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SCI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青少年体育论文

青少年体育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2-12-28 08:05:39

青少年体育论文

青少年体育论文例1

 

1 前言

竞技健美操是一项年轻的体育运动项目,我国青少年健美操竞技水平的培养还属于刚起步阶段,经历了从无到有,然后逐步发展,对青少年参加竞技健美操培训动机的调查研究更是有限[1]。目前要继续发展竞技健美操,就要加强对青少年健美操的重视和研究[2],因此各相关体育职能部门应明确青少年参加培训的动机进而完善管理制度[3],提高健美操竞技水平,加强科研力度和健美操人才的培养等举措是我国健美操运动蓬勃发展的重要前提[4]。因此,分析青少年参加竞技健美操培训的动机显的十分重要,本文将对南京市青少年参加竞技健美操培训的动机作调查,旨在为有关职能部门在制订相关政策时提供参考。为各教练员提供心理依据,以便因材施教、培养青少年形成良好的动机,提高青少年训练水平。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南京市参加竞技健美操培训的青少年。2.2 研究方法

2.2.1 问卷调查法:以动机的种类来制定统一的问卷表。(样本含量50)其中小学生26人体育论文体育论文,中学生24人。发放问卷50份,收回问卷50份,回收率达100%。有效问卷50份,有效率100%。

2.2.2 文献资料法:查阅了与本论文的相关文章和心理学文献资料约30篇。

2.2.3 数理统计法:通过问卷反映出的数据用百分比计算法进行统计。2.2.4 访谈法:通过对王连睿教练等多名教练员进行访问,得到有关材料。

3 结果与分析

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是激发和推动人去从事某种活动,并将活动导向某种目标的行为动力。人的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5]。通过笔者的调查,大多数青少年参加竞技健美操培训绝非只有一个动机。本文是对南京市青少年参加竞技健美操培训动机的调查分析论文提纲格式免费论文。

兴趣直接影响到动机的形成。兴趣是人探究某种事物并与肯定的情绪态度相联系的心理倾向,兴趣使人对某种事物给予优先的注意,并带有向往的心情,表现出巨大的积极性[6]。兴趣可激发人的求知欲,是鼓舞人们寻求知识的重要力量,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究真理的重要动机。兴趣能开阔人的眼界,丰富人的生活,促进个性发展。兴趣对青少年动机的形成有特别重要作用,有人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7]。因此,明确青少年对学习竞技健美操的兴趣,正确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兴趣显的十分重要。

3.1 促使青少年参加竞技健美操培训的原因

表1 青少年参加竞技健美操培训的兴趣程度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表明64%的青少年表示喜欢竞技健美操,健美操作为一项新兴的运动,以它特有的运动形态和价值吸引着人们参与的热情。青少年在具有鲜明节奏和音律感的现代音乐伴奏下进行身体练习,使其产生欢快,奔放,振奋和激情的情绪,体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从中自然而然地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坚忍不拔的精神,运动员随着音乐活动,动作优美协调,动作的灵活和反映的灵敏以及胜利的喜悦,都给人以美的情感的体验体育论文体育论文,人们能从中分享起美的欢跃,因此竞技健美操很容易被青少年喜欢,更多人开始认识竞技健美操。

调查结果表明36%的青少年表示一般或不喜欢竞技健美操,这部分青少年参加竞技健美操培训并非个人喜好,有可能是出于在同学面前表现自己;看人家参加培训自己不甘心落后;因为好玩或可以多交朋友等等其他因素的驱使。小学生和中学生人数相比较来看,中学生的影响因素比小学生要多。小学生更多人参加竞技健美操培训是因为喜欢,很少收外界压力比如父母或老师强迫,升学需要等因素的影响,而中学生参加培训的外界因素就比较多,从表2看因“升学需要”、因受“父母或老师强迫”的中学生占多数,可见中、小学生参加竞技健美操培训的动机,有相当大的差异。

表2 青少年参加竞技健美操培训的原因

 

原因

小学生人数

中学生人数

喜欢竞技健美操优美的动作

喜欢竞技健美操欢快的音乐

竞技健美操有健身价值

体现良好的精神风貌

在同学面前表现自己

不甘心落后

可以广交朋友

因好玩

升学的需要

父母强迫

5

3

9

6

1

1

1

1

5

4

2

2

5

青少年体育论文例2

 

1 前言

竞技健美操是一项年轻的体育运动项目,我国青少年健美操竞技水平的培养还属于刚起步阶段,经历了从无到有,然后逐步发展,对青少年参加竞技健美操培训动机的调查研究更是有限[1]。目前要继续发展竞技健美操,就要加强对青少年健美操的重视和研究[2],因此各相关体育职能部门应明确青少年参加培训的动机进而完善管理制度[3],提高健美操竞技水平,加强科研力度和健美操人才的培养等举措是我国健美操运动蓬勃发展的重要前提[4]。因此,分析青少年参加竞技健美操培训的动机显的十分重要,本文将对南京市青少年参加竞技健美操培训的动机作调查,旨在为有关职能部门在制订相关政策时提供参考。为各教练员提供心理依据,以便因材施教、培养青少年形成良好的动机,提高青少年训练水平。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南京市参加竞技健美操培训的青少年。2.2 研究方法

2.2.1 问卷调查法:以动机的种类来制定统一的问卷表。(样本含量50)其中小学生26人体育论文体育论文,中学生24人。发放问卷50份,收回问卷50份,回收率达100%。有效问卷50份,有效率100%。

2.2.2 文献资料法:查阅了与本论文的相关文章和心理学文献资料约30篇。

2.2.3 数理统计法:通过问卷反映出的数据用百分比计算法进行统计。2.2.4 访谈法:通过对王连睿教练等多名教练员进行访问,得到有关材料。

3 结果与分析

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是激发和推动人去从事某种活动,并将活动导向某种目标的行为动力。人的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5]。通过笔者的调查,大多数青少年参加竞技健美操培训绝非只有一个动机。本文是对南京市青少年参加竞技健美操培训动机的调查分析论文提纲格式免费论文。

兴趣直接影响到动机的形成。兴趣是人探究某种事物并与肯定的情绪态度相联系的心理倾向,兴趣使人对某种事物给予优先的注意,并带有向往的心情,表现出巨大的积极性[6]。兴趣可激发人的求知欲,是鼓舞人们寻求知识的重要力量,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究真理的重要动机。兴趣能开阔人的眼界,丰富人的生活,促进个性发展。兴趣对青少年动机的形成有特别重要作用,有人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7]。因此,明确青少年对学习竞技健美操的兴趣,正确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兴趣显的十分重要。

3.1 促使青少年参加竞技健美操培训的原因

表1 青少年参加竞技健美操培训的兴趣程度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表明64%的青少年表示喜欢竞技健美操,健美操作为一项新兴的运动,以它特有的运动形态和价值吸引着人们参与的热情。青少年在具有鲜明节奏和音律感的现代音乐伴奏下进行身体练习,使其产生欢快,奔放,振奋和激情的情绪,体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从中自然而然地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坚忍不拔的精神,运动员随着音乐活动,动作优美协调,动作的灵活和反映的灵敏以及胜利的喜悦,都给人以美的情感的体验体育论文体育论文,人们能从中分享起美的欢跃,因此竞技健美操很容易被青少年喜欢,更多人开始认识竞技健美操。

调查结果表明36%的青少年表示一般或不喜欢竞技健美操,这部分青少年参加竞技健美操培训并非个人喜好,有可能是出于在同学面前表现自己;看人家参加培训自己不甘心落后;因为好玩或可以多交朋友等等其他因素的驱使。小学生和中学生人数相比较来看,中学生的影响因素比小学生要多。小学生更多人参加竞技健美操培训是因为喜欢,很少收外界压力比如父母或老师强迫,升学需要等因素的影响,而中学生参加培训的外界因素就比较多,从表2看因“升学需要”、因受“父母或老师强迫”的中学生占多数,可见中、小学生参加竞技健美操培训的动机,有相当大的差异。

表2 青少年参加竞技健美操培训的原因

 

原因

小学生人数

中学生人数

喜欢竞技健美操优美的动作

喜欢竞技健美操欢快的音乐

竞技健美操有健身价值

体现良好的精神风貌

在同学面前表现自己

不甘心落后

可以广交朋友

因好玩

升学的需要

父母强迫

5

3

9

6

1

1

1

1

5

4

2

2

5

青少年体育论文例3

中图分类号:D43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5-238-02

社区教育是为了解决社区社会问题和满足社区成员身心发展而施加影响的活动过程。20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奥森提出,学习不应是有利于社区之外的文化孤岛,而应主动假设与社区沟通的桥梁和致力于社区问题的解决。我国的社区教育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最早在上海、天津试点,随后相继在二三线城市推广,现今已经推向农村。我国社区教育的出现,虽然说受到西方国家社区教育成功经验的熏陶,但绝不是照搬照抄,而是出于自身发展需要的物质创造。这有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学校青少年德育教育需要社会的支持与参与,因为保证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家庭、社区、学校的共同责任。所以,社区教育一开始就以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和实现青少年道德社会化为重点的。其次,这是提高人口素质、增强国家综合国力和建设学习社会的内在要求。最后,这是贯彻开放教育、终身教育办学理念和推进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途径。社区教育的兴起主要是为了实现青少年道德的社会化,它是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重要载体,它本身也对青少年具有独特道德教育功能。本文在阐述青少年道德社会化内涵的基础上,从社区教育是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重要载体、社区教育本身对青少年具有独特的道德教育功能两个方面对社区教育在青少年道德社会化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论述。

一、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道德社会化是指社会成员在于社会道德互动中接受社会道德文化教化,学习道德知识,内化道德规范,形成道德情感,完善道德人格的辩证过程。它包括:道德教育培训过程,是社会道德体系的自我延续机制,即把道德体系所确认的道德思想、道德意识、道德行为等道德内容传授给社会成员的过程。青少年道德社会化就是青少年承担“道德学习者”和“道德参与者”的过程,是将特定社会环境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加以内化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道德行为的过程,是外在教育和自我内化的共同作用以遵守社会道德规范的过程。具体而言,青少年道德社会化是道德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也是重要阶段,指青少年由一个自然人通过习得而掌握社会基本的道德价值规范具备一定的道德判断遇到的选择能力,获得道德人格,成长为一个合格的道德社会人的过程。

社会主义道德社会化的内容是将道德准则、标准和道德规范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当中。其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些内容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实的思想道德基础。青少年道德社会化就是使其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养成社会所要求的基本道德品质、法制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把青少年培养成具备良好的品德能力和心理素质的接班人。

道德社会化的过程实质上是指人的行为通过道德内化而实现,青少年的道德内化是在一定的环境作用下通过自我意识的心理机制实现的,这使得青少年道德社会化呈现出持续性和反复性、共性与个性、阶段性和整体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的基本特点。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实践四个要素是青少年道德社会化过程中最基本的四个要素,他们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道德认知是指人们对客观存在的道德现实行为准则及其意义的主观认识、体会、判断和理解。”道德认知是青少年道德社会过程中的前提和基础,道德认知能够指导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实践更好地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道德情感是青少年道德社会化过程中对社会道德规范的需要、情绪、态度的体验,是促使青少年道德认知升华为信念的催化剂,是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内在力量。道德意志是青少年对认同的道德规范遵守的一种力量和毅力,是青少年道德社会化过程中的动力,青少年时期道德意志在青少年道德实践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道德实践是青少年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综合表现和外化,是青少年道德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检验青少年道德认知是否正确的主要途径。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四个基本要素之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青少年可以通过道德认知来指导道德行为,也可通过道德实践来检验道德认知的正确性,他们之间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缺一都会使青少年道德社会化变得步履维艰。

二、社区教育是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重要载体

社区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实现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三个基本途径。社区教育是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重要载体,是青少年道德社会化教育的开放性建设平台。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功能逐步弱化,青少年道德教育呈现出多元化、社会化、组合化的发展趋势。社区教育的地位得到提高,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实现三者之间的有机整合和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一体化教育格局已经成为青少年道德社会化建设的必然。之所以说社区教育是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重要载体,这是因为社区教育具有开放性、多样性、创造性等特点和心理凝聚、沟通协调、行为规范、教育教学等作用,因为社区具有独特的优势资源,因为有着运用社区教育开展青少年道德社会化教育的丰富的理论基础。

社区教育是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重要载体,是有着丰富的理论依据的。社会互动理论认为,运用社区教育开展青少年道德教育和实现青少年道德社会化,可以有效继承和发挥社区的社会互动功能,创造良好的社区互动环境,增加社区成员之间的交流,增强他们之间的认同感和整合力,特别是可以带动青少年群体与社区成员的交流和增进对社区、社会、国家的了解,从而达到统一社区成员思想认识和营造良好社区环境的目的。为此,皮亚杰认为:“人的认识既不是对外界客观事物的简单复写,也不是主体内部预成结构的展开,认识的直接来源是主客体的相互作用。”社会化理论认为,社区是青少年社会生活的主要场所,是青少年学习为人处事道理、开展社会交往活动的地方。社区教育是实现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主要载体,承担着培育和发展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实践的职责。社区教育以适应社区发展、社会建设为目的开展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有效地影响着青少年的个体态度、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和人格成长,它通过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显性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实施,既对青少年传授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的相关知识和锻炼了他们的道德意志,也给青少年道德实践提供了场所,进而带动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实现。生态系统理论认为,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变化是生态环境系统适应性调节的结果,是青少年自身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生态系统理论把人类成长生存于其中的社会环境看作一种社会性的生态系统,强调生态环境对于分析和理解人类行为的重要性,注重人与环境间各系统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人类行为的重大影响。”社区教育将青少年置身于社区网络中,青少年的心理受到社区内外部的影响。青少年为了适应社区发展需求主动塑造着环境,同时也被环境塑造着。在生态系统视野下,只有将促进青少年成长与改变外界环境有机结合,二者相互调适,同步改变,才能更好地促进青少年的成长,才能实现青少年与社区的动态平衡。

社区教育是青年道德社会化教育的重要载体,是与社区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息息相关的,这些资源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不可比拟的。社区有着社区“公仆”、企业界人士、专家学者、离退休干部、学生家长、先进人物、知名人士、特长居民等可供开发的、能从事社区教育工作的人力资源,增强了青少年道德社会化教育的针对性;有着社区所辖范围内工厂、机关、不对、商场、图书馆、纪念馆、博物馆、运动场等可供建立青少年道德教育实践基地的物质资源,增强了青少年道德社会化教育的实效性;有着教育行政部门、社区教育机构、居民委员会等社区管理资源,增强了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科学性。

三、社区教育本身对青少年具有独特的道德教育功能

关于社区教育本身的道德教育功能,有学者认为社区教育内容涵盖科学、道德、法律、信仰等方面,有着提高青少年道德、政治、法律素养的积极作用。有学者认为社区教育是青少年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是现代化、城市化、社会化发展的必然,是由社区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社区教育本身对青少年具有独特的道德教育功能,这些功能有公民道德的认知功能、公民道德的熏陶功能、社会交往的调节功能、社会参与的规范功能和综合育人的保障功能。

公民道德的认知功能。道德认知作为作为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道德印象的获得、道德概念的形成和到的思维能力的提高等内容。开展针对青少年的社区公民道德教育往往是以简单、便捷、直观的方式对青少年开展思想政治、法律法规、品德纪律、心理健康等教育的,能够起到增强青少年爱国意识、法制意识和提高青少年德性认知的积极效果。社区青少年道德教育往往是借助法制宣传活动、社区文化氛围、社区公益广告、社区历史文化遗迹、社区建筑风格等实物开展开的,这种“实物教育”较家庭与学校青少年道德教育而言更直接、更有 效。社区青少年道德教育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办学原则,坚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相结合的办学理念,坚持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与法制教育进校园、道德实践进社区的工作办法。社区丰富教育资源给青少年公民道德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认知空间,这为尊重青少年自由内心世界、实现有效外在引导与规范和增强青少年的公民道德认知能力创造了条件。

公民道德的熏陶功能。开展针对青少年群体的社区公民道德教育,能够营造积极、上进、健康、乐观的社区文化,这一文化通过与家庭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等的交流、融合,在借助社区文化设施、制度、活动载体和采用人格感化、环境熏陶方式运作时,却能对青少年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与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青少年从出生开始就一直呆在社区这一环境里,自然也时时刻刻地受到社区环境、社区文化、社区生态、民风民俗等的熏陶,而这种熏陶直接影响着青少年品德、品质、性情、信念等的形成。此外社区公民道德教育也对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交流方式等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社会交往的调节功能。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离不开社区的支持与社区其他成员的帮助。社会交往是实现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有效途径,通过有效的沟通、交流可以增强青少年的群体满意度和集体认同感,可以有效解决青少年遭遇的各种生活难题,可以增强青少年的社区归属感和社区地缘感。社区公民道德教育通过对社会主义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知识的教育,可以帮助青少年树立符合社区要求的价值取向和形成正确的行为规范,教会他们学会与人相处,进而起到增强社区凝聚力、亲和力的作用和达到青少年道德教育“内得于己,外德于人”的教育效果。

社会参与的规范功能。青少年在社区公民道德教育过程中的社会参与分为意识参与和行为参与两类,指青少年以特定的方式参与到社区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社会生活、文化生活和生态建设中的过程体现。青少年为了自身的发展和维护自身权利需要社会参与,但是这种社会参与必须是有规范的社会参与。通过对青少年开展社区公民道德教育,可以对青少年的意识、行为形成有效的制约和规范,可以帮助他们树立爱党爱国、关心集体、遵章守纪、讲究卫生、尊老爱幼的优秀品质,可以通过组织社区参与公益活动、道德宣传教育活动等对青少年的德性、习性、行为等进行有效地规范。

综合育人的保障功能。针对青少年群体开展的社区公民道德教育是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系统性的教育工程,是实现公民道德教育系统内部优化组合和良性互动的基本保证。社区教育综合育人的保障功能主要是通过两个方面的建设得以实现的:其一,社区通过开展有关就业指导、技能培训、心理辅导、道德教育、学习先进等服务,切实解决好事关青少年利益的实际问题,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软件、硬件支持和搭建良好的物质、精神环境。其二,通过调动社区内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学校、知名人士、社会团体等社区资源,整合优化各类教育资源,为社区公民道德教育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以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保证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马奇柯.大学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互动机制析论[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07(3)

2.王健.论高校德育与大学生道德社会化[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

3.成亚慧.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对当代实践的启示[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9(2)

4.桑标.社区青少年心理研究[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5.陆有铨.皮亚杰理论与道德教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

6.师海玲,范燕宁.社会生态系统理论阐释下的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7.李松林,金志远.学校的社区教育属性及其功能分析[J].职教论坛,2006(19)

青少年体育论文例4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必修课贯穿于我国各级教育体系的始终,其中初等教育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青少年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的起步阶段,也是青少年系统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第一站,其所包含的价值观教育、信仰教育对初等教育的基础和内容具有重要推动意义。

(一)价值观教育奠定初等教育基础

人是一个文化、价值、意义的存在。价值观教育本身是一种文化和价值现象,关涉文化价值的选择、传承、发展和创新,没有文化价值参与、没有文化价值根基的价值观教育,注定是一种“无根”的教育,“无根”的价值观教育也注定了是—种低效甚至无效的教育。初等教育面对的学生处于人生起点,既是健康成长的阶段,也是价值观形成的阶段,正确的价值观能够帮助青少年理性地看待社会问题,并且利于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最终促进青少年热爱学习、热爱生活;同时,良好的初等教育,能够保障青少年德智体全面发展,而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健康发展,需要初等教育体制和初等教育工作者对青少年提供适应其接受能力的教育方式。因此,以价值观教育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为初等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首先,价值观教育能够帮助青少年从小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青少年由于思想意识形态尚未成熟,在学习文化课程的过程中表现出很多不确定性,加之其对自身的纪律约束能力较差,仅仅依靠家长和老师的督促,难以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而价值观教育能够辅助青少年认识社会、认识文化、认识兴趣,将学习的外在动因转变成内在驱动,从而为初等教育奠定学习动机基础。其次,价值观教育能够帮助青少年培养团队精神。马克思主义始终将劳动者作为一个整体,并且将青年作为劳动者的主要部分;当前我国独生子女数量的增加,学校变成了锻炼青少年团队精神的主阵地。价值观教育能够帮助青少年理解分享、服务、平等,从而促进青少年在初等教育阶段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其文化学习营造良好氛围。

(二)信仰教育丰富初等教育内容

当前社会信仰领域中的现状,致使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存在被边缘化的风险;尽管马克思主义信仰被作为当代中国主流的信仰,但是,由于社会受到多元化倾向的腐蚀,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正被那些落后的文化观念所腐蚀[2]rnm。初等教育是青少年信仰形成的第—阵地,其从教材、教师、教学等环节得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其信仰形成具有重要影响。青少年信仰教育,不仅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而且有利于丰富初等教育的内容,从而使初等教育中的文化教育和信仰教育相辅相成,依靠信仰教育提供文化学习的主动性,从根本上实现德育与文化教育的融合。首先,信仰教育能够丰富初等教育的德育内容。青少年德育是初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信仰教育与德育具有很多相通之处,德育以青少年的思想品德为主要内容,信仰教育以青少年的理想、信念为主要内容,信仰教育能够提高青少年的道德品质和思想品质。其次,信仰教育能够丰富初等教育的文化内容。我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前人创造了优秀的思想成果,铸造了中国特色的信仰风格,如果青少年缺乏对民族精神的信仰,就会将文化教育当做一种知识,而非一种修养,失去了初等教育的文化传播意义。通过信仰教育使文化、民族精神、马克思主义融为一体,既能减少青少年的思想障碍,又能使青少年接受共性理解,促进其文化学习进步。

二、初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特点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薄弱

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目的和价值不是为了好看,也不是要做空谈书面的所谓马克思主义者,而是能够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变成思想的主导、行动的指南,成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从而能使社会主义事业不断走向胜利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特别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而针对初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非常薄弱,主要表现在资源少、人才少、政策少等三方面。初等教育通常被视为青少年基础教育,表面上以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教育宗旨,实际实施过程中仍然以文化教育为主,德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比重少、教材少、手段少,从而使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长期处于落后阶段,初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长期得不到有效的理论研究资源保障,造成当前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理论仍然借助于高等教育的研究成果,不能根据青少年的年龄、文化、社交等条件进行有针对性的理论研究,缺乏有效的理论研究使初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失去了创新的动力。初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部分来自相关专业的高校毕业生,另一部分来自其他专业的教师。由于中小学学生数量相对高校较少,所以招聘的专职教师数量非常少,一名思想政治教师可能肩负着不同年级的教学任务,造成思想政治教师既不能与同专业的老师进行学术交流,又不能实时掌握学术动态,最终造成了初等教育专业化、高水平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缺乏。初等教育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与政策支持关系密切,与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相比,初等教育既没有专项基金支持,又没有校内政策倾向,导致初等教育思想政治理论研究和教学研究始终停留在自主坚持状态,从而使初等教育中暴露的各种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迟迟得不到有效解决。

(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手段单一

教学手段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方式、方法,包括口述、板书、多媒体等,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手段是指在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从目前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手段的整体看,又可以分为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课堂教学主要是发生在教室或学校内的教学内容,实践教学主要是指发生在课堂外的教学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指在课堂理论教学和讲授过程中,穿插一些讨论、演讲、扮演等实践教学活动,以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改变过去该课教学“一言堂”、“满堂灌”的现象。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其优点是: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不脱节,容易组织实施,实践形式丰富多样。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学手段单一,一方面表现在创新不足,另一方面表现在教材缺乏针对性。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手段,需要经过大量的教学实践去验证,并需要稳定的教学团队去钻研,而初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完全依靠教材手段,尽管是一门基础课,但是学校在师资力量分配方面仍然偏向于文化课程,这样就进一步阻碍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手段的创新。青少年对社会问题关心较少,自学能力较差,他们对思想政治的学习完全依赖于教师,教学手段越单一,思想政治内容距离青少年的现实生活越遥远,造成青少年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枯燥、乏味等负面印象。初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材当前面临两个尴尬局面: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太深,容易造成青少年的理解困难;另一方面思想理论太浅,又起不到思想政治引导作用。两种困境的根本是对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传播缺乏明确的定位,如果长期以理论学习和笔试为教育手段,必定引起青少年的抵触,而如果以社会实践为主,又难以找到与青少年思想政治相吻合的切入点。所以,探索思想政治教学手段创新,是今后初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

(三)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对象低龄化

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对象是青少年儿童,他们与高校学生相比在理解力、社会实践方面都有很大差别,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传播对象,其低龄化特点对传播媒介要求更高。然而当前的思想政治教学可以分为“教”和“学”两个方面,“教”是指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学”是指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广泛采用“灌输式”方法,重“教”轻“学”的现象十分普遍。青少年思维敏捷,对新事物接触更快,一旦采用强制性的方式进行灌输,就容易抹杀青少年的思维自由性。根据青少年的思维特点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特点,目前的“教”和“学”都偏离了青少年这一中心,教学内容没有与青少年的生活环境相融合,教学手段没有与青少年的信息接受方式相结合,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对青少年而言是一个记忆、背诵的课程,靠这种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传播,难以使青少年进行主动思考,更难以使理论内容深入青少年内心,也就无法转化成他们的世界观。这种始终停留在表面上的传播方式引发了表面上的接受方式,极易造成初等教育思想政治传播的形式化,失去了初等教育思想政治传播的教育意义。初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对象的低龄化,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青少年既是身体成长的阶段,也是思想和信仰初步形成的阶段,低龄化特点必然会对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困难,特别是青少年对思想理论体系和社会发展成就的浅显理解,如果不能采取多样化、有效性地教育手段,极易产生相反的教育效果。

(四)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不完善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初等教育的一部分,无论是对于教师还是对于学生,都应该具有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然而当前初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不完善的问题异常突出。思想政治课并不是语文、数学这类文化课程,从事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老师大多数都是非专业的教师,并且多由一些主课教师兼任,对这些教师的评价,通常不会以学生的成绩作为考察标准。而且,尽管思想政治课对学生实行笔试,但是仅仅从试卷上很难准确地确定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反观当前初等教育中存在的评价体系现状,其内在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初等教育没有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重要课程对待,在当前我国教育现状下,家长们都希望孩子们的文化成绩优异,以考取一个好的高层次学校;学校也默默接受了家长们的寄托,将教学精力都放在了学生的文化成绩学习上,而没有集中力量发展中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由此产生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尴尬地位。其次,初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考核体系没有对应的实践内容,作为一项完善的考核体系,通常会有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的考核指标,而初等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仅具有考试成绩这一实际指标,只能对其进行定量评价,而对于学生是否具有优秀的思想政治水平,根本无从定性和定量的综合评价。最后,评价的有效性缺乏有效的检验。尽管当前绩效评价在各行业中都进行了大量应用,在中小学的管理中也出现了少量的绩效评价实践,但是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思想素质密切关系,而思想又容易受到社会的不同影响,所以仅仅对学生在校时间内的状态进行评价,很难科学地权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三、初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创新

基于当前初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及特点,探索教育新模式势在必行。从初等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构成看,主要包括教师、教学和青少年三方面;因此,对其创新模式的探索,也从教师培养、教学手段、青少年社会实践三方面展开讨论。

(一)思想政治教师培养长效化

教师是初等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学质量的核心,没有优秀的教师队伍,就无从谈起思想政治教育。根据初等教育中教师的教学任务和理论研究现状,必须建立对初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师的长效培养机制,使教师培养和教师教学始终共同推进,这样才能保障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师快速成长、大胆创新。

第一,依靠师德教育提高教师觉悟。师德教育是对教师的思想品德进行的培养和教育,其教育内容和培养目的与思想政治教育是一脉相承的,将二者合为一体,既能发挥优质资源的利用价值,又能使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师获得更加系统的培养。师德是伴随一名教师终身的品质,依靠师德教育培养思想政治素质,使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师时刻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将传统的学校培养逐渐转变成教师的自我修养,在自主学习中逐渐向思想政治的前沿理论研究拓展,为提高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奠定理论基础。

第二,依靠远程教育提供优质培养资源。中小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与高校相比明显不足,远程教育可以弥补这一劣势。目前远程教育在各类教育培训活动中都有大量应用,而对中小学教师思想政治的远程教育目前还比较少,特别是对农村中小学和偏远地区的中小学。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开展思想政治远程教育已不是一件难事。目前最关键的地方在于为远程教育提供优秀的师资力量,这就需要国家根据思想政治学科在全国的地域分布,建立完善的网络授课教师体系,使思想政治理论研究水平高、授课经验丰富的教师,通过远程教育与初等教育教师进行交流,进而弥补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劣势。

(二)思想政治教学手段形象化

初等教育阶段的青少年与高校学生差别大,必须采用形象化的教学手段,拉近与青少年的距离,消除其对思想政治的心理抵触。第一,寓教于乐。玩耍始终是青少年的天赋,思想政治教育归根到底是一种道理、一种理念、一种信仰,从青少年接受知识的特点看,将大道理、大理论融入到青少年熟悉、喜欢的娱乐活动中,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比如通过情景剧、讲故事等方式,让青少年在富有情节的活动中获得最形象的感悟;寓教于乐的关键在于教师要将思想政治理论的核心思想进行高度抽象提炼,否则,思想政治教育又可能走向了娱乐的极端。第二,改善课堂气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无论对青少年还是对高校大学生,都是一门看似乏味的课程,要调动青少年的学习热情,必须改善课堂气氛,使青少年由强制被灌输的对象转变成主动提问、主动求索的主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其实是在讲述一个道理,每个学生都有权利对这个道理提出问题、进行辩论;因此,采用讨论、辩论的方式,将拘谨的课堂变成互动交流的课堂,通过讨论加深青少年对看似大道理的理解,最终提高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学质量。

(三)思想政治实践环节多样化

目前初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已具有一些实践环节,包括革命根据地参观、烈士陵园扫墓、英雄报告会等,但是当青少年走出校园后,如何保证其按照所学的思想政治理论去指导自己的行动,关键在于实践环节的多样化。当前中小学开设了多种家校联合活动,使家长、学生、学校共同参与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这些社会实践活动中,不仅能够提高青少年的思想政治学习效率,而且能够与家长达成思想政治方面的一致,为青少年减少来自家庭方面的干扰。此外,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关系到民族兴亡,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方面爱国主义是信仰共产主义的外在表现,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因此,爱国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互相促进的作用。在各种爱国主义教育实践活动中,科学地插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关理论,可以提高青少年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

(四)思想政治评价指标差异化

中小学生的年龄不同,思想的差别就非常大,同时,地区教育水平、学生家庭背景等因素,都对其思想政治素质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要科学地对初等教育进行评价,必须采取差异化的评价方法。首先要按照年级进行评价指标的设计,不同年级的中小学生思想差别显著,在不同年级中设计差异化的评价指标体系,既能够克服年龄因素的影响,又能够增强对教师的评价公平性。其次,加强对评价指标体系教学研究的支持力度,思想政治课的评价与传统的文化课程教学不同,他既要对学生的现有思想水平进行测评,又要对比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对思想的影响,还要追踪学生成长进程中的思想政治变化,这就需要调动多个年级、多个地区的教师进行协同研究,还要最大程度上鼓励家长参与该项研究,从而获取最全面的思想政治水平的数据。第三,要构建基于教育水平的差异化指标体系,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必然产生教育水平差距,教育水平的差距必然引发学生思想政治获取质量的差距,针对这种客观差距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能够真实反映思想政治教育对初等教育的贡献力。

(五)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脱离实际

任何一项知识体系,都应该与实际相结合,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一直是学习的根本点。学习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有一个误区,内容过于空泛,与实际脱离过多。让学生从理论上认识这些道理,从书本上体会这些知识,达不到应有的学习效果。运用丰富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感受比书本上的学习更有用。可以多让学生从课堂外的生活细节,去发现和学习。每个人的认识水平与理解能力不同,不能单一地全靠讲授与自我理解。做到与实际相结合,还需要家长及身边人的配合。让家长从生活中的细节去深化这种知识渗透,增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感觉。让这种思想教育效果深入到学生的头脑中,只有这样,才能巩固效果。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空架子,更不是纸上谈兵。一直以来,更多的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书本理论,不值得学习,背好理论知识就行了。其实则不然,如果能够真正地把这种观念融入到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社会制度会更加规范。真正做到学习与实际相结合,学以致用,是学习的真正出发点。

青少年体育论文例5

*乡关于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的实施方案为切实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及有关加强青少年思想教育的精神,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1)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服务我乡改革、发展、稳定的工作大局为宗旨,以培养社会主义“四有”公民和适应林区发展要求的合格青年人才为目标,通过卓有成效的思想教育工作,统一广大青少年的思想,提高广大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为实现搞好“二次创业,兴企富民强区”的战略目标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动力。二、主要任务(2)坚持用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广大青少年、教育广大青少年,为广大青少年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和思想指南,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构筑强大的精神支柱。各级团组织要把理论教育作为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常抓不懈,要密切联系我乡改革、发展、稳定的实际,针对当前青少年利益、价值观念以及成才方式呈现多样化的新形势,切实增强理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在引导青少年增强学习理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上下功夫;在引导青少年全面理解和掌握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在引导青少年认识和把握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上下功夫;在引导青少年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上下功夫,不断适应形势发展的新要求,不断探索理论教育的新途径,不断创新理论学习的新形式。(3)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作为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进一步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沿着党指引的方向不断前进。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贯穿青年工作的始终。要坚持把各种思想教育地域化、具体化,做到弘扬爱国主

义精神首先要讲爱兴乡,教育引导青少年投身到促进兴乡发展进步上来,为我乡的经济发展和林业生态发展战略的实施做贡献;集体主义教育首先要讲爱企业,教育引导青年为企业“创新创效”上来,为企业的振兴和效益的提高做贡献;社会主义教育首先要讲爱人民,增强为人民服务的主动性,为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做贡献,教育引导青少年在“兴企富民强乡”的伟大实践中发挥生力军、突击队作用。(4)要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不断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道德教育。要教育引导青少年牢固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青少年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已主义的能力。要积极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遵守道德规范,提高道德素质。要围绕全乡的中心工作,大力开展青少年道德实践活动,教育引导青少年努力实践《*乡村民文明公约》以及《团员青年道德素质标准》,按照*乡文明青年的形象要求,进一步展示青少年的崭新形象。(5)深入开展形势任务、民主法制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充分了解前进中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抢抓机遇,加快发展。要教育青少年既要看到我乡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各种机遇,乘势而上;又要教育青少年看到我国加入wto后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加强学习和锻炼。要联系我乡改革发展的实际,加强民主和法制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牢固树立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大局意识和稳定意识,为我乡二次创业,兴企富民强乡的伟大实践创造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6)要突出抓好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无神论教育,大力提倡科学精神。要帮助引导青少年划清唯物论与唯心论、无神论与有神论、科学与迷信、文明与愚昧的界限,增强识别和抵制唯心主义、封建迷信及各种伪科学的能力。努力对当前亟需进行理论引导或说明的问题,做出科学的、有说服力的、符合实际的解释和说明,进一步引导广大青少年不断克服和抵制错误的、腐朽的思想文化的影响和侵蚀,坚决同*等一切破坏安定团结局面的组织及各种歪理邪说做斗争,旗帜鲜明地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三、实施措施(7)要深化学习教育活动的开展,增强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的主动性。要以学理论为主要形式,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内容,充分运用“课题制”、“青年学理论小

组”和“唱读学”等学习教育载体,引导青年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特别是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充分运用共青团的良好组织优势,广泛深入地开展“永远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开展十八岁成人仪式、入团宣誓仪式、团员意识教育、特殊团课等活动,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牢固树立广大青少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8)要积极开展青少年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增强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团的各项活动要坚持为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服务,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基本需求服务,为青少年成长成才服务的方向,坚持服务与育人相统一的原则,坚持活动开展与机制建设并举的方针。要按《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广泛开展青年志愿者、青年文明号、“三下乡”、“新世纪、新青年、新形象”主题教育活动、牵手扶贫帮困工程、少先队体验教育,“五小活动”、校园拒绝育等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在家庭做好成员、在单位做好职工、在社会做好公民,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充分展示广大青少年的崭新形象和良好精神风貌。(9)要大力选树和宣传优秀青少年典型,增强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的示范性。要进一步加大“青年新长征突击手”、“十佳少年”等优秀青少年典型的评选力度,不断壮大青少年典型群体,为不同领域,不同年龄段的青年树立榜样。要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用榜样的力量教育、鼓舞和激励青少年。要把在我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中各个领域创先争优,代表当代青年崭新精神风貌的青年典型发现好总结好宣传好。要充分发挥各种新闻媒体以及团内宣传工具的作用,注意总结宣传围绕经济做贡献的青年典型;总结宣传服务社会、化解矛盾、做好稳定工作的青年典型;总结宣传转变观念、自强自立、艰苦奋斗的青年典型。(10)要竭诚服务于青少年健康成长,增强思想教育工作的实效性。要积极开展助学行动,以“手拉手”互助、“一帮一”救助、“牵手”工程援助等形式,帮助下岗职工子女、农村贫困学生、学校特困学生完成学业。要深入实施青年再就业工程,加强组织服务建设,努力为青年就业创业提供多方位

信息、培训、资金、技术等服务。要积极开展创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活动,充分发挥“优秀青少年维权岗”的作用,结合“四五”普法,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和“两法一例”宣传和后进青年的帮教工作,广泛开展法律援助、法律咨询等活动,努力解决严重侵害青少年权益案件的查处工作,不断优化青少年成长的法制环境。(11)要完善团的阵地建设,增强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的多样性。充分利用广场、社区等公众场所,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娱乐活动,倡导高雅、健康的审美情趣。要加大创建“安全放心网吧”工作力度,宣传《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积极探索共青团“红色网页(站)”创建工作,引导青少年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有效利用网络资源。要加大“青年文明社区”创建工作力度,实现团的工作由单位向社区的延伸,引导青少年通过青年志愿者服务站、社区服务中心,达到在服务社会的同时,更好地了解国情,提高素质,增长才干的目的。要积极创建“青少年读书俱乐部”,有组织、有计划地引导青少年多读书、读好书,在书店要设“青少年精品书架”,在“六一”、“十一”等节日要举办书展,推荐适合青少年阅读的书籍,让健康的出版物占领文化市场。四、组织领导(12)开展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是共青团组织的重要职能和首要任务,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干部一定要树立起高度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不断加强和改进对此项工作的领导,要建立和完善良好的工作机制,推行思想教育工作目标责任制,一把手负责制和激励机制,进一步建立工作目标体系,明确工作任务,落实工作措施,为思想教育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目标化提供保证。(13)要密切同各单位、各部门的配合,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各级团组织要积极协调教育、执法等相关部门,建立联系制度,互相通报情况,及时分析青少年思想状况,认真了解青少年思想教育情况,共同采取措施解决在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真正形成全社会重视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的良好氛围。(14)要及时通报和反馈青少年思想教育情况,对于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工作的好做法、好经验,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以及青少年思想动态情况,要及时地反馈给上级团组织,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保证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青少年体育论文例6

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栋梁,肩负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重任。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状况关系着自身能力的发展,也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水平。党和国家历来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十分重视,2004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首次从战略的高度对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要求。2008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以制度的方式扩充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主体力量。2013年的五四青年节,指出,青少年“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自觉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1],从微观的角度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加以充实。当前,社会各界,包括各级政府、学校、家庭等都采取了各种措施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在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各地青少年思想道德模范不断涌现。但是,青少年在思想道德方面仍然存在问题,比如理想信念淡化、集体荣誉感不强、自我意识太强等等,且呈现出多样化、交叉化的趋势。面对新情况,需要构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新常态来加以应对。何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新常态?在中国,“新常态”一词最早是由于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中提出的,主要是指经济发展新常态,之后被运用于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新常态的“新”就是区别于旧,“常态”则是指相对稳定的状态,新常态就是指不同以往的稳定状态。对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而言,指的是要敏锐地认识到构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的新常态,并且去适应它、引领它,让新常态服务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1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新常态的必要性

构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新常态的产生并非无中生有,而是由当前社会环境、经济形势、精神文明建设以及青少年精神需求都出现了新情况、新变化、新问题决定的。

1.1应对社会新环境的需要

国内与国外两方面的环境发生着新变化。首先,从国内环境来看,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攻坚时期,同时也是社会转型时期。这个时期的社会矛盾较为凸显,正如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所说:“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动乱”[1],比如贫富悬殊、道德滑坡、等等,看似与青少年无关,但作为“社会人”,如不对其正确引导,容易产生消极影响。其次,从国外环境来看,随着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领域的不断扩大,文化的影响日趋突破国与国之间的界限。这一方面为我国青少年学习、利用国外先进文化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增加了其受腐朽文化侵蚀的风险。加之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提高了风险系数。在此背景下,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手段,需要跟上时代的脚步,应对社会新环境,最大限度地保护青少年免受腐朽文化的侵害。

1.2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需要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在2011年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当前,我国经济增速处于回落状态,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经济发展呈现出新常态。但是也需要看到,在新常态下的经济结构优化、增长动力切换、制度环境改变,机会要比过去大得多[2]。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作为修筑上层建筑的手段之一,在经济新发展的背景下也遇到了新机会。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市场得到更大的发挥,而市场经济的深化要依靠诚信,这就需要加强人们的思想道德建设,尤其是未来市场经济的主力军———青少年。因此,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需要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新常态。

1.3顺应精神文明建设新阶段的需要

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题中之义,为物质文明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柱。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如雨后春笋,发展势头良好。当前,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协调发展构成了树立“三个自信”、实现中国梦的坚实基础。与此同时,精神文明建设已经处在推动我国“四个全局”战略的重要位置,其必要性与迫切性不言而喻。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青少年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从某种程度上说,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成败。在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的新时期,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需要与其相契合,从而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推进器。

1.4满足青少年精神新需求的需要

随着经济大发展、大繁荣带来的物质文化充裕,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逐步提升。青少年对新事物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在内容、载体、形式等方面呈现出多层次、多元化等特点。但同时,由于青少年在心智方面还未成熟,抗挫能力、辨别能力较弱,容易受到心灵伤害,更有甚者转化为心理扭曲。青少年时期对一个人来说,是人格塑造的重要时期,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针对他们在这一时期的强烈求知欲与“成长中的烦恼”,需依靠思想道德教育在其中发挥不可代替的、指路明灯的重要作用。

2如何构建青少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的新常态

在面对社会环境、经济发展、精神文明建设以及青少年需求都在逐渐产生新常态的形势下,构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工作也需要在理念、内容、方法、载体等方面积极适应并创新发展,从而成为新常态。

2.1教育理念上:德育与智育相结合

德育与智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环节。深化青少年道德认知、培养青少年道德情感、陶冶青少年道德情操、形成青少年道德行为习惯是德育的主要目标与任务。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培养专业知识技能是智育的主要目标与任务。从这来看,德育与智育具有巨大的区别。当前,素质教育成为教育的最大目标,但是现实中,大多数学校仍以考试成绩作为考核的首要标准,在教育过程中,过分重视智育而忽视德育,除了思想品德课之外,少有其他德育渠道。德育的缺位会导致智育成果向负面转化。只有德育与智育的有效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智育的成果。因此,在新常态下,必须将德育与智育牢牢地结合在一起。首先,把德育融入教师考核中。教师是实施德育与智育的最直接主体,因此,将德育与智育相结合需要从教师方面着手。在未来的教师考核中,不能仅仅测量如学生考试优秀率等智育指标,还需要将德育指标融入教师考核中去,比如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社会责任意识等等。其次,把德育融入学校考核中。学校是决定校园氛围的重要因素,对教师和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因此,需要对学校进行可行的德育水平考核。对德育的考核应该包括是否设置德育课程、是否有德育活动,同时还需要对学校的德育效果进行考核。最后,把德育融入学生考核中。当前,各中小学对学生们都进行了思想道德考核,它已经成为了考核学生的一个方面,但是仅停留班主任对其的思想品德评语上。要让学生们充分认识到思想道德的重要性,需要加大对其的考核力度,从多个方面对其进行测评,进而达到德育的目标。

2.2教育内容上:历史教育与时代教育相结合

历史犹如一面镜子,让人在审视的过程中真正认识自己。对青少年进行历史教育,能够让其对中华民族、中国有更丰富、更深刻的认识,并且运用中华传统美德作为自己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善恶观的标准。全球化进程加快,青少年需要对当前的社会形势有一定的认识,对不良现象有正确的判断。因此,在新常态下,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需要既体现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又要符合时代特点,在全球化的大潮中保持生机与活力。首先,深化历史教育。当前的历史教育对于青少年来说,最为主要的就是学习历史课。深化历史教育,需要调整每一阶段历史课程,让其符合青少年各个阶段的需求。其次,强化时代教育。时代教育在当前的中小学教学中相对较弱,而在大学中得到加强,这主要表现在大学的形势与政策课程中。中小学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培养的重要阶段,也需要对其进行时代教育。对青少年进行时代教育,可以通过相应的课程设置和班级活动来实现,一方面增加了课程的丰富性,另一方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水平。最后,将历史教育与时代教育相结合。历史与现实本来就具有不可分割性,对青少年进行历史与时代教育需要将二者相结合。要将时代教育融入历史教育的总过程中,让青少年在对比的过程中深化对历史的认知,更加清晰地认识当今形势。

2.3教育方法上: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

当前,我国对于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多为理论教育。理论教育能够让青少年对思想道德教育有个系统的认识,为自己的道德认知与行为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理论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离现实社会有一定的距离,仅仅注重理论教育存在一定的问题。实践教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青少年的道德体验,进而提升青少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认同感,是稳固和扩大教育活动阵地的重要举措。但是,实践教育没有理论教育作为支撑,往往容易流于形式。因此,在新常态下,需要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首先,保证理论教育品质。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理论需严格的审查,在符合历史的基础上,还需要增强其认可度与接受度,让其真正发挥出教育的作用。其次,创新实践教育方式。在完成相应的理论学习后,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进行实践教育。比如游览红色景点,观看红等等,让青少年在体验中提升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最后,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对于实践教育的内容,应该与理论教育相对应,这样一方面可以加深青少年对理论的认知与记忆,另一方面可以增加理论学习对青少年的吸引力,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

2.4教育载体上:线上载体与线下载体并重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需要通过一定的载体才能得以实现。线上载体指的是运用网络技术在互联网上呈现出教育内容的媒介。与此相对应的线下载体主要是指实体存在的媒介,比如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等等。当前,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多为线下载体。在新常态下,仅依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随着科技发展,网络传播的力度与速度已在许多领域里得到证明。这一载体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比如时效性强、影响力大、覆盖面广等等,而网络对青少年具有较高的吸引力、接受度。当然,网络也存在着一些缺点,比如信息失真、网络成瘾等等。因此,在运用网络载体时,需要将网络载体与课堂载体相结合,做到取长补短、优势互补。首先,运用线上资源呼应线下教学。当前,许多学校在自己的门户网站上开设了相应的网络课程,这可以作为线下教学的补充。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有两点:第一,对于网络课程需要与线下课程有所区别,不能仅仅是将线下课程搬到了网络上,还需要增加课程的趣味性。第二,不能以增加网络访问量为由变相地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其次,运用线上资源促进师生互动。教师应该是青少年的良师益友,应该发挥其对青少年的指导与引领作用。因此,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等形式搭建教师与青少年双向互动的平台,教师可以较好地掌握青少年的思想动态,及时对可能发生的偏差进行纠正。最后,运用线上资源为青少年搭建排忧平台。影响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因素很多,其中重要一点就是青少年面对的困难与忧虑。因此,可以建立专门针对青少年的BBS,青少年可以以匿名的方式自由抒发自己的情感。同时,请专家做客,及时对青少年的烦恼与困惑进行解答与疏导。

作者:程晓娟 叶璇 刘挺 单位:(西南科技大学政治学院

参考文献

1[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三联书店,1989:38

青少年体育论文例7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3-0198-03

为进一步深化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北京青年政治学院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人文素养、身心健康素养、职业素养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著力完善学生的道德品质;积极探索有效的教育载体,将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道德融合,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

一、突出政治特色,注重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和主流价值观

学院把培养政治素质高、综合能力强、有一技之长的人才作为学院人才培养的目标。在探索文科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同时,坚持突出学院的政治特色,将政治素质置于育人标准的首位。政治教育贯穿学校教育过程的始终,实现了教师学生全参与、课上课下全贯穿、校内校外全覆盖。

(一)构建独具特色的“3+1+1”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强化学生的政治素质

学院办学突出政治特色的内涵之一,是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学院将政治理论课教学作为强化学生政治素质的关键途径。高度重视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学生综合素质模块的首要内容,在严格按照上级要求设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同时,根据学院关于培养高于同类院校人才政治素质的要求,构建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文精神教育与修养》的“3+1+1”政治理论课程体系。

学院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人文精神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在全院范围内开设《人文精神教育与修养课程》。以党和政府高度关注的大学生思想观念中的深层次问题和学生关注、迷茫的热点问题为线索,围绕人与人、人与国家、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主题,通过“弘扬中国人文精神,构建现代和谐社会” “宗教学概论” “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 “中国传统思维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文学的人性美”以及“西方非理性主义思潮解析”等专题,客观介绍和深刻揭示古今中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中的重要知识及其蕴含的人文精神,在滋养和充实学生精神世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马克思主义在人类精神文明优秀成果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使学生成为政治素质、道德品质、专业技能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人才。

(二)社会实践纳入学分管理,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院坚持将社会实践活动与学生专业学习相结合、与社会服务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通过采取专业建设、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社区共建、就业调研、毕业生追踪访谈,形成“社会大课堂,实践育人才”的工作模式。并将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教学计划,记2学分,要求学生毕业前完成16天共计32个学时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主题教育、职业角色体验、志愿者服务等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深入社会,了解国情民情,增强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培养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三生”教育贯穿全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院把培养学生职业精神、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放在教育教学的重要位置上,通过开展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贯穿全年的“三生”教育,使学生认识社会、深入社会,收效显著。充分利用暑期组织学生到农村进行社会实践的机会,并依托军训工作平台,成功开展“生命、生存、生活”主题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院“以常态化军事训练为载体,开展三生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推进校风、学风建设,为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综合性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学院不仅重视传授知识,还注重教会学生如何热爱生命、热爱生活,采取直接有效的教育方式使学生在观念、知识、技能、习惯等方面有所受益,有效提升其综合素质,达到“一次教育、终身受益”的目标。

(四)专业志愿活动紧贴教学,增强学生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

学院始终坚持把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创造各种机会,把有利于提高学生政治素质的志愿者活动落到实处。近年来,学院志愿服务活动深入首都的各行各业,志愿者过硬的政治素质、扎实的专业能力、严明的组织纪律、昂扬的精神风貌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学院不仅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国家重大活动中的志愿服务,如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活动、台盟中央两岸青年联谊交流活动、世界田径锦标赛、中国网球公开赛等,同时还积极拓展体现专业特色的志愿服务活动,如社工系为武警天安门警卫支队开展心理辅导志愿服务、法律系坚持在社区开展禁毒教育志愿服务、青少系组织开展打工子弟关爱行动、文秘系在宋庆龄故居开展志愿讲解服务。通过参加丰富且具有特色的志愿活动,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断提升。

(五)成立“青年社会主义理论学习促进会”,提高学生政治理论水平

学生社团“青年社会主义理论学习促进会”,以学习和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在全院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贯彻学院“勤学善思、立德践行”的校训,关心时事、了解天下时政,树立青年的社会责任感,立志做有益于国家的新青年。通过开展各种专题学习和研讨活动,使大学生能够肩负民族复兴的使命,继承和发扬国学精神与文化。促进会成立以来一直坚持为共青团事业发展服务,培养政治素质高、综合能力强的优秀人才。促进会的刊物、网站不断完善,队伍不断壮大,在学院内营造了浓厚的政治学习氛围,为提高学院学生政治理论水平、政治觉悟发挥了重要的影响。

二、突出青年特色,服务青少年全面成长

根据学院自身的文科优势和长期从事共青团教育的基础,学院确立了立足团校、服务首都青少年教育事业和立足文科、发展文科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并形成了 “了解青少年、服务青少年、研究青少年”的办学特色。学院以特色专业――青少年工作与管理专业建设为基础,依托北京青少年研究所和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的研究力量,在首都乃至全国青少年教育与发展方面,开展了形式多样、影响深远的服务活动。

(一)唯一开设青少年工作与管理专业的首都高职院校,建设成果示范辐射全国

青少年工作与管理专业是学院重点建设的专业之一,其设置在北京市同类院校中具有唯一性。青少年工作与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在多次专业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对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开展深入研究,形成自身办学特色。综合起来就是:专业设置以职业分析为导向;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为本位;课程设计以职业活动为核心;课程编制以基础面宽为基点;课程实施以校企合作为基础;教学活动以受培训者为主体;考试考核以客观要求为标准。依托共青团北京市委平台和北京市团校平台,坚持以“认同社会主流价值观和认同社会主流审美观”为主线的社会角色教育;以“光自律”为主线的责任感教育;以“热心公益”为主线的体验式教育;以“回报社会”为主线的专业技能教育等四条主线,精心打造青少年工作与管理专业德育首位、能力本位、文化品位“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多年的专业建设,青少年工作与管理专业成为教育部高职高专同类专业的专业设置标准。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及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其他地方院校学习的模本,专业建设成果及示范效应辐射全国。

(二)依托北京青少年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将青少年研究成果向社会推广

学院依托北京青少年研究所、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北京青少年教育与研究发展中心、北京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中心及一批系级研究所,有效整合校内外学术资源和力量,加强学术团队建设。各科研所充分发挥科研传统优势,逐渐形成了青少年研究、青年志愿服务研究、东方道德研究等研究领域的学术团队。近年来,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先后在全国八个省市,四百余所大、中、小学,六千多个班级的近三十万名学生中开展了“中华美德教育实验”,服务青少年教育与发展。

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中华美德教育行动以传承中华美德、弘扬民族精神为基本主题,已经连续滚动研究了二十余年。在大中小学进行“八个德目”(忠、孝、诚、信、礼、义、廉、耻)教育,编写大中小学试用教材,小学讲故事(《中华美德》),中学讲规范(《中华道德》),大学讲理论(《中华伦理》),仅北京市就有3个区县、100所学校共4万余名学生参加该项教育试验。这期间开展的学校、家庭、社区“三维互动”试验中华美德教育新模式,仅北京市就有9个区县、150所学校共10万余名学生参加该项教育试验。同时,进行中华美德“推广与深化”研究,把已经涌现出来的各种类型的典型经验,加以推广。在探索和建构以经典文化、节日文化、地域文化为支撑的“文化德育”中,北京市有7个区县、182所学校共11万名学生参加该项教育试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参与首都“创新部落”项目开发,服务首都青少年创新创业教育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联合启动了创新创业教育项目。项目是开展北京青少年创新创业教育的阵地,是青少年特别是中小学生创新活动的聚集地。主要通过创新实践体验、创新力提升培训、科技创新活动等途径,全面增强青少年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具有科学基础、实践能力与合作精神的创新型人才。学院学生与国际创新教育潮流接轨,参与设计北京市青少年创新部落的思维拓展训练、科学体验、探究实践、参观体验等层次的科学实践活动,已经有多名学生成为北京市多家青少年创新部落店的店长。

(四)开展专项合作,服务首都不同类型青少年群体健康成长

学院发挥专业优势,紧扣青少年成长需要和发展需要。近年来,受政府、非政府机构委托,学院开展了两百多项青少年服务,涉及青少年安全、权益维护、文化、教育、科技、卫生、职业教育、闲暇辅导与创新创业等九大领域,从大型活动的组织、策划、实施到个案辅导支持,从促进青少年积极发展到帮扶青少年弱势群体,为数百万名青少年提供了专业水准高、科学性强、人文色彩浓厚、形式新颖活泼的服务,得到青少年及其家长、政府、企事业单位以及非政府组织的高度评价和热烈欢迎。

学院为首都青少年不同群体提供专业服务。如青少年教育与管理系组织开展首都近万名高考生参加的“阳光心语高考减压营”活动;与区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合作开展的“星光自护活动”,针对中小学生自护自救开展安全教育,该项目已经有三万多名儿童受益;法律系、青少系与青少年禁毒基地、朝阳区青少年法律援助中心、望京街道、花家地小学等地长期联系,长期开展志愿普法活动,为弱势青少年群体的权益保护和青少年法律知识普及做出了贡献;积极参与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发起的“星星火炬照耀成长”打工子弟学校关爱行动,承担“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城市融入问题”研究课题,派出65名学生担任打工子弟学校的校外辅导员,并与共青团北京市东城区委、景山街道办事处联合签署合作协议,关爱打工子弟,与织染局小学结成对子,重点合作。在重大的青少年节日、中国传统节日和国家重大活动里,在政府和中小学校组织的大型活动中承担编导、指挥、现场导演、节目编排、摄影摄像等工作,为青少年提供舞台和展现的平台。

经过多年的探索,学院把培养政治素质高、综合能力强、有一技之长人才作为学院人才培养的目标。强化政治理论课教学,强化学生政治素养;将社会实践纳入学分,培养主流价值观;开展“三生”教育,培养学生自主生存能力;开展志愿活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办政治学习社团,提高学生政治理论水平,体现了学院人才培养的政治特色;开展青少年工作与管理专业建设,培养青年工作者;建立青檬夜校和英才学校,服务优秀青年和创业青年;依托青少所等科研机构,将研究成果向社会推广;开展专项合作,服务首都不同群体青少年健康成长。青年和政治特色逐渐形成并得到广泛认可。

参考文献:

[1]万忠. “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2 (35).

青少年体育论文例8

中图分类号:G80-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6)05-0114-05

Abstrac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metrology, statistics and logic analysis are adopted to analyze the academic papers on school football (juvenile football). chool football, as part of school sports is a component of education, aiming at training athletes with various talents for the society. In the process of popularization and improvement, we should mobilize the multi force participation of schools, clubs, society and parents, construction modern youth football concept and culture which take the physical exercise as the means, the basic knowledge and basic skill learning as the key and the promotion of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personality perfection as the goal. On this base, we will foster football-playing population with high level and high quality and train modern skillful football players that are both intellectually and morally well-educated.

Key words: school football; teenagers; amounts of published papers; citation frequency; high frequency cited papers; evaluation

校园足球的提出是基于我国青少年体质下降的现实社会背景,目的是通过发展足球运动来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足球运动以其独有的特点和魅力超越了其他体育运动项目,赢得了广大青少年的喜爱。在国际足球运动大发展的今天,中国足球运动的发展却与之相悖,落入了不进而退的怪圈。我国青少年足球人才数量逐年锐减,1990-1995年,65万人;1995-2000年,61万人;2000-2005年18万人[1]。据中国足协公布的数据显示,在13.8亿中国总人口中足球人口降至2.7万人,注册球员仅有8 000名[2]。中国足球后备人才的严重匮乏,使中国足球运动的发展处于停滞状态。鉴于中国足球运动发展状况,2009年,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推出和实施校园足球发展规划。为进一步推动中国足球运动的发展,2014年教育部提出新修订的校园足球改革方案。校园足球及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成为体育科研领域的研究热点,体育专家及学者从制度创新、教体结合、教练员培养、竞赛组织与管理、政府、足协、俱乐部的职能与作用等各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

1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

以CNKI数据库为数据源,为确保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采用专业检索,构建检索式为:(U = '校园足球' OR U = '青少年足球'),并将发表时间限定为:检索时间限定在2001年1月1日-2015年12月1日,共检索出文献4 109条。

1.2文献计量法

以CNKI为数据源,采集作者、期刊和机构的发文数据,进行统计、分类、排序及分析研究。

1.3数理统计法

检索出相关论文的发文量、被引频次和高被引频次的论文3项指标的前20名,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归类和排序,并进行分析研究。对各项指标数据,采用秩和比法(RR)排序。通过秩转换,获得无量纲的统计量RR,以RR值对评价对象的优劣进行排序或分档排序。

1.4逻辑分析法

通过对文献数据的统计、归纳、排序、综合的逻辑分析,以揭示文献各种特征与关系的方法。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作者发文量、被引频次RR前20名

发文量和被引频次是文献计量学两个重要的评价指标,发文量反映了作者在该研究领域的科研活跃度和科研产出量,被引频次反映了论文受关注的程度和论文质量。2001-2015年以校园足球和青少年足球为主题共发文3 416篇。统计结果显示,以校园足球为主题的论文2009年以后开始出现爆发式的增长,2009年20篇,随后逐年增长,到2015年猛增至700多篇,在此之前的研究论文大多是以青少年足球为主题词。原因是2009年和2014年实施校园足球规划方案的决策掀起了校园足球的研究热潮。

表1所示,校园足球和青少年足球作者发文被引前20名,位居前列的作者是徐金山、张庆春、何志林、李卫东和董众鸣,5名来自上海体育学院,3名来自北京体育大学,2名来自沈阳体育学院。有12名作者来自专业体育院校,20名作者共124篇,总被引频次2 845。

研究者普遍认为校园足球作为学校体育和教育的组成部分,其发展也必须回到学校体育和教育的发展轨道上,回归育人为本,充分利用足球这一平台,激励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达到增强体质、磨练意志、健全心理、完善人格等多重目标,最终实现教育的完整与学生的全面发展[3]。体育运动在构建青少年持久个人资源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体育运动不仅可以强身健体,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青少年认知功能的提高和智力发展,而且有利于心理健康和自信心与幸福感的获得[4]。开展校园足球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为主,让学生在娱乐中喜欢足球,爱踢足球。张庆春认为,少年儿童从一开始就应学会将足球视为一种快乐游戏去体验和享受,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认识到足球的魅力,也会为他们一生钟爱足球打下基础[5]。 通过开展校园足球运动来推动学校体育的发展,增强学生体质、展现学生风貌、体现学生的意志力和体育精神,这是校园足球的本质所在。

开展校园足球要因地制宜。我国在校学生有2.7亿,符合标准场地的学校仅有8 000所,同时缺乏有资质的足球教师。校园足球可开展5人制和7人制小场地足球运动,世界著名球星马拉多纳、罗纳尔多、梅西都是从街头足球走向世界赛场的,他们从小就有一个共同的梦想,就是成为球星。

[JP3]研究者认为开展校园足球应以普及为主,建立长效机制,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即使全国足球学校达到2万所,即使足球人口达到2 000万,学生还是要一天天长大。中国足球运动的发展要坚持持久战,需要十几年、几十年的时间,做好长期的思想准备,做到普及基础上的提高,提高基础上的普及,以足球为先导积极开展学校体育活动。学生通过校园足球活动能提高其柔韧性、灵活性和协调性,这为今后学生从事其他体育项目打下坚实的基础,从业人员的眼光应放远些,普及足球运动的目的最终还是促进学生在德、智、体三方面的全面发展。

开展校园足球要积极宣传足球文化。足球运动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受到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同的自然及社会环境孕育出不同类型的足球文化。校园足球孕育的是未来的“足球先生”,而非足球流氓、足球痞子,要避免不良现象对青少年身心的影响,如“年龄造假、以大打小、队员冒名顶替、假球、黑哨、、不服从裁判”等不良行为。这些问题会产生不正当的竞争,败坏足球文化和社会风气,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阻碍中国足球的正常发展。这些问题在研究中多次强调,只是在实践中忽略掉了。中国足球经过了60年的发展,走过了弯路、偏路,道路曲折坎坷,最终兜了一大圈又回到原点,原因就是缺乏良好的足球文化和足球理念[10]。

2.2期刊发文量、被引频次及RR前20名

学术期刊是学术研究的重要园地,学者可以在学术期刊发表自己的学术研究,甚至是不同的学术观点和看法。学术期刊传播的学术创新、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推动着学术繁荣。学术期刊所蕴含的学术价值是一个社会的灵魂和旗帜,它在本质上是一种人文之光和科学之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6]。现代体育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研究和科学训练,这一点从2015年的世界游泳锦标赛和世界田径锦标赛上中国队所取得的成绩可以看出。在世界游泳锦标赛中,中国取得15金、10银、10铜,金牌和奖牌榜首位,在世界田径锦标赛中,中国取得1金7银1铜,奖牌榜排名第四。游泳和田径是体育金牌的大项,过去我们很少在这两个项目上取得奖牌,甚至一度怀疑我们的体质和人种不适合此项运动,然而经过长期的努力奋斗,在科学指导的训练终于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人种学说也不攻自破。在中国足球徘徊不前的时候,人们开始质疑中国足球,再次提出“人种”的问题。毫无疑问解决中国足球的问题,需要科学,需要耐心、细致、严谨的科学研究和科学训练。

表2是校园足球和青少年足球期刊发文和被引频次RR前20名。其中,核心期刊有10种,发文252篇,占总发文量733篇的34.38%,被引频次为4 302,占总被引频次5 527的77.84%。核心期刊被引频次高,说明学术论文的质量高、水平高、受关注程度高、学术影响力大。前20名期刊,有9种体育院校的学报,有5种体育科技期刊,这些都是校园足球和青少年足球运动研究的主要期刊。

这些期刊论文对校园足球和青少年足球运动进行了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校园足球的发展应该紧扣学校体育的重要任务,从现代教育要求出发,以身体练习为手段,以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学习为主,促进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智力发展、人格完善、社会适应能力增强的全面发展的人”[7]。校园足球就是学校体育中的一项运动方式,是学校教育的一种形式,不能赋予太多的使命和任务,让学生轻轻松松地上阵,快快乐乐地踢球。足球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它有很强的娱乐和教育功能,参与者能够感受到运动的快乐,而家长也希望孩子参加运动来扩大交往的范围,培养完善的人格。“学校体育的根本不在于是否拥有体育天才和体育成绩,而是能够培养健康、阳光、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青少年”[8]。

2.3高被引频次论文前20名

高被引频次的论文是文献计量学评价的重要指标,反映了论文的研究热点和创新性,说明论文质量高、学术影响力大。表3所示20篇高被引频次的论文有9篇是论述足球训练体系和训练理念的问题;20篇高被引频次的论文,有19篇来自于核心期刊,说明核心期刊具有很强的学术研究导向性及影响力以及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为研究者提供了学术研究的趋向。

20篇高被引频次的论文对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的现状、青少年体质、青少年足球训练体系、训练理念及人才培养、教练员状况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与研究。

按《校园足球发展规划》,到2020年将产生2 000万足球人口,以千分之二的比例计算,产生青少年足球注册人口4万。校园足球在普及的过程中会有一批孩子追求更高的目标,学习正规足球,进入专业训练。按青少年力量素质、速度和耐力素质、灵敏和柔韧素质生长特点来看,8~10岁是较好发育期,也是接受足球训练的最好时期。但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能够进入职业队,成为足球天才的也只是很少的人。

中国足球运动的发展历程是艰难曲折的,直到今天依然没有走出困境。要持续开展校园足球,促进青少年足球运动水平提高,首先要转变足球理念。在青奥会上指出,让体育价值重新回归,重视个人在体育中的价值提升而非是锦标主义的过分体现。让外国朋友看到中华体育精神和中国人民的意志力,更看到通过赛事收获的其他宝贵附加意义[10]。

足球运动既是学校体育的一部分,也是教育的组成部分。足球运动有很强的教育功能,它能够“育德、育智、育体、育文化”。“从校园足球到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是普及和提高的过程,是连贯性的,是在培养社会各型人才的同时培养运动员的。在普及的前提下选拔精英梯队进行精英人才的重点培养,在学籍学校不变的情况下,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训练,通过竞赛进行选拔”[9]。研究人员指出,青少年足球训练是学校、俱乐部、协会、社会和家长共同参与的事情。足球发达国家有些成熟的经验值得借鉴。如德国足协大力推动俱乐部、协会和学校间的合作,认真对待文化课的学习,俱乐部配有文化课老师,辅导文化课,同时配有心理教师,当孩子的文化课有缺失时,会停止其足球训练;日本也有青少年足球长期培养规划,建立自上而下、环环相扣的训练体系,他们的理念是让更多的人了解足球,喜欢足球,享受足球的过程,接受足球教育,传播足球文化,以更宽的视角来看待足球。反观我国在足球运动的发展过程中过于看重比分、急功近利、情绪浮躁,违背了青少年足球运动人才成长及培养规律,对青少年足球运动缺乏长期的战略性认识。

3结语

在校园足球和青少年足球运动研究领域方面,体育科研人员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也借鉴了不少国外的先进经验,发表了数千篇的研究论文。运用文献计量学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了该研究领域作者和期刊的学术水平和学术影响力的分布及重点研究领域。具体为,发文作者工作单位以专业体育院校为主,表明专业体育院校是校园足球研究的坚实堡垒,他们拥有强大的研究阵营;文献分布的期刊涉及20种,核心期刊有10种,其中被引频次占77.84%,体现了核心期刊的论文质量及其学术影响力,它们代表了校园足球和青少年足球运动研究的整体水平;高被引频次的论文集中于对校园足球开展现状、青少年体质、训练理念及教练员状况方面的探讨与研究,反映了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

从数千篇的研究论文内容来看,发现诸多共同观点,如校园足球既是学校体育的一部分,也是教育[J2.2mm]的组成部分,需要两手抓;开展校园足球运动,应重视其教育的功能及足球文化和足球理念的传播;校园足球在普及与提高的过程中,要积极寻求俱乐部、体协和社会力量合作培养模式,学校在为社会培养各种人才的同时培养运动员等。这些观点经过总结提炼,都可形成有关校园足球和青少年足球运动的理论体系,丰富该研究领域的基础性研究,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曹发祥,侯磊.中国足球运动演变的社会分析[M].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109.

[2]铁晓林.校园足球活动推广过程中问题的探讨.当代体育科技,2015(16):74-75.

[3]何强.校园足球热的冷思考.体育学刊,2015,22(2):5-10.

[4]郭玉江. 青少年体育参与的积极情绪扩建理论模型构建.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5,31(5):72-76.

[5]张庆春.青少年足球训练理念与实践[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47.

[6]邱均平.评价学:理论・方法・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349.

[7]刘世宏,陈海. 发展校园足球现存主要问题及改进策略.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5,31(4):113-118.

青少年体育论文例9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6-0023-02

现阶段,对青少年的教育已不仅仅是只追求分数和如何创造更高的学历,而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也不仅仅是培养高素质、高道德、对国家有积极贡献的学子了,而是同时也注重学生天性的发展和如何健康的发展,更加注重学生的天赋、强项、自身的兴趣和未来的潜力。而美国青少年积极发展理论关注的中心就在于此。所以,对于积极发展理论内容及意义的研究对于中国青少年教育的启示将至关重要。

一 青少年积极发展理论产生的背景

20世纪末美国诞生了一种全新的而且与传统心理学大不相同的心理学――积极心理学,这一理论是奠定了青少年积极发展论的理论基础之一。积极心理学是重点研究、强调与心理生活相关的积极因素,如人的幸福感、人的美德、人们对积极态度的情感体会、积极的人格特征、人格品质以及积极的社会制度等,和通常研究心理的消极因素如抑郁、恐惧等的心理学有着本质上的不同。美国一位名叫赛里格曼的心理学专家提出,研究消极心理的传统心理学为社会的稳定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事实上,人类不能仅仅依靠修补心理上的不足和问题来推动社会进步,我们需要转变心理学的研究内容,通过研究人类心理中积极的品质来造福社会,从而创建了积极心理学。在积极心理学研究这些积极内容的条件下,积极发展的理论很好地利用了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从而发展壮大了起来。另外,对于青少年认识的两种取向的研究也对积极发展理论的产生产生了很大影响。我们要培养以及塑造青少年正确的人生观等观念是进行青少年教育工作的关键。由彼得・贝森总结出的两种青少年发展的观点,有一种观点是将青少年当做“不完善”的人,这和预防科学发展有紧密联系,把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如:学习困难、情感受挫、有破坏等作为研究重点,而且主要研究解决困难的办法以及方式,许多研究心理学的专家、心理咨询师等认同这一观点和做法。总而言之,这种观点是用消极的视角看待青少年发展中的问题。另外一种观点叫做PYD,它不是用来解决青少年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它主要研究的是青少年的优点、能力以及潜质等,并且注重开发青少年的这些积极方面,如鼓励青少年参加有意义的活动,以积极的视角看待青少年的发展过程,近年来,这种观点被越来越多的心理学专家和学者所认可。另外一个对于积极发展理论的诞生有影响的因素就是国家对青少年发展过程的忧虑。其实在美国,有很多的青少年由于各自的特殊家庭状况受着不同程度的伤害,影响其健康成长及发展。相比较生活在稳定、和谐家庭环境中的青少年而言,生活在已经破碎或是不稳定的家庭环境中的青少年,在智力水平、情感表达、性情稳定性以及社会适应等方面都不如前者,而且有着很大的差异。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视及网络的普及,现在的青少年受到色情、暴力等负面因素影响的机会越来越多,由于他们面对这些负面影响的处理能力有限,再加上没有受到家庭或是社会的正确指引,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很是不利。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受到家庭或是社会不利因素的影响,更多的家长以及教育人士提出加强研究如何使青少年健康发展这一问题。在社会各界教育和心理学人士的共同努力下,重点发展青少年潜力的PYD在以社区为活动单位建立起来。

二 什么是美国青少年积极发展理论

青少年积极发展理论是由利特首次提出,后经埃克勒、罗斯与勒纳等学者在进行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和充实这一理论。美国百科全书总结各位学者的结论,总结出“PYD是一种用来描述家长、社区、政府组织和教育机构为促进青少年在兴趣与能力等方面健康地发展而共同努力的新方式。PYD的目的在于通过给所有的青少年创造一种支持积极发展的社区氛围,通过公益性组织和社区为青少年提供更多的参与社会实践的活动,并鼓励青少年为社区建设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梯姆・戴维斯提出,PYD是一场全民性的运动,PYD的创造和产生是建立在国家以及整个社会对青少年发展问题的积极的公众观点,来替代消极地对待青少年发展的观念,PYD的目标是将青少年培养成为一名积极参与活动、勇于承担责任的合格的社区成员。有专家提出,PYD既是一套积极发展的方案,还是一种积极的观念,以社区作为活动中心,提供参与机会,激励青少年充分展示和发展自身潜质。勒纳等学者研究青少年积极发展理论提出了现今最有成效的目标5C方案,分别是5个C开头的单词缩写:Competence(能力)。青少年在社会、认知、学术以及职业的具体的不同环境里的积极的态度和行为。社会能力是人际交往技能,认知能力是决策制定技能,学习能力是知识模仿和理解技能,职业能力是做好本职工作的技能。Confidence(自信)。青少年内部在自我价值以及自我效能的一种整体感受。Connection(链接)。青少年和伙伴、家庭学校和社会间的交往和关系,反映青少年同其他人和规章制度的链接。Character(品格)。青少年尊重社会以及文化发展,能够具有正确衡量道德的善恶和正直等的标准。Caring and Compassion(关爱与同情)。拥有关爱他人、怜悯他人的情感体会。我们培养青少年积极发展是要塑造青少年积极的个体,这个个体需要具有社会能力、学术能力、认知能力以及职业能力,这个个体要能够和伙伴、家庭、学校以及社会保持相互联系,要懂得尊重文化和社会,具有正确的行为准则,能够判断道德的正确与否,是一个正直的青少年,能够积极评价自我价值以及自我效能,富有爱心,充满同情心的青少年个体。勒纳补充说,如果上述的5个C能够同时体现在一个青少年身上时,它们会合并产生第6个C,就是Contribution(贡献)。换句话说,如果青少年能够积极地贡献于家庭、社区、学校以及自己,就能够很好的表现5个C。这5个C组成并完善了评价积极发展理论的系统,有力地推动着青少年积极发展理论的创新和发展。而且青少年积极发展理论具有开放式结构的特点,以融合多种教育理论为基础,包括预防科学(Prevention Science)、社交与情感学习(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品格教育、积极心理学与应用发展科学(Applied Developmental Science)。尽管,青少年积极发展理论所融合的多种教育理论各不相同的研究重点和描述语言,不过对于青少年积极发展是具有很多的一致性。

三 青少年积极发展理论的研究意义和启示

研究青少年积极发展理论的正面意义在于鼓励我们从积极的角度评价青少年的发展,比起控制和预防青少年犯罪而言,注重使用正确的方式方法促进青少年的积极发展效果更好;在逐步让青少年积极贡献家庭以及社会的同时完成青少年社会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心理学研究者提出青少年贡献更多更有利于其发展而不是得到更多。比如彼得・贝森学者就认为,每个社区的青少年都应该给自己居住的社区每周做一次一小时的志愿服务,这样既能够以社区为开展、进行青少年积极教育模式的单位,有些较成熟的青少年积极发展理论课程有效地加强了青少年互动性的参与其居住社区的活动,还可以把青少年健康发展心理学与道德教育理论相结合,构建成青少年积极发展的研究结构和框架。

青少年积极发展理论对于中国青少年的教育有着极大的启示。尤其是在中国教育现状的条件下,研究青少年积极发展理论具有更加长远的意义。现阶段,中国进行的针对青少年教育问题的研究重点在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以及其心理发展具有哪些特征。这个系列的研究对于发现和解决青少年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有很大作用,不过这些问题的研究都是根据生物学个体研究模式进行的,基本不涉及和联系家庭变故与青少年心理问题的研究。而且,传统的研究模式忽视分析现象形成的原因在现象表现,缺少事实证明多用思辨方法,更倾向研究青少年行为极少研究其心理状况,不综合多因素多角度考虑多数使用单因素分析,导致中国针对青少年的心理问题研究无法适应其发展。所以青少年积极发展理论为改善中国差生多的问题提供新的视角,也为丰富中国青少年的社区活动提供了良好的范式。积极发展理论的目标之一是加强对青少年行为能力的培养,加强行为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发现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重要环节。针对中国青少年教育的现状,因为过于模式化导致创造力低下,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更是低于同龄发达国家水平,因此对这一目标的深入理解和贯彻,将其整合到我们的教育教学方面,这将对中国青少年能力的培养发挥更大的理论支持作用。

四 青少年积极发展理论的不足之处

青少年积极发展理论也存在许多不足。丹尼尔等学者在认同PYD模式具有的积极作用后,也提出一些这种方法的两点不足之处:(1)青少年积极发展的定义还不准确,自1997年学者彼得・贝森倡议使用40个青少年成长性特征,到学者勒纳在2004年提出了5个C目标,还有后续的学者奥博瑞恩总结的五个核心能力(自我意识、社会意识、自我管理、处理关系的技能和负责任的行动),这三种概念经常混淆使用;(2)跨不同文化基础研究青少年积极发展的研究太少,无法肯定在西方国家适用的PYD模式到其他国家有同样或者其他效果,由政府从上至下地推动青少年积极发展的方式不能很好地调动家长、学校以及社区进行配合,往往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五 结束语

青少年体育论文例10

一、突出政治特色,注重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和主流价值观

学院把培养政治素质高、综合能力强、有一技之长的人才作为学院人才培养的目标。在探索文科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同时,坚持突出学院的政治特色,将政治素质置于育人标准的首位。政治教育贯穿学校教育过程的始终,实现了教师学生全参与、课上课下全贯穿、校内校外全覆盖。

(一)构建独具特色的“3+1+1”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强化学生的政治素质

学院办学突出政治特色的内涵之一,是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学院将政治理论课教学作为强化学生政治素质的关键途径。高度重视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学生综合素质模块的首要内容,在严格按照上级要求设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同时,根据学院关于培养高于同类院校人才政治素质的要求,构建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文精神教育与修养》的“3+1+1”政治理论课程体系。

学院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人文精神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在全院范围内开设《人文精神教育与修养课程》。以党和政府高度关注的大学生思想观念中的深层次问题和学生关注、迷茫的热点问题为线索,围绕人与人、人与国家、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主题,通过“弘扬中国人文精神,构建现代和谐社会” “宗教学概论” “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 “中国传统思维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文学的人性美”以及“西方非理性主义思潮解析”等专题,客观介绍和深刻揭示古今中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中的重要知识及其蕴含的人文精神,在滋养和充实学生精神世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马克思主义在人类精神文明优秀成果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使学生成为政治素质、道德品质、专业技能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人才。

(二)社会实践纳入学分管理,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院坚持将社会实践活动与学生专业学习相结合、与社会服务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通过采取专业建设、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社区共建、就业调研、毕业生追踪访谈,形成“社会大课堂,实践育人才”的工作模式。并将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教学计划,记2学分,要求学生毕业前完成16天共计32个学时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主题教育、职业角色体验、志愿者服务等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深入社会,了解国情民情,增强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培养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三生”教育贯穿全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院把培养学生职业精神、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放在教育教学的重要位置上,通过开展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贯穿全年的“三生”教育,使学生认识社会、深入社会,收效显著。充分利用暑期组织学生到农村进行社会实践的机会,并依托军训工作平台,成功开展“生命、生存、生活”主题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院“以常态化军事训练为载体,开展三生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推进校风、学风建设,为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培养综合性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学院不仅重视传授知识,还注重教会学生如何热爱生命、热爱生活,采取直接有效的教育方式使学生在观念、知识、技能、习惯等方面有所受益,有效提升其综合素质,达到“一次教育、终身受益”的目标。

(四)专业志愿活动紧贴教学,增强学生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

学院始终坚持把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创造各种机会,把有利于提高学生政治素质的志愿者活动落到实处。近年来,学院志愿服务活动深入首都的各行各业,志愿者过硬的政治素质、扎实的专业能力、严明的组织纪律、昂扬的精神风貌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学院不仅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国家重大活动中的志愿服务,如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活动、台盟中央两岸青年联谊交流活动、世界田径锦标赛、中国网球公开赛等,同时还积极拓展体现专业特色的志愿服务活动,如社工系为武警天安门警卫支队开展心理辅导志愿服务、法律系坚持在社区开展禁毒教育志愿服务、青少系组织开展打工子弟关爱行动、文秘系在宋庆龄故居开展志愿讲解服务。通过参加丰富且具有特色的志愿活动,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断提升。

(五)成立“青年社会主义理论学习促进会”,提高学生政治理论水平

学生社团“青年社会主义理论学习促进会”,以学习和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在全院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贯彻学院“勤学善思、立德践行”的校训,关心时事、了解天下时政,树立青年的社会责任感,立志做有益于国家的新青年。通过开展各种专题学习和研讨活动,使大学生能够肩负民族复兴的使命,继承和发扬国学精神与文化。促进会成立以来一直坚持为共青团事业发展服务,培养政治素质高、综合能力强的优秀人才。促进会的刊物、网站不断完善,队伍不断壮大,在学院内营造了浓厚的政治学习氛围,为提高学院学生政治理论水平、政治觉悟发挥了重要的影响。

二、突出青年特色,服务青少年全面成长

根据学院自身的文科优势和长期从事共青团教育的基础,学院确立了立足团校、服务首都青少年教育事业和立足文科、发展文科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并形成了 “了解青少年、服务青少年、研究青少年”的办学特色。学院以特色专业――青少年工作与管理专业建设为基础,依托北京青少年研究所和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的研究力量,在首都乃至全国青少年教育与发展方面,开展了形式多样、影响深远的服务活动。

(一)唯一开设青少年工作与管理专业的首都高职院校,建设成果示范辐射全国

青少年工作与管理专业是学院重点建设的专业之一,其设置在北京市同类院校中具有唯一性。青少年工作与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在多次专业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对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开展深入研究,形成自身办学特色。综合起来就是:专业设置以职业分析为导向;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为本位;课程设计以职业活动为核心;课程编制以基础面宽为基点;课程实施以校企合作为基础;教学活动以受培训者为主体;考试考核以客观要求为标准。依托共青团北京市委平台和北京市团校平台,坚持以“认同社会主流价值观和认同社会主流审美观”为主线的社会角色教育;以“?光自律”为主线的责任感教育;以“热心公益”为主线的体验式教育;以“回报社会”为主线的专业技能教育等四条主线,精心打造青少年工作与管理专业德育首位、能力本位、文化品位“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多年的专业建设,青少年工作与管理专业成为教育部高职高专同类专业的专业设置标准。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及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其他地方院校学习的模本,专业建设成果及示范效应辐射全国。

(二)依托北京青少年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将青少年研究成果向社会推广

学院依托北京青少年研究所、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北京青少年教育与研究发展中心、北京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中心及一批系级研究所,有效整合校内外学术资源和力量,加强学术团队建设。各科研所充分发挥科研传统优势,逐渐形成了青少年研究、青年志愿服务研究、东方道德研究等研究领域的学术团队。近年来,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先后在全国八个省市,四百余所大、中、小学,六千多个班级的近三十万名学生中开展了“中华美德教育实验”,服务青少年教育与发展。

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中华美德教育行动以传承中华美德、弘扬民族精神为基本主题,已经连续滚动研究了二十余年。在大中小学进行“八个德目”(忠、孝、诚、信、礼、义、廉、耻)教育,编写大中小学试用教材,小学讲故事(《中华美德》),中学讲规范(《中华道德》),大学讲理论(《中华伦理》),仅北京市就有3个区县、100所学校共4万余名学生参加该项教育试验。这期间开展的学校、家庭、社区“三维互动”试验中华美德教育新模式,仅北京市就有9个区县、150所学校共10万余名学生参加该项教育试验。同时,进行中华美德“推广与深化”研究,把已经涌现出来的各种类型的典型经验,加以推广。在探索和建构以经典文化、节日文化、地域文化为支撑的“文化德育”中,北京市有7个区县、182所学校共11万名学生参加该项教育试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参与首都“创新部落”项目开发,服务首都青少年创新创业教育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联合启动了创新创业教育项目。项目是开展北京青少年创新创业教育的阵地,是青少年特别是中小学生创新活动的聚集地。主要通过创新实践体验、创新力提升培训、科技创新活动等途径,全面增强青少年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具有科学基础、实践能力与合作精神的创新型人才。学院学生与国际创新教育潮流接轨,参与设计北京市青少年创新部落的思维拓展训练、科学体验、探究实践、参观体验等层次的科学实践活动,已经有多名学生成为北京市多家青少年创新部落店的店长。

(四)开展专项合作,服务首都不同类型青少年群体健康成长

青少年体育论文例11

“社会教育”作为一个特定的概念出现,最早是在1835年,由德国的教育学者狄斯特威格在《德国教师陶冶的引路者》中使用的。社会教育的定义有很多,目前国内的学者一般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理解社会教育,侯怀银认为,“广义的社会教育,是指有意识地培养人,并使人身心发展的各种社会活动;狭义的社会教育,是指由政府、公共团体或私人所设立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对社会全体成员所进行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独立的教育活动”。显然,我们现在所说的社会教育是指狭义的社会教育。青少年社会教育则是在社会教育前加了一个定语,表明我们的教育对象已经从社会全体成员缩小到了青少年,是针对青少年的特征而展开的。

佘双好提出,应该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理解青少年社会教育的内涵。“在宏观层面的社会教育内容中,大众传播媒介(包括网络)、政府舆论导向、政策方针的执行情况等发挥着十分积极主动的作用;中观层面的社会教育主要是指政府或社会组织和机构所推行的一切有助于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各种教育活动,包括有组织的和零星的、偶发的教育活动;微观层面的社会教育主要指青少年个体通过亲身实践活动在社会中所感受到的一切有助于其社会性发展的教育因素”。

笔者从这三个层面来分析一下我国青少年教育的现状。

一、宏观层面的青少年社会教育现状

2004年2月,我国颁布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其中所涉及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共青团、实践活动等,对我国社会教育的发展有指导性的作用。2005年6月,为进一步落实《意见》,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协调发展,由团中央发起,团中央、教育部等十部委联合主办,中国青少年宫协会承办的“中国青少年社会教育‘银杏奖’”启动。2007年7月,首届两岸青少年社会教育论坛在京举行,对青少年社会教育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了探讨。

但是,由于我国的社会教育起步比较晚,社会教育的理论研究及立法工作还不完善,与西方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一段距离,这就需要我们学习西方的优秀理论及实践经验,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教育理论,并将之规范化、法制化。

二、中观层面的青少年社会教育现状

在我国,政府设立的具有社会教育功能的机构主要有: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艺术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体育及健身场所、青少年宫等。如此众多的社会机构在青少年社会教育的中观层面的重大意义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在现实中我们却看到,大量社会机构在正确、积极、全面引导青少年的社会教育方面还存在明显不足。

以社区为例,社区是青少年生活的直接场所,对青少年的社会教育具有最直接、最深刻的影响。当前我国社会也比较重视社区教育的发展,强调以社区的力量推动青少年社会教育的基础性工作。但是在现实中,社区活动中专门针对青少年开展的似乎为数不多,扭秧歌、唱大戏这些对青少年的吸引力显然不足。

作为青少年社会教育的重要环节和场所,社区针对青少年的文化活动不应只是简单的娱乐,还应着眼于教育,重点在于培养青少年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思想品质、优秀的社会公德、积极的进取精神。社区成员是青少年教育的丰富的人力资源,尤其是那些拥有高科技生产管理知识与技能的科技人员、专业文化工作者和医务工作者,我们完全可以发动上述人员凭借自身的优势对青少年的社会教育言传身教,为青少年成长营造好的文化氛围,使青少年在高雅、健康、活泼的文化气氛中茁壮成长。

在社区之外,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音乐馆等在青少年社会教育方面的作用不可小视,它们承载着传播知识文化、提高青少年文化素质的使命。但是在现实中,我们发现,这些社会机构对青少年的社会教育功能往往被人们忽视,许多城市图书馆没有专门的青少年版块,甚至还有不少城市根本没有设立图书馆;很多青少年没有去博物馆参观过,即使参观也是走马观花,没有达到真正的教育目的。造成此种状况的原因,除了费用的限制以及自身软硬件设施的滞后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这些社会教育机构缺乏对自身肩负的教育责任的认识,没有针对青少年的特点开展活动,更没有在青少年群体中形成影响力。

2004年3月19日,国家文物局发出专门通知,要求有条件的博物馆、美术馆向未成年人等群体免费开放。然而,这个通知并不为广大观众所知晓。2005年国家文物局的调查显示:超过45%的博物馆观众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免费规定。我国青少年在诸多博物馆、展览馆、名胜古迹等场所的观众比例中长期低于千分之二,对此,学校、家长,尤其是处于青少年社会教育中观层面的社会机构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此外,各种志愿者服务组织、环保组织、夏令营等新兴机构对规范青少年行为、提高青少年意识、发展青少年动手能力有着特殊作用。学校、家长应该支持青少年参与社会组织,利用闲暇时间做志愿服务。这不仅能推动社会的发展,对青少年积累社会经验也是很好的途径。

目前,青少年宫是我国青少年社会教育的重要载体和专门机构。现在,全国有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等社会教育场所6000多所,这是一笔丰富的社会教育资源。如果这些机构都能明确自身在青少年社会教育中担负的责任,从而积极引导配合,那么我国青少年社会教育现状必将产生根本性的变化。

三、微观层面的青少年社会教育现状

就微观层面而言,我国青少年社会教育工作喜忧参半。喜的是,青少年通常都有很高的参与热情,非常愿意参加甚至自身组织各种社会活动。忧的是,学校、家长、社会对青少年的热情缺乏引导和支持。

坦白地说,当下各个学校开展的很多社会活动往往流于形式,学校盲目地让学生“喊口号,做宣传”,很多学生直至活动结束还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比如2008年在广州发生的一件极为讽刺的事件:某学校组织学生到广场做环保的宣传,又是拉横幅又是发传单,搞得热火朝天,结果当他们离去后广场上却留下了大量的垃圾。

诸如此类的事件不在少数,这些都在提醒我们,在青少年社会教育的微观层面,更要让青少年在参加的每一个活动时都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有意义的东西。一方面,学校、社会要大力组织有意义的社会活动并在活动过程中加强对青少年的引导和帮助,决不能让活动流于形式。另一方面要对活动的形式结合时代特征和青少年的爱好加以改造,加强这些活动对青少年的吸引力。

青少年的社会教育是一项复杂艰巨而又漫长的工作,需要社会各个阶层的配合与引导。通过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加强青少年的社会教育工作,需要国家政府政策的扶持与引导,需要大量社会机构的配合,也需要青少年自身不断加强修养,提升自己的素质。唯有这样通力协作,我国青少年的社会教育工作才能更好、更快地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