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生态文明建设教育

生态文明建设教育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4-08 17:42:00

生态文明建设教育

生态文明建设教育例1

一、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几个核心理念

(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群众文化建设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首先要搞懂弄通的理念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指出,“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1]。党的十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确定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之一,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是其中之一,在三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之一。这“四个之一”体现了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体现了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和高度重视。在顶层设计层面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国家还从体制机制、法治体系等方面为生态文明建设制定保驾护航的硬框架,等于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上了双保险。(二)环境与经济和谐发展。在群众文化建设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还得搞懂弄通环境与经济和谐发展的理念。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在发展经济的时候如果不考虑长远利益、整体利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就会致使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毁。生态失衡威胁人类的生存问题之外,修复生态所付出的代价比所获得的经济利益大好多倍,即需要人力、时间和更多的经济投入。这样的经济发展是倒退的,没有社会效益的,是科学发展观所不能容许的。因此,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经济,即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高质量发展、科学发展,让环境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才是最好的发展。(三)人文之美与自然之美完美融合。人文之美与自然之美完美融合,也是生态文明教育需要搞懂弄通的另一个重要理念。自然之美是人文之美的依托,人文之美来源于自然之美。人类在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必须自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在人文之美与自然之美完美融合的基础上才能和谐共生、互利共赢。群众文化建设必须紧跟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大局,加强群众生态教育工作,提高全民生态意识,在打造山水田园湖草之美的同时建设更加光辉灿烂的人文之美,使二者相辅相成、同步发展、共同增辉。

二、群众文化建设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意义

(一)让群众明白生态好人类好的道理。1.生态好身体就健康。近年来,由于人类环境保护意识淡薄,生态失衡较为严重,出现了气候变暖、酸雨增多、土壤结构恶化、农产品农药过量、机动车过量排污、化工污染、沙尘暴气候、滥捕滥杀濒危野生动物、突发新型病毒疫情等等的问题,直接威胁着人类生存与身体健康。要解决因人类不节制行为造成的生态破毁问题,就必须对群众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提高生态保护意识。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因此,在群众文化建设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基层文化服务中心及其文化工作者,应该根据当地生态问题现状和生态突发事件及时教育引导群众,深刻认识破毁生态就是扼杀人类自己生命健康的深刻道理。生态环境是人类衣、食、住、行、劳作的自然依靠,是人类生存发展所需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的源泉,通过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人人懂得爱护生态就是爱护人类自己的道理,爱护生态人人有责,爱护生态人人行动,牢牢树立生态好身体就健康的思想观念是环境保护行动的第一步。2.生态好生活就幸福。当垃圾堆放、废水排放污染水源的时候,种植业用水、食品加工用水、人饮水、渔牧业用水等等的生产、生活用水就不再安全,那么人类的生活还能幸福吗?生产还能继续吗?为了应对人饮水安全挑战,于是就出现了净水机和纯净水。可是面对空气污染,人类还能制造出“净气机”“纯净气”吗?因此,群众文化服务中心和群众文化工作者,应该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让广大人民群众明白生态环境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只有生态好人类的生活才能好。只要群众的生态意识提高了,大家保护生态的行动才能跟上去。(二)让群众懂得科学发展的深刻内涵。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为代价。在群众文化建设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期间,要根据群众只重经济发展不顾生态保护的实际思想状况,群众文化服务部门和人员,要有针对性地帮助群众厘清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辩证关系。让他们彻底明白为什么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为代价的道理。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首要物质基础,为了发展经济而过度消耗自然资源或破坏环境的行为是坚决不能容许的[2]。只有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条件下,经济才能健康发展。这是因为:一是不可再生资源的无度消耗会造成该资源的永久性缺失,而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二是可再生资源消耗殆尽以后,其再次生产需要很长周期,会造成一段时间的短缺;三是为了发展经济而破坏生态,但生态修复需要浪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资源,相比之下这是一个得不偿失的巨大损失。(三)激发美好乡村建设自觉性。在群众文化建设中加强生态教育又一重大意义是激发群众美好乡村建设自觉性。大家拾柴火焰高。只要大家信心足干劲大,美丽乡村建设的质量和速度就有了群众基础,群众就会自觉学习美好乡村建设的内容和标准。这时候群众文化工作者可以顺水推舟,给大家讲明美好乡村之美到底美在什么地方。首先要体现生态文明自然之美,按照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理念设计建设;其次要体现科学规划布局之美,按照国家新一轮行政区划要体现水、电、路、商、网综合布局合理规划进行建设;再次要体现生产发展殷实之美,按照绿色发展、文化旅游、生态产业规范建设;最后是创业增收生活之美,以林果生态文化为经济创收点,支撑群众更高质量的上学、就医、安居、养老、文体生活。群众心里有了美好乡村建设的蓝图,他们才能跟上来撸起袖子加油干。(四)为美丽中国建设凝聚共识。党的十报告中最能引起人们强烈共鸣的词语是“美丽中国建设”。[3]美丽中国建设的标志是人民生活幸福指数的不断提高,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环境更美丽等等生态文明之美。美丽中国建设的途径是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科学发展、高质量发展。美丽中国建设要达到的目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文之美与自然之美和谐共生互利共赢。在群众文化建设中通过生态文明教育,就是要在广大群众思想认识中能够达到以上共识,为美丽中国建设积聚强大的智力支持与保障。人心齐泰山移。群众文化服务部门和文化服务工作者要借助文化宣传优势,开展深入广泛的生态文明教育活动,凝聚人民群众美丽中国建设共识,聚焦美丽中国建设任务,通过扎扎实实的答疑解惑工作,确实把人心凝聚到中央生态文明建设大局上来,美丽中国建设才会因为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而更加富有足够的后劲、韧性和耐力。

三、在群众文化建设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策略

(一)建立群众生态文明教育网络群。在群众文化网络平台基础上开建生态文明教育专栏,可以按照省市县村社分级管理模式组建纵向兼有横向的链接;在活动方式上,各级在传达上一级网络平台生态文明教育活动任务的同时,还可以自主开展比较有特色的教育活动;各级网络平台之间、同一级之间以及各成员之间,可以在留言区互动交流,还可以互传各种类型的学习文件,形成极为活跃的网络学习气氛。在工作交流中发现,某一乡镇群众文化网络群建设比较有借鉴意义:乡镇群众文化服务中心微信群里共有26个乡镇级文化专干,每一位乡镇级文化专干在自己所包的村里建了一个由10多个村文化专干参加的村级文化微信群,每一个村文化专干把自己所包的社员全部纳入文化微信群;乡镇文化服务中心每月举行三次活动,每次活动的内容、目的、任务都通过微信群逐级转发;…基层微信群可以把下面的活动情况、意见建议逐级上传到中心微信群,互相交流十分方便;群成员每周在群内转发交流学习五条文化精品视频、音乐或文章,可以是头条文艺、全民凯歌、强国学习小百灵等,但必须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具有正能量的。(二)组织群众观看生态教育纪录片。生态纪录片通过有根有据的生态实例、专家解读、权威部门的实验等各方面的直观影像达到良好的教育目的。群众文化服务中心及其工作者可以组织辖区内群众集中或分散收看,比如《地球脉动》《绿水青山》、《生态文明启示录》《万物滋养》等等。在观看之前,可以先向群众预告纪录片的内容提要、关注点、收看目的等,这样能更好地达到影响群众生态观念,并从生态认知、生态审美、生态伦理等深层提高群众的生态知识、培养群众的生态审美情感、构建群众科学的生态伦理观念,实现对群众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促进生态文明与群众文化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赓,徐保风.生态文明思想研究述评[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6).

生态文明建设教育例2

(一)思想政治教育为生态文明建设树立生态观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国家当前建设中的一个关键词,中国能否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建立是至关重要的,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首先要塑造生态文明观。我们应意识到人类只是自然的中心,而非自然的主宰。思想政治教育要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在受教育者中传播和宣传生态文明观,传播环境危机意识,传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等等,通过宣传教育逐渐形成人们的生态文明观,从而自觉养成生态文明的行为,自觉维护生态平衡,自觉维护生态文明。只有在全体公民都树立了生态文明观念的基础上才能够凝聚维护生态文明的正能量。

(二)思想政治教育为生态文明建议培养“生态人”

“生态人”的培养,教育是最佳的途径。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教育对象形成符合特定时代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需要的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品质。回顾我党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由于特殊的时代背景和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生态教育,导致了个体生态观念的淡薄。重视并大力开发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把生态价值纳入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这是时代赋予思想政治教育的崭新内涵。因此,培养具有生态价值观的“生态人”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重要目标。

(三)思想政治教育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生态文明建设是对现实环境的回应,更加需要理论来支撑,需要理论体系的构建。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深入研究和探索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从而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基础。马克思早就指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恩格斯也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了人类无视自然界的规律盲目开发和掠夺所带来的后果。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人与自然对立状态的途径归根到底取决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重新塑造。其次,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中也形成了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例如,“可持续发展”思想、科学发展观思想以及“美丽中国”的思想。最后,中国传统文化中也蕴含了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如儒家文化的“天人合一”、“仁”的思想。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深入研究和挖掘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从而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和思想支撑。

二、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新举措

生态文明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也为其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不仅有助于公民的全面发展,也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只有适时地实现创新和转变,才能承担起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加入生态观教育的内容。随着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培养公民正确的生态观已逐渐成为社会主流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把公民生态观的培养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范畴之中,是时代赋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要求,也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与时俱进。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与生态观教育是相互包含和融合的关系。只有把培养科学的生态观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做到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要体现生态价值。从不同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不同的价值,其中从功能上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政治和经济价值,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价值。然而,随着生态危机的凸显,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重视其生态价值的实现。就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实现途径的过程和环节而言,科学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实现的内在条件;丰富和发展主体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实现的内在需求;顺应时展,增强自身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实现的关键。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在于树立生态价值的教育理念,强调和凸显生态文明的相关内容;从而真正推动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教育例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明确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用制度来保证,这是三中全会的重大举措。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走生态文明之路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作为在社会全局工作和各项具体工作中居核心地位、发挥主导作用的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生态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和威胁以及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走生态文明之路这一历史重任,就必须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范畴,从而有助于增强全社会成员的生态文明观,进而加快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以推动我国“生态梦”的早日实现。

一、思想政治教育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价值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为生态文明建设树立生态观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国家当前建设中的一个关键词,中国能否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建立是至关重要的,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首先要塑造生态文明观。我们应意识到人类只是自然的中心,而非自然的主宰。思想政治教育要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在受教育者中传播和宣传生态文明观,传播环境危机意识,传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等等,通过宣传教育逐渐形成人们的生态文明观,从而自觉养成生态文明的行为,自觉维护生态平衡,自觉维护生态文明。只有在全体公民都树立了生态文明观念的基础上才能够凝聚维护生态文明的正能量。

(二)思想政治教育为生态文明建议培养“生态人”

“生态人”的培养,教育是最佳的途径。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教育对象形成符合特定时代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需要的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品质。回顾我党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由于特殊的时代背景和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生态教育,导致了个体生态观念的淡薄。重视并大力开发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把生态价值纳入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这是时代赋予思想政治教育的崭新内涵。因此,培养具有生态价值观的“生态人”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重要目标。

(三)思想政治教育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生态文明建设是对现实环境的回应,更加需要理论来支撑,需要理论体系的构建。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深入研究和探索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从而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基础。马克思早就指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恩格斯也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了人类无视自然界的规律盲目开发和掠夺所带来的后果。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人与自然对立状态的途径归根到底取决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重新塑造。其次,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中也形成了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例如,“可持续发展”思想、科学发展观思想以及“美丽中国”的思想。最后,中国传统文化中也蕴含了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如儒家文化的“天人合一”、“仁”的思想。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深入研究和挖掘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思想,从而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和思想支撑。

二、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新举措

生态文明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也为其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不仅有助于公民的全面发展,也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只有适时地实现创新和转变,才能承担起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加入生态观教育的内容。随着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培养公民正确的生态观已逐渐成为社会主流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把公民生态观的培养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范畴之中,是时代赋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要求,也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与时俱进。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与生态观教育是相互包含和融合的关系。只有把培养科学的生态观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做到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要体现生态价值。从不同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不同的价值,其中从功能上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政治和经济价值,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价值。然而,随着生态危机的凸显,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重视其生态价值的实现。就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实现途径的过程和环节而言,科学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实现的内在条件;丰富和发展主体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实现的内在需求;顺应时展,增强自身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实现的关键。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在于树立生态价值的教育理念,强调和凸显生态文明的相关内容;从而真正推动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要注重社会实践。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基本上以理论宣传和课堂教育为主。然而,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让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使其在实践中体验和感受生态文明。让公民围绕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这一课题积极深入到乡村、社区、厂矿去进行生态文明的宣传、调研、体验和参与,让他们在实践中进一步加深对生态文明观的理解和把握,从而更加强化和内化他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在实践活动中要始终牢记生态文明的观念,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在保护生态过程中促进自身道德情操的健康发展。

生态文明理论的出现,注定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联,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生态文明主体的培养,主体的培养最主要的途径就是教育,而思想政治教育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使生态文明建设更为有效。生态文明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同时,通过对生态文明基本理念的总结,使之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为思想政治教育良好环境的构建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在生态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培养生态文明意识,强化生态文明行为,帮助树立正确、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对于我国新时期建设生态文明,努力构建美丽中国有着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俞可平.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3).

[2]张一兵.悲情的双曲线:关系主义中的生活废墟[J].人文杂志,2012(5).

[3]庄世坚.生态文明:迈向人与自然的和谐[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3).

[4]李承宗.生态人的价值观评述[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2).

[5]夏国美.“生态人”:自然的回归[J].检察风云,2004(3).

生态文明建设教育例4

关键词 :教育;生态文明建设;基础作用

在工业文明发展成型之后,生态文明逐渐成为人类文明主要的发展形态,人与生态和谐相处是其重要的核心价值理念,也是其发展的最终目标。为了实现这一最终目标,需要全社会对生态文明加深理解,同时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活动,从而完成人类文明发展形式的转变。教育作为人们获取生态文明知识、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养成生态文明素质和参与生态文明活动的主要方法途径,对生态文明的建设起到了多方面的作用,因此,必须要充分发挥教育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全方位发展。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发展道路上,主要是以解决生态危机作为指向目标的,而生态危机所具体表现出的实质种类繁杂,因此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路径也有所不同。以下为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发展路径。

1.通过技术革新,为生态文明建设建立坚实的技术后盾

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并不是科学技术发展过盛所致。在技术发展较为落后的条件下,导致生产效率和方式上的落后,而落后的生产效率和方式必将引起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因此,先进的技术可以有效避免生态危机的产生,而对技术的不断革新则成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的主要方向。

2.完善市场机制,通过经济手段来优化资源的利用

在形式复杂的市场经济背景下,可以通过一些合理的经济手段,让资源利用成为重要的市场活动。另外,在市场竞争中加强市场结构的调整,对资源转化率的提高起到一定促进作用,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3.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形式上的转变

市场经济发展形式可以决定生态危机的产生机率,同时,解决生态危机也需通过及时转变经济发展形式来完成,而经济发展形式的转变,重在实现经济的绿色发展。如果能够引入循环、低碳等基于绿色发展的经济发展形式,并做到共同促进、协同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形式上的转变,从而推进生态文明的健康发展。

4.加强法治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法治是成熟定型的制度形式,法治的规范性、民主性、稳定性和权威性,使其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突出地位和作用。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迫切需要法治力量的推进。

不可否认,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多学科参与及多维路径的探讨对深化生态文明建设来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现有的研究更多的是从外部来寻求生态文明的建设之路,没有凸显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导致生态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其深层的根源在于人,在于人的不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二、生态文明建设对于教育的责任体现

教育实践关涉到了人与自然的复杂关系,因此,要解决人与自然灾难性对抗的生态危机,就需要诉诸教育实践的伟大力量。另外,由于和文明有着天然的联系,再加上特有的基础性、全局性和先导性功能,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所以,探求生态文明建设的教育之路便成为一种时代的必然。

生态文明建设不是简单的环境保护,更不是激进的生态运动,而是立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又切实促进现代化建设的社会实践。由于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矛盾仍然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仍然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任务。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约束趋紧也是不可回避的现实难题。可以说,我国未来的现代化建设是在工业化和生态化相互交织的道路上前行的,生态文明建设必然面临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冲突。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不充分、发展不均衡的状况十分明显。经济发展不充分会降低人们的环境保护热情,从而削弱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基础。经济发展不均衡会刺激地区间的经济竞争,竞争性的经济增长会加剧环境破坏力度,从而妨碍生态保护共识的达成。另外,因技术落后、管理乏力、人的素质不髙等因素影响,生态文明建设将会面临各种困难和阻力。

三、教育对生态价值观的引导作用

在生态建设过程中,思想观念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而教育促进了思想观念的转变,并且为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提供很多帮助。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一次运动,也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而是一场涉及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深刻革命。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展开和深人推进需要一定的生态价值观的指引。现时代下的生态价值观是多元化的,教育有着向人们进行展现和说明,解释和澄清的责任与义务。如果说前者是交流和传递知识,那么后者就是启蒙和重建思想。为了有效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水平和质量,教育是为了引导人们树立一种符合时代需求的生态价值观。无论是否是人类中心社会主义价值观,都有一个共同的缺陷,两者没有把人和自然密切关联起来,仍然具有传统的二元对立思想,基于此,共生生态价值观便顺应了时代潮流。

四、教育对生态人格的决定作用

教育是一种活动,旨在有目的、有组织的培养人才。培养人才要符合潮流,这不仅要考虑现实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也要考虑未来的时展。教育要把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实现美丽中国作为战略目标,将培育生态人格作为理想追求。生态人格是人格范式中与生态文明社会相适应的一种,它在个体身上凝聚和内化了生态伦理和生态内容。拥有科学认识自然的生态知识,感激和善待自然的生态情怀和顺应及保护自然的生态行为的人大都具备生态人格倾向;具备生态人格倾向的人身心和谐,他们不仅能够做到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的平衡统一,而且拥有合理消费的生活方式,了解自己的真实需要,绝对不会做出破坏性消费,超出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也不会做出过渡性消费,超出社会经济承载能力。他们追求的生活方式是健康、适度、科学和绿色的。建设生态文明要求转变生活方式,而生活方式转变则依靠生态人格的培养。生态人格对于生态文明的建设意义非常重要,这是毋庸置疑的,但生态人格是通过后天培养形成的,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五、教育对社会公正的促进作用

教育具有一定的分层及流动功能,可有效帮助社会弱势群体提升其社会地位,进而缩小全社会的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统一。

通过对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以实现教育公平,最终促进社会公平。而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同于其他社会财富的分配,其分配理念是基于对未来的理想和希望。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是体现社会公平的手段之一,可以有效提高社会的凝聚力,从而带动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加大对经济落后地区的教育投资力度,可以为经济建设提供充足的人才资源保障。自然条件恶劣、资金短缺、人才困乏是导致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的根源。加大教育投入,提升人力资源素质,可以为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内在动力。

教育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助推器,从多方面、多角度推动了生态文明的建设。而生态文明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同时也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只有认清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并将应有的作用充分发挥,生态文明建设才能朝着正确的方向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苗青,曾杰丽.生态道德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J].西昌学院学报,2008(3).

[2]许冬梅.党的生态文明理念和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探索[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0(8).

生态文明建设教育例5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5-0187-02

一、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目标

1.增进生态文化意识

所谓生态意识,是体现人们对环境破坏的严重性和保护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认识的哲学范畴,从狭义上讲,生态意识是指人类重视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新型认知意识和价值行为取向[1]。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意识对人们的行为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人们的行为受观念、思想和意识支配和指导,而观念意识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教育和学习实现的。在当前的社会生活中,由于生态观念和意识的缺乏,往往导致一些破坏生态和谐的行为。人们在追求经济持续增长的过程中,忽略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造成了生态环境恶化。因此,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普及生态文化知识,将其内化为生态文明意识,已成为当务之急,重中之重。

2.培育生态文明主体

保护生态环境需要优化个体的非理性因素,把深层的理性认识与个体的非理性因素相结合,以增强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通过学习我们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理性思维,但往往理性思维会受到非理性思维的影响,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每个人接受的日常教育和自我学习程度不一致,以及个人欲望、情感、信念和意志的不同,从而个体对生态环境以及生态文明的意识和价值观念是层次不一,各有不同的。因此,提高个体非理性因素,优化个体欲望、情感、信念和意志在生态保护意识上的观念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一系列的丰富的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对保护生态环境的情感认同;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促进形成正确的意志和信念;通过不断的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和自我监督使得大学生的理性与非理性因素相符合,进而增强生态文明的意识。

3.促进生态文明知行转化

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过程实际就是“以教育者价值传授与引导为前提,以受教育者价值认同与接受为基础、价值内化与价值建构为关键、价值行为外化为标志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过程。”[2]生态环境的保护首先依赖于人们生态文明观念的形成。生态文明教育是有目的地将社会所要求的生态价值观念灌输给其社会成员,并通过社会成员自身的内化,形成生态文明意识。这种观念上的改变既是社会实践的反映,同时也是社会实践的要求。在社会生活中,实践要求个体将内在的生态文明观念外化为个体行为,实现知与行的转化。知于行是相互统一的,知是行的基础,行是知的目的,这为知行转化奠定了基础。

二、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内容

1.生态危机观教育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传承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中坚力量,但由于对大学生的生态科学基本知识的系统普及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导致了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有感性化和表面化的倾向。由于对现状缺乏认识,使他们不能清楚意识到生态恶化的事实,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生态现状及危机教育是迫切需要的,并且应当使之自觉转化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所以不断加强大学生对生态文化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现状的教育,是大学生态文明教育的首要前提。

2.生态自然观教育

生态自然观是一种新的自然观,是根据系统科学,环境科学,生态学形成起来的,是生态文明的哲学世界观。生态自然观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古往今来,人们对自然界按照人的意识进行过度的改造,没有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使得可利用的自然资源越来越少,但同时也招来了自然界对我们的强大报复。要改变这种“以人为主”的错误生态观念就必须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自然观,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另一个方面,人与自然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的。正确认识人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善待自然界中的生物,只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促进人类生态系统的和谐稳定与发展。

3.生态价值观教育

与传统生态价值观即以人为中心的单一经济价值观相对应,一种新型生态价值观要形成。从以人的价值衡量尺度,向大自然索取财富,转化为理解大自然价值的双重属性。传统的价值观对自然的过度索取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要建立一种新的生态价值观,就必须要让大学生认识到人不仅要有物质需求,精神需求,还要落实自身生存发展,休养生息,享受自然美、安全、健康、舒适、愉快的生态需求,不是仅仅追求经济价值,而是要追求经济、精神与生态价值的统一。

4.生态伦理观教育

一个人只有当他把所有的生命都视为神圣的,把植物和动物都视为他的同胞,并尽其所能去帮助所有需要帮助的生命的时候,他才是道德的[3]。从生态伦理观看来,生态文明是以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为核心,以构建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伦理为责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协同发展。生态伦理观要求人以更加明智的态度对待自然环境,反对野蛮开发和滥用自然资源,重视保护和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伦理观要求人们在人口的生产方式,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生产和消费方式各方面,要以环境的生态承载力作为生态行为的道德底线,遵循适变,简约和平衡的原则。

三、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实施

1.开好生态文明教育必修课

在高校必修课程中,将生态文明教育相关课程列为必修课。公共基础课程如思想品德修养、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课程中,不应再局限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人类对自然的改造,而应扩展到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正确对待自然、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专题以及相关法律的规范与建设教育等一系列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方面的内容,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接受较为全面系统的生态伦理和法制教育,形成未来所必须的生态道德素养,而且也丰富了公共基础课教育的内容,也有利于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

2.编写生态文明教育教材

教材的编写要对相关资料进行搜集归类梳理以及比较分析,同时编写提纲应按照学生的认识心理与教材编写原则进行认真的讨论、仔细的推敲。在内容上,应当把乡土地理、乡土历史、乡土文明、包括社会方方面面的内容整合在这个教科书中集中的体现,表现出综合课程的理念。根据教育部提出的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的课程管理,作为地方以及学校的教材地编写,要能很好地与当地生态的整体发展主题同步,在教材建设上进行因地制宜地创新。

3.构建生态文明教育课程评价体系

要做到切实提高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学质量,就必须制定一套相应的、完整的生态文明课程评价体系,从多元的角度出发,定期对被评课程进行评价判断。具体来说要着力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评价主体具大的广泛性。评价的参与人员要尽量来自不同的主体,既包括理论课教师,也包括相关课程专家、学生、教学管理人员等。其次,课程评价对象的立体性。应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多环节进行评价。最后,评价方式实现的多样性。结合不同高校自身的情况区别对待,灵活采用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诊断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

四、生态文明教育课程的延伸

1.提高生态文化意识

生态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具体体现,也是构建当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加强校园生态文化的建设应当主要从两方面着手进行。一方面,作为校方应当积极承担起自身的责任,运用校方各方面优势资源以及管理权力,将各项工作安排落到实处。通过成立校园文化办公室,使其拥有专业的机构部门处理校园内部的生态文化问题,以及及时传达上级的精神和指示。其次,校方应善于利用各种环保纪念日,组织大学生自己动手编撰宣传资料,引导大学生自觉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的活动,加大生态文明教育的影响力度,提升整个大学生群体的生态文明理念,使生态文明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同时也可以聘请一些环保专家定期在学校举行环保知识讲座,普及生态知识、传播生态理论,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生态文明观,树立敏锐的生态意识。另一方面,作为中坚力量的大学生本身,要主动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我修养,做到主动学习生态文化知识的同时,也注重实践,将爱护生态环境融入到学习、生活每一个角落。

2.注重日常实践

实践是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沿着正确方向成长的必经途径[4]。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同时,还应当注重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实践中感知、领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可行性以及普遍性。从而让课程理论真正走进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在实施环节上,应当充分开发校园生的丰富资源。首先,在高校的日常管理中,应当引导大学生养成节俭和适度消费的生活习惯,注重个人生活资料的环保性;其次,要充分利用大学生的创新性和主体性,积极开展以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知道学生社团的各项活动中主动融入和宣传生态文明意识;最后,开展各类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假期调查,组织大学生走进社会,进行生态环境的调研,成为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人公。在大学生的时间中能不断接受教育,进而提高生态文明意识,推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

3.完善社会支持体系

要完善生态文明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一是要加强社会生态文明舆论的积极引导和社会实践生态情感体验相结合。社会生态文明舆论积极引导包括生态文明教育专题宣传活动与各种传媒影响,可以通过社区宣传教育、报刊文摘、影视传媒、网络媒介等活动途径,普及对生态文明法制、生态文明科学、生态伦理和生态文化等的理论认知,以强化全社会对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理论自觉。二是要完善各方关于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协调工作,便于生态文明教育的开展。政府可加大对生态文明事业方面的资金投入,建设更多高质量的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公益场所,如主题公园或者展览馆等,同时大学生对生态园区进行调研,可安排专门校车进行接送,相关接待地区应实行免门票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并安排人员进行相关讲解与指导。此外,不同校区之间可加强交流,针对生态文明教育方面的问题定期举办相关交流活动,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做到资源共享共建,从而建立起校园之间的联合基地,扩大活动的影响范围,使生态文明教育更加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孙丽,孙大为.论大学生生态意识的培养[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生态文明建设教育例6

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适时提出的发展战略。这些年来,我国经济增长迅速,但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以消耗资源和破坏生态为代价的,生态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经济发展的质量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和身体健康。中央及时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战略,这是总结多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得出的正确结论,是对可持续发展问题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是立足现实、着眼长远作出的必然选择。

一、生态文明的形态及特征

文明是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程度的概念,它表征着人类社会或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与整体面貌。生态文明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也是文明发展的一种具体形态,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笔者认为,生态文明可分为初级形态的生态文明和高级形态的生态文明。我国现阶段努力建设的生态文明是初级形态的生态文明,所谓初级形态的生态文明指的是在工业文明已经取得成果的基础上用更文明的态度对待自然,不野蛮开发,不粗暴对待大自然,努力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认真保护和积极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而高级形态的生态文明主要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

生态文明是人类处理人类与自然关系上的进步,这个进步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其一,绝对的以人类为中心的人类功利主义时期。认为万物为人类而存在,只要人类需要就可以任意地改造自然,只有人类的存在价值而不存在自然自身的价值,文明仅限于社会文明,即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文明。其二,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文明时期。反对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类持续的健康和富裕。在不触动人类伦理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社会经济结构的前提下,单纯依靠技术解决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问题。其三,自然价值的生态文明时期。认为解决环境问题的路线是文化的,仅仅依靠技术的改进远远不能奏效,必须确立新的文化价值观、生活方式和政治社会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问题。

生态文明观同以往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具有相同点,它们都主张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展物质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但它们之间也有着明显的不同点,即生态文明突出生态的重要,强调尊重和保护环境,强调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和爱护自然,而不能随心所欲,盲目蛮干,为所欲为。很显然,生态文明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生态文明既包含物质文明的内容,又包含精神文明的内容。生态文明并不是要求人们消极地对待自然,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而是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地能动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在这一点上它与物质文明是一致的。生态文明所要求的人类要尊重和爱护自然,将人类的生活建设得更加美好,人类要自觉、自律,树立生态观念,约束自己的行动,在这一点上,它又是与精神文明相一致的,应该说它本身就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说它们有区别,则是指生态文明的内容无论是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都不能完全包容,也就是说生态文明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二、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联合国指出:全球森林已从76亿公顷减少到38亿公顷,减少了50%,难以支撑人类文明大厦。并强调,“没有任何问题比人类赖以生存的森林生态系统更重要了,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应赋予林业首要地位”。2007年12月17日第62届联合国大会审议通过的<国际森林文书》中呼吁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要履行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政治承诺,制定和实施国家林业发展战略和规划,将林业发展纳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国务院在《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指出:“必须把林业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要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要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要赋予林业以基础地位。”这是对林业重要性的准确判断,预示着林业在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近两个世纪以来人们对林学、森林与林业的认识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深化,林学经历了传统林学的各个阶段向现代林学转变。现代林学成了以森林生态系统的营建、经营管理和利用为研究对象,以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功能为核心,全面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多种效益和多种功能为目的的学科。对森林的认识,也经历了从认识单株树木群体到森林生态系统的变化。森林具有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功能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在陆地生态系统中,森林占有30%左右的面积,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以其在陆地上分布的广泛,森林生物量占地球生物量的60%以上,森林的结构复杂,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全球50%以上生物种生活在森林之中,森林既是人类产生和生活的摇篮,又是繁衍的家园,既是人类不可缺乏的资源,又是人类的重要生存环境,同时森林在改善地球环境,维持地球生态平衡中有着特殊重要作用。由于上述对林学及森林认识的深刻变化,使人们对林业的认识从长期形成的以木材利用为中心,已逐渐转变为以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作用为核心和重点,全面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作为林业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以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毋庸置疑,林业是生态建设的主体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承担者,肩负着建设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治理和改善荒漠生态系统及维护生物多样性、弘扬生态文明的重要职责。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文华教授认为:林业以培育森林资源、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使命,是生态建设的排头兵,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将发挥巨大作用。以培育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为主的林业生态实践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提供了环境基础、物质保障和文化支撑。具体而言:林业通过生态建设,建立完善的生态体系,能够为生态文明社会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林业通过发展生态产业,建立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满足人们对生态产品的需求,为生态文明社会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林业通过建设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唤起人们的绿色意识,促使人们形成尊重白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厚重的文化支撑。

三、高等林业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

现代林业承担着优化生态环境与促进林业发展的双重使命,是实现环境与发展相统一的关键和纽带,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林业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为现代林业发展大力培养高级林业专门人才,切实履行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使命。

(一)为现代林业建设大力培养“生态型人才”

“生态型人才”,首先,必须具备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价值观。树立符合自然生态法则的文化价值观,真正感悟自然是人类生命存续的基础,自然的消亡必然导致人类生命系统的消亡,把对自然的爱护提升为内在的精神信念。其次,是生态系统可持续前提下的生产观。人类的生产劳动、物质财富的创造要本着节约和综合利用自然资源,形成生态化的产业体系,使生态产业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再次,是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的消费观。人们的追求不再是对物质财富的过度享受,而是一种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需要的生活。这种公平和共享的道德应成为人类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的基础。高等林业院校“生态型人才”的培养应当建立和健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和教育体系,明确生态文明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大胆改革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建立环境生态教育模块,将环境生态学系列课程列为高校公共基础必修课。培养学生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使其真正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引导者、组织者、实践者和推动者。

(二)注重培养农民的生态道德观念

在整个生态环境的大系统中,农村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保护好农村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防止整个生态恶化的关键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兴衰成败。对农民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培养具有优良的生态道德意识、生态道德品质和行为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是实现农村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冈,也是高等林业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农民生态道德教育要注重与农村经济的发展相结合,注重与“绿色科技成果”的推广相结合。在生态文明社会里,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是紧密相连的,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发展经济,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改善生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为了当地发展和老百姓致富,不考虑经济,侈谈生态,无法鼓励老百姓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生态建设只能停留在口头上或纸面上;只考虑经济发展,不考虑生态和资源的承受能力,这种发展也必然是不可持续的,迟早要遭到自然的报复。因此,要更新观念,向生态要经济效益,将保护生态与发展经济有效地结合起来。农民生态道德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依赖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依赖于基础雄厚的物质保证,依赖于农民生存环境的提高以及提高的程度。因此,改善农村面貌,提高农民生态道德水平,较为宽裕的生活条件是根本、是基础。只有把生态道德素质的“培养”与“基础”密切结合起来,协调发展,使农民在摆脱了贫困并逐步走向富裕的生活中陶冶情操,从生态道德水平的提高和精神的快乐中分享实惠,农村社会才能得到全面的进步和发展,生态道德教育的作用也才能真正体现出来。“绿色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是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农民在学习掌握这些“绿色科技”成果的同时,能真正理解生态文化的内涵,纠正那种把生态与经济对立起来的错误观点,不断提高自身的生态道德修养。

(三)着力研究生态建设制度

我国生态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瓶颈。只有加强生态建设,才能有效维护国土安全、木材安全、物种安全、能源安全、淡水安全、粮食安全,不断改善人类生存发展条件;才能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后代留下生存发展的空间;才能不断增加森林碳汇,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更大的贡献;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的环境基础,物质保障和文化支撑。大力加强生态建设,关键是尽快健全、完善生态制度建设。林业高等学校应充分发挥在师资、科研、学科优势,把加强生态建设制度的研究和创新作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加以落实。近年来,我国有关部门和各级政府结合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重点生态公益林保护、大力发展人工林等领域分别进行了探索和尝试,并取得了重大的成绩,但很多生态建设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尤其是生态补偿制度的建设方面还存在着结构性的政策缺位。李文华院士认为,在经济发展中,人们还是过分注重自然资源的生产价值,而忽略了其生态价值,尤其是忽略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生态无价、资源无偿的观念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中,也渗透在社会和经济活动的体制和政策中。生态保护经济政策严重短缺,无法解决诸如森林、自然保护区等领域的生态保护问题。这种生态保护及其经济利益关系的扭曲,不仅使生态保护工作面临很大困难,而且威胁着地区间和不同人群间的和谐。森林作为一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它不仅具有直接的经济价值,还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现代林业认为相对于森林的生产价值,森林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创造的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更高,对社会发展的意义更大。国际上认为地球森林生态系统所创造的生态价值远远高于木材生产价值十几倍。但是,这一点至今并没有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有些人认为林业生态建设是赔钱的,国家每年都在投人,收益却不多,其实林业创造的效益在别的行业得到了具体体现,比如,林业的碳汇功能、旅游业的收人、粮食的增产、人们的健康,等等,但大家没有意识到这是林业的功劳,没有计人林业的收益,这对林业生态建设是不公平的。我国的森林大都分布在偏远山区,当地居民为了保护森林资源,丧失了快速发展的机会,而其他地区的人享受着森林提供的多项服务,却不尽任何责任,这样的“免费午餐”、“不劳而获”是以牺牲保护者的利益为前提的。在这类生态保护问题的背后,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如何在公平的原则下,处理好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要想解决这类问题,只有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才能调整相关主体生态利益及其经济利益的分配关系,鼓励生态保护行为。在生态文明社会里,必须转变观念,以新的文明理念建立一套科学的核算体系和制度,让保护者得到补偿,让破坏者得到惩罚,让占有者付出代价,让受益者分担成本,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形成良性的循环,真正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生态文明建设教育例7

马克思一生有两个伟大发现即剩余价值学说和唯物史观,这两大发现揭示了社会发展和人类行动的各种奥秘,归根结底是经济利益驱动。英国首相丘吉尔曾说,“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马克思也认为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密切相关,人们之所以采取这种行动而不采取那种行动,根本原因在于其行动背后的利益冲动。任何形式的冲突与合作都始于对利益的追求。所不同的是,不同层次的经济人其利益要求也不同,由此所引发的经济行为是复杂、并充满矛盾的。文明中反映着人与自然的矛盾,所谓矛盾就是对立统一。人与自然是朋友还是敌人?这与人们对利益的追求有着密切的关系。生态文明作为对人与自然矛盾的反思,其核心是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

人类是自然之子,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以生态文明为视角反思人与自然的矛盾,许多原有的生态平衡已经或者正在被打破。人类与自然的矛盾,从人类产生起就出现了。作为人类社会中个人和组织一切活动的根本动因,利益同样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动因。伴随着工业文明的到来,对于人类物质财富的积累来说是一次巨大的进步,但对于人类的生存的环境而言却是一场无法比拟的灾难。需要是利益产生的前提。当工业文明带来的负面危害出现时,人类不得不开始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各种利益冲突和利益博弈,要求我们建立超越工业文明的生态文明。

二、生态文明建设之利益博弈的分析

列宁形象地把物质利益比喻为“人民生活中最敏感的神经”。人们在满足需要,进行生产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对产品的占有、支配和使用的问题,因而也就必然在人与人之间发生利与害、益与损的纷争,产生错综复杂的物质利益关系。正是利益的冲突导致了利益博弈,利益的博弈带来了一些列的问题,甚至导致生态危机。生态危机,表面上是人对自然的环境的过度破坏和对资源的的无节制的掠夺,实质上却是人的异化和人的欲望的无限膨胀。英国著名的生态学家爱德华•哥尔德史密斯曾把全球的生态危机比喻为“没有枪声的第三次世界大战”。人类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与博弈严重制约着生态文明的建设。首先,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利益博弈。生态文明,是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的文明发展模式。

在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利益博弈中,当代人占据着绝对的优势,人们往往为了眼前利益而忽视了长远利益。其次,社会不同领域和不同阶层的组织和个人之间的利益博弈。生态文明模式强调人类的发展是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协调发展。社会中的组织和个人往往来自不同领域和各阶层,他们代表各自不同的立场和利益,这就必然会带来利益的博弈。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说,处于社会全面转型时期,社会分化和结构分层等都意味着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并不总是相互协调的。利益博弈的结果——公地悲剧。“公地悲剧”是制度经济学中的一个非常著名的例子,它论证了一个结论,即如果一种公共资源没有排它性产权,则这种资源的过度利用不可避免。1968年美国学者加雷特•哈丁对公用牧场的过度利用作了经典分析,他指出,“在信奉公用地自由使用的社会中,每个人都追求各自的最大化利益。这便是灾难之所在。每个人都被限于一个迫使他在有限范围内无节制地增加牧畜的制度中。

三、构建生态文明的重要途径——德育

生态文明建设教育例8

主题教育“生态文明建设”研讨发言提纲     

    按照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体教育领导小组安排部署,本人认真学习了对**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下面结合本职工作,谈三点体会,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认真领会对**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刻把握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思想     2016年7月,视察**时,对**提出“争取在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走在前列”的重要指示。这是总书记在提出“三个努力建成”之后,深度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立足全国和区域发展大局,客观分析**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优势的基础上,对**发展的殷切希望。全面贯彻落实视察**重要指示精神,每名共产党员都要为实现“三个努力建成”、“三个走在前列”拼搏工作。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发展观,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建设美丽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引、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作为**局的一名党员,必须深刻领会、贯彻落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一要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性。在生态建设领域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二要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民性。把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努力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和绿色林产品,让人民更好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三要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协同性。要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地倍态,使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同推进,依靠良好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四要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性。要深化改革创新,稳步推进自然资源的用途管制、有偿使用、生态补偿、损害赔偿、离任审计等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用最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引导和规范各类开发、利用、保护活动。五要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性。要统筹自然生态的各要素,科学谋划、系统保护、综合治理,按照系统工程的思路,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全面治理、整体保护。     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加快林业现代化建设步伐

    通过学习,使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要有良好的生态、发达的林业。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必须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己任,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化林业改革,切实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大力发展绿色富民产业,不断增强基础保障能力,全面提升新时代林业现代化建设水平。一要改革创新,探索建立多元化、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补偿机制。二要生态保护优先,建立生态安全屏障,提升森林、湿地生态系统的质量、功能和稳定性。三要拓展林业发展新空间,建设一批特色经济林、花卉苗木基地,抓好林业产业扶贫工作,吸纳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农民就地转成护林员,让更多的贫困农民通过参与林业建设和保护实现稳定就业和精准脱贫。四要共建共治共享,推进生态惠民和绿色发展。要探索形成生态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机制,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既吸引群众积极参与林业建设,开展身边增绿行动,又确保群众公平分享发展成果,让人民群众更好地亲近自然、体验自然和享受自然。在保护修复好绿水青山的同时,要大力发展绿色富民产业,创造更多的生态资本和绿色财富,生产更多的生态产品和优质林产品。     三、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抓好本职工作     1、森林督查工作:森林督查工作是生态文明建设新形势下的重要举措,是创新应对当前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严峻形势和有效保护生态建设成果的现实需要,是构建“天上看、地上巡、图上比”的森林资源监督管理、案件发现和执法查处的重要环节。目前,**交给我市**违法违规图斑**个,已处理**个,未处理**个,**个因塌陷、国土上不是林业用地、找不到责任主体等多方面原因没有处理,还需要进一步甄别处理。2019年森林督查工作,**共下发疑似图斑**个,经过各县市区认真核实,全市自查发现违法违规图斑数**个。下一步,我们要充分发挥森林督查推进组和我局督查指导组的作用,形成合力,加大违法违规图斑处理工作力度,扎实推进森林督查是工作。     2、名优果品基地建设:依据《2019年**市乡村振兴工作方案》,今年全市完成新建名优果品基地7.54万亩,其中**市完成1.34万亩,完成全年任务的112%。以板栗、核桃为主的干果3.94万亩,占全部新建名优果品基地的52.5%。下一步,要进一步发挥我市核桃、板栗等干果优势,做大做强;积极开展花椒、平欧榛等新品种引进示范工作,加大推广力度,为林农增收不断开拓新途径。     3、大力发展林业产业。我们围绕“扩基地、强龙头、创名牌、扶主体、促新兴”工作思路,积极推动林业产业发展,打造“生态美、农民富”的支柱产业。全市果树基地面积246万亩,林下经济面积65万亩,部级林果龙头企业7个,省级龙头企业24个,部级示范合作社6个,省级示范合作社19个,省级观光采摘园67个。我市农业10个中国驰名商标中有8个是林果方面的。下步,我们将进一步做好政策、项目、资金、科技、信息等方面的支持服务力度,打造**板栗国家公园、花乡果巷部级田园综合体、**国家林业产业加工贸易园区3个国家园区,重点发展特色经济林、用材林、果品加工、木材加工、种苗花卉、林下经济、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8大林业主导产业,推动林业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4、做好林业产业扶贫工作。全市林业产业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共**户。其中发展特色经济林**户,参与林业生态工程**户,护林员**户,防火员**户,林果企业就业帮扶**户。下步抓好四方面工作:一是培育壮大林果新型经营主体。组织做好现代林果花卉产业基地建设项目,培育壮大林果专业大户、家庭农场、林果农民合作社、林果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扶贫带贫能力。二是协调北部县区完善护林员、防火员与用工单位签订用工合同,保障工资性收益的可持续性。三是完善技术服务体系。组织市、县两级林果技术专家组,深入田间地头,解决贫困户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提高其摆脱贫困的能力,确保贫困群众实现持续稳定增收。四是加强督导检查。从组织领导、责任落实、方案制定、帮扶措施、台账档案、信息报送等方面对有关县(市)区林业产业扶贫工作进行检查督导,确保真脱贫、脱真贫。     5、做好林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积极与市食品药品监测中心建立联系,利用其先进的检测设备和高级技术人员,从生产环境、投入品监测入手,开展经济林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工作,对林产品农药残留和微量元素进行检测及风险评估,确保我市林产品质量安全。      总之,本人将以对**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为指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夙夜在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扎实做好森林督查、产业发展、产业扶贫等重点工作,以实际工作业绩,促进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健康快速发展,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生态文明建设教育例9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经历工业文明对大自然肆意掠夺与破坏、自然界无情报复使人类遭受惨痛损失之后,全面反思而提出的新思想,它是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发展为特征的文明,是自然界权利受到充分尊重的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兴衰的长远大计,也成为各国政府高度关注的热点。党的十我们党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这一决策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同时也体现了党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高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阵地。如何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加强高校生态文明建设,完成弘扬与传播生态文明以及培养高素质生态文明人才的历史重任,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共同关注的新课题。通过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观教育,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是促进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所在,也是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会议精神的客观要求。

一、思想政治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而作为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更是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生态文明建设意识的重要平台。通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最大限度地接触国家未来建设的生力军――大学生,培养学生生态文明素质、启发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纠正学生生态行为破坏,为生态文明建设累积群众基础;同时,通过高校师生的辐射和带动作用,生态文明建设在人民大众中还会被积极宣扬、广泛传播、形成共识,从而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态文明方向发展。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需要。伴随着技术进步和新科技革命给人类所带来的生存危机,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为“三大”(物质、政治、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同时也要为人类自身――生态文明建设服务,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生活变化的一种回应,也是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客观要求,更是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需要。

二、当前高校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进一步提升未来公民生态文化素养的理想教育基地,是推进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肩负着培养高素质生态文明人才的重要责任。但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很多高校在教育过程中一味地追求高毕业率、高就业率,只注重学术和科研活动带来的市场或经济效益,忽视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的教育,蔑视生态观念的传统习惯导致高校的生态文明建设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生态文明意识淡薄

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好与坏同大学生是否有良好的生态文明意识有直接的关系。据有关调查,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长流水、长明灯、污染环境等不节能、不环保的现象普遍存在,这说明我国当代大学生普遍缺乏生态文明的基本意识,生态责任意识欠缺,生态文明意识淡薄,建设生态文明主动性、参与性、积极性不高,他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都与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不协调,影响着高校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二)生态文明教育缺失

大部分高校一味地追求就业率,很多学校对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科学、规范的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体系中,校园内注重环境保护、重视生态问题的氛围不浓,各种环境保护、生态知识推广等活动的广度有余而深度不足。

(三)消费观念不合理

很多90后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对社会系统缺乏整体价值的认同,他们把消费的商品仅看作一种身份、地位象征,同学之间互相攀比,大手大脚花钱,各种奢侈消费、过度消费等非生态文明的生活和消费行为在校园内广泛存在。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途径

高等学校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就是要切实做好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思政课的宣教平台,能够提升教学活动中多方参与者对生态文明的认识和感悟,进而提高高校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促进高校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培育良好习惯,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主席在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明确提出:“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是尊重和维护自然的思想,它要求人类在考虑眼前利益的同时,还要考虑长远利益,在珍爱人的生命的同时,也要珍爱万物生命。恩格斯曾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这句话告诉我们人类要生存、要发展,但是不能以牺牲自然为代价。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最重要的是要唤起人们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把保护生态文明的行为变成人们的自觉行动。当人们在享受大自然恩赐的同时,也能积极采取行动去保护和报答大自然,只有这样人类才能可持续发展下去。高校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就是要从全局上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要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形成齐抓共管,人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局面,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开展一些生态文明活动,如成立环境保护协会、倡导绿色校园、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节约减排在我身边等,通过这些活动教育和培养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更好地激发大学生的生态文明责任,提高其生态道德素养,养成良好生态行为习惯,从而为高校生态文明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环境。

(二)强化制度建设,规范生态文明行为

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应形成领导推动、师生参与的长效机制,将生态文明教育贯穿到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潜移默化地引导青年立生态文明观和生态文明理念,培养广大学生“身在校园、心系天下”的思想情怀,提高广大学生对环境、资源和生态问题的关注,从而培养他们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形成有利于生态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同时,还要建立完善的生态环境制度,把生态文明教育和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相结合,约束大学生不爱护环境的错误思想行为,使大学生真正的爱护自然,保护自然,不断宣扬绿色消费,身体力行地保护环境。

(三)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固化生态文明意识

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中,是时代赋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历史重任。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可以培养和唤醒师生生态文明建设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责任,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生态文明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堂上, 可以结合各自的内容和特点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加大对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做到有机渗透、各有侧重,把生态文明教育与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紧密结合,促进学生把生态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生态道德信念,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生态平衡是关系到广大人民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历史重任,在开发利用自然的同时也要承担维护自然的责任和义务。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生态环境

校园文化是大学生学校生活的重要内容。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发挥校园文化的建设和领导,坚持用正确的校园文化引导人,通过多方面的信息刺激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态文化建设活动:一是利用校园报刊、网络、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媒介宣传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方面的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态环保意识,使其逐步形成生态环保的行为习惯。二是积极开展生态文明主题教育活动。有计划地利用每年的植树节、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无烟日等环保节日开展相关主题教育活动,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三是通过组织有关环保的演讲比赛、辩论比赛和知识竞赛等,促进学生参与环保知识的学习和宣传活动。四是鼓励学生成立一些环境保护方面的社团组织,努力营造尊重自然、爱护生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校园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道德观念, 提高学生的道德觉悟意识,使他们认识到人类只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学校就是一个生态子系统,从而逐渐形成良好的生态文明观和生态道德观。五是聘请环保专家定期讲座或组织学生到生态企业、生态工业园和绿色社区中考察、参观,让他们切实感受到生态社会的成效,引导大学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积极践行绿色低碳消费,自觉抵制对生态环境有消极影响的物质产品和消费行为。通过以上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接触并亲自体验人与自然环境的重要关系,为校园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综上所述,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高等学校生态文明建设,建立良好校风、学风育人环境的根本途径。党的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新的奋斗目标,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的契机。我们必须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建设美丽中国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许冬梅.党的生态文明理念和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 探索[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0,(8).

[2]杨伟民.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J].党建研究,2012,(12).

生态文明建设教育例10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对生态文明观的培养。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完成是观念的转变。观念的形成既是实践获的理论抽象,更是教育的结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首先要塑造生态文明观。生态文明观包括,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我们和子孙后代唯一的家园;人类是自然生命系统的一部分,不能独立于复杂的生态网络之外;人与自然的关系制约着人与人的关系,调整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调整人与社会的关系;人类以文化的方式存在,所有先进文化都是生存于自然中的文化,生存于自然中的文化不能反自然;地球的自然是有限的,即使是科学技术也不具备无限改造自然的能力;环境的权利和义务必须统一,对环境的开发必须承担对环境的修复相平衡;自由是对自然法则的遵从,受自然法则的约束。总之,人类要认识到人是自然的中心,但不是自然的主宰。思想政治教育要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在受教育者中宣传和传播生态文明观,传播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传播环境危机意识等,通过宣传活动逐渐形成人们的生态文明观,从而自觉养成生态文明的行为,自觉维护生态平衡,自觉维护生态文明。只有在全体国民都树立了生态文明理念的基础上才能够形成维护生态文明的合力。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对文明消费行为的引导。文明消费是指能够合理利用自然的赋予、有节制地使用自然提供的物质以满足人的正常需要的消费行为。不文明的消费是指过度消费、炫耀式消费和符号性消费,等等。当前,在消费的过程中,已经出现了以过度性消费为主要特征的消费异化,也就是说,消费不以满足人的合理需要为目的,而是以满足人的畸形消费心理、错误的消费取向为目的。在异化了的消费行为中,自然资源被过度开发,自然资源被过度浪费,人的劳动也被过度消耗。据统计,中国人用来购买奢侈品的数量和花费的资金已经超过日本,排名全球第一,成为全球奢侈品需求大国。奢侈品消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人的消费文化。其他的过度消费行为包括过度包装、严重产能过剩、餐饮浪费等行为。这些消费行为既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人们消费心理不成熟、社会文明程度滞后的表现。过度消费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是对资源的无情掠夺,是对人类自身生存环境的巨大破坏,因此,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人们养成文明消费的习惯。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使人们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和幸福观,引领社会文明消费、合理消费。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对生态文明理论的研究和挖掘。生态文明建设是对现实环境的回应,更需要理论的支撑,需要理论体系的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是要在思想上和观念上处理和理解自然和人类的关系,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角度来制订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这都需要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之上。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深入研究和探索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从而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较早地注意到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所带来的环境和资源问题。马克思早就指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也就是说,他的欲望的对象是作为不依赖于他的对象而存在于他之外的。”马克思在这里指出了人与自然的不同,也指出了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要生存就要通过人类的劳动与自然实现物质的交换,从而保证人的繁衍和生存。但是,人对自然的无限制的开发和对自然的掠夺造成了自然界的危机以及现代人类的生存危机。恩格斯也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了人类无视自然界的规律盲目开发和掠夺所带来的后果。他说:“但是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马克思、恩格斯正是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人与自然对立状态的途径归根结底取决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重新塑造。只有在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完全的变革,破除了资本的强制和垄断之后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共生。二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中也形成了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比如,提出的节约能源、改善环境的思想;邓小平提出的转变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的思想;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以及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新一届领导人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美丽家园”的思想,这些都为生态文明建设及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思想支撑。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也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的思想。儒家文化的中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万物一体”的思想、“仁”的思想等都蕴含着丰富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深入思考和挖掘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生态文明的思想、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态文明思想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理论依据。

二、生态文明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转变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承担着新的社会责任,因此,为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思想政治教育也要进行调整和创新。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要体现生态价值。从不同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不同的价值,其中从功能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政治价值和经济价值,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价值。其政治价值在于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人的政治观点的塑造和政治思想的灌输。其功能主要表现为执政党提供合法性论证,以及形成社会的凝聚力。其经济价值在于通过人们的思想和观点的塑造,使人们形成创造财富的巨大动力,形成集体动员的力量,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繁荣。随着生态危机的凸显,随着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目标的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越来越注重其生态价值的实现。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指的是基于“生态的价值”之上,通过改变人的思想和行动,调节人与生态关系而体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于生态的意义关系。其含义主要包括:生态价值要求生态对于人这个主体的意义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生态的价值在于维护生态平衡,纠正生态失衡;生态价值由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创造。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主体是人,是作为主体的人,而不是生态。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还应该体现在对生态公民的培养方面。所谓生态公民就是作为公民能够明确自己的生态权利和所承担的生态责任,以生态权利主体的资格积极参与维护生态环境的政治活动,以自己的参与行动影响有关生态的相关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从而使每个公民都成为生态保护的主体,只有全体人民都成为生态保护的主体力量,才能真正推动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与发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在于树立生态价值的教育理念,强调和凸显生态文明的相关内容,选择恰当的教育方法,其宗旨在于培养具有良好生态道德的、明确生态权利和义务的合格生态公民。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包含生态观教育的内容。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看,主要以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为主,同时包含了道德观、伦理观、职业道德、婚恋观以及至心理健康教育等。目前,从现实的角度看,有必要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中增加生态观教育的内容。这方面内容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态自然知识教育:宇宙观教育、自然知识教育、生态系统知识教育、人与自然关系教育、中国生态情况介绍,等等。二是生态道德教育:有学者概括为生态善恶、生态良心、生态正义和生态义务等五个方面。三是生态法治教育:就是要自觉维护和遵守相应的生态立法,并形成自觉维护生态文明的法治意识,做生态文明的自觉捍卫者和保护者。四是生态消费观与幸福观教育:生态消费观教育是通过科学的引导,使人们树立科学的理性的消费理念,合理使用大自然提供给人们的物质资源,减少过度消费,抵制炫耀式消费。科学的消费观是建立在正确的幸福观基础之上的,幸福观教育既侧重物质需要带给人的满足感,又侧重精神生活带给人的满足感和幸福感;既侧重个体的幸福体验,也侧重他者的幸福感受;既追求小我的幸福追求,也侧重大我的幸福。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把生态观的教育自觉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和每个教育环节。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来考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与生态观教育是相互包含和融合的关系。一方面,只有正确认识了世界,才能够正确认识人在世界中的地位,人与自然的关系;只有树立了科学的人生观,才能有更高的价值追求,而不以追求物质利益为人生目标;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够辨荣辱、明是非、鉴美丑,从而选择正确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生态观教育是三观教育的自然延伸和题中应有之义。只有把培养科学的生态观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做到有针对性和时效性。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要注重社会实践。目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基本上以理论宣传和课堂教育为主。结合生态观教育的特点,可以开展各种内容生动、表现手法多样的绿色生态网站建设、主题策划、公益广告、社区板报等主题活动,以更加直观的方式进行生态观的教育。从大学生生态观教育的角度看,可以通过举办签名活动、“三下乡”宣传活动、建立志愿者组织、建立各种环保组织和动物保护协会等开展文明宣传活动,从而把生态文明意识、科学消费理念、保护环境意识、生态法治观念等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各个群体和各个领域。思想政治教育也要开展生命意识教育,开展生命体验活动,增强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感性认识,从而正确认识人在自然环境链条中的地位。

生态文明建设教育例11

作者简介:屈朝霞(1971-),女,河北保定人,华北电力大学电力系党总支副书记,教授;董国静(1988-),女,天津人,华北电力大学政教部硕士研究生。(河北 保定 071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民生调研专项(项目编号:20130103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2-0217-02

一、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的指导下对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施以来,短短三十年中,我国的经济领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然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尤其表现在生态环境方面。

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比计划经济而言,最突出的特征表现在引入了竞争机制,竞争必然导致资源消耗加速,环境污染加重。其次,改革开放初期,由于经济发展极其落后,我国必须把所有精力都集中于经济建设,却忽略了生态环境问题。再次,由于科技落后、环保意识淡薄等原因,导致对资源开采过度,利用率低,对环境也是只顾污染、不思改善。一系列的原因导致我国目前面临极其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资源匮乏,水资源紧缺,全国有2/3城市处于缺水状态;石油资源对外依存度已超过55%,铁矿石等重要矿产资源对外依存度超过55%;耕地面积日益减少,严重制约农业的发展;环境污染严重,60%以上的河流遭到中度和重度污染,25%地下水污染严重;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居世界第一,二氧化碳排放量居世界第二,越来越多的城市出现灰霾现象,目前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城市,我国占大部分;生态系统退化,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37%,沙化土地面积占18%,石漠化面积占1.3%,80%以上的草原不同程度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生态系统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减弱。

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改善生态环境,也采取了很多相应的措施,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若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问题,这些努力还是不够的。因此,党和国家进一步加强对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视,并于2012年11月8日十报告中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中。报告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并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四个方面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全面论述。

二、生态文明建设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

所谓生态文明,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文明形态”。狭义的生态文明是指“文明发展的一个方面,即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它是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而言的”。而生态文明建设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即生态文明观念、生态文明制度和生态文明行为,制度和行为都是在观念的指导下进行的。因此,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做好的就是树立生态文明观。生态文明观属于意识观念范畴,这就对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提出了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遵循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的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是围绕一定时期党的中心任务展开的,目的是使人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主要方式是教育和影响。为了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思想政治教育应从教育和影响两个方式入手:

1.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最直接的方式

教育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是对“人类社会中大量的、独立而专门进行的关于知识、技能、道德等的灌输活动、传授活动、引导活动、构建活动、交往活动、对话活动等的泛称”。狭义的教育就是指学校教育,是学校组织的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的传授活动。这里所运用的只是教育的狭义概念。

教育的对象应主要集中于青少年学生。因为,青少年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正处于价值观念的形成时期,对新事物、新知识接受能力强,在这个时期对他们进行生态文明观教育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并且,青少年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用教育的方式使其树立生态文明观能够取得更高的效率。教育应主要囊括以下内容:

(1)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教育。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的,自然是人生存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人在发展过程中需要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对自然加以改造。但是,人对自然的改造不是盲目无节制的,而是要依据自然规律并采取科学的手段进行。这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才能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科学理论,具有指导意义,在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生态文明观教育中应作为核心内容。因此,在学校的“两课”课堂中,应凸显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教育。

(2)生态现状教育。当前,我国乃至全球都面临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然而,青少年学生在校园中生活且把所有都集中于课本学习上,以致于他们不能全面了解生态环境问题的程度和后果的严重性。因此,在课堂教育中应适时穿插时事,让学生们清楚最新的“数字”,这样能让他们树立忧患意识和生态危机意识,激发他们的环保意识。

(3)生态道德教育。高尚的道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由于不良思潮的涌入和家庭、学校教育缺失等原因,青少年学生的道德逐渐偏离轨道,他们意识不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是高尚的行为,也看不到污染环境、浪费资源是可耻的行为,这是当前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使他们认识到自身的生态主体地位,增强对生态环境行为的自律性,自觉履行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责任和义务。

(4)生态实践教育。理论的学习需要联合实践,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在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生态文明观的教育中应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例如参观污染区、清理污染物等,这样可以给青少年学生的心理造成强烈的冲击,激发其环保动力。

2.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持久、稳定的方式

全社会的人多而分散,且各个群体的特征不同,很难对其进行统一的教育,只能采取影响的方式。影响是以间接或无形的方式来作用或改变人的思想和行为,是一种抽象的教育方式,这种方式的结果持久性、稳定性比较强,同时,作用范围非常广泛。在影响的方式上,可以进行以下努力:

(1)营造健康的社会氛围。人具有社会属性,都是社会的人,其生存和发展时时刻刻都受社会氛围的影响,因此,营造健康的社会氛围对生态文明观的树立有很强的推动作用。应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微博等媒介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大力倡导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提倡生态文明思想行为,加强积极引导,同时杜绝不健康思想行为的传播。

(2)发挥典范的影响作用。典范的影响作用是巨大的,在生态文明观的教育中,要多发现环保典范,公开进行宣传表扬,并采取适当的奖励措施,这样会起到以一传十、以十传百的影响作用。同时,对反面案例要采取更加严厉的惩治措施,发挥“反面典范”的作用,以一儆百。

(3)鼓励学习西方成功经验。对于西方的思想行为要取其精华,去其槽粕。近年来,西方国家在治理生态环境方面有很大成效,提供了很多经验,应该加以借鉴,例如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在治理雾霾方面的经验,德国、日本、瑞典、法国等国在处理垃圾方面的做法,以及欧洲各国在生活细节方面的环保经验。应该大力倡导人们吸收这些成功的经验,以此督促自身的行为。

(3)大力倡导互相监督行动。已定政策法规只有在监督之下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人们的行为在别人的监督之下会格外加以收敛。互相监督不仅要在人与人之间倡导,更要在家庭与家庭、企业与企业、区域与区域之间进行,以便在互相监督之下实现共同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给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带来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这些发展却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当前生态环境问题得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被提上重要议程,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运用教育和影响两种方式帮助人们树立生态文明观,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

参考文献:

[1]王西涛.生态文明进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J].黑龙江史志,

2012,(3).

[2]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0.

[3]张正江.论教育的多重内涵[J].理论视野,2010,(4).

[4]宋锡辉.生态文明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5]郑士鹏,陈术文.生态文明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探赜[J].求实,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