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初中体育课堂管理

初中体育课堂管理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5-24 08:58:19

初中体育课堂管理

初中体育课堂管理例1

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方针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体育课堂教学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主要方面,它是训练学生运动技能,增强体质,锻练体能,促进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都得到发展的重要基地。因此,提高体育课的课堂教学 ,是贯彻教学方针,培养建设合格人材的具体体现。所以,提高体育课的课堂教学质量是我们体育教学工作者长时间来致力研究、探讨,努力解决的课题。

下面,笔者就自己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使学生成为课堂主人,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做策略分析,以期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认真钻研体育《课标》和教材,科学合理制定各种计划。

体育《课标》是体育教学的灵魂,教材是实施教学任务的依托,只有认真踏实用心的钻研了《课标》和教材,才能做到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工作。正是明确了这一点,我针对这初中学生身体发育的薄弱环节,制定了全年计划、单元计划、课时计划。例如:在制定初一年级全年教学计划时,笔者增加了投掷课的课时,加强了上肢及力量的练习。在制定初二年级全年教学计划时,增加了跑的练习课次和专项素质练习。使教学计划能充分保证素质差的项目,有较多的练习时间,以利于这些素质的提高。在制定单元计划时:我不仅要考虑教材特点,而且结合教学条件、学生特点,采取不同措施,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来制定各单元的教学计划,以保障其科学性、实效性。在制定课时计划时:首先,要科学合理搭配主教材与辅教材。初一年级课时计划一般是主教材加游戏为主,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在玩中得到锻炼。初二年级课时计划一般是上下肢搭配开,使学生各项素质得到均衡发展。其次,制定好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解决重点突破难点,以此来达成教学目标。

二、营造课堂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在教学中,如果能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让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其中。具体如下:

1、课堂氛围要“活”。由于初一学生活泼好动,自控能力差,注意力的持久性也弱,教学中难免出现思想走神的现象。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及实际教学的需要,创造宽松、愉悦的氛围,组织丰富多采的活动,灵活运用多种手段方法,积极诱导学生以“我要学”的主人翁精神来投入课堂学习。

2、组织形式要“活”。教学中组织形式应灵活多样,但教师要有较好的调控能力,灵活掌握“收”与“放”,该“收”就“收”,该“放”就“放”,万不可以盲目地“一刀切”,从而使体育课堂成为学生快乐学习的乐园。

3、下放权限要“活”。教师应充分发挥体育骨干的作用,把管理权限灵活下放给学生。高年级下放权限为“信任”,由体育委员、组长或表现进步的学生组合管理小组,自主协商并提出管理班级的具体要求与措施,同时做好互相监督与评价。而低年级下放权限为“奖励”,请上课表现突出或有进步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来参与班级管理及收放器械,且每节课变换不同的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获得参与和锻炼。

三、抓住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特点组织体育课堂教学

抓住青少年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组织体育课堂教学。心理上,初中生的有意注意时间短,喜欢自我表现、活泼好动、喜欢好竞争等。生理上,学生初中生长发育的最快时期,速度、力量、耐力等素质还都有待提高,运动能力一般,耐疲劳能力差。所以在一节课中,一方面,教师安排的学习内容时间不宜太长,安排的内容要新颖、有趣、有一定的竞争性,让学生能积极的参与其中,防止学生厌学的情况;另一方面,在练习时间上、运动负荷、间歇时间上都要科学考虑,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安排,防止学生出现疲劳的现象。

一般来讲,根据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学生注意力在课的前半部达到高峰,而意志力、情绪在课的中后半部达到高峰。根据这一特点,体育教师在组织教学中应把新教材、新的练习内容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有利于学生对新教材的学习、理解和掌握。而在课的后半部分则应安排一些巩固、重复、有一定的运动负荷的内容,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在教学中,教师要中充分发挥语言、肢体语言、示范、眼神”的作用,通过“语言激励、手势指挥、眼神暗示”等组织方法,队列队形组织方法体现灵活、多变,但井然有序,使学生能够产生强烈兴趣和新鲜感,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四、注重老师本身的魅力优化体育课堂

老师在体育教学中有主导作用,老师本人的人格魅力,也是影响课堂效果的主要因素。体育老师结合教学特点,应在课堂中注意以下内容。

1、以优美生动的语言、动听的语调感染学生。老师的讲解对学生形成动作的正确概念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都有重要的作用。老师讲解时,除了讲动作要领外,还可介绍所学动作的健身、健美作用,对于培养各种心理素质(如勇敢、果断、不怕困难等)的作用以及审美价值。老师的讲解要用准确、优美、生动的语言,有时可穿插些幽默的语言,语调要亲切、动听,注意抑扬顿挫,注意节奏。老师的讲解切忌背书般的平铺直叙、枯燥乏味,更不能在课堂上讲粗口、骂学生和讽刺挖苦学生,因为这会大大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会使师生关系恶化。

2、老师在课堂级要注意仪表美、行为美。体育教学中老师着装应该整齐、清洁、朴素大方,仪表、动作都要注意一个“美”字。要落落大方、精神抖擞,又要显示威严,老师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要中规中矩,一投手一举脚都要给学生一个美的感觉,让学生感到羡慕,这就能用老师的行为举止感染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强化体育课堂教学评价。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对学生具有点拨导向、释疑解惑、激励表扬等功能,能激活课堂教学气氛,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使课堂更具有活力。首先激励要适时。当在游戏竞赛中同学们互相鼓励互相帮助的时候,老师为他们的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感到欣慰;当一名学生在运动中跌倒大家争先恐后上去搀扶的时候,老师对他们助人为乐的精神大加赞赏;当一名肥胖学生虽然最后一名但坚持跑完全程,老师及时提请同学们为他重在参与的精神而鼓掌。激励只在最需要的时候才发挥最大的作用。当学生取得好成绩时,表扬能让他再接再励;当学生面临困境时,表扬如一针强心剂,让他振作起来;当学生沉浸在失败的痛苦之中,表扬如黑暗中的明灯,让他重燃希望。其次激励要适度。把握好表扬的分寸,表扬不仅是对学生的肯定与鼓励,同时也是向其他同学树立榜样。表扬要做到言如其实、恰如其分。过轻的表扬让学生失望、泄气;过头的表扬有时让学生产生自满情绪,或者反过来认为你在取笑他。

五、改革课外体育活动,发展学生的特长

素质教育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是有效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的过程。[4]体育教学的完整过程,应包括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的教学不是传授体育知识和技术,而是引导学生根据计划、要求、自身兴趣、爱好进行各种体育活动项目的练习,教师在必要时进行示范、指示、辅导、总结。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应采用选择性自由组合的形式,根据学校现有的条件、学生的需要和兴趣打破原来的班级分组,实施年级分组开放,实施一些普及性和兴趣性较强的体育活动项目,采用单项俱乐部制。各俱乐部由有体育特长的学生负责,为学生提供可自由选择的练习手段、练习难度、练习伙伴,创设自主练习的氛围。可聘请有体育特长的文化课教师进行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在体育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要培养学生自发自主地进行体育活动的能力和习惯,使学生充分理解参加体育活动的必要性,结合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建立良好的体育生活态度,并获得人际关系需要的满足,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六、注重总结反思,让学生闪现思维的火花

一个完整的课堂教学应该有教学总结与反思,课堂是学生的天地,是产生思维火花的空间。学生的疑问或想法不可能都在课堂上及时给予解决,所以,教师在课后对学生“想要知道的”要认真对待并积极思考,努力使它成为下一次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既不会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又能有效地鼓励学生“质疑”,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做到全身心留意每位学生的一举一动,要做到心中有数,有针对性地进行查漏补缺。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大大提高。

例如:每次课后我都会问自己:这节课上学生学到了哪些知识和技能,哪些学生学会了,哪些学生还没完全学会,课上到底提高了学生的哪些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有可生存的资源,我捕捉到了没有,加以利用了没有,课中还存在哪些问题,需要下节课如何改进等等,并将这些想法形成文字――写成教学日记或随笔,客观地分析自己,认识自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从成功中看到新的希望,在失败中发现问题所在,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不仅有助于自己的专业发展,而且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与质量。

总之,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方针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体育课堂教学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主要方面,它是训练学生运动技能,增强体质,锻炼体能,促进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都得到发展的重要基地。只要我们认真研究教法和学法,初中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定能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陈国瑞.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学新尝试[J].中国学校体育,2000(3).

初中体育课堂管理例2

1.1做一些干扰教师上课或违反课堂常规的事情。比如当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解示范时,有些学生既不听也不看,甚至还互相谈论与上课内容无关的事情;有些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还有一些学生则是体育意识不强,穿皮鞋,牛仔裤来上体育课;有些学生课堂上不听体育教师的指挥,我行我素;有些学生在课堂上互相打闹,影响课堂秩序等。

1.2不按时完成教师所规定的任务或练习。如体育课上的热身运动,进行跑的练习时,老师要求学生跑800米,学生仅跑400米;在力量练习时,要求学生完成多少组次,学生也没有要求执行;要求学生按规定完成某个动作时,学生故意偷懒或人为降低动作的难度等等。

2加强体育课堂管理的策略

针对以上阐述的情况,教师必须给予重视,从课堂上的细节抓起,予以学生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意识观念。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明确维持纪律与课堂管理的要求。体育课堂能否有序进行,与教师的管理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应建立良好的课堂组织纪律,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课堂奖惩规范制度,对课堂上出现的各种现象及时处理,努力形成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打造优良的学风。

2.2建立恰当的课堂常规。为了使学生能较好地配合体育教师参与体育学习活动,在教学之初,教师就要向学生明确宣布要求学生做的和不允许做的行为要求,尤其是刚刚开始上课的时候,一定要狠抓课堂常规的执行,待学生逐渐适应并形成习惯后,再使学生具有更多的灵活性。从开始到结束,使学生逐渐形成有纪律有集体的班级团队。

2.3妥善处理违纪行为。初中生这个年龄阶段,如果对学生的教育运用不当,则会产生消极的影响,不利于师生关系的建立,因此教师要妥善处理好学生的违纪行为。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违纪行为时,教师必须迅速作出反应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做出正确的处理。如果一个学生的违纪行为具有故意性质且已明显干扰到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必须立即处理,并按情况采取提示、暗示、制止、甚至惩罚的方法。如果学生是为了吸引教师的注意而出现违纪行为时,教师可以用不予理睬并用语言暗示来处理。总之,在处理学生的违纪行为时,尽量做到不要影响教学的正常进行。尤其是不要频繁地中断教学来处理个别学生的违纪行为,这样可以有效地保证教学的时间和效率。

2.4正确奖励与惩罚。为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课堂上运用奖励与惩罚是教师必要的教学手段。奖励积极性的行为是维持课堂纪律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当学生的积极得到奖励后,这种行为将得到巩固强化并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体育课中的奖励方式通常是非物质性的,如口头赞扬,口头表扬,或给一个满意的,赞许的目光和微笑等。同时,为了维持课堂纪律,恰当而灵活的惩罚是必须要的。因此,任何一名体育教师在进行惩罚时,都不应该带有偏激行为,更不应该进行人身攻击,要客观公正、严明有力,要使包括受处罚学生在内的班级所有学生都能心服口服。

2.5合理评价。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特别是“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教育思想的提出,深入开展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问题的研究,对于推动体育教学改革,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加强体育教学管理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在对学生的评价中,越来越注重学生的过程评价,注重学生的努力和参与程度,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初中体育课堂管理例3

一、一份问卷引发的思考

笔者所任教的是七年级体育,在近一年的教育教学中笔者强烈感觉到,这316名学生,在体育知识的认知、行为能力及情意表现等方面,具备一定的身体素质基础和较为统一的兴趣爱好,且表现欲望很强烈的学生占多数,而且在笔者有意识的训练下,自主学习有比较好的基础和习惯,也已经培养出一批能干的小组长。开学初,笔者作了问卷调查如下:

1.你喜欢运动吗?

A 喜欢 B 一般 C不喜欢

(喜欢的占79%、一般的占12%、不喜欢的占9%)

2.你喜欢体育课吗?

(喜欢的占64%、一般的占29%、不喜欢的占7%)

3.你最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是什么?

(男生选篮球的37%、足球20%、乒乓球18%)

(女生选羽毛球的占61%、跳绳的占23%)

4.你希望体育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用来( )

A 学习各种技术 B 做各种游戏 C 让我们自己学自己喜欢的项目

(选B的占39%,选C的占52%)

5.下面这几种学习方法中,你最喜欢怎样的学习?

A 一个人学,不清楚的问老师 B 几个同学一起学,一起研究 C老师教,我们学

(选A的占3%,选B的占82% ,选C的占15%)

分析:根据这份简单的问卷,不难看出,笔者所任教年级的学生存在着以下特点:爱好运动,也喜欢体育课,当部分爱好运动而不喜欢体育课的学生就认为“体育课没有玩的”占多数,在他们看来,老师支配他们做不喜欢的事情太多了,兴趣相对比较统一的学习欲望相对比游戏欲望更强烈、喜欢能体现自己爱好的学习氛围。

思考: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他们渴望从体育活动得到运动的乐趣;但在初中学生中越来越不喜欢传统性的体育课即由老师统一指挥、管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活动的教学模式,他们觉得这样的体育课乏味、枯燥、死板自由度不够,他们向往的是在体育课中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能感受到自我的价值。于是我就在原来的上课模式中加入学生自主管理的因素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从而使学生体会到自身在班级中的价值,使教师在课堂中管理,将“要你怎样”,转变为“我要怎样”,从而指导学生在“自己说服自己,自己感受自己,自己战胜自己”的体验中,从他律走向自律,从自律走向自觉、自为,进而走向成功,走向成熟。在初中体育课中学生自身体验到自由、成功的喜悦。

二、自主管理体育课堂的认识

在全面推进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今天,为了维护学生的这种主动学习的精神,保护他们好不容易才有的自主学习欲望,培养学生的自主人格和主动学生的能力,我在教学中进行了“自主管理”学练的探索后认识如下:

1.自主管理促学生参与

学生自主管理,是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有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学生自主管理是学生在教师的激励与指导下,自己处理事物、问题、困难、任务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体现出了一种新颖的学生观:把学生放在学校教育的主置,以学生发展为主体,通过尊重、信任、引导和激励等影响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动力,为每个学生都提供表现自己个性和才能的机会与环境,促进学生主动修身,主动求知,主动劳动,主动管理,主动参与,最后达到主动发展的目的。从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目标来看,这种管理模式是完全符合它的要求的。在体育课堂的活动中采取这种管理模式不仅能达到上述的要求,还能在课堂中让学生起到“主动健体”、“以优辅弱”的作用。

2.自主管理造课堂和谐

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自主管理,能有效改变传统的老师专制局面,营造相互平等、和谐、合作的班级、课堂管理氛围,使学生不断认识到管理也是一种服务的意识。以人为本,着眼服务于学生管理潜能和综合素质的开发,探索培养学生管理能力的新途径。为更好的解决“高分低能”,在课堂片面追求运动体能、技能测试成绩的应试教育问题提供了保证。给体育运动能力不是很强的同学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可让自己优势得到表现的机会,得到认可感,从而可以带动自身学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产生热情投入的动力,可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真正落实素质教育。

三、学生自主管理学练的新举措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

自主管理学练的教学方法基于上述理论出发,探索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学生学习目标的指向。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原有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储备,这些为他们进一步拓展学习的空间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与条件。过去学生进入学校学习,教师就会依据教学大纲、教材等制定课程教学计划,规定指出学生在完成一项或多项学习活动多所应习得的具体行为,在教师带领下按部就班进行学习。而自主管理学习则是学生根据教师所提供的一个框架、一些材料 ,或一个单元课题,或一个具体场景,学生自行制定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案,体验完成学习目标的过程以及种种际遇,以实现体育学习中具有个人意义的个性表现。因而学生个体或小组在体育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计划、措施等具有差异性、个体性。笔者从学年、学期、单元到课时“自主管理”、从个人到小组(大组)“自主管理”都做了尝试。

1.自主管理学练教学目标与内容的设定

《课程标准》根据健康三维观、体育本身的特点以及国内外课程发展的趋势,将不同的学习领域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四个领域。这四个学习领域其实由两条路线组成,一条是身体活动主线,另一条就是健康主线。“自主管理学练”设定时,同样围绕这两条主线。例如,笔者制定七年级的学年学习目标时,围绕水平四的要求,作了如下设计:

(1) 在身体活动、运动参与方面,能达到主动参与运动动作的学习。《课程标准》对处在水平四的学生提出该要求,笔者根据该目标,在“自主管理”教学法中有意识地加大了对学生主动参与运动的兴趣和能力的培养。① 通过“自主管理”,培养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② 通过“自主管理”学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特别是在解读体育课堂、发挥高段学生应有的自主学习能力的优势上,起到一定促进和搭建平台的作用;③ 通过“自主管理”学练,培养他们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

(2)在健康方面,通过“自主管理”教学法,努力提高以下方面:① 通过“自主管理”学练,促进学生对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② 通过“自主管理”学练的过程,培养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合作、探究的习惯与能力,并能加强班级凝聚力;③ 通过“自主管理”学练,使学生感受到体育课堂的乐趣,使他们对体育有全新的认识,摆脱传统体育教学对他们的造成对体育教学错误的理解。

(3)根据上述两条主线理论指导,具体设置如下表一:

表一:七年级(水平四)体育学年“自主管理”学练内容指导

编号 主题单元 构 成 教学内容 自主学练作用

1 技术单元 以学习单个运动项目或其中技术组成的单元 跳远、单杠、篮球类、技巧、排球、足球 以传授、指导练习方法为手段,达到掌握技术的目的

2 活动单元 以单个运动项目或者一类活动组成的单元 跑的游戏、跨越障碍等 以小组合作娱乐、提高活动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活动和尝试为主要学习手段。

3 题材单元 以场景和情节串联起来的运动和练习组成的单元 踏青、模拟救护、运动会、趣味运动会 以情感体验和发展运动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模仿、练习和比赛为主要手段

4 运动处方单元 以健身原理和练习组成的单元 发展上肢力量、提高速度耐力、发展柔韧性 以掌握健身原理和培养身体锻炼能力为主要目标,以处方的制定和实施为主要手段

5 理论单元 以认知体系的理论知识为学习单元 篮球竞赛规则、足球竞赛规则、排球规则、运动的注意事项等 以理论知识的掌握和有关技能发展为主要目标,以讲授和验证为主要手段

6 综合单元 上述两种或者两种以上形式结合组成的单元 各种游戏和活动的组合 根据情况而决定组合和操作模式

2.学年、学期教学计划的设计

美国教育学家罗杰斯认为:“当学生选择学习方向,参与发现自己的学习资源,阐述自己的问题,决定自己的行动路线,自己承担后果时就能在最大程度上从事相关学习,这类参与学习比消极被动学习有效得多。”

在“自主管理”学练教学方法思想的指导下,笔者将教学内容落实到单元、课时教学时,尽量游戏化,使他们有足够的兴趣投入作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将内容具体化,减少学生在自主管理学习实践的落实中减少时间和精力的投入,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考虑学习过程的操作步骤和方法。具体设计见下表二:

学习领域 水平目标 教学内容 全学年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学时 学时 学时

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 乐于运动参与 体育基础知识 10 5 5

了解所练习项目的术语,初步掌握运动基本技术,懂得一些科学的锻炼方法 体育基础知识 4 2 2

篮球:运球、投篮 12 8 4

软式排球:垫球、发球 16 12 4

乒乓球:发球、拉球、削球 10 2 8

少年拳:基本武术动作、第一套 6 4 2

跑:50米、200米、400米、800米 20 10 10

跳:蹲踞式跳远、跨越式跳高 6 3 3

投:实心球 3 2 1

游戏 10 5 5

能用正确的身体姿态学习、活动和生活 韵律舞蹈:幸福拍手歌 4 2 2

支撑跳跃:跳山羊 4 4

前滚翻 2 2

队列:错肩行进等 6 2 4

发展速度和平衡能力 奔跑游戏 12 8 4

障碍游戏 8 2 6

对抗游戏 6 2 4

体育基本知识 4 2 2

能通过游戏调节情绪 各种游戏活动 18 8 10

在活动、比赛中表现出良好的合作意识和体育道德 跳长绳及比赛 10 4 6

学生自由组合参与活动 12 4 8

集体项目游戏比赛 10 4 6

机动 14 7 7

总 计 204 102 102

测试项目 第一学期 篮球、长绳、50米、400米、机动

第二学期 乒乓球、篮球、跳短绳、机动

备注 每学期按17周,每周按三课时计算

表二:七年级(水平四)全年“自主管理学练”教学计划

四、学生自主管理学练的操作

1.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

大家都知道,学生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接受教育的主体,他们具有自己独特的思想情感。师生应建立一种相互信任和合作的关系,信任是理解的前提。从人格上理解师生之间是相互平等的。因此教师首先在思想观念上要转换,一方面不能任意摆布学生,对学生平时的言行举止不能过分挑剔,应当理解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另一方面,教师要了解和研究每一个学生的特长以及发展的可能与需要,让每个学生在体育课堂建立的各管理部门中发挥、发展其潜能从而使他们个性获得积极自主的发展,能体验成功带来的 快乐,只有树立这样的教育观念,才能进行正确的操作。

2.合理分工,使学生“才”有所用

每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优点和特长,我发现在体育课上最投入,积极性最高的往往是体育运动能力比较好的学生,他们得到了自己展示的舞台,但许多体育运动能力素质不是很好学生能不能在锻炼身体和学知识的同时通过别的方面发扬一下他们的特长那?使他们能体现一下自己的价值和作用,比如可以把不同类型的学生合理分工组成不同的管理小组 ,由体育运动能力好接受能力强的学生组成技能示范技术部,给同学们示范讲解知识要领;由观察力强和脑筋动的快学生组成技术专研部,给学生们掌握知识提供意见和方法;由责任心强的学生组成纪律安全部,协助老师管理纪律和课堂安全情况;由细心的学生组成记录组,协助老师做好课堂记录和考核测试记录情况。让每名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主观能动性,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课堂中来,获得成就感、满足感。

例如在笔者授教的一节立定跳远课上,因为到了初一学生对于立定跳远技术动作基本都有了正确的概念,练习起来会跳但觉得没有意思不愿进行练习,这时技术专研组想出了一种新颖的方法来吸引学生练习,让学生在自己所站的位置上,画一个直径25厘米的圆,然后在其左前方、右前方、左后方、右后方各画上同等大少的圆,把5圆分别编号,左前方1、右前方2左后方3、右后方4、中间为5;再把数字转换成音符“逗,瑞、咪,发、少”让学生自行编曲:“3345 5432 1123 322”,根据歌曲的旋律来进行跳跃练习,这样的设计既象音乐课的节奏练习,又能提高学生跳跃的兴趣和能力。这种练习方式不仅新鲜而且符合孩子喜欢追求新事物的心理特征。

在一次800米考试的测试中,成绩记录组的学生主动要求帮助老师进行考核、成绩登记工作,我开始时不放心怕他们弄错,结果事实是学生们完成得非常好,他们由一名学生计时,组内每个学生对上考试的一名学生,记录他的完成情况,测试时,分工明确,成绩登记井井有条,同时,安纪组的学生在考试场地上维持次序,扫除安全因素,对考试时发生摔倒、体力不支的同学给予帮助;这次考试展示了两个小组成员的个人能力、小组配合以及小组之间的相互配合,使活动始终处于安全、有续的状态下。

此外,各管理小组能配合老师积极开展各项活动、督促学生练习、组织有趣的技能比赛、运动测试和体育竞赛,真正作到了把体育课堂当成了自己快乐学习、生活的乐园。

3.明确职责

组织召开班级会议,根据班级实际需要师生共同商议决定设立各个班级部门,共同协商各个部门的职责,使学生人人参与体育课堂的管理,人人真正成为班级的小主人。运用民主化的管理增大学生参与管理的自主性,激发学生的管理热情,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4.竞争上岗,优化组合

各组组长的胜任按学生推荐、自荐,竞争上岗、民主表决的原则,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及兴趣提出申请,体育教师确定候选人,通过竞争上岗演讲,学生民主选举确定各组负责人,然后各部门根据岗位需要挑选本组成员,教师从中协调安排。各组委员每节科轮流值日职责明确。这样每个学生个个都有锻炼的机会,人人当家作主人,充分调动学生工作的积极性,以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多种能力协调发展。

五、“自主管理学练”教学法的成效

1.“自主管理学练”教学法对推动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实践能力方面有积极的意义。学生不但巩固了原有的知识与技能,且在整个学练过程中有了亲身的体验,为自己不断休整学习目标与计划提供了经验。

2.在动作技能的掌握与运动能力及体质改善方面。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在此基础上的运动技能掌握情况自然有明显提升,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后能促进其平时投入更多的运动,最终促进他们身体素质的改善。

3.“自主管理学练”教学法在创新精神的指导下,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开始就要求学生运用创造的技法、创造设计适合于自己,有个性特点的学习计划、练习方法。过程中教师肯定与鼓励学生的成绩,学生创新思维不断活跃。如:器械的组合、纸的妙用、巧妙过障碍等。

六、出现的问题和思考

1.进一步完善上课自主管理制度,保证体育课进程良性发展

自主管理小组既然作为一个学生组织,它应在学校的监督、老师的管理下开展活动。但有一部分成员认为:分配的活动应由学生自己全部决定。于是,在活动时出现常常我行我素,忘乎所以的情况,结果,往往影响了小组活动的正常进行,甚至违反了校纪校规。所以,自主管理小组的管理还应加强必要的奖罚制度,保障大部分学生活动的正常进行。使班级上课的管理更加完善,课堂,教学的发展更加有序、健康。

2.教师在体育课堂中的地位与作用

杜威认为,教师是“团体活动的引导者”,教师的角色就是充当学生解决问题和开展活动的向导,并帮助他们发展和完善自我。在体育课堂上的自主管理活动中,任课老师又是怎么定位的呢?首先,教师在思想上明确了指导时应注意加强培养“学生参与管理、教师从旁辅导的方针,可以大胆放手,留给学生一定的空间进行自我发展;其次,因为学生毕竟还是孩子,老师还是要在中总体上加以控制,尽量安排学生能够执行的活动内容,同时要有预见性,把学生遇到解决不了的困难有技巧的帮助学生独立克服困难。再次,指导老师一定是责任与智慧的结合,原因是他能够体会到学生搞活动的辛苦和对课堂中出现的病症及弊端都很清楚并能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3.把体育课堂自主管理的实践有效衍生到课外以及日常生活中去

学生通过在体育课堂上的自主管理的实践,其实可以在班级中或者别的科目甚至平时的日常生活也运用进去,这样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他们面对各种各样不同困难问题的能力,缩小光在体育课解决问题的局限性,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初中体育课堂管理例4

一教师有效课堂管理与课堂教学效果、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

1教师有效课堂管理与课堂教学效果的关系

课堂管理是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从而有效地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课堂管理是有效教学的一部分,是教师比较关心的问题。[1]有效的课堂管理决定着课堂教学成效,是教师顺利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课堂管理从本质上说是为了教学。课堂管理与课堂教学效果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教育实践中课堂管理与教学是融为一体的,不存在有管理无教学的管理,也不存在有教学无管理的教学。有效的课堂管理通过协调师生关系,制定良好的班级制度,调节班级结构,促进师生课堂互动等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它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是影响教学效率和质量的重要因素。无效的课堂管理不仅阻碍教学目标实现,影响课堂教学质量,还困扰着教师正常教学秩序的进行。而初任教师不能认识到课堂管理和教学效果之间的关系,往往顾此失彼,管理低效。因此有必要提高其课堂管理有效性。

2教师有效课堂管理与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关系

教师课堂管理的有效性是衡量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这主要是因为教师专业的发展不仅仅是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改进,掌握课堂教学规律,懂得课堂管理策略,会使用课堂管理技术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应有之义。教师积极有效的课堂管理可以帮助教师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反之亦然。而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如何也影响其课堂管理效果。因此他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

二初任教师课堂管理低效的成因分析

1初任教师对课堂管理问题缺乏研究和反思

初任教师作为课堂管理主体,必须具备调控课堂行为、协调解决课堂问题、优化课堂环境等能力。然而研究发现,初任教师在面对课堂管理中的复杂问题时显得苍白无力。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初任教师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学科教学上,却很少意识到自身课堂管理中问题,即使在教学中遇到问题,也只是消除问题,而不去思考引起此问题背后的原因。只消除问题,不对问题进行归因分析;只是缓解了问题的发生,不能从根本上根除问题,防止此类问题再次发生。此外,初任教师只认识到教学反思的重要性,而没认识到课堂管理反思的必要性。出现该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教学的地位在教师心目中高于课堂管理的地位,另一方面原因是初任教师认为课堂管理是班主任的事与自己无关,课堂管理问题是由于班主任管理不到位造成的。初任教师任职时间短,应通过对班级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并以此积累经验和智慧,了解和掌握课堂管理规律,提高课堂管理的有效性。

2职前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忽视了教师课堂管理实践能力培养

正如新任教师所说的“在一年的教学工作中,我觉得教师的班级管理和管理学生的能力,要比教学能力更加重要,应该得到重视。”[2]而当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缺陷,重视教学技能训练,忽视课堂管理方法学习。许多师范院校的培养方案中把课堂管理课程列为选修课,并且课时也少,在教师基本教学素质考核中也没有把学生驾驭课堂的能力作为考核指标。同时在教育实习中,重视学生教学能力的训练,忽视了学生课堂管理能力的培养。众所周知,教育是一项重要实践活动,缺乏实践的教育是不存在的。初任教师在职前教育实习中缺乏系统的课堂管理指导,也缺少参与班主任课堂管理的实践机会和经历。由于以上原因,初任教师在任职后面对课堂管理中复杂问题素手无策,这时有的教师采取回避问题,开始怀疑自身能力,有的教师因为无法解决问题从而对课堂管理失去信心。

3任职学校不重视,选拔指导教师不严格

“学校是教师成长的摇篮”。起初的校内支持、帮助对初任教师至关重要,其中,校长和指导教师是关键。[3]但是笔者在访谈中发现部分校长认为:“初任教师在大学受过良好的师范教育,他们有丰富的教育理论和和实践,对于胜任课堂管理绰绰有余”。由于学校领导过高的估计初任教师课堂管理水平导致指导教师指派上任意,随意性大,不考虑初任教师的真实专业需求,只是为完成任务而选派指导教师。学校在选派指导教师时没有严格的标准和程序,任命前也不进行系统培训,对于指导教师指导的实际效果也不进行监督和评价。因为没有经过严格选拔,学校对指导效果也没有严格要求。有些指导教师没有详细指导计划,缺乏辅导方法和经验,业务水平不高,在指导初任教师时不尽心尽责,故意推卸责任,对初任教师不严格要求,放任自流。这样导致初任教师的课堂管理水平在无效和放任指导下得不到真正提高。

4初任教师自我教学期望与现实出现偏差

初任教师入职初期处于热情高涨期,自我期待较高,想法不合实际。这个阶段往往为出成绩以获取领导和同事认可而忽视了课堂管理应遵循的规律。在课堂教学中表现为重教学轻管理,重结果轻过程。由于初任教师自我教学期望过高,盲目乐观自信,自认为师范生阶段受过系统完整的教育理论熏陶,对于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复杂问题,过于自信甚至自负的认为用掌握的科学理论和方法足以解决现实问题摆脱困扰。但现实是复杂多变的,不进水不知水深,理想不等于现实,理论不等于实践。初任教师忽视了理论要转化为实践需要时间,需要过程。当期望与现实出现偏差时,由于初任教师缺乏运用理论分析实践问题的经验和智慧,会作出不理智的行为,不但不益于课堂管理问题解决,还加重问题的产生。有些教师把课堂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归结为学生问题,忽视了自身才是症结所在。有些教师不反思实践寻找有效策略就怀疑所学理论的真伪,结果是问题依然存在。

三提高初任教师课堂管理有效性的对策

1初任教师要加强课堂管理反思,进行叙事研究

没有反思的教学不可能是深刻的,没有反思的教师不可能成长。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给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简洁公式:经验+反思=成长。他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认识[4]。那么教师应该通过什么途经进行反思呢?当前叙事研究逐渐成为教师反思课堂问题的有效途径。初任教师进行叙事研究就是以自己课堂管理实践为出发点,通过对课堂管理活动进行描述分析,深入挖掘隐藏在教育问题背后的教育理念、教育理想、教育理论,以揭示教育的价值及规律。在具体教育实践活动中,初任教师应开展叙事研究,通过审视自身课堂管理过程,梳理课堂管理中的突出事件,深刻分析自己的教育教学特点,反思课堂教学时的管理风格,深刻剖析自身课堂管理行为和学生反应行为,以此为课堂管理问题研究切入点,及时矫正自身课堂管理不良行为,积极寻找课堂管理规律,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提升课堂管理水平。

2改革职前教育课程,重视教师课堂管理能力培养

职前教育在初任教师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担当职前教育重任的师范院校由于课程设置不合理,导致初任教师知识结构不合理,进而导致初任教师课堂管理低效。因此,要提高初任教师课堂管理有效性,必须改革职前教育课程。现行课程设置除了教育学、心理学、学科课程、人文课程外,应重视课堂管理课程设置,变先前课堂管理课选修课为必修课,此外,师范院校不仅要重视学生基本教育教学技能的训练,还要有意识培养他们课堂管理的能力并提供锻炼机会和实践岗位。一方面要求实习指导教师对学生课堂管理实践进行系统恰当指导,另一方面还要为他们提供担任班主任的机会,并要求严格书写课堂管理反思。在实习课程考核方面,教学技能考核与课堂管理并重,以引起学生对课堂管理实践的重视,而不只是流于形式。

3任职学校要严格选拔指导教师,重视初任教师培养

教师课堂管理经验的来源主要是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初任教师任职时间短,直接经验较少,要想快速高效发展,获得外部支持是最佳途径。在这里任职学校要为初任教师安排优秀指导教师,优秀指导教师并不是任何教师都可以胜任的,学校要制定优秀指导教师标准,严格选拔优秀指导教师。为提高优秀指导教师指导的有效性和质量,学校要对优秀指导教师指导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监督和跟踪,要给予奖励和惩罚。此外,学校还要建立优秀教师与初任教师课堂管理经验交流制度,使初任教师及时学习先进的课堂管理经验。

4初任教师要去除先前观念影响,使自己教学期望符合实际

初任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师专业发展观,了解自己所处专业发展阶段。在任职前,要正确客观的评价自己,要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的差距,理想与现实间的矛盾,对未来从事的职业有合理的期待和科学的生涯规划,认识到自己职业的性质和特点,预测未来职业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做好迎接困难的心理准备。初任教师教学期望要符合教学实践要求,期望目标要适中,这样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专业态度,面对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不要气馁,以正确的心态面对。遇到课堂管理中棘手问题要抱着学习的态度向优秀教师学习课堂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1]顾援.课堂管理刍议[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12).

初中体育课堂管理例5

政治知识不仅对我们学习阶段产生影响,也对我们整个人生产生影响,因此,学校及政治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的政治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保证学生在政治课堂中能够真正学习到有用的知识。实现政治课堂的教育管理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手段,应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创新初中政治课堂教育管理,实现初中政治的有效教学。

1正确定位初中政治课堂,提高学生认识

由于初中政治知识与数学、语文、英语等科目相比,需要学生实际参与的机会并不多,因此,初中生会产生初中政治知识枯燥的观点,同时初中生人生阅历有限,将政治知识使用到实际生活中的概率也相对较低,造成学生更加不重视初中政治知识的现状,在政治课堂中常会出现窃窃私语、做其他科目习题等情况[1]。因此,正确定位初中政治课堂是实现初中政治课堂教育管理创新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初中政治课堂的正确定位,使学生增加自身对政治科目的认识,明确政治知识对自己的指导作用,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积极配合初中政治教师进行课堂管理,从自身出发,遵守课堂纪律,同时也带动周围同学遵守课堂纪律,更好实现初中政治课堂教育管理创新与有效管理。例如,在初中生上第一节课政治课时,初中政治教师应该先为学生讲授政治知识对学生以后生活的帮助,像,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使学生明确政治知识对自己的意义,这样学生在后续学习过程中能够认真听讲,遵守课堂纪律,在提高政治教师教学效率的同时,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2师生协调,创新政治课堂规则

当学生对政治知识产生正确的认识后,教师可以改变传统课堂管理原则,创新政治课堂管理规则,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协商的方式,制定适合该班的政治课堂管理规则,学生参与规则制定的过程中能够更好执行相关规定,保证课堂秩序[2]。一般创新政治课堂规则会采用讨论法,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步骤:一、政治教师让学生写出自己认为在政治课堂中能够进行的事情和不能做的事情,收集学生所写的纸条进行整理;二、政治教师公布整理出的规则清单,请学生进行举手表决,当该规则确实可行和班级多数学生通过时,将该规则暂时收入政治课堂规则,大致明确整个规则;三、施行一段时间的上述规则,仔细、全面考察每一条规则的可行程度,将可行性较低的规则剔除,确定最终的政治课堂管理规则,保证学生在创新后的规则中能够严格遵守课堂纪律。

3引导学生自我管理,改变传统教师主导地位

由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占据着学习主体地位,因此,在实际课堂管理中,无法与学生分离。要创新初中政治课堂管理,就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政治课堂教育管理模式下教师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意识到自身的重要作用,充分体现出学生自身学习主人的特点,学生也更乐于配合政治教师管理课堂秩序[3]。为保证学生能够更好进行自我管理,教师要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更清楚政治课堂规则,使学生更好实现被管理与管理之间的过渡,保证政治课堂管理效果。例如,为更好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政治教师在创新政治课堂管理制度的同时可以详细为大家讲述每一向规则的具体含义,通过自身实际作为向大家说明,保证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到规则的含义和自身的主体地位。

4坚持政治课堂管理与教学相互服务原则

要保证创新的政治课堂教育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政治课堂教学效率,就要坚持政治课堂管理与教学相互服务原则,保证学生在遵守课堂纪律的同时能够学习到相关政治知识。例如,在教师讲到八年级上册《同济携手共进》一课时,学生肯定深有体会,这时如果只知控制学生课堂发言,势必会影响学生更好学习到该课知识,因此,教师应该坚持政治课堂管理与教学相互服务原则,为学生提供更多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过程中,讲述更多的自我感受,这样不仅更好实现了课堂管理,也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知识,同时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知识的兴趣,实现初中政治课堂教育管理创新的同时,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效率。

5总结

总之,初中政治知识是学生阶段必须掌握的知识,学校及政治教师应该更加重视政治教学,希望通过本文提出的正确定位初中政治课堂,提高学生对初中课堂的认识、师生协调,创新政治课堂规则、引导学生自我管理,改变传统教师主导地位以及坚持政治课堂管理为教学相互服务原则能够实现初中政治课堂教育管理的创新,有效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效率,更好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丁福金 单位:公主岭市第八中学校

参考文献:

初中体育课堂管理例6

关键词:农村;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管理;方法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需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地理学习兴趣,注重课堂参与性,让学生懂得学习地理、善于学习地理,并且能够将所学应用在实际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推动学生综合发展。

一、从教育根源抓起

教师提升思想认知是新课程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可以通过服务和管理的融合,采取随机听课、教学评价、学校达标会考调研等形式,进行跟踪调研,实行多样化评价指导,进而提升教师在教学中的思想认知和教学行为,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端正的态度进而实现地理教育管理目标。

对教师专业水平进行严格要求,也是确保教学质量的保证。初中阶段,地理知识在思维逻辑上结构上较为缜密,地理知识较为抽象,特别是新教材的出现,留给了教师充足的发挥空间。针对这一问题,初中地理教育管理可以对教师进行全过程培训。即:参照农村教育发展形式,建立网络学习平台。帮助教师完成地理教材和多媒体技术的融合,使教师能够应用现代教学技术,实现图文并茂融合式教学模式;然后根据教学进度,对全市农村教师进行网络培训。针对教学中的难点问题,教师可以进行逐层分析,实现城乡学校资源共享,实现初中地理教育管理的全面落实。

二、寻求创新型管理方法

一直以来,我国农村初中地理教学效率平平,造成学生知识结构的分散,使得初中地理教育管理的间断。针对这一问题,只有寻求创新型管理方法--科研增效。

相对于教研活动,科研活动优势更为显著。所以,可以参照农村地理教学情况,制定重点科研可以,提升教师专业教学水平为目标,鼓励农村教师参与到课题研究中。例如:以“初中地理海陆的变迁”为课题,分别设置不同的研究形式。例如:活动课教学研究、实践活动研究等,通过科学的方法深化研究设计管理,通过海陆的变迁,让学生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科学观点;激发学生科学兴趣、研究板块构造学说,并能够让教师应用在教育教学中,形成特色的教学理念。提高教师专业的课题研究,才能提升教师地理教学技能,进而在教学中有效的引导学生,实现农村地理教学的增值效应。相对于传统的教育管理方法,创新型管理方法更具有特色优势,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导向。不断的进行地理教学研究,将推动教师专业技能为研究对象,提升教学质量为热荩辉谔骄恐刑剿鞣⒄梗我想农村地理教师的专业技能将会得到大跨步式的提升,其教育管理效果将更为显著。

三、管理好课堂双主体

根据农村地理教师的教学和专业特点,实行双主体教学形式,即:地理教学中师生关系平等是一种合作形式,注重主体教学形式,进而抓住课堂教学管理。双主体在不同的教材中有着不同的效果体现。在某一个区域地理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某个区域为例,进而掌握了解区域的重要方法,让学生能够根据方法的掌握而主动学习区域地理知识;最后,教师和学生共同对区域地理进行定位--定性--定向,探索出一条学习规律。在“不同区域差异”教学时,师生双主体通过研究、分析总结出不同的方法。在学习自然地理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私利概念、规律的产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地理的神奇魅力,树立正确地理观念和学习态度。在学习人文地理时,师生结合共同研究人地关系的发展,进而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

另一方面,师生主体效果在不同的课堂状态下有着不同的特点。初中地理课堂分诶:新知识学习、知识复习、知识评讲;根据教学理念,在新知识学习下,以教师为主体影响主要表现在“示标”“定标”上;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主要利用沟通交流、课堂练习等教学目标中、在知识复习过程中,根据不同学习理论知识,师生双主体影响下充分展现整合练习、应用练习等不同教学环节中。讲评主要是对习题知识的讲评,将提升学生学以致用能力为目标,充分体现双主体形式,实现地理课堂教学的管理。

结语:

总而言之,教学管理方法渗透在教学中,相互监督相互发展,进而改变农村地理教学现状,弥补其不足,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笔者分别从: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地理课堂教学管理中注重实用性、管理好课堂双主体,三方面进行分析,希望对初中地理教学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初中体育课堂管理例7

一、绪论

数学课堂管理是数学教师对课堂的微观管理。数学教师通过课堂与学生面对面的直接交流,学生把个人的心理变化、学习感受及学习行为的信息反馈给教师,使教师随时进行调整和管理,以保证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数学,从而实现数学课堂目标。课堂管理的效度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学习的质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数学教育者把目光投向了初中数学课堂的有效管理,更加关注课堂理念、策略、手段、资源、评价等关系学生数学学习与成长的关键要素,以破解初中数学课堂管理难题。

二、初中数学课堂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中学数学课堂管理的实践中,很多数学教师沿用传统的课堂管理模式,即通过奖惩制度来达到纠正学生消极行为,过于注重数学课堂控制的管理模式。这种课堂管理模式忽略了对初中生积极行为的引导和激发,缺乏创造力与活力,对初中生数学学习和发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这种课堂管理观念片面把数学课堂管理理解为课堂控制、纪律管理,忽视了数学课堂管理对学生进行数学兴趣的培养、关注和谐的课堂氛围。无疑这种单一、片面的管理模式容易引发中学厌学情绪导致学生的低效学习。

三、初中数学课堂有效管理的对策探讨

(一)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课堂是教书育人的主战场,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涉及到课堂管理中人的因素,课堂中师生交流和沟通是课堂互动的前提。无论是初中生知识经验的获得、心智的开启、能力的发展,还是课堂管理水平的提高都有赖于数学课堂活动中信息的有效传递和交流,只有这样,数学课堂才会迈出疆化的泥潭,获得生机。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教师的独白,缺少课堂上与初中生有效的沟通,教师的学问再好也无用武之地。新的课堂寻求与学生的交流对话,使学生在回应中评价自己、审视自己的目的。在新课堂中运用一些课堂管理的教育心理学理论,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妥善处理突发事件,注重细节处理,注重点滴。教师可通过活用体态语时时与学生交流。“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眼神是教师的体态语中最为重要。不给学生消极的心理暗示,数学的学习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过程,所以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总会遇到麻烦,而积极的应对态度是十分重要的。教师一个无意识的动作,一句无意识的话,都有可能妨碍有效的课堂管理

(二)营造有效的数学课堂环境

教师、学生和课堂环境三个因素片共同构成数学课堂管理的因素。数学课堂环境对教师和学生的行为有一定的影响,环境的构建是数学课堂管理行为的主要任务。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环境的制约和影响。营造一种良好的数学课堂环境就十分重要。如果初中生处在能满足个人和心理需要的环境中,就会有得体的行为和有效的学习,中学生就会感到安全、舒适、受到器重。良好的课堂气氛的营造与维持是师生双方共同的责任。构建健康积极的数学课堂环境,是保障数学课堂管理的有效途径。

(三)提高数学教师课堂管理能力

数学课堂教学是数学教师教育教学的中心工作。一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教学影响都需要通过数学课堂教学这个平台来实现。数学教师对课堂的有效组织和管理直接影响着数学教学的效果。在数学课堂教育和管理中数学教师要做到对学生“启发而不放任,引导而不强灌”,真正提高数学教师管理能力是课堂有效管理的重要基础。学者程魏、申继亮认为教师所面临的课堂管理包括对学生的管理、对教学环境的管理、对教材的管理和对时间的管理。

(四)激发初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课堂要激发初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满足高中生的数学学习的需要。 “教学即使在最优良的教学条件下也不是容易的,而不考虑学生或教师的需要则几乎不可能完成教学这个本已艰难的任务。任何忽视教师或学生需要的教学必定要失败。”研究发现在初中生数学学习过程中寄予厚望、鼓励高中生主动参与、采用主题教学和合作学习等方式,综合考虑学化各种因素,激发高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都是数学课觉管理的重要内容。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对学生自主行为、创新思想的不加干涉,要善于欣赏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尊重学生。多伊尔说过“学生的学习效率,,取决于我们在多大程度上希望他们完成这些任务,以及学生对当时学习目的的理解程度。重要的是突出教学的意义,而不仅仅是把参与本身当成了最终目的”。所以,成功的数学教师应该拥有能够激发初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高中生学习数学的动机,防止问题的发生,保证学生一致地、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让学生专心学习数学的课堂管理技巧。

(五)培养初中生自我教育能力

有效的数学课堂管理需要数学教师从学生长远的行为目标为抓手,让高中生能够在不同的数学课堂情境中,持续地表现出适当的行为活动,并把这种适当的行为进行内化,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通过实现初中生自我控制、自我调整和自我管理,达到全面培养初中生自我教育的能力。最有效地管理是学生在课堂中的自我管理。“唯一有效的管理方法,是学生个人发自内心的自制。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使他们能够凭靠自己去做适当的决定,去约束自己的行为。”

参考文献:

[1] 刘娟.高中数学课堂有效管理研究[D]. 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12月

[2]杨国鹏.我国中小学溧堂管理的现存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

初中体育课堂管理例8

前言

长期以来,生态学大多用在生态环境以及环保相关的领域。但随着生态学的发展,生态学的相关理论也逐渐应用到其他学科和工作中。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就有来自英国和美国的教育学家试图借助生态学的相关理论来研究教育领域的问题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对于课堂管理工作而言,大多数教育工作者将其看做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内的教学活动。但事实上,对于课堂内的教师、学生以及课堂环境而言,也可以将其视作一个生态系统,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协作进而提高课堂这一整体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而对于现阶段的初中英语课堂管理工作,如果以教育生态学的视角对其分析可以看出其存在着诸多生态失衡的表象。因此,有必要以教育生态学为视角,对初中英语的课堂管理工作进行分析,进而为提高英语教学水平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一、教育生态视角下初中英语课堂管理特征讨论

首先教育生态视角下的初中英语课堂管理工作具有整体相关性的特征。英语课堂这一生态系统是由包括学生、教师以及课堂环境这三方面的因子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其中的每一个因子均具有特定的地位和功能。同时,由于系统中三方面因子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使得三方面的因子均是不可或缺的。这就使得学生、教师以及课堂环境这三方面因子不仅仅具有相互作用的功能,更存在促进协调发展的功能,进而使得英语课堂管理工作具有着相关性的特征。其次,英语课堂管理工作还具有开放性的特征。这主要表现在初中英语的教学工作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堂内,也不仅仅局限在教科书内,而是要更多的以教科书和课堂为基础,通过教师的引导作用充分的与学生的生活背景和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为依托向课堂外的知识相关联。也只有在初中英语教学工作中开展与实际生活以及课外知识相配合才能促进英语的教学工作开展。因此,初中英语教学还具备着开放性的特征。第三,初中英语课堂管理还具有互利共生这一特征。在课堂上,学生借助教师的讲解可以掌握相关英语知识,而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中还能汲取相关教学经验,进而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并进一步达到促进英语教学工作开展的目的并促进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事实上,这就是生态学中的互利共生特征。

二、初中英语课堂管理生态失衡情况分析

首先,现阶段初中英语课堂管理生态失衡表现在课堂环境的生态失衡。通过上述讨论已经可以看出课堂环境是教学生态中的三个重要因素之一,是影响教学生态的重要因素。但在实际情况中,由于每一个班级中学生数量大多集中在四十至五十名学生之间,而教室的面积却往往较小。这就使得学生和学生之间的物理空间过于狭小。这种狭小的空间使得学生在教室中难免有一种压抑的感觉。这不但违背了生态学理论,更违背了教学规律。不仅如此,由于教室中学生数量长期保持在较高的规模使得一名教师往往要面对数十名学生。在这一环境中不利于英语教师和学生之间开展有效的互动,进而使得英语课堂的整体环境过于沉闷,不利于教学的开展。其次,初中英语课堂管理生态失衡还表现在教学目标和内容的失衡。对于英语教学而言,应主要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进行沟通、交流的能力为主。但在实际的英语教学工作中,由于受制于考评方式使得英语教学目标大多以取得优异的考试成绩为主。这就使得英语的教学目标产生了一定的偏离。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也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能力为主要内容,而忽视了学生运用英语这一门语言的能力。不仅如此,由于教学目标产生了偏离也使得英语课堂管理中的教学内容过于单一,即在课堂教学工作中以教科书和教学大纲为主开展填鸭式的教育。这也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幅降低,进而影响了英语教学工作的开展。

三、强化初中英语课堂管理的生态学方法讨论

初中体育课堂管理例9

课堂管理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有效地处理课堂上影响教学的因素,吸引学生积极参加课堂活动,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优的状态,从而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1]。课堂有效管理是构成教学活动的重要动力因素,初中地理课堂管理要达到最优效果,必须明确初中地理课堂有效管理的一般性和特殊性。[1]

一、初中地理课堂有效管理的一般性

1.课堂严谨科学,教学目标明确

现实课堂教学中,个别老师会因为维持课堂纪律、组织教学过程等等的原因中断了教学,导致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无法如期完成。有效课堂管理的职能就是为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使课堂管理行为的各个方面和每个步骤都科学合理地组合在一起,充分发挥有效课堂管理的调适性,进而保证教学过程流畅完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2.师生关系融洽、和谐、民主

传统的课堂管理常常被视为“权威”的管理,教师处在权威的地位主宰课堂。师生之间的关系是“教与被教”、“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这就导致师生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巨大的鸿沟造成了师生之间关系的不平等。这种不平等的关系使学生学习缺乏自主性,缺少快乐感,教学与管理缺乏活力,教学效益低下。

有效课堂管理是将外在的课堂管理转化为学生个人的自觉行为。因此教师要对自己的角色重新定位,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而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是活生生的人,在课堂管理中不能把学生看成物,所以在有效课堂管理中必须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尊重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平等地、民主地、公正地对待学生,用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打开学生的心扉,学生才能热爱学习。[2]

3.高效与共赢的教学效果

在有效的课堂管理中,师生双方都是主体,其主要目的是使全体成员都能以自己独特的形式参与到课堂中来,使所有成员都获得一种成就感与存在感。并且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是有限的,课堂管理应该尽可能用短的时间、少的精力解决干扰课堂教学的问题,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有更多自主参与、自主思考的时间与机会。因此,有效课堂管理既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进步,又要提高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要使学生和教师都从中受益,共同完成课堂管理任务与教学目标,实现教学高效与共赢的效果。

二、初中地理课堂有效管理的特殊性

对于初中地理课堂有效管理来说,它与一般教学的课堂有效管理有共同之处,同时根据自身的学科特征又有其独特性。初中地理有效课堂管理的特殊性是由它所处的初中课堂管理的性质和地理学的性质共同决定的。

1.初中地理课堂有效管理具有综合性

课堂有效管理的范围十分广泛,可以说它涉及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贯穿教学的整个过程。其主要包括三个主要的内容:建立课堂常规、处理课堂问题行为与创建良好的课堂教学情境。有效的课堂管理需要把这三方面的管理内容综合协调起来,以确保课堂教学高效顺利进行。

要实现课堂有效管理,就需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版)》设定了地理教学需要实现的三维目标,既要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能力,还要加强对学习过程的管制及学习方法的指导,同时,还要有助于增进学生的爱国情感与全球意识,促进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这就需要地理教师综合三维目标的要求,有效地处理课堂上影响教学的因素,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最后,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其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是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整合统一。那么,地理教师在创设充满教育性和启发性的教学情境、提供有效的教学内容时需要结合地理学科的自然性和社会性设计各类有效教学活动、运用各种教学技术布置适当的教学环境,从而激发学生兴趣,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整合统一。

2.初中地理课堂有效管理具有时代性

时代在发展,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变化,教学模式也随着教育理念的变化不断创新,那么,课堂管理的理念也在不断的发展。由传统教学的单一管理发展到小组合作教学的多样管理,课堂管理的方式根据教学方式的多样而改变。同时,时展对人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不同时代下的学生有不同的思想、不同的心理,这就导致在课堂管理方面需要因不同时代学生不同的特征而运用适合他们的方式。

其次,地理科学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新事物层出不穷;随着人口的增长与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人地关系也越来越突出,地理课程因这些也要不断更新。所有这些都要求地理教师对教学情境与内容的创设不断变化,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3.初中地理课堂有效管理具有开放性

地理是一门生活化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地理课程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含有丰富的实践内容,包括图表绘制、学具制作、实验、演示、野外观察、社会调查和乡土地理考察。地理课程资源从教科书到社会地理课程资源;学习场所从教室扩展到学校、家庭、社会;学习时间从课堂延伸到课外,都是开放的[2]。这就导致地理教师在呈现课堂内容的方式也是开放的。如初中地理教师在讲解《认识地球》时,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化理解地球的经纬网,地理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在乒乓球上画出经纬线。

综上所述,初中地理有效课堂管理既要考虑一般课堂管理的特性,也要与地理学的特性相结合,使其达到最优的管理效果,提高教学效率和效能,促进学生发展,实现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三维目标。

参考文献:

[1]杜萍.有效课堂管理:方法与策略[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4:29-37.

初中体育课堂管理例10

【关键词】

初中教学;管理现状;对策

就现阶段的初中教学管理模式而言,专制化的教学管理模式仍然普遍存在,教学中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学生的话语权较低,扼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课堂管理中无序化问题严重,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单一。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大多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教学方法的革新,却忽视了学生情感能力的发展。这些问题都制约着教学管理体制的良性发展。要提高初中教学管理质量,笔者认为应从一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教师在教学管理质量提升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在教学管理方案制定中要注重对教师专业技术提升和个人素养上的提高上。就现在的初中教育现状而言,有一大部分教师的年龄偏大,他们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为教育事业贡献了青春和激情,是值得我们尊敬的。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讲,他们的思想较为保守,创新意识较低,仍固守着传统而陈旧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出现教学模式古板的情况,不敢尝试一些创新教育。相对于年轻教师,他们经过新式教育,也有创新意识,但往往会出现经验不足等一些情况,就会使得在教学中出现一些问题。提高初中教师的自身素质,让其对学生的责任感有所增加,并且能够在整个初中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这是提高初中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才能提高初中教学的质量。

二、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传统课堂上的学生们总是扮演着教师灌输下的被动学习的角色,这不利于培养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督促学生主动地学习,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教师还应当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多鼓励学生遇到课堂中的疑难问题时能够积极发问,培养学生养成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和探究问题的习惯,使其成为知识的发现者,为改变中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创造各种有利条件;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体验到自主学习是学习过程中的一种享受的、愉快的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心理机制。同时,尊重学生的个体独立,课堂教学中多为学生自小:学习创造机会,以便于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接受知识的传播和学习,进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树立"以生为本"管理理念,突出学生在管理工作中的主体地位

“以生为本”就是要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将学生的利益放在首位,实现高压式管理想情感性管理的转变,做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爱学生,使学生管理为教学管理服务,为学生发展服务。由于初中属义务教育阶段,一是学生素质层次不齐,学生年齢偏小,生理心理尚处于发展阶段,既有很大的可塑性,也有很大的脆弱性,二是该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反抗意识更加强烈。因此无论从教育学还是心理学角度来看,强硬的制度管理,学生非但有时不能接受,甚至还会树立对立情绪,以至于学生管理工作事与愿违,事倍功半,而只有考虑到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心理特征,在管理工作中注重情感投入、情感诱导、情感交流和情感共鸣,才能事半功倍,达到管理目标。

四、引导学生实行“自我管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初中生虽不比成人独立、成熟,但他们已有了较强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因此初中学生管理应特别注重学生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的发挥,启动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完善的内在动力,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使学生参与到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之中,由被管理者转变为管理者,有效化解管理中的对抗、逆反情绪。

五、构建高效课堂

课堂45分钟是整个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弹性教学实施的核心空间。因此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制度管理,规范课堂教学行为,创新教学方式,提升课堂育人质量,构建高效课堂是弹性教学管理的必要组成部分。首先要规范教师的备课过程。教师备课的重点应从研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转变到研究学生学习方法上,加强集体备课,在个人备课,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进行三次备课,使教案更具个性化特征。其次要制定有层次有梯度的课堂教学目标。一是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在基本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进行适度拔高,鼓励超前学习;二是针对后进生,要适当降低课堂教学要求,以防止这部分学生“掉队”。

作者:周艳 单位:四平市第三中学

初中体育课堂管理例11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来提高学生健康水平,更是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合格人才的一门重要课程。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体育教育教学也不断发展创新。为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我国众多学校展开了初中体育教学模式改革工作,其中改革的内容包括体育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学设施等方面,要通过对新的教学模式的应用,提高体育课堂效率,解决在教学中遇到的困难,为我国中学体育发展提供积极的因素。

一、我国初中体育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一)体育教师是课堂主体

我国传统的体育课堂中,往往以体育老师作为课堂的主体,长久以来,形成学生被动汲取知识的课堂局面,而体育教师讲课的内容也仅仅局限在对体育技能讲解上,或者教师讲解完后进行简单的动作示范,让学生模仿练习。以老师为主体的课堂往往缺乏活力,单纯的体育知识传播也会让学生们感到乏味,从而对体育课失去兴趣。

(二)体育设施十分欠缺

目前大多数中学不注重体育课质量,学校的相关体育设施也相对较为落后。在体育硬件设施方面,学校缺乏体育运动场所和运动器材,在体育课时便不能很好满足学生的运动需求,还有些学校忽视对体育器材的维护,也大大降低了学生运动的兴趣;另外很多学校并不注重体育软件设施的提高和管理,缺乏专业的体育教师,也使体育课的质量大打折扣。

(三)体育课堂毫无秩序

众多学校的体育课堂通常以自由活动为主,并没有严格规范学生的体育课活动,长久以来,体育课堂就变得混乱无章。大部分课堂安全事故都是在体育课上发生的,大多因为没有严格的体育秩序,因此要尽快完善体育课管理机制,并由体育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一切体育活动,一方面可以不让体育课时间被浪费,另一方面可大大减少事故发生率。

二、创新初中体育教育模式的有效方式

(一)以学生为体育课堂主体,激发学生运动潜能

学校要充分认识到体育课的重要性,并以学生为体育课的主体,以锻炼学生体格为原则,以激发学生体育潜能为目标,给学生提供更为宽广的体育空间,教师在课余时间可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帮助学生认清自身特长和潜力。要树立“生命不息,运动不止”的体育信念,提供充足的体育器材,让学生自主选择体育运动项目,并注重培养学生运动兴趣。锻炼过后,可以鼓励学生组建评价小组,对运动效果进行公平评价。还可以开展一系列运动竞赛,让学生自主参加比赛,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良性竞争,有助于学生树立体育自信心,并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二)完善学校体育设施,打造多元化课堂

对于一些资金不足以购置体育器材的学校,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加强各中学体育建设。另外学校要专门设立体育器材购置经费,积极引进新型体育设备,扩建体育运动场地,为学生的健康运动提供良好的环境,一个好的运动环境和良好的体育设施会大大提高学生运动的兴趣。学校要壮大体育师资力量,尽量聘请专业素质较高的体育老师,优秀的教师更懂得如何调动学生的运动积极性,还能够最大程度帮助学生提高体育运动能力,激发学生体育潜能。另外,学校要多邀请体育知名人士举办体育讲座,制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

(三)建立严格体育秩序,创新体育教育模式

为减少校园体育课堂事故的发生,学校要建立有针对性的制度,主要通过体育教师对学生课堂自主活动进行适当约束,体育教师要计划好每堂体育课的具体活动内容,以身作则,发挥课堂示范作用,规范体育课堂秩序。学校还应将主动权交予学生,让他们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运动项目,以完成学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标。还要将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融入到体育评分过程中,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并及时收集学生对教师的意见,经核实后可做适当改进。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师要不断探索体育课堂的教育新模式,及时应用到实际课堂中,并利用多种教学方式,帮助学生熟练掌握体育知识。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立足点,,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体育课目的,争取实现学生体育终身发展的目标。

(四)构建体育管理机制,搭建健康锻炼平台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包括了五个方面,分别是运动技能、运动参与、心理健康、身体健康、社会适应,这些都充分展了体育以身体锻炼为主的特点,并体现了学校注重德智体美多元发展观。学校首先要建立完善的体育管理机制,合理利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将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原则运用到实际教育工作中。正确处理体育与学习的关系,教师要定期与学生沟通,关心了解学生锻炼情况,做到师生间无隔阂。还要积极探索文化课学习与运动训练学习相结合的新方法,真正做到关心每一位学生的身心成长。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提高初中体育课堂效率,就要摒弃原有的教学模式,找出体育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体育设备不够完善的学校就要加大引进体育器材力度;体育制度较为落后的中学就必须学习其他学校的体育管理制度,取长补短,填补本校在制度上的空缺。还要积极培养体育创新人才,将创新理念融合到教学模式中,旨在为国家提供更多更优秀的体育型人才资源,要在创新中自省,在创新中发展,同时也积极推动了国家教育机制的改革。

【参考文献】

[1]章创.探究初中体育教学模式实践的创新[J].快乐阅读,2011,08:21-22.

[2]何永红.初中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J].新课程学习(上),2012,02: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