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护理安全的防范原则

护理安全的防范原则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5-31 08:33:49

护理安全的防范原则

护理安全的防范原则例1

Abstract: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safety perimeter protection system design of the design principle and realization. Mainly from the field survey, system reliability, safety, the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protection of the depth and balanced, safety detection means and the selection of civil air defence, such as combination, attacking technology dimension of perimeter protection system design for a full explanation.

Keywords: safe guard system, perimeter, depth, balanced, benchmark threat

中图分类号: TU7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为了保障社会公共安全,防止非法的入侵和各种破坏活动,在一些重要的区域,如机场、军事基地、仓储重地、监狱、银行金库、博物馆、发电厂、油库等处需要设置安全防范措施,尤其是周界防护系统。由于犯罪分子的犯罪手段越来越复杂化、智能化,传统的实体屏障显然已经难以适应安全保卫工作的需要。单纯依赖人力巡逻,同样也难免会出现漏洞和失误。因此,安装安全防范系统,尤其是周界探测防护系统就成为一种必要的措施。周界探测防护系统能够在入侵行为发生时及时发出报警,就像一道看不见的“电子围栏”,保卫着目标对象。那么,在具体的工程中如何进行周界防护系统设计,设计中应遵循哪些原则,应注意哪些问题,如何解决设计中的问题,怎样选择合理的技防探测手段?下面就周界防护系统设计进行探讨。

1、设计基准威胁确定

要对目标对象进行安全防范周界防护系统的设计,首先应确定其基准威胁及破坏方式,基准威胁随目标对象的不同而异,准确确定系统基准威胁是安防系统设计的重要因素,从而保证系统防护的有效性。

常见的影响周界安全的威胁因素有:

以非法窃取为目的的盗窃活动;

内外敌对势力的破坏活动;

刑事犯罪;

有组织的过激冲击行动。

2、现场勘查

在安全防范系统设计得过程中,现场勘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它是设计的基础,更是设计有效可靠的防范系统的必要条件。因此在设计前,必须对被保护对象的相关情况进行深入调查、了解。那么对于周界防护系统来说,现场勘查尤为重要,它是选择合理的技防探测手段及合理划分防区的前提。现场勘查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全面调查、了解目标对象自身的情况,目的在于确定其风险等级、防护级别以及将采取的技防手段。

熟悉目标对象所在地及周边的环境情况,目的在于确定探测手段。

了解当地地理、气候和雷电灾害情况,目的在于确定探测手段,并为可靠性设计作准备。

分析当地的电磁环境,目的是为了便于进行电磁兼容性设计。

测量和分析周界形状、长度,以便于确定周界、划分防区。

研究周界内外地形地物状况,进而完成探测器选型、防区划分等。

在设计前的现场勘查中,切忌走形式,要带着问题去勘查,这样才能起到勘查的作用,为设计工作提供有效资料。

3、安全防范周界防护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在周界防护系统设计中,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探测、延迟、反应相协调的原则;

满足防护的纵深性、均衡性要求;

满足系统的安全性、电磁兼容性要求;

满足系统的可靠性、维修性与维护保障性要求;

满足系统的先进性、兼容性、可扩展性要求;

3.1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探测、延迟、反应相协调的原则

关于技防、人防及物防

为了实现周界防护系统的整体功能,完整意义上的周界防护系统应包括人防、物防、技防三部分,三个部分互为补充。技防手段无论多严密,只要是可以设置的,都可以用一定的方法破坏掉,还没有一种方法是真正牢不可破的,因此在方案设计中要考虑系统合理的性价比。技防系统能否有效,关键在于其能否迅速判断警情并发出报警信号。物防起到屏障和延迟作用,给人防响应提供必要的响应时间。技防、物防与人防都是周界防护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将技防与人防、物防有机的结合,构成有效的防护体系,才能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提高整个周界防护系统的安全防范水平。

关于探测、延迟和响应

在安全防范周界防护系统设计中,一定要合理的选择探测器及系统,确定合理的周界防区范围,选择合适的物防手段,配备高素质的人防组织及人员,使得探测、延迟和响应相互协调,使系统满足:T探测+T反应≤T延迟的要求,才能真正起到安全防范系统应有的作用。

3.2满足防护的纵深性、均衡性要求

防护的纵深性

为了达到系统的防护目的,在重要设施的周界防护设计中,应采用纵深防护,对对象设置层次性的周界(例如警戒区、控制区、保护区、要害区等)。依据防护等级及要求选择不同的防护手段,通常是采用场式与线性的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对目标对象的分层防护、立体防护,以提高系统防护水平,提高系统的探测、响应及延迟能力,从而达到安全防护的目的。

防护的均衡性

周界防护系统的防护水平不取决于单个设备、系统及部位的防护能力,相反防护均衡性才是重中之重。因为系统的防护级别是由其最薄弱的环节决定的,所以周界防护系统一定要做到均衡防护,不留盲区和死角。常常采用的盲区补偿的方法有盲区交叉覆盖,拐角补偿等方法。比如在主动红外、微波防区结合区域应做到盲区交叉覆盖,在围栏的拐角和端头处应采用多普勒、双鉴探测等手段对盲区及探测薄弱区域进行补充。

3.3 满足系统的安全性、电磁兼容性要求

系统的安全性

系统的安全性包括系统对环境及人的安全和设备自身安全两个方面,在此,主要介绍系统本身的安全性。安全防范周界防护系统要起到防范的作用,自身的安全是前提。在系统设计中,主要从设备的选型上保障系统的安全性,一般情况下选择的系统应具有如下基本功能。

报警管理系统应具有分级密码保护及操作记录功能。采取网路(非专网)传输时应对数据采取加密技术。

报警控制器应具有防拆、故障等报警功能,应具有现场总线及探测线缆的四态报警功能。

护理安全的防范原则例2

中图分类号:TP2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7-0189-01

1 博物馆安全防范系统设计原则

博物馆是集文物收集、收藏、研究、展示和考古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文化机构,安全防护系统则是保护博物馆安全,保护国家财产安全的重要方法。基于安全防护系统对于博物馆的重要作用,需要对安全防范系统进行不断的完善,使安全防范系统发挥出其价值,有效的保护博物馆的安全。建设博物馆的安全防范系统需要应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等先进的科学技术,还需要遵循合理性、先进性、实用性、可靠性、可扩展性以及安全保密性等原则。

安全防范系统作为保护博物馆安全的重要手段,为了更好的保护博物馆安全,应当遵循以下原则。合理性原则,需要根据博物馆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保证安全防范系统从设备到系统结构都能够适应博物馆的具体情况,满足各项使用要求,充分发挥出其功能,避免设计不合理造成的资源浪费和安全风险。先进性原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安全防范系统的建设提供了更先进的技术支持,因此在系统设计时也要与时俱进,不断的将新技术融入到系统之中,保持系统的活力,同时保持其对于风险的先进性,抵御随着科学发展而增加的安全风险。实用性原则,实用性是安全防范系统建设需要遵守的基本准则,使系统能够方便切实的使用,使人们能够获得清晰地图像、方便快捷的对监控进行调查,并且各个子系统之间要能够互联互控,使系统的功能被自大程度上的利用。

可靠性原则,可靠性原则要求安全防范系统能够24小时不间断地运行,并且保证其运行过程正确、安全,保证其能够为博物馆提供完整、正确的保护,同时要求其具有抵御不确定性风险的能力,能够有效防止硬件或软件的不稳定对系统的运行造成不利影响。可扩展性原则,可扩展性主要体现在容量的扩展和功能的二次开发两个方面。首先视频监控系统在满足当前使用的基础上,要能够方便的进行扩容,为以后的发展提供便利。其次,系统要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通用的软硬件接口,以方便以后再原有系统上进行二次开发,增加如图像识别、可疑物发现跟踪的功能,可扩展性是系统能够与时俱进,适应技术发展的要求。安全保密性原则,安全保密性原则对于安全系统十分重要,需要在设计是优先进行考虑。对于系统数据要进行特殊保护,建设数据传输网络时要达到公安部门的相关标准,保证网络的安全性和保密性。保证系统安全保密性可以从软件系统的安全性和应用程序安全性两方面入手,对数据库进行加密,并加强对于操作人员权限管理和操作行为的监控。

2 博物馆安全技术防范系统

2.1 入侵警报系统

入侵警报系统有四道防线,分别是周界报警、通道报警、空间报警和展柜报警。作为第一道防线,周界报警能够将周边的状况反馈给值班人员,为他们处理警情提供依据。目前我国博物馆安全技术防范系统中的周界报警设备主要有主动红外对射探测器、泄露电缆、高压防护栏和视频移动报警设备等,其中泄露电缆的使用率较高,它能通过对金属物体、人和动物进行探测来报警,它的灵敏度调节功能能够有效的避免猫狗等小动物活动而产生的误报,从而提高了探测的效率。第二道防线是通道报警,它主要负责入口、窗户和通道等公共区域的防护,进行这类防护的产品主要有红外栅栏、存在式探测器、室外探测器门磁开关等,在选择这类产品时需要考虑博物馆的具体环境。第三道防线是空间报警,多源被动红外探测器、微波探测器、玻璃破碎探测器以及移动视频报警等产品在空间报警中应用较多,空间报警要求每个区域根据不同的风险等级要安装多种类型的探测器,并且探测器要具有防止拆卸和遮挡的功能,探测器的安装位置则要根据人员走动方向来选择,其探测方向最好能够对人员的走动方向进行横向切割。第四道防线是展柜报警,这也是入侵报警系统的最后一道防线,目前主要采用驻波探测器、压力传感器和存在式探测器等,展柜大小情况的不同会影响探测器的效果,因此需要根据展柜大小对探测器进行选择,例如在大型展柜上存在式探测器的效果比较好。像雕塑等一些文物没有展柜,可以采用红外栏栅,压力报警等产品。报警控制系统是入侵报警系统的核心,需要其及时的发出警报,博物馆的报警反映时间不能超过两秒,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配置报警主机,以确保反应时间在两秒以内。同时报警控制系统还需要能够对防护系统进行控制,能够及时的将报警位置的图像、声音等信息反应给值班人员,使值班人员能够快速的对警情进行处理。

2.2 视频监控系统

视频监控系统一般由摄像机、视频编码器、视频解码器、网络视频存储和监控系统管理平台组成,其不仅能够在发生警报时提供视频图像,还能够保存视频资料,以便人们查询,同时它能够为博物馆的管理提供数据,使管理者掌握观众的参观状况,使突发事件能够被快速处理并为优化展区设置提供依据。博物馆应该实现视频监控系统的全覆盖,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进行摄像机的选择,对于文物库房等重要区域要保证24小时实时监控,并保证夜间能够提供清晰的图像。

2.3 出入口控制系统

出入口控制系统也可以成为门禁系统,这个系统主要负责各个入口的控制,并且能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视频监控系统进行联动。系统根据不同的风险等级,对各类出入口的出入对象进行控制、管理和监督,对风险等级高的出入口,在每次有效进入以后都要对进入的人员信息、时间、出入口编号等进行记录并且存档,以方便以后进行调取,同时设备要具有防破坏报警功能,防止系统因遭受破坏而失去作用。

2.4 供电系统和防雷保护

供电系统是安全防范系统正常运行的保证,因此在博物馆安防设计时要注意供电系统的保护,防止由于供电系统遭到破坏而引发的博物馆安防系统运行问题的出现,通过蓄电池蓄电和配备应急发电设备来应对可能出现的停电,从而保证安防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时,对安全防范系统的各种设备进行防雷处理,尤其是室外设备的信号传送、控制室电源等设备,还要对博物馆的建筑进行防雷处理,以防止雷电对博物馆建筑以及安防设备造成破坏。

结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高新技术被应用到安全防范系统之中,安全防范技术未来的必将走向各种安全防范技术进行交叉、渗透和融合,因此安全防范工程的研究人员需要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保持高度的关注,将各种高新技术引入到安全防范系统之中,不断的完善安全防范系统的设计,从而更好地进行风险防范,保证国家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护理安全的防范原则例3

关键词: 建筑防雷;屏蔽保护;电气施工

Key words: lightning protection of buildings;shielding protection;electrical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6-0042-02

1 建筑物防雷原则

防雷工作保护的对象有三:建筑和构筑物、设备和人,三者需统筹兼顾,已制订的各种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的防雷规范,都是围绕这三个保护对象而制订出各种条例,其首要原则就是遵循科学规律。近年这些防雷规范都在不断进行修订,如建筑物防雷规范已刚修订完成,向全国。这是因为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伴随出现的许多新问题,旧的规范在科学原则的基础上行不通了。修订规范应谨慎从事,未经过科学家们在科学原理上的论证和获得公认,也没经过防雷实践的检验通过的试用技术与产品不应列入规范。

但是这不等于拒绝试用一些尚未经充分检验的防雷新产品,因为防雷工作有一些特殊性,有些规律是带有统计性的,需要实践来检验.不能仅凭实验室验证。这种试用就要服从科学的准则,要进行科学的考察、记录,要有防备的措施。防雷安全应该尽可能按照选定的安全标准做到万无一失,特别是一些非常重要的工程项目,国家标准的防雷规范考虑到这些方面,应该遵守,这是符合科学原则的。但是还要有灵活性,因为科技在发展,已制订的规范不可能永远正确无误,另一方面,中国地域广阔,雷电与地理、气象条件关系密切,防雷规范不可能照顾到这些差别,制订规范时也考虑到这一情况,而在条款中含有灵活性,需要人们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考虑防雷措施,善于依据雷电科学,独立思考。

在符合科学原则的前提下,必须重视经济原则,防雷规范中就体现了这一原则,例如把建筑物分类,分别对待,就是考虑到经济原则。现在我国大城市的有些豪华楼房建筑流行一种倾向,选购防雷设备,择贵而用,认为价格愈贵肯定就是防雷安全质量愈高。实际上,价格与防雷安全质量毫无确定的关系,有些情况下,恰恰相反,花钱买雷害的典型事例很多。很多防雷措施是可以做到科学原则与经济原则完善结合的。

例如高山上的微波站和电视转播台等需要完善防雷措施,按旧的防雷规范,需要非常低的接地电阻,可是这些地方的大地多为电阻率很高的岩石,流散电阻大,若要照传统的防雷办法,得挖开岩石地层,埋下大量钢材组成宠大的金属接地网,施工困难,耗资巨大。按照这个规范,低于限额的接地装置是防雷安全的唯―可靠措施呢?其实不然。早在100多年前,J.c.麦克斯韦就倡议法拉第笼的防雷措施,可以不必考虑接地,它的防雷性能要比现在流行的办法更为安全,经济上也是特别好,节省了大量经费和钢材。这一防雷措施只有一个缺陷,这就是J.c麦克斯韦已指出的,打雷时法拉第笼中的人员不可跨出笼外,因为笼的电位与笼外大地的电位不相等,人的两脚在跨步分站笼上与大地之间时,有可能受到巨大的跨步电压的伤害。要防止出现这种事故,并不难办,只要订一条规定让全体工作人员懂得认真执行就是了。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防雷工作并不一定需要耗巨资,提高大家的科学认识也可以获得较好的防雷效果。此外,善于运用概率统计来考虑防雷,能较好地统筹兼顾科学原则和经济原则。防雷安全选取的安全标准不同,耗资就不同,这里要考虑到按什么样的雷电流数据来设计,大的雷电流的闪电出现的概率小,是按50年的闪电来设计呢,还是按100年的闪电考虑呢?这就必须在经济上算细账。我们应按这种科学、经济的原则态度进行现代防雷技术工作,为国家节省防雷费用。

最后谈一谈耐用可靠的原则。防雷安全工作有一点像“养兵千日,用在一时”的特点,所以对于防雷设备要特别强调耐用可靠,有些雷灾的发生就是由于避雷装置年久损坏,形同虚设,也有的设备年未久就已是虚设了。这种防雷大设备都是安装在近100米高的顶端,安装之后要上去检修是相当困难的。须知这类产品的质量问题所产生的后果之严重,不同一般,黄岛大火损失上千万就是例证。出现上述现象当然是没有重视防雷工程的耐用可靠这一原则,生产者疏于此,而购用者也疏于此,才会出现这种现象,从生产企业方面看,技术设计人员、加工制造者和企业领导人均忽视了这―原则。在设计人员的头脑里应该考虑到近100m的高空上巨大的海风的作用力.在结构设计时理应充分考虑其抗风强度,所以现代防雷技术需要强调耐用可靠的原则。

2 防雷屏蔽保护方法

使用防护综合布线在智能大厦的建设中占重要地位。智能大厦的综合布线工程属于建筑物弱电工程,耐压值很低,工程设计、施工中应优先考虑保护人和设备不受电、火灾侵害,注意布线系统与照明电线、动力电线、通信线路、暖气管道、冷热空气管道、电梯之间的距离,布线系统绝缘线、裸线以及接地与焊接的安全,所以必须建设建筑物防雷系统。防雷系统不仅考虑建筑物防雷,还要考虑计算机及其他弱耐压设备防雷,其次才考虑线路的走向及美观程度。

合理布线,是指如何布线才能获得最好的综合效果。现代化的建筑物都离不开照明、动力、电话、电视和计算机等设备的管线,在防雷设计中,必须考虑防雷系统与这些管线的关系。为了保证防雷装置接入时这些管线不受影响,首先,应该将这些电线穿于金属管内,实现可靠的屏蔽;其次,应该把这些线路的主干线的垂直部分设置在高层建筑物的中心部位,且避免靠近用作下引线的柱筋,尽量缩小被感应的范围。在管线或桥架等设施较长的路线上,还需要两端接地。最后,还应注意电源线、天线和屋顶高处的彩灯等线路的引入做法,防止雷电波侵入。除考虑布线的部位和屏蔽外,还应在需要的线路上加装避雷器、压敏电阻等浪涌保护器。因此,设计室内各种管线时,必须与防雷系统统一考虑。

2.1 工作区子系统的防护方法

工作区内信息插座延伸至机站设备。工作区布线要求相对简单,这样就容易移动、添加和变更设备。连接计算机网络的数据点,在管理子系统中已经采取了防护措施,一般不需要加装防雷设施。若需要利用调制解调器通过语音点连接计算机,由于语音线路与外线连接,有必要安装信号避雷器,作为末级防雷措施。

2.2 水平子系统的防护方法

连接管理子系统至工作区,包括水平布线、信息插座、电缆终端及交换。指定的拓扑结构为星形拓扑。数据点和语音点采用双绞线铺设,最远的延伸距离为100米,除了90米水平电缆外,工作区与管理子系统的接线总长可达10米,要求铺设在金属桥架或金属管线内,与联合接地系统相连的金属桥架和金属管线充当了屏蔽层,两端或连接到网络设备或连接到垂直干线,不必再加装防雷设施。

2.3 管理区(电信布线)子系统的防护方法

放置电信布线设备,包括水平和主干布线的机械终端和交换线路,管理区子系统的数据部分安装在一个19英寸安装机柜中,材料包括五类配线架、光纤配线架、绕线环、标签等,采用双绞线作为垂直主干线,需要在机柜中安装计算机网络防雷器,作为计算机网络第二级防雷措施;语音部分采用安装架固定在墙面,罩防尘盖,材料包括25对接线板、绕线环和标签等,管理区子系统需要装信号避雷器,作为通信线路第二级防雷措施。

2.4 垂直主干线子系统防护方法

它连接程控交换机室、设备间和入口设备,包括主干电缆、中间交接和主交接、机械终端和用于主干到主干交换的接插线和插头。语音主干线按照程控交换机和电信系统的标准和做法,采用大对数双绞电缆作为数据传输主干缆,已在管理区子系统安装了信号避雷器,一般不需要再装防雷设备。

采用光纤作为数据传输主缆,可满足ATM、快速以太网、光纤网的传输要求,用光纤作为计算机网络主干线,避免了由于引下线放雷电流而形成的电磁场突变产生感应雷,是最好的防雷措施。

2.5 设备子系统的防护方法

它是布线系统最主要的管理区域,所有楼层的资料都由电缆或光纤传送至此。通常,此系统安装在计算机系统、网络系统和程控机系统的主机房内。分为语音管理和数据管理两部分。语音设备管理区子系统,连接大楼外各种线路,主要处理电话、5Q5、DDN进线等,经与垂直干线子系统跳接后,连通各语音管理子系统。安装通信避雷柜,连接进出大楼的通信线路,覆盖了进出大楼所有通信线,大对数通信电缆必须埋地铺设,防护由于进出大楼的通信线路引入的感应雷。数据设备管理子系统,与大楼计算机房在同层,方便操作和管理,是计算机网络中心,采用光纤作为计算机网络主干线,绝对避免了雷电影响,是最好的防雷措施。若采用双续电缆作为数据传输主干缆,需要在机柜中安装计算机网络防雷器,作为计算机网络第一级防雷措施。

2.6 建筑群连接子系统的防护方法

提供外部建筑物与大楼内布线的连接点,实现建筑群之间的连接。若采用光纤作为建筑物间网络连接介质,不需要安装避雷器,甚至可以架空铺设。若采用双绞线,必须埋地铺设。采用建筑物内壁双绞线铺设时,导线必须单独铺设在弱电金属桥架或弱电金属管线内,金属桥架和金属管线与联合接地系统良好相连,充当导线的屏蔽层,不能与强电金属桥架或强电金属管线共用,强电金属桥架、强电金属管线与弱电金属桥架、弱电金属管平行铺设时,净距离不小于20厘米。进出建筑物的通信导线,不能通过架空线进出大楼,必须通过埋地铺设,并且需要加装金属护套或屏蔽层。

参考文献:

护理安全的防范原则例4

1 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的基本原则

对电力二次系统进行安全防护的过程中,通常情况下,需要遵守“安全分区、网络专用、横向隔离、纵向认证”的原则。基于网络的生产控制系统进行安全防护,其重点是强化边界防护,通过对内部安全的防护能力进行提升,并在一定程度上对电力生产控制系统,以及重要的数据的安全性进行保护。

对电力二次系统进行安全防护时,一般情况下要遵守以下原则:

1.1 安全分区

安全分区在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体系中是结构基础。按照内部原则,可以将发电企业、电网企业、供电企业等划分为生产控制大区和管理信息大区。对于生产控制大区来说,又可以划分为控制区(安全区Ⅰ)和非控制区(安全区Ⅱ)。

1.2 专用网络及构造

电力调度数据网作为专用数据网络,通常情况下是为生产控制大区提供服务的,同时承载着电力实时控制和在线生产交易等业务。按照系统性原则,在安全防护隔离强度方面,安全区的外部边界网络之间需要与所连接的安全区之间保持相互匹配。

1.3 横向隔离

在生产控制大区与管理信息大区之间设置经国家指定部门检测认证的电力专用横向单向安全隔离装置。同时,在生产控制大区内部的安全区之间设置具有访问控制功能的网络设备、防火墙或者相当功能的设施。

1.4 纵向加密认证

通常情况下采用认证、加密、访问控制等技术措施对数据的远方安全传输以及纵向边界的安全进行相应的防护。

2 变电站二次系统安全防护

当采用专用通道和专用协议进行非网络方式的数据传输时,可逐步采取简单加密等安全防护措施。厂站的远方视频监视系统应当相对独立,不能影响监控系统功能。

变电站二次系统安全防护示意图:

3 电力调度数据网采用的防护措施

3.1 网络路由

通常情况下,根据电力调度管理体系,同时结合相应的数据网络技术规范,通过虚拟专网技术进行防护。

3.2 网络边界

为了确保业务系统接入的可信性,需要采用严格的接入控制措施。为了便于广域网通信,可以将授权的节点接入电力调度数据网。

3.3 安全配置网络设备

通常情况下,对网络设备进行安全配置主要包括:对网络服务进行关闭或限定、避免默认路由的使用、对受信任的网络地址范围进行设置、对高强度的密码进行设置、开启访问控制列表、封闭空闲的网络端口等。

3.4 分层分区设置数据网络安全

通常情况下,按照分层分区设置的原则,对电力调度数据网进行设置。省级以上调度中心和网调以上直调厂站节点构成调度数据网骨干网。

参考文献:

[1]王远璋.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现场技术与运行维护[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2]毕胜春.电力系统远动[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

[3]王慕维,刘文军.河南电力调度数据网双平面改造优化探讨[J].电力系统通信,2012.

护理安全的防范原则例5

一、凡新建、扩建、改建的通用型公共建筑(含办公楼、宾馆、商业建筑、体育文化建筑等)和居民住宅楼,建筑单位在设计建筑图纸时,必须统一设计相应等级标准的安全技术防范设施。技防设施建设的设计经县公安局审核合格,出具审核合格书后,方可提交县规划委员会议研究。县规划局、房管局等有关部门,必须将安全技术防范设施建设设计审核,纳入建筑图纸审核范围。

二、住宅小区的安全技术防范等级标准要按照《省住宅小区安全防范系统设计规范》、《市城市居民住宅安全防范设施建设管理规定》执行,凡进行安全技术防范工程设计、施工的单位必须持有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专项设计、施工资质证书。安全技术防范工程设计、施工资质证书由省公安厅技防部门统一颁发。安全技术防范工程开工前须到县公安局备案,施工期间应接受县公安局监督检查。

三、新建、扩建、改建的居民小区的安全防范建设应遵从人防、物防、技防有机结合的原则,建筑开发商必须在居民小区设置小区监控中心,视频监控、家庭报警系统、消防报警、紧急求助等电子防护系统必须接入监控中心,由专职保卫机构负责管理维护,专职保安人员24小时值班,保证技防系统全天候正常运行。技防系统运行情况要由公安机关负责检查监督、指导。同时,监控中心要配置高效的通讯工具,设置防护窗和防盗门。

四、居民住宅小区建设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安全技术防范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不得擅自改动。确有修改必要的,应重新组织论证,出具变更设计意见书及相应的图纸,并报原审批部门重新审批后方可进行施工。居民住宅小区安全技术防范设施所用的产品(包括设备、系统等),已纳入公共安全技术防范产品管理范围的,应当持有省级以上公安技防管理部门颁发的生产登记批准书。未纳入管理范围的产品,每批需持有法定检测机构的检测报告或鉴定证明方可使用。

五、通用型公共建筑技防系统建设和维护经费由使用单位承担。居民住宅小区技防系统建设经费由建筑开发商承担。技防系统维护费用纳入小区物业管理费中,由物业管理公司统一收取。

护理安全的防范原则例6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及少年儿童安全管理工作和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的意见》精神,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预防为主、积极处置”的方针,尽一切努力杜绝或减少校园安全突发事件的发生,尽一切努力把师生生命及国家财产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二、工作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师生生命安全高于一切、稳定压倒一切的原则。

2、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3、预防为主,积极处置的原则。

4、冷静、沉着,积极主动和及时、合法、公正处理的原则。

三、工作目标

1、经常性地对教职工、对学生进行安全、自救自护教育,牢固树立安全责任意识,切实提高师生员工的安全自我防护能力,确保师生健康、快乐地学习、生活。

2、完善风险防范制度及重大安全事故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处理,确保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防暴力事件应急预案

(一)组织机构

1、成立以校长*为组长,主管校长*为副组长,学校及各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安全领导小组。领导学校的安全保卫工作,并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2、成立突发事件应急小分队,专门对学校的突发事件进行制止和处理。

(二)预防措施:

1、制定严格的安全保卫制度。护校人员每天对全校进行24小时不间断巡逻,一旦发现可疑人员,立即进行盘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汇报。

2、加强门卫管理制度和会客制度。学校师生出入校门一律出示相关证件,外单位来客一律在校门口进行登记,杜绝外来人员进校发生事端的可能。

3、认真落实安全检查制度。各部门自己管辖范围的安全情况每天进行自查,学校每周进行抽查,每月进行大检查,发现问题,立即研究整改措施,并及时整改。

(三)预案实施的组织机构:

现场的学校领导为扑救现场的第一组织者和指挥者。

1、扑救行动组:

组长:**

成员:**

2、通讯联络组:

组长:**

成员:**

3、疏散引导组:

组长:**

成员:**

4、安全防护救治组:

组长:**

成员:**

5、善后处理组:

组长:**

成员:**

预案的实施:

1、各部门的通讯联络员一旦发现情况应立即向保卫处报告。

2、保卫处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应急小分队和所有护校人员迅速赶到现场。同时采取各种方式向学校领导进行汇报。必要时要拨打“110”进行报警。

3、赶赴现场后,首先要对作案人立即进行阻止和控制。视现场情况,必要时采取武力进行控制。要本着对师生生命安全和学校的财产安全不受损失为首要目标。

4、每个班级要明确疏散通道并进行演练,如遇突发事件需疏散时,各部门的工作人员要立即将现场的学生及无关人员疏散到指定地方,并做好现场的安全警戒工作,禁止无关人员入内,防止对无关人员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5、如果现场有受伤人员,安全防护救治组立即进行救护,必要时拨打“120”进行救护。

护理安全的防范原则例7

只要办学,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就会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发生学生伤害事故的风险,这是学校办学活动无法回避的一个事实,高校也不例外。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办学规模的日益扩大和公民权利意识的不断觉醒,由学生伤害事故所引发的纠纷也不断增多。本文从研究高校与高校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的性质入手,对学生伤害事故中的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进行深入分析,结合司法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试图提出高校学生伤害事故的预防及风险防范措施。

一、高校与高校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的性质

对高校学生伤害事故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做出科学认定,是正确处理此类纠纷的关键。而在探讨高校学生伤害事故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之前,我们首先要确定高校与高校学生之间法律关系的性质。我国《民法通则》第11条第1款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第11条第2款规定: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由此可见,有资格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年龄上要达到18周岁,二是心智上要对自己行为的法律后果有足够的辨识能力。高校的大学生,一般都经历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入学后的年龄一般都达到了18周岁,而且,这些大学生都经历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似的高考的洗礼,一般都具有相当的辨识能力。可以说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行为是不需要他人的。监护义务或者职责是针对保护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合法权益而设置的法律规定。对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是不存在继续监护的法理基础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要对自己的行为独立地承担法律责任。所以,高校学生在校期间的伤害事故,应当其当作普通的受害者,分析其受到伤害的加害主体、因果关系和过错归属来划分责任的承担。学生家长既然都没有了监护职责,那么学校的监护职责又从何谈起呢?既然高校对大学生不存在监护职责,那么以高校对学生负有监护职责为由,判令学校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是缺乏法律依据的。

二、高校学生伤害事故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

高校学生伤害事故中学校责任的归责原则,实际上是民事侵权行为归责原理的具体运用。目前的研究成果中主要有六种有代表性的不同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学生伤害事故中学校责任实行无过错责任原则。持这种观点的人大多认为,鉴于学生被其家长送到学校后,事实上已经脱离了家长的管控。高校作为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理应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管控,防止学生出现伤害事故,当学生出现伤害事故了,理应承担无过错责任。

第二种意见认为学生伤害事故中学校责任只能实行过错责任原则。这种观点认为,是目前主流观点。其恰当地衡平学校与学生的利益,对保护学校的教育教学自具有重大意义。

第三种意见认为学生伤害事故中学校责任实行过错推定原则和公平原则。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适用过错推定原则可以最大限度的保障程序正义。学生伤害事故中,高校作为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更有举证能力,应采取举证倒置,以加重高校败诉的风险,促使其加强管理,勤勉地尽到注意义务,创造更安全的大学校园供大学生学习生活。另外,在学校和学生均无过错时所发生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要承担公平责任。

第四种意见认为处理学生伤害事故的一般原则是过错责任原则,特殊情况下,也可适用过错推定或公平责任原则,但不承担无过错责任。

第五种意见认为处理学生伤害事故的一般原则是过错责任原则,在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况下也适用过错推定或无过错责任原则,但不适用公平责任原则。

护理安全的防范原则例8

1安全域划分模型。根据安徽中烟网络和业务现状,安徽中烟提出了如下安全域划分模型,将整个网络划分为互联网接口区、内部网络接口区,核心交换区,核心生产区四部分:核心生产区本区域仅和该业务系统其它安全子域直接互联,不与任何外部网络直接互联。该业务系统中资产价值最高的设备位于本区域,如服务器群、数据库以及重要存储设备,外部不能通过互联网直接访问该区域内设备。内部互联接口区本区域放置的设备和公司内部网络,包括与国家局,商烟以及分支烟草连接的网络。互联网接口区本区域和互联网直接连接,主要放置互联网直接访问的设备。该区域的设备具备实现互联网与内部核心生产区数据的转接作用。核心交换区负责连接核心生产区、内部互联接口区和外部互联接口区等安全域。

2安全域边界整合。1)整合原则。边界整合原则是主要依据分等级保护的原则和同类安全域合并。分等级防护是安全域方法的基本思想,这自然不必多说,同类安全域合并原则在落实时应以一下思想为指导:集中化: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同一业务系统应归并为一个大的安全域;次之,在每个机房的属于同一数据业务系统的节点应归并为一个大的安全域。跨系统整合:不同的数据业务系统之间的同类安全域应在保证域间互联安全要求的情况下进行整合,以减小边界和进行防护。最小化:应将与外部、内部互联的接口数量最小化,以便于集中、重点防护。2)整合方法。为了指导边界整合,安徽中烟提出了两种边界整合方法、适用场景。这些边界整合方法都侧重于跨系统或同一系统不同节点间的边界整合,侧重于数据业务系统与互联网、外部系统间的接口的整合。(1)单一传输出口的边界整合此种整个方法适用于:具备传输条件和网络容灾能力,将现有数据业务系统和互联网的传输接口整合至单一或几个互备接口。(2)多个传输出口的边界整合此种整个方法适用于:数据业务系统和互联网之间有多个物理位置不同的接口,并且尚不具备传输条件整合各接口。

安全防护策略

1安全防护原则

集中防护。通过安全域划分及边界整合后,可以形成所谓的“大院”,减少了边界,进而可以在安全域的边界和内部部署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的网络探头、异常流量检测和过滤设备、网络安全管控平台的采集设备、防病毒系统的客户端等基础安全技术防护手段,集中部署基础安全服务设施,对不同业务系统、不同的安全子域进行防护,共享其提供的安全服务。分等级防护。根据烟草行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要求,对不同的数据业务系统、不同的安全子域,按照其保护等级进行相应的防护。对于各系统共享的边界按“就高不就低”的原则进行防护。纵深防护。从外部网络到核心生产域,以及沿用户(或其他系统)访问(或入侵)系统的数据流形成纵深的安全防护体系,对关键的信息资产进行有效保护。

2系统安全防护

为适应安全防护需求,统一、规范和提升网络和业务的安全防护水平,安徽中烟制定了由安全域划分和边界整合、设备自身安全、基础安全技术防护手段、安全运行管理平台四层构成的安全技术防护体系架构。其中,安全域划分和边界整合是防护体系架构的基础。

1)设备自身安全功能和配置。一旦确定了设备所在的安全域,就可以根据其落入的安全域防护策略对设备进行安全功能设置和策略部署。针对设备的安全配置,安徽中烟后期会制定《安徽中烟设备安全功能和配置系列规范》提供指导。

护理安全的防范原则例9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务院、xx关于印发〈国防工程维护管理规定〉的通知》(国发〔20xx〕21号)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实施办法》精神,进一步规范我省国防工程军民共管工作,确保国防工程的安全和使用效能,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河北省境内军队与地方共同维护 管理(以下简称军民共管)的国家直接用于国防目的的永备工程及其附属设施的维护管理。

国防工程包括各类坑道、码头、洞库和掘开工事及其工程营房、工程进出道路、军用水井等附属设施。

第三条国防工程军民共管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建立维护管理组织,落实维护管理制度,对国防工程实施经常性的维护和看管,保持国防工程的良好状态和使用效能。

第四条做好国防工程维护管理工作,是各级人民政府和军事机关的共同责任,军地应当从国家安全利益出发,相互配合,共同做好国防工程维护管理工作。

第五条国防工程军民共管工作要纳入双拥模范城(县)评比,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第二章机构与职责

第六条各级军事设施保护组织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国防工程军民共管工作的协调、监督和检查,省军区、军分区、人民武装部、基层武装部,是同级军事设施保护组织的办事机构,具体承办军民共管事宜。第七条省军区和各军分区的司令机关在国防工程军民共管工作中,履行下列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防工程维护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有关规定;

(二)制定本辖区内的国防工程军民共管工作规划、计划和规章制度,并监督执行;

(三)组织指导本辖区内的国防工程军民共管工作;

(四)与当地人民政府协调处理国防工程军民共管工作的有关问题;

(五)负责国防工程档案资料的建设与管理;

(六)上级赋予的其他职责。

第八条县(市、区)人民武装部在国防工程军民共管工作中,履行下列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防工程维护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有关规定;

(二)组织完成国防工程维护管理任务;

(三)与同级人民政府协调处理国防工程军民共管工作中的有关问题;

(四)负责国防工程维护管理员的组织、培训和管理工作;

(五)检查、指导本辖区内的国防工程军民共管工作;

(六)上级赋予的其他职责。

第九条各级人民政府在国防工程军民共管工作中,履行下列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防工程维护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有关规定;

(二)制定和有关国防工程军民共管工作的决定;

(三)依法协调、处理地方经济建设和群众生产、生活与国防工程维护管理方面的矛盾和纠纷;

(四)检查、指导本行政区域内的国防工程军民共管工作;

(五)协助军事机关做好国防工程维护管理员的组织、培训和管理工作;

(六)上级赋予的其他职责。

第十条国防工程维护管理员履行下列职责:

(一)掌握国防工程维护管理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二)熟悉管护区域、工程数量、位置、技术状况和有关标志;

(三)对国防工程进行检查、维护;

(四)制止各种侵占、危害和破坏国防工程的行为,对一般性毁损及时予以修复并上报;

(五)按照上级的要求做好保护国防工程的宣传工作;

(六)上级赋予的其他职责。

第三章工作制度

第十一条会议制度。各级军事设施保护委员会要定期召开国防工程维护管理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是:研究确定国防工程军民共管工作的重大事项;协调解决本辖区内国防工程军民共管工作的有关问题;总结和部署工作,交流经验,表彰先进等。原则上省、市每年,县(市、区)每半年召开一次会议,会议议定的事项,由地方人民政府和军事机关按照各自的职责权限办理;对超出本级权限的问题,要及时向上级请示、报告。

第十二条情况通报制度。军队国防工程管理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应当互相通报国防工程管护和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等情况。

第十三条安全保密制度。各级军事设施保护组织应落实安全保密制度,搞好安全保密教育;对国防工程的重要文件、资料、图纸、照片等涉密载体,分类建档,妥善保管。

第十四条承包责任制度。县与有管护任务的乡(镇)、村及管护人员签订管护承包合同,实行三定、三包(即:定人员、定标准、定工程,包质量、包经费、包任务)的工程管护承包责任制,发给管护证。

第十五条维护保养制度。各级军队国防工程管理部门应根据辖区内工事现状和保护要求,制定年度和长远维修规划,有重点、分步骤,逐步逐片实施。原则上,坑道每20xx年,掘开式工事每5年,进行全面维修,确保工程管理质量。

第十六条检查验收制度。各级军事设施保护组织,对辖区内的国防工程军民共管工作的组织领导、安全保密、工程质量、经费使用、落实制度等情况进行检查。省每年抽查一次,市每年普查一次,县每半年普查一次,乡每季普查一次,村每月、管护员每周巡查一次,出现自然灾害及特殊情况,应随时进行检查。

第十七条总结评比制度。各级军事设施保护组织应对国防工程军民共管工作进行总结评比,推广经验,表彰先进,研究和解决问题,县每年、市每二年、省每三年进行一次。

第十八条建档与交接制度。各级军事设施保护组织,要按照《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工程档案工作规定》及时整理归档,做到资料齐全,数据准确,规格统一,长期保存。管理任务调整和管护人员变动时,要及时组织交接,严格履行交接手续。

第十九条请示、报告制度。对军民共管工作中一些重要情况、重大疑难问题,应及时请示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第二十条岗位培训制度。各县(市、区)人民武装部每年对国防工程管护人员进行一次技术培训或业务指导,有计划地培训管护骨干,不断提高维护管理水平。

第四章保护与管理

第二十一条各级人民政府和军事机关应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做好国防工程的保护工作,制止损害、侵占或者危害国防工程安全和使用效能的行为,打击破坏国防工程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第二十二条各级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进行经济建设或编制城市规划和村镇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和尽量避开国防工程,确实无法避开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出拆除或者迁建、改建国防工程的申请;申请未获批准,不得拆除或者迁建、改建国防工程。

第二十三条承担国防工程管护任务的单位和个人不得向无关人员泄露工程的具体位置、用途;不准无关人员进入工程内部,不得擅自对工程开发利用。第二十四条根据保护工程的需要,地处山区、牧区、矿区和沿海,属单独或分散的工程,原则上其周边200米为安全保护范围。工程相对集中的地区,安全保护范围可相连,即在该地域工程向外延伸200米处为安全保护范围。一些位置比较特殊的工程,可在确保工程安全和使用效能的前提下,根据具体地形、地物的走向,以大于(或小于)200米的距离确定保护范围。地处平原、城镇居民地区的工程,可视当地的具体情况,采取能达周边200米距离的按200米确定保护范围,达不到200米的,则取最大值,确定工程安全保护范围。安全保护范围内的土地及土地附属物,原所有权和使用权不变。

第二十五条在国防工程安全保护范围内,禁止从事下列活动:

(一)开山采石、采矿、爆破、挖沙、取土;

(二)采伐林木;

(三)私自开启封闭的国防工程;

(四)破坏国防工程的伪装;

(五)阻断出入国防工程的通道;

(六)其他危害国防工程安全和使用效能的活动。

第二十六条未经军队国防工程管理部门师级以上主管军事机关和当地军事设施保护委员会批准,禁止在国防工程安全保护范围内从事下列活动:

(一)建设经济技术开发区、旅游区或涉外项目;

(二)修筑建筑物、构筑物和道路;

(三)进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四)对国防工程进行摄影、摄像、勘察、测量、描绘和记述;

(五)其他危害国防工程安全和使用效能的活动。

第二十七条根据本辖区内国防工程维护管理工作的需要,县人民武装部可以从当地聘请思想进步、责任心强的乡村干部、民兵或者其他人员担任国防工程维护管理员。

聘用国防工程维护管理员,由乡(镇)人民政府推荐,县人民武装部审查批准。经批准担任国防工程维护管理员的,由县人民武装部与其签订聘用合用,发给国防工程维护管理员证书,明确任务和要求。

第二十八条国防工程维护管理任务较重,工程分布相对集中的县人民武装部,可组建8-10人的民兵专业化维护分队,其主要任务是:每年在封冻和雨季前集中对工程进行维修;定期对工程进行启封保养,并搞好封闭伪装;遇有特殊情况,随时执行维护、抢修任务。

第二十九条国防工程维护管理质量应当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一)设备设施性能良好,零部件齐全,无损坏、变形和锈蚀现象;

(二)工程内部整齐、清洁,无堆积杂物、积水和坍塌;

(三)工程口部封闭完好,复土(砂、石)厚度不应少于50厘米,排水畅通,外部植被良好,伪装与背景协调;

(四)土建工程和附属设施完好,定位标志齐全。

国防工程维护管理的具体质量标准按总参谋部兵种部的《国防工程军民共管质量评定标准》执行。

第五章经费与待遇

第三十条国防工程的正常维护管理经费列军费开支,主要用于国防工程档案资料整理,国防工程普查和正常维护管理,禁止挪作它用。如遇整治改造特殊需求,申请中央或者地方财政专项解决。

第三十一条国防工程维护管理员按照下列规定享受与其履行职责相应的补贴:

(一)农村民兵担负国防工程维护管理任务的,根据其承担任务的工作量,按照当地同等劳动力的收入水平享受误工补贴;

(二)企业、事业单位民兵担负国防工程维护管理任务的,原享受的工资、奖金和福利待遇不变;

(三)其他人员担负国防工程维护管理任务的,由军队国防工程维护管理部门给予补贴。

在国家对国防工程维护管理员补贴经费不足的情况下,乡、镇人民政府可以对国防工程维护管理员减免一定数量的义务工。

第三十二条国防工程维护管理员履行职责的伤亡抚恤,有工作单位的,按照国家和省因工伤亡的有关规定办理;无工作单位的,参照伤亡民兵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六章奖励与处罚

第三十三条在国防工程军民共管工作中,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单位和组织,地方人民政府、军事机关应当予以表彰和奖励:

(一)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xx颁布的《国防工程维护管理规定》及总部、北京军区有关要求,组织健全,计划周密,工作扎实,熟悉并掌握维护管理工程的数量、位置、用途、战术技术状况和共管工作情况,圆满完成军民共管工作任务的;

(二)各项规章制度健全落实,依法管理国防工程,经检查验收,达到《国防工程军民共管质量标准》优秀的;

(三)国防工程维护管理质量有明显提高的;

(四)军政、军民关系融洽,军地双方在军民共管工作中互相支持,密切协作,能妥善处理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的;

(五)广泛开展国防教育,积极搞好军民共管宣传,严格依法办事,坚决打击违法犯罪分子和破坏行为,无失泄密事件,国防工程安全保密工作成绩显著的。

第三十四条在军民共管工作中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可评选为国防工程军民共管先进个人:

(一)国防观念强,积极主动,尽职尽责,完成任务突出的;

(二)勇于同危害国防工程的违法犯罪行为作坚决斗争,保护国防工程安全保密成绩显著的;

(三)在国防工程维护管理工作中提出合理化建议或者有发明创造、技术革新,成果显著的;

(四)在共管共护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

第三十五条对违反本细则,危害国防工程、妨碍国防工程维护管理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惩处。

第七章附 则

第三十六条本实施细则自之日起施行。

第三十七条本细则由河北省军区负责解释。

济南依法处理一国防工程纠纷 为部队挽回损失近日,济南军事法院依法处理了一起国防工程纠纷。通过启动涉军维权机制,指导部队全面搜集、补充证据,与地方法院进行沟通,最终法院二审改判,驳回对方全部诉讼请求,为部队挽回经济损失199万余元。

20xx年10月,空军某地空导弹旅与地方某建筑公司签订合同,由该公司承建一项国防战备工程。工程于20xx年7月竣工验收,并于20xx年2月通过审计。竣工结算后,地方公司以施工过程中周边养殖户阻挠、地方政府修路等造成建筑设备租赁费、原材料和人工费上涨等损失为由,起诉至地方法院,要求部队赔偿经济损失3354239.2元。

一审中,部队提出反诉,要求地方公司赔偿工期延误损失4283347.25元。20xx年11月,一审法院判决部队赔偿地方公司工期延误损失1999914.25元,驳回部队反诉请求。该部遂提起上诉并请求济南军事法院予以维权援助。

护理安全的防范原则例10

摘要:自2010年我国正式加入世界技能组织以来,我国持续派出代表队参加世界技能大赛这一代表着国际最高水平的职业技能竞赛。为做好相关技术准备工作,对赛会相关技术文件进行详细分析及持续跟踪研究很有必要。本文对第41届、42届世界技能大赛职业健康与安全规范及相关技术文件进行了研读,并对所涉及的各项安全认证体系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 :世界技能大赛;职业健康与安全规范;认证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10-0012-05

世界技能大赛(Worldskills Competition,以下简称为大赛)作为世界技能竞技的国际性舞台,被称为职业技术领域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代表着国际性的先进技能水平。到2013年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已设立了6个大类共计46个项目。大赛的职业健康与安全规范及相关认证体系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今世界的主流水平。自2011年伦敦第41届大赛及2013年德国莱比锡第42届大赛以来,主办方均提出了“零事故”(Zero Accident)这一共同目标。尽管选手众多,比赛项目较多,且竞赛日程较长,但世界技能组织(Worldskills International)和第41届、第42届大赛主办方英国、德国还是实现了大赛“零事故”这一目标。

为了给我国相关专家提供健康与安全防护相关参考信息,为我国参加、举办类似的职业技能竞赛在健康安全规范方面提供相关参考资料,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劳动安全防护相关法规规范,推广并普及必要的劳动防护,最终促进我国职业技能竞赛、制造业安全防护水平乃至整体安全防护水平的提升,对世界技能组织及大赛主办方所指定的职业健康与安全规范(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Regulations,OHS)、规定的设备、工具、个人防护规定及相关的认证体系开展研究很有必要。笔者拟以第41届、第42届两届大赛的职业健康与安全规范及认证体系为主要对象进行相关分析与探讨。

职业健康与安全规范内容解读

每个竞赛项目,按照不同的技术层面及领域,通常包括如下几个重要的技术文件及资料:(1)竞赛规则(Competition Rules),对所有竞赛项目的整体规则、原则、组织形式、整体管理、监督投诉机制等进行整体说明;(2)技术说明(Technical Description),对特定的项目名称、能力要求、工作范围、测试项目赛题的原则及赛题开发形式等进行约定;(3)基础设施列表(Infrastructure List),给出特定项目竞赛所提供的设备工具等相关设施工具列表;(4)测试项目(Test Project),详细的项目竞赛图纸及赛题;(5)职业健康与安全规范(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Regulations),对安全防护的策略及程序进行规定,并就大赛时的安全方针协调机制、大赛中的技术代表、专家及场地主管等责任划分进行详细描述,并就赛前安全培训、健康与安全合约签订、监督体制等进行规定。下面本文将对职业健康与安全规范相关情况及内容进行分析及说明。

每届大赛,赛会组织方均根据世界技能组织及主办国自身安全相关规定,在健康及安全防护方面制定详细的说明。在2011年英国伦敦大赛之前4个月,大赛主办方颁布了各个大赛项目对应的《职业健康安全规程》(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Regulations)。而2013德国莱比锡大赛各专业的《职业健康安全规程》同样在赛前4个月由主办方颁布。除此之外,2011年的伦敦大赛主办方在赛前4个月颁布了面向所有大赛相关人员的《安全健康手册》(Health and Safety Manual)。

(一)《安全健康手册》

第41届伦敦大赛《安全健康手册》(以下简称为手册)分为15个部分,就大赛的相关文件政策、整体健康安全策略、不同岗位赛会有关人员的安全方面的责任分工、主办方的相关规章制度、个人防护用品、赛前安全教育、大赛中的健康安全监察、紧急情况处理、火灾警报及疏散、残障人士及易受伤的妇女老人儿童等弱势群体的安全事项、安全手册的发放方式及数量等所有涉及赛会安全相关的问题均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手册中将大赛中的安全防护按专业相关将防护类型分为通用职业健康安全、电气、机械、热加工、食品卫生、个人防护用具等几大类。

按照历届世界技能大赛的惯例,除了遵循世界技能组织所颁布的健康安全规则之外,还需要遵守主办国的相关法令,如果法令之间存在冲突,则以最高标准(最严)为准。2011年伦敦大赛援引的英国健康与安全相关法规为1974年《工作健康与安全法案》(The Health & Safety at Work Act 1974),包含了自1989年到2008年颁布的健康与安全相关法令,涵盖了安全管理、个人防护用品、高处作业、电工作业、火灾等相关的32项法令。

手册的附录中,就赛会健康安全指导委员会的构成、大赛中的保险、无线电通信协议及术语规范、紧急电话进行了详尽的介绍。为便于操作,制定了相关表格模板,包括赛前竞赛区安全检查清单表A、健康安全教育检查清单表B1、健康安全教育签字表B2、竞赛就绪检查表C、轻微受伤记录、事故报告填表、事故调查报告表。

根据手册内容,需要大赛主办方负责检查参赛代表队携带的工具设备能否符合相关认证并允许在大赛中使用和选手参赛资质,主要有以下几点:(1)所有在大赛现场中使用的手工电动工具、设备等,必须达到赛会认可的安全认证要求,即通过产品源产地国家或地区的相关安全认证;(2)参赛者携带的工具、设备,除需要通过如上相关认证之外,还需要张贴检验合格标识,标识上需标明产品上次检验的时间和下次检验的时间;(3)手动工具需要通过手动工具振动评测(Hand Arm Vibration Assessments),并在必要的时候提供在有效期内的相关证书;(4)原则上不允许携带化学物品及有害物质,如大赛中确需使用化学及有害物质(如化学溶剂等),经大赛主办方批准且通过英国有害健康物质控制认证并具备证书的方可带入大赛场地;(5)竞赛中一旦出现违反职业健康安全规定的危险操作,在场的场地主管、专家将立即对选手提出警告,经过第一次和第二次警告之后,第三次将中止选手操作,中断的时间不从竞赛时间中扣除。

上述设备、工具、个人防护用具安全认证规范及文档,事先需经大赛主办方的专家、场地主管、专门的健康安全专家、专门的健康安全协调员或主办方监察组成员等进行检查,对于不合格的工具、设备将粘贴不得使用标识并移出赛场。

(二)《职业健康安全规程》

第41届和第42届大赛主办方均提出了“事故为零”的目标。为达到这一目标,所颁布的《职业健康安全规程》(以下简称安全规程)对赛会安全管理进行了详细的设计。以2013年第42届德国莱比锡大赛为例,其健康与安全管理组织架构如图1所示。

第41、42届两届大赛主办方所颁布的安全规程包括总则、责任与保险、通用职业健康与安全规则、专业相关健康与安全规则四个大部分。以41届大赛主办方公布的机电一体化项目的通用职业健康与安全规则部分为例,其内容较为详尽,包含的36项具体内容总结如表1所示。

大赛场地必须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并制定紧急状况下的应急程序,在赛前对所有相关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参赛选手需签订专门协议。大赛场地需配备如下安全设施:(1)外伤急救包、外伤急救中心;(2)紧急洗眼站,用于眼部异物清洗及损伤防护;(3)火灾初期灭火设备,包含灭火器、灭火毯、相关标识指示;(4)报告及通信协议;(5)紧急疏散路径指示标识。

除上述安全设施以外,前往外伤急救中心的交通车辆、化学品喷溅泄漏的处置、与外界火灾控制等紧急处理的联系方式也必须保持随时就位及畅通。场地主管或专门负责安全的专家须事先对所有参赛选手、专家进行安全教育,内容包含急救设备、洗眼站的位置、火灾疏散及逃生路径、疏散后集合地点、紧急情况下的警报内容及撤销警报的广播内容等相关信息。

从近两届大赛的安全规程来看,其总体格式基本相同,区别主要是根据主办国的不同而分别引用了主办国的相关职业健康安全法规。

在上述两个文件中,除大部分与我国安全规定类似的内容外,尤其需要我们引起注意的有如下内容:

参赛选手不得佩带任何珠宝饰品 个人防护用品(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PPE),按个人防护用品用途及伤害类型不同,分为眼睛防护、头部防护、呼吸防护、肢体防护、手部及臂部防护及足部及腿部防护。根据各专业性质不同,一部分如防护眼镜、防护鞋等为必须使用;部分如耳塞等则为建议使用;而在对旋转机械的操作中,手套为严禁使用。按照大赛专业不同,基本的个人防护用品包括安全防护鞋、眼部防护、噪声及听力防护、工作服或防护服,特殊情况下还需要使用呼吸器、面部防护罩、焊接个人防护、手套等特殊防护设备。按照规定,所有大赛相关人员,无论是比赛期间还是在前期准备熟悉过程中,在大赛场地车间中必须全程穿着符合赛会要求的防护鞋及工作服,以及根据规定使用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德国莱比锡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22个有中国参赛的项目对个人防护用品的要求如下页表2所示。

较为严谨的安全操作规程规定 对于安全操作规程规范中给出的较为严谨的规定,除了赛前的安全检查外,在比赛中,选手也将有一次临时中止比赛的机会,由组织方再次确认安全状态。如果出现违反操作规程的情况,选手将受到警告,两次警告之后如仍未达到安全操作的要求,将可能面临取消比赛资格的处罚。如在第42届大赛电气操作中,规定所有的电气装置必须符合德方的BGV A3要求,而且必须完成两端电路断开、意外连电防护、确认无电压、接地与电容放电、遮盖保护及拉设警戒线等一系列全部预防操作之后,才能开始操作。与此类似,在焊接、压缩气体操作乃至磨削砂轮操作、大赛期间食品卫生等,均规定了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

责任与保险 与往届情况类似,作为参赛的前提条件,各参赛代表队需自行承担如队员受伤、疾病及自身原因造成的伤害、财物损失等可能发生的风险责任。各参赛代表团是否自行购买保险,主办方未作强制性要求。但鉴于大赛主办方既不承担参赛代表队大赛期间及在主办国逗留期间的人身伤害、财物损失,也不提供任何保险。因此,建议参赛国代表团事先购买适当的保险。

机床、设备、工具等的相关规范及认证体系

赛会要求,不论是主办方提供的还是自行携带的机床、设备、仪器需通过原产国或地区的安全强制认证,包括欧盟、韩国、澳大利亚、日本及中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强制认证。2013年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主办方认可的部分国家或地区安全认证体系如表3所示。

按照大赛各项目技能管理计划,在赛前,将在专门的时间会同首席专家、场地主管(Workshop Supervisor)、专门的专家(Experts with Special Responsibilities,ESR)、本国专家等对机床、设备、工具等进行安全资质检查,不符合安全认证及标准或检验有效期过期、存在故障的机床、工具、设备由大赛主办方张贴禁止使用的标记并移出赛场,不得在竞赛中使用。第42届大赛主要采用CE认证。CE认证作为世界上最严格的安全认证之一,包含了健康、安全、卫生、环境保护等一系列欧洲法规要求,并且不定时更新。如按照最近的CE认证要求,机床等带电机械,需符合电磁兼容性(EMC)和低电压(LVD)规范;而冰箱这样的家用电器,除了符合电磁兼容性和低电压规范之外,还需要符合有害成分限制(RoHS)、报废电子电气设备(WEEE)等规范。而电气照明设备的认证,则涉及《电气照明和类似设备的无线电干扰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EN 55015:2006+A1:2007+A2:2009等至少6项的相关标准。

为保证在世界技能大赛中能够顺利参赛,根据前期案例以及按照41届、42届两届大赛相关安全规定文件的规定,按照国际赛会通行的做法,参赛项目采购并携带的机床、设备、工具,一是确定事先通过规定最新的相关安全认证,设备、工具等经过定期检验并张贴标签;二是工具、设备机床制造商必须经过相关认证并附有认证标识;三是对于一些重要的机床设备等,为避免届时出现麻烦,除了经过认证、标识和检验标签齐全之外,建议随机床、设备携带必要的认证资质证明文件。

个人防护用品规范及认证

就我国劳动防护整体而言,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普及与使用,乃至操作者的安全意识、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意识和知识,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要想在个人防护用具上达到大赛要求,首先必须采购符合规定标准并通过相关认证的个人防护用具,而且需事先研读职业健康及安全规则相关技术文件,必要时需与外方、主办方沟通交流,弄清相关信息。在训练中、比赛中持续做好个人防护,养成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的良好习惯。

按照第41届技能大赛的规定,在电工操作中必须穿着符合《英国工作个人防护用品(1992)法规》(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at Work Regulations1992)所规定的个人工作防护用具,其防护服的阻燃、耐电弧性均需达标。又如,规定在使用手电钻钻孔工作的情况下,必须佩带符合EN166 FT标准(欧洲面部防护标准)的防护镜。2013年大赛主办方对于个人防护用品,除要求按不同的比赛项目需采用不同的防护用具外,均要求使用符合欧盟的CE认证标准,如参赛队携带的个人防护用品不符合要求,主办方将“指定主办国符合资质的个人防护用品供应商信息”。也就是说,如果参赛代表队自备的防护用品或工具不符合资质,届时需自行购买符合资质的防护用品或工具后,方可允许带入赛场用于比赛。

结语

中国作为世界制造大国,为包括欧美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源源不断地输出中国制造的产品,就大多数中国制造的产品而言,按照外方标准从技术要求上达标不存在太大难度;但作为制造大国,我国的相关劳动保护标准、劳动防护意识、国际相关标准熟知程度以及在竞赛、生产制造乃至日常生活中切实运用的安全防护相关用品和规则等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意识,还是规章制度、硬件设施,都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提高我国技术工人的职业防护水平,提升我国民众对安全防护的认识,最终提升制造业整体水平乃至我国产品的竞争力,还需要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的持续努力。

此外,在参加区域性或世界技能大赛中,要保证健康安全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相关硬件和软件具备标准条件是至关重要的。一方面是采用适当的技术手段切实进行防护,另一方面是需要事先深入了解并学习赛会相关规定标准,在专业人员意识、认证资质、相关技术等方面达到要求。这对我国选手参加世界技能大赛和提升我国工业制造、社会服务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WSI)WorldSkills Internationial 2013. Competition Rules[EB/OL].//W. I.(WSI),5.1 edn. WorldSkills International Secretariat;Keizersgracht 62-64,1015 CS Amsterdam,The Netherlands:69.

[2]WorldSkills Leipzig 2013.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Regulations - Mechatronics[OL].May,2013 edn. WorldSkills Leipzig 2013;Leipzig,Germany:21.

[3]WorldSkills Leipzig 2013.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Regulations-Manufacturing Team Challenge[EB/OL].May,2013 edn. WorldSkills Leipzig 2013;Leipzig,Germany:21.

[4]WorldSkills London 2011.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Regulations–Mechatronics[EB/OL].WSL2011,London,U.K.:21.

[5]WorldSkills London 2011. Health & Safety Manual[EB/OL].WSL2011,London,U.K.:30.

护理安全的防范原则例11

1.安全域划分把网络中的安全风险和隐患保持在一个合理范围,解决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隐患,不应单一考虑安全产品的选择和安全设备的简单叠加,而是从实际现状出发,通过合理布局、有效防护、全局管理,才能提高安全性。因此,我们以安全域划分作为网络安全防护设计的基准,将各个应用系统分别划入不同的安全域,在根据每个安全域内部的特定安全需求进一步划分。经过对机房网络的综合考虑和分析,我们把安全域分为互联网域、核心交换域、服务域、接入域、安全管理域。互联网域:本区域是和互联网进行直接连接,主要放置互联网直接访问的设备。核心交换域:主要放置网络中的核心交换设备,是支撑整体网络的网络设备和网络拓扑。用于实现各业务系统的有效划分、安全隔离,不同系统之间通过安全策略进行有规则的信息交互。服务域:本区域包含了各业务应用服务器、重要信息系统、数据库系统等,通过基础网络设施的连接进行信息数据的存储及处理。需要注重的是防病毒攻击、数据篡改,保证数据完整性。接入域:包含了外部主机接入和局域网终端用户接入,需要注重的是加强认证、访问控制、统一部署防病毒等。安全管理域:由安全控制及管理维护平台等设备构成,主要提供对网络设备、安全设备、业务系统、终端用户的集中管理,提高网络风险分析和管理能力。

2.安全域基础防护策略通过对安全域的划分,便于我们清楚地明确网络的层次结构。然后,根据安全域边界和内部风险分析,制定网络安全系统的部署,解决安全域边界防护,安全域内防护问题。安全域边界:通过对安全域边界的控制,保护安全域不受来自其他域的安全威胁。采用的主要安全技术为边界隔离。安全产品部署:防火墙、VLAN划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访问控制。互联网域:此处是网络对外连接的重要出口,因此,也是对网络数据流入流出很好的监控位置。采用的安全技术是利用入侵防御系统,流量监控,对网络出口的数据流及网络攻击行为进行检测,防止DDOS攻击。安全产品部署:IPS设备、流控设备等。服务域内部:对于业务服务器及数据存储,通过防火墙制定对业务系统和数据的访问规则,过滤恶意代码的攻击,防御系统漏洞、数据篡改等,利用入侵检测系统监视网络攻击行为并进行报警。采用的安全技术有漏洞扫描系统和入侵检测系统。安全产品部署:防火墙、主机加固、IDS设备等。接入域:可以统一部署防病毒系统,用于对终端的病毒检测和清除,实现全网病毒防护,防止病毒大范围传播。严格控制局域网终端和外部终端的准入规则,建立完善的用户账号登录机制,避免闲置及过期的用户存在,控制权限操作范围。安全管理域:部署集中管控系统,管理划分的安全域和子域信息,实现日志管理、数据采集、网络管理和用户管理等功能,全面记录网络运行情况。对网络进行安全审计,有助于分析潜在风险。安全产品部署:集中管理平台,安全审计系统等。

二、采用基于安全域的网络安全防护设计,有以下优点

1.网络结构扩展性和易用性得到充分发挥通过对网络安全域的划分,不仅能较好地满足当前安全的需求,而且为今后新业务的扩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对于新增业务安全设计不必重新投入,只需将支撑该业务的应用系统接入不同的安全域,就能够满足基本的安全需求。不但节省投资,也适应业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