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不动产档案整理范本

不动产档案整理范本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6-02 09:03:25

不动产档案整理范本

不动产档案整理范本例1

关键词:

知识产权;档案管理;制度设计

当前创业创新成为时代主流,各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组织不断涌现。2016年国内外专利受理量约为346.48万件,同比增速达23.81%,较1985年增长约240倍。我国国内外专利受理量高速增长,累积了巨量的知识产权档案。虽然知识产权档案管理短期内不能为企业组织带来经济效益,但是大量知识产权档案的累积和无序管理必然会成为知识产权保护的隐患,阻碍创新效率提升。

一、现状与问题

1.知识产权档案材料形成不规范

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对其智力劳动成果享有的财产权利。因为智力劳动成果的性质是多样的,可以是具体的实物、文字、代码、图形和声音等,而创造过程也是复杂的,所以知识产权档案作为知识成果产生、使用和保护等活动过程的记录载体,其形式也是多样的,甚至超出了档案部门对档案类型的规范范围。一方面,知识产权档案记录五花八门,缺乏统一的规范指导不利于档案资源的统计和管理,更有碍于组织机构以后对知识产权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另一方面,组织机构的领导对知识产权档案管理不重视,侧重于知识成果的创造和运用,忽视了相关档案材料是否记录全面,是否归档完整;尚未严格执行规范文件与上级档案部门缺乏有效沟通。

2.知识产权档案收集不完整,管理分散

知识产权档案收集不完整的原因,除档案材料记录不规范或者因为不被重视而不记录外,还有知识产权业务分工不合理。知识产权的创造、使用、保护和管理等工作是由一个组织不同部门或者不同组织不同部门分工协作完成的。知识产权活动的相关记录档案分散于多个部门,加之一些档案部门工作缺乏主动性,缺乏对档案的整理和鉴定,只是机械被动地接收其他部门移交的知识产权档案,因此对移交的档案材料是否完整并不了解。加之知识产权档案管理分散,某些部门存在分解档案的行为,即只向档案部门移交一般性的材料,而将核心材料留在本部门,或者篡改档案材料的核心内容,这不仅影响以后的研究工作,同时容易产生泄密风险。更严重的是有些机构没有设置档案部门,档案收集工作由办公室行政人员兼任。

3.知识产权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知识产权包括专利、商标和版权等多个类型,权利获得过程时间长,有效期跨度大。一些档案管理人员对知识产权类型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认识不全面,甚至不清楚应该收集何种知识产权档案材料,如果机构面临知识产权纠纷,因为相关档案的收集保管存在问题,不能提供充分的证据材料,可能会让机构在纠纷中蒙受损失。

4.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和考核机制

对产生知识产权档案的业务部门缺乏监督约束机制。对于不交、迟交或者所交档案材料不完整的业务部门,档案部门不具有约束权力,无法对其他部门的知识产权档案进行有效监督,容易导致知识产权档案在归档保管前就已经流散遗失。除此之外,形成档案材料没有纳入业务部门的考核范围,难以激励员工提高档案工作质量。

二、加强知识产权档案管理的制度设计

知识产权档案是开展知识产权相关工作的重要依据,是组织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过程中重要的历史和法律凭证。整顿我国知识产权档案管理乱象,制定切实可行的知识产权档案管理制度,从收集、整理、鉴定、保管和利用等方面规范知识产权档案管理十分必要和迫切。

1.建立符合知识产权规律、适应具体情况的档案

材料形成制度知识产权档案形成形式混乱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权威的、统一的和系统的规范指导。制订知识产权档案材料形成制度时,必须考虑两个因素:一是具体的知识产权活动特点和规律,以及知识产权维权时所需要的法律证据;二是档案材料不同载体的时效性和凭证作用。除加强单个组织内的知识产权档案形成规范外,还要注意与其他组织的衔接,尤其是遵循上级档案部门的规范和建议,有利于档案资源的整合和监督。

2.建立有序分散、集中管理的档案管理制度

知识产权活动涉及领域广,档案材料具有较大的分散性。对知识产权档案的收集保管要求不单是针对档案管理部门,还要囊括档案的产生部门。由于知识产权活动的时间特点,如某些科研项目会持续数年以上,知识产权档案材料会在业务部门留存的时间较久,容易造成遗失,所以建议将档案的收集保管责任落实到具体的部门责任人身上,促使其加强与档案部门的协作沟通,保证档案在业务部门的有序管理。档案部门也要积极主动与各个业务部门进行交流沟通,认真查验核实各类知识产权档案资料,依照知识产权规律对收集的档案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实现档案信息可溯源管理;在档案保存利用中,要确保档案材料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以及查阅档案的便利性。

3.建立知识产权档案管理培训制度

知识产权档案管理制度的切实执行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发挥关键性作用,这就必须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建立长效培训机制,促使知识产权档案管理与知识产权活动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知识产权档案管理培训不仅针对档案管理人员,还要培训档案记录人员,使其对业务部门的档案记录人员逐渐养成知识产权档案管理意识。

4.建立部门间的协作监督制度

赋予档案管理部门对其他业务部门具有知识产权档案监督权力。通过构建档案部门与其他业务部门的协作机制,档案管理人员可以与业务部门的知识产权档案负责人合作监督部门内知识产权档案的记录、使用、保存和管理情况,严防档案散失、资料泄露。

5.建立奖罚分明的知识产权档案管理考核制度

将知识产权档案管理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当中。对知识产权档案记录的规范性、收集的完整性和保存使用的安全性等方面进行量化考核。

不动产档案整理范本例2

房地产档案形成于房地产管理活动,是房地产管理工作的真实记录和重要依据[1]。档案管理作为房地产企业一向重要的管理工作,具有独特的凭证价值、参考利用价值与法律作用。房地产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历来比较薄弱,而且关于档案的分类以及如何分卷也少有成套参考资料可以借鉴。档案真实的记录着房地产企业的管理经营活动和企业的发展史,而档案的管理有仅有效保护好企业的发展历史,而且可以服务于企业的未来指导[2]。然而,房地产企业的档案范围涉及较广,项目档案不成套,而且资料更改频繁(主要是设计图),造成档案材料收集归档难[3]。因此,面对量的资料时时,如何管理好项目的档案材料,事关群众的基本生活,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

1 房地产企业管理类档案的构成及其特点

房地产企业档案属于专业档案之一,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原始材料。房地产档案是房地产生产经营的必备基础资料,是一项重要的基础业务建设,也是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

1.1 房地产企业管理类档案的范围

一般意义讲,房地产档案是泛指以“房地产”作为基本特征的,与房地产有关的所有档案。房地产企业管理类档案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归档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不包括、房地产开发项目工程设计图纸和竣工文件。

1、企业行政管理档案包括:企业在组建、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行政资料,如工作计划、总结,公司的机构建立(含内设结构)变更,人事变动,合同管理以及编辑的出版物、编印的简报或期刊等。

2、企业经营管理类文件,主要指资产审计、法务、运营等部门形成归档资料。包括:企业的发展规划(包括中、长期发展规划)、方针目标管理以及相关制度和规范;公司资产管理,投资项目可行性报告;公司审计工作的文件材料以及商务合同正本及与合同有关的补充材料,有关的资信调查等文件材料。

3、项目管理类文件,主要指与从事项目开发有关的文件,如研发策划、前期配套、工程管理、营销策划、售后服务等相关房地产项目负责机构生成的。

4,其他的,包括会计类档案和党群工作类档案文件等。

1.2 房地产企业管理类档案的特点

房地产开发企业档案有其一般档案的共性,也有其特殊性。首先,从上述档案范围的概括不难发现,归档资料来源广、涉及的内容繁杂,不仅包括企业内部运营产生的文件,而且还包括工程项目与外界联系的相关政策性文件。其次,房地产企业档案专业性较强,它记载着房产信息归属和沿革,需要严谨的、规范的、技术性的专业要求,使房地产档案成为进行房地产档案管理的重要基础。再次,房地产档案涉及房屋开发管理使用的人和单位,还有与之相关的国家职能部门,作为所有权归属的凭证具有法律效力。这就要求,房地产档案按照严格的操作,各程序间的相互监督、制约,以保证其不容质疑的真实性地位。最后,房地产企业的经营与外界产生的关系是通过各类合同建立起来的,因此,房地产企业管理类档案以合同为主体构成。

2 房地产开发企业管理类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民营房地产企业的整体档案管理呈橄榄形状,水平不均衡。相对于其他企业而言,房地产企业有自身的个性,一般的企业档案管理模式不适合房地产企业。有研究表明,规模大的企业档案管理优于规模小的企业,效益好的企业好于效益差的企业,创立时间长的企业优于短的企业[4]。

2.1 文书档案收集不完整

档案材料不完整是房地产企业档案存在的普遍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行政管理类文件归档不完整,如重要的议会记录不完整,归案不及时造成遗漏,还有一些重要活动无相关记录视频或相片;(二)、房地产开发项目档案材料收集难,涉及部门和单位多,项目档案不成套。如立项审批文件往往由计划部门提出,环境评价报告以及验收报告由环保部门提出等。(三)、有的文件有正本而无底稿或有底稿而无正本,有些文件只有批复而无请示或有请示而无批复。

2.2 缺乏统一的管理模式

从档案管理机构上看,大型的房地产企业一般都会成立了专门的档案室或部门,各类档案管理较好,收集得相对比较完整。然而,大多数房地产开发企业没有建立健全档案工作制度,档案管理无章可循。值得一提的是,档案人员没有认真落实“三参加”制度(即参加公司重要会议、活动,参加工程竣工验收,参加设备开箱)。对于一些小型或刚成立时间不长的企业,对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其档案管理由其他业务部门代管或由文书档案员兼管,形成的档案材料五花八门。这类小型企业的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质较差,缺乏相关的业务知识,有的是半路出家临时安排,形成“兼而不管”或“管而不会”的恶性循环。另外,部门领导或经办人员对档案材料“过于重视”,或为了“保密”而不愿移交,这直接影响了文件材料收集归档工作的有效开展,而且归档意识不强,如部门人员调动时,对积存文件不办移交,以至造成材料的散失。

3 解决房地产企业管理类档案管理问题的对策

3.1 建立分类归档制度,保障档案完整性

分类归档是档案管理人员或领导依据事物的属性及其认识,对事物进行特定的区分、集中和归类。对房地产企业档案整理工作来说,可以按照档案文件的来源作为基本原则的,作为一个基本的档案分类结构。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内部没有档案管理人员,多是行政人员兼管档案的管理,这类人员的流动性大,这需要档案分类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这是保证企业档案管理人员变迁时,档案工作能够很快、顺利地传承下去。

企业在建立归档制度时,归档分类方法不宜随便更改,因为分类方法决定着归档文件整理、流水方式、编排和排架等基本保管状态,这也方便文件检索。如果分类方法改变了,牵一发动全身,扰乱了整个档案保存和查询,尤其对于大型的房地产企业,分类的不稳定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值得借鉴的是,对主要职能部门产生的档案归档可以作为一级分类进行收集,如人力行政部门产生的人事档案、行政管理档案,法务部门产生的法律文件,财务部门产生的财务档案。

3.2 加强档案的规范化建设

加强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是提高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也是衡量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首先,我们应该以《档案法》、《城市房地产权属档案管理办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法律规范,结合本房地产企业发展对档案工作的要求,制定企业自己的档案管理制度,明确档案管理方式和工作原则,明确分类方法与归档职责,规定档案收集、整理、保管、统计、利用要求等基本要求。另外,建立和完善包括立卷归档制度、保管制度、统计制度、保密制度、提供利用制度等的企业档案管理制度体系,并编印成册加以落实执行。可以明确表明,加强房地产企业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4 结束语

房地产开发企业档案不仅在档案本身属性,凭证和参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且为企业入市决策、企业定位决策、企业定价决策提供基础依据和参考。鉴于房地产企业管理类档案的广泛性、复杂性,本文从房地产企业的特点入手分析了管理类档案管理的范围和基本构成,为档案的完整收集提供一个重要的参考。房地产企业有自身的个性,一般的企业档案管理模式不适合房地产企业,因此房地产企业档案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统筹规划和全面落实。不仅需要企业职工的认真履职和支持,也离不开领导的重视和资金、技术的投入。

参考文献

[1] 杨芳.当今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档案管理[J].城建档案,2009,12:46-47

不动产档案整理范本例3

《会计法》明确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下统称单位),须依照本法办理会计事务。”各单位必须依法设置会计账簿,并保证其真实、完整。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照本法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法真实、完整地办理了会计事务,也就是说,会计人员生产出合格“产品”了。那么,如何把这一合格“产品”—即会计档案保管好、使用好,是各单位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就拟把会计档案管理规范化和管理专业化结合统一方面进行探讨。

财政部、国家档案局关于印发《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通知,自1999年1月1日起执行,对会计档案管理有了明确规定。但是目前的状况是:有的单位会计档案管理比较规范,有的单位会计档案管理的随意性比较大,有的单位在会计核算年度终了,把会计档案往库里一堆了事。没有专职档案人员进行管理,也没有配备兼职人员进行管理,谁需要资料谁都可以查找,严重违反了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工作越来越重要。会计记录的经济活动信息都归集在会计档案中。会计档案是记录和反映单位经济业务的重要史料和证据,是各级政府经济信息统计基础性资料,是微观和宏观经济规划的重要依据,也是单位负责人是否廉洁施政的重要证据,会计档案是经济活动综合的反映。

1.会计档案管理的专业化

会计档案管理的专业化,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既包括了会计档案管理需要有专业化的队伍承担管理工作,有包括了管理会计档案的工作人员的专业化工作水平。

县团级以上企事业单位,会计业务量大的,应配备专职会计档案管理人员。事业单位会计档案管理人员应给出编制。国有大型企业配备专职会计档案管理人员,应从会计人员选拔产生。县团级以上企事业单位,会计业务量比较小的,应当在会计机构内部指定专人保管。只有专业化,才能规范化。专业化是会计档案管理规范化的前提和基础。只有专业化和规范化有机结合,才能达到会计档案管理规范的有序统一。

一个单位内部,有不同的会计主体:即一级法人单位,还有二级会计核算单位(即非法人分支机构或二级报账制单位)。不论什么样的会计主体,都有大量的会计档案需归档。单位内部还有不同的行业,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对象也不同,客观上也要求会计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专业化。不能简单地把会计档案一归档就了事。造成经济信息资源永久沉淀,得不到及时开发和利用。

无论是上述何种会计档案的管理方式,都需要对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化知识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档案管理水平。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领导层面上要增强对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意识会计档案对于本单位开展工作的重要意义和潜在的经济利益;第二,给予一定的物质、经济支持,会计档案的收藏与保管需要一定的物理场地,保证会计档案的安全完整也是提高会计档案馆里专业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第三,对档案管理人员提供培训的支持,目前很多从事会计档案管理的人员对档案管理知识较为缺乏,或者是对专业性质较强的会计档案的管理缺乏一定的认识,所以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既有利于提高会计档案的信息质量和保存价值,又有利于提高对会计档案中蕴藏的信息的开发与使用。

2.会计档案管理的规范化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各单位必须加强对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建立会计档案的立卷、归档、保管、查阅和销毁等管理制度,保证会计档案妥善保管,有序存放,方便查阅,严禁毁损,散失和泄密。”明确了会计档案保管期限和目的,就是要及时对会计档案信息资源有效开发利用。一定时期经济信息资源及时采集利用,可能会对经济社会有极大地推动作用和促进作用;过了保管期限,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和社会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原经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价值也就随之终结。及时开发利用会计档案信息资源是关键,把握时代脉搏,需要不断学习型人才,才能有效开发利用会计档案经济信息资源。从开发利用角度看,也需要会计档案管理规范化和专业化。

会计档案管理的规范化需要从制度上进行建设。《会计档案管理办法》是各个单位对会计档案管理制度建设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对会计档案的立案归档、管理利用、编纂开发和鉴定销毁形成规章制度。实施的细则需要包括以下的几个方面:第一,要建立制度保证会计档案的安全完整,这是会计档案发挥作用的基本前提;第二,要建立档案制度的保管制度,会计档案的主要作用就是为了日后的对于账目的清查鉴定的作用,因此需要建立制度对会计档案的归档期限、范围、种类和使用人员的范围有明确的制度规定;第三,要建立会计档案的鉴定与销毁制度,虽然建立会计档案是为了防止财会人员,但是会计档案还是存在着一定保管规律,要对会计档案的要建立完整的鉴定制度,及时对超过保管期限的档案进行销毁,同时也要对销毁档案的流程和方法进行制度建设,即建立起销毁制度。

不动产档案整理范本例4

档案对镇村来说,大都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认为可有可无,其实不然。档案是指镇村在民间艺术创作、文化交流、社会文化等工作和活动中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实物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档案工作是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档案工作的组成部分。而镇村文化站属国家设立的最基层的群众文化事业单位,那么,在收集管理档案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 镇村文化站是档案收集与管理的主体

1.1 现场收集资料是保证艺术档案完整性和真实性的基础。在平时工作和交流中,每年几次群众文化活动,而且资料不全,没有什么资料可归档。其实,镇村档案材料的归档范围非常广泛,它包括文学创作、艺术表演、美术、摄影、社会文化、艺术研究、艺术教育、文化交流、个人艺术等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艺术材料。除公文、计划、讲话稿、记录、剧本、手稿等文字材料外,还有群众性的器乐、声乐、舞蹈、戏剧、曲艺、美术、书法、摄影等活动及成型的舞台美术、灯光音响、服装、造型艺术等的设计图谱,声乐与器乐的曲谱,舞蹈、戏剧等的场记图谱,录音带、录像带、照片、画稿等等,不胜枚举。那么,怎样收集这些资料呢?我认为,主要要做好现场跟踪收集工作。

历史真迹是档案的本质特征。所谓“历史真迹”就是记录历史的真实踪迹,它不是事后编写和随意收集起来的,而是“第一手材料”,是“历史的原始的记录”。档案要保证其真实性,就必须重视档案收集的现场跟踪。那么,何谓“现场跟踪收集”呢?所谓现场跟踪收集就是档案收集要与活动实施过程同步进行。群众活动一般不可能“复制”,许多活动离开了现场,就无真实可言。群众活动是为适应社会与群众需求而举办的,是人民群众自愿参加、自我实现、自我进行的。每次活动不是简单地重复,而是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并不直接体现为文、形、声而“凝固”下来。因此,群众活动的档案,需要人们在活动过程中自觉地把流动的要素同步转化为多样化的档案形式。例如:镇上举办各类文艺活动,档案管理员同步收集筹备阶段整个策划活动的策划书、会议通知、会议照片、专家论证资料和活动现场照片、图像、录音带等,进行多角度、多方面的收集,使这项活动的档案保存更加完整,为以后举办同类活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档案现场跟踪收集,并不是说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深入任何活动的第一线。在一定范围内的同步收集是指:时空上限制在活动起止的全过程,内涵上不失去所收集材料的“第一手”性质。时空上的限制是内涵上不失去真实性的保证。

现场跟踪收集重点是体现活动的全貌,除了保证活动高潮部分的档案材料收集不失时机之外,还要保证整个活动轨迹的完整。往往在实际工作中会产生这样一种现象:一次活动过后,只注意收集了活动体现部分的档案材料,忽视了活动筹备阶段的材料收集、活动高潮过后社会舆论的反馈材料和活动总结材料的收集,这就很难使生动活泼、多姿多彩的群众活动全貌在档案中再现。因此,追踪活动的轨迹,及时收集全部有价值的档案,是保证档案完整性和真实性的基础。

1.2 加强管理是提高档案利用率的基础。构成档案全宗的结构主线有三条,一是以业务组织为基本单位,二是以活动为基本单位,三是以个人为基本单位。三条主线互相不能替代,而且工作实践也证明,为便于档案的利用,应将三条主线复合起来,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活动往往是一次性的,缺乏稳定与连续,所以个人为基本单位整理档案,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档案的分类,应三条主线复合并立,辅之以分类检索系统予以相互补充。而且在整理档案时,应遵循材料的形成规律,保持材料之间的有机联系,便于保管和利用。

1.3 首先要提高对档案重要性的思想认识。大家都重视活动而忽略档案收集管理工作,活动结束意味着所有工作的终结。所以,加强档案工作是所有镇村必须要补上的一门课。要加强《档案法》学习,文化站不但要建立规范的档案室,配备兼职档案人员,还要制订档案管理办法和规定,开展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实行档案的集中统一管理,积极为本镇村服务,积极创造条件实现艺术档案管理现代化,以保证日后的档案质量。

其次要加强文档统一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只有文件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档案管理才能够继承其结果,顺利展开,如果文件管理无章可循,紊乱不堪,将直接使档案管理各环节陷入忙乱无序状态,影响整个综合管理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因此,必须强化文件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严格规范揭示文件内部特征和外部特征信息的各项数据,为推行现代化管理服务。

2 加强对档案管理员业务素质培训,尤其要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培训

现代化管理的形势要求档案管理员不仅要具有基础的文化科学知识、丰富的档案专业知识,还必须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熟练运用电子计算机及现代化通讯设备来进行文件管理和档案管理,否则就根本无法介入电子文件的形成和保管,也不可能参与电子文件管理、检查系统的规划、设计。当然就更说不上充当电子文件的合格管理者。因此,必须下大力气,开展现代信息培训,造就具有现代档案管理意识和现代档案管理技能的档案管理员。这是推进镇村档案管理进程的一项关键性工作。

3 基层档案系统的作用

概括地讲,档案的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凭证作用;二是参考作用。对镇村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档案是文化或个人历史的真实、全面的反映。档案与每年编写大事记一样,它能全面、客观、真实地反映历史原貌,也是全镇全村工作实绩见证。

3.2 档案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工具。一旦发生纠纷,档案便成有力佐证。

3.3 档案是规范管理的基础。但没有规矩也难成方圆。有了档案作支撑,进行规范管理就有了基础。

不动产档案整理范本例5

立卷改革长期以来都是我国档案界较为关注的话题,2001年,正式出台的《归档文件整理规则》(以下简称《规则》)是对前期各种文书立卷改革措施的总结和升华,是“继30年代行政效率运动之后文档工作的第二次变革”。[1]《规则》作为我国文书立卷改革的重要成果,自其以来,在档案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各级综合性档案馆基本已按其要求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在高校领域,《规则》也同样被逐步推行开来。卞咸杰同志曾就高校领域适用《规则》问题在档案界论坛作过专题讲座,[2]并将其主要内容以《高校各类档案以件归档的实践》(以下简称《卞文》)为题在《档案管理》2010年第1期上发表。笔者对卞咸杰同志在文中所展示的创新精神和改革胆略深为敬佩,但是,对于《卞文》将该校立卷改革的经验总结为按件整理方法“以点代面,从文书档案延伸到其他类别档案”,[3]认为《规则》能够适用于高校各类档案的论断则无法认同。

《规则》所提倡的“简化整理,强化检索”的理念与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空前发展的时代背景相得益彰,在文书档案领域,“卷”改“件”是对档案客观实证性的回归,尽量减少因为组卷及其相关操作引起的主观性失实和失序。笔者虽然也认同《规则》在高校文书档案领域的运用是档案整理方式的一种进步,但是,这并不能成为《规则》适用范围可以无限扩展的理由,从《规则》本身以及档案自身特点等方面考量,《规则》不适用于高校非文书类档案。

1 基于《归档文件整理规则》文本的思考

《规则》的出台,正式确立了按件整理的专业地位,却也由此引发了关于按件整理规则适用范围的不断争议,为了能够让探讨基于相同的平台,笔者认为,在思考按件整理的适用范围时,有必要对《规则》的文本意愿进行重新梳理。

1.1 《规则》制定的背景。档案整理是档案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归档材料的整理方法则是整理工作的核心内容。因此,关于档案整理方法的探索在我国就一直存在。大规模的立卷改革探讨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而随着上世纪90年代对电子文件的不断关注,关于文书立卷改革的探讨与争论越发如火如荼。回首这一段历史,其间,关于文书立卷改革的方法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以‘六特征立卷法’为基础,衍生出‘一事一卷’、‘四分四注意’、‘三个为主,五个分开’、‘三分两同’等一系列立卷法”。[4]从中,我们不难发现,不管是何种立卷方法,都是基于对文书档案的整理方法而产生,其涉及范围并没有涵盖所有类型的档案。《规则》的出台是在对文书立卷改革的探讨有了一定的成效后,集合各种立卷方法的优点而形成的一种国家行业标准。《规则》以推荐性行业标准的形式,于2000年12月由国家档案局批准,于2001年正式颁布实施。《规则》之所以作为推荐性标准推出,也是为了兼顾现实档案工作中存在的各种复杂多变的问题,避免“一刀切”的状况出现。

1.2 《规则》关于适用档案类型的规定。我国高校档案的类别基本采用了1993年《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中的规定,分为党群、行政、教学、科学研究、产品生产与科技开发、基本建设、仪器设备、出版、外事、财会等10个类别,2008年,颁布的教育部27号令《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与之相比,仅仅是新增加了学生类档案,在实际工作中,一般会将特殊载体的声像类和实物类档案作为单独类别列出。根据高校各种类型档案的基本特点,可以大体上将其分为三个大类,一是文书档案,即党群类、行政类和外事类;二是科技档案,即科研类、基本建设类、仪器设备类、产品生产类档案;三是专门档案,即学生类、教学类、出版物类、财会类。

《规则》自身文本中,虽没有适用档案类型的明确条款,但是,其在第二部分“定义”中,认为“归档文件”是指“立档单位在其职能活动中形成的、办理完毕、应作为文书档案保存的各种纸质文件材料”。王健教授据此,也将“办理完毕”、“文书档案”、“纸质文件”归纳为《规则》适用范围的“三个显性限定”。因此,从《规则》的本意来考察,文书档案应该是其适用的基本条件之一,《规则》并没有涉及文书档案之外的档案类型。《卞文》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但是,其处理的方式是在编制本校的实施细则时,将“文书档案”直接扩大为“各种纸质历史记录”,但对于这种适用范围扩大的合理性,缺乏足够的解释和论证。

2 尊重档案自身特点是整理工作的起点

档案整理工作需要以“遵循文件的形成规律,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区分不同价值,便于保管和利用”为原则来进行,对各种类型档案自身特点的认识是探讨其整理方式的起点,也是判断各种档案整理方式优劣的基本标准,档案的整理方式只有与该类别档案的自身属性相符合才能实现整理工作的科学化。

2.1 按件整理违背了科技档案的成套性特点。高校的科技档案主要包括科研、基本建设、仪器设备、产品生产等四类档案。因为科技工作过程的完整性及其相对独立性,使科技档案的形成在客观上具有成套性的特点,这也是科技档案与文书档案的最主要区别。科技档案的成套性特点主要是指“围绕着一个独立科技项目的进行,规律性地形成了一系列相关的科技文件,这些科技文件记载和反映了该项科技、生产活动的全部过程和成果,它们之间既以不同的工作阶段相区别,又以总体的科技程序和科技内容紧密衔接,构成了一个反映该项科技、生产活动的文件整体”。[5]不管某个具体的科技项目在数量、内容和形式上有着怎样的差别,但是,它们因为同一个总体的科技程序和科技内容而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相关科技活动的文件整体。只有将基于同一个科技项目产生的文件集中整理起来才能反映科技活动的全貌,才符合科技档案整理的基本原则要求。

因为科技档案的成套性特点,“案卷”在科技档案整理中成为一种“客观存在”,例如,同一个科研项目、同一件产品、同一个工程或设备都是统领关联科技文件材料的客观案卷形式。文书档案则因为没有明显的内容特征来客观统领卷内相关文件,容易形成不同立卷者立卷结果大相径庭的局面,这也是文书档案实现按件整理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工作量方面,由于科技档案案卷概念相对容易确定,在科技档案按卷整理的过程中不会因为组卷环节的复杂而明显增加工作量。相反,案卷作为联系科技文件之间微观历史联系的作用会在档案信息的查全率和查准率方面作出重要的贡献。综合而言,按件整理在文书档案方面因为取消案卷而带来的整理结果更加客观、整理工作量减少的优势在科技档案领域没有明显的体现。相反,如果放弃科技档案按卷整理的方法,以“件”为原则的整理方法容易造成同一科技项目文件的分散,对科技档案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构成威胁,也违背了科技档案成套性特点。

2.2 专门档案需要“专门”的整理方法。高校专门档案主要包括学生类、教学类、出版物类、财会类等四类档案。学生类档案属于人事档案的范畴,而且,全国多数高校还未将学生类档案纳入档案部门管理,因此,对其不作探讨。

教学类档案是高校档案的主体,客观地反映了高校的中心工作在于培养高层次的人才。高校的教学类档案包括学生录取、考试成绩、休学转学、毕业及学位等学习管理过程中的各个方面的材料。教学类档案虽然内容复杂、数量庞大,但是,高校教学工作内容固定,分类清晰,因此,按卷整理便于集中同类的材料。在工作量方面,教学类档案往往自然地以班级或者年级的方式集中在一起,无须为材料的分类组织浪费更多的精力,这一点,也是教学类档案区别于文书类档案的重要特征。

财会类档案是在财务管理工作和会计核算活动中形成的文件材料,是记录和反映高校经济业务的重要史料和证据,主要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等会计专业资料。高校的会计档案中,会计凭证占据绝大多数,且已由学校的会计专业人员以册的方式装订完毕。一册会计凭证基本都是按照时间顺序,将多份会计凭证集合起来装订而成,用“卷”显然比“件”能更好地概括这一册会计凭证档案。会计账簿和财务会计报告都具有明显的时间特征和内容特征,例如,日记账和年度财务报告等,因此,根据相关时间和内容要素组卷保存更符合文件本身特点。

出版物类档案是指高校在编辑出版报纸、刊物、图书、音像等出版物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及声像等载体材料。出版物类档案往往由于一个具体的出版事宜而产生,其内容清晰明确,因此,对其进行按卷整理便于集中相关内容,也不存在文书档案按卷整理中存在的内容难以概括、题名难以拟写的问题。

3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运用过程中一些认识误区

3.1 “件”的概念应该如何定义?按卷整理的核心在于“案卷”的组织,而按件整理的核心则在于“件”的确定。在文书档案领域,《规则》对于“件”的确立有着明确的规定,在此不再赘述。而如果要将《规则》的适用范围扩展至非文书档案,如何进行相关“件”的定义就成为问题的关键。《卞文》在处理此问题时,采取了“补充专门档案和科技档案类目中件的确定”方法,虽未作更为明确的阐释,但从其后续操作示例中可发现《卞文》中“件”确立的几个特点。

第一,带有较强的主观色彩,缺乏客观标准。不管是以件归档还是按卷归档,“件”、“卷”都作为一种组织和计量单位存在,“件”和“卷”的概念只有清晰明确并且符合约定俗成的习惯才能有效地指导具体的归档操作。《卞文》中“将档案检索中有关联的多份文件组合成一件”、“根据利用率界定件”等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对文件之间的检索关联关系和文件未来利用率高低的判断都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容易产生“件”的确定结果因人而异的情况,违背了《规则》制定的初衷。

第二,部分“件”的定义与传统“案卷”实质相同。案卷是指按照一定的主题等内部特征和外部特征编立的、具有密切联系的若干文件的组合体。[6]在《卞文》中,“把同一个班级学籍材料组合为一件”、“科研档案中的获奖申报材料,可把申报表、科研成果、社会影响或实际效果证明、其他材料等界定为一件”等方法中的“件”在名称上虽为件,而在内容上却具有明显的组合和集中行为,实质上,已经与“案卷”概念相同。同时,这些“件”的概念与约定俗成的“件”的概念迥异,容易造成概念上的混乱。例如,如果把一个班级的学籍材料称为一件,那其中,每个具体人员的学籍材料该用什么来称呼?

3.2 按件整理是否减少工作量?《卞文》在谈到以件归档的经验时,认为“《规则》的实施简化了归档文件整理程序,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7]在实际工作中,这一说法也成为按件整理适用范围扩大的一个重要理由。在文书档案领域,传统的文书档案按照分类组卷卷内文件整理填写案卷目录和备考表案卷装订拟写案卷题名填写案卷封面档号编制案卷排列案卷目录编制的程序来进行。而按照《规则》的要求,实行按件整理后其整理程序变为:件的确定装订盖归档章文件归类文件排列填制归档章编目装盒。两相比较,从数量上看,按件整理减少了工作环节,从内容上看,取消了难度大、争议多、耗时费力的组卷及卷内文件整理的环节,客观上,减少了文书档案整理的工作量。

在非文书档案领域,无论是科技档案还是各种专门档案,其内容往往明确涉及某个事件,或者有明确的组卷标识,因此,组卷和案卷题名的拟写变得较为容易,《规则》在文书档案整理中的这种优势就不复存在。相反,从实际工作情况来看,在档案实体的装订方面,因为装订对象由一卷文件细化至每份文件,按件整理的装订工作量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加之,按件整理方式中装具及装订方法一直缺少稳定有效的做法,无疑给具体工作增加了难度。例如,每份用缝纫机线装的文件,在进行数字化扫描时,就很难拆除后进行高速扫描。因此,按件整理并没有减少非文书档案的整理工作量。

3.3 按件整理对于统计和检索的意义有多大?《规则》实施以后,档案统计的基本单位由案卷变成案卷与件两种方式并存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给直观比较和统计分析馆藏数量带来了困难。但是,如果据此扩展《规则》的适用范围则有舍本逐末之嫌,档案整理方式的选择必须以遵循文件的形成规律,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尊重档案自身特点为原则,不能因为统计单位一致性的需要而改变各种档案的最合理整理方式。实际上,虽然有案卷与件两种统计单位,但是,按照《规则》本身的适用范围而言,案卷的统计数与件的统计数都清晰地确定为馆藏文书档案与非文书档案的数量。

按件整理“优化了检索效果,使档案检索更加迅速、高效、灵活”的观点被当做是《规则》适用范围扩展的重要原因,但是,事实果真如此吗?根据笔者调查,现在的高校档案基本采用计算机检索的方式,绝大多数的高校馆藏档案目录也是建立在文件级的基础上。在手工检索情况下,纸质卷内文件目录与按件整理形成的目录体系在形式和内容完整性上是一致的。在计算机检索的情况下,在目录建设体系均建立在文件级的基础上时,按件整理的各种检索方式和效果会同样表现在按卷整理的文件检索中。但是,因为“案卷”作为联系文件之间历史微观联系的作用而存在,会把那些在责任者、来源、时间、题名等多种要素上并没有直接关联关系的文件整理汇集一起,反而给检索结果的查全率和查准率带来帮助。

参考文献:

[1]王静.对以“件”为单位立卷方法改革的思考[J].山西档案,2001(4):17~19.

[2]卞咸杰.高校各类档案以件归档的实践——以盐城师院为例. [2009-09-29].http:///bbs/viewthread.php?tid=22808&extra=page%3D5.

[3][7]卞咸杰.高校各类档案以件归档的实践[J].档案管理,2010(1):20~23.

[4]王健.关于立卷改革思路的思考——《归档文件整理规则》的应用与反思[J].档案学通讯,2002(3):74~80.

不动产档案整理范本例6

我们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房地产企业管理的档案不等同于房地产档案。房地产档案是指在房地产发证登记、房地产交易买卖、房屋动拆迁、建设用地及批租用地活动中,经过收集、整理、鉴定,形成的反映产权人、房屋自然状况及使用土地状况,应当归档保存的文字材料、计算材料、图纸、图表、照片、录像带、录音带、磁介质软盘等各种载体内容的文件材料。

房地产开发企业以营利为目的,从事房地产开发和经营活动。因而,注定会产生大量建设工程类档案与经营管理类档案,它们构成了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对象,这也是本文论述的对象。

建设工程类档案即基建档案,也属科技档案范畴。房地产开发企业是建设单位,对于施工、设计、监理等单位来讲是业主单位,保管的档案最多。根据2002年起施行的《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要求:在组织工程竣工验收前,应提请当地的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对工程档案进行预验收;对列入城建档案馆(室)接收范围的工程,工程竣工验收后3个月内,向当地城建档案馆(室)移交一套符合规定的工程档案。换句话说,最后公司内部档案管理员整理归档的工程档案,主要是向城建档案馆(室)移交后剩余的档案。

房地产经营管理档案是企业在房屋经营、租赁,办理产权登记,交易转手过程中形成的。原来房屋产别只有直管房产和单位自管房产,而现在私房房产、涉外房产、股份制房产不断增多,出现了多元化的态势。同时,产权形式的变化频率加快,房地产买卖、租赁等交易活动越来越多,所涉的部门也越来越多。笔者现在于成都市房管局下属的一个国有房地产开发企业工作,现在局下属的单位就有房地产交易中心、房产登记中心、房地产经营公司等不同的企事业单位。这些单位由于业务不同,所以保管的房地产档案,特别是经营管理类房产档案大不相同。

关于建设工程类与经营管理类档案具体包括哪些档案,将在第二部分讲到。此外,房屋在几十年的管理过程中,还涉及很多物业管理档案,这些也属于房地产档案范畴。由于现在房屋都有专门的物业公司管理,所以本文就不再做专门论述。

二、档案管理应注重动态性

众所周知,房屋从准备修建到竣工,以及产权的办理、转移,时间跨度是很长的,期间不断有新的档案形成。这决定了建设工程类档案与经营管理类档案不可能像文书档案那样按年度归档。动态性管理关键就是在房地产开发和经营的工作进行中就重视档案工作,注重档案产生时间上的连续性。

先谈建设工程类档案。刚才讲到,最后公司内部档案管理员整理归档的工程档案,主要是向城建档案馆移交后剩余的档案,当然这部分档案数量也不少,这就意味着我们不能只重视管理日后移交进馆的档案。各项目部的档案资料员应该认真执行《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档案收集应按建设程序划分为工程准备阶段文件、监理文件、施工文件、竣工图、竣工验收文件五部分。工程档案管理的动态性,关键就是档案要持续性收集,分阶段存放。像在工程准备阶段,就要把关于工程立项的会议纪要、领导讲话,专家建议文件,拆迁安置意见、方案,国土证等收集齐全。准备阶段完后,工程进入施工阶段,该阶段的文件资料最多。项目部有关人员在制定、填写、审核这些文件时就应特别仔细,以便档案资料员收集保管到齐全、有效的文件。

房地产开发企业是建设单位,在工程进行过程中,除了本单位产生的档案外,施工、设计、监理等单位也应该向其移交一些档案资料。笔者建议房地产企业在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签订有关合同时,在合同中写明对方有义务提供有关文件资料。公司项目部有关人员平时也应主动向其他单位征集所需的文件档案。另外,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并不意味着就没有工程档案了。比如一些住宅小区竣工验收合格后还涉及路灯安装、大门修建或某些局部改造,这些工程也会产生相应的档案,并且它们可以不移交进档案馆。因此,项目部人员也应注意收集这类档案,日后向公司档案室移交。笔者所在的公司还专门成立了档案巡检小组,坚持每季度一次到各项目部检查指导档案、文件的管理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总之,各项目部的人员要努力做到在工程彻底竣工后,既能向当地城建档案馆(室)移交一套符合规定的工程档案,又能向公司内部档案室移交一套完整规范的档案。

再谈谈经营管理类档案的动态管理。当今很多房屋还未竣工就开始准备销售了,所以这类档案虽产生时间一般晚于工程档案,但也必须尽早开始重视这类档案的收集工作。任何房地产开发企业都有专门从事房地产市场调研、房屋营销工作的人士。所以这部分人士应注重经营类档案的动态性管理。但笔者认为不必把问题搞得太复杂,其实对一个企业来说,某个项目的经营管理类档案主要就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项目管理类文件。主要由研发策划、前期配套、营销策划等文件组成。项目研发成果,包括可行性分析、报告、评审资料等文件;项目营销策划方案、市场调研报告;项目广告,包括公司整体形象广告及相关报道,载体形式包括剪报、刊物等;项目销售价格方案、销售分析、销售总结;宗地情况,包括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竞争楼盘信息等;项目规划设计草案相关文件,概念设计相关文件及项目设施指导书,方案设计文本及相关文件,房产证,预测报告,预售许可证;资产、法务等相关合同,等等。

第二部分是房产销售和租赁档案。其主体是房屋销售或租赁过程中双方形成的合同。销售一套房屋就有与之相应的一份产权,就有一套合同及相关资料,一套合同及相关资料就组成一卷档案。因此,合同在房地产档案数量中占了很高的比例。这类档案虽然数量多,但同一项目的每卷档案组成基本相同,一般包含房屋买卖合同、买卖合同补充协议、业主公约、户型图、产权证复印件、户主身份证复印件、定购书等。当然还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某位客户亲笔承诺书,承诺他首次在本地购房,那这份承诺书最好也应放入销售档案中。由于同一楼盘中不同房屋购买时间不同,办理产权的时间也不同,这些不确定因素使房产销售档案的形成和收集也有时间上不确定的特点,营销部门人士必须坚持动态性管理。所以,一般应该是一个楼盘所有房屋销售完毕,有关证件办理完毕,才能将这些档案移交给档案室。

三、档案管理应注重整理环节

在档案管理工作若干环节中,整理工作是核心,不仅花费时间较长,而且直接关系到以后的统计、检索、查阅等。刚刚讲到的动态性管理主要是企业中相关职能部门人员的工作,而整理肯定是专职档案工作者的工作。关于整理,笔者只谈论三点。

不动产档案整理范本例7

做好企业职工档案管理工作,是满足企业职工切身利益的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我们要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历史使命,清醒地认识肩上所负的责任,既要科学、规范、安全地保管好职工档案,又要为企业和职工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这是必须认真思考的课题,本人认为在这里谈谈个人的观点。

一、企业职工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企业职工档案是由企业管理部门在职工学习、招用、调配、培训、考核、奖惩、选拔和任用等工作中形成的有关职工个人经历、政治思想、业务技术水平、工作表现以及工作变动等情况的文件材料。是历史地、全面地记录和考察职工的依据,是企业职工退休申报的重要凭证,做好企业职工档案管理工作意义非常重大。近年来,部分企业职工档案管理工作问题比较突出,有些企业擅自将档案交给本人携带、保管,发生多起丢失职工档案事件;有些企业甚至擅自更改职工档案中有关年龄、工龄、工种等方面的历史记录;有些企业不能按时按程序为职工申报退休。这些违反国家档案管理法律和政策规定的行为,严重影响了职工退休的客观公正,损害了职工切身利益。

二、做好企业职工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1.严格要求档案保管条件。为确保职工档案的安全和利用,职工档案管理机构保管职工档案,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1用人单位必须是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生产和经营单位,取得独立法人资格;1.2要有明确的领导分工负责,设有专(兼)职档案管理人员。建立领导、专(兼)职档案人员责任制。档案人员应具备档案专业知识。建立、健全职工档案的归档、管理、利用、转递、保密等有关管理制度并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落实;1.3要有符合条件的档案库房和装具,库房要和阅览、办公两室分开。必须用铁柜存放职工档案,以确保职工档案的安全。

2.严格制定档案管理制度。职工调动、辞职、解除劳动合同或被开除、辞退等,应由职工所在单位在一个月内将其档案转交其新的用人单位或劳动机构。逾期不移交,被延误期间的失业保险待遇由用人单位承担。任何单位和个人无权擅自更改职工档案的相关内容,更不得弄虚作假,通过更改档案中的工种、年龄、工龄等内容,为职工办理提前退休和提高退休待遇。凡办理职工社会保险业务需要将职工档案带出单位时,一律由本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负责传递。任何个人不得借用本人及亲属(包括父母、配偶、子女及兄弟姐妹等)的档案,严禁任何人涂改、圈划、抽取、撤换职工档案资料,严禁任何人私自保存本人的档案或利用档案资料营私舞弊。凡未按上述规定携带职工档案办理社会保险等业务的,相关职能机构不予受理。

不动产档案整理范本例8

一、新形势下房地产档案的特点

(1)法律凭据性。房产档案是政府职能部门依照法律规定,代表国家对房地产所有权及相关权利进行登记、确认和规范的管理活动中所形成的,是房地产行政管理法定职责的体现物,能够合法地证明权利人与房屋土地之间权利关系的原始凭证,为实施产权管理和产权保障提供可靠的法律依据。(2)动态性。房地产档案与其它门类档案相比,其鲜明的特点在于它的动态性。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房地产本身发生了变化,例如旧城改造、城市规划、房屋拆除产权灭失等;另一方面是房屋外部条件的变化引起房地产的变化,包括房地产买卖、交换、赠与、继承、划拨、转让、分割、合并、裁决等原因致使权属转移变更。房地产档案的动态性决定了必须对房地产档案实行动态管理,以保证房地产权利现状的一致性和现势性。(3)区域性。法律明确规定一个行政区划的房地产发证机关只能有一家。房地产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是属地管理。而每一宗房地产权属状况的记录和管理都是唯一的,在一个地区中的房地产档案处于独占和垄断地位,房地产档案管理是否科学合理,将直接影响到该地区房地产市场的管理秩序和发展进程。

二、房地产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含义和优点

房地产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含义:房地产档案管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达到优化的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处理技术正在深入到房地产档案管理之中,档案管理以手工管理为主的传统手段正在发生变化,逐渐向采用现代先进技术手段过渡。随着计算机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房地产档案管理无纸化将成为可能,这就是电子档案的面世。电子档案有其特性:数字化的信息形态,对设备的依赖性、信息与载体的相分离性、信息的易更改性、信息的共享性等。这些特性又决定了电子档案长期保存的困难性;在整理和开发利用中的严重不安全性。因此必须同时借助于新型介质和现代信息处理而形成的档案如机读档案、音像档案等,并对它们的归档、整理、编目、保管和利用,也须采用相应的现代化技术。

三、加强房地产档案管理的具体措施

(1)要建立完善的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随着计算机、多媒体、光盘以及缩微技术等在档案管理中越来越广泛地加以应用,利用计算机、缩微机、扫描仪、互联网等对档案进行检索、存储和管理,不仅方便快捷地进行档案录用、检索、汇总,更能做到收集文件完整齐全、系统科学、优质精炼、及时迅速。(2)强化房地产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具备了完善的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以后,还要强化信息化的管理。在档案的建立、档案的管理、交易及审批、综合调查、统计汇总、数据的变换、系统的维护等方面加强管理。使档案变化与房地产的变更信息相一致,能准确、全面地反映出房产的各种相关的统计数据及信息,力争设计出不同的版本,使信息交换得以全方位发展。要建设有关的基础数据库和区域网,开发有关房地产交易、记录及有关业务方面的应用软件,以便实现资料能存取统一,随时查阅。(3)加强不同形式、不同种类档案的收集工作。旧的档案管理模式往往是文书档案多而专门档案、信息化档案较少,从而导致档案散乱,因档案问题而导致的纠纷不断发生。因此,要对房地产档案内容门类不齐全、结构不合理、成份不充实,难以满足企业的需求的问题进行加强整顿。这就要求,对现有的房地产档案进行及时的调整和接收尤其对于各房地产企业存在的不同形式、不同类型的档案。在收集此类档案时,要注明这些档案反映的时间、工程、地点。(4)档案收集工作要实现规范化、科学化。档案收集工作方面的归档原则、归档时间、归档范围、归档要求等都要有详细的说明。例如: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书;商品房认购书;住房公积金专项政策性贷款申请审批表;处理合同纠纷的民事调解书、判决书;房地产权证复印件;权属人身份证复印件;归档的文件材料必须做到完整、准确、系统,字迹工整清晰,签字等手续完备,便于长期保存。房产档案,以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时间为准,区分所属年度;房产档案整理的要求,与企业管理档案整理要求基本相同;房产档案的编号,按公司制定的《档案分类编号方案》执行等等,从而使档案收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并逐步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

总之,作为一名房地产档案管理人员,只有不断提高认识,加强业务学习,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才能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才能使房地产档案管理工作更好地为城市建设服务。

参 考 文 献

不动产档案整理范本例9

档案是一种原始的历史记录,是“没有掺过水的史料”。档案管理工作承担着客观记载一个单位成长历程的重任。在信息化日益高速发展的今天,随着电子档案的诞生和运用,档案的管理方式也日益趋向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这就使得档案的管理工作面临着诸多新情况、新问题,同时也给档案管理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对于油田开发企业来说,档案是该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真实记录和里程碑,是该企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一个重要参照系,其不仅是企业加强科学管理、提升企业影响力、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的重要资料,也是该企业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促进油田开发企业走上更加规范、更加科学的轨道,实现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一个有力支撑。所以,探究油田开发企业的档案管理,对企业来说无疑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目前油田开发企业档案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全国各地的油田开发企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本企业的档案工作有所重视,档案管理工作无论是硬件建设还是人员配备都有了相当的规模,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在档案管理工作的具体实践中,仍然有许多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值得重视和改进。

一是档案管理的自动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提高档案管理的自动化水平是一个老话题,虽然企业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与目前网络化管理的新需求相比,还在很大程度上达不到要求。企业的档案室网络化顶多是配置了几台电脑而已,档案人员的工作手段仍是手工检索和手工整理录入。

二是档案的收集还有许多不规范之处。在档案收集过程中,有的制度形同虚设,档案的交递程序不够完善,有些部门或科室以忙为借口而推诿拖拉,使得档案不能及时归档,特别是一些比较重要的档案因档案人员不能参与而导致不能及时归档,甚至出现丢失的现象。另外,由于企业人员调动频繁,一些重要的档案未能上交归档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是档案未能实现综合管理的格局。油田开发企业的档案管理部门大多是办公室的次级部门,由于主管领导事务多、工作忙,造成具体的档案协调工作脱节,再加上档案室主任的级别职权偏低,势必造成与其它部门难以很好协调。另外,劳资、人事等部门各自的档案存放也造成了管理重复、权限交叉等诸多不便的现象。

四是档案整理规范化程度不高。由于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水平高低不一,因而就会造成在档案整理中出现分类不够准确、卷内目录与实际内容不相符等问题。尤其是在文书档案中,一个单项又分为多个单元,如果部门或部分人员上交档案时没能把单元划分准确,常常会出现文件或资料归类不准的情况。

五是档案管理的深度和广度不够。这里的深度是指档案管理人员对企业的重大生产、经营活动在信息上了解不多,因而造成这些档案在收集和利用上存在差异。另外,从广度上讲,许多企业目前还没有建立真正意义上的专门声像档案管理室,这些都给档案的综合管理、科学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六是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普遍偏低。油田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大多是从部门选调,科班出身的寥寥无几,还有的人员知识更新较慢,未能及时接受新的理念、技能,这些都给档案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带来障碍。

七是档案工作的硬件建设较差。目前,大多数单位的档案存放环境较差,硬件建设跟不上时代需要。有的档案室房屋陈旧老化严重影响着档案存放的安全,有的则与其他部门混合办公,使档案的管理根本达不到保密的要求,这些现象都对档案的管理带来不利影响。

二、加强油田开发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建议

以史为鉴,可知兴衰。档案是历史的真实记录,是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档案工作是一项崇高的事业,档案工作者要认识掌握档案工作的基本规律,明确档案工作职责、基本技能、工作内容与要求,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突出重点,包括档案法律法规文件、档案行业标准规范、档案管理工作制度,使之具有法规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以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进一步推进档案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第一,档案的公文制作必须规范。档案公文的制作是提高档案管理水平的基础和前提,档案公文的用纸一定要保证质量,纸张的尺寸、规格必须统一、标准、规范。另外,公文制作时还应注意检查档案的签发程序。最后还应检查公文字迹是否清晰、引文文种是否合理、用字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等。

第二,档案的收集和整理要及时准确。档案人员要积极主动深入各部门收集需要存档的各种档案资料和信息,尽可能地扩大资料的存档范围。与此同时,档案工作人员还要积极主动参加企业的各种生产经营性会议,及时掌握生产经营动态,做到该归档的资料一定要及时归档。

第三,档案资源要进行整合以便综合管理。要做好油田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使之达到科学规范,就必须把人事、劳资等其它部门分管的档案统一划归到档案室管理,同时要协调宣传部门及时把宣传科录、照的相关影音资料交转档案室。在人事调动过程别要注意防止档案资料的丢失情况的发生。

第四,档案工作的软硬环境要进一步改善。各油田企业要定期对档案的各种环境、设备等进行检查,如果房屋出现不符合档案存放标准的现象,就必须尽快进行整改。同时,还要尽可能的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各种待遇,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之能安心、愉快工作,为档案事业尽职尽责。

第五,档案的电子化管理程度要同步提升。在做好纸质档案管理的同时,要不断适应电子化管理发展的需要,根据电子化档案管理的要求逐步对档案资料进行细化整理,对不适宜进行电子化管理的纸质、陈旧性档案应建立电子检索目录,以尽快实现现有档案管理与电子档案管理同步提升、协调发展。

第六,要提高档案管理人员整体的业务素质。油田档案管理不仅有档案管理的共性,还具有油田本身的个性。这就要求我们的档案管理者不仅要提高档案管理的技术素质,还要学习油田开发等一系列相关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把工作做的出色、使工作常常出新。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档案工作不仅肩负着为企业生产服务,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服务的重担,而且还担负着为历史负责、为社会负责的、为人民负责的重任,这就要求我们的各级领导、档案管理人员必须以高度的责任心、使命感来做好档案工作,使档案工作在油田开发、生产和建设中发挥出更大、更好的作用。

不动产档案整理范本例10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5-0235-02

随着房屋权属变更日趋频繁,其房屋档案是确认财产和保护财产不可替代的法律依据。有关房产档案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已经是房产行业信息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屋档案馆数字化建设已成为必然趋势,也是我们档案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建设部《房地产交易与权属登记规范化管理考核标准》和《房屋权属登记信息查询暂行办法》对档案电子化提出了明确要求。如何变被动为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已经成为房产档案部门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一、房地产档案馆数字化建设的重要性

近几年,房地产开发建设领域发展迅速,对房屋产权产籍的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政府的行政职能部门,房产档案馆的主要职能是将接收入馆的各种房屋产权产籍资料进行接收、扫描、整理入库、保证产权产籍档案信息完整。因此房产档案馆已成为信息采集、存储、管理、传输的中心和基地。对房产档案档案数字化的研究是每一个档案工作者不容回避的问题。

二、房地产档案馆数字化建设中的应该解决二大个问题

第一、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的长期存取问题。数字信息载体的脆弱性以及数字信息所依赖的计算机硬软件的不断更新,造成数字化档案信息资源的长期存取存在种种问题。

第二、统一数字化标准格式问题。档案信息共享的前提是标准化与规范化,它包括:档案业务管理规范化、档案馆运作规范化、网络标准规范化、信息交换规范化。全国各地房地产档案馆,包括众多相关信息提供单位,只有大家按照统一标准、格式来进行数字化,才能更有利于信息资源的共享,才能加快房地产档案数字化的进程。

三、房产档案馆数字化管理系统工程的建设

数字化房产档案馆是一个数字化的信息系统,与传统的房产档案馆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的馆藏是以数字化信息为主,以机读数据库为档案存储中心,以网络化运作实现房地产档案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因此房产档案馆数字化显得至关重要。

首先在系统设计上,按照建设部房地产交易与权属登记规范化管理考核标准及考核办法的要求,充分利用已经建立起来的“数字系统”,力求在规范化管理上实现突破。建立一个集中扫描录入包含各种分类和密级的房产档案,使纸质档案图像化,实行电子化集中存储、索引、管理、查询的系统。在充分考虑房产交易市场自身业务系统状况的前提下和当前房产档案电子化领域的发展趋势,提出具体分项目标如下:

(1)实现电子化文档的集中控制和资源共享;

(2)系统结构灵活,可根据业务量的变化而实现连续性扩容;

(3)具备足够的安全措施,充分兼顾系统安全、网络安全和业务安全,做到安全与效率并重;

(4)提供统一的接口,响应其它业务应用系统对本系统存储的影像图片的查询请求;

(5)对需要进行远程调阅的房产档案进行影像扫描,将图片文件存入计算机,实现电子化存储;

(6)配合并培训库房管理人员进行增量档案的扫描;

(7)使电子档案管理系统与产权产籍管理系统无缝连接;

其次系统设计原则:为了实现目标,系统主要围绕以下几个原则进行设计和开发:

先进性:系统设计和开发采用C/S体系结构和面相对象(OO)的软件分析和设计方法,构成了在国内具有先进性的档案管理。

稳定性:保证应用系统运行及通讯的稳定性,有较强容错性,从软件、硬件、网络等不同角度,使用硬件备份、自动恢复、系统监控等技术手段避免系统单点故障、降低系统的后期维护成本、使系统运行时的出错概率及信息传输精度均符合业务需求。

独立性:电子档案系统通过接口与原业务系统无缝结合,可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将扫描模块插入到任意业务环节。

本系统限定按“收件号”进行当前案卷管理,每个流水号对应原始档案卷通过本系统生成一组电子图片。

系结构业务流程表示如下:

(一)档案扫描

1.认真无漏填写纸质档案前处理、扫描交接单。

2.对每份文件的每页进行纠偏处理,其左右歪斜偏差小2度;对横向排放的页面进行左右旋转90或270度处理,以符合阅读习惯。

3.扫描过程中因操作原因或纸张质量引起的卡纸而导致的纸张破损或断裂时,应尽可能按原缝隙粘贴好,再用平板扫描仪扫描。

4.每一案卷纸质档案扫描完后,扫描人员应核对案卷内每一文件的实际扫描张数与前处理人员填写的文件张数是否一致,不一致时应在备注栏填写具体原因或向现场管理人员询问。

5.A4宽幅单面扫描仪快速扫描双面文档并正确排序的使用方法。

先将全部正面扫描并保存后,再将全部反面扫描(中间的白页也要扫描),最后将空白页删除。

6.卡纸的处理 纸质较差、薄、软、对折不齐、开叉、装纸超重、纸槽宽幅过大、进纸边不整齐时容易发生卡纸。卡纸后该页应改用平板扫描,并尽可能恢复纸质档案原状。

7.A3幅面的纸张用数码相机进行拍照。

8.检查核对完后将该影像数据保存到数据库服务器保存。

(二)图像修正

1.扫描影像获取时一般将分辨率设置为200DPI。

2.图像画幅数要与扫描交接单上保持一致,准确无误。

3.要保证画幅上的图像、文字完整,清晰可读。

4.对不同纸质档案设置能达到最好效果的参数,尽可能使图像能清晰识别。

(三)档案资料分类。房产档案资料分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每份档案文件目录数据与其图像文件名分类后建立一一对应关系,实现档案目录数据与图像文件的对接。

(四)数据对接。根据文件的业务编号将目录数据与图像文件进行对接,图像文件与目录数据对接要做到准确无误。目录数据著录内容与原件有偏差时,应以原件内容为准。

(五)档案整理

对扫描后产权资料逐卷、逐份验收和检查,然后装订建卷,移交档案编排人员。

(六)档案号编排。经过接收、扫描(拍照)、整理后的档案由专人经本档案系统自动给案卷号(流水号),按档案属性分类编排,根据每卷档案所在的库、列、组、层、卷编排档案状态。

(七)数据校对。以抽检的方式检查图像文件与数据对接是否准确。发现对接错误的文件应做好记录,并通知有关人员及时进行改正。一个全宗的合格率未达到95%以上不予以验收。

(八)光盘刻录。每个全宗的档案扫描、对接并校对完成后应及时刻录成光盘或备份到磁带,刻录光盘时应注意图像信息的完整,刻录完成后要进行质量检查。合格的光盘用只读光盘复制两份,异地保存。

(九)档案公开查询、公开利用。以前对房地产档案利用工作处于无章可循的状态,加上受传统档案管理理念的束缚,档案管理人员一直有重保管、轻利用的思想,对房地产档案查询设定种种条件限制利用。我们在本系统查询信息中设计查询功能,从查询受理、查阅内容、查询收费、出具证明形成信息数字化,软件设计中对前台实行部分资料公开查询,档案信息系统的运用,使我们档案管理达到自动检索、自动变更数据、自动编目、自动汇总和自动打印,带来了更高的工作效率和更好的社会效益。

四、进一步加强档案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

(一)建设高质量的档案信息数据库。房地产档案管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档案原件及档案数据的管理。档案原件作为房地产档案的原始资料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档案数据的来源。房地产档案管理要实行全方位、多元化的服务模式。加快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提高档案目录数据的质量。首先应该对馆藏的所有档案完成案卷级条目检索数据库,这是一个快速且见效快的目标;其次在此基础上逐步完善文件级条目检索数据库。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一个全面、高效、快速、准确的档案检索数据库。

(二)稳步推进档案多媒体数据库建设。对录音、录像、照片档案进行数字化,建立一定规模的多媒体档案数据库。推进档案资源信息二次开发,建立多种形式档案信息体系。根据档案信息,做多方面的专题研究和编研,推进档案信息的二次开发,同时采用多形式档案信息的方式,如建立网站等,使更多的用户了解档案、利用档案,扩大档案的利用价值。

(三)电子数据的安全性管理。档案资源信息化后,主要是通过计算机网络等技术实现数据信息的共享,因此网络的安全性、数据的安全性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必须设定安全的使用权限,以保证电子数据不被错误修改、删除,同时派专人作好数据的备份工作,以保证档案馆提供给用户的数据具有安全性、可靠性。

(四)加强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加强电子文件归档管理的标准规范的贯彻实施工作。档案馆要按照国标《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18894―2002)和国家档案局6号令《电子公文归档管理暂行办法》的规范化要求,开展电子文件收集、归档工作,加强分类指导,使电子文件和纸质文件一样得到科学保管和有效利用。

不动产档案整理范本例11

资料共享系统是在局提出“一次收件,全局共享”的中心指导思想下,在目前杭州市住保房管局信息管理系统的现有基础上,为进一步提高我局房产管理的效率和对外服务质量而提出的新的系统项目。资料共享系统项目的提出是社会大背景和局系统工作现实情r相互作用的结果。

随着电脑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办公自动化也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向前发展,在办公自动化的这一进程中,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无疑在其中扮演着主要角色。另一方面,提高行政效率,最大限度的便民利民,这是长期以来政府所追求的目标和一直努力的方向,也是长期以来广大群众所关注的问题。而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房管系统却存在这样一种工作现状:本来,房管系统的整个业务工作基本上是以工作流的形式在进行的,好比一条多个节点串成的线,系统内各个单位就是组成这条线的多个节点中的一个,理论上说,对于某一节点取得或产生的要素,其后一环节或其后多个环节都可继承过来并加以利用,倘若多个节点多次获取同一要素,那看来就是一种重复。然而,从工作流的角度看,目前房管系统内各项业务工作基本上是分割开来的,系统内各单位之间甚至单位内各部门之间对于同一资料都是进行多次收取,而对本系统内产生的审批结果也是要求业务申请者提供的。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局里面提出了构建资料共享系统,实现“一次收件,全局共享”。

2、具体模式

简单说来,就是通过对收件资料和审批结果材料的扫描和补扫描,形成电子影像,各单位受理业务时通过查询,调阅电子影像和比对相关信息,获取自己所需信息,从而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办公的自动化。

从界面设计和操作方法看,资料共享系统是以杭州市住保房管局信息管理系统辅助业务系统的身份加以定位的,因而它基本上延续了《杭州市住保房管局信息管理系统》的界面设计规范和操作方法。

2 实现文件资料共享后档案管理模式的转变

1、减少档案管理的被动性,走出档案馆的围城

杭州市房产档案馆目前对档案的接收缺乏长期规划性、完成任务性色彩较浓。尽管在每年的馆工作计划中对档案接收的具体内容都有表述,但基本上都是从完成工作指标的角度考虑的,缺乏对增加馆藏内容、丰富馆藏层次以及是否有利于档案馆长期发展的思考。 此外,由于缺乏相应的规范要求和业务指导,档案馆对档案的接收,要么是移交单位移交多少档案馆就接收多少,而且对进馆档案整理质量不作要求,这样势必造成大量无序和重复资料的进馆,从而给档案的后续整理带来诸多困难和不便;要么是档案馆派人到移交单位,帮助整理好以后再做移交,这种做法有其好处,但前提必须是档案馆有充裕的人力和时间。

档案馆是文件资料共享系统项目的主要参与者之一,做了大量的前期调研工作。在调研过程中,档案馆不仅通过本馆资源对档案本身进行研究,而且还深入档案形成的各单位进行实地调研。通过调研,我们不但对整个房管系统的业务流程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也对整个房管系统的档案类型及档案的来源(即档案产生、发展和最终形成的全过程)有了更为全面、深入的了解。这就为我们下一步对档案的分类、档案的组卷等进行研究并做出相应规定打下了基础,有利于我们对档案的管理。同时,文件资料共享系统项目对于资料的扫描、对于资料的立卷归档都做出了要求,这就有可能使得档案从其形成起就步入规范化的轨道,这不仅有利于档案资料形成单位对其档案资料的管理,也为档案馆今后工作的开展赢得了主动。文件资料共享系统是一个契机,它将促使我们工作的方向从目前以进馆后的档案管理为重点转变为今后对进馆前档案和进馆后档案管理两者并重的局面。这就意味着,档案馆必须更多地从馆内走出去,将触角延伸到馆外,加强与系统各单位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2、档案管理向统一、规范化的方向转变

文件资料共享系统是将局系统内各单位联系起来,把各个业务办理置于统一框架之内进行考虑的,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也应走向统一化、规范化。

(1)统一化管理规范的出台

实行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是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了统一档案工作标准,防止档案管理上的混乱,必须用档案管理的规范手段来解决这些问题。为此,我们可按统一标准、统一规则、统一标符、统一的检索语言、分类方法进行操作,使档案工作达到协调统一,以便在整个局系统范围内推广使用。

目前,以局名义发文的正式的档案规范性文件主要有如下几个:《文书档案整理规则》和《关于文件材料归档与不归档范围的规定》。从数量上说是少的,涉及的档案类别也是十分狭窄的。此外,档案馆还拟定了部分馆内使用的档案规范性文件,如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拆迁许可证等业务档案的立卷办法。总体上说,档案馆对于有关档案规范性文件的工作还亟待加强。文件资料共享系统建设过程中以及建成后,必然要求大量规范性标准的出台,其中涉及到档案管理方面的主要有:档案的分类规则、各类档案的立卷归档办法和有关电子影像的质量标准、组织要求及移交办法等。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加强档案规范性文件的研究与拟定,以使整个局系统的档案管理纳入同一框架之内。

(2)业务指导的提升

要使档案管理走向统一化、规范化,光出台相应的管理规范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求档案馆做相应的推广和解释工作,这就涉及到一个业务指导的问题。客观上说,到目前为止,业务指导仍是档案馆工作的薄弱环节之一。文件资料共享系统建设过程中和建成后,对档案馆业务指导的要求是不断提高的:一是要求档案馆出台更多档案管理规范并对其做出解释;二是由于文件资料共享系统是电脑程序为基础构建起来的,因此要求档案人员有更高的素质,不仅要具备一定的档案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现代化思想、掌握一定的现代化设备和技术。为此,一方面,档案馆工作人员必须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另一方面,档案馆也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以使档案管理人员向知识化方向发展,成为复合型的人才。

3、档案实体管理进一步向信息管理的转变

所谓档案实体的管理,就是遵循全宗原则,对档案原件实行集中、有序的质量和安全管理,主要包括档案的收集、整理、b定、保管四个环节。在这种管理模式下,传统的手工方式是最主要的管理方式。所谓档案信息管理,就是以档案信息与载体的分离为前提,物的概念弱化,直接对信息进行相对独立的管理、加工和利用。在这种管理模式下,电脑自动化管理成为最主要的管理方式,而信息技术则转化成为提升档案管理效率最直接的要素。档案信息管理的对象是电子档案,电子档案的来源有两个:一个是数字化的档案,所谓档案的数字化,具体来说就是将档案的目录信息输录进电脑和把纸质档案扫描成电子影像存入电脑。另一个是办公自动化条件下产生的大量电子文件。在目前电子文件合法性还存在较大争议的情况下,电子档案主要还是来源于数字化的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