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科研创新能力培养

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6-27 09:38:18

科研创新能力培养

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例1

二、本科生科研创新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大学本科生创新发展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从大学本科生整体创新能力方面来看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和局限性,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一)高校培养机制对本科生科研创新的制约

我国的大学生教育的培养机制比较完善,但是其培养目标单一,教学评估方式单一,培养方案和过程对大学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考虑较少。本科生的教育目标注重学生学习已有知识的能力和教师传授已有知识的方法,其教学结果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中心来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和教师的教学好坏。这种“教师教,学生学”的培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创新能力,且缺乏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多样化和自主化。同时,这种教育培养过程具有统一和规范的培养方案,在培养方案中很少考虑大学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考核,使得很多本科生忽视了科研创新或者缺乏参与科研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此外,大学生的培养机制促使很多老师产生只以“上好课为己任”的想法,使得师资队伍缺乏创新意识,安于教学现状。

(二)高校本科生科研创新机制不够健全

尽管我国很多高校都制定了相关的大学本科生科研创新机制,但是这些机制还不够完善,甚至还有相当多的大学仍然忽视对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针对没有建立本科生科研创新机制的高校,要逐步向国内外具有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的高等院校学习,制定和落实本科生的科研创新政策。就已经制定大学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的学校,要分析不足,进一步完善,从而才能培养出具备创新思维、创新意识与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目前的高校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缺乏对本科生科研意识的引导和科研兴趣的激发。科研认识的“无知”造成科研参与的“无为”。一方面,本科生普遍只以修学分、通过考试为学习目的,认为参与科研创新高不可攀,科研活动是遥不可及的。另一方面老师只以教学为主,缺乏在课堂上融入相关科研素养的教学和科研结合的活动和方式。这样一来,本科生对科研创新缺乏认识导致对科研不感兴趣,同时也缺乏参与科研创新的信心和勇气。

2.目前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机制存在“重争取、轻管理”、“重立项、轻过程”的思路。很多高校为了提高本科生的创新能力,高度重视项目的申报和立项,但是后续缺乏项目合理有效的管理,开展项目的过程缺乏监督;本科生科研创新培养激励机制不健全,保证体系不完善;没有科学的项目评价指标,科研项目结题成果单一和水平普遍偏低,难以转化应用。

三、完善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探讨

针对目前大学本科生科研创新存在的问题,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现结合江苏大学本科生科研创新的实际情况,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和措施。

(一)强化本科生的创新意识

要让大学本科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科研创新,必须激发他们的科研兴趣和爱好,其关键是加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意识主要是指创新认识和创新动机的培养。深刻的创新认识会促进强烈的创新动机,从而产生创新行为。增强本科生创新意识,高等院校还要制定相应的引导方式和激励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大学生追求创新的热情。

(二)实施创新培养导师制

最早起源于英国的“本科生导师制”,在国内外高等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是国内的导师制还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在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方面比较突出。为了培养具有较高科研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完善和改进本科生导师制,实施以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为目的导师制。选择具有较强科研素养和能力的老师,全程指导、监督、管理大学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过程。教师双向选择对自己方向感兴趣的本科生,全面指导他们选题、立项、实施和结题等科研活动,从而真正培养本科生的创新能力。

(三)开设创新培养课程

增强大学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鼓励参与科研创新和实践,其前提条件是要具备所选择的科研方向的相关知识。这些知识主要包括某方向的基础、热点和前沿方面。每个学院根据老师们的主要研究方向设置相应创新课程,并由相应方向具有相当丰富科研能力的教师授课,同时课程辅以从事相关方向一些老师的专题讲座。本科生可以在全校自由、夸专业和跨学科选修创新课程,修完创新课程。

(四)制定创新学分制

创新学分包括创新课程创新学分和科研创新活动学分。创新课程实施学分制,其学分一部分记为创新学分,一部分记为课程学分。学生参与科研活动与实践,根据科研活动与实践的过程和成果,采用科学的考核方式,给予灵活的创新学分。如果学生只修了创新课程,后续没有参与科研活动,则创新课程的学分完全转化为课程学分。如果后续参与了科研创新实践活动,根据科研实践活动考核的方式,其总的创新学分采用灵活的创新课程学分和创新实践活动学分加权的方式计算。

(五)完善创新考核评价机制

形成灵活多样的科研创新能力评价考核机制。一方面,大学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的考核评价应该注重科研创新的实践过程,将具体参与科研实践过程纳入创新考核评价。另一方面,创新成果考核方式要多样化,比如采用发明、专利、制作,著作、论文、设计、讲座、科技竞赛活动等多样的方式来进行考核评价。最终,将这些科研实践活动和成果,灵活地记入一定的创新学分。同时,根据创新考核评价机制,辅以创新激励机制。

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例2

国务院于2015年6月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强调这是“发展的动力之源,也是富民之道、公平之计、强国之策”。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在一定领域具有专门知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创新创业活动的重要力量之一。科研活动是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而科研思维、科研能力等科研素质又是科研活动的必要前提。对于医学相关专业本科生科研素质的培养将决定我国未来医疗卫生行业的创新能力水平。所以,如何在新时期培养医学本科生的科研素质,进而提升其创新能力是医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近年,日本在生命科学领域成果丰富、成绩斐然。这与日本科技界求真务实、认真严谨的作风密不可分,另一方面,也有赖于先进教育理念与有效措施的落实,使得日本科技领域有较高质量的后继者作为支撑。本文将浅谈日本医学本科生科研素质及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及其启示。

1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在医药卫生实践中的重要性

医药卫生领域的实践需要科研素质与创新能力。在医疗行业,医生的诊疗过程需要一定科研素质,应结合实践,跟踪前沿,这是对我国未来医疗工作者提出的更高要求。临床实践中,实验室诊断工作者更需要掌握检测指标的产生和意义及对动态发展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在药物研发领域,更需要自主创新药物的研发。如目前人源化抗体等药物绝大多数都为国外专利,我国需要加强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相关药品的研发。在研究生培养阶段,由于相当比例研究生要求开展实验研究工作,科研素质也一定程度决定了其对研究目的和内容的把握及研究成果的质量。这就给医学相关专业基础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本科阶段有针对性地提高科研素质与创新能力。但目前,我国本科生科研素质及创新能力培养处于起步阶段,部分学校甚至缺失。一方面,教师忙于科研工作,缺乏对相关课程的建设与改革;另一方面,某些提前接触科研等活动流于形式,出现短时间内“跟风”,效果有限。本科学生依然摆脱不了“上课划书,课后背书”的学习模式,不能有效地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缺乏对“什么是科研”的基本认识。

2我国医学本科生科研素质创新能力培养现状

我国多所高校已经开展了针对本科学生科研素质的教改及创新大赛等活动,也取得了巨大成功[1,2]。在本科生科研实践环境上,学生以导师制进入教学实验中心进行科研活动的较多;从参与人数上,多以通过选拔,进行科研实践活动[3,4]。即便如此,在大力推进创新创业背景下及面临大众创新能力普遍亟待提高的形势,仍显得杯水车薪。我们需要提升医学领域人才的整体科研能力,这样对更高级人才将提供有力的支撑。在国家提倡创新的大环境下,医学高等学校应该全面跟进,开展本科学生及长学制本科阶段科研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践。以我校为例,药学专业有为期半年左右的实习学习,参与科室部分实验工作,完成万字左右的毕业论文。但由于实习设置在毕业前的半年,由于考研和就业压力,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临床七年制在进入临床学习前有2-3个月的全时科研训练活动,以综述形式进行考核。笔者通常为其讲解科研活动的一般流程,并鼓励其将综述文章进行投稿。但由于时间短,较难完成完整的工作。临床医学等专业本科生虽开设生物技术、机能、形态等实验系列课程[5],但部分课程限于几种实验原理和操作的学习,并不系统;绝大多数学生不进具体教研室或实验室参与科研工作,故对实验室工作和科研活动的认知几乎为零。为了增强以本科生为主的医学生的科研、人文素养,我校于2012-2014年进行了课余时间选修课的尝试。但从选课情况来看,同学们更关注就业、考研、人际关系、情感等较为实际的课程,而科研相关讲座少有问津,听者寥寥。此外,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另一重要手段是学术会议和讲座。本科学生难以听懂校内讲座,这与教学中科研素质培养的缺位有关。而专业的学术会议更是本科生难以企及的。

3日本大学医学本科生科研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初探

我们以日本熊本大学为例,介绍日本大学药学专业(研究型)与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这方面的培养模式情况。熊本大学于1949年5月由熊本地区的熊本医学校(其前身为1756年建立的“再春馆”)、熊本师范学校、熊本药学院、第五高等中学及第五高等学校工学部合并后建立,1955年设立研究生院医学研究科。2004年更名为国立大学法人熊本大学。熊本大学获批2013年日本促进研究型大学建设项目(RU-22),2014年日本文部科学省超级全球大学创建支援项目(批准37所)及地区(知识)据点整备项目(CenterofCommunity)。以获得科研经费排序,2014至2016年连续三年,熊本大学进入日本大学前20位(研究经费17.44亿日元)。目前拥有7个院系,8个研究生院和20个研究中心以及研究院;8100名本科生和2000名研究生,其中包括来自47个国家的470名外国留学生(2015年5月统计数字)。我们以该校药学(研究型)与临床医学专业的科研素质与创新能力方面的培养模式为例进行介绍。熊本大学药学专业(研究型)近年每年招收40人,学制4年;临床医学专业招收60人,学制6年。二者理论教学均采用大班授课模式。都会在第3-4学期开展早期接触科研的活动。如:由上届学生进行实验技术讲座及实验室介绍;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基础科室轮转(可能相当于我国的实验教学,只是地点为各个实验室,而非实验教学中心),并完成百页的实习报告。在5-8学期将进入生命科学相关领域的教研室及实验室进行科研活动。熊本大学的科研素质培养模式包括:①医学相关本科教学活动中,有一半以上的学期,学生都会进入各科室进行实验活动,由教师或博士生等进行指导,感受科研工作,熟悉科研环境与基本流程。这里的实验室并非实验教学中心,而是各个专业的实验室。②药学等专业中,已经进入实验室三年级学生会为二年级学生进行实验室介绍及基本技术的专题讲座。从学生角度传授经验,对上届学生是督促,更是荣誉,使下届学生更感兴趣。③在科室的实习活动中,即使是本科学生仍然有机会参加日本国内学术会议,且本科生及高中生以下参会免会务费;甚至参加国外的专业性学术会议。平均本科生每年度1次,硕士生可达3-5次(熊本大学生命资源与研究援助中心(CARD)为例)。此外,在基础医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PBL等形式的教学并不多,主要还是以大班授课的形式进行教学活动。考试分为期中与期末考试,题型同样包括选择、判断及问答等。不及格率一般在10%-20%,每年度有一门补考不及格将做留级处理。同学们也更关心分数,除此之外较为关注课程与实际应用结合的情况。同学大都从上届学生及教师授课过程中了解各个实验室和科室的情况,以选择进入的实验室。进入实验室后学生白天依旧会进行理论课的学习。以在CARD实习的学生为例:早9点至下午4点左右进行理论课学习,晚上及没有课的时间会在实验室做实验或自习,并定期安排实验进展汇报。学生大都具有较高的自律性,实验工作也比较敬业。通过在实验室的学习,可以培养对该专业方向的兴趣,也能够在考研时多一个选择方向。教学内容方面,以医学生物化学为例,所讲的内容与国内差别不大:生物大分子、物质代谢及其相互联系等,但并没有开设专门的实验课。这可能与较早进入科室有关。可以看出,该熊本大学对医学相关专业本科生科研实践的培养具有“早”和“真”的特点,即:早期进入科室进行科研活动和“真刀真枪”进行科研活动。绝不仅仅是兴趣小组的游戏,而是真正承担科研工作的一部分。

4我国医学教育中创新能力的思考与启示

4.1学校和教研室/实验室适当提供平台医学相关专业科研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从本科阶段开始进行。目前,我国实际情况是:人口基数大,每年本科生数量较多。我校临床医学专业近年保持在400余人,全部本科专业学生800-1000人。而各基础科室空间有限,盲目实施本科学生进入实验室不太现实。以“根据兴趣,自愿参加”为基础,适当结合“择优选拔”可能会是比较好的形式。此外,科室需要提供一些具体可行的科研工作。目前,盲目追求SCI文章使得高校科研活动越来越“高大上”,很多实验对于本科生来说,短时间难以掌握,面对出现的问题更是无从分析。如何设置本科生能够完成的“小”课题也是科室相关教师需思考与创新的。4.2实际参与科研活动对本科科研素质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应以真实的科研活动为基础。形式上应与研究生一致,在课题深度难度上可适当降低。不宜采取“兴趣小组”等模拟活动形式。让本科生真正参与科室的科研活动中,感受实验的失败和收获的惊喜,作为实验室的一员,又有利于其建立主人翁意识,并有助于培养其科研精神。考查可以是毕业论文等形式。4.3丰富认知科室的信息渠道一方面,授课教师应注重授课内容与科室科研工作的结合,有意识地提高同学对科室的认知;另一方面,也应加强网站信息,甚至微信等新兴工具在科室介绍中的普及。如能建立本科进入科室参加实验工作1-2轮,再通过高低年级之间的交流将有助于形成科室信息传播的良性循环。4.4提供更多学术讲座与会议的机会最后,基础教育中应注重对科研素养的培养与引导。在让学生参加讲座前,增加适当的介绍工作或许有助于同学理解讲座内容。并适当为有科研兴趣、品学兼优的学生提供参加学术会议的机会与资金支持。经济水平及人口基数等因素在高等教育等领域会产生一定影响,但我们欣喜地看到,国家在坚定不移地推动高教领域的创新实践,高校教育工作者在不断改革探索。通过不断借鉴与探索,相信我们会在医学基础医学教育工作中再创佳绩。

参考文献:

[1]李冬民,吕社民,孟列素,等.深化分子生物学实践教学,提高医学生创新能力[J].基础医学教育,2008,10(4):454-456.

[2]孙利军.现代医学生科研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复旦教育论坛,2007,15(6):88-90.

[3]陶怀,陈夏.以“助研计划”为契机,提高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J].基础医学教育,2016,18(8):680-682.

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例3

随着我国“双一流”战略目标的提出,对于研究生教育理念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础医学研究生教育理念也要随之更新。对于研究生的创新教育最重要的是要让高校自身形成一种创新教育理念,我们高校应该更注重这一点。在基础医学研究生的整个培养过程中,我们应更注重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将原来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变为自主创新型,给学生更多的机会自主汲取知识和选择自己的科研方向,这样更能够培养学生发现科学问题的能力。从学校层面出发,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来保障研究生的创新教育,我校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来促进研究生教育模式的改革。然而研究生教育最关键的是导师的作用,因此,我们首先应该督促导师教育理念的转变以及培养模式的改革,以往研究生教育很大程度上没有过多地关注研究生自身的兴趣,很大一部分学生都是根据导师意见确定自己的科研方向。在以前的研究生培养中,导师并没让学生自己一开始就选择科研方向,所以很多研究生都是因为要毕业才被迫去研究,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科研兴趣以及科研积极性。“双一流”目标下的研究生创新教育是需要改变导师的培养理念的。因此,对于我校基础医学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更应该首先形成和加强研究生教育创新理念。

二、积极搭建基础医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平台

基础医学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的培养包括课题的选择、实验室的硬件设施等很多因素,我院在现有实验条件下,积极为基础医学研究生的科研创造更优越的环境。医学院现有陕西省实验示范中心、延安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延安市神经生物学科技创新团队、延安市慢性病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4个研究平台,有医学实验中心、医学模拟中心、临床技能综合培训中心三个实验中心,其中临床技能综合培训中心为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一个校级重点实验室:地方病研究重点实验室;三所科研机构:陕北地方病研究院、遗传学研究所、免疫学研究所。近期,学院又进一步整合了医学实验中心,为研究生能够更多地停留在实验室提供了必要的硬件设施,比如在实验中心配备了专门的研究生学习室。研究生进校后尽可能早地安排进入实验室,首先进行实验室的规划化、系统化的实验技能培训。这样更有利于研究生尽早进入科研状态,开始学生自己的课题研究,也就更有助于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建立健全基础医学研究生科研激励机制

我校鼓励并大力支持基础医学研究生参加研究生创新创业项目和各种科研实践。利用学校已有的实验仪器设备、科研平台以及兄弟院校的实验室资源,让研究生更多地参与科研实践创新。同时,我校对研究生设有多种科研奖励,除了一些国家奖励,还有很多学校专门针对医学生的奖励机制,用以鼓励研究生更积极地参与科研实践和科研创新。学校对研究生的奖励措施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科研项目经费的支持,有现金奖励、优先评优评先等,另外对研究生的导师也是有相应奖励措施的。我校将建立健全灵活多变的奖励制度,让基础医学研究生参与科研、乐于科研、爱上创新,从而培养具有科研创新能力的基础医学人才。

四、整合相近交叉学科的科研团队,营造良好的团队合作氛围,促进科研创新

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例4

1 创新型人才定义和素质要求

教育部在《关于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进一步提高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性思维, 能通过对所掌握知识的运用以及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分析、综合、评价, 发现新的现象和规律, 提出新的理论和方法, 创造出新的物质和思想, 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人才。首先, 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突出的创新能力, 个性特征鲜明、善于提出问题、富于挑战性、想象力丰富; 其次, 创新型人才应具备创新人格, 是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方法论和坚忍不拔的毅力等众多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

2 军校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的成因分析

与地方高校相比,军队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明显不足。有人将军队研究生创新能力不强的表现概括为“四个简单”:(1)简单移植,只是对他人方法的应用和重复;(2)简单揭示表面现象,没有深入研究事物发生、发展的内在联系;(3)简单延伸,只是进一步证实他人的工作;(4)简单推理,只是采用一定的实验证实已知的结论。究其原因,笔者认为“研究生教学本科化”是重要的原因。

作为高等教育最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应坚持精英教育,但目前我院研究生教学方式却呈现出“本科化”的怪现象,一定程度上成为本科阶段的翻版。一方面,研究生阶段课程设置与本科阶段有大量重复。这可能与传统教育一向重视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有关,任何阶段的学习都是从零开始。尽管这一定程度上兼顾了来自不同高校、专业基础不同的研究生的需要,但它也限制了研究生的跳跃式学习、自行完整知识结构的积极性。对本科所学内容大规模重复导致的另一个弊端是限于课时,一些含金量高的课程只能被压缩或舍弃,研究生教育中前沿类、方法类、实践类、跨学科课程比例明显不足。另一方面,研究生教育授课的方式也与本科教育大同小异:以上大课为主,老师一味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缺乏引导、交流与讨论。现在我们院举办的各种学术讲座,学员表现与国外研究生珍惜各种学术交流的机会不同,我院的研究生参与学术交流的观念比较淡薄。校内举办的一些专业讲座门可罗雀,讲座后的提问交流环节无人响应都是常有之事。从深层次的原因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两点:(1)军校学生的思维方式比较僵化,长期被动地接受导师灌输的知识,习惯于“记”和“答”,“问”和“想”的能力不足;(2)部分学生没有意识到学术的相融相通以及知识结构完整的重要性,对于和自己研究方向不同的讲座或是讨论表现出缺乏兴趣,认为参与其中是浪费时间。

3 从教学上培养军队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对策

要改变我院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的现状,就必须从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入手,从根子上铲除孳生它们的毒芽。因此,笔者认为可以从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和学术交流等方面着手,提高我院研究生创新能力。

3.1优化课程体系建设

按照创新素质的要求, 构建研究生课程体系框架, 科学设置课程, 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了创新型人才所必须具备的敏捷的创新思维、合理的知识结构、较强的创新能力、向上的创新人格、独特的人文修养和健康的身心等素质。因此, 为了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研究生, 必须围绕创新素质要求构建科学的研究生课程体系, 包括技能教育模块、人格教育模块、体能教育模块、思维方法和人文修养模块等, 并以此体系框架具体设置课程。

3.2调整教学方式

与本科教学相比,研究生教学应具有以下特征:由系统传授转向专题指导;由专业入门转向深入探讨;由学习技能转向学会思考;由被动吸纳转向主动创新。“本科化”的教学方式是无法实现这一目标的,必须调整教学方式。

3.3倡导学术交流

倡导学术交流,就是要多方搭台,增强学生交流与合作的意识。学院可以成立研究生学术交流团体,院校给予经费支持,给与指导,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主活动。由学生自发举办的小型交流会或是学术论坛形式相对轻松,有利于培养学生善于思考、敢于发言的能力,营造浓厚的创新研究学术氛围。学院也尽力创造学生对外交流的机会,邀请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到课题组进行专题报告,或是支持研究生参加国际会议都是可行的途径。聘任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客座教授,举办高水平的系列学术讲座,形成学院良好的学术氛围

4 结束语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是研究生教育,成败的关键在于研究生教育的创新和培养质量的提高。研究生教育作为军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研究和创新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必要保障, 也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和基础。因此, 以研究生教学工作为核心, 加强研究生教育建设, 对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确保我院研究生教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章豹,唐书圣.制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障碍因素及对策[J].江淮论坛,2008,(1).

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例5

教育学研究生是国家培养的未来从事教育理论研究与创新、开拓教育实践新局面的高级专门人才,提高教育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是教育事业获得长远发展动力的有效保证。从当前的研究现状来看,我国教育学研究生的科研创新水平偏弱,需要建立相应的培养机制来提高科研创新能力。

一、提高教育学研究生科研创新水平的必要性

(一)提高科研创新能力是教育学实践特性的要求。

教育学对教育问题进行的科学解释,使教育理论知识不断扩大,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但教育学研究的最终目的不是单纯地扩展理论,而是将研究的成果运用到教育实践中去,促进教育活动更好的开展。教育研究者探索的脚步是没有止境的,将会随着教育实践的不断前进而前进,具备科研创新能力是教育学研究生适应不断发展的教育科研实践的必然要求。

(二)教育理论不能满足教育实践的需要。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钱学森先生给当前中国教育提出的一个难以解答的问题。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教育的今天,我们的教育却不能培养出世界一流的大师来,这实在是中国教育界的一大遗憾。教育学研究生是未来推动我国教育研究新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中坚力量,不具备科研创新能力难以完成振兴教育的重任。

(三)中国教育学研究亟待振兴。

20世纪以来,中国学者就开始了对近现代教育学的探索,从外国引入了大量教育学理论,我国的教育学开始了近现代化的历程。但中国教育学迈出的第一步就被打上了西方化的烙印,教育学研究没有真正的具备中国的特色,实现教育学中国化是当代教育学者的共同愿望。不少研究不加批判地用西方的话语去诠释中国的教育实践,参照西方的理论框架去剪裁中国的教育史实,致使教育研究对象非中国的教育实践与教育历史。中国教育似乎既让人难以拥有外在的实用性力量,又让人感受不到内在的精神性寄托。

二、比较视角下我国教育学研究生科研创新“短板”分析

(一)目前我国教育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现状。

一次针对全国研究生质量与发展状况的调查显示:分别有53%的导师、51%的硕士生以及47%的管理人员认为硕士生的创新能力“一般”和“差”;分别有30%的导师、34%的博士生以及31%的管理人员认为博士生的创新能力“一般”甚至是“差”;而68%的用人单位认为研究生创新能力“一般”与“差”。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偏低是研究生质量下降的一个突出表现,已经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中的一个难题。

教育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偏弱的表现:

1.科研创新活动参与程度较低。

参加科研创新是增强研究生研究能力的有效途径,能够使研究生在问题的发现、分析和解决中得到一定程度的锻炼。现实中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出现新的问题,为教育学研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研究课题。相当一部分的研究生缺乏科学研究的积极性,难以摆脱本科阶段的思维模式,缺乏捕捉研究课题的主动性和敏感性,因而不能自己独立承担有创新潜力的课题,而在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和作业时又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难以在学习中得到应有的锻炼。

2.缺乏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研究生阶段除选修各门专业课程之外,留下了大量的时间由研究生自由支配,进行教育课题的研究是研究生学习的另一种方式。教育学研究生的研究能力通常以论文的形式表现出来,论文的数量不足以体现一个人的科研创新能力,评价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的强弱要看其论文的质量及其体现出的学术价值。

(二)美国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及对我国的启示。

1.创造自由宽松的学术氛围。

美国高校在很大程度上继承和发展了德国大学学术自由的治学原则,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学术自由原则更是被发挥到了极致。研究生正处于精力最充沛、思想最活跃、求知欲最强烈、创新精神最旺盛的时期,因此最容易产生创新意识、发展创新思维。美国高校为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积极为研究生组织各种学术论坛、学术讲座,促进研究生开展学术活动,同时也经常为研究生提供校际间甚至国际间学术交流的平台,以便研究生能够在这些自由的学术活动中碰撞出创新思想的火花,产生创新成果。

我国在对研究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应注重学校学术氛围的创造,多为研究生提供发表自己观点与言论的机会,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提出具有创造性的想法,并能够在导师的指导下将有可行性的想法付诸实践。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进行创新性思维的积极性,更有效地培养其创新能力。

2.加强大学的开放性和国际化程度。

如今,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趋势愈发明显,研究生教育方面的国际交流也日益增多,然而我国高校参与国际交流的程度与美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美国高校的开放程度很高,研究生招生遵循宽进严出的原则,高校中呈现海纳百川、包罗万象的景象。美国高校十分重视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鼓励并支持研究生参与国际学术会议等活动,让学生们在这些活动中了解新的学术思想,掌握新的发展动态,同时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我国在这方面应该做出更大努力,进一步加强大学的开放性,兼容并包,鼓励研究生提出创新性的思想,同时应该走向国际,为研究生提供更多参与国际学术交流的机会,在学习其他国家先进科技知识的同时,也把我国研究生的创新思想推向世界,甚至应用于服务于世界。

3.促进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

美国的研究生课堂教学多采用引导式、讨论式、参与式以及案例教学的形式,能够有效改变研究生教学中单纯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同时也能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沟通,提高学生参与学术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因此,我国应改变当前研究生教学中单一化的课堂模式,学习美国,采用多样化的课堂教学形式,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教育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改革研究生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鼓励研究生科研创新。

课堂教学是研究a生培养的主阵地,教育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渗透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中。传统的单一式的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不利于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应该改革研究生课堂教学的形式和方法,更多地采用小组合作研讨、学生成果展示或汇报和教师引导总结相结合的方法。另外,应该重视实践教学环节,让研究生深入教育教学实践的真实情境中,将自己的理论假设运用到实践中,在不断试验与修正理论的过程中进行科研创新。

(二)建立不同院校研究的合作交流机制。

不同的高校有不同的学术力量优势,加强院校间的合作交流能够使一个院校的优势成为多个院校的优势,通过各高校间的相互取长补短,达到办学力量的优化组合,实现共同提高。高校间可以制定交流培养计划和访学计划,互派研究生到对方学校进行交流学习,活跃学术气氛。对于来访的研究生,各高校应该予以接待,为其提供专门的场所,定期召开研究生论坛,使不同学术氛围培养出的研究生进行学术交流。

(三)建立理论与实践互动的培养机制。

鼓励研究生走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探索理论价值。实践是理论的基础与服务目标。社会实习、实地调研都可以促进、启发学生发现教育的现实及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并有利于数据收集,案例访谈等,有利于进行深入的实证研究或理论研究。

不可否认,教育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我国教育未来的发展意义重大,值得重视,但是在培养过程中应注重实际,既不能停滞不前,亦不能急于求成。在各方面的共同协调与改善下,提升教育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将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任永泽.教育研究原创性不足的成因追问[J].现代教育论丛,2007,(10).

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例6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7(b)-0226-02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根据《2013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研招调查报告)》显示,2011年招收工学研究生人数为165058人,比当年招生人数第二位的管理学人数高出近2.4倍[1]。工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是研究生在学期间的重要基石,需要国家、学校、老师以及个人的共同努力。该文针对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所遇到的问题总结了几点对高校培养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见解,希望对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有所帮助。

1 制定合理的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是高等学校研究生教学工作的规范性、纲领性文件,是学校组织教学和培养人才的基本依据。制定培养方案时不仅要科学、合理,并且要注意学科间衔接。培养目标、研究方向、培养方式、课程设置及其它各个环节上内容要清晰。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衡量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指标之一。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在统一知识、能力、素质的认识下,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这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首要环节。制定培养方案时应在充分了解、调研国内外著名院校相应各学科研究生课程设置的基础上,总结本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历史,作横向、纵向比较,并结合学校内部学科特点及分布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应当前本学科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要求的培养方案。同时与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将研究生按类别可以分为学术学位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学术学位研究生以培养教学和科学研究型人才为主,而专业学位研究生主要以培养实践型人才为目标。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应根据二者的特点,依据专业及研究方向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方案制定。对于工科院校而言,为了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学校应该在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中体现特色以及学科特点,对学术学位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分类培养,即分别制定不同的、体现各学位类型及专业特色的培养方案。

2 传授最新的科研知识

研究生培养阶段,除了学习基础公共课程之外,专业课的传授也很重要,在传授知识与方法的过程中要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播,注重方法,讲究策略,紧密结合时展,将科研知识科学系统地传授给研究生。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在传授科研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方式、方法,不能一味的灌输,而是使研究生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创新思考方式,并将知识应用于未来的科研创新研究。

2.1 注重科研创新的重要环节

科学研究是根据前人成果基础上,进行的新知识创作的探索性工作,科研创新是在立项、论证、研究方法、研究手段、数据处理、现象分析、设备组合、项目理解及抽象等一系列科研活动中所表现出与前人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研究生做科学研究时应注重科技情报的搜集、合理进行科研选题、选择正确的研究方法以及技术路线,科研成果在实践中进行检验[2]。工科研究生学习基础理论时,必须思考和追求理论的应用方法,具备“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又不断积累并结合实际技术,那么会发现处处都有能够去创造的机会。具备扎实的科学基础理论是科学创新的基本前提。良好的公共基础和专业理论基础可以帮助研究生快速进入科研研究状态,使其处于科学技术的前沿,可以帮助研究生抽取和把握关键技术。自学实践对创新能力培养及知识提升至关重要,它能激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养成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对于今后的科研创新提供基础。

2.2 加强并完善研究生吸取科研知识的环境

大部分高等院校在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会安排研究生在研一期间学习基础课及专业课程,基础课程是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为研究生在今后的科研道路上提供了理论基础。因此,一个优雅、先进、高科技的授课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高校教师在授课时应采用最新的知识储备,与时代紧密结合,推陈出新,授课方式应多元化,理论联系实际讲解以便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3 培养研究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师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理论联系实际,把专业知识与科研知识有效地结合起来,明确方法与思路,打破固有规则限制的思维能力及对自身学科领域的个人洞察力,只有这样,才能使科研有新视角、新观点。研究生的学习阶段是储备知识强化创新意识的阶段。因此,各高校要给予高度重视,注重培养研究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具备独立思考、独立解决科研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

3 加强导师队伍的建设

3.1 言传身教的指导

研究生期间的学习与本科的学习方法截然不同,研究生阶段是重视培养自学能力以及举一反三的创新性、创造性能力。导师对研究生的学习指导除了讲授专业知识外,更多的应注重引导研究生自主学习与思考的能力,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言传身教,以自己的切身经历指导研究生,循序渐诱,加强其自主学习与思考能力。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挥需要良好的知识结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形成主要是由一系列课程来完成的。合理的研究生课程体系不仅起到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的作用,而且有利于良好的能力结构的构成。此外规范的课程教学有利于严谨的逻辑思维及创新思维的培养,使研究生分析、综合、归纳、演绎、判断、理解及表达能力以及知识运用、创新的能力得到有效锻炼。

3.2 科研能力的培养

导师除了对研究生专业基础理论课的指导外,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研究生在实验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这就要求导师给予专业上的指导以及耐心的讲解提示,引导研究生在正确的思路上继续前进,取得实验的成功。对于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导师在开题、中期、答辩的过程中应对其加以指导,给出意见或建议,对其进行启发和点拨,让学生少走弯路,写出含金量高的论文。

3.3 给予生活上的关心与指导

众所周知,在研究生数量与日俱增的近些年,研究生面临着较大的压力,比如生活压力,就业压力,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种高竞争的状况下,研究生心理以及生活需要导师更多的关注。导师应时刻关心研究生的日常状态,情绪波动,发现异常状态及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导师不只是传道授业的角色,在研究生的生活中也应扮演知心朋友甚至亲人的角色,察言观色,了解学生的动向,向学生传递正能量。

目前我国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主要是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课题。研究生导师肩负着讲授课程、指导论文、以及科学研究等科学研究活动,在研究生的培养发展阶段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强大与否对研究生自身的发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导师的素质、治学态度、科研能力、指导方式都会对自己所指导的研究生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研究生导师的创新思维是前提,治学态度和道德素养是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保证,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是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关键[3]。导师的一言一行会直接影响研究生的学术研究以及世界观、价值观。所以,导师在指导研究生时,要结合研究生的个人特点因材施教,而不是一味的灌输。作为导师,应该具有高端的知识储备,道德修养,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科研能力水平。这样,培养出来的研究生才是素质高,科研能力强的研究生。

在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中,导师应给研究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创造一个良好地培养环境。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实现科研成果的前提,建立相应的导师队伍,形成一个教学科研团队。对于研究生多导师少的高校而言,存在着“一导师多学生”的现象,即一位研究生导师指导多名研究生,这样就会出现导师因为时间、精力的原因,无法随时关注所有研究生的现象。因此,会影响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水平的提高[4]。鉴于此种现象,高校应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有规划的培养有能力、有资质的年轻教师加入到导师队伍之中,从协导做起,分担导师的工作量,承担起协助导师指导研究生的角色,注重实践,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为提高研究生的科研成果添砖加瓦。

4 提供更多的科研创新平台

4.1 校企合作

研究生在在学期间,不仅学习基础理论课程,更多的时间是在实验室研究科研课题,为学位论准备。学校的实验室给研究生提供了实验的便利,为其实验数据的获取提供了重要的平台。但是,学生除了在学校实验室进行实验外,我们应为研究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平台。校企合作等产学研模式不仅填补了实践创新舞台,也发挥了学校先进的设施设备与掌握前言理论知识的师资队伍的绝对优势。加强校企合作研发可帮助企业公关难题,利用专业科研能力优势协助企业科研产业化,使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帮助企业走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为高校研究生提供了学习与实践交流的机会。

鼓励研究生导师走出校门,了解企业需求,开展横向项目研究,为研究生科学研究提供更多平台。不断总结学校与现有相关企事业单位合作经验,形成可借鉴的固定培养流程,扩大培养渠道。同时,形成以“学院聘请、企业或院所通过、学校聘用”的校外导师评聘制度,大量吸收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校外导师来校分担教学工作和研究生指导工作。此外,要在相关硕士专业试点跨学科、校企联合制定课程体系。

充分发挥区域经济的区位优势,积极吸引与国内外知名高校深入开展多种研究生培养制度,实行学分互认。进一步加大研究生及导师赴海外访问学习的资助力度,加强海外高层次教师的引进,提升我校研究生教师团队的国际化水平。同时积极与国内外教育机构合作,提升研究生群体的国际化水平。

4.2 鼓励研究生参加各种研讨会

充分发挥导师指导小组的作用,加强学术交流。建立浓厚学术氛围为研究生教育创新建设奠定坚实基础促进学术创新。注重学科融合,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导师指导小组定期召开学生学术讨论会,由参与课题的学生对课题的科研思路、实施方案、实验方法、技术路线,以及课题的先进性、科学性、可行性等方面进行论证和讨论,导师指导小组根据学生的讨论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使课题的实施方案更加严密和切实可行。同时,为研究生提供更多接触国际前沿课题的机会以及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科研合作的机会,鼓励和支持研究生独立自由研究,为学生创造全面、宽松的创新环境。

学术研讨会也是一种以促进科学发展、学术交流、课题研究等学术性活动。研究生参与会议可以通过听取报告、参加学术年会的形式,了解自己领域前辈们的科研成果,多听取来自不同院校的声音,避免闭门造车,与此同时,在交流的过程中还可以结交与自己志趣相投的研究者,共同进步[5]。

4.3 营造国际化培养环境

国际化教育快速发展的今日,建立与海外友好院校学生网上交流平台,增进青年学生之间的了解和互信,进一步促进国际化校园文化建设。在培养载体上,鼓励教师承接国际科研项目,并吸纳在校研究生分担科研任务。在师资队伍上,建立与海外高校之间的教师互派互访及轮岗制度,同时扩大师生公派出国访学的选拔范围。

5 结语

培养工科研究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国家、学校、导师以及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在传授科研知识、加强导师队伍建设的同时,也要加强校内外的创新实践环节,不断深入认识,不断探索,不断提高。在不断提高工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同时,也应不断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结合学校长远发展趋势及中长期发展规划,建立相应的研究生教育改革组织管理机构,出台相应的具体实施方案全面推行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参考文献

[1] 2013年全国研究生招生人数调查报告[OL].http:///html/ky/2013yzsjbz/index.shtml.

[2] 樊炳辉.浅谈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电力教育,2010(2).

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例7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35-0104-03

高等院校是培养高层次创新精神的基地和摇篮,[1]当今的高等教育更加注重素质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指出: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2]医学本科教学,除了传授经典医学知识外,还需要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在此过程中,将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本科教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笔者从以下两个方面来阐述如何在本科教学中加强医学生科研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充分利用课堂

众所周知,《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极为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但是,由于课程自身具有复杂和抽象的特点,医学生对本课程普遍具有畏难情绪,给教学带来了不小的阻力。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影响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笔者发现:将科研思维融入教学,能很大程度地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1. 充分利用实验课

实验课是科研与教学最佳的结合点,也是整个教学中培养学生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最好的环节。因此,应充分利用实验课堂提高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为学生未来的深造夯实基础。在“酶促反应速率影响因素”、“基因工程”等综合性实验中,引导学生利用已学知识,预测实验结果比对理论预测与实际实验结果实验结果分析找寻应对措施。通过此教学方法,学生不仅能将理论与实验充分结合,同时可以大幅度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并对科研有初步的感性认识,提高了学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要求学生按照科研论文格式书写实验报告,尽早锻炼学生论文书写能力,为在正规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和进一步深造奠定基础。

2. 充分利用理论课

在理论课讲授过程中引入相关国内外科研进展,尤其是对学院及本教研室科研项目的介绍。有利于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深刻认识到理论知识的实用价值,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还要拓宽学生的视野和发散性思维。针对学院及教研室的科研课题的介绍,帮助学生寻找兴趣点,并为本科生参与教研室科研工作奠定基础。

另外,笔者所在教研室非常注重将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以科研促进教学发展。例如:在教学中引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阿昌族G6PD基因扫描及其克隆表达”的部分成果。将教研室成熟的科研成果及时应用于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对整个科研过程有更深入的了解和体会。[3]

3. 开展自主学习

在课程改革减少课时的大趋势下,教研室依然坚持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中开设自主学习课堂。[4]采用教师提供备选内容,学生分组查阅资料、讨论、制作幻灯片、讲解,最后由教师点评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结束后,利用学科讲座,邀请表现突出的学生代表在全院做自主学习报告。通过自主学习方式,学生在自学理论知识的同时,加深了对科研及其实用性的认识。

二、充分利用课外

1. 丰富第二课堂

为了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学科知识,教研室开展了丰富的第二课堂。例如,定期举办科研学术讲座、开放实验室,等等。通过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把枯燥抽象的课堂学习和科研应用有机联系在一起,增强了学生对学科的信心,开阔了视野,活跃了思维。

2. 开展实验设计

教研室在本科教学中开设了实验设计。由教师提供待设计内容(通常为理论课中已阐述发病分子基础的疾病,如:蚕豆病、苯丙酮尿症等),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并拟定实验方案,最后教师依据科学性、可行性等方面对学生所拟定的实验方案做出客观评价。通过实验设计课程的训练,学生可以全面理解和掌握知识,并能举一反三按照提出假设分析问题验证假设的科研思路,对未知的发病机制进行研究,充分锻炼了逻辑思维能力,逐步培养了完整的科研思路。

3. 积极吸收本科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

科研活动需要不同层次人员的参与。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科研的认知及参与度,在学院政策的支持下,教研室积极吸收有兴趣的优秀本科生参与教师课题研究。通过引导学生参与科研项目,一方面可以增强他们对科研活动的认识和了解,另一方面可以改善他们的知识结构,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为将来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积累宝贵经验。[5]

4. 积极指导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

为了适应新时期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医学生的要求,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昆明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设立了“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这个项目的实施,使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得到了全方位的培养。通过项目的申报、立项、开题、研究、写论文、结题等诸多环节,学生接触到了自己真正感兴趣的课题,锻炼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科研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

三、结果

为了客观评价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笔者对5年前与近5年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验分析能力、设计能力、实验动手能力、参与科研学术讲座、创新性实验项目等六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见表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四、结论

尽管将科研与教学结合起来确实具有一定的实施难度,但这一举措却给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目前,我们在课堂内外有意识地将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本科《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不仅作为一种教学尝试,更视为一种教学改革,且已初见成效。这一教学模式,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又能提高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6]而且可以提高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及语言文字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并培养他们的团结协作和奉献的精神。未来的教学工作应该在更多环节注重培养医学生的科研与创新能力,努力培养出更多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医学生。

参考文献:

[1]周志平等.高校学生科研与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8).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七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Z].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1998.

[3]李治纲,范浩.本科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9,(2B).

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例8

一、问题的提出

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能够不拘一格地解决问题的人才。我国《高等教育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都明确提出了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创新人才的培养应以全面发展为基础,而全面发展应以创造性的发展为最高目标。大学生科研训练对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的培养、创造性潜能的挖掘、知识领域的拓宽、专业技能的训练及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都具有重要作用。

2007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了《关于印发大学生科研与创新训练计划实施办法的通知》,到2013年已经实施了6年。大学生科研与创新训练计划通过几年的积极探索,形成了有效管理运行模式和的管理方法,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创新

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有了显著提高。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受到各个方面的影响,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使用的数据来自对全校部分学院的调查,调查对象是已经参加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的负责人。本次调查我们随机选取了4个学院,分别是劳动经济学院、城市学院、法学院和工商管理学院,总共收到154份问卷。通过问卷调查,本文将对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本科生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修改建议。

二、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缺乏相关课程,学生缺少科研写作相关知识

从部分学院的课程设置来看,基本上没有与大学生科研创新相关的课程,这就造成了很多学生对科研创新的诸多知识不甚了解。在申请项目的时候,申请书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即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特色与新意、预期成果和形式。从我们的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对于这些内容并不是太了解。

接近七成的学生熟悉如何撰写研究意义。从参加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的学生对于研究意义的熟悉情况来看,总体状况较好。具体来说,非常熟悉和比较熟悉的比例分别有15.6%和53.2%,二者比例合计达到68.8%;对于研究意义熟悉程度一般的比例超过四分之一,达到26.0%;而不太熟悉和非常不熟悉的比例分别为4.5%和0.6%,不熟悉的比例之和非常低,不足一成1。

不足一半的学生熟悉文献综述。从接受调查的学生对于文献综述的熟悉程度来看,情况不容乐观。具体来说,非常熟悉和比较熟悉的比例分别有11.7%和33.8%,熟悉程度一般的比例高达35.7%,而不太熟悉和非常不熟悉的比例之和也达到了18.1%。虽然有接近一半的学生认为自己对于文献综述相对熟悉,但是,真正写出来比较好的文献综述的学生非常少。以劳动经济学院为例,笔者自2011年入校以来,每年的大学生科学研究创新项目的结项我均参加,连续2年的本科生毕业论文答辩我也均参加,从我参与的论文答辩和结项答辩的情况来看,文献综述的写作状况比较一般。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文献综述仅仅是对观点的堆砌而不是观点的整合,部分文献综述仅仅只有叙述没有评价,还有些文献综述随便找几篇文献,没有找到最新的和最权威的文献,还有的文献综述形式非常不规范。在问到“您在项目研究的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学生给出的答案包括“对报告撰写过程中文献综述不熟悉”、“查找相关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文献查找困难”、“文献搜索难”。

笔者曾经对劳动经济学院2008级本科毕业生的写作规范进行专门的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超过一半的学生没有做文献综述,只有一成的学生文献综述是合格的,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文献综述是不合格的。从统计数据来看,189名本科生的毕业论文中,有103名学生在写毕业论文的时候没有写文献综述,占全部学生的比例高达54%。只有20个学生的文献综述形式是符合规范的,占全部学生的比例大概为11%。另外,还有66个学生在写论文的过程中写了文献综述,但是,文献综述的形式均存在一定的不足,占全部学生的比例为35%。

接近六分之一的学生不熟悉研究方法。调查的结果显示学生对研究方法的熟悉状况较好,非常熟悉和比较熟悉的比例分别有11.0%和44.2%,对研究方法熟悉状况一般的学生有27.3%,不太熟悉和非常不熟悉的比例分别为14.9%和1.3%,比例之和达到16.2%,几乎占全部学生的六分之一。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自己熟悉研究方法,事实上,也只仅仅是知道这些研究方法而已,具体在写作的过程中仅仅把一些研究方法放到文章中,至于是否真的使用很多学生并不清楚。在以往的大学生科学研究创新活动结项答辩的过程中,经常有学生只是在研究方法提及部分研究方法,但是,实际上在后面的研究中压根没有用到这些方法,说明这些学生只是知道研究方法而已,并不知道如何使用。

正是由于缺少相关的知识尤其是不知道如何使用相关的数据处理软件,很多学生在调查的时候反映在课题报告写作的过程中存在的困难,比如“不知如何入手开展调研,数据处理工作量大,不会使用数据处理软件”、“对课题研究的过程和方法不了解,不知道具体科研的流程”、“后期数据处理和分析较为困难”。

接近六成的学生熟悉研究内容。从本次的调查结果来看,对研究内容非常熟悉和比较熟悉的比例分别有13.6%和44.2%,对研究内容熟悉状况一般的学生接近三分之一,达到了31.2%,而不太熟悉和非常不熟悉的比例分别为9.1%和0.6%。总的来说,研究内容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比较容易理解,所以,认为对研究内容比较熟悉的比较多。不过,也有学生表示对这块不是很熟悉,即使部分学生认为自己熟悉,但是,在实际的写作中依然无法准确的写出自己的研究内容。

超过一半的学生熟悉研究特色与新意。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对于研究特色与新意熟悉状况较好,非常熟悉和比较熟悉的比例分别有9.1%和45.5%,熟悉状况一般的比例接近三成,达到29.9%。不过,依然有13.0%和2.6%的学生表示对研究内容与特色部分不太熟悉和非常不熟悉。从部分学生的申请书来看,虽然部分学生表示对这块熟悉,实际的写作中并不能把自己的研究中最具特色的部分表达出来,只是写出自己认为的特色与新意的东西,实际上是非常陈旧的内容。

接近三分之二的学生熟悉预期成果和形式。与研究内容部分类似,预期成果和形式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相对比较容易理解,所以,认为非常熟悉和比较熟悉的比例分别有11.0%和51.3%,认为一般的比例也达到了27.3%,不太熟悉和非常不熟悉相对较低,比例分别只有9.1%和0.6%。

(二)部分学生缺乏科研创新活动的选题意识

从本次的调查结果我们很容易就会发现,即使部分学生成功申请到了项目,但是,在选题的过程中依然出现了很多问题。从项目的题目选择来看,55.2%的学生题目是由自己提出,37.7%的学生由指导老师指定题目。我们不排斥学生的题目由老师来指定,但是,这里凸显了一个非常需要我们注意的问题,学生参加了科研创新活动,但是,严重缺乏选题意识。不管是科研创新项目的题目还是本科毕业论文的题目,很多学生都存在选题困难的问题。即使有些学生自己选择了题目,但是,选择的题目可行性比较差或者题目过大无法驾驭。目前,学生存在一个比较普遍的缺陷是对于身边的选题关注严重不足,实际上,我们的生活中和身边有很多值得深入研究的题目,遗憾的是,这些小题目无法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即使这样,依然有学生反映“选题困难”、“一开始没选好题导致中期更改主题”。

(三)指导老师在整个过程中参与力度不够

接近三分之二的学生与指导老师沟通状况较好。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与指导老师的沟通状况相对较好。调查结果显示,在科研创新项目进行的过程中,26%的学生认为与指导老师沟通状况非常好,38.3%的学生认为沟通状况比较好,认为沟通状况一般的学生有22.1%,还有5.2%的学生认为沟通状况不太好,没有学生认为沟通状况很不好。虽然学生认为沟通状况还不错,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指导老师的参与状况较好。

指导老师指导次数人均不足3次。从调查结果来看,指导老师的指导次数还很不够,平均每人被指导的次数为2.9次。当然,这里面还包括一些项目刚刚开始的学生,对于那些项目已经结项的学生,指导次数也许会有所不同。但是,结果非常出乎我们的意料。我们专门选取了那些项目已经完成的学生,一共有25个,这25个学生平均被指导的次数依然是2.9次。从上述两个数据可以看出,指导老师对于学生的指导力度存在严重的不足。调查中有学生反映“指导老师难找”、“与指导老师联系少,指导老师给予帮助不大”、“老师指导较少”。

指导老师修改次数人均不足2次。在调查的时候除了询问指导老师对学生的指导状况,我们继续追问了指导老师在整个项目的过程中对学生的项目报告的修改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指导次数依然不够乐观,人均指导次数不足2次,只有1.97次。同样,我们对于那些项目已经完成的学生的修改次数进行计算,结果更加不容乐观,这些学生被指导老师修改的人均次数为1.68次,与全部学生的人均次数还低。

指导老师对学生的项目报告修改次数不足,原因可能在于学生的科研创新项目与指导老师的研究领域不一致有一定的关系,调查结果显示,66.9%的学生回答学生的科研创新项目与指导老师的研究领域一致,13.0%的学生回答不一致,还有8.4%的学生不知道。另外,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很多老师不是天天到学校,平时与学生的沟通不是很顺畅。师生之间面对面的沟通一般只有在老师给学生上课以后会更方便,调查结果显示,42.9%的学生回答指导老师没有给自己上过课。

接近三分之三的学生对指导老师的指导满意。从本次的调查结果来看,33.1%的学生对于指导老师的指导非常满意,40.3%的学生对于指导老师的指导比较满意,满意度一般的学生比例为12.3%,不太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比例分别为1.9%和1.3%。虽然学生对于指导老师的指导满意度很高,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指导老师的指导力度还很不够。这里面既有学生不够主动的原因,但是,指导老师自身也有问题。同样,学校的相关政策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从目前的规定来看,对于指导老师每组学生只有300元,激励力度不够,也没有相应的惩罚措施。

(四)项目立项和结项把关力度不够

从目前的立项和结项来看,把关力度严重不足。从我自身的经历来看,只要学生申请,基本都会立项。为了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在立项时没有淘汰机制无可厚非,但是,在结项的时候如果做的不够好的学生依然给予结项,那么就会助长学生的侥幸心理。从调查结果来看,有85.7%的学生回答在立项的时候老师给予了修改意见。在已经结项的21个学生中,有15个学生反映在结项的时候结项老师提出了修改意见。从上面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不管是立项还是结项,学院层面的把关力度还很不够,需要在未来做出调整。

(五)项目最终成果发表的比例过低

由于在整个项目的选题、立项、指导过程以及结项等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所以,即使项目最终结项,学生也很写出高质量的研究报告,最终能够发表的比例非常低。从调查结果来看,只有12个学生的研究报告最终发表,占全部学生的7.8%。如此低的发表率与学校的相关规定有着较大的关系,在结项的时候,学校的相关规定并未做出必须发表在相关期刊的规定。本次调查结果还显示,大约有66.2%的学生希望自己的研究报告能够发表,但是由于质量不够等原因,大部分学生的愿望无法实现。

三、解决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的对策建议

(一)开设研究方法课程与统计分析课程

从本次调查结果来看,很多学生及时对相关课题有一定的认识,但是,由于缺少相关的知识,也很难把课题做的很规范和深入。学校可以考虑在未来的课程调整的时候,对本科生增加与科研相关的课题,这些课程包括:社会科学研究方法、SPSS软件应用或者其他统计软件。通过两门课程的开设,至少可以解决学生的以下问题:选题、问卷设计、抽样方法、数据分析。不过,在上述两门课开课的时候还需要注意补充一下写作规范的学习,从笔者最近两年参加的科研创新项目结项、本科生毕业论文答辩以及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的情况来看,学生在写作规范方面存在很大不足。从各个院系的情况来看,劳动经济学院在2012年对全部的大四本科生就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以及写作规范进行了培训,同时,对于参加大学生科学研究创新的学生,在申请项目之前也进行了培训。上述的培训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明白如何做科研。但是,如果想让学生对于如何做科研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知,开设相关课程是最佳选择。

(二)加大对指导老师的考核与奖励

从学生的满意度来看,大部分学生对于指导老师的指导比较满意,但是,从指导的具体情况来看,情况不容乐观,指导老师与之间的沟通、指导次数、项目报告的修改次数都不足。所以,在未来的政策设计时,可以就如何沟通以及指导等作出硬性规定。目前,每位指导老师指导一组学生只有300元,未来可以适当加大奖励。同时,对于那些学生项目做的比较好的学生,对于指导老师相应增加奖励。指导学生获奖的老师在评优和职称晋级的过程中作为一个重要条件,在条件同样的情况下优先晋级。

(三)严格把关立项和结项关

从目前的立项和结项来看,我们目前在这两个阶段过于宽松。建议在立项的时候,根据项目申请书的情况,有一定的淘汰率。在结项的时候,根据项目报告的具体情况,评出具体的级别。写的非常差的项目延期结项,修改后依然不合格的,终止项目,追回项目资金。对于结项时比较好的项目,可以追加一部分资金作为奖励。同时,对于项目报告在正式出版物刊发的,可以给予奖励。

(四)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与挑战杯统筹培育

根据前面的分析,建议在院系层面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结项的时候评出部分优秀的项目,评出一二三等奖,选择部分比较好的项目精心培育,参加每两年进行一次的挑战杯。在学校层面,建议教务处组织相关专家对各院系报送上来的项目进行评审,选择有价值的项目进行培育。在培育的过程中,学校每隔一段时间组织相关专家,关注项目培育的进展状况。

注释:

①由于部分学生没有回答相关问题,所以,所有选项的比例之和不足100%,下面的部分问题也存在相同的情况。

参考文献:

[1]王亚.提高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新举措[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3).

[2]戴振翔,郑赣鸿.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3(1).

[3]万舒良,吴泽娟,杜娟.浅谈高校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2(37).

[4]吴琦.刍议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教导刊,2012,3(上).

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例9

中图分类号:G642.4?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4-0184-02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倡导培养创新型人才或创造型人才培养。人才培养的过程贯穿小学、中学、高中到大学的全过程,尤其是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更是重中之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研究生素质教育的目标实现依赖于有效的、系统的途径与方法,实施研究生创新教育顺应国际教育发展趋势。近年来,广泛开展的各类科技竞赛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新的载体,成为培养和提高研究生创新能的有效途径。哈尔滨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测控技术专业始终把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具有专业特点的创新型人才作为培养学生的目标。在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科特色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以科技竞赛为依托的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专业特色之路。近几年,在该模式的促进下,测控专业研究生在校内外及国内外的比赛中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科技竞赛对创新能力的培养

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包括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等诸要素。科技竞赛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促进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拘泥于书本,不迷信于权威,不依赖于常规,而是以已有的知识为基础,结合当前的实际,独立思考,大胆探索。科技竞赛对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引导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寻找独创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1.科技竞赛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它是人类意识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通过科技竞赛成果的展示,引发学生对科学技术新发展的浓厚兴趣,产生跃跃欲试的探求心理。在学生创造欲望被激发后,引导学生参与创新性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2.科技竞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的本质在于将创新意识的感性愿望提升到理性的探索上,实现创新活动由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的飞跃。学生通过长期校园学习都会形成自己所惯用的、格式化的思维模式,当面临外界事物或现实问题的时候,就会不假思索地把它们纳入特定的思维框架,并沿着特定的思维路径对它们进行思考和处理,这就是思维的惯常定势。培养创新性思维就是要打破这种思维定势、思维惯性,通过这种思维能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产生新颖的、独到的、思维成果。

科技竞赛对创新思维是一种很好的训练和开发。从竞赛的选题、分析、到设计完成作品,学生可以多方位多角度地思考问题,萌发多样性的创意,训练思维的发散性,通过缜密的研究和创新思维的锻炼,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科技竞赛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创新技能。创新技能是指设计、实施和完成创新活动及推广、普及创新成果的能力。创新技能同样也居于创新素质的核心地位。创新技能是通过创新实践得以表现和确认的。科技竞赛活动就是一个实践环节,在活动中强化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对学生而言是一个自身学习探索的过程,他们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是对创新技能最大程度上的锻炼。

4.科技竞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情商。情商又称情绪智力,是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以往认为,一个人能否在一生中取得成就,智力水平是第一重要的,即智商越高,取得成就的可能性就越大。但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情商水平的高低对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也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有时其作用甚至要超过智力水平。科技竞赛不但在意识、思维和技能方面使学生得到锻炼和培养,更在团队合作精神、协调能力、心理素质、个人人格等方面使学生得到提升,这些通常是情商的体现。在竞赛中,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需要与其他组员积极沟通,分工合作,互相取长补短才能取得最好的成绩。通过相互磨合和协调沟通,充分提高团队意识,增强团队的凝聚力,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竞赛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耐心和毅力,只有经受了挫折甚至失败的考验和洗礼才能走向成功。科技竞赛磨练了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增强了学生心理承受力,这些都将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二、基于科技竞赛创新能力培养的具体措施

1.开放实验室。人才培养和参加竞赛都学要有一定的软硬件支持,本专业拥有一个“部级实验教学中心”,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多个专业实验室及计算机中心。这些都为学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使学生有条件充分地锻炼实践能力。

2.建设指导教师队伍。指导教师是学生参加科技竞赛的重要保障条件。因此,必须选拔科研能力强、技术水平高、责任心强的教师,组成学科竞赛指导小组,为学生参与学科竞赛提供强有力的知识指导和技术支持,指导老师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循序渐进的引导是学生参加科技竞赛取得成绩的关键因素之一。多年来,本专业学生竞赛的指导教师都是有丰富科研经验的导师担任,并且导师组的成员都是跨学科指导,对于国外的竞赛还会邀请外籍专家教授的指导。这样跨学科跨专业的指导小组更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3.建立激励机制。激励机制,也称激励制度是通过一套理性化的制度来反映激励主体与激励客体相互作用的方式。对于参加竞赛的学生的激励既要包括荣誉激励,也要包括物质激励。通过荣誉激励使学生看到自己的成绩并成为其他同学的榜样。物质激励是使同学充分体会劳有所得,并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奖励机制的建立,提高了学生参加竞赛的积极性,增加了学生锻炼能力的机会和舞台。

4.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企业的力量也是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通过在企业建立实践教育基地,为学生提供了更丰富的锻炼的环境。本专业先后在企业建立了本科生、研究生的实践基地,通过多年投入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学生在实践基地的锻炼是校内实践环境不能比拟的,学生参与的项目都是生产科研一线的工作内容。企业也通过学生培养选拔了优秀人才作为新鲜血液的补充。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建立真正做到了双赢。

科技竞赛已经成为当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新载体。以科技竞赛为载体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式,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术环境,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提高了学生的智商又培养学生的情商,打造一条培养有竞争力、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王业社.大学生科技竞赛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学,2013,(10).

[2]李明江.新时期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25).

[3]李延保.着力构建创新型人才生成的教育培养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06,(z3).

[4]林文卿.基于科技竞赛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分析[J].科技与管理,2010,(3).

[5]李伟伟.基于科技竞赛的理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电力教学,2011,(4).

[6]付雄.以科技竞赛为载体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1,(6)

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例10

摘要:创新人才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战略任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对于建立和完善学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着重要意义。高校要以“夯实基础、突出能力、注重创新、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为大学生参加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创造条件、搭建舞台、建立机制、营造氛围,加快学生由知识型向创新型转化的步伐,最终达到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关键词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创新实践基地建设;课外科技创新组织

DOI:10.16083/j.cnki.22-1296/g4.2015.04.010

中图分类号:G64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4—0022—02

基金项目:本文系“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2012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217)的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14—11—18

作者简介:陈倩(1981— ),女,河北保定人。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工程师,硕士,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冯程伟(1981— ),男,河南灵宝人。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

王岳蕾(1986— ),女,河北保定人。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李伟娜(1980— ),女,河北唐山人。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一、培养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意义

(一)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也指出:“创新教育方式,突出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加强实践培养,依托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工程、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合作项目,建设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基地。”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科技持续发展的后续力量,其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是关系到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高校注重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我国创新型社会的建设、经济转型都有重大意义,也是各高校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体现。[1]

(二)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是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要求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企业也面临着重要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为了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人才是竞争取胜的关键,尤其是有实践经验、动手能力强,并且具备科技创新能力的人才更是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科技创新能力强的毕业生一般理论基础扎实,为了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奖,他们不但要主动自学课堂上未讲授的专业知识或软件,而且要对自身的科研项目进行多次修改或调试,在此过程中,他们的专业素养、实践动手能力、科研能力都得到了提高,科研中所解决的问题往往也都是现实生活中亟待解决的,这些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能更快地适应企业和市场的要求。[2]

(三)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对于促进高校学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生在校期间有两个主要任务:一是学习,二是科研。在课堂上更多的是对专业课知识的学习,科研工作则多是通过第二课堂进行的。大学生搞科研主要是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这不仅能够促使大学生将更多的课外时间放在科研竞赛类相关学科知识的拓展学习上,对于大学生专业视野的拓宽、高校学风建设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加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取得实效

1.加强对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组织领导,成立高校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由相关校领导任组长,成员包括教务处、财务处、人事处、科技处、学生处、团委、研究生院、工程训练中心的主要负责人,办公室设在教务处。领导小组负责研究高校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方案,制定、修订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实施办法,统一协调各院系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工作组的工作,为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提供场地、资金及设备支持。

2.组建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项目评审指导专家组。专家组成员由各院系、教务处、学生处、科技处、团委共同推荐组成。专家组具体负责对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评审、立项、检查和验收,对创新实践活动的有关政策提出意见和建议。

(二)抓好创新实践基地建设,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1.创新实践基地是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重要载体。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要注重依靠行业内的龙头企业,通过校友会等组织加强与企业的联系,积极争取与企业合作,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在企业设立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践基地。实验室特别是重点实验室都要结合专业优势,突出专业特色,为学生创新实践活动提供场所、设备和技术支持。各实验室每年都要制订接纳本科生参与创新实践的计划,要通过实验室开放、创新性实验等方式,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学生到实验室开展科学研究活动。

2.创新实践基地要按照专家推荐和自由申报相结合的方式,每年都要确立一批具有基地学科特色、代表学术前沿且适合学生参研的创新实践课题,择优参加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立项活动。本着双向选择的原则,创新实践基地负责为每个立项项目联系一位或几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应热心从事学生创新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工作。[3]

3.创新实践基地要充分利用报纸、展板、网站等媒体进行创新实践活动的宣传,扩大创新实践基地在教师和学生中的影响力。同时,要定期组织并举办各种科技讲座、学术沙龙以及学生间的学术交流活动等,为学生参与创新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氛围。对于条件成熟的创新实践基地,学校要积极鼓励、支持其开设一批实践性强、特色突出的全校性实践选修课供学生选修。

(三)以学生课外科技创新组织为载体,以项目经费为保障,深入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

1.加强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学生组织建设,按照“因地制宜、百家争鸣”的原则,建立形式多样的学生课外科技创新组织,包括大学生科技创新实践社团、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俱乐部、科技创新活动项目组(工作组)等。课外科技创新组织开展的活动要有学术性、实践性、创新性和可持续性。

2.学生课外科技创新组织以课外科技创新实践项目为日常活动载体,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各类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参加相应的科技创新竞赛。学校有关部门和院系要对创新俱乐部活动的开展给予经费支持。[4]

3.面向全校全日制本科生、硕士研究生设立校级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验项目,按照“公开立项、择优资助、规范管理”的原则进行立项,对项目给予经费支持。创新实践项目可以来源于教师科研,实验室、创新实践基地的推荐等,也可以由学生自行拟定,定期报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严格规范指导教师的聘请制度,提高教师的积极性

1.发动学校各方力量,按照“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为各级各类学生科技创新组织组建指导教师团队,为科技创新项目聘请指导教师,全方位指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2.指导教师要根据专业领域内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选择前沿问题、热点课题,进而确定主题新颖、有一定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的项目供学生参与研究实践,并为学生提供技术支持。指导教师应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指导经验,在指导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科研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更要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和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

3.学校每年都应开展“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践指导工作先进个人”的评选工作,对于指导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或在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基地、组织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予以表彰。对于获奖的指导教师、组织管理者,按照学校相关规定给予奖励。[5]

参考文献]

[1]杨剑钊.略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4).

[2]朱新力.对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思考[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例11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44-0156-02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理科师范类学生作为未来的人民教师,是今后社会知识传授和人才培养的主要力量,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事业的发展,更关系着他们教授的学生与整个社会的进步。因此,理科师范类学生应当具有比较强的创新精神和较高的创新素质。创新精神和创新素质的培养,应该成为理科师范类学生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

1 理科师范类学生创新能力的内涵与构成要素

创新能力是指在前人发现或发明的基础上通过自身的努力、创造性地提出新的发现、发明或改进新方案的能力,也是指怀疑、批判和调查能力,是研究者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对于理科师范类学生创新能力的内涵,笔者认为可以理解为:理科师范类学生创新能力知识结构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工具性知识或方法论知识以及综合性知识,是个体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包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等,产生某种独特、新颖、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

从上述对理科师范类学生创新能力内涵的分析,就其创新能力构成要素可以归纳为三个层面:一是在创新思维方面,二是在创新方法方面,三是在创新的应用能力方面。同时,笔者认为培养理科师范类学生创新能力有三个要素:第一个要素是好奇心,它是创新的驱动力,原始创新往往是在好奇心的推动下才得出来的;第二个要素是直觉和洞察力,评价一个研究者最常说的是某某人对科学有很好的感觉,也就是很有直觉和洞察力,事实也证明许多复杂问题的解决思路或突破口是基于研究者的直觉和洞察力;第三个要素就是注意力,它决定思维的深度。 2 影响理科师范类学生创新能力的因素

影响创新的理论因素,概括起来包括内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大方面。通过对影响创新因素的分析,努力克服影响创新的不良作用,推进创新活动的对策思考,从各方面努力创造条件,提高创新能力及创新主体的积极性。

第一,学生个体的本身因素。作为创新的本体――人是创新能力的基石,因此,学生的本体具备创新能力是培养的基础。笔者调查分析得到影响理科师范类学生创新能力的本身因素具体可以分为:一是思维方式,它影响着创新的思路和创新实践;二是想象力,没有想象,创新活动就没有活力;三是情感、意志、人格等非智力因素,它们构成了学习活动的动力系统和创新活动能否有力开展的激发系统。

第二,环境氛围因素。影响理科师范类学生创新能力的环境氛围因素主要是指影响创新的社会环境、学校和家庭。社会鼓励创新、支持创新,则创新就会百花齐放。学校所创设的制度氛围、学术氛围和文化氛围直接影响着学生投入创新学习的热情与努力程度。家庭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素质首先就需要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第三,教育教学因素。如果在教育教学设计的时候,仅片面注重学生实践的培养,而忽视了理论学习,就容易导致学生理论和实践能力的脱节,致使将来知识自主拓展的后劲不足,更谈不上以后在教书育人工作岗位上的创新。

第四,师资因素。从教师本身来看,高校教师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影响较大。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特别优待与自己心理类型相同的学生。因此,要培养有创造性的学生,首先教师要提高自己的创新素质。

3 加强理科师范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与思考

经调研获知,理科师范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是:由于教育观念和教育体制的制约,理科师范类专业在课程设置、评价体系、人才选拔等方面都没有形成以培养创新人才为中心的合理有效的机制。根据调查的情况,笔者从教育观念、教学方法、课程体系和创新氛围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思考。

第一,转变理科师范类专业教育观念。用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来指导教育工作,是培养什么样人才的关键问题。我们理科师范类专业培养的是具有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教师。要加强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要做到两个转变:一是从“以教师为主体”到“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转变,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即 “教”是主导,“学”才是主体;二是从“学会知识”到“学会生存”的观念转变,“学会知识”是把学生的大脑变成了储存知识的简单容器,缺乏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生存”是教会学生在知识的海洋和日益膨胀的信息中,如何按照新的方式把已有的知识和新信息结合起来加以利用,从而让学生学会思考和创造。

第二,改革教育教学方法。为了能在人才培养上融业务培养与素质教育为一体,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为一体,融教学与科研为一体,教学方法的改革可以突出以下两点:一是开展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问题式教学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鼓励大学生用新的方法、新的思路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二是进行沙龙式教学,沙龙式教学是让学生唱主角,让学生思考、探讨并展开争论,教师进行点评,澄清模糊认识,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并让学生明白这有利于打破大学生的思维定式、解放他们的创新潜能。

第三,改革课程体系建设。教师这一职业的创新是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有机组合所形成的复合体。因此,创造性人格应具有一定的文化要素,它既能作用于精神世界中的理性因素,又能作用于非理性因素,并能使二者在充分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根据这一原则,应建设哲学、科学和艺术相融合的学科课程体系。哲学、科学和艺术三者的融合,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发展中的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平衡,健全学生的创新人格;同时,哲学、科学和艺术所构成的精神整体的形成与发展又是一个由低层次向高层次、由低水平向高水平逐步提高、完善的过程。

第四,营造创新教育氛围。充分发挥学生在管理过程中的作用,要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引导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课外、校外活动,培养能够适应未来社会激烈竞争并具有创造性精神和能力的人才。学生管理工作者应不断健全学生创新活动的规章制度,加强管理和考核,使学生创新活动朝着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例如,组织参加社会实践,举办多种不同层次的学术报告会、科技论文大赛、数学模型竞赛、学科专业知识竞赛等,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在活动中长见识、增才干,培养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陈喜乐.试论信息时代高校创新能力教育[J].未来与发展,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