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初中生科技论文

初中生科技论文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3-27 16:48:04

初中生科技论文

初中生科技论文例1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7-337-01

我国将现行的初中计算机课程称为信息技术课,目的是为了说明这门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如何分析应用信息和如何简单操作计算机。但是当前的社会进步发展迅速,学生接触计算机较早,经常认为自己能够不用学习信息技术课也能熟练操作电脑,这就给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带来了很大难度[1]。学生的不重视和信息技术课内容的不明确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发展。

一、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1、理论多于实践,很难学以致用

目前的初中信息技术教材中,多数的概念理论对于初中生来说都晦涩难懂,大多数教师也都将理论知识的讲解作为信息技术课教学的重点。因此每堂信息技术课的概念学习都让学生感到乏味。向初中生灌输生硬的专业知识其实并没有实际意义,学生接触计算机都很早,很多专业知识和理论或许都懂得操作却不懂得如何说明[2]。类似Word这种计算机自带的办公软件,只要学生能够上机进行实际操作,其中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手法经过教师的点拨就能够很容易的被学生学会和记忆。如果过于注重理论灌输,而忽略了实际操作,就会产生提问学生信息技术相关理论时他们能够说得头头是道,但实际上机操作完成任务却不能够顺利进行的现象发生。

2、不受重视,缺乏针对性教学方法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不是初中生需要学习的主要科目,但却是能够培养学生认知信息技术的重要学科。在这一方面,大多数的学生和教师都不够重视,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时没有系统性的教学方式,常常在信息技术课时让学生拿出教材自学,做不到引导学生参与进入信息技术学习,学生也普遍对信息技术持有满不在乎的态度,认为信息技术课是多余的,将信息技术课当做一堂自习课来对待。教师不能做到系统教学,学生也无法做到系统的学习,如果不摆正信息技术教学的位置,找不到正确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难点就会一直客观存在。

3、教学模式较为单一,缺乏兴趣培养

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时,大多缺乏对学生的引导,缺乏对学生创造性和兴趣的培养,只采用较为单一的“你背我考”的教育模式,让学生体会不到信息技术课的乐趣,也体现不出信息技术课的特点。这其实是与信息技术这门课的开放性不相协调的,信息技术的进步促进了互联网的发展,现代社会的一切都与互联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课堂上却毫无开放性可言,教师几乎都照搬其他科目的同一套路,用粉笔和黑板的结合传授学生死板的理论知识,忽略学生其实是对计算机有着浓厚兴趣的这一事实。长此以往,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难度将越来越大,学生上课对着书本发愣,却在放学后“研究信息技术”,非常不利于信息技术的教学。

二、针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问题的对策

1、以理论结合实践,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教师不能将理论考试作为学生理解书本的标杆。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理论概念固然重要,而这也是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方法,但却不能将学生对理论理解的优劣当做学生信息技术学的好坏的标准,正确的做法是,教师应当以理论联系实际操作,在进行信息技术理论教学的时候与学生探讨实际操作时该怎么做。另外,在上机课时,教师不能照本宣科,教材里写什么就希望往学生头脑里印什么,应当鼓励学生主动在全班面前操作演示,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记忆书本理论,只要能够在实际操作时不慌不忙,按部就班,理论也就可以随之深入人心了。

2、明确信息技术重要性,改进教学方法

在现代化的今天,电脑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发展都预示着信息技术将是未来发展的重点。初中的信息技术学科虽然浅显,却应当是学生最早接受的信息技术专业知识启蒙。首先让学生明确信息技术科目存在的重要性,改变单一的教学方法,才是解决初中信息技术教学难点 [3]。初中生年龄尚小,简略分析下来,不难发现初中生都喜欢能够与生活实际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因此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可以不完全按照教材,可以选择一些更加贴近生活实际的信息技术知识,并且重点讲解计算机的使用和工作原理,让学生能够明白简单的电脑操作和结构。重点考虑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不要让信息技术教学沦为升学的踏板,而是让学生真正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能够掌握和利用信息技术所带给他们的便利。

3、优化教学模式,发展学生多元兴趣

长期采用同样的教学方式会让活泼好动的初中生感觉枯燥乏味,兴致缺缺,因此注意力也会下降,最终将会导致对信息技术学习效率的下降[4]。学生普遍对枯燥的理论没有兴趣,但对实际上机的操作很感兴趣,教师可以针对学生这一特性,在理论课时以与学生聊天的方式提问有趣的计算机问题。例如:有谁知道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是在哪年诞生的?谁是这台计算机的“父亲”吗?如果让同学们展开想象,你们想要拥有一台具有什么功能,拥有什么设备的计算机呢?这种亲切又不失趣味的问题会拉近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并且能够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信息技术的教学。如此一来,学生的兴趣得到提升,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也能轻松进行了。

初中信息技术是一门基础浅显的学科,教师在进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时,应该时刻谨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考虑,用创新型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兴趣,促进学生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就目前来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还存在诸多困难,教师需要找到根本原因,从根本上认知信息技术的重要性,调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让信息技术成为一门学生真正喜欢并且能够学以致用的学科。

参考文献:

[1] 侯双双.试论初中信息技术课高效课堂的构建[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5(07)

初中生科技论文例2

科技期刊的初审是整个审稿活动最基本的工作,是三审制的基础,其职责是对稿件的总体水平进行初步评价,决定是退稿或是送专家评审,工作量较为繁重。初审的质量直接影响其他审稿环节的工作质量和效率,笔者作为《冶金经济与管理》的编辑,负责本科技期刊稿件的部分初审工作,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从科技期刊编辑的责任意识、学科专业知识、编辑专业知识及编辑学方法和技巧、网络学术资源等方面对提高科技期刊稿件的初审质量进行研究。[1]

初审编辑对稿件的判断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稿件的命运,对此,初审编辑必须本着对作者负责、对读者负责、对期刊负责的观念,认真审定每一个稿件,而《冶金经济与管理》作为科技期刊,提高初审编辑的责任意识是其做好初审工作的前提。现在,我国的科技期刊执行的是三审制的审稿制度,其中初审编辑的主要职责是:第一,检查稿件是否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第二,检查稿件是否《冶金经济与管理》的办刊宗旨;第三,检查稿件是否在其他刊物上发表;第四,对稿件的质量和价值进行初步评价,以决定是修稿、退稿还是送专家复审。

论文初审作为三审制的基础,是保证《冶金经济与管理》期刊学术水平的第一道防线,是决定期刊科技水平的重要环节。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有很多科技期刊的初审没有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责任意识淡漠,从而对稿件的初审工作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笔者在刚参加工作时,对初审工作的重要性也认识不足,认为只要符合国家的法律政策和办刊宗旨,就可以送到专家评审,缺乏对稿件的内容质量的考量。该工作方式的实质是省略了初审程序,直接将稿件送去专家评审,这不仅加重了审稿专家的工作量,也浪费了审稿专家的时间和精力,导致其对《冶金经济与管理》的形象有所下降。通过工作4年来的不断探索和实践,笔者逐步认识到了初审工作的重要性,工作效率大为提高。[2]

二、丰富学科相关知识

《冶金经济与管理》作为科技期刊,刊载的论文都是对冶金领域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践总结的科技写作文体,其包含新观点、新结论。《冶金经济与管理》编辑初审的任务首先是对稿件的创新性和学术性进行价值判断,根据《冶金经济与管理》的期刊办刊宗旨及编辑思想对来稿进行鉴别、评价和筛选。这就对初审编辑的相关知识结构和把握学术动态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了做好《冶金经济与管理》的初审工作,初审编辑不仅要丰富相关的学科知识,还应逐步向专业化学者的方向努力。因此,必须重视编辑的继续教育,通过网络、研讨会、培训班等方式丰富知识结构,不仅对本门学科有一定造诣,对临近相关学科也要有一定的了解。作为《冶金经济与管理》的编辑,笔者对此更是深有感触。《冶金经济与管理》的主要栏目有本刊特稿、专家论坛、企业家论坛、发展战略、技术经济、行业分析、节能减排、信息化管理、资本运营、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管理、降本增效等。在从事编辑工作前,笔者就读于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对经济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相对熟悉,经常参加学院博士生导师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学术研讨会,关注经济管理这一领域的最新学术动态和相关信息,对经济管理方面的稿件能够做出相对客观的价值判断,而对于行业分析、节能减排等栏目的来稿,由于笔者缺乏冶金技术领域的专业知识,导致对这些栏目的稿件认识模糊,很难对其学术价值做出客观的评断。笔者通过不断的学习和信息的积累,以及与冶金专业学者的交流,经常参加冶金领域的学术研讨会、以及钢铁学会举办的各种的报告,逐步丰富了冶金领域的专业知识,提高了编辑初审的工作水平。因此,要做好《冶金经济与管理》的初审工作,笔者需要比较系统地掌握《冶金经济与管理》所涉及学科和领域的基本知识,了解冶金经济与管理领域的最新动态,及时关注“我的钢铁网”、《中国钢铁业》等媒体报道的相关动态,以对稿件中涉及冶金经济与管理方面的学科内容进行比较准确的评价。

做好《冶金经济与管理》稿件的初审工作,不仅要具有冶金经济与管理方面的学科知识,还要掌握扎实的编辑学方法和技巧。初审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直接决定了初审的效果。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科技期刊的编辑80%以上都不是编辑出版专业,笔者也是在取得东北大学企业管理硕士学位后直接从事了编辑工作。笔者虽然具备经济管理方面的学科知识,但是由于缺乏编辑学理论的基础知识,在具体的初审工作中,感到很迷茫,不知道应采取什么评价角度和评价方法,对初审的职责和主要任务也认识模糊。但是,在《冶金经济与管理》的初审工作中,笔者参加了新闻出版在线组织的编辑出版专业在线学习课程,以及各类编辑相关的研讨会,系统学习了政策法规、编辑理论知识以及有关的国家标准和规范等,对编辑工作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笔者在初审实践中,应用所学到的编辑学方法和技巧,不断总结经验,并通过积极参加编辑学术会议,与同行交流,认真学习《编辑学报》、《编辑之友》、《编辑工作论丛》、《编辑学刊》等编辑学期刊,丰富了编辑专业相关知识,提高了初审编辑的业务能力,熟悉了科技论文的初审评价方法,从而使稿件初审的速度和质量大为提高。[3]

四、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

《冶金经济与管理》的编辑工作要求初审编辑的知识涉猎范围广、获取信息的速度快,信息的判断力强。随着期刊网络化的发展,各类期刊基本都上网,如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运用网络资源不仅可以获取大量的信息,还可以了解当前的冶金领域方面的发展动态和特点信息。在《冶金经济与管理》期刊的初审工作中,借助这些网络学术资源可以评价稿件的质量创新性、寻找对口的审稿专家、发现作者的学术抄袭现象等。在稿件初审工作中,笔者主要利用中国知网等数据库通过主题词检索来判断稿件的新颖性:第一,将研究对象设为检索词,从中国知网搜索相关的文献,通过对比分析来判断稿件的新颖性;第二,对于不太熟悉的稿件,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合适的专家学者;第三,借助中国知网的学术不端检索系统,可以及时发现抄袭和一稿多投现象。

参考文献:

初中生科技论文例3

二、利用学科关联度,整合教学内容

初中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以及对信息处理的能力,而所谓的这些信息的来源则是初中阶段学生的其他学科的内容以及知识,这就使初中学生信息技术的教学面临一个巨大的挑战,也就是如何将信息技术的知识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起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进步。比如在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课程中,对学生进行文字的输入教学时,就可以将输入的课程内容与语文学科的内容整合起来,其主要是将语文中需要学习的汉字的内容通过计算中的识字软件进行操作,通过多媒体的方式进行展示,让学生跟着软件进行汉字的结构、偏旁、部首、读音以及写法的学习,通过软件的指导进行汉字的听、说、读、写以及输入等练习,通过学生与计算机的相互交流进行不断地自我学习和自我提高。对于多种学科内容的整合就是将不同学科的内容和素材进行统一的整合,变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让学生能够在一个真实的、具体的环境下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将不同的学科知识和内容合理的结合在一起,通过对某一学习过程的体验达到多种学科知识的掌握和理解。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多媒体在教学中应用也越来越普遍,计算机在教学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也引发了以超媒体方式进行教学信息的整合的思想,这种思想的产生更是为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整合提供了理论和操作技术上的支持,通过对学科内容的整合将信息技术的学习融入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不仅实现了其他学科的现代化教育,也实现了信息技术的高效教学,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提高学生学信息技术的积极性,进而使信息技术的教学效率得到提升。

初中生科技论文例4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1.135

科技的更新,使得社会信息化进程愈发多元化、综合化。于此,信息技术既给我国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高效的技术支持,并由此而应运而生出一门新的课程,即信息技术课程。这表明,我国教育极为重视科技发展所携带的新成果,并具预见性。因此,开设信息技术这门新课程的意图是不谈而明。随着社会各方面都越来越倚重信息技术及其新成果,让尚处于学习成长阶段的学生,在极具学习潜力时期学习必要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显得尤为必要,无疑,能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既然认识到信息技术课程设置的非凡意义。那么,创新信息技术教学,提升其教学效果,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纵观信息技术课程各个阶段的教学,其中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就据有承前启后的独特地位。因此,有必要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开展创新化教学的研究,把握好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和情势,扩大教学对学生信息技术知识、技能的高效促进的影响。

一、从学生出发,重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

通过调查发现,部分初中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期待值是比较高的,但是不少学生也反映存在“吃不饱”的情况。教学目标低于或者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导致学生“没吃饱”“吃不够”的状况频出,降低了教学的效率和有效性。在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之后,笔者认为学生“吃不饱”是教学质量较差的主要原因,在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流程不够紧密、系统,致使教学活动低效化。既然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期待颇高,兴致亦颇高,就要趁热打铁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低效的信息技术教学,只会丧失良好的教学基础,消弭学生的积极性。

以学生的发展为基本理念,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流程进行重构,发挥学生自学的效能,将会大大提升教学的效率,实现有意义的教学。重构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流程由引出学习任务、理论讲授、实践讨论、复习回顾四个环节组成。其中实践讨论的环节是教学重要环节,该环节也将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探讨的能动性。首先,教师在课前确定教学目标,制作教学微视频。在引出学习任务后,进行理论讲解。并给学生发送学习资料包,便于学生在听讲解的过程中参考和补充学习。其次,教师组织实训活动。学生遵循教学任务的要求、步骤,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提交给教师检查。在教师审阅的过程中,学生就实训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困惑,进行讨论研究。然后,请学生上台展示并讲解。教师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及其问题做总结和再次讲解。最后,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回顾总结教学内容,并再次提醒关键知识。重构后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更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重视学生的交流与谈论活动。如今的初中生对科技、网络特别感兴趣,因而自学能力强,并且喜欢研究信息技术。促进学生间的交流,让学得快的学生帮助后进生,也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二、以服务学习生活为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落脚点

信息技术是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服务的,因此既要在教学中保证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熟练操作程序,更要让学生灵活应用于学生与生活之中。信息技术在使用过程中,才能让学生对其有更深刻的认识,才能促进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创新。注重信息技术的实践活动,既是防止“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也是促进学生实现各学科融会贯通和相互整合。例如,结合班级文化建设,组织学生使用信息技术办一份班级文化电子小报。要求电子小报,要彰显班级特色,要有班徽;美观、布局合理。这其中需要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文字输入与编辑、插入艺术字、排版、制作班徽等。在此活动中,学生在实现知识实践化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协作精神。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最终指向是学生能够使用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为学习、生活创造更多的便利。例如,就学生各学科、各阶段的学习成绩,还可以自行运用软件制作科学的分析量化表。让学生依托强大的信息技术,对其学习情况做科学的统计与分析,并从中找出制约学习的因素,及时调整学习方案。学生用信息技术制作出相关作品或者成果,教师亦要予以点评和提出可以进一步改善的建议。在学生娴熟运用信息技术知识的基础上,拓展一些新技能,从而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在实践的基础上增强,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性评价,获得成就感,以此聚集强大的学习动力。

初中生科技论文例5

传统的初中科学教学相对于语数英而言,是属于我们常说的“边缘学科”,很多学生、老师和家长都只注重学生这门课程的分数,对于如何教学和学生是否感兴趣都不重视。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初中科学教学作为学生科学学习的入门,在教学实践中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如何有效地进行初中科学教学,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广泛兴趣,提高初中科学教学的质量,成为当前初中科学教学研究的重点。

一、初中科学教学的现状

首先,传统教学模式依然大量存在。从当前的教学实践来看,很多学校的初中科学教学仍然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的。虽然新课程理念很早就被广泛宣传,但是迫于升学的压力,科学仍然属于初中教学的边缘学科,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是按照传统的模式进行教学,只要求学生能够考得高分即可,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也不太注意教学模式的转变和理论联系实际,导致科学教学比较死板,教学质量提高不明显。

其次,在实践教学中,教师主要是注重各种概念、理论、规律的书面学习,而忽视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初中科学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入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进行必要的科学实验是必须的。但是,在教学中,往往是教师一个人自己在讲台上做实验,而学生只能在下面看老师的一步步操作。这些都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科学教学的目的也没有达到。

再次,学校在科学教学上的投入也是不够的。初中科学教学涉及大量的实验操作,但是部分学校中的实验(科学)仪器并不完善,特别是一些边远地区的学校,基本上是不可能提供全部科学实验操作需要的实验设备的。硬件条件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科学学习变得越发枯燥无味,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提不起来了。

最后,由于对科学实验最基本的重视不足,导致在一些科学实验操作课堂上,学生不用心做实验,教师也没有做到很好的引导,把实验操作课程当成一个辅助的教学过程,导致科学实验操作没有充分发挥它的作用,进而影响到科学教学的整体质量。

二、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科学教学的几点策略与方法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发展,越来越多实用的、有效的、优秀的教学理论被应用到当前的实际教学中来,同时,随着社会对初中科学教学的重视,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初中科学教学的发展。初中科学教学是进行科学学习的基础,不仅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也重视对一些基础实验的实践操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探究性,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地引导,保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活学活用,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学习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会科学知识的奥秘,分享成功和失败的经验。

1.彻底地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

知识都是不断地更新换代的,只有与时俱进,掌握新的教学理念,并将其运用到实践中来,才能够为教学的不断发展做出贡献。比如,在新的教学理念下所提倡分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个体掌握知识的情况和实践教学的需要而确定将班里的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在课堂上将预先准备好的问题交给学生进行讨论,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避免老师一直在讲台上讲课,而学生只能默默地听课,变枯燥无味的理论教学为学生主动学习、思考,踊跃参与、气氛活泼的课堂。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教师应当做好引导的工作,在分组的过程中要把握好组员的分配,保证每个小组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要有,让每个组员分工合作,保证讨论的高效高质完成,做好讨论的记录和总结工作,真正实现交流讨论的目的。同时,对在小组讨论中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必要的表扬,指出讨论中存在的不足,避免批评,一般均以表扬为主,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讨论,遇到问题、疑问及时提出并解决。

2.联系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科学教学是学生从小学升入初中以后才开始有的一门课程,处于学生打基础、培养学习兴趣的阶段。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结合生活实际,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教师在进行科学教学时,应当结合初中生的特点展开教学,因材施教,注重实践,进一步提高初中科学教学的质量。

首先,科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初中科学教学中不能脱离生活实际而教学,这样不利于知识的传授,也不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为了让枯燥无味的科学理论更加容易为学生所掌握,教师应当多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列举身边经常发生的实际案例进行教学。既可以传授知识和培养兴趣,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积极观察生活中的各个细节,对生活中我们习以为常的事情多思考、多问一个为什么。通过生活中的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来阐明科学理论,感受到科学知识无处不在。比如,对于课文中提到的“死海浮力”这一章节,可以扩展到我们平时的游泳,在游泳的时候感受浮力的作用。在“运动和力”这部分内容中,可以通过拔河比赛中相互受力的情况来进行讲解,这样可以让学生切身体会到科学知识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展示了科学知识的实用性。

其次,通过科学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科学实验联系生活实际,注重实验操作和现实生活的结合。例如,通过实验让学生感受木块浮在水面与铁块沉在水底,比较两者之间谁受到的浮力大一些,看一下实际的结果与同学们想象中的结果是否一致。在实验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方法莫过于通过真实的实验来领会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科学知识,让学生养成勤思考、好动脑的好习惯。

最后,要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教师在课堂要提高自身驾驭课堂的能力,将现有的基本教学策略熟练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并时时关注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具体情况来确定下一步的教学计划,尽力让每一位学生听懂并牢记课堂讲授的知识,避免学生在课堂上的挫败感。学生只有体会到学习的成就,心理获得满足时,他们对初中科学学习才不会因此而止步。

3.课堂教学中应当利用好多媒体技术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教学中已经非常普遍。所以,教师在进行初中科学教学时,应当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作用。由于多媒体技术便捷、图文并茂,能够将平时枯燥的图形、实验等通过形象的图像、声音、动画等方式,生动活泼地表现出来,使原先要死记硬背的概念、原理,通过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实验、声音、动画表现出来,强化了学生的记忆。

首先,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实际的实验操作技能。在课堂教学中,科学实验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而实践中科学实验又有很多种,有一些实验简单一些,实际操作起来也比较方便,但是有一些实验比较复杂,操作的步骤比较多,同时,如果处理不当,还会引发安全隐患。所以,对于难度比较大、危险系数比较高的实验,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先模拟完成,然后才到实际操作的环节。比如,在实践中会涉及燃烧类的实验,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模拟实验,通过多媒体技术将实验过程中的声音、动作等通过音频、视频等表现出来,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操作,避免在实践中出现危险情况。

其次,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来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因为多媒体在教学中,能够从宏观、微观、多层次、多角度直观地将现象表现出来,比单纯的口头阐述和想象更能够为学生所记住。比如,教师在讲到《登月之旅》这一部分内容时,课本中有一实验是要求通过使用手电筒来模拟太阳从不同的角度照射月球这一过程,通过观察这一个过程感受一下太阳照射不同的角度,图形变化的情况。在这个实验中,手电筒好比太阳,月球则用沙盘上的石子坑。那么教师可以利用晚上天黑的时候进行实验(因为白天光线太强不容易看到效果),然后将实验的过程录成视频,在上课的时候展现给学生看,让他们亲身体会到太阳光线的变化情况。如此一来,教学中看似很难解释的现象,通过多媒体就轻而易举地解决了。

最后,运用多媒体教学,一改传统沉闷的教学模式,能够将很多实践中受到限制而不能够亲自动手的实验直观、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就像播放电影一样,每一个细节都能够清晰地展现出来,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推进初中素质教育的发展。比如,摩擦的知识板块,教师可以通过摩擦起静电的实验,让学生感受静电形成的原理。教师可以提示学生,冬天脱毛衣的时候身上为什么会有声音而且伴随有闪光的出现,这样启发学生思考。通过启发性的思考,结合多媒体技术的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健康良好的心态,积极主动地去接受学习知识,有效地提高教学的效果。

4.培养和谐的师生关系

初中生处于人生中的一个特殊时期,在初中阶段,学生比较敏感,希望获得老师的鼓励和关注,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应当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这个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在课堂上或者是在课外,教师都应当以良好的情绪进行教学,传达给学生乐观平和的心态,通过表扬和鼓励,发现学生在科学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并对其进行及时的表扬。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科学教学的策略和方法在实践中是灵活多变的,笔者在前面提到的这些方法只是众多教学方法中的一些典型而已。因此,在实践中,更加需要教师们用心去教学,热爱科学教学,关爱学生,积极努力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在关注专业知识的同时,积极地关注国内外关于科学教学的先进教学理念和成功的案例,提高初中科学教学水平和质量,并在实践中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不断进行反思,避免盲目教学,提高初中科学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初中生科技论文例6

STS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美国,是在因科学技术空前发展而对社会的正面作用和 负面影响日益明显的情况下,人们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进行理性思考的产物。正由于它深 刻地反映了时代的需要,所以一经产生便迅速扩展、普及到全世界范围。20世纪80年代初,ST S开始在日本传播,到90年代形成一定规模,并产生了较大影响。对于日本来说,STS是一门外 生型学科,同历史上吸收、消化外来新事物一样,STS的传播过程也是一个慢慢地融入日本既 有的社会文化土壤的过程。同时,回顾日本的科技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其实在STS传入日本之 前,日本社会中已经存在一些便于STS传播的文化因素,为STS的到来和传播作了事先准备。本 文试从社会文化基础、理论准备、理科教育、环境问题等角度对日本STS传播问题进行探讨 。

一、 历史上注重吸收外来科技的文化传统-STS传播的文化基础

STS于20世纪中叶产生不是偶然的,具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一方面,科技迅猛发展,并且日益渗 入社会生活的各方面,人类的物质文明获得空前的提高和发展,科技成为人们讴歌和依赖的力 量;另一方面,在经受了20世纪2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两次世界大战以及环境与生态危机之后 ,人们面对日益暴露出来的科技对人类生活的负面影响,开始对科学的价值、技术的作用产生 了疑虑和困惑。20世纪60年代,形成了欧美学者所谓的“一种激进而出于理性的当代反科学 现象”或“反科学的文化运动”[1],让人们越来越关注现代科技可能带来的社会和 文化问题,从而促使人们对科技的反思。

从上述STS产生的背景可以看出,它首先发端于科技发达的西方国家,因为近代以来是以科技 发展为外在特征的西方工业文明主导的时代,科技已经渗透至西方社会生活的内核和基质;西 方社会在深受科技恩惠的同时,也同样关注科技的负面效应。而作为近代东方第一个依靠科 技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日本,虽然近代科技发展起步较晚,但由于其自身善于吸收外来先进文化 (包括科学技术)的特点,所以科技对日本社会的影响迅速加大和深入,成为日本社会文化中不 可缺少的因素。正是因为日本具有靠吸收外来科技发展本国国力的历史传统,因此,当科技的 负面影响日益显露时,日本社会自然就产生出引入解决科技与社会相互关系的理论-STS[ CD2]的要求。

近代以前,日本是一个在中国大陆文化影响下发展的后进国家,虽然早在绳纹式文化时代就 有了陶器、石器、纺织等原始的生产技术,却不曾拥有自己的科学。但是,日本人深深意识 到,“岛国的命运使日本没有独创文化的能力,只能贪婪地吸取外来文化,经过取舍、选择 ,创造出适合自己的文化”[2]。从古至今,“日本民族都在为和异种民族、异质文 明的接触、同化而努力着”[3],这一点也突出表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进程中。

日本最早的技术革命,起源于农业技术的变革。但是,日本农业技术的变革主要不是依靠 自身的缓慢积累,而是在先进的汉族大陆文化的强烈影响下发生的。公元前3世纪末,早已 跨入铁器时代的汉民族,把金属文化和农耕技术传入日本,使日本列岛上的居民得以跨越青 铜器时代,从新石器时代的绳纹式文化直接进入铁器时代。公元6—9世纪,中国古典科学伴 同佛教文化传入日本,在明治维新(1868)以前,属于汉学体系的中国古典科学在日本科学 史上居统治地位达千年之久。正如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所说:“中国文明在日本历史上所起 的作用,是难以估计的。”[4]依靠输入外来文化去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是贯穿在整 个日本文化史中的一个重要特征。

从16世纪开始,日本开始接触西方近代科学。在“锁国”的背景下,日本以荷兰为渠道来吸 收西方科技文明,成为日本近代科学的胚胎-兰学兴起的契机。兰学家们通过翻译西方科 学书籍、结成学术团体以及进入西方学者在日本开设的学校学习等方式,不仅掌握了近代自 然科学的思想和方法,而且受西方社会政治思潮的影响,成为变革日本社会的一支积极的革 命力量。明治维新后,以兰学家为代表的新知识阶层在国家的引导下,大规模地引进、发展 近代科学技术,促进了日本社会的再次飞跃发展。

在近代以来的国家发展历程中,日本政府与国民深刻地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立国之本,它不仅影 响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而且与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当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而要 求对之重新审视时,拥有融合外来文化悠久传统的日本社会具备了接受STS的文化基础。

二、 20世纪初期以来对科学技术的理论研究-STS传播的理论准备

STS是一门研究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关系的新兴学科。在此之前,已经有其他学科从不同角 度把科学技术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比如从历史的角度研究科学技术,就是科学史和技术史; 从哲学的角度研究科学技术,就是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从社会学角度研究科学技术,就是科 学社会学和技术社会学。虽然STS与上述学科有着区别,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学科的研究为ST S研究作了理论准备。从20世纪初期开始,日本学者就已经从哲学角度来解释科学技术。

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哲学传入日本,其崭新的历史观、认识论和方法论为研究科学技术论提 供了有力的理论武器。被称为“日本最早的马克思主义百科全书”的《唯物全书》(66册),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版发行的。1935年,户坂润发表的《科学论》被认为代表了战前日本 科学论研究的水平。由于他提出了科学是“历史的社会的客观存在”,“是知识在社会上被 普及,在历史上被继承的事实本身”[5]等观点,为日本科学技术论的研究和发展奠 定了基础。

在技术论方面,在20世纪40年代,日本展开了关于技术定义的讨论,出现了相川春喜关于技 术是劳动手段的体系的“体系说”和武谷三男关于技术是对客观规律的有意识的应用的手段 的“手段说”。无论是“体系说”还是“手段说”,都只是局限在生产实践的狭隘领域里讨 论问题。随着战后劳动手段的进步促成了社会技术结构、产业结构的重大变革,日本的技术 论研究也随之深入到技术发展与社会结构的关系、技术发展与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关系等 方面。

从历史角度研究科学技术方面,日本学者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开始注重科学史研究,做了许 多卓有成效的工作。1941年4月,为了探究科学史的本来面目,以便针砭时弊-抵制带有 国粹主义、狭隘民族主义色彩的通俗科学史宣传,一些进步的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研究者创立 了日本科学史学会,极大地促进了日本科学史、技术史研究的发展,并为保卫和发扬健康的 科学精神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此外,自1945年日本深受原子弹危害后,日本学者就开始关 注科学社会学,着重研究了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与社会价值。

20世纪60年代末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长足发展,日本出现了科学技术与自然之间、与社会之 间的深刻矛盾。一方面社会物质财富空前丰富,另一方面一系列社会公共问题严重威胁着人 类社会的稳定和安全。科学技术的发展向何处去?围绕这一课题,日本学者开始拓展自己的视 野,从自然、人类、社会的广阔背景中对技术作统一的考察,把研究领域推向现代社会中的各 种实际问题,比如未来技术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关系等。由此可见,在STS传入日本之前,日 本学者已经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刻的阐述,为STS的到来奠定了理论基础。

三、 由偏重“技术”教育向重视“科学”教育的转变-STS传播的内在驱动

关于STS的学科内容,日本学者起初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作为教育内容的STS”-STS 教育,另一部分是“作为学术研究领域的STS”-STS研究[6],后来又加上了第三 部分,即“作为管理领域的STS”-STS管理。日本学者很重视STS教育和STS研究,尤其重 视STS教育。他们认为,STS教育是指把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作用的成果,向广大市民( 包括科技和教育工作者)进行宣传和普及,使他们形成STS意识和相应的价值观,是具有自我 意志决定力的一种运动[7]。从世界范围来看,目前在初等、中等教育领域中,STS教 育活动在科学教育(在日本指的是理科教育)和社会科学教育中比较明显。而对于日本来说, 在STS传入之前,其理科教育经历了由重视“技术”教育向重视“科学”教育的转变, 在一定程度上为STS教育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在迄今为止的100多年间,日本贯彻“教育立国”的方针,通过教育改革努力引进西方科学 技术,并在引进方向上进行过两个选择。一个是重视“科学”,即重视作为自然科学基础的 西方科学的精神,以培养国民科学的自然观、科学的社会观;另一个选择是重视“技术”, 即把自然科学只看做技术的手段,仅仅学习作为科学成果的技术,并以此作为引进的方向。 在上述的两次选择中,日本曾一度选择了第一种引进方向,主要是因为当时福泽谕吉等有留 学背景的启蒙运动家强烈主张在每个国民的意识中培植西欧式的科学的精神,对初期的明治 政府产生强大的影响。

但随着对国家意识形态控制的加强,并出于担心科学的精神、合理的思考会批判现行的体制 ,明治政府通过教育制度的变革,把“修身”(即传授国家主义道德科目)作为最重要的学 科,缩短理科的教育时间,其内容由培养科学的精神、科学的自然观转向传授零散性的科学 成果的片断,开始重视实用性的“技术”教育。对“技术”教育的偏重使日本教育重视效率 ,追求效率,讲究实用,而不善于注重知识的积累。二战后,受美国占领军当局的指令,日 本开始了彻底的教育改革,废除了国家对教育的统制,尊重教师和学生的自主性。日本文部 省强调,“培养科学精神,使合理主义、实证主义深入地渗透到国民的生活和心理意识中, 更新国民的教养,提高其水平,打好建设新日本文化的基础”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在实施新 教育制度的同时,增加理科教育的授课时间,实现由重视“技术”教育向重视“科学”教育 的回归。

STS作为一门跨世纪的新兴学科,对它的研究具有很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其主要表 现之一就是它提出了新的教育观,其显著特点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联系和整体化,科学 技术和社会的密切结合,其宗旨是培养具有科学技术素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型公民[8 ]。显然,STS教育观要求人们具有一定的科学精神,而日本理科教育对“科学”教育的重 视,一定程度上呼应了STS教育的要求,为更好地理解STS、传播STS打下了一定基础。

四、 20世纪60年代以后环境教育的重视-STS传播的现实需要

二战以后,迅速发展的科技提高和发展了人类的物质文明,各参战国也依靠科技来实现 国家的复兴。20世纪60年代以前,人们往往只看到科技的积极作用,因为它的负面影响还没有 大到引起人们重视的程度。20世纪60年代以后,产生了一些全球性的问题,人们就不能不重 视这个问题了,即科技是把“双刃剑”,有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其中,环境污染就是 代表性的事件之一。20世纪60年代以后环境污染相当严重,由局部性的污染扩大到全球性的 环境污染,已经到了威胁人类生存的地步。这也是STS兴起的重要背景之一。同许多国家一 样,日本也开展了环境教育运动,由于环境教育所涉及到的许多环境问题与科技有很密切的 关系,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环境教育为STS教育作了铺垫。

从历史上看,日本的环境教育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公害教育。5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经济开始 高速发展,与此同时,以污染为代表的公害问题也随之发生。到了60年代后半期,以水俣病事 件、四日市废气事件、爱知糠油事件、富山痛痛病事件四大公害诉讼为标志,公民反对公害 运动达到了高潮,促进了环境行政变革。在政府的规划下,日本学校教育中以公害问 题为契机开始了最初的环境教育。70年代日本环境教育进入环境教育理念导入与实践 的探索时期。1975年,在日本创立了全国中小学环境对策研究会,同年,以大学为中心,成立了 环境教育研究会。在1977年的小学和初中、1978年的高中的教学大纲的修订中,对保护人类 的生存环境、资源和能源、尊重生命等与环境相关的教育内容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20世纪80年代,城市、生活型公害和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日趋严峻,日本政府和国民更加深刻 地认识到进行环境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从1993年开始文部省开展了努力推进学校、家庭 、地区一体化的环境教育。1991年、1992年和1995年文部省陆续编辑出版了《环境教育指导 资料》,标志着日本中小学环境教育的基本理念已经确立。同时,日本大学的环境学科数量大 大增加,基本覆盖了人与环境关系的各个领域。

由此可见,日本在STS传入之前,就进行了长期的、广泛的环境教育。通过这种环境教育,日本 民众较之以前对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与STS所提倡的重视科学 素养的教育观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显然,在教育层面,日本的环境教育已经为STS做好了准备 。

以上从日本吸收外来科技的文化传统、对科学技术的理论研究、重视“科学”教育的理科教 育、因科技发展的负面影响而兴起的环境教育着手,简单分析了STS在日本传播的有利文化 背景。但是,STS毕竟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如何与具有民族特征的 日本文化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是一个需要长期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吴永忠,孙红岩,刘丽萍,等. 后现代主义科技观探析[J]. 自然辩证 法研究, 1997,13(3):5-8.

[2]中清元. 日本人与日本传统文化[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1989: 30.

[3][HTRWM]永井享. 新日本论[M]. 三笠:三笠书房, 1937:275.[HTSS][ ZK)]

[4]汤因比,池田大作. 展望21世纪[M].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85 :282-296.

[5][HTRWM]户坂润. 科学论[M]. 东京:社会思想研究会,1954:10.[HTSS ]

初中生科技论文例7

关键词 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现状;问题与对策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被广泛应用于自动控制、信息处理、航天航空等各个领域,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学习工作带来方便。21世纪以来,在努力实现“信息化要成为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支撑”的目标下,计算机信息技术被纳入初中教育教学阶段,在帮助学生查阅数据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理解抽象概念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作用。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理念、教学模式等因素,初中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与我们的教学目标存在着差距,与信息时代的发展和需求不相适应。

1.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传统应试教育思想严重。在高中升学考试和初中会考中,计算机信息技术内容不属于考试范围。在学校、教师片面追求高升学率,家长、学生提升学习成绩的迫切形势下,初中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课时被大力削减,增加语文、数学、英语等必考科目学习课时,长期形成了以应付考试为目的的初中教育教学模式。同时,学校相关领导重视程度不够,表现在计算机教学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计算机软硬件陈旧落后、计算机专职教师在计算机教师所占比列小,且同时承担着其他学科的教学任务,忽略了初中学生学习计算机信息技术知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由于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以考试成绩论英雄的思想”致使计算机教师缺乏教学热情,学生缺乏计算机信息技术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2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内容难以适应计算机更新的速度。计算机信息技术学习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所用教材的质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师的知识结构和采用的教材不能满足计算机理论知识和实践技术的不断更新。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计算机在家庭的广泛应用以及小学普遍开设计算机课程,超前学习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操作计算机的现象普遍。而在初中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中,教材和教学大纲更新速度缓慢,一些引入教学资料中的内容远离当前实际生活,教学内容缺乏时代感、现代感,即使采用新教材,但由于教师知识结构、考试侧重点不同、教学任务繁重等因素,教师很少将更新的教材内容加入到自己的教学活动中来。

1.3重理论轻操作,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计算机信息技术整个课程体系是由理论和操作两部分构成。在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课本教授与试卷考查,对于上机操作进行文字输入、文字排版、收发邮件、查阅资料等方面的考查力度明显不够。在初中计算机信息技术理论教学过程中,计算机教师将教材上所罗列的知识点进行简单讲解,忽略了计算机本身的趣味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学生心中教条化、抽象化的影响。在上机实践操作教学过程中,具体实践操作次数少,打字速度缓慢,文字排版、数据处理等常用技巧操作不熟练,无法满足学生对于计算机课程的需求和期待,严重打击学生学习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积极性与创造力。

2.增强初中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效果的对策

2.1更新观念,正确处理计算机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以应试教育为目的的传统教学模式和以考试成绩论英雄的理念已不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计算机信息技术不仅是初中学生的必修课程,更是高阶段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基础。通过对计算机word、excel等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有利于理解具有一定深度与难度的计算机知识,熟练运用计算机设备进行语文、英语、数学等课程的学习,为学生适应并积极融入现代化、信息化的社会提供必要准备。

2.2关注学生,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教师在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中,是直接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实践者。其教师知识结构和教学模式直接影响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教学开展情况。在日常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中,深入挖掘初中计算机信息技术教材的实用性、伸展性以及教法的新颖性,重视计算机信息技术教材选择,从源头上保障教材质量,以适应计算机内容不断更新的内容;定期组织计算机教师知识培训,充分利用现代化计算机设备,进行远程教育网上学习,增强教师职业道德,更新自身知识结构体系,适应学生学习的不同需要;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保障课时的前提下,加强理论知识与上机实践操作的结合,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文字排版、收发邮件、查阅资料等实用性技术;针对初中学生计算机知识结构上的差异,实施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应不断满足学生知识需求和兴趣动机,保持计算机信息技术方面的新鲜感,对于基础差点的学生,鼓励向基础好的学生请教,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3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方法。初中阶段,学生对于新鲜事物有着极大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学习也不例外,学生希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提升自己的计算机水平。在计算机信息技术理论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集图像、文字、声音于一体多媒体开展教学,将抽象内容具体形象化,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生吸收知识效率,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单一、枯燥的教学形式,充分展现出计算机学科的趣味性;在计算机信息技术上级实践操作阶段,计算机教师少讲多练,强调学生动手动脑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提供各种各样富有情趣的学习任务,让学生有机会把所学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从直观形象的实践操作中不断加深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程度。

3.结语

初中阶段计算机信息技术学习,对于培养学生动手动脑,丰富充实初中学习生活有着重要意义。学校、家长、教师在转变观念的同时,学校应加强计算机软硬件更新方面资金投资力度,教师应重视自身知识结构优化,形成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熟练操作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兴趣为目的教育教学模式,努力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全方位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王静.多媒体应用与初中计算机教学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5):118-119.

初中生科技论文例8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被广泛应用于自动控制、信息处理、航天航空等各个领域,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学习工作带来方便。21世纪以来,在努力实现“信息化要成为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支撑”的目标下,计算机信息技术被纳入初中教育教学阶段,在帮助学生查阅数据资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理解抽象概念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作用。由于传统应试教育理念、教学模式等因素,初中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工作与我们的教学目标存在着差距,与信息时代的发展和需求不相适应。

1.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传统应试教育思想严重。在高中升学考试和初中会考中,计算机信息技术内容不属于考试范围。在学校、教师片面追求高升学率,家长、学生提升学习成绩的迫切形势下,初中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课时被大力削减,增加语文、数学、英语等必考科目学习课时,长期形成了以应付考试为目的的初中教育教学模式。同时,学校相关领导重视程度不够,表现在计算机教学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计算机软硬件陈旧落后、计算机专职教师在计算机教师所占比列小,且同时承担着其他学科的教学任务,忽略了初中学生学习计算机信息技术知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由于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以考试成绩论英雄的思想”致使计算机教师缺乏教学热情,学生缺乏计算机信息技术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2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内容难以适应计算机更新的速度。计算机信息技术学习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所用教材的质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师的知识结构和采用的教材不能满足计算机理论知识和实践技术的不断更新。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计算机在家庭的广泛应用以及小学普遍开设计算机课程,超前学习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操作计算机的现象普遍。而在初中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中,教材和教学大纲更新速度缓慢,一些引入教学资料中的内容远离当前实际生活,教学内容缺乏时代感、现代感,即使采用新教材,但由于教师知识结构、考试侧重点不同、教学任务繁重等因素,教师很少将更新的教材内容加入到自己的教学活动中来。

1.3重理论轻操作,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计算机信息技术整个课程体系是由理论和操作两部分构成。在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课本教授与试卷考查,对于上机操作进行文字输入、文字排版、收发邮件、查阅资料等方面的考查力度明显不够。在初中计算机信息技术理论教学过程中,计算机教师将教材上所罗列的知识点进行简单讲解,忽略了计算机本身的趣味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学生心中教条化、抽象化的影响。在上机实践操作教学过程中,具体实践操作次数少,打字速度缓慢,文字排版、数据处理等常用技巧操作不熟练,无法满足学生对于计算机课程的需求和期待,严重打击学生学习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积极性与创造力。

2.增强初中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效果的对策

2.1更新观念,正确处理计算机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以应试教育为目的的传统教学模式和以考试成绩论英雄的理念已不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计算机信息技术不仅是初中学生的必修课程,更是高阶段学习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基础。通过对计算机word、excel等基础知识的熟练掌握,有利于理解具有一定深度与难度的计算机知识,熟练运用计算机设备进行语文、英语、数学等课程的学习,为学生适应并积极融入现代化、信息化的社会提供必要准备。

2.2关注学生,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教师在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中,是直接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实践者。其教师知识结构和教学模式直接影响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教学开展情况。在日常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中,深入挖掘初中计算机信息技术教材的实用性、伸展性以及教法的新颖性,重视计算机信息技术教材选择,从源头上保障教材质量,以适应计算机内容不断更新的内容;定期组织计算机教师知识培训,充分利用现代化计算机设备,进行远程教育网上学习,增强教师职业道德,更新自身知识结构体系,适应学生学习的不同需要;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保障课时的前提下,加强理论知识与上机实践操作的结合,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文字排版、收发邮件、查阅资料等实用性技术;针对初中学生计算机知识结构上的差异,实施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应不断满足学生知识需求和兴趣动机,保持计算机信息技术方面的新鲜感,对于基础差点的学生,鼓励向基础好的学生请教,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3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养成良好学习方法。初中阶段,学生对于新鲜事物有着极大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学习也不例外,学生希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提升自己的计算机水平。在计算机信息技术理论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集图像、文字、声音于一体多媒体开展教学,将抽象内容具体形象化,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生吸收知识效率,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单一、枯燥的教学形式,充分展现出计算机学科的趣味性;在计算机信息技术上级实践操作阶段,计算机教师少讲多练,强调学生动手动脑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提供各种各样富有情趣的学习任务,让学生有机会把所学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从直观形象的实践操作中不断加深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程度。

3.结语

初中阶段计算机信息技术学习,对于培养学生动手动脑,丰富充实初中学习生活有着重要意义。学校、家长、教师在转变观念的同时,学校应加强计算机软硬件更新方面资金投资力度,教师应重视自身知识结构优化,形成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熟练操作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兴趣为目的教育教学模式,努力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全方位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王静.多媒体应用与初中计算机教学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5):118-119.

初中生科技论文例9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65年,是邓小平科技思想的萌芽探索期。在这一时期,邓小平作为中央主要领导成员之一,制定了许多科技政策,并对此有过深刻论述。邓小平在1954年政务院讨论教育工作时,以及在1961年《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草案)》中,初步回答了一个基本问题,即我国知识分子与工人阶级、劳动人民的关系问题。

邓小平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看到了科学的重要性。1957年,在西安干部会所作的报告中,他曾明确指出:虽然我们有很多的高技术人才,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那些能够掌握先进技术的人才是远远不够的。这一表述表明,他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已明确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并把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建设列入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部分。

新中国建立以来的一段时期内,邓小平针对当时党内不重视科技人员,轻视专业性科技人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的现状,强调要提高他们的待遇水平。他在1954年政务院政务会议上发言指出:现在要普遍提高他们(科技工作人员和知识分子,笔者注)的工资待遇是很困难的,但是对于那些拥有真才实学以及为国家或社会的进步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人,都应该适当的提升他们的福利待遇。在1961年《新型干部人才选拔》文件中又指出:我们需要加强对干部人才选拔的重视,要真正的选拔出那些拥有真才实学的优秀干部。同年,党中央颁布了由邓小平主持制定的《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草案)》,该文件明确指出科技工作人员也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虽然这里说的科技工作人员仅限于企业中的工作人员,但实际上是对一个时期以来将知识分子视为资产阶级的错误思想的纠正,具有深远的意义。这一时期,邓小平没有受到文革,初期党内左,的思想的冲击,大胆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科技发展的思想,如科学技术的发展道路问题,科技人才的选拔问题,科技人才的待遇问题,高科技人才的照顾问题等。可见,这一时期邓小平主要是围绕科技发展的关键问题人才问题形成了一系列重要观点,为其科技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二、初步形成期

从1966年到1975年,是邓小平科技思想的初步形成阶段。在这10年中,虽然邓小平和许多知识分子一样长期处于被批评和斗争的环境中,但仍然不能影响邓小平始终重视国家科技发展的那颗澎湃的心。在后来文革中遭迫害的同志得到平反后,邓小平复出并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后,他以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为背景,坚持正确的科学路线、方针和政策,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他主抓的科技工作也是成果显著。在1975年由邓小平主持召开的会议上,强调要把重视科技发展提升到现实层面上来,还要保证做到落到实处。又对在文革,期间受到影响的农业、教育、军队和工业生产中涉及科学技术领域的各项工作进行了大规模的整顿改革。通过改革整顿,科学技术工作得到了改观,同时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这一时期,邓小平首要整顿的就是军队和工业生产,要求把科学技术应用到工业生产中去。在1975年的党中央扩大会议上,邓小平提出要大力发展科研事业,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带动经济的发展。对此,他强调:这不是小事,也是装备问题,也要研究,定型。可见,邓小平对加强军队科学技术建设的决心与重视。他指出:同时,也要请管国防工业的同志把科研工作抓紧,因为现在确实有好多军工产品,由于技术没有过关而不能正常生产。能够让大家专一的研究一项伟大的技术,是发展科学技术的重要方法。这些思想一方面调动了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另一方面又使科学技术在军事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为以后现代化的军队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邓小平在主抓军队建设的同时,也非常重视科学技术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1975年8月在讨论工业发展问题时,邓小平指出:农业现代化不单单是机械化,还包括应用和发展科学技术等。他强调,要坚持加强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方针,积极地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通过创新转为自己的技术。 有一些原材料,我们一时解决不了、必须进口的,还是要进口一些。在谈到企业的发展与科学研究工作的关系时,他认为,科研工作是发展工业的重要途径,应增加企业中科技工作人员的数量。101975年9月,邓小平在听取中国科学院汇报时,进一步强调:如果我们的科学研究工作不走在前面,就要拖整个国家建设的后退。上述讲话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对科学技术与国家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关系的正确观点。

纵观这一时期,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科技思想。例如,他主张要把科学技术发展应用到工业、农业和军事领域,使科学技术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服务。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提出来的,四人帮为达到自己的目的,反对发展科学技术,打击知识分子,使得中国的各项发展处于停滞状态。因此,在邓小平主持工作后,特别强调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系列科技思想,从而使中国的科技事业走上了正轨,这也标志着邓小平的科技思想的初步形成。

三、发展完善期

从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到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并发表重要谈话,是邓小平科技思想的发展与完善时期,也是邓小平科技思想发展最全面、最丰富的时期。在此期间,邓小平提出了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并将此确定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核心思想,这也为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确定了理论基石出。

邓小平曾多次与科学家探讨科学技术的问题,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鼓励他们作出新成绩。对此,邓小平作了许多重要指示和阐述。1977年,在他主持召开的科学和教育座谈会上强调:所谓的劳动不单单只是体力劳动,相对的教育和科学事业都是伟大的劳动事业,都是需要大家来尊重的。我国的知识分子绝大数是自觉自愿地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从这次讲话中可以看出,邓小平意在号召全国要摆脱四人帮的错误思想,尊重知识分子,尊重科学技术。这一年,邓小平第三次复出,主管科学与教育工作。他首先鼓励全党乃至全国大力发展科学技术,重新调动了文革期间受到影响的科技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粉碎四人帮之后,邓小平分析了当时的国际形势,强调了发展科技事业的重要性。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邓小平提出,四个现代化的实现、生产力的发展、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都要靠科学技术的发展。强调要准确地把握当前的社会生产关系,做到通过科技的创新来发展国家的科学文化事业。认为只有掌握那些高端的技术,才能在当时的世界社会环境中有一席之地,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因为,科研事业能够稳固国家地位和促进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后,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极其迅速,科学技术领域产品层出不穷。这一时期,中国大地上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改革开放的提出,使中国发展走上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的轨道。确定科技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就成为当时函需解决的问题。对此,邓小平对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科学技术的开发与引进作过多次重要指示,从而形成了科技发展必须和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思想。1985年,邓小平在题为《改革科技体制是为了解放生产力》的蓝皮书中提出,我国当前的经济体制需要改革,需要解放和发展新的生产力,通过科技的创新来带动新的社会经济革命. 1988年,他在听取了改革制度的一系列相关报告之后,做出了重要的指示:争取尽最大的努力把科学技术发展落到实处,尽快的感受到科技进步为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动力。上述论断的提出是他经过多年研究和实践,对世界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的高度概括,同时也标志着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体系的真正形成。

四、小结

经过大量收集、梳理和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的重要讲话和文章,我们能够看到,纵向的时间顺序和横向的问题指向是认识邓小平科技思想的核心依据,本文关于邓小平科技思想发展阶段的分析也据此而来。

纵观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科学技术是促进生产力和人类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发展科学技术已经上升到关系国家兴衰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高度。对此,邓小平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高瞻远瞩地制定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科技工作方针和政策,指导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同时,这些思想从提出到完善也体现了邓小平同志科技思想发展的思想脉络,即邓小平同志的科技思想始终是与中国工业、农业、国防、经济和科技等工作密切相连的,立足现实、实现理论创新是邓小平科技思想的重要整体性特征。充分认识其科技思想的发展历程在国家大力提倡科技创新的今天,显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初中生科技论文例10

信息技术具有承载信息量大,呈现方式灵活多样,素材展示直观形象、生动趣味等特点。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和艺术性,很多素材需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处理,尤其是在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信息技术手段相当于把一个智能化教师请到了学生身边,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设计,可以将抽象的语文知识直观化,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利用视频课件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树立学生学好语文的自信心,大幅提高语文教学效果。比如,在进行《苏州园林》的教学时,教师通过电子白板为学生播放电子书包里的《苏州园林》的视频,学生看着园林里的怪石嶙峋的假山、清澈见底的小溪、四季风格的花木,会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一幅幅美轮美奥的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叫人目不暇接,学生不时发出啧啧的赞美之声。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感悟到《苏州园林》的创意美、艺术美、生活美,使学生轻松理解了园林设计大师的博大智慧。这种教学方式,除了让学生了解《苏州园林》的丰富知识,还让学生感悟到《苏州园林》的文学价值,综合提高了语文教学效果。

二、初中高效信息技术课堂的措施和策略

初中生科技论文例11

九年级: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体育、音乐、美术、物理实验操作、化学实验操作、信息技术。

八年级:地理、生物、生物实验操作。

2.考查科目

九年级: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及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

(二)成绩评定及呈现方式

1.各学科满分值:语文、数学各150分,英语(含听力)、物理各120分,思想品德、化学、历史、地理、生物、体育、音乐、美术、物理实验操作、化学实验操作、生物实验操作、信息技术各100分。其中,音乐、美术分理论考试和技能考试,理论考试、技能考试的分值分别为40分、60分。

2.成绩呈现方式: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思想品德、历史七科实行分数制,成绩以分数形式呈现;

地理、生物、体育、音乐、美术、物理实验操作、化学实验操作、生物实验操作、信息技术实行等级制,成绩以A、B、C、D四个等级形式呈现,各个等级的分数区间为:100分至80分为A等,80分以下至70分为B等,70分以下至60分为C等,60分以下为D等。

考查科目成绩以合格或不合格形式呈现。

(三)考试考查方式

思想品德、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音乐理论、美术理论采取闭卷笔试的方式考试,由市教育局统一命题制卷、统一组织考试和统一网上阅卷。市直属初中和鹤城区初中(含民办)由鹤城区教育局负责组考,考点主要集中设在城区公办高中学校,市教育局参与组考工作;其它县市区教育局负责本辖区的组考工作。

体育、音乐技能、美术技能以及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和信息技术考试按市教育局相关文件执行。其中,美术技能考试时间全市统一,命题、评卷由各县市区统一组织。

考查科目的考查工作由各初中学校组织实施。

听力残疾鉴定为四级及以上的听障学生,英语听力免考。

(四)考试时间及时量

全市统一闭卷笔试时间为6月16日至19日,各科目考试时量分别为:语文、数学各120分钟,英语、物理各100分钟,思想品德、化学、历史、地理、生物各90分钟,音乐、美术理论考试60分钟(分卷、同堂考试),美术技能考试60分钟,具体考试时间安排如下表:

(五)考试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