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儿童教育

儿童教育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09-01 21:55:53

儿童教育

儿童教育例1

二、学前儿童双语教育的必要性。

(一)学前儿童双语教育是社会发展的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全球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日益加快和国际间交往的日趋频繁,一个以汉、英两种语言为媒介的双语教育正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基础教育阶段蓬勃兴起。双语教育成为了社会进步发展的必然与趋势,更是21世纪培养适应全球一体化,是世界激烈竞争中取胜人才的需要。而许多生理学家和教育家都有这样的共识:幼儿期是人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因此,对学前儿童进行双语教育将是总的趋势,势不可挡。而据有关调查表明,目前在我国,有80%的以上的幼儿园和家长对学前儿童的杀、双语教育表示赞同。

(二)学前儿童双语教育的理论基础。

学前期是人生的启蒙阶段,因此,对幼儿进行双语教育应该是在发展母语的同时所进行的第二语言的启蒙教育。它是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在发展母语的同时,为幼儿提供良好第二语言学习环境,通过幼儿感兴趣的丰富多彩的方式,将第二语言的意识灌输给幼儿,培养幼儿初步感受、理解和运用第二语言的能力,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以及其全面发展的教育过程。

有研究表明,0—9岁是儿童语言发展发重要时期,特别是5岁半左右是儿童综合语言能力开始形成的关键期。每个孩子都有形成两种以上语言中枢的可能性。但是,孩子在这一敏感期内若未获得第二语言的刺激,则第二语言的中枢机能就不可能转入活跃状态。[3]可见学前期儿童不仅有能力并学习第二语言,而且是第二语言学习的最佳时期。另外,根据彭菲尔德(Penfield)和米勒(B.Milner)等人的调查,学前儿童似乎有一种“转换机制”[4],如果他们的左半球语言中枢受到损伤,言语中枢就会转换到右半球,其语言能力仍然可以发展,只是不那么完善。而若成人的左脑受损伤,则会出现失语症,而且语言机能不能恢复。

神经生理学研究证明,最初儿童的大脑两半球都存在着发生语言的形态学基础。对患病儿童施行大脑部分剖离手术研究发现,10岁前的儿童仍能恢复语言能力,而10岁以后则会形成永久的言语缺陷。这一实验表明,儿童的语言中枢尚未定位,此时大脑的可塑性使得幼儿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可以不受大脑语言中枢定位的影响,大脑的两半球都可以参与语言的学习。因此对学前儿童进行双语教育不易受母语的干扰。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幼儿期是语言学习的敏感期,在此时期幼儿对语言学习刺激特别敏感,故而在生理心理上也较易接受这种刺激,从而建立与该种刺激联结的行为(形成经验和知识)。因此在这一时期对幼儿实施双语教育,可以使儿童的语言的获得更轻松、更容易,发展也更迅速。

(三)双语学习对学前儿童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学前期幼儿具有惊人的学习潜力,一些专家认为,让学前期儿童大量接触外语将会促进幼儿大脑的发育。语言是一种积极的智力活动,对学前期儿童进行双语教育有助于儿童思维的发展。拥有两种语言的儿童思维的灵活性比只拥有一种语言的儿童要强。有人曾做过这样的实验对此进行对比:“如果允许你给事物任意起名字的话,你是否可以把“狗”称为“母牛”,而把“母牛”成为“狗”?”有50%的双语儿童作出了肯定的回答,而单语儿童作出肯定回答的只有20%,差别产生的原因在于双语儿童能较早的意识到物体与名称之间是一种语言代码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任意的、约定俗成的,并不是天然形成的,但单语儿童这方面的意识明显比双语儿童要差[5]。

语言不仅是思维的工具,还是交际的工具。双语学习是在真实的或者模拟的社会情景中进行的,对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见双语的学习不仅发展幼儿的思维,提高了其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又有助于培养他们的交往能力。

三、开展双语教育注意的问题

(一)合格、称职的师资

在实际教学中,首先要保证有合格的、高水平的幼儿教师。所谓称职的师资就是“外语教师幼教化,幼儿教师外教化”,两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而能胜任学前双语教育的教师应该具备两个方面的基本能力:一是熟知幼儿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能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状况制定教育计划,选择教育内容,能采用生动活泼的教育方式组织活动,并通过双语教育活动促进儿童素质的全面发展;二是有较为扎实的外语基础,能运用规范的语音进行正确示范,掌握丰富的词汇并能随机灵活运用,能了解外语国家的文化背景、习俗、传统,等等。

目前我国的双语教学师资相当匮乏,因此我人为应大力开展双语师资培训。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专门师资,是促进双语教育发展的关键。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师资的高等院校里的学生,使其具备相当的学前儿童双语教育知识,把学前双语教育设置为独立的专业,这样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学前双语师资现状;其次,在学前师资培训内容上,特别要考虑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重视应用性内容,强调英语口语化,包括一日活动组织用语、教学用语、日常交际用语等等。

(二)教育教学的方法应灵活多样,符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这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

对学前儿童实施外语教育时所要采用的方法与成人不同,施用于成人的教学方法在幼儿身上是完全行不通的,但是同时不同的教学方法又会有不同的教学效果。对于学前儿童的双语教育必须要寓教于娱乐,寓教于生活中,寓教于应用,这样才能让学前儿童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形成对第二语言的兴趣和愿望。2001年6月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规定:“幼儿园教育要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坚持保教结合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与家庭和社区密切配合,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保护和启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6]同时,幼儿期儿童是认知能力尚未得到很好的发展,而他们的思维方式又具有具体形象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施教过程中并不严格强调知道的逻辑体系与知道的掌握程度,强调的是孩子们构建知识时的感受性,培养幼儿初步感受、理解和运用第二语言的能力,对语言的兴趣及敏感性,促进幼儿认知、记忆、想象等认知能力的协调发展。因此,学前儿童的外语教学应尽量采用游戏化、生活化、情景化教学。如儿童节快到了,可以以儿童节为主题开展主题活动,其主题就是“Children’sDay”,组织一系列的活动及游戏,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明白“Children’sDay”的意义,并学会说;当然可以选则国外的文化进行游戏教学等,如当圣诞节来临之际,多组织一些有关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了解圣诞节的来历,学会说圣诞节相关的句子,如“MerryChristmas”等等。

双语教学的教师还应注意在教学过程中要保持语言的完整性,用外语来学习外语,而不是借助于母语。保持语言的相对完整性和独立性,对培养幼儿的语言是相当重要的。例如:你一边洗苹果一边对孩子说:“I’mwashinganapple.Doyouwanttoeatit?”会比教师先用汉语把要说的话要做的事说清楚后再告诉幼儿要好的多。前一种方法保持了语言的完整性,使幼儿在没有任何负担的情况下而不知不觉得学会可外语。而后一种做法即会让幼儿有种除母语以外的语言不是很重要的想大,不仅降低了幼儿学习的兴趣,还会引起语言上的混淆[7]。

另一方面在学前儿童双语教育的教材的选取方面也是尤为重要,要根据学前儿童本身身心发展的特点,认知能力发展的特点,选择对学前儿童有利的,让其感兴趣的教材。再结合教材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前儿童的双语教育发到及至。

(三)明确双语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前儿童学习外语的兴趣和初步的外语听说能力

从教学目标上看,以培养学前儿童兴趣以及语言是学前儿童双语教育的主要目标。兴趣的培养是幼儿学好第二语言的关键。而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是在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幼儿喜欢以快乐的方式接受新知,他们是在玩耍中得到知识、锻炼能力等。其次,孩子的思维方式是直观行动思维。主要以直观的、行动的方式进行。这种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在直接感知和实际行动中进行的。结合幼儿思维发展的趋势,让孩子在直观中感知、在游戏中记忆的方法,潜移默化地产生学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如,当孩子积累了若干个动物单词后,教师可自编一个边讲边练边玩的儿歌:Icanrunlikeahorse;Icanwalklikeaduck;Icanjumplikeafrog;Icanswimlikeafish……。

由于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实施直观教学、教学与游戏相结合,教学的全过程都与幼儿的年龄特点相沟通,这就使得幼儿在没有教学任务压力的情况下,自然轻松地学习语言。另一方面鉴于幼儿有天生的好奇心,一种新的语言本身对他们就有强烈的吸引力,这对他们兴趣的培养也是一个有利的条件。实验说明随着学习知识的增加,幼儿学习外语的积极性也在增强,并促进了汉语的学习。遵循幼儿语言发展规律就要,就要强调听说领先、以听促说、听说结合的原则。当儿童在早期逐渐获得学习第二语言的兴趣后,就会逐渐用所获得的语言同母语者同老师以及他们的伙伴进行思想的交流和情感交流,这个时候教师或是家长一定要给予幼儿一定的鼓励与肯定,让幼儿在经常性的使用中,逐渐形成了第二语言的思维习惯,从而促进了第二语言的习得和发展,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

同时,家庭也是学前儿童学好第二语言的关键。

生活中有许多孩子感兴趣的东西,家长要有目的地选择日常的事物,作为激发幼儿兴趣的素材。如逛超市时,家长要时刻注意孩子的眼光,适时地用双语来丰富他们的词汇量。如在游玩时,家长要主动地运用英语问候语向外国友人、朋友打招呼,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掌握问候语的使用。又如,孩子喜欢看卡通片,家长可选择卡通和英语相溶的碟片,让孩子在看看、玩玩中习得英语。

(四)开展多形式的活动

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幼儿活动主要以兴趣活动为主。通过活动,儿童可以获得身心自由,处于精神愉悦状态。

自由是一个内容丰富的,形式生动,范围广泛的生命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让幼儿在自由自在的情景中自由学习是相当重要的,不能让幼儿有任何负担的情况下进行双语教育的学习。

当然不管是什么形式的活动都应根据学前儿童的特点、水平、需要以及内容的不同而选择。教师或是家长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而采取适合的有效的活动方式来促进幼儿第二语言的学习,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五)创设良好的双语学习环境

有人说,教育实质上是环境的再造。而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应遵循刺激性原则[8]。儿童的语言习得特别需要有大量的无处不在的听、说、读的多重语言信息的刺激。即要求为幼儿提供时时复现的语言环境,不仅在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中有机渗透,同时在儿童接触的其他环境中也要尽可能地出现,使语言多次循环,不断得到强化。可见环境的创造相当的重要。环境的创造主要是指物质环境的创设和精神环境的创设。物质环境包括场地、电教设备、操作材料(图片、粘贴、手偶、服装等)、教师用书、儿童用书、家长用书以及各种印象资料等。精神环境指的是:创设一个能够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共同参与活动的语言学习环境;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想说、爱说、并能够得到积极应答的语言交往环境;为幼儿提供一个接纳、自由、宽松、和谐、关怀、鼓励、愉快的人际交往环境。要利用一切条件尽可能为学前儿童创设丰富的外语学习环境。学前儿童学习语言主要靠“习得”而不是“学得”,就是说从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上为幼儿创造一个自然习得的语言机会。如在活动室播放外语歌曲或儿歌,选播英语录音带、电脑软件等。在区域角投放双语故事书、卡片等,让儿童耳濡目染的认知环境。

另外在家庭方面,创设学习第二语言的情景,也是促进幼儿学好第二语言的关键。与孩子形成一种良好、亲切的个人感情交往的氛围。多与他们玩,多给他们讲故事。在玩玩讲讲中自然渗透已学会的英语内容,互动中给孩子把听到、看到的内容进行充分复述的机会。如:将孩子已学会的单词标贴在家中相应的物件上,创设语言学习的氛围,增加孩子看、说、练的机会。又如,孩子前几天刚学会rabbit,家长可以有意识地讲rabbit的故事,做rabbit的动作,看rabbit的图书等等。运用各种方法帮助孩子练习、运用已学会的英语。

儿童教育例2

自上世纪60年代起,西方社会的家庭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离婚率的上升,单亲家庭和重组家庭的增加,儿童出生率的下降,旁系亲属少而垂直多辈人家庭的增多,等等,使家庭的发展出现了非连续性特点,家长与儿童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家庭和社会由此产生了新的生活模式,家庭和社会的关系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这些社会关系的变化,要求教育对此作出反应;要求教育更早地将不连续性引入儿童的生活,使他们尽早获得克服因社会关系变化而带来的适应困难的能力。

2.来自科学技术发展的挑战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显示出它的威力。教育历来被看作是传授知识的过程,但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20世纪,整个世界,特别是西方社会,明显受到了工业化和后工业化的影响,人类文明发生了空前的变化,人类社会进入了有史以来最为辉煌的时期。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总量的快速增长,促使社会范型发生变化。21世纪被预言是信息时代,人类正从工业社会迈向知识社会。

1996年至1998年,德国曾作过一项名为“科学社会的潜力和规模——对教育进程及结构的影响”的研究,研究者就今后25—30年社会对科技和教育的期望作了问卷调查。研究者在据此写出的调查报告中指出,在来来,知识将越来越系统地作为用途广泛的工具而被用于解决问题,知识的产生将越来越有赖于各种需要解决的问题,逻辑知识在各个学科领域的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等等。调查报告进一步指出,在一个信息激增的社会,让人们去吸收社会所需的全部知识已经不可能,与吸收某个专业领域的专门知识相比,人们更重要的是学习在复杂的社会中明辨方向并学会随机应变,提高实现知识复合性的能力。

在这个以知识为中心的社会中,教育机构的角色也要有相应的变化。教育机构应使受教育者获得能胜任未来生活和工作任务的知识,应有益于知识的更新,应激发受教育者获取学习能力的动机,使受教育者善于观察,学习有用的知识,善于质疑,能独立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并进行批评性验证。

3.来自人口流动的挑战

由于社会和经济结构的变化,人口的流动性和文化、语言的多样性不断提高,这也导致社会网络的重构和家庭生活的变化。人口的流动性已不只是局限于一个国家的范围,而是发生在更广泛的国际范围之内。来自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儿童必然会受到难以与其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取得一致性的压力,而这个国家或地区的儿童则会面临如何宽容外来的儿童,以及如何应付随之而来的文化挑战等问题。

对于成长在这样一个复合、多质社会中的儿童而言,社会传统的规范失去了原有的约束力,家庭教育的观念和方法也随着价值观的转变而发生了变化。由于社会对儿童自的承认和强调,家长与儿童的关系也逐渐变成为伙伴关系,这种从教养关系到伙伴关系的变化,不仅弱化了传统的教养关系,促进了新型伙伴关系的建立,而且必然会带来教育目标的调整和变化,因为新的社会规范更强调个体的竞争意识以及具有批判精神的自。

后现代主义对面向未来的早期儿童教育的观点

自启蒙运动以来,人们的思想受到了现代主义的极大影响,结构化、系统化、中心化、标准化、一致性、连续性以及通过科学的方法论去发现可证实的真理,这已成为人们思考问题的基本方法。然而,所有这些都受到了后现代主义的质疑。后现代主义倡导的是复杂性、矛盾性、差异性、多视角以及历史和现实情景的特异性,引导人们抓住由于认识的多元、另类和不可预期而带来的巨大机会。

后现代主义对整个世界的看法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知识观、儿童观和教育观,在世界范围内促使人们对早期儿童教育作重新思考和重新定位。

在当代西方的早期儿童教育课程中,知识常常被看成是客观存在的真理,它们或可被儿童复制,或可由成人诱导而来,或可由儿童自己建构。后现代主义则认为,在快速变化的未来社会,儿童要能够高度适应事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人们过去所学得的东西并不能保证未来有用。生活越来越趋向于每个人自己的建构。在后现代主义看来,知识不再是客观、可以积累的,并在实际中可以被普遍运用的东西;相反,知识是多视角的和具有多种含义的,是与背景密切相连的和局部化的,是没有完成的和似是而非的,并可以由多种方式产生。概览当代西方的早期儿童教育课程,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似乎占了上风,尽管在学前教育机构中还能看到以教师为中心而展开的、重学业成就的教学活动。但是以儿童为中心的观念是被普遍接受的,这可能与当代社会将儿童看成是世界的中心,可以与其所处的背景相分离的观点有关。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为此提供了理论基础。但从后现代主义的观点出发,儿童要在所谓的后现代主义社会中生存,意味着必须适应高度的个体化和差异性,并且具有应变能力。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未来对于人的要求是难以预料的,如果“过去”不能为“未来”提供保证,那么人就不得不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去建构和适应。后现代主义是不讲以儿童为中心的。因为以儿童为中心意味着把儿童看成是一个能动的、与背景无关的个体。后现代主义也不再把儿童看作是一个可以测量的并且可以与各个领域(如社会发展、认知发展和动作发展等)相分离的个体;不再把儿童看成是孤立的和以自我为中心的,而是把儿童看成是有潜力的、强大的、有能力的,最为关键的是与成人和其他儿童相关联的入。也就是说,将儿童看成是存在于特定的背景之中的,通过与他人或事物建立起关系而存在的个体;将儿童看成是知识、人格和文化的共同建构者,而不是它们的产物。

从后现代主义的观点出发,学习不再是孤零零的认知过程,而是一种合作、交往的活动。儿童在活动中与同伴和成人共同建构知识,理解世界。学习不再是儿童获得预先知道的结果,儿童也不是空的容器或知识的复制者。儿童是积极的,儿童拥有的理论和观念不仅应该被认真倾听,而且应该被仔细研究,在合适的时候还应该给予质疑和挑战。儿童是通过与物体、事件、成人和同伴的互动而学习的。当“人处于关系之中”成为教育的基础时,交往则被看作是儿童学习的关键了。因此,教育者必须激发儿童活动的积极性,并为儿童提供与他人交流自己经验的机会,让儿童找到与他人交流的方式,让儿童使用自己的百种语言,让儿童通过交往获得从属感和参与感,并能从他人的角度看待自己的经验,等等。

我们知道,建构主义理论对当代西方学前教育课程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儿童是主动的,教育起始于儿童每天对其所处环境的理解和建构。但是,建构主义理论似乎将知识看得过分绝对化和不可变化了,知识成了与儿童分离的、存在于文化和历史真空中的一些事实。建构主义理论忽略了知识的让会建构性质,它基于自身的理论,强调让儿童通过解决问题去内化知识。

社会建构理论与建构主义理论在将儿童看成是主动体等方面是一致的。但是,让会建构理论并不将知识看成是具有普遍性和标准化的,它要求儿童形成自己对世界、对知识、对人格和生活风格的认识,这种个性化的过程意味着儿童需要对自己的行动具有高度的选择性,既要个别化,又要群体化。社会建构理论认为,概念的同一性是在特殊的背景中建构或重新建构的,而背景总是在变化的。儿童会在动态的过程中共同建构或重新建构同一性。在儿童共间建构知识、人格和文化的过程中,会发生对话、交谈、商量、冲突、对抗等。社会建构理论批评“儿童中心论”将儿童看作是自主的、孤立的和与背景无关的人,它认为,关系才是最重要的,儿童、家长、教育机构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是儿童所作所为的凭借,没有一个人和一样东西能够存在于背景相关系之外。

需要指出的是,人们对于后现代主义的观点尚存诸多争议甚至疑义,因此,将其理论运用于当今早期儿童教育中,尚需采取谨慎态度。但是,后现代主义的观点也确实为我们思考面向未来的早期儿童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

对面向未来的早期儿童教育的新思考

儿童教育例3

丹麦儿童教育从“人”出发。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重点。

幼儿时期,重点在孩子适应力和社群能力的培养;年纪稍长,重心逐渐转移到好奇心的激发,训练孩子跨领域的知识运用,探索兴趣,多元地认识自己。丹麦的孩子可以有时间、空间玩耍,接近大自然、爬树、跌倒等等。而不是从小就被迫学习技巧。

“零”分组

丹麦学前教育的对象是7岁以下的儿童。学前教育机构总的来说有三种:托儿所、幼儿园、学前班。

丹麦的幼儿教育,教学节奏慢,反对将儿童分成不同的能力小组。自80年代中期以后,丹麦的学前教育实行的是混合年龄编班教育,即不按年龄分班,而是以大带小,让年长儿童和年幼儿童一起成长。儿童从进学前班的第一周开始,就通过不同的形式,和小学一、二年级的同学一起接受教育,直到他们能适应学校的生活为止。在与年幼的儿童交往过程中,年长的孩子学习如何关心、照顾别人,学会分享;而年幼的孩子也体会着年长孩子的处事方式,学习如何与各种年龄的孩子交流。这样,不同年龄的孩子都能发展自身的社会性。

“零”课程

丹麦学前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和基本权利,尊重儿童身心的特点与规律,创造一个适宜的环境,让孩子身处其中自由的发展。在丹麦的学前教育机构中“没有”课程,即没有由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组成的、或是有具体专业特点的(如:音乐、美术、舞蹈等)授的正式课程。所谓的教学,其实就是在一天中开展各种各样的游戏和活动。丹麦的幼儿教师有很大的自,他们可以自行决定开展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孩子在一个绝对自由的环境中成长,他们在6~7岁之前都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这种情况在世界各国的幼教中部是罕见的。

丹麦幼儿园的特色活动是它的表演游戏,通过文学艺术等活动来促进学前儿童的发展。老师和孩子一起唱歌、跳舞、演奏乐器,目的不在于教会孩子什么,而主要是给孩子提供各种机会表现自己,通过这样来发展他们的艺术才能。同时,老师和孩子们之间进行的读图画书、朗诵、讲故事等各种语言游戏,意在培养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儿童的交往能力。

没有教学的指标、没有教学评估的压力,老师和孩子在轻松的环境中寓教于乐。除了上述的游戏之外,还有日常生活活动、劳动活动、观赏活动等等。教学活动的展开通常是围绕某个有关日常生活的主题进行,如:节日、食品等。游戏采用综合的形式,涵盖了语言、戏剧、音乐、艺术、自然常识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内容,安排室内外各种活动。

每天生活在节日里

丹麦是福利制度健全的发达国家,对孩子和孩子权益的重视自不待言。但在丹麦,“六一”儿童节历来低调,主要因为,丹麦的孩子们几乎每天都生活在快乐的节日里。已有3个孩子的母亲奥尔森认为“我不专门为我的孩子们庆祝儿童节。每年孩子们会和朋友们一起庆祝生日,此外圣诞节孩子们都会收到很多的礼物,学校里也会不定期组织各种活动,比如去野营、去滑雪等。我觉得,让孩子们的每一天都过得更好、更有意义,这个最重要。我希望孩子们每一天都过得像儿童节。”

在丹麦,孩子们的生活的确丰富多彩。学校会为学生组织多种活动。其中,很多学校会和丹麦自然保护协会联手组织野外垃圾收集活动。在一年中的某一天,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在野外大自然中收集垃圾,并将劳动所得捐献给红十字会或者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帮助世界上有需要的儿童。

哥本哈根南部格里堡小学的老师昆德森觉得这项活动很有意义:“我们收集大自然的可回收垃圾,保护了环境,节约了资源;我们教育了学生不要乱扔垃圾,爱护大自然;另一方面,学生们也有机会去体验大自然,呼吸新鲜的空气;最重要的是,我们将劳动所得捐献给那些更有需要的儿童,这是孩子们感到最快乐的事情。”

在哥本哈根北部的艾达斯赫小学,学校每年都会组织学生到外地集体生活一周。在这一周里,学生们离开父母离开家,学习怎么做饭,怎么跟同学相处,锻炼自己的生活能力和社交能力。在此期间,学生们不可以给父母打电话。不过,在活动结束前一天,学生们可以给父母写一张明信片,告诉他们这几天独立生活的体验。

快乐阅读给我快乐童年

2010年的4月2日是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诞辰205周年。也是国际儿童读物联盟设立的“国际儿童图书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来临之际。我们来看看安徒生故国的孩子们现在读什么书、怎样读书以及学校和家长是如何引导孩子读书的。

孩子讲的比名著更美好

哥本哈根市政府附近的中心图书馆临近闹市区,是一个闹中取静的图书宝库。这里人来人往,读者以年轻人和少年儿童居多。记者在二楼的少儿读物阅览室碰到一个四口之家。他们正享受“家庭式”阅读时光。斜躺在沙发上的身怀六甲的母亲静静地看着趴在自己膝盖上翻读画册的儿子,目光充满慈爱。父亲侧靠在沙发旁的圆垫上,饶有兴趣地听女儿声情并茂地讲述一个她根据手中的画册即兴创作的“童话”故事。

他们定期带孩子们来图书馆看书,但从不要求他们看什么或不看什么,而是任由他们随意取阅各种图书和电子读物。除了偶尔给孩子读一些经典童话故事,他们更多的是听孩子讲故事,尽管这个故事跟书上讲的可能完全是两回事。父亲说:“她讲的是她自己的故事,是真正的童话,比名著更美好”

从一岁到九十九岁都适合的书

在哥本哈根市中心著名步行街“走街”上,一家老字号“儿童书店”久负盛名。店老板莉齐・奥尔维格50多岁,和蔼可亲,自1972年书店开张以来,一直精心经营。书店店面不大,但很有特色,生意红火。老板说:“我们的经营之道非常简单,那就是,孩子们喜欢什么书,我们就进什么书。不受孩子欢迎的书,不上架,更不会向孩子低价倾销。孩子们最喜欢的是图文并茂、知识性、趣味性强的书籍,有各类可读性强的文学作品、名著改编成的图画类书籍等。”

随手拿起一本画册,翻看起来,书里只有大小不一、似乎不相干的图画,没有任何文字说明。奥尔维格表示,顾客当中有相当一部分还不识字。这种书给他们充分自由的想象空间。每一位读者读它时,都会看到不同的故事,获得崭新的体验。这也正是阅读的趣味和魅力所在。她认为“这样的书从一岁到九十九岁都适合阅读。”

充满趣味的儿童交通安全教育

目前中国的儿童交通安全教育,并没有受到重视,与国外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丹麦政府在这方面可以说是高度重视。如:政府明确规定,儿童6岁时,就应在学校接受正规的交通安全教育;8岁时,开始知道要为实现交通安全目标采取行动,了解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手段和措施。

对于学龄前的儿童,丹麦有一套很好的“培训手段”。在丹麦幼儿园,每周都会安排老师带领孩子们,集体走出幼儿园,到大街上“徒步旅游”。走在丹麦的大街上,无论是繁华闹市,还是曲径通幽的小巷,经常可以看到几个老师带着一队孩子行走。这情景很像一群小鸭子跟在鸭妈妈后面,笃定、悠闲地漫步。

除了幼儿园的训练和培养之外,在社区的儿童俱乐部还有专门以“丹麦交通”为主题的公园。在公园里,有专职的老师在挂满交通标志和城市地图的教室里定期给孩子们普及交通法规,更有完全模拟哥本哈根的“公路”:红绿灯、车行道、自行车道、人行道、斑马线、停车场、加油站……一应俱全,完全跟真的一样,只是小了几个尺码而已。同时,公园免费提供可以让孩子们脚踏驾驶的四轮车,让孩子们在模拟公路上模拟行驶,令他们在娱乐的同时,潜移默化地上了一堂交通安全课。

儿童教育例4

给孩子适当的权利与自由

《教育导刊》2007年12月下半月韩云龙的《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误区及对策》中讲道:儿童作为有意识的、有思想的独立个体,应该得到家长的尊重与平等对待。给孩子适当的权利与自由就是要尊重儿童,解放儿童,让儿童走出父母温暖的怀抱,走入大自然,走向同龄伙伴中去。父母可以从很多方面给予孩子自由和权利,如让孩子走出家门,找邻居家的小伙伴一起玩耍;让孩子一起讨论各种事情,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看法;给孩子多些游戏时间,在儿童游戏时,不要过多地干预,必要时可以参与孩子的游戏,等等。要真正给孩子权利与自由,让他们的生活少些约束和羁绊,多一份理解和信任,使他们的童年快乐度过。

我们与科学家爷爷在一起

[本刊特约通讯员 李昱]2008年6月10日上午在西安交通大学幼儿园里,花团锦簇,欢声笑语,热闹非凡。这是西安交大幼儿园的老师们为了激发小朋友爱科学、学科学的意识,为此专门请来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知名教授陈学俊先生来幼儿园做客,特别设计了《我与科学家爷爷在一起》的主题活动。

伴随着鲜花和孩子们的笑脸,年逾古稀的陈学俊老先生意气风发,他用铿锵有力的声音,形象生动的比喻给孩子们介绍了一连串关于能源方面的粗浅知识,要求小朋友们从身边小事做起,保护和节约可再生能源。听了爷爷的讲述,小朋友们兴趣盎然,踊跃向陈老先生提问:“爷爷您小时候玩过什么玩具?”“暖气为什么会是热的?…锅炉在生活中有什么用?”“爷爷您是怎么成为科学家的?”等,面对孩子们各种各样的问题,陈先生都进行了深入浅出、耐心细致的解答。

儿童教育例5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尼尔・波兹曼是美国著名的媒介环境学者和教育学家,他曾就电视文化在现代消费社会中的横行对教育的影响进行了深刻地分析。并试图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法。波兹曼最为著名的理论之一就是童年的消逝。他认为童年是印刷时代的产物,是伴随着对读写能力的培养而出现的。儿童必须要掌握一定的读写能力,才能具有一定的辨别力和判断力,才能逐渐具备成人的思想。但是到了电子媒介时代,童年又面临着消逝的危险。电视利用其对感官的多重开发使得儿童可以毫无阻隔地获得对成人世界游戏规则的认知,提前进入了成人阶段。于是,童年不可避免地走向消亡。正是在这一理论的基础上,尼尔・波兹曼提出了自己的媒介教育观。

一、电视与家庭教育

在波兹曼看来,要解决儿童所面临的困境,首先要从家庭做起。在学校出现之前,家庭是教育重地,学识和人格的培养都要在这里完成。即使到学校出现,家庭依旧发挥着强大的教育功能。首先,在进入学校之前,儿童要在家庭环境中完成最基本的学习。包括语言技巧、举止规范等方面知识的基本掌握。然后,在儿童进入学校之后,家庭还要协助学校完善儿童的知识教育和人格培养。

但是在电子媒介环境中,家庭的结构和权威正在日益受到威胁。首先,电视、电影、唱片等媒介逐渐取代了家长在家庭中的地位,取代了家长对于儿童价值观的培养。由于信息环境的改变,家庭已经没有很好的办法来控制孩子的信息渠道,子女和父母开始接受同样的信息,甚至子女的信息量要远远大于父母;而子女在电视和网络的诱导下,也不再认同父母所确立的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由此家长的权威受到极大的挑战。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中不无忧虑地指出:“很显然,媒介已经削弱了家庭在塑造年轻人的价值观和情感发展上的作用。”继而,在媒体权力不断扩张的情况下,家长对自己养育子女的能力产生了怀疑,转而求教于电视媒介所宣扬的所谓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和咨询专家。马尔库塞曾就家庭所处的困境提出深刻认识,认为“家庭的社会功能的削弱反映了技术对个体的吞噬。大众传播媒介的专家们传播着必要的价值标准,他们提供了效率、意志、人格、愿望和冒险等方面的完整训练。家庭无力与这种教育相抗衡”。

波兹曼因此鼓励家长“将养育子女视为是对抗文化的行动”。。由此,他试图提供一条通过媒介和家长的合作从而实现对儿童保护的有效途径。第一,减少儿童在媒介中的暴露量,即尽量减少儿童形象在广告、肥皂剧和各种娱乐节目中的出现。这样可以尽可能地减少孩子在电视中寻找情感认同,并且避免儿童对家庭的疏离,转而在现实生活中为他们确立一种对家庭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但是我们会发现,现实世界中的电视媒介不可能,为了保存儿童的概念而放弃自己的利益,反而会在加速对童年概念的消解中寻求自身的经济利益。正是基于此,波兹曼提出了第二条建议:家长要限制孩子的观看内容,并对内容提出批评。这就要求在孩子与媒体的接触中,父母要尽可能陪同,不断提供对于节目内容、主题的批评,帮助他们形成对周围事物的正确判断,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但是,如果父母忙于外界事务,就会把孩子留给电视机。为此,波兹曼进而提出了一个似乎为所有女权主义者所诟病的建议;让妇女回归家庭,重新担任教育子女的角色,因为妇女对童年来说是最好的塑造者和保护者,这一建议在某种程度上是要恢复传统的家庭状态和家庭观念。

二、电视与学校教育

柏拉图认为学校的目的是要训练智力和培养性格。16世纪学校的出现就是要培养儿童的读写能力,以便他们能够学习思考,发展智力,并且避免变得愚蠢。在电视没有出现之前,人们普遍把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看做启发心智的唯一途径。但是在300多年后的今天,电视却影响到了学校的发展,改变了人们一贯以来对教育的信仰。

渡兹曼认为,学校是建立在儿童与成人的区别之上的公共机制,我们可以通过童年与印刷术和学校的联系看到这一点。现代学校在创立之初是要培养儿童的读写能力,进而培养他们独立的价值观和科学的思考,因此,儿童进入学校就是要学习如何逐渐掌握成年人的思考和判断能力。但是,今天的学校在行使自己的教育职能时,不得不面对电视带给传统教育环境的影响与改变。波兹曼在《教学作为一种保存性的活动》这本书中谈到,电视媒介的信息传播形式正在以其形象性、瞬时性以及娱乐性迅速侵占年轻人的心灵。电视已经取代了学校的教育地位,成了“第一课程”。

首先,电视采取了与学校完全不同的认知模式。学校起源于印刷时代,因此也就带上了深深的印刷媒介文化的烙印。“现代学校是活字印刷的产物,因为对学校来说,孩童到学校是为了学习识字,因此也就是如何作为成年人。”。即使到了电子媒介时代,学校依然保存着自己贯有的知识结构和学习模式。这种学习是一个连续的知识累积过程,要建立在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不断发展的基础之上。而电视是一种以图像为中心的媒介,图像本身是具有根据性的,对它的理解不需要掌握特殊的技能或技巧。因此,电视用图像将文字的地位取代,就避免了传统教育所必须的抽象思考。所以电视带来的是认知度的提高,理解度的降低。

其次,电视教育之所以会比学校教育具有更强大的影响力。还在于它本身的娱乐性。“电视对教育哲学的主要贡献是它提出了教学和娱乐不可分的理念。”孩子在电视机前是自由的,随意的,但是,事实上,“‘教与学’这对矛盾是构成‘教育’这一事务的最初的和最基本的矛盾运动关系”,电视摒弃了这一关系,消解了儿童在教室里所培养起来的纪律观念。电视从信息的形式和内容上转移了学生对课堂教育的兴趣,同时也彻底超越了印刷书籍所特有的线性文本对人的启示,在某种程度上,以电视为代表的电子媒介的教育就是要颠覆以文本为中心的现代欧洲思想。

事实上,人们只要看一下,孩子们在电视机和网络面前的着迷程度和所花费的时间就可以看到,那些迅速变化的感官信息在我们的生物偏向中扮演了多么重要的角色。尼尔波兹曼认为,传统学校教育培养起来的学生树立的是一种以语言为中心的世界观,关注历史和未来,强调理性;而电视教育培养起来的学生树立的是以图像为中心的世界观,关注当下,强调感觉的真实。因此,他不无忧虑地指出,电视成长为“第一课程”所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教育的终结。

电视以其轻松性、形象性和娱乐性颠覆了传统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严肃性、逻辑性和连续性。电视是摒弃思考的,因此在电视机前成长起来的一代是拒绝思考和判断的。我们不得不承认,尽管现在儿童越来越受重视,但我们的资讯环境事实上确实已经淡忘了儿童的观念,即儿童不仅仅在生理上应该受到保护,更应该在精神上给予保护,避免使其

幼小的心灵过早遭受信息环境的污染。那么学校和家庭应该如何抗拒媒介对其权威的侵袭,保护儿童的存在呢?尼尔・波兹曼提出了媒介教育的概念。

三、媒介教育

“学校是我们少数几个保存下来的以非电子传播模式组织起来的信息系统之一”,而电视却是电子时代信息传播模式的典型。波兹曼认为,家庭对于儿童的教育在某种程度上仍然缺乏学校教育的权威性。那么学校应该成为对抗电子媒介的主战场,这就有必要在学校开设关于媒介教育的课程。当然,所谓的媒介教育“并不意味着对媒介的使用。它意味着调查媒介,从而发现传播技术如何控制了我们的思想和行为”。

这种调查首先从媒介历史开始,要让学生在整个童年时期逐渐了解有关传播技术和某些媒介内容的历史问题,尤其是那些历史久远,看似自然存在的内容和技术。每一种媒介都以其独特的语言形式为当时的人们构造了一种现实,并进而构造了人们对这种现实的理解,由此影响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形成了不同时代特有的媒介环境。每个时代的媒介环境都会塑造一种独特的社会意义,而媒介教育的任务除了理解每一种媒介技术的历史,更应该考虑每一种媒介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担任了什么样的角色。例如,数字0的出现如何改变了人类的思考方式?而事实上,我们现在教授数学的方式培养了很多的“数学盲”――对数字及其代表的意义缺乏基本的理解。考察我们当今的教育,恰恰是缺少了关于学科历史的教育。因此,波兹曼认为,每门学科的教师都应该成为一位历史老师,向学生们讲述本学科的历史。只有当学生具备了这种历史意识,他们才可能对媒介的起源发表更多的观点,才能更多地了解每一种媒介的出现给文化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从而才能挖掘出隐藏于媒介文本中的价值偏向和意识形态。但是,如果继续对媒介的历史保持默然,就像现在的学生认为字母和数字是本来存在的一样,若干年后的孩子们也会认为电视是一个“神话”。

媒介教育还应该考察媒介内容,并对其进行批评。每个时代的媒介内容都会在某种程度上塑造当时受众的理解能力和情感喜好,它对年轻人的教育至关重要。我们今天的媒介所宣扬的感觉标准和社会价值正好与学校教育相反,而学校仍旧不断把不同形式的媒介引进教室,其目的并非为了让学生理解媒介的表现形式和表达习惯,而是为了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学校教育正是在盲目引进媒介时受到这些媒介价值观的影响才逐渐背离了自身的教育哲学。因此,当我们进行媒介教育的时候,必须要向学生提供一种批判的方法和工具,而这种方法和工具就是媒介语言和媒介内容。要努力让学生理解媒介是如何传达关于社会、国家、个人、责任、权利等观念的,帮助他们采取一种清醒而冷静的视角来审视媒介内容,由此获得一种力量来抵制现存文化中的习惯势力。对于如何帮助观众提高对电视的识别能力这个问题,波兹曼在一次访淡中认为,这个问题太难回答,他已经用了25年的时间来寻找答案。他最早在《电视与英语教学》这本小册子里探讨过答案。首先他希望英语老师能够更严肃地对待电视,然后帮助他的学生不仅抱着热情,还要抱着同样的识别能力来看电视。

儿童教育例6

不过,美国儿童理财教育最主要还是来自家庭和学校。从孩子踏进幼儿园起,孩子们就会接受有关理财概念。他们会知道钱是什么以及钱在生活中是何等重要。在美国,鼓励孩子打工是教会孩子处理财务的重要手段之一,美国每年大约有300万中小学生在外打工。另外美国人常常将自己不需要的东西拿出来拍卖或者捐赠,而小孩也会将自己用不着的玩具摆在家门口出售,以获得一点收入,剩余物品全部捐给慈善机构。此外,许多学校都在开设相关的课程同时,鼓励学生研究证券市场、投资理财、信贷业务,其中捐赠免税的理论也在课程中体现。

英国:1/3儿童有银行账户

英国人的理财教育方针是提倡理性消费,鼓励精打细算,并且把他们这种理财观念传授给下一代。在英国,儿童储蓄账户越来越流行,大多数银行都为16岁以下的孩子开设了特别账户,有1/3的英国儿童将他们的零用钱和打工收入存入银行和储蓄借贷的金融机构。

英国政府最近又公布了一系列新的教学改革计划,根据这一系列计划,从2011年秋季开始,储蓄和理财将成为英国中小学学生的必修课。

英国儿童事务大臣保尔斯说,儿童从5岁开始就要接受理财教育,搞清楚硬币和纸币的区别,要懂得钱的不同来源,并懂得钱可以用于多种目的;7岁到11岁的学生要学习管理自己的钱,认识到储蓄对于满足未来需求的作用,学习如何管理银行和储蓄账户,如何做预算。

以色列:更重视智慧与责任

儿童教育例7

我带的班上曾经有一个叫亮亮的男孩子。他尽管只有5岁,但在数学上很有天赋。但就是这样一个聪明的孩子,他的某些行为却让老师们很头疼。

几乎每星期都有家长向我们告状:“哪个孩子叫亮亮?我们孩子回家说亮亮总是骂他‘傻×’,太难听了,简直就不像一个孩子说的话!”“亮亮怎么回事?昨天又掐我们月月的脸了!”……这时候,我们都要向家长反复解释和承诺:我们会对孩子进行教育,也会尽快跟家长沟通。后来告亮亮状的人越来越多,尽管我和亮亮的妈妈经常沟通(他爸爸很少来幼儿园),但收效甚微,这令我很担心。终于有一天,媛媛的爸爸送完媛媛后就站在教室门口等着,当看到亮亮和妈妈走过来时,就怒气冲冲地上前去抓住亮亮并和亮亮妈妈吵了起来。原来,亮亮经常在媛媛单独上厕所时去摸她的屁股,有时还会突然跑过去捏媛媛的脸、亲她……因为家长们的意见很大,幼儿园只好让亮亮转走了。

后来,我通过和其他家长聊天了解到,亮亮的爸爸脾气很坏,经常当着亮亮的面说脏话。孩子是家长行为的一面镜子,恶劣的家庭环境很容易导致孩子形成不健全的人格。而早期性教育的缺失,容易导致孩子发生一些不当的行为。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可能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别人构成了伤害,或者他也知道那样不好,但控制不住自己。这次家长的集体“讨伐”可能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不好的影响,甚至导致他产生对于性的恐惧感和罪恶感,形成心理障碍。

这件事让我久久不能释怀。我们经常告诉孩子要学会保护自己,却很少告诉孩子要怎样尊重异性、保护自己的隐私。性教育的缺失,使孩子缺少性保护、性防范意识。

二、重视对幼儿的性教育

2006年联合国公布的有关儿童遭遇暴力的调查报告显示,每年全世界约有1.5亿女孩和7300万男孩遭遇,而儿童性教育的缺失,尤其是有关性保护、性防范教育的缺失,是性暴力事件屡屡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儿童进行性防范教育,让孩子学会性保护,已经刻不容缓。心理学研究表明,性教育不要错过5个黄金期:第1和第2个黄金期是6个月~2岁,第3和第4个黄金期是2~6岁,第5个黄金期是6~12岁。其中第3和第4个黄金期是性教育十分重要的时期,需要我们通过正确、科学的教育引导,使幼儿在了解自己身体的同时学会保护自己。如通过图片或短片让幼儿了解男女的区别,认识自己的隐私,了解生命的由来等科学知识,告诉孩子性器官与身体的其他器官一样,都是健康人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器官,它担负着重要的生理功能,是人类创造生命的器官,是非常圣洁的器官,我们有责任好好对待它们、保护它们。

我们如果发现孩子有不当触摸身体的行为及举动时,应予以制止,并向其说明原因:“有礼貌的孩子,是不会随便把裙子掀起来,也不会乱摸身体的。”男孩子有时爱玩弄自己的生殖器,遇到这样的情况,千万不要苛责孩子,要告诉孩子,那个地方是他秘密的地方,不能让别人看到,同时安排有趣的活动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我们还要让幼儿学会区分好的身体接触和不好的身体接触。如在生活中我们会亲吻和拥抱,表达我们的亲密关系,父母的朋友、同事在表达对孩子喜爱的时候也会与孩子有身体的接触,这样的接触让孩子感受到爱与被爱,是好的接触。如果成人与我们身体接触的时候,成人身体的某个部位(手、生殖器等)在孩子的隐私部位反复触摸或摩擦,这就是不好的接触。要告诉孩子遭遇不好的接触时要立刻想办法离开,并告诉父母或老师,向他们寻求帮助。

我们不仅要教育幼儿学会保护自己,还要和家长紧密配合,共同对幼儿进行性安全教育。作为孩子的父母也一定要以身作则,注意自己在家中的言行和隐私,处理好彼此的关系,为孩子树立榜样,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快乐、益于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

三、为幼儿提供安全的如厕环境

在我们对孩子进行性保护、性防范教育时,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不容忽视,那就是怎样使幼儿安全如厕。我去一些幼儿园参观学习时,发现多数幼儿园都是男女幼儿同上一间厕所。不仅男女幼儿同一时间上同一间厕所,而且男女厕位没有任何间隔。如果集体如厕时,几个孩子蹲在便池上,其他孩子站在旁边等待,那么蹲着的孩子,隐私就完全暴露在其他孩子的视线里,得不到保护。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周念丽老师曾在香港参观了几所幼儿园,感觉到香港幼儿教育工作者对幼儿的“性关怀”教育工作走在了我们的前面。这些幼儿园的孩子也是同一时间上厕所,但教师和保育员借此开展幼儿的性教育,要求幼儿在如厕前先按性别排成两列队(见图①),按照相应的指示牌分别进入厕所(见图②),他们不仅男女分厕,而且如厕环境整洁温馨(见图③)。周念丽老师在《幼儿园是否应来一场“如厕革命”》中说:“每天不加遮挡地让男女幼儿一起如厕,会给男女幼儿带来怎样的心理影响?这样的如厕环境能有效地对幼儿进行性保护、性防范教育吗?”她还在文章中指出:“为了女孩的自尊,更为了能将对所有幼儿的‘性关怀’教育落到实处,使孩子们将来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建议有条件的幼儿园尽快改建厕所,做到男女分厕,至少考虑安排男女幼儿错时如厕。”

儿童教育例8

[摘要]国外博物馆儿童教育与儿童博物馆的发展都已有数百年历史,形成了以儿童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以动手操作、互动探究为特点的教育模式。相比之下,我国博物馆儿童教育与儿童博物馆的发展都较为滞后,积极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我国博物馆儿童教育与儿童博物馆的发展应从项目活动向常态化转变;从简单模仿向自我创新转变;从长期固展向定期改陈转变;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从封闭空间向露天庭院拓展;尝试创办各类博物馆学校,拓展博物馆发展空间。

[

关键词 ]博物馆;儿童教育;儿童博物馆

博物馆展品的实物性、直观性和教育手段的非强制性正适合儿童的学习特点,国际上约有400座儿童博物馆和博物馆儿童教育的常规化即是有力的证明。社会各界需要从观念层面意识到博物馆儿童教育的重要性和适宜性,从实践层面掌握博物馆儿童教育的运行机制。本文拟对国内外博物馆儿童教育与儿童博物馆的发展历史进行考察,以为我国博物馆儿童教育及儿童博物馆的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有益经验。

一、博物馆儿童教育发展的历史

(一)国外博物馆儿童教育的发展

18世纪至20世纪20年代是博物馆儿童教育的探索阶段。对西亚古城乌尔神庙的发掘发现一座学校遗址中有类似于博物馆的文字说明牌,考古学家据此推测这可能是辅助学校开展教育的博物馆标本。欧洲启蒙运动、自然科学的兴起以及政治革命的爆发,加速了欧洲博物馆社会化进程。尤其是1789年法国大革命,中止了卢浮宫作为路易王朝皇家收藏宫殿的历史身份,而蜕变为世界首个公立博物馆,1793年卢浮宫向世人开放,博物馆自此开始关注公众,教育功能亦从此进入其工作者的视阈范围。至19世纪末,“博物馆是一种教育机构”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随着博物馆教育功能的逐步完善,博物馆开始探索如何发挥儿童教育功能。1881年,柏林国立工业博物馆为隶属于它的一所工业和装饰艺术学校的学生提供实物标本,由此开了博物馆为学校服务之滥觞。1904年,大卫·穆雷这样写到:“德国的博物馆已成为教育基地。在那里,每个课题都因配备了博物馆教师而变得易于理解”。1911年,马格德特·泰尔伯特·杰克逊也明确表示:“在美国,博物馆被视为教育系统的一个部分。”18世纪90年代,纽约库柏协会博物馆就开始关注学生需求,至19世纪末,儿童教育已受到美国博物馆的普遍重视。

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是博物馆儿童教育的初步发展阶段。美国博物馆在这一经济萧条时期为了赢得生存空间,开始真正以儿童为中心,推动博物馆开展非正规的儿童教育,如积极与学校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博物馆配备专门辅导学生的教师;学校课程表上明确规定博物馆开课时间。这促使儿童教育部逐步成为博物馆中最活跃的部门。

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是博物馆儿童教育的成长阶段。科技革命的开展调整了全球范围内的产业结构,对儿童、妇女、残障等少数群体的关注以及民主意识的抬头不断融人到主流意识。博物馆儿童教育的理念亦出现崭新变化,视听设备与表现手段得到全面改观。1962年到1963年,美国博物馆协会在《美国加拿大博物馆统计研究》上发表的调查显示,在2752座被调查的博物馆中,近20%为儿童制定了正规的基础教育科目。博物馆儿童教育功能由此从临时性逐步向常规化转变。

20世纪80年代至今是博物馆儿童教育发展的黄金阶段。随着冷战格局的解体,科技急速发展,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融为一体,博物馆儿童教育不再是个别行为,其地位不断巩固和确立。美国70%的博物馆在过去5年中增加了面向学生和教师的服务。史密森尼博物院(Smithsonian Institution)常与教师座谈,汲取教师建议,并邀请其参与教材编写。88%的博物馆更是提供了专门的幼儿教育项目。英国早在1988年即制定了“国家课程”(National Curriculum),规定博物馆儿童教育应与学校课程衔接。为此,博物馆一方亦积极响应,依国家课程标准设计了教育手册,根据儿童年龄设计了活动手册,与学校课程相配合。历经3年的共同努力,参观博物馆的儿童人数增至约750万。法国则于教学大纲上规定,儿童一周必须有一两次去博物馆参观。此外,专门针对学前儿童,教育部和博物馆局还联合策划了每年一次的“博物馆之春”活动——“带着你的父母去看博物馆”,主办单位向儿童发送邀请信函,500多家博物馆联袂参与。此阶段博物馆儿童教育的基本特征为:儿童教育视听设备更加全面系统;教育内容多样,手段灵活;儿童教育功能逐步受到重视,并向常规化转变;开始将整个家庭视为服务对象,同时不断向幼儿园、社区等外部空间拓展。

(二)我国博物馆儿童教育的发展

我国博物馆儿童教育同样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被动到主动、从单一到多元等发展阶段。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博物馆虽然出现很早,但近代意义上的博物馆仅300多年历史,中国博物馆的历史就更短,至今仅有百年。从1905年张謇开办南通博物苑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为我国博物馆儿童教育的起步阶段。该阶段,博物馆事业隶属于教育部,强调博物馆是社会教育的重要机构,同时是实现美育教育的重要手段。博物馆专门针对儿童群体的教育在此时期较为少见,仅在1936年,河南博物院在馆内开辟出儿童科学馆,采购科学仪器,向学龄前儿童、小学生进行科普宣传。

1949年到20世纪50年代末期为我国博物馆儿童教育的探索阶段。一批新型省级博物馆建立,博物馆归属文化部,由设立的文物事业管理局(文物局)全面接管。博物馆开始成立承担宣教工作的讲解员队伍,中学生纷纷人馆参观,博物馆儿童教育自此占有一席之地。

1978年至20世纪90年代初为我国博物馆儿童教育的发展阶段,重点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1991年8月27日,国家教委颁发《中小学加强中国近代、现代史及国情教育的总体纲要(初稿)的通知》,强调两史一情教育。次日,、国家教委、文化部、民政部、团中央、国家文物局六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充分运用文物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通知》。1992年至2004年约81个单位被授予“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由此博物馆成为社会教育系统中公认的儿童爱国主义教育场所。

20世纪90年代至今是我国博物馆儿童教育的壮大阶段。随着上海、河南等一批现代化大型博物馆的问世,博物馆儿童教育亦步入发展高潮。2004年2月,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未成年人的教育服务被摆上举足轻重的位置。为促进这一意见的实施,2004年3月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又联合颁布《关于公共文化设施向未成年人等社会群体免费开放的通知》,强调“公共文化设施在向未成年人等社会群体免费开放的同时,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充分发挥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引导作用。”2007年在博物馆免费开放前,陕西省已将博物馆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全省各级国有博物馆向中小学生集体免费开放。至此,面对现代博物馆日益宽泛的功能,儿童教育功能成为其中重要的社会功能。与此同时,博物馆尝试将儿童群体与成人相区分,寻求有效的儿童教育实践形式。部分博物馆开始在馆内专门开辟儿童区,组织面向儿童的教育项目,一些博物馆甚至将学前儿童纳入服务范围,如上海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上海科技馆、黑龙江省博物馆、中国科学技术馆、西汉南越王博物馆、深圳博物馆等。这一服务功能的扩展在为这些博物馆带来众多家庭观众的同时,也为它们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口碑。 但从总体而言,国内博物馆开展儿童教育的还很少,且多为临时设置,缺乏长期规划;教育手段仍以讲解为主;教育内容缺少原创因素,因此我国博物馆儿童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还有待时日,有必要主动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加快发展步伐。

二、儿童博物馆发展的历史

19世纪末,以儿童为本的教育思想兴起,1899年12月16日,在布鲁克林中心博物馆艺术馆长的提议下,布鲁克林艺术科学学会在美国纽约市创办了世界第一所儿童博物馆——布鲁克林儿童博物馆。这所博物馆的问世寄托了儿童教育革新的梦想,同时“它是对传统博物馆的背离,对随后儿童博物馆的兴起影响很大。”布鲁克林儿童博物馆由此成为儿童博物馆行业的肇始者。在儿童博物馆服务理念的最初构建上,不得不提的是安娜·比林斯·盖洛普(Gallop)。她在1902年5月出任该馆助理馆员时,首次提出“儿童需要始终知道儿童博物馆是为他们而开的,并随时为他们的兴趣和需求考虑,纯粹的娱乐是儿童博物馆的学习方式。”由此,儿童博物馆兴起一种新的理念——“以儿童为中心,鼓励动手触摸”,受到社会的欢迎和认同,相继建成的儿童博物馆也纷纷遵从此理念。

20世纪初期是儿童博物馆发展的重要时期。1913年8月1日,波士顿儿童博物馆(Boston Children’s Museum)作为第二家专门的儿童博物馆向公众开放。它在儿童博物馆发展史上具有显著意义,如今它已被誉为世界最好的儿童博物馆之一。1917年年底,第一家为学校建立的儿童博物馆——底特律公立学校协会儿童博物馆诞生,它是博物馆与学校直接合作的滥觞,是后来许多儿童博物馆追随的典范。1925年12月6日,世界上最大的儿童博物馆——印第安纳波利斯儿童博物馆(Children’s Museum of Indianapolis)问世。这座博物馆无论是建筑外形还是展览内容都颇具特色,被誉为儿童的乐园,其创办从向孩子们募集捐赠物品开始,因此该馆的特色主要表现在社区支持方面,它始终融合着社区领导者、教育者和民众的援助力量。此后,又有3家儿童博物馆相继开放。此阶段儿童博物馆的服务理念主要是受到约翰·杜威(John Dewey)和玛利亚·蒙特梭利(Maria Montessori)教育观点的影响。约翰·杜威重视学生的个人经验,认为要“做中学”;玛利亚·蒙特梭利则强调教育设施的重要性,认为学习过程中使用不同器械和分享活动需同时进行。他们的理论促使本阶段产生了“鼓励动手操作”的儿童科学教育理念,并开创了儿童教育的新模式,尤其适合未形成抽象思维能力的学前儿童。

20世纪60年代是儿童博物馆的重大变革时期。此时期,一个最有成就的进步就是用“互动式”概念取代了20年代开始强调的“动手操作”。推动这一革命性做法的人物之一是迈克尔·斯伯克(Michael Spock)。斯伯克自1963年就任波士顿儿童馆的馆长,他在波士顿儿童博物馆发展史上的作用举足轻重,被誉为“儿童博物馆运动之父”,正是他提出了“采用互动探索”的理念,为此斯伯克重新定义了“陈列设计”的概念,主张向儿童提供互动展示。他在1964年首次举办“里面是什么(What’s Inside)”的互动展览(Interactive Exhibit),把展厅中的玻璃柜子移开,提供互动展示,诸如实物大小的展品烤炉、抽水马桶被剖开,儿童不但可在外部观看展品,而且可进入展品内部观看、触摸和体验。此次展览持续5年之久,持续受到儿童观众的欢迎。此类现象在博物馆展览史上极为少见,因此引起了其他博物馆的关注和思考。迈克尔·斯伯克馆长认为展览的可取之处在于“通过与实物和实际空间的直接互动体验获取信息”。如果说“动手操作”是一个机械化过程,那么“互动探索”则是一种实现思考的脑力劳动,可以让儿童真正体会展品的工作原理和方式。这与当时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Jean Piaget)的观点也是一致的。总之,上个世纪60年代人们从实践和理论两方面促成了儿童博物馆以儿童为中心的“互动探索”理念,并使“互动探索”的展览广受推崇。

强调实验也由此成为儿童博物馆展览设计的转折点。1969年,受“里面是什么”的展览与“互动探索”理念的启发,物理学家欧本·海默(Frank Oppenheimer)创办了一家新型的科学博物馆——加州探索博物馆(Exploratorium)。这使得博物馆不再仅仅局限于互动式展览,而是整个博物馆都以互动的科学展示为中心。儿童博物馆不再强调收藏功能,而开始强调教育功能;不再强调展览功能,而开始实施教育项目,实现展教合一,由此出现了一类藏品很少,但动手机会丰富的另类博物馆。

受美国波士顿儿童博物馆和加州探索博物馆的影响,上个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是儿童博物馆快速发展的黄金年代,50多所儿童博物馆陆续建起。新闻媒体也开始关注儿童博物馆的工作,社会领袖希望在当地建造儿童博物馆。印第安那波利斯和明尼苏达等地的儿童博物馆于此期间进行扩建和搬迁。21世纪伊始,为鼓励观众一次次地来参观,一些儿童博物馆开始借鉴娱乐产业的方法。如位于巴尔的摩市的港口发现官(Port Discovery Children’s Museum)是运用该方法最为成功的案例。此博物馆专门邀请迪斯尼乐园的设计专家和包括迈克尔·斯伯克在内的专业人士,最后提出要建成“发现和实现儿童梦想与渴望”的地方的愿景,并在展示、运作和管理上全面借鉴迪斯尼的成功经验。

随着儿童博物馆服务理念的推陈出新,相映成趣的是儿童博物馆数量激增。1975年,美国大约有38个儿童博物馆;从1976年到1990年增加80个;到2001年又新建了100多个。截止到本世纪初,世界各地已有390余所儿童博物馆,其中美国占了70%以上。此外,美国还拥有健全的儿童博物馆网站和系统的儿童博物馆论著。与之相伴的是,此时期使用儿童博物馆的观众数量亦在增加,至2001年,儿童博物馆参观人数比1991年多了两倍,超过3100万。

相比之下,我国儿童博物馆发展很慢,上海儿童博物馆作为国内第一所儿童博物馆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其后约10年,我国这座首家儿童博物馆都是形单影只,直至2004年初,广州市第二少年宫准备筹建一家儿童博物馆,但4年后最终因“二次报批未获得市发改委批复”而流产。由此可见,公办儿童博物馆在现行制度下的发展并不乐观。随着办馆主体多元化,锐意改革的民办儿童博物馆相继乍然惊现,使我国儿童博物馆的发展呈现了第一个小高潮。200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的王宁宁女士赴美求学归国后,为把美国的儿童早期教育理念引入中国,在上海创办了我国首个互动式儿童博物馆——上海互动儿童探索宫。2010年,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硕士张旎女士为“将美国儿童博物馆带回国内的梦想”付诸实践,在北京创办了颇具特色的儿童博物馆——豆豆科技馆。2013年,在老牛基金会资助下,中国儿童博物馆研究中心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揭牌。这两家民办儿童博物馆和儿童博物馆研究中心的陆续面世,一方面体现了我国高层知识分子和知名企业家对利用博物馆开展儿童教育的坚定信念和行动,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儿童博物馆在中国不仅实现了从无到有,而且开始逐步走向完善。

三、对我国博物馆儿童教育与儿童博物馆未来发展的思考

教育儿童是接触未来的一种方式,博物馆只有真正触及他们的世界,才能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教育方法。借鉴国际博物馆儿童教育与儿童博物馆发展的经验,我国博物馆儿童教育与儿童博物馆的未来发展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从项目活动向常态化转变

应将儿童教育项目发展演变成博物馆的常规教育内容,首先可以将儿童教育项目分门别类,并据此制订长期规划,譬如大都会艺术博物馆(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以季度为单位,将儿童教育项目通过宣传单页预先一并告知家庭观众。其次,每一类型的项目内容需不断创新求变,由此沉淀出一些儿童教育的精品项目。

(二)从互相模仿向创造自我转变

现阶段可有针对性地吸收欧美甚至是国内优秀博物馆的成功经验,如北京自然博物馆效法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National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开展“博物馆奇妙夜”项目、上海儿童博物馆参照上海互动探索宫策划“互动探索”展等。不过,单纯模仿并非长久之计,博物馆还应有意识地积累儿童教育经验,不断融入自我的原创因素,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从长期固展向定期改陈转变

长期固定的展览由于相对稳定,无法长久满足儿童好奇、求异的心理需求,因此除了举办儿童项目外,定期改陈也是一种可取的做法。虑及人力、物力和成本,就儿童博物馆而言,可经由观众调研,每次择取最不满意的展场,局部改陈;就博物馆内的儿童专区而言,可依实力延长或缩短改陈的时间间隔,譬如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儿童学艺中心改陈频率为半年一次。定期改陈费时耗力,一方面工作要谨小慎微,针对展览选题开展充分的前置研究,致力于满足儿童的需求;另一方面主要装饰材料的性能和规格、展示道具和家具、多媒体、互动展示装置、展示灯光、版面等形式的择取和设计,都要关注低成本、易拆卸、易搬运等要求。

(四)从馆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

未来的博物馆儿童教育与儿童博物馆应当与幼儿园、图书馆、社区等机构形成稳定的合作机制,如开拓与幼儿园的馆校合作领域,明确合作方法;发展壮大儿童教育的志愿者队伍,优化队伍结构;关注当地社区的儿童需求,提供独特的博物馆服务;转变“坐等”的思想,主动出击,创立博物馆儿童教育品牌;引导社会关注博物馆儿童教育,鼓励社会资源捐款捐物。简言之,博物馆必须走出去,以利于根据需求有效发挥其儿童教育的功能。

(五)从封闭空间向露天庭院拓展

优质的教育需要理想的学习空间,大自然为儿童学习与体验创造了舒适和愉悦的环境,故国外博物馆初现向露天庭院拓展之趋势,如麦德逊儿童博物馆(Madison Children´s Museum)顶楼设一个露天空间,有升国旗之所,有小瀑布、小池塘,植有各色各样的蔬菜,笼子里养着鸡和鸽子,可以让孩子们在一开口处喂养。又如波特兰儿童博物馆(Portland Children’s Museum)为创造性地满足儿童的教育环境需求,将馆内布置成自然界的一角,并提供形形色色的树叶、花果作为儿童学习的材料,供儿童观察和触摸。

(六)创办各类型博物馆学校,探索博物馆产业链

身处自由市场的西方博物馆,需以各种捐款、集资来维系生存,同时必须参与电影院、游乐场等机构的市场竞争。这种生存竞争的压力不断推动西方博物馆进行自我创新的探索,创办博物馆学校,即为适应时展的一种尝试,同时亦是实现博物馆产业化的一种手段。如波特兰儿童博物馆就在馆内创办了一座小型幼儿学校,向儿童提供各种天然材料,供其大胆想象,同时允许儿童采用多种方式特别是视听语言表达其独特认知,让儿童幸福地游戏生活。这所小型幼儿学校赢得了当地居民的欢迎,是博物馆开拓自身产业链的一种创新。

博物馆儿童教育与儿童博物馆的未来究竟在哪里?安娜·比林斯·盖洛普曾写道:“将来会怎样呢?我相信,将来会出现许多个不同的潮流。”恐怕谁也无法给出标准解答。未来博物馆儿童教育与儿童博物馆的发展方向不会亦不可能一成不变。我国约有1亿学前儿童,而目前儿童博物馆数量却屈指可数,这意味着博物馆如果能够摒弃传统的宣讲说教模式,积极鼓励儿童动手操作并参与探索,必将能成为家庭、学校教育的有益延伸和补充,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与全新的发展机遇。

参考文献:

[1]程京生.浅谈博物馆社会服务与儿童教育[A],见北京博物馆学会编.北京博物馆学会第二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323.

[2][3][4]严建强,博物馆的理论与实践[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04,104,104.

[5]段勇.当代美国博物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99.

[6]王彬,论中国博物馆的未成年人教育[A].见杨丹丹,阎宏斌主编,博物馆教育新视阈[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30.

[7]苏明知,殖民、国族、现代、社群:百年台湾博物馆文化政策窥探(1908 -2010) [J].科技博物馆,2010,(2).

[8]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公共文化设施向未成年人等社会群体免费开放的通知[EB/OL]. bjww.gov.cn/2004/7 - 12/1050.html,2004-7 - 12.

[9][16][21]杨玲,潘守永.当代西方博物馆发展态势研究[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108-109,112,132.

[10]Brooklyn Children’s Museum. Who We Are[EB/OL].brooklynkids.org,2010-10-2.

[ll]Cohen,S.Fostering Shared Leanung among Children and Adults: the Children’s Museum[J].Young Children,1989,(4).

[12]Herminia Weihsin Din. Children’s Museum[M].UMI Company,1990:12.

[13]Boston Children’s Museum. About Boston Children’s Museum[EB/OL].bostonchil-drensmuseum.org/about,2010- 10-3.

[14][19]Herminia Wei-Hsin Din.A History of Children’s Museums in the United States 1899-1997: Impli-cation for Art Education and Museum Education in Art Museun{D].Columbus: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1998.

[15]Rutledge, Don. What Dewey Got Right[J].Education Canada,2002,(1).

儿童教育例9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8)07/08-0006-05

一、西部农村学前教育现象述略

农村教育包括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广义的农村教育是指所有县及以下的教育,即行政意义上的农村教育。而狭义的农村教育是指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县和县以下的教育,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村教育。因为在沿海一些发达地区,许多县、乡、村已经成了以工业为主体产业的小城市,这些“农村”在性质上更像城市,而不是农村。本文所指西部农村学前教育是指中国西部省(市、区)中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县及以下的学前教育。

从2007年10月至今,笔者在四川省某市教育局挂职锻炼,利用工作之便,调研了西部农村大约50多所县级、乡(镇)、村办幼儿园及民办幼儿园(包括小学附属幼儿班)。所到之处,除了走访外,还深入幼儿园班级听课观察,同时与幼教专干、教研员、教师进行座谈,从中了解到西部农村学前教育的一些真实情况。在此简要谈感受深刻的两点。

(一)西部农村学前教育基础设施薄弱,办园条件简陋

西部农村学前教育不仅基础薄弱,而且办园条件也很简陋。大多数农村幼儿园往往只有一间活动室,所以往往被称为幼儿班。所有不到小学入学年龄的孩子共处一班。有的幼儿班室内高度不足3米,缺乏良好的通风条件和必要的活动空间:室内采光面积远远低于国家有关标准。大多数幼儿园(班)的桌子、椅凳做工粗糙,且长短高低不一。大多数幼儿园(班)缺乏基本的生活、卫生设施(如流水洗手设施,消毒、卫生、厨房设备等)。更有一些村办幼儿班的房舍、门窗陈旧破烂,严重危及幼儿和教师的人身安全。教具、玩具和大型户外游戏器械及幼儿读物奇缺。一些幼儿园缺乏最基本的活动条件,没有大型的体育设施,没有户内外活动器械、材料,没有图书,有的甚至连活动室的桌子、椅凳还是孩子自己从家里带来的。一本课本、一块黑板和几支粉笔几乎是大部分农村幼儿园教师工作的全部家当。大部分农村幼儿园“大班化”,班额在50人以上,活动室空间狭小。另外,幼儿园在人员配置方面,师生比例离部颁标准1:6~7相差甚远,国家规定全日制幼儿园每班2名教师、1名保育员,但是现在西部很多村办幼儿园平均每班只有1名教师,基本没有保育员。在被调查的245个班级中,超过40人的班级有234个,占了95.5%。一些农村小学附设的幼儿班及民办幼儿园甚至达到60~70人/班,超出国家规定的班额一倍多。

(二)教育观念落后,“小学化”“学科化”倾向严重

西部农村学前教育的“小学化”“学科化”倾向严重。所谓学前教育“小学化”是指直接向幼儿传授小学才传授的知识、技能,即读、写、算的知识和技能。所谓“学科化”是指向幼儿传授系统的学科知识,如语文、数学、英语等。请看几个场景或现象片段:

场景一:走入这所幼儿园,看不到孩子开心、热闹地游戏玩耍,听到的是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孩子都在上课,而且被要求手背后面,端正地坐在位置上听老师讲课,或趴在桌子上写字……他们像小学生一样,背着大大的书包,晚上回家还有家庭作业。

场景二:某幼儿园中班家园联系栏有这样的温馨提醒:

今日家庭作业:

天、地、人、口、手,各写10遍。

《科学》(孩子们用的文本教材,笔者注)第59页计算题。

现象:某幼儿园大班的课程设有语文和数学,由于这个班的数学老师是位退休的小学教师,因此家长们踏破门槛都想挤进这个班级。

上述种种情景,在西部农村幼儿园(班)随处可见。笔者曾到一所村办小学附设的幼儿班观察过一天,发现这个班的孩子一日生活与小学生完全相同,到校后坐在教室里自习,和小学生一起做早操,按照小学的铃声上下课。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讲、幼儿听,教师念、幼儿读,教师做、幼儿看的“注入式”或死记硬背式方法统治着课堂。每周上课节数在20节以上,幼儿户外活动时间每天不足1小时。有的幼儿园甚至还要求教师给幼儿布置课外作业,进行期中、期末考试。就这样,本应该天真烂漫的儿童过早地背上了课业负担,孩子们不堪重负。

然而,西部农村幼儿园教师的精神又着实感动着我,因为我看到在那样艰苦的自然条件和工作环境下,一个教师从早到晚带着五六十个幼儿,每月的工资只有八九百元,有些民办幼儿园教师甚至只有三四百元,但他们没有抱怨,依然以积极、向上的姿态工作着、奉献着。

限于篇幅,本文只对西部农村学前教育小学化、学科化现象作一思考。

二、学前教育的立场:儿童、儿童的生命

笔者认为,西部农村学前教育的“小学化”“学科化”倾向明显反映了学前教育的成人立场,而不是儿童立场。有学者说:“我们完全是用一种固定化的,更多的以不是方便儿童而是方便大人,不是有利于儿童而是有利于大人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行为模式,包括各种各样的功利考虑――在这个时代更主要的是各种各样的功利考虑,来规定一整套的体制约束、限制儿童的日常生命状态。”“教育一不小心就有了‘反教育’的意味。”作为学前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关注什么,应该站在什么立场上来关注?笔者认为,我们必须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基于儿童独特的生命特征来审视学前教育的现实。

(一)学前教育必须关注儿童在学习中付出了什么代价

长期以来,我国学前教育中的“小学化”“学科化”倾向是非常严重的,这一点在西部农村学前教育中表现得更为明显,这可能与西部农村的文化、生活、教育现实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在西部农村,升学是大多数农村孩子离开农村的唯一出路。这使得中国传统教育四书五经式的说教形态,奇迹般地转换为“知识中心”形态。因而,教学中重知识灌输、技能训练,轻儿童主体意识及学习兴趣的培养,忽视儿童良好态度与积极情感培养。尽管儿童一时提前获得了一些外显的记忆性知识,但失却了很多内在的发展潜质。今天,我们必须关注儿童在学习过程中为之付出的代价是什么,他们是因此变得越来越喜欢学习了,还是越来越讨厌学习了?是变得越来越好奇了,还是变得越来越麻木了?是变得越来越热爱生活了,还是变得越来越悲观、冷漠了?是变得越来越善于独立思考、勤于思考,还是变得越来越依赖老师、懒于思考?我们还要进一步思考,儿童是静听接受教师传递的知识

技能重要,还是通过自己的探究获得汲取知识的能力重要?是记忆性的知识重要,还是有意义的经验和有发展内驱力的兴趣、习惯、情感、态度、价值观重要?一句话,教什么才能使儿童终身受益?西部农村学前教育“小学化”“学科化”的现实让我真切感受到:儿童尽管会认很多汉字,会做很多算术题,会背很多古诗……但他们消失了只有孩子才有的好奇目光、探究欲望。他们害怕学习,害怕一遍又一遍地写字,害怕一道又一道的算术题。他们不敢也不会向客人问好,不知道怎样与陌生人交往,怯于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他们已习惯于做听话的“好孩子”,他们不敢探究,也不会探究……杜威曾说:“最重要的态度是能养成继续学习的欲望。如果这方面的动力减弱了,而不加强,那么就会发生比仅仅缺乏预备更加严重的事情。”“一个人所学习的仅是他当时正在学习的特定的东西,这也许是所有教育学中最大的错误了。”

钟启泉教授曾分析过学力的“冰山模型”和“树木模型”。任何一种学力都是由知识、技能、思考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构成的。学力的冰山模型把学力比喻为一座冰山,露出的冰山一角是显性的知识、技能,而隐藏在水下的是冰山的大部分――情感、态度、价值观。学力的树木模型则借构成树木的三个部分――树叶、树干、树根,隐喻学力是由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构成的统一体。看得见的学力是由看不见的学力支持的。传统的教育只关注学力的显性部分――知识、技能,而忽略了学力的隐性部分――思考力、思考方式、情感、态度、价值观等。

可以这样说,学前教育就是为学力的看不见的部分奠基的。学前教育不仅仅是知识技能的学习,更重要的是习惯、态度、兴趣、价值观、性格的培养。学前教育要关注儿童为学习付出的代价是什么。我们不能让儿童为了显性的学力而丢失对学习的兴趣、热爱,丢失好奇、探究的心灵及良好的习惯、积极的情感和态度。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曾这样告诫我们:“最要紧的是特别当心不要让儿童在还不能热爱学习的时候就厌恶学习,以致在儿童时代过去以后,还对初次尝试过的苦艾心有余悸……要使最初的教育成为一种娱乐。”

(二)学前教育必须关注儿童独特的生命特征

儿童是一个独立、主动的人,是一个不同于成人的人。他有自己独特的生存状态、生命特征,也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有自身的发展规律。生命应当是教育的原点。了解生命每一个发展时期的特点和每一个发展时期的需要,是教育的基础。3~6岁儿童的生命是特殊的生命,作为学前教育必须关注这个阶段儿童独特的生命特征。尊重儿童独特的生命特征是教育的起点。3~6岁儿童的生命特征尽管表述起来有较大的困难,但笔者试图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作尝试性说明。

1、儿童不是小大人,是具有独特身心发展特点的主体

儿童与成人不仅仅在身高、体重上存在差别,更重要的是在身心发展特征上存在本质区别,儿童不是小大人,他们是与成人不同的、具有独特身心发展特点的主体。

(1)儿童的身心发展存在阶段性变化。儿童的成长可分为0~3岁婴儿期、3~6岁幼儿期、6~12岁儿童期、12~18岁少年期四个阶段。各阶段有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因而需要进行不同的教育。

(2)儿童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观察、思维和表达方式。儿童总是以自己独特的眼光看世界的,因而他们观察世界的角度与方式与成人不同,对问题的理解与思考也自然与成人不同,所谓童言稚语说的就是他们不同的表达方式。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说过:“我劝告低年级老师说,给孩子们教比例、透视、相称规律这都很好,但同时也要为孩子的幻想提供广阔天地,切不可破坏孩子观察世界的那种童话语言。”

(3)儿童充满想象和幻想。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为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的确。与成人相比,儿童更富有想象和幻想,也正是想象和幻想才使童心不泯。难怪当老师问:“雪融化了会变成什么?”孩子回答说:“雪融化了,天气就暖和了,小草绿了,桃花红了,春天也就到了,春天是吃着雪长大的!”

2、儿童生活的存在方式――游戏

儿童与游戏从来就是不可分的。教育家罗素曾经说过:“热爱游戏是幼小动物――不论是人类还是其他动物最显著的易于识别的特征。对于儿童来说,这种爱好是与通过装扮而带来的无穷乐趣形影相随的,游戏与装扮在儿童时期乃是生命攸关的需要,若要孩子幸福、健康,就必须为他提供玩耍和装扮的机会。”游戏是儿童的天然需要,是儿童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必需。因为“任何形式的心理活动最初总是在游戏中进行的”。无论是从哲学层面还是人类学层面,抑或是儿童的主观体验层面,儿童游戏的核心价值就是愉悦。如果没有了游戏,儿童也将失去自己的生活,当然童年也就失去了幸福和快乐。

3、儿童是探索者、发现者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就其天性来讲,是富有探索精神的探索者,是世界的发现者。”探索和发现是儿童的天性和本义。难怪儿童会不断地探寻,“鞋底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凸凹的条纹?”“为什么水里放上一定量的盐会使鸡蛋浮起来?”“为什么把报纸贴在胸前快速地奔跑,报纸不会落地?”“为什么树叶的两面颜色不一样?”等等,这就是儿童,这就是童年,好奇、探索,不满足于固定的答案,时刻寻求意外的发现,这构成了童年的生命特征,也区分了儿童与成人。

尽管上述三点不一定能完全诠释儿童、诠释儿童的生命特征,但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儿童与成人的不同,说明了儿童是不同于成人的一个独特的生命体。也正因为有这些不同,才构成了童年、童心、童真和童趣。

然而,现实的状况是“儿童身上好似到处插满了输送营养食品的管道,那些对未成年人富有‘责任心’的‘好心的’成人们,将他们认为‘有营养的’东西(外显的知识、作业等,笔者理解)不停地用外压形式灌输给儿童。在这样的高压下,儿童的生活还能悠闲自在、宽裕自如吗?还能有时间玩只有童年才能享受的游戏吗?最重要的是,儿童还有时间进行其内在生命的丰富发育和茁壮成长吗?一个不能自主地拥有童年、不能自主建构生命、不能享有童年欢乐的儿童会有一个健全的生命吗?”童年不同于其他年龄阶段的生命特点决定了学前教育价值与其他教育阶段的价值相比有听不同,学前教育应体现在对儿童个体生命的关注上。因为生命的延续,生命质量的体现不仅仅是知识的累积、能力的发展、道德水准的提高,生命是通过活生生人的存在,通过人的生存方式和生命情态体现出来的。它包含知识与能力,却是以一种绵延的方式运行着的。在这种运行中,生命活力得以展现,生命个体获得快乐。知识、技能的获得至多只是儿童身心发展的中介,是“桥梁”,儿童获得知识技能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升生

儿童教育例10

一、由“我告诉你”向“我想知道”转变

对儿童而言,外部世界是一个完全神秘的未知世界。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以活动,特别是以探究式活动为中介的。通过探究性活动,儿童原有的认知图式会发生同化或顺应作用,最终达到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认识平衡。这是幼儿认识世界的独特方式。然而,在我国长期以来的幼儿教育,为了所谓“效率”和“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追求,经常奉行一种非常简单化的教育方式———告诉,在所有的课堂上都是老师在“告诉”孩子,你应该学习什么,应该进行怎样的学习,而忽视了儿童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探究。实际上,告诉式的教育既不是经济的,也不是效率的,更无法让孩子实现所谓“赢”的目的。这正如皮亚杰所说的,儿童独立摸索,看起来是“浪费”了时间,实际上恰恰是赢得了时间。儿童对外部世界的探究是以自己的现实生活为中心的。凡是与儿童的现实生活有关的世界都能引起儿童的兴趣,因此,在幼儿教育的课程中,一方面可以融入关注儿童最关心或者与儿童有直接间接联系的现实生活,采用观察、探究、试验和操作的方法,激发儿童知、情、意的全身心投入,增加孩子“我想知道”的积极主动性;另一方面,可以将课堂不断扩大到儿童的生活空间与活动范围,激发儿童的广泛兴趣与求知欲望,保持与延展儿童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应该说,儿童对自己现实生活的探究,不只是一个求知的过程,更是一个心灵陶冶的过程。而“我告诉你”式的课程设置只能让儿童求知,却一定不能陶冶儿童的心灵。所以由“我告诉你”的课堂向“我想知道”的课堂转变有利于儿童健全人格的形成。

二、由“我学到了什么”向“我们一起学到了什么”转变

传统的幼儿教师在课堂上更多注重的,是带着孩子们利用认知方式去把握实在物质世界和符号文化世界,强调“你们这样就能学到什么”,而忽视了在孩子这个群体中,跟同伴一起用交往的方式进行学习对儿童感悟世界的作用。儿童受教育,其目标不仅仅是探究物质世界,学习文化世界,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在课堂是感受人的精神世界,培养孩子尽可能高的情商发展。幼儿教育作为一种人的教育,因而也必须是一种交往的教育,必须让孩子能“一起”学到东西。著名社会学家温克尔就曾经有过这样的论断,任何交往都能加快实现自己目的的进程,任何交往活动也必然会使人们有所收获。于成人如此,于幼儿亦如此。因此,对幼儿的教育应多以角色扮演性的游戏为主,积极创设幼儿之间相互合作的情境,同时还要加强教育者与幼儿之间的共同活动,使儿童在与自己的朋友和老师的交往中一起观察世界,认识社会,感悟生命,这样就可以尽可能快地促进孩子情商的发展,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奠定“赢”的基础。

儿童教育例11

透视今天的“童年”生活,很显然,儿童是为未来、为成人而生活的,我们的文化也只有成人的概念,儿童也被看作是“小成人”,受到了成人一般的对待,虽然我们对儿童的关注在增强,可儿童过早地被推入成人世界,他们穿得像成人,承担的压力也和成人一样。很多时候,儿童与成人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儿童被社会鼓励像成人一样做事。

一、儿童成长危机的现实分析

曾经在报纸上看过两则报道:一是2004年6月,“北京亚运村第一幼儿园为70名小朋友安排了身穿黑色博士服的隆重毕业典礼,园长介绍说,希望这个典礼给孩子们留下关于学习与美好未来的深刻影响”。二是据《黑龙江晨报》报道,哈尔滨市道外区的两岁幼童张泽洲乖巧聪明,拥有超强的记忆力,小小年纪就能识1200多个汉字。张泽洲的妈妈曾是一名幼儿教师,在张泽洲5个月大时,她发现孩子特别爱听“三字歌”的录音带,孩子13个月时,她就按识字挂图教他识简单的生字,现在,25个月大的张泽洲已经能背诵一年级语文教材中的全部课文,据介绍,张泽洲的家长已经为他申报了吉尼斯世界记录,正在等待回复。

翻开报纸,打开电视,这样的报道比比皆是,这不得不让我们思考一个问题,当今社会、家庭以及幼教机构提供的早期教育、倡导的早期教育理念是迎合谁的?是迎合儿童吗?当然不是,很显然,我们的早期教育是迎合成人的,儿童是为未来、为成人而生活的,我们的文化也只有成人的概念,儿童也被看作是“小成人”,受到了成人一般的对待,虽然我们对儿童的关注在增强,可儿童过早地被推入成人世界,他们像成人,穿着更加精心设计的衣服,在电影和电视上观看成人节目以及在更年幼的时候就遭遇到媒体的暴力侵蚀。很多时候,儿童与成人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儿童被鼓励像成人一样做事,说成人的话。“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口号,逼迫儿童迅速去成长,而且成长得太快太迅速,他们仓促地走进了成人社会,在儿童能力与成人愿望发生冲突的时候,灌输、劝导、威胁和训斥的“物化教育”随之而来。美国的尼尔・波兹曼在他的《童年的消逝》中写道:“儿童已经基本上从媒体、尤其是电视上消失了,当然我不是说年纪小的人看不见了,我是说当他们出现的时候,都被描绘成十三四世纪的绘画作品上那样的微型成人,”只是作为儿童,没有了自己的话语,没有了本该属于自己的那片湛蓝晴朗的天空,没有了独立的人的生活。儿童还是儿童吗?

父母们至今仍尊崇古已有之的“神童”、“天才”,他们不仅仅迷恋,更是高期望地希望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他们过多地将培养“神童”、“天才”的手段、方法等同于正确的教育,几乎每一对这样的父母都坚信,鉴于自己对孩子亲密无间的关系和了解,一定能挖掘出儿童头脑中的潜能,儿童自然而然就变成了“神童”、“天才”。于是,打着“潜能开发”、“3岁就能掌握人类全部智力”的口号,以“钱能”开发“潜能”的早教市场热极一时,“像感冒病毒一样传染开来。”

要知道,成人为了使自己的培养模式行之有效,并且使原本天真活泼的儿童,在成长期间忙忙碌碌。他们围绕着成人的“天才计划”不断地死记硬背、重复演练作业,穿梭于特长班和学校,在各种考级考证的大军中早早地“身经百战”等等。

在儿童身上好似插满了输送营养食品的管道,那些对未成年人富有“责任心”的“好心的”成人们,将他们认为“有营养的”东西不停地用外压形式灌输到儿童身心内。在这样的高压下,儿童的生活还能悠游自在、宽裕自如吗?还能有时间玩玩只有童年才能享受的游戏吗?最重要的是,儿童还有时间进行其内在生命的丰富发育和茁壮成长吗?一个不能自主地拥有童年、不能自主的建构生命、不能享有童年的欢乐的儿童会有一个健全的生命吗?能成为一个健全的成人吗?

这些操纵着儿童“成长时间表”的成人们,曾经也是儿童,曾经也拥有童年,“你们当中,谁不时刻依恋那始终是喜欢颜开、心情恬静的童年?你们为什么不让大真烂漫的儿童享受那稍纵即逝的时光,为什么要剥夺他们决不会糟蹋的极其珍贵的财富?他们一生的最初几年,也好像你们一生的最初几年一样,是一去不复返的,你们为什么要使那转眼即逝的岁月充满悲伤和痛苦呢?”

记得卢梭在两个多世纪前就振聋发绩的质问,今天的成人难道还没有清醒吗?成人对儿童成长大包大揽,对儿童的生活和学习事无巨细以此“充实”儿童的成长空间,这种做法不是帮助儿童成长,而是阻挠了儿童的成长!这种教育方式给儿童带来的痛苦和摧残是不言而喻的。张勤在《幸福的香味:按照天性教育孩子》中说过“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学不到应该学的东西,长大后会付出很大的痛苦代价”。

由此不难看出,对于儿童而言,他出生不仅仅只是为了发展得更好,为了更加符合成人或者社会给他安排的各种角色,而更重要的是生活,能够幸福、从容地在社会中生活。卢梭在《爱弥尔》中说过“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就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二、我国儿童成长教育的建议

今天许多教育工作者对儿童智力的“早期开发”是建立在非理性的基础上的,他们的早期教育强调的是“过早开发”和“过度开发”,全然不顾儿童的自然发展规律。其实,自然为儿童的发展安排了一定的顺序,这种顺序是不能违背的,它表现在儿童发展的进程中,自然的教育就必须与这种进程保持同步。当代心理学也证明:儿童身心的发展变化,受机体内部生物基因固有的程序所制约,儿童在成长中各种机能的出现都有一个内部时间表,外部环境虽然对比童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但它不足以改变机能成熟的步伐,某种机能尚未成熟时,通过教育或训练,促使其提前出现或加速发展,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甚至使这种能力的发展受阻。所以,对待儿童,首先要尊重,不要急于对他们作出或好或坏的评价,让大自然先教导很长的时期之后,我们才可以去接替它的工作,以免在教法上同它相冲突。如果你害怕错失良机,那么,由于错用时间而带来的损失,远比在那段时间中一事不做的损失还要大,而且,儿童本身也不会消极地等待发展,相反,卢梭认为“儿童时期就是理性的睡眠”,我们“不仅不应当争取时间,而且还必须把时间白白地放过去”,因为“在他们的心灵还没有具备种种能力以前,不应让他们运用他们的心灵”,所以,“最初几年的教育应纯粹是消极的。它不在于教学生以道德和真理,而在于防止他的心沾染罪恶,防止他的思想产生谬见”。

其实,一个社会以及如何教育与养育儿童以及怎样对儿童的需要做出反应,通常是由社会的人们如何看待儿童来决定的,这就是儿童观的问题。而如何解决这些儿童的教育问题,笔者特提出3点建议:

(一)尊重儿童的自然生长――打牢儿童教育的根基

儿童的生活过程就是儿童的成长过程,儿童成长的根本状态是儿童作为成长主体内在的展开的活动过程。因为,“生长,并不是从外面加到活动的东西,而是活动自己做的东西。”这表明,在儿童期,儿童能够并且需要自己的成长,并且是有所作为的。儿童需要的是不断地发现、认识最终运用自己成长所需的“活动的东西”,而不是单纯地依靠传统教育从外部灌输知识、技能。

正确的儿童成长观首要的一点就是尊重儿童,尊重儿童的天性,尊重儿童的自主成长。正如爱默生所言,“尊重儿童,尊重他到底。”儿童有自己的成长大纲,儿童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儿童健康成长。儿童教育工作者应该抱有欣赏、等待的眼光,尊重和保护儿童的成长过程。儿童的成长过程好似一颗树苗的成长过程,我们不能因其最初的弱小柔嫩就拔苗助长,也不因其始于自发的根部成长而不闻不问。杜威说过,“教育就是不问年龄大小,提供保证生长或充分生活的条件的事业。”儿童教育恰恰要认识到儿童的成长始于根部,要“培植”根器,为儿童日后的充分成长提供条件。

因此,基于培植、培育的儿童教育就要尊重和欣赏儿童的原生态的、基础性的成长生活,给予儿童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其进行成长,在儿童成长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帮助、引导以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二)重视儿童的成长环境――塑造儿童教育的载体

首先,以保护儿童成长的自然生态为本,净化现有以成人世界为主导的成长环境。儿童不是成人娇小的复制品,儿童期是儿童独特的成长时期,儿童需要自己的空间和时间进行成长。一方面,儿童是成长环境的主人,儿童成长的内在需要决定了儿童成长的自然生态应该成为儿童成长的“百草园”。儿童的本能、兴趣、需要、梦想、游戏、探索……都在成长的“百草园”里自由自在的展开、生长。儿童能够独立地在成长过程中,从容地实现阶段性的转变并获取一个又一个成长带来的成功和快乐。另一方面,成人应净化现有以化为主导的成长环境。化影响下的环境只适用于成人,那种过分远虑,担心儿童将来无法适应成人社会的成人,为儿童提早适应成人世界制造“乌托邦式”幻想的环境。幻想终非儿童现实的生活世界,“为了不追逐幻想,我们就不能忘记怎样才能使我们更适合于自己的环境。”让所有关注儿童教育的人们应该联合起来,让儿童在成长中免除成人世界各种纷繁复杂的社会观念,使儿童成长空间不再被成人的工具主义和功利思潮所侵蚀,改造不适合儿童发展的土壤,还儿童一个健康、安全的净土。

只有这样的成长环境才是儿童教育的有效载体,它保护儿童成长的自然生态的同时,也在不断培植儿童自己的生活土壤。

(三)成人与儿童共同成长――把握儿童教育的关键

倡导成人与儿童共同成长的核心是成人对儿童成长规律的尊重与科学运用。成人应该在掌握儿童成长的特性及儿童成长的普遍规律的前提下,学会欣赏儿童的成长,支持儿童的成长,与儿童共同成长。家长、教师以及社会上所有的儿童教育应该组成一个“教育者集体”,他们为了儿童的健康成长进行相互交流和对话,为了儿童的明天共同创设积极的、有意义的生活。

因此,成长取向的儿童教育主张,必须是在儿童中心主义的近现代儿童教育观念的指引下,摒弃成人看儿童的视角,真实地回归到儿童的成长上来,珍视、保护、创造的儿童成长世界。首先,儿童教育要尊重儿童的自然生长,它是儿童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它是儿童教育的根基所在;其次,儿童的成长依赖于周围的成长环境,他吸收周围的一切,儿童需要在广阔的成长空间里展开生长,儿童教育要重视儿童的成长环境,成人应该保护儿童成长的自然生态,为儿童的成长营造一个安全、多元、自由的“有准备的环境”,为儿童成长搭建健康、自由、快乐的平台。因此,它是儿童教育的载体所在:儿童在漫长的成长期里除了依靠内在天性的指引,也离不开成人的帮助和指引。

儿童是不断成长的个体,不断地走向成人,成人是儿童成长的支持者和合作者,儿童和成人彼此在相互学习、相互建构中共同成长。因此,成人与儿童共同成长是儿童教育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张勤.幸福的香味:按照天性教育孩子[M].同心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