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SCI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科技产学研考察报告

科技产学研考察报告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2-09 03:36:13

科技产学研考察报告

科技产学研考察报告例1

1966至1976年的结束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又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方针指导下徘徊了两年。这种局面同广大干部群众要求纠正“”的“左”倾错误,迅速消除严重后果的强烈呼声极不适应,同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奋斗了几十年的早日改变中国贫穷落后面貌,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也极不适应。形势的发展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尽快结束徘徊局面,迈出新的前进步伐,使党和国家的历史来一个根本性的转折,实现中华民族新的崛起和腾飞。

当全国上下重新把实现四个现代化作为最高奋斗目标时,中央领导层把眼光投向了国外。1977年9月29日,邓小平在会见英籍作家韩素音时说,我们已经损失了20年或者30年时间,再不能搞关门主义,不能闭关自守,把世界上最新的科技成果作为我们的起点……那末,我们就是有希望的。1978年2月,邓小平出席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政府工作报告(草案)》经济部分的会议。他指出:对于欧洲共同市场,要迅速派人去进行技术考察。对于共同市场,对于日本、美国,要专门成立一个班子,不干别的事,集中力量,专门研究。要注意国际动态,现在是对我们最有利的时机。总之,要抓紧时间,多争取一年时间都合算。3月25日,邓小平在会见挪威外交大臣时说,要接近当前世界科学技术水平不是很容易的事。我们不能闭关自守,我们要善于学习,要学习世界上一切先进的东西,包括国际上的先进科学技术。我们要同先进国家交往合作。4月19日,在中央政治局讨论《今后八年发展对外贸易,增加外汇收入的规划要点》时,邓小平插话指出:我已经说了多次,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做得好一些快一些……目前的时机是有利的。粉碎“”以后,思想解放了,可以拿资本主义国家行之有效的办法为我们所用。要想一想,现在思想解放得够不够,到底还有什么障碍,看看上层建筑、生产技术方面存在什么问题。有些事情不能总在北京转圈子,一拖就一两年,要尽快研究解决。

邓小平关于走出国门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的思想,代表了当时中央领导层大多数人的心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包括利用国外的有利因素,加快经济发展”的思想渐成共识。在中央决策层,当时在对外开放问题上的决心已经下定,他们思索和考虑的不是要不要开放,而是怎么搞对外开放。恰好“真理的检验标准”与“两个凡是”的日益激烈的交锋打开了人们思想解放的闸门,最终促使中央领导层到国外和港澳地区去寻求开放的最佳模式。于是,在1978年,一个又一个的考察团相继从北京启程了。

国家计委向中央政治局作的关于经济计划的汇报要点中提出“有计划地组织干部到国外去考察”的任务,掀起出访活动的高潮

1978年2月16日,国家计委向中央政治局作的关于经济计划的汇报要点中提出 “有计划地组织干部到国外去考察”的任务,得到了中央的批准。据当时的国务院港澳办公室统计,从1978年1月至11月底,中国政府派到国外和香港考察的人员共达529批,3213人,其中专程去港考察的有112批,共824人。13位副总理和副委员长以上的领导人,先后21次访问了51个国家,连邓小平也连续4次出访,先后访问了缅甸、尼泊尔、朝鲜、日本、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

在一系列目不暇接的出访活动中,对中央确定改革开放的决策影响较大的,是被称为改革开放“侦察兵”的三路考察团。一路是国家计委和外贸部组织的以国家计委副主任段云为团长的港澳经济贸易考察组,另一路为中央联络部副部长李一氓任团长,联络部副部长乔石和国家科委副主任于光远任副团长的赴南斯拉夫、罗马尼亚考察团,再一路就是国务院副总理谷牧亲自率领的赴法国、西德、瑞士、丹麦、比利时的西欧五国考察团。以对西欧和南斯拉夫的考察为标志,中国高层的出访活动进入高潮。

1978年4月初,港澳经济贸易考察组前往香港、澳门进行实地调查研究。考察组的目的很明确:探索弹丸之地的香港、澳门经济飞速发展的奥秘,吸取有益的经验。考察组成员亲眼目睹了港澳经济发展的繁荣景象,尤其是香港在耕地和资源奇缺的情况下,却依靠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资金,实现了经济的腾飞,使考察组成员的思想倍受震撼。

5月31日,港澳经济贸易考察组回到北京,写出一份《港澳经济考察报告(汇报提纲)》上报中央。报告强调:发达国家的先进设备和技术,对港澳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报告内容称:“广东省的宝安县、珠海县紧邻港澳,发展出口商品生产,条件十分有利,是任何国家和地区都比不上的。”提出可借鉴港澳的经验,把宝安、珠海划为出口基地,力争经过三五年努力,在内地建设成具有相当水平的对外生产基地、加工基地和吸引港澳同胞的游览区。报告呼吁“现在要解放思想,放手干了”,从现在起,要把经济工作放到重要日程上,作为一个重点来抓,以适应“四个现代化”的需要。6月3日,中央政治局听取港澳经济贸易考察组的汇报。汇报指出,港澳发展比较快的主要原因是有充足的资金来源和廉价劳动力,并大胆建议:对宝安和珠海两个出口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有必要实行某些特殊管理办法”,把两个县改为省辖市,派得力干部加强领导力量;进出口直接与我驻港澳贸易机构联系,不再事事上报;两县所需原材料、设备由广东省负责,有困难的可以用贷款通过港澳进口,物资免税,手续简化;出口创汇部分留给当地;对到两地的港澳同胞和外宾只凭港澳居民证和护照,检查从宽,简化手续;恢复1967年被废止的边境小额贸易和给渔民一部分外汇。中共中央、国务院的主要领导人同意考察组的建议,还作了批示说“总的同意”,要求“说干就干,把它办起来”。港澳经济贸易考察组的报告和汇报,实际上第一次提出了在深圳、珠海设立经济特区的设想,是中国创办经济特区思想的伟大起步。

1978年3月11日,中共中央联络部副部长李一氓率领中国共产党党的工作者访问团前往南斯拉夫、罗马尼亚进行访问。在南斯拉夫,访问团了解到南社会经济制度的特点是社会主义自治制度,自治制度的核心是企业工人自治。企业的工人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它选出的工人委员会对企业进行管理,掌握生产、分配、人事、财务等权,经理对工人委员会负责。自治制度的基础是社会所有制。南共联盟认为,社会所有制不是国家所有制,也不是集体所有制,社会所有制的生产资料属于整个社会,为全体参加劳动的人所有。

3月31日,访问团离开贝尔格莱德前往罗马尼亚访问。在罗马尼亚,访问团同罗马尼亚高级党校、社会政治科学院、历史和社会政治研究所、劳动部、全国科技委员会的负责人举行了会见和座谈,还参观了许多工农业单位。在经济体制方面,最引起访问团注意的是他们的劳动报酬制度。罗马尼亚不用工资这个概念,这一点同南斯拉夫是相同的,但是他们用劳动报酬这个概念,这又同南斯拉夫不一样。而且,工人组织了劳动者代表大会监督工厂生产,厂长、经理、部长的工资与企业效益挂钩,考察这些人的指标也由上一级来制定。此外,用净产值代替总产值来衡量企业经营管理的好坏也是访问团此前从未听说的。总之,访问团对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总的印象是,人家这些年发展得比我们快。

4月10日,访问团回国,很快向中央提交了《中国共产党党的工作者访问团对南斯拉夫考察的报告》。这份报告全面、客观地介绍了南斯拉夫政治、经济现状和改革措施。其中指出,南共联盟把马列主义原理和本国具体情况相结合,经过不断实践,创造了以社会主义自治为中心的南斯拉夫独立自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报告认为斯大林企图把苏联经济体制的模式强加给南斯拉夫,被铁托坚决拒绝,但南斯拉夫不失为社会主义国家,南共不失为走在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党,我们过去跟着苏联否认南斯拉夫是社会主义国家是不对的。因此,报告提议恢复中南两党之间的关系。

中央政治局对这份《报告》极为重视,指出:“南近几年来强调计划对经济发展的指导作用,通过自下而上层层协调,制定社会计划。同时,南仍实行市场经济,力求掌握价值规律。南主张以计划限制市场经济的自发势力,以市场经济弥补计划的局限性。”“南共联盟坚持了社会主义方向;发展生产资料的社会所有制;通过社会主义自治制度实行无产阶级,在坚决镇压一切敌对势力的同时,充分发扬无产阶级的民主的一面;发挥社会计划对国民经济的指导作用;贯彻实行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原则。应当肯定,南共联盟是马列主义的党,南斯拉夫是社会主义国家。”这就认同了报告中提出的“同样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可以有多种模式”,这也意味着在社会主义模式的多样性问题上,中共中央的观点有了变化。这对于党内在思想认识上摆脱苏联模式的束缚起了作用,更对即将开始的改革开放工作具有很强的启发意义。

三路考察团中,以国务院副总理谷牧为团长的赴西欧五国考察团,由于是建国后中国首次向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派出的部级政府经济代表团,所以规格最高,也最引人注目。其主要成员包括水电部部长钱正英,农业部部长张根生,国家建委副主任彭敏和办公厅主任李灏,北京市副市长叶林,广东省革委会副主任王全国,山东省革委会副主任杨波等,共30人。出访前,邓小平听取谷牧和钱正英、彭敏等汇报前往西欧五国访问的准备工作情况。邓小平强调:访问中,要广泛接触,详细调查,深入研究一些问题。好的也看,坏的也看,看看人家的现代工业发展到什么水平了,也看看他们的经济工作是怎样的。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经验、好的经验,我们应当把它学回来。从5月2日到6月6日,代表团先后访问了法国、西德、瑞士、比利时、丹麦五国的25个城市。一个多月的访问,使代表团成员眼界大开,所见所闻深深震撼了每一个人的心。

谷牧一行在西欧五国参观的项目以工业交通为主,在参观中确实看到不少先进的东西,从电力、冶金、机械,到公路、机场、港口等。就港口来说,参观了法国马赛附近的福斯新港、比利时的安特卫普港、丹麦的哥本哈根港和埃斯堡港、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不莱梅港。这些港口的共同特点是机械化程度高。此外,这次参观的电站比较多,有火力发电站、水电站和核电站,在参观中对西欧工厂、企业广泛使用电子计算机获得比较深刻的印象。在农业方面,访问团注意到西欧这几个国家对农业科研和农业生产者的技术培训十分重视。比如,法国农业的机械化和现代化重要的一环是重视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和培训农业人员,提高农庄的管理水平和使用农业机械的技术水平。瑞士规定,只有经过一定劳动和考核及格的农业学校毕业生才能取得独立经营农庄的资格。丹麦建立了全国性的农业科研单位和农业生产单位的联络网,农业科研单位聘请的农业顾问经常为农民提供如何改进农业生产的意见,农业科研成果也通过这个联络网加以推广。谷牧在访问中多次表示,我国要在本世纪末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主要依靠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但同时也要虚心学习外国的一切先进的东西。

通过欧洲之行,考察团达成的共识是:我们现在具有的经济技术水平,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比较,大体上落后20年,从按人口平均的生产水平讲,差距就更大了。6月30日,中央政治局开会,专门听取考察团的汇报。谷牧着重讲了三点:第一,二战后,西欧发达国家的经济确有很大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和这些国家相比,我国大大落后了,形势咄咄逼人;这些国家在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管理方面也有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第二,他们的资金、技术、商品要找市场,都看好与中国的关系,我们要很好地利用这个良机。第三,国际经济运行中有许多通用的办法,包括补偿贸易、生产合作、吸收国外投资等,我们可以研究利用。听了谷牧的汇报后,、、李先念等均表示,该是下决心采取措施实行的时候了。随后,邓小平单独听取了谷牧的汇报,指示:引进这件事要做,下决心向外国借点钱搞建设,要抓紧时间。

谷牧的秘书胡光宝后来曾说:这次出访,为后来紧抓不舍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打开了思路,为创办经济特区以至沿海地区改革开放,提供了不少可借鉴的东西。

  考察强化了中央领导层的紧迫意识和改革意识,直接推动了国务院务虚会的召开

1978年的出访高潮是中国在封闭半封闭几十年以后,再一次打开国门看世界,再一次向西方学习。考察团带回来的信息使中央领导层的思想发生了强烈“地震”,中国这才如梦方醒,对中外经济科技之间的巨大差距有了真实认知。正如王全国后来回忆说:“闭关自守,总以为自己是世界强国,动不动就支援第三世界,总认为资本主义腐朽没落,可走出国门一看,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你中国属于世界落后的那2/3!”

考察开阔了人们的眼界,许多人明白了,正是在中国开展一个又一个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期间,日本经济从50年代开始,保持了近30年的持续增长,亚洲四小龙的经济从60年代开始了近20年的快速增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但没有一天天地烂下去,反而迅速摆脱了70年代中期的经济危机。相反,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却政局不稳,苏联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这一系列情况使中国的领导人意识到,资本主义的那一套东西并不是大毒草,尤其是经济制度方面的做法很值得借鉴。要求出国考察的人共同研究,提出几条,在国务院务虚,一面议,一面定了就办。

科技产学研考察报告例2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这次科学考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全面、最系统、最深入的一次水土流失科学考察活动

这次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活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水土保持领域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参与人员最多的一次综合性科学考察行动。党中央、国务院对这次考察活动高度重视。回良玉副总理在考察活动正式启动不久就做出重要批示,明确指出:"这次考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要"精心组织,充分依靠有关各方面专家,合力调研论证,提出高质量的科考成果"。以钱副主席为组长的专家指导委员会倾注了大量心血,发挥了关键和核心作用。钱副主席先后四次主持召开专家指导委员会会议,对科考工作思路、总体工作方案、科考重点内容、以及科考成果汇总提炼等关键环节、重大问题、重要观点进行了严格把关,并亲自指导了"水土保持水资源和水环境效应"专题研究工作;孙鸿烈副院长和沈国舫副院长多次深入水土流失严重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对科考的阶段性成果审查把关,亲自主持汇报稿的编写和修订。在近三年的时间里,专家指导委员会的许多院士、专家先后参与了实地考察,对总报告以及各考察组和专题研究组的报告进行认真审核,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作为这次考察活动的联合主持单位,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证了科考活动的顺利开展。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农业部、林业局、国土资源部、环境部等中央有关部委给予了大力支持,各流域管理机构、有关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积极参加,地方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给予了密切配合。

与以往历次水土流失科学考察相比,这次考察具有四个显著特点:一是全局性与区域性统筹。这次考察将生产部门、科研部门、宏观决策部门的力量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中央政策研究部门、国家有关部委、科研部门、大专院校、流域机构、地方部门等各方面的优势,在从国家和战略层面研究我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问题的同时,有针对性地考察和研究水土流失对区域生态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二是专业性与社会性兼顾。这次考察不仅从自然科学角度系统地提出了我国水土保持生产实践中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以及代表先进科技水平、符合客观规律、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新的水土流失治理技术路线,而且从社会科学视角探索水土保持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从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提出了搞好水土保持的政策建议。三是知名专家学者与基层技术人员互动。这次科考受到我国知名科学家极大的关注和支持,得到基层水利工作者的热情响应,共有86个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28位院士、223位教授和研究员,以及各流域机构、各有关省(区、市)、地、县水利部门的一大批工程技术人员参加了考察。广大科考人员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知名专家与基层技术人员并肩作战、良性互动。四是科学考察与宣传普及结合。科考人员及时与基层部门、单位交换意见,注意倾听当地干部群众对水土保持的反映和要求。同时,大力宣传水土保持基本国策,普及水土保持知识,推广水土保持技术,唤起全社会对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的忧患意识,搭建公众参与水土保持和生态保护的平台。

总之,这次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活动是一次跨部门、跨行业、跨学科的综合性科学考察行动,是一次全面系统深入考察、集中各方面智慧、凝聚各方面力量的大型科研过程,必将载入我国水土保持事业的光辉史册,发挥持久而深远的影响。

二、这次科学考察成果为我国防治水土流失、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这次考察重点对黄土高原、长江上游、东北黑土、北方土石山、南方红壤、西南岩溶和北方农牧交错等7个区域进行了实地考察,考察区总面积519万平方公里,覆盖人口12.5亿左右,范围广泛,类型多样,内容丰富,成果丰硕。一是准确摸清了我国水土流失的现状。在第三次全国水土流失遥感调查的基础上,这次科考有针对性地进行了重点实地考察和核对,进一步摸清了全国水土流失的类型、分布、强度、成因和危害。二是全面总结了我国水土流失防治的主要成效和经验。对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的水土流失防治工作进行了全面回顾,对1998年以来我国实施的一系列重大生态工程的成效进行了科学评价,对我国在长期水土保持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进行了系统总结。三是深入分析了当前水土流失防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经济建设中的人为水土流失问题进行了全面调查,对坡耕地和侵蚀沟等水土流失主要策源地进行了系统分析,对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的措施、投入、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摸清了问题,找准了症结。四是提出了水土流失防治的对策和建议。在各考察组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进一步明确了水土保持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提出了我国近期水土流失的防治目标、建设布局、对策措施和政策建议。

这些考察和研究成果既是广大干部群众和水土保持工作者长期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院士、专家们多年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特别是这次考察根据自然地理情况分为七个区域进行,各区域内又进行了细分,工作扎实深入,研究问题和提出的对策符合当地实际,符合科学规律,具有很强的科学性、针对性、实用性。总报告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注重反映各片区的特点,具有很强的前瞻性、战略性和指导性,为国家生态治理与保护的宏观决策奠定了坚实基础,必将对我国生态建设事业的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长期而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在科学考察的基础上全面推进我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把水土保持作为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这次科学考察活动,是对我国水土流失问题的一次全面会诊,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水土保持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奠定了坚实基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这次科学考察成果的应用,总理对这次科学考察作出重要批示,指出"经过近两年的艰苦工作,取得了重要的科学成果,对于坡耕地水土整治和扶贫开发工作,也有现实意义"。今年7月份,在《中国水土流失防治与生态安全》一书出版前,回良玉副总理专门为此书作序,对这次科考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特别强调要"高度重视,充分运用好这些成果,发挥科技在防治水土流失中的作用,全面提升水土保持科学防治水平"。我们要按照总理和回良玉副总理的重要指示精神,把大力宣传、积极应用科考成果作为水土保持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科考成果的重要作用,把科考成果转化为谋划水土保持工作的正确思路、促进水土保持事业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

一要加大宣传力度。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行动方案要求,组织开展大规模宣传活动。要主动向各级人大、政府和有关部门汇报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状况,积极争取他们的支持和帮助。要积极争取把科考成果报告列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的专题讲座,让各级党政干部了解水土保持,关心水土保持,支持水土保持。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加大向全社会宣传的力度,通过宣传科考成果,增强全社会的水土流失忧患意识、防治责任意识,使全社会更加重视保护水土资源,更加主动参与水土流失防治。

二要科学谋划发展。这次科学考察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水土保持的发展战略和目标任务,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认真研究和采纳这些建议,尽快修订中长期水土保持规划和近期实施方案,尤其要结合正在进行的《水土保持法》修订和即将开展的"十二五"规划的制定,把科考成果作为制定水土保持发展规划、制定法律政策、进行水土保持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促进科考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三要突出治理重点。这次科学考察认为,坡耕地是水土流失的主要源头,同时,也是耕地的潜在资源。将坡耕地改造为基本农田,不仅可以有效地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山丘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这些地区群众脱贫致富创造基本条件,而且也可以为国家增加宝贵的耕地。专家们建议尽快启动坡耕地与侵蚀沟水土综合整治工程,我们要把坡耕地与侵蚀沟水土综合整治作为当前水土流失治理的重点,抓紧开展工作,争取资金支持,早日启动实施。

四要加快建设步伐。我们要抓住国家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增加水利投资、拉动内需的重要机遇,加大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力度,结合科考提出的重大工程项目建议,着力做好有关项目的前期研究和规划工作,大力推进国家水土保持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同时,要进一步开展重大水土保持科研项目的立项和研究工作。

科技产学研考察报告例3

一、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根据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先进性教育……

13. [计划规划] 开发区2008年度创建市级文明单位规划 [佚名][2008年6月3日][12] 开发区2008年度创建市级文明单位规划 市直机关工委: 为了我市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进一步完善开发区的各项工作,使开发区在实现“富民兴佳”新跨跃做出积极的贡献,现制定开发区创建市级文明单位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具体目标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市委九次全会精神,以“争三好、创三优”活动为载体,加强高新区党的……

14. [计划规划] 开发区机关开展学习英语活动方案 [佚名][2008年6月3日][3] 高新区机关开展学习英语活动方案 市直机关工委: 为提高机关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及应对入世对政府的挑战,我们结合高新区机关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十次党代会精神,攻坚克难,努力创新,开阔视野,增长才干,不断提高机关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更好地发挥高新区……

15. [计划规划] 旅游经济开发区专业人才和技术工人培训计划 [佚名][2008年6月2日][22] 前郭尔罗斯查干湖旅游经济开发区 专业人才和技术工人培训计划 为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大力开展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培训,全面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对促进全区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推动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快开发区跨越式发展具有重……

16. [调研报告1] *开发区改革土地使用制度初探 [佚名][2008年6月2日][26] 运用市场机制配置土地资产是开发区经营城市的必然选择 &nbs……

17. [调研报告1] 保持科学发展观 重新确立开发区发展的定位 [佚名][2008年6月1日][16] 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 重新确立开发区发展的定位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中央提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新方向,上述三个观点:“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则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作为开发区的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来讲,更要努力研究和认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探索经济发展与国土资源保护与利用之间的最佳平衡点,对今后发展的方向进行重新定位和思……

18. [思想宣传] 在开发区CI系统成果暨推广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佚名][2008年6月1日][16] 铸就具有综合竞争力的 廊坊开发区品牌 ——在CI系统成果暨推广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在各部门、各单位的积极参与、配合下,经过开发区CI导入工作委员会全体工作人员近九个月的紧张工作,一整套体现廊坊开发区独特个性、超前而全面的CI系统的设计工作今天终于完成,并正式。在此,我代表开发区工委、管委向在CI系统设计和调研过程中给予关心、支持,参与、配合的各级领导和同志……

19. [思想宣传] 在开发区管委会党支部换届工作党员大会上的报告 [佚名][2008年6月1日][28] 与时俱进抓党建,开拓创新谋发展,为全面实现开发区二次发展目标作贡献?? 同志们: 党的十六大和市二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为开发区实施二次发展计划带来了新的机遇。开发区管委会党委、管委会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曲靖市二次党代会、曲靖市二届人代会一次会议精神,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增……

20. [思想宣传] 开发区发展战略规划暨CI工程导入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佚名][2008年6月1日][9] 同志们: 制定开发区发展战略规划和实施开发区CI工程导入是我区加快发展、实现全面升级、全面管理的先决条件,是打造廊坊开发区品牌、增强区域竞争力,实现由规模型扩张向内涵型增长转变的有效途径;是廊坊开发区实现“二次创业”目标,建设全国一流开发区的重要措施。制定开发区新的发展战略规划和实施开发区CI工程导入,这是开发区工委、管委在全国开发区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做出的重要决策,是廊坊开发区经过1……21. [工作报告] 旅游经济开发区2008工作报告 [佚名][2008年6月1日][9] 夯实基础 加快发展 不断提升全区综合经济实力 ——前郭尔罗斯查干湖旅游经济开发区 wenjun 查干湖旅游经济开发区成立以来,区党工委和管委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原则,用“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新思路来指导具体工作,通过全面实施前郭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生态、绿色、民族”三张牌发展战略,科学规划,充分利……

22. [会议发言] 开发区CI推广大会主持词 [佚名][2008年5月30日][72] 激活传统 继往开来 ——CI系统成果暨推广动员大会主持词 同志们、新闻界的各位朋友: 去年7月,为提升对外形象,增强核心竞争力,塑造廊坊开发区品牌,工委、管委决定在全区范围内导入CI工程。九个月来,在开发区各位领导的悉心关怀和各部门、各单位的积极参与、密切配合下,经过开发区CI导入工作委员会和北京源动力广告公司近的紧张工作,廊坊开发区CI系统……

23. [工作总结1] 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知识产权工作阶段总结 [佚名][2008年5月12日][19] 2008年,我镇的宣传思想工作在市委宣传部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创新载体,理论武装工作得到深化,主要宣传活动扎实推进,对内对外宣传颇有影响,群众文化活动更加繁荣,精神文明创建富有成效,为塘桥全面实现“两个率先”,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提供了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一、 围绕工……

24. [工作总结1] 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知识产权工作阶段总结 [wcp][2008年4月29日][17] 2001年6月,经省科技厅、省知识产权局和省环保局批准,我区被确定为省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与环境建设试点示范区。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深入开展知识产权工作的指示精神,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激励和保障作用,推动高新区内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深入开展,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和市场竞争能力,佛山高新区管委把开展知识产权工作纳入重点工作之一,指定委有关部门、领导、人员具……

25. [工作总结1] 经济技术开发区2008年工作总结 [佚名][2008年4月9日][67] 虔州经济技术开发区2008年工作总结 2008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团结一致,凝心集力,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十大体系”建设,大力实施“对接长珠闽,建设新虔州”发展战略。紧抓更名机遇,进一步完善的管理职……

26. [工作总结1] 开发区2008年目标责任制完成情况工作总结 [佚名][2008年4月9日][87] 开发区2008年目标责任制 完成情况工作总结 一年来,开发区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2008年重点工作,全面推进开发区建设及与市政府签订的各项目标责任状任务,加大了对目标责任制指标完成情况的考核力度,狠抓工作落实。开发区一班人带领全体干部职工齐心……

27. [调研报告1] 保持科学发展观 重新确立开发区发展的定位 [佚名][2008年4月8日][57] 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 重新确立开发区发展的定位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中央提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新方向,上述三个观点:“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则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作为开发区的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来讲,更要努力研究和认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探索经济发展与国土资源保护与利用之间的最佳平衡点,对今后发展的方向进行重新定位和思……

28. [调研报告1] 赴广州、天津开发区考察报告 [佚名][2008年4月8日][67]  2008年10月21日至24日,蓝捷主任率副主任黄斌、党政办副主任赖华江赴广州、天津开发区学习考察。天津开发区是经国家商务部组织对部级主要开发区进行综合评价连续七年位居榜首,而成为中国开发区的代表,广州开发区则位居第二、三名。因考察组日程安排非常紧张,考察信息量有限,我区与部级顶尖开发区也无法参照对比。但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学习借鉴,可增强危机感,少走弯……

29. [调研报告1] 赴广州、天津开发区考察报告 [佚名][2008年4月8日][28]  2008年10月21日至24日,蓝捷主任率副主任黄斌、党政办副主任赖华江赴广州、天津开发区学习考察。天津开发区是经国家商务部组织对部级主要开发区进行综合评价连续七年位居榜首,而成为中国开发区的代表,广州开发区则位居第二、三名。因考察组日程安排非常紧张,考察信息量有限,我区与部级顶尖开发区也无法参照对比。但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学习借鉴,可增强危机感,少走弯……

科技产学研考察报告例4

——“提升我国高校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考察报告

一、行程概况

此次考察行程安排非常紧凑、前后衔接合理。出访前考察团做了充分准备,起草了《中国文化体制改革与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的报告(PPT),收集了外方可能会问到的问题、有关科研数据等。考察团访问对象也高度重视,各机构每次会议都事先精心安排了议程,确定了报告人和报告题目,拟出了双方可能共同感兴趣的话题。通过报告交流、现场演示、深入讨论等,考察团对英国、法国、德国主要科技期刊出版机构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建立了广泛联系,对国际化科技期刊的发展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二、主要收获

(一)传播学术是科技期刊的重要使命

牛津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478年,是世界上最大的大学出版社,比所有美国和英国大学出版社合起来还大。年收入近10亿美元,在51个国家有办事机构,在世界各地有6 000名雇员(主要在英国之外)。年出版新书近7 000种。牛津大学出版社的国际英语教育(ELT)和学校出版项目非常大、很成功,按收入算这两个项目占到出版社全球出版份额的50%以上。牛津大学出版社在学术领域出版的品类有(包括印刷版和数字形式):期刊、研究专著、研究生教材、医学、法律(学术和专业)、辞典、参考书、高校教材,另外在这一领域还开展有关贸易活动。

牛津大学出版社现出版270种(现已超过300——博主注)经过同行评议的期刊,其中三分之二是学术和专业协会所拥有的。期刊涉及专业范围很广,基本上是科技医学和人文社科各占一半。牛津大学出版社始终把学术作为办刊的根本和生命线。在访问期间,牛津大学出版社的几位负责人一再强调出版社是学校的一部分,出版高质量的学术书刊是大学出版社的重要使命。在发展中国家,超过1 600个机构可以免费访问牛津大学出版社的期刊。

伦敦的工程与技术学会(The Institution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IET)业务范围包括制定标准和条例、举办研讨会和讲座、出版书刊、编写政策报告、提供数据库服务等等。IET现出版22种期刊,所有期刊都有汤森路透的影响因子,都自动收入Inspec数据库。IET负责人认为科学研究是一个从科研立项到组织研究到取得成果到再到立项的完整的循环。科技出版在这个循环中不可或缺,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和卢嘉锡先生“科技期刊既是科学研究的龙头、又是龙尾(指发表成果、传播学术——笔者注)”的观点有相似之处。所以,IET十分重视学术期刊出版,在维护好已有期刊学术声誉同时,还不断创办新刊,不断创新期刊出版模式,比如从自己或其他机构组织的会议中挑选论文出版专刊,以单刊名义主办学术会议等等。

(二)专业化是国际科技期刊发展的主流

IET是一个专业学会,他们的期刊如《IET纳米技术》(IET Nanobiotechnology)、《IET计算机和数字技术》(IET Computers & Digital Techniques)、《IET信息安全》(IET Information Security),都是专业性非常强的期刊。他们的期刊数量还在不断增加,2012年将创办《IET生物统计学》(IET Biometrics)、《IET网络》(IET Networks),也都是细分到各专业领域的。

自然出版集团从1996年开始实施出版自然系列刊计划,专业方向十分明确,比如《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自然细胞生物学》(Nature Cell Biology)、《自然化学生物学》(Nature Chemical Biology)、《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自然免疫学》(Nature Immunology)、《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自然神经科学》(Nature Neuroscience)、《自然结构生物学》(Nature Structural Biology),等等。

(三)稿源、编委、审稿的国际化是提高期刊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手段

(四)技术创新是科技期刊不断发展的重要推手

在过去的10多年里,国际主流科技期刊都实现了从印刷出版到数字出版的转型。此次考察的第一站——英国Maney出版社是皇家材料学会期刊的出版单位,办公地点也在学会。Maney负责人向考察团介绍了期刊在线投审稿系统的应用、期刊生产控制系统。第一站的报告使考察团全体成员对英国期刊的现代化编辑出版流程有了一个初步而又深刻的印象。

爱思唯尔也有功能强大的在线解决方案,包括SciVerse ScienceDirect、SCOPUS、Reaxys、MD Consult和Nursing Consult等,提高了科学和医学界专业人员的研究效率;SciVal 套装和 MEDai’s Pinpoint Review,帮助学术与政府研究机构更有效地评估、制定和执行其研究战略,最大限度地提高投资的使用效益。国际大出版集团的服务已经不再限于出版物本身,其触角已延伸到研究领域的各个环节。

斯普林格在和考察团交流的过程中着重指出,“学术期刊的内容必须是在线的,必须是(在线)可找到的”。斯普林格不断进行产品创新,已建设“斯普林格在线期刊档案库”“斯普林格开放选择/开放获取出版”“电子图书”。当今世界,作者投稿是在线的,同行评议是在线的,是在线的,机构订阅、读者阅读和反馈、期刊评价等等所有都必须是在线的。一个技术先进、功能完善的在线平台是现代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不可或缺的。科技期刊提高影响力,一靠内容,二靠传播,两手都要硬,技术是保障。

(五)科技期刊也要努力开展市场经营

牛津大学出版社目前与中国6本刊合作,现在都不挣钱,但他们看重的中国是市场、是未来。在交流过程中,牛津大学出版社表现出与教育部、与中国大学出版社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的强烈愿望。

第2种是学会出版模式——以IET为代表。此次考察的皇家学会、IET都是典型的学会出版模式。OECD是政府间组织,其出版服务的功能和目的与学会有些相似。IET期刊的出版经营也是要有收益的,虽然它也不以赢利为目的。IET根据特定用户的需要,把其期刊分成6个包征订——电力与控制、通讯、电子、车辆技术、计算机图形与视频、计算机与安全。IET的的期刊全球发行,通过IET在线图书馆和IEEE Xplore在线。IET十分希望在中国扩大影响,比如利用其期刊品牌在中国举办学术会议、在中国高校组织出版讲座等。他们还希望吸引中国高端作者投稿、合作出版学会期刊、出版中国会议论文集以及在英、美、欧洲发行推广中国期刊、通过中国出版社授权或翻译出版IET期刊和图书。当然,这些活动都是IET的经营内容。

第3种是商业出版模式——包括麦克米兰及NPG、爱思唯尔、Maney、斯普林格。这些机构出版期刊都是以赢利为目的的,但他们强调学术第一、质量至上。他们普遍认为,没有好的内容,学术期刊是卖不出去的。

虽然我们把这次考察的期刊出版者分成了3种模式,但有些共同点还是十分明显的:办刊宗旨都以学术质量为先;采取商业运作模式;都十分注重国际化、提升国际影响;他们都时刻在研发新的编辑出版新技术,不断提高数字出版水平、丰富在线产品、强化网络功能,以方便读者利用、扩大发行量。

(六)具有一定规模、有一定品牌影响力的期刊才能有更大的市场

在此次考察中,我们还有一个印象十分深刻:科技期刊要搞好经营,必须要有一定的规模为基础。

爱思唯尔是一家世界领先的科学、技术和医学信息产品和服务提供商。基于与全球科技和医学界的合作,公司每年出版近 2 000种期刊,包括《柳叶刀》、《细胞》等世界著名期刊。它有7 000多雇员,分布在24个国家。与爱思唯尔期刊合作的编辑有7 000多人,编委有7万多人,审稿人有30多万人。

考察期间,考察团还出席了由查尔斯沃思集团在伦敦召集的部分知名期刊编辑的座谈会。查尔斯沃思集团、Maney出版社、英国放射学会、剑桥大学出版社、生物学家公司、欧洲呼吸学会、土木工程学会出版部(ICE Publishing)、《骨及关节外科杂志》、《柳叶刀》、Portland 出版公司以及皇家学会等期刊出版单位的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会议由查尔斯沃思集团的出版服务总监Caitlin Meadows女士主持。颜帅作了题为《中国文化体制改革与科技期刊发展》的报告。此次会议参会人多、层次高,充分反映了英国各方对教育部此次访问的重视,渴望了解有关中国科技期刊出版的新情况。

三、对策建议

(一)结合文化体制改革,推动高校科技期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工作。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号召“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

根据牛津大学出版社、爱思唯尔、自然出版集团、斯普林格等所有此次考察对象期刊出版的经验,只有形成一定规模、品牌,学术期刊整体实力才能提升,才具竞争力。目前高校期刊最大的问题是分散弱小、定位不合理,现在期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给高校期刊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考察团认为必须尽快抓住并利用。考察团建议教育部会商新闻出版总署,于2012年初启动高校期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并将……大学出版社等若干影响力和规模较大、具有代表性的高校出版社作为期刊出版单位改革试点单位。

……

(二)推动与国际知名出版社的战略合作。

此次考察对英、法、德科技期刊出版经营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考察团认为,与我国高校出版社和期刊出版情况比较接近、有可比性、有借鉴意义的主要是牛津等大学出版社。我们建议由教育部再次组织代表团(成员以……大学出版社为主,加上和国际出版商有合作经验的个别编辑)深入研究牛津大学出版社期刊出版流程、管理方式等,提出与牛津大学出版社长期合作的战略框架。

此外,我们还可以鼓励……大学出版社等出版改革试点单位与境外知名国际出版机构合作创办新刊,并与已开展合作的国际出版商保持并加深良好的合作关系,加快提升我国期刊的国际影响力。

(三)启动“高影响力科技期刊培育项目”。

2010年,根据当时部领导的指示,科技委组织开展了“提升我国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战略研究”,完成了《加快培育一流科技期刊,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的报告,并呈报……同志和……同志。根据……同志“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提升我国科技期刊整体水平和国际影响力”的批示和部领导的指示,科技司起草了《高影响力科技期刊培育计划》。培育的主要目标是,在“十二五”期间,打造出30种SCI收录的中国高校主办的科技期刊,……此次考察也是“提升我国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战略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研究英国、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的期刊经营、运作、管理模式、管理理念、人才培养、品牌经营、国际化和集团化关键步骤之一。

(四)成立教育部科技委科技期刊专业委员会。

此次考察接触的期刊出版单位多、会见的有关负责人多、涉及的话题多,今后有很多后续工作要跟进。比如所考察的境外出版单位都表达了强烈的开展合作的意愿,并主动与……大学出版社等国内出版单位商谈;近期自然出版集团、工程与技术学会(IET)已到京进一步商谈合作事宜;明年爱思唯尔、斯普林格、查尔斯沃思集团等都要回访;OECD出版社急切地想与教育部、高校出版社及期刊建立稳定的联系。此外,国家期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已经全面铺开,“十二五”期间高校科技期刊的管理和改革任务十分繁重,很多课题需要继续研究。为此,考察团建议在教育部科技委下新设立科技期刊专业委员会,研究高校科技期刊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跟踪国际期刊出版的变革和创新并开展国际合作,为教育部提供政策咨询服务。教育部科技委科技期刊专业委员会办公室可以设在……,具体办公条件由……协助解决。

(五)加强我国科普期刊。

科技产学研考察报告例5

2000年末,国家东桑西移、出台了退耕还林政策,全国各地再度掀起蚕桑发展热潮。2001年大足区县委县政府也再度把蚕桑生产列入了议事日程,并充分利用退耕还林政策,规划在原珠溪片区、龙石、龙水、宝兴、复隆、中敖、高坪、天山等镇乡打造5万亩蚕桑产业化工程。龙石镇大力发展蚕桑产业,有桑园1万余亩,嫁接优质良桑1500亩,年养蚕5000余张,产茧150000公斤,推广省力化蚕台32台,总收入达30万元左右,通过了“千担村”茧工程检查验收。桑树的种植和养蚕业的发展,成为我校特有的教育资源,为本主题活动提供了独特的活动载体。因此决定开展《我爱家乡的桑树》的科技教育活动。

二、活动目标

(一)让学生了解桑树的分布、分清叶桑和果桑、了解桑树的各种价值

(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探究方法

(三)从小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知道科技新品种如何与经济效益联系,树立让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意识

(四)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对家乡的桑树有全面的了解,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和进一步探究“家乡特色发展”的兴趣

三、活动对象

活动学生:龙石小学学生。

活动指导教师:科技辅导员,有经验的桑农,蚕桑技术员,果桑技术员,中药铺老先生,酒厂厂长,泡酒技术员,酿酒技术员,学生家长及邻居等。

四、活动内容

(一)了解龙石镇的桑树的规模、特性、作用、价值

(二)学习桑树的种植技术、嫁接技术

(三)学习桑葚酒的炮制方法

五、活动形式

在全校内,以学生个人、小组、班级等方式,并以主题方式开展活动。

六、活动实施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

(一)全校动员,明确活动意义

(二)利用基地,开发课程资源

(三)选定学生,依托课程活动

(四)座谈分组,确立活动主题

第二阶段:活动实施

(一)桑树种植组:认识桑树、学习种植、嫁接技术

1.组织学生到蚕桑基地去实地认识春天的桑树。观察桑树的茎、叶的形状。

2.完成表格。

[名 称\&基本介绍\&种 类\&产地分布\&生长习性\&种植技术\&\&\&\&\&\&\&]

3.学生小组分析考察资料,撰写考察报告,撰写观察日记。

4.活动预期成果。

(1)活动相片、观察日记、考察资料、考察报告、活动总结。

(2)向全校学生宣传“家乡的桑树”专题知识。(板报、手抄报)

(二)桑树种类组:分清叶桑和果桑

1.组织学生到白土村蚕桑基地、万福村果桑基地去考察认识常见的叶桑和果桑。访问蚕桑技术员,果桑技术员,并做好记录。

2.完成表格。

[名 称\&叶 子\&外 形\&味 道\&作 用\&叶 桑\&\&\&\&\&果 桑\&\&\&\&\&]

3.填写活动日记。

4.活动预期结果:

(1)活动相片、活动日记、观察资料、考察报告、活动总结。

(2)向全校学生宣传“家乡的桑树”专题知识。(板报、手抄报)

(三)桑树价值组:了解桑树的绿化价值、药用价值、食用价值

组织学生去蚕桑基地学习种植绿化技术;去医院访问中药铺老先生;去酒厂访问酒厂厂长,泡酒技术员,酿酒技术员,就桑树的各种价值做好记录:

(1)学生从蚕桑技术员处了解到蚕桑的园林绿化价值。

(2)学生通过访问得知桑树可以作染料:桑树的枝叶和桑皮都是极好的天然植物染料,染料使用部位是枝叶、树皮。

(3)学生通过访问中药铺老先生得知桑树全身是宝。

(4)组织学生去酒厂参观酿酒过程,对酒厂厂长进行访问,让泡酒技术员、酿酒技术员介绍桑葚泡酒、酿酒方法。

(5)桑叶创新使用:“把桑叶打成浆,按一定比例混入面粉,制成面条。

(6)活动预期结果:学生活动的结果以相片、记录(笔记)、汇报(发言)、图片资料及实物标本(展示)为主。

(四)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1.到校外去考察要遵守公共秩序,爱护环境,爱护庄稼,讲文明礼貌,真诚虚心请教,观察仔细,详细记录。

2.注意交通安全,确保组织纪律,防水防电防火,防岩坎等。

第三阶段:活动总结

(一)收集资料

收集整个活动期间教师的讲稿、记录、照片等,收集所有学生的记录、照片、汇报等。

(二)写活动总结

要求每个学生写出这学期研究桑树的成果总结汇报,教师汇总写出这学期研究桑树的成果总结汇报,并将该项成果上报区教委。

(三)活动评价

对学生的记录、汇报、图片资料及实物标本集中放置于学校科技室,请全校师生参观,家长会时请家长参观。由学校科技工作领导小组给每位同学的成果打分,然后评出一、二、三等奖分别2名、4名、6名,在校会上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

七、活动预期成果

(一)学生全面了解龙石蚕桑产业,掌握桑树的种植技术、嫁接技术,掌握桑葚酒的炮制方法

(二)学生科技探究能力、科技创新意识得到提高

(三)形成观察日记、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研究论文,桑葚酒,桑叶标本等实物成果

科技产学研考察报告例6

一、行程概况

此次考察行程安排非常紧凑、前后衔接合理。出访前考察团做了充分准备,起草了《中国文化体制改革与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的报告(PPT),收集了外方可能会问到的问题、有关科研数据等。考察团访问对象也高度重视,各机构每次会议都事先精心安排了议程,确定了报告人和报告题目,拟出了双方可能共同感兴趣的话题。通过报告交流、现场演示、深入讨论等,考察团对英国、法国、德国主要科技期刊出版机构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建立了广泛联系,对国际化科技期刊的发展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二、主要收获

(一)传播学术是科技期刊的重要使命

牛津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478年,是世界上最大的大学出版社,比所有美国和英国大学出版社合起来还大。年收入近10亿美元,在51个国家有办事机构,在世界各地有6 000名雇员(主要在英国之外)。年出版新书近7 000种。牛津大学出版社的国际英语教育(ELT)和学校出版项目非常大、很成功,按收入算这两个项目占到出版社全球出版份额的50%以上。牛津大学出版社在学术领域出版的品类有(包括印刷版和数字形式):期刊、研究专著、研究生教材、医学、法律(学术和专业)、辞典、参考书、高校教材,另外在这一领域还开展有关贸易活动。

牛津大学出版社现出版270种(现已超过300——博主注)经过同行评议的期刊,其中三分之二是学术和专业协会所拥有的。期刊涉及专业范围很广,基本上是科技医学和人文社科各占一半。牛津大学出版社始终把学术作为办刊的根本和生命线。在访问期间,牛津大学出版社的几位负责人一再强调出版社是学校的一部分,出版高质量的学术书刊是大学出版社的重要使命。在发展中国家,超过1 600个机构可以免费访问牛津大学出版社的期刊。

伦敦的工程与技术学会(The Institution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IET)业务范围包括制定标准和条例、举办研讨会和讲座、出版书刊、编写政策报告、提供数据库服务等等。IET现出版22种期刊,所有期刊都有汤森路透的影响因子,都自动收入Inspec数据库。IET负责人认为科学研究是一个从科研立项到组织研究到取得成果到再到立项的完整的循环。科技出版在这个循环中不可或缺,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这和卢嘉锡先生“科技期刊既是科学研究的龙头、又是龙尾(指发表成果、传播学术——笔者注)”的观点有相似之处。所以,IET十分重视学术期刊出版,在维护好已有期刊学术声誉同时,还不断创办新刊,不断创新期刊出版模式,比如从自己或其他机构组织的会议中挑选论文出版专刊,以单刊名义主办学术会议等等。

(二)专业化是国际科技期刊发展的主流

IET是一个专业学会,他们的期刊如《IET纳米技术》(IET Nanobiotechnology)、《IET计算机和数字技术》(IET Computers & Digital Techniques)、《IET信息安全》(IET Information Security),都是专业性非常强的期刊。他们的期刊数量还在不断增加,2012年将创办《IET生物统计学》(IET Biometrics)、《IET网络》(IET Networks),也都是细分到各专业领域的。

自然出版集团从1996年开始实施出版自然系列刊计划,专业方向十分明确,比如《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自然细胞生物学》(Nature Cell Biology)、《自然化学生物学》(Nature Chemical Biology)、《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自然免疫学》(Nature Immunology)、《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自然神经科学》(Nature Neuroscience)、《自然结构生物学》(Nature Structural Biology),等等。

(三)稿源、编委、审稿的国际化是提高期刊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手段

(四)技术创新是科技期刊不断发展的重要推手

在过去的10多年里,国际主流科技期刊都实现了从印刷出版到数字出版的转型。此次考察的第一站——英国Maney出版社是皇家材料学会期刊的出版单位,办公地点也在学会。Maney负责人向考察团介绍了期刊在线投审稿系统的应用、期刊生产控制系统。第一站的报告使考察团全体成员对英国期刊的现代化编辑出版流程有了一个初步而又深刻的印象。

爱思唯尔也有功能强大的在线解决方案,包括SciVerse ScienceDirect、SCOPUS、Reaxys、MD Consult和Nursing Consult等,提高了科学和医学界专业人员的研究效率;SciVal 套装和 MEDai’s Pinpoint Review,帮助学术与政府研究机构更有效地评估、制定和执行其研究战略,最大限度地提高投资的使用效益。国际大出版集团的服务已经不再限于出版物本身,其触角已延伸到研究领域的各个环节。

斯普林格在和考察团交流的过程中着重指出,“学术期刊的内容必须是在线的,必须是(在线)可找到的”。斯普林格不断进行产品创新,已建设“斯普林格在线期刊档案库”“斯普林格开放选择/开放获取出版”“电子图书”。当今世界,作者投稿是在线的,同行评议是在线的,是在线的,机构订阅、读者阅读和反馈、期刊评价等等所有都必须是在线的。一个技术先进、功能完善的在线平台是现代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不可或缺的。科技期刊提高影响力,一靠内容,二靠传播,两手都要硬,技术是保障。

(五)科技期刊也要努力开展市场经营

牛津大学出版社目前与中国6本刊合作,现在都不挣钱,但他们看重的中国是市场、是未来。在交流过程中,牛津大学出版社表现出与教育部、与中国大学出版社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的强烈愿望。

第2种是学会出版模式——以IET为代表。此次考察的皇家学会、IET都是典型的学会出版模式。OECD是政府间组织,其出版服务的功能和目的与学会有些相似。IET期刊的出版经营也是要有收益的,虽然它也不以赢利为目的。IET根据特定用户的需要,把其期刊分成6个包征订——电力与控制、通讯、电子、车辆技术、计算机图形与视频、计算机与安全。IET的的期刊全球发行,通过IET在线图书馆和IEEE Xplore在线。IET十分希望在中国扩大影响,比如利用其期刊品牌在中国举办学术会议、在中国高校组织出版讲座等。他们还希望吸引中国高端作者投稿、合作出版学会期刊、出版中国会议论文集以及在英、美、欧洲发行推广中国期刊、通过中国出版社授权或翻译出版IET期刊和图书。当然,这些活动都是IET的经营内容。

第3种是商业出版模式——包括麦克米兰及NPG、爱思唯尔、Maney、斯普林格。这些机构出版期刊都是以赢利为目的的,但他们强调学术第一、质量至上。他们普遍认为,没有好的内容,学术期刊是卖不出去的。

虽然我们把这次考察的期刊出版者分成了3种模式,但有些共同点还是十分明显的:办刊宗旨都以学术质量为先;采取商业运作模式;都十分注重国际化、提升国际影响;他们都时刻在研发新的编辑出版新技术,不断提高数字出版水平、丰富在线产品、强化网络功能,以方便读者利用、扩大发行量。

(六)具有一定规模、有一定品牌影响力的期刊才能有更大的市场

在此次考察中,我们还有一个印象十分深刻:科技期刊要搞好经营,必须要有一定的规模为基础。

爱思唯尔是一家世界领先的科学、技术和医学信息产品和服务提供商。基于与全球科技和医学界的合作,公司每年出版近 2 000种期刊,包括《柳叶刀》、《细胞》等世界著名期刊。它有7 000多雇员,分布在24个国家。与爱思唯尔期刊合作的编辑有7 000多人,编委有7万多人,审稿人有30多万人。

考察期间,考察团还出席了由查尔斯沃思集团在伦敦召集的部分知名期刊编辑的座谈会。查尔斯沃思集团、Maney出版社、英国放射学会、剑桥大学出版社、生物学家公司、欧洲呼吸学会、土木工程学会出版部(ICE Publishing)、《骨及关节外科杂志》、《柳叶刀》、Portland 出版公司以及皇家学会等期刊出版单位的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会议由查尔斯沃思集团的出版服务总监Caitlin Meadows女士主持。颜帅作了题为《中国文化体制改革与科技期刊发展》的报告。此次会议参会人多、层次高,充分反映了英国各方对教育部此次访问的重视,渴望了解有关中国科技期刊出版的新情况。

三、对策建议

(一)结合文化体制改革,推动高校科技期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工作。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号召“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

根据牛津大学出版社、爱思唯尔、自然出版集团、斯普林格等所有此次考察对象期刊出版的经验,只有形成一定规模、品牌,学术期刊整体实力才能提升,才具竞争力。目前高校期刊最大的问题是分散弱小、定位不合理,现在期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给高校期刊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考察团认为必须尽快抓住并利用。考察团建议教育部会商新闻出版总署,于2012年初启动高校期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并将……大学出版社等若干影响力和规模较大、具有代表性的高校出版社作为期刊出版单位改革试点单位。

……

(二)推动与国际知名出版社的战略合作。

此次考察对英、法、德科技期刊出版经营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考察团认为,与我国高校出版社和期刊出版情况比较接近、有可比性、有借鉴意义的主要是牛津等大学出版社。我们建议由教育部再次组织代表团(成员以……大学出版社为主,加上和国际出版商有合作经验的个别编辑)深入研究牛津大学出版社期刊出版流程、管理方式等,提出与牛津大学出版社长期合作的战略框架。

此外,我们还可以鼓励……大学出版社等出版改革试点单位与境外知名国际出版机构合作创办新刊,并与已开展合作的国际出版商保持并加深良好的合作关系,加快提升我国期刊的国际影响力。

(三)启动“高影响力科技期刊培育项目”。

2010年,根据当时部领导的指示,科技委组织开展了“提升我国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战略研究”,完成了《加快培育一流科技期刊,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的报告,并呈报……同志和……同志。根据……同志“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提升我国科技期刊整体水平和国际影响力”的批示和部领导的指示,科技司起草了《高影响力科技期刊培育计划》。培育的主要目标是,在“十二五”期间,打造出30种SCI收录的中国高校主办的科技期刊,……此次考察也是“提升我国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战略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研究英国、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的期刊经营、运作、管理模式、管理理念、人才培养、品牌经营、国际化和集团化关键步骤之一。

(四)成立教育部科技委科技期刊专业委员会。

此次考察接触的期刊出版单位多、会见的有关负责人多、涉及的话题多,今后有很多后续工作要跟进。比如所考察的境外出版单位都表达了强烈的开展合作的意愿,并主动与……大学出版社等国内出版单位商谈;近期自然出版集团、工程与技术学会(IET)已到京进一步商谈合作事宜;明年爱思唯尔、斯普林格、查尔斯沃思集团等都要回访;OECD出版社急切地想与教育部、高校出版社及期刊建立稳定的联系。此外,国家期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已经全面铺开,“十二五”期间高校科技期刊的管理和改革任务十分繁重,很多课题需要继续研究。为此,考察团建议在教育部科技委下新设立科技期刊专业委员会,研究高校科技期刊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跟踪国际期刊出版的变革和创新并开展国际合作,为教育部提供政策咨询服务。教育部科技委科技期刊专业委员会办公室可以设在……,具体办公条件由……协助解决。

(五)加强我国科普期刊。

科技产学研考察报告例7

2、第二季度组织常委视察**新区文化产业发展情况。(5月)

3、第三季度组织常委视察**新区功能园区建设情况。(9月)

4、第四季度召开常委会,听取区政府关于政协提案办理情况通报;讨论区政协六届五次会议的筹备情况;审议通过区政协六届五次会议的有关事宜。(12月)

5、召开区经济形势通报会,组织常委、委员听取管委会领导通报我区上半年经济形势。(7月)

二、专委会(办公室)工作要点:

提案委员会工作要点

1、搞好区政协六届四次全会以来提案的整理、交办和督办工作。筛选重点提案,处理好没有立案的提案。

2、配合**新区“两委办”搞一次承办单位领导和专干培训会。

3、搞好三次提案督办活动。会同**新区“两委办”督查处召开一次部分提案承办单位汇报会,搞一次重点提案办理视察活动,开展一次对“B”类提案(列入计划拟解决的提案)进行督办的活动。

4、对我区保障性住房和廉租房建设情况进行一次专题调研。(6月)

5、做好六届五次全会的提案征集工作,面向社会征集提案线索。

6、协调**新区“两委办”督查处搞好2011年提案办理情况通报会的准备工作。

7、年底做好优秀提案评选工作和提案工作报告、优秀提案选编等会议材料的撰写工作。

8、进一步充实网上提交提案的各项功能,为政协委员提出提案提供更加便捷的途径。

9、做好新一轮政协民主监督员的选聘工作,选择两个政府职能部门开展民主监督活动。

10、完成《社情民意》的编写任务。

经济科技委员会工作要点

1、协调、指导所联系的活动组制定并落实全年活动计划。

2、针对新区提出的“一产精、二产强、三产优”的产业结构发展目标,上半年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对优化新区产业结构,促进新区经济健康发展等方面进行调研,6月底前形成调研报告。

3、承办区政协常委会视察新区功能园区建设情况活动,9月底前形成视察报告。

4、组织部分委员视察新区海洋牧场建设情况,7月底前形成视察报告。

5、坚持走访委员活动,加强与委员的联系与交流。年内对新委员进行一次普遍走访。

6、加强对所负责指导、联系的各活动组“双优”评选工作的日常考核。

7、完成《社情民意》编写任务,做好《政协简报》的信息采集和提供工作。

文教法制委员会工作要点

1、负责协调、指导所联系的活动组制定并落实全年活动计划。

2、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对**新区基督教活动情况进行专题调研,9月底前形成调研报告。

3、承办区政协常委会“关于**新区文化产业发展情况”的视察活动。

4、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对**新区创建“全国安全社区”情况开展专题视察活动,8月底前形成视察报告。

5、加强与政协委员的联系与交流,走访所负责指导、联系的活动组的**协委员。

6、在教师节前夕,组织召开政协委员中教师委员座谈会。

7、加强对所负责指导、联系的各活动组“双优”评选工作的日常考核。

8、完成《社情民意》编写任务,做好《政协简报》的信息采集和提供。

办公室工作要点

1、牵头办好《政协简报》。认真做好区政协简报内容的采编和印发工作,使广大政协委员及时地掌握区政协工作动态,推动各委员活动组的工作。

2、做好《社情民意》专刊的牵头和服务工作。按主席办公会议的意见,《社情民意》继续由各专委会轮流承办,办公室在负责做好编辑、印送工作的同时,完成编写任务。

3、做好区政协信息反映工作,及时宣传我区政协工作情况。

4、负责《**年鉴》(2011卷)“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编撰上报。

5、完成“关于我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情况”的调研,于10月底前形成调研报告。

6、做好政协机关的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保证政协工作的协调、正常运行。

三、各委员活动组活动计划

工业一组:

1、视察**逸盛大化石化有限公司,调研新区石化产业发展状况。(3月)

2、参观**跨海大桥工程建设现场、视察东芝**有限公司,了解外资企业管理及发展情况。(5月)

3、视察金港集团,了解湾里街道经济发展情况。(7月)

工业二组:

1、定期走访本组委员企业,了解企业发展情况,召开座谈会,形成全区中小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2、对新区重点项目进行视察,了解和掌握新区项目建设的发展现状及进展情况。(4、8月)

3、赴外地对民营企业发展情况进行考察。(9月)

农业组:

1、视察凯富隆蘑菇生产基地、**迪辉农业生态园,了解新区现代农业发展状况。(5月)

2、考察新区及周边地区海洋牧场建设情况。(8月)

3、赴先进地区考察休闲农业、农业产业现代化建设情况。(9月)

科技组:

1、赴外地考察生态园林城区建设情况。(4月)

2、定期视察新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情况。

3、对新区信息产业发展进行调研。(8月)

服务业一组:

1、赴外地考察旅游服务业发展情况。(2月)

2、视察新区旅游景区休闲旅游规划建设情况。(6月)

3、视察新区现代服务业区发展情况。(10月)

服务业二组:

1、举办服务业相关知识培训。(3月)

2、视察新区服务业先进典型企业。(5、7、9月)

3、考察服务业发达地区发展情况。(10月)

城建一组:

1、春节前走访贫困户,开展扶贫帮困活动。(1月)

2、视察金石滩规划建设、杏树渔港建设情况。(6月)

3、赴外地考察民营经济发展和城市发展规划。(9月)

城建二组:

1、对新区城乡一体化建设状况进行视察(5月)

2、对新区房地产业和重点企业进行视察调研。(7月)

3、考察外地城市先进的城市建设管理经验。(9月)

教育组:

1、视察**新区**枫叶学校、**模特艺术学校办学情况。(4月)

2、赴先进地区考察学校管理的先进经验。(8月)

3、调研**新区学校特色建设情况。(10月)

文化组:

1、视察**新区文化产业发展情况。(5月)

2、赴先进地区考察文化产业的国学保护情况。(7月)

3、调研**新区网吧经营管理情况。(10月)

医药卫生组:

1、赴外地考察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先进经验。(5月)

2、视察**新区相关医疗机构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情况。(7月)

3、调研**新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现状。(8月)

政法组:

1、赴外地学习考察综合治理先进经验。(4月)

2、视察**新区创建“全国安全社区”活动开展情况。(8月)

3、调研**新区部分街道中小企业对提供法律法规援助的需求情况。(9月)

机关群团组:

1、赴外地考察残疾人事业建设情况。(4月)

2、“助残日”前夕对新区残疾人工作进行视察(5月)。

3、视察**新区园区与街道实施一体化管理工作情况。(8月)

4、调研**新区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及促进农民增收情况。(10月)

民族宗教组

1、赴外地考察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先进经验。(3月)

2、赴鞍山市考察宗教场所管理情况。(5月)

3、视察**新区宗教场所及活动情况。(6月)

4、调研**新区基督教活动情况。(9月)

派组

科技产学研考察报告例8

1、设施园艺工程装备与技术,包括:设施结构优化与配套装备开发,温室覆盖材料(保温、耐寒)开发、温室节能新技术与新能源利用,多功能、小型化、实用型设施专用设备等;

2、设施园艺作物高效安全栽培技术,包括水肥高效利用、温光高效利用的株型调控技术等;

3、温室环境控制与数字化管理技术,设施作物与设施环境模拟模型;

4、非耕地日光温室建造技术、非耕地设施作物专用新品种及其安全、优质、高效产业化生产技术;

5、工厂化育苗技术与植物补光灯节能技术。

参加人员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设施园艺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园艺学会设施园艺分会理事、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专家以及论文代表和从事与设施园艺有关的科研、教学、生产、企业、管理、技术推广等有关人员。

有关事项

(一)会议时间与地点

1、会议时间:2014年7月(具体日期见第二轮通知)

2、会议地点:新疆乌鲁木齐市翼龙大酒店

(二)会议日程

第一天: 全天,参会代表报到。

第二天: 上午:大会开幕式及大会报告;

下午:论文(专题)报告及分组学术交流;

专业委员会换届会议。

第三天: 上午:论文(专题)报告及分组学术交流;

下午: 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考察。

第四天: 吐鲁番规模化育苗基地考察

(三)论文征集

本次会议将征集与设施园艺相关的创新性学术研究论文与专题综述,主要内容为我国设施农业温室工程及高效生产技术、工厂化育苗技术、设施环境工程调控等方面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和新产品。稿件经专家评审后,优秀论文将在《中国蔬菜》、《新疆农业科学》正刊刊发,其余合格论文将由《新疆农业科学》(增刊)刊发。来稿注意事项如下:

1、“专题综述”和“研究论文”撰写格式及注意事项参见《中国蔬菜》、《新疆农业科学》投稿指南的相关要求(附件1);

2、被《中国蔬菜》、《新疆农业科学》录用稿件按编辑部规定收取版面费;

3、欢迎各位专家、学者、管理者、生产者、研究生等踊跃投稿,稿件请2014年1月15日前以word版格式发送至会务组电子邮箱(不接受纸质版论文)。

(四)报名及参会方式

1、因7月份为新疆旅游旺季,为保证会议与住宿安排,请与会者于2014年 4月1日前将会议回执表(附件2)、会议交流材料以及准备在会议上进行推广的新技术、新产品等有关材料以传真或Email方式发至会务组。

2、会务费待定,住宿由会务组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3、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展示。会务组联系方式:

马彩雯(0991-4550053,15999101958,)

张彩虹(13565822531,)

于秀针(18935922981,)

传真:0991-4500174

科技产学研考察报告例9

微生物学是一门实践学科,其理论知识来源于实验,实验课是微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微生物学发展突飞猛进,新技术、新成果不断出现,传统教育模式也面临挑战[1,2]。很多农业院校实验教学工作者逐渐意识到传统实验教学存在实验内容陈旧、限制学生视野、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达不到重实践和提高学生素质教育的目标,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已成为高等教育和本科教学评估中遇到的突出问题[3],实验教学工作者开始思考如何更好开展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精心设计课程体系,以满足新时代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4~6]。上海交通大学作为一所综合性高校,其下设农业与生物学院拥有理学、农学、工学等多学科专业,针对全院不同的学科专业,微生物学实验的培养计划既要紧跟农业科技的发展调整实验内容,又要从各个专业视角增加学生知识面,使学生了解各自专业与微生物学的相关性,丰富知识领域视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农业与生物学院微生物学教学团队针对以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基本不改变实验课时的条件下,对实验教学体系进行重构,对部分内容和形式进行大胆改革尝试,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放在首位,调整实验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从实验内容、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加强实验实践环节,促进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的全面改革,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实现重知识传授到重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转变。

1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体系的重构

1.1微生物实验课程内容的重新编排

验证性实验是通过验证某种认识或假说,使学生获得特定操作技能,在不断完善认知结构的基础上,促进学生验证和进一步理解所学理论,培养学生的实验基础能力[7],然而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使学习者成为知识结构的设计者,使学习者善于学习,培养其创新能力[8]。单纯的验证性实验教学已不能满足高等教育的育人要求,而高校学生对验证性实验的学习也兴趣寡然、缺乏思考和主动性[9]。开设设计性实验,鼓励学生构思实验方案并付诸实施,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具有重要意义,设计过程是学生不断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比重的观点已形成共识[10~12]。根据学院5个专业学生的培养计划和专业特点,我们对微生物实验课程内容进行重新布局(表1)。由表1可以看出,在学生掌握一定实验内容和操作技能的基础上,对实验内容进行整合,增加综合性实验项目。例如,在学生掌握显微镜使用及原核生物染色观察的技能基础上,将真核微生物的形态观察实验与微生物测量大小及计数实验串联合并成一个综合大实验项,使学生在一堂课中对微生物形态有系统的认知;增加“细菌总数与大肠菌群的测定”实验内容,并与“细菌快速生化鉴定”实验综合进行教学,使学生对样本中细菌与大肠菌群数定性和定量测定方法进行比较学习。综合实验项目不仅注重了实验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同时增强了实验项之间的次序性和连贯性。实验教学内容变化的另一个特点是增加了设计性实验。例如将“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作为开放性设计实验,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并结合查阅文献等手段进行初步调研、选择适合自己或感兴趣的研究范围,确定具体的研究题目,设计实施方案。教师对学生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和创新性进行评估并提供技术指导。开放性实验安排在实验课程后期,此时学生已掌握课程大部分基础知识,初步具备独立设计实验的能力,对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自主学习是一种训练,同时又锻炼其创新设计的能力。由于方案思路、具体操作步骤、仪器用具等都是未知数,因而设计性实验的开展更具独立性和创新性,对学生更富有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完全投入到自己的实验研究中。

1.2将科学前沿和生活案例融入教学内容

生物技术飞速发展,新的实验技术方法层出不穷,作为综合性大学,将科研成果或技术路线转化成可供学生学习的教学项目,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融合本学科领域最前沿技术,增加学生新视野,提供学生熟悉和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的实践机会。例如由科研课题转化而来的实验项目—“单增李斯特菌感染对小鼠外周血ANAE+淋巴细胞的影响”(见表1)是依托于教学团队在研的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涉及李斯特菌感染和淋巴细胞的免疫效应的等研究热点,通过实验的讲解和学习使学生了解到李斯特菌对人类的危害和致病机理,将学术研究成果渗透到课堂,逐步实现由学习基础知识到科研接触的转化。微生物与生活息息相关,结合生活案例开展实验教学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在设计实验教学内容时,有意识的融入生活中与微生物学相关的实时案例,引入当前热点或有趣的话题作为教学切入点,将抽象知识化为具体有案例的实验教学。“动物病毒的接种与培养”和“尿素液收集与血凝和血凝抑制”实验时,结合当前社会热点“H7N9禽流感病毒”的案例阐述病毒抗原与阳性血清反应的原理及微生物学在生活和科研中的价值意义,同时引入病毒性质、疫苗研制过程等知识,极大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水中细菌总数与大肠菌群的测定”实验中,让学生到公园或餐饮场所采集检测水样,亲自动手检验生活周围的水环境。将生活案例融入实验教学是理论联系实践的有力证明,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培养积极的学习体验兴趣和态度,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化[13,14]。

2教学方法的改革

2.1利用多媒体资源辅助教学

在形态观察实验中,通过显微镜观察的视野与教材图片有一定差异,对于初学者辨识有一定难度,学生学习效率低而且学习效果也不理想[15]。针对这一现象,我院引进MOTIC数码显微系统辅助教学,实现了有针对性的“一对一”辅导学生,而且实现了教师讲解和学生显微镜操作观察同时进行,学习更直观生动。借由数码互动系统拍照软件,将学生实验效果较好的视野进行拍片保存,按照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不同属性分类建库,积累不同题材的微生物形态图片,供学生观赏学习,增加辨识度。同时,针对以往学生实验操作不规范等现象,对微生物学的基础实验操作技术和容易存在误区的操作方法进行拍摄录制成5~10min的视频,如划线分离、涂布平板、无菌接种等实验操作技术,在相应的教学内容中结合这些视频演示,增强示范性。学生观看学习演示视频后独立操作练习,老师进行总结分析,学生针对存在问题再次练习、强化训练,形成“观摩”—“练习”—“点评”—“复练习”的实践模式。将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与常规教学手段结合,观摩学习、重点难点指导和反复训练的过程,加深学生印象,其操作更趋规范性,学习效率和效果也得到极大提高。

2.2鼓励学生自主教学

培养创新型人才,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在真核微生物的染色与观察”实验中,分别请不同的同学在其各自的显微数码互动系统的终端显微镜下,现场完成对青霉菌、根霉菌、酵母菌等真核生物视野的寻找,指认各不同真菌的孢子形态、梗、根等结构指认,并对其繁殖方式进行简要叙述。学生讲解的视野同步展示在教师和其他同学的系统终端电脑界面,老师对其讲解进行点评,这一过程实现了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互换,促使学生积极“备课”,主动学习,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在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研究期间,实验教学中心实行“三开放”,即实验项目、实验时间和实验室仪器材料的开放。具体操作为,老师提供开放的实验项目,学生根据兴趣自由选择题目;选定题目后,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查阅文献制定方案,学生可以机动灵活的自主安排实验时间而非局限于课堂有限的学时;在实验研究期间,实验室及仪器设备向学生开放,全力支持学生开展研究,破除了传统实验教学“固定”场所、“限制”时间和“统一”实验过程的固定架构,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自由发挥创造的目标。学生对于自己的实验处于主导地位,从设计到材料准备,从操作实施到结果分析,都亲自动手完成。整个过程有许多书本中无法学到的东西,让学生学会思考每一步操作的意义,对锻炼其逻辑思维及动手能力很有益处。实验结束时要求提交设计性实验的研究报告,包括实验目标方案、结果分析、创新点、对预期目标的完成情况等内容,并以PPT答辩的形式进行汇报,最后由教师对学生报告进行点评。自主式教学的过程鼓励了学生完成对自主学习到知识输出的过程,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也是对其学习能力的培养。

3考核体系的重新构建

建立以能力考察为中心的实验课程多元化考核新模式,重视对学生实验过程的评价。以往的微生物学实验考核成绩方式为:实验报告占30%,实验理论考试占70%。这种考核方式容易造成学生不积极参与实验、抄袭报告的现象,而实验报告并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多元化的考核体系,既保留了实验报告对本次实验的总结和期末考试知识水平的考察,又增加了对实践动手能力、综合素质能力和创新性思维的多方面考察。实验报告注重对实验结果分析和对实验成败的总结,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逻辑分析能力;期末考试涵盖课程实验项目的多数知识点,知识面考察较为综合;对平时实验的考核注重考察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操作规范性,使学生更加认真对待实验课程的学习过程,而改变以往只注重实验报告的敷衍态度,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实验素养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有较大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对平时实验操作的考察也是对学生认真参与和完成实验的督促,也有助于教师得到学生真实学习效果的及时反馈;设计性实验鼓励学生课外拓展知识和查阅文献,在课堂上与老师交流发言,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对方案设计、报告总结和PPT汇报等综合考察,对于设计性实验出色完成者可提供加分项以示鼓励。

4教改成效

4.1实验操作规范性和学习积极性

提高由于考核方式增加了对平时实验操作和预习提问的考察,学生成绩不再仅依赖于实验报告和期末考试的形式,避免了学生敷衍了事的实验态度和和抄袭报告的顽疾,而且超过70%的学生在报告中主动分析实验结果,还有的同学引用参考文献对实验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实验成败的因素。学生在操作显微镜时更加规范化,自觉擦拭油镜镜头、复位机械系统、整理实验用具等,这对于培养学生爱护贵重仪器、认真负责的科研态度有很好的促进作用。通过利用多媒体进行实验技术“观摩”—“练习”—“点评”—“复练习”的实践训练,反响效果较好,学生普遍掌握了规范的无菌操作和微生物分离纯化技术,课程成绩落实到实验具体操作,引起了学生对实验过程的重视。同时,由于对相关联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了合并和调节,学生从整体把握对微生物培养、观察及研究其生化特性的过程,与以往老师提问时学生表现出知识零散紊乱、不积极应答的局面明显不同,课堂回答问题气氛活跃,多数学生能够按照老师的问题思路延伸思考、积极回答问题,学习热情饱满。

4.2学生在微生物相关研究课题的参与度增加

微生物实验教学改革实践运行后,我们统计了在创新实践项目和毕业设计中参与微生物相关课题的学生比例,分别有32.7%和50%的学生参加了与微生物相关的上海交通大学PRP项目和大学生创新计划IPP项目,在毕业设计论文中,55.6%的学生选择了与微生物相关的论文研究(上一级为42.3%),研究课题的学术水平相对较高,如“灰略红链霉菌胞外蛋白酶产酶条件优化及克隆表达”“萨佩罗病毒感染宿主细胞特异性受体的筛选”“噬菌体裂解酶的制备及活性测定”“高产厚垣孢子木霉菌株构建机器拮抗特性研究”等既体现了学科前沿技术,又与实际生产有较强相关性,实用性强,吸引学生兴趣。学生通过微生物实验课程培养的实践动手和自主学习创新能力获得了自豪感和满足感,他们有自信能在导师带领的团队大课题中承担部分研究内容,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的多视点多方法创造性的思维得到了导师的肯定,提升了学术水平和团队合作精神。

5结语

微生物实验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对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体系的改革,摸索出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新”模式,以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给予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调动积极性和挑战性,从而适应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放,徐广宇,王国庆,等.现代临床微生物学教学改革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2,14(6):401-402.

[2]黄红莹,刘英杰,卫文强,等.微生物学教学改革初探[J].实验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28(4):344-345.

[3]刘森林.微生物学实验创新教学体系的研究与探索[J].微生物学通报,2005,32(4):153-155.

[4],黄翠姬,伍时华,等.改革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综合能力[J].微生物学通报,2009,36(6):914-917.

[5]林雁冰,颜霞,韦革宏.构建创新型微生物实验教学体系培养创新型人才[J].高教论坛,2010(10):20-21.

[6]李凡,刘东波,夏红梅,等.微生物学实验“四段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2,2(1):47-49.

[7]贾晓东.高校实验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6.

[8]李剑平,吴秀珍,陶建华,等.综合与设计性实验在微生物检验教学中的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11):21,27.

[9]蔡鹰,李思东,吴湛霞,等.高校验证性实验教学质量的控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8):14-17.

[10]张志洁,王风彬,鞠熀先.验证性实验教学中创新意识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12):9-10,17.

[11]刘忠华,李小刚,王郑库,等.开放性实验在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过程中作用的探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6):191-192.

[12]宋效先,王伟平,王晓燕.开展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中国成人教育,2005(7):80-81.

[13]郑春龙,胡惠君,蒋联海.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5):73-76.

科技产学研考察报告例10

微生物学是生物类学科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涉及面广、应用性强、受益面宽、发展迅速,既是生命科学理论研究的核心,又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对生命科学和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微生物学实验是微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生物学技术的重要基础,其独特的实验技术在学科的发展中占据着突出的位置。我院微生物实验课面向生物工程、食品工程、生物技术、水产养殖等专业开设。为使这些专业的学生能熟练掌握微生物学实验技术和操作规程,培养他们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树立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以及勤俭节约、爱护公物的良好作风,我们从2003年开始对各专业微生物实验课做了相应改革探讨,以期达到较好的效果。

一、 我院以往的微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包办多,仪器经费有限,造成学生动手少。

我院以往的实验课教学从教学内容的选择、实验思路的设计、实验器材的准备,甚至实验的预期结果都由教师一手包办,到实验课上学生只是按照教师的指令按部就班地完成而已,这就造成了学生的依赖思想,课前不预习,实验过程中不认真、不主动,结果分析不到位。另外由于仪器设备及经费限制,一个小组往往2―4人,实验中有人做,有人看,有人当记录员,这样部分学生养成不爱动手的毛病,只要“认真”抄袭同组同学的数据照样能写出完美的实验报告。这样不仅错过了动手能力培养的机会,而且养成了投机钻营的恶习。

2.时间安排不合理,不利于学生观察分析。

微生物学实验课时间安排一般较紧,每周1次或两周1次,每次3―4学时,有些实验内容,如微生物的分离、培养、生化反应、生长曲线测定等,需要培养18小时以上才能观察分析结果,一次实验课难以完成。如果第二次课再观察结果,就难以保证实验结果的正确性和连续性,因此教师通常自行安排课间或课余时间进行。有些小组不来,有些小组派代表来观察,即使全部到齐,也由于时间短而紧张,导致学生观察不仔细,出现问题也无心分析和解决,由此影响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3.考核方法单一,导致学生忽视实验操作过程。

以往学生成绩的评定主要看实验报告,学生单纯地为实验报告而做实验,一旦操作出现错误或没有达到预期的实验效果,不是就此分析原因、总结教训,而是为了实验报告得到教师的“好评”而编造数据,甚至抄袭他人的结果。这种考核方式也导致了学生对实验过程的不重视。

4.前后项目安排不合理。

以往的实验项目,内容连贯性不强,一学期下来,学生感觉做了不少实验,但实际应用时不知所措,无从下手。

二、教学改革采取的方式措施

1.提高认识,合理利用现有条件。

我院微生物课程组的十多名教师,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集思广益,统一认识,改变过去一包到底的做法,给学生动手留出足够的空间。学校近年来也加大了资金投入,不仅实验室宽敞明亮,实验所需仪器设备一应俱全,还添置了不少精密仪器,如奥林帕斯数码摄影显微镜、全自动荧光显微镜、大小不等的生物反应器、全温振荡培养箱、冷冻干燥机、超声波粉碎机等,这样既保证了实验教学的高质量完成,又给教师提供了很好的科研条件,教师吸纳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又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

2.合理安排实验内容及开出顺序,增强其连贯性和实用性。

我院的微生物实验内容既要考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又要照顾各专业的特点,所选内容应覆盖微生物学的基本操作技能,尤其应突出微生物学独特的基本技术,如显微镜技术、无菌操作技术、接种和分离技术、培养技术等,既有简单的、基础的小实验,又有一些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注意实验技术与基础理论的衔接,同时避免与其他学科实验内容的重复,以便于学生建立正确、全面的实验概念。

首先,在总体上,强调基础性和系统性,突出微生物学的基本实验方法和基本操作技术,如微生物形态结构观察中的染色技术,培养基的制备及各种灭菌技术,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培养及保藏技术,微生物生理生化特性测定技术及无菌操作技术等。其次,从专业的特点以及将来可能从事的工作性质出发,尽量安排一些选修的内容。第三,从简单的验证性实验向综合性实验发展,将有关实验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安排在一次实验课上或前后连接,既节约了课时,又增强了实验的综合性,也有助于学生判断、分析能力的提高。如将细菌革兰氏染色与细菌特殊结构观察、测微技术、显微镜直接计数法结合,微生物分离、纯培养技术与微生物鉴定结合,微生物紫外诱变与平板菌落计数法结合,各种理化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与微生物对碳、氮源利用的结合,微生物生长曲线的测定与生理生化反应的结合等。实验改进后,一环紧扣一环,中途如有一次失败,就会影响到以后的实验结果,这样学生对自己的结果关心得多了,动手操作的兴趣和能力也大大提高了。

3.重视课前预习,积极参与实验准备工作。

微生物实验内容比较繁杂,因课时限制,有时一次课要做多个实验项目,如果实验前不进行充分的预习,学生只能按板书内容和教师所讲闷头去做,对实验的全过程就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势必影响学习效果。所以我们要求:(1)每次实验前,学生必须阅读有关内容,了解实验目的、原理和内容,在做实验之前对要做什么、怎么做、关键步骤有哪些、预期效果如何等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减少了实验的盲目性,做起来就会得心应手。(2)让学生参与实验准备工作,如玻璃器皿的洗涤、包扎,无菌水的分装、灭菌,试剂和培养基的配制,仪器的调试、保养等工作,这样不仅缓解了教师人手不足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学生动手的机会。同时学生在准备实验的过程中,还学到了实验课之外的知识,增强了责任感,培养了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此外,学生和教师一起准备实验还有利于师生的沟通,便于教师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错误。

4.提问精讲加小结,切实提高课堂效果

课前要求预习,但部分学生自觉性较差,如果不检查,预习就会流于形式。因此,实验课开始时,教师对要求预习的内容以提问的方式进行抽查,或者提前几分钟先让学生简要试讲,然后由教师给予补充和纠正。既可以强调重点,又可以使学生记忆深刻。

教师精讲,关键示范。教师的讲解和示范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但必须简洁明了,讲清该实验的实际应用、关键步骤、具体要求和历届学生易出现的错误等问题,关键操作要进行演示。尽可能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多动手、多练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验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细心观察学生操作的每一个环节,随时发现正在发生或可能发生的问题,发现问题教师时亲自动手示范,及时纠正错误,做到一丝不苟,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和科学的态度。为了加深学生们的印象,还可抽时间让学生过关签名,努力做到让每位学生都能正确、熟练地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实验技巧。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引导他们多观察多思考。如果实验中出现异常,不要轻易放过,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找出原因,提出改进意见,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鼓励学生重新实验,这样可以使学生收益更大。

下课前小结,是大家容易忽视的问题,发挥得好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由于学生之间的差别、教学安排、技术因素等原因,容易使实验课结束时草草收场,结果一些学生的疑点和错误得不到及时解除和纠正,这一点在操作考试时表现得非常明显。因此教师应在每次实验课结束前,最好利用很短的时间对本次实验进行小结,纠正普遍性的问题,解释某些实验现象,表扬实验做得好的小组或学生。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将用过的物品清洗干净,摆放整齐,原始数据经教师看过签字后才能离开实验室,以此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和科学的态度。

5.鼓励学生参与科研课题,拓展视野。

实验课因受课时、资金等因素的限制,只能安排一些最基本的内容(与前面的综合性实验内容有矛盾,看看如何调整)。较深的内容、耗时较多的内容、显示专业特色的内容就不可能面面俱到,唯一的办法就是课外弥补。我们在教学中体会到,不少学生希望动手,掌握更多知识的欲望非常强烈,就看教师怎么去引导。食品专业的学生喜欢食品原料或产品中微生物指标的检验,生物工程专业的学生则喜欢利用微生物来生产工业产品,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则想利用微生物生产基因产品,水产养殖专业的学生则想筛选生物制剂,防治水产动物疫病。根据以上情况,我们提倡学生通过参与教师科研课题,“自谋生路”;申请学校和系部立项的学生课题,“找米下锅”,期末参加综合大实验,或者组建兴趣小组等形式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实验室也全天候为他们开放,教师主动热情地为他们“分忧解难”,形成了较好的学习氛围。有的选了食用菌菌丝体培养及DNA提取,有的选了食用菌栽培,有的选了市场酸奶样品的检测,有的选了海洋微生物产抗生素或者产酶菌株的筛选等等。选题之后,学生们一边去上网或图书馆查资料,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一边编制自己的计划,摸索实验条件,干得不亦乐乎,实验结束时提交总结报告或者论文。通过锻炼,学生们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前几届毕业的学生看,参加各种训练的学生做毕业论文时能很快进入角色,论文的水平也大大提高,有些学生在毕业前后就有一两篇;另外,通过锻炼,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强了,有些学生还没毕业,就利用自己所学的微生物知识帮家人和亲友脱贫致富,帮企业分析市场,研究开发新产品。

6.考核方式多样化,将操作能力培养贯穿始终。

我们的微生物学实验与理论可单独设课。实验课的考核包括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两部分。教师制定合理的考核标准,并在第一节课予以公布。平时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60%,主要考核学生的出勤、预习、回答问题、实验操作的态度和结果以及实验报告的写作水平。期末考核包括操作考核和实验理论笔试,占总成绩的40%。操作考核内容包括器皿的包扎、接种和制片技术、显微观察、微生物分离和培养、微生物计数、培养基的配制及灭菌等,教师对这些内容进行编号,让学生抽签进行单人考核,形式以动手操作为主,辅加一些口试,操作不及格者必须补考。实验理论笔试内容包括原理、试剂用途、注意事项、结果分析、实验方案的设计等。通过考核,督促学生进一步熟悉实验内容和仪器的使用方法,弥补了实验中的不足。考前许多学生主动到实验室查漏补缺,反复操练,生怕出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另外,考核学生的同时也是对教师的教学效果的检查,因此对教师改进教学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7.建立实验项目卡和实验档案,为进一步教改提供积累。

实验档案的收集,是一个学校教学成果的体现,也是教学经验的积累和进一步改革的基础,这个思想始终贯穿于我们的教学过程。每个实验项目建有卡片,每个卡上有实验目的、原理、操作要点、注意事项、所用的仪器台套数,消耗材料的多少等内容,即使新手准备实验也会一目了然。档案中有教师的预实验报告,记载着教师的试做过程、心得体会和改进意见,实验员有准备实验记录和开出记录,实验设备记录本上有使用记录,教学档案室存有历届学生的实验报告、综合大实验的总结报告、学生的平时成绩记录、实验理论考试试卷和总评成绩,这些原始材料的积累,为以后的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三、总结经验,深化改革

1.教学改革后的效果

通过以上改革,学生认识到了本课程的重要性,大大激发了他们上好实验课的热情;更加牢固地掌握了微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具备了从事微生物应用和研究所需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将来顺利完成毕业论文提供了有力保障;提高了他们观察、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勤奋、严谨的学风和科学的态度,为他们将来工作或进一步深造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2.深化改革的设想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充满竞争的时代,这种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因此,作为高等教育,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高质量人才是时代的要求,其具体表现在:(1)具有满足工作的知识和基本工作能力;(2)获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3)具备科研创新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对照21世纪对人才的需求,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1)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添置与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仪器装备,争取更多的科研项目,使更多的教师和学生投入进来。(2)加强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自身的学习,不断提高业务和技术水平,将更多的新方法、新技术介绍给学生,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加大微生物学实验室对学生的开放程度,包括时间、空间和实验项目的开放,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和自由空间去选择实践,进一步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科技创新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董新娇,吴楚.微生物学教学改革的探索[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23(3):76-78.

科技产学研考察报告例11

微生物学是生物类学科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涉及面广、应用性强、受益面宽、发展迅速,既是生命科学理论研究的核心,又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对生命科学和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微生物学实验是微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生物学技术的重要基础,其独特的实验技术在学科的发展中占据着突出的位置。我院微生物实验课面向生物工程、食品工程、生物技术、水产养殖等专业开设。为使这些专业的学生能熟练掌握微生物学实验技术和操作规程,培养他们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树立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以及勤俭节约、爱护公物的良好作风,我们从2003年开始对各专业微生物实验课做了相应改革探讨,以期达到较好的效果。

一、 我院以往的微生物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包办多,仪器经费有限,造成学生动手少。

我院以往的实验课教学从教学内容的选择、实验思路的设计、实验器材的准备,甚至实验的预期结果都由教师一手包办,到实验课上学生只是按照教师的指令按部就班地完成而已,这就造成了学生的依赖思想,课前不预习,实验过程中不认真、不主动,结果分析不到位。另外由于仪器设备及经费限制,一个小组往往2—4人,实验中有人做,有人看,有人当记录员,这样部分学生养成不爱动手的毛病,只要“认真”抄袭同组同学的数据照样能写出完美的实验报告。这样不仅错过了动手能力培养的机会,而且养成了投机钻营的恶习。

2.时间安排不合理,不利于学生观察分析。

微生物学实验课时间安排一般较紧,每周1次或两周1次,每次3—4学时,有些实验内容,如微生物的分离、培养、生化反应、生长曲线测定等,需要培养18小时以上才能观察分析结果,一次实验课难以完成。如果第二次课再观察结果,就难以保证实验结果的正确性和连续性,因此教师通常自行安排课间或课余时间进行。有些小组不来,有些小组派代表来观察,即使全部到齐,也由于时间短而紧张,导致学生观察不仔细,出现问题也无心分析和解决,由此影响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3.考核方法单一,导致学生忽视实验操作过程。

以往学生成绩的评定主要看实验报告,学生单纯地为实验报告而做实验,一旦操作出现错误或没有达到预期的实验效果,不是就此分析原因、总结教训,而是为了实验报告得到教师的“好评”而编造数据,甚至抄袭他人的结果。这种考核方式也导致了学生对实验过程的不重视。

4.前后项目安排不合理。

以往的实验项目,内容连贯性不强,一学期下来,学生感觉做了不少实验,但实际应用时不知所措,无从下手。

二、教学改革采取的方式措施

1.提高认识,合理利用现有条件。

我院微生物课程组的十多名教师,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集思广益,统一认识,改变过去一包到底的做法,给学生动手留出足够的空间。学校近年来也加大了资金投入,不仅实验室宽敞明亮,实验所需仪器设备一应俱全,还添置了不少精密仪器,如奥林帕斯数码摄影显微镜、全自动荧光显微镜、大小不等的生物反应器、全温振荡培养箱、冷冻干燥机、超声波粉碎机等,这样既保证了实验教学的高质量完成,又给教师提供了很好的科研条件,教师吸纳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又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

2.合理安排实验内容及开出顺序,增强其连贯性和实用性。

我院的微生物实验内容既要考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又要照顾各专业的特点,所选内容应覆盖微生物学的基本操作技能,尤其应突出微生物学独特的基本技术,如显微镜技术、无菌操作技术、接种和分离技术、培养技术等,既有简单的、基础的小实验,又有一些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注意实验技术与基础理论的衔接,同时避免与其他学科实验内容的重复,以便于学生建立正确、全面的实验概念。

首先,在总体上,强调基础性和系统性,突出微生物学的基本实验方法和基本操作技术,如微生物形态结构观察中的染色技术,培养基的制备及各种灭菌技术,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培养及保藏技术,微生物生理生化特性测定技术及无菌操作技术等。其次,从专业的特点以及将来可能从事的工作性质出发,尽量安排一些选修的内容。第三,从简单的验证性实验向综合性实验发展,将有关实验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安排在一次实验课上或前后连接,既节约了课时,又增强了实验的综合性,也有助于学生判断、分析能力的提高。如将细菌革兰氏染色与细菌特殊结构观察、测微技术、显微镜直接计数法结合,微生物分离、纯培养技术与微生物鉴定结合,微生物紫外诱变与平板菌落计数法结合,各种理化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与微生物对碳、氮源利用的结合,微生物生长曲线的测定与生理生化反应的结合等。实验改进后,一环紧扣一环,中途如有一次失败,就会影响到以后的实验结果,这样学生对自己的结果关心得多了,动手操作的兴趣和能力也大大提高了。

3.重视课前预习,积极参与实验准备工作。

微生物实验内容比较繁杂,因课时限制,有时一次课要做多个实验项目,如果实验前不进行充分的预习,学生只能按板书内容和教师所讲闷头去做,对实验的全过程就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势必影响学习效果。所以我们要求:(1)每次实验前,学生必须阅读有关内容,了解实验目的、原理和内容,在做实验之前对要做什么、怎么做、关键步骤有哪些、预期效果如何等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减少了实验的盲目性,做起来就会得心应手。(2)让学生参与实验准备工作,如玻璃器皿的洗涤、包扎,无菌水的分装、灭菌,试剂和培养基的配制,仪器的调试、保养等工作,这样不仅缓解了教师人手不足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学生动手的机会。同时学生在准备实验的过程中,还学到了实验课之外的知识,增强了责任感,培养了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此外,学生和教师一起准备实验还有利于师生的沟通,便于教师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错误。

4.提问精讲加小结,切实提高课堂效果

课前要求预习,但部分学生自觉性较差,如果不检查,预习就会流于形式。因此,实验课开始时,教师对要求预习的内容以提问的方式进行抽查,或者提前几分钟先让学生简要试讲,然后由教师给予补充和纠正。既可以强调重点,又可以使学生记忆深刻。

教师精讲,关键示范。教师的讲解和示范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但必须简洁明了,讲清该实验的实际应用、关键步骤、具体要求和历届学生易出现的错误等问题,关键操作要进行演示。尽可能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多动手、多练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验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细心观察学生操作的每一个环节,随时发现正在发生或可能发生的问题,发现问题教师时亲自动手示范,及时纠正错误,做到一丝不苟,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和科学的态度。为了加深学生们的印象,还可抽时间让学生过关签名,努力做到让每位学生都能正确、熟练地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实验技巧。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引导他们多观察多思考。如果实验中出现异常,不要轻易放过,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找出原因,提出改进意见,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鼓励学生重新实验,这样可以使学生收益更大。

下课前小结,是大家容易忽视的问题,发挥得好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由于学生之间的差别、教学安排、技术因素等原因,容易使实验课结束时草草收场,结果一些学生的疑点和错误得不到及时解除和纠正,这一点在操作考试时表现得非常明显。因此教师应在每次实验课结束前,最好利用很短的时间对本次实验进行小结,纠正普遍性的问题,解释某些实验现象,表扬实验做得好的小组或学生。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将用过的物品清洗干净,摆放整齐,原始数据经教师看过签字后才能离开实验室,以此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和科学的态度。

5.鼓励学生参与科研课题,拓展视野。

实验课因受课时、资金等因素的限制,只能安排一些最基本的内容(与前面的综合性实验内容有矛盾,看看如何调整)。较深的内容、耗时较多的内容、显示专业特色的内容就不可能面面俱到,唯一的办法就是课外弥补。我们在教学中体会到,不少学生希望动手,掌握更多知识的欲望非常强烈,就看教师怎么去引导。食品专业的学生喜欢食品原料或产品中微生物指标的检验,生物工程专业的学生则喜欢利用微生物来生产工业产品,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则想利用微生物生产基因产品,水产养殖专业的学生则想筛选生物制剂,防治水产动物疫病。根据以上情况,我们提倡学生通过参与教师科研课题,“自谋生路”;申请学校和系部立项的学生课题,“找米下锅”,期末参加综合大实验,或者组建兴趣小组等形式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实验室也全天候为他们开放,教师主动热情地为他们“分忧解难”,形成了较好的学习氛围。有的选了食用菌菌丝体培养及DNA提取,有的选了食用菌栽培,有的选了市场酸奶样品的检测,有的选了海洋微生物产抗生素或者产酶菌株的筛选等等。选题之后,学生们一边去上网或图书馆查资料,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一边编制自己的计划,摸索实验条件,干得不亦乐乎,实验结束时提交总结报告或者论文。通过锻炼,学生们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前几届毕业的学生看,参加各种训练的学生做毕业论文时能很快进入角色,论文的水平也大大提高,有些学生在毕业前后就有一两篇;另外,通过锻炼,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强了,有些学生还没毕业,就利用自己所学的微生物知识帮家人和亲友脱贫致富,帮企业分析市场,研究开发新产品。

6.考核方式多样化,将操作能力培养贯穿始终。

我们的微生物学实验与理论可单独设课。实验课的考核包括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两部分。教师制定合理的考核标准,并在第一节课予以公布。平时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60%,主要考核学生的出勤、预习、回答问题、实验操作的态度和结果以及实验报告的写作水平。期末考核包括操作考核和实验理论笔试,占总成绩的40%。操作考核内容包括器皿的包扎、接种和制片技术、显微观察、微生物分离和培养、微生物计数、培养基的配制及灭菌等,教师对这些内容进行编号,让学生抽签进行单人考核,形式以动手操作为主,辅加一些口试,操作不及格者必须补考。实验理论笔试内容包括原理、试剂用途、注意事项、结果分析、实验方案的设计等。通过考核,督促学生进一步熟悉实验内容和仪器的使用方法,弥补了实验中的不足。考前许多学生主动到实验室查漏补缺,反复操练,生怕出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另外,考核学生的同时也是对教师的教学效果的检查,因此对教师改进教学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7.建立实验项目卡和实验档案,为进一步教改提供积累。

实验档案的收集,是一个学校教学成果的体现,也是教学经验的积累和进一步改革的基础,这个思想始终贯穿于我们的教学过程。每个实验项目建有卡片,每个卡上有实验目的、原理、操作要点、注意事项、所用的仪器台套数,消耗材料的多少等内容,即使新手准备实验也会一目了然。档案中有教师的预实验报告,记载着教师的试做过程、心得体会和改进意见,实验员有准备实验记录和开出记录,实验设备记录本上有使用记录,教学档案室存有历届学生的实验报告、综合大实验的总结报告、学生的平时成绩记录、实验理论考试试卷和总评成绩,这些原始材料的积累,为以后的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三、总结经验,深化改革

1.教学改革后的效果

通过以上改革,学生认识到了本课程的重要性,大大激发了他们上好实验课的热情;更加牢固地掌握了微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具备了从事微生物应用和研究所需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将来顺利完成毕业论文提供了有力保障;提高了他们观察、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勤奋、严谨的学风和科学的态度,为他们将来工作或进一步深造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2.深化改革的设想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是充满竞争的时代,这种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因此,作为高等教育,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高质量人才是时代的要求,其具体表现在:(1)具有满足工作的知识和基本工作能力;(2)获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3)具备科研创新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对照21世纪对人才的需求,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1)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添置与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仪器装备,争取更多的科研项目,使更多的教师和学生投入进来。(2)加强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自身的学习,不断提高业务和技术水平,将更多的新方法、新技术介绍给学生,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加大微生物学实验室对学生的开放程度,包括时间、空间和实验项目的开放,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和自由空间去选择实践,进一步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科技创新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董新娇,吴楚.微生物学教学改革的探索[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23(3):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