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教书,喜欢教育这一行业。教育行业已开始吸引一大批社会人才。这是好事。但对教师来说,这必然会产生强大的压力。由于现有的人才和教育评价体制存在一些问题,没有很好地解放教师的思维和能力,束缚了部分教师的发展。在内外环境作用下,有的甚至已严重影响到部分教师的身心健康。当教师引进“多元智能”教育理论,拥有“多元智能”观念之后,教师会进一步了解社会现实和重新认识自己,寻找一种更能适合现阶段教育教学的方法,进行全新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实践,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方式,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面对学生,尽管有时学生的成绩不理想,个别学生出现违纪行为,但教师会从学生的智能发展上考虑,找准产生问题的关键,分清自己的责任和应承担的“过失”,不会因过于内疚,而造成不必要精神负担。除外,还能从自身的能力出发,做好自我反省。在自我反省中学会自我精神放松,做好身心调适。面对教学,也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形成个性化的教学,提升教学能力。面对过重的工作量,也能学会“忙里偷困”,呵护自己的身体。

六、 有利于教师重新认定自我价值

人工智能对教育的价值例5

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反思

(一)忽视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之下,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去适应人即教育对象,而是思想政治教育(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个系统)高高在上,受教育者只能简单地接受各种既定的行为规范和相应的观念,他们只能处于被塑造的客体地位,而占主体地位的则是教育者和各种外部影响。

(二)把品德的形成过程等同于智育的认知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是向人们进行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教育,是帮助人们形成一定品德的一种活动。人的品德的形成是一个“知”――“情”――“意”――“行”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它不同于智育过程。智育是受教育者传授和灌输各种知识的活动,是教会受教育者“知”的过程。如果把思想政治教育等同于智育,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也必然同样是认识知识。形成概念、积累记忆、反复练习等等。二、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创新的基石。

二、以人为本: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创新的基石

以人为本的含义是以人为中心,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而思想政治教育是主体的对象化活动。追求自我需求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体现人的主体性地位。(一)以人为本,确立人的主体地位。人是具有智能的生物,人性是体现生物的先天属性和作为人的后天属性的综合。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在世界对象性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构成了人的主体性,人的主体性使人具有了理性和意义的需要,从而是具有了为自生立法,实现自身发展和超越的需要和可能。人是一种意义性存在,但人的意义获得不是靠自然遗传进行的,而是在其自然资质的基础上通过教育进行的。

(二)以人为本,注重人的主观特性。人之为人主要体现在精神层面上,因此人不仅具有欲望、情感、理智,而且具有需要、动机、愿望等主观特征。由于人性的复杂导致了育人的复杂,因此,作为教育核心的德育也就更加复杂了,思想政治教育要在传统重理性教育的基础上,把非理性因素的发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发展的重要内容,在关注人的品德知识的发展。人的理性发展的同时,还要重视人的情感、意志、直觉、领悟、灵感等非理性因素,即塑造主体的完整人格。

(三)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个体多样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存在是自然存在、社会存在和精神存在的统一,人的发展就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人的自然素质、社会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发展,就是在人的各种素质综合作用基础上人的个性的发展。尊重人的个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就要有助于促使人们的心理状态朝着健康方面发展,真正成为一个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一个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人。

三、以人为本: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观念

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和以往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教训无不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发出警示:改善思路、构建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观念刻不容缓。

(一)更新传统的“灌输教育”观念,凸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在我国革命和建设时期,灌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完全契合当时的政治需要,也能够较好地为人们所接受。其一,灌输体现了权力,忽视了民主。其二,灌输关注传递,忽视了创新。但因此就认为灌输教育无用也是不正确的,这种观念容易削弱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导致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盛行。第二,灌输形式的多样化发展。要改变过去那种单调的学习形式,创立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学习模式;开展健康多样化的活动,寓教于活动中;要发挥好典型的引导作用,并注意身教重于言教的作用。第三,建立全方位的灌输网络。建立一个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多功能的思想政治教育大系统,破除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政工人员和马列主义理论课教育职责的旧观念,形成依靠群众。齐抓共管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构建起多层次。全方位实验灌输教育的网络。

(二)更新唯“智力因素”教育观,确立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并举的教育观,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规律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任何没有建立在尊重人们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规律基础上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很难取得实效的,这也与我们所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相违背。进行人们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规律的研究,应当借鉴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特别是其中关于“非智力因素”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其次,明确思想政治教育任务。从受教育者自身来看,应充分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把受教育者所具有的全部心理活动,即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调动起来,但受教育者的智力本身是无所谓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只有非智力因素才具有这两个特征。第三,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应当讲究层次性,即应当有明确规定,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观念到概念。我们应当把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对它们给以同等的足够的重视。

(三)更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确立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内在统一的新价值观。由于受传统的、片面的“社会本位说”的影响,也由于过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必然要求个人对国家计划和社会需要的绝对服从,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着片面的唯社会价值观,这种片面的社会价值观把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人为地对立起来,片面强调社会价值,忽视甚至否定个人价值。这就从根本上消除了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对立。使两者内在高度统一起来,一方面,社会的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个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这就要求国家与社会要尊重个人发展的内在需要,保障个人的利益,尽最大可能为个人的发展提供条件。因此,我们必须克服片面的唯社会价值观,同时,也要防止片面的唯个人价值观,确立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相统一的新观念。在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前提下,充分尊重和兼顾个人的内在需要,促进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协调发展。(作者单位:山西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万朝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探析[J].探索

人工智能对教育的价值例6

数学是科学的工具,在人类物质文明的进程中已充分显示出其实用价值。数学更是一种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其价值已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数学本质的双重性决定了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价值取向应是多极的。数学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而且是一种文化熏陶,素质的培养。数学素质教育应该是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相互渗透,即整合。树立新型的教育观,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关键。

从教育哲学的角度看,人类教育发展史上主要存在着两类基本的教育观,即人文主义教育和科学主义教育。人文主义教育观,是培养人文精神的教育,它通过把人类积累的智慧精神、心性精神与阅历经验传授给下一代,以期使人能洞察人生、完善心智、净化灵魂、理解人生的意义与目的,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其价值取向是以个体的自我完善为最崇高的教育目标。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确立了人文主义价值,为人文主义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矗自十七、十八世纪以来,随着工业与科技的发展,培养有科学素养的国民成为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进而形成了科学主义的教育观。

科学主义教育观是以传授科学技术知识、开发智力,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促进物质财富增长和社会发展为目的,以社会发展需求为价值取向的目标体系。我国改革开放以后,西方科学主义教育观在我国占据了一定地位,“问题解决”的数学教育法已被国人所接受。“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通过解决问题来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之效,无疑是可取的。但如果把数学教育的价值仅仅局限在知识层面上,而忽视了文化价值,其功效只能是有限的。这种教育观从本质上讲属于科学主义、实用主义的教育观。随着时代的发展,已日益显示出不足之处。

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虽然起着巨大作用,但不能代替一切。学校教育中只重视对科技生产发展的工具,而忽视人自身发展的功能,就会助长功利主义倾向的发展,社会的道德水平就会下降,文明社会就会腐败和崩溃。经济发展,道德堕落。这种现象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隐患,引起了广大有识之士的关注。

我国的教育改革正推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数学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功能是工具、育智功能和自我完善功能的统一体。数学教育的价值体现在可以通过数学的思想和精神提升人的精神生活,培养既有健全的人格又有生产技能,既有明确的生活目标,高雅审美情趣,又能创造、懂得生活的人。把传递人类文化的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规范与传授数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实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整合,这正是数学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也是数学教育发展的必然。

人工智能对教育的价值例7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正处于少年期向青年期转化时期,他们的自我意识、独立意识在加强,他们直接面临着对未来职业的选择,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不同的价值观导致不同的追求,对人生价值的实现产生不同的影响。中职学校如果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和正确的价值观,将会加强学生自我完善、自我实现的信心,促进他们个性特长、专业能力、情感态度的发展。因此,探索和研究中职生价值观培养的策略与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促进学生人生价值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创新职业教育教学模式

自1997年开始,学校尝试中德合作实施双元制职业教育。在合作过程中,学校借鉴双元制模式,结合本校实际,适应国家职业教育发展要求,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历经创新和发展,双元制教学模式具有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特征和“工作过程导向”特点。

所谓“工作过程导向”教学,就是在职业分析基础上,把一系列典型的工作任务作为学习任务,让学生的学习经历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工作过程,从中学会工作方法、积累工作经验、掌握工作策略。如机械模具专业的学生,进行“模具设计与加工”工作,经历“获得用户信息/明确工作任务”“制要是模具设计方案”“实施方案”“检查调控”“评价反馈”等完整的工作过程,学生不仅学会了根据用户要求合理设计、3D建模、出图、制造、检验、装配和试模的整个过程,而且学会怎样与客户沟通、为客户服务、让客户满意。当然,学习任务和工作任务是有区别的,为了学习的需要可以临时中断工作过程,进行必要的讨论、研究、查阅资料、教师讲解。

中职学生由于自小在学习上遇到种种挫折、失败,逻辑思维发展较弱,但是他们的形象思维不差。在这种“工作过程导向”教学中,中职生的形象思维会得到有效发展,他们的技术、技能会得到很大提高。从自身的进步、客户的表扬中,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看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教师要抓住这个时机,对他们进行肯定、激励和点拨,让他们从中领悟到:他们的特长,就是能够掌握经验性和策略性知识,能够掌握技术、技能、技艺,当他们把自身掌握的技术奉献给企业、客户的时候,不仅是为自己挣生活必需的劳动报酬,也是为社会创造价值。这样,学生的价值观就会向社会型、事业型发展,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二、完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

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本质上是对学生进行自我职业生涯设计意识与技能的综合性教育活动,以引导个体进行并落实职业生涯规划为主线,以促进个体职业生涯发展为宗旨,重视发展个体的综合职业能力,与传统意义上的就业指导相联系但又有所区别。

1.及时企业招聘信息

在传统的职业教育中,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或者靠班会、校会的说服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如果把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融入企业招聘信息的中,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企业的招聘信息中透露出的人才观、能力观、价值观,可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2.正确解读企业用工特点

学生对企业招聘信息的关注,并非仅仅局限于哪个企业需要多少人、需要什么专业的人,他们更多地关心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引导学生正确解读企业招聘信息,让他们从中领略企业的用工特点,让这些需求和他们现有的价值观相互碰撞、融合、变革、重组,帮助他们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一次,某企业在学校招聘时,出了一个面试题:“你妈妈使用的化妆品是什么品牌的?价位大约是多少元?”通过这个题目,怎样正确解读该企业用工特点呢?在生涯规划课上,教师让同学们各抒己见。通过交流讨论,最后大多数同学认为,这个题目是 “表面上考是否了解妈妈使用的化妆品及其价位,实际上是考查学生是否关心父母,进而考查学生是否关心他人”。通过这样一个招聘题目,“学会关心”会在学生心中留下印象。让他们明白,一个人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完成工作任务,还体现在对父母、家庭的关心和责任,体现在对他人、对社会的关心和责任。

3.倡导学生制订职业生涯规划

在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主客观条件和明确企业用工特点后,要努力提倡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学生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会进一步调整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进一步明确自己的智能类型、能力特长,进一步明确企业不仅需要专业能力,同时需要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因此,提倡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有利于学生人生价值的实现。

学生在对职业生涯的选择和决定过程中难免会有苦恼和困惑,因而学校应该设立 “职业生涯辅导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的引导帮助,为他们提供信息,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志负责地选择或决定自己未来的人生蓝图。

三、构建“价值引导”话语系统

优化职业学校的话语系统,就是要打造积极向上的话语内容,美化话语系统的方式,发挥话语系统的整体合力,使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话语成为学校的主流语言,渗透在学生学习、生活休闲、娱乐的各项活动中,时时事事提醒学生、引导学生,对学生价值观的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1.打造积极向上的话语内容

话语系统通过其中所承载和传递的内容来影响广大中职生。所以,学校发起“我最喜欢的改变人生的一句话”征集活动,发动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共同搜集。在搜集到大量话语之后,编辑印刷了宁海职教中心双元制话语系统手册。当然,这个话语系统是开放的,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充实和丰富。

话语系统的内容,不能仅仅是口号和说教,单纯的口号和说教,对学生的影响不仅是苍白无力的,而且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抵制。所以,话语系统的每一句经典语录背后,都要有一个感人的故事,譬如“成功就是150%的努力”背后,就有一个美国著名摇滚歌手卡洛斯・桑塔纳从颓废失败到奋发努力到获得成功的动人故事。这些名言警句和它背后的故事,通过教师、教育工作者或者其他媒体以适当的方式、在适当的时机传递给学生,引起学生的关注、思考和审视,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和认同其中所传递的价值观念。

2.发挥话语系统的整体合力

话语系统除了物质形式的,一个更为重要的特点,是通过教职员工的言谈举止影响学生。作为和学生交流沟通的主要对象,教职员工的价值观念、言谈举止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我们在话语系统的创建和过程中,始终有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参与,共同搜集名言警句、整理企业招聘信息、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所以才会更加完善,才能被大家认同、接受、熟悉,从而在课堂内外、在语言和行为上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各种影响形成合力,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发挥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四、鼓励学生发展个性和特长

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指出,人类的智能类型包括语言文字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视觉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旋律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反省智能等,而且一般来说一个人可能在某些智能上并不突出,但是他可能在另一些方面很有潜能。我们中职的学生,也许语言文字智能一般,也许数学逻辑智能平常,但是有的在空间视觉智能方面很有天分,有的在身体运动智能方面比较优秀,有的在音乐旋律智能上不同凡响,有的可能擅长人际交往。发现和挖掘他们的个性特长,搭建展现才艺的舞台,使他们通过体验成功的喜悦,看到自身蕴藏的潜力,发现自己独特的价值,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有利于人生价值的实现。

针对中职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为了更好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学校精心组织了专业技能比赛、科技创新比赛、博学论坛、梦想舞台、英语风采大赛等精彩栏目。2012年,学校机械专业学生参加全国工业产品设计技能大赛,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绩,同时学校在各类省市比赛中均获得优异成绩。2013年学校在机械、财会、烹饪等多个项目上进军国赛并获得4金3银1铜的优异成绩。博学论坛为喜欢阅读的学生开辟一个全新的、广阔的知识领域,让学生眼界大开、展现才华;梦想舞台是同学们放飞青想,展示自我魅力的绝佳舞台。此外,每天下午的电脑、音乐、美术、体育等兴趣小组活动持续开展;钢琴、合唱、舞蹈、书法、绘画、篮球、武术、象棋、机器人等活动项目供同学们自由选择。

无论是专业内还是专业以外的活动,都给学生提供了展示青春才华的机会。他们在活动中赢得了荣誉,得到了认可,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对有些学生来说,成功也许是近几年来绝无仅有的一次。正是这一次成功,让学生找到了自尊、自信,让学生满足了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使他们明确自己的价值,逐步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

中等职业学校要把培养学生的劳动观、职业观、价值观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积极主动地选择人生道路的能力,促进学生人生价值的实现,从而为社会输送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沈明德,刘成清.教育与文化[J].青年心理,2008(1).

人工智能对教育的价值例8

“当前在职业技术教育领域存在着技术主义和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一些高等职业院校单纯注重学生操作技能的训练,片面强调专业技能的培养,仅仅满足于让学生获得从事某个职业所需的实际知识和技能。”尤其,当前很多高职学校在技能大赛的主导下,部分学生甚至不惜长期停课集训,为了在技能大赛中摘金夺银,为校争光。对于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健全心理以及较强的创新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人文素质教育则重视不够,对学生的人文知识教育、人文精神培养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人文素质教育有所不足。由此,高职学校英语教学普遍存在评价机制单一和机械的问题,过分强调学生的知识体系,重结果、重成绩,忽略英语的人文性特点,忽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考查。一般学期末考试以书本内容的死记硬背为主,高职学生同样参加大学英语四、六级这种标准化的语言技能考试,无法测出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交际能力,不能反映出学生德行高低、心理健康程度等。学生也只是为了考试而努力,在语言素养提高的同时,人文素养却日渐缺失。

2.英语学科“工具性”的特点

英语虽然被定义为交流工具。然而,这只认识了语言的部分本质。事实上,语言虽然是人们表达、交流、思维的工具,但这种工具不同于存在客观世界的其他工具,其他工具是身外之物,而语言却是人赖以生存的内在工具,是人生命的一部分。语言的运用和思想的形成与表达是同步发生的,体现人性以及人的观点、情感、认知能力和做事能力。从学科特点来看,英语是一门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关注英语学科的人文性,在教学中就不会将全部注意力放在语言技能训练上,而是在发展语言技能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性的表述能力,使句子充满内涵和情感的思想表述,就不会只追求课堂上那表面上的“热闹”,而是注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心灵交流、碰撞、质疑和探究,不会把往日的“满堂灌”翻版为今日的“满堂看”,即把讲稿做成PPT就是所谓的“教学手段的改革”。

3.“多元智能理论”的影响

美国学者加德纳将智能定义为“解决问题的能力或是在各个文化背景中创作该文化所重视的作品的能力”。后来又将智能的定义简述为“人处理信息和制作产品的能力”。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能由八个要素构成:(1)语言塞尔特语言能力;(2)逻辑―数学智能;(3)视觉―空间智能;(4)身体―运动智能;(5)音乐智能;(6)人际关系智能;(7)内省智能;(8)自然观察智能。加德纳进一步指出:(1)这八种智能既独立存在又共同起作用;(2)各种智能都同等重要;(3)每一种的智能组合都不同于其他人;(4)如果承认个体智能差异,教育会更有成效。由此我们认为,培训听、说、读、写、译技能的教学目标不能完全概括英语教育的内涵。只机械地训练技能而不同时发展智能的教育教学是不到位的,也不能学会用英语思维以真正用所学语言进行深层次沟通。

二、如何评价高职英语教学的人文素质教育

1.对学生语言知识的评价

语言知识是形成思想、气质、修养的基础,英语知识的长期积累可以形成个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评价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运用、语言内容、思想性等多方面。评价学生语言知识要考查学生掌握、运用这些知识的情况及学习和分析、思考的能力。同时,应重视考查学生学习过程中是否具有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对英语课程的态度,良好的学习风气可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2.对学生人文行为的评价

人文行为是学生人文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做人、做事、处世中通过言谈举止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和风格。课堂教学中学生与教师、同学的互动与交流中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沟通风格、生活态度、话语表达和行为等。学生人文行为的评价包括学生的道德修养、行为修养和活动能力等三方面。

3.对学生人文精神的评价

人文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英语教学人文素质教育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人文意识和人文精神,使之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高职学校学生人文精神的评价应包括两方面,即人文思想和价值观。人文思想评价要考查学生是否具有崇高的理想和进取精神,对价值观的评价观测注重学生是否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以及是否可以做出符合社会的价值判断。

三、高职学校英语教学人文素质教育评价应注意的问题

1.结合学生课后的实际表现

学生日常行为表现往往更能准确体现个人的素质修养,特别是一些细微的事情,是衡量学生人文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结合学生课后的作业上交的时间、作业质量以及观察学生课后的言行。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体验人生、感悟文化,培养人文情怀,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提高人文素质。

2.多种评价互相补充

人工智能对教育的价值例9

伴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改革进一步深化,高职素质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作为素质教育中坚力量的艺术教育也越来越多地受到高职院校的重视。与本科院校艺术教育相比,高职艺术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高职工科院校,对艺术教育的育人价值认识远远不够。在一些人看来,艺术类课程教学生唱唱跳跳,无关紧要可有可无,没什么实用价值。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是学校的首要任务,体现在高职工科人才培养方案中,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基于职业岗位(群)或职场工作流程的课程模块。其中,职业技能课程模块是基于岗位群共有的基础技术和基本技能整合而成,覆盖该专业对应职业岗位群需要的最基本、最主要的知识和技术。职业文化基础课程模块是适应职业岗位(群)所必备的文化知识和常规性、前提性、工具性知识的课程。职业素质拓展课程模块则以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拓展知识面、增强适应性所需的职业知识和产业知识。职业能力培养这一主线在三类课程模块体系里全程贯通,按阶层循环深化,实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一、工科学生职业能力标准

工科学生职业能力标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计算机应用能力——取得国家或行业合格证书;

一般外语能力——取得高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合格证书或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证书;

一般数理运算能力;

识图能力——机械、电子类等专业可取得相关计算机绘图合格证书;

本岗位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及技能(核心课程);

与本岗位所关联的专业知识及技能(职业素质拓展课程);

本岗位初级工操作能力;

本岗位中级工操作能力——取得国家职业资格中级工证书;

本岗位高级工操作能力及相关岗位(群)操作能力,一般性计算设计能力——取得国家职业资格高级工证书。

上述职业能力标准明确具体,可量化考核,体现出鲜明的职业教育特色。然而,衡量高素质人才标准,不仅限于他掌握多少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得看他是否具备完善的人格、健康的精神、完美的表达能力及今后有多大发展潜能。尤其是当下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已由单纯针对职业岗位,延伸到对职业岗位变化和职业转变的适应性上来,在制定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时要综合考虑如何真正使学生在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文化素养、心理素质、职业道德、创业能力、人文修养等方面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因此,高职工科职业能力标准还应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政治素养能力;伦理道德能力;情绪控制能力;空间识别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观察判断能力;身体协调能力;自我认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

很明显,这些能力即所说的综合素质。它是一种模糊的,隐性的潜能,评价标准不如职业能力标准明确具体,难以实施和进行量化考核,短期内无法体现出育人价值。但从长远看,综合素质高与否对学生成长至关重要。素质教育实践证明,艺术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最有效途径。高职学生正处于塑造自身气质和性格,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关键时期,自我意识开始崛起,不满足于学会一技之长,他们关注大千世界关注自身发展,内心充满着美的诉求与渴望。艺术教育和活动是他们乐于接受的活动方式,引导得法,学生可以从中学到本专业领域所学不到的东西,毕业后以良好的姿态踏入社会将起到非常积极和重要的作用。

二、价值功能具体表现

艺术教育能够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能力,因材施教培养和强化学生某些特长,弥补不足,达到拓宽职业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其价值功能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辅德价值:艺术教育自身的规律具备了“感染人类,追寻美感的欢悦”的特点,对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完善人格、塑造灵魂具有关键作用。艺术教育从素质教育的高度拓展延伸了德育内容,通过开展丰富多彩赏心悦目的艺术活动,改变单一的说教形式,以更为形象,直接,生动活泼的形式教育感染学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艺术教育采取“潜移默化”、“寓教于乐”方式方法,使学生的审美需求得到满足,学会追求真善美,摒弃假恶丑,并通过长期教化自觉成为行为准则,化为内在的性格,从而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实践证明,那些接受艺术教育并积极参加各种艺术活动的学生,思想活跃热情洋溢,有较好的审美判断及欣赏能力,善于与他人沟通,对未来充满自信和活力。

第二,益智价值:艺术教育对于开发智力提高智能具有决定性作用。多元智能教育理论认为,每一个人都是具有多种能力组合的个体,由于遗传和生活经历上的差异,个体智能的强项和弱项的剖面不一样。适当的教育和训练可以使每一种智能发挥到更高水平,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发挥人的潜能。语言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这六种智能与艺术活动有直接关系。语言智能、音乐智能这两种智能与艺术的关系最为密切。空间智能是人对色彩、形状、空间位置等要素的准确感受和表达的能力,对于从事职业技能学习的工科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工科求精、唯一性思维和严谨的职业技能训练,使得学生思维容易变得机械僵化,缺少对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敏锐感受。学习戏剧可以开拓学生视野,有效地培养空间智能。在学习欣赏戏剧时,首先接触的是鲜活的人物形象,通过对人物事件的历史追溯、人物表演形式及性格塑造、戏剧舞美设置等等,使学生身临其境多方位多层面感受到各种客观要素,帮助提高学生的洞察力、理解力、表现力。工科学生的人际关系智能比较欠缺,不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而艺术的重要社会功能之一是人际交流功能。学生参与艺术活动的过程,就是认识社会、认识人生、认识他人的过程。通过艺术创作、演出、鉴赏活动,参与者相互间交流学习共同提高。艺术还与自我认识智能关系密切。自我认识智能是个体认识、洞察和反省自身的能力。艺术以其特有的思维方式将感觉、情感和理性相互结合,为学生提供学习过程中的灵感、顿悟,在更深的层次把握对事物的领悟,推动他们用新的方式看待自己和他人,以此提高自信心,增强责任感和团队意识。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会吹圆号,擅弹钢琴。他说,艺术“使得我丰富了对世界的认识,学会了艺术的广阔思维方法,或者说,正因为我受到这些艺术方面的熏陶,所以我才能够避免死心眼,避免机械唯物论,想问题能够更宽一点,活一点。”这是从思维科学的角度揭示了只有全面发展人的智能,才能取得创造性的成果。

人工智能对教育的价值例10

对语文知识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可以使学生进入脉络清晰的语文知识学习过程,保证学生在掌握和应用语文知识的同时能有效地获得身心综合发展。此方面的研究已成为新课程改革中一个关注的重点。本文从智育、美育、德育的角度对语文知识的分类进行具体探讨。

一、智育、美育、德育的概念及其关系

1.智育、美育、德育的概念。关于智育、美育、德育的概念的表述很多。总体来说,智育即通过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知识的有关学生智力发展的教育活动。美育即通过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审美观,使之具有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德育即培养受教育者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在教育实践中,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

2.智育、美育、德育之间的关系。三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首先,德育是智育和美育的方向和保障。中国大教育家孔子就把德育放在教育的首要地位,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指出,才能和天赋“只有在思想政治和公民精神成熟性的背景上才能充分焕发出来”。其次,三者联系紧密。德育中掌握道德知识和养成道德行为习惯而必然包含智育的内容。美育指向对世界的审美的认识和领悟,具有和智育相同的认识能力培育的要求。美育本身就包含德育内容而具有感染人心的倾向性和指向性,德育也需要引入美育机制而深入人心。再次,三者存在差异。德育与智育的差异:德育强调对人的道德品行的培养,智育强调的是人以知识为基础的智力的开发;德育与美育的差异:德育强调对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的认同和遵守,美育强调用情感浸润人心,用审美塑造完整人格;智育与美育的差异:智育强调展现物质世界的运转规律,而美育强调展现情感体验下的世界图景,美育偏于情感而智育偏于知识。

二、语文知识的概念及其分类

1.语文知识的概念。关于语文知识的概念,通常从广义和狭义两种层面来理解而表述不尽相同。广义的语文知识指的是在人们的语言实践或语文活动中所积累的知识,狭义的语文知识指的是学校教育中语文这一学科内的知识。可见,通行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中所指的语文知识概念应属于狭义的语文知识范畴。

2.语文知识的分类。关于语文知识的分类,从不同的角度产生不同的分类。如,从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角度,语文知识可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三大类;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角度,英国的教育理论家波兰尼将语文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大类,此种分类法得到了后来很多学者的认同,形成一种有关语文知识分类的相对独立的研究思路。

本文则从智育、美育、德育的角度对语文知识进行分类。

三、智育、美育、德育角度下语文知识的分类

与语文学科联系最紧密的是“五育”中的智育、美育、德育,据此培养目标,可将语文知识划分为与之对应的工具性知识、审美性知识和价值性知识三大类。

1.工具性知识。工具性知识从“智育”的角度提出。语文学科中的工具性知识指的是用理性思维把握语言的基本知识和客观规律的,并用逻辑思维进行推理、创造、运用的,能服务于现实生活的知识。在具体的中小学语文课程中,我们把关于拼音、字、词、句、篇的知识,课文阅读能力要求的相关知识,写作的技巧及相关知识、口语交际的能力及相关知识等反映客观事物本体、用途和规律的知识统称为工具性知识。工具性知识是语文知识的基础,对于价值性知识和审美性知识的学习运用具有重要的作用。

2.审美性知识。审美性知识是从“美育”的角度提出来的。中小学语文学科中的审美性知识指的是语文学科中所涉及的正确的审美观点、审美体验、审美方法、审美感悟等,使学生能够通过情感体验获得美感,具有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并能上升到社会文化乃至生命精神的人格修养高度。以初中语文课文《背影》为例,作者朱自清对父亲上车离开前的一系列语言、神情、动作的描写,突出父亲背影的描述,看似平淡,却会让读者在一刹那联想到自己与父母之间也曾有过的类似场景,比直接表达这种情感更加直指人心。这篇文章成功地把父子之间乃至父母与子女之间最美好、最浓烈的亲情表达得感人至深,令人动容,具有强烈的美学感染力。

3.价值性知识。价值性知识是从“德育”的角度提出来的。语文学科中的价值性知识指的是与正确的道德准则和社会规范相关的知识内容,包括家庭伦理道德、社会公德、国民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行修养等内容,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综上所述可知,从“智育、美育、德育”的角度对语文知识分类,所分成的工具性知识、审美性知识和价值性知识,既反映了语文知识的不同层面,又互相联系、相互影响,共同组成了语文知识的统一整体。

参考文献:

人工智能对教育的价值例11

1.多元文化给大学生的思想带来了深刻影响。一元与多元的社会文化矛盾,对于思想尚未成熟的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既有利又有弊。多元文化在促进文化、社会和人本身发展的同时,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一是多元文化导致多元价值观,使大学生无所适从,缺乏分析、判断和选择的统一标准,从而引起价值观、信念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混乱和错位。二是多元文化给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同时树立了多种价值标准,增加了价值选择和价值比较的机会,使大学生们失去了明确的文化权威和价值评判标准。大学生在文化冲突中处于被动境地,既缺乏对世界文化的判断、选择和认同,也缺乏对民族文化的理解、接纳,还缺乏对丰富文化资源进行选择的能力和跨文化的交流能力,常常陷入道德评价和道德选择的困境之中。特别是个体本位思想对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冲击,在促使他们摆脱依附性、从众性、趋同性的同时,也导致他们的整体和全局观念淡化,甚至导致了各行其是以及“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本位主义、利己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滋生;也导致大学生思想的独立性、自主性、分化性逐渐增强,进而表现为个体选择性的逐渐增强。如果再与市场经济的趋利性相结合,又容易导致他们在利益选择上偏重物质利益而忽视政治、道德利益;在思想道德目标和内容选择上,注重个体目标忽视社会目标,注重多样性内容,忽视主导性内容。

2.多元文化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具复杂性。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复杂的,工作内容和过程也是复杂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根据社会要求与大学生需求,提升和发展大学生的道德水平,为社会主义社会服务。从内容上看,它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传播,是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教育和灌输,是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的传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从过程看,它是一个科学的过程,又是一个文化过程。教育者把教育内容传输给大学生,大学生通过思考、鉴别形成认识,相信并接受教育者的观点这一过程是非常复杂的,完全在思想领域内进行,通过思维发生作用,由外化到内化,由他律到自律;同时,受到各种现象和思想理论的影响,大学生要经过长时间的比较、分析、选择之后,才能形成稳定的思想意识,并指导自己的行为,这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反复的过程。大学生的思想活动呈现出多变性、动态性,思想变化的结果呈现出更加突出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反复性。这为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把握和解决他们的思想认识问题加大了难度,也为我们及时、准确地把握和引导这些变化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增强的个体选择性强化了大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评价的意识,导致他们对来自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容易产生怀疑和批判的态度,必然削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权威性和主导性。多元文化并存,使大学生价值取向的选择空间非常广阔,思想道德状况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参差不齐,相互差别不断扩大,认识问题的起点、角度和标准也多种多样,甚至大相径庭。另外,在单一文化社会中,思想政治教育围绕着主流文化来组织,成为传承单一主流文化的工具。而在多元文化社会,多种文化和道德价值观都是合理性存在,若继续进行单一主流文化的传承,既不符合多元文化社会的要求,也没有满足受教育者的需要,那么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就难以取得真正的实效。因此,多元文化背景下,是坚持只传承单一主流文化和道德价值观,将其他文化和价值观剔除在外,还是改革思想政治教育观念,提倡多样化,取代“统一性”,思想政治教育感到无所适从。

二、多元智力理论为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多元文化对大学生智力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大学生因对文化的选择不同而造成智力特点不同、认知模式不同,都以自己的方式来认识、理解事物和发展自我,因而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途径的自觉选择和认可的特点不同,使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也能够做出多种选择、因材施教,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创新具有启发意义。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1999年在《智力的重构》(Intelligence Reframed,1999)一书中,提出智力是“在一种文化环境中个体处理信息的生理和心理潜能,这种潜能可以被文化环境激活以解决实际问题和创造该文化所珍视的产品”。强调智力具有文化性,即智力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可以跨越不同文化用同一个标准来衡量的某种特质,而是随着不同的文化背景而有所不同的为特定文化和社会所珍视的能力。加德纳教授特别强调文化环境及文化价值标准与智力的关系,认为智力是与一定的文化环境有关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满足一定的社会需要的能力。在多元智力理论那里,文化被提升到了讨论智力问题的核心要素:文化不仅是人类多元智力发展的背景和源泉,而且不同文化珍视不同的智力模式并促进不同智力的发展――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其智力组成和智力特色不尽相同,其智力模式和智力发展方向有着鲜明的区别。指出智力的实质是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将“智力”从无形的东西发展成为有形的东西,并将“智力”从学校教育的领域拉回到了现实生活中,避免了学校教育与现实生活的脱节,智力具有实践性;指出个体身上的与特定的认知领域和知识范畴相联系的多元智力,在个体的生活中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智力结构具有差异性;指出智力的发展方式是通过与环境的互动建构起来的,智力是可塑的,具有发展性;指出智力的潜能有对后天文化环境进行选择的作用,智力具有选择性。

三、多元智力理论对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的启示

针对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状况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有与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相适应的载体,创新是根本。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过程中,借鉴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把握以下原则。

1.目的性原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建设必须紧紧围绕这个中心任务来开展,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注重载体建设的思想性和选择性,使载体能够适应和承载得起先进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能够适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在要求。

2.实践性原则。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实践性活动,其载体创新也必须坚持实践性原则。一是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科学,它的载体建设决不能从概念、意义出发,而必须立足于现实,从客观实际出发。我们既要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去实事求是地总结过去思想政治工作的得失,又要结合当前的新形势新任务大胆实践,大胆创新,在实践中,不断发现新问题,探索新方法,取得新成效。二是可操作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应是能为教育主体所操作的,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性和主体性的突出表现。载体必须能为教育主题所把握和操作,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能将教育主题的要求转化为教育客体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从而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一个自觉、有为的要素。

3.相容性原则。大学生是受教育的对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应具有相容性,与受教育者的兴趣、爱好、心理需要、发展和完善人格、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相一致。因此,载体建设必须立足于面向广大学生,尊重差异,促进载体的丰富多彩,使每个人都能够有机会参与,有一个展现自己才能的舞台。使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具有不同兴趣、能力以及学习方式的大学生,从自己的文化背景出发,以自己的方式来认识事物、理解事物并发展自我,以能够启发和增强大学生接受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注意培养和增强大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索和发现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