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SCI发表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人文地理学论文

人文地理学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21 17:13:31

人文地理学论文

人文地理学论文例1

案例教学的准备工作是案例教学中最重要的步骤。教师可以课前准备充分的案例,让学生看到教师对案例教学的重视,从而也提升学生在案例教学中的学习积极性。充分的案例可以激发学生的讨论积极性,也让学生有了一个讨论的环境。学生可以在讨论的过程中,掌握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地理知识,与同学分析本节课的地理知识,进行深入的理解。例如:在学习《区域差异》的时候,教师就需要提前准备多个国家的气候、海陆位置、纬度位置等。学生就可以在课堂上利用教师准备的案例进行充分的讨论,增强对于地理知识的认识,加强地理学习的能力。

2、案例讨论的引导工作

学生在进行案例讨论的时候,教师就需要在旁边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在正确的思路下进行讨论,不会偏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案例讨论的时候,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学生还可以在讲台上进行发言,增强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但是,在案例讨论的过程中,肯定会有一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羞于发言。教师对于这些同学就应该加强鼓励,让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同学进行发言,同时让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带动着学习差一点的同学进行讨论,增强学习不太好的同学的自信心。让案例教学深入到每一个学生中。例如:在学习《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的时候,就需要讨论哪些措施符合了哪几个原则,这才需要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讨论。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不自觉的就会提升对于地理知识的认同感,明白案例教学非常适合高中人文地理的学习。而且,学习差一点的同学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得到提升。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还应当注意保持课堂纪律,让讨论的话语不能影响其他班上课。

3、案例教学的总结工作

学生在经过紧张激烈的讨论中,肯定会产生对于知识的看法。但是没有经过合理的总结,这些知识也不会成为学生自己真正学到的知识。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就需要在课堂上对学生案例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并且及时的对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讨论;教师还需要在整个讨论结束的时候进行总结,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难点与重点。例如:在进行《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讨论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试着进行总结。教师就可以总结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主要从:人口、资源、环境、稳定战略中进行总结。这样有条理的进行总结,可以让学生对地理的知识构建知识网络,提升地理学习的能力。

二、案例教学的特点

案例教学的特点有自主性、探究性、实践性三个特点。所谓的自主性就是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占据着最大的学习自主性,探究性就是学生在案例教学中能够与同学进行知识的探究,实践性指的就是讲地理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并从日常生活中获取地理知识。这三个特点最大程度的概括了案例教学的优点,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发展,可以让教师的教学更为高效。学生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深刻的理解人文地理的学习方法,并从教师的教学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人文地理学论文例2

2洛杉矶学派的理论基础:社会-空间辩证法

洛杉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是地理学家,而地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就是空间,因此,对于空间概念的内涵理解是洛杉矶学派的重要理论基础。洛杉矶学派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后现代空间观的影响,认为空间不是简单的物理空间,而是一种建构空间,是各类复杂社会关系的产物,需要结合特定时期特定地点进行分析,并不具有普适的一般规律。洛杉矶学派提倡接受空间的多元性,认为不同地区的历史基础和发展过程都不尽相同,面对的社会矛盾也不同,而最终构成的空间将是各异的。洛杉矶学派对“空间”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新马克思主义学派代表人物亨利?列斐伏尔(HenryLefebvre)的影响,他被迪尔称为“潜在的后现代主义者”[3],主要贡献在于强调了空间的作用,批判了以往对于空间的忽视。1974年,列斐伏尔首先丰富了对空间概念的内涵界定,认为“空间并不是一个预先给定的东西,而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即“社会空间”的概念[10,11]。同时这种社会空间服从于当前生产方式,为了保障社会生产方式顺利运行,社会实践需要生产出与之相适应的空间。在列斐伏尔的思想中,社会发展与社会空间的生产是交织在一起的,他非常重视“社会空间”在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12]。索亚为洛杉矶学派的理论基础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梳理了生产方式、社会关系与空间关系之间的逻辑思辨过程,提出了“社会空间辩证法”。他认为,生产方式的确立服从于人们劳动的基本目的,生产方式直接决定了社会关系与空间关系,各种社会关系与空间关系具有辩证的交互作用,即各类错综复杂的生产关系可以形成空间,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被空间影响。空间具有双重性质,既是社会实践和社会关系的结果和产物,同时也是社会实践的重要前提和中介。概括地说,洛杉矶学派对于“空间”基本特性的认识包括,空间服从于人类劳动的目的;由社会关系生产;并不是具有构建法则与独特演变机制的独立结构,而是与社会关系相关并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对社会关系造成限制与影响。

3洛杉矶学派的现实逻辑:危机与重构

根据社会-空间辩证关系的分析框架,来自内外部的力量对生产方式造成的冲击将导致社会关系与空间关系的相应变动,原有的社会关系与空间关系难以维系生产方式的平稳运行,“社会危机”将会产生,此时社会关系与空间关系需要调整以实现新的平衡,即实现“重构”。因此,危机与重构是社会-空间辩证关系在城市区域发展现实中的投射。“重构”源于“危机”的观点强化并升华了长期以来人们对于“重构”的不充分认识。人们通常理解的是,重构是解除当下危机的一种办法,但是索亚补充强调的是,“重构”传达的并不是一种“从头再来”、“推倒重来”的概念,而是基于城市、区域发展基础而做出的为抵抗新生危机的调整。城市空间化的序列是累积性的,每一个阶段都包括着早期地理的痕迹,而这种历史上积累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复杂的影响与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同时,重构并不是一劳永逸的,社会始终处于演化发展的过程,重构在成为危机的解决方法的同时,可能也埋下了新危机的种子。危机与重构相互作用,螺旋上升。洛杉矶的发展过程也恰好可以说明这一观点。1965年(瓦茨黑人骚乱)与1992年(大规模的黑人暴动)是洛杉矶大都市区发展过程中2个重要的标志时点[13,14]。1965年的暴乱可以作为社会矛盾激化的一个信号,此后洛杉矶实现了一定程度的重构,包括新产业空间的出现、边缘城市的发展等,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数据显示,1970~1980年,纽约几乎失去了33万个制造业就业岗位,而洛杉矶区域却增加了22.6万个制造业就业岗位[6]。然而1992年黑人暴动的出现,标志着再一次社会矛盾的激化,反映了洛杉矶在向后现代都市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新的危机。

4洛杉矶学派的分析蓝本:后现代的洛杉矶

4.1危机与挑战20世纪中期,洛杉矶大都市区的发展如日中天,索亚曾将这一时期的洛杉矶大都市区描述为:“福特主义工业扩张的示范性竞技场,凯恩斯主义的需求刺激和批量消费主义的示范性竞技场,牵动着联邦宏观经济的重要力量,具有稳定劳工而建立的政府、工商界和工会之间的各类社会契约,由交通和住宅主导的最典型的美国式郊区化”[6]。20世纪中后期,洛杉矶的生产方式开始受到外部环境变化的冲击。在全球化的作用下,前所未有的大量跨国流通和交易使得产业链被划分为多个生产片段,同时被配置在全球不同的地点。大量福特式生产制造业企业利润持续下降,难以维持工人工资和福利。同时,石油价格和能源成本的上涨造成了制造业生产成本的提升。为节约开支,大型传统工业企业不得不开始裁员,许多工厂开始倒闭,这不仅增强了社会不稳定性,而且影响了部分劳动力市场,大量原先在传统工业中由工会组织管理与保护的劳动力被重新释放到社会。同时,洛杉矶始终是一个移民比重很高的地区,这一时期在新移民法刺激下,更多的外来移民不断涌入,造成了公共基础服务的供应短缺。这些外来移民多集中在洛杉矶市中心周边地域,例如非裔多集中在洛杉矶市中心南部,西班牙裔多聚居在市中心东部,白人则不断向更远的郊外迁移。由于种族隔离的就业制度与公共住房法案的失败,外来移民贫困率不断上升,住房问题与社会服务供给不足现象日益凸显,加剧了种族关系的紧张。

4.2经济重构:去工业化和重新工业化在如何向后工业化阶段转型的探讨中,很多学者认为,服务经济和信息技术主要是基于消费和服务,并不是基于制造业的生产,因此主张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倡导消费主义,激发经济活力[15]。然而正如洛杉矶学派对于“危机”与“重构”的观点所言,重构并不是一个推倒重来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上一阶段发展的影响。1960年代的洛杉矶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工业技术地区,航空工业、民用飞机制造、电子工业以及一些国防业务是重要的支撑产业,在这样工业化特点鲜明的地区倡导以消费主义为主的服务经济是不合适的。因此,洛杉矶学派肯定了制造业在转型阶段的重要性。斯科特的观点最为鲜明,他认为,在新时期,利用快速提升的信息化技术、互联网交流以及交通联系优势,整合大量传统工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与外来移民,在一定程度上继续加强产业竞争优势的塑造和打造经济增长点,是洛杉矶大都市区经济重构的主要原则[16]。洛杉矶学派将发生在洛杉矶的经济重构过程概括为“去工业化”和“重新工业化”。所谓“去工业化”指的是降低标准化生产制造的产业投入,如这一时期位于洛杉矶的美国西部最大的汽车生产线、轮胎和玻璃制造业、钢铁产业的主要生产区均已关闭。所谓“重新工业化”则指的是洛杉矶大都市区内部以高科技为基础的生产、以工艺为基础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如服装、家具、珠宝生产和电影生产)和生产业(金融保险、房地产公司、广告宣传、法律服务)的发展。经过这样的转变,洛杉矶确实走出了福特工业生产危机。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的扩展提升了洛杉矶高技术人员的比重,低工资的服务行业和制造业就业岗位包括临时性工作岗位也实现了更大的扩张。灵活弹性组织的产生满足了不断变化的劳工需求,从前集中于大规模生产线的劳动力开始转向灵活弹性生产组织。新产业空间的形成是洛杉矶经济重构过程中的重要产物。斯科特曾经研究过文图拉县和圣费尔南多河谷高科技产业的空间布局[17]。起初,工业企业主要集中于城市中心。二战后,城市中心的企业由于地价上升而逐渐开始迁移到土地成本较低的地带。1960年代之后,大量拉美移民涌入圣费尔南多河谷一带,为弹性生产的灵活小型企业提供了廉价劳动力。区域空间内部逐渐呈现“大分散、小集聚”的产业空间布局。倾向于集聚的企业更多的是专业化程度较高、对溢出效应和面对面交流要求更高的重要环节。分散的则是灵活的弹性生产空间,与外来移民相对均匀的空间分布呈现一定空间相关性。

4.3地理重构:各空间尺度地区的发展兴盛如果说以新产业空间的兴起为代表的经济重构是全球化背景下洛杉矶新经济秩序的重要解释,那么洛杉矶大都市区在地理空间上的重构则是后福特生产方式的重要产物。随着传统工业区的衰落所引发的经济重构,洛杉矶中心城市之外的边缘地区、地区发生了迅速的扩张。索亚认为,这些与传统意义上的城市拥有一样重要地位的全球经济新型工业空间,不仅仅是中心城市的卫星城,从更大意义上来讲更像是一个独立的城市。这些边缘地区或地区直接与全球范围内的生产网络相连,使得城市内部中心与郊区之间的等级更加模糊,同时也淡化了中心城市作为“本地和地区文化中心”的角色。分别从洛杉矶县、洛杉矶大都市区2个空间尺度来说明其地理重构特征。在洛杉矶县内部,以的圣莫尼卡到帕罗斯贝尔德斯半岛区域为例,该区域位于洛杉矶国际机场周边,业已发展成为以航空工业为核心基础的综合性发展区域,既有航空工业、国防高科技工业的企业聚集,同时也是电子信息技术产业、银行、保险公司和名目繁多的商业服务快速扩展的地区。放大到洛杉矶大都市区的空间尺度来看,1970年代奥兰治、圣贝纳迪诺、里弗赛德和文图拉4个县,人口增长率达到40%,就业增长率甚至更高[6]。同时,这些地区的内部结构越来越像一个完整的城市综合体。以奥兰治县为例,在这个以高科技产业为标志的地区内部,既有高收入人群的高档住宅区,也有廉价劳工的聚居地,既有作为主要经济发展动力的高科技企业,又有大型区域商业购物中心和休闲娱乐空间。总之,无论是着眼于洛杉矶大都市区尺度还是洛杉矶县尺度,郊区地带、边缘地带、地区的重构特征,很难用传统的城市和郊区的定义进行界定,这些地区越来越独立于传统意义上的城市中心,均呈现出了一般城市的特征。

4.4对现有重构的批判与思考从洛杉矶大都市区整体就业增长情况来看,经济重构确实卓有成效。1972~1979年,航空航天、电子工业领域就业率增加了50%,制造业的总就业率从23%上升到26%[6]。然而,在经济复苏的同时,更大数量的劳动者由于不再受扩张时期社会契约的保障,则向下渗透到相对低技能、低工资的生产性和一般服务业行列。以迅速发展扩张的服装业为例,就业人数在1970~1980年扩展了近60%,占制造业就业总增长数的12%[6]。由于需要适应多样化的个性需求,后福特方式的服装生产过程往往是高度劳动密集型的,往往发生在灵活布局的小车间,生产环节多由工会化程度较低的低收入人群(如黑人移民)完成。因此经济重构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劳动力市场的分化,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以种族、移民身份、性别和收入水平为依据的进一步零散化。然而在区域劳动力市场的进一步分化下,以职业地位高低划分的居住隔离现象愈加明显。例如,洛杉矶县蓝领工人阶级居住在较老的中心城市里,而控制劳动力的主管人员、经营人员和监督人员则居住在地区,中产阶级等白领职业居住分布相对均匀。最后,这种居住隔离极化的空间通常通过专门化的居住范围划定与管理方式而不断强化,这种管理方式体现在城市环境建设以及城市空间的私有化、治安监督、维护管理的方方面面。洛杉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戴维斯认为,洛杉矶大都市区提供了过度的安全服务和监督管理,这只会再度加重社会的分化[18]。他将这种现象概括为“堡垒中的洛杉矶”,“收入水平直接决定了能否获取为私人提供的保护,同时也决定了只有在一些被划定的郊区内才能享有的特权”[18]。对于高收入群体的社区,到处有围墙封闭,出入设置岗亭,私人和公共的治安服务相互交织。对于低收入群体的居住空间,也有专门的划定与管理手段,但要受到警察的监督,多数情况只能在限定范围内活动。洛杉矶学派认为,各方研究与讨论关于当代都市和区域发展的成功故事永远都多于关于新进程失败与负面效应的讨论。洛杉矶确实从福特生产方式带来的危机中成功地实现了复苏,但是在后福特方式空间实践的扩张弥漫阶段,在弹性时代的发展进程中,一些潜在的危机也在持续蔓延,例如公共空间的萎缩和毁灭[19],富人空间的私有化,贫富阶级的严重分化。

5洛杉矶学派对人文地理学发展的贡献

20世纪初期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背景下诞生的芝加哥学派(ChicagoSchool)曾经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20世纪末期在全球化浪潮和后工业社会中兴起的洛杉矶学派注定将给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再一次带来革命性的贡献。洛杉矶学派丰富的思想内涵对于人地关系的深入认识乃至人文地理学重要分支领域的发展都会带来深刻的变化。

5.1“人地关系”的深入认识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各种人文现象与人类活动发生发展过程、动态演化特征及其地域分异规律的科学,其研究的核心是人地关系地域系统[20]。经典的人地关系表现为,人类利用和改造地理环境,地理环境也对人的生产活动与社会活动造成一定限制。洛杉矶学派最突出的理论贡献之一则是索亚提出的社会—空间辩证法[6],清晰地阐述了生产方式、社会关系与空间关系之间的关系以及空间的丰富属性。事实上,这种社会—空间辩证思想为人文地理学核心研究主题“人地关系”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解和阐释,同时在内容上也丰富了人地关系的内涵。索亚所谓的“社会关系”可以对应“人”的含义,即可视为人类生产活动与社会活动所涉及的各类联系与作用,“空间关系”则可以看作是对“地”的补充与丰富,既包括自然空间,同时也包括人文空间,甚至是不同空间之间的交互影响。社会经济关系的重构与变动往往为空间重构提供了根本动力与作用影响,直接决定了要素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形式,由于要素带有明显的社会属性、文化属性等等,因此,在地理空间上不仅存在形态上的中心、次中心以及非中心地域,同时还存在收入水平差异、种族差异、性别差异、行为习惯以及各种偏好的空间差异等。这些要素的聚集空间形式、社会属性空间、文化属性空间叠加在一起,形成了复杂的空间关系。同时,空间关系也将反作用于社会经济关系,如洛杉矶大都市区的富有白人群体不希望与黑人种族及低收入群体存在太多的交流与联系,因此在管理和空间设计上加强空间隔离,这又进一步强化了社会对立关系,埋下了危机的根源。

5.2对经济地理领域的贡献:弹性生产下的新产业空间经济地理学关注不同时代背景下经济产业活动的空间布局、演化特征以及产业空间组织和载体的发展。对于福特生产方式危机后的新经济秩序,洛杉矶学派首先肯定了制造业对于地区经济的重要性,同时基于弹性灵活专业化生产提出了“新产业空间理论”,丰富了企业区位选择理论。传统区位理论认为,原材料、各类要素以及消费市场等外力作用是决定企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洛杉矶学派的新产业空间理论则认为,由其生产特点和投入要素所形成的区位要求只能在短期对经济活动空间布局产生影响,从长期来看,企业更多地是通过加强技术创新、进行组织变革、要素优化等提升核心竞争力。企业长期积累培养的核心竞争力将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外部区位条件对企业区位选择造成的限制,也将根据不同地区社会经济基础与发展路径而呈现出多元化的产业空间特征。新产业空间理论的观点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硅谷诞生于传统工业区以外并不具有区位优势的地方,但其发展得益于要素创新水平与制度保障。后期,迈克尔?斯托帕(MichaelStorper)对于弹性灵活生产方式背后的制度支撑、知识交流溢出方式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探讨,主张利用质性分析方法结合地区发展特点对所形成的产业空间现象进行剖析解读[21~23]。这些研究均对根植于地区自身的企业网络、企业集群、企业关联、知识溢出以及创新网络的探索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解释了在全球化力量日益强大的时代、在各个环节看似可以更加随意布局的时代,为何一些产业或者更加细分的环节依然在一定地理空间内集聚或分散,制度关系、文化关系、知识联系的交错关联均为企业空间组织形式的多样性提供了空间。

5.3对城市地理领域的贡献:多中心城市区域的形成发展在传统城市地理概念中,“城市中心”始终在城市空间中处于支配地位。如芝加哥学派强调城市中心的地位,认为向外扩散是城市中心的部分功能逐渐向地区转移[24~26]。彼得?霍尔(PeterHall)总结提出的城市演变模型,实质上是将郊区化看作是中心城市的要素分散化过程。美国多数城市的空间演化表现为要素由城市中心向外低密度分散化,而洛杉矶大都市区有“大分散、小集中”的模式则展示出不同的特征。洛杉矶大都市区内部的郊区及地区通常是具有独立特性的发展空间[27],因而城市区域实体空间的扩大以及城市功能在空间上的扩张已经不再是一个单中心的蔓延过程,而是逐渐向更复杂的多中心转化。洛杉矶学派的“多中心”结构为几乎同一时期提出的“边缘城市”概念带来了充分的阐释[28~30],也引发了关于多中心的实证研究,如朱利安诺(Guliano)关于洛杉矶都市区多中心空间结构分析[31]、麦克米伦(McMillen)关于芝加哥城市次中心的科学识别等[32]。“多中心”与精明增长(SmartGrowth)、新城市主义(NewUrbanism)的主张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契合的,这些发展理念反对空间上的无序蔓延,而多中心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使城市中心的扩张规模得以控制,同时区域内部多个中心联系紧密,协同发展,各自在局部范围内发挥着重要的集聚作用。欧洲国家在理论上和实践中一贯主张城市和区域空间发展的多中心理念,包括历史上的卫星城和新城战略,霍尔主持的欧洲城市区域Polynet项目研究[33],以及欧委会的欧洲空间发展战略(ESDP)对“多中心发展”的强调等[34]。美国从传统的低密度蔓延郊区化到今天洛杉矶学派对多中心结构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美国与欧洲在城市与区域空间发展理念上的殊途同归,这将对城市地理学产生重大的影响。

人文地理学论文例3

引言:一种学术的所有参与人员,都在由特定学科的某种哲学所提供的框架内从事研究。这样的哲学可以是确切的,参与者在工作开展前就已经建立了某些规则;这种哲学可以是含蓄的,存在一些规则,但并没有得到公认。在哲学明确的情况下,这一哲学也为其他参与人员所共享。但在哲学含蓄时风格则可能很不相同,尤其是在社会科学中。

人文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研究为核心的学科,人文地理学对人地关系的研究既和自然科学有关又和社会科学有关,所以在研究方法上表现为自然科学方法论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结合。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人地关系,本身就具有浓厚的哲学色彩。人为地理学的发展自古以来就有着擅于不断地吸收新的科学、哲学思潮的优良传统。历代哲学家对人与自然的论述无不深刻地影响着人们对人地关系的认识。

人文地理学发展以来,有多种哲学方法论被提出来,其中很多只不过是哲学的变种,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类:经验主义方法论、实证主义方法论、人本主义方法论、结构主义方法论。下面笔者将详细介绍四种人文地理学哲学方法论:

1经验主义方法论

经验主义一词原本意指古希腊医生的经验,拒绝一味接受当代的宗教教条,而是依照所观察到的现象为分析依据。先由感受而得到经验,然后经过适当归纳或演绎,才形成知识。在哲学发展上,经验主义一直和理性主义作为对比。

人文地理学像绝大多数学科一样,都起源于经验主义的实践。从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程来看,从古典地理学发展到近代科学知识的分化发展,地理学者们一直就在想法设法获取地球表面更多有用的知识,地理学就是对地球的描述。大自然及人类社会构成的地理环境系统非常复杂;地球表面和抽象的人地关系又带有强烈的综合性和区域性。

经验主义方法论的特征是:观察是重点,调查及实地研究紧随其后,然后进行经验判断与评价,最后得出结论。人文地理学家时常从观察人文地理现象的某个方面开始,通过分析研究资料,寻求发现具有普遍意义的模式。

2实证主义方法论

实证主义是强调感觉经验、排斥形而上学传统的西方哲学派别,又称实证哲学。实证主义开始于19世纪法国哲学家孔德的“实证哲学”,实证科学是建立在证实原理上的。人们认为事物是真实的,是因为人们认为建立起真实性的方法是合理的。根据实证主义的观点,一种科学理论由一特定的演绎系统构成,该系统包括两组因素:一组初始命题(或者假设),一组由系统内规律。

人文地理学是最后广泛采纳实证主义方法论的社会科学之一。实证主义方法论被引入人文地理学是在20世纪50年代中晚期的美国。从那个时候它就迅速的传播开来,到60年代末实证主义就已经支配着整个北美和大多数英语国家的人文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采用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原因是,现在方法的并不合理,再一就是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和政治学中实行的科学的社会学具有巨大引力。

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具有吸引力的地方是其具有的数量化性质:以数学或者统计学的形式,以一种精确的、可重复性以及确定性的方式表达研究成果。

3人本主义方法论

人本主义方法论的特征是:他们关注于有思想的生命,关注的是人类,而不是关注以机械的方式对刺激作出反应的非人类。人本主义目标是认识人类活动的真实性,这个目标以及为达到这个目标而设想的手段就代表了社会科学哲学的发展。

人本主义方法主要有三种:理念论、实用主义、现象学及其亲属。

人本主义哲学及其方法论对人文地理学的影响都是潜在和间接的,它们并没有向人文地理学提供一种直接的方法,只是从这这种哲学中引入对人的经验和人的主观性的重视这样的观点,并作为武器来反对实证主义地理学那种忽悠人的地位的观点。

人本主义地理学研究内容大多涉及历史地理学、文化地理学、社会地理学等领域,突出集中在人的行为方面的探讨。

人本主义地理学弥补了实证主义研究的不足,但最大的弱点则在于它的唯心主义倾向,把一切客观存在看做为人的心理构成,事实上构成人的感应行为的基础是客观环境世界。

4结构主义方法论

结构主义起源于法国,后扩展至整个欧洲大陆。但结构主义不是一个统一的哲学派别,而是由结构主义方法联系起来的一种广泛的哲学思潮;其观点大多与一定的专门的学科有联系。纪本嵩认为注重结构、强调对结构的分析是结构主义者具有的基本原则。这基本的原则展现为五个主要特征:整体、关系、消解主体、自调、转换。

整体:结构主义者认为,注重整体是研究事物本质的唯一途径,而事物的部分或因子仅是通向研究事物本质的要素。

关系:与整体和部分的特征相比,关系的涵盖面更广,其内容更丰富。它不仅紧密相关某研究对象的整体与部分,而且统摄宇宙万物间的各种系统。

消解主体:其意是人失去了他是万物中心的位置;人不再是测量万物的主人,而是系统中的一个因子。

自调:自调是结构主义者在解释系统之所以存在时所认定的根本原因。

转换:结构主义者所提倡的转换,其性质则是强调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间变化的动态性。

结构主义对人文地理学最主要的影响有两点:1、从结构的整体性去认识事物,这从地理学家强调研究区域的整体性和人地关系系统性可以看出。2、试图超越地理因素寻求深层结构来解释地理现象。千差万别的人文地理现象是表层结构,而要真正解释则需要把握人地关系系统中的深层结构。

作者:刘昊等

参考文献: 

人文地理学论文例4

一、高中人文地理概然性知识的意蕴

随着对知识内涵认识的加深,人们也从不同的角度对知识进行了分类。从某种意义上说,对知识进行分类恰恰是建立在对知识内涵理解的基础上,分类原则本身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人类在不同社会经济形态下对知识作用的不同认识。教学研究领域常常采用的知识分类包括:按照知识的来源将其划分为来源于生产实践的知识、来源于社会实践的知识以及来源于科学实验的知识;按照表现形式的不同将其划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另外,还有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等类别。《西方大观念》第一卷中按照同意的程度将知识分为确定的知识和概然的知识,而本文所研究的概然性知识即采用了此处的分类标准。

二、高中人文地理概然性知识教学现存问题探析

(一)对概然性知识的忽视

对于高中人文地理概然性知识的认识,师生态度各异。教师常常视之不见,学生亦是听之不闻。有些地理教师在钻研课标、教材等过程中不能发现存在于人文地理中的概然性知识;有些地理教师虽然意识到人文地理概然性知识的存在,但是由于对概然性知识的教育教学价值认识不够,经常采取闪躲策略,不让其出现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另外,学生在学习人文地理过程中过于关注那些结论性的概念、原理、规律等内容,往往会忽略概然性知识的存在。长期在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下,我们的学生往往更关注于某一问题的正确答案,深深沉迷于为问题寻求唯一确定性答案而不能自拔,对于那些答案多元甚至有些模糊的问题经常会自行过滤,进而产生对人文地理知识本质认识的错觉。

(二)对概然性知识的回避

人文地理概然性知识的探究,对于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一项严峻的考验。此类知识的探究结果通常是没有确定性结论的,过程中涉及的内容较宽泛,没有明确的界限,要求参与者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在地理课堂中,当有些地理教师遭遇人文地理概然性知识,往往会在心理上有所防备,恐怕陷在一个问题中纠缠不清,动摇自己的教师权威,因此选择将问题一带而过。除此之外,各种考试标准的内容要求与高中年段有限的地理课时等客观因素也使许多地理教师在课堂中对人文地理概然性知识望而却步。

(三)对概然性知识的探究深度不足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意识到课堂讨论等探究活动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对于高中人文地理教学来说,由于大部分教学内容较为通俗易懂,确定性结论的探究活动不易开展,钻研价值并不大,概然性知识无疑成为开展课堂探究活动的最佳切点。越来越多的地理教师面对人文地理概然性知识不再选择避而不谈,而是勇敢面对。尽管如此,若要对某些人文地理概然性知识开展深入地探究活动又谈何容易?当前地理课堂中,教师在相关材料的支撑下常常采取简单阐释的方式处理那些无确定性结论的问题,学生在完全作为“听众"的情况下,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很难调动,对相关问题的认识也不会更加深入。解决人文地理中无确定性结论问题的另外一条重要途径即开展课堂讨论。课堂讨论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信息交流的过程,生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讨论,相互信息,相互启发,能调动讨论双方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够集思广益,促进学生的地理学习。然而,关于人文地理概然性知识课堂讨论题目选取的角度与数量,讨论的组织形式等要求甚高,很多课堂讨论流于形式,不能深入问题的“骨髓”。徒有其表的讨论,既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又易使学生对讨论问题本身的认识误入歧途。

(四)对概然性知识的学习迁移不够

有道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做任何事只说不练是不会取得任何进展的。正如,大多数地理教师已认识到人文地理概然性知识的教育教学价值,并且一直苦苦思索寻求优化教学之道,而并不经常付诸实践。实践出真知,若不在实践中摸索前行,人文地理概然性知识教学很难有所改进。高中人文地理概然性知识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增强批判性思维与发散思维能力,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利于学生建构人文地理的多重意义。但是,当前地理课堂中对人文地理概然性知识的学习,并没有将它的思维训练价值充分体现,有多少学生能对所学的无论哪一科目的知识提出怀疑,又有多少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能用求异思维去思考问题寻求解决之道?大多数学生勇于质疑的习惯并没有养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不凸显。

三、高中人文地理概然性知识教学活动的主要类型

(一)地理讨论活动

讨论活动在地理课堂中的运用较为常见。讨论活动能调动讨论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相互启发,能激发学生思维,集思广益,还具有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作用。高中人文地理概然性知识因其明显的开放性特征,对于某一问题的答案并不唯一,因此极具讨论价值。

(二)地理辩论活动

辩论是指彼此用一定理由来说明白己对事物或问题的见解,通过辩驳争论,揭露对方的矛盾,以便取得最后的认识或共同的意见。近些年辩论活动在地理课堂上的运用日渐频繁。高中人文地理概然性知识因其不充分性、不完美性、不确定性的特质,而兼具怀疑性等特点,教学中运用辩论活动使学生就某一概然性知识因怀疑而产生问题,以问题为纽带进而展开分析、辩驳及总结,产生思维的碰撞,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地理问题进行较为全面而又深入的思考,对于增进学生的交往智能,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意义重大。

结束语

在本研究中,笔者以高中入文地理概然性知识教学为研究对象,结合文献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运用问卷调查、案例分析、实践研究等方法对高中人文地理概然性知识的教学现状展开调查、分析,揭示高中人文地理概然性知识教学现存的主要问题,并提出适用于概然性知识的主要教学活动类型。

参考文献:

人文地理学论文例5

二、在教学过程中巧妙的渗透人文历史知识

中学生是思想比较独立的个体,如果在地理教学中强行的灌输人文历史知识,不但起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反而会让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厌倦的心理,结合中学生的心理需求,教师应该以更加自然的方式进行人文历史知识的渗透,在学习地理知识的时候,可以根据相关的知识有联系性的讲述一些历史人文故事和史实。比如,在学习关于洋流的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据此讲解一些关于人口迁移的事件,历史上著名的“三角贸易”的故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欧洲的努力贩子利用的正是洋流,才能够将那些黑人贩卖到美洲,在整个贩卖人口的交易过程中,人贩子很好的利用了地理中的洋流知识,还能够顺利的到达和返航,可见地理知识在历史事件中也是存在的。另外在讲到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时候,可以适当的讲解一下关于发现地球自转的、公转的历史故事,让学生对这些知识背景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在地理教学的合理巧妙的渗透历史知识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作用,提升地理教学的有效性。

三、结合教材内容,对当代的人文历史知识进行学习

在地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渗透人文历史知识,并不是仅限于古代历史知识的渗透,对于现代的一些发展状况,学生也应该进行了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对西方的一些历史文化知识有所了解,对当地的一些人文知识有一定的研究,比如,在学习农业地域类型的时候,教师可以首先带领学生分析我国各地区种植的主要作物,根据不同地区种植的作物的生活习性可以判断出当地的气候状况,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有效的拓展学习,了解一下西方国家的重要农业类型,比如水稻种植业一般集中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等地区,商品谷物农业一般集中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等地,混合农业一般分布在北美、南非、新西兰等地,根据不同地区的农业种植特点,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当地所属的气候类型进行判断,了解当地的文化习惯以及生产类型,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理解。

人文地理学论文例6

一、指导思想和依据原理

首先,心理学表明:人对知识的记忆和掌握是通过将知识信息加以组织与编码储存在大脑中,待需要时提 取的。这些信息越有序,越能表现各种各样的联系和线索,就越利于储存和提取。正如布鲁纳指出的那样:“ 除非把一件件事情放进构造得好的模型里面,否则很快就会忘记”。因此,在区域地理教学中,注重各区域地 理事象间的内在联系,建立整体的知识结构和网络,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有意义学习,是符合人的认识 过程和思维规律的。

第二,按照哲学的观点,任何事物的诸矛盾中都有起决定因素的主要矛盾,抓住了这个主要矛盾,其他矛 盾也就迎刃而解了。一个地区,尽管地理事物和现象浩繁复杂,但总有最具代表性和起关键作用的主导因素和 共同特征,抓住这一主导因素和区域特征,就能使教学提纲挈领,化繁为简,优化教学过程。

第三,就地理学科的突出特点——区域性和综合性而言,任何地区都存在着各地理要素间的相互联系、相 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同时各个地区又存在着区域分异,从而形成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这些都使我们能够将看似零散的内容贯穿起来,找到它们之间或鲜明或隐含的内在联系。

第四,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看,区域地理教学目的绝不仅仅是单纯传授地理知识,而是要让学生运用地理 基础知识和原理,分析、解决区域地理问题。为此,就要从区域条件、问题、区域发展方向、策略这一新的视 角重新构组教学内容框架,建立一个人地关系的结构体系。

二、操作方法和教学要点

1.教材处理和教学内容设计

(1)抓住主导因素,突出区域特征

一般情况下一个区域的特征是以这个区域的自然环境作为基础的。故而往往从这里入手,按照各地理要素 间的逻辑关系,在区域的各个特征中,找出最具本质(即其他特征是由此而引发)的和最具特色(即区别于其 他地区)的主要区域特征,并以此追寻出主导因素。如西北地区:教材是由“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我国 重要的畜牧业基地”、“灌溉农业”、“地下宝藏”和“主要交通路线”五部分组成的。按照自然特征对农牧 业和交通运输的影响分析,“气候干旱”应是本区最突出的区域特征,“深居内陆”是形成区域特征的主导因 素。

(2)理清知识联系,形成知识体系

明确了区域的主导因素和区域特征后,就要按照区域地理的综合性,找出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经济地 理各生产部门间以及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一个个相关的知识系列。

如:《巴西》一章是以“热”和“大”为主导因素和区域特征,形成了亚马孙平原和巴西高原两条主线, 将地形、气候、水文、植被、资源、环境破坏、经济发展、人口城市分布等内容,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3)贯穿人地关系,建立网络结构

一个区域不论地理事物多么繁多、内部联系多么复杂,但都离不开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类活动的 结构体系。这正是新教材教学原则、指导思想和教学内容的集中体现,也是区域地理结构教学的主体核心。因 此要围绕人地关系这个主题,将知识系列与知识系列归类连网,找出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建立环境—资源—人 类活动的教学结构。仍以巴西为例,将上述内容横向归纳,就会清晰地表现出这一结构体系。

2.教法选择和教学过程要求

(1)提供直观、形象的感性材料

首先要以充实的地理事实材料为依据,使地理知识“理”性的认识建立在足够丰富的感性知识基础之上。 为此要充分运用文字、数据、表格、图象等资料,以及投影、录像、电脑动画等先进的教学手段。

(2)设置层层递进的课堂提问

区域地理知识点、线、网的建立,实际上是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三个步骤,这里还必须有教师启发引导的 连续性问题。它是控制学生思路,训练逻辑思维,调动学生参与的极重要环节。问题的设置应将整体教学内容 串联,环环相扣、层层剖析、步步深入;问题的切入既可由基本点出发,推衍出相关的知识,也可以逆向联系 ,追本溯源。

总之,丰富的资料与精心的设问,往往前后呼应,相辅相成,使学生形成一种在地理事实基础上的感知、 理解、最后得出结论的过程式学习。如:青藏地区独特的自然条件及影响下的农业生产,就是通过一系列资料 与问题逐步得出的。

(3)实施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

区域地理丰富的内容还决定教学方法的多样和课堂活动形式的不同,其中尤以学生的动脑、动手、动口能 力的训练和培养最为重要,强调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如:区域位置和地理事 物的分布应进行读图填图的训练;分析综合地理事物特征和成因可采用分组讨论;探讨区域发展的方向、途径 可进行“地方官”角色的扮演等等。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习过程中获取知识 、增长能力、树立观念。

(4)教给学生地理思维的方法

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一个将知识整理归类,纳入他们已有的知识系统的过程。这个原有的知识系统就是 地理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是科学的思维方法。即只有懂“理”才能晓“地”。因此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 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起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结构,使学生能够运用知识结构去分析解 决问题。

(5)采用纲要信号的板书结构

这种板书一般可分为文字框架式和图象符号式两种。前面谈到的巴西属于前者,这里不再赘述。下面图示 的中国农业,是以图像符号表明我国三大农业区的自然条件、经营方式、作物种类、优良畜种等方面的知识, 是在学习完中国分区地理后复习中使用的。课堂上边复习边画,形象直观、高度概括,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

(6)注重可持续发展的素质教育

前面已经谈及,学习区域地理不仅是掌握区域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 口观,懂得协调区域持续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因此每学习一个区域,都要以人地关系为中心线索 ,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认识不同区域的地理特征,分析人口、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是否协调,评价 人类活动是否合理,注意从中借鉴有益经验和失败教训,探讨促进区域发展的措施和途径。

三、教学意义与优势

实施上述区域地理人地关系结构教学有明显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1.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利于学生能力的训练和提高。人地关系的结构教学贯穿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通过查阅整理资料、建立 点线网的知识结构,使学生提高了观察能力、利用图表的技能和分析、归纳、综合、概括等罗辑思维能力以及 独立探索知识的能力。

3.加强学生素质的培养和陶冶。人地关系的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结构网络的建立,使学生自始至终受到爱 国主义、国际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资源、人口、环境观的教育。通过评价、分析区域问题和发展途径,更能 使学生从小树立人与环境相互协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信念。

4.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新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程度之深,范围之广是前所未有的 。

人文地理学论文例7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6-0235-03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不同于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侧重于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人文地理学在高校地理科学及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地理学的教育,有助于丰富其科学认知,培养人地协调的思想,更好发挥人文地理学在私人决策和公共决策中的作用。

新时期以来,我国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的编写取得了很大成就,出版了一系列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对我国人文地理学的教学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与国外同类教材相比,教材在内容、体系等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伴随新时期大学课程改革,探讨我国人文地理学教材编写问题,对人文地理学概论课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李同升和赵荣曾对国内外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的特点作了深刻的分析,并提出我国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的改革思路;王富喜等对新世纪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的内容体系提出了有见地的设想;汤茂林对英美国家的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作了诸多评析,对国内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的编写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本文试通过对90年代以来,我国流行的不同版本的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进行分析,从教材的组织结构、表现形式、学术规范等方面指出其优缺点所在,提出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的编写设想。

一、我国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类型

笔者所收集的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共7种,分别出版于1991~2013年。这些教材在不同时期被我国各个大学地理科学及相关专业广泛采用,分析教材的结构和体系,可归纳为以下3种类型:

(一)理论分析型

这类教材以王恩涌编写的《文化地理学导论》为代表,教材体系以文化和文化景观分析为主线,与西方的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结构比较相似。教材结构借鉴Terry G・J的《The Human Mosaic:A Thematic Introduction to Cultural Geography》。对地理文化现象都是从文化区、文化的起源与扩散、文化生态、文化整合、文化景观的意义等方面进行分析,层次分明。2012年出版的由顾朝林编写的《人文地理学导论》与其相似,侧重理论分析、方法介绍。

(二)总论分论型

这种教材早期以张文奎主编的《人文地理学概论》和金其铭主编的《人文地理学概论》为代表,后期以赵荣的《人文地理学》和陆林的《人文地理学》为代表。教材采用先总论后分论的形式。在教材前面的总论部分介绍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史、研究对象、基本理论、研究方法等,在后面分论部分介绍人口、城市、政治、文化、旅游、农业、工业等属于人文地理学分支学科的基础内容。

(三)概括论述型

这类教材以陈慧琳的《人文地理学》为代表,已出版第三版。教材内容比较简明,在逻辑结构安排上,把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贯穿于人地关系的经济、人口、聚落、文化、旅游、政治等各个研究对象设置章节,最后探讨人地关系的时间、空间演变,研究各要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把人文地理学各分支学科的庞大知识内容上升地理学的学科高度,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让读者不再感觉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是各分支学科的简单堆砌组合,这是与总论分论型概论教材最大的不同。

二、我国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特点及不足

(一)我国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的特点

通过对以上不同类型的教材的分析,可以发现我国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的编写特色,但从总体上看具有以下共同特点:教材体系内容上,过去的人文地理学教材重点在于介绍人文地理学的一般研究对象和各分支学科的研究对象,新近出版的教材则摆脱了这一传统,把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基础理论设定人文地理学的基本体系,各分支学科主要作为实例来验证人文地理学的基本方法、研究主题等。在教材风格上,过去追求教材内容的广而全,新近出版的人文地理学教材越来越重视从基本概念、理论方面塑造人文地理学的学科形象,着重介绍人文地理的新视角、新进展以及应用价值。

(二)我国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存在的不足

由于受我国人文地理发展水平和教材编写水平的限制,目前,我国人文地理学教材存在着以下主要问题:

在教材体系上,大多数教材没有建立起起既符台教材特点,又全面准确地反映人文地理研究内容及其相应的研究方法、基础理论,以及被学术界公认的逻辑结构,使人文地理学缺乏统一、完整的学科形象。

在基本理论、研究主题方面,不同的教材编写者存在分歧。有些教材也多以文化为主线,这一点受到了不少教师的批评。有的人文地理学者认为,人文地理学毕竟不等同于文化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概论类教材不应该以文化为中心。有些教材以人地关系为主线贯穿始终,但此类教材内容较浅,难度过小。

在时代性上,现有教材在编写内容方面落后于时展,教材版本更新非常缓慢;教材引用著作较多,论文较少,时代感不强。

在学术规范上,教材普遍大段引用别人的著作却未在文献中注出,只是在章末列出主要参考文献。

三、新世纪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编写思路

(一)理想的概论教材框架结构

对于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框架的探讨,王富喜等提出了很有意义的建议,认为新世纪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在内容体系上可由六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人文地理学发展历史;第二部分为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第三部分为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高层次的哲学方法论以及相应的传统野外调查方法以及随着时展出现GIS、遥感等新技术方法的运用;第四部分为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包括传统的人地关系理论、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中心地理论等以及新近发展的文化转向和计量转向,女性主义视角等理论;第五部分为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历史演变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第六部分为人地关系存在矛盾及其解决手段。

(二)以理论和研究方法为重点、反映最新研究成果

与自然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等其他相邻学科相比,人文地理学发展到目前为止缺乏统一的、普遍化的方法论体系,基础理论存在不同的意见,一些理论多从其他学科借用而来,或者学习外国的一些先进理论,这不仅是教材编写的问题,更是学科发展的问题。在教材编写中要注重介绍不同的理论流派,反映最新的理论导向,这也有助于未来青年学生、青年地理学者的成长发展。

(三)案例分析与方法介绍并重

以理论分析为重点,并不意味着忽视区域人文地理和部门人文地理实际,教材可以采用区域地理的内容和案例来验证基础理论、研究方法,从而加深学生对前者的理解。教材编写中,将案例分析与理论方法介绍有机结合起来来解决这一问题。对每一种社会文化景观现象,应从典型案例分析着手,结合案例分析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理论总结。

(四)遵守学术规范

规范严格的教材每一章后面都应附有相应的参考文献,论文和著作皆有,新老并重,并在文中进行准确标注。国内李小建主编的《经济地理学》可堪称是地理学教材中遵守学术规范的典范,不仅在章末的参考文献进行准确标注,在章节内文里面也严格注明。树立严格学风是学术的根本,教材对于参考文献的标注理应规范,这有助于培养青年学生遵守学术规范的良好习惯。

(五)编写配套教材、翻译外国同类教材

与经济学等其他学科相比,人文地理学配套教材及翻译的外国同类教材较少,甚至没有。迄今为止,我国所翻译的人文地理学导论教材还是2O世纪8O年代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H・J・德伯里的《人文地理:文化、社会与空间》,翻译外国优秀教材是当务之急;另外教材编者应结合主教材内容,编写配套相关教学资料等。

四、结语

新世纪以来,我国人文地理学及其分支学科取得了非常不错的发展,但一个学科的发展需要教学、研究、出版相互推进。教材是教学的基础,教材和教学的不断更新对一个学科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人文地理学内容与研究对象具有明显的社会时代性。因此,人文地理学教材应不断更新,对于陈旧的教材必须充实新内容和修正旧资料、数据,修编新版本教材,应该将学科理论和实践进展的成果不断充实到教学中去,只有这样,人文地理学才会不断发展前进。人文地理学教学在发展,学术研究水平在不断提升,教材的编写者也应当顺应时代步伐,编写出符合教学要求,反映最新研究成果,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优秀教材,这样才有助于人文地理学的发展,有助于地理学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美国重新发现地理学委员会.重新发现地理学――与科学和社会的新关联[M].黄润华,译.王缉慈,校.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

[2]李同升,赵荣.国内外人文地理学教材的特点分析[J].人文地理,2000,15(4).

[3]王富喜,孙峰华,隋干城.2l世纪人文地理学教材内容体系革新研究[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4).

[4]汤茂林.美国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内容、评价与特点[J].人文地理.2006,21(1).

[5]汤茂林.英国流行人文地理学导论教材之评述与借鉴[J].人文地理,2009,(5).

[6]汤茂林.我国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评价与建设献议[J].地理科学,2007,27(6).

[7]王恩涌.文化地理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8]张文奎.人文地理学概论(第3版)[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9]金其铭,张小林,董新.人文地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10]陆林,等.人文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1]陈慧琳,等.人文地理学(第三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12]顾朝林,等.人文地理学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13]赵荣,王恩涌,张小林,等.人文地理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4]Terry G・J.The Human Mosaic:A Thematic Introduction to Cultural Geography[M].1990.

[15]李小键.英美经济地理学教材特点及我国同类教材改革思路[J].地理科学,1998,18(3).

人文地理学论文例8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6-0235-03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不同于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侧重于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人文地理学在高校地理科学及相关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地理学的教育,有助于丰富其科学认知,培养人地协调的思想,更好发挥人文地理学在私人决策和公共决策中的作用。

新时期以来,我国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的编写取得了很大成就,出版了一系列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对我国人文地理学的教学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与国外同类教材相比,教材在内容、体系等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伴随新时期大学课程改革,探讨我国人文地理学教材编写问题,对人文地理学概论课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李同升和赵荣曾对国内外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的特点作了深刻的分析,并提出我国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的改革思路;王富喜等对新世纪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的内容体系提出了有见地的设想;汤茂林对英美国家的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作了诸多评析,对国内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的编写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本文试通过对90年代以来,我国流行的不同版本的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进行分析,从教材的组织结构、表现形式、学术规范等方面指出其优缺点所在,提出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的编写设想。

一、我国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类型

笔者所收集的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共7种,分别出版于1991~2013年。这些教材在不同时期被我国各个大学地理科学及相关专业广泛采用,分析教材的结构和体系,可归纳为以下3种类型:

(一)理论分析型

这类教材以王恩涌编写的《文化地理学导论》为代表,教材体系以文化和文化景观分析为主线,与西方的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结构比较相似。教材结构借鉴TerryG·J的《TheHumanMosaic:AThematicIntroductiontoCulturalGeography》。对地理文化现象都是从文化区、文化的起源与扩散、文化生态、文化整合、文化景观的意义等方面进行分析,层次分明。2012年出版的由顾朝林编写的《人文地理学导论》与其相似,侧重理论分析、方法介绍。

(二)总论分论型

这种教材早期以张文奎主编的《人文地理学概论》和金其铭主编的《人文地理学概论》为代表,后期以赵荣的《人文地理学》和陆林的《人文地理学》为代表。教材采用先总论后分论的形式。在教材前面的总论部分介绍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史、研究对象、基本理论、研究方法等,在后面分论部分介绍人口、城市、政治、文化、旅游、农业、工业等属于人文地理学分支学科的基础内容。

(三)概括论述型

这类教材以陈慧琳的《人文地理学》为代表,已出版第三版。教材内容比较简明,在逻辑结构安排上,把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贯穿于人地关系的经济、人口、聚落、文化、旅游、政治等各个研究对象设置章节,最后探讨人地关系的时间、空间演变,研究各要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把人文地理学各分支学科的庞大知识内容上升地理学的学科高度,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让读者不再感觉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是各分支学科的简单堆砌组合,这是与总论分论型概论教材最大的不同。

二、我国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特点及不足

(一)我国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的特点

通过对以上不同类型的教材的分析,可以发现我国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的编写特色,但从总体上看具有以下共同特点:教材体系内容上,过去的人文地理学教材重点在于介绍人文地理学的一般研究对象和各分支学科的研究对象,新近出版的教材则摆脱了这一传统,把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基础理论设定人文地理学的基本体系,各分支学科主要作为实例来验证人文地理学的基本方法、研究主题等。在教材风格上,过去追求教材内容的广而全,新近出版的人文地理学教材越来越重视从基本概念、理论方面塑造人文地理学的学科形象,着重介绍人文地理的新视角、新进展以及应用价值。

(二)我国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存在的不足

由于受我国人文地理发展水平和教材编写水平的限制,目前,我国人文地理学教材存在着以下主要问题:

在教材体系上,大多数教材没有建立起起既符台教材特点,又全面准确地反映人文地理研究内容及其相应的研究方法、基础理论,以及被学术界公认的逻辑结构,使人文地理学缺乏统一、完整的学科形象。

在基本理论、研究主题方面,不同的教材编写者存在分歧。有些教材也多以文化为主线,这一点受到了不少教师的批评。有的人文地理学者认为,人文地理学毕竟不等同于文化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概论类教材不应该以文化为中心。有些教材以人地关系为主线贯穿始终,但此类教材内容较浅,难度过小。

在时代性上,现有教材在编写内容方面落后于时展,教材版本更新非常缓慢;教材引用著作较多,论文较少,时代感不强。

在学术规范上,教材普遍大段引用别人的著作却未在文献中注出,只是在章末列出主要参考文献。

三、新世纪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编写思路

(一)理想的概论教材框架结构

对于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框架的探讨,王富喜等提出了很有意义的建议,认为新世纪人文地理学概论教材在内容体系上可由六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人文地理学发展历史;第二部分为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第三部分为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高层次的哲学方法论以及相应的传统野外调查方法以及随着时展出现GIS、遥感等新技术方法的运用;第四部分为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包括传统的人地关系理论、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中心地理论等以及新近发展的文化转向和计量转向,女性主义视角等理论;第五部分为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历史演变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第六部分为人地关系存在矛盾及其解决手段。

(二)以理论和研究方法为重点、反映最新研究成果

与自然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等其他相邻学科相比,人文地理学发展到目前为止缺乏统一的、普遍化的方法论体系,基础理论存在不同的意见,一些理论多从其他学科借用而来,或者学习外国的一些先进理论,这不仅是教材编写的问题,更是学科发展的问题。在教材编写中要注重介绍不同的理论流派,反映最新的理论导向,这也有助于未来青年学生、青年地理学者的成长发展。

(三)案例分析与方法介绍并重

以理论分析为重点,并不意味着忽视区域人文地理和部门人文地理实际,教材可以采用区域地理的内容和案例来验证基础理论、研究方法,从而加深学生对前者的理解。教材编写中,将案例分析与理论方法介绍有机结合起来来解决这一问题。对每一种社会文化景观现象,应从典型案例分析着手,结合案例分析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理论总结。

(四)遵守学术规范

规范严格的教材每一章后面都应附有相应的参考文献,论文和著作皆有,新老并重,并在文中进行准确标注。国内李小建主编的《经济地理学》可堪称是地理学教材中遵守学术规范的典范,不仅在章末的参考文献进行准确标注,在章节内文里面也严格注明。树立严格学风是学术的根本,教材对于参考文献的标注理应规范,这有助于培养青年学生遵守学术规范的良好习惯。

(五)编写配套教材、翻译外国同类教材

与经济学等其他学科相比,人文地理学配套教材及翻译的外国同类教材较少,甚至没有。迄今为止,我国所翻译的人文地理学导论教材还是2O世纪8O年代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H·J·德伯里的《人文地理:文化、社会与空间》,翻译外国优秀教材是当务之急;另外教材编者应结合主教材内容,编写配套相关教学资料等。

人文地理学论文例9

针对高中地理教学的新课程改革探讨仍在继续,从当前所反馈的信息显示,其讨论的焦点主要围绕着如何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来进行的。这里便存在一个疑问,即如何界定课堂教学效果提升与否。根据目前的教学管理实施办法,往往依赖于最终的考试成绩。然而,这种价值取向本质上是违背新课标精神的。在此背景下,笔者提出:应充分重视地理教学中的人文信息。

众所周知,新课程改革目标是培养学生学科综合素养,其中不仅包括对地理知识的探究意识,还包含对地理人文知识的自我积淀。从而不难看出,地理学科中关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文思想,将影响到他们世界观的正确树立;同时,也将在意识驱动下指导他们的社会实践。正因如此,本文的选题就显得具有时代特征。

鉴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一、人文信息对高中地理教学的功能分析

本文之所以强调人文信息的重要性,实则基于其在地理教学中的功能而言的。具体来看,人文信息拥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功能:

1.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功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探究式教学、自主学习等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创新,实则都在于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形成他们学习的主体性特质。针对地理课程而言,由于高中地理主要侧重于自然地理范畴,就使得课程知识往往具有实证特征。这样一来,必然因程式化的教学形式而遏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教师通过资料查找突出知识点的人文信息,必然在提升教学信息“亲和力”的同时,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诸如异国风情以及当前城市化所引起的问题等,都将在拓展学生视野的基础上,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2.增进学生人文素养的功能。增进学生人文素养本身就是新课程改革中的应有之义。只是高中不同的学科门类所承担的作用有所不同。作为高中地理课程,不难发现当前教材体例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已经在关注学生身边正在发生的事件。如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首先从地理学科的角度来看,其应围绕着城市化的自然进程来教学。然而,引入当前人与自然的不和谐信息、农村失地农民的生活信息,不仅能深化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还将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形成公民意识。

由此可见,人文信息的挖掘与传递就显得格外重要。

二、关于人文信息的挖掘

在刚性的教学计划约束下,如何在课程教学中植入人文信息,不仅是个量的问题,还是个契合性的问题。所谓“契合性”是指,教师应围绕知识点恰当引入人文信息,而不要发挥过度。为此,人文信息的挖掘工作就显得关键。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1.基于校本原则下的挖掘。不难理解,作为城区高中和农村高中学生来说,他们平常所面临的自然环境是截然不同的,从而就导致了他们对地理事件的态度存在差异。校本原则要求,教师在挖掘人文信息时应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契合;以他们具有生活经验的事件为核心,充分挖掘其中的人文信息。如涉及城市化方面的知识。城区学生关注城市变大后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而农村学生则关心“被城市化后”现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将如何调整。

2.基于总括层面上的挖掘。总括层面上的挖掘就是将城区和农村学生作为同质化的整体,结合课程知识来挖掘人文信息。如涉及城市化问题方面的知识。教师可以突出大城市病的问题以及区域发展中的不和谐因素。这些信息都将从生产关系层面得到回答,从而也将符合两大地域学生的兴趣所在。

三、关于人文信息的传递

针对人文信息的传递,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

1.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开放式教学模式体现在应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技术,将涉及城市化问题的视频材料播放给学生看。部分高中若没有多媒体设施,可以通过播放录象的形式来满足。内容选择包括:城市化进程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城市化负面影响的消除等。当然,作为开放式教学形式只是课堂教学的片段,因此教师须控制播放时间。播放之后,教师应给予总结。

2.联系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联系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实则是对校本原则的遵循。笔者认为,应采用课堂讲授与实践体验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前者在开放式教学中已经阐述,后者则可以放在实验教学领域中。通过学生联系所在地的生产关系的演变,来自主完成知识学习。

综上所述,便构成了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

四、小结

新课程改革目标是培养学生学科综合素养,其中不仅包括探究精神与问题意识,还包含对事物的价值判断和自我定位。突出地理教学中的人文信息就显得格外重要。

参考文献:

人文地理学论文例10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人类对大自然的开发和利用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与之相伴的却是环境危机的不断加深,与此同时人类对环境质量的关注程度日益提高,环境问题已成为人们现实生活中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国内众多高校先后成立资源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等,并开设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生态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现在已分为人文地理与城系规划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两个专业)及与其相关的各类新专业,着重培养与环境科学有关的专业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目前,很多高校均将《环境学概论》作为环境类及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或其他专业的选修课程,充分显示了本门课程的重要性及其应用领域的广泛性。但是,由于环境科学是介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是一个由多学科到跨学科的庞大科学体系,针对不同专业和不同应用目的,其研究方向存在着明显差异,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其侧重点各不相同。

笔者主要依据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对《环境学概论》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与作用、内容体系、教学方法等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改革建议。

一、教学内容现状及改革

1.课程定位

作为理科专业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其目标为“立足于宏观、中观区域、微观居住区的管理规划,从事城乡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研究、教学、开发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环境学概论》课程属于主要专业课程之一,重点在于使学生掌握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之间矛盾的产生与分析,认识到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使社会、经济与环境三者协调统一的唯一途径,在规划方案的设计和应用中要重点考虑这一问题,将其纳入规划方案中;同时,在明确污染物的特征和迁移转化规律后,了解大气、水体和土壤污染物及固体废弃物控制技术,为解决规划过程中涉及的环境问题提供建议与对策。

2.课程内容体系

(1)存在的问题。由于没有专门针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环境学概论》教材,目前各高校所使用的教材基本上是两种情况:一是有地理科学背景的通常将针对地理科学专业的环境学概论教材拿来使用,如刘培桐主编的《环境学概论》,贾振邦和黄润华编著的《环境学基础教程》酒属于这种情况;二是有其他专业背景的通常将针对环境科学或环境工程专业的教材拿来使用,如杨志峰、刘静玲编著的《环境学概论》,鞠美庭主编的《环境学基础》,吴彩斌等主编的《环境学概论》等。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拆分的结果,由于之前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中《环境学概论》课程的内容体系就不明确,各高校在开设该课程时通常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定授课内容,将相关专业中的《环境学概论》课程内容移植到本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拆分之后专业目标定位更明确,因此授课内容应当进行相应调整,才能使其与培养目标相符。

(2)教学内容体系的确定。关于本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确定,笔者认为可以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对课程的要求对该课程授课内容进行确定。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培养要求明确,毕业生应“了解环境科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环境科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目前仍处在蓬勃发展之中,对环境科学的分科体系迄今尚未有统一的看法,但通常认为,环境科学涉及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三大学科领域,包括环境地学、环境生物学、环境物理学、环境化学、环境工程学、环境医学、环境经济学、环境法学、环境管理学、环境规划学、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社会学等分支学科。从“了解环境科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这一说法中可以推导出在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中开设的环境学概论至少应包括以上环境科学各分支的主要内容,但是在一门概论性的课程中涉及以上所有内容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确定课程内容体系还应考虑后续课程对该课程的进一步要求,对以上内容有所取舍。

由于该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落脚点是“从事城乡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而规划中必然涉及环境专项规划,在做环境专项规划时重点关注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生态环境等,因此这些内容理应成为环境学概论课程内容体系的主体,环境科学的其他内容简要介绍即可,如有必要可以在主干课程后通过选修课的形式做进一步的拓展。

二、教学方法改革

1.教学模式与方法的弊端

(1)教学模式传统。传统模式均为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充分体现和强调教师的施教和学生的被教这一主要过程。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及其对课堂教学的有效组织、管理与控制,课堂教学紧紧围绕教师这一中心环节,但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忽视课堂上对学生主体作用的开发,难以较好地体现和发挥师生互动的教学技巧。时至今日很多高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这一教学模式并未有明显改变,环境学概论课程也不例外。

(2)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单调。由于《环境学概论》课程在该专业教学中主要定位为理论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环境科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因而在本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侧重于理论教学,多以教师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授与分析为主,教学方法和手段较为单调,致使课堂“枯燥乏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

2.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尝试

适宜的教学模式、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针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存在的问题,进行一定的改革,目的在于增强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效果。在多年教学实际中发现,在传统的教师讲授基础上,利用多媒体,适当观看环保视频,重点加强讨论、实践性环节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下是笔者在《环境学概论》课程中的一些做法,达到较好的效果。

(1)利用课前十分钟观看教学视频。笔者在近十年的《环境学概论》课程教学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国内外的环境保护方面的视频资料,起初是选择典型且有针对性的内容在课上给学生播放,但是后来由于专业培养方案改革,课时压缩,为了节省课上时间,笔者在每次上课前抽出10~15分钟为学生播放与本次课程有关的视频。观看视频直观、轻松,对课程内容讲解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深受学生欢迎,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组织课堂讨论。课堂讨论对有效组织教学、加强师生互动、促进学生对主要知识点的掌握有积极作用。根据《环境学概论》的教学内容,该课程的课堂讨论可涉及大气环境问题;水资源与水污染问题;土壤环境问题;生态问题;人口问题;物理性污染问题(包括光,热,声,电磁,放射性等污染问题)及环境伦理问题。每次讨论的选题或者紧密联系课堂内容,或者紧密联系现实生活,或者与各种环境纪念日结合。如讲到生态问题时,讨论过“大树进城问题”、“三北防护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等;讲到人口问题时会讨论“中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2011年3月日本福岛核泄露事件发生时就专门讨论“邻避”运动及相关问题;世界水日(3月22日)前后上课一定要讨论“水资源短缺”问题;地球日(4月22日)前后上课一定要讨论“环境保护的历史”问题。讨论形式多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定期的课堂随机讨论,或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主题或当时社会关注度较高的主题在每章或节之后组织专题讨论。讨论时可开展互问互答、个人分别讲述或分组讨论等方式。本环节可以在学生建立对基本理论的认识之后,将理论与实际发生的现象相结合进行分析讨论,为学生搭建理论联系实际的平台,从而加深对问题本质的理解。

(3)组织课外实践。课外实践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重要方式。《环境学概论》课程课外实践的主要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了解生态环境状况及管理现状,熟悉相关企业的污染控制设施、城市的园林绿化现状等,这一点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生尤为重要,因为规划方案的形成就直接决定了环境保护方案的优劣。

概括起来本门课程的课外实践活动可分为:对环境污染现象和当前环境状况和管理现状的认识、对环境污染处理设施和园林绿化等方案的了解、城乡规划过程中针对环境问题提出解决措施的采用情况三大部分。课外实践以室外参观与调查的方式进行,主要包括对环境污染严重区及其产业布局的考察、对城乡污染控制设施的采用及布局和环境管理现状等,以巩固学生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实践之后,重点考查学生对以上问题的理解与思考,并要求学生撰写实践报告,得出相关结论。

环境科学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前后开始形成,目前仍处在蓬勃发展之中,它是介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之间的一门新兴学科,涉及面广,涵盖内容多,因而高校相关专业的课程教学仍然处于逐渐发展和完善的阶段。

笔者重点分析了面向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环境学概论》课程的教学现状,存在教学内容的固定性、教学模式的传统性、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单调性等问题,问题的存在主要受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及新专业课程教学尚处于发展和完善阶段的影响。笔者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改进措施,主要在于对本门课程的正确定位、适合本专业培养方向的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及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重点在于加强教学过程中的讨论与实践环节。

参考文献:

[1]刘培桐.环境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贾振邦,黄润华.环境学基础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杨志峰,刘静玲.环境科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人文地理学论文例11

在初中地理课中,人文地理知识占据了重要的一部分。如何掌握和学习这部分内容,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本文从初中地理课程中选取人文地理知识中的几个方面阐述了人文地理知识渗透学习的重要性。

一、从疆域和行政区划的学习,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自然地理概况

中国幅员辽阔,面积广大,以960万平方公里陆地面积成为世界上第三大国,自然环境各异,南北温差较大,山脉河流较广,全国按照地理位置特点划分为34个省级行政区。通过这些内容的了解和学习,可以让学生对祖国的山河和自己所处的位置有个更准确的认识。

二、从人口和民族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家乡的美好感情

我国除了土地面积大外,还有另外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人口多。我们在学习中都了解到,中国仅用占全球7%的耕地养活了占全球21%的人口。并且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共同聚居的国家,贵州省就是一个汉、苗、侗族、布依等多个民族共同居住的地方。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对我们的祖国和家乡有更深入的了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家乡,各民族团结相处的美好感情。

三、从农、工、商各行业的分布特点学习,树立学生的远大理想

中国的物产资源非常丰富,因为各地域条件的不同,主导产业也不一致。农业是我国的国民经济基础,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水平的提升以及沿海地区商业经济的繁荣,使我们在农、工、商各行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通过农、工、商各行业地域的不同分布特点,可以让学生对各行业的特点有个初步的认识,并树立远大的理想,为祖国的美好建设而努力学习。

四、从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环境随之下降。如何改善目前的恶劣环境保持可续的发展,是这节内容学习的重点。通过这些内容的掌握,可以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教育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