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公园景观设计的意义

公园景观设计的意义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4-04-19 10:19:13

公园景观设计的意义

公园景观设计的意义例1

2后现代主义景观

2.1后现代主义定义

后现代主义是指在反现代主义的过程中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发展于70年代,成熟于80年代的一股设计思潮。普通意义上说后现代主义设计指的是在现代主义国际主义设计上大量利用历史、装饰、动机进行折衷主义式的装饰的一种设计风格。

后现代主义在景观设计领域主要表现为对传统的理解,对场所的重视以及对历史文脉的继承。当然它对文脉的继承并不是对传统景观元素的简单复现,而是利用现代造景手法采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对传统进行阐述。

在对于场所历史和场所精神的表达和演绎手法上,主要是以后现代叙事文脉主义和隐喻主义为代表。

2.2后现代叙事文脉主义景观与后现代隐喻主义景观

2.2.1后现代叙事主义

后现代叙事主义景观是后现代主义景观的流派之一,主要是指通过保护、恢复、更新和对话等方法,赋予历史遗迹景观新的意义并构成叙事的基本事件的一种设计倾向。另外,后现代叙事主义景观延续和发展景观基地的历史文化并保持时间上的连续性、或者使新景观和它周围的环境、地理等特征保持空间的连续性。

2.2.2后现代隐喻主义景观

后现代隐喻主义景观是后现代主义景观的重要流派之一,主要是指为了反映景观的历史文化和特定的内涵,通过引用一定的符号或形式,以隐喻的形式赋予景观的意义,从而创造有意义的内容和形式。

根据后现代隐喻主义景观隐喻的方法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四种类型。

第一种是形式暗示内容,但所用的形式必须为大众所熟悉的,是约定俗成的,如十字架暗示着耶稣,一串佛珠暗示着空灵的境界等。后现代主义符号学景观中,文丘里的弗兰克林纪念馆,巴黎大西洋花园等都属于这一种类型。

第二种是引用历史文化片段,并加以变形或更改位置,改变材料,改变组合,也即所谓的引经据典的隐喻主义。这类隐喻用了符号学的方法,使原来的传统语言和时间能再次复活,使新空间与老空间有一种视觉关联性,就象文学上引用古典成语和典故一样。古代的原有功能在今天已基本消亡,但在新空间中重新采用古空间的形式或结构片段,会使人意会到历史文明的继承性。日本筑波文化中心广场、雅各布.贾维茨广场、市场公园等。

第三种以特定的地理、气候和环境景观等特征为基础,在此基础上进行抽象和组合来传达环境、文化的意义。如自由广场、加州情景园、威廉姆斯广场、联邦法院广场、潘兴广场等,属于这种类型。

第四种用装饰的来隐喻,即利用装饰构件、图案、雕刻、色彩来隐喻景观的意义等。如日美历史广场,就把许多的日本的诗词和事件背景的图像刻在石头上来传达意义。

3上海近现代公园的发展

3.1城市公园的产生

上海开埠前,尽管在上海有多处的私家园林以及寺观园林,但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园却是没有的。公园这个概念是真正从西方引进的一个产品,这也是园林受外来影响最深的一个类型。

伴随着侵略者的枪炮一起到来的,是1868年在黄浦江岸建成的第一座西式公园“公共花园”(即黄浦公园)。在此之后,英法租界等又相继建成了虹口游乐场(今鲁迅公园),顾家宅公园(今复兴公园),极司非尔公园(今中山公园)。至1927年,两处租界先后共建造了14个公园。然而这些公园除了苏州河畔的一个小公园外,其他公园都不对中国国民开放。清末民初,上海地方政府开始在其直辖区辟建公园。青浦县将曲水园改作公园开放,宝山县则利用相邻的小宅院改为城西公园。

3.2上海现代公园的后现代影响

纵观上海近现代城市园林风格主要受三个方面影响,包括租界时期欧洲风格园林形式,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思想和西方现代园林设计理念。

其中随着20世纪90年代后期,上海开始掀起新一轮绿地建设浪潮,大量的境外公司介入以及大量的西方思想被引进中国,后现代设计手法和理念被逐渐带入到公园设计之中。后现代语汇中的“现代与传统的对话,场所精神与文脉,对意义的探索,自然的精神”等,不仅在外资事务所中,在本土事务所中也逐渐成为耳熟能详的设计语言。

4上海90年代后的公园绿地中的后现代隐喻主义与文脉主义表达

延中绿地

2001年对外开放。作为市中心的绿肺。对于历史与文化的主要关注点在于将具有上海20世纪30年代的石库门建筑予以保留利用,其中有中共二大会址、《中国青年》旧址、平民女校旧址等;

太平桥绿地

2001年建成。保留石库门建筑的一处墙面上,用黑漆刷着“嵩山打字誊写社”的字样,也被完好的保存下来。

凯桥绿地

2001年建成。该绿地设计中位于凯旋路次入口的有一片红色墙阵,其中有一面以“梦”为标题的纪念墙。在墙面上,勾勒出动迁基地的平面轮廓,还镶嵌着29块绿色的动迁房门牌。

除了上面所说的明显的纪念性雕塑之外,利用环境心理学中的综合性感知理论,凯桥绿地在不经意处也用了隐晦的手法从各个感官唤起人们对过去的回忆。比如全地通篇使用色彩泛旧的砖墙,木制顶棚,木制地板等。位于下沉广场西侧的弧形廊道,采用了半边砖墙围合,木地板铺地,这是个很好的感官记忆体系。所用地板是陈旧的木地板,它和鞋跟的弹性触感以及发出的回声,完全和曾经住过的老房子的地板一模一样。对于拥有相同经历的人们,这一区域是个怀旧的好地方。

华山绿地

2001年底建成开放的华山绿地,以她自然野趣、朴素宜人的城市森林风光吸引着人们的视线,为上海市民演绎了一曲城市森林的优美乐章。在绿地北部,为保住原有的几株大水杉,设计时将水杉地势保持原来的标高,竭力保护“历史的见证者”一一水杉。同时,在大水杉周边新种水杉、池杉、墨西哥落羽杉、中山杉等,组合成“杉杉相映”的杉林景区。林间的卵石健身步道为老年人带来健康的乐趣。

华山绿地在地坪、园路处理上,体现古朴、素雅、自然的原则。除了在中部广场铺设部分花岗岩地坪外,多为具“上海特色的台阶路”、青石板路、卵石路和板岩路等。

徐家汇公园,

建成于2002年。亮点在于保留72年历史的大中华橡胶厂的烟囱,修缮时还增加了光电设施和基座浮雕墙等。二期工程中则保留了原中国唱片厂具有法式风情的小别墅。保留了作为民族工业象征的烟囱,体现了绿地的场所精神此外,采用微缩形式,象征上海地图。公园湖设计成黄浦江形状,架设了“徐浦”、“卢浦”、“南浦”、“杨浦”4座“大桥”,并在湖面第一个弯道处设计了豫园景观。

古城公园

2002年建成。沿景观轴展开上海昨天与今天的对话。一条沿下沉式广场至丹凤台的弧形坡道逐步上升,似乎在探索历史的轨迹,述说着“城墙的故事”。沿人民路为大片草坪和蜿蜒曲折的小溪,让人联想到老城厢的护城河,形成了蕴藏着特殊历史人文内涵的城市景致。以新形式和手段再现了城墙和护城河的过去。南部保留了一处动迁的民宅的局部,真实记录了建设绿地前,这里是老城厢的大片危房的历史。并在森林包围中保留历史建筑钱业会馆,作为对历史遗迹的致敬。丹凤台为全园的最高点,也曾是当年上海制高点的历史遗址,如今让游客再次体验到站在当时丹凤楼位置上的感受,从不同的角度来感受上海历史文化的价值。

不夜城绿地

建成于2002年。以“开闸扬波”为主题,正是为了体现这一理念,通过展现闸北历史文化发展的浮雕墙和开闸扬波的雕塑水景,回顾、展望闸北区的过去和未来,并体现了闸北区人民奋发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面貌。100多米长的反映闸北区历史文化发展脉络和展望未来的景观文化墙与6m宽的人行道组成一条极富特色的文化景观长廊。

四川路绿地

2002年建成。绿地的西北角,仿建了一处石库门遗迹,并和观演小广场结合在一起,取名“三新里旧址”,不仅让人体会里弄生活,而且为市民开展文娱活动提供了新的场所。

上海延虹绿地

建成于2003年。体现虹桥路历史文化风貌是绿地规划的主题,在绿地分区规划上,专设“虹桥史话”主题景区。为了将虹桥路百年历史变迁和建筑文化特色浓缩于绿地内,以大枫杨树为主体,周边设历史沧桑景观墙,墙体以厚实的黑色花岗石构筑,墙面上镶嵌表现虹桥路发展历程的现代金属丝网照片,大小不等,布局活泼。照片选取了百年虹桥路老照片,当时的地图、具有代表性的老花园别墅、虹桥开发区新貌、宋庆龄陵园及雕像等,向市民和游人展示虹桥路100年来的历史变迁。

梦清园

2003-2004年上海市重点工程之一。在总体规划上以水体的净化再生为主题,把景观轴线和历史轴线用“活”水的主题串联起来,为整个生态休闲公园赋予园林的外观、利普的实质和文化的内涵。项目设计构思特别注重珍惜过去,立足现代与面向未来的动态历史观,重视旧产业景观在改造项目中的运用。在分析国内外成功滨水历史产业区改造案例的基础上,确立了动态而完善的产业建筑改造利用原则,即不同于以往的大拆大建或全盘被动保护,而是针对老建筑的不同保护级别,分别做出全盘保护和局部保留的灵活处理,并根据科普和景观的要求赋予它们新的功能及相应的细部形式。改造后的产业建筑将成为室内展示中心、临水景观平台、啤酒沙龙等,而3个建筑围合的院落空间将用折线形的溪涧勾勒出昔日场地的轮廓,隐喻文脉主题,并充分考虑建筑艺术风格、结构特质、功能等与城市、环境景观的有机协调。

滨江森林公园

2007年底开放的滨江森林公园属于郊野公园性质,其前身为苗圃。设计构思在公园的道路框架上既体现“自然”的内涵又保留苗圃原有的主要道路(石板路及旁边的水杉林)。对石板路的保留也是重塑场地记忆的方式。

5分析与结论

分析查询上海已经开放建成的141座公园,从20世纪90年代后建成或改建过得公园中可以找到以上一些蕴含着后现代主义文脉主义和隐喻主义表达的公园绿地设计。从上述绿地公园的建成时间来看,都是2000年以后建成开放的作品,查询上世纪90年代建成的公园园林设计还依然处于中国传统园林的影响或者以功能为主的设计理念导向下,尚未涉及到后现代主义的因子。

公园景观设计的意义例2

对于任何一个景观来说,其在设计过程中都必须要遵守生态学依据,如果违反生态学依据,无论景观设计得多美,都只能昙花一现,根本毫无价值。对于休闲农业园的景观设计来说,保证景观的生态学依据是基本条件。在进行休闲农业园区景观设计时,要按照景观生态学原理,在保证与休闲农业园格调保持一致的基础上,从功能性、结构性、景观性3方面来进行景观设计,通过对农业生态园区的突出性表现,来提升休闲农业园区的整体生态,因地制宜地增加绿色廊道等,能够补偿休闲农业园区的生态景观,将景观的生态补偿性发挥出来。

1.2景观安全格局依据

对于农业生态景观设计来说,景观的安全格局非常重要,是保证整个景观生态状态的基本措施。在进行景观设计时,景观的安全格局越合理,那么对抗外界干扰的抵抗力越强,扰后的恢复能力也越强,这对于保持景观格局状态,维护休闲农业园区的生态环境意义重大。根据休闲农业园区的服务特点分析,景观安全格局主要表现在生态环境的面积、数目及其相互之间规划关系上,要保证其能够与观光人口的社会安全水平相一致,进而保证农业生产过程位置在安全水平状态上。在景观安全格局设计方面,可以通过景观表达的多样性、破碎度、聚集度以及景观分维数来对景观安全格局进行衡量,以保证休闲农业园区发展的可持续性。

2郑州市周边休闲农业园区景观设计典范———中牟•国家农业公园

中牟•国家农业公园是郑州市周边休闲农业园区景观设计的典型代表。从地理环境角度分析,中牟•国家农业公园的三面环水是典型的休闲农业园区环境。中牟•国家农业公园总占地面积469hm2,规划建设6大服务功能区,分别为农业种植示范园、优质水产养殖示范区、农业文化创意园、花卉高新科技示范园、精品果蔬示范园、综合管理服务区。为了能够更好地突出中牟•国家农业公园的特点,在对其进行景观设计时,采取了“一分六”的景观设计模式。所谓“一分六”的景观设计模式,就是将整个中牟•国家农业公园看作是“一”,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充分考虑到整个园区的整体性,以“一体式”规划来进行景观设计。“六”则是6大服务功能区,由于6大服务功能区各有特点,所以在进行景观设计时,要将各个服务区的特点、优势突出地表现出来,以达到对6大服务功能区的最好诠释。以“农业文化创意园”为例,该园区进驻了多家农业文化创意企业。在进行该区景观设计时,农业文化自然而然地就成为了景观设计的主体,以农业文化、巨型果蔬样品以及趣味果蔬成为了该园的主要设计风格。中牟•国家农业公园农业文化创意园当中的一角,以农业文化为主的景观设计遍布了整个园区。这种景观设计风格不仅突出了本园区的特点,还能够以具有趣味性的景观设计来供观光者赏玩,这不仅契合了农业园区景观设计的生态学依据,更符合了农业园区景观设计的美学依据,带给观光者农业生态美感享受。其以“番茄迷宫”为代表的区域性划分的生态安全格局,更突出了各农业产业的特点,所以说,中牟•国家农业公园的景观设计对于郑州市周边休闲农业园区乃至整个国内农业园区景观设计都具有代表 性典范意义。

公园景观设计的意义例3

中图分类号:S34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我国湿地类型多、绝对数量大、分布广、区域差异显著、生物多样性丰富,各地的自然和人文气候的差异造就各地的特色,这些或明显或隐匿的特征,正是景观设计师对城市湿地公园景观的设计的灵感之一,很大的程度上,我们要创造场所,它的最终效果也就是使得周边的环境特征有了它的存在的意义。在现实条件下,城市湿地公园的设计和施工应该是运用现代技术,创造出与本土文化相适应的园林空间,使人们该场所游玩时连带出各种细腻感受,通过自我意识唤起各种记忆(包括人文地理及文化背景),让人们在行为中自然的导出对传统地域文化的思绪,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1湿地公园文脉塑造的原则

湿地公园文脉塑造的原则是对湿地进行景观生态规划的依据,是方法论上的指导观念。从原则出发,便把握住了景观格局的总体发展趋势,只有坚持一定的原则,才能使湿地公园建设保留城市的文脉体现地域特征。

1.1保留再现原则

保留再现是指对城市湿地公园范围内具有特殊自然环境或重要历史文化意义的地段予以保留或恢复重建,以再现当地的地域传统风貌特色。尊重场所原有的特色和文化自然,保留有特殊意义的人文景观,增强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有机结合,保留历史遗迹,增加景观多样性。

1.2有机更新原则

有机更新是是指把传统、地域园林的基本结构和形式保持下来,加以强化处理,突出特色,删除琐碎的细节。基于这种原则下的创作理念是指对待传统不是简单的复活,而是将传统与时代有机的结合起来,赋予传统新的时代精神,这样既能延续其生命,发展地域特色,又能创造并挖掘出新的地域文化内涵。该原则的特点是在保存和恢复传统湿地公园的地域特色风貌前提下使用现代技术,材料,手法及语汇对其景观空间形象和结构进行有机更新,通过“加法”与“减法”的设计,对原有形式和场地进行改变或修饰,使湿地公园形成连续和整体的景观系统,并赋予其有特色的文化性质,使其符合美学及行为模式,以达到观赏与实用的目的。

1.3突破创新原则

这种突破创新原则的设计理念是从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出发,追求园林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协调与融合,强调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创造,亦即“形式上的当代借”,使湿地公园景观既含有地域的某些特征,又要保持与其的距离,表现出创造性。从发掘地域自然、人文和社会等方面的特色中吸取精华,在现代地域园林的创作中加以发扬,发展。这样既发展了传统与地方园林特色,形成了新得地域特色,具有现代的功能和内容,适应了现代生活的需要,符合现代审美,体现了新的时代精神。

2湿地公园文脉塑造的层面

根据湿地公园文化形态和文脉塑造的原则,从以下两个层面上进行分析:

·显性层面。即将当地的传统的,有地域特色的文化符号附着在城市湿地公园园林景观上,通过其造型、彩、设置位置、体量、材料、构建方式等表现出来。这种设计的层面因其具有可视性,所以可以更好更直观的体现当地的人文历史、传统手工技术、地方材料的使用等。

·隐性层面。即为营造非物质的文化载体,包括人的空间行为、情感要素、心理动态等。从某种意义来说,城市湿地公园园林景观是人们情感、美感、心理等精神上的物化表现,由于其服务对象的公共性和使用的长期性,必然对公众的视觉有强制作用,使公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园林所传达的精神上的熏陶,具有一定的教化功能。在很大程度上,一个的城市园林水平就代表了一个城市公众的审美水平。故在此层面上的研究具有相当深远的意义和作用。

湿地公园文脉塑造的策略

湿地公园文脉的塑造是对一个具体场地的诠释的过程,任何场地都“沐浴”在一定的背景之中,对场地的理解要从场地的地域特色开始,从地域自然环境入手,考察地理环境、气候、具体的地形和自然景观要素等,这些是形成地域特色的物质基础,也是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的现实基础;传承地域优秀文化,并结合时代要求加予开拓和创新,重塑具有现代性与时代感的本土园林文化;积极利用地方优秀的传统技术经验和乡土材料,并结合现代先进技术和新型材料来实现设计思想,同时注意借鉴传统园林的优秀成果,创造具有典型地域特色的湿地公园。

4 湿地公园文脉塑造的实践方法一以成都市龙华路湿地公园规划设计为例

4. 1项目概况

龙华路湿地公园位于成都市龙泉驿区龙华路吉利汽车厂对面,规划设计绿地总面积约2万平方米,龙华路湿地公园背靠龙泉山脉沿线风光秀美、天生丽质等一大批各具特色的独特景观资源。

4. 2龙华路湿地公园文脉塑造的理念

4.2. 1自然美

提炼下诸湖的特色自然资源——山、水、草、土、渔、风、木,将它们作为景观元素,用于塑造湿地公园的地域特色;同时以这些景观元素为主题,打造湿地公园各景区的景观特色。

4.2. 2保留肌理

保护和利用规划区的自然肌理和村落肌理,体现龙华路湿地公园的特有风骨。

4.2. 3田园城市文化特色的展示

通过仿真动物雕塑组团式的摆放以及田园风光细节上的打造,展示龙华路湿地公园田园城市文化特色。

4.3总体规划

龙华路湿地公园东侧地势低洼、现有果园多,结合东风渠绿地规划,采取借地、租地方式,扩大绿线,设计为湿地景观节点,总体形象:翡翠嵌碧玉、现代田园诗。景观形象:山环水抱、芦荡深深、白鹭低飞、田园渔歌。以背靠龙泉山脉为远景,万亩观光果园为中景,现有湿地景观为近景,形成天然朴实的湿地与草地原生景观以及纵横交错的梯田景观,结合栈道系统,疏密有致的白桦林,展现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湿地生态景观。(如图1)

公园景观设计的意义例4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世界园林艺术种类众多,不同地域环境中的景观所呈现出的表现手法和景观特征也有所不同。城市设计的发展和快节奏生活方式的转变,人们对于景观功能性的要求更加迫切,现代景观设计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如何汲取传统园林优秀设计方法,并与新的生活需求和创作方式相结合,营造出具有体验性、人性化的景观,是我们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

极简主义园林作为西方现代主义园林设计的流派之一,所具有的简约化、整体性、艺术与功能的结合、对地域文脉的挖掘与传承都无不体现其对于景观的理性化思考。对于极简主义园林的探索,能够加强我们对西方园林的整体性认识,为现代景观注入新的血液,丰富和发展现代景观设计。

极简主义艺术

极简主义艺术风格源于抽象主义,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初的美国,又被称为“极少主义”、“ABC艺术”。它通过对抽象主义设计元素的提炼与简化,最终将其作品呈现出纯粹的几何形式。极简主义艺术的显著特点是近乎单色的画面和严谨简洁的几何构图形式,其作品内部结构与艺术空间之间有较强的关联性,旨在产生一种独特的“无法复制的交流”的空间意境。极简主义艺术主要体现在现代绘画、建筑和雕塑等领域。

极简主义园林

极简主义艺术在不同领域相互交流,不同程度上影响了西方园林建设,逐渐发展产生极简主义园林。极简主义园林在形式上追求极度简化、客观、抽象,以很少的设计元素控制大尺度的空间,但对观众的影响和冲击力却十分迅速和直接,简单中彰显着复杂,纯净中映射出神秘[1]。

极简主义园林的主要特征

3.1高度整体性

极简主义园林通过高度整体性的把握提高景观存在的重要性,并利用单一形式的重复应用等方式来表现其设计特点,目的是追求景观结构的清晰性和空间的连续性。例如彼得•沃克设计的波奈特公园,从公园的景观整体布局上看,简洁的几何网格形式相互叠加,构筑了景观整体上的基本空间形态。在此基础上运用季节性植物和游戏场地来丰富环境空间层次。这不仅使波奈特公园具备了公园最基本的休闲娱乐功能,同时亦可作为城市广场或城市绿地空间,增强了人们的参与性。

3.2几何形体的组合

极简主义园林特点还表现为对几何形体的组合利用。它对几何形体进行极致地提炼,最终提炼出最基本的几何形体元素:方形网格、圆形、三角形等作为创作母题,通过彼此之间的简单重复与叠加,将其最终形态简化抽象为简洁的几何形式,同时利用几何形体所具有的方向性引导观景视线,并以此达到分割和联系空间的作用。

3.3功能与艺术的结合

极简主义园林源于极简主义艺术,但在设计中着重强调了功能的重要性。彼得·沃克认为,所有的设计首先要满足功能的需要。即使在最具艺术气息的设计中还是要秉承功能第一的理念,然后才是实现其形式[2]。例如,滨水区一些台阶式的驳岸,首先具备了防洪、观赏功能和简洁美观的艺术形式,此外,还可以作为划分空间的物质形式。它们既可以把水域、陆域等空间形态统一于整个滨水区景观系统中,又可以在此基础上将整个空间划分为若干小空间,成为人们休憩观赏的区域,形成独立的空间形式。

3.4传统园林要素的提取

古典主义以其内在的特性:纯洁性、清晰性、人性表达、自然的精神,不断地影响着园林设计师 [3]。极简主义园林对传统园林设计要素进行了提炼并加以独特运用,形成了源于传统又有别于传统的景观表现形式。

3.5生态材料的多元化运用

极简主义提倡利用场地中现有的设计元素,以此来保护地域环境的原生性、提高人们的参与性和归属感。例如有色金属、反光玻璃、砂砾、顽石等都可以作为创作素材。对于景观设计元素的运用不再单纯地停留在形式的表现上,而是提升至景观功能性使用与创作内涵的高度统一上。极简主义园林讲究对原材料原生性的运用,在满足景观基本需求的同时亦能提高空间层次感和质感。如玛莎·施瓦茨所设计的面包圈花园,利用绿篱、玻璃,甚至是真实的面包圈来表达景观空间的意境,使人将时间要素和空间要素纳入到对于景观的体验过程中,体现了独特的设计特征与大胆的表现手法。

极简主义园林与现代景观设计

4.1 我国现代景观设计与极简主义园林

景观涉及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地理学等多个领域,兼具观赏、经济、文化和生态等综合功能。城市建设的发展,现代景观设计正日趋复杂化。传统观赏性景观存在着显著的局限性,已无法满足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需求。此外,在现代景观开发建设中也出现很多问题:视觉的强调,景观总是围绕新颖的景观形式来体现视觉冲击力,忽视了人的心理生理需求;各种文化的拼贴,缺乏景观审美的可持续性,人们最真实的景观体验更无从谈起。目前在我国现代景观设计中呈现出一定的极简主义园林倾向,但由于设计者对极简主义园林内涵认知肤浅、创作环境和表现手法有所差异等因素,纯粹的极简主义园林作品并不多见。

4.2 极简主义园林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作为一种新的景观创作方式,极简主义园林试图运用艺术理念来寻觅解决景观现实问题的方法。它以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方式让人们更完整地认识到艺术在园林中的重要性。极简主义园林对于功能性与艺术的高度统一和原生环境的保护利用,是我们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值得借鉴的一个重要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在景观设计时,应以保护地域性环境特色为前提,通过对使用者在景观场景中的行为特点和活动需求的调查分析,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形成人们对景观的整体认知,而不能将设计单纯地停留在极简主义的形式美感上,而忽视对资源的利用和功能的强调。极简主义园林对于现代景观最重要的价值在于为现代景观设计提供了独特的设计内涵和新颖的艺术文化表现方法,是对景观设计理念的再造与升华。

结语

景观设计时,景观作品不能局限于某种单一风格的追求上,更多的应该是对特殊场所价值的理性思考以及实用性的再创造,强调景观的功能使用对人们的重要性。此外,我们在立足本土文化,借鉴国内外先进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应深入了解景观设计的内涵,注重形式与功能、精神与物质的完美融合,同时将自己的个性融入到所设计的地域环境中去,保持自身的设计风格的同时跟上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苏丹. 从画面走向体验——感悟当代景观设计审美趋向[J]. 新建筑,2003.04

[2] 申为军,译. 彼得·沃克访谈[J]. 城市环境设计,2007.04

公园景观设计的意义例5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湿地公园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通过人工手段对原有的自然湿地进行重建,使之成为一个以景观为主体、以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为核心,并且同时兼顾湿地生态服务功能展示、科普教育和示范功能。其整体规划蕴含了文化和美学价值,可供人们进行科研、游玩、休憩的一块特殊保护区域。目前,我国已建立国家湿地公园213处(试点),面积达到100万hm2以上。全国各类湿地公园更是不计其数,遍布我国31个省(区、市)。

但是由于湿地在我国属于刚起步阶段,人们对湿地认识还不够成熟,湿地科学理论不够完整,景观设计理论与应用相脱节等原因,导致目前仍没有比较系统的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理论,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园内本身的湿地自然景观不明显,如河、岛、浅滩等湿地地貌特征受季节性影响会缺失;湿地景观设计未考虑当地的文化元素,与当地的文化脱节;植物景观设计单调导致生物多样性低,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群落景观。本文以湿地的分类及湿地公园的重要意义为出发点,结合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特点及原则相关内容,对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供广大同行在今后的工作中提供帮助。

二、湿地的分类及湿地公园的重要意义

1、湿地的分类

湿地的类型多种多样,通常分为自然和人工两大类。自然湿地包括沼泽地、泥炭地、湖泊、河流、海滩和盐沼等,人工湿地主要有水稻田、水库、池塘等。据资料统计,全世界共有自然湿地855.8万平方公里,占陆地面积的6.4%。我们经常提到人工湿地是由一种非自然环境形成,即有人工修建或人工操作与控制的湿地。

2、湿地公园的重要意义

湿地公园是以具有显著或特殊生态、文化、美学和生物多样性价值的湿地景观为主体,具有一定规模和范围,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完整性、维护湿地生态过程和生态服务功能并在此基础上以充分发挥湿地的多种功能效益、开展湿地合理利用为宗旨,可供公众游览、休闲或进行科学、文化和教育活动的特定湿地区域。发展建设湿地公园,既有利于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又有利于充分发挥湿地多种功能效益,同时满足公众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通过社会的参与和科学的经营管理,达到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维持湿地多种效益持续发挥的目标对改善区域生态状况,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特点及原则

1、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特点

湿地公园的自然属性及其对环境保护和维护生态多样性的重要意义,使得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与其它景观设计相比具有一些独有的特点。

(1)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场所的特殊性与以往的设计对象不同,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是以水面为主体,以陆地为辅助,大部分景观是在水面上或者滩涂沼泽地上营造出来。

(2)硬质景观设计的局限性

由于在对湿地公园景观进行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原有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在施工过程中尽量不破坏原有的环境,这就限制了硬质景观的出现,使之带有很强的造景局限性。

(3)湿地生态的脆弱性

湿地公园本身就是为了保护湿地的生态系统,如果在建设过程中随意引进外来物种,易造成生态系统的失衡,得不偿失。因此在设计时要尽量遵守湿地原有动植物的食物链平衡法则。

2、湿地公园景观设计的原则

(1)生态优先原则

湿地公园景观设计应该从湿地的生态功能出发,遵从湿地的净化环境、蕴涵水源和保持生态的多样性稳定性、合理利用湿地上的植物、土壤、微生物和其自然资源。尽量使湿地公园的建设不对该地区的环境造成破坏。

(2)以人为本的原则

湿地公园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更好地为人类服务,所以在设计过程中要注重实现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对湿地景观的感受;湿地景观的设计是为了让绝大多数人得到便利,而不是针对少数人,因此要注意营造公园空间、增加公园景观的连续性。

四、湿地公园景观设计问题

1、湿地公园景观系统性设计

湿地公园景观系统性设计,强调的是湿地公园中的各个元素统一,形成有机体系,相互促进性发展。它要求的是从各个点到各个面的完美系统性的体现,是系统中的元素,如点层次的植物群落点、动物栖息点、建筑小品的设计,要有自己的内涵,同时与整个系统性设计相融合。要求湿地公园中的各个节点,如大型功能性场地、湿地性水域、块状植物群落,要有自己独特的设计魅力体现,同时与整个设计风格相统一。湿地公园景观系统性设计,能够使我们的主体更鲜明、设计目标更明显,从而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型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提供实践依据。

2、湿地公园景观自然生态化设计

湿地公园景观自然生态化设计,是在尽量保护湿地公园景观不受城市发展的破坏和影响为基本原则,在考虑自然环境的能力的前提下,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寻求一种与城市环境和谐共生的设计理念。关于城市环境和谐共生的设计理念主要由以下几点:(1)尊重自然,尊重原有的自然的生态环境,尽量利用原有的水系、乡土植物、保护当地的物种,从而从整体上,涵养水源、改善空气、增加湿度,使景观自然发展。(2)湿地公园的生态价值观,能反映出城市发展总体战略目标,自然生态的指标直接体现生态价值观。(3)我们要对湿地公园及整个城市进行系统性研究,从地理、气候、水文、动植物地表轨迹、景观变化规律等方面深入研究,在现有的基础上,形成新的景观整体。在对湿地的植物配置上,首先要针对本地植物适宜生长的特点,所以首选是本地植物,同时还要适度的增加易于成活的新种类,以便于植物之间良好的搭配能对水体污染起到更好的效果。然后在植物的选择上还要有多样性,这样植物在视觉上才会有好的效果。

3、湿地公园景观旅游保护性设计

湿地公园景观旅游保护性设计,是对湿地公园在合理保护的基础上,实现人们对景观的旅游性,从而提高当地的经济效益。湿地公园景观旅游保护性设计肩负的使命:(1)保护湿地公园景观生物的多样性,实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2)改善城市居民的经济收入状况,提供就业,以一种健康和谐的方式来维护当地的景观环境。(3)为湿地公园景观的维护和管理创造资金。(4)以保护型的旅游,宣传湿地公园的保护知识。湿地公园景观旅游保护性设计,是建立在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基础上的,使湿地公园景观更好的发展。

4、水体植物景观

依据水体面积大小而言,针对不同面积的水面,采取不同的植物配置,在水面较大处,应种植大而连续的植物,从而在量上给人以壮观的感觉,同时这些植物在配置时要分清主次,体形、特点等要相似,不能给人以杂乱的感觉,要适宜远观。但如果水面面积较小时,则对植物的高度则有更高的要求,较小的水面不适宜远观,所以在近景的情况下,对于植物的要求,则需要种类少、个体矮些,这样就能与周围的环境形成协调感,同时还能映衬出水面镜面的感觉。

水体的深浅对植物的选择也不同,水深的地方,如果离岸还较远,面积分应选择有净水作用的植物,但在数量上要控制好,以免其生长过快而影响水体的质量。同时对于浅水的地方植物的选择上主要以观赏为主,所以可栽植挺水、漂浮类植物。

5、湿地公园陆生植物景观

湿地公园中的岛屿并不少见,在岛屿植物的配置上要注意所栽种的陆生植物要具有一定的耐水性能,这样才能适当岛屿上水湿性强的特点,所以各种陆生植物在配置上不仅要有较强的适应性,还需要有一定的观赏性,这样才能使岛屿上的植物群落和谐、优美。同时在植物的栽种上不能太单一,需要成群、成片的效果,要针对不同的风景地貌特征来选择植物的种类,这样所形成的景观才会有一定的层次性,从而形成景观的良好的群落结构。

五、结束语

湿地公园景观设计作为景观设计的一部分,在城市的社会、文化、经济和环境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实现了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在整个景观学各类设计中,是复杂、综合、具有挑战性的一门,它是多学科、多方面问题的体现,城市湿地公园景观环境设计的可持续发展,能够增强人与自然的可达性和亲密性,最终形成一个科学、合理、健康而完美的格局。

参考文献:

[1] 张俊玲 刘芳宏:《城市湿地公园规划建设探析》,《低温建筑技术》,2010年04期

公园景观设计的意义例6

在我国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原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防护绿地随着城市扩张,其周边用地性质会发生改变,其绿地的防护功能会相应转变为其他绿地功能,如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附属绿地等[1]。其中最主要的是改建为公园绿地,从而增加城市公园绿地面积、人均公园面积等指标,使城市绿地更好地服务于城市居民[2]。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防护绿地一般为单一树种林,如杨树、柳树、槐树等,在公园改建过程中,主要面临着低成本、快速成型、如何利用现状、整体建设的可实施性等特殊问题。在公园设计的行业规范中,城市公园中,建筑占地不超过5%,道路广场不超过10%,绿地不小于65%等。在防护林中,因其特殊性,大多数是临主干道、河流、铁路等区域。因此,改建的费用主要是地形和植物,地形和植物的设计在防护林改建中占主要的地位。

1城市防护绿地改造的作用与意义

1.1提升城市绿地系统的效率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原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防护绿地会随着城市扩张而改建为公园绿地、附属绿地等。因此,新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空间布局、结构会在新的城市总体规划下进行更合理的布置、构筑,从而使其更有效、更合理地服务于城市居民。

1.2提升城市绿化水平

由于城市防护绿地改为公园绿地等,这样增加了城市公园绿地面积,扩大了公园服务半径范围,提升了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1.3美化城市景观

改建中增加树木的种类和品种,有各种观赏树木和花草的组合,形成美丽的景观,在美化城市景观上作用显著。

1.4提升周边价值

在当今城市土地资源愈加稀缺的情况下,公园绿地的价值无疑更加宝贵。一定面积的公园绿地可以改善居住和投资环境,使公园周边的不动产升值。

2城市防护绿地改造的设计原则

根据城市园林设计理论,城市防护绿地改造为公园绿地的设计,必须从公园的综合功能要求、环境质量要求和游人活动休憩要求出发,既要保证良好的环境生态效益,又要达到人工艺术美与天然美的和谐统一[3]。其设计原则主要为:

2.1低碳经济和节能可持续的思路

在低碳经济、可持续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可持续和低成本的园林是未来的趋势,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城市绿地更应采用生态节能、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符合时展的要求。

2.2符合生态园林的思路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日益面临着工业化和城市化所带来的生存环境危机,客观上要求公园设计必须符合生态园林的思路。

2.3满足人们休憩游乐的需要

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公共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之一就是满足市民休憩游乐的需要。

2.4符合园林美学原理

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必须同园林美学相一致,园林美主要包括单体美和群体美2个方面。

3北京顺义新城中心公园景观设计分析

3.1公园入口景观设计

公园的入口包括主要入口和次要入口,北京顺义新城中心公园南邻顺义减河,北邻顺义新城政府行政中心,东临潮白河森林公园,西临过境铁路。在设计中,入口采用与周边环境无缝对接的方式,采用主入口和多次入口组合的方式来满足城市居民不同层次的需求。主入口分布在人流量大的顺安路两侧和区政府行政中心南侧;其他的为次入口,与周边的道路和场地无缝对接。主入口景观设计采用大地艺术、景观雕塑、花镜和轴线等设计方式和手法,彰显顺义蓬勃向上、与时俱进的发展精神风貌;次入口主要起辅助作用,便于附近居民和小批量游人入园,这类入口的景观营造以高大的乔木为主,配以美丽的观花、观叶灌木和花卉,营造出一个郁密、优雅的小环境,给游人清新、幽静之感[4]。

3.2园路景观设计

园路是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承担着引导游人和连接各区等方面的功能。按其作用及性质的不同,分为主要道路、次要道路和散步小道3种类型:

主要道路是公园道路系统的主干,依地形和地势的不同而做不同形式的布置。北京顺义新城中心公园以活力环道为主园路,园路宽4m,兼消防通道。

次要道路是主路的一级分支,联接主路,是各分区内的主要道路,一般宽2~3m。次要道路的布置既要利于便捷地联系各分区,沿路又要有一定的景色供观赏。

散步小道是最

能细腻体现公园风景变化的园路,分布于全园各处,一般宽1.5m左右。散步小道或沿湖布置,或蜿蜒入密林,或穿过开阔草坪。

3.3生态与节能设计

地形设计是公园设计的基底,合理的地形是形成公园内部空间结构、经济合理、美学提升、生态性的重要基础。北京顺义新城中心公园在分析原地形排水、积水等问题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模拟分析设计地形,使其场地内达到无积水、土方平衡、土方量最低等,从而实现低成本建设和运营,体现生态、节能的设计理念。

3.4骨干植物设计

城市公园设计中,骨干植物是园林树木的乔木部分,是公园的核心和空间骨架,是景观生态栖息地。如杭州花港观鱼设计中,大草坪中的雪松及周边乔木是公园的骨干植物,是组成场地空间的主要构成元素。

园林绿化观赏效果和艺术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园林植物的选择和配置。因此,要搞好园林植物造景设计,必须合理地进行园林植物配置,这是建设好园林绿地的关键。

北京顺义新城中心公园在骨干植物空间处理设计上,采用正负形空间处理手法,公园西侧是由现有防护林改建而成的,因此将在现有密闭的林下空间改造成开放、半开放的多功能空间体系;而公园东侧由骨干植物围合出各种不同类型的空间,如大草坪、观赏植物专类园、运动场地、休闲广场等空间。各类空间主要有骨干植物围合和分割,这样方便分期建设,公园前期完成对骨干植物的施工,其整体性的效果就可以显现;后期分区进行各项功能性空间建设,其主体结构由骨干树种定型,从而解决了公园效果快速成型、整体建设的可实施性等问题。

4参考文献

[1] 朱祥明,孙琴.英国郊野公园的特点和设计要则[j].中国园林,2009(6):1-5.

[2] 阳慧.开放式公园景观设计——以杭州市钱江新城市民公园为例[j].河北农业科学,2009(6):70-73,75.

公园景观设计的意义例7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强调因地制宜,对设计场地不能进行大幅度的改造,在原始自然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基本园林技术施工与设计,把与周边环境的密切联系作为主要追求,把设计理念和自然环境作为一个主体进行融合,这是现代园林施工建设的基本原则。风景园林设计师不能刻意地对园林施工场地进行改造,而要在原有场地的基础上用自己专业的眼光、独特的环境理解和分析能力挖掘场地本身具有的环境特性,对其中能够应用于景观设计并且对景观设计有积极意义的部分加以合理的利用和改良。其实,发现和认识的整个过程也是提炼设计者设计技术、强化设计者设计动力、增加设计者设计灵感的主要途径,让园林设计艺术最终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现代园林设计更注重设计整个空间,园林景观实体主要由元素构成,整个设计空间由实体构成,而人们往往忽略空间的整体构造,实体相对来说更受观赏者的青睐。以往,设计者在进行方法设计时对硬质实体景物的关注度较高,在一定程度上会忽视软质的实体景物构成,设计师不够重视整个空间的整体延续情况和构造情况,更不关注空间有多大的延伸度,这对实体空间来说是一个致命的缺陷。而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更注重空间和实体,设计师在对整个自然空间进行强化的过程中解决了相应的问题,这是现代园林设计的重大意义。

二、园林景观设计创新的基本方式

1.时代精神的演变

1850年以后,美国掀起了“城市公园运动”,但在这一过程中并没有形成独特的园林设计风格。每一次运动都会对时代产生一定影响,“城市公园运动”也是如此,在技术得以进步的前提下,它成功定位了现代园林艺术的相关设计。这个定位使园林艺术不仅能够在贵族和皇族中得到应用,还致力于为普通百姓提供生活和精神上的便利,让这项技艺得到了彻底的开放和发展,为现代园林艺术的普及奠定了基础。古典园林在向现代园林不断演化的过程中不断获得创新和解放,首先是进行了空间的解放,然后景观也得以解放,最后对地形和地理环境的要求也进行了解放,不仅其内涵得到了深化,外延也得到了相应的扩展。园林艺术不仅体现在对中庭和道路的建设和绿化方面,还体现在对整个城市的设计、大型文化广场的设计领域之内,江河湖畔的景观建设也需要应用园林艺术和园林施工建设。现代园林施工技术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针对人民群众的大众化特性,并具有公共性的特性,这几种特性相互融合,构成了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技术的基础。

2.现代技术的促进

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让我们在一定的技术支撑下建设超自然的技术奇观成为可能。科学技术使我们的造景方法和造景素材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和改善,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成就了另外一种美学观念(景观技术美学)。古典园林限制了园林艺术对基本景观的表现高度,高科技的应用使得园林景观在建设上提升到了另一个高度,让园林建设有了新的素材,对园林建设的方向也有了新的定义。从一个更加积极的角度来看,现代景观虽然承袭于传统景观,有硬质景观和软质景观之分,但是现代高科技的造景素材成功地把这两种景观进行了区分和进一步定义。传统园林把石景和柱廊归类于硬质景观的范围之内,将草坪的栽种和各种植物的栽培归类于软质景观。现代景观设计在传统设计的基础之上,将硬质景观和软质景观的定义进行了深化和进一步的扩展,使其内涵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从一般的定义来看,不锈钢、玻璃、混凝土之类的建造景观的基本元素被归类于硬质景观元素之中并被大量地应用。混凝土的作用比较明显,取代了传统的硬质景观,可塑性非常高。玻璃的功能也比较强大,具有创造空间和进行创意性表现的作用,可以让我们对情景有更多认识和想象的空间,丰富了园林建设的基本内涵。不锈钢精致和简洁的特性让我们在体会传统园林的基础上,对精美的环境有了较为突出的感受和体会。众所周知,自然是古典园林设计和现代园林艺术的灵感源泉,然而,自然环境的变化速度相当快,季节的变化、生命的变化、江河的变化都是自然最美的表现时刻,但是这种变化大多是在我们不经意间完成的,所以要把握其特色相当困难。古典园林建设由于人们思想的局限性和技术问题,在园林建设的过程中更多秉承着顺其自然的原则,其欣赏价值是有一定时效性的,而现代园林景观技术在美学的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带动之下,可以创造更多超自然的景观现象,让园林艺术的观赏过程不局限在某一个季节或者某一个生命阶段,而是能够长久存在。在景观设计中融入生态技术是时展过程中较为特殊的技术应用形式,它的意义并不是在技术这个环节上,而是着重把握生态观念,是对整个生态系统的积极反应。

3.现代艺术思潮的影响

传统留给我们的艺术遗产非常丰富,许多都具有时代意义和珍贵价值,现代科学技术让我们在进行艺术设计时有了更多可供选择的空间。对现代科学技术和传统遗产进行优化和融合,使其适应现代的基本时代精神,增加更多的现实意义,这样就为实现景观的艺术逻辑提供了必要基础。1890年后期,凡•高对色彩进行了进一步的解放,让绘画从现实中脱离出来,1900年以后的一段时期,色彩在野兽派的影响下得到了进一步的解放,随后立体派让艺术的形式得到了解放,还有更多的流派让艺术趋于两个层次的分别:第一个层次是抽象艺术潮流,第二个层次是超现实主义潮流。20世纪60、70年代的园林景观艺术受到后现代艺术形式和特色的影响,极简主义在很多艺术表现形式中也得到了相应的体现。就像现在流行的大地艺术,单一的艺术思潮很难撼动整体景观的艺术效果,在多种艺术的交叉影响下,园林艺术的风格也趋向于多元化,呈现的风格也越来越复杂,对影响园林景观艺术的各种风潮和思想进行明确的定位相当困难。但是时代需求和人们的思想会发生变化,所以,丰富的艺术形式为我们提供的需求是建立在人们艺术思想发展的基础上的,这样我们就可以自由地进行园林艺术建设。

公园景观设计的意义例8

在我国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原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防护绿地随着城市扩张,其周边用地性质会发生改变,其绿地的防护功能会相应转变为其他绿地功能,如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附属绿地等[1]。其中最主要的是改建为公园绿地,从而增加城市公园绿地面积、人均公园面积等指标,使城市绿地更好地服务于城市居民[2]。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防护绿地一般为单一树种林,如杨树、柳树、槐树等,在公园改建过程中,主要面临着低成本、快速成型、如何利用现状、整体建设的可实施性等特殊问题。在公园设计的行业规范中,城市公园中,建筑占地不超过5%,道路广场不超过10%,绿地不小于65%等。在防护林中,因其特殊性,大多数是临主干道、河流、铁路等区域。因此,改建的费用主要是地形和植物,地形和植物的设计在防护林改建中占主要的地位。

1城市防护绿地改造的作用与意义

1.1提升城市绿地系统的效率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原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防护绿地会随着城市扩张而改建为公园绿地、附属绿地等。因此,新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空间布局、结构会在新的城市总体规划下进行更合理的布置、构筑,从而使其更有效、更合理地服务于城市居民。

1.2提升城市绿化水平

由于城市防护绿地改为公园绿地等,这样增加了城市公园绿地面积,扩大了公园服务半径范围,提升了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1.3美化城市景观

改建中增加树木的种类和品种,有各种观赏树木和花草的组合,形成美丽的景观,在美化城市景观上作用显著。

1.4提升周边价值

在当今城市土地资源愈加稀缺的情况下,公园绿地的价值无疑更加宝贵。一定面积的公园绿地可以改善居住和投资环境,使公园周边的不动产升值。

2城市防护绿地改造的设计原则

根据城市园林设计理论,城市防护绿地改造为公园绿地的设计,必须从公园的综合功能要求、环境质量要求和游人活动休憩要求出发,既要保证良好的环境生态效益,又要达到人工艺术美与天然美的和谐统一[3]。其设计原则主要为:

2.1低碳经济和节能可持续的思路

在低碳经济、可持续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可持续和低成本的园林是未来的趋势,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城市绿地更应采用生态节能、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符合时展的要求。

2.2符合生态园林的思路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日益面临着工业化和城市化所带来的生存环境危机,客观上要求公园设计必须符合生态园林的思路。

2.3满足人们休憩游乐的需要

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公共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之一就是满足市民休憩游乐的需要。

2.4符合园林美学原理

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必须同园林美学相一致,园林美主要包括单体美和群体美2个方面。

3北京顺义新城中心公园景观设计分析

3.1公园入口景观设计

公园的入口包括主要入口和次要入口,北京顺义新城中心公园南邻顺义减河,北邻顺义新城政府行政中心,东临潮白河森林公园,西临过境铁路。在设计中,入口采用与周边环境无缝对接的方式,采用主入口和多次入口组合的方式来满足城市居民不同层次的需求。主入口分布在人流量大的顺安路两侧和区政府行政中心南侧;其他的为次入口,与周边的道路和场地无缝对接。主入口景观设计采用大地艺术、景观雕塑、花镜和轴线等设计方式和手法,彰显顺义蓬勃向上、与时俱进的发展精神风貌;次入口主要起辅助作用,便于附近居民和小批量游人入园,这类入口的景观营造以高大的乔木为主,配以美丽的观花、观叶灌木和花卉,营造出一个郁密、优雅的小环境,给游人清新、幽静之感[4]。

3.2园路景观设计

园路是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承担着引导游人和连接各区等方面的功能。按其作用及性质的不同,分为主要道路、次要道路和散步小道3种类型:

主要道路是公园道路系统的主干,依地形和地势的不同而做不同形式的布置。北京顺义新城中心公园以活力环道为主园路,园路宽4m,兼消防通道。

次要道路是主路的一级分支,联接主路,是各分区内的主要道路,一般宽2~3m。次要道路的布置既要利于便捷地联系各分区,沿路又要有一定的景色供观赏。

散步小道是最

能细腻体现公园风景变化的园路,分布于全园各处,一般宽1.5m左右。散步小道或沿湖布置,或蜿蜒入密林,或穿过开阔草坪。

3.3生态与节能设计

地形设计是公园设计的基底,合理的地形是形成公园内部空间结构、经济合理、美学提升、生态性的重要基础。北京顺义新城中心公园在分析原地形排水、积水等问题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模拟分析设计地形,使其场地内达到无积水、土方平衡、土方量最低等,从而实现低成本建设和运营,体现生态、节能的设计理念。

3.4骨干植物设计

城市公园设计中,骨干植物是园林树木的乔木部分,是公园的核心和空间骨架,是景观生态栖息地。如杭州花港观鱼设计中,大草坪中的雪松及周边乔木是公园的骨干植物,是组成场地空间的主要构成元素。

园林绿化观赏效果和艺术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园林植物的选择和配置。因此,要搞好园林植物造景设计,必须合理地进行园林植物配置,这是建设好园林绿地的关键。

北京顺义新城中心公园在骨干植物空间处理设计上,采用正负形空间处理手法,公园西侧是由现有防护林改建而成的,因此将在现有密闭的林下空间改造成开放、半开放的多功能空间体系;而公园东侧由骨干植物围合出各种不同类型的空间,如大草坪、观赏植物专类园、运动场地、休闲广场等空间。各类空间主要有骨干植物围合和分割,这样方便分期建设,公园前期完成对骨干植物的施工,其整体性的效果就可以显现;后期分区进行各项功能性空间建设,其主体结构由骨干树种定型,从而解决了公园效果快速成型、整体建设的可实施性等问题。

4参考文献

[1] 朱祥明,孙琴.英国郊野公园的特点和设计要则[j].中国园林,2009(6):1-5.

[2] 阳慧.开放式公园景观设计——以杭州市钱江新城市民公园为例[j].河北农业科学,2009(6):70-73,75.

公园景观设计的意义例9

最后讲述了环境设计的创新。

关键字:环境;设计;设计要素

Shallowtalkthemodernenvironmentdesign

Summary:Thistextcarriesonelaboratetotheenvironmentdesignfirst,seeingtheenvironmentaldesignfromthedifferentangleagainafter.Relatedthemainfactorthatruleandenvironmentsinvolvewhendesignoftheenvironmentdesignimmediatelyafteranditofinnovation.Relatedtheinnovationoftheenvironmentdesignfinally.

Keyword:Environment,design,designmainfactor

引言

园林的发展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由于世界各国不同的环境因素及民族习性而孕育出不同的庭园风貌。因其天然的地理环境,中国人乐观平和的人生观及其对自然的哲学观,而形成风格独特的中国园林。一般人将中国园林分为皇家、私家和寺观园林,而至今流传最广的便是私家园林。回观今人所建之园林,由于受现实环境、材料来源、匠师的训练及社会背景等种种限制,使我们要建造一座具有传统风味的中国园林,已非易事。

一、阐述现代的环境设计

①何为环境设计

现代园林逐渐凝结成了融功能、空间组织及形式创新为一体的现代化设计风格。一方面,设计追求良好的服务或使用功能,例如为人们漫步、休憩、晒太阳、遮荫、聊天、观望等户外活动提供充足的场地和场所,解决好流线与交通的关系,考虑到人们交往与使用中的心理与行为的要求。另一方面,不再拘泥于明显的传统园林形式与风格,也不再刻意追求繁琐的装饰,而更加提倡设计平面布置与空间组织的自由、形式的简洁、线条的明快与流畅,以及设计手法的丰富性。特别是在形式创造方面,在当代各种主义与思潮纷争的背景之下,现代园林设计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自由性与多元化特征。现代主义、折衷主义、分解与拼贴、不相关秩序体系的重叠、历史或文脉主义、极简主义、波普艺术、隐喻与象征、甚至幽默都成了园林设计可以接受的思想。但是,在西方现代园林设计师阵营中,绝大多数设计师仍然视传统为设计的根基,在造型上仍采用理性方式去锤炼形式与探索空间,仍然以和谐完美作为设计所追求的目标。当然,这种和谐完美不局限形式本身,而是形式与现代园林服务于社会和人的诸多功能与需求的统一。

由于西方现代园林吸收了东方文化——中国传统园林的紧凑、自然与人工相辅相成,其简洁的形态正合现代主义的胃口。这些影响形成了现代设计的一些基本特征,包括构图中强烈、简洁的几何线条;自由运用多种形式。植物只是园中的一种造园素材,而不像在传统庭院中被作为主要内容。植物以自然形态为美,人工修剪或造型日渐稀少;用流动的线形或形体产生活泼与明快的空间,而不是仅用轴线或视线组织空间,重视经济可行性与空间的多用途性,追求非对称构图和动态平衡,注重具有亲切感和适于使用的室外空间创造;住宅庭院设计中,重视室内外空间的渗透与室内生活在室外庭院空间中的延伸,还有非传统材料的使用和传统材料新的用法。

对于我们设计者来说,说到“景观”,就不能不想起“园林”这二宇,那么“景观”和“园林”又是什么关系呢,总的来讲,景观最基本、最实质的内容还是没有离开园林的核心。从规划设计专业的角度来看,景观的基本成分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软质的物体,如树木、水体、和风、细雨、阳光、天空;另一类是硬质的物体,如铺地、墙体、栏杆、景观构筑。软质的物体,称为软质景观,通常是自然的;硬质的物体,称为硬质景观,通常是人造的。当然也有例外,如山体就是硬质的,但它是自然的。

②从不同的角度看环境设计

从设计角度看“环境”二字,主要是指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所处的各种空间场所。广义来说,空间与场所可以涵盖我们所生存的整个世界。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的生活方式日益丰富,毫不夸张地说,现实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已打上了人类活动的烙印。人类生活的环境景观,实际上是人类的欲望在大地上的投影。人类在不断地为实现某种欲望而改造和创造景观,直至其实现了这种欲望后,新的、更高的欲望又引诱他去追求、发明新的技术,采用新的生活和居住方式,从而在大地上写下新的景观。这可以被认为是人类个体和社会进步的轨迹。从田园到花园,到公园,直到高科技企业园,都充分反映了人类在科技进步的帮助下,不断实现自我完善的历程。

从设计方法上看,建筑外环境设计具有其“公共性”的一面。除建筑师外,城市规划师、园林设计师和雕塑师都纷纷涉足这一领域。他们各自有其独特的侧重点和处理方法。比如园林设计师精通绿化,对植物种类和季节、土壤的适应性研究非常熟悉,还能够设想各种时令的景致变化;建筑师对营造的技术感兴趣,他们研究的是砌筑、搭建和形式,对于与建筑设计一体化的室外空地尤为热衷。现代艺术的手法更富于想象力和整体意义,这首先需要参与者整体的观念更新,跳出栽绿篱、埋栅栏泛泛的处理方法,放弃狭隘的行业偏见。这是发挥想象力,创造场所特征与整体环境相映生辉的基本前提。

二、随时展的环境设计观念

①环境设计所遵循的地方性原则

地方性原则的提出是肯定环境文化多元化的结果。它从不同气候、地理特征等因素解释环境差异的合理性。这些先天性差异原本是各个民族和地域的人们,在历经漫长的适应性发展后,所形成的自然选择,它为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千姿百态的文化面貌、生活方式和建造样式奠定了基础。我们应清楚,所谓地方性原则并不是一种形而上学的、难以与大多数现实的设计相对照的空间概念。实际上,它首先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公共性设计法则,因为设计项目从来都是具体的、带有特殊条件的。不论在北京还是上海,在中国还是法国,设计的着眼点首先是要对具体的环境条件进行分析。其次,从建设坏境的角度来看,评价一个具体设计的成败与否,一定要使之与所在环境的总体风貌相联系,因为一个城市或地区注定是要以环境个性的存在作为资源和文化价值的依据条件。

后现代以来的城市环境景观,在首先满足功能性、技术性指标的前提下,强调了设计对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表达。(1)注重追求城市空间的趣味性。(2)与地方景观特征和环境特征相呼应,使当地特有的风土文化价值得以保持和张扬。这样产生的新环境才能自然地溶入地方生活中去。(3)强调景观道的设置,为行人提供舒适和便利。景观道包括专用的和与城市干道同向的步行便道。后者则在保障一定宽度的同时,要求有绿色屏障与车行道相隔。另外,建筑底层的细部设计亦是为景观道创造情趣的重要手段,需要予以重视。(4)强调设施多样化和完整程度,注重使技术的细节在应用中得到鲜明而有趣的表现。(5)重视环境艺术作品的创作实施,使艺术与现实生活的界线变得模糊,从而表达出生活艺术化的理想。

②环境设计所涉及到的要素(空间、场所、领域)

空间即Space,它是由三维空间数据限定出来的。场所即Place,也是由三维空间数据限定的,但是限定得不如空间那么严密精确,它有时没有顶面,有时没有底面。领域即Domain,它的空间界定则更为松散,这个概念最初出现在动物界。如一只老虎,一般活动出没的范围约为几平方公里,这一范围内一般不会出现第二只老虎,这几平方公里的范围就是这只老虎的活动领域。空间、场所和领域三者给人的感觉是不同的。空间是通过生理感受限定的,场所则是通过心理感受限定的,而领域则是基于精神方面的量度。因而设计时就要根据不同的特点进行考虑,如建筑设计的边界界面多以空间为基准,景观规划设计的边界限定则要以场所和领域为基准。

③设计要素的创新

在西方现代园林设计中,最引人注目并且容易理解的就是以现代面貌出现的设计要素。现代设计师可以较自由地应用光影、色彩、声音、质感等形式要素与地形、水体、植物、建筑与构筑物等形体要素创造园林与环境。20世纪50—60年代法国的西蒙(JacquesSimond)提出了一些颇有新意的设想,用点状地形加强围合感,线状地形创造连绵的空间,对法国现代园林设计师有一定的影响。瑞士的克莱默(ErnstCramer)为1959年庭园博览会设计的诗园中,运用三棱锥和圆锥台组合体,这些地形就像抽象雕塑一样,与自然环境产生了鲜明的视觉对比效果。

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现代园林及环境设计的要素在表现手法上更加宽广与自由。由埃里克森建筑事务所(ArthurEricksonArchitects)设计的罗宾逊广场(RobsonSquarePark),水池、瀑布水景与省政府办公大楼融为一体。巨大的水池位于楼顶,犹如“天池”,水从屋顶倾泻而下,形成了巨大的瀑布。除了体量外,水景设计在手法上也异常丰富,形成了将形与色、动与静、秩序与自由、限定与引导等水的特性与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的整体水环境设计,既改善城市小气候,丰富了城市环境,又可供观赏、鼓励人们参与。

④形式与功能的结合

与传统园林的服务对象和装饰与观赏性不同,现代园林面向大众的使用功能已成为设计师们所关心的基本问题之一。形式建立在功能之上,并且力求简明与合乎目的。例如,纽约观景台公园和横滨美术馆前广场公园虽然都不大,条件也不复杂,但公园设计视线安排合理,使用方便,空间划分明确,细部考虑周到,反映了现代主义手法在当代园林中的广泛应用。大自然是劳伦斯•哈普林(LawrenceHalprin)许多作品的重要灵感之源。在深刻理解大自然及其秩序、过程与形式的基础上,他以一种艺术抽象的手段再现了自然的精神,而不是简单地移植或模仿。哈普林对自然现象做过细致的观察,他曾对围绕自然石块周围的溪水的运动,自然石块的块面形态及质感,做了大量的写生与记录。在这些研究中,他体验到了自然过程的抽象之道。例如他设计的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Portland,Oregon)伊拉•凯勒水景广场(LraKellerFountainPlaza),从高处的涓涓细流到湍急的水流,从层层跌落的跌水直到轰鸣倾泻的瀑布,整个过程被浓缩于咫尺之间。

⑤场所精神与文脉主义

对文脉的深层阅读要求深入到一个场所的精神领域之中,并关注到传统的阻力。从某种程度上讲,每一设计实际上都是在创造一种场所,只有更倾心地体验设计场地中隐含的特质,充分揭示场地的历史人文或自然物理特点时,才能领会真正意义上的场所精神,使设计本身成为一部关于场地的自然历史或演化过程的美学教科书。法国园林师谢墨托夫(AlexandreChemetoff)在拉•维莱特公园(ParcdelaVillette)中设计的下沉式竹园(TheBambooGarden),有意识地保留了城市的地下管线设施,给水干管、排水管、电力管纵横于场地之中,让人们了解到这一小小的绿色空间实际上是城市庞大聚集体的一个“碎片”。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谈一谈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苏州园林。绘画讲“意在笔先”,造园也是这样,必须先有一个主题思想。不但全园需要有一个主题,就是园中的每一个局部景观的组织也需要有不同情趣的主题。例如,苏州网师园,以“渔隐”为主题,其主体景观便选择表现“网师”(“渔翁”)生活的湖泊景象,湖泊型的水体衬托的山林景象构成了以“渔翁”为主题的园林意境,在这一主题下延伸发展而设置的其他景观空间,使全园的景观结构丰富变幻,而最终又不脱离“渔翁”的主题,做到了思想情趣与景观的统一,也就是所谓“情景交融”。

三、园林意境的创造和环境设计的创新

山水、植物和建筑是构成园林的几大要素;然而,具体景观的建造还不等于是园林艺术作品的完成。景观只有被赋予一定的思想意境并与景观要素相融合,才能真正实现园林艺术的价值。也就是说,所谓园林意境,是高于直观的园林景观的审美范畴,是通过所见的具体景象来暗示更深更广的美好境界。景有尽而意无穷便是如此。

①功能与景观的统一

单纯的景象构成,还只是限于形式,是一个美丽的躯壳,还不能说是完美的、独立的艺术存在,只有当园林的思想情趣与景观要素相统一,建筑功能与景观要素相统一,才能称为园林艺术的最高境界。一座园林,不论其景观组织得多么巧妙,如果没有能满足人们休息消遣的环境,当人们疲乏时找不到座椅,烈日雪雨时无所遮蔽,饥渴时没有饮食供应等,其景观再优美也会使人无心欣赏,也就更谈不上领略其景观中的意境了。对于园林景观的创作来说,出于思想要求所做的景观处理是必要的;出于实用的要求所做的景观处理同样是必要的。对于园林景观的欣赏不同于看画,人的因素是作为参与者、体验者而融入园林景观中的,要在游乐中甚至生活中去观赏。园林景观所提供的美感也不仅限于视觉,而且具有听觉、嗅觉、触觉及至全身心的舒适感。园林意境的产生,只有在满足这一前提下才能实现。

②再现自然的景观

意境的创造是通过具体景观形象来表现的。景观如何能产生意境呢,反映自然风景的园林景观,首先应符合自然规律,反映自然的原型。艺术讲求“形似”与“神似”,以形似为基础,以神似为最高境界。一座园林艺术作品的产生,是基于设计家对生活的感受,经过主观再创造的结果。园林艺术的创作不但包含作者的审美观、自然观、园林观的逻辑思维,同时还反映出设计家对美的生活情趣所激发出的形象思维。因此,设计家对生活的观察越深刻、知识越渊博、逻辑思维越正确、艺术修养越高、形象思维越活跃、创作经验越丰富,其作品就愈具有概括性,作品的意境就愈加深远。

③生态理论应用于环境设计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一书中写道:“居住区景观环境规划设计不仅仅是绿化的问题,从创造生态环境考虑,需要对以下的因素进行规划:(1)分析居住区朝向和风向,开辟组织居住区风道与生态走廊。(2)考虑建筑单体、群体、园林绿化对于阳光与阴影的影响,规划阳光区和阴影区。(3)最大限度地利用居住区地面作为景观环境用地,甚至可将住宅底层架空、使之用作景现场地。(4)发挥居住区周围环境背景的有利因素,或是借景远山,或是引水入区,创造山水化的自然住区要创造青山绿水中的风水宝地。园林生态在景观设计上的几点体现:(1)从绿化苗木来讲,做到“适地适树”,运用乡土树种及经过驯化的引种树种,并注意运用本地植被中的顶极群落。这一过程,需满足绿化生长所需的水、肥、光、气、热等条件,其主要目标是营造稳定的生态植物群落。(2)尽可能提高环境的“绿视率”。绿色是环境永恒的主旋律。提高“绿视率”,如停车场、路面,广场、架空层都要尽可能多的被绿色覆盖。(3)运用节省能耗的材料。在可替代的材料中,尽量选用能耗低的材料,特别注重环保新材料的应用。既满足生态原则,又满足环保原则。如构筑物选用多孔水泥砖,弃用粘土实心砖。(4)运用可循环或能降解的材料,如环保透水砖、PVC植草板等。(5)垃圾分类收集,将生活垃圾与建筑垃圾分类,将有机垃圾与无机垃圾分类收集处理;运用环保型垃圾筒(6)深入研究人的行为规律与心理特征,让环境的改善与居民的素质提高相互促进。既有园林生态之考虑,又摘取环保中的某些方面。

参考文献:

[1]宋健,惠永正.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科学出版社,1994.

[2]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人民出版社,1972.

[3]何林.应用美学.辽海出版社,2000.

[4]许懋彦.淡路梦舞台——安藤忠雄圆梦的舞台.世界建筑,2001(2):70~75

[5]邓林.建筑艺术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

公园景观设计的意义例10

1999年进入设计阶段以后,有机会系统考虑如何利用、再生这样的工业遗产。在此之前,我也接触到国外的工业遗产,岐江公园这个项目不像国外如西雅图、鲁尔、杜伊斯堡等工业遗产项目那么巨大、那么宏伟,它的规模很小,作为传统意义上的文物,它没有任何保存价值,但是它同样有意义,它同样也可以作为一个城市、一个社会发展阶段的记忆保留下来。在这个基础上,我提出了“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当时提出来的,第一个途径是保留。就是通过系统评价之后确定哪些是应该保留的,保留了工厂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这是代表性的东西。大到整个11公顷的厂址,厂址基本上没动,水也保留了,植被尽量保留,选择性的保留一些厂房;小到机器,机器是五六十年代的机器,还有水塔,都进行了保留。说穿了就是整个场地的保留,包括自然的水、植被、地等,同时也是人类活动和工业文明遗产的保留。

第二个是再利用,包括考虑场地的再利用。具体的包括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再利用,包括水塔和其他构建筑物的再利用。

第三个是考虑再生,包括生态上与精神上的再生。生态再生是指对原厂区生态环境的恢复,脏乱差水岸的生境恢复。精神就是指中国工业时代、社会主义工业运动时代留下来的精神遗产――集体主义精神、红色革命精神,能够在当代的语境下进行重新的解释论述,进行再创作。再生是具有创作意义的,它跟国外的工业遗产有很大的不同,如杜伊斯堡,它是保留和再利用,我们强调再生。再生在中国有特别的意义,首先我们的工业遗产本身价值不如外国工业文明起源和发达国家的有意义,其次就是中国现阶段如果完全保留利用是行不通的,实际上市民也接受不了,所以完全考虑再设计、再生,同时讲述场地的故事,进行再解释。

到2002年,岐江公园这套从研究到实践的方法同样运用在沈阳铁西工业区。当时铁西是中国最大、最主要的工业基地之一,市政府委托我们设计原冶炼厂厂区。冶炼厂始建于1936年,当时叫做奉天制炼所,占地33顷。具有在全国和全世界都堪称绝版的完整的冶炼工业流程和设备,还有据称是全国最高的烟囱。我们对遗产地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调查,并完成了三个方案。主题分别为保留大量工业遗产为工业博物馆,利用工业遗产作为会展中心和博览中心(包括建议作为类似园艺博览会场所)和文化创意园区。这些主题中都融入休闲娱乐、文化艺术等内容;都把工业遗产的保护、展示和利用,污染物的清理和土地的生态恢复作为设计技术的重要内容。沈阳冶炼厂在岐江公园研究的基础之上,规模更大,而且比较完整。方案作完后在当地获得通过,但最后全部拆掉了,非常遗憾。

从2004年开始,慢慢进入工业遗产廊道的概念的研究,就是苏州运河工业遗产廊道概念的提出。它在觅渡桥到宝带桥之间,是苏州城外的老运河。场地中有重要的近代工业遗产如太和面粉厂老厂房、苏州海关旧址、美孚石油公司老储油罐;同时,有从1950-1970年代国家投资建设的大型国有企业包括苏州化工总厂和苏州塑料三厂到苏州染料厂,到1980年代大量兴起的中小型乡镇工业。从最初的以粮食加工和纺织业为主,到目前主要以钢铁、电力、水泥、物资储运等门类为主的工业格局。沿运河工业带在时代的变迁和种种新交通方式的冲击下,经历了不断的转型和调整,始终保持着活力。工业、仓储、港口码头成为运河两岸土地利用的主体,塑造了新的运河景观。然而,在这些看似杂乱无章、缺乏“美感”的工业仓储景观背后,却记录和见证了苏南地区近现代工业化和经济腾飞的历史,真实地反映了运河在不同时代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它们毋需置疑地成为近代和当代运河景观的典型代表。规划方案通过从历史、区域以及运河景观文化等角度的深入分析,提出了保护和发掘运河工业文化景观遗产、实现充满活力的滨水区、构建城市的绿色通道这三个基本目标,构建苏州运河工业遗产廊道。

岐江公园是点,铁西已经是成片的片区设计,苏州项目是整个工业遗产廊道,由各种节点、片区连接而成。当时还提出“新苏州园林”的概念,苏州特色不光是苏州园林的特色,还包括大运河给它带来的工业遗产特色。我们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把工业遗产与大运河结合在一起,进行了研究和设计,试图把工业遗产通过一种逻辑建立起完整的联系,使之具有连续性和完整性。这时候,工业遗产廊道的构建已经提出,研究它的功能相关、历史相关和空间地理相关的关系,建立了大运河苏州段的工业遗产廊道。它一直影响到2006、2007年对整个京杭大运河的研究,包括大运河江南整段的工业遗产的研究,无锡、常熟、苏州,一脉相承。这就使研究的尺度从片区走到了廊道。

2005至2007年,几乎同时,我们进行了两个较有意义的研究项目:一个是上海世博园场地景观设计研究。受上海世博园土控公司与上海园林局的委托,考虑大型工业遗产地,包括造船厂和上钢三厂如何更新,进行棕地恢复、再利用,然后形成特色,为大型的城市事件服务。“城市事件”与工业遗产相关联,当时在沈阳冶炼厂项目中就已经提出。上海世博园在更大范围内研究工业遗址通过大事件的带动如何保留利用和再生,城市事件是城市更新的动力之一。我们同时考虑到,在污染严重的条件下如何进行生态恢复,提出了“滩的回归”概念,运用棕地生态恢复的方法和新景观的设计途径,在自然的层面上叠加工业文化,恢复自然、恢复生态、恢复地,同时保留工业文化,形成上海世博园特色。“滩的回归”变成了上海世博园景观设计的一个主题,包括中心绿地的湿地设计――上海后滩公园,以生态恢复为主导,考虑如何再利用工业遗产,并在服务于城市事件的同时,带动新城市的发展。另一个项目是北京首钢搬迁,属于搬迁后的工业遗产再利用的范畴。受北京市首规委的委托,主要研究作为首都的北京,在巨大的工业――钢铁厂搬迁后土地的利用方式问题,当然也考虑生态恢复再生,但核心的议题是策划与研究。

在这一系列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2006年,受国家文物局的委托,作为主要起草人之一, 我起草了工业遗产的《无锡宣言》。2006年4月18日工业遗产日,在无锡召开了第一届工业遗产研讨会,《无锡宣言》,这在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历史上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Q:您认为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与景观设计学在哪些具体的层面上形成重叠?景观设计学的方法又怎样介入到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在学科上和实际操作上具体有怎样的优势?

A:工业遗产涉及建筑学、历史学、考古学等系列学科,但是景观设计学更全面地跟工业遗产、场地发生关系。

第一,景观设计学本身尊重遗产,尊重历史。景观设计学尊重自然过程,尊重历史文化过程。工业遗产属于历史文化过程,我们设计中一直强调“天地人神”的和谐,“天地”是自然过程,但工业遗产地上的自然过程是往往被破坏的,所以景观设计学的介入应该是恢复自然过程,恢复生态,因为其场地往往是棕地,景观设计学用生态学的方法进行恢复。

第二,景观设计学重现场地的历史记忆,景观设计学的概念是重现的概念。“神”是与历史文化过程紧密相关联的,它是关于人对场地的寄托和精神联系,而工业遗产往往承载了太多人的精神寄托和联系。回到景观设计学的基本概念,景观设计学是关于土地及土地上的物体的保护、恢复和规划、设计的学科。工业遗产景观是工业场地,遗址和遗产构成工业景观或产业用地景观。景观设计学是关于这样一个景观综合体的分析、评价、保护、利用、恢复的科学和艺术“天地人神”中的“人”是当代的人,我们并不是把它像农业时代的古文物一样保护起来,它还是为当代人使用的,那么如何使用?所以说,涉及到景观规划,即如何使用这块场地,如何利用场地上的构筑物建筑物和植被景观。

第三, 进行新的设计。何谓新的设计?就是要满足当代人的使用的设计。所以包括保护、利用和再生。这也是从岐江公园研究得到的心得。当时有“3R”(即保护、利用和再生),这是景观设计学学科的三个主体内容,也是景观设计学之所以能作为工业遗产或棕地恢复的途径的原因。景观设计师懂生态、自然过程,所以对场地生态恢复,比其他学科更有优势。如,建筑学可以解决具体建筑的使用利用问题,但是场地往往是被污染、被破坏的,这属于景观设计学的范畴。

Q:岐江公园的设计与实施处在一种怎样的背景当中?通过怎样的方式使决策者接受了在当时看来如此前卫的设计?

A:有几个颠覆性的行为。

第一,颠覆了美和文物的概念。这里的核心是一个丑陋的东西如何成为美的问题。直到2006年,中国才有明确的工业遗产的概念,国家才承认。我们是在1999年做的具体工作,接下来有将近七八年的时间实际上是在做观念普及工作。那时零零散散的有人做工业建筑方面的恢复利用,比如登琨艳的苏州河工业厂房改造,此前虽然建筑师对厂房类有些利用,但岐江公园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把工业厂址当做遗产来对待,对整个厂址进行再利用。在中国“退二进三”过程中,环境污染的条件下,作为公共环境,它到底能不能被接受,要不要保留?这些生锈的东西既不是文物,又不美,要不要保留?在中国连四合院都要被拆掉的大环境下,可以想见工业遗产概念的提出遇到多大的困难。当时几乎没有什么专业人员能够接受。专家都不能接受,可以想见市民可不可以接受。

第二,颠覆了中国传统园林价值观。它跟中国传统园林的概念格格不入。岐江公园的直线的路网、几何的构图显然跟中国的园林传统是对抗的,它是具有颠覆性意义的。从以上两方面,可以体现其艰难。所以方案花了一年多的时间让公众、专家尤其是市长接受。

第三,颠覆了已有的建造规范。中国没有规范,没有先例。园林和建筑规范从来没有工业遗产利用等方面的内容。所以就决定了它完全是前卫的、实验性的。没有懂此方面的技术人员,所以它所有东西都是实验性的。你从它的许多细节中可以看出,直到现在,这些细节也是很到位的。

Q:能否从生态学、景观结构和艺术表达三个方面阐释从岐江公园到现在的上海后滩公园,土人设计在工业遗产景观方面的设计方法产生了怎样的变化?

A:从岐江公园到现在的上海后滩公园,土人设计在工业遗产景观方面的设计方法进步较大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生态的场地恢复方面。后滩公园的污染比岐江公园大,必须考虑场地的污染和解决黄浦江被污染的水的利用问题,考虑生态的恢复和湿地的生态净化流程。

第二,景观结构方面。岐江公园地块完整,位于城市中心,设计构图的直线路网作为城市公园满足日常使用的要求;而后滩湿地公园除了面对生态上的问题,还有更严峻的防洪问题,同时着重考虑世博园的高密度人群的使用,它瞬间会产生大量人流,可达到日流量8万人左右。

第四,艺术表达方面。岐江公园更强调几何形式的介入,更强调艺术性,强调工业遗产的概念。后滩公园更多进行了弹性的设计,构图上更有机,更强调生态内容和使用的需要。后滩湿地吸取了岐江公园的做法,在河边的漫滩湿地大量使用野草。岐江公园更多的来源于知觉,来源于艺术;后滩湿地更进入科学的层面,强调生态的恢复,水的净化。

Q:从岐江公园的设计到现在,您认为国内在工业遗产方面的观念发生了哪些转变?转折点和标志性的事件又是什么?

A:有几个标志性的事件,如建筑领域的798、岐江公园、上海苏州河工业建筑的利用、上海世博园在中国大型工业基地上举办、首钢的搬迁、沈阳冶炼厂的大烟囱被炸掉等都是发人深思的标志性事件,唤醒了中国工业遗产保护的意识。但真正的转折点我认为是政府的介入,标志性的是国家文物局的《无锡宣言》。现在,民间的呼声也越来越大,经常接到求助、咨询电话,比如有一个东莞记者,讲到20世纪80年代引进外资时候的第一个厂房要拆掉,他们就感觉到这是工业遗产,应该保留。从开始民间的到报纸媒体的呼吁,工业遗产保护运动可谓如火如荼。近两年时间里,关于工业遗产的观念发生了重大的转变。自《无锡宣言》之后,文物局相继公布部级的工业遗产,把工业遗产纳入国家文物体系。上海、北京等城市明确把工业厂房作为创意产业的培育基地加以保护和利用,这是工业遗产得到重视的一个极端。

俞孔坚简介:

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首席设计师。他把城市与景观设计作为“生存的艺术”,倡导白话景观、“反规划”理论、大脚革命和大脚美学,以及“天地-人-神”和谐的设计理念;曾五次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两次获得全球最佳景观奖,两次获得国际青年建筑师优秀奖,并获2008年世界建筑奖、 2009年ULI全球杰出奖。

2004主持的中山岐江公园,获得“中国现代优秀民族建筑综合金奖”,获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颁发的设计荣誉奖(中国首次获得此奖)中山岐江公园的场地原是中山著名的粤中造船厂,作为中山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的象征,它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终于九十年代后期,几十年间,历经了新中国工业化进程,沉淀为真实而弥足珍贵的城市记忆。

杜伊斯堡,德国鲁尔区重要工业城市,在鲁尔河注入莱茵河处。全国最大河港,以吞吐煤、铁矿石、石油、建筑材料等为主。重要铁路枢纽。全国主要钢铁工业中心。

当时还提出“新苏州园林”的概念,苏州特色不光是苏州园林的特色,还包括大运河给它带来的工业遗产特色。

在中国连四合院都要被拆掉的大环境下,

公园景观设计的意义例11

最后讲述了环境设计的创新。

关键字:环境;设计;设计要素

Shallowtalkthemodernenvironmentdesign

Summary:Thistextcarriesonelaboratetotheenvironmentdesignfirst,seeingtheenvironmentaldesignfromthedifferentangleagainafter.Relatedthemainfactorthatruleandenvironmentsinvolvewhendesignoftheenvironmentdesignimmediatelyafteranditofinnovation.Relatedtheinnovationoftheenvironmentdesignfinally.

Keyword:Environment,design,designmainfactor

引言

园林的发展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由于世界各国不同的环境因素及民族习性而孕育出不同的庭园风貌。因其天然的地理环境,中国人乐观平和的人生观及其对自然的哲学观,而形成风格独特的中国园林。一般人将中国园林分为皇家、私家和寺观园林,而至今流传最广的便是私家园林。回观今人所建之园林,由于受现实环境、材料来源、匠师的训练及社会背景等种种限制,使我们要建造一座具有传统风味的中国园林,已非易事。

一、阐述现代的环境设计

①何为环境设计

现代园林逐渐凝结成了融功能、空间组织及形式创新为一体的现代化设计风格。一方面,设计追求良好的服务或使用功能,例如为人们漫步、休憩、晒太阳、遮荫、聊天、观望等户外活动提供充足的场地和场所,解决好流线与交通的关系,考虑到人们交往与使用中的心理与行为的要求。另一方面,不再拘泥于明显的传统园林形式与风格,也不再刻意追求繁琐的装饰,而更加提倡设计平面布置与空间组织的自由、形式的简洁、线条的明快与流畅,以及设计手法的丰富性。特别是在形式创造方面,在当代各种主义与思潮纷争的背景之下,现代园林设计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自由性与多元化特征。现代主义、折衷主义、分解与拼贴、不相关秩序体系的重叠、历史或文脉主义、极简主义、波普艺术、隐喻与象征、甚至幽默都成了园林设计可以接受的思想。但是,在西方现代园林设计师阵营中,绝大多数设计师仍然视传统为设计的根基,在造型上仍采用理性方式去锤炼形式与探索空间,仍然以和谐完美作为设计所追求的目标。当然,这种和谐完美不局限形式本身,而是形式与现代园林服务于社会和人的诸多功能与需求的统一。

由于西方现代园林吸收了东方文化——中国传统园林的紧凑、自然与人工相辅相成,其简洁的形态正合现代主义的胃口。这些影响形成了现代设计的一些基本特征,包括构图中强烈、简洁的几何线条;自由运用多种形式。植物只是园中的一种造园素材,而不像在传统庭院中被作为主要内容。植物以自然形态为美,人工修剪或造型日渐稀少;用流动的线形或形体产生活泼与明快的空间,而不是仅用轴线或视线组织空间,重视经济可行性与空间的多用途性,追求非对称构图和动态平衡,注重具有亲切感和适于使用的室外空间创造;住宅庭院设计中,重视室内外空间的渗透与室内生活在室外庭院空间中的延伸,还有非传统材料的使用和传统材料新的用法。

对于我们设计者来说,说到“景观”,就不能不想起“园林”这二宇,那么“景观”和“园林”又是什么关系呢,总的来讲,景观最基本、最实质的内容还是没有离开园林的核心。从规划设计专业的角度来看,景观的基本成分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软质的物体,如树木、水体、和风、细雨、阳光、天空;另一类是硬质的物体,如铺地、墙体、栏杆、景观构筑。软质的物体,称为软质景观,通常是自然的;硬质的物体,称为硬质景观,通常是人造的。当然也有例外,如山体就是硬质的,但它是自然的。

②从不同的角度看环境设计

从设计角度看“环境”二字,主要是指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所处的各种空间场所。广义来说,空间与场所可以涵盖我们所生存的整个世界。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的生活方式日益丰富,毫不夸张地说,现实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已打上了人类活动的烙印。人类生活的环境景观,实际上是人类的欲望在大地上的投影。人类在不断地为实现某种欲望而改造和创造景观,直至其实现了这种欲望后,新的、更高的欲望又引诱他去追求、发明新的技术,采用新的生活和居住方式,从而在大地上写下新的景观。这可以被认为是人类个体和社会进步的轨迹。从田园到花园,到公园,直到高科技企业园,都充分反映了人类在科技进步的帮助下,不断实现自我完善的历程。

从设计方法上看,建筑外环境设计具有其“公共性”的一面。除建筑师外,城市规划师、园林设计师和雕塑师都纷纷涉足这一领域。他们各自有其独特的侧重点和处理方法。比如园林设计师精通绿化,对植物种类和季节、土壤的适应性研究非常熟悉,还能够设想各种时令的景致变化;建筑师对营造的技术感兴趣,他们研究的是砌筑、搭建和形式,对于与建筑设计一体化的室外空地尤为热衷。现代艺术的手法更富于想象力和整体意义,这首先需要参与者整体的观念更新,跳出栽绿篱、埋栅栏泛泛的处理方法,放弃狭隘的行业偏见。这是发挥想象力,创造场所特征与整体环境相映生辉的基本前提。

二、随时展的环境设计观念

①环境设计所遵循的地方性原则

地方性原则的提出是肯定环境文化多元化的结果。它从不同气候、地理特征等因素解释环境差异的合理性。这些先天性差异原本是各个民族和地域的人们,在历经漫长的适应性发展后,所形成的自然选择,它为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千姿百态的文化面貌、生活方式和建造样式奠定了基础。我们应清楚,所谓地方性原则并不是一种形而上学的、难以与大多数现实的设计相对照的空间概念。实际上,它首先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公共性设计法则,因为设计项目从来都是具体的、带有特殊条件的。不论在北京还是上海,在中国还是法国,设计的着眼点首先是要对具体的环境条件进行分析。其次,从建设坏境的角度来看,评价一个具体设计的成败与否,一定要使之与所在环境的总体风貌相联系,因为一个城市或地区注定是要以环境个性的存在作为资源和文化价值的依据条件。

后现代以来的城市环境景观,在首先满足功能性、技术性指标的前提下,强调了设计对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表达。(1)注重追求城市空间的趣味性。(2)与地方景观特征和环境特征相呼应,使当地特有的风土文化价值得以保持和张扬。这样产生的新环境才能自然地溶入地方生活中去。(3)强调景观道的设置,为行人提供舒适和便利。景观道包括专用的和与城市干道同向的步行便道。后者则在保障一定宽度的同时,要求有绿色屏障与车行道相隔。另外,建筑底层的细部设计亦是为景观道创造情趣的重要手段,需要予以重视。(4)强调设施多样化和完整程度,注重使技术的细节在应用中得到鲜明而有趣的表现。(5)重视环境艺术作品的创作实施,使艺术与现实生活的界线变得模糊,从而表达出生活艺术化的理想。

②环境设计所涉及到的要素(空间、场所、领域)

空间即Space,它是由三维空间数据限定出来的。场所即Place,也是由三维空间数据限定的,但是限定得不如空间那么严密精确,它有时没有顶面,有时没有底面。领域即Domain,它的空间界定则更为松散,这个概念最初出现在动物界。如一只老虎,一般活动出没的范围约为几平方公里,这一范围内一般不会出现第二只老虎,这几平方公里的范围就是这只老虎的活动领域。空间、场所和领域三者给人的感觉是不同的。空间是通过生理感受限定的,场所则是通过心理感受限定的,而领域则是基于精神方面的量度。因而设计时就要根据不同的特点进行考虑,如建筑设计的边界界面多以空间为基准,景观规划设计的边界限定则要以场所和领域为基准。

③设计要素的创新

在西方现代园林设计中,最引人注目并且容易理解的就是以现代面貌出现的设计要素。现代设计师可以较自由地应用光影、色彩、声音、质感等形式要素与地形、水体、植物、建筑与构筑物等形体要素创造园林与环境。20世纪50—60年代法国的西蒙(JacquesSimond)提出了一些颇有新意的设想,用点状地形加强围合感,线状地形创造连绵的空间,对法国现代园林设计师有一定的影响。瑞士的克莱默(ErnstCramer)为1959年庭园博览会设计的诗园中,运用三棱锥和圆锥台组合体,这些地形就像抽象雕塑一样,与自然环境产生了鲜明的视觉对比效果。

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现代园林及环境设计的要素在表现手法上更加宽广与自由。由埃里克森建筑事务所(ArthurEricksonArchitects)设计的罗宾逊广场(RobsonSquarePark),水池、瀑布水景与省政府办公大楼融为一体。巨大的水池位于楼顶,犹如“天池”,水从屋顶倾泻而下,形成了巨大的瀑布。除了体量外,水景设计在手法上也异常丰富,形成了将形与色、动与静、秩序与自由、限定与引导等水的特性与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的整体水环境设计,既改善城市小气候,丰富了城市环境,又可供观赏、鼓励人们参与。

④形式与功能的结合

与传统园林的服务对象和装饰与观赏性不同,现代园林面向大众的使用功能已成为设计师们所关心的基本问题之一。形式建立在功能之上,并且力求简明与合乎目的。例如,纽约观景台公园和横滨美术馆前广场公园虽然都不大,条件也不复杂,但公园设计视线安排合理,使用方便,空间划分明确,细部考虑周到,反映了现代主义手法在当代园林中的广泛应用。大自然是劳伦斯•哈普林(LawrenceHalprin)许多作品的重要灵感之源。在深刻理解大自然及其秩序、过程与形式的基础上,他以一种艺术抽象的手段再现了自然的精神,而不是简单地移植或模仿。哈普林对自然现象做过细致的观察,他曾对围绕自然石块周围的溪水的运动,自然石块的块面形态及质感,做了大量的写生与记录。在这些研究中,他体验到了自然过程的抽象之道。例如他设计的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市(Portland,Oregon)伊拉•凯勒水景广场(LraKellerFountainPlaza),从高处的涓涓细流到湍急的水流,从层层跌落的跌水直到轰鸣倾泻的瀑布,整个过程被浓缩于咫尺之间。

⑤场所精神与文脉主义

对文脉的深层阅读要求深入到一个场所的精神领域之中,并关注到传统的阻力。从某种程度上讲,每一设计实际上都是在创造一种场所,只有更倾心地体验设计场地中隐含的特质,充分揭示场地的历史人文或自然物理特点时,才能领会真正意义上的场所精神,使设计本身成为一部关于场地的自然历史或演化过程的美学教科书。法国园林师谢墨托夫(AlexandreChemetoff)在拉•维莱特公园(ParcdelaVillette)中设计的下沉式竹园(TheBambooGarden),有意识地保留了城市的地下管线设施,给水干管、排水管、电力管纵横于场地之中,让人们了解到这一小小的绿色空间实际上是城市庞大聚集体的一个“碎片”。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谈一谈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苏州园林。绘画讲“意在笔先”,造园也是这样,必须先有一个主题思想。不但全园需要有一个主题,就是园中的每一个局部景观的组织也需要有不同情趣的主题。例如,苏州网师园,以“渔隐”为主题,其主体景观便选择表现“网师”(“渔翁”)生活的湖泊景象,湖泊型的水体衬托的山林景象构成了以“渔翁”为主题的园林意境,在这一主题下延伸发展而设置的其他景观空间,使全园的景观结构丰富变幻,而最终又不脱离“渔翁”的主题,做到了思想情趣与景观的统一,也就是所谓“情景交融”。

三、园林意境的创造和环境设计的创新

山水、植物和建筑是构成园林的几大要素;然而,具体景观的建造还不等于是园林艺术作品的完成。景观只有被赋予一定的思想意境并与景观要素相融合,才能真正实现园林艺术的价值。也就是说,所谓园林意境,是高于直观的园林景观的审美范畴,是通过所见的具体景象来暗示更深更广的美好境界。景有尽而意无穷便是如此。

①功能与景观的统一

单纯的景象构成,还只是限于形式,是一个美丽的躯壳,还不能说是完美的、独立的艺术存在,只有当园林的思想情趣与景观要素相统一,建筑功能与景观要素相统一,才能称为园林艺术的最高境界。一座园林,不论其景观组织得多么巧妙,如果没有能满足人们休息消遣的环境,当人们疲乏时找不到座椅,烈日雪雨时无所遮蔽,饥渴时没有饮食供应等,其景观再优美也会使人无心欣赏,也就更谈不上领略其景观中的意境了。对于园林景观的创作来说,出于思想要求所做的景观处理是必要的;出于实用的要求所做的景观处理同样是必要的。对于园林景观的欣赏不同于看画,人的因素是作为参与者、体验者而融入园林景观中的,要在游乐中甚至生活中去观赏。园林景观所提供的美感也不仅限于视觉,而且具有听觉、嗅觉、触觉及至全身心的舒适感。园林意境的产生,只有在满足这一前提下才能实现。

②再现自然的景观

意境的创造是通过具体景观形象来表现的。景观如何能产生意境呢,反映自然风景的园林景观,首先应符合自然规律,反映自然的原型。艺术讲求“形似”与“神似”,以形似为基础,以神似为最高境界。一座园林艺术作品的产生,是基于设计家对生活的感受,经过主观再创造的结果。园林艺术的创作不但包含作者的审美观、自然观、园林观的逻辑思维,同时还反映出设计家对美的生活情趣所激发出的形象思维。因此,设计家对生活的观察越深刻、知识越渊博、逻辑思维越正确、艺术修养越高、形象思维越活跃、创作经验越丰富,其作品就愈具有概括性,作品的意境就愈加深远。

③生态理论应用于环境设计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一书中写道:“居住区景观环境规划设计不仅仅是绿化的问题,从创造生态环境考虑,需要对以下的因素进行规划:(1)分析居住区朝向和风向,开辟组织居住区风道与生态走廊。(2)考虑建筑单体、群体、园林绿化对于阳光与阴影的影响,规划阳光区和阴影区。(3)最大限度地利用居住区地面作为景观环境用地,甚至可将住宅底层架空、使之用作景现场地。(4)发挥居住区周围环境背景的有利因素,或是借景远山,或是引水入区,创造山水化的自然住区要创造青山绿水中的风水宝地。园林生态在景观设计上的几点体现:(1)从绿化苗木来讲,做到“适地适树”,运用乡土树种及经过驯化的引种树种,并注意运用本地植被中的顶极群落。这一过程,需满足绿化生长所需的水、肥、光、气、热等条件,其主要目标是营造稳定的生态植物群落。(2)尽可能提高环境的“绿视率”。绿色是环境永恒的主旋律。提高“绿视率”,如停车场、路面,广场、架空层都要尽可能多的被绿色覆盖。(3)运用节省能耗的材料。在可替代的材料中,尽量选用能耗低的材料,特别注重环保新材料的应用。既满足生态原则,又满足环保原则。如构筑物选用多孔水泥砖,弃用粘土实心砖。(4)运用可循环或能降解的材料,如环保透水砖、PVC植草板等。(5)垃圾分类收集,将生活垃圾与建筑垃圾分类,将有机垃圾与无机垃圾分类收集处理;运用环保型垃圾筒(6)深入研究人的行为规律与心理特征,让环境的改善与居民的素质提高相互促进。既有园林生态之考虑,又摘取环保中的某些方面。

参考文献:

[1]宋健,惠永正.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科学出版社,1994.

[2]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人民出版社,1972.

[3]何林.应用美学.辽海出版社,2000.

[4]许懋彦.淡路梦舞台——安藤忠雄圆梦的舞台.世界建筑,2001(2):70~75

[5]邓林.建筑艺术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