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速发表网,咨询电话:400-838-9661

关于我们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期刊 科普 SCI期刊 投稿技巧 学术 出书

首页 > 优秀范文 > 中医药基础建设

中医药基础建设样例十一篇

时间:2023-07-05 15:57:38

中医药基础建设

中医药基础建设例1

2科学研究

2.1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核心动力,是重点学科的主要工作内容,也是推动学科建设和发展的最活跃的因素[3]。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载体,也是新兴和交叉学科发展的源泉[4]。2.2结合学科发展的学术动态,追踪国际国内的中医药基础研究和发展的前沿,凝练出有特色、有优势和较稳定的四个研究方向:“辨证论治相关研究”,“藏象学说相关研究”,“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相关研究”,和“民族医药基础研究”。体现了学术发展的创新性和前瞻性。2.3随着学科发展的不断深入,利用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的契机,注重加强基础性研究人才的组合,不断配置和整合研究团队,将具体的研究重点放在与中医四部经典著作相关的辨证论治实验研究,藏象理论的实证化研究,苗医药基础理论以及利用贵州小型香猪复制中医症候动物模型研究等,更加具有中医特色和地方优势,成功实现部级重大课题立项突破。这些研究项目的特色和优势在于既重视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也重视与辨证论治和临床的关联研究;既有基础性研究,又有多学科参与的综合性研究;具有强烈的综合性基础研究和地方民族医药的创新性研究,使科研水平有了较大提升并达到了新的高度。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计划重点攻关等多个项目,并且获得了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多项。2.4学术专著是学科学术发展的载体和体现,它映射着学术发展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浸透着学者们的心血和汗水。多年来,学校大力支持教师们主编、参编各种专著,及时地反映学术成就,丰富和传播中医药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学术动态。2.5高等医药规划教材是我国医药院校培养各类人才的基本手段之一,教材建设和编写直接关系到学术水平、教学质量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学校各级部门都极为重视教材建设,而且把它列为科学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鼓励教师竞争部级规划教材的主编或副主编等。先后有十余位教师遴选为国家教育部、卫生部和中医药管理局“十五”、“十一五”和研究生规划教材的主编、副主编和编委,主编和参编部级、卫生部等本科生、研究生规划教材。2.6学术论文能够及时地反映学术研究的动态、趋势以及最新成果。科学研究是对新知识的探求,创造性是科学研究的生命,学术论文的创造性在于作者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能提出新的观点、新的理论,是学科建设源源不断的新思想的来源。

3科学管理

3.1学科建设的总体管理思路以中医中药基础理论研究为突破点,结合贵州地方文化和民族医药科技特色,紧密联系贵州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核心,以科研平台建设为契机,以全面提升科研能力和水平为重点,形成具有中医药基础研究和民族医药优势和特色的学科。学科建设不仅需要学科自身努力奋斗,也需要加强领导,强化管理[5]。学科建设是学校的一项根本性建设,涉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需要调动全校资源[6],为此,学校出台了学科建设和发展总体规划,重新整合教学、科研、医疗以及人才资源。2005年颁布了《贵阳中医学院学科建设与发展“十一五”规划》,基础医学院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具体措施,并且挖掘自身优势,结合民族医药特色,凝练学科研究方向,明确发展目标,建设一支人才结构合理、科研平台共享、坚持地域特色,逐渐承担国家和省市重大项目的重点学科。3.2学科建设的重要举措3.2.1学科建设的管理结构建立和完善学科建设的管理体制是实现学科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组织保障。2005年重新组建了由院长担任组长,两位副院长担任副组长,部分职能部门及系部主要领导共同组成的新一届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基础部也成立了有基础部主任担任学科建设管理小组组长,由分管副主任具体负责,由首席学科带头人具体实施的三级负责制,即院学科建设领导小组-系部学科建设小组-学科点的三级模式。3.2.2学科建设的规章制度完善的学科建设规章制度是学科健康发展的政策保障。因此,学校高度重视重点学科建设管理机制的建立,先后颁布了多项管理办法,使学科建设和发展进入了健康发展轨道。3.2.3学科建设的人才制度人才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核心问题,为加快我院的学科建设步伐,制定了我院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加大了对高学历人员的引进力度,有力地改进了人才结构。3.2.4学科建设的经费制度同时,学科建设经费遵循“突出重点、保证必需、避免重复、注重实效”的使用原则,力争多渠道筹集学科建设经费,保障学科带头人在学科建设经费使用上的充分自。

4未来发展

4.1坚持中医药基础的传统研究中医药基础理论起源于中国哲学、天文学、数学以及人文科学,从本源上挖掘、阐明和揭示中医药基础理论的内涵和科学理论,仍然有漫长的路要走,同时又要借助已有的学科优势和擅长,保证中医药基础理论研究的继承性和独特性。高等中医药院校是中医药文化传承和创新、展示和传播的重要场所,大力研究、践行和弘扬中医药文化是高等中医药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7]。4.2创新中医药的纵深研究对中医基础理论中热点问题的研究之中,追踪现代科技的发展前沿,充分利用分子生物学、分子免疫学、分子药理学等学科的理念和方法,突破经方的药效学机制与辨证论治的关系,取得了较大成就,例如“抗郁散的药效学系列研究”等都是利用了多学科人才的优势,联合攻关,从多靶点、多层面和多路径去揭示中医基础理论的科学内涵,在原有研究成就的基础上,加强对经典著作、经方的现代研究,从分子水平上阐明中医药的基础理论,实现对中医药基础理论研究的发现和创新。4.3拓展中医实验动物模型的研究长期以来,探索如何用动物复制人类疾病模型,一直是国际性的难题,尤其是能够寻找到接近人类的动物。我校首先利用贵州独特的小型香猪资源,研究和复制中医证候动物模型,先后得到了国家科技部重大攻关立项支助和贵州省科技厅多次立项支助,在设计复合因素复制中医证候动物模型上处在全国领先地位,并且还得到了日本等外国专家的肯定和好评,产生了一定的国际影响。贵州小型香猪已经成为一种可供选择实验动物之一,今后的研究思路主要在于揭示小型香猪模型与人类疾病之间的深刻关系,拓展新型、复合型中医证候动物模型,为中医基础理论的客观化、实证化、标准化研究做出积极的贡献。4.4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医药体系结合我省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优势,充分地挖掘、整理、提高苗族医药基础理论和临床经验,厘清了苗族医药的发展历史,整理了一系列的苗族医药验方、疗法和技法,概括出较系统的苗族医药理论,并且编辑出版了一系列苗族医药教材,使我省苗族医药的研究和成就处在全国领先地位。今后在已经具备独特地域民族特征的苗医药系统理论的基础上,有序地再次拓展、深度挖掘、整理提高苗族医药基础理论、临床疗法和特殊技法,制定培养苗族医药基层人才的规划和实施方案,改进苗族医药研究生教育计划和培养模式,扩展高级人才的培养规模,建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苗族医药体系。

中医药基础建设例2

随着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进行科技基础条件的优化与整合,建立开放、共享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逐渐成为科技竞争的焦点之一,并在实现科技跨越式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是科技创新的物质基础,是科技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通过有效配置和共享,服务于全社会科技创新的支撑体系”,“建立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共享机制,建立有效的共享制度和机制是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取得成效的关键和前提”。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区投入巨资建成了生物医药专业孵化器,探索了一条与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服务市场的模式[1];福建省在科技条件平台建设过程中,注重与国家平台的对接,同时侧重为本省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有效支撑[2]。在理论研究方面,有学者对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总平台和子平台的角色[3]、平台共享机制内涵与构成[4]进行了研究。这对中医药领域建设共享服务平台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笔者拟以中国中医科学院研发实验服务基地为例,就共享服务平台建设,增强对外研发服务能力作一阐述。

1 面对中医药行业需求,建立专门的中医药实验研究共享平台

中国中医科学院长期致力于中医药领域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2006年3月,经科技部、财政部、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成立了大型科学仪器与设备共享平台“医学实验中心”,目前平台已由2006年的零设备,发展为拥有涵盖光学及电子成像设备,物质分析检测设备,生理、生化检测设备,分子生物学相关设备等中医学基础研究必备及前沿的仪器设备的共享实验综合平台,为中医药科研与共享服务提供保障。

根据平台发展规划,结合人才学科背景及中医药自身特点,平台建设发挥跨学科跨领域综合研究的优势,以中医药干预重大疾病及中医关键科学问题为切入点,成立中医药干预重大疾病基础研究平台及中医关键科学问题基础研究平台,以提高共享实验平台整体水平,促进平台科研与共享服务的同步跃进。目前设有机能、分子生物学、四诊、物质分析、形态学及微透析6个实验室。机能实验室主要承担生理学、药理学及病理生

理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开展心脑血管、代谢、肿瘤等重大疾病的方药筛选及其配伍原理研究,方剂药效学评价及作用机制探讨。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从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角度探讨中医证候的生物学基础,开展中医证候的细胞因子研究、信号转导通路分析、抗体功能解析、蛋白质相互作用、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新药开发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四诊实验室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适用科学技术,在中医四诊信息采集、分析技术与方法方面开展研究工作。拥有脉象信息采集和分析系统等特色技术和设备,其中“高精度智能机械手中医脉诊信息采集分析系统”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物质分析检测实验室主要任务是开展中医药研究中相关物质的定量、定性分析及结构鉴定工作,为中医理论研究、中医药代谢组学、药动学、中药复方药效物质成分分析等科学研究提供高标准的实验平台和技术支撑。形态学实验室主要开展动植物组织细胞及相关物质不同层次的形态学方面的研究,能够从组织到细胞、从宏观到微观,实时、多参数研究观察待测对象,为开展中医藏象、证候、针灸经络、中医诊断学及中药、方剂等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形态学技术支撑。微透析实验室主要开展中药微量多成分的体内过程、中药复方药代与药效动力学的相关性检测等研究工作。

目前,平台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仅2011年,医学实验中心大型设备为中心及兄弟单位的77项部级课题、28项省部级和34项院级课题提供服务30278.25 h,其中,对外服务时间为5166 h,对院内各单位服务时间为25112.25 h,比2010年同期增长12.5%;服务课题总数139项,比2010年同期增长39.0%。为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各实验室都积极引进和研发新技术,开发了细菌生物膜技术、高频率超声影像系统、同步测量心肌细胞的收缩和钙离子变化技术等。

2 不断完善和深化共享实验平台建设

中国中医科学院在平台建设过程中,不断完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的相关实验功能和关键技术,本着“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原则,合理优化配置全院的科技资源。从2009年开始,承担“首都科技条件平台――中国中医科学院研发实验服务基地”工作,致力于整合全院资源、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基地运营机构医学实验中心探索在不改变现有体制的框架下,对内部科技资源管理制度进行改革,实现工作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两个突破,使资源所有方、运营方和服务方实现利益共享,多方共赢,使科学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显著提高;并力求探索更为先进科学的资源管理经营模式,从真正意义上盘活科技资源,支撑科技创新。该基地运行3年来,从资源的内在价值属性出发,把握科技条件资源共享的本质,对条件平台、服务基地、共享机制的内涵、构成、形式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按照中国中医科学院总体工作部署,结合运营机构医学实验中心的具体情况,对组织机构、运行机制、管理制度进行了完善。

《中国中医科学院发展“十二五”规划》中也提出了平台建设的目标:扩大“首都科技条件平台――中国中医科学院研发实验服务基地”规模、加强中医药实验研究平台建设,通过创新管理机制,为中医药现代研究提供技术服务,提高我院仪器设备的使用和共享程度。

该基地通过政府引导、机制创新,充分发挥中国中医科学院的人才、技术及资源优势,将实验、检测服务与技术研究与开发有机结合起来,以满足企业自主创新过程中更深层次的服务需求。2011年,中国中医科学院研发实验服务基地新增开放科学仪器设备126台(套)、价值5683.15万元,新增开放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16个,已经累计向社会开放仪器设备669台(套),总价值约2.52亿元。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基础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药药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等全面向社会开放。

3 完善功能平台,增强对外服务能力

为增强中国中医科学院研发实验服务基地对外服务能力,在基地管委会的协调下,根据各成员单位主要领域的不同,分为中药研究平台、临床研究平台、文献检索平台、基础研究平台等涵盖中医药研发各个领域的功能平台,为企业、兄弟院所提供一站式服务。①专家咨询及信息服务。拥有科技部基础性信息平台、中医药信息数字化实验室(三级)、中药新药研发综合数据库、药物研发专家库、中国中医药文献检索中心等信息服务系统,提供市场调研、检索查新、专家咨询、专家论证等相关服务。②中药新药处方、处方设计优化。建立基于专家群体经验智慧,利用复杂系统熵聚类、隐变量和扩展熵的聚类等数据挖掘技术平台,病证结合的药效学评价模型,计算机虚拟筛选以及高通量、高内涵筛选技术平台。能够进行处方转让、原料药物开发、有效部位及有效成分的配伍优化。③中药资源开发与利用,中药资源研究中心、生药分子鉴定实验室两个三级实验室,建立中药材生产环境与质量评估技术平台,对中药资源及种植环境进行评价与开发。④中药化学解析、合成及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基地拥有中药过程控制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中药复方新药开发国家工程中心、中药质量标准化重点研究室、中药化学三级实验室,具有化学提取、分离、成分鉴定、合成、质量标准控制技术体系,可提供天然活性产物分离、纯化及分析,对照品制备,先导化合物结构优化设计与合成,生产工艺优化,质量标准和控制等检测服务。⑤中药制剂工艺优化及应用开发,基地拥有中药制剂三级实验室,形成中药制剂工艺应用开发平台及适合于中药特点的新制剂评价平台,可对中药制剂工艺实行优化,并且开发应用新的中药剂型。⑥中试放大及药品加工生产,中药制备过程的多指标在线检测平台,可完成提取、分离、纯化、浓缩、干燥的中试、放大及其多指标在线检测。⑦中药药效学评价,建立中药复方药效评价及机理研究平台、病证结合的药效学评价方法和技术体系,能对药效学研究方案设计、新药药效试验方案咨询与论证、药效学指标选择与评价、药物作用机理研究等提供服务。还可以提供中药安全性评价、中药药代动力学分析、中药新药临床评价等对外研发服务。

4 资源共享,多方共赢

该基地自建立以来,一直注重宣传推广工作,建立了基地网站(http://),并安排专人负责。与领域平台以及总平台顺利完成对接,成为基地品牌宣传以及能力展示的综合窗口。2011年,基地办公室多次参加中国中医科学院组织的大型活动,向与中国中医科学院联系的各科研机构与企业广泛宣传。深入南京、重庆等多家科研机构,进行了不同层面的宣传展示,基地的经营模式、运营能力、研发能力得到广泛认同,建设首都科技条件平台,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的“北京模式”得到了充分肯定。此外,配合北京市科委参与平台组织的各种宣传展示活动,在第全国发明展览会上,该基地运营单位――医学实验中心的参展项目“高精度智能机械手中医脉诊信息采集分析系统”荣获银奖,极大地调动了各成员单位参与基地宣传展示活动的积极性。

基地办公室汇总整理研发服务技术链条,多次组织专家论证,确立了涵盖“新药发现、处方优化、质量控制、工艺优化、中试放大、药效评价、安全评价、药动学研究、临床评价”等环节的中药研发服务链,基本能够满足多数中医药研发机构不同层次的需求。

平台建设和资源整合日益受到关注,很多院所在公共科技服务平台构建[5]、文献资源共享[6]、管理机制创新[7]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中国中医科学院研发实验服务基地在借鉴相关院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组织机构、运行机制、管理制度进行了完善,已经形成了与院属各二级院所之间的联动机制,基地建设促进了中心乃至中国中医科学院科学资源管理模式的变革,为盘活科技资源、增加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开展资源整合与共享贡献了力量。

参考文献:

[1]中关村生物医药园.搭建科技条件平台,培育生物医药产业[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6,26(6):113.

[2]郑庆昌,谭文华.试论地方科技条件平台建设的定位[J].科技政策与管理,2006(6):46-48.

[3]王莉,胡高霞.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总平台和子平台的角色探讨[J].电脑开发与应用,2009,23(1):19-22.

[4]郑庆昌,张丽萍,谭文华,等.科技条件平台共享机制内涵与构成研究[J].科技政策与管理,2009(2):10-14.

中医药基础建设例3

【关键词】

试论;中国;蒙药;发展;战略;措施

要想实现蒙药产业各方面的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蒙药产业应对公共卫生事件和防治疾病的能力得到加强,蒙医药产业进一步扩大,为健康保健工作发挥更加重要作用'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 推进蒙医蒙药服务能力建设加大对蒙医药事业投入

推进蒙医蒙药服务能力建设加大对蒙医药事业投入,加强蒙医药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建设。各地要根据区域卫生规划和蒙医药的特点,积极扶持蒙(中)医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加大投入,改善蒙医药医疗服务条件。同时配置基本医疗设备,建成专科特色突出、综合服务功能比较完善的现代化蒙医药医疗机构。

突出蒙医药的特色优势,实施品牌战略。蒙(中)医药医疗机构要坚持蒙医特色的办院方向, 突出蒙医药的主导地位。各级蒙(中)医医院的业务人员中,蒙医、的竞争和生存能力。

2 加强蒙医药人才队伍建织,合理配人才资源

继续加强蒙医药院校教育工作。要加强现有蒙医药院校的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和扶持蒙医药高等教育,鼓励有条件的高等院校设立蒙医药院(系)或蒙医药专业;鼓励有条件的院校开展蒙医药专业研究生教育;高等院校开展的医学教育应有蒙医药内容。要不断完善蒙医药高等教育教材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继续扶持蒙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加强学科内涵建设和研究。切实加强蒙医药继续教育工作。要加强蒙医药继续教育基地建设,继承蒙医药传统理论和临床经验,加快蒙医药与现代医学科学知识和技术的结合,提高蒙医药队伍整体素质。

3促进蒙药基础理论开发研究和推进蒙药规 范化、标准化建设

由于蒙医药基础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和政府重视不足,各蒙药制药企业仍主要依据内蒙古自治区1988年制定的《内蒙古蒙成药标准》进行蒙药生产,而1988版标准大部分是蒙医科医生依据临床经验编制而成。现在国家药品管理生产要求药品质量的可控性、有效性数据证明、药物的作用本质、物质基础(化学成分)和作用机制等西方医药现代化标准,这些都是蒙药现代化必须具备的,但是现行蒙成药标准是不可能满足国家药品(GMP)强制性要求的。不仅是蒙成药标准不科学,还有《蒙药制剂规琴》、《蒙药材炮制规范和蒙药标准化》和涉及“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研究”体系等方面标准化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内蒙古大学高分子化学及蒙药研究所、内蒙古医学院中蒙医学院蒙医药学教授那生桑在分析蒙药标准问题时认为,随着医疗体制改革及药品分类管理制度的健全,蒙药中确有很多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的产品和见效快的药剂,但是其理论研究、制剂标准和现代化程度的滞后,国家在选择医保品种(OTC)时蒙药入选的数目是很少的,这是因为申报OTC品种医保品种必须提供药效、毒理和临床广泛应用的有关材料等蒙药生产标准权威数据。蒙成药的标准是建立在蒙医医生长期临床经验和很少的蒙药药理学研究基础上制定的,现在国家在药品的准入门槛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制定蒙药生产的各项标准是蒙药现代化和符合国家要求的当务之急。

4 完善发展蒙医药事业的政策措施

积极发挥蒙医药在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劳动保障、卫生部门在制订政策时要考虑充分发挥蒙医药的作用,在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中,要将符合条件的蒙医医疗机构纳入定点医疗机构,将符合条件的蒙医诊疗项目及蒙药纳入相应的目录中。在研究制订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补偿政策时,要增加纳入报销范围的蒙医诊疗项目和蒙药品种,降低蒙医药报销起付线,提高蒙医药报销比例。要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参保人员和参合农牧民充分利用蒙医药服务。蒙医药的有关审批和鉴定活动要实行同行评议制度。各有关部门在蒙医药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评审、蒙医药医疗、教育、科研机构的评审评估、蒙医药科研项目立项评审和成果鉴定、蒙医药相关产品的评审、鉴定等工作中,要成立专门的蒙医药评审、鉴定组织或者由蒙医药专家进行评审、鉴定。在评审的相关要求、条件和标准制定上,要充分考虑蒙医药的特点和实际。

5 促进蒙药产业生产整合

各级蒙中医院、卫生院、蒙医研究所的蒙药制剂室应当生产本单位临床需要的、市场上没有供应或蒙药厂不生产的、没有国家标准的蒙药品种。建议凡通过GMP认证的蒙药厂生产的蒙药, 各级蒙中医院、卫生院、蒙医研究所、蒙药制剂室不能重复生产,直接从蒙药厂购进使用,或者蒙医院和蒙药厂合作,形成院企委托加工、优势互补、实现双赢,避免造成资源浪费和恶性竞争。蒙药生产企业应该站在蒙药产业发展的高度,进行并购和重组,整合资源,提高集中度,实现优势互补、资源优化配置,形成蒙药生产的龙头企业,提高与西^和中药的产业竞争力,彻底改变蒙药生产企业小而分散、恶性竞争、自相残杀的局面。并取得市场、价格、销售战略的有机统一, 形成蒙药产业的竞争优势。

中医药基础建设例4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作为中医药工作的出发点,以实施中医药强市战略为主线,以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优势为重点,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积极推动继承与科学创新,促进中医中药协调发展,着力提高中医医疗服务水平和可及性。

(二)基本原则。坚持政府主导,鼓励各方面力量共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坚持中医中药并重、突出中医特色,促进中医药事业协调发展;坚持继承与创新统一,利用现代科技推动中医药的继承与创新;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兼顾,推进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全面发展。

(三)主要目标。从年起,集中力量建设中医药服务体系,不断扩大中医药服务城乡覆盖面,推动中医药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实施名医、名科、名院“三名”战略,全面增强中医药服务能力;做好中医药继承创新工作,加快培养中医药人才,大力提高中医药创新能力;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和中西医结合工作,进一步繁荣中医药文化;健全管理体制,形成以市级临床研究、教学和中西医结合基地为龙头,标准化县级中医院为主体,综合医院、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科(室)为基础,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为补充,医疗、预防、康复、保健、养生功能齐全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实现中医药强市战略目标。

二、健全中医医疗服务体系

(一)大力推进中医院标准化建设

1、充分发挥中医学院和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学科优势及辐射作用,以三原县中医院为基础组建市中医院,加快规划、选址、建设工作。按照国家市级重点中医医院建设标准,五年内市中医院达到省内先进中医院标准,成为我市中医医疗技术指导和基层人才培养中心。

2、按照国家《中医院建设指导意见》,推进县级中医院标准化建设,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建设、设备配置、人才引进和培训工作。各县市区政府及发改、财政、卫生、食药监、科技、人社等相关部门要以项目引导、专科支持等多种形式支持乾县、泾阳、彬县等县级中医院建设中医药区域副中心,在全市形成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为中心,东有泾阳三原、西有彬县乾县,一体两翼、共同发展的中医院格局。

(二)完善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

各县市区政府、市级各相关部门要重点加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和中药房规范化建设。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设置中医科、中药房,配备中医类别全科医生,村卫生室应有1名中医或兼会中西医的乡村医生。各县市区政府要充分发挥县级中医院预防保健、基本医疗服务优势,开展中医药诊疗技术挖掘整理和适宜技术推广,加强对乡村医务人员中医药培训及业务指导,实现县乡两级双向转诊。

(三)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中医医疗机构

各县市区政府、市级各相关部门要在新增中医医疗资源中优先考虑社会资本,鼓励有资质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名老中医开办中医医疗机构或中医诊所。要扶持基层符合条件的中医师带徒人员开办中医诊所或个体行医,实行中医师带徒从医准入制度,建立健全准入规范和标准。要对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在医保定点、科研立项、职称评定和继续教育等方面与公立中医医疗机构享受同等待遇,在服务准入、监督管理等方面一视同仁,逐步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格局。

三、提升中医药发展水平

(一)实施“三名”战略,走名医带名科、名科促名院的中医特色发展之路

要培养一批名医,完善名老中医评选制度,开展市级名老中医评选活动,建立激励机制,强化名老中医学术继承工作,优化继承人队伍结构。要建成一批市级中医名科,加快中医专科(专病)建设步伐,形成中医药优势明显的专科群。市级中医院建成3-5个特色优势专科,县级中医院建成1—2个特色优势专科。5年内,全市要建成部级重点中医专科(专病)1个,省级重点中医专科(专病)5个、乡村中医特色专科(专病)15个。要创办一批名院,以创建示范中医医院工作为抓手,在抓好三原县中医院省级示范中医院建设的基础上,选择条件成熟的中医院开展示范建设,建成一批社会广泛认同、示范引领作用突出的知名中医院。

(二)加强中医药研究

1、以市中医院、县级中医院为基础,以重点学科建设和名老中医工作室为依托,搭建现代化的临床教学平台,开展临床教学路径和学科研究。

2、集中优势科研力量,加强中医药科研攻关,力争在常见多发病、地方病、重大疑难疾病等方面有新的研究突破。要加强与中药企业交流合作,积极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推广和应用,增强技术辐射能力,引领全市中医药事业持续发展。

3、实施中医药人才培训计划,总结并推广临床教学、师承培训经验,有效提高中医药人才队伍素质。实施市级中医药临床研究基地项目,在全市各中医院中选择3家,每所中医院选择2—3个优势病种,以提高诊疗水平为核心,建立相应的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开展临床研究,着力推进优势学科、专科建设,促进全市医疗水平不断提升。

(三)强化中西医结合工作

要充分发挥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鼓励有条件的综合医院走中西医结合发展的路子,推进全市中西医结合经验交流和推广、提升中西医结合医疗服务能力,形成一批特色突出、区域优势明显的中西医结合专科名院。全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要按照国家标准设置中医科、中药房,中医床位数不低于总床位数的5%,促进全市中西医结合学术水平和防病治病能力不断提高。

(四)提升中医药服务管理水平

1、卫生、食药监部门要加强各级中医院诊疗、出入院、用药、临床、服务质量等方面的规范管理,促进中医医疗机构因病施治、规范诊疗、合理用药。

2、卫生部门要促进中医药机构开展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加大重大疾病预防、亚健康干预、养生保健等方面的研究力度,扩大“治未病”试点范围,探索中医药“治未病”健康服务模式。各县级中医医疗机构要设立中医预防保健科室、配备专业人员,逐步构建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完善机构准入和人员技能鉴定制度,规范中医药预防保健行业及从业人员的行为。在公共卫生、疾病预防控制中鼓励运用中医药方法和技术。

3、食药监、科技部门要完善中药注册管理,加强对中药材、中药饮片的生产、流通和使用监管。强化对中医医疗机构使用中药饮片和配制中药制剂管理,鼓励和支持医疗机构研制、应用特色中药制剂,院内制剂按有关规定在对口支援单位之间调剂使用。

4、卫生、人社部门要建立以中医药临床实践水平为核心,以德、能、绩、识为主要指标的专业技术人员水平能力评价体系,并作为中医药类职称晋升和各项评优的重要评价依据。完善基层中医药人员资格准入、职称评聘和相关保障制度,提高基层中医药人员待遇,将农村具有一技之长的中医药人员纳入乡村医生管理,启动中医药行业特有工种技能鉴定工作。

5、各县市区政府要加强辖内中医管理机构建设,健全中医药行政管理体系,强化中医药基层管理职责。巩固和加强中医药专业学会和社会团体的作用,健全中医医疗质量监督管理制度。要创建中医医院信息化示范单位,推进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全市二级甲等以上的中医院均要建立以电子病历为基础的医院信息化系统和医生工作站。

四、加快中医药的继承与创新

(一)加强中医药传承

实施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建设项目,开展中医药古籍和民间医籍的普查登记工作,建立全市中医药综合信息数据库和珍贵古籍名录,系统整理历代秦地医家医案,研究总结前人学术思想、技术方法、诊疗经验。建设名老中医工作室、研究室,系统研究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临证经验和技术专长,支持名老中医著书立说、传授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整理研究传统中药制药技术和经验,制定中药相关制药技术规范和标准,挖掘、整理、利用民间医药知识和技术。

(二)促进中医药创新

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科技创新体系、评价体系和管理体制,力争建设省级重点中医药学科1个。开展中医药基础理论、诊疗技术、治疗标准和疗效评价研究,加快研制中医特色诊疗仪器、设备,加强中医药机构及其他科研机构的联合攻关,加大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研究力度,推进中医原创思维、中药方剂和针灸经络基础的研究。鼓励创制中药新药、开发院内特色中药制剂,研究中药炮制工艺,并及时申请专利保护。在课题立项时充分考虑中医药特点,在申报数量、资助经费、成果评审等方面给予倾斜,扶持中医药科技创新。在中医药专业职称评审、科研成果评定、技术鉴定方面,实行专家同行评议制度。

(三)发展现代中药产业

1、积极保护开发中药资源,设立中草药资源保护区,建设市中草药种质资源库,建立资源监测体系和信息网络平台。开展珍稀濒危品种保护、繁育工作,选育优质高产中药材新品系和新品种,开发优质中药材。

2、大力推进中药材GAP基地建设和中药饮片生产企业GMP建设,建立现代中药产业制造基地、物流基地,打造一批知名中药生产、流通企业,创建知名中药品牌。

3、发挥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优势,出台有利于中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打造部级重点中药科技产业示范园区,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中药企业,加大对中药行业著名商标的扶持与保护力度。

(四)发展中医药文化事业

各县市区政府要把中医药文化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统筹规划,建立健全中医药文化发展平台,结合旅游开发和文化发展,打造我市特色鲜明的中医药文化品牌。要加强中医药文物古迹的保护。开展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编制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数据库,确定一批市级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要加强中医药文化交流与传播,深入开展中医药文化宣传普及活动,推进中医药知识进教材、进课堂,提高对中医药文化的普遍认同,营造中医药文化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支持有条件的中医药企业、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和院校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加大中医人员在援外医疗队中的比重。

五、加快中医药人才培养

(一)强化中医药师承与继续教育。深入开展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完善中医药师承教育制度,执行国家师承培养与专业学位授予政策,扩大继承人选拔范围,培养一批基层优秀继承人,构建后备人才梯队,探索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鼓励无学历人员、西医人员通过师承和集中培训学习中医。建设一批中医药技能实训基地、继续教育基地和农村人才培训基地,健全继续教育网络,实行中医药继续教育规范化管理。

(二)大力培养基层中医药人才。实施面向基层的中医药人才招聘计划和农村免费培养定向人才计划,招聘20名中医执业医师,培养50名中医药定向生。为每个县中医院培养3-5名临床技术骨干,为每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服务中心培养1—2名临床技术实用人才,开展乡村医生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提高基层中医药人员学历层次和综合素质。鼓励各县乡医疗机构打破现有管理体制,以人事、同工同酬为核心,根据自身发展需要,招聘和储备中医药人才。

六、保障措施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经过长期生活实践检验的特色医学科学。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不仅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组成,更是关系到人民生活健康的德政,具有现实意义和发展潜力。各县市区政府、市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给予中医药事业应有的重视,将发展中医药事业作为民生工程来抓,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挖掘,大力扶持和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中医药基础建设例5

中医与京剧、书法、武术并称“四大国粹”,中医药是我国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上有着重大影响,深受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热爱和欢迎。作为基层中医医院可根据群众的需求,结合本地实际和业务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增强群众对中医药的认识,推动中医药的业务不断发展,巩固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成果和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工作成果,掀起中医药事业发展热潮,以利提升中医药业务技术水平,开创中医药工作新的局面,同时造福社会。基层中医药文化建设是中医药工作的基础和动力,在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上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底子簿、基础差、起步晚,这项工作的开展有一些难点和问题,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组织保障,政策引领,明确重点,统筹兼顾 中医药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为切实做好这项工作,医院须成立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院长亲自挂帅,由专人具体负责,根据《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评审标准》的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制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具体计划和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针对继往进展慢、内容少、投入低、特色差、措施弱等情况,强调“三个重点”,做到“四个坚持”。“三个重点是”:培育医院核心、完善医院行为规范,优化医院环境形象;“四个坚持”是:一是坚持突出中医药文化特色,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二是坚持与医院总体发展规划相结合,努力做到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的有机统一;三是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从现状、人员、资金、设备、程序、范围、方式方法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四是坚持紧紧围绕医院业务发展的中心工作,以中医药文化建设促进医院管理、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学科建设等工作水平的提高。

中医药基础建设例6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提高中医医院信息化水平,推进中医药信息化发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基本规范(试行)》(国中医药发〔2003〕53号)的基础上,组织制定了《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基本规范》(以下简称“《建设规范》”)和《中医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以下简称“《功能规范》”,两套规范统称“基本规范”),2011年10月12日颁发(国中医药办发〔2011〕46号)实施。基本规范的,为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基础性、规范性、权威性和方向性的指引,必将有利于推进以中医电子病历和医院管理为重点的医院信息化建设,促进医疗卫生领域业务应用系统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有利于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持续健康的发展。

    制定和出台的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应用日益普及,信息化成为了医改的重要支撑。新医改方案中明确提出: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以推进公共卫生、医疗、医保、药品、财务监管信息化建设为着力点,整合资源,加强信息标准化和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实现统一高效、互联互通。近年来,卫生部启动了一系列卫生信息技术的应用试点和信息标准的研制,取得了包括《电子病本文由历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试行)》、《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建设技术解决方案(1.0版)》和《电子病历系统功能规范》在内的一系列重要成果,极大地推动了中医电子病历研发,改变了中医医院现有医疗信息系统的基础设施构建、应用系统集成、运行维护模式、信息安全保障等实现方式,开展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和规范制定,是实现信息资源整合、系统互联互通、数据交换与业务协同所面临的紧迫任务。

    200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了《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基本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由于新医改政策的出台,信息技术的发展,业务需求的变化,原《规范》内容不完整,功能欠完善,中医药特色不强,在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方面已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变化的要求。《中医药信息化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方案把《规范)》修订项目正式列为为中医药临床基本信息标准项目(XBZ—001)重要任务,积极开展《规范》的修订工作。

    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确保《规范》修订符合应用需求、适应医改形势、突出中医药特色,规范修订把握国际信息技术管理的发展趋势,结合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充分贯彻、落实和体现我国计算机信息系统现行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以及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有关中医医院管理的规范、办法、指南,广泛进行调研,充分进行论证,在全国公开征求意见,并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严格规范审定,正式颁发了《建设规范》和《功能规范》。

    基本规范第一次系统的提出了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原则、组织、管理、运行等方面的要求,以及有关基础设施、应用开发、信息安全等方面的设计、开发、应用、运维等要求,突出了中医药特色,明确和完善了中医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和指导性,是中医医院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指导和依据。

    基本规范颁发的意义

    随着卫生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已经从单纯的财务管理、临床信息系统转为“以病人为中心、以医院服务为主体、以中医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中医医院在整体实力、管理模式、业务流程和信息化基础等方面存在着显着的个体差异和地域差异。基本规范整合多重标准、融合多方需求,综合考虑全国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实际,紧密结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为各级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提供了适应新形势的建设航标,为统一规范和推进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和制度保证。

    基本规范作为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指导和规范性文件,将成为确保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不缺位、不滞后、同步推进的重要举措,是卫生部颁发的《电子病历系统功能规范(试行)》和《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建设技术解决方案(征求意见稿)》的重要补充。两套规范各有侧重点,又紧密关联,不仅具有中医药特色、适用于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院,也适用于综合性医院,是卫生信息标准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两套规范的颁发,有利于在新医改形式下规范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帮助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有利于推进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规范化机制的建立,进一步明确了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干什么和怎么干的问题,更好地引导中医医院落实建立信息化建设的长效管理机制;有利于进一步推进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化工作和促进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有利于实现各级中医药行政主管部门对中医医院的电子监管。

    基本规范内容解析

    基本规范遵循现有的国家标准以及相关的国际标准,初步建立起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基本规范和中医医院信息系统服务管理规范,规范中医医院应用系统基本功能要求,构建了中医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体系,为提升中医医院信息系统的整体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为今后开展和实施中医医院信息服务的质量管理标准化工作打下了基础,也为指导建立我国医院信息平台的认证管理规范和技术测试标准奠定基础。

    1.《建设规范》内容解析

    《建设规范》立足我国国情、确立了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管理的基础框架,明确了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管理相关的组织机构和职责,制定了信息化建设组织、实施、运行、维护、安全的规范要求,以及基础设施与应用系统的基本要求,从管理与技术层面规范了保障信息安全的措施。

    《建设规范》侧重于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过程的人、财、物、机制以及系统运行、维护层面的管理规范,并兼顾了对应用系统的基本要求,不涉及医院信息系统技术层面的设计与平台建设。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管理体系建设在先进理念和技术方法上紧紧与新医改形势、卫生信息发展趋势以及国际信息技术发展相联系,做到了借鉴、吸收、整合、为我所用,符合中医医院管理理念、业务流程、思维模式和市场环境。

    2.《功能规范》内容解析

    《功能规范》将中医医院信息系统分为基本分系统和推荐分系统,基本分系统功能分为基本和推荐两个等级。基本分系统是必需建设的系统;推荐分系统是可选择建设的系统。基本分系统功能分为基本和推荐两个等级。基本功能是指分系统必须具备的功能;推荐功能是指目前可以暂不具备,但在下一步发展中应当重点扩展的功能。同时,《功能规范》明确了中医医院信息系统各分系统与功能点的划分不是固定的,可根据业务需求和业务流程进行分类和组合,中医医院信息系统功能根据业务发展和实际应用的变化,需要不断补充和完善,鼓励建设新系统,增加新功能。

    《功能规范》将中医医院信息系统分类为基础功能与医院信息集成平台、临床服务部分(26个分系统)和医院管理部分(17个分系统)三个部分,医院信息集成平台基本功能规范首次成为规范的内容,它规范了临床服务和医院管理各分系统之间、院内信息系统和院外第三方业务系统之间,数据交换和业务协同的共享平台基本功能。临床服务部分中,中医电子病历、中医临床研究分析、名老中医经验传承、中医辅助诊疗、中医特殊治疗管理等5个分系统极具中医药特色。档案管理、医院网站、协同办公、客户关系管理等分系统基本功能规范也是首次进入医院管理部分。

    基本规范的特点

    基本规范全面贯彻新医改的政策,紧跟卫生信息和信息技术发展新的形势,要求中医医院积极开展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建设,突出中医药特色,全面完善了中医医院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规范,重点强调相关规范、标准应用和落实,提出了保障系统安全运行规范要求,旨在实现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全面、全员、全过程的规范管理的理念。具有以下五个显着特点:

    1.系统的构建了基本规范

    《建设规范》涵盖了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从组织管理、机构人员、规划实施、基础设施、应用系统、运行维护、信息安全等各个方面,系统全面的提出了整个过程的规范要求,基本建立了中医医院信息系统服务管理规范,《功能规范》对中医医院常用45个应用系统功能进行全面规范,对各级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具有很强的实际指导意义。

    2.贯穿“实用、共享”的理念

    基本规范强调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必须遵循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系统集成、互联互通、实用高效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现代管理和信息技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优化服务流程,预防和减少医疗差错,控制和降低医疗成本,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两套规范严格遵循卫生部已颁发的规范与指南,《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建设技术解决方案(V1.0)》是对整个医院信息平台建设的总体技术设计和规范指南,侧重于医院信息系统中各主要业务信息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不涉及基本业务信息系统的内部功能,基本规范侧重于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过程的人、财、物、机制以及系统运行、维护层面的管理规范,兼顾了对应用系统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功能规范要求,兼容了《电子病历系统功能规范》规范要求,增加大量中医药特色功能,不涉及医院信息系统技术层面的设计与平台建设。

    3. 突出中医药特色功能

中医药基础建设例7

一、发展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发展目标。

到2015年,建立与“健康”相适应的功能完善、特色明显、方便有效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初步建成居西部地区前列的中医药临床、教育和科研中心,建立有利于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促进中医药服务的政策体系和运行机制,使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总体水平达到西部地区前列和全国中等水平。

(二)基本原则。

坚持政府主导、中西医并重、中医中药并重、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与优势,弘扬中医药文化,推进我市中医药事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人民健康服务。

二、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

(一)科学规划中医医疗服务体系。

将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合理布局中医医疗资源,科学确定功能定位,构建以市级中医医院为龙头,区县(自治县)级中医医院为主体,综合性医院、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科室及中医门诊部、中医诊所、村卫生室为基础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

(二)加快区县(自治县)级以上中医医院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投入力度,完成市中医院二期工程建设,发挥市级“龙头”中医医院作用,力争进入第二批国家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加强区县(自治县)级中医医院基础设施建设,完成等9所县(自治县)中医医院改扩建工程。新建成三级甲等中医医院4所、二级甲等中医医院8所。

(三)加强综合医院和基层中医科室建设。

区县(自治县)以上综合医院、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中医科、中药房和中药库,配备与功能任务相适应的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到2015年,力争建成国家和市级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10个、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15个,9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科室和中药房达到建设标准,全部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都能提供中医药服务。

三、加强中医药特色优势建设

(一)加强中医药重点学科和专科建设。

继续实施国家和市级重点学科、重点专科(专病)项目,加强农村医疗机构中医特色专科建设,着力提升学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到2015年,建成10个国家和市级重点学科,20个国家和市级重点专科(专病),60个特色专科(专病),每所区县(自治县)级以上中医医院建有1—2个特色专科。

(二)积极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

积极应用中医药方法和技术防治重大疾病和多发传染病,支持区县(自治县)级以上中医医院建立“治未病”中心。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机构。鼓励企业开发中医药保健产品,开展药浴、药膳、保健按摩等传统养生保健服务项目。

(三)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

进一步促进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在抓好市级推广基地建设的基础上,重点建设5个区县(自治县)级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加强乡镇、社区等基层医疗卫生人员中医药适宜技术应用的指导工作。

四、培养壮大中医药人才队伍

(一)加快中医药教育机构建设。

根据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结合我市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创造条件、整合资源,积极筹建独立的中医药高等院校。坚持以中医药专业为主体,按照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施教,强化中医药经典和基础理论教学,注重基本实践技能的培养。建设一批中医药重点学科、专业和课程,建好中医临床教学基地和中药实践教学基地。努力增加中医药硕士专业设置,突破中医药博士专业空白。

(二)推进高层次人才培养。

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采取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方式,造就中医药高级人才。实施市中医药高级人才培养项目、部级“师带徒”项目,加快培育一批理论学术功底深厚、临床和科研能力较强的学术学科带头人,培养20名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中医药领军人才。定期开展“市名中医”评选工作,扩大中医专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完善中医药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制度。开展住院中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培训和执业中药师培训。举办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项目,培训在职中医药人员。建立农村中医药人员培训制度,开展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中医药高等院校毕业生和中医执业医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壮大和稳定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

五、提高中医药科技创新能力

(一)加强中医药科研机构建设。

深化中医药科技体制改革,积极推进中医药科研资源整合,加强市中药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建设,着力打造西部地区中医药研究高地。鼓励、引导和支持中医药实验室建设,力争新建国家重点研究室2个、三级实验室3个。

(二)推进中医药科技进步与创新。

组织开展3—5个重大疾病中医药临床研究,力争在临床疗效方面有重大突破。支持开展中医基础理论、诊疗技术、疗效评价等系统研究,推动中药新药和中医诊疗仪器、设备研发。探索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科技创新体系、评价体系和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项目管理模式。

(三)做好中医药理论与技术传承。

组织开展全市近代名中医的学术思想、技术方法、诊疗经验研究和医案整理工作。在有条件的中医药机构设立当代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传承工作室,系统研究其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技术专长。积极研究传统中药制药技术和经验,挖掘整理民间医药知识和独特技术。

(四)支持中药制剂的研究与利用。

鼓励将传统名方和名老中医验方开发为中药制剂,简化中药制剂审批过程。支持医疗机构委托药品生产企业和医疗机构制剂室加工配制中药制剂,支持中药制剂在全市医疗机构中调剂使用。

六、大力发展中药产业

(一)加强中药资源保护。

开展全市中药资源普查,加快中药资源监测和信息网络建设,加强中药资源保护、研究、开发和利用。加大药用野生植物资源和珍稀濒危品种保护力度,建立专门的保护区和繁育基地进行重点保护和研究,促进中药资源恢复与增长。

(二)支持中药材规范化种植。

实施“中药种植万元增收科技示范工程”,助推“‘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按照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采用“公司+基地+科研+农户”、“订单药业”、“股田制”等模式,建立一批道地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和规范化、产业化种植基地,提升中药材种植业水平和中药材质量。重点支持青蒿、黄连、丹皮、金银花等道地优势特色药材的规范化、规模化种植。到2015年,建成100万亩优质中药材商品生产基地,建立5—10个通过GAP认证的药材种植示范基地、5—10家中药饮片加工企业。

(三)培育壮大中药产业。

制定实施《市中药产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明确目标,增加措施,统筹并加快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力争到2015年全市中药工业总产值达到180亿元。支持中药生产基地建设,推动形成现代化中药产业集群和完整中药产业链。鼓励中药企业优势资源整合,培育一批技术先进、核心竞争力强、产品优势明显、能带动全市中药产业快速发展的大型中药集团。组织实施现代中药高技术产业化项目,打造知名中药品牌。到2015年,力争培育出1家产值超过50亿元的中药企业集团、3—5家产值超过10亿元的重点骨干中药企业,开发出3—5个国际知名中药品牌。

(四)构建新型中药流通体系。

支持“桐君阁”等基础好、影响大的老字号中药经营企业发展成为全国知名中药经营企业。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鼓励中药企业相互参股、控股或联合,推进中药流通企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构建规范、高效和安全的中药物流体系,力争将我市建成长江上游地区的现代中药物流配送中心。

七、弘扬中医药文化

(一)保护和壮大中医药文化资源。

积极搜集整理我市中医药文化资源,加强对“民间医药博物馆”、市中药研究院“中药博物馆”、市中医院“名医馆”等中医药文化资源保护单位的指导和扶持,打造我市中医药文化品牌。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建成一批国家或市级中医药文化示范单位。

(二)大力宣传中医药文化。

充分利用电视、报刊和网络等媒体开展中医药知识宣传,继续深入开展中医药“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科普宣传活动。借助垫江牡丹节和三峡养生旅游论坛等活动,大力宣传中医药文化与特色优势,丰富我市旅游产业内涵,扩大中医药文化影响力。

(三)加强中医药对外交流工作。

充分发挥我市中医药传统优势和中药资源、产业优势,以文化促经济,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合作。鼓励有条件的中医药机构与境外机构建立多种形式的合作关系,在境外举办中医药文化博览会、特色产品展销会,兴办中医药经营和服务实体等,拓展出口贸易,开拓国际市场。

八、创造中医药发展良好条件

(一)加强组织领导与协调。

市中医药工作协调小组负责统一领导和统筹协调加快全市中医药事业发展工作。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中医药工作的认识,切实加强领导,优化中医药发展政策环境,将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政策落到实处,科学编制实施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共同促进全市中医药事业加快发展。

(二)完善中医药投入倾斜政策。

全市各级财政要逐年加大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力度,落实对公立中医医院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补助政策。完善《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补助暂行办法》,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中医药适宜技术与服务。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资支持中医药事业。市财政要设立发展中医药专项资金,并在年安排1000万元的基础上逐年加大投入力度,重点支持市级中医药机构的房屋设施、重点学科和专科建设、人才培养、中医科研以及区县(自治县)农村中医工作。各区县(自治县)要设立发展中医药专项资金,积极推进中医药事业快速发展。

(三)优化中医药基本医疗保险政策。

人力社保部门要将符合条件的中医医疗机构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扩大中医药报销范围,在现有基本医疗服务项目和药品目录基础上,将符合条件、经有关部门批准的中医特色诊疗项目、中药品种、中药免煎颗粒和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纳入报销范围。鼓励患者就诊中医,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在二级及以上中医医院住院治疗和门诊慢病治疗起付标准降低一个档次,报销比例适当提高。

(四)多策并举发展中医药。

价格主管部门要积极研究有利于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价格政策,结合我市医疗保障水平,在制定中医类医疗服务项目价格时,充分体现服务成本和技术劳务价值。发展改革部门要将公立中医药机构基本建设和其他重点项目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人力社保部门要支持中医药人才培养与引进。科技部门要加大对中医药科技工作支持力度,扶持中医药科技发展。

(五)建立多元化办医格局。

中医药基础建设例8

高等医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医药教育机构中的学生在学制内通过与高等医药教育机构中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而达到我国教育方针指导下的人才培养规格的功能系统。它具有目的性、时间性、特色性、结构性、系统性等方面的特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国际医药模式的变化、本科医学教育国际标准(ISUME)的提出以及国家药监局对药品监控力度的加大,传统的医药行业也正酝酿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加上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步入,对医药院校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目前的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我国高等医药教育几十年来在规模、结构、效益、质量等方面有着明显的进展。但面对时代和医药产业发展对创新的要求,如何从源头培养面向产业的应用型医药人才, 是高等医药学教育面临的一个新问题。

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医药卫生人才的培养模式是以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为基础的。目前,中医药院校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三段式”,即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临床实习三个阶段。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现有的“三段式”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这种模式存在着课程设置单一,结构不合理;教学与实践脱节,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差;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忽视整体素质的提高等问题,而当今世界,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无异也是瞬息万变。因此,这种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无法满足医药产业和医药市场对医药人才的需求。医药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构建必须摒弃传统的教育观念,把以知识传授为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为以高素质为目标的教育体系上来,树立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新观念。

二、构建新的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与现代教育理念和区域经济发展相对接的医药卫生人才

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注重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培养适应高等教育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医药人才。

1.树立新的人才培养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专业能力强的厚基础人才。高等医药院校树立全新的人才培养理念,加强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变化,不断调整专业设置:一是要培育特色医药专业,突出医药学等优势学科;二是形成涵盖医学、药学及相关专业的医药专业体系,在重点建设医药学专业的基础上,利用基础学科优势,调整专业结构,拓展新专业,融入医药信息、生物工程、医药管理等专业课程,以医药专业相关领域为重点,做到医药专业与相关专业协调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大批高新技术诊疗设备和信息技术应用医疗卫生服务的出现,同时制药工业、卫生公共服务等产业亦迅猛发展,给医药学教育带来机遇和挑战,只有转变观念,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通过学科交叉, 构建符合社会需求的协调发展的医药专业体系,努力培养具备扎实的医药卫生专业知识及深厚的医药基础专业的厚基础人才。

2.与区域经济紧密结合,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高等医药院校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必须与区域经济相对接,在专业建设上贴近市场,提高教育质量,重视打造优秀本科教育。学校首先在专业设置上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依托良好的医药学科优势,通过不断地培育建设,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拓展新专业,使之形成与区域医药经济和卫生事业发展相对接的本科专业体系。高等医药院校要注重根据区域社会经济与医药卫生事业的需求,积极转变教育思想,进行教育改革,在教学改革方面从加强基础、拓宽专业适应面、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重视职业道德教育等全方位进行探索。重视打造“优秀本科教育”品牌,从医药人才培养的特点和学校实际出发,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从各方面提高对教学的支持力度。高等医药院校要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围绕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加大实践教学平台的投入,建设各级教学科研服务平台,强化产学研基地建设。同时,根据不同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推行多层次的创新教育模式,培养高素质人才。

3.转变教育观念,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培养综合素质强的复合型人才。高等医药院校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教育新理念,结合现代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特别是人文素质教育。树立综合教育的理念,重视人文学科的发展,确立人文学科在大学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在课程设置、资源配置、经费投入、师资培训等方面给予人文学科充分的保证,在教育体制上尽快实现由专业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同时,人文素质教育还要渗透到校园生活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中去,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使人文教育真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4.构建多元化的完整的人才培养模式。传统的单一人才培养模式无法满足不断发展的医药产业和医药市场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因此必须构建一个多元化的完整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模式中,打破僵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创新教育的阻碍,建立起一种灵活的、具备生命力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如专业设置按照扩宽专业口径、增强人才培养适应性的原则进行调整、改革和重组,紧密联系社会人才需求,形成与区域医药经济和卫生事业发展相对接的专业体系,落实医药卫生行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人才培养模式在进行充分

社会调研的基础上与时俱进、随需而变,构建包括通识教育课、基础课、专业课、实践教学、特色(方向)课等5大平台的大平台课程体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实践教学体系由课程实验教学、实习教学、现场教学、实验室开放和社会实践五个层次组成,这五个层次既相互独立,又互为补充,课内与课外衔接,校内与校外互补,基础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种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保证了学校培养的学生始终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医药院校要进一步调整办学思路,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条件,发挥优势,办出特色,实现医药卫生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参考文献:

[1]段涛,杨国柱.浅议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科技创业月刊,2007,(8).

[2]王英文,王忠.医药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举措思考[J].理论界,2006,(2).

中医药基础建设例9

    高等医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医药教育机构中的学生在学制内通过与高等医药教育机构中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而达到我国教育方针指导下的人才培养规格的功能系统。它具有目的性、时间性、特色性、结构性、系统性等方面的特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国际医药模式的变化、本科医学教育国际标准(ISUME)的提出以及国家药监局对药品监控力度的加大,传统的医药行业也正酝酿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加上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步入,对医药院校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目前的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我国高等医药教育几十年来在规模、结构、效益、质量等方面有着明显的进展。但面对时代和医药产业发展对创新的要求,如何从源头培养面向产业的应用型医药人才, 是高等医药学教育面临的一个新问题。

    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医药卫生人才的培养模式是以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为基础的。目前,中医药院校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三段式”,即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临床实习三个阶段。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现有的“三段式”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这种模式存在着课程设置单一,结构不合理;教学与实践脱节,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差;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忽视整体素质的提高等问题,而当今世界,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无异也是瞬息万变。因此,这种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无法满足医药产业和医药市场对医药人才的需求。医药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构建必须摒弃传统的教育观念,把以知识传授为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为以高素质为目标的教育体系上来,树立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新观念。

    二、构建新的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与现代教育理念和区域经济发展相对接的医药卫生人才

    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注重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培养适应高等教育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医药人才。

    1.树立新的人才培养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专业能力强的厚基础人才。高等医药院校树立全新的人才培养理念,加强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变化,不断调整专业设置:一是要培育特色医药专业,突出医药学等优势学科;二是形成涵盖医学、药学及相关专业的医药专业体系,在重点建设医药学专业的基础上,利用基础学科优势,调整专业结构,拓展新专业,融入医药信息、生物工程、医药管理等专业课程,以医药专业相关领域为重点,做到医药专业与相关专业协调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大批高新技术诊疗设备和信息技术应用医疗卫生服务的出现,同时制药工业、卫生公共服务等产业亦迅猛发展,给医药学教育带来机遇和挑战,只有转变观念,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通过学科交叉, 构建符合社会需求的协调发展的医药专业体系,努力培养具备扎实的医药卫生专业知识及深厚的医药基础专业的厚基础人才。

    2.与区域经济紧密结合,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高等医药院校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必须与区域经济相对接,在专业建设上贴近市场,提高教育质量,重视打造优秀本科教育。学校首先在专业设置上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依托良好的医药学科优势,通过不断地培育建设,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拓展新专业,使之形成与区域医药经济和卫生事业发展相对接的本科专业体系。高等医药院校要注重根据区域社会经济与医药卫生事业的需求,积极转变教育思想,进行教育改革,在教学改革方面从加强基础、拓宽专业适应面、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重视职业道德教育等全方位进行探索。重视打造“优秀本科教育”品牌,从医药人才培养的特点和学校实际出发,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从各方面提高对教学的支持力度。高等医药院校要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围绕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加大实践教学平台的投入,建设各级教学科研服务平台,强化产学研基地建设。同时,根据不同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推行多层次的创新教育模式,培养高素质人才。

    3.转变教育观念,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培养综合素质强的复合型人才。高等医药院校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教育新理念,结合现代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特别是人文素质教育。树立综合教育的理念,重视人文学科的发展,确立人文学科在大学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在课程设置、资源配置、经费投入、师资培训等方面给予人文学科充分的保证,在教育体制上尽快实现由专业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同时,人文素质教育还要渗透到校园生活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中去,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使人文教育真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4.构建多元化的完整的人才培养模式。传统的单一人才培养模式无法满足不断发展的医药产业和医药市场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因此必须构建一个多元化的完整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模式中,打破僵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创新教育的阻碍,建立起一种灵活的、具备生命力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如专业设置按照扩宽专业口径、增强人才培养适应性的原则进行调整、改革和重组,紧密联系社会人才需求,形成与区域医药经济和卫生事业发展相对接的专业体系,落实医药卫生行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人才培养模式在进行充分社会调研的基础上与时俱进、随需而变,构建包括通识教育课、基础课、专业课、实践教学、特色(方向)课等5大平台的大平台课程体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实践教学体系由课程实验教学、实习教学、现场教学、实验室开放和社会实践五个层次组成,这五个层次既相互独立,又互为补充,课内与课外衔接,校内与校外互补,基础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种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保证了学校培养的学生始终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医药院校要进一步调整办学思路,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条件,发挥优势,办出特色,实现医药卫生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

    参考文献:

    [1]段涛,杨国柱.浅议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科技创业月刊,2007,(8).

    [2]王英文,王忠.医药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举措思考[J].理论界,2006,(2).

中医药基础建设例10

中医药科学数据建设工程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以文摘数据库建设为起点。由于吴兰成研究员的远见,在数据库建设之初就与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的MEDLINE数据库采用了相同的建设模式,即运用主题标引的方法加强数据库的查全率与查准率。为了贯彻这一思想,首先必须建设与《医学主题词表》(MeSH)相配套的中医药学主题词表,才能够实现主题检索。中医药学主题词表采用了与MeSH词表相一致的结构,把其未收录的、而在中医药科学文献中又频繁出现的概念编制成中医药学主题词表,用于中国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库的标引。经过主题词标引的中国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库具有更为精确的查准率和更为全面的查全率,成为当时国内外主要应用的中医药文献数据库。在数据库建设初期,收录了国外多语种期刊发表的与中医药相关的文献;后来由于经费和人员等原因,不再收录中文以外的文献,文摘量也逐渐减少。进入21世纪后,受清华同方、万方数据等全文数据库的影响,中国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库的建设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用户量逐渐减少。但随着信息爆炸,无效文献越来越多,单凭关键词检索越来越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主题词检索又引起了用户的注意。因此,到目前为止,文摘型的中国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库凭借着其特有的主题词标引,依然吸引着一批用户。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对数据需求的不断增加,国家在科学研究基础条件建设方面逐渐加大投入,对中医药科学数据建设经费的投入也不断加大,此时产生了一大批单表型数据库,如中国中药数据库、中国方剂数据库、疾病诊疗数据库等。这批数据库的建设主要是为了满足临床和科研人员对某一方面数据的需求。在此基础上,中医药数据库群逐渐形成,中医药科学数据平台初见雏形。 

20世纪90年代末期至21世纪初期,是中医药科学数据建设工程最为活跃的时期。由于多学科的介入,中医药科学数据建设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等一批具有强大计算机研究实力的单位形成合作关系,开展中医药科学数据建设研究。与此同时,由于国家经费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对中医药科学数据建设的要求不断提升,加之中医药科学数据建设单位的规模均偏小,因此,中医药科学数据建设虚拟研究院应运而生。 

在此期间,中医药科学数据建设转向了结构型数据库,试图通过数据拆分、数据清洗、数据关联实现数据间关联关系的发现。通过不断的磨合,最终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与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建立了长久、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发与建设中医药科学数据平台,这项合作至今已经持续了17年。在此平台上,我们建立了中药基础数据库,实现了中药数据间的关联检索与统计功能,能在数秒内完成所有中药的归经、性、味统计,化学成分与中药关联检索,中药与功效关联检索等;中药药理数据仓库基于8个轴,实现了中药材、化学成分的药理作用频次、药理实验频次排序及相关文献关联;中国中药化学成分数据库实现了化学成分与实验条件的关联;还有一大批疾病数据库,实现了各种疾病证候、症状、方剂、中药、西药的统计,以及诊断标准的关联等。在中医药科学数据平台上建设了42个结构型数据库,并实现免费共享。 

中医药信息研究单位规模都相对较小,人员结构不尽合理,仅依靠1~2个中医药信息研究单位难以承担如此浩大的工程。为此,建立了中医药科学数据工程虚拟研究院(以下简称虚拟研究院)。虚拟研究院相对稳定,但也在不断的变化之中,成员最多时有37个中医药大学、学院、研究院所及西医相关单位和计算机研究相关单位参与建设。虚拟研究院之所以能够相对稳定,并一直持续到现在,主要是其组成结构、运作模型及操作平台相对合理。虚拟研究院的组成结构是纵横支撑,横向为各组成单位是稳定的事业单位组织,保证了组织机构的稳定性,纵向是各数据库形成的课题组,保证了参加人员的稳定性。其运行机制主要是依托课题项目,按课题项目的运行机制,同时实行协调管理,即人力集成虚拟化、组织结构柔性化、知识产权模糊化、并行作业分布化。虚拟研究院的操作平台是面向Intemet的中医药异地、远程、同步数据共建平台,在这个平台上部署了3级审校程序、3级权限管理程序,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中医药科学数据共建。 

目前,中医药科学数据建设工程正在向提高数据质量、服务临床与科学研究需求方向努力。同时,随着大数据理念及数据科学理念的逐步发展,数据应用理念也在逐渐发生变化,正在探索通过Hadoop平台上的MapReduce,在计算机上从全文本数据中自动抽取所需要数据,实现数据的半自动结构化和半自动关联,并逐渐回归中医药数据的本体,不再追求从所有数据中发现中医药的一般规律,而是基于1个医生、1个科室、1个医院、1个流派的全数据发现具有个体化特征的经验性规律。随着国家科技立法的进程不断推进,中医药科研数据汇交最终能够实现,为中医药科学数据建设工程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而中医药科学数据建设工程的持续推进,最终也将为中医药学的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2中医药信息标准建设工程 

中医药信息标准建设工程也是一个长时间持续推进的工程。中医药信息标准的研制最早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建设的中医药学主题词表,该词表规范了中医药文献检索的主题词,开创了中医药信息标准研制的先河。20世纪90年代开始,陆续开展了中医药名词术语标准的研究,并了一批国家标准和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标准。除了这些标准外,为了协调全国的数据库建设工作,研制了一批必须的标准表,放置在共建平台上供建库使用。这批标准表虽然不是公开的标准,但在中医药科学数据库建设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科技部“十一五”支撑计划“中医疾病分类代码等基础标准示范研究”中设立了16个中医药信息标准课题,这些课题的设立和完成极大地推进了中医药信息标准的研制工作,并为此后的中医药信息国际标准的研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1国际标准化组织 

进入21世纪后,中医药信息国际标准的研制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最先开展的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中医药信息标准研制是从健康信息技术委员会(TC215)开始的。在此之前,中医药信息标准从未进入过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视野,而我国中医药信息学领域的研究人员也从未参与到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标准研制工作中。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具有开展中医药主题词表、中医药学语言系统、中医临床术语系统的研制工作基础,所以崔蒙、李海燕等主要在ISO/TC215的语义工作组(WG3)进行标准研究工作。当时ISO/TC215的与会专家认为医学信息学的语义标准已经完全能够涵盖中医药信息学的需求,认为中医药没有独立的信息模型。为此,崔蒙、李海燕及其研究团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说明中医药信息学不仅在内容上与医学信息学有所区别,而且在信息模型上也有所区别,最终得到了国际医学信息学专家的认可。标准的最基本要求是专家共识,国际标准的最基本要求是专家共识基础上的国家实体的认同,因而,获得国际医学信息学专家的认同,为此后中医药信息国际标准研制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在于C215中说服国际医学信息学的专家认同不存在东亚、东洋、东方等以地区命名的传统医学的概念,认同中医药学已经是一个国际通用性的医学,研制中医药信息标准是具有国际意义的。 

2009年,ISO成立了中医药技术委员会(TC249),其中第五工作组为名词术语和信息工作组。由于该工作组的工作范围与7C215有所交叉,经ISO/TC215与ISO/7C249协调建立了联合工作组(JWG),即TC249的JWG1(信息学联合工作组)和TC215的JWGQ(中医药信息学联合工作组),负责协调需要由2个技术委员会共同完成的中医药信息标准的研制工作。TC249的建立进一步推动了中医药国际信息标准研制工作的开展。 

中医药基础建设例11

    明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各职能部门在标准化中的定位和分工,寻找解决标准制修订和管理的分类统筹规划、质量控制与经费安排等归口问题的方法与可行性分析。研究解决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为主体的中医药标准化技术动态管理模式与方法,探索建立中医药标准化建设的长效激励机制的理论依据与方法等,使中医药标准管理体系能正常运转和真正发挥有效的管理作用。

    (2)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的评估方法和标准研究

    在把握中医药研究成果分布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将研究成果用标准的评估指标体系和标准来评定,设计科研成果转化标准申请表及计量评定软件系统,以国家中医药科技成果为对象,开展评估模型的设计和验证研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将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制修订的项目建议书,供有关部门作为标准制修订项目的立项依据。

    (3)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发展战略与技术策略研究

    明确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发展战略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加强国际标准化的掌控能力。确立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发展技术策略,设计中医药国际标准化系统工程方案和国际标准化高级人才培养的技术路线与方法等,以尽快扭转我们在国际标准化活动中的被动局面。

    (4)民族医药标准化发展战略研究

    民族医药是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蒙医、藏医、维吾尔医、傣医、壮医等一批有独立理论和临床体系的民族医药事业均得到政府的直接支持和引导,发展快速,“十一五”期间开始的民族医药标准制修订工作,推动了其现代化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组织开展民族医药标准化发展战略研究,编制其中长期发展规划,进一步推进我国民族医药标准化建设的持续、有序、健康发展。

    二、加强中医药标准化支撑体系建设

    在中医药标准化体系中,包括基本(标准)体系和支撑体系两个部分[2],其中支撑体系是标准推行和标准化建设的保障,在进一步深化基本体系的基础上,强化标准化支撑体系建设是中医药标准化建设的需要和重大举措。

    (1)建立健全中医药标准化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中医药标准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明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是国家中医药标准化管理的主体,并接受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技术指导;内设中医药标准化办公室,并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要求,负责中医药标准化建设的日常工作,并聘请行业内的相关专家组成中医药标准化专家委员会,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标准化工作的顾问,负责行业标准化技术咨询和技术指导工作;依照国家标准委颁布的《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办法》管理各中医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指导其开展中医药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和其他相关标准化活动;形成关系清晰,分工明确的3层结构中医药标准化管理体系,其中各专业中医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是中医药标准化技术管理组织,负责各专业领域的中医药标准的制、修订及标准实施的技术咨询和指导;建立健全其技术管理体制,落实其组织建设和规章制度建设任务,保证各委员会的工作正常开展是中医药标准化技术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加快中医药标准化的机制创新,进一步完善保障和激励机制。推动建立中医药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协调互补的标准体系。全面实施从标准计划立项到标准以及实施等整个过程的动态管理和责任制,建立中医药标准化工作激励机制,完善中医药标准技术组织管理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逐步形成中医药标准化工作的良性循环,加快标准化运行机制创新。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中医药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为技术管理核心、中医药机构为主体竞争承担的技术标准制修订运行机制。鼓励学术和技术水平先进的中医药机构承担更多的标准起草工作,全面提升中医药标准化工作水平和标准质量水平。

    (2)完善中医药标准化工作的制度建设

    认真贯彻国家标准化工作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要求,结合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实际,加强中医药标准化制度建设,完善中医药标准化工作管理制度。规范中医药标准制定、实施、监督等活动,保证中医药标准化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和程序的规范、严谨、高效。在已有的法律法规及相关制度的基础上,加快制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行业标准管理办法》、《国家中医药标准化成果奖励管理办法》、《国家中医药标准化专家委员会管理办法(章程)》、《中医药标准化研究与应用推广基地管理办法》、《中医药标准化专业技术人员资质管理条例》、《国家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工作管理条例》等各项规章制度。

    (3)设立研究中心,搭建标准化共性技术平台

    在全国有条件的相关单位设立中医药标准研究中心,形成中医药标准化技术研究网络。各研究中心的建设和管理,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统一的建设规范和验收标准,各个研究中心按其研究专业方向的标准开展中心的建设工作,同时加强已建中医药标准化研究机构的组织和能力建设,鼓励有条件的标准化研究机构搭建开放式标准化共性技术工作平台,并给予一定力度的经费支持,充分发挥他们在中医药标准化建设中的骨干作用,提高他们的贡献度。

    (4)构建应用推广基地网,加强标准的实施与监督

    在全国各省、区遴选有条件的相关单位设立中医药标准应用推广基地,并颁布基地建设和管理标准,根据该标准开展基地的建设工作;加强基地标准应用推广部门的组织和能力建设,开展标准的应用和标准的验证、监测、评估工作,促进标准的质量和应用水平,积极带动基地所在地区的标准实施应用,国家将给予一定力度的经费支持,充分发挥基地在中医药标准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并提高其辐射能力。

    (5)加强人才培养、建立创新型技术团队

    加快中医药标准化人才培养,加强中医药标准化技术团队建设,加快中医药标准化国际人才培养,积极探索中医药标准化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方式[3]。鼓励高等院校设置相关专业,开展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特别是高层次的博士、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积极吸纳对中医药标准化事业有认识、中医药专业知识掌握较好的人才进入中医药标准化人才队伍中来。继续鼓励项目承担单位以进修方式培养中医药标准化专门人才。大力开展中医药标准化人才培训,“十二五”期间,继续通过每年举办培训班的方式,对承担标准化项目的负责人和主要研究人员进行培训。通过中医药标准化项目研究和有计划地培训,培养和造就一批既有标准化知识又有中医药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进一步充实部级标准化专家人才库。继续建立不同类型的中医药标准化人才培养基地,完善培训教材,保障人才培养工作有计划地开展。制定促进中医药标准化工作的人才政策,研究提出各项激励制度和措施,调动行业内外专业人才积极参与中医药标准化工作。(6)中医药标准化实施监督管理中心和信息服务网络平台建设。构建全国中医药标准化实施监督管理中心,建立健全中心工作机制,有效开展对中医药标准的实施监测和评估反馈工作,努力提高中医药标准的实施水平和效果;应用信息科学理论和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搭建中医药标准信息服务网络平台[4],全面开展中医药标准化信息服务,包括提供中医药标准化建设动态信息、标准化知识和技术咨询、标准制修订项目建议、立项申请和工作动态、中医药标准检索下载等标准化信息服务。

    三、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中医药标准体系

    继续深化《中医药标准体系表》的研究,在指导中医药标准制修订的工作实践中不断予以完善。依据《中医药标准体系表》所制定的中医药标准目录,继续有计划地组织开展中医药标准的制修订工作,进一步完善和充实中医药标准体系。特别是根据国家医改和重大专项工作的需要,所亟待制订的相关中医药基础、技术和管理标准,如国家医疗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项目配套的中医药标准。改变以国家财政专项经费为标准制修订研究主渠道的标准制修订工作思路,加强与国家科技部门的协调,大力促进科技成果项目直接转化为标准的工作,以提高中医药标准制修订的效率和水平。

    四、加强中医药国际标准化管理机构建设