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劳动教育评价研究

劳动教育评价研究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4-17 15:34:57

劳动教育评价研究

劳动教育评价研究例1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

1.研究性学习

“综合实践活动”更多的是通过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运用信息解决问题。把自己掌握的知识、经验运用于实践。充分地体现学生的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和初步的设计能力。这就需要通过更多的研究来完成。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时,教师的教学目标也指向学生的创新能力、问题意识、合作意识以及关注现实、关注人类发展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1)社区服务方面。学校可组织动员学生利用节假日开展社区服务活动。(2)社会实践方面。以学生集体活动为主要形式的军训和工农业生产劳动。

3.劳动与技术教育

对学生集体进行劳动观念和一般劳动技能教育,进行现代职业意识、职业技术的培养和择业指导。教学中要以培养学生学会生存、提高自理能力为目标。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学生发展的好处

1.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的成长创造了有利条件。青少年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丰富的想象力,愿意和同学进行合作交流,他们需要成就感。同时青少年通过几年来的学习已经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生活经验。特别是与“综合实践活动”息息相关的语文、数学、常识、生活与劳动等学科知识,为“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学生基本上能运用这些知识来自主学习、研究、创新。

2.培养各种能力,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丰富有趣的方式、途径,努力培养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科学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才能更好地适应今后的工作、生活。

3.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终身学习的愿望、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综合实践活动改变学生在教育中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把学生的探究发现、大胆质疑、调查研究、实验论证、合作交流、社会参与、社区服务以及劳动和技术教育等作为重要的发展性教学活动。

四、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需遵循的原则

1.正确处理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实践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教师要对学生的活动加以有效指导,创设学生发现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探究课题,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探究方式。在指导方式上倡导团体指导与协同教学。

2.恰当处理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生成性主题的关系。综合实践活动要集中体现学校的特色,学校应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纺筹规划。

3.整合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要打破学校、教室的框束,把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整合起来,把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融合起来。

4.以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四大指定领域。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大指定领域以融合的方式设计与实施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

五、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特征

1.评价着力于学生的内在情感、意志、态度的激发,着力于促进他们的发展。

2.评价主体多元化,使评价对象成为评价主体,重视评价对象自我反馈、自我调控、自我完善、自我认识的作用。

3.评价关注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因素。综合实践面对的是有丰富情感和个性的人,是情感、经验的交流、合作和碰撞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学生的认知、能力在动态变化和发展,而情感的交互作用更具有偶发性和动态性,恰恰这些动态生成因素对活动效果的影响更大。

如对于确定的主题,学生活动中的生成性可能大大超出教师的预想,甚至比教师预想的更多、更深刻、更丰富。这就要求教师及时把握和利用这些动态生成因素,给予恰如其份的引导和评价。

4.评价强调个性化和差异性评价。要求评价指标和标准是多元的、开放的和具有差异性的,对信息的收集应当是多样、全面和丰富的,对评价对象的价值判断应关注评价对象的差异性,有利于评价对象个性的发展。比如,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单纯评价活动的结果,而应关注活动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挖掘活动中的闪光点。根据美国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能理论,人的智能是多方面的,评价应因人而异。

六、评价模式

劳动教育评价研究例2

一、高质量就业的由来

(一)高质量就业提出的背景。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我国教育体制需要加快变革的步伐。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首先变革办学体制,逐步形成多种办学形式共同发展的教育新格局。为了培养更多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高等教育也从这一年起吹响了“扩招”的号角。但是,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化,产业结构也随之调整,而高校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不能很好地适应这些变化。因此,在大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影响下,我国人才市场上出现了“就业难”和“用工荒”的倒挂现象,于是大学生“结构性失业”问题越来越成为了一个关乎民生的问题。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2012年的十提出“更高质量的就业”,2017年的提出“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至此,由民间研究的“大学生就业质量”变成政府和民间共同关注的话题。(二)高质量就业的演进。一般来说,大学生就业质量通常受三个宏观因素制约:第一,经济发展模式;第二,就业政策;第三,高等教育发展规模。我国经济发展模式有两个主要阶段:计划经济阶段(1949~1992年)和市场经济阶段(1993年至今)。在计划经济阶段,高质量就业主要表现是从事“工作稳定、国有企业(或公办单位)”的体面工作,获得的主要依据在“文凭”;市场经济阶段,高质量就业的主要表现是获得“高薪酬”的“体面工作”,获得的主要依据开始从“文凭”转向“文凭+”。就业政策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最直接因素,有研究者梳理新中国成立后70多年来的就业政策,结果发现我国就业政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每个阶段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是有差异的。在经济发展模式和就业政策一定的前提下,高等教育发展规模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大学生的就业质量,毕竟大学生毕业数量影响着人才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迅猛,高校在校生逐年攀升。根据马丁·特罗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理论,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精英化阶段(高等教育毛入学率<15%)、大众化阶段(1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0%)。截至2019年,我国高等教育步入了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0%)。由于每个阶段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不同,所以各阶段高质量就业的表现和获得高质量工作的方式也有所不同。

二、高质量就业的内涵

(一)高质量就业的概念。考虑与本文相关度的强弱,在兼顾信度的基础上,重点关注现有关于大学生就业质量研究的效度、影响力等。通过研读文献发现:在国外,从劳动领域界定就业质量的说法有美、德、英、法等国通用的“劳动生活质量”、国际劳工组织(ILO)的“体面劳动”和欧盟(EU)的“工作质量”,I-LO(1998)在原“核心劳工标准”的基础上提出体面劳动,即“促进男女在自由、平等、安全和人格尊严条件下体面、生产性、可持续的工作机会”,该定义包含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两个方面,但是并没有明确指向受过高等教育这一特殊的劳动者;欧盟的“工作质量”就是在关注有薪就业的基础上更好的就业状态,它是一个相对、多维的概念。Schroeder、K.Fredric(2007)最早明确提出的“高质量就业”概念,即个人在其认为具有挑战性和满意感的工作综合环境中获得谋生所需工资的能力,高收入是却非唯一衡量标准。在国内,明确以高质量就业内涵为标题进行研究的有刘善堂等人的《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内涵与提升策略》和张小诗等人的《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基本内涵》。刘善堂从政府与社会的宏观层面、高校的中观层面以及大学生的微观层面分别解读了高质量就业的内涵,即公平的就业环境、合理的就业结构、良好的就业能力以及“三高一低”就业标准;张小诗等人认为,高质量就业就是在充分就业的基础上,大学生能够胜任工作岗位要求,具有较高的个人满意度,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能够与社会人才需求一致;其他的多是探讨高质量就业提升策略的同时论及高质量就业的内涵,如齐小萍(2009)、肖辉(2014)、路兵(2014)等。一般来说,衡量就业质量的高低,除了确定一个衡量标准外,更要寻找一个相对稳定、客观条件相当的参照物。否则,抛开这两点来谈高质量就业的内涵,难免有失偏颇。本文研究认为:关于高质量就业的参照物,选用同龄劳动力和同等劳动力,其中同龄劳动力就是同龄未受过高等教育的社会青年,同等劳动力是同学历、同学校层次毕业生;关于高质量就业的衡量依据,根据现有文献,我们选用相对客观的高等教育对比收益率作为主要的评判依据,就是大学生在经过三年(四年或者更长)时间获得本专科学历后就业一段时期后(根据实际情况,借鉴德雷福斯模型的职业阶段划分理论,由于大学毕业生与同龄(等)劳动力存在工作适应期的时间差,我们选择期限为毕业后的第四年)获得的工作收益与同龄(等)劳动力工作收益的比值。因此,高质量就业指的是大学生在充分就业的基础上与同龄(等)劳动力相比高等教育收益率大于1且满意度较高的就业形式。关于满意度这个主观性较强的概念,下文将做界定和细化。(二)高质量就业的特征1、充分就业。充分就业是除自愿性失业外的全员就业,一般用初次就业率高低衡量充分就业的程度,理论上讲,除自愿性失业或非抗拒突发性事件造成结构性失业外,大学生初次就业率应该为100%才能视为充分就业。根据惯例,在计算初次就业率时,升学和自主创业的毕业生也常被计入当年就业人数,核算结点为应届大学生毕业年份的8月31日。但是,三点事关大学生初次就业率的问题需要特别明确:第一,当年能够找到高于同龄劳动力社会平均工资(以下均简称社平工资)而选择待业的毕业生都视为自愿性失业人员,按就业人员计算初次就业率;第二,毕业当年选择升学的大学生,如果在获得更高学历后就业质量低于其获取第一学历时同学的,将扣除该生获得第一学历当年的初次就业率;第三,毕业年份选择自主创业的毕业生,如果特定周期收益不高于该周期社平工资的,也将扣除该生毕业年份中的初次就业率。根据《大学生就业报告》统计显示,大学生自主创业三年后未成功者放弃自主创业的达50%以上,因此特定周期以三年为限。2、动态性。高质量就业动态性就是指它并非是静止的问题,而是动态变化的。由于高等教育的隐性教育功能,大学生就业质量可能在隐性教育的推动下在毕业后的一段时间里明显提升,由于升学和自主创业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滞后性也会影响高质量就业变化。K.Fredric也认为“就业质量”具有阶梯性的双向流动性,在劳动力市场“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影响下,高、低质量就业可以相互转移。因此,高质量就业具有动态性。3、高满意度。高满意度是指大学生对其所从事职业的满意度较高,它是高质量就业的本质特征。满意度本身是一个主观性很强的概念,根据现有涉及大学生就业满意度研究的成果,我们将大学生满意度进行可衡量指标转化,这个可衡量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价值薪酬(单位劳动时间里取得的所有报酬)、泛专业对口率、发展空间、稳定性和工作环境等。

三、高质量就业的测评

(一)高质量就业的测评依据。根据实际情况,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期间,同龄社会青年已经工作,而且经过3~4年的工作,他们已经适应其本职工作,而作为刚刚踏入社会的应届毕业生来说仍然是一个职场小白,所以两者的待遇可能出现一些倒挂,所以我们研究后认为,应该向后推3年再来进行对比就业质量的高低。关于高质量就业的评判依据,据现有文献显示,国外学者多“用工作(生活)质量”和“体面”来衡量,国内学者多倾向用“满意度”来衡量,并且为了能够进行相对准确地测评,还设置了不少维度、指标。但是,这些测评不仅操作繁琐,而且这些测评多是动态的。因此,在阅读和研究大量文献后,综合教育收益和高等教育投资理论,我们希望用高等教育对比收益率来作为研究高质量就业的主要依据。(二)高质量就业的测评维度。高质量就业的测评维度就是衡量就业质量高低的评价层面。国外对高质量就业的评价多是从某国(或地区)全部劳动者或者某特殊(常为弱势)群体等宏观角度来进行的,而对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关注较少。在国内,有研究者从社会学视角提出高质量就业评价的10个方面,即人职匹配度、稳定性、报酬、劳动条件、晋升机会、社会保护、工作挑战、利益表达、决策空间和满意度等;有研究者从职业角度提出高质量就业评价的四个层面,即社会地位、工资水平、社会保障和发展空间等;有研究者从评价要素的前提下提出就业质量的四个评价维度,即聘用条件、工作环境、劳动关系和社会保障等。国内的研究虽然有很多研究者关注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但是在设置评价维度的时候并没有确定相对静止的参照物,而且很多研究高质量就业的评价维度有合并的成分。综上,我们以同龄(等)劳动力为参照系,从高等教育对比收益率角度出发,确定以价值薪酬、泛专业对口率、发展空间、稳定性和工作环境作为衡量高质量就业的测评维度。

主要参考文献:

[1]廖心文.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试论毛泽东、邓小平对我国经济体制的探索[J].党的文献,2008(06).

[2]谢秀军,陈跃.新中国70年就业政策的变迁[J].改革,2019(04).

[3]孟彬,钟新文,刘鸣禹.新中国成立70年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变迁[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03).

[4]史朝.高等教育发展的整体思路———评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理论[J].高等教育研究,1999(04).

[5]国福丽.国外劳动领域的质量探讨:就业质量的相关范畴[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9(01).

[6]国富丽.国外就业质量评价指标研究概述[J].中国劳工,2009(10).

[7]刘善堂,成娟.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内涵与提升策略[J].大学生就业,2014(01).

劳动教育评价研究例3

1 绩效考核理论的综述

绩效考核是一种正式的工作评估制度,它是通过系统的方法、原理来评定和测量员工在职务上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效果,员工绩效考核是通过“按照一定的标准采用科学的方法,检查和评定企业员工对职务所规定的职责的履行程度,以确定其工作业绩的有效管理方法”。

2 国内高校任课教师的考评研究简介

高等院校对任课教师绩效考核的难点在于对教学质量的考评,其考评的量化过程大体经过了由算术平均分到加权平均分及到现在的模糊综合评价。随着“模糊教学”的兴起,对教育质量评估的量化技术有了较迅速的发展。目前,对绩效的界定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认为绩效是结果。二是认为绩效是行为。三是不再认为绩效是对历史的反映,而是强调员工潜能与绩效的关系,关注员工素质,关注未来发展。绩效的界定背景不同,绩效适用的范围也会发生变化,在实际运用中,对绩效的理解可能是以上三种认识的一种,也可能是对各种绩效概念的综合平衡。

3 高校任课教师绩效考核的特点、形式及周期

3.1高校任课教师绩效特点

3.1.1教师职业对教师素质技能要求的特殊性

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和期望,必须经过教师的内化,再由教师运用一定的方式,把这些要求和期望传达给劳动对象。对教师素质、技能要求的特殊性据定了教师在思想、道德、学术、言行甚至衣着、仪表等方面要以身作则,为学生做出表率。

3.1.2教师劳动对象的复杂性导致教育过程的复杂

教师劳动的对象具有思想、感性、个性、能动性及独立性,因而教育过程具有复杂性。

3.1.3教师劳动时空限定性使劳动支出很难做出量化评定

教师的劳动时空弹性大、强度高、无限定劳作时间、无规定的教育区域,而且教师劳动产品有其他劳动产品无法比拟的社会价值和意义,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因而要求教师对自己的劳动产品要高度负责。

3.1.4教师劳动成果的后显性使其难以评价准确

教师施加给劳动对象的教育效果,具有明显的滞后性,教师不能立刻看到劳动成果,只有毕业生毕业后对社会所产生的效果,才能成为教师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主要评定标准,由社会实践来检验,这就隐藏了对教师绩效考核难以准确和公正的可能。

3.2高校任课教师绩效考核的考核周期

3.2.1高校教师绩效考核的形式

本文主要研究处于教学第一线的任课教师的评价,根据其职位特点可采用多角度进行考评,不能仅仅将其作为结果考核,要强调动态的过程管理,以评促建,提高教师队伍教学和建设水平,可以采用考核表格方式,将其考核内容列入考核表,最后依照预定的目标和要求进行评价。

3.2.2高校任课教师绩效考核的周期

对高校教师绩效考核可采用定期考核和不定期考核相结合的方针,考核的不同指标可采用选择不同的周期进行考核,年终汇总能做出教学效果的跟踪曲线,对教师的考核给予及时的反馈,达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目的。

4 高校任课教师绩效考核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高校任课教师进行绩效考核作为观念的引入由来已久,但是高校任课教师的业绩具有其特殊性。教师业绩的量化难度大,如何考核教师的授课质量,一直是困扰高校任课教师考评的一个难题。大多院校仅仅提出绩效考核这一观念,实际操作中也只是停留在工作量的计量上,以“计量”代替考评。这一难关的解决是高校真正实现分配改革的关键因素,否则,以工作量为基础的所谓改革和期望之间只会貌合神离。

5建立任课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高校任课教师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内设的若干评价指标,是围绕学校目标所能反映考核对象各方面情况的具体项目,这些项目具有实在独立的意义,即体现广度又反映深度,通过对各项目数量与质量的考核,映射到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中,才能表现出高校任课教师的相对水平与内在价值。

5.1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适用性原则,即符合高校教师职业特点的原则;针对性原则,即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以“工艺及应用技术”为培养特色,以“工程教育与工程训练相结合”为培养模式;实用性原则;独立性原则,即考核指标的互补原则;确定性原则,即每个评价指标的内涵与外延界定必须清晰;层次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即对高校任课教师的评价要尽可能全面、完整,指标体系应当力求全面、客观,能够反映评价对象的整体情况;适于循环反馈、动态管理的原则;激励性原则;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原则。

5.2绩效考核指标的确定

根据高校教师岗位职责急素质要求确定评价指标,建立高校任课教师绩效考核的递级层次结构。各个要素指标的确定,一般可采用一下两种方法:

其一,对被评价对象及其工作进行分析,包括分析被评价对象所从事的工作内容、性质、责任、环境以及完成这些工作所具备的条件和能力,使用这种方法的手段有:观察法、访谈法、测验法和亲身体验法等。

其二,采用“专家调查法”此处的“专家”是指被评价者的领导,理论研究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等,他们通过对很多指标要素进行统计归纳,从评价系统的结构、层次、功能等方面综合考察,并运用管理学、心理学、人才学等学科理论加以验证和论证,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补充,使其具有总体的完整性和均衡性,将评价工作建立在更加合理与科学的基础上。

6 总结

高校任课教师绩效考核的研究,其最终目的在于完善高校任课教师队伍建设和激励机制,但在考核方法的整合运用、指标体系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研究,在实践中加以总结完善。总之,要达到促进高校任课教师开发和利用的目的,要实现这方面的研究必须做到准确、及时、客观、可接受、可理解、目标一致性、激励性等各方面的要求。

参考文献

劳动教育评价研究例4

高校教师绩效评价是指“高校用来衡量和评鉴教师某一时段的工作表现和工作质量,协助教师成长的一个工程”,即对教师角色活动现实的(已经取得的)或潜在的(还未取得但有可能取得的)价值进行评价的活动[1]。在高校,对教师进行绩效评价的意义不仅仅是针对教师群体的评价,更是大学发展的风向标,评价标准起到了导向的作用,即评价标准中权重最高的内容也是学校的工作重心及发展方向。

高校教师的绩效评价是高等学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与办学特色追求,对学校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同时对教师个体发展以及大学素质的培养具有导向意义。因此明确高校教师绩效评价的目的,研究评价的内容和评价主体,考量评价的效果是高校教师绩效研究的关键问题也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 高校教师绩效评价的目的

高校办学的首要工作重心是教学和科研,这两大工作是高校为社会发展贡献价值的核心,想要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发展科学研究的关键在教师。教师的教学质量是决定学校教育质量的首要因素,而针对教师进行的绩效评价是保障教师投入教学、科研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措施。高校教师的绩效评价是把国家和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行为化、指标化、具体化、制定出尽可能科学合理的教师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者根据指标体系系统收集资料,对影响教师工作质量的各种行为因素进行价值判断和有效的控制,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因此,教师的绩效评价从评价内容到评价方式是都应仔细考量,既能顺应学校发展方向促进教师全面发展又能服务学生使学生最大化的得到培养,为社会发展提供有价值的服务。

2 高校教师绩效评价的内容

高校教师的工作主要由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部分组成,对教师进行绩效评价也离不开这三方面内容。只是高校教师的劳动有其特殊性,其主要劳动方式以个体脑力劳动为主,其劳动方式、过程、成果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对高校教师的绩效评价区别于其他劳动绩效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它需要有系统性、客观性、和实效性(实时的符合社会的需求)。

教学工作,教学活动简单理解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内容组成的。对教师在教学方面的绩效考评应从教师教学的数量、教学的质量、教学的成果以及德育教育几个方面来评价。教学数量是指教师在一段时间内完成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学时数,用来衡量教师教学工作的多少;教学质量,对高校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应该从学生的知识积累、能力的提升、学历的提高几个方面进行,另外在高等教育中我们培养大学生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并不只是应付各种的考试,因此在对高校教师的教学质量方面的评价还应该考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成果,学校对教师教学成果的评价主要来自于教师对自己课程的建设、编著图书、学生各级各类竞赛几个方面进行;德育教育,所谓“教书育人”中的“育人”就是指德育教育方面,高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是学生的“成人”过程中的一股重要力量,教师不只要给学生传授专业方面知识,还要对学生进行人格、品德等各方面的人性教育,要培养学生树立高尚的品格、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教学绩效应该是全方位、多维的,在评价过程中有些因素是很难量化的,评价有着模糊性属性。

科研工作,从事科学研究是高校教师另一项重要工作,科学研究是服务教学也是服务社会的一种重要手段。目前,由于高校面临各种评估、各种排名的影响,高校的科研任务也较重,同时因为科研成果更容易量化,高校更愿意在评价机制上更多的倾向科研成果, 这就导致了一些高校教师有重科研轻教学的工作态度,违背了科研促进教学的初衷。因此科学的教师绩效评价体系应平衡教师科研与教学的权重,让科学研究真正的服务于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科发展。

3 高校教师绩效评价的主体

3.1 学生的评价

学生是教师教学活动的直接信息接收者,由学生对教师进行评价是必要的。学生学习的质量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效果,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让教师的教学能够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学生直接参与教师教学个各个环节,对教师的教学有更直接、深刻的认识,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评价有一定的发言权,但是由于学生本身能力的局限性,他们不一定具有鉴别教师所传授知识的正确性、前沿性和思想深度的能力,因此对教师进行教学评价还应有其他评价主体。

3.2 同行专家的评价

同行专家主要由学校聘任的教学经验丰富的资深教授、学校老领导等组成。同行专家通常对教师教学活动特点、专业知识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能较为客观具体的对教师教学工作提出实用性的建议,帮助教师改进他们的教学工作[2]。由于同行专家并非教学的主体,他们只是针对教师教学活动的几次课对教师进行评价,有较大的偶然性,另外不同专家对教学的侧重点均有不同观点,因此评价也有一定的主观性,所以专家的评价可以作为学生评价的有益补充,各占权重。

3.3 教师自评

教师自评的主要目的在于让教师对自己教学过程做以总结反思。教师通过自我评价能够全方位的进行自我认知、反思,并扬长避短从而提升教师素养和提高教学水平。教师的自我评价还有利于培养教师自我意识和创新精神。

4 结语

高校教师的绩效评价是一项立体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有科学、系统的评价体系,也需要有灵活柔性的管理制度配合。总而言之,做好高校教师的绩效评价可以促进教师个体发展、提升教学质量、加速学校发展。

劳动教育评价研究例5

一、引言

大量的实证与理论研究都表明,早期家庭教育的对孩子成年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东西方文化背景下的研究结果都显示,父母的态度和行为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家庭教育作为独立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之外的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独立的体系和特点。许多国家都将其作为国家家庭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政策的支持来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随着独生子女数量的大幅度增加,家庭结构从原来的联合家庭更多被于三口之家的核心家庭模式所取代。尽管生长在更好的物质条件下,但从各种不时出现的80后、90后独生子女负面事件的报道中可以发现,我国家庭教育的质量并没有获得相应的提高,相关的研究和实践工作都较为缺乏。

目前国内在社会学领域研究主要有经济结构与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离异家庭、进城务工人员以及边疆少数民族的家庭教育问题等。在心理学领域主要有父子关系、父母教养方式等。虽然在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具体到应用仍有较大的差距。因此,有人提出应该通过制订家庭教育的评价指标体系来进一步推动家庭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欧美等国家从二战之后就开始对家庭教育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1987年在美国家庭关系的全国会议上,人们对家庭教育所涵盖的人际关系、家庭生活教育等10个方面的问题做了明确定义。国外有报道,对于父母行为的指导和系统性的培训可以有效改善家庭教育的质量,而为年轻父母提供指导性的手册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家庭教育中的行为。

在中国现代社会家庭中,母亲一般承担较多教育的子女义务,她们的家庭教育观念对孩子所接受的家庭教育方式产生了最为重要的影响。因此。了解中国当代文化背景下。中国母亲对于家庭教育的基本观念对于帮助明确家庭教育的内容,评估家庭教育的现状,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研究从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就当前中国母亲们在家庭教育的观念和态度进行了深入的实证研究,希望为人们在家庭教育领域的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依据。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研究对1990年以来,国内外关于家庭教育评价的文献进行检索和分析,选取具有评价意义的内容形成考察家庭教育观念的基本框架。通过对来自城市和农村24名家长的结构访谈,形成初步的评价指标内容。经专家筛选,合并了内容相近或相同的指标,去除了其中被认为难以理解和缺乏代表性的内容。之后,我们组织母亲们就指标内容是否合适以及有无缺漏进行4次,每组6人,共有24名母亲参加的焦点小组讨论,并跟进结果整理形成初步的家庭教育观念的调查问卷。初步发放400份(农村地区200份。城市地区200份)问卷给被试填写后回收,对获得的数据在SPSSI1.5社会学统计软件平台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去除其中统计学无意义的部分,形成标准问卷。最后,将形成的标准问卷再次发放500份(农村地区200份,城市地区20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为363份,有效率72.6%),回收后数据后在AMOS7.0的平台上运用结构方程对各二级指标进行建模,检验评价体系的结构效度,并根据各维度拟合指数的值,形成重要性排序。问卷所有项目采用对重要性评价的方法,以自陈式Likert五级量表评分的方式呈现。

三、结果与讨论

本研究共得出101条关于家庭教育观念的自评项目。采取聚类分析的方法,可分为:劳动技能教育、社会技能教育、道德与情操教育、文化修养教育、性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行为习惯教育和家庭教育方式,共计8个维度。对第二次问卷发放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结构方程建模,采用最大似然估计法,结果显示:结构测量方程模式中所有待估参数的t检验的绝对值均大于2.58(p

劳动教育评价研究例6

1.关于马克思的综合技术教育思想研究

宋仲夏分析了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的内在逻辑演变。马克思认为劳动是有技术参与的劳动,技术与劳动结合才得以存在,技术是体现人类本质力量的活动。[2]技术在揭示人类本质力量的同时改变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技术实现人对自然的能动作用,技术实践活动要合目的、合规律,人类才能最终与走向与自然的和谐。技术的异化导致人的片面化、社会发展的异化、人与人关系的异化。技术异化的克服仍然需要技术自身,技术的合理发展能够创造出丰富的生产生活资料,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基础,最终克服与扬弃技术异化现象。基于技术哲学思想,马克思结合社会的发展与教育现状提出了综合技术教育思想。程敬宝在《马克思综合技术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改革》中分析了综合技术教育思想的提出背景、主要目的以及主要内涵。他指出,马克思所提出的综合技术教育旨在使学生了解整个生产过程的基本原理特点,同时,使他们获得运用各种生产工具的基本技能。它既不同于学徒制的技术教育与单一的技术教育,也不同于普通教育的教育形式。综合技术教育反映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在本质要求。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综合教育作为实现途径。在劳动变换、职能更动和全面流动的生产实践与生产关系(即全面而自由地发生交际关系)的社会语境下,劳动者需要接受综合技术教育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进而创造美好生活。

2.关于杜威的职业教育思想研究

盛国荣在《杜威实用主义技术哲学思想之要义》一文中对杜威的技术哲学思想进行了总结:(1)技术是一种经验,是制造人工物的过程。有形的人造物与无形的人造物都属于工具的范畴,工具的意义只有在实践应用中,通过劳动者的劳动才能够被检验。[3](2)技术是一种人性解放的力量。他反对技术控制论与技术决定论,提倡技术的社会建构论。(3)技术活动同样存在着负面效应,通过民主手段来进行技术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杜威的实用主义技术哲学渗透在其职业教育的思想主张之中。徐平利指出,实用主义技术哲学赋予了劳动者及其劳动哲学的哲学意义。在杜威的思想中,职业教育不仅仅意味着模仿和训练,而是通过劳动等技术实践活动,获得人性解放的力量,找寻”相对真理”,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的目标是通过确立合目的、合规律的技术活动,进而创造美好的职业生活。职业教育的教学任务是给学生提供学习技术知识的实践环境,不能只对学生进行单一的技能训练,技术知识的学习必须与完整的工作过程联系起来,是一个持续不断的经验与理性相互交融,不断探究的过程,实现对于工作过程知识的“内在性控制”或“确定性把握”。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是教学、工作过程、评价和学生成长统一的过程。必须将教学与工作过程整合起来,实现评价的及时性和针对性,以此促进学生知识学习、技能提高、心智的成长。

(二)宏观影响探究:论述技术哲学对于职业教育研究的总体意义

技术哲学则是对现代技术的总体反思,这为理解技术进而读懂职业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支撑。梁卿则认为,职业的技术性决定了职业教育的技术性特点,而技术哲学则是对技术本质特点的深刻揭示,因此,技术哲学应该成为职业教育的哲学基础之一。马君明确指出了技术哲学与职业教育的共同的研究点,如“技术是什么的问题”“技能是什么的问题”等问题。高岩认为,技术哲学关于技术、技能等观点的阐释与分析,能够为职业教育中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提供重要的理念支持。他指出,当前我国技能人才培养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中背后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于技能与技能人才认识的偏差与落后。现代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其对于技能的要求发生很大改变,对于技能人才的培养必须紧跟时代的要求,因此,职业教育研究必须对技术哲学投以足够的关注。徐平利在《职业教育的历史逻辑和哲学基础》中分析了工程主义技术哲学、人文主义技术哲学以及实用主义技术哲学不同的研究旨趣,认为只有实用主义技术哲学才可以真正的成为职业教育的哲学基础。因为作为一种纲领性的哲学,实用主义技术哲学阐释了劳动等实践活动的哲学意义,拓宽了职业教育的意涵,表明它不仅仅是具有训练性的价值,更具有教育的意义。他指出,由于有实用主义技术哲学的理论支撑,职业教育可以得到更多的认同,“职业教育已经作为一种教育类型而与自由教育并驾齐驱,而且,在教育的本质意义上,职业教育与自由教育是一致的。”[5]

(三)内在联系分析:从技术哲学的具体问题出发探讨与职业教育的契合之处

技术哲学的核心问题包括技术本质、技术知识、技术价值、技术伦理等不同的领域。学者们的相关研究也从不同的侧面出发,探讨与分析了技术哲学与职业教育的内在联系。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分析职业教育的基本构成因素如教育、技术、职业、人等的彼此内在关联。如傅朝鼎在《论技术教育的实施》中指出“技术是内容,教育是形式,技术教育是技术继承(技术的横向传播)和技术传播的主要途径。技术教育是技术时代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现代教育的内在要求。”[6]李艺认为,教育与技术是一个双向建构的过程:技术进入教育意味着它就不在是单纯的手段而是蕴含教育意义的“教育的技术”。“一种发展成熟的教育的技术事实上已经进入教育过程的每个环节,贯穿于教育的各要素中。”[7]现代教育与技术不仅仅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对象,而是相互渗入的一体。王玲则认为,技术与职业教育存在价值互指,双方互为存在与发展的条件:一方面,从历史来看技术的发展依赖职业教育,从现实来看技术的发展需职业教育的价值导引;另一方面,技术是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深刻影响职业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左明章指出,技术与教育的影响是互动式的交融而非单一方向的制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体现在技术对教育目标、教学手段与方法、教学形态、教学过程及教学模式等确立的导向作用。教育对技术的作用体现在技术在进入教育的过程中,首先要遵循教育的发展规律,还要面临不同教育目标的选择,更重要的是还要经历一个被改造的过程。有学者则从技术认识论的角度,探讨对职业教育的积极影响。陈向阳在《技术哲学的认识论转向及其对技术教育的影响》中分析了技术认识论的内在意涵,认为技术认识论的研究将从三个方面对教育产生影响,即技术知识类型的确立将改变技术在教育中被忽略的地位,技术认识论的范畴的确立将带来教育内容的改变,技术认识模式研究为教学模式提供依据。

如果说以上研究,侧重的是从“技术性”的维度进行研究,那么还有些学者则关注到了技术哲学的另一研究维度———“人文性”研究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陈向阳的《试论高职院校中的技术伦理教育》一文通过对比国外技术院校技术伦理教育的开展情况,从三个方面指出开展伦理教育的必要性:“经济的迅速发展需要培养具有技术责任感的公民;职业技术教育自身本质回归的需要;培养完整的‘技术人’的需要。”[8]他认为,技术伦理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增进学生对技术相关伦理问题的理解,反思现代技术带来的诸多问题,确立技术应用应该对社会、自然负责的态度等。徐平利在《职业教育的历史逻辑和哲学基础》中考察职业教育的历史逻辑之后指出,职业教育过程凸显着“训练性”特征,但职业教育本应有的“教育性”特征却在现实的学校职业教育中被严重忽视。实践层面的原因在于,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学校顺应趋势片面看重技术训练;理论层面原因在于,职业教育研究还没找到可靠的哲学基础,理念的落后很难对不完满的现实状况有更多的指引作用。技术哲学对于技术的系统反思则可以为职业教育研究提供哲学理念支持。

二、反思与展望:已有研究评价和未来研究趋向

(一)在宏观理念上,从技术哲学视角诠释与反思职业教育的基本问题

已有研究主要集中于分析技术哲学与职业教育的联系方面,从技术哲学视角分析职业教育的基本问题是之前的研究未曾触及的领域。这些职业教育的基本问题指的是职业教育本体、认识论、价值等本源性问题,必须对它们从理念上予以阐明,才能使人们更好的理解职业教育理论和实践中所出现的其他问题。未来的研究将以技术哲学作为基本分析工具诠释与反思这些职业教育的基本问题,以使职业教育这些“隐而不显”但却极其重要的问题得以“敞亮”与“澄明”。从技术哲学视角反思职业教育的本体将涉及以下问题:从逻辑上看,职业教育的本体与本质的区别是什么?技术哲学视域中的职业教育的本体究竟是什么?在职业教育的历史发展中,能够探寻到的职业教育本体是如何呈现的?从技术认识论视角审视职业教育,主要探讨如下问题,技术认识论如何为化解职业教育的“合法化”危机提供理论支持?技术与科学、技术知识与科学知识到底有何区别,职业教育课程的内容选择应该如何平衡这两类知识?技术哲学家们提出的技术认识模式对于职业教育教学逻辑的启示是什么?从技术哲学视角探讨职业教育的价值,将立足于职业教育与自然、社会、文化等领域通过技术这一中介性要素所产生的紧密联系,未来的研究将深入分析在这种联系中职业教育所展现出特有的伦理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等内在和外在价值。

(二)在教育实践方面,深入探究技术哲学的研究成果对职业教育的现实影响

1.培养目标设立的影响研究

职业教育培养的不应是单面的工具人,而应该是全面发展的人。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确立可以从技术哲学的价值诉求中找到思想依据。技术哲学中关于技术本质、技术与科学、技术知识等的研究,提醒职业教育应在实践中正视技术知识的独立性、明晰技术自身的逻辑,改变传统的学科教育方式,凸显职教的“技术性”特点。技术哲学关于技术伦理的反思,能够引发职业院校对于技术伦理教育的重视,增强对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凸显职教的“人文性”内涵。未来的研究将在技术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职业教育目标确立方面做出更加深入的研究。

2.对课程内容选择和确立的影响研究

当下,职业教育界对于职业教育课程主要内容的选择与确立方面达成了基本共识,即反映工作过程的知识,以技术哲学的视角来看,可以称之为技术知识。而具体应该选择哪些知识作为课程的主要内容,决定于不同的工作类型,更依赖于对技术知识的深刻认识。未来的研究将对技术知识的基本特点、技术知识与科学知识的不同等问题做出更全面的研究,为职业教育课程主要内容的选择与确立提供理论依据。技术伦理也应该成为职业教育的基本内容。这方面的教育在我国各类职业教育院校中很少涉及,因此,职业学校学生的技术责任意识与技术伦理意识的培养现状令人堪忧。为了培养学生的技术伦理与技术责任意识,是应该选取具体的技术伦理内容渗透到日常的专业教学当中,还是单独的设置技术伦理课程,这些都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3.对教学过程的影响研究

当下的职业教育一般是按照先理论后实践的顺序来展开教学。它的背后逻辑是科学理论居于先在重要的地位,技术活动是科学理论的现实应用,掌握好基本的科学理论,技术活动就变得很容易了,但技术哲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简单。技术活动的逻辑不同于科学活动。技术活动指向现实目的,强调实践的重要性。科学活动则指向思维目的,重视理论推进。学科化的教学严格按照学科体系并遵循思维演绎来展开,注重前后教学的逻辑衔接。技术教育以现实的实践目的为指向,并不严格强调理论的深度,但重视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技术活动与科学活动不同的目的指向、不同的认知逻辑决定了二者必须依循不同的教学顺序、教学方式才会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未来的研究,将深入探讨一些技术认识模式的基本特征和过程,提出更加合理的、符合技术认识特点的教学过程。

劳动教育评价研究例7

2008年,《中小学学校管理》共全文转载论文(不含卷首语)229篇,分布在60种刊物上。其中,《中小学管理》、《教育发展研究》、《中国教育学刊》、《中国教育报》等15种报刊的转载量排在前7名,占转载论文总数的59.4%(见表1)。

2.作者情况统计

以转载论文第一作者统计,49.8%的论文作者来自高校(包括本、专科院校),26.2%来自中小学校,10.0%来自教育科研单位,3.9%来自政府机关,6.6%来自新闻出版部门,还有3.5%的作者单位不详。

热点

1.学校灾后重建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许多学校建筑物被毁坏,众多师生失去生命。此后,学校灾后重建问题开始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学校灾后重建包括校舍重建、教学重建和心理重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夺去人生命的是建筑物,而不是地震。因此,在校舍重建方面,研究者建议,提高学校建筑物的抗震标准,争取将学校建成公共避难场所(金磊,第12期),对参与学校建筑项目的个人、机构和组织的职责进行清晰的界定,制订一切计划、设计、规定和实施方案的过程都要透明;对参与学校建筑设计的专业人员的资质要提出明确要求;对学校建筑的设计、建造和维护要进行独立的评估;对受影响的地区、学校系统的类型和建筑作出清晰的界定(桑锦龙,第12期)。除了安全性不足外,教育性、生态性缺失也是我国学校建筑的突出问题。作为一个跨学科领域的研究,学校建筑研究在我国内地并未受到学界应有的关照,鲜有研究者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对学校建筑开展系统的研究。这一状况一方面导致我国的学校建筑理论研究缺乏应有的理论深度与广度,另一方面也正是理论研究的不足,导致我国现有看似繁荣的学校建筑实践,事实上隐蔽着众多的问题或缺陷。比如:学校被视为单一的教学场所,忽视了学生在娱乐、休闲、交流等方面的需求,新的教学方式和手段难以在这类空间中得到有效使用;学校建筑的规划与设计缺乏长期性、前瞻性、生态性考虑,大部分学校未将学校建筑融入学校品牌建设范围之内,缺乏支持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积淀(赵中建、邵兴江,第7期)。研究者建议,在学校建筑理念方面,可以借鉴台湾地区一二九灾后学校重建的经验。重建、整建、修复学校校舍时,不必也不应再制式地去复制传统学校建筑形式,而应以前瞻性的眼光,构思新教育理念下的新学习环境与新学校建筑。换言之,诸如教育改革诉求中之人本教育、开放教育、小班小校、终身学习、校园开放、绿色学校等新的教育思潮及观念,可在学校建筑规划设计时予以充分的考虑(吕钦文,第12期)。

在教学重建和心理重建方面,学校可以通过游戏合作等方式,把生命教育、死亡教育、灾害教育、爱国教育纳入学校教学中。学校、家庭和社会要形成合力,努力使孩子拥有安全感、自信心(高慧珠、沈小碚,第12期)。

2.校长领导力

校长领导力在实现学校改进的过程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但人们对校长领导力的内涵却存在多种理解。特质理论取向的领导力理论认为,校长领导力指的是校长的领导能力,最终决定校长领导力的是校长个人的品质和个性(陈爱,第3期)。这种观点对选拔校长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将视点局限于静态的能力分析,没有考虑环境因素,因而受到指责。权变理论取向的领导力理论认为,领导的有效性取决于领导者的风格与情境相适应的程度,因此强调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关系,Karen M.Dyer称之为关系领导力(第3期)。张东娇也持此观点,认为校长领导力指作为领导者的校长和追随者之间的人际关系和人际激励(第7期)。尽管权变理论关注环境与他人,但其更多地还是从如何更好地发挥领导者能力的角度去考虑这些因素的,就此而言,它与特质理论分享了一种相似的假设,它们都是一种“单子论”(许敏,第7期)。团体动力学取向的领导力理论关注学校领导团队整体动力的形成和构建团队工作模式,关注到良好的学校组织气候的营造与领导力有着密切的关系。校长如何挖掘和培养学校内其他人的领导力,如何成为“领导者的领导者”,是校长领导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张爽,第3期)。校长要转变角色,推行分布式领导,将权力和责任分散到学校组织的各个层次、各个部门中去,全体教职工享有平等的地位,拥有依法民主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共同担负着学校教育的责任(张新平,第8期)。

当前,我国的校长领导力研究重点强调校长的人格魅力,但从产生机制看,魅力型校长不具有持久性;从运行过程看,魅力型校长不具有系统性;从影响范围看,魅力型校长不具有继任性(史铭之,第4期)。因此,校长在学校管理中要构建科学民主的管理作风和管理制度,开启制度制订的对话程序,使领导力的运行得到充分的保障。一个真正的好校长对一所学校、对教育、对社会最好的贡献是把自己的光辉业绩、个人魅力转变成可操作的规章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的发展具有可持续性(褚宏启,第9期)。

3.校长研究学生

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在第二届中国中学校长大会上指出,新形势、新挑战、新任务要求教育家办教育,呼吁学校校长努力成为新时代的人民教育家。教育家校长与非教育家校长的重要区别在于,是否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工作至高无上的追求,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第5期)。而要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校长必须把研究学生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但是,当前的学校管理并未真正以学生为中心。一项针对学校办公会主题的调查显示,研究学生的主题只占19.8%(李希贵,第8期)。

校长直接管理教师,教师再去管理学生,这种科层序列的组织结构,使校长成为远离学生、忽视学生的人(李瑾瑜,第3期)。研究者建议,学校管理要回归教育原点――学生,寻求变革之道。校长研究学生的途径有很多,既可以通过听课、与学生交流等途径直接了解学生,也可以通过与教师、家长交流间接了解学生(张朝全,第3期)。众多名校长的成功经验表明,校长要引领学校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必须了解学生、研究学生。比如:孙双金校长把研究学生的成长规律作为自己最重要的工作任务(第1期),庞荣瑞校长不管经费、人事和学校的经常性工作,把主要精力放在听课、与学生对话、与教师交流等方面(第1期)。

4.教师管理

教师聘任

教师聘任包括受聘和解聘两部分,在我国的实践工作中,多重视对受聘的规范管理,忽略对解聘的规范管理,导致教师聘任制出现“头重脚轻”的不对称现象。

教师解聘制度的缺失,弱化了教师聘任制度的协调功能、保护教师自利功能以及化解冲突功能(李薇,第6期)。

教师法律身份的不明确,给教师解聘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带来很大困难。《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下简称《教师法》)颁布之前,我国教师的身份是国家干部。《教师法》颁布之后,教师身份由国家干部变为专业人员,教师与学校构成劳动关系,应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调整。但是,《劳动法》第2条规定,《劳动法》不适用公务员和比照公务员制度的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以及未与事业组织、社会团体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教师工资比照公务员,因此不适用《劳动法》(胡锋吉,第5期)。教师法律身份不明确,导致教师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存在诸多争议。有的研究者认为,应该将中小学教师身份与公务员联系在一起(胡锋吉,第5期),有的研究者认为,教师聘任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终止等都符合劳动合同的本质特征,因此应该将教师聘任纠纷纳入《劳动法》的调整范围(吴开华,第7期);有的研究者认为,专业技术人员的市场化自由竞争和聘任制不可能解决而只能加重我国教师资源地区差别过大的状况,因此,公立中小学教师的身份应该定位为国家公务员,受行政法调整。这样,即可以顺利推行教师定期交流制度,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师资不均衡问题。而民办学校教师、代课教师可以规定为政府雇员,主要依据《劳动法》规范学校与教师的劳动关系(薄建国,第1期)。

2008年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在劳动用工制度规定上有了一些重大突破。民办学校教师和公立学校编外教师与学校之间的劳动纠纷适用《劳动合同法》,公立学校在编教师有保留地适用该法。为此,学校在与教师签订劳动合同时,应该避免出现与《劳动合同法》相冲突的合同条款,比如约定高额的违约金。同时,约定的合同期限要合适,因为如果学校连续两次与教师签订劳动合同,那么学校今后将丧失解约的主动权,无论受聘者水平如何,学校均面临着被迫与其订立无固定期限合同的风险(雷思明,第7期)。

教师评价

我国教师评价目前总体上有奖惩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两种评价制度。尽管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大力提倡发展性教师评价,但是在实践中如何运用这种评价,目前还主要停留在理论论述层面,没有落实到操作层面。究其原因,杨多云认为,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实施存在种种制度,包括制度惯性的抵制、制度环境的不协调、制度成本的制约(第5期);申继亮、孙炳海认为,现行的发展性评价被置于奖惩性评价的对立面,没有将二者整合起来。因此,他们整合了教师胜任力评价、教师绩效评价和教师效能评价的契合之处,提出了教师评价的金字塔模型,为实现教师评价的奖惩与发展的整合提供了可能(第12期),刘兰英认为,评价目的、方式、标准过于单一,忽视了学校的多样性、学科的差异性、教师类型的多样性、教师所处专业发展阶段需求的独特性等特点,弱化了发展性评价的功能。因此,她提出建立区分性教师评价制度,即根据教师的专业需要建立一种适应教师个别差异的评价体系,尤其是要对那些处于不同水平和发展需求的教师开展有针对性的评价(第12期)。

5.学校文化

劳动教育评价研究例8

将来世界最重要的竞争将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也就是人才的竞争。在各阶段的教育当中,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内容和一大趋势,越来越多的国家已把劳动技术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纳入日常教学计划。我国为加强学生的劳动技术教育,在小学阶段、中学阶段分别设立了劳动技术课程。课程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正向素质教育转化,全面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注意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方针。可目前,社会对劳动技术课程的认识和客观实践需要还有一定差距,致使开设劳动技术课程不容乐观,有些学校迫于形势,简单开课应付上面检查,甚至有些教学设备、实验场地、劳技教育的经费乃至师资严重不足的学校根本没开这门课程。高等师范院校没有针对培养劳动技术教师的专业系科,从事这方面教学的大多是半路出家,因此我们有必要采取一定措施,切实加强劳动技术课程教学。

一、初中开展劳动技术教育的意义

中学阶段开展劳动技术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和劳动习惯,以及掌握一些生产技术知识和技能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劳动技术课的学习,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积累知识,而且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力,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

1.开展劳动技术教育能促进学生智慧的发展

在日常的劳技教学与实践中,能培养学生学习、钻研技术的兴趣,动脑、动手的习惯;在劳动的实践中能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的重要性,提高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积极性。比如开设园艺课程,可增强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兴趣;通过计算机课程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和英语知识的积极性。通过劳动技术课的学习可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灵巧双手,不难发现一般热爱劳动的学生都具有比较清晰的思维,究其原因是劳技实践过程中促使脑的思维和手的劳动相结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与劳动技术教育不能兼并的观点是十分错误的,脑教导手,手又发展和训练脑,手脑结合,学生的心灵手巧了,技能也得到了提高,学生越聪明,教学目标越容易实现。

2.能促进德育教育

一个人的世界观、道德品质及思想修养是在劳动中,人与人交往中形成的。在劳动中能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培养他们吃苦耐劳、艰苦朴素的美德,改变学生懒惰的习惯和轻视体力劳动的观念。通过劳技课的教学培养学生认真负责,团结合作,关心集体的优良品质,在实践活动中促使学生爱惜别人的劳动成果,养成爱护公众设施、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

3.能促进美育

在劳技课的实践活动中,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一些问题时,独立思考透过细节完成某些科学试验,将享受到劳动所带来的成功,劳动创造美的愉悦。学生动手制作劳技作品时都会要求作品的造型美,这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评美能力。

二、有效提高初中劳动技术课程教学质量的策略

1.转变观念摆正劳动技术课的位置

必须加深对劳动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切实把劳动技术教育摆到“德、智、体、美、劳、心”六育并举的位置上来,使劳动技术教育同培养适应经济建设的人才紧密结合起来。思想认识不从根本上改变,出路问题就无从谈起,家庭、社会、学校是对劳动技术教育的前提条件,我们必须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错误倾向,破除忽视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陈腐观念,把劳动技术课程提升到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高度进行认识。按照劳动技术课程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计划开足课时,真正把劳动技术课摆到应有的位置上;积极实施新课程改革,认真组织学生社会实践和生产劳动;根据年龄的特点,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开展劳动技术教育,逐步实现劳动技术教学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2.加强劳动技术课的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劳动技术课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建设一支专业齐全、数量充足、质量较高并相对稳定的劳动技术课教师队伍。学校应彻底改变那种临时拉夫的错误做法,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让部分具有相应专长的文化课教师改任劳技课,这是当前解决劳技课教师缺乏的主渠道。有条件的学校从师范院校毕业生直接选派,也可从大中专院校对口专业毕业生择优录用品学兼优者做课程教师,积极开展劳动技术课程教师的培养工作,甚至聘请农村的农业技术员或厂矿一些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为促进劳技课程的发展,各级教研室必须建立和健全劳动技术课的教学研究网络,配备专职的劳动技术课教研员,成立相应的教研组,定期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保证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建立劳动技术课教师的评价、考核及奖惩制度,甚至在职称评定时,可适当对劳动技术课教师实行倾斜政策,鼓励他们继续从事这项教学工作。

3.继续坚持劳动技术课与其他学科的渗透

初中劳动技术课与所开设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学科联系紧密,我们要积极寻找渗透点,扩大渗透面,让学生学到的学科知识运用到劳动实践中,真正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例如植物嫁接时为提高成活率,学生可利用生物中茎的结构知识进行分析,并得出形成层要对齐的结论;也可运用物理、化学中分子运动和溶液浓度的相关知识分析小麦施肥过多造成烧苗的原因;这些实践活动既可验证所学的知识,又能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用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结合的方式对课程进行综合评价

课程教学评价须以激励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为宗旨,把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既要关注他们在日常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又要关注学生学习操作的结果;既要关注学生日常学习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的进步与发展,又要关注学生对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心得与创新。初中劳动技术课必须贯彻发展性学习评价,把实践操作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新课程改革的大好环境下,坚决抛弃传统的只以纸笔考试作为评价标准的方法。

总之,在当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初中劳动技术课程教师来说,教学须始终围绕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好书上好课,才不会与当前日新月异的教育形势渐行渐远,切实增强劳动技术课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劳动教育评价研究例9

关键词:就业质量;女大学生;全口径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24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2)03008308

2010年全国妇联妇女发展部首次公开发表《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调查报告》,调查显示,被访女大学生平均投出9份简历才可能得到1次面试或笔试的机会,567%的被访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感到“女生机会更少”;919%的被访女大学生感到用人单位存在性别偏见;四成被访女大学生认为女生找工作比男生困难,理科类和硕士研究生最觉困难[1]。女大学生就业难成为无法回避的社会与市场问题,日益突出的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等问题,直接关系到她们平等生存发展的利益,关系到无数家庭的生活质量以及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研究背景及思路

女大学生就业难反映了劳动力市场存在性别歧视现象,其根源在于社会性别定位及厂商利润最大化动机行为的驱使。女性就业难也是世界性的问题,19世纪以来中外学者对该问题的研究未曾有过间断,学术界对性别差异的渊源追溯、性别歧视成因的分析以及性别歧视市场和社会影响的计量研究都做出了贡献。更有学者从社会学的角度切入,对性别歧视的传统、文化及习俗等成因深刻剖析,进一步拓宽了该问题的研究范围。

而关于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国外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由于教育水平相对较高的原因,对高校就业评价体系的应用取得了很多宝贵经验,并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功能体系。美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统计和评估通常是由政府专职部门、职业界(社会组织)和高等院校自身三者承担,其中社会组织和高等院校自身的调查统计相对较多。德国高校毕业生状况的统计和调查既自成体系又作为欧洲体系的一部分参与经济合作发展组织和教育信息欧洲委员会的统计和调查活动。参与调查的各国将毕业生统计信息综合起来加以分析,这种系统的、国际比较的分析方法使得单一国家的就业状况可以在更广的框架里得到认识和分析。国内学者王天营和马万民[2]设计了以高校办学硬件条件、高校办学软件条件、学生素质和社会评价为一级指标的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徐倩和孙海泉[3]依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对高职教育优质就业探讨的基础上,构建了5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柯羽[4]通过引入毕业生供需比、薪金水平和就业结构等5个一级指标和需求单位层次、自助创业率和就业地域等10个二级指标,构建了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秦建国[5]的评价指标包括大学生就业前的主客观前提指标、大学生就业岗位质量指标、大学生就业满意度指标和大学生就业宏观表现指标。王邦田[6]从毕业生、用人单位、高校和毕业生主管部门等层面考察设计了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史淑桃[7]构建了薪酬福利、劳动关系和个人发展3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并进行了实证分析。以上的研究考察的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因素都较少,而且女大学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关研究尚不多见。为了更加全面地考察女大学生就业质量多种而复杂的影响因素,本文尝试设计女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全口径评价指标体系,旨在为相关部门提供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二、女大学生就业质量全口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构建女大学生就业质量全口径评价指标体系, 是准确评价女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关键与前提。

本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以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为原则,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04年修正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1998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1996年)等法律为依据。指标建立的原则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

全面性和整体性相结合。指标体系的设计要能全面地反映女大学生就业运行和发展的基本态势,能反映出女大学生就业主要过程和主要层面的实际情况,以便开展全面的分析和综合评价。同时,各级指标的集合应该是完整地反映评价对象的整体目标,其中每一项指标与整体目标应具有一致性,以便评价能反映出女大学生就业的整体实际情况。第二,

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相结合。

中国一直采用“就业率”单一指标数据,导致获取相关评价指标数据较为困难。加上评价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在设计全口径评价指标体系时,很多因素很难量化,所以把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结合起来使用,并通过科学的手段把定性指标合理融入评价体系,力求能系统客观地反映女大学生就业的全貌。第三,

宏微指标相结合。

微观上,每个女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不同的。宏观上,女大学生就业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政府、社会和经济发展状况的制约。政府通过刺激经济增长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通过相关劳动立法提高劳动标准、规范企业行为,通过发展社会事业、提供优良的医疗保健服务提高人力资本的质量,这些都为女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高质量的女大学生就业又能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就业质量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5]。第四,

独立性和可操作性。

指标的相关性对系统评价结果会造成偏差,因此,构建的指标体系要有统一的分类基准,各项指标都有明晰的内涵,指标的外延互不交叉和重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同时,为了保证评价的有效实施,就必须使评价指标体系所使用的方法易于理解和操作,指标易于采集和具有很强的操作性[8]。

2指标体系建立的依据与设计

本文以国际劳工组织、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及国家统计局等权威机构典型观点的高频指标为基础,全面参考了国内外关于大学生就业、劳动力市场、国家就业政策和社会传统观念等的研究成果,以和谐社会为指导,构建了学校、市场、个人素质和意愿、家庭、政策和社会等6个二级准则的女大学生就业质量全口径评价指标体系。

以学校声望、就业服务能力建立学校评价指标体系;以劳动力供求平衡、劳动力市场自由度、和谐劳动关系建立市场评价指标体系;以基本生活保证、发展空间、职业能力建立个人意愿和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以家庭收入水平、知识水平和社会关系建立家庭评价指标体系;以供求平衡、信息完备和男女平等原则建立政策评价指标体系;以传统文化、风俗、社会性别定位和社会排斥建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

依据于此思路,针对女大学生就业质量,本文建立了6个一级、26个二级以及120个三级指标,形成了一个全口径评价体系,具体构建情况如下。

(1)学校评价指标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和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参考李金林等[9]、王天营和马万民[2]以及应望江和李泉英[10]高校指标体系的研究,构建了基本情况、硬件指标、软件指标和就业指导4个二级准则的学校评价指标。指标筛选也考虑到:第一,根据教育部等权威机构典型观点的高频原则筛选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生均宿舍面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和生均图书数等4个指标。第二,在李金林等的《构建高校就业质量科学评价体系的探索》中筛选办学层次、所属行业和地理位置3个指标。第三,在应望江和李泉英的《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及应用研究》、王天营和马万民的《高校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中筛选师生比、教管人员比、教学人员职称比、研究课题数、出版专著数、数、成果获奖数和重点学科数等8个指标。第四,在陶韶菁和王坤钟的《高校就业服务学生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实证研究》[11]中筛选出就业率、就业讲座、技能培训、就业咨询、信息数量、服务效率和学生对就业指导的满意度等7个指标。

综上,构建了包括基本情况、硬件指标、软件指标和就业指导等4个二级准则。三级准则中基本情况包括办学层次、所属行业和地理位置;硬件情况包括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生均宿舍面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和生均图书数;软件情况包括师生比、教管人员比、教学人员职称比、研究课题数、出版专著数、数、成果获奖数和重点学科数;就业指导包括就业率、就业讲座、技能培训、就业咨询、信息数量、服务效率和学生对就业指导的满意度,计22项学校正向评价指标。

(2)市场评价指标

在国际劳工组织劳动力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根据供需平衡、自由度、和谐劳动关系的原则构建了劳动力供给、劳动力需求、就业状况、失业状况、市场化程度和劳动关系等6个二级准则的市场评价指标。以劳动力供给、劳动力需求、就业状况和失业状况反映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平衡;以市场化程度反映市场自由度;以劳动合同签订率反映和谐劳动关系。

三级准则确立根据:第一,依据国际劳工组织等权威机构典型观点的高频原则筛选劳动力资源总量等7个指标。第二,在国家统计局的《劳动统计年鉴》中筛选劳动力需求景气指数等8个指标。第三,在张灿等的《中国劳动力市场化进程测度》[12]中筛选劳动力择业自由度等4个指标。第四,在秦建国的《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探析》[5]和史淑桃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态势实证研究》[7]中筛选劳动合同签订率等4个指标。

综上,构建了劳动力供给、劳动力需求、就业状况、失业状况、市场化程度和劳动关系6个二级准则,三级标准在劳动力供给方面选择劳动力资源总量和劳动力参与率;在劳动力需求方面选择劳动力需求景气指数和第一、二、三产业劳动需求;在就业状况方面选择就业人口总量、人口就业率、就业弹性、灵活就业率和人均周工作时间;在失业状况方面选择城镇登记失业人口总量、城镇登记失业率、平均失业持续期和长期失业率;在市场化程度方面选择劳动力择业自由度、用人单位用工自由度、劳动力流动自由度和劳动工资决定自由度;在劳动关系方面选择劳动合同签订率、工会参与率、劳动纠纷和劳动保护,计23项市场评价指标,其中,失业状况方面4个负向指标,其余19项为正向指标。

(3)个人意愿和素质评价指标

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加上女大学生的个人意愿构建了主观愿望、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5个二级准则的个人意愿和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以基本生活保证和发展空间反映个人意愿;以职业能力反映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三级准则确立根据:第一,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万远英的《大学生综合素质层次分析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数学模型》[13]、吴哲敏的《高校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模型》[14]和杨炼秋的《高职院校大学生综合素质层次分析评价模型》[15]中筛选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等23个指标。第二,从史淑桃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态势实证研究》[7]、王邦田的《基于集值统计法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权重的构建》[6]、黄建的《构建毕业生就业指标体系》[16]、徐倩和孙海泉的《高职教育优质就业评价指标体系初探》[3]中筛选出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等8个指标。

综上,根据以上原则构建了主观愿望、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5个二级准则,三级准则主观愿望方面包括工作环境、工作满意度、工作稳定性、薪酬福利水平、国内外著名企业、单位性质、兴趣与岗位适应和学习培训机会;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包括政治面貌、吃苦耐劳、诚实正直和责任心;科学文化素质方面包括学历、专业、学习成绩、外语水平和计算机水平;劳动技能素质方面包括人际交往能力、分析能力、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工作业绩和实习经历;身体心理素质方面包括个人形象、适应能力、自信、主动性和健康状况,计31项个人意愿和素质正向评价指标。

(4)家庭评价指标

家庭背景是一个内涵宽泛的概念,父母的职业、社会地位、经济收入、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口数量、结构、种族和民族等都是其组成部分。本文参考黄娟的《家庭背景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研究》[17],从家庭经济资本、家庭文化资本、家庭组织资本和家庭社会资本4个方面展开测量。家庭经济资本通过收入来源、家庭收入水平、关系亲密的亲戚朋友的财富状况来体现;家庭文化资本通过父母的文化程度、家庭藏书量来体现;家庭组织资本通过家庭中父母工作单位性质及职位来体现;家庭社会资本通过与家庭关系亲密的亲戚朋友的数量及与这些人一年内的互访频率来考察。以家庭收入水映家庭经济资本;以知识水映家庭文化资本;以社会关系反映家庭的组织和社会资本。

由此,建立了家庭经济资本、家庭文化资本、家庭组织资本和家庭社会资本4个二级准则,三级准则中家庭经济资本方面包括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家庭收入水平和亲戚朋友财富状况;家庭文化资本方面包括父亲文化程度、母亲文化程度和家庭藏书量;家庭组织资本方面包括父母所任最高职位、父母所在单位性质、亲戚朋友所在单位性质和亲戚朋友最高职位;家庭社会资本方面包括与家庭关系亲密的亲戚朋友的数量、与亲密的亲戚朋友互访的频率,计12项家庭正向评价指标。

(5)政策评价指标

根据希金斯《政府政策和青年就业》提供的分析框架,本文从需求、供给及供求匹配3个角度透视大学生就业的内在机制。从劳动力需求的角度看,工作岗位增长速度与高校毕业生数量增长速度呈不均衡发展,高校毕业生数量增长速度远高于就业岗位增长速度。从供给角度来看,核心问题在于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不足,社会快速发展对技术知识的需求总是快于高校毕业生能力素质的提高。从就业结构上,既存在大学生不愿意从事的大量工作岗位,也存在着因大学生能力不足而无法从事的职业。从供求匹配角度上看,市场信息的不对称与就业服务的滞后会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出现困难,改善就业服务是关键[18]。同时,在大学生就业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女大学生就业难,男女享有平等的就业权利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以供求平衡原则反映就业的供给和需求政策;以信息完备原则反映就业匹配政策;以男女平等、同工同酬反映男女平等政策。指标筛选亦考虑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权威机构典型观点的高频原则筛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16个指标,以及联合国、国家法律法规、和谐社会指标体系中筛选平等就业机会等3个指标。

综上,建立了需求促进政策、供给政策、供求匹配政策和男女平等政策等4个二级准则。三级准则需求促进政策方面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公务员招考政策、社区工作者、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西部支援和创业扶持政策;供给政策方面包括高校经费、调整高校培养目标、调整高校培养方案和学生职业潜能的开发;供需匹配政策方面包括市场导向政策、就业指导服务政策、人才市场和培训机构;男女平等政策方面包括平等就业机会、平等升迁机会和同工同酬,计19项正向政策评价指标。

(6)社会评价指标

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形成的重男轻女传统风俗,社会对男女有着不同的角色期待和双重标准, 女性在劳动就业问题上并没有真正拥有与男性平等的地位和均等的机会。同时也普遍存在以学历、社会关系、实践经验和生理条件等为门槛的社会排斥现象。据此构建了传统文化、风俗、社会性别定位和社会排斥为准则的社会评价指标体系。以消除歧视原则来反映社会传统文化、风俗、社会性别定位和社会排斥。指标筛选同时考虑到:第一,根据权威机构典型观点的高频原则筛选重男轻女和男尊女卑等5个指标。第二,从腾智源和黄可的《论女大学生就业社会排挤问题》[19]、陈雁的《女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辨析》[20]以及李丹和宫照军的《大学生就业中社会排斥的表现和对策》[21]中筛选地域排斥和专业排斥等8个指标。

综上,构建了传统文化风俗、社会性别定位和社会排斥3个二级准则。三级准则传统文化风俗方面包括重男轻女和男尊女卑;社会性别定位方面包括男强女弱、男主外女主内和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社会排斥方面包括地域排斥、民族排斥、排斥、种族排斥、年龄排斥、实践经验排斥、生理条件排斥和社会网络排斥,计13项社会负向评价指标。

全口径评价体系的建立有助于分析与评价女大学生就业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认识和维护劳动力市场的公正性。但是,仅有评价指标体系还欠缺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需要来自实际调查数据的佐证。在指标体系的框架下,以调研数据为依据的统计与分析,可以进一步更准确地检验与认识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从而为解决该问题提供经验研究的依据。

三、基于调查数据的实证检验

1数据处理

数据来源于笔者组织的一项全国范围内的大调研,该项调研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成因及相关政策研究》项目(10BJY032)的支持下,针对2010届应届毕业生,在北京、上海、重庆、天津及全国17省份22个城市、63所大学、24个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进行了“2010年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共计发放大学生问卷6 220份,回收5 671份,有效问卷为5 576份,回收率为9117%,有效率为9832%。

对问卷结果进行处理需要对指标进行正向指标打分和负向指标打分。

正向指标是指数值越大表明状况越好的指标。设xij为第i个评价地区第j个指标的隶属度,vij为第i个评价地区第j个指标的值,m为被评价地区的个数。根据正向指标的标准化公式[22],则

xij=vij-min1≤i≤m(vij)max1≤i≤m(vij)-min1≤i≤m(vij)。

负向指标是指数值越小表明状况越好的指标。负向指标的标准化公式为

xij=max1≤i≤m(vij)-vijmax1≤i≤m(vij)-min1≤i≤m(vij)。

本次问卷设计了性别、专业、学校知名度和工作能力等30个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调查对象根据自己的判断选择“很有影响”、“有影响”、“说不清楚”、“基本没有影响”和“完全没有影响”。根据正向打分,本文把选择“很有影响”的赋值4,把选择“有影响”的赋值3,把选择“说不清楚”的赋值2,把选择“基本没有影响”的赋值1,把选择“完全没有影响”的赋值0。在5 576份有效问卷中,调查对象为男生的有2 878份,调查对象为女生的有2 698份。利用SPSS软件,分别得出调查对象为男、女大学生的30个指标的统计性描述,并以均值的降序排列,如表1所示。

根据表1可以得知:

第一,男生组和女生组中“工作能力”、“院校知名度”、“人际关系”、“实习经历”和“社会实践经验”等指标都排在前列,说明工作能力、院校知名度、人际关系、实习经历和社会实践经验等对男、女大学生的就业质量都具有较大影响。

第二,男生组“性别”的均值为27589,居第22位;而女生组“性别”的均值为29568,居第18位。可以看出,性别对女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大于对男生就业质量的影响,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就业市场中存在着性别歧视。

第三,男生组“技能的掌握”的均值为32033,“求职技巧”的均值为30906;而女生组“技能的掌握”均值为33755,“求职技巧”的均值为32482。说明在目前女大学生就业难的情况下,技能的掌握和求职技巧对女大学生找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第四,男生组 “长相”的均值为23406,女生组 “长相”的均值为25787。可以看出,长相对女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大于对男生就业质量的影响。

2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指标权重分析

本文构建了学校、市场、个人素质和意愿、家庭、政策和社会6个二级准则、共计120个指标的女大学生就业质量全口径评价指标体系。在用统计方法研究多变量问题时,变量太多会增加分析问题的复杂性。由于每个指标项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所研究问题的某些信息,并且指标之间彼此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的可能性较大,因而所得的统计数据反映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会有重叠。因此,本文在进行定量分析的过程中,筛选每一类别中信息含量(权重)最大的一个指标,以这一指标来反映整个类别。

第一,把性别、专业、学校知名度和工作能力等30个影响大学生就业指标的总体权重设为1,令每一指标的权重(系数)等于该指标的均值除以30个指标的均值之和(如表2所示)。第二,把这30个指标按照本文构建的全口径评价指标体系分别归类到学校、市场、个人意愿和素质、家庭、政策和社会6个二级准则中,并保留每一准则中信息含量最大(即表2中系数最大)的一个指标。第三,把6个二级准则的总体权重设为1,则每一准则的权重等于该准则的系数除以6个准则的系数之和(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6个二级准则中,影响女大学生就业质量高低的准则依次为个人素质和意愿、学校、社会、市场、政策和家庭,权重分别为01872、01771、01743、01648、01537和01429。

四、结论与对策

本文以国际劳工组织、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及国家统计局等权威机构典型观点的高频指标为基础,全面参考了国内外关于大学生就业质量、劳动力市场、国家就业政策和社会传统观念等的研究成果,以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为指导,构建了学校、市场、个人素质和意愿、家庭、政策和社会等6个二级准则、共计120个指标的女大学生就业质量全口径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实地调查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如下结论:第一,

影响女大学生就业质量高低的二级准则依次为个人素质和意愿、学校、社会、市场、政策和家庭。第二,

个人素质和意愿是影响影响女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最重要因素,特别是工作能力、人际关系、技能的掌握、实习经历和所学专业。 第三,

学校尤其是学校知名度在女大学生就业中起着重要作用。第四,

性别、技能的掌握、求职技巧和长相对女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大于对男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第五,社会传统观念对女大学生就业质量有负面作用。

第六,家庭因素同样影响女大学生就业质量,但影响系数较个人素质和意愿、学校、市场等要小。

根据大量翔实的调查数据得出的以上结论,本文给出如下建议:第一,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是关键。

根据调查数据的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工作能力、人际关系、实习经历、社会实践经验、技能的掌握、虚心好学和吃苦进取等因素对女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居于前列,这些因素之间也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虚心好学、吃苦进取是提高女大学生的工作能力、技能掌握水平的前提;实习经历是提高其工作能力、搞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渠道。因此,女大学生要好学进取,在保证学习成绩的前提下,努力寻找实习机会,增加自己的实践经验,提高工作能力,与周围人和睦相处,搞好人际关系。

第二,健全高校就业服务能力是保证。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和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根据数据统计得知,高校的知名度对女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排在第三位,也是最重要的外在条件。因此,高校要提升自己的软硬件水平,打造自己的知名度。比如,学校应重视第二课堂的建设,锻炼和提升女大学生人际交往、组织协调等素质,建立实习基地,为女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增加女大学生的实践经验;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与辅导,全面系统地传授职业生涯的知识和技能,帮助女大学生认识自我,有效地整合与运用相关知识与经验,合理地规划、设计未来,从而顺利地获取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质量。

第三,保障平等的就业环境是基础。

传统观念的更新是改善目前中国女大学生就业环境的一个重要前提。对性别刻板印象的改造将是一个困难和漫长的过程, 因为它与传统习俗和文化联系在一起, 并以制度化或非制度化的形式存在。需要长期地坚持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女性、 重视女性发展、 自觉执行男女平等政策的环境, 摈弃落后文化传统对女性的不利影响, 改善女大学生不利的就业环境。

同时,虽然在多部法律中规定男女平等就业, 但是缺乏可操作性, 更没有具体的责任承担规定。应尽快颁布禁止就业性别歧视的专门法律, 对包括性别歧视概念、类型、判断标准和抗辩事由等事项做出明确规定, 并规定对相应的违法行为应追究的法律责任,切实构建男女平等的就业环境。

参考文献:

[1]李海秀解读中国女性生活现况,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突出 [DB/OL]光明日报网络版,lifegmwcn/2010-11/09/content_1374360htm,2010-11-09

[2]王天营,马万民高校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J]江苏统计,2003,(8):9-10

[3]徐倩,孙海泉高职教育优质就业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6,(2):23-25

[4]柯羽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J] 中国高教研究,2007,(7):82-84

[5]秦建国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探析 [J]改革与战略,2007,(1):150-153

[6]王邦田基于集值统计法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权重的构建 [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3):30-32

[7]史淑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态势实证研究 [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8,(4):102-105

[8]宋继勋,李扬,南峰 实用型高校就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J] 教育与职业,2010,(9):47-48

[9]李金林,应伟清,吴巨慧构建高校就业质量科学评价体系的探索[J]现代教育科学,2005,(2):60-62

[10]应望江,李泉英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及应用研究[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2):45-48

[11]陶韶菁,王坤钟高校就业服务学生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实证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09,(10):122-125

[12]张灿,谢思全,董利中国劳动力市场化进程测度[J]经济改革与发展,1998,(5):13-16

[13]万远英大学生综合素质层次分析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数学模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12):191-193

[14]吴哲敏高校毕业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模型[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6,(7):146-148

[15]杨炼秋高职院校大学生综合素质层次分析评价模型[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8,(11):98-102

[16]黄建构建毕业生就业指标体系[J]中国统计,2005,(1):50

[17]黄娟家庭背景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18]杨歌舞 就业政策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研究 [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9]腾智源,黄可论女大学生就业社会排挤问题[J]硅谷,2010,(1):215-161

[20]陈雁女大学生就业中的“性别歧视”辨析[J]思想・理论・教育,2004,(1):62-65

[21]李丹,宫照军大学生就业中社会排斥的表现和对策[J]中国冶金教育,2009,(6):72-74

[22]何勇 灰色多层次综合评判模型及应用 [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3,(4):72-76

[23]Becker,G SThe Econoics of Discrimination [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7

[24]Phelps,ES The Statistical Theory of Racism and Sexism [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2,(7):659-661

[25]张抗私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研究述评 [J]经济学动态,2005,(1):108-112

[26]王静中国劳动力市场监测指标体系的构建[J]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0,(1):29-39

How Does Gender Influence Employment Quality?

――Empirical Study of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n Female Graduates’ Employment

Zhang Kang-si Ying Shuai

(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Dalian 116025,China)

劳动教育评价研究例10

中图分类号:G40-059.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8-0153-02

公共选修课是高校人才培养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高校基于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而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此类课程的开设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增强高校公共选修课教学的实效性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问题。原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在从事学校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提出了许多有关教育、教学的理念,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并且极具特色。在新形势下,再度审视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对当前高校公选课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

1.关于“知识”与“思维”

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苏霍姆林斯基将知识定义为“既是目的,也是手段”。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知识是精神生活的因素,能够被“运用”的知识才可称之为知识,知识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是因为它具备了“生命力”,这也是学习的“决定性条件”。苏霍姆林斯基还认为,这些决定性条件得以实现的关键在于学生的“思维”,即学生的“脑力劳动”。在教学过程中,应激发学生的求知愿望,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他们能够主动感受知识,而非机械性地识记知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知识的主宰者,并顺利地获取新的知识。

2.关于实践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书中不断地提到“劳动”的意义,他的学生就是在“创造性劳动的气氛中生活的”。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劳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尤其重要,它“发展了智慧,教会了学生合乎逻辑地思考,使学生能够深入到那些不能够直接被观察到的某些事实和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中去”。在劳动中,学生对遇到的问题进行思考,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和比对,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知识,再对其进行归纳概括,形成自己的思想,真正掌握所学的知识。笔者认为,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理论体现了实践教学的理念。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书中提到,参加“劳动”的学生能从中找到自己喜爱的事情,对该类型“劳动”的兴趣会变得愈发浓厚,形成了一种智力与“劳动”相互促进的发展模式,这便是我们常说的“践用所知,以践促学”的过程。

3.关于教书育人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的关于教育学生的基本理念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分析学生的学情,尊重差异。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为每一个学生创设不同的条件,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二是注重学生的感受,维护学生的自尊。他强调教师应该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入手,在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中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与学习热情。三是正确进行定位,谨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认为,学生的学习愿望是学习得以进行下去的先决条件。

对于教师,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了以下建议:首先,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而不应是知识的“灌输者”;其次,教师应注重提升自身的素养,努力使自己成为“教育过程的艺术家和诗人”;再次,作为教师不应“把评价当做一项独立的事情从教学过程中分离出来”,而应将评价作为一种促进学生积极思维的刺激物,一个体验快乐学习的载体。

二、高校公选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1.公选课两极分化现象严重

目前,各高校的公选课普遍存在着两极分化的现象。应用类课程以及比较轻松易学的课程,格外受学生的青睐,主要是因为这一类型的选修课可以弥补学生在专业知识方面存在的不足;而一些理论性较强的文化课则备受冷落,主要原因在于该类课程既难懂,又难为自己加分,因而选择该类课的学生相对较少。

2.公选课教学重理论讲授轻实践环节

高校公选课的教学内容会紧随社会发展而改变,具有极强的现实性和实践性。在公选课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只注重从理论的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缺少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环节,致使课程的完整性被弱化了。

3.公选课教学质量良莠不一

与必修课相比,公选课总是更有吸引力。除了学生个人的喜好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选修课教师比较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并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帮助学生在公选课上学到自己想学的东西。但也有个别教师,因为高校对公选课的要求不如必修课那样严格,对于公选课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因而备课不够充分,上课不够投入,对课堂纪律要求不够严格,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进度的安排上存在较大的随意性,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学生得到的收益不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4.公选课考核手段单一

一些公选课虽然课型新颖,内容丰富,但最后大多以论文或调研报告的形式对课程进行评定考核。如此单一的评价方式,不仅无法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也因为没有相应的考核标准,使不认真学习的学生有了可乘之机。考核论文可以从网上下载,小组调研报告变成了单人调研报告,学习的真实效果不得而知。

三、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对高校公选课教学的启示

1.积极探索实践教学模式

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苏霍姆林斯基强调,在教学中应该将学生视为学习和实践的主体,让学生参与适合的“劳动”,激活其大脑中“特殊的、最积极的、最富创造性的区域”。实践教学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是一个“践用所知,以践促学”的过程,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从而进一步加深大学生对公选课的知识性和科学性的认识,增强公选课教学的实效性。

借鉴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公选课教学应打破传统的理论灌输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一种体验式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带着任务去思考,探究相关知识的原理和规律性,如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等。应设置和模拟特定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体验和感受,最后由学生进行归纳和总结,并现身说法。还可由教师和学生各自设置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生也可以用形势政策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向教师发问,促进教师进行换位思考,并辅之以小型辩论赛和讨论会等形式,从而实现师生间的双向互动。可把小组讨论、课堂答疑、讨论会、辩论赛、观看教学录像、启发诱导、教师导读、微博互动等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大胆进行实践创新,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与反馈,提高公选课教学的效果。

2.建立以评促学的评价体系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习能够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与快乐。高校公选课应改变过去那种过于注重“分数”的评价方式,建立以评促学的评价体系。从评价的目的上看,要将评价作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和关怀;从评价的手段上看,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动态的描述,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评价标准上看,要能体现出多维度、多侧面和个性化的特点。

笔者认为,公选课的考核形式要因课程而异,应尽量避免采用单一的期末一锤定音的考试方式,应将平时的口试、测验、作业以及期末的论文或笔试等成绩综合起来对学生进行考核。一方面,应给予学生一个公正的评价,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制约那些投机学习者;另一方面,可以培育教师的职业精神,提高公选课的教学质量。教师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学生也是最好的教育和熏陶。

3.树立师生互动的教学观念

教师如果不能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换位思考,就难以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的脑力劳动是教师脑力劳动的一面镜子,在教师备课的时候,教科书无论如何不能作为知识的唯一来源,真正能驾驭教学过程的高手,是利用学生的眼光来读教科书的。”

苏霍姆林斯基建议教师要善于参与到学生所从事的脑力活动和体力活动中去。公选课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课时少,在授课的内容和方式上,要求教师要做到精益求精。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教师要等到上课结束后才去了解学生哪里懂了,哪里不懂,那么他的工作就是盲目的、低效的”。因此,教师应通过观察、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根据学生的反应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另外,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是社会生活的写照,是我们教书育人最鲜活的素材。因此,高校教师要加强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研究,并将研究和观察的结果应用于教学设计或课堂教学之中,增强公选课教学的针对性。

4.形成反思研究的教学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没有个人的思考,没有对自己的劳动寻根究底的研究精神,那么其所做的任何改进教学法的工作都是不可思议的。”他还认为,“就其本来的基础来说,教师的劳动是一种真正的创造性劳动,它是很接近于科学研究的”。因此,公选课老师一方面要在不断的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反思的基础上,形成适合自身和学生实际的教学理念和风格。另一方面,公选课教师在课上,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与学生共同探讨、研究、解析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促使其进行研究性学习;在课下,应从学生那里寻找研究课题,获取研究的动力,并对研究成果进行验证,以科研促教学质量的提高。相对于其他课程而言,学生对选修课的信息需求量会更大,这对选修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但要经常对自身的教育实践活动进行反思,还要积极发挥自身的专业性和创造性潜能,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唐书敏.“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方法的创新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2).

[2]勇素华,蔡亚平.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实效性的调查与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2).

[3]魏宝刚,刘理.从公共选修课考试方式探析高校教学问题[J].中国高教研究,2006(5).

[4]闫炳文.高教公选课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2).

[5]巩茹敏.研究性教学: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

[6]崔晓慧.浅析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及其在职业学校教学中的价值[J].职教探索,2010(1).

劳动教育评价研究例11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为基本目标,以操作性学习为基本特征的教育。打造探索富有生命活力机智的教学课堂,实施有效教学,让劳技课堂闪烁教学机智的活力之花,是构建多元、人本、开放、智慧课堂的有效手段之一。劳技课堂是千变万花、流动发展的。劳技教师应及时抓住课堂的发展与变化,为学生创设“海阔天空,天高任鸟飞”的广阔时空,为实现劳技课的教学目标,培养积累和展现自己的教学智慧。在教育实施中,只有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把教科书上的知识激活,实现书本知识与人类生活的沟通,给课堂以“生活”的活水,把无声的“劳技文本”演绎成鲜活的“生活文本”,让学生在课堂上享受精彩纷呈的生活劳技,才能生成智慧,促进发展,提升劳技的价值。在此,我联系自己的教育实践谈点肤浅的认识。

一、实践创造,徜徉在“美”的成果中

劳动不仅创造了一个丰富的物质世界,更创造了一个美的精神世界。而劳技课堂正是教师将劳技学习和美育融为一体、相得益彰的舞台,它是以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目标,并从中受到美的启迪和熏陶,感受到劳动的价值和创造之美的教育形式。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造就时代所需的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

(一)水果之美

劳技课应该成为师生发现美的课。艺术大师罗丹讲过:“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劳动中孕育着美。”作为劳技课教师,首先应该是美的发现者、展示者,并在教学过程中想方设法地将流动的美迁移给学生,让学生产生美的共鸣,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从而激发劳技学习和实践创新的欲望,达到相得益彰的育人效果。如,在四年级下册《水果拼盘》一课中,我先让自己课前制作的几盘水果“闪亮登场”,在色、香、味、美的攻势下,学生发出惊奇的欢呼:“太棒了!老师,让我们尝一尝吧!”“太漂亮了!您是怎么做的?”我马上引导:“只要大家开动脑筋,仔细观察和思考,你们会拼出比老师更好、更让人垂涎欲滴的水果盘!”学生马上分小组围上来仔细观察、记录、分享。学生动手创作的积极性一下被调动起来……最后,当学生将亲手制作的一盆盆漂亮美味的水果盘端到前面展示时,我看到了他们兴奋的小脸像一个个红苹果。

(二)废物之美

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名言:“儿童的智慧出在他的手指尖上。”劳动技术教育正是这样一门课程,提倡并强调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体验、学会操作,在交流中获得知识、把握技能,在实践中成长,提高见识,使学生成为爱劳动、会动手、有创新的新世纪人才。

日常生活中处处有着劳动实践的机会。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和社会经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要将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有机地联系起来,组织一系列活动,例如,我们在各个年级中开展了“变废为宝――用自己的双手美化家园”活动。鼓励学生把收集到的生活中的废旧物品,通过自己动手变成工艺品来美化家庭和教室,这一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有的学生用废弃易拉罐、电池等做成了电动模船;有的学生用牙膏盒、药盒子、鞋盒子做成了漂亮的宫灯;有的用可乐瓶做成了火箭。还有的学生用自制的拉花和窗花装扮元旦、六一等节日教室的布置……这一活动激起学生在生活中去发现、去创造的热情,也提高了他们对美的鉴赏力、感受力。

二、独立思考,挖掘潜在的创造力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渠道,好的课堂教学能创建学生自主活动的课堂,让学生树立创造意识,培养创造精神,发展创造性思维,掌握创造性发现,从而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能力。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是学生发展创造性思维的基础。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有质疑才会探索,经过探索才会有所创造。只有发现问题,才能激发解决问题的欲望。在劳动技术课堂教学中,如果单纯地让学生机械地模仿、操作,课堂气氛就会枯燥乏味,从而会使学生感到烦躁、厌倦、劳累。教师应运用多样的学习方式,创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劳动环境,使学生的劳动感情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前几天,我们教室做大扫除,简单分工后,学生各尽其职,大家忙得热火朝天。可没过多久,有人发现去清洗拖把的同学“一去不复返”了。女同学开始叽叽喳喳,准是那些男同学偷懒。有人便自告奋勇去“打探军情”。过了好一会儿,清洗拖把的学生才上气不接下气地跑回来说:“老师,不是我们偷懒,是门卫爷爷在浇花草,占着水龙头。”有一学生就说了,“用自来水浇花,多浪费啊!”接着就有学生反驳说:“那么我们用自来水清洗拖把不也是一种浪费吗?”有的学生又马上插嘴说:“可以让我们先浸洗拖把,再用浸洗过的水浇花!”有学生又说,“那么脏的水浇花能行吗?”看到学生争得面红耳赤,我暗暗欣喜孩子们能想到水资源重复利用,这是多好的教育机会!“学生先别争,清洗拖把没错,浇花草也应该。同学们,你们想想看,怎样节约用水才实际。”“是呀!”学生异口同声。今天,我们就在这清洗拖把用过的水、浇花草用过的水等这些生活废水再利用上做文章!可问题是校园里的生活废水到底有多少?适合不适合浇花草?怎么收集?怎么利用?这些困难可要靠大家来解决了!大家欣喜若狂。决定分成三个探究小组,每个组承担一个问题,分工协作,在下节劳技课中我们来讨论、归纳、总结。于是学生分头准备。有的上网查资料、寻案例,有的咨询环保部门、参观污水处理厂,有的寻求老师帮忙、实地测量、勘查数据……经过几天的忙碌,我班的“校园生活废水再利用”小组便汇集了好多资料,准备在校园内推广利用呢!

三、利用校材,让学生自由探究生活

面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三无”的现状,我们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本着“问题就是资源”的基本思想,引导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让每个学生自由探究生活。

我们的校园就是一种丰富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以“校园植物探秘”为主题,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起初,我们只是针对一些表面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例如,校园里有多少种植物,每种植物的数量是多少,它们有哪些生活习性,它们的年龄有多大、身高是多少等。在研究的基础上,学生为每一种植物做名片、建档案。那段时间里,校园的每个角落都会出现孩子们忙碌的身影……研究成果可谓精彩纷呈。随着校园植物研究的开展,有很多学生提出了“让植物走进教室,建立生态教室”的想法,于是我结合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中每人种凤仙花的活动。不久一盘盘凤仙花摆放在教室的每一个角落。此外,我还要求他们写好观察记录,从凤仙花破土而出的第一天,就组织学生测量凤仙花每天生长的高度,记录凤仙花每天的变化。比一比,谁种的凤仙花生长得快,想一想,凤仙花的生长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系。在和凤仙花植物一起成长的过程中,孩子们尽情地享受着研究的乐趣,并不断产生新的问题,凤仙花是夜间生长得快还是白天生长得快?相同植物的生长与土质有没有关系?音乐对植物的生长有影响吗?凤仙花呼出二氧化碳吗?等等。没想到一个简单的活动会激发学生如此强烈的问题灵感,而这些来源于学生内心世界的有趣的问题就成了我们进一步开展研究的资源。

四、课堂评介,评价形式因材化

(一)教师评价

1.语言评价

语言评价主要体现在平时的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适当地给予口头上的评价。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的教师习惯泛用“很好”“很棒”等笼统的评价语言,这是无法达到实质性评价效果的。教师的评价应以激励、引导为主,而且评价要有针对性,要有明确的指向,才能起到真正评价的效果。比如,“××同学做得真投入!”――这是针对学习态度的评价;“这两位同学配合默契,他们一定是好好商量过!”――这是针对协作能力的评价;“xx同学不但自己做得好,还能帮助其他同学呢!”――这是针对行为品质的评价;“××同学的想法就是和其他人不一样,他的做法总是别具一格!”――这是针对创新能力的评价;“××同学的桌子收拾得真干净!”――这是针对行为习惯的评价等。

在运用语言评价的过程中,教师适时适当地采用一些欣赏性、激励性的话语,真挚地体现出教师对学生成功的赞赏和对过失的宽容,这样的评价才能使学生放松、愉快地学习,大胆地实践,找到自信。

2.实物评价

实物评价就是教师给学生一些小小的实物奖赏。要知道,在我们大人眼中微不足道的小五星、小红花、笑脸印章,对孩子们来说都是极大的赞赏。因此,当学生有闪光点出来时,教师千万别吝啬给孩子们一个小小的奖赏,要知道一个小小的奖品就能使其感受到成功的自豪和喜悦。

(二)学生评价

1.自我评价

自我肯定:让学生说说自己有哪些优点,优在哪里,课堂中自己有哪些好的表现,还有哪些不足,准备如何去完善。

2.学生互评

互相评价:学生完成作品后,小组同伴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引导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别人的长处,夸夸你的同伴,然后指出不足之处,鼓励互相探讨技法,讨论如何进一步完善作品等,然后再寻找最喜欢的作品:同学间相互赠送礼品、爱心,相互鼓励,并把同学送的“爱心”保存到自己的档案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