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园林专业职称论文

园林专业职称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1-03 00:10:33

园林专业职称论文

园林专业职称论文例1

关键词:风景园林; 景观规划学派; 研究; 分歧与问题; 发展前途

1、引 言

随着国外新学说和新观念的引入,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一些学者又开始对风景园林名称及内涵提出了不同的见解,认为风景园林的名称已经过时,应该用“景观规划”(又称为景观设计学、景观规划设计学或景观学等,主要是根据对英文Landscape Architecture 的理解翻译而来,缩写为LA)来取代。这种讨论本是学术争鸣的好事,它可以启发人们更好地认识“风景园林”在新形势下的发展方向,探索如何在继承中发展,在借鉴中创新的发展道路。令人遗憾的是,某些倡导以“景观规划”取代“风景园林”的学者,对于学术上的分歧没有坚持科学的精神,以讨论的方式来加以解决,而是通过媒体宣传、分解队伍、另立门派的形式来进行。这些做法在客观上已经超出了学术探讨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对风景园林的专业教育、职业定位和设计市场都造成了一定的冲击。这不仅无助于解决认识上和学术上的分歧,而且还有害于园林事业、学科(专业)和学术的健康发展。由此,我们有必要对景观学派的发展方向及做法做一些分析与思考。

2 、“风景园林”更名必要性之辨对于风景园林与景观规划的名称与内涵之争由来已久

“风景园林”是目前中国园林界(包括学术界主流和政府管理机构)及社会普遍接受的一门学科(专业)和一种职业的称谓。其原因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也有社会约定俗成的共识。为与国际同行进行对等交流,其英文名称采用“Landscape Architecture”也无可厚非。因为就风景园林的学科性质、社会功能和职业活动来说,均与LA是极其相近或相似的。之所以不说其是相同的,是因为二者之间在客观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和差距。这里的差异主要是指存在于社会文化方面的,差距则是指在发展阶段方面的。而正是在如何认识和对待这种差异和差距的问题上引发了这场新的争论,当然其中也包括对LA的理解与翻译。以一些学者为代表的景观学派(即认为自己是真正LA的代表,和那些支持和赞赏这些主张的学者)通过利用媒体、出版物和学术会议等形式,宣传自己的主张,且已初步在社会上和风景园林设计市场上形成了一股势力,大有与传统、与风景园林相脱离之势,此种现象令人忧虑。

园林专业职称论文例2

园林是一门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艺术和科学,是社会、自然环境和人文艺术的结合体。主要涉及园林的规划、设计和工程施工管理等几个方面。是建筑学、城市规划、树木学、花卉学、植物生理学、生态学、测量学、工程学和美学等多方面的综合体系。园林专业课程以园林规划设计为中心,综合确定、安排园林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主要内容、基础设施、空间综合布局、建设分期和投资估算的活动[1]。园林规划设计包括风景名胜区规划与设计、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设计和公园规划设计等。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则是园林规划设计的成果体现,通过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施工材料与施工艺术将图纸上的内容付诸与实践。目前,各大院校开设的园林专业都把园林规划设计和施工技术作为教学中的重点。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和生态城市建设的需要,园林专业的发展和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这就对高校的园林学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突出体现在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改革等方面。

一.园林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园林专业课程培养需要从具象的感知到抽象的思维再到具象的实施。查看很多设置有园林专业的高校,他们的专业培养目标大多为:具备园林规划设计、城市规划与设计、风景名胜区和各类城市绿地的规划设计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城市建设、园林等管理部门或企事业单位从事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从培养目标上看,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施工和管理是培养学生的主要目标,培养的人才主要是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应用性人才,这也是学校在制定该专业培养目标时,为学生制定的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2]。

二.目前园林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

培养模式是在培养目标的指导下,以相对应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3]。因此大部分设置园林专业的高校,主干课程为园林制图、园林艺术、园林建筑、园林规划设计、园林植物配置、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园林工程等。当前,以空间规划设计作为主导是国际上园林盛行的教学方式,而我国大部分开设园林专业的院校也都以园林规划设计为主,而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园林工程概预算等也被列入主干课程,这些专业的主干课程都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模式大都是为理论加实践,有的课程例如园林制图、园林规划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等都是以实践为主。

三.园林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

在现在的大学教育中,学生的培养目标大都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师是教育中的首要角色,教师的类型及教育方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就业方向。目前,园林专业的毕业生毕业时大致有三种途径,一种是考取研究生,继续深造,一种是考取公务员、事业单位,而绝大多数都进入企业,这些企业里面包括规划设计公司、房地产公司、园林工程公司和工程咨询公司等。从目前职业收入状况来看,从事规划设计、工程施工、工程咨询(工程预算)等行业收入水平最高,甚至有些毕业生考上公务员之后又辞职从事本专业工作。由于就业状况良好,近些年来园林专业招生生源充足甚至竞争非常激烈,在社会上取得了良好的信誉和美誉,园林景观专业已变成设置该专业的高校的热门专业。

虽然园林专业现在招生和就业状况良好,但是也应该看到,很多毕业生刚开始就业时的困难和艰辛。目前查看各大网站的招聘情况,无论是景观设计师还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人员,大都要求三年以上工作经验。这对于应届毕业生来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是对于园林景观相关公司而言,则是保护企业的一种方式。因为作为招聘企业来说,他们深知刚毕业的大学生基本上用不上,无论是CAD、Photoshop亦或是3DMax、Sketchup等作图软件基本上没有一样精通,把他们招聘进公司,公司做了大学老师们应该做的事,教他们把这些常用的软件从会用到熟练。而这个专业跳槽的频率也很高,他们一旦学成,就会跳槽到待遇等各方面更优厚的单位去了。真正一毕业就能派上用场的学生很少,要么是在校期间自学的结果要么是花钱上培训班接受了外界的专业培训。所以很多园林专业的毕业生都感慨,上大学所学的知识能很快变成生产力的很少。

四.双师型教师在园林专业教学中的必要性

目前,高校引进人才一般都是博士,园林专业也不能例外。进入高校的园林专业老师大都是从本科读到博士,研究生阶段都以科学研究为主,虽也能接触一些横向课题,但大都以规划设计类为主,很少能参与工程施工与管理等具体的事项,由高校毕业之后再进高校,进而由学生身份转变成教师身份。这种培养模式在传统研究性学科非常适宜,但是在园林专业这样一个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就显得有些被动和不合时宜。很多园林专业的老师,上课多以讲授理论教学为主,当涉及到实践部分的时候,仅仅照本宣科,因为很多实践知识他们也没有经历过。这样不仅耽误了学生,更是对学校教育的一种不负责任的结果。亦或是一些操作性很强的课程,老师上课仅讲授基本命令的操作,而能把几门专业课程综合起来,在风景园林美学、设计指导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综合性的园林景观设计设计平面图、效果图、施工图等的操作几乎没有。情况更糟糕的是,十年前上课的内容,到现在还在用,基本上没有更新,这无论是对学校的长远教育还是学生的长远发展,都是不利的。

学生就业是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要能使毕业生良好就业,就应该在师资结构方面进行适当调整[4]。“双师型”教师是对职业院校教师提出的一种专业发展要求,以能力和技能为职业教育理念,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辅相成[5]。师资队伍建设是高等院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专业教育中,师资配备是关键因素。“双师型”教师要求教师既要很强的理论基础,更要有过硬的实践经验,教师可以参加两个职称系列的评审,即高等学校教师系列和其所学专业对应的专业职称。园林专业的教师除了可以评讲师、副教授和教授,也可以参加工程技术系列职称的评审,即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和教授级工程师。园林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从现场调查、设计构思到最后的建设施工每一个过程都需要积累丰富的经验。所以笔者认为,高等院校(不仅仅是职业院校)设置园林专业的老师也都应该是“双师型”的,对教师有一个基本要求之后,才能鼓励更多的老师去参加工程系列的评审。目前园林专业的教师大都只参加教师系列评审,而很少有老师去参加工程系列的评审,因为工程系列的评审尤其是高级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的评审非常难,除了有发表的文章之外,更需要实践项目的支撑。目前,由于高校园林专业的部分老师参加了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工作,所以园林规划设计的相关课程可以在课堂上结合所参与的实际案列来讲授,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学生,会让学生更加投入和生动的学习,但是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园林工程概预算等这些与施工工地实践经验紧密相关的课程就很少有老师能够拿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讲授,学生上课也仅仅停留在理论阶段,跟时间脱节,学习效果也不佳。

五.园林专业“双师型”教师解决途径

目前,在我国还没有专门的针对风景园林专业的职业注册制度,而美国有47个州都实行了风景园林设计师考试注册制度,相关人员只有通过了由美国风景园林设计师注册管理委员会举行的注册考试才能执业[6]。所以要想推行“双师型”的园林专业教师,首先应在在职业制度上完善。其次就是要求园林专业老师有条件的都实行“双证”上岗,既要有教师系列支撑,更要求工程系列支撑。同时针对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要是企业里面进行专业的实践、挂职锻炼和现场考察,要多渠道的从社会上聘请园林专业技术人员、工程师进行兼职任教,充实“双师型”教师队伍,优化教师结构,使园林专业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更加完善,推进制度创新。

参考文献

[1]宋建军.邓健剑.甘德欣.园林学科研究方向及人才培养工作调适――基于园林升格为一级学科后的思考[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

[2]刘滨谊.园林学科发展坐标系初探[J].中国园林.2011.06.

[3]林广思.关于规划设计主导的园林教学评述[J].中国园林,2009.11.59~62.

[4]郑秀英.周志刚.“双师型”教师:职教教师专业化的发展目标[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7.

[5]张宝强.高校职业发展教育课程“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探析[J].继续教育研.2010.10.

园林专业职称论文例3

Abstract:The arguments and debates about the denomination and context of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have lasted a long time. Some ideas, which used a sect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to replace the main stream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or led this sect to independency, have impacted the development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have caused confusion.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analyze and consider the developing direction of this sect. In this paper the phenomenon is analyzed through the following aspects, whether it is necessary to renew the name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how to treat the status and role of “landscape architect” and how to promote professional education programs for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n China. Based on these analyses, it is proposed to maintain and innovate greatly the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with unique features, and to make Chinese distinguished contributions to the world in this field.

1、引 言

随着国外新学说和新观念的引入,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一些学者又开始对风景园林名称及内涵提出了不同的见解,认为风景园林的名称已经过时,应该用“景观规划”(又称为景观设计学、景观规划设计学或景观学等,主要是根据对英文Landscape Architecture 的理解翻译而来,缩写为LA)来取代。这种讨论本是学术争鸣的好事,它可以启发人们更好地认识“风景园林”在新形势下的发展方向,探索如何在继承中发展,在借鉴中创新的发展道路。令人遗憾的是,某些倡导以“景观规划”取代“风景园林”的学者,对于学术上的分歧没有坚持科学的精神,以讨论的方式来加以解决,而是通过媒体宣传、分解队伍、另立门派的形式来进行。这些做法在客观上已经超出了学术探讨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对风景园林的专业教育、职业定位和设计市场都造成了一定的冲击。这不仅无助于解决认识上和学术上的分歧,而且还有害于园林事业、学科(专业)和学术的健康发展。由此,我们有必要对景观学派的发展方向及做法做一些分析与思考。

2 、“风景园林”更名必要性之辨对于风景园林与景观规划的名称与内涵之争由来已久

“风景园林”是目前中国园林界(包括学术界主流和政府管理机构)及社会普遍接受的一门学科(专业)和一种职业的称谓。其原因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也有社会约定俗成的共识。为与国际同行进行对等交流,其英文名称采用“Landscape Architecture”也无可厚非。因为就风景园林的学科性质、社会功能和职业活动来说,均与LA是极其相近或相似的。之所以不说其是相同的,是因为二者之间在客观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和差距。这里的差异主要是指存在于社会文化方面的,差距则是指在发展阶段方面的。而正是在如何认识和对待这种差异和差距的问题上引发了这场新的争论,当然其中也包括对LA的理解与翻译。以一些学者为代表的景观学派(即认为自己是真正LA的代表,和那些支持和赞赏这些主张的学者)通过利用媒体、出版物和学术会议等形式,宣传自己的主张,且已初步在社会上和风景园林设计市场上形成了一股势力,大有与传统、与风景园林相脱离之势,此种现象令人忧虑。

2.1 “风景园林”与“景观规划”的概念比较风景园林与景观规划究竟存在着多大本质上的区别呢?我们不妨对二者进行一下比较。对关于风景园林的解释,这里引用《中国大百科全书》的有关论述:“园林学(即风景园林——笔者注)是研究如何运用自然因素(特别是生态因素)、社会因素来创建优美的、生态平衡的人类生活境域的学科。[1]”它的“研究范围是随着社会生活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扩大的,目前包括传统园林学、城市绿化和大地景物规划3个层次。传统园林学主要包括园林历史、园林艺术、园林植物、园林工程、园林建筑等分支学科。园林设计是根据园林的功能要求、景观要求和经济条件运用上述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来创造各种园林的艺术形象。城市绿化学科是研究绿化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确定城市绿地定额指标,规划设计城市园林系统,其中包括公园、街道绿化等。大地景物规划是发展中的课题,其任务是把大地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当作资源来看待,从生态、社会经济价值和审美价值3个方面来进行评价,在开发时最大限度地保存自然景观、最合理地使用土地。规划的步骤包括自然和景观资源的调查、分析、评价;保护或开发原则、政策的制订;规划方案的编制等。大地景物的单体规划内容有风景名胜区规划、国家公园的规划、休养胜地的规划、自然保护区游览部分的规划等。这些工作中也要应用传统园林学的基础知识。[1]”该辞条是20世纪80年代由已故中国现代园林学的奠基者之一——汪菊渊先生主持撰写的,之所以强调时间是为了说明当时风景园林学界的有识之士就已经对传统风景园林有了新的认识。

关于景观规划的解释,我们先看一下国内学者中有代表性的论述:“景观设计学(即景观规划——笔者注)是一门关于如何安排土地及土地上的物体和空间以为人创造安全、高效、健康和舒适的环境的科学和艺术。根据解决问题的性质、内容和尺度的不同,景观设计学包含两个专业方向,即:景观规划(Landscape Planning)和景观设计(Landscape Design),前者是指在较大尺度范围内,基于对自然和人文过程的认识,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具体地说是指为某些使用目的安排最合适的地方和在特定地方安排最恰当的土地利用,而对这个特定地方的设计就是景观设计。[2]”它的“主要专业方向包括:国土与区域规划;新城镇与社区规划设计;空间规划与城市设计;城市与区域生态基础设施规划设计;校园与科技园区规划设计;综合地产开发规划设计;风景与遗产地规划设计;户外游憩地规划设计;景观建筑设计;景观与城市管理。[3]”它的解释主要是参考了美国风景园林师协会(ASLA,成立于1899年)的有关资料①。我们再看一下欧洲风景园林院校理事会(ECLAS)的解释:“风景园林既是一种社会职业活动,又是一门学科专业,它包括在城市与乡村、地方与地区范围内从事的景观规划、管理和设计活动。它所关注的是基于当代及后代福祉的景观及相关价值的保护与提升。”它所“关注的领域包括从国家公园到户外空间的具体设计;它关注具有历史意义的公园与花园的研究、保护和重建工作;它参与城市开放空间与废弃土地恢复的管理工作;它通过利用从生态学、环境心理学的技术手段到大地艺术的方法来创造新的空间;它致力于景观资源的评价和环境影响研究的前期准备;它参与居住区环境的设计和新建基础设施项目对环境影响的改善。②”

园林专业职称论文例4

二、基本条件

1、助理工程师(初级职称):大学本科毕业后从事本工作满半年以上;大学专科毕业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一年以上;中专、高中、初中毕业后担任员级职务三年以上。

2、工程师(中级职称):大学本科毕业后,担任助理级职务满三年以上;专科毕业后,担任助理级职务满四年以上;中专、高中毕业后担任助理级职务满五年上。

3、高级工程师(高级职称):大学本科毕业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10年以上,取得中级职务任职资格,并从事中级职务工作5年以上;参加工作后取得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大学本科学历,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10年以上,取得中级职务任职资格5年以上。

三、材料要求

为了保证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凡涉及申报对象的学历、专业年限、考试成绩、任职年限及本人的工作能力和主要业绩、奖惩情况,须由申报单位核实后,按规定的要求提交以下主要材料:

1、《专业技术职务评审表》(中、初级一式二份)、附件表(一式一份);

2、上一年度的《专业技术人员考核登记表》;

3、专业论文和业务工作总结;

4、其它能反映本人工作能力和重要业绩的相关材料;

5、《专业技术人员水平能力测试合格证》;

6、一寸免冠彩照5张、身份证复印件2份、最高学历证书复印件2份。

园林专业职称论文例5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高职高专院校应认真落实教育部教高[2006]16号等文件精神,深化课程建设内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建立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工学结合教学活动必须与职业技能活动相吻合,必须营造职业生态环境,因此,根据职业技能活动和职业生态环境的径向过程进行课程体系设置,就成为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成败的关键。先就将园林技术专业

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的课程体系的架构分析如下:

一、明确培养目标

明确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是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的行动指南。通过市场调查及讨论,我们认为园林技术专业应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具有综合职业能力, 有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园林生产管理第一线的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园林规划设计和施工等高技能应用性专门人才。

二、职业岗位工作调研

社会需要是高职教育的立足之基。通过调查问卷和网络调研,我们罗列了一些园林技术专业具体的职业岗位,分别是:设计员(其中包括方案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技术员、资料员、预算员、绿化工、办公室文员。通过调研我们将目前社会对以上职业岗位的要求归纳如下:

设计员:能够独立完成单项景观工程设计,熟练掌握CAD、Photoshop、3D等各类设计应用软件;具有良好的团队意识和独立工作能力,吃苦耐劳。

方案设计师:进行方案设计;用ps表现方案

施工图设计:熟悉硬质材料及常用做法,懂结构;熟练CAD软件,懂种植设计,能吃苦耐劳。

技术员:熟悉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程序,具有现场组织管理能力;能够熟练操作CAD及日常办公软件。

资料员:熟悉建设工程资料报送程序、熟练掌握办公软件的使用、招投标流程,具有识图能力,熟练使用WORD EXCEL等办公软;有良好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善于与人沟通、协调与合作,有资料员证优先。

预算员:掌握广联达软件及招投标流程。具有识图能力,熟练使用WORD EXCEL等办公软,有造价员证者优先

绿化工:懂得本地各种花草树木的养植及生长特性。

办公室文员:熟练掌握CAD、Photoshop等绘图以及各类办公软件,并了解招投标流程以及资料管理工作,具备吃苦耐劳和团队精神。

这些基本的岗位包含很多工作任务,例如:熟练掌握CAD、Photoshop、3Dmax等绘图以及各类办公软件,具有识图能力、掌握招投标过程、熟悉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程序,具有较强的现场组织管理能力、熟悉建设工程资料报送程序、有良好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收集、分析市场信息、采购、善于与人沟通、协调与合作,具备吃苦耐劳和团队精神。

三、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每个岗位在工作过程中都有较多的工作任务.显得杂乱无章,并且部分工作任务即使不通过学习,也可通过经验或其他方式完成,所以不能将上述工作任务全部放在工学结合课程中,应加以归类和综合。在提炼典型工作任务之前首先应调研和分析职业工作逻辑,即企业的一个生产任务是按照什么样的规律分配给不同的从业人员,进而成为这些人员的工作任务的,简言之,也就是要调研和分析工作任务的分解路径。园林技术专业通过调研和分析得出:一个园林公司首先会通过招投标获取工程,然后进行硬质景观施工、软质景观施工、竣工验收、资料归档。其职业工作逻辑是:按照一个园林工程项目的工作过程分派工作。

典型工作任务就是描述一项完整的工作行动,完整的作业过程,所期望的结果是特定的,这个结果反映了任务的本质意义。通过讨论,我们认为典型工作任务有:园林树木栽培与养护、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概预算、园林工程、园林施工管理、园林工程监理。

四、课程科目的确定

典型工作任务构成了职业教育的一个个学习领域课程,但典型工作任务并不能直接与学习领域课程划等号,只能说是形成了学习领域课程的雏形。如何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成学习任务,这是学习领域课程开发的一个重要内容。由于学习情境并不与实际工作情境完全一致,工作中的一项任务往往要运用多方面的知识,在学习中不可能在同一时间段传授多方面知识。

综上所述,在进行学习领域的课程开发中是以典型工作任务为核心,构建专业核心课程,针对典型工作任务的一些基本要求,设置若干专业基础课。通过讨论,我们将以下课程确定为核心课程,分别是:园林树木栽培与养护、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预决算、园林工程、园林施工管理、园林工程监理。结合核心课程,我们经过讨论确定的专业基础课如下:园林树木、园林花卉、园林工程制图、测量技术、美术基础。考虑学生将来职业迁移与职业成长,结合市场的调研,我们讨论还决定开设三门专业拓展课程,分别是:园林电脑制图、草坪建植与养护、插花艺术。通过讨论我们建议将专业核心课程安排在第3-5学期;专业基础课安排在第1-3学期,专业拓展课程安排在第2-4学期;第6学期学生将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对于专业以外的公共基础课程,可以将原有课程体系中的课程进行精简,具体怎么精简本文暂且不做讨论,

五、小结

本文从“工学结合”的角度,以园林技术专业岗位需求为导向,确定了园林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探讨了园林技术专业“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的课程体系的构建。由于时间仓促,本文没有列出详细的课程开设时间和具体学时,具体的学时安排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为咸阳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科研基金项目,项目名称为《高职园林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开发研究》,项目编号:2011KYB07。

[参考文献]

[1]李高锋.高职园林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构想及课程设置[J].中国林业教育,2007(1).

[2]张玉昆.对高职教育课程体系设置的思考[J].高等职业教育,2010(6).

园林专业职称论文例6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9-0175-02

实训教学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和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高职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实训基地是实训教学过程实施的实践训练场所,是高等职业教育对学生实施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的必备条件,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特色、提高质量的基础性建设[1]。

“工作过程导向”这一概念源于德国职业教育,近年来越来越受到我国教育界的重视。工作过程导向的实训基地建设旨在实现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融合,在专门构建的实训基地中进行职业从业资格的传授,以使学生有能力从容应对那些对职业、生计以及对社会有意义的行动领域[2]。

一、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基本功能

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实施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场所,一个完善的实训基地应具有专业的实践教学功能、产学研训相结合的功能、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功能、对外服务功能、“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培训功能等[3]。

1.专业实践教学功能。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应用型高级人才,实践教学是极其重要的教学环节,能使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就接触本行业的新技术、新技能。实训基地应能根据教学大纲和专业课程设置,提供专业课的基本技能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

2.产学研训相结合的功能。科研工作是高职院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提升办学品位、树立学校良好形象和增强学校办学实力不可缺少的因素,也是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实训基地的建设应当体现科研功能,应能为教师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为产、学、研的结合提供良好的基地。

3.职业资格技能培训与鉴定功能。国家劳动部门现在正在逐步要求各个工种职业岗位实行持职业资格证上岗,因此,培养学生的职业资格技能也是高职院校办学的基本出发点之一。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应具备职业资格技能实训的能力,并努力取得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对外技术服务功能。通过对外技术服务,高职院校可以提升自身在社会上的声誉和地位,并给学校争取到额外的办学资金。通过对外技术服务,能够促进高职院校教师专业的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通过对外技术服务,学校与企业的联系也会更加紧密。通过社会对人才要求的信息反馈,学校根据这些信息调整教学,使职业技术教育改革能更及时、更准确地反映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5.“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培训功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突出特色就是使其培养的学生掌握最新的实用技术和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要培养这样的学生就必须有更高水平的教师。为此,教师应首先在实训基地不断地进行自我培训,实现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职业岗位群与专业核心能力

1.职业岗位群与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2.职业能力与实训条件分析。

三、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校内实训建设

目前,重庆能源职业学院正在进行专业教学改革和学院校园建设工作,这些工作的开展为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学生提供了巨大的、现实的实训舞台,是不可多得的专业改革与建设机遇。结合我院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已有的实训条件,构建“立体、多元、开放”的实践实训教学模式,以园林工程建设、园林绿地养护为平台,将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与“园林工程建设、园林绿地养护”紧密结合,走“园林实训校园化”之路成为园林实训教学的指导思想。现将实训基地的分区设计汇报如下。

1.园林花卉苗木栽培实训区。具体功能是:提供园林植物基础、园林树木学、花卉学、植物栽培养护等课程的校内实训基地,提供园林植物苗木、花卉生产、经营管理等的实训场所,并要求每年能生产、出售一定数量的苗木。通过在此区的实训,使学生系统掌握园林苗木生产、温室花卉生产、苗圃经营管理的基本环节和技术措施,掌握花卉栽培用具、机械、灌溉设备的使用,施肥的方式方法等操作技能。同时,该实训区也为学院产、学、研的结合提供场地,为绿化工、花卉工等职业资格技能培训与鉴定提供场地。

2.园林植物种植设计区。具体功能是:提供园林规划设计、园林植物造景等课程的校内实训基地。本区以散点的形式分布全园,在园中布置各种园林植物造景式样和垂直绿化景观、屋顶花园、雨水花园等景观设计,通过在此区的实训,使学生掌握园林植物种植、大树移栽的基本原则,掌握园林植物造景设计、垂直绿化和屋顶花园设计、雨水花园设计和水生植物造景等基本技能。为学生提供最新的植物造景技术,为科研提供场地,为对外技术服务提供设计展示区。

3.盆景区。其功能是:提供园林植物应用技术等课程的校内实训基地,提供盆景制作、欣赏场所。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盆景制作原理,盆景制作、养护管理,盆景的陈设与欣赏等基本知识和技能,并能制作出一定数量的盆景出售,该区是产、学、研相结合的实训区,也可为盆景工职业资格技能培训与鉴定提供场地。

4.园林工程实训区。具体功能是:提供园林建筑材料与构造、园林工程技术、园林建筑设计等课程的校内实训基地。提供园林工程的实训场所。在本区中布置园林小品、园林假山、园林喷泉、园林单体建筑和园路铺装,并留出较大的空间,提供材料由学生设计、制作、布置园林小品、假山、喷泉、单体建筑和铺装园路。通过在此区的实训,使学生从这些工程入手,掌握园林工程造景技艺和工程设施、施工等知识,培养学生的设计素质和丰富的空间想象能力。

校内园林实训基地的建设不仅可以美化校园环境,更为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园林景观设计专业等相关专业的专业课程提供了课程实训基地,为产、学、研结合的办学理念提供了实施场所,为园林绿化工、花卉工、盆景工等职业资格技能培训与鉴定提供了实施场地,也为对外技术服务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训场地,同时也增强了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和相关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一项一举多得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方法。

参考文献:

[1]曾令奇.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功能原则和途径建设理论探讨[J].职教论坛,2005,(18).

园林专业职称论文例7

Lift senior high and vocational schools park profession technical ability development usefulness new investigate

Ma-lin

【Abstract】Medium the job park's profession face development opportunity, for lifting senior high and vocational schools park profession the usefulness of the technical ability teaching, should explicit profession technical ability development target, exaltation teacher of profession technical ability level, reform teaching method, strengthen fulfillment teaching, then can exaltation student of profession technical ability level, thus strengthen park profession graduate student of employment competition ability.

【Key words】Exaltation;Park profession;Technical ability development;Usefulness

南宁打造绿城品牌,广西免除中职学校涉农专业学费,为我校园林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而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具备的专业技能水平是否达到社会的需要则决定了园林专业发展的后劲,为适应 21 世纪园林绿化事业发展的需求,提高中职园林专业技能教学的有效性,贯彻素质教育、能力教育和终身教育思想,本文就提高了中职园林专业学生专业技能水平从几个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

1.确定培养目标

1.1培养目标的确定

就业是职业教育的最大目标,由于中专层次学生文化基础较差,很多学生都只想学专业知识以便就业,因此我们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合理调整专业结构,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着重于操作型、实践性教学,根据市场需求来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将学生培养成具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专门人才。

1.2专业技能的分解

在总的专业培养目标指导下,将园林专业按照养护管理员、插花员及设计施工员等专门化方向,明确就业岗位及应取得的技能证书,将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分解到各专业课程去实施①②。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2.1提高学历职称水平。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应具备“双高”,即高学历、高职称,因而要鼓励年青教师参加提高学历学习,同时通过努力提高职称水平,使专业教师的构成呈金字塔形③,即高、中、低职称的教师数形成金字塔形的结构。

2.2提高专业教师的技能水平。要培养出具有较高技能的中职园林专业的毕业生,首先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达到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水平的目的:

2.2.1学习进修。每年选送专业教师参加部级、自治区级等各级各类专业培训,以各种形式进行教师继续教育,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如校内外的听课、集体备课、说课及现场教学赛课、课题研究、走出去考察、请进来交流等,促进教师间和教师及社会间的交流,使专业教师的业务水平得以快速提高。

2.2.2到企业锻炼。学校应要求专业教师每年利用课余时间到相关园林企业参加实践锻炼和调研,甚至鼓励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到企业兼职或经营学校的相关产业,通过产学研的结合,提高教师的实践经验和业务水平,及时了解园林行业先进技术和先进理念,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教师的教学才能贴近社会生产实际,才能教给学生最实用的生产技术。

2.2.3获取职业技能证书。职业技能证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的技术水平,学校应鼓励专业教师以行业技能证书的要求作为技术标准,努力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而且任课老师要达到技师以上等级,使全体专业教师均成为“双师型”的教师。

3.进行教学改革

3.1改革教学方法

通过转变观念,加大力度把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思想转变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采用情境式教学、案例式教学、任务教学法、模块化教学等灵活的教学方式方法,将讲课、讨论、实习、技能训练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园林专业特点和职业特点,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和动手操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2改革教学手段。

以投影、录像、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手段来改进现有的教学手段,开发多媒体教学课件并推广应用,通过应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和手段,到仿真性很强的实训、实习基地开展教学活动等形式,增加教学信息量,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学习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的目的。

3.3改革评价方式。

3.3.1校内评价体系。对技能型人才学生的评价方式,应改书面考试为书面考试和实际技能操作考核相结合。要根据岗位和岗位群的知识结构和技能需求,制定考核内容、具体要求、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建立技能考核指标体系,并分解到各专业教学课程中。同时,每年均定时举办专业技能大比武,如插花比赛、水培植物比赛、园林设计比赛等,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扎实的基本功。

3.3.2校外评价体系。除了校内评价体系外,在考核中引入社会评价体系,如要求学生在毕业时必须通过插花员和花卉园艺师中级考试,取得1-2种专业工种中级技能等级证书等,实行“双证或三证”毕业制度。

4.加强实习实训教学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色,而加强实践教学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提高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根本保证。园林中专教学实习可分为三个部分:一是课程实习,该阶段主要在一、二年级学习期间在校内完成,要求掌握园林各专业学科的基础知识。二是知识融合实习,该阶段在第一、二学年学习期间在校内完成,把园林各专业科目内容的知识进行融合。第三阶段是顶岗(毕业)实习,该阶段主要是第三学年学生到各个企事业,把园林各方面知识技能通过融合达到较高的标准。具体操作如下:

4.1课程实习的完成

课程实习主要体现在各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各科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实习、实训,对于一些实践性强的课程,如艺术插花、花卉栽培、园林测量、盆景制作、草坪种植、植物保护、园林设计等,课程实习的时候可以让学生组成“工作小组”来完成模拟项目,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一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共同完成一个项目。这样的训练可以促进学生间的团结协作,从而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并能让学生在协作中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4.2知识融合实习的完成

除了课程内的实习实训外,还要有将各门专业知识和技能融合在一起的实习,我们也叫做见习,分为校内见习和校外见习。

4.2.1校内见习

校内见习在校内实训基地完成,学校要建立起具有真实或仿真职业环境的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园林实训基地包括观赏植物露地栽培区、塑料大棚温室、盆景区等。在这里学生可以完成从认识园林植物、播种、移植上盆、养护管理、摆设观赏等一系列实践过程的操作。可以将学生分为见习小组, 贯彻产教结合的原则,在管理上实行企业化模式运作,实行组长负责制;在技术上按产业化、标准化要求操作,使学生将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教育指导学生掌握与本专业要求相适应的知识技能与操作的方式方法,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

4.2.2校外见习

为了使学生能在真正的工作岗位上得到实际锻炼和培养,在第二学年里,让学生到企业进行为期二到四周的校外教学见习活动,使学生更进一步地了解社会,加深对自己所选职业与行业的了解,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明确在现实岗位中需要应用到哪些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促使学生回校后会更加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不断完善自我,加强吃苦耐劳精神的磨练,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从而可以缩短学生将来顶岗实习或走向工作岗位时出现从学生到社会人转换时的心理适应期,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走向工作岗位,减少学生顶岗时的离岗现象,进而提高实习质量,尽早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4.3顶岗(毕业)实习的完成

顶岗(毕业)实习是检验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开阔眼界、整理知识框架、查缺补漏的时期,也是学生联系工作单位的关键时期③。通过第三学年的顶岗(毕业)实习,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职业独立性和创新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适应力,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同时也让企业对学生进行选才,从而提高中职毕业生的就业成功率。

5.结语

新时期园林行业的发展为学校园林专业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如何通过对学科的建设、教学的改革,提高园林专业技能教学效果,使园林专业成为一个具有较高技能水平的专业师资队伍、毕业生具有较强专业技能的、受社会广泛欢迎的人才,已成为中职学校的一个研究问题。

参考文献:

园林专业职称论文例8

南宁打造绿城品牌,广西免除中职学校涉农专业学费,为我校园林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而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具备的专业技能水平是否达到社会的需要则决定了园林专业发展的后劲,为适应 21 世纪园林绿化事业发展的需求,提高中职园林专业技能教学的有效性,贯彻素质教育、能力教育和终身教育思想,本文就提高了中职园林专业学生专业技能水平从几个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

1.确定培养目标

1.1培养目标的确定

就业是职业教育的最大目标,由于中专层次学生文化基础较差,很多学生都只想学专业知识以便就业,因此我们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合理调整专业结构,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着重于操作型、实践性教学,根据市场需求来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将学生培养成具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专门人才。

1.2专业技能的分解

在总的专业培养目标指导下,将园林专业按照养护管理员、插花员及设计施工员等专门化方向,明确就业岗位及应取得的技能证书,将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分解到各专业课程去实施①②。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2.1提高学历职称水平。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应具备“双高”,即高学历、高职称,因而要鼓励年青教师参加提高学历学习,同时通过努力提高职称水平,使专业教师的构成呈金字塔形③,即高、中、低职称的教师数形成金字塔形的结构。

2.2提高专业教师的技能水平。要培养出具有较高技能的中职园林专业的毕业生,首先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达到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水平的目的:

2.2.1学习进修。每年选送专业教师参加部级、自治区级等各级各类专业培训,以各种形式进行教师继续教育,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如校内外的听课、集体备课、说课及现场教学赛课、课题研究、走出去考察、请进来交流等,促进教师间和教师及社会间的交流,使专业教师的业务水平得以快速提高。

2.2.2到企业锻炼。学校应要求专业教师每年利用课余时间到相关园林企业参加实践锻炼和调研,甚至鼓励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到企业兼职或经营学校的相关产业,通过产学研的结合,提高教师的实践经验和业务水平,及时了解园林行业先进技术和先进理念,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教师的教学才能贴近社会生产实际,才能教给学生最实用的生产技术。

2.2.3获取职业技能证书。职业技能证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的技术水平,学校应鼓励专业教师以行业技能证书的要求作为技术标准,努力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而且任课老师要达到技师以上等级,使全体专业教师均成为“双师型”的教师。

3.进行教学改革

3.1改革教学方法

通过转变观念,加大力度把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思想转变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采用情境式教学、案例式教学、任务教学法、模块化教学等灵活的教学方式方法,将讲课、讨论、实习、技能训练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园林专业特点和职业特点,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和动手操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2改革教学手段。

以投影、录像、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手段来改进现有的教学手段,开发多媒体教学课件并推广应用,通过应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和手段,到仿真性很强的实训、实习基地开展教学活动等形式,增加教学信息量,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学习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的目的。

3.3改革评价方式。

3.3.1校内评价体系。对技能型人才学生的评价方式,应改书面考试为书面考试和实际技能操作考核相结合。要根据岗位和岗位群的知识结构和技能需求,制定考核内容、具体要求、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建立技能考核指标体系,并分解到各专业教学课程中。同时,每年均定时举办专业技能大比武,如插花比赛、水培植物比赛、园林设计比赛等,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扎实的基本功。

3.3.2校外评价体系。除了校内评价体系外,在考核中引入社会评价体系,如要求学生在毕业时必须通过插花员和花卉园艺师中级考试,取得1-2种专业工种中级技能等级证书等,实行“双证或三证”毕业制度。

4.加强实习实训教学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色,而加强实践教学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提高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根本保证。园林中专教学实习可分为三个部分:一是课程实习,该阶段主要在一、二年级学习期间在校内完成,要求掌握园林各专业学科的基础知识。二是知识融合实习,该阶段在第一、二学年学习期间在校内完成,把园林各专业科目内容的知识进行融合。第三阶段是顶岗(毕业)实习,该阶段主要是第三学年学生到各个企事业,把园林各方面知识技能通过融合达到较高的标准。具体操作如下:

4.1课程实习的完成

课程实习主要体现在各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各科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实习、实训,对于一些实践性强的课程,如艺术插花、花卉栽培、园林测量、盆景制作、草坪种植、植物保护、园林设计等,课程实习的时候可以让学生组成“工作小组”来完成模拟项目,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一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共同完成一个项目。这样的训练可以促进学生间的团结协作,从而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并能让学生在协作中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4.2知识融合实习的完成

除了课程内的实习实训外,还要有将各门专业知识和技能融合在一起的实习,我们也叫做见习,分为校内见习和校外见习。

4.2.1校内见习

校内见习在校内实训基地完成,学校要建立起具有真实或仿真职业环境的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园林实训基地包括观赏植物露地栽培区、塑料大棚温室、盆景区等。在这里学生可以完成从认识园林植物、播种、移植上盆、养护管理、摆设观赏等一系列实践过程的操作。可以将学生分为见习小组, 贯彻产教结合的原则,在管理上实行企业化模式运作,实行组长负责制;在技术上按产业化、标准化要求操作,使学生将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教育指导学生掌握与本专业要求相适应的知识技能与操作的方式方法,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

4.2.2校外见习

为了使学生能在真正的工作岗位上得到实际锻炼和培养,在第二学年里,让学生到企业进行为期二到四周的校外教学见习活动,使学生更进一步地了解社会,加深对自己所选职业与行业的了解,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明确在现实岗位中需要应用到哪些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促使学生回校后会更加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不断完善自我,加强吃苦耐劳精神的磨练,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从而可以缩短学生将来顶岗实习或走向工作岗位时出现从学生到社会人转换时的心理适应期,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走向工作岗位,减少学生顶岗时的离岗现象,进而提高实习质量,尽早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4.3顶岗(毕业)实习的完成

顶岗(毕业)实习是检验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性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开阔眼界、整理知识框架、查缺补漏的时期,也是学生联系工作单位的关键时期③。通过第三学年的顶岗(毕业)实习,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职业独立性和创新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适应力,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同时也让企业对学生进行选才,从而提高中职毕业生的就业成功率。

5.结语

新时期园林行业的发展为学校园林专业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如何通过对学科的建设、教学的改革,提高园林专业技能教学效果,使园林专业成为一个具有较高技能水平的专业师资队伍、毕业生具有较强专业技能的、受社会广泛欢迎的人才,已成为中职学校的一个研究问题。

参考文献

园林专业职称论文例9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10)04-0176-02

我国的园林教育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由研究生、大学本科、专科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等多层次教育体系。通过对湖南长沙、株洲、湘潭、益阳、常德、郴州等10个地市50个园林园艺企业、30个行政事业单位的调查发现:社会对园林专业人才的需求较大,对各种层次的人才均有需求,但总的趋势是高级园林人才需求较少,中低层次人才需求较大,特别是中专、大专层次需求量最大,呈金字塔分布状,各层次需求比例是硕士、博士4.14%、本科26.52%、高职专科32.87%、中专中职36.47%。

一、目前园林中职教育发展的特点

园林中职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园林职业能力,在园林生产、技术服务、和经营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随着“大力发展中职教育”国策的提出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园林中职教育正逐渐成为中职重要的特色专业。

因普高扩招、中专文凭含金量少、毕业生素质低就业难等问题而出现了招生难,生存难和不断下滑的局面;不少中职学校的园林专业因此而纷纷面临停办。就湖南省来看,开设园林中职专业的学校,主要是原农业中专学校和各县的职业中专学校及部分城市职业中专学校。目前,开设园林专业的学校在减少,招生的规模在下降,教学质量在下滑,难以适应市场的要求。

二、目前园林中职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园林中职教育存在的问题,综合来看,主要表现在如下几点:

1.学生素质:当前,中职学校没门槛,随意入学。

2.学校管理:主要存在四大问题:(1)专业教育定位不清,园林专业设置和开设的课程,都不能与时具进;没有结合当地实际,与生产实践联系不紧密,缺乏吸引力。教学上没有上级检查督促,随意性大。(2)硬件设施数量少质量低。学生的实习实验条件差,实训设备陈旧简陋,实习场地缺乏;很难满意教学需要。(3)教学上偷工减料,片面强调经济效益,不完成规定学制。三年学制的中职学校,许多学生却只读了不到一年的书就“顶岗实习”、“勤工俭学”去了,民办学校更是这样。学生没有完成学制,不能适应工作岗位,往往工作一年左右就离开原岗位,不少学生从此就回家了;家长和社会很不满意,产生了信任危机。

3.教材质量: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材版本多样,由于中职园林专业教材发行量小,出版周期长,目前普遍存在中职教材、高职教材、大专教材、甚至本科教材混用,五花八门。教师难教、学生难学。(2)教材内容陈旧,缺乏新知识新技术。有些专业教材仍是10~20年前出版的,有些新版书也只是换汤不换药。而近几年园林在飞速发展,设备技术与品种在不断更新,专业教材却变化很少。(3)缺乏实践指导书,教材的操作性不强,仍强调理论体系;以前普通中专教材还有相应的实习实验指导书,而现在的中职教材缺乏与教材相对应配套的实习实验指导书,教师和学生都感到不方便。

4.师资队伍:从目前主要开设园林专业的中职学校来看,园林师资的数量与质量上均难以适应园林市场需求。(1)从学历上来看:地市级中专学校的园林教师基本上是本科以上、研究生占5%左右,县级中职学校的教师有很多都是从普通教育改行过来的,以大专层次为主。从整体来看中职学校教师学历没有达标。(2)从所学专业来看,地市级中专学校的园林专业课教师基本上是农大与师大的农学、园艺、果树、茶叶、蔬菜、植保、土肥、生物、等农业类专业的老本科生,真正学园林专业的很少,近十年来进入的很少;而县级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主要是从普通初中分流而来的文化基础课教师,学园林类专业的所占比例更少。(3)从年龄上看:园林中职专业课教师普通年龄偏大,青年教师少,专业发展缺乏后劲;地市级中专学校的园林教师基本上是40~50岁以上的中老年教师为主,青年教师基本上没有,县级中学校园林专业教师由少数老教师承担,中青年教师又多是非园林专业的在顶替工作。

5.教学实践:教学与管理上主要有以下表现:(1)园林中职教育教学方法体系不健全。其一,对目前中职教育出现的现场教学、项目教学、任务教学、合作式学习等教学方法认识不清、定位不准、实施不到位;其二,日常教学文件不规范,如专业教学计划、实施性教学计划、学期授课计划、实训实习计划、生产实习计划、学分制管理、学生成绩考核等相关文件资料不完善,对教学管理起的作用不大。(2)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职业教学模式惯性大。因为园林中职教育受普通教育影响,教学主要采用“教本式”模式、“灌输式教学”、“保母式教学”,习惯于教师唱主角,学生当配角,错位了职业教育理念中的师生关系。必须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职业教育模式,新的教学方法才可能产生与实施。(3)教学质量评价和学生成绩考核体系不完善。现在园林职业教育评价方法大多仍是沿用中学阶段的手法,虽然在高年级班进行园林施工员、园林设计员、花卉工等职业资格证考试,还是偏重理论考试,学生获得的职业资格的含金量普通不高,在社会上认同度不高。

三、园林中职教育发展的建议

园林中职教育要建立基于任务的模块式课程体系,紧密联系生产实际进行教学,将课堂的重点搬到生产现场,以提高园林中职的办学质量与办学效益。建议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园林中职要有科学的培养目标

从当前园林人才市场需求来看,中职教育应定位于培养目标是“素质好、技能强、适应广、思维活”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劳动者,强调能力为轴心,将其作为教学改革的靶子,以“勤奋实干、职业资格、创业精神”作为毕业生的质量标准。把学生培养成为“园林类部门能就业,因地适宜可创业,职业角色转换快,勤奋努力可成才”的现代中职人才。

(二)突出园林中职专业的行业特色

园林行业是农业艺术与视觉艺术相结合的综合产业部门,园林中职教学的重心要落在植物类、农艺、维护等方面,并兼顾园林工程知识。

1.专业设置服从园林市场需求。市场调查每两年进行一次,及时了解园林市场发展状态;专业设置首先应立足当地市场、本省市场,其次才是外地与外省市场,重点瞄准生产一线企业,如园艺场、林场、花卉苗木公司、花店、园林产品商店、城市绿化维护公司、公园、风景与旅游区、住宅小区物业公司、园林施工企业、景观设计公司等。

2.专业知识与技能面适度放宽。专业课程要向农艺和工程两冀发展,农艺方向拓展林业、茶叶、蔬菜、果树等选修课;工程方向拓展土木工程、室内外装饰、平面制图等选修课程;当然,这种放宽以学生自选择为主。

3.专业重心应突出“农字”特色。即突出园林植物种类品种识别、苗木繁殖技术、植物组织培育技术、绿化植物新品种选育技术、植物栽培技术、植物整形造景技术、花卉与苗木销售技术、绿化景点维护管理技术、盆景制作技术、室内植物装饰技术、艺术插花技术、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园林机械操作与维修技术,等等。

4.专业建设遵循园林行业职业标准。紧密围绕花卉园艺师、园林绿化养护师、园林施工员、园林设计员、园林预算员、园林产品营销员等职业资格来建设、改进、发展专业,开展教学工作。

四、围绕园林行改革园林中职教育

园林中等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也是素质教育,要求园林中等教育思路必须以园林市场需要为中心。

(一)建设校企股份公司办学模式

与基础教育相比,园林中职教育投入高,仅靠职业学校自身是难以解决师资和设备问题的,而且学生就业总有需求对接矛盾。校企股份公司可以缓解上述问题。根据当地情况,选择几家较大园林企事业单位作为学校的董事单位,成立股份公司,建立董事会工作制度,企业负责人参与学校管理。

(二)建设生产应用型教材体系

以国家统编教材为基础、校本教材为补充、生产单位操作技术资料为着点,建设统编教材、校本教材、技术资料三结合的生产应用型教材体系,而且这个体系是动态变化的,及时紧跟生产实际。

(三)建设生产操作型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突出生产适用性、直观性、操作性、创造性。力争做到主要知识点、主要专业技能按生产实际岗位需求来进行操作式教学。根据园林生产的季节性特点调整教学内容的先后顺序,根据具体知识与技能特点可采用先生产实践、后再进行课堂教学,或采用项目式教学为主。

(四)建设生产现场型实训设施

实训设施分校内校外两部分,两部分同等重要。校内的园林生产实验室、园林植物标本室、园林模型室、园林制图与设计室、植物组织培养室等均按生产要求进行建设,所用仪器、工具、药品等都是目前生产上常用的。校内园林植物园(含苗圃)也应按生产现场要求建设;建立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

(五)建设综合型高素质师资队伍

教师队伍含教师和教辅人员,在数量方面,达到师生比为1∶10;学历层次方面,研究生、本科、大专、中专比为1∶7∶2∶1;技术职称方面,高级、中级、初级比为3∶5∶2;聘用形式方面,校内教师、生产现场专家、生产技术员之比为6∶2∶2;职业资格方面,要求“双师型”教师达70%;生产现场经验方面,要求专业课教师平均在园林生产实践年限不少于二年,而且每年到生产现场实践时间不少于一个月。

参考文献

园林专业职称论文例10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5(a)-0200-02

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为园林行业的高速发展提供了恢宏的社会背景,园林方面的专业人才需求量剧增,园林教育空前发展,教学规模不断扩大。截止到2012年,我国开设园林及相关专业的本科达190多所,高职高专267余所[1]。要实现国家提出的“美丽中国”的蓝图,高素质的园林人才是国家发展急需的人才。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园林人才是园林教育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

1 中国花文化浅析

花文化,是以花卉为载体,融入丰富精神文化内涵的现象[2]。它是一种较为典型的中介文化,具有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双重属性并使二者完美结合。中国有“世界园林之母”的称号,古人为了身心的修养,在有限的空间里建立了我们今人引以为荣的东方园林,也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园林文化财富。“花文化”中的“花”是广义的花,包括所有的园林植物,花文化是所有园林植物所承载的文化。众所周知,园林植物是园林的肌肉和骨骼。所以,中国的花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中国园林所承载的文化,它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民族文化传统和丰富的文化底蕴,也是园林学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3]。

2 园林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创新”这个词对每个人来说都不陌生。它最初的意义主要是指在经济活动中,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引入一种新的思想或方法以实现生产要素更新的组合[4]。园林专业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能在城乡规划、城市园林、林业、旅游等部门和花卉苗木生产与经营企业从事风景旅游区、公园、城镇各类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施工、园林植物繁育栽培、养护及管理的高级技术人才以及相关专业的教学与科研人才”,这类人才在以后的岗位上需要“引入新的思想或方法以实现生产要素更新的组合”,即成为创新型人才。园林专业创新型人才要在充分掌握原有专业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情感与创新人格,同时,还应具有团队合作的精神、良好的品德、健全的人格、敬业诚信的职业道德,具有良好的社会交际才能与完备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4,5]。

3 我国园林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思路

中国是东方园林的发源地,园林历史悠久,遗产丰富,但直到1951年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和清华大学建筑系联合创办“造园组”,才开始系统的园林方面的教育工作[1]。现阶段,虽然我国在农业类、林业类、工科类、艺术类和人文类高校均开设有园林专业,但由于历史的原因,该专业主要集中在农林类院校和工科类高校,或者是在这些学校园林专业的基础上建立的。

农林类和工科类高校以自身对园林学科的理解,建立了不同知识结构模式的园林学科体系。园艺学是农业类高校(如: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等)的骨干专业,主要讲授农艺类植物栽培与生态环境知识,它与建筑学融合形成的园林学惯性得继承了园艺学的大部分知识,而建筑学知识只有总体的1/3~1/4。林业类高校(如:北京林业大学、浙江林学院等)的园林专业虽然强化了乔灌木、花卉、草坪的知识,但这两类园林专业普遍具有“强植物,弱建筑”的特征,统称为“农林类园林学”。工民建筑是工科类高校(如: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的骨干专业,以建筑对象不同分为不同的方向,园林建筑是其专业方向之一。这类高校的园林专业主要讲授园林方面建筑设计与施工的知识,虽然也包含有园林植物,但它在植物类知识方面较弱,具有“强建筑,弱植物”的知识结构特征,称为“工科类园林学”[6]。园林是一门综合性很高的学科,要求学生掌握人文、宗教、艺术、生物、生态、工程、材料、管理、法规等诸多学科领域的知识,兼具科学性和艺术性,不论是偏向“植物”还是“建筑”,“农林类园林学”和“工科类园林学”在人才培养中都表现出一些问题。

(1)“重理工,轻人文”公共基础课方面,学校开设了大量的数学、化学、物理方面的课程,而文化修养方面的课程设置严重不足,学生无法在人文素养方面得到提升[7]。专业技能培养方面,学生接触更多的是机械性地绘图训练或者工整思维模式的训练,缺乏社会经济、城市历史文化、现代园林发展等人文素质的培养和熏陶。加上这两类高校招收的学生主要是在高中文、理分科之后的理科生,学生入校后,无法建立风景园林学科的专业哲学,也难以成为创新型人才。

针对农林理工类高校园林专业学生人文素养不足的问题,在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时应增加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注重学生文化底蕴培养。除开设中国历史文化、大学语文、中国通史概论、中国传统文化概论、风景摄影、社会学、心理学、音乐基础、舞蹈等方面的公共基础课程外,还应开设与园林专业相关的美学基础、行为学、诗词鉴赏、花文化、茶文化、建筑艺术与世界名园欣赏等专业选修课,使学生在增加专业素养的同时增强人文素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实践表明,这类课程也是在高校学生中普遍受到欢迎的课程。

(2)“重理论,轻实践”,这些高校,尤其是在此基础上建设的的新办高校的园林专业,由于师资力量、实验室与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的不足,课程体系实践性不强,实践类课程比重偏低,无论是园林植物类课程还是规划设计类课程都多偏重于理论传授。同时,实践课的创新性不高,虽然每门课程都有实践教学大纲,但内容上每年基本上变化很少,不能达到教育部“每年更新1/3的实践性教学内容,减少验证性实验实习,增加创新性、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实习”[8]的要求。这导致我们的学生动手能力差,步入社会后,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去掌握基本操作技能。

针对实践性教学偏少的问题,在培养方案编排上可增大实践类教学在整体课程体系的权重,并通过加大师资与教学力量的方式为实践类教学的开设奠定基础。在实践教学中,打破原园林植物学、园林建筑学、园林规划设计等方面的实践教学模块各自为政的局面,通过不同模块的交叉和综合,设计园林专业大综合性实验,突出实践教学的整体性、创新性、交叉性和连贯性。同时,丰富实践教学的形式。结合学生户外的写生、优秀园林景观作品的实地参观调查,加入学生对作品的点评、讨论环节,使其在学习前人的园林规划设计、建造经验的同时形成自己的见解。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9]。

4 花文化教育对于培养园林专业创新型人才的促进作用

4.1 加强花文化教育对培养学生兴趣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影响比直接给学生灌输专业知识更重要。中国的花文化知识丰富,包括食花、饮花、花疗知识,花卉相关的诗歌、音乐、绘画、典籍,花卉旅游、花卉节日等。在课堂上穿插一些食花、花疗方面的知识,可以使教学内容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了解当今花卉业的发展方向;引用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花文化诗词,可以使理论知识变得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育其文学修养,提升其人文素质 [10]。根据笔者多年先后在园林专业高职与本科阶段教育的经验,在《园林史》、《花卉学》、《园林树木学》、《插花艺术》等园林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加花文化知识,可以明显提高学生上课的出勤率、抬头率和前排就座率。同时,学校可以在课余时间举办各类花卉活动,如插花、植物造景等,组织学生参加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训练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近年来花卉旅游在各地兴盛,如桃花节、梅花节、郁金香节、茉莉花节等花卉节日,山东济南平阴玫瑰园、云南罗平油菜花田、广州的百万葵园等花卉主题公园等,这些花文化相关的活动既可以满足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需要,也是对课堂教育的有益补充[11]。

4.2 加强花文化教育对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意义

园林是人类生活的理想家园,园林学科是一门协调人类社会、经济生活和自然环境诸多关系的科学和艺术。中国的花文化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最直接与园林联系在一起的文化之一,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中国园林所承载的文化。理工类高校园林专业课的教学中,花文化知识的介绍可以唤起学生的美好联想,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高尚的品格和文化底蕴,也可以改变原来课程体系偏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忽视人文素质教育造成的问题[12]。

4.3 加强花文化教育对于培养创新型园林人才的意义

据调查,在我国拥有四级或者四级以上资质的园林企业大约15000家,其中具有园林绿化一级资质的达127家,具有二级资质的超过2000家;全国范围内地市级的园林管理局有680个;园林规划设计院以及相关设计公司的数量达到1200家[13]。但目前不少高校园林专业的学生仍然反应就业难度大与就业压力大的问题。这主要是园林行业的设计理念开始向着文化设计方面发展,需要学生具有更高的文化底蕴和创新思维,而原来的培养体系不能完全满足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园林是传播文化的载体,许多的人文、历史、文化内涵都以园林景观的方式得以流传千古,同时这也是一项具有实践性的艺术。作为一名优秀的景观设计工作者,他们需要在观念上重视景观所传达的文化,在实践中将它与生态的、经济、工程的标准进行融合,才能最终建造具有一定时代意义的经典园林。而以中国花文化为代表的古典园林所积累的人居文化与智慧可以给我们的园林规划设计提供无数的灵感。

5 结语

总之,中国的花文化是中国古典园林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加强花文化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为解决农林理工类院校园林专业人文教育不足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思路。现阶段,虽然有不少学校也已经意识到人文教育的重要性,但是仅仅局限于在全校公选课下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文化”、“大学语文”等的基础文化教育,尚未明确提到花文化教育这类专业文化教育的概念。在培养园林专业创新型人才的进程中,花文化教育的作用不可小觑。

参考文献

[1] 李炜民.中国风景园林学科发展相关问题的思考[J].中国园林,2012(10):50-52.

[2] 张启翔.论中国花文化结构及其特点[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23):44-46.

[3] 刘燕.中国花文化与花卉产业[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23):87-89.

[4] 柳李旺,章镇,侯喜林.新形势下园艺创新创业人才特征及培养[J].高等农业教育,2001(增刊),36-38.

[5] 毛燕.高职园林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8(6):27-28.

[6] 吴飞,王代钢.园林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2):7020-7022.

[7] 王云,张凯旋.农业类院校风景园林专业的困境与思考[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7,25(3):272-275.

[8] 孟瑾,王小德,马进.21世纪农林院校园林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探索[J].中国林业教育,2007(2):14-16.

[9] 赵燕,李文祥.李东徽,等.云南农业大学园林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J].农业教育研究,2010(4):29-31.

[10] 宋丽莉,赵华强.花文化教育在.花卉学.教学中的功能[J].生物学杂志,2009,26(5):86-88.

园林专业职称论文例11

风景园林在我国是既古老又年轻的一门学科,风景园林专业的教育也历经沧桑,事实上我国在上世纪20年代中叶一些高等院校的建筑学科和园艺学科就曾开设了庭园学、庭园设计、造园学等课程,与美国、日本相比也不过仅晚一、二十年的时间,但作为一个专业来设置,园林学科是起源于1951年,由北京农学院(现中国农业大学)园艺系和清华大学建筑系合办的造园学科,历于1956年迁入北京林学院(现北京林业大学)。从那时起,这一专业名称就历经变化,直至现在,我国也只有少数几所高等院校设置了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除个别院校外,大多院校,特别是高职高专(近几年由过去的中专学校升格),在课程内容、教学体系中,与现代国际化人才需求有很大的差距,具体表现如下:

(一)学生来源层次不齐,培养目标不明确

近几年来高职高专招生混乱,大多数高职高专学校,园林专业学科有中专和专科两种学制形式,中专的生源主要是一些学习成绩较差,考不上普通高中的初中生,专科的生源有普通高中生、职业中学和普通中专生三方面的来源。这些学生的文化基础不一,学习背景也不相同,学校在专业设置,教学方向目的不明确,不同的院校对园林专业的理解不同,根据各自的条件,课程体系各异,培养目标也不相同,差异甚大。如工科院校,侧重于建筑,城市规划和园林工程,往往在建筑的基础上向园林方向偏移。农业院校,则重于园林绿化、花卉栽培,树木等照抄林学的做法,这种现象导致园林专业教学混乱。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不明确,到底培养的是技师还是技工不明确,导致中专、大专一个样。

(二)对风景园林创新及教学形式与质量的评价标准不一

由于受到传统园林的影响,仍停留于对诗情画意的追求上,缺乏科学性,多样性,从而禁锢了学生的思想,抑制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挥。

(三)专业口经过窄,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

我园目前从事(或涉及)风景园林专业教育与工程实践的人员主要有3个大方面的要求,即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艺术、环境艺术,旅游规划设计艺术,这三个方面都是现代合格园林师所必备的知识。而我国目前尚无任何院校是按此知识背景来构建园林专业教育体制的。

(四)在教学体系中,重艺术形式,而对科学、工程技术的重视不够

书本讲授时间过多,有针对性的课程设计,工程实践时间不足,理论课与设计技能,专业设计课之间和衔接不合理,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理论与实践脱节,这是目前高职高专园林专业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五)对资源、环境及建筑造景的开发利用不够

目前高职高专园林专业教育偏重于植物造景,但对真正合乎生态规律的种植设计,对资源、环境及建筑造景的综合开发利用不够。

二、高职高专园林专业教育问题的解决办法

针对上述现状,笔者认为要办好高职高专园林专业,使学生能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园林人才,与国际接轨,就必须先解决如下问题:

学校根据学生层次,中专层次由于其文化知识基础较差,知道面又窄,很多学生都有不愿再学习文化知识,只想学专业,对这些学生我们应着重于操作型、实践性教学,把其培养成生产第一线的技工型人才。大专层次,由文化基础较中专强知识面又较宽,他除实践性外,还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把其培养为既能懂理论又会实践操作工、技师型人才。

(二)改革现有的课程体系

目前,高职高专园林专业课程设置尚无统一的标准、各自为政,有的差距甚远更谈不上统一的教材。培养出的学生,差异很大,且专业面过窄。笔者认为,无论哪个学校,其园林专业都应有基本的共同标准,并且应与国际接轨,只有这样,才使于统一管理,毕业的学生才能有统一的质量标准。在课程设置上应以风景规划设计,环境艺术、旅游规划设计艺术为中心。根据各校的特点扩大自选课题范围,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充分发扬学生的创造性。

(三)改革现有的评价体系

这里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改革教学评价体系,摆脱传统评价体系中,对园林作品的诗情画意过度追求,避免只重园林作品的艺术形式,而轻视科学技术成果运用的评价方式。使评价方式从,定性化走向定量化,系统化、科学化。二是改革对学生能力的评价方式,包括考试、考核的方法和手段,对技工型人才学生的评价方式,应改书面考试为动手操作考核,以技能考核为主。对技师型人才的评价方式,应以书面考试和实践考核相结合,以能力(方案能力、动手能力、图面效果、创新能力)几方面来综合评价。

(四)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改变过去那种在黑板上操作的教学方法。对于技工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学生直接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如花卉植物的栽培管理、园艺植物的修剪造型、工程的施工及景观制作等。对于技师型人才的培养,还应加强绘图、模具制作的训练。因为设计师最基本的语言和交流方式就是“图”(包括工程图,艺术表现图,手工草图)。没有过硬的手头工夫就不能成为设计师。而这一点恰恰是目前高职高专园

林专业学生的薄弱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