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人才培养管理体系

人才培养管理体系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7-04 09:26:10

人才培养管理体系

人才培养管理体系例1

本文系济南市软科学项目(201221165)和山东协和学院校级课题(XHXY201322)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8月4日

一、管理类专业人才的特点

我国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新专业目录中,管理类专业共32个,包含在9个二级学科中。管理类专业人才应有其自身的特点:

(一)独特性。主要体现在观察和分析问题上。管理类专业人才看问题的出发点通常基于一定的假设,如人性假设、条件约束与资源禀赋等。然后以“均衡”和“效率”作为分析视角,探讨组织和个人如何在自利动机的驱动下,以及给定的机制相互作用下,达到均衡状态,并且通过何种激励手段促进组织资源利用效率。

(二)专门性。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具有专门的工作性质和服务领域。首先,其工作性质是通过制度设计激励人为特定的组织积极工作,即管理类专业的人才是为特定组织服务的,其目标是通过激励等手段提高组织所拥有的劳动生产率;其次,管理类专业的人才主要的服务领域是经济领域,通过提升组织整体效率来提高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分工和交易效益。

(三)应用性。据中国人力资源网调查显示,应用型管理类人才是人才市场中的紧缺人才,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应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首先,应熟练掌握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操作能力;其次,要善于把基础理论和知识转化为技能;再次,良好的沟通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分析决策能力。

(四)创新性。管理类的人才所从事的工作都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随机性,这就要求管理类人才要富于开拓性,具有创造能力,能开创新局面,就是我们所说的创新性。

二、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据教育部高教司和经济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调查发现,高校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培养目标单一化。对于管理类人才,人们有一种惯性思维,即认为这类人才就应该是在企业或其他组织中较有地位的高级管理人才。这种观点导致我们对管理类人才的培养目标非常单一。事实上管理类人才范围很广泛,我们应对其进行明确的区分,以便于实际工作的有效展开。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于大众化,而企业需要的是能满足其自身发展的专门人才,单一的管理类人才培养目标已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学生的能力培养不够全面,特别是创新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倡教师主导,即教师灌输为主,课堂上,教师讲解,学生被动地听课。这种模式忽视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及自我能力的培养,所以学生无法应对现实社会的挑战,缺乏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这种教学模式也导致学生缺乏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课程体系缺乏针对性。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特别是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因此实践导向性较强。但是,现有的课程体系普遍存在导向性不强,甚至偏离导向的问题:比如说课程的设置不与企业实践接轨,而是单纯的理论课程;专业课教材的选择缺少现实应用性,内容时效性差,教学脱离实际,缺乏实践依据;教师授课过程过于注重理论,授课内容枯燥,课堂气氛不活跃。由于课程体系的设置缺乏针对性,导致学生走向社会时不会解决实际问题,满足不了企业发展的要求。

三、解决对策

(一)完善管理类专业培养目标体系。为了满足企业对管理类人才的需求,完善专业培养目标体系是必要的。所以,高校要以学生为主体,立足于国际化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构建满足企业需求的战略目标。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状况,建立“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三位”,首先是指知识传授方式的改变,在传统授课方式的基础上应用新技术,例如网络教学等使知识的传授变得相对简单一些;其次是重视人才培养中的能力建设,能力建设主要有四个方面: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整合的能力以及有效的沟通交流能力;最后一方面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对于中国的学生尤其是现在的独生子女,人格养成非常重要。具体的培养模式是“一个中心,三个结合”,中心是以学生为中心,结合是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科学和人文相结合,教学和研究相结合。

(二)充实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实践教学是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实践,可以锻炼学生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应变能力、沟通能力和责任意识等综合素质。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室教学和实习环节。实验室教学要求学校建立专门的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和专业教学设施,包括现代的教学手段和相关的数据库。实习环节要求高校与相关企业达成合作关系,满足学生的认识学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学生也可以利用假期或者是业余时间,到企业中从事相关的专业工作。实践教学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既要有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有企业实践经验,因此学校在实践教学环节要注重教师的培养,可以让教师在具有一定任课经验以后到企业顶岗一段时间,再回到学校上课,如此循环反复,这样教师既积累了实践经验又可以提升理论教学,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

(三)优化课程体系,强化针对性。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对管理类人才的要求不断细化,有财务管理方向的、有战略管理方向的、有人力资源管理方向的等多维性。为了满足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学校需要优化课程体系,培养针对性强的学生。在满足教育部对专业要求的基础上,结合行业特点,注重基础和能力,突出创新,坚持“重基础,强能力,拓口径,高素质,广适应”的原则,改良课程体系。建立起四环相扣的综合网络体系,即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实践;同时,整合、优化专业系列课程,开设有利于培养创新型学生的课程,在扎实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丰富学生的管理知识,强化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市场开拓意识。根据学生自身的爱好、特点,在公共基础课的基础上专门为学生开设兴趣学习班,学生可以针对某一管理课程进行系统性的学习,这样既完善了学生的专业知识架构,也培养了专业技能,在未来的工作中,作为专才型人才更加符合社会及企业的需求。

四、结语

激烈的竞争促使企业对管理类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诸多问题,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所以现代教学要改变现有教育的弊端,结合实践需要,按需培养,因材施教,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管理类专业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王美美.企业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6.

人才培养管理体系例2

一、民办高校建立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训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民办高校建立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训体系是为国家培养管理型人才的需要,是促进社会发展、国家繁荣、企业发展的需要,可以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符合他们需求的专业公共管理人才。民办高校在建立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训体系时需要根据社会的需要、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需求来设立正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计划和培养模式,从而提高人才培养效率。但是受我国传统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的影响,我国的人才培养体系方案较为落后和单一,不能满足现代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过于对大学生进行公共管理相关理论方面的教育,缺乏对大学生进行管理实践方面的教学,而且在课程设置方面也存在很大的不足,最后导致学生专业管理水平不高,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效的管理工作。

二、民办高校构建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效措施

虽然我国大多数的高校都开设了公共管理专业课程,但是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上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学校大多重视对专业理论基础的教学,忽略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且在教学方式上,大多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学方式比较单一、落后,导致学生学习起来枯燥乏味,没有学习动力,也无法得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因此民办高校可以采取以下对策来构建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体系,为国家培养出符合国家需求的专业公共管理人才。

(一)构建丰富的公共管理知识体系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公共管理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不仅要求该专业的大学生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要求学生具备其他多方面的技能,例如管理专业的基本技能、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协调发展等能力,除了掌握公共管理专业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之外,还需要掌握其他相关领域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例如环保专业、社会保障专业以及文化教育专业等,对这些领域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解,从而掌握丰富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出综合性的应用型人才。除了对学生进行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外,还需要加强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高校可以开展一些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采取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

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中,不仅需要设置相关的理论课程,还需要根据需要设置相关的实践课程,通过对实践课程的设置,不断提高大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水平,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首先在公共管理课堂教学环节中,应该全程渗透实践教学,老师在将理论知识的同时可以进行相关的实践教学,给学生讲解一些管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从而提高学生对实际公共管理工作的了解。其次民办高校需要在校园中建立模拟实践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在里面增加相关的公共管理实验器械,让学生进行练习,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例如开设政务处理模拟实验、人力资源管理模拟实验等,通过这些模拟实验,可以让学生可以随时的进行学生和工作人员的角色转换,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除此之外,民办高校也可以在学生社团以及学生刊物等基础上构建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第二课堂,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实践活动。将学校中的各大团体活动、学生赛事等实践活动与公共管理课程相结合,使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不断强化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通过这样的实践锻炼,学生在走出学校、走入社会时就可以很快的适应工作需求,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大学生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和管理才能,同时还需要管理人才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因为学生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会遇到很多书本上没有的或者是学生没有遇到过的问题,这时就需要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尽快的熟悉和适应实际管理工作,符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为了有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高校可以与各大企业之间进行结合,让学生可以到企业中进行实习,也可以聘请企业中的工作人员到学校中为学生开展专业讲座,为学生讲解实际工作中会遇到哪些问题,遇到这些问题应该如何解决,也可以利用教学设备,为学生设置问题情景,对学生的灵活应变能力进行考察,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可以灵活的应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工作,从而对工作中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国家对公共管理人才的需求,各大高校都开展了公共管理课程,构建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体系。在构建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时,高校应该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不仅对学生进行专业理论知识和管理技能的培训,还需要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和模拟实验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培养出符合社会和国家需求的公共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人才培养管理体系例3

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和日趋复杂,成为企业必须面对的新经济常态。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1)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为产品市场的全球化和金融市场的全球化,企业不仅要面对全球化的市场竞争,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进行跨国投资,也要遭受全球金融市场的冲击,在国际资本市场融资以分散风险,为了适应这种变化,企业的管理模式和治理模式都出现了全球趋同的趋势;(2)需求多样化,消费者越来越追求个性化的需求,而且这种需求是多变的,企业要围绕如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来重新规划其生产经营模式,生产经营周期也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而不断加快;(3)经营网络化,电子商务使企业的生产经营半径扩大,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新的商业模式层出不穷;(4)竞争规模化,技术进步使技术合作成为可能,产业协作增强,企业分工越来越精细化,企业很难获得全产业链的竞争优势,必须专注于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专业领域,形成规模化的竞争优势。为了应对多变的经营环境,企业只有不断创新,采取主要依靠品牌和核心技术、依靠核心知识和竞争力,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的发展模式,也必然要求其管理方法和手段不断创新。会计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须不断创新和变化,特别是在战略管理、成本管理、风险控制、投融资管理、内部控制等方面应发挥主导作用。因而,企业需要大量既懂会计核算,又懂得管理的会计人才。

(二)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是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

首先是业务处理的自动化,海量日常业务的处理,需要自动化,信息技术使这种自动化处理成为了可能,也成为了现实,业务处理自动化必然要求与之相应的会计信息处理自动化,以业务驱动财务进行会计核算。其次是财务与业务一体化联系更加紧密,会计信息系统只是企业信息系统的一部分,大数据时代来临,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越来越依赖于会计信息系统之外的其他信息,会计信息系统不能也不再独立于企业其他信息系统。第三是会计共享服务,财务与业务一体化的另一个后果是财务人员与业务人员距离增加,财务人员对业务的核算和监督都不再需要与业务人员面对面交流,财务人员依靠业务执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信息进行核算和监督,财务系统从业务系统中独立出来,会计共享服务应运而生。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会计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也带来了机遇。在这种趋势下,传统的财务会计核算大部分将实现自动化,甚至是日常的财务分析和纳税处理也将实现自动化,会计行业的核心业务将受到严重地削弱。会计要生存和发展,转型成为唯一出路:一方面,是财务会计的转型,财务会计应将核算的重心转移到需要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的业务处理上来,更多关注企业未来事项的处理;另一方面,是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信息技术为管理会计的发展提供了数据和技术支持,会计人员应该利用会计信息系统反映了企业价值运动这个独特优势,进行数据分析和应用,对企业的风险进行有效管控,引领企业专注于价值创造。要实现这种转型,会计人员也需要转型,企业需要大量既懂财务会计又懂管理会计的会计专业人才,加强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

二、管理会计人才的内涵及知识结构

(一)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误区

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首先要明确管理会计人才的内涵。目前对管理会计人才的认识,存在几个误区:(1)将财务会计人才和管理会计人才严格区分开来,认为财务会计人才不需要进行管理,而管理会计人才不需要进行核算;(2)矮化财务会计,拔高管理会计,认为财务会计中低端人才即可胜任,而管理会计则需要中高级、复合型、创新型人才;(3)片面强调企业中高层会计人员在企业重大经营决策中的作用,忽视普通会计人员在日常管理中的作用。基于这些认识,通常认为管理会计人才应该是高端人才,应该掌握一些先进的管理方法或技能,在企业的重大经营决策中发挥作用。

(二)管理会计人才的内涵

会计是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已经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共识,会计的本质就是信息的加工和应用。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都源于同一母体,共同构成了现代企业会计系统的两个部分,其中财务会计侧重于信息的收集、加工与提供,而管理会计则侧重于信息的分析与利用。在实践中,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对象都是企业的资金运动,都属于价值管理的范畴,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之间的信息是共享的,管理会计所需的许多信息都来源财务会计。因而,实务中的会计人员,只是因为岗位的设置而导致的分工不同,工作的侧重点不同而已,无法完全将两者职能分开———从事业务核算的会计人员也要负责进行日常管理,而从事专门管理的会计人员也需要进行会计核算或利用会计核算的资料。目前,在实务中,我国企业财务人员超过85%的在从事财务会计工作,从事管理会计工作的主要是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随着我国企业会计转型,会计工作要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服务,目前从事财务会计工作的人都将转型成为从事管理会计的人,那么,我国紧缺的不仅是300万高端管理会计人才,更为缺乏的是数量庞大普通管理会计人才。综上所述,本文认为,财务会计人才主要是从事数据收集、加工和提供的人才,而管理会计人才则是通过对信息进行分析与应用,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决策、计划预算、组织实施及控制的人才。

(三)管理会计人才能力与知识框架

在确定管理会计人才的能力框架时,我国学者和实务界人士较多地从人才所从事的工作内容(专业)的角度来阐述管理会计人才应具备的能力框架。黄培(2014)认为会计人员岗位层次不同能力要求也不一样,但一般应具备财务基础工作能力、财务管理及规划能力、税收筹划能力、预算管理能力、参与决策能力、非财务分析能力、内部控制与风险管控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与职业竞争力等九项能力。但是,经济环境是不断变化的,新的知识层出不穷,工作岗位也是不断变换的,对管理会计人才的能力要求也是不固定的,因此,单纯从工作内容的角度来界定管理会计人才的能力框架是不能适应形势变化的需要。对此,余绪缨指出,管理会计人才要实现从“硬人才”向“软人才”转变,“软人才”是知识广博,能将相关学科领域的成果融会贯通、创造性地灵活运用的“通才”,而不是只在一个狭隘的专业领域术有专精的“专才”,即“硬人才”。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认为“进入会计职业的核心能力框架,包括一般教育、商学教育和会计教育三部分”,管理会计师协会(IMA)也明确指出“会计人员未来应该具备的能力包括计算机能力、运用科技的能力、网络应用能力、会计软件、教导、说服和沟通的能力”,同样体现了管理会计人才首先应该是通才,然后才是专才。基于此,本文认为管理会计人才能力与知识框架主要包括五部分:足够深度的财务、会计专业知识;足够广度的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和法律等综合知识;卓越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深厚的人文和科学素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三、管理会计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如何培养管理会计人才争议很大,第一种观点认为,管理会计人才不是仅靠学校就可以培养的,会计人员只有与企业的管理实践相结合,在实务中采用师傅带学徒的方式才能培养;第二种观点认为,学校应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要求毕业生招之能用,企业不愿意招聘没有经验的会计毕业生进行针对性的培养,也不对在职人员的进行后续培养,有关调查显示43%的企业没有针对管理会计的年度培养计划。这两种观点都过于偏激,经济环境的巨大变化和企业经营模式的不断创新,使师傅带学徒方式培养的管理会计人才只能停留在过去的经验框架中,难以应付未来多变的管理需要;而高校的培养给予了毕业生丰富的理论知识,却无法让学生真正体验变化万千的商业环境。因此,只有以学校的优质教育为前提,继以企业的岗位培养,才能培养出优秀的管理会计人才。另外,考虑到我国在岗的1600多万会计人员中,将有相当比例将转型成为管理会计人才,针对这些人的继续教育也非常关键。综合这些因素,我国现阶段的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基本体系是:在政府的积极导向下,以高校教育为基础(特别是本科教育)、企业的岗位培养为主导、职业团体的职业培训为补充的综合人才培养体系。

(一)政府积极导向

政府应在推进全面建设管理会计体系的过程中,继续“坚持人才带动,整体推进”的原则,加强宣传引导,以会计职称考试为突破口,将管理会计的相关内容正式纳入考试内容,形成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相结合的新的会计人才评价体系;将管理会计的相关知识纳入后续教育课程体系,对在职会计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全面提升会计人才队伍的整体管理会计水平;继续推进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工程、总会计师提升工程等项目,培养一批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管理经验的高层次管理会计人才,形成示范效应,使全社会都重视管理会计人才培养。

(二)高校教育为基础

高校教育,首先是本科教育,应以“管理”为立足点,推进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为社会提供大量能够成长为高素质管理型会计人才的后备人才队伍。要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以管理会计人才能力和知识框架为基础,推进课程体系建设,形成多元化的课程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通用能力;要推进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队伍;要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途径,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其次,应继续推进会计专业硕士教育改革,使专业学位教育与企业人才培养形成良性互动,在广大的在职会计人员的素质提升中发挥主导作用,促进财务会计人才转型,培养高端管理会计人才。最后,高校教育应注意与职业团体合作,将职业课程体系纳入高校课程,联合培养管理会计人才。

(三)企业的岗位培养为主导

企业的岗位培养是具备良好基础的后备会计人才能够成长为合格、优秀的管理会计人才的关键,企业应坚持自我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人才聘用模式,让后备人才经过岗位的历练,获取足够的管理实践经验,使其成长为既熟悉企业的情况,又具备较高理论水平和较丰富实践经验的管理会计人才,为企业所用。企业岗位培养过程中可以继承传统师傅带学徒的模式的优点,但一定要突出创新,不能墨守成规。另外,企业应制定管理会计人才的培训计划,结合企业的管理转型,对现有会计人员进行专项培训,使其转型为管理会计人才,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人才培养管理体系例4

2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与实践的几点做法

中国高校之间的个性特色,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和要求,决定了不同高校在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中的个性特征,体现了改革实践中的不同创新和闪光之点。这些创新和闪光点,高校可以相互借鉴,但不可能照搬。以下就重庆文理学院近年来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实践中的一些做法作一归纳、总结。

2.1创新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长时间以来,教育界就一直存在“专才”与“通才”之争。本文认为,从终身教育角度看,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育宜以“通才”为主,着力提高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但从各种专门职位都有专门分工角度讲,又要求高等教育给受教育者以一定的工商管理专门知识。从当今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实际出发,重庆文理学院慎重地选择了培养“职业经理胜任力为目标的工商管理专门人才”的办学理念。为了落实这一理念,从2003年起,重新构建了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该计划分一课堂教学计划、二课堂教学计划和第三课堂。一课堂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为主;二课堂以学生参加科技活动、教授小助手、企业经济调查、学科竞赛、创业大赛及学生社团中的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等为主;三课堂就是到企业一线去见习、顶岗实习。一课堂由教务处、教学院(系)组织实施,二课堂由部分专业教师和导师组织实施,第三课堂由学工部组织实施,如在创业孵化园创办微型企业,参与企业经营活动,为本地中小企业进行策划与指导。为了强化综合素质的提高并使之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提出和实施了工商管理教学,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企业,与地方工商业经济发展实际接轨的原则,在打好专业基础的前提下,立足地方工商企业现状,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既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又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和较大的发展潜力。为此,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学校的相关政策的规定,结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众多中小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合理安排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确保培养质量,使本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能顺利成为工商管理从业人员,具备工商管理人员从业资格,具备一定的创业能力。另外,通过对社会需求深入地调查研究,把握区域工商企业的发展趋势,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进行不断地调整的指导思想,推出了一个基本原则和两个实施办法。一个基本原则是“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两个实施办法,其一是按文理工商进行大类培养,其二是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根据上述原则,学院一改过去由教研室单方面制定教学计划的方式。首先,根据社会人才需求对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需要,提出了四年制本科教育课内总学时不超过2600学时,并规定各类学科课程所占比例(含选修课):(1)公共基础课组合占30%左右;(2)专业技术基础课组合占30%左右;(3)专业技能课组合占40%左右,设置了人文社会科学类和自然科学类公共任意选修课,并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爱好和职业意向在全校跨专业、跨院系选课进行辅修,全面扩充学生的知识面。这一基本框架,大力度改革了传统的专业教育模式,保证了公共基础知识模块和技术基础知识模块的厚度,削减专业课模块的深度,扩大专业知识的广度。此外,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还分两个模块方向:一是涉外企业管理方向;二是中小企业管理方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今后的就业意 向在某个方面进行深化学习,这对学生深入学习相关专业知识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传统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突破,给宽口径、高素质工商管理专门人才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2为复合型、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成长开渠放水

随着现代社会、科学和技术问题的高度综合性增强,复合型、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受到广泛的关注。重庆文理学院作为地方性多科性高等院校,如何让复合型、应用型和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更好地成长,让部分自身条件好、愿意更大范围拓宽知识面的学生能更好地进行自我职业规划设计,已成为学校高层管理者思考的热点。重庆文理学院与全国若干兄弟院校一样,推出主辅修和创意、创业培训制度。主辅修制,主要是为学有余力的在校本科生开凿出的一条通往获取复合型知识的渠道。而创意、创意培训则主要是为有特殊才能和一些特殊偏才学生加以专门培养和指导,帮助他们创业成功。2003年,在学校学规划指导下,正式推出了主辅修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1)凡学习成绩达到优良程度的学生均可申请选修学校已开设的另一个专业作为自己的辅修专业,如管理类可以选择经济类、工程类、文学类等;(2)已开设的任何本科专业,在制定本专业主修教学计划的同时,都必须制定出以本专业为核心的辅修课程的教学计划,即已开设的任何本科专业教学计划,必须主辅修配套。在实践过程中,又推出了第二专业计划,让对辅修仍不满足的学生再走一步。于是工商管理专业的主辅修制度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色:其一,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保证自己主修专业学习任务完成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另一专业为辅修专业,完成规定教学计划(一般30学分左右)者,由学校发给辅修专业证书;其二,学生在选择辅修专业学习后,因各种原因(如学习压力大等),不能全部完成辅修专业规定课程者,通过的课程学分数作为任选课学分计入本人主修专业教学计划进行学籍管理,未通过的课程不计学分,也不作学籍处理;其三,对完成辅修专业教学计划仍有余力余兴者,可将此专业作为第二专业继续深造(一般60学分左右),全部完成者,由学校颁发第二专业证书,跨学科的可申请第二学士学位。同时,鼓励优秀学生考研。渠道打开后,又采取了一系列激励措施,以培养出一大批复合型本科学历人才。据调查,在最近几年,重庆文理学院的毕业生中有相当部分是凭借辅修专业应聘到各类工商企业工作和考取跨专业、学科研究生的,有主修专业毕业证,同时持有辅修专业证的毕业生,在人才招聘市场受到普遍欢迎。重庆文理学院从全国高校就业60强上升为50强就是明证。若干事实已充分证明,主辅修制是本科阶段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良好模式,有必要进一步坚持和完善。

2.3重塑教育基本原则——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教育学的基本原则。长期以来,工商管理专业教育模仿大工业批量生产的模式,忽视学生的个性特征,一个教学计划年复一年,成批培养“专业人才”,学生毕业后只能从事专门工作,改换工作被称作专业不对口。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传统模式逐步受到冲击,积极推行各种形式的学分制,重因材施教基本原则,这是21世纪中国高校教学改革的一大亮点。重庆文理学院自2003年学校升本后,已推出学分制教学改革模式,逐步形成以下三大特色:第一,合理实施选课制。选课制是学分制的核心。充分尊重学生个人选择和发展需求,在现有条件下:(1)在教学计划中开辟20%左右的学分数由学生自主确定该学什么课程;(2)在有条件的任选或必修课程中,推行学生选择任课教师制度,以满足学生对教师的适应程度;(3)允许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自主安排学习进程,或部分改变既定学习进程。由于任选课程包含如下三大类,即跨专业跨院系的课程、学校专门为全校学生组织开设选修课程以及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所以在全校上万名学生中,每人的学习计划实际上都不一样,在大基础一致的情况下,学习内容形成了百花齐放的新格局。第二,改革固定学制,适当将学制延长或提前。本文认为这种办法是贯彻因材施教的有效模式。其基本思路是:以国家规定的四年或五年学制为基础,允许学生提前或延后完成规定学习环节和学分数,并提前或延后毕业,目前大多数学校规定的时间是三到五年。(1)延后、提前还是正常毕业,完全由学生自己把握;(2)学生学习中途遇到客观环境的变化,如家庭发生变故、经济承受能力等,可中断学习参加社会实践。比如有些学生,因生病等原因而申请暂时中断学习一年或参军,保留学籍和学分;(3)学生在规定学制内尚未完成学业,可申请延长毕业时间继续学习,已学完规定课程,但不符合毕业要求的,给两种选择,申请延长毕业时间,直到完成全部学分,或者持结业证先就业,在规定时间内回校申请补考,合格后换发毕业证书。第三,实行严格而又有一定灵活性的重修、重考制。这一制度含两层意思:(1)学生某门课程不及格,可以进行重修(学校规定必须重修),也可以选择重考(跟下一届学生一起参加该课程的结业考试);(2)学生已经取得学分的课程,成绩不太理想,可以申请重考,刷新自己的课程成绩,低于过去成绩者不刷新。以此激励学生更加扎实地掌握某些核心课程的基本内容,也为某些优秀学生,因某门课程的遗憾提供了更正的机会。

2.4实施创新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计划

创新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是一种理念,是一种教育思想,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如何去体现,如何去发挥,是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又一个热点问题。几年来,学校逐步探索,其特色可归纳集中在三个方面。

第一,为素质优秀、成绩好的学生开小灶。学校每年招收工商管理专业学生90余人,其中高考入学成绩由低到高相差100分左右,如何让素质优秀、成绩好学生在完成一般学业要求的基础上,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这一直是学校重点关注的问题,为素质优秀、成绩好的学生的成长和有一定特长的学生选派优秀教师给予专门指导和教育是大家的共识。(1)每年入学新生就开始实施优异生计划,选拔一定的优异生,选派优秀教师,尤其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专业基础知识的指导,同时提升计算机、外语及人文素质水平;(2)对刚进校的学生,就开始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方式进行特殊培养,比如为其选派导师,实行导师制,每个学生可深入导师科研基地,与导师一起参加科学实验,当科研小助手等工作,学校在开放性实验、图书资料等方面提供特殊服务 ,集中提升某些基础课程、人文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要求;(3)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突出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模拟环境实验、参加全国学科竞赛、创业大赛等,在学生中创建出注重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良好学风。第二,为特长学生搭建成功的阶梯。大学的教育应体现在“大”字之中,学生在大学获取知识的渠道是多方面的,学校应有一种机制,如组建学术团体、兴趣小组,并派专门教师带领、指导、鼓励并承认学生从多渠道去获取知识,提高能力,为特殊学生、特长学生创造条件,搭好取得成功的阶梯,比如鼓励部分学生参加全国学科竞赛、创办微型企业等。第三,为学生创造各种学习条件和创业条件。首先是要建立起创新人才成长的校园环境和文化氛围,给学生精神上一种良性导向,同时创造多种机会,组织学生社团,让不同兴趣和特长的学生各得其所。让学生参与创业培训和创办微型企业。重庆文理学院与校外多家企业有紧密联系,建立了教学实践科研基地,如有名的中国电信永川分公司、重庆红岩汽车制造有限公司、重庆百货大楼股份有限公司及重庆名豪集团等,校企联手打造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已成为当前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另外,学生创业中心和微型企业的创办,更成为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不可缺少的重要领域。总之,重庆文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与创新,成效比较显着,成果比较突出,在由该成果送入社会的人才中,后期效果将更为显着。但是,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世界复杂多变的新形势,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任务和特色问题必然会受到更大的关注。

2.5加强创业意识的培养

我国目前大多数高校所培养的学生都是在顺利毕业后去找一份安定、收入可观的工作,很少有自己去创业的愿望。各行各业的大发展为更多的创业者提供了诸多创业机会,在我国就业压力日趋严重的情况下,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创业将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所以,在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和教学过程中应突出对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使之能成为一个成功的创业者。

2.6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

传统的教学观念是教育学生多学知识,牢固地掌握知识,这样反而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深,不能灵活地加以运用,操作能力差。对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而言,思维观念和方法(学知识的方法)尤为重要,所以,应加强对学生的观念和方法的培养,这才能够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知识的相互联系,让学生真正理解到什么是管理。管理是一个过程和整体概念。不能将其肢解后进行教学,不然的话,学生就不可能将相关知识联系在一起,也不能理解管理的真正含义,当然,更谈不上做好工作了。

2.7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充分利用实践教学基地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结合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为加强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训,事先落实了培训基地,如中国电信永川分公司、重庆红岩汽车制造有限公司、重庆百货大楼股份有限公司及重庆名豪集团等,并就实践培训的指导方针、原则和具体措施进行商谈,签订合同。培训基地指派部门经理和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员工亲自带、教学生,在生产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并进行实践技能考核。为加强教学的实效性,落实国家“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要求,学校还专门聘请企业总经理、职业经理人直接担任相关学科的教学工作。由于来自第一线,这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效果好,学生的基本技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工作适应能力强,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

2.8加强对学生的人格、道德品质的培养

人才培养管理体系例5

作为高校的重要专业,公共管理专业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责任,在新形势下,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需要不断走向正规化和体系化,不断挖掘公共管理专业学生的潜能,在教学过程中构建学生的能力体系,让学生通过专业学习不断提高创业能力。这既是高校公共管理专业的发展目标,也是新时期社会对于高校人才教育的要求。

1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教育目标,是创新教育、创业教育以及专业教育的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强调通过教学方法的交融,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提高实践能力,并形成清晰的自我认识、挖掘自身潜力,形成创新和创业精神。通过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较传统高校教育来说,培养出的人才更优秀,而且不仅能够让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也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创新创业教育要求教师将创新创业理念渗透教学的各个环节,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自发的创新意识以及创业能力,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公共管理专业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都急需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引领行业发展,因此高校需要培养大量的创新型引用人才才能满足社会的人才需求。公共管理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开展教学应当立足当下,而不是教授给学生脱产的内容。近几年,大学生就业环境愈发严峻,公共管理专业需要在认知环境的基础上,采取适当的措施调整教学方向,为学生发展提供良好机遇。国家为创业提供了很多优惠政策,高校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能够进一步改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构建符合时展的教育体系,培养出应用型、动手能力强的管理人才。

3公共管理专业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的目标

3.1提升学生的创业意识

创业意识是一种从内心深处对于创业的认同和渴望,这种认同也可以转变为创新和创业的举动。通过开展创新创业课程,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创业的价值以及作用,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创业理想和目标,让学生能够将创业意识融入日常的专业学习中。

3.2挖掘学生的个性特点

创业和创新活动需要个体具有较为成熟的人格和社会认识,从而才能正确处理创业过程中的困难和障碍,所以构建创新创业课程也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课程的过程中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为未来顺利进行创新创业提供重要保证。

3.3构建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

对于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本身需要具有广阔的知识面和完善的认知体系。管理学涉及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和伦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需要学习的内容很多,在掌握这些领域知识的基础上构建创业创新课程能够扎实学生的学习基础。创新创业课程也需要完备的知识结构,包括基础创业理论、投资与风险、营销策划以及财务管理等内容,这些与创业创新相关的知识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知识储备,以应对管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

4公共管理专业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存在的不足

4.1课程普及率低

目前,并非所有高校的公共管理专业都开设了创新创业课程,这门课程仍然属于经营教育的范畴,还未进行普及。一些高校的公共管理专业虽然开设了创业的相关机构以及课程,但是并非针对所有学生开放,只有一些成绩优异的学生才能参加创业活动或者比赛,成绩一般的学生接受创新创业环境影响的机会非常有限。在这样的条件影响下,大部分学生没有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的机会,进而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4.2与公共管理专业课程脱轨

由于创新创业课程对于高校来说仍然是一门新学科,教师缺乏相关的教学经验,也缺少和公共管理专业相融合的教学机制,导致专业课和创新创业课程的交叉互融性较差,学生无法在本专业的基础上理解创新创业课程,而且多数创新创业课程都属于独立的专门课程,内容主要以理论为基础,实践部分较少,从而也不利于了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在创新创业课程存在疏漏的基础上,高校本身开展的公共管理课程也没有融入创新创业的知识,仅有的渗透也只停留在销售层面上,忽略了深层次学科之间的融合。

4.3创新创业教育的定位不够明确

很多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并没有将其作为主流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也没有形成相对成熟的教育理论体系和框架,在教育定位上常常缺乏明确的目标,而且容易将学生带入功利性的发展方向上。很多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者们都将创新创业课程看作是为大学生毕业提供的辅导性课程,或者是为就业困难的专业提供创业思路和方向,并没有将创新创业教育视为高校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一部分,也没有将其纳入人才培养的规划中。而且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也缺乏灵活性和互动性,自身并未做到实践创新,忽略了创业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5构建公共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创新创业课程的策略

5.1提高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的认识

公共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于塑造管理人才,作为一门管理科学,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加强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联系,相关授课教师应当根据现阶段社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设置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基础课程。在大学,学分仍然是学生毕业的主要衡量指标,公共管理专业的理论课程占毕业所需学分的一半以上,所以教师们仍然需要注重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然后在确保学生掌握牢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创新创业知识,为今后进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创新型人才与传统高校培养出的学术型人才相比具备更强的实践能力以及更宽阔的视野,在知识储备上,不仅具有书本专业知识,也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相关教师在教授创业知识的过程中需要与传统的教学方式区别开来,让学生通过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提高辅助工作的专业技能,包括计算机使用以及外语知识等,以此来提升学生适应社会、进行创业的技能以及综合素质。

5.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公共管理专业构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过程中,需要着重突出“创新”的概念,将创新融入公共管理专业人才教育的细节中。例如,不断完善公共管理专业的理论课程体系、优化创业教育课程、提高毕业论文对于创新内容的体现等,与此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创新能力,高校也可以针对公共管理专业的特征,采用校企合作办学的方式,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实习机会,在实践中感受创新对工作的影响以及进行创新的可行性研究。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也需要抓住课堂的教学机会,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运用讨论的方式增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互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我展示机会,对于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也可以通过模拟企业管理环境进行情境教学,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为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必要的情景辅助。

5.3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公共管理课程应当重视实践在课程设置中的比例,同时也应当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开展实践教学,并加大实践技能的训练力度。在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教师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课内训练、拓展训练以及社会实践,将教育实践分为不同的阶段开展实训,同时可以和公共管理课程的理论内容相结合,在建模和创业方案设计上进行实践拓展,让学生能够在实践过程中更好地消化和理解理论知识。为了丰富实践的方式,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相关能力竞赛,如英语口语竞赛和计算机竞赛等,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以及学习热情,挖掘学生的潜力。公共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不仅需要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也需要具备良好的信息素质和敬业精神。在构建创新创业课程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运用积极的创业案例鼓励学生、树立创业成功的典型,同时让学生认识到创业所需的心态。

6结语

在公共管理课程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时刻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学生就业、培养现代化人才作为教育目标。在构建创新创业课程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在教学中融入创新性,充分发挥企业、校方、学生的联动作用,让公共管理焕发出新的活力,培养学生理性认知以及行动上的自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及全面发展的能力,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曾秋菊.应用型人才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6(18).

[2]张元新,葛雅琨.基于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实践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探索[J].广东化工,2017(23).

人才培养管理体系例6

一、分析物业管理从业者现状及高职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一)物业管理从业者现状分析第一,实际需求量较大,专业人才匮乏。历经多年发展,我国物业管理趋向成熟,然而,物业从业门槛相对较低,专业的物业从业者甚为短缺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譬如,调研我国某市53个物业公司后可知,人员需求大于10人的公司超过50%,公司中物业从业者拥有本科学历的人数未达百分之一,具有大专学历的从业者约占百分之二十,可见,物业管理行业实际人才需求量较大,且缺乏综合素养能力强且专业基础扎实的从业工作者。第二,企业人才缺口主要为中层管理者。纵观可知,物业基层工作者一般有着较大流动性,进而多数物业企业难以在此类型人群中培养所需管理人才,若通过社会招聘方式可在数量上满足管理需求,但是招聘而来的工作者在较短时间内不能完全融入企业管理,对企业工作开展会产生一定消极影响。中层管理人员为物业企业主要的人才缺口。第三,从业工作者流动性较大,阻碍企业及员工自身发展。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物业管理从业人员的薪酬多处于一千至两千范围之内,相较于其他行业,薪资水平相对较低,加之该行业工作者作业压力很大,催生较高的人员流动率,企业正常运营及员工自身发展均受严重影响。

(二)高职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第一,师资力量短缺。通常而言,物业管理专业涵盖有管理学以及建筑学、经济学以及法学等多学科内容。由于多数高职学校设置物业管理专业的时间相对较短,导致对应的教学人员来源主要包括两类,引进行业一线高水平工作者,然而且未能充分了解教学手段,因此需较长时间适应学校教学规律;通过其他专业教师转型而来,此类型教师对物业行业了解程度较低,欠缺完备的学科背景。第二,实践条件不足。目前,众多高职院校尚未清晰定位物业管理专业,加之未能给予该类教学较大投入,造成物业管理专业教学开展中,学生校内专业实践条件十分不足,学生物业管理专业技能训练培养深受消极影响。第三,学生知识基础扎实但缺乏较强实际问题解决能力。正是由于专业教师师资力量十分短缺且欠缺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普遍造成学生理论知识基础较为扎实却欠缺较强问题解决能力,日后其到公司工作发展,难以快速上手,大都需要较长时间来适应行业工作。

二、构建完善的高职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一)灵活设计理论课程体系

在高职物业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充分结合物业服务行业特征,将学生素质结构作为主要出发点,实现课程结构的有效优化,落实执行少学时多课程的理论体系,使得学生知识领域得以大大拓宽。除此之外,认真做到“三循环”设计,将理论教学跟实践训练紧密联系在一起,使之互相渗透,在教学中安排三次及大型集中性实践训练,其中包括基础技能训练与专业技能竞赛、毕业实习,并在理论教学中对应设置学生必备素质以及职业素养、岗位能力培养三个课程模块,形成教学的基础、拓宽专业以及灵活专业三个主要发展阶段,在此进程当中,理论跟实践可实现有效交叉,将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作为主线,循环应用,使得学生专业知识水平显著提升,实践技能实现有效增强。

(二)优化设计教学模式

第一,改革教学手段。将优质获取教学质量作为关键前提,根据高职教学实际需求,结合学生自身特征,运用理论实际一体化以及任务引领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手段引导教学开展各类教学活动,切实强化教师运用各类教学手段的能力,提升其教学水平,通过教学活动实现教师与学生的良好互动,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将学生放在中心位置,使之通过思考时间深化了解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第二,改善教学条件。参考专业需求,综合考虑社会针对技能提出的相关要求,在高职校内合理设置实训基地以及实训教室、实训中心,并确保此类场所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使之辅助任务引领类型课程开展。通过实训教学条件的优化改善,使得教师教学手段得以积极转变,让学生由被动学习状态转变为主动学习,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学生可扎实掌握各类技能。高职学校所设置的物业管理专业实训场所必须更好地为学校教学以及校外培训、社会考证等提供服务。第三,改革教师队伍。应努力研究开发颇具高职特色的物业管理专业课程教材,并改革培养高素质水平的师资队伍共同完成教材开发。其中,课程专家以及劳动技能鉴定专家、行业专家以及文字编辑专员等教师组成专业教材开发队伍,唯有让高职教师积极参与在课程开发中,其才能够深刻理解教材内容,并充分结合新课程理解开展教学活动。同时可结合高职学生性格特点设置教材,并从专业知识及技能操作方面符合企业需求,满足技能考核要求及教学规律。第四,推广校企合作。采取校企合作等多元化办学模式,结合社会实际需求,积极为社会培养出所需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在培养高职物业管理专业人才时,需积极转变传统意义上学校教学跟企业需求相背离的模式,参考企业实情开展教学,能够为社会输送大量有用人才,并大幅提升学生就业量。

(三)完善设计实践技能培训体系

在体系构建中,应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强化学生对物业管理专业的深入理解,使之拥有良好的职业意识。通过完善设计实践技能培训体系,大大增加实践技能训练课程课时,增强学生实践能力水平。第一,实践实习。第二学期,当学生拥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之后,安排学生到专业的物业管理公司进行为期一周的实习学习,目的在于让学生能够全面熟悉掌握物业管理行业的基本知识内容以及操作规范、实际工作范围,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物业管理意识;第四学期的时候,安排学生至物业管理企业进行为期两周的实习,旨在让学生熟知物业管理各个岗位的管理要求与操作规范,使之更为深入地形成较强的物业管理意识及工作理念;待学生快毕业的时候,让学生在物业管理公司进行为期十二周的专业实习,使得学生可全面掌握此行业涉及各项工作的相应特征,了解熟知各个岗位的能力要求,针对业主投诉所提出的问题能够熟练完成处理,旨在让其拥有较强的管理工作能力。第二,合理设置校外实训基地。其中包括有办公自动化实训室以及人防技能实训室、学生综合素质拓展实训、消防喷淋实训室以及电工操作技能实训室、计算机应用技术实训室以及电工实验室、电工操作技能实训室以及体能综合训练室。高职院校可跟一流物业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尽可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训环境。第三,其他。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其中涵盖有演讲比赛以及各种球类比赛以及书法竞赛、文艺晚会等,丰富学生视野,给予学生充足的展现自我的舞台,提升自身综合素养。开展行业专家讲座及授课,使得学生得以熟知物业管理行业现状,学术视野实现有效扩大,夯实学生日后就业基础。开办技能大赛,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将大赛跟专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便于物业管理公司在大赛中选中自己喜爱的学生,增强大赛竞争性。

人才培养管理体系例7

中图分类号:G808.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3)03-0086-06

1研究目的

学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竞赛管理体系特指以培养在校大、中、小学生为主体的竞技体育人才而建立的体育竞赛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因为竞赛管理体制是保障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脱颖而出、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和谐发展的“推进器”,其机制的有效运行能为各级各类学校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系统运动训练和竞赛工作提供保证。

我国学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竞赛管理体系研究No.3 2013 多年来,由于学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与“举国体制”中的专业队三级训练网培养体制的双轨运行模式始终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所以在以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为目的的竞赛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始终呈现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分置管理、单线运作的格局,以及学校业余体育、专业竞技体育、社会企事业群众体育竞赛管理组织各自为政,各行其是,呈条块分割状态。致使中运会、大运会、城运会、青运会等综合性运动会中的参赛运动员资格难辨,以及专业、业余和一些单项锦标赛级别不清,以大欺小的现象屡禁不止;搅乱了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系统性、全面性,使各项运动赛事难于按照竞技运动人才的成长规律,科学规划竞赛内容、形式、频度和规模,造成儿童、少年、青年、成年运动员不能有计划、有目的地按照细分的等级标准与同类型、同档次、同级别的对手进行公平竞争。此类问题不但抑制了部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有效成才,还打击了基层学校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积极性,阻碍了竞技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后奥运时代,随着我国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体育竞赛无形资产的逐步开发与利用给竞赛制度的内外部结构带来相应的变化,使我国原有的竞赛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转变。本研究以我们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为依托,从和谐发展的视角对学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为目的的竞赛管理体系进行研究,旨在提高运动竞赛的效益与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成功率。

2研究方法与对象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实地调研、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检索了大量有关运动竞赛的网页、书籍、论文、期刊与相关报导。在阅读、整理资料的过程中,筛选出8个竞赛体制改革的难点问题,走访了教育部体卫艺司、国家体育总局竞技司的相关领导和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大、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等学校的专家学者,得到了对某些问题的不同见解。

同时,我们将900份调查问卷发往北京、上海、湖北、广东、江苏、辽宁、安徽、山西、福建、河南等省市体育局和教育厅体卫处的竞赛管理责任人以及省、市、区级体校和体育传统学校、体育试点学校的教练员,回收有效问卷762份,回收率84.67%。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处理与逻辑分析,重点剖析体育部门所属的以培养专业运动员为目的竞赛管理体系和教育部门所属的以培养学校业余竞技体育人才为目的竞赛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现状,通过构建“体教结合”式的新型竞赛管理体制,对未来学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运行机制进行拓展性研究。

3结果与分析

3.1竞赛管理系统的相关问题分析

3.1.1竞赛管理体制与特征

我国现行学校竞技体育竞赛管理体制是在政府领导下的体育行政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各有其管理机构的“条块分割”型体制。一条是以国家体育总局竞体司为龙头,以20个运动项目管理中心为主导,以各省市体育局和单项体育运动协会、体育总会为主干的竞技体育竞赛链;一块是以教育部学生体育协会联合秘书处为主帅,大学生体协和省市教育厅体卫处为主干的学校竞技体育竞赛网。两部门各自实行“分级比赛,分级管理”的纵向型管理体制。其特征是体育部门的竞赛组织具有鲜明的计划经济和“举国体制”的优势,围绕锦标至上,鼓励各级各类各层次的运动员快出成绩的工作目标,逐渐形成了级别分明、结构稳固、运作高效的竞赛管理体系;教育部门的竞赛管理组织协会化程度较高,但组织体系发展不够均衡,基层协会不够健全。教育部直属的学生体育协会联合秘书处作为中国大学生体协、中学生体协的常设办事机构,承担了所有全国及国际各级各类学生体育比赛及学生体育相关活动的组织、策划、研究、比赛训练、市场开发等工作,各省市教育厅体卫处和单项运动协会的功能难于体现,相比之下,大学生单项运动协会的运动竞赛工作开展的较为活跃,而中小学各个层面的竞赛组织管理与运作却不够理想,原因在于组织竞赛的人、财、物力都相对缺乏,没有建立基层竞赛组织网络。

3.1.2竞赛运行机制与效益

竞赛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体育竞赛效益。效益是指通过举办竞赛以及相关活动所取得的效果和利益。体育竞赛的效益是竞赛目标和功能实现程度的集中标志,是体育竞赛的活力所在,也是竞赛赖以发展的重要因素,与竞技体育人才成长相伴的各类体育竞赛是一个从重社会效益到重经济效益的过程。儿童少年的比赛侧重于后备人才的发现、选拔和培养,由省市体育局按项目布局规划赛事,拨款办赛,不同项目参赛频率不等,一般情况下一年比赛1~2次,属非营利性质;青年和成年优秀运动员的一般性比赛,则侧重于运动员队伍的锻炼,多年来各级体育竞赛部门已形成许多常规赛事,如一年一度的锦标赛、冠军赛、巡回赛等,运用竞赛招标制度,在承办赛区和企业的大力协助下举办赛事。教育部门每四年一次的全国大、中学生运动会和某些单项年度锦标赛也逐渐形成了规律。上海市走“体教结合”创新之路,已将学校竞技体育竞赛纳入体育局与教育厅共同管理的议事日程,协同举办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培养竞技体育新型人才为目的的各级各类比赛,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得到了一定的经济收益。目前,具有经济效益的体育比赛还只限于一些高级别、高水平、群众喜爱的热门项目上,多数级别和运动水平不高的青少年比赛,其经费来源主要依靠国家的投入,这类比赛注重的是社会效益,而对高级别、高水平的体育竞赛而言,经济效益则是衡量办赛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不同项目、不同对象、不同级别、不同水平的体育竞赛把握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尤为重要,必须在全面取得社会效益的同时注重经济效益,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竞赛机制的有效运转。

3.2竞赛管理系统中的各类问题

3.2.1单项协会难于发挥作用

有78.8%的管理人员认为在我国竞技体育项目管理逐渐向单项协会制过渡的前提下,大部分省市除了足球、篮球等几个有市场的项目外,多数项目的单项协会形同虚设,没有资金,没有专职人员,具体事务仍由省以上体育局一手操办,管办不分的状况依旧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单项协会难于成为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独立实体。

3.2.2竞赛体制导向有误,不利于业余训练

有86.4%的教练员反映,省运会与单项竞赛体制没有与时俱进,跟上体育职业化、商业化的步伐;竞赛名次、成绩与培养单位、教练员及运动员自身利益和荣誉挂钩,使得人们更加急功近利,后备人才在打好基础与快出成绩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在物质利益的诱惑和驱使下,出现了省运会、大运会、青运会、中运会参赛资格混乱,“假引进,真租借,以大打小、以专业队打业余队”等弄虚作假,片面追求奖牌、积分的现象,严重影响了业余训练教练员、运动员的积极性,不利于后备人才的选拔、培养。

3.2.3运动员注册和人才交流制度不健全

有76.9%的管理人员和教练员对现行的运动员注册和人才交流制度不满,认为现行制度不能很好地解决基层训练单位与上级接受单位的利益平衡问题,向上级单位输送了运动员既不能得到相应的奖励与补偿,也不能让其运动员代表输送单位参加比赛。由于人才交流制度不健全,一些交流活动演变成私下交易。

3.2.4竞赛功能单一,缺乏系统规划

有90.3%的管理人员和教练员反映,青少年后备人才的竞赛“量少质差”,赛事宣传不够,群众观看和学生参与率低,没有把提高竞技水平的竞赛与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的各个层面很好地结合起来,竞赛组织规划不系统不全面,“以赛带练”的系列赛事偏少,竞赛氛围营造不够,不利于后备人才的自信心培养和参赛心理素质的锻炼。

3.2.5竞赛内容不科学,不利于学生运动员成长

有70.8%的被调查者认为,竞赛项目与奥运项目雷同,竞赛内容过于成人化、专业化,没有按照学生运动员的成长规律科学设计竞赛内容。现行的比赛制度要么为普通学生而设计,要么为体校学生而制定,对于体育传统学校和体育试点学校,以及普通大学的优秀体育人才而言,没有与之相适应的竞赛体系,造成这类学生高不成、低不就,很少有比赛机会。

3.2.6竞赛影响力不够,难于进行市场运作

有86.3%的管理人员反映,企业赞助商投资青少年体育竞赛的意识不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其一是政府部门对企业赞助商的期望过高、过急,缺乏与其长期合作的政策保障体系,一定程度上将增加企业投资风险,企业投资回报率不能得到保证;其二是青少年体育竞赛项目没有和社区体育、群众体育相结合,使竞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影响面小,难于引起体育中介及媒体的关注。

3.3竞赛管理新系统构建与实施对策

3.3.1竞赛管理新体制设计

根据我国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分置的国情以及后奥运时代体育、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的趋势,整合体教两部门与社企个体的竞赛资源,将教育部门已有的竞赛组织体系,编入体育部门总的竞赛体系中,构成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联合运作的、由上至下的、非营利性的、新型的以竞赛为纽带捆绑学校体育、社区体育、俱乐部体育,串联小学—中学—大学运动竞赛的组织管理结构链,凡以培养竞技体育运动员为目的的竞赛全部纳入体育部门的竞赛轨道,科学分级、混合竞赛,实行“国家投入+市场运行的纵向分级混合赛制”。竞赛管理组织框架见图1。

1)设立专职体育竞赛管理机构,建立联席会议制。有关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竞赛工作涉及体育、教育两部门中多个单位,管理的跨度大,需要相互配合,协同运作。在体育协会组织中设立由省市至社区、乡镇的专职体育竞赛管理机构,履行相应的体育竞赛管理职能,负责日常赛事监管工作,统筹学校体育、社区体育,俱乐部体育竞赛事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由政府负责文教的官员牵头,体育、教育管理部门领导和赛事运作机构负责人参加,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会议,协调各部门工作,解决竞赛中出现的问题。

2)明晰各部门职能,强化管办分离。为避免相关职能部门的“交叉”、“错位”或“越位”,必须强化单项协会功能,由单项协会负责赛事的组织运作、裁判培训、竞赛招标等工作,做到权责明晰,对竞赛的主办者和承办者各自所承担的责任、义务和权利作出明确规定。在政府体育管理部门的宏观调控下,按市场规律实施竞赛的计划。

3)加强信息采集交流,建立竞技体育人才档案。各级单项协会竞赛管理组织中,必须配备竞赛信息处理员,专门负责区域内竞技体育人才竞赛成绩的采集、整理、归档、上报、公布等工作。

4)研究竞赛功能,提高竞赛分级与竞赛内容的科学性。组织相关专家对不同项目竞技体育人才的成长规律和训练竞赛规律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科学地进行竞赛分层和竞赛内容设计,增加比赛频率,扩大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参与竞赛的热情,提高各级学生运动员适应比赛的能力。

5)注重法规建设,完善检查评估制度。随着体育竞赛产业的兴起,依法治赛的观念日益增强,针对使用禁用药物和裁判员不公正执法这两大顽疾,体育行政部门不但要在建章立制上下功夫,还要加强竞赛举办过程的监督、管理和服务,提高执法人员素质,明确执法程序,建立有针对性的竞赛评价体系,做好各级赛事的检查评估工作,把竞赛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提高办赛效益和社会影响力。

6)改革青少年体育竞赛形式,扩大竞赛影响面。打破现行青少年体育竞赛专业化、成人化格局,以挑战赛、对抗赛、大奖赛、等级赛等形式将运动会办进学校、社区,增加竞赛的娱乐性、观赏性、群众性,利用节假日办赛,扩大赛事的参与面、影响力。

7)制定优惠政策,保障竞赛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转。虽然投资后备力量体育的公益性程度很大,但只要青少年体育赛事宣传力度大、人气旺,商家们就一定会抓住青少年“爱酷,爱运动”的特点,利用这一广告市场宣传自己的产品。所以协会组织中要有专门负责青少年赛事宣传和资金筹措的部门,研究制定优惠政策,协调与投资者的关系,保证企业赞助商、个人、单位组织投资方能够在赛事中得到相应的回报。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学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需要良性循环的竞赛管理系统作保障,而当前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各自运作的竞赛管理体系不但没有使更多的竞技体育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反而因竞赛导向、制度、资格等问题,影响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为此,改革现行竞赛系统势在必行。

4.1.2现行体育部门的竞赛体制是为培养专业运动员而设计的,而教育部门还没有一套完整的为培养竞技体育人才而设置的竞赛管理系统,为普通学生制定的竞赛制度显然不适应学生运动员成长的需要。为此,构建以体育部门为主干的“体教结合”型竞赛管理新体系,设立各级体育协会专职竞赛管理机构,建立联席会议制,实行“国家投入+市场运行的纵向分级混合赛制”是本研究的理论创新。

4.1.3新体系的实施对策需要抓住6个环节,即:设立专职体育竞赛管理机构,建立联席会议制;明晰各部门职能,强化管办分离;建立竞技体育人才档案;深入研究,提高竞赛分级与竞赛内容的科学性;注重法规建设,完善检查评估制度;改革竞赛形式,扩大竞赛影响面;制定优惠政策,保障竞赛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转。

4.2建议

4.2.1完善学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竞赛管理体制,充分发挥竞赛杠杆的调节作用。现行培养专业运动员的竞赛体制应转变为学校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竞赛体制,教育部门抓人才培养,体育部门管运动竞赛,两部门分工明确,相互配合,齐抓共管。

4.2.2完善运动员的注册制度和比赛身份的核实制度。积极组织专家研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注册制度和核实制度;加强现行竞赛体制的宏观管理,各项竞赛计划的制定既要考虑到同类竞赛体系内的衔接,又要考虑到不同竞赛体系间的连接,使各项竞赛协调发展,共同促进我国学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健康成长。

4.2.3充分调动政府、地方以及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拓宽学校竞赛资金的来源渠道,将学校体育竞赛与社区体育、乡镇体育竞赛结合起来,共同运作,为竞技体育人才创造更多的比赛机会,提供更多的展示自我的平台。

参考文献:

[1] 郑婕,杨桦. “体教结合”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新体系构建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2):229-231.

[2]张凤珍.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体育与科学,2008(2):69-71.

[3]谷云峰,程. 我国30年高校“体教结合”的演进历程与发展构想[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1(1):21-22.

[4]胡剑波,汪珞琪. 高校“体教结合”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4):77-79.

[5]张运亮,赵志强.从“体教结合”到大举国体制下的“体教分离”[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3(1):47-50.

[6]牛云杰,闫民,等.新时期“体教结合”的现实需要与长远发展[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1):44-46.

[7]潘前,陈伟霖,等.对新时期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思考[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7(2):25-27.

[8]杨烨,倪京帅.上海市中学竞技体育竞赛组织现状与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2):24-28.

[9]邱伟昌,等.上海体育赛事组织管理发展对策研究[J].体育科研, 2007(2):22-27.

[10]陆作生,周爱光.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的法律规范[J].中国体育科技,2007(3):9-12.

[11]王朝军,赵均,纵凤侠.奥运会承办国后奥运竞技体育体制研究[J].体育学刊,2007(4):19-21

[12]丁勇春.高校体育竞赛的社会化模式[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综合版,2006(3):100-102.

[13]景忠伟,杨新生.对新时期下普通高校校运会模式的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05(4):77-78.

[14]李金龙,等.山西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5(1):135-137.

[15]武守江.安徽业余体校现行运动员培养体制及发展对策研究[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 2005(2):69-72.

[16]肖林鹏,李宗浩,裴立新.中国竞技体育优先发展战略回顾与总结[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2(2):58-62.

[17]陈榕,潘前,陈伟霖.我国大、中学体育衔接的研究[J]. 福建体育科技,2004(4):42-44.

[18]金琼,郝萍,李云.对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训练管理的探讨[J].山东体育科技,2010(3):63-65.

[19]汤国进,孙任,龚大利.体育院校训练课教学质量评价内容指标的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10(1):59-60.

[20] 胡莉萍,储志东.江苏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4(6):110-112.

人才培养管理体系例8

中图分类号:X9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10-2448-03

Some Thinking about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of Informationalization Management of Information-system-based Operations

WANG Hao

(Artillery Academy PLA, Hefei 230031, China)

Abstract:The talents of informationalization management are the bottlenecks which restrict the capability building of informationalization management of information-system-based operations. At present, for our military, to cultivate talents possessing high-level capabilities of informationalization management is a very important problem badly in need of solution in the course of building the capability of informationalization management of information-system-based operations. By discussing the training concept, training plan, training system and training methods concerning about the talents of informationalization management, this paper put forth some measures for cultivating the talents of informationalization management of information-system -based operations.

Key words: system Operation; informationalization management; talent training

1 概述

信息化管理人才是制约基于体系作战信息管理能力建设的瓶颈。所有基于体系作战信息管理能力建设的因素都将围绕人才这一中心运作。只有信息化管理人才达到军队总人数的一定比例,才能真正提高基于体系作战信息管理能力建设的质量。因此,培养一批具有较高信息管理能力的人才队伍,才是当前军队基于体系作战信息管理能力建设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2 着眼人才特点,科学树立信息化管理人才培养理念

基于体系作战的信息管理能力实质是实现军队管理的信息化。信息技术对基于体系作战的信息管理能力建设的影响是深层次、全方位的,必须从确立新的信息化管理人才建设指导观,明确方向,加强指导,使信息化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更好地适应基于体系作战的信息管理能力建设的需求。

2.1 确立人才为本的理念

要牢固树立信息化管理人才建设是我军基于体系作战的信息管理能力建设之根本的思想,把信息化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党委的任务和政治责任,把信息化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作为衡量领导能力和政绩的重要指标。要强化选拔、培养人才的意识,把培养和使用信息化管理人才作为建设好基于体系作战的信息管理能力建设的基础工程。

2.2 确立信息主导的理念

基于体系作战的信息管理能力建设是信息技术与信息化装备、信息基础设施、管理体制等要素有机融合的过程,其中信息技术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必须把科技水平高低作为衡量信息化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标准,把掌握军事高科技知识作为信息化管理人才培养的必修课,提升人才的科技素质。

2.3 确立效益至上的理念

信息技术开发和使用的周期不断缩短,而人才成长和管理能力生成的周期较长。为改变我军基于体系作战的信息管理能力建设基础薄弱、技术力量不足的现状,必须坚持效益至上的原则,以分秒必争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充分发挥我军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高人才培养效益,使信息化管理人才队伍不断成长壮大。

3 做好顶层设计,科学谋划信息化管理人才培养规划

启动信息化管理人才培养战略工程,需要调查研究国家和军队进行信息化教育和培养的基础与资源分布情况,特别是军队信息化管理人才培养的基础设施,国家对军事教育的资金投入能力与数量指标,结合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建设对信息化管理人才的近期和中、长期需求,确立信息化管理人才的发展战略目标。使信息化管理人才建设能在新的起点上,重新审视、定位和设计信息化管理人才建设问题,以确保信息化管理人才培养在更高层次上健康、持续地发展。

3.1 全面把握人才总体需求

应对现有信息技术力量和信息化管理人员的数质量情况进行摸底、评估,划分等级,按系统确定信息化管理人才的层次需求。要客观地分析外军信息化管理人才的培养机制、素质及信息力量编制等情况,借鉴外军先进的人才资源开发理论和经验,科学预测各军兵种部队在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中所需的信息化管理人才储备。

3.2 科学确立新的人才标准

以提升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为总目标,基于体系作战的信息管理能力建设在评估现状、弄清需求的基础上,按照军政融合、指技合一、兵种兼通的总体要求,以科研开发队伍、建设队伍、管理队伍、使用队伍为主体,具体确立各级各类人才的量化标准,以增强信息化管理人才培养的目的性。

3.3 逐级制定新的培养规划

信息化管理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应遵循“立足现实、着眼发展,通盘设计、分步推进”的原则,即区分教育层次、把握教育重点、兼顾当前与长远。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是做好官兵思想教育,提高信息意识,搞好部队信息普及教育;二是抓好院校教育,培养专业的信息化管理人才;三是分层次培训,满足对某些信息技能和信息管理型人才的特殊要求;四是将国防后备力量的信息化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纳入人才战略中,即走预备役军官与现役军官队伍建设“一体化”发展的路子。只有逐级制定规划,人才培养才具有导向性、规范性、操作性,使其建设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而增强人才培养的整体效益。

4 科学合理设置,系统完善信息化管理人才培养体系

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要求军事人员提升信息管理能力,其显著特征就是要求军人不仅具有信息化知识和技能,还应是善管理、懂技术、会指挥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必须着力建设以信息知识武装起来的、既精通本职又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信息化管理人才队伍。

4.1 拓展院校培训功能,加强指挥管理人才的信息知识与技能培训

应在现有院校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拓展相关专业院校的培训功能,培养信息作战指挥管理人才。加强相关专业学科建设,设置信息技术概论、信息作战指挥学、信息资源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等等相关学科,形成以信息管理与指挥为主体的军官继续教育的教学内容体系。

4.2 改革教学课程内容,加强信息技术人才的军事理论素质

我军目前的信息专业人才基本上是从军队信息工程、通信、电子等技术院校毕业或从地方高校毕业生招来的,到部队后主要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对军事作战理论用不到、懂得少,难以符合未来战争的需要。因此,必须注重这些人才军事理论的提高,使其掌握作战指挥学、军事运筹学、信息作战管理、组织战略与行为学基本理论。这些课程既有鲜明的军队特色,又体现了信息科学和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在培养信息技术人才在组织、协调、人事、领导、行为等人文方面和军事作战理论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不断提高其军事理论素质和实践技能。

4.3 更新教官知识结构,加强信息化人才的专业知识和管理理论前沿化

信息化管理人才的培养只有科学的课程设置和完整的培训教学体系还不够,军校教育的根本在于教官能将教学目的落到实处,只有教官的教学观念、知识结构、素质水平达到了信息化管理人才培养要求,信息化管理人才培养才不是 “无根浮萍”。因此,军队院校应建立完善的教官培训体系,通过择优选送、在岗培训、挂职实践、人才引进等方法,大力培养教官骨干,及时更新其专业知识结构,是专业教学更加生动新颖、贴近部队实际和专业前沿,满足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建设的需要。

4.4 创新教学训练方法,加强开发专业虚拟训练系统为主的应用训练

基于体系作战的信息管理能力的特定需求,促使我们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力开发以虚拟训练系统为主的“模拟浸没式训练、虚拟现实式训练和分区交互式训练”。通过训练,首先使信息技术人员了解武器装备系统的构造和运用原理,熟悉指挥系统的组织运行程序,并在实践中检验新装备和新技术的性能;其次,能最大限度贴近实战,使受训人员得到全面训练,达到战训合一的效果,并从中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信息作战的综合能力。

5 注重实践创新,大胆尝试信息化管理人才培养途径

当前,尽管在信息化管理人才培养上,存在诸多方面的困难与矛盾,但只要善于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发掘潜能,就能够加快信息化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提高管理人才的信息能力。

5.1 军地结合,提高信息化管理人才队伍的科学文化层次和信息专业水平

国民教育培养人才的广泛性和规范性,决定了依托国民教育是培养知识型管理人才的重要途径。为此,应进一步加大军地共育信息化管理人才的力度,增加招收地方大学生入伍的数量,重点加大理工科学生,特别是信息专业人员的比例,扩大总体规模,优化整体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起点。要增加选送在职军人到地方深造的人员数量,分批选送有发展后劲的各类指挥人才、技术人才等到地方院校接受硕士、博士等高学历教育,全面提高知识层次。要建立区域性的军地协作关系,不断拓宽培训渠道,充分利用地方院校和科研单位雄厚的教学与技术资源,联合举办各种中短期培训班,建立完善依托国民教育的相关法规制度,使之实现法制化和规范化,努力提高各类信息化管理人才的岗位培训质量。同时,增强军队院校教育的系统性和层次性,在各类院校均应增设系统性的信息专业知识与技能,初、中、高级指挥院校还应设置相应的信息化内容。应加大信息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数量,逐步建立健全专业技术院校初、中、高三级培训体制,为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的生成提供平台。同时,军队院校还要加快推广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逐步实现由注重积累知识向重视提高能力的转变。

5.2 学练结合,提高信息化管理人才队伍的信息素质和综合运用能力

通过可设信息技术等课程,增强信息化管理人才的信息技术知识。同时又要把信息专业技术训练和加强信息管理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内容。西方军事强国在信息化管理人才培养上主张“虚拟实践”论,及运用“虚拟现实”的技术手段,创造模拟未来战争的“人工合成环境”。我军信息化管理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在于增强基于体系作战的信息管理能力建设中信息运用能力。秉承军事训练的先进性和实战性,建设先进的基地化、网络化、模拟化训练,是提高基于体系作战的信息管理能力的重要手段。要采取集训、轮训、代训等各种集约化训练方式,充分发挥现有信息化武器装备的效用,扩大信息化装备训练的辐射面。同时,进一步加大军兵种之间、部队与院校之间交叉培养的力度,信息化建设落后部队的指挥、管理及技术人员要分批选派到信息化建设领先的部队对口学习,为基于体系作战的信息管理能力建设储备更多的人才。

5.3 远近结合,确保信息化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长远发展

在信息化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过程中,需采取远近结合的发展战略。既考虑近忧,又不忘远虑;既重视抓好当前信息化管理人才队伍建设,采取一些方式短期内培训信息管理人才,使部队保持相对稳定有序,又着眼未来,从长计议,针对远期可能出现的重大建设问题,注重信息化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长期发展规划。

人才培养管理体系例9

1加强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1.1我国经济转型的必经之路即为发展我国的旅游经济

 

粗放型发展模式一直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方式,但是近年来,这种发展模式的弊端逐渐呈现出来,粗放型发展模式是高投入、高污染、高能耗和低产值的发展方式,这就必然会引发我国的资源枯竭、生态环境被破坏、民众的就业压力增大等_系列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党的十七大、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就必须要完成由第二产业带动转变为由第_、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的发展模式.就目前来看,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甚至是全球经济发展中最为强势、最为壮大的产业之尤其符合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积极推动旅游业的发展,能够优化我国的经济结构,不断拉动第三产业的发展,同时不断改善人民居住的环境.

 

1.2为提高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就必须要大力培养该专业的人才

 

近年来,国家对就业工作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据调查,近几年来我国城镇每年需要新增就业的人数仍然保持在2400万人以上,其中只有约一半的人口能够得到新增岗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以及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各个高校的毕业生人数每年都在不断的攀升,由2008年的559万人已经变化为2011年的700余万人,就业的形势越来越严峻,就业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旅游的需求也持续升高,但是我国的旅游业发展仍然比较落后,旅游管理专业型人才的需求量很大11].据调查显示,2011年我国实际需要旅游管理人才达800万人,而当年的旅游业人才需求达到200万人.

 

2现阶段我国旅游业人才的现状2.1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急缺

 

近年来,我国的旅游业飞速发展.据统计,2012年我国旅游市场总规模超过32亿人,相比于改革开放初期,旅游业的规模增长了数十倍.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同时也是亚洲最大的出境旅游客源国和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为了保持我国旅游业的高速稳定发展,必然要增加对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

 

2.2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整体素质较低

 

一方面,高校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没有—个系统完善的体系,仅仅将书本上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对于社会经验以及实践经验等方面的内容都很少涉及,导致学生毕业进入社会之后不能适应旅游业对人才的要求.另一方面,近年来很多从事旅游业的人员都是从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甚至是没有学历的社会人员,他们中很多人从业经验不足、素质较低,从而导致了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整体素质偏低0.

 

2.3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市场结构不合理

 

目前从事旅游业的人员之中_半以上都是非科班出身,没有接受过正规系统的专业教育和培训.如在对山东省泰安市旅游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进行调查之后发现,其中三星级以上酒店及旅行社的总经理中,有80%的人都不是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

 

3现阶段我国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我国各高校设置旅游管理专业的根本原则就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时它也是人才培养过程中各项工作进行的根本依据.旅游管理专业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再加上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对人才的高要求,我们可以将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确定为:①掌握当代旅游管理发展的模式适应我国现阶段旅游业发展的需求;③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④能够胜任旅游业各单位的工作3].

 

4现阶段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近年来,虽然我国的各个高校在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数量、质量和培养规格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由于旅游业的分工越来越细,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各高校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都存在着较多问题.

 

4.1人才培养的目标不明确

 

现阶段,很多高校_味的追求经济利益,追求学生数量的增长,而忽略学生培养的质量,这就导致高校在教学计划方面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没有明确的定位,不能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要求与学生自身的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结合起来,因此,难以达到现阶段我国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如很多高校将旅游管理专业细化为酒店管理、旅行社和景区方向,但是其各个方向在课程设置上基本是一致的,导致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缺乏.

 

4.2专业教学的实践性较差

 

旅游管理专业本身就是_个具有较强应用性和实践性的学科,因此,可以把实践性的培养作为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目前,一方面由于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式陈旧,导致教学的实践性较弱.具体表现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注重专业知识的教学,学生上课沿用听和记的方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较少,开设的实践课程也较少.另一方面,现阶段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没有_

 

个完整的专业实习的体系.实习环节是培养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重要环节,但是目前高校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实习方向大多仅限于酒店,而且实习的时间要求较短,大多数的学生认为实习只是_种形式,难以从实习环节中得到锻炼4].

 

4.3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不高

 

教师是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具体执行者和操作者,为了提高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整体素质,就必须要首先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职业能力和教学能力.就目前来说些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能满足当前旅游管理专业教育的要求,教师的能力相对来说较为单一,教师或者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或者偏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很少有教师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进行,这就严重制约了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5].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有_些高校_味的跟风开设旅游管理专业,而不考虑自身条件是否适合,而这些院校的教师大多是由其它专业转过来,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培训,很难符合现代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对教师的要求.

 

4.4缺乏完善的课程设置体系

 

旅游管理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其中包括了众多其它的学科内容,如民族学、管理学、经济学、地理学、心理学、美学等._方面,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的起步相对较晚,对课程设置方面没有太多的经验,只能从其它国家的课程设置中借鉴.但是在借鉴的过程中,很多高校没有依据自身的条件以及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只是_味的抄袭,导致现阶段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从而影响了我国旅游业的快速稳定发展.另_方面,很多高校将旅游管理专业细化为酒店管理、旅行社管理、餐饮管理等多个方向,但这些方向的课程设置都会包括市场营销、经营管理、人事管理等方面的课程,虽然表面上专业进行了划分,但在课程设置上却相差不大,导致了课程内容的重复性.

 

5对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的意见和建议

 

目前,我国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面临着新的形势、新的挑战和新的机遇,为了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促进高校的持续稳定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对现代旅游业的适应性,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现阶段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体系进行改革创新.

 

5.1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进行创新

 

各个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导向是学生的就业,宗旨是为学生服务.要依据社会旅游业发展的需求、高校自身的特色以及学生自身的特点,提出新时期人才培养的目标.同时对学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改革创新,从而使高校培养出来的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能够满足新时期的新要求.

 

5.2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高校要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训和建设,使教师成为同时拥有教育教学能力和工作经验的复合型人才.新时期的教师不仅要具备较高的文化和专业水平,具备教师教学的资格和职业资格,还应具备_定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学经验,能够成功的引导学生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第_,高校可以将本校从事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派到其它高校进修,接受系统的专业知识,使之成为合格的专业教师;第二,可以有针对性的聘请一批经过专业学习的研究生或者博士生到校任教,给本校的教师队伍增添新的活力;第三,定期聘请旅游业比较权威的企业家或者学术界专家为教师进行培训,使教师能够全面系统的掌握旅游业最新的管理经验与需求,为更好的培养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奠定基础61

 

5.3建立完善的课程设置体系

 

高校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进行培养的过程中,课程教学是其中最基本、最有效也是最重要的途径.为了提高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实践应用能力,高校必须要对各门类的课程进行整合,对课程结构进行优化,从而建立有效培养人才的课程体系.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高校可以依据本校旅游管理专业的特点及侧重点,设置具有针对性的、科学合理的课程,这些课程包括:基础理论课、专业理论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实践课和专业实习等.在进行课程培养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此外,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社交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都是必须要具备的素质,因此,在课程教育的同时,也要注重这些方面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市场竞争力和社会适应力.

 

5.4构建“教学做体化的教学方式

 

这种教学方式侧重的是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直接在实训室进行学习,教师和学生之间能够及时讨论关于如何将理论知识更好的应用到实践的问题,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使教师了解到学生的需求,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总得来说,这种教学方式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而教师只是起到引导和组织的作用.“教学做”_体化教学方式的实施,能够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5.5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人才培养管理体系例10

1 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现状分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根据人才类型和培养目标,将高等教育第5级分为5A1、5A2、5B三种类型,分别是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应用型专门人才和实用型职业技术人才。学术型本科、应用型本科和高职专科分别相当于5A1、5A2、5B三种类型。其中学术型本科、应用型本科是本科教育的两种类型,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平行发展的;应用型本科和高职专科则是应用型人才的两个层次,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纵向的。学术型本科培养的是学术研究型人才,高职专科培养的是职业技能型人才,而应用型本科培养的是各行各业中应用科学理论结合实际技能,从事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1.1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高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培养社会、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高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传统学术性本科高校不仅仅把眼光放在理论的研究上,同样开始摸索自身的实践教学改革之路。高职高专院校一贯重视实践教学,如今更是加快了实践教学改革的步伐,强化课内实验,重视课程设计,强化毕业实习。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更应该加大实践与实验教学体系改革,以期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使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既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能够很好的将所学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技能相结合,并将掌握的实际技能直接运用到相关工作中去。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定位是:通过对学生进行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高等工程和技术教育,并通过充分的职业培训,使其成为在某一领域既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又有较强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可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1.2 社会的发展急需工程管理的应用型人才 全球经济的迅速崛起和我国经济建设的全面展开,带动了包括生产性建设和非生产性基础设施在内的各类工程建设的蓬勃发展。我国工程项目的数量和类型在不断增多,近十年来,我国涌现出了一大批大型的工程项目,如三峡水利工程、青藏铁路工程、南水北调工程以及西气东输工程等。这些大型工程都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能对区域经济、国民经济、全球经济产生重大、深远的影响,对国防建设、重大科技探索、社会稳定、生态环境保护等重大历史事件有决定性的意义。因而保证这些大型工程项目目标的顺利实现就显得极为重要,而工程项目管理在保证这些大型工程项目目标顺利实现的过程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大规模、高技术、复合型工程项目的出现呈加速趋势,由此加大了对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视和复合型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人才的渴求。

1.3 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实战能力较弱 2013年,由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主办的“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工作拉开帷幕。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作为其中一所试点学校积极参与其中,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我校一直十分强调强化实践实训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其中,工程管理专业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在实验与实践方面更应该大力加强。但是,项目组成员根据该校2009级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反馈信息,对比用人单位对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能力需求和该专业的培养方案中的理论课程和实验环节的课程开设情况,发现很多实践教学体系上的薄弱点,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实战能力较弱,急需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改革。为更好的实现应用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对工程管理专业基于实战能力的培养的实验与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改革,着力打造“技能+实战”的实践教学体系,增强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这对于工程管理专业真正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长远发展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2 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2.1 改革目标 结合学校特色,确立特色鲜明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即“强化学生技术技能培养,突出学生工程应用和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课程体系的重组、教学内容的精选和优化、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更新,加强实践环节,突出教学改革的系统性、综合性和针对性,以应用型、创业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强调学生的专业技能的掌握,形成懂理论、精技能、善管理的应用型人才。为此,需要对2013级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修订,使课程结构更趋合理,能够培养具备较高管理水平和掌握工程相关技能,能将工程技能和管理实践融会贯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课程体系、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

2.2 改革形式――探索“2.5+0.5+1.0”人才培养新模式,突出实践教学 充分发挥学校人才资源优势,加大产学研合作和对外交流的力度,逐步形成工程管理专业的办学特色。学校在广泛社会需求调研的基础上,大胆探索“2.5+0.5+1.0”人才培养新模式。即2.5年时间为在校理论学习;0.5年时间为校内技能培训;1.0年时间为企业实战训练。这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培养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实际技能,建立“技能+实战”的实践教学体系。

2.2.1 2.5年在校理论学习,掌握专业基础知识。根据“2.5+0.5+1.0”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前2.5年时间主要用于课程学习(包括理论课程和随课实验),培养学生掌握所学专业必要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如土木工程概论、工程力学、工程制图、工程测量、建设工程法规、工程结构等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为后期的实践奠定牢固的基础。

2.2.2 0.5年校内技能实训,培养专业综合技能。根据“2.5+0.5+1.0”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学生在大学期间的第六学期(0.5年时间)为校内综合技能培训,主要以集中上机、课程设计、大型作业等形式完成;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通过校内实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理解和运用。建立技能实训的校内实践教学体系。

技能即专项技能,包括工程测量、工程算量、工程计价和施工组织设计,其中工程算量包括建筑工程计量、安装工程计量、装饰工程计量和钢筋工程计量,工程计价主要是指工程造价实训,施工组织设计包括施工平面图设计、进度计划编制和施工组织设计;实训即综合实训,包括工程招投标综合模拟实训、工程项目管理沙盘模拟实训。作为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能够真正掌握好这几项专项技能和综合实训,那在就业的时候就驾轻就熟,稳操胜券。

这种为期一学期的校内技能实训的实践教学体系,有利于学生对前期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为后期学生到企业进行实战打下了良好基础。

2.2.3 1.0年企业实战训练,突出实战训练。根据“2.5+0.5+1.0”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学生在大学期间的第七、八学期(1.0年时间)为企业实战。工程管理专业的实践训练不能单纯在实验室里闭门造车,要充分与企业、建筑公司等用人单位密切联系,关注他们对毕业生的素质能力需求,引入实战项目让学生实际操练,真正实现学以致用。通过校企合作,让学生到企业进行实战训练(顶岗实习),根据专业需要进行针对性的顶岗实践实习,完成本专业的毕业设计并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技术技能。建立企业实战的校外实践教学体系。学生毕业后就能够在工作岗位上开展实际的工作,实现了学校培养与社会需求“零距离”对接。

3 预期效果

强化学生技能培养,确立特色鲜明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

①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管理与技能兼备的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工程管理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以及工程施工中的相关技术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工程管理实战技能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工程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工程管理人才。改变传统的以理论授课为主,学生实践为辅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学校建设的数字化教学环境和学生实习基地,建立以实践教学反馈理论教学的体验式教学模式,重点放在学生管理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工程技能的培养,包括施工组织设计课程设计、职场关键能力、工程造价课程设计、工程项目管理实习等能力,培养学生对于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②创新教学方法――目标型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尝试。我们将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运用专业基本理论与方法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通过“做中学”,实施案例教学,实行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的“任务型教学”为“目标型教学”,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变传统的单向教育模式为案例式教学、互动式教学、情景模拟式教学和体验式教学。传统的任务型教学采用的是“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有余而实践不足,学生反映学习的知识太空、太虚,跟就业能力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毕业后的学生还要经过企业严格的“二次培训”才能上岗,这就降低了企业招聘应届毕业生的热情。目标型教学则强调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更多地运用案例式教学、互动式教学、情景模拟式教学和体验式教学等教学方式,追求学生整体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毕业后能够直接上岗,满足企业实际工作的需要。

③建设实验教学团队――打造一支实践能力较强的实验教学团队。教学团队的建设目标是为了从整体上提升教师的教学与科研能力,满足工程管理专业发展的需要,为培养较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工程管理专业人才服务,力争创建成为优秀的教学团队,在西部地区提升我院工程管理的影响力。

根据对工程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内部资源的调查和外部环境的分析,发现目前相关任课教师在知识结构、能力水平方面与人才培养的创新、工程管理专业发展需求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多数教师没有工程管理相关行业的工作经历,因此,需要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拟从工程施工组织、工程项目管理等方面进行教学团队的建设,循序渐进地提升团队的影响力。具体措施包括:提高教师学历层次和职称结构、加强教师自身能力的培养、加快学术梯队建设、提高教学团队科研水平、加强团队成员与工程管理行业的合作。学生到企业实战的1年中,让相关专业教师一起到企业指导和学习,即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同时也可以管理学生。

4 结语

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学校各方面的大力支持,需要不断探索市场发展需求,积极反馈到我们的教学实践当中,更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我们改革的效果。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在积极探索工程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希望打造出“技能+实战”的校内外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让工程管理专业的实践内容更加充实,为此我们还将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于建川,关佳佳,李娇月.国外本科实践教学经验与启示[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04).

[2]毕诗琪.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江苏科技信息,2013(9).

[3]余方,殷灿彬.工程管理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J].中国市场,2013(12).

人才培养管理体系例11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逐渐成为世界上的大型旅游客源输出国。良好的旅游业发展潜力必须有大量的旅游人才作为支撑力量,但是就目前我国旅游人才的培养现状来看,真正符合旅游业发展的专业人才极其匮乏。虽然我国旅游专业教育的规模在不断扩大,专业人员数量不断增多,传统的教育模式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导致培养的学生与市场发展严重脱轨。面对这种现状,高校应该意识到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一、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分析

 

(一)没有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

 

随着教育改革和发展,学校之间的竞争力逐渐增强,一些学校为追求经济利益和学生数量的增长量,严重忽略了学生质量的培养,导致学校在教学计划设立方面忽略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问题。学校人才培养没有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及学生的实际发展相结合,难以达到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虽然很多高校将旅游管理专业实行了明确的划分,但是在课程设置方面,各个专业的课程相似性较大,导致学生在专业基础学习方面没有突出特征。

 

(二)缺乏合理的课程体系设置

 

传统旅游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中,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大多都是按照专业知识体系和逻辑关系选择的,忽略了旅游专业和其他专业在知识体系上的相似性,导致一些专业知识从不同的角度被反复讲授,不仅浪费了有限的教学时间,同时,这种重复率较高的教学内容还会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下降。

 

(三)教学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

 

旅游管理专业本身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知识,可以将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作为人才培养的重点内容。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教学现状来看,很多高校都采用传统的理论性较强的教学方法,抑制了教学的实践性发展。

 

二、加强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主要策略

 

(一)制定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体系确立的前提和基础,是人才质量和总体类型的规划。旅游专业本身具体应用性和实践性特征,在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过程中应该注重人才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高校在确立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除了一些笼统人才培养目标之外,还应该结合学校本身的办学理念和生源状况设定教学目标,对教学资源和培养人才的师资队伍进行明确划分,采用专业性师资队伍实施教学,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水平。

 

(二)加强教学课程体系的设置

 

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构成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分别是公共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部分。教学设置中,需要合理安排这三个部分的内容,例如,公共课程教学中,应该突出基础知识学习的重要性,通过管理学、经济学以及市场营销学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基础知识,然后引导学生向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在专业必修课的设置上,需要让学生了解基础知识的同时掌握各个领域需要研究的重点内容,例如,可以安排旅行社经营管理课程、景区管理以及饭店管理课程让学生学习。选修课程是在基础课程的平台下,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特长和发展方向选择需要学习的课程,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三)通过校企合作加强旅游人才的培养

 

针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现状,学校可以加强同相关旅游企业之间的合作,采用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实施教学。可以聘请旅游企业的专家作为执教老师到学校开展教学演讲,让学生能够增长见识,提高技能。同时,学校的教师也可以作为人才培养导师深入企业,在提高实践技能的同时将自己的理论知识传播到旅游企业的各个领域,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此外,高校可以同旅游企业共建旅游教学实践基地,让学生到教学实践基地参与实践教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将自己学习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另一方面,可以减少企业人力资源成本,企业可从实践基地选择优秀的学生进行培训,作为自身管理中的人才储备军。不仅如此,学生深入实践基地参与旅游课程实践,为教师进行旅游教学课题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参考资料。通过校企合作的教学方式,可以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