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职业需求论文

职业需求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20 16:27:10

职业需求论文

职业需求论文例1

(一)行业企业教育需求传播现状概观这里按照传播类型的划分,对行业企业教育需求表达现状、特征分析如下。1.大众传播。大众传播是职业传播机构运用大众传播媒介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的一般大众为受众进行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其运用的传播媒介主要包括报纸、书籍、期刊、广播、电视与网络等[4]。大众传播的不同媒介在传递行业企业教育需求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与现象。广播、电视与报纸其受众定位较为广泛,一般的信息、服务、教育与娱乐功能突出,所以,传递行业企业教育需求的微观信息就不是其强势。书籍、期刊因内容可以对应不同的受众群,如专业书籍、专业期刊的受众一般设定是相关专业领域人士,因此,书籍、期刊可以承担起传播较为专门化的行业企业教育需求信息的功能。特别需要值得高度关注与指出的是,互联网在大众传媒中正成为核心,大有囊括其它媒体的趋势,如报纸、广播、期刊、电视等的网络化现象,互联网正成为大众传播的集中代表。为了解在互联网上行业企业教育需求相关内容的信息载量,笔者在某时间点通过百度搜索,当输入“企业用人标准”,相关结果一千万余个,输入“招聘网”或“人才网”或“企业网站”,相关结果近一亿个,输入“人才规划纲要”,相关结果约二十万个,输入“行业人才规划纲要”,相关结果约四百万个。观察发现,在企业用人标准方面多为宏观、中观的,涉及职业道德、才能方面,但较少涉及技术要求等微观标准;“招聘网”、“人才网”、“企业网站”等性质的网站,多涉及用人的专业或工种或岗位需求,有一定的教育咨询作用,但就专业教学而言微观技术需求则显信息贫乏;在宏观人才规划纲要方面,既有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也有省市或地区级的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在行业人才规划纲要方面,涉及的行业较为丰富,涵盖第一到第三产业,如粮食、房管、会计、有色金属、交通运输、社会工作、煤炭、教育卫生、汽车、建筑装饰等等。2.组织传播。所谓组织传播,是指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组织内部机关之间、组织之间及组织与环境的信息互动[5]。组织内传播,就渠道而言有正式和非正式两种传播方式,正式传播是指信息沿着组织内部一定组织关系进行的交流活动;非正式传播是指发生在组织内部建制性关系以外的信息交流活动。组织外传播是组织同外界环境间的信息交流。行业企业教育需求的组织传播按信源可分为这样一些形式:来自行业企业内部的教育需求表达,如企业的人力资源报告、从业人员规格需求报告、产业“智库”发表的相关研究报告,产业的相关研究机构发表的报告,各类行业协会的相关报告等;来自政府部门特别是政府教育管理部门的产业教育需求传播,如相关的文件、信息通报等;来自产业管理政府部门、或政府与产业合作组织的教育需求传达,如产业行业发展纲要、人才规划纲要等;来自教育(学校)与产业合作组织的教育需求表达,如职教集团、校企合作董事会等有关教育需求表达;来自研究机构或咨询机构特别是职业教育研究机构的研究报告、成果等,如年度教育质量报告、麦克斯报告等;来自社会活动的教育需求表达,如全国或区域职业技能各类大赛释放出的教育需求,企业、教育等举办的论坛、沙龙、恳谈会等的释放教育需求信息;来自行业企业与高职教育界互动行为的行业企业的教育需求传播,如行业企业与学校联合开发人才培养计划、制定人才规格等。3.人际传播。人际传播是指两人或者两人以上之间借助语言和非语言符号互通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活动。人际传播可以是面对面的信息传播,如交谈、约谈、讨论与对话等,或凭借媒介传播信息,如打电话、发短信、聊QQ、发微信、书信往来等。行业企业教育需求的人际传播具体形式是多样的,如行业企业与高职教育界人士通过社会关系纽带(如家庭亲属、同学与社会朋友、非正式组织等)进行的交流;在校企合作实践活动中企业界人士与教育界人士的互动交流;高职教育内部人们之间的讯息交流等。

(二)行业企业教育需求传播的缺失行业企业教育需求传播质效是一个关联众多因素的复杂问题,是传播质量与传播效果的综合。传播质量是指行业企业高职教育需求的信息搜集整理、信息的编码、媒介的选择、传播策略、受众接受与解码的状态及其优劣;传播效果是指传播者发出的信息经媒介传至受众所引起的受众知识储备、思想观念、态度和行为方式等的变化。显然,传播质量的优劣是传播效果的基础与前提,而传播质量最终体现也要在传播效果上来验证。基于这种认知,以为行业企业教育需求传播的主要缺失在这样几点:1.传播者自觉意识、主体意识缺失,社会建制缺位。首先,就行业企业教育需求的传播而言,很多情形是在其它传播目的而非明晰向教育界传达目的下进行的,即所谓隐传播。观察分析发现,尤其在大众传播、人际传播中的一般的讯息传输,态度、价值观的表达等中散布渗透的行业企业教育需求讯息,绝大部分并非在传播者刻意设计要传达给教育界情形下产生的。因此说,特别是在大众传播、人际传播中传播者在很大程度上缺乏传播行业企业教育需求予教育界的自觉意识。由之也必然造成信息的教育指向不明晰,从而使得教育界对这些信息的应用特别是微观层面的应用杯水车薪。再者,就涉及行业企业教育需求的传播者个体而言,大多并没有认为自身就是这一使命“责任人”,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说绝大部分传播者主体意识是缺失的。其次,从整体看社会也缺乏明晰化的行业企业教育需求信息的供给与消费机构,制度性社会建制并未建立起来,即是说,社会并未形成提供行业企业教育需求信息的“专业群体”,以及接受解构这些信息的“制度性”群体。2.信息弥散,整合度低,整体无序,教育决策支持乏力。行业企业教育需求的信息传播分布在不同的媒介与渠道中,信息的碎片化明显,系统性、整合度不够,甚至有些信息彼此呈现矛盾状态。这种现象,对于教育决策的信息支持、咨询作用而言是非常乏力的。还需看到,散布在传播媒介中的行业企业教育需求信息更多的是宏观的、事件性的、“市井性”的,而针对行业企业从业者职业能力的具体要求的信息匮乏,这对高职教育相关预测决策的信息司服是缺乏支持力的。从传播渠道审视,行业企业教育需求信息的传播还缺乏顶层设计,缺乏社会共知的主渠道、专业平台。3.传播类型选择失当,影响传播质效。针对教育需求的传播,不同的传播类型表现出其优势的同时也具有自身劣势,因此,如果传播形式选择不当,势必影响传播质效。大众传播在表达行业企业教育需求方面的劣势表现在:①传播内容一般是公共性的、社会性的,在传播教育需求的专业性与特异性方面不强;②事件性的、新闻性的形式呈现较为普遍,行业企业与教育界内的组织运作信息传播较为缺乏;③多元的、颗粒化的信息弥散在不同媒介之中,其用于决策的信息使用常需要深入挖掘整理;④同源信息常被不同媒介重复传播与解构重构,使信息的某些倾向常被过度解释与放大,影响公众视听;⑤由于媒体“守门人”的作用,其内容常被“修辞”造成不同程度的失真。行业企业教育需求的组织传播劣势之处主要是:①社会范围的影响力较弱,通过组织传播的工具动员社会力量,引起社会关注,凝聚社会智慧的作用比较有限;②组织传播是以组织或团体的名义,其信息一般是经过了“修整”,组织或个体的价值观、利益倾向常被揉入,这样容易影响受众对相关问题的“本真”判断。行业企业教育需求的人际传播的劣势主要表现:①信息在人际网络的传播经常由于传播者的解读、曲解和“多米诺效应”,常使信息与信源真值“谬以千里”;②人际传播由于不像大众传播和组织传播有“守门人”的把控,假信息、恶意信息、谣言也常被传播。

二、提升行业企业教育需求传播质效的策略

(一)做好体制机制建设1.体制建设。如前所述,行业企业教育需求的传播现象并未促使生成或嵌入一定的社会建制,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其有效持续有序的传播。可以预见,随着高职教育对行业企业教育需求信息支持的不断提高,行业企业技术与生产方式变革的加速,以及对高职教育培养品质要求的持续提升,承载行业企业与高职教育界需求互递的社会建制必然成为一种现实期待。对此认为可供选择的形式是:①在行业企业或职业教育界建立专门的机构,负责产教两界需求信息管理、规划和服务等;②建立跨越产教两界并连接两界的独立的第三方专门机构,专司产教两界需求信息搜集、研究与传播;③在教育管理行政机构的有关部门(如职教管理部门、研究部门等),或者行业企业政府管理机构、相关组织(如人力资源部门、信息部门)嵌入产教两界需求信息搜集、整理与传播的功能;④建立教育界与行业企业信息沟通的常设渠道,共同组建信息传播联盟,如协作组、委员会、促进会等。2.机制建设。基于经济的视角,上述这些专司传播管理和传播行为的组织运行是需要经营成本等费用支出的,对此建议实行政府购买服务或作为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的方式解决,与此同时,待时机成熟可辅助有偿信息服务的方式补偿一部分成本。关于运行规则的制度安排。笔者认为,行业企业教育需求传播制度的构建路径是:首先将传播科学业已证明的基本规律、规则、惯例作为制度的基本内容,其次,总结挖掘行业企业教育需求传播的特有规律与要求,并将其整合在制度框架中。当然,制度既具有预设性,也具有形成性,因此,现在来看,重要的是在实践中提炼、优化、固定那些有利于提升行业企业教育需求传播质效的规则。所以,制度的构建不仅是个理论问题,更是个实践问题。关于评价与激励制度。基于监督保障机制建设与反映传播质效的考虑,建立由行业企业、教育界与管理者为评价主体的多元评价制度是重要的策略之一。评价标准涵盖这样三部分,其一是行业企业的教育需求是否被挖掘、整理、提炼出来,信度与效度如何;其二是是否被有效地传播,如编码质量、媒介选择、传播效率等;其三是对受众产生的效果(即传播效果)。

(二)构建以专业网站为核心的媒介系统现实的看,行业企业教育需求的传播分散在不同的媒体渠道,而没有一个标志性的、门户渠道,这不仅不利于行业企业教育需求的集中表达,也不利于受众对信息的搜集、接受,因此,在理顺整合既有渠道的基础上,建立专业的行业企业教育需求传播平台是一种现实的需求。当然,建立这样的专业平台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当前关键是建立相关的专业网站,并逐渐使其成为本领域权威的、畅达共知的门户网站。在此基础上,整合其它传播媒介,如期刊、报纸、广播、电视、移动媒体与组织传播等,作为有机成分与补充,形成一个以门户网站为核心的,以其他传播渠道为辅助的网络体系。依照传播学的有关规律,网站建设的要注重下面几点:第一,优化网站设计,增强吸引性。传播学的最小代价律及媒体选择原理表明,一种媒体或者信道被选用的可能性与其能够提供的效能成正比,与使用者所需要付出的努力成反比[6]。因此网站的设计要体现方便性、显著性、吸引性、需要性及习惯性等原则。第二,选择合适载体,发挥载体传播优势。依据戴尔(Dale)的“经验之塔”和麦克卢汉(Mcluhan)的“冷热媒介”理论,传播主体要根据不同的传播内容选择不同的载体与构建不同传播环境,以提高传播效果[7]。例如,行业企业技术前沿的介绍传播除了使用文字、图形以外,还可综合运用视频或动画,以使传播更真实准确;岗位规范的传播可采用虚拟现实技术,或者借鉴游戏晋级的激励,让受众产生亲临实际的效果,实现使其掌握岗位规范要求的目的。第三,强化双向互动,搭建传受直通车。要克服传播的自上而下的单向线性传播模式,建立传播者与受众二元表达、双向互动模式。

(三)强化传播主体的信息素养,倡导对信息的“深入开掘”在行业企业教育需求的传播中,人既是传播的主体又是客体,因此,人的因素对传播质效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传播学认为,有四类主体分布在传播渠道的不同节点,制约着效果的形成。包括:传播者(个体或组织);守门人,有权决定哪些信息可以进入媒介广为传播的编辑、导播、制片人与领导者等;中介者,信息传播中的“意见领袖”、“主要受众”;受众。因此,强化上述四类传播相关者的主体意识,提升其包括信息素质在内相关素质是保障传播质效的关键策略。根据美国信息产业协会前主席泽考斯基(Zurkowski)与道伊尔(Doyle)的理论,培植信息素养需在信息文化、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三个层面来展开。信息技能方面重点培养六大技能:即确定信息任务技能、决定信息策略技能、检索信息策略技能、选择利用信息技能、综合信息技能与评价信息技能。在提升传播参与者信息素养过程中可采取各种教育与激励方式,如专题培训、研修、评鉴等级、准入制度、相关技能竞赛等。行业企业教育需求的传播,无论是人际传播、组织传播,还是大众传播,一般都处在诸如口语媒体、印刷媒体、计算机网络、移动媒体等所承载的错综复杂的海量信息包围之中,而且,信息不仅有显性的、质性的表达,也有隐性的、量化的形态,因此,就信息使用者而言对信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挖掘梳理行业企业教育需求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某种意义上说,行业企业教育需求传播质效的优劣取决于对信息的“深度加工”与否。例如,行业企业的各类统计数据、发展规划等都隐含着对包括高职教育在内的需求,但这些往往又不是直接的、显化的,需要挖掘梳理,就其中的技术而言,数据挖掘是重要方法之一。

职业需求论文例2

(2)专业定位是学科的组织和选择。广播电视台在进行专业定位中,要对不同频道、节目的需求和用人标准有很好的掌握,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进行学科的定位。广播电视台对播音主持专业在节目中的应用要有一定的了解,在一定层次和一定专业适应范围中划定标准,然后按照职业需要进行人才的培养。播音主持专业应该明确学科和专业之间的关系,进行学科的合理分布。学科建设不能离开专业的土壤,所以不能忽视学科基础进行专业建设,也不能不考虑到实践中的效益和要求勉强设置新的学科。例如,在娱乐节目中就应该明确地指明,播音主持专业的主持人是为了培养成为综合型的主持人,如医疗卫生、经济、气象等,但最主要的是对娱乐信息具有高度敏感性。新闻频道的主持人则主要是培养新闻的官方性,儿童类频道则主要是培养童趣节目的主持人。这样根据频道和节目的需求特点进行的专业定位更加具有实效性。

(3)进行学科和人才培养建设。广播电视台进行主持人培养建设的主要内容有:探究本学科发展的规律、明确学习内容、提出科学前沿的成果、科学地进行指导、遵循正确的思想、明确工作实践的要求等。在进行播音主持学科探究中,也要按照这个规律进行专业的定位。因为社会信息技术普及率高,广播电视呈现了跨文化、跨媒体、跨区域的特点,电视频道和电视频率增加,广播电视发展的更加类型化和专业化。主持人也要认识到社会职业需要的变化,能够主动地依据职业需要扩充和调整学习的内容。若是出资人仅在运气发声、吐字归音等方面进行学习,很难适应不同节目的需要。广播电视台要随时根据节目的职业能力需求调整播音主持专业的定位,在节目设计和语言组织中走在播音主持的前沿,让主持人能够了解播音主持专业发展的趋势。由于广播电视台的培训设计调整需要一定的时间,可能不能及时地传播给主持人最新的信息。因此,广播电视台要设立相关的学习结构,聘请优秀的播音主持人或者是播音主持专家讲述,让主持人能够及时地掌握社会对于职业能力的需要,不断地进行知识的调整。

二、职业能力需求播音主持的语言转化能力策略

(1)注重播音主持专业水平提升。播音员、主持人的职业需要,要求播音员、主持人要擅长语言的使用。播音主持要有很好的语言学知识,能够纠正发音中的问题,了解吐字发音的方法,增强发音能力。我国广播电视台对语言的要求非常严格,播音员、主持人首先就要纠正自己的发音。因为播音主持通常都是语言的工作,所以广播电视台在进行播音主持专业设计时,开始要采用文稿的形式和受众进行沟通交流。播音员、主持人不仅是说自己的话,而且要说编辑、记者的话,这些不同风格的话语如何进行良好的表达,就依靠播音员、主持人的播音主持能力。

(2)播音主持树立创作理念。我国广播电视台在进行播音主持培养的过程中,开始将专业的定位定为将语言文本转变成为有声的语言,认为只有播音员、主持人的声音好、话语标准就能够将感情准确地表达出来,这个专业的定位导致了很多主持人的能力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因此,在对播音员、主持人进行专业定位的过程中,要鼓励播音员、主持人能够在文本基础之上进行再次创作。有的播音员、主持人将文字一字不差地读出来,表情呆滞;有的播音员、主持人只能是按照稿件的顺序进行阅读,离开了稿件就不能顺利地讲话;有的播音员、主持人滔滔不绝地说着自己的话,但是面对稿件就不能顺利地表达。播音主持的这些问题都是主持人在工作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因此,在进行专业定位中要培养播音员、主持人自己创作文本的能力。播音主持的主要工作就是在播音的过程中加入自己的主观理解,能够对文本进行良好的诠释,通过声音传递自己的感情。播音主持在没有完成录音之前就不算是完成了工作,因此播音员、主持人要提高自己的即兴发挥能力,不仅能够进行合理的创作,还能够顺利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广播电视台认真分析职业能力需求,可以对播音员、主持人进行一定的创作培训,模拟真实的环境,让他们体会到临场发挥的感觉,从而主动地进行创作能力的学习。

(3)学习方法兼收并蓄。播音主持的工作变化非常大,节目随时都会有新的亮点,综艺娱乐类节目、生活服务类节目、军事类节目、法制类节目、金融类节目都在工作中发现了播音主持对专业知识的匮乏,不断地寻求外场嘉宾。因此,广播电视台在进行专业定位的时候,就要认真地分析现在的播音主持工作存在的问题,做好查漏补缺,提高播音员、主持人的专业技能。播音员、主持人要认真地学习其他学科方面的知识,在文学艺术、信息采编、创意策划等方面进行提高,尽量多地掌握一些其他专业的知识,这样能够更好地应对变化迅速地进行播报。

职业需求论文例3

学生的职业能力较为欠缺也是学生职业道德素质不高的主要表现。通过我们对高职学生进行调查发现,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欠缺主要表现为:学生缺乏相应的职业道德、学生没有工作责任意识、学生的职业沟通能力不足、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缺乏、学生创新能力不够等。造成学生职业能力欠缺的主要原因是高职院校对于用人单位对学生职业能力的需求缺乏了解,因而没有对学生开展相应的职业能力教育,没有让学生进行相应的职业能力训练,所以导致了学生职业能力相对缺乏的现状。

(二)学生的职业素质存在明显差异。

通过我们对于学生的职业素质进行调查发现,即使是同一个学校、同一个老师、同一个班级培养出来的学生职业素质也存在着明显差异,这主要是因为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的过程中没有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领悟能力差异、专业能力差异以及社会经验差异等而造成的。

(三)学生的职业素质与企业的需求脱节。

学生的职业素质与企业的需求脱节是学生职业素质不高的一个突出表现,主要体现为学生所具备的素质用人单位不需要,用人单位需要的职业素质学生没有的错位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用人单位对于学生职业素质的需求在不断地变化,而高职院校则没有切实把握到用人单位的这种需求变化。此外,造成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存在以上四种问题的原因还在于高校管理部门对于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畸重和对于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畸轻。

二、企业对于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要求

(一)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做人、做事的根本。

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企业对于人才职业素质的基本要求,只有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的人才能够被企业所接受、才能够在企业中取得良好的发展、才能够促进企业实现良好发展,因而,职业道德成为了企业对于人才的根本要求。

(二)扎实的专业技能是胜任工作的重要条件。

企业的目的是实现发展,所以其要求职员必须有扎实的专业技能,能够胜任日常工作、能够解决日常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能够自如面对各种突发状况等,最终促进企业实现快速和稳定的发展。

(三)较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是提升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只有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并且有较高的沟通表达能力的人才能够在工作中合理借助他人的力量来高效完成日常工作,因此,较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成为了人才自身竞争力提高的重要途径。

三、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机制的构建策略

(一)针对高职学生的素质差异来分层次进行职业素质培养。

通过与高职学生进行零距离接触,不断地增进对高职学生的了解,深刻把握不同学生之间的素质差异,然后对不同素质的学生进行不同的培养,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切实提高。

(二)职业道德培养与职业核心能力训练相结合,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高职学校应该对职业素质培养予以足够的重视,在课堂之上不断地加重职业道德培养的比重,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在课堂之下让学生通过参与课外实践,进入到企业之中进行实习等方式来提高其职业核心能力。同时,高职院校还可以通过学生经常使用的微博、微信、QQ等来传播职业道德内容,提高职业素质培养的效率。

(三)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首先,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了解其对人才的切实要求。其次,将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融入到教学过程当中,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四)高职院校与企业进行联合培养来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

通过让企业中的人力资源部门管理者参与到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之中,帮学生逐步建立完善的职业规划,最终促进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和职业素质的整体提升。

职业需求论文例4

当前公司、企业等用人对高职毕业生的要求除了强调专业技能外,对综合职业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与技术应用型专业相比,高职文秘专业在职业能力方面对综合职业素质的要求更高,这就构成了当前高职院校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高职院校在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就必须针对社会对秘书人员的要求,进行教学和实训环节的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一、秘书人才的职业能力要求

职业能力可以概括为:人们从事某职业所应具备的基础能力,即人们运用必备的知识、技能、态度按规定的工作职责和任务的要求,完成职业活动的综合能力。职业能力由两大能力模块组成,即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通用能力与特定的、专门的职业技术知识无直接联系,它是从事任何工作的任何人获得成功所必需掌握的技能,是跨职业的、可迁徙的、有助于终身学习的、可发展独立性的能力。专业能力是指完成主要职业工作任务所应具备的专业技术能力,主要指运用专门技术和掌握该技术所需的基础知识及从事基本的职业工作的能力。[1]

当前用人社会对秘书人员的要求,一是注重综合素质,即要求秘书人员要德才兼备。二是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既要有较强的办事、办文和办公自动化能力,也要有有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诚实守信、爱岗敬业、能吃苦耐劳”的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以及公关能力、协调能力、市场调查与营销能力等。社会对文秘人才的需求比较注重实际工作能力,较看重综合素质,应用型、复合型秘书是当前社会需求的主要对象。

二、当前高职文秘专业职业能力培养的现状

目前开设文秘专业的高职院校为数不少,尽管在文秘专业开设之初大都进行过相应的调研和论证,但在涉及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还是难以摆脱对文秘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的传统认识,过分执着于办文、办会、办事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对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强调过多,课程安排更接近与传统的汉语专业,以老师为主的课堂知识的传授多于以学生为主的实际工作过程训练和相应的能力培养。这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

由于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理论性、知识性课程过多,实践性课程相对较少,即使安排了实训课程,也往往是理论性、知识性课程的延伸,缺少由理论性到实践能力的转变,理论性课程孤立和脱离工作的实际。比如,花费很多课时讲授汉语知识和秘书理论,使课程成为枯燥乏味的教条,课堂教学效果较差。

(二)专业教师缺乏职业工作经验

秘书工作是一门实际操作性较强的工作,涉及到行政管理工作的很多方面,而目前高职院校文秘专业的课程大都是由中文等相关专业的老师承担,很多老师从来没有从事过文秘或相关工作,对文秘工作的理解往往是从书本上得到的,或是以自己的人生阅历来进行理解,缺少对文秘工作的真切体会。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不能理论联系实际,使课程的教学变成了纯粹的理论教学。

(三)实训教学环节虚浮

高职文秘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复合型人才,需要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而这方面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教学的设置和实施。目前一些高校在实践教学环节方面,一是设置不合理,二是实训教学设施不齐备,三是实训教学流于形式。实训教学本来是由理论学习到实际工作能力培养的过渡,学生通过实训教学一方面可以了解秘书工作的各个环节和流程,一方面通过实训掌握秘书工作的基本技能。但大部分高职院校文秘专业在实训环节的设置上限于学校在经费上的困境,难以设置基于文秘工作流程的仿真实训室,同时实训教学的老师因为缺乏实际秘书工作经验,也很难制定和实施合理的实训内容和环节,使实训成为脱离秘书工作能力培养的虚浮的形式。

三、文秘专业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对策

从高职文秘专业学生的能力培养要求来看,它应包括业务能力、办事能力、社会能力和个人能力四科。其中,业务能力是专业能力,是核心;办事能力和社会能力则是职业能力,是基本;个人能力则是其岗位能力的某种杰出表现,是拓展。[2]上述四种职业能力契合了社会对文秘人员的职业素质的要求,应该成为高职院校文秘专业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参照高职文秘专业人才培养要想符合社会对秘书人员的职业能力要求,就必须转变观念,以秘书工作的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秘书工作任务流程为纽带,以实训教学带动理论教学,合理设置理论课程和实训环节,构建秘书职业能力培养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

(一)以专业能力培养为核心,设置教学和实训环节和内容

按照秘书工作的岗位能力要求,对专业课程进行改革,将所有课程按照基本能力、业务能力和相关能力三个模块进行设置。基本能力主要包括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外语运用能力和办公自动化运用能力;业务能力指的是文秘人员自身应具有的职业特点的能力,是文秘人员完成本职工作中各类不同工作内容所需的能力,包括文字处理能力、信息收集和利用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办公室事务处理能力和公关策划能力、会务与商务活动处理能力等;.相关能力可分为摄影、摄像、录音、速记、驾驶、则税金融、法律法规、营销竹理等内容,是业务能力的必要补充。[1]

(二)联合相关专业,联合建立仿真实训中心或“仿真公司”

文秘专业实训室的建设应立基于文秘工作流程,在当前高职院校对文秘专业经费投入不多的情况下,文秘专业实训室建设可以考虑和学校其他相近专业共同组建仿真实训中心或“仿真公司”,这既可以实现校内资源共享,实现“公共职业环境”与“局部职业环境”的有机组合,同时又可以按照公司管理的模式完成基于工作流程的文秘专业实训。[3]

(三)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训练为核心改革课堂教学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针对秘书工作相关能力培养的目标,以工作任务驱动教学,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改变传统的知识传授式的“满堂灌”的做法,按照能力培养的需要,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训练为核心,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情景教学、现场教学等师生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进入工作情境,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4]

高职院校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是为学生毕业走上秘书或相关工作岗位的一个职业能力培训过程,培养的是“准职业人”,是能够适应社会对秘书职业能力要求的未来的职业工作者。因此,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成败不仅关系到学生未来的求职就业,也关系到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揭平英.高职文秘专业“准职业人”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

职业需求论文例5

当前公司、企业等用人对高职毕业生的要求除了强调专业技能外,对综合职业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与技术应用型专业相比,高职文秘专业在职业能力方面对综合职业素质的要求更高,这就构成了当前高职院校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高职院校在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就必须针对社会对秘书人员的要求,进行教学和实训环节的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一、秘书人才的职业能力要求

职业能力可以概括为:人们从事某职业所应具备的基础能力,即人们运用必备的知识、技能、态度按规定的工作职责和任务的要求,完成职业活动的综合能力。职业能力由两大能力模块组成,即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通用能力与特定的、专门的职业技术知识无直接联系,它是从事任何工作的任何人获得成功所必需掌握的技能,是跨职业的、可迁徙的、有助于终身学习的、可发展独立性的能力。专业能力是指完成主要职业工作任务所应具备的专业技术能力,主要指运用专门技术和掌握该技术所需的基础知识及从事基本的职业工作的能力。[1]

当前用人社会对秘书人员的要求,一是注重综合素质,即要求秘书人员要德才兼备。二是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既要有较强的办事、办文和办公自动化能力,也要有有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诚实守信、爱岗敬业、能吃苦耐劳”的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以及公关能力、协调能力、市场调查与营销能力等。社会对文秘人才的需求比较注重实际工作能力,较看重综合素质,应用型、复合型秘书是当前社会需求的主要对象。

二、当前高职文秘专业职业能力培养的现状

目前开设文秘专业的高职院校为数不少,尽管在文秘专业开设之初大都进行过相应的调研和论证,但在涉及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还是难以摆脱对文秘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的传统认识,过分执着于办文、办会、办事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对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强调过多,课程安排更接近与传统的汉语专业,以老师为主的课堂知识的传授多于以学生为主的实际工作过程训练和相应的能力培养。这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

由于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理论性、知识性课程过多,实践性课程相对较少,即使安排了实训课程,也往往是理论性、知识性课程的延伸,缺少由理论性到实践能力的转变,理论性课程孤立和脱离工作的实际。比如,花费很多课时讲授汉语知识和秘书理论,使课程成为枯燥乏味的教条,课堂教学效果较差。

(二)专业教师缺乏职业工作经验

秘书工作是一门实际操作性较强的工作,涉及到行政管理工作的很多方面,而目前高职院校文秘专业的课程大都是由中文等相关专业的老师承担,很多老师从来没有从事过文秘或相关工作,对文秘工作的理解往往是从书本上得到的,或是以自己的人生阅历来进行理解,缺少对文秘工作的真切体会。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不能理论联系实际,使课程的教学变成了纯粹的理论教学。

(三)实训教学环节虚浮

高职文秘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复合型人才,需要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而这方面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教学的设置和实施。目前一些高校在实践教学环节方面,一是设置不合理,二是实训教学设施不齐备,三是实训教学流于形式。实训教学本来是由理论学习到实际工作能力培养的过渡,学生通过实训教学一方面可以了解秘书工作的各个环节和流程,一方面通过实训掌握秘书工作的基本技能。但大部分高职院校文秘专业在实训环节的设置上限于学校在经费上的困境,难以设置基于文秘工作流程的仿真实训室,同时实训教学的老师因为缺乏实际秘书工作经验,也很难制定和实施合理的实训内容和环节,使实训成为脱离秘书工作能力培养的虚浮的形式。

三、文秘专业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对策

从高职文秘专业学生的能力培养要求来看,它应包括业务能力、办事能力、社会能力和个人能力四科。其中,业务能力是专业能力,是核心;办事能力和社会能力则是职业能力,是基本;个人能力则是其岗位能力的某种杰出表现,是拓展。[2]上述四种职业能力契合了社会对文秘人员的职业素质的要求,应该成为高职院校文秘专业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参照高职文秘专业人才培养要想符合社会对秘书人员的职业能力要求,就必须转变观念,以秘书工作的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秘书工作任务流程为纽带,以实训教学带动理论教学,合理设置理论课程和实训环节,构建秘书职业能力培养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

(一)以专业能力培养为核心,设置教学和实训环节和内容

按照秘书工作的岗位能力要求,对专业课程进行改革,将所有课程按照基本能力、业务能力和相关能力三个模块进行设置。基本能力主要包括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外语运用能力和办公自动化运用能力;业务能力指的是文秘人员自身应具有的职业特点的能力,是文秘人员完成本职工作中各类不同工作内容所需的能力,包括文字处理能力、信息收集和利用能力、调查研究能力、办公室事务处理能力和公关策划能力、会务与商务活动处理能力等;.相关能力可分为摄影、摄像、录音、速记、驾驶、则税金融、法律法规、营销竹理等内容,是业务能力的必要补充。[1]

(二)联合相关专业,联合建立仿真实训中心或“仿真公司”

文秘专业实训室的建设应立基于文秘工作流程,在当前高职院校对文秘专业经费投入不多的情况下,文秘专业实训室建设可以考虑和学校其他相近专业共同组建仿真实训中心或“仿真公司”,这既可以实现校内资源共享,实现“公共职业环境”与“局部职业环境”的有机组合,同时又可以按照公司管理的模式完成基于工作流程的文秘专业实训。[3]

(三)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训练为核心改革课堂教学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针对秘书工作相关能力培养的目标,以工作任务驱动教学,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改变传统的知识传授式的“满堂灌”的做法,按照能力培养的需要,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训练为核心,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情景教学、现场教学等师生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进入工作情境,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4]

高职院校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是为学生毕业走上秘书或相关工作岗位的一个职业能力培训过程,培养的是“准职业人”,是能够适应社会对秘书职业能力要求的未来的职业工作者。因此,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成败不仅关系到学生未来的求职就业,也关系到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揭平英.高职文秘专业“准职业人”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

职业需求论文例6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6.06.028

高职院校是国家重要的人才培养机构,承担着给社会输送高技能、高素质应用人才的任务,所以高职院校不仅要教授学生一些专业的理论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满足社会对现代化人才的需求。本文主要对职业需求视野下的高职体育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促进高职体育教学的发展。

1 研究目的与方法

为了深入了解职业需求视域下的高职体育教学模式的发展变化,本次选取某高职院校2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主要以下方法进行研究。第一,文献资料。本文调查并分析了有关体育教学模式的教学文献,旨在分析当前职业需求视域下的高职体育教学模式的发展情况。第二,问卷调查法。对该校2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经过问卷调查分析可知,目前高职体育教学方法主要采用“一刀切”、“传统理论教学”等实施教育。第三,观察法,为了排除研究外在因素影响,让200名学生亲自进行了实践,在实践过程中深入分析了高职体育教学实施特点。

2 结果与分析

2.1 现状分析

目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实施教育,不能实现体育教学和社会岗位的联系。在体育教学活动开展中,很多高职体育教师都是按照之前安排好的教学计划进行教育,没有制定明确的体育教学目标,不能正确认知体育教育和职业需求的联系。此外,很多教师还过分强调教师教学地位,影响了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不能满足现代化教育教学需求,所以必须及时实施改革。

当前职业体育教学比较重视理论知识教学,职业岗位和理论知识结合方式教学并未开展。同时运动技能和职业相关知识的联系也比较少,学生认知的职业知识非常少,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造成了很大影响。所以教师实施体育教育时,必须结合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式,积极学习并查找相关知识,为学生讲解未来的发展方向,实现体育教育和职业需求的结合,保证体育教学的进展可以满足学生工作需求。

2.2 高职体育发展方向和特点分析

第一,发展方向分析。进行高职体育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对自己未来发展有利的知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施高职体育教学时,不仅要加强学生体育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还要实现体育知识和学生专业需求的结合。尤其是很多不是体育专业的学生,大学阶段很有可能就是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最后一阶段,因此,高职院校进行体育教学时,必须要投入更多心血,积极研究体育教学特点,提高高职体育教学质量,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了解体育带给自己的好处,提高学生的竞争力,促进体育教学的长期发展。

第二,高职体育教学的特点分析。随着我国体育教学模式的发展,高职体育教学体系也逐渐趋于完善,课程内容和教师时间等方面均发生了较大变化。在教学背景不断发展的影响下,教学职业性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学内容开始向开放化发展。高职院校的主要办学目的就是给社会输送大量岗位型人才,进行相关教学时也要结合工作岗位,及时调整内容,保证职业素养和思想道德等均符合社会岗位发展要求。

2.3 高职体育教学与学生职业需求相结合的必要性

第一,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体育教学时,教师只有合理地应用体育教材、器械和设备,才能给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教学运动,进而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提高学生自控能力和免疫能力。此外,利用大量的身体活动,还可以让学生掌握科学合理的锻炼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并学习更多的实际应用技能。

第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及社会适应能力。高职体育教学时,必须将爱国主义、人文主义、德育及美育等内容贯穿到实际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心理、应变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更好地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给学生实施一些耐力训练及强度训练,可以锻炼学生面对困难不退缩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第三,提高了学生的竞争能力和协作能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只有具备较强的竞争意识和协作能力,才能满足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进行体育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体育游戏、体育锻炼项目等对学生实施训练,得到良好的体育培养效果。

3 结论与建议

3.1 构建高职体育教学体系

进行职业需求视野下高职体育教学体系设置时,可以结合学生学科专业特点,给学生制定出合理的体育授课课程,满足职业需求。为了让课程制定符合实际教学特点,必须进行市场调研,结合调研结果,分析基本理论知识技能,分解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实现体育教学和技能教育的结合,科学合理地制定体育教学体系,让学生得到与专业技能教育相符的专业技能教育,给学生提供实践较强的专业化发展平台。构建教学模式时,可以将理论作为基础,将职业需求作为指导。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第一,体育理论知识中必须包含对人体健康评定的方式,或者体育健康活动必须掌握的常识,与职业相关的体育活动常识及职业疾病防控方法。第二,职业需求直接决定人才发展方向,所以必须保证职业需求内容精炼,加强高职体育教育需求的分析及汇总,得到职业竞争能力需求,重点进行职业指导和培训,主要培养合作能力、吃苦精神、承受挫折和竞争精神。以上各种品质均可以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得到锻炼,也是学生提升职业优势的主要方法,对高职体育教学的发展具有很大影响,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学生。第三,在学习体育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可以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体育技能,给学生讲述常规体育项目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体育认知,强化技能训练。所以高职体育教学具有很大的作用,可以高效服务于学生。

3.2 优化高职体育教学课程

从当前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来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职业需求视域下的技能应用型人才,所以课程设置及教学都要符合社会专业知识和技能需求,满足社会发展,将高职体育教学培养成具有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教育,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进行体育实践教学时,必须综合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结合社会人才需求要求,实施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养,实现体育教育和学生发展的结合。设置职业体能教育时,还要及时对运动锻炼项目重难点进行分析,满足实际需求。进行体育教学时,还要体现不同专业的职业需求特点,满足各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尤其是对身体素质具有严格要求的职业。此外,在体育教学中,还可以适当地结合教学开展情况,给学生制定一些岗位观摩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对体育实践及理论知识的理解,满足社会职业需求,促进体育教学又好又快的发展。

3.3 适应学生职业需求,创新高职体育教育

扩展训练是体育教学中新兴的教学项目,此种项目的主要特点是,可以在训练中发挥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完善学生的形象发展,克服学生懒散、推脱等不良习惯,增强学生学习体育的自信心,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和理解力,可以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到集体的特点,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责任心,能够直接有效地帮助学生改善人际关系。此外,特定的体育训练项目还可以让学生在互帮互助中完成任务,在体育项目完成中提高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职业需求要求。

3.4 结合高职体育教学需求,提高体育教师的职业素质

教师是培养学生体育素质、教育思想的主要指导者。所以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已经成为高职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也是实现高职体育教学和学生职业相结合的重点。经过分析发现,提高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时,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做起。一方面,教师必须加强自我要求。教师开展体育教学时,必须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未来职业发展需求,及时转变教育思想,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平,增强自己的责任心和事业心,不断扩展自己的体育知识,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用精湛的体育技能、高尚人格和博学的体育知识影响学生,给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实现高职体育教学和职业需求的结合。另一方面,教师强化职业前和职业后教育,结合高职体育教学需求,认真参与岗前培训,积极做好教学研究工作,多方面、多层次提高自己的体育教学能力。

3.5 需要注意的问题

为了保证高职体育教学的顺利发展,高职体育教学人员必须加强教学方法的分析和研究,认真了解当前学生的自学需求特点,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及身心发育,实现实践与理论的有机结合,必要时还要将现代教学工具如数字教学、视频教学等应用到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运动理论和技能。

加强学校和社会的密切合作,积极开展各项校外体育锻炼,可以采用体能竞争、技能竞争等多种方式开展教育,实现职业和体育教学的有机结合,必要时可以成立校外体育课程机构,提高高职体育教学质量。

此外,还要加强体育安全管理,由于体育教学具有很强的特殊性,所以必须积极做好各项准备活动,采用科学合理的措施减少体育意外伤害。

结束语

本文主要对职业需求视域下高职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探究,为了实现体育教学和职业需求的联系,在制定教学大纲和选择教材时,必须与学生的专业特点进行结合,体现专业性差异,针对性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构建恰当的教学模式,满足职业需求和综合训练要求。

参考文献:

[1] 刘鸿志.基于岗位需求的高职体育教学模式探究[J].科技展望, 2015(26).

[2] 刘斌.职业导向视角下高职公共体育教学模式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 2016(15).

[3] 李志刚.基于职业需求的高职体育课程模块教学探究[J]. 长江丛刊, 2016(17).

[4] 黄昀,时丹,冉荣.基于职业能力需求下高职高专体育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 柳州师专学报, 2012(01).

职业需求论文例7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我国高职院校基本完成了从规模扩张到内涵建设的转向。如果说硬件设施建设以物质性资源投入为主;那么,内涵建设则更多地依赖于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建设。因此,建设一支高水平高质量的人才队伍,是摆在高职院校面前一道迫在眉睫的难题。

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概述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的需求按照倒金字塔形从低到高划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友爱和归属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了解员工的需求是应用需求层次理论对员工进行激励的一个重要前提。因此,马斯洛从人的需求出发探索如何提高人的积极性和研究人的行为。

二、高职院校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1.教师队伍建设缺乏科学系统的发展目标和规划。高职院校虽然发展迅速,但起步晚,现还处在求生存谋发展的初级阶段,很多工作的开展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无论是学科建设还是管理水平,都较为逊色,战略发展水平较为低下,导致在人才师资队伍建设上缺乏长远的目标和规划,甚至走了不少的弯路。

2.教师整体素质参差不齐,结构不合理。由于我国不少高职院校主要由各种职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发展而来,导致其中部分教师综合素质不高,跟不上高职院校发展的需要,结构不合理。

3.教师身份认同感较差,流动性较大,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高职院校教师的普遍认同感较差,特别是编外聘用教师,福利待遇较差,学历、职称要求和福利待遇不对等,缺乏有效合理科学的激励机制,在市场上没有竞争力,导致高职院校教师流动性大。

4.人才培养渠道较为单一,经费投入严重不足。高职院校存在着人才培养以学历提升为主,而在科研开发和工程推动等项目中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还有差距,渠道路径较为单一。很多高职院校都存在着办学经费不足,在师资培训经费投入方面,更是显得捉襟见肘,严重不足。

三、基于需求层次理论的高职院校人才队伍建设若干思考

1.努力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保障教职员工的生存需求。马斯洛需求层次告诉我们:无论面对什么的问题和困难(如经费缺乏等),高职院校都要真正站在教职员工,特别是教师队伍角度出发,努力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使教职员工的生存条件得到切实的保障,生存需求得到有效的满足。只有这最基本的需求得到满足,才能激发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广大教职员工没有后顾之忧,安家立业,把教育教学当作自己的终生事业而努力奋斗。

2.重视学校文化建设,增强教职员工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着重营造人人(指教职员工)爱岗敬业,社会知名度、美誉度和认可度节节攀升的良好局面。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校园文化,加强教职员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提高教职员工自我身份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使教职员工牢固树立把教学工作当作自己的终生事业(而非谋生工作)来经营的理念,努力开创高职院校发展的新局面。

3.关注和帮助教师成长,实现教职员工的发展目标。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其教师队伍水平的高低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输出产品(毕业生)质量的高低。因此,关心教师,帮助教师成长,为教职工创造各种条件,走出去,引进来。积极开展提供各种技能培训,鼓励深造学习,为职称评定晋级提供便利等,把教职工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和学校的事业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帮助教职工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

4.完善各种激励政策体系,打造专业化高素质人才队伍。首先,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与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密切联系,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国家在政策措施和资金投入等方面应给予重点关注和扶持。其次,高职院校要积极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酬薪分配制度,在职称评定、进修培训、工资待遇、职务晋升、考核评价等方面建立更有竞争力、实效性和针对性的激励体系,减少师资人才的流失。最后,努力探索符合高职特点的师资队伍培训体系,打造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真正做到“机制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

综上所述,师资人才是决定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第一要素。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出发,在满足其基本生存需求的同时,实现对教职员工的尊重。你来唱戏我搭台,让校园成为教职员工发挥聪明才干和实现人生理想的大舞台,最终促进高职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职业需求论文例8

 

高职教育和中职教育都是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法》中已明确规定:“职业学校教育分为初等、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从办学特点来看,二者都是以社会经济发展和劳动力(人才)市场的需要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育;都是靠办出职教特色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来赢得生存和社会信誉,由此决定了二者在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上都是以“双师型”为重点目标。但由于二者在教育类型、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素质培养等方面的不同,因此,对“双师型”教师能力与素质的要求也就不同。

一、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与中职教育比较,要求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必须符合高校教师资格

高职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类型,是普通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首先在层次上区别于中等职业教育。。

(一)学生的文化基础不同。高职院校的招生对象是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的高中毕业生和中职学校(中专、职高)参加对口升学考试的学生,因此,教育对象都经过了高中阶段文化基础课的学习,具备或基本具备高中文化程度,这为高等教育奠定了基础。进入高职院校以后,在高中毕业基础上接受相应的文化基础课学习,要特别强调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水平,以满足适应现代化、国际化的要求。而中职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具备初中文化程度的学生,其文化基础课的学习是以达到高中毕业生水平为目标的,关键是强调语文、数学和外语等文化基础课的学习。

(二)对学生的专业知识要求不同。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知识在宽度与深度上均高于中职学生,以“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为目标,使之具备适应高等技术或复合型人才所必需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而中职学生关键是要“知其然”,以满足专业岗位操作技能所需知识储备的需要。。

(三)对学生的技术应用与能力要求不同。高职院校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熟练程度为前提,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应用高新技术的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之适应现代化程度和复杂性,从而在高科技含量方面明显高于中等技术人才要求。因此,高职学生要能以过硬的技术应用能力而“独当一面”。中职学生只是要求能适应岗位要求,与他人配合、协作完成工作任务。

由于教育层次的不同,高职“双师型”教师必须符合高校教师任职资格标准,应该具备比中职教师更高理论水平和更强的专业知识能力,从而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都应该比中职教师要求更高。

二、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中职教育比较,要求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更强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现代企业需要,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具有大专文化程度、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应用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型的专门人才。按照这一目标,高职教育强调在“必需、够用、实用”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实际动手能力和理论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注重“高等技术应用性,,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因此,高职教育培养的是技术型人才,是能直接从事将理论、设计、规划或决策转化成物质产品或服务产品工作的工艺师、现场工程师、营销师或服务技师等。

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高中文化程度、实用型专业知识和专业岗位应用能力的中等职业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中职学校培养中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员;技工学校培养中级技术工人;职业高中培养中级技术、管理人员和其他初级从业人员。教育强调的是适应具体岗位要求的动手能力,注重技能训练与技能熟练程度。因此,中职教育培养的是适应各种职业岗位要求,立足于业务一线操作的技术员、业务员、推销员等专业人才。

由于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高职教师应该比中职教师有更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双师型”教师的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更高,应瞄准高新技术前沿。

三、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中职教育比较,要求“双师型”教师的岗位责任能力更强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它主要包括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和教育方法等构成要素。纵观我国高职教育,其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应用性”为主旨和特征,构建理论教学体系,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进行实践教学;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并视其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强调学校与社会行业及用人部门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产学合作,并坚持以此为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

(一)专业设置不同。虽然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较之一般本科院校的理论型、研究型专业有一定的自由度,但是,作为高等教育的专业又较中职教育的专业设置要求严格得多。中职教育多依岗位设置专业,专业适应面较窄;而高职教育必须以职业岗位(群)为依据,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职业岗位(群)是指一个行业岗位或一组相关的职业岗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是指坚持面向区域经济主战场,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紧密结合当地产业结构和社会人才需求变化趋势。因此,高职教育的专业面较宽,适应性更强。

(二)课程设置不同。高职教育主要是从高等应用型职业岗位(群)的需求出发,适度淡化理论教学的系统性、完备性,要求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标,兼顾现代“高等技术应用性”职业岗位(群)的流动性、变化性和对其长远需求的前瞻性,通过专业课模块的设置和选修课的开设,拓宽专业口径和知识范围。而中职教育主要是强化基础知识、基本应用技术的的传授,追求应用性和可操作性。

(三)理论教学体系不同。高职教育的理论教学着眼于理论知识的应用,注重介绍理论应用范围、应用范例、实际操作和管理规范,其课程体系必须据此来重新设计、组织和构建。因此,公共课中除政治理论课遵循、国家教育部的有关指示精神安排外,还必须从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出发,强化计算机应用知识和外语教学。专业课主要构建以模块为特征的课程体系,实现相关教学内容的整合,满足能力培养要求,同时,必须加大选修课的份量,增加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中职教育服从于其人才培养要求,立足于知识的应用性、针对性和技能的可操作性来构建理论教学体系,使其理论教学体系呈现为以文化基础课、职业基础课、职业理论和职业技能训练四个方面相互关联、合理配比的课程结构。

(四)实践教学体系不同。强化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质量的保证。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主要通过课堂教学中的实训、分阶段实习、综合模拟实习、社会调研与毕业论文等形式来完成。其教学体系包括基本能力实训、专业能力实训、综合素质培养和建立产学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其中,产学合作是关键环节,综合素质培养是主要目的。因为产学合作教育利用了学校和行业、企业不同的教学资源和教育环境,特别是真实的职业环境,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实现教育产品的“适销对路”。而中职教育的实践教学虽然基本形式也包含有课堂实训,分阶段实习、综合模拟实习等形式,但关键是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顶岗操作的能力。

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是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的主要承担者。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与中职的不同,要求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要比中职教育“双师型”教师应具备更强的岗位责任能力。

四、高职教育在学生素质培养方面与中职教育比较,要求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综合素质更全面

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在素质培养上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人文素质要求不同。杨叔子院士曾提出“人文教育,现代大学之基础”,虽有引发人文与科技之争之嫌,但应该说切中我国高校的时弊。作为高等教育,高职必须强调人文素质教育。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要求是:具有语言、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的基本意识,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基本养成诚实、整洁、守时、守信的文明习惯;初步形成以自尊、自爱、自强、敬业、勤奋为主要特征的健全人格;具有商业、市场、价值、风险等现代意识;具备一定的交往能力,尊重他人,易与人合作。很明显,这些人文素质要求对于只具备高中文化程度的中职学生是很难达到的。。

(二)专业综合素质要求不同。高职教育要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出发,致力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高职教育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为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创造了条件。以知识结构为基础,以能力结构为保证,无疑会有助于学生专业综合素质的提高,真正实现其独挡一面的目标要求。而中职教育受文化素质的限制,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必然受到约束,在专业综合素质上显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Z].1996.9.1.

[2]杨淑子.是“育人”而非“制器”---再谈人文教育的基础地位[J].高教研究,2001(2).

职业需求论文例9

一、中职学校食品专业课程内容

食品专业的课程设置包括两个方向:食品加工与食品检测。我校以食品加工为方向,设置了四类课程: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验课。

文化课包括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书法等,专业基础课包括基础化学、食品应用化学、食品微生物、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分析与检验等,专业课包括食品加工工艺、食品生物工艺、发酵工艺、食品机械设备、食品营养与卫生等课程,其中计划开设的实验课程包括:食品应用化学、食品微生物实验、食品分析与检验、食品工艺实验等实验课程。

课程设置较多参照同等中职院校、高职院校以及本科院校的食品加工方向课程,并参照食品企业用工需求进行开设。

二、中职学校食品专业人才培养方向

1.综合基本素质

中职学校通过开设文化课程以及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文化课能够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基本素质,并且为学生继续深造打下基础,校园文化活动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际关系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为学生将来进入社会做好准备。

2.专业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

中职学校通过开设食品专业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培养学生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面向食品生产企业及相关部门,适应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岗位需求的技术性专门人才。基础化学是实验室基础知R,对于食品专业的中职毕业生在实验室进行基本工作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例如试剂的配置、化学药品的存放等知识。食品分析与检验是一线生产品质控制的必要专业知识,对于半成品、成品的糖量、真空度等进行检测。

3.实操上岗能力

中职学校通过开设实操课程,让中职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进行转换,形成自身的技能。配合工厂实习,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食品企业对技工人才需求分析

食品企业在佛山地区发展较快,特别在三水区主要以饮料企业的发展最为迅速,主要的人才需求包括生产部一线工人与机修、配料员、品质控制部在线质控、物流部的叉车司机、销售部的营销人员、行政部门的管理人员等不同层次。其中对中职毕业生的需求岗位集中在一线生产工人与机修、在线品质控制、营销策划等方面。

食品饮料企业以及对食品专业人员的需求主要在生产设备操作等一线工作与品质控制方面,经过培养则可以发展到生产管理与行政部门管理层次,中小型企业对人才晋升的学历要求较大型企业宽松,只要能力足够就有晋升的空间,大型企业则对学历有所偏重。

中职学校食品专业毕业生的技能需求方面主要是:

1.设备操作技能

中职学校食品专业毕业生必须了解普通生产设备的结构,懂得基本操作,若是机电专业的中职学校毕业生则要求能对设备进行维护。

2.实验室基础技能

企业反映中职毕业生的理论基础较薄弱,例如普通的化学实验的浓度计算不能使用摩尔浓度,普通的酸碱滴定操作不能掌握,这些主要是化学基础与实验室的基础内容。

3.善于学习

食品企业建议中职毕业生在工作过程中,要懂得细心观察,善于学习。

4.职业道德

现在中职学校生源素质下降,同时受社会风气的影响,中职毕业生的心态不稳定,比较浮躁,离职率较高,管理困难。

四、中职学校食品专业培养方向与企业技工人才的需求分析

1.中职课程设置比较全面,企业需要的技能相对专一

中职教育是岗位技能教育,以学生掌握岗位工作技能为教育目标。中职院校食品专业内容较广,以课程为单位,学生由于基础薄弱,接受能力有限,岗位工作技能培养不够突出。

2.中职学生实操技能未能达到企业要求

中职院校学生虽然注重实践,但是实践过程中的态度和实操技能未能达到企业要求。

3.中职学生理论基础薄弱,上升空间有限

中职学生与高职学生比较,基础理论知识仍然相对薄弱,难以对工作有深入全面的了解,比较多的是长时间在基层进行操作性工作。高职或者本科毕业生能够很快掌握操作技能,并且能够快速理解原理,所以晋升空间较广。

4.中职学生职业道德水平较低

中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比较低,离职率较高,管理困难。

五、对中职食品专业教育的几点建议

1.课程构成

针对职业岗位群对应能力的要求,改革实践教学,建立适应食品企业对中职毕业生岗位技能需求的课程。例如啤酒罐装一线岗位需要啤酒生产工艺、发酵工艺、食品机械设备的课程技能,豆乳在线质控需要食品分析与检验、食品应用化学的课程技能,碳酸饮料在线质控需要糖度测试、真空度测试的食品分析与检验课程技能。要改革实践教学,通过岗位技能需求设定课程。此外,引入案例教学方法,通过对一个典型食品企业的全方位分析,让学生掌握食品企业运行的各方面知识。

2.校内校外实践教育

学校建立教学、实训、实习三方面的综合教学,实训中心技能训练岗位设置力求与企业实际生产岗位一致,激发学生的兴趣,锻炼食品企业岗位技能,让学校教育与企业岗位对接。改变教育依赖理论的教学传统。

3.校内师资建设

选派教师到企业进行培训,锻炼操作能力,掌握新工艺技术。并对教师在企业实训期间的工作按照正常工作量计算,并且给予一定的政策鼓励。鼓励教师参加课题研究,发表学术论文,以及进行继续教育进修。

4.校外专家聘请

加强兼职教师、外聘教师制度改革,突破现行人事制度,开通渠道,从食品加工企业引进富有实践经验的工程师或聘请校外具有工作经验和较高理论水平的兼职教师,定期到学校授课。

职业需求论文例10

1.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内涵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文中将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2.分析马斯洛理论中各层次需求与工作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

(1)生理需求。很多中职学生毕业进入职场,竞争压力大,薪酬低,任务重,加班频繁,产生了心理落差。误认为自己的工作没有未来,行业没有前景,自暴自弃,滋生各种心理问题。

(2)安全需求。学生心态不够成熟,说话办事不够周全,处处碰壁。财务人员责任很大,而学生不知道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大小,不懂得保护自己,盲目听从别人,从事与自身角色不匹配的高风险业务,承担了高风险责任。

(3)社交需求。中职毕业生没有很快融入社会中,对自身的角色没有足够的认识。一些内向的同学不具备基本的社交沟通能力,制约了自身的发展。

(4)尊重需求。当职业技能提高了,经验资历较为丰富,工作却不被认可,不受领导赏识,职位没有提升,工资没有上涨。在职场中没有得到他人的尊重。

(5)自我实现需求。经过职场打拼,成为一名成功的会计人员后,对行业极其熟悉,对业务极其精通,但是进一步的发展却遇到瓶颈。不知道如何实现职业的进一步发展,不知道人生价值如何实现。

3.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提出解决矛盾的方法与措施

(1)完成从角色转变到形成职业意识。学生的身份从校园人转变为社会人,意识也要进行转变。工作中对学生的要求不再是只掌握财务基础知识,而是应熟悉公司业务,高效完成工作任务。要指导学生在工作中对细微的差别细心核对,对不明白的业务虚心求教。低薪只是暂时的,重要的是在企业这个平台,学本领,长本事,这才是这个阶段最重要的事。

(2)重视工作分工和责任划分问题。让学生明白工作和责任的划分,不要越俎代庖,即不能超出自己业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同时要懂得签字的法律含义,一旦签字,就意味着经办了该事项,要承担相应责任。所以要提高自身的责任心,并有足够的职业技能和操守来担负责任。

(3)培养出色的社交技巧和经营人脉资源。会计不是一上班就埋头记账,一下班就关电脑走人,会计这个职业也需要出色的社交能力和人脉资源,要注重提升学生的沟通技巧。

财务人员要经常跑银行,提交支票,融资,借贷,跑工商,跑税务,跟审计部门打交道。公司大部分的业务都与财务有关。会计这个岗位,因为能接触各种业务,所以有广阔的视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这样难得的机会,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用整体观、全局观观摩公司的管理方法和制度。

(4)磨炼职业操守和提升职业道德。平时注重提升学生的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因为在职场打拼到一定程度,尤其是会计人员,对人品和职业道德有极高的要求。要做到有原则,有分寸,对外与税务、工商等部门协调好关系,方能在职场受到尊重。

(5)去更大的平台拓展职业经历,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经济类业务有其共通性。对财务会计领域知识掌握到位了,则对从事金融领域的工作有莫大的帮助。在遵守会计准则的前提下,在规范的财务制度下,在现代成熟的科学管理制度下,中职学生应改善优化财务制度,拓宽自身职业视野和职业经历。

如何提高中职学生会计职业素养,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给了我们五个维度,从中可得出解决相关问题的方法,让毕业生们更好地完成从校园到企业的平稳过渡,更快地适应工作,尽早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

职业需求论文例11

自从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企业管理就变得复杂起来,不但包括生产管理、物资管理,还出现了财务管理、营销管理等等,其实管理的核心都是对人的管理,因为人是所有生产因素中最活跃的因子,只有管理好了人,企业的发展才会更有生命力。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离不开每一位职工的参与,职工的工作积极性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通过应用心理学,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心理学是现代化企业管理的必修课

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应该采用什么方法,激励人的行为,以充分挖掘出人的潜能,调动人的积极性。现阶段国内的部分大、中型企业经营状况不良,职工凝聚力不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对职工的激励与有效管理。企业发展的力量源泉在于充分发挥脑力及体力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而企业只有尊重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保障他们自身物质利益,才能激发其工作热情。要想进一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发展企业文化需要企业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认真探索职工的心理活动,满足其情感需求。

应用心理学理论研究职工群体心理可知,只有增强整个群体的凝聚力,改善群体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促使职工和职工之间进行良好的交流合作,营造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氛围,才可能提高企业的效率。心理学中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实践任务,即在管理过程中要不断提升领导者的管理素质,充分发挥领导的作用,让领导可以通观全局,掌控整个管理过程。所以,领导需要重视使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深入研究如何科学管理职工,以挖掘出企业发展潜力的根本所在。

二、应用心理学理论激发职工工作热情

通过大量心理学理论实践可知,需求产生于动机,进一步动机激发行为,其中积极性是一种亢奋状态的心理特点,它属于动机的范畴。从这个角度分析,积极性是劳动动机的升华,更是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表现出的主动、热情的工作状态。一旦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就会从原来的“要”转化成“我要干”从原来受金钱驱使而工作变为为事业而工作。这种变化过程是职工动力系统中发生了质的变化,同时也说明职工已经突破了患得患失的心理约束,工作动机得到了提升。

心理学中的“激励理论”认为,激励的心理过程其实是人的动机被充分激发的过程,同时也是动机的产生、实现又是一个人的内在需要与目标相互转化的过程。若职工把工作目标定得很高,预计可实现的可能性也就会越高。那么自然而然,其激发的力量就会越强烈。相反,若职工的动机与期望目标有一方是零,那么就不会产生激励作用。因此,职工的行为都是为了达到相应目标,当职工有意识地将自己的行为和工作目标不断进行对比时,了解个人前进的速度与目标的距离时,其工作积极性才可能持久。其次,由于职工的需求、价值观以及能力等各方面存在差异,就可能导致相同的工作目标在不同的个体身上产生的激励作用不同。而要想让工作目标更具有吸引力,就必须让目标和职工之间产生密切的联系,这就要求企业管理人员学会分析职工的情感需求,确保企业制定出的目标可以对大多数职工产生吸引力。若目标定的太高、太有难度,就会让职工丧失达到工作目标的信心;而太低,则根本不能激发员工的工作激情。所以,企业的管理人员应该制定出科学、可行性强的工作目标,这样才能既有利于职工实现个人利益,同时又能让职工对实现工作目标充满信心。

三、探索职工优势需要及情感需求发展企业文化

心理学的一个分支行为科学理论认为,人们一切的行为都来源于某种动机,动机带来需求,而需求的形式需要从人和外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去考察。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人首先要满足其主要需求,也就是“优势需要”,企业的领导者只要瞄准了人们的优势需要,以此激发职工积极性,这不失为一种好的领导方法。对于很多人而言,目前的优势需要就是不断地改善生活环境,提升生活质量,如果不能满足人们的这个情感层次需要,可能就会降低职工的满意度。特别是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很难满足职工的这一需求,所以在尽最大限度改善职工生活质量的同时,还必须宣传到位,积极地职工谋福利。

其次,企业的管理人员在注重大多数职工的“优势需要”的同时,还必须重视个体员工的优势需要。不同职工的优势需要是不同的,职工在工作时的情绪也是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有些时候在领导看来可能是微不足道的小问题,但对于一些员工而言可能正是他的优势需要。故管理者要非常注意情感方面、物质方面以及心理层面的各种不同需求,尽可能帮助职工解决那些他们自身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在社会多元化、个性化发展趋势下,要想满足职工的情感需求,主要是满足其从工作中获得的成就感、尊重感以及荣誉感。现代一些企业为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发展企业文化,开始尝试着开展“能人进言献技”的活动,而为了让一些有才华的职工充分地展示个人才华,而广泛开展科技论文征集大赛活动,然后评选出“科技明星”,“优秀职工”等荣誉称号,以增强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进一步发展团结奋进的企业文化。

四、结束语

总之,在企业管理过程中适当应用心理学,可以提高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改善企业结构,促使职工与职工之间建立起和谐、文明的人际关系,进一步促进企业文化发展。但是也需要注意心理学并不是解决企业所有问题的“万能钥匙”,其主要是以心理学、社会学研究方法为基础,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出现的不同的问题,而采用科学的方法,促使问题得以顺利解决的客观依据。要想真正地实现企业长远发展,还需要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市场营销学理论以及现代企业管理学理论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