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流动性风险的管理

流动性风险的管理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3-22 14:50:27

流动性风险的管理

流动性风险的管理例1

何为流动性风险

银行资产和负债与生俱来的“混搭”或“错配”(如短期存款来支持长期贷款),加上市场上资金供应短缺(如2008年美国资本市场和最近国内发生的“钱荒”),以及银行本身突发的、未预见的流动性紧缺,都会给银行造成流动性风险。2008年金融危机后,巴塞尔委员会根据在危机中出现的新问题,在其2009年9月公布的良好流动性风险管理原则中,再次明确了流动性的定义,这就是银行要具备为资产增加而融资和到期清偿债务,并同时不招致不能接受的损失的能力,管理原则同时明确指出产生的流动风险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是市场流动性风险(Market Liquidity Risk),即由于市场机制的欠缺和不充分,或由于市场机制的失灵造成的银行流动性风险;一是银行自身的资金流动性风险(Funding Liquidity Risk),即银行不能有效满足可预见或不可预见的、目前的或未来的现金流或抵押物的需要,这种风险暂时不会影响银行的日常经营和财务状况,具有很强的隐蔽性。

如果缺乏及时有效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小到短期内会增加银行融资成本,挤压息差收入空间,大到影响银行资产质量,造成投融资整体分配结构失衡,遭遇国际评级机构降级和投资者信心丧失,严重制约银行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在对流动风险认识上,也要避免把流动风险孤立来看及孤立处理。在现阶段,很多国有银行(包括一些成熟市场的国外银行)的总行风险管理部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等不同风险领域设置为相互独立、彼此疏远的子部门。实际上,从国际经验来看,不同类型的风险相互影响、互相作用以及相互转化(图1)。在以往的经济金融危机中,风险往往从一种形式快速传递成另一种形式,如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由于信用违约风险造成的对资产、投资、进而资本市场的信心的动摇,这种信心的缺失迅速波及和产生了流动性风险,一时间,资本市场的投融资功能嘎然而止。因此,银行家们要建立对不同类型风险的整体观和大局观,切忌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流动性风险管理演进

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应达到如下四方面作用:宏观上为市场和各关联主体增强信心,证明和显示银行处于安全、稳健的经营状态中;帮助银行履行现有的贷款承诺;帮助银行避免不必要和不获利的资产转移和资产销售;降低银行融资成本。

国外银行流动性管理可以分成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商业贷款理论时代,为保证商业银行资金的高度流动性,其理论强调贷款应是短期商业性贷款。由于这种理论强调贷款的自动清偿能力,也被称作自动清偿理论。又由于其强调商业银行贷款以商业行为为基础,并以真实商业票据作抵押,也被称之为真实票据论。此理论以商业银行资产流动性为着眼点,被商业银行一直沿用到约1920年。但这个理论有两个明显不足:银行视为自偿性的短期放款,不一定比其他放款更具有流动性;不能配合经济发展趋向成熟、复杂的需要。

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从1920年到1950年左右,进入了第二阶段。该阶段前期是转移性理论时代。银行持有资产(多多益善,为追求高回报可以是长期贷款),必要时,如果能以较低的代价转移或出售给其他金融机构或投资者,就可维持流动性。回顾1933年世界经济大萧条,由于人们对现金的偏好,证券市场崩溃,银行资产几乎失去其转移性。在该阶段后期,预期收入理论开始盛行。贷款的种类开始增加,借款人大部分已分期付款方式偿还贷款,因此,银行以借款人未来收入为基础来估算借款人的偿债能力。由于有多种不确定性因素,银行很难对借款人未来所得进行正确的预测和估算。

银行流动性管理的第三阶段是负债管理阶段,从1960年左右到1970年早期。这种负债管理有三大特点:银行资产负债表负债大部分是货币或在资本市场上可转移的、非存款性负债,与传统活期、定期、储蓄存款等存款性负债资金来源有别;负债管理以竞价方式在市场上主动争取资金,与传统上坐堂待客存款的被动方式有别;以出售负债换取资金与资产管理上出售资产换取资金有别。负债管理虽然更加灵活、主动,但过分依赖市场资金,使银行间业务竞争日益激烈、存贷款息差缩小,导致资金成本上升、收益不确定性增加,造成银行经营的安全性不足。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和资产证券化的出现与发展是银行流动性管理的第四阶段,从1970年代中期到2008年金融危机。较之前述的资产管理侧重资产的流动性和安全性而忽略收益性,而负债管理则强调强调收益性而使风险增加,降低了安全性,资产负债综合管理则从银行整体出发,试图兼顾收益和风险管理,以达到风险与收益平衡和优化。但随着资产证券化等表外业务金融创新产品和复杂金融工具的滥用,加之银行监管不力、信用评级机构道德的缺失等因素,在贪婪和利益的驱使下,迎来了2007~2008年又一轮金融风暴。

2008年至今,金融机构流动性风险管理进入新的时代。从在风险管理中最不起眼、最容易被忽视的方面,一跃成为风险管理中的焦点。同时,对世界各金融监管机构、研究机构和银行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欧洲银行监管委员会、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国际金融研究所、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都纷纷出台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原则、法规和建议。

国际流动性风险管理流程与手段

从国内外金融机构近年来发生的危机中,不难总结出这样一个公式(图2)。

为避免财务困境和招致更深层次危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要居安思危,规划先行,建立高度协调、有效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流程和手段。具体管理流程和实施的手段可分为三步(图3)。

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第一个步骤是整体架构的设计。这一步又可以细分成五个组成部分:第一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必须首先在充分考虑和吸纳监管要求的前提下,制订内部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政策、流程和制度。另外,国外大中型银行都有资产负债和流动风险委员会,其成员来自各要害部门的高级管理层,应定期讨论、制订和通过本银行资产、负债和有关流动性的提案,以确保融资渠道多元化和资金用途合理,以及本银行流动性在安全和可靠范围内。第二是建立量化监管流动性风险的系统和控制框架。银行自身系统的建立和完善,在整个流动性风险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设计者和管理层要反复讨论和确认流动性最根本的风险是否被全面考虑,各相关部门和责任是否清晰明了,信息系统是否运行与初衷设计一致,关键信息能否通过系统在第一时间得到反映,市场、信用、流动等风险间的相关联系是否被充分理解和监控。总之,信息的质量而不是数量起决定作用。目前,国内一些银行和风险管理部门还存在“面子工程”现象,一些风险量化和监控系统只注重短期效应,不注重长期投资,过于简化,这种“花架子”体系根本无法预警,更谈不上应对大的风险。因此,由这些架构和系统产生的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和关键风险指标(Key Risk Indicator)一定要到位并发挥作用,从而使风险管理人员从信息的大海中迅速捕捉到有价值的重要信息。否则,预警和及时的防范风险都将子虚乌有。如果第一个组成部分和第二个组成部分系统和架构有效到位,则第三个组成部分就水到渠成,这就是银行可达到充足的流动性,并实现自给自足的量化监控。第四个组成部分,是对前三个组成部分的提升,冲破了对某一产品、某一部门或某一区域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变成了可平移和可扩展的跨部门、跨区域、甚至跨国境的银行综合流动性风险管理。最后一个组成部分,是将前四个组成部分归结并浓缩成高质量的报告,提供给高层管理者和监管机构,便于管理者和监管机构掌握及时、真实和有效的信息,真正做到时效流动性风险管理。

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第二个步骤是设置流动性容忍度等级和限制。在各相关监管体制下(如巴塞尔协议规定的资本充足率指标等),各个银行可根据自身市场定位、发展战略方向、风险偏好,制订可接受的流动性区间和倾向。第二个步骤应根据市场等外部条件的变化及时调整,因此,也不存在所谓最好的模式:只是在不同时间,根据当时情况,通过设置(流动性容忍度)限制性条款,因时、因地发展银行业务。根据更适合本银行发展,制订流动性容忍度的上下限。图4是国外某银行在设置流动性容忍度限制时考虑的部分限制性条款。

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第三个步骤是量化和实施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具体手段,这一步骤是在前两个步骤政策到位、系统到位、关注到位后的具体及关键阶段。国外风险管理界流传这样一句话:“如果你不能衡量风险,你就根本无法管理风险。”衡量流动性风险可从关键财务比例分析、现金流和净资金需求分析、预警模型和现状优化模型三方面着手。关键财务比例和现金流、净资金需求分析主要是从纯财务角度进行量化分析;而预警模型和现状优化模型除了考虑财务数据以外,还加入宏观经济数据,资本市场行为(Capital Market Behavior)等数据和分析;另外,预警模型,顾名思义,是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流动性风险进行预警和防范,而现状优化模型是对银行现有流动状况进行评判和修正。

在流动性风险量化的基础上,国外银行针对流动风险管理,往往都有量身定制的“工具箱”。在这个“工具箱”里,一般都包括三大流动风险管理工具。第一大工具是应急资金计划(Contingency Funding Plan,CFP,图5)。国内不管大小银行都应未雨绸缪,备有此种计划。这种应急资金计划越详尽、考虑越周密越好,因为金融市场上“黑天鹅”事件(指非常难以预测且不寻常的事件,通常会引起市场连锁负面反应甚至颠覆)不是没有发生过,一旦此类小概率事件发生,谁做的准备越充分,谁就越远离金融风暴的中心。

第二大流动性风险管理工具是流动性压力测试。国内有些银行对监管部门要求的各种压力测试,往往采取交差、应付的态度,多由级别较低、经验较少的技术人员设计和执行。由于没有充分理解监管部门的用意,加上参与人员经验的缺乏和银行内部重视不足,很多压力测试变成了“做过场”,根本没达到风控目的。图6是国外银行流动性压力测试的方法和步骤。

第三大流动性风险管理工具是差距分析(Gap Analysis)。为及时评价和审核现有流动性管理水平,向最好的实践经验看齐,差距分析应运而生。具体的操作办法是对流动风险管理进行全方位评估,包括风险的定义、治理和监督,以及流动性管理、量化和报告、压力测试、应急资金计划、公式。通过自身评估和与最好的业内实践经验比较,银行能够不断提升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

对中国的启示

流动性风险的管理例2

中图分类号:F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4)01-082-01

一、引言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指的是商业银行由于流动性储备的匮乏而难以及时有效地应对负债的支付、自身还款的需要以及客户贷款的需要,因此而导致银行挤兑风潮的爆发,使商业银行自身的社会信用降低的风险①。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最主要的风险之一,在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流动性风险一直是存在的②。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而言,流动性风险是小概率事件,但一旦出现,就可能给商业银行带来灭顶之灾③。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主要有以下三种表现形式:一是再融资风险,指商业银行资产与负债之间的成熟期不相协调而产生的风险。二是偿还风险,指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中客户贷款项目不能按期偿还所导致的风险。三是提前支取风险,指大额银行存款的非预期提取以及信贷额度的非预期使用。

二、制约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因素

商业银行的经营中,其资金的流动性处于关键地位,关系到其经营的持续性以及盈利性。商业银行在筹集和经营资金的过程中,通过对各种金融风险进行衡量和分析,从而以最低成本来实现最低风险,获得最大收益的金融管理方法,即为风险管理。

制约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风险防范意识不强

我国对商业银行的改革不断深化,但目前商业银行对流动性风险的管理主要依靠的仍是外在推动,靠央行的强制。由于国家的信用支撑,使人们认为银行不会倒闭也不会发生流动性危机。同时,我国居民更加倾向于储蓄,而非消费,这种倾向也降低了银行的流动性风险,这使得商业银行不够重视对其自身流动性风险的控制。

(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不够合理

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其本质是央行对商业银行行为的一种约束和监管机制,只是宏观管理手段,这就导致银行对流动性风险管理,只注重良好的流动性状况,而忽视对流动性风险管理能力的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银行的灵活性,使其不能很好的适应市场的变化。

(三)流动性风险管理工具受限

由于我国特殊的宏观环境以及内在环境,在金融产品创新以及金融工具的使用方面,我国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国外很多先进的风险管理工具和理念,在我国还没有发挥重要作用。我国货币市场发育不够完善,货币市场规模小,市场交易主体少,这些直接制约了商业银行的资产变现能力和获取主动负债的能力,从而影响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管理水平。

(四)风险管理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对于流动性需求的预测仅限于每日的库存现金和支付额,而忽视对贷款需求的预测,不能进行风险的事前防范和事后补救,缺乏科学完善的风险控制系统。当前采取的措施主要是动用准备金、向央行申请再贴现和同业拆借等等,缺乏一揽子解决方案。与此同时,对于流动性风险,商业银行缺乏全程监控机制,难以在复杂的环境下动态高效的调动可支配资源,控制风险。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没有专门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组织机构,不能合理有效的规避风险。

三、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几点对策

(一)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逐步走向商业化,国家信用不再是银行风险的依靠,导致了银行资产流动性管理出现许多问题。因此,银行监管部门,要严格监管,即使宏观经济繁荣,银行财务状况良好,也不能放松,要及时发出风险预警,防范潜在风险。在面对金融危机的大环境时,更应把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监管放在首位。

(二)降低不良贷款率,改善资产结构

过高的不良贷款比例严重威胁了商业银行健康持续发展和金融体系的稳定。要采取措施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完善业务流程,丰富金融工具和金融衍生产品,降低不良贷款比率,提高信贷资产管理水平。同时,我国银行业逐步与国际接轨,资本充足率是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一大问题。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结构比较单一,资本补充渠道狭窄,推行资产证券化,能有效提高资产充足率。

(三)发展货币市场、扩展交易工具

完善的货币市场,对于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是必要外部条件之一,它能保持金融资产流动性,调节资金供求平衡。在增加货币市场交易工具的基础上,依靠相关法律法规规范金融市场发展,扩展资金流动渠道,从而降低风险管理的成本。

(四)应用先进分析方法,有效控制风险

对于银行的流动性风险,要进行提前预警,及时控制,才可能将风险降到最低。商业银行必须借鉴和学习先进的现代风险管理技术,提高风险识别、风险计量和风险控制的能力,并熟练的应用统计技术、信息技术等先进的分析方法,实现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科学量化管理,更好地控制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应通过相关数学模型对流动性供给和需求的变化情况进行预测和分析,完成对潜在流动性风险的衡量,使银行健康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流动性风险的管理例3

一、流动性风险的形成机制

作为一种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工具,开放式基金的目标是以尽量小的流动性风险为代价,最大限度地获得盈利,它的盈利性体现在基金管理人通过投资组合、专家理财和发挥规模经济的优势,谋求不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的收益率。开放式基金依靠负债经营,投资者可自由进入与赎回,由此造成基金负债的不确定性,基金管理人很难确定投资者赎回的时间和金额,从而带来一定的风险。一旦投资者的赎回要求得不到实现,就会出现流动性风险。当基金所投资证券产品的价格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时基金资产的账面价值就会大幅缩水,导致基金净值的下降,从而引起投资者的不满。基金资产的流动性与盈利性之间呈一定的负相关关系,基金必须在流动性与盈利性之间进行权衡,保留较高比例的现金资产,可以很好地满足投资者的赎回需求,但会影响收益率,而收益率达不到投资者的要求,投资者同样会收回资金,基金依然会面临赎回压力。一旦所面临的赎回要求的基金份额大于其所持有的现金,基金就必须将投资的部分资产变现,而较大规模的变现行为极有可能对证券价格产生冲击,从而对基金资产净值产生负面影响,这又会进一步加大流动性风险。我国基金业的实际运作也表明,基金业绩的差别会导致申购和赎回的差异,业绩好的申购数量多,赎回压力轻,业绩不佳的申购数量相对较少,赎回压力较大。所以归根结底,基金盈利能力的强弱是影响基金流动性风险的最重要因素,我们可以通过考察基金的收益水平来预测基金的流动性风险。

二、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的一些防范措施

(一)开放式基金资产负债管理

1、资产管理

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核心问题就是开放式基金如何估计自身对现金的需求量以及如何确定自身的现金持有量。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基本方法是平衡现金流量,而进行现金流量平衡管理的关键在于在给定的时期内估计投资者净赎回基金份额的规模。这里主要介绍最佳现金持有量的预测方法随机模式。随机模式是在现金需求量难以预知的情况下进行现金持有量控制的方法。对基金来讲,现金需求量往往波动大且难以预知,但基金可以根据历史经验和现实需要,测算出一个现金持有量的控制范围,即制定出现金持有量的上限和下限,把现金持有量控制在上下限范围之内。当现金量达到控制上限时,用现金购入证券进行投资,使现金持有量下降;当现金量达到控制下限时,做相反操作。若现金持有量在控制的上下限之内,则不必进行现金和证券的转换,保持它们各自的现有存量。

2、负债管理

开放式基金的负债管理在具体操作层面可采用的方法除了目前基金主要采用的国债回购手段外,还可以考虑以下方法:允许托管银行向基金提供短期信贷,因为基金资产规模的大小和托管银行的利益密切相关,基金的稳定经营对基金的托管人也是有利的,在一定范围内给基金提供资金支持,符合托管银行自身的利益。而且,托管人作为基金资产的名义所有人,对基金管理人有一种监督机制,可以监督资金使用和管理,保证信贷资金按照规定用途使用;允许基金发行短期票据,满足暂时的流动资金需求,这种票据的发行对象可以是特定的,例如证券公司、商业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等;允许基金参加同业拆借,满足对短期资金的需求。

(二)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制度建设

1、内部制度建设

一方面,基金公司应该建立防范流动性风险的内容组织体系,下设投资决策委员会,风险控制委员会,投资总监,投资部,金融工程部,市场部,监督稽核部等,并相应得明确其各自的权限和职责。另一方面,可以改善基金公司的分红制度和基金收费方式及费率结构,改善销售渠道,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在目前市场状况下基金应适度加大分红的频率和力度,为了使投资者形成稳定的预期,基金还可以实行“高点分红”的制度,明确规定基金净值达到一定价位就实行分红,由此可进一步降低投资者赎回的冲动。基金管理人应在足以补偿成本的基础上降低各项费用的总体费率,以吸引更多投资者申购并留住原有的投资者。在此基础上,基金管理人可以通过设计多种收费方式和差别费率制来防范流动性风险。

2、外部制度建设

首先引入做空机制,做空机制的缺乏,会使基金公司只能在股市行情好时盈利,在股市下跌时会出现亏损,即使基金经理遇见到了市场风险,也不能有效的规避。如果引入做空机制,基金管理人则通过该机制预先在高价位抛出,从而可成功规避市场风险,建立做空机制使基金公司多了一种投资和避险工具,能够规避市场下跌的风险,甚至在市场下跌时也能盈利。

其次要完善交易机制,引进大宗交易和程序化交易机制可在很大程度上起到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和减少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的作用。同时它还可以降低大宗交易对市场价格的冲击、提高市场流动性。

再次,健全法律法规,严格信息披露,加强市场建设。由于市场中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若投资者认为存在损失,就会出现大额赎回,造成流动性风险,因此,要加强信息披露,防止内幕交易和出现道德风险,完善法律,使基金运作有法律和法规的制度保证。

最后,培育基金经理人市场和加大对基金管理人的监督。加强基金管理人队伍建设,促进基金管理人之问的竞争,充分发挥市场的优胜劣汰机制在竞争中培育出优秀的基金管理人。同时要加强对基金管理人的监管,抑制基金经理人的不规范行为。

参考文献

流动性风险的管理例4

一、 引言

Markowitz(1952)提出的均值-方差模型奠定了现代资产组合理论的基础,他首次将风险定义为期望收益率的波动率,从而将投资管理的视角从仅考虑收益率的一维空间拓展到了关注收益和风险均衡的二维空间。随后Markowitz(1959)认识到了在动态组合投资管理时由于面临流动性成本的潜在冲击而导致实际持有的组合与理论上的最优组合有一定偏差,但由于流动性比较难以刻画,他并没有深入分析流动性对组合优化的影响,而是认为“虽然证券并非具有完美的流动性,但流动性却是充分的,进行操作指令分析时不需要考虑”。而近年来诸多金融危机事件背后,流动性问题均成为争论的焦点之一,而由于流动性不足所带来的资产价格暴跌和整个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成为投资者投资管理时必须要考虑的因素。因此,深入分析流动性的本质内涵,不仅有助于投资者在组合管理中认识和利用流动性,而且也有助于满足投资者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需求。本文首先区分流动性和流动性风险的内涵,对流动性风险的形成机理进行探讨,从理论上分析流动性水平和流动性风险对资产组合管理的作用。

二、 流动性和流动性风险内涵的认识

1. 流动性的内涵。在金融领域中,流动性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可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来认识。宏观流动性一般指货币的供给;中观流动性主要指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微观流动性衡量的是金融资产在特定市场下与现金之间的相互转换能力。在一定条件下,宏观流动性和中微观流动性之间是相互影响、传导和转化的。如东南亚金融危机中新兴国家因宏观流动性管理不善而带来的中微观流动性短缺导致了金融资产价格的暴跌,而美国次贷危机、欧债危机则由于中微观的流动性不足而导致整个宏观流动性的失控。由此可见流动性在整个经济金融体系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一般而言,对于投资者而言,虽然他们都关注市场或更高层面的流动性,但我们认为他们更应该关注不同金融资产个体的流动性差异,因为市场或更高层面的流动性不是单个投资者能够提供和影响的,但不同金融资产的流动性却可以直接影响到投资者的投资管理绩效。因此,对于一个理性的投资者,在进行投资管理时往往会倾向于寻求组合的收益性、风险性和流动性之间的均衡目标,然而流动性不足却常常是三者均衡被打破的导火索,因此,我们需要重视流动性在整个投资管理过程中扮演的关键角色。

我们重点以股票为例阐述对流动性内涵的深层次理解。对于投资者而言,股票流动性的衡量标准主要在于当投资者在特定时间段内计划买入或卖出某只股票时,能否以期望的价格迅速完成交易。现金和股票之间相互转化的能力越强,交易成本越小,表明股票的流动性越好。实际上,流动性是与上市公司股票特征紧密相关的一种属性,不同股票的流动性存在着系统性的差异,比如主板上市的公司股票流动性一般会优于在中小板或创业板上市的公司股票。同时基于对流动性内涵的认识,可知股票的流动性不具有独立性,其依附于交易过程,表征的是投资者对股票及股票所代表的上市公司的契约权利价值的认识,满足的是投资者买卖股票的交易需求,因此股票没有流动性并不一定没有价值,但股票有流动性一定有价值。

根据经济学的供求均衡原理,当市场的均衡价格发生变化时,往往是由于商品的供求失衡。而股票价格的涨跌,往往是市场上信息的冲击而使得股票估值出现差异,从而导致交易需求的产生,并由此提供了流动性。结合流动性的内涵,流动性是一个时点概念,即在不同的时间点上计算的个股流动性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但若在没有新的系统性冲击的市场环境中,金融资产的交易需求不会发生太大变化,因此我们认为金融资产的流动性也相对比较稳定。基于此我们认为将流动性分解为流动性水平和流动性风险两个概念可能更利于认识流动性在组合投资中的作用,结合流动性水平作为证券自身的一种属性,可以用一段时期间股票流动性的平均值来表示,而流动性风险则是流动性变化的不确定性(姚亚伟,2009)。

2. 流动性风险的内涵。流动性风险是与流动性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依据流动性风险的来源主要可分为外生流动性风险和内生流动性风险,外生流动性风险主要是由于外部信息冲击所带来的,属于系统性风险,投资者很难进行合理预期而进行控制;而内生流动性风险主要是由于交易过程中投资者的交易需求不能够得到有效满足而产生的风险,投资者可以通过交易策略的改变来进行管理,属于可控的风险。因此我们在利用流动性风险进行管理时,主要应基于内生流动性风险,即从交易过程来认识流动性风险的内涵。由于流动性依附于交易过程,流动性水平在一定时期内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并且可以用期间流动性的平均值来表示,那么我们就可以将流动性风险定义为流动性相对于流动性水平的偏离程度,即流动性未来的波动相对流动性水平的波动率,这能够有效的衡量流动性未来的不确定性和易变性。

在证券市场上,投资者一般都是流动性水平的接受者,投资者的多样化交易需求为市场和证券提供了流动性。若没有外部信息冲击,投资者对证券估值分化不会存在较大差异,这样投资者对证券的交易需求仍然是处于多样化需求的状态,不会带来流动性的较大偏离;而若存在外部新的重大信息冲击,将可能导致投资者对信息的判断产生较大分歧,交易需求会出现明显的增加。比如,以股票市场为例,在股票开盘前15分钟,股票的成交量和价格波动相对于其他时间段明显较高,这实质上就是投资者基于非交易时间信息判断带来的估值差异而产生的交易需求的体现。若外部的信息冲击对投资者的估值影响产生的预期一致时,此时多样化的交易需求就被单一化的交易需求取代,证券的买方和卖方将出现极大不平衡,从而导致证券的流动性下降,此时投资者的交易需求很难得到满足,为完成交易投资者不得不支付更高的买价购入证券或以更低的卖价出售证券,由此带来价格波动的增加,流动性风险也随之急剧增加,流动性进一步恶化,最终导致金融市场的流动性水平在短时间内大幅下降直至为零。在股票市场上,典型的现象就是由于涨跌停板制度的限制,若个股涨停(跌停),此时对于股票的买方(卖方)而言,流动性为零,而对于股票的卖方(买方)流动性则无穷好,想卖(买)股票的投资者很容易实现交易需求,而想买(卖)股票的投资者交易需求基本上很难实现。由此可见,流动性风险的源头主要在于外部的信息冲击,这主要表现为相关政策、外部环境、事件等,而这些信息会给投资者带来证券估值的变化,特别是那些对流动性水平要求相对较高的金融机构,当面对外部信息冲击,会促使投资者为满足组合整体的流动性需求而进行组合再平衡的管理,这将通过买入或卖出不同流动性的股票来实现。对于大规模资金的投资者,他们为进行流动性管理而进行的买卖行为可能会导致证券供求的严重失衡,股票价格很容易沿着一个方向趋势变化,这会进一步影响到投资者持有剩余股票的价值从而产生新的交易需求。在这一阶段,原本不相关的股票可能显示出高相关性和变化的协同性,从而带动市场价格全面下跌,为满足风险管理的需求,投资者不得不为满足风险约束条件而被动进行交易,从而引发新一轮的价格恐慌和流动性危机。在这种内生变化机制下,一方面进行股票的变现大大增加了执行成本,另一方面在操作的过程中,也将当前在其投资组合中其他股票存在的流动性压力扩散出去造成更大的流动性风险(Lowenstein,2001)。从流动性风险的形成分析,表面上是由市场投资者的内在行为所引起的,但外部信息冲击是处于主导地位的。

三、 流动性与组合投资管理已有研究评述

目前国内外学者围绕流动性内涵、测度指标、风险补偿方面的研究已相对比较成熟,但在对流动性水平和流动性风险内涵的区分方面研究相对较少,姚亚伟(2009)、杨朝军和王灵芝(2011)较早的对相关概念进行了区分,分析了流动性水平与流动性价值、流动性风险补偿之间的内在机理及并进行了实证研究。Lou和Sadka(2011)对股票的流动性水平和流动性风险在资产定价方面的重要性进行了区分,他们通过实证分析证明了流动性风险而不是流动性水平,可以解释在2008年~2009年间的金融危机中的股票截面收益。同时他们还证明了持有流动性资产在金融危机中所遭受的损失并不比非流动性资产少,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比非流动性资产的损失还要大。这与Nguyen和Puri(2009)的研究结论不太一致,Nguyen和Puri的研究表现,通过对Pastor和Stambaugh(2003)选取的市场流动性因子进行调整,传统的流动性水平仍然被定价,这与他们以前研究的市场流动性与资产定价的结果一样,并没有发现股票特征或者Fama-French因子会对影响股票收益的流动性水平冲击产生决定作用,这意味着流动性水平比流动性风险在资产定价中的影响更大,然而由于他们所选取的样本区间是次贷危机刚刚爆发时的较短期间,这可能影响到他们研究结论的稳定性。

不同股票流动性水平的系统性差异和流动性风险的客观存在,表明在均值—方差模型中假定流动性充足的条件是难以实现的,因此在组合投资管理中必须考虑流动性的影响。流动性对组合投资管理的影响主要通过三个阶段来作用,即在组合构建的个股选择、动态组合再平衡及组合业绩评估。在组合构建的个股选择阶段,由于不同股票的流动性水平存在系统性差异,组合流动性水平的高低就取决于组合中不同股票的权重及不同股票的流动性水平,这将直接影响到组合构建的成本;在动态组合再平衡阶段,由于投资者对新信息的判断或投资策略的变化需要对组合构成进行重新的调整,在这个调整过程个股流动性水平和流动性风险会直接影响到投资者的成本,从而影响到组合的绩效;而组合的业绩评估能够对投资人的管理整体绩效进行测度,但事实上我们不能仅按照组合的期末净值来对基金的业绩进行直接评估,而是要在考虑流动性的基础上剔除变现成本后才算是归属于投资人的真实业绩。因此,流动性在整个组合管理过程中都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已有的将流动性引入到投资组合管理的文献,主要是侧重于理论分析,从资产定价的角度考虑流动性因素的影响。已有学者的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引入流动性是否降低了投资管理的效率,这主要从期末财富效用的视角来进行研究,Tobin(1958)最早提出将流动性作为变现成本来考察对期末期望财富效用的影响,并据此进行最优化投资选择;姚亚伟等(2009)的研究则表明引入流动性并不一定降低期末财富效用。二是将流动性引入组合管理模型的方法,主要有Amihud和Mendelson(1986)、Jacoby(2003)等利用相对买卖价差比率作为流动性的度量指标,提出了流动性调整的CAPM模型;Lo et al.(2003)提出从流动性过滤、流动性约束和基于流动性的效用最大化三个角度探讨了引入流动性的组合选择模型;Gonzdlez和Rubio(2007)引用了Lo等(2003)的思想,实证分析了流动性约束下的均值-方差-流动性模型和目标效用函数最大化模型。针对流动性风险的形成及对组合投资影响的研究,已有学者的研究观点主要从不同投资者之间对信息的认识偏差(如Barlevy & Veronesi,2003)、做市商不能满足较大流动性需求(如Morris & Shin,2002)、交易者之间合作停止并转为互相之间“掠夺易”而导致的市场流动性匮乏(Carlin et al.,2006)等角度展开分析。

四、 总结及建议

综上所述,流动性在组合构建前的个股选择、组合动态再平衡管理和组合绩效评估三个层面都发挥着不可忽略的作用。本文在区分流动性内涵的基础上,将流动性分解为流动性水平和流动性风险,并对两者在组合管理中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比较分析,为在投资管理中进行流动性管理提供了思路。结合证券市场的实际情况,在运用流动性进行投资组合管理时,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 将证券投资的收益分解为系统性风险补偿收益和交易风险补偿收益。系统性风险补偿收益主要是基于在证券的非交易时间,由于外部信息冲击而对金融资产价格估值产生的瞬间冲击(一般可以用开盘价相对于前一日的收盘价变化来衡量),这类风险属于系统性风险,投资者能够通过正常交易来影响,而且系统性风险补偿收益一般波动较大,投资者在对这种风险进行管理时,只能通过对冲系统性风险的方式(如利用股指期货、融资融券等工具),而不可能通过积极的投资管理来进行消除。而交易风险补偿收益则是在交易时间内由投资者交易行为而形成的收益,这部分收益能够直接体现股票流动性的作用,在此阶段投资者可以根据不同证券的流动性水平、流动性风险,通过积极的投资管理来实现流动性—收益—风险三者的均衡。

2. 将流动性因素直接作为约束条件引入到均值-方差模型是在投资组合管理中运用流动性的简单有效方法。由于个股的流动性水平与公司属性相关,因此不同个股的流动性水平之间存在着系统性的差异,如果以组合中不同个股的权重为权数,组合的流动性就可以表示为组合中不同个股流动性水平的加权平均和,可以反映组合整体满易需求的能力。在这里,我们并没有考虑将流动性风险考虑到组合的投资管理过程中,原因主要在于:结合组合流动性的内涵,组合的流动性风险就可以表示为组合整体流动性变化的不确定性,由于组合中不同个股流动性变化的方向不确定,就类似于组合中不同个股价格变化的方向不确定。因此组合投资的过程不仅分散了组合收益波动风险,同时也分散了组合的流动性风险,这使得组合的流动性风险和收益波动风险因遵循相同的分散化原理而高度相关,因此仅引入收益波动风险即可较好表征组合的风险。在均值—方差模型中引入组合流动性水平约束,有利于在控制组合一定流动性水平下去进行风险—收益的均衡,这也与目前养老基金、保险资金等对投资组合流动性要求相对比较高的机构投资者提供了一种组合优化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Amihud, Y. and H. Mendelson, Asset Pric- ing and the Bid-Ask Spread,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86,(17):223-249.

2. Ana Gonzalez and Gonzalo Rubio, Portfolio Choice and the Effects of Liquidity, Working Paper, University del Pais Vasco,2007.

3. Barlevy G., Veronesi P. Rational Panics and Stock Market Crashes. Journal of Econ- omic Theory,2003,110(2):234-263.

4. Carlin B., Lobo M. Viswanathan S. Epi- sodic Liquidity Crisis: Cooperative and Predatory Trading. Journal of Finance,2006,62(5):2235-2274. 5. Lo, A.W., C. Petrov and M. Wierzbicki, It's 11 pm-Do You Know Where your Liquidity is? The Mean-Variance Frontier, Journal of Investment Management, Quarterly,2003.

6. Lou,X.X. and R.Sadka, Liquidity Level or Liquidity Risk? Evidence from the Financial crisis,Financial Aanlyst Journal,2011,67(3):51- 62.

7. Lowenstein R. When genius failed-the rise and fall of Long-Term Capital Management, chapter,2001,(3):40-60.

8. 杨朝军,王灵芝.流动性水平、流动性风险对资产收益的影响——来自沪深股市的经验证据.系统管理学报,2011,(4):456-461.

9. 姚亚伟,杨朝军,黄峰.引入流动性一定降低期末财富效用吗?——基于理论视角的探讨.管理学报,2009(11):1522-1527.

流动性风险的管理例5

流动性风险是全球金融机构共同面对的重大风险之一。对于农商行而言,经济走向下行、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利率市场化等无疑对其资产负债管理、流动性风险管理等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面对风险成因日渐复杂、监管日趋严格的风险管理环境,以前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模式已很难适应市场的发展,所以建立与农商行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新的风险管理模式显得愈发重要。

一、农商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基本现状

根据银监会《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等监管政策要求,目前农商行基本实施了全面风险管理机制建设,将流动性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近年来,农商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有所提升,管理组织架构基本搭建成形、制度体系初步建立、日常管理水平也在逐步提高。但是流动性风险管理总体仍较为粗放,管理工作机制有待完善;监测手段、管理技术、信息系统建设等仍需提高;对市场变化的敏感度需进一步提升。

(一)治理结构不健全

农商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组织结构往往存在分工不合理、职责不明确、履行不到位、报告关系不清晰的问题,主要是流动性风险管理责任主体的职责构建、权限设置、工作流程、沟通反馈机制、激励约束机制等不够健全,不利于实现流动性风险的有效管控。

(二)风险偏好不明确

农商行往往没有明确提出流动性风险偏好,或者直接使用风险容忍度指标作为风险偏好,没有做到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并重。不明确风险偏好会导致风险管理策略不能很好地与农商行的发展规划、资本规划和经营目标相吻合。此外,风险容忍度指标是以事后监测为主,农商行的风险偏好缺乏对业务经营和内部管理的事前、事中传导载体和约束机制,风险偏好传导效应不能充分体现。

(三)风险识别能力不强

近两年,农商行业务创新较快,特别是同业业务和理财业务快速发展,使得金融机构之间债权债务关系日益复杂,诱发流动性风险的因素日益增多,而对这些新的资金业务模式和风险状况认识都需要有一个摸索和学习的过程,农商行在流动性风险识别与管理方面经验不足。

(四)风险监测、计量手段单一

大多数农商行对日常的流动性监测、计量和预测仍主要依靠传统的人工测算,缺少流动性管理信息系统支撑,流动性管理无法做到实时监测、预警和分析,流动性监测、计量的频率和正确性不够,许多流动性管理仅靠手工操作难以达到效果。

(五)融资渠道狭窄

农商行近两年在融资渠道拓展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逐步向同业存单、大额存单、债券发行、向央行借款、正回购、同业拆借等多元化资金来源结构拓展。但是目前农商行的融资地位仍处于相对弱势,融资渠道狭窄的情况尚未有根本性改变,资金来源单一的状态依然,不利于流动性的稳定和应急要求。此外,融资策略建立、市场融资情况评估等工作也与监管政策要求也存在一定差距。

(六)压力测试和应急计划的有效性不够

大多数农商行的流动性压力测试相对粗放,压力测试的情景假设长期不变,对宏观金融政策、市场流动性情况和自身业务变化等因素考虑不足。应急计划不够周全,内容不够详细,不太有针对性,且对应急计划缺少定期测试和评估,也未做必要的修订。

二、农商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流动性风险防范意识不足。长期以来,我国处于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之下,这使得银行在日常经营中面临的流动性压力相对较小,导致长期忽视对流动性风险的管理。而与大型银行尤其是外资银行相比,农商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意识更为淡薄,缺乏流动性风险管理的主动性与自觉性,很大程度上依靠人民银行及银监会等监管部门强制推动。

管理机制不完善。大多数农商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尚处在资产负债管理的初级阶段,内部缺乏加强和完善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有效动力机制,导致流动性管理只注重流动性监管指标的良好表现,对流动性风险管理能力的提高重视不够。

流动性风险管理手段薄弱。由于目前大多数农商行未能实现对流动性风险进行实时的监测和预测,导致无法实时、清楚和全面的了解全行的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情况,无法准确判断资金的期限结构、利率结构等,也就无法实时分析自身的流动性风险状况。虽然会按照监管部门要求报送相关的流动性风险指标,这些静态的指标在分析历史数据会起到一定作用,但作为一项必须实时动态进行的风险管理手段,就存在着很大的不足。

流动性管理经验不足。流动性风险管理、压力测试等,是近几年监管部门对农村商业银行提出的新的监管要求,农商行在人员配备和培训等方面存在不足。如何有效地开展流动性风险管理,需要农商行结合自身情况不断探索和学习。

三、优化农商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流动性风险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传染性、高损性,从流动性风险的固有特点和农商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即使流动性风险指标良好,也并非可以高枕无忧,必须未雨绸缪,需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优化管理手段、加强人员配置、及时跟进系统管理,以实现流动性风险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置。

(一)健全风险治理架构,强化风险管理意识

农商行应当按照银监会《银行业金融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的相关要求,在充分考虑自身业务规模、性质和复杂程度等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从强化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等“两会一层”的监督与控制入手,建立健全的流动性风险治理架构。从顶层设计入手,明确各层级在风险管理中的职责分工,建立多层次、相互衔接、有效制衡的运行机制,确保流动性风险管理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岗位和人员。同时强化风险管理意识,努力让流动性风险管理成为各层级的自觉行动。

(二)完善风险偏好架构,加强传导机制建设

农商行应当提出明确的流动性风险偏好,并建设与之相适应的风险限额管理机制,确定定性、定量的风险指标管理,探索科学的风险管理纠偏纠错机制。同时要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传导机制建设,完善政策制度制定、授权管理、限额管理、绩效考核等传导途径和手段,将相关管理分解并传导成为各部门、业务条线、分支机构的具体行为目标,加强对业务经营的事前引导和事中约束。

(三)积累风险管理经验,提高风险识别能力

农商行应当积极应对日益增加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压力,引进和培育风险管理人才,加强新业务知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经验的积累,建立流动性风险管理的专业化队伍,切实提升流动性风险识别和管理的能力。

(四)提升风险管理技术手段,加强流动性日间管理

农商行应当加快流动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提升系统监测的频率和准确性,优化现金流监测分析、业务期限管理、流动性缺口管理、压力测试、优质流动性资产监测等流动性监测、计量、预测的技术手段,加强流动性日间管理。

(五)加强主动负债管理,完善资产负债结构

农商行应当合理资产负债结构配置,建立分层次的流动性准备,构建多元化负债结构,探索运用主动负债工具,拓展融资渠道,制定融资策略,定期u估市场融资情况,审慎做好资产负债管理,夯实流动性管理基础,科学平衡效益性与流动性的关系。

流动性风险的管理例6

一、研究背景

金融控股公司作为一个集银行、证券、保险和信托为一体的大型金融集团,在通过业务的协同效应与金融创新、销售渠道的整合、信息平台的统一与共享着其发挥出来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成本与效率优势的同时,这种组织结构也承受着不同于分业经营所独有的特殊风险。加上在金融危机中受损的多是开展综合经营的公司,所以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后,许多学者和业界人士纷纷展开了对综合经营的反思,他们认为综合经营会带来金融风险的交叉传导与利益冲突(conflicts of interest)的特殊风险,最终威胁到整个金融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是导致危机触发的重要原因。

但是对金融控股公司是分散还是加大风险,学者们主要有两种不同甚至是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由于金融控股公司不正当的内部交易、不透明的组织结构以及各公司间的利益冲突导致公司整体层面的风险更加复杂难以估量,因此金融控股公司面临的风险大于一般金融机构。另一种观点则认为,金融控股公司在经营上分散化、业务上多元化、管理上集中化,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风险。Wall(1987)对美国银行业开展其他业务的实证研究表明,银行通过成立银行控股公司开展证券业务并没有增大其整体风险。Kroszner和Rajan(1994)的研究也否定了上述观点,在《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出台之前由商业银行通过信托分支机构承销证券的违约情况与由投资银行承销证券的违约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并没有发现商业银行普遍存在通过承销低质量证券向社会投资者转嫁破产风险的行为。Kwan(l997)的实证研究也表明商业银行子公司的银行业务收益与银行控股公司内的证券子公司收益的相关性很低,说明银行通过控股公司开展混业经营可以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Richardson等(1994)的研究也得出了大致相同的结论。部分学者还对不同金融机构合并组成集团后的风险分散效应进行了研究,Michael S H. Shih(1995)批判了合并一定可以降低经营风险的错误观点,发现强强联合才具有风险分散优势。在大多数情况下,绩效较差的公司与其他公司合并会使得合并的两个公司表现更差。并且两个公司收益越负相关,出现破产的概率就越大;不能实现经营目标的管理人员在机构合并后实现经营目标的机会会更少。Kuritzkes、Schuermann与Weiner(2001)在研究金融控股集团风险分散化效应对经济资本分配的影响时,得出了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分散化效应存在,并且效果递减的结论。

当然,也有部分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银行开展混业经营并没有分散微观机构的总体风险,提高效益。Demsetz与Strahan(1995)的研究表明,美国的银行控股公司在经营分散化程度上要比小银行高很多,但分散化很难转化为低风险。规模较大的银行控股公司具有更好的多样性,但是风险的决定因素不仅仅是多样性,与大银行相关联的某种活动和特征可能本身就是一种风险。经过实证分析表明,资产规模与公司特有风险负相关,而与系统风险正相关。这两种风险此消彼长,使得规模不同的银行控股公司具有大致相同的总风险。

二、金融综合经营并不是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

事实上,从操作层面看,利益冲突要转化为现实的不正当收益需要突破种种限制:监管限制,如对证券发行过程中信息披露的规定;行业自律限制,如“防火墙”的隔离作用;市场力量限制,如来自其他金融机构的竞争等。而在这些限制面前,并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银行利用了利益冲突进行牟利(Kroszner & Rajan,1994)。上述三方面恰恰体现了正统经济学框架中的市场、政府与第三方中介相互制衡的原理。我们结合本轮金融危机,对上述三个限制条件逐一分析,就会发现混业经营与金融危机没有必然联系。

1、市场限制力量的失效

在多数情况下,市场竞争有利于资源的最优配置,形成好的市场秩序,但这个原则并不适用于本次金融危机。本次危机中次级按揭、房地产作为新的投资机会,走入投资者的视野。在发现新的投资机会之后,厂商与投资者争相涌入市场,资金源源不断地流入形成了虚假的繁荣,误使企业和投资者认为这是真正的投资机会,在预期的支配下,市场参与者纷纷地买入,而这种买入行动加剧了资产价格的上涨,上涨的价格反过来又强化了之前价格上涨的预期。于是,在这样的一个正向反馈循环中,泡沫开始形成并被不断吹大。

2、监管约束的不足

监管机构持续的放松监管和伞形监管结构造成的监管真空对综合经营的监管存在着结构性和周期性地错配问题。也就是说阻止综合经营利益转移或者实现“隧道效应”的监管约束并未起到很好的规则效果。简言之,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监管也呈现出了失灵的状态。

3、缺少公正独立的评级机构的监督

上述分析使我们清楚地看到,所有的限制条件几乎都出了问题,而越过这些条件直接将混业经营与金融危机挂钩无疑是不公平的也是不科学的。所以说,危机爆发的关键问题不在于金融工具,或者经营模式本身,而在于与其配套的系统性的制度背景无法很好地嵌套在一起发挥应有的功能。并且,除却上文的分析之外,综合经营不至于成为危机爆发的关键诱因还存在以下论据:首先,综合经营带来的内部风险主要是指证券、银行和保险等金融业务在同一集团内部由于防火墙设置不当,以及风险隔离措施不够到位导致其进入危机。如前所述,本轮危机产生于金融衍生品的过度杠杆化、金融机构的高杠杆经营行为及对其监管不利,很显然不是金融控股集团的内部风险扩散与传染所致,与综合经营没有直接的联系。以几大投行的杠杆化操作为例,2007年,美国五大投行杠杆率均达到28倍以上,而雷曼、高盛的主要盈利来源是靠交易、投资、资本金业务,而非传统的投行业务。也就是说危机潜伏于具体的业务运营模式中,而非业务模式之间的风险传染所致。其次,从危机的触发和蔓延过程可以看出,凡是和按揭贷款及其衍生证券业务联系密切的大型金融机构都在金融危机中受到严重挫伤,比如花旗银行的主要损失来自于投资和交易业务,涉及CDO和CDS的业务占其损失的80%;擅长“垃圾债券”业务的美林证券,华盛顿互惠银行等在危机受到显著影响都与大量从事按揭贷款业务密切相关。由于其坚决地远离结构性投资工具,并较早地压缩次贷按揭业务规模、提高放贷标准,JP摩根银行则在危机中受损最小。

三、流动性风险的重要性

虽然经历了如此严重的危机,仍不乏有经营良好并安然度过危机的公司,这正说明了综合经营和金融危机没有必然联系。Marcia M.,Jamie J.和Hassan(2009)指出银行控股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影响着公司管理者的行为。而在整个经济中,银行业的流动性危机是最值得关注的,因为它最有可能导致整个金融系统乃至经济体系的危机。因此,各个国家对银行业的流动性都做出了数量上或性质上的限制。并且一旦危机发生还有各种救援措施,如存款保险、最后贷款人制度。但也正因为这些救助措施,使得银行在正常经营时会选择次优的流动性储备水平。Cooper和Ross(1998)研究证明了联邦存款保险会鼓励银行承担更多的风险,并且持有的流动性储备也会低于社会最优的水平。Lev Ratnovski(2009)阐述了由于在不可避免的系统危机中,央行作为最后贷款人会扭曲银行业,使得银行做出次优的流动性选择,这些都会进一步恶化危机的蔓延。因此,银行应该对这种现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当发现有危机苗头时,能够适时地改变流动性储备。

四、对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反思

本次危机的一大特点就是许多公司都是在财务状况尚佳的情况下突然陷入危机,而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就是流动性不足。事实上在危机发生前,市场上的各个行业就已经严重缺乏流动性,以致链条崩溃从而引发危机,而在危机发生初期,由于没有意识到危机的严重性而疏于管理,最终损失惨重甚至破产。从此次危机中可以看出,公司对流动性的管理主要体现在正常经营时的流动性管理和危机中的流动性管理两个方面。

1、正常经营时的流动性管理

(1)正常经营计划。无论规模多大的公司,良好的管理信息系统、中央流动性控制、不同情景下的净筹资需求、资金来源的多样性以及意外事件计划是强壮的流动性管理所必需具备的要素。

根据巴塞尔委员会《衡量与管理流动性的框架》(此次危机中受到影响最严重的是银行,在这部分的研究中,我们主要以银行为研究对象来说明问题,其他金融机构也存在同样或部分类似的问题),以下几项原则尤为重要:首先,要建立流动性管理的结构。每个公司都应该形成由董事会批准的流动性战略,该战略应能够支持流动性每日更新的管理需要,并且董事会应保证高管采取必要的措施监督和控制流动性风险,同时把握当前和预期的流动性动向,实施有效率实时的监控。其次,建立衡量与监控净资金需求持续进程,并且应在各种环境下分析流动性,同时要经常地评价所使用的假设在新的环境下是否仍是有效的。再次,要保持良好的市场沟通渠道。公司应该定期地评估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包括供应商、债权人等,负债多元化来保证必要时出售资产的能力;完善的内部控制是风险管理有效性的土壤。除了基本制度的建立外,对于风险的评估应该是独立的,一般由专门设置的风险管理委员会或审计委员会承担该项职责,并对董事会直接负责。最后,公众信息的披露有助于提高流动性管理的积极性。

(2)应对意外事件的计划。根据内部控制的原则,制定计划必须包括对意外突发事件的处理,尤其对于那些较多依赖不稳定筹资来源的公司。制定意外事件计划包括应对危机发生的战略和在紧急情况下筹集资金的程序。

财务战略是公司的最高层财务规划,在处理流动性危机情况下,管理上的协调是最为重要的。公司要保证高管能够及时获得相关可靠的信息,据以识别可能触发流动性危机的事件,并且有效地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增强责任感。同时,公司应该有针对不同市场环境改变资产负债组合的战略规划。在应对意外事件的情况下,公司平时的信誉、与债权人的关系就可能成为另一根救命稻草,因此,在公司正常经营过程中积攒信誉也是不容忽视的长期工程。

因为流动性强调经验和专业性,那些负责跨行业沟通的财务主管是最擅长确认和管理资金流动性风险的。他们更容易理解现存业务和创新性的跨行业产品的潜在的突发性风险,从而制定有针对性地应对意外事件的计划。正如在此次危机中,业绩表现良好的公司,财务主管审时度势,独立公正地评估流动性风险,使公司损失降到最低。反观那些在危机中表现不佳的公司,没有为突发的、暂时的流动性紧缺定价,在内部的关联交易中,也缺乏行业借贷的风险评估和定价。其次,许多公司没有把表外债务的融资需要放入他们的应急资金计划中,其中的一些流动性负债是契约性的,但总会计师既没有监管风险也没有考虑流动性风险。对于那些不是契约性的,但为了保护公司声誉,也不得不支付的隐性负债同样也没有被考虑进来。

2、危机发生时的流动性管理

在危机发生时,流动性管理更加强调利用经验,要求风险管理人员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找出需要的信息做出正确判断,根据变化了的假设预期调整资产负债组合。同时,在危机中资金流动性管理工具的灵活性也非常重要。那些在2007年下半年表现良好的公司都建立了自己对衍生证券产品的评价方式,他们发展内部独立的评价标准来评价资产的质量和风险,采用多种风险测量方法和工具。此外,他们不再相信评级机构对复杂结构的信用证券的评级,在决定如何回应市场变化时,加入了自己的判断。因为对于风险管理来说,估值程序是其核心。

一般的风险度量方法是建立在一些假设基础之上的。当我们重新审视这些理论假设时,会发现关于资产间相关性,市场流动性和其他方面的假设不能给使用者一个真实的世界。比如,很多风险模型都假设资产价格波动服从正态分布,而现实中,资产价格往往呈现一种尖峰厚尾的分布特征,换句话讲就是说理论上的小概率事件在现实中发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也往往就是这些在模型中被忽略的“小概率事件”给金融机构甚至整个金融系统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图1反映出本次危机前后一些常用风险度量工具的使用情况,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危机后,这些工具的使用率下降了,而且完全依赖单一工具的公司也减少了,说明很多公司都开始重新审视这些工具的可靠性,并减少了对这类数量型风险度量工具的依赖。历史经验也表明,那些经历过重大问题的公司都过于依赖单一的风险度量方法或是有限的风险度量工具,或是依赖于那些灵活性不高、不能对风险进行及时有效调整的方法。鉴于此我们也将重新审视这些工具和方法并给出一些改进建议。

(1)在险价值的估计方法(Value-At-Risk)。VAR是一种用统计技术来度量由利率、汇率等因素变化导致的资产价格变化的风险的方法。VAR值就是在一定的持有期和一定的置信度内,资产组合所面临的潜在的最大损失金额。在险价值估计法使用的是向后看的测量风险方法,它依赖于历史数据以及一些假设条件。其中最重要的假设就是资产价格波动服从正态分布,如前所述,它会低估现实世界中的“小概率事件”,而且它也不可能捕捉到超过历史正常水平的市场波动。Simone and Robert F.(2001)对其假设和缺陷进行研究,发现对于呈后尾分布特征的情形使用CAViaR(conditional autoregressive value at risk)模型效果更好。另外,使用更短的历史时期,使VAR模型增加对短期市场变化的敏感性;给予最近的观察值更大的权重;更频繁的估计波动率等等。除此之外,传统观点认为VAR方法不适用于缺乏流动性的资产。这就要求研究人员在实际中,对缺乏流动性资产或复杂的金融衍生产品价格采用盯住市场的做法,而不是以面值记账,这样就可以使VAR方法对潜在的风险更加敏感。

(2)压力测试和情景分析法。情景分析法是估计未来一段时间内投资组合期望价值的变化,它假定一些特定事件或是影响投资组合因素的变化对投资组合价值的影响。压力测试是一种模拟资产组合或负债组合对于不同金融环境下如何反映的技术。

压力测试和情景分析法是种向前看的风险度量工具。然而,和VAR方法一样的是,该方法也是使用历史价格数据,并且一般使用Aaa级公司债券的价格压力来模拟新产品的风险,因为新产品没有任何历史数据可供研究。所以在本次危机中,那些通过相同历史数据使用VAR和静态单因素压力测试方法的公司大多都遭受了损失,因为这些压力测试并没有给风险管理者提供新的有用信息。尽管如此,市场上还是需要多样化的风险度量工具,尤其是这种向前看的风险分析方法。

Mathias(2008)指出模型使用者和模型建立者一样也需要理解压力测试的主要目标,这些目标包括让使用者确认判断,与他人交流以及提供决策依据,因为在模型设定时,这些目标有可能会冲突。所以,使用者要非常清楚自己使用该工具的目的,并且熟悉公司的主营业务和营利模式是什么,这样可以帮助风险管理者在使用压力测试和情景分析法时发现一些不合理的假设。

图1为次贷危机前后常用风险度量工具使用情况。

3、公司高管人员的作用

公司高管人员要在发展业务和控制风险这两者间掌握好平衡。在实践中,公司高管团队中应当拥有一名有风险管理经验的专家,并且建立风险管理委员会,该委员会要包括公司首席执行官、各主要业务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的高级领导人。通过他们之间的沟通,可以帮助高管人员判断整个公司是否实现了风险偏好与风险控制的平衡的目标。

当然,高管人员能否在发展业务和控制风险中达到平衡还取决于公司的激励和补偿机制是否健全,好的激励和补偿机制能够平衡风险偏好和风险控制行为,平衡短期绩效和长期绩效,平衡个人或公司部分单位的目标和公司全局范围内的目标。

总的来讲,好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模式应该是公司通过召开年会等方式对分布全球的机构进行统一的风险管理,将全球范围内搜集的信息应用于公司的全球流动性计划中,及时准确地处理流动性风险,使其不再恶化。并且通过创立自身的内部定价机制,使各个金融行业的分支机构以其内部定价为标准,控制他们的行为,以避免造成资产负债的不平衡和企业资本的降低。

五、对国内金融综合经营公司的启示

次贷相关衍生产品包装过度、金融机构财务杠杆过高和无节制的信用创造是本次金融危机的重要根源,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而否定金融创新对产业经济的巨大促进作用,金融创新仍然是当代金融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次贷危机的发生虽然使得业界人士对金融产品和创新性的综合经营模式产生了质疑,但是作为金融创新的重要维度,金融业的综合经营可能成为合理配置金融资源、有效锻造中国金融实力、助推经济成长的重要途径。既然综合经营不是金融危机爆发的关键原因,但是金融危机的爆发也为国内开展综合经营提供了借鉴和警示:如果国内要广泛采用金融综合经营这种模式,那么这些公司在开展业务运营时不仅要锻造自身的支柱性的核心业务,还要建立独立的内部定价体系。在管理和监控风险时,要综合运用多种风险度量工具,减少对于单一风险模型和工具的依赖,并不时对其进行改进。此外,要切实提高风险管理部门的独立性,加强公司高管人员同风险管理部门的交流和沟通。加强流动性管理,包括正常经营时的流动性管理和危机中的流动性管理两个方面,动态监控自身的杠杆率和流动性指标,并建立完善有效的信息传递系统和风险管理系统。要完善高管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尽可能避免高管人员急功近利,追求个人利益而损害股东权益的行为。增强信息在公司各层级间的传递效率,这样也有助于金融综合经营公司的风险控制。

(注:本文系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项目:金融控股集团综合经营模式创新研究,项目编号:08ZLZLZT05000。)

【参考文献】

[1] 康华平:金融控股公司风险控制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2] Larry D.Wall. Has bank holding companies’ diversification affected their risk of failure?[J].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1987(11).

[3] Michael S.H.Shih. Conglomerate mergers and under-performance risk: a note[J]. The Quarterly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1995(35).

[4] Rebecca S.Demsetz and Philip E.Strahan. Diversification, size and risk at bank holding companies[Z].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 Research Paper No.9506,1995.

[5] Hamid Mehran, Rene M.Srulz. The economics of conflicts of interest in financial institutions[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7.

[6] Fang, L.H.,Yasuda,A.Are stars’ opinions worth more? The relation between analyst reputation and recommendation values[Z].Unpublished working paper,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2006.

[7] Khorana,A.,Tufano,P.,Wedge,L. Board structure, mergers,and shareholder wealth: A study of the mutual fund industry[J]. Jou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6(12).

[8] Grossman,S.The informational role of warranties and private disclosure about product quality[J]. Journal ofLaw and Economics ,1981(24).

[9] Chemmanur,T.J.,Fulghieri,P.Investment bank reputation, information production, and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J].Journal of Finance,1994(49).

[10] Puri,mercial banks as underwriters:implications for the going public proces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99(54).

[11] Jackson,A.R.,. Trade generation, reputation, and sell-side analysts[J]. Journal ofFinance,2005(60).

[12] Marcia Millon Cornett ,Jamie John McNutt.Hassan Tehranian.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earnings management at large U.S. bank holding companies. 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 2009(15).

[13] Mathias Drehmann.Stress tests: Objectives,challenges and modeling choices[J]. Economic review,2008(2).

流动性风险的管理例7

[中图分类号]F8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2)08-0071-03

2009年下半年全球经济逐步渡过金融危机的恐慌而进入“后危机时代”,在“保增长”的宽松货币政策背景下,中国金融市场流动性较为充裕,各家银行的流动性情况较好。然而进入2010年后,随着我国CPI的持续走高以及房价的不断上涨,我国在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同时实际上已开始适度收紧货币供应量,收缩流动性。从2010年1月12日至今,存款准备金率连续12次上调,目前已达到历史的高位。从2010年10月20日至今,存款利率已连续四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尤其是中小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日益趋紧,流动性风险管理难度在不断加大。

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无力为负债的减少或资产的增加提供融资而造成损失或破产的风险。当商业银行流动性不足时,它无法以合理的成本迅速增加负债或变现资产获取足够的资金,从而导致商业银行资不抵债,影响其正常运营,甚至导致银行破产并危及整个银行体系的安全。

一、目前中小银行的流动性现状

(一)中小商业银行存贷比分析

存贷比=贷款总额,存款总额。存款是商业银行贷款资金的主要来源,贷款业务又是我国内资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所以,存贷比如果过低,将不利于银行利润的增长。但是,存贷比也并不是越高越好,因为银行吸收的存款除了用于放贷以外,还要预留一部分现金用于应付存款客户的提现和支付需求,预留的这部分资金如果少,有可能会使银行出现支付困难,引发银行业的“挤兑”风险。因此,《商业银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商业银行贷款应当遵循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规定,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75%。然而,进入2011年以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多家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面临存贷比超标的现状。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中资全国性中小型银行人民币信贷收支表》、《中资全国性大型银行人民币信贷收支表》中的数据可以计算得出,2011年1-10月中资全国性中小银行存贷比已超过了80%,1月和2月甚至达到了85%,而同期的中资大型银行以及整个银行业存贷比保持在65%左右。全国性中小银行的存贷比在2011年的前10个月里,已远远超出了75%的监管红线,相对于大型银行来讲,流动性压力要大很多。

(二)中小银行存款结构分析

存款是立行之本,如果没有存款,银行的其他业务将无从谈起,吸收存款是银行信贷资金的主要来源,也是其补充流动性的重要渠道。随着人们理财意识的增强以及投资渠道的增加,再加上我国长期存在的负利率现状,银行吸储难度在加大,储蓄搬家更频繁。由于中小银行成立时间较短,银行网点较少,中小银行的吸储能力比大型银行更弱。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中资全国性中小型银行人民币信贷收支表》、《中资全国性大型银行人民币信贷收支表》中的数据可以计算得出,中小银行的存款中来源于单位的存款已超过70%,个人存款只占存款总额的20%左右,单位存款中定期存款的比重约为26%左右。同期整个银行业的定期存款占存款总额的比重为46%左右。中小银行对单位存款的过度依赖以及定期存款占比较低的现状,不仅加大了银行资金管理的成本,同时也加剧了资金波动的可能,使银行经营极易受到冲击并引发相关的损失。

(三)中小银行贷款结构分析

商业银行的贷款根据贷款期限可以分为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短期贷款一般指贷款期限在一年以内(包括一年)的贷款,主要用于解决工商企业的短期流动资金不足,其收回款项的期限短。流动性很强,风险较低;而中长期贷款一般在五年以上,最长可达到二三十年,其资产的流动性大大降低。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中资全国性中小型银行人民币信贷收支表》中的数据可以计算得出,2011年1-10月中小银行的贷款中,中长期贷款在贷款总额中的比重已经超过了50%。结合上文对存款结构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中小银行存在存贷资金期限错配的问题,这有可能引发中小银行的流动性风险。

(四)中小银行贷款质量分析

金融机构的贷款按风险可分为正常类、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和损失类。其中,后三类贷款被称为不良贷款,后三类贷款之和占贷款总额的比重被称为不良贷款率。不良贷款率是评价金融机构信贷资产安全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不良贷款率高,说明金融机构收回贷款的风险大;不良贷款率低,说明金融机构收回贷款的风险小。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第三季度,在各类银行中股份制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0.6%,城市商业银行为0.8%,大型银行是1.1%。和大型银行相比,中小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较好。但同时,由于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不稳定、出口的衰减、原材料价格的上升,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出现资金紧张的问题。对于以中小企业为客户群的中小银行而言,如果中小企业资金链出现问题,对银行资产质量的冲击还是很大的,所以不能过于大意。

(五)中小银行资金来源分析

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包括吸收存款、同业拆入、向央行借款等方面,各种渠道筹集的资金在资金来源总额中所占比重不同。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1-10月,中小银行的资金77%左右来源于吸收存款,10%左右来源于发行金融债券,同业往来拆人的资金占12%左有,向央行借款占1%左右。可以看出,中小银行对被动负债的存款过度依赖,对主动负债的筹资方式,如能够筹集中长期信贷资金的金融债券、解决短期流动性的同业拆借没有充分运用。进入2010年后,我国加大了对房地产市场的抑制,导致商业银行资产业务中房地产、政府类项目等派生存款能力较强的贷款增势回落,再加上中小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外部经营环境恶化,致使中小银行吸存困难,资金来源偏紧,流动性出现严重不足现象。

二、影响中小银行流动性的因素

(一)中小银行资产负债期限结构错配

吸收存款是中小商业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近年来,银行存款活期化,贷款长期化的趋势明显,导致存贷款期限错配,短期资金安排长期使用问题严重。在市场向不利方面逆转的情况下,一旦客户集中大量提取存款,银行便很难在不受损失的情况下将其资产变现而满足其流动性需求,使银行陷入流动性风险之中。

(二)中小银行业务发展不均衡

因成立时间较短、营业网点较少,我国中小银行目前无论是存款业务、贷款业务还是中间业务,都以企业客户为主,是典型的对公业务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相对滞后。受各种因素影响,在三大业务中,存款业务和贷款业务相对成熟,中间业务发展相对滞后。在整个银行的利润构成中,来源于中间业务的利润占比不到20%,显示出中小银行对存贷利差的过度依赖。这种对存贷利差的过度依赖以及贷款以中长期贷款为主的现状,与存款活期化形成的现实矛盾,无疑将增加银行的流动性风险。

(三)中小银行主动负债能力弱

从对中小银行的资金来源分析可以看出,中小银行资金来源的77%左右依靠吸收存款,吸收存款不能体现银行筹集资金的主动性,在存贷利差缩小和银行放贷额度压缩的情况下,大量的存款不仅不能带来超额的利润,反而会增加银行的经营成本。中小银行通过发行金融债券可以筹集到中长期信贷资金,资金来源稳定。然而,中小银行通过金融债券筹集的资金仅占资金总来源的10%左右,迫使中小银行不得不短存长贷。同业拆借可以解决短期流动性不足问题,但受到中小银行自身信用以及持有债券规模的限制也不能充分应用。中小银行较弱的主动负债能力以及主动负债管理能力,在危机关头不能充分发挥中小银行自筹资金的主观能动性,为中小银行的发展埋下流动性风险。

(四)外部环境的影响

在中小银行的存款中,70%多的存款都来源于企业存款,尤其是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来源于居民储蓄的资金只占到20%左右。进入2011年后,受国际经济形势以及国内货币政策的影响,很多中小企业出现资金紧张的情况,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企业资金链断裂,企业老板跑路现象,中小企业资金紧张,企业存款减少,贷款需求增加,这将加剧中小银行的流动性风险。

三、中小银行应该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高度重视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监管工作,为促进商业银行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维护银行体系的安全稳健运行,2009年出台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2010年12月,第三版巴塞尔协议正式出台后,银监会在广泛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起草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旨在建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微观审慎与宏观审慎相结合、覆盖中外资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和监管制度框架。为了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实现自身生存发展的目标,中小银行应加强自身的流动性管理,达到监管当局的监管要求。

(一)增强流动性风险管理意识

流动性风险是一种综合性风险,常常和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性风险交织在一起。而且,它具有极强的传导性,往往会因某个银行的流动性出现问题而传导到其他银行、传导到整个银行体系甚至传导到世界去,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世界金融危机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因此,作为银行体系中融资能力较弱的中小银行,必须要增强流动性风险意识,否则不仅可能会使自己在流动性发生问题时“猝死”,而且还可能波及整个银行体系。中小银行应加强对员工的风险教育,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强化员工对流动性风险的认识,形成对风险全员监控的氛围。

(二)建立月度日均存贷款制度,严格遵守监管要求

为了防范银行流动资金链条出现问题,我国通过《商业银行法》规定了75%的存贷比例上限,考核时间为月末和季末。有些银行为了月末、季末达到监管要求而不惜违规高息揽储;为了获取足够的利润,不惜忽视日常的流动性管理。为了加强银行业流动性风险管理,银监会要求银行业至少按季开展压力测试工作,并建立月度日均存贷款制度,实施日均存贷比的考核方法。对于中小银行而言,日子虽然更加难过,但也要严格遵守监管要求。

(三)优化信贷结构,实现资产负债的精细化管理

中小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中,资金来源短期化、资金运用的长期化以及中长期贷款占比过重等问题异常严重。为了降低流动性风险,中小银行应实行资产负债的精细化管理,加强对每一笔资金来源和每一笔资金运用的监管,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实现期限搭配和资金规模搭配。在资金投放中做到客户分散、行业分散和时间分散,通过信贷结构的优化来降低流动性风险的发生。

(四)改善负债结构,提升主动负债能力

流动性风险的管理例8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7)03-0071-04

一、问题的提出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不能及时满足客户的借款需要、存款提取或者不能按期收回贷款而给银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流动性风险在其经营行为中最终体现为银行在任一时刻的偿付压力,而这一压力是与流动性缺口密切相关的。流动性缺口是一个受利率、经济增长率、通胀率、资产负债构成以及资产与负债之间匹配关系等多因素影响的变量,而且流动性缺口对以上因素反应的灵敏度会随着市场环境、银行规模和经营行为的变化有不同的表现。因此,在众多因素的影响下,银行流动性缺口表现出随机变化的特征,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核心问题――如何确定最优现金(等价物)持有量则必须建立在对随机事件研究的基础上。

同时我们还必须遵循金融企业经营管理的另一原则――“安全性与收益性均衡”原则。众所周知,一个经营实体如果过多地持有现金(等价物)就会造成资源闲置,只有在安全性的合理范围内把资产始终处于营运状态,才能使银行的资产利用效率和资产盈利能力符合利润最大化原则。所以,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不应是一个单纯强调安全性而忽略盈利性的过程,而是一个不断协调安全性与盈利性的动态过程,其实质应体现流动性风险最小化与银行收益最大化的统一。[1]换言之,最优的现金(等价物)持有量不仅要满足流动性需求,避免流动性风险,同时现金(等价物)持有量亦不能出现″多余″资金,否则便会形成闲置资金进而影响银行整体收益。

本文将根据商业银行流动性缺口的随机特征,在安全性――收益性均衡的条件下构造最优现金(等价物)的持有量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商业银行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进行流动性优化的建议与思路。

二、最优现金(等价物)持有量随机模型的构建

(一)模型假设

流动性,使M最小化;而对σ的管理则是使现金流入流出量更平均、更规则,具体到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则强调放款的规划性与负债构成合理性。这两方面恰恰正是我国商业银行改善流动性状况的重点与方向。

(一)基于ra的流动性优化策略――优化资产配置、管理筹资渠道及成本

1.优化资产配置。根据资产弹性理论,银行的资产可划分为绝对弹性资产(现金及等价物)、弹性资产(又称二级储备,包括可交易证券、票据等)和刚性资产(信贷资产及长期投资)。[2]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资产结构单一,刚性信贷资产和绝对弹性资产占比过大,二级储备持有比重较小,这样的资产结构既不利于资产风险的分散,也不利于资源高效运用,这是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着资产风险集中、资产流动与盈利功能无法兼具的重要原因。因此,现阶段基于资产方的流动性管理就是结合市场环境及自身经营需要合理配置资产,使持有的资产结构达到流动性与盈利性相统一的状态。

目前,银行主要通过存量调整和增量调整两个渠道进行资产结构调整,而我国商业银行在资产结构优化方面应以增量调整与存量调整相结合方式进行,即在新增的资金投放中以扩展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业务为重点,逐步增大弹性资产的持有量。在存量资产上,重点放在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探索上,同时应强化信贷资产的内部管理,尤其是不良资产的管理。

我国商业银行资产结构增量调整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拓展货币市场业务。目前,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完善,商业银行已成为货币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可以说这些资产形式已逐步出现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只是开展范围和深度上还有拓展的空间。[3]另一个有效的途径是增持企业短期债券。过去我国银行间债市的市场品种较为有限,主要是国债、金融债等交易性证券,融资性企业债券占比较小,而且只有中长期交易品种,银行几乎不参与企业债投资,只有适合于中长期投资的保险公司参与其中。2005年,银监局批准企业短期债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一改过往短期证券市场上只有交易性证券的格局,为商业银行改善资产结构创造了条件。

对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存量部分的调整应根据自身的资产规模、筹资能力以及风险承受度重新核定信贷资产的持有比例,而目前使银行的信贷资产比例下降的一个有效的存量调整方法就是信贷资产证券化,这是刚性资产向弹性资产低成本转化的有效途径之一。2005年底,国家开发银行和建设银行推出的“开元”“建元”两个贷款证券化交易品种的已正式上市流通,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局,证监局表示2006年继续扩大试点银行范围,因此,商业银行应把握市场机会,加快研究本行资产结构特征,借鉴国外银行的成功经验,利用资产证券化这一低成本途径改善自身的资产结构,解决借短贷长的资产负债期限错配问题,增强资产负债管理的主动性和灵活性。

2.管理短期主动负债的渠道及成本。我国商业银行对短期主动负债管理工作可归结为扩大筹资渠道、促进投资渠道多元化以及对筹资对象进行关系管理等方面。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短期资金筹集上面对的筹资对象包括了央行、同业、证券市场上的交易者以及公众。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在促进筹资渠道多元化方面,应以开展同业拆借业务和同业间回购业务为基础,加强与各类投资者如企业、事业单位及个人开展回购业务,树立公众对本行的信心,着力增加愿意对本行在货币市场发行的金融工具进行投资的资金供应者,使筹资渠道多元化。另一方面,在利率市场化的形势下,还应提高定价和议价能力,使筹资成本最小化。

(二)基于σ的流动性优化策略――贷款发放与收回的规划性管理及调整资金来源结构

1.贷款发放与收回的规划性管理。贷款作为商业银行主要的资产业务,其发放与收回的规划性是影响银行现金流的主要因素,流动性管理预期收入理论提出,银行要有意识地规划安排贷款的发放与收回,使其更好地配合流动性管理。[4]首先,在贷款发放时要避免不结合资金来源大规模地集中性放款。否则,大量临时性购入资金必然降低在市场上的议价能力,使融资成本升高,形成利润倒挂,同时,短期资金投放于贷款甚至是中长期项目更是流动性风险产生的主因。而在贷款收回方面,不良贷款的产生以及过长的抵押物处置时间也会降低贷款资金流入规划性,因此商业银行在管理贷款收回时不仅要合理安排贷款归还期限,更重要的是加强贷款事中管理,避免产生不良贷款,再有便是对抵押物、质押物的管理,尽量缩短对各类担保物的处置时间。

2.调整资金来源结构。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结构看,由于对资金融入缺乏计划性安排,通常是产生流动性需求时才临时从市场上融入资金,如从同业拆借市场上拆入资金,或批量吸收大机构客户的巨额存款,因此,形成了以短期资金为主的负债结构,资金来源结构短期化的特征非常突出,这样的资金来源结构必然会加大银行现金流量的波动性,使现金流的波动率σ增大,潜伏着巨大的流动性风险。基于商业银行的负债结构和融资行为特征,在资金来源方面,降低流动性缺口波动率σ的有效途径是利用债券市场,增加长期资金来源。

过去,由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功能缺失,导致银行无法利用资本市场工具改善资金来源结构,银行在存款无法满足流动性需求时只能求助于短期的同业拆入,这样便无法避免短期资金来源运用于长期资金项目。现阶段,我国的资本市场已不断完善,为我国商业银行改善权益及负债结构提供了契机,我国商业银行可在资本市场上发行债券、次级债券和股票,筹集长期资金和资本金,通过发行金融债券和次级债券等主动型负债工具,增加长期资金来源和补充资本金。

四、结语

随着市场环境的日益复杂,影响银行流动性供给与需求的因素变得多变和难以预测,本文将流动性缺口视为随机事件构造最优现金持有量模型并提出我国商业银行进行流动性优化的思路和建议,只是一种尝试和探讨,仍存在许多疏漏与不足,如何构建合理的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体系仍需要不断地学习、总结与创新。

参考文献:

[1] 刘家平.开放式基金的风险管理(第一版)[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2] 崔英,朱正伟.SCP范式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资产结构分析[J].中国经济评论,2004,(5).

流动性风险的管理例9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2-0050-02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压力测试越来越成为一种为各国监管机构所推荐和要求的关键流动性风险管理技术。中国也不例外,2007年末银监会专门下发了《商业银行压力测试指引》,要求各商业银行开展流动性压力测试。然而,已有研究基本集中于全国性大银行,鲜见对城市商业银行这类地方性中小银行的针对性研究。显然,对压力测试这种不存在普遍适用的实践规范、个性化较强的技术方法而言,这不仅不利于压力测试技术在城商行中的推广,而且严重影响到中国城商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效果。因此,如何在借鉴国外成熟的压力测试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立足于中国城商行的实际情况,合理、有效地应用压力测试进行城商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就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压力测试理论与方法

根据银监会的定义,所谓压力测试是指将整个金融机构或资产组合置于某一特定的极端市场情况下,如,假设利率骤升100个基本点,某一货币突然贬值30%,股价暴跌20%等异常的市场变化,然后测试该金融机构或资产组合在这些关键市场变量突变的压力下的表现状况,看是否能经受得起这种市场的突变。

常用的压力测试包括敏感性分析和情景分析两种方法。

1.敏感性分析。敏感性分析即单一因素分析,主要是估计单一风险因素或少数几项关系密切的风险因素的假设变动对商业银行资产组合或者单项资产价值造成的影响。

2.情景分析。情景分析即多因素分析,其目的是透过模拟同时影响多项风险因素的压力情况,评估商业银行资产组合价值的变动。实践中,大多数金融机构都同时使用历史情景和假定情景进行分析。压力测试一般可以划分为六个步骤:(1)设定情景因子及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ion)核心指标。设定情景因子是压力测试的起点,也是压力测试的关键之一。情景因子的选择必须与开展压力测试的金融机构的具体情况相吻合。(2)情景因子与KPI核心指标相关性。即结合数学函数建立情景因子与KPI核心指标间的关联关系。(3)划分压力等级。压力情景设计时校准冲击的程度是关键点,设置的太高或太低都可能使压力测试没有意义。确定压力等级的一种方法是利用历史压力事件的冲击大小来确定。另外一种方法是利用主观判断来确定冲击的大小,可由熟悉这方面的专家根据其丰富的经验来决定相应的压力等级,从外部监管环境与行内发展现状相结合,确定KPI核心指标的约束临界值。(4)金融风险压力测试。即通过调整情景因子的波动范围,对KPI指标进行压力测试,并在达到约束临界值时记录下情景因子值。(5)压力测试报告。压力测试完毕后,根据KPI指标在轻、中、重度三种情况下的情景因子值写出分析报告,提交经营高层或董事会。(6)提出解决方案。根据测试结果,提出在轻、中、重度三种情景下的解决方案,为银行规避风险提出可操作建议。

二、中国城商行的特点及其对流动性风险的影响

作为中国银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特殊群体,城商行是以城市信用社为基础,逐步改造而成的。特殊的历史起点和政策空间使其相比全国性大银行,存在一些显著的差异,并由此对流动性压力测试的应用产生一定的影响。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经营地域的地方性特点。中国城商行的区域性与地方性特征十分明显。城商行是在原来的城市信用社基础上发展而来,承袭了城市信用社地方金融机构的特定角色和单一城市制的经营模式,其服务对象也主要是所在地的企业和居民。虽然现在小部分城商行已经开始在所在城市以外设立分行,跨区开展业务。但是,短期内城商行的地方性特征仍难以得到根本上的改变。

城商行经营地域范围狭窄,使得除了利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等一些直接对城商行流动性产生影响的变量以外,城商行更多的还是受到当地局部的经济环境变量的影响。如,地方经济的发展程度、产业结构、经济周期、政策法规、地方金融秩序(私人钱庄、房地产价格波动)、市场趋势和企业信用等等。

2.资本规模偏小。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由于其地域限制,其资产规模总体不大。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末,全国城市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占全国银行业的6.5%;资产规模在1 000亿元以上的城市商业银行仅为9家。偏小的规模自然会影响到城商行的流动性风险。一是影响中小商业银行在公众心目中的信任程度和信用评级。二是难以实现规模经济,这使其在与其他金融机构进行成本竞争时处于不利地位。三是容易诱发城商行盲目扩张,从而加剧流动性风险的隐患。

3.从资产负债表来看,业务种类相对单一、存贷业务过于集中。首先,从整体来看,城商行业务种类比较单一的状况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虽然近年来少数城商行相继取得了一些新的业务资格,但由于政策、资本金、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的限制,多数城商行还主要依靠传统的存贷业务。其次,从资产业务来看,城商行的贷款投放存在明显的客户集中、行业集中、时间集中现象。贷款业务过于集中导致城商行对产业政策调整、自然灾害侵袭、季节性因素等更为敏感,也容易因之出现流动性不足的问题。再次,从负债业务来看,城商行的主动负债能力有限,其资金来源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存款业务,核心负债不足仍是城商行负债业务的隐患。

4.管理相对较薄弱。从管理上看,城商行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组织架构、制度建设、信息系统和人力资源四个方面。第一,现代企业制度难以完全发挥作用。由于绝大部分城商行仍然由地方政府绝对控股,结果导致城商行受行政干预较大,难以体现现代企业制度的优越性;第二,风险制度建设相对不足。城商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内部缺乏流动性风险的早期预警机制、中期防范与转移的控制机制、后期降低风险损失的挽救机制;第三,信息系统建设薄弱;第四,专门人才不足。由于起点、激励机制等原因,再加上对人才培养和储备方面重视不够,城商行很难吸引、留住优秀人才。

相对薄弱的管理,一方面会带来流动性风险的隐患,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流动性压力测试等流动性风险控制工具的应用,从而不利于流动性风险的有效防控。

三、城商行特点对流动性压力测试应用的影响

城商行在进行流动性压力测试时,主要应该注意情景设置和压力测试模型两个方面:

1.情景设置。在压力测试的全部过程中,准确识别风险因子和恰当选择情景假设是最重要的。只有情景假设是可信的,足以恰当地反映城商行面临的潜在风险,压力测试才有意义。

2.压力测试模型。城商行在构建压力测试模型时会面临两难选择―― 一方面,如果压力测试模型过于简单,就不得不承担不能准确揭示流动性压力的风险;另一方面,如果压力测试模型过于复杂,但构建难度更大,对数据、技术人才、信息系统和相应技术储备的要求也就更高,成本也会随着复杂度的提高而急剧增加。

从城商行的现状来看,由于数据缺乏、人才缺少、信息系统支撑不力和财力不足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城商行不可能一步到位建立起精确的压力测试模型。

四、城商行应用压力测试的政策建议

1.加强城商行流动性风险因子和情景假设的研究。无论是风险因子整合度不足,还是风险因子和情景假设个性化不足,都反映出对城商行流动性风险因子和情景假设专门研究的缺乏。因此,加强对城商行流动性风险因子和情景假设的研究就成为当务之急。

首先,应该研究城商行流动性风险的风险传导机制。通过专家分析的方法,先通过定性研究加强风险传导机制的分析,重点考虑风险因素在压力情景下的相关性。其次,应该加强对城商行流动性风险影响更为直接的当地经济的风险因子的研究。如,地方经济的发展程度、产业结构、经济周期、政策法规、地方金融秩序(如,私人钱庄、房地产价格波动等)、市场趋势和企业信用等等。

2.分步推进城商行压力测试模型的优化。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城商行一步到位建立起精确的压力测试模型既不可能也不应提倡。基于此,在对待建立精确的压力测试模型问题上,城商行应当在综合考虑各项条件的基础上,首先应用经验法建立模型并进行压力测试工作,并在实践中注重压力测试理念的灌输和渗透。

3.将压力测试纳入日常管理,搭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一个全面的压力测试体系,不仅包含压力测试的各类计量工具,同时也应包含一整套应对极值风险的政策、制度、流程和预案,并须将压力测试的理念深植于每位组织成员以及日常经营管理流程中,实现与常态风险管理体系的对接,共同搭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4.加强领导的重视程度。一是从认识上提高领导对压力测试的重视程度。假设的压力测试情景因出现概率低,容易诱发领导的侥幸心理。因此,应该从认识上提高领导的重视程度。二是从组织结构上重视压力测试。应建立流动性压力测试组织体系,将流动性压力测试作为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纳入整体风险管理架构,定期进行测试和评估,形成良好的、更加专业化的测试运行机制。三是从制度规范上重视压力测试。城商行应当制定一整套的压力测试报告机制,确保压力测试在银行高层决策中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稳健的压力测试实践和监管原则[EB/OL].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官网,2009-01.

[2]金煜.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计量与管理框架[D].上海:复旦大学,2007.

[3]杨鹏.压力测试及其在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上海财经大学,2005.

[4]杨鹏.压力测试及其在金融监管中的应用[J].上海金融.2005,(1).

流动性风险的管理例10

目前,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组织构架不合理,流动性风险管理意识薄弱,流动性风险管理指标体系存在局限性。

1.1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组织构架不合理目前,国内多数银行,尤其是城市银行和中小金融机构缺乏有效合理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组织构架。这种存在缺陷的组织构架客观制约了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具体表现为:无法通过动态调整资产负债总量和结构,保证全行流动性安全;流动性风险的度量、监测、控制和报告缺乏独立性,从而无法保证流动性风险管理措施能够得到有效执行;无法对资金来源和运用变化进行有效地预测,综合权衡风险和收益,合理安排流动性期限结构;缺乏科学合理的流动性应急处置预案,以便发生紧急情况时能以合理成本获得足够的资金来弥补流动性缺口。

1.2流动性风险管理意识薄弱从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的演变来看,资产管理、负债管理、资产负债综合管理都是银行为适应外在环境变化主动采取的流动性管理手段。流动性风险管理具有内生性,其主体是银行。可是长期以来,国内银行对流动性风险管理主要靠外在推动,靠央行和监管部门的强制,自发的流动性管理严重不足,没有成为银行的自觉行为。这使我国银行对流动性风险认识不足,缺乏流动性风险的危机感,缺乏流动性风险自我控制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1.3流动性风险管理指标体系存在局限性第一,监管指标缺乏动态性。我国银行目前的流动性监管指标数量虽多,但这些指标往往只是一种事后反映和控制,只能反映银行某一时间的流动性状况。可以说,这种缺乏动态性的事前监控手段,对于尚未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流动性预测预报计量体系的银行来说,是不能准确把握整个银行的流动性供需变化和缺口变化的。从实质上来说,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具有动态性变化的特征,所以对于流动性风险的监控与管理也应该是实时的、动态的。第二,缺乏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预警机制。目前多数银行对于流动性需求的预测仍然停留在对每日的库存现金和支付额的预测和监控,对贷款资金需求的预测或某一集中资产或负债项目的集中变化相对忽视,且对其缺乏行之有效的科学预测方法,无法在事前就进行有效的流动性风险预警,常常使流动性风险管理陷入被动的局面。

2.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应对策略

2.1完善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组织构架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组织体系设计应遵循五个原则:一是全面风险管理原则,二是独立性原则,三个垂直管理原则,四是协调与效率原则,五是先进性与现实性相结合原则。一个有效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应由董事会、执行委员会、流动性风险管理组、有关流动性风险管理的职能和支持部门等组成。这就要求建立日常管理机构,并及时掌握全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状况,具体负责定时监测流动性情况,从而及时提出防范流动性风险的应对措施,同时以确保全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流动性风险的管理例11

一、前言

财务公司流动性风险指的是企业集团不能对下属企业提款或者贷款提供一系列资金供给的缺口风险,其形成的原因比较复杂,是一种综合性的风险。财务公司流动性风险主要有提前支取风险、偿还风险以及再融资风险。提前支取风险一般指的是大额存款不在预期提取日期提取使用所造成的风险,偿还风险一般指的是借款客户不按照约定及时偿还所造成的资金风险,再融资风险主要由于企业资产负债情况不匹配所造成。财务公司流动性风险对于企业集团的发展影响巨大,必须加强对财务公司流动性风险进行管理,降低风险,保证企业集团可持续发展。

二、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资金结构比较单一

对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资金流动性风险影响大的主要是公司的贷款、现金资产以及证券投资,流动性风险直接来源于企业的资产和负债。但是当前我国企业集团资金的来源比较单一,资金结构比较单一,影响资产的流动性。财务公司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股东资本金以及下属企业的资金归集,单一的资金来源增加了资金稳定性风险,受各企业资金的流量波动影响较严重。财务公司的资产形式十分单一,贷款占据了资产的很大一部分,导致流动性较差,当出现资产风险时影响较大。比如广东省粤电集团有限公司财务公司的资产主要为股东资本20亿和下属企业资金,存款的方式为活期,集团内部存款占总存款的75%~87%,资金来源十分单一,资金并不能与企业长期发展的需求相适应。当公司在需要长期资金支持时,难以得到充足的支持,增加了资金流动的风险,提高了公司进行资金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难度。

2.流动性风险管理方法比较简单

当前,我国财务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方法还是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而这种管理方法对操作风险、市场风险等风险不重视,导致在出现流动性风险时很难处理。首先,财务公司内部没有一套合理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没有科学有效的流动性需求预测办法,仍停留在合规性管理层面,管理方法单一。其次,财务公司内管理人员虽然为财务出身,但对一些专业性较强的管理办法缺乏了解,在财务公司资金出现风险时不能采取合适的方法进行处理,不能对可能出现的流动性风险进行预判,导致财务公司流动性风险增加。最后,财务公司在进行风险管理时一般采用一些指标管理、比例管理等方法,但当前我国财务公司在采用这些数理统计方法管理时缺乏数据储备,在进行管理时缺乏经验,导致流动性风险管理不善。

3.流动性风险管理受行政干涉过多

财务公司属于企业集团的一部分,因而财务公司的管理人员也是来自于企业集团,导致财务公司在进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时受到行政干涉较多。首先,大部分财务公司的股权比较集中,导致企业法人治理机构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形同虚设。董事会、股东会等完全处于集团企业的控制下,缺乏独立自。其次,财务公司是为企业提供服务,要对企业的资金进行处理以提高利用率。企业的资金经营风险便直接影响财务公司,并且由于财务公司的服务对象以及业务范围比较局限,导致其在进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时受到集团公司干预较多,管理工作进展十分不顺。比如,集团企业为了经营某一重点项目,财务公司便被要求针对性贷款,而这一项目在经营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风险便会直接涉及到财务公司,相应的财务流动性风险便转嫁到财务公司,导致财务公司的流动风险与企业的流动性风险恶性循环,提高了财务公司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难度。

4.流动性风险管理缺乏内控机制

我国财务公司在进行流动性管理时缺乏完善的内控机制,首先,财务公司缺乏相应的制度控制。我国财务公司进行内部控制时更多的是控制业务交易,控制体系不完整,流动性风险控制制度不完善,在进行风险管理时执行力度欠缺,没有相应的制度保证,导致风险管理执行力度不够。其次,财务公司在流动性风险管理时缺乏相应的组织控制。虽然财务公司成立了风险管理部门,但其专业性不够,没有专业的工作人员专业管理流动性风险,使财务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形同虚设。最后,财务公司风险管理人员专业性不强,缺乏风险管理经验,当出现一些突发风险时不能很好处理。比如当存款利率持续调升而出现的资金流动性比较紧张的局面时,其不能根据情况进行处理,导致财务公司流动性指标恶化,资金支付困难,导致企业的资金风险增高。

三、加强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措施

1.合理调剂资金,丰富资金结构

财务公司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必须丰富资金结构,拓宽资金来源。财务公司可以优化其融资功能,借助集团企业的行政措施强化财务公司对资金的管理和分配。财务公司可以通过发放贷款、委托贷款等方式满足集团企业的资金需求,通过高度集中的资金管理政策以控制企业在财务公司外的存款,从而降低财务公司的流动性风险。财务公司还要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减少集团下属企业存款突发性减少所带来的突发性流动性风险,保证企业资金需求的有效使用。比如,申能财务公司通过集团企业牵头,向集团内外企业进行融资,财务公司进行资金调剂,保证了各个企业资金的需求,促进了资金在企业间的流通,降低了财务流动性风险。

2.丰富流动性风险管理方法

财务公司进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时必须改善管理方式,丰富管理方法,采用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和理念进行管理。首先,要转变传统的事后控制风险的管理方法,积极管理,对可能存在的流动性风险及时识别并跟踪监测,以便将风险控制在最低。转变传统的重视信用的管理观念,树立多种风险并重的财务风险管理理念,重视财务公司资金流动过程中的每一环节,建立全方位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其次,认真分析集团组成,对集团内一些风险性较大的业务进行管理,降低其风险。最后,采取多种流动性风险管理技术,借鉴国外先进的风险管理工具,加强对现有信息的分析,提高财务公司使用先进风险管理技术的水平,针对流动性风险特点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3.提高财务公司风险管理独立性

虽然财务公司隶属于企业集团,但在财务风险方面必须具有一定独立性,降低企业集团对财务公司的行政干涉。提高企业法人治理机构作用,加强财务公司进行财务风险管理的独立自主性。对于企业的资金的经营,财务公司要积极掌控监测,对于集团各项业务必须熟悉,以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性,从而降低资金流动性风险。财务公司要设立独立的风险管理监督部门,并以其为中心对集团企业的各项工作进行全面管理,定期开展财务风险稽查,对可能存在的流动性风险进行预判、规避,从而保证企业集团的健康发展。

4.健全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内控机制

财务公司进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必须有完善内控机制进行保证,财务公司要根据流动性风险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内控制度,做好各部门风险控制和管理工作。财务公司要树立全面、客观、独立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理念,建立相应的部门内控制制度,明确公司内部相关部门的职责。建立严格的企业监控流动性风险的体系,合理制定企业出现流动性风险情况处理办法,建立有效的内部监督体系,完善内部审计制度,确保财务风险全过程处于控制。

四、结论

企业集团在进行各项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存在诸多财务风险,财务公司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至关重要。当前我国财务公司进行流动性风险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资金结构单一、管理方法简单、管理过程中受干涉较多以及管理缺乏内控机制保障等问题。因此财务公司必须不断丰富资金结构,合理调配资金,丰富风险管理方法,提高管理的独立性,不断健全风险管理内控机制,进而降低流动性风险,从而促进企业集团可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