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艺术议论文

艺术议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1-08 02:11:45

艺术议论文

艺术议论文例1

艺术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究竟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这是多少年来一直令人们困惑的问题,政治说:艺术是我的宠儿,应该属于我;艺术说:我与你兄妹关系,我是独立的,有自己的追求。道德说:艺术应该向我靠拢,离开了我就会堕落;艺术说:我有我的良知,我与美是孪生姊妹。历史说:艺术要创造历史,就要站稳主流文化立场;艺术说:我常常站在弱者的立场,有时还站在边缘的立场。

任何对艺术的政治解释、道德解释和历史解释等,都是不妥的。在意识形态领域里,艺术具有自身的独立存在的价值。WWW.133229.cOM

英国著名哲学家科林伍德曾以获得真理的不同程度为次序,提出人类有五种从低到高的经验形式,即艺术、宗教、科学、历史和哲学,它们分别在不同的水平上满足人类精神的需要,而艺术则是人类经验的最低形式。艺术、宗教、科学、历史和哲学,都是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从经验形式所含的真理力度考察,基本上呈现一个金字塔排列,艺术是以间接的经验形式,靠形象说话,所处的位置最低,哲学是“科学的科学”,是统领者,处于最高的位置。然而,科林伍德又说“在不同的水平上满足人类精神的需要”,意思说,艺术是因在最低水平上满足人类精神的需要,才处于最低位置。这一看法,不能令我们信服。这是科林伍德早期的观点,虽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但把艺术摆放在社会意识形态的最低层面,却是合理的。

我们认为,艺术作为认识真理的经验形式,作为意识形态的构成元素,与宗教、科学、历史和哲学等相比,诚然是处于最低的层面,但艺术作为人类天才的创造的形象世界,又包含有更高目的的精神指向。高级的形上的艺术作品,伟大的史诗性的作品,同样具有获得丰富深刻的真理的可能性。而且,艺术在满足人类精神的需要方面,具有抽象的认识真理的形式不可代替的作用。

卡西尔曾从人性与人的哲学的方面,对意识形态的形成做过精辟的论述:“人的突出特征,人与众不同的标志,既不是他的形而上学本性也不是他的物理本性,而是人的劳作(work)。正是这种劳作,正是这种人类活动的体系,规定和划定了‘人性,的圆周。语言、神话、宗教、艺术、科学、历史,都是这个圆的组成部分和各个扇面。”这段话,按我理解有三层意思:一是“人的劳作”这一最基本的“人类活动的体系”,形成和规定了“‘人性’的圆周”;二是“‘人性’的圆周”包蕴了语言、神话、宗教、艺术、科学、历史等各个扇面;三是语言、神话、宗教、艺术、科学、历史,并列有序地分布在这个圆周上,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着,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卡西尔进一步阐释:“一种‘人的哲学’一定是这样一种哲学:它能使我们洞见这些人类活动各自的基本结构,同时又能使我们把这些活动理解为一个有机整体。语言、艺术、神话、宗教决不是互不相干的任意创造。它们是被一个共同的纽带结合在一起的。”这个“共同的纽带”,即是“一种功能的纽带”。从功能意义考察,语言、神话、宗教、艺术、科学、历史等,既被共同的功能纽带所维系,而各个扇面又有各自的基本功能。科林伍德所说艺术、宗教、科学、历史和哲学等人类五种从低到高的经验形式,正可以从各自基本功能上得以解释。艺术处于一个最低的位置,是由艺术的基本的功能特性所决定的。

艺术的基本的功能特性是什么呢?

从艺术的起源看。人类祖先最早的艺术形式是游戏与舞蹈。鲁迅先生认为艺术起源于劳动,但“劳动”概念太宽泛,具体地讲,艺术起源于游戏,因为游戏是劳动之余的活动,是一种调节。最早游戏者的活动并不追求一定的功利目的。原始人的游戏与动物游戏一样,达到自身的各种器官的练习,还可以获得某种物质的满足(游戏后可以吃到一些东西)。再则,原始部落的游戏,是由于要把狩猎时使用力量所引起的快乐再度体验一番的冲动而产生的。正如描绘各种场面的原始舞蹈,首先是野蛮人在战争中负伤的伙伴的死亡所给予他们的印象,然后才有想用舞蹈再现这种印象的冲动。前者冲动是为了快乐,后者冲动是表示一种模仿和哀悼。总之,人类最早的艺术,是劳动之余对身心的活跃与调节,是情感的发泄。

人类社会发展以后,逐渐有了歌唱、音乐、绘画,有了雕塑、舞蹈表演等等。艺术是伴随着人类的劳动与精神活动而向前发展。然而,游戏并没有随着人类告别童年时代而消失,而是随着新生儿童不断变得鲜活。对于儿童来说,游戏先于劳动。尽管游戏不再被现代人视为艺术,但这一简单的原始艺术形式,却为孩子们所喜爱。而现代智力游戏,不仅是对儿童游戏的开发,而且也引起成年人的极大兴趣。游戏,作为最简单而又纯粹的娱乐形式,是人类的天性所致。

艺术起到一种劳作之余的调剂作用,情感的宣泄与娱乐的需要,这是最基本的功能。

从人的基本层次的需要看。美国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有五个基本层次的需要,一是生存需要层次、二是安全需要层次、三是归宿需要层次、四是尊重需要层次、五是自我实现需要层次。这是人的心理结构的五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生存需要”,解决人的衣、食、住、行,是人最基本的需要;“安全需要”,就是安全保障,不要受到外来的侵袭;“归宿需要”,是有自己的群体和民族的归宿,并自愿服从群体和民族的利益;“尊重需要”,是得到别人、集体和社会的尊重,并通过努力找到自己的位置;“自我实现需要”,无疑是一种内在精神活动,首先是人的兴趣、个性与精神的自由的需求。这第五个“自我实现需要层次”,是人的基本需要的最高层次。

人的“自我实现需要”的精神活动过程,诚然包括宗教、科学、历史、哲学诸方面的作用,但人的精神的基本需求,离不开艺术。从宗教、科学、历史、哲学中无法获得的,在艺术中能够获得;从历史和现实生活中找不到的,可以从艺术作品中找到,这就是艺术的特质与魅力所在。人的精神需要,与娱乐不可能 没有联系。娱乐有低级的娱乐和高级的娱乐,高级的娱乐是一种审美的愉悦,其中就包含了丰富的精神内涵,可以满足人的精神的第一需要,还可以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艺术既然属于人的精神的基本需求,那么它所处的重要位置是显而易见的。第一,艺术具有宗教、科学、历史、哲学等不可代替的特殊功能,不可以笼而统之阐释为“艺术的社会功能”;第二,艺术作为精神产品与物质产品一样,属于人的基本需要;第三,艺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构成元素及其社会功能,与宗教、科学、历史、哲学相比,它处于最低位置。

我们为什么要谈艺术在社会意识形态中处于什么位置呢?因为长期以来,过于夸大艺术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使艺术偏离人的基本的精神需求,而变成了政治或社会意识形态的工具。这样只会导致艺术功能的衰退。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随着艺术回归本体,理论回归本体,虽然对艺术功能问题的认识有了较大的进展,但仍未得到彻底廓清。我们有过太多这方面的历史教训,这里不妨回顾一下。

梁启超在《小说与群治之关系》开篇就提出:“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他在文中具体阐述了“小说之支配人道”的“四种力”,即“熏”、“浸”、“刺”、“提”。梁启超从政治家的角度强调小说高扬“新道德”、“新风俗”的社会功能,这对于当时社会变革的需要,也许没有错,但后来被一些文学概论书中引用为说明文学的社会功能的理论根据,造成危害非浅。这对于艺术本身的发展,无疑是不利的。毛泽东在1962年8月北戴河中央工作会议上说:“利用小说进行反党活动,是一大发明。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是要先造成舆论,总要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当把文艺推向舆论和意识形态的前沿,成为政治和巩固政权的工具时,文艺便也失去了自身。在文化大革命的剑拔弩张的形势下,文艺园地百花凋零,八亿人民只能看到八个戏。至于《春苗》、《反击》、《欢腾的小凉河》等电影,则由政治工具演变成了“阴谋文艺”,全是虚假的编造,哪里还有电影艺术可言。而江青培植的革命样板戏(实际上是对原有剧本的修改)的所谓“三突出”原则,即“塑造无产阶级英雄形象,在所有人物当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当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当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这一突出,是鹤立鸡群,“主要英雄人物”成了没有生命的稻草人,其他人物也都是没有生命的类型化人物。比如,在《智取威虎山》第五场《打虎上山》中,在原来的本子中,有一段杨子荣在路上遇见座山雕的小老婆“一枝花”,跟“一枝花”调情的场面。其实杨子荣与“一枝花”打情骂俏,也有迷惑她,不露自己身份的意图。再说英雄遇美人,在那样一个只有两个人的世界里,杨子荣与她说几句调情话,不仅无关大雅,更显得人物的真实。样板戏的本子认为这一段不健康,有损于英雄形象,就删掉了。个性没有了,人性没有了,我们的艺术早就不知去向了。现在演的不是江青搞的样板戏,还是以前的底本。上世纪70年代末,有些作家本来是很有才华的,但由于受到“左”的文艺思想的影响,笔下的人物和故事仍趋于简单化。即使写历史人物的作品,也有把人物拔高的现象。如有论者称历史小说《李自成》中存在“高夫人太高,红娘子太红,老神仙太神”的倾向。这就是把艺术摆到过高的位置,搞“主题先行”带来的后果。

“文艺从属于政治”的观点,是20世纪30年代从前苏联介绍过来的,更早可以追溯到我国古代儒家思想。有论者称《乐记》是艺术学的第一本著作。实际上《乐记》是儒家礼教教化的经典,它是通过音乐也就是礼乐来达到教化目的。所谓“礼别异,乐和同”,旨在强调中庸之道、和谐伦理。当然,音乐等艺术也需要和谐,但没有矛盾冲突,没有什么大起大落,何以谈艺术?艺术是一个独立的门类,儒家强调乐的礼教功能,是从治邦之道或政治着眼的。把“文艺为政治服务”奉为圭臬,使艺术变为政治的附庸,如同中世纪哲学成为宗教的奴仆一样,艺术动辄遭受戳辱。江苏有一个画家叫陈大雨,画了一只公鸡站在农家草堆上,对着升起的太阳啼叫,尾巴高高翘起,非常壮观。画家对公鸡啼鸣时尾巴高高翘起,是有深入观察的,却有人批判他说是骄傲自满,影射三面红旗,简直无中生有。这就是过于夸大艺术的作用,把艺术置于意识形态的过高位置的后果,也是处于奴仆地位的艺术的不幸,像寄人篱下的林妹妹,“不敢多走一步路,不敢多说一句话”,还有什么艺术创造性可言?整天看政治的脸色,靠政治得宠,今天你走红,或者说红了一阵子,马上就会掉到万丈深渊,把你打入十八层地狱。这种事情太多了,高处不胜寒!

文艺与政治的关系,不是父子般的关系,而是兄弟姐妹般的并列关系。在1979年全国第四次文代会上,邓小平在《祝词》中舍弃了“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提法,明确提出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文艺理论界对“文艺从属于政治”的观点,进行了理论的反拨和澄清。

可是,对于如何摆正艺术的位置,仍是尚待讨论和解决的问题。我们在一些艺术原理的教科书中看到,论及艺术的功能,大体上还是从意识形态的高度,理解艺术,阐释艺术的社会功能,说艺术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我们强调艺术回到本来的位置,目的是尊重艺术,尊重艺术创造自身的规律,使艺术家拥有创作的自由,能够充分展示自身的才华和艺术的想象力、创造力。艺术家在低处歌唱,是心灵在歌唱,灵魂在歌唱,生命在歌唱。我们认同艺术在认识真理的经验形式的方面,处于最低位置,正在于艺术的间接性和形象性,然而,这种艺术的形式是“有意味的形式”(贝尔语),往往是高级的形而上的形式,是以形象为特征的人类精神的最高形式。按照马斯洛所说“自我实现的需要”理解艺术,也就是说,艺术要达到人类精神的自我实现,首先有赖于艺术家的自我实现,有赖于艺术家精神世界的充分展示。艺术家的自我实现,包括浅层次的自我实现和深层次的自我实现,浅层次的自我实现主要是艺术家认知能力的实现,就是把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出来,一般是经过精心处理的。深层次的自我实现是艺术家全身心的投入,是整个内心的全人格的实现,是艺术家的意志、才华和创造力的全面实现。一个艺术大师,是一个太阳对人类精神的照耀,是一个月亮对大地的抚慰,对人类黑夜的穿透。这就是人类精神的最高形式。真正的艺术、高级的艺术、经典的艺术,最低的形式同时也就是最高的形式。在艺术意味方面,在表现人类精神方面,都是形而上的。它是人类精神的最高形式。如此在最低的形式之中包孕着最高的形式,这是艺术回到固有的位置,艺术自身得以健全、艺术功能得以发挥的深刻反映。

在这个地球上的事物,各有归宿,万物都有自己的位置,我们的艺术与宗教、道德、历史、科学、哲学等意识形态都有自己的位置,艺术就是处于亲近人类、贴近现实、贴近世俗的最低形式,不要把她拔高了,因为艺术是感性的、形象的,感性形象的世界是 人类享受的,是一种审美的愉悦享受。艺术是使人们从获得娱悦与审美愉悦中满足其精神的需要。

下面我们就具体谈一谈艺术的娱乐与审美的问题。

艺术的娱乐性与娱乐功能。

娱乐并不是实用,只是享受,是一种特殊的快乐,但又不是享乐主义,是一种特殊的快感。娱乐并非功利性的而是享受性的。在探讨艺术起源中,有一种巫术说。巫术是原始宗教。在我国边远地区少数民族中,至今还有巫术活动。巫术与宗教仪式,激起的一种情感(虔诚),具有实际作用。娱乐与其说激起一种情感,不如说是情感的释放,并不是实用而是获得一种快乐。

艺术是一种娱乐。艺术的娱乐的内涵是什么呢?艺术的娱乐,并非功利性,而首先是享受性。它与一般娱乐不同的特点是审美的愉悦,具有强烈的情感性,是感动或情感的释放。艺术的娱乐与美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娱乐所产生的享受,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一种美的享受,虽然不全是,但更多的是发生美感效应。

美感不是人类所专有,从动物开始就有了。在鸟类中,雄鸟在雌鸟面前有意地展示自己的羽毛,炫耀鲜艳的色彩,而其他没有漂亮羽毛的鸟类就不能这样卖弄风情,我们也就不会怀疑雌鸟是在欣赏雄鸟的美丽了。世界各国的妇女,都爱用这样的羽毛来装饰自己,这形成了一种共识:羽毛装饰起来是美的。化妆艺术源于对身体实用涂抹的模仿,是为了审美快感而涂抹身体。人的本性使他有审美趣味和概念。舞蹈是动作的是节奏的。远古的部落喜欢音乐的节奏,而且节奏感越强烈的调子他们越喜欢。所以跳舞之时,原始部落的人的节奏感表现得很强烈,他们同时用手和脚打着拍子,为了加强节奏感,特意在身上悬挂着许多串各种各样的发出声音的铃铛。这种节奏产生的是一种快感,一种审美的快感。我们的原始人或原始部落,跳舞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娱乐,在娱乐当中就孕育着美的快感。我在云南西盟参加佤族的篝火节,佤族的姑娘、小伙围着篝火拉成很大的一个圆圈跳舞,简单的音乐节奏,大家一边唱,一边跳,节奏感非常强,给人以很好的审美快感,一直跳了四五个小时。那就是娱乐。在那样的时刻,你就忘记了你还有什么痛苦还有什么忧愁,全都忘却了。这就是娱乐带来的一种情感发泄,一种情感释放,在情感的发泄与释放中就有了一种快乐。他们没有什么自觉的艺术追求,只是在白天劳作或工作之后,借民俗节日进行娱乐活动。娱乐起到一种身体的调节与情感的发泄作用,带来的是娱乐之后的轻松。我们的艺术功能应该首先建立在这一娱乐的基点上。

艺术的娱乐是一种高级享受,观众同样是在通过情感本身而激发情感中,即唤起兴奋与情感释放中得到审美快乐,即精神享受。艺术的娱乐性与一般消遣,具有较大的深浅差异。二者在对欣赏者的情感经验发生作用时,所产生的效果不同,娱乐是借方,消遣是贷方。

科林伍德把欧洲的娱乐史概括为两章,第一章叫“有吃有看”。这是最原始的最初级的娱乐。比如古罗马剧场和各种圆形剧场的表演就是“有看”,这些表演都取材于古希腊时期的宗教、戏剧和竞技;“有吃”就是指娱乐时供应饭食,古罗马造就了一个以“白吃面包、白看戏剧”为唯一能事的城市低层阶层。曾搞过一次活动就是表演向平民开放,只要你来看就行了,有吃有看。第二章叫“娱乐世界”。它要证明文艺复兴时期的娱乐首先是贵族的娱乐,它是由显赫的艺术家向显赫的雇主贵族提供的,然后通过社会的民主化,逐渐改造成为今天的新闻和电影行业。显然,它总是要从中世纪的绘画、雕刻、音乐、建筑、表演和演出当中提取素材。可见,娱乐艺术由来已久。

怎样理解娱乐与艺术欣赏中情感的释放问题?娱乐时产生的情感必须加以释放,但在娱乐本身的过程中就能得以释放,这就是娱乐的独特性。情感发泄对于调节人的身心是非常重要的。艺术的娱乐本身就有一种情感,在娱乐本身的过程中就能加以释放。大众场所的浅层次的娱乐形式,包括康乐球、玩牌、打游戏、马戏团表演、歌舞厅等等都是。艺术的娱乐,虽然也有通俗与高雅之分,但娱乐都表现为艺术欣赏的方式。这种娱乐意味着欣赏者的经验,被分成自身实际阅历的部分和作品虚拟的部分,艺术是属于虚拟的部分,这个经验的虚拟部分(艺术)就成为娱乐。然而,艺术这一虚拟的部分所唤起的情感又在虚拟的部分得以释放出来。如果把这种情感过程分为负荷即兴奋阶段与释放阶段,那么这两个阶段都是在艺术欣赏中完成。即娱乐中的情感在释放之后就完了,不能滞留或泛滥到实际生活中去,否则就说明没释放完。

这一观点,早在亚里士多德的《诗学》里就提出来了,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也深刻阐释了这一问题。所谓柏拉图“攻击艺术”,旨在反对艺术的娱乐性。他有一句名言:要把艺术(诗歌)驱逐出我们的城邦!他认为娱乐艺术所唤起的情感并没有指向实际生活的任何排放口,导致感性(兴奋、纵情)的泛滥。但亚里士多德认为不会产生这样的后果,因为由娱乐产生的种种情感被娱乐过程本身释放了。比如,悲剧所带来的情感的释放,悲剧在观众心中唤起怜悯和恐惧的情感,作为娱乐的一种悲剧形式所产生的这种情感,不会在观众的精神上留下重负。看了悲剧之后,悲剧的主人公死亡了,美好的东西毁灭了,仿佛我们的心情很沉重,实际上是一种心理惯性的反映,一种刚刚消失的情感印象,因为情感负荷(怜悯和恐惧)被释放了,在我们悲剧体验过程中就被释放了,没有留下情感重负。悲剧“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鲁迅语),通过人物的不幸和死亡的命运、人物故事的悲剧结局等,抨击了导致人物的不幸和死亡的人性根源、性格根源、道德根源与社会根源等,揭示了悲剧的精神价值与美学价值。可见,观众所怜悯和同情的东西,都已尘埃落定,包袱被放下了。悲剧结束之后,留在观众心灵中的东西不是怜悯和恐惧,而是摆脱了这种情感负荷之后的轻松。其实,在悲剧带来震撼之后的心理惯性中,我们的心灵得到了澄清或净化,走出剧院,感到天更高了,云更淡了,这就是看了悲剧之后获得的轻松的标志。

艺术议论文例2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能够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高素质人才,有并且利于传播先进文化,从而有效的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但是由于领导的重视不够,课程建设不完善,以及师资条件的缺乏等种种问题,导致公共艺术教育在高校中的情况不容乐观。

一、当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管理的模式与体制缺陷

当前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管理缺乏科学的、系统的规划,很多高校的公共艺术管理不是存在管理责任主体混乱、权责不清的问题,就是存在无人管理,权责不到位的问题。虽然当前高校管理工作者已经认识到公共艺术教育管理的重要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公共艺术管理的关注度,但是很多工作都流于形式,表面工作多,实际深入工作开展少,有的高校虽然成立了相应的艺术教育管理机构,但是这种机构往往是应付政策而成立的,缺乏思想上真正的重视,也就无法发挥实际的效用。所以高校对于公共艺术教育的管理上仍带有随意性和间歇性的色彩。课堂教育和文艺活动是目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主要形式,但是这两种教育方式都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在公共艺术课堂教育方面,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都存在问题,并且在课时安排上往往无法体现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其次在校园文艺活动方面,活动内容和形式较为简单,很多活动都存在敷衍了事、程式化现象严重等问题,缺乏创新性。缺乏与之相匹配的平台的构建,大学生艺术实践的思维空间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不论是理论教育还是活动实践都缺乏的实际使得大学生的艺术修养难以内化,大学生的总体艺术修养偏低。

(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设置缺陷

在高校课程设置方面,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设置存在严重的缺陷。尤其是在综合性大学中,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往往被作为选修课程存在,这是因为与高数课程、英语课程相比,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实用性在短时间内并不明显,以经济功利为发展推动的综合性大学往往忽视了公共艺术教育的作用,只注重学生实用技能和知识的培养,而对学生的精神层面需求较为忽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精神素养、情感道德和价值导向就缺乏正确、科学的教育和指导,没有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不利于人文素质的培养,阻碍人的个性的发挥,束缚创新能力的发展。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在人才教育发展方面的理念不尽相同,但是从经济社会和人才培养的长远角度看,高校不应当将就业作为考量学生成功与否指标的指标,应当将就业作为人才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来指导人才培养的质量,促使大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这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重要组成。

(三)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缺乏可操作性评价机制

目前我国各个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缺乏可操作性评价机制。由于各个高校对公共艺术教育的认识不同,在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不同的高校在公共艺术教育方面的投入、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也有所不同,因此目前还无法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关于公共艺术教育的统一标准,科学标准的操作性强的评价机制缺失。由于没有统一标准的评价机制,很多高校的教师甚至是学生在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和学习热不高。学校内部也没有形成科学的公共艺术教育评价体系,不论是在教育评级人员选择方面,还是在公共艺术教育评价指标确定方面都存在较大的随意性,这些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的科学开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二、对当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优化公共艺术课程设置

公共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旨在将高校学生培养成为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确价值观导向,并且拥有较高的审美能力、良好心智和创新精神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在课程设置方面,首先要在公共艺术教育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创新和优化,要从高校发展实际和学生实际出发,认真研究符合当前高校教育特点的公共艺术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积极探索和创新,要将公共艺术教育与高校的办学精神、教育理念和校园文化进行紧密的结合,充分的体现高校的发展特色和内涵,丰富教学内容。另外,可以通过聘请校外专家的方式将与公共艺术教学有关的文艺主题讲座、座谈会和讨论会等加入到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中,举办文化沙龙、学术论坛等,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激发全校师生学习公共艺术教学的积极性,活跃校园教学氛围。以本校经过改良后的公共艺术课程体系为例,在经过对学校实际师资情况和学生艺术需求的考虑之后,本校的公共艺术课程体系以两年为一个周期,每个学期开设四门艺术方面的必修课,分别涉及了美术、音乐、电影和书法四个方面,学生每学期学习一种艺术课程,两年就能把这些全部修完,拿到应有的学分,这种课程体系是基于对学生艺术感兴趣的方向和艺术对学生的影响而考虑的,根据实际情况,每一门选修课还都有适合学生自身的分类,如音乐可以分为乐理类、鉴赏类和乐器类,学生可以根据需要和自身对艺术的兴趣进行合理的选择,从而促进艺术课程的开展与普及。这种课程体系设置就是较为综合的课程体系设置,同时在课下我们还注重为学生提供接触名师的机会,每周开办一次艺术论坛,邀请力所能及范围内的艺术家为学生开展艺术方面的讲座,让学生在和大家的接触中陶冶自身的情操,获取课堂上无法获取的一些关于艺术的经验和宝贵的艺术体验等。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公共艺术课与专业艺术教育不同,教学对象是普通的大学生,不是艺术专业人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变教学方式,将专业的艺术知识转变为大部分学生能够轻松学习和掌握的内容,教学方式不仅要通俗易懂,传授知识,而且还要刺激非艺术专业的大学生对公共艺术教学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这就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学校要加强对公共艺术教师的培训工作,通过专题培训、外出考察和交流方式等提高公共艺术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和素养。其次,教师也要通过网上自学、经验交流总结等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另外,高校也充分认识到建立一支高素质、稳定的教学队伍的重要性,通过多种方式刺激教师加强学习、强化竞争机制,推动教师不断对公共艺术教学进行创新和改革,制定相应的人才发展规划,强化培训,建立掌握扎实理论知识、高素质科研水平和综合教学能力的教师队伍,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三)完善硬件设施的配置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硬件设施可以和本校的艺术学院设施进行一定的互通有无,但是一定要有独立的部分,由于艺术学院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相比课程更为繁重,所需要的也更为专业,所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硬件配备应该以不影响艺术学院授课方面为基础,从而开展对艺术设施和设备的考察和配置,但是在基础设施的使用方面,如学校的琴房和画室等,也可以在不影响艺术学院教学的情况下让公共艺术教育体系中的同学对艺术进行一定的认识。这就要求学校对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有所重视,在这方面进行一定的拨款和处理操作,从而使得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负责方面有足够的资金对艺术教育需要的硬件进行采购和配备,如乐器、绘画用具、艺术表演用服装等等一系列物品和参加艺术展览等活动的经费。这样才能使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管理更加完善。

(四)健全对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评价体系

艺术议论文例3

文艺学的学科建设,是中国文艺理论界进入2l世纪以来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不少学者对文艺学学科的发展前景持乐观和自信的态度,但更多的学者是对文艺理论的问题和危机的反思,对其发展充满忧患意识。的确,如何解决中国文艺理论的某些概念、范畴和方法与当下文艺实践脱节的问题?如何有效地把中国传统文论的资源转化为当代文论建设的因素?如何确立中国本土的问题意识,在中国语境下合理地吸收利用外国文论资源?如何在注意文艺学学科的本质特征、学科内涵的同时,重视文艺学学科创新扩容、多元互动的发展趋势?以上种种问题,我们觉得,更新文学观念,在文艺学学科建设中树立问题意识、问性意识、共生意识、发展意识,对我们解决这些问题将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问题意识

文艺学的“问题”,是指文艺学所面临和尚待解决的课题或矛盾。文艺学的“问题意识”,就是能察觉、认识到文艺学的这些课题或矛盾,并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世纪之交的社会文化生活在急剧变化。电子媒质是继纸媒质后的又一次媒介革命;精英文学日见萎缩,文学进一步泛化到大众文化中;图像一跃而成为文化生活的中心,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审美趣味、阅读习惯。与这些变化相应的是文学以及人们的文学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文学观念与现实的文学实践相去甚远,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社会实践向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和问题群,我们应当认识和承认这些问题,积极参与和回应这些问题。社会的转型与文学实践的巨大变化,促使当代的文艺学必须从变革着的文学实践出发,分析新现象、研究新问题,在理论上不断创新扩容,使之适应时展和社会需要。如果文艺理论的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方法脱离了文学实践,文艺理论就会失去它的生机和活力,成为空中楼阁式的、僵化而无用的东西。文艺学面对当下的文学艺术实践,许多问题凸现出来了。现在人们的文化生活重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对文学的需求更偏重于娱乐和情感需求,还有的崇拜自然本能,追求感官刺激。在巨大的感官冲击下,在文学艺术审美生成的日益消解中,如何将文学艺术的审美特征与大众文化很好地结合起来?如何用人文精神来支撑我们的精神家园?如何体现对人的生存处境、对家园邦国命运的关怀?这是文艺学正面临和尚待解决的课题。文艺学应该以专业为依托,积极地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目前,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问题”显得更为复杂。对于文艺学来说,“中国近百年来都始终笼罩在西方主义的阴影下,没有自己的理论话语体系”。对于西方理论,我们更多的是简单介绍,随意嫁接,却没有学会或没有完全学会提出文艺理论的中国问题,并将其提升为中外共享的智慧。当然,借鉴国外的理论资源是必要的,如无数前驱对马克思主义的追寻,如20世纪西方文论对我国文论的丰富和启示。但问题是,借鉴国外的理论资源不是照搬新名词、新术语,或用外国的理论来分析我们的文学现象,而应该是一种对话交锋,是一种创造性的借鉴和接受。

在与外国理论的对话交锋中,如果我们一味地追踪西方世界的理论潮流,提不出自己的问题,没有自己的见解,就很难通过创造性地借鉴和接受他人的理论,来达到丰富、充实和推动中国文化和文论发展的目的。文艺理论从何而来?如何进行古今对话,实现古今贯通?这是文艺学学科建设中需要面对和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文艺理论源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实践。当一定时期的文学经验凝固下来,转化为概念、范畴和相关的方法,并在长期的实践中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的时候,这种理论同时也就获得了超越时代和民族的价值。中国的古代文论正是这样。中国古代文论不但有属于我们民族的东西,还有许多属于未来的、中外共享的智慧。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文学理论作为一门理论学科,并不完全依附于所谓当下文学经验,它还有着自身内在的发展、运作规律和规则。”]中国古代文论是中国历代文论家依据不同的时代课题与人生问题,探讨文学创作的经验,追寻文学的终极意义熔铸而成的。它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观念的演变,表现了各种不同的文学批评方法,以及具有民族传统和东方特色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在今天的文艺学学科建设中,我们应该把中国古代文论传统作为一个重要对象。

二间性意识

在当代社会生活中,多种学科之间、不同种类的文化之间、各个民族或国家之间,都存在着极为丰富多样的对话与交流。而在文学实践中,作者与世界、作者与文本、作者与读者之间也存在着对话与交流。这种对话交流形成了一种主体间性,即“主体一主体”的交互主体性,它包含着主体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否定、相互协调、相互交流。我们在文艺学学科建设中需要和寻找的正是这种主体间性。主体间性是现代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主要是主体之间的对话、交往关系。

主体间性理论不是从主客关系而是从主体与主体的关系来规定存在,认为世界不是与我无关的客体,而是与自我一样的主体。从这一理论出发,来探讨文学的主体间性,可以实现方法论上的根本变革。文学的主体间性表明,文艺活动不再是对于社会生活的反映或者认识,而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交流。其中,创作活动乃是艺术家与所描绘的对象或者人物之间的相互交流,而接受活动则是读者以作品为中介与作者之间的对话交往活动。文学创作活动表现为作家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作家与生活不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分离和对立的关系,而是主体间相互作用和交流对话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主体不是站在生活之外去客观地观察和认识生活,而是把事物也看作有生命的主体,与其建立起一种平等的对话交流关系,“我听过我的身体进入到那些事物中间去[3_,它们也像肉体化的主体一样与我共同存在”。“在一片森林里,有好几次我觉得不是我在注视森林。有那么几天,我觉得是那些树木在看着我,在对我说话。”中国古代的艺术家们也曾多次描绘过人与自然的这种相亲相融、和谐统一的密切关系。显然,在艺术家眼里,人与自然之间,没有不可跨越的鸿沟,人来源于自然,在本质上同于自然,因而人和自然之间是天然地可以相通的,是一种真正的相互作用和对话交流的关系。事实上,作家在创作中所描绘的从来都不仅仅是事物的客观属性,而是自己与事物之间所建立起的这种主体间的对话交流关系,这是与以往我们对于艺术活动总是从主体与客体的相互统一来加以解释是完全不同的。

文学作为主体间性活动,把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转变为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从而进入了真实的存在。在文学作品中,文学形象“不仅仅是作者议论所表现的客体,而且是直抒己见的主体”。这个主体不是与我无关,而是与我息息相通的另一个自我。文学活动是自我主体与文学形象间的对话、交流,在这种对话交流中,自我主体以最大的诚挚和最深切的同情对待文学形象,倾听文学形象的述说;同时自我主体也向文学形象敞开了心扉,倾诉自己的喜怒哀乐和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在这里,文学形象与自我主体是同等地位的主体存在,主体之间始终贯彻着平等的对话、交往精神。

艺术接受也是一种主体间的交往活动,读者不仅要和作品中所表现的人的世界进行交流,更重要的是读者可以以作品为中介,与作者建立起精神上的对话交往关系。文学不是孤立的个体活动,而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产物。文学作品的故事、情节、人物是作者创造出来的,它饱含着作者的情感,蕴含着作者的倾向,这使得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自然而然地会发生某种情绪上的反应,或欣喜、或愤怒、或悲哀、或惊骇、或振奋……读者与作者作为两个主体,以作品为中介在进行着文学经验的交流、沟通,从而形成了某种共识。因为,文学经验不仅仅是个体的,而且是社会的,是社会互动的结果。如果我们理解了文学活动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我们也就容易理解文学活动是一种主体间的交往对话活动。

三共生意识

文艺学学科不可能有一种非此即彼的绝对真理,也不可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闭结构。文艺学学科自身的建设,文艺学学科与其它学科的关系,都应当凸现出一种交往对话、相互补充、相互渗透、共生共荣的思维。

我们看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曾被当作一元的、绝对的真理,其他的文艺理论流派都一一遭到批判、排斥。这一思维方式一旦形成定式,就会成为教条式的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认为不是好的就是坏的,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就是反马克思主义的,这完全是一种只讲对抗不讲互动、只讲斗争不讲融合的思维模式。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马克思主义文论就是从西方古典美学、特别是德国古典美学中吸收了有益的成分并在同它们的对话交锋中得到确立并超越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科学性、指导性,体系性是毋容置疑的,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不可能代替全部文艺理论。文艺理论中还有许许多多问题,被古人和今人讨论着,而当下文学艺术实践中层出不穷的新问题,更是他们不可能涉足,也难以预见的。我们发现,20世纪8O年代以来传人我国的各种外国的文论学派有许多新的主张与独特的见解,这是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所看不到的。这些理论的引入,大大地开阔了我们的学科视野,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理论语言,文艺理论也从封闭走向了开放,从一元走向了多元,从对立走向了互动。

文艺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不是一种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关系,而是一种对话、交往、互动的关系,特别是在当代文艺学学科发展中,文艺学的跨学科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文艺学学科不可能孤立地就文学谈文学,文艺学学科总是与哲学、语言学、历史学、社会学、伦理学、艺术学甚至自然科学相联系。如产生于2O世纪中期以后的当代文化批评,其思想资源除了马克思主义以外,还包括2O世纪各种文学与其他人文科学的成果。近些年来兴起的生态批评也是跨学科的。宣扬美学上的形式主义或是学科上的自足性是成不了生态批评家的。生态批评特别从科学研究、人文地理、发展心理学、社会人类学、哲学(伦理学、认识论、现象学)、史学、宗教以及性别、种族研究中借鉴阐释模型。文艺学的跨学科方法说明,文艺学学科的知识形态不只是一个学科自足性的概念,而是一个既与学科的知识谱系密切相关、又包含和融汇着其他学科的特定的思想、观念、理论与方法的多元知识系统。

四发展意识

文艺学的生命价值在于它的实践性、开放性、多元性,从根本上说,它所强调的是一种发展意识。西方文论在发展。2O世纪被称为“批评的世纪”,这一世纪,西方文论得到了惊人的发展,这种发展态势表现为:一是流派繁多,数十个文论学派此起彼伏,异常活跃,远远超过了l9世纪西方文论的流派数量;二是批评新潮不断迭起,交替的频率越来越快。一般说来,当代西方文论一个流派从创立到衰落不过二三十年,繁荣时期的周期更短,以至出现了名目繁多的文论流派“各领三五年”的景象;三是多个流派之间既有尖锐的冲突交锋,又相互交叉、渗透和吸收,呈现十分复杂的关系,不少文论家同时成为两个甚至几个流派的代表人物,一个流派中也可能同时吸纳几个流派的文论家。正因为这些,2O世纪西方文论才得以繁荣,才得以快速发展。

艺术议论文例4

作者:瞿惠芳 单位:南京艺术学院

体育与建筑艺术建筑是与体育有着最紧密、最直接的关联,建筑是开展体育活动必要的物质条件,体育建筑具有实用性与观赏性,能更好地表现建筑艺术。设计师较多考虑到体育建筑的审美因素。世界各国家举办奥运会的建筑群,都由一流建筑家精心设计,十分重视审美价值。形式多样、造型优美的体育建筑都能给人以雄伟、开阔、宽敞、博大崇高的美感。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体育场馆由西班牙著名的建筑大师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设计,主场地两只钢穹顶横跨其运动场上方,蓝色透明的玻璃悬于坐位区之上,整个体育场雄伟壮观,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体育建筑发展到现在可以说,一座伟大的体育建筑可以称得上是一件伟大的艺术品,它的作用已不再是举办运动会仅仅而已了,可以说它的出现推动着一个地方的经济迅速发展。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给世界带来了“鸟巢”、“水立方”等世人振奋的雄伟建筑物。现代体育建筑已不仅仅是一座建筑,它更代表着一种国家艺术,是国家文化艺术的一种标志。体育与音乐艺术体育运动的发展历史中,音乐和体育始终保持着密切的关联。随着现代体育运动的发展,音乐与体育运动的融合越来越密切,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运用音乐已成为花样滑冰、艺术体操、体育舞蹈、花样游泳等具有一定表演艺术性项目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球类、田径、武术等一些体能性、技术性项目的训练中音乐的调控作用更能发挥到巨大的意义。音乐与体育运动的融合是一个整体效应。音乐伴奏促使运动员的表现力创造力、想象力在动作中展现,并通过千变万化的肢体语言诠释音乐的内涵,通过运动形体的特殊形式表现激情、力量和美感。音乐可以规定竞赛动作套路的长度,根据音乐确定动作的风格基调,音乐的风格可以生动形象地引起运动员的想象和联想,塑造运动形象与音乐作品的思想情感而产生共鸣。成套运动动作是音乐与各类技术动作连接而成的,作品的主要实现者是运动员,音乐的应用在其之中烘托演展的气氛、激发和丰富运动员的情感,启迪运动员的创造精神。体育与美术美术是色彩与线条的艺术,当它把人体的健、力、美结合在内,表现人性的真、善、美。美术作品中有不少的是以体育为题材,充分展示的体育的深层魅力。许多画家为后人留下不少关于体育方面的珍贵画面。如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导引图》、河南密县东汉墓的角抵壁画、陕西乾县章怀太子墓的唐代《马球图》、故宫所收藏的清代《塞宴四事图》等,从这些绘画作品中很明显的观察古代体育的场景。现代社会发展中关于体育美术作品,都在一定的程度上展现体育与美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运动会会标、体育宣传画、图案设计等美术艺术形式已成为体育绘画的主体之一。

现代画家的概念之中提到美术很自然地就会想到体育,很多画家专门从事体育方面的创作,将给人们对于体育和美术带来全新的认识。体育与影视艺术电影和电视是近展起来的高科技产物,它对于体育的宣传和普及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随着现代化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电视与电影在现代生活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1934年,拍出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体育电影——《体育皇后》,尽管这只是一部无声电影,但是如今看来依然魅力十足。建国后的《女篮5号》《、大李、小李和老李》等;1981年,中国女排战胜日本队,第一次拿到世界冠军,《沙鸥》正在此时上映。2008年的《筑梦2008》、北京奥运会官方纪录片《永恒之火》、广州亚运会官方纪录片《缘聚羊城》、电影《大灌篮》、《梦之队》、《扣篮对决》等。体育与影视艺术的融合带来了文化的多元与创新,体育与影视艺术的融合成为现代文化、体育、审美生活中的普遍现象,这种融合有利于体育与影视艺术的双向发展,表面上看,融合使得体育与艺术失去了纯粹性,但却获得了空前的视觉效果与心灵震撼。体育与文学艺术事实上体育和文学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体育的发展离不开文学艺术的发展,体育与文学在某些特定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相似性。一方面体育的繁荣发展为文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更加广阔的创作领域。另一方面,文学的繁荣也给体育理论的宣传创造出了更为广阔的空间。特别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行更加促进了体育文学创作,并为体育文学创作提供更多更美更富有色彩的素材。好的文学作品能更好地宣传奥林匹克精神,传播奥林匹克理念。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它主要的任务和功能是完善人类的心灵,建构人类的精神家园。特别是以奥林匹克竞技运动为代表的现代竞技体育发展迫切需要体育与各学科之间相互交流和融会,使其更好的发展。体育与文学的融合是一种综合性的考察与新的学科交叉点。成为人们认识体育和文学过程中新的热点,使其更多的价值被表现出来。体育与舞蹈艺术体育丰富了舞蹈艺术,舞蹈艺术促进了体育运动的发展。体育以身体活动为主,而舞蹈则以情感活动和心理活动为主。它们之间的差别在于:舞蹈是以身体活动来表现生活及抒感,因而舞蹈这种身体活动具有“语言”功能,成为肢体语言。舞蹈表现生活是通过对生活中某种具体事件进行加工、提炼和升华后运用舞蹈语言来表现。而体育的对象是真实的客体,实际上就是生活本身。体育与舞蹈尽管二者属于不同的文化类型,但由于二者均以身体活动为手段且共同具有人们余暇生活所追求的娱乐和游戏的功能,因而他们始终处于相互联系、相互融合的状态。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二者自身的不断发展,它们之间的联系也将越来越密切,它们之间的融合也将成为一种文化发展趋势,它们自身获得的美感和给予观众美感受都是一致的。体育与运动艺术体育与运动艺术的关联是十分容易理解的。围绕着人的身心健康教育所展开的科学文化教育和人文教育相结合的现代体育运动方式展示着现代人的精神世界、文化理念和生活方式,对真、善、美的追求在艺术体育的实践中得以诠释和实现,创造和谐人生、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生命一体化”的夙愿,再一次得到人们的尊重,并作为当代体育文化的主流和趋势,成为人类共同的理想和追求的目标。如健美操是吸取了舞蹈中最精粹的部分,并加以改进和在创新,严格按照人体的生理解剖位置,运用某些特定动作和特定姿势,并按照一定的规范、要求和节律来进行活动。健美操是体育与艺术相互融合的最好表现,它按照人们自身对象为特点,健美为目标,按照体操化的动作为内容,是一种体操、舞蹈、音乐集合起来为一体,借以实现体育任务的身体锻炼方法。并要求练习者在练习中展现自己的活力与价值。

如何在专业建设过程中融入体育教育的现代元素,对于提升专业建设的广度与深度具有积极的作用。可以通过体育绘画实践、体育音乐展演、体育广告设计、武打功夫、体育舞蹈、体育网络传媒、体育人文教育、体育文化创意等多元化的、交叉渗透的内容与组织方式,将体育因子注入专业教育体系,促进各专业在体育内容的借鉴下,形成各自的专业特色。逐步实现艺术学院人才培养体系中,包涵体育素养的专门性与全面性。 体育课程中的体育与艺术融合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融合艺术教育的影响因子,促使体育课程教学成为一种以身体锻炼为内容,以健美为手段,以育人为目标,融艺术教育在运动实践之中,让大学生在运动艺术教育中体验美,感受美,汲取美,展示美,潜移默化地大学生培养对美的鉴赏力。在运动锻炼中提高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可以通过健康的音乐、韵律运动、形体练习、民族民间舞蹈、“画舞”运动、体育创意等方式,营造旋律、节拍、力量、画面的运动情景,启迪大学生积极的、活泼的、自由的想象,并力图在姿态、形体、气质等方面充分表现出个人的潜能,促使身心得到协调、全面的发展。社会实践中的体育与艺术融合高校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是大学生适应社会、健康成才的重要途径。通过社会实践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于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能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生社会实践过程中体育与艺术结合的方式有:体育与艺术表演、体育与艺术类培训、体育与艺术宣传与普及、组织体育与艺术竞赛活动、大学生体育与艺术志愿者等。社会实践教育是体育与艺术课程教学的重要补充和延伸环节,起着十分重要的辅助作用。充分体现作为体育与艺术教育活动所具备的社会价值,是培养大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的现实需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体育和艺术的实用功能将得到进一步的研究、开发、拓展,并广泛地进入人们的现实生活中,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与艺术也将不断地相互渗透,创造出质量更高、数量更多的“交融”产品,以体育的观赏性和艺术魅力吸引人们的审美情趣,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引领人们的生命实践向享受生命、摆脱物欲、超越现实、美化人生的境界迈进。

艺术议论文例5

1.1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观念落后

随着知识产权法的宣传,人们的权利保护意识在逐渐增强,在逐步加强无形资产的保护。但是作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由于其存在的长久性而未能引起人们的注意,更多的是作为传统的形式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人们未能发现其存在的巨大价值,而并没有形成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进行保护的意识。而且,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大多分散存在于民间,其中尤其以少数民族地区为多,而少数民族地区由于信息相对闭塞,经济也相对落后,相较而言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法律保护观念更为落后。而总体上来说,中国国内相对于国外而言,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法律保护都比较弱,典型的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的端午节,中国没有保护意识最终却使得他国将我们的传统文化注册为域名,最后中国花去3万美元买回当时韩国仅用几百美元注册的“端午节”。

1.2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模式不科学

从宏观上来讲,首先,在采取直接保护模式还是间接保护模式上,所谓直接保护模式是指通过立法对其保护予以明确的法律规定,而间接保护是指通过惩罚性赔偿等形式对各种侵犯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权益的行为予以规制,以减少其发生率。我国采取的主要是直接立法模式,即《著作权法》保护模式,这种模式虽然可以保证有法可依,但是相关的法律却没有具体的运作规定,欠缺可实施性;其次,在直接保护模式中,又区分为单一保护模式和特别保护模式上,特别保护模式就是在《著作权法》之外重新编纂一部专门针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的法律。

我国对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仅仅在《著作权法》第六条中规定“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采取的是单一立法模式,而在著作权法之外没有相关的特别立法。再次,在公法和私法保护模式上,存在两种观点,一是仅依靠私法主要是《著作权法》赋予创作主体民事权利;另一种是通过公法手段如行政制裁手段来制裁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侵权行为。而我国目前主要是采取的私法手段,公法领域对此种侵权行为欠缺相关规定,而作为私法的《著作权法》中的规定虽然表明我国对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重视加强,但是也仅仅指出当需要相关法律时有一个总纲式的规定,对于解决相关保护问题无具体的措施。

1.3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制度不完善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由于它的特殊性,其具体制度上应该是与著作权法相区别的,他们之间存在以下冲突:第一,权利主体以及权利归属上,《著作权法》规定著作权人包括作者、以及依据《著作权法》享有著作权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而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由于其延续性,经历多年,期间可能有许多人进行加工改进,使得其创作主体呈现出群体性特征,其创作主体往往是一个民族、种族,这与《著作权法》的权利主体存在区别;第二,客体上,《著作权法》所保护的作品是具有独创性或者原创性的作品,而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由于它的群体性特征,所要它一般都不是独创作品,并且其具有的多样性特征也使得其区别于《著作权法》的保护客体;第三,保护期限上,《著作权法》规定的是作者有生之年加上死后五十年,而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由于其作者的不确定性所以根本不可能确定所谓的有生之年,同时由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是多代人智慧的结晶,如果保护期限过短则不利于其价值的开发;第四,许可使用制度上,《著作权法》中除了合理使用对著作权人权利进行限制之外,著作权人对自己的作品一般可以享有处分权,对待许可使用的情形可依权利人意思自治,如果他不同意则不能强制,法律也不会予以干涉。但是在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中,由于许多作品都是出于保护状态,所以它更多的是鼓励人们加以传播利用防止其濒于消灭,其强制性更明显,这与《著作权法》的规定相矛盾。

2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之建议

2.1加强宣传,提高保护意识

为了提高全民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意识,应该从多方面着手:第一,民间或者政府机构应该注重宣传,增强人们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价值的认识,从而内在地激励人们对其予以保护;第二,政府机构应该建立专门的保护机构,执行相关活动,深入群众宣传而不仅仅是依靠国家出台法律,因为人民一般会因为抱有“法律离生活很遥远”的态度而不予关注,而政府工作人员却能对人民产生重大切实的影响;第三,政府增加投资,建设特色文化区域,首先从领导层做起,因为在我国不仅仅是普通民众缺乏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意识,就是领导人也缺乏这方面的思想,从韩国注册“端午节.卢子群: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之探析———以知识产权法为视角169CN”这一域名就可以看出国家在保护民族文化上面的意识欠缺。

而通过自上而下的宣传影响,发挥领导集体的示范带动作用,能够发挥更好地效果。

2.2协调立法,构建科学模式

为了改变目前我国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模式上存在的缺陷,具体应该做到:第一,在直接保护模式与间接保护模式上,应该肯定并且加强直接保护模式的建设,完善相关立法,同时,我认为应该注重间接保护模式的建设,通过赔偿性措施,增加加大其侵权成本,从而遏制侵权行为的发生。因为从诸多版权纠纷看,正是因为盗版有利可图,其违法成本小于违法所获利益,才会产生大量侵权事件,当其违法的机会成本增加获利极大地减少,那作为“经济人”的主体会选择放弃这种违法行为;第二,应该制定一部《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法》的特别法规,通过专门立法对其保护予以详细规定克服《著作权法》的粗略的缺点。但是在制定特别法规时又要注意,其基本精神应该和《著作权法》保持一致,因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保护法》相对于《著作权法》而言是特别法,需要与基本法保持一致;第三,在公法与私法保护模式上,应该将二者结合起来。

公法上,通过行政领域的保护,加强行政执法,监督违法侵权主体,并对其侵权行为予以严惩;私法上,通过《著作权法》以及特别法规明确赋予著作权主体相关权益,从而促进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内在发展。

2.3加强建设,完善法律制度

艺术议论文例6

美是人类的一个更高尚的需求,它体现在人类活动的每一个领域,诗歌、音乐、绘画、建筑、戏剧、电影、科学等领域无不渗透着人类对美的无限热爱。同时科学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类对美的一个无限追求的过程。

物理学与美学,二者相互联系、共同发展,对美的追求是科学发展的一个内在驱动力,随着科学的不断变革,物理美学思想也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尤其现在面临着复杂性异军突起,不确定性、无序、混沌、非线性已毫不羞涩地登上了历史舞台,对经典科学美学思想形成了巨大挑战。现代物理学的诞生为人类开创了一片新的天空,一切都处在系统中、变化中,原有的简单、和谐、对称、确定性等美学观念日益受到严峻地挑战,新时代的科学美学思想脱颖而出。

一、物理美学的简单性与复杂性:

世界的本质是由非线性控制的,人们对基层规律的掌握绝不能保证对高层现象的确定性认识。进一步讲,简单性只是复杂性的特例,是在一定理想化基础上存在的。从科学史可以看出,任何科学理论均是对实际的近似,都要突出根本性的关系、行为,舍去不必要的细节因素,因此,某种程度上都背离了现实世界,把问题限制到能够找到解决办法的地步。以牛顿为例,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堪称简单性典范,但是他一样不能拒绝混沌现象的存在。在研究月球的轨道问题上,他不能阐明月球在地球和太阳两者作用之下的运动,感到非常恼火。由于无法得到精确解,他不得不求助“摄动法”,把三体问题化解为两体问题,以得到一个近似解。不仅如此,人们发现,最终的科学理论与实际观测之间都允许存在一定的误差,从逻辑角度思考,之所以允许存在误差,就在于人们不能完全确定地把握事物与现象。

虽然人们否定了本体论上简单性,但是从认识论意义上说,简单性原则仍有其合理性。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就是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面对一个复杂的现象,人们必须把整体分成部分,分门别类地去研究,这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是认识的必然规律。

简单与复杂是一个辩证的统一体,不可能完全抛弃任何一方,而承认另一方,它们均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简单性决定了认识的可能性,而且使人类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复杂性决定了认识过程的曲折性、辩证性,它防止人类把科学变成恶劣的教条,当成某种僵死的固定不变的东西。

二、物理美学的确定性与非确定性:

牛顿带给人们的是一个确定性的世界,非确定性则作为一种随机的、偶然的、片面的现象日益遭到人们的排斥和拒绝。但是复杂的物理科学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把偶然性、非确定性引入历史舞台。非确定性不再是过去那种卑微的角色,由于非线性机制,初始条件的微小偏差,会被无限扩大。一只蝴蝶拍打翅膀都会引进一场暴风雨,可见非确定性的力量,从此,人们再也不能对偶然性等闲视之。蝴蝶的力量同时告诉我们,每一个个体都是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每一个体对整体有着不可察觉,但又不可估量的影响。这种影响,并非由于行为本身有影响力,而是由于这一行为超越了自身,对周围环境起了引导作用,引发了不可估量的后果。

然而,非确定性并非是对确定性的否定,而是对确定性的补充和完善。非确定性在普里高津那里是以一种“新的理性”的姿态出现的,他认为大自然既有确定性的一面又有不确定性的一面,二者缺一不可。“确定性的意思是预先确定的和可预先确定的”,它体现的是一种稳定性,是对已有科学知识的肯定,否定了确定性也就否定了科学认识的可能性。但是如果过分强调确定性,“如果各种事件都按预定的程序发生,那么我们只不过是一个巨大的齿轮机的一部分,不言而喻只能无可奈何地听任它的摆布而己 ”。

非确定性意味着变化、意味着随机,但也意味着希望,从此不会,也不应受到人们的完全抵制,因为任何人都不会拒绝希望。但如果单纯强调非确定性,系统也就失去了稳定性,失去了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大自然演化的历史,包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以及人类自身,无不是偶然性与必然性携手创造的神话。 转贴于

三、物理美学的无序性与有序性:

与确定性和非确定性这对范畴相联系,有序与无序是科学美学领域另一对重要的范畴。有序,是指空间分布上的规则性和时间延伸上的周期性;无序,是指空间分布上的无规则性和时间延伸过程中的随机性。从前面对经典科学美学思想的论述中,不难看出人们一向偏爱有序,无序则是人们排斥的对象。一直以来,有序与无序是对立存在的,但是复杂性科学的诞生需要人们重新看待这一对范畴。

有序不仅仅是体现了一种规律性和周期性,同时也体现了一种约束性。赫尔曼·哈肯在论述有序时指出,有序在现实中体现的是可能性的单一性,即只有唯一的实现方式。在这种未来只有一种可能性的情况下,生活中就再也没有惊奇,没有乐趣了,美又从何谈起呢?无序则与此相反,它体现的是一种变异性、可能性。赫尔曼·哈肯曾指出,“物件所在位置有很多可能性,这就造成了无序状态”,“大量不同的可能性也是物理学中无序的量度”。可见无序对应的是大量的可能性,这众多可能性的存在是否正是为人类创造性的发挥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与机会呢?并且,无序并不总是意味着杂乱无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变为有序。激光的诞生就是一个绝妙的例子。激光的产生是通过改变泵入的能量及两平面镜间的距离,使完全杂乱无章运动的受激电子突然之间以同样方式运动,产生一种完全均匀的,几乎是无限长的波列。从这个意义上讲无序难道不是一种美,它蕴含着的难道不是一种创造之美、一种发展之美。

当然纯粹的无序也是不好的,但是世界既没有纯粹的有序也没有纯粹的无序,一切美的事物都来自二者绝妙地结合。如果有序体现的是一种美的形式,无序则是美的源泉。有一句话说得非常贴切:“美是两个悬崖之间的狭窄小路;在一边全部有序消融在混沌之中,在另一边,则是对称和有序的凝固世界。只有沿着这条危险的小路,美才能展示其形态。”埃德加·莫兰也曾说过:“单独的、孤立的有序和无序是形而上学的,而只有它们的连接才是形而下的、物理的”。

四、结语

科学与矛盾的对话永远敞开着,科学是不断发展、进步的,美也是不断变幻其形态的,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如果说经典的科学美学是从上帝的合理性信仰中派生出来的,它所体现的是对上帝观念的顺从与证明,是一种静态的、无生命的美。那么,现代科学的发展已突破了经典美学思想的束缚,尤其是物理学不再仅仅归结为秩序、简单性、确定性,同时也包含着非确定性、复杂性。可以说也正是这些非确定性、复杂性赋予了科学美学以新的内涵,即适应、创新、发展和进步,从而上升到更高的和谐、统一、真正的美。

参考文献:

[1] [美]R·W·爱默生. 自然沉思录.博凡译[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

[2] [美]S·钱德拉塞卡. 莎士比亚、牛顿和贝多芬——不同的创造模式[M]. 杨建邺,王晓明等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

艺术议论文例7

插花艺术在不同人的创造下产生不同的形态,即呈现出多种美感。插花根据人们的喜好及创造产生多种形式,常见的形式有:花束、花篮、新娘捧花与头花等。其中花束在形式上比较自由,有一定支撑力度的枝条、叶、藤或非植物材料做成的插花支撑架,经过错落有致的插花搭配,产生具有层次美感的插花组合,该种插花形式比较适合演出。而花篮在中国人的活动中常见,多为暖色调,搭配比较协调,应用到演出、探亲、喜宴等诸多场所中。而花篮的形状可以设置为水平型、扇形、三角形、L型、圆形等。新娘的捧花、头花可以采用半球形、球形,头花的花型一般根据发型而定①。插花具备一定的技巧才能通过素材的科学搭配产生较好的视觉效果。常见的插花技巧有:水平型、三角形、扇形、L型、倒T型、椭圆型,等。其中水平型的插花艺术,关注的水平衡向的视觉效果延伸,追求的是从左向右的优雅线条的设计,在实际设计环节中以中央稍微隆起为主,应用到茶几、餐桌中。三角形的插花以15度、45度、75度为基础,将插花设计为正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或是等腰三角形。在扇形插花结构设计中,从中心呈现放射状态构成扇面形状,在中央常以大朵的花卉为主题渲染气氛②。

二、插花艺术创造

由于大部分插花素材为植物,在某种意义上,插花艺术属于一种快文化产物,也可以被看作是一次性的消费。这是因为与画像、雕刻、盆景等相比,插花作品保留时间比较短,缺乏回味性。那么如何消除插花艺术该种弊端,是插花艺术发展的目标。插画作品的设计需要具备强烈的视觉感,有所蕴藉,在人的内心给人以安慰,并且为欣赏者提供想象想的空间。那么,在插花作品创作当中,艺术家应当是具备敏锐的思维和审美,从普通事物上捕捉到惊心动魄的东西,实现美的创造。同时,插花艺术能够直接赋予植物第二次生命,使得他们在特殊的组合下展现出人工创造美。从人的内容进行分析插花艺术,好的插花作品,实际上也是人的内心深处的一种感觉,也是水到渠成的体现。插花艺术与现代人生活的美感息息相关,如果可以的追寻插花技艺完美,将会导致插花作品不能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③。

三、插花艺术与美的结合

插花艺术作品在不同场所中的应用,其应用方式不同,其与美的结合方式也不同。插花艺术与美的结合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会议插花的美感.会议插花应用对于环境氛围的装饰效果较好,如,在会场布置上能够起到较好的渲染气氛效果,以达到锦上添花左右。在不同的会议场所中的插花含义不同。如,在典礼、演出、会议、婚礼、甚至庙会上都会应用到插花艺术,通过不同形式的插花作品应用,能够使得现场环境变得温馨、隆重、典雅。同时插花能够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起到提升生活美感的作用④。(2)酒店宾馆插花的美感.随着社会经济逐渐发展,酒店成为了社会发展关键组成部分,插花艺术作品在酒店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提升酒店环境氛围,和档次。同时从视觉上是消除酒店的经济消费感,为客人提供宾至如归的感觉。(3)家居装饰插花的美感.插花在现代家居装置中的应用最为普遍,家庭主人根据個人喜好进行插花,其所设计的作品能够与室内环境相符,并且营造温馨的室内环境。室内插花既满足了现代人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还通过小小的创意应用改变室内环境。如今插花已经成为了室内装置不可或缺的部分,这也是现代人审美提升具体表现。(4)个体品位与插花艺术的美感.插花艺术除了对于不同环境场所的装饰,同时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很多人的精神寄托。人们在投身于插花艺术环节中,能够将插花作为一种能够与人的灵魂沟通的事物。人们能够根据自己的想法创设出不同的插花作品,或妙不可言,或可倾可诉。从思想意境上分析,插花艺术能够向外界传递一种美丽的遐想,将将思想与视觉相互结合,产生最为美好的艺术作品。

综上所述,插花艺术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普遍,在人们的生活品质逐渐提升的基础上,对于插花艺术的重视程度也显著提升。插花艺术除了能够装饰环境之外,还能够为人们提供遐想的空间。插花艺术与现代生活之美联系密切,插花艺术来源于生活,并其提升了生活事物的美感。而现代生活也是插花艺术产生的背景。因此,在本文中对于插花艺术与现代美感进行研究,希望能够提升插花艺术美。

注释:

①朱迎迎.中外插花艺术比较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8.

艺术议论文例8

艺术,是艺术家借助于一定方式对现实生活的概括反映,是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艺术美是艺术的核心,它来源于现实美,又高于现实美。艺术美具有丰富的内容和鲜明的个性特征。

我们通过以往对艺术美的研究,总结出艺术美的几个基本特征:一、艺术美的直观性。所谓直观性,就是具体生动性和直接可感性。有些艺术作品中,艺术美的直观性表现得十分明显。它们直接作用于我们的感觉器官,使我们经过联想或想象,在脑中产生出美的形象。例如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美术家达芬奇的优秀肖像画《蒙娜丽莎》。二、艺术美的协调性。所谓协调性,最根本的是指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也就是说以完全美的艺术形式表现真实的生活内容。三、艺术美的典型性。所谓典型性,就是艺术作品中的形象既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又能反映一定社会本质的某些方面,并寄寓着艺术家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感。例如,解放初期我国著名舞蹈家戴爱莲创作的《荷花舞》,既有鲜明的个性,又反映了我国广大人民在解放后的新中国所过的那种和平幸福、欣欣向荣的新生活。在翠柳环绕的荷塘中,荷花仙子们身着粉红舞衣和淡绿舞裙,轻盈安详地婆娑起舞,创造出芙蓉出水的的恬静意境,深深激发着人们对大自然、对祖国、对和平的无限热爱的美好感情。

在任何一种艺术作品中,我们都能够领略到它的美。例如,散文中的诗情画意,绘画中的绚丽色彩和精巧构图,音乐中的优美旋律和欢快节奏,舞蹈中的轻盈洒脱和灵活飞动等等,都无不蕴含着丰富的美。所有这一切艺术作品中的美,都是艺术美。

艺术议论文例9

由于银幕的纪实性和逼真的特点,使电影对物质现实的描述有着相对的纪实意义。对空间、时间以及其它物质元素的使用,也比其它艺术相对自由的多。而戏剧艺术对空间的选择只能有一个。所以,无论导演如何想改变空间或表现空间,观众只能得到一个假定意义的舞台。对戏剧演员来讲对空间选择只能服从这个条件。电影则不同,电影的纪实性特征决定了影视表演的基本特征是真实、生活化,以及类型多样化,它构成表演的广泛性和灵活性。但是,任何表演艺术均带有假定和虚构的成分,这一点同样适合于电影表演艺术,因此影视表演的真实性也只是相对的。戏剧表演艺术生存在一个假定的舞台空间,从观赏角度讲观众走进剧场就在意识中引入了一种假定性。在这样一个特定的空间里,观众在过程中是慢慢融入剧情,跟随剧情以及演员表演的引导,进入假定情景并且产生联想。

(二)演员与观众交流上的差异

在戏剧表演艺术中,演员和观众是面对面的,演员从观众那里得到反馈产生互动关系,并可作用于自己的表演。演员的表演和观众的观赏是在同一时间内完成的。然而,电影把演员同观众截然分开,观众观赏到的是经过剪辑后的影像表演。戏剧舞台表演的结果直接产生于演员的现场表演。而电影表演的特殊性则告诉我们电影演员无法把握表演的完成状态,演员只能依据导演的分镜头剧本中的镜头处理去想象人物形象的最后形态。电影表演落实在银幕上的活动影像,它和观众建立一种间接交流关系,演员的表演与观众的观赏不是在同一时间内完成的。这种特殊性也给演员在创作上带来许多问题。戏剧表演更多是在固定的空间和较短的时间内顺序展开的,戏剧表演时演员按照完整的故事体现人物的变化,具有完整性。而电影艺术的表现力是建立在镜头组接的基础上的,所以电影不受时空的制约,使得演员在表演上必须掌握总体感和分寸感,并且需要演员对剧作以及人物有深刻的体会,要对角色进行深入分析,才能把握好角色的整体感觉。我曾经参加过一些影视剧的拍摄实践,由此我体验到了镜头前表演的感觉。一开始,由于不适应,一直掌握不好镜头前的分寸感。随后,与导演交流之后,才在每场戏拍摄前,熟悉当场戏所要拍摄的内容,研究分镜头剧本,并调整好自己该有的人物状态,之后的拍摄才顺利地进行。

电影表演与戏剧表演外化程度上的差异

早起的电影确实存在这样的问题。但时代的发展、技术的革新,人们的审美要求的提高,电影发展到今天,已经走向成熟,并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性及自己的表演门类。我认为,电影表演与戏剧表演同属表演艺术,在创作原则、创作方法和表演方法上都存在许多共同的规律。如在观看毕业大戏《无名碑》中,扮演角色的“卡诺里”,在最后一幕中,为了配合暴雨将至的剧情,不得不在舞台上进行大范围纵向调度;而这一点曾出现了一些问题。大范围的调度在节奏的把握上是一个难点,其一,在语言上直接出现了影响,在向台后调度的过程中,因为和观众之间的距离加大,使得台词声音发生了变化,事后观众反应,对这几句重点台词都表示听得不太清楚。所以在之后的两场演出中演员注意加大了音量,以确保台词的完整性。其二,形体上出现“穿帮”;当时演员应该全身带伤的,为了抓紧节奏,快步进行调度,结果让人感觉一个瘸子怎么突然就好了,所以也是在后两场的演出中,只能放大自己的步幅和一瘸一拐的形体状态来弥补节奏的问题。

电影表演与戏剧表演对演员及其表演上的不同要求

艺术议论文例10

1、建议加大文化财政投入,提高市级财政收入中对于文化事业费的支出比重。通过立法保障文化投入增长,并在公共文化事业投入、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投入、重点文化事业投入方面进行定位、量化。

理由一:近几年来,上海在全国的文化地位和影响力有逐渐下降趋势,上海的文化财政投入不足是原因之一。2008年上海市级财政收入对于文化事业费的支出比重为0.52%,落后于浙江(0.86%)、北京(0.76%)、宁夏(0.72%)、海南(0.63%)、天津(0.61%)、山西(0.56%)、云南(0.54%)等省市,仅居全国第十位。

理由二:近年来上海财政收入逐年增长,文化投入比重徘徊不前,文化投入总体偏低,与上海城市地位、文化建设目标、市民文化需求不相适应。

理由三:上海文化事业费支出比重与教育、卫生、科技事业费支出的比重,有不小的差距。

2、建议强化文化政策扶持。随着上海文化建设力度不断加大,需要对上海原有的文化投入渠道和方式进行开拓,广泛吸引和利用民间资金和民间渠道支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一是对公共文化事业、文化遗产事业、重点文化事业等制定更为积极的人、财、物政策。二是制定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引导企业及其他社会力量赞助公益性文化事业。三是增加民间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投融资渠道,鼓励企业、社团等设立中小型文化基金。

建议二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优化城市文化战略布局

1、建议恢复延安中路儿童艺术剧场,并在此基础上筹建上海儿童艺术中心,为广大少年儿童提供接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熏陶和美育教育的综合场所。儿童艺术剧场于1958年在宋庆龄主席的倡导下建立,在城市改造过程中消失,至今尚未恢复。

2、建议将延安中路上海展览中心改建为上海艺术博物馆。

理由一:上海艺术展览场所的规模和设施,已明显落后于北京和江浙地区,如上海美术馆的面积仅为北京美术馆的三分之一、浙江省美术馆的五分之一。一些海内外大型展览因受场馆限制,不得不移往江浙两省,专家担心,长此以往,上海作为全国艺术展览中心的地位将不复存在。

理由二:上海的美术藏品极为丰富,由于缺少场所,难以得到充分的展示机会。

理由三:随着会议中心的位置逐渐移向浦东新区,上海展览中心的会议功能逐渐淡化。

理由四:由于中心的地理位置、空间、高度、采光等条件非常适合举办大型艺术展览,将其改建为一个集展示、交流、培训、收藏功能为一体的艺术博物馆,可填补上海缺乏固定、大型艺术展览场馆的空白。

3、建议将延安中路中路的“大世界”建设成为展示中华民族代表艺术门类、上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顾绣、农民画、评弹等)的场所。

4、建议充分利用现有剧场资源、合理建设中小型剧场,满足中档海内外演出团体的演出需要和中低收入阶层市民的文化欣赏需求;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剧种和院团指定、划拨专门的剧场,为其提供优惠使用政策或由剧团自主经营。

理由一:目前上海的大型高级剧院不少,主要接受世界一流艺术家、顶尖剧团来沪演出,而对大量中档艺术水准和中低档收费标准的剧团,则缺少足够的接纳空间。

理由二:十几年来,随着中心城区的改造建设,一批剧场被拆除,至今没有得到重建。

理由三:上海的一些剧种剧团(如京剧、昆剧、话剧、木偶戏、滑稽戏)拥有专门、固定、自主经营(或享受优惠政策)的演出场所,有利于降低成本、票价,培育文化市场,锻炼年轻人才等。而沪剧、越剧、淮剧等没有专门、固定的演出场所,场租成本不断提高,不但影响剧种剧团的经济效益,而且阻碍了对青年人才的培养,不利于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5、建议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和城市的成功经验,规定新建和改建的城建项目必须将总经费的1%作为公共艺术投入。该项法规的雏形出自德、意、法等国,美国费城于1955年正式出台,芝加哥也于1957年开始实施。据悉,我国深圳已借鉴和采用了这项法规。

建议三加大对文化产业尤其是创意产业的扶持和规范力度

1、建议对上海的文化产业进行鼓励、支持和监督、规范,打造一批自主、规范、竞争力强、具有示范效应的大型文化企业。在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计划和世博会举办的双重契机下,上海要在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文化发展氛围营造、文化金融贸易运作几个方面寻求突破,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并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

2、建议在赛车场、生态岛、迪斯尼乐园等的建设及配套产业中加强文化含量,将文化产业的规模和影响做大做强。在经济发展模式由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的过程中,上海必须坚持走以文化消费为导向的产业化道路,努力成为国际知名的文化娱乐休闲之都。

3、建议研究和开发针对文化产业、创意产业的金融投资产品,在创意产业领域尝试引入风险投资。目前上海的创意产业总值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6%,远远落后于世界发达城市。在未来五年内,创意产业将成为上海文化发展的突破口和新的增长点,需要大力扶持培养真正意义上的创意产业。

4、建议加强对作家艺术家工作室的扶持力度,鼓励艺术工作室的发展壮大。建议制定计划,在五年内推出“百人计划”或“”,成熟一个挂牌一个,并给予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这项工作可在市政府支持下,由文联具体负责实施。

建议四提升上海的文化原创力

1、建议继续保持和发扬组织文艺工作者下生活的优良传统,尤其是在抓重大选题、重大工程项目的文艺创作时,政府支持、帮助作家艺术家深入生活。目前上海文艺创作缺乏原创力的主要原因是,一些作家艺术家心态浮躁,难以潜心深入生活;一些作家艺术家虽有深入生活的愿望,但缺少平台和组织。

2、建议建立一套对重点扶持的文艺作品的客观、公开的价值评估和资助体系。目前上海对于文艺创作的投资,对已成型的创作项目关注较多,对需要从源头抓起的创作项目关注较少,重视不足。建议建立一套符合文艺创作规律的作品评估和资助体系,并以此为基础改善投入机制,对苗头性、创意性的创作进行先期投入。

3、建议每年制定打造精品力作的规划,对于重要创作题材加以关注和投入,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展开集团性运作。建议对上海本土题材进行梳理,集中精力抓好重大选题的创作。梳理对象包括上海开埠以来的历史、上海的革命历史、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变化发展的历史等,确定重大选题,整合力量创作,争取推出一批本土题材优秀原创作品。

4、建议加大对文艺创新平台的投入。如进一步增强“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中对于新人新作的扶持力度,鼓励原创作品大量涌现。

建议五加强对上海文艺评论事业的扶持力度

1、建议加强对上海文艺评论事业的扶持力度,对人才、队伍、作品、阵地等进行规划建设。长期以来,上海的文艺评论力量和影响力较为薄弱,主要表现为优秀评论人才少、优秀评论作品少、评论作品发表阵地少、文艺评论的社会地位下降等等。文艺评论能力的下降,是上海文艺创作水平下降的一个原因。

2、建议在各类文艺评奖过程中切实加强文艺评论的含量和作用。目前有些文艺评奖的含金量较低,与文艺评论的薄弱有一定的关系。广泛深入地开展文艺评论,能够提升评奖的权威性、提高评奖的公信力,使评奖真正起到促进创作的作用。如在初评和终评之间规定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用来开展专业评论和公共评论;在艺术实践奖项中设置评论奖,形成创作实践和评论相辅相成的格局。提高评奖、审核人员的素质和水平,以便准确而及时地发现优秀人才和作品。

3、建议巩固和加强文艺评论的发表平台。目前上海的部分主流媒体刊登文艺评论的版面少、周期短,对文艺作品往往以宣传代替评论,评论缺位现象较明显,媒体记者的专业能力需要得到加强。上海的专业评论媒体数量少、规模小、影响力弱,大多面临生存困难。建议主流媒体应以固定的版面和时间发表文艺评论作品;对媒体记者的文艺素养和专业能力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加强对专业文艺评论媒体的投入和支持;对于重点文艺创作应集中评论力量和资源,开展研讨争鸣,促进作品的提高和完善。

4、建议加强文艺评论队伍建设,通过支持民间社团来整合各方评论力量和各类资源,开展文艺评论,加强文艺实践者和文艺评论的联系,提升文艺评论的影响力。

建议六加强培养优秀文艺人才的力度

1、建议建立鼓励艺术院校毕业生事业发展的机制。目前,上海对文艺人才的资助政策较倾向于已成名的文艺家,对尚未成名的年轻艺术人才不够重视。一些高等艺术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困难,有的连基本生活都难保障,无法安心投入创作,造成教育资源浪费和人才流失。要在科学、客观、公正的评选机制的前提下,对确有艺术资质和发展潜力的年轻人才进行资培养。具体措施有包括给予一段时期的生活补助,仿效巴黎政府为指定青年艺术家提供一段时间的工作室使用权,仿效一些欧洲国家为外来艺术家提供短期经济生活保障、为本地的艺术创作项目服务等。

2、建议培养文化经营人才和文化经济市场,为本地和外来文艺人才提供自由、多样的就业发展机遇。

3、建议研究设立引进外地文艺人才的计划,引进全国各地具有潜质的中青年艺术人才。要吸引并留住外地文艺人才为上海所用,除解决他们的户籍和及时进行专业水平认定外,更要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展示平台和发展机遇。在这方面,上海演艺工作者联合会的功能和作用应得到进一步增强。

4、建议有计划地对已成名作家、艺术家进行培训,包括组织学习古今中外经典作品、文艺理论,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文化水平和理论素养,为他们成为文化艺术领军人物创造条件。

5、建议建立人文翻译的人才培养、培训机制,提高人文翻译水平,规范人文翻译行业,促进人文翻译的发展,推动中国与世界文化的交流,提升中华民族文化的影响力。

6、建议恢复“上海文学艺术奖”,为广大文艺工作者树立繁荣发展上海文艺事业的标杆,激励上海作家艺术家不断挑战自我,勇攀高峰。

理由:上海文学艺术奖创办于1988至1989年,原由上海市文联主办,1991年正式定名为“第一届上海市文学艺术奖”,是经上海市政府批准设立的上海文学艺术的最高荣誉。“上海文学艺术奖”于1993年、1995年分别举办了第二届、第三届,1998年、2002年断续举办了第四届、第五届。此后8年,“上海文学艺术奖”中止举办。作为一个拥有丰厚文化底蕴、大量杰出人才和优秀作品的城市,应定期对其中的大师级人才给予表彰,引导更多年轻文化人才为繁荣发展城市文化作出贡献。

建议七加强义务教育阶段的传统文化和美育教育

1、建议在义务教育阶段开展艺术普及课程,包括有计划地编写美育教材、培训美育师资力量,对美育教师进行上岗考核;在各类考试和竞赛中设立具体考察内容和评价体系,使义务教育向传统文化和美育倾斜。

理由:目前的上海艺术普及课程大多未被纳入正式教学和考核范畴,往往成为单纯的娱乐课程,师资力量水平较低,有误导少年儿童的现象。

2、建议加强专业文艺院团与义务教育系统的合作,通过调研,探索双方合作进行青少年美育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3、建议搭建公共文化信息平台,对美育教育项目进行公开招标,并对中标单位予以政策支持。

4、建议资助、维护少年儿童文学艺术类期刊。

5、建议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支持民间资本兴办社区少儿文化艺术教育事业。近几年来,上海新建了不少大型社区。与社区其他设施相比,少儿文化娱乐场所、课外美育教育的硬件与软件均十分匮乏。

建议八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和弘扬

1、建议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适当纳入中小学教育课程并加以考核,让少年儿童从小接触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爱好及保护传承意识。

2、建议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及项目实行公开招标,并给予中标单位以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在向学校学生和社区居民普及时进行管理和监督。

3、建议在“大世界”内筹办一个规模较大的上海戏曲曲艺博物馆或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使上海拥有一个展览演示、传播弘扬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性固定场所。

建议九充分满足市民文化娱乐需求,全面提升市民文化鉴赏水平

1、建议建立文化惠民活动的长效规划和运作机制,并切实加以落实。目前,上海的群众文化设施硬件以及市民的关注度与参与度逐渐提升,但群众文化的内容比较贫乏、空洞,软件与硬件设施难以匹配,缺乏合理布局和长效机制。

2、建议健全群众文化发展政策,鼓励和扶持民间基础创作队伍,并对其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人才和优秀作品给予重点培养。大力扶持“民办公助”的群众文化单位,定期组织展示评比活动,活跃社区群众文化,提高文艺普及水平。

3、建议建立将文艺软件资源与社区文化硬件资源相结合的运作模式,从政策上、资金上支持文联及各协会有计划地组织作家艺术家深入社区普及文艺知识。建议加强对群众文化场所建设的管理与监督,发挥文艺专家的作用,提高社区文化场所的专业性和实用性。

4、建议指定和资助一批文化福利项目,并向全体市民发放“文化福利券”,让市民自由选择政府推荐的文化娱乐内容。

5、建议提高文化艺术节庆的群众性与参与度。上海一些文化节庆活动的群众参与度不足,缺少具有民族风格和城市风貌、全民参与的大型文化节庆。建议通过对上海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与创意设计,将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上海国际旅游节等整合为一个普通民众都愿意参与、且都能够参与的,具有世界水平、中国特色、上海特点的大型文化节。

6、建议编写、出版多种适合农民工阅读的关于上海城市生活、城市文化信息的读本,免费发放或廉价出售,让农民工更快、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

7、建议利用市区的剩余、闲置文化资源,在城郊结合部开设规模较小、设施简单、价格低廉的“农家书屋”,为农民市民提供健康、优良的书籍和音像制品,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为他们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建议十重视发挥文联在上海文化建设中的优势与作用

1、建议在文联设立若干专项文化基金,同时引进资质评审、人才准入、项目评估等相关机制,利用文联作为人民团体的优势和专家资源,对公益文化项目、优秀艺术人才进行扶植和培育。

艺术议论文例11

1、设施园艺工程装备与技术,包括:设施结构优化与配套装备开发,温室覆盖材料(保温、耐寒)开发、温室节能新技术与新能源利用,多功能、小型化、实用型设施专用设备等;

2、设施园艺作物高效安全栽培技术,包括水肥高效利用、温光高效利用的株型调控技术等;

3、温室环境控制与数字化管理技术,设施作物与设施环境模拟模型;

4、非耕地日光温室建造技术、非耕地设施作物专用新品种及其安全、优质、高效产业化生产技术;

5、工厂化育苗技术与植物补光灯节能技术。

参加人员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设施园艺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园艺学会设施园艺分会理事、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专家以及论文代表和从事与设施园艺有关的科研、教学、生产、企业、管理、技术推广等有关人员。

有关事项

(一)会议时间与地点

1、会议时间:2014年7月(具体日期见第二轮通知)

2、会议地点:新疆乌鲁木齐市翼龙大酒店

(二)会议日程

第一天: 全天,参会代表报到。

第二天: 上午:大会开幕式及大会报告;

下午:论文(专题)报告及分组学术交流;

专业委员会换届会议。

第三天: 上午:论文(专题)报告及分组学术交流;

下午: 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考察。

第四天: 吐鲁番规模化育苗基地考察

(三)论文征集

本次会议将征集与设施园艺相关的创新性学术研究论文与专题综述,主要内容为我国设施农业温室工程及高效生产技术、工厂化育苗技术、设施环境工程调控等方面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和新产品。稿件经专家评审后,优秀论文将在《中国蔬菜》、《新疆农业科学》正刊刊发,其余合格论文将由《新疆农业科学》(增刊)刊发。来稿注意事项如下:

1、“专题综述”和“研究论文”撰写格式及注意事项参见《中国蔬菜》、《新疆农业科学》投稿指南的相关要求(附件1);

2、被《中国蔬菜》、《新疆农业科学》录用稿件按编辑部规定收取版面费;

3、欢迎各位专家、学者、管理者、生产者、研究生等踊跃投稿,稿件请2014年1月15日前以word版格式发送至会务组电子邮箱(不接受纸质版论文)。

(四)报名及参会方式

1、因7月份为新疆旅游旺季,为保证会议与住宿安排,请与会者于2014年 4月1日前将会议回执表(附件2)、会议交流材料以及准备在会议上进行推广的新技术、新产品等有关材料以传真或Email方式发至会务组。

2、会务费待定,住宿由会务组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3、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展示。会务组联系方式:

马彩雯(0991-4550053,15999101958,)

张彩虹(13565822531,)

于秀针(18935922981,)

传真:0991-450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