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SCI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动物学论文

动物学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20 16:25:28

动物学论文

动物学论文例1

1.综合性开放性实验模式的内容。以裸鼠皮下抑制肿瘤模型的建立及相关药物分子的活性评价课题为例,该模型的制备过程中所涉及的实验操作众多,能够较完全、系统的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使本科生能够接触不同层面的知识。根据实验内容的需要以及本科生课内学时有限性的特点,将该课题项目分解为不同的课题小组,例如:细胞培养课题小组;肿瘤移植动物模型小组;药物抑制肿瘤生长的评价组等,然后每个学生根据所学知识以及兴趣爱好,选择自己的实验内容并组建“课外科研兴趣小组”。确定实验内容后,学生自己查询文献并写出详细的实验方案,通过指导教师与学生共同商讨,进一步完善实验设计方案。确定实验方案之后,在指导老师的督促和指导下开展实验,同学之间、组与组之间相互交流协作,共同完成。实验过程中学生及时做好实验记录,例如细胞的生长状况、动物的精神状态等,测量细胞生长抑制率,绘制肿瘤生长曲线等主要的结论性数据指标,动物组织标本的获取和处理等。在所得试验数据的基础上,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所得的实验数据,得出科学合理的实验结论,撰写了规范的实验报告。在撰写实验报告的基础上,有意识的传授学生论文写作的基本知识与规范。这一实验项目是老师的课题,要解决的问题明确,不占用课内学时,不额外增加教学经费,既全面提升了学生的动物实验技能,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2.综合性开放性实验体现出的育人优势。综合性开放性实验是通过更加新颖、灵活的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内容,使实验教学从单纯的理论验证和单元性的基本操作训练,提高到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实验技能的有机结合上来。与验证性实验只是简单的照搬步骤的重复不同,综合性实验能够显著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一个持续的、动态变化的实验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自学创新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首先,该实验模式迫使学生变被动的围绕实验内容的生搬硬套为主动的探索性学习。传统的试验模式中,同学们大多不作预习,“习惯”于按既定的实验步骤做下来,得出教材上所给出的结论即完成任务,因此多数学生对现有的一些实验兴趣不高,对待实验课也是应付了事,积极性不高。动物实验过程中需要多位学生相互协作,实际上不少同学都是在旁边观看,不愿自己动手,更谈不上主动思考。本次所设立的开放性实验内容,教师只给出实验的主题———裸鼠皮下抑制肿瘤模型的建立及相关药物分子的活性评价,并将整个实验分为3个兴趣小组,在学生分组后,其他一切全都放手给他们去做。为了做好实验,展示自己的能力,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同学们主动地带着问题去查资料、找文献,思考实验中的某些细节,并且能够积极地与教师进行沟通,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实验模式的改变引导学生更注重知识的活学活用以及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克服了学生对知识理解片面化、孤立化的缺点。综合性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同学之间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在此次实验的实施过程中,同学们开始思考不同设计方案的优缺点,以及不同方案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方案等。另外,通过本实验的实施,将以前教材上所学到的抽象的知识更加直观的展现到学生面前,例如,对于细胞的形态、生长特点以及细胞的传代和冻存、实验动物的饲养、观察、抓取、给药方式直至动物模型的建立以及动物的解剖、组织标本处理等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自己的实际观察和动手操作,同学们不仅掌握了“肿瘤细胞体外培养”、“肿瘤细胞的实验动物移植瘤模型”等相关内容,同时复习了基础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有关课程的内容;还了解了药理学等方面的知识,燃起了学习新知识的热情。再者,源于科研项目的综合性实验,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初步的科研能力。生命科学实验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必须认真做好每一步实验过程,否则任何一步小的错误不仅影响了自己小组的实验内容,也会耽误其他小组的试验进度,甚至会导致整个实验的失败。同时,通过规范撰写实验报告,锻炼了缜密的思维能力和良好的写作能力,培养了学生深入分析和讨论问题的能力。通过对结论的分析,使学生懂得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并不是完全一致的,从而学会如何正确看待理论与实际,如何正确对待书本与实践。

动物学论文例2

【内容提要】动物是所有权的客体而非主体,对所有权的承认包含着对于主体支配物之状态的一种 价值判断。只有通过对物的占有和所有,主体的人格才得以受到法律的保护。动物作为 所有权的客体,其本质就是被主体控制、支配的对象,对动物从占有到所有的法律变迁 ,就是将动物作为人的手段在法律上的承认和强化。 【论文关键词】动物 主体 客体 【正文】 一、动物是法律中的物 动物,因其物理性的存在,“在我们的法律体系中,均被看作是个人的财产”(P21 )。动物是物,这并不是当代法律的发明,而是有着悠久的历史法律传统。对此,美国 学者斯蒂文M.怀斯有翔实的分析和考证。根据斯蒂文M.怀斯的研究,“最早的法律的任 何形式的文字记载的范例,无论是世俗的还是神启的,都清楚地表明了对于人类享有对 动物的所有权的最初承认和认可。”在罗马法中,“人”包括了一切享有权利的生 物,而“物”则包括了一切可视为人的权利的客体的东西。 这一法律传统影响了普通法。布莱克斯通就声称“地球和地球上的所有东西”,“除 了那些造物主直接赋予的其它生命,均是全人类的财产。”人类有权利“追捕并取 得空中的任何飞禽和昆虫、水中的鱼或水生物、陆地上的任何牲畜或爬行动物;而且每 一个人仍然继续拥有该项自然权利,除非它在一个国家的市民法中受到限制。”19 世纪英国最重要的案例Blades V.Higgs一案中,Chelmsford爵士得出结论,关于获 得对野生动物的财产权利,“罗马法和普通法之间看起来没有差别”. 现代民法中,动物更是被明确地认定为物,野生动物在许多国家被认为是无主物。比 如,《德国民法典》第960条规定:“野兽处于野生状态的,为无主物。动物园中的野 兽和池塘或其他封闭的私人水域中的鱼,非为无主物。捕获的野兽重新回到野生状态的 ,在所有人没有不延迟地追捕此动物时,或在其放弃追捕时,成为无主物。驯服的动物 丧失返回其指定的地点的习惯的,成为无主物”(P234)。《瑞士民法典》第719条规 定:“捕获的动物重获自由,所有人未继续搜寻和再捕获的,为无主物。驯养的动物恢 复自然状态并不再归其主人时,为无主物。蜂群虽进入他人土地,仍为有主物”(P2 06)。 二、对物的所有是主体人格的保障 民法中所称之物,“是指人身之外,为人力所能支配,并且有一定使用价值的物质资 料,包括生产资料、生活资料,自然物、劳动产品,流通物、限制流通物,有体物及光 、热、电、气等无体物”(P226)。由此可见除了物质资料之外,其他事物就不能成 为民法中的物。实际上,物的概念在法律中有一个不断发展变迁的过程。在罗马私法体 系中,罗马人以“物”作为客体范畴,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了以所有权为核心的“物权” 制度。财产权的客体在近代社会有充分的发展和明显的变化,内容日渐丰富。从罗马法 到法国民法,财产与物的概念在权利客体的意义上是重复的。关于财产与物的关系到底 如何,虽然民法学者仍然在争论不休,但动物作为物或财产的地位从来没有改变过 .一般来说,大陆法系主要采用物的概念,而英美法系则主要采用财产的说法。不管称 谓如何,“在概念的内涵(即权利的对象)上,财产与物具有客体的同样定义。”其 功能都是对主体提供保障。 “财产所有权是自由的保证”是布坎南提出的最著名的命题(P2)。布坎南意义上的 “自由”与黑格尔自由意志上的“自由”,虽然是分属不同的层面,但均揭示出了所有 权本身与人格之间的关系。布坎南将自由理解为选择,强调法律必须赋予主体进行选择 的自由权利。因为,在布坎南看来,事情的关键是“自由选择”。“只要允许我们选择 ,我们就总可以通过不断的选择来改善我们生存的境地,不论这选择由以开始的境况是 如何糟糕。”(P3)黑格尔将人格等同于自由,他说:“人格的要义在于,我作为这 个人,在一切方面(在内部任性、冲动和情欲方面,以及在直接外部的定在方面)都完全 是被规定了的和有限的,毕竟我全然是纯自我的关系;因此我是在有限性中知道自己是 某种无限的、普遍的、自由的东西。”(P45)那么,黑格尔所谓的“在有限中知道自 己的无限”是什么意思呢?什么是他所说的有限呢?答案就是所有权。“在他看来,所有 权是自由意志以直接方式给予自己的直接定在形式。”(P74)也就是说,正是所有权 ,体现了有限中的无限。“所有权所以合乎理性不在于满足需要,而在于扬弃人格的纯 粹主观性。人惟有在所有权中才是作为 理性而存在的。”(P50)申言之,在黑格尔的 理论中,由于人就是自由意志,因此所有的东西都可以为人所有。反过来,也正是通过 这种对于物的所有,来体现人的自由意志,保护主体的人格。当然,所有权之所以有必 要,也正是因为它的这项功能。如他所言,“在所有权中,我的意志是人的意志;但人 是一个单元,所以所有权就是成为这个单元意志的人格东西。由于我借助于所有权而给 我的意志以定在,所以所有权也必然具有成为这个单元的东西或我的东西这种规定。这 就是关于私人所有权的必然性的重要学说。”(P55) 民法学者徐涤宇博士从单纯法学的层面上,将主体对于财产的支配权的功能概括为两 个:一是将特定客体归于权利人支配,无须借助他人以其意思作为支配该客体的依据; 二是因为此种支配具有排斥他人非法干涉的功能.可见,所有权的功能分为两个层 次:第一个层次是人对物的占有。通过所有权这一法律权利形态,把一个事实状态转换 成一个价值判断,从法律的层面,确认主体对于该特定客体的支配。这一功能在更大的 程度上具有价值性,而非工具性。第二个层次则恰好相反,所有权排除了他人对于权利 人的非法干涉。这显然是从工具性层面上来归纳的。必须要明确的是,所有权的价值性 与工具性都非常重要,不应该抓住其一,不计其余。所有权的真正含义不仅是禁止他人 的干涉、阻碍,也包括着对于主体支配该物的状态的一种价值判断。这种价值判断的内 涵,被布坎南理解为选择自由,被黑格尔概括为意思自由,且被主流法学所认可并不断 演绎。比如《拿破仑民法典》就将所有权定义为:“是以最绝对的方式享受和支配物件 的权利,但不得对物采用法律和规章所禁止的方法。” 可见,对所有权的保护就是对主体意志自由的保护。只有通过对物的占有和所有,主 体的人格才得以受到法律的保护。所有权所具有的两重功能,本身就说明了这项权利对 于主体的根本意义。 三、动物作为物的本质是主体支配的对象 在法律体系中,物是与主体相对应的概念,它存在的意义就在于对于主体的保障,其 本质就是主体支配的对象。“人对物的作用实际上就是使用物,是对物的支配的一个表 现”.这一点,所有权的概念表达得非常清楚。 所有权是所有人对于物所享有的绝对的排他的支配权,体现为“对物最一般的实际主 宰或潜在主宰”(P194)。可见,所有权的本质是通过权能抽象出的独占性支配权, 是所有人支配其所有物的权利。主体对于物的绝对支配仍是所有权行使的核心内容。至 于所有权的“相对化”或曰对于所有权的限制,则是针对权利滥用而言的,主要是要求 所有权的行使要与社会公共利益相协调。它并未从根本上否认所有权绝对原则。所有权 人对于物的占有仍然是不容侵犯的。“相对化”要解决的是所有权人与社会共同体之间 的关系,而不是淡化所有权人对于物的控制能力。 在黑格尔的理论中,物是“某种不自由的、无人格的以及无权的东西”(P50)。“ 在拉丁语中,表达所有权概念的词有两个:一个是dominium,另一个是proprietas.” [12]“前一个词的词根以及相近词形,它具有‘家长、主人、统治、主宰'的意思。这 表明了在拉丁语的'所有权'观念中包含着一种人对于物的主宰和支配的观念。”[12] 所有权的获得形式最终将物变成权利的客体,成为主体支配和控制的对象。这种本质 特点,通过考察所有权获得过程,可以更清楚地观察到。这一点,从早期的罗马开始, 一直到现在,都没有什么改变。 并不擅长抽象思维的古罗马人就财产权的原始取得,提出了先占和时效取得两种方式 .古罗马人将物分为共有物,如空气、水流、海洋等;公有物,如河川、港口等;团体 所有物,如戏院、竞赛场等;不属于任何人的神圣物、宗教物、神护物,如神圣建筑物 、墓地、城门、城墙等;个人所有物[13](P48)。“物成为个人所有可有多种不同方式 :我们对有些物按照自然法——称万民法,……有些物按照市民法而取得物的所有权。 ”[13](P49-50)“野兽鸟鱼,即生长在陆地上、海里和空气中的一切动物,一旦被人捕 获,根据万民法,即属于捕获者所有,因为自然理性要求无主之物,归属最先占有者。 ”[13](P50)也就是说,先占原则是确定动物所有权的依据。时效取得是为了防止财产 的不确定状态而确定的原则。它把必须以正当原因占有其物为先决条件。这里仅考察所 有权的最原始取得方式,即先占取得。因为与先占取得相对,时效取得、购买、赠与、 继承等 都不是原始意义上的所有权取得方式,故不予分析。 古罗马人认为以先占取得所有权,是自然理性的要求。而何为自然理性,则是一个人 言人殊的问题。这一笼统概念的最大好处在于将一切不可知的因素概括起来,并以此为 基础,确立所有权取得的合理性,从而使所有权的取得本身就披上了神秘的面纱。神秘 面纱之后的“自然理性”究竟是人的武断猜测,还是一个绝对的自然法则,抑或是全知 全能的神,成为后世不断争论的问题。不过,无论如何争论,由“自然理性”所支持的 先占,已经为法律所采纳,成为对动物取得所有权的根本依据。 降至近代,启蒙思想家又提出“劳动”论,其主要代表人物为洛克。洛克说:“上帝 既将世界给予人类共有,亦给予他们以理性,让他们为了生活和便利的最大好处而加以 利用。土地和其中的一切,都是给人们用来维持他们的生存和舒适的生活的。土地上所 有自然生产的果实和它所养活的兽类,既是自然自发地生产的,就都归于人类所共有, 而没有人对于这种处于自然状态中的东西原来就具有排斥其余人类的私人所有权。”[1 4](P18)也就是说,在洛克眼中,在最初的自然状态下,自然界归全体人类共有。那么 ,归全体人类共有的物怎样变成私人财物呢?洛克给出的答案是:劳动。他说:“土地 和一切低等动物为一切人所共有,但是每个人对他自己的人身享有一种所有权,除他以 外任何人都没有这种权利。他的身体所从事的劳动和他的双手所进行的工作,我们可以 说,是正当地属于他的。所以只要他使任何东西脱离自然所提供的和那个东西所处的状 态,他就已经掺进他的劳动,在这上面掺加他自己所有的某些东西,因而使它成为他的 财产。既然是由他来使这件东西脱离自然所安排给它的一般状态,那么在这上面就由他 的劳动加上了一些东西,从而排斥了其他人的共同权利。”[14](P19)显然,在洛克的 理论里,劳动是个人获得财产所有权的依据。因为劳动是所有者个人所拥有,并且,劳 动本身增加了财富。 事实上,洛克的劳动理论,与古罗马的先占理论,都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所有 权人必须将某物置于自己的实际控制之下,并得到法律的认可,才能获得所有权。换言 之,先占的根本问题是“占”,而劳动的本质也就在于将“物”置于自己掌控之下。洛 克说:“在未把土地划归私用之前,谁尽其所能多采集野生果实,尽多杀死、捕捉或驯 养野兽,谁的劳动对这些自然的、天然的产品花费力量来改变自然使它们所处的状态, 谁就因此取得了对它们的所有权。”[14](P25-26)因为劳动使某物脱离了自然状态而为 某人所控制,所以应该归其所有,所有权也因之产生。在这里,劳动不过是得以控制某 物必须付出的努力。这与先占取得的“占”有着质的相同。劳动与先占还有一个共同之 处,在于主体必须是主动的、有意识的活动。萨维尼就认为,占有必须具备两个要件, 即占有体素和占有心素。占有体素是指人对物的管领控制状态;占有心素是指占有必须 具备据为己有的意思,才能构成占有并受法律保护[15].可见,人主观要控制某物,客 观又通过某种行为而实际上达到了对某物的控制状态,就是该人获得所有权的根据。在 这种意义上,先占和劳动并没有什么本质差别。 将对动物的实际控制作为所有权获得的条件,在法律中有许多表现。《法学总论》就 指出:“你所捕获的一切动物,只要在你看管之中,都应认为属于你所有。如果动物逃 逸,恢复了它的天然自由,它即不再属于你,而重新属于最先占有者所有。所谓恢复天 然自由指动物逃逸无踪,或者即使你可以望见,但已难以追捕。”[16](P50)《法学总 论》还专门对蜜蜂、孔雀、鸽子作了说明,以明确对它们的实际控制的界限。“蜜蜂按 其本性是野生的。因此,密集于你树上的蜜蜂,在你未把它们收在蜂箱之前,不能认为 属于你所有,正如在你树上巢居的飞鸟一样。如果别人把它们放在蜂箱里,他就是它们 的所有人。又如蜜蜂制造的蜂窝任何人均可取有,当然在尚未被取走前,如你发觉有人 进入你的场地,你有权禁止其入内。从你的蜂箱里飞出的蜂群,只要你能望见而易于追 捕,仍认为属于你所有,否则它们属于最先占有者所有。……同样,有些人把鹿养得这 样驯服,以致它们到树林里去之后,惯常总是回来的,但是没有人否认它们是野性的, 关于这些习惯上往往去而复返的动物,经订定规则如下:只要它们具有复返的意思,它 们应认为始终属于你所有;但若它们不再具有复返的意思时,它们就不再属于你,而属 于最先占有者所有。丧失复返习惯的动物被假定为不再具有复返的意思。”[16](P 50-5 1)除此之外,《法学总论》还规定了鸡、鹅、孔雀、鸽子等的所有权问题[16](P51)。 这些规则表明,实际控制是获得物及所有权的根本条件。现代法律也演绎了这种规则 .《瑞士民法典》第19条规定:“捕获的动物获得自由,所有人未继续搜寻和再捕的, 为无主物。驯养的动物恢复自由状态并不再归其主人时,为无主物。蜂群虽进入他人土 地,仍为有主物。”(P206)这些规定,非常清楚地表明:“人对动物的所有权要想 得到法律的承认,必须具备的一个前提是:人对动物的实际控制的状态,这一实际控制 状态,即人对动物事实上的管领力,在以先占为依据的理论中,表现为对占有状态的界 定。在以劳动作为正当性依据的理论中,其最终理由也是因为:该物经由劳动者的劳动 ,已经证明自己与该物有着某种联系,并可能因这种联系而具有占有、支配该物的意愿 .”[17]可见,对于动物,不管是通过占有这一事实,还是通过劳动这一行为,都必须 达到实际管领的状态。而动物,作为所有权的对象,就是被控制、被支配的对象。 四、从占有到所有的实质 源于罗马法的占有,现已基本为各国民法所确认。但关于占有是事实还是权利,则没 有统一的看法。 在罗马法中,不同时代的法学家对占有的性质也有不同的观点。罗马古代的法学家一 般认为占有是一种具有一定法律效果的事实。帝政后期,始有学者主张占有是一种权利 ,可以直接援用救济程序加以保障。在日耳曼法中,占有是物权法的核心概念。占有的 概念在日耳曼法中为Gewerbe,它与所有权并未严格区分。因日耳曼土地上的权利不易 确定,须以占有状态表彰权利,以占有推定某种权利的存在。Gewerbe具有公示性,权 利包裹于Gewerbe之内,所有权均借占有(Gewerbe)的外型来体现。故占有(Gewerbe)又 称为权利外衣。所以Gewerbe具有公信力,占有与本权已不可分离。德国法上创立了双 重占有制度,将占有分为直接占有和间接占有。直接占有是一种事实,间接占有则是一 种权利。日本民法典专设“占有权”一章,将占有确认为一种权利,表明在日本民法中 ,占有已由事实转化为权利。我国台湾地区学者一般认为,占有是一种事实而非权利。 曾荣振先生列举了权利和作为事实的占有的一些不同点:1.有权利能力者,皆得享受权 利;而有权利能力者,并非均对物加以占有;2.物之构成部分,除别有规定外,不得单 独作为权利之标的物;而物之构成部分,可对之占有;3.权利有主从之分;而占有则无 主从之分;4.权利有不得让与或继承者;占有则无;5.权利无直接与间接之分;而占有 则有直接与间接之分;6.权利有可供担保者;占有则无;7.权利与权利有混同可能;而 占有与占有则不生混同问题[18](P571)。 事实形态的占有,具有三个明显特征:第一,占有具有意志性。人为了生存,把物据 为己有,是必然的,也是有目的的。古罗马法学家保罗指出:“我们取得占有须有占有 之事实与占有之意思。”[19](P176)第二,占有的支配性。意志支配下的物之占有,正 是以物之利用为目的的。占有的形式具有经验性和空间性。所谓经验性,是指只有对物 的实际控制、管领的事实的存在,才有占有的存在;所谓空间性,是指对物的实际控制 、管领的事实,只可能存在于控制、管领范围所及的一定空间状态之下,而不可能不受 空间的约束。第三,占有的排他性。对于物的排他性占有,并非来自法律或什么社会契 约,而是来自于人对物的支配本身。 事实形态的占有所具有的意志性、支配性与排他性,在摒弃一切制定法中权利影响的 背景之下,表述的只能是一种状态,一种人为了生存而必须维持的基本条件。但是,这 个没有任何权利色彩的对于物的占有,却成了所有权的起点。从“占有”到“所有”的 发展中,前者所蕴涵的以人的自由意志为核心的支配与排他的理念,构成了后者的基石 .“通过理性的程序,权利的概念被引进到与这经验的对象的关系之中”[20](P64)。 其结果是物之支配的各个环节均被披上了权利的外衣,现实的各种关系被法律以各种权 利之间的关系所代替。对于物的事实上的支配与对物的意志上的支配完全分离,而将“ 意志上的支配”完全托付给了权利观念。由此,对于物的意志形态的支配而转化的所有 权概念,成为法律上的逻辑支点。 总之,从占有到所有, 本质是从纯粹的物之事实利用形态向抽象的、以权利观念为核 心的物之法律利用形态的演进过程。这一演进过程的全部秘密就在于将物作为人的手段 在法律上予以承认和维持,从而将人的主体性价值建诸于对于物的控制之上。而物,则 完全被法律认定为没有自身利益,是实体。正如美国学者Francione所指出的那样,将 某物标明为财产,其全部目的在于认为该实体没有利益值得保护,它只是所有者的一种 手段而已[21](P49)。 动物作为法律上的物,只是主体用以满足自己需要的手段,这直接导致了动物实际处 境的悲惨状况。如今,野生动物大量灭绝的现象,充分说明了现有物权理论的严重后果 .如果继续坚持现有的法律价值观念,将人作为惟一的主体,将动物作为客体,那么, 动物的实质状况不会得到有效的改善。换言之,目前动物作为法律上客体的地位,是人 类的利益在法律中极度扩张的结果,同时也是动物的利益被完全剥夺的原因。 【注释】 David S.Favre and Murray Loring.Animal Law[M].Greenwood Press,1983.(美) 斯蒂文M.怀斯。动物的法律物格[A].私法研究:第4卷[C].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即出)。 德国民法典[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瑞士民法典[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彭万林。民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徐涤宇。历史地、体系地认识物权法[J].法学,2002,(4)。 吴汉东。财产权客体制度论[EB/OL].http//:www.civilaw.com.cnl LawFore/CONTET .ASP?programid = 1&id = 64. 詹姆斯·布坎南。财产与自由[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公丕祥。权利现象的逻辑[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麻昌华,黎栋。所有权及其内部结构。法商研究[J],1996,(1)。 彼得罗·彭梵得。罗马法教科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 [12]薛军。“物”的概念的反思与中国民法典的编纂——一个评论性的脚注。[EB/OL]http://www.law-thinker.com/detail.asp?id = 1044. [13]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法学阶梯[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14]洛克。政府论(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15]边双燕。占有概念及其构成要件探究[J].河北法学,2002,(3)。 [16]张恒山。财产所有权的正当性依据[J].现代法学,2001,(6)。 [17]曾荣振。民法总整理[M].台北:台北三民书局,1981. [18]桑得罗·斯契巴尼。物与物权[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19]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权利的科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20]Gray L.Francione.Animals.Property,and the Law[M].Temple V.press,1995.

动物学论文例3

童燕等对施氏鲟幼鱼进行急性盐度胁迫试验后发现,盐度胁迫下施氏鲟幼鱼的血浆皮质醇、血糖等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随后各项指标开始回落。房文红等研究发现,中国明对虾血淋巴中Na+浓度在低盐度时为高离子调节,渗透浓度为高渗调节;在高盐度时,则分别为低离子调节和低渗调节。将中国对虾从低盐度海水转移到高盐度海水,其血淋巴渗透浓度逐渐上升,并最终趋于稳定。金彩霞等在研究盐度变化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clarkia)血淋巴渗透压、鳃丝Na+/K+-ATPase活力的影响时发现,生物胺可激活鳃丝Na+/K+-ATPase活性、调节血淋巴渗透压效应物含量引发渗透调节过程。

一般来说,水生动物都有最适盐度范围,在该范围内水生动物的摄食量高、生长和繁殖速率快。臧维玲等研究了盐度在3.1~42.1范围内日本对虾幼虾的生长情况,发现盐度为10.2~26.9时,日本对虾幼虾生长效果最佳。通常广盐性和洄游鱼类的胚胎发育需要一定的盐度刺激,叶星等研究发现,广东鲂(Megalobramahoffmanni)胚胎具有较强的盐度适应能力,在0~7的盐度条件下,其胚胎发育良好,孵化出膜时间短,且孵出的鱼苗活力高。克氏原螯虾受精卵孵化对盐度要求较为严格,其孵化的适宜盐度为0~4,超出此范围孵化率明显降低。此外,盐度还能够引起水生动物性早熟,已有研究发现随着水体盐度的升高,中华绒螯蟹(Eriocheirsinensis)性早熟率上升,成活率则降低。

2碱度对水生动物生理的影响

水体的碱度是指水中能与强酸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总量,一般水体的碱度来自HCO-3、CO2-3,其组成的缓冲体系对维持水体pH相对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水体离子组成、含量及比例也对水生动物的生命活动产生较大的影响,在高碱度水质中,离子组成多变,且主要离子含量和比值不恒定,是制约水生动物生存和生长的主要因素。Gatal等对来自不同盐碱湖泊的褐色鲑(Salmoclarkihens-hawi)的鳃、肾脏和肝脏进行组织学研究,发现高碱度使腮氯细胞增生或肥大。也有学者发现水环境中碱度升高可造成水生动物鳃组织表面损伤,并影响鳃小片表皮细胞外表面Cl--HCO-3交换体系的功能,同时,由于碱性物质的摄入量增加,血液缓冲平衡系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血液pH上升,机体出现代谢性碱中毒症状。房文红等研究发现,中国明对虾幼虾的成活率随着碱度的升高而降低,且碱度和pH对幼虾的致毒效应表现出协同作用。雷衍之等也认为高碱度对水生动物产生的致毒效应受到水体的pH和盐度等因素的影响。另外,王卓等[7]发现在高碳酸盐碱度胁迫下,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przewalskii)通过调节肝脏和肾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的活性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动物学论文例4

2实验动物学理论教学的改革

2.1贯彻实验动物标准化、实验动物伦理与福利、实验动物管理政策与法规的理念

随着实验动物管理的不断完善,课题申报、鉴定、文章发表都需要提供相关实验动物的伦理资料证明,对实验动物伦理福利与标准化的要求也日趋严格。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应加强实验动物伦理观念的灌输与标准化的介绍。不同国家对实验动物管理和立法有不同的尺度,但都是围绕保障动物福利和实验动物质量两个方面进行的[3-4]。自1988年我国先后了国家和地方法规100余项,《广东省实验动物管理条例》于2010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是指导本省实验动物管理具体做法的地方法规[5],因此在实验动物管理法规介绍中,不仅要让学生对国内外的实验动物立法有一定的认识,还要重点解读关于广东省实验动物管理法规与实施现状。

2.2在保证实验动物基本知识系统学习的前提下,侧重前沿知识的更新

实验动物技术正朝基因工程技术发展,国内多家大学与研究所都相继建立了先进的模式动物研究平台,如南京大学模式动物研究所的“国家遗传工程小鼠资源库”,北京大学的“转基因/胚胎冷冻平台”、“人类疾病实验动物平台”等。实验动物教学必须随着实验动物研究的发展趋势及时地调整、改革才跟上形势。新的实验动物教学应该使学生既要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熟悉实验动物的实验技术,还要进一步了解实验动物的发展方向、动态及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讲授基因工程动物制作技术及应用,介绍基因工程动物的制做流程、最新的模型种类、相关单位在该研究方向的研究进展等,并鼓励学生多看实验动物方面的研究文献,让学生对基因工程动物的研究方向有一定的认识,并了解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机构。

2.3科研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思维

实验动物学的理论知识广泛,学习起来容易感觉枯燥,而且很难将理论与实际应用联系在一起,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通过科研案例,使抽象的理论变得生动、具体,既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思维。科研案例教学应如何实施?授课教师通过收集有关实验动物的科研项目以及文献资料中具有代表性的科研案例给学生举例讲解;随后拟一个研究方向,组织学生动手设计科研课题,由学生自己制订研究的目的、内容与方案,若条件允许可进行方案实施;最后,学生将得到的结果进行总结论述,由授课教师进行打分评价。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加深对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教学和科研有机地结合起来。

3实验教学的改革

3.1强化基本动物实验技术的操作在实验动物教学中,动物实验技术是教学内容的重点之一,所占课时的比重较大,在本校实验动物实验课的学时与理论课学时都为16学时。作为生物专业技术的人才,动物实验技术是必备的实验技术之一,因此动物实验课要求学生对基本的动物实验操作技术必须熟练,坚实的动物实验基础是一切高深动物实验的技术储备。实验动物的基本实验内容,包括正确的抓取、固定、处死方法,各种给药途径,体液的采集和手术方法,不同种属的动物麻醉方法及急救方法等。若经费足够的条件下,在实验动物的选择除了大小鼠、豚鼠、兔子外还应适当增加大动物的实验内容,如犬或猪,让学生熟悉不同动物的生理学、解剖学特性与正确的基本实验操作,该部分课程设置为12个学时。

3.2锻炼动物模型的制作能力,增加实验设计环节

为结合前沿学科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最后4个学时让学生结合实际应用,自主设计和完成一个实验方案,做一些疾病模型,如肿瘤模型、中风模型、皮肤移植模型等,以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操作能力。实验设计过程由学生查阅资料,拟定具体实验方案和步骤。实施过程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与团队交流,每一步实验都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记录,实验结束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及时整理、统计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通过这一实验环节,不仅能验证学生基本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还能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解决与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

3.3完善动物实验平台的建设

标准化的实验动物饲养条件和环境质量控制是保证实验动物质量合格的重要条件,也是保证动物实验条件稳定的前提。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对实验动物的要求越来越高,重视实验动物的饲养和研究平台建设,不仅能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对于实验动物学科的发展及科研实力的提升更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本校没有专用的动物饲育室与动物实验设施,对实验动物的教学与科学研究的发展构成了较大的障碍。为了满足本专业学生的培养要求,应争取上级部门的资金投入,筹划实验动物标准化平台的建设项目,建立属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的实验动物中心,为教学与科研供应高质量的实验动物与提供标准化的实验环境设施。

动物学论文例5

笔者经走访一些企业、学院畜牧兽医专业的毕业生,涉及饲养技术员、农户支持技术员、化验室检测员、业务员等岗位,学生均表示动物生物化学课程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在工作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应用,如化验室检测员需要掌握相关的生化指标检测技术,以进行疾病的诊断;饲养技术员、客服专员和业务员等岗位则更需要坚实的动物生物化学理论知识,以解答农户的技术咨询和新疫情的分析与判断。

1.2重组教学内容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知识的构成方式与实际运用的方式相似程度、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成正比。为了开展行动导向教学,结合学院动物生物化学课程开课40学时,对原有的教学内容进行了重组,将理论知识体系按照由易到难来编成(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物质与能量代谢、机能生物化学)3个项目,其中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项目设3个子项目(核酸、蛋白质、酶等);物质与能量代谢项目设5个子项目(生物氧化、糖代谢、脂代谢、蛋白质代谢和核苷酸代谢等);机能生物化学项目设2个子项目(水与无机盐代谢、酸碱平衡)。对各项目中理论性太强且实践应用不多的内容进行删减,以便于教师教、学生学。

1.3配套案例

为顺利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法,共设计了34个与动物疾病防治、时事案件、人类健康相关的生物化学教学的案例。如根据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项目的特点设计了农药中毒与急救、人体8种必需的氨基酸及功能介绍、镰刀型贫血病、疯牛病、克雅病、蚕豆病———G6PD酶缺乏等12个教学案例;针对高考设计了物质与能量代谢项目吊瓶班、减肥药的危害、低血糖与休克、牛羊营养代谢病、糖尿病-糖代谢紊乱等19个教学案例;机能生物化学项目设计了产后瘫痪急性缺钙、血红蛋白尿症缺磷等3个教学案例。这些教学案例将物质在动物体内微观的代谢过程变得宏观可见,且与身边的案例相联系,既加深了学生对生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4实训内容

根据学院现有的实训条件及各班开展动物养殖的情况,将本课程的实训内容分为基础验证性实验项目、综合分析性实验项目和探究创新性实验项目(3个模块)。1)基础验证性实验项目以掌握基础技能为目的,包括“双缩脲法测定蛋白质含量”和“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2个任务)。2)综合分析性实验项目以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提高专业技能为目的,包括肝脏中酮体的生成与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测定、无蛋白血滤液的制备、动物血糖测定等(4个任务),基础验证性实验项目和综合分析性实验项目均为课堂教学任务,在课堂完成。3)探究创新性实验项目为学生能力拓展项目,开设牛乳中蛋白质的提取与鉴定、不同饲养条件对动物血糖的影响(2个任务),由学生自主选择其中一项或自选题目进行科学研究,在教师的指导下查阅相关资料,自行设计试验方案,最后撰写科研论文,为今后的毕业论文研究和撰写打下基础,提高学生探究兴趣和创新能力。

1.5考核方法改革

为更全面地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本课程的考核分为纪律成绩、平时成绩、实训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四个方面。纪律成绩考核上课出勤率、平时成绩(课堂提问和作业成绩)、实训成绩(实训操作、实验报告成绩)、期末考试为笔试。课程综合成绩评定的比重分配为:学习纪律成绩占10%,平时成绩占15%,实训成绩占30%,期考成绩占45%。

2动物生物化学基于行动导向法的网络教学资源库开发

行动导向法教学模式需要大量的教学资源支持才能顺利地开展,为此学院开发了基于行动导向法的动物生物化学网络教学资源库,既方便教师开展教学又利于学生自主地进行个性化学习。

2.1“教”资源开发

资源库将教学内容重组为3个教学项目和10个子项目并结合各自子项目开发多媒体教学素材,内容包括教学详案、教学课件、图片助学、上课录像、案例分析、项目测试等内容,教学课件和案例分析均图、文、动画并茂,将教学的重点难点采用生动的Flas模拟,再配以真实场景的教学录像和相关的图片素材,表达生动、丰富的知识,创设形象、仿真的教学情景,突出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知识视野,为教师在课堂展开丰富多彩的教学过程提供了直观、有效地帮助。

2.2“学”资源开发

为方便学习者按学习需求灵活地查询知识,资源库将图片资源、名词解释、虚拟空间、录像资源、测试中心等重点教学资源单独设置模块。配套的教学录像为学生提供了跨越时空的现场教学资源,其他分专题的录像资源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可直接观摩学习的教学资源。此外,资源库设置自主学习、实训基地、拓展资源等模块为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补充资源,如执业兽医资格证的复习考试资料等,为扩大学习者的知识面和今后的专业提升与发展提供切实地帮助。

2.3自我评价资源开发

为了能让学习者能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资源库为每个教学项目设计了题型多样的项目测试,方便于学生按项目测试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单独设计的测试中心为学习者提供了模拟试题和综合在线测试题目,以检验对整门课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课件还为自主学习者设计了巩固习题和答案,方便学生检查自学效果。

动物学论文例6

物质变化和进化是运动的复杂方式。有运动就有空间和时间,时间空间是运动存在方式,不同运动可用不同的时空描述。不同运动的能量可以用不同参量定义的,而参量描述又跟时空密切相关。跟空间方向有关的矢参量定义的能量为矢能Ea,如平动能、自旋能等,而用标量定义的能量为标能Eb,如内能等。一物体系统总能通常是矢能和标能之和,矢能对总能比例愈大,愈处于场物质状态。

E=Ea+Eb

矢能等于或超过总能一半则为场物质状态,矢能等于总能为极限速度的纯平动运动。

E=mc²=mυ²/2

υ=1.41c=c’

纯粹平动或纯粹自旋运动的物质系统是不稳定的系统,因为场物质各向机会均等,使其在一个方向上必同时存在正反运动,并转化为旋涡或涡旋运动,它是粒子和天体存在自旋和公转的本质,也是面旋存在的动力。涡旋运动趋匀过程必浓缩质量,它是实物成体和存在引力的根源。但由于涡旋体不可能无限地浓缩质量,必再弥漫或弥散,在趋于平衡中形成周期性变换或交换。因此平动、自旋、周期性变换、交接是物质最基本运动方式。平动与自旋周期地变换可构成稳定系统,光子是平动能mc2/2与周期变换能hν/2各占一半的稳定场物质(场质)系统。

E=mc²=mc²/2+hν/2=hν

它可以看成相对论与量子论描述统一的两个方面。

《涡旋论-未来物质结构设想》一文指出:宇宙中最基本物质形态是高速平动连续物质,但趋匀原理又使各向平动机会均等,即总是同时存在正反平动,必转化为各式各样的涡旋运动。因此涡旋运动与平动一样的是物质运动的最基本状态,也是物质最基本形态或属性,并非外力作用引起的。涡旋运动的能密度趋匀必引起质量浓缩,如

w=ρυ²/2=ρr²ω²/2=k

中k和ω为常数时,质量密度ρ与涡旋体半径r平方成反比,愈处于中心质量密度愈高,这个质量中心趋势就是物质成形与万有引力产生的根源。中心绝对静止时质量趋于无穷大,这是不可能的,因此中心必定运动的。宇宙中没有绝对静止物质。

成形物质-实物总是同时存在平动与涡旋等两个以上运动。若其被制动或减速,平动速度减少,涡旋运动增多,周围就有向心加速场质,即正电场。若被打出或加速,平动速度增大,涡旋运动减少,周围产生背心加速场质,即负电场。实际上平动加速平动能(速度)递增,涡旋能(角速度)减少,处于弥漫状态。但速度有极限性,不可能一直递增,又再往涡旋运动变换,平动能(速度)变换为涡旋能(角速度)并浓缩质量,到了一定程度,就不可能再浓缩,而再弥漫或加速,形成了周期性变换,甚至交换。光量子就是典型的周期性变换的稳定粒子,其平动能和变换能各占总能一半的粒子。又由于涡旋能与部分平动能周期变换而失去涡旋运动的属性。

实物与场物质是不同物质形态,场物质是高速低密度的弥漫连续物质形态,实物包括粒子或物体或天体是低速中高密度的浓缩非连续物质形态。场物质又以实物为归宿和发源,并互相依存和转化。实物是指低速运动涡旋体的全部或部分,如天体和天体中物体或粒子。实物的内外都存在不同性质的场质或场,如万有引力场、磁场、电场、电磁场、强作用、弱作用等。涡旋体的质量交换形成大量微型涡旋,低速的微涡旋则形成元素原子、分子等粒子。高速的微涡旋则形成量子或磁场质。当涡旋体中心轴向存在连续微涡旋辐射,并从中心轴另一侧得到补充,而形成微涡旋线或磁力线,它是实物(天体、物体、粒子等)周围存在磁场或线旋的根源。

这是因为微涡旋的状态和方位各种各样,有的微涡旋中心速度垂直微旋轴,运动中逐渐浓缩,并变换为平动运动,到极限时又逐渐为变换涡旋运动,形成周期性变换运动的量子,使量子具有周期运动变换能与光速运动平动能组成总能的粒子,并向外辐射。微涡旋中心速度平行微涡旋轴,且同向平行于涡旋体轴,使微涡旋外侧同向叠加而具有弥漫趋势,里侧反向叠加机而具有浓缩趋势,使微涡旋趋向轴并向轴外高速运动。同时涡旋体轴向平衡趋势,又使其从另一轴端进入,形成微涡旋线,即磁力线。同样反向端也可产生反向磁力线,两者存在差异或不平衡时,在涡体外就存在磁场,如地球外所存在的地磁场。

涡旋体中心速度与自旋两侧的外侧同向叠加,具有弥散趋势,而里侧反向叠加,具有浓缩趋势,外侧趋向里侧,使涡旋体处于曲线或圆周运动或弦或圈态运动,因此平动并非一定匀速直线运动。太阳系的太阳自旋运动,地球等行星除自旋外,还存在公转,地球自旋外侧速度与其中心速度同向,具有弥散趋势,里侧反向重叠,具有浓缩趋势,外侧趋于里侧,使地球作曲线或圆周运动。如果太阳与地球浓缩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处于稳定平衡状态,那么地球与太阳间处于相对稳定的运动。而月亮同样道理除自旋和绕地球公转,并且月亮自旋与公转周期相等外,相对太阳来说月亮或卫星是按一定周期性波纹轨迹绕其运动。可见太阳系的行星是绕太阳作圆周运动,但太阳本身也在运动,使其轨道不是正圆,而是椭圆。各行星的卫星相对太阳来说,是一系列波纹轨迹运动。

面旋、线旋和体旋的三旋中体旋主要体现在如陀螺运动,旋转陀螺顶点着地,重量可分解为旋转轴垂直和轴上两个分量,转速与垂直分量同向侧具有弥散趋势,而反向侧具有浓缩趋势,使同向侧趋向反向侧运动,即产生进动。转速与进动的同向外侧具有弥漫趋势,而反向里侧具有浓缩趋势,使其往里运动,即产生章动。由于往里章动,使其向地面垂直轴移动时,垂直自旋轴的重量分量减少,往里章动也减少,而有再往外运动趋势,形成了周期性进动和章动运动。这样陀螺运动构成体旋运动方式,这些作用组合产生体旋的动力。三旋运动也是周期性运动的某些类型形态。

实际上微观粒子结构与太阳类似,所不同的是微观粒子变换和交换频率较单纯,使其轨迹只能在频率整数倍位置上运动才是稳定的,即要用能级或量子数描述。元素原子的结构类似太阳系,原子壳层结构类似行星和卫星,原子径量子数和角量子数(轨道量子数)分别用来描述壳粒状态。轨道量子数为零者相当行星的壳粒,其它相当于卫星的壳粒。这样的原子结构模型比现有的量子论或量子力学更深入本质。可见稳定的物质形态是处于周期性变换和交换的最基本运动状态,而不是匀速直线运动。因此牛顿的匀速直线实际上只是宏观物体或机械体的微观粒子周期性运动叠加的结果或特例,只适用机械运动的描述,其惯性意义只是机械运动上意义。

牛顿作用力关系式和时间空间实际上只是宏观机械,即低速物体运动上意义。牛顿时空意义下,加速度、质量与作用力成正比。相对论改变了时空意义下,保持这个关系,就必需对质量意义进行修改,称为惯性质量。实际上物质加速度并非作用力引起的,周期性变换运动并非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高速连续物质间作用引起的加速度不同于低速物体间作用所引起的加速度的。如果相对论惯性质量m’是质量m的1/√(1-(υ/c’)²)倍数或乘积系数,当速度近零,惯性质量近似等于质量。这样惯性质量和加速度乘积等于质量和低速加速度乘积

m’a=am/√(1-(υ/c’)²)=ma0

a=a0√(1-(υ/c’)²)

相对论作用力关系式中也用质量表示时,那么其加速度乘以上式系数等于低速的加速度,即加速度随速度增大而减少,光速时加速度等零。得出极限速度不变性结论,以及得出时间不变时位移距离缩短的结论

a=dυ/dt=√(1-(υ/c’)²)dυ0/dt

υ=υ0√(1-(υ/c’)²)

υ=dl/dt=√(1-(υ/c’)²)dl0/dt

dl=dl0√(1-(υ/c’)²)

动物学论文例7

一、“诱逼”学生读课外书

进入七单元“人与动物”我立刻结合教材“课外书屋”的推荐以及我的阅读经验,要求学生在一周内至少要看1至2本课外推荐的关于动物的小说《狼王梦》《第七条猎狗》《云豹斑斑》《小爱尔沙》等学生喜爱的精彩书籍。刚布置时有一部分不爱看书的学生“怨声连连”,但由于是作业,学生“被逼无奈”只好被迫完成。两天后,我便发现学生深深被这些书籍所吸引了,几乎百分之八十的学生都读了两本书,个别的学生因买不到还在网上阅读。阅读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也使我的语文课生动起来,不少的学生在本单元的阅读教学中如《最后一头战象》《老人与海鸥》时感受丰富,列举了较多的动物情感的例子来谈自己独特的理解,使本单元的语文教学更加深入有趣,也为后面的单元作文打下了扎实的铺垫。

二、“聊”出来的作文材料

有了阅读的铺垫,学生感受“人与动物”之间故事的储备丰富了,但那还只是停留在书本中的,还远离学生的生活。当进入七单元作文教学时,我照例上了一节学生喜爱的“聊天课”,目的只有一个,为每一个学生寻找写作材料。聊天之初,我开始讲自己真实感受的《狗不吃狗肉》故事“引路”。我讲得很细致,也很真诚,并且讲述时关注了自己的语言表达。也许是我的故事吸引了大家或说是启发了大家,接下来班上一些养过小动物的学生纷纷的讲起自己养小动物的经历和情感的故事。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学生从别人的故事中受到启发,也努力地搜寻记忆中的与动物的故事。连班上调皮蛋卢国兴也走上了讲台,一本正经地讲起了“小灰,我想你”听到这个题目时,我愣了一下,紧接着他讲述了自己与一只叫小灰的鸭子的故事:星期天小灰啄我起床;小灰想吃农家用于烧烤的小鱼的情景;小灰掉进厕所结果没救起来……当他讲到小灰掉进厕所妈妈和姐姐怎么也捞不上来时,声音哽咽了,眼圈红红的,眼泪都快流下来了,结尾是他这样说:“老师,我真的好想好想我的小灰!”他的话音刚落,班上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接着学生犹婷逸又讲了“黄狗道歉”的故事,就这样一个个生动有趣的真实的人与动物的故事深深的吸引了大家,也深深的震撼了我的心灵!半节课后,大约班上半数的同学找到了写作素材,但我心里十分明白,还有一部分学生他们没养过小动物,缺少这方面的感受,作文,他们该写什么呢?三、出示书中“图片报道”写作材料,继续“聊”我先模仿记者叙述了《参考消息》2001年的内容,并出示了图片。再让学生提出疑问后,我引导学生结合图片补充内容展开合理想象:几只小鸭子在鸭妈妈的带领下怎样跌入下水道的?鸭妈妈怎么想的?怎么做的?怎么向巡警求救的?怎么带领巡警赶到出事地点的?救出小鸭子后鸭妈妈怎样做的?等等问题。并把学生分成四人小组交流解决以上问题,这样既能让学生各抒己见想出多种鸭妈妈救孩子的办法又能“聊出”鸭妈妈不同的神态、叫声、动作。接着,我让学生思考这张图片要表达的是什么?让学生根据中心确定详写的情节并讨论如何表达真情实感,就这样充分的聊透之后,最后学生才动笔。通过以上三个步骤的作文教学,学生落实在写上自然容易了。在第二节作文指导课上我仅用了十分钟左右让学生翻开本单元课文读关键的描写表达动物的神态、动作的语句,感受作者表达动物情感的句子,提醒大家作文要关注这些细致的描写,关注用词的准确,关注语言的精炼。然后学生进行作文。说实话,效果挺好!如:彭阳的《小云,我想你》;王泽国的《智救小鸭》;史文杰的《我的护花使者》;徐艺好的《猫爱•母爱》;赵晓兰的《我与老沙》;孟倩妹的《金色的身影》代长哲的《母爱•鸭爱》等等作文写得真不错!批改时,我把作文分成了两类:一类是语言表达经典型;另一类是长篇感人型,让人读后鼻子酸酸的。本次作文训练也让我深深的体会到:学生作文的训练是来自生活中真实的感受,而丰富的体验和感受还来自于课外阅读。我们的语文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课外阅读,挖掘学生生活中的情感体验与感受,还应让学生充分交流与展示,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做到乐于表达,乐于习作。这样,我们的语文课才会更扎实、更有效。

作者:王晓艳 单位: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教师培训研究中心

动物学论文例8

二、学生实验前准备

实验前准备工作主要包括:材料准备、试剂配制和仪器调试等。这些过程是实验室的基础科目,看似简单,稍不注意就会导致实验的不顺利或失败。但在实验课教学中,往往容易忽视这个环节,在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下,实验前的准备工作通常是由实验指导老师在实验开始前完成。改革后的实验课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下,实验前对学生进行分组,推选小组负责人,说明实验要求、实验注意事项等;让学生按照预习过的实验流程自主做好实验前各项准备工作。这个环节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实验准备工作主要有哪些,同时让学生了解各种知识,最主要的是能让学生逐渐克服对实验的恐惧心理。如,“家禽血液样品的采集”这个实验要防止血液凝固,所以要用到抗凝剂,例如,选用3.8%的柠檬酸钠或者是1%的肝素。很多学生对抗凝剂的配制不了解,因此在配制前让学生查阅文献资料了解抗凝剂的配置方法。配制过程中我们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像天平的正确使用,量筒以及容量瓶的正确使用等。另外,做复杂的实验前,要考虑到实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情况,准备好应急或者急救措施。还要利用实验室物品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例如,自制静脉留置针、气管插管、动脉插管以及导尿管等。学生通过参与实验前准备工作,不仅能逐步培养严谨的学风,还能培养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动物学论文例9

2009年9月18日,我国《动物保护法》(专家建议稿)向社会公布,这是我国首部动物福利性质的非正式法律文稿,动物权利再次受到社会关注。支持动物权利的学者认为,环境伦理学的理论基础、法律权利主体范围的扩展及监护或制度的设置等为动物法律权利的实现提供了充分理由。但对这些理由需要深入考究。

一、道德权利不等同于法律权利

有学者认为,环境伦理学为动物的权利奠定了充实的理论基础,提供了道德上的支持,为其最终上升为法律权利提供了前提。①笔者认为,“动物权利”一词首先出现在环境伦理学领域,对其应作道德意义上的理解。我国著名环境伦理学者余谋昌认为:“当我们涉及生态伦理学时,可以认为它既包含科学,又包含信仰,因为它是作为科学的伦理学知识体系的一部分,但又包含崇拜生命的敬仰。”②环境伦理学者将动物的道德权利上升到法律层面加以讨论,提倡赋予动物法律主体资格,并未考虑和理解权利的法学意义。道德权利与法律权利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过渡关系,二者性质不同。首先,从产生方式看,道德权利产生于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约定俗成共同行为准则,而法律权利除来自风俗习惯外,很大一部分由人为立法产生;其次,从内容看,道德权利义务内容因人因地而异,衡量标准模糊不确定,而法律权利义务的内容是明确一致的;最后,从保护方式看,道德权利里被保护是通过舆论力量以及行为人内心的道德自省实现,而法律权利有国家强制力的保障。在道德层面谈及动物,是依靠人们的道德自律来实现的,而法律强制力显然超出了道德自律范围。

二、动物作为权利主体—“主客二分”法律结构下之不能

有学者建议立法赋予动物法律权利主体(或类主体)地位,这在传统的“主客二分”法律结构下难以实现。参加任何法律关系都必须具有权利能力,参加某些特定类型的法律关系除了要具有权利能力之外,还必须具有行为能力。③而动物却不具有权利能力。首先,在我国,法律关系的主体只有自然人、法人以及国家(特殊情况下),而物、人身利益、精神产品、行为等是法律关系的客体,即法律关系主体之间权利和义务的指向对象。我国在理论与实践中一直都将动物当作“物”看待,例如,前些年出现的清华学生向熊泼硫酸的行为被定性为“故意毁坏财物”的行为。《德国民法典》第90a条规定:“动物不是物。它们受特别法的保护。法律没有另行规定时,对于动物使用有关物所确定的有效规则。”有学者引用该条规定的第一句来否定动物是法律上的“物”而应是“主体”,这是对该条文的误读,即把条文肢解后的部分独立进行理解,而没有从整体上把握条文的意义。作为私法,《德国民法典》的真正意图是说明,动物在私法的范围内是一个活物(livingthing),而不仅仅是我们通常所拥有的无生命“物”;作为活物,它应该得到符合法律规定的对待……必须保证动物被当作一个活着的物及具有一定思维和创造能力的伙伴来对待,对待的措施不应不利于动物物种和感受的保护。④从此看出,德国法律仍将动物视为物,但将动物同传统的普通物区分开来,作为特殊的物,适用特殊的法律进行保护。当不存在特殊规定时适用一般物的规定。

动物成为法律主体,其权利和义务之间无法平衡。依法理,权利和义务是相对应的,无权利的义务和无义务的权利在平等法律关系主体之间几乎不存在。如果动物是与人对等的权利主体,那么无论是人伤害动物抑或动物伤害人,侵权一方都应承担相应责任。然而要求动物承担行为后果却缺乏现实可能性。动物受其自然属性的限制,不能因年龄增长或接受类似人类的教育而形成意思能力,从而也不能形成取得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行为能力,这是动物不能实现其权利义务的先天。进而,有学者主张用现行法律监护制度,将动物作为有限的法律主体来保护其权利。⑤笔者认为,现行监护制度是为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设立的保护其利益的法律制度,要求监护人能够代表并维护被监护人的利益。制度的本质在于通过人的行为使被人承受行为的后果,要求关系双方存在法定关系或以意思联络为基础的授权关系。然而动物与人之间,并没有监护关系以及关系的发生原因。人既无法承担起监护动物的责任和法律后果,动物也无法承受被行为的后果,动物与人之间也没有可相互理解的法则。人能够体会动物的感觉,只是人根据自身的体验所做的一种“换位思考”。人类永远都不可能证明动物的本意,人无论如何也超不出自己的视野来理解非人类存在物。⑥如果动物权利通过制度来实现,动物意志恐怕代表的是人的喜恶,其实质也仅在于动物被作为人之间意志较量的工具而已。

动物具有法律权利,在司法实践中会引发一系列难题。例如,动物如何参与诉讼?如果人损害了动物的利益,动物何以寻求救济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利?法律是否也调整同为法律主体的动物之间的“侵权”关系?如果动物具有法律权利,人类还能继续买卖、圈养、屠宰动物吗?除非这些问题得到解决,否则动物权利无从谈起。

三、法律主体范围的扩展能否及于动物

法律先后承认奴隶、妇女、儿童、法人、国家的主体地位,但动物并不必然被纳入法律主体扩及的范围。前述法律主体在本质上具有共同特征,即属于人的范畴。奴隶、妇女、儿童本属人类,只是在社会不同阶段其权利受到一定限制。随着人类文明和道德的进步,人类逐渐消去在人内部划分等级的观念。而法人、国家属于人的范畴因其是人类出于自身利益需要而创设的一种具有“人格”的拟人化特殊主体,能确实被人所控制,体现人的意志,并像人一样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虽然人是由动物演进而来的,人与动物的本源是一致的,但应承认,人经过不断地选择和适应环境,最终发展为一个高级物种。人与动物分离,也正因为人具有区别于一般动物的本能,有理性、能思考、善言语、会劳动、可直立行走等。在人类社会,人类有自己的行为法则。同时,动物世界也有自己的生存法则。但两者很少甚至没有共通性,人显然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动物身上。例如,我们显然不能用“计划生育”政策来限制动物的生育,也无法使破坏人类财产的动物承担赔偿损失的法律责任。正因为存在诸多“不可为”因素,才让动物法律主体地位难以成立。法律终究是人的法律,过分扩大权利的主体范围,可能会造成动物权利对其他权利的侵害。

四、建议——动物法律保护的可行出路

为更好地保护动物而颠覆现行“主客二分”的法律结构,把动物设为法律主体未必能得偿所愿。最明智也最可行的方法是用旧体制去解决新问题,应循序渐进地对现有动物保护法律规定加以完善,以满足动物保护的时代要求。人类保护动物归根结底也不在于是否赋予动物法律主体地位,本质上是靠法律制度规制人的行为,强调人对动物的义务和责任。

第一,修订、完善我国相关动物保护法律法规,扩大保护范围,增加保护内容。就我国而言,动物保护立法存在很大缺陷:一方面体现在保护范围过窄,主要限于野生动物尤其是濒危物种。而对普通动物如不加以保护,其将来也可能濒临灭绝。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立法应体现人类对更多物种的关怀,从维护生态平衡的角度出发,适当扩大动物保护范围,并酌情施以不同的保护力度。这样做既符合道德要求,也符合法律要求,是法律和道德共存并逐渐融合的有效手段。另一方面体现在保护内容单一,我国现有动物保护法律更多地将动物作为一种资源来保护,且只简单地保护动物生命不被杀害或身体不受伤害。应在有关法律中增补对动物福利的保护内容,更关心动物的生理状况和生存条件。第二,在坚持原有法律框架内可进行适当的创新。我国著名民法学者杨立新创造性地提出:与法律人格对应,可以建立一种多层次的“法律物格”制度,使动物具有高层次的法律物格资格,相应地在法律上对其设置特别的规则,或许更能体现动物在法律上的特别属性以及法律对其所应采取的特殊保护措施。⑦

第三,保护动物也应成为法律规定的道德义务,此举并非承认动物对人具有法律权利。奥地利学者凯尔森认为,“法律规范使某人负有对某一别人作一定方式的行为的事实,并不自然就意味着后者有对前者的这种行为的权利”,而“每一个人使个人有义务对另一个人作一定方式行为的法律规范,并不都授予后者以对前者的法律权利”。⑧因此,权利可引起义务,而义务并不可引起权利。在法律中规定人保护动物的义务,基于人类自我反省和自觉基础之上,是人类出于保护社会公共利益而创设的义务。

第四,从长远看,应加快我国动物福利立法进程。动物福利立法的实质是将保护动物的义务法律化,使之成为人人必须遵守的行为法则。前不久公布的我国《动物保护法》(专家建议稿)就是一部保护动物福利性质的法律建议稿,站在维护人类社会总体利益的立场上平衡动物福利和人的利益关系。该稿如能最终成为正式法律文本,将有利于遏制虐待动物的不良风气,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社会公共卫生,在全社会树立关爱动物的良好道德风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风气,最终推动我国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

五、结论

解决动物的生存现状最终有赖于人类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保护动物归根结底是人的道德意识问题,只有了解生命的意义,对生命体现足够的尊重,才会善待动物。赋予动物道德权利,旨在帮助人们形成尊重动物生命的道德意识,建立生态平等的文明意识。人类保护动物并非在于是否承认动物的权利地位,主要还是要解决人自身对动物存在的各种偏见,进行“道德洗礼”,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对待动物的非道德行为,而法律规制只是一种辅助工具。

注释:

①蔡守秋.调整论——对主流法理学的反思与补充.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39.

②余谋昌.惩罚中的觉悟.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76.

③张文显.法理学.法律出版社.2007.187.

④常纪文.动物只能是法律关系的客体.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7).8.

⑤高利红.动物不是物,是什么?.环境法研究网.

动物学论文例10

一、问题的提出

清华的刘海洋硫酸泼熊的记忆还没有褪去,复旦的张亮就给我们上演了剪刀刺猫眼的动物惨剧,清华、复旦,这样刺眼的字眼,也许可以吸引很多人的眼球,但这不是关键,因为任何一个做出这样惨绝人寰的暴行的人,都不能让我们容忍,只是发生在这些高材生身上,更让我们震惊罢了,张亮——这位外表斯文的研究生在解释其行为时说:“你知道我没有任何发泄的渠道,把小猫拿过来(养),一方面是因为小猫的可爱,我可以摸它……但是另一方面,我觉得如果我愤恨的话,小猫也可以提供一个给我这样发泄的渠道……”如果说刘海洋是消极漠视动物痛苦,这位复旦学生则是积极地从动物那里获得反常的快乐,其残忍和反常程度更加严重。在他看来,那些娇弱惹怜的猫咪不是有情感的生灵,而是他可以任意的对象。扫视施暴者的动机和心态,我们禁不住心寒!凡此种种,应该引起中国整个教育界对人才标准的反思。

中国高校已经流行一种病。在只注重应试教育的中国,出现什么样的变态学生都不足为怪,小学他要拼命考个好初中,中学他们要争取考名牌,大学了还要四级过级率和找工作,研究生了他要争取出国……中国的学生从小走过来肩上的担子不轻。学校只看重应试教育不注重心理教育是制度的必然需求。素质教育喊了多少年?我看只是口号而已。记得马加爵案发发生的时候,高校曾经欣起一种开办心理辅导班、开展心理教育的高潮,可是,随着马加爵事件的远去,这个高潮很快恢飞湮灭。这次张亮虐猫事件,又再一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这个大学(高校)教育病得不轻了,如何治疗如何根除?这才是我们应该思考的事情。

二、目前高校教育的的缺失

印度伟大诗人泰戈尔曾说过:“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而20世纪伟大的德国哲学家、医生史怀泽在他的著名论著《敬畏生命》一书里曾写道,“人越是敬畏自然的生命,也就越敬畏精神生命”。他还说:“人连对动物、植物的生命都要敬畏,难道能不敬畏人的生命吗?”这些话也可以这样理解:一个从小就不懂得敬畏动物生命的人,他长大后也就不会敬畏人的生命。科学家从科学的角度也对此进行了证实:那些小时候虐待动物的孩子,长大后身上都有暴力倾向。正基于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身边一些动辄轻生的少男少女们了,那是他们从小就没有受到过“珍爱生命”的教育,这也包括前面提到的复旦大学那位三年级研究生。

早在2002年的刘海洋伤熊事件中,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分析指出:中国的高等教育有四方面的欠缺:即心理教育欠缺;环境教育欠缺;人文精神教育欠缺;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欠缺。其中最重要、也是最应该引起人们重视的就是人文精神的教育,所谓人文教育就是教大学生怎样做人,怎样实现人与自然、人和社会之间的和谐相处。

三、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人类要生存,社会要发展,就必须拥有一个能与人类长期和谐共处的自然环境。这就要求人类把握自然环境的变化规律和演化趋势,从长远的、整体的、系统的高度处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调整并控制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和扰动,使自然环境的演化有利于恢复、维持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从而更好地促进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马克思曾指出:“文明如果是自发地发展,而不是自觉地发展,则留给自己的是荒漠。”这精辟地揭示了人类文明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人类在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如果仅仅坚持极端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取向,失去对为满足自身消费需求而进行不适度摄取自然的行为控制,就会造成生态环境的整体破坏,最终使人类失去生存环境。人类关心自然,实质上就是关心自己;人类如何对待周围的自然,实质上是人类如何对待自己,如何对待人类的部分与整体、片面与全面、眼前与长远、现在与未来之间关系的问题。与此同时,人对自然的一切行为和活动不仅应该遵循客观自然规律,而且还应该遵循人类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客观规律,遵循人类社会发展和演变的客观规律。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我们必须反对两种基本观点:一是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二是极端的自然中心主义或生态中心主义。前者虽然重视、强调人与动物的区别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赞美、突出人的智慧、力量、作用和地位,但是该观点极端地认为人在万物之上,是自然的中心、主宰者、统治者,人对自然有绝对的自由支配权利,一切应从人的利益出发,甚至从某阶级、阶层和国家的利益出发来对待自然。其实质是人类利用中心论,无视自然论。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所坚持的就是这种观点。后者虽然重视、强调人与动物的共性和人与自然的关系,赞美、突出大自然,但是该观点极端地否定人的中心地位、轻视人的利益和创造力,认为一切应该顺应自然,自然与人有同样的法律地位和权利,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喻为“宇宙之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刀耕火种方案所坚持的就是这种观点。

当代大学生应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论。人类要热爱、尊重、保护、合理利用自然,通过道德、法律和社会制度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现社会和自然、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经济社会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人化自然与未人化自然等相和谐。我们坚持发展,但决不是把自己与自然重新、甚至更深刻地区别和分裂开来,也不是并列起来的兄弟关系,而是更深切地认识和达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

具体到动物身上,一个国家的国民对待动物态度如何,在某种程度上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我国现行中学生物课本写道:“取一只活青蛙,剖开它的体腔,看看它的内部构造……”在老师的鼓励和指导下,每个同学都在实验课上,拿着刀子把一只只青蛙或小兔子活生生地开胸剖肚,看它们五脏的位置,看它们神经的跳动、血怎样流动、肌肉怎样颤抖等等。有专家建议修改甚至取消这种让学生学习一个活生生的小生命怎样痛楚万状地死在自己手里的课程。这不是说不能用动物进行必要的实验,而是反对现实中大量重复的和不必要的动物实验。某些残酷的动物实验对培养美好心灵并无益处。

动物学论文例11

  当不同地方的动物种群面对稍微差异的环境,彼此间就有分歧,最后,他们的分歧足以使彼此分开,形成不同的种,两个或多个的种可能由一个祖先产生,通过了对改变了的环境的适应而分离,一个种群的动物和他们的祖先,也可足以变成不同的种。

theodosius dobzhansky曾给进化这样的定义:“生物进化乃是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变化所导致的部分或整个生物种群遗传组成的一系列不可逆的改变。它包括对新环境的适应辐射,对环境变化的调节,以及产生新型的生活方式去适应变化了的环境。”

让我们看看动物是怎样离开水的摇篮,开始登陆生活的。

当动物离开水这种稠密的液体,而让自己到很轻的气体—空气,就会遇到体质上的巨大难题,先是呼吸,这是一种把生命所需要的氧输入到血液中去的方式。鱼类直接把水吸入口中,再通过鳃排出水来吸收其中的氧,鱼鳃由充满毛细血管的丝状体组成,特别适于气体交换。但直接从空气中吸入氧气就需要肺,这是一种能吸入空气的器官,通过一层湿润的膜使氧气渗入血管中。

第二个问题是地心引力的影响。在水中,身体实际上没有重量,但在空气中却不然,这就意味着在陆地上运动需要有强大肌肉产生的力量。鱼在水中运动是靠侧向的摆动——靠尾部发出的一种波浪形的扭动来前进的,但身体在陆地上运动,只有靠身体与地面产生的摩擦力来推动,所以需要一种能移动的支撑物——腿来将自己的身体抬离地面。

再有一个问题就是体温的调节,水体在吸热和散热方面要比陆地和它上部的空气来得慢。鱼是冷血动物,能去它们游泳的水温中正常活动;然而一个冷血的陆生动物却必须设法对付温度较大幅度的变化。

水生动物不可能贸然爬到陆地上生活,否则它们必然会因用偶鳍来支撑身体而疼痛不堪,要呼吸氧气却透不过气来,被他自己的体重压垮,半边身体被太阳光烤的皮开肉绽,因干燥而剧痛的眼睛所窥视到的却是一个充满了它听不见声音的世界。

它们必须通过相应的改变来适应新的环境,两栖动物就实现了这种适应。

两栖动物是水生向陆生过渡的脊椎动物,由古代总鳍鱼进化而来,它能够开始登上陆地生活,主要是因为具有陆地生活所必须的三个条件:1.有肺,可以在空气中进行呼吸。尽管两栖动物肺的功能尚不完备,但其皮肤有黏液湿润,可以补充肺脏功能的不足。2.早期的两栖类身被骨甲或者硬质皮膜,能防止皮肤表面水分过分蒸发;现生的两栖类则生活于阴暗潮湿处,并且分泌粘液,以减少水分蒸发。3.具有四肢,能够在没有水的浮力的陆地上支撑身体和运动。

两栖动物初步适应了陆地生活,其骨骼,肌肉和生理功能与水生的祖先鱼类相比,都有不少改变,但与更加进化的爬行动物比,其功能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

  肺很简单。没有形成胸廓,它的呼吸只是借助于口咽腔底部的上下动作来完成,以口咽腔和肺共同完成气体交换,还要靠薄的皮肤经常保持湿润状态和丰富的皮下毛细血管进行皮肤呼吸,才能满足生理需要。本文由--收集整理

  爬行动物比两栖动物更好的适应陆地上干燥且变化剧烈的气候等生活环境。

  1.爬行动物的皮肤角质化程度加深,体表披有角质的鳞,皮肤干燥,缺少腺体。其皮肤已不具有呼吸的功能,而能有效地防止体内水分散失。

  2.爬行动物的趾端有爪,由外皮角质层演变而来,便于在陆地上爬行。

  3.爬行动物的骨骼比较坚实,大多为硬骨,分化程度更高。

  4.爬行动物具有典型的五趾型的四肢,比两栖动物的四肢更加坚强,适于支持身体在陆地上行动。蛇类还具发达的皮肤肌,用以牵动腹部的鳞片,以帮助爬行。

  除骨骼构造特征之外,其软体构造也具有某些特征,使其更适应陆地生活:

  1.爬行动物具有三室心脏,其心脏中不仅心房已完全分隔,而且心室中也出现不完全的室间隔,即心室分为两半,含氧血和缺氧血分开。

2.肺的呼吸功能更加完善,成体完全行肺呼吸。

  3.繁殖方式对于陆地生活也取得了完全适应。爬行动物为体内受精,其幼体不经过变态,直接完成发育,通过羊膜卵摆脱了对于水生环境的依赖。

  4.排泄系统也适应了陆地生活。一些在干旱地带生活的爬行类,膀胱具有回收水分的能力,对于维持体内的水分作用非常大。有些居住在多盐环境如海水中和干旱条件下的爬行动物,如蜥蜴,蛇和龟类,除了肾脏能排除体内多余的盐分外,还发展了专门的盐腺,可以排除体内多余的盐分,以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的进行。

  其中,需要提及爬行纲,鸟纲和哺乳纲等对陆生环境适应的一个重要体现——羊膜卵,这是脊椎动物征服陆地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正是由于羊膜卵的出现,才使这3个纲的脊椎动物能够拜托对水中生活环境的依赖,得以在陆地上繁衍生息,终于成为陆地的统治者。

  羊膜卵的外面包有一层石灰质的硬壳或者不透水的纤维质卵膜。其功能是防止卵受到机械损伤并避免卵内的水分蒸发和阻止细菌对卵的侵害。卵内有一个很大的卵黄囊,储藏大量的营养物质,足以保证胚胎不经过变态而直接发育成幼体。

二.动物的结构特征对环境的适应

  环节动物的分节现象,可能是由于他们的祖先适应当时生活环境形成的,他们的祖先可能是身体细长,具有体腔的动物,由于长期栖息在海底的泥沙或洞穴内,身体经常按不同部位进行有序列的收缩蠕动,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身体一部分体壁上的环肌和纵肌能相对独立的收缩舒张,使身体分段,变短变粗,导致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